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59:53

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篇1

[关键词]心理辅导;德育工作;职业教育

 

一、“心理辅导”与“德育”工作两者间的关系

“心理辅导”和“德育”有着共同的目标,即在教好书的情况下,育好人。但在具体施实这个目标的过程中有着它们各自的特点。它们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差异:“心理辅导”和“德育”在育人方面相同,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拥有各自的方式。两者的独特之处表现在:

1.理念上的差异。德育主要是将在校学生按照我们社会的发展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政治立场、世界观以及道德品质等方面的教育。它是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辅导是学生在校的任何活动中都有心理现象,对此采取的一定态度,如满意、喜爱、恐惧、愤怒、厌恶等这些现象就是人们常说的情绪。学校教师给学生对社会的认同提供正确的认识咨询安抚和心理疏导。

2.工作内容上的差异。两者在工作内容上存在交叉关系,如在社会公德教育方面,在确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方面有着共同关心的问题。除此之处,两者都有着各自的工作内容和着重点。德育的主要内容是对职业学校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共产主义教育;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教育;共产主义理想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热爱劳动和爱护公共财物的教育以及团结友爱和文明行为习惯的教育。通过学校的德育,我们要将学生培养成为企业、工厂中的具有吃苦耐劳,遵章守纪、团结协作、服从组织的熟练的技术员工。

职业教育中的心理辅导内容主要是在校教师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让学生认识自己以后的职业角色。(2)通过谈心座谈等方式了解学生的自我职业。(3)让学生结合自身特点,确定自我职业趋向。(4)通过心理辅导使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从熟练程度上和思想上有个充分的准备。常言道:“量体裁衣衣更美”。通过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心理特征和在校表现,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职业心理疏导,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社会责任感。

3.工作原则上的差异。两者在进行工作时,所采用的工作原则有所不同。如: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工作中有着明确的价值倾向,在正确与错误、是与非、对与错的问题上通常是直接了当地作出评判;然而心理辅导者却是不急于让当事人作出价值判断,而是通过帮助学生理清事实,澄清理念,培养学生的选择力和判断力,最终由学生自己主动作出合理的评判。这种处理问题的不同原则,看似有些矛盾,但从实践的结果来看,它比较适用于解决不同性质的问题,或比较适用于解决问题的不同阶段。

二、“心理辅导”是“德育”方法的有效补充

“德育”是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受教育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渗透于学校全部教育、教学活动中,中国学校德育的最重要内容是革命的理想、道德和纪律,基本任务是促进学生共产主义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当今的德育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它包括:法制教育、心理教育、环境教育等多个方面。作为“传道、授业”工作与今天的“德育”、“心理辅导”工作有着相同的目标。在目前学校的教学工作中,就传统的德育工作而言,有些教育工作者对“心理辅导”的目标、方法以及作用等熟悉和了解的不够。其原因就是“心理辅导”工作目前还尚未得到普及,人们还缺乏如何进行“心理辅导”以及进行这项工作的方法和技能方面的认识和经验,另外还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学习和补充相关的知识,对此问题的认识。即职业学校的教师要提高认识,与时俱进。

职业学校的“心理辅导”和“德育”的对象主要是针对学生,它们的基本职能都是“育人”。在实现“育人”这个目标前提下,“心理辅导”对学校的德育工作起着积极和行之有效的作用。

“心理辅导”着重学生的情感、动机、兴趣等个性方面的发展,其特点是容纳并重视学生个性的差异,注意发挥学生的自主精神,强调学生依靠自我探索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即培养学生自己独立解决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最终实现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育人目标。“心理辅导”的这些特点是对职业学校德育教的有力配合和重要补充。在职业学校的教育中,将“德育”和“心理辅导”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教学不是可能的。采用两者结合,相互渗透,既不是要我们使用传统的德育方法解决学生的一切心理问题,也不是要我们用“心理辅导”来取代德育,而是在辩证统一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两者“育人”活动中的独特作用,通过运用不同的方法来实现共同育人这一最终目的。

三、德育中“心理辅导”的重要意义

德育是职业教育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教学工作,“心理辅导”是对学校教学工作,尤其是对德育工作积极、重要的补充。那么“心理辅导”对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有何重要意义呢?

1.“心理辅导”为职业教育实施德育营造了一个积极的空间。一个学生在接受职业技术教育的时候要有一个良好的心理准备,“心理辅导”可为顺利实施德育提供良好心理背景,打下一个良好的心理基础。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品质,他自己就必须做到,正确认识自己,能给自己定位,要有爱心、责任心,能够正常与他人沟通交往,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如果不能具备上述起码条件,他就会失去接受“德育”教育的机会。心理辅导上要让学生学会自我调节,自我调整,选择正确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目标,正常施展自己的才华,成为社会上一个有健全人格的人。假如我们的学生缺乏这些日常社会生活当中做人的基本要领,他们的思想品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则会因为缺乏坚实的心理基础而会终究落空或将一事无成。

2.“心理辅导”进一步完善了“德育”的内含。职业学校的德育教学工作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法规等行为规范教育。旨在为国家、社会和企业培养有专业技术的工人。德育内容规范方面的要求,但对学生成为过程中的一些基本层的问题,如:人际交往问题,处理同异性的关系问题,如何对待生活中的挫折问题。如何调整情绪状态,如何发挥个人的主创意识问题,如何给自己定位的问题,如何确定自己的学习方向和目标等问题。而上述问题却实实在在地存在于学生的现实生活中,由于缺少更好的解决办法,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学习专业技术的积极性,影响着学生的思想、情绪和行为。纵观这些问题,“心理辅导”可为解决这些棘手问题的一剂良药。由此看来。“心理辅导”完善了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目标和内容,它使德育的内涵更加丰富、更加贴近学生生活,更有利于学生的培养和成长。

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篇2

1.1某校虚拟实训中心的组成

某校虚拟实训中心的实训汽车主要包括大众、本田、丰田及别克四大车系;其常用的故障诊断设备包括发动机综合诊断仪、传感器模拟器等设备;并采用远程音视频采集及传输系统;其实训平台模块包括诊断设备、仿真教学、远程控制、模拟排故实训及实训示范课程库等;并采用了信息资源库、数据传输通道及模拟排故数据库与建设多媒体计算机教室。

1.2虚拟实训中心的特点

(1)以各类汽车作为实训教学中的基本模式,在教学的过程中可根据实训的要求对车系进行变换;(2)汽车故障模拟以电控系统类为主,可获得汽车在冷车或热车情况下准确的故障数据,从而对汽车故障进行分析与排除故障训练;(3)可对典型车型的故障进行模拟,以起到有效的参考作用;(4)对于以原理分析为主的电气排除故障实训课程应先在多媒体教室进行,利用网络技术将汽车的故障信息通过声音、图像等形式传达给学生,并通过仿真、模拟及结果评估等方法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操作技能;(5)对于机械操作类故障,可调用实训平台资源以获得专家系统模块及仿真软件的技术支持,使学生能在观摩的同时进行操作,以提高操作的准确性;(6)按照教学实训课程的要求重新组合设备,完成设备使用、维护保养、波形分析以及整车排故等实训项目;(7)保存全部实训数据作为模拟练习的参考数据,有效降低设备的使用率,并降低实训的成本;(8)能有效缓解实训场地不足、实训设备单一、数量较少以及非正确操作造成的设备损伤等情况;(9)由于实训中心的设备具有灵活组合等特点,有利于拓展到职后的培训中。虚拟实训中心的建立能将理论教学与技能培训有效结合,有效满足实训中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要求。而理论教学的内容可以在虚拟实训的现场中应用,而在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可在虚拟实训现场中采用数据进行处理,使学生在现场实践前获得与真实环境相同的模拟训练,且在仿真专家系统的支持下进行,能有效满足实训示范课与工艺课的开设要求,并能获得实时的汽车信息资源,满足学生进行模拟操作的需求,使学生能充分利用有效的实训时间,提高学生对设备、工艺及流程等方面的熟悉程度,并养成正确的操作习惯,最终形成流水线式的实训模式。

2虚拟实训中心的应用与教学案例

在实训工艺课中应用虚拟实训中心,如在FSa740发动机分析仪中的应用(。1)应用的目的与要求:了解该分析仪的界面、功能及使用方法;利用观摩、示范及模拟操作,使学生熟悉设备的连接要求,使其能进行独立操作,并顺利完成模式实训练习;并通过现场操作,使学生完成完整、正确的操作流程(。2)实训课时:将实训课时划分为4个课时,其中教师讲解1个课时,学生模拟训练1.5个课时,现场分组操作1.5个课时,在学生考评时参考《实训记录》,并将分数记入学生的实训总成绩。(3)实训过程:先在多媒体教室由教师向学生讲解该分析仪的功能,通过视频观看该分析仪的外观及结构;并采用仿真平台讲解设备的规格及接口部位,通过视频展示正确的探头连接方式及坚持过程;通过远程启动实训汽车,在远程操作下完成分析仪对汽车的检测过程,而学生可以通过计算机进行观摩;启动模拟实训平台,由学生在平台上根据正确的操作流程完成实训,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分析仪进行远程操作,通过真实与虚拟的变换,使学生能熟练地掌握该分析仪的操作;最后对本次实训过程进行记录与总结(。4)实训延伸,在远程操作中,通过改变实训汽车的运行状态,并举例向学生说明检测数据的变化及采用该分析仪对汽车的故障进行发现与判断,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分析仪的使用印象。

3结束语

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篇3

建校二十多年来,在中德双方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下,经过中德北京培训中心全体教职员工的努力,中德北京培训中心为北京市企、事业单位培训出数千名中、高级技术工人以及数百名企业中层技术管理人员。

2008年3月下旬,《教育与职业》走进了这所知名的职业学校,专访了该校杨玲华校长。

改革开放的硕果

提起中德北京培训中心的成立,还得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1982年,为适应德国BBC公司与北京低压电器厂技术合作的需要,国家机械电子工业部、北京市政府与联邦德国巴登・符腾堡州政府共同资助的中国第一个中等职业技术合作项目―“中国-联邦德国北京电器模具技术培训中心”(后改名为中国-德国北京电器模具技术培训中心)在北京诞生。

“培训中心设在北京低压电器厂内,当时的培训目标,一是为北京市的企业输送中、高级技术工人;二是为北京市的企业培养中层技术管理人员。当时培训采用的就是今天著名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杨玲华校长说。

据悉,此合作项目分为两个合作期以及两个扶植期。

1984年,该项目第一合作期正式进入试运行阶段,经过两期学员的培训成功试运行后,中德北京培训中心于1985年10月正式宣布落成并举行剪彩仪式。“在项目合作期内,国家机械工业部部长何光远先生、北京市原副市长吴仪女士、德国巴・符州副州长史裴律先生等中德政府各级领导人员多次到中德北京培训中心视察、访问。吴仪同志还曾经亲自为毕业生颁发了毕业证书。”杨玲华校长说。

1988年,该项目进入第二合作期阶段,主要针对企业中层技术管理人员进行培训;1992年,中德北京培训中心合作期结束,该项目正式移交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及北京市政府管理。此后,学校发展进入了历时五年共计两个扶植期的历史阶段。

