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举报奖励办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15:01

网络举报奖励办法篇1

论文摘要网络谣言问题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日渐突出,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近年来,网络谣言的治理实践并不少见,但是系统有效的治理规范仍处于探索阶段,并未成型。现有的治理手段缺乏强制力、稳定性与持续性,难以有效地规制网络谣言。激励法是新的法学研究对象,但法律激励在社会治理实践方面由来已久,并具有广泛的前景。通过立法发挥法律的激励功能,奖励举报网络谣言的行为,并激励其他协助治理行为,将为网络谣言的治理开辟出新的道路。

论文关键词网络谣言治理激励法立法建议

随着网络与社会的发展,个人电子产品广泛普及,虚拟网络成为人们了解和传播信息的重要媒介。几年来,因网络谣言造成的公共事件屡见不鲜,影响巨大。与此同时,由于网络谣言问题是近几年刚刚涌现的新问题,网络谣言的治理仍处于探索阶段,很多方面难以得到有效规制,网络谣言依旧泛滥。笔者将引入激励法学的概念,探究激励法学视角之下的网络谣言治理问题。

一、网络谣言简析

在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的中国国情网上,“热词”专题中“网络谣言”一栏对网络谣言进行了大致的概括,将网络谣言表述为“通过网络介质(例如邮箱、聊天软件、社交网站、网络论坛等)而传播的没有事实依据的话语”。这一定义基本揭示了网络谣言的性质。“网络谣言”一词被归入“热词”也说明了网络谣言现象的突出存在和广泛影响。

网络谣言是在“谣言”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那些缺乏事实依据或者确切来源且未经证实的并以听传或类似的交际方式在全社会得以广泛传播的各类信息”在网络信息时代的新的表现形式。网络谣言是互联网社会的产物。部分网络服务无需实名制的特点导致大量信息虚假不实,通讯交流的方便快捷使得各种信息得到快速传播,虚假信息极易生成影响广泛、危害严重的网络谣言。

滋生于网络的网络谣言区别于一般谣言,带来的社会危害更大。网络谣言的广泛传播不仅给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诸多的危害,诱发一系列隐藏的社会问题,引发公共危机事件,其持续广泛的传播也使政府公信力、社会信任度面临严峻的挑战。网络谣言严重扰乱了社会安定秩序,其治理刻不容缓。

二、网络谣言防治现状研究

众多研究网络谣言及其防治对策的学者为网络谣言的治理提供了许多参考,如有学者将网络谣言控制分为硬性控制和软性控制两个方面。在本文中,具体到网络谣言的防治现实,同时考虑到本文主要是从法律的视角研究网络谣言的治理,我们大致可以将现有的网络谣言防治措施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法律手段

目前社会影响力比较大的相关立法主要有《刑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法》。主要包括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对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以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以及《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对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拘留,或者并处罚款。

《刑法》与《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都是惩罚性的规定,包括情节较重时的刑事惩罚和普通情形下不触犯刑法时的行政处罚,对网络谣言的治理起到了重要作用。近期警方打击传播、散布网络谣言违法犯罪活动的行动就是以以上两部法律为主要依据。

其他方面,1997年公安部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2000年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2000年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与2012年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等相关文件对网络谣言的治理都有所涉及。遗憾的是,以上相关规范性法律文件都没有提出具体、有效、系统的治理办法。

(二)其他手段

社会手段主要指治理网络谣言过程中政府的相关具体行政行为和相关行业组织的规范等。按照治理主体不同,在今天“政府—私人—社会”的三元社会结构中,网络谣言的治理可以总结为政府、公民、非政府组织对社会的合作治理。

1.政府主体。政府作为行政机关,进一步加强信息管理,及时政府及公共事务、突发事件信息,针对网络谣言及时反应,加强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信息交流,建立对话机制,及时答复民众疑问。

2.社会民众主体。加强主流文化建设,开展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提升公民素养,强化公民的责任意识与自律意识,建设淳朴民风。

3.行业主体。要求互联网网络服务提供者和网站管理者承担一定的义务与责任,并加强技术手段的辅助。如要求网站加强对各类信息的甄别和监测,严格对所信息的审核,及时删除网络谣言。当前,互联网服务商承担具体责任的依据,主要是行业自觉,也包括一定的法律强制。

以上手段确实取得了一定的实效。然而,考虑到网络谣言产生与传播的特殊性,即网络谣言传播速度快、传播渠道多的特点,单纯的政府和行业的措施并不能及时、有效、全面的规制网络谣言。面对网络谣言肆虐的社会现实,协同社会力量,走治理网络谣言的群众路线尤为重要。积极发挥社会民众的积极作用,就需要发挥法律的激励功能,激励民众积极参与,也为互联网行业主体积极作为提供动力。

三、激励法学分析

在法律领域,以激励手段实现管理目的的情形并不少见,如《宪法》、《著作权法》、《专利法》等等。而且,随着公民参与社会生活的积极性与能力的提高,近些年这种现象尤为明显和突出。

“激励法”是倪正茂先生最早提出的一个法学概念。他以法的功能作为标准,将法分为激励类法、惩戒类法和组织管理类法三大类。并将激励法学的概念定义为“是对人的特定行为实施激励的法律”,外延上包括行政奖励法,也包括民事激励法、行政激励法等。倪正茂先生提出了激励法独有的原则。这也是我们研究激励法并进行激励法立法的基础之一。根据倪正茂先生所著的《激励法学探析》一书,激励法的基本原则有法定性原则、程序正当原则、公平性原则、诚实信用原则、信赖保护原则、激励适时原则以及激励适当原则等。以此为基础,参考其他学者对于激励法的研究,我们就能够进一步分析以激励法治理网络谣言的具体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前面已经讨论到了发挥法律的激励功能治理网络谣言的必要性。即便有些学者并不认同激励法这一概念,却绝对不能否认发挥法律的激励功能对于网络谣言治理的重要作用。再退一步而言,学界对于“行政奖励”的研究已经到了比较深入的层面,发挥法律的激励功能进行行政治理已经得到了认同。所以,针对实质是行政治理的网络谣言治理,从激励法学的视角研究治理办法、提供治理建议无可厚非。

因此,我们将在下一部分,从激励法出发,研究在网络谣言治理上已有的具有激励作用的相关文件,发现其中的局限性并为网络谣言的激励法立法提出建议。

四、网络谣言治理激励法雏形的局限分析和立法建议

(一)网络谣言治理激励法雏形的局限

目前颁布的网络谣言治理领域的相关文件,只有《北京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奖励办法(暂行)》和《内蒙古公安厅集中打击整治网络违法犯罪专项行动举报奖励办法》涉及到了举报网络谣言的奖励办法。

研究相关文件,可以总结出现有网络谣言激励法雏形的几大问题:

1.效力问题。目前仅有的规定了举报网络谣言奖励办法的文件,并非规范性法律文件(也因此被笔者称为激励法雏形),没有法律的强制力与约束力。空间效力上,以上两份文件仅具有有限的空间效力范围,而网络谣言有着传播范围广、影响范围大的特点,往往是全国性的问题,需要全国范围的规制。时间效力上,《北京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奖励办法(暂行)》是暂行性的规定,而《内蒙古公安厅集中打击整治网络违法犯罪专项行动举报奖励办法》更是在文件中提到在2013年6月至12月适用,目前的文件并不具有长期稳定的效力,对于发挥激励功能,实现网络谣言治理极为不利。

2.领取方式问题。仍然参考北京和内蒙古的两份文件,《北京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奖励办法(暂行)》对于奖励领取方式做了明确的规定:举报人在接到领奖通知之日起1个月内领取,逾期不领取的,视为自动放弃。领取方式可采取举报人凭有效证件和举报时留下的个人真实信息,到举报中心领取。也就是对于奖励领取的时间和方式进行了严格限制,给举报人带来不便的同时更容易影响举报人利益的实现,影响激励效果。

以上只是对现有文件分析之后得出的简单结论,不论是网络谣言的治理还是激励法立法都是复杂而持久的过程。笔者将根据对现有文件资料的研究,参考国外立法,结合激励法学理论,提出激励法治理网络谣言的立法建议。

(二)网络谣言治理的激励法视角立法建议

网络谣言的治理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相应的治理规范也应当具有长期稳定的效力。建议专门立法,并在其中对网络谣言提出具体、系统的防治规范,包括惩罚性规范,可能包括组织管理性规范,也应当包括激励性规范。

