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地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02:04

自然保护地总结篇1

一、2012年工作完成情况

1、扎实有效地开展了第11个“世界湿地日”宣传活动我区充分利用第11个“世界湿地宣传日”的有利契机,以《关于开展xx年年“世界湿地日”宣传活动的通知》精神为指针,对全区的湿地宣传工作进行了认真的安排部署,分管副专员在大兴安岭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各地也都以不同形式,同报社、电台、电视台、政府网站等新闻媒体单位联合进行了广泛的湿地宣传,重点宣传湿地类型、功能、效益、法规及保护湿地的重大意义,特别是湿地在减贫方面的重大作用,形成了爱护湿地、保护湿地的良好氛围,提高了全民湿地保护的自觉性,在全社会引起了较好的反响。

2、编制《大兴安岭东部林区湿地保护工程总体规划》根据《全国湿地保护工程总体规划》的要求,结合我区湿地资源现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委托国家林业局大兴安岭林业规划院编制了《大兴安岭东部林区湿地保护工程总体规划》,对xx年~2030年间湿地资源保护建设工作进行了规划安排,确定了我区在“十一五”期间重点开展湿地自然保护区规划建设、湿地保护、湿地保护能力建设和对已破坏湿地的功能恢复等重点和优先项目,纳入我区“十一五”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林业集团公司“十一五”和中长期规划及全区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总体规划。

3、组织开展了“十一五”湿地保护和恢复重点项目的储备和申报工作根据我区“十一五”湿地保护和恢复重点项目规划内容,我们组织开展了嫩江源湿地保护与功能恢复示范项目初步设计可研,开展了北极村、绰纳河、额木尔河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并组织上报国家林业局审批。

4、积极开展湿地科学研究工作聘请东北师范大学、东北林业大学的湿地专家来我区开展湿地资源调查和湿地生物多样性专项调查,较深入地研究了寒温带森林湿地火干扰后的恢复和岛状林成因等,研究了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通过应用“3s”技术,初步建立了嫩江源湿地空间数据库。南瓮河部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与中国林业科学院合作,建立湿地资源“生态定位站”。

5、开展了全区湿地资源保护管理专项检查组织制定了《关于开展全区湿地资源保护管理专项检查工作方案》,配合国家林业局驻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森林资源监督专员办事处,对全区的湿地保护管理工作进行了全面检查,结合国家林业局组织开展的“绿盾行动”,把打击破坏湿地资源作为主要内容,及时制止了一些破坏湿地资源的违法行为。

6、全面开展了砂金停采和流域湿地保护工作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区的部分区域曾一度大规模进行过砂金开采,不仅造成流域水资源的严重污染,也严重破坏了湿地资源。近年来,我区不断加大砂金停采工作力度,采取强有力措施,全面禁止了砂金开采,成效显著。同时在各项经济工作中,特别是在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中,都充分考虑保护湿地资源的需要,增加生态保护设施的投入,在不破坏湿地资源的情况下,优先争求湿地保护管理部门的意见,充分体现湿地优先保护的原则。通过有效的保护,黑龙江、嫩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7、组织完成了《黑龙江省湿地保护条例》评估工作按照(黑林办发【xx年】56号《关于做好〈黑龙江省湿地保护条例〉评价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我们组织相关部门成立评估调研组,利用半个月的时间深入到各县、区、林业局及湿地自然保护区,采取召开座谈会、发放问卷、个别走访的形式,对《黑龙江省湿地保护条例》制定实施以来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和评估,科学地总结了立法以来的工作经验教训,提出对策和建议,形成综合评估报告如期上报。

8、积极协调配合,圆满完成了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管理调研组在大兴安岭期间的调研工作任务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管理调研组于7月27日到达我区,对我区的湿地保护管理工作进行了为期4天的调研。听取了我区湿地保护管理工作汇报,参观了大兴安岭资源馆和湿地监测项目,深入到南瓮河部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北极村自然保护区湿地恢复项目场地进行了实地调研,通过听取汇报和实地考察,调研组对我区在湿地保护管理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并针对我区湿地保护管理现状提出了指导性的建议。

>>更多同主题文章

2012年社区低保工作总结

2012年社区双拥工作总结

2012年小区物业管理处工作总结

施工工程部门工作总结

2012年拓展部工作总结

2012年度交通公司工作总结

2012年采购工作总结

电子媒体部工作总结

查看更多>>部门工作总结

二、2012年工作思路

2012年,我们将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及全国林业厅局长长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生态建设为己任,按照国家林业局工作部署,围绕全区经济工作总体思路,结合我区湿地保护管理工作实际,努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保护意识。我们将充分利用2月2日的“世界湿地日”,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纪念活动,大力宣传湿地的重要功能、多重效益和保护湿地的重大意义,使广大人民群众提高对开展湿地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从而转变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同时,要利用大兴安岭资源馆这一科普教育基地,加强对未成年人生态道德教育,使未成年人从小形成保护湿地的生态意识,让全社会重视与支持湿地保护工作。

2、加快实施《大兴安岭东部林区湿地保护工程总体规划》步伐,科学有效推进湿地保护管理工作。《规划》是指导今后我区25年湿地保护和恢复的中长期规划。我们将结合实际,严格按照规划的总体布局、重点项目和政策措施要求,争取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尽快组织实施,积极推进湿地的保护和恢复。

3、强化湿地资源保护,促进湿地保护管理与科学利用。要坚持保护优先原则,对现有自然湿地实行普遍保护。在具备条件的地区,加快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步伐,将更多的自然湿地尽快纳入保护范围,在条件暂时不具备的地方,因地制宜建立自然保护小区或者湿地公园,结合生态区建设,今年争取完成大青山湿地自然保护区和图强十八湾湿地(县)级保护区或保护小区建设,逐步加大我区自然保护面积。坚决制止随意侵占和破坏湿地的行为,依法打击违法占用、开垦、填埋以及污染自然湿地等违法行为。

4、积极做好湿地保护和恢复重点项目贮备申报工作。按照全区“十一五”湿地保护和恢复重点项目的规划内容,筛选1~3个湿地保护和恢复的项目,做好项目贮备,编制好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时上报国家林业局,为争取更多的项目资金做好准备工作。组织完成《嫩江源湿地保护和恢复工程项目初步设计》评审和项目实施准备工作。

5、积极做好南瓮河湿地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各项准备工作。我区嫩江源湿地、呼玛河流域湿地已被列入国家重要湿地名录,为进一步强化对大兴安岭流域湿地的保护,今年将认真组织做好南瓮河湿地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各项准备工作。

三、几点建议

1、建议国家应该加快湿地立法进程,争取早日出台湿地保护专项法规,使湿地保护真正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2、鉴于大兴安岭林区对国家生态安全的巨大作用和投入相对较少、基础设施薄弱的实际,建议国家加大对我区湿地保护和建设的投入力度,在项目和资金等方面给与倾斜。建立完善的国家生态补偿制度,对于受益的省、区应该通过生态效益补偿方式给我们以补偿。

3、建议国家尽快修改和调整全国湿地保护规划,将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提报的“十一五”湿地保护和恢复重点项目尽快纳入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实施规划,并协调落实已经批准项目的年度计划和资金,确保国家湿地工程计划项目有效实施。

4、加快湿地认证工作,依法确立湿地的属性和保护地位,明确湿地保护主题,为依法保护湿地提供科学依据。

>>更多同主题文章

2012年社区低保工作总结

2012年社区双拥工作总结

2012年小区物业管理处工作总结

施工工程部门工作总结

2012年拓展部工作总结

2012年度交通公司工作总结

2012年采购工作总结

自然保护地总结篇2

关键词:风景名胜区;保护培育规划;资源保护

中图分类号:F59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0)10013803

1引言

风景名胜区的基本任务和作用之一是保护培育国土、树立国家和地区形象。因而在绝大多数风景区规划中,特别是在总体规划阶段,均把保护培育的内容作为一项重要的专项规划来做。风景区保护培育规划是对需要保育的对象与因素实施系统控制和具体安排。使被保护的对象与因素能长期存在下去,或能在被利用中得到保护,或在保护条件下能被合理利用,或在保护培育中能使其价值得到增强。

风景名胜区保护培育一般采用分类保护与分级保护并用的方式。分级保护是依据保护对象的种类及其属性特征,并按土地利用方式来划分出相应类别的保护区。在同一个类型的保护区内,其保护原则和措施应基本一致,便于识别和管理,便于和其他规划分区相衔接。而分类保护是以保护对象的价值和级别特征为主要依据,结合土地利用方式而划分出相应级别的保护区。在同一级别保护区内,其保护原则和措施应基本一致。

