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化治理措施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08:47

荒漠化治理措施篇1

【关键词】荒漠化防治措施治理体系

荒漠化是指包括人类活动与气候异常变化在内的集合因素所造成的土地干旱、半干旱及土地退化。其中,土地退化包括风蚀、水蚀所造成的土壤物质流失,还有由于物理、化学或生物等因素造成的自然植被长期丧失[1]。荒漠化也是目前全球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而我国也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通过长期的努力,我国荒漠化的防治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仍没有从根本上遏制荒漠化加速的势头,这严重的制约了我国荒漠化地区人口、环境、资源的协调发展[2]。

1荒漠化防治措施体系

1.1防护措施

1.1.1公民环境意识教育

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人类始终所要面临和解决的重要问题。如今,人与自然的环境关系出现了紧张及对立,如大面积荒漠化土地的出现,使人类的整个生态系统面临着严重破坏。所以,必须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新文明法则。建立起保护生态环境的道德规范,有助于人们形成坚定的内心信念,以及强大的社会舆论公信力。这样的道德规范在未来必然会成为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所遵循的重要行为法则,同时这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与要求[3]。

1.1.2政策法规措施

我国《土地管理法》虽然在相应的法律条文中已经明确的指出占用耕地补偿制度,但是在具本的实践过程中却还难以实现其最初的立法目的。应完善相关法规,对占用耕地补偿制定严格细致的审查流程[4],并且对开垦耕地加强事后监督,杜绝撂荒、撂耕的现象出现,并且明确相关导致土地沙化负责人的责任,从源头贯彻预防措施。

1.1.3规划管理措施

在未来农业生产过程中,要注重农业资源和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保证农业和土地的可持续发展,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具体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做起:肥料的有效管理与利用;适应气候改变;合理分配利用农业水资源;通过最佳管理措施来提高对肥料、土壤、养分有效性的管理;做好废物处理工作;提高农业食品的经济管理能力,为农业食品贸易建立最佳盈利性经济管理策略模式;制定能够增强农业土地风险应对能力的策略[5]。

1.2治理措施

工程、生物和化学技术措施:荒漠化的生物措施是指通过建立人工植被来恢复和保护天然植被,最终实现防风防沙的效果。(荒漠化的工程措施是指通过对某一地区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它可以包括林业、牧业、资源的工程规划保护[6],以及农业综合开发、水资源开发、村镇建设规划、草场规划等多方内容。

1.3荒漠化的监测和预警预报

对荒漠化的监测可以分为三种,分别是空中监测、地面监测和卫星监测。其中,地面监测也叫人工监测,另两种也被称为遥感监测。有了这些高科技手段的辅助,可以使荒漠化的治理工作更具科学性[5-8]。

1.4国际合作

虽然越来越多的人们对荒漠化表示忧虑,但防治沙漠化的前景并不是全然黯淡的。在全球范围内,恢复旱地的努力正在取得成效,给当地社区不断提供援助可以保持和恢复上百万公顷土地[9],减少气候变化造成的影响。通过加强全球合作,对于逆转预防荒漠化土地的发生有着重要作用。

2问题与讨论

2.1以防为主,以法治理,改革现行体制和投资机制

应将以往以防为辅的方针改变为以防为主,制定相关荒漠化地区的行业行为法,使我国的荒漠化治理工作走上法制道路。要对各行业不同的开发建设工作对荒漠化的危害进行评估,然后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并且提倡土地有偿使用。使农民的生产生活行为与荒漠化的防治工作能够紧密相联。

2.2积极开展荒漠化地区产业建设合理开发及利用资源

我国大部分荒漠化地区的光、热、矿产、风资源、畜牧资源、地下水资源都极为丰富。因此,应在土地规划利用的基础上,建立合理的农林牧复合型生态系统,高效利用一切资源,做到利用与再生共存的良性循环[9,10]。

2.3加强荒漠化监测工作

要加强我国的荒漠化监测工作,通过监测掌握我国荒漠化土地的现状、动态及未来发展趋势等信息,可以为治理荒漠化相关政策、计划调整提供相应的依据。同时,荒漠化监测工作也是开展国际荒漠化治理合作交流的基础[10],通过定期提供全国及各省市不同荒漠化类型和程度的动态宏观数据,可以为全球分析人为与自然因素和荒漠化过程的联系提供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参考文献:

[1]LucGnacadja.Soilsecurityaprerequisiteforhumansecurity:thethirdannualCauxForumforHumanSecurity[R].CauxSwitzerland,2010.

[2]millenniumecosystemassessment[R].GlobalassessmentReports,2005.

[3]唐克丽.中国水土保持[m].科学出版社,2004.

[4]孙武,南忠仁,李保生.荒漠化指标体系设计原则的研究.自然资源学报[J].2000(02):202-205.

[5]国家林业局.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技术规定[R].2008.

[6]杨晓阵,慈龙酸.基于遥感技术的荒漠化评价研究进展.世界林业研究[J].2006(06):103-108.

[7]潘竟虎,李天宇.基于光谱混合分析和反照率-植被盖度特征空间的土地荒漠化遥感评价[J].自然资源学报,2010(11):109-121.

[8]张仁健,周家茂,曹军骥.中国沙漠化及其防治[J].中国粉体技术,2007(01):45-48.

荒漠化治理措施篇2

土地荒漠化、沙土化严重威胁国家生态安全,严重制约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是重大的民生问题。我国防沙治沙工作任重道远。我们必须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强化措施、真抓实干,切实推进防沙治沙工作,有效防治荒漠化和沙土化,改善沙区生态,促进沙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1造成土地荒漠化和沙化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荒漠化或土地退化,是人为活动导致的干旱、半干早和干燥的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本概念所指的土地包括土壤和当地水资源、地表及其植被和作物。退化意味着在一种或多种外营力作用下土地资源的潜能降低。这些营力包括水蚀、风蚀及由此引发的沉积作用,天然植被的数量和多样性减少及与此有关的土地盐碱化[1]。土地沙漠化的发生发展与土地利用有着直接的关系。人类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和程度是导致我国北方沙漠化土地蔓延的主导因素。土地的不合理利用造成了环境的恶化和大面积的土地退化,产生严重的经济损失[2]。荒漠化破坏了生态环境,威胁人类的生存,导致土地生产力的严重衰退,破坏交通、水利、工矿等生产设施,制约经济发展,拉大了地区间经济发展的差距,影响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2]。

2我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现状及动态变化

2.1我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现状

我国荒漠化沙化公报称“截止到2004年,全国沙化土地面积为173.97万km2,占国土总面积的18.12%,分布在除上海、台湾及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外的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889个县(旗、区)。”我国荒漠化土地中,由大风造成的风蚀荒漠化面积最大,占160.7万km2[2]。为了掌握我国荒漠化和沙化最新变化动态,国家林业局组织开展了第4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工作,获得了2005年初—2009年底5年间我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现状及动态变化信息。监测结果显示,截至2009年底,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262.37万km2,沙化土地面积173.11万km2,分别占国土总面积的27.33%和18.03%。5年间,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年均减少2491km2,沙化土地面积年均减少1717km2。监测表明,我国土地荒漠化和沙化整体得到初步遏制,荒漠化、沙化土地持续净减少,但局部地区仍在扩展[3]。

2.2我国防沙治沙呈现4个重要变化

(1)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净减少。5年间,全国荒漠化土地减少1.25万km2,沙化土地减少8587km2,分别比上次监测时减少0.47%和0.49%。我国有荒漠化土地分布的18个省(区、市),荒漠化土地均有所减少;有沙化土地分布的30个省(区、市),绝大部分省(区、市)沙化土地有所减少。

(2)荒漠化和沙化程度持续减轻。5年间,中度、重度和极重度3种类型的荒漠化土地分别减少1.69万、6800和2.34万km2;中度、重度和极重度3种类型的沙化土地面分别减少9906、1.04万和1.56万km2;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减少7084km2。

(3)沙区植被状况进一步改善。5年间,沙化土地植被平均盖度由17.03%提高到17.63%,植被盖度50%以上的沙化土地面积增加1.03万km2,盖度小于10%的沙化土地面积减少1.36万km2。荒漠化和沙化重点保护治理区植物种类明显增加,植被群落稳定性增强[3]。

(4)重点治理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重点治理的科尔沁沙地、毛乌素沙地、浑善达克沙地、呼伦贝尔沙地和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等区域生态明显改善[3]。以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为例,与2001年相比,工程区土壤风蚀总量减少5.2亿t,土壤水蚀总量减少2.87亿t,地表释尘量减少1352万t,分别减少了44%、82%和43.3%,有效减缓了沙尘天气对京津地区的影响。

3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防治面临的主要问题

(1)土地荒漠化和沙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改变。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沙化面积最大的国家,荒漠化发生率居于高位,全国还有31万km2具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

(2)受过度放牧、滥开垦、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以及降水量偏少等综合因素的共同影响,川西北、塔里木河下游等局部地区沙化土地仍在扩展。

(3)荒漠化地区植被总体上仍处于初步恢复阶段,自我调节能力较弱,稳定性、抗逆性较差,极易反弹、退化。

(4)人为活动对荒漠植被的负面影响还较严重,超载放牧、盲目开垦、滥采滥挖和不合理利用水资源等破坏植被行为依然存在。

(5)气候变化导致的持续干旱等极端气象灾害频繁发生,对植被建设和恢复影响甚大,土地荒漠化、沙化的危险性增大。

4我国治沙工作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困难

(1)我国沙化土地面积还很大,防治的任务很重,现在还有173万km2的沙化土地,可治理面积有53万km2,按照现在每年缩减1717km2的速度,大概需要300年左右,也就是说,把53万hm2可治的沙化土地变成非沙化土地要300年左右。

(2)人口、经济压力与生态承载能力的矛盾很大。我们国家生态的承载能力只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3,现在人口、牲口、灶口这“三口”问题还十分突出,引得一些地方还在滥开垦、滥放牧和滥樵采。

