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课教学过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15:36

小学体育课教学过程篇1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教学过程;学生兴趣;培养

G623.8

小学体育是目前小学教学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就目前的体育教学而言,不仅仅是培养学生们积极乐观的运动理念,更重要的是强化学生们拼搏、团结以及坚持的体育精神。从教学实践来看,无论是理念的灌输还是精神的培养,都蕴含在体育活动和项目当中,所以在体育教学中积极的进行活动开展意义重大。从现阶段的小学教学实践来看,部分学生对于体育活动表现出的兴趣不够浓厚,而这种兴趣弱化的现象严重的影响了体育课课程的教学效果,所以在体育教学的过程当中,积极的进行兴趣培养的探讨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兴趣培养的意义

(一)有利于学生更加全面的了解体育

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兴趣培养,首要意义在于有利于学生更加全面的了解体育。在体育教学的实践中发现,基本上所有的学生对于体育都存在着认识的误区。学生们认为体育就是游戏、是玩乐,是一种放松。其实,体育是门科学的课程,其不仅有外在的娱乐表现形式,更有着丰富的内涵意义和精神表现,体育是促进人们身心健康的重要法宝。在学生们兴趣不强的时候,对于体育的认知大多停留在表面上,通过兴趣的培养,学生对于体育的认识会一步步的深入,体育的系统性会在学生的认知中得到建立。换言之就是在兴趣的驱使下,学生具备了深层了解体育的动力。

(二)有利于提升体育教学的课堂效果

在小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积极的进行兴趣培养的另一层意义是有利于教学课堂效果的提升。在小学教学中,无论是什么课堂,如果学生的兴趣不浓,那么教学效果很难达到预期的目标,即使是体育教学也不例外。积极的进行小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对体育产生浓厚的情趣,这样,在课堂上,学生的表现会更加的积极。另一方面,在学生积极参与的情况下,老师的教学计划更容易开展,所以整体教学效果会有明显的提升。简言之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体育教学的课堂效果会有明显的强化。

二、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兴趣培养面临的困难

(一)教学设施不全

在目前的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兴趣培养面临的一个难题是教学设施的不全。从小学体育教学的实践来看,小学设施设备和器械对于学生的兴趣培养意义重大,很多学生都是因为活动器械才开始对体育建立浓厚的兴趣,所以说在兴趣培养的时候要有多样化的体育设备设施。但是在目前的教学中,还存在一部分学校,因为自身条件的限制,无法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大量的资金投入。由于资金量的缺乏,体育教学的活动丰富性无法开展,学生对于体育的兴趣比较淡,所以体育教学的整体结果并不理想。

(二)教学理念比较单一

教学理念我灰彩悄壳靶体育教学中兴趣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体育教育在素质教育理念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作用不仅仅是强健体魄,更可以在教学中进行理念的灌输和精神的培养。简而言之就是体育教学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所以其理念也需要具备多样性。但是在目前的教学中,大多数老师所秉承的教学观念是:体育教学,娱乐为主较好。正是这样单一的教学理念,导致了学生对于体育的丰富性感知较为缺乏,由此造成了体育教学趣味性的地面为减少。在趣味性减弱的情况下,学生的兴趣调动更加的困难,体育教学的兴趣培养也出现了问题。

(三)教学的方法比较固定

教学方法比较固定也是目前小学体育教学兴趣培养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从小学生的心理成长来分析,其更喜欢一些多变的东西,因为富有新意的教学可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换句话说就是在体育教学的时候,利用多变的方法更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点,但是在目前的教学中,老师所采用的方法,大都比较统一。这种具有固定性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初期能够起到一定的兴趣培养作用,但是随着教学的持续,学生对于方法的关注度会一点点的降低,最终完全丧失。当学生们不在对教学方法进行关注的时候,其信息培养便很难再进行建立。所以为了更好的培养兴趣,需要进行方法的改变。

(四)教学专业性不足

在目前的小学体育教学中,专业性不足也是兴趣培养面对的主要难题。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如果光有兴趣,不对兴趣进行指导和提升,那么兴趣的价值会明显的降低。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不少学生对体育有着美好的憧憬,对其的兴趣也比较浓厚,这时候,在兴趣的基础上进行专业性的强化,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会有显著的提高,兴趣的浓厚度可以得到维持。但是在目前的教学中,专业性的指导比较缺乏,所以学生们的能力提升较为困难。在长时间的努力下不见有效的结果,学生的兴趣会淡化,最终会出现兴趣丧失的情况。

