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方向十篇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方向十篇

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方向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07:18

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方向篇1

一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队伍

该项目具有能力较强的研究队伍,课题组成员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合理,掌握教学规律和授课艺术,同时具有较高的专业能力和学术水平,并具有多项研究成果。课题组老师均担任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有着较深的认识,这些都有利于课题开展。参加本课题研究的老师,都从事一线教育教学,平均年龄在30岁左右。经历过其他课题的研究,并且针对所研究的课题,他们大多数人有相关的研究经验,有数篇论文在各级评比中获奖或发表。其次,实施人才培养教学过程中的老师,专任教师中同时具有技师资格证和高校教师资格证的“双师”素质教师占100%。专任教师中有企业工作经历5年以上的占50%。研究队伍的构成,保证人才培养方案研究的正常进行和实现预期目标。

二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过程

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过程按照“调研、方案设计、实践、成果”研究方案进行。第一阶段为初步研究阶段。研究教育部高职教育教学纲领文件;开展职业岗位调研、毕业生跟踪调查、人才需求调查工作;根据调查结果,整理出人才需求调查报告。第二阶段为人才培养方案拟定阶段。根据前一段的工作总结,提炼出典型工作任务并进一步优化;拟定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完成行动领域向学习领域的转化;成果形式为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及相应课程的课程标准。第三阶段为实践与修订阶段,通过三年人才培养改革实施实践,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同时建设核心课程资源,改革教学方法,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第四阶段为形成成果阶段。完善并形成最终“基于就业导向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交专业建设委员会审批;确定教学条件建设方案;完成研究报告;并建成电气自动化专业院级、省级精品课程。

三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方法

该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主要采用由外到内、由宏观到微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和思路。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运用调查法、比较法、文献检索法、行为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进行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和方案研究工作。在具体操作上,以学校开设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班级为研究对象,进行循环招生、循环教学、循环试验,在实践中构建和完善符合岗位要求、满足就业竞争力需求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四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内容

该人才培养方案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

1人才需求与学生就业取向调查分析

针对京津冀、山东省内、长三角经济带的多个厂家和参与各个工作岗位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做了大量调查,得出调查结论,明确人才培养改革的紧迫性。

2基于就业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对所调研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得到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就业的职业领域和主要就业岗位群,最终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掌握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备与本专业未来工作岗位相适应的职业素质、较强的职业发展能力、较强的电气设备安装调试和自动控制技术应用能力,能够从事自动化产品的电气系统安装调试、自动化生产线的运行维护、自动化工程设备升级改造等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3构建基于就业导向的“平台+模块”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构建过程采用六步法完成:(1)通过市场需求调研确定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职业岗位或岗位群;(2)通过岗位分析确定各个岗位的工作任务;(3)归纳出典型的工作任务;(4)通过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确定专业应具备的能力(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5)通过职业能力分析确立学生应具备的知识、技能、态度;(6)最后完成从行动领域到学习领域的转换,即从教学内容归纳出课程体系。

在构建时,组织专业教师、企业的一线专家等组成分析小组,在课程设计专家的指导下,引入创新教育理论,采用能力/素质分析的方法,根据能力解析表和专业教学目标,提出课程的教学目标以及考核评价标准,通过这种方式筛选出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最终确定了“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

该课程体系的具体构成包含公共基础课程平台、专业群课程平台、专业课程平台、专业方向课模块、选修模块(包括专业拓展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素质拓展模块、专业集中实践模块等,构建了“三平台+四模块”的课程体系。

学生职业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的培养主要通过寓于课程体系全过程来实现。

4开发提升就业竞争力的“做、学、教一体化”教学

在教学团队指导下,采取边开发边实践再反馈的思路,开发一体化课程。在一体化教学实施过程中,按照图1的方法进行分阶段教学。制定了合理的一体化学习效果评价方案,加强过程性评价。

五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成效与特色

人才培养方案从改革研究到最终方案实施,已经经历了五届毕业生,从企业的反馈到毕业生的评价,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企业的认可度都非常好。其成效具体表现在:第一,形成了与区域产业发展相融合,与企业需求密切衔接的电气自动化人才培养方案。第二,提升了高职自动化专业学生就业能力,提高了毕业生好评率。第三,建立了以符合企业需求、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第四,构建了职业院校电气自动化专业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第五,建设了院级、省级精品课程群。第六,打造了一批高水准的师资团队。

该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又具有以下几个特色和创新点:

1参与人员广泛是人才培养方案研究与实践成功的保证

在人才的培养的各各环节,除了优秀专职教师的倾心付出,学院还聘请、引进了企业中经验丰富的专家、工程师和一线的技术人员。这一点上突破了原来只是聘请企业专家的做法,而是通过更广泛的人员的参与,更加真实地了解了企业岗位的设置、人才需求、人才类型等许多的信息。

2“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

通过实习基地建设和实践教学综合改革,先后与包括亚太集团、皇明集团等多家公司签定了共建协议,投资上千万元,在实验实习、毕业生就业、科技服务等方面进行全面合作,建设了设备先进、能满足教学、科研、实习等需要的实训基地。该项目已经运作两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建成的省级精品课程群是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重要成果

构建自动化专业核心课程群,建设院级、省级精品课程,是课题组及专业建设委员会的初期目标,而在几年的课题研究实践中,最终也实现了这一目标。精品课程的建设,完善了专业课程资源,是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实施的重要依据。

5以大赛为抓手,促进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是创新途径

教学团队的成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比赛,如山东大学生机电创新设计大赛、山东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山东省职业技能比赛等,这些比赛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同时,这些竞赛用到了许多的工程和企业常用的知识,对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六结语

基于就业为导向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践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成果,这些成果可以直接应用到教学中去,对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确定了指导方向,对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对相关专业的教学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钟波,等.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探

索与实践[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3).

[2]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

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方向篇2

关键词:职业教育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5-0136-03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关系到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功能和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也是关系到职业院校整体功能能否实现的关键,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已成为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难点和热点。但是,究竟何为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原则、预期目标和重点内容是什么,目前学术界和教育界尚无定论,缺乏共识,导致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难定、行动无方、效果不佳。例如,不少学校将人才“培养”方案等同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混淆了以两种不同行为为中心的方案之间的本质区别。本文拟对人才培养模式及其改革的内涵进行深入探讨,力图为各校明确人才培养模式基本内涵、制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行动提供参考。

一、人才培养模式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内涵

1.人才培养模式

由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在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中频频出现,一些教育理论工作者、教育实际工作者都寻求对“人才培养模式”这个概念给出一个恰当的表述。目前,学术界、教育界关于人才培养模式内涵的理解主要由以下几种:

1.1将人才培养模式界定在教学活动的范畴内对其尽心诠释。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资源、教学管理体制、教学环境等方面按照一定规律有机组合的一种整体教学方式,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形成的教育本质的反映。”

1.2将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扩展至整个管理活动的范畴内。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教育思想指导下,为完成特定的人才起培养目标而建起来的人才培养结构和策略体系,是对人才培养的一种总体性表现。

1.3将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划定于教学活动于整个管理活动之间。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某种标准样式和运行方式”。

1.4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笔者将人才培养模式界定为: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指导下,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的结构样式,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实践规范和操作方式。它以教育理念为基础,以培养目标为导向,以教育内容为依托,以培养方式为具体实现形式,涉及“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两大命题,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培养的总体特征。

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有两种评价尺度。一种是学校内部的评价尺度,另一种是学校外部,即社会的评价尺度,主要是评价毕业生群体能否很好地适应国家、社会、市场的需求。学校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主要是评价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在整体上是否达到学校规定的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评价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与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因此,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就是提高人才培养对社会的适应程度,提高人才培养与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

什么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包括哪些方面的改革?国家对职业学校进行专业目录的调整,以及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的修订,无疑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内容。对于学校自身而言,我们认为,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遵循教育外部关系规律,以社会需要为参照基准,调整学校的专业设置以及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使人才培养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其二是,遵循教育内部关系规律,以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为参照基准,调整专业的培养方案、培养途径,使人才培养模式中的诸要素更加协调,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人才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

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原则

1.职业导向的原则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首先就是要变革远离工作世界和生产实际的传统模式,推动人才培养工作随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动”,跟着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走”,围绕企业人才需要“转”,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变”;帮助学生获得职业能力和职业资格,为学生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2.育人为本的原则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当前发展,还要关注学生的长远发展;要立足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既重视专门化职业资格的开发,以确保社会生存,更注重整体性职业能力的培养,以促进全面发展,使学生能够从功利性就业向人本性就业跃迁。

3.质量核心的原则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强化质量意识,剔除不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各种因素,从各种方案和标准的设计质量入手,建立质量保障体系和监控机制,强化人才培养活动的过程管理和动态优化,以高质量的培养过程,实现高质量的培养结果,不断造就能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4.整体推进的原则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某个局部、某个细节的改革,而是人才培养的整体性、系统性改革,是一项具有全校性、全面性、全程性、全局性、全员性的重大改革,绝不能顾此失彼。要坚持整体规划、系统设计,全面优化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方案和培养途径,统筹安排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整体构建人才培养的操作样式。