(3)投入严重不足,与实际需求相比还有巨大的差距。当前实行的集中连片重点治理,只有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属于集中连片、集中投入的,但京津风沙源也只占全国沙化土地的117。按照总理亲自部署和组织专家所研究的《国家林业发展战略》所提出的要求,距2020年全国可治沙化土地要治理一半的要求还有巨大的差距。

(4)有些地方对治沙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在认识上还有一些差距,工作中还有松懈,有“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这种现象。另外,气候变化对土地沙化的影响也不可低估,气候变化可能会引发极端气候,如干旱这样的极端气候,对土地荒漠化和沙化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

5小结

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国土地荒漠化的总体形势仍然很严峻,导致沙化扩展的各种人为因素依然存在[4]。对于防沙治沙工作,党和国家给予了高度重视,国家林业局在第4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出来以后,对荒漠化的成因和下一步荒漠化防治的对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总的要求就是要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按照依法防治、科学防治和综合防治的方针搞好各项措施。

(1)强调保护措施,发挥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功能,严格实行禁止滥樵采、禁止滥放牧、禁止滥开垦的“三禁”措施。

(2)大力开展工程治理措施,按照生态建设的自然规律,布置好防沙治沙的工程布局,实行能封则封,能治则治,甚至亦荒则荒,亦林则林,亦草则草的办法,实行工程治理。

(3)要优化政策机制,当前最为重要的就是要落实好林权制度改革的各项要求,使治理者得到实实在在的治理成果,明晰产权。

荒漠化治理措施篇3

为了保质保量保进度完成第四次国家荒漠化和沙化监测工作,根据《国家林业局关于开展第四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工作的通知》(林沙发[2008]261号文)要求和《辽宁省第四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工作方案》的部署,结合*沙化土地现状和发展趋势,特制定*市第四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工作实施方案如下。

一、重大意义

我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工作始于1994年,每隔5年开展一次,今年是第四次。开展荒漠化和沙化监测工作,是为了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履行《联合国关于发生在严重干旱和/或荒漠化的国家特别是在非洲防治荒漠化的公约》的一项带有政治性的工作。对于定期掌握我国及荒漠化和沙化地区,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的现状及动态变化信息,为国家及荒漠化和沙化地区,制定防治荒漠化和防沙治沙的长远发展规划和政策,保护、改良和合理治理利用国土资源,维护国家和地区生态安全,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资料。

我市是全国的重风沙危害地区且发展形势极为严峻。2004年,全国第三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显示,我市沙化土地面积达到514.5万亩,比1994年第一次调查的359.7万亩增加了154.8万亩,年增量15.48万亩,相当于一个中等乡镇的面积。我市的沙化土地主要分布于康平县、法库县、新民市、辽中县和经济技术开发区。三县一市一区均列入国家和省沙化土地重点治理区。其中:康平县、法库县、新民市为科尔沁沙地治理区;辽中县和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沿河沙地治理区。另外,我市的四个郊区的土地也有不同程度的沙化。

长期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防沙治沙工作。特别是2001年以后,我市在科学规划基础上,加大投入力度,全面推进防沙治沙工程建设,防沙治沙由局部治理向全面治理转变。2001—2009年春季,全市累计完成植树造林面积447万亩,年均新增造林面积50万亩,是“十五”期间年均新增造林面积的3倍以上。2008年底森林覆盖率23%,比2000年的10.3%提高了12.7个百分点。沙化土地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逆转。但是,由于自然和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影响,我市土地沙漠化快速发展的态势并没有得到根本遏制,土地沙漠化问题仍是制约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当前,我市正处于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创建国家生态市的关键时期,搞好沙化监测工作,对于研究防沙治沙对策,推进老工业基地又好又快发展十分必要。

二、监测范围

(一)国家监测区范围

我市列入国家监测区范围共54个乡镇。具体是:********镇。

(二)市级监测区范围

根据全市沙化土地分布现状,本着不漏查的原则,结合林业信息化系统建设,本次监测,我市除列入国家监测区的54个乡镇外,对没有列入国家监测区范围、乡域内有不同程度的沙化土地分布或土地有明显沙化趋势的36个乡镇列入市级监测范围,按照国家的统一要求和标准,与国家监测区同步开展监测工作。具体是:*******乡。

三、主要任务

1、按照统一的技术规定,以乡级行政区为基本单位,调查2009年底市内沙化土地和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的类型、面积、程度、分布及变化情况。

2、对全市沙化敏感区和重点区域进行专题监测和分析,重点分析引起这些区域沙化动态变化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原因。

3、掌握沙化土地的现状和趋势,分析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对沙化过程的影响。

4、对沙化状况危害及治理效果进行分析评价,为制定防沙治沙政策提供基础。

5、建立全市沙化监测地理信息数据库,完善全市林业信息管理系统。

四、调查项目

1、沙化土地面积及分类。具体是:1)沙化土地类型,包括流动沙地(丘)、半固定沙地(丘)、固定沙地(丘)、露沙地、沙化耕地、非生物治沙工程地;2)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3)非沙化土地。

2、沙化程度分类。分为四级:1)轻度:2)中度;3)重度;4)极重度。

3、土地利用分类。具体是:1)耕地,主要包括水田、水浇地、旱田、菜地;2)林地,包括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无立亩林地;3)草地,包括天然草场、改良草场、人工草地;4)居民、工矿、交通用地;5)水域,包括河流、湖泊、水库、坑塘、苇塘和沟渠;6)未利用地,包括荒草地、盐碱地、沼泽地、裸沙地、沙滩、干沟、裸土地、裸岩、其它。

4、环境调查。具体是:1)地貌类型,分平原、丘陵、山地;2)植被调查,包括主要树种或植被种类(建群种或优势种)及其盖度、植被盖度、起源、植被生长状况、退化植被种类、退化植被比例;3)土壤调查,包括土壤类型、土壤质地;4)气象数据收集;5)水文数据收集

5、土地利用变化原因调查。1)人为因素,主要包括营造林措施、采伐、种草、开荒耕种、弃耕抛荒、工程建设、其它人为因素;2)自然因素;3)调查因素;4)标准变化因素

6、防治沙化及社会经济状况调查。1)收集防治沙化及社会经济情况;2)治理措施分类,包括生物措施、农艺措施、工程措施、化学措施、其它措施;3)沙化土地可治理度分类,包括难治理沙化土地、可治理沙化土地;4)沙化人为因素;5)土地使用权属;6)土地利用情况;7)治理情况收集;8)社会经济数据收集。

除上述国家6项任务外,我市本次沙化监测工作增加2个项目。

1、增加土壤退化情况调查分析。以农田为重点,调查分析地表组成物质的变化,即地表物质及颗粒组成的变化、地表物质营养成分的变化、地表物质中盐分的变化、地表物质矿物组成的变化。

2、增加防沙治沙林综合生态效益调查。主要是农田防护林改善农田小气候效益评估、固沙片林减缓风速的效益评估、固沙林保持水土效益评估、固沙林改善水分配和水平衡效益评估、固沙林改良土壤效益评估、固沙林减少水面蒸发效益评估。

四、方式方法

1、沙化土地监测采取地面调查方式进行,利用2004年监测成果图1:1万地形图作为外业工作底图,进行现地核实对照,对发生变化的图班进行修改,调查各项因子。以GpS技术为平台,递交全市及各监测区沙化土地监测成果。

2、我市沙化土地监测分5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为试点单位,列入国家监测区的县区选择1个比较典型的乡镇,先行试点,采取边干边培训的办法,集中县、乡级监测员,边学习边实践。试点工作最晚于7月10前完成。

第二阶段为全面推进阶段,全市列入监测范围的乡镇全面开展监测工作。

第三阶段为市级自查阶段,按照国家和省监测工作的质量要求,由市林业局对初步完成监测的县区或乡镇进行检查验收。市极检查随各县区的外业调查进度进行,完成一个乡镇检查一个乡镇,完成一个县区检查一个县区。

第四阶段为省级核查阶段。

第五阶段为市级监测区外业调查和增加项目监测阶段。我市增加的监测范围和监测项目原则上国家监测区任务完成以后开展,有条件的单位可与国家监测区同步开展。

3、土壤退化情况调查和防沙治沙综合生态效益评估以省林业科研部门为依托,采取土壤分析和气象观测等技术,监测和观测固沙林各项生态因子变化情况。

五、工作要求

1、要组建监测员专业队伍。根据《辽宁省第四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工作方案和实施细则》及我市第四次沙化土地监测部署,全市组建由113名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的监测员监测队伍,其中市级监测员5名、县级监测员18名、乡镇级监测员90名。

2、列入国家监测区的县区和乡镇要求在2009年8月底之前全面完成外业调查工作,监测结果经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统一统计计算后上报国家林业局,监测图班区划和调查的合格率要达到98%以上。

3、我市增加的沙化监测县区和乡镇要求在2009年12月底之前完成沙化土地外业调查工作,内业统计和数据库建立在2010年3月1日前完成。

4、沙化土地退化情况和固沙林综合生态效益评估要求在2010年10月底之前完成有关数据测试和评估报告。

六、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荒漠化和沙化监测工作事关我国履行世界荒漠化防治公约的一件政治大事,各地必须给予高度重视。要把第四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工作作为当前林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强化领导,精心组织,科学安排,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面完成外业调查工作。为了确保土地沙化监测工作的全面开展,保质保量保进度完成任务,各地要全力保障监测员队伍稳定、保障资金投入、保障交通工具、保障作业安全等各项保障工作。

2、建立责任。省林业厅把第四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工作纳入省林业厅考核市林业局工作重点内容,并与市林业局已经签订了第四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工作责任状,对不能按时完成任务或质量不合格的单位在年度考核中扣分。按照省厅要求,市林业局与区县(市)林业(农林)局签订责任状,各区县(市)林业(农林)局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主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各区县(市)要与有关乡镇和监测员签订责任状。同时,我市第四次沙化监测工作纳入全市植树造林绩效考核,对不能按时、保质完成任务的单位扣基准分1—100分。

3、科学安排。我市第四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工作时间紧,任务中,难度大。为此,各地要科学摆布各项工作,突出抓好沙化监测工作。在时间上,要集中在8月15日之前,全面完成外业调查工作,8月30日之前完成整改工作。在组织上,在稳定现有监测员队伍的基础上,增加力量,实行地面调查与资料收集两线作战,同步进行,确保不误工时。在指导上,充分发挥市、县两级监测员的指导作用,实行“市包县、县包片”的分区指导、分区负责的办法,确保外业调查质量。

荒漠化治理措施篇4

(1.内蒙古清水河县林业工作站,清水河011600;2.内蒙古清水河县喇嘛湾乡林业丁作站,清水河011600;3.呼和浩特市林业局,呼和浩特叭0020)

摘要:文章通过对呼和浩特市2004年和2009年两期荒漠化、沙化土地监测数据及相关的资料进行统计,对呼和浩特市土地荒漠化、沙化动态变化做出定量的分析,同时,对呼和浩特市土地荒漠化和沙化现状及治理成效做出定性的评价,并从社会和自然因素方面对荒漠化和沙化土地进程的影响因素,做了分析。结果表明,呼和浩特市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有逐年减少的趋势,但总体上处于治理与恶化相持阶段。

关键词:土地荒漠化;动态变化;成因分析;呼和浩特市

中图分类号:S775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4-12-10

作者简介:董耀先(1983-),男,内蒙古清水河县人,林业工程师,

通讯作者:高岗(1971-),男,博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荒漠化防治和水土保持工作.