天台山七里坪风景名胜区位于湖北省红安县北部,北与河南省新县相邻,南接本县七里坪镇,东西二侧分别与麻城,大悟相邻。风景名胜区对外联系以七里坪镇为重要节点,距红安县城33km,属大别山系,连绵数十里,主峰海拔817m,整个风景区的面积约122km2。由桐子冲、香山湖、香炉山、陆儿庵、九焰山、天台山主峰等组成。风景区范围属于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热、水资源丰富。

2风景名胜区保护培育规划

2.1保护区划分

天台山七里坪风景名胜区采用分类保护与分级保护并用的方式。其中分类保护分史迹景观保护区、自然景观保护区、生态保护区、风景游赏区、田园风光区,并划定了保护地带。分级保护有一级、二级、三级3个等级,并另设风景区保护地带。

2.2分类保护

2.2.1史迹景观保护区

(1)保护对象包括天台寺、九焰峰古兵寨、红军医院、红25军军部旧址等景源;文物古迹周边的山形水系、地貌和植被、古道路、桥涵及其它相关设施;区内的古村落。

(2)保护措施分为史迹保护区内,除必要的步行游览和安全防护设施外,严禁增设与其无关的设施,严格限制机动车辆进入。按照环境容量合理控制游人规模,不得安排旅宿床位。不得新建居民住宅,严格限制改建,有条件的应按规划逐步外迁,加强生态绿化建设。

2.2.2自然景观保护区

史迹景观保护区以外的游览地区,以保护自然景观为主。总占地面积8.01km2。该区域具有较高的自然美学、生物多样性、科研和生态价值。

(1)保护对象包括区内自然山体、植被、动物、泉、潭、瀑布、溪涧、岩石等。

(2)保护措施。该区内严禁开山采石、挖掘药材等破坏自然环境和不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行为;该区严格限制与风景游赏无关的设施建设,限制机动交通工具进入本区;逐步淘汰自然放牧。

2.2.3生态保护区

游览区以外的山林地区,其范围与景观培育与恢复区一致,主要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总面积35.43km2。该区域具有较高的生态和自然资源价值,应保持该地区的生态完整性并培育自然景观,保护生物多样性。

(1)保护对象包括自然山体、动、植物资源、水体及岩石等。

(2)保护措施。该区以保护山体水系、森林植被及其它动植物资源为主,禁止一切破坏景观、破坏地形地貌以及自然植被的活动。控制人为活动对物种资源和林地环境的破坏;加强林地环境及植物资源的管理,限制药材和其他经济植物种类的采挖。培育和恢复被破坏的山体和植被,保持水土、保护动物。严格控制区内村落建设。禁止开展对自然环境不利的生产与经营活动,尤其要禁止易产生面源污染的商业行为。

2.2.4风景游赏区

(1)保护对象包括景点、景群、景区等各级风景结构单元和风景游赏对象的集中地。

(2)保护措施。宜安排各种游览观光项目,应分级调控游人规模、游览设施的分布及机动交通的进入。

2.2.5田园风光保护区

当地农民生产生活密集区。除开展游览、休闲等活动的区域外,平原区仍然保留了部分农田及居民点,主要保护与文化遗产相关的历史风貌,总用地面积4.46km2。该区内以居住和发展生态农业为主。

(1)保护对象包括田园景观、耕地、民俗风情、地方建筑风貌。

(2)保护措施。农业种植要符合该地区历史风貌,以果树种植为主,不得占用基本农田搞建设,不得引进对风景名胜区有影响的产业。农民居住建筑风格要突出地方特色,与风景名胜区整体环境风貌协调。

2.2.6保护地带

考虑到地区对风景名胜区的环境影响,特结合行政界线、山脊线、及道路轴线划定保护地带,总面积58km2。该区重点保护整体环境风貌与生态环境不受破坏,在上述前提下根据“保护性开发”的原则进行建设。保护地带内应保持山体地形地貌的完整性,严禁开山采石,培育和恢复山体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农村居民点建设活动不得破坏风景资源。城镇建设区内应控制城镇规模,控制环境污染,新的建设项目必须进行环境分析与评价。

2.3分级保护

3结语

在保护培育规划中,应针对风景区的具体情况、保护对象的级别、风景区所在地域的条件、择伏选择分类或分级保护,或者以一种为主和另一各为辅的两者并用方法,形成分类之中有分级或分级中又有分类的综合分区,使保护培育、开发利用、经营管理三者各得其所,并有机结合起来。红安天台山七里坪风景名胜区初步采用分级保护和分类保护相结合的方式,希望能在发展中得到保护,以保护促发展,使整个景区能够和谐发展,并且保护培育方式能够日臻完善。

参考文献:

[1]

张祖群.国家风景名胜区景观遗产的三维培育研究――以青海湖为例[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7(4):75~78.

[2]谢凝高.国家风景名胜区功能的发展及其保护利用[J].中国园林,2002(4):16~20.

[3]BaoJigang.tourismplanningandmanagementinDevelopingCountries[m].Beijing:ChinastourismpublishingHouse,2003.

[4]蔡碧凡.乡村旅游产品的设计思路及应用[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9,25(3):269~271.

[5]吴章文.森林游憩区保健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3,25(2):63~67.

[6]杨锐.LaC理论:解决风景区资源保护与旅游利用矛盾的新思路[J].中国园林,2003(3):19~21.

[7]魏民.试论风景名胜资源的价值[J].中国园林,2003(3):25~28.

[8]王仰麟,杨新军.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中的旅游持续发展研究[J].资源科学,1999,21(1):37~43.

[9]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ResearchonprotectionandCultinationplaningofScenicSpots

―aCaseStudyofQilipingScenicSpotsoftiantaishan

ChenFangming,ZhangLiming,ZhengFanning

(CollegeofResourcesandenvironment,HubeiUniversity,wuhan430062,China)

abstract:thescenicspotsplanningprovidesfundamentalpremiseandguidance,andisthefoundationofprotection、usingandmanagementofscenicspots.theplanningofprotectionandcultivationisoneofthemostimportantcontentsoftheoverallplanningofscenicspots,andalsoaspecialplanaimingtoprotectthescenicresources.Basedonseveralon-siteinvestigations,thispapermakesadeepresearchontheprotectionandcultivationplanningofQilipingscenicsiteoftiantaishan,andprovidesbasisforprotectionthisscenicarea.

自然保护地总结篇3

关键词:甘肃生态文明自然保护区

十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报告明确指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提出“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惜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自然保护区作为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最直接、最具体的区域,不仅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前沿阵地和基本单位,更是弘扬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和示范基地。根据国家环保局2010年环境年报统计,我国自然保护区达到2531个,其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15.2%。其中部级自然保护区已达到323个,并有26个自然保护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国际生物圈自然保护网”,30个自然保护区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1.自然保护区的重要意义

自然保护区保护珍贵的濒危动物、植物、地质剖面以及各种典型的生态系统,是研究各类生态系统自然过程基本规律、物种生态特性的重要基地,是观察生态系统动态平衡、取得监测基准的地方,为人类活动后果评价提供基础准则,便于进行连续、系统的长期定位观测研究,为研究自然生态系统提供全面的天然“本底”,是各种生态研究的天然实验室。自然保护区里保存有完整的生态系统、丰富的物种、生物群落、遗传多样性及其赖以生存的环境,保存有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过程和完整、稳定和连续性的生命支持系统,保留有具有代表性的天然生态系统或原始景观地带,都是极为珍贵的自然界原始“本底”。它为衡量人类活动结果的优劣,提供了评价的准则,对自然生产潜力、自然生态平衡、最优生态结构的研究,生物环境间的制约规律,天然生态系统中物种数量的变化、分布及其活动规律,生物内部各品种间的消长与调控,以及环境因子改变后预测可能带来的后果;人类活动干扰与自然生物群落的自然恢复能力等研究,提供了特别有利的条件。同时也对探讨某些自然地域生态系统的今后合理发展的方向,研究和调节野生物种和生态系统以及它们与人类的关系,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实现自然资源持续利用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自然保护区还是一些珍贵稀有的动、植物种的集中分布区,提供候鸟繁殖、越冬或迁徙停歇地,为研究珍稀物种的繁殖、驯化等提供天然场所;自然保护区保护了天然植被及其组成的生态系统,在改善环境,保持水土,涵养水源,保持生态平衡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自然保护区丰富的物种资源,优美的自然景观,还可满足人类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有限制地开展旅游事业。当然它也是教育实验的好场所,宣传教育的活的自然博物馆。

2.甘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及复杂性

甘肃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战略通道,多民族交汇融合地区,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促进西北地区民族团结发展和边疆稳定,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甘肃地处青藏、黄土、蒙新三大高原交汇地带,位居长江、黄河上游,又是一个内陆河密集的省区,承担了我国主要江河源头水源保护涵养、防风固沙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重要生态功能,对维护国家生态环境安全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境内沙漠化的遏止、黄河和长江上游地区水源涵养林的保护、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内陆河流域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等甘肃生态文明建设直接影响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乃至全国的生态环境安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全国生态安全大局中处于重要的战略地位。

