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统筹规划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01:40

城乡统筹规划篇1

关键词:城乡统筹;规划研究;一体化;交通体系

1.城乡统筹规划是城乡一体发展的需要

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我国目前多数地区已进入城乡各自独立发展阶段(少数地区正在向城乡一体化方向迈进),城乡矛盾日益成为当今社会问题之一。城市和乡村作为人类聚居空间的两种基本形态,各有特点、密切联系、互相依赖、互相促进。要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就必须实行城乡统筹规划,决不能孤立地编制城市规划和村庄集镇规划,必须把城市放在所处的区域之中,通盘考虑,统筹协调,城乡才能和谐发展。

1.1城乡差别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国城乡差距不仅没有缩小,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1997年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开始加速扩大,2001年突破历史最高点,城乡居民收入比扩大到2.90∶1,2003年继续扩大到3.24∶1,2004年收入差距比为3.2:1。近几年的数据为:2010年为3.23:1,2011年为3.13:1。可以看出城乡收入始终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城乡一体化的目的就是要实现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畅通对流,缩小城乡居民在生产生活水平、精神文化层次等方面的差距。

1.2城乡结合部矛盾突出

随着乡镇工业的兴起,城市与乡村的空间界限日益模糊,与城市生产、生活相关的功能和设施越来越多地转移到以前的农村地区,于是在城市与乡村交叉地带出现了“城乡结合部”这一特定地域。城乡结合部往往成为最具活力但各种矛盾又非常突出的一个地域。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大使得现有城乡结合部的城市化进程大大提前,城市建设往往会突破原有总体规划确定的规划区界限,而现有的土地利用规划同样无法控制这些区域的无序发展,从而出现了规划与管理的真空地带。所以要实现城镇化的快速健康发展,必须重视城乡结合部的有序控制和科学规划,变无序的混乱自发状态为有序的合理组织状态。

1.3城乡建设的无序、生态环境恶化

乡镇工业的快速发展,使得乡村土地开发强度明显增加,非农用地规模迅速扩大。城乡建设用地空间扩展由于缺乏共同的、有效的管理方式和监控机制,各自为政的村、镇建设从区域整体看已经造成非农建设用地无序扩展、用地布局混乱及各种功能的相互干扰与制肘。这种无序的扩散将导致建设的混乱、基础设施无法共享,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面对这种混乱局面,有的经济发达地区开始将以建设为主的城市总体规划和以保护为主的土地利用规划结合起来,形成覆盖全市域范围的城乡空间规划。

2.城乡统筹规划的范围界定

因为城乡一体化规划的对象是一个不确定范围的区域,因而规划就具有范围不确定、模糊性强的特点,所以规划的首要任务就是界定规划范围。范围的大小应根据实际的经济发展情况来确定,经济发达、发展速度较快的区域,规划范围就应当扩大。例如深圳市总体规划即将整个市域范围纳入规划范围,进行城乡一体化规划。

赵燕菁先生认为规划范围的界定至少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规划范围应包括并集中在未来经济最活跃、建设最密集的地区;(2)规划应尽量同现有的行政区划界线相重合;(3)尽量同河流、山脊形成的天然地理单元相吻合;(4)规划不仅要包括建设的范围,也包括需要重点保护的范围。

一般认为,规划范围应该包括中心城市建成区、郊区以及市行政管辖的广大乡村地区与小城镇,使城乡人口、土地、空间、水源、能源、信息、景观与基础设施等城乡资源实现合理配置与控制保护。城市总体规划及其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制定应充分考虑城乡统筹规划要求,城乡统筹规划也要与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同步进行,以便及时反馈彼此的要求。

3.城乡统筹规划的内容

城乡统筹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1)城乡统筹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条件的评价;(2)城乡社会经济和空间统筹发展的总体战略规划;(3)城乡各用地类型的规划;(4)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统筹规划;(5)城乡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规划;(6)城乡统筹发展的阶段性目标与建设的重点项目规划;(7)针对性的城乡统筹发展途径与对策规划。

城乡统筹规划涉及面广,内容包括经济、社会、文化、政策、管理、资源等诸多方面,本文仅对城乡一体化物质空间环境展开讨论。

3.1城乡一体化的空间结构

城乡统筹规划将规划的重点从规模转向结构,规模成为一个参考性的指标,空间结构的弹性成为规划追求的核心目标。在产业布局结构平衡的基础上,把空间结构调整和空间开发秩序问题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及各级城乡规划的视野,特别是市县级规划更应该向空间规划的方向发展。通过空间规划,整合行政区内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以及其他确需政府履行职责领域的规划,形成一个统一、协调、可操作的更有效的规划。

积极调整城乡布局形态,形成多层次、多节点、网络状、连续式、疏密相间的、相互渗透的、点线面相结合的区域综合体。其中,各城镇可作为大小不等的“点”,各种交通轴线、林带、水系、电力电信走廊可作为“线”,而广大的乡村地区则为“面”。

3.2城乡用地的统筹规划

城乡统筹规划篇2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产业布局

引言:我国的规划过程一直是以政策指令式的自上而下的服从式规划,因而造就了规划与地方意见不统一,“水土不服”的产业发展偏差,甚至搁置。在城乡统筹的政策大环境下,各种产业发展冒进突围,产业园区的盲目扩大,在能源与土地的消耗中,短期我们总能看到城市乡村的GDp涨了,而环境的污染与工业园快速的消退也在城乡逐步蔓延。所以,我们需要一个科学的系统发展模式,顺应当地民众的“擅长”,响应扶持已成气候的产业聚集,实现自然和谐的经济与产业规划。使我们的城乡“绿起来”,实现发展与自然的统一。

1.城-镇-村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1.1农业产业化分行业现状

通过对土地年鉴及产业建设的数据分析,对规划区内产业空间分布状况的梳理,以现状“公司+农户+基地+市场”发展形式进行总结,进行自下而上的产业“发展意愿”梳理。得出城-镇-村农业产业化存在诸多问题:

1.1.1城-镇-村农业链极化特征

从产值、大户种植集聚、农产品加工企业分布等综合指标来看,分路口镇的村、韩摆渡镇的村发展较快,分别在粮油、蔬菜生产方面基本实现了产、销、初加工一体化的产业集聚形态。而对比于此,其他镇的产业链,任停留在粗加工及简单集聚上,物流及储藏产业未加重视。村产业基地的营建及农业机械化程度不一,面临产业科技含量整体提升。城区农副产品加工及物流业发展引导作用亦不明显。

1.1.2城-镇-村传统产业加工发展动力不足:

从现状农业分布及产值分析来看,各村的传统优势产业发展空间犹大,而规划区城、镇专业市场缺乏,物流体系匮乏,期以通过片区合作,实现片区产业链延伸及积聚发展。2.城-镇-村农业产业化产业类型定位。通过规划区产业、产值数据分析得出:规划区第一产业的主导产业及支柱产业依然为传统种植业,产业类别为粮食种植、蔬菜种植。潜导产业—肉类产业。

2.城-镇-村农业产业化产业发展战略

2.1主导产业-粮食种植业发展分析与战略

六安粮食种植产业发展较为稳定,受到国家十二五”粮食刚性需求的市场保障及六安市政策鼓励,从2009年至2012年起实现稳步增长,六安陆续出台“粮食生产三大措施”等政策保障及加强农业产业化等举措确保农业的稳步发展。2012年,六安市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实现补贴全覆盖等政策,激励粮食生产稳步快速增长。农业实现初步产业化,技术到村,鼓励土地流转,实现引进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入驻,完善“公司+农户+基地+市场”模式,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2潜导产业-肉类产业发展分析与战略

在六安市第一产业中肉类产业虽发展较好,但产值较粮食种植业相对甚少,究其缘由,一则产业发展尚晚,二则因其产业类别及产业链深加工较受市场供需及价格影响,产业链发展稳定性较低,农业产业化,市场风险率高,产业链延伸较粮食生产相对缓慢。

肉类产业:近年产业现状,六安猪肉产业受到市场供需价格下跌影响,及猪饲料价格上升,严重受挫。特别是今年2012年,猪粮比价已下滑至6:1,已陷入近盈亏边界点的窘境。而牛羊肉的产业深加工产业类型发展,近年来市场价格虽趋于稳定,但产业类型较其他产业相对流通环节较多,羊的饲养周期长、出肉率较低,价格成本也相对较高。产业表现明显季节性特征,冬季需求为产业旺季。

因此,在肉类养殖产业化的形成基础上,宜积极培养本地牛羊饲养基地;加强道路交通流通渠道的建设,加强信息及科技渠道畅通,产业链升级,实现产业链的共建及巩固,实现产业逐步发展。另外六安2012年的产业补贴出台政策:“从省外购进或迁入我省的良种奶牛集中饲养达100头以上的,每头补贴1000元;从境外购进的良种奶牛,每头补贴1500元。”也有助于产业链的完善及深化。

2.3潜力产业-蔬菜产业发展分析与战略

以市场为导向.实施蔬菜生产区域化、外向化、专业化和高效化。坚持生产以耐储运、适宜加工和出口的大宗蔬菜为主,如洋葱等。因地制宜地增加冬季、秋季蔬菜种植面积,特别是种植12月份、2月份和3月份可上市的蔬菜;适当减少春夏季蔬菜面积,特别是5~7月份可上市蔬菜。但在生产中要十分注意,防止一哄而上、一哄而下的状况.去年价高的蔬菜今年不一定就高,去年价低的蔬菜今年可能就会出现价格上升。

3.城-镇-村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及模式引导:

3.1城-镇-村农产品加工发展规划

规划目标:到2030年,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提高到80%左右,初步建立起园区化、品牌型、规模化、集群式、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和适应市场需求的农产品精深加工与综合开发利用产业体系。

总体布局:围绕粮油、蔬菜、林木、瓜果、畜产品等七大农产品,通过扶持加工型龙头企业的发展,形成两大农产品加工产业带:在新安镇村、徐集镇村、分路口镇村、韩摆渡镇村、苏埠镇村、城北镇村发展以粮油、蔬菜为主导的加工产业带,在三十铺镇村,先生店乡镇村、椿树镇村、中店乡镇村、城南镇村形成优质粮食加工产业带。

3.2城-镇-村农产品流通体系规划

规划目标:近期(至2018年)培育发展“金鼎”、“鸿润”等大型流通类龙头企业、大型综合批发市场、产地专业批发市场、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组成的市场网络农产品市场流通服务体系。六安城区农产品入场经营率达到85%,各县城农产品入场经营率达到75%,进场销售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达标率在90%以上,农产品的批发市场经由率达到60%。中长期(至2030年)基本构建起现代化的农产品流通体系的主要框架,建成农产品拍卖、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交易平台。六安城区农产品入场经营率达到98%,各县城农产品入场经营率达到90%,进场销售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达标率在95%以上,农产品的批发市场经由率达到80%。