三、强化小学体育教学兴趣培养的有效策略

(一)增加投入,丰富教学设备

增加投入,丰富教学设备是强化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兴趣培养的主要措施。从教学实践来看,在小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积极的进行设备的投入,可以有效改变单一化的教学活动,从而使得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开展更加的丰富化。比如说在过去的小学教学中,器械运用比较少,整个课堂的进行要么是利用仅有的器械设备,要么就是组织学生进行单一的游戏。长期进行这样的教学,学生就算有浓厚的兴趣也会被消磨掉。积极增加教学设备和器械之后,学生的体育课堂有了篮球的玩耍、有了足球的陪伴,还有乒乓球、羽毛球以及跳绳等多样化的器械利用。通过器械设备的丰富化,整个课堂教学的多样性得到加强。而在多样化的教学条件下,学生的兴趣会表现出更强的持久性。

(二)更新理念,促进教学的多元

更新理念,促进教学的多元也是现阶段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的重要措施。从目前的小学体育教学实践来看,进行理念更新需要从三方面开展:第一是在体育教学中要进行趣味性教学理念的运用。通过此种理念的合理运用,整个教学过程的枯燥、单调会得到明显的改善。第二是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进行启发性理念的运用。体育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们懂得锻炼,更多的是在教学中对其进行启发,从而掌握体育的内涵以及体育所具备的精神。通过不断的启发,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感悟不断的加强,其兴趣深度也会得到改善。第三是在体育教学中,要突出快乐教学的理念。简而言之就是在体育教学的过程当中,积极的进行多元化理念的运用,这样就可以使得体育教学具有丰富性,学生的兴趣点也会具有多元性。

(三)采用多变的方法提升教学的趣味性

采用多变的方法进行体育教学的趣味性提升对于学生们的兴趣培养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从传统的体育教学实践来看,长期的固定教学方法缺乏新意,学生对于学习的期待性也会随之降低,这样,学生的兴趣会显著的减弱,所以为了强化兴趣的培养,积极的进行方法的改变十分的重要。针对小学生体育教学的现状,富有趣味性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三种:第一是学生自主选择法。这种方法充分的尊重学生自身的兴趣选择,可以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现教学趣味性的增加。第二重视团队组织法。这种方法采用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将大多数学生的兴趣倾向进行集中的体现。通过组织感染和氛围营造,学生的兴趣可以得到极大的改善。第三种是活动再造法。这种方法主要是将传统的活动利用不一样的方式进行使用,这样,活动会充满新意,学生的好奇心也可以得到满足。简而言之就是利用不同的方法可以使得体育教学的趣味性显著的增加。

(四)强化教学专业性,让学生感受专业体育的魅力

强化教学的专业性,让学生感受专业体育的魅力也是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一种重要措施。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大部分时候进行的都是体育娱乐项目,竞技体育的内容涉及的相对较少。相对于娱乐体育而言,竞技体育的速度表现、耐力表现以及力量表现会更加的具有魅力,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积极的进行专业竞技体育的展示,让学生们发现竞技体育的魅力,这样,学生的兴趣倾向会发生明显的改变。在魅力引导的基础上,做好专业化的训练和教育,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会出现大幅度的提升。

在素质化教育理念指导下,体育教学受到了极大地重视。为了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提升教学的效果,对学生进行兴趣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全面的分析了小学体育教学情趣培养过程中面临的难题,并针对问题进行了有效的探讨,目的就是要为高效的小学体育教学课堂提供有效的参考,进而提高小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参考文献:

[1]刚.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兴趣的培养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13,05:63+65.

[2]兰云.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3,07:77-78.

[3]成士明.浅谈小学体育课教学过程中学生兴趣的培养[J].学周刊,2014,24:205.

[4]肖辉.浅议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4,29:73.

[5]白彩莲.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oL].学周刊,2016(07).

[6]方自新.试论小学体育课教学中学生的兴趣培养[J].学周刊,2016,11:91-92.