按照《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指年降水量与潜在蒸发散之比在0.05~0.65之间的地区,但不包括极区及副极区。而土地沙化或沙漠化是我国应用较为广泛的概念,是指在干旱多风的沙质地表条件下,由于人为强度活动破坏脆弱生态平衡,造成地表出现以风沙活动为主要目标的土地退化称之为沙质荒漠化(简称沙漠化)。荒漠化的内容要比沙漠化广,根据外营力的不同,归纳为风力的、水力的、化学的和物理的4种荒漠化类型,在我国主要有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土壤盐渍化、冻融荒漠化。沙漠化(风蚀荒漠化)仅是荒漠化主要内容或类型之一,又称沙质荒漠化。荒漠化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及半湿润地区,而沙漠化除了分布在这些地区,还分布在极干旱及湿润地区。

我国是土地荒漠化和沙化非常严重的国家,为定期掌握我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现状及其动态变化,为国家和地方制定防沙治沙与防治荒漠化战略提供基础数据。1994年我国首次开展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工作,目前,已经进入了第五次监测阶段。呼和浩特市是内蒙古自治区土地荒漠化和沙化监测区之一,在防治荒漠化和沙化过程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文章结合呼和浩特市实际情况,及时、全面地掌握荒漠化土地的动态变化信息,监测本区荒漠化的发展趋势,对本区土地荒漠化的防治、预测、管理及决策服务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1呼和浩特市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现状

1.1土地荒漠化现状分析

呼和浩特市荒漠化土地主要集中在北部低山丘陵区的武川县,南部黄土丘陵区的和林县、清水河县,中部土默川平原的土左旗、托县、赛罕区。行政区划涉及9旗(县、区),44个乡镇(其中17个乡),土地总面积l7224km2,其中,荒漠化土地面积106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61.54%。

按照土地荒漠化发生的动力划分,主要有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和盐渍化3种类型,其中以风蚀荒漠化为主。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盐渍化荒漠化分别占荒漠化总面积的49.84%、41.89%和8.27%。详见图1。

按荒漠化发生的土地利用类型划分,以耕地荒漠化为主,其次是草地荒漠化和林地荒漠化,未利用土地荒漠化分布较少,所占比例依次为43.93%、30.32%、25.55%和0.20%。由于荒漠化类型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发生荒漠化侧重也不同,风蚀荒漠化主要发生在耕地,占风蚀荒漠化面积的63.10%;水蚀荒漠化主要发生在草地、其次是林地和耕地,分别占水蚀荒漠化面积的46.73%、37.27%和15.98%。详见表1。

按荒漠化发生的严重程度划分,以轻度为主,占荒漠化面积的70.24%;其次是中度荒漠化,占28.95%;重度和极重度荒漠化占0.81%,重度、极重度荒漠化比例明显低于内蒙古水平27.57%。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发生荒漠化的程度也不同,耕地、林地、草地、未利用土地均以轻度发生荒漠化为主。详见表2。

总体上,呼和浩特市土地荒漠化以耕地轻度风蚀为主,进一步分析利用方式不同的土地,发生荒漠化的类型和程度不同。从荒漠化类型看,耕地以风蚀荒漠化为主,占风蚀荒漠化总面积的63.10%;草地和林地以水蚀荒漠化为主,分别占水蚀荒漠化的46.73%和7.27%。从荒漠化程度看,耕地、林地、草地主要是轻度荒漠化,分别占荒漠化面积的28.07%、21.47%和20.70%。概括起来,耕地主要是轻度风蚀,林草地以轻度水蚀为主。侵蚀的类型、程度不同,采取的防治措施不同,要做到因地制宜、因害设防。

1.2土地沙化现状分析

呼和浩特市沙化土地主要分布在托县、清水河县、和林县、赛罕区,全市沙化土地占土地面积的1.84%。其中,托县分布最多,占全市沙化土地总面积的44.81%,其次是清水河县,占全市沙化土地总面积的23.21%,和林县占19.38%,赛罕区占10.33%,其他旗县区分布较少。详见图2。

从沙化土地类型看,固定沙地分布最多,占沙化土地的96.70%,其中以人工固定沙地为主,占固定沙地的94.2%;其次是半固定沙地,占沙化土地的1.65%,其中以天然半固定沙地为主,占半固定沙地的97.4%;沙化耕地占沙化土地的1.20%。详见表l。

按沙化土地发生的土地利用类型划分,以林地沙化为主,其次是草地沙化,耕地沙化和未利用地沙化最少,分别占沙化土地的90.43%、7.92%、1.2%和0.45%。由于土地利用类型的不同,发生沙化的侧重也不同。林地退化发生在固定沙地上,草地退化发生在固定沙地和半固定沙地,尤以固定沙地居多;未利用地退化为流动沙地。详见表1。

按沙化土地发生的严重程度划分,以轻度为主,占沙化土地面积的70.99%;其次是中度沙化土地,占26.91%;重度和极重度沙化土地占2.1%,重度、极重度荒漠化比例明显低于内蒙古。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发生沙化的程度也不同,耕地沙化表现为轻度;林地沙化表现为轻度和中度,分别占沙化土地的65.7%和24.72%;草地沙化表现为轻度、中度和重度,分别占沙化土地的4.08%、2.19%、1.65%;未利用土地表现为极重度沙化。详见表2。

总体上,呼和浩特市土地沙化以林地轻度沙化为主,中度沙化次之,治理林地沙化是治理沙化土地的关键。

2呼和浩特市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动态变化

2.1土地荒漠化动态变化分析

2.1.1荒漠化总量动态变化

全市荒漠化监测结果表明,2004年监测面积136.66万hm2,荒漠化土地面积109.04万hm2,占79.78%;2009年监测面积136.66万hm2,荒漠化土地面积105.99万hm2,占77.56%,土地荒漠化呈缩减态势。5a间荒漠化耕地面积净减少3.31万hm2,减少了6.64%,耕地退化减速缓慢;林地荒漠化面积增加了4.32万hm2,但退化比例降低了0.55%;草地荒漠化面积减少了3.98万hm2,减少了11.02%;未利用土地面积净减少649.32hm2。这是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的成就。

2.1.2荒漠化程度动态变化

2009年与2004年相比,轻度荒漠化土地面积增加了1.79万hm2,增加了2.47%,增加速率为0.49%;中度荒漠化土地面积减少了4.56万hm2,减少了12.94%,减少速率为2.59%;重度荒漠化土地面积减少0.27万hm2,减少了25.57%,减少速率为5.11%;极重度荒漠化面积减少2.28hm2,减少了0.27%。可见,极重度、重度和中度荒漠化转变为轻度荒漠化。

2.1.3荒漠化类型动态变化

与2004年相比,风蚀荒漠化面积减少2.95%,水蚀荒漠化面积减少2.58%,盐渍化面积减少2.87%。从以上分析可知,呼和浩特市土地荒漠化主要是耕地,虽然有所下降,但下降幅度小、较缓慢,因此,仍需要加强沙化治理力度;草地减少速度快,减少幅度和耕地相近,林地荒漠化面积虽然增加,但退化比例降低。由于期间启动实施了以林草植被建设为主的重大工程,如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及其他造林项目等,采取了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的措施,植被增加,水土流失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控制。

综合分析,呼和浩特市土地荒漠化的重点是耕地,难点是林草地,尤其是林地。保护耕地和建设耕地,是荒漠化防治工作的重点。

2.2土地沙化动态变化分析

2.2.1土地沙化总量动态变化

全市沙化土地监测结果表明,2004年监测面积171.44万hm2,沙化土地面积3.28万hm2,占1.92%;2009年沙化土地面积3.17万hm2,占1.85%,土地沙化呈缩减态势;5a间沙化土地面积净减少1106.84hm2,减少了3.37%。其中,5a间沙化耕地面积增加了380.83hm2;林地沙化面积减少了1000hm2,减少了3.37%;草地沙化面积减少了385hm2,减少了13.29%;未利用土地面积减少l02.57hm2,减少了41.71%。沙化耕地增加,沙化林草地和未利用地减少,表明整体得到控制,局部仍有扩展的可能,也表明近几年来实施以生态建设与保护为主战略的成效。

2.2.2沙化土地程度动态变化

2009年与2004年相比,轻度沙化土地面积减少了74.42hm2,减少了0.33%,减少速率为0.06%;中度沙化土地面积减少了839.95hm2,减少了8.96%,减少速率为1.79%;重度沙化土地面积减少89.89hm2,减少了14.68%,减少速率为2.94%;极重度沙化土地面积减少l02.57hm2,减少了41.71%,减少速率为8.34%。可见,沙化土地均得到有效的治理,面积均在减少,尤其是极重度沙化土地。