总体布局: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以宁西铁路、312国道、105国道、省道等交通干线为流通通道,形成空间布局合理、节点网络完善的市场网络体系。在六安城区、分路口镇、三十铺镇建设至少1个以上大型综合批发市场,其中,发展培育新安镇蔬菜专业大市场的开发建设。在中店乡、椿树镇、城北乡、苏埠镇围绕各镇特色及所在片区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建立专业的产地专业批发市场,包括中店乡粮油、瓜果、烟酒专业批发市场、椿树桑蚕、蔬菜、优质稻谷专业批发市场、苏埠镇大麻、竹麻、粮油专业批发市场等。

3.3城-镇-村农产品生态观光体系规划

结合现存的市级中心城区商贸文化游景区及城南镇西海生态景观游景区,横排头的文化景观游景区,增添以三十铺镇金土地科普示范园,分路口镇村沿淠经济作物生态林基地基础的,实现以乡镇龙头企业带动实现产、培观光一体的农业园,形成沿淠河生态廊道及规划区沿淠史杭总干渠流径沿线的“U型”沿河生态景观观光旅游体系。

城乡统筹规划篇3

关键词:城乡统筹;乡村规划;规划体系;规划策略

abstract:thispapermainlyexpoundsthesmallandmedium-sizedcitiesasurbanresidentsinthecensusregisterofrelaxingrestrictions,urbanandruralwillenteranewstageofdevelopment,ruralplanningalsoinevitabletowardsnewdirection.theauthorreflectsonthebalancedurbanandruraldevelopmentboomruralplanningdeficiencies,fromplanningconcept,planning,planningprocessraisestheruralthenewdirectionofdevelopment

Keywords:urbanandrural;Ruralplanning;planningsystem;planningstrategy

中图分类号:tU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言

城乡统筹的互动发展,既有赖于“城”的带动,更有赖于乡自身造血功能的完善,这就迫切需要有起纲领龙头作用的乡村规划的指引。可以说,在城乡统筹的大背景下,推进农村发展已成为现时期乡村规划的目的和要求。而我国关于乡村规划的研究起步较晚,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后才掀起热潮。总体来看,研究较为零散,缺乏完整、深入的研究体系,仅限于对乡村规划一般性技术和理论的探讨,或仅停留在对乡村规划遇到的各类问题进行描述,并提出有限的解决方案,尚未涉及乡村规划的深层问题。由此,在城乡统筹的大背景下,建立一套新的指导和规范乡村地域及村庄个体综合发展、建设及治理的乡规民约,寻求一份有章可循的公共政策,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这正是新时期乡村规划的新方向。

1规划主旨与态度的新转变:从植入到主导

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较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1]

血缘关系、地缘关系、血缘和地缘关系兼有是乡村人口的三种基本构成。乡村社会是一个明显的熟人社会,有较大的封闭性、稳定性和传统的承继性,因此,乡村规划的理念应有别于城市规划,应在规划中充分尊重村庄、村民的主导作用。

1.1规划主旨的转变

当今,各学科对乡村的研究在不断推进与升华:随着乡村问题的凸显,乡村地理学研究从认知到定义,再到系统和理论,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研究方法则趋于各学科间的融合;随着乡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乡村经济学研究从以往的对农业问题的单一剖析,发展为对乡村经济系统的多维思考,如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引发了乡村经济学对农村金融改革、产业结构升级、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视;由于乡村居民社会生活、社会关系等的变迁,乡村社会学研究从对乡村社会的涵义、特点、结构、运动规律扩展到乡村社会结构和社会变迁及乡村治理等层面。

以各学科不断深入的乡村研究为基石,乡村规划的主旨也应随之转变。排排房子,整整院子、并村、圈地、拆房等植入式的工程技术做法不是乡村规划的主旨。新时期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乡村建设目标表明,乡村规划的主旨在于满足乡村发展的多元需求。在产业上,第一产业(尤其是农业和林业)主导的传统农业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撑农村的号召下,努力挖掘农村潜在优势,发展大中规模的农工商联合企业和小规模兼业农业并行的多元产业结构,着力提高农民就业创业能力,以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多渠道就业。在用地上,目前乡村规模不一的分散状布局不仅浪费土地,也不利于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配置,应转变用地理念,以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来解决有限的耕地面积与无限的用地需求之间的矛盾,为农村长远发展留有余地,保证持之以恒增强农业发展支撑能力。

在生态环境上,要高度关注气候变化对农村发展的影响,从原有污染治理的被动保护转变为注重节约资源、采用新能源和新技术的主动保护,在保护乡村原生生态基质的基础上,改变抗灾能力弱的局面。在历史传承上,从照搬城市规划的外来植入转变为保护乡村独有特色的内生需求,利用当地建筑材料、建造技术,逐项落实到村庄的民宅空间结构设计、空间布局、景观规划上,坚持村庄改造的有机更新,以促进生活方式、空间形态和建筑风格与环境的协调共生

1.2规划态度的转向

村民主导已成为国外乡村规划的主流原则,并且成效显著。如韩国,不管是政府主导的下乡式运动,还是民间自发的新村运动,都强调村庄、村民主导,始终注意让村民自己办事、自己管事。政府虽大力支持新村运动,但不包办代替农民。上什么项目,完全由农民自己选择。允许推进进度有快有慢,不搞齐步走。由农民选出指导者来组织实施新村运动。相比而言,我国现有的乡村建设研究均强调通过外部力量探索乡村所蕴含的各种自然逻辑,缺乏寻找一种进入乡村、理解村民的思维与视角。在乡村规划上,很多以专家自居的规划师往往认为规划是一项需要复杂技术的职业,农民是门外汉,与农民的对话、互动是不值得关注的环节。乡村规划也往往以移植城市意识为主,其结果必然导致规划的实效出现买得起,住不起、生产工具无处放等现实问题,引起村民的漠视或不满。

城乡统筹规划篇4

关键词:城乡统筹;村镇规划;居民点体系;基础设施网络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五个统筹”等发展理念,强调统筹城乡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带来了机遇,提供了保障。2008年,《城乡规划法》、《镇规划标准》等相关法规的施行,对当前的村镇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把城镇和农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将两者存在的问题及其相互关系综合起来研究,统筹解决,既要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作用,发挥工业对农业的带动作用,又要发挥农村对城市、农业对工业的促进作用,实现城乡良性互动。在城市占据发展领先地位的背景下,农村的现代化已成为衡量一个社会真正发展水平的“木桶效应”中的短板,因此城乡统筹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加快农村发展,尽快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公平和谐发展。

1、村镇规划存在的问题

目前,由于村镇实际情况复杂及规划者对城乡统筹内涵的理解有差异,导致村镇规划中不可避免的存在内外协调性差、镇域规划形式主义严重、镇村规划特色缺乏、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在近年来开展的城乡统筹规划中,虽然在规划范围内顾及了城乡两个层面,但是在技术性因素上对村镇层面特别是村庄层面难以真正企及,导致规划指导难以实现。

2、村镇规划注意的几个方面

统筹城乡发展落实到村镇规划方面,不仅要把镇区和村庄作为一个整体,而且要对自然环境等镇域内多种要素统筹考虑,在村镇现状分析和发展条件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对镇域空间发展、空间管制和协调、镇村居民点布局、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建设、环境保护与治理、防灾、规划实施政策及策略制定等方面进行统筹考虑,因此,乡(镇)域规划更应成为村镇规划落实城乡统筹的直接载体,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村镇规划应本着合理布局、节约用地、量力而行、逐步建设等原则。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引导农民集中居住、设施集约配置、土地集约利用、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加快农业产业化,如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加强乡镇企业对农业的直接带动作用,提高农副产品加工业的比重,积极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促进城乡产业有机融合,以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

(2)考虑到当前村镇经济实力较弱,在城乡统筹中多处于被“反哺”的地位,因此,规划应将镇域与中心城市对接,加强两者的联系,使村镇接受城市的辐射。统筹区域水、电、路、环卫、公共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将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地区覆盖,提高农村给排水、环卫、信息等设施的建设水平,基础设施尽量集中建设、集中供应,减少重复和无序建设;推进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改善农村教育、医疗、文化、福利等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农民素质;产业方面,改变传统的以种植业为主的发展局面,加强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

(3)村镇规划的作用不仅要打破城乡间的障碍,合理引导诸要素在市场调配下实现城乡自由流动,同时要维护社会公平,应对市场经济带来城乡间的不平衡,保障农民利益,如解决由于经济效益低下带来基础设施无法在农村配建等问题,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变城乡产业低水平竞争,加强区域产业分工,按照产业集群的发展理念,实现城乡产业功能互补。

(4)村镇规划在落实城乡统筹中必须根据城乡间不同资源条件和优势,不同社会、经济、生态差别状况来突出不同重点,从而形成“全面覆盖”和“特色突出”的结合。城乡统筹要实现城乡公共资源共享,形成“和而不同”的共荣局面,村镇规划应加强村镇特色研究,注重提炼当地自然、人文等特色元素,如充分利用农村的山水自然资源,加强对古村落、名刹古寺、古桥古墓、古树名木、革命根据地等人文自然资源的保护和挖掘,发展农业观光、休闲旅游等产业。

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也容易形成一种误导,即村镇规划体现城乡统筹的直接方式就是村庄建设规划,忽视了镇区规划的重要性。村镇规划对待城乡统筹发展应具有两面性,一要合理引导城镇化,促进镇区发展;二要落实国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策略,切实改善农民生活环境。镇规划要将视角转向农村,包括将城镇的基础设施延伸至农村,使社会服务功能惠及农村,将产业链下延到农村,让小城镇真正成为城乡的纽带,带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统筹。

3、村镇规划改进的主要内容

在村镇规划内部,镇(乡)域规划作为呈上启下、有效联系城乡规划的部分,不仅指导镇区规划,而且指导村庄建设,镇(乡)域规划是村镇层面实现城乡统筹理念最适宜的载体,按照城乡统筹的发展观对其内容进行充实,具体可从居民点体系、产业体系、空间体系和基础设施体系入手:

(1)居民点体系

镇村居民点体系规划是村镇规划的重要环节,按照“镇区―中心村”两级设置,确定镇区性质和发展方向,落实镇区人口规模,划定镇区用地控制范围;同时确定中心村的位置,结合村民意愿,提出村庄建设设想,按照就地保留、异地新建等不同类型提出各自相应的措施,并根据居民点等级和类型对公共服务设施进行合理配置。

(2)村镇产业体系

结合大区域的产业布局,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体系,明确村镇产业发展重点及布局规划,镇区结合有利条件设置工业区,利用接近农产品产地的优势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构筑循环经济链条;发挥乡村物资交易和信息交流的功能,注重旅游等特色资源的整合作用。发展农村经济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也是城乡统筹的目的之一,村镇规划应将村庄布点规划与都市宜农产业发展有机结合,提倡农业产业化,发展特色农业。

(3)村镇空间体系

引导村镇在空间上的合理布局,有效利用现有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利用先进技术手段划分镇域内各种用地类型。根据镇域空间的特征和功能,对城镇建设用地、乡村建设用地、基础设施用地、生态用地、农业生产用地等功能类型空间进行范围界定,并提出相应管治要求和空间发展的优先次序。

(4)基础设施体系

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给水、排水、供电、电信、广电、公交、环卫设施和能源利用等方面。结合城市与农村的不同特征,按其规模等级配备相应层次的市政设施。合理布局村镇基础设施,减少分散和重复建设,并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充分考虑与周边区域的共建共享、管网的衔接,实现基础设施的有效利用,构建城乡给排水、环卫、公交、信息等基础设施网络体系,以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需要。

《城乡规划法》将村镇规划进一步分化为镇规划、乡规划和村规划,更趋多元化,因此,村镇规划必须增强协调性,加强与外部规划的衔接,包括与城镇体系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规划、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生态建设规划、旅游发展规划以及其他相关规划的衔接,同时要加强村镇规划内部的镇规划、乡规划和村规划之间的衔接。

加强村镇特色的研究,在村镇规划中可引入城市设计的手法,充分利用当地自然人文资源,将其反映在村镇空间布局、建筑形式等方面,营造既能满足现代生活需求又独具地方特色的村镇风貌。同时研究制定贴近当地实际、操作性强、农民能够接受的引导集中居住的优惠政策措施,在基地审批、建房调田、拆迁安置、就业引导、失地农民保障等方面形成完整的配套政策体系,在实施中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融资体系,解决村镇建设资金缺乏等问题,以保障村镇规划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Z].2008-01-01..

