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采购计划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03:30

建筑采购计划篇1

韩国三星工程公司于1970年成立,是韩国目前最有实力的工程建筑公司。韩国三星工程公司在采购能力方面的核心竞争力有以下五点:

1.和全球优秀的生产商之间形成紧密的采购同盟关系。

2.技术含量高的主要产品直接从韩国生产商采购,保障质量和价格优势。

3.和供应商之间签订高级的采购协议,形成战略合作关系。

4.通过综合SCm系统提高工作效率。

5.实行精益建造管理体系。

三星工程建筑公司的精益管理体系中,首先对价值流进行分析:哪些活动是增值的,哪些是浪费,并且针对浪费的活动实施改善项目,三星公司认为人工的浪费占总人工费的10%~12%,材料的浪费占项目总成本的10%,施工设计造成的浪费占项目总成本的6~10%,所以,找出增值和浪费环节,确定价值链中的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增值活动和非增值活动,以此优化价值链,同时提高采购管理效率。

三星公司最成功的管理措施之一是制定了“末位计划体系LpS”,相当于“计划拉动体系”,将建筑生产看作是一个负责动态的过程,强调权利下放,计划是基于现场条件制定并且计划周期以短为宜。计划自下而上汇总,运用计划任务完成率指标ppC(perplanCompleted)对每周期的计划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评价,这样使得工作流更可靠,而可靠的工作流又能促进其他流的有序流动。在这一套计划体系中,还包括了成本企划管理子体系、综合拉动计划管理子体系、阶段计划管理子体系、未来计划管理子体系、周工作计划子体系、当日工作ppC管理子体系。三星公司的计划体系,由最后一个工作者来制定计划,每道工序根据下一道工序的需求情况来制定计划,从而形成一个环形的控制体系。

除此以外,韩国三星公司还建立了一个非常有效的组织管理制度,就是施工前、施工中和施工后的协调管理机制,对计划、采购、质量保障和服务起到了根本性的助推和协调作用,同时还提高了生产率。

建筑采购计划篇2

关键词:建筑材料;采购管理;优化措施

建筑材料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采购到材料质量的好坏对于建筑工程的优劣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材料的价格对于建筑工程的成本控制以及企业的利益有非常大关系,而且材料的采购是否及时对于建筑工程的进度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所以,对于建筑材料采购管理的现状进行详细分析,同时提出优化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1现阶段建筑材料采购管理的现状分析

建筑材料采购对于工程建设来说至关重要,建筑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的质量。因此,现阶段建筑材料采购管理工作对于整个工程系统来说意义重大。

(一)建筑企业材料采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材料采购过程中信息不完善。在材料采购中,供应商的选择是基础环节,现阶段的材料采购过程中承包商与供应商的信息不对称是主要的问题。建筑材料用量非常大,获得利润相对较高,材料供需双方之间的竞争大于合作,信息交流与沟通出现障碍,结果带来交易成本提高,风险增加的结果。其次,采购质量难以控制。材料采购质量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材料自身的质量,另一方面是交货期限。在现阶段的采购模式下,供应者与需求者都存在短期性、不稳定性等缺点,在材料质量和供货期限上控制难度较大,材料质量不符合标准,供货不及时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就影响工程的质量和工期。最后,材料储存库要求高。在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工程按时完成,所以很多建筑材料都是提前进行采购,材料的安置和储存为管理带来难度,增加了管理费用,影响材料采购管理成本控制。

(二)材料采购过程不规范存在原因分析

建筑材料采购过程中,存在许多不规范行为,分析其存在原因如下:首先,采购工作衔接存在问题,导致工作效率不高。材料采购需要制定相应的采购计划,采购计划通过生产通知书来制定,而在采购过程中存在采购计划制定延迟,计划制定缺少详细规划,导致在采购过程中出现订单重复,订单缺失等现象,工作人员责任不明,互相推脱,导致工作效率极低。其次,供应商不稳定,采购数量不足,导致建筑材料成本增加。建筑材料采购成本的控制对建筑工程整体成本控制非常重要,材料成本居高不下为整个施工带来难题。再次,供应商不稳定,导致材料质量难以控制。材料采购过程中,经常更换供应商,对其材料质量检查方面存在困难,不能保证材料质量。[1]最后,采购部门对建筑材料采购缺乏统一规划。常常会出现订单重复,多订货或者忘记下订单,材料供应不足,延误工期等现象。

2建筑材料采购管理优化的措施

(一)工作人员选择合适的采购模式

建筑材料采购过程中,选择合适的采购模式对采购管理工作非常重要。首先,采购人员要按照国家政策法规和物资管理政策的指导进行采购,熟悉掌握相关部门的管理规定。其次,工作人员制定科学的采购计划,按照生产计划、施工方案进行材料采购。再次,制定完善的采购管理制度,按照规章制度完善采购工作。最后,综合各种因素,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采购模式,增强材料质量控制,保证供货期限。

(二)提高采购信息获取能力、树立市场意识

建筑材料采购要关注市场动态,材料价格变动信息,树立较强的市场意识。材料市场较为复杂,材料价格变动直接影响采购资本,因此,采购人员要提高采购人员的信息获取能力,开通多种信息获取渠道,树立强力的市场意识。在材料采购过程中,要坚持"三比一算",比较材料的价格、质量、运输状况等,加强采购环节成本核算控制和管理,在满足工程质量需要的前提下,选择价格最低、距离最近的,认真考察供应商资质,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有利于控制采购质量和成本。[2]

(三)建立健全严格的招标采购制度

招标采购是在市场经济下,一种科学合理的竞争采购科学方式。招标采购具有公开透明的特点,在建筑企业材料采购中得到广泛的发展和应用。由于建筑企业材料需求的品种较多、对材料质量要求较高、可变性强,采购周期短,部分品种可比性差等特点,招标采购的规范化管理较为困难。所以,要想实现材料采购管理优化,就要建立健全严格的招标采购制度。在建筑材料采购中,从实际情况出发,结合材料性质特点,综合影响采购的综合因素,公开、公正、公平的进行招标比价,完善采购管理体制。[3]

(四)加强采购组织与采购人员的建设

建筑材料采购组织及采购人员建设很重要,要培养采购人员遵章守纪的意识,强化采购人员主人公意识、自廉意识,规范采购环节管理,加强材料成本意识,为建筑企业节约资金。在材料采购前,对采购人员进行培训,针对采购细节和注意事项进行讲授,加强采购组织管理。采购人员培训中还要注重培养自主思维,对材料采购进行项目化组织管理,在组织结构中培养团队精神和责任意识,促进采购人员工作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采购组织化管理还可以制定奖惩制度,以此来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

3未来材料采购管理发展方向

(一)加强计划管理,寻找料源,采购招标信息

材料采购管理工作重在计划,针对生产计划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寻找治疗可靠的料源,与其供应商建立长期可靠的合作关系。还可以通过公开招标信息,进行公开的采购招标,化零为整,公开比质比价。

(二)集中招标采购,统一配送

招标采购集中化,有利于对各个供应商提供的材料价格进行对比,同价格的材料进行质量比较,同质量的材料进行价格比较,同质量、同价格的材料进行交通运输方便与否的比较。强化采购统一配送管理,从企业的角度出发,优化供应商商品,在组织结构上进行联合采购,提高采购部门的内部效率。统一配送管理能够提高采购数量,保持与供应商亲密、坦诚的合作关系,加强彼此沟通,降低材料单价和采购成本,改善交货服务,促进供应商对客户需求的反应力度。

(三)严控材料在数量、质量上验收入库管理

材料采购完成后,在验收过程中要对材料进行严格检查,严格控制材料的数量,加强对材料质量的验收,保证材料质量符合标准,进而保证施工质量。材料采购数量要严格控制,材料数量过多会增加库存管理,提高材料保管费用,占用大量的资金,影响资金的周转。材料数量不足时,会影响工程进度,严重影响工期。推行联合库存管理,保证材料入库后性质稳定。联合库存管理有利于减少企业库存问题,促进建筑企业与供应商双赢与合作。

4结语

当前,建筑材料采购管理存在很多问题,不利于建筑材料质量控制和成本控制,影响建筑工程整体质量。因此,要加强对建筑材料采购管理措施优化,掌握未来材料采购管理发展方向,切实做好材料采购工作。

参考文献:

[1]田元福,李慧民,李潘武.建设工程投标决策风险评估[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4(2)137-140.