小学体育课教学过程篇2

论文摘要:文章通过对小学教师职业技能培养课程体系的分析,提出要以小学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为依据,以小学教学工作、教研工作、班主任工作、德育工作和社会实践活动为内容,构建小学教师职业技能培养课程体系,阐述了课程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模块构成与体系特点,并提出了实施措施。

高职高专院校专科教师培养作为培养小学教师的主阵地,其课程设置直接关系到未来小学教师知识技能的建构,关系到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专科教师培养同本科教师培养在培养目标、质量规格、课程设置上有很大不同。近年来,不少学者对于本专科教师培养课程改革及其差异性,从理论、实践以及比较的角度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见解,这无疑对教师职业技能培养课程体系的重新构建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试图从职业行为研究的角度,通过对小学教师教育教学工作内容与过程的分析,探讨专科院校培养小学教师职业技能的课程设置,其意为培养社会所需求的高水平的小学教师,提供课程改革的参考建议。

一、目前小学教师职业技能培养课程体系存在的弊端

1.课程体系不能体现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对教师素养的诉求。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内容涉及教学、教研、德育与班主任工作等多方面,且工作的对象是儿童,同其他以物为劳动对象的职业活动有着质的区别。这就规定了从事小学教育专门人才的培养,应关注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对小学教师的职业特质要求:人格的情感性和人文性,知识结构的综合性,教育教学的技能性和艺术化,思维模式的半童性与教育现场的研究反思能力。133229.Com目前的课程设置,学科知识结构体系明显没有很好地体现教师工作过程的要求,不能实现专科教师教育培养小学教师岗位关键能力与技能的任务要求。

2.课程体系不能体现小学教师培养的目标和质量规格。目前,课程体系的封闭性导致培养的教师“口径过窄,知识结构单一,综合与创新能力欠缺”。通过对广东江门市区小学进行的访谈调查可以得知,绝大多数校长强调“复合”与“应用”,希望师范生的基础知识应做到“宽厚”,教育教学实践技能应“过硬”,个人特长要“明显”,师范生应是“素质全面,一专多能”。如新会圭峰小学校长谈到,学校的建设经验证明,只有教师综合素质高,特长明显,才有利于开展各种活动,对学生进行特长教育。基础教育管理者之所以有这样的体验、希望和要求,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小学教师承担着启蒙教育的重任,和其他教师相比更需要具备综合素质。

3.课程体系不能主动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求。专科教师培养工作应具有面向基础教育、服务基础教育的意识,课程体系中应体现与基础教育改革协调一致的全新教育教学理念,如以学生为本的教育价值观、科学的人生观、学生观、师生观和质量观。而现有的课程体系中缺乏应有的“新课标解读”等,没有充分地让学生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教学体系,缺少与基础教育的联系与沟通。当前的专科院校教师培养课程结构模式简单,与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严重脱节,人才不衔接,不对口,远远不能适应中小学教学改革的需要。

4.课程结构不合理。目前的小学教师职业技能培养课程体系,不能体现专科教师教育的特点与竞争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职业技能培养课程等同于教育专业课程,课程设置还是老三科:教育学、心理学与学科教学法。结构不合理,缺乏实用性、针对性与实效性。这其中没有职业技能培养课程,根本不能满足学生职业技能形成的需要。重理论,轻实践,即理论课程多,实践实训课程少,课时少且实践训练不够,难以形成学生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基本的教育教学技能。以课时、学分或课程比例等统领职业技能课程的设置,忽视了职业技能课程类型、课程模块、学科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使职业技能课程设置缺乏一定的弹性空间,限制了职业技能课程设置的思路,更不利于现行小学教师职业技能培养课程体系结构的改革。

二、小学教师职业技能培养课程体系构建的依据

1.专科教师培养的目标定位与质量规格。随着教育的改革发展,传统的由中师培养小学教师的机制不复存在。教育部在2002年9月10日颁布的《关于加强专科以上学历小学教师培养工作的几点意见》中规定,专科以上学历小学教师的培养要纳人高等教育体系。小学教师培养的任务已由专科院校承担。而随着城市中小学生源的逐步减少以及对教师学历的高要求,专科学历师范生就业的机会也逐步减少。专科师范生的就业更多的是面向农村,并且是农村小学。因此,专科院校教师培养的目标,应定位于培养农村教育需要和愿为农村教育事业服务的高素质的小学教师。

这种高素质小学教师的质量规格必须是“专兼结合、综合发展、特长明显、技能过硬”。“专兼结合”指能上好小学一门主干课程,并至少能兼一门课;“综合发展”指知识结构完整,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等整体素质水平较高;“特长明显”是指个人的文学、体育、艺术、动手制作等方面有一技之长;“技能过硬”体现在“会”上,如会课堂教学与管理,会当班主任,会指导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会开展教学研究等,表现出较高的技能水平。

2.小学教育教学工作过程。小学教师教育能力是为实现小学培养目标,在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倾向。小学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主要包括教学与管理、班主任、德育与教研等实际工作内容,具有复杂性、科学性、教育性等特点。所以对小学教师职业岗位和工作过程分析,是小学教育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构的基础,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选择应以职业技能形成为依据。

