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教育体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10:52

融合教育体系篇1

关键词:理工科高校;艺术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融合

根据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我们要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断开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美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艺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尝试将艺术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针对性和实效性。以华北电力大学为例,理工科高校学生普遍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是形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弱。近年来,北京地区在市教委的组织下开展丰富多彩的大学生艺术实践活动,五十余所高校学子都取得十足的进步和荣誉,而尤为突出的是在建设高水平大学生艺术团的实践过程中,艺术能力获奖与艺术教育成果不可混为一谈,这就需要我们重新审视艺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促进作用,从而探寻思想政治教育在艺术领域的反馈机制,提出可实施可借鉴可推广的方案。

一、理工科高校艺术教育现状

(1)艺术人才培养体系及管理部门建设。校内建设有艺术教育中心、艺术团等作为校园文化磅礴发展的中流砥柱,为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产生了积极影响。根据统计数据发现,学生对公共艺术专业内容的兴趣与是否为艺术团成员存在较强的相关度,经过卡方检验计算出X值为70.58,所以学生对公共艺术专业内容的兴趣与是否为艺术团成员显著相关。其中艺术团成员对公共艺术专业内容有较高兴趣的占比为74.57%,明显高于非艺术团成员的34.48%。调查显示,通过公共专业学习及演出实践参与艺术教育的比例要高于讲座,可见一方面是校内外艺术类讲座场次较少,不如演出实践及公共专业教育的频次,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同学们喜欢通过实践来亲身体验艺术教育。同时,通过互联网音视频参与艺术教育学习的占到48%左右,通过其他类参与的也有10%—20%的占比,可见创新艺术教育的方式也是不容忽视的一点。(2)艺术教育及校园文化氛围。通过对公共艺术专业学习兴趣的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学生表示其可以丰富他们的生活,只有少部分学生是为了学分。学生通过学习艺术语言、欣赏艺术作品,能够更加体会到艺术的功能,培养艺术审美,使学生全面发展,对整体校园文化的氛围有着明显提升作用,学生对公共艺术专业学习兴趣较高,通过参加大学生艺术团参与了更多的艺术相关活动激发了同学对艺术的热爱,同时也提高了同学们对公共艺术专业学习的兴趣,这些都为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提供了条件。(3)存在的不足与缺陷。尽管艺术教育的作用已得到充分肯定,但由于理工科高校自身学科特点、教育定位、学科划分等原因,依旧存在着一些不足。其一是在认识方面,艺术教育在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创新能力方面,高校对艺术教育的作用认识依然不够,同时相应的研究也不够充足。其二是工作方面,学校对艺术教育工作的重视还有待提高,大部分高校由于学科划分界限严格,导致跨专业参与学习的可能性较小,学生参与面小,则导致积极性与主动性都不是很强。其三是管理方面,大多处在管理困境中,面对学科专业教育艺术教育仍然缺乏动力,需要制定针对性更强、激烈约束性更高的机制。其四是师资方面,大多数高校在专职艺术教育师资数量方面难以达到要求。其五是教育方面,艺术教育平台大多还是以教师单方面讲解为主,方法比较单一,缺少吸引力,以至于学生对学校开设的有关艺术教育类学习内容满意度并不是很高。其六是体系方面,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中的一项常规工作是开展评价,目前,大部分高校尚未建立符合公共艺术教育规律特点的评价评估体系。其七是指导方面,艺术教育相关主管部门指导工作有待完善,目前还缺少针对性的专项评估。

二、华北电力大学实践活动与案例

华北电力大学艺术教育中心成立于2003年,始终坚持以文化育人引领高校艺术教育“文化自觉”;以文化传承与创新强化大学生的民族精神认同;以艺术教育理论与艺术实践培育大学生人文素养。鉴于我校艺术教育中心在校团委下的架构,多年来共青团工作与艺术实践相结合,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思政体系活动。(1)实践活动总结归纳。2017年,“三下乡”艺术实践团走进吉林长白边防检查站,与边防官兵同吃同住同练,感受人民军队的建设成果,以文艺节目向当地官兵展现了当代大学生文艺志愿者的精神风貌;走进河北保定阜平县黑崖沟村,送上艺术培养与文艺演出。与此同时,组织参加共青团中央开展的百所高校共唱中国梦活动、“五月的鲜花”全国大中学生文艺会演、“放飞梦想”青春歌会。2019年3月,大学生艺术团参加北京市教育系统“我和我的祖国”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启动仪式演出,同年9月学校开展“青春告白祖国”系列活动:上千余名新生共同唱响《我和我的祖国》;将合唱、演讲朗诵等艺术形式加入社会实践报告会、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之中。72名师生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广场合唱活动,师生代表参加首都教育系统服务保障国庆活动宣讲团赴海南省宣讲。此类实践活动都有以下三个共同特点:一是思想导向性强,主题明显,特点鲜明;二是参与人员广泛,覆盖各级各类学生;三是宣传效果良好,对实践活动的宣传起到了积极的引领作用。(2)非特长生合唱团首次获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案例。在全国第五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华北电力大学蓝色动力合唱团作为北京地区非艺术特长生合唱团,首次获得全国一等奖,在艺术特长生招生数量逐年递减的情况下,此次案例的推广可以为首都理工科高校的高水平艺术团建设提供新思路。蓝色动力合唱团成立于2005年,十余年间与所有高校的学生艺术团同样面临新老更替、人员流失的问题,在不断地思考与探索中,华北电力大学大学生艺术团形成了符合自身特点的一些做法。从制度和激励机制上,将原有的在综合测评中按学生干部身份给予的附加分改为按在团团龄给予附加分,团队参与的大型演出活动、比赛活动按不同等级标准给予附加分奖励;团队管理方面,新生入学后以在团人数120%的比例招收新成员成立新生团,第一学期经过层层考核加入合唱团;每周排练三次,包含一次声乐和一次指挥合排;培养“准特长生”,由声乐指导教师从新生团各个声部挑选优秀成员强化训练,以点带面。多种因素共同长时间良性循环,合唱团形成了积极进取的氛围。

三、艺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联点

(1)艺术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区别。艺术教育是以音乐舞蹈等艺术作为媒介,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使学生成为拥有一定审美能力的人才,对学生的作用更偏向于升华,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进步。思想政治教育为学生提供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使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道德品德素质、心理素质达到人才培养的要求,属于社会实践类活动,产生塑造性的影响。对于艺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哪一种更偏向于“实践出真知”,通过表格五可以看出,有20%—30%的同学认为艺术教育,有10%左右同学认为是思想政治教育,认为二者都需要通过实践达到能动目的占到了50%,而实践类的形式是学生们较为喜欢的艺术教育方式。(2)艺术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联系。艺术教育与思政教育相辅相成,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大学生有着积极的作用。一方面,艺术教育能够浸透学生的精神世界,不仅使他们理解艺术、拥有艺术表达能力,还可以更加自然、生动地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内容传达给学生,增强其影响力和持续性。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在现实中引领学生,可以为艺术教育提升更深层次的内涵,为学生树立正确的理念,更好的进行艺术方面的学习。从表格3中可以发现同学们最希望学到的分别是,丰富自身业余生活,同时寓教于乐,占到了85%左右,其次是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修养,占到了70%—80%,除此以外还有60%左右的同学希望学习到一些基本的艺术及思想政治常识,只有10%左右的同学认为学不到什么新东西,可见同学们认为艺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可以学到新东西,并可以对个人有所提升。调查显示,有九成左右的学生认为艺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可以融会贯通,其中有30%—40%的同学认为很容易找到二者之间的共通点,50%左右的同学认为可以融会贯通,但需要对二者进行深入研究后才能在细枝末节中发现共通点,只有10%左右的同学表示不可以或者不清楚,可见学生认为艺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有共通点。

四、完善理工科高校艺术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体系的普适性应对策略

融合教育体系篇2

关键词:小学教育专业;融合性;实践教学体系

教师是一种实践性职业,而实践性知识则是依附于实践性职业的应然物,钟启泉(2004)认为教师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作为实践者和洞察自身的实践和经验之中的‘意蕴’的活动,教师的生涯就是伴随着‘实践性知识’的成长,并且享受‘实践性知识’喜悦的生涯”。实践性知识是职前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是未来教师的安身立命之本。实践教学是师范生获得教育实践智慧的重要环节,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已经成为教师职前培养的一种共识。

小学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小学教育专业比其他教师教育专业具有更加鲜明的实践取向特征。凸显小学教育专业重实践、强技能的专业独特性,加强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是培养合格小学教育师资的内在诉求。强化实践教学不是简单的教育实践时间的延长和量的增加,而应该是强调理论与实践的交互融合与浸润;不是机械的单项线性实践训练,而应该是一个立体化、多维度的实践教学框架体系;不仅仅安排在中高年级进行,而应该是贯穿学生大学学习的全过程。整合实践性教学环节,构建一个既与理论教学交互融合又相对独立的有自己内在逻辑的实践教学体系,已成为当前教师教育实践教学改革所面临的一项迫切任务。

一、多维立体的课程布局,强调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性”

高校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不是简单的物理组合,不是课程之间相互独立、相互割裂的实施过程,而是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统合下的,以实现人才培养规格要求为根本目标的,课程之间相互支撑、相互渗透、相互交融的复杂系统。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应围绕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分析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与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对应与服务关系,优化课程资源,突出实践取向。

从课程模块分,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可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实践教学课程和素质拓展课程等几个部分;从课程内容分,可分为教育心理类、学科专业类、学科教法类、教师技能类、通识教育类、艺术修养类等;从课程目标要求维度分,可分为知识维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事实、基本思想以及课程学习活动中获得的活动经验等)、能力维度(专业技能、教学能力等)、素质维度(专业情意、价值观、心理品质等)。

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要求上应破除理论与实践的隔阂,探索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方式,研究如何加强实践在理论中的融合性,凸显小学教育专业综合性、重实践、强技能的专业独特性,提高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真正的专业性的实践者,形成专业教育理论知识与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以实践取向为主旨,通过多维立体课程布局,强化课程模块之间的内在有机联系,将多元的课程培养要素有机统整,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达成。

在理论课程教学大纲编制和内容的安排上不但要体现理论知识教学线索,还要体现实践训练线索;在实践教学环节应体现实践活动与理论知识的有机结合,突出实践活动的目的性和实践与理论的融合性。如,汉语基础、中国文学、大学数学等学科专业类课程教学应注重与小学教育技能的结合,对学生进行拼音、字形、字义、数学符号书写、小学课文篇目等内容的技能训练。全程式的教育见习活动应紧密结合理论课程的学习安排见习任务,并随着理论课程内容的学习,有机设计实践教学活动的推进,使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的交互中获得经验的积累,形成理性的反思,促进实践性知识的形成。

二、知行合一的课堂教学,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相互“嵌入性”

课堂教学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主阵地,没有高质量的课堂教学保障,再科学的课程方案和体系都将成为纸上谈兵。理论教学与实践的脱节一直是高校课堂教学的顽疾,也是影响师范生教学实践性智慧形成的重大障碍。教师灌输多,学生探究少;知识性学习多,实践性学习少。教师因缺少小学教育实践经验,教学上难以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物”,从理论到理论,缺乏实用性,学生学得枯燥,学无兴趣,成为课堂中的看客,学得被动,学无动力。《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教师[2011]6号)指出:教师教育课程要“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把教学改革作为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落实到师范生培养过程中,全面提高新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在学科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师范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学科思想的感悟。充分利用模拟课堂、现场教学、情境教学、案例分析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增强师范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着力提高师范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杜威提出“一盎司经验胜过一吨理论,因为只有在经验中,任何理论才具有充满活力和可以证实的意义。一种经验,哪怕是一种非常微薄的经验,也能够产生包括一定分量的理论,但是,离开经验的理论,甚至不能肯定被理解为理论”。理论与实践不是二元对立的关系,而是在交互融合中引发学生思维的基础上促进发展的过程。