建筑采购计划篇3

[关键词]医院建筑项目管理设计招标采购资金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医院建筑是一类不同于一般公共建筑具有专业多、系统多、功能复杂、投资高的特点的建筑。医院基建的基本管理工作是在整个建设周期中,满足国家和相关部门制订的建设规范及技术标准的质量标准,满足各类医疗业务和后勤保障等的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管理工作。这就迫切需要了解和掌握医院功能及特殊要求的医院专业管理人员,以建筑所有者和使用者的角度来参与、监督和管理从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项目评价、规划、设计、组织施工、竣工验收及交付使用等全过程,切实将医院需求和意见落到实处。

1医院基础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

现今医院基建项目不断增多,而医院基建项目的质量、功能上的要求却与具有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的医院基建管理人才缺乏不足存在矛盾;而且医院建筑具有大量的特殊功能,从立项、规划设计到施工的整个过程中,设计、施工、管理人员与医院临床科室使用人员缺乏有效的沟通;医疗功能区域的划分不慎重致使平面变更反复调整;建设中后期由于专业标段招标、设备采购不到位,使各专业衔接配合不到到位,严重影响工期;医疗设备和建筑设备之间预留不到位,从而多次翻工;不少医院对基建工程的财务管理重视不够,基建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基建财务管理人力不足、业务能力不强,造成财力物力上造成了很大浪费,也致使在医疗建筑工程建设的全过程监督审计缺乏力度,特别是对原材料进货渠道及价格缺乏监督。

2医院基础建设的项目管理工作

医院的基础建设是指医院建设项目从决策、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和后评价的全过程。进行医院项目管理就必须十分熟悉建设流程,并对其中的关键节点进行重点控制。项目建设流程不可以次序颠倒,但是可以合理交叉。医院工程的建设阶段可分为七个阶段,策划决策阶段、勘察设计阶段、建设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生产准备阶段、竣工验收阶段和考核考评阶段。在医院建筑中的上述阶段别要注意医疗流程、投资控制、设备系统繁多等的特点。

2.1规划设计

医院建筑设计涉及到门诊、急诊、医技、住院、后勤等几大块系统流程,各系统之间及系统内部的流程决定了使用的便捷性及合理性,因此在设计阶段医院管理层及临床使用者与设计人员的有效沟通,为设计者提供尽可能详实的关于医院的功能、布局的需求数据就十分必要。在设计沟通中除了常规的门急诊人次,床位规模外,还需要对医院未来规划与发展、建筑形式风格定位、设计内容与界面划分,如手术部、iCU的规模计划、大型医疗设备需求计划;从细节方面可以对每个房间插座、开关、信息点的具置、大小和数量的要求。通常建筑设计院只完成建筑、结构、给排水、强电、暖通等专业的设计,而专业设计院对专业性较强的弱电、内外装饰装修、绿化景观、洁净工程、气体工程等提供咨询、组织方案、设计的功能服务。整个过程必须和医院管理层及临床科室做到有效沟通,并且进行的是分层次、分系统、有规划的循序渐进的沟通。整个过程首先应由设计人员对参与设计的建设方介绍设计理念;随后由医院管理层及各科室负责人进行总体规划、门急诊、医技、住院等系统功能位置、规模与布局的讨论并予以明确。进入初步设计阶段后以科室为单位,设计人员和科室主任进行多次一对一的沟通确认。施工图设计阶段重点是房间的内部流程和点位,如检验科,病理科、放射用房等,并在此阶段由专业设计人员为这些科室内部流程和点位的设置提供设计意见。在设计阶段循序渐进的功能调研是避免后期因布局调整而造成大规模返工的重要手段。

2.2招标采购和设备进场

医院基础建设工程在设计完成后主要是进行招标采购及施工单位进场施工。期间有多达数十家各类专业单位进行配合衔接施工,规划好这些专业、系统设备之间的招标、施工启动时间、范围与界面是医院项目管理的重点和难点。

2.2.1编制医院建设招标采购计划

医院基建工程现一般采用招标咨询公司进行招标,但是其往往会因为招标咨询公司对医院项目流程不了解造成整个项目的招标采购迟缓、影响全局建设。所以在此阶段就必须根据医疗项目的特点认真梳理招标内容,编制医院建设项目招标采购计划。医院工程需要招标的项目大致可以分为咨询服务、工程施工与安装、设备与材料三大类。除一般的建筑项目的招标内容外,医院建筑大致还包括综合布线、物流传输、净化工程、设备带、污水处理、射线防护、呼叫系统等专业系统,总计约有三十余项左右。招标采购计划必须经过严格论证并形成计划文件,同时对交叉专业之间的界面和范围也需划分清楚,避免出现漏项或重复。确定招标项目数量和界面后,再经过专业系统论证来确定每项招标项目的时间节点,因为招标时间问题严重制约着工程工期。

2.2.2编制医院建设设备采购计划

医院建设工程包含了建筑和医疗的众多设备,其中建筑设备主要有电梯、锅炉、空调主机、发电机、高低压配电等;医疗设备如高压氧舱、Ct、吊塔等。对于这些设备进场的时间节点也是必须要经过严密论证和安排,如果计划盲目就会对工程工期、资金造成重大损失。如医用设备带,在施工图设计后完成招标,在主体结构封顶前进场安排管线。实际上,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很多设备的建筑配套要求已经完成,可进行绝大部分的设备采购。从设计到竣工验收的两三年时间中,设备的订购和进场编制医院建设设备采购计划是完全有必要的。

2.3投资管理

投资管理是医院项目管理的三大控制目标之一。前期主要是根据功能设计规划编制建设工程项目建设概算书来确定投资控制目标,并对医院建筑各系统功能进行资金限额。在医院建设项目实施阶段,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在招投标工作中实现价廉物优。并且要充分重视医院建设合同的签订,合同是医院与施工单位就项目建设合作所签订的规定双方的责、权、利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契约性文书,它也是把控工程质量、工期、付款、结算、审计的重要依据。合同的规范与否可以有效约束双方行为并促进合作,避免引起不必要麻烦甚至造成经济的损失、工期的延误。对于工期长、专业多、调整变更大的医院建设工程必须坚持以合同为依据,结合实际完工量按实、按期支付的原则,并且对工程款的支付逐级审核,在建设完工审计前将工程款支付总额控制在总投资预算以内。