根据1999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2001年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等文件精神,并参照上海市教委《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学常规的若干意见》和广州市番禺区《中小学教学工作管理常规(试行)》,可以界定小学教育教学工作过程包括课堂教学与管理、班主任工作、教育教学研究、思想品德教育和课外社会实践活动等具体任务,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融合,但各个过程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每一项工作任务的完成都需要教师有相应的工作技能才能实现。具体分析见表1:

三、小学教师职业技能培养课程体系的建构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蓝图,是人才培养规格质量的保证,科学的课程体系是教师专业化与职业化教育成败的关键。因此,我们必须从职业教育创新的高度,更新培养教师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按照职业化、技能化、综合化的要求和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改革高师院校师范生职业技能培养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我们要改革师范类课程设置管理办法,按照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任务与职业技能的要求,构建师范生职业技能培养课程,加强职业技能实践训练,以培养学生作为一名教师所需要的各项教育技能。

1.课程体系建构的指导思想。课程体系应充分体现高师院校专科师范生的培养目标要求及“技术立校、文化育人”的办学优势和为基础教育服务的特色,体现“专兼结合、综合发展、特长明显、技能过硬”培养规格,贯彻以小学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为基础来构建职业技能培养的课程设计思想,坚持教师职业技能培养课程体系与内容适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识课程、专业课程与职业技能课程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相结合,校内训练与校外实践相结合,为学生职业技能的形成创造条件,促进学生教师职业技能的全面提高。

2.职业技能培养的课程体系。长期以来,我国的师范院校较为注重学科专业知识,而在文化基础课以及教育理论和实践课程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当前,加大职业技能培养课程和实践训练在课程中的比重是教师教育改革的普遍趋势,在整个小学教育人才培养课程方案的制订中,适当压缩了学科专业课的比例,增加了职业教育技能培养课程比例,突出了小学教师这一职业独特的专业性。

为此,我们认为职业技能培养课程,应根据小学教师完成工作任务的职业技能要求进行设置。具体包括以下六个模块:教学工作模块,即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中小学教育改革研究、新课标解读、学科教学法、普通话、书法、简笔画、教师口语;教研技能模块,即小学教育研究方法、教育评价与测量;教育技术模块,即多媒体和网络教育技术、课件的设计与制作;德育工作模块,即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教师礼仪、教育政策与法规;班主任工作模块,即优秀班主任研究、师生沟通的艺术、班主任工作、应用文写作;社会实践模块,即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艺术实践。实践课程由下列课程组成:教育见习与教育(顶岗)实习。

3.职业技能培养课程体系的特点。职业技能培养课程体系的特点主要包括:系统性—以系统组织的方式将教育科学的知识融合在一起,形成学生教育科学思想观念,发展其灵活运用教育理论的技能。职业性—体现了小学教师岗位工作任务的要求,具有与其他社会岗位不同的特殊职业技能要求。实践性—职业技能的形成是在实践中实现的,将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融合起来,有利于学生积累宝贵的实践经验和教育职业技能的养成与转化。案例性—应结合教育现实,以案例为教学与训练的切人点,能发挥课程的最大效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专题性—打破传统的开课方式,将各课程的重点内容以专题形式进行教学与训练。目标性—每一门课的具体培养目标明确,以培养学生的教育职业技能和解决问题的意识为目标。

四、小学教师职业技能培养课程体系的实施

1.强化实践类课程,突出教师职业技能培养。实践类课程的宗旨是培养人的实践能力和实践智慧。我国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教师培养课程中一直存在着理论课程设置比例过大,实践类课程比较薄弱的问题,造成学生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脱节的现象十分严重。强化实践类课程,是培养小学教师职业技能的切实措施,意在帮助未来的小学教师加强对科技活动、社会活动等课程的兴趣、爱好,并在活动中得到巩固,逐步培养他们的操作能力、创造精神和发展个性特长,从根本上解决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问题,使专科生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较好的专业工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提升专业思想,从而促进素质的全面提高。一要增加实践性课程的比重,使之占总课时的比例,由原来的过低情况提高到20%一25%。在课程形式上,可更加灵活多样,可采取教育(顶岗)实习、模拟实习、教育观察、教育研究和管理实践等多种形式进行教育实践,通过社会调查、参观、走访等各种形式开设综合实践活动。在学科教学中,还可采取研究性学习和课外活动的方式,多方增加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力度。二要搞好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这是构建实践类活动课程体系的重要因素。增加教育教学实训设备投人,建设校内微格教学实训室;建立一批长期合作的、富有学校特色与内涵的校外实习学校基地。通过建立配套的实训与实习管理措施,切实提高师范生教育教学技能培养的教育实践成效。三要加强实践类课教师队伍建设。高职高专院校要上好实践课,关键在教师。培训一支具有高度事业心、思想端正而且具有专业特长的教师队伍,对于开展好科技活动尤为重要。