[2]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Z].2007-05-01.

[3]叶家足.浅析村镇规划编制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J],城市建设,2011(6).

[4]高红.村镇规划在城乡规划管理中的政策关系[J],城市规划,2008(7).

[5]叶齐茂,发达国家村镇规划核心内容、设计要素、价值取向和特征[C].城乡建设,2005(1).

作者简介:

城乡统筹规划篇5

【关键词】:城乡统筹,村庄规划,问题,探索

【abstract】:thebalancedurbanandruraldevelopmentisrapidurbanizationinurbanandruralmutualdevelopmentoftheimportantrealizethestrategic,onthebackground,thetraditionalvillagesplanningobviouslycan'tadapttothelong-termdevelopmentofruralnewdemands.Basedontheanalysisoftheexistingproblemsofthevillagesplanning,basedonthebackgroundofurbanandruralvillagesplanningmethodofapositiveexploration.Fromadvocatepublicparticipation,shapecharacteristic,planasawholevillageusethevillagespaceandlandresources,strengthenthepublicservicefacilitiesallocationarediscussed.

【keywords】:urbanandruralareas,thevillageplanning,andexplore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进一步深入落实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所谓“城乡统筹发展”,主要是通过整合城乡空间资源,统筹城乡社会发展、城乡空间发展和城乡产业发展,促进社会和空间资源配置和利用的高效化,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村庄规划的编制,是实现城乡统筹的重要举措,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颁布后,其作为村庄建设的重要法定依据,对成果编制的要求日益提高,本文正是基于此背景展开的。

一、目前村庄规划在编制与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村庄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但从实地的调查和走访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规划编制基础薄弱

虽然农村的规划建设规模远小于城市,但各项规划工作仍须建立在现状资料搜集与调查的基础上,如规划要对现状村民的户数、基础设施建设状况、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等情况进行详尽的调查和统计,为规划编制提供支撑。但由于体制上的众多原因,关于农村社会的相关资料统计与收集更多地流于形式,并未形成适时跟踪、更新的系统机制。因此,在新农村规划急需资料时,基层的建设部门往往难以提供充足的资料和数据。(二)村庄空间利用分散中国农村居民点的分布有着较强的地域特征,有的为了适应气候需要,有的为了适应地形地貌需求,也有的与自然山水结合分布,但它们都具有“空间利用分散”的共同特征。这是由于为了便于农业耕作,农民宅基地基本选择与各自农地相邻。随着城市化逐步向农村推进,广大农村地区传统的“小而全”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正是在这一背景下,集体所有的大量“公共建筑”的职能逐步丧失,用地却未能得到及时置换,造成农村地区空间利用过度分散。这种分散的布局虽为统筹城乡建设空间利用提供了广阔的遐想空间,但却存在由于大规模的集中建设造成资金不足等难题。(三)公共设施配套不全传统的乡村公共设施配套是以行政村为基础,建设商店、卫生所和小学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但随着农业生产方式不断进步,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民对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日益提高,过去以行政村为单元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的做法,已不能适应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的城乡居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四)编制内容缺乏特色

近年来,部分新农村规划简单套用城市规划的手法,在规划过程中,对村庄原有的地形地貌、人文风俗等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尤其是一些古村落,村庄的形成有其自然、历史等渊源和经济、社会条件,其空间布局也具有其特色。目前的村庄规划不注重对地域特色的挖掘,不注重对传统文脉的继承,不能引起村委及村民的认同感,不能激发起改造积极性,非常不利于的村庄规划的实施。

(五)编制过程缺乏公众参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规定,村庄规划的编制主体为乡镇人民政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编制主体与实施主体脱节较为严重。即乡镇政府在编制中,很少顾及村庄规划真正的实施主体――村委和村民的想法,使得村委和村民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公众参与严重不足。而且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设计单位对村庄的社会、经济、人文等调查不够重视,流于形式,没有充分和群众沟通,规划成果与村民意愿相差甚远,降低了村庄规划的可实施性。

二、城乡统筹背景下的村庄规划

针对目前村庄规划在编制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对城乡统筹背景下的村庄规划的编制与实施提出以下建议:

加强基础资料库的建设

掌握翔实的基础资料是科学编制村庄规划的基础,尽管现在有些地区因经济条件、人员力量等原因无法做到专业的资料收集、存档,但是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对人口、经济、产业、地形资料等应做好收集工作,并积极创造条件,建立适时跟踪、更新的系统机制。在有条件的地方,应逐步加大对基础资料库建设的投入,为规划编制打好基础。

认真做好村庄布点规划

随着城市化逐步向农村推进,人口的流动性也逐步加大,特别是一些交通不便的山区,随着人口的不断减少,原有的村庄职能已经逐步退化,急需进行资源整合。通过村庄布点规划的编制,可以逐步实现相对集中居住。一方面可以节约土地资源,提高农村基础设施使用效率,减少农村公共事业建设费用;另一方面,有利于把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向广大农村延伸,繁荣农村经济。

加大公共设施配置力度

在完成村庄好村庄布点规划的基础上,引入新农村社区概念,重点研究新形势下村民对公共配套设施的需求,并在村庄规划中进行布点,确保能落地。此外,各级政府要在财政上进行通盘考虑,加大农村公共配套设施的资金投入,使村民在城乡统筹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因地制宜强化村庄特色

在新形势下,“村庄特色就是村庄发展的生命力”,村庄规划必须通过对村庄自然、人文条件的解读,把握村庄特色,不断强化村庄的可识别性,增加村民的归属感、认同感。

1、尊重并延续原有村庄布局形式。村庄的整体布局不宜全盘否定,特别是原有的具有村庄代表性的核心公共建筑,比如祠堂、大会堂、中心活动广场等。应充分尊重村民意愿,建筑风格、色彩的选择必须于核心建筑相协调。

2、公共配套设施应尽量尊重原来的格局,以村民日常生产、生活、聚会等基本需求为规划依据。特别是道路,应尊重原有路网和空间尺度,突出人行交通,并结合当地特色,切勿盲目拓宽改直。

建立村庄规划互动机制

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应注重与村民的沟通交流,让村民参与规划全过程,并与规划设计人员互动,使规划能真正反映村民的意愿,激发村民的参与热情和实施村庄规划的积极性。

1、开展问卷调查。

在进行实地调研前,先根据村庄的实际情况制作调查问卷。在走访调研过程中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充分了解村民的意愿,并对问卷进行细致的分析。问卷要尽量全面,并且通俗易懂,便于村民理解,确保问卷反映出真实有效的信息。

2、积极入村走访。

作为规划设计人员应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反复进行现状调研。应逐门逐户了解每户的人口、家庭构成、建筑用途、建筑质量、建筑层数等。同时也要充分结合当地的一些政策要求,既要遵守相关规章又要兼顾村民的实际需要。

3、召开不定期座谈会。

为了使村民的意愿得到充分落实,应在不同阶段召开不同内容不同侧重点的座谈会。在交流过程中规划设计人员要尽量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并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向村民介绍村庄规划的编制原则、思路和涉及的主要内容,实现与村民的互动。

此外,为了确保村庄规划的有效实施,还应注重与相关规划的无缝衔接,特别是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

三、结束语

村庄作为社会最基础的组成单元,其重要性越来越受到关注,村庄规划的法定地位逐渐显现,这也对村庄规划的编制与实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探讨了城乡统筹背景下村庄规划的编制与实施,旨在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促进城乡良性互动。然而如何因地制宜地编制科学合理的村庄规划,将是城乡统筹背景下我们需要持续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仇保兴.我国农村村庄整治的意义、误区及对策[J].城市发展研究,2006(1).

城乡统筹规划篇6

关键词:城乡统筹小城镇总体规划编制方法

中图分类号:o223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2008年施行的《城乡规划法》要求城市规划的研究领域和控制范围从城市扩展到城乡整体的区域范畴,改变原有城乡分割的规划模式。但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定的局限性。因此,笔者认为镇[注:本文涉及的“镇”或“小城镇”概念是指县城以外的建制镇。]域层面的“城乡总体规划”才是统筹城乡空间的真正抓手。我国小城镇总体规划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近三十年的历程中经历了由粗及精的发展演变,但其核心内容仍是“性质―规模―布局”三步曲,关注重心仍然在于“镇区”的物质空间规划,因而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城乡统筹发展的需要。面对宏观形势的变化,小城镇规划应以城乡统筹发展理念为指导,亟需加快编制方法与内容创新。

2对当前小城镇总体规划编制方法的实践评价

由于缺乏独立、系统的法规、规范、标准,我国小城镇总体规划一直面临着适应“城市规划”和“村镇规划”双重技术标准的尴尬。现阶段小城镇总体规划的具体编制仍然参照《城市规划编制办法》[注:2006年施行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令第146号)明确其适用范围为“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执行,使其往往成为“城市总体规划”的简化版,难以真正体现小城镇实际的发展需求与特点。从《城乡规划法》与“城乡统筹”要求出发,回顾现有小城镇总体规划编制方法与内容,其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发展定位前瞻性不足

在传统小城镇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小城镇规划更多地侧重于政府计划的内容,而对于市场的发展和实际需求的分析不足。同时,对小城镇“区域地位或作用”的分析不够透彻,致使全局性与前瞻性不够。

2.2规模预测缺乏调适能力

人口规模预测一直是小城镇总体规划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随后确定用地规模以及进行用地布局的重要依据。通常,人口规模的预测对外部市场带来的不确定因素考虑较少,因此经常会出现人口预测值远远滞后或超前于实际发展的现象。

