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简述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十篇简述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十篇

简述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11:52

简述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篇1

--创业者简介,重点介绍创业者的业务专长和已取得的业绩。

--创业机会概述,应对产品(服务)和市场机会进行简要描述。

--创业目标

二、市场分析--市场现状综述,应详细描述顾客、市场的现实需求,市场的容量和成长潜力,市场的细分及其特征。

--市场发展趋势,应详细分析市场发展趋势,各影响因素及其对市场的具体影响。

--竞争分析,要详细分析所有现实和可能的竞争对手的情况,包括他们的产品、销售额、市场份额、经济实力以及各自优势与劣势。

--市场定位,应详细说明本产品(服务)的目标顾客、目标市场和市场竞争力,可能的市场地位和市场份额。(以上应说明资料来源与选择的预测办法)

三、产品(服务)

--产品(服务)介绍,主要包括产品(服务)的技术原理、技术水平、新颖性和独特性,主要用途和应用范围,经济寿命和所处阶段,未来发展预测。

--产品(服务)的市场保护措施

--产品(服务)研发计划

--产品(服务)生产计划(以上应注明资料及信息来源)

四、市场营销

--营销方式和渠道

--营销队伍

--促销计划

--价格策略

五、财务计划财务计划主要是对创业前三年的财务情况进行预测、分析。

--资金需求和使用

--预计销售收入和经济效益

--财务分析,包括对投资额、经营成本和销售收入发生变动的影响分析

六、风险与对策

--技术风险

--市场风险

--管理风险

--环境风险

七、创业团队

--主要成员,重点介绍成员经历和背景,能力与专长,拟任职务(注意分工和互补)。--组织结构,包括企业的组织结构图、部门的功能、作用与职责,部门的负责人及主要成员。--欠缺与对策

八、发展预测新星创业计划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提纲

一、总论

1、项目名称

2、主要内容说明本项目创新内容、技术水平、技术指标、用途及应用范围。

3、目的、意义说明本项目提出的背景、目的和是否符合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要求以及社会经济意义。

4、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说明与本项目研究开发内容相关的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要求注明主要资料及信息来源)

二、项目技术可行性分析

1、项目的技术创新性论述

(1)项目产品(服务)的主要技术内容及基础原理。

(2)项目产品(服务)的技术创新点论述。详细说明本项目的技术创新点、创新程度、创新难度,以及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并附上权威机构出示的查新报告或其他相关证明材料。

(3)项目产品(服务)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与国内、国外同类产品先进技术指标的比较(可以表格方式说明)。

2、技术成熟性和项目产品可靠性论述技术成熟阶段的论述、有关部门对本项目技术成果的技术鉴定情况;本项目产品(服务)的技术检测、分析化验的情况;该技术进行生产条件下小批量、小规模试生产的情况,包括生产质量的稳定性、成品率;本项目产品(服务)在实际使用条件下的可靠性、耐久性、安全性的考核情况等。

三、项目产品(服务)市场预测

1、项目产品(服务)的主要用途,产品(服务)的经济寿命,目前处于寿命期的阶段,开发新用途的可能性。

2、市场调查。说明现阶段市场容量、市场供应能力,国内外同类产品的水平、价格、市场竞争力情况。

3、市场预测。说明未来市场容量、市场供应能力、产品的技术水平、价格等方面的发展趋势。(以上应注明主要资料、信息来源及选用的预测办法)

四、项目实施方案

1、技术方案

2、生产方案

3、营销计划

4、特殊行业许可证报批情况

5、项目总体发展论述

五、项目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投资估算

2、资金筹措

3、资金使用计划

六、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1、生产成本与销售收入估算

2、财务分析预测项目完成后项目产品年净利润、年纳税总额、投资利润率、财务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

3、社会效益分析

4、项目的风险性及不确定性分析对项目的风险性及不确定因素进行识别,包括技术风险、人员风险、市场风险、政策风险等。进行盈亏平衡分析和敏感性分析,进而分析不确定因素对项目经济评价指标的影响,分析项目的抗风险能力。

七、项目承担人情况

1、创业申请人及主要创业人员的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技术职称及在项目中承担的主要研究开发任务。

2、主要研究开发人员的研究领域及研究成果简介。

3、创业申请人与主要研究开发人员的合作形式、经济和技术关系。

简述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篇2

【关键词】科学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992年春天,邓小平在南巡谈话中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和形成,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贡献。

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曾多次明确提出,在生产社会化程度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实行的单一社会所有制的社会主义社会里,随着私有制的消灭和公有制的建立,必然使商品货币关系失去了基础而归于消灭,由国家调节的产品生产和分配将代替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理论是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否定,他们所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是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社会化的大生产客观上要求由一个社会中心按照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原则对生产进行统一的协调,通过制定统一的计划来协调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十月革命胜利初期,列宁坚持的仍然是传统的计划经济的观点,他的基本思想是社会主义就是消灭商品经济。在列宁看来,只有在生产资料国有化的基础上.按照一个总的大计划进行建设,才配称为社会主义的建设。从当时的实际情况来看,苏维埃俄国虽然没有完全和最终取消货币,但其作用范围已经相当狭小。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决定实施新经济政策,随着新的经济政策的实行,列宁对商品货币关系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列宁决定进一步开放市场,扩大商品货币流通的渠道,从而形成了商品货币关系的新思想。这一思想具体表现为:强调发展商业的重要性。商业是全党必须全力抓住的中心环节,如果抓不住这个环节,就建不成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尽管列宁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框框的束缚,但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利用商品货币关系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主要手段的思想,是列宁对传统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突破。因为传统的社会主义理论历来把商业、商品货币关系与资本主义联系起来,把商业看成是与社会主义水火不相容的。但是列宁并没有拘泥于传统理论的束缚,而是从俄国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利用商品货币关系的思想。因为从经济上看,当时在俄国的各种经济成分中,宗法式的小农经济占优势。这种经济条件决定了“商业就是千百万小农与大工业之间唯一可能的经济联系。”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深刻思考的基础上,邓小平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正是对社会主义本质这个根本问题思考的基础上,邓小平开始反思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问题。

然而,实行计划经济的结果却适得其反,造成了国民经济的比例失调,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城乡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起来,使邓小平更加认识到,“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为什么一谈到市场就说是资本主义,只有计划才是社会主义的呢?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我们必须从理论上搞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控制。”1994年春天,邓小平在南巡谈话中更进一步指出,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等于资本主义,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和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突破。列宁、斯大林和等对曾经对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商品生产、商品经济作过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但是始终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模式,把计划经济看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之一。邓小平关于“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的思想,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和市场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的束缚,彻底打破了长期以来把计划和市场作为姓“社”姓“资”标志的传统观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进一步丰富了社会主义的实践,使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更加深化。其一,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时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公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构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其二,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也呈现出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利用。目前,我国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主要有: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社会基金所有制、社区集体所有制、劳动者集体所有制等等。其三,突破了单纯强调公有制在所有制结构中的量的优势,而主要强调其质的优势。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意味着公有制生产关系是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主体,所谓主体,并不是公有制的比重越大越好,更不是要在国民经济中实行全面垄断。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不能简单地把中外合资合作企业、公私合营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等,简单地划为非公有制经济。各种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公有制成分的资本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也是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参考文献:

简述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篇3

1、计划概要

针对企业实际情况进行计划的全面概述。市场营销计划书开头应有一个计划实施概要,对计划中的主要目标和建议进行简短的概述,使企业管理部门能快速地浏览整个计划的内容。

2、市场营销现状分析

在这部分中,计划制定者提供有关企业自身条件、市场营销渠道企业(供应商、中间商)、竞争者、顾客、公众和宏观环境的分析,作为计划的背景资料。

(1)自身内部条件:本公司的竞争力分析(成效、地位)

(2)供应商:供货商的品牌或价格特色,供货商的战略中本企业的地位,供货商之间的关系,从供货商之间转移的成本等,都影响企业与供货商的关系及其竞争优势。

(3)营销中间商:中间商、实体配送机构、服务机构、融资机构

(4)顾客:消费者市场、产业市场、中间商市场、政府市场、国际市场。要对各种市场的状况和客户的特性进行阐述和分析。

(5)竞争对手:详细阐述竞争对手的状况,数据越充分越好,最好要给予特点分类。行业内竞争者的均衡程度、增长速度、固定成本比例、本行业产品或服务的差异化程度、退出壁垒等,决定了一个行业内的竞争激烈程度。从顾客的角度分析,竞争者包括:愿望竞争者、属性(一般)竞争者、产品形式竞争者、品牌竞争者。

(6)公众:内外部公众

(7)宏观环境:阐述和分析巨大的各种社会力量状况

随着经济、社会、科技等诸多方面的迅速发展,特别是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过程的加快,全球信息网络的建立和消费需求的多样化,企业所处的环境更为开放和动荡。这种变化几乎对所有企业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正因为如此,环境分析成为一种日益重要的企业职能。

环境发展趋势分为两大类:一类表示环境威胁,另一类表示环境机会。环境威胁指的是环境中一种不利的发展趋势所形成的挑战,如果不采取果断的战略行为,这种不利趋势将导致公司的竞争地位受到削弱。环境机会就是对公司行为富有吸引力的领域,在这一领域中,该公司将拥有竞争优势。

对环境的分析也可以有不同的角度。比如,一种简明扼要的方法就是peSt分析:即从政治(法律)的、经济的、社会文化的和技术的角度分析环境变化对本企业的影响:

政治的/法律的:垄断法律;环境保护法;税法;对外贸易规定;劳动法;政府稳定性;

经济的:经济周期;Gnp趋势;利率;货币供给;通货膨胀;失业率;可支配收入;能源供给;成本;

社会文化的:人口统计;收入分配;社会稳定;生活方式的变化;教育水平;消费;

技术的:政府对研究的投入;政府和行业对技术的重视;新技术的发明和进展;技术传播的速度;折旧和报废速度。

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的名著《竞争战略》中,提出了一种结构化的环境分析方法,有时也被称为“五力分析”。他选取的五种环境要素是:产业新进入者的威胁;供货商的议价能力;买方的议价能力;替代品的威胁;现有企业的竞争。显然,最危险的环境是进人壁垒、存在替代品、由供货商或买方控制、行业内竞争激烈的产业环境。

例:日立盒式录像机市场营销计划书中包含的背景资料:销售历史资料、市场占有率发展趋势、市场综述、竞争形势、价格对比

3、机会与问题分析

分析企业存在的机会和问题,并尽可能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Swot分析代表分析企业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s)。因此,Swot分析实际上是将对企业内外部条件各方面内容进行综合和概括,进而分析组织的优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的一种方法。其中,优劣势分析主要是着眼于企业自身的实力及其与竞争对手的比较,而机会和威胁分析将注意力放在外部环境的变化及对企业的可能影响上,但是,外部环境的同一变化给具有不同资源和能力的企业带来的机会与威胁却可能完全不同,因此,两者之间又有紧密的联系。

4、营销目标

(1)市场营销目标

销售额目标、销售增长目标、企业形象目标:销售收入、销售量、市场占有率、知名度、渠道覆盖面、平均单价等

(2)财务目标

投资收益率、利润、现金流量等

5、市场营销战略与策略

战略部分主要内容:市场营销预算(资源配置、投资战略)、市场定位战略、市场竞争战略、业务发展战略、新产品开发战略、渠道发展战略、产品生命周期战略;国际市场战略。

策略部分主要是决定营销四要素--产品(product)、价格(price)、销售渠道(place)、促销(promotion)--的组合及具体实施方案。

6、行动方案

回答:将要做什么?谁去做?什么时候做?费用多少?

