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演练总结简短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02:31

地震演练总结简短篇1

幼儿园防震演练心得体会范文2021

为了使幼儿园教职工和全体幼儿了解地震发生时的应急避震知识,掌握应对地震发生时采取的防护措施和方法,限度地降低地震带来的损失,从而提高大家紧急避险、自救自护和应变的能力。20xx年6月30日,我园全体教职工和幼儿进行了“防震安全演练”活动。

1、全体师生听到第一次报警信号后,教师迅速指挥幼儿蹲在三角区(例如:课桌下、墙角边)就地避震。教师喊:“注意,地震!”,幼儿迅速做好避震准备。紧接着教师喊:“蹲下,别动!”,在活动室的幼儿迅速蹲在课桌下、墙角边,用双手护住头部。

2、(大约2分钟过后)听到第二次号令,指挥人说:为防止余震,请老师们带领孩子们紧急疏散,教师喊:“排队,准备撤!"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排队撤离到操场。

3、教师喊:“开始撤!”,幼儿在教师带领下安全而有序地撤离。班级三位工作人员分别在小朋友队伍的一前一中一后,手护住头,手扶楼梯的栏杆,不吵不闹,紧张而有序的一个接一个,按照自己班的疏散路线有秩序地撤离到操场,后面走的工作人员负责检查活动室、睡房、洗手间、区域等。

撤到操场后,各班派一名老师马上清点好孩子人数,在最快时间内将班级人数报告给总负责人罗园长。

所有班级报完后,罗园长给我们全体教职工和幼儿对整个过程进行了总结。①就地避震时,要注意保护好头部和眼睛,以免被桌椅碰伤。②撤离的总体要求是“安全、有序、快速”首先要保证“安全、有序”。幼儿在撤离过程中,特别在楼梯口,不准相互推、拉、挤。③整个演练过程应保持紧张、严肃,不准喧哗。不过本次演习中,大家得到了锻炼,取得了经验,演练活动比较成功。我们以后应多加强演习,多提高大大家紧急避险、自救自护和应变的能力。

幼儿园防震演练心得体会范文2021

幼儿园是人群相对密集,事故易发地点,为了培养幼儿逃生自救技能,确保幼儿生命安全,我园制订了防震应急疏散演练方案”,并在近日举行了防震演练。

一、领导重视,演练活动组织到位。

为了确保演练活动落到实处,我园召开了应急演练会议,部署演练工作。会上,学校领导要求全体成员首先从思想上要引起重视,增强安全意识,在幼儿中进行安全意识教育,抓住这次演练机会,提高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学校领导还着重强调,对于这样的大规模的活动,一定要注意安全,保障措施一定要到位,各年级要层层落实,以确保这次演练活动顺利进行。

二、筹划缜密,演练方案安全可行。

在方案中就演练的时间、地点、内容、对象都作了具体的说明。要求班主任教育学生,听到园长的宣布后,全园师生必须服从指挥,听从命令,立即快速、安全进行疏散,;不得拥挤、推搡,不得重返教室,更不得喧哗、开玩笑;如发现有人摔倒,应将其扶起,帮助一起逃离危险地。要求各小组按照各自的职责,到达规定的位置,完成各自的任务。

三、师生参与,演练效果呈现良好。

在演练期间,校园铃声长鸣,演习活动开始。当信号发出后,全校学生在老师的指挥下,快速有序地向操场疏散,由班主任紧急集中清点人数向校长汇报,校长对演习活动进行简要总结。校长宣布演练活动结束,请各班有秩序地回到教室,要求班主任就本班参加这次演练活动立即进行分析、小结。

各校的演练过程井然有序,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本次活动全园师生参加,幼儿从教室撤离到校园操场,演练按预案进行,整个演练过程既紧张、激烈,又有条不紊。这次演练活动是对我园《应急疏散演练方案》的一次检验,不仅再次落实了学校应付突发事件的防范措施,而且也提高了我园实际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更进一步增强师生对突发事故的应急能力,真正掌握在危险中迅速逃生、自救、互救的基本方法,整个演练活动达到了预期目标。

幼儿园防震演练心得体会范文2021

为了进一步普及防震减灾知识,使全园师生掌握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熟悉震后我园紧急疏散的程序和线路,确保在地震来临时,我园地震应急工作能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全园师生的生命安全,特别是减少不必要的非震伤害。同时通过演练活动培养幼儿听从指挥、团结互助的品德,提高突发公共事件下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使全园师生牢固掌握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和熟悉震后紧急疏散的程序和线路,6月11日,我园组织全园教工和幼儿进行了一次地震应急疏散演练。

演练前一周,各班级组织幼儿学习了防震知识和练习疏散避震动作,组织全园各班幼儿观看了学生安全防护与自护教育趣味情景互动教学片《地震自救》,同时幼儿园还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了《xx县幼儿园地震应急预案》、《xx县幼儿园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方案》,要求全体教职工要提高认识、明确责任,演练前各班教师要加强对幼儿进行有关地震知识和演练安全知识的教育,演练时所有教职工要认真履行职责,做好安全导护工作,演练前一天,还组织全体幼儿练习队列,确保演练活动安全、顺利地开展。

随着第一次电铃响起,防震疏散演练拉开了序幕,首先各班老师再一次向幼儿说明演练程序和演练要求,“地震警报”信号(三声短促电铃声)过后,各班级老师立即告知幼儿“地震了,不要慌”,并指挥幼儿紧急避险(指导幼儿双手护头,蹲在课桌下、床下或教室承重墙角落等)。1分钟后,随着紧急疏散的信号(一声长哨)响起,各班老师组织幼儿按预定的疏散路线迅速有序地撤离到体育场安全地带,各班级立即清点人数并逐级汇报。全园500多名师生仅用时4分45秒就全部撤离到体育场正中间安全地带。

地震演练总结简短篇2

一、面对严峻的地震形势,加强监测预报基础建设

2009年,呼市--包头--晋冀蒙交界地区被列为全区地震值得注意地区,存在发生5-6级地震的可能。面对这种形势,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我市及周边地区震情的发展,紧紧围绕震情部署和开展工作,有力地推动促进了我市地震监测预报体系的建设和发展。

(一)坚持数据报送与震情会商制度

按照自治区地震局要求,我们对所有的手段都要进行网上报送。每周一、四报日均值,每月报送逐时值月报,确保资料的连续可靠。根据震情形势要求,增加了各种监测手段的观测次数,加大了群测群防的工作力度,加强了对宏观测报网点的管理。

在震情会商方面,我们充分利用现有测震预报台网开展测震预报工作,坚持24小时震情值班;坚持周会商、月会商震情分析制度,按时提交年中、年度地震会商报告,并在年度会商报告的评比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监测预报水平逐步提高。

(二)切实做好短临跟踪工作,认真做好异常的落实分析

根据自治区短临跟踪工作的精神,由我局牵头、乌兰察布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地震局、呼和浩特、宝昌、集宁、清水河、包头、东胜、百灵庙、和林格尔地震台组成晋冀蒙交界区短临跟踪组,并共同制定了呼和浩特——晋冀蒙联防协作区地震短临跟踪实施方案。在短临预报决策过程中,及时掌握地震活动图像的细微变化,发现、落实、收集和分析各类地震前兆信息。充分利用现代化通讯工具,加强信息交流。在短临跟踪期间,实行各种异常监视责任制,宏观现象定时报送制,必要时派人到现场核实,将核实意见迅速上报自治区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10月底,由我区牵头组织召开了内蒙古中部盟市、地区短临跟踪会商会,对近个时期短临跟踪情况进行了分析会商,确定了下阶段工作任务和目标。

在短临跟踪期间,实行各种异常监视责任制,宏观现象定时报送制,必要时派人到现场核实,将核实意见迅速上报自治区地震局。一年来,我局对2009年8月18日玉泉区小黑河镇大库伦村鱼池半个月出现鱼类大量死亡的现象及时的进行了调查、核实,并迅速形成报告上报自治区地震局。做到了异常一起,核实一起,决不遗漏任何一点有预报价值的地震前兆信息。

二、坚持走综合防御的道路,推动防震减灾工作的进展

地震综合防御工作是一项涉及全社会的系统工程,今年我局按照自治区地震局的工作部署,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做了大量的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综合防御工作的进程。

(一)完善地震应急预案,提高快速救灾反应能力

为了保证我市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地震应急工作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的减轻地震灾害损失。我们按照市政府的要求,明确了根椐破坏性地震的不同等级采取的相应措施,增加了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2009年重点做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依椐《呼和浩特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呼和浩特市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内蒙古自治区地震应急预案》,并参考其他一些地区的地震应急预案,重新修订了《呼和浩特市地震应

急预案》,各旗县区、各相关部门和单位也重新修订了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地震应急预案,从而将地震应急工作纳入到全区和全市应急联动反应体系中。二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地震局和自治区地震局对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及加强市县地震应急救援工作的指示和意见,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了近期和长远目标以及具体实施计划。三是对地震应急设备进行了检修和相应的软件升级,从而为震后地震应急、震后应急救援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为市政府履行地震应急指挥职能提供基本保障。

(二)地震应急紧急救援队的培训情况

一支功能全面的救援队应当具有合理的结构和一定的人数。不同的职能对于救援队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

日常培训是衡量救援队伍及队员综合能力行之有效的办法。今年我们对3支自愿者救援队进行了培训,近100名自愿者队员参加了自治区地震应急演练。通过培训和参加地震应急演练,明确自己的职责,提高了队员们对地震应急的认识和能力。

(三)“三网一员”的建设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地震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三网一员建设的通知》(内震防[2006]237号)文件要求,我们紧密结合乡镇机构改革,重新登记并完善了地震“三网”(灾情速报网、地震宏观测报网、地震知识宣传网)建设,进一步明确了工作职责,对全市范围内“三网”人员全部进行了业务培训,使他们尽快掌握从观测到信息上报各个环节的工作。同时,采取市县两级政府配套补贴的办法,落实了“三网”人员每人每月100元的交通、通讯费。全市九个旗县区都有各自的宏观点,极大的增强了我市地震宏观前兆观测网点的密度,将为我市地震预报提供有力保障。

通过一系列的建设,呼市灾情速报网络基本建成,一旦呼市有重大灾情发生,地震灾情报告通过灾情速报网络,以相应的辅助手段在最快的时间内形成,各应急部门也将做出最快、最科学的应急反应。

(四)启动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工程

实施地震工程防御是政府管理社会的一项重要职责,也是防震减灾工作的重点内容。去年,我市农村民居抗震设防工作开始启动,通过采取市县两级政府配套补贴的办法,旗县区各选择10户示范户,开展民居抗震设防示范,并制定了农村民居建设抗震设防标准和宣传图册。今年,我局会同有关部门进行验收,达到了预期的示范作用。

