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建立农机合作社的意义十篇建立农机合作社的意义十篇

建立农机合作社的意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05:56

建立农机合作社的意义篇1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检察机关;作用

中图分类号:D2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就是保障和服务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一根本目标,政法工作的重大政治责任就是保障和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大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当前表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其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因此,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关键在于实现农村的全面小康,而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在当前又集中体现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法制、社会等各个方面,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共同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大局。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肩负的政治责任就是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为国家和人民掌好权、执好法,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当前,检察机关服务大局关键在于正确认识自己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坚持“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工作宗旨,立足本职,正确履行职责,为新农村建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和良好的法治环境。

一、检察机关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

检察机关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大局,首先应当明确自己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

1、检察机关的特殊地位决定了检察机关必须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宪法规定了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地位。检察机关通过行使检察权,担负着打击犯罪,惩治腐败,保障国家法律正确实施的重要职责,理应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2、服务大局的客观要求决定了检察机关必须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检察机关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中坚力量,在加快新农村建设中有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检察工作服从于、服务于中心工作,是党和人民对检察机关的要求,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需要。检察工作为中心工作服务的内涵,应当是在履行检察职能中贯彻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通过正确履行职能,办案中必须做到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和政治效果的有机统一。

3、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宗旨决定了基层检察机关必须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基层检察机关通过严厉打击各种涉农违法犯罪行为,充分尊重和保障农民的各项权利,实现基层检察机关“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执法宗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检察机关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法和途径

检察机关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大局,应当落实到行动上,从工作职能入手,多种方式多种途径全方位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深入查办和预防涉农职务犯罪力度。首先,整合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预防涉农职务犯罪活动。把涉农职务犯罪预防专门作为一项系统预防工程,重点作好调研分析、警示教育等工作,使涉农公职人员真正意识到涉农职务犯罪所带来的各种严重后果。其次加大打击力度。克服“作案的多,查处的少”的不利局面,使犯罪行为人减少侥幸心理,不敢作案。涉农职务犯罪,危害了新农村建设投入资金的安全,又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健康发展。对其中犯罪问题,要做到发现一起,打击一起,起到以点带面的打击和震慑效果。结合查办案件,分析研究涉农职务犯罪的特点、规律,向党委、政府提出预防职务犯罪的检察建议,配合有关部门制定和完善村民自治制度、民主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并形成长效工作机制。加强与财政、审计等管理部门的联系和协作,加强对农村基本建设资金的监督管理,督促村务公开落到实处,努力从源头上遏制和减少犯罪。通过以上工作,使各项涉农惠民资金都能真正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确保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顺利落实。如加大预防和查办涉农培训背后的职务犯罪力度,保证“阳光培训”、“雨露计划”、“返乡农民工培训”、“创业培训”等培训工程,能真正有效实施,真正提高农村劳动力技能,从而带动农村经济快速良性发展。

2、严厉打击各种涉农刑事犯罪,确保农村安定的社会环境。检察机关可以从刑事案件立案监督、审查批准逮捕、出庭支持公诉等环节对涉农刑事犯罪予以严厉打击,维护农村的社会稳定,从而保障农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首先应注重研究涉农刑事案件的发案规律和特点,确保办理涉农刑事案件的质量和效率。其次,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将依法打击严重涉农刑事犯罪和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相结合,既对严重的坑农害农犯罪分子进行严厉惩治,又要妥善处理因邻里纠纷和家庭矛盾引发的轻微刑事案件,切实维护农村的和谐与稳定。

3、充分发挥控告申诉部门的桥梁纽带作用。通过深入开展控申接待进乡村活动,教育和引导农村群众通过合法合理渠道上访,及时疏导和化解农村社会矛盾纠纷,全力化解农村地区各种不稳定、不和谐因素,促进农村的和谐稳定。积极探索新时期处理农村涉法上访问题的长效工作机制,对于农村工作中面临的重点、难点问题,积极向党委政府提供政策建议或依法提出检察建议,切实解决群众告状难、申诉难和投诉案件久拖不决的问题,依靠多种手段解决,扎实做好全方位、社会化息诉罢访工作。

4、加大法制宣传力度,加强农村法制建设。当前,大多数村民受教育程度偏低,法制意识淡泊,科技知识欠缺,具有一技之长的人较少,、封建迷信等不良社会风气有抬头的趋势,农民的法律意识和农村法制建设需要基层检察机关来服务。加强农民法制教育,增强农民法制观念,利用农闲、集市、庙会等时机,开展形式多样的“送法下乡”、“送法进村”活动。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宣传,引导广大农民群众树立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和监督、反腐意识。

参考文献:

林徽.《检察机关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途经》.人民网,2011年4月12日.

张辉.《试谈检察机关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职责定位》.陕西检察,2006年第3期.

建立农机合作社的意义篇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于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的实际,立足于我国农业还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的现状,立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最长期的任务在农村的现实,总揽全局,高瞻远瞩,审时度势,顺势而为做出的一项事关全局性、根本性的战略决策。学习贯彻好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推进新农村建设,涉农部门责任重大,使命艰巨。要贯彻落实好一号文件精神,首先要学习领会好。下面,围绕学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谈三个方面的认识和体会。一、用新农村建设统领“十一五”时期的农村工作,必须做到四个深刻理解

(一)深刻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背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是指导今后5年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建议》展现的亮点很多,一个突出亮点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议》提出的任务很多,一个重大历史任务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议》制定的举措很多,一个重大战略举措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发展阶段和发展任务的科学把握,是新阶段“三农”工作指导思想的深化、升华和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提出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的基本要求,明确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作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和我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的基本判断,制定了“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基本方针,规划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任务。这充分表明了中央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和信心。为了充分体现和更好地落实中央的战略意图,近年来中央连续了3个一号文件。20__年一号文件以促进农民增收为主题,抓住“三农”问题的核心,推出了一系列惠农政策;20__年一号文件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主题,抓住“三农”问题的关键,推出了一系列支农政策;20__年一号文件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题,抓住“三农”问题的根本,推出了支持农业农村全面发展的综合政策。比较近年来3个一号文件,第一个主题是农民,第二个主题是农业,第三个主题是农村。从政策支持角度看,中央的支农惠农政策是越来越多,强度越来越大,也越来越全面系统。关于农村和农业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促进农民增收”等若干阶段,与以往各种措施相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在哪里?一是新在理论基础和发展思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三农”工作指导思想上的具体体现,是新时期“两个趋向”的基本论断在实践中的应用,也是以工促农、以城带乡解决“三农”问题新思路的实现途径。二是新在更丰富的内涵和更全面的目标。新农村建设的内涵非常广泛,不仅包括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而且包含了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也很全面,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不仅包括经济发展,而且包括社会发展、环境改善和民主政治的健全,不仅包括物质方面,而且包括精神方面。三是新在更综合的政策措施。以前关于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政策措施,多是侧重于从某一领域、某一方面进行突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则是从宏观层面、从战略高度、以系统工程的思路和办法,从多方面着手,通过综合措施全面推进农村和农业的发展。四是新在不仅要靠农村和农民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而且还要靠以工哺农、以城带乡解决“三农”问题,新在要在更大程度上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重点向农村倾斜。五是新在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角度对农村进行了前瞻性的科学定位。

(二)深刻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意义。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历史任务,深刻反映了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和时代特点,集中代表了亿万农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和根本利益,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二是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的根本途径;三是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四是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的重大举措。

(三)深刻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科学内涵。“生产发展、生活宽裕”,就是要加快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乡风文明”,就是要建立邻里友好、村内和谐、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良好社会风尚;“村容整洁”,就是要搞好村容村貌治理和环境美化,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管理民主”,就是要建立和完善村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机制,推进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四)深刻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的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20个字内容极其丰富,涵义十分深刻。我们要建设的新农村,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推进的新农村,也是繁荣、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实现这一要求,一是产业发展要形成新格局。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二是农民生活要实现新提高。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目标。三是乡风民俗要倡导新风尚。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四是乡村面貌要呈现新变化。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环节。五是乡村治理要健全新机制。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力保障。

二、学习今年一号文件,要清楚和把握好五大亮点

第一,强调要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实现“三个高于”的支农政策。20__年,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增量要高于上年,国债和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要高于上年,其中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要高于上年。

第二,强调要进一步深化以税费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在全国取消农业税。文件强调,在取消农业税后,还要稳妥推进乡镇机构改革,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加快征地制度改革等,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体制保障。

第三,强调要建立新农村的产业支撑,进一步强化对“三农”的补贴政策。文件指出,要继续稳定、完善和强化对农民实行的“三减免、三补贴”和退耕还林等政策,20__年粮食主产区要将对种粮直接补贴的资金规模提高到粮食风险基金的50以上,并增加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继续实行对粮食主产县的奖励政策,加大中央财政对粮食主产县的奖励资金。

第四,强调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20__年,国家要大幅度增加农村沼气和安全饮水等方面的投资规模,鼓励各级政府用以奖代补、项目补助等办法,引导农民自愿出资出劳,开展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建设。

第五,强调要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从机制上解决农民上学难、看病贵的问题。按照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到20__年,我国农村基本能让农民实现“种粮不纳税,上学不交费,看病不太贵”的目标。

三、明确思路,谋划举措,按二十字要求稳步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从我县实际出发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稳步扎实地搞好新农村建设,当务之急应突出抓好以下六点:

1、明确思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使农村整体面貌出现较大改观,逐步把农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重点是加强村镇建设规划和环境整治,建设新村镇;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培育新农民;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倡导新风尚。

2、把握原则。即做到“五要五不要”。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要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要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要民主商议,不强迫命令;要突出特色,不强求一律;要引导扶持,不包办代替。

3、规划先行。要按照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要求,把新农村建设纳入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按照“五新一好”(建设新村镇、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农民、组建新经济组织、塑造新风貌、创建好班子)要求,注意优化村庄空间布局,搞好乡村建设和整治规划,减少资源浪费,科学制定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意见和规划。

建立农机合作社的意义篇3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研究现状;要求和建议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基础性作用决定了其在国家建设中的地位,随着改革开放成果逐渐显现,农业、农村、农民在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主义建设所扮演的角色上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过5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的基础和条件,因此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别指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坚持“三农”重中之重地位不动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让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1]这里面涵盖两层意思,一是新农村建设要惠及广大农民,要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势头,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二是要进一步推进农业现代化,要在稳定家庭经营的基础上,支持农民合作社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推进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可见,新农村建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都是通过发展,逐步完善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为农民增收创造有利条件。

一、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意义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是解决土地矛盾的现实需求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城市对劳力的需求增长增速已经超过了城市人口能够满足的数量,面对如此大的缺口急需劳动力补充,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农业生产对劳动力需求也在慢慢下降,这就出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剩的现象。城市优质生活的吸引,农村生活条件限制的外推,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一员,但随着大量农村劳动力的流失,且农村本身劳动力得不到有效补充,大量土地就会出现闲置甚至荒废的现象。一面是国家政策对土地交易流转的限制,一面是大量土地得不到有效开发利用。土地矛盾十分尖锐,而农民专业合作社正是适应国家政策发展,在政府和市场的指导驱动下,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解决土地矛盾和问题的主要途径。通过县级土地交易平台,对大量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流转,将使用权集中到专业合作社手里,进行集中耕作,科技运用,和市场化操作,不但解决了土地闲置问题,还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增加农民收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农民专业合作社近几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农业现代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经途径

