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质量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03:54

生态环境质量篇1

今天,区委、区政府在这里召开全区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主要是总结我区2009年环保工作,部署今年环境保护和绿色社区创建工作。刚才,*街道等*家单位作了很好的发言;*区长就2009年区长环保工作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了总结,并对今年的工作作了部署,希望大家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正确分析和把握形势,进一步增强做好环保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一直是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和广大群众十分关注的一项工作。近几年来,我区始终把环保工作作为促进经济发展、提升城市形象、增强城市竞争力、提高群众生活质量的重要工作来抓,全区生态环境质量逐年提升。去年,全区工业污水排放达标率*%;环保审批建设项目*个,三同时合格执行率为100%;全区医疗机构危险废物集中处置率达*%以上,二级以上医院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率达100%;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全区绿色社区总数达到*个,其中*社区升级为省绿色社区。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环保局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区各部门、各单位通力合作、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委、区政府,向关心、支持、参与玄武环保工作的各位领导、干部职工和驻区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区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工作还存在着许多突出的问题。总的来看,环境质量还不尽人意,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还存在一定程度的矛盾,等等。对这些问题,全区上下要高度重视,努力从战略的高度,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第一,要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认真处理好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一方面,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重点,推动产业从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向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转变,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全面进步、资源永续利用、环境不断改善和生态良性循环的协调统一。另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到,环境保护问题实质上就是经济发展问题。我们要大力推进*建设,积极营造良好的区域环境,以环境优势来赢得竞争优势、发展优势。

第二,要牢固树立执政为民意识,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环境问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改善生活环境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在今年年初召开的区“两会”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建议、提案*条,涉及环境问题的占了三分之一。环境质量的高低,已成为群众评价政府工作的一条重要标准。因此,我们一定要站在为民谋利的高度,加大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力度,解决人民群众迫切想解决的问题,最大程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对居住环境、生活环境、生态环境的需求,努力创造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良好环境。

第三,要牢固树立争先创优意识,努力把玄武建设成为南京标志性的生态城区。*区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优势,融山、水、城、林于一体,绿化覆盖率达*%,居全国同类城区前列。良好的环境为我们打造生态城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要按照区委提出的*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加大环保工作力度,巩固和优化环境特色,通过几年的努力,把我区打造成*作为国际名城最吸引人的地方,凡到*者必到*,居*者首选*。

二、突出重点,攻克难点,确保完成今年环保目标任务

做好今年环保工作,最重要的是围绕市区目标,抓好工作落实。具体来说,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标本兼治,严格控制污染总量。一方面,要加大老污染源治理力度,对市政府下达的限期治理企业跟踪督查,确保治理到位。要巩固达标排放成果,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率力争达*%以上。另一方面,要努力遏制新污染源的产生,在项目审批时,区发改局、环保局要把好关,坚持项目不环保不通过,治理措施不落实不通过,验收不过关不通过,确保环保三同时执行合格率达100%。

二是做优环

境,深化绿色社区创建活动。创建绿色人居环境社区工作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目前我区绿色社区建成比率达*%,受益居民达*万余户、*万多人口。但与兄弟城区比较,我们尚有差距(*区绿色社区建成比率达*%,*建成比率达*%)。我们要在巩固原有创建成果的基础上,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加快推进创建活动,力争至本届政府届满即到2007年,全区绿色社区达到*个,占社区总数的*%以上。

三是加强宣传,提高全民环保意识。各街道、各部门要把环保宣传作为文明城区创建的重要内容,深入开展绿色学校、环保进社区等创建活动,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相关部门要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宣传好的典型,揭露各种破坏环境的行为。要通过宣传教育和监督,使环境保护成为各级各单位和广大市民的自觉行动,在全区形成人人动手、保护环境、爱护环境的良好氛围。

三、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形成全区上下齐抓共管的合力

环保工作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又是政策性、法律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要真正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组织上加强领导,在措施上加大力度,以凝聚全社会的力量,确保我区环境工作目标任务的顺利实现。

一要强化责任,健全机制。要强化党政领导、环保部门统一监管和各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公众积极参与的环保工作机制,形成环保工作的合力。要严格环保责任机制,实行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要完善任务分解落实机制,各街道、相关部门要围绕今天签订的责任状,抓好目标分解工作,确保落实到具体科室,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年底区委、区政府将对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并作为考核单位和个人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二要多方筹资,加大投入。上周,区长办公会研究决定,每年列入财政预算的环保资金,原则上不低于地方收入的*%,全区环保总投入要占区GDp*%以上。各街道也要结合辖区实际,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资金,用于环境改造和保护工作。同时,要加强研究环保有关政策,进一步拓宽环保资金渠道,积极向省、市申请专项资金,向驻区单位筹措资金,用于环境治理和保护工作。

三要从严执法,强化监管。区环保部门是环境保护的执法和监督部门,要理直气壮地负起责任,敢于执法,严于执法,善于执法,果断查处,不徇私情,严厉惩处严重污染和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对那些污染严重、超标排放,又不按时完成限期治理任务的单位,必须依法责令关停;对主要责任人,必须依法严肃查处。各街道环保职能已经明确,要尽快选派素质高、责任心强的人员,协助区环保部门做好污染控制、群众投诉处理等工作。

四要提高素质,建好队伍。各级领导尤其是从事环保工作的同志要加强学习,刻苦钻研业务知识,理解掌握环境工作的方针政策,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环保部门要切实加强自身建设,转变职能,优化服务,提高整体素质和环保执法的本领,真正建立一支思想好、作风正、懂业务、会管理的环保队伍。

生态环境质量篇2

农业生态环境是农业生产的基础,近年来,各级政府在植树造林、土壤改良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耕地面积锐减,农用化学物品用量不断增加,水质污染、气象灾害等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越来越多不利影响。因此,开展不同区域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及其动态变化研究十分必要[1]。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前人已经做了大量研究,目前国内外对农业生态环境的研究主要是定时、定区域地研究,包括环境、经济、社会、科技、资源等要素在内的复合农业生态系统;国外侧重于对替代方法、策略、指标互作及模型应用的研究[2-4]。国内的指标体系较多引入经济、社会效益等指标[5-7],弱化了生态指标及生态环境的作用,忽略了农业生态环境的时空变异性。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较多,主要有模糊综合评价法、权重评价方法(综合指数法)、层次综合评价法、灰色综合聚类法、投影寻踪模型等[8-12]。其中权重评价方法(综合指数法)简单客观,便于分析各因子对农业生态环境的贡献,应用十分广泛[1]。

江苏省位居长江、淮河下游,东濒黄海,平原辽阔、土地肥沃,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并以占全国1%的土地面积,创造了约占全国10%的GDp总量。但伴随着经济的腾飞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江苏的耕地面积越来越少,人口越来越集中,各种农业生态环境问题接踵而来。本文拟应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hierarchprocess,简称aHp)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应用权重评价法(综合指数法)分析江苏省农业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客观、具体地分析不同区域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的变化,为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以及进一步发展“优质、高效、外向、生态、安全”的具有江苏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提供理论决策参考。

1研究区域选择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区域的选择

江苏省位于北纬30°35′-35°07′,总面积10.26×104km2,年降水量783~1167mm,年平均气温13~16℃,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农业自然条件优越,是我国农业高产区和重要商品粮基地。全国农业资源区划办将江苏省划分为徐连、宁镇扬、沿江、两淮、太湖和沿海6大农村经济区[13]。为了便于调查、收集资料以及减少统计工作量,考虑到自然环境条件、区域经济发展、区位条件等区内相似性和区际差异性;同时,可以涵盖江苏省所有气候类型和经济发展水平,选择邳州、新沂(徐连经济区),东台、大丰(沿海经济区),如皋、金坛(沿江经济区),兴化(宁镇扬经济区),张家港、江阴(太湖经济区)共9个具有代表性的县(市)区域作为评价单元。通过对经济区内典型县评价值加权平均,得到该经济区的评价值。

1.2资料获取

数据来源主要包括遥感数据、土壤普查、地图数据和统计数据。(1)遥感数据:主要来源于美国Landsat卫星的tm影像,用于计算植被覆盖度,选取1995年、2000年、2008年6-8月植被生长季遥感影像。(2)土壤数据:主要来源于全国土壤普查数据。(3)地图数据:主要包括江苏省行政区划图、1∶100万Dem等专题数据。(4)气象数据:采用江苏省气象局提供的各个区域所在站点1995-2008年统计数据。

2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的选取与验证

2.1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区域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U)由自然环境子系统(U1)、土壤生态状况子系统(U2)和环境污染子系统(U3)3部分组成。其中自然环境子系统包括:≥10℃活动积温、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年日照时数、植被覆盖率、土地复种指数6个指标;土壤生态状况子系统包括:水土流失量、土壤pH值、土壤有机质、土壤全氮、土壤速效磷、土壤速效钾指标。环境污染子系统包括:化肥使用强度、工业废水排放强度、工业废水排放强度、So2排放强度。