小学体育课教学过程篇3

 

 

 

传统意义上的课程一体化是试图把分割开的学习科目紧密结合在一起,谈化学科的界线,最终实现跨学科的学习、跨学科的计划。随着大课程理论的逐渐完善,课程一体化有了它更为广阔的内涵,即整个教育过程包含和关涉着教育各个方面、各个要素和各种成分的一体化。这一观点已得到广大学者和教育实践工作者的认同,课程一体化也逐渐成为数育改革的一种趋势。作为我国教育根基的基础教育的课程一体化改革更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关注。本文拟对中小学课程一体化理论的相关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以引起大家对这一理论的重视并进行深入研究。

一、中小学课程一体化是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

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认为:心理发展过程是一个内在结构连续的组织和再组织的过程。过程的进行是连续的,但由于各种发展因素的相互作用,儿童心理发展就具有阶段性;各阶段都有它独特的结构,标志着一定阶段的年龄特征。由于各种因素,如环境、教育、文化以及主体动机等的差异,阶段可以提前或推迟,但阶段的先后次序不变,每一个阶段都是形成下一个阶段的必要条件,前一阶段的结构是构成后一阶段的基础,两个阶段之间不是截然划分的,而是有一定的交叉。皮亚杰把儿童心理发展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思维阶段(2--7岁)、具体运算思维阶段(7--12岁)、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另外,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了“学习的最佳期”这一理论,即脱离了学习某一技能的最佳年龄,从发展的观点来看都是不利的,它会造成儿童智力发展的障碍。由此可见,从小学到中学,学生的思维、动机、个性等各个心理过程既有各阶段的年龄特征,又有其发展的连续性和交叉性,无论在哪一个阶段出现问题,都会阻碍儿童心理的顺利发展。有计划、有组织的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是促进儿童身心发展的最有效途径。在九年一贯制教育过程中,实行中小学课程一体化,注重教育教学过程各个阶段的科学衔接,各个环节的合理安排,正是顺应了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的要求,充分利用中小学的每一个“学习的最佳期。科学合理地确定教学目标,编排教学计划,设置教学内容,选用教学方法,从而最有效地促进儿童的成长与发展。

二、中小学课程一体化是系统论的必然要求

系统论是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创立的一门逻辑和数学领域的科学。

中小学九年一贯制的教育教学作为一个系统,教学目标、任务、内容、形式、方法、原则等构成教学过程的各个因素和维度以及小学、中学等构成九年一贯制教育这一过程的各个阶段都是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有序地组合在一起的。在中、小学九年一贯制教育这个系统中,从横向九度考虑,应该对各因素和维度的结构进行优化组合;从纵向角度考虑,应该实现整个过程的最优化,即对构成过程的各个阶段和环节进行优化组合,在各个阶段的衔接上,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教学和教学环节、内容、方法等的无序组织,从而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避免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提高教育教学效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小学课程一体化正是力图通过对九年一贯制教育教学过程的优化组合,使这一过程最有效地(最佳化地)发挥效能。

三、中小学课程一体化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1999年6月第三次全教会通过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其中明确规定,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秸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由此,素质教育进入了一个全面开展的阶段。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进行,中小学课程一体化的课题也显得越来越重要。

(一)中小学课程一体化的进行本身就是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

素质教育一开始就提出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而中小学的基础教育又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所以中小学课程一体化实验范围确定在“中小学”阶段,这不仅符合素质教育的思想,也是素质教育中重点要求发展基础教育的思想的客观要求;从另一个角度讲,素质教育是一个涉及教育性质、教育功能、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即课程、教学方法等多方面、多方位、综合性的改革,其核心为课程改革。而课程一体化不只是学制改革下的一项课程改革,还恰恰同素质教育探求如何通过课程改革来实现培养人才的目标实质相一致,所以中小学课程一体化的本身正是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和体现。

