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05:39

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篇1

关键词:经济发展;制度基础;体制;法制;实现形式

中图分类号:F121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11月22日

一、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及其实现形式

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从1953年开始实行,到1992年在党的十四大上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了长达39年。由于一些内在的原因和外在的影响,我国在建国初期选择了计划经济体制,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新中国成立之时,国民经济基础十分薄弱,物质极为匮乏,私人资本囤积居奇,哄抬物价,财政面临巨额赤字,这一时期中国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奠定重工业、国防工业的基础,要改变我国落后的政治面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就要求集中发展我国的重工业,集中所有的人力、物力、财力,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较快建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从而保证战争胜利、恢复生产、安定民心。那么,这个时期就要运用行政手段把全国的经济资源集中化,然后分配到重工业部门,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只有建立计划经济体制;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上走社会主义道路后,前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历程为我们提供借鉴的可靠经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由于计划经济的特点适合我国建国初期的国情,并受前苏联的一些影响,我国在“一五”期间选择并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计划经济体制的特征决定了它的实现形式,由于认识的不同以及经济条件的差异,计划经济不同阶段又有不同的实现形式,根据计划经济表现的不同特征,又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84年以前的计划经济市场,这个阶段的市场:(1)所有的经济活动都在计划规划的范围内开展,企业的一切活动都要服从上级部门的指令安排,企业生产的原材料由谁供应,生产多少产品,产品销售给谁,这些都是由国家事先规定好的,这样就消灭了竞争,消灭了劳动者的工作动力;(2)市场结构比较单一,不存在要素市场,商品市场单一,不能满足社会成员的多样化需求;(3)产品的价位由各级政府规定,认定计划可以调节生产,价位的高低要服从计划,价位的高低完全不反映商品的价值,更不会随着市场供求的变化而变化,这样就使得经济过度受政府控制,不能达到自主调节;(4)我国计划经济阶段的调节方式主要是计划调节,计划调节包括指令性调节和指导性调节,这个阶段国家主要是运用指令性调节,即强制性规定执行单位必须完成。虽然这种体制存在严重的弊端,但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指令性计划是计划调节中一个不可缺少的形式,在实行社会主义开始的阶段,社会需要的物品尤其是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物品,还不能满足社会需要,那就要运用一些强制命令性的计划进行管理。第二个阶段是1984年以后的计划经济市场。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一时期计划和市场机制同时存在,但计划机制仍占主导地位,这一阶段主要的计划调节方式是指导性调节,主要客观依据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生产企业作为独立的或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经济活动按照价值规律要求进行,政府机构主要是加强宏观控制与协调,使整个国民经济有计划地协调发展。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及其实现形式

我国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由内在的原因和外在的影响两方面因素共同决定的,一方面虽然计划经济体制对我国国民经济和生产力水平方面进行了一些提高,促进了工业的发展。但我国生产力水平仍然较低,要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需要改革我国现有的经济体制;另一方面在国际帝国主义的迅速发展及对我国的冲击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发展我国经济的必然选择,我国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成果成了必然要求。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始了我国经济改革开放的历程,1979年邓小平提出“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但这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提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1987年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的观点;1992年党的十四大正式确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必然结果,是我国深化经济体制变化的一项重要任务,有效并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到2000年底可以说是“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初创阶段”。

1992年正式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中国实现了人类历史上时间最长的经济较高速度的增长。中国经济从1992~2011年的20年间,年平均增长率约为10.2%,增长的最多的一年是1992年,这一年的中国GDp增长率为14.2%,这也正是市场经济体制为中国经济带来的发展。中国在2001年底加入wto后,经济也保持了较为稳定的发展态势:2003~2007年的5年间,中国每年的经济增长率都超过了1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结合的成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在三个方面完成了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联系:一是在所有制结构上,从私有制经济转变为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是市场经济的特殊性。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彰显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完善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这是我国现实和所处的时间特征给予的明确的具有特点的中国;二是在分配制度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种分配方式适应我国生产力的发展,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同时考虑效率与公平,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三是在宏观调控上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十八届三中全会将过去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改为“决定性作用”,比之前更注意发挥市场的作用,与此同时更有力地发挥政府的调节作用,这意味着资源的分配问题上,市场的作用是决定性的,对于市场调节所具有的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的弱点和市场无法起调节作用的领域,政府的作用仍然是不可缺少的,但这时的政府只可通过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保护环境的职能,来影响和引导资源配置,而不可以直接决定提高经济发展的效益和效率,这是市场经济的一般性。

三、法制的地位及实现形式

世界历史发展的过程给我们传递这样一个信息,中国市场经济要想长远、稳定、长久治安地发展,就要依靠依法治国。当经济改革的步伐加进,并且经济发展水平越来越高,要建立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就要求建立和完善一些相应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增强党对法制建设方面的引领,经济才能够有效持续有序地运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为我们更好地认识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法制的地位和重要性提供了有力依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的分配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法制来实现的。与市场经济比较符合的法律体系有市场主体法律、市场体系法律、市场运行规则及管理法律、市场宏观调控法律等。法制对市场经济具有一定的适应性,主要表现为三个层次:一是法律的调节面覆盖市场经济的主要过程,从而保证市场经济的运行始终在法律的控制之中,市场主体的平等性、市场经济运行的顺畅性、自律性都需要借助法律手段;二是法律在运作上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的背景;三是法律与市场经济都是把效益确立为自己的基本价值,并以此当作法制建设的重要依据。

法制对市场经济的适应性,以及法制与经济的内在联系,决定了法制在经济运行中的实现形式,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法制是促进和保障市场经济发展的强有力手段,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经济关系为法制原则提供基础,法制原则提供经济关系的表现形式,经济体之间的联系可以经由法的途径获得守法的确认和保护。二是法制是作为调节经济关系,维护经济运行秩序的有力支撑点,市场经济作为一种商品经济,其中商品交换和市场交易这种权利和义务的让渡就需要有维护正常交易秩序的规则来约束和衡量双方的行为,否则市场秩序就会一片混乱;在市场经济过程中,各个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以及行为准则,都需要法律的保护和确认才能使得社会资源的配置是有效有序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平等性、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各个经济主体只有遵循法律所确认应当遵守的规则才能实现社会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三是法律所具有的引导性、公平性决定了法制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的多层次性和全方位性,以及不可替代性。

主要参考文献:

[1]强亚萍.中国计划经济时代市场的特征[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1.10.

[2]翁贺凯.“国家社会主义下之计划经济”――张君劢1930年代的社会主义思想论析[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8.

[3]常修泽.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程的基本判断及思考[J].改革,2002.4.

[4]于光远.从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并存到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主体的经济[J].经济体制改革,1992.4.

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篇2

   关键词:计划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改革,市场经济,改革开放

   从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算起,到2008年,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整整30年。这30年,中国的变化是惊人的、举世瞩目的。我们每一个人,都在这个过程中有亲身的经历。

   我们谁都不是先知先觉者,谁都不可能在1978年就能预知此后的中国经济会怎样一步步发展起来。我们都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学习、提高、成长。

   回顾这30年,使我感触最深的是:第一,计划经济体制为什么异常牢固?第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是怎样起步的?在序言中,我想就这两个问题谈一谈自己的想法。

   计划经济体制为什么异常牢固

   在已经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改革是非常艰难的。尽管中国同发达国家在经济和技术上的差距越来越大,但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仍然可以照常维持下去。这一体制的性质决定了它有可能顽强地存在下去。原因是:

   第一,计划经济体制把企业置于行政部门附属物的地位,企业既不能自主经营,又不能自负盈亏。企业的生产数量、生产品种、价格以及企业的生产要素供给与生产成果的销售都处于政府计划部门和有关行政主管机构的控制之下,企业如果想自行决定生产和经营,稍稍摆脱一下计划的安排,稍稍违背一下行政主管机构的意愿,就会受到制裁,直到把企业领导人撤职或给予其他处分。行政权力支撑着整个计划经济体制的运转。因此,一个企业想背离计划经济的轨道,是十分困难的。同样的道理,在计划经济体制之下,居民个人实际上也处于行政部门附属物的地位。个人作为劳动者,在什么工作岗位上就业和担任什么工作,都由劳动人事机构按计划安排好,流动难以如愿,抵制这种安排等于自己断送了继续工作的机会。

   个人作为消费者,也要由计划部门安排,具体表现为生活必需品是凭票证供应的、住房是由单位提供的、甚至子女的升学就业也无一不同行政主管机构的安排有关。假定居民个人想离开计划经济所安排的居住地点或工作单位,他在生活上将遇到很大的困难。这样,从居民个人的角度来看,同样可以认为计划经济的运转得到了行政权力的支撑。

   第二,计划经济体制是由若干个次一级的体制组成的。例如,计划的企业体制、计划的财税体制、计划的金融体制、计划的价格体制、计划的劳动用工体制与人事体制等等。它们彼此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个次一级的体制依存于另一个次一级的体制,而另一个次一级的体制又依存于第三个次一级的体制,盘根错节,难解难分,此存则彼存,此损则彼损。于是,要想冲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对任何单个的企业或单个的居民个人来说,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而且,就算某个企业或某个居民个人在某种情况下能够违背计划经济体制的规定而使自己的经济活动有所发展,那也只能被当作偶然的、非常规的事情,而不可能成为经常性的、别人可以效法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绝大多数企业或单个居民都只好对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安排采取默认和顺从的态度,企业和个人都感觉到自己的力量同强大的计划经济体制相比是太微不足道了,无法挣脱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