7、盈亏分析

经济效益分析

简述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篇4

摘要:转型经济学(或称转轨经济学、过渡经济学),是指一种研究如何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经济学理论。20世纪80年代,包括前苏联、东欧和中国在内的30多个国家开始的经济体制转型。以前苏联和东欧为代表的激进式变革与以中国为代表的渐进式变革,取得不同的经济绩效,形成巨大反差。

关键词:转型经济渐进式演化激进式变革制度变迁

一引言

转型经济学是指一种研究如何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经济学理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迅速发展的转型经济学主要是指具有共同研究主题和追求目标的一些理论文献以及撰写这些文献的经济学家(盛洪,1996)。目前,关于转型经济还没有完整的理论体系,也很难说谁是转型经济学家,因为还没有专门从事这一理论研究的人。关于其理论体系,我们只能从现在构成这一经济学流派的一些理论文献,以及撰写这些文献的经济学家的文献、研究思路来寻找一条线索,理清其脉络。本文首先介绍转型经济学的内涵,然后简述一下各个学派关于转型经济的理论要点,最后简要回顾中国经济奇迹并作以简要评述。

二转型内涵

关于转型概念的理解,比较经典与普遍的定义是热若尔·罗兰的表述:转型即一种大规模的制度变迁过程或者说经济体制模式的转换。从目前国内的文献来看,从三个层面上使用转型的概念:第一种含义是从传统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第二种含义是在包括了第一种含义外,还包括那些过去实行广泛管制的经济向自由市场经济转型;第三钟含义是在前两种理解基础上还包括了所有发展中国家促进经济市场化,实现经济发展的过程。

实际上许多人把转型经济学看作制度经济学的一个分支的原因正是由于把转型理解成为一种制度的变迁过程,只是描述了转型的一般的特点。不错,转型的确主要是一个制度变迁的过程,但转型还有其本身的特殊性,而这些特殊性仅依靠制度变迁是不能够真实的描述,更别说来解决这些问题。鉴于以上理论实践中三个层面使用转型概念的事实,笔者个人比较赞成转型的第一种含义,即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当然,后两种转型概念的理解当然没错,但关键是其不符合概念提出的历史与逻辑的一致性,更不适合建立新的独立的研究学科。对于第二种理解,放松政府管制,实行经济自由化,其实这在传统的主流经济学框架内可以得到解释;对于第三种发展经济学范畴内使用的转型概念,现有的发展经济学就有了相应的解答与分析框架。转型(或者转轨、过渡)概念的提出应该来说主要发源于二十世纪上半期全球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在计划经济实践中遇到困难并探索其解决办法的历史事实。

三几种转型理论范式

20世纪80年代末,包括前苏联、东欧国家和中国在内的30多个国家开始了从中央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Josephe.Stiglitz)将其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一起称之为“二十世纪两项最伟大的经济实验”。毫无疑问,这场涉及多达15亿人口的重大变革吸引了全世界学者的目光,他们应用新古典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信息经济学、演化经济学以及比较经济学等最前沿的理论成果从不同侧面对这一变革加以研究。在短短的十几年里,相关文献数量迅猛增长,从而在主流经济学中赢得了巩固的学术地位,并且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催生出了一门新的学科—转型经济学,来专门研究如何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

1、主流经济学的激进主义转型理论

新古典经济学是对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理论的系统化。按照新古典理论的理解,市场机制不过是资源配置的工具,其核心是供求和价格的相互作用。在转型之初,以新古典经济学为基础的华盛顿共识在转型经济理论和政策研究中占据统治地位。根据华盛顿共识:严厉的需求紧缩,加上放松管制、贸易自由化和私有化,就可以推动经济增长。因此,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核心就是“管住货币,放开价格”,实行以宏观经济稳定化、国有企业私有化和价格自由化为核心的激进式的“休克疗法”。采取了一系列诸如:大幅度缩减货币供应量,实行高利率;保留少数重要商品的国家定价,绝大多数商品价格全面放开;消除预算赤字,减少价格的国家补贴;取消对企业工资的限制;全面改革财税体制等措施。

2、演进主义的渐进式转型理论

随着俄罗斯等国的激进式改革的受挫和中国经济改革的巨大成功,演进主义的兴起及其影响力的扩大是转型经济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演进主义理论核心思想可概括为:知识和信息是有限和主观的,并以分散的状态为个人拥有,因此,人们根本无法认识和控制社会生活,最好的社会就是顺其自然。想通过理性设计而进行大规模的社会变革必然造成社会的灾难。渐进式改革实际上是社会不断的积累、加工信息,而且知识与信息是具有连续性的,用一种完全不同的系统来强制使其中断是不可取的。经济体制本身是一个具有自我强化机制的复杂系统,在演进过程中会不断吸取旧制度中的合理因素。因而,渐进式改革更可取。

3、新制度经济学转型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把企业制度、产权制度、市场制度以及国家的法律制度和意识形态等制度现象纳入经济学分析的框架之内,扩展了经济学的视野,对于我们研究制度现象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根据这种理论,改革的过程实质上是在一定的条件下通过成本收益分析寻求成本最小的最优改革路径。经济学家热若尔·罗兰曾指出:“如果转型的经验给了我们任何启示的话,那便是,没有以适当的制度为基础的自由化、稳定化和私有化政策,不大可能产生实际的效果”。公共选择学派代表人物布坎南指出市场制度是自由交易的制度,这些制度结构是长期历史发展的产物。另外,科尔内、萨克斯都提出了新制度经济学转型理论的代表性观点。

4、凯恩斯主义转型理论

与新古典主义理论相比,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对于市场经济的运行过程和内在机理的认识更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现实,他们对于转型经济中产权改革、宏观经济、转轨速度和次序、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等一系列重要问题的认识值得重视。

在《社会主义向何处去》一书中,新凯恩斯主义的代表人物斯蒂格利茨对以新古典经济学为基础的转型经济理论提出批评。认为在决定选择哪种市场经济模式时,一定要牢牢记住实际的市场经济是如何运行的,而不是去记住毫不相干的完全竞争范式;在经济转型过程中,竞争远比私有化重要得多;由于信息的不完全,私有企业和公有企业一样都会出现激励问题,因此,建立一种集中与分散、公有因素与私有因素相结合的混合体制才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正确选择。马克·奈尔(markKnell)等人认为激进式改革对自由市场的崇拜是盲目的。市场化和私有化的方案往往忽视了这样几个重要因素:人们之间的经济关系并不是一种单纯的交易关系,而是一种生产关系;企业是生产组织,市场是交易机构,企业与市场是相互补充的,而不是相互替代的;价格机制不仅是一种解决经济问题的手段,同时还有金融功能、战略功能等,在满足这些功能上越是成功,有效配置资源的功能就越难以实现;私有化对于提高效率并不是必要的;国有企业也可对市场做出积极的反应。因此,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是重要的。

5、市场社会主义

市场社会主义就是以实现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为目标的一种理论和主张。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是实现社会主义与市场机制的结合,能否在理论和实践中解决社会主义与市场机制的结合问题,是决定经济体制改革前途和命运的关键因素。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最初模式即兰格一泰勒一勒纳模式,借助于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工具。这一理论假定,市场机制仅仅是一个中性的概念。后来的市场社会主义理论虽然在许多方面超越了新古典的范式,但是中性论的假定却被接受下来,因而这些理论难免会带有新古典理论的缺陷。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改革的实践表明,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兼容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任务,绝不可能一蹴而就。经过近百年的探索和实践,市场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获得巨大的发展,市场社会主义也成为当代社会主义运动的主流和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之一。

6、比较主义

用比较经济学理论来分析现实的改革问题是九十年代以前转型经济学的主流。这种理论从不同的经济体制中总结出若干基本的经济体制模式,在此基础上进行比较,做出最优选择,指导改革的实践。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几十年里,从南斯拉夫的自治社会主义,到匈牙利新经济机制和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再到90年代东亚模式,都曾是人们心目中的理想。有比较才能有鉴别,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市场经济模式和市场化道路的经验教训,对于中国的经济转型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当然比较经济学的方法也存在着根本的缺陷。一方面,这一理论是经验的而非规范的,因而无法形成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论。另一方面,它把不同社会制度和不同历史环境下的经济体制简单化,因而无法深刻理解制度变迁的复杂现实。

7、特殊改革方式理论

中国的学者在借鉴国外关于转型经济理论的基础上,把转型经济研究放在中国特殊国情和特殊道路选择上。林毅夫等人认为,经济改革的核心是经济发展战略的转轨,改革以前中国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在于推行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而改革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关键则在于改革“三位一体”的传统经济体制,使资源的比较优势能发挥出来。中国改革成功的一个重要保证是选择了渐进式改革道路。张军指出,由于传统国有部门的绝对规模使它事实上处于垄断地位,因而,在改革过程中如果实行完全的价格自由化,就可能给国有企业提供操纵市场的机会,造成生产下降和经济的衰退。相反,在价格双轨制下,国有部门将比完全的价格自由化条件下生产的产品多且定价更低。以价格双轨制为特征的“边界改革”的经验正在于,国有部门在计划外边界上通过对价格信号做出反应去捕捉获利机会,要比突然被私有化的国有部门去对经济扭曲和短缺做出的反应更迅速。

四中国增长的“奇迹”

自1978年开始,中国开始经济转型。10年后,东欧和俄罗斯及其他独联体国家也加入转型的行列。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中国选择了与东欧和前苏联不同的道路:“摸着石头过河”的渐进改革,而不是激进的“休克疗法”。中国经历了20年迅速的增长,而俄罗斯和其他独联体国家却经历了将近10年的下降。改革方式选择的不同导致了不同的改革结果。以下两组数据清楚的表明了中国改革与前苏联、东欧改革成果的巨大反差:

中国改革二十多年的稳定的高速发展,引起全球的瞩目,经济学家也提出了不同的解释。专家指出中国能在这二十年间迅速发展的原因在于1979-1983年之间中国建立的联产承包责任制起了非常重要要的作用,在此之后,中国又进行了政治体制改革,还有乡镇企业的作用。中国的改革成功的原因是基于保持和建立在社会和组织资本上的这一系列的制度变迁。斯蒂格利茨认为基于社会资本的制度变迁是中国改革成功的基础,而在很多国家转型后的社会资本比转型前要薄弱的多。相对而言中国特别重视创造和改组,特别是新企业和创造新的就业机会,而不仅仅是进行单纯的私有化。而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国采取了渐进型的方式。这对于改革普及到其他企业是非常重要的。

虽然中国经济改革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但是存在的问题也是明显的。体制外增量改革对解释转型经济的中国提供了有创建性的解释,但随着转型的完成,对存量的改革也许会成为重点;国企改革还存在诸多困境;城镇改革与农村改革的冲突;消费需求的拉动力不足;与世界经济接轨的问题等等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

五简评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到,转型经济学正在同比较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相融合,然而以上任何一个学科都不能够完全取代转型经济学,它们只是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反映了转型经济学所正在经历的分化。而对不同的经济学流派来说,过渡问题的出现既是一个机遇,又是一种挑战,不同理论所具有的解释能力和预测能力将受到严峻考验。在实践中形成一种比较科学的价值和逻辑相一致的制度变迁理论,是我国经济理论发展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发展中面临的无法回避的问题,我们应当为此做出努力。

简述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篇5

[关键词]《上海通志干部读本》编纂实践价值取向示范借鉴

由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宣传部和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组织专家编纂的《上海通志干部读本》(1)(以下称《读本》)是《上海通志》(2)的简编本。《读本》秉承地方志编纂传统,存真求实,事以类从,融汇翔实,系统资料,以75万的版面文字简明清晰系统地记载上海市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是简明扼要了解、认识上海的资料性文献。《读本》面世后被学者誉为是:“一部优秀志书,有助于广大上海干部在当下日新月异的上海发展事业中,深入了解上海的历史,汲取智慧,开阔思维,从而更好地把握当下,展望未来”。(3)从地方志的视野来考察,笔者读后认为:《读本》是一部编纂特色鲜明的省级简志,其出版面世为新方志走向社会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发挥地方志的社会效益提供具有示范意义。本文仅从其编纂体例、内容记述、价值取向等方面作一评述。

编纂体例

《上海通志》是上海市首轮社会主义新方志的主体工程,全书10册,46卷,1100万字,全面系统地记述上海市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是了解上海、认识上海的权威资料性文献,“是上海市第一部成书的通志,也是新中国建立之后全国首部省级通志。”(4)《读本》在记述范围、内容时限、地名、机构名称、币种、计量单位、统计资料等方面均沿用《上海通志・凡例》“记述地域范围,1927年前以上海县地域为主,1927年至1958年分别以上海特别市、上海市为主,1958年至1995年以上海市地域为主。各时期兼顾记述属于上海市的其他地区,称‘上海地区’或‘上海’,指1927年上海特别市成立前属今上海市(1995年)的范围;称‘全市’,均指上海特别市成立后各时期上海市的实际范围。上海开埠后至1943年存在的公共租界、法租界和华界,保留原来称呼。华界指上海县城厢和闸北地区记述主要内容的时限,上限不定,大多起记于事物、事件有考或历史文献能确定的发端期;下限一般至1995年,中国共产党、政府、浦东开发开放等章延伸至2000年。”以明《读本》之体例与《上海通志》保持一致,记述内容是《上海通志》的精华。因此《读本》是名符其实的《上海通志》简志。

一、篇目框架

《读本》篇目框架是《上海通志》篇目框架传承与调整:(1)《读本》改《上海通志》卷、章体式为章、节体式,从宏观层面上减少“卷”之层次、体现其简,同时将其章、节、目相应降格为节、目、子目,以显示其各事项之全。(2)取消《上海通志》中的大事记和综合经济管理、人物、方言、特记等4卷,有关内容归入相关章节。归并政府(上)(下)、工业(上)(下)、交通运输(上)(下)、浦东开发区、开发区、文化艺术(上)(下)等10卷。《读本》采用撤、并之法减少横排门类,为简化事类作铺垫。(3)调整有关卷章的顺序,把经济部类中的财税、金融、城建、水利、浦东开发开放等章,提至工业、商业、农业、房地产等事类之前。即用“前置”之法突现市情特色和时代特点。

经传承、调整《上海通志》篇目框架之后,《读本》卷首设:前言、编辑说明、总述。中设:建置沿革、自然环境、人口、政府、人大・政协・代议机构、中国共产党、党派群团、群众团体、公安司法、军事、劳动人事、外事、侨务・港澳台事务、浦东开发开放・开发区、经济综述、财政税务、金融、城市建设、水利、工业、商业・服务业、对外贸易与经济合作、农业、交通运输、邮政、土地・房地产、旅游、科学技术、哲学・社会科学、教育、卫生、体育、文化艺术、报刊、通讯出版、广播电视、图书馆・文博・档案、宗教、社会生活、专记等专志37章229节733目835子目(未标子目字样,用黑体字标志)。其中,自然部类3章,为37章的8%;政治部类10章,为37章的26.2%;经济部类14章,为37章的37%;文化部类8章,为37章的20.8%;社会部类3章,为37章的8%。从专志与部类设置比重可窥视上海是全国经济、文化之重镇。卷末置《上海通志》作者、编者名录,旨在说明《读本》源于《上海通志》,是其志的简编本。

科学、合理的篇目框架是成为一部合格或佳志的前提,正如方志学家李泰彼言:“纂志之道固多,而门类标题,则为首要。”(5)以此考察,《读本》篇目为全面简要地记述上海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历史与现状打下良好基础,为记述内容提供完美的框架形式。