结束语

医院建筑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建筑工程,应确立设计、招标、资金管理等建设主线。要做好医院建设项目管理,在方案设计阶段要做好设计人员和医院管理层及临床科室的沟通,同时要论证编制设备及招投标计划表,最后严控项目资金资金管理,才能从根本上实现质量、进度、资金三大控制目标。

参考文献:

建筑采购计划篇4

1采购计划

施工企业建筑材料、构配件、设备采购计划来源于特定施工项目的材料设备用料计划,而用料计划是预算人员根据工程合同、生产任务和设计图纸、技术资料或实际需要编制的计划,是项目策划活动的结果(输出)之一,构成项目策划的一个重要部分。采购计划在实际操作上可分为整个项目的总体采购计划和月度采购计划。总体采购计划包括全部工程的用料采购安排。而月度物资计划是基层用料单位(项目部)月份内计划施工生产、用料的计划,也是物资部门组织配套供应,安排运输、控制使用、进行管理的行动计划。它是施工企业物资供应与管理活动中的重要环节。月计划要求全面、及时、准确,它由基层用料单位根据施工作业计划,以单位工程为对象,对各工程分部分项逐项核算汇总编制。

2对供应方的评价

施工企业应对供应方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应包括:1)经营资格和信誉;2)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质量;3)供货能力;4)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价格;5)售后服务。为选择供应方,应建立供应方的资料档案,从以上各方面以及技术水平、财务状况、创新能力、质量观念各方面按严格标准选择优秀的供应厂商,成为自己的合作者。当情况发生变化时,资料档案要及时更改,以便为今后选择供应厂商提供更可靠的资料。

3供应方的确定

确定供应方进行采购按采购方法划分,可分为:1)招标采购。施工企业以招标文件的方式,约请采购策划名单中的多家供应方投标,经过评标,选择最佳供应方。对于大宗物资、工程设备以及采购金额较大的,一般均应采用招标采购。2)邀标采购。施工企业以招标的方式邀请特定的供应方投标,用招标方式确定供应方。对于批量小、价值较低以及不宜招标的,可采用询价招标。3)直接采购。对于零星材料或较难实施质量、价格对比的,或单项物资价值低(如低于10万元)可考虑直接采购。

4施工企业应在必要时对供应方进行再评价

对供应方的重新评价可确定企业是否继续保持现有合作关系,并寻求采购过程的改进机会。对供应方进行再评价的时机一般有:1)对合格供应商名录进行定期(不定期)维护更新;2)每项采购合同到期结束;3)供应方出现违约情况;4)企业认为需要时。供应方再评价的内容一般可包括:1)供货的质量水平及其稳定性;2)服务的及时性和满意度;3)其他履约情况;4)技术更新情况;5)与质量管理体系相关的变化情况;6)社会信誉的保持。供应方再评价的意义在于使企业能够监控入选供应方的供货服务动态,及时识别新的和潜在的采购风险并加以控制和预防。通过供应方再评价结果,建立不合格供应商黑名单可作为施工企业预防和规避采购风险的一个手段。

5施工企业应根据采购计划订立采购合同

施工企业应在采购管理制度中对采购合同的拟定、审核、批准、签订、管理明确相应的职责。建立采购合同的内部授权体系、制定和采用标准合同文本都是规范采购活动的有效措施之一。

二、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验收

1准备工作

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进场验收前应做好相应准备工作。验收时需准确核对各类凭证,确认其是否齐全、有效、相符,按照合同要求检查质量和数量。当施工过程需要时,对于特定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如锅炉、起重设备等),施工企业可到供应方的现场进行验证。

验证内容:1)产品合格证;2)质量证明文件(包括出厂检验、试验报告);3)数量、规格、型号;4)产品标识;5)产品包装;6)外观质量;7)必要的复验。

验证方法:1)对合格证、质量证明文件逐一核查。2)对包装、标识、外观质量进行检查。对实物质量抽查的比例执行相关物资标准规定,在无具体规定时,由企业自己制定内部标准或与供应商协商确定抽查比例。3)对规格型号、数量核查。4)对于进口物资,一般须全部检验,且保证检验周期不得超过合同规定的赔偿期限。对于规格整齐划一、包装完整的,也可实施一定比例的抽查。5)当进口物资属于国家法定检验的商品,则应由商检机构进行法定检验并索取《质量检验证书》。6)验证人员需根据企业规定和监理要求,填写验证记录或报验记录。

2不合格物资的处理

施工企业应建立不合格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管理制度,明确对不合格品的识别、评价、处置、记录的职权并确保有效实施。不合格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对不合格的提出,对不合格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隔离、标识,对不合格情况的处理,对不合格物资的再检验,对不合格问题处理的记录等。施工企业必须确保不合格材料、构配件和设备如无特殊情况均应拒收、退货。对于无法退货且有可能加以利用的,应对其使用范围进行严格评审界定,并按重新确定的使用要求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不合格材料、构配件、设备经评审、检验合格后的利用情况可包括降级使用、改变用途等。

三、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现场管理

施工企业对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现场管理应考虑以下方面内容:1)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验收入库管理;2)仓储管理,包括仓库料场设置、安全防护条件;3)存储管理,包括: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摆放、隔离、标识、检查及维护保养、账目、档案、盘点等;4)领用发放管理。

1物资的管理

建筑材料、构配件和工程设备在仓库或施工现场都必须有适当的储存环境和防护措施,针对不同物资保证有必要的防雨、防潮、温控、防盗、防火、防爆、防污染环境或其他防损坏措施,以及有标识、检查维护保养、定期盘点规定等。对于大型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或金属构件应制定专门的堆放储存方案。危险品或贵重物资的发放、保管和使用应有严密的管理制度,以对物资、人员及工程提供保护。建筑材料、构配件、工程设备可以采用标牌、存放地点、进货验收单、进货台账、保管台账、合格证、检验报告等方式进行标识。

2物资的搬运及防护

施工企业应明确对建筑材料、构配件和工程设备的搬运及防护要求。对于特大、特重、超长的构件或设备,易燃、易爆、有毒及贵重物资运输(搬运)应配备必要的作业设备及工具,作业人员应经训练合格,符合法规规定和企业管理制度。对容易混淆错用的搬运物资应作出必要的标识。构件的吊装及现场水平、垂直运输均应防止损坏、变质、变形。特殊搬运需要事前制定专门的搬运方案。搬运方案应包括搬运及防护的技术参数、搬运方法、作业人员、设备等要求。搬运及防护过程的施工机具配备应考虑特殊的质量要求,操作人员要按照施工方案的规定进行运作。

建筑采购计划篇5

【关键词】建筑材料;工程质量;检测

1.建筑施工现场材料的管理

1.1材料管理的基本方式

近几年随着建筑业管理体制的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企业已经成为了市场的主体,企业以赢利为目的进入市场,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按照国际规则,建筑市场和建筑材料市场管理机制以法律、法规来约束,平等竞争、自由交易。

1.1.1集中型

一般采取集中管理的形式,把供应权集中在企业,企业统一对厂家、经销商、外商、承包商等集中计划、采购、供应、管理。

1.1.2直线型

一般是对包工包料、项目承包责任制或项目股份制单位,根基工程需用情况,直接供应到施工现场。对计划、采购、供应、管理、信息传递和反馈处理,现场直接解决。

1.1.3分散型

分散性是指任务比较分散或跨地域施工工程,可因地制宜或“集中领导,分散管理”,扩大基层供应管理权限或对大宗材料由企业集中计划供应,将部分供应管理权放给基层,抓大放小,总体上调控,充分发挥基层单位的主动性、积极性。