2.2评价指标体系的验证

应用江苏省1995年、2000年、2008年的统计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在SpSS软件中对区域农业生态环境质量指标体系进行筛选和分析。由表1可知,1995年、2000年、2008年第一主成分与≥10℃活动积温、年平均温度、年日照时数、年降水量、土地复种指数、土壤全氮含量、化肥使用强度、工业废水排放强度、工业废气排放强度和So2排放强度10个指标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其中:≥10℃活动积温、年平均气温、年日照时数、年降水量4个指标均表征农业气候生态状况;前3个指标表征特定区域热量资源,代表气候因素对农业生态发展的影响;土壤全氮含量表征农田土壤理化性质,可以反映人类农业生产活动对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化肥使用强度、工业废水排放强度、工业废气排放强度和So2排放强度4个指标反映了环境污染对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因此,第一主成分强调了区域自然环境、土壤因素和环境污染等多方面主导因素的良好组合。

第二主成分与土壤速效磷含量和土壤pH值指标显著相关。第三主成分与植被覆盖度、水土流失量和土壤速效钾含量存在较高的相关性。其中植被覆盖度和水土流失量可以反映农业自然生态环境的变化,代表农业结构对农业生态环境质量发展的影响。因此,第二和第三主成分强调了自然环境、土壤因素的重要性。第四主成分与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相关性较高,可以反映土壤生态状况。与1995年相比,2000年、2008年的水土流失量、工业废水、工业废气和So2排放强度等指标小幅降低,土地复种指数和土壤全氮含量小幅升高,反映出人类农业生产活动对农业生态环境质量产生重要影响。综上,所选指标均能够很好地反映评价区域的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因此,前4个主成分分析结果可以作为新的综合因子体系,来表征区域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状况。

3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模型的构建

3.1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在评价模型中,各指标权重的确定是一个关键,而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决策方法,按照“分解-判断-综合”的思维特点,将多层次、多准则的复杂问题分解为各个组成因素,并将这些因素按支配关系分组,形成递阶层次结构,通过两两比较的方式确定各层次中诸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因此本研究在以农业生态系统是否可持续发展为评价目标的基础上,建立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综合评价模型进行评价。将农业生态系统作为一个复杂系统进行评价。首先要把复杂问题分解为不同的层次,建立由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的层次结构模型;其次,根据数据资料、专家意见和作者的认识,构建判断矩阵,根据确定的判断矩阵,计算出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再对所得的特征向量进行归一化处理,所得的向量分量即为所求的相应因素关于上一层因素的相对权重。通过以上对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因地制宜地计算出区域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各指标的权重(表2)。

3.2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模型

通常情况下,评价指标分为正向指标和逆向指标两类,以标志值为基准将各指标进行正向和逆向标准化后,进而建立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模型:U=∑ni=1ai×Ci式中:U为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数;ai为所选取指标的标志值;Ci为各指标的总权重;n为指标个数。依据数据资料,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将农业生态环境质量分为5级:优(Ⅰ级)、良(Ⅱ级)、一般(Ⅲ级)、较差(Ⅳ级)和差(Ⅴ级)(表3)。

4区域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应用区域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模型,分别计算9个代表县市1995,2000,2008年的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数,通过公式U=∑kj=11kUj(式中:U为区域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数;Uj为各县市的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数;k为各经济区所包含的县(市)数),求得5个经济区的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综合指数(图1)。从图1可以看出,徐连、沿江、沿海、宁镇扬和太湖5个经济区的农业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呈现从北向南的明显下降趋势,以徐连经济区最高,太湖经济区最低。1995-2008年期间,各经济区的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数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其中徐连经济区下降幅度最为明显,从1995年的优秀状态(0.7550)下降到2008年的一般状态(0.4639);太湖经济区的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数下降幅度较小,从1995年的高层次一般状态(0.5480)下降到2008年的低层次一般状态(0.4661)。1995年徐连经济区农业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值最高,太湖经济区最低;2008年宁镇扬经济区农业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值最高,徐连和太湖经济区最低。宁镇扬经济区由于受社会经济基础等众多因素的影响,生态环境质量状况逐渐变差,但是降低幅度较小。

为了更深入了解区域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的时空变异,选取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变化最大的徐连经济区和太湖经济区及其中的代表区域(徐连经济区:邳州和新沂,太湖经济区:张家港和江阴)为研究对象,分析其1999-2008年连续10年的农业生态环境质量时空变化。图2表明,在1999-2003年期间,新沂的农业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上呈下降的趋势,但仍长期处于良好水平,分别从高层次的良好(0.6018)转变为低层次的良好状况(0.5572),2004年后总体发展趋势继续下降,进入到较低的一般状态(0.4576)。邳州是4个代表区域中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起点最高,但降低速度最快的,由1999年最高的0.6347降低到2008年的0.4602,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状况从良好状况逐渐降低到一般状况,并且一直处于恶化的发展态势。江阴和张家港两区域的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明显低于邳州和新沂,自1999年以来持续保持逐年下降的态势,从1999年的高层次的一般降低到低层次的一般状态,波动幅度较小,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较稳定。

5结论与讨论

江苏省不同区域的农业生态环境质量指数随时间的推移,从北向南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表现出明显的时空变异。以徐连经济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指数最高,沿江、沿海和宁镇扬经济区次之,太湖经济区最低。在本研究中的江苏省5个经济区,其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数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以徐连经济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指数下降最快,太湖经济区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数下降最慢,但徐连经济区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明显好于太湖经济区。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1)太湖经济区的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总体水平较低,目前该经济区的农业生态环境发展趋于平稳,质量状况降低缓慢。该经济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在全省仍都处于前列,是全省乃至全国乡镇企业发展最早、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农村工业成为占绝对优势的乡村产业结构。由于经济发达,外来劳动力纷纷涌入,人多地少的矛盾尤为突出,能源、原材料的严重短缺,耕地不断减少,工业“三废”污染强度过高,致使植被覆盖降低与水土流失增强,很大程度上抵消了该地区在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下的优势,生态环境质量一直处于较低水平。

(2)徐连经济区由于历史和社会经济基础等众多因素的影响,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虽然发展起点较高,但该经济区的农业生态环境质量发展呈现迅速下降趋势,逐渐恶化。徐连经济区内煤矿、非矿产等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长期开采煤矿造成植被覆盖降低、土地塌陷、水土流失、土壤养分流失等一系列根本性环境问题,虽然进行了一系列的生态重建和土地复垦工程,但生态恢复需要较长时间,加之本区是江苏省降雨最少的区域,因此短期内生态环境质量得不到明显改善。

生态环境质量篇3

1.1加强宣传教育,强化质量意识质量意识是对质量和质量工作的认识和理解,对质量管理工作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各级领导对海洋生态环境监测工作质量管理的重视程度,对整个监测机构质量意识的形成与加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质量宣传教育应从领导抓起,使各级领导都充分认识到加强质量管理对于海洋环境生态环境监测的重要性,并自上而下推动本单位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监测人员的质量意识宣传教育可通过入职教育、上岗培训、资质认证等形式开展。各级海洋管理部门和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应把海洋生态环境监测质量的重要性、必要性作为新进人员入职培训的重要内容之一,进行初期质量意识教育;从事海洋生态环境监测业务工作的人员通过考试取得上岗证,考试内容应包含海洋监测质量控制相关试题,进行强化教育;同时通过实验室计量认证考核进一步强化质量意识教育。

1.2完善质量管理体系,责任落实到人监测质量管理应贯穿于海洋环境监测业务工作全过程,实验室通过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分级管理,使全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质量都有相应的质量控制责任人。

2建立健全海洋生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制机制

2.1落实质量管理分级责任制海洋生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实行分级责任制,设置四级管理体系,分别由海区级、省级、市级、县级管理层级组成。海区级成立海区监测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海区海洋监测质量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作为海区质量监督管理的职能部门,具体负责海区监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制定和实施,其他层级指定部门或人员配合海区完成相关质量管理工作。

2.2健全质量管理工作机制海区各级监测机构应不断完善本机构质量管理体系并有效运行,建立与监测任务相适应的质量管理运行机制和工作机制,包括:人员及经费保障机制、质量体系运行机制和质量管理评价机制。

2.3实施持证上岗制度承担海洋生态环境监测任务的监测人员应持证上岗,未取得证书者,只能在持证人员指导下开展工作,监测质量由持证人员负责。

2.4优化监测机构质量管理模式海区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建立海区监测机构质量档案和海区质量监督管理的宣传和培训工作,举办实验室资质认定内审员培训等质量管理培训,监督各级海洋监测机构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和岗前技术培训。各级监测机构应设立专门的质量管理部门或质量管理人员,任命与监测任务数量匹配的质量监督员,并对质量管理人员进行履职考核,建立监测人员个人质量档案。

3强化监测业务全过程质量控制

3.1质量保证工作方案与监测方案同时设计和实施各监测机构按海洋生态环境监测任务制订监测方案和质量保证方案,明确质量管理的目标、任务、分工、职责和进度安排等,确定各项监测任务全过程质量保证措施和质量控制指标。

3.2加强数据源头质量控制针对海洋生态环境监测外业采样环节,开展现场监督和检查,确保现场取样操作规范,杜绝样品沾污,从数据源头上加强质量控制。

3.3强化实验室质量管理各监测机构应在计量认证授权范围内开展监测工作,具备开展海洋生态环境监测业务所需的人员、仪器设备和实验环境等条件;按照规定的检测方法进行实验室样品分析,实验室应采取空白样品、加标回收、平行样、内控样和实验室内部比对、留样复测等方式进行内部质量控制。同时应逐步建立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样品管理、分析测试、数据传输、数据处理等环节和质量控制手段的信息化管理,逐步实现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与监测数据编报系统有效对接。