   第三,计划经济体制有一种被认为是正确无误、不容怀疑的计划经济理论体系作为支柱,这种经济理论为计划经济体制进行辩护,把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说成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唯一选择,把任何背离计划经济体制的经济行为都说成是修正主义的。这就是说,通过计划经济理论的解释,选择计划经济体制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即使计划经济体制之下出现了这种或那种问题,但一来这是历史所注定的选择,无法更改;二来如果要离开计划经济的轨道,那就是滑到了资本主义的邪路上去了,对社会、对企业、对个人的后果都是十分严重的,因为这等于背叛。计划经济体制既有行政权力作为支撑,又有计划经济理论体系为之进行辩护和论证,要想冲破计划经济体制的难度之大可想而知。不仅如此,由于长时期内计划经济理论在意识形态方面占据着统治地位,被确定为正统的经济理论,任何对计划经济提出怀疑,甚至想作出修正的观点都被打成异端。由于人们从学校里、从书籍报刊上、从电影电视中所读到的和看到的都是宣传计划经济的东西,于是人们也就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对各种想摆脱计划经济束缚的行为加以谴责、加以抵制。某个企业或某个居民个人如果在摆脱计划经济体制方面有些举动,就会陷于非常孤立的境地,周围的人鄙视他、嘲笑他、斥责他,使他不得不屈从于舆论的压力、周围的人的压力。尽管这些压力往往是无形的,以致于到后来,连最初怀疑过计划经济体制的人也会进而怀疑自己可能真的错了:立场错了,观点错了,于是本来正确而且很有创新意义的改革尝试,就这样被扼杀了、消失了。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怎样起步的

   从当初迷信计划经济体制到怀疑计划经济体制,最终到下决心摒弃计划经济体制,必须归功于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归功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历史性的决策,归功于理论工作者和经济实践者这些年来在推进改革与开放中的努力。

   可以回想一下,当时,在“两个凡是”的思想统治下,要在改革开放方面迈出第一步是何等困难。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从而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这场讨论受到了“左”的方面的压制。邓小平同志支持了这场讨论,并领导了全国范围内的思想解放运动。

   邓小平同志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进行了重大创新。他领导的中国改革开放事业,他所设计的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方案与道路,以及他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研究,填补了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史上的空白,揭开了这一理论的新的一页,并用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丰富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宝库。毫无疑问,假定没有理论的指导,没有理论上的突破,中国的经济改革不可能取得进展,计划经济体制也就不可能被逐渐打破。

   改革开放初期,从1979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经济体制改革在农村家庭承包制的推广、乡镇企业的兴起和经济特区的建立这三个方面取得了成绩。正是这些冲击的结果,导致了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失去阵地,最终不得不趋于解体。

   要知道,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乡镇企业的兴起、经济特区的建立,无一不依赖于改革开放政策的制定,依赖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以及由此带来的思想解放。如果没有这些,即使有的农村中出现了家庭联产承包这种生产组织形式,它也不可能持久,而且更不可能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甚至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在农村普遍挨饿的条件下,可以容忍家庭承包,只要经济形势稍好一些,马上就展开攻势,把家庭承包取消了。再说,即使有的乡镇办起了一些不受计划经济控制的小企业,那它们也顶多只是小型企业。在计划经济体制之下,生产一些被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所不注意或不屑于生产的小商品,起着拾遗补阙的作用,不可能扩大生产规模,不可能成为与国有大中型企业一争高下的经济力量。而更有可能的是:它们迟早会被上级主管部门以各种方式纳入计划经济的轨道,朝着所谓“更高级的公有制形式”过渡。

   至于经济特区的建立,那更是绝不可能的。经济特区的建立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出现、乡镇企业的兴起之间的一个重要区别是: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出现和乡镇企业的兴起,最初纯粹是自发性的,而不是政府部门有意识地倡导的,只是在政府领导人发现了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好处及其意义,发现了乡镇企业的作用及其在中国经济中的不可替代性之后,经过研究甚至辩论,统一了认识,才加以肯定,给予扶植。经济特区则不然,在计划经济体制之下,经济特区没有自发建立的任何可能性,经济特区的建立完全是政府的有意识的行动。只有这样,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才有可能出现深圳等经济特区。从经济特区建立与发展这一事实,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到计划经济体制与行政权力怎样牢固地、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假定不是政府采取有意识的行动,那是不可能在计划经济体制与行政权力牢固结合的条件下,使某一个地区冲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按市场经济的规则来发展经济的。

   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经济终于发生了有深远意义的变化。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广了,乡镇企业兴起了,经济特区建立了。农村经济改革的成就给人们这样一种启示,即只要摆脱计划经济体制的僵硬控制,让农民能够自主经营,自己承担生产经营的风险,并得到自己劳动成果中应当归于本人的部分,蕴藏于广大农村中的生产潜力就会充分发挥出来,使农村的经济走向繁荣;经济特区建设的成就给人们这样一种启示,即中国与发达国家在经济技术上的差距是可以通过改革与开放而大大缩小的。只要计划经济少一些,市场调节多一些,经济就会以较快的速度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就会以较大的幅度提高。

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篇3

一、职能调整

(一)划出职能

1、全县乡镇企业、民营企业和归口国有转制企业、城镇集体企业指导和服务职能。

2、对供电公司和用电企业的行政执法职能。

3、原县发展计划与经济委员会内设的事业单位**县停撤企业办公室的行政职能。

4、原县发展计划与经济委员会内设的事业单位**县培训中心的行政职能。

(二)划入职能

1、原县环保局承担的拟定环境保护产业政策和产业发展规划职能。

2、原县体改办承担的综合经济体制改革职能。

(三)转变职能

1、加快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发挥市场机制对经济活动的调节作用,确立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规范政府投资行为,逐步建立投资主体自主决策、银行独立审贷,融资方式多样、中介服务规范的新型投融资体制。把宏观管理的重点转到搞好重大项目布局、防止重复建设、提高投资效益上来。进一步缩小投资审批范围,对企业使用非政府投资建设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非重大项目和非限制类项目逐步实行登记、备案制。对必须经行政审批的投资项目,减少审批环节,规范审批程序。建立政府投资项目的评价制度和监督机制,完善投资审批责任制。

2、强化区域经济调节中的总体指导和综合协调。加强对经济社会发展、改革和稳定的重大问题的研究,综合协调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全局性工作。加强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和重大问题的协调,促进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3、切实减少行政审批和对经济活动的直接行政干预,强化发展战略、规划和区域政策的研究、制订和督促实施。

二、主要职责

根据以上职能调整,**县发展计划与经济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

(一)负责编制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发展计划。研究制订经济总量、发展速度、增长方式、结构调整和人口控制、劳动就业等调控目标及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协调和指导全县的发展规划制订和实施。

(二)做好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总量平衡以及经济结构重大比例关系的协调,搞好生产力布局和资源开发、节约与综合利用工作,引导和促进全县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负责国民经济运行的预测、监测和发展趋势分析,综合运用投资、财税、信贷、价格、地方储备等经济手段,逐步建立健全对全县经济的调节机制,保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实施。

(四)负责全县经济建设和投融资体制改革。研究制订投融资、计划、价格、招投标等体制改革方案,并组织实施。编制和实施全县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和重大项目建设计划,审批或转报大中型基本建设项目、限额以上技术改造项目;负责指导和协调全县招投标工作。

(五)负责编制全社会建设资金平衡计划,编制和组织实施全县重点建设项目和重大骨干项目;组织和管理重大建设项目稽查工作。

(六)负责牵头制订全县产业发展规划、重大政策,策划产业结构方案,并有效组织实施。

(七)负责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重大项目的审批或转报,负责生态环境建设和以工代赈项目的审批、转报和组织实施;协调农业农村经济和以工代赈的重大问题。

(八)研究分析市场的供求状况,做好重要商品供求平衡。监控价格总体水平和重要基础性产品价格。指导和监督重要商品的订货、储备、轮换和投放,利用价格杠杆等手段引导和调控市场。

(九)研究社会事业发展战略、布局和重大政策,制订社会事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协调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十)负责全县区域经济合作与经济协作的有关工作。

(十一)指导本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廉政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十二)负责管理和指导县物价局、县安监局、县企业发展局、县濑溪河整治公司工作,参与重大问题的研究和实施。

(十三)承办县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

三、内设机构

根据上述职责,**县发展计划与经济委员会设4个职能科室:办公室、综合规划科(挂**县重大项目稽查办公室牌子)、固定资产投资科(挂**县重点项目管理办公室牌子)、体制改革科。

四、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

**县发展计划与经济委员会机关行政编制为12名,其中主任1名,副主任3名,正副科长职数7名,机关后勤服务人员事业编制2名。纪检监察干部按县委有关规定配备。

五、其他事项

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篇4

1.计划经济管理模式:我国大学自主权落实的瓶颈

2.国防科研事业计划经济管理应遵守价值规律

3.中国计划经济时期计划管理的若干问题

4.加强宏观经济管理推动计划体制改革——全国宏观经济管理问题讨论会综述

5.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计划管理面临的难点与对策

6.关于不同计划管理形式下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研究

7.适应新的经济情况改进计划管理体制——在计划管理体制改革讨论会上的书面发言

8.浅析资本主义国家对国民经济的计划管理——兼谈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兼施并用的必要性