5.教产合作的原则

教产合作是职业教育面对市场、提高办学效益的根本需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必须主动对接产业(行业),积极寻求行业企业支持,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和技术人才全程参与,要认真研究行业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紧密结合行业企业实际,充分利用行业企业资源,努力形成校企共育的人才培养新局面。

三、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内容

人才培养模式涉及“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两大命题。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人才培养的整体性、系统性改革,必须遵循整体推进的原则,整体规划、系统设计,全面优化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方案和培养途径,统筹安排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整体统构建人才培养的操作样式。下面,以笔者所在学校对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和实践为例,阐述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该涵盖的重点内容。

1.专业技能方向的调整

调整专业技能方向必须遵循以下原则:(1)社会适应原则:要解决好“需求”与“适应”之间的矛盾,使专业方向能够更好地适应而且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2)市场需求原则:专业技能方向的调整,必须适应经济体制改革,既要考虑市场需求具有长期稳定性的方向,又要考虑市场需求波动性较大的方向;(3)质量保障原则:不能脱离学校办学目标定位、不顾学校办学条件盲目设置专业技能方向,而应当以条件定发展、以改革促发展;(4)综合效益原则:专业技能方向的设置要体现社会效益、教育投资效益、教育资源配置效益、办学规模效益等,考虑特色发展的需要,尽量与本地同类学校同类专业错位发展。

根据上述原则,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拟定农机使用、农机修理、设施农业机械技术和农机营销等四个技能方向。

2.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整,即人才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必然要求根据新的培养目标对人才培养进行一系列的相关变革:人才培养规格的重新设计,人才培养方案的重新制定,人才培养途径的重新选择,从而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确定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过程的起点,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灵魂。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将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本专业主要面向长株潭地区农村、农场、基层农机部门、农机作业服务合作社以及农机生产、销售、维修企业,培养与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职业生涯发展基础和终身学习能力,掌握对应职业岗位必备的知识与技能,在生产、服务第一线从事农业机械的装配、检测、使用、维护、营销、技术服务、农业机械推广以及设施农业技术应用等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应用型技能人才。

3.人才培养规格的设计

人才培养规格的重新设计,必然带动包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途径等一系列改革,从而形成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项系统工程。所以说,人才培养规格的重新设计与优化,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将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设计为:

3.1综合素质

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职业素养、竞争和创新意识;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具有良好的责任心、进取心和坚强的意志;具有安全文明生产、环境保护的意识;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团队协作能力;具有良好的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能力;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继续学习能力;具有运用计算机进行技术交流和信息处理的能力;具有借助工具查阅技术资料的基础能力。

3.2职业能力

3.2.1行业通用能力

识读图样能力:具有识读中等复杂机械零件图、装配图,电气原理图、接线图,液压、气动系统图的能力;具有应用计算机绘图软件抄画机械和电气图样的能力。

工、量具及仪器仪表选用能力:具有常用机械加工工具、量具、刀具选用的能力;具有常用电工、电子仪器仪表选用的能力。

材料及元器件选用能力:具有常用金属材料的选用能力;具有识别和选用导线、低压电器、传感器及常用电工电子元件的能力;具有选用常用液压和气动元件的能力。

农业机械设备的使用能力:具有识读常用农业机械设备技术资料的能力;具有操作常用农业机械设备的能力;具有维护和保养常用农业机械设备的能力;具有农业机械设备常见故障排除的基础能力。

农业机械设备维护、维修的能力:具有识读各种农业机械使用手册的能力;具有手工制作简单机械零件的能力(初级);具有制作简单电子产品的能力;具有常用液压、气动系统装调的基础能力;具有保养、维修各种农业机械的能力。

3.2.2职业特定能力

农业机械运用:具有拖拉机驾驶的能力(四级);具有联合收割机驾驶的能力(四级);具有农用运输车驾驶的能力(四级);具有农业机械调整的能力。

农业机械维护:具有农业机械维护保养的能力;具有农业机械维修的能力(农机修理工四级);具有对农业机械实施简单改造的能力(钳工四级)。

设施农业机械技术:具有编制和实施电气安装工艺的能力(电工四级);具有可编程序控制器在设施农业装备中应用的能力;具有设施农业装备安装和故障排除的能力(钳工四级)。

农业机械营销:;具有农业机械营销的能力(营销员四级);具有农业机械装调、运行的能力(农机修理四级);具有农业机械售后服务的能力。

4.人才培养途径的选择

我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经验教训表明,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有一个比较理想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点和学生职业成长规律,以实践为导向,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实施“工学结合、三轮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引企入校――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成为教学项目,领校入企――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延伸至合作企业的生产现场;通过模拟仿真、真实项目、顶岗实习三轮实践,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校企互融、三轮实践”人才培养模式示意图

4.1第一轮实践这一阶段在学习文化基础课程的同时,并行学习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在实训室(技能教室)进行,按照“一项工作一门课程,一项任务一组技能”的思路,采用做学教一体化教学模式,实施第一轮训练,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能力。

4.2第二轮实践这一阶段除继学习地点以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为主,以校外实训基地为辅,按照“一宗业务一类资源,一个项目一组学生”的思路,主要采用项目教学方式,生产性实训课时达到实践教学总课时的60%,重点培养学生的岗位专项能力。

4.3第三轮实践这一阶段学生以员工身份在合作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按照“教学跟着生产走,内容跟着工作行”的思路,强化顶岗实习的系统设计与过程管理,使顶岗实习成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职业能力。

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为确保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顺利进行并取得实效,除了成立以校领导为首的领导小组以加强顶层设计、整体策划、统筹协调外,笔者所在学校在实践中还针对课程与教学改革、校企合作与实训基地建设等两个重点、难点和关键点成立了两个工作组,进行重点攻关,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深化校企合作

笔者所在学校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过程中,在深化校企合作方面,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依托湘潭市农机学会和部级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将原湘潭市农业机械化产教合作委员会改组为湘潭市农业机械化产教联盟,将其纳入湘潭市现代农业产学联盟,成为其中相对独立的分盟。巩固完善原有的中南(湘潭)农机大市场、湘潭市农机公司、湘潭市先锋农场、湘潭市花园农业示范区等单位的合作关系,新增湘潭瑞龙液压有限公司等2家农机生产企业和1个大中型农场等合作企业,健全日常运行、对话协商、项目合作、激励约束等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探索构建“校中厂(场)”、“厂(场)中校”办学模式,合作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加强人员交流与互培互聘,确保企业参与专业建设、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全过程

3.改革课程体系

笔者所在学校站在改革创新前沿,通过专家带动、课题引领、行业参与、集中攻坚、整体构建,初步形成了“任务中心、项目载体”的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课程体系,取得了可喜成效。主要做法是:根据岗位群共同的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设置9门专业核心课程;根据4个主要工作岗位和用人单位的需求,每个专门化方向设置3~4门专业方向课程;兼顾适应多变环境和个性化选择的需要,开设多样化选修课程;将普通文化课程作为独立的课程门类,与专业课程并行开设。最终形成《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三年总计3260学时,其中文化基础课960学时,约占29.5%,专业课1960学时(含顶岗实习1080学时),约占60.1%;选修课340学时,约占10.4%。

4.建设实训基地

笔者所在学校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的策略是:发挥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项目建设优势,以工学整合、职业情境为导向,建设功能互补、系统配套的实践教学环境,全面满足基本技能实训、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三层次实践教学需求,实践教学场地逐步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以实践为中心组织教学。按照农机装备及其功能设计实训室,每个实训室内均设置教学区、工作区、讨论区、学习角、展示区等,做到与职业环境相一致,实现“做学教一体化”;在校办农场建成教学、生产、培训、科研、技能鉴定“五位一体”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实现专业实体化;完善校企合作共建校外实训基地方案,巩固完善原有的6个校外实训基地,新增湘潭3个校外实训基地,重点建设50个工学整合式学习岗位。

5.培养双师团队

笔者所在学校的做法是,按照学校教师队伍中长期建设规划,健全教师考核评价、教师队伍动态管理“两个制度”,完善教师培养遴选、教师成长激励、兼职教师聘用“三个机制”,搭建教师学习、实践、教科研、应用研究推广“四个平台”,努力打造一支素质优良、结构优良、全员“双师”、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重点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通过“下基地、进乡村、到田间、入农户”以及专业培训、职业技能考证等方式,新增“双师型”教师5名,使“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100%;落实教师企业锻炼制度,每年安排3~4人在校内外实训基地带领学生进行耕、种、管、收农机作业,解决生产实际中的具体问题,承担对外技术培训、技术指导等工作;加强校本培训,每年进行一次专业教师技能比武和教学比赛、技能考核和教学理论考核,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6.强化质量监控