2.3“村镇体系结构”已不能适应“城乡统筹”的要求

以村镇体系结构为核心的镇域规划对全域资源利用、产业布局等方面缺乏统筹考虑,不能满足当前城乡统筹发展的需要。此外,由于城镇空间布局是基于一定人口规模的用地安排,在空间布局上往往局限于规划用地范围线以内的各类用地优化组织,缺乏与“线外”用地的衔接,导致镇区“孤立”于镇域的现象。

3新形势下小城镇规划编制方法与内容创新导向

从城乡统筹要求出发,当前小城镇总体规划编制应及时转变视角,从“全域”或“广域”角度切入,变“由点及面”的规划方法为“由面及点、点面结合”。具体创新导向可归纳为“五新”,即新理念、新视角、新内容、新要求、新手段。

3.1新理念:城乡统筹;强调环境资源的保护;强调“城”与“乡”的平衡

3.1.1城乡统筹

小城镇是“城―乡”之间基层的衔接点,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真正抓手。因此,镇域层面的规划编制应将城乡统筹理念真正落到实处,应将整个镇域纳入规划范畴,统筹整合镇域各类产业、资源,并促进城镇各类设施向农村延伸,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3.1.2强调环境资源的保护

资源与环境是小城镇生存之本,在小城镇规划编制中应充分认识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做到生态可持续发展。

3.1.3强调“城”与“乡”的平衡

通过引导城乡资源的合理配置,努力实现两类空间在居住环境、就业空间、设施水平等方面的均衡化,实现城乡利益综合平衡,真正统筹“城”与“乡”。

3.2新视角:全域高度;点面结合

3.2.1以镇域为着眼点优化镇区空间

以实现城乡空间整体协调和城乡资源统筹配置为目标,构建城乡统筹的空间、产业与设施体系,形成城乡一体化的经济社会发展新格局。在把握镇域空间整体性的基础上进行镇区空间的优化布局。

3.2.2以镇区为核心整合镇域资源

依托镇区,进行镇区以外农村地域的空间整合、资源开发利用与产业培育,繁荣农村经济。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的产业体系、设施服务体系以及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3.3新内容:强化战略性研究;深化镇域规划;增加核心区城市设计引导

3.3.1强化宏观层面战略性研究

强化小城镇发展战略研究,对小城镇在较长时期经济、社会、环境等若干重大问题的全局性统筹考虑,并从市场需求的角度确定小城镇发展的方向与目标。

3.3.2深化镇域规划内容

(1)以产业导向城乡空间布局,构建“面”状覆盖的空间框架

规划依托镇域各类特色资源培育类型多样、功能互补的多个产业平台,在镇域范围构建完整的产业体系,促进一、二、三次产业联动发展。

(2)完善贯穿各功能主体的“线”性设施网络

通过“线”性设施网络的组织,实现城乡空间的有机融合。构建便捷的交通网络系统;完善水、电、气等基础设施管网系统;梳理水系、绿脉等自然要素并加以改造利用,形成链接各功能主体的景观纽带。

(3)进行全域空间管制

对镇域内的用地进行全面的分析,据此进行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适宜建设区和已建设区等空间划分,从而为城乡空间布局优化、自然人文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改善提供必要的空间框架和实施依据。

3.3.3增加核心区城市设计引导

小城镇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应当重视城镇空间景观特色的塑造,适当将城市设计理念引入总体规划层面,在城镇景观规划中深化核心区的城市设计引导内容。

3.4新要求:与“土规”衔接,推进农村居民点整治与城乡土地流转

城市(镇)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两规”之间的衔接,在县(市)域层面重点是指标方面的衔接,而在空间上的衔接需在镇域层面具体深化、落实。因此,在镇域空间布局中需进一步深化与土地利用规划之间的衔接,并重视对农村居民点整治与城乡土地流转的对策研究,促进城乡土地资源统筹利用。

3.5新手段:优化新的计算机辅助技术;强化全过程公众参与

在规划前期,通过广泛的公众民意调查与群众走访,深入了解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迫切问题以及居民的实际需求,在规划中有针对地加以解决、落实,以提高规划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结语

新时期,小城镇总体规划编制方法的创新,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城乡统筹发展理念的需要,更是促进以小城镇为核心的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需要。这一方面迫切要求从国家层面及时制订镇规划编制办法,科学、系统引导镇一级的规划编制;另一方面,也对当前的规划实践提出了理论与技术创新要求。

参考文献:

[1]汪光焘,制定镇规划编制办法是当前迫切任务

[2]蓝万炼,论乡村工业的未来与农村小城镇的发展阶段,经济地理,2001(06)

[3]陈怀录、华中,小城镇总体规划“规模―布局―时间”模式研究,2002(2)

[4]陈志诚等,城乡统筹发展与小城镇总体规划的应对,规划师,2006(2)

[5]王聿丽,《城乡规划法》视角下的小城镇总体规划,宁波大学学报,2009(6)

[6]包晓兵、陈华臻,城市规划编制的必要补充――规划策划,科技信息,2009(13)

[7]杨保军,城市规划30年回顾与展望,城市规划学刊,2010(1)

作者简介:

城乡统筹规划篇7

关键词:统筹城乡发展;小城镇;规划建设

abstract:inthispaper,accordingtotherelevantstatepolicies,combinedwiththeresultsofpreviousstudies,startingfromtheexistingproblemsoftheplanningandconstructionofsmalltown,onthebasisofsomedomesticsmalltownplanningandconstructionexperience,discusseshowtoenhancethescientificnatureoftheplanningandconstructionofsmalltownonthebackgroundofurbanandruraldevelopment,inordertoacademicresearchontheplanningandconstructionofsmalltownplayarole.

Keywords:urbanandruraldevelopment;smalltowns;planningand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1研究背景

城乡统筹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科学发展。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对统筹城乡发展又做出了明确指示:“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促进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一体化。”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结构成为我国经济、生活等多方面发展不平衡的根源,使得我国小城镇在实现合理的城镇化进程中难以发挥应有的承上启下、协调互动的作用。城乡在空间格局上实现统筹是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途径,是城乡之间带有根本性的深层次统筹,也是推进城市化的必由之路。选择小城镇作为城乡统筹的空间结点,让绝大多数农民走“就地城市化”的道路是我国最现实的选择。

目前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也形成了严重的二元结构,城乡分割,差距不断扩大,“三农”问题日益突出,局限于“三农”内部,“三农”问题无法解决。要解决“三农”问题,就必须实行城乡统筹,小城镇规划恰恰就是城乡统筹的重要环节。然而,小城镇规划建设与城乡统筹如何融合还是一个崭新的课题,相关理论尚不成熟,方法有待统一和规范,本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小城镇规划建设的理论以及方法做了系统上的理论研究。

2当前小城镇规划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规划理念盲目攀比

在建设指导思想模式上,盲目追求、仿效大城市建设的思路。小城镇建设过程中片面地求大、求快、求洋,结果打乱了小城镇传统的空间肌理,建设或者纷繁复杂,或者整齐单调,丧失了个性的城镇形态与生活精神,无法形成小城镇独特的个性优势。在.规划理念上照搬照抄大城市和其他城市的规划观念。如功能区的划分、交通布局方面参照大城市机动车交通规划模式,结果造成本就规模不大的小城镇很快就有了各种源自机动车的环境公害,公路干线穿城而过,城市房屋临路建设,造成严重的噪声污染和汽车尾气污染,给城镇居民的人身安全带来了很大威胁。

2.2规划规模区域狭小

当前,小城镇的规模普遍偏小,严重制约了小城镇的健康发展。如自贡市荣县,全县27个乡镇,1其中万人以上的乡镇只有8个,东兴镇、雷音乡、金花乡等乡镇只有几千人。乡镇规模小有利于管理。但随着改革的深化,这种小规模乡镇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小城镇的规模小必然造成发展空间和辐射区域狭小,使得城镇经济难以繁荣起来,城镇功能的发挥也受到极大影响,导致小城镇发展的后劲严重不足,并且不利于集中有限的财力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步伐。小城镇规模小,对资源的集聚能力小,不仅难以把周边的资源吸引过来,对镇域经济也无法起到辐射作用。

小城镇规模小,但行政人员并少不了多少,增加行政开支,必然加剧农村经济,增加农民负担,与镇域规模过小、行政人员相对过多直接的关系。

小城镇规划比较僵化,缺乏弹性。各乡镇由于受到行政区划的制约,经济区域的基础设施不能共享,造成资源浪费,各镇各自为政,在同一经济区域争市场、争资源,基础设施、公用设施在低水平上重复建设,形成不了规模,造成很大的浪费,并阻碍了人口和其他资源的进一步集聚。

2.3规划景观价值忽视

小城镇是天然的“田园城市”,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环绕城镇的自然山水和乡村景观的价值被严重忽视,城镇周围随意开山采石,自然河道随意裁弯取直,河流水面堤岸随意固化等等,使得一些具有重要生态价值的山体、湿地被夷平或填平,连接城乡之间的一些天然绿色通道被人为的开发不当而受到破坏,失去了作为生物永久栖息地和城市中自然遗迹保护地的功能和价值。城镇建设过程中,对原先存在的人文、自然景观,如文物保护单位、古桥、农耕灌溉留下的自然或人工水系、古树、反映当地建筑形态的古建筑群等,没有得到妥善保护,使得文脉中断,城市的灵魂也随之消失,造成城市有形无神,缺乏应有的历史文化内涵。

2.4规划基础设施薄弱

小城镇的基础设施薄弱,不能满足小城镇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基础设施建设是小城镇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它直接关系到小城镇是否能够很好地满足小城镇的工商业活动和人们生活的需要。目前小城镇发展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十分落后,交通运输条件差,能源短缺,环保设施不健全,供水排水设施不足。如自贡市荣县27个小城镇均无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站。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忽视环境保护工作,生活垃圾和工业废弃物收集和无害化处理、城镇污水收集和处理等必要的设施没有配套完善,造成垃圾胡乱堆放,既占用了土地,又污染了环境;工业污水、生活污水处理还不完善,个别简陋排水沟或暗沟直接连接农田河道,造成水体和城镇周边土壤污染,造成了严重的嗅觉污染和视觉污染,形成“农村版”城镇,给小城镇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许多小城镇街道上电话、电视、电力等线纵横交错,形成了“线网”,既不美观,也不安全。一些小城镇在赶集之日,交通堵塞,街道上经常脏水横流,垃圾遍地,脏、乱、差现象比较突出。小城镇在一定区域内的农村发展具有“核心”作用。对于一个功能完备的小城镇来说,它是一定区域内农村的工业商业和服务业、交通运输、财政金融、通讯信息、科技教育和政治文化的“中心”。但目前多数小城镇还只是简单地商品交换集合地,甚至有些小城镇集都赶不起来,小城镇的“中心”作用并未真正发挥出来,功能十分不完备,限制了小城镇作用的发挥。