9.略论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计划管理

10.正确贯彻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搞好计划管理工作

11.加强我国国民经济计划管理的几个问题

12.不同计划管理形式下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的结合

13.加强宏观经济管理推动计划体制改革——全国宏观经济管理问题讨论会纪要

14.第四章国民经济计划管理体制

15.计划经济的两种宏观控制理论——计划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问题

16.论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在建国初期的历史作用及其局限

17.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是价格管理的基本原则

18.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车材计划管理

19.市场经济中企业的计划管理

20.电力市场环境下电力企业经济活动分析及综合计划管理

21.国有林场经济计划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22.发展横向经济联合与计划管理体制改革浅探

23.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是一种管理方法

2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宏观经济计划管理

25.山东省县(市)级计划经济管理研究会一届一次年会在平度市召开

26.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计划管理

27.浅谈海洋石油开发项目经济评价与计划管理

28.政府在经济转型中的作用——“计划经济管理在全球的变化”国际研讨会纪要

29.适应市场经济形势搞好建筑企业内部计划管理

30.第六讲经济管理过程(三)——编制和实施计划

31.正确处理经济管理体制中的计划与自由的关系

32.世界银行经济发展学院与我院联合举办的中级干部一般项目计划管理讲习班结业

33.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是我国经济管理的重要原则

34.计划经济理论在医院经济管理中的应用

35.宏观经济计划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36.以企业资源计划为核心构建经济管理类专业综合实验平台

37.国民经济管理讲座第八讲国民经济计划管理

38.企业计划管理与市场经济

39.印度的计划管理——印度宏观经济管理情况之一

40.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搞好计划管理

41.电力市场环境下电力企业经济活动分析及综合计划管理

42.国民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一个文献回顾

43.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下的计划管理工作探讨

44.加强计划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45.“计划”必须紧随“变化”——谈新形势下的企业计划管理

46.坚持计划经济制度提高计划管理的科学性——读《中国财政问题》

47.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管理学原理》中计划管理部分的改写思路

48.推行综合计划管理,实现电力企业持续发展

49.计划经济要求财政加强对宏观经济的管理

50.关于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货币管理问题 

5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计划管理

52.试论市场经济下的生产计划管理

53.从计划到规划:宏观经济管理手段的逻辑建构

5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农业科研计划管理

55.计划和市场相结合是我国经济管理改革的基本途径

56.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加强企业的计划管理工作

57.市场经济与企业计划管理

58.电力经济发展中计划管理的优缺点分析

59.论电力经济发展中计划管理的优缺点

60.在商业管理体制改革中如何坚持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

61.试论经济合同在计划管理中的作用

62.试论科研的经济效果与科技计划管理

63.在市场经济中企业更要加强计划管理

64.论慈善事业的管理方式及其转型

65.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努力办好《宏观经济管理》

66.社会主义经济如何进行计划管理

67.计划经济时期计划管理的若干问题

68.计划管理体制初探

69.总会计师制度遭遇人才瓶颈国家卫生计生委实施经济管理领军者培养计划

70.计划管理与经济杠杆

71.民主德国的国民经济管理、计划和经济核算

72.企业计划管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新视角

73.关于建立市场经济下计划管理新体制的几个问题

74.华东经济管理·青年学者培育计划(Ⅳ期)

75.我院经济管理系在省“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中摘得银牌

76.推进与巩固建设监理制的重要条件是改革计划经济建设管理体制

77.荣享副省级城市级格誉享在国家计划中单列模式高享省一级经济管理权限

78.我国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管理方式

79.质量管理:“计划经济”或“市场经济”

80.华东经济管理·青年学者培育计划(Ⅳ期) 

81.华东经济管理·青年学者培育计划(Ⅰ期)

82.市场经济与计划管理

83.谈谈商品分类与价格管理

84.慈善事业的管理方式及其转型

85.市场调节为基础计划调节为主导——试论我国经济管理中的计划与市场

86.对卫生经济计划管理问题的探讨

87.苏联新计划体制下的农业经济管理

88.关于法国控制通货膨胀的几个问题——中国计划部门宏观经济管理研讨团

89.建立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管理体制

90.以利益机制协调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强化当前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的思考

91.更新思想观念转入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轨道

92.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改革运输计划管理模式

93.30年来国家计划实践与理论互动:从计划到规划

94.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教学计划改革的几个问题

95.印度的计划管理体制及其改革趋势

96.华东经济管理·青年学者培育计划(Ⅰ期)

97.建立计划调节为主、自发调节为辅的市场经济管理体制

98.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

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篇5

第二条  省、地、市、县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各有关部门应按照各自的职责配合主管部门做好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和管理。

第三条  地、市、县人民政府计划部门,应会同同级房地产、土地管理部门,根据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人口状况、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水平和市场需求以及可供建设用地情况,编制经济适用住房发展规划和年度建设计划,并统筹纳入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规划。

各地(市)经济适用住房年度建设计划应报省计划、房地产和土地等管理部门备案。

第四条  本暂行规定所称经济适用住房,是指由各级人民政府组织实施的、按标准建设并依照规定计价的普通住房,其供应对象为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户。

第五条  市、县人民政府可设立专门办事机构,组织经济适用住宅建设,也可以由房地产主管部门直接组织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设立办事机构的市、县,经济适用住房项目由办事机构向计划部门申请立项后,组织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建设。

未设立办事机构的市、县,由房地产主管部门根据年度建设计划和小区规划,向房地产开发企业招标;中标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向计划部门申请经济适用住房项目立项后,进行开发建设。

第六条  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用地一律实行行政划拨方式供应。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经济适用住房年度建设计划,编制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用地计划,并在年度土地供应计划中统筹优先安排。

行政划拨用地支付费用的项目包括:土地补偿费、林木补偿费、青苗及地上附着物补偿费、劳动力安置补助费。

第七条  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的选址定点,要本着有利工作,方便生活,节约用地的原则,严格执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建设方针,严格执行《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和《城市居住区技术经济指标》,不符合规划及规范要求的,不得开工建设。

第八条  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要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和相对集中的原则,精心规划、精心设计、精心施工,做到规划科学、设计新颖、设施配套、功能合理、质量合格、环境优美、适当超前,创造一个安全、方便、舒适的居住环境。

第九条  经济适用住房小区规划设计必须由具有相应资质的规划和设计单位承担。对建设规模小于5万平方米的住宅小区,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要委托编制2-3个方案,并组织论证,择优确定方案;对建设规模大于5万平方米(含5万平方米)的住宅小区,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要组织设计方案招投标,择优选择规划设计方案。编制设计方案费用列入经济适用住房成本。

规划设计方案应按规定报批,一经确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更改。

第十条  经济适用住房建筑面积按省政府闽政〔1995〕40号文件规定的标准执行。

室内装修可由住户根据各自的要求,由购房户自己出资装修。

第十一条  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要严格执行国家建设标准和技术规范,积极推广先进、成熟、适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降低能耗,提高住宅建设的整体水平。

第十二条  经济适用住房开发建设应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通过招投标择优选择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中标单位不得转包。积极推行建设监理制度,提高工程质量,工程质量要符合国家现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规定,并鼓励创优质工程。

第十三条  严格施工管理,建立健全严格的工程质量管理制度和质量监控体系。严格建筑工程的单体工程和小区综合验收制度,推行使用住房质量保证书和使用说明书。

第十四条  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和管理应建立激励机制。对规划设计、建设、施工中标且完成较好的单位,应予以奖励,在后续的经济适用住房建设中可优先安排规划设计任务、优先提供开发用地、优先安排施工任务。

第十五条  新建的经济适用住房原则上以售为主。新建经济适用住房价格实行政府指导价,具体价格构成因素按《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规定执行。

第十六条  各地要制定经济适用住房销售规定,界定销售对象、建房标准和相应的销售政策,并加强监督检查,规范销售行为。市、县人民政府可根据当地情况制定中低收入家庭和住房困难户的具体标准,并向社会公布。

第十七条  购买经济适用住房实行申请审批制度。凡符合购买经济适用住房条件的家庭,均可按规定向当地房委会提出购房申请,经核准并缴交购房款后,办理房屋交付手续。具体规定由市、县人民政府制定。

第十八条  扩大个人住房贷款,取消对个人住房贷款的规模限制,适当放宽个人住房贷款的实际贷款期限。商业银行实行以销定贷,在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要求内,优先发放经济适用住房开发建设贷款。

第十九条  按本规定以成本价购买的经济适用住房,应核定全部产权。已购的经济适用住房上市交易,实行准开准入制度。具体规定由省房委会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制定。

第二十条  经济适用住房的物业管理应按社会化、专业化、企业经营型的物业管理模式,建立物业管理的新机制,加强对物业管理企业的管理和监督,规范物业管理服务标准和相应的收费标准。引入竞争机制,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