1.2材料管理的职责范围

1.2.1材料管理的职责

①遵守国家物资管理的法律、法规,贯彻执行上级和企业内部关于料具供应管理的规章制度。

②参与现场施工平面布置规划,了解和掌握施工组织设计中有关技术措施和用料要求,作好施工前的材料准备,即合理规划好现场仓库,堆放的场地和运输道路。严格贯彻执行现场施工平面布置管理制度。

③参与调查附近材料资源、运输情况,进行“三比一算”(即比质、比价、比运输、算成本)择优选用最佳货源供应与大宗材料主备点。按工程合同规定,及时与建设单位和上级供应部门商定供应分工,衔接落实各种料具加工的供应渠道。

④根据两算(施工预算和施工图预算)材料分析,按照施工顺序和施工作业进度计划,编制月、旬材料供应进场计划,掌握施工用料动态,及时反映工程需料信息,力争料具分期、分批、有节奏的进场,切实保证工程需要。

⑤严格把好进场材料验收关,坚持法定计量,做好检尺、量方、点数、过称和规格质量的检测,逐日逐批填写验收检测原始记录,发现不符合使用要求的材料坚决拒收。对符合工程严格防止“三差”损失。主要材料和构件进场,均应检查材质证明或出厂合格证。

⑥按照料具性能和物资技术保管规程的要求,对各种料具实行科学管理,做好仓库和料场的防火、防雨、防洪、防潮、防盗等工作。指挥进场料具一次就位,合理堆码,避免或减少二次搬运,为班组领料,盘点核算创造条件。

⑦根据施工预算材料分析,实行定额管理,定额供料,包干使用,节约有奖,超耗有罚,建立周转使用材料的维护保养制度。对造成的材料损失浪费现象,须及时记录,查明原因和责任,按规定给予处理。对重大的浪费问题要报告领导或上级,追究其经济责任。

⑧贯彻节约措施,实施节约指标。做好耗料核算和统计报表、统计分析工作;配合财会人员正确核算单位工程和经营维修,临时设施等项目的实际耗用材料成本。

⑨负责对班组料具员的业务指导。帮助班组搞好节约用料与耗料核算工作,充分发挥专业管理与员工管理相结合的作用,促进现场文明施工。

1.2.2材料管理的内容

①材料计划管理。②材料进场验收。③材料的储存和保管。

④材料领发。⑤材料使用监督。

⑥材料回收。⑦周转材料的现场管理。

1.3材料采购供应

1.3.1材料采购的原则

建筑企业材料部门在竞争择优、优中择廉、保证质量、保障生产、降低成本的目标下,完成材料采购任务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①遵守法律法规的原则。

材料采购供应,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熟悉有关经济合同法、财经制度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规定。

②按计划采购的原则。

采购供应计划的依据是施工生产需用。按照生产进度安排采购时间、品种、规格和数量,以有利生产、便于施工、综合平衡、提高效益的原则,可以减少资金占用,避免盲目采购而造成积压,发挥资金最大效益。

③坚持“三比一算”的原则。

比质量、比价格、比运距、算成本是采购环节加强核算和管理的基本要求。在满足工程质量要求条件下,选用价格低、距离近的采购对象,从而降低采购成本。

1.3.2材料采购合同的主要条款

①材料名称(牌号、商标)、品种、规格、型号、等级。

②材料质量标准和技术标准。

③材料数量和计量单位。

④材料包装标准和包装物品的供应和使用办法。

⑤材料的交货单位、交货方法、运输方式、到货地点(包括专用线、码头)。

⑥接(提)货单位和接(提)货人。

⑦交(提)货期限。

⑧验收方法。

⑨材料单价、总价及其它费用。

⑩结算方式,开户银行,账户名称、账号、结算单位。

{11}违约责任。

{12}供需双方协商同意的其他事项。

1.3.3材料供应的方式

按照供应单位在建筑施工中的地位不同,材料供应方式有甲方供应方式、乙方供应方式和甲、乙双方联合供应方式三种。

①甲方供应方式。

甲方是对建设项目开发部门或项目业主的代称。甲方供应方式就是建设项目开发部门和项目业主对建设项目实施材料供应的方式。这种方式的作法是甲方负责项目所需资金的筹集和资源组织,按照建筑企业编制的施工图预算负责材料的采购供应。

②乙方供应方式。

乙方是建筑施工企业的代名词。乙方供应方式是由建筑施工企业根据生产特点和进度要求,由本企业负责材料采购供应的方式。乙方供应方式的具体供应部门可以是乙方企业材料部门、分公司料具部或项目经理部分别或联合组织采购供应。乙方供应方式可以按照生产特点和进度要求组织进料,可以在所建项目之间进行材料的集中加工,综合配套供应,可以合理调配劳动力和材料资源,从而保证项目建设速度。

③甲、乙双方联合供应方式。

这种方式是指建设项目开发部门或建设项目业主,根据分工确定的各自材料采购供应范围,实施材料供应的方式。由于是甲乙双方联合完成一个项目的材料供应,因此在项目开工前必须就材料供应中具体问题作明确分工,并签订材料供应合同。■

【参考文献】

[1]马振珠.中国建材检测行业大透视[J].工程质量,2007.

[2]黄家骏.建筑材料与检测技术(第二版)[m].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

[3]建筑施工现场材料管理.建筑业企业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岗位培训教材.山东省建筑工程管理局.

[4]建筑材料检验.建筑业企业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岗位培训教材.山东省建筑工程管理局.

建筑采购计划篇6

关键词:建设工程项目;材料采购成本控制方法;现状与探究

随着当下我国建筑项目的增多,各建筑施工企业工作量的增大,材料采购涉及的产品种类越来越多,使得建筑工程中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经济风险。所以,在实际施工中,企业应该格外重视材料的采购工作,在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的前提下,降低材料的采购成本,加强材料用量、储存的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将所有建筑环节都落实到实处,达到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竞争力的目的。

1.材料采购成本控制的现状

建筑工程造价的材料采购成本控制工作表面上看似简单,实则是涵盖到诸多部门、层面的工作,笔者在下文中将简要地分析一下我国材料采购成本控制的现状。首先,一些建筑工程在实际施工工程中并未真正按照材料的预算情况进行管理和实施,令工程建设与工程预结算方面与现实不符。另外,项目上有时为了节约成本,使用了质量不过关的材料,造成后期维修补缺增加了费用。第二,施工中总会遇见各种的突况或是天气问题导致的施工计划的改变,但没有合理的灵活的储存采购的材料,结果材料预算增多,导致成本增加。

2.材料采购成本控制方法探究

结合以上的材料采购成本控制的现状,企业的管理人员忽略了潜在的风险,形成了不准确的预算方案。笔者将在下文中浅析材料采购成本控制方法的要点:

2.1遵循节约原则

在施工准备阶段,企业应该仔细针对材料采购成本控制进行研究,对于材料成本及不可预见成本这几个部分分别讨论研究,面对情况,能及时冷静地做出应对。成本控制工作的第一原则就是在施工之中对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使用做到节约,要做到施工过程的节约,就应该在实际施工中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第一,在施工之中花费要严格按照财务管理原则进行记录,在施工费用的使用过程之中,严格控制施工成本和人员开支,限制和监督工程费用的使用。第二,提升施工管理水平,优化施工设计方案,在提升施工效率的同时保证施工成本的节约。最后,在施工之中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花费,真正提升施工过程之中的管理效益。总之,节约原则就是在施工之中灵活控制施工成本和花费,促进工程的健康和高质量进行。