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标志就是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农业机械化科技化水平的提升。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设和发展正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不二途径。一是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将原来“分散”、“零散”的土地集中到一起进行耕作开发和利用,这种集中连片经营管理一方面能够让大型农业机械进行机械化播种、耕作、收获及田间管理,能够更加有效的节约资源,节省种植时间为粮食增产打下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集中连片经营可以建立更加稳固的水利灌溉设施,打破之前百姓种田“靠天吃饭”的弊端,还可以集中有效的进行科技产品使用,提高地块产量和农作物质量,为农民增收打下基础。二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能够不断壮大经营主体在市场竞争中的话语权,对市场信息能够更加敏感快速掌握,随着农民合作社的发展和成熟,一方面可以与龙头企业合作发展订单农业,不断能够保证粮食收购价格还能够为合作社提供稳定的合作伙伴,一举两得;另一方面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及时对农作物种植进行调整,避免了原来小农经济对市场信息掌握不准所带来的损害农民利益事件的发生。[2]可以说,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不断推动农业机械化科技化水平,也就是在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推动新农村建设。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从本质上看就是要改变传统的落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通过不断的发展生产力,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建立完善的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对生产关系进行再梳理再调配。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正是新型农业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的代表,是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建立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的先行军和实践者。一方面,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立就是对农业关系和生产方式的一次变革,通过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将原有的农民个体经营转变为集中经营,将农民从土地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农民可以通过选择进入到其他生产关系之中,通过劳动力的转移来实现农民其他途径增收;另一方面,农民合作社的建立可以有效连接农业生产资料商家、农产品销售主体、市场销售主体并与之建立较为系统的联系,为农业现代化产业体系建立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二、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现状

(一)取得的成绩

其一,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稳定增长,覆盖面不断扩大。近年来,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数量逐年增加,从地域分布范围来看,农民专业合作社一般集中于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尤其像山西、江苏和山东几个省份,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较多。其二,专业合作社遍布于农业各领域。从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状况来看,涵盖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产品销售等各行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种类有种植业合作社、农机合作社、旅游合作社、沼气合作社、产品加工合作社等等,其中多占比列较大的还应是种植业合作社和养殖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的成立为农业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有助于农业管理的科学化、销售的品牌化,同时现代化的生产经营方式有助于农民受益的增加。其三,农民专业合作社模式多样化,层次不断提高。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政府出台的一系列帮扶政策,鼓励龙头企业的加入,为专业合作社的建立发挥了积极的带动作用。再加上现代农业技术的引进,为合作社的业务拓展提供了可能。如生产、销售、加工等业务的拓展,合作模式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模式。其四,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民专业合作社围绕当地的特色农产品,发展特色产业,通过建立合作社将分散的经营有序组织起来,形成比较优势。同时,农民专业合作社更加注重品牌经营策略,发挥集体的合力。[3]

(二)突出的问题

虽然目前我国专业合作社的数量和范围不断扩大,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我们也应看到,为适应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当期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其一,合作社总体实力较弱,带动力不强。从总体上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专业规模还需要进一步扩大,尤其要发挥其对农业发展的辐射和带动作用,还存在一定的距离。现代农业的发展以规模经营为手段,如当前农村推行的土地流转政策,旨在实现农村地区的适度规模经营,增加规模效益。然而,农村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相关的合作社还较为缺乏,加上缺少技术和生产等环节的支持,导致土地流转过程中遇到重重阻碍。此外,目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分布范围不均衡,地区之间差异明显。整体布局思路不清晰,产业分布比例不协调等,因而影响农村地区的整体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其二,资金和人才不足。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由于农民自身的资金有限,政府的投入有限,合作社的发展面临资金短缺的局面。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如果单纯依靠政府的财政投入作为合作社建设的资金来源,是很难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立与发展还需要社会的支持,需要龙头企业的带动,需要金融部门的信贷支持等。另一方面,人才要素也是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重要方面,农民群体由于文化水平较低,缺少对现代经营管理模式的了解。为此,农民专业合作社需引入专业管理人员和农业技术人员作为后盾,以提升合作社的市场竞争力和品质。其三,组织机制欠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面临缺乏完善的组织机制,规范程度不高等问题。部分专业合作社由于缺少专业的管理人员、科学的管理方法和严密的组织结构,导致合作社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流于形式。正常而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管理和运行需要具备完善的管理制度,如财务管理、人员管理等,合作意识,尤其是对成员的凝聚和吸引,然而目前来看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还没有建立其现代化的经营管理模式。其四,抗风险能力不足。专业合作社的风险管理水平较低,一些合作社的经营能力有限,再加上缺少必要的风险管理知识,造成抗风险能力较弱。就农业发展而言,尤其易受自然气候的影响,一旦出现自然灾害、禽类疫情等状况,严重影响了专业合作社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只有一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了风险基金和风险识别、评估和控制方案等,很多农民专业合作社缺少系统的科学技术和预防机制。其五,对外沟通不足。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要与现代化的生产经营方式接轨,要与现代信息技术接轨,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条件,为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的顺利实现创造条件。随着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农业电子商务、农产品网络营销等模式的出现,我们农民专业合作社不能坐以待毙,共享资源信息,实现农业信息的网络覆盖是合作社发展的一大趋势。然而,目前一些专业合作社由于缺少与外界的交流和沟通,信息了解的不及时,供求信息不对称、产品销售方法和渠道单一等。

三、新农村背景下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新要求和建议

(一)新农村建设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新要求

新农村建设不但要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推动作用,还要注重合作社主体建设,不断提高农村、农民的内在发展动力,这有这样才能更加有效的推动新农村建设步伐。这就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一是新农村建设要求农业专业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要注重城乡统筹发展。新农村建设不是孤立的农村建设,不仅需要国家的政策支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要注意统筹城乡一体发展,特别是对城乡道路建设、物流配送、农产品营销渠道建设上要为农业专业合作社创造良好的外部成长环境,反之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也不要局限在农民的条条框框中,要走出去与城市的消费主体接轨与市场接轨,在良好的外部环境下来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二是新农村建设要求农业专业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要注重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要兼顾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做到三者统一在合作社建设主体之下,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特别是在农药、化肥使用上,高科技产品运用过程中,不能唯利是图损害社会利益和公众利益。通过完善生态农业体系建设,严格控制环境污染和土地污染,为新农村建设打下良好的环境基础。[4]三是新农村建设要求农业专业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要注重提高农民素质。通过对社员的教育培训和科技讲座,让农民真正掌握农业技能,提高农民素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输送合格农民,在未来发展过程中政府要发挥培训主体作用,特别是农业、畜牧、水利、农机、科协等与农业息息相关的重要农业部门要发挥培训主体作用,不断加强政策引导和技能培新,通过对科技文化的普及和传播切实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良好的文化基础和群众基础。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建议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重要意义,为解决合作社发展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存在的诸多弊端,我们需要严格按照新农村建设对专业合作社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提升专业合作社的自主发展能力,完善内部管理机制,针对问题找出解决办法和对策。首先,夯实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基础。其一,夯实经济基础。提高农业生产力,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结合各地具体情况发展现代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立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为促进合作社的自主发展,除了政府增加财政投入和积极的政策引导,以及企业的支持外,农民自身应努力提升生产水平和能力,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提高自身收入水平。其二,夯实人力基础。专业合作社的建立离不开专业的人才,目前合作社的发展中出现的许多管理上和技术上的问题均是源于人才不足造成的。因此,政府应加强对合作社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其自身的能力和水平,另外合作社应积极吸收和引进专业人才,为合作社的科学发展注入活力。其三,夯实技术基础。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的发展,技术是第一生产要素,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加工技术、物联网技术、营销技术等等对于合作社的发展都至关重要。由此,专业合作社应不断加强技术的引进和升级,为合作社健康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其次,完善组织机制,树立风险意识。统一规范合作社管理制度和架构,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各农民专业合作社依照自身特点,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加强生产管理、员工管理、财务管理等。完善组织结构,建立理事会、监事会等组织,提升内部管理水平。定期核算账务,本着公开原则,加强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和审计。逐渐推进生产经营的规范化管理,建立统一的生产、包装和营销体系,严格按照产品质量标准进行生产和加工。同时,树立风险防范和识别意识,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借助政府金融政策的支持,尤其鼓励小额贷款公司、金融机构等为合作社提供贷款支持,降低合作社的风险。再次,完善信息服务系统。推进农村地区的信息化,提高市场流通的信息服务质量和水平。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建立全国范围的信息共享平台,确保合作社能够收到有效、及时的市场信息。同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拓展营销渠道,发展农产品的网络营销,彻底改变传统的单一营销模式。物流建设上要逐渐完善,建立配套设施,尤其是生鲜农产品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总之,打造完整的服务网络,为新农村建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供创新渠道和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安永景,张超.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推进新农村建设[J].商业文化,2011(6):112-113.

[2]黄胜忠,徐旭初,金士平.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与新农村建设[J].高等农业教育,2007(9):93-95.

[3]赵敏.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10(2):12-13.