第二十一条  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在政策上要予以扶持。凡属经济适用住房建设项目,小区外市政基础设施的配套费用,原则上由城市人民政府承担,小区级市政公用设施和非营业性配套公建费,一半由市、县人民政府承担,一半计入房价。取消各种没有法律、法规规定的摊派、集资和收费;停止征收商业网点建设费;个人购买经济适用住房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适用零税率;水、电增容费按照“对等替换”原则,扣除原有基数,新增部分减半征收;除基本农田开发基金外,其他经有权部门批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按原有标准减半征收。同时,不再无偿划拨经营性公建设施。

市、县人民政府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优惠政策。

第二十二条  规划区外的工矿企业可参照本暂行规定执行。

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篇6

计划管理在企业管理中早已存在,但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的计划管理如何搞,是个需要研究和探讨的间题,笔者就此间题谈一点个人的看法。

1企业计划管理的必要性

计划管理,就是根据市场需求状况、企业的外部环境、内部条件,运用综合平衡的方法,确定企业的生产经营思想、方针和目标,科学地制定未来行动的方案,用来组织、协调、监督企业生产经营的全部活动,以达到最好的经济效益。计划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首要职能。a.加强企业计划管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党的十四大正式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求我们根据市场需求,及时开发新产品、调基产品结构,因此,我们必须建立灵活的能及时反映市场要求的企业计划管理系统。使根据市场调整的企业计划能及时传达到企业的各个生产环节和管理环节。b.加聋企业计划管理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现代企业生产过程复杂,生产社会化程度高,劳动生产过程的各阶段、各环节、各工序都使用现代技术设备进行生产,并且要求具有一定的比侧关系。同时现代企业的生产过程又是成千上万劳动者共同劳动的过程,劳动分工精细.,协作关系严密,除了直接的生产工作外,还有技术、劳动、供应、销售、财务等不可缺少的苍理工作。企业把成千上万的劳动者的活动和生产各环节的活动,有机地、合理地、科学地组织起来,按照统一的准则,进行均衡有节奏的生产,就必须制订和执行统一的计划,实行严格的计划管理。不然,企业各方面的工作就会失调,企业管理就会混乱,生产经营就无法进行。c.加强企业计划管理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客观要求。计划管理是一切管理工作的“龙头”,是对其它各项管理工作起指导性作用的管理,是加强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企业生产经营的目的是用尽可能少的劳动消耗,占用尽可能少的资金生产出尽可能多的社会需要的产品,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需有一个严密的企业计划协调各个环节及各项经营活动。如果企业没有计划来协调和指导全部生产经营活动,企业的活动就会失去平衡,就会给企业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和损失。

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计划管理

2.1要克服两个误区a.有人认为:既然是市场经济企业就没有计划管理的必要。现在持这种观点的人还不少。其实不然,在实行完全的市场经济的资本主义国家,企业内部也有很严密的计划,计划和市场都是调节经济的手段,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见《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3页)因此,企业必须要有自己的计划,也必须加强企业的计划管理。b.有人认为:市场经济是对宏观经济而言,企业管理是微观经济,市场对企业计划管理没有影响。这种人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很探,依然抱着过去的老观念不放沂撇显然,这种观点不符合市场经济规棒的带要布现代企业与社会是紧密相连的,;宏观政策的变化,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影响很大奋徽观经济必须符合宏观政策。

2.2要实现三个转渔计划和市场虽然都是调节经济的手段,但是,手段与方法不向,对企业计划管理的要求也不同,企业计划管理必须实现以下转变。a.由生产型计划转变为与市场紧密相连的生产经营型计划。在旧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们的企业计划管理,是生产型的计划管理模式,企业的什划也是根据主管部门下达的指令性计划来制订企业的内部计划衬主要内容是以完戒指令性计划的生产计划为主。产品是否能满足人们的带要、销不销得出去,企业不管,由国家统购统梢。企业效益不好,也可由国家补贴;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和市场紧紧连在二起,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法人,企业生产经营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因此,企业必须转换经营机制。企业要转换经营机制,首先就要转变企业的计划管理模式,变生产型计划管理为与市场紧密相连的生产经营型计划管理。b.由静态计划转变为动态计划。在旧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的计划一年到头没有什么变化,产品也是几十年一贯制,基本是上一个静态的计划。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供需情况瞬息万变,新产品、新款式也层出不穷。因此,为了不至使市场淘汰企业,我们必须根据市场需求,变静态计划为动态计划,使企业的计划始终能跟上市场变化的需要,使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大海中乘风破浪,日益壮大发展。。.由封闭式的执行型计划管理转变为开放式的决策型计划管理。在旧的计捌经济体制下,企业的产品由国家绕销,企业所需的原材料由国家统一供应,企业没有经营管理自,企业计划成了照抄照转的执行计划。企亚的计划管理是一种封闭式的执行型计划管理.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所需的原材料奇徽料等都要企业自己到市场上去采购,产品要企业自己到市场上去推销,两头都在外,因此也要求我们的计划管理是开放式的,要及时根据市场的物资供应状况,调整采购策婚,要根据市场对企业产品需要情况,及时决策,调整营销策略.

2.3要树立五个观念计划和市场虽然都是调节的手段,但是,手段与方法不同,对人们的观念要求也不同,要求人们根据市场经济衍要求‘树立新的计划管理观念。a.要树立市场竞争规念。党的十四大正式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要求企业密切注视市场,要求企业的领导者和全体员工都要树立市场观念,我们的一切计划和工作都要根据市场这个“晴雨表”来进行。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企业的竞争力成了企业生存的根本。因此,要牢固树立市场竞争观,根据市场需求制订企业计划。b.‘要树立经济效益观念。企业生产经营的目的是用尽可能少的劳动消耗,占用尽可能少的资金生产出尽可能多的社会需要的产品,取得好的经济效益。如果没有效益,企业就只能被兼并或破产,因此,制订企业计划必须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协调各环节的关系,实现小投入、高产出。。.要树立时间观念。时间是一种资源,而且是一种独特的资源,它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不可逆性,即一去不复返。时间观念在制定企业的计划时,也无处不在,如:生产与检修的时间衔接、网络计划的关键工序、采购物资的最佳进货时间、资金的时间效益等等。因此,我们在安排计划时,必须树立时间观念,使企业的计划一环扣一环,在尽可能少的时间里创造出尽可能多的经济效益。d.要树立信息观念。当今,我们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已步入信息高速公路,谁拥有信息,谁就会掌握主动。信息是企业的灵魂,是管理的基础,是决策的依据,是管理控制的工具,信息还是资源和财富。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情况瞬息万变,更应该树立信息观念。e.要树立系统观念。现代企业自动化程度高,生产过程的各环节、各工序都是一环扣一环,有一定的比例关系,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如果,一个工序或环节出现了间题,就会影响到整个企业的生产经营。因此,我们在制订计划时,一定要树立系统观念,搞好综合平衡。

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篇7

县发展和改革局作为主管计划工作的宏观经济管理部门,伴随着彝县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成长。年间,虽历经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历史时期、从县计划经济委员会到县发展计划局再到现在的县发展和改革局的机构变更和职能演变,但始终把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作为计划工作的根本原则,按照上级的要求,更新观念,转变职能,服务经济建设,在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组织实施重大建设等方面较好地发挥了参谋助手作用。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计划工作,

年我县设立县计划经济委员会,行政上受县人民政府领导,计划业务上受州计划委员会的领导。其主要职责是:对本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对发挥本地区优势和其他重要经济政策及技术政策提出建议;经过综合平衡,编制本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检查计划执行情况,会同有关部门解决计划执行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改进计划工作。

在计划经济时期,全县的计划管理体制遵循“统一计划,分级管理”和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既按照县委、县人民政府的要求进行管理,又严格按照国家和省州计委规定的方法进行计划编制。国民经济计划的具体内容,根据每个时期国家提出的政治、经济任务和技术经济政策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主要由上级计划管理部门下达规划计划,主要有工业、农业、基本建设、商业、地方财政、教育、卫生个方面的计划内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计划工作不断得到加强,计划内容不断增加,到年,国民经济计划扩展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内容基本涵括了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各主要方面。在社会计划方面,除了以往涉及的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外,还增加了人口和计划生育、土地管理、环境保护、国土整治、滑坡泥石流治理、以工代赈等有关基本国策和关系人民群众生存、生产和发展的计划管理内容。年以来,县计划管理部门在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除拟定、下达、组织实施、检查落实年度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外,先后编制了“八五”、“九五”、“十五”三个五年规划。同时,还编制了一些行业性规划。这些中长期的综合性或专业性计划,描绘了彝县在一定发展时期的发展蓝图

国民经济计划的编制只是计划工作的开始,更重要的是计划任务的组织实施。为了保证计划的贯彻执行,县计划管理部门始终对计划执行情况进行经常、系统、全面的检查,并采取各种措施,确保计划指标的实现。