3.4规范数据审核与资料汇交海区质量管理部门协调海区计量、监测和信息三大业务中心,按照各自业务职能,分别开展规范数据审核与资料汇交相关工作。海区标准计量中心负责对监测数据质控报表进行审核,确保质控手段、监测方法等质控措施满足《海洋监测规范》的要求。海区监测中心负责对监测数据资料的规范性和完整性进行审核。海区信息中心对数据报表的格式进行审核。

4加强海洋生态环境监测质量监督和通报

4.1加大全过程监督检查力度海区质量管理部门每年编制海区生态监测质量监督检查实施方案,组织海区质控专家每年抽取一定比例的海区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开展监督检查,2~4年内实现对海区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监督检查的全覆盖,检查内容涉及实验室人员、仪器设备、样品、方法、环境和检测等全部环节和全部要素。

4.2深入开展外控样考核测试活动通过差异化外控样考核,客观、科学地评价实验室监测分析能力,帮助存在问题的技术机构进行原因分析,并督促改进,提高实验室综合检测能力。

4.3建立质量通报制度建立并推行质量通报制度,对海区海洋监测质量管理工作进行通报,针对质量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及对策建议,对各级监测机构质量改进情况进行跟踪。

4.4建立监测质量考核与责任追究制度海区质量管理部门组织协调各单位建立质量考核指标体系和管理制度,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各监测机构制定单位内部考核指标体系、考核管理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

5结论

生态环境质量篇4

水污染治理问题已经成为了目前社会和国家十分关心的问题,各种治理方案的不断提出改善了我国水污染方面的问题,尤其是人工生态系统的应用,利用了生态平衡的治理理念大大增强了水质,是一个很重要的水污染治理方案,随着科技进步和人们的思想观念的不断深入,对于生态系统的认识也得到了加强,通过对于生态环境知识的利用能够创造一个平衡的水生态系统,使水体保持较强的自净能力,文章主要对人工水生态系统进行简单的介绍,增强人们对于该系统的认识和了解。

关键词:

人工水生态系统;污染治理;改善水环境

引言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工厂的不断扩建,各种污水对于周围的污染也在日益严重,即使对于污水已经有较强的处理措施,但是污水对于水库而言是一个较大的威胁,水库的水体由于生态系统刚刚形成,极易遭到破坏,部分水库甚至已经受到污染,导致水质变差,使得水环境质量受到了很大程度的破坏,针对这种现象,我们所倡导的人工水生态系统就有着巨大的优势,这种保护措施既能起到很好的治理效果,同时对于水体环境破坏的预防也有很大的效果。

1人工水生态系统介绍

人工水生态系统主要是通过人工对于水生态系统的理解和认识,通过人工的手段为新形成的水域营造一个更稳定的生态系统,从而保证水的质量。这种人工水生态系统充分模拟了自然水体的自净功能,使水体的生物链保持在一个稳定的状态,能够除去水体内部的各种有害微生物等的滋生,保证水体时刻处于正常状态,有效保持了水环境的质量。这种技术大多应用于水库以及人工湖泊中,能够有效保持水体处于正常状态,对于水质变差,水体富营养化等具有显著效果。

2人工水生态系统的构建

人工水生态系统是通过对自然水生态系统进行研究后进行的模拟,要保证整个水体内部的植物、微生物以及鱼类等平衡,使水内的食物链正常,形成一个健康的生态循环。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数量趋于正常自然系统的数量,使得各个种群相互制约、相互生存,保证水生态系统的平衡。在水生态系统的构建前,我们首先要明确我们所要保护的水环境的功能,从而选择合适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其次就是进行植物生态系统、动物生态系统以及微生物生态系统的构建,选择合适的种群进行适量投放,要明确前期的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才能逐渐稳定下来,我们要定期进行观察了解,确保生态系统稳定的同时达到我们水环境的质量要求。

2.1植物生态系统的构建

水体内部的植物在食物链中担任着生产者的角色,同时也是生物链的源头,不同的植物有着不同的功能,人工生态系统的植物选择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挺水植物,另一种是沉水植物。这两种植物对于水体的功效各不相同。对于挺水植物而言,这类植物的根部在水中而叶部和部分茎部却漏在水面上,大多分布在浅水区。此类植物能够起到净化水质和美化环境的功效,同时也是一部分水生生物的食物,是食物链中的重要源头。但是此类植物的种植不宜过多,而且种类要丰富多样,这样才能使水生态系统更加复杂,稳定性才能强。在此推荐一些植物,例如:芦苇、灯心草、风车草、水葱、荷花、睡莲等。这些挺水、浮叶植物在观赏和净化上都有很好的效果。

2.2动物生态系统的构建

动物在食物链中承担着消费者的角色,要明确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关系到整个食物链的稳定性,从而关系到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所以在动物的选择上要适当,既要保证食物链长而食物网复杂,又能维持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首先要有丰富的浮游动物,这部分动物一般处在食物链的底层,主要以水体内的植物为食,同时也是其他水体动物的食物,其次要有种类丰富的鱼类以及其他动物,尽可能的仿照生态系统的复杂化和多样化进行构建。不同水层生活的动物都要进行投放,同时要注重“天敌”系统的引入,有天敌才会有竞争,才能保证整个食物链的稳定,同时还可以进行定期的人工捕捞,保证水内的鱼类维持在一定的数量,在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增强了水体内部的稳定性。

2.3微生物生态系统的构建

水体的微生物是必不可少的,主要担任着分解者的角色,微生物能够将水体内部的有机物转换成无机物,防止水体内部有机物过多而造成各类细菌真菌大量生长,同时我们知道微生物具有很强的繁殖力,对于水中的污染成分有很大的治理作用,这能够对一些外来污染源起到很好的控制效果,微生物不需要刻意进行投放,同时严格控制人工微生物抑制剂的投放,要进行定期的监控检测,保证水体内部的微生物在正常水平。

2.4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监督

一个人工的生态系统在前期需要经过一定时期的波动才会稳定下来,对于构建前期,系统的稳定性监督是很重要的,因为不同地区的水质不同,水体内部原有的水生生物有很大的差别,我们在生态系统构建时仅仅是在实验和理论相结合的情况下进行的,而实际情况又会有很大的复杂性,所以前期的监督很重要。我们可以采取抽样的形式,在抽样时要保证均匀性,不同区域、不同深度都要采样,这样才能尽可能准确的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在初期遇到问题后要及时进行技术上的研讨,从根本的食物链着手,找出关键问题所在,做到及时治理。

3人工生态系统对水体环境的作用

人工生态系统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净化作用,通过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方式,使水体具备了很强的自净功能,同时符合我国环境治理的理念,为我国的水资源治理提供了实践和理论上的参考。另一方面则是创造了剩余价值,通过人工生态系统的模拟,避免了因为水体因长期存放导致水质变差,进而变“坏”的现象,美化了周围环境,同时各种鱼类的放养模拟野生环境,增强了鱼类的健康水平,属于高质量鱼类,在市场上有一定的质量优势,能够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沉水植物指生活在水底的植物,沉水植物能够吸收水底的n、p等物质,净化水体,通过光合作用,增加水体的含氧量,同时其生长在水底,能够对水底的土壤和废物起到一定的固定作用,防止因水体的流动而引起土壤的上翻,从而影响水体的部分生物生存,威胁到生态系统的稳定,大大提高了水体的透明度。例如:苦草、子菜等。沉水植物还能有效一直水体藻类的生长,对于保持深水区的生态稳定有显著效果。当生态系统稳定后,要定期对系统进行维护,定期对枯死植物进行补植,对于水面上的残枝败叶要及时清除,防止沉入水底造成污染,对于过于密集的植物也要对其进行治理,保证其适量性,对于水体内投放的部分鱼类定期捕捞,保证水内鱼类数量一定。

4应用前景

此项工程在水质净化方面内使用的主要手段为水生态系统的构造,它的优点是适应能力好,还有可持续性强,稳定能力强,损耗小等优点,还有一定的抵御外部污染的能力。此类工程在实地考察与系统了解的基础上,依照本省的优势,增加石龙坝,浮动式地,太阳能增氧等设备来结合奇特的一些手段来对水进行净化,就现在来看,刚刚处于进行良好的阶段,随着技术的不断提升,此项技术将会拥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5结束语

人工生态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的水体预防治理系统,在水污染治理问题上有着特殊的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水环境的质量,尤其是对于水库等新生的水域,在水环境保持和改善方面具有突出功效。在人工生态系统的构建过程中要保证水植物、动物、微生物的相互协调相互制约,使水体内部的食物网更加复杂,这样才能保证水体生态环境的稳定,从而保证水环境的质量。

作者:许彦单位:福建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参考文献

[1]袁权红,吴美红,石欠欠,等.利用人工水生态系统改善水环境质量的应用[J].浙江水利科技,2015,4:27-29+40.