在激励法规范部分中:

1.以法律形式规定激励办法,保证激励标准和内容等法定,明确立法所规制的网络信息的性质、情节,对违法信息的衡量标准与奖励的确定标准等也予以明确规定。立法的效力应及于全国范围,并有较长的有效期限,确保其稳定性。

2.明确程序问题,保证程序合理正当。激励法逆向了“法是管老百姓的”传统的思维观念,依据激励法规范,激励方作出了承诺,就承担了强制性的义务。为了保证激励机制的有效运行,必须有明确、合理的程序,实现适时、适当的激励。

网络举报奖励办法篇2

广州市违法排水行为有奖举报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条为打击违法排水行为,鼓励单位和个人(以下统称举报人)积极参与我市黑臭水体治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广州市排水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广州市水环境整治联席会议办公室(以下简称市治水办)负责受理广州市行政区域范围内违法排水行为的举报并分派给相关职能部门处理,对符合本办法规定的举报人予以奖励。

各相关职能部门依职权核实、查处市治水办移交的举报线索,并将处理结果报市治水办。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违法排水行为,是指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直接或者间接向自然水体和公共排水管网排放污水或其他污染物的行为。

第四条下列行为属本办法规定有奖举报的违法排水行为:

(一)直接或者间接向市政管网、河道、湖泊、水库等水体倾倒排放垃圾、粪便、废渣、施工泥浆水、施工废弃物、生活污水、餐厅污水、污水处理后的污泥、未经处理的养殖废弃物、有毒物质或者其它有害物质、工业废水、废液、固体废物、工业污泥的;

(二)未依法办理排水许可证或排污许可证,或者未按照排水许可证、排污许可证的要求向市政管网、河道、湖泊、水库等排放污水的;

(三)擅自停止运行、拆除、闲置、故意不正常使用防治水污染设施的;

(四)在畜禽禁养区内非法养殖的;

(五)其它对市政管网、河流、湖泊、水库等水体造成污染的。

因三防、排水设施安全运行保障等紧急情况需要采取应急措施排水的除外。

第五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举报违法排水,提倡实名举报。举报人可以通过来电、来信、来访或网络方式等客观、如实举报,并尽可能提供被举报人的详细地址、违法事实、污染后果等情形及照片和录像、文字资料等相关证据。

必要时,相关职能部门可以要求举报人协助进行调查取证。

举报人可通过下列方式进行举报:

(一)电话、传真举报。举报专线电话、传真号码(待定);

(二)来信举报。来信来函请寄广州市水环境整治联席会议办公室收,邮政编码:510640;

(三)微信举报。通过关注广州水务微信公众号gzsswj举报;

(四)app举报。通过下载广州治水app进行举报;

(五)电子邮件举报。举报人可将有关举报信息发送至wfpsyjjb@126.com进行举报;

(六)来访举报。举报人可直接前往广州市水环境整治联席会议办公室进行举报。地址:广州市天河区黄埔大道中130号;

第六条提供违法排水行为线索,经认定为有效线索举报的,每次举报奖励300元。

有效线索指提供了违法现象的发现时间、发现地点、违法情形等可供查证违法行为人具体情况的信息。

前款举报符合以下情形的,除上述奖励外,给予举报人如下相应奖励,奖励总额以100万元为限:

(一)被举报人因被举报事由被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奖励举报人20万元;

(二)被举报人因被举报事由受到罚款类行政处罚的,按照罚款数额的10%奖励;被举报人未受到罚款类行政处罚但受到责令停产停业类,暂扣或吊销许可证、执照类行政决定的,奖励举报人10000元;被举报人因被举报事由受到前述以外的其它种类行政处罚的,奖励举报人5000元;

举报事项的处理结果同时符合本条第三款规定的多项标准的,对举报人的奖励以数额较大者为准,但不累加计算。

对举报重大排水违法行为的举报人,除给予物质奖励外,还可以给予相应的精神奖励及表彰。

第七条下列情形的举报不予奖励:

(一)城管、环保、水务、农业、属地镇街、村委会居委会等单位工作人员及其近亲属、新闻媒体的举报或授意他人的举报;

(二)上级主管部门或者其他部门、单位移送、转送市水务部门或者市治水办的举报;

(三)被举报行为在举报前已为水务部门知悉,正在处理过程中,或已被立案查处、尚未结案的举报;

(四)仅反映违法排水现象但未能提供有效线索的;

(五)未提供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的举报。

第八条举报奖励遵循以下原则:

(一)对同一违法排水行为,有多人分别举报且举报线索相同的,奖励最先举报人(以受理登记时间为准);

(二)被举报的违法排水行为被查处结案后,再次涉嫌违法排水的,可以继续举报,经核实的,可再次获得奖励;

(三)多个举报人联合举报的,按照一案一奖进行奖励,奖金平均分配;

(四)市治水办与本市其它行业主管部门建立沟通机制。对同一违法行为,举报人同时向两个或两个以上部门举报的,只奖励一次。

第九条市治水办按照以下程序办理:

(一)举报受理:接到公众举报后,工作人员应详细记录群众举报事项,填写《广州市违法排水行为有奖举报受理表》(以下简称《受理表》),并予以审查。符合受理条件的举报予以受理,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告知举报人。

(二)举报交办:受理人员对受理单中的违法排水行为进行分类,根据职能分工填写《广州市违法排水行为有奖举报交办表》(以下简称《交办表》),报分管领导签署意见后,在24小时内交相关职能部门查处。

(三)现场查处:相关职能部门在接到《交办表》后,应及时派人到现场调查核实情况,如情况属实,应当及时处理,不属于本部门处理的,应当在调查结束后24小时内反馈市治水办协调处理。

(四)处理结果:相关职能部门应当在处理结束或行政处罚结案5个工作日内反馈给市治水办,由市治水办向举报人发放奖金,并向举报人通报处理情况。

第十条符合奖励条件的举报人,应在接到奖励通知15个工作日内,带本人身份证件及其银行账户到市治水办办理领取奖金手续;无正当理由逾期不提交的,视为自动放弃奖励。

委托他人代领的,代领人须出示授权委托书、举报人身份证件、及代领人身份证件、银行账户等材料的复印件并提供原件以供核对,且签字确认。

第十一条举报奖励经费纳入市水务局部门预算,按预算管理的规定安排和使用。

市治水办应加强对举报奖励经费的管理,做到专款专用。市财政、审计部门应对奖励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二条举报人对案件受理、查处、奖励等有异议的,由市治水办解释,解释后仍然有异议的,举报人可向监察部门投诉,或者依法提起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

第十三条市治水办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循保密纪律,对举报人信息保密,不得泄露与举报事项有关的任何信息。

第十四条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不依照本办法履行职责的,由上级行政机关或者有关部门责任改正、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者其他直接责任人依法给予处分。

网络举报奖励办法篇3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紧紧围绕改革、创新、发展的大局,着力加强城市管理,提高城市管理水平,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广泛、深入、系统地宣传好有关城市管理的重大决策、重要部署、重点工作,客观反映城市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宣传好我局城市管理的工作开展情况,营造城市管理良好舆论氛围。

二、组织领导

1.成立县城管局宣传信息工作领导小组

2.局属各单位要明确1名分管领导、1—2名宣传报道员和网络评论员,负责本单位的宣传信息及网络舆情,并于2013年5月15日前将上述人员名单、联系电话书面报局办公室。

三、宣传重点

1.县委、县政府有关城市管理的重大决策、重要部署和重点工作;

2.新出台的各种城市管理法规;

3.县城市管理局的主要工作职能;

4.县城市管理局出台的新举措、取得的新成就,总结的新经验,涌现的新典型;

5.县城市管理局、局属各单位开展树立城管形象、扩大工作影响的活动、工作实施进展情况以及干部职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和典型事迹;

6.对互联网上特别是州人网涉及我局职能的意见、建议和质疑及时跟贴解释,澄清是非。

四、宣传方式

1.组织、策划新闻专题,进行系列宣传。加强与《今日》、手机报、电视台等县内新闻媒体的沟通联系,做到重点新闻不漏报、重要工作及时报,重大典型系列报,确保城市管理工作的新闻宣传活动有稳定的主导阵地。