针对小学教育专业的特点,结合小学教育专业不同学科课程的特点,我校以学思结合和知行统一为基本宗旨,以行动研究为主要形式,进行一系列的教学方法改革的尝试和探索。教学方式上倡导“五个结合”,即:理论知识学习与实际案例分析相结合、教师讲授引导与学生问题探究相结合、原理学习与小课题研究及现场观察相结合、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及校外实践相结合、课堂学习与在线翻转学习相结合。探索“教、学、做、评”一体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变单一讲授为师生互动,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增加学生参与小学教育实践的机会,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相互有机嵌入,形成理论的引导与实践训练、实践行动认知的全面统整。

三、依托课程的职业技能训练,强调技能训练与理论课程的“依存性”

“教育对象越是低龄,对教师的教育技能性和艺术性程度要求越高。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关注知识内容本身,还必须关注知识的呈现形式。教育技能说到底是教师如何将知识的‘学术形态’转化成能使教育对象易于理解和接受的知识的‘教育形态’的能力。”“开展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将专业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转化为从师任教的职业行为方式,并使之趋于规范化。”为使小学教育专业今后从教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必须大力开展常规性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

师范生的职业技能训练不是独立的单项技能练习,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只有与学科课程的理论学习形成紧密的依存关系,才能保证职业技能训练的质量。可以以课程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技能训练相互衔接关系为出发点,选择技能训练项目,确立依托课程,确定训练内容。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应该采取理论指导与实际训练相结合、经常性制度化的集中训练与学生自主练习相结合,自觉训练和考核评比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训练。构建课内有教学指导、课外有训练目标,全方位、全过程、多元化职业技能训练体系、使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活动做到共性要求与专长发展相结合,统一标准与多种训练形式相结合,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全面发展。

首先,整合学科专业课程体系,把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将职业技能训练纳入课程计划,作为课程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进行统筹管理,既确保职业技能训练任务的有效落实,又使认知与实践得到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其次,制订职业技能训练方案,保证职业技能训练的可行性。制定《小学教育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培养方案》,由所依托学科课程的任课教师负责制订各单项技能的训练大纲,包括训练内容、训练形式、训练要求、训练学期、考核标准、考核形式、考核学期等。采取学生职业技能考证制度,确定普通话、朗读与演讲、钢笔字、粉笔字、课件制作、班队活动等为必考项目;毛笔字、应用文写作、儿童歌曲、美术字、黑板报设计、书法艺术、说课、图案或素描、儿童想象画等为选考项目。

最后,成立职业技能训练管理机构,扎实推进职业技能训练工作。依托“课堂教学、第二课堂、学生社团”三条主线,实行“四位一体”管理,即课程教师负责职业技能的指导和考核,班主任负责职业技能推进和管理,职业技能部负责布置与检查,学生个人自觉训练,构建了体现专业特色的一体化职业技能指导、训练、考核体系,对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定期进行考核,实现“教、学、做、评”一体化,形成人才培养的合力作用,把训练工作落到实处。

四、全程延通的教育实践环节,强调实践能力形成的“连续性”

(一)构建教育见习、研习、实习一体化网络

教育实践环节是学生理论认知与实践体验的相互渗透与融合的过程,是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互促进、统整发展的过程,是师范生在反思性实践中达到“知行合一”的过程。因此,师范生的教育实践活动不应该只是其学习活动的一个阶段,不应该是理论与实践隔离的孤立行动,而是伴随其理性认知与实践行动交织的一条连续递进的专业发展路径。因此,教育实践活动的布局上应该是与理论课程学习交互促进的全程延通与滚动推进,应构建基于理论课程学习的教育见习、研习、实习一体化的教育实践网络。

首先,加强课堂教学,找准理论与实践的契合点,凸显理论在实践活动中的切入点,奠定学生实践行动认知的坚实的支撑点,为学生见习、研习、实习活动构筑良好的基础。充分发挥教育理论平台课程和教学法类课程在学生实践性智慧形成中的核心作用,为学生实践行为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操作指南。

其次,构建基于理论课程学习的教育见习、研习、实习一体化的全程延通的教育实践网络。教育见习与课程教学相结合,学以致用;典型研习,观摩、讨论相结合,形成职业意识,教育实习展示教育教学能力,展示个性和特长,与就业相结合,提高就业质量。

现场见习――增强职业感性认识。以观摩学习为主的教育见习。主要安排在大一。第一学期主要是熟悉小学教育环境,感受小学教育,坚定理论信念,增强做一名小学教师的感性认识,明确职业目标和努力方向;第二学期教育见习与专业课程教学相结合,既巩固了教学内容,又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典型研习――激发内在学习动机。典型课例研习,观摩、讨论相结合。主要在大二、大三进行。在经历两个学期的学习后,学生带着已有的专业知识到小学进行典型课例研习,通过活动观摩,师生互动,进一步研讨活动设计理念,组织方式、教学方法,用专业理论指导实践,从实践感悟中发现自身不足,获得理性认识,激发自我意识,形成内在的学习动机,为学生“能学”“想学”“会学”找到结合点。

教育实习――搭建宽阔就业平台。教育实习是以实践锻炼为主。主要在大四进行。教育实习课程作为一种师范院校的育人方案,它以发展学生的教育教学实践性知识为根本目标,并不是教育学课程或学科教学论课程的补充或附属品,它是学生获得教育教学实践性知识的重要途径。教育实习过程中应注意规范教育实习工作内容,配备高水平的指导教师,为学生教育实践提供高层次的指导,提高学生教育实习的有效性,避免学生陷入低水平的经验徘徊。教育实习与就业、创业相结合,拓展职业能力,展示个性和特长,增长才干。

(二)构建高校与教师进修学院、小学之间的合作共同体

通过签订教育合作协议,建立战略性协作关系。建立小学教育咨询委员会,开展“基于实践的教育科研”活动等,构筑教育实践基地,并为学生配备“带教导师”,促进学生的实践性知识的积累。

临床经验对教师的职前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弗朗西斯・斯贡梅克曾指出:师范生在当教师之初,总会有一段在中小学做实习老师的“学徒期”,许多“个人经验”就源于“学徒期”。从学生入学开始聘请当地优秀小学教师作为“带教导师”,让学生如影随形时刻追随“带教导师”,在真实的现场环境中模仿优秀小学教师,“带教导师”则系统性地指导学生建构课堂现场实际。在真实的现场环境中,细致观察“带教导师”的日常教学行为和教研科研行为,结合“听、看、问、议、思、写”等自主学习行为,从而快速提高。

发挥高校的理论引领作用,拓通职前、职后教育,发挥三方各自优势,促进小学教育专业教师、教师进修学院教师和小学教师的共同提升,形成着眼于学生专业发展的三方互动、合作培养、共建双赢的人才培养格局。

五、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强调实践教学的“多元性”

根据小学教育专业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特点,紧密围绕小学教师实践能力的形成,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突破人才培养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瓶颈,有效地补充了课堂教学学生参与实践之不足,给予了学生多元选择的权利,突出学生个性化发展和专长性培养,实现了课堂教学向第二课堂和学生社团活动的有效延续,为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提供了新的平台。

(一)依托第二课堂

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发展出发,组织开办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如书法、团体心理、手工、古诗词鉴赏、手风琴、扬琴、儿童舞蹈、儿童剧、朗诵与演讲、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office办公系统和网络应用等第二课堂。

(二)依托学生社团

以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为核心,组织开办各种学生社团:书法社团、学生舞蹈队、学生合唱团、大学生心理活动社团、手风琴小组、扬琴小组、儿童剧社、微机小组、数学竞赛小组、天文活动小组、英语沙龙等学生社团。

通过第二课堂和学生社团活动,营造学生自我完善的良好氛围,激发学生兴趣、张扬学生个性、拓展学生能力、培育学生专长,真正做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以赛促练

“在竞赛条件下,人们的自尊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更为强烈,对竞赛活动将会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克服困难的意志更加坚定,争取优胜的信念也更加强烈”。围绕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开展各种竞赛活动,如开展“行知杯”学生解题、讲题、说课、讲课技能竞赛活动,学生课件制作竞赛活动等,通过评选技能标兵,发放证书,给予奖励,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学生在参与竞争中发展和提高。

总之,教师职业的实践性特点决定了小学教育专业必须在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中促进学生实践性智慧的生成,小学教育专业的基础性、综合性、教育性等特点决定了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多维性、交互性、全程性和整合性的特点,而这种既具有内在逻辑联系又交互融合的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既是对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实践性智慧生成过程的重新解读,也是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特色的具体体现。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实践性知识”问答录[J].全球教育展望,2004(4):4.

[2]约翰・杜威.民主主义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3]王智秋.基于教师专业标准的小学教师职前培养[J].中国教育学刊,2012(12).

[4]薛晓螺.立足教师专业发展,改革教育实习课程结构[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1):47.

融合教育体系篇3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0-0014-03

随着高职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日益密切,高职院校有必要建立完善的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以有效贯彻高职教育理念,确保高职教学满足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教学质量评估主要由政府的教育主管部门来实施,虽然这种方式有利于推进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但高职教学质量评估组织架构的一元化和高职教学质量评估方法及指标体系的一元化难以全面反映社会经济发展对高职教育的多种目标诉求。为此,高职院校有必要将用人单位、学生家庭以及其他与高职教育相关的主体对高职教学质量的要求纳入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并运用多元化职业教育质量评估指标体系来客观评估高职教学质量,从而促进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深化和高职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一、多元融合式高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

(一)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多元融合式高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分析

1.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完善高职教学质量评估的对象。作为认知理论在智力发展领域的分支,建构主义基于认知主体的既有知识来建构对新知识的认知体系,它认为学生应当主动建构知识学习的意义并掌控学习的进程,而作为知识传授者的教师则是学生认知过程中的推动力。建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不应将作为教学质量考评对象的高职教师与作为教学质量考评服务对象的学生视为对立面,而应将两者视为统一体。在高职教育质量评估过程中,高职教师是教学主体,学生是学习主体,两者之间的师生关系体现了教学主体与学习主体之间的平等关系。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师,可以借助先进的教学理论和教学工具来间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传统的高职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将教学工作的成效评估定位于评估教师的教学绩效,这种观点实质是教师中心主义在教学质量管理工作领域的反映,忽视了学生自身的能动性对教学质量的决定性影响。为此,在制定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时,高职院校应当在充分考虑教师和学生的各自行为对教学质量的影响力基础上,将两者同步纳入考核体系。

2.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高职院校修正了教学质量评估的内容。建构主义主张学习主体要借助必要的教学工具来建构学习意义,并基于学习主体的内部心理特征来构造结构性知识体系和非结构性知识体系。建构主义视角下的教师,能够帮助学生培养理解知识的能力,发展学习知识的技能并设计学习知识的策略。为此,高职院校应当将高职教师帮助学生建构知识学习的意义、能力及策略纳入教学质量评估体系。

(二)基于共同治理理论的多元融合式高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分析

共同治理理论对高职院校构建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有着重要启示。

1.共同治理理论为高职院校建立开放式高职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奠定了理论基础。高职教育实质上是以职业教育活动为核心,由若干高职教育利益相关者共同完成的一份契约,该契约包含若干契约权利和契约责任,由各利益相关者共享或分担。根据共同治理理论,在高职教学质量评估的过程中,任何利益相关者的机会主义策略都将导致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损失。共同治理理论要求各利益相关者平等参与高职教学质量评估方案设计和评估过程,并以实际行动来平衡自身的合法权益与高职院校的权益。为此,高职院校在制定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时,应当将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纳入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

2.共同治理理论要求高职院校建立对高职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约束机制。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存在因控制偏差而损害利益相关者利益的风险。建立对高职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偏差约束机制,有利于利益相关者对实施机会主义行为的任何一方采取一定的惩罚,从而有效约束机会主义者对高职教学质量评估的良性运作体系的威胁。一套有效的约束高职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机制,要确保评估体系监管者既有实施监控行为的权力又有实施监控行为的动力。高职院校应当通过制度化机制来赋予高职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监管者以合法、有效的监管权,并为各监管者提供顺畅的信息交流平台和决策落实机制。