(五)进驻审批服务大厅,规范审批行为

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呼和浩特市地震局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内蒙古自治区防震减灾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要求,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积极开展行政执法监管和各类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审批,去年以来,抗震设防监管和审批已初见成效,迈出了可喜的步伐。今年初,正式以市政府文件下发了《呼和浩特市地震安全性评价和抗震设防要求管理办法》,将抗震设防要求正式纳入行政审批制度。与此同时,我们按照《呼和浩特市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方案》精神,积极配合市法制办、政务服务中心,认真清理地震局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和服务事项,依照“集中审批职能、集中审批事项、集中审批人员”的原则,积极筹备地震局进驻市政务服务中心,开展各类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审批工作。去年底,成立了呼和浩特市地震局审批办,并于今年元月8日正式进驻市政府政务服务中心开展行政审批工作。工作中,我们坚持“依法、公开、便民、高效”的原则,进一步简化审批程序,优化审批流程,实现了“一个窗口受理,一个

科室审核,一个领导审批,一个公章办结”的工作目标。通过今年的运行,截止到十一月十二日,审批窗口和行政执法检查共办理审批事项五十六项,办结五十四项,其余两项正在运行过程中,办结率为96.4%。在五十六审批事项中,两项为工业项目,两项为医院项目,二十二项为民用住宅项目,其余三十项为学校项目,为全面提高我市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能力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为了把国家“防震减灾、抗震设防”的重大意义和法律法规让相关部门窗口单位加深认识和理解,我们专门请自治区地震局行政执法总队总队长为政务服务中心全体工作人员举办了“防震减灾,抗震设防”法律法规知识讲座;为了各相关部门的协调与配合,我局还利用周末时间,与驻大厅的规划、城建、发改委、土地、消防、环保等部门窗口工作人员举办联谊会,交流工作,沟通感情;我们还将国家、自治区,市政府及市地震局有关防震减灾,搞好抗震设防,造福于民的各种政策法律资料、宣传资料分别赠送各窗口单位学习和了解。通过积极宣传和沟通,各相关部门窗口工作人员对防震减灾,加强抗震设防的重大意义有了新的认识并形成共识,大部分重大建设工程在进入规划、立项、审批过程中与地震局审批办进行及时反馈和沟通。

三、注重实效,加大防震减灾宣传工作力度

近年来,按照中国地震局、自治区地震局的总体部置,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的防震减灾宣传计划,工作重点放在防震减灾法制宣传上,努力提高各级党政机关干部的防震减灾意识。加强对党校、青少年、中小学生以及大中型企业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

我们利用全国科普日及地震纪念日向社会宣传防震减灾法规和知识。充分发挥部级防震减灾教育基地(地震台)的宣传阵地的作用,组织党政机关、学校、社区等单位的人员到基地参观学习。

今年,国务院确定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为切实做好首个“防灾减灾日”的科普宣传教育工作,促进全社会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提高群众自救互救能力。我们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几次大型的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和避震演练活动。一是通过媒体进行宣传,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强化防震减灾知识的普及和宣传,营造防震减灾工作的良好舆论氛围,在呼市电台(交通节目、连心桥节目现场直播)制作防震减灾法律法规及抗震设防等专题节目。二是按照“积极、慎重、科学、有效”的原则,在新华广场与红十字会、民政、卫生等部门联合举行“防灾减灾日”启动仪式,宣传、展示、地震救护演练。参与了新华广场全市防灾减灾及汶川地震一周年纪念日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展出展板、悬挂横幅、彩球等。参与自治区组织的防灾减灾活动宣传等。参加自治区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落成仪式。三是在全市范围内深入开展防震减灾宣传“进社区、进学校、进厂矿、进机关”活动,创新宣传形式,增加宣传广度,制作防震减灾专题片,普及防震知识和避震常识。我们利用校园人员集中,学生接受能力强的特点,在与自治区地震局、玉泉区政府、科技局在呼市第二十六中学联合举办全校大演练、宣传活动;参与和林县职业中学防震减灾宣传、现场演练活动。通过学校进行防震减灾宣传,既让学生掌握了避震应急技能,又通过学生宣传到社会和家庭,起到了“教育一个人,带动一群人”的作用。四是充分利用社会、团体进行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我们先后与气象、

民政等部门在市气象局大会议室举办“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仪式。与呼市消防支队在内蒙古党校举行地震现场救援、救护演练、宣传。与新城区政府、科技地震局联合在幸福小区举办“防震减灾”知识进社区活动。在芳汀花园社区举办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演练活动。与赛罕区政府、红十字会深入东古楼行政村举行防灾减灾进乡村活动,发放资料、展出展板、开展农村抗震设防知识及文化宣传等。通过以上宣传活动,使防震减灾科普知识逐步走进千家万户,扩大了宣传效果,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宣传效应。

四、存在的问题和2012年主要工作

虽然我市的防震减灾工作取得一定的成绩,防震减灾为社会稳定和经济建设服务的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与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对防震减灾工作的要求相比,全市在监测预报、震害防御和紧急救援三大体系建设上仍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防震减灾指挥技术系统和地震监测系统建设亟待加强;防震减灾工作仍未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资源、力量需要进一步整合;人民群众的安全意识仍较薄弱,自我防范、自救互救的能力需要提高;城市规划与城市抗震设防的结合还不够紧密,避震减灾方面尚有很多工作要做。要汲取唐山、汶川地震的经验教训,在做好抗震救灾的同时,实现救灾资金向灾前前移;地震应急尽管近几年来下大力气抓得很紧,做了许多工作,但仍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特别是局内部的应急预案、应急操作程序、现场工作方面尚有不少需要改进、完善的地方。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团结一致做好全市的防震减灾工作,为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首府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2012年主要工作如下:

(一)全力做好地震监测和群测群防工作,不断提高地震分析研究水平

1.管理维护好全市现有地震台站和监测网点,加强地震台网监测和日常运行管理,确保地震监测系统正常可靠运行。大力推进地震数字化观测新参数和地震速报新技术应用。加强短临跟踪,牢固树立“震情第一”观念,并严格数据报送、资料处理和震情会商制度,加强与周边地区兄弟地(市)的协作、联系,加强信息交流,实现观测数据共享。

2.群测群防工作在防震减灾,尤其是地震短临预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12年,我们要在现有地震灾情速报、宏观观测、地震知识宣传网的基础上,进一步向下发展延伸,并进行必要的专业培训和指导。

(二)完善、落实地震应急预案,全面提高应急能力

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并结合几次震例经验教训,进一步完善地震应急预案,经常检查预案的落实情况,加强培训工作,适时进行地震应急演习,针对演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修改应急预案。在地震来临时当机立断,保证做到职责分明,准备充分,工作有序,在第一时内作出快速反应,力求将地震可能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程度。

(三)深入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加大依法行政力度

继续认真做好抗震设防宣传工作,强化宣传抗震设防的具体内容,强化宣传抗震设防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与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系,以提高各级领导和全体民众对抗震设防重要性的认识,确保防震减灾、抗震设防的思想观念深入人心,逐步转变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加大教育宣传力度,对未按国家法律法规规定进行安评的部分业主进行防震减灾法律法规的宣传,告知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重要意义,以及不进行安评工作将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和社会责任。

&

nbsp;继续认真履行法律赋予我们的行政职能,切实把注意力和工作方式转到依法行政上来,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和程序管理防震减灾工作。各旗县区也要加强对新、扩、改建工程的抗震设防管理和重大建设工程、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建设工程的地震“安评”管理。特别是要对一些重大工程和生命线工程进行执法检查,争取这项工作在新的一年里有新的突破。我们还要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对无故拖延不做和拒不做安评的工程业主,予以通报和处罚,做到依法行政、宽严适度。发挥舆论监督和引导作用,对不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建设工程项目在政府网站上公示。

地震演练总结简短篇3

工作总结可以全面地,系统地了解以往的工作情况,可以正确认识以往工作中的优缺点,下面给大家分享2020学校防灾减灾工作个人总结精选.欢迎阅读!

学校防灾减灾工作个人总结1

由于我国近几年多次发生地震,为了使我们学生的生命安全得以保证,掌握危难时自救的方法是必需的,学校是人群相对密集,是事故易发地点,为了培养学生逃生自救技能,确保学生生命安全,我校制订了“_中心小学防震应急预案”,并在x月x日上午进行了实际演练。

一、领导重视,演练活动组织到位

为了确保演练活动落到实处,学校召开了防震演练会议,部署演练工作。会上,学校领导要求全体成员首先从思想上要引起重视,增强防震安全意识,在学生中进行安全意识教育,抓住这次演练机会,提高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学校领导还着重强调,对于这样的大规模的活动,一定要注意安全,保障措施一定要到位,各年级要层层落实,以确保这次演练活动顺利进行。

二、筹划缜密,演练方案安全可行

在方案中就演练的时间、地点、内容、对象都作了具体的说明。要求班主任教育学生,听到校长的宣布后,全校师生必须服从指挥,听从命令,立即快速、安全进行疏散,不能再收拾物品;不得拥挤、推搡,不得重返教室,更不得喧哗、开玩笑;如发现有人摔倒,应将其扶起,帮助一起逃离危险地。要求各小组按照各自的职责,到达规定的位置,完成各自的任务。

三、师生参与,演练效果呈现良好

x月x日早操时间,校园铃声长鸣,防震逃生演习活动开始。当“地震发生”的信号发出后,全校师生就近应急避震,在老师的指挥下,学生双手抱头,快速有序地向操场疏散,由班主任紧急集中清点人数向校长汇报,校长对演习活动进行简要总结。校长宣布防震、消防逃生演练活动结束,请各班有秩序地回到教室,要求班主任就本班参加这次演练活动立即进行分析、小结。

整个演练过程井然有序,历时1分20多秒,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这次活动全校师生参加,学生从教室撤离到校园中心(安全区域)只用了不到2分钟,演练按预案进行,整个演练过程既紧张、激烈,又有条不紊。这次演练活动是对学校《防震应急预案》的一次检验,不仅再次落实了学校应付突发事件的防范措施,而且也提高了我校实际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更进一步增强师生防震意识,真正掌握在危险中迅速逃生、自救、互救的基本方法,提高抵御和应对地震事件的能力,整个演练活动达到了预期目标。

学校防灾减灾工作个人总结2

为切实做好“防灾减灾日”各项工作,促进学校安全教育,实践科学发展观,实现民族团结教育。学校领导结合我们_小学的实际,积极、主动、科学、有效地开展丰富多彩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营造浓厚的宣传教育氛围。另外,以x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动员全校师生共同参与防灾减灾活动,不断提高全校师生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避险自救能力,限度地预防和减少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为构建“阳光校园”“平安校园”“和谐校园”提供安全保障。现就我校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活动到位

为了确保活动落到实处,我校成立了由x校长任组长,各班班主任等为组员的领导小组,并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和全校教职工大会,部署工作。会上,学校领导要求全体教师首先从思想上要引起重视,增强安全意识,在学生中进行安全意识教育,抓住这次机会,提高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学校领导还着重强调,对于这样的活动,一定要注意安全,保障措施一定要到位,以确保这次演练活动顺利进行。