2.2.3沙化土地类型动态变化

与2004年相比,流动沙地面积减少41.7%,半固定沙地面积减少14.68%,固定沙地面积减少2.87%,固定沙地面积减少4.05%,沙化耕地面积增加了380.83hm2,净减少1106.84hm2。从以上分析可知,呼和浩特市土地沙化主要是林地,虽然有所下降但下降幅度小、较缓慢;草地减少速度快,减少幅度大,仍需要加大力度进行土地的综合治理,如2013年京津风沙源二期工程的实施,综合了农牧业措施、林业措施、水利措施和生态移民措施,开展了综合防沙治沙策略,整体推进了环京津周边地区的风沙治理。

3呼和浩特市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成因分析

呼和浩特市地处干旱半干旱区,降水少、蒸发量大,风沙大、土质疏松,地表植被覆盖度低,这是其典型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而且处于西北部、北部风沙进入我国东部的路径之处,每年冬春季大风带来大量黄沙。随着全球的增暖与旱化加剧,自然生态环境条件愈加脆弱,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生态系统的结构与组成也较为简单,抵抗干扰、自我调节与反馈功能较低。因此,生态系统先天不足是其受损的物质基础。

3.1气候、水文因素

降水、大风是影响土地荒漠化和沙化的基本气候因素。呼和浩特市土地荒漠化和沙化监测区属干旱、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干旱、大风及降水分布集中是本区域的气候特点。年降水量350~400mm,年均蒸发量1783mm,为年均降水量的4.3倍,呼和浩特地区降水量的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年降水量的相对变率为24%~29%,年降水总量较少,变率较大,保证率也低。呼和浩特市市区南部黄土丘陵区清水河县、和林格尔县的绝大部分丘陵乡镇,降雨年内季节分布不均,约有75%~80%的雨水集中在6~9月份,常出现高强度、短历时的大暴雨,形成地表径流,冲刷坡面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地表径流冲走表层土粒,土层变薄,肥力下降,甚至冲刷破坏土壤及其母质,形成切入地表以下的沟壑。由于降水变率大,土质疏松,风大沙多,故风水两相侵蚀现象十分严重,土壤侵蚀模数达5000~18000t/km2.a,土壤表层多被破坏。北部低山丘陵区武川县的西北部年平均降雨量280mm,中部350mm,南部山区400mm,多年平均风速3.1~3.9m/s,全年月平均风速达4.5m/s,4~5月风速最大,月均风速可达6m/s,>17m/s的大风日数在30d左右,风大沙多是呼和浩特地区冬春季节的典型特征。冬春季盛行西北风,寒冷干燥,春季地面气温回升迅速,加上气旋活跃、过境频繁,地表极易形成大风和沙尘天气。这一季节也正是降水稀少、植被盖度小、农田休闲裸露的时期,这为风蚀沙化提供了极有利条件,土壤表层大量富含营养物质的细微颗粒被风刮走,导致表层粗化,肥力下降,土地生产力衰退;而东南部降雨量相对多,植被盖度高,相对水蚀严重于风蚀。

3.2植被因素

监测区林草面积小,占监测面积的51.5%,森林覆盖率低,为22.93%(2009年),森林生态屏障作用弱。夏季遇大雨暴雨,稀疏的植被起不到拦蓄雨水、减少径流的作用,水流破坏地表,夹带泥沙顺坡而下,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冬春季节,正值农地休闲裸露、林草植被覆盖度最低时期,沙质地表一经风吹蚀,粉沙特别是粘粒成分随风吹扬,导致地表粗化进而发展成荒漠化。

3.3地质、地貌因素

南部黄土丘陵区清水河县、和林格尔县,地形地貌复杂多样,有石质丘陵、黄土丘陵与丘间盆地、浑河谷地等相间分布,绝大部分被厚层黄土覆盖,土质疏松,山坡多、平川少,黄土冲沟和梁峁丘陵相间分布,沟壑纵横,支离破碎,形成极易侵蚀的地貌类型,是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区域。由于降水变率大,再加上风大沙多,风水两相侵蚀严重。北部低山丘陵区自然地带属大青山向北部内蒙古高原过渡的低山丘陵——滩川地区,地势西高东低,起伏较小,昼夜温差大、多风沙等自然环境特征导致土壤风蚀沙化现象严重,丘陵和滩川占全县土地面积的52%,其他为山地。土默川平原有着悠久的农业耕作历史,大青山和黄河的洪积冲积物为其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和水分条件,使其成为呼和浩特市乃至内蒙古的粮仓,但随着土地利用强度增大,特别是排灌方式的长期不协调、不合理及蒸发强烈等原因,导致该平原大部分地区,特别是处于冲积扇扇缘地带的土左旗、托克托县地区大面积农田盐渍化,直接影响农业产量。

3.4人为因素

近代,人类干预自然的能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增强,人类活动已经成为引起各类荒漠化的最主要动因。人口增长迅速,生产经营方式落后,是荒漠化扩展的内在动因。联合国曾建议,人口密度在半干旱地区不应超过20人/km2,呼和浩特市荒漠化地区人口增长速度快、密度大,如武川县从1999年人口密度35人/km2,到2012年人口密度36人/km2,人口密度增长了2.9%。人们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利益需求而盲目开荒,如毁林毁草垦殖,陡坡、沟道种植等,导致植被减少、地表破坏,进一步加剧土地荒漠化的发生发展。另外,多数地区仍然维持广种薄收、粗放经营,只用不养或重用轻养、靠天吃饭的传统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这种掠夺式生产加剧了土地荒漠化过程,形成“越垦越荒,越荒越穷,越穷越垦”的恶性循环。

4结论

通过上述综合分析认为,①呼和浩特市荒漠化有逐年减少的趋势,且极重度、重度和中度荒漠化转变为轻度荒漠化。其中,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盐渍荒漠化均在减少,减少面积为3.04万hm2,年均减少6077hm2;②土地荒漠化主要是耕地,虽然有所下降,但下降幅度小、较缓慢;草地减少幅度和耕地相近,但减少速度快;林地荒漠化面积虽然增加,但退化的比例降低;因此,呼和浩特市土地荒漠化的重点是耕地,难点是林草地,尤其是林地。保护耕地和建设耕地,是荒漠化防治工作的重点;改善林分结构,提高林地生产力是荒漠化防治的突破口;缓减草地压力,加快人工草地建设是荒漠化防治的切入点;③土地沙化呈缩减态势,5a间沙化土地面积净减少1106.84hm2,减少了3.37%,但沙化耕地面积增加了380.83hm2。沙化耕地面积增加,沙化林草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减少,表明整体得到控制,局部仍有扩展的可能,也表明近几年来实施以生态建设与保护为主战略的成效;④呼和浩特市土地沙化主要是林地,虽然有所下降但下降幅度小、较缓慢;草地减少速度快,减少幅度大,仍需要加大力度进行土地的综合治理,特别是林地和耕地;⑤呼和浩特市荒漠化土地的发生、发展有其一定的基质原因,如地形、地貌和气候特点,但需要采取综合的措施推进北部低山丘陵区和南部黄土丘陵区的治理进程,特别要加强平原区盐渍荒漠化的治理和沙化土地的防控,减少土地的逆转。

参考文献:

[1]何绍芬.荒漠化、沙漠化定义的内涵、外延及在我国的实质内容[J].内蒙古林业科技,1997,(01):i6.

[2]董玉祥,荒漠化与沙漠化[J].科技术语研究,2000,2(4):18-21.

[3]郝润梅,雷军,李素英,等,呼和浩特市典型地段景观格局与土地沙化的关系分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2007,36(5):643-648.

[4]刘军,呼和浩特市地质环境和土地利用关系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

[5]郝润梅,李素英,雷军,等,呼和浩特市域特殊生态功能保护区划分[J].干旱区研究,2007,24(5):624-630.

[6]郝润梅.呼和浩特市受损景观与生态系统恢复重建探讨[J].内蒙古师大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2001,30(2):162-166.

荒漠化治理措施篇5

今年6月17日是第十九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联合国确定的主题是“干旱和水资源短缺”,旨在唤起社会公众对干旱和水资源危机的科学认识,倡导绿色发展理念和鼓励公众参与,推动防治荒漠化的自觉行动,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在第十九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到来之际,本刊记者采访了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永利。

防沙治沙一场与“地球癌症”之间的战争

《绿色中国》:张副局长,您好。感谢您在百忙中接受我们的采访。我们知道十报告别指出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其中推进荒漠化、石漠化综合治理都是国家林业局的职责所在,请问在现阶段我国防沙治沙工作的整体情况如何?