2.打造城管宣传信息工作平台:创办《州城脉动》刊物,开设《新闻·三治聚焦》,《电视台专题节目·小城故事》电视栏目,进行重点宣传。

3.利用翠微广场LeD电子屏幕开展集中宣传。

4.开展城市管理年及“三治”工作专项活动互动宣传。

5.编印城管法律、法规和规章图书定向宣传。

6.举办图片展等直观宣传。

7.制作悬挂城市管理公益户外广告,加大社会宣传。

8.进一步扩大城市管理工作在网络宣传上的覆盖面和社会影响力,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监测、引导,防止不良信息的恶意侵害,防范网络舆情事件发生,掌握网络舆情主动权,形成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

五、工作制度

(一)会议制度。局宣传信息工作领导小组每半年召开一次工作会议,分析总结和部署宣传信息工作;局属各单位每季度召开一次专题会议,总结讲评宣传信息工作。

(二)统计制度。每月底,机关各股室、局属各单位要将当月开展宣传信息工作的情况进行汇总。汇总主要包括:上稿人员、上稿数量、稿件标题或内容简要、上稿报刊或媒体,用稿原件或报样在月末将用稿情况报局法制宣教股。逾期未报的,按本单位当月无用稿处理。局法制宣教股将汇总结果报局宣传信息工作领导小组并以简报形式给予通报。对发表于《手机报》的稿件由局法宣股人员定期到该报编辑部开具用稿证明进行统计。

(三)奖励制度。分三个层次实施奖励

第一、先进单位奖励。局每年评选1个宣传信息工作先进单位。奖励标准:与局表彰先进单位同等奖励。先进单位评选条件:

(1)组织领导有力,宣传信息队伍精干;

(2)参加宣传信息报道的人数多、用稿率高、影响面广,对扩大我局的正面影响起了积极作用;

(3)全年在县电视台进行新闻专题片宣传报道,副科级单位制作新闻专题片3个以上;股级单位2个以上。该项工作作为年终评选宣传信息先进单位的重要考核依据之一。

(4)按要求做好网络舆情的回复。采用发贴、跟贴、撰写评论文章等形式,积极释疑解惑,化解矛盾,消除影响,矫正视听。

第二、先进个人奖励。局年终评选宣传信息先进个人若干名,奖励标准:与局先进工作者同等奖励。宣传信息先进个人评选条件:

(1)热爱宣传信息报道工作,具有较强的新闻敏感性;

(2)主动宣传报道我局的好事新风和工作成果;

(3)积极向国家、省、市、县报刊、媒体投稿,发表作品质量高、数量多。

第三、用稿奖励。年终局宣传信息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各单位发表稿件的统计情况,给予奖励。奖励标准:部级400元/篇(600字以上500元/篇);省(部)级300元/篇(600字以上400元/篇),市级200元/篇(600字以上或头版300元/篇)。县级50元/篇(600字以上或头版100元/篇)。《州城脉动》上稿30元/篇,调研文章或其它篇幅较长、份量较重的文稿50元/篇,电视新闻或专题节目稿件撰写参照县级标准。发表文稿获县、市、省部级部门或领导鼓励性指示的,按奖励标准1倍、2倍、3倍、4倍加奖。经局宣传信息领导小组审核上传但未被采用的稿件,按10元/篇计付稿费。

对经审批后上传的文稿(含发贴、跟贴、撰写评论文章)进行奖励。奖励标准:发贴:50元/条,跟贴:10元/条,撰写评论文章50元/篇(300字以上100元/篇)。局领导点题撰写上传的文稿、发帖30元/条。

六、工作措施

1、加强领导。局宣传信息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明确各个时期的宣传重点,布置宣传任务。

2、明确任务。机关各股室、局属各单位要对照各自的新闻任务,落实到人,局里将对各单位每个月的宣传信息稿件和发表情况定期统计,予以通报。

3、注重考核。将宣传信息、网络舆情监测引导工作纳入局年度目标单项考核评比,加大奖励力度,评选城市管理局信息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若干名,予以表彰奖励。

4.确保经费。局及局属各单位要拿出一定的经费确保并推动宣传信息工作顺利进行;局属各单位可参照本方案奖励标准,进行配套奖励。

七、几点要求

(一)机关各股室、局属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宣传信息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各单位领导要关心和支持宣传报道员、网络舆情信息员工作,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

(二)各单位要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和联系,赢得各新闻单位的支持,争取多发稿,发质量高的稿件。

(三)宣传信息报道要注重新闻价值的时效性和客观真实性,力戒虚假新闻和负面影响,努力使宣传信息工作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网络举报奖励办法篇4

一、*年通信学会基本发展情况

*年*通信学会发展会员264名,发展高级会员55名。举行大型学术讲座4次,出版刊物12400册,发放光碟3000盘。对400多名通信技术人员进行技术职务资格评审。

二、现就今年以来学会几项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1、*年3月15日至16日成功召开了学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大会肯定了学会自*年2月以来第四届理事会在学术交流、科普、为会员服务等方面的工作,提出*年学会的工作思路,主要是办好学术交流、开展科技进步奖、办好网页、加强秘书处建设等方面。

大会选举产生了由24人组成的第五届理事会,经理事会选举,赵国玉为理事长、加帕尔·热西丁为常务副理事长,崔如锋为秘书长。

代表大会的同时,召开了学术秘书、联络员大会。大会总结了一年来开展的学术活动经验,表彰了43优秀学术秘书、联络员。学术秘书、联络员队伍是*建立的,经过一年多的运作,在调动会员参加学术活动、收缴会费等方面取得了初步的成功,使学会的活动具有了组织基础。

在代表大会期间,邀请了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院长杨泽民做了《中国信息通信业有关问题的思考》的学术报告。杨泽民院长的报告向听众揭示了我国电信业向nGn发展的趋势;展示了信息化为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美好景象;预测了移动通信业务功能的使用方式。杨院长的报告得到代表的热烈欢迎。

2、4月30日,为纪念第38届世界电信日和首届世界信息社会日,学会与北邮校友会联合举办了学术报告会,邀请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吕廷杰教授做了《3G与电信企业战略转型》的报告。吕廷杰教授针对电信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2G向3G过渡,以及下一代通信可供选择的3G和wimax两种发展途径,向电信提出的战略转型的挑战。吕教授就电信市场的竞争格局、运营方式、营利模式等向听众公布了新的研究成果。

3、6月12日,学会与互联网协会联合举办了学术报告会,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方滨兴教授做了信息安全的报告会。方滨兴教授就网络空间的威胁来源、威胁网络空间的模式及其防范手段、信息安全的定义和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框架的保障等方面作了精彩演讲。我区各大电信运营企业的代表约240余人听取了报告。

以上三次报告,除了到会的各会员单位代表听讲外,学会还制成光盘1800张发到分布在全疆的会员单位,希望使高价值的报告让更利多的会员分享。

4、经过筹备申请,获得自治区科技厅批准设立了“*通信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科技进步奖是国务院规定可以设立的社会力量办奖的组成部分。学会设立科技进步奖,将为鼓励行业内的工程技术人员创新,培养创新人才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5、年初学会组织的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评审了16名工程技术人员达到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上报通信管理局,也获得信息产业部的批准。

6、为移动公司评审初级职称189人,其中助理工程师187,技术员2人。

7、7月和8月,《西部通信与农村信息化论坛》《西部信息产业发展战略研讨会》在乌鲁木齐召开,借此良机,通信学会编著了《西部通信与农村信息化论坛专家演讲专刊》,印发1000本,并把在西部信息产业发展战略研讨会上专家的学术报告,制成光碟1*张,发往全疆会员单位。

8、8月对移动公司申报的第一批中级职称进行评审。

9、为了鼓励*通信工程人员对理论研究做出的贡献,更好的促进《*通信》论文质量的提高,*年7月31日*通信学开展了*年优秀论文评选活动。此次活动截至到9月15日,共评选出优秀论文12篇。

10、10月24日,遴选委员会对今年申报的高级会员进行遴选。委员会根据新的高级会员入会规定,对这次申报的高级会员按程序进行了遴选。最终,从申报来的33名人员中选出了17名符合条件的高级会员。

11、11月10日,学会举行了组织咨询委员会和秘书处会议。会中首先,根据专家遴选意见,对专家委员会的专业进行了新的分类,并对第三届专家委员会成员名单进行了遴选。第二,评选出了优秀学术秘书、联络员。第三,宣布了调整后的遴选委员会,讨论并通过关于高级会员遴选办法。汇报了高级会员遴选的情况和结果。

12、11月28日,学会组织的全行业的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对06年上报人员进行资格评审。