二、积极宣传,营造氛围

1、我们学校通过校园广播站、宣传栏、黑板报、手抄报、升旗仪式、主题班会等阵地,大张旗鼓地向学生进行安全宣传教育

在学校围墙外张贴宣传标语,在操场内醒目处张挂宣传横匾;了解道路交通、游泳溺水、饮食卫生和防雷击等事故的发生根源与预防;学校组织出版《地震基础知识》专题板报,向学生介绍地震知识及防震要领,各班也出一期安全班队墙报;每个班还利用《品德与社会》课的教材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如何应对自然灾害”的交流与讨论。向学生宣传如何预防目前流行的的甲型流感的知识,防溺水及防安全事故的知识,大力加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克服麻痹思想,让学生牢固树立“时时讲安全、处处讲安全、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识。

2、举行“交通安全、安全用电、防火、防水宣传教育”活动

我校为了进一步深入贯彻执行上级“加强防灾减灾,创建和谐校园”的指示精神,把建设“平安校园、阳光校园”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为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知识,掌握交通安全、安全用电、防火、防水的专业技能,我们邀请了消防大队、交通队、供电局等专家到学校开展了专题讲座。这项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们进一步了解了安全用电的有关知识,提高了师生安全意识和技能,对保证师生人身安全大有裨益。

三、认真筹划,活动多样

根据市教育局《关于开展中小学防灾减灾主题教育的通知》要求,学校以首个“防灾减灾日”为契机,集中开展一次防灾减灾主题教育。重点抓好“八个一”活动,即:上好一堂防灾减灾知识课;组织一次防灾减灾专题讲座;进行一次防灾减灾专题广播;开好一次防灾减灾主题班会;办好一期防灾减灾宣传栏;观看一次防灾减灾影像片;观看一次防灾减灾图片展;开展一次防灾减灾专项演练,切实提高广大师生的灾害风险防范意识、避险自救互救知识和能力。

比如:我校开展演练,增强安全意识。学校在扎实抓好“加强防灾减灾,创建和谐校园”主题教育的同时,还结合本校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疏散演练。演练过程,全校师生积极配合,服从命令,安全有序,在极短的时间内师生全部按照预定的疏散路线,快速而有序地撤离到安全地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取得了圆满的成功。这次演练,推动了学校安全教育深入开展,提高广大师生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避险自救能力,不断增强师生防灾减灾意识和防范能力。

另外,学校还组织人员对学校的设施设备进行一次安全大检查,查找安全隐患,针对校园门、窗、栏杆、围栏、教室、活动室、实验室、电脑室可能存在的问题认真排查,做好记录,发现隐患,及时解决。

今后,_小学将继续认真组织开展校园防灾减灾宣传活动,并把这项工作常规化,结合学校的实际,进一步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形式,提高全校师生防灾减灾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自救互救、疏散救援的能力,保障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确保灾难来临时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为创建“平安校园”“和谐校园”“阳光校园”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障。

学校防灾减灾工作个人总结3

根据我县教育局对20_年防灾减灾日的文件要求,结合我校工作实际,于x月x日—x月x日开展了“防灾减灾”主题宣传周活动,并制定了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宣传活动实施方案,积极、主动、科学、有效地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和演练活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1、学校自接到文件通知后,学校领导召开会议安排、部署2019年“防灾减灾宣传日”主题宣传周活动。制定了“防灾减灾宣传日”主题宣传周活动实施方案。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此次宣传主题活动的开展,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力争使“防灾减灾宣传日”主题宣传周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2、学校紧紧围绕主题,采取多种形式,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安全教育网络平台、电子显示屏和召开防灾减灾主题班队会等宣传形式,普及应急避险知识,提高逃生避险基本技能,提升学生在紧急情况下自救互救能力,限度减少生命财产损失。

3.学校以“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为契机,立足实际、因地制宜,2019年x月x日上午9:50,我校组织全校师生开展了防震减灾应急疏散演练活动。此次演练过程中,全校师生积极配合,服从命令,安全有序,在不到3分钟的时间内,师生全部按照预定的疏散路线,快速而有序地撤离到应急避险区域,达到了预期的目的。通过此次演练活动推动了学校安全教育的深入开展,提高了广大师生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避险自救能力,不断增强了全体师生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防范能力。

4、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改活动,认真查找安全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做了重点安全隐患排查。

总之,我校开展的第十一个“防灾减灾日”主题宣传周活动,取得良好的宣传和教育效果。

学校防灾减灾工作个人总结4

20_年x月x日的主题为“科学减灾,依法应对”。我校认真贯彻落实_省减灾委《关于做好20_年防灾减灾日有关工作的通知》精神全面深入抓好安全教育工作,并结合学校实际,积极、主动、科学、有效地开展丰富多彩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营造浓厚的宣传教育氛围,动员全校师生共同参与防灾减灾活动,不断提高全校师生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避险自救能力,限度地预防和减少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现就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大力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

全体老师充分认识到开展好“防灾减灾日”活动的重要意义,将其作为推动平安校园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1、利用国旗下讲话对全校师生开展一次防灾减灾教育,增强学生的应急避险能力和安全防患意识;

2、开展一次防灾减灾的主题班会,观看防灾减灾宣传教育片;

3、利用黑板报、校园LeD进行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

4、利用广播宣传防灾减灾的相关知识;

5、每天放学五分钟做好防灾减灾的安全教育。

二、大力开展防灾减灾应急避险演练

x月x日上午组织了一次地震应急疏散演练,在没有事先通知要演练的情况下,突然响起地震应急疏散演练的信号,学生很快识别出是地震疏散的信号,采取了平常演练的方法,迅速而又有序的到达指定安全地带。正是因为日常的各类应急疏散演练的开展,师生做到临危不乱,掌握了应急避险知识技能和逃生疏散路径,确保在突发事件来临时,学校的应急工作能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从而限度地保护师生的生命安全,减少灾害损失。

三、大力开展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治理

组织隐患排查,完善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演练。我校经常性地针对雷雨、地震、消防等自然灾害,做好防灾减灾工作。本周对学校的设施设备进行了一次安全大检查,查找安全隐患,针对校园门、窗、栏杆、围栏、教室、实验室、电脑室可能存在的问题认真排查,做好记录,发现隐患,及时解决。

四、取得效果

防灾减灾系列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学生掌握避灾自救的基本常识、专业知识和技能技巧,提高学生综合减灾能力,增强师生防灾减灾意识,程度防止灾害的发生,保障师生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生活,确保校园安全稳定,收效明显。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校还将一如既往地要求将安全放在第一位,加强生命教育,让学生安全、健康、快乐的成长。

学校防灾减灾工作个人总结5

20_年x月x日的主题为“科学减灾,依法应对”。我校认真贯彻落实_省减灾委《关于做好20_年防灾减灾日有关工作的通知》精神全面深入抓好安全教育工作,并结合学校实际,积极、主动、科学、有效地开展丰富多彩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营造浓厚的宣传教育氛围,动员全校师生共同参与防灾减灾活动,不断提高全校师生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避险自救能力,限度地预防和减少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现就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大力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

全体老师充分认识到开展好“防灾减灾日”活动的重要意义,将其作为推动平安校园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1、利用国旗下讲话对全校师生开展一次防灾减灾教育,增强学生的应急避险能力和安全防患意识。

2、开展一次防灾减灾的主题班会,观看防灾减灾宣传教育片。

3、利用黑板报、校园LeD进行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

4、利用广播宣传防灾减灾的相关知识。

5、每天放学五分钟做好防灾减灾的安全教育。

二、大力开展防灾减灾应急避险演练

x月x日上午组织了一次地震应急疏散演练,在没有事先通知要演练的情况下,突然响起地震应急疏散演练的信号,学生很快识别出是地震疏散的信号,采取了平常演练的方法,迅速而又有序的到达指定安全地带。正是因为日常的各类应急疏散演练的开展,师生做到临危不乱,掌握了应急避险知识技能和逃生疏散路径,确保在突发事件来临时,学校的应急工作能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从而限度地保护师生的生命安全,减少灾害损失。

三、大力开展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治理

组织隐患排查,完善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演练。我校经常性地针对雷雨、地震、消防等自然灾害,做好防灾减灾工作。本周对学校的设施设备进行了一次安全大检查,查找安全隐患,针对校园门、窗、栏杆、围栏、教室、实验室、电脑室可能存在的问题认真排查,做好记录,发现隐患,及时解决。

四、取得效果

防灾减灾系列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学生掌握避灾自救的基本常识、专业知识和技能技巧,提高学生综合减灾能力,增强师生防灾减灾意识,程度防止灾害的发生,保障师生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生活,确保校园安全稳定,收效明显。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校还将一如既往地要求将安全放在第一位,加强生命教育,让学生安全、健康、快乐的成长。

地震演练总结简短篇4

一、强化震情观念,努力做好监测预报工作。

1、加强地震短临跟踪和震情分析会商工作。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了《市地震办公室关于做好2013年地震短临跟踪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地震短临跟踪工作的职责和任务,并严格执行。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坚持月震情会商制度,每月按时进行震情会商,及时填报会商卡片,编发震情简报,为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提供震情信息,目前共填报震情会商卡片11张。参加了省局组织的年中和2014年度省地震趋势会商会,对全省的震情趋势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更利于指导我市的震情趋势分析工作,地震办孙军妮同志撰写的2014年度省震情趋势会商报告荣获优秀奖。

2、加强观测点的日常管理和异常跟踪落实工作。业务人员不定期到各观测点进行检查指导,及时解决观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我市所有站点观测资料的连续性和可靠性。对报送的数据及时收集整理,综合分析研究,及时捕捉异常信息。

3、进一步加强群测群防工作。对全市12个镇(办)“三网一员”体系进行优化调整,对“三网”人员进行了业务知识培训,组织三名市级骨干点宏观观测员参加市地震局组织的培训。坚持每月与宏观点电话联系,不定期到各点了解检查情况,我市所有宏观点运行良好,保证了宏观监测的有效作用,截止目前共完成宏观观测统计表11张。对上报的宏观异常现象,及时调查落实。11月11日,针对泡桐反季开花这一现象,监测预报股业务人员会同森防站技术人员到村镇调查,发现金城办城固养殖场6株树开花、昝村镇薛村一株树开花,经过现场查看树木生长环境及生长状况,查阅有关资料,分析这次泡桐秋冬开花主要是生长环境肥水条件好,加之都有泡桐丛枝病危害,树木花蕾形成与光合时间、水分、温度有关,导致树木反季开花。我们已将调查结果及时上报了省地震局和市局。

4、加强对信息节点室和强震台的基本维护和管理。每月按照省局组织的应急演练视频会议联调,保证视频会议网络流畅、监测资料的共享和信息传输的畅通,提高我市的地震分析预报水平。

5、为了提高工作效益,方便与各镇办、防震减灾成员单位的联系沟通,开通了市地震工作QQ群。地震工作QQ群的开通,促进了我办和基层地震工作者的信息沟通,实现了无纸化办公。

6、6月4日,市发生了1.8级地震,全体同志在20分钟内全部到岗,分头工作。监测预报股各业务人员分头与各宏观观测点和震中所在地—龙门镇的防震减灾助理员进行了电话联系,调查了当地的震感和对群众的影响。