与此同时,中德培训中心与德国斯图加特市马克思-艾特职业学校正式缔结为中-德友好学校;其校际友好关系旨在加强两校师资培训、专业技术支持与交流等教学研究工作。

倍受市场推崇的“精品校”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被普遍认为是德国二战后振兴本国经济的秘密武器,所谓“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就是以理论知识学习为基础,以应用为目的。

“该模式中的教学活动分别在企业和职业学校交替进行,双方在法律约束下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学员一方面在企业里完成类似生产的技能训练,另一方面在职业学校学习理论课程,企业与学校互派教师进驻对方,给予理论及实践的指导,做到真正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杨玲华校长说。

在她看来,学校的成功之处正是坚持实施德国先进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并且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做到了“先期重仿,后期重创”,在效仿中深入进行教育改革;坚持以人为本,教书育人,通过调动、发挥学生在不同条件、不同途径上的特长和优势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记者了解到,在中德北京培训中心,学校根据学员情况因材施教。对综合素质较高的智力型学员,在学员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任务外,学校继续对他们进行创造性开发,传授更新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如网络工程师认证、计算机技术、数控技术等;对少数问题学生,培训的重点则侧重在开发他们的动手能力,尽最大努力使其掌握一门专业技术,以使这些毕业生能够顺利地进入社会。众所周知,中等职业学校一部分生源综合素质较低,学习基础簿弱,学习方法不完善,但由于这些学员在入学时都经过动手能力测试,因此学校把他们归纳为技艺型学员,充分发挥他们动手能力强的优势,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目前,中德北京培训中心的毕业生遍及北京市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及国内外知名的合资公司。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市大兴亦庄开发区就己经和中德北京培训中心签订了长期用工协议。

中德北京培训中心的毕业生为北京市的经济建设提供了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并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多年来,中德北京培训中心高质量的毕业生在参加北京市应届毕业生技术比赛中多次取得第一名;在参加北京市新世纪职工技能大赛中三人进入前十名,荣获劳动部颁发的高级技师证书,这在北京市所属技校中是非常出色的。

为此,北京市政府曾三次为中德北京培训中心颁发了“育人奖”。机械工业部为中德北京培训中心颁发了“教育改革先进单位”锦旗,充分肯定了中德北京培训中心在我国职业教育改革领域中的示范作用并通过各种经验交流会和新闻会进行宣传。经北京市教育和劳动保障等部门的联合评估,中德北京培训中心被北京市教育督导办誉为中等职业教育的“精品校”。

打造中国特色的“双元制”育人平台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基本以理论学习为主,由于条件限制,企业很难为职业教育提供一个符合“双元制”模式的技能培训基地。因此,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十分缺乏实践动手能力,毕业生到用人单位后,起不到应用型人才的作用。

为解决中等职业教育在教学体制上存在的这种矛盾,从本质上学习“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精髓,促进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中德北京培训中心自成立之初就在两国政府人、财、物的大力支持下,在校内建设了一座类似德国企业内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学员可以在中德北京培训中心内第一、二年级既能在职业学校完成理论学习,又能在实习车间内完成技能训练,第三年即可直接到企业参与生产活动,进入生产角色。

杨玲华校长告诉记者,中德北京培训中心在校内技能训练与理论学习的时间比为2∶1,学员在技能训练中保证一人一工位,而且在一周内理论和技能的培训即可轮换一次,充分遵循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再加上精良的设备、充分的动手训练时间,为学员“双元制”职业教育提供了必要条件。

同时,培训中心85%以上的管理人员和指导教师分别到德国、新加坡以及香港地区接受数月以至一年的“双元制”职业教育管理模式、教育理念和专业技术的培训。实践证明,正是这样一支既懂理论知识又有实际操作能力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为该培训中心实施德国先进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提供了充分条件。

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篇4

论文摘要:高师美术教育是美术专业的师范职业教育,以师范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是高师美术教育的定位和特色体现,也是高师美术教育的功能与职责所在。在注重提高学术性的同时,应突出师范性,充分重视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研究,探究、更新师范职业能力培养模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实现美术教师教育专业化奠定基础。

    高师美术教育作为师范教育其师范职业性是不言而喻的,其任务是培养一专多能的中小学美术教育师资。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对教师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未来教师的综合素质、职业能力等有了全新定位,其中体现教师素质核心的师范职业素质极其重要。师范职业素质蕴涵以教师职业为核心的价值取向、教学技能、教学素质等,其能力提升是教师职业素质形成的根本手段与价值观体现,是搞好教师专业化的前提和基础。高师美术院校的教育教学应定位在师范教育为主的师范特色上,凸显其美术教育功能;能力的培养重点应放在教师技能和教师职业素质的培养上;应以师范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努力探究高师美术教育师范职业能力培养模式,为实现美术师范教育专业化打下坚实基础。

    一、以师范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是高师美术教育的定位和特色体现

    高师美术教育是依托美术学科教育学理论的美术专业教育,从属于美术专业教育的师范职业性教育,在教育性质上更加具备美术专业性与学科教育性,具有区别于其他教育学科的根本属性,具体体现在师范职业教育和美术学科专业教育的双重特性上。其培养目标是中小学美术教师,其教育目的是培养具备较高艺术素养和审美素质的教育人才而非艺术家,这个定位是师范教育意义下的高师美术教育特色的体现。

    从教育实践过程看,高师美术教育是师范职业性专业教育,这种专业特性是由受教育者未来的教育实践所决定的。以素质教育为指导方针,以师范教育为目的,突出师范职业能力培养,是高师美术教育的功能体现和职责所在。高师美术教育针对受教育者的教育实践,在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及教学评估等方面形成了适应性、教育性、专业性相统一的教学格局:适应性规定了高师美术教育必须以基础教育为对象进行研究和教学,否则怎样培养中小学美术教育师资无从谈起;教育性确立了高师美术教育目的和教育目标;专业性则是高师美术教育特有的面向基础教育素质培养需要的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因此,以师范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是充分体现师范教育为主的教育实践,在教育教学理念上是专业美术教育向教育性专业美术教育的改变和美术学科教育性功能的全面凸显。

二、师范职业能力培养是高师美术师范生掌握教育技术的根本手段

    师范教育是专门培养学校教师的专业教育,其社会功能、素质要求、职业劳动特点伴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演变和发展。进人现代社会以来,随着教育的普及、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丰富与发展,教师工作逐渐成为一种专门的、科学的职业,并逐步形成专业化的特征。为了适应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解决高师院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问题,原国家教委曾经先后颁发了《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基本要求》及《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试行稿)。其中规定将教学表达能力(普通话和三笔字)、教学工作技能、班主任工作技能等教师必备的职业技能列为高师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必修课程。但是,我国的师范教育特别是师范美术教育,由于受过去传统的专业教育模式和管理体制的影响,加上缺乏与之配套的管理措施和目标体系,在贯彻这些要求时,教师职业技能教学计划无法完全实施,学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未步人正轨,严重影响了学生师范职业能力素质的培养。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发展,高师美术教育格局要应对社会发展需求,努力与基础教育改革相适应,不断更新学生师范职业技能培养。在有限的三四年学习时间里,高师美术教育的学生不但要与综合性大学的学生一样学习丰厚的专业知识,提高人文素质,更要具有综合性大学不要求学生掌握的从师任教之职业技能。在教学中注重提高学术性的同时,应突出师范性,充分重视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研究,依据教育教学理论,运用专业知识,通过练习完成并掌握教育教学任务所必需的、比较稳定而系统的教师教育技术。随着竞争的加剧,学生就业的难度也越来越大,而学生的就业率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高师美术教育只有加强职业技能教育、加大力度进行职业技能训练,才能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和范围,才能有力地促进自身的改革和发展,实现美术师范教育专业化发展目标。

三、高师美术教育学生师范职业能力培养模式探析

    (一)开展“教育性教学”,构建高师美术教育师范职业训练课程体系

    高师美术教育是师范教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目标是培养适应基础美术教育的高级人才,需要学生在教育技术方面有所把握,首先是师范教育方面的培养,然后是美术知识、技能的培养。因此,高师美术教育从本质上理解是以教师为取向的美术教育,是建构在美术专业教育下的师范职业教育,要把美术与教育真正结合起来,让学科教育功能伴随整个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与教育目标是构成课程任务的核心,高师美术教育课程应穷出师范特色,强化师范性课程中的职业技能训练心理学、教育学、美术教育学是体现高师美术教育师范性的课程,其课程培养目标就是教育学生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学生不仅要学习教育理论知识,还应进行教师素质与技能的历练。因此,教学中应充分体现学科教育功能,挖掘心理学、教育学、美术教育学这三门课程中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因素,制定完备的、可操作的训练方案,突出每一门课的训练重点。心理学课重在训练学生的心理素质,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具有稳定的情绪、坚强的意志,锻炼学生的勇气,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使每个学生都能坦然登上讲台。教育学课程以基本教学技能训练为核心,以课堂教学环节训练为重点,让学生依据教学规律,掌握课堂教学结构,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培养学生课堂教学活动组织和开展、课堂教学结果反馈的能力。美术教学法则侧重于专业技能教学的训练,结合中小学美术教学实际,通过说课、微格教学、模拟试教等方式训练学生的教材分析能力、完整进行一堂美术课的教学能力以及教学效果的评价能力,为学生的教育实习奠定基础。

   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增设专门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课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cai(计算机辅助教学)越来越显示出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大课时容量、提高教学效果的积极作用,能否系统掌握cai课件制作技术及多媒体教学手段关系着学生能否适应未来的教学工作。教学计划设置上应以必修课形式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并进行严格考核,实施合格证书制度,以教师职业技能必备的硬件指标来要求学生。

    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不仅要渗透于各科教育课程,同时还应结合专业美术学科教学应在每一门专业课中都渗透美术教法的内容,以使学生在掌握该门学科技能、理论的同时了解该门学科的教学方法。教会学生“画”,还要教会学生“教画”,有意识地、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引导学生向教师角色逐步转化。以“教育性”教学观念来开展高师美术教学工作,才有助于学生师范职业技能的培养,促进学生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

    (二)多渠道开辟教师职业技能培训途径,全方位培养学生师范职业素质

    树立大教师职业技能观,构建教师职业技能培养体系大教师职业技能包括作为显性技能的教师口语、三笔字(毛笔字、钢笔字、粉笔字)、学科专业素质、现代教育技术,还包括作为隐性技能的教师心理素质、教学基本技能、教学研究能力和专业学科教学技能。为了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提升学生师范职业素质,我校在师范生中实施了“四个一”工程(一份标准文档教案、一个电子课件制作、一段5分钟说课录像、一个体现自身素质的才艺展示),并设立了素质专项学分。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参加,确保一定的锻炼时间和机会,以充分重视教师职业技能的训练和研究,突出师范性,达到促进师范教育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之目的。

构建多元化教育内容与开放式教育实践模式,全面提升学生师范职业素质要求统筹安排教学计划,科学设计教学活动,充分利用教学环境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教学能力和素质。教学内容多元化包括:教师职业价值观教育、就业竟聘常识教育、教学理论教育、教学操作技能教育、教育实习指导教育。在具体的组织形式上采用开放式教育实践模式,以优秀教师报告会、就业竞聘讲座、案例教学、微格教学、教学实习等方式进行。另外,开发、整合校内外教学资源,聘请中小学美术教育界特别是本校毕业生中的优秀教师、教研员为客座教师,与地方美术教研机构建立信息沟通渠道。教师可根据地方教研活动计划随时调整教学计划,适当参与一些教学教研讲座、现场教学观摩、少儿美术作品展览等;鼓励、推荐师范生业余参与社会美术教育实践活动。