笔者所在学校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采取了下列措施: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标准系统:以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教学评价标准为重点,制定从标准开发到实施的各种准则、规范和指南,藉以保障改革稳定运行,协调各方面工作;建立准确的教学信息采集系统:通过开展教学检查、教学督导、领导干部听课和巡视、学生评教、教师评学等多种方式,实时掌握教学动态;建立科学的评价系统:对采集的教学信息进行汇总、统计、分析,科学评价教学质量,以掌握影响质量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并不断改善,实行专业评估、课程评估、教师教学质量评估、学生学业评估、教学常规评估等多种方式;建立畅通的反馈系统:通过教学工作会议、教学信息反馈表、教学改革动态等方式,将评价结果快速反馈到相关人员,制定并实施整改方案,藉以调控改革行为,保障改革质量;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评价结果,与教研室评比及教师的年度考核、评先评优、职称晋升等挂钩,以形成良好的激励机制。

参考文献

[1]王凭慧,张浩,酆明;现代项目管理的知识体系[J];科学学研究;1999年03期

[2]姜士伟;浅析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内涵及构成[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3]陈解放;“产学研结合”与“工学结合”解读[J];中国高教研究;2006年12期

[4]陈解放;基于中国国情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路径选择[J];中国高教研究;2007年07期

[5]尹贻林;朱俊文;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的发展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3年08期

[6]耿洁;工学结合及相关概念浅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年35期

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方向篇3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建设供用电技术

课程是构成专业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基本单元,课程教学质量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模式的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课程体系建设是供用电技术专业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加强我校内涵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环节。我校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在以能力为本位的现代职业教育思想指导下,开发和构建新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以项目课程开发为中心,重点研究课程的综合化和模块化,强化实践教学,重视职业素养养成,充分体现职教课程的特色。

教学模式改革是供用电技术专业建设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提高教学质量,提升人才培养工作水平,顺利实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唯一途径。为了加大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力度,强化学生职业能力、职业素养的培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加强实践教学,促进知识传授与生产实践紧密衔接。

一、以满足岗位需求为宗旨.确定专业发展方向,明确学生培养目标,构建课程体系

通过市场调研,我地区供用电中职毕业生的就业以操作岗位为主,主要在生产一线操作、安装、调试、维护与维修电气设备等岗位工作,也有部分在建筑电气领域和电气销售领域工作。供用电相关企业对中我校职学生的要求,概括起来有以下三条:综合素质高;学生要有团队协作精神;学生应掌握一定的知识和专业技能。因此,我们确定我校供用电技术专业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具有较高综合职业素养、具有一定提高能力、掌握一定知识和技能的技能型人才。要求供用电技术专业学生德、智、体、美、劳要全面发展,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文化基础,掌握供用电技术必需的应用电气知识,对掌握典型电气产品设备及元器件结构与工作原理较为了解,具有电气产品的生产、安装、调试、运行和维修的基本能力,熟练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开展课程体系改革,教育理念首先要转变。就是要打破传统教育观念,以就业为导向,树立人才培养目标适应生产一线需要的观念,立足为生产一线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体现在课程教学内容上,就是要突出针对性、应用性和实用性。针对传统职业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的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相脱离、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状况,以新型教育理念为指导,为优化课程结构与实践环节,提高教学效率,现从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实践课三方面对供用电技术专业进行改革。

1.文化基础课程改革遵循“服务素质、服务技能”的原则,分为基础性和应用性两个模块,一方面重视文化课提高学生基本文化素质的功能,另一方面强化文化课为专业课服务的功能。

2.专业基础课改革遵循综合化原则,以技能为中心,以够用为原则,开发适应技能型人才培养需要的综合基础理论课程。

3.专业实践课改革遵循“宽基础、模块化”原则,既夯实基础,又突出专业方向。实践内容紧扣当前企业所需求的专业技能而设定。

二、以工学结合为目标.改革教学模式

工学结合是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也是教学模式改革的目标。以能力为本位,创新教学理念。以任务为引领创新教学手段,改革教学方法。深入开展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和岗位教学。通过多媒体、虚拟现实等信息化方式,在教学中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多渠道系统优化教学过程。通过综合、具体的职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积累工作经验,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

依据“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想,供用电技术专业依据各门课程性质、特点,分别执行岗位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之一项目教学

项目教学是让学生在一段时间内解决一个问题的教学方式,项目可以由教师提出,也可由学生自己提出。项目教学的重点在于通过项目在应用中学习知识与技能,而不是简单的间接经验的传递,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自信的品质和岗位职业能力。项目教学特点: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领、学生为主体。

项目教学实施步骤:

1.教学目标的确定

2.工作任务的确定

3.编制项目计划

4.项目实施

5.检查评估

6.项目展示

教学模式之二岗位教学

岗位教学是特定的模拟或真实工作环境条件下,分岗位模拟或实际处理该岗位的基本业务与事务,在教学中根据本专业的岗位,选择几个主要典型岗位,进行分岗位轮换教学。

实施步骤

1.教学目标的确定

2.在岗位群中选择几个岗位

3.编制岗位工作、岗位职责、轮岗计划

4.编制岗位任务

5.编制任务书(分组)

6.岗位教学实施

7.检查评估

8.岗位轮换

教学模式之三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以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为主线,根据教学目的要求,以案例为基本素材,将学生引入真实情景中,通过师生、生生间的多向互动、积极参与平等对话和讨论,重点培养学生的批判反思意识及团体合作能力,并促进学生充分理解问题的复杂性,变化性和多样性等特性。

案例教学的实施步骤:

1.确定教学目标

2.案例编写或选择

3.制定案例教学计划(包括分组等)

4.案例实施阶段(案例阅读分析、案例讨论)

5.案例总结和反思

6.案例学习报告

三、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改革成绩考核管理制度,激发学生动力

改革过去只重视理论考核,忽视实践教学考核;重视阶段考核,忽视过程考核;重视教师评价,忽视学生自评和同学互评;重视校内考核,忽视社会评价。积极探索与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阶段与过程相结合、教师与学生相结合、学校与社会相结合的考核办法,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通过供用电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模式改革,树立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理念,构建了适应岗位需求的教学内容,摸索了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形成了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学方法,不仅提高了课程教学质量,还带动了整个专业课程建设,提升了专业整体教学水平,对供用电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方向篇4

论文关键词: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实践教学

为适应新形势下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趋势及满足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先后颁布了《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2006年)、《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公共核心知识体系与课程》(2007年)及《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与规范》(2008年)等系列著作,指导及规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学体系及人才培养模式。

河南理工大学(以下简称“我校”)计算机专业本着适应计算机技术发展新形势需要的精神,结合高等学校计算机教指委的相关文件精神,不断探索高校人才培养新模式,打造品牌专业,全力提升专业建设水平。继2008年获得河南省特色专业建设点,2010年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又获得了国家第六批特色专业建设点。为了加强专业建设,实现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的目标,我校从专业改革目标、专业改革方案及相关保障措施等方面对专业建设进行了深层次探索。

一、专业建设与改革目标

结合目前国家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才需求状况,我校确立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与改革目标:第一,坚持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主导,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培养具有“强能力、宽适应、重创新”的创新型人才。第二,根据信息社会的发展及行业发展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要求,从“强化基础、突出实践、重在素质、面向创新”四个方面深化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加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专业建设与改革方案

为了实现改革目标,确定了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的总体建设思路:第一,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制订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及专业建设实施计划,在课程改革与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教学改革与管理等方面落实相关人员责任,落实专业建设经费,保证按期达到专业建设的目标。第二,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借鉴国内外高水平大学成功的经验;了解信息社会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需求状况,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经济发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明确办学方向,准确定位,制订与社会需求和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专业发展规划。

1.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要进行专业建设,面临的首要问题也即关键问题就是首先要确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也就是要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虽然目前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却面临尴尬局面。一方面企业抱怨招不到合适的人才;另一方面,学生就业困难已成为一个普遍问题。究其原因,关键在于学校不了解企业对学生知识结构、综合素质及实践能力等方面的需求,也即专业设定的培养目标没有同市场需求有效接轨。

按照目前各工科高校的情况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主要集中为研究型和应用型两类。为了明确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结合目前市场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高等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的背景以及我校的具体办学条件、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办学条件及本专业所招收高考学生的层次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应用型”人才的规格上。但这里定位的“应用型”人才并非单纯指《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所指的信息技术专业方向所培养的应用型人才。除此之外,还包括软件工程和计算机工程两个专业方向所培养的应用型人才,是综合这三个专业方向来进行人才培养的。

2.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建设

确定了“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一目标后,接着就是要解决“如何培养”的问题,即如何围绕该目标制订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上,我校坚持培养方案要以体现优化知识结构、突出专业特色、适应区域和行业经济发展为原则;以“体系优化、内容先进、结构合理”为目标,努力汲取学科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中取得的一系列成果,将其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中。

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多年的建设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强化基础、突出实践、重在素质、面向创新”的教学指导方针。依据该方针,我校在培养方案的制订及课程体系设置过程中坚持以下主要原则:

(1)在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所颁发的相关规范的指导下,合理安排培养方案的各个环节内容。建设由学术、技术、职业和人文交织的刚性课程平台和多样化的柔性课程模块,共同组成“知识面宽,应用性强,理论与实践渗透”的多元课程体系。