7、9月下旬,市局组织对各县市防震减灾工作进展进行观摩评比。观摩组成员参观了地震科普示范学校“新城四中”、宏观观测骨干点“河渎奶牛养殖基地”、防震减灾示范小区“温馨园小区”。通过观摩学习,对全市防震减灾工作有了更加直接、全面、深入的了解,既看到了亮点,也看到了工作的不足,总结了前三季度工作,互相交流了经验,明确了今后的工作方向及任务。

二、加强震灾预防,提高综合防御能力。

1、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水平。为了更好地学习、宣传《防震减灾法》、《省防震减灾条例》,履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不断增强服务社会的能力,加强行政执法工作,我们将防震减灾法律法规学习贯穿于工作的始终。由于单位人员变动,在今年全市的执法证换证工作期间,我们经过重新筛选,成立了6人执法队伍,并参加全市统一培训、学习、考试,取得了执法证件,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行政执法水平。

2、依法行政,加大对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的监管力度。,国土、经发、住建、地震联合下发了文件,对全市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审批程序进行了规范。震害防御股业务人员每月两次对我市新建的建设工程进行检查,督促各建设单位按照抗震设防要求设计、施工,并提供必要的指导与建议。目前共对华禹嘉苑、江南名苑等12项建设工程进行了抗震设防审核和备案,备案率达100%。

3、加强农村民居抗震防震知识的宣传。我办为包联的芝阳镇车厢毫村村民发放《农村建房莫忘防震》知识读本,为村民提供科学的建房知识,解答村民在农村民居抗震设防方面的疑难问题,使他们了解更多的地震常识和农居抗震防震知识,引导村民建造房屋时进行科学的抗震设防。

4、开展地震科普示范学校创建活动。今年我们按照省、市的要求,在全市12个镇办分别创建一所地震科普示范学校。通过和教育局、科协沟通协调,4月份,我们制定了市级和县级两套地震科普示范学校创建实施方案,指导各学校根据实际制定各自的实施方案。在业务人员的指导下,新城四中创建市级地震科普示范学校逐步完善,通过了初步验收。业务人员对市级示范学校创建活动中好的做法进行推广,以此指导县级示范学校的创建。

5、开展防震减灾安全示范小区创建活动。今年我们选在新城办温馨园小区创建防震减灾安全示范小区,该小区共有7栋多层220余住户,有商铺、早教中心和老年托管中心,弱势群体相对较多,较为集中,灾难来临时这些群体就是易受伤害的群体。针对这一特点,我们指导安全示范小区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制定实用性强的实施方案和有针对性的应急预案,以保证住户和弱势群体在灾难来临时能得到及时、快速、妥善地安置。

三、加强应急求援,完善应急戒备工作。

1、修订完善了《市地震应急预案》,下发到全市各镇办、部门、相关企业。9月份,我们以政办发〔2013〕188号文件下发至防震减灾成员单位、镇办、企业、学校等相关单位,要求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参照市级预案,按期修订各自的地震应急预案,并上报市防震减灾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目前预案备案率已达到100%。

2、与教育局联合发文,要求各学校积极开展应急疏散演练和中小学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答题活动。全市116所中小学、幼儿园分别在春季和秋季两个学期开展了地震应急避险疏散演练活动,参演人员总计22000余人次。地震办业务人员分别对新城四小、新城四中和电厂子弟学校地震应急避险演练活动进行了观摩指导。

3、我市现有太史园、禹甸园两个挂牌应急避难场所,日常管理依托市住建局下设的太史园管理处和禹甸园管理处,目前,避难场所设置的指导牌等设施保存完好。桢州公园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已列入省“十二五”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规划之中。目前,公园基建项目完成80%左右,为避难场所配备的400m深水井,应急厕所蹲坑都已建成。随后按照省局要求,将完善相关应急照明、应急喇叭、应急指示牌等设施。

4、充实完善市地震应急救援专业队和志愿者队伍。我市的地震应急救援专业队依托市消防中队和陕煤矿业公司救护大队,配备了部分大中型救护装备;以市公安局应急志愿者队伍为基础,组建了市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召开培训会,对志愿者进行培训。通过培训学习使志愿者们逐步掌握了地震救援的基础知识,并以此扩大全市地震应急志愿者队伍建设。

5、为了切实提高人员密集场所处置消防、地震等突发性事件能力,市消防大队、市地震办联合应急办、民政局、商务局等部门在天惠亿家购物广场、国阳百货和三立商贸购物商场开展了消防、地震应急疏散综合演练。为确保演练活动顺利进行,取得实效,地震办指导商场制定了《消防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方案》,并进行了预演。通过演练,提高了员工自救、互救和引导顾客迅速疏散的意识和能力,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地震办、消防大队将以这次活动为示范,逐一在全市人员密集场所开展应急疏散演练活动。

四、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活动。

充分利用“科技之春”宣传月、“5.12”防灾减灾宣传周、“7.28”唐山地震纪念日等时机,积极开展防震减灾知识进学校、进社区、进乡村宣传活动。共散发各种防震减灾宣传资料20000多份,图片展览观看人数3000多人次,咨询人数8000多人次;在市政府大楼前的电子大屏幕播放“识别灾害风险掌握减灾技能”宣传标语,在全市10个电子大屏幕播放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短片。通过报刊、网络等媒体,刊登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提高全民防震减灾意识。5月11、12日开放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地震科普展室,指派业务知识丰富的业务人员为前来参观学习的小学生们讲解地震科普知识,回答他们的问题。

10月15日,由市政法委牵头联合镇办开展平安创建集中宣传活动全面开启。市地震办在浓厚的创建工作氛围下,积极同新城办联系,加入到深入行政村和社区宣传活动中。一方面在新城办的15个行政村和11个社区设立宣传点,发放防震减灾宣传资料,展出图文并茂的展板,为群众答疑解惑。另一方面,为12个镇办赠送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彩页、《农村建房莫忘防震》挂图和《遇到地震怎么办》知识读本,以供各镇办在开展平安创建宣传活动时,能够为村民发放地震方面的知识,帮助村民解决地震方面的疑问。宣传活动中,我们不仅帮助群众解决疑难问题,还听取了群众对我市地震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更好地促进我市今后的防震减灾。

联合住建局在芝川镇、西庄镇、龙门镇等镇办做了为期一周的宣传讲解活动,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农村建房莫忘防震》知识挂图50份,增强了村民的防震减灾和安全农居抗震意识,以及规划意识和法律意识。

五、防震减灾工作纳入市政府目标责任考核体系。

市政府第10次常务会议审议了进一步做好2013年全市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见,部署全市的防震减灾工作。以政办发〔2013〕99号文件下发了《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2013年防震减灾工作的通知》,以市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名义下发了《镇办2013年防震减灾目标责任考核细则》,将镇办防震减灾工作纳入市政府年终考核之中,进一步明确了任务,合理部署我市2013年防震减灾工作。

六、组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调研工作。

根据省地震局和市委文件精神,我办结合实际,在全局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调研工作。此次专题调研工作主要在机关干部和所包联的芝阳镇车厢壕村进行。通过调研,广泛宣传和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着眼于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办好利民惠民实事好事,弘扬为民务实清廉的优良作风,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专题调研活动实践到具体的工作中,开阔视野,打开思路,重新思考防震减灾职责,发挥职能。

通过我们不懈的努力,2013我市的防震减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受到了上级部门及群众的肯定,但是还存在不少问题。今后,我们要按照计划单列市工作的更高要求,围绕防震减灾三大工作体系,加大工作力度、查漏补缺,创新工作,审时度势、振奋精神,汇聚防震减灾事业发展正能量,全面落实各项目标任务,使的防震减灾工作跨上新的台阶。

地震演练总结简短篇5

一、基本情况

(一)发展概况

××县处于南盘江断裂带西侧,弥勒—师宗断裂带、石屏—富源断裂带和开远—罗平断裂带横穿境内,活动断裂纵横交错,应力容易积累。历史上曾发生过破坏性地震和多次有感地震,全县均都处于7度以上地震烈度设防区。在历届党委和政府的重视下,地震机构成立于1970年,1984年撤销,1990年恢复为“××县地震办公室”,1993年与科委、科协合署办公,1997年更名为“××县地震局”,

2001年机构改革,三定方案定为“县政府办公室下属事业单位”。现有在编人员4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人,工人3人,经过多年的发展,现拥有水氡、水位观测数传仪、地温仪、遥测地震仪(已报停)、电磁波等监测仪器,主要从事地震监测预报工作(微观观测、宏观观测)、震情跟踪,2009年,根据防震减灾工作发展需要,新开展了震害防御、紧急救援工作,初步建立了地震监测预报、震害防御、紧急救援三大防震减灾工作体系,为促进我县防震减灾工作又好又快发展,开好了头,起好了步。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公众对防震减灾职能部门的要求和期望愈来愈高,特别是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特大地震,地震波及面之广,所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之大,震撼中国、震惊世界,令我们深思,经我们挑战。新形式下,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按照《××县人民政府加强预防和处置地震灾害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泸政发〔2009〕13号)文件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明确任务、协同作战、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二)存在的问题。

通过深入调研,认真剖析,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查找出在防震减灾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如下:

1.基础设施滞后。目前,我县地震机构还没有独立的办公楼,办公条件简陋,缺乏通信工具和信息处理、传输设备、笔记本电脑等办公设备,严重制约着防震减灾事业的发展和各项工作的开展;

2.应急能力薄弱。没有应急车辆、地震预警机制和技术系统、应急指挥技术系统、灾情速报系统、应急基础数据库尚未建立;

3.行政执法能力和水平偏低。由于地震部门体制等因素,虽然加大了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工作的监管力度,但是,由于执法主体不明确,难于依法把抗震设防要求纳入基本建设管理程序,进行认真审查,严格把关;

4.震灾预防工作存在薄弱环节。地震监测台网现代化程度低,部分地震监测仪器观测老化、难于正常工作;

5.部份干部职工作风不实。

二、解决办法和应对措施。

(一)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防震减灾工作,全面推动地震监测预报能力和水平逐步提高。

加强地震预测预报设施和能力建设。加大地震监测设施和环境的维护、管理及保护力度,确保已建成的监测仪器正常运转,充分发挥其作用。不断增加投入,积极推广地震科学研究的新技术、新成果、新设备,提高我县地震监控能力。同时,加强与省、州级专家及其他县市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借鉴有益经验,逐步提高监测预报整体水平。

加强会商和区域联防。对每一个时期出现的突出地震活动或重大异常现象,及时组织会商,研究震情趋势,提出震情分析研判意见。加强对乡镇地震工作的指导,充分发挥其在震情跟踪、短临预报中的作用。