生态环境质量篇5

一、新时代我国生态环境质量管理工作现状

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质量管理体系也历经变化。从1988年正式提出生态环境保护理念,2016年制定“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整体来看我国的生态环境质量管理工作有了巨大的进步。尤其是2012年以来,随着我国生态环境不断恶化,“雾霾”事件频发,引起了社会极大的关注之后,我国政府不断加大生态环境质量管理治理力度,为完善我国的生态环境质量管理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据相关数据统计,2010年我国化学需氧量(CoD)与二氧化硫(S02)排放量分别为1238万吨和2135万吨,与2005年相比分别下降12.5%、14.4%。2014年,我国CoD、S02的排放量则进一步缩减,与2010年相比下降幅度达到9.8%、12.9%,均提前我国制定的排放总目标。由此可见,我国的生态环境质量管理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但同时由于时展的变化,也使得我国的生态环境质量管理面临新的挑战。

二、新时代我国生态环境质量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环境质量管理与总量减排之间的错误认知

当前我国对于生态环境质量控制主要采用的是控制总量的管理模式,即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达到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效果。但对于这一质量管理模式,从推出之日便饱受争议。很多地方政府认为,对于生态环境质量管理,并不就完全等同于总量减排。实施总量减排模式,监管对于生态环境质量管理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需要严格的对减排目标进行核定,并需要对各项减排指标进行地方考核,对于当地的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抑制了创新发展。这导致减排活动在地方政府中实施难度不断加大。

(二)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天然矛盾

事实上,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具有一种天然的不可调和的矛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环境质量管理工作,并制定颁布了一系列政策,对地方政府形成了巨大的压力。这促使地方政府重视生态环境质量管理工作,针对各地的实际情况,推出了一整套改革措施。但由于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质量管理之间具有的天然矛盾性,一旦国务院放松高压态势,地方政府也将放松对生态环境的质量管理。要破解这一难题,就必须要找到一种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质量管理之间的长效机制,在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管理工作的同时,也能提高当地的经济发展,从而促使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和谐发展。

三、新时代我国生态环境质量管理工作完善策略

(一)完善生态环境质量的法律制度建设

2015年我国已经正式实施了《环境保护法》,对于我国生态环境质量管理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对于各地地方政府在生态环境质量管理中的重任也做了进一步的明确。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未来对于我国生态环境质量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要不断完善我国生态环境质量管理法律制度建设,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建设,为我国的生态环境质量管理工作提供明确的法律依据,进而促进地方政府在生态质量管理工作中的积极性与责任性,切实推动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管理工作。

(二)强化政府的质量考核与责任追究

地方政府是新时代我国生态环境质量管理工作的主体参与者,也是生态质量管理工作的具体执行者和管理决策者。因此,在新的时代环境下,要加强我国生态环境质量管理工作,就必须要强化地方政府的质量考核,完善责任追求制度,对地方政府形成强大的约束力,促使地方政府在生态环境质量管理中充分发挥能动性,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进一步提高生态环境管理工作质量,为当地的民众提供更加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

(三)加强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体制建设

新时代,对于生态环境质量的管理工作不仅仅重在对生态环境进行管理,同时也需要对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监测,形成对生态环境质量的长效监督机制,从而强化生态环境的质量管理工作效果。因此,未来必须要加强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体制的建设,通过完善的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体系,及时掌握生态环境质量动态信息,并制定相应的对策,提升生态环境的质量管理工作。对此,中央深改组已经通过了《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这为个地方生态环境质量监测机制的出台提供了相关指导。在此基础上,各地方政府应该认真履行职责,以党中央文件精神为指导,构建地方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体系,尽快实现当地生态环境质量的动态化监测,真正长久实现我国生态环境质量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综上,生态环境问题新时代我国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也是全人类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由此,也显示出生态环境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当前我国生态环境质量管理现状,分析了新时代我国生态环境质量管理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完善策略。这对于新时代提升我国生态环境质量管理工作质量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参考文献:

[1]陈文娟.加强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全面提升环境监测水平[J].农技服务,2017.

生态环境质量篇6

关键词:污染:环境保护:生态建设

近几年来,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在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污染防治和环境保护能力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通过了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验收;围绕小康环境综合指数的提升,开展了综合整治,环境质量稳步好转;秦淮河一期工程的完成,7344治水工程的有效推进,区域环境整治和饮用水源地保护工程取得了有效进展;扬尘污染的控制与工业污染源的全面整治及污染源搬迁,节能减排的大力推进,环保优先相关政策措施等的全面实施,使南京市环境保护工作走在全国同类城市的前列,生态环境逐步向好的方向发展。

1存在问题

环境污染问题是长期积累形成的,生态环境的根本改善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和巨大的努力。通过相关部门提供的信息及调查研究,笔者认为目前南京市环境保护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1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率不高

全年城市可吸入颗粒物和降尘超标,天空中灰朦朦的状况经常发生,城市居民对空气质量的满意度较低;尽管近几年市政府先后制定了2个有关大气污染防治的规定,但执行效果不佳。2007年7月,市政府又出台了关于扬尘污染控制的相关规定,但全市空气质量的提高并不明显,城市尘污染状况仍然比较严重,主要是对建筑施工扬尘、道路运输扬尘、农业生产秸秆燃烧污染的控制不到位。降尘、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等指标年均值仍然较高。

1.2 局部水体尤其是农村地区水体水质下降

南京市主要入江河流水质普遍超标,部分湖泊开始出现蓝藻等生态性水质恶化趋势,全市水域总体水质无论是从小康考核的水质断面监测结果,还是从水体质量的普查情况来看,南京市水环境质量的现状不容乐观。离环保模范城市和小康考核中对水环境质量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根据监测数据,2006年全市260个环境监测断面(点)中132个断面水质达到规划功能标准。达标率仅为50.8%,主要入江河道普遍不达标;城区内玄武湖、莫愁湖、月牙湖、前湖、紫霞湖、南湖等六个湖泊.除玄武湖水质改善,达到功能标准外,其它湖泊均达不到功能标准。2007年的监测结果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主要水质断面的稳定达标率仍不足七成。

1.3 酸雨频率较高

南京的酸雨达四成左右,由于酸雨而造成的对工农业生产、城市建筑景观及人民生活的潜在危害不容忽视;机动车污染也日益突出,交通污染对城市环境质量的影响呈上升态势;噪声扰民问题依然严峻,电磁波污染投诉、光污染等物理污染问题正在成为新的环境问题。

1.4 环境监管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1.4.1 环保投入较少 2006年全市环保财政直接投入占地方财政支出比例过小不足1%,区级环保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例0.5%左右,县级环保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例0.2%左右;全市环保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不到3%。

1.4.2 环保治理项目管理有待加强 环保专项资金未能实行项目库管理,环保专项资金项目审批制度不够健全,项目监督、管理不够规范。部分重点污染防治及清洁生产项目因实施单位搬迁、关闭,环保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难以体现。环评审批项目验收率较低,仅在40%。对部分环保治理措施跟不上、排污指标达不到规定标准的项目及单位缺乏积极有效的措施。

1.4.3 环境评价未能全面覆盖,环保部门在环境污染源头控制作用尚未到位建设项目不能全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每年市环保部门环评审批的项目只有200多家,存在部分建设项目未经环评审批就开工建设的状况。例如应由市环保局进行环评审批的27家乡镇开发区项目,其中有12家未做环评(占总数的44.44%)、有23家未通过环保部门审批(占总数的85.18%)。另外还存在某些乡镇园区未取得市级批准开发区资格、又未经环评审批就开工建设的现象。

1.4.4区(县)环保部门的环境监管能力建设比较薄弱,与当前的经济发展和环保要求不相适应目前基层环保执法能力严重不足,普遍存在环境监察、监测人员少,任务重,监测设备老化,监测技术落后,能力建设资金紧缺且还被人员事业经费挤占等问题。

1.5 环境执法有待进一步规范

环境法律法规还不完善,由于环保法律规定处罚幅度较大,而环境污染违法行为又千差万别,现有执法处罚自由裁量权不够具体,加之处罚程序和行政处罚文书不规范,导致环境执法力度不大。“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状况没有从根本上改变。

2 建议

2.1尽早启动城市空气洁净计划

城市空气质量能否根本改善,体现了一个城市的综合管理水平。制定并实施城市空气洁净计划,是实现城市空气质量根本改善的前提。要根据南京市空气污染特征,建立长效工作机制,确立一批空气污染治理重点项目,制定一个五年至十年的中长期综合整治规划,明确污染控制的总体目标,严格责任考核制度。

2.2 加强河流水污染防治研究,提高水质监管水平

南京市水环境质量改善的要求十分迫切,形势也十分严峻。在加快完成7344治水工程的基础上,2008年又提出了2234工程,相关机构也正在组建之中,对进一步改进南京市河流水质将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笔者认为一是要对已建成的城市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加强监督,确保正常、有效运行,做到稳定达标排放,发挥其最大效能;二是加强对城市水污染防治技术的研究,充分和用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开展水污染控制方面的研究力量及大量已有的研究成果,对南京市城乡水环境进行系统研究,制定水污染防治技术、管理体系及政策措施;三是要认识到南京市水环境监管中存在不少问题,在江苏省考核的27个断面中还没有一个点位建立起水质自动监测站,对调水方案实施的监督和评估难以有效实施,因此,加快建立水环境自动监测系统,实施水质实时在线监控,从而为调水数量、质量和生态补水效果的实时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2.3 高度重视规划环评和环境评价工作,立足根本,从源头上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当前一些突出的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相关环境保护政策和技术要求落实不到位,一些区域规划没有考虑区域环境容量所造成的。规划环评正是在总结以往管理中“重点源轻