二、体裁

《读本》体裁由前言(相当于序)、编辑说明(相当于凡例)、述、志、表、附录等构成。

《前言》指出“领导干部读点志书,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修养和文化素养,有助于提高工作能力和领导水平。……一册在手,上海概貌了然于胸。”由此实现其资政、教育价值。

《编辑说明》说明《读本》之编纂过程,明其“是《上海通志》的简编本”,同时对编纂体例作规范,即基本沿用《上海通志・凡例》。

述体为卷首《总述》,首叙区位、四至、建置,明“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国际重要都市”的城市定位。然后按:成陆至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1840年至1949年,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至1976年“”结束,1978年至1995年,四个历史时期,分别记述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总述》全文2.9万字,为全志版面文字的3.9%,读《总述》明上海数千年发展脉络。《总述》结构与《上海通志・总述》相一致,是其内容的进一步凝炼,《读本・总述》文字量是《上海通志・总述》文字量的74.3%。这说明从《上海通志・总述》到《读本・总述》其结构保持一致,内容更为简练,这可为简志编纂所借鉴。

分志为《读本》主体。全志以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部类设置,横分为37个门类、229个事类、733事项、835单项,在节、目、子目不同层次上进行纵写,记其历史与现状,再现其发展脉络。分志全文72.9万字,为全志版面文字的96%。

表体:市人民政府设“1949―1995若干年份上海人民政府(市人委会、市革命委员会)机构情况表”,经济综述设“1952年、1995年上海市社会经济主要指标占全国比重情况表”,文化艺术设“中国电影90年十大名片中上海摄制的影片情况”。全志立表3张,版面文字1500字,占全志版面文字的2‰。其志表格仅为《上海通志》1813张表格的1.6‰。

录体为随文“附”。民国时期地方政府节附:“日伪市地方政府”中国节附:“汪伪”2篇附总文字近300字,为全志版面文字的0.04‰。

《地方志书质量规定》(6)志书体裁应有:述、记、志、传、图照、表、录、索引等8体构成。按此标准《读本》尚缺记、传、图照、索引4体。其体裁与《上海通志》比较亦缺记、传、图照3体。笔者认为,新方志的体裁应以《地方志书质量规定》的体裁规范之。《读本》体例之缺失亦为简志编纂引以为戒。

要之,从《读本》的篇目框架和体裁考察,其志在整体上遵循《上海通志》的体例,并对其作适当调整,是一部编纂体例合格的省级简志。

资料简明、系统,各事项发展的脉络清晰

2006年5月18日国务院令467号《地方志工作条例》界定:“地方志,是指全面系统地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志书作为资料性文献,资料性是第一属性。正如来新夏先生所言:“大体上是旧志的文献价值在于挖掘考辨,提供编写研究的依据,而新志的文献价值在于求真求实地创建文献,足资后人征信的文献依据。”(7)按此推论,《读本》是全面、系统、简要明了地记述上海市区域内历史(事物之初)与现状(1995年)的资料性文献。

《读本》记事具有如下特点:(1)简而明。《读本》中记:今上海地区春秋战国时期属吴越之地,后历史变化。唐后至1958年,今上海地区大致分属3个行政区。一为吴淞江以南地区。二为吴淞江以北地区。三为长江口岛屿地区。1927年设为上海特别市,1930年改称上海市。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全市划分为20个市区和10个郊区。1958年,江苏省上海、松江等10县划属上海市,基本奠定今上海市区域。(8)全文仅用200字就将上下数千年的上海区域范围作了清晰再现。(2)叙事脉络清晰。“清康熙、雍正年间,上海地区有82个集镇,……各集镇形成集市……咸丰三年起,租界建集市菜场。……1949年5月,全市有集市(露天菜场)300余处。……1953年……城乡集市贸易逐渐萎缩。……1957年……集市增至211个……1958年化后,市区集贸市场再度关闭。1959年恢复郊县集贸市场。……1963年3月集贸市场迅速缩小。1969年,17处集贸市场全部取消。1975年全市677户。郊县集贸市场严加限制。1979年1月市郊接壤地区恢复,建立22个农副产品集贸市场。……1981年……1984年起,市区农副产品集贸市场经营批发交易。1995年全市有农副产品市场420个。……总计年成交额175亿元。”(9)全文用2000字详今明古地再现上海地区集贸市场的兴衰起伏,清晰地显示其发展脉络。(3)注重事物发生源头的记录。“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匈牙利人李恩时首次运入上海2辆美国福特公司奥尔治摩牌汽车。”(10)凡上海历史上的第一,大多可找到。从一定意义上讲也补充《读本》未设大事记之缺。(4)提纲式记录。“1927年,上海特别市政府编制《大上海计划》,为全国首个城市总体规划。到1998年,共编制9个上海市总体规划。其中民国时期3个,分别为《大上海计划》(1921~1931年编)、《上海新都市建设计划》(1938年编)、《上海都市计划》(1946~1949年编)。解放后6个,分别为《关于上海市改建及发展前途问题》意见书(解放初编)、《上海市总体规划示意图》(1953年编)、《上海市1956―1967近期规划草案》(1958年编)、《关于上海城市总体规划的初步意见》(1959年编)、《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方案》(1979年编)、《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1年编)。”(11)全文用200字提纲式将上海城市总体规划名称和编写时间作索引式记录。(5)以事系人。“宋代,范仲淹提出‘浚河、筑堤、置闸三者如鼎足,缺一不可’。郏提出‘浚三江、治低田、高圩深浦、驾水入港归海’。”“任仁发提出浙西治水之法是浚河港必深阔,筑围堤必高厚,置闸窦必多广。明代,叶宗行主张开范家浜,导淀泖之水由黄浦入海。”(12)从宋代至明代以事系人记录古代上海地区的治水方略。其志以事系人随处可见,尤其在文化艺术章节中,从作品系出作者。由此突现“人是方志记述的主体”这一科学命题。

从1100万版面文字的《上海通志》压缩为75万字的《读本》,其文字量仅为《上海通志》的6.8%,还能简明系统地再现上海自然与社会各事类的发展脉络。何也?其编纂法则是其《编辑说明》所言:“读本尽可能保留所记事物、事件的起始,清末民初,抗战爆发前,日伪时期,解放前夕,解放初,1956年,“”前后,改革开放前后,1992―1995年重要阶段的基本情况。以求历史节点不断线,资料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不损害。”

要之,《读本》资料简明、系统,各项事物、事件发展脉络清晰,其记载方法可为简志所效法。

价值取向

一、育人、资政、存史价值

鉴古知今,地方志的基本价值取向是“存史、资政、育人”。《读本》是《上海通志》的简编本,保留了原志的精华,简明系统地记载上海的自然环境、经济人文资料,引用大量历史数据,佐证上海自然与社会的发展脉络。《读本》让读者了解上海的历史,也坚定对未来的信心。在书中可以读到,早在明清时期,上海已是“东南之都会”,港口规模处全国前列;近代中期,上海从江南的边缘一跃成为江南的中心;改革开放以后,上海建设“四个中心”,承办世博会惊艳亮相;展望未来,全球文明城市的建设目标应是能够实现的。读者在审美愉悦中潜移默化地实现其育人价值。

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读史当从读志始,我们党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忠诚继承者。了解地方经济人文情况,怀有深厚乡土情感也是各级干部的基本素质,在干部教育知识体系中增强地方历史内容,值得重视。《读本》以其简明系统资料呈现上海历史发展进程,可谓一册在手,上海概貌了然于胸。《读本・前言》指出:“希望全市广大干部通过读志,加强对上海地情的了解,增进对这方水土的感情,承续上海城市历史文脉,把上海建设得更加美丽精彩。”干部熟悉、了解地情、民情、社情,有益于行政管理,其成就与不足在读者的阅读中有所领悟,实现以志为鉴的资政价值取向。

《读本・编辑说明》指出:“为适应读本简约的要求,又能保持记述的连贯通畅,改写建置、自然环境、工业、商业、农业、外贸、财税、金融、城建、文化艺术、宗教、方言等各章。改正通志中记述错误或前后矛盾的地方。补应记而遗漏的内容。”(1)改正前志之误:《上海通志》第535页“岛屿”记载“上海市有崇明岛……等10个冲积岛,大金山岛……等5个基岩岛。”《读本》编者重新考订后,在《读本》39页“岛礁”记载“上海市有崇明岛……等20个冲积岛,大金山……等6个基岩岛”。这是《读本》对《上海通志》3处纠正:分清基本概念,“岛屿”与“岛礁”之名称;对冲积岛的个数由“10个”改正为“20个”;对基岩岛的个数由“5个”改正为“6个”。(2)延伸《上海通志》第436页“区划”中的下限从1993年延伸至1995年。在《读本》第29页“建置沿革”中增记“1995年,全市有104个街道办事处,208个镇9个乡,3352个居委会,2984个行政村。”增记行政区划中的基层微观资料。由此体现《读本》与《上海通志》一样是在求实求真地创建文献,是足资后人征信的文献依据,是资料性文献,其存史价值取向随时间的推移将会得到体现。

二、认识与学术价值

《读本》记事清晰明了,同时具有知识性,给读者以认识价值。“1919年4月,吴淞与市区间沿黄浦江周塘堤岸,由沪北工巡捐局改筑为13公里长公路,因由军士筑成,名军工路。”(13)其文记载“军工路”源流的同时,还释名因由军士筑成果名军工路。在《劳务输出・民间劳务》记有“欧战华工。1917年8月赴法500名机械工人,大多到兵工厂工作。720名华工乘船赴法,500人因乘船被德国潜艇击沉遇难。上海沦陷期间,上海有1.25万人被日伪强征或调遣至国外服役。”(14)其文记载第一、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上海劳务输出资料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与认知功能。《读本・教育》记录了与之相关的历史进程:上海第一家书院建于宋淳v四年(1244年),为崇明的天赐书堂;第一所幼儿园时1889年美国安息浸礼会于惠中学塾附设的幼稚园;政府主办的第一所高校,是1863年李鸿章奏请建立的上海广方言馆;私人主办的第一所高校,是马相伯于1902年建立的震旦学院。对发生在上海的重大文化教育事件也是记录有序:1918年,梁启超、蒋百里等7人访问欧洲,这是当年上海最大的一次组团出访交流;而近代上海最早的学术活动则可以追溯到1895年,强学会上海分会每旬一次的集会。此后,洋务派和维新派在《时务报》上的中西之争、社会主义之争等,均影响了中国社会的思想进程。由此使读者了解到上海自古至今是教育重镇,其认识价值亦不可低估。

地方志是一项具有学术性的事业,志书的编纂活动能为方志学科研究提供新的编纂实践,为方志理论作奠基,能为科学研究提供有科学价值的翔实系统地资料。

《读本》不论从体例考察,还是从所记简明史料判断,无疑是一部优秀志书。其编纂过程是:“2012年7月我们开始在通志的基础上编辑读本。要求读本压缩通志的篇幅,同时保持通志的基本体例,坚持述而不作,体例上划正,史料上齐整,篇幅上平衡,进一步聚焦上海这个中国最大城市的城市特质。在此基础上,读本以调整篇目、压缩文字和改写、重写节目相混合的方法进行编纂。经5轮的编辑,2013年12月完成读本全稿,全稿约75万字。”(15)2014年6月出版发刊。其编纂实践为省级简志编纂提供成功经验,亦为新方志的简志体例与选材提供理性思考。

《读本》为《上海通志》简编本,保留通志的精华,所选资料准确、可靠、系统,保留了上海市区域内有关自然环境与社会的人文有学术性的珍贵资料。《读本》自然环境中的“成陆、岛礁、水文”等所记内容选用资料本身就是有关专家学者学术研究之成果,具有很高的学术性。《专记》中第628至630页所记公共租界、法租界、沦陷期租界的四至、面积、演变过程等资料,对于租界史的研究无疑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方言”在地方志中是学术性很强的事类,《上海通志》第四十卷方言设6章,由语言学者撰写,全文13万字。《读本》将方言由卷将为节,保留“方言演变・分区”和“外地方言・洋泾浜英语”2项事类,全文3千字,仅为《上海通志》方言卷文字的2.3%。但所记内容简明,先记“上海地区通行、使用的本地方言属现代吴方言太湖片区,是古代吴语的继承与发展。”(16)再记其演变,“上海市方言,依古调类在今方言里情况可分为崇明、练塘、松江、嘉定、市区5各方言区。……今上海话内部可分为老、中、新三派。”(17)“外地方言”记明源流,“西晋怀帝永嘉后,北方汉族和其他民族南迁,今奉贤境内萧、褚、裴、於等居民迁入。……上海开埠后,进入上海集中居住的移民,在其聚集区里长期使用和保留原籍方言。……典型的有20世纪30年代虹口地区的广东方言岛等。移民带入上海方言主要有属于吴语的宁波方言、苏州方言、无锡话、绍兴话,属于粤语广东中山方言,属于官话的山东方话、苏北话等。”(18)“洋泾浜英语”“19世纪40―50年代,在洋泾浜(西洋泾浜,在今延安东路)地区形成洋泾浜英语。……约19世纪70年代以后出现‘洋泾浜英语’一词。”(19)上述记载融汇学术成果,是其学术价值取向之所在。

要之,《读本》具有育人、资政、存史、学术等多元价值,以“育人、资政”价值为现实《读本》属性的第一需求,既然是简志亦应重视“存史、学术”等价值取向。

综上所述:《上海通志干部读本》是一部简明的一方资料性文献,其“育人、资政”的社会功能正在日益显现,其编纂实践为省级简志编纂提供借鉴意义。地方志应面向社会大众,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服务领导的产品就要简明实用,因为领导没有时间看大部头的东西,简明实用一目了然,接受起来就容易。”(20)《读本》面世后的学者评说也证实了上述判断。