(2)课程体系设置体现方向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时,基于“软硬并举、平衡发展”的思路设置课程体系,涵盖了计算机硬件及软件相关课程内容。硬件课程体系以嵌入式方向为核心,软件课程体系以Java课程群为核心。

(3)课程体系设置体现系统性。课程体系不是多门课程的简单堆积,在设置课程体系时充分考虑课程间的相互联系及次序,将所开设的课程通过一条主线贯穿起来。也就是以课程间的相互关联来支撑专业的方向性,进而以课程体系的方向性保障培养方案的系统性。

(4)坚持“五个结合”的原则。坚持“加强基础与拓宽口径相结合”,坚持“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相结合”,坚持“教学手段、方法的改革与课程体系的改革相结合”,坚持“统一规格要求与促进个性发展相结合”,坚持“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教育相结合”。

(5)坚持校企共建原则。加强专业发展趋势及人才需求研究,吸引产业、行业和用人部门共同研究课程计划,制订与生产实际、社会发展需求相结合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6)坚持“名师、名课、名教材”课程建设思路。名师,就是通过课程建设造就部级、省级及校级教学名师与教学团队;名课,就是通过课程建设将相应课程建成部级、省级及校级精品课程、双语课程或网络课程,并进一步构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平台;名教材,就是建设部级规划教材或行业规划教材。同时,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切入点,加强多媒体教学课件建设,积极开展电子立体化教材建设,进行网络教学、多媒体及视频技术等现代化教学平台建设,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转贴于

3.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是关键。因此,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中,推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的教学理念,努力探索、构建由基础实验教学模块、专业基础技能训练模块、专业实习模块、科研训练模块、社会实践模块组成的实践教学新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及工程素养训练,着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为此,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1)建成由专业研究实验室、开放实验室和教学实验中心一体化的综合支撑多层次、跨平台、软硬件结合的教学实践环境,建立以“工程性”为核心的实验室开放制度。采用该方式,一方面有利于强化学生的科研素养、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还可促进实验教学设备的利用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严格实践环节管理。强调实验课、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的重要性,将实验教学、课程设计与课堂教学同样要求,要求教师在制订教学进度表的同时也要明确实验教学应完成的内容和要求,制订出实验计划表,定量或定性地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评价。

(3)以参加学科竞赛活动为依托,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以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开发大赛、河南省程序设计大赛、全国电子设计大赛、“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等各类学科竞赛为平台,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4)加强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环节,采用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及就业一体化教学模式。一方面,毕业实习前的就业指导等活动使学生对专业的就业形势、就业现状及企业需求等方面有了一定的了解,从而使学生结合就业意向开展实习,提高实习效果,增加就业机会;另一方面,毕业实习前分配相关毕业设计任务,学生带着毕业设计相关问题到企业实习、调研、实践,增强了实习过程的针对性和目地性,既丰富了毕业实习的内涵也提高了毕业设计的质量。采用该方式既有效完成了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两个关键教学环节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积累了实践经验,从而为学生的高质量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三、保障措施

为了保障专业建设的顺利开展,我校主要采用了以下保障措施:

第一,高度重视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工作,组织广大教师开展“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学观念,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讨论,明确专业建设的目的和任务。

第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探索学校与企业共建师资队伍制度,加强年轻教师的培养及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吸引企业优秀人才加入师资队伍;引导教师到产学研基地挂职,鼓励他们参加相关应用技能的培训;鼓励教师积极转换从理论到理论、从书本到书本的角色,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第三,建立以强化能力为导向的应用性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的长效机制,为实践教学改革提供制度保障,形成与之相适应的领导体制、管理制度、质量保障措施、考核评价体制等,构成完整的运作框架。

第四,建立和健全学院的各项教学管理制度,规范教学行为。为了保障教学改革工作的顺利开展,学院制定了精品课程建设管理办法、教学指导小组工作条例、关于加强新进教师指导工作的规定、毕业论文(设计)实施办法、教学督导实施办法、实验教学管理规定及关于加强新进教师教学指导工作的规定、教材选用规定等文件,保障各项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五,充分发挥系(部)作用。按照我校“重基层、重建设、重实效”的原则,加强系(部)作用,将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团队建设等工作重心由学院一级下放到系(部)一级。由系(部)组织讨论有关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管理和教学改革等方面的问题,为专业建设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供决策参考。

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方向篇5

关键词:应用科技大学;专业培养方案;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7-0099-03

为了构建我国应用型高等教育体系,促进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需要大力培养应用技术型、技能型人才。基于这样的背景,2012年12月,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启动了“应用科技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项目。目前,参与该项目的高校共32所,分别来自14个省市自治区。目前,我国本科层次的普通高等教育还不能完全支持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因而如何改革和制定新的专业培养方案成为应用科技型大学人才培养战略规划的重要内容。

一、应用科技型大学专业培养方案改革的必然性

应用科技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项目是教育部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于2012年12月部署的重点项目。该项目将通过对欧洲应用科技大学产生发展的社会背景研究、对促进本国经济转型发展和国家竞争力提升的贡献研究,以及欧洲应用科技大学在本国教育体系中的功能目标定位、办学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等的研究,旨在探索构建我国应用型高等教育体系,促进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大力培养应用技术型、技能型人才。因此,应用科技大学的办学理念是大力培养应用技术型、技能型人才,使得教育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发展并促进我国经济转型[1]。根据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关于请推荐有关院校参加应用科技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的通知》要求,参与高校必须符合“办学定位明确、特色明显,技术技能培养能力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居领先地位,学校重点学科和骨干专业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别是产业转型升级有重大支撑作用,学校领导班子有改革创新意识”的明确要求。因此,这32所高校有必要按照教育部发展规划司的有关要求,结合本校特点,改革并制定新的专业培养方案。

二、应用科技型大学专业培养方案改革的策略分析

专业培养方案是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特色的集中体现,是学校进行教学组织、运行、管理、监控与评价的重要依据,也是师生完成整个教学环节的基本要求。应用科技型大学在改革专业培养方案时,应该遵循应用科技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项目人才培养的思路,结合各个高校各自的具体情况,树立新的教育理念,科学调整专业结构,积极开展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改革,做好培养方案,努力使学生成为各具特色的应用技术型、技能型人才[2]。

1.遵循应用科技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项目人才培养思路。应用科技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项目人才培养思路是通过对32所高校的教育教学模式的试点改革,以探索我国应用型高等教育体系,大力培养应用技术型、技能型人才,解决企业用人难和大学生就业难的矛盾问题。32所高校在教育教学改革时,尤其是在制定专业培养方案时,应该遵循教育部的这种人才培养思路,科学设置专业课程、学分、教学内容、理论环节和实践环节,认真研讨校企合作的具体方案,等等,将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内容、实践环节、校企合作落实在各个专业的专业培养方案中,使得各专业的学生能真正成为服务地方、服务具体行业和企业的专业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2.结合实际改革专业培养方案。各个高校有着不同的师资力量、不同的生源特征及不同的人才培养理念,因而,32所高校在改革专业培养方案时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结合校内外的具体情况,将自身特色展示出来。在改革专业培养方案时,可以对每个专业做一个Swot分析。先分析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再对比分析同等院校本专业的专业设置特征和人才培养效果分析,最后得出自身专业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w)、机会(opportunity,o)、威胁(threat,t)。根据Swot分析的结果,在遵循应用科技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项目人才培养思路的前提下,合理改革专业培养方案。

3.借鉴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同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经验。应用科技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项目本身就是通过对欧洲应用科技大学在本国教育体系中的功能目标定位、办学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等的研究,来探索构建我国应用型高等教育体系[3]。因此,32所高校在改革专业培养方案时,应该对比分析欧洲各大学,尤其是德国应用技术型大学同类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模式、考核方式等内容,再结合本校特点,具体制定可操作的、具有时效性的专业培养方案。

三、移通学院专业培养方案的改革策略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成立于2000年8月,是经教育部批准,由重庆邮电大学举办的独立学院,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所设专业面向全国招生。2013年参加中国应用科技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项目。加入该项目后,移通学院及时调整了学校整体的人才培养战略,深入细化各个专业的专业培养方案。

1.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移通学院在改革专业培养方案时,遵循应用科技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项目人才培养思路,将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信息科学技术为特色,致力于培养人格高尚、专业基础扎实、创新实践能力强、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工程型、创业型、国际化”、服务于信息行业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人才。

2.结合实际,制定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除了遵循应用科技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项目人才培养思路外,还要对移通学院各专业做Swot分析,也就是对各专业的内外部环境做分析,得出各个专业的优、劣势,根据Swot分析的结果制定独具特色的专业培养方案。