(三)基于目标价值理论的多元融合式高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分析

1.高职院校应以目标价值理论为指导,以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来推动高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多元融合。目标价值理论要求高职院校在高职教学质量评估过程中,以预设的职业人才培养目标为价值判断标准,根据职业人才培养目标来设定高职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结构和内容,从而实现高职教学质量评估工作的科学性、客观性和目标价值性。目标价值理论的理论基础由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共同支撑。工具理性强调高职院校应当对高职教学质量的内涵有理性认知并采取恰当的科学工具来有效评估高职教学质量,以确保高职教育目标的有效实现。它通常要求高职院校利用客观的高职教学质量评估工具来对高职教师进行量化评估和考核,这是由于相对具体的良好评估考核指标体系不仅能够有效评估教学质量,还可以凭借真实的量化数据来影响高职院校决策层的决策,进而提升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管理能力。价值理性强调高职院校应当充分考虑自身的教育管理资源总量和完成管理目标的难易程度,根据自身的管理实力来投入恰当的教学管理资源量,从而实现低成本提升高职教学质量的目标。

2.高职院校应以目标价值理论为指导来实现对高职教学质量评估工作的过程性价值管理。高职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的建立和运行,要围绕教学质量控制进程并结合人才培养目标来实施。高职院校对高职教学质量评估的过程性价值的肯定,实际上修正了目标导向型高职教学质量管理过程中的瑕疵。高职院校的教学活动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预先制定的教学目标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会因时、因地而异。为确保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与高职教学实践活动的一致,高职院校需要根据教学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偏差来调整教学质量评估的预设目标,这一预设目标的理论基础就是实践理性。实践理性主张将提升高职教师的教学质量确定为教学质量评估目标,强调应重视教学质量的过程性控制价值。该观点认为,高职教学质量的评估机构将精力集中于制定并考核大量的教学质量评估指标,这一方式仅仅体现了对教学质量结果的判断,对高职教学质量的提升不具备明显的促进作用。因此,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管理机构应将精力集中在高职教学过程管理方面,促使高职教师逐渐改变教学方法和提升教学质量,使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工程建设成为高职院校的自觉性行为和常态化工作机制。

二、多元融合式高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优化路径

(一)多元融合式高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构原则

高职院校应当拓展高职教育质量评估主体的广度,以减少或避免评估产生的误差,保障高职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良好运行。

1.高职院校应当依照系统原则来考虑高职教学质量多元化评估主体的利益诉求,并据此构建多元化高职教学质量评估体系。高职院校要综合考虑与高职教育相关的社会各界对高职教学质量提出的新要求,各利益相关主体对高职教学质量评估的要求是不同的:用人单位立足于本企业的现实用人需求,对高职教学质量评估提出功利化的教学质量评估要求;学生则希望通过高职阶段的学习来掌握可支撑其全部职业生涯的知识与技能,这种长期的利益诉求与企事业等用人单位的短期利益诉求之间存在明显的冲突。针对这一情况,高职院校应当灵活运用有效方法和可行策略来克服高职教学质量评估由于立场不同而造成的冲突,尽可能建立起系统的高职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以确保高职教学质量评估工作的客观稳定性和可持续创新性。

2.高职院校应当依照可行性原则来落实高职教学质量多元化评估主体的利益诉求,并据此来建构多元化高职教学质量评估体系。要落实高职教学质量多元化评估主体的利益诉求,需要高职院校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为此,高职院校应当根据自身实力来提出切实可行的多元化评估方案,有效平衡各评估主体的利益诉求,真实、全面和有效地将各评估主体的利益诉求贯彻到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工程建设中。高职教育教学质量评估的可行性原则还应当包括对高职教学质量评估结果验证的可行性。将多元化评估主体引入高职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目的在于确保高职教学质量评估全流程的公正性、公平性、客观性、合理性,而这一切都要以高职教学质量评估结果的可验证性为前提。高职院校在将多元化高职教学质量评估主体纳入评估体系时,为保证教学质量的提升,应根据不同的教育教学环境构建相应的教育教学督导组织机构,将评估主体对高职教学质量评估的个性化诉求转化为可度量、可被验证的评估指标,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精确的量化考核,从而确保高职教学质量评估工作的可行性。

(二)多元融合式高职教学质量评估共同体的优化路径

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涉及多个利益相关者,因此,高职院校应建构多元化的高职教学质量评估共同体,将各利益相关方纳入高职教学质量评估共同体。

1.高职院校应当着力建设高职教学质量评估共同体的领导核心。搭建高效运作的人员组织架构,是保障高职教育质量评估共同体的领导机制有效运行的关键。高职教育质量评价工作的组织架构建构,应当坚持高职院校一把手负责制的原则,由高职院校的一把手担任高职教育质量评价制度体系领导小组组长,由分管教务的副校长主抓高职教育质量评价制度体系领导小组的常务工作。高职院校可在二级教学单位设置相应的教学质量监督岗位,并安排专人负责对二级教学单位的日常教学质量进行常态化监管。同时,高职院校还应成立教学督导团,以此来构成教学质量监控的主体,从而形成以校党委和校务委员会为决策系统、教学督导团为决策支持系统、教学管理职能部门和各教学系为执行与控制系统的高职教学质量评估工作领导集体。

2.高职院校应当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导向的高职教学质量评估共同体的运行机制。目标导向的高职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其建立和运行都要以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为核心,结合教学质量控制进程来合理规范教学质量监控的内容和考核重点。人才培养目标导向型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应当在考虑学生学习需求的基础上对被考核的任课教师给予充分的尊重。高职院校应当尊重教师人格,将对高职教师的教学效能评价视为促进其提升教学质量的手段而非目的。为此,高职院校应当将高职教师既视为教学质量评估的客体又视为人才培养的主体,鼓励教师积极展开批评和自我批评,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3.高职院校可实施嵌入式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嵌入式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是指将高职教学质量各利益相关方的利益嵌入共同体,实现各利益相关方对教学质量工作的共同治理。企业可以通过为高职教育提供实训教学场地和师资的方式来接管高职院校在实训教学领域的教学质量评估工作,也可以积极参加高职教学质量评估方案设计,并将企业的选材观和用人观贯彻到高职理论教学的质量评估过程中。高职学生及其家长对高职教学质量的需求容易被高职院校忽视,从而导致学校的人才培养活动脱离人才供给方的需求。为此,高职院校应当将学生及其家长对高职教学质量的诉求纳入高职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以保障高职教育对人才市场供给方需求的灵敏度。

(三)高职教育质量评估工作的多元化信息组织模式优化路径

为确保高职教育质量评估工作的有序进行,高职院校应当从如下方面完善高职教育质量评估工作的信息组织模式:

1.高职院校应建立教学质量评估的信息管理系统,以便于及时、高效地处理多元化教学质量的相关信息。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评估工作内容丰富,信息来源多元化,因此,可建立涵盖评估主体和被评估主体的功能强大的教务信息收集和处理系统,以确保该系统的可靠性。教学质量评估信息系统应根据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和任课教师的教学任务来制定信息采集与处理标准,并确保高职教学质量评估系统的信息采集、存储、传输、分析处理和对策输出功能与高职教学活动进程的一致性。高职教学质量评估信息管理系统可以为师生提供便捷的评估教学质量的信息服务平台,也可将高职教学评估活动纳入精确的现代教学控制体系。

2.高职院校应当建立非接触式教学质量信息组织模式,以有效贯彻并落实高职教育理念。传统的高职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模式采用接触型开放式信息收集模式,即通过问卷调查和座谈会的方式来从教师的上级、同事及学生等方面收集信息,并将结果以量化评分的方式体现在高职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中。这种信息收集模式虽然人为隔断了高职教学质量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的关系,但被评价者仍然可以通过其社会交际网络来获取评价者的相关信息,从而对高职教学评价体系的有效运作产生实质性影响。因此,高职院校可以运用现代化网络技术来改革高职教学评价体系的运作模式,为高职教学质量评价者打造一个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封闭隔离式高职教学质量评价环境,使高职教学质量评价者放下心理包袱,反映自我的真实感受。高职教学质量评估工作的管理部门在对各任课教师的得分进行统计分析的过程中,应当采取措施排除部分情绪化评价分数,从而得出相应的客观评估结果。高职院校应当客观评估接触式与非接触式高职教学质量评价模式的优劣,并综合两者的优点来制订教学质量评估方案,以确保评估结果的客观、公正。通过开发教学质量动态网络评价和诊断预警系统,学生和督导专家参与网上匿名评价,实现多元化、多层次和即时动态过程性评价反馈。

(四)多元融合式高职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方案优化

完善高职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提升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在设计多元融合式高职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时应当注意如下三点:

1.高职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应具有多维度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功能。高职教育活动包含多层次教学目标,高职院校应制定相应的多层次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来有效评估高职教育质量。一是高职教师的教学态度。高职教师应当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积极营造与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相匹配的教学文化氛围。温馨的教学文化氛围有助于缓解学生对学习的抵触情绪,提升高职教师对教学过程的满意度,从而使教师和学生愿意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和提升教学质量。二是高职教师的教学行为。高职院校应当通过调查和分析教师偏好教授的课程类型,安排合适的课程来确保教师的教学积极性。高职院校可对高职教师的个人行为与组织行为的关联绩效(Contextualperformance)进行考核,并对自愿承担额外教学工作任务的教师和为完成指定教学任务而付出劳动的教师给予较高的评价。

融合教育体系篇4

关键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思想政治教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1-0081-01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学策略

(一)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性教育。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要与社会主义荣辱观融合起来,培养高中生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和价值理念。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西方文化潮流不断的涌入,对广大青年产生了一定影响,一些不文明,不健康,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侵蚀了他们的头脑。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加强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思想性教育,强化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优秀品质。例如,《政治生活》中“政府的责任”的教学告诉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二)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性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要与社会生活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从教学内容中扩充到时事政治中来,让学生不仅仅吸收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而且能够在实践中,生活中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性教育,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如让学生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就如何节约水资源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具体的合理化建议,提高他们观察社会,分析社会的能力。

(三)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性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隶属于思想政治教学,同时它也是一门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文化教学。文化是一种素养,也是一种理念,一种精神,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突出了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高中生作为国家未来的栋梁之才,需要具有这种素养,也只有具备了这种文化素养才能真正的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人才。例如,《文化生活》第一单元综合探究“聚集文化竞争力”的教学,帮助学生懂得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民族精神,对于振兴民族经济、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学的尝试

(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教学的融入。在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过程时,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融入其中,让学生以崇高的思想道德素质来讲商品,讲市场,讲经济。例如,在学习商品时,让学生深刻领悟到要讲货真价实,要讲社会利益,要讲诚实守信;在学习劳动时,让学生懂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讲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要讲资源环保;在学习货币时,让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让学生明白“取之有道,用之有度”,要讲艰苦奋斗,要讲勤俭节约;在学习市场规律时,让学生感受到企业的责任,要讲社会责任,要讲为人民服务。通过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学贯穿到马克思经济学的教学中的教学方式,才能达到“学为所用”的教学目的,培养学生崇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高尚的经济素养。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教学的融入。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灵魂,它从思想、道德等方面影响着高中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教学的内容,让学生讲实践,讲发展。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学的效果

(一)提高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教学质量。思想政治教学一方面为了是培养学生基本的政治素质,合格的思想素质,另一方面为了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教学中来,有利于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意识,让他们在实践中认识理论,运用理论,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教学质量。

(二)提高高中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是仅仅单纯的一门理论,也不是和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割裂开的,它与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我们每个人生活在社会主义的大环境中,要具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学生正确世界观形成的灵魂。让学生认识到,作为一名将来会步入社会的高中生而言,要具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用这种观念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积极遵循,为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学的体会和收获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思维体系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价值体系,它引领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开拓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当今,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关系着我国国民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关系着我国未来年轻人的远大理想,因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到高中生的思想政治教学中来非常关键,意义深远。一是提高了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不再感到枯燥无味,而是带着感情去学,带着责任去学;二是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教学中,教师运用当前社会中发生的案例进行分析,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学习。