注释:

(1)《上海通志干部读本》,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6月版

(2)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10月版

(3)苏智良:《历史是最好的老师》,《解放日报》2014年11月14日16版

(4)《上海通志干部读本・编辑说明》

(5)李泰保骸斗街狙А

(6)中指组字〔2008〕3号

(7)来新夏:《以旧志考辨,以新志存史》,《首届中国地方志学术年会方志文献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中华书局,2012年9月,第15页

(8)《读本》第1页

(9)《读本》第259、260页

(10)《读本》第294页

(11)《读本》第159页

(12)《读本》第183页

(13)《读本》第161页

(14)《读本》第313、314页

(16)《读本》第640页

(17)《读本》第640―642页

(18)《读本》第642页

简述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篇6

简历如同是产品的广告和说明书,是求职者给招聘单位发的第一份简要介绍。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电子版的个人简历表,以供大家参考。

电子版的个人简历表一:姓名:

目前所在:禅城区年

龄:26

户口所在:肇庆国

籍:中国

婚姻状况:未婚民

族:汉族

培训认证:未参加身

高:163cm

诚信徽章:未申请体

重:50kg

人才测评:未测评

我的特长:

求职意向

人才类型:不限

应聘职位:销售代表:市场策划和推广、项目,公关/媒介:,渠道/分销专员:

工作年限:2职

称:无职称

求职类型:全职可到职日期:一个星期

月薪要求:面议希望工作地区:佛山,佛山,佛山

工作经历

佛山伊戈尔股份有限公司(原日升电业)

起止年月:2010-04~至今

公司性质:外商独资

所属行业: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

担任职位:市场专员

工作描述:?与总公司和各分公司的销售部门进行深入的沟通,制定市场推广计划和成本预算计划;

?收集市场信息,进行市场分析,撰写市场分析报告;

?负责市场宣传方面广告的策划、设计、,与团队共同合作完成公关项目;

?开发和管理媒体资源联络全国和区域媒体,与其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维护并拓展与公司业务计划及宣传计划相关的各类媒体,与其建立关系

离职原因:

宝洁公司的广州商——广州宝祺来贸易有限公司

起止年月:2008-08~2010-03

公司性质:私营企业

所属行业:其他行业

担任职位:销售代表

工作描述:?进行市场推广和营销策划,线下执行,进行促销的管理和实施;

维护好已合作的客户,进行协调管理,与客户进行谈判,反馈客户信息等工作;

开发客户,获取客户订单;

进行卖场货架陈列和管理;

收集市场信息,进行市场分析,撰写市场分析报告;

对促销员进行培训和管理

离职原因:

志愿者经历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广东金融学院

最高学历:大专

获得学位:毕业日期:2008-06

专业一:市场营销专业二:

起始年月终止年月学校(机构)所学专业获得证书证书编号

2005-092008-07广东金融学院市场营销--

语言能力

外语:英语 良好粤语水平:优秀

其它外语能力:

国语水平:优秀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本人性格开朗,进取心强,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具有独立管理和协调能力,能独立管理和协调客户,能够进行促销的管理和实施。具有较强的市场推广和市场策划营销能力。

能够进行市场分析,撰写市场分析报告

具有C1汽车驾照;

熟悉计算机操作;

熟悉互联网的应用,了解电子商务,能够有效利用率互联网资源:

能够熟悉使用word、excel、powerpoint等office软件;

自我评价

电子版的个人简历表二:姓

名:

别:男

出生日期:1984年9月

族:汉

高:178cm

目前所在:武汉

毕业院校:湖北经济学院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最高学历:大专

所修专业:会计

人才类型:应届毕业生

求职意向

求职类型:全职

应聘职位:会计,会计助理,出纳,仓库管理

希望地点:不限

希望工资:面议教育培训经历xx年9月-xx年7月湖北经济学院会计(注册会计师专门化)

xx年5月,参加学校组织的会计实习活动,熟练掌握了会计工作流程

xx年7月-8月在武汉金娃娃财务公司会计培训

xx年11月通过会计从业考试

xx年6月通过全国英语四级考试

xx年5月20参加助理会计师考试,考试非常顺利参加社会实践经历xx年12月—xx年3月在武汉一印刷企业任会计助理

xx年4月在一商贸公司任销售代表

大一获得会计学院男子篮球赛第三名

学校寝室设计大赛一等奖

大二获得学校优秀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

xx年度院系之间足球比赛第二等奖所获奖励会计专业(注册会计师专门化),主要学习了经济法基础会计中级会计税法财务成本管理会计电算化管理会计审计统计财政学预算会计成本会计经济应用写作市场营销

语言水平英语熟悉级别:四级

普通话精通计算机能力能熟练运用officexx、用友、金蝶等计算机应用软件

熟练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并具有较好的计算机网络知识与技术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性格稳重,接受新事物快,适应新环境能力强,责任心强。

发展方向: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从基础做起,从简单开始,凭我现在掌握的知识以及我的个性,我有信心做好财会方面相关的工作,能以最短的时间融入新的环境!当然,在一定情况下,我可以选择向其他岗位发展(只要是我能展示体现自己的能力的)!

电子版的个人简历表三:姓名:某某某

性别:女

学历:本科

出生日期:1986-6

所学专业:人力资源管理

毕业学校:某某大学

外语水平:4级

计算机能力:2级

求职意向

工作类型:全职

期望行业:人力资源类、人事主管、人事专员

工作地点:不限

期望薪水:面议

教育背景

2005年9月至2009年7月某某大学人力资源管理

专业描述:本专业较多涉及招聘、培训、工作分析、绩效管理、薪酬管理、人力资源规划、市场营销社、会保险,通过本专业的学习较能适应人事行政管理工作。

工作经历

2008年6月至2008年9月某某医药连锁有限责任公司人事专员

工作描述:

1、协助人事专员负责档案管理,为人事服务专员及时获得公司员工数量、质量以及公司当月的人员流动异动信息提供必要辅助工作,并及时了解公司的人才储备情况,为员工的及时补充、调配提供重要依据。

2、协助人资部经理和人事服务专员完成新旧公司在转移过程中员工劳动合同的重新签订、整理归档工作。

向员工说明新旧公司转以后员工关心的工资等级、工龄和社保问题,消除员工的疑虑,控制了公司的用工风险。

3、协助招聘专员的完成招聘工作,更好地在实践中熟悉招聘流程。

同时,协助培训主管做好在培训过程中的各项辅助工作。

通过以上工作,增强了我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和整理文件、档案的耐心和能力,同时加深了学习相关劳动法律法规,更清楚了如何在实践中运用。

2009年6月至2009年7月某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秘书

工作描述:

主要负责普工招聘工作、每月的账目核对工作、收发货的开单工作及各种文件档案资料的整理工作。

2007年10月至2008年7月某某大学学院办公室后勤人员

工作描述:

在学院办公室协助辅导员按时完成学生档案整理工作,及时提醒学生补充缺失的文件资料,保证学生资料的完整性,尤其是毕业生资料的安全完整。

自我评价

良好的沟通与协调力,耐心、细致;有条理,思维活跃,富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诚实,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熟练操作各类办公软件。

简述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篇7

关键词:会计国际化会计准则教育

我国会计国际化的历程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进而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与之相对应,我国的会计也发生了一系列改革。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二阶段,从1992年到1997年。这一阶段,我国主要实行的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我国分别了外商投资企业会计制度和股份制企业会计制度,以使外商投资企业和股份制企业的会计信息的陈报适应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需要。特别是1993年两则、两制的实行,为中国企业从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完成了初步转换,并为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更好的协调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

我国会计国际化的经验教训

从上述会计国际化历程可以看出,我国一直积极致力于会计国际化的推进,这20年的努力,我国不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有一些深刻的教训需要吸取。

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中积累的经验有:脚踏实地,稳步推进会计国际化进程,实现会计国际化与本土化的有机结合,及时处理经济转轨过程中的诸多特殊会计问题,注重会计教育与培训等。这种稳健推进的做法不仅有力地配合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历程,改善了投资环境,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也减少了会计规则变迁所可能产生的动荡。

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中应吸取的教训有:忽视国情。如1996年6月财政部的《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中借鉴国外新的会计成果,大量运用了“公允价值”概念,但公允价值的使用需要以成熟的金融市场为条件。当时,我国还没有形成活跃的资产交换二级市场,资产评估随意性较大,债务重组法律法规不完善,大量地将公允价值引入我国,为会计信息造假开了方便之门。2001年财政部对该准则进行修订,基本杜绝了公允价值的不当使用,才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企业利用非货币性交易进行财务操纵的行为。

准则制定过程缺乏透明度。如资产减值,现有制度没有考虑到我国的实际,简单地模仿国外的规定,对可收回金额的估计等大量需要判断的环节缺乏必要的具体可操作性的指南,导致企业无所适从,许多企业干脆不予计提或由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时调整。为避免出现这种情况,会计准则制定应广泛吸收企业界和会计职业界代表,并加强调研和征求意见。

重视会计准则和相关基础制度的国际化。虽然会计国际化最突出的标志是会计标准国际化,但理论观念的共识,会计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会计标准执行机制的建立和完善等均对会计国际化进程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近年来,我国在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制定我国会计标准方面迈出了较大步伐,但我们也应该看到,这些标准在很大程度上并未得到有效贯彻。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会计教育落后,缺乏有效的披露监管。虚假陈述法律责任惩治不力、公司治理不完善、会计市场不健全等会计基础制度层面的缺陷,是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在会计国际化进程中将注意力较多地放在会计标准的国际化上,而忽视了上述基本制度的国际化。

我国会计国际化的对策

提高认识

会计国际化是大势所趋、潮流所向。当今世界国际贸易和资本市场飞速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迅猛发展,一国的经济发展必须融入国际经济潮流,任何国家要脱离世界贸易市场和资本市场而谋求自身的较高水准的发展是难以实现的。同样,由于世界各国都加入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进程中,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发生的经济动荡,会影响到世界上其他国家或地区。而会计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自然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推进会计国际化,为全球经贸往来和资本流动减少或消除“语言”上的障碍和成本,无疑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与此同时,随着科技革命的突飞猛进,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和应用,深刻影响着会计信息技术革命为会计国际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并加速了会计的国际化进程。

会计国际化是一个国际协调的过程,是世界各国都要面临的课题。也就是说,会计国际化不仅是发展中国家、经济转型国家所面临的问题,也是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全世界所有国家所面临并应予以关注的问题,各个国家都要参与到这个协调过程中来。会计国际协调的动力是经济利益,会计国际化实质上就是各国的利益协调。通过会计的国际协调这一过程,各国间的会计差异逐步消除和减少,国际资本时常的效率得以提高,有助于改善投资环境,提升国家和地区的形象,降低资金成本。在会计国际化进程中,一些发达国家总希望将本国或本地区的标准作为协调的基准,这样可以不费任何力气而坐收协调之利,但对于其他国家来说,则必须花费大量的协调成本,包括学习、培训成本,支付外国会计师服务费用和咨询费用等,因此朝哪个方向协调也是一个利益问题,而对于这一点,发达国家目前面临着更为紧迫的选择,因为谁在会计国际化进程中占据了主导地位,谁就可以获得更多的利益,利益之争将决定会计国际化的发展方向。

完善教育

为解决好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加强会计队伍的建设,建立一支训练有素的、道德水平高尚的会计队伍。这就必须提高会计教育的改革和教育水平,即在会计教材、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等方面,应当面向国际化。在过去的20余年中,一些高校已经在这方面作了很好的尝试,已经开始采用英文原版教材进行教学等,在我国加入wto之后,这一项工作应当继续坚持和加强。尤其是随着会计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已经有了国际会计准则新的体系,我们应当把国际会计准则作为教学和研究的重要参考蓝本。当然会计教学的国际化,并不是简单地重述国际会计准则条文,而应当着重阐述国际会计准则背后所隐含的原理和理念,这些原理和理念应当成为会计教学的基础和重要内容,而不应当局限于特定条文的含义。

简述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篇8

若想发挥预算会计的最佳效果,必须保证会计核算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作为预算会计核算的基础---现金实付制和全责发生制是完全不同的记录体制,现阶段我国虽然仍以现金实付制作为预算会计的核算基础,但从当前经济状况及未来发展趋势来看,权责发生制更有利于预算会计的完善。

 

一、简说预算会计

 

(一)预算会计的定义

 

为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等非营利组织所进行活动的一切经济行为进行预算,并记录、整理、分类,以提供有效数据。它仅适用于政府、行政单位、事业单位,预算会计的有效核算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

 

(二)预算会计的特点

 

1、利润不是最终追求

 

非营利性经济组织在进行会计核算的过程中,以促进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为目的,而不是追求本单位的利润,所以预算会计并不把结余作为要素单独划分一类。

 

2、核算过程重在预算

 

与企业会计不同,预算会计是在经济行为发生前,对各项事业的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进行有效预算,以期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3、核算周期短、范围广

 

预算会计除了在经济行为发生前的预算,并不对经济行为中及经济行为发生后进行核算,所以周期较短、过程较为简单。但是由于预算会计要对整个国民事业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所以核算范围广,核算系统复杂。

 

4、经济职能的重要性

 

政府通过预算会计的核算,进行财政拨款等活动事项,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预算会计的有效信息可节约开支,并且国家通过预算会计核算宏观调控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

 

(三)预算会计的核算基础

 