移通学院自2000年成立以来,已经积累了14年的办学经验和教育资源。和其他三本院校相比,移通学院在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上具有先天优势,当然在师资力量和实践教学环节的硬件资源上还有不足之处[4]。结合当前的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经济发展形势、企业应用等宏观外部条件,移通学院在专业结构上进行了调整。新增了物联网工程、信息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等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并且对原有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理论和实践教学环节、教学模式等进行了全面改革,重新制定了2014级各个专业的培养方案。改革后的专业培养方案整体框架如表1所示:整个专业培养方案共分为五大模块,分别是通识课程、公共必修课程、专攻课程、各专业的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全校任选课程。每一模块下,都结合实际,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优势,精挑细琢课程安排,合理设置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在移通学院专业培养方案整体框架下,改革专业培养方案时要体现出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因而在公共必修课程、专攻课程、各专业的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模块中均设置了相应的实践教学环节。表1中的实践方式①~⑦分别表示:①团队式实践,集体参与,校内双体系人才培养基地、大学校园微创企业、校内拓展训练基地、校内竞技体育中心、校外企业合作;②寒暑假社会实践;③体育;④机房上机实验;⑤校内或校外毕业实践;⑥校内实验室实训平台操作;⑦根据不同课程,具体安排,有校企合作培训、机房上机实验、寒暑假社会实践、校内实验室实训平台操作等形式。对于第⑦种实践方式,因专业课程不同而方式不定。比如,移通学院在制定2014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时,从社会需求出发,按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5],删减不实用的课程,增加具有专业竞争力的课程,全面改革和制定新的专业培养方案,方案如表2所示。

按照移通学院专业培养方案整体框架下的理论与实践的配置改革后,各个专业的培养方案与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目标一致。比如,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培养方案要求学生毕业学分达标。基本要求如表3所示:理论总学分119分,占比73%,实践总学分45分,占比27%,与教育部专业培养方案吻合,而且更符合应用科技大学人才培养规划的相关要求。

3.充分借鉴德国的办学经验。移通学院坚持实施国际化战略,继与德国安哈尔特应用技术大学联合成立中德应用技术学院以来,已与德国、美国等国的十余所大学签署了合作办学协议,广泛开展了中外联合培养的硕士、本科双学历教育活动。在与德国合作办学的基础上,充分考察德国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办学经验,尤其是同类专业的培养方案,充分借鉴他们的先进教育经验,将可操作的、可移植的教育经验融入到移通的专业培养方案里。

四、结论

应用科技型人才的培养能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和国家竞争力的提升。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在教育功能目标定位、办学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都进行了调整和改革,以满足企业对应用科技型人才的需求。本文以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2014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方案改革为例,分析了应用科技型大学专业培养方案改革的策略问题,期望通过不断的探索和改革,找到适合我国应用型高等教育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李学春.以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切入点积极创建特色鲜明的应用科技大学[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13,(2):8.

[2]张发明,刘安民.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以湖南工业大学科技学院为例[J].民办高等教育,2012,9(1):26-29.

[3]张有龙,赵爱荣.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办学特色分析及借鉴――兼论我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7,(1):93-95.

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方向篇6

【关键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探索

应用型大学是相对于研究型大学和教学研究型大学而言的,它是按照中国大学培养的特点,在中国经济建设现代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推动下产生的一种新类型的本科教育。应用型大学作为一种独立的教育类型,它具有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过程、培养方式和评价标准。

1.我校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背景

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于2009年开始招生,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随着社会上对人才需求的不断改变而相应的进行修订,截至目前我们已经修订过了三次,前两次都是一些细枝末节的修改,比如,将一些理论性太强、学生不易掌握且毕业后不太实用的课程,用当前比较流行、适用面广且毕业后需求量大的课程替换;增加部分课程的实践学时,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但实践证明,这些小的修改,仍然无法让毕业生非常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从2014年初开始,我们对该专业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彻底改变传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学模式,实行了适合应用型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2.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思路

(1)确定指导思想,即:以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职业发展需求为导向,改变以追求学科体系完整为导向的办学思路,实施以社会需求、就业岗位需要和学生自我发展需要为导向的办学思路。

(2)确定基本原则,即: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的原则。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为重点,以素质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提升专业核心能力。

(3)确定培养模式,即基于地方性、应用型、重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学定位,改革传统的学术导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实践能力为导向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与地方经济产业匹配对接的专业群,实现人才供给与需求在人才培养规格上的无缝对接。

3.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过程

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设计阶段,是关系教学过程的组织和教学资源的配置,也是关系着将会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因此,对人才方案的改革,绝对不能纸上谈兵,要积极听取其他高校的意见,同时吸收社会、企业人士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工作,使制定的方案更符合实际。

(1)听取其他兄弟院校的意见和建议,确定专业核心课程。从2014年初到2014年7月份,半年时间中,我们先后多次去陕西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去进行调研,听取专家、教授的意见和建议,确定保留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操作系统等几门专业核心课程,以体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个专业的专业特色,同时,听取他们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分析以及当前计算机专业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为我们下一步制定专业方向课积累数据。

(2)深入企业,听取企业主管、技术人员、市场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应用型本科院校就是要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因此,什么样的人才是当今社会最需要的,企业是最有资格说话的。从2014年初到2014年7月份,半年时间中,我们也先后3次去北邮3G人才外包培训基地、西安康博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等单位进行调研。同企业的老总、技术总监、市场总监的领导进行会谈,获取他们从it技术发展、it就业市场等方面带来的信息,了解他们对未来it行业发展方向以及就业形势的预测。

经过信息汇总,我们认为基于android的软件开发方向和网络系统管理方向发展前景和就业前景都比较好。同时,根据专业方向,确定了支持该专业方向的课程。

(3)对已毕业且就业形势比较好的学生进行回访。动员辅导员和教师与已经毕业的学生进行联系,了解他们的就业方向以及就业情况,目前已联系到计应1001班王正、任琴等和计科B0901班郑丹、孙婷等18名同学。在这些同学中,有10名同学从事软件开发方面的工作,其中,王正同学在上海工作,月收入上万元;有2名同学从事嵌入式开发方面的工作,月工资3、4千以上;另外有6名同学从事网络系统管理方面的工作,月工资在3、4千左右。通过了解,学生普遍认为,网络系统管理比嵌入式知识简单些,更容易学懂。

(4)组织即将毕业且已经找的工作的大四学生座谈。

5月中旬,我院将在校做毕业设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四毕业生组织在一起,先针对我们已经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讲解,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就“我心目中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设置那些课程及方向”进行了讨论,同学们普遍认为,经过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专业基础课及专业核心课基本上已经够用。我们将拟定好的软件开发(基于android方向)、嵌入式开发、网络系统管理这三个方向让学生讨论并排序,学生讨论的最终顺序为第一:软件开发(基于android方向),第二:网络系统管理,第三:嵌入式开发。

(5)网上资料搜集。

我们在网上也针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方向设置及就业情况进行了信息搜集,最后确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方向设置为软件开发(基于android方向)和网络系统管理。

4.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创新处

本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从开始调研收集数据,到最后的定稿,历经7、8个月,相比较以往的人才培养方案,有不少创新之处。

(1)改变了以往3.5+0.5的教学模式,改为3+1的教学模式,即3年的理论教学和课内实践教学,1年的企业项目集中实践。让学生在校期间就与企业进行了大量的沟通,为学生将来的就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2)减少了大量传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关于硬件方面的理论课,转而增加了当前比较热门且社会需求量大的软件方面的课程,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学生毕业后顺利的找的工作打下基础。

(3)提高了实践学时在整个培养方案中所占的比例。由原来的30%左右,提升为40%以上,给学生以充足的课时去亲自动手上机实践,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我创新能力。

(4)确定了两个当前就业前景非常好的专业发展方向。经过大量的调研和数据分析后,将软件开发(基于android方向)和网络系统管理作为本专业的专业方向,学生从大三开始就可以自由的选择自己将来的发展方向,既顺应了学生的兴趣,也为学生毕业后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前景。

5.总结

培养大批应用型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职责,这与我国正处于工业化时代社会背景密不可分。而传统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探索、创新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充分利用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建立促进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机制,以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和应对来自国际竞争的挑战,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方向篇7

关键词: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

中图分类号:tG6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产品的加工制造水平越来越高,社会对数控技术专业人才需求量与日俱增,同时也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各高职院校都加强了数控技术专业的建设,加快了教学改革步伐,但仍存在很多问题。其中最根本的问题是人才培养系统性的偏差,集中体现在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效果与市场需求之间的距离,而导致这一偏差的最直接原因在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需要进一步进行优化。文章以广州城建职业学院数控技术专业为例,探讨高职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的主要依据、基本准则、优化步骤以及有效途径。

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的必要性

高职教育要顺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要取得更快的发展,必须重视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的问题与矛盾,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必要的优化,具体原因有:

1.职业教育实践性的特点决定了其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应该和经济技术的发展同步。经济体制的变革,产业结构的升级,科学技术的进步,给高职院校课程设置带来了新的挑战。此外,由于社会经济、产业结构的变迁和科技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就要求高职课程设置不能一劳永逸。

2.高职理念的不断更新对高职人才培养产生重大影响。高职教育发展至今,其高职教育改革理念已经历了几次较大的调整。

3.我国的高职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还相当严峻,为应对这些挑战,消除人才培养方案中的种种障碍和问题,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研究,既能最大限度地节省开支、避免教育资源浪费,又能分步到位、由点带面地促进高职教育的发展和完善。