    加强教育实习基地建设,重视美术教育实习环节教师教育具有典型的应用性与实践指向性,强化高师学生的教师专业成长与职业能力培养,不仅要强调教育理论的指导,更要重视实践教学环节。传统的高师美术教育重专业学科教学轻师范教育,而师范教育又重教育理论轻教育实践。临毕业才开展教育实习的传统做法已不适应基础教育的新形势。为了改变这种现状,高师美术教育可从一年级就开始教育见习,教育见习与实习采取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形式。学校要加强教育实习基地建设的投人,把教育实习基地与就业基地放在一起建设。大力加强美术教育实验、实践教学改革,重点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从根本上推进高校实验教学内容、方法、手段、队伍、管理及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注重高师美术教育与基拙教育双边“对话’,活动,实施‘。双实”、“双比”、“双进”工程一是成立实践教学中心,把实践课教学与教育实习结合起来,让高师美术教育实践与基础教育实际切实融合;二是开展美术教师课堂教学比赛和学生教学技能比武的“双比”活动,比出成绩、比出差距,对“双比”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予以修正和补训。三是进行“中小学名师进大学讲堂,大学教师进中小学课堂”为主要内容的“双进”活动,实施名师互聘、科研互动、资源互通。“双实”、“双比”、“双进”工程的实施,能使高师美术教育师生在高师教育与基础教育双边“对话”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他们的从教能力。

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篇5

职业技术教育在“”期间受到了很大的破坏,十一届三中全会使我们解放了思想,认识到“”造成的中等教育结构单一化、使中等专业与国民经济发展需要严重脱节的状况。中国的重要特点是人口多、底子薄,大力发展教育,尤其是职业技术教育才能使人口的负担转变为人才资源的优势。正如小平同志所指出的:“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大批各类不同层次的人才,尤其是初中级应用型的建设人才和技术工人,因此,调整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摆到了突出的地位。

当今国际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实质上是知识和人才的竞争。小平同志深刻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职业教育肩负着提高千百万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大批熟练工人、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任务。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0年,职业教育研究就是在小平理论的指导下,遵循三个面向,推动职业教育在为社会主义建设主战场培养各类人才的同时,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职教发展道路。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职教研究迎来了生机蓬勃的春天1、改革中等教育结构,职业教育蓬勃发展

早在1978年4月,邓小平同志就明确提出:“教育事业必须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要“扩大农业中学,各种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的比例”。会议认为要研究中等教育结构的调整问题。这是此后二十年中国职业教育迅速发展、改革和中等教育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先声。1980年10月7日,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国家劳动总局关于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报告。报告提出改革中等教育结构主要是改革高中阶段的教育,改变高中阶段教育单一化的局面。二十年来,职业技术教育蓬勃发展,中等教育结构不合理的状况逐渐有所改变。

中等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客观上要求加强宏观的调控和指导,即加强对职业技术教育重大理论问题和重大实际问题的研究和解决。职业技术教育的研究成果又为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宏观决策和政策措施的制订提供了依据,促进职业技术教育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而不断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尤其是中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高等职业教育与初等职业教育也有相应的发展,初步形成了以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为主体,初、中、高不同层次,又与多种形式的职业培训相结合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

1980-1997年,普通高中学校数从31300所减少到13880所,学生数减少了119.72万人。而同期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含中等师范)的学校数则从9688所增加到17116所,学生数从226.3万人猛增到1089.51万人,增长4.8倍(增长情况见附图1),共计培养各类毕业生3085万人。这十七年,普通高中学生数所占比例从81%下降到44%,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数则从19%上升到56%。

2、建立机构、制订规划,职教研究逐步展开

“”期间,教育研究工作已完全陷于停顿。为恢复教育研究工作,教育部于1978年7月4日向国务院呈报了《关于重建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的请示报告》。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经国务院批准重建后,所内设立了“教育制度研究室”,进行中等教育结构改革及职业技术教育的研究。该室于1986年改为职业技术教育研究室及成人教育研究室。以后,部分省市及高校也先后建立起一些职教研究机构,至1986年,中央及省、(自治区)、直辖市已建有职教科研机构12个,高校建立的职教科研机构也有12个,各部委和省、(自治区)、直辖市还先后成立了职教学会、职教研究会等学术团体75个。

随着职教事业的发展,为进一步加强职教事业的宏观调控,1991年建立了部级的“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1993年,原中央教科所职教研究室并入职教中心研究所。现在,随着职教事业的迅速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科研队伍也不断壮大,已初步形成了由职教行政部门、职教科研机构、职业教育院校和职业教育学术团体组成的、专兼职研究人员相结合的职教科研队伍。部级的职教科研机构有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和劳动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有些业务部委和行业也建有职教研究所(室)。独立设置的省级职教科研机构有上海市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辽宁省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和湖南职业教育研究中心等。各省级教育科学研究所(院)一般均设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室所,一些高等院校如华东师大及某些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和职业大学、职工大学也设有职教研究室。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是全国性群众性学术团体,学会下设10个专业委员会,从事职业教育研究。

历史悠久的中华职业教育社一贯重视职教研究,有研究组织和专兼职研究人员,并出版学术刊物《教育与职业》。

一般的市、县及重点职业学校均建立有职业教育教学研究室,从事教育教学的研究和师资的培训工作。现在,从中央到地方,已初步形成了一支专兼结合,有相当数量和较高水平的职教科研队伍,他们为职教事业的发展,为促进教育教学改革进行着广泛和逐步深入的研究,为行政决策提供咨询。据职教中心研究所最近的统计,现在全国共有中央级和省市级职教研究机构(所、室)81个,中央级和省级专职研究人员约400人。

早在1978年11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教育部的领导下,成立了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和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1979年1月,了《教育科学发展规划纲要》(草案)(1978-1985年),在该纲要的研究项目教育制度重点项目内,提出了要重点研究建立适应四个现代化需要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进行中学教育结构改革的实验研究以及高中设置职业课程与训练制度的研究。《纲要》在此把教育结构改革和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摆在重要地位。

纵观20年来职教研究工作的开展,可分为两个阶段:

(1)介绍外国职教,研究我国职教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

作为教育科学的一个分支,职业技术教育学科在世界上也还很年青,在我国该学科的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较快。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中等教育结构的改革,各地学者纷纷介绍国外职业教育的现状和体制、理论和模式、教学过程和管理,纠正人们头脑中存在的对职业教育的偏见和鄙薄职业教育的陈腐观念。为发展我国的职业教育提供有益经验和模式。此时,陆续出版了为数不少的一批译介国外职业教育的著作。如《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西德职业教育》、《技术教育与职业教育》、《六国技术教育史》、《日本职业技术教育研究》、《国外职业技术培训研究》、《职业教育与劳动教育学》、《职业技术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世界职业技术教育》、《苏联职业技术教育简史》、《七国职业技术教育》、《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初探》、《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以及一批介绍国外职业指导的丛书。这些著作为我们了解世界各国职业技术教育的观念、理论、结构、体系、发展历程、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资料我国中等教育结构改革和职业教育的重新起步主要发生在八十年代初,实践中遇到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全国各地许多从事职业教育的实际工作者和行政管理人员及教育研究人员纷纷开展职教研究。这时,属于起步阶段的研究以应用为主,它与职教事业的发展紧密相联,研究成果多为论文,发表在各类报纸刊物上,为实际工作提供了指导和建议。立足于基层的实际工作者的大量研究使职教研究有着广泛和深厚的基础,不仅成果丰硕,其中不乏颇有深度和较高水平的成果,也使全国性的职教科研规划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1983年开始实施的《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六五”规划及全国教育科学“六五”规划重点项目(83-85)有一项为《技术职业教育的研究》,由李蔺田等同志负责。研究成果为研究报告。报告根据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有关建立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精神,提出了职教体系为“两大类型、多种层次、自成序列”的构想,报告还对职教管理体制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职业技术教育管理体制的设想,对加强职教管理,调动各方面的办学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

(2)开展理论研究,进行学科建设

在介绍国外职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教育教学体系的同时,我国的许多学者也开始进行职业技术教育的理论研究,并不断有成果问世,陆续出版了一批专著。较早的是《职业教育概论》、《技术教育概论》、《职业技术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等。

从1986年开始实施的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和全国教育科学“七五”规划安排看,理论研究的比例有所增加,部级部委级课题共129项,其中理论研究25项,占19.4%,应用研究仍占主要部分,有95项,占73.6%,实验研究9项,占7%。职教研究立项11项,理论研究受到重视,并有专门立项,如《职业技术教育基本理论的研究》、《关于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研究》、《职业指导研究与实验》等。此外,还有一大批职教专兼职研究人员和实际工作者从事为数众多的一系列理论研究,包括课题规划以外的研究,在职业技术教育的学科建设上取得较丰硕的成果,出版了一系列专著。主要有:《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管理学》、《关于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研究》。此外,还有不少学者撰写的专著问世。如《职业技术教育概论》、《中专教育概论》、《职业技术教育导论》、《职业技术教育学导论》、《职业技术教育新论》、《中国职业教育史》、《职业培训概论》、《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学》等等。这批为数众多的学术专著为职业技术教育学科的建设构建了理论体系的框架,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3、职教研究密切结合改革实践,为行政决策服务,推动职教事业迅速发展。

职业教育与生产劳动关系密切,实践性强,职业教育又处于重大的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职教研究必须密切结合改革的实践,探讨和解决改革中遇到的重大问题,为行政决策提供依据,推动职教事业的迅速发展.

(1)理顺管理体制、确立多元办学体制。

职业教育要为各行各业培养适用人才,而中国的特点之一是人口多,职业教育底子薄,因此,办好职业教育就不是教育系统一家的事,需要企事业等用人单位的支持和参与,职业教育制度的改革也必然涉及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

改革初期,职业学校办学困难重重,资金设备严重不足,教师、教材缺乏,毕业生就业渠道不畅。经过一段时间实践和探索,各地兴起了校企联办职业教育新风,大力提倡企事业单位办学、社会力量办学,逐步形成全社会办职业教育的大职业教育观,开始建立多元办学体制。在研究领域,“七五”规划中有《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与相关的劳动人事制度同步改革的研究》,政府出台了“先培训后就业”以及“职业资格证书”的相关政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办学资金设备不足、师资教材缺乏及毕业生就业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密切了职教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使职教进一步增强了办学活动,明确了服务方向。

(2)职教发展比例问题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国家明确提出的方针,职业教育在中等教育结构中,尤其是在高中教育阶段中应占多少比例一直是教育行政部门、职教工作者和职教研究人员关心的问题,教育结构问题涉及某一特定时期的社会经济结构、人才结构及教育投资结构问题.该问题在报纸刊物曾经引起过热烈的讨论,有人提出过职教发展的阈限.多数意见认为职教发展应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确定适当的比例范围,也要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到2000年,使中等职业技术学鹇学生数占高中阶段学生总数的比例全国平均达到60%左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城市可达到70%.