2.2运用集中采购节资增效

材料采购应从计划提交入手,提前收集采购需求计划,根据材料种类、数量、采购时间等合理规划,尽量将所需材料集中采购,形成规模效应,并利用网络采购平台,在公平、公开、公正的基础上,吸纳更多优质供应商参与投标,有利于获得更优惠的采购价格,而且节约了采购成本和时间,利用网络采购平台,还可以规范科学采购流程,利于采购监督,这也是未来建筑施工企业采购方式的发展方向。

2.3建立科学的成本控制机制

目前,部分建筑施工企业较缺乏科学合理的材料采购成本控制机制,当下应该从建筑施工企业的供给方面出发,建立科学合理的成本控制机制,对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成本尤其是供给侧成本进行合理规划安排,将每项成本的产生和使用过程进行详细的记录,对成本较大的项目进行讨论,分析其合理性,将不合理的成本进行修改,并且将成本预算、管理和控制等任务合理分配,落实责任到个人,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努力,建立起高效率的成本控制机制,通过科学合理地控制成本,使企业效益得到一定程度的增长,保证了施工质量,促进了企业发展。工程项目运作的合理安排、劳动的组织、技术的进步和资源配置与工程的进度加快使得可以节约资金,企业的经济活动可以体现出施工生产的全过程,施工安排的合理性、劳动资质和技术进步性、资源配置科学性都会决定企业的成本,所以工程开始时,对标书施工组织设计应科学、合理,尽可能地防止无效的工作量,还应该采用先进的劳动组织形式、合理的分配劳动力、材料、设备、资金等资源,提高劳动效率,降低成本。

2.4创新成本控制方法

建筑施工企业在建立科学合理材料采购成本控制机制的基础上,应当寻找行之有效的材料采购成本控制方法,对施工材料成本进行合理的计算、预测和统计,从而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一方面,企业应当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这不仅关系企业的经营效益,而且也关系到工程结束后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能,只有按时按量地完成施工任务,才能合理利用资金,避免成本浪费现象的发生,从而更有利于进行合理的成本控制。对于人工费的计划成本是根据预算总工日和职工平均实际日进行计算的,还可以按照工程项目的工程量和单位工程量人工费支出计算出计划成本。

2.5大力引进高素质专业人才

建筑施工企业成本控制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具备多方面知识的优秀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建筑专业知识,同时需要了解当时供给的需求,理解供给的问题所在,与此同时,还要具备经济学、统计学、数学专业知识,需要能够对成本控制中各项工作进行统筹规划的能力。身为一名专业材料采购人员,应当在各种状况下符合材料采购完成的标准。专业材料采购人员则应当知晓,需把控材料采购的知识与技巧,十分了解并强化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融合,提升自身在专业方面的知识。专业材料采购人员想要有所建树,需具备良好的预算知识与技能,了解材料属性和市场、熟悉相关法律法规、熟练使用各种采购方法,令理论与实践相融合,透过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准以及工作经验,完成有效降低材料采购成本的任务。

2.6预防材料量虚报

在建筑工程中,材料采购涵盖到诸多部门,在管理时,一定要保障内查与外调一同执行,获取真材实料,才可以令成本控制更具备信服力。应当先通过材料采购人员采集所需材料,将材料的跟踪调查工作做好,深入到现场给予考察,掌握情况。保障材料采购人员能够指定定额,以免产生低级错误,对工程量的反复计算问题,现场人员与技术人员需掌握相应知识,每次变动均需把材料、费用给予说明,从而给予正确核算。签证过程中,必须知晓事情的过程,是通过何原因构成,又是通过哪一方赔付,如若与建设单位无关,则无须签证,对签证单位应当仔细分析并签证。

3.降低材料采购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由于建筑工程材料采购成本控制工作的复杂性,所以在进行管理控制工作时需要更严格的要求,在建筑工程中,进行材料采购成本控制工作的重要性如下:

3.1控制重点突出

每个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都要突出材料采购成本控制这个重点,将高效施工贯穿施工全过程。另外,遵循了目标确定原则。目标确定和管理是在大多数工程的成本管理之中使用的方法,在管理之中,项目管理小组首先要对工程的管理目标进行设计和确定,在管理之中要做到定期对计划目标进行执行情况的确定和修正评价。在评价之中要做到工程合理,将成本管理目标和实际实施情况控制在一个良性的循环之中,使得控制目标可以提高成本控制工作的进行效果。

3.2完善全面控制原则

全面控制原则是指在施工之中对项目成本进行全面的控制,在施工之前,施工企业应该将项目的参与人员和管理人员组成一个项目监管小组。在施工材料成本的管理过程之中,项目监管小组需要对工程之中的花费和成本项目进行全面而严格的审核,将成本管理工作落实到每个小组成员的身上,确保管理工作的高质量进行。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设工程项目材料采购成本控制工作成了实际施工中不可欠缺的主要过程,特别对当下正处于激烈竞争的建筑业具有较为重要的价值,但是因为建筑工程自身的繁琐性、相关从业人员专业素质不足等原因,现下建筑工程材料采购成本控制工作还是存在着欠缺。所以,各相关部门应该制定相应的法律制度;各建筑施工企业部门应该加强管理制度的完善;各相关从业人员应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

参考文献:

[1]唐尔亮.目标成本法在我国企业应用[J].财会学习,2016(10):22-23.

[2]孔祥祎.建筑工程竣工阶段工程结算审核内容和造价审核方法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07(13):259.

[3]尹云阁.目标成本法的研究综述[J].金融经济,2015(08):50.

[4]唐继荣.高效实现工程预算审核与工程结算的措施及工程预算审核方法探讨[J].建筑知识,2016,08(17):144-145.

[5]宋航,杜仁龙,王华等.竣工结算审核中争议问题在招标时做好事前控制的探讨[J].中国招标,2016,44(14):32-34.

建筑采购计划篇7

【关键词】建筑施工质量要素对策分析

近十年来我国正处于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时期,建筑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国民经济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管建筑怎么发展,仍然存在工业化水平低、施工技术比较落后、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等问题。特别是上海“楼倒倒”等一批重大质量事故的曝光,社会的目光全部集中到全国建设工程的质量上来。一次又一次的质量事故不断给人们敲响警钟,使我们认识到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性。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因素很多,但归纳起来主要有六大因素:人(men)、机械(machine)、材料(materia)l、方法(method)、环境(environmen)t、测量(measure),简称5m1e。在规划和实施工程的质量控制过程中,要做到对六大因素的控制,那么首先就要分析六大因素对工程质量会产生什么影响,然后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