甘肃地形狭长,东西长1655公里,南北宽530公里,地貌复杂,跨越亚热带、暖温带、温带3个热量带,正好处于全国几大自然地区的交汇处,是全国唯一同时占有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原区三大自然区的省份。其地质构造复杂多变,地势起伏高差悬殊,区域分异明显,自然生态条件纷繁复杂,分布有寒温带针叶林、温带草原、暖温带阔叶林、青藏高寒植物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5大植被类型。森林、草甸、草原、丘陵、山地、高原、平川、沙漠、绿洲、戈壁和冰川冻土等地貌交错分布,陇中黄土高原、甘南高原、陇南山地、祁连山地、河西走廊内陆河流域及走廊北山山地等分属黄河、长江、内陆河3个流域,生态环境复杂多样,造就了甘肃生态文明建设内容与措施的复杂性。

3.甘肃自然保护区建设现状及其重要性

甘肃省野生动植物资源和典型森林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独具特色,极具保护价值。全省境内分布有脊椎动物822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14种,一级保护动物33种(哺乳类19种,鸟类13种,昆虫1种),二级保护动物81种(哺乳类22种,鸟类48种,两栖类2种,昆虫类8种,鱼类1种),其中大熊猫、普氏野马、野骆驼、金丝猴、扭角羚、绿尾虹雉、雪豹、白唇鹿、藏原羚、野牦牛等是我国特有或濒危的野生动物。甘肃自然分布植被类型种类繁多,野生植物4000余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梓叶槭、香樟、榉树、水杉、岷江柏木、白豆杉、连香树、香果树、水曲柳、厚朴、发菜、独叶草等29种,甘肃省林业厅已研究但尚未公布的省级重点保护珍惜植物有七叶树、油茶、三尖杉、紫荆、油樟、武当木兰杉木、红茴香、黑壳楠等20种。

截止2012年,甘肃省林业系统已经建立自然保护区49处,其中部级自然保护区16处(表1),省级32处,县级1处。保护区总面积873.7万公顷,占甘肃省国土总面积的20.7%,在全国自然保护区建设中处在领先地位。这些保护区保护了甘肃省90%以上的珍稀野生动植物种群和80%以上的湿地,是甘肃省生态保护的主体。

按类型划分:森林生态类型自然保护区24处,总面积356.87万公顷,荒漠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8处,总面积331.75万公顷,湿地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9处,总面积120.85万公顷,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8处,总面积64.22万公顷;按区域划分:河西地区自然保护区有18处,总面积670.86万公顷,甘南地区自然保护区有10处,总面积120.17万公顷,陇南地区自然保护区有9处,总面积37.84万公顷,分布在陇东地区的自然保护区有3处,总面积26.21万公顷。分布在中部地区的自然保护区有9处,总面积18.61万公顷。

甘肃森林植被稀疏,自然条件严酷,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保护和发展生态系统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将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其自然保护区布局科学合理,类型齐全,功能相对完备,不但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持生态平衡和维护生态安全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同时还在水源涵养、防止水土流失、减轻沙尘暴、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甘肃林业生态保护和管理的主体,对祁连山的保护,民勤的生态治理,敦煌西湖湿地生态功能的恢复,甘南重要湿地的恢复和水源涵养,白龙江流域、黄河中上游、“两江一水”流域的生态治理等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对维护国家生态环境安全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4.甘肃自然保护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1)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管理工作不到位

甘肃大多数部级保护区虽然完成了一期和二期基础建设项目,但保护区建设的总体进度缓慢,基础设施建设仍然相对滞后,尤其是基层保护站建设还存在着资源监测设施不足,巡护设备相对简单,生活生产条件简陋,科技化水平不高等问题,满足不了当前保护区建设发展的需要。大多数省级保护区至今还没有建立管理机构,无人员无资金,各项工作几乎还处在停顿状态,有的保护区的社区共管还没有在真正意义上开展起来。开发建设项目监管不力,对非法采矿、修路、修筑设施、采石挖沙、建设水电站等违法违规行为采取的措施不力,监管力度不强,不能在源头上制止。

(2)保护区管理水平不高,科研监测工作滞后

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落后,方式粗放,内部管理混乱不规范,不能打破地域观念,缺乏统一协调的管理机制,对区内发生的违法、违规、违纪等问题不能依法及时查处,导致乱占林地和乱捕滥猎现象时有发生;管理松散,方法简单,工作制度不健全,宣教工作不扎实,管理工作仅在原地踏步,甚至不按规章制度办事。本底资源不清,监测手段落后,资源监测不系统,形成科研工作滞后。人才队伍建设落后,职工整体素质较低且参差不齐,科研人才严重缺乏,人才的引进培养困难,有的保护区的资源监测不规范,甚至有的还没有开展资源监测,科研工作几乎处于停顿状态。

(3)思想认识不到位,资金投入不足

一些地方还没有从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有的地方把经济建设用地转向了自然保护区、湿地,危及生态安全,给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管理带来压力。部级保护区虽然在项目建设和资金等方面得到了国家和省上的支持,但仅仅维持了保护区日常性和基础性工作,如果要提升保护区科研、监测和管理的水平和能力,资金缺口仍然较大。大多数省级保护区还未建立起管理机构,已建立机构的保护区,事业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建设项目没有纳入地方经济发展计划之中,基础设施项目经费无来源,发展后劲不足。

致谢:甘肃省野生动植物管理局汪杰研究员,甘肃省治沙研究所魏怀东研究员给予文章很大帮助,在此致谢。

参考文献:

[1]甘肃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甘肃省志林业志(1986-2005),甘肃文化出版社,2009.

[2]胡娟.论生态文明建设[J].科技促进发展,2007,(5):29-31.

[3]孙彦泉.生态文明的科学技术观[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9,16(3):7-10.

[4]赵建军.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J].理论视野,2007,(7):32-34.

[5]任建军.甘肃建设生态文明省探析,甘肃理论学刊2010,6:128-131.

[6]石玉亭.将甘肃设为西部大开发生态文明试验区,[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0,(1):86-92.

[7]张韬,邱守仁.论甘肃生态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甘肃科技,2006,22(11):1-3.

[8]许振文.甘肃省生态安全分析研究,[J].河西学院学报,2008(01):32-34.

[9]吴晓军.甘肃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战略[J].中共甘肃省委党校报告选,2010,(11).

自然保护地总结篇4

【关键字】: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居留型;鸟类区系

湿地是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在生态、经济、社会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功能。湿地鸟类是湿地生物中最具代表性的类群,是湿地生态系统中最活跃的组成部分,不仅对湿地能量流动有很大贡献,更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的至关重要的因素,因此多被视为是湿地质量和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1-4]。山东黄河三角洲部级自然保护区作为以保护新生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鸟类为主的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凭借其地理位置的优越性,生态类型的独特性,成为环西太平洋和东北亚内陆鸟类迁徙重要的中转站、越冬栖息地和繁殖地[5-6].保护区内鸟类种类丰富,珍稀濒危鸟类繁多,通过对鸟类资源的调查和分析,明确鸟类种类,居留情况及区系分布,旨在为鸟类保护与管理措施提供基础依据,同时也为保护区的旅游事业提供助力和引向。

1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区域概况

大汶流管理站、黄河口管理站和一千二管理站共同组成山东黄河三角洲部级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于1990年12月经山东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1992年10月被国务院批准成为部级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地处渤海之滨,新、老黄河入海口两侧,总面积达15.3万公顷。该地区为中纬度暖温带区域,背陆面海,受欧亚大陆和太平洋的共同影响,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温差明显,年平均气温11.7-12.6℃,年均降水量530-630mm。保护区内植被丰富,水文条件独特,土壤养分充足,浮游生物繁盛,为鸟类居集提供了优良的场所。

1.2研究方法

此次调查时间从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止,全年共调查208天,调查范围为山东黄河三角洲部级自然保护区大汶流管理站,固定路线主要包括121路线、96河道、建林路线、湿地恢复区路线、小岛河路线、正大地路线。迁徙季节重点监测湿地恢复区内芦苇沼泽区、滨海滩涂区、水域区等,繁殖季节重点观测湿地恢复区、林区等;越冬季节主要监测湿地恢复区水域、黄河河道、农田等区域。

调查过程中,监测人员用8倍双筒望远镜和20-60倍单筒望远镜进行观察,记录调查路线周围常见的所有鸟的种类、数量、种群状态、生境等。同时记录GpS航迹及点位,及时拍摄鸟类及其所在的生境照片。调查中,1人负责用观鸟、GpS定位,一人负责记录,一人负责拍照。