13、12月对第二批移动公司申报中级职称的员工进行评审。

14、为配合做好通信行业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水平评价工作和实施通信行业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653工程”),承担部分应考人员和接受继续教育人员的培训任务的需要,学会正在筹建师资队伍。

15、*年《*通信》四期杂志都按期进行了出版。

从今年的总体工作来看,今年完成的工作比较多,主要重心放到了学术交流和职称评审的工作。原定于第四季度召开*年年会。年会以通信行业专家委员会成员为基础,将邀请中国通信学会专家到会,由于时间的原因没办法在今年进行了。联络员会议,也将要放到*年1月份。

三、*年的工作计划

(一)学会拟于第四季度召开*年年会因时间原因没有进行。年会承载着为会员搭建创新成果交流平台的重要任务,因此在*年年会一定会按期举行。

(二)为充分调动广大会员、学术秘书和联络员参与学会工作的积极性,营造一种良好的学术交流氛围。*年将召开学术秘书。联络员大会,会上将对评选出的优秀学术秘书、联络员进行表彰,同时对*年评选出的优秀论文的作者进行表彰和奖励。

(三)办好学会期刊和网页。《*通信》承载着交流经验体会、传达行业信息的任务,期刊将会要从提高选文的质量、编辑的质量、平面设计和印刷质量上下功夫。*年的《*通信》将进行全新的改版,更加能体现我们通信行业的时代感要求,为我们广大的会员服务。学会网页的网页除了现在的学会要闻、工作动态、信息等,07年将增强会员与学会互动栏目,开辟BBS与我们会员和从事通信行业的人员进行探讨和交流。

网络举报奖励办法篇5

    第二条重点举报威胁政治安全特别是制度安全、政权安全以及向政治领域渗透的黑恶势力;从事民族分裂、宗教极端、暴力恐怖活动的团伙组织、家族黑恶势力;把持基层政权、操纵破坏基层换届选举、垄断农村资源、侵吞集体资产的黑恶势力;利用家族、宗族势力横行乡里、称霸一方、欺压残害百姓的“村霸’’等黑恶势力;在征地、租地、拆迁、工程项目建设等过程中煽动闹事的黑恶势力;在建筑工程、交通运输、矿产资源等行业、领域,强揽工程、恶意竞标、非法占地、滥开滥采的黑恶势力;在巴扎、市场、车站、景区等场所欺行霸市、强买强卖、收保护费的市霸、行霸等黑恶势力;扰乱市场秩序的“黑车”等势力;操纵、经营“黄赌毒”等违法犯罪活动的黑恶势力;非法高利放贷、暴力讨债的黑恶势力;插手民间纠纷,充当“地下执法队’’的黑恶势力;境外黑社会入境发展渗透以及跨国跨境的黑恶势力。

第三条扫黑除恶举报线索包括:组织参加暴力恐怖活动,为暴力恐怖活动筹集、提供资金、物资、场所或其他便利条件的;组织参加或被胁迫参加利用宗教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或为其提供场所或其他便利条件的;组织参加讲经、解经传播暴恐音视频、非法宣传品的;准备凶器、危险物品或其他工具,组织、参加或被胁迫参加暴力恐怖活动培训,与境外暴力恐怖活动组织、人员联络,为实施暴力恐怖活动进行策划或提供其他准备的;

    第四条对群众举报的各类情报线索,在基本事实核查属实后,予以以下奖励。

    1.对提供一般涉黑恶信息线索的,查实后,根据情报信息实际价值,奖励人民币500至1000元。

    2. 对提供重要涉黑恶信息线索的,查实后,根据情报信息实际价值,奖励人民币1000至5000元。

    3.对提供重大涉黑恶信息线索的,查实后,根据情报信息实际价值,奖励人民币5000至50000元。

    4.对提供特大涉黑恶信息线索的,查实后,根据情报信息实际价值,奖励人民币50000元至100000元。

    5.对提供涉及民族分裂组织、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活动的情报线索,经及时查证后得到有效控制、防范的,根据情报信息实际价值,可给予人民币5万至10万元以上奖励。

    第五条按照“首报奖励、一件(事)一奖、不重复奖、举报保密、虚假惩罚”的原则给予奖励。在确认收到人民群众提供的信息可享受奖励时,要由经办人员填写《xxx信息奖励呈报表》,将给予奖励的书面申请及有关情况报请主管领导审核,实行现金兑现或微信转帐形式予以奖励,一般在一周日内兑现。

    第六条广大人民群众可以向县xxxx、xxx、xxx、xxx、xxx等机关举报或乡镇(街道、场)、村(社区、居委会)、“访惠聚”驻村工作队、警务站(室)等基层组织、工作人员及驻村管寺、支教、“xxxxx”、“脱贫攻坚”等工作人员举报(自愿供述自己犯罪事实的,属自首)。

网络举报奖励办法篇6

[关键词]产品质量;监管;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C9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13)12—0026—02

近年来,我国质量安全事件频繁发生,呈现出种类多、影响大、连发性强、损失重、处置难度大等特点〔1〕,对公共安全、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及财产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的影响,寻求适合我国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有效路径迫在眉睫。

一、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现实意义

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有利于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高政府公信力、提升国家信誉和形象。

(一)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加强质量安全工作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迫切需要。质量安全涉及大众、关系民生,与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息息相关,与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紧密相连。多年来,我国的质量水平日益提高,基本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但同时涉及质量问题的道德失准、行为失范现象屡屡出现,产品质量不高、假冒伪劣屡禁不止,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危害,社会反响影响强烈。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必须大力提高质量安全监管水平,只有关注质量、狠抓质量,确保人民群众吃得放心、用得放心、住得安心,才能切实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二)提高政府公信力

质量是经济发展的主题,也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是当前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维护质量安全是科学发展的主要内容,是构建社会和谐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是促进节约资源、减少浪费的重要途径。政府在整个宏观质量管理中发挥着主导性的作用,不仅决定着市场规则的制定,并进而影响市场主体的质量行为,而且制约着社会质量监管组织功能的发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分工日益深化,产品内在的质量状况愈以复杂,客观上要求强化产品质量的安全监管;而人民群众由于收入水平和安全意识的提高,更加关注产品质量安全状况。所以,提高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有利于提高政府公信力。

(三)提升国家信誉和形象

我国已经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大国向工业大国的迈进,成为世界加工场。然而,中国制造不仅仅给我们带来的是美誉,一些企业逃避监管,质量水平低下,导致某些国家或地区把“中国制造”的标签视作假冒伪劣产品的警示,进口商、零售商不愿意经营中国商品,消费者拒绝购买中国产品。这不仅影响了我国企业的利益,更在客观上影响着我国在国际上的形象。因此,切实提高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促进产品质量提高,有利于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有利于树立一个产品质量卓越的工业大国和强国形象,有利于提升我国在国际上的信誉和形象。

二、我国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面临的新挑战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实践面临着新的挑战。

(一)企业零库存生产

零库存的含义是仓库储存的某种或某些种物品的数量很低的一个概念,甚至可以为“零”,即不保持库存。但不少违规企业利用法律监管的空子,已经生产出来的产品不贴合格证,由于没贴合格证的产品不能作为成品,造成了“假零库存”现象,监管部门不能进行抽查,当产品即将在市场进行销售才贴上相关合格证,导致大量假冒伪劣甚至存在安全隐患的产品流通于市场上。这种现象的一种扩展形式就是“厂外设厂”,在正常生产经营地另设窝点,生产不合格产品。上海某食品公司就是采取在厂区外暗设窝点的方式非法生产“回炉”月饼。〔2〕这也增加了监管的难度,而政府监管部门力量有限,使假冒伪劣和不合格产品无法在生产源头进行查处,无法真正遏制违法行为。

(二)无证生产网上销售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不断发展,全球信息化已成为人类发展的大趋势,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选择网络销售、实体店和网络销售相结合的销售模式。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网络购物”的兴起,部分由委托贴牌并通过网络渠道销售的单位或个人随着销售网络的扩大,为谋取更大的不法利益,在未办理任何合法证照的情况下,在隐蔽的生产加工场所非法生产各类产品,然后通过快递渠道直接将其非法生产的产品销售给网络购物消费者。〔3〕由于其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给网络购物消费者的人身健康和财产安全带来极大的危害。网络销售具有联结形式多样性、终端分布不均匀性、开放性、互连性等特征,不仅仅局限于地域销售,而是分布于全国甚至全球。在监管方面,网上销售存在着网络信息不对称、各部门监管权力的交错等问题,给执法部门追究产品质量安全责任带来较高的难度。