结合以上原因,必须对高职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改革,而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正是高职教育改革的核心组成部分。

二、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依据及原则

针对现有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从实际出发,结合高职教育的观念、相关理论基础,明确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的依据和原则。

1.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的依据

根据学院《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育部教职成[2011]12号文)”的实施方案》的要求,贯彻落实国家和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精神,以《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及《广州城建职业学院2011-2015年发展规划纲要》(广州城建〔2010〕79号)、《广州城建职业学院2011-2015年专业和课程建设发展规划》为指导,按照广东省示范性高职院校标准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系统设计与实施,着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创新创业能力。

2.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原则

结合课程设置优化依据,课程设置优化应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基本原则,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充分顾及学生知识和能力两个方面的培养,处理好稳定与更新的关系、通才和专才的关系,满足学生就业需要;符合高职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反映现代科学技术的新成就。

三、优化整合具体步骤

1.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要将学生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岗位人才”、“职业人”和能生存能发展的“社会人”,甚至是经济全球化要求的“国际人”,必须树立能力本位的教育教学观。学习目标与职业教育不符,学习的应用性不强,学校里学的东西很多在工作中用不上,而且学生也不感兴趣。因此制定新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必须源于企业,源于需求,以就业为导向,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2.基于工作过程构建课程体系

形成高技能人才完成职业任务所需的技术实践能力,必须与整体化的实际工作过程相联系,必须针对“解决综合性实际问题”进行学习。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必须打破传统学科系统化的束缚,将学习过程、工作过程与学生的能力和个性发展联系起来,开发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3.合理整合课程,优化课程体系

根据各专业的特点和社会需求,按照“职业素质与专业能力模块”、“基本素质与通用能力模块”及“公共基础学习领域、专业基础学习领域、专业能力学习领域、专业拓展学习领域”的课程结构,贯穿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主线,合理整合课程,优化“两块四层一贯穿”的课程体系。同时,在专业教学计划中明确列入相关职业资格考证项目及“课、证、赛”融合的课程群,提高职业资格证获取率和职业技能比赛竞争力。

4.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结合,注重职业能力培养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采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结合的方法。在第二课堂中,完成社会实践、文化素质教育、专业拓展技能培训、专业素质教育、就业指导等教育内容。虽然教学时数不计入教学计划,但有第二课堂学习的学分要求,取不到相应学分不能毕业,给学生创造更多的社会能力、方法能力的锻炼机会,促进全面发展。

5.改进评价方法,推行全面素质评价

建立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多方位考察、多元化评价的考核评价体系。评价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和健康人格的发展;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改变过去重结果、轻过程的评价方法。每门课程实施态度、知识、技能、素养多维度综合评价,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

四、结束语

经过学院评估阶段的建设,我们已基本整合理顺了数控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提出了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和相关的措施,制订了科学的教学计划,改革了课程体系内容,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促进发展型、复合型、创新型数控技术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曾冬梅,席鸿建,黄国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5):98-101.

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方向篇8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教学改革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C9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3-0023-02

【abstract】Consideringcharacteristicofmachinedesign,manufactureandautomationspeciality,anewteachingreformingprojectaccordingtobothmarketdemandandlearners’needswasproposed,whichbenifitstocultivateinnovativetalentswithstrongadaptability.practiceforthreeyearsprovedthatthenewtalent-trainingplanwaseffectivetoencouragestudentstoparticipatepracticalactivitiesandfosterstudents’innovationability.

【Keywords】talenttrainingmodepracticeteachingreforminnovativeability

一、前言

在新时期,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高等院校面临的新课题,我校以实践教学改革为重点,开展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多样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探索与实践。由于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专业培养方案(计划)是静态的,制定一次,使用四年。在许多应用型的学科领域,譬如机械工程学科,四年内存在较多的知识更新,社会需求也在不断变化。作为学生知识体系的基础,专业培养计划四年不变将无法适应发展的要求。因此,有必要探讨一种方法,基于此方法建立的专业培养计划可使教学内容对“技术进步、区域经济发展、社会需求变化”做出快速适应与调整,将专业培养计划的相对僵化转变为动态适应。[1]

二、改革思路

自1996年石河子大学挂牌成立以来,我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发展已有十余年的历史。合校初期,以加强基础、拓宽专业、注重素质、突出能力为指导思想制订了人才培养方案。2002年,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实践,适应区域经济建设的发展及对人才的需求,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一次大的调整。试行前期按大类培养,后期进行宽口径专业教育的新模式,以加强基础,拓宽专业面向,为学生跨学科专业学习奠定了基础。运行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和经验,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发现一些问题。由于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及人才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机械类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及其知识结构以及能力要求发生了很大变化。机电一体化、CaD/Cam、柔性制造等现代化机械设计方法、先进制造技术以及有关边缘学科知识技术使传统的机械类本科专业领域的内涵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2006年,本专业再次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新方案注重人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我校“立足兵团,服务新疆,面向全国”的办学指导思想为宗旨,以培养适应兵团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需求,服务社会,面向市场,综合素质高、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需要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多样化人才为目标,从教育理念、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等方面全过程系统化地提出如何解决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方案,构建多元化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深入贯彻“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厚积薄发、经世致用”的教育思想观念,全面落实“办学以学生为本,育人以素质为本,素质以做人为本”的人才培养根本原则和“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专业教育为主干,以教学质量为核心”的本科教育基本框架,致力于培养以“素质好(个人)、基础好(专业)、上手快(业务能力)、转型快(适应能力)的事业骨干”为基本规格的本科人才。从市场需求出发来培养学生,从学生需求出发来开展教学改革。

三、具体措施

1.改革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和“三段式”的课程安排

设置用于集中实践实训环节的小学期,构建集技能训练和创新活动于一体的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使教学组织模块化。实践教学可由课堂教学模块、指导实践学习(共性)模块、自主实践学习(个性)模块、社会实践(多样化教学)模块组成,如:挑战杯、机械设计大赛等活动。开发兼具训练、创新的实践技能训练教学项目,确保每学期都有至少1门课程需要进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编写项目化教学的教材,实验(实训)、项目设计和毕业设计指导书。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将实验、学习、设计、制作、研究和调研活动结合起来,尤其在实验中增加综合实验内容,将理论教学与各类教学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对学生而言,唯有素质的提高和创新意识的增强会受用终身。[2]

2.充分利用校内外实验实习基地,产学研合作,开展项目化教学。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学习方向,在学科专业的范围内自主选择培养方向,将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把学科竞赛作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主要手段和有效载体,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强调发挥个人才智和潜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解决实际问题和实践动手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注重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社会、企业和学校的结合,密切学生与社会的关系,将封闭式教育转变为开放式教育,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让学生直接了解社会和企业的需求与发展。在课堂中学习理论,在实验室学习技术,在社会学习技能。强化国内外交流,将前沿的科学技术融入课程,创新实践先进的教学方法。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地位,将课堂推向社会(企业、政府、研究机构),将社会引入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创新性和实践性。

改革实践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管理方式,开展产学合作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研究。对原有实践教学管理文件进行清理、制定、修订完善,逐步建立起了一套适应新体系运行的管理规章制度。包括: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科技创新、社会实践、实验室开放等方面的管理规章制度。

3.合理配置课程结构,整合课程内容,制定多层次人才培养方案。

为使课程体系、结构和内容达到整体最优,进一步加大课程整合的力度,按照整体优化原则和厚基础、宽知识、强能力、高素质的教学改革方向,在学校公共基础平台修订的基础上,针对专业特点,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优化课程组合,将一些课程内容陈旧、分割过细的课程进行重组,加强计算机、外语能力培养。摒弃传统意义上的机械设计、制造人才的窄专业培养方法,给学生们传达一个信息,即大学本科阶段教育的任务是一种通识教育,专业内容不仅包含与机械学科发展密切相关的知识,同时也要适应与机械相关的边缘学科,为此,新一轮培养计划在专业基础课中,进行分流培养。在专业选修课中增设学科前沿性课程、跨学科课程、综合性课程、理论基础类课程、理论提高类课程、双语教学和能力培养课程,加大选修课的比例。把最新的工程设计理念与方法教给学生,以适应制造业的发展。如将CaD/Cam内容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从绘图基础理论与手工绘图到计算机绘图形成新的课程体系;对力学、电学、机械三大课程依然保证学时,夯实基础。在这些基础上,增加计算机应用课程(软件工程与应用)、现代制造技术(数控、快速成形等技术)和现代设计与制造方法等,使学生有接受新技术挑战的能力。并且,在重视机械学科前提下,强化政治思想、人文素质和基本理论知识的教育,注重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人文素质、专业知识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重视课外科技活动及实验实习基地建设。通过校企联合提高实习基地的质量,增加行业知名企业的数量,建立应用型实习基地和设计型实习基地。应用型基地提供条件帮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设计型基地提供学生进一步学习专业技能和提高研究开发能力的条件,二者结合,按照“应用型模式”来组织教学,突出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综合技能培养,并兼顾设计、分析、开发性人才的培育,走多样化、重创新的人才培养之路,给学生更多的选择,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新性骨干人才,推动因材施教,教书育人,使学生成为一个各方面和谐发展的人。让成绩好的学生充分得到发展,成绩差的学生不掉队。尝试分层培养模式:2+4+4培养方案,即20%的学生进入硕士研究生阶段的学习,40%的学生成为工程技术人员(扩招前本科毕业水平),40%的学生成为现场应用工程师(应用技术型人才)。[3][4]