(3)职教师资队伍建设问题

八十年代,职教事业迅速发展,事业的发展涉及人财物三个因素,即师资、经费和教学设施。当时职教师资十分紧缺,数量严重不足,质量达不到要求,严重制约着职教事业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对此,教育科学“七五”规划有一个师资问题的立项,该课题工作结束后所提支的研究报告中对师资问题的解决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建议。与此同时,教育行政部门召开过多次职教师资问题座谈会,各地的职教行政管理人员和研究人员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表了大量的文章。原国家教委办公厅于1995年8月24日发出了《关于制定并落实职业教育师资培养计划的通知》,然后,国家教育委员会又了《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也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建立了一批职教师资培养和进修基地,扩大了来源和进修渠道,目前职教师资数量基本满足需要,素质水平正不断提高。

(4)农业类专业招生滑坡问题

1993年,农村职业教育出现了农业类专业招生滑坡的现象,即农业类专业招生数与在校生数大幅度减少。全国招生数由92年的25万人下降至93年的16万人,减少34.6%,这一现象引起了教育行政部门和专家学者的密切关注。职教行政部门与研究机构曾作过多次联合调查,通过调查,认识到滑坡问题与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化、劳动力的转移、市场经济规律有关。农业类专业招生数适度编减是正常现象,但是,如此“急转直下”的趋势,则超越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范围,若继续高速下滑,势心使农村职业教育脱离农村经济实际,形成新的不适应。我国农村情况千差万别应根据各地实际需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合理调整学校布局和专业结构。同时,要加大政府统筹力度,对农业类专业采取适当的扶持和倾斜政策,建设示范学校,全面提高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实施创业教育,使毕业生能够真正掌握致富本领,对此,原国家教委与农业部联合发文《关于进一步办好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农业类专业的意见》(教职1996,5号),提出了应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目前,农业类专业滑坡现象已基本上得到遏制。

4、专、兼、群相结合,组成一支强大的职教研究队伍。

职业教育固然有许多理论问题需要研究解决,然而更多的是职教实践与改革中出现的大量实际问题.可喜的是许多职教行政管理人员,包括一些长期从事职教管理、经验丰富的离退休同志参加到职教研究的行列,还有许多长期从事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也积极参与职业教育教学的研究,他们与专职研究人员组成了一支专兼群结合的研究队伍.使职教研究与职教改革密切结合,改革又促进职教研究。这是职教研究的一项经验,也是职教研究的一个特色.

二、职教研究成果丰硕

20年来职教的研究成果,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四个方面:学术理论成果;对实际工作的政策建议;研究手段与教育技术的现代化建设;扩大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

1、学术理论成果(1)、学科体系的理论框架初步形成

如前所述,“七五”、“八五”期间问世的学术专著颇丰,理论研究为学科建设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学科体系的理论框架初步形成,这是职教研究的重大成果。职业技术教育学作为一门教育学科在世界上以及在我国还很年轻,很不成熟,其分支学科,如职业技术教育心理学、职业技术教育社会学、职业技术教育经济学等很难说已经成形,而职业技术教育管理学、职业技术教育史同职业技术教育学一样仍处于初创阶段。然而职业技术教育作为一门教育学科,其理论体系的形成和成熟一般认为需要几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而随着科学技术、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其理论基础和学科体系也会不断发展和完善。毋庸置疑,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0年,与职业技术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同步,职业技术教育的学科建设的研究成果颇为丰硕,令人欣慰。

(2)、职教体系理论研究取得较好成果

“七五”单独立项的《关于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研究》以学制体系为主,选取机电、,铁路、商业、金融、卫生、农村各业以及一些开放城市作调查研究。其成果研究报告提出了建立和完善我国职教体系的若干原则,如职教结构必须与社会人才结构相适应;职教应与普教、职业培训沟通;文化基础与专业技术、技能协调发展;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等。报告提出了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的实施方案。

对建立我国的职教体系,各地的研究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还发表了许多文章和专著,其成果大多为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所采纳,如主要包括以初中后为重点的三级分流的确立;实行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普教、职教、成教三教统筹;农业、科技与教育相结合;国家宏观管理、社会积级参与、学校自主办学;从初级到高级,行业配套,结构合理,形式多样,职前职后衔接,与其他教育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

(3)、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的研究勾划了我国职教未来发展蓝图

对职教发展规划的研究,“七五”,尤其是“八五”有许多立项,如2000年我国职教的发展战略、合理比例;区域发展规划如“老少山边侨”地区、南方少数民族地区、城市职教、西北五省区职教发展、农村职教的布局结构等。“九五”教育规划尚有多项发展规划的课题起步研究,如经济发达地区、中部农村地区、西部贫困地区、三峡库区。农村社区、经济特区、苏南地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等,这些项目的研究将把职教发展战略和区域发展的研究进一步引向深入,有助于各地职教事业的健康发展。

2、若干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和解决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职教事业的发展,职教研究也不断发展。职教事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研究解决,大量的问题是实际问题,职教研究更多的是应用研究。

由于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专业研究机构和职教社团抓得紧,加上广大的职教实际工作者和职教行政管理人员的积极参与,许多重大现实问题得到了及时的研究和解决。归纳起来,这些年来主要解决了以下一些重大现实问题:

(1)职教立法的研究为立法机构制订职业教育法提供了依据

早在《教育科学发展规划纲要》(草案)(1978-1985)中就提到了“教育立法问题研究”,虽然没有在科研规划中立项,但由于职教事业发展的紧迫需要,职教行政部门和职教研究机构对职教立法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研,各地的学者和职教行政管理人员也在媒体上发表了大量的研究文章,对职教立法展开了多次的讨论,如《职教立法模式初探》、《制定职业技术教育法的构想》、《国内职教立法工作的进展情况》、《对我国职业教育立法问题的探讨》、《加快民办学校立法,推动民办职教发展》等等。在各省市已制订的职教地方法规的基础上,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这一纲领性文件为职教立法奠定了政策基础和构建了总体框架,《职业教育法》最终经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于1996年9月1日起颁布实施。

(2)职业教育面向农村的转变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长期以来农村的普通教育、基础教育仍沿袭着传统的升学路子,教育未能密切结合农村建设的实际,为广大农村的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人才。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职业中学迅速恢复和发展,鄙薄职业教育的思想受到批判。教育思想发生了重大的转变,立足农村。

(3)职教研究与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

职业教育与生产部门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必须落实到适当的职业岗位上才能产生效益。因此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必须与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同步。对此,教育部门和劳动人事部门的许多同志作过广泛深入的研究,发表过大量论文。立项研究的有七五全国重点项目《关于职业技术教育与相关劳动人事制度同步改革的研究》,研究报告为行政部门的决策提供了参考。

在劳动就业制度上的一系列改革,如“先培训后就业”“优先录用受过培训的人员”以及一系列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制定和实行都表明了行政部门吸取了研究人员和广大实际工作者的研究成果。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又为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4)教育过程、教学改革落实到对培养目标的能力培养上。

职业教育及教学过程有其自身的特点,即与教学实验和生产实习关系密切,我国的职业教育一向重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近年来我们借鉴了前苏联的生产实习的经验,德国的“双元制”徒工培训的经验和北美社区学院的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经验,结合中国实际,经过职教研究人员和广大职教工作者的探索和实践,应该说目前我国的广大职教工作者在教育思想上都认识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从过去比较注重学科知识的系统性转变到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上,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正围绕着能力培养这一目标去进行,在理论上取得了一些进展,在实践中取得了不少经验。

由于职业教育重视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发展全面素质,实施以能力为基础的职业课程开发,实施创业教育,这不仅推进了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也大大提高了毕业生的素质和水平。

此外,对职业教育的评估也取得了重大的成果,与部级的省级重点校建设相结合,职教行政部组织了几次评估、研究人员从理论上和评估指标体系上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取得了重要的经验,为今后职教评估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与发展问题

以短期职业大学为代表的高等职业教育兴起于八十年代初,当时全国陆续出现了一批市办短期职业大学,最多时达到128所。由于对兴办高等教育认识不尽一致,其管理归属、经费来源,毕业生的就业等也存在一些问题,致使职业大学发展迟缓。学术界对此极为关注,教育研究“七五”、“八五”规划均有立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目标、途径及其特色研究》,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会也不断组织学术研究,研究成果有研究报告、专著和大量的论文,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同志也发表了不少关于高等职业教育的文章。短期职业大学和一批普通高校、成人高校及少数部级重点普通中专学校,在试办高等职业教育的过程中,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和理论探索,从中取得的成果对我国高等职教的发展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3、研究手段与教育技术的现代化建设(1)、文献信息库与职教网络的建设

职教信息与网络是职教研究的一种手段,是职教研究机构自身建设的一部分,也是职教事业的发展所必须,通过文献信息库和职教网络的建设(将来并入国家教育网并与国际互联网联网),为职教研究机构、职教行政部门及各类职业学校提供信息服务。经过几十年的努力,职教中心所已初步建成了如下5个文摘信息库:图书目录题录库、期刊论文题录库、期刊论文文摘库、政策法规资料库、省级职教研究机构资料库。对国内外有关职教的文献与信息,经过整理加工,现在以不定期的刊物《职教文献与信息》面世,至今已出版四期:《职教研究机构简介》、《教学文摘专集》、《外国职教文摘专集1、2》等。

对于职教信息网络的建设,“九五”教育科研规划已有立项:《建立全国职教信息网际网络的研究》。由职教中心所与地方的一些研究机构共同实施,目前已建立职教主页。除计算机网络外,正在建立职教研究的“协作网”,开展信息的交流和研究的协作。

职教中心研究所从1994年起每年编制并定期《职业教育年度报告》,内容有:一、综述;二、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三、师资;四、农村职业教育;五、职教经费。职教年度报告旨在反映该年度我国职业教育的状况和发展趋势,概述已发生的重大事件,提出存在的重大问题,列出主要的统计数据和图表,为各级职教行政部门和学校提供经过提炼的信息。

(2)、传播媒体(报纸刊物)的建设和教学媒体的研制

报纸刊物是信息的载体,也是职教研究的一种手段,既传递信息也推广研究成果。椐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共有公开发行和内部发行的职教报刊60余种,(3)教学媒体的研制。随着音像技术的发展日益受到重视,近年来,职业技术教育司和职教中心研究所编写出版了一些职校校长培训和师资培训教材,翻译出版了一些德国双元制的职教课程的教材,如《汽车基础教程》以及一批教学录像带(46个节目)。1997年10月,职教中心所组织召开了”职业教育教学媒体研讨会“,有11个省市的职教工作者及德国专家出席。

4、国际学术交流及合作

借鉴国外办职教的先进经验,发展有我国自已特色的职业技术教育教学体系是我国职教界的一贯主张。多年来,我们一直注意研究和借鉴德国的“双元制”等世界上影响较大的一些职教模式以及课程开发的方法。

我国与联邦德国在职教领域有密切的合作关系,我们派出多批学者和教学与行政人员赴德国访问或进修,在六个城市和某些行业实行“双元制”试点,在各地还有如天津的“中德培训中心”等二十多个职教项目在实施,