建立农机合作社的意义篇4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法治环境;法律意识

一、新农村法治环境建设的内涵与重要意义

(一)新农村法治环境建设的内涵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央一号文件以此为主题,把农村工作推向了新的历史高度,建设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认识和行动纲领。山西省委书记张宝顺指出,加快科学发展,建设和谐山西,实现“十一五”奋斗目标,离不开良好的法治环境。在依法治国的背景下,建设一个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法治环境建设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新农村法治环境建设的内涵应包含以下方面;

第一,新农村的法治环境建设应当致力于和谐社会秩序的构建。即以现行宪法规定的基本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为前提,以依法治国为目标,着眼于消除现有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障碍,从法律上确立城乡统筹发展的理念,进一步修改或完善相应的法律制度。

第二,新农村的法治环境建设应当致力于法治治理模式的转变。即转变法的政治统治功能,注重法律宣传教育与法律服务、法律援助有机结合,引导农民树立遵纪守法观念,增强参与村民自治和社会管理的意识,掌握解决矛盾纠纷、维护合法权益的法律途径,提高农民依法行使民利和依法维权的能力,积极为农民群众提供法律服务。

第三,新农村的法治环境建设应当致力于营造“以人为本”的公平理念和价值取向。和谐社会最重要的特征是公平,民主政治核心的价值观念是平等。农民群众是新农村的主人,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和得益者。法治环境建设应当着眼于保护农民利益、促进农民发展,从法律制度上设定保护农民各项政治、经济和参与社会管理的合法权益。

第四,新农村的法治环境建设应当致力于发展农村地区社会文化事业,逐步改善农村地区的人文环境。乡风文明不仅要靠精神文明,也要靠法律。国家将需要以强制力保障的道德规范上升为法律规范。

(二)新农村法治环境建设的重要意义

第一,优化新农村建设的法治环境,是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保障。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不仅是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过程,同时,也是不断消除城乡二元结构、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的过程。

第二,优化新农村建设的法治环境,是确立农民主体地位、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和促进农民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推进新农村法治环境建设,客观上要求保护好农民的合法权益,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利益,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三,优化新农村建设的法治环境,是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实现“三农”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建设新农村,就是要更大程度地发展农业、解放农民、改革农村,最终解决“三农”问题。加强新农村法治环境建设,对于依法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使“三农”发展更加具有活力。

第四,优化新农村建设的法治环境,是维护农村稳定、促进农村和谐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推进依法治省、建设“法治山西”的迫切需要。农村改革的实践证明,法治是生产关系稳定的最佳保障,是广大农民的最好“定心丸”。推进新农村建设是各级政府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各级政府部门必须依法履行职责和提供有效服务,努力为新农村建设创造良好的法治氛围和外部环境。

二、新农村法治环境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笔者的调查统计数据上可以看到,只有55%的农民明确表示在切身利益遭受严重侵害时会可能利用法律武器。而针对自己所处的法治环境,只有一半的人表示满意,而绝大部分村民认为法治环境的好坏主要是由当地官员来决定,有70%的人认为当地基层官员的法律意识很一般,而有近1/4的村民认为基层官员的法律意识很低。基于以上观点,村民们普遍认为对于政府的行政行为,村民可以对抗,有87%的人不认为这是违法行为,而且有20%的人认为是闹得有理。综合对社会调查和所见所闻所感,笔者认为:目前,山西省新农村法治环境建设的社会渗透力不足,跟不上新形势的发展。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方面:

第一,国家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法律体系还不完整,调整农业、农村、农民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一些现实问题不能运用法律规范来调整,仍要运用伦理道德或乡土规范来处理。从立法的数量上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先后制定了20多部调整农村各类社会关系的重要法律,40多部行政法规以及和农业、农村工作相关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和地方规章。但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下,农村仍有很多复杂问题,找不到处理的法律依据,需要进一步制定、完善和落实相关涉农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第二,农民法律意识水平总体上仍然十分淡薄,一些涉农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不力,执法过程的不严肃对法治环境的形成造成了损害。目前,在农村,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极为严重,甚至出现执法的随意性,以言代法,以权压法,执法犯法,徇私枉法。

第三,农村治安形势严峻,司法公正与法治环境的现实还存在一定差距。按照现有的司法体制,农民通过法院解决他们之间的纠纷应该是比较容易的,但是由于诉讼过程的繁琐、复杂、高昂花费、司法腐败、人治干扰、某些执法官吏的运作效率低下和办事不公等,致使农民耗了很大的成本和代价去打官司,但自己的权利仍然得不到维护和落实。

三、加强新农村法治环境建设的思考建议

(一)制定和完善新农村建设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为新农村法治环境建设提供立法保障

法律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社会需求的产物,“法律应该以社会为基础”。在立法工作中,要体现党和国家在“三农”问题上的重要决策,代表和维护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要通过立法程序,把行之有效的政策上升为法律,努力提高立法质量。要选择事关农村长远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和谐稳定等方面的重大问题进行立法。

第一,完善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法律制度。要充分认识农业农村立法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作用,新农村法治环境建设不是建立平安乡村的问题,而是如何从法律上保障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公平问题,要在国民经济财政分配第二次分配中来实现。

第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立法。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城乡二元机构的管理模式,一些相关制度已经不适应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建议积极研究建立和完善有关户籍、教育、医疗、迁徙、公共财政投入、农村社会保障等制度的立法,进一步推进社会公平。

第三,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法律制度。当前,农村的公共产品非常匮乏,无法满足广大农村社会公众的实际需要。国家除了经济上的侧重和投入,还有必要通过立法予以保障,明确相关主体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方面的法律责任,制定相应的责任追究制度,并促成各级党委政府的积极落实,逐步改变村镇发展缺乏规划。

第四,完善农民利益保护的法律体系。着眼于保护农民利益、促进农民发展,从法律制度上设定保护农民各项政治、经济和参与社会管理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健全村民自治的法律规定,落实农民各项民利;依法确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村经济合作社及其成员的法律地位,保护农民的合法经济利益。

第五,完善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的法律制度。为巩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从法律上规定政府保护农业、支持农业的相关内容。完善和落实《农业法》等相关法律和制度,明确各级政府在农业投入方面的责任,以及每年农业投入占财政收入的比例、投入预算、程序和监督等内容;积极发挥政府部门在引导和推进科技创新的作用。

(二)充分发挥法律服务和保障职能,为新农村建设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随着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农村法律服务需求不断增长。司法、行政机关要充分发挥法律服务职能,进一步拓展和规范农村法律服务领域,切实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供全方位、宽领域、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第一,深入务实、不懈普法,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法律素质是建设新农村的新型农民必备的素质,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普法理念,培育农民的现代法治意识,引导农民尊重法治理念,营造崇尚法治的社会氛围。

第二,完善农村法律服务体系,提高法律服务水平。各级司法、行政部门要切实强化为“三农”服务的意识,提高办事效率,严格执法、秉公执法、减少执法活动的主观随意性,增强透明度,为广大农民提供良好的法律环境。

第三,努力改善执法行为,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建立相互制衡的司法、执法科学运作机制。从执法环节入手,尽快提高乡村干部的法制观念和执法水平,用厉行法治来取信于民,进而树立起农民对实行法治的信心,树立农村法治权威。要加强法律服务队伍的管理,严肃查处损害农民群众利益的法律服务行为。

第四,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农村社会稳定。要充分发挥司法所、综治办和人民调解组织的作用,进一步健全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完善农村稳定的预警机制和应急处理机制,不断增强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依法打击农村犯罪活动,铲除农村恶势力,扫除黄赌毒,净化农村环境,增强村民的安全感。

第五,划清司法与行政的界限,实现和维护司法独立并有效监督地方行政。加快政治体制改革与司法改革,明确各个行政机构的职能,避免职能冲突与重叠,消灭争相管辖现象,确定行政越权、司法违法的责任及其承担,消灭行政意志在司法领域中的横行,维护法律公正正义,净化审判环境。

(三)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健全乡村治理机制、探索农村法治实践与道德实践相结合的长效机制,让民主和法治精神在农村扎下根

第一,建立以法律为核心的农村新道德,推动法律与道德走向统一。要教育农民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风尚,努力改善村容村貌,倡导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文明向上的社会风貌。通过制定“村规民约、乡规民约”等,积极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在农村逐步形成尊老爱幼、邻里和睦、见义勇为、扶贫济困的社会风貌。

第二,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完善和健全村民自治制度。村民自治是农村政治文明与法治建设的基础,是促进农村政治文明与法治建设的重要途径。

使农民对国家各项方针政策有更深刻的了解,让农民意识到法律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也知道当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以法律作为后盾,使民主和法治精神在农民的心中扎根。

参考文献:

1、左燕东.山西省“五五”普法和依法治省工作全面启动[n].山西日报,2006-06-01.

2、郭超.社会主义新农村法治建设的对策思考[J].法治论坛,2007(2).

3、田成有.国家法在乡土社会中取得成功的条件与保证[eB/oL].省略/asp/info.asp?id=1782,2003-01-31.

建立农机合作社的意义篇5

一、建立农民利益表达机制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在要求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按照这一要求,建设一个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新农村,建立农民利益表达机制是其内在要求。

1、建设“物质文明”的新农村要求建立农民利益表达机制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是农村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体现。建设新农村,首要的是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农村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农民是新农村的主人,是新农村的受益主体和建设主体,中央提出的新农村建设只是宏观思路,具体到各个地方在建设过程中如何实施,农民不仅有知情权,更应当有选择权和自主权。我国农村地域广阔,农民人口众多,村与村之间的经济基础、自然条件、传统习惯等千差万别。根据不同地区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差异巨大这一现实条件,各级政府制定规划或确定项目,应当从农民的生产生活需要出发,着力解决直接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的问题。哪些是他们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问题,只有农民自己才最有发言权,也只有农民才更能为自身群体的前途负责。因此,建设“物质文明”的新农村,要充分听取农民意见,使农民的利益需求得到有效表达、农民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尊重,这就必须建立农民利益表达机制。以此,激发广大农民参与建设的热情,保证广大农民创富活力的涌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不竭的智慧和力量源泉。

2、建设“政治文明”的新农村要求建立农民利益表达机制

“管理民主”是农村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表现,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治保证。管理民主,就是农村各种组织健全,职责明确,体制合理,民主协商机制、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健全,农村党组织核心领导作用得到发挥,农村各项民主制度健全、规范,农民群众在基层经济、政治、文化和其他事务中切实能够当家作主,形成党领导下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农村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要发展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农村政治文明,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建立健全与其相适应的农民利益表达机制。建立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的目的就是保证农民享有完整的民主权利,对自身事务拥有更大的知情权和决策权,对社会事务拥有更大的参与权,对公权力行使拥有更有效的监督权,让农民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主体和监督主体。农村政治文明的核心和本质就是农民“当家作主”,这是农民政治地位的突出体现。因此,建立农民利益表达机制是建设“政治文明”的新农村题中应有之义。

3、建设“精神文明”的新农村要求建立农民利益表达机制

“乡风文明”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灵魂。乡风文明主要包括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活风尚,良好的环保、卫生、生态意识。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总要求,要从根本上转变农民传统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和价值观念,引导农民通过自身建设新农村的实践,转变传统观念,提高文化水平,陶冶精神情操,在走向富裕迈向文明的过程中使自己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价值主体和创造主体;要使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断提高,社会风气健康向上,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逐步适应农民的需求,这就要求建立农民利益表达机制。通过农民利益表达机制,让农民与政府、社会进行正常的交流沟通,让政府、社会了解农村生活的现实状况和农民群众的所思、所盼、所忧、所虑。根据农民的意愿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满足广大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根据农民的意愿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广大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根据农民的意愿开展形式多样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培养广大农民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4、建设“生态文明”的新农村要求建立农民利益表达机制

“村容整洁”是“生态文明”新农村的重要特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条件。村容整洁,是指建设环境优美、生态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风貌。当前,建设“生态文明”的新农村,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农民反映强烈的问题是村庄规划和环境污染。就全国的实际情况看,绝大多数农村,农民的居住较散乱,村庄建设规划明显滞后。对于集中居住,农民不能完全接受,受传统文化和习惯的影响,他们喜欢单门独院、前庭后作的居住方式。如何把旧村改造与新村建设结合起来,如何处理尊重农民习惯与科学合理规划之间的关系,政府的决策需要征求和听取农民的意见。不少地方近年来农村经济发展较快,但环境日益恶化,垃圾遍地、污水横流,不仅破坏生态环境,还直接威胁农民群众的身体、生命健康。农民希望通过一个正常的渠道把自己的想法和忧虑反映出来,让政府了解、重视并加以解决,建立农民利益表达机制是重要的一种方式和途径。