2结果

2.1种类统计

根据2016年1月-2016年12月数据统计显示,此次调查共记录鸟类共13目34科126种,占全国鸟类总目数(24目)的54.17%,占全国鸟类总科数(101科)的33.66%,占全国鸟类总种数(1371)的9.19%[7]。从图1看出,a形目35种,占总数的27.78%;雁形目28种,占总数的22.22%;鹳形目14种,占总数的11.11%;鸥形目11种,占总数的8.73%;鹤形目、雀形目和隼形目各8种,占总数的6.35%;??目和鹈形目各3种,占总数的2.38%;鸽形目、鸡形目和今颚总目各2种,占总数的1.59%;佛法僧目和^形目各1种,占总数的0.79%,物种数目最多的是a形目和雁形目。

从图2看出超过10种以上的科有鸭科(29种)、鸥科(17种)、鹬科(16种),说明研究区域的鸟类的物种多样性相当丰富。另外从保护级别上来看,研究区域中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有白鹤、白头鹤、白鹳、丹顶鹤、大鸨共5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有大天鹅、鸿雁、小天鹅、疣鼻天鹅、海鸬鹚、卷羽鹈鹕、阿穆尔隼、红隼、灰背隼、白尾鹞、黑翅鸢、普通\、鹊鹞、秃鹫、赤颈??、凤头麦鸡、灰斑a、长嘴剑a、黑浮鸥、小杓鹬、白枕鹤、灰鹤、白琵鹭、黑脸琵鹭共24种。

2.2居留型统计

从表1可知,研究区有留鸟19种,占总鸟类的15.1%;夏候鸟23种,占总鸟类的18.3%;冬候鸟18种,占总鸟类的14.3%;旅鸟63种,占总鸟类的50.0%;迷鸟3种,占总鸟类的2.4%。说明该区域中主要以旅鸟为主,留鸟、夏候鸟、冬候鸟较为平均。

2.3鸟类区系统计

从表2可以看出,研究区域126种鸟类中,完全或主要分布于古北界的鸟类有66种,占总数的52.4%;广泛分布的鸟类有56种,占总数的44.4%,完全或主要于东洋界的鸟类仅有4种,仅占总数的3.2%。

从研究区域41种繁殖鸟(包括留鸟和夏候鸟)的地理分布范围看,广泛分布鸟类26种,占63.4%;古北界鸟类13种,占31.7%;东洋界鸟类2种,占4.9%。

3分析与讨论

3.1种类组成分析

本次调查记录鸟类共13目34科126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5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24种,研究区域具备的丰富的鸟类多样性以及多种濒危鸟类,主要有两方面原因1)研究区域地处黄河入海口,是世界上暖温带保存最完整、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区内湿地生态环境原始,人为干扰少,生物种类多种多样,为鸟类提供充足的水草、谷物、鱼虾等食物,同时广阔的芦苇地、浅滩等成为鸟类理想的栖息地、中转站和繁殖地。2)研究区域通过修筑坝,引管黄河水等措施恢复湿地的结构和功能,同时也开展鸟类保护宣传等工作,对保护新生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鸟类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2居留型分析

从居留型统计结果来看,研究区域以旅鸟为主,多出现在春、秋连个迁徙季节,同时鸟类数量丰富,旅鸟中种类最多的a形目和雁形目。这主要得益于研究区域优越的地理位置,在全球8条重要的鸟类迁徙线路中,研究区域横跨两条,是东北亚内陆和环西太平洋区域鸟类迁徙道路上极其重要的停歇地、繁殖地和越冬地,是著名的“国际候鸟机场”和“珍禽乐园”。

3.3鸟类区系分析

从鸟类区系统计结果可以看出,研究区域古北界鸟类远远高于东洋界鸟类,使该区域鸟类区系显示出较明显的古北界特色。参考《中国动物地理》[10],研究区在动物地理区划上属于古北界-华北区-黄淮平原亚区,这表明统计结果与动物地理区划相一致。对于繁殖鸟来说,古北界鸟类和东洋界鸟类相比仍然占据绝对优势,而广泛分布的鸟类与东洋界鸟类相对在于总鸟类中的比例有所增加,古北界鸟类比例下降,说明研究区域鸟类区系带朝着两界过度的方向发展。

3.4讨论

鉴于本次调查时间、区域有限,对鸟类统计还需进一步开展工作完善。基于本次调查数据,研究区域鸟类类型丰富,珍稀濒危鸟类较多,这使得研究区域在具有很高的保护价值的同时,也面临着一定的压力,例如人为干扰,环境污染、天敌危害,栖息地退化等,为了进一步提高对鸟类的保护,需要在以下几方面加强工作。

1)加大对鸟类保护的宣传:保护区建立以来,在鸟类保护、宣传以及研究等方面

附近居民或游客等对鸟类保护意识不够,应进一步加大鸟类保护宣传,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普及,提高公众对鸟类保护的。

2)优化保护区生态环境:对研究区域水质、大气、土壤等进行常规检测,治理出现环境恶化的区域,为鸟类生存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同时加强对湿地的退化修复,恢复鸟类栖息地。

3)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保护区的建立对鸟类保护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首先需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增强人员对鸟类调查、识别、保护、监测等的能力。另外还要建立一套科学、便捷、完善的鸟类监测体系,同时加强各个平台的交流和反馈,将鸟类调查统计结果及时应用到保护区的日常保护工作中去。

【参考文献】:

[1]佟富春,肖以华.广州海珠湖公园夏季鸟类调查及其保护建议[J].广东园林,2015(5):70-73.

[2]高宏颖.秦皇岛地区鸟类资源调查报告[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5,29(1):81-85.

[3]溪波,朱家贵,张可银,杜志勇,李辉.董寨部级自然保护区繁殖鸟类现状调查[J].四川动物,2013,(06):932-937

[4]潘洁,郝志,张军.松花江宾县沿江湿地鸟类多样性调查[J].野生动物学报,2013,34(5):296-299.

[5]丁洪安.山东黄河三角洲部级自然保护区[J].湿地科学与管理,2013(3):2-3.

[6]山东黄河三角洲部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刘月良.加强黄河三角洲湿地保护努力建成国际重要湿地保护的典范[J].绿色中国,2013(10):36-41.

[7]郑光美.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m].科学出版社,2011.

[8]⒃铝.黄河三角洲鸟类[m].中国林业出版社,2013.

自然保护地总结篇5

摘要我国的国家公园是对保护价值高、功能重要、具有完整生态系统的区域实行最严格保护的一种自然保护地类型,其基本特征是以保护为主和公益性。建立完善合理的资金保障机制则是实现保护为主和公益性的基础。本文分析了我国现行各类自然保护地的资金保障还存在着总量不足,缺乏稳定的资金投入机制:投入和使用结构不合理和为了获得运行经费,过度利用自然资源等突出问题,指出应根据国家公园试点探索和稳定发展的不同发展阶段,采用不同的资金保障机制,试点探索阶段主要采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构建多元化资金渠道投入方式,稳定发展阶段则以中央政府财政拨款为主,地方财政投入为辅,社会积极参与的多渠道资金筹措保障机制,同时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保障资金投入,以期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提供重要保障。

关键词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地;资金投入;保障机制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是中国落实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对自然价值较高的国土空间实行的开发保护管理制度,将有利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理顺自然保护地管理体制。我国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应改革各部门分头设置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等各类自然保护地的管理体制,对各类重要自然保护地进行系统整合,实现对重要生态功能区域的整体保护和统一管理。中国的国家公园应是对现行各类自然保护地进行调查研究、科学论证,对保护价值高、功能重要、具有完整生态系统的,按自然地理单元,重组为国家公园,实现对重要的生态系统和物种资源实施最严格保护,以保存其原始性和完整性。

国家公园是全球自然保护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国的国家公园因为国情不同而有多种内涵和管理体制,但以保护为主和公益性一直是全球国家公园的基本特征,充足合理的资金保障机制则是国家公园保护为主和公益性的保障基础。因此,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现行自然保护地资金保障现状及问题,总结国际上各国国家公园资金保障机制方面的成功经验;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国家公园资金保障机制建议,以期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提供理论依据。

现行自然保护地资金保障机制与问题

自1956年我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地——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建立以来,经过60年的发展,目前环保、林业、住建、国土、农业、海洋、水利等部门和单位共建立了包括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湿地公园和海洋特别保护区(含海洋公园)等10多类自然保护地,共8000多处,约占陆地国土面积的18%。虽由于分管部门不同,各类自然保护地的资金投入机制存在一定区别,但资金来源有如下三个方面:一是财政投入,主要指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投资,中央财政资金主要以相关专项资金等形式投入,但数量有限,大多数自然保护地的资金来源于地方政府,地方财政资金主要以项目投入或配套资金等形式投入;二是社会支持,主要来自国外资助包括联合国有关机构、自然保护国际组织、多边和双边援助机构、国外民间及个人对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各项资助和科技合作;三是经营收入,主要指以自然保护地一种或多种资源为基础开展的多种经营创收和有关服务收费。