为博采各家之长,我们也借鉴加拿大社区学院的“能力本位教育及课程开发的方法”,《中加高中后职业技术教育合作项目》(1990-1996),我国派出多批职教工作者赴加拿大考察进修,有数十所项目学校引进和试验加拿大社区学院的课程开发方法,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支持下,1993年9月,由国家教委和教科文组织全委会在北京联合主办了“国际职业技术教育研讨会”。有20个国家、地区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世界银行的代表应邀参加了研讨会。这是一次由我国的专家学者和职教行政官员与国际众多职教专家与职教官员进行的深入的学术交流。

为了加强我国与国际职教界的交流与合作,“职教中心研究所”作为国家的代表加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业教育国际合作项目(UneVoC),成为其成员,参与其学术交流活动,提交我们的学术成果和研究报告,作出了我们应作的贡献。

与此同时,我国作为UneVoC的成员,参与了该项目组织的课程开发,借鉴并推广"创业教育"的经验,并从信息网络中获取有关国家的职教信息,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我国与世界银行合作实施的职教贷款.先后两期共计8000万美元.对我国职教师资的培训,对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发展职业教育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评估表明世行职教贷款项目的实施是卓有成效的,令人满意的。

三、“九五”职教科研工作的新进展及期的展望

为总结过去,展望未来,更好地制订职业技术教育的“九五”科研规划,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于1994年冬委托职教中心研究所对职业技术教育学科的研究状况进行调研,以便提高职教学科“九五”规划的整体水平,使之更具科学性和针对性,促进职教研究的发展。

这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对职教研究的研究,为此,由职教司与职教中心所联合组成了工作小组,进行了为期半年的调研。调查研究采取文献检索、成果分析、专家咨询(书面征询33名专家意见)及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六五”、“七五”、“八五”期间全国教育科学研究规划所列项目及其成果作了统计和分析,对理论研究(学科建设)和应用研究作了比较全面的论证和分析,最后提交了一份《职业技术教育“九五”规划学科调研报告》,报告对制订“九五”职教科研规划提供了建议。这是一项承先启后的工作,也是职教科研的一项重要成果。

我国的教育科研分为12大类,职业技术教育是其中之一。从以前的情况看,职教研究的立项偏少。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与上海市智力开发研究所1990年的调查,八十年代全国528个主要教育研究机构承担的课题数达4337项,其中职业技术教育类95项,占总课题数的2.19%,显然,作为12大类之一的职业技术教育所占比例偏低。

教育科学“九五”规划职业技术教育类立项41项,其中部级重点课题2项,教委级重点课题22项,部委级重点课题3项,社会科学基金与青年社科基金课题6项,青年专项课题6项,一般课题2项。均超过“六五”规划(1项)、“七五”规划(11项)、“八五”规划(31项)。

从研究内容看,“九五”规划复盖面广,以区域职教发展及各类职教发展占多数,如经济发达地区、苏南地区、经济特区、中部地区、贫困地区、农村社区、三峡库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川藏边区,高等、中等、初等、残疾儿童的职业教育;职业指导;比较研究;课程、教材、教学模式、教学法与专业设置;职业资格与考核;职教信息网络;职教与劳动力市场;职教与普教的衔接与沟通;等等。研究范围侧重于中观和微观,研究领域趋向具体和深入。“九五”规划的研究将有助于促进各类职业教育在不同层次和特定地区的深入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党的十五大再次强调了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决策.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大批职业技术人才是科教兴国的重要组成部分.职教事业的迅猛发展亟须加强职教研究工作和研究队伍的建设,为此建议增加职教研究的经费投入,扩大研究队伍,提高研究人员水平,以促进职教研究和职教事业的发展.为科教兴国,为实现现国家建设"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作出贡献。

主要参考资料:

1、《教育科研体制、规划与管理的研究文献资料》,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编,1993年。

2、《中国教育科学研究概况》,王明达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1995年3月。

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篇6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质量;规范化办学;规范化办学体系;创新体系

知识经济的到来使以技术标准为主的竞争演变成了世界市场竞争的高级形式。劳动力市场上职业性质的变化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要求,世界范围内对职业教育标准问题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加,以德国、欧盟、澳大利亚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和地区在职业教育课程的精细化和操作化层面作了更深层次的探索和实践。发展中国家陆续颁布政策文件加快职业教育的规范化建设步伐。我国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之精神实质,自2010年起加快制定并陆续出台了职业教育的相关标准,对规范化办学愈发重视。因而,加强职业教育的规范化办学体系建设,保障规范化办学的质量和持续发展就显得十分必要。

一、职业教育的规范化办学理念的基本涵义

规范化办学是把技术标准和技能规范作为教育的核心内容。规范化办学是在职业教育中贯彻规范的教育,渗透到各个方面以及培养的全过程。职业教育的规范化办学目的是,培养能达到技术标准,操作水平高,掌握和严格执行各种规范的合格劳动者。职业教育的规范化办学要求把相关行业专业先进的技术标准、操作规范和职业规范引入教育的全过程,严格按照这些标准、规范的要求培养学习者的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使其形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具备较高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精神。具体要求表现为三个方面:首先,职业教育要有自己的明确具体的办学方向、教育标准和规范。这种标准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硬性的,并贯穿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其次,职业教育要把相关专业的技术标准及操作规范、先进的职业规范引入教学,严格按照标准、规范的要求,选择合格教师和培养符合规范、达到标准的合格学生。第三,职业教育规范化办学是一个过程,要按照教育规律、产业规律、社会规律、专业特点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综合研究确定培养的软、硬件方面的条件、阶段及相应标准。

规范化办学是职业教育本质特征和技术特点的充分体现。职业教育既要遵循一般教育的普遍规律,同时它有其特殊规律和特点。职业教育通常是指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应用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职业教育是技术技能的教育,较为突出“应用性”,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从职业知识结构分析,它是技术层面的教育。技术是做什么和怎样做的知识,这种知识的基本特点是它的规范性,即有关使用设备工序、执行工艺过程以及产品、劳动、服务质量要求等方面的准则和标准。规范是行业专业技能操作实践活动过程的科学准则。因此,在职业教育中,技术技能的传授要规范化,通过大量的事例的学习和题解的学习、示范性题解,使人们在从事某种特定职业的过程中逐渐把握范式,自觉遵从一定的准则、标准和普遍接受的信念、理论或世界观,从而引导其养成相应的行为习惯、职业素养和品质,使之合乎规范(社会规范、技术规范、知识规范、行为规范和操作规范)。人们通过对职业活动进行约束、指导和调控,保障主体活动的合规律性、合目的性。

规范化办学是将抽象化的职业教育转化为具体的操作规范教育。规范化办学要将抽象的职业教育指导思想及其目标和内容具体化、细节化。职业教育指导思想是国家从宏观的层面,基于理性的、策略的考虑,对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提出纲领性、原则性的意见,是指导职业教育实践的思想理论体系,是职业教育发展应当遵循的原则、要求和总体方略。职业教育指导思想包含了职业教育发展的目的、任务、方法和行动指南,是设计具体目标任务、政策措施的依据和总纲。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是抽象的,需要我们将其转化为明确的、具体的、细化的内容,才有助于教育实施者对教育改革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在执行上避免不确定性。职业教育主管部门应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之目标和任务推出进一步的细化文件,将抽象的职业教育指导思想转化为具体的职业教育标准和操作规范,形成由一系列具体的规定、指标、要求、准则、标准、条例、原理等组成的可操作的标准化体系,这样,职业教育的改革工作才能有力度,在落实层面才能显成效。其大致内容包括:(1)将抽象的、观念化的职业教育立法指导思想转化为规范化、具体化的职业教育立法原则。(2)将抽象的职业教育目标转化具体的要求和量化体系。(3)将抽象的技能转化为具体的标准及操作规范。(4)将抽象的资格转化为可以具体考核的标准及规范。(5)将抽象的培养转化为具体培养要求、过程和手段。(6)将抽象的评价转化为具体的评价体系等。

二、职业教育的规范化办学的必要性及现实意义

规范化办学的职业教育是国家创新体系的一个关键环节。国家创新体系是国家提高创新能力的平台,创新体系集成的资源水平、结构的完善程度及其运行机制的有效性,都直接影响创新能力的水平和强弱。在创新体系中,大体包括:知识生产(科学知识生产、技术知识生产)知识传播(教育)知识应用(生产)三个关键环节。职业教育在创新体系中,承担着技术知识的传播任务,技术知识是指导人们如何实践的知识体系,技术知识主要是规范性的,体现为一种行动语言,规范的技术知识传播系统的运行离不开传播者、传播内容、受传者和传播渠道四个因素有效地联合与协调,以及外在的、与技术知识传播相配套的法规体系和相关制度。规范化办学是抓住了技术的规范化特征。规范化办学体系是规范化办学的创新体系,它一方面调动和利用各方面资源,推动职业教育的创新,同时,也不断推动各行业及专业的标准化、规范化步伐和水平,它起到推动国家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建设发展作用。

规范化办学是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产品创新的基础。规范是创新的前提,因为任何事物都有其内在的规律性,都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技术创新也是突破了原有的技术规范而建立起新的技术规范。每一种新的技术都有自己的质量标准,也往往都有其特有的标准和操作规范。规范化是技术工人的一种能力,工人严格按照规范操作,达到标准和精确度以及熟练程度,直接关系到产品质量和效率。规范化办学不仅是产品质量的保证,也是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和产品创新能力的基础。规范化程度不高是制约我国创新能力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美国等发达国家在国际创新能力排名中位于前列,原因之一就是它们在职业教育中极为重视规范化教育训练,技术工人和技师的规范化和熟练程度高,规范化教育形成了民族传统。如,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注重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开发与及时更新;欧洲的职业教育规范化定位在实现职业教育一体化,以秩序和精确为目的,把“一丝不苟”的理念和操作规范贯彻在职业教育培训的每一个环节;日本使职业教育的规范化渗透到精神层面,并贯彻到具体的职业教育之中。

规范化办学是一种推动国家创新的现代文化素质教育活动。先进文化是创新的动力和基础,规范化是一种现代的先进文化。规范不是主观臆造的而是客观的,它遵循科学规律和技术规律,是工人经验的理性总结,它集合了科学文化、技术文化和人文文化的精神特质,体现了一种现代文化特征,如,科学文化的客观性、规律性、实证性、可重复性,技术文化的秩序性、应用性,人文文化的人本性、秩序性等。对人来说,应具备两种规范,一是行为规范,二是技术规范。对我国国民来说,道德规范有几千年的文化历史,而技术规范文化的根基尚浅,这大概是由于在我国技术长期不发达的缘故。然而,面对现代技术革命下的技术创新,这两种文化成为创新动力和基础,成为劳动者必备的文化素质。例如,具有340年历史的国宝同仁堂,贵在一直坚持“只有药材好,药才会好”的制药理念,其“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千古一诺使其在制药过程中严格选方、用药、配比和工艺规范,保持了良好的信誉。又如,机械加工业是一个很精细的行业,绝大部分的加工精度要求都在几个u之内。任何一道工序出来的零件,其精度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加工者职业良心的表现。而这个职业良心的背后,就是从业者所受的教育、技术水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等方面的文化素质。因此,职业教育规范化办学就是一种推动国家创新的现代文化素质教育活动。