一是现金收付基础,它是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的主要基础,能简洁、清晰记录货款的收入和支出;二是全责发生基础,它通常用于预算会计中的经营性会计核算中,能够准确反映某一时期的经营状况。

二、概述权责发生制

 

(一)权责发生制的定义

 

与现金收付制相对,它以权力和责任的发生来确定收入和支出属于哪个时期。也就是说,全责发生制中,只要是在本时期内应该收到或负担的费用,不以实际货币衡量,就记录在本时期内。

 

(二)应用范围

 

在预算会计中,经营性会计核算以全责发生制为基础;银行业因为行业属性,也会使用全责发生制;在各类营利性企业中,全责发生制由于本身的优势,也会被采用。

 

(三)权责发生制与现金实付制的区别

 

1、目的不同

 

通常采用现金实付制为了清晰的显示在一段时期内总的收入和支出;而采用全责发生制是为了了解某一时间内单位或公司盈亏状况。

 

2、总额不同

 

当经济行为与货款收入或支出为同一时期时,两种制度核算的总额是相同的。但是,当经济行为与货款收入为不同期时,两种制度在本期内核算的总额是不同的。

 

三、现金实付制作为预算会计基础的弊端

 

根据《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以及《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我国预算会计基础主要为现金实付制。随着市场经济制度的发展和完善,现金实付制的弊端日益显露:

 

(一)反映内容不全,信息不准

 

由于现金实付制会计记录简单,只反映实际的现金支付,不能真正反映某一时期财政的收入、支出项目状况。

 

(二)弱化宏观调控职能,增加市场经济风险

 

在现金实付制会计核算中,并未发生行为却已支出或收入的项目。由此,根据会计记录,降低了预算的精确度,不能优化分配资源,导致预算资金过高或过低,弱化了政府通过预算会计宏观调控的职能。

 

(三)不适应当前飞速发展的经济时代

 

现金实付制可以作为预算会计核算基础中其中的一个,但作为主要核算基础,明显不适合当今业务种类繁多、收付资金方式多样化的实际情况。

 

四、权责发生制应用于预算会计的必要性

 

(一)经济全球化的要求

 

经济全球化意味着世界业务贸易增多,随之收付资金方式也在转变和增加。

 

(二)市场经济的要求

 

与计划经济不同,政府不能控制市场,但在市场经济中发挥重要的宏观调控职能,全责发生制的精确度与正确宏观调控的高需要相吻合。

 

(三)社会生产发展的要求

 

随着人们社会生产的快速发展,业务种类呈现多样化和复杂化,现金实付制的简单性能不能满足当前的复杂状况。

 

五、权责发生制应用于预算会计的作用和意义

 

(一)准确反映财政支出,核算成本、费用

 

当经济行为与货款支付时间不一致时,按照权责发生制,记录在行为发生的时期,准确反映了政府或有关部门在这一时期内应当支付的情况,为其计划和部署提供准确信息,优化资源使用效果。

 

(二)较为全面的反映政府现实和潜在的经济状况

 

通过采用权责发生制的会计记录,全面的反映政府现实和潜在的盈余和债务,有利于政府采取恰当的手段,降低经济风险。

 

(三)完整的提供了政府各种经济活动的信息

 

用全责发生制的会计核算,清楚地反映了政府各种经济活动,有利于预算基金的准确,也有利于以此对各级单位进行监督和考评,提高各级单位的效率。

 

(四)各种经费透明度增加

 

全责发生制的记录方式,提高了政府经费的透明度,有利于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减少腐败,形成各级单位互相监督的机制。

 

六、结束语

 

权责发生制在制作过程中以及手续的办理上较为复杂,在预算会计中并不居于主导地位,但是它的准确性、确定性、明确性是现金实付制所不能代替的,因此为了保证预算会计发挥最大的可用效果,要改变现阶段的预算基础体制,用权责发生制的优点弥补现金实付制的弊端。

简述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篇9

关键词:商品经济市场经济计划经济宏观调控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十几年的讨论和探索,终于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模式。这无疑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也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贡献。然而,伴随着这一改革模式的提出,也出现了另一种思想倾向,即全盘、彻底地否定“计划经济”,一时间对“计划经济”的口诛笔伐铺天盖地,使国人误认为我国改革开放以前经济发展落后的原罪就是“计划经济”造成的,大有“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发达不起来的“万恶之源”之势。结果是使“计划经济”声名狼藉,至今一提起“计划经济”还有“引狼入室”之意,似乎只有完全的“自由市场经济”才是解决我国经济发展的灵丹妙药,才是中国的最终出路。有人甚至公开讲:“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上个世纪影响最深的一场“国际马拉松大赛”,其结果是经过70多年的激烈较量,以“计划经济”的失败而告终。对此,笔者以为:这种认识如果不是无知的话,就是与当初我们全盘、彻底地否定社会主义存在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一样,犯了同等程度的错误。为了澄清这些思想上的迷误,有必要从历史的角度来考察“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问题,以使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避免犯过去同样的教条主义错误,同时也使我们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避免盲目性和片面性。这就是撰写本文的宗旨。

一、市场经济的历史演进及其本质属性

目前,在我国理论界对“市场经济”存在着多种解释,但可归纳为两大类:一类是把市场经济看成是社会资源配置的一种形式,这是主流认识;另一类是把其看成为商品经济高度发展了的一种经济运行形式。实际上这两种解释有内通之处。国外对“市场经济”的解释大体也有两种:一种是把市场经济看成是市场对商品生产实行调节的一种方式,也是个资源配置问题,另一种是把市场经济看成是一种经济制度而等同于资本主义经济,成为资本主义的同义语,这是主流观点。

究竟应该如何认识“市场经济”及其本质属性呢?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表达了一种深刻的研究方法,很值得我们深思,这就是:“对人类生活形式的思索,从而对它的科学分析,总是采取同实际发展相反的道路。这种思索是从事后开始的,就是说,是从发展过程的完成的结果开始的。”[1]因此,只有通过对历史的考察和分析,才能使我们对所研究的对象认识得更加清楚。

自从人类诞生以后,就产生了人与自然界的物质变换关系问题。这一关系的实质内容就是: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不断地向自然界“宣战”,通过劳动利用和改造自然资源以满足自己不断增长的多方面需要。这就是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这种经济活动要采取什么形式进行,不少思想家和经济学家都进行过考察和研究,而马克思的论述为大多数学者所接受。他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中阐述到:“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发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二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因此,家长制的,古代的(以及封建的)状态随着商业、奢侈、货币、交换价值的发展而没落下去,现代社会则随着这些东西一道发展起来。”[2]这段论述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形式的发展轨迹: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产品经济三个历史阶段。它们并不是可以任意选择的,而是取决于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程度和改造能力,即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当生产力的发展十分低下时,人类只能依靠“人的依赖关系”来战胜自然,满足自身的需要,这就是人与自然之间的“自然经济”时期;当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社会分工,同时伴随劳动成果有了剩余而产生私有制以后,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关系就要建立在“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形式上,即人们通过“商品交换”的形式来实现满足自身的需要,随之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形式也就进入了“商品经济”发展时期;当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使社会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劳动将成为人类生活的第一需要,私有制也随之消亡,个人得到全面发展,那时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形式就不需要通过“交换”的形式来实现,也就不需要“价值”插手其间,而是以“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形式来满足自身的需要,从而进入“产品经济”的发展阶段。

可见,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形式的发展是一个客观的“自然历史过程”,每一阶段上的形式都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经济形态。正如马克思当年批判蒲鲁东时指出的:“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是什么呢?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人们能否自由选择某一社会形式呢?决不能。在人们的生产力发展的一定状况下,就会有一定的交换(commerce)和消费形式。”因此,“人们借以进行生产、消费和交换的经济形式是暂时的和历史性的形式。”[3]

对“产品经济”形态的认识虽然并不是本文论述的主题,但有必要在这里顺便提一下:它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发展阶段,或者说“是不可实现的理想模式”,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这可从三个方面证明:第一,在历史上它是在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批判的基础上,作为商品经济的否定形式而提出来的,并且由空想社会主义者们以试验的方式实行过。虽然最终失败了,但失败的原因并非“产品经济”形式本身的错误,而是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没有达到可以否定“商品经济”的程度;第二,当代世界某些发达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足以证明,它们所实行的大量“福利”经济政策,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体现出“产品经济”形态的痕迹;第三,如果从分配的角度运用抽象法,来考察一个家庭内部的经济活动(不考虑它与外部的经济联系方式),也可以得到说明:当其收入水平较低时,父母要以计量的形式对家庭成员进行消费品分配。而当收入水平较高以后,因为消费品的种类和数量可以得到不断补充,所以父母就不再以计量的方式进行分配,而以“各自按需索取”的形式来满足家庭成员的需求。这一点已为我国改革开放后居民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所证实。以小喻大,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商品经济”形态的发展终将被“产品经济”形态所代替,这在人类社会经济形态发展史上只是个时间问题。

社会客观经济形态发展的每一个历史阶段,都有一个由产生到成熟、由初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因而会体现出不同发展时期的阶段性。“商品经济”形式的发展也不例外,以中世纪的结束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确立为标界,大体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是“简单商品经济”时期,后一阶段为“复杂商品经济”,即“市场经济”发展时期。“简单商品经济”也称为“小商品经济”,是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培育时期,它的交换是以直接获得所需要的使用价值为目的,是作为“自然经济”的一种补充形式而存在。因此,它只存在于当时占主导地位的“自然经济”的夹缝之中,处于从属地位,“就象伊壁鸠鲁的神只存在于世界的空隙中,或者犹太人只存在于波兰社会的缝隙中一样”[4]。“复杂商品经济”是商品经济的成熟和发展时期,这时的商品生产和交换不再以获取使用价值为直接目的,而是以盈利为直接目的,并且成为社会居主导地位的经济形式。“市场”已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枢纽和中心环节,是商品经济发展到这一阶段的突出特征。因此到19世纪末,开始有学者把这种“复杂商品经济”称之为“市场经济”。可见,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达起来以后的一种成熟表现形式。图示如下: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得出以下认识:第一,“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的基础在生产力方面乃是社会分工引起的劳动社会化,在生产关系方面则是生产资料归不同的经济主体所有(起初是私有制)。因此它是社会生产方式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所出现的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种组织形式。从这个意义上说商品经济是一种“自发”产生的社会经济制度。第二,“市场经济”在本质上就是商品经济,是商品经济形式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以“市场”为核心、以市场机制为纽带来构建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系统,通过市场把社会各个经济主体紧密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网络结构。因此,一方面“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这种社会经济活动组织形式在一定历史时期的具体表现,也是一种客观的社会经济制度;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也是社会经济系统的一种运行机制,它依靠市场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所形成的市场机制,来推动社会经济活动的运转,从而形成由市场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方式。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市场经济”是以商品生产和交换为网络结构的社会经济活动系统。它既是一种经济制度设置,也是一种经济运行机制。作为经济制度,它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形式在商品经济阶段成熟起来以后的表现形式;作为经济运行机制,它表明“市场”成为商品经济运行的枢纽,是通过市场要素自发的有机运转进行资源配置的方式,表现为一只“看不见的手”的调节作用。不过,两者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一定的经济制度必然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经济运行机制。因此,两者的共性就在于都是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志而存在的客观经济形式。对于客观经济形式,人们不能任意选择或否定,只能根据“现有的生产力所决定和所允许的范围之内”去认识它,揭示它的内在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二、“计划经济”的产生及其本质属性

一种思想的出现,总是与客观事物的产生和发展相伴随,因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5]“计划经济”同样如此,它绝不是凭空想象或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过程中,针对这种生产方式的不合理性,以及古典资本主义(早期)市场经济“自发”运行所带来的问题和困难而产生的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自觉”组织的思想。最初它萌发于16世纪产生的空想社会主义者那里。例如:托马斯·莫尔在《乌托邦》一书中,在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深刻批判的基础上,论述了未来理想社会的生产状况是由社会领导机构根据“估定”的社会需要量进行生产,并且根据不同地区对某种产品需要量的不同,“以盈济虚”地进行调节来满足各地的消费需求[6]。这说明莫尔的思想中已包含了有计划地组织社会经济活动的思想萌芽。这一思想在康帕内拉的《太阳城》和摩莱里的《自然法典》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到18世纪,法国的巴贝夫对未来社会实行计划经济的思想则表述的更加清楚,指出:“我们未来的制度将使一切都按计划来进行”,因而社会中“不再有盲目经营的危险,不再有任意生产或生产过剩的危险”,并且论述了社会对劳动投入的有计划调节[7]。19世纪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根据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和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深化,不但继承和发展了这种“计划经济”的思想,而且把它付之于他们所设计的实业制度中,第一次把“计划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制度来设置,并且对计划的制定、审查和实施过程进行了具体阐述。当然,这时的计划经济思想还不是建立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上,带有很强的主观理想主义色彩。但是,它对后人认识社会经济活动并“自觉”进行组织的问题无疑产生了重要影响。