2.5小城镇规划建设资金严重不足

小城镇建设资金的来源是多方面的,有政府投资,有企业投资,也有居民投资(大多以购房的形式)。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第一是财政投资。但县级财政所着眼的是县城和重点工程,而乡镇一级的财政,仅仅维持“吃饭”水平,难有节余,许多乡镇已负债累累,依靠乡镇财政投资很不现实。第二是银行贷款。现在银行加强了风险管理,注重贷款的安全和效益,推行抵押贷款,而小城镇建设具有长期性和公益性,投资大,回报期长,同时缺乏担保物,因此小城镇建设很难得到银行信贷支持。第三是招商引资。小城镇由于区位优势不明显,吸引力弱,在招商引资上难有大手笔。从近几年来看,只有交通优势明显、自然资源丰富、城郊结合部的乡镇招商引资有所成功。第四是以地生财。这种做法实际上与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相矛盾。在实践中,许多小城镇都尽可能多出让一些土地,或变相把农用土地非农化,这种混乱状况给耕地保护增加了压力,助长了“松散式”发展小城镇之风。第五是专项资金和地方税收。但地方税归县财政所有,乡镇政府只能按人头获得经费,超收部分按一定比例分成。在实行税费改革之后,更是微乎其微。这不仅大大降低了小城镇政府的城镇建设和经济发展的调控能力及投入力度,而且由于乱收费和乱罚款,又极大地挫伤了小城镇建设的投资主体――广大农民和个体工商业者的投资积极性,而这正是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的活水源头。

2.6规划管理体制不顺

2.6.1城乡分割

物质环境的建设问题往往是由于资源投入的方式引起的,而资源投入的方式又往往受到行政管理体制的左右。受我国长期实行的二元经济和社会政策的影响,政府人为的将社会居民分为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两个部分,对两者之间的转换和流动采取严格的控制,从而阻碍了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与农村的现代化。这一方式也影响到人居环境领域,从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来看,对大中城市的问题考虑较多,而对与农村密切相关的小城镇建设则兼顾不够,导致产生城市规划的有关法规和行业标准不太适用于小城镇的建设和管理,而小城镇单独立法和制定标准又十分困难。因此,虽然全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城镇发展具有较大差异的现状已经很明显,但自上而下的小城镇规划也只能依赖现有的小城镇规划标准而有所作为,间接导致了规划管理体制只能被动的与之适应而无法得到调整。

2.6.2地域分割

小城镇建设中一直存在着自发性和盲目性,有时镇与镇、镇与村或村与村之间关系密切,但由于行政区划的原因而无法进行统一的规划和建设,导致城镇建设中的重复浪费等。合理发展小城镇必然涉及到对行政区划的适当调整。现有的乡镇行政辖区内的平均人口规模只有约2万,非农业人口不超过6000人,配置各项基础设施仍不经济。因此,行政上适当扩大中心小城镇的辖区范围,规划中适当拓展小城镇的影响区域,有利于小城镇的健康发展和推进乡村城镇化的进程。但是,由于涉及人事的安排、利益的调整和乡土观念的改变,实际操作中存在巨大困难,也导致规划成果难以得到有效的评估。

3城乡统筹背景下的小城镇规划建设的基本思路

3.1高起点规划小城镇

城镇规划是城镇未来发展的指南,是城镇建设的龙头和灵魂,也是各级政府指导城镇建设和管理城镇的基本手段。规划显现城市效益,规划铸造城市品牌。哪个城市规划得好、实施得好,哪个城市的建设水平就高,集聚力、吸引力、辐射力就强,综合竞争优势就明显。在城镇建设中,正确处理局部与整体、近期与长远、需要与可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现代化建设与历史文化保护等问题,都需要科学合理的规划来实现。因此,加强城镇建设,推进城镇化进程,必须高起点编制出联系实际、具有前瞻性、科学性的城镇发展规划。

当前,我国正在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在小城镇规划建设中,要充分体现前瞻性、系统性和科学性,充分体现地域特点、文化内涵和城市特色,全面、正确地反映未来城市发展的客观要求,这是关乎未来发展的大事,把它当作“精品工程”来完成。与此同时,各地要抓紧完成县城总规修编及所有建制镇的规划编制工作,充分发挥规划在城镇建设中的指导作用。在城镇规划上一定要有战略眼光,站位要高、定位要准、谋划要远,多出精品、少留败笔,多留遗产、少留遗憾,充分体现科学性和超前性,为城镇的未来发展留足空间,使地面建筑与地下设施、平面布局与立体景观、经济效益与环境质量高度统一,同时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避免脱离实际。

3.2高标准建设城镇

3.2.1在完善功能上

要从解决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入手,加大道路、医疗、卫生、文化、供水、供电、绿化、亮化、净化、美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房地产开发品位,为城镇居民提供便捷优质的服务,增强城镇吸引力,促进人口逐步向城镇集中,集聚人气,实现可持续发展。

3.2.2在彰显特色上

特色是城镇的生命,文化是城镇的灵魂。许多小城镇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光辉灿烂的革命文化、独特的民族民间文化,具有典型的山水园林特点。独特的发展历程和地域特征,使很多城镇都保存了各具有特色的建筑风貌、风土人情和文化内涵。这就是一个城镇的生命和灵魂。因此,在城镇建设中,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增强特色意识和精品意识,在创特色、重实效、出精品上下功夫,构筑自已的鲜明特色和独特品位。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环境优先”的理念,高度重视城镇环境建设,充分考虑绿化用地,留足绿化空间,在建设用地上力求做到“保水保绿”,在道路建设上做到“接水增绿”,在建设布局上做到“露水显绿”,在景观建设上做到“亲水融绿”,坚持用绿化改善环境,用绿化美化环境。

3.2.3在发展城镇经济上

按照“人口向城镇集中,企业、项目、资金向城镇聚集”的要求,一手抓吸引农民进镇进城,一手抓加快城镇经济发展,促进城镇农民充分就业,促进农民增收方式转变,使城镇真正成为三产繁荣、项目集中、农民增收的载体。在城镇建设中,尤其要高度重视并正确处理好扩大规模和提高质量的关系、完善功能和彰显个性的关系、贴近时代和继承传统的关系、加快发展和保护环境的关系,把城镇建设成为功能完善、特色独具、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的人口聚居地。中心城区要严格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围绕建设承载人口城市的目标,坚持“南北拓展、东西贯通、改造旧城、完善功能”的发展思路稳步推进。按照“完善功能、改善环境、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原则,切实加强中心城区环境保护、交通疏解、市政基础设施等工程建设,力争做到空间拓展与功能完善同步、市政建设与环境改善协调。在城市建设当中,要继续按照建设“城在绿中、水在城中、人在景中”的山水园林城市目标,严格遵循“显山、露水、透绿”的原则,充分利用已有的自然山水、地形地貌和树木植被,规划、设计、建设每一街区、每一建筑、每一园林、每一小品,并赋予其深刻的文化内涵,从而使城市成为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相辉映,生态环境同人文景观相协调,具有鲜明特色和生动个性的现代化城市。

3.3高效能管理城镇

城镇管理与城镇建设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两翼。更进一步的说法是:“三分建设,七分管理”。从某种意义上讲,城镇的管理水平决定着城镇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如果一个城市规划、建设都不错,但管理水平不高,交通混乱,治安不好,到处脏乱差,这个城市就没有吸引力。因此,我们要从根本上克服“重建轻管”的问题,坚持把城镇管理放在与规划、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创新管理体制,完善管理机制,改革管理手段,加大管理力度,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城镇管理要从基础抓起,要从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入手。要抓重点,即切实加强以社区为基础的城镇管理,将管理责任分解落实到每一个具体环节,将工作任务落实到社区院落;要抓难点,即切实加强市容市貌的综合整治和专项治理,落实长效管理措施,彻底改变城镇脏乱差的现象;要抓关键,即切实加强对城镇居民的宣传教育,提高市民素质,使每一个人都能从身边点滴小事做起,争当文明居民,积极参与到城镇管理工作中来。加强城镇管理,提高城镇管理水平,主要要做好:一是抓好创建促管理。开展各种形式的创建活动,是加强城镇管理的有效手段,在这方面,各地已经积累了丰宣的经验,并获得了“创优”、“创园”的圆满成功和“创卫”考核的顺利通过。今后几年的城镇管理工作,就是要在巩固创建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正在深入开展的“整脏治乱”工作,中心城区以创建“国家文明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为载体,各县(市)以开展“国家卫生县城”、“省级卫生县城”、“省级园林县城”等创建活动为载体,推动城镇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二是建立完善长效管理机制。要认真总结过去城镇管理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和作法,认真研究和探索加强城镇长效管理的新模式、新方法,努力使我们的管理体制精简顺畅,管理机制灵活有效,管理效能不断提高。

4城乡统筹背景下的小城镇规划建设的完善途径

4.1科学制定小城镇发展规划

小城镇规划是小城镇未来发展的战略部署,是小城镇发展战略目标的具体体现。规划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小城镇建设的层次和水平,一个科学的规划将给经济社会带来巨大的财富和源源不断的社会效益。

在制定小城镇规划过程中,一是突出规划的前瞻性。用明天的眼光审视今天,用发展的眼光筹划未来,用世界的眼光建设城镇。认真预测现在产业基础和新引进项目的发展趋势,充分考虑二十年投入总量需要具备的功能配套和布局定势,留出足够的余地和空间,为可持续发展作好准备。二是突出小城镇规划的科学性。坚持提高规划设计的开放度,在规划上舍得投资,邀请高等院校或具备相当资质等级的规划设计院做好小城镇的规划工作。坚持引入竞争机制,以集思广益,好中选优,使规划全面正确地反映小城镇建设的客观要求。推行规划公示制度,通过媒体公告、图片展示等形式,广泛吸纳社会各界的建议意见,提高广大群众对于小城镇规划的参与度。三是突出小城镇规划的独特性。我们坚持以特色致胜,善于打出自身的品牌,根据自身的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历史沿革和产业特点,形成“一镇一业、一镇一品”的特色,建设既有自身特色,又体现时代气息的新型城镇,坚决杜绝照搬照抄,“百镇一张图,千房一个面”的低水平规划现象。注重在城镇功能定位的基础上搞好区域布局、风格设计和景观建设,新建了一批工业主导型、交通枢纽型、文化旅游型、商业贸易型、城郊结合型等各具特色的小城镇。四是突出小城镇规划的权威性。小城镇规划是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关于小城镇发展和建设的法律、法规及方针政策的具体落实,是各镇政府对小城镇发展和建设的重要宏观调控手段。凡是建设项目所在地段没有编制详细规划或建设项目不符合详细规划内容的,一律不得办理选址、立项、用地及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未取得规划许可证的,一律不得批准用地和进行建设。