三、职业教育的规范化办学体系及运行机制

构建具有合力的规范化办学体系是运行的支撑条件。集成社会资源并形成合力的办学体系是规范化办学的支撑条件。规范化办学不是职业教育自身的孤立事情,而是全社会共同的活动,它涉及科技、经济、教育和政府等社会各部门。规范化办学必须通过一种有效机制,将科技研究、企业教育、政府等相关部门协调起来,充分调动和利用各种资源形成合力。规范化办学的质量及其溢出效益是规范化办学体系中各要素的综合效应。所谓规范化办学体系是指把规范化的教育推进到办学的各个方面,同时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种推进因素,把这些方面和因素组成一个有机系统,持久有效地推进规范化办学。规范化办学体系应当包括:(1)规范化办学的管理体系。先进的、符合实际的办学理念和管理理论的思想体系,设计一种持续有效的推进机制,引导规范化办学的方向和规范办学的原则、管理规范、职业规范等。(2)规范化办学的教学体系。规范化的教育内容(原理、先进的技术标准、操作规范、技能、技巧)、过程和手段;规范化教育的课程体系、学生规范化行为培养体系和教学评价体系。(3)规范化办学的条件支撑体系。教师选择、资格、培养标准体系;规范化设施实训条件、文化氛围,办学的领导者及管理人才的选择;规范化办学的创新体系。(4)规范化办学的政府动力推进体系和法律保障体系及评价体系等方面。

标准化的技能开发体系是规范化办学的知识供给来源。技能开发包括核心技能(一般指通用技能)、各行业和专业的特殊技能。英、美等国的技能开发体系对市场敏感并高度适应市场需求,注重为全社会提供基础性技能,注重政府、雇主与个人责任共担,注重构建不同种类资格证书之间的互认与转换制度。同时,在职业教育中培养核心技能,已成为世界职业教育的一大发展趋势,英、美、澳、德等国不但将其作为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思想,形成了多部门共同合作的核心技能开发实施的组织机构,而且对其内容和标准做出了具体的规定。我国在职业教育中也应当重视核心技能的开发与培训,同时加强行业专业特殊技能开发。建立核心技能和特殊技能开发体系,集成科技研发机构、职业教育机构、科技标准和计量机构、技能考核机构等各方面力量,结合时代的需求和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要求加强核心技能及特殊技能的开发,形成具体的、规范的知识,进而形成规范化教育的教材。同时建立健全行业、企业和学校共同参与的办学机制,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在国家教育方针和政策指导下,开展本行业人才需求预测,制定教育培训规划,制定本行业技能人才岗位技能、职业标准和职业资格。

政府强有力的推动机制是规范化办学的前提保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强调“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加的办学机制”,并要求“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职业教育规范化办学体系的构成及运行的推进机制方面的建设,是职业教育规范化办学的前提和保障。政府教育部门要提出职业教育规范化办学的办学方向、立法原则、管理体制、激励政策,形成职业教育规范化办学的强有力的政府推进机制。需要制定鼓励投身职业教育事业的有力政策,逐步形成具有一批强烈使命感的职业教育家,一批规范化办学的领导共同体和优秀的教师队伍;进一步完善规范化办学条件的制度和优惠政策;进一步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就业准入制度等,推动工人接受规范化教育;进一步完善规范化办学的教师选择、资格、培养制度;进一步完善规范化办学的学生培养制度;建立和完善校、企、研合作办学的激励政策,完善规范化办学的创新体系;制定规范化办学的评价制度和监督制度。规范化办学也要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根据存在的问题适时调整推进政策和法律保障条件,才能有序发展。

国家确立技术技能的社会地位是规范化办学的基本动力。技术技能是一种掌握和运用技术的操作能力,它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一位技术工人的技术技能的形成、提升和创造是多方面因素的综合效应,不仅需要扎实掌握技术知识,特别需要经过长期训练、摸索技巧、积累经验和合作,还要有责任心的驱使及文化素质积淀的融会贯通。技术表现为物质形态和知识形态(图纸、设计方案),而技能是技术的物质形态的完成者和知识形态的实现者。技术和技能都是直接现实的生产力,如今技术发明者和设计者的社会地位明显,而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尚不够到位,正在影响从事技能的庞大群体的积极性,直接影响职业教育。为此,建议国家立法明确技能与技术人才大体相当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大力培养技能高超的技术工人。制定关于技术工人技术等级工资制度,制定明确、清晰、可考核、具有可操作性的技术等级标准,体现出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差异,这样有利于引导中国工人追求高层次、高水平的劳动技能,并作为一种终身追求的事业。

四、规范化办学体系持续其先进性和操作性的创新机制

技术标准的制定和技能的开发必须与时俱进。技术标准和技能规范的培训是职业教育的核心内容,它必须随着科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而变化。英国在不同时期,不同部门对核心技能的内容和操作方式都作出明确规定,如在1979年制定了《选择的基础》文件,第一次对英国职业教育中的核心技能作出明确系统的规定。1982年,根据青年失业和技术变化的加快,有必要习得一些可受用终生的技能,又制定出版了《基础技能》,提出了核心技能的两个指导性原则:一般性和迁移性。1983年又制定了《青年培训计划》,其中仅列出3种核心技能。之后的几年中,英国的商业与技术教育委员会、英国工业联盟和教育科学部都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对核心技能作出了规定,内容不尽相同。同时,英国国家职业资格(nVQ)标准每五年都作更新、充实,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可见,只有制定先进的技术标准,才能开发出达到先进技术标准、适用市场需求的核心技能、行业和专业的特殊技能。同时,政府机关部门和行业协会要不断地组织和引导产、学、研各方面共同推动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技术标准对技能体系更新和改革的引领作用。

抽象的技术技能要进行科学而简明的具体化开发。技能是具有多个层次和维度的综合体,必须对其进行具体化开发,才能进行有效的培训。英国在核心技能培养中,把每项技能分解为具体的要素,每个要素又由要素名称、操作规范、范围说明、证据说明、详细说明和指南组成。把抽象的技能进行科学而简明的具体化开发,使核心技能的培训和考核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英国经过多年的开发研究,制定了核心技能国家标准体系,这套标准体系由6项核心技能组成,每项技能分成6个等级,每个等级具有共同的要素。6项要素名称为:交流、数字运用、信息技术、与人合作、提高自我学习和增进绩效、解决问题,其中前三种技能属于“主要”或“硬的”核心技能,它们通常强制性地应用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课程中。后三种属于“更广泛的”或“软的”核心技能,它们几乎包含在所有的现代学徒制和国家培训计划中。又如,与法国科捏克白兰地、苏格兰威士忌齐名的国酒茅台,其制作工艺有很多神秘之处。总工程师季克良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将复杂的手工酿酒工艺逐条量化为工业标准,推动茅台由作坊式生产向现代工业流程转化,走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发展之路,很多不能量化的技术,在他的攻关研究下,成为了可以用科学来解释的现象。因此,经验技能要进行科学解释性开发,复杂的手工工艺要进行分解要素开发,概括、抽象的技能要转化为可观察、可明确界定、可测量和可评价的细则和要求,这样,才能进行标准化、现代化、规模化生产,才能实现其导向、激励、调控和评价等功能。

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篇7

关键词:职业技术教育;质量保障;策略;路径;比较

作者简介:徐向平(1967-),男,江苏泰州人,教育学博士,北京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基本理论和国际比较。

基金项目:北京市教委社会科学立项课题“基于能力目标的高职课程体系构建和质量保障研究”(编号:Sm20144073002),主持人:苏春林。课题组核心成员有苏春林、欧阳新年、徐向平、侯爱民、于久洪等。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15)27-0005-09

一、国际职业技术教育质量保障概况

(一)职业技术教育质量保障及其标准

质量保障(Qualityassurance)[1]是指在开发产品和提供服务过程中核查产品和服务满足特殊需要的系统性加工过程,也是在产品生产过程中防止差错和瑕疵、避免问题型解决方案的基本方式,更是采取标准设置、过程监控以及缺失反馈等有效措施满足产品设计要求、实现服务目标的程序性管理活动,旨在增强消费信心和提升企业声誉,改进加工过程和效能,有效地参与市场竞争。质量保障遵循“契合目标”和“防微杜渐”等两条主要原则,最早在“二战”的军工生产中引进运用,检查和测试产品中的缺陷和瑕疵。如今,质量保障已经拓展到设计、咨询、投融资、保险、软件开发、商业零售、交通运输以及教育等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其作用是加强软硬件等基础设施建设,理性调配岗位管理、精确加工、操作标准和身份认证等管控元素,增强知识、技能、经验和资质等职业胜任能力,注重个体人格整合、自信心、组织文化、动机、团队精神等综合品质塑造。

职业技术教育的质量保障[2]通常指用明晰无误的特定标准和客观指标,展示职业技术教育管理者的清晰意图,确保职业技术教育拥有较高质量,满足职业技术教育所有利益攸关方的特殊要求。职业技术教育的质量保障涉及毕业率、就业能力、利益攸关方的满意程度以及社会价值观等系统维度,依赖于利益攸关方的思想观念、目标设置、可用社会资源以及决策背景。职业技术教育的质量保障就是要明确界定职业技术教育的质量标准,反映职业技术教育的价值、结构、利益攸关者的角色、治理原则以及总体历史文化背景,通盘考量质量管控的方法、路径和目标,确保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在国家、地方以及行业等各个层面上保持适度一致和高度统一,确保职业技术教育别具一格的内在特质。

国际比较研究发现,虽然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职业技术教育质量保障重心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但各种标准却惊人相似,几乎都涵盖职业技术教育机构的组织结构、业绩成就、产品质量、有效系统改进、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以及诚实守信、财务责任、健保义务、用户保护等方面的确认,体现出职业技术教育独特的文化背景和管理方式,聚焦职业技术教育机构的责任和义务,加大消费者权益保障的力度,确保教学传授服务的较高质量,增进职业技术教育机构开展职业技术教育的能力,强化教师和培训师所拥有的基本职业胜任能力,注重质量评估专家的能力建设,完善职业技术教育机构质量保障的调控体系[3]。欧盟《Bruges宣言》①强调职业技术教育要对劳动力市场需求做出快速及时反应就需要构建基于操作结果的课程体系,促进企业、非盈利公司和学徒制类型等职业技术教育机构开展基于操作过程的学习加工,加强职业技术教育与雇主的密切协作,让职业技术教育机构能够全面了解接受了职业技术教育的毕业生的真实就业能力和实际就业率。截止2013年已经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职业技术教育机构设置了必要的质量标准,开展了卓有成效的职业技术教育质量保障改革。意大利、法国、英国、德国、爱尔兰、丹麦和荷兰等国家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中质量保障标准的重要元素是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和结果,在质量保障管控体系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基于目标驱动和结果监控的质量保障可以保证质量确认和结果度量,有助于利益攸关者的全面参与,在提升整个国家职业技术教育体系质量过程中居功至伟[4]。

(二)职业技术教育质量保障的有效路径

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篇8

关键词技术异化;职业技术教育;定位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219(2013)04-0016-04