4.改革现有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系统化学习中的过程管理,加大实践环节的考核力度。在教学目标上强调智力的发展重于知识的获得,在课程和专业设置上以追求知识本身的价值为本,注重基础知识并强化实践教育,通过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进一步确立“需求驱动、技术引领、产学研合作发展”的基本教学思想,缩小专业建设中存在的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与人才培养目标之间差距,改变以往“人才培养重理论、轻实践,实践教学重动手能力训练、轻创新能力培养”的局面。学生实践课程的成绩可由各实践教学模块共同组成,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团队协作意识及自我约束意识。

四、主要成效

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和模式已在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本科专业05级、06级、07级学生中实施,在新旧人才培养方案的衔接上有个别课程做了调整,运行情况正常,受益学生人数达300余人。2006年在机制、农机专业的教学中,我们首次采用机械系统方案设计取代以往的机械原理中的凸轮设计,学生的工程意识、创新意识加强,提高了他们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同期并成立了“机构创新小组”和“惠鱼机器人小组”,教师利用课外时间指导学生进行机构创新实践训练,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机械、电子、计算机等知识进行机电系统总体方案设计的能力。在亲自动手搭接的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增加知识覆盖面。促使学生从科目分科学习向工程实际综合、从知识积累向能力生成转化。其中机构创新小组设计制作的2件作品获得2008年新疆兵团赛区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大赛三等奖2项,“惠鱼机器人小组”获得2007年石河子大学SRp立项,并通过验收,效果反映良好,04级2名学生毕业设计由于选题新颖,设计独到,被评为校级优秀。3年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生以“专业理论扎实,实践本领过硬,适应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深受社会及用人单位欢迎,普遍认为我院毕业生岗位适应能力强,有良好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04级一次就业率达到了98%。

五、结语

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牢固树立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相统一的教育观,坚持教育中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协调一致,坚持人文素质教育、科学素质培养和实践能力训练的协调一致,坚持教育学生做学问、做事与做人的协调一致。通过产学研结合,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把“传授教材”为主要目标变为“以增长经验、发展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大胆想象,积极思维,主动探索,在学习中发挥内在的潜力,不断提高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熊志卿.机械制造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与实践[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3):49~53

2王跃辉.机械设计实验环节教学改革[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6.10:69~70

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方向篇9

关键词: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团队;实训基地

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建设的核心,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是体现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高职院校主动、灵活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专业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的招生、人才培养的质量以及毕业生的就业,事关高职院校的生存与发展。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要实现办学理念先进、产学结合紧密、特色鲜明、办学水平和就业率高的目标,提升学校整体办学实力,提高学校社会服务能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先导,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是关键,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构建是核心,高水平双师素质教学团队建设是保证,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是基础。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把工学结合作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高职院校要以社会需求为依据,明晰人才培养目标,深化订单培养、工学交替等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工学结合的本质是高职院校要按照企业需求进行人才培养和开展企业员工职业培训,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使企业在分享学校资源优势的同时,参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使学校在校企合作中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的本质决定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方向。高职院校要大力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方案共定,师资队伍共建,教学过程共管,实训基地共建,教育资源共享,技术合作共赢”等方面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

二、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基本规格以及培养过程和方式的总体设计,是学校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文件,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及确定教学编制的基本依据。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核心是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关键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难点是课程体系的重构,重点是教学内容的选择。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基本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就业为导向,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深入相关产业、行业及用人单位进行需求调查,把握相应技术领域的变化状况和发展趋势,选择专业服务面向的职业岗位(群),按照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要求,确定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有效地保证专业人才培养符合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

2.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和突破口,校企双方共同参与设计。贯彻“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理念。充分利用行业、社会资源,积极汲取社会用人单位的意见,邀请相关产业、行业及用人单位共同制订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为开展工学结合、推行订单培养和与用人单位共同实施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3.强化职业道德,重视全面素质。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在设计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正确处理好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三者之间的关系,重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教育教学工作的整体化。

4.加强应用性、针对性,强调系统性。对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的内容、形式、体系、结构等方面应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基础理论一方面要体现应用性,另一方面要重视知识的系统性;职业技能一方面要体现针对性,另一方面要重视技能培养的系统性,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5.注重创新能力培养,注重发展学生个性。要给学生留有一定的学习时间和空间,为学生创造一个能充分展示和发挥其特长的环境和条件,以增加学生学习的自由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增加有利于拓展学生技能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选修课或课外教育项目,有条件的应将技能竞赛纳入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首先是要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其次是要深入开展人才需求与专业调研工作;三是要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四是要进行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五是要组织人员进行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和学习领域课程标准制订;最后要组织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论证与鉴定。

三、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的构建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的构建要贯穿“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的理念。课程体系构建的目标一是要实现系统的基础知识培养,二是要实现系统的职业技能培养。课程体系构建的关键要素包括基于岗位工作要求的课程目标、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内容、基于教学规律的课程组织和适应学生自主学习的课程教学资源。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坚持校企合作原则,从企业中来,来源于企业又要高于企业。课程体系构建的一般过程是:(1)进行人才需求与专业调研,确定人才培养目标;(2)召开实践专家访谈会,进行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确定典型工作任务;(3)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进一步分析,确定专业核心能力,将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从简单到复杂按职业成长规律进行排序,归并整合形成职业行动领域;(4)考虑教学组织与实施、学生基础、师资力量、实训条件等多种因素,对职业行动领域进行教学论加工与反思,将职业行动领域转换为学习领域,并按照工作任务的逻辑关系设计、序化学习领域;(5)充分考虑人才的综合素质、职业道德和可持续发展,确定公共学习领域课程、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和拓展学习领域课程,并根据专业核心能力要求确定专业核心课程和核心实践环节;(6)遵循学生职业成长规律和人才培养教育教学规律,结合工学结合的生产性、季节特点,科学安排教学进程,最终形成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与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

四、高水平双师素质教学团队的建设

1.制定教学团队建设的规划。分析师资队伍的现状,根据专业建设的需要,制定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中长期规划,重点是教学团队结构的调整,明确科学合理的职称、学历的结构,专任教师、兼职教师的比例。

2.改革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根据教学团队建设规划,创建有效的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引导教师参与教育教学改革与科学研究,引导教师参加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规范运用、考核、激励、分配等办法,保证教师队伍不断充实力量、完善结构、提高水平。

3.培养团队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善于整合与利用社会资源,能及时跟踪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动态,准确把握专业(群)建设与教学改革方向的团队带头人,培养师德高尚、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的骨干教师,造就一批有影响的教学名师。

4.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安排专业教师到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进修和培训,聘请行业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到学校对教师进行培训,安排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组织教师深入行业、企业单位进行调查研究。

5.重视团队服务能力。重视教师科技开发服务能力,鼓励教师参与企业的技术革新和产品、项目开发与推广,引导教师为企业和社会服务,提高教师的科技开发能力、创新能力、服务能力。

6.大量聘请兼职教师和引进人才。大量聘请行业企业的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积极创造条件从企业引进专业知识扎实、专业技能熟练的技术人员到学校工作。

五、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

1.制订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规划。分析现有实习实训基地的现状,根据专业建设和技能培养的需要,制订科学合理的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规划,重点是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

2.开拓思路,充分挖掘内部潜力。目前,高职院校经费投入普遍不足,因此学校对内要充分挖掘潜力,对原有设备进行清理,该维修的维修,该添置的添置,能用就用,不能用的可用来展示和讲解原理,另外可以发挥教师的聪明才智,自制实训设备;对外要拓宽思路,利用行业优势,争取企事业单位的捐献或用少量的经费购买他们设备更新后闲置的设备。

3.校企合作,共建实习实训基地。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以企业为主组织实训。一是引入企业资源,在校内建立校企共用的实习实训基地,既作为学生实训的场所,也作为企业员工供培训的场所。二是建立稳定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作为学生生产实训、顶岗实习和教师生产锻炼的场所。三是学校相关资源面向社会、面向企业,如图书资源等,一方面提高学校服务企业的能力,另一方面激发企业参与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积极性。

4.校际共建,资源共享。与区域内的有关学校,联合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实现资源共享。一方面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将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的效益;另一方面可以促进校际之间的交流,共同提高。

5.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虚拟工厂、虚拟车间、虚拟工艺、虚拟实验,建立模拟仿真实训环境,为实训操作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提供有效途径。

教育部高职高专处范唯处长明确指出高职专业建设的特色,一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二是打破传统模式的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的改革。这两点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中最关键的内容,也是今后高职教育的主要特色。

专业建设要实现办学理念先进、产学结合紧密、特色鲜明、办学水平和就业率高的目标,既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科学构建课程体系,提升教学团队水平,强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还要与行业或区域经济发展紧密联系,了解国内外职业教育发展趋势,跟踪相关专业发展动态,只有如此才能建成精品专业、重点专业、特色专业。

参考文献:

[1]张晓青.广东高职市场营销专业职业能力分析与课程开发[J].经济研究导刊,2010,(25):250-253.