总之,年来,县发展和改革局坚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计划工作的经验教训,改进计划工作,建立、发展和完善计划工作制度,努力适应不断变化的体制,顺利完成了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下的计划工作向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宏观调控的重大转变。与此同时,还集中有限的财务、物力、人力进行重点建设,为不断增强全县综合经济实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适应改革开放形势的职能转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原有的计划经济模式,已不适应发展的需要。县发展和改革局紧跟全国改革开放的步伐,不断深化计划体制改革,更新观念,在实践中逐步改革计划体制,增大市场调节力度,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在计划管理上,由单一的指令性计划,转变为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相结合。在建设资金筹集上,由财政拨款为主转变为拨改贷、银行贷款和自筹投资为主。从职能上实现了七个转变:一是从过去偏重于生产建设的微观经济活动,转向用主要精力研究提出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重大方针政策以及发展速度、经济结构、科技进步、经济效益和生产力布局等重大问题;二是从过去偏重于指令性计划管理,转向必要的指令性与指导、协调、服务型的管理相结合,为基层服务,为企业服务,并加强了信息咨询服务;三是从过去主要着眼于全民所有制单位的经济活动,转向引导各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在突出抓好事关全局的重点项目建设的同时,努力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四是从过去偏重于对工业和基本建设的管理,逐步扩展到对整个经济、社会、环境包括一、二、三产业以及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引导与宏观调控;五是从过去偏重于指令性计划为手段配置资源,转向注重价值规律,积极促进市场体系的建设,培育市场,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所起的基础性作用;六是从过去偏重于静态的县内经济活动和县内资源平衡,转向积极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两类资金,实行动态的、开放式的总量平衡;七是从过去偏重于运用行政手段进行直接管理,转向必要的直接管理与运用产业政策、经济杠杆、经济法规、经济信息相结合进行综合管理。从而较好地履行了“研究战略,制定规划,宏观调控,总量平衡,产业政策,培育市场,重点建设,协调服务”的基本职能,较好地适应了新时期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为加快彝县的建设和发展服务,

“七五”以来,县发展和改革局根据县委、县人民政府的发展思路,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做好服务工作,为加快彝县的经济建设,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谱写了计划工作改革新篇。

(一)研究县情,拟大战略。围绕建立新型的指导性计划制度,进一步改革年度计划,逐步建立起以中长期计划为主体的计划体系。从实践结果看,“八五”计划以来的三个五年计划都比较符合县情,特别是“十五”计划,提出着力培植核桃、畜牧、烤烟、生物制药四大支柱,大力发展水电、矿冶、旅游、食品四大产业。这一五年计划的实施,使全县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投资环境不断改善,为彝县经济腾飞打下了坚实基础。最近,根据省州关于“十一五”规划编制改革有关精神和县人民政府《关于做好我县“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要求,初步完成了《漾濞彝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基本思路(草案)》的起草工作,使计划在保持原有前瞻性、宏观性、指导性的基础上,更注重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二)根据战略目标,提大政策。县发展和改革局根据全县中长期计划确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目标、战略方针和战略重点,研究提出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政策措施,体现计划管理的政策性,充分发挥计划管理的总体指导作用。这些大的综合性政策除在五年计划和年度计划中充分体现出来以外,还体现在发展和改革局的日常工作之中。例如,为管好用好以工代赈资金,配合扶贫工作的开展和《七七扶贫攻坚计划》的实施,县发展和改革局设立了以工代赈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到××年,全县共向国家和省争取到以工代赈资金万元。以工代赈工作的扎实开展,为全县扶贫开发工作注入了活力,增添了动力,极大地加强了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全县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和经济的发展。

(三)出大主意,抓大项目。从根本上摆脱繁杂、过多、过细的实物计划管理困扰,积极发挥计划管理的综合服务职能,加强面向全社会和各种所有制的投资管理,优化投资结构,保证全县基础性和公益性的大项目建设。特别是“八五”以来,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强化了对重大项目的立项论证和协调服务,主要抓了个全县重点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

⒈大漾公路。县发展和改革局积极承担和参与项目的前期论证和立项工作,多次向省州计委汇报,得到国家计委和省州的大力支持,并给予了国债资金补助万元。

⒉小春箐水库。县发展和改革局大力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前期工作,在立项、资金申请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经过艰苦努力,克服重重困难和阻力,终于得到省州支持,并将小春箐水库项目列入以工代赈计划,累计补助资金总额达万元。

⒊瓦厂大桥至鸡街弹石公路。县委、县人民政府主要领导到省州计委等部门汇报,经多方协调,总投资万元的瓦鸡公路改造项目获得批准建设,在建设方案的优选以及建设过程中,县发展和改革局也做了大量协调工作。

⒋雪山河第二大桥。县发展和改革局除认真协调各项前期工作外,还努力向国家省州争取资金补助,经过努力,××年获得了国家资金补助万元,加快了雪山河第二大桥的建设步伐。

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篇8

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在探索中不断前进,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改革的基本取向是逐步增强市场在调节经济和配置资源中的作用,提高国民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改革历程大体可以分为三大阶段。

第一阶段市场机制逐渐增强改革目标不够明确

第一阶段(1978年至1991年)是探索发展阶段。改革的主线是探索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其核心是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引入市场机制,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多方面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提出按经济规律办事,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决定首先启动农村改革。从此,中国经济进入改革开放时代。十二大在传统的计划经济理论上打开了一个缺口,提出要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正确划分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各自的范围和界限,把实行对外开放作为我国坚定不移的战略方针。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并进一步提出要缩小指令性计划的范围,扩大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的范围,开始启动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十三大使市场取向的改革向前迈出了重要一步,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计划和市场的作用范围都是覆盖全社会的,要实行“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经济运行机制,使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更加明晰。

伴随着理论的深化和思想的解放,改革实践也日趋深入。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废除制度,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迅速搞活了农村经济,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在城市进行了包括企业体制、计划、物资、劳动工资、金融、商贸、物价、财税等多方面的改革,其重点是国有企业从扩权让利到两权分离和承包经营的机制转变,其关键是价格体制从调放结合、双轨制到市场定价的过渡。与之相应,计划体制方面指令性计划大幅度缩小,指导性计划成为主要形式,市场机制的作用逐步增强;财税体制进行了财政包干、利改税和健全税制的改革;金融体制方面建立了中央银行体制,发展了专业银行等多种金融机构,积极培育金融市场,配合股份制试点开始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成立沪、申两个证券交易所。对外开放方面,从设置经济特区、开放沿海城市到开放沿海经济带,并积极吸引外资,发展外向型经济,开放格局不断扩大。总的看,这一阶段的改革在许多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还不够明确,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尚未正式确立。

第二阶段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体制尚未突破

第二阶段(1992年至2000年)是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改革的主线就是探索如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其核心是如何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以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契机,在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上的认识上有了新的重大突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不同社会制度基本特征的思想束缚,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阶段。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勾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提出了“五大支柱”,即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适应国情的多层次社会保障制度。党的十五大对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作出了重大贡献,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要全面认识公有经济的含义,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提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明确提出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分配制度上提出要把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十五届四中全会是对十五大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原则规定的具体化,进一步明确了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主要目标和指导方针,提出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具体方针,首次提出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把建立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作为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的核心,要求积极探索国有资产管理的有效形式等。

由于目标明确,这一阶段改革实践的重要特点是整体推进、重点突破,注重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从1994年开始,财政、税收、金融、外贸、外汇、计划、投资、价格等方面的配套改革相继取得重大突破。如财税体制改革包干制,实行分税制;金融体制初步实现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分离,实施人民币汇率并轨。从1998年开始,不失时机地推进了国有企业的改革与脱困工作,进行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市场体系包括商品市场和各类生产要素市场的建设均取得重大进展,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积极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基本确立起社会保障体系的框架;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对政府机构进行重大改革。对外开放从沿海、沿边、沿江扩展到内陆,基本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以加入世贸组织为标志,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总体看,经过这一阶段的改革实践,国民经济的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日益明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但仍然是初步的、不完善的,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开始凸现,一些体制性的障碍尚未突破。

第三阶段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第三阶段(2001年至2020年)是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党的十六大提出新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出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的任务。这次三中全会的《决定》,就是落实十六大的任务,就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出的明确部署。

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篇9

关键词:改革开放;两个历史时期;同一性;关联性:路径依赖

中图分类号:F1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54X(2013)10-0005-06

强调,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两个历史时期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对立的,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这是党的领导人首次系统阐述建国以来两个历史时期的统一性。改革开放作为一个历史时期,在时间上已经超过第一个时期,改革开放催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已经成型,在这样一个历史起点上反思两个历史时期的关联性,可以获得更为清晰的历史认识。

一、两个历史时期的同一性

理解两个历史时期的同一性,需要首先确立观察两个时期历史关系的方法论。我们总的观点是,观察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需要运用大历史视野。一是纵向大视野,“历史转型的整体历程往往展现了其漫长的历史连续性”,要从历史连续性中把握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二是横向大视角,即摆脱单纯从党的历史出发的偏狭视野。跳出党史的视野,将党的历史放到中华民族复兴史、中国现代化史、中国社会主义探索史的宏观视野中观察。从上述两个角度观察,两个历史时期具有同一性和关联性。

首先,在中华民族复兴史上,两个阶段党的历史主题都是追求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现代化,复兴中华民族,是中国共产党两个历史时期的一贯追求。1949年,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明确指出:“在革命胜利以后,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对付国外的帝国主义,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和中国共产党更是把实现现代化,改变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1956年1月,在最高国务会议上说:“我国人民应该有一个远大的规划,要在几十年内,努力改变我国在经济上和科学文化上的落后状况,迅速达到世界上的先进水平。”1956年8月30日,在中共预备会议第一次会议上讲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团结党内外、国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1964年底召开的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从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可以按两步来设想:第一步,用15年时间,即在1980年以前,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在本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