马克思恩格斯运用他们所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理论,从分析和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基本矛盾及其规律出发,批判地继承空想社会主义关于有计划发展社会经济的思想,建立了科学的计划经济理论,并且把它与未来社会联系起来,指出这是未来社会经济形式的重要特征。马克思曾指出:“要想得到和各种不同的需要量相适应的产量,就要付出各种不同的和一定量的社会总劳动量。这种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必要性,决不可能被社会生产的一定形式所取消,而可能改变的只是它的表现方式,这是不言而喻的。自然规律是根本不能取消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能够发生变化的,只是这些规律借以实现的形式。”[8]恩格斯也曾表达过: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生产资料终将由社会占有,而那时“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并且比喻说:“社会力量完全像自然力一样,在我们还没有认识和考虑到它们的时候,起着盲目的、强制的和破坏的作用。但是,一旦我们认识了它们,理解了它们的活动、方向和作用,那么,要使它们越来越服从我们的意志并利用它们来达到我们的目的,就完全取决于我们了。这一点特别适用于今天的强大的生产力。……。当人们按照今天的生产力终于被认识了的本性来对待这种生产力的时候,社会的生产无政府状态就让位于按照社会总体和每个成员的需要对生产进行的社会的有计划的调节。”[9]从他们论述中可以看出三点:第一,社会经济活动是有规律的,它与自然规律一样,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第二,虽然社会经济规律是客观存在,但人们可以认识它,自觉地利用它来人类服务;第三,当人们自觉地利用认识了的经济规律来从事社会经济活动时,就是计划经济形式。虽然他们在这里并没有使用“计划经济”概念,但已包含这一思想,“计划调节”就是“计划经济”的具体表现形式。据此可知,马克思恩格斯的“计划经济”是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一种经济形式。

在此基础上,列宁对“计划经济”作了更加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经常的、自觉保持的比例性也许确实是计划性”[10]。这被认为是对“计划经济”经典性的表述,很值得我们深思,它表明“计划经济”的内涵在本质上就是要经常的、自觉的保持社会各个生产部门发展的比例性。在如何才能做好计划经济工作问题上,列宁更是强调对计划“应该根据实际经验和更详细的研究来修正它”,否则“我们就会盲目行动”[11]。他坚决反对用主观计划来代替实际工作,并且明确地告诫说:“完整的、无所不包的、真正的计划=‘的空想’。不要追求这种空想”,如果把国家经济计划化了,“这是莫大的危险”[12]。这对我们重新认识和正确理解“计划经济”,为计划经济正名,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我们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计划经济的论述中可以看出,他们所主张的“计划经济”是建立在符合客观实际,并且根据实际的变化不断修正和完善的、科学意义上的计划经济,为的是达到合理、充分地调节社会经济资源和发展社会经济的目的。这表明,计划经济应该建立在客观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并且反映经济规律的要求。因此“计划经济”是指:根据国民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要求,社会(国家)从具体情况出发,预先拟定经济的发展方案,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地进行修正,从而对社会经济活动实行“自觉”的组织管理和调节,它是自觉运用经济规律的主观表达形式。这就不难看出,“计划经济”实际上就是依靠“社会的理智”通过事先的计划对经济活动进行宏观调控的形式,从这个意义上说“计划经济”=宏观调控,宏观调控就是“计划经济”的表现形式,这应该是计划经济的本来含意。它与“市场经济”一样,既是一种经济制度,又表现为一种经济运行机制。作为经济制度,它和自发的“市场经济’制度相对立,是自觉地按经济规律组织和管理社会经济活动的表现形式;作为一种经济运行机制,它表现为一只“看得见的手”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自觉的调节和控制,以实现资源的合理、有效的开发和利用。

内容提要:当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模式以后,出现了一种全盘否定“计划经济”的思潮。究竟应该如何认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这是一个经济理论界长期争论不休的理论问题。本文从历史的角度论证了二者是“主客观”之间的关系,他们既存在着谁是第一性的问题,也存在着同一性的问题。科学意义上的计划经济应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结果,这是马克思主义计划经济思想的本意。所谓“宏观调控”实质上就是计划经济的表现形式。

关键词:商品经济市场经济计划经济宏观调控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十几年的讨论和探索,终于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模式。这无疑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也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贡献。然而,伴随着这一改革模式的提出,也出现了另一种思想倾向,即全盘、彻底地否定“计划经济”,一时间对“计划经济”的口诛笔伐铺天盖地,使国人误认为我国改革开放以前经济发展落后的原罪就是“计划经济”造成的,大有“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发达不起来的“万恶之源”之势。结果是使“计划经济”声名狼藉,至今一提起“计划经济”还有“引狼入室”之意,似乎只有完全的“自由市场经济”才是解决我国经济发展的灵丹妙药,才是中国的最终出路。有人甚至公开讲:“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上个世纪影响最深的一场“国际马拉松大赛”,其结果是经过70多年的激烈较量,以“计划经济”的失败而告终。对此,笔者以为:这种认识如果不是无知的话,就是与当初我们全盘、彻底地否定社会主义存在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一样,犯了同等程度的错误。为了澄清这些思想上的迷误,有必要从历史的角度来考察“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问题,以使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避免犯过去同样的教条主义错误,同时也使我们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避免盲目性和片面性。这就是撰写本文的宗旨。

一、市场经济的历史演进及其本质属性

目前,在我国理论界对“市场经济”存在着多种解释,但可归纳为两大类:一类是把市场经济看成是社会资源配置的一种形式,这是主流认识;另一类是把其看成为商品经济高度发展了的一种经济运行形式。实际上这两种解释有内通之处。国外对“市场经济”的解释大体也有两种:一种是把市场经济看成是市场对商品生产实行调节的一种方式,也是个资源配置问题,另一种是把市场经济看成是一种经济制度而等同于资本主义经济,成为资本主义的同义语,这是主流观点。

究竟应该如何认识“市场经济”及其本质属性呢?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表达了一种深刻的研究方法,很值得我们深思,这就是:“对人类生活形式的思索,从而对它的科学分析,总是采取同实际发展相反的道路。这种思索是从事后开始的,就是说,是从发展过程的完成的结果开始的。”[1]因此,只有通过对历史的考察和分析,才能使我们对所研究的对象认识得更加清楚。

自从人类诞生以后,就产生了人与自然界的物质变换关系问题。这一关系的实质内容就是: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不断地向自然界“宣战”,通过劳动利用和改造自然资源以满足自己不断增长的多方面需要。这就是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这种经济活动要采取什么形式进行,不少思想家和经济学家都进行过考察和研究,而马克思的论述为大多数学者所接受。他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中阐述到:“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发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二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因此,家长制的,古代的(以及封建的)状态随着商业、奢侈、货币、交换价值的发展而没落下去,现代社会则随着这些东西一道发展起来。”[2]这段论述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形式的发展轨迹: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产品经济三个历史阶段。它们并不是可以任意选择的,而是取决于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程度和改造能力,即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当生产力的发展十分低下时,人类只能依靠“人的依赖关系”来战胜自然,满足自身的需要,这就是人与自然之间的“自然经济”时期;当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社会分工,同时伴随劳动成果有了剩余而产生私有制以后,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关系就要建立在“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形式上,即人们通过“商品交换”的形式来实现满足自身的需要,随之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形式也就进入了“商品经济”发展时期;当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使社会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劳动将成为人类生活的第一需要,私有制也随之消亡,个人得到全面发展,那时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形式就不需要通过“交换”的形式来实现,也就不需要“价值”插手其间,而是以“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形式来满足自身的需要,从而进入“产品经济”的发展阶段。

可见,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形式的发展是一个客观的“自然历史过程”,每一阶段上的形式都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经济形态。正如马克思当年批判蒲鲁东时指出的:“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是什么呢?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人们能否自由选择某一社会形式呢?决不能。在人们的生产力发展的一定状况下,就会有一定的交换(commerce)和消费形式。”因此,“人们借以进行生产、消费和交换的经济形式是暂时的和历史性的形式。”[3]

对“产品经济”形态的认识虽然并不是本文论述的主题,但有必要在这里顺便提一下:它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发展阶段,或者说“是不可实现的理想模式”,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这可从三个方面证明:第一,在历史上它是在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批判的基础上,作为商品经济的否定形式而提出来的,并且由空想社会主义者们以试验的方式实行过。虽然最终失败了,但失败的原因并非“产品经济”形式本身的错误,而是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没有达到可以否定“商品经济”的程度;第二,当代世界某些发达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足以证明,它们所实行的大量“福利”经济政策,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体现出“产品经济”形态的痕迹;第三,如果从分配的角度运用抽象法,来考察一个家庭内部的经济活动(不考虑它与外部的经济联系方式),也可以得到说明:当其收入水平较低时,父母要以计量的形式对家庭成员进行消费品分配。而当收入水平较高以后,因为消费品的种类和数量可以得到不断补充,所以父母就不再以计量的方式进行分配,而以“各自按需索取”的形式来满足家庭成员的需求。这一点已为我国改革开放后居民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所证实。以小喻大,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商品经济”形态的发展终将被“产品经济”形态所代替,这在人类社会经济形态发展史上只是个时间问题。

社会客观经济形态发展的每一个历史阶段,都有一个由产生到成熟、由初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因而会体现出不同发展时期的阶段性。“商品经济”形式的发展也不例外,以中世纪的结束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确立为标界,大体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是“简单商品经济”时期,后一阶段为“复杂商品经济”,即“市场经济”发展时期。“简单商品经济”也称为“小商品经济”,是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培育时期,它的交换是以直接获得所需要的使用价值为目的,是作为“自然经济”的一种补充形式而存在。因此,它只存在于当时占主导地位的“自然经济”的夹缝之中,处于从属地位,“就象伊壁鸠鲁的神只存在于世界的空隙中,或者犹太人只存在于波兰社会的缝隙中一样”[4]。“复杂商品经济”是商品经济的成熟和发展时期,这时的商品生产和交换不再以获取使用价值为直接目的,而是以盈利为直接目的,并且成为社会居主导地位的经济形式。“市场”已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枢纽和中心环节,是商品经济发展到这一阶段的突出特征。因此到19世纪末,开始有学者把这种“复杂商品经济”称之为“市场经济”。可见,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达起来以后的一种成熟表现形式。图示如下: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得出以下认识:第一,“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的基础在生产力方面乃是社会分工引起的劳动社会化,在生产关系方面则是生产资料归不同的经济主体所有(起初是私有制)。因此它是社会生产方式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所出现的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种组织形式。从这个意义上说商品经济是一种“自发”产生的社会经济制度。第二,“市场经济”在本质上就是商品经济,是商品经济形式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以“市场”为核心、以市场机制为纽带来构建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系统,通过市场把社会各个经济主体紧密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网络结构。因此,一方面“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这种社会经济活动组织形式在一定历史时期的具体表现,也是一种客观的社会经济制度;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也是社会经济系统的一种运行机制,它依靠市场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所形成的市场机制,来推动社会经济活动的运转,从而形成由市场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方式。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市场经济”是以商品生产和交换为网络结构的社会经济活动系统。它既是一种经济制度设置,也是一种经济运行机制。作为经济制度,它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形式在商品经济阶段成熟起来以后的表现形式;作为经济运行机制,它表明“市场”成为商品经济运行的枢纽,是通过市场要素自发的有机运转进行资源配置的方式,表现为一只“看不见的手”的调节作用。不过,两者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一定的经济制度必然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经济运行机制。因此,两者的共性就在于都是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志而存在的客观经济形式。对于客观经济形式,人们不能任意选择或否定,只能根据“现有的生产力所决定和所允许的范围之内”去认识它,揭示它的内在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二、“计划经济”的产生及其本质属性

一种思想的出现,总是与客观事物的产生和发展相伴随,因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5]“计划经济”同样如此,它绝不是凭空想象或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过程中,针对这种生产方式的不合理性,以及古典资本主义(早期)市场经济“自发”运行所带来的问题和困难而产生的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自觉”组织的思想。最初它萌发于16世纪产生的空想社会主义者那里。例如:托马斯·莫尔在《乌托邦》一书中,在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深刻批判的基础上,论述了未来理想社会的生产状况是由社会领导机构根据“估定”的社会需要量进行生产,并且根据不同地区对某种产品需要量的不同,“以盈济虚”地进行调节来满足各地的消费需求[6]。这说明莫尔的思想中已包含了有计划地组织社会经济活动的思想萌芽。这一思想在康帕内拉的《太阳城》和摩莱里的《自然法典》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到18世纪,法国的巴贝夫对未来社会实行计划经济的思想则表述的更加清楚,指出:“我们未来的制度将使一切都按计划来进行”,因而社会中“不再有盲目经营的危险,不再有任意生产或生产过剩的危险”,并且论述了社会对劳动投入的有计划调节[7]。19世纪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根据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和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深化,不但继承和发展了这种“计划经济”的思想,而且把它付之于他们所设计的实业制度中,第一次把“计划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制度来设置,并且对计划的制定、审查和实施过程进行了具体阐述。当然,这时的计划经济思想还不是建立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上,带有很强的主观理想主义色彩。但是,它对后人认识社会经济活动并“自觉”进行组织的问题无疑产生了重要影响。

马克思恩格斯运用他们所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理论,从分析和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基本矛盾及其规律出发,批判地继承空想社会主义关于有计划发展社会经济的思想,建立了科学的计划经济理论,并且把它与未来社会联系起来,指出这是未来社会经济形式的重要特征。马克思曾指出:“要想得到和各种不同的需要量相适应的产量,就要付出各种不同的和一定量的社会总劳动量。这种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必要性,决不可能被社会生产的一定形式所取消,而可能改变的只是它的表现方式,这是不言而喻的。自然规律是根本不能取消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能够发生变化的,只是这些规律借以实现的形式。”[8]恩格斯也曾表达过: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生产资料终将由社会占有,而那时“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并且比喻说:“社会力量完全像自然力一样,在我们还没有认识和考虑到它们的时候,起着盲目的、强制的和破坏的作用。但是,一旦我们认识了它们,理解了它们的活动、方向和作用,那么,要使它们越来越服从我们的意志并利用它们来达到我们的目的,就完全取决于我们了。这一点特别适用于今天的强大的生产力。……。当人们按照今天的生产力终于被认识了的本性来对待这种生产力的时候,社会的生产无政府状态就让位于按照社会总体和每个成员的需要对生产进行的社会的有计划的调节。”[9]从他们论述中可以看出三点:第一,社会经济活动是有规律的,它与自然规律一样,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第二,虽然社会经济规律是客观存在,但人们可以认识它,自觉地利用它来人类服务;第三,当人们自觉地利用认识了的经济规律来从事社会经济活动时,就是计划经济形式。虽然他们在这里并没有使用“计划经济”概念,但已包含这一思想,“计划调节”就是“计划经济”的具体表现形式。据此可知,马克思恩格斯的“计划经济”是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一种经济形式。