1、人的因素

人是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行为主体,即工程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决策者、管理者、操作者,工程建设的全过程,都是由人来完成的。人员的素质,即人的文化水平、技术水平、决策能力、管理组织能力、作业能力、控制能力、身体素质和职业道德等,都将直接和间接的对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产生影响。因此人员因素是影响工程质量5m1e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所以对它的质量控制也是最关键的。根据分析,大多数工程质量事故和质量问题是由于人的因素造成的。包括两方面:一是直接决定项目质量的管理人员,包括工程项目经理,质量控制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他们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将决定着整个工程的质量控制能否成功;另一个是工程施工人员的工作态度和业务素质也对工程质量有重要影响。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提高人的质量意识和工作水平,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按照全面质量管理的观点,使全体工程人员树立良好质量观念。提高员工的自觉性和主观能动性;第二要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加强工程相关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生产人员必须符合岗位技能要求,经过相关培训考核。操作人员能严格遵守公司制度和严格按工艺要求操作,对工作和质量认真负责;第三要加强现场管理,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对特殊工序应明确规定特殊工序操作、检验人员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合格者持证上岗。通过有效的过程控制消除人为造成的质量问题。

2、机械的因素

机械设备可分两类:一是指组成工程实体及配套的工艺设备和各类机具;二是指施工过程中使用的各类机具设备。施工机械设备是实现施工机械化的重要物质基础,对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和质量均有直接影响,为此在项目从施工方案及施工进度等方面的要求出发,合理配备相应类型、经济技术性能参数的施工机械,并编制“投入施工的主要机械设备表”。充分发挥建筑机械的能效,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要解决机械设备因素影响,对机械设备的管理制定以下质量控制对策:

1)有完整的设备管理办法,包括设备的购置、流转、维护、保养、检定等均有明确规定。

2)严格机械设备进场制度,设备进场必须核对设备名称、型号、数量、技术性能、产品合格证和产品作用说明书,并在安装检验合格后进行试运行,确保设备投产后正常使用。设备管理办法各项规定均有效实施,有设备台账、设备技能档案、维修检定计划、有相关记录,记录内容完整准确。

3)机械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且有丰富的机械操作的经验。

3、材料的因素

建筑工程材料种类繁多,材料是建筑工程施工的物质基础。材料本身的质量对工程质量的影响非常大,因此材料的质量保证是工程质量的前提条件。

要解决材料因素影响,对材料的管理要严格执行公司《管理手册》中的建筑材料、构配件设备采购管理程序:

1)公司根据施工需要确定和配备施工项目所需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并按工程项目策划、施工计划期等阶段,编制“项目材料预算计划”、“工程主要材料消耗台帐”、“工程主要材料工程月报表”和“材料购进计划表”等采购计划,保持一致性和可追溯性,各类采购计划按制度规定进行审批,未经审批不得用于采购,各类采购计划应标明所采购产品的种类、规格、型号、数量、交付期、质量要求以及采购验证的具体安排。

2)公司制订供方评价标准,依据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对工程质量的影响程度(分为一、二类)和生产厂商/经销商的类别,由公司材料管理部门对供方进行评价。

评价的内容包括:a.经营资格和信誉;b.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质量;c.供货能力;d.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价格;e.售后服务。公司通过邀请招标、直接采购等方式,合理选择供应方。公司对供应方的评价、选择和再评价的标准、方法和职责符合管理制度规定,并保存评价记录。公司根据采购计划订立采购合同,采购合同的主要内容应符合相关规定,并按制度进行审批,对于质量要求不高的零星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也可在审批后直接采购。

3)公司为检查采购产品的数量和质量要求是否符合采购要求,对所有进场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进行验收检查,对国家和地方政府规定必须复检的材料进行按标准的见证取样、复验,检验其质量和数量是否符合采购的要求,必要时到供应方的现场进行验证。验收的过程、记录和标识应符合制度的规定,未经验收合格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不得用于工程施工。

4、工艺方法的因素

施工中采用的标准、规范、工法以及施工程序和施工工艺对工程至关重要。在工程施工中,施工方案是否合理,施工工艺是否先进,施工操作是否正确,都将对工程质量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应大力推进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不断提高工艺技术水平,是保证工程质量稳定提高的重要因素。

要解决工艺方法影响,对方法因素的控制也是决定工程所具备质量的水平的关键。必须要严格遵守现行的质量标准,包括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严格遵守施工程序,选择适合的、比较先进的施工方法。为保证各工序的有效衔接配合,最终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对各工序施工质量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和验收标准。确保上道工序施工完全合格后方能进入到下一道工序施工。通过长期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工艺水平。

5、环境的因素

环境通常是指对项目质量特性起重要作用的环境因素。包括:工程技术环境、工程作业环境、工程管理环境、周边环境等。大多数建筑工程施工过程都是在露天完成的,这必然会受到天气、温度等外在环境的影响。环境因素对建筑工程质量的影响具有复杂性、多变性的特点。施工交叉作业多,人员流动大,干扰因素多,处理不好也会对工程质量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影响。针对施工现场这种动态的环境、开展一些质量攻关,提出一些预防和控制这些未知、有可能发生的外因环境变化措施和预案,消除由于环境造成的质量通病。

参考文献

建筑采购计划篇8

【关键词】建筑施工质量要素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我国处于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时期,从而建筑业得到了突飞的发展,在国民经济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管建筑怎么发展,仍然存在工业化水平低、施工技术比较落后、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等问题。特别是上海“楼倒倒”等一批重大质量事故的曝光,社会的目光全部集中到全国建设工程的质量上来。一次又一次的质量事故不断给人们敲响警钟,使我们认识到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性。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因素很多,但归纳起来主要有六大因素:人(men)、机械(machine)、材料(materia)l、方法(method)、环境(environmen)t、测量(measure),简称5m1e。在规划和实施工程的质量控制过程中,要做到对六大因素的控制,那么首先就要分析六大因素对工程质量会产生什么影响,然后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

1、人的因素

人是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行为主体,即工程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决策者、管理者、操作者,工程建设的全过程,都是由人来完成的。人员的素质,即人的文化水平、技术水平、决策能力、管理组织能力、作业能力、控制能力、身体素质和职业道德等,都将直接和间接的对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产生影响。因此人员因素是影响工程质量5m1e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所以对它的质量控制也是最关键的。根据分析,大多数工程质量事故和质量问题是由于人的因素造成的。包括两方面:一是直接决定项目质量的管理人员,包括工程项目经理,质量控制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他们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将决定着整个工程的质量控制能否成功;另一个是工程施工人员的工作态度和业务素质也对工程质量有重要影响。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提高人的质量意识和工作水平,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按照全面质量管理的观点,使全体工程人员树立良好质量观念。提高员工的自觉性和主观能动性;第二要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加强工程相关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生产人员必须符合岗位技能要求,经过相关培训考核。操作人员能严格遵守公司制度和严格按工艺要求操作,对工作和质量认真负责;第三要加强现场管理,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对特殊工序应明确规定特殊工序操作、检验人员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合格者持证上岗。通过有效的过程控制消除人为造成的质量问题。

2、机械的因素

机械设备可分两类:一是指组成工程实体及配套的工艺设备和各类机具;二是指施工过程中使用的各类机具设备。施工机械设备是实现施工机械化的重要物质基础,对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和质量均有直接影响,为此在项目从施工方案及施工进度等方面的要求出发,合理配备相应类型、经济技术性能参数的施工机械,并编制“投入施工的主要机械设备表”。充分发挥建筑机械的能效,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要解决机械设备因素影响,对机械设备的管理制定以下质量控制对策:

1)有完整的设备管理办法,包括设备的购置、流转、维护、保养、检定等均有明确规定。

2)严格机械设备进场制度,设备进场必须核对设备名称、型号、数量、技术性能、产品合格证和产品作用说明书,并在安装检验合格后进行试运行,确保设备投产后正常使用。设备管理办法各项规定均有效实施,有设备台账、设备技能档案、维修检定计划、有相关记录,记录内容完整准确。