虽然我国自然保护地资源来源有上述多方面,但作为公益性事业,我国的自然保护地资金投入机制仍存在诸多问题。一是资金总量不足,缺乏稳定的资金投入机制。从理论上看,我国自然保护地有来自财政、社会和市场经营等多个渠道,但事实上,我国自然保护地的经费大多没有稳定和充足的来源,事业费拨款主要来自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缺乏应有的资金投入,只能维持职工的基本工资,许多保护地一直处在自养的状态。二是资金投入和使用结构不合理。目前自然保护地资金投入侧重保护区旅游投资,而对基建费和运行费投入较少,忽视保护区保护管理投资。同时资金支出结构也不合理,存在基础设施建设优先于保护管理的现象。例如在保护地各项经费支出中,基础建设、人员工资、办公事业费占的比例较大,保护性和社区方面的支出所占比例比较少,且保护性支出占总支出比例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三是为了获得运行经费,过度利用自然资源。一些自然保护地由于缺乏足额有效的资金投入,必须通过经营收入补贴保护和管理经费,管理机构既是管理者又是经营者,常常将工作重点放在开发利用而不是保护上,甚至以保护为名,行开发之实。

国际上国家公园资金保障机制

强化政府主导,体现公益性

发达国家均把自然保护地作为公益性事业,管理人员为国家公务员或参照国家公务人员管理,管理资金由政府预算提供。如美国国家公园均按照政府公务员管理,其全部人员经费和大部分保护管理经费均由国会统一划拨,其他类型的保护地则由国会划拨或各州财政支付,部分保护经费来源于经营收入及各类赞助和资助。英国政府投入约占自然保护地总运行经费的75%,其他经费则来自各种机构、团体及私人。日本国家公园经营运转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拨款和地方政府的筹款,不允许国家公园管理部门下达经济创收指标。德国国家公园资金主要来源渠道为州政府,工作人员工资、基本管理费用和管理评估费用纳入政府财政预算。

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保障资金投入

在世界各国,自然保护地建设与发展的资金渠道除政府财政投入外,很多通过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保障自然保护地得到多渠道、稳定的资金来源。加拿大《国家公园法》对国家公园内特许经营和收费事项进行了详尽规定,加拿大国家公园可向各种使用者收费,开辟其他收入来源,以弥补经费不足,如通过特许经营等途径实现的社会性收费,占其建设管护经费比重高达52%。加拿大国家公园作为“公共物品”,主要由政府拨款支持,非政府拨款收入约占其预算的17%,基本来自于向旅游者、消费者、受益者收费。新西兰《自然保护法》等法律就自然保护地的设施和服务进行了明确规定,在行政许可当中也存在收费的项目,允许个人或商业机构在公共自然保护地当中从事商业性行为,比如旅游、农业、园艺、通信乃至商业摄影。新西兰每年可以从这些收费项目中赚取2400万美元,占其自然保护地总预算的15%,其绝大部分又重新投入自然保护建设当中,用以完善保护地的设施,提高管护水平。关于我国国家公园资金保障机制的建议

国家发改委等13部委印发的《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表示,我国国家公园试点期为2015-2017年,因此,将我国国家公园资金保障机制建议分为两个阶段,即试点探索阶段和稳定发展阶段。

国家公园试点探索阶段

在国家公园建设试点阶段,由于缺乏专门的国家公园建设专项资金,国家公园建设可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构建多元化资金渠道。国家可通过整合、加大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湿地生态效益补偿、生物多样性、部级自然保护区能力建设补助和良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等中央专项资金补助。地方政府可通过调整资金支出结构,统筹整合现有各类专项资金及安排专项补助的方式,弥补国家公园资金不足。此外,可通过特许经营、产业开发、金融融资、社会捐赠、ppp项目融资、碳汇交易等社会和市场方式,有效参与国家公园建设。

国家公园的生态保护、生态补偿、土地流转、社区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可由中央和地方财政通过调整预算、规划,统筹整合专项资金及安排专项补助方式来落实;国家公园管理机构的事业经费可由地方财政承担;经营设施建设可采取地方自筹、银行贷款、金融融资等方式筹措。

国家公园稳定发展阶段

在国家公园相关管理法规、规则、机制逐步完善和规范,国家各级财政投入逐步加大的情况下,实施以中央政府财政拨款为主,地方财政投入为辅,社会积极参与的多渠道资金筹措保障机制。

建立国家公园专项资金。我国的国家公园具有明显的公共物品属性,是全民所有的公共财产,政府应承担国家公园的建设和管理责任,才能在实现自然资源的有效保护的同时,满足人们欣赏自然、了解历史的需要,体现国家公园的公益性。因此,中央财政应建立国家公园专项资金,保障国家公园的保护、规划建设管理以及基础设施、公用服务设施建设费用,明确投入、使用和监管机制。

推行特许经营制度。国家公园管理机构不能直接参与范围内的经营活动,国家公园开展的旅游等经营活动,实行管理机构与经营严格分开,除公共服务类活动外,餐饮、住宿、购物、交通等其他营利性项目实行特许经营制度。特许经营的收入要限定于生态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和社区发展等方面,不得用于经营性投入。

建立完善社会捐赠制度。国家公园的建设和发展要规范渠道,广泛吸引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的投资和捐赠,弥补资金投入不足问题。完善社会投资和捐赠的配套政策,如在税收方面进行优惠或减免、给予投资捐赠方以荣誉、信誉等方面的保障。同时,要建立第三方监督机制,加强社会投资或捐赠的管理,坚持公开、公正、透明、高效的资金使用原则。

建立法律法规,完善资金保障机制。在制定国家公园相关法律时,明确界定国家公园资金投入、资金使用,以及资金总量测算方法等,降低国家公园保护管理等各项支出对特许经营和门票的依赖,逐步降低门票价格,使国家公园回归公益属性。对经费不到位、经费使用不当等情况,说明奖惩办法。

主要

参考文献

[1]杨伟民.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J].党建研究(北京),2014(9):12-16.

[2]陈耀华,黄丹,颜思琦.论国家公园的公益性,国家主导性和科学性[J].地理科学,2014(3):257-264.

[3]苏杨.中国自然保护区资金机制问题及对策[J].环境保护,2006(21):55-59.

[4]解焱,汪松,peteRSCHei.中国的保护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5]朱华晟,陈婉婧,任灵芝,美国国家公园的管理体制[J].城市问题,2013(5):90-95.

[6]贾静.全球背景下不同地域国家公园演进比较分析——以美国,英国,法国,日本为例[J].丽水学院学报,2013(6):74-81.

[7]苏雁,日本国家公园的建设与管理[J].经营管理者,2009(23):222.

[8]谢屹,李小勇,温亚利,德国国家公园建立和管理工作探析[J].世界林业研究,2008(1):72-75.

[9]黎洁.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价值实现方式研究[J].农村生态环境,2002(3):61-64.

自然保护地总结篇6

一、统筹区域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1、相关规划对统筹区域土地利用的研究有待加强

各相关规划均强调自身发展,缺乏区域统筹发展意识,从而未能形成统一的土地利用功能分区,使城镇建设、产业发展、大型建设项目对发展空间进行相互争夺。长期以来重行业发展规划、轻空间管制规划,而行业规划的核心又是重大建设项目的安排,就项目论项目,往往容易忽视对区域土地承载力的评价和土地利用布局的区域统筹,使部分建设用地单元在一种非充分利用的条件下扩展,造成一些建设用地无谓的内耗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给土地资源保护等带来了巨大的障碍或浪费。

2、相关专业、专项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协调衔接不够

在实际工作中,相关规划的关系并未理顺,导致各种产业发展、城镇建设、基础设施、生态退耕等相关规划在土地利用上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衔接不够,严重影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土地利用的整体控制作用。

3、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重指标而轻分区管制

我国首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注重于规划指标的平衡,最终变成各用地部门规划的拼盘。既不能体现国家的宏观调控目标,又做不到对微观土地利用的合理控制,实施的效果不甚理想。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没有充分考虑到市场经济对土地利用的作用,以无所不包的总量控制指标为基本内容,其基本出发点仍然是试图用单一的控制指标作为计划手段包揽全部土地利用的宏观管理,土地利用规划依然被视作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的具体化,使得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最后变成了控制指标的层层分解。

4、统筹区域的管控措施不够细致

强调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统筹区域上的特性,就是要强化规划指标和措施分解到具体的地域空间,这样才能使得规划指标和措施可操作、可核查、可追究。但是,相关规划中关于统筹区域的管控措施,大都只落实到县、乡镇一级的行政区范围上,还没有精确地落实到具体地域空间上,管控目标一般也是非量化的,这样必然使得总量上的管控指标最终难以实现,规划内容可操作性不强。