张永利:我国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影响面积最大、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各方面多年来坚持不懈的努力,我国荒漠化防治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土地荒漠化和沙化发展趋势得到初步扭转,实现了由“沙逼人退”到“人逼沙退”的历史性转变。进入新世纪以来,全国荒漠化、沙化土地面积逐年减少,分别由上世纪末的年均扩展1.04万平方公里、3436平方公里,转变为目前的年均缩减2491平方公里、1717平方公里,有力地促进了沙区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在长期治沙实践中形成的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的治沙精神,已经成为激励全国人民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

随着防沙治沙事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沙化土地植被平均盖度已由2004年的17.03%提高为2009年的17.63%,沙区生态状况逐步好转。荒漠化和沙化重点保护治理区动植物种类明显增加,群落稳定性有所增强。局部地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土壤侵蚀模数大幅度下降,每年进入黄河的泥沙减少3亿多吨。沙尘源区和路径区植被得到恢复,释尘量呈逐年减少趋势。

随着保护和治理力度的加大,沙区人居环境和农牧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防灾减灾能力和生态承载能力逐步提升。各地结合治沙,积极发展木材、灌草饲料、中药材、经济林果、沙漠旅游等特色产业,拓宽了农牧民增收渠道,促进了沙区生产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了沙区可持续发展能力。据统计,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人均GDp从1999年的4687元增加到2010年的27193元,年均增长17.3%,工程建设对区域可持续发展贡献率为23%?28.3%。

我国防沙治沙取得的巨大成绩,是对全世界的重要贡献,彰显了我国负责任大国形象,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有力地提升了我国国际影响力。2008年联合国第十六次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主席称:“中国的荒漠化防治工作处于世界领先地位。”2011年6月17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专门发来贺信,充分肯定了我国防治荒漠化的成绩。

同时,经过长期实践探索,我国的防沙治沙也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这些经验在全世界也得到了认可。一是坚持政府主导,实行国家扶持与发动群众相结合。二是坚持生态优先,实行改善生态与改善民生相结合。三是坚持尊重自然,实行保护与治理相结合。四是坚持工程带动,实行重点突破和面上推进相结合。五是坚持科学防治,实行科学精神与埋头苦干相结合。六是坚持综合防治,实行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七是坚持依法防治,实行法律手段与其他手段相结合。

以《规划》为指导科学防治

《绿色中国》:前不久,由国家林业局会同有关部门编制的《全国防沙治沙规划(2011-2020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对外颁布。《规划》系统总结了“十一五”防沙治沙工作,分析了当前面临的形势,提出了“十二五”及到2020年防沙治沙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总体布局、建设重点、主要建设内容和保障措施,成为指导全国防沙治沙工作的重要依据。请问这是不是坚持科学防沙治沙的有效途径?

张永利:是的。我国荒漠化防治工作虽然已经取得巨大成就,但是目前形势依然十分严峻,防治任务十分艰巨。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262.37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173.11万平方公里,分别占国土面积的27.33%、18.03%,局部地区沙化土地仍在继续扩展,已经治理区域的生态系统尚不稳定。土地荒漠化仍然是我国最主要的生态问题,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今后,必须把防沙治沙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伟大实践和重要内容,坚持依靠群众、依靠科技、依靠改革,积极借鉴一切先进治沙经验,不断加大治理力度,努力提高治理成效。在治理过程中,要科学利用沙区资源,大力发展特色产业,让沙区群众在治沙中致富、在致富中治沙。依靠科技就是要尊重自然规律。治沙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和环境条件,坚持用科技手段,让自然生态演化过程向着良性的方向发展。要强化基础科学和应用技术研究,加强基层技术人员和农牧民培训,把最简便的、老百姓最欢迎的科技手段和科技方法教给群众,走一条成本低、速度快、可持续的防沙治沙之路。

《全国防沙治沙规划(2011-2020年)》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林业局、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水利部、农业部等七个部门正式下发实施。《规划》的实施是落实党的十和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精神,推进防沙治沙工作,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具体措施。

根据《规划》要求,下一阶段我国防沙治沙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科学防治,综合防治,依法防治的方针,遵循自然规律,以构建北方绿色生态屏障为重点,以改善生态、改善民生为目标,坚持依靠人民群众,依靠科技进步、依靠深化改革,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治理、合理利用,建立和巩固以林草植被为主体的沙区生态安全体系,力争经过十年的不懈奋斗,使我国重点沙区得到有效治理,生态状况进一步改善。

《规划》的目标任务是,划定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加大防沙治沙重点工程建设力度,全面保护林草植被,积极预防土地沙化,综合治理沙化土地。规划分为两个阶段实施,2011?2015年为第一阶段,2016?2020年为第二阶段,10年共完成沙化土地治理任务2000万公顷,其中第一阶段1000万公顷,第二阶段1000万公顷。到2020年,使全国一半以上可治理的沙化土地得到治理,沙区生态状况进一步改善。

《规划》明确了总体布局和建设重点。在总体布局上,根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要求,结合我国沙化土地空间分布特征,考虑治理方向的相似性及地域上相对集中连片等因素,同时尽可能与上一期规划保持连续性,将我国沙化土地划分为5个类型区,即干旱沙漠边缘及绿洲类型区、半干旱沙化土地类型区、高原高寒沙化土地类型区、黄淮海平原湿润半湿润沙化土地类型区和南方湿润沙化土地类型区,在此基础上,又细化为15个类型亚区,分别确定更有针对性的主攻方向和防治措施。在建设重点上,突出沙区林草植被保护、沙化土地综合治理、发展沙区特色产业和推进综合示范区建设。

《规划》确定了主要建设内容。一是沙化土地封禁保护,《规划》明确了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的范围,确定封禁保护的主要建设内容为封禁设施建设、监管能力建设和妥善安置农牧民生产生活。二是沙化土地综合治理,《规划》确定了包括造林营林、沙化草原治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水源及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流动半流动沙地固定、沙区生态移民和小城镇建设以及沙区农村新能源建设在内的综合治理内容,并提出了防沙治沙重点工程。三是发展特色沙产业,《规划》明确了发展沙产业的重点领域和发展区域。四是加强能力建设,《规划》提出了加强科技攻关和技术推广,加强监测预警的主要内容和措施。

按照党的十关于推进荒漠化、石漠化综合治理的有关要求,我们将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防沙治沙法》和《国务院进一步加强防沙治沙工作的决定》,紧紧围绕《规划》确定的总体思路和建设重点,坚持以改善生态和改善民生为目标,统筹推进规划实施。认真做好防沙治沙的组织、协调、指导工作,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力量的积极性,强化任务落实,强化政策支持,强化法制保障,强化激励约束,全面落实《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为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做出更大贡献!

《绿色中国》:我们知道发展沙产业是防沙治沙工作中多赢的选择,请问怎样发展沙产业才能做到既改善生态又改善民生呢?

张永利:在防沙治沙的过程当中,怎么样恰当的发展沙产业,我认为这是一个政策性很强,技术要求很高的问题。沙产业怎么发展,必须非常科学慎重地把握和拿捏。

一方面,防沙治沙作为一项生态建设,如果在防沙治沙的过程中不兼顾经济效益,不抓沙产业的发展,防沙治沙就没有动力。参加防沙治沙的主体,包括广大人民群众、企业等就没有积极性,这项工作就没有可持续发展的后劲。所以在防沙治沙的过程当中,兼顾沙产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改善民生的需要。

荒漠化治理措施篇6

关键词:北方;荒漠化防治;土地利用

中图分类号:X1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7-0013-02

引言

简单地说土地荒漠化就是指土地退化,也叫“沙漠化”。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对荒漠化的概念作了这样的定义:“荒漠化是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等因素,使干旱、半干旱和具有干旱灾害的半湿润地区的土地发生了退化。”荒漠化是当今全球最严重的环境与社会经济问题之一,我国的荒漠化形势也十分严峻,根据国家林业局防治荒漠化办公室等政府部门发表的材料指出,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严重的国家之一。中国荒漠化沙化公报则称,“截止2004年,全国沙化土地面积为173.9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18.12%,分布在除上海、台湾及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外的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889个县(旗、区)。”我国荒漠化土地中,以大风造成的风蚀荒漠化面积最大,占了160.7万平方公里。据统计,70年代以来仅土地沙化面积扩大速度,每年就有2460平方公里。土地的沙化给大风起沙制造了物质源泉。因此我国北方地区沙尘暴发生越来越频繁,且强度大,范围广。

我国北方的沙漠化(沙质荒漠化)面积广大、发展迅速。我国北方荒漠化的发生发展伴随着人类的文明历史,而且尤以近一个世纪以来的发展速度为最快。沙漠化过程使土壤的风蚀-风积作用加剧,破坏了土壤的理化性质,降低乃至丧失了土地生产潜力,并使自然环境趋于恶化,给国民经济造成巨大损失,也严重影响广大农牧区人民生活水平和生存环境。为此,深入开展人为作用,特别是土地利用在沙漠化过程中作用的研究,对于阐明沙漠化形成机制,丰富沙漠化研究的理论和制定防治沙漠化的政策及措施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北方荒漠化的发展

我国有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冻融荒漠化、土镶盐渍化等4种类型的荒漠化土地。我国北方的土地沙漠化过程按其发生性质可以分为沙质草原沙漠化、固定沙丘(沙地)活化和沙丘前移入侵三种类型。历史时期的土地沙漠化主要发生在干草原及荒漠草原地带和干旱地带的沙漠边缘河流沿岸或深入到沙漠内部的河流下游地区。在我国北方,历史上游牧民族由于政治经济利益的驱使或气候暖温和冷干的变化,时有南进和北退的过程;而广大地区随着统治民族的更迭,农业或牧业为主的土地利用方式也多次交替,其利用强度也有差异,使历史时期的沙漠化土地也处于一个发展与逆转相互交替的过程中。但在这一过程中,人类活动总是在自然条件的基础上起诱发作用,表现在历史上沙漠化的发生期往往与一些重大事件相关联,如民族之间的征战频繁和政治上动荡不定的东汉末年、唐代末期及五代、宋辽对峙以及明中叶以后和清中叶以后的时期都是沙漠化的发展期。而这些时期也正与气候较为冷干相吻合,这也加剧了沙漠化的过程,减弱了退化土地自我恢复的能力,导致了自然环境的进一步退化。这种人为因素与自然因素的相互作用使北方干旱草原地带的沙漠化数度发生和蔓延,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活动的加剧,沙漠化土地的面积和程度总体上也就处于一个扩大和加重的过程中。

现代的沙漠化土地从本世纪50年代后期到70年代中期平均每年以1560km2的速度在蔓延。通过大范围野外调查和遥感技术的应用,结合我们的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从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后期,沙漠化土地更以年均2100km2的速度在加速扩展,这样,整个北方沙漠化土地面积已达近350000km2,其分布和蔓延主要在以下3个地区:1.半干旱地带的农牧交错地区,占北方沙漠化土地总面积的40.5%,特别是草原农垦区,如河北省坝上及内蒙古后山的草原农垦区,沙漠化土地面积从50年代末期占农田面积的3%增加到70年代中期的13%,80年代后期的25%;2.半干旱地带波状沙质草原区,占36.5%,如科尔沁草原沙漠化土地的发展,从50年代末期占草原面积的20%,增加到70年代中期的53%,80年代后期的77.6%;3.干旱地带绿洲边缘及内陆河下游地区,占23.0%,主要表现在固定沙丘的活化,如弱水下游沙漠化土地的发展从50年代末占该地区面积的5%增加到70年代中期的22%,80年代后期的36%。