二、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的缺失制约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

有学者(谢新力)指出,农民这个中国最大的群体,现在正在成为最大的弱势群体。在政策上,他们是被动的接收者;在行政上,他们是被管理者;在经济上,农民像'一袋马铃薯形不成集团力量;在就业上,农民受到各种限制,没有流动的自由和权利;在公共服务上,他们属于最后考虑的范畴,而且往往是可望而不可及;在社会保障和国家福利上,农民处于自然状态。农民从来没有真正掌握农村社会发展的话语权,没有真正参与到农村社会发展中去。这些问题的存在和农民逐渐甚至已经沦为弱势群体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农民利益表达机制。

因为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的缺失,导致农民的利益诉求不能如实向上反映、正当权益受损、干群关系紧张,影响农村社会和谐,阻碍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近年来,在改革发展过程中,一些深层次矛盾日益突出,在农村主要表现为征地拆迁、就业增收、环境污染、民主权利、干群关系等问题时有发生,不能得到及时有效解决。国家信访局局长周占顺在接受新华社《半月谈》杂志的采访时,指出了信访事件中的4个80%:80%以上反映的是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问题;80%以上有道理或有一定实际困难和问题应予解决;80%以上是可以通过各级党委、政府的努力加以解决的;80%以上是基层应该解决也可以解决的问题。因为群众反映问题的渠道和解决问题的途径都不够通畅,使“基层应该解决也可以解决的问题”没有得到及时的解决和认真的对待,造成大量信访现象的出现。对于上访的群众来说,投入了大量的物力、财力和精力,不但成为沉重的负担,而且必然影响其正常的生产、生活;而不断出现且增加的信访事件,对各级党委、政府的形象和威信,也必然造成负面影响。

在这些问题上,矛盾的焦点是农民的正当利益没有得到满足和保障。如果利益表达渠道畅通,解决利益矛盾的措施有效,这些矛盾和冲突一般都不会激化。但是,由于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的缺失,再加上有些基层干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漠视农民的权益,有的干部甚至以权谋私、贪赃枉法,损害农民权益。农民自然会把心中的不满和愤恨发泄到干部身上,导致干群关系紧张。农民不能通过正常有效的通道和途径进行利益表达时,就会采取非制度化和非正常的途径来表达利益诉求,从而激化社会矛盾,影响社会和谐。清华大学孙立平教授认为,和谐社会决不是一个没有利益冲突的社会,而是一个有能力解决和化解利益冲突,并由此实现利益大体均衡的社会。如果不解决利益表达机制问题,最终将严重挫伤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影响新农村建设进程。

三、建立健全农民利益表达机制,推动新农村建设有序开展

建立健全农民利益表达机制是为了鼓励和支持农民进行利益表达活动,引导和规范农民的利益表达方式,促进和增强农民利益表达实效。使这一机制成为有效维护农民正当权益的制度保障,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推动力量。

1、扩大和加强农民的政治参与,支持农民利益表达活动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这是人民群众政治参与的法律依据。然而占人口70%以上的农民以政治参与的形式来表达利益需求很有限。从中国的最高权力机关人大和最主要的参政、议政机构政协的代表、委员构成情况来看,农民的比例是很小的。如在2985名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工人、农民的代表加在一起只有551名,约占总数的18%。其中农民的代表只有18%的一半甚至不到一半,却要代表占人口总数70%以上的农民,显然是不合理的。因此,建议各级人大、政协成员结构中应适当减少政府官员的比例,大幅度增加农民代表和委员的人数比率,让他们能够直接表达和保护自己的切身利益。

村民自治是扩大农民政治参与的基本途径。村民自治发展到今天,我们虽然有了法律法规的规定,但与实践的需要还相差甚远。比如,就《村民委员法》的实施情况而言,自1998年实施以来,为实现村民自治奠定了法制基础,对农村“三个文明”的建设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影响了其应有作用的发挥。比如,村民选举委员会的推选程序、村委会成员的罢免程序、村级重大事务民主决策程序、村民代表会议议事程序等这些具体程序,亟待创新;再比如,党组织和村委会联席会议制度、村级村务民主管理制度、村务公开制度、财务公开制度、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制度等这些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除此之外,还存在落实问题,有的地方一些制度执行得不好,或应付了事,或流于形式。因此,要通过制度创新、制度完善、制度落实,确保农民“四个民主”的实现,让“村民自治”真正成为农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基本途径。

被马克思称之为“社会第二种权力”的舆论监督是政治参与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当今媒体发达的时代,政治参与和言论自由等宪法权利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新闻媒体实现的。然而,新闻媒体往往忽视农民的呼声,将农民的呼声视为非主流声音,甚至回避农民的政治诉求,使农民不能通过新闻媒体实现其政治参与的权利。因此,要通过完善舆论监督体制,使农民通过新闻媒体进行政治参与有制度保障。

2、建立和完善维权组织,规范农民利益表达行为

从目前的现实情况来看,当农民的利益受到侵犯时,很少有人会选择司法途径解决,因为成本较高。有人会寄希望于信访制度,但效能又太低(据于建嵘教授统计,群众通过上访解决问题的概率只有千分之二)。农民又缺少像工会、行业协会这样的维权工具,难以对利益要求进行系统的组织化的表达。因为缺少利益代言人,农民既无法保障自己的权利,也无法影响国家的政策和行动,在国家资源的分配和制度安排上处于极端不利的位置。这就容易使一些人转向制度外去寻求帮助,于是一些邪教组织、黑社会组织、地方恶势力又会死灰复燃,他们借保护农民利益之名,行对抗政府之实,从而影响农村社会的稳定。

“组织资源是最有决定意义的资源”,它能使弱小的个体汇聚成强大的团体,对自己的利益进行有效地表达、集中的表达和有力地维护。为了规范农民的利益表达行为,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需要建立一个农民自已的组织。像于建嵘教授提出的,农民要求成立的农会(农民协会),它是农民利益的整合和表达组织,是与政府沟通协商的政治参与组织。但是现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这些组织没有得到政府民政部门在程序上的认可,没有取得“正式组织”资格,甚至被称为“非法”组织;它们内部虽有一定的分工但缺乏系统性和支配性,成员之间没有建立明确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由于这些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法律意识较低,容易导致其行为目标和方式会产生一定的盲目性,甚至会被人利用,进行一些非法活动。因此,政府在农民组织建设的过程中,应从政策上予以引导,行政上予以合作,法律上予以规范,使其健康发展。

3、尊重和保障农民利益表达,增强农民利益表达实效

建立农机合作社的意义篇6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农民参与

       1公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现状

       我国多数地区的农村人居环境质量较差,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党和中央越来越重视农村建设和鼓励农民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来的重要性。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农村基层民主的发展和村民自治制度的普遍推行,农民参与的方式趋于多样化,参与的范围不断扩大,参与人数也有明显增加。农民参与新农村的建设是制度化与非制度化并存,农民的参与已不是服从性参与,而是转变为具有主张权利的形态。[1]农民参与的总体水平和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农民参与过程中的自主意识不断增强。并且有越来越多的干部在农民参与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2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

       公众参与体现了现代民主政治,并蕴含着丰富的民主理念。作为服务型政府本质是以民为本,宗旨是以为公民提供最优质的服务为目标。因此,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不仅在理论上有合法性,在现实上更具合理性。

       2.1农民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农民权利实现的重要途径。广大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有其自己的权利,但是却不会自动实现。而农民参与到其中来,是农民争取自身权利实现的最主要的途径。各级政府要按照农民的需求提供符合他们的充足而优质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满足广大农民的需求,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2.2农民参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由于传统行政观念的影响,政府拥有着特殊地位和自我运作能力,这决定了政府作为公共管理主体的唯一性。政府提供给农村的公共产品和服务采取的是自上而下的配给方式,忽视了农民的利益。农民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来,有助于改变传统的配给方式,将自上而下配给与自下而上诉求结合起来。

       2.3农民参与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手段农民参与可以保证新农村建设的合法性。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各级政府能够按照农民的需求办事,真正体现政府“以人为本”的理念。把农民的利益作为各级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并且最终还要以此为落脚点,有效地实现政府提供的各类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基本职能,进而促进农民、农村各个项目的全面发展。

       3我国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采取的是政府主导型的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很容易忽视当地的实际情况以及农民的真实需求,不利于新农村的建设,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3.1政府服务意识较弱政府的服务理念直接影响着农民参与新农村的建设。受传统社会文化的影响,使部分官员形成了“官本位”的意识。强调以政府为中心,忽略了农民的感受;自上而下的管理体制,使我国公民仍没有实质性的参与权。这样农民只能被动的接受公共产品和服务,并不能满足农民的自身利益。另外,受官僚主义的影响,部分政府更注重的是自己的政治绩效,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而限制农民的参与,使新农村建设变得不切实际。

       3.2农民参与意识薄弱农民本身的参与意识不强制约了自身参与新农村的建设。一方面,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导致农民形成对政治权利的依附性,缺乏独立自主的意识。在我国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许多农民不会去主动地了解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有关活动,更不会积极的加入到新农村的建设中来,没有认识到自己有参与的权利。另一方面,农民自身素质低,文化水平低,限制了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而“教育程度越高,对体制和规范的了解越深,越倾向于采取体制内的参与方式”。[2]在我国,多数农民缺乏相应的科学技术和法律知识使其很难加入到新农村建设中来。

       3.3农村社区建设水平低在农村,社区是以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口为主体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目前,我国农村的组织化程度偏低,社会成员分布较分散,各自利益不集中,讨论公共问题的机制也比较薄弱。使得农民不能够共同管理村内事物,不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各项民主权利。对于贫困地区的农民来说,社区建设更加不足,物质基础缺乏,温饱没有保障,更是无心参与到政府新农村建设的决策中来。

       3.4农民参与机制不健全农民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完善各种民主机制。目前在我国,信息公开机制、问责机制和激励机制还不够健全。在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时,所得到的信息是不完整的,存在着与政府信息不对称的现象。政府出于自身的考虑,往往是要保留一部分信息,特别是对自己不利的信息,这样导致了农民对政府的不信任。缺乏问责制和激励机制,使得政府方面缺少对自己的责任约束,不能明确政府工作人员的责任。而缺少激励机制,使得政府的工作人员不能够积极努力的与农民一起参与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3.5法律制度不完善农民的参与同样需要法律的保护。在我国,宪法为公民参与政府管理提供了法律上的根本保障,而且国家也制定了关于农民参与的规章制度,但是关于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法律并不健全,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法律、法规和制度规定。现有的法律法规并不完善。由于缺乏规范,使得着政府工作人员和农民参与过程中有很大的随意性,使农民缺乏积极性。

       4完善我国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对策

       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应该正视农民参与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不断提高农民参与水平,进而促进农村的民主建设。