切实推进地震群测群防工作。要加大投入,加强领导,全面推进地震群测群防工作。乡镇要尽快落实设立防震减灾助理员,逐步推进在村级设立防震减灾信息员的工作,并建立稳定的群测群防工作经费保障机制,制定群测群防人员岗位津贴发放标准,稳定群测群防工作队伍。要通过几年的努力,建立起以县群测群防管理员、乡镇防震减灾助理员、村级防震减灾信息员、地震宏观测报员为支撑的地震群测群防工作网络。要指导和支持好群测群防人员全面履行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普及、地震宏观异常收集上报、地震灾情速报、农村民居抗震设防指导等职责,切实提高地震群测群防整体水平。

(二)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防震减灾工作,全面提高公共建筑物的抗震设防能力

切实加强对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工作的监管。地震部门要切实履行管理职责,加大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审核力度。对新建的学校、医院、居民住宅等人员密集场所和重要工程、生命线工程、可能产生严重次生灾害工程,按规定开展地震安全性评价,严格抗震设防,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做到大震不倒塌、中震可修复、小震无损坏。

全面开展对现有各类建筑的抗震设防能力普查。认真开展公共建筑物抗震设防能力大检查,工作重点放在检查公共建筑物特别是学校和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重要工程、生命线工程、可能产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工程。要通过检查认真查找抗震设防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提出抗震加固方案和处理措施。对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建筑物责令尽快搬迁或重建,对危险建筑物和不防震的大板房必须限期拆除,对抗震设防存在明显隐患的要限期进行加固,未加固前要限制使用。对全县开展学校建筑物安全检查活动的情况,由县教育局负责牵头督查;交通、卫生、水利、电力、电信等部门要结合实际情况,认真在本系统内开展督查,检查、整改情况报县地震局备案。

全面加强学校危房排除与新校舍抗震标准建设。教育部门要在三年内整体排除全县现有的d级危房,努力完成改造新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用房、学生生活用房和教师校内工作用房任务。危房改造新建资金按有关规定由中央、省、州、县、乡分级负担。新校舍建设要符合抗震设防烈度提高1度的要求,并严格执行现行基本建设程序,除国家特别批准外,各乡镇、各部门和学校不得简化项目建设程序。

积极推进城乡结合部、城中村等薄弱环节的抗震设防工作。进一步加强对此类建筑工程质量和设防标准的监督管理,有条件拆除重建的地方,要严格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加快拆除重建步伐,一时难以拆除的,要全面开展抗震设防加固工作。

(三)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防震减灾工作,全面推进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

要认真按照省、州、县人民政府的安排部署,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整合各方资源,全面推进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县新农村办公室、各乡镇要密切配合把特别贫困、特别简陋、特别危险的农村民居作为实施的重点对象,优先安排,集中力量,整体推进,确保新建和加固改造的农村民居基本具备抗御不低于6级地震的能力。

确保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质量。在工程建设中,城建部门必须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建立严格的工程规划、设计、质量管理机制和制度,严格实行工程质量责任追究制,对工程建设全过程实施有效监督,确保质量达标、群众满意。工程建设实行统一设计、统一图纸、统一技术标准,实行组织领导把关、材料质量把关、施工质量把关、验收入住把关,对不符合抗震要求的设计不准实施,对不符合抗震要求的建设项目不准审批,对不符合抗震标准的建材不准进入工地,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工程不准验收。

加强对乡镇民房建设的规划管理。在积极推进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建设的同时,城建部门要抓紧编制完成全县中心村、重点基层村的建设与整治规划和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同时,抓紧研究编制全县农村住房建设规划。在新的农村民居建设中,要坚持符合村镇建设规划、体现民族民居特色,确保达到抗震设防要求

(四)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防震减工作,全面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

加强地震知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教育。要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设立专栏,进行多形式、全方位的宣传,加强地震科普知识普及的力度、广度和深度,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在各级各类学校普遍开设地震知识课程,加强对在校师生的培训教育,增强广大师生的防震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加强防震避震应急演练。地震部门要制定防震避震应急演练方案,组织机关、大型企业和中小学校定期开展防震避震应急演练,尤其是要强化在校学生防震避震应急演练。各乡镇要确定一所学校开展防震避险和应急疏散演练,通过以点带面提高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应急避灾能力。

建立完善抗震救灾舆论宣传机制。健全完善政府应对重大地震灾害的新闻制度,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及时将信息通过正常渠道向社会公开,确保人心安定和社会稳定。新闻机构要加强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按照有关规定组织实施好抗震救灾的宣传报道。

(五)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防震减工作,全面加强抗震救灾组织指挥体系建设,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加强抗震救灾指挥机构各部门间的协调联系,建立信息沟通机制和联系会议制度,健全“三网一员”队伍。县抗震救灾指挥机构成员单位要加强经常性联系,互通情况,共享信息。建立和完善防震减灾联席会议制度,县抗震救灾指挥部成员单位同时是防震减灾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每年至少召开一次防震减灾联席会议,分别由抗震救灾指挥部防震应急办公室(设在县地震局)、抗震救灾办公室(设在县民政局)、抗震防震办公室(设在县建设局)轮流组织召开。

提高地震应急装备水平。积极争取上级政府加大投入,为地震部门配备地震应急车辆、通信、灾情调查、信息传输、现场震情监测等应急工作所必需的地震应急装备,不断提高地震应急装备水平。

不断完善地震应急预案体系。各乡镇、县属各部门要制订、完善地震灾害应急预案,同时,要加强对地震应急预案的演练,进一步熟悉掌握启动应急预案的方法、步骤,明确在应急行动中的职责,确保预案启动及时、运转顺利。

地震演练总结简短篇6

那手指在音孔上跳水般急划的琶音,还有那银瓶突破般干脆的下历音(剁音),有着侠士挥刀般的畅快淋漓;那温润透明的长音,像太阳雨下的长虹,亮丽、妩媚而又夺人魂魄;那急速的颤音,似骏马奔驰,蝶飞蜂舞,似广袤无垠的草原,似五光十色的花地;而那柔美如歌的旋律,如炼乳,胜甘泉,细品,犹闻丰年里的稻花芬芳,春天里夕阳下撒欢的羔羊,情人们玫瑰花前的笑靥、眼波;而那曲终的最后一个长音,往往给人一种攀岩越险、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甚或有“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之妙!

与竹笛结缘,是自少年开始,三四个笛友,小伙伴们或合奏,或轮吹,或独抚,或伴唱,交换心得,共操新曲,卖弄新招,炫耀技巧,不亦乐乎……那一份恬静的境趣,实是眼下经济大潮中浮躁的人们所体会不到的。

自小,家境极贫,从能吹响笛子起,在祖母的鼓励与怂恿下,立志将来要艺成名就,于是日日、年年,无论寒暑,苦练不辍。

进文工团后,无论是下乡演出,还是在家排练,每天依旧是清晨四五点即早起练习。冬天,有时练到笛尾出水结成冰,也从不敢偷懒。功夫不负有心人,有一回,在白湖农场师部慰问演出,大雪纷飞,战士们席地、露天而坐,我感动不已,吹的独奏《我是一个兵》,情绪饱满,激越豪迈,部队全体官兵自始至终合着节拍鼓掌并高歌。那一刻,我身上亿万细胞在共鸣,热血沸腾,欣慰胜过登天得道,这情景,终生难忘!

就这样,竹笛以它优美、动人的音色,成就了我的命运与工作,更成就我的生活与爱情。

1969年,党的“九大”前夕,我下放到农村,被一家企业宣传队“借用”。是时春天,每当我上奏,总觉得笛孔似射出无数的金箭,因台侧演员中,总有双美丽的眼睛,满含钦慕地盯着我。后来,眼睛的主人成了我的妻。

十年沧海成桑田,粉碎“”后,我所在文工团又改成黄梅剧团,我也一再改行,拉大提琴、作曲、编剧,直至调文化馆搞文学。无论怎样变化,一根笛,始终如一根脊骨,支撑着我的信念与生活,欢乐时更欢乐,忧郁时解千愁。

地震演练总结简短篇7

我担任淮安市少工委副主任已五年,但兼任市少先队总辅导员仅一年多。一年多来,我多次参加基层少先队开展的活动,给我印象最深而且最难忘的就是2010年10月13日这一天参加淮安经济开发区组织的少先队活动。

这天是少先队建队六十一周年纪念日,开发区举行“光荣入队,争当四好”主题队日活动暨少先队鼓号队展演,活动地点是在开发区深圳路小学。我应邀走进校园,置身鼓乐铿锵、队旗飘扬的少先队浓烈氛围中,内心深受震撼,特别是从道路两边整齐排列着的开发区十所学校少先队工作展板中,我看到了基层少先队组织的活力,看到了开发区少先队工作正如其经济发展一样,走在了全市的前列。特别是开发区坚持每月一次的少先队工作例会制度和开展的红领巾寻访系列活动,多次受到团省委和省少工委领导的表扬,多次被国家、省、市级媒体报道,给全市基层少先队工作起到了非常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活动开始,伴着出旗曲,党、团、队旗在9名旗手的护送下进入会场,三面旗帜交相辉映,彰显了党团队的特殊关系。一年级二百多名小朋友系上了鲜艳的红领巾,成为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从他们嘹亮的队歌声、庄严的宣誓声中我感受到了少年儿童对少先队组织的热情向往,感受到了基层少先队组织建设的勃勃生机。活动中,我亲自为一位中队辅导员授红领巾和颁发聘书,当她系起红领巾,用双手接过聘书时,显得格外激动,微笑着向我敬了一个标准的队礼,从她的笑容和队礼中让我深深感受到一位少先队辅导员的光荣和幸福。

在接下来的鼓号展演中,更是让我的心为之震动。鼓号队是衡量学校少先队基础建设工作的一个重要标准,开发区鼓号队展演开创了我们全市县区级鼓号队展演的先河,为接下来将要举行的全市的鼓号大赛起到了重要的铺垫作用,为全市各县区作出了表率。在与辅导员的交流中,我了解到开发区学校鼓号队从无到有的幕后故事。自6月份我起草并下发准备举办全市鼓乐大赛文件起,在短短三个月的时间内,开发区各学校克服学校资金不足,学生基础薄弱的困难,尽学校所能,快速组建起了标准的少先队鼓号队。几个月里,辅导老师和少先队员几乎放弃了所有的休息时间,投入到了艰苦的训练之中。特别是李集小学,应该说无论是学校经济条件还是学生素质水平都跟城区的学校无法比较,但从学校的领导到辅导员都十分重视鼓号队的训练,竟然在短短的20天内把原来40人的鼓号队增加至80人,鼓号队的孩子们更是不畏困难,不怕吃苦,他们用汗水换来了金色奖牌。开发区总辅导员、深圳路小学大队辅导员陈浩同志为了训练鼓号队,不惜自费赴南京参加鼓号队培训班。暑期里,他两次放弃了学校组织外出旅游的机会,冒着酷暑坚持训练,中秋节、国庆节、双休日也从不间断。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区鼓号队展演中,他们获得了全区第一名,并代表开发区参加10月30日全市举行的少先队鼓乐大赛,他们的乐器虽然简陋,但凭着高水平的表演,荣获了一等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江苏省少工委副主任、省少先队总辅导员华耀国老师在百忙之中亲临我们全市少先队鼓乐大赛现场,并在讲话中对淮安的少先队辅导员队伍建设、基层少先队工作以及所开展的一系列特色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我想这一切成绩的取得与全市所有基层少先队组织的共同努力是分不开的。