4.2科学选择小城镇发展模式

小城镇发展反映了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的转化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转移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进程。这一过程是包括城市、县镇、农村在内的不同“地域单元”之间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进行人口、产业、地域、文化等方面集聚与扩散的可持续发展过程。发展小城镇是我国走城市化道路的基本特征,改革开发以来小城镇发展象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有力地推动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据本地的经济区位条件,小城镇的规划建设可以因地制宜,各具特色,不同类型的小城镇应该进行量身定做的规划:

以城镇群为特征的发展模式:城镇群的形成是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的自然反映。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在更大范围内逐步形成以一两个特大城市为龙头,中小城市集群协调分布,城镇间保留一定的农田、林地、水面等绿色空间,并通过高效便捷的交通走廊相连接的城市群(大都市连绵区)。这种城市群地区,既是人口居住的密集区,也是支撑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参与国际竞争的核心区,如成渝一体化城镇化模式。

以小城镇为核心的发展模式:以县域经济为核心的小城镇是我国整个城市系统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分为:大城市功能扩散推动型,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展、人口压力和用地矛盾的产生及城市交通设施的逐步改善,大城市周边地区的小城镇由于具有一定的人口与人力资源优势、土地优势、区位优势,能承接大城市的产业转移、人口流动等,进而迅速发展。外向经济推动型,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特别是广东、福建,因为毗邻港澳、交通便利,云集了众多的海外华侨和港澳同胞,通过“三来一补”成为香港和澳门等地加工业的外迁地,外资企业异军突起,带动了外向型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也带动了一批城镇的兴起和农村繁荣。乡镇企业推动型,即“苏南模式”,特点是“四为主一共同”,即“以集体经济为主,以乡镇工业为主,以市场取向为主,以政府推动为主,走共同富裕道路”。民营经济推动型,即“温州模式”,以家庭经济和商品市场的发展推动小城镇建设,以市场化带动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以专业市场为基础的专业镇。资源开发型,新中国成立以来,开展了大规模的资源开发,推动了以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为基础的工业化进程,兴建了一大批“资源型城镇”,形成了典型的“矿城模式”。

4.3创新小城镇发展制度

要加快城镇化步伐,走新型城镇化的道路,实现城镇化的赶超发展、跨越式发展,就必须创新小城镇发展制度。创新意味着改造、改变、创造、更新、革新。制度创新是小城镇发展的不竭动力,是小城镇发展的活力和源泉。

创新城市建设。城市建设是城镇化进程中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城市建设是城市规划的组织实施,是城市规划的具体化。城镇化是一个动态的演进,是城市的自身运动和持续发展。城镇化除了要有超前的理念、超前的规划、超前的品位、超前的格调以外,还要有永不停滞的建设和发展。城市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环境建设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的脚步不停滞,城市建设就不会止步。城市建设模式要不断创新,要坚持市场化道路,要充分发挥"看不见的手"的作用,运用市场机制建设城市、开发城市、发展城市。要改革城市建设管理体制,改革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既要重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又要重视城市公共设施、公益设施建设。要牢牢树立现代城市理念,树立城市品牌,健全城市要素,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整合城市资源,增强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提高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创新小城镇经营。经营城市的核心是经营好城市土地。小城镇发展土地是重要的生产要素,在城市用地日趋紧张的情况下,城市土地已成为一种稀缺资源,是事关城市生存和发展的瓶颈约束。对于小城镇发展土地,要坚持一级垄断二级放开,通过公开拍卖,滚动开发,确保小城镇发展土地合理增值、稳定增值。要创新城市土地的运作模式,储备好土地、规划好土地、开发好土地,建设好城市,经营好城市。经营小城镇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经营好小城镇的公共事业。公共事业是小城镇的重要资产,对于营利性的公共事业,如城城镇供排水、供气、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出租车营运、公交线路运营权、城市户外广告、公共停车场经营等,能够市场化运作的要尽可能的市场化运作,以减缓小城镇建设负担压力。

创新城市管理。随着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城市空间的拓展和城市人口的迅速增加,城市管理日趋变得重要。城市越发展,城镇化水平越高,城市的集聚和辐射功能越强,城市管理越重要。要提高小城镇管理水平,就必须创新城市管理模式。要牢牢树立现代城市管理的理念,要认真吸收和借鉴国外、国内发达城市、现代城市的管理经验和管理做法,要与国际惯例逐步接轨。要引进、吸收、培养小城镇管理人才,重视小城镇管理人才在城市管理创新中的作用。在小城镇管理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现代城市病态"的问题,如资源紧张、交通堵塞、住房拥挤、就业困难、环境污染、治安恶化、犯罪率较高等城市经济社会问题。通过加强小城镇管理,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增强城市活力,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4.4强化小城镇发展规划监督

加强行政监督。省级政府依法向市(州)政府派出小城镇规划建设督察员,对派驻地小城镇规划建设的编制、审批、实施、修改等进行监督检查,派驻地政府及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督察员提出的意见并及时处理和反馈;市(州)人民政府也应向县(市、区)派出小城镇规划建设督察员开展规划监督检查;县(市、区)人民政府应按照小城镇规划建设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对镇(乡)规划进行监督检查。城乡规划部门应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上级规划部门应加强对下级城乡规划部门在建设项目规划许可审批、违法建设行政处罚等方面的监督检查,依法纠正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中的违法行政行为。

接受人大监督。各级人民政府每年应当依法向本级人大常委会或镇(乡)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小城镇规划建设的制定、修改和实施情况并接受监督。县城、乡镇总体规划报送审批前必须提请本级人大常委会审议。同时,应定期将规划实施情况评估报告提请本级人大常委会或镇、乡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根据本级人大常委会或镇、乡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意见作出评估结果报告。

完善社会监督。严格实行小城镇规划制定公告、公布以及建设项目规划许可公开制度,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就涉及其利害关系的建设活动是否符合小城镇规划要求向规划部门查询、核实,并有权对违反规划的行为向规划部门、监察机关或行政执法监督部门举报或控告。要充分发挥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和物业服务企业等基层组织和单位对遏制新增违法建设的社会监督报告作用,积极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和支持小城镇规划实施的良好氛围。

严格行政执法。各级人民政府及城乡规划部门要依法落实城乡规划编制、审批、实施和执法检查的行政责任。对应当编制规划而未组织编制的或未按照法定程序编制、审批、修改规划的,要依法追究有关政府负责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的行政责任;规划部门在规划编制、建设项目规划审批或规划执法检查中有违法行政行为的,以及项目管理、土地管理、建设管理、房地产管理等有关职能部门违反规划办理建设项目相关审批手续或登记备案的,要依法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的行政责任,切实维护小城镇规划建设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4.5正确处理小城镇建设中的一系列关系

处理好小城镇发展与农村发展的关系。许多发展中国家之所以出现“过度城市化”问题,主要是没有处理好城镇和工业发展与农村和农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在追求工业化的强烈愿望支配下,普遍忽视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要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关键是在城镇发展与农村发展之间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不能就城镇问题谈城镇问题,也不能仅仅局限在农村范围内寻求农村发展思路。实际上,许多城镇问题虽然突出表现在城镇内,但根子却在农村。同样,许多农村问题根子也在城镇。城镇化必须从城乡协调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和处理城镇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处理好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的关系。一个国家或地区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是否协调,一个重要的判断标准就是看城镇化水平与工业化水平是否适宜。城镇化模式是受工业化模式影响的。城镇化如果没有工业发展作基础,往往会出现城镇化超前的情况。同样,如果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工业化没有城镇作为依托,也难以持续推进。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处理好城镇化与工业化之间的关系,确立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战略,但工业化不能狭隘地理解为工业发展,而要理解为三次产业按照市场需求和自身竞争力水平实现科学发展及三次产业之间相互协调发展的过程。

处理好城镇体系内层次和规模的关系。城镇化过程中能否形成大、中、小城镇层次结构合理、功能协调、分布均衡的城镇体系,是决定城镇化能否在经济发展中起积极作用的重要因素。如果城镇不分层,所有的交易活动集中在一个城市中心进行,就会带来额外的交易费用。许多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在城镇体系内部,首位城市极度膨胀,工业生产集中在一两个城市,发展潜力受限。青岛尽管还没有出现中心城市极度膨胀的现象,但城市体系内部规模和层次也不尽合理。要大力发展小城镇,使之成为中心城市资金、信息、技术向外扩散的一系列中间节点,形成合理的城镇层次和规模结构,增加城市与其经济腹地间的联系。

处理好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的关系。城镇化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市场经济是城镇化的强大动力,只有市场机制能合理配置资源,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城镇第二三产业发展,吸引生产要素在城镇集聚,加快城市化进程。但城镇化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涉及到经济结构调整、社会结构变迁、城镇合理布局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政府实行积极的干预政策是城镇化能否积极稳妥推进的重要保证。要有一个科学性和权威性都很强的高质量城镇体系规划和区域发展规划,特别是针对青岛空间连贯薄弱、城乡差距较大的现状,积极发展小城镇,带动城镇群发展;要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民生工程、公用设施等公共产品的供给或市场失灵领域,积极给予政策支持。

参考文献

[1]荣西武,李铁,赵荣山.小城镇规划编制与实施评价体系研究[J]城市规划.2005,(10)

[2]邵爱云,方明,梁文杰.再谈小城镇规划编制中的几个问题[J]小城镇建设.2005,(2)

[3]胡跃平.大城市郊区小城镇建设发展新特点和规划的新思路[J]小城镇建设.2004,(9)

[4]刘延龙,张丽敏,李艳娟.小城镇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小城镇建设.2004,(6)

城乡统筹规划篇8

关键字:统筹城乡;居住区;规划设计;新特点;路径

引言

统筹城乡发展是指充分发挥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作用、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城乡二元化结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平等和谐的城乡关系,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大决策。我国城镇化有了长足发展,到2006年底全国城镇化率已达43.9%,城镇化进入发展最快的时期,居住区大量涌现。

一、统筹城乡居住区规划设计的新特点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我国居住区建设空前繁荣,但在繁荣中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必须认真把握居住区规划设计的新特点。主要体现在七个方面:一是居民对象有变化,在城乡统筹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农民将转化为城镇居民;二是规划模式有变化,中国特色城镇化是“离土又离乡”的乡村城市化和“离土不离乡”的城乡一体化,农民将分梯次转移,住房将分阶段置换,居住区将是旧村改造与新村建设并举的规划模式;三是遵循的法律有变化,居住区规划设计除原来必须遵守的法律外,还要服从(城乡规划法》,维护城乡利益;四是互动性,居住区开发必须与城镇发展协调,与城镇功能协调,城乡基础设施共享,城乡良性互动,不能搞成孤岛式的居住区;五是多元化,居住区规划必须多元化,因为中国东中西部不一样,山区、平原不一样,经济发展阶段不一样,地域特色不一样,与工业化的关系处理方式不一样,有的是同步,有的可能要超前;六是低成本,中国走低资源消耗、低污染、高技术为主导和人力资源合理分布、配置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走低成本的居住区规划设计道路,解决人口现状素质的劳动力转移;七是环境友好,居住区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很大,根据建筑与环境认知理论,规划必须考虑环境友好型发展,保护天然林地、草地与河湖。