相同时期内凡是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治理的地区,沙漠化土地空间范围有所减少,据遥感数据分析测算,约有10%的沙漠化土地得到逆转。

但就整个北方而言,进入90年代,沙漠化土地的蔓延又有加速的趋势,以每年2460km2的速度扩展,形势更为严峻。

二、沙漠化防治与土地利用

根据对我国北方沙漠化的研究,朱震达等于1989年提出了以土地利用为主的人类活动与沙漠化土地的成因分类和发展面积表,以草原过度农垦为主造成的沙漠化土地面积为44700km2,占沙漠化土地总面积的25.4%;以草原过度放牧为主的49900km2,占总面积的28.3%;以过度樵采为主的56000km2,占总面积的31.8%;以工矿交通城市建设破坏植被为主的1300km2,占总面积的0.7%;以水资源利用不当为主的14700km2,占总面积的8.3%。沙漠化的过程就是在上述土地利用过程中破坏了生态系统平衡,导致地表植被的衰退或消失之后,风作用于地表而产生的风蚀、搬运、堆积的风沙运动过程,主要包括:①风力作用下沙质地表形态的发育过程;②固定沙丘的活化过程;③沙漠边缘风力作用下的沙丘前移过程。我国北方沙漠化土地就是在人类活动的干扰和上述风沙运动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人口的增长和社会需求的扩大,加大了土地资源利用的压力,也破坏了传统土地利用的合理性。草原被进一步开垦,也使草场面积锐减,许多地区的土地利用方式从以放牧为主转变成以农耕为主。土地利用的强度也逐渐加大,轮作制由往常的十几年间隔减为几年或隔年,甚至连年耕作;倍增的牧畜又集中在逐渐减少的草场,加大了放牧的负载;日常生活所需燃料的增加也使樵采活动加强,这些都构成了导致沙漠化发生发展的主导人为因素--过度开垦、放牧和樵采。

不合理的土地利用使沙漠化处于发展过程中,欲求受沙漠化影响地区可持续发展和沙漠化的防治,根本出路在于合理高效的土地利用。在沙漠化土地治理的具体措施上,在农牧交错地区可针对沙区中居民点、耕地、草场相对分散分布的特点,可以生态户为基础,采取天然封育,调整以旱作农业为主的土地利用结构,扩大林草用地比重,集约经营水土条件较好的土地,并和营造防风沙林带、林网及沙丘表面栽植固沙植物、丘间地营造片林或封育相结合的措施;在草原牧区,除了合理确定草场载畜量,轮牧和建立人工草地及饲料基地外,还应与合理配置水井,确定放牧点密度,修建牧道等结合起来;在干旱地带,要以内陆河流域为生态单元进行全面规划,合理确定用水计划,以绿洲为中心,建立绿洲内部护田林网、绿洲边缘乔灌结合的防沙林带和绿洲沙丘固定等措施相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防治体系。

许多实践证明了合理的土地利用是可以达到土地沙漠化的防治及可持续利用的目的的。以陕西省榆林地区为例,据史书记载,在1500年前,榆林地区还是个林草茂密,宜农宜牧之地。后因历战摧残,乱砍滥伐,植被覆盖率仅有1.8%,流沙已越过长城,逼近榆林城。据调查,在解放前的100多年时间里,有近13.4万hm2农田和草场院由于沙漠化而被放弃,11.3万hm2农田和26.7万hm2草场受到沙漠化的威胁,产量和载畜量低而不稳。自50年代以来,通过统一规划、调整和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坚持以治沙造林、保护和发展农牧业为主导,取得了很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从1950年到1990年底,榆林治沙造林保存面积达74.0万hm2,恢复和改良草场66.7万hm2多。粮食总产量1990年较1950年增产6倍,大家畜由7.6万头增加到36.3万头,羊由36万只增加到150万只,活立木蓄积340万m3,价值7亿多元,有5万多农户脱贫致富。

结论

土地沙漠化的发生发展与土地利用有着直接的关系。人类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和程度是导致我国北方沙漠化土地蔓延的主导因素,这不仅使环境恶化并造成大面积的土地退化,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合理的土地利用在沙漠化防治中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既可防止土地沙漠化,又可建立促进生产发展的资源节约型、适度开发型和环境保护型的经济体系。

参考文献:

[1]朱震达,王涛.我国沙漠化土地的潜力、现状、发展趋势与对策[a].中国科学院地学部.中国资源潜力、趋势与对策――中国科学院地学部研讨会文集[C].北京:北京出版社,1993,198~202.

[2]朱震达,王涛.从若干典型地区的研究对近十年来中国土地沙漠化演变趋势的分析[J].地理学报,1990.45(4):430~440.

[3]朱震达,刘恕.中国的沙漠化及其治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9,27~42.

荒漠化治理措施篇7

一、调查目的

(1)通过调查研究,让学生掌握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成因及防治措施,并能举一反三,会研究其它类似问题。

(2)让学生在调查过程中学会查阅有用资料,学会访谈,并会分析应用资料,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3)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地理,学有用的地理,让学生能在做的过程中学。

二、研究方法

利用图书馆、网络查阅资料,走访(利用周末),讨,合作探究,撰写调查报告。

适用学生:高二文科生。

三、调查过程

(1)成立调查小组,每组4人左右,共计12组。

(2)明确研究内容及方法。

调查报告

当地生态环境问题调查研究

――以张掖地区荒漠化问题为例

小组:第三小组组长:***组员:*********

指导老师:张波

1.张掖荒漠化的分布调查。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张掖市土地荒漠化面积661953公顷,占全市土地面积的15.1%,主要分布在两大沙区:一是甘肃高台沙区,包括甘州、临泽、高台3县(区)及肃南明花区;二是山丹、民乐沙区,包括山丹、民乐两县北和甘州区的石岗墩一带。

2.荒漠化的成因。

自然原因

(1)张掖市基本气象数据调查。

通过参观张掖市气象局,我们得到以下有用数据:年平均气温7.3℃,年平均降水量131.6mm,年平均蒸发量2002.5℃,最大积雪厚度10cm,年平均日照时数3065小时,年平均沙尘暴天数3.9天,年平均风速2.0m/s。

(2)张掖市自然特征调查。

张掖市地处河西走廊中部,位于38°n两侧,处于全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的上中游地区。气候干燥,降水少而集中,多风沙天气,植被以荒漠和草原为主。

(3)自然原因归纳。

①张掖深居内陆,年平均降水量小,蒸发量远远大于降水量,气候非常干旱。②春季常有大风、沙尘暴天气。③植被较少,以荒漠、草原为主。④河流少,水源条件差。

人为原因

①祁连山区(黑河上游)过度樵采。②马场、康乐草原超载放牧。③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灌溉方式不当。④局部地区不合理的采矿。⑤牧区存在严重的过度开垦问题。⑥农村人口数量过多是造成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3.荒漠化的防治措施。

通过讨论,我们小组认为防治荒漠化可采取以下措施:

(1)加快城市化进程,减少农村人口的数量。

(2)退耕还草,围栏放牧,限制牧区牲畜的数量。

(3)黑河上游营造水源涵养林。

(4)采用喷灌、滴灌代替大水漫灌,发展节水农业,小麦选择耐旱品种。

(5)合理分配黑河上、中、下游的水源。

(6)发展沼气,联通天然气解决农村的能源问题。

荒漠化治理措施篇8

关键词:脆弱生态区戈壁荒漠铁路生态恢复

中图分类号:p6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7(b)-0043-03

铁路工程是一种线形工程,配套有相关的站场、整备和运营等设施,一般具有工程占地和土石方量大,所经地域长、跨越区县多、涉及环境范围广等特点,工程建设过程将会对生态环境等造成较大影响。根据《中国铁路中长期规划》调整方案,预计到2020年,我国铁路的运营总里程将达到12万km,其中规划新建铁路1.6万km,既有线增建二线1.3万km,既有线电化1.6万km[1]。大量铁路工程的建设,不仅占压土地资源,破坏生态植被,特别是干旱、半干旱脆弱生态环境区域,若不加强对既有生境的保护和恢复,将对沿线生态环境带来极大的挑战。根据我国第三次荒漠化、沙漠化监测结果显示,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已达263.62万km2[2],戈壁作为荒漠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要分布于内蒙西部、新疆及等区,大部分区域为砾石所覆盖,林草植被覆盖率低,局部区域流沙活动频繁,开发建设项目等人为活动干扰下,极易形成新的风沙源。

1研究区概况

1.1自然地理概况

新建额济纳至哈密铁路额济纳至梧桐水段,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甘肃省肃北县境内。线路自临策线的额济纳车站引出后,跨过嘉策铁路,向西北方向行进经过额济纳旗的黑鹰山矿区、肃北县的马鬃山矿区,进入新疆自治区哈密市的梧桐水。额济纳至梧桐水段,线路全长418.845km,新建正线长度416.589km。工程共经过额济纳河平原区、北山低中山、丘陵及剥蚀准平原区等地貌单元。地势中部高,两端低,沿线戈壁占绝大多数,植被稀少,发育众多干河床,风沙活动频繁。沿线地下水按含水层的岩性结构特征分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基岩裂隙水及构造裂隙水。地下水埋藏较深,埋深一般数十米至上百米,局部区域钻探未发现有地下水分布,主要为季节性地表水的渗漏和上游地下水迳流补给。工程所经区域属大陆性干旱气候区,年平均气温4.2~8.9℃,极端最低温度-37.1~-31.3℃,极端最高气温35.4~42.5℃,年平均降雨量35.2~63.3mm,平均风速3.2~4.6m/s,最大积雪厚度7~19cm,年均蒸发量3072~3399.6mm,最大季节冻土深度1.20~2.20m。