看到基层少先队的活动如此丰富多彩,我受到了很大的鼓舞,同时更感肩上担子的沉重。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团结带领淮安的少先队工作者,积极贯彻第六次全国少代会精神,围绕少先队组织根本任务,大力加强自身建设,让星星火炬的旗帜在淮安大地高高飘扬;让我们的少先队员在队组织的怀抱中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成为“四好少年”;让淮安少先队在团结、教育、引导广大少年儿童中发挥更大作用,不断取得新成绩、创造新辉煌。

地震演练总结简短篇8

【关键词】金铁霖;民族声乐教学体系;美声因素;借鉴和融汇

中图分类号:J60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6-0056-04

我国现今最著名的民族声乐教育家金铁霖教授,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以弘扬民族声乐艺术为己任,融贯中西、孜孜以求,把西方系统而科学的声乐技能、训练方法应用于民族声乐教学实践活动中,构建了一个系统、完整、优异的民族声乐教学体系,培养出李谷一、、董文华、张也、阎维文、宋祖英等大批杰出的声乐人才。

1986年前后,我国开始有民族、美声、通俗三种唱法的称谓。但许多声乐教师固守自己所谓的“正统”唱法,对其他唱法不屑一顾,甚至使之彼此对立。金铁霖毅然摒弃门户之见,潜心研究这三种唱法的特点和风格。在中国传统的戏曲、曲艺、歌曲等演唱方法和美学特征的基a上,吸收和借鉴美声唱法中的科学因素,构建了一个系统而完整的金铁霖民族声乐教学体系。在金铁霖的民族声乐教学体系中,既有较为明显的美声色彩的借鉴,如腹式呼吸、低喉位发声等,又有西洋声乐和民族声乐水融的融汇,如母音发声训练、通道和支点、混合声、腔圆字正等。

一、腹式呼吸

歌唱的呼吸方法有胸式呼吸法、腹式呼吸法和胸腹式联合呼吸法。

在中国传统的民族唱法中,论述演唱呼吸的著述很多。如唐朝段安节所著《乐府杂录》中说声音可致“遏云响谷之妙”,则“善歌者,必先调其气,气氲自脐间出……”“气氲自脐间出”就是“发于丹田”,也就是横膈膜呼吸。因为唱歌时横膈膜呼吸气息吸得深和沉才能声音宏亮而持久。

但在现今的民间歌手中,歌唱时有意识运用深呼吸的较少,大多采用胸式呼吸法,也叫横式呼吸法或肋式呼吸法。这种呼吸法气量吸入少,气息很浅,控制困难,效率不高,很难演唱长音。在金铁霖的民族声乐教学体系中,他主张腹式呼吸。腹式呼吸,是美声唱法中要求的呼吸方法。金铁霖认为:腹式呼吸的好处有三点:(一)吸气的动作快,气息流畅自如;(二)外部动作小,吸气对歌唱的干扰少;(三)吸气量充足,吸气深并且饱满,吸气和歌唱的状态能协调统一。

歌唱的呼吸不同于生活中的呼吸,歌唱的呼吸比生活的呼吸深,变化多,是有控制而非自然的呼吸,但是歌唱的呼吸不能违反人的生理特点。初学声乐的人为了深呼吸,换气时往往会猛吸一口气,但这样反而会胸腔憋而紧,气息浅而少。

金铁霖认为歌唱的呼吸是被动行为,因而吸气时不要想着吸气,而是“腰轻轻一缓劲”,即把腰上的力量快速松掉,气息就被动进来了。因而,我们的注意力不是“吸气”,而是放松腰部,从而达到深呼吸的目的。

二、母音发声训练

歌唱的发声练习基本上运用练声曲,练声曲是一种技能性训练,是声乐演唱的基础。歌唱的练声曲是用一个母音去演唱,即只练习歌唱技巧而不演唱歌词。由于美声唱法大多用意大利语演唱,因此发声练习一般采用意大利语a、e、i、o、u这五个元音。通过训练这五个元音以统一音色,确定歌词的位置。

金铁霖民族声乐教学体系遵循了美声唱法中以母音为主要训练音的发声训练方法,以汉语普通话的五个元音作为母音训练的基本音,即:a(舌面、央、低、不圆唇元音)、u(舌面、后、高、圆唇元音)、o(舌面、后、半高、圆唇元音)、i(舌面、前、高、不圆唇元音)、e(舌面、后、半高、不圆唇元音)。这些“母音”基本涵盖了口腔声区的大部分位置,通过母音训练可以形成正确的共鸣位置和统一的歌唱通道。

声区统一是歌唱的基本要求,歌唱的声区不同,歌唱的具体要求也不同。如女声的中、低音区真声比例多,以胸腔共鸣为主;而高音区假声比例多,以头腔共鸣为主。母音训练就是为了使所有的声音在声区能够统一,包括音量、音色的平衡和统一。

金铁霖认为:如果学生产生挤、压、卡、白、尖等毛病,应运用母音“o、u”进行训练。“o、u”母音可以使喉咙打开,使声音垂直;因此,以“o、u”母音为基础,使别的母音都带上“u”的色彩和感觉,能够使声音浑厚、畅通、圆润,可以解决学生的上述问题。

如果学生出现重、撑、压、虚、暗的问题,可以运用i、ei”母音进行练习,因为这两个母音声音的位置靠前,音色比较明亮、集中,通过练习可以取得比较满意的声音效果,解决学生重、撑、压、虚、暗的问题,让歌唱者咬字更加灵活,声音更加明亮、集中。

金铁霖的母音训练方法具有显著的特点:(一)通过不同母音的转换可以统一高、中、低声区,统一吐字发音;(二)通过母音训练可以解决歌唱中呼吸浅、喉咙紧的束缚;(三)通过母音训练可以混合真假声,既能美化音色又能扩展音域。

三、通道和支点

经过反复对比研究,金铁霖认为:u母音容易使声音进入头声,便于声区通畅统一,上下衔接。在此基础上,金铁霖教授总结出“u通道”理论,这里所说的通道就是歌唱中的“腔”。

金铁霖说的“U通道”是对于歌唱时腔体打开的一种比喻。他指出:“人站立时,以裤腿外侧裤线为中线,将人划分成前后两半,完整的歌唱通道是指人身后半部分上到后脑勺,下到脚后跟的部分。”

金铁霖认为u通道有三点好处:(一)从上到下比较通畅;(二)唱歌时声音很容易进入头腔;(三)气息容易连成一条线,稳定而深沉。另外,u通道上下统一,没有明显的换声区,既能唱低音也能唱高音。

歌唱时,按照“U母音”的发音,歌唱者要先把歌唱的通道建立好,所有的字音都要沿着这个通道唱下来,在这个合理的发声状态下,再显示每一个字的个性色彩。

为了适应不同风格歌曲的演唱需要,金铁霖还总结出“支点”的理论。“支点”的理论是一种心理学认知层面的声乐教学法,是一种“意念”的指导。“支点”分为不同的类别,如中上支点、中支点、中下支点、下支点;大支点和小支点;前支点和后支点;虚支点和实支点等,不同支点出现的声音不同。这些所谓的支点都是比喻和假设,是为了平衡和解决音色统一的部位、字统一的部位。歌唱者根据演唱的具体需要,可以向上、向下、靠前、靠后调整声音的“支点”,每个支点又可以通过大、中、小、虚、实的调整获得五种不同的音色,从而使歌唱能够更加传神入微地演绎民族声乐作品。

“小支点”比喻声音要像笔尖一样集中,以此作为歌唱时吐字和发声的意念,从而使声音更加细腻而准确;“中上支点”的位置在脖子根处,“中上支点”的概念可以解决喉位不稳定的问题。当歌唱者感觉自己的声带在脖子根处,歌唱的字都是从这里发出时,那他(她)的喉位就稳定了;“中支点”的位置在胸口,即中山装的第二个扣子处。“中支点”的提法是用来解决声带张力的问题,指歌唱时要感觉声音在胸口的震动,这样声音才不会虚浮,才结实有力;“中下支点”的位置在横隔膜和腰的部位,即中山装的第四个扣子处,它可以用来解决气息不稳的问题。当歌唱者w会到了中下支点的感觉,那他(她)的气息会下沉,而且气息和声音也会结合,这样声音才会自如通畅;“下支点”的位置在脚后跟处,指歌唱时身体力量的支撑点。当歌唱者感觉到下支点时,就有了正确的歌唱的身体状态。有了“支点”这种感觉,就能解决不同歌唱者出现的不同问题。

“通道”的概念借鉴于西洋唱法的共鸣腔理论,“支点”的概念则是对我国传统戏曲唱法的继承和发展。对于民族声乐的歌唱者来说,“通道”和“支点”二者缺一不可。有“通道”没“支点”,声音“虚”而“空”,没有色彩和个性;有“支点”没“通道”,声音“窄”而“挤”,没有美感不够圆润。歌唱者只有同时掌握了“通道”和“支点”的运用,才会气息平稳流畅,声音圆润明亮。

金铁霖在声乐教学中,还会结合“开、贴、震、叹、哼”等方法来使歌唱者理解“通道”和“支点”的感觉。“开”指打开喉咙;“贴”指声音贴着脖子根发出(或贴支点);“震”指胸震(即声带闭合);“叹”指气息下沉;“哼”指声音的方向往上送出。

四、低喉位发声

西洋美声唱法演唱中往往保持低喉位发声,低喉位发声符合人体发声的客观规律,经过了长期的演唱实践证明其具有科学性。低喉位发声十分有利于歌唱气息支点的建立,十分有利于气息功能的发挥。但在中国传统唱法中,由于中国民族语言的发音习惯和发音特点,喉头的位置一直没有大家普遍认可的定论。许多歌手在演唱时喉头不能稳定下来,一般都是上下移动。特别是唱高音时,无论是戏曲的演唱还是民间歌曲的演唱,喉结往往会随着音高的增加而上移。金铁霖就学期间是学美声唱法,因而深知低喉位演唱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所以在民族声乐的教学中坚持低喉位的歌唱方法。由于充分运用了低喉位发声这个美声唱法的科学因素,他教授的学生特别是男生,音域扩大而辽阔。但是,尽管金铁霖要求歌唱时喉结稳定,但在演唱山歌或某些地方风格浓郁的作品时,也会允许喉结稍微上下移动,以便充分表现作品的风格特点。如吕继宏和阎维文等,在演唱某些地方风格浓郁的歌曲时,偶尔也会喉结不稳上下移动,但这并不能否认金铁霖坚持的低喉位发声的原则。