在此基础上,列宁对“计划经济”作了更加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经常的、自觉保持的比例性也许确实是计划性”[10]。这被认为是对“计划经济”经典性的表述,很值得我们深思,它表明“计划经济”的内涵在本质上就是要经常的、自觉的保持社会各个生产部门发展的比例性。在如何才能做好计划经济工作问题上,列宁更是强调对计划“应该根据实际经验和更详细的研究来修正它”,否则“我们就会盲目行动”[11]。他坚决反对用主观计划来代替实际工作,并且明确地告诫说:“完整的、无所不包的、真正的计划=‘的空想’。不要追求这种空想”,如果把国家经济计划化了,“这是莫大的危险”[12]。这对我们重新认识和正确理解“计划经济”,为计划经济正名,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简述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篇10

关键词:商品经济市场经济计划经济宏观调控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十几年的讨论和探索,终于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模式。这无疑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也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贡献。然而,伴随着这一改革模式的提出,也出现了另一种思想倾向,即全盘、彻底地否定“计划经济”,一时间对“计划经济”的口诛笔伐铺天盖地,使国人误认为我国改革开放以前经济发展落后的原罪就是“计划经济”造成的,大有“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发达不起来的“万恶之源”之势。结果是使“计划经济”声名狼藉,至今一提起“计划经济”还有“引狼入室”之意,似乎只有完全的“自由市场经济”才是解决我国经济发展的灵丹妙药,才是中国的最终出路。有人甚至公开讲:“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上个世纪影响最深的一场“国际马拉松大赛”,其结果是经过70多年的激烈较量,以“计划经济”的失败而告终。对此,笔者以为:这种认识如果不是无知的话,就是与当初我们全盘、彻底地否定社会主义存在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一样,犯了同等程度的错误。为了澄清这些思想上的迷误,有必要从历史的角度来考察“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问题,以使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避免犯过去同样的教条主义错误,同时也使我们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避免盲目性和片面性。这就是撰写本文的宗旨。

一、市场经济的历史演进及其本质属性

目前,在我国理论界对“市场经济”存在着多种解释,但可归纳为两大类:一类是把市场经济看成是社会资源配置的一种形式,这是主流认识;另一类是把其看成为商品经济高度发展了的一种经济运行形式。实际上这两种解释有内通之处。国外对“市场经济”的解释大体也有两种:一种是把市场经济看成是市场对商品生产实行调节的一种方式,也是个资源配置问题,另一种是把市场经济看成是一种经济制度而等同于资本主义经济,成为资本主义的同义语,这是主流观点。

究竟应该如何认识“市场经济”及其本质属性呢?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表达了一种深刻的研究方法,很值得我们深思,这就是:“对人类生活形式的思索,从而对它的科学分析,总是采取同实际发展相反的道路。这种思索是从事后开始的,就是说,是从发展过程的完成的结果开始的。”[1]因此,只有通过对历史的考察和分析,才能使我们对所研究的对象认识得更加清楚。

自从人类诞生以后,就产生了人与自然界的物质变换关系问题。这一关系的实质内容就是: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不断地向自然界“宣战”,通过劳动利用和改造自然资源以满足自己不断增长的多方面需要。这就是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这种经济活动要采取什么形式进行,不少思想家和经济学家都进行过考察和研究,而马克思的论述为大多数学者所接受。他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中阐述到:“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发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二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因此,家长制的,古代的(以及封建的)状态随着商业、奢侈、货币、交换价值的发展而没落下去,现代社会则随着这些东西一道发展起来。”[2]这段论述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形式的发展轨迹: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产品经济三个历史阶段。它们并不是?梢匀我庋竦模侨【鲇谌死喽宰匀唤绲娜鲜冻潭群透脑炷芰Γ瓷Φ姆⒄顾健5鄙Φ姆⒄故值拖率保死嘀荒芤揽俊叭说囊览倒叵怠崩凑绞ぷ匀唬阕陨淼男枰饩褪侨擞胱匀恢涞摹白匀痪谩笔逼冢坏鄙Φ姆⒄钩鱿至松缁岱止ぃ卑樗胬投晒辛耸S喽接兄埔院螅擞胱匀坏奈镏时浠还叵稻鸵⒃凇耙晕锏囊览敌晕〉娜说亩懒⑿浴毙问缴希慈嗣峭ü吧唐方换弧钡男问嚼词迪致阕陨淼男枰嬷死嗌缁峋没疃男问揭簿徒肓恕吧唐肪谩狈⒄故逼冢坏鄙缁嵘Φ母叨确⒄梗股缁岵聘坏囊磺性慈汲浞钟苛髦螅投晌死嗌畹牡谝恍枰接兄埔菜嬷觯鋈说玫饺娣⒄梗鞘比死嗌缁峋没疃问骄筒恍枰ü敖换弧钡男问嚼词迪郑簿筒恍枰凹壑怠辈迨制浼洌且浴案骶∷埽葱璺峙洹钡男问嚼绰阕陨淼男枰佣搿安肪谩钡姆⒄菇锥巍?/p>

可见,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形式的发展是一个客观的“自然历史过程”,每一阶段上的形式都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经济形态。正如马克思当年批判蒲鲁东时指出的:“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是什么呢?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人们能否自由选择某一社会形式呢?决不能。在人们的生产力发展的一定状况下,就会有一定的交换(commerce)和消费形式。”因此,“人们借以进行生产、消费和交换的经济形式是暂时的和历史性的形式。”[3]

对“产品经济”形态的认识虽然并不是本文论述的主题,但有必要在这里顺便提一下:它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发展阶段,或者说“是不可实现的理想模式”,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这可从三个方面证明:第一,在历史上它是在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批判的基础上,作为商品经济的否定形式而提出来的,并且由空想社会主义者们以试验的方式实行过。虽然最终失败了,但失败的原因并非“产品经济”形式本身的错误,而是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没有达到可以否定“商品经济”的程度;第二,当代世界某些发达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足以证明,它们所实行的大量“福利”经济政策,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体现出“产品经济”形态的痕迹;第三,如果从分配的角度运用抽象法,来考察一个家庭内部的经济活动(不考虑它与外部的经济联系方式),也可以得到说明:当其收入水平较低时,父母要以计量的形式对家庭成员进行消费品分配。而当收入水平较高以后,因为消费品的种类和数量可以得到不断补充,所以父母就不再以计量的方式进行分配,而以“各自按需索取”的形式来满足家庭成员的需求。这一点已为我国改革开放后居民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所证实。以小喻大,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商品经济”形态的发展终将被“产品经济”形态所代替,这在人类社会经济形态发展史上只是个时间问题。

社会客观经济形态发展的每一个历史阶段,都有一个由产生到成熟、由初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因而会体现出不同发展时期的阶段性。“商品经济”形式的发展也不例外,以中世纪的结束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确立为标界,大体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是“简单商品经济”时期,后一阶段为“复杂商品经济”,即“市场经济”发展时期。“简单商品经济”也称为“小商品经济”,是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培育时期,它的交换是以直接获得所需要的使用价值为目的,是作为“自然经济”的一种补充形式而存在。因此,它只存在于当时占主导地位的“自然经济”的夹缝之中,处于从属地位,“就象伊壁鸠鲁的神只存在于世界的空隙中,或者犹太人只存在于波兰社会的缝隙中一样”[4]。“复杂商品经济”是商品经济的成熟和发展时期,这时的商品生产和交换不再以获取使用价值为直接目的,而是以盈利为直接目的,并且成为社会居主导地位的经济形式。“市场”已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枢纽和中心环节,是商品经济发展到这一阶段的突出特征。因此到19世纪末,开始有学者把这种“复杂商品经济”称之为“市场经济”。可见,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达起来以后的一种成熟表现形式。图示如下: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得出以下认识:第一,“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的基础在生产力方面乃是社会分工引起的劳动社会化,在生产关系方面则是生产资料归不同的经济主体所有(起初是私有制)。因此它是社会生产方式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所出现的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种组织形式。从这个意义上说商品经济是一种“自发”产生的社会经济制度。第二,“市场经济”在本质上就是商品经济,是商品经济形式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以“市场”为核心、以市场机制为纽带来构建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系统,通过市场把社会各个经济主体紧密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网络结构。因此,一方面“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这种社会经济活动组织形式在一定历史时期的具体表现,也是一种客观的社会经济制度;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也是社会经济系统的一种运行机制,它依靠市场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所形成的市场机制,来推动社会经济活动的运转,从而形成由市场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方式。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市场经济”是以商品生产和交换为网络结构的社会经济活动系统。它既是一种经济制度设置,也是一种经济运行机制。作为经济制度,它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形式在商品经济阶段成熟起来以后的表现形式;作为经济运行机制,它表明“市场”成为商品经济运行的枢纽,是通过市场要素自发的有机运转进行资源配置的方式,表现为一只“看不见的手”的调节作用。不过,两者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一定的经济制度必然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经济运行机制。因此,两者的共性就在于都是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志而存在的客观经济形式。对于客观经济形式,人们不能任意选择或否定,只能根据“现有的生产力所决定和所允许的范围之内”去认识它,揭示它的内在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二、“计划经济”的产生及其本质属性

一种思想的出现,总是与客观事物的产生和发展相伴随,因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5]“计划经济”同样如此,它绝不是凭空想象或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过程中,针对这种生产方式的不合理性,以及古典资本主义(早期)市场经济“自发”运行所带来的问题和困难而产生的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自觉”组织的思想。最初它萌发于16世纪产生的空想社会主义者那里。例如:托马斯·莫尔在《乌托邦》一书中,在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深刻批判的基础上,论述了未来理想社会的生产状况是由社会领导机构根据“估定”的社会需要量进行生产,并且根据不同地区对某种产品需要量的不同,“以盈济虚”地进行调节来满足各地的消费需求[6]。这说明莫尔的思想中已包含了有计划地组织社会经济活动的思想萌芽。这一思想在康帕内拉的《太阳城》和摩莱里的《自然法典》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到18世纪,法国的巴贝夫对未来社会实行计划经济的思想则表述的更加清楚,指出:“我们未来的制度将使一切都按计划来进行”,因而社会中“不再有盲目经营的危险,不再有任意生产或生产过剩的危险”,并且论述了社会对劳动投入的有计划调节[7]。19世纪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根据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和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深化,不但继承和发展了这种“计划经济”的思想,而且把它付之于他们所设计的实业制度中,第一次把“计划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制度来设置,并且对计划的制定、审查和实施过程进行了具体阐述。当然,这时的计划经济思想还不是建立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上,带有很强的主观理想主义色彩。但是,它对后人认识社会经济活动并“自觉”进行组织的问题无疑产生了重要影响。

马克思恩格斯运用他们所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理论,从分析和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基本矛盾及其规律出发,批判地继承空想社会主义关于有计划发展社会经济的思想,建立了科学的计划经济理论,并且把它与未来社会联系起来,指出这是未来社会经济形式的重要特征。马克思曾指出:“要想得到和各种不同的需要量相适应的产量,就要付出各种不同的和一定量的社会总劳动量。这种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必要性,决不可能被社会生产的一定形式所取消,而可能改变的只是它的表现方式,这是不言而喻的。自然规律是根本不能取消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能够发生变化的,只是这些规律借以实现的形式。”[8]恩格斯也曾表达过: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生产资料终将由社会占有,而那时“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并且比喻说:“社会力量完全像自然力一样,在我们还没有认识和考虑到它们的时候,起着盲目的、强制的和破坏的作用。但是,一旦我们认识了它们,理解了它们的活动、方向和作用,那么,要使它们越来越服从我们的意志并利用它们来达到我们的目的,就完全取决于我们了。这一点特别适用于今天的强大的生产力。……。当人们按照今天的生产力?沼诒蝗鲜读说谋拘岳炊源庵稚Φ氖焙颍缁岬纳拚刺腿梦挥诎凑丈缁嶙芴搴兔扛龀稍钡男枰陨械纳缁岬挠屑苹牡鹘凇!盵9]从他们论述中可以看出三点:第一,社会经济活动是有规律的,它与自然规律一样,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第二,虽然社会经济规律是客观存在,但人们可以认识它,自觉地利用它来人类服务;第三,当人们自觉地利用认识了的经济规律来从事社会经济活动时,就是计划经济形式。虽然他们在这里并没有使用“计划经济”概念,但已包含这一思想,“计划调节”就是“计划经济”的具体表现形式。据此可知,马克思恩格斯的“计划经济”是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一种经济形式。