3)机械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且有丰富的机械操作的经验。

3、材料的因素

建筑工程材料种类繁多,材料是建筑工程施工的物质基础。材料本身的质量对工程质量的影响非常大,因此材料的质量保证是工程质量的前提条件。

要解决材料因素影响,对材料的管理要严格执行公司《管理手册》中的建筑材料、构配件设备采购管理程序:

1)公司根据施工需要确定和配备施工项目所需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并按工程项目策划、施工计划期等阶段,编制“项目材料预算计划”、“工程主要材料消耗台帐”、“工程主要材料工程月报表”和“材料购进计划表”等采购计划,保持一致性和可追溯性,各类采购计划按制度规定进行审批,未经审批不得用于采购,各类采购计划应标明所采购产品的种类、规格、型号、数量、交付期、质量要求以及采购验证的具体安排。

2)公司制订供方评价标准,依据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对工程质量的影响程度(分为一、二类)和生产厂商/经销商的类别,由公司材料管理部门对供方进行评价。

评价的内容包括:a.经营资格和信誉;b.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质量;c.供货能力;d.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价格;e.售后服务。公司通过邀请招标、直接采购等方式,合理选择供应方。公司对供应方的评价、选择和再评价的标准、方法和职责符合管理制度规定,并保存评价记录。公司根据采购计划订立采购合同,采购合同的主要内容应符合相关规定,并按制度进行审批,对于质量要求不高的零星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也可在审批后直接采购。

3)公司为检查采购产品的数量和质量要求是否符合采购要求,对所有进场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进行验收检查,对国家和地方政府规定必须复检的材料进行按标准的见证取样、复验,检验其质量和数量是否符合采购的要求,必要时到供应方的现场进行验证。验收的过程、记录和标识应符合制度的规定,未经验收合格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不得用于工程施工。

4、工艺方法的因素

施工中采用的标准、规范、工法以及施工程序和施工工艺对工程至关重要。在工程施工中,施工方案是否合理,施工工艺是否先进,施工操作是否正确,都将对工程质量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应大力推进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不断提高工艺技术水平,是保证工程质量稳定提高的重要因素。

要解决工艺方法影响,对方法因素的控制也是决定工程所具备质量的水平的关键。必须要严格遵守现行的质量标准,包括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严格遵守施工程序,选择适合的、比较先进的施工方法。为保证各工序的有效衔接配合,最终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对各工序施工质量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和验收标准。确保上道工序施工完全合格后方能进入到下一道工序施工。通过长期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工艺水平。

5、环境的因素

环境通常是指对项目质量特性起重要作用的环境因素。包括:工程技术环境、工程作业环境、工程管理环境、周边环境等。大多数建筑工程施工过程都是在露天完成的,这必然会受到天气、温度等外在环境的影响。环境因素对建筑工程质量的影响具有复杂性、多变性的特点。施工交叉作业多,人员流动大,干扰因素多,处理不好也会对工程质量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影响。针对施工现场这种动态的环境、开展一些质量攻关,提出一些预防和控制这些未知、有可能发生的外因环境变化措施和预案,消除由于环境造成的质量通病。

参考文献:

建筑采购计划篇9

相关工作人员对于物资材料采购成本管理方面的工作意识不强,常常会导致物资成本账面款项与实际支出的相关款项不相符。对于出现问题的物资材料,进行修护与保养的工作意识不强,一味的依靠备用物资材料来解决问题,从不追本溯源的寻找物资发生损坏的原因,致使施工现场的物资材料成本管理的工作难度不断增大。加之施工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疏忽,使施工项目计划设置的岗位和实际配置人员在能力要求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致使出现因盲目缩短工期,不注重人力成本控制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人力成本投资的浪费想象。另外,施工企业机械施工效率偏低的问题,也是导致物资材料成本管理水平较低的原因之一。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维护、保养、操作等方面的管理达不到施工标准,使机械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无法正常发挥作用,为达到施工的相关要求重复的使用或者更换物资材料,造成物资材料的浪费。长此以往的发展下去,施工物资材料成本管理的工作就会被弃之不顾,从而对建筑工程项目投资造成巨大的浪费。

2.成本控制的施工物资管理分析

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完成基于成本控制下的施工物资管理分析的工作,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为进一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做好建筑项目施工现场的前期准备工作、制定相应的施工物资采购计划以及完善物资采购价格信息化的管理工作。

2.1做好项目施工现场的相关工作的前期准备

为了进一步提高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物资管理方面的工作水平,在建筑项目进行施工之前,施工企业内部就应该开始进行关于各项物资供应的计划的制定工作。集中精力确保施工中的各项施工物资计划制定工作顺利进展下去。在此项计划中,相关工作人员应全面了解建筑项目的实际概况、物资材料的来源及其价格、施工项目物资供应需要注意的问题。尽量掌握建筑施工项目的物资构成,对于工程项目需要的总物资进行简单的计算。同时,注意业主对于物资材料的相关管理意见、要求以及双方在合同中做出的相关承诺。充分结合实际情况,对施工项目所需要的物资种类、数量做好供应准备,并合理的选择物资材料的放置场的建设位置。在对物资材料的选址与放置安排方面,必须确保临时搭建的放置场所,可以满足物资材料保存的防潮、防盗、防火、防雨的相关要求。物资材料的放置场所,对于物资材料的存放、保管、领用具有重大的意义。在进行施工检查的最后期限内,将物资材料的入库、成本等记录整理成册,将其存档备案以备施工中的不时之需。

2.2制定恰当的施工项目物资采购计划

对于主要物资的采购,为保证物资质量以及价格的相对公平,可以采用招标的方式进行采购。以招标的方式进行物资采购,不仅可以避免大宗施工物资在采购环节中常出现的腐败行为,也可以让施工企业的其他工作人员参与到采购当中,提高采购工作的透明度,并能够有效、合理的降低物资采购成本。因此,可以将建筑工程中所需的施工物资采购分为两部分,主要的大宗施工物资采购选择招标的方式,而个别种类的零星物资采购则可以直接进行采购。科学、合理的制定施工物资的采购计划,可以在成本有效控制的前提之下,实现降低物资成本的目标。施工项目的相关技术人员要在结合施工进度、施工标准的基础上,适当的安排其物资进入施工现场的次序,确保施工物资能够有序的进入施工现场,避免施工中因物资安排的问题影响施工的进度。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盲目的购进临时所需物资,造成的施工物资成本的增加。

2.3完善物资采购价格信息化的管理工作

在实际工作中,物资采购价格信息化的管理工作,对完成施工物资的采购计划具有重要的意义。从目前发展的形式分析,我国大多数的施工企业对物资材料市场的发展状况还不够了解,即使处在在买方市场的有利条件下,仍然需要花费高额的资金去购买物资,造成物资成本投入增加。如果施工企业具有完善的物资采购价格机制,就能够巧妙的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因此,完善物资采购价格信息化的管理工作是非常必要的。及时的了解国际、国内市场相关物资材料的价格水平,减小单一供应商制约物资材料供应的影响,对于施工企业在成本控制的基础之上,实现有效管理施工物资的工作,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相关施工物资采购价格信息化管理,可以使施工企业及时的进行市场调研以及为采购计划提供可靠的参考价格。施工企业也能够快速的掌握物资材料价格变动的幅度,并在施工企业内部不定期的相关物资的价格变化,进一步为物资采购与物资储备提供准确的信息,在根本上解决物资采购价格过高,导致增加工程项目物资成本的问题。