       4.1转变政府执政理念在农村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建立适合农村的服务型政府,加强农民的参与。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施政理念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根本要求。在我国在城市建设的同时不能忘记农村的建设。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要服务好农民,增强其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树立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政绩观,更好的服务于农民,为农民着想,尊重农村建设的客观规律。坚持改善农民最基本的生产生活条件,切忌浮夸和不切实际。这样可以实现农民主动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来。从而完善农民参与机制,尊重农民意愿以及对公共物品及服务的选择。

       4.2提高农民素质“当人们的知识文化素养遍提高的时候,就会提高对政治方面内容的敏感度,意识到与自我利益相关的务责任,增强自我的主体意识,积极参与到国家的政治事务和地方事务”。[3]十七大报告指出,为了发挥亿万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作用,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使广大农民能够更加了解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政府的相关决策、法律法规,更加了解自身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权利和义务。提高农民的素质就要结合农村建设的需要,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和对农民的专业技能的培训。对于不同层次的农民,采用不同的培训方式,建立多元化的发展体系。

       4.3加强农村社区建设农村社区农村社区既包括农村居民生活的自然区域环境,也包括在这些辖区内进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活动的社会群体。推进农村服务社区化,是保障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的现实需要。[4]社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可以满足农民的生产生活需要,而这些需要满足了,农民会积极要求加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来。社区组织职能的完善,服务能力的增强,是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参与的基础。因此,要建立符合农村的社区管理体制,要尊重、重视和充分利用农村社区的传统文化和乡土知识,充分发挥社区在扩大农民参与方面的积极作用,进而促进新农村的文化建设。

       4.4健全农民参与机制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要建立农民公众参与、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长效机制。首先要完善信息公开机制,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相关法规,保障农民的知情权。不断增强信息公开机制的可操作性,加强电子政务的建设。政府信息自由使用,确保农民合法有效地利用信息。另外,还要不断健全政府问责机制和激励机制。服务性政府应是一个对人民负责的政府,应把问责机制、激励机制与农民的参与机制紧密结合在一起,使政府工作人员充分发挥农民参与农村建设的向导作用和激励约束作用。

       4.5完善法律制度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需要法律的保障。应从法律上确立农民参与农村建设的主体地位,确保其参与农村建设,促进政府提高管理水平。并且要注意树立农民参与农村建设的权威性,而不仅仅是一种形式,给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一个法律保障。这样可以鼓励农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大胆行使自己的权利,表达自己的诉求,对政府服务质量提出合理的要求。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还可以将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途径、方式、具体内容等固定下来,使农民参与农村建设有法可依,并能够引导农民正确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来。对于妨碍和破坏农民参与农村建设的行为进行处罚,进而为农民创造一个良好的参与环境。

参考文献:

[1]刘昊.浅谈中国农民的政治参与[j].甘肃农业.2005.12.

[2]李强等.生命的历程:重大社会事件与中国人的生命轨迹[m].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建立农机合作社的意义篇7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高度重视农村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地位,始终不渝地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头等大事来抓,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扩大和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切实加大对农村发展的资金投入,农业和农村发展出现了积极变化,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是,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矛盾依然突出,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多方面的政策支持,其中,加大资金投入是关键,党中央、国务院也明确要从建设资金、财政支出、银行信贷等方面切实向农村倾斜。加大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除了国家财政投入外,更多的是要依靠农村金融。这就要求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规范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金融组织,充分发挥好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的作用,建立农村信贷投入稳定增长的机制。同时,我们希望各级政府要为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一要完善法治环境,有效遏制恶意信用欺诈和逃废金融债务行为,保护农村金融机构债权;二要加强诚信制度建设,建立完善社会信用体系,规范市场中介机构行为,努力培植诚信文化;三要转变政府职能,维护金融机构经营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下面,我就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问题谈几点意见。

一、加快构建功能完善、分工合理、产权明晰、监管有力的农村金融体系

2002年3月,国务院批准成立了人民银行牵头的深化农村金融和农村信用社改革专题工作小组,专门研究制定农村金融和农村信用社改革方案。报经国务院批准同意后,2003年6月,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开始正式实施。2004年8月,在反复研究和征求有关部门意见后,试点扩大到29个省(区、市)。2005年12月,人民银行向国务院上报了《农村金融改革总体规划》,提出了农村金融改革的总体目标、思路和具体政策建议。

目前,我国基本上形成了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并存的农村金融体系,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农村金融体系的整体功能仍然不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一是农,村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资金外流问题比较严重,资金不足问题困扰着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二是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都比较薄弱,金融机构对农村资金投入力度不够,农民贷款难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缓解。三是农村金融机构和市场体系不健全,信贷产品单一,信贷担保、农业保险等发展滞后。四是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农村金融服务方式、服务手段落后,电子化、票据化程度较低,支付结算体系落后。这些问题制约了当前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此,迫切需要进一步对农村金融组织进行改革和重新定位,加快构建符合农村金融需求特点的、功能完善、分工合理、产权明晰、监管有力的农村金融体系。

一是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认真总结改革试点经验,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巩固农村信用社改革成果,建立农村信用社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把农村信用社办成产权清晰、管理科学、约束机制强、财务上可持续发展、坚持商业性原则、主要服务乡(镇)、村和农民的金融机构,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的农村金融主力军和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作用。

二是进一步发挥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性金融功能。继续完善农发行农产品收购融资功能,积极参与农业扶贫贷款业务,同时根据农村和农业发展的需要,适时开办农业综合开发贷款、农村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贷款、扶贫开发贷款等开发性金融业务。政策性金融业务和开发性金融业务严格实行分账管理。对政策性业务设立指令性账户,指令性账户实行项目专项管理、单独核算。对开发性金融业务设立指导性账户,实行市场化管理。

三是加快推进中国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继续发挥农业银行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坚持农业银行的商业化改革方向,使其经营决策和金融服务贴进基层、贴近农村,切实提高农业银行对农业产业化、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村城镇化建设的信贷支持质量和效益,加强对县域经济的金融服务。

四是积极推进邮政储蓄改革,加快建立邮政储蓄银行。按照商业化原则,扩大邮政储蓄资金的自主运用范围,引导邮政储蓄资金支持“三农”,完善邮政储蓄机构在农村地区的储蓄、汇兑和支付服务功能。

五是大力促进农村金融组织和金融产品创新。在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鼓励适合农村需求特点的金融组织创新和金融产品创新,允许社会资金参与现有金融机构重组和参股新设农村金融机构,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和金融机构适度竞争,推动交易工具和业务品种的创新,探索更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金融组织形式。

六是加快建立市场化的农村金融风险补偿机制和市场退出机制。加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运用存款保险机制对有问题农村金融机构采取及时监测和早期纠正措施,促进农村金融机构规范健康发展。

七是结合发展订单农业,积极探索和发展农业保险和农产品期货市场,发挥农产品期货市场和农业保险在稳定粮食价格、保护农民利益方面的功能和作用。

二、充分发挥好中央银行资金支持的正向激励作用,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

近年来,为发挥好中央银行资金支持的正向激励作用,真正达到“花钱买机制”的政策效果,人民银行会同银监会按照规定条件和程序,严格考核农村信用社改革情况。截至2006年3月末,完成了9期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专项票据的发行工作,共计向29个省(区、市)的2355个县(市)农村信用社发行专项票据1649亿元,占全国选择专项票据支持方式县(市)总数的98%,占专项票据总额的99%;对吉林、陕西省农村信用社共发放专项借款2.6亿元。在已发行的专项票据中,用于置换不良贷款1347亿元,置换历年挂账亏损302亿元。总体上看,资金支持政策的严格实施,使农村信用社的历史包袱得到有效化解,资本充足率迅速提高,资金实力显著增强,经营机制进一步转换,不同地区、不同经济环境、不同经营状况下的农村信用社基本找到了适合自身特点的产权模式和组织形式。

银监会提出,今后一个时期农村信用社改革要在坚持服务“三农”方向,坚持市场化、商业化取向的基础上,用5至10年时间分期过渡到符合现代金融企业要求的有特色的社区性农村银行机构。同时,统一农村信用社和商业银行的监管标准,全面推行贷款五级分类,并逐步按商业银行的口径对其计算资本充足率。人民银行将积极支持银监会组织开展农村信用社资产五级分类和资本充足率真实性核查工作,切实采取督促农村信用社强化资本约束、完善拨备制度、提高资产质量的政策措施。同时,人民银行将保持资金支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一致性,在专项票据兑付考核时,仍以现行资金支持政策规定为准,考核农村信用社的资本充足率,并按贷款四级分类口径考核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比例。

为继续发挥好资金支持政策对改革的正向激励作用,增强资金支持政策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及时协调、指导、规范专项票据兑付考核工作,进一步明确兑付考核工作的标准和程序,切实提高考核工作的质量、效果和效率,近日,人民银行会同银监会联合了《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专项中央银行票据兑付考核指引》,对专项票据兑付考核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是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局出发,在兑付考核工作中牢固树立服务“三农”的意识。通过健全兑付考核工作的考评机制,督促人民银行各分支行和银监会各派出机构增强做好考核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履行专项票据兑付考核工作职责。通过严肃兑付考核工作纪律,强化考核责任约束,确保兑付考核的公正性和公平性,提高考核工作的质量、效率和效果。通过建立兑付考核申诉制度,提高考核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支持符合条件的农村信用社及时兑付专项票据资金。

二是建立动态监测考核机制,推动农村信用社准确把握改革工作重点。通过书面材料审查和现场抽查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加强对改革试点实际进展情况及效果的动态监测和考核,督促农村信用社在改革中始终牢牢把握住明晰产权关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内部管理的工作重点,努力实现改革工作目标。通过加强增资扩股和股本金管理的合规性考核,督促农村信用社强化资本约束。

通过加强经营财务指标真实性考核,督促农村信用社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严格执行财务会计制度。通过加强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情况的考核,督促农村信用社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对改革已取得突破性进展、财务状况和内部管理逐步改善、经考核确已符合条件的农村信用社,要按照规定程序及时安排兑付专项票据。对改革力度不够、财务状况和内部管理改进较慢的农村信用社,要列为动态监测的重点,督促其切实采取深化改革的具体措施。

建立农机合作社的意义篇8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民主体作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全方位政策设定。其最终目的是要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前我国城乡差距过大,农村发展太慢,必须加快农村发展。但实践证明:单就农村抓农村是行不通的,必须城乡结合,把农村发展放在城乡协调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的高度来考虑。因此,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不在于“三农”本身,而是与之相关的整个宏观经济政策。所以,要跳出“三农”看“三农”,要举全社会之力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同志指出:“广大农民群众是推动生产力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功的关键。”农民,自然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依靠力量,是新农村建设的实践者和受益者。只有切实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才能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