(三)技术支撑体系不完善

由于科技日新月异,产品更新换代频繁,质量违法犯罪行为花样翻新,假冒伪劣产品“科技含量”越来越高,这增加了质量监管的难度,加重了维护产品质量安全的压力。特别是近段时间我国食品消费品质量安全事件不断,各种舆论矛头直对质监部门,已经成为质量监管面临的最大挑战。

在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过程中,由于检验检测技术体系和标准体系不完善,技术机构低水平重复建设〔4〕,对区域产业覆盖面不足,产品质量安全性能分析测试能力较弱,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存在着检不出、检不准等问题,监测网点数量、监测范围、监测技术机构数量和能力等与实际需要仍有较大差距,影响了产量质量安全监管有效性的提高。

三、我国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路径选择建议

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就要提高企业违规生产的成本,严格网上销售监管,建设高水平产品质量安全技术支撑体系,进一步营造维护产品质量安全的社会氛围。

(一)提高企业违规生产成本

作为理性经济人的企业,其行为是从成本收益角度考虑的,因此,必须加大其违法违规生产的成本。一是严格产品召回制度。完善缺陷产品召回制度的设置,把立法、监管、责任保险、预警查处等一系列体系共同构筑起制度,要确立强制召回制度的实施主体,做好产品管理的部门分工,主管部门及监督部门对缺陷产品召回情况实行监督,督促生产商做好召回工作,设置处罚性赔偿条款,使企业由于不实施召回制度承担法律责任而付出的成本大于实施召回措施,使消费者在受到或未受到存在危险的缺陷产品的伤害时,得到更好的保护,改变“中外有别”的不平等待遇;也使生产者为了避免大范围的损失,也会在设计、生产等过程中注重产品的质量,从源头上减少侵犯消费者人身、财产安全的危险发生的可能性。于此同时,为了保证公平与科学,有必要采取公开审判的方式做出是否采用召回措施的决定,给予生产者为自己辩护的机会。二是提高违规企业再次进入门槛。进一步完善违规企业的市场准入审查制度,以严格的技术法规和标准作为重要执法依据,推进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在产品质量监管过程中,对有违法记录的生产者、经营者,如果不能持续满足准入条件、不能保证产品质量安全和整改后仍然达不到要求的企业,要列入质量失信企业名录,并向社会公布。对诚信企业给予优惠和扶持,对经查实违规企业予以严厉查处,问题严重的必须重罚,除进行必要处罚外,列入质量诚信黑名单,直至吊销生产许可证和规定年限禁止再进入相关行业。

(二)严格网上销售监管

针对无证生产的产品在网上销售行为,要进一步加大对网上销售的监管力度。一是完善网上销售许可制度。严格准入,推行网售产品经营者实名制管理机制。应明确市场准入的门槛,明确网络产品销售平台为第一责任人,通过法律对网络产品销售模式进行明确界定,加强工商、卫生、食药监、税务、质监、电子信息管理等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对网上交易的商品信息、销售信息进行审查和监督管理,通过建立健全网上销售许可制度,要求网络产品经营者均应先办理执照,再上网经营,从准入源头环节引导经营者自律,对于网络平台疏于监管而引发的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特别是食品安全事故,应及时采取措施并向监管部门报告,并由网络平台提供者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二是严格网上销售备案制度。建立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支撑的网上注册平台,针对网络经营的开放性、特殊性,在登记信息中增加网站网址、网站服务器地址等重要监管信息。引导经营者做好网上备案工作,并要求经营者在网络店铺主页公布经营主体信息、许可证证明、服务规则流程等信息,在每个产品链节页面详细标注生产日期、生产厂家、所含成分等信息,使购买者能透明化消费,备案的资料要报监管部门。

(三)整合资源建设高水平产品质量安全技术支撑体系

针对不同的产品分类,根据国情,制定、完善产品标准体系,而不是照抄照搬国外的产品质量标准,提高标准的科学性。创新建设管理机制,采用网络化治理模式,由负责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的某一部门牵头,优化整合资源,合理规划公共服务平台的分布,统筹建设设备优良、技术领先的高水平检验检测平台。同时,加强优秀中青年技术骨干的培养,特别是加强实用性、既懂技术标准又懂法律法规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为政府监管产品质量,进而为提高产品质量监管能力提供有力支撑。

(四)强化维护产品质量安全的社会氛围

我国中小微企业数目众多,生产的产品种类繁多,仅仅依靠政府对产品质量进行监管,是根本没有办法满足人民群众对质量提高的要求的,必须营造维护产品质量安全的社会氛围,激励企业和社会公众一同为提高产品质量而采取积极行动。一是落实举报奖励制度激励社会公众。充分发挥现有举报投诉机制的作用,要高度重视举报受理工作,完善举报奖励机制,建立网络、邮箱、微博等新型举报渠道,公开举报电话和信箱,进一步畅通举报渠道,积极扩大线索案源,鼓励生产经营单位内部人员举报,落实对举报人保密和奖励措施,调动全社会参与打击制假售假专项行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对质量卓越企业进行奖励。推动政府组织开展政府质量奖评奖活动,推广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加强技术改造和政策扶持,壮大一批在全国乃至国际上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名牌企业,充分发挥政府质量奖作为质量最高奖的导向作用,引导生产要素向名牌企业集聚,激励和引导全社会重视和参与质量提升活动。

〔参考文献〕

〔1〕周玲,沈华,宿洁,方菁.风险监管:全面提升我国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有效路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6):114-120.

〔2〕薛慧卿.“盼盼”食品厂被吊销生产许可证〔n〕.新民晚报,2012-08-15:a06.

网络举报奖励办法篇7

一、实行路政管理季度例会制度

县、乡镇分管负责人为总路长、路长,例会分别由县政府、*公路分局负责召集。例会主题主要是:

(一)通报上级政府及交通主管部门对路政管理的要求;

(二)通报各乡镇路政工作开展情况及存在问题;

(三)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进一步统一路政管理工作思路。

二、建立健全路政管理网络,全面落实路长责任制

(一)建立总路长(县分管交通负责人)—路长(乡镇、办事处负责人)—段长(居委会、村委会)—协管员(聘任的乡村有关人员)为主题的四级路段长管理网络。

(二)总路长负责全县路政管理的协调和指挥工作,解决路政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难点、热点,具体包括:

1、宣传贯彻落实公路管理法律、法规;

2、负责主持路长例会;

3、协调重大路政活动的组织和指挥工作;

4、协助拟订重大路政案件查处方案;

5、协调公路路政管理部门与公安、土地、城建、工商等部门的联系;

6、协调路长之间、段长之间、路长和段长之间的关系。

(三)路长负责所辖路段的路容路貌管理、穿集镇路段治理等工作。

1、制定辖段内公路路政管理工作的计划;

2、宣传贯彻公路管理法律、法规;

3、协调公路路政部门与辖区内公安、工商、土地、城建等部门的关系;

4、确定穿集镇路段治理方案并组织实施;

5、对公路两侧建筑控制区实施监管;

6、协助查处辖区路政违法行为;

7、负责辖区内路政中队与段长的协调工作;

8、监督检查段长和协管员工作。

(四)段长和协管员负责所辖路段的日常管理工作,及时制止、举报、反映涉及路产、路权违法行为,积极协助路政执法人员开展工作,具体包括:

1、宣传公路管理法律、法规;

2、分别拟定公路巡查计划;

3、及时制止、举报、反映路政违法行为,确保辖段内“五无一及时”,即无摆摊设点、无乱堆乱放、无打场晒粮、无未经批准设置的非公路标志、无新增违章建筑、及时举报各类路政案件;

4、参与路政案件的现场管理;

5、积极配合路政人员开展路巡路查、调查取证、维护秩序等工作;

6、负责公路及公路附属设施完好。

三、考核评比办法

(一)县政府每半年组织一次对路长的考评,路长每季度组织一次对段长的考评,每月组织一次对协管员的考评。

(二)年终根据平时考评分数对各乡镇进行排名,对排名靠前的乡镇进行奖励,对排名后3名进行通报批评。

(三)奖金筹集:若全县在市年终路政管理考核评比中进入前3名,市公路局将奖励3万元,县政府再配套3万元,用于奖励先进乡镇;若全县在市年终评比中进入4—6名,市公路局将奖励1万元,县政府再配套2万元,用于奖励先进乡镇;若全县在市年终评比中未进入前6名,县政府将安排2万元资金,用于奖励前8名乡镇。

(四)奖金分配:若全县进入市路政管理前6名,县政府将对年终路政管理检查评比前17名的乡镇进行奖励,其中前3名奖金占总额的40%,4—10名的奖金占总额的40%,11—17名的奖金占总额的20%;若全县未进入市路政管理前6名,县政府只对年终评比前8名的乡镇进行奖励,其中前3名的奖金占总额的60%。

四、配套措施

(一)对路政管理情况较复杂、涉路违法行为相对集中的路段,配备协管员的补助由市交通局、公路局共同解决(具体标准另定)。

(二)公路穿集镇路段治理,是段长和协管员的工作重点,段长和协管员负责集镇路段的日常管理。集镇路段治理所需硬件设施,由公路部门和当地政府共同出资,其中当地政府投资部分,从市交通局每年补助20万元中列支。

网络举报奖励办法篇8

为了赢得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办法》有什么亮点?