二、统筹区域土地利用的管控原则

统筹区域土地利用是各级政府依法对下级政府行使土地管理行政职能的一种手段。目的在于科学地开发、利用、保护、整合有限的土地资源,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为实现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创造良好的用地条件。统筹区域土地利用应采取以下管控原则:

1.在充分考虑各区域对各类土地需求的前提下,体现调控指标对各类用地计划性供给的特性,体现以供给引导、制约需求的特性。

2.将耕地资源的保护放在首要位置,坚持耕地占用与开发、复垦、整理相挂钩,尽可能避免耕地总量的减少。

3.充分考虑各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和土地利用现状,考虑土地利用的延续性和不可逆性。

4.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统一、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统一。

5.与区域内“十二五”总体规划纲要及2020年远景目标相配合,体现其空间战略布局的思路和要求。

三、重视区域土地利用的薄弱环节

目前各级政府为了经济建设的需要,对辖区内建设区域的规划都比较重视,而对于农田保护区和生态保护区,地方政府无论从专项规划还是资金投入上都不太重视,是统筹区域土地利用的薄弱环节。

1、农田保护区

农田保护区域是保护耕地资源和未来发展的安全保证区域。因此,根据区域的特点要发展都市农业、现代生态农业、休闲旅游农业,培育地方特色农产品和园艺农业。该区域的基本要求是:(1)区内土地主要用于基本农田,耕地比例不断提高,不得擅自转变用途;(2)划定的基本农田的规模和质量在规划期内保持不变。

农田保护区域应遵循以下管控措施:(1)严格控制建设用地,不允许在区内进行镇、村、开发区、工业小区建设;(2)不得安排新建非农建设项目;(3)能源、交通、水利等重点建设尽可能避开本区,特殊情况需占用区内耕地的,应尽量少占地且对周围环境影响甚微;(4)现有其他各类非农建筑物、构筑物不得改建或扩建,并鼓励其搬迁;(5)废弃拆迁建筑物、构筑物所占用土地应及时复垦;(6)增加土地开发复垦整理资金投入。

2、生态保护区

区域内的原生态山林,湖泊、河流等水资源及周边保护范围是重要的生态保护区。该区域作为应主要的生态腹地、生态建设区和应急水源地,是必须进行保护的生态单元,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该区域土地利用必须认真贯彻执行《自然保护区条例》、《自然保护区土地管理办法》、《环境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并遵照以下管控措施:(1)禁止在区内进行挖沙、取土、破坏自然地貌的活动;(2)在不破坏自然资源的前提下,允许从事现状用地的生态旅游业;(3)不允许在区内及保护地带进行污染、破坏或者危害区内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建设。

四、统筹区域土地利用的建议

1、根据“三集中一调整”的原则,在建设用地相对集中的同时,基本农田也应相对集中;以有利于保护、有利于耕作和提高基本农田质量为目标,适当打破行政界线,不搞保护任务平均分配,合理确定基本农田重点保护片区的范围、质量和总规模。

2、各项规划指标均应落实到片区一级,每个片区均属于地域分区而不属于功能分区;每个片区具体范围均应以地理空间坐标形式具体界定下来,不受行政区划调整的影响,同时建立相应的电子地籍档案;每个片区的规划指标中还应包括资源密度、经济密度的指标,使得有关管理部门今后在按此规划批地时有据可依。

3、尽快建立土地利用地理信息动态系统,动态化地反映土地利用的变更情况。地理信息系统将为包括政府职能部门、社会公众、土地需求方或使用方、新闻媒体等在内的各方建立起一个高效的监督、监管、沟通和参与的平台;使土地管理部门能够实时跟踪、掌控各区域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适时进行管理和调控,从根本上改进土地利用监管的水平,提高管理效率。

自然保护地总结篇7

关键词:大青沟部级自然保护区;樟子松;人工林;健康经营

中图分类号:S750文献标识码:aDoi编号:10.14025/ki.jlny.2016.07.057

大青沟部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西南部,科尔沁沙地南缘。南与辽宁省彰武县接壤,西与库伦旗毗邻。地理坐标为北纬42°43′40″~42°49′18″,东经122°7′25″~122°15′42″。1952年建立护林站,1958年改造为国营林场,1980年由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建立大青沟自然保护区(省级),1988年由国务院批准建立大青沟珍贵阔叶林保护区(部级)。保护区总面积8183公顷,其中核心区1322.4公顷,占16.16%;缓冲区2082.2公顷,占25.45%;实验区4778.4公顷,占58.39%。保护区主要以科尔沁沙地原生森林生态系统和天然珍贵阔叶林为保护对象。

1樟子松人工林现状

保护区总面积8183公顷,林业用地面积8137.8公顷,占总面积的99.45%。有林地面积7183.7公顷,占总面积的87.8%,其中,天然林5010.5公顷,人工林2173.2公顷。人工林主要以樟子松为主,主要分布在实验区内,其中,樟子松纯林面积为964.8公顷,樟子松混交林面积为781公顷,混交林多以块状混交为主。樟子松人工林初植密度过大,郁闭度高,群落结构单一,林内通风透光及卫生条件差,林木生长缓慢,病虫害严重,部分林分出现枯黄、枯死及衰退现象。

2存在的问题

2.1林分质量低,生态系统脆弱

大青沟部级自然保护区内大部分樟子松人工林于上世纪80年代栽植,由于当时国家及自治区没有相关的造林技术规程,林场也没有制定科学合理的营造林规划设计,而且土壤主要以风沙土为主,有机质含量低,难以满足林木的生长需求。据调查,大青沟部级自然保护区樟子松平均单位面积蓄积量为38.49立方米/公顷,个别林分蓄积量还不到25立方米/公顷,林分质量低,综合效益差。再加上自然保护区严禁采伐及后期经营管理过程中没有及时采取间伐、修枝等抚育措施,造成林分过密,郁闭度过高,林内光照减少,温度低,不利于林下植被的生长发育,物种多样性降低;也不利于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和繁衍,土壤微生物活性下降,枯落物难于分解,导致生物循环失衡[1];致使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多功能性降低。

2.2林分早衰现象明显,病虫害较严重

由于沙地本身的有机质含量低,地力条件差,部分林地地力下降趋势明显,林木生长势较弱[2];再加上地下水位下降和近几年的连续干旱,树体衰弱,病虫害发生较为严重;以及经营密度过大、抚育管理滞后等因素,出现大面积樟子松人工林枯黄、枯死、衰退现象。根据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的调查结果,大青沟部级自然保护区樟子松枯死现象,诊断为樟子松衰退病与松沫蝉和松枯梢病共同为害的结果,樟子松人工林出现针叶枯黄的有500多公顷,枯死的达30多公顷。

2.3缺少必要的资金投入和森林经营措施

大青沟部级自然保护区樟子松人工林枯梢、枯死、发生病虫害面积达500多公顷,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清理这些枯死、感病的树木,改善林间环境、减少病虫源,很有可能加剧病虫害的蔓延。大青沟部级自然保护区现有人工林面积为2173.2公顷,每年修枝、林下枯落物清理等抚育管理措施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根据当地经济技术指标,对枯死、密度大、发生病虫害的500多公顷樟子松进行卫生伐、生态疏伐、修枝及抚育等工作需要资金大约200多万元,而大青沟部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人力和物力、财力有限,无法满足需要。

3健康经营措施

3.1调整林分结构,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

根据林分结构、立地条件及受病虫害等实际情况,制定森林经营管理方案。根据经营方案对发生病虫害较严重、枯死木较多、林内卫生状况较差的林分进行卫生伐;对林分密度大、林木生长缓慢的林分采取生态疏伐、修枝等必要的措施[3]。进行生态疏伐的同时进行浇水、施肥、松土等抚育管理措施。通过调整林分密度和改善地力条件,为林下植被和保留的樟子松提供充足的生长空间和生长所需养分,形成人工林和天然林(草)的混交;提高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稳定性,形成符合本地区的健康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

3.2加强经营管理和有害生物监测与防治

加强林地的管护和抚育管理工作,科学合理地进行修枝、间伐等营林措施,改善林木的水分、养分等条件,避免或减缓潜在的病害,促进林木健康成长。健全有害生物防治机构,配备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防治专业人员和相关仪器设备,积极开展病虫害监测工作,根据监测结果及时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

3.3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

市、旗等地方财政加大对大青沟部级自然保护区的日常建设和管理经费的投入。申请中央财政对保护区的建设补助,上级林业主管部门逐步增加对保护区防火、病虫害防治等相关费用的投入和管理力度等措施。增加各项经费的同时把保护区人工林抚育纳入到中央财政森林抚育补贴试点项目中,确保保护区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

大青沟部级自然保护区是科尔沁沙地森林生态系统保存最完整的地区,是生态保护的重点区域,也是科尔沁沙地生态系统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保护区樟子松人工主要分布在实验区内,起着保护沟内核心区的重要作用。实施健康、合理、科学的经营措施,可优化林分结构,改善林木生长,促进林木生长发育,有效改善樟子松人工林的生态环境,保护、提高核心区现存珍稀动植物的生境,确保保护区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发挥。

参考文献

[1]陈礼清,赵安玖,陈正清,万云.人工林地力衰退现状及防治对策[J].林业调查规划,2003,(01):9-12.