二、统筹城乡居住区的规划设计新思路

统筹城乡发展就是统筹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统筹城乡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科学规划居住区,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举措,符合当今世界区域经济发展的潮流。所以,居住区规划设计的新思路就是,在该背景下认真研究居住区所在城乡的区域地位和功能定位,根据区域的环境、资源人口及产业规模和承载力,科学合理地规划居住区的布局、规模和模式,设计功能健全的居住区,既服务城市居民,又兼顾农业农村农民;既满足高收入阶层,又关注弱势群体,共享城市资源,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三、统筹城乡居住区规划设计的新路径

统筹城乡的居住区规划设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根据上述分析,这里提出了居住区规划设计的新路径,见下图(1)

首先,调查居住区所在城乡发展定位。居住区规划受其所在城乡发展定位、特别是城镇规划的制约,所以要从完整意义上理解城乡统筹、理解居住区与所在城镇之间的关系,与所在城乡发展定位相适应。

其次,明确居住区规划设计理念。必须强调与时俱进,适应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更好地接受市场的选择与考验。一是动态规划理念:要立足当前,兼顾长远,为将来的发展留有余地,防止简单扩大居住区的规模,不符合实际的超前规划,促进城乡和谐发展,建设和谐型居住区。二是符合城乡总体布局的个性化:尊重城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充分利用现有的发展基础和发展条件,因地制宜,规划多样型个性化的居住区,丰富和创造最佳的城市空间环境。三是突出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从物质功能主导转向人居环境全面关注,即居住区规划设计产生良好的为人服务的功能,有人情味,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同时维护公共利益、促进社会公平、关注和改善民生。四是生态和谐可持续:生态、和谐是居住区规划设计理念创新最根本的出发点和归宿,实现从形态规划向生态规划、从物质规划向社区规划的转变。五是保护资源:注重节约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包括历史文化遗产,特别是注意节约和保护水土资源,建设节约型居住区。

第三,确定居住区规划设计的目标。根据居住区所在城乡发展定位和规划设计理念明确居住区规划设计的目标:一是实用,就是舒适、卫生、安全,打造高性能的住宅,建设生命周期长的住宅。二是美观,美观影响人的居住行为,居住行为创造丰富的居住建筑体验,美观要求创造一个优美的居住环境和城市面貌,优化生活、学习、娱乐空间。三是经济,规划设计要符合实际经济条件,与当时当地的建设投资、经济、生活条件相适应,坚持“四节”(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少消耗资源,降低房屋造价。此外,规划设计要有循环经济的概念,一方面是减少废弃物排放,另一方面是通过回收再利用,形成循环体系,实现降耗减排,降低房屋使用成本。四是和谐,规划设计关注城乡居民,建设城乡和谐共处的居住区。

第四,测评居住区内外环境。居住区规划设计依赖于内外环境。监测外部环境,主要是监测居住区地块所在区域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社会环境(人口数量、城乡比例、历史传统等)、自然环境以及房地产市场的完善程度。评估内部环境,主要是评估居住区地块规划要点、基础设施、交通条件、地质情况、住宅供求现状、类似地块的价格、市场需求的数量、房型、市场对该地段房地产功能、档次的需求、地块的Swot等。

第五,设计居住区规划模式。主要是根据地块内外环境情况来设计居住区规划模式。我国地域辽阔、地域之间千差万别,各地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了自己的居住形式与风格,居住区规划应体现多元化。居住区规划应突破常用的小区单一模式,小区作为一种较成熟的居住方式不符合现代城市空间的开放性,所以需要不断地改进、完善。居住区规划要结合当地城乡统筹发展情况,创造富有地域特色、满足人们生活需求、符合群众审美情趣、有时代感的多元化的居住区新模式。在人口密度较低的小城镇,邻里单元可能是恰当的形式;在经商气氛浓郁的南方城市,街坊式可能是合理的选择;在历史文化名城,以保护为基础、与周边建筑环境相协调的改造方案是适宜的;在特大城市的边缘地带,集生活、工作、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居住区是合适的,改良“居住区一小区一组团”传统组织模式为“居住社区一街坊”组织结构。鼓励规划混合型社区,促进不同阶层、不同民族的社会群体特别是城市人口、农村人口的和谐共处,共享城市资源。在紧邻工业集中区、开发区的村庄,可以规划设计底层为店面、上部为公寓的商业用房,除为村民解决居住外,还为村民提供了经营性收入的来源。尽管“中小户型高舒适度”,是符合当前中国国情的规划模式,但没有哪种模式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万能模式。

第六,确定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内容。一是建筑类型:要根据居住区总体规划模式,综合考虑居住区技术经济条件,决定选择多层、小高层、高层、超高层,还是别墅群建筑。二是建筑布局:受政府规划容积率和用地面积限制,要考虑人口规模、日照、通风、安静整洁、美观舒适等因素,基本形式有行列式、周边式、混合式、自由式等形式。三是建筑风格:有中式、欧式和自由组合式。四是户型设计:必须以适应当地城乡需求为前提,紧随城乡发展而变化,以“中小户型高舒适度”为主旋律,与时俱进,推出市场欢迎的套型。五是道路规划与配套公建:不仅要满足居住区内部的功能要求、而且要与城乡总体取得有机的联系,与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相结合。居住区配套公建要求商业、娱乐、教育、医疗并重,从城乡发展的角度来看,街区型居住区规划方法是使居住区与城市协调发展的方式之一,居住区内配套公建也要为外界居民服务。六是绿化规划与建筑景观设计:要使公共绿地、宅旁和庭院绿地、道路绿化以及建筑景观形成完整系统,实现居住区环境优美、满足使用和有生活情趣。

第七,进行居住区规划设计的绩效评价。要建立评估体系对居住区规划设计的绩效进行评价,同时建立绩效反馈机制反馈规划设计绩效,便于改进提高。如规划设计中对“四节”的把握情况,是否执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是否充分利用空间提高土地利用率,是否广泛采用新材料、新技术等等。居住区规划设计的目标可作为评估绩效的主要指标。

第八,不断完善与提高。根据绩效评价反馈情况,对居住区的规划设计进行完善与提高。可采用动态规划,对居住区进行渐进式设计完善。。

四、政策建议

城乡统筹规划篇9

一、统筹城乡发展及与土地利用规划的联系

强调“统筹城乡发展”这一概念最早是在中共十六大上提出,随后中央又明确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

具体来说,城乡统筹发展体现了整体协调发展与城乡公平的重要性,它的提出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思路:跳出农村谈农村,将三农问题和城市发展放在一个体系中加以解决。土地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生产要素。土地利用规划作为一种政策性活动,其最本质的功能,是有限的土地资源在部门间的合理分配和土地利用的时空组织,因此,城乡统筹发展与土地利用规划有内在联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我国农业的开放度不断提高,城乡经济的关联度显著增强,将三农问题与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放在一起考虑,才能最终形成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农村农业再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与所在不同尺度的区域以及区域内的产业有各种关联性。

二是加快改善农村民生,缩小城乡公共事业发展差距是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要求,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突破口。2003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跨上了一个新台阶。根据世界发展进程的规律,这就意味着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关键阶段,也往往对应着社会矛盾最为严重的时期,是一个“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心理容易失衡、社会伦理需要调整重建”的关键时期。土地利用规划作为一个土地资源配置方案,涉及部门间政治利益、经济利益、社会利益的重构。因此,土地利用规划对促进国民经济增长,重塑社会的公平与稳定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要同土地在城乡之间的转化相协调,否则就会出现人地分离、离土不离乡的现象。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有序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是进行城乡土地市场体系建设的关键。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从土地利用规划的角度来看农地产权制度改革,基本取向是“完善权能,放开产权,管好用途”,因此通过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必须始终强化规划的权威,通过严格的用途管制,防范和控制农村土地产权流转可能产生的各种问题。

二、对土地利用规划思路调整的启示

(一)从行政区规划模式向区域规划模式转变

以往的规划普遍割裂了城乡之间或者地区与所处区域的联系,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可以在以下几方面予以调整:

一是增加区域级土地利用规划,弥补当前土地利用规划体系在发挥区域优势上的不足,并为地方土地利用规划提供参考。

二是加强区域宏观战略研究。尤其是产业战略的研究。

三是重新考虑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实践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应是区域的定位,强求一个省或市实现粮食安全有不合理的成分,应该通过区域全盘的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在特定地区应用现代农业技术“大力建设高标准农田”,“稳定发展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生产”;另一些地区发展特色农业,达到“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的目的。

四是从区域和全球的角度考虑地区间的联系与资源共享,预留区域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系统的用地空间,从区域整体出发处理好农用地与建设用地的关系。土地资源作为三大生产要素之一,必须适应开放环境,以土地资源的供需关系参与调控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农业国际化发展要按照资源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实行出口替代。

(二)重视规划对农村发展的促进作用

农村作为城乡体系的重要部门,理应在土地资源配置上享有和城市同等的权益。但从目前的规划体系来看,普遍存在重城市、轻农村的现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本思路还是定位于保障和促进城市发展,对农村的考虑相对较少。城乡统筹发展要求土地利用规划从人文关怀的角度,着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严格界定城市用地范围,保障农民权益。城市发展用地的无限满足侵占甚至剥夺了农民的用地权益。城乡统筹发展要求土地利用规划进行严格分区,明确城市发展边界,并提出详尽的管制导则。

二是通过土地整理保障并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从各国土地整理的实践来看,农地整理的本质是通过土地的重新调整,改善农林业生产条件,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和居住条件,保护特定地区的历史景观和生态环境。

(三)从微观控制向宏观调控转变,突出战略研究的重要性

土地利用规划作为国家利用土地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必须确保规划战略的正确性。调控不等于控制,它是一种柔性的管理方式,是行政力量与市场力量的完美结合,是一种高效的管理模式。土地利用规划不应只是简单地计算一笔“土地帐”,而应是一种战略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也不完全等同于耕地保护或粮食安全,虽然后者是我国当前土地管理的重点。总之,土地利用规划不应局限于量的控制,而是应该拓宽思路,从经济发展战略和自然环境变化的层面确定土地资源配置战略,利用市场手段积极参与国家宏观调控。

(四)从保障经济发展向社会经济发展并重

现行的土地利用规划以促进经济发展,保障经济发展用地为主,对社会发展的考虑相对较少。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给现行土地利用规划提出的启示有:

一是关心公众需要,增加公共服务设施,尤其是应急用地的供给,这也是SaRS等公共危机带给我们的教训。

二是强调管治在规划实施中的重要性。管治不同于管制,它的兴起,是由过去由国家作为绝对主体力量对各种社会事物协调失败的事例做出的反应,指的是通过政府与社会各阶层的互动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土地利用规划的实现要靠政府与市民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而不是单凭政府的强加管制。