一、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

以人为本强调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主体性作用的农民,其主体性包括了独立性、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独立性表现为要有独立的社会地位和职业特征,有平等的发展机会,有获得更多社会资源的能力和与其他阶层一道共享所创造成果的制度安排;能动性表现为在推动自身富裕和农村现代化中的强烈进取心,为创造财富而渴求现代科技、智力开发和政策支持以改造自己的革新精神;自主性表现为有自主选择职业和劳动方式、自主支配自己的劳动对象和劳动成果、自主选择进入市场网络参与市场竞争、自主参与农村基层政权组织的民主管理和自我管理的权利;创造性表现为在改变自己命运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乃至农业现代化中所体现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造性劳动和不断地提升与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

二、制约农民主体作用发挥的因素

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就是要强化农民的主体性,保证农民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发挥人的能动性、创造性。然而,在当前,有三个问题弱化了农民的主体性。一是认识上的问题。包括别人对农民的认识和农民自身的认识两个方面。对农民的认识上,忽视农民的主体地位,否认农民的差异性。农民受教育的程度较低,技术水平不高,视野较小,受封建思想的束缚较大,很容易形成对人的依赖和对物的依赖,权利意识、责任意识淡薄,自强、自主、自由的意识不强。二是行为问题。由于对农民主体地位的认识不清,有些基层政府不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不注意发挥农民的主体性作用,不注重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代替农民包办一切,违反农民的意愿,结果适得其反,有时还会损害农民的利益,加重农民的负担;在发展农村经济中,重物轻人,更多地注重对物的投入,而轻视对人的投入,在提高农民的技能、综合素质方面重视不够,既难以根本改变农民的落后现状,也制约了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忽视农民的个体性,认识、能力差异性,工作方法简单,不注重引导、教育,乱指挥、瞎命令,导致政策难以得到有效落实,有的还可能产生负作用。农民“等、靠、要”思想比较严重,自立能力、自我发展能力不强,整体的经济能力较差。三是体制制约问题。城乡二元体制的存在,制度性壁垒使农民的主体地位难以得到保障,其不合理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包括不符合国民待遇原则的要求,如医疗保障制度、教育制度;不符合社会公平原则,如财政制度、土地征收制度;不符合公平竞争原则,如户籍制度、用工制度等。这些制度既损害了农民的合法权益,也影响了农民的独立性、自主性,进而打击了农民的能动性、创造性。

三、如何更好地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一)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实现村民自治

要发挥农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必须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把农民组织起来,实现自我发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1.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

我国农村实行村民自治制度,村民委员会是农村居民的自治组织。村民自治机制确立了农民的主体地位。当前要切实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民主选举。农民要正确行使自己的选举权利,根据自己的意愿选出自己信得过的带头人。政府要依法规范选举活动,打击“金钱贿选”、“宗族势力控选”等行为。二是民主议事。村重大决策要坚持“一事一议”制度,要问计于民,尊重多数村民的意愿,实现民主决策。三是村务公开。把村民事务放在阳光下,接受村民的监督。让农民在村务管理中充分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受益权。要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提高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发挥其在完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上的组织保障作用。健全村民自治机制,在机制建设方面,当前要抓好如下两个机制的建设:一是村级民主管理机制。如村干部民主选举机制、村级重大事务民主决策机制、干部群众联系沟通机制、民主监督机制等。二是工作推动机制。“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就是要建立村务公开领导协调机构,形成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共同参与、民政部门组织协调的工作局面。前者是推进村民自治的制度保障,后者是推动工作的组织保障,二者缺一不可。

2.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以农民为主体自愿组织起来的组织,它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在实现小农户与大市场的对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民增收中正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农村中重要的组织资源,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重要载体。农民是否参加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就是看其能否给他们带来实惠,这是最简单和朴素的道理。组织运行的实际效果就成为农民参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信心的“晴雨表”。而前期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让农村广大干部群众从几个方面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有效途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不仅自身能从资金、技术、信息、销售渠道等方面给予成员以帮助,带领他们发展生产,还与农业产业化相联系,带动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拓宽农民的就业门路,提高农民的整体收入。

(二)加强农民教育,培育新型农民

高素质的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没有高素质的农民就不可能有发达的农业。因此,必须加速培养和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要建立和完善多形式、多层次的农民培训体系,组织实施好四项新型农民培训工程。一是绿色证书工程。按照农业生产岗位规范要求,加大绿色证书培训力度,培养更多的农民技术骨干。二是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重点对农村优秀青年进行以科技为主的综合性培训,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坚力量。三是新型农民创业培植工程。选拔能开展规模化生产和具有创业能力的优秀农民,通过政策引导、信息服务、创业资金扶持等,培植农业生产经营大户和农民企业家。四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阳光工程”。要按照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要求,本着缺什么补什么、需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对农民进行定向培训和订单培训,提高农民的就业能力和竞争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

在新型农民培养过程中,要努力实现部门联动。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教育和培训,使农村大批青年劳动力的科技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水平达到新型农民的要求,促使农村青年由“劳力型”向“技能型”转变。此外,在新型农民培养工作中注重青年典型的培养宣传工作,通过对优秀青年典型的地宣传,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教育广大农村青年,更为有效的发挥典型带动引领作用,从而在广大农村青年中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推进农村青年现代化素质培训工程取得实效。

(三)加强保障措施,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必须从维护社会公平与稳定的高度,不断建立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机制,让农民与市民一样享受同等的国民待遇。要逐步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投入,探索建立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村社会养老和医疗保障制度。在失地农民养老保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基础上,引导农民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完善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农村“五保户”供养、特困户生活救助、灾民补助等社会救助体系。同时,要认真贯彻“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着眼于实现城乡统筹和社会和谐,逐步在工农和城乡之间建立起一种良性互动机制。要按照缩小征地范围、完善补偿办法、拓展安置途径、规范征地程序的要求,加快征地制度改革步伐。探索建立经济补偿、社会保障、就业服务“三位一体”的新模式,实现土地征用与劳动力安置、建立失业和养老保险制度同步进行;要寻找政府、失地农民和征地主体利益的最佳结合点,建立科学合理的征地补偿和利益分享机制,从根本上维护农民的长远利益。

(四)加强组织协调,妥善处理农民主体与政府主导的关系

建设新农村需要政府与农民群众的双向互动,既要加强政府引导,又要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建立农机合作社的意义篇9

【关键词】合作化,农业合作化,合作社,经济

【abstract】Beforeandafterthefoundingofpeople’srepublicofChina,ShaoqiLiuhadgivenaseriesofefficientadvicefortheagriculturalcooperativemovement,mainlyinclude:setupacontactincirculationproletariatandthepeasantryofthebridge,inordertograduallyguidethefarmerstotakethesocialistroad;inthenewdemocraticstage,theywillnottouchtheindividualownershipoffarmers,whenthefarmersbecomerich,industrializeddevelopedtoacertainextent,toraisemoreadvancedcooperativetransition;ontheroadoftheagriculturalcooperation,firstmechanizationandthencooperation.

【Keywords】establishmentofcooperatives,agriculturalcooperation,cooperationartel,economy

建国前后,刘少奇对组织合作社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同时完成了几十篇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谈话、手稿和批示,对合作社的性质、目的和任务以及合作社的具体组织方式等做了深入的探讨,形成了丰富的农业合作化思想。刘少奇这些思想是在充分吸取列宁的合作经济理论并总结我国解放区发展农业合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当时农村的实际情况提出来的,具有极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本文撷取其中三点加以探析,相信对我国目前发展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新型农业合作组织,构建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实现我国农业的再次飞跃,推动“三农”问题的解决,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刘少奇论述农业合作化的必要性

1948年秋,随着辽沈战役告捷,淮海、平津战役相继拉开战幕,新中国的诞生指日可待,根据中央政治局会议的分工,刘少奇开始从理论和实践上,研究我国合作社经济问题。

经过长期的革命实践,刘少奇认为,“土地问题、农民问题的一些基本观点,马克思、列宁讲过了,但是要处理中国的土地、农民问题还要靠我们创造,还要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具体的解决办法。”[1]1在完成后,要通过发展农村合作社建立合作经济,对我国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实现农业的集体化。刘少奇指出“仅仅实行,只能部分地解决农民的贫困问题。”只有发展农业,实现工业化,使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进而向社会主义发展之后,农民的穷困问题,才能最后解决。的最终结果,不是单纯的帮助农民摆脱贫困,而是发展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引导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刘少奇认为,在解决了农民土地问题后,必须普遍建立合作社经济,并使合作社经济与国营经济密切地结合起来,扶助独立的小生产者,并使之逐渐地向合作社方向发展。“合作社这一个组织形式,是无产阶级及其所领导的国家去帮助、教育、组织与改造千千万万的小生产者最主要的形式,”[1]11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制度”,[1]27“合作社办理得好坏,对于新民主主义国家建设的成败,是起着决定作用的。”[1]12他在全国合作社工作者第一届代表会议的报告中进一步强调指出:合作社问题对于今后农民的趋向和我们国家的前途是一个具有决定意义的问题。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碎片化的小农生产是生产的基本特征,我们不能用强制手段去废除农民的小私有制,只能是通过一种过渡环节,也就是实行农业合作化,逐步把农民组织起来,使小农经济走向集体化,这是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的唯一出路。

刘少奇的上述思想实质上是论述了在中国这样一个以小农生产为主的农业国家,农民不会自发的向社会主义过渡,而必须在先不改变小农生产所有制的情况下,由国家建立合作社经济引导农民走向社会主义道路。

二、刘少奇农业合作化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优先发展农村供销合作社,从流通入手,引导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集体化

关于采取何种形式的合作社,刘少奇在《论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和合作社》一文中就曾提出:“合作社可分两种,即生产合作社和消费合作社。但由于中国工业的落后,在革命胜利后进行经济建设的最初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在广大的范围内组织消费合作社是极端重要的。”[1]32“特别在今天要着重提出商业问题,提出供销合作社问题。因为我们历来重视农业,而忽视了商业的重要性”。[1]23刘少奇认为,我国分散的小生产者,是靠商业关系把他们联系起来,并使他们和工业体系相联结,构成国家和社会的经济整体,所以,商业占有极端重要的地位,能够决定小生产者的命运。因此,着重提出商业问题,提出供销合作社问题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承担农村商品交换任务的供销合作社,作为一种合作经济性质的“买卖机关”,易于为远离市场的广大农民所接受和参加。优先组织合作社还因为:“商业如果组织得好,就有刺激生产的作用。”“尽管商业是建立在生产的基础上,但它反过来又可以支配生产。”[1]22

这里实际已经揭示了商品经济对农业生产力的巨大推动作用。刘少奇曾在苏联留学,熟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结合俄国实际情况,宣布土地国有,交给农民使用,就是希冀从流通领域把个体农民组织起来,通过供销合作社进到生产合作社。刘少奇关于通过农村供销合作社把商品经济引入中国农村经济,引入中国农业生产过程的思想,是借鉴了列宁发展俄国合作社的经验,在实践上已经证明是正确的。中国的农村经济繁荣发展的最好时期就是以后到农业合作化的全面完成的这段时期,在这个时期内农村供销合作社、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以及农村手工业合作组织等集体经济发展得也最兴旺。其之所以能够如此,正是因为符合了马克思的“让农民自己通过经济的道路”来实现集体化的原则。也是刘少奇优先发展农村供销合作社,从流通入手,引导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集体化的具体体现。