1.2生态植被现状

1.2.1工程所经区域植被现状

沿线生态植被主要分为两类,即荒漠绿洲植被和戈壁荒漠植被。根据地方林业志和有关研究资料,沿线所经过的额济纳旗和肃北县有约有植物42科,189种,最大科是藜科和禾本科,最大的属是菊科蒿属7种[3]。

1.2.2工程沿线植被现状

沿线植被现状采用分辨率为30mtm遥感影像,通过与etm全色波段融合后,得到15m分辨率的遥感影像,并通过非监督分类和人机交互判读分析方法,解译出沿线植被类型分布图和属性数据。根据《中国植被》和《中国植被区划》植被分类体系[4](2007年地质出版社),工程沿线评价区域内植被群落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类:阔叶林――温带阔叶小叶疏林――胡杨疏林;灌丛――温带落叶阔叶灌丛――多支柽柳灌丛;荒漠――温带矮半乔木荒漠――梭梭砾漠;荒漠――温带灌木荒漠――膜果麻黄荒漠、多枝柽柳荒漠、泡泡刺荒漠、红砂荒漠、合头草荒漠、无叶假木贼荒漠、戈壁藜荒漠;荒漠――一年生草本荒漠――盐生草荒漠。沿线主要植被类型划分为3个植被型,4个植被亚型和10个群系,详见表1。

2生态恢复体系构建技术

2.1生态恢复原则及应用

本工程所经区域生态系统是由沟谷植被、戈壁沙漠、流动沙丘和适应荒漠生境的动物等组成的一个相对稳定的能量和物质的交换体系。其能流和物流的输入、输出交换速度低,丰富性差,基本勉强维持自身的结构和功能,具有抗干扰能力差、每个子系统的波动对整个生态系统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基于上述原因,本工程建设过程,特别注重主要线路方案的比选,采取易绕则绕[5]的原则,尽可能降低工程对脆弱生态区的干扰。对造成破坏的区域加强生态植被的对位配置[6],以工程防护措施为主,注重临时防护措施和因地制宜的绿化防护措施体系。本次就额济纳地区研究了川地托站接轨方案(Ⅰ)和川地托接轨与嘉策线共通道方案(Ⅱ)的比选。方案Ⅰ比选段落线路长84.256km,方案Ⅱ比选段落线路长102.535km,与方案Ⅰ相比,方案Ⅱ穿越内蒙古黑河中下游防风固沙重要区线路长度短,占用公益林面积小,特别是对线路周边零星生长的胡杨林影响较小,遵循了“易绕则绕,减少破坏”的环保理念。按照集中取土的原则,本段内共设80处取土场,占地面积约468.4hm2。经水保方案优化后,对局部地段能满足工程填方路的取土场采用线路两侧取土的原则,一方面大大减少了因路基排水设施建设的工程投资,另一方面减少了运输车辆等对地表结皮碾压破坏,同时取土沟经削坡整平后可起到阻沙的效果,植物种子落入其中,通过路基坡面收集的雨水能够形成半天然绿化带。

2.2工程措施防护体系构建技术

2.2.1路基、站场区工程防护措施

为减少路基填筑和路堑开挖后造成的水土流失和保证路基工程本身安全,本次路基坡面采用4m×3m,厚0.4m不带截水沟槽浆砌石拱形骨架护坡,路基本体采用tGSG-25双向拉伸塑料土工格栅对路基本体进行加固处理,并用碎石土、卵石土包坡或水泥砂浆预制块铺砌;盐渍土路堤采用换填碎石处理并铺设600g/m2两布一膜复合土工膜;区间路基天沟、排水沟采用C25钢筋混凝土预制拼装,侧沟采用C25钢筋混凝土现浇等措施。风沙危害严重地段设置防风固沙设施,即自路堤坡脚(或堑顶)外依次设置防火带、沙障防护带、植被保护带等防护体系,其规格由沙丘高度、分布面积、沿线风速等来确定。

2.2.2桥梁工程区工程防护措施

本段工程共设特大桥、大中桥共计27288m/154座,桥梁采用扩大基础与钻孔基础相结合,钻孔基础施工会产生部分泥浆水。本次对地下水位埋深较浅、采取钻孔桩基础的桥梁设置长2m×宽2m×深1.5m的两级串联式沉淀池进行沉淀处理,不仅可以减少水土流失,而且可促进钻出水的循环利用。

2.2.3取(弃)土区工程防护措施

本段铁路共设置取土场80处,取土量约1983万m3,占地面积468.40hm2。工程共产生弃方40.61万m3,为了减少临时工程对原地表的碾压扰动和扰动破坏,按照先取后弃的原则,利用取土后形成的坑洼地进行弃土,不再单独设置弃土场。为保证取土开挖坡面的稳定性,施工过程根据地形情况对取土场按1∶1.5进行削坡,并保证一次成型,避免二次开挖。取土后采取清理平整、碾压并及时洒水形成地表结皮,减少风蚀作用。对先取土后弃土形成的坡面,采用干码片石进行防护。

2.2.4施工便道、生产生活区工程防护措施

由于本工程线路较长,需修建约538km的施工便道,施工生产生活区主要包括铺轨基地(含焊轨厂、存碴场)、制存梁场、换装站、混凝土集中拌合站、填料集中拌合站、砂石料场以及施工营地等。工程结束后,约520km的施工便道将作为养护便道保留,其余部分进行碾压、清理平整并洒水结皮。生产生活区已硬化地面就地保留,对地面进行碾压、清理平整并洒水结皮,以减少风蚀作用。对工程施工便道、施工生产生活区修建形成的坡面采用干码片石进行防护。

2.3植被恢复体系构建技术

由于工程沿线降雨极端稀少,大部分区域被隔壁和流沙所覆盖,地下水埋深大,综合分析植物在本区生长的要求,除站区可利用排放污水进行植物措施的浇灌外,不具备绿化条件。考虑到客运要求,站场绿化植物的选择上选取根系发达,保水固土能力强,耐旱、耐寒、耐盐碱、耐瘠薄、耐沙埋、萌蘖能力强树、草种。乔木主要选择樟子松、刺槐等,灌木主要有沙枣、柽柳、花棒等,草种主要有芨芨草、星星草等。本段车站按新增用地的25%进行绿化,补植率按15%考虑。本段车站主要以灌木绿化为主,有条件的地段可适当栽植乔木。

2.4临时防护措施体系构建技术

对路基、站场、桥梁区等临时土方及时清运,土层翻动后含水量极低,加之区域干旱,不易于临时撒播草籽等进行防护。对风沙路施工过程产生的临时土方无法及时清运时,结合路基填料改良随时洒水,特别是春季或秋季大风季节应加强洒水措施,同时将剩余填筑骨料及时回铺至临时土方表层,压紧、拍实。工程取弃土形成的临时创面应在本段工程土石方完工后及时进行清理平整并采取洒水结皮措施,避免整条铁路完工或标段完工后进行集中恢复,以减少施工期造成的风蚀影响。施工便道充分利用既有乡村道路或戈壁沙漠采矿、放牧等活动形成的道路左边运输便道,减少临时占地的数量;对于新修的施工便道两侧设置彩条布,严格控制施工机械和车辆的行驶路线,禁止各种施工车辆随意下道行驶或随意另行开辟便道。施工过程中,为减轻施工便道产生的扬尘,应加强运输车辆的的车顶防护,禁止沿路撒漏。

2.5管理技术体系

为避免滥取乱挖,施工准备阶段,对全线取土场的位置、面积等进行现场核对并备案,作为环境监督管理的依据。线路经过戈壁、半固定、沙垄及风沙流地段,严禁施工人员及各类工程活动超出划定的区域,任意碾压沙结皮、破坏植被,最大限度的减少工程扰动范围,半固定沙丘及风沙流地段迎风侧,即上风向避免设置取土场。尽量缩小扰动范围,保护原始地表和天然植被,使新增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并保护好本区域的既有生态植被和地表结皮。业主单位要加强对各标段施工单位的监管,将环境保护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予以贯彻执行,同时要配合各级行政主管部门的检查、监督工作。

3结语

随着《中国铁路中长期规划》的实施和西部开发性铁路的建设,脆弱生态区新建、改(扩)建工程将越来越多,同时,我国在包兰铁路、兰新铁路、青藏铁路等的建设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7]。这些区域往往工程条件相对较好,因此,工程设计及施工过程往往会忽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而在这些地区,生态环境越是脆弱,就越要强调其保护的重要性。线形工程虽然工程范围较狭窄,但影响长度大,面积广,脆弱区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后,短期内几乎难以恢复,因此必须树立以预防和保护为主的环境保护理念。本工程地处戈壁荒漠区,除施工期严格控制施工范围,对因工程扰动的区域需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本次生态防护体系的构建采取因地制宜,以工程措施为主,对有条件绿化的站场采取绿化措施,并加强临时防护措施的原则进行了生态环境的恢复。各项措施落实后,对工程新增水土流失能够起到有效的控制,从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能降低到最小。在综合防护体系的构建中,不应一味提高防治标准,应做到经济技术和防护效益的最优结合。

参考文献

[1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铁路发展回顾与展望[J].大视角,2007,77(3):26-37.

[2]郭婷,周建华.中国荒漠化防治政策沿革及问题对策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125-127.

[3]朱宗元,温都苏.额济纳植被和植物区系考察报告[J].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4(4):417-431.

[4]张新时.中国植被[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7.

[5]孙世云.青藏铁路沿线的生态环境特点及保护对策[J].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2002,29(3):121-125.