参考文献

融合教育体系篇5

关键词: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2)09-0046-04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多元开放条件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研究”(12cks036)。

作者简介:郝保权(1979-),男,陕西靖边人,中共陕西省委党校政治学教研部讲师,博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政治学理论。党的第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必须强化教育引导,增进社会共识,创新方式方法,健全制度保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1]因此,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为根本,推进和谐文化建设,是意识形态工作的一个崭新课题。李长春同志指出:“实践好这个课题,宣传思想战线责任更重大、任务更直接。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贯穿到理论武装、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思想道德、文学艺术、社会科学等工作的实践中,以更好更多的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文化产品推进和谐文化建设。”[2]而“大学作为教育事业的最高殿堂,是培育创新人才的高地,是新知识、新思想、新科技诞生的摇篮,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精神家园。面对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新任务、人类多样文明和谐共生的新潮流,大学在引领未来中承担着前所未有的崇高使命和历史重任”。[3]这就要求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改革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机地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探寻更加具有时代特色和教育实效的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找到一条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切实可行的路径。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重要性

任何一个社会都会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以此来引领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形成其特有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力量。社会通过树立主导价值观来引导和支配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念,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中主导、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的社会思想,这是一个社会价值观念建设的基本规律。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社会的灵魂与旗帜,是引导和规范社会多样化、个体特色化的准则,是推动社会与个体发展的思想基础和保证。一个社会如果没有明确的核心价值体系,这个社会是难以维系和发展的,正如西方思想家威廉·a·多诺休所指出,如果一个社会没有主导的价值观,个人随意选择接受某个规范或价值,随意放弃他不同意的东西,这对于社会的存在是颠覆性的。因此,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主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和实践者,推动和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体现了二者的功能匹配。刘延东于2011年在大学校长全球峰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指出,“为了21世纪人类和平、发展与繁荣,大学应该责无旁贷地担负起引领发展、创造未来的崇高使命。”[4]要求高校必须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校作为育人的场所,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也是高等教育得以存在和发展的首要问题。新中国几代领导集体都对它进行了深刻的论述,如毛泽东的“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观点;邓小平的培育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观点;江泽民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观点等。对于如何办好高校,胡锦涛指出,“办好高校,首先要解决好培养什么样的人、

何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我国高校办得怎么样?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得怎么样?首先要看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是不是合格,特别是思想政治素质是不是合格。”[5]“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是我们党的一贯主张,也是高等教育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根本体现,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理念,就必须实现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理念和理想追求教育来引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武装大学生们的头脑,塑造大学生们的灵魂,净化大学生们的心灵,提升和升华大学生们的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有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创新。从理论层面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一次理论创新。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认真贯彻和执行中国共产党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理念和理论,这是我国高校一贯的传统,也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入发展,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反映时展要求的新的理论体系来进行指导和教育,这就是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要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长期的历史实践中提炼出来的思想精华,是中国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是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其基本内容涵盖了指导理论、奋斗目标、精神动力、行为规范各个方面,既有信仰指向,又有共同目标,既有精神精髓,又有基本道德规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为全国人民提供了共同的思想基础和价值追求,而且明确了大学生的成才方向、成才目标、精神动力和行为准则,推动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创新。正因为如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创新,从而进一步推动当代大学生的成长和成才。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有利于正确引导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从实践层面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和成功提供了正确的价值导向。当前我国处在社会大变革时代,面临发展机遇和矛盾凸现并存的局面。从总体上看,当代大学生的主流是积极的、健康的,但是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在一部分大学生中也引发了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信仰迷茫、理想淡化、责任缺失、集体观念较差、吃苦精神不足、心理素质脆弱。这样在大学生中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涌现出了舍己救人的英雄大学生李春华;也出现了杀人恶魔马加爵。刘云山指出,“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面对社会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迫切需要我们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提高主流思想文化的主导力、整合力,最大限度扩大社会思想认同。要深刻认识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铸造兴国之魂,传承文化精髓,坚定目标追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魂聚气,努力在多元中主导、多样中谋共识。”[6]因此,面对多元文化的选择、多种意识形态并存的社会环境,如何帮助大学生找准人生航程,找到正确的人生坐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正确的价值标准。它既有目标的崇高性,又有规范的普适性;既体现了道德建设的先进性要求,又体现了道德建设的广泛性要求,具有激浊扬清、尚善去恶的价值功效,对引导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和道德情操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内在意蕴及本质要求

由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入发展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变迁,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具有时展的重要意义,而这一重要性不仅体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意义上的匹配,而且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推进,符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规律,更为重要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利于引导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促使当代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作出自

己应有的贡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促使作为未来社会实践的主体——当代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当代大学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生活、深入实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价值理念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与各种不符合时展要求的价值体系、生活方式、生活理念及制度等做坚决的斗争,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而奋斗。也正因为如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具有特定的时代意蕴,具体来说体现在以下几点: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本质要求。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深刻领会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坚定理想信念。要在全体人民中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要坚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加强对青少年的德育培养,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要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要着眼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对称的文化软实力,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7]当代大学生作为青年一代的主体,是中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胡锦涛在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也指出:“祖国的未来属于中国青年!民族的光荣属于中国青年!”[8]这就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必须融入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和头脑中,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场战和主渠道。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必然要求。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植根于两者主体内容的一致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都在于促进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升华,提升大学生的思想觉悟,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目的就是让大学生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指导自己的学习和言行,理性地对待社会上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观共存的客观实际,对应该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歌颂什么、批判什么,弘扬什么、摒弃什么,吸收什么、抵制什么等等,有自己鲜明正确的立场和观点。具体地说,就是要引导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有更系统的理解,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有发自内心的体认,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有高度的自豪感,对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有更充分的践行能力,对社会主义荣辱观有足够的自觉意识。因此,从内容上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高度一致性的特点,这也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重要依据。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要求教育形式上的创新。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教育形式逐渐出现了多元化、多方式、多手段的特点,从而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摒弃以往程式化、模式化及其灌输式的教育形式,大胆吸收先进的教育形式,在教育形式上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具体来说,比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数码摄像机越来越成为大学生们的最爱。他们从自己的体认出发,拍摄出形式多样的校园dv剧。这些dv剧的出现,其意义不仅仅是局限在陶冶情操、自我表达方面,更多是提示所有的教育者乃至被教育者——一个全新的教育载体出现了。它使学生的自我教育变成了现实。当前,在传播和接收上,主体和客体均呈现了互相渗透和互相影响的基本特性,从而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应在形式上实现统一。与此同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利用网络阵地进行思想政

治教育有着传统教育方式不可比拟的优越性。现在的大学生,有95%以上的人从互联网上获取信息。高校可以利用校园网开设红色网站,设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议程。就是说校园网可通过选择并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其倡导的根本理念、共同理想和核心价值观被大学生认可。通过议程设置,加强和改进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舆论引导,认真把握好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想信念和价值原则,在大学生中唱响“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发展和谐文化”的主旋律。这样,通过网上的正面舆论强势,使网络阵地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渠道。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融合的路径选择

如何让当代大学生信服、崇尚、接受、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自觉地将其融进自身的主体思想,内化为主导素质,造就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以达到自身和谐与社会和谐的统一,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重大课题。基于新的形势和社会的发展,我们要与时俱进,勇于探索,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

1.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领导机制。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是一项综合的、系统的育人工程,它需要全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群策群力、共同参与、协调努力。高校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构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把“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一重大课题始终摆在重要位置。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过程中,要充分理解“认识是前提,领导是关键”这句话的深刻内涵。实践证明,没有领导的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是很难取得一定的成效的。首先,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校大力支持的领导责任制;其次,要制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长远规划,各级领导对自己分工负责的部分要经常检查,督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计划的实施,落到实处、抓出成效;第三,要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的保障机制,为了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有一定的人财物作保障,如图书资料、有关课程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费用、科研投入、多媒体建设费用等;另外,还要根据实际建设的需要和工作进度投入必需的经费;完善组织机制,采取有力措施,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着力建设一支高水平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总之,要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目标,就要努力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广大教师积极参与”的格局,做到各级教育者齐心协力和各个教育环节的密切配合,使思想政治教育步调一致、结构优化、功能互补。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努力创建积极、健康、良好的育人环境。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公报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这一阐述表明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时期,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而在当前的阶段主要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创建积极、健康、良好的育人环境。从社会学角度上看,校园文化作为亚文化形态从属社会文化范畴。从这个意义上说,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是师生共同创造的一种与社会、时代密切相关,又独具校园特色的人文氛围。更进一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乃是建设高校校园文化的根本。校园文化环境育人最显著的特点,也是它最优越之处是它的渗透式、陶冶式、隐蔽式的“无意识”教育。用马克思的话说,校园文化是一种“普遍的、隐蔽的强制力量”,它作为一种育人的隐性渠道,陶冶情操,同时又淡化了教育痕迹,有助于消除逆反心理,能收到“视而不见”的效果;从大学生成长全过程来看,高校是大学生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生活观的关键时期,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有助于为大学生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奠定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生活观的基础。因此,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需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建积极、健康、良好的育人环境。

3.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之中。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

、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而人文学科是集中表现人文精神的知识教育体系,它关注的是人类的生命价值和精神表现。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它有人文情愫,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是高校教育工作的一部分,高校教育工作的终极目标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学问、有才干、有独立思考能力与独立人格的对社会有责任感的人。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原华中工学院院长朱九思先生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大声疾呼:“我们要把广大青年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高尚的情操、有热爱祖国献身四化的革命精神的新一代,如果不使他们掌握必要的语言文化知识、历史地理知识、道德知识和其他方面的社会知识,没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做基础,光靠一般地进行思想教育,是很困难的。”[9]因此,在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过程中,要重视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质言之,人文精神是构成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化个性的核心内容;是衡量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一个国家的国民人文修养的水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教育中人文教育的地位和水平。[10]

4.加强教学方法的改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前文已经讲过,利用高校校园dv剧陶冶大学生们的情操,使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利用校园互联网,设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议程,用强大的正面舆论的攻势,通过短片、征文、博客、bbs等多种形式,在校园展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讨论。课堂教育时尽量使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努力吸取国内外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些有益的理念与做法,特别是要借鉴与思想政治有关的、对展开思想政治教育有积极指导作用的手段和方法,为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提供更加有益的教育教学手段。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宽泛的、理论性很强的概念和理论体系,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就是如何把这些理论的问题具体化,把抽象的观点、理论转化为大学生们能够认同的现实行动的指南。为此,很有必要借鉴社会学和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法。田野调查又叫实地调查或现场研究,其英文名为fieldwork。科学的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是由英国功能学派的代表人物马林诺夫斯基奠定的。其最重要的研究手段之一就是参与观察。它要求调查者要与被调查对象共同生活一段时间,从中观察、了解和认识他们的社会与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使用此种方法。如带领大学生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实地考察,到法庭旁听青少年犯罪的庭审,到特殊学校和聋哑学生联欢,到福利院参观服务,请老红军讲革命历程,请成功的企业家讲创业的经历等丰富多样的形式,让大学生们在实际生活中,深切地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和内涵。

参考文献:

[1]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中央政府门户网:2011-10-25.

[2]李长春.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讲话[eb/ol].人民网:2006-12-27.

[3]刘延东.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现代高等教育而努力——在第四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的致辞[j].中国高等教育,2010,(11).

[4]刘延东.引领发展,创造未来——在大学校长全球峰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3).

[5]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g].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640.

[6]刘云山.深入学习党的文化建设理论推动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j].求是,2012,(5).

[7]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j].求是,2011,(13).

[8]胡锦涛.在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新华网:2012-5-4.