(二)不能过早轻易动摇农民的私有制,不要怕农民“冒富”

中国革命胜利后,刘少奇认为建设社会主义应分两步走:第一步先搞新民主主义,第二步再搞社会主义。当然二者并不是绝对分离,在新民主主义阶段,必须“在有可能的条件下逐步地增加国民经济中的社会主义成份,加强国民经济的计划性,以便逐步地稳当地过渡到社会主义。”[2]423同时他强调“这种过渡所需要的时间将比东欧、中欧各国人民民主国家长得多。”[3]427基于这一点认识,他对中国农村办农业生产合作社是赞成的,但不同意过急。他认为在新民主主义阶段,不可轻易地动摇、削弱和否定农民的个体所有制,不要怕农民“冒富”,只有80%的农户发展到有“三马一犁一车”的富裕程度后,才可由他们自愿地走互助合作的道路。他还主张增加个人经济活动的自由,他说“一家农户可以搞副业、可以喂鸡、喂猪,甚至允许有个人的经济发展计划。”刘少奇明确表示:现在采取动摇私有制的步骤,条件还不成熟,没有拖拉机、没有化肥,不要急于搞农业生产合作社。他认为过早地动摇、削弱私有基础直至否定私有经济和过早地采取社会主义步骤,是与党在新民主主义时期的政策不相符合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革命任务只能动摇封建私有、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和官僚资本主义私有,动摇一般的私有财产是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任务。他还指出“私有权在今天中国条件下,一般地还不能废除,对提高社会主义生产力还有其一定的积极性。”[3]60刘少奇认为提高与巩固互助组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充实互助组的生产内容,以满足农民进一步发展生产的要求,而不是动摇农民私有财产的问题。这一点必须从原则上搞清楚。1951年他对山西省委给中央和华北局的请示报告的书面批语中,尖锐指出:那种企图“逐步地动摇、削弱直至否定私有基础,把农业生产互助组织提高到农业生产合作社,以此作为新因素,去‘战胜农民的自发因素’,这是一种错误的、危险的空想的农业社会主义思想”。【4】如果过早地消灭了农村中的资本主义,还要把它请回来,因为它的存在对无产阶级是有利的,只有在经济发展以后才能真正消灭它。

中国共产党人依据马克思主义学说,提出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进行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刘少奇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出发,认为在中国经济还十分落后的情况下,并不具备立即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在他看来,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新民主主义经济不是新资本主义经济,而是一种过渡时期的经济。凡是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城乡资本主义都应该允许其存在发展,并要加以保护,这样对促进封闭式自然经济的解体,发展农村生产力和农村商品经济,都是有积极作用的。因此,刘少奇主张保留富农经济。

刘少奇这一观点是有道理的。首先,那种急于从个体所有的互助组过渡到集体所有的合作社的主张是违背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后,农村经济在互助合作的基础上得到了恢复和初步的发展,但生产力水平并未提高,仍停留在手工、畜力水平上,这样的生产力决定了只能搞农民个体所有基础上的互助合作,不适宜建立集体所有的生产合作社。其次,过早削弱、否定农民私有基础的做法同党在新民主主义时期的政策是相悖的,实质上是混淆了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不同的阶段。新民主主义必然过渡到社会主义,但新民主主义并不是社会主义,这两个历史阶段各有不同的政策,消灭私有制是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而社会主义革命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决不能在刚刚完成就采取消灭私有制的政策,这样做是错误和危险的。在生产力没有充分发展的情况下,急于消灭私有制,只会助长平均主义,挫伤农民的积极性,这样是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的。研究刘少奇这一思想,反思历史的沉痛教训,再对照今天以家庭承包为主的联产承包责任制政策的长期不变,我们更能体会到刘少奇同志这一思想的价值和今天党的农业政策的科学性。

(三)在农业合作化道路上,应该先机械化后合作化

建国前后,中国共产党在农业发展道路上到底是先机械化还是先合作化上产生了分歧,并引起了一场争论,这也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党内生活的民主性。主张先合作化后机械化,刘少奇主张先机械化再合作化。刘少奇曾多次表示,农业集体化必须以国家工业化为条件。早在1949年6月,他就强调说:“只有在重工业大大发展,并能生产大批农业机器之后,才能在乡村中向富农经济实行社会主义的进攻,实行农业集体化。”[2]4301951年4月,山西省委向中央和华北局提出《把老区的互助组织提高一步的请示报告》,他看了请示报告后,向华北局同志表示:由个体生产到集体农庄,这是生产方式上的革命,没有机械化和一定程度的科学、文化水平是难以办到的。1951年5月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他说:“单用这一种农业生产合作社、互助组的办法,使我们中国的农业直接走到社会主义是不可能的”,“农业社会化要依靠工业”。从以上的这些论述中,可以看出刘少奇主要强调了:农业集体化要以工业的发展为重要前提和条件;农业集体化是生产方式上的根本转变,是一场革命,要有工业的发展作后盾,才能巩固集体农庄;单用农业合作化和互助组的办法,农业是不可能直接走到社会主义的,因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工业化。所以,没有强大的国营工业,不可能有全体规模上的集体化。刘少奇的这些思想归根起来,就是先机械化后合作化。

刘少奇的上述观点强调了社会主义不能长期建立在落后的、手工劳动的基础之上。它符合不能离开社会生产力水平来谈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原理。但是他的意见当时并没有被中共中央所采纳,历史选择了主“先合作化后机械化”的主张,并由此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农业合作化运动,不可否认,这场运动一开始确实鼓舞了人们的干劲,从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出发,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是后期的“一大二公”严重地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偏离了最初搞合作化运动的实旨。薄一波同志在评价刘少奇关于先机械化后合作化的观点时指出:“在我国条件下,即使没有大批农业机械,只要按照自愿互利原则发展合作组织,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达到提高生产力的目的,但是问题在于,社会主义是不能长期建立在落后的、手工劳动的基础之上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应该承认,这些观点从根本上说是对的,所谓‘根本’就是它符合不能离开社会生产力来谈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原理。”[3]206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的实施、农用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的展开、农村股份合作经济的发展,各种新型合作经济组织蓬勃发展,认真梳理刘少奇的合作经济思想,学习刘少奇分析合作经济思想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思路,对当前我国构建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实现我国农业的再次飞跃,推动“三农”问题的解决,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少奇论合作社经济[m].北京:中央财政经济出版社,1987.

[2]刘少奇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3]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回顾(上卷)[m].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4]薄一波.回忆刘少奇同志建国初期的一些经济思想[n].人民日报,1989-11-13(5).

[5]刘少奇论新中国经济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6]农国忠.浅论建国后刘少奇发展农业的思想[J].广西社会科学,1998(6).

建立农机合作社的意义篇10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本质之“新”:社会主义

许多人都忽视了中央在对于建设新农村的表述中,明确强调它的社会主义性质。这是对新农村建设的定性,它规定了建设运动的本质与方向。

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学术界聚讼纷纭,争论不断。但在以下几个方面大约是共识或者接近共识:尊重劳动,尊重劳动权;公有经济为主导;在承认经济差别基础上追求共同富裕;在公正与效率的关系上公正优先,除非社会经济效益到了危机边缘;社会为全体公民提供更多更好的社会公共福利与社会保障;反对贫困、消除贫困。须予申明,现今提“社会主义”不同于改革开放之前。这是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化,随着我们对于社会主义的认识深入与丰富,特别是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经历了苏东之变,经历了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融合,其内涵更加丰富,更加科学,更加贴近经济现实。

在建设新农村中,如何实现其社会主义?《建议》中给出全面的全新政策依据,它们从总体上保证着全体农民平等的经济利益,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打造经济基础,为减轻农民负担提出了可行路径,为农民的公共福利、为社会保障、平等身份等也有令人高兴的建言。尽管这些建议并没有穷尽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的要求,但它在诸多当前三农中急需要解决的问题上坚持了社会主义运行的方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第一步就是要减轻农民负担,《建议》提出“十一五”期间将完全取消农业税。2005年的最后几天,传来令人振奋的好消息,关于废止农业税条例的决议草案经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这样,在中国延续了几千年的农业税被彻底取消,对广大的9亿农民来说,这是2006年收到的第一份大礼包。──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就是要在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前提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国现阶段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建议》提出: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增加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造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财政和金融对农村的支持不足。2004年,我国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6.34%;各级财政支农支出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5.89%;农业贷款余额占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的5.55%。农村在上述各项资金支出中所占的比重,与农村人口所占的比例、农业和农村经济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份额相比,显然很不相称。《建议》明确要求:“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快公共财政体系建设。完善中央和省级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理顺省级以下财政管理体制,有条件的地方可实行省级直接对县的管理体制”;“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规范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金融组织,探索和发展农业保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加快形成有利于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市场体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市场体制包括许多内容,而当前农民最迫切的要求是《建议》提出的“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依法保障进城务工人员的权益”。农村人多地少,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的转移就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由之路。在加快城镇化进程中,应当通过加快完善市场体制来为农民提供更多、更便利、更公平的就业机会。──加快形成有利于促进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的机制。农村发展的滞后还突出地反映在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事业方面。《建议》提出,“十一五”期间,要将“两免一补”的政策扩大到农村所有的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的学生,并实现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全体学生免收杂费。2002年10月,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明确了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工作、推进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与医疗救助制度等任务,农村的卫生医疗状况有了一定的改善。《建议》再次强调,要“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国务院将从2006年起,进一步加大中央和地方财政对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支持力度,到2008年将在全国农村基本普及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建议》明确要求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快乡村道路、农村电网和农村信息化等建设,逐步解决农村的饮水困难和安全问题,以及发展沼气等适合农村特点的清洁能源。《建议》还提出,要“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快征地制度改革,健全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这显示了对保障失地农民生存发展权的高度关注。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理念之“新”:以人为本

联系中央近年来的一贯提法,人们不难发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表述,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在农村建设与发展中体现,它以建立和谐农村社会为目标。以人为本范畴中包含有三层基本关系: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二是人与人的关系,三是人与社会、社会之间的关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处理好这三种基本关系。这三层关系也是和谐社会的三个本质内涵。

首先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这也是十六届三中全会报告中讲的“五个统筹”之一。人与自然的关系细究起来还分几个层次:一是人与大自然即物质自然环境的关系。世人现都认同环保,特别是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破坏环境获得物质财富的历史,已成为人类睡眠中的持续恶梦。二是人与生物的关系。物种丰富的生态系统,不仅为整个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资源,而且我们也是这个共生系统中的一个成员。然而,人类经济活动对于生物资源的开发,是贪婪的、疯狂的与不计后果的,已经严重导致地球上的物种锐减。三是人与作为自然的人自身的关系,即人的生物意义上的关系,诸如疾病,生存与繁衍,遗传,性关系,克隆人,等等。天灾、****,特别是经济生活中此起彼伏触目惊心的安全灾祸,就是人与自然关系遭破坏的后果。