日新月异的知识经济时代将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和教育繁荣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对教育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和社会经济发展及科技进步联系最紧密的一种教育形式,职业技术教育以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其基本职能。然而,在技术理性主宰整个社会、技术异化充斥着人们视野的今天,到底什么是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职业技术教育又承担着怎样的社会责任和使命?只有阐释和厘清这些基本问题,职业技术教育才能找准自己的定位,谋求进一步的发展。

一、技术异化给职业技术教育带来新挑战

(一)技术异化的内涵

从远古时期到今天,技术一直伴随着人类的成长。随着技术在与人相关的众多领域中蔓延和渗透,技术已经成为人类本质的展现方式,技术化生存也已经成为现代人的存在方式。然而在层出不穷的技术发明赋予人类改造自然的强大物质力量和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同时,技术理性垄断、技术异化的阴影也将人类拖入技术的壁垒中难以自拔。所谓技术异化就是用来表征技术发明的目的和技术应用的社会结果之间相背离的一种现象。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技术异化具有多种表现:从自然层面看,技术异化表现为对自然生态的戕害[1]。从社会层面看,技术异化主要表现为技术专制、技术殖民和技术失业等所引发的人类现实生存的对抗。从人本层面看,技术异化主要表现为人类主体性、个性和生活意义的丧失。在技术社会中,技术的理性化、机械化、标准化、程序化特征不断得到强化,其结果就是人的思维正逐渐被技术程序所取代,人的能力正遭到技术的抛弃。技术化生存方式还导致了人类生活意义的丧失和精神家园的空虚。对功利性的过分追求,使人类只注重物质利益,没有远大理想,精神生活贫乏。

(二)技术异化对职业技术教育的挑战

第一,技术异化对职业技术教育存在合理性的反诘。职业技术教育的核心内容是技术教育,力图通过培养高级技术人才推动科技进步,促进社会发展。于是科技发展和职业技术教育的亲密关系在这里表露无遗:一方面,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和作用是通过教育来实现的,其中作为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摇篮和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载体的职业技术教育承担着重要角色,其为科学技术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现实支撑;另一方面,科技的发展会对职业技术教育不断提出新要求,使职业技术教育必须在不断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向前发展。技术异化很显然就是在以科技作为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状况。这一问题的出现了传统的“技术至上论”,从而使技术成为批判、反思甚至否定的对象。技术异化也由此成为对职业技术教育存在价值和意义的最大挑战。如何看待技术异化现象,如何应对技术异化问题,成为职业技术教育必须面对的现实考验,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将直接关系着职业技术教育存在的根基和价值。

第二,技术异化对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目标的拷问。就其根本而言,技术异化不是由技术本身而是由技术的不当运用引发的。所以技术异化所表征的是人的异化,尤其是科技人员的异化。职业技术教育恰恰是以培养高级技术人才为目标的。那么技术异化的频发就是在向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发出预警:到底何为高级技术人才?懂技术是否就是高级技术人才的全部?传授给学生谋生的技术技能到底是职业技术教育的最终目标亦或仅仅是教育的起点?关于这一系列问题的拷问直接关系着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定位,更关乎其未来发展的基本方向。

第三,技术异化在职业技术教育过程中的凸显。技术异化在充斥整个社会的同时,也悄然进入职业技术教育领域,使整个教育过程被技术理性所主宰。于是在目前的职业技术教育过程中,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异化现象:职业技术院校的生存权被用人单位的技术需求所掌控。为更好地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整个职业技术教育过程变成了商品生产和输出的过程,学生则成为物化的商品对象。学校完全按照用人单位的技术要求来打造学生,其结果就是职业技术教育过程直接变成了社会技术系统控制学生的中介,技术的标准化、理性化、机械化、程序化特征通过教育活动直接移植到学生身上,从而使学生的身心自由被严格局限在技术的需求之内。在技术理性的统治下,职业技术教育活动正在失去其自主性,学生正在失去个性和创造性,日益成为马尔库塞(Herbertmarcuse)眼中的“单向度的人”。如何应对和解决职业技术教育过程中的技术异化现象,已经成为直接关系到职业技术教育能否健康发展的现实难题。这一问题的解决将引发职业技术教育内容、方法和手段的一系列变化和变革。

二、职业技术教育应对技术异化的定位反思

在如何消解技术异化的问题上,罗素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他指出要想摆脱由于科学技术的应用而导致的困境,就不能单纯地依靠技术的进步,而要靠时代所要求的那些智慧的发展[2]。基于这一点,职业技术教育必须对其所承担的社会使命、培养目标和教育过程进行重新定位,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观和培养模式,以期对技术异化的消解贡献一己之力。

(一)职业技术教育的价值定位

价值定位是对职业技术教育存在意义的追问。在技术异化现象不断消解和否定技术社会价值的现实面前,职业技术教育应该认真反思自身存在的意义和自我价值的体现。面对科技发展的困境,职业技术教育需要愈发理性地认识和评价科技的社会价值,以此作为自身价值定位的依据。第一,职业技术教育应为推动科技进步服务。科技自诞生以来就一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虽然技术异化现象的频发使人们开始不断反思、质疑科技的价值,甚至提出种种代替科技的新的社会动力,但事实是直到今天这种尝试也没有真正获得成功。所以技术异化并不能否定技术存在的价值,也不能否定职业技术教育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职业技术教育应该始终坚持为科技发展进步服务的理念,培养越来越多的高级技术人才。第二,职业技术教育不仅要为科技进步服务,更要服务社会、造福人类。这一价值定位中包含着对技术异化现象的忧思,更包含着对技术社会人类发展命运的关注。技术异化现象提醒我们:技术仅仅是人类改造自然的工具,不是解决社会问题的万能钥匙。基于对技术价值的考量,职业技术教育的价值就不应该仅仅定位于培养高级技术人才,迎合科技进步的需要。在当今时代,应该认识到技术的进步不仅仅强调技术人才数量的增加、技术发明效率的提高和技术成果的增长,还应当包含对技术社会效果的综合考量,即技术社会价值的发挥。所以职业技术教育应致力于培养有社会责任感、有使命意识、懂得向善、具备反思和批判能力的技术人才来消解技术异化,维护技术发展的合理性,以此来保证科技为人类造福。

(二)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定位

目标定位是对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方向的思考。面对社会、科技发展的诸多新变化和新形势,相比于传统的技术人才观,职业技术教育必须对当今社会背景下高级技术人才的内涵进行重新解读和定位,才能真正发挥培养优秀技术人才的职能。传统的职业技术教育一直以科学精神的培养为目标,致力于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较好专业知识、较强职业技能的服务于生产建设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这种培养目标使学生只注重于专业知识和技术应用能力的学习与培养,忽略了技术客观性之外的人的需要和情感,漠视理想与责任,更不关心自身的价值与社会的命运。事实上,职业技术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追求真理,更要追求终极价值,帮助学生寻找精神家园。教育是人文精神积淀和传承的主要方式。在职业技术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养更为重要。从一定意义上说,规避和消解技术异化首先就需要从改造技术工作者出发,职业技术教育无疑承担着这一重任。努力培养不仅具有较强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更具有健全职业个性和人格、明确价值理想和人文情怀,身肩服务社会、造福人类的社会责任的技术人才,这是高科技时代对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目标的新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说,传授给学生一定的职业技能仅仅是职业技术教育的开始。

(三)职业技术教育的过程定位

过程定位是对职业技术教育过程的考核。为消解技术异化现象,职业技术教育有必要对整个教育过程和教育环节加以重新设计和定位,其定位的主旨和标准只有一个,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传统职业技术教育过程之所以被技术理性主宰,出现技术异化现象的根源就在于错误地把教育过程定位于“把学生培养为适合某种职业的技术从业者”,于是学生从进入学校、进入不同专业开始,就被固定在某种职业技能培养上。在学生被职业技术教育过程不断功能化的过程中,学生作为人的个性、主体性需求被抹煞或忽略,逐渐成为一个技术化的工具人,而非一个懂得生活、全面发展的职业人。由此可见,在传统的教育过程中,技术再次成为我们追求的目标,成为职业技术教育的全部,也成为人自身发展的障碍。事实上爱因斯坦曾这样描述学校的教育任务:“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训练的狗,而不是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而要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这取决于自由而全面的教育。”[3]纵然职业技术教育以技术教育为核心内容,但技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并不能因此成为职业技术教育的全部。职业技术教育必须摆脱传统的生产式教育,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贯彻到整个教育过程的始终,凸显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个性自由,通过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使学生懂得技术是为满足人的主体性需求服务的,从而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理性地对待技术发展。

三、职业技术教育应对技术异化的建议

职业技术教育应从技术批判的视角入手,以教育技术为核心,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在现有教育模式中,增加和贯穿以下三方面内容。

(一)树立科学的技术观,提升学生的技术批判能力

在高新技术主宰人类社会发展变迁脉搏的今天,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从未像今天这样强烈,简单高扬唯技术论或消极否定技术价值都无益于技术异化问题的解决。职业技术教育应该帮助学生树立一种辩证的、合理的技术价值观,在充分肯定技术社会价值的基础上,理性地认识和评价技术发明、运用过程中伴随着的社会责任问题,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教育理念,通过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传递给学生,以引导学生的价值取向和能动性,增强学生的技术批判能力和社会责任感。职业技术教育应使学生认识到,只有在合理的技术价值观指导下,技术才能真正发挥其正向功能,才能真正为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服务,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技术人才只有在技术发明和应用过程中担负起应尽的社会责任,有节制地发展、利用技术,综合考量技术应用所引发的社会效果,才能减少和避免技术异化现象,实现技术为人类造福的价值旨趣。

(二)加强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科技伦理意识

为消解技术异化现象,掌控技术开发和利用的合适尺度,科技伦理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科技伦理是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一个重要领域。科技伦理观主张以“关注人的生存、人的现实需要,维护人的权利和尊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科技发展的合法性根据,在保护和促进科技健康发展的同时使科技更好地为人类造福,而不是危害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在科技的发展过程中,伦理能为科技发展提供价值导向,科技则会因为道德的评价和约束而减少盲目性。通过建立和完善科技伦理能够更好地对科技研究和利用加以向善的引导,使其符合人类的利益需求,科技伦理问题也由此成为21世纪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重视科技伦理的必要性对职业技术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应将科技伦理意识纳入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体系中。在职业技术教育培养方案中,增加科技伦理相关课程的设置,以实现培养有伦理道德意识的技术人才的目标。

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篇9

目前,职业院校的美术教育大多重视“专业表现”,缺乏“专业理论”和“专业实践”,刚刚起步的高职院校的美术教育,大多是普通教育的翻版,或是中职教育的延伸(或再现),缺乏与之相适合的知识技能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难以满足社会对职业人才的需求。高校美术教育应具有层次性。普通美术教育注重专业理论、专业表现、专业实践为主体的综合能力的培养,职业技术教育更注重专业实践能力和技能的培养。两者在培养目标上各有侧重,而职业院校美术教育的职业性特点不容忽视。如果人才培养不能适应职业岗位需求,我们就应及时检查、反省、调整专业布局、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方法,在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同时,注重职业特色的强化。职业教育者应务实地在应用性的层面上构建职业人才培养模式,采用职业能力本位的教育方式,坚持以职业分析为基础设置专业、以职业活动为核心设置课程和教学内容、以职业资格为标准确定考核方式,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实现教学理念、内容、手段、方法等方面的整合与优化。