区域,重个体排放强度轻区域排放总量”而造成了区域生态失衡的情况下提出的,重视规划环评并扎实做好相关工作,是解决各个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有效方法。建议市环保部门与有关部门合作,制定规划环评工作计划,对尚未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一地、三域、十专项”的总体规划及具体单项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环保部门与发改委、经委、建委等部门要加强联系与沟通,使南京市各类建设项目都能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杜绝不进行环评审批就上马建设的现象,促进环保部门对污染源的有效管理和控制。

2.4 加强保障力度,切实落实“环保优先”政策

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各级政府要加大环保的投入,财政预算安排不仅要将有限的环保专项资金用足用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还要考虑地方其它财力对环境保护的多元化投入,逐步增加环境污染防治资金;同时应加大对环保部门人员、机构经费的保障力度,促进基层环保部门的能力建设,提升环境监察、监测手段的先进性,不断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建立和完善各类环境优先的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各级干部考核机制、工作责任制度和各种监管制度。为实施“环保优先”政策提供坚实保障。

2.5 完善制度、规范行为,加强项目与资金管理

财政、环保部门应细化环保专项资金项目管理的办法,建立和完善项目库。规范项目计划的制订、资金分配,严格部门预算和项目计划的实施,加强对资金和项目的监督、管理,确保资金的专款专用,杜绝挤占、挪用和截留环保专项资金,减少资金在各部门、各环节上不合理的滞留,使有限的环保专项资金发挥最大效益。

2.6 严格依法征收排污费,合理制定征收指标

各级环保部门应按国家、省、市的有关规定依法征收排污费。环保部门应深入调查研究各地方排污费征收现状,制定科学、合理的排污费和罚没收入征收计划指标,避免环保部门因一味的追求完成征收任务,而出现协议收费等违规现象,从而腾出更大的空间和时间让环保部门把主要精力投入到环境污染防治上来。

2.7 完善环境法规体系,规范执法工作,强化执法力度

环保部门应抓紧制订自由裁量权的具体实施细则,严格执法程序;提高准入门槛,对严重污染环境、治理成本过大的项目要坚决劝退和否决;对建设过程中“先上车,后补票”项目要加大处罚力度;对企业违法排污的要严肃处理,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为加强环保法制建设、有效遏制违法行为、保护人民群众身心健康提供保障。

2.8 提高认识,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政策的宣传工作

当前,“重形象、轻实质,重眼前、轻长远,重引进、轻环境,重发展、轻治理”和“先污染、后治理”的做法还有一定的思想基础,一些企业还存在“缴排污费即可排污、缴排污费就应获得相应的污染治理资金补贴”的意识。因此,在强化环保管理和执法的基础上,需加强环保政策的宣传,充分体现政府治理环境的决心,增强全社会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将污染企业被动治理转变为主动参与,使社会各群体的环境保护意识都能跟上社会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

生态环境质量篇7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耕地;保护耕地;生态效益补偿

中图分类号:F323.211文献标识码:aDoi编号:10.14025/ki.jlny.2017.10.009

耕地是重要的生态系统组成部分,除具有为生产提供物质的经济功能外,还具有诸多生态功能,如净化空气、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物种多样性、提供开敞空间等。2009年《中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成果显示,全国耕地质量平均等别为9.80等,等别总体偏低,优等地、高等地、中等地、低等地面积占全国耕地评定总面积的比例分别为2.67%、29.98%、50.64%、16.71%[1]。耕地资源后备储量不足、质量欠佳,严重制约我国农业综合生产力发展。将耕地生态效益补偿纳入现行耕地补偿,内部化解决外部性,提高耕地的比较收益,从源头激励农民保护耕地尤为必要。

1耕地生态效益补偿的必要性

1.1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要求

自1986年7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管理、制止乱占耕地的通知”,下达之后,政府相继出台“基本农田保护条例”、“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保护耕地的通知”、“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政策”等相关制度,强化对农田的管理和保护;2015年4月25日出台的文件《中共中央国赵汗赜诩涌焱平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对耕地生态效益的供给提出了更高要求,要适当增加湿地等生态空间;增加湿地碳汇手段,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切实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推进污染防治,优先保护耕地土壤环境,科学施用化肥、农药。严守资源环境生态红线,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健全法律法规,研究制定生态补偿方面的法律法规;健全政绩考核制度与完善责任追究制度,将生态效益等指标纳入评价考核体系,并建立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并将“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建设取得决定性成果”作为主要目标之一。

《意见》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要严格源头预防、不欠新账,加快治理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多还旧账,让人民群众呼吸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根据经济发展理论,生活质量的发展会经过贫困、起飞、高额物质消费几个阶段,此后,便进入对生活质量追求的阶段。在追求生活质量阶段之前,人们越是看重的基本物质消费,在此之后,人们对户外消费、公共物品、服务消费的需求就越大。人民有需求,国家有要求,因此耕地生态效益补偿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要求。

1.2解决耕地外部性的重要手段

一是耕地生态服务具有很强的非排他性,农民保护耕地的正外部性后无法排斥他人获利。二是耕地资源不仅是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而且还承担着国家粮食安全、保证社会稳定等功能[2]。《意见》指出要鼓励完善经济政策,推行市场化机制,所以笔者认为科斯产权的方法更甚一筹。peS(paymentsforenvironmentalServices)是一种基于市场的角度,解决外部性的非市场环境服务工具,可以激励提供者保护生态系统,而对其进行经济激励的一种方法。拉丁美洲在采用,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厄瓜多尔、萨尔瓦多等均在实施peS项目,世界银行支助了包括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萨尔瓦多、墨西哥、尼加拉瓜和南非在内的多个国家的peS实施项目[3]。耕地补偿基于此理,将受到忽视的外部性内部化解决,通过构建外部性市场补偿任何因保护耕地资源,致使发展受到限制的利益相关者。

通过对耕地生态效益进行补偿,可以提高耕地的比较效益,影响农民的最初决策。农民采用保护性的手段使用耕地,这将会改变由耕摘要:面对每况愈下的生态环境供给与日益增加的生态服务需求,本文论述了耕地生态效益补偿的必要性,并指出将耕地本身外溢的生态效益纳入耕地补偿,以提高耕地比较收益,成为激励农民保护耕地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耕地;保护耕地;生态效益补偿

中图分类号:F323.211文献标识码:aDoi编号:10.14025/ki.jlny.2017.10.009地引起的经济利益驱动机制的作用方向,使农民从源头保护耕地成为可能。一定程度上保护耕地的质量。这也与《意见》中的“对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规模实行总量控制,确保耕地数量不下降、质量不降低”要求不谋而合;一定程度上减少农民贫困,进而激励农民保持耕地生态效益的持续提供。

2结语

面临每况愈下的生态环境供给与日益增加的生态服务需求,公众应该意识到耕地生态服务的珍贵。本文论述耕地生态效益补偿的必要性,并指出通过peS方法可将耕地本身外溢的生态效益纳入耕地补偿,以提高耕地比较收益,激励农民保护耕地。

参考文献

[1]http:///article/ssxw/200912/20091200049678.

shtml

[2]霍雅勤,蔡运龙,王瑛.耕地对农民的效用考察及耕地功能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03).

生态环境质量篇8

关键词:GRaY法;综合评价;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对策与建议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21101(2015)02002506

abstract:thisstudyusesGRaYtocomprehensivelyevaluateecologicalenvironmentqualityofanhuiprovince.Bycomparingandsiftingevaluationindexaccordingtorelevantliteratureandconstructingqualityevaluationindexsystemofurbancities,thepaperdeterminestheevaluationindexweightviaDelphmethodandincombinationwith2013StatisticalYearbookdataofanhuiprovince,conductsacomprehensiveevaluationofitsecologicalenvironmentqualityandconcludestheintegratedsortingofurbanecologicalquality.theresultssuggestthattheecologicalenvironmentqualityinthesoutherncitiesofanhuiprovinceisbetterwhilethatofthenortherncitiesispoor,especiallythatofcoalresource-basedtwocitiesofHuainanandHuaibeiwhichrankslast.moreover,thepaperanalyzestheproblemsexistentinthosetwocitiesandproposescorrespondingcountermeasuresandsuggestions.