融合教育体系篇6

关键词:产教融合;现代高职教育体系;建设思路

自2010年,我国教育部门颁布《中长期教育改革及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来,明确提出“将改革创新视为推动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提倡地方院校进行大胆实践及探索”,主张高职院校以改革体制机制为核心,深化关键环节及重要领域的改革进程,搭建完整的质量改革评价及考试招生机制,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及方法的作用,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高职教育体系[1]。同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减轻我国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有力措施,能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及改变社会民生现状,真正意义上做到彻底解决就业难的问题。由此可见,产教融合下建设现代高职教育体系能发展职业教育及优化教学模式。鉴于此,该文针对“产教融合背景下现代高职教育体系建设思路”进行分析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1产教融合背景下建设现代高职教育体系的必要性

1.1促进产业发展

从本质角度来看,产教融合市场化背景下建设现代化高职教育体系是有机整合现代产业体系及高职教育满足市场化接轨要求的过程。同时,建设现代化高职教育体系不仅能向产业现代化发展提供更多的优质复合型人才,更是加快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及信息化建设进程的战略性手段,换而言之培养兼顾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及创业能力的复合型技术人才,能建设现代高职教育体系及发展现代化产业,符合产教融合市场化的要求[2]。此外,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先进制造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壮大现代服务行业及发展文化产业设计行业均无法脱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团队的支持。由此可见,加快现代高职教育体系的建设进程,方可实现产教融合市场化接轨的目标,培养出更多促进新型产业发展及经济结构转型所需要的高层次新型技术技能人才[3]。同时,除熟练掌握新型理论知识外,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必须灵活运用新型技术手段及了解新型设备的基本构造,进一步加快劳动力结构转型升级,真正意义上做到完成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经济发展战略任务。有研究资料显示,我国短期内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及新阶段,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往往需要产业结构转型及复合型技术人才的支持,否则无法实现市场化融合的目标,说明产教融合下建设现代高职教育体系具备重要的实践作用。

1.2创新教学理念

名言有云“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全球范围内国际间竞争以科技实力竞争为核心内容,而科技实力竞争的本质为人才竞争。自2008年爆发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各个国家迎来全新工业革命所带来的机遇及挑战,大力推行技术技能积累创新的国家战略,以达到增强核心竞争力的目标。例如:大力发展现代化职业教育及健全教育体系,将其视为发展国家实体经济及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有力手段,有助于保持可持续性的竞争优势。由此可见,建设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不只是国家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主要渠道,更是国家实现技术技能创新积累的重要平台,尤其是产教融合市场化背景下建设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能优化其专业课程。

1.3深化教学改革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普遍存在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经济发展形势间结合不密切的问题,尤其是人才培养结构与社会经济结构出现不相适应的结构性失衡问题,而建设现代高职教育体系能彻底解决产教间不相融合的问题。同时,适当扩大应用型、技能型及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比例无法脱离推进高等教育分类改革进程的支持,建设现代高职教育体系能转变职业教育层次及类型,持续优化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结构,培养出更多拔尖创新人才及技术技能人才,真正意义上做到覆盖基本公共服务各个领域及社会经济产业链条[4]。此外,目前我国就业形势相对严峻,而建设全覆盖的现代化高职教育体系能实现再就业的目标。

2产教融合背景下建设现代高职教育体系的思路分析

2.1面向市场需求的实现

由于现代化高职教育体系建设无法脱离面向人才市场需求的支持,客观上要求相关高职院校立足于人才市场的基本情况,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相结合,促使高职教育体系突出人才培养面向市场的特色,方可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例如:以某地区涉农院校科技职业学院为例,其占据全国涉农高职院校排名较前年,包含极其特殊的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及系统化教育理念,把握现代化高职教育体系的建设核心,面向人才市场需求,扩大其市场发展前景,持续输送高技术高技能的人才。此外,充分发挥农业实训教学科研基地的作用,大力推行方向定岗、平台教学及专业分流的人才培养模式。

2.2注重整合师资力量

一般说来,教师不止肩负着培养高职人才的重要职责,更是激发创新创业人才的精神支持者。因此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相关高职院校必须立足于产教融合市场化背景大力建设现代化高职教育体系,不得放松师资力量管理,着重强调合理整合师资力量,充分发挥教学团队的作用,例如:以某高职院校为例建设现代化教育体系期间侧重于突出“整合师资力量及面向人才培养”的特色,调动教师团队及科研人才的工作热情及积极性,逐一打造出动画分镜、现代汽车故障诊断、鞋类生产工艺及皮鞋结构设计等精品课程,真正意义上做到迎合时展潮流,向社会及市场输送更多复合型应用技术人才。

2.3加快课程改革的推行

产教融合市场化无法脱离高职教育改变课程内容的支持,而改革成败直接决定现代高职教育体系的建设可行性。由此可见,相关高职院校推行现代化高职教育体系建设进程期间不得实行单一某一项改革,尽量实行整体化改革手段,包括面向产教融合的课程改革、面向人才培养的师资整合及面向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等。例如:以面向产教融合的课程改革为例,将教材改革与教育体系、培养对象及师资力量相结合,促使课程改革符合产教融合市场化的要求。同时,秉持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理念,深化教学改革进程,持续优化课程内容,形成高教性、区域性及实践性的基础发展思路。

融合教育体系篇7

[关键词]成教大学生;创业教育;专业教育;融合

普通高等院校成教大学生是普通高等院校学生队伍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成教大学生来源复杂,既有应届高中毕业生,也有有工作或有过社会任职经历的学生,这导致其在行为习惯、学习态度等方面与普教生具有明显的区别,其整体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参差不齐,个体差异大。大力发展成人教育,是我国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一项重大方针,其培养目标有别于普通本科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即对成教大学生的培养既要反映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又要满足成教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要求。这一培养目标要求成人教育从传统的学历教育模式向学历教育、技能教育并重的模式转变,并在培养过程中注重学生创新性技能的培养,以全面提升成教大学生的综合能力、整体素质,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规格的多方需求。创业教育以创业为导向,强调教育活动的创新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能够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生产实践之间的有效对接,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增强学生的创业能力,最终将学生培养成既具有创业能力,又具有专业素养的人才,使成教大学生的培养目标得以实现。针对成教大学生的特点,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如何实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长期、有效融合,是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本文要探讨的关键问题。

一、转变教育理念是实现成教大学生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基础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1]。转变教育理念是实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基础,是将创业教育面向成教大学生、结合专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过程,是学校、教师、成教大学生等多方合力的结果。学校作为实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平台,应树立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融为一体的教育理念,坚持以提高成教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成教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促进成教大学生全面协调发展为核心的办学指导思想,实现创业教育的正规化、常规化。一方面,学校要将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理念,不断完善成人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并落实到专业教学的各个环节,实现创业教育与素质教育、专业教育的融合;另一方面,为了适应社会大趋势及其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学校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通过专业论坛、职业生涯咨询、素质教育、就业指导讲座等形式,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和文化环境,塑造成教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同时,还要在专业教育中嵌入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成教大学生良好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为其创新、创业提供现实条件。教师是实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中坚力量。为实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教师首先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实现自身教育理念的更新与转变。同时,要树立创业意识与创新精神,针对成教大学生各专业的不同特点,将这种创业意识与创新精神渗透到理论、实践教学中,鼓励、引导、支持成教大学生勇于创新、创业。作为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对象,成教大学生首先要转变学习观念,树立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学习观,并基于自己与社会相互作用的实践经验去重构知识体系、提高创新能力,以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成教大学生要打破就业传统,转变“重就业、轻创业”“唯专业论”等传统就业观念,树立创业观,将自主创业、专业中的自主创新作为就业的一条新途径。

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是实现成教大学生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关键

尽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两者在形成的社会背景、涉及的主要内容等方面存在差异,但两者在价值追求、培养目标等方面是一致的。改革现有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策略与培养多元化师资队伍是实现成教大学生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渗透与融合的关键。

(一)完善成教大学生人才培养体系,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融合

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是实现成教大学生人才培养目标的中心与路线图,是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的基础。把创业教育纳入成教大学生人才培养体系,既要实现成教大学生创业意识、创业能力的创业教育培养目标,又要实现培养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专业教育培养目标,即对成教大学生的培养应双管齐下,实现创业型人才培养与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相互融合。这一培养目标的实现,要求人才培养体系由传统的技能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向技能型专业人才与创新、创业精神兼具的多层面人才培养目标转变,将创业型人才培养目标摆在与技能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同等重要的位置,多管齐下,为成教大学生就业、创业打造坚实基础。

(二)构建多层次课程体系,实现课程体系的融合

已有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认为现有课程体系中创业教育的内容较少,且大多为讲座、职业生涯发展培训、就业指导课及相关的报告会,教学效果普遍欠佳。课程设置是实现成教大学生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核心,涉及教学计划、教学课时、教学形式的调整,其合理性关系到成教大学生的知识结构、综合素质、培养质量。结合成教大学生专业课程教学的内容与创业教育的特点及目标,成人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应妥善处理好理论课与实践课、基础课与专业课、必修课与选修课、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等的关系,不断完善学科课程体系,加强课程间的相互渗透融合,注重知识的综合性与相融性,以在课程体系中实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2]

(三)改革教学模式,实现教学策略的融合

目前,对成教大学生的教学仍以讲授为主,普遍存在内容落后、方法单一等问题,要实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必须改革现有教学模式,实现教学策略的融合。首先,改革现有教学模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应采取差异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引导成教大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激发成教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成教大学生主动学习,以培养其创新、创业精神。[3]其次,创新教学方法。创业教育相比传统的专业教育,更加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强调创新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教学技术,综合运用案例教学、虚拟体验式教学、研讨式教学等多种方法,构建灵活多变的、系统的教学方法体系,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成教大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实现创业技能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最后,强调教学过程的开放化。创业教育是开放式的,其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应主要来源于对企业、行业的市场调研,并通过创业大赛、创业模拟竞赛、创业社团活动、创业孵化园等“实战”形式呈现,注重对成教大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促进与创业群体的沟通和交流,在提高成教大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培养其创新、创业必备的核心素质。

(四)加强多元化师资队伍建设,实现师资队伍的融合

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实现成教大学生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师资类型单一,绝大多数教师都属于学历型、科研型,创新、创业素质较为缺乏,这给专业教学过程中渗透创业教育带来很大局限。”因此,如何整合现有高等院校师资团队、培养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成为了我国现阶段促进创业教育长效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应强调两条腿走路,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方针。一方面,通过制定相应的培养计划,鼓励专业骨干教师“走出去”,到创业一线兼职,参与企业创业实践,积累创业经验,以促进其教学实践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要开门办学,将企业家、创业者、科技创新专家等“引进来”,让其担任成教大学生创业活动的兼职实践导师,指导成教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开展,以扩大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提高创业教育师资的整体水平。企业家的示范,可以使学生充分感受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融合”的魅力。[4]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的相互融合,可以使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渗透的授课效果得以强化,从而拓展成教大学生所学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提高成教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与专业素养。

三、完善制度体系是实现成教大学生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重要保障

实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教学、人事、税收、考核等完善的配套制度体系是重要保障。创业教育的实施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的大力支持,需要财政、税收等制度的统筹安排。用规范性的制度安排将政府、高校、企业等多方融合在一起,可以促进学科、专业、产业合作的长期性、有效性。[5]完善制度体系。实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在制度层面上,应制定鼓励成教大学生创业的指导性文件,引导成教大学生转变学习观念与就业观念;应制定并落实相关的财政、税收等优惠制度,引导企业、社会团体等各界对成教大学生的创业教育予以关注;应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鼓励高校与当地企业、社会团体之间的密切联系等。完善组织机制。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涉及教育管理部门及管理人员、教育者、受教育者,政府、高等院校、企业及社会团体之间应建立相互协同的组织机构,对创业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进行支持、协调和指导。“全国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已成立,其主要工作职责是对全国的创业教育工作进行研究、论证、咨询、指导、评估和服务,这是将创业教育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的标志。考虑到区域差异与学校差异,各地区、各高校也应参照成立相应的创业教育组织机构或委员会,以指导、协调本地区、本学校创业教育工作的开展。机构的组成部门应包括商科学院、学生处、教务处、产业处等部门,相关参与人员应包括院校领导、学科专家、资深教授、企业家等。明确的组织机构可以具体指导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工作,能够促进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长效融合。完善评价考核机制。完善的评价考核机制既能够对现有教育活动的实施效果进行整体评价,也是获取教育信息、发现教育问题、优化教育体系的重要手段。[6]为促进成教大学生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效融合,可通过构建政府、高校、企业、教师等多维度的评估考核系统,对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和最终的人才培养质量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和考核,通过规范性的程序、合理的评价考核指标把政府、高校、企业等有效地融合在一起,从而提高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效率与质量。综上所述,创业教育是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有机结合,是对成教大学生所学专业知识在创业中的检验与提升,有助于成教大学生在自主创业中很好地利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更好地适应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探寻成教大学生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路径,必须转变教育理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完善现有制度安排,实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长期性与有效性,全面提升成教大学生的综合能力与整体素质,以满足成教大学生个体适应社会变迁、实现自我发展的要求,满足社会变迁对人才规格的新需求。

参考文献:

[1]黄邦道.论高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路径选择———以重庆市五所高校为例[J].莆田学院学报,2013(8):97-100.