[2]赵国军,曹文生,高辑,孙海红,张日升.西北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合理经营对策[J].防护林科技,2011,(03):44-45.

自然保护地总结篇8

[论文摘要]根据黄河三角洲地区所具有的植物区系成分简单,植物种类少,以及稳定性差,植物区系年轻等特点,提出了具体的保护对策。

黄河三角洲部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黄河入海口两侧新淤地带,总面积为15.3万hm2。保护区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1.9℃,无霜期210天,年平均降水量592.2mm,是东北亚内陆和环西太平洋鸟类迁徙的重要“中转站、越冬栖息和繁殖地”,是全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自然保护区。

黄河三角洲部级自然保护区内共有各种野生动物1524种,其中,海洋性水生动物418种,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海洋兽类有5种;淡水鱼类108种,属国家重点保护的有3种;鸟类265种,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7种,二级重点保护的有33种;世界上存量极少的稀有鸟类黑嘴鸥,自然保护区内有较多分布,特别是天鹅、鹤类、海鸥、野鸭总是成群结队,另有狐狸、野兔、獾等在区内出没。

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自然分布的高等植物共计43科,123属,193种,以被子植物为主,分布有属于国家二级保护的濒危植物野大豆。保护区内的植被包括天然苇荡32772hm2,天然草场18143hm2,天然实生树林675hm2,天然柽柳灌木林8126hm2,人工刺槐林5603hm2。

一、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特点

(一)植物区系成分简单,植物种类少

在1530km2的自然保护区内,自然分布的高等植物只有43科、123属、193种,说明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成分简单,种类少。保护区成陆时间短、地下水位高、土壤含盐量高,风暴潮等自然灾害都是影响该区植物生长与分布的重要因素。

(二)黄河三角洲稳定性差,植物区系的年轻性特点明显

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是一个新生的湿地生态系统,黄河携带的大量泥沙不断淤积使得黄河口地区的陆地面积不断向海淤进,淤积物中所携带的养分加上适宜的环境条件,不断地为自然保护区的植物资源由陆地向海岸方向发展创造良好条件,植物群落的产生、发展和演替比较频繁。

(三)木本植物种类贫乏

自然保护区内自然分布的植物中以草本植物为主,木本植物只有草麻黄、柳、杞柳、柽柳、单叶蔓荆等少数几种;另外分布有人工种植的杨树,榆树,白腊树、刺槐与各种果树等。

黄河三角洲植物群落的生活型以萆本植物为主,草本植物共计151种,占该地区植总数的88.30%,种类组成上处于绝对优势。灌木和半灌木主要是指杞柳、麻黄、二色胡枝子、达乌里胡枝子、小果白刺、柽柳、枸杞等。

(四)湿地发达,以水生湿生植物为主的广布种和世界种比例较高

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作为中国暖温带最年轻、最广阔、保存最完整、面积最大的以保护黄河口新生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鸟类为主体的湿地类型保护区,这与保护区内大面积的水生生态环境和相应的水生植被条件密切相关。自然保护区内湿生、水生物种类半富,有芦苇、泽泻,水莎草等92种,占保护区总种数的47.7%。草本植物中以盐地碱蓬、芦苇、荻为主,构成了自然保护区的草本层。保护区内的水生植被包括沉水水生植被、浮水水生植被和挺水水生植被三个植被型。

(五)旱生和中旱生植物种类多,与干旱区有密切的区系交流

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内,植物的水生生态类型组成成分较复杂,水生、湿生、湿中生、中生、旱中生、中旱生和旱生的植物种类均有分布,体现了保护区内自然环境条件,特别是水生生态条件的多样性,为各种生态类型的植物提供了必要的生存条件。

(六)广布种和世界种比例较高,说明杂草植被和湿地发达

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内植物的区系地理成分,世界种24种,泛北极种(北温带)如碱蓬,古北极种(欧亚大陆温带)如枸杞,东古北极种(亚洲温带)如草木樨。广布寒温带种共计45种,5种达乌里蒙古种;3种古地中海种;3种哈萨克斯坦蒙古种;榆和蒙古鸦葱2种洲中部种;1种黑海哈萨克斯坦蒙古种。上述5类中草原种共有14种,占总数的8.19%。东亚类型种数目较多,共有31种,占18.13%,其中世界种和广布的温带成分占优势,共计69种,占总数的40.36%。

从生活型来看主要是草本植物,木本植物较少,这也反映出保护区内地面植被相对单一,容易受到自然条件和人为因素的干扰。泛热带种也有少量分布,这表明三角洲地区的植物区系还在一定程度上留有热带地区的印迹。

(七)广泛分布于干旱区的植物在保护区中占有相当比例,充分体现了黄河的廊道作用

干旱区植物在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内有一定数量的分布,其中的一些植物种在我国的干旱地区分布广泛,如羊草在内蒙古的一些地区是草原群落的主要建群种,这进一步反映了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内生态系统类型的多样性,为丰富和繁荣该地区的动物、植物以及微生物资源提供了有利条件。

(八)保护区内有些植物与内蒙古共有

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内植物区系的植物种中,与内蒙古植物区系所共有种类128种,只有49种内蒙古缺少,共有种数占黄河三角洲总植物种数的75%。新生代以来,古地中海逐渐消失,亚洲内陆自西向东气候干旱化,加之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致使干早化加剧和扩大,西部地中海区中亚草原成分(包括内蒙古植物区系成分)沿黄河侵入山东,并且分布区逐渐扩大,这样内蒙古的植物区系成分丰富了山东省以及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的植物区系。

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对策

黄河三角洲是在特定的地理条件下形成的河口湿地生态系统,有调节水分循环和维持湿地动植物栖息地的功能,该系统内群落演替活跃,生境极易遭到破坏,抗干扰能力弱,系统对外界变化的适应能力差,而调节、恢复能力又差,人类的不合理开发利用会使生态系统发生退化,因而,在开发三角洲自然资源的同时,必须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尽量减少对生境的破坏,保护生物多样性。

(一)重点保护稀有和濒危物种

在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内已知的265种鸟类当中,属于国家Ⅰ级重点保护的有7种,属于国家Ⅱ级保护的有33种,属于《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所列保护鸟类有7种,属于附录Ⅱ所列保护鸟类有26种,属于附录Ⅲ所列保护鸟类有7种,属于《中日保护候乌及其栖息环境的协定》中的保护鸟类有152种,属于《中澳保护候鸟及其栖息环境的协定》中的保护鸟类有151种,对这些珍稀物种要重点保护。

(二)积极建立信息网络,加强国际合作

建立信息管理中心和监测网络,提供保护区生物物种及生态环境的动态变化信息,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数据库,正确预测生物多样性的变化趋势,及时科学有效地确定保护对象。加强国内及国际间的合作,开展各种形式的生物多样性研究,争取从国际上引进资金和技术,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发展。

自然保护地总结篇9

我国土地利用长期以来突出强调人类空间利用属性和食物生产属性的价值取向,而对于土地支撑自然生态系统和维持人工生态系统的重要基础作用重视不足。这突出体现在目前试行的土地分类系统中没有生态用地这一类别,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也没有将自然生态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内容。相反,我国土地分类中将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河湖、草地、湿地、苔原、荒漠、冰川及永久积雪等土地列入“未利用地”,造成这些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系统正在共同使用、具有宝贵生态价值的生态用地,被人为转变成农用地或建设用地。对土地利用自然生态价值属性的忽视造成的价值偏差和宏观管理的误区,相当程度上加剧了自然生态系统持续萎缩和退化。

人与自然生态系统上的冲突引发的环境及社会问题,究其根源还是由于人类社会的扩张占据了太多的生态空间,引起自然生态系统的衰退和恶化;加之人工生态系统比较单一、脆弱、不够稳定,对环境恶化的抵抗能力较低。因此,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理念不断增强、生态建设对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持续增强的今天,生态用地的保护问题已经凸现出来。

“十一五”规划中指出,要“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认真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突出的环境问题”。人们需要充分认识水体、湿地、野生动植物等自然生态资源对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多样性的重要意义,充分认识自然生态系统对人工生态系统的支撑和保障作用,充分认识生态用地的规划和保护是保护自然生态的最重要、最根本的途径。同时还要高度重视保护林地、草地等各类其他用地的生态服务功能,坚持土地利用管理与自然生态保护相结合、相协调。