3.结束语

建筑采购计划篇10

关键词:建筑工程;物资;成本;控制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经济的迅猛发展,使之社会对建筑业的需求不断增加,建筑业的发展空间逐渐扩大。但是建筑项目需要消耗和浪费大量物资、材料的状况仍没有得到解决,物资材料的投入成本仍是制约建筑工程项目发展的因素。目前,很多建筑施工企业的物资管理工作仍然停留在表面层次,物资管理工作的计划无法对降低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起到作用。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应在确保物资管理质量状态的前提下,降低建筑工程的成本投资,创造更多的经济利益。

一、建筑工程物资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的物资管理非常重要,其管理的实质是在一定周期内对建筑材料和施工机械进行动态管理,以保证建筑工程能够安全、高效、顺利进行的整个过程。物资管理能够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效益,所以我们要掌握物资的供应情况和设备特点,通过科学的筹划、组织、调研、协调来保证建筑工程对施工物资的需求,在确保需求的同时还要加强对施工物资采购、调拨、运输、保管等环节的管理,以此来减少材料和设备的损耗,从而降低物资的成本支出。物资的科学供应与规范管理主要有三个层面:首先,物资管理是工程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如果在施工中施工材料和施工机械没有及时到位,这就会影响到施工周期,有的甚至还会对施工质量产生影响,所以施工管理人员必须要做好物资的规范管理;其次,物资管理是施工质量的重要保障,建筑工程中所采用的施工材料和设备的好坏对建筑的整体质量都会产生影响,如果管理人员和采购人员不负责,采购的质量较差的材料,这必然对施工质量产生影响;再次,施工物资管理是施工周期的根本保障,施工物资的及时调拨可以促进建筑工程施工任务的及时完成,尽而保证了施工项目的竣工时间。

二、建筑工程物资的成本控制与管理策略

1、制定恰当的施工项目物资采购计划

一般而言,在建设施工项目中,当项目组建部进入施工现场后,施工项目的技术部门工作人员应及时提出建设项目投资清单中的物资总需求,包括物资总需求中的物资名称、规格、数量等具体要求。在采购进行之前,为不同种类的物资,选择不同的采购方式,合理降低物资的采购成本。对于主要物资的采购,为保证物资质量以及价格的相对公平,可以采用招标的方式进行采购。以招标的方式进行物资采购,不仅可以避免大宗施工物资在采购环节中常出现的腐败行为,也可以让施工企业的其他工作人员参与到采购当中,提高采购工作的透明度,并能够有效、合理的降低物资采购成本。因此,可以将建筑工程中所需的施工物资采购分为两部分,主要的大宗施工物资采购选择招标的方式,而个别种类的零星物资采购则可以直接进行采购。科学、合理的制定施工物资的采购计划,可以在成本有效控制的前提之下,实现降低物资成本的目标。施工项目的相关技术人员要在结合施工进度、施工标准的基础上,适当的安排其物资进入施工现场的次序,确保施工物资能够有序的进入施工现场,避免施工中因物资安排的问题影响施工的进度。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盲目的购进临时所需物资,所造成的施工物资成本的增加。

2、完善物资采购价格信息化的管理工作

在实际工作中,物资采购价格信息化的管理工作,对完成施工物资的采购计划具有重要的意义。从目前发展的形式分析,我国大多数的施工企业对物资材料市场的发展状况还不够了解,即使处在在买方市场的有利条件下,仍然需要花费高额的资金去购买物资,造成物资成本投入增加。如果施工企业具有完善的物资采购价格机制,就能够巧妙的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因此,完善物资采购价格信息化的管理工作是非常必要的。及时的了解国际、国内市场相关物资材料的价格水平,减小单一供应商制约物资材料供应的影响,对于施工企业在成本控制的基础之上,实现有效管理施工物资的工作,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相关施工物资采购价格信息化管理,可以使施工企业及时的进行市场调研以及为采购计划提供可靠的参考价格。施工企业也能够快速的掌握物资材料价格变动的幅度,并在施工企业内部不定期的相关物资的价格变化,进一步为物资采购与物资储备提高准确的信息,在根本上解决物资采购价格过高,导致增加工程项目物资成本的问题。

3、物资的运输与储存

施工材料、物资在采购之后需要尽快运输至施工现场,减少材料在运输或者中转过程中出现的损失,在进行材料运输过程中,工程管理人员需要对材料进入施工场地的路线、放置场地等情况进行具体规划。同时,在材料采购资金的管理中,要对材料的运输费用进行考虑,运输距离越远、中转次数越多,也会对材料在运输途中产生的损耗情况越大,这就需要对材料运输的过程做好具体规划,选择最佳运输路线。材料、物资在运抵施工现场之后,需要对施工材料的防止情况与保管位置有专人负责,加强对施工材料、物资的日常监管,做好防火、防盗工作。

4、物资质量管控

工程材料、物资的质量与工程施工的质量具有紧密的关系,可以说,施工材料的质量保障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条件,因此需要在工程材料的采购过程中,充分加强对施工材料质量的管控力度。在进行工程施工材料、物资的采购过程中,首先需要对材料供应商进行选择,选择具有正规进货渠道、市场规模大的施工材料供应商;在材料进入施工现场中要对材料的质量情况进行及时验收,对材料的型号和种类进行细致检查;对不合格材料要求供货商进行退换;施工材料、物资在验收后确认无误,进入施工场地仓库进行保管。

5、物资使用控制

施工材料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控制与施工技术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施工企业需要通过对企业施工技术的有效控制来降低施工材料的用量,提高材料利用率,尤其是一些施工企业不注重施工技术的合理应用,会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材料造成5%以上的内耗情况。

5.1在开始每一项施工环节之前,需要对本环节内投入的施工材料用量进行准确评估,根据材料用量评估具体数值超出5%的投入量作为每一个项目环节中工程施工材料、物资的使用量。另一方面,现场施工工程师要合理规划施工材料的在具体工程阶段的使用比例,严格施工材料的取用登记制度,加强对施工材料、物资的监管。

5.2对于没有纳入工程材料预算的部分,要实行计划管理和按指标控制的办法。根据以往工程的实际耗用情况,结合具体项目的内容和要求,确定领用材料指标,据以控制发料。超过指标的材料,必须经过一定的审批手续方可领用。

5.3在具体施工环节内,要对材料使用的零星部分进行整合,通过对零星材料使用费用的进行这算,来规划材料的投入情况。材料损耗率的控制在材料用量控制中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点。在具体施工环节内需要对材料的损耗率和损耗情况进行分析,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损耗情况要进行接个换算后的登记,并制定对相关损耗方面的防范措施。

结束语

建筑工程中的物资是建筑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会发生在建筑生产支出的各项指标中,如果没有按着计划采购和有效的监督,工程物资的流失和浪费会对建筑项目整体的经济效益产生重要影响,所以我们有必要对工程物资的成本控制进行深入研究,科学合理的制定物资成本计划,并加强物资的管理与控制,以使得建筑项目获得最大的效益。

参考文献

[1]高国胜.试论企业物资管理的成本控制[J].科技传播.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