在民族声乐中,“低喉位发声”时,往往要贯彻金铁霖“通道”和“支点”的理论。通过“通道”和“支点”,找到正确的发音位置,找到气息与声音的平衡关系,从而达到完美演唱的目的。“低喉位发声”的发声位置在“中下支点”,在腰和横隔膜的部位,即中山装第四粒扣子处。“低喉位发声”主要解决声音和气息结合的感觉问题,也解决气息不稳的问题。当歌唱者体会到“中下支点”的感觉时,气息一定会下沉,而且气息和声音也会水融地结合,这样的声音才能通畅自如。

歌唱的基本要素包括呼吸、发声、共鸣、语言等四方面,四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歌唱训练的过程就是使这四种要素平衡统一。歌唱的共鸣和语言是对立统一的,“低喉位发声”是从口腔后部的咽腔念字,是使共鸣和语言达到统一平衡的重要途径。

五、混合声

欧洲大部分语言属印欧语系,发音时位置较为靠后。但汉语属汉藏语系,发音时位置较为靠前。因此,这种语言体系导致的发声方法上的差异决定了歌唱者不能简单地照搬意大利美声唱法的发音和吐字方法,而必须遵循汉语发音与吐字的基本规律。

经过深入研究我国传统曲艺、戏曲、民歌演唱的基本风格,金铁霖发现:“混合声”是我国常用的具有传统声乐特点的一种声音。但由于剧种和表现风格的差异,所使用的方法和真假声比例有所差别。“混合声”就是真声和假声的混合。它既有真声的明亮和结实,又有假声的圆润和柔和。在演唱中,由于“混合声”的真声色彩更接近汉民族语言的发声吐字,容易使发音吐字响亮清晰,因此,它较为符合我国民众的欣赏习惯。金铁霖将这种混合声分为“真混、假混、一半一半的混”等类型。

唱“假声”时,喉咙一般都是松弛的、开放的,气息上下容易形成一条垂直的气柱,所以声音较为通畅、圆润、统一,演唱时也比较省力。根据“假声”的特点和音色,加上声带的张力,在保持“假声”状态下把声音放出来,演唱时就造成了混合声的效果。

“混合声”从声音特点上看,是真声和假声有机结合后形成的完整的歌唱整体,可以理解为“具有假声色彩的真声”或者“具有真声色彩的假声”。

由于“混合声”是假声和真声的融合,因此它很难出现明显的真假声“打架”现象或换声痕迹,声音灵活、统一、上下贯通。金铁霖在训练中首先解决了中声区的混合声问题,然后再逐渐向下、向上拓展音域。在唱“混合声”时,唱低音时真声成分增多,唱高音时假声成分增多,声音的强、弱、高、低都在混合的基础上运用,这样就可以获得统一、协调、自如的歌唱状态。

混合声和共鸣方式有关,歌唱的共鸣可分为胸腔、口腔、鼻咽腔、头腔和整体共鸣等,混合声运用的是“整体共鸣”。

“整体共鸣”是美声唱法中运用的演唱原则。它强调歌唱的整体感,充分发挥整个声区的共鸣作用,不允许中间出现任何裂痕,要求声区上下统一;因而,它的声音穿透力强、音量很大。金铁霖在民族声乐教学中运用的“全通道唱法”,就是要求演唱时,每一个字都上下贯通,形成“U通道”的演唱。这种“整体共鸣”与中国传统的演唱方式有所区别。中国传统的民歌演唱大都运用局部共鸣,中低声区用真声,高声区用假声,中间可以换声。某些地方戏曲尽管使用混合声,但没有形成规范的方法和模式。由于金铁霖采用“整体共鸣”的“U通道”的唱法,再加上传统唱法中的有益点,因而演唱者发出的声音既有美声唱法的震慑力,又能在声音表现力和亮度上保持传统唱法的亲和力。

金铁霖坚持从作品表现和演员自身条件的需要出发,因人而异,扬长避短。如,的嗓音真声基因较多,金铁霖就训练她以真声为主的“混合声”,从而音色亲切、明亮,具有浓郁的民族语言韵味。张也嗓音稚嫩纤细,金铁霖就训练她一半对一半的“混合声”,使之声音较为甜美。宋祖英来自湘西,金铁霖就训练她以假声为主的“混合声”,使之嗓音清澈晶莹。

六、腔圆字正

咬字吐字是演唱歌曲的重要环节。演唱中国传统民歌对咬字、吐字十分讲究,总结出“四声”“四呼”“五音”“以字带声”“以字行腔”“字正腔圆”“吐字归韵十三辙”等经验。总的来说,在“腔”与“字”的关系中,传统唱法要求“依字行腔”,“字”在前,“腔”随后,“腔”随“字”走。要求演唱时“字”要读得准确,唱得清楚,唱得自然,也就是在“腔”与“字”的关系中更注重“字”。

而美声唱法大都采用“依腔行字”,即遵循共鸣规律,先立“腔”,再在共鸣位置不变的情况下按照声音形象安放“字”,也就是在“字”和“腔”当中更注重“腔”。金铁霖继承了中国传统声乐“以字行腔”“字正腔圆”“声情并茂”等特点,但金铁霖认为:要把声音唱得饱满圆润,还需运用美声唱法“以腔行字”的因素,把“字头、字腹、字尾”“放在腔里”,这个腔就是声音的共鸣通道。

因此,金铁霖在总结前人宝贵经验,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的前提上,提出了“腔圆字正”的教学法。“腔圆字正”具有三个特点:第一,既有西洋声乐的声乐美感,又有民族声乐的优良传统。第二,既强调声乐的统一训练,又强调歌唱者的个性发挥。第三,在正字中圆腔,在圆腔中正字。这种方法是根据戏曲演唱和声乐歌唱在审美标准和艺术品质的特点和差异,考量当代观众的审美认知和心理认知,对中国特色的乐艺术进行的发展和创新。

要做到“腔圆字正”,就要使用“通道”的演唱方法,使所有的“字”都在通道内完成,在此基础上,夸张“字”的个性和色彩。

具体来说,金铁霖的通道有三种:第一,o、u口形的长、宽通道。“长宽通道”口型呈竖的椭圆型,气息相对深入,通道尽量往两端拉长延伸,“长宽通道”大都演唱荡气回肠、大气磅礴的声乐作品,如《我心永爱》等。第二,放松口形的中、松通道。“中松通道”是指口型较圆,喉头自然放松,气息自如的歌唱状态。“中松通道”大都用于抒情性艺术歌曲,如《美丽家园》等。第三,微笑口形的短、前通道。“短前通道”口型呈微笑状态,声音位置较前,气息相对较浅。“短前通道”大都演唱民族风格较强的歌曲,如《清粼粼的水来蓝盈盈的天》等。

同一演唱者在实际运用中,根据不同作品音色、音高、风格类型等需要,可以选择“长宽通道”、“中松通道”、“短前通道”等,从而保证了演唱风格的多样性。

金铁霖认为:汉语普通话的音节一般由声母、韵母、声调三部分组成,韵母又可分为韵头、韵腹、韵尾等。“字头”(由声母或韵头组成)的发音要准确有力;“字腹”(由韵腹组成)是“腔圆字正”的核心,要有明确的支点,保持稳定的状态;“字尾”(由韵尾组成)要明确、简短。只有依附在字腹上,字头和字尾才能体现出自身的特点和存在。有了牢靠稳定的字腹,歌唱中的“字”的特点才能得到夸张和发挥,虚、实、刚、柔的语气变化也能建立在这个基础上。

七、结语

在吸收和借鉴外来先进音乐文化方面,金铁霖的教学成就绐我们树立了一个高大的丰碑。金铁霖民族声乐美学原则的核心是科学性、民族性、艺术性、时代性,即教学方法须具有科学性的基础、民族性的指向、艺术性的标准、时代性的特点。

金铁霖的美学标准是“七字标准”,即:(一)声,指声音的条件、声音用法和掌握技术的能力;(二)情,指情感,要求声情并茂;(三)字,指歌唱中的吐字归韵;(四)味,指韵味,即歌唱中风格和音乐的感觉;(五)表,指表演,指在演唱中的身段和动作等;(六)养,指修养,包括文化修养、艺术修养、音乐素养等;(七)象,指形象,指在舞台上的气质和风度等。

金铁霖认为声乐学致有三个阶段:第一是自然阶段,指凭自己的条件、经验、感觉、模仿的演唱;第二是不自然阶段,指开始进行专业声乐训练时,按老师的要求来演唱,许多学生往往在这一阶段感到很不适应;第三是科学的自然阶段,指掌握并熟练运用了歌唱发声要领,直至变成下意识的动作。

金铁霖的民族声乐教学体系,就技术创新而言,主要有四点:第一是统一了不同的声区,拓展了歌唱的能力和技术;第二是在借鉴西洋美声唱法的前提下,充分表现了中国声乐的特色和技术;第三是用“支点”解决了字声统一的问题:第四是创建了全通道歌唱与气息循环技术。

参考文献:

[1]金铁霖.金铁霖声乐教学(音像专辑)[m].广州市新时代影音公司,2004.

[2]石惟正.声乐学基础[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3]孙德俊.浅论金铁霖教授的中国民族声乐教学思想[J].中国音乐,2004(4).

[4]杨仲华.声情并茂唱演俱佳综合全面――论金铁霖民族声乐学派的美学规范[J].中国音乐,2005(2).

[5]武敏.中国美声唱法学派应走以腔行字的路[J].乐府新声,2004(4).

地震演练总结简短篇9

八极拳的劲力讲求崩、撼、突、击。“崩”,是短劲,即在短距离上一瞬间的爆发力如山崩之势;“撼”,指全身被撼动的劲力如震撼山岳;“突”,是突发的贯穿全身的攻击力;“击”,是直或横着打出的劲力。“突”、“击”要用法突然,动作干脆,其发力须贯通于肩、肘、拳、胯、膝、脚六个部位,发力瞬间要动如崩弓、发作如炸雷,势动神随、疾如闪电,以刚劲为主,打出八极拳的威猛、沉稳,全身上下浑然一体,稳如山岳。总而言之,“崩撼突击”之劲,即如火药之震撼力达于四面八方。武谚云“文有太极安天下,武有八极震乾坤”,这充分体现了八极拳的特点。

1?郾八极拳的劲力按其表现形式可分明劲、暗劲、化劲三种

(1)明劲

明劲以刚为主,具有拳势威猛、沉稳,发如雷的气势。练明劲时要求演练速度不可太快,每个动作干净利落,不能拖泥带水,上中下三盘紧密配合,协调一致。其步形以马步为主,虽然是打明劲,但全身肌肉也需要放松,不能僵死。

如:“转身马步推掌”,动作要干净利落,下盘要稳,气要沉,双掌从腰间打出,推掌要有力度,不能僵,即所谓“刚而不僵”。

(2)暗劲

暗劲去掉了明劲那种逼人的气势和动作如炸雷的外形,用力时沉稳、外柔内刚是暗劲的特点。练习暗劲时动作要缓慢而且均匀,动作尽量不断,劲力不间断。其步法用搓步,不要用明劲中的跺子脚,三盘配合要协调一致,要有明显的对立统一的感觉。