因此,将自然生态保护纳入国土资源宏观调控范畴,作为各级政府及其国土资源部门职责之一,结合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明确生态用地的地位,可以有效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用地的具体内涵

“生态用地”最早由石元春院士于2001年考察宁夏回族自治区时首先提出,石玉林院士在中国工程院咨询项目《西北地区水资源配置与生态环境保护》报告中对生态用地概念进一步加以阐述。其基本理念是将生态用地作为干旱区防治和减缓土地荒漠化扩展的“缓冲剂”,以达到保护和稳定区域生态系统的目标。生态用地在西北干旱区属于主体生态系统(人工绿洲)的辅助系统,通过维持或改善自身生态环境质量,进而能对主体生态系统(人工绿洲)起到支撑和保育作用,最终达到增加整个区域生态系统生产力的目标。后来有学者主张用“生态用地”这一名称和概念来取代“未利用土地”,并且将全国土地利用划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生态用地。

生态用地的内涵包括:(1)生态用地以自然生态保护为主要目的,与侧重支撑人类生态系统用地类型的建设用地、农用地(包括耕地、牧草地、林地等)相对应。其用途侧重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及其功能发挥,尽量避免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和破坏。(2)生态用地的范围应当包括各类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用地、自然和人工水系以及各类湿地、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用地、自然保护区等。现行“全国土地分类(试行)”中的一级类“未利用地”所列的各类土地应当整体列入生态用地范畴。(3)生态用地应当为自然生态系统的修复与弥合创造条件,最终恢复并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多样和健康稳定。(4)生态用地的安排对于人类需求来说,侧重点在于保证人类社会生态安全,满足人类整体生存需要前提下生活质量的提高、可持续性的保障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

近年来,学者们已经意识到我国土地利用生态保护内容的不足,提出要以生态、社会、经济的综合协调为目标,倡导土地利用的“绿色规划”;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强调了生态环境规划目标的重要性;指出目前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生态用地规划的重要性;注意到战略目标“有量无质”的单一耕地总量控制造成公众利益价值取向偏差;指出在生态地质条件脆弱、干旱少雨多大风的我国“三北”地区,保护具有较强生态服务功能、作为生态屏障的林地和草地比保护概念上的耕地更为重要,应提倡对林地、草地和耕地的综合保护。

总体上看,由于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侵占以及干扰广度和强度的增加,我国的生态环境已经呈现出南部自然生态大面积消失、东北部水土流失和自然生态严重退化、北部和西北部自然生态系统濒于崩溃、沙漠化快速发展的局面。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增加生态用地规划内容,已刻不容缓。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生态用地和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用地进行总体平衡和妥善安排,促进节约集约用地,在满足人类社会对土地资源基本需要的同时,为自然生态保护提供保障。

在规划编制中增加生态用地安排

为引导土地利用结构合理化,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各级规划编制中增加生态用地的规划安排是当务之急。在具体操作上建议考虑以下几点:

(1)对生态用地的安排给予高度重视,确定自然生态用地和土地利用生态保护类型控制指标,保证生态用地的数量和质量。在编制和修订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充分考虑生态保护和建设的需要,明确自然生态用地的指标控制量以及其他土地利用类型生态保护控制指标。保护耕地是为了保障吃饭问题,而保护生态用地及其他用地的生态质量是为了保障长远生存与发展。因此,在当前一段时期应把保持一定数量的自然生态用地、给予生态用地较高的保护力度、强化其他类型土地生态服务功能的保护与建设,作为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的一项基本原则。要保证生态用地与农用地、建设用地三者的份额基本平衡,使各类生态系统用地均能得到保证。

(2)实事求是地确定生态用地,根据自然生态实际情况确定对生态用地的保护与建设指标。相关部门要密切沟通,根据各地自然生态特点和保护的需要,结合生态功能区的划分,在土地利用规划中具体明确生态用地的类型、数量、区划位置、相互关联或展布关系,并确定相应的准入标准和人工生态系统建设规模控制指标,以便于根据实际情况对自然生态系统给予切实有效的保护。

(3)确定土地利用方式、利用程度及生态环境保护标准,合理规划和保护其他用地的生态服务功能。应对其他用地的水、土、热、风等生态环境因子进行科学分析和综合论证,在此基础上,确定相应的林、草、种植等利用方式。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区,广阔的原生天然草原植被不但能有效保护地表土层,具有宝贵的生态价值,而且是草原经济与文化的基本载体,对该区域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北方游牧民传统的草原利用方式在生态保护方面的独到做法和丰富经验仍然值得深入发掘、借鉴和发扬。因此,在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区,应当实事求是地将耕地保护政策调整为草原保护政策,防止以耕地保护为借口的短期行为对自然生态造成的破坏,严格限制耕地数量和耕作方式。

自然保护地总结篇10

韩城市地处黄河西岸,长期以来,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是国家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经过多年的努力,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了成效,但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需求还有较大差距,生物多样性保护状况依然严峻。

1、生物多样性面临形势

1.1水土流失仍然比较严重

近年来,通过天然林资源保护、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生态工程的实施,区域生态植被有所恢复,但水土流失等情况依然存在。特别是中部浅山沟壑区掠夺性开采造成的人为水土流失强度偏大。

1.2森林资源质量不高、分布不匀

韩城市森林资源的地理分布不平衡,集中分布在西北部的雷寺庄、薛峰、芝源三大林场及桑树坪、西庄、板桥、芝阳四个镇,约占全市林地面积的71.0%,林地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西北多,东南少。

1.3经济建设快速发展对林地保护利用的压力增大

韩城市西北部山区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石灰石、铝铁矿、粘土、大理岩、白云岩,少量铜矿、银矿和稀有金属矿。其中煤炭资源总储量103亿吨,煤层气储量2080亿立方米,矿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矛盾较为突出。

1.4农田生态质量下降

一是农业面源污染严重,特别是大量使用地膜,造成土壤白色污染,影响了土壤结构;二是由于开采及冶炼企业排放废渣、废水,导致局部土壤重金属污染;三是长期使用农药处理土壤和喷施作物,造成土壤农药污染;四是由于大多数农户连续多年采用旋耕机翻松土壤,造成土壤耕层变浅;五是由于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引起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降低。

1.5城市人居生态环境不容乐观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韩城市城镇化率达到38.4%,城市人口快速膨胀,各种自然资源过度消耗,水资源短缺不断加剧,给城市生态和人居环境带来了严峻的考验。

1.6生态监测评估预警能力薄弱

全市生态监测评估、预报预警体系不健全,难以及时了解和掌握生态健康与生态安全状况,无法做到事前防范,准确预测预报防灾减灾能力较低。

1.7工矿业发达区域人居环境相对恶劣

近年来随着东部人口密集区域工矿企业不断增多,导致较为严重的环境污、空气污染和水污染,人居环境较差。

1.8自然保护区建设滞后

由于自然保o区经济来源不稳、地域偏僻、工作和生活条件艰苦、社会地位不高,从事自然保护区工作的领导面临的工作难度大而缺乏信心,基层工作人员因工作条件差、待遇低而缺乏工作积极性。这种状况使得自然保护区的发展滞后。

2、环境因子动态变化分析

2.1自然保护区建设

2001年韩城市设立了第一个自然保护区“陕西韩城黄龙山褐马鸡省级自然保护区”。截至目前共建有2个自然保护区,包括湿地、野生动物2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面积48376公顷,占韩城市国土总面积的29.8%。详见表1.

目前韩城市自然韩城市建设起步较晚,机构不够健全,百废待兴,各项工作正在积极准备阶段,同时由于体制的限制,许多保护工作很难实质性开展。

2.2各项林业工程

韩城市是国家“三北”防护林建设和重点流域治理区。1999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封山育林、防护林建设等工程以来,共完成各类造林15万亩,林木覆盖率已由1998年的35.2%提高到45.1%。

通过各项林业工程的实施,韩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野生动物种群数量逐年增加。

2.3水土流失控制

1999年以来,韩城市先后实施了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项目、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项目等重大项目,综合治理小流域12条,生态自然修复54.65平方公里,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62.05平方公里,每年减少土壤侵蚀量7.5万吨。

2.4生态环境状况的改善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措施,积极改善生态环境。一是优化产业布局与结构,坚决遏制焦化、化工、水泥等产能过剩行业盲目扩张。二是规范城市中心区规划布局,将城市人口规模、资源环境条件等纳入城市总规审查,严格控制楼层高度和建筑密度,形成了了有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的城市和区域空间格局。三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展现出新的面貌。

3、小结

(1)从受到的威胁方面来看,不利因素依然存在,尤其是煤炭开采对采区地下水和河道基流产生严重影响,进而局部影响到地表植被的生长等不利情况尚需继续监测、及时治理。

(2)国家和重点工程建设,如蒙华铁路等,可能是局部生态环境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