[2]雷新亮.论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J].中国电力教育,2011,(4):58-59.

[3]刘惠,张普礼.专业建设是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核心[J].机械职业教育,2009,(8):21-22.

[4]饶水林.办好高职院校的思考[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5]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方向篇10

关键词新闻教育专业改革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ki.kjdkx.2015.09.018

newseducationReformpathundertheGuidanceofnationalpolicy

penGGuanglin

(CollegeofLiteratureandJournalism,JishouUniversity,Jishou,Hu'nan416000)

abstractthisarticlefromthepolicyinterpretationjournalismeducationreformstartedinjournalismeducationreformpolicycleardirection,basedontheanalysisandreflectionofcurrentproblemsofjournalismeducationinordertoexplorethepossiblepathofJournalismeducationReformandthescientificmethod.

Keywordsnewseducation;professionalreform;talenttraining

随着新闻传播事业的快速发展,传统新闻教育已经难以适应新闻传播行业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与新要求,实施新闻教育改革已经成为了所有新闻传播院系必须正视的工作任务。新闻教育到底该如何改革,应该怎样改革是全体新闻教育工作必须研究思考的重要问题。在我国,任何改革方案的制定与实施都必须坚持国家政策导向,这是确保改革项目健康有序推进的根本前提,新闻教育改革也不例外。因此,本文主要从新闻教育改革的有关政策解读着手,在明确新闻教育改革政策方向的基础上,剖析和反思当前我国新闻教育存在的问题,以此探寻我国新闻教育改革的可行路径与科学方法。

1我国新闻教育改革的政策框架与导向

推进高等教育改革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中心任务。近些年来,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政策,试图以此推进高等教育改革。新闻教育改革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整个国家教育改革政策指引下运行,而且也在专门的新闻改革政策指引下推进。大体政策框架如下:

第一、国家高等教育质量提升政策。2012年3月,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文件,该文件明确指出:高等院校应深刻认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强化实践育人环节,增加实践教学比重,加强实践教学管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既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总体背景,也是我国新闻教育改革的重要依据。第二、新闻教育改革专项政策。2013年6月,教育部、联合出台《关于加强高校新闻传播院系师资队伍建设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教高〔2013〕7号),强调“新闻传播院系培养学生全媒体业务技能,强化实践,全面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对新闻教育改革的重点提出了明确要求。此后,各省、市、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和教育厅都纷纷启动了新闻单位与新闻院系联合人才培养工作,旨在培养高质量新闻传播人才。第三、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政策。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2015]36号),文件要求高等院校强化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这是对全国所有高等教育专业提出根本性要求,也是我国新闻专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虽然以上教育改革政策的侧重点都各有不同,但其精神内核具有高度一致性,即所有高等院校和本科专业都要加强学生专业实践技能培养,这是当前新闻专业改革的基本背景与主要导向。

2我国高校新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上可知,当前我国新闻教育改革的重要指向是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加强校企人才联合培养,加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以此全面提高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质量。但实际上,当前我国新闻传播专业实践教学仍然存在较多问题,大体情况如下:

(1)课程结构不合理。无论是老牌的新闻传播专业还是新兴的新闻传播专业,课程设置不多不少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课程门数和课时总数过多。目前很多高校新闻学专业学生所修课程门数都在40门(学校公共课和通识教育课除外)以上,存在着一种泛而不精的现象。①(2)专业技能课程比例不高。新闻学专业是一直以来是一个应用型专业,但专业技能课程所占比例仍然不高。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新闻学专业实验教学课时只占课时总数的15%左右,②专业技能课程不仅开设门数不够,而且开课课时也严重不够。(3)新兴的专业技能课程缺失。目前我国许多高校的新闻学专业基本上还是以传统新闻学课程为主,网络传播与新媒体传播类课程开设不到位,基本上只有一门“网络新闻学”或“新媒体概论”作为代表,其他新媒体传播实务课程仍然空缺,远远落后于新闻传播行业发展的实际要求。

(2)实践教学师资紧张。新闻学专业是一个文科应用型专业,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是专业人才培养的根本要求,而这是需要以拥有优良的实践教学师资为前提的,这是我国新闻教育的基本共识。但实际上,实践教学师资紧张的问题在大多数高校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在我国新闻传播院系,既具有新闻实践工作经历,也具有新闻专业理论学习基础的“双师型”教师比例仍然不到30%,③导致部分专业技能课程无法正常开设或者根本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这在一定的程度上严重影响了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也不符合国家新闻教育改革的基本要求。

(3)人才培养模式仍然陈旧。人才培养的质量除了取决于优秀的师资队伍、科学的课程体系和高质量的专业教学平台之外,在根本上取决于人才培养模式。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相反,落后的人才培养模式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在我国,新闻院系都充分认识到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性,但是,由于主客观原因,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阻碍重重,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在不根本上导致了人才培养模式的陈旧。部分高校仍然采用汉语言文学等传统文科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进行,没有在根本上建立开放性的人才培养模式,没有合理开发和利用校外实践教学平台和资源,仍然采用“封闭式”的人才培养模式,致使人才培养质量难以提高。

3我国高校新闻教育改革的主要路径

当前我国新闻教育改革的政策导向是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新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也是体现在实践能力培养方面,但实际上,新闻实践能力的培养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培养方案、师资队伍、课程体系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等多方面着手。

3.1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是改革当前我国新闻传播教育模式的必然要求。在强化实践能力培养的语境下,我国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主要存在两个着力点:

第一,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依据是新的新闻传播业态对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产生了新的要求。而这个要求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媒介融合发展对新闻传播人才提出了新的专业技能要求,需要培养能够在泛媒体行业从事传播策划、内容生产、渠道运营、产品营销等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第二,文化产业发展拓宽了新闻传播人才就业门路。新闻学专业已经不能局限在为新闻媒体培养人才,可以从事相关文化产业和自主创业,所以需要培养具有一定产业思维和创业能力的人才。

第二,切实做好人才培养规格定位。原有的人才培养规格要求过于宽泛,“专业性”体现不够。因此,体现“专业性”是本次修订人才培养规格的着力点,具体规格设定如下:(1)具备基本的新闻内容生产能力,具体涵盖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摄像)等专业技能。(2)具备良好的媒介技术应用能力,能够熟练运用各种媒介技术和平台传播新闻信息的专业技能。(3)具有较好的媒体传播策划能力,能够根据各种实际情况需要独立策划和组织实施传播活动。(4)具有良好的媒体经营管理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组织开展媒介经营管理工作,具有基本的创业能力。

3.2优化课程体系建设

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基础。要改变当前我国新闻专业教育课程体系不合理现象,应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增加新媒体传播类技能课程。在原有传统新闻传播类技能课程基础上增开“新媒体编辑”、“新媒体传播策划”、“数字期刊编辑”、“新媒体产业经营与管理”等新兴的专业技能课程。第二、提高专业技能教学课程比例。在适当删减部分理论课程基础上增加专业技能课程门数和课时,保证专业技能课程教学时间。第三、增加专业相关创业引导课程。开设“传媒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传媒产业经典个案评析”等与传媒产业经营管理类课程,以培养学生创业创新与经营管理能力。

3.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利用新闻院系与新闻单位人才交流政策,鼓励青年教师前往新闻单位挂职和进修,提高专业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和实践教学水平。对积极主动参加专业技能培训的教师给予奖励,还可以利用人才交流政策,采取“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吸收媒体业务骨干来校兼职,促进“双师型”教师培养,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在源头上预防“因人设课”的固有弊病,从根本上解决“该开的课没人开,不该开的课重复开”问题,保证学生能够学到应该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3.4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在当前语境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新闻教育改革的要点,也是新闻教育改革的难点。结合当前我国教育政策和传播行业发展实际,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改革应该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第一、立足于“全民创业、万众创新”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政策,依托学校平台和社会资源,建立一批符合人才培养实际需要的创业孵化基地。第二、立足于“以赛促学”的人才培养理念,实施“以赛促学”工程,把竞赛参与纳入学生专业学习评价体系之中,督促学生在校期间积极参与各级各类专业竞赛项目,全面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使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学了有用”和“学了能用”。第三、探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新路径。大多数新闻院系都建立有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但真正把校企合作落到实处的比较少,未能实现预期效益。因此,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还必须从把构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作为改革重点。

基金项目:2012年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闻传播类专业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和吉首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2012JSUJGa20)

注释

①肖灵.对当代新闻教育改革的若干思考.新闻爱好者,2013(1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