Keywords:GRaYmethod;comprehensiveevaluation;urbanecologicalenvironmentquality;countermeasuresandsuggestion

灰色系统综合评价就是从信息的非完备性出发研究处理复杂系统的理论,适合客观社会经济系统的比较评价,是根据被评价对象的评价指标之间发展态势的相似性或差异程度来评价衡量因素间关联程度的方法[1],灰色系统综合评价应用于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评价研究较少。本文将GRaY法应用于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进行一些探索。研究安徽省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与最理想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之间的关联系数和关联度,关联系数反映的信息较全面,可根据关联系数找出该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某些方面的不足,以便采取措施加大城市生态建设投入力度。再根据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计算加权灰色综合关联度,可对安徽省内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综合排序评价,比较城市之间生态环境质量方面的差异。本文利用2013年安徽省统计年鉴数据,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公平、公正,具有可信度,为安徽省政府及当地市政府进行城市生态建设时制定政策和管理决策提供参考。

一、基于GRaY法的安徽省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一)指标选取及权重的确定

评价指标的选取既要能突出说明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又能搜集到相应的数据资料,本文参考相关研究文献资料,结合安徽省2013年统计年鉴,筛选能综合考察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三类指标,一类是城市环境质量,包括大气总悬浮微粒日平均值可吸入物(pm10)(毫克/立方米)、二氧化流日平均值(So2)(毫克/立方米)、二氧化氮日平均值(no2)(毫克/立方米)、城市市区噪声均值(分贝)、人均拥有公交车数量(标台)、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吨标煤/万元)、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及好于二级的天数(天)。二类是生态环境:包括森林覆盖率(%)、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m2)。三是污染物控制:包括城市污水处理率(%)、工业固体废物处置率(%)。反映城市环境质量、生态环境、污染物

控制共11个指标,从不同角度说明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指标权重的确定,利用Delph法通过问卷调查咨询相关专家,确定出11个指标的权重如表1所示。

(三)计算安徽省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灰色综合关联系数

计算安徽省16个城市与虚拟理想化城市的关联系数:

ξi(k)=miniminkΔi(k)+ρmaximaxkΔi(k)Δi(k)+ρmaximaxjΔi(k)(i=1,2,3,…,n;K=1,2,3…,p)

分辨率ρ取0.5,计算安徽省各城市与虚拟理想化城市的关联系数,如表3所示。

(四)计算安徽省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加权灰色综合关联度

进行加权计算灰色综合关联度,如合肥市的加权灰色综合关联度为:

R合肥=∑pk=1ξi(k)wk=0.8683×0.04+0.8555×0.03+0.8693×0.02+0.6071×0.1+0.8490×0.08+0.8647×0.25+0.9134×0.08+0.3485×0.12+0.4313×0.08+0.8406×0.12+0.7883×0.08=0.7359

同理可计算其他城市的加权关联度,最终评价排序得出综合评价结果,如表4。

三、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从安徽省16个城市环境质量加权灰色综合关联度排序来看,最好的城市是依次黄山市、池州市、宣城市、蚌埠市、安庆市、马安山市、芜湖市、六安市、宿州市、铜陵市、合肥市、滁州市、阜阳市、亳州市、淮南市、淮北市。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好的城市主要是皖南的旅游城市黄山市和池州市,这些城市地处皖南山区,森林资源丰富,植被较好,水资源也丰富,加上这些城市没有污染严重的重工业,空气质量好,如黄山市、池州市大气总悬浮微粒(pm10)日平均值较低分别为0.055毫克/立方米和0.053毫克/立方米,空气质量好于或大于二级的天数都是365天,森林覆盖率较高分别是79.63%和57.54%。从安徽省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排序来看,安徽南部城市基本上以服务业和轻工业为主,城市环境污染小,并且青山绿水环抱,森林覆盖率高,城市自身净化能力强,城市空气质量优良,是安徽省南部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好的原因。

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上皖南的城市较皖北的城市好,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最差的两个城市是皖北的淮南市和淮北市。

淮南市和淮北市同是以煤炭开采为主的煤炭资源型城市,由于长期采煤造成地表沉陷,植被破坏严重,生态环境脆弱。两淮煤炭资源型城市都是以依托煤为主的火电业、化工业、水泥建材业等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产业集群城市,集聚的产业都是环境污染大户,排放大量烟尘(Co2,So2、no2)等,大气总悬浮微粒(pm10)日平均值较高分别为0.093毫克/立方米和0.089毫克/立方米,固体废物处置率较低分别为9.66%和0.78%,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也较高分别为0.897吨标煤/万元和1.028吨标煤/万元。城市噪声均值较高分别为68dB和67.2dB,空气质量好于或大于二级的天数也较全省其他城市低,分别为346天和352天,森林覆盖率较低分别是18.77%和16.95%,城市自身净化能力弱,两淮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日趋脆弱。

从安徽省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来看,皖北尤其两淮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最差,两淮城市是重工产业集群城市,来自这些产业的污染源多,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差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煤炭开采造成的植被破坏,环境自洁能力差。煤炭资源长期开采形成的生态环境破坏,大量土地塌陷,植被破坏,生态环境脆弱。二是环境污染。煤矿开采采出煤矸石堆积占用土地,其中有害物质污染环境;煤炭洗选深加工造成的污水对环境的污染;以煤为依托的产业,如火电产业规模巨大,造成粉煤灰堆积污染环境,电厂烟尘排放(Co2,So2、no2)污染空气;煤化工业、水泥建材等产业排放的烟尘对城市大气的污染。总之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日趋脆弱,加强对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建设尤为迫切,任务更为艰巨。

四、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一)针对地方政府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建议

1.加大政府对城市环境治理投入,履行政府职能

安徽省各城市都要以“十”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为契机建设生态城市,生态城市的建设要以政府为主导,政府要持续加大对城市生态建设投入,加大城市治污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城市绿化美化的投入,加大城市及周边植树造林,增加城市“绿肺”,提高城市的自洁功能,打造山水宜居城市和花园式城市。

2.地方政府要加大对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发展循环经济,实施产业低碳生态化发展道路

重点是对传统产业结构升级,坚持走以循环经济为主的低碳生态化发展道路。特别是两淮煤炭资源型城市,依托煤的产业较多,并都是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严重的产业,更要实施产业转型升级。两淮煤炭资源城市以煤炭为主业,在原煤为主导的产业链上尽量延伸,形成以“资源利用清洁生产资源再生”接近封闭型物质能量循环利用的反馈式链条,使循环产业链各环节做到“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低碳生态产业[3],构建以煤为主业的循环产业链:煤电粉煤灰建材产业链、煤开采煤矸石建材产业链、煤矸石发电产业链、煤化焦产业链、煤炭开采洗选加工矸石综合利用产业链、煤化油产业链、煤煤化工甲醇-烯烃产业链、煤甲醇-碳化工产业链、煤合成氨精细化工产业链,煤煤制天然气产业链等循环经济产业链,推动煤炭产业向低碳化、清洁化发展。

3.以政府为主导,进行城市生态环境治理和修复

由于两淮煤炭资源型城市长期高强度开采,地表踏陷严重,生态修复治理难度大,需要巨资投入,仅仅依靠当地政府无法全额承担的,在争取国家煤矿塌陷区修复治理资金的同时,地方政府可制定灵活优惠的政策,以政府为主导,多方共同出资治理环境,采煤塌陷区生态治理修复采取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大力引入民间资本投资,加大激励措施,在投资配套、信贷、税收、财政补贴等政策方面给予倾斜,调动民间资本投资治理采煤沉陷区的积极性,可实行多方以不同出资方式设立环境治理股份有限公司,在环境治理上共同出资,共同受益。

4.建立市场化生态补偿长效机制

对破坏城市生态环境和污染的企业提取生态补偿基金,由财政专户管理,专款专用于城市生态环境治理和修复补偿,建立依托市场法则开展生态补偿的机制,可由政府公开招标委托第三方进行生态治理和修复。还可探索城市境内碳排放权、节能减排权市内交易机制,使节能减排量超额完成的企业可出售超额部份给完不成节能减排的企业,或由政府购买。对完不成节能减排定额的企业政府要加大经济处罚力度,罚款上交财政生态补偿基金,用于城市生态修复、治理和建设。

5.加大科技创新,发展城市战略新兴低碳产业

加大科技创新的投入和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优化创新创业发展环境,大力发展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it产业、汽车及零配件和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和带动城市产业转型升级[4]。

6.大力发展服务业,优化和提升产业层次

以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和生态宜居城市为目标,优先发展生产业,做大做强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信息服务和现代商务贸易等行业[4]。

(二)针对政府职能部门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建议

1.政府职能部门加强城市环境保护执法力度

城市环保执法部门要加大巡视检查和突击检查频次密度,持续保持环境执法的高压态势,对于污染大户要采取严厉措施,加强监管,杜绝非法排放,加大处罚力度,提高企业违法成本,让违法企业负出沉重代价。

2.城市垃圾实施分检和无害化处理

在城市垃圾分检和无害化处理方面国内外都有诸多大城市经验可供借鉴,安徽省内城市要借鉴这些大城市成功经验,对城市生活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清洁美化城市。城管加大城市脏、乱、差的治理,制止占道经营,乱摆乱放,随地乱丢垃圾。

3.城市宣传部门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市民文明意识

政府有关职能部门要经常举办企业主要负责人的生态城市建设教育培训,提高企业负责人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和执行力。举办专题讲座,讲解企业生态循环生产成功的案例和经验,组织企业负责人到生态城市建设好的模范城市和企业考察观摩学习取经。

城市宣传部门要通过各种媒体和发放宣传册,加大市民生态环保宣传教育,动员市民积极参与城市生态建设,普遍提高公众生态环保意识,参与日常的监督等,提高市民城市生态文明意识。

(二)针对生产企业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建议

1.生产企业要转变观念,绿色生产

城市境内的生产企业,要转变生产观念,引进先进技术及设备,实施循环生产,清洁生产,绿色生产,变废为宝。在绿色生产方面加大投入,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进行无害化处理,达标排放。加大节能减排的投入和技术创新,真正实现绿色生产,安全生产,文明生产。

2.企业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主动开展治理修复和生态环境保护

针对安徽省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的不同,企业要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从销售收入中提取专项治理资金,争取政府配套资金,对企业由于生产过程中对城市生态造成的破坏进行进行治理修复,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近年来淮南矿业集团争取中央财政资金和企业出资,投入巨资进行生态环境修复,已取得相当可观的成效,现已在报废矿区上进行回填、平整、绿化和生态修复,建成大通湿地公园。在谢家集区采煤沉陷区上建立起集办公、仓储、物流配送、信息服务等为一体的淮南市鑫森物流园。对已报废的洞山小煤井、人防工程的建设形成的取土坑、采石场、弃土场等,造成的区域内的局部山体、植被及地貌等受到严重破坏,对洞山井沉陷区及舜耕山部分山体进行修复,修复面积约32公顷,现成为淮南城市中心的“绿肺”。从淮南矿业集团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进行城市生态修复来看,已取得成功经验,供其他企业借鉴。为其他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树立了榜样。只有各企业行动起来,共同修复治理城市生态环境,一定能建成美好、清洁的宜居城市、生态城市、花园式城市,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参考文献:

[1]杜栋,庞庆华,吴炎.现代综合评价方法与案例精选[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1―21;111―119.