二、职业院校美术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误区

1.职业心理误区:在当今职业院校美术教育中,由于教育走向大众化,不少美术教师师大多是没有接受过职业教育培训就从事职业教育,难免存在“重视专业美术教育,轻视普通美术教育”的职业心理。而且这种职业心理被有意无意地嫁接给学生,导致职业美术教育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偏离,影响了基础美术教育目标的实施。长期以来,高校的专业美术与职业美术、其他学科教育条件的不对等,造成了职业院校美术教育内部人心浮动,师资不稳。随着职业院校院校的美术教育自身的发展和目的的演变,美术教育的重心倾向于国画、油画、艺术设计等专业美术教育。教育资源都向专业美术教育倾斜,作为普通美术教育之一的职业美术教育常常被轻视或淡化,客观上促进了这种职业心理的形成。

2.认识误区:一是美术课程的发展和人们在接受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种过于突出美术学科本位主义,导致学生及家长认为,学习美术就是关注和强调美术技能的学习和传授,而忽略了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与美术学科的联系和构建,而且不少美术教师也希望学生热爱美术,片面地关注和训练美术的技能和技法;二是在应试教育背景下,部分学校在评估美术教学时,以美术应试为中心,把学生参加美展与竞赛获奖多少作为教学业绩,迫使美术教师热衷于对少数学生进行技术训练,以求显效,从而引起社会的关注。同时,由于美术教育过于注重技术,脱离了学生生活,缺乏综合性和多样性,或是学生自感缺少绘画“天赋”和“美术细胞”,导致学生丧失美术学习的信心,难以体验美术学习的趣味。

3.美术教学误区:高等职业教育往往强调美术学科本位,把美术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和训练作为人才培养目标,忽视根据学生职业发展和现实生活的需要来组织教学。然而,注重美术课程的生活化,注重呈现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多样性,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增强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发展其创造力是非常重要的。

三、改进职业院校美术教育教学的合理化建议

1.转变教育观念,走出“重技能、轻知识”的职业心理误区

首先,职业美术教育的教师应该明确职业美术教育和专业美术教育的性质、任务和学生的职业选择。再者,教师必须明确专业美术和普通美术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理解普通美术教育和职业院校美术教育以及专业美术教育的关系及其各自的教育目的,及时把握职业美术教育的发展脉络。同时,职业院校应开展专职教师的职业性教育培训,健全职业心理、了解人才培养目标、掌握教育理论及教学方法,强化其职业意识。帮助年轻教师转变育人理念,走出“重技能、轻知识”的职业心理误区,因材施教,全面育人。

2.引进和整合社会资源,丰富美术教学内容

一方面,把生活美术融入美术教学。生活是美术创作的源泉。美术无论是“教”还是“学”都可以从生活和学生的感知出发,让学生充分感受和体验美术的魅力,以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教学过程也是师生的生活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创设生活情景,让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下学习和体验,其个性才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挥。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因素,学生的校内外生活是学好美术的丰富资源,教师应尽可能多地带给有助他们成长和发展的素材。另一方面,将民间美术资源融入职业美术教育。民间美术中蕴涵的人文思想、艺术理念,为美术教育提供有益借鉴与启示,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美术与情感、社会、文化、生活的关系,给高职美术教育发展带来新契机,有利于民间美术传承、延续和发展,也给美术教育增添新的活力,教学内容得到丰富与发展。

3.创新教学模式,提高美术课堂教学实效

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篇10

有学者通过研究得出制约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瓶颈有: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对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到位,看不到职业技术教育对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因而重视不够;投入不足,办学条件简陋,师资力量有限;教育质量不高,服务能力不强。这些结果是就我国职业技术教育整体而言的,苏州地区的可能并不是这些。由此,我们立足苏州展开相关研究,以探析苏州地区职业技术教育的瓶颈。

一、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本研究通过文献探讨法和问卷调查法进行,采用自编《苏州地区职业技术教育问卷调查》问卷进行数据收集,对苏州地区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进行简单随机抽样不记名调查,采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统计。

调查对象主要是苏州地区职业技术学校的大学生,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89份(回收率为89%),严格剔除无效问卷后,有效问卷为73份。

二、实证分析

(一)维度分析

参与调查的学生认为,政府及教育相关部门对其所在学校的重视程度为一般(mean=2.75)。在学校社会资源维度上,职业技术教育学校在与相关企业的联系程度还是比较紧密的(mean=2.47),学校社会资源比较丰富,很多学生都有去企业实习和工作的机会。在学生就业情况维度上,在毕业前夕拿到offer或与企业签约的学生大概占到20%~40%,所占比重不大(mean=2.19)。在科研重视维度上,职业技术教育学校每年在学生科研经费投入上不是很多(mean=3.24),学校举办的大学生科研活动不是很丰富(mean=3.23)。在教师技能维度上,在职业技术教育学校任教的教师其水平还是比较高的(mean=2.44),其能力受到学生的肯定。

数据表明,在课程内容与效果维度上,职业技术教育学校的学生在学校里所学的课程与社会对人才技能需求之间的联系还是比较紧密的(mean=2.38),所学大部分知识可以应用到实际中去;但另一方面,学生对自己在学校中所学的多数课程对将来的工作有多大的帮助上的认识却为不清楚、不好说(mean=2.88);学生认为,在职业技术教育学校里,对自己未来没多大帮助的课程数目占总课程数目的比重很大(所占比例为46.55%);他们所学的课程中实践课程占课程总量的三分之一左右(所占比重为34.63%);职业技术教育学校实验课程的配套设备能满足课程学习需要的程度为一般(mean=2.92)。

数据显示,大部分学生(所占比重为56.2%)认为自己所在的职业技术教育学校有主打性的重点专业,但同时有35.6%的学生认为其所在的职业技术教育学校无主打性的重点专业。

调查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学生对学校的学科设置没有过多的了解。这表明学生对学校的认识是存在一定问题的,因此不能够完全把学生的看法和观点作为结论,只能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同时这也是本次研究的不足,即没能够和职业技术学校的老师交流,不知道他们的观点和看法。

(二)影响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瓶颈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苏州地区职业技术教育瓶颈依从大到小次为:社会认识不足(mean=4.88);政府支持不够,投入不多(mean=4.83);社会地位不高(mean=4.62);教育教学质量不高、效率低(mean=4.14);生源不足且生源素质有待提高(mean=4.07);指代学校重视不够(mean=3.95);学生家长不支持(mean=2.53)。

以上说明社会认识不足和政府支持不够投入不多是苏州地区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主要瓶颈。这要求社会应加强对职业技术教育的认识,充分准确理解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性,不能够片面的看职业技术教育,同时政府应继续加大经费等投入、全力支持职业技术教育。而其他瓶颈因素也制约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这要求我们全面的去看职业技术教育,不可忽视其他瓶颈对职业技术教育的制约。

(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心声

1.期望职业技术教育有哪些变革。政府能够加大对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视;加大对职业技术教育的投入;提高职业技术教育的社会地位;增加实践性的课程;关注学生就业;加强校企合作,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提高教学质量;引进经验丰富、教学水平高的教师;注重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相关教学设备要注意投入、更新;给职业技术教育学校的学生提供更多创业的空间;等等。

2.希望自己所在学校能做出哪些具体的改善。增加实践课程和实践活动;多多举办学生科研活动;在重点发展某些专业的同时,要兼顾其他专业的均衡发展;食堂的饭菜有待改善;学费降低;注重学校人文环境的建设;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注重学校心理咨询方面的建设;多聘请行业资深人士来进行教学;学生有更多去企业实习的机会;提高教学质量;协调专业知识广度和深度的关系,让学生能真正学到知识和技能;从多方面支持学生创业;在设备投入上不应出现严重的系部差别;等等。

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在这两道开放题上吐露了他们最真切的心声,在他们的回答中,除了体现目前职业技术教育存在的地位不高、投入不够、实践性课程不足、学生科研不受重视等问题,还反应出学生对学校的学生心理健康建设的热切期待和对学校严重的系部差异造成的非重点专业在设备投入等方面不足的强烈不满。

三、结论及建议

(一)结论

社会认识不足、政府支持不够投入不多、社会地位不高、教学质量不佳、生源不足以及生源素质不佳是苏州地区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瓶颈。

苏州地区职业技术教育的师资水平比较高,但其在教学能力、学科专业性和综合素质等方面有待进一步的加强和提高;教育社会资源比较丰富,校企合作密切,大部分的学生能够有去企业直接实习锻炼的机会,但在毕业前夕就能拿到offer或与企业签约的学生并不多;学校里设置的课程与社会对人才技能需求之间的联系较为紧密,但是实践性课程占课程总量的比例有待进一步提高;学校大都有自己主打性的重点专业,但随之带来的系部差异引起了攻读非重点专业学生的不满(系部差异具体表现在师资力量、教学硬件设施以及相关实践机会分配的不均等);学校实验课程的配套设备能满足课程学习需要的程度为一般,有些学校有些专业的教学硬件设备不能满足教师和学生的教学需要;学生科研方面没有得到学校足够的重视(具体表现为:苏州地区职业技术教育学校所举办的学生科研活动不是很丰富,对学生科研的经费投入力度不大)。

(二)建议

政府、相关部门及社会要加大对职业技术教育的投入;扩大生源,改善生源质量,招收那些适应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目标的具有一定职业能力个性的学生;加大力度宣传,从根本上改变人们对职业技术教育的偏见,认识到职业技术教育的真正价值。

职业技术教育本身要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应以能力为教学单元,以掌握能力的程度作为衡量教学进程的标准,以学生个人学习活动为中心,在教学的全过程中要始终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理想,职业兴趣、职业道德、职业知识、职业能力的强化教育。

学校应进一步提高实践性课程占总课程的比例,注重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满足学生掌握相关技能的实践需要。职业技术教育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知识以必须和够用为原则,开发部分综合课程,实践教学占有重要地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及时补充进课堂教学中,使教学内容具有针对性和适应性。

从事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师要求具备双师型,因此要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师资力量建设,具体办法为:定期聘请一部分确有专长的高级工、技师或高级技师来充当技能训练课的教师,便于学生在市场发生变化时能迅速转型;对现有的教师队伍进行轮训,使其分期分批地到工业中心或校外的实习基地去挂职学习,熟悉现代企业的运作与现状,强化其专业技能。

学校应重视学生科研建设,可与相关单位和企业合作,丰富学生的科研活动,配备相关教师给予支持和指导,培养学生的科研力和创新力,同时要加大对学生科研活动的经费投入;兼顾发展好重点专业和非重点专业,尽量缩小系部差异,不以牺牲或损害攻读非重点专业学生的代价去建设和发展所谓的重点专业。

职业技术教育应具有实用的,现代化的实训基地,使学生掌握实用的熟练的动手技能。学校和政府要加大对教学硬件设备的投入,特别要重视与课程配套的器材和设备的投入;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给学生提供更多进入到企业实习学习的机会,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就业和创业,从多方面支持和鼓励学生的就业和创业。

最后,希望学校职业技术教育学校要加强学校的人文环境建设,给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注重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建设,关爱每一个学生。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