荒漠化治理措施篇9

关键词:森林培育;生态环境;主要问题;建设关系;

1、森林培育和生态建设的概念

1.1生态环境建设

生态环境建设指的是利用生态系统理论、系统工程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等基础理论以及生物、物理、化学和管理学科的理论与技术、结合农业、林业、牧业、水利生产,通过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农业措施对脆弱生态环境和退化生态环境进行治理、恢复与重建。

1.2森林培育

森林培育指的是包括森林立地、树种选择、林木种子生产和经营、苗木培育、森林营造、森林生长发育、结构及其调控、森林抚育和改造、森林主伐与更新等环节在内的全过程。

2、生态环境建设的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开发利用能力逐渐增强。目前生态环境恶化范围不断扩大,危害程度日趋加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水土流失

中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主要表现是水土流失区面积大,类型多,分布广,虽经多年治理并取得巨大成就,但水土流失一直呈扩大趋势。

2.2土地荒漠化与沙尘暴

目前全国荒漠化土地总面积为262.2万hm2,占国土总面积的27.3%。荒漠化加剧了土地生产力的衰退和生态环境的整体持续恶化,土地荒漠化的结果就是沙尘暴,沙尘暴发生的频率与强度增大,是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标志。

2.3植被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生态平衡的支柱。但我国的森林资源与社会发展的需求极不相称,一方面,我国的森林资源数量少,分布不均衡;另一方面,由于前些年“重采轻育、只采不育、重造轻管”等生产经营措施人为地对森林的肆意砍伐,使森林资源锐减。森林植被的大量砍伐,直接导致了各种自然灾害频繁而至。另外,人们对森林、草原掠夺式的开发利用,使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影响物种的正常生存,导致物种数量的减少和濒临灭绝。

2.4水旱灾害严重、水资源短缺

中国水资源居世界第六位,但因人口众多,人均水资源不到世界人均水资源的1/4。随着社会的发展,水资源紧缺的形势将更加严重。中国不但水资源缺乏,而且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也极不均匀,降雨及地表水资源东南多、西北少、山区多、平原少,夏秋多、冬春少,汛期多、非汛期少。时空分布不均匀导致水涝、旱灾的发生频繁。

2.5“三废”及农村生态环境污染严重

工业“三废”不但给人类的生活环境带来危害,而且日益加剧危害着人类的生存环境。空气质量下降,农田生产力下降,而且受污染的家副产品直接损坏人类健康。生态环境恶化退化给国民经济造成损失并阻碍其发展。

2.6耕地资源锐减,质量下降

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我国人均耕地资源相当贫乏。但是如此少的耕地正遭受着城镇、交通、工矿企业占地及土壤污染、酸化、盐渍化的影响等,耕地资源日趋减少,质量日益下降。

3、森林培育对生态环境建设的作用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维护陆地生态平衡,保护和改善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环境”中,起着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这个角度上说,森林培育是整个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环境建设成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是森林培育效果的直接体现。近年来,国家实施的重点林业工程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防护林建设、防沙治沙、自然保护区建设等都是森林培育的主要对象和具体内容,通过一系列工程的实施初见成效,生态环境建设的效果也在逐步提高。森林培育对生态环境建设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3.1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森林具有重要的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功能。据测定,1cm厚的枯枝落叶层,就可把地表径流减低到裸地的1/4以下,泥沙量减少94%;1万hm2林地可蓄水300万m3。森林可以使集水区的径流较缓地进入溪流,在暴雨情况下延缓洪峰,减小洪水量;在枯水季节,又可使河流有一定的流量,对流域水量的平衡起到调节作用。因此,中国把植树造林,控制水土流失作为一项整治国土的重大战略措施。如中国在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治理中,大面积造林种草,并辅之以工程措施,治理后,每年少流入黄河泥沙1.5~3.0亿t。

3.2防风固沙,遏制土地荒漠化

森林的防风效益是从降低风速和改变风向两方面表现出来的。一条疏透结构的防护林带,迎风面防风范围可达林带高度的3~5倍,背风面可达林带高度的25倍。在防风范围内,风速减低20%~50%。如果林带和林网配置合理,就可以把灾害性风变为无害的小风、微风。中国林科院的研究表明,大范围绿化工程可以使林网内的沙尘减少80%,绿化区的降尘量比未开发的荒漠区降低40%,大气浑浊度降低35%。乔、灌木根系可以稳固土壤的颗粒,或者把被固定的沙土经过生物作用改良成具有一定肥力的土壤,对土地荒漠化起到有效的遏制作用。中国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沙化土地每年就净增2460km2,其治理任务非常艰巨。防治荒漠化的根本措施在于造林种草,发展林业,建立农林牧水有机结合的体制。

3.3防灾减灾,确保农业稳产高产

大量的研究表明,林区或森林附近地段的日温差小,可减弱冬季的寒冷和夏季的高温日灼危害。森林经过蒸腾作用,有林区可比无林空旷区平均增加空气湿度15%~20%,因此,平原农区的防护林网可以改善农田小气候,有利于作物播种、生长和越冬。森林对减轻水旱灾害的综合作用是明显的,能减轻干旱风、霜冻等自然灾害,保障农牧业稳产、高产。举世瞩目的“三北”防护林工程,经过23a的建设,已初具规模,并开始发挥生态效益。工程已累计完成造林保存面积2203.72万hm2,20%的沙化土地和40%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治理,2130万hm2农田和3003万hm2草场得到了有效保护和恢复,一些地区的粮草增产率达15%~20%。

3.4吸收、固定Co2,缓解全球“温室效应”

陆地生态系统碳贮量约达5600~8300亿t,其中90%的碳自然存贮于森林之中。每生长出1m3的木材,大致可吸收、固定350kg的Co2。森林既能固定Co2,但森林破坏后又能向大气中释放Co2。当前,由于全球大气中Co2浓度升高而引起的“温室效应”已成为世界各国最关注的环境问题。因此,人们在千方百计保护森林,减少砍伐森林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碳库的同时,大力植树造林,增加森林覆盖率,以调节大气中Co2的浓度。

荒漠化治理措施篇10

关键词:专科院校水土保持前景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C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3.146

水土流失已经成为威胁我国生态环境安全的重大问题之一,我国水土流失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38%。以长江流域的重庆市为例,重庆市水土流失面积3.75万平方米,占全市总面积的45.5%,年均土壤侵蚀模数3548t/平方米,年侵蚀量1.33亿吨,全市每年进入江河的泥沙总量约1亿吨[1]。水土流失是生态环境退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直接影响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防治水土流失是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2]。

面对如此严峻的水土流失形势,国家和各地政府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水土治理工作。而具有一定水土保持知识的专业人才,是水土流失治理成败的关键。目前我国水土保持专业主要在农林类本科院校中开设,专科类院校开办该专业的时间较迟且数量也较少。本科院校与专科院校的水土保持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中都具有较大的差异。

1本科类院校水土保持专业特征

本科类院校专业名称为“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代码090707。开设该专业的院校包括北京林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南林业大学等多家高校。目标是培养具备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水土保持、农业、水利、环境保护、土地管理等行政、事业、教学、科研、规划设计等部门从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规划、设计、施工、监测、管理、方案编制、概预算编制、预防、监督以及国土环境整治与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科阶段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设置的主要课程包括:水土保持工程学、水土保持规划、地质地貌学、普通植物学、森林生态学、林业生态工程学、土壤学、树木学、土壤侵蚀原理、林业生态工程学、工程力学、土壤侵蚀水动力学、水文与水资源学、测量学、水土保持信息管理系统、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水土保持规划、小型水利工程学、农田水利学等。本科阶段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的就业方向,主要是到各个企事业单位做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目前国内做水保方案编制的单位和工程很多的;其他的可以去气象、国土、林业、水务等事业单位。

2专科类院校水土保持专业特征

专科类院校开始的水土保持专业名称就叫“水土保持”,专业代码570401。人才培养目标是从事水土保持工程项目前期工作、编制水土保持方案,实施水土保持预防监督与行政执法和进行水土保持科学实验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专科类院校水土保持专业的课程设置更注重实践环节,开设的专业课程包括:水利工程测量、应用遥感、土壤学基础、树木学、土壤侵蚀原理、水土保持工程设计、水土保持林草、水土保持规划、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水土保持信息与流域管理、水利工程测量实训、地质与土壤实习、树木与生态实习、土壤侵蚀实习、应用遥感实习、水文水资源实习、水土保持工程设计、水土保持林草设计、果树栽培实习、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课程和实践环节。专科院校水土保持专业人才就业去向主要是与水土保持技术应用与管理相关的单位。

3本科与专科类院校水土保持专业的区别与联系

本科阶段专业名称为“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而专科阶段专业名称为“水土保持”。首先从专业名称的变化上可以看出,本科阶段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的中包括“水土流失治理”和“荒漠化防治”这两方面的目标;而专科类院校水土保持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针对水土流失治理的。其次本科与专科院校水土保持专业都重视水土流失治理的三大措施――林草、工程、农牧措施,人才培养方案中都包括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的内容,所谓水保方案编制就是估算各工程对当地水土流失情况的影响,相当于环境评价,力求达到影响最小。

在课程体系上,本科阶段课程设置偏重于水土保持方面的植物措施,而对工程措施的讲授不足,使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受限,许多水土保持工程方面的问题无法解决。而专科院校注重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在课程体系中理论课与实训课的比重较本科院校有显著变化,实训课比例一般约占总课时的50%。因此,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专科院校,在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水土保持人才方面具有自身的优势[3,4]。

4结论

党的十报告提出要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而其中水土保持工作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5]。在十建设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水土保持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目前全国从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工作的专业人员约2.2万人,远不能满足水土流失治理、流域治理、荒漠化防治的要求,按我国每年新增5万平方米的治理速度进行治理,其中1平方米需要1人来计算,共需5万人,其中专科院校比率按30%计算,我国专科院校水土保持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模要达到1.5万人,而截至2009年,全国开设水土保持专业的专科院校仅有7所,2007年招生的院校只有3所[6]。因此,专科院校水土保持专业具有较大的市场需求,发挥专科院校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特点,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的水土保持人才,对我国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崇庆.建设水保科技示范园区提升水土流失治理水平[J].中国水土保持,2005,(5):7-8.

[2]张军红,侯新,李前杰.重庆市水土保持研究进展与展望[J].现代农业科技,2013,(19):284-285.

[3]吴伟民,林辉.水土保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实施[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0(3):45-46.

[4]温爱存.浅谈高职院校水土保持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水土保持,2012,(9):73-74.

[5]朱永杰.生态文明与生产力[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1):5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