亮点一:进一步加大了奖励力度《办法》将奖励分为一般奖励、双倍奖励和特殊情况,确立重奖机制,最低奖励500元,最高20万元。其中一般奖励分为四个等级,四级奖励500元,一、二、三级根据违法经营产品的总价值,奖金金额按照货值金额的百分比计算;双倍奖励的金额按照原定奖励金额的双倍计算,最少不低于2000元,最多不超过20万元;特殊情况则按照一、二、三等级的评定标准分别给予10000~5000元、5000~1000元、1000~200元的奖励。

此外,《办法》列举了举报食品、化妆品、药品、医疗器械等各种类型的无证经营、擅自更改产品资料、非法添加等15种涉食品药品的严重违法情形,凡是举报对象符合这些情形并查实的,将予以重奖。

亮点二:加强了对举报人的保护目前,食品、化妆品、药品、医疗器械等相关行业的违法行为越来越隐秘。为此,《办法》鼓励了解行业内幕的知情人士能够主动揭发。为了保护这些知情人士的合法利益不遭侵害,《办法》特别创设了“隐名举报制度”,即凡是举报人认为其举报行为可能损害自身安全的,可以不提供其真实姓名,但需提供能够辨别其身份的信息作为身份代码(如身份证缩略号、电话号码、网络联系方式等),并与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专人约定举报密码、举报处理结果和奖励权利告知方式,或采用书面委托的形式,委托他人代为申请、领取奖励。

亮点三:扩大了奖励范围为了充分发挥公众对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社会监督作用,此次新《办法》将奖励范围扩大到全部举报违法行为案件,包括移交司法机关查办,但未申领奖励的情形。

举报人可通过哪些方式进行举报?

《办法》第二条明确规定,举报人可通过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走访等形式,向上海市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检举、揭发,或者向其他相关部门检举、揭发后被转交、移送属于本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职责范围内食品药品违法行为或违法线索,经查证属实并立案查处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根据其申请,经审核同意,以行政机关的名义对其发放奖金予以奖励。

举报哪些违法行为或线索

可获得双倍奖励?

《办法》规定,举报餐饮服务、保健食品、化妆品生产经营过程中下列违法行为或线索的,给予双倍奖励:

1.餐饮服务、保健食品生产企业用非食品原料制作加工食品及保健食品(以下统称为食品)或者在食品中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或者用回收食品、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和食品添加剂作为原料加工食品的;

2.餐饮服务、保健食品生产企业生产(加工制作)、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且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病,或者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产生其他社会恶劣影响和严重后果的;

3.保健食品、化妆品生产企业未依法取得生产许可证组织生产的;

4.保健食品、化妆品生产企业未依法取得产品批准证书或者批准文号组织生产,且违法产品的货值金额达到5万元以上的;

5.化妆品生产企业在产品中添加违禁原料或使用未经批准的化妆品新原料,或使用不符合规定的原辅料进行批量生产等严重违法行为的;

6.保健食品、化妆品生产经营者在产品中添加药品或其他违禁物质或者明知产品中添加药品或其他违禁物质仍销售,且违法产品的货值金额达到5万元以上的。

为确保举报取得效果和得到奖励,

举报人举报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1.举报需要指向明确举报时需要讲清明确的举报方和具体的主要违法事实和线索,例如“上海市XX区XX街,一定有一家违法单位,你们去查吧!”这无疑是盲人摸象,监督员一家一家排查过来,既浪费时间,又很可能给违法违规分子以准备和逃避监管的时间和机会。

2.举报需要合理证据虽然我国行业整体诚信水平确实有很多问题,但也不能抱有偏见,随口诬赖他人。也许有的企业是由于一时疏忽大意,出现了一些小问题;也许有的企业经营情况看似较差,但并未达到违法的程度,对此不必过于苛求,可以通过教育、整改来解决。也有的企业或个人故意违法,性质恶劣,但是隐藏得很好,对这些违法企业,需要搜集一些证据,尤其是可以确保定位、定罪的证据,才能给予强力打击。

3.举报需要最终查实根据《办法》第十七条,在处罚结果送达后,举报有功人员才能有申请奖励的权利。不过,该条规定还指出,处罚作出后,如因违法者逃逸而未执行,但依据案件结案报告里描述的案件性质、危害程度、货值金额等能够核定奖励金额的,举报人员还是可以申请奖励的。

4.部分人员不适用奖励《办法》第四条明确指出,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及其直系亲属;负有法定监督、发现、报告违法行为义务的人员;新闻媒体及其工作人员等,或者采取诱使、迫使手段促使他人违法然后举报的,即“钓鱼”执法,这些人员不属于《办法》所指的举报有功人员。

举报有功人员如何

申请、领取奖励?

网络举报奖励办法篇9

论文关键词0元团购有奖销售不正当竞争法律规制

“今天,你团了吗?”网络团购近年来已成为一种消费时尚。为了吸引消费者,抢夺市场份额,不少团购网站推出各式各样的“0元团购”活动。一时间,“0元团购”、“0元疯抢”充斥各大购物网络。但部分“0元团购”形式的销售活动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这些行为不仅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然而,针对这些行为却缺乏必要的法律监管,故笔者在分析了“0元团购”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的现状和危害后,从法律规制角度提出了数点建议。

一、“0元团购”的由来及其含义

(一)由来

截至2010年底,国内团购网站已达1726家,平均每天诞生5.7家团购网站。这一现象被戏称为“千团大战”。为了在惨烈的竞争中争夺一块属于自己的地盘,各个团购网站都打出各种噱头来吸引网民,“0元团购”活动应运而生。“0元团购”比购买的吸引力更大,买还需付出2元的成本,而它只用注册成为团购网的用户,即可多次参与抽奖。它往往在短期内就可以吸引少则几万,多则上百万的消费者来参与,广告效应非常强。

(二)含义

“0元团购”,亦称“0元抽奖”“0元疯抢”等,是一个新兴的网络名词,还没有一个法定或普遍认同的定义。笔者认为,它有二方面的含义:(1)指一种活动——团购网站在互联网的环境下,向不特定的网络公众提供的,公众经在团购网站注册后,不需付出任何实际货币,即可参与抽奖并有机会获得该网站提供的各类奖品的一种抽奖活动;(2)指一种行为——团购网站作为经营者,提供这种模式的抽奖活动的商业行为。

二、“0元团购”的法律性质

“0元团购”是否属于法学理论中的有奖销售行为?该活动不要求参与团购者实际支付金钱,仅在网站注册即可参与,似乎与有奖销售的传统理解有些出入。

学者谢晓尧认为,有奖销售的构成要件包括:第一,交易之现实基础。有奖销售构成的前提要件是交易双方发生了现实的交易,表现为物品、资金、劳务等不同形态的商品的流通,在双方已经存在的法律关系基础上,额外或者说附随性、附加性地增加了附送赠品的关系。第二,赠品是无须额外付费之给付。“0元团购”显然满足第二点,故认定“0元团购”是否属于法学理论中的有奖销售行为,关键在于第一点,是否存在交易双方发生了现实的交易,是否存在商品的流通。