在此基础上,列宁对“计划经济”作了更加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经常的、自觉保持的比例性也许确实是计划性”[10]。这被认为是对“计划经济”经典性的表述,很值得我们深思,它表明“计划经济”的内涵在本质上就是要经常的、自觉的保持社会各个生产部门发展的比例性。在如何才能做好计划经济工作问题上,列宁更是强调对计划“应该根据实际经验和更详细的研究来修正它”,否则“我们就会盲目行动”[11]。他坚决反对用主观计划来代替实际工作,并且明确地告诫说:“完整的、无所不包的、真正的计划=‘的空想’。不要追求这种空想”,如果把国家经济计划化了,“这是莫大的危险”[12]。这对我们重新认识和正确理解“计划经济”,为计划经济正名,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我们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计划经济的论述中可以看出,他们所主张的“计划经济”是建立在符合客观实际,并且根据实际的变化不断修正和完善的、科学意义上的计划经济,为的是达到合理、充分地调节社会经济资源和发展社会经济的目的。这表明,计划经济应该建立在客观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并且反映经济规律的要求。因此“计划经济”是指:根据国民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要求,社会(国家)从具体情况出发,预先拟定经济的发展方案,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地进行修正,从而对社会经济活动实行“自觉”的组织管理和调节,它是自觉运用经济规律的主观表达形式。这就不难看出,“计划经济”实际上就是依靠“社会的理智”通过事先的计划对经济活动进行宏观调控的形式,从这个意义上说“计划经济”=宏观调控,宏观调控就是“计划经济”的表现形式,这应该是计划经济的本来含意。它与“市场经济”一样,既是一种经济制度,又表现为一种经济运行机制。作为经济制度,它和自发的“市场经济’制度相对立,是自觉地按经济规律组织和管理社会经济活动的表现形式;作为一种经济运行机制,它表现为一只“看得见的手”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自觉的调节和控制,以实现资源的合理、有效的开发和利用。

内容提要:当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模式以后,出现了一种全盘否定“计划经济”的思潮。究竟应该如何认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这是一个经济理论界长期争论不休的理论问题。本文从历史的角度论证了二者是“主客观”之间的关系,他们既存在着谁是第一性的问题,也存在着同一性的问题。科学意义上的计划经济应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结果,这是马克思主义计划经济思想的本意。所谓“宏观调控”实质上就是计划经济的表现形式。

关键词:商品经济市场经济计划经济宏观调控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十几年的讨论和探索,终于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模式。这无疑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也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贡献。然而,伴随着这一改革模式的提出,也出现了另一种思想倾向,即全盘、彻底地否定“计划经济”,一时间对“计划经济”的口诛笔伐铺天盖地,使国人误认为我国改革开放以前经济发展落后的原罪就是“计划经济”造成的,大有“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发达不起来的“万恶之源”之势。结果是使“计划经济”声名狼藉,至今一提起“计划经济”还有“引狼入室”之意,似乎只有完全的“自由市场经济”才是解决我国经济发展的灵丹妙药,才是中国的最终出路。有人甚至公开讲:“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上个世纪影响最深的一场“国际马拉松大赛”,其结果是经过70多年的激烈较量,以“计划经济”的失败而告终。对此,笔者以为:这种认识如果不是无知的话,就是与当初我们全盘、彻底地否定社会主义存在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一样,犯了同等程度的错误。为了澄清这些思想上的迷误,有必要从历史的角度来考察“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问题,以使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避免犯过去同样的教条主义错误,同时也使我们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避免盲目性和片面性。这就是撰写本文的宗旨。

一、市场经济的历史演进及其本质属性

目前,在我国理论界对“市场经济”存在着多种解释,但可归纳为两大类:一类是把市场经济看成是社会资源配置的一种形式,这是主流认识;另一类是把其看成为商品经济高度发展了的一种经济运行形式。实际上这两种解释有内通之处。国外对“市场经济”的解释大体也有两种:一种是把市场经济看成是市场对商品生产实行调节的一种方式,也是个资源配置问题,另一种是把市场经济看成是一种经济制度而等同于资本主义经济,成为资本主义的同义语,这是主流观点。

究竟应该如何认识“市场经济”及其本质属性呢?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表达了一种深刻的研究方法,很值得我们深思,这就是:“对人类生活形式的思索,从而对它的科学分析,总是采取同实际发展相反的道路。这种思索是从事后开始的,就是说,是从发展过程的完成的结果开始的。”[1]因此,只有通过对历史的考察和分析,才能使我们对所研究的对象认识得更加清楚。

自从人类诞生以后,就产生了人与自然界的物质变换关系问题。这一关系的实质内容就是: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不断地向自然界“宣战”,通过劳动利用和改造自然资源以满足自己不断增长的多方面需要。这就是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这种经济活动要采取什么形式进行,不少思想家和经济学家都进行过考察和研究,而马克思的论述为大多数学者所接受。他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中阐述到:“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发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二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因此,家长制的,古代的(以及封建的)状态随着商业、奢侈、货币、交换价值的发展而没落下去,现代社会则随着这些东西一道发展起来。”[2]这段论述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形式的发展轨迹: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产品经济三个历史阶段。它们并不是?梢匀我庋竦模侨【鲇谌死喽宰匀唤绲娜鲜冻潭群透脑炷芰Γ瓷Φ姆⒄顾健5鄙Φ姆⒄故值拖率保死嘀荒芤揽俊叭说囊览倒叵怠崩凑绞ぷ匀唬阕陨淼男枰饩褪侨擞胱匀恢涞摹白匀痪谩笔逼冢坏鄙Φ姆⒄钩鱿至松缁岱止ぃ卑樗胬投晒辛耸S喽接兄埔院螅擞胱匀坏奈镏时浠还叵稻鸵⒃凇耙晕锏囊览敌晕〉娜说亩懒⑿浴毙问缴希慈嗣峭ü吧唐方换弧钡男问嚼词迪致阕陨淼男枰嬷死嗌缁峋没疃男问揭簿徒肓恕吧唐肪谩狈⒄故逼冢坏鄙缁嵘Φ母叨确⒄梗股缁岵聘坏囊磺性慈汲浞钟苛髦螅投晌死嗌畹牡谝恍枰接兄埔菜嬷觯鋈说玫饺娣⒄梗鞘比死嗌缁峋没疃问骄筒恍枰ü敖换弧钡男问嚼词迪郑簿筒恍枰凹壑怠辈迨制浼洌且浴案骶∷埽葱璺峙洹钡男问嚼绰阕陨淼男枰佣搿安肪谩钡姆⒄菇锥巍?/p>

可见,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形式的发展是一个客观的“自然历史过程”,每一阶段上的形式都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经济形态。正如马克思当年批判蒲鲁东时指出的:“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是什么呢?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人们能否自由选择某一社会形式呢?决不能。在人们的生产力发展的一定状况下,就会有一定的交换(commerce)和消费形式。”因此,“人们借以进行生产、消费和交换的经济形式是暂时的和历史性的形式。”[3]

对“产品经济”形态的认识虽然并不是本文论述的主题,但有必要在这里顺便提一下:它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发展阶段,或者说“是不可实现的理想模式”,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这可从三个方面证明:第一,在历史上它是在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批判的基础上,作为商品经济的否定形式而提出来的,并且由空想社会主义者们以试验的方式实行过。虽然最终失败了,但失败的原因并非“产品经济”形式本身的错误,而是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没有达到可以否定“商品经济”的程度;第二,当代世界某些发达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足以证明,它们所实行的大量“福利”经济政策,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体现出“产品经济”形态的痕迹;第三,如果从分配的角度运用抽象法,来考察一个家庭内部的经济活动(不考虑它与外部的经济联系方式),也可以得到说明:当其收入水平较低时,父母要以计量的形式对家庭成员进行消费品分配。而当收入水平较高以后,因为消费品的种类和数量可以得到不断补充,所以父母就不再以计量的方式进行分配,而以“各自按需索取”的形式来满足家庭成员的需求。这一点已为我国改革开放后居民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所证实。以小喻大,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商品经济”形态的发展终将被“产品经济”形态所代替,这在人类社会经济形态发展史上只是个时间问题。

社会客观经济形态发展的每一个历史阶段,都有一个由产生到成熟、由初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因而会体现出不同发展时期的阶段性。“商品经济”形式的发展也不例外,以中世纪的结束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确立为标界,大体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是“简单商品经济”时期,后一阶段为“复杂商品经济”,即“市场经济”发展时期。“简单商品经济”也称为“小商品经济”,是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培育时期,它的交换是以直接获得所需要的使用价值为目的,是作为“自然经济”的一种补充形式而存在。因此,它只存在于当时占主导地位的“自然经济”的夹缝之中,处于从属地位,“就象伊壁鸠鲁的神只存在于世界的空隙中,或者犹太人只存在于波兰社会的缝隙中一样”[4]。“复杂商品经济”是商品经济的成熟和发展时期,这时的商品生产和交换不再以获取使用价值为直接目的,而是以盈利为直接目的,并且成为社会居主导地位的经济形式。“市场”已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枢纽和中心环节,是商品经济发展到这一阶段的突出特征。因此到19世纪末,开始有学者把这种“复杂商品经济”称之为“市场经济”。可见,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达起来以后的一种成熟表现形式。图示如下: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得出以下认识:第一,“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的基础在生产力方面乃是社会分工引起的劳动社会化,在生产关系方面则是生产资料归不同的经济主体所有(起初是私有制)。因此它是社会生产方式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所出现的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种组织形式。从这个意义上说商品经济是一种“自发”产生的社会经济制度。第二,“市场经济”在本质上就是商品经济,是商品经济形式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以“市场”为核心、以市场机制为纽带来构建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系统,通过市场把社会各个经济主体紧密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网络结构。因此,一方面“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这种社会经济活动组织形式在一定历史时期的具体表现,也是一种客观的社会经济制度;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也是社会经济系统的一种运行机制,它依靠市场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所形成的市场机制,来推动社会经济活动的运转,从而形成由市场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方式。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市场经济”是以商品生产和交换为网络结构的社会经济活动系统。它既是一种经济制度设置,也是一种经济运行机制。作为经济制度,它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形式在商品经济阶段成熟起来以后的表现形式;作为经济运行机制,它表明“市场”成为商品经济运行的枢纽,是通过市场要素自发的有机运转进行资源配置的方式,表现为一只“看不见的手”的调节作用。不过,两者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一定的经济制度必然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经济运行机制。因此,两者的共性就在于都是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志而存在的客观经济形式。对于客观经济形式,人们不能任意选择或否定,只能根据“现有的生产力所决定和所允许的范围之内”去认识它,揭示它的内在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二、“计划经济”的产生及其本质属性

一种思想的出现,总是与客观事物的产生和发展相伴随,因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5]“计划经济”同样如此,它绝不是凭空想象或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过程中,针对这种生产方式的不合理性,以及古典资本主义(早期)市场经济“自发”运行所带来的问题和困难而产生的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自觉”组织的思想。最初它萌发于16世纪产生的空想社会主义者那里。例如:托马斯·莫尔在《乌托邦》一书中,在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深刻批判的基础上,论述了未来理想社会的生产状况是由社会领导机构根据“估定”的社会需要量进行生产,并且根据不同地区对某种产品需要量的不同,“以盈济虚”地进行调节来满足各地的消费需求[6]。这说明莫尔的思想中已包含了有计划地组织社会经济活动的思想萌芽。这一思想在康帕内拉的《太阳城》和摩莱里的《自然法典》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到18世纪,法国的巴贝夫对未来社会实行计划经济的思想则表述的更加清楚,指出:“我们未来的制度将使一切都按计划来进行”,因而社会中“不再有盲目经营的危险,不再有任意生产或生产过剩的危险”,并且论述了社会对劳动投入的有计划调节[7]。19世纪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根据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和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深化,不但继承和发展了这种“计划经济”的思想,而且把它付之于他们所设计的实业制度中,第一次把“计划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制度来设置,并且对计划的制定、审查和实施过程进行了具体阐述。当然,这时的计划经济思想还不是建立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上,带有很强的主观理想主义色彩。但是,它对后人认识社会经济活动并“自觉”进行组织的问题无疑产生了重要影响。

马克思恩格斯运用他们所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理论,从分析和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基本矛盾及其规律出发,批判地继承空想社会主义关于有计划发展社会经济的思想,建立了科学的计划经济理论,并且把它与未来社会联系起来,指出这是未来社会经济形式的重要特征。马克思曾指出:“要想得到和各种不同的需要量相适应的产量,就要付出各种不同的和一定量的社会总劳动量。这种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必要性,决不可能被社会生产的一定形式所取消,而可能改变的只是它的表现方式,这是不言而喻的。自然规律是根本不能取消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能够发生变化的,只是这些规律借以实现的形式。”[8]恩格斯也曾表达过: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生产资料终将由社会占有,而那时“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并且比喻说:“社会力量完全像自然力一样,在我们还没有认识和考虑到它们的时候,起着盲目的、强制的和破坏的作用。但是,一旦我们认识了它们,理解了它们的活动、方向和作用,那么,要使它们越来越服从我们的意志并利用它们来达到我们的目的,就完全取决于我们了。这一点特别适用于今天的强大的生产力。……。当人们按照今天的生产力?沼诒蝗鲜读说谋拘岳炊源庵稚Φ氖焙颍缁岬纳拚刺腿梦挥诎凑丈缁嶙芴搴兔扛龀稍钡男枰陨械纳缁岬挠屑苹牡鹘凇!盵9]从他们论述中可以看出三点:第一,社会经济活动是有规律的,它与自然规律一样,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第二,虽然社会经济规律是客观存在,但人们可以认识它,自觉地利用它来人类服务;第三,当人们自觉地利用认识了的经济规律来从事社会经济活动时,就是计划经济形式。虽然他们在这里并没有使用“计划经济”概念,但已包含这一思想,“计划调节”就是“计划经济”的具体表现形式。据此可知,马克思恩格斯的“计划经济”是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一种经济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