[2]崔红艳.高师院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6):96-98.

[3]黄林楠,韩增芳.对创新创业教育嵌入专业教育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2(5):87-88.

[4]黄茂.高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发展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0(5):74-76.

[5]刘小廷.论开展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基于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视角[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4(2):19-22.

融合教育体系篇8

关键词媒介融合新闻教育改革

“媒介融合”(mediaconvergence)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普尔教授1983年在《自由的科技》中提出“传播形态融合”,本意是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这种关于媒介融合的想象更多地集中于将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介融合在一起。①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andrewnachison将“融合媒介”定义为“印刷的、音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②他强调的“媒介融合”更多是指各个媒介之间的合作和联盟。

国内较早对“媒介融合”进行研究的蔡雯教授认为“内容重整与组织重构是实践‘融合新闻’的必由之路。”③中国传媒大学苏志武教授指出“‘媒体融合型’教育教学的实质就是要突破那种按各媒体种类设置专业方向和课程体系的传统做法,既着眼于学生的学业,更着眼于学生的就业与创业,让学生具备更加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创新实践能力,使其适应不同媒体相互渗透、融合发展的需求。”④

就目前现有研究成果来讲,学者们都已经注意到了新闻教育模式改革势在必行,但对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教育并没有建立一种较有说服力的模式。媒介环境的改变导致过去的新闻教育模式已不再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新闻教育体系需要重新建构。

一、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教育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模式陈旧、课程设置单一

国内新闻教育多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被动接受,很难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程设置往往围绕某一媒体来设置,呈现“单一化”特征。如新闻学专业课程主要围绕平面媒体的采写编评设置,广播电视专业课程则以广播电视为主设置,缺乏交叉性与综合性,忽略课程之间的多维度、多层次联系,造成培养出的学生在知识结构、理论素养及技能操作上过于单一。同时,新闻学专业大多用培养文字编辑的标准培养学生,注重信息内容而非技术手段,强调对工作流程、文字加工规范标准的学习。显而易见,在媒体融合趋势及媒介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传统新闻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已远远滞后于传播技术的发展。

(二)教育理念与传播现实差距明显

媒介融合的大趋势对新闻教育理念与传播现实之间的有效整合提出了挑战。未来的新闻传媒需要团队合作,包括新闻策划、采访写作、技术支援等,而当前部分高校的新闻教育理念不明晰,造成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很长时间难以适应媒体环境。结合我国传媒业发展的实际需求,未来我国新闻教育只有按照宽口径、厚基础、跨媒介、懂技术、精专业、深内涵的要求来建立课程体系,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新闻传播人才。

(三)专业细分与业务技能割裂

当前,新闻传播教育被各种媒介形式切割,很难达到科学性、人文性、综合性与专业性的统一。如新闻学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广告学专业、出版与编辑专业、传播学专业等把学生框定在狭小的专业研究领域。而其中,传播学专业又被分解成网络传播学、公共关系学、媒介经营与管理等专业方向,割裂了传播学应有的学科体系。媒介融合的核心是信息和资源的整合,新闻教育不能背离传统,更不能为突出精专而过分注重专业细分,从而割裂多种技能的培养。

(四)跨媒体新闻教育相对滞后

就新闻教育而言,国内高校在搭建实战性跨媒体新闻教育平台方面,还相对滞后。目前国内多数新闻学院还没有将媒介融合教育纳入必修教学体系,造成高校新闻教育和人才培养严重滞后于传媒发展和社会需求。跨媒体新闻教育,要改变传统新闻教育体制,让学生从纯粹的理论课堂走出来,走向现实传媒的真实环境。新闻教育改革应建立在媒介发展的基础上,注重涵盖新闻教育的一般规律,夯实学生的多种技能,任何单维度取向都容易造成人才教育的片面化、滞后性。新闻教育体系的构建,应充分体现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目标,明确新闻教育实践内容,并以此为原则组成一个层次分明、分工明确、适应传媒快速发展需求的新闻教学体系。 二、媒介融合对新闻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媒介融合大潮引发新闻传播教育的变革,对新闻传播课程体系的设置及媒介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优化课程体系

1.改革现有课程

对现有新闻传播课程设置进行调整与改革,是媒介融合背景下对新闻传播课程体系提出的新要求。各新闻学院可以在现有课程的基础上,整合资源,对课程体系进行有机融合,淡化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之间的界限,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结合,在实践中丰富理论内容。同时,打破按学科设置实验室的传统方式,对新闻教育设施进行重新整合,形成融合式课程体系。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对全院通用基础专业课程进行改革,新开设音频视频内容制作、数字传播技术应用两门业务性专业课程,使新闻学专业原来只侧重于印刷媒体的课程体系得到改造,使学生可以学习广播电视新闻传播业务和新媒体传播业务,全面掌握各种类型媒介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从而适应媒介融合发展的需要。当然,改革现有课程,还可以通过增设辅修专业、增加课题研究等形式来实现。

2.拓展学科内容

随着媒介融合的不断加快,国内一些知名院校纷纷加快优化课程体系的步伐。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于2007年开始在新闻学专业中新增数字新闻传播专业方向;南京金陵学院开设媒体融合专业;四川大学和成都商报联合组建四川大学跨媒体研究所,面向四川大学本科学生开设网络新闻与文化传播公共选修课程。“目前,我国新闻传播学科在大学本科阶段设定的专业方向,基本上是在网络数字化信息技术全方位进入新闻传播领域之前设定的。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传统的专业知识界限和专业技能界限都将被更大程度地突破,因此,学科的组织架构需要适应媒介融合的趋势,以保证各个专业都具有更强的开放性与兼容性。”⑤

3.打造专业特色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的新闻教育专业设置已不能满足当今融合媒体发展的要求。各高校在专业建设中,要打破院系鸿沟,整合力量,形成优势专业体系;加强实践教学,根据自身实力及地域实际,打造专业特色。新闻传播原有专业,如经济新闻专业、法制新闻专业和体育新闻专业可以继续强化特色。传统新闻学专业可以在加强学生全媒体技能培养的基础上,重点突出某一个方面,在新闻评论、企业新闻、民生新闻、政府新闻、民族新闻、英语新闻等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中国人民大学从2009年开始,在本科教育阶段特色办学,推出六个专业课程包,让学生能够既打好学科基础知识,又能根据兴趣选择自己感兴趣、有发展潜力的专业课程。 (二)有效进行融合新闻技能培训

媒介融合时代,新闻教育内容多而复杂,需要对整个教育教学体系认真勾划,重视学生在校内外媒体的融合新闻技能培训。

1.校内媒体实训

主要是通过平时作业训练、学生自办报纸电台等,让学生就某一方面技能进行全面训练,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学生通过在校内报刊、广播电视、校园新闻网等实战训练,熟悉新闻采编制作流程,为进一步提高专业技能奠定基础。为适应媒介融合趋势,建立数字多媒体播出平台。如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台利用学校网站搭建了“专门的网络电视台,集中了文字、视频、音频(主要是视频)等多媒体手段,把校报、校电台、校电视台和网络电视台的新闻和节目等整合起来,使学生真正拥有一个融合新闻的实践平台”。⑥

2.校外媒体实习

主要包括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和顶岗实践等环节与校外媒体合作,提高学生实践能力。通过与报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杂志社、软件公司、音像制作公司等“联姻”,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就业提供多种平台。学生在校外媒体接受真实工作锻炼,可以培养其动手实践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增强新闻敏感和策划写作能力。此外,学校应鼓励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专业技能竞赛活动,如新闻写作、摄影摄像、网页制作等竞赛。只有让学生“走出去”,才能使学生真正把理论学习和实战训练结合起来。

(三)提升专业综合素养

1.培养新闻专业素质

媒介融合对新闻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反映在新闻专业素质领域,就是要求新闻传播人员成为新闻采编制播的“多面手”。无论是新闻采编还是音视频制播,都是传统新闻学教育的基本功。但在媒介融合时代,对采编制播等基本新闻传播技能和专业素养的要求更高,不仅要懂新闻,更要有技术、善管理,具有策划整合能力的新闻人才。因此,在媒介融合的趋势下,对于新闻基本功的教育和培养,需要不断加强。

2.培育新闻思辨能力

新闻教育的目标应注重培养新闻记者批判性思维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管理能力。“随着新闻来源的和信息渠道的剧增,在多种媒体融合的新闻编辑部中,编辑的主要职能已经不是采集新闻,而是对浩如烟海的新闻和信息进行筛选与重新组合,使这些杂乱的信息呈现出相互联系和深刻意义,并使其转化为知识,新闻从业者也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成为知识的生产与管理者。”⑦

(四)加强与媒介融合教学研究相应的“硬件”建设

媒介融合的趋势也影响了新闻教育的“硬件”设备建设。无论是平面实验室、非线性编辑实验室,还是摄影实验室、电视编辑实验室、媒体融合实验室,将专业实践、仿真环节等引入新闻教育教学,为课程体系改革和学生传媒实践开辟道路。

1.设备接入

在媒介融合时代,使用wordpress创建博客网站、使用twitter更新实时信息、使用facebook上传文章日志、使用flickr和youtube分享图片视频、使用deliciuos收藏保存资料成为媒体从业人员应当掌握的基本常识,而这些手段和方法是过去传统的新闻教育课程中所不具备的,它为新闻教育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硬件”设备支持。

2.技术支持

传播技术打破了传统媒介之间的壁垒与边界,多种传播媒介由共存共生走向互相融合。it行业从技术上解决了媒介融合的“硬件”建设问题,具有无限包容性特征和海量信息存储能力的互联网络,千变万化的文字处理技术、视频音频技术、特效技术、动画技术以及存储、搜索、链接、上传、下载等技术的日趋完善,为媒介融合提供了强大的技术保障。

3.构建融合型实验室群

打破原来按学科设置实验室的传统布局,对实践教学设施进行重新整合,构建融合型实验室群,形成融合式实践教学模式。2006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借鉴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模式,学生在自主创办《新闻周刊》的基础上,创办网络电视台、网络电台和网站,形成“接力传媒”集团,对学生开设跨媒体传播实验课程;2007年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与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联合成立国内新闻学院首家融合媒体实验室,培养能在数码化平台上进行新闻业务的新型传媒人才;中国传媒大学、复旦大学等努力改善新闻教育教学设施与实验室设施,先后建立网络教室、电子排版系统、广播电视采编系统等新闻教学实验室,为新闻教学提供了坚实的“硬件”支持。

(五)解决媒介融合师资匮乏难题

1.整合师资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教育应在现有师资力量整合上下功夫。将拥有不同专业背景、不同年龄段的新闻传播学科教师整合成突破专业局限、具有跨媒体、跨学科、跨专业的师资队伍。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不断调整知识结构,形成具有扎实理论基础、精专业务能力、丰富从业经验的师资力量。同时,淡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界限,理论教学中有实践内容,实践教学中有理论支撑。打破专业理论教师与实践指导教师的界限,形成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实践,实践教师参与理论科研的新模式。