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对等领导人提出的现代化设计加以发展,使之进一步完善和具体化。邓小平提出“三步走“战略:第一步,用10年时间,即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再用10年时间,即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用30年到50年的时间,即到21世纪中期,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使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报告又进一步提出了“新三步走”的发展战略:21世纪的目标是,第一个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10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纪中叶建国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从实践上看,党在两个历史时期都致力于推进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伟大工程,取得重大的历史性成就。一是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二是实现了较高速度的经济增长,1953-1978年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5%,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为中华民族复兴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三是维护了国家和安全,挫败了敌对势力对中国的孤立、封锁、干涉和挑衅,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提升了国际地位,特别是以“两弹一星”为代表的国防尖端力量,为改革开放创造了必要的外部条件。四是发展了具有高度普惠性的教育与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学龄前儿童入学率以及人均预期寿命达到发展中国家中的最高水平,为改革开放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条件。改革开放30多年,更是给中国带来广泛深刻的巨大变革,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社会生机活力得到空前释放,国际地位显著提升,中国已经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接近中华民族复兴目标。

其次,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史上,两个阶段贯穿着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于改革开放时期,但植根于改革开放前的时期。改革开放前,中国已经探索和形成了诸多不同于“苏联模式”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和体制。早在1956年4月,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著名的《论十大关系》报告时就明确提出中国要“以苏为鉴”,走一条自己的建设道路。1958年6月17日,在对第二个五年计划指标所作的批示中说:“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破除迷信,独立自主地干工业和农业,干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打倒奴隶主义,埋葬教条主义。认真学习外国的好经验,也一定研究外国的坏经验。引以为戒,这就是我们的路线。”正如邓小平指出的:“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与苏联不完全一样。一开始就有区别,中国建国以来就有自己的特点。”改革开放前,中国的社会主义在借鉴苏联模式的基础上也形成了诸多中国特色:一是社会主义改造有特点,如对资本家的改造采取赎买而不是剥夺的手段。二是计划经济体制有特点,中国的计划经济即使在最高点,中央政府也只控制不到600种产品,而苏联高达5500种。在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方面。1958年开展了地方分权改革,赋予地方一定的机动权限和灵活性。三是工农关系不同,正如在《论十大关系》中说:“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他们采取所谓义务交售制等项办法,把农民生产的东西拿走太多,给的代价又极低。”“我们对农民的政策不是苏联的那种政策,而是兼顾国家和农民的利益。我们的农业税历来比较低。”四是政治生活局面不同,正如邓小平指出的:“主席提出的中国要形成既有集中又有民主。既有纪律又有自由,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也与苏联不同。”

总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共同探索形成的,第一个时期奠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和源头,正是对这个基础的坚持和改革,才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是贯穿两个历史时期的共同主线。

第三,在中国现代化史上,探索现代化中国模式是两个阶段的共同目标。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必须探索自身的现代化模式。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致力于探索中国特色现代化模式,这也是贯穿两个历史时期的共同目标。20世纪以来,被动卷入世界体系的中国先后面临三次历史旋涡:一是以资本主义体系为核心的旋涡运动。一方面,存在一个成功的现代化模式即欧洲模式作为榜样,另一方面。老殖民主义、新殖民主义以及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又不允许这些国家接近和采用欧洲模式。前者构成这些国家走向这一模式的吸引力,而后者构成拒斥这些国家走向这一模式的排斥力,两种力量的复杂作用构成一个历史的旋涡。二是以社会主义体系为核心的旋涡运动。一方面,存在一个第一个定型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即苏联模式,另一方面,苏联模式所引申的等级分工体系也制约向往苏联模式的国家真正实行这一模式。前者构成社会主义国家走向这一模式的吸引力,后者则构成排斥力,这也构成一个历史运动的旋涡。三是以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为核心的旋涡运动。一方面,存在一个相对比较成熟的市场经济模式,即西方自由市场经济模式,另一方面,这一市场经济基础上形成的国际经济交往的规则体系和分工链条又限制非市场经济国家采用这一体系,这也构成一个旋涡运动。这三个历史旋涡首尾相连、接踵而至。对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而言,20世纪注定不是一个创造历史的世纪,而是一个在各种旋涡中痛苦挣扎的世纪。一些国家尽管摆脱了第一个旋涡,获得独立,但是或者付出民族分裂的代价,或者伴随着依附性的增强。一些前社会主义国家则始终没有摆脱第二个旋涡,最后以放弃社会主义从而导致社会主义体系的裂变而告终。一些国家尽管从非市场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但是,要么改变了社会制度,要么陷入了社会分裂,要么陷入了国家瓦解。总之,付出了失去自我的沉重代价。

中国则先后冲出这三次历史旋涡,逐步形成了独特的现代化模式。具体来说,1919-1949年,中国选择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摆脱了资本主义主导的殖民体系,实现了民族独立,摆脱了第一个旋涡,创造了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1949-1978年,中国选择“走自己的路”,构建了中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模式和中国传统发展模式,摆脱了苏联主导的分工体系,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奠定了中国发展的制度基础和初步的物质基础。1979年以来,中国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摆脱了以自由市场经济为核心的旋涡运动,创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终开创了现代化的“中国道路”。

综上所述,从宏观历史视角观察。两个阶段探索的主题、主线和目标是一致的,两个历史时期是同一的,是不可分割的历史过程。

二、两个历史时期的内在关联性

从大历史的视角看。两个历史时期是内在关联的,具体来讲,改革开放前的时期不仅为改革开放时期准备了制度基础、经济基础、社会基础,更重要的是,蕴含着中国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成功的条件。

首先,第一个时期形成的中国特色计划经济体制蕴含着“可改革性”,这是第二个时期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体制转型成功的内在条件。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国家中,中国是最成功的。与原国家比,中国体制转型没有带来经济衰退和社会制度变化;与越南等后发改革国家比,中国保持了持续的高速经济增长。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为什么会成功?国际转轨经济学界提出过多种观点,如中国保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改革顶层和路径设计科学、经济结构和权力结构有利于采取增量式改革道路、改革采取“渐进式”和“双轨制”路径等。所有这些观点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没有切入到一个根本性问题,即原国家经济体制为什么不能通过改革过渡到新体制,而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可以通过改革逐渐过渡到新体制,即具有“可改革性”?我们的观点是,中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不是“照搬”的,而是内生的,因此包含着“可改革性”。其一,中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植根于革命战争年代根据地的经济体制实践,与根据地时代的经济体制模式相比具有明显的继承性和相似性,包括国民经济、地区经济与企业经济的“大而全”、“小而全”,平均主义分配原则与分配方式,通过政治运动和精神鼓励调动人力资源的方式。其二,中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植根于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体制实践。建国初期多种经济成分并存、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模式的内在矛盾和内在运动趋势决定了此后的经济体制运动必然朝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体制因素占支配地位的方向发展。其三,中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具有深厚的现实渊源,即后发落后大国工业化战略的必然选择。正如林毅夫教授指出的,中国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是为了在资源稀缺的经济中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而形成的,其主要内容是扭曲产品和要素价格的宏观政策环境,高度集中的资源计划配置制度和毫无独立自的微观经营机制。”

中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内生性决定了这一体制特定的逻辑结构。中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逻辑起点是政府,政府是中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构建者,政府是中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逻辑起点。政府是计划者,是整个体制的主体。既然政府成为计划主体,这种主体地位的确立必然以排斥非政府机制为前提,在中国,计划工作与计划体制的推进过程,就是市场机制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方式退出的过程。中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包括三大逻辑构件。即指令性计划为主的计划体系、条条管理为主的宏观经济管理体系、政社合一、政企合一的微观经济模式。这三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缺一不可的逻辑整体。为了适应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要求,必须人为降低资源、要素成本,因此,必须建立指令性计划体系,排斥市场机制的作用。为了将计划集中的资源配置到优先发展的部门,必须建立条条为主、高度集中的专业性垂直管理体制。为了控制企业剩余的使用,又必须剥夺企业的自身经济利益和自,实行工业的国有化和农村的化,形成与宏观经济管理相适应的微观经营机制。这种内生性和逻辑结构决定了中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可改革性”。因为,中国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并不是单纯的经济体制,而是和政治体制、国家体制、社会体制“胶着”在一起的。政府是中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逻辑起点。政府是这一体制的构建者,政府是整个体制的主体,一旦中央政府决定改革,就可以按照设计不断推进,通过渐进式改革不断解体这一严密的系统结构。与此相反,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的逻辑起点和归属则是各个部门,而不是统一的中央政府,由于既定部门利益的阻扰,加上协调困难,改革只能以“推倒重来”的“大爆炸”方式进行。