如:“搓步下冲拳”,身体要配合协调,做出的动作才会暗藏劲力。搓步下冲拳首先慢慢移动重心,移到身体无法后移时再搓步,搓步才更有力量。发暗劲时要做到力藏于内,暗含遒劲。

(3)化劲

化劲是不管对方打来的是明劲或暗劲,我都可以化解。其特点是不受步法和套路的限制,身法极为灵活,随心所欲,反应灵敏,轻松自如,劲力饱满。其练法是开始时步子直且慢,以后由慢到快,在不停的走动中进行,快慢结合,做到气沉丹田,收腹提肛,内撑外圆,内外合一。

如:“左掌挡右掌格接弓步推掌转身跪步下栽掌”,左掌挡右掌格化掉对方的劲,打出指上打下弓步推掌、转身下栽掌。身法灵活自如,几个动作连续不断一气呵成,气要下沉,切忌上浮。

2?郾八极拳的劲力按其发劲性质分为十字整劲、沉坠劲和缠丝劲三种

(1)十字整劲

十字整劲的特点是势沉劲猛,利用直线和弧线进击。发十字整劲的关键在于全身动作协调一致,充分调动全身的力量使其集中于一点。其方法是,练时要注意左撑右拉、上顶下沉,以身正直为根,以整体推进、迅猛突发全身抖动为本,以身体的重量及对于地面的反作用力所产生的爆发力和惯性为源。

如:“跪步下栽拳接马步双掌护头”,双掌置于头两侧,两虎口相对,肘与腹下夹角为60°,马步稳固,身体正直。发十字整劲时全身抖动,借助爆发力的惯性增加动作的威力,气要下沉,同时从体内发出“哼”声,内外合一,以助发力。

(2)沉坠劲

沉坠的特点是疾速有力,动静分明,起势如崩墙倒,落地如树扎根。其练法要有意识地培养下肢力量,要做到上松下实基础稳固,气势贯于头顶脚趾,落步尽量屈膝裹胯,脚趾扣地,上体不能散乱。

如:“右腿弹腿”,左腿微屈,裹胯弹腿要低,下盘要稳,脚趾扣地,身体正直,上体不能松散,弹腿要快速有力,胯不能外展,否则力就分散了。突然快速的弹腿如离弦之箭,使人防不胜防。

(3)缠丝劲

缠丝劲如同枪炮弹膛中的螺丝线,易打出相当距离的穿透力,在拳法中属于较高级的劲力。在练习时,要在松紧、刚柔、虚实等相对矛盾变化中体会感觉,理解其内在统一性。

如:“缠腕接弹腿”,缠腕时左腿微屈,右腿弹出,动作要配合好,缠腕的一瞬间右腿弹出,不要使对方有机可乘。

3?郾提高八极拳劲力的方法

要提高八极拳劲力,就要练好八极拳的步法。八极拳的步法以震脚、闯步和拥搓步为主。震脚又分单震脚、双震脚、上步震脚、退步震脚和碾震脚。

震脚就是将腿屈膝提起离地约6cm左右,然后整个脚掌迅速下踏震地,屈膝半蹲,五趾抓地。震脚膝关节应弯曲,五趾微扣,沉劲猛烈,全脚步下踏。震脚时忌起伏,要有突发劲、崩撼力。

闯步即一腿屈膝震脚后,另一脚迅速向前搓地直冲滑出,身体也相应随之朝前闯撞成马步姿势。闯步脚尖向前搓地,直冲滑出时以脚尖先着地,随后脚跟顶住地面,脚掌搓地前冲而闯成马步。

拥搓步是全脚掌着地,以脚心为轴,脚尖脚跟依次用力搓地拧转成马步。拥搓步要以脚尖、脚跟依次猛力拧转搓地,脚不准提起移动。

地震演练总结简短篇10

2012年6月6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六届八桂群星奖决赛上,由梧州市群众艺术馆选送的舞蹈《女·驸马》一举夺得金奖。这是广西群众文化艺术方面的政府最高奖。

《女·驸马》是在粤剧经典剧目《女驸马》的基础上创编的,通过戏曲与舞蹈相结合,将戏曲的形与神融入舞蹈语境当中,从而把粤剧的韵味表现得恰到好处。

38岁的李立骞就是《女·驸马》的编导之一。四年前,他告别了广西歌舞团,来到梧州市群众艺术馆担任文艺部副主任。短短几年,他不但顺利完成了由专业舞者到“全能”群文工作者的华丽转变,获得“全区优秀辅导员”的称号,同时将这个蓬勃向上的群体的奉献精神融入血液。

他讲起《女·驸马》背后的故事:“《女·驸马》中的一位主演是我们部室的李梅娜主任,在跳这个舞的时候腰椎间盘突出,疼痛难忍,她一边服药一边坚持锻炼,从未间断。另一位演员罗滢,丈夫在南宁工作,每个礼拜只能靠双休日的时间相聚。但是我们排练几乎将周末全部占去,她应该有几个月没见过他丈夫了。”

至于李立骞本人,两个多月的排练,他几乎每天都早晨7点多到单位,晚上11点半左右才回家,刚刚十个月大的女儿全靠妻子一个人辛苦照顾。

“我懂她的辛苦,但是工作忙,也是分身乏术啊!”

专业舞者的“尴尬”

2008年6月,初夏的早晨清新而明媚。

在从南宁到梧州的K9326次列车上,34岁的李立骞望向车窗外怡人的风景,渐渐陷入了对人生新开端的凝思中。这次回到老家梧州,皆因工作变动。从广西歌舞剧院到梧州市群众艺术馆,他意识到这是人生中一个重要转折点。窗外的景色飞速后退,他的嘴角浮起一抹轻快的微笑。

踏入艺术的大门,完全是出于一个偶然的机会。

在李立骞12岁那年,广西艺术学院来到梧州招生,身材,外形以及天生拥有艺术灵气的他被选中。经过层层筛选,他在全广西一万多名学生中脱颖而出,成为最终被录取的30名佼佼者之一。

“我当时还不知道舞蹈是什么概念,还以为就是扭扭迪斯科呢。”李立骞笑道,“后来才发现,学习舞蹈并非如此简单。”

由于在舞蹈艺术方面的天赋异禀,在艺术学院附中的五年读书期间,李立骞成绩优异,最终以三门专业课第一的成绩毕业,分配到了当年颇负盛名的“皇家歌舞团”——广西歌舞团。从1992年到2008年,整整16年,在那个舞蹈队工作,担任主要舞蹈演员。

工作头两年,据李立骞回忆,广西歌舞团正处于其最低潮的时候,“一年也没有几场演出”。每个月不到一百块的工资,除去订书报等费用,拿到手的就是几十块。生活实在困难的那几年,他和同事一边工作,一边在歌舞厅、酒吧或夜总会等娱乐场所做伴舞,跑场,有那么一点点补助,比工资多一点。

雄心勃勃想去干一番事业,却被迎头泼了一盆冷水。李立骞形容那段时期:理想从天堂坠落地狱。同事纷纷另谋生路,他也有过更好的选择,但是,对艺术的执着与热爱却使他最终坚持下来。

1996年之后,歌舞团状况渐渐开始有了起色,各种演出和比赛也相继而来。一时间,李立骞重新在舞台上昭示了他的魅力。

他不但获得了国内、区内以及市内舞蹈比赛多项大奖,还多次赴日本、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访问演出,进入中南海为国家领导人表演,在中央电视台,昆明世博会等留下舞姿。2001年,由国家文化部主办的全国第二届少数民族汇演中获表现突出奖,全区音乐舞蹈比赛获个人表演银奖、铜奖。

“在歌舞团的经历让我积累了很多有关舞台艺术方面的宝贵经验,也提升了我的表演、编导等能力。”李立骞说。因此,他来到梧州市群众艺术馆后,“我本来觉得从专业到业余的辅导应该是很简单,结果工作以后发现自己完全想错了。”

这位久经“艺术战场”的资深舞蹈演员遇到了他意想不到的“尴尬”局面。他的第一个任务便是辅导梧州市的某机关单位的人员编排一支舞蹈。辅导对象的年龄平均在四五十岁,没有任何舞蹈基础。

“很困难,怎么教都教不会。”李立骞说。当时的他想不明白,专业里面很简单的动作,以前他辅导专业演员的时候,说一遍就懂,可当时教十几遍他们都跳不出一个动作。”

“当时我就抓头了。”他开始思考,问题在哪里呢?“这就是专业和业余本质上的区别。其实他们都很有热情,特爱表演,但却受制于自己的身体条件。那时候我就开始想,这样行不通,必须去针对这个群体去编导一些更符合他们的作品,会更加事半功倍吧。”

“从编导的角度来说,就是找简单,有亮点的动作给他们跳。民族舞的动作简化,他们是能接受的,伴舞就在队形方面来丰富,动作方面简化。”

“只有从观念上转变,勇于创新,才能把工作做的更好。”李立骞笑着说。

为艺术梦想插上翅膀

李立骞说,群众文化事业为他自身的表演生涯推开了一扇大门,让他涉及到除舞蹈专业之外的艺术领域,短短的四年期间,他已经完成了专业舞蹈演员到演艺全才的“华丽逆转”。无论在话剧的舞台上,还是新春文艺晚会、国际宝石节开幕式等大型活动上,人们总能够看到他的身影。

2011年5月6日,大型廉政话剧《四知廉》在梧州市文化展览中心上演,话剧生动地诠释了1900多年前一位清官的“清白史”,展示杨震做人与为官的大智慧,弘扬倡廉知耻的中华文化传统。

“那是我第一次演话剧。”李立骞告诉记者,“为了让观众看到一个更真实的杨震,李立骞开始留心身边老人的举止和说话的神态。于是,单位中、马路上、公园里的老人都成了他学习的对象。

作为贯穿整场戏的人物,95分钟的戏里,李立骞在台上的时间长达一个半小时。除了长时间精神高度集中,消耗体力外,炎热的天气也让李立骞吃了不少苦头。戏中人物都穿着厚厚的衣服,头上还戴着头套。在苍梧演出时,会场没有空调,当天30多度的高温,再加上6000多瓦的灯光,演出结束后衣服全是湿的。但他说:“经过这次演出,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值!”

或主持,或编导,或演员,他一流的表演能力很快给大众留下深刻的印象。2010到2012年,李立骞曾连续三年获区文化厅主办的全区文化馆业务干部技能大赛舞蹈类金奖第一名、戏剧小品三等奖。

就是在像李立骞这样的蓬勃向上的群文人的带领下,梧州市的群众文化活动搞的异常红火。

“每到晚上,我们市中心的广场上面都有几百人跳舞,而在公园,空旷的地方,都有市民自发组织一些群体性活动,群众文化氛围很浓厚。所以我们在组织发动,策划这方面活动是比较顺利的,群众也比较支持。”由李立骞所辅导的舞蹈参加第二届文化厅举办的全区广场舞大赛获表演金奖,他本人也获得了“全区优秀辅导员”的称号。

虽然近年来由李立骞辅导的作品在全区各系统都获得了不俗的成绩,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满足。他的内心酝酿着一个新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