2.送出培训

一方面积极鼓励和引导教师参与传媒实践,通过跨媒体的采写编评摄制等技能培训和跨媒体的经营管理,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把最新技术、最新经验及媒介融合发展的新动向、新趋势带到课堂上。另一方面选派一些青年骨干教师到国内外其他高校交流学习,掌握新理论、学习新技术,使之成为新闻传播前沿理论与实践技能相结合的“双师型”教师。

3.引进合作

引进媒体资深从业人员直接参与课堂教学。在人才引进上应突破一些条条框框,把社会上具有真才实学的新闻传播教师引进来,或者采用多种合作方式加以聘任。重视聘请兼职教授、资深专家、名记者或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技能的从业者、管理者、经营者定期讲座,开设选修课程或创建论坛等方式,传授从业经验、介绍业界最新发展动态,补充扩大课堂信息量,形成业界和学界的良性互动。

由于国内多数高校对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教育等方面的研究还处在探索阶段,尤其是对于新媒体教育缺乏经验。为了解决师资匮乏问题,可以采取依托学校传统媒体院系的教学资源,将本校优势与名校经验相结合,采取联合办学,增强教育实力,在更高层面上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注释

①孟建:《媒介融合:粘聚并造就新型的媒介化社会》[j],《国际新闻界》,2006年,第7期。

②andrewnachison。goodbusinessorgoodjournalismlessonsfromthebleedingedge,apresentationtotheworldeditors’forum,hongkong,june5,2001

③蔡雯:《媒介融合趋势下如何实现内容重整与报道创新——再论“融合新闻”及其实施策略》[j],《新闻战线》,2007年,第8期。

④苏志武:《媒体融合时代应培养“全媒体记者”》[eb/ol],http:///01gmrb/2009-04/23/content_912637。htm。

⑤高钢:《媒体融合环境下新闻人才的培养》[eb/ol],http://.cn/hy/20081104/19235467741.shtml。

融合教育体系篇9

论文关键词:媒介融合 通识教育 融合新闻

论文摘要:在媒介整合时代下的中国新闻教育改革大致沿袭三条路径:即分别作为专业课程、专业方向和教育理念来加以建设现有的新闻教育体系。但是由于对媒介融合实质存在认知误区,三种路径在现实发展中都存着问题。作为专业课程上唯技术至上的课程取向,在专业方向上对通识课程设置认知模糊,在专业理念上对新闻教育目标缺乏大局意识,都导致现实改革处于瓶颈状态。媒介融合下的新闻教育实质上是传播者和受传者的传播理念融合,是知识性课程与技术性课程的融合,是对专业人才和社会人才培养目标的融合。

1媒介融合对新闻教育的冲击

1.1关于媒介融合

媒体融合是国际传媒大整合之下的新作业模式,是将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的采编作业有效结合起来,资源共享,集中处理,衍生出不同形式的信息产品,然后通过不同平台传播给受众。在新闻生产流程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互动与融合使新闻媒体的组织结构和工作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一体化的数字内容生产平台的建构、一个采编团队同时面对多种媒体终端的内容整合,要求新闻组织与每一个新闻从业者都能胜任媒介融合带来的新的任务。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布赖恩布鲁克斯(BriansBrooks)06年6月在人大讲座时,曾介绍说:媒体融合的“核心思想就是,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和一些藩篱的打破,以及电视、网络、移动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类新闻媒体将融合在一起。”“记者必须跨平台承担不同媒体交给的工作,98%的工作将和今天要做的极大不同。”

1.2媒介融合呼唤新闻教育的改革

过去的十年,媒介融合已成为全球性的热门话题,在中西方的传媒界实践中也已经相当普遍。在数字技术与网络传播推动下,各类型媒介会通过新介质真正实现汇聚和融合。媒体融合的深度发展为传媒业提供了机遇和挑战,而新闻教育也必须正视这一挑战作出相应变革。媒介整合影响了整个新闻业制作流程,对传统新闻媒体的生存竞争提出了新的问题。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整合传播,促使了以前占据独立市场份额的各个媒介开始从独立经营中转向多种媒介的联合运作,尤其是在新闻信息采集上的联运操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人力、资金和设备的投入,从而实现了利润的最大化。其次在整合传播的过程,技术因素的力量越来越得到突显。新媒体不仅作为一种媒介载体,更是成为一种崭新的表达方式。新媒体发展中技术的更新换代,对新闻教育提出了新的问题。

1.3媒介融合背景下中国新闻教育改革的现状

中国的不少高校正逐步开始顺应媒介融合的时代环境,进行新闻教育的相关改革和调整,既体现在教育观念上,也体现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等方面。概况来说,现阶段的新闻教育改革呈现出三个层次。

1.3.1把媒介融合做为一种专业课程体系来建设。通过开设具有实验意义的数字传播课程来适应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如《多媒体信息传播》《网络新闻编辑》等,在课程体系上将新增加的课程作为原有课程的补充。

1.3.2把媒介融合作为一种专业方向来建设。不单独开设具体的数字传播课程,而将新媒体概念渗透于各个专业的课程中,尝试“大传播”意义上的“媒介融合”,并重点借助“网络传播实验室”、“新兴媒体实验室”等教研一体化实验室,让学生在新技术运用过程中掌握相关知识和技巧。

密苏里大学呼应业界的需求,紧跟技术发展潮流,于2005年9月开设了一个新的“媒体融合”的专业,在“交叉”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新闻传播技能的全面训练,以培养适应媒体融合的新型新闻人才。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推出的“融合新闻学”(convergencejournalism)专业,已成为这一领域的引领者。

在中国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媒介融合的专业建设也悄然起步。2007年,南京大学金陵学院获批开设媒体融合专业(方向),并于2007年秋季开始招生,这是国内高校首次开设媒体融合专业;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与美国的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合作,成立了我国高校首家融合媒体实验室;2008年4月3日,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与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媒介融合系签署了一项合作协议,双方约定互为姊妹学院,共同举办“新媒体发展与媒介融合”国际学术研讨会,推进双方的师生互访,互相承认学分。

1.3.3把媒介融合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加以应用。即整个学院以媒体融合为基础,将媒体融合嵌入到新闻理论演变中,将教师的日常教学和学生的实习实践都按照媒介融合的趋势和技术特点进行调整,探讨多元化互动新媒体教育模式。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在调整学院治理结构的基础上,在教学中,尝试在本科推出6个专业课程包,让学生能够既打好学科知识基础,同时可根据兴趣、发展潜力选择专业课程包。同时,在此前提下,也积极利用学校学科优势,加强与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等学科的合作互补,试行联合培养,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具有两个以上的学科知识融合。在实践层面,人民大学尝试将学生的实习真正融入到新闻业界的生产流程中,搭建真正具有实战功能的媒介融合平台。

纵观这三个层次的改革,核心点其实体现在了对专业技术的重视。然而单纯对技术的重视并不足以应对媒介融合的发展。媒介融合给新闻传播教育带来的挑战,不仅体现在技术层面,还体现在受众心理、社会文化、政治经济层面的转变。所以,深刻理解媒介融合的实质,正确认识媒介融合对新闻教育培养目标的改变,才能够使新闻教育从根本上适应融合媒介的时代背景。

2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教育的认知误区

2.1对媒介融合对新闻实践影响的认识误区——停留在了对新闻制作者与制作方式上,忽视了受传者的影响

媒介融合带给新闻传播行业的改变不仅是体现在业务流程、行业规则、媒介形态上,它改变的不仅仅是制作者,更重要的是受传者对媒体选择和利用的方式。单一的从制作者层面理解媒介融合,尝试着通过培训全能记者的方式来适应媒介形态的变化,并不足以应变纷复繁杂的现实状况。更重要的是从受传者的角度来分析媒介融合的影响。媒介融合对受众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受众对新闻的获取和理解方式上。

2.1.1改变了受众获取信息的方式公众日益摆脱被动接受新闻或信息的状态。尤其是年轻人,乐于回应、参与媒体报道,甚至创建个人的媒体。

而且在年轻人中,拥有这种新媒介技能的人群在增加。专业媒体的记者必须正视这一现实,而且学会从这种方式中获取自身工作的养分。如从网上论坛,在线视频中寻找报道的灵感和故事。

2.1.2改变了受众理解信息的方式。在传统新闻业为主导的新闻时代,人们对新闻的认知和信赖是基于对理论、数据的臣服,而在新媒体时代受众选择和体验新闻更多是出于情感判断。传统新闻学去强调以理服人,摆事实讲道理,用社会学解决理念传播、影响力问题,但今天它的效能却在极大减损。现在95%以上的社会判断、社会信任建立在情感判断基础之上,要让人们在情感体验当中产生向心力和认同感,动之以情,这是在媒介融合时代必须学会的一种传播手段。

2.2对融合新闻教育培养目标的认知误区——唯技术至上的专业取向

早期在新闻学框架中的新闻教育注重采写编评的技能课程。在新闻学向传播学过渡的过程中,特别媒介融合发展的背景下,注重新媒体的技能培养又成了新的学科取向,提出培养“全能型人才”、“跨媒体记者”的新的培养目标。培养目标的核心就是体现在了对技术的重视上,尝试打破早期的专业类别划分,让学生打包学习不同的专业方向的知识。实际上全媒体记者的核心并不是单纯的专业质技能的掌握,媒介融合教学目的也不是要求报道者同时掌握所有媒体形式的专业技能。而是要求报道者能够在团队中正确理解自己的角色,将受传者和传播者的身份进行互动,根据现实情况选择合适的报道方式和报道技巧,以适应当前的媒体环境的变化。单纯的“唯技术至上论”会导致新闻信息的重复传播,深度信息的缺乏,减损有效传播的的效率。

2.3对融合新闻教育课程设置的认知误区——对融合新闻教育的课程设置认知模糊

2.3.1融合新闻课程设置上停留在了对多个不同媒介的专业技术知识的融合。

中国目前的媒介融合课程体系实质是力图将网络、报纸、广播电视三种不同媒介形态的技术课程进行打包设计,要求学生必须选修自已主修专业外的第二专业的课程。如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在将本科课程设计为新闻学选修包、传播学视觉传播选修包、传播学新媒体课程选修课程包、广播电视专业选修课程包、广告与传媒经济专业选修课程包、学术与应用选修课程包,规定专业选修课必须选修够16个学分,其中在本专业选修的课程不少于3门计6学分,其余学分可以自由选择任意一个课程包,但所选课程至少要来自本专业外的3个课程包。在这种课程体系中,网络是作为独立的课程包来讲授。这样,在实际授课过程中,首先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课程体系重复带来的资源浪费,另一方面,过多的专业技术课程会减弱课程中非新闻专业领域的课程比重,这样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就得不到全面的系统的提高。融合新闻教育的目标并“重视多能,忽视一专”,而是要实现“一专多能”的综合性人才的培养目标。

2.3.2融合新闻教育的跨学科融合并没有真正体现。媒介融合带来的最大改变是,对多学科知识的融合。如何在新闻传播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上,在课程设置上,体现多学科知识的融汇,是目前新闻教育改革的重点。美国密苏里大学作为首个开设融合新闻专业的大学,以它成功的教育实践诠释了融合新闻教育的实质。威廉姆斯认为,既然将新闻确立为专业,它就既不能不强调通识、整体的文化教育,也不能偏废实践经验所能赋予的训练,新的教育方式是将专业课程和一定数量的经过精心选择的学术课程的结合。以此为理念,密苏里学院非常重视新闻学与其他科系之间的合作。尝试通过加强通识教育的方式来增强跨学科专业的整合。

转贴于

中国新闻教育在通识课程的设置上,却出现了简单的“拉朗配”的局面,即简单地把两种学科领域的知识进行一定的融合。如有些学院要求学生选修经济类、文化类、法律类、信息类课程,提出培养所谓的军事记者,财经记者,法律记者等等复合人才,实质上这种课程体系培养的人才,相较于相应学科领域的专业人才来说,在专业知识的掌握上只处于粗浅的认知阶段,四年的选修课程由于缺少系统的课程体系的设置,专业的师资力量,充足的上课时间,和与传统新闻学知识的有效融合,变成了似是而非的“复合型人才”。