三是强调规划决策中公共参与的重要性,推动社会民主进步。

(五)从土地资源开发为主转向开发与保护并重

这是贯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结果,也是“构筑牢固的生态安全屏障”对土地规划工作提出的具体要求。土地的自然资源属性决定了其不同于简单的货币资本,利用土地进行宏观调控必须建立在土地的自然规律之上。根据资源利用的普遍规律,当一种资源的浪费速率足够高时,资源就会从“可再生的”转化为“不可再生的”。就我国目前而言,发展循环经济是解决资源紧张的一条途径,但面临着高额的“循环”成本,发展生态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才是明智之举。土地利用规划是对市场失灵和人类逐利行为的纠正和控制,因此,它有责任也有能力将土地资源从重开发为主向开发与保护并重转变。

(六)从数字控制转向数字与空间布局并重

土地利用规划的重要内容不仅是对土地量的控制,也包括土地资源的空间组织。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农业对外开放水平、在农村加强大基础设施建设等都对加强规划的战略性和空间性提出了要求。土地利用规划应加强产业的布局研究,加强规划分区研究,明确适宜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以避免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巨大破坏。

三、目前存在的难点及对策

(一)目前的难点分析

1、思维滞后

规划思维的滞后即规划相关人员对社会变迁的认识速率不一致,而调适也不总是及时的,往往存在一个时滞,从而导致了规划思路的滞后。适应性规划是对社会变迁的适应。我国以往的规划一直处于计划经济模式之下,未能跳出“只有强制性控制才能达到有效管理”的思维怪圈,也缺乏对土地与国民经济发展尤其是产业战略的研究,而是以具体的土地控制性指标作为规划编制实施的主导依据。上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用地指标上的从严控制,使得耕地保有量、建设占用耕地总量、农保率等规划数字成了土地管理最敏感的部分。这种传统控制思维的转变需要时间,尤其在我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悬殊的大国之内。新一轮的规划修编在理念上已经有了较大突破,这是值得肯定和继续坚持的。

2、积累不足

不同于城市规划和国民经济发展规划,我国开展土地利用规划的历史较短,在经验和数据积累上较为薄弱。在主导思维上,轻视规划的政策性和实践性,技术手段也未完全跟上,在空间布局上,缺乏对落实空间布局必须的公共政策和产业政策的研究,空间规划的实现较难。

3、行政辖区限制

财政体制改革和历史文化的无形约束让各地政府成了利益的独立体。在土地利用规划领域,表现为缺乏区域级规划机构和协调部门。根据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中国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动力源已经具备了从“发展红利”中索取的成熟条件。因此,利用土地资源开展区域功能互补,提高区域规模,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条件已经具备。从土地利用来看,区域内部的土地利用存在共性,区域间的土地利用存在互补性。如长三角地区土地生态安全,但建设用地普遍吃紧;而西部地区的土地资源普遍面临生态问题,而建设用地需求则相对较弱。这种特性为规划的区域调整和分享区域“发展红利”提供了契机。

(二)对策建议

1、开展“长效”规划研究

规划不是计划,它是一项长期而连续的政策活动,规划方案的编制必须贯彻“长效”原则。以目前的土地利用规划实践来看,开展长效规划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努力:一是积极开展规划的“长效理论”研究。研究如何根据区域(地方)的比较优势确定自身的发展战略和土地利用战略,研究如何根据市场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确定土地开发的时空秩序等。二是重视规划的积累。今后可实施规划前、中、后三阶段评价法,积极积累规划经验和规划数据资料。三是研究如何降低规划理论的减损率。目前,规划理论与规划实践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因此,有必要开展规划制度设计,提高规划理论在规划实践中的运用率。这是一个涉及公共经济学和政治学的命题。

2、民间思想库的筹建运用

近阶段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就在于统筹城乡发展,而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和基本历年就是按照人本精神的要求优化配置资源,使各阶层的人民享有资源利用的权力。社会化参与便成了土地利用规划的必然趋势。公众参与在符合人权主义要求、体现规划的公效兼容性、提高规划可执行性的同时,也为规划决策提供了一个鲜活的民间思想库。由于思想库获取信息的途径广泛,而且真实,因此对增强政府决策能力十分有效。

3、建立区域协调机制

城乡统筹规划篇10

关键词:乡村视角;城乡统筹;规划;策略

自2002年起,我国不断出台文件,将“三农”作为焦点问题,并把城乡统筹发展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城乡统筹是当前有关城乡规划的重点问题之一,在省城或各地市纷纷出现城乡统筹类规划项目,城乡统筹背后真正能够推动其发展的主因当属城镇化转型发展的客观现实需要。因此,从城镇化问题的层面,本文将透过乡村视角,结合当前我国城乡统筹规划的实际情况分析探讨今后的规划策略。

1.城乡发展困境

1.1农民作为主体的被动

我国各级政府始终将关心农村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但是关于农村建设的话题,却始终处于政府有关部门及专家学者论证阶段,并未将农民作为其中的主角参与到农村建设规划上来。农民反而处于被动地跟着口号前进的角色。由于农民整体素质较低,所接受教育水平不高,大多数农民并没有能力深层次考虑转型问题,他们被迫处于在未对当地情况有清楚认知的阶段便被动接受规划。因此,乡村建设未将农民作为主体参与进来,乡村建设始终只是纸上谈兵。

首先,城乡利益可能出现分配不均衡现象。无论是资金、技术还是政治制度,城市都具有先天优势。城市在发展中,不断向农村转移重工业、制造业,很多土地资源被占用,低成本的农村土地逐渐被工业生产所占据。农民大多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对土地资源不松手,城乡一体化进程也在这样的观念影响下受到阻碍。

其次,环境的污染。农村资源是城市发展的可靠保障,不少城市的高污染企业开始发现农村市场,并逐渐向农村转移。还有很多城市的生产、生活垃圾源源不断向农村转移。当众多城市意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后,却不惜让农村付出沉重代价。特别是高污染、高能耗的产业进驻农村市场以后,对农村生态环境带来极大的破坏,很多农村地区的审批时考虑不足,加之农村地区“三废”的处理较为薄弱。因此,所带来的生态环境影响更大。

2.统筹引导乡村人口及城乡空间规划

城乡发展总是在乡村人口的迁移中得到发展的,乡村人口的统筹疏导也是城乡规划的一项重要工作。我国人口众多,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日趋加快。但是我国农村人口占全部人口的三分之二。但是城市的快速发展也使大批农村人口涌进城市,劳动力大量流出农村。不断推进的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乡村居民也成为首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城乡人口的统筹规划主要工作是合理转移乡村人口。

乡村人口的转移主要有三种途径:首先,通过提高自身技能,满足城市手工业、制造业劳动力需求。不断发展的城市各领域都需要扩大就业来拉动生产力,此时城市将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来满足乡村人口转移的需要。其次,城镇工商业也是乡村人口转移的途径之一。过去城市单一的产业逐渐向多元化发展,此时充足的劳动力是今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城乡结合部地区可以满足附近乡村人口的转移。第三,过去从事农业劳动的人口可以转向发展养殖或旅游业。从乡村视角看城乡统筹规划,其最优化的策略当是侧重于农村。为了实现城乡一体化,将城市与乡村间的互动区域不断扩大,可以扩张城市范围,将周边的城镇地区囊括到城市中来。

3.乡村视角下的城乡统筹规划策略探讨

3.1城乡统筹规划的前提是“空间全覆盖”

在充分认识到乡村地区的重要性后,应当将“空间全覆盖”作为规划的核心思想,重新认识和界定乡村空间。乡村空间的完整性是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这里不仅是农村居民生活的空间,更可以统筹考虑生产、旅游、设施等方面的内容。在对城乡进行统筹规划时可以通过地理分析软件,全面掌握土地资源的利用现状,将城市与乡村的综合利用土地情况进行统一安排和规划。

3.2城乡统筹规划的基础是功能分析

要想在一个地区实现城乡一体化,应当结合产业结构及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综合指标,广泛考虑城市和乡村两个方面的分工与协作。广泛发挥城市与乡村的资源优势,使城乡发展的目标及方向实现各方面的优势互补。城乡产业可以因地制宜,建立双方之间的经济联系,还可以结合乡村地区的自然条件、农业结构等的特点,实现呈现之间的功能分工。乡村可以建立二次产业,实现产品的初级加工,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发展策略。

3.3明确不同规划层次

不同的地域所规划的范围不同,在进行城乡统筹规划时的任务及深度都有所差别,应当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呈现的不同特点将功能区分开。在制定总体目标时,要结合当地乡村发展的目标规划进行,因为乡村是城乡统i规划的重点内容,将乡村的发展规划好,可以大大加快城乡统筹规划的进展。在我国,乡村的地域面积广阔,范围众多。从宏观层面来看,乡村数量庞大,并且分散,要想进行开发建设,应当将规划建设计划从相对集中的农村社区着手,在制定总体发展规划时,可以将城乡基础设施在乡村普及。具体的分析研究可以从运行方式、发展动力、趋势及现阶段存在的问题等多个方面展开论证,最终制定城乡统筹发展规划的实施方案。在规划过程中,要将城乡空间进行统一规划布局,应当将目标具体化,按照不同阶段的发展规划分解,在不同时期还应当对规划设计本身进行目标内容的设定,突出重点。

3.4城乡统筹规划的最佳空间单元是县域空间

我国乡村并无明显低于差异,但是作为基层的独立行政单元,县域的空间范围通常包括几百平方公里甚至上千平方公里。因此,在进行城乡统筹规划时,应当根据深入具体地规划内容,规划方案也要尽可能地将宏观的指导性内容与实际可操作性内容相结合。对于乡镇中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域要采取城镇体系规划的方式进行。作为最佳空间单元,要想将城乡统筹规划地更具操作性,县域空间是首先要把握好的区域范围。

3.5城乡统筹规划焦点是集镇

在广大乡村地区,集镇属于经济、服务等方面的中心,这部分地区也是城乡统筹规划的焦点地区之一,尽管规模不大,但其重要性可见一斑。特别是作为乡村地区来说,城乡统筹规划的一个重点便是集镇,城市化水平越低的地区,集镇的重要性就越明显。我国人口众多,人地矛盾日渐突出,并且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不断增强,此时集镇地区及其周边地区的发展也是今后城乡一体化发展亟需完善和加强服务功能的地域。

4.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在对城乡统筹规划中,人们将更多精力放在城市的角度,而从乡村视角的相关研究和探索相对匮乏。本文基于乡村视角,从“三农”的发展角度,站在农民的立场提出了未来在城乡统筹发展中的路径,这是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一项有力探索。对于乡村视角下的分析探讨的理论,期待对今后城乡统筹规划策略提供一定的借鉴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尤海涛.基于城乡统筹视角的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青岛大学,2015.

[2]郭耀斌.乡村视角下大别山地区村庄规划编制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4.

[3]孙雨婷.基于社会营销理论的川西新农村实施规划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