其次,第一个时期形成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是松散的,决定了第二个时期拥有通过增量式改革方式和渐进式改革道路取得成功的空间。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为什么可以采取增量式改革方式,采取渐进式改革道路?其深层原因也来源于计划经济体制的“中国特色”。一是前国家计划体制在行政管理方面采取“条条”即部门管理体制,中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则呈现出“条块”并存特征,这种特征有利于控制改革所产生的风险影响的范围,因而成为改革得以启动的关键。因为,在既定政治格局下推行改革,具有不确定性,会带来巨大的政治和社会风险,一般都要在某一区域或某一行业先行试点,取得成效,积累经验,再行推广。“条块”并存特征有利于将改革风险都控制在特定区域或行业,经验和收益则可以推广到全国,农村联产承包、国有企业承包制等改革都是这样推进的。二是多元并存的财政体制蕴藏着地方加快发展和改革的积极性。新中国成立后,财政体制始终没有固定下来,虽经历了多次变革,但主要局限于中央政府主导下不同级次政府放权与收权的调整。1950年,实行“统收统支”全能财政体制,到1951-1957年,实行“划分收支,分级管理”财政体制:1958年。实行大幅度放权,下放中央企业管理权,实行“以收定支,五年不变”财政体制;1959-1960年,实行适当收权的“收支下放、计划包干,地区调剂,总额分成,一年一变”的财政体制:1961-1967年,实行扩大地方固定收入的“总额分成、一年一变”体制;1968-1970年,实行统收统支财政体制,少部分地区仍实行“总额分成。一年一变”财政体制;1971-1973年,再次下放财权特别是下放中央企业管理权,实行“定收定支、收支包干、保证上缴或差额补贴、结余留用、一年一定”财政体制;1974-1975年,实行“收入按固定比例留成,超收另定分成比例,支出按指标包干”财政体制:1976-1979年,实行“收支挂钩,总额分成”财政体制,部分地区试行“收支挂钩、增收分成”财政体制。可见,改革开放前的财政体制具有一个显著特点,即中央政府要求地方政府在收支间建立联系,因而有利于激发地方政府加快改革、发展地方经济、增收节支的积极性,这构成改革开放初期地方政府积极推进改革开放试点的财政体制基础。

第三,中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包含着“反计划”因素和“准市场”因素,这是中国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深层基础。中国计划经济体制为什么会通过改革走向它的对立面,即市场经济体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中包含着“反计划”因素和“准市场”因素。在具体运作层面,中国的计划经济不是理性的计划经济,而是松散的计划经济。“苏联模式”的计划经济追求理性和精密计算。在理论上,苏联开发了比较系统的计划方法,包括投入产出方法、数理计划方法等。在计划实践上,苏联的经济计划非常严谨,一旦制定和通过法定途径确定,就难以改变,乃至于僵硬。但是,中国传统计划经济则呈现出明显的“人治”特征,以至于有时候呈现出无政府的、无计划的特征,因此,在实践上往往否定计划性。例如“”目标的确定,是对此前“二五”计划目标的,“”时期年度经济指标的确定实际上是根据党的少数领导人的个人意志确定的,而不是计划的产物。“”时期否定一切规章制度,打破一切计划工作框架,实际上陷入了无政府状态,期间,1967年、1968年两年甚至没有制定年度计划,这种松散的计划为向市场经济转变留下了空间。在计划经济的框架上,如前所述,中国的计划经济是“条块”并存的。计划经济的“苏联模式”强调部门管理,即“条条”管理,而中国的计划经济具有更为浓厚的自然经济色彩,在地方层次追求构建相对独立的地方经济体系,因此。更多地强调“块块”管理。从1958年开始,中国开始逐渐向地方分权。1971年全国开始实行以“包干”为基本原则的财政体制和物资分配体制,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地方自主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为改革开放初期地方采取灵活经济政策包括引进外资和引入市场机制奠定了体制基础。在计划经济的环节上。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不是“铁板一块”,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农村集体经济尽管被纳入了计划经济,但是,毕竟只是“准国有经济”,“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体制也保留了生产队的部分经营自,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最薄弱的环节。也是改革最容易发生的环节。在经济构成上,由于上述“中国特色”的存在,中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中存在着“准市场”因素,即计划调节以外的经济活动形式,包括市场活动及介于计划和市场之间的亚市场行为和活动。在农村,主要表现为农村集体经济下的“小自由”,包括自留地、家庭副业和以其为基础的自由市场,农产品和城市产品收购的非计划部分。社队企业等;在城市,表现为城镇个体经济,大量的城市集体企业、小国有企业。在经济运行层面,还存在由于秩序混乱而在大中型国有企业之间发生的物资串换、地下经济等。中国在建立计划经济达到鼎盛时期时,其公有制成分也没有达到100%。还存在着为数不少的“地下经济”。由于“割资本主义尾巴”、打击“投机倒把”等持续的政治运动,地下经济以隐蔽的形式存在。这些民间草根的经济活动具有极其强大的生命力,一旦形势许可。条件具备,就会快速发展。改革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计划经济外经济活动不断增加的过程,即市场活动经济活动空间不断拓展的过程,那些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角度看的“地下经济”、“黑市”的存在及活跃,实际上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中蕴含的市场经济的种子。

总之,正是由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中国特色”,特别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中的“准市场”因素,决定了中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可改革性”,也决定了这种体制的改革必然朝着否定自身的方向,即市场经济方向发展。

第四,改革开放前形成的“”格局为对外开放创造了良好的初始条件。与经济体制改革一样,中国的开放快速推进,30多年间,中国已经从半封闭经济体系发展成为开放型经济体系。对外开放的引领和促进,开放与改革的互动,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快速推进的重要动力。中国对外开放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改革开放前期形成的“”格局。“”格局,即在中国范围内存在大陆、台湾、香港、澳门四个区域,存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不同制度、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种经济形式。“”格局构成开放的初始条件:一是“”紧密比邻,存在显著的制度差异、体制差异,一旦排除意识形态影响,破除政策限制,就会形成巨大的体制机制和管理经验学习效应,构成开放的巨大动力。二是“”之间存在显著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为相互之间资本、技术、产业、人才流动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这种效应在改革开放初期得到显著释放。中国台湾、香港和澳门作为范围内的资本主义经济体,成为改革的外部参照,成为开放的直接对象和平台,改革开放初期四个经济特区的设立就是以台湾、香港和澳门的存在为前提的。

“”格局是在改革开放前形成的。1949年,当在全国战场上节节胜利,准备挥师南下解放全中国时,中央及时做出了“暂时不动香港,维持现状”的战略决策。事实证明,“暂时不动香港,维持现状”战略决策执行的结果,初步达到了中共中央的预期。曾在1951年春同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黄作梅谈话时对这个战略决策进行了初步的总结,系统阐述了中央制定这个决策的战略考虑。他说:“我们对香港的政策是东西方斗争全局战略部署的一部分。不收回香港,维持其资本主义英国占领不变,是不能用狭隘的领土原则来衡量的,来做决定的。我们在全国解放之前已决定不去解放香港,在长期的全球战略上讲,不是软弱,不是妥协,而是一种更积极主动的进攻和斗争。……香港是我们通往东南亚、亚非拉和西方世界的窗口。它将是我们的瞭望台、气象台和桥头堡。它将是我们突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对我国实行封锁禁运的前沿阵地。”20世纪60年代初,中共中央根据的指示,总结10年的经验,对港澳工作明确提出了“长期打算,充分利用”的方针,即在不改变香港现状的同时,充分利用香港的特殊地位,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外交战略服务。对香港“长期打算,充分利用”的战略也延伸至澳门,同时,通过正确处理,形成大陆与台湾“一个中国”的共识与格局,这样,改革开放前形成了“”的基本格局。这种格局蕴含的“长期打算、充分利用”的战略意图不仅在改革开放前得到充分体现,而且在改革开放时期得到了充分实现。

第五,第一个时期为第二个时期准备的诸多发展“红利”有力地推动了改革开放。“红利”本意是指对投资人的利润回报,引申为某方面或某发展要素对发展的支撑与贡献。支撑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要素包括土地、劳动、资本、技术、市场、制度、文化、生态等,当这些要素供给充分且价格低廉时,就构成发展红利。用这个视角观察,第一个时期为第二个时期准备了多种发展“红利”,或者说,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改革开放前形成的发展“红利”。一是制度红利。改革开放前形成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为改革开放30多年的社会稳定和政治稳定奠定了基础,形成巨大的稳定红利;中国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提升社会动员参与能力,形成了一大批重大基础设施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工程,提供了巨大的基础设施红利。二是人口红利。“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有利的人口条件。改革开放前的人口政策固然带来了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同时也为改革开放时期准备了巨大的人口和劳动力红利。过去30多年,中国年龄在15~64岁之间的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呈逐步上升趋势,由1978年的57.99%上升至2000年的70.1%,再至2010年的74.5%。高于中等收入国家平均为61.5%的水平。相对应的是,中国人口的总抚养比率呈逐步下降态势,由1978年的72.44%下降至2000年的42.6%以下。2010年则进一步降至34.2%。这种人口结构为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增加了劳动力供给,提高了储蓄率,提升了人力资本,有力推动了这一时期的经济增长。三是土地红利。改革开放前,中国农村开展农田基本建设、农田改造等措施,耕地数量逐渐增加。改革开放时期,土地红利开始释放。一方面,联产承包责任制释放了土地的生产率,单位面积产量和产值急速提高。另一方面,土地支撑城镇化、城市化的进程。2001-2007年,地级以上城市的市辖区建成区面积增长70.1%,但人口只增长了30%,土地有力地支撑了城市化快速扩张。更重要的是,土地红利的释放增加了大量的土地财政。2010年,全国土地出让成交总价款2.9万亿元,同比增长70%,占财政收入比重达32.53%。土地收益变成财政收入后,又反哺于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有效促进了城市发展,改善了居民生活条件,推动了国企改革和发展。