[2]安徽统计年鉴编辑委员会.2013年安徽省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3]罗开莎,束龙仓,谭炳卿.基于循环经济的淮南采煤沉陷区水、土地、煤炭资源同步利用模式研究[J].水利经济,2011,29(4):16.

生态环境质量篇9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改进的aHp;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湿地生态系统是陆地与水域之间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特殊的自然综合体,被誉为“自然之肾”。人类对湿地的关注和研究随着20世纪50、60年代全球环境退化、湿地丧失及由此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而开始。目前,湿地的保护与持续利用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由于历史原因和认识偏差,中国在过去较长时间过分强调对湿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而忽视了对其的保护。随着科学发展观的不断深入人心,人们日益认识到保护湿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传统的层次分析法(简称aHp)[8]是对一些较为复杂、较为模糊的问题做出判定的简易方法,特别适用于那些难于完全定量分析的问题,为解决多目标决策问题提供了很大的方便,目前已在世界各国得到迅速普及和发展,并在社会、经济、军事、管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戴新等[1]利用传统的aHp对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使得难以定量化的湿地生态质量指标定量化,为黄河三角洲湿地景观规划、管理和保护提供决策依据。然而,传统的aHp方法在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时候,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传统的aHp中的判断矩阵一般不满足一致性,此时说明决策者对被比较的元素所赋的值,有些是不准确的[2]。石建等[3]指出,t.L.Saaty等人提出的层次分析法采用“1-9”标度构造成比较矩阵,其一致性效果不理想。传统的aHp没有充分利用已有定量信息,认为传统的aHp是研究专门的定性指标问题,对于既有定性指标也有定量指标的问题讨论得不够[4]。传统的aHp提出对判断矩阵的一致性讨论得较多,而对判断矩阵的合理性考虑得不够,这是因为对标度专家的数量和质量重视不够[5-6]。基于此,本文以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为例,将传统的aHp方法中由“1-9”标度,改进为aHp层次分析法的“9/9-9/1”的新标度,构造成比较判断矩阵,对黄河三角洲湿地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进一步的评价,以得到更加科学、精确的结果,并将所得结果与戴新等[1]的评价结果进行对比。

1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简介

黄河三角洲是我国三大三角洲之一,地理位置位于东经118°07′-119°18′,北纬36°55′-38°12′之间,处于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环抱的渤海湾南岸中心地带,处于京津唐经济区与山东半岛经济区的结合部,同时又是环渤海经济区与沿黄经济带的交汇点。三角洲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海岸线全长约590km,湿地总面积约4150km2,是全国最大的三角洲,也是我国温带最广阔、最完整、最年轻的湿地,是国际重要湿地之一。黄河三角洲各类湿地面积如表1所示[7]。

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包括油田开采和石油加工业等所产生的工业废气,给其带来很多负面影响。例如黄河三角洲9条入海河流的河口水质均受到污染。潮河、挑河、溢洪河、广利河、神仙沟等河口污染严重,致使鱼、虾、贝类数量减少,鸟类失去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和食物条件。浅海、滩涂水质均受到了石油类污染,影响了浅海滩涂生物的多样性。因而,对黄河三角洲湿地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综合分析,维护该区域内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已经刻不容缓。

2改进的层次分析法(aHp)的基本原理

最初由美国运筹学家t.L.Saaty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它是将半定性、半定量问题转化为定量问题的有效途径,将各种因素层次化,并逐层比较多种关联因素,为分析和预测事物的发展提供可定量依据。

2.1层次分析法的标度改进

传统的aHp在应用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使用“1-9”的原始标度准确率会降低;各层次之间联系设立混乱;数据处理过程繁琐等;这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完善。本文对传统的“1-9”标度进行了优化改进,采用新的标度“9/9-9/1”,详见表2。

2.2改进的aHp在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2.2.1明确问题并建立层次模型

为便于成果引用和结果比较,参照文献[1],本文选取的评价指标也依据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环境结构、特征、社会发展现状和规划,筛选出形成和影响生态环境质量的3类,共计13个主要特征因子,如图1所示。总目标层a,在湿地生态环境质量指标体系建立的总目标就是黄河三角洲湿地aHp综合评价;要素层B,根据湿地生态功能及湿地影响因素从湿地生态环境、湿地功能、湿地环境质量指标3个方面分析,用这几个方面特性的非线性相加来反映总目标的价值;指标层C,具体反映要素层的多项指标,根据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形成及所维持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与效用。

在上表中取b13=9/5,其含义表示在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湿地生态环境指标相对于湿地环境质量指标而言,属于稍微重要;b31=5/9表示湿地环境质量指标相对于湿地生态环境指标,属于较不重要。依据文献[8]的相关公式计算,求得最大特征值λmax=3.0008,一致性检验系数CR=00007,CR0.1,建立判断矩阵具有令人满意的一致性。按照上述方法,以此类推可得要素层对指标层的最大特征值、归一化特征向量,并对特征矩阵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均满足要求。要素层对于相应各评价层的计算结果,见表4。

2.2.3层次总排序

利用上面层次单排序的结果,综合得出本层次各因素对更上一层的优劣,最终得到指标层对总目标层的优劣顺序。对求出的各间接判断矩阵的向量进行权重计算,并进行排序得出表5。根据文献[8]计算公式所得,层次总排序随机一致性比例CR=0.0050,CR0.1,层次总排根据归一化后各指标权重值排序结果,可以把13个指标划分为重要指标(≥0.12)、次要指标(0.07~0.12)和一般指标(≤0.07)3类,结果见图2。

2.2.4结果分析

从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因子指标划分图可以看出13项评价因子中,指标C1、C6为重要指标;指标C3、C5、C10、C12、C13为次要指标,共计5项指标;C2、C4、C7、C8、C9、C11为一般指标,共计6项指标。

3结论

经分析,得到以下初步结论:重要指标C6(权重极大值)与一般指标中权重最低的指标C7(权重极小值)二者之间的权重相差比较悬殊,差值达到0.1225。说明在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相关部门在三角洲的洪水调节功能(指标C6)这方面,重视程度相对较高,投入力度也比较大;然而,在气候调节功能(指标C7)方面,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此外,显示结果中,一般指标里面的其他几个指标的权重也相对较小,都应当引起相关部门的注意和警惕。

参考文献

[1]戴新,丁希楼,陈英杰,等.基于aHp法的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J].资源环境与工程,2007,(2):135-139.(DaiXin,DinGXi-lou,CHenYing-jie,etal.theenvironmentalQualityappraisalofthewetlandontheYellowRiverDeltabyaHpmethod[J].Resourcesenvironment&engineering,2007,(2):135-139.(inChinese))

[2]王传玉.改进aHp中判断矩阵一致性的一种新方法[J].安徽机电学院学报,2001,(4):47-50.(wanGChuan-yu.anewmethodimprovingtheConsistencyoftheComparisonmatrixinaHp[J].Journalofanhuiinstituteofmechanical&electricaleigineering,2001,(4):47-50.(inChinese))

[3]石建,郭跃华.基于指数标度的层次分析法及其应用[J].南通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4):4-7.(SHiJian,GUoYue-hua.aHpontheBasisofindexnumberScaleanditsUsage[J].Journalofnantonginstituteoftechnology(naturalScience),2004,3(4):4-7.(inChinese))

[4]吴殿廷,李东方.层次分析法的不足及其改进的途径[J].北京师范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264-267.(wUDian-ting,LiDong-fang.ShortcomingsofanalyticalHierarchyprocessandthepathtoimprovethemethod[J].JournalofBeijingnormalUniversity(naturalScience),2004,(2):264-267.(inChinese))

[5]魏翠萍,章志敏.一种改进矩阵一致性的算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0,20(8):62.(weiCui-ping,ZHanGZhi-min.analgorithmtoimprovetheConsistencyofaComparisonmatrix[J].Systemsengineering-theory&practice,2000,20(8):62.(inChinese))

[6]王应明.判断矩阵排序方法综述[J].决策与决策支持系统,1995,5(5):101.(wanGYing-ming.anoverviewofprioritymethodsofComparisonmatrix[J].JournalofmanagementSciencesinChina,1995,5(5):101.(inChinese))

[7]王学金,郅兴桥,万鹏,等.黄河三角洲湿地利用与影响因素分析[J].人民黄河,2004,(10):10-11.(wanGXue-jin,ZhiXing-qiao,wanpeng,etal.UseandinfluencinganalysisofYellowRiverDeltawetland[J].YellowRiver,2004,(10):10-11.(inChinese))