3误区的重新认识和反省

3.1对新闻教育培养目标的设置——对全媒体记者的认识解读

3.1.1脱离唯技术至上的全媒体技者培养观念,确立培养具备技术能力、专业素养和职业理想的新闻创新人才。全媒体技术这一培养目标的三个层次正是体现了新闻创新人才的三方面素质的要求。一融合媒体人才的专业技术能力:掌握全媒体新闻采集和制作技术,在综合利用各类不同媒介特质的基础上对信息进行形态的差异化传递。如在报道一个突发新闻事件中,先用手机媒体做短信报道,然后是网络媒体滚动播报,再跟上图片报道、视频报道,最后为报纸、刊物提供详细的深度报道。通过多媒体方式对信息进行整合传播以实现信息的最佳传递效果,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二是融合媒体人才的专业素质是指具有职业道德和素养,遵守新闻伦理和新闻法律,富有创新精神,具有创造性才能。体现在全媒体时代就是脱离简单地对信息的重复性加工,防止信息的爆炸式传递,而是能够根据受众的差异化需求和媒体介质的不同特色,对信息进行多样性的富有深度的开掘。三是体现在新闻的职业理想上。不管传播技术如何进步,传播方式如何变革,新闻传播教育的人文内涵永远是至上的,新闻教育理念应以知识和技术为基础和手段,以人文精神的培养为目的。随着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的新闻教育走向了误区,即人文理想、新闻专业理念逐渐被实用主义,技术主义所取代,把新闻教育置于市场逻辑中,漠视生命教育,使新闻教育走向世俗化,功利化的歧途。因此,全媒体记者的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内涵即是要培养坚持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维护社会公益和价值体系的社会人才。

3.1.2全媒体记者的核心素质是叙事能力,即要具有深厚的人文和社会科学功底,能够深刻理解社会与现实,不仅能够通过掌握多种媒介技术把信息进行差异化的传递,更重要的是在信息传递过程中突显出信息的力量和价值。

美国著名新闻教育家、旧金山州立大学新闻系前主任、新闻学教授贝蒂?迈斯格在演讲中说,新媒体应用技术越来越成为傻瓜,已经变成简单易学的小手艺,今天的新闻院系培养的仍然是发掘和讲述新闻故事的能力,新闻传播院系在教学和科研中对新媒体技术的过分追求,将会削弱新闻学的核心价值,培养的学生很可能只会成为别人原创性的新闻和影视作品的剪贴员或包装工。不管媒体形式如何变化,如何让一个故事讲得生动始终是新闻学教育的关键性问题。已故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教授凯瑞说过:新闻就是一种描写的艺术,或者是描述的艺术。在美国密苏里大学、南加州大学的融合课程改革中,新闻写作课程始终是作为核心课程来开设,因为讲述一个好的新闻故事的能力实质是其他媒介技能的平台和基础。

3.2融合新闻课程体系的设置——融合课程实质上媒介技术课程和人文与社会课程的深层整合

3.2.1技术课程融合的实质是不同媒介专业的学科间融合,实现跨学科的整合教育。

媒介整合时代下融合新闻教育的实质是要把广播电视、纸质媒体和网络媒体的报道特色、写作范式、技术理论、视觉需求、专业术语进行课程间的协调整合,建立真正成熟兼容的媒介融合课程体系。

美国南加州大学媒介融合的课程在多次改革后逐步建立了这一体系,即把媒介融合中的网络新技术课程融入到整个传统新闻学教学中,不再像中国目前的新闻课程改革那样,把网络、广电、纸质媒体分别授课。这样的设计一方面避免了课程体系的重复导致的教学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从新闻实践的角度考量更适合融合新闻要求记者和编辑结合新闻题材特点选择最佳的媒介方式进行报道的特点。

表1:南加大新闻系媒介融合课程模式

3.2.2融合新闻教育不仅要实现在专业课程上不同媒介技术课程的融合,更要在通识课程上实现多种学科间的融合。

媒介融合催生了融合新闻学的发展,技术层面引发的制作流程的改变,促进了在新闻教育中对技术课程的重视。但是在美国密苏里学院开设的融合新闻课程的实践中,发现单纯的技术性知识的掌握并不足以培养出胜任各种状况的优秀新闻人才。虽然媒体技术的力量谁都无法回避。但是也应该看到,内容永远主宰了高质量的新闻与新闻教育,传输系统永远是第二位的,虽然新技术挑战教育模式,但是我们应该坚持教授学生那百分之八十不变的内容,掌握百分之二十的操作技术比掌握百分之八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更加重要。

在此理念下,美国新闻教育从早期的专才教育向通才教育发展,开设课程的重点从专业技术课程转向了人文与科学知识。各学校都努力将反映传媒技术性层面内容的课程减少,增加传媒事业社会层面、伦理层面、文化层面内容的课程。如佛罗里达国际大学的大众传播系对新闻、广告专业学生人文课程的学习做出了严格要求,要求学生必须修65学分的人文课程,包括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历史、国际关系、经济学、戏剧艺术、宗教、讲演等;宾西法尼亚大学传播系认为:“我们的毕业生应该有良好的人文学科基础,我们训练他们能够探求文化、技术、伦理、文艺以及政治事务,并能深刻理解大众传媒对公众的作用、权利和责任。”

目前在中国新闻教育所面临的时代变革和现实危机面前,加强通识教育的理念和实践成了新闻高校改革的一大举措。目前复旦和清华都提出了通识教育的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这一基本理念,定位于培养媒介精英人才。如下表2、表3可看到,虽然两者的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各有特点,但通识课程中对人文和自然科学知识的重视,加强学生知识面的拓宽是其共同特点。通识教育使学生浸润于文理贯通的博雅教育中,使其成长为更适合社会需求的“通才”。

表2复旦新闻学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与修读要求一览表

表3清华新闻学专业通识类课程设置与修读要求一览表

综上所述,媒体融合是当代传媒业的一种新趋势,跨媒体、跨行业、跨地域的联合与合作,早已突破了现行政策的壁垒。与此相适应,融合新闻教育成为现代新闻教育改革的热点和方向。如何在融合媒介的时代背景下,对中国新闻教育的学科整合进行重新认识和规划,对新闻教育改革来说至着重要。这种学科间整合包括三个层次,一是指包括不同媒体形态技术课程的整合,尝试将新媒体融入到各个传统媒介的教学体系中。二是在新闻学院内部将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知识和传统新闻学科专业课程的整合,着眼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三是打破学院间的藩篱,鼓励学生辅修其他专业,真正实现学科间的联合办学,着力于培养社会性工作人才。只有实现这三个层次的改革,才能够真正实现融合新闻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徐沁.媒介融合:新闻传播业的新趋势.东南传播,2008(6).

2倪宁.面对媒介融合的新闻教育.中国记者,2011(3).3倪宁.面对媒介融合的新闻教育.中国记者,2011(3).

4editorandpublisher.Dec.24.1910,20.

5邓建国.管窥美国新闻传播院校媒介融合课程改革中的经验与教训——以南加州大学新闻系的试错为例.新闻大学,2009(1).

融合教育体系篇10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经济全球化发展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我国金融业也加大了与世界金融业之间的联系,我国金融业发展环境更加复杂。这给高校金融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金融学教学必须在专业课程体系建构上做出变革,强化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才能满足我国金融业发展需求。

1高校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建构的必要性

如今,金融业在行业发展上表现出以下特征。

11混合经营

早在20世纪末,美国金融业就掀起了金融业分业经营浪潮,金融业经营模式也因此发生了巨大变化,金融业的混合特征日益凸显,银行、证券和保险业之间的界限很快被打破,许多金融机构都在经营主打业务的同时兼营其他金融业务。

12金融业的电子化特征越来越明显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金融业很快迈进了金融电子化阶段,这为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提供了便利,金融机构随时可以为人们提供各种金融业务服务。

13金融微观化金融市场的发展,提高了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能力,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多样的金融需求,各类金融活动越分越细,金融业务的微观特征不断加强。这些都要求高校金融教育必须加强金融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必须关注人才综合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来说,高校金融专业教学必须加强教育创新,加强金融学教育内容、教学模式改革,加强金融学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资源配置,才能提高高校金融学教学的国际化水平,才能提高高等金融学人才的专业能力,培养出更多专业的金融学人才。

2当前高校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建构存在的问题

21课程设置过细,基础课所占比例较低

金融学是一门在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学、证券投资学、期货学、经济数学基础之上衍生、发展起来的学科,这就决定了在金融学教学中,以上各学科的知识都必须有所涉及,受此影响,高校在金融学课程设置上都做了细致安排,课程设置分的非常细,并且,许多高校还在课程体系优化过程中进一步突出了专业前导课程的重要性,强调在专业教学中突出高等数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计算机应用,这样的课程设置固然为学生学习宏观金融知识提供了便利,但是,它也带有明显的缺陷,即基础课所占比例较低、专业课内容狭窄,这对学生专业发展来说是不利的。

22课程结构僵化

许多高校在金融学课程体系建构上,都非常重视学科的完整性,但是却不重视学科与学科、学科与社会的结合,在课程计划设置上也是刚性有余、弹性不足,严重限制了学生自由选择学科。在课程设置上,大学生都是在第一学年就开始主修领域课程的学习,除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市场学、保险学等专业课程,许多课程大都是以金融学专业课程附属课程的形式存在。并且,许多课程都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所占的比例非常小,缺少课外培养环节,学生参与专业实习、实践的机会较少,不利于学生知识和能力并重发展。

23忽略学生个性培养

高校金融学专业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具有金融学专业知识,能在银行、证券、投资、保险等金融行业工作的金融人才。但是,从高校当前的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来看,它还存在许多不足,如高校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过于强调宏观金融类课程教学,没有充分认识当今金融形势的巨大变化,对微观金融分析工具和训练方法认识不足,对学生金融实际业务技能培养缺乏足够的关注,金融选修课覆盖面狭窄,建设滞后。可以说,高校金融学课程体系设计与培养目标存在明显差距,高校金融教学难以满足时代金融业发展的人才需求。

3高校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建构策略

31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中心设置课程体系

金融业是金融学发展的导航仪,高校应紧贴金融业发展要求来建构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这就要求高校深入分析社会金融业发展现状,就金融业对人才的专业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展开研究,设置覆盖专业教育内容和相关知识体系的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将金融学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综合教育都囊括到高校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建构中去,在高校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中增加更多的自然科学、人文科学方面的知识,兼顾金融专业理论知识的多样性和金融人才培养的专业性,同时适当增加思想教育、金融学术与科技活动等实践内容的比例,坚持高校金融学专业课程设置的前瞻性,认真思考未来社会发展对社会信用学、金融消费学、中小金融业务经营和金融工程等新兴金融专业人才的需求,从学生完整人格、能力发展方面综合考虑,如何打破传统的金融学课程结构,加强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新兴专业与传统专业的联系,以促进学生素质、知识和能力的共同发展。

32优化课程体系结构

社会金融业发展对金融人才的迫切需求,要求高校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要坚持通识教育原则,本着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目的,在金融学教学中渗透人文与社会科学、数学与自然科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国际化知识和身心健康教育,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高校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建构也要遵循这一原则,将学生课程体系结构分为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模块和专业方向课程模块,为包括专业理论和前沿课程、实践课在内的金融教学提供基础保障。而为了提高金融学专业教学的有效性,高校还要将每一课程模块的金融学专业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并将其细化为理论课、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课程及实践课,并加强三个模块课程及同一模块内部课程之间的联系,使之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此外,高校还要突出学生个性化教育,适当扩大选修课程的覆盖范围,根据时代金融形势变化开设更多进口金融学发展前沿的选修课程,如网络金融、行为金融课程,鼓励学生进行无学科、无边界选课,以拓宽学生专业知识面,加深学生对现实经济现状的认识和了解,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能力。

33兼顾宏观与微观金融发展要求,强化实践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