三、结论

综上所述,从大历史视野和经济发展与经济体制变迁角度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两个历史时期具有共同的历史主题、主线和目标,具有历史内涵的同一性,因此,两个历史时期之间没有断裂:两个历史时期之间没有根本性转折,两个历史时期之间的转轨是平滑的;两个历史时期之间具有显著的路径决定与路径依赖性,没有第一个时期,就没有第二个时期。因此,不能将两个历史时期割裂开来,更不能将两个历史时期对立起来。

注释:

①:《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日报》2013年1月6日。

②禹贞恩主编《发展型国家》,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版,第156页。

③《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1437页。

④⑤⑥《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89、380页。

⑦⑩《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35、235页。

⑧⑨《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27、728页。

⑨赵凌云:《延安精神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中国企业家》1991年第1期。

⑩赵凌云:《1949-1956年间中国经济体制中市场因素消亡过程的历史考察与启示》,《中国经济史研究》1994年第2期。

⑩林毅夫等:《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20页。

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篇10

关键词: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管理

中图分类号:U41文献标识码:a

1土地利用规划实施与管理的重要性

土地利用规划对土地利用的控制、协调与管理作用,在编制规划的过程中已有所显示,但规划中的许多决策和措施还停留在文件及图纸上,并没有变成现实,需要通过规划的实施,从时间上、空间上、措施上作出具体安排,逐项地加以落实,因此,在完成编制规划任务之后,能否很好地组织规划的实施,就成为实现规划目标、发挥规划作用的决定性环节。

土地利用规划的全过程包括编制和实施两个阶段,二者互为依托,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如果只重视规划的编制,而经规划的实施,就没有完成土地利用规划的全过程,规划也就难以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历史的经验证明,规划的真正意义在于实施。没有实施,再科学的规划只是一纸空文。唯有实施才能实现规划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规划的生命力在于实施。为了保证规划的有效实施,必须对其实施过程进行有效管理。因此,在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过程中,必须充分应用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技术的手段,通过土地利用计划编制、建设项目审核、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审查、土地执法检查、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等途径,对规划实施进行综合管理,才能充分发挥土地利用规划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应有的作用,使规划真正付诸实践。

2土地利用规划实施与管理的途径

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与管理涉及到社会、政治,经济、自然等多方面的因素,必须综合运用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技术的手段,才能取得预期效果。

2.1建立健全土地开发整理的规划审查制度

应及时检查土地开发整理指标是否得到切实执行,重点审核其规模和布局是否符合土地利用规划的要求,以保障耕地占补平衡并改善土地生态环境。

2.2强化土地利用立法和监察管理

加强土地利用立法和执法监察是实施土地利用规划的重要环节。应进一步制定土地利用规划实施与管理的细则,并将其纳入法制轨道。同时,应建立经常性的规划监督制度,对违反土地利用规划的行为进行监察、纠处,保障土地利用规划的顺利实施。

2.3健全基本农田保护制度

应建立健全基本农田保护的各项规章制度,包括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制度、基本农田保护区用途管制制度、占用基本农田严格审批与占补平衡制度、基本农田质量保护制度和基本农田保护监督检查制度等。

2.4加强城市和村镇规划审核

应加强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用地布局及近期建设占用耕地面积等方面的审核,切实保证城市规划和村镇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相衔接。

2.5强化现代高新技术的应用

及时、准确地掌握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情况,尤其是监测城市周边的耕地变化和建设用地扩展情况,从而为规划的实施与管理提供技术保障。应充分利用规划过程和动态监测的属性数据及空间数据,建立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及时检验、分析规划实施情况,提高规划管理的工作效能和效率。

2.6制定有利于规划实施的经济政策

为尽快实施规划,还应制定配套的有利于实施规划的经济政策,如在土地开发、整理、整治和复垦方面实行优惠政策,对土地开发者在土地确权、贷款、生产资料供应等方面进行扶持,以及对土地开发、整理者在一定年限内实行税收减免政策等。这些政策由政府组织有关主管部门共同研究,形成政府规定。大力推行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充分发挥经济杠杆在合理利用土地,调节土地供需矛盾方面的作用。同时,对于破坏土地资源,引起水土流失,造成土地沙化和污染的单位和个人,要按照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给予经济处罚。

3土地利用计划的编制与管理

土地利用计划是指国家对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作出布署和安排的中期和年度计划。它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具体实施计划。编制土地利用计划的依据,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所制定的各级行政区土地利用宏观控制指标体系。土地利用计划一般由计划的文字说明和计划指标两部分组成。文字说明部分是对计划的制定、计划指标、执行要求等所作的具体说明;计划指标则从数量关系上提出用地规模等,土地利用计划指标是土地利用规划目标和任务的具体化及数量表现。土地利用计划指标通常由两部分组成,即有关的用地类型和用地面积数量。编制土地利用计划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1)有利于协调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的用地关系,从而确保国民经济持续有序地发展。(2)对土地利用实行计划管理是落实“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这一基本国策的重要措施。(3)是实现土地利用规划目标的手段。对土地用途管制,主要是保证土地利用的性质;土地利用计划的编制则侧重于数量控制。(4)是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有力保障。(5)为土地利用规划的动态调整提供数据资料。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可预见性,因而规划的预测常常具有不确定性,这就需要对规划进行动态调整。土地利用计划的编制与实施管理可为规划的修编提供基础依据。

4土地利用计划编制的步骤

在编制土地利用计划前,要进行各项准备工作,其中主要有:组织调查研究计划期的经济形势、固定资产投资状况、工农业生产发展的速度、土地利用中的重大问题和政策措施,制定用地计划的编制方法,统一计划表格形式等有关内容。我国目前土地利用计划的编制,采用自上而下、上下结合的方法进行。

4.1上报计划建议数

首先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按照国土资源部的统一部署和计划控制指标,根据本行政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土地利用的实际状况,参考基期(本年度)计划执行情况,提出本行政区域计划期(下一年度)的土地利用计划建议数(预报数),经同级人民政府审查后,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

4.2下达计划指标

国土资源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家产业政策、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建设用地利用的实际情况,在各地和国务院有关部门提出的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建议的基础上,综合平衡,编制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报国务院批准。

4.3上报计划修正数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接到上级下达的计划指标后,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进行研究,组织所属基层土地管理部门和计划部门对原上报建议进行修正,将上级下达的农用地转用计划指标、耕地保有量计划指标和土地开发整理计划指标逐级分解,拟订实施方案。各地在拟订实施方案时,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增加若干控制指标。实施方案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下达。

5土地利用计划的实施和管理措施

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一经批准下达,必须严格执行。在《土地管理法》(1998修正)中指出,“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土地利用计划管理,实行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的编制审批程序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审批程序相同,一经审批下达,必须严格执行。在执行过程中,如果遇到不可预料的情况或国家重大决策改变时,方可对计划进行修改,修改的计划必须经原计划批准机关进行审批。”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的实施,是执行计划的关键。这要求各级土地管理部门制定行之有效的计划实施措施。

5.1建立严格的用地审批制度

各级土地管理部门要完善土地审批程序,严格土地审批手续。在建设项目立项时,要充分考虑土地的供应量,在用地选址时,考虑土地用途管制的限制,在审批用地项目时,严格按照《土地管理法净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

5.2完善土地开发整理政策措施

为了顺利完成土地开发整理计划,应设立土地开发整理专项基金。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做到少花钱,开发整理一片,成效一片。同时建立服务体系,对土地开发整理提供物资、资金、技术等服务,保证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按计划有序地进行。

5.3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

以出让等有偿使用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单位,需严格按有关规定缴纳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等土地有偿有使用费用。这样一方面用地单位会从实际经济效益出发,主动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另一方面,新增建设用地的土地有偿使用费,又可为土地开发整理提供经费来源,从而有效保证了用地计划和土地开发整理计划的实施。

5.4土地利用计划检查

土地利用计划下达后,还必须对用地计划执行情况进行经常性、系统性的检查。首先,要检查用地计划贯彻落实情况。计划执行单位是否把土地利用计划规定的目标和任务作为本单位实现的目标,是否制定了执行计划的相应措施,以保证国家计划的实现。其次,要检查计划执行情况,及时发现计划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以便采取措施加强管理,同时还要发现和总结执行计划的经验,及时加以推广,以促使计划的完成。第三,要加强对计划的监督,凡是发现有不按批准的用地计划多占土地或改变土地用途的,要及时纠正和制止,情节严重的要依法处理,以维护用地计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结语

实施土地规划旨在保证土地的利用能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按比例发展的要求。规划的依据是现有自然资源、技术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分布和配置状况,务使土地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而不因人为的原因造成浪费。

参考文献

[1]姜志法,刘双良.构建土地规划实施保障措施体系的思考[J].中国房地产,2009(10).

[2]但承龙,厉伟.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规划学含义及实现途径分析[J].国土经济,2002(3).

[3]王万茂,张颖.市场经济与土地利用规划-关于规划修编思路的探讨[J].中国土地科学,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