生态环境质量篇10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间的矛盾十分突出,已成为制约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瓶颈。“十三五”时期作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为实现绿色发展,必须树立底线思维,建立资源环境生态红线。本文阐述了构建资源环境生态红线的现实意义,回顾了我国在资源环境生态领域红线管理的实践经验,从顶层设计出发建立了“资源利用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框架,并提出了推进建立资源环境生态红线体系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

“十三五”;资源环境生态红线;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间的矛盾十分突出,已成为制约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瓶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树立底线思维、严守资源环境生态红线。“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全面推进绿色发展,总体上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资源环境生态红线的划定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构建资源环境生态红线的现实需求

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持续保持了高速发展的态势。全国GDp从1978年的3650.2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10.4万亿美元,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跻身超“10万亿美元俱乐部”的成员,同时GDp总量稳居世界第二;2010—2011年,我国整体进入城市型社会阶段,城镇化率达到并开始超过50.0%,2014年达到54.8%,与世界平均水平持平。但是,当前经济社会的快速增长是以大量消耗资源、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为代价的。尽管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力度逐年加大,局部地区生态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但粗放型的发展模式使得生态恶化与环境污染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资源压力进一步凸显,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资源供需压力巨大,人均资源占有量明显不足2014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达42.6亿吨标煤,是世界能源消费第一大国。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28%,全国年平均缺水量500多亿立方米,2/3的城市处于缺水状态。我国人均耕地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40%,有600多个县(市)人均耕地面积在0.8亩警戒线以下。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推进,资源环境的压力还将进一步加大。

环境形势极其严峻,环境质量状况令人堪忧2014年,我国在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世界城市空气质量报告中排名倒数第5位。全国开展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的16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有90.1%的城市空气质量超标,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灰霾问题突出。有关研究表明,我国每年因室外空气污染导致的早死人数达到35万~50万人;全国地表水丧失水体功能的劣Ⅴ类水质占9.0%,地下水较差级别以下水质占61.5%,近岸海域四类和劣四类水质占26.2%。根据测算,全国环境污染损失已经占到GDp的3%。自然生态系统受挤占、破坏的情况日趋严重,整体退化趋势明显全国河流总数急剧减少,湿地面积持续下降。新中国成立以来,围垦导致130万公顷以上的湖泊面积和长江中下游34%的湿地丧失,消亡湖泊数量接近1000个、“千湖之省”湖北的湖泊数量已减少到200多个。我国森林、草原质量低下,生态功能不强,有5500万公顷林地在退化,90%的可利用天然草原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十三五”时期,我国仍将处于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经济持续稳步增长的发展阶段,生态环境保护将面临资源消费不断攀升和人民群众对环境质量要求不断提升的双重压力,划定资源环境生态红线、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和确保资源永续利用已成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制度创新。

二、资源环境生态领域的红线管理与实践

目前,我国已经在资源和生态环境管理领域应用红线概念和制度,形成了诸如能源消费红线、水资源红线、耕地红线、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生态保护红线等红线制度,具有空间约束和数量约束的性质。在资源领域,我国已经划定了大体“40亿吨煤炭总量”的能源消费红线、“开发利用总量、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的水资源红线、“18亿亩”的耕地红线等红线管理制度,这些红线的划定在控制资源消耗总量、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生态环境管理领域,我国运用红线管理的思路也进行了探索与实践。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可以说是目前环境管理中没有“红线”称谓的一条环境红线,并且在“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取得了显著成效。2005年由广州省颁布实施的《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规划纲要》首次提出“红线调控、绿线提升、蓝线建设”的三线调控总体战略,并将红线指标分解落实到每个市、区和乡镇,对严重污染和敏感区项目准入起到了约束作用。随后在很多区域和城市环境保护规划中,采用了生态红线这一概念。2011年,《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和《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均提出划定生态红线的要求,这标志着生态红线上升为国家战略。林业部门随后也提出森林、湿地、荒漠植被、物种4条林业生态红线。2014年4月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将生态保护红线写入法律。2015年5月,为指导全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环境保护部了《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技术指南》。

但是,这些红线管理制度在管理实践过程中,存在注重数量、忽略质量,注重总量、忽略结构等问题。例如,为了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实施了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和基本农田保护政策,这种耕地数量的补偿机制并非获得了对等的耕地,而是损害了耕地质量和产能的提高。水资源红线管理体系还有待完善,对于资源性缺水的北方河流,仅通过红线管理而没有规定生态用水红线要求,并不能完全解决未来经济发展需要的用水问题。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红线存在目标制定出现博弈和监控手段不适应、与环境质量目标没有密切挂钩等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将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作为地方各级政府环保责任红线,环境红线管理的思路需要转变。因此,亟需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系统进行整体性和系统性考虑,对资源环境生态的保护红线进行顶层设计,加强红线管控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三、资源环境生态红线的设计框架

资源环境生态红线是指划定并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和生态保护红线(图1),强化资源环境生态红线指标约束,将各类经济社会活动限定在红线管控范围以内。资源消耗上限是指为促进资源能源节约,保障能源、水、土地等资源高效利用,在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需求和适应现阶段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情况下,设立的不应突破的最高限值。具体包括能源消耗上限、水资源消耗上限和土地资源消耗上限等。其中,能源消耗上限是指依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布局、资源禀赋、环境容量、减排要求等因素,以确定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目标,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大气污染治理重点地区及城市,要明确煤炭所占能源消费比重、煤炭消费减量控制等指标要求。水资源消耗上限是指依据水资源禀赋、生态用水需求、经济社会发展合理需要等因素,确定用水总量控制目标。严重缺水以及地下水超采地区,要严格设定地下水开采总量指标、生态用水、生态流量等要求。土地资源消耗上限指依据粮食和生态安全、主体功能定位、开发强度、城乡人口规模、人均建设用地标准等因素,确定耕地保有总量目标,并与划定永久基本农田、落实耕地占补平衡等政策要求相衔接,用地供需矛盾特别突出地区,要设定城乡建设用地总量控制目标。

环境质量底线是指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以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为目标,综合考虑环境质量现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污染防治和治理技术等因素,与限期达标规划充分衔接,分阶段、分区域设置大气、水和土壤环境质量目标,不达标地区要尽快制定达标规划,实现环境质量达标;达标地区要努力实现环境质量向更高水平迈进;使得对影响人群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的环境风险区域环境安全水平处于合理阈值。具体包括水环境质量底线、大气环境质量底线和土壤环境质量底线。其中,水环境质量底线指基于水环境功能重要性、敏感性及脆弱性评价,划定水环境质量底线管控单元,并明确环境质量改善、污染物排放控制和风险管理要求,以断面水质优良比例和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主要指标,与《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相衔接,水体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不低于现状,向更好转变。大气环境质量底线指基于大气环境功能重要性、敏感性与脆弱性评价,划定大气环境质量底线管控单元,并明确环境质量改善目标、污染物排放控制和风险管理要求,以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为主要目标,与《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相衔接,大气环境质量不低于现状,向更好转变。土壤环境质量底线指为保障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综合考虑土壤环境质量现状、土地利用用途等因素,基于土壤环境功能的重要性、敏感性与脆弱性,划定土壤环境质量底线管控单元,并明确污染控制和风险管控要求,以耕地土壤质量达标率、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等为主要指标,与《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相衔接,土壤环境质量不低于现状,向更好转变。

生态保护红线是指依据《环境保护法》和生态保护相关规范性文件以及技术方法,在生态保护重点区域开展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评估和生态敏感性与脆弱性评估,将等级高的地方确定为红线进行管控。具体包括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红线、生态敏感脆弱区保护红线和禁止开发区保护红线。其中,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红线指根据不同类型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主要服务功能,开展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评价与等级划分,将重要性等级高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生态敏感脆弱区保护红线指针对区域生态敏感性特征,开展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石漠化等生态敏感性评价与等级划分,将敏感性等级高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禁止开发区保护红线指根据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估结果并结合内部管理分区,综合确定纳入生态保护红线的具体区域范围,原则上将自然保护区全部纳入生态保护红线,对面积较大的自然保护区,其实验区将根据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估结果,确定纳入生态保护红线的具体区域范围。推进资源环境生态红线的若干建议做好顶层框架设计,为地方落实资源环境生态红线提供指导资源环境生态红线的管控思路已经在京津冀、长三角等区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和福州、宜昌、乌鲁木齐、伊春等城市环境总体规划中得到应用,但相关技术方法和管理政策还不成熟,希望国家层面尽快出台相关指导意见,为资源环境生态红线的做好顶层设计,促进红线的落实。

完善生态环境空间管治体系,协调区域发展与保护的空间关系梳理现有生态环境空间管控多头设计、重复构架等问题,整合环境功能区划、生态功能区划、生态保护红线等工作,完善生态环境空间管治体系。在环境功能区划的基础上,在各环境功能区内进一步根据评价识别出生态环境功能最重要、生态环境最敏感和最脆弱的区域,并在资源环境生态方面设定质量目标、总量要求、效率要求和强度控制等底线要求,即构建资源环境生态红线体系,强化生态环境空间管治的实施和应有作用的发挥,实现生态功能提升、环境质量改善、资源永续利用。建立健全红线相关管控制度,让资源环境生态红线真正落地建议加快建立体现资源环境生态红线管控要求的政策机制,形成源头严防、过程严管、责任追究的红线管控制度体系,资源环境生态红线一旦确定,原则上不得进行调整,完善与红线管控相适应的准入制度,出台相关红线管理办法,将资源环境红线管控纳入地方政府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并作为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