数年前,北京某法院曾审理过有相似情况的案件。在卓尚信息有限公司诉艺龙网公司不正当竞争纠纷一案中,被告认为网站举办奥斯卡有奖竞猜活动,并未向网民出售任何商品,网民参与活动也不需向网站支付任何费用,故该活动仅是一种娱乐活动,网站与竞猜者之间不存在买卖关系,谈不上有奖销售。但法院最后认定:“网民与网站的关系虽然表面上不同于以货币换取商品或者服务的消费者与销售者之间的关系,但其实质还是等价交换的关系,也就是网民必须拿被网站视为无形财产的身份资料去换取网站提供的服务。所以,被告举办的有奖竞猜活动实质是一种有奖销售活动。”

同理,“0元团购”亦是网民无偿向网站提供自己的身份资料,以此换取参与抽奖的机会,应视为向网站支付了对价,网站和网民双方成立了基础的交易关系,则“0元团购”可认定为一种有奖销售行为。因此,这种有奖销售行为应受到我国相关不正当竞争法律的规制。

三、“0元团购”中的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

目前各类“0元团购”有奖销售活动中,存在不少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这些行为不仅违反了诚实信用的商业道德,还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最重要是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其中,以欺骗性有奖销售行为和巨额有奖销售行为最为常见。

(一)欺骗性有奖销售行为

相比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欺骗性有奖销售,“0元团购”的欺骗手段更隐匿,更难为一般消费者发现。多数团购网站的抽奖规则是以当天股指或某个类型的公益中奖数字为基准,进行一系列与截止时购买人数之间的四则运算后,得出一个从0到“截止购买人数”的数字,为中奖者。从运算法则来看,似乎符合逻辑。但事实上,团购网网页上显示的“购买人数”,只是“前台”数据。而团购产品的真实购买人数,在“后台”。团购网站可以通过技术控制着“前台”的数据。一些网站的团购关闭时间,是在股票开盘或者是开出之后,加上人为控制的“前台”人数,开奖的公正性根本无法得到保证。但是,参与活动的消费者一般很难发现这些人为的猫腻所在,持续参与该网站每期最新的“0元团购”活动。

团购网站这种通过对“购买人数”的暗箱操作,影响获奖者的最终确定,采取欺骗的手段故意让特定人员中奖的行为,符合《关于禁止有奖销售活动中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若干规定》第三条第(二)项“采取不正当的手段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的规定,显然是一种欺骗性有奖销售行为。

(二)巨额有奖销售行为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不得超过5000元。若以非现金的物品或者其他经济利益作为奖励的,按照同期市场同类商品或者服务的正常价格折算其金额。

综观各大小团购网上推出不少“0元团购”抽大奖产品,大的奖品从欧洲游到房产再到豪华跑车,小的也有iphone,ipad等。奖品的价格屡创新高,大部分奖品都突破了有奖销售的价格限制,甚至有超过数十万的奖品。在缺乏有效的法律监管之下,这种巨额有奖销售的情况从出现团购网开始至今,有愈演愈烈的情况。这些巨额有奖销售不仅将更多的经营成本转嫁给消费者,而且非常容易诱导消费者进行非理性消费,严重影响了整个团购的市场秩序和形象。

四、“0元团购”的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的危害和监管现状

(一)对市场秩序和消费者的危害

1.对市场秩序的危害。我国的团购网站在短期内达到了数千家。在市场消费需求量短期内无法大幅提升的情况下,必然将在一段时间内上演激烈的“军阀混战”。在目前未完善的法律框架下,“0元团购”中的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将加速我国网络团购市场陷入恶性竞争的环境,严重影响正常竞争秩序。

2.对消费者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容易掉入不法陷阱,钱财两空。本来普通人的消费理念是较少到不熟悉不知名的地方进行购物,网络上更是如此。小型或不知名的网站通过巨额的“0元团购”活动,达到爆炸性的广告效应,快速地吸引网络消费者的眼球,聚集人气。若消费者为了贪图方便,在这些信用度不高的网站购物,最终可能掉进陷阱,钱财两空。第二,流失个人资料和信息,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参与团购需要注册成为网站用户,并留下个人资料和信息。这是网站在变相套取消费者的资料。若网站将这些资料转卖给其他机构,将造成用户资料外泄,可能给消费者带来不必要的后续麻烦,如被垃圾短信频繁骚扰。第三,“羊毛出在羊身上”的实情。团购网是盈利的商业主体,其用于开展“0元团购”的成本必然需要分摊到其他的产品之上。若消费者除了参加“0元团购”之外,还在该网站团购其他商品,实际上要支付的对价往往高于市场价格。

(二)目前监管不力的现状

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一般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进行监督检查。可对于网络上“0元团购”的不正当有奖销售,工商部门却很少监管,大部分的团购网站还是属于放任自流的状态。这种监管不力,归根结底是对团购网站的监管不力所导致的。团购网站的创立成本低,又不用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只需作iCp的简单备案。这种成本低、进入门槛低的行业状况,促成了团购网站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局面。

虽然商务部之前已针对团购做出了规范条例以及诚信资质认证、评级标准的规定。但新规定中并未对团购网站申报进行强制性规定,在准入方面的管理力度仍不足。而且,规定主要从微观保护消费者的角度出发,多用于解决网购纠纷,却不能有效地限制团购网站之间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团购网站依然游离在相关部门的监督之外。

五、加强法律规制的建议

(一)制定强制性的准入规定,相关部门联合监管

一方面,要求团购网站进行工商管理注册登记。开办团购网站,除了要有iCp备案之外,还要求在网站日常运营场所的所在地工商管理部门做好登记注册,明确设立团购网站的注册资本和经营场所的要求。另一方面,由工商管理部门和网络监察部门共同监管,网站的销售运营主要归工商管理部门监管,而网站的运行主要归网络监察部门管,各自分工,共同协作。通过信用评级的方式对网站进行严格监管,由第三方分析机构协助进行信用评级。若团购经营者认为其他经营者存在不正当竞争行为,可向工商管理、网络监察部门进行举报、投诉。

(二)适当、及时的行政处罚制度

针对“0元团购”的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需要的不是严厉的监管,而是适当的、及时的处罚。团购网站统一经由工商管理部门注册登记后,工商管理部门可设立专门的下设机构,负责对团购网站的销售行为进行持续的监督和不定期的抽查,必要时可要求网站提供其有奖销售情况的数据和报告。工商部门若发现网站存在不正当的有奖销售行为,因网络信息的更新速度非常快,应及时留存违法证据,并尽快采取相应的行政制裁措施(如在15天内),责令停止不正当有奖销售,罚没违法所得或者罚款。

(三)高额有奖销售的申报制度

为打击巨额有奖销售行为,可特别推行高额有奖销售的申报制度。对网络经营者的有奖销售行为监管,难于对实体店的监管,因此采用申报制度更可行。可规定,如果团购网站计划在一定时期内进行的有奖销售活动金额,将达到同期预期销售总额的一定比例(比如百分之五),应该提前向工商管理部门申报和备案,以便工商部门做不定时的抽查。一旦发现未经申报而开展巨额有奖销售行为,将从重处罚。

网络举报奖励办法篇10

今年8月开始,湖南省打击传销工作联席会议组织召开了为期三个月的全省打击传销专项行动,对辖区范围内的传销活动进行全面排查,发现传销窝点近1500个,参与传销人员达14000余人。在全面排查摸底的基础上,全部端掉窝点,遣散了传销人员,查处了一批涉及地域广、参与人员多以及金额大、性质严重的大要案件。如“澳洲aD”、“广西新淘”、“101杨氏兄妹”、“世联发”、“金某连锁业投资”、“香港亿通”、“香港mDG”、“香港腾飞”等传销大要案件,大部分都是在专项行动中查获的,依法惩处了一批传销组织和骨干。

(湖南省打击传销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举行新闻会,公布了十大传销典型案例。)

同时,湖南省打击传销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还提醒广大市民:要警惕传销组织打着以介绍工作、招聘、招工等名义,诱骗学生、农民、下岗职工参与传销活动;要警惕传销组织打着以直销、加盟连锁、连锁销售等名义作为诱饵发展下线(亲朋好友是发展下线的重要目标);要警惕传销组织打着以国家搞试点、西部大开发等旗号,大肆宣传所谓“快速致富”、“高回报”、“零风险”,诱骗群众参与所谓“资本运作”传销活动;要警惕传销组织打着以电子商务、网络直销、网络营销、网络、点击广告即获利等名义,诱骗参与互联网传销活动。如果有人给您介绍的“工作”、“生意”或者推荐“投资”,前提条件是您得交钱或者购买一定产品,并且要您发展亲戚朋友参加,并许诺您可以从中提取报酬,这就是典型的传销行为,您要高度警惕,谨防陷入传销“陷阱”。