其次,是人与人关系的和谐。人与人的关系可以从两个层面解读:一是它的社会关系层面,即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广义的);二是它的自然关系层面,上面我们已经谈及。人与人的关系是一个复杂体系,包括经济关系,文化关系,宗法关系,政治关系,社会关系(狭义的),等等。其中经济关系在社会生活中是最为基础。在当前,从大环境来看,是一个存在着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混合所有制经济系统,经济关系主要表现为:劳动之间的关系,资本与劳动之间的关系,资本与资本之间的关系。在这类关系中,公平与公正、贫富差距,已经成为经济社会的焦点,成为改革与发展的障碍,成为社会生活稳定的关键。人和方能政通,对这种关系和谐的期待,是朝野的最大的愿望。当前表现得尤为突出的是贫富差距从而贫富对立,虐穷心态与仇富心态对立,企业中的劳资冲突,以及各种社会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明争暗斗。

最后,是人与社会、社会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同样是一个复杂的关系体系,包括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局部(单位、企业、家庭等)与整体(代表整体的政府、公众)的关系、不同区域、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社会关系,等等。过去讲的城乡、体脑、工农三大差别的关系也归此类,现在还要得要加进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东部与西部、沿海与内地等关系。这一类关系,核心在于个人、局部同全社会的差别统一,整体协调。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表现突出的就是,贪污盗窃、权力资本、行贿受贿、黑社会行为等。

总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和谐农村社会,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探索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的重要体现。新农村建设一定会显着改善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条件以及农村整体面貌,让全国农民也能够充分共享到改革发展的成果,必将成为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的重要标志。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制度之“新”:自主创新

在改革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它必然伴随着机制、制度的创新,必然是一种新的制度安排,毋宁说,它是一场农村体制的自主创新运动。自主创新,不仅仅是一个微观概念,不仅仅是对产品技术的原创追求,它同时也是一个宏观概念,特别是一个关于制度创新的概念。人类在自主创新的活动中,机制创新,制度的创新安排更深刻,更长久,更具影响力。

从制度安排角度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然的包括农村经济体制、行政体制、管理体制在内的社会综合体制的自主创新。中国农民是自主劳动者,制度创新在本质上必然是自主创新。之所以“自主”,在于农民的自主劳动、当家作主、有经济自主权的性质,之所以“新”,在于史无前例,在于它的全新性。迄今为止,尚无任何国家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也无现成的理论阐述。当然从抽象的意义上讲,一切关于农村建设新道路的探索都有共同之处,都有相互借镜的意义,但在具体实践中必然有社会性质的规定,必然有本土化的要求。

面对中国的三农问题,近年来,学者们与实际工作者们都强烈地认识到,土地制度是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制约中国农业发展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制度上的自主创新首先是土地制度创新。

在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创新土地制度?有一点可以肯定,它既不是要走向资本土地私有制,也不是要回到小生产土地私有制。依据中央的一贯表述与学者们形成的倾向性共识,我认为这种土地制度应该是一种“重建个人所有制”,一种在此基础上的种混合所有制。这便是自主劳动在农业上的实现。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二十四章提出的“重建个人所有制”的设想,只要稍加思索人们会发现,马克思提出的重建劳动者个人所有制,在很大程度上与我国在农村广泛实行的家庭土地承包制有相似之处。至少可以说,我们目前在农村进行的土地承包制,是最终通向农民实现个人所有制的一个良好基础。那末,中国农村的土地所有制应该是“联合起来的个人所有制”,即“国土公有制+经济混合所有制”。它并不是一种单纯的所有制形式,而是一种以个人所有制为基础的混合所有制形式。这种土地所有制之所以“新”,在于农民第一次在生产资料意义上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土地,因而第一次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劳动者。

国土公有制是国家稳定,全民安居的基础。试设想,如果土地最终所有权真正私有化,真正实现土地自由买卖,那末就可能出现下述情况:一个富裕的国家可以从另一个贫穷国家买下其土地,其极端表现也可以理解为买下这个国家。土地私有化的最终结果是极其荒唐,极其异端的。尽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国家的居民对另一个国家的土地可能实现购买,但土地的国家归属权、控制权并没有改变。就是在美国这样标榜为自由主义市场经济的国家,它的所有土地也永远在国家严格控制之下,尽管土地可以在经济市场中卖来买去。

在生产资料占有上的联合起来的个人所有制,意味着土地使用权既可以是私有制,又可以是集体共有制,还可以是股份合作制,以及多种所有制的混合构成。至于具体是那种所有制形式,完全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以及农民个的意愿。在这种混合所有制的结构中,土地使用权逐步地进入市场化运作。在这个框架内,资本方可进入操作,进行运行。这里,有若干原则需要理出:

第一,首先必须完成土地使用权的个人所有制。在现有的有关土地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尚需建立健全新土地所有制的法律法规。应出台保障土地所有者在经济意义上的使用权。国家、政府只在国土意义上对土地最终占有,除非涉及国土安全与国家战略规划,不得干涉土地所有者依法经营活动。

第二,无论是哪种所有制下的土地所有者,在使用权上是平等的,不得有任何形式的歧视。这是市场经济的通则。

第三,土地所有者有权在自己的土地上依法进行自由经营活动,各级政府不得以任何理由对其进行行政干预。就是说,真正放开土地的市场经营活动。

第四,正如同任何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一样,土地所有者有权处置拥有的土地,可以对土地使用权进行出租,股份合作,抵押,甚至转让。

第五,国家有权在国土意义上对土地的最终支配。

一当实现以个人所有制为基础的土地混合所有制,这将告别目前存在的土地抛荒难题。农民拥有了土地,他可以在生产资料意义上随意处置自己的这份财产。他权衡之后,可以将土地出租他人耕种收取地租,可以雇人代耕,可以以土地入股与他人合作经营,可以在不改变土地用途的基础上改变经营方向,如果他认为休耕有利也可以休耕,等等。他自己的财产,他知道怎样处置对自己有利。土地成为他自己的财产,本身就消除了土地抛荒的根源。特别是,市场机制进入农业,与农民的土地所有权结合,资源的闲置将不复存在。

一当实现以个人所有制为基础的土地混合所有制,这将结束地方政府与基层组织对农民土地的任意剥夺。土地是农民的,地方政府与基层组织,很难再打农民土地的主意。以往,土地集体所有,基层组织(如村支书村长)在政府征用土地过程中往往终饱私囊。有资料显示,在已出事的贪官中,90%的人与土地交易有关。而在基层组织人员中,几乎没有在土地交易中没有从中获利的。今后如果国家战略发展需要征用农民土地,是政府与农民直接打交道,横插一刀难上加难。

一当实现以个人所有制为基础的土地混合所有制,也将扫除土地集约化进程的障碍。农民个人拥有了土地使用权,这意味着土地的聚集通道开启,从而规模经营成为可能。中央最近提出的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立一种可持续生产能力,这是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为了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必须大幅度增加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投入,诸如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土地的混合所有制,将为投入的多样性,投资的多渠道提供了有效机制。

一当实现以个人所有制为基础的土地混合所有制,农业的市场化进程将大大加快,农产品的商品化将大大提高。商品经济是以不同所有权为基础的,土地的个人所有制是农业生产资料所有权的重大变化,它的直接后果就是为市场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当实现以个人所有制为基础的土地混合所有制,农民一方面是自己劳动力的自主所有者,同时又是土地使用权的自主所有者,那末在这里,劳动将成为真正的自主劳动,农民成为真正的自主劳动者。农民的整个经济活动都将是自主劳动的实现。这便为个人所有制的联合即自主劳动联合体的诞生创造了先决条件,这不就是建设新农村的经济基础吗?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识之“新”:朝阳农业

新农村建设需要对农业重新认识,没有对农业的全新认识,就没有建立在农业基础上的整体新农村运动。

长期以来,流行一种观点,认为农业是日益衰落的夕阳产业。这一伪科学观点事实上在很大程度上误导了我国农业发展,它势必成为新农村运动建设中认识上的绊脚石。对此,必须予以摈弃。从科学意义上讲,农业永远是朝阳产业、日不落产业、常青产业!

农业,是人类整个经济发展的起始点。中国哲人讲,民以食为天。在衣食住行中,食是根本,因为它关乎人的生命维系。农业的起始基础,不会因为产业发展与分化,不会因为工业革命与新技术革命而消失或者削弱。无论世事沧桑变化,人类对于农产品的需求永远不会变,人类对于农业的依赖永远不会变。在发达国家,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降低,农业人口减少到15%以下,这丝毫不说明农业本身的衰落与产业光芒的暗淡。相反,它正说明当代科学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使得这个产业青春焕发。在美英日德这样发达国家中,只占全国就业人数百分之几的劳动者为全社会提供着农副产品,甚至还有出口剩余,这究竟是农业夕阳化的证据,还是农业朝阳化的证据?这个结论是异常明白的。

在马克思的理论体系中,农业从来都没有被认为是农业一个夕阳产业。他在批评马尔萨斯农业收入递减论时,满怀激情地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明创造为根基,强调农业不仅不会衰落,反而会因科技的进步而获得提升。后来百余年农业发展的实践,完全证实了马克思当年的预言。

在这里我们要强调的是,马克思他以独特的视角揭示了在任何社会都存在的农业本质特点:可持续的再生性。他指出:“经济的再生产过程,不管它的特殊的社会性质如何,在这个部门(农业)内,总是同一个自然的再生产过程交织在一起。”农业的可持续再生性特点,源于农业的经济过程与农作物生命周期的更新过程同步。在这个过程中,经济生产与生物生命更新同步进行、交织一起,生命的繁衍与再生生生不息带动农业经济生产过程的可持续地再生。这样,农业再生产过程的能源取自于大自然,还原于大自然,形成是一个完美的环环相扣、共生共养、循环往返的可持续过程。正因为农业的经济过程和自然的再生产过程同步,因此农业最先得益于自然力的大规模利用,大大早于工业。显然,自然生产力是可重复的,是再生的,而且社会成本与经济成本都十分低,迄今在大规模利用自然力的方面,农业开发空间还很大。既然农业的经济过程和自然的再生产过程同步中,我们必须在农业生产中更为尊循自然,按照自规律科学地进行农业生产与开发,而不能以蔑视自然,违背自然,甚至以破坏自然的手段来发展农业。

这使我们重新认识农业给予了一个新思维:农业决不是夕阳产业,它是永远的常青产业,是万世不变的朝阳产业。所谓农业夕阳产业论,我以为这是西方经济学的一个伪概念。国内外发展经济学诸多学者陈陈相因,几乎是不假思索,未经论证地以讹传讹,实在是对农业的一种亵渎。建设新农村,首先应该从重新认识农业,认识农民是这一朝阳产业的守望者这一崭新观念出发,方才可能进入新农村建设运动的正确路径。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之“新”:农夫变农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