十大案例分别为:

一、澳洲aD网络媒体广告公司传销案

2010年9月26日,常德市公安局在深圳、重庆等地公安机关的配合下,成功破获一起总部设在深圳,服务器设在美国,打着澳洲aD网络媒体广告公司招牌,利用网络从事传销活动的网络特大传销案。

经查,该网站根据注册会员缴纳会费的额度,将会员分为普通、金级、钻石、超级、商务5级,会员直接或间接发展下线可获提成,发展的下线分左、右两区,使会员层级呈金字塔结构。aD网站后台数据库显示,自2008年9月14日至2010年2月7日,aD网站共注册会员3万多人,遍布在全国十多个省市的金级、钻石、超级和商务就达到了1.5万余人,收取注册会员费高达3亿元。

常德市公安机关于2009年11月接到举报后,立即成立专案组,经过数月侦破,2010年2月7日,将13名传销骨干全部抓获归案,3月8日,赵某等11名主要犯罪嫌疑人因涉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被常德市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收缴电脑16台,银行卡80多张,假身份证60多份,追缴非法所得2000多万元。

二、广西新淘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传销案

2010年5月11日,娄底市工商、公安机关成功查获了广西新淘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传销案。

2010年5月初,有群众举报,称广西新淘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及娄底分公司打着“电子商务”的名义,声称“投资9万在三年内可回报38万”,要求被发展人员交纳3060元、9060元、30060元、90060元不等的费用取得加盟资格,推荐他人入股公司的,可得到新入股人员金额10%的提成。工商执法人员在进行了初步调查后获知,5月11日该传销组织要在娄底市某三星级宾馆召开大型招商会,为防止不明真相群众受骗上当,当日组织了200多名公安、工商人员控制了招商会会场,一举摧毁了这一传销组织。经查,广西新淘公司从2009年10月运作,在短短六个月的时间内在全国设立了23家分公司,发展会员2914人,涉案金额4575.50万元。

目前犯罪嫌疑人李某等8人,已移送娄底市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扣押的涉案汽车4辆,依法追缴涉案资金549万元。

三、永州“101”杨氏兄妹传销案

2009年8月,网民发帖反映永州传销组织活动频繁,引起了省市工商、公安等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永州市公安机关经过近两个月的侦查取证,收集了杨氏兄妹传销组织的大量犯罪证据,于2009年11月正式立案。

经查,该传销组织以“消费投资经营模式”对外进行宣传,以五级三阶制、三大奖金式的“等腰梯形”传销模式,组织传销网络。该组织成员主要来自宁夏、甘肃、内蒙古,2008年至今,参与传销人员达5000余人,涉案资金2亿元。2010年1月1日晚上,利用传销团伙2010年新年聚会的时机,永州市公安机关组织近300名民警,在桂林警方协助下,在广西桂林和湖南永州两地同时展开抓捕行动,彻底摧毁了该传销组织。

公安机关刑事拘留该传销组织高级业务员71人,提请逮捕34人,依法追缴违法所得726万余元,查扣涉案物资价值1600万元。2010年6月23日36名犯罪嫌疑人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四、深圳世联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传销案

2010年7月,衡阳市工商局根据群众举报查处了“深圳世联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下简称“世联发”)传销案。

经查,当事人黄某所加入的“世联发”组织设立网络购物网站,经营包括美容、保健、服装、饰品、家居、日用品等数千种商品。“世联发”组织要求,加入人员需先在网站上购买900-3000元价值的产品,以相应取得银卡至钻卡不等级别的会员资格。会员以发展下线人数和销售业绩为依据,获得“世联发”组织相应奖励,主要奖项有直推奖、对碰奖、领导奖、差额奖、发展基金奖、重复消费奖、车房奖、Vip消费提成奖等8种奖励项目。至案发,黄某在衡阳市发展下线8人,非法所得3000元。

2010年9月工商机关根据《禁止传销条例》的有关规定,对当事人黄某作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共计110万元的行政处罚。

五、金某等人“连锁业投资”传销案

2010年8月,长沙市工商局岳麓分局根据举报,安排人员打入传销组织内部,并联合公安机关查处了金某、沈某等人打着“连锁业投资”为幌子的传销案。

经查这个传销组织以长沙市大河西先导区建设开发为噱头,聚集在岳麓区的黄鹤小区、靳江小区和阳光100社区,涉及来自浙江、福建、云南、安徽等省份的传销人员3000多人。他们通过购买3800元一份的资格和加购3300元每份的份额数量确定参与时的组织级别,按照业务员、组长、业务主任、经理、高级业务员实行级别管理和家庭团队管理,分配按照五级三晋实行团队计酬的拉人头传销组织。

目前公安机关刑事拘留传销组织者1人,网上追逃2人,司法冻结传销资金485万元,司法机关协助暂停结算传销人员账户资金207万元。

六、香港亿通国际商务有限公司传销案

2010年3月,岳阳市工商局接到举报,称“香港亿通国际商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亿通”)通过发展会员的形式,在岳阳设立专卖店,低价销售来路不明的直销企业产品。

经查,“亿通”公司打着“半价超市”、“电子商务”的幌子利用会员和加盟店推销产品,要求认购产品入会,一次性购买486元产品成为普通会员,购买2100元产品成为银卡会员,购买4100元产品成为金卡会员,会员根据级别不同以后购进“亿通”产品时可享受3折到6折不等的折扣优惠,发展新的会员,公司可根据发展对象级别和人数给予奖励。自2009年4月18日至2010年4月19日,“亿通”公司给岳阳会员发货多达26次,在烟台市工商局的配合下,工商执法人员在“亿通”公司山东总处,查封李某等人“香港亿通”宣传资料、特许经营授牌证书、徽章、包装箱、工具以及价值约300万元各直销企业的保健品、药品、保健器材等。

2010年4月30日岳阳市工商局将此案移送公安机关处理,公安机关已对李某等二人进行网上通缉。

七、深圳市金科海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传销案

深圳市金科海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科海”)于2010年5月份在株洲市成立了以田某、康某等人为主的株洲地区的营销团队。

经查,“金科海”公司采取会员制的营销模式,凡分别购买(销售)5瓶、10瓶金科海产品(289元/瓶),才能分别成为金科海公司的一、二级会员,注册会员和会员报单均通过金科海公司网站进行。在取得会员资格后,通过发展其他人员的加入,形成上下线的关系,并以下线的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上线报酬。至案发,“金科海”公司在株洲的销售额达12.25万余元。

2010年10月株洲市工商局依据《禁止传销条例》的有关规定,责令“金科海”公司停止违法行为,并作出了罚款98万元的行政处罚。

八、传销人员非法拘禁致人死亡案

2009年12月24日,传销人员苏某为发展下线,将其男友唐某骗至益阳进行传销活动,传销组织安排人员控制唐某人身自由,唐某多次要求离开均被拒绝。25日中午12点,唐某从位于四楼的传销活动出租房跳下,抢救无效死亡。经法医鉴定,被害人系高坠至创伤性失血休克,颅脑损伤死亡。2010年8月,益阳市资阳区人民法院对苏某等四人以“非法拘禁罪”分别判处5-10年不等的有期徒刑。

九、香港mDG传销案

2009年8月15日,邵阳市工商局接到举报,会同公安机关对布控的四个传销窝点同时采取行动,一举抓获38名传销人员,其中B级以上传销头目5人,查获传销资金5万余元。

经查,该传销组织打着“香港mDG”的旗号,以交纳3800元购买一套“麦酷”软件产品作为入门费,该传销组织实行“五级三阶”制,采取诱骗和胁迫手段发展下线,在邵阳市从事异地拉人头式传销活动。

2010年1月27日,邵阳市大祥区人民法院对王某等5名传销头目,以“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分别判处1年7个月到2年6个月不等有期徒刑,并处4000-5000元不等罚金。

十、香港腾飞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传销案

2008年4月,高某等11人分别交纳36800元,申购了11份产品,加入了“香港腾飞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传销组织,从2008年4月至2010年5月,在怀化市发展下线,开展传销行动,至案发当事人下线体系累计申购350份产品份额,违法经营额为136.68万元,个人违法所得31372元。

2010年6月28日怀化工商机关对11名传销人员作出了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共计120万元的行政处罚,9名传销头目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2010中国网络传销调查报告》即将出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