(二)中小学课程一体化从其内容和实质上来看,符合素质数育的基本特征与核心,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提出来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必然要克服应试教育的众多弊端和负而影响,课程一体化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的理论和实践探讨中应运而生的。它既能够解决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学习中培养创造能力,获得全面发展的诸多问题,同时又与素质教育的任务扣一致,所以中小学课程一体化无疑是素质教育发展中的一个具有成功意义的尝试性实验。

(三)中小学课程一体化符合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和实质要求,为素质教育提供了宽松适宜的环境。

1.可以使教育对象的范围扩大,即面向全体学生。实施了课程一体化,无形中减轻了小学和初中阶段的压力,这样,教师不必总将眼光盯在少数尖子学生的身上,实施“精英教育”。而是可以在较为宽松的环境中将目光放诸全体学生,做一个育才的园丁,勤勤恳恳地修整每一棵花草树木,从而实现素质数育面向全体学生的功能。

2.课程一体化可以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五.四”学制将升学压力分开散布于较长的时间内.所以教学在课程内容上,可以不必仅仅局限在必考的科目上,也不必仅仅局限在识记和智育的范围内,可以将课程内容扩展到位全体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的德、智、体、美等各方面,从而使学生的各个方面能力得到充分提高。

3.课程一体化能够使学生得到积极主动的发展。应试教育下学生必须把全部精力放在同考试相关的内容上,学生的特长得不到发探。而实施课程一体化,可以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依据自身的兴趣、爱好、优势和特长,积极主动地去发现自己,挖掘自身的潜能,真正意义上实现素质教育的“不拘一格降人才”。

4.课程一体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招神。创造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创造力的形成需要灵感、独特的思维和想象等来文撑,

但是,在未进行课程一体化之前,升学压力很大的情况下.即使学生有一些经常性的灵感、独特想象力的突发,也会因为教师只注意升学考试而遇到扼杀。课程一体化就可以解决这一难题。

5.课程一体化有助于素质教育的持续性开展。课程一体化一个重要的意义就是将中小学的课程内容、体系前后相互衔接,按照学生的认知和接受能力,构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从而位中小学阶段的教育能从长远的、整体的、发展的角度培养学生。这样,就使得素质教育的各项精神实质----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主动积极的发展以及培养学生创造力等方面在学校的实施培养的实践过程中得以实现,即从一个整体的角度出发,制定出各阶段的不同教学任务,并且使各阶段的任务具体化,在各个阶段的教学任务的相互衔接当中.逐步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使全体学生得到全面的、积极主动的、创造性的、可持续的发展。

四、中小学课程一体化是中小学课程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了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总目标:“建立比较成熟和完善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实现教育的现代化。”而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是课程的现代化,因此,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就应该朝着课程的现代化这一目标进行。基础教育课程现代化的内涵主要体现在:(1)课程改革应以学生为主体。(2)课程的个性化和多样化,使课程有利于因材施教,体现校际的特色。(3)由强调积累知识向发现、创造知识进行转变,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观念和态度。(4)课程的开放性。首先是课程体系的开放,建立学科课+综合课、活动课+研究课、必修课+选修课等多种模式;其次是指课程内容的开放,即在确定教育目标的基础上,给地方、学校、教师一定的选择教学内容的权利。

要改革课程,就要对课程管理制度、课程目标、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科书的认知策略、识时的比例分配等问题,重新进行设计。而实施中小学一体的九年一贯的学制无疑为中小学课程的改革提供了适宜的土壤,从而加快了课程改革的步伐。

(一)中小学课程一体化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目前,我国中小学各门学科的目标基本上是为升入高一级学校这一需要而确定的。而九年一贯制的教育过程,由于摆脱了小学升初中的压力,相对延长初中的教育年限,使教师能够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实现现代课程目标。“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劳动、学会适应环境。”

(二)中小学课程一体化有利于调整课程结构。目前的中小学课程门类多,结构不合理,重文化性课程、轻劳动技术性课程,重知识的传授,轻能力的培养。中小学课程一体化使学校能从整体上协调课程设计,使综合课和分科课程合理地结合起来。

(三)中小学课程一体化有利于学校课程的开发。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必须改革我国长期以来教育管理体制统得过死的状况。近两年,我国实行课程的三级管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实行九年一贯制,中小学紧密衔接,使各校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系统的学校课程的开发,从而保证课程内在的逻辑性和科学性。

(四)中小学课程一体化有利于课程内容的改革,尤其是增加新的课程内容。现行的中小学课程内容制定较早,有些知识已陈旧,显然落后于急速发展的形势。实行中小学课程一体化,学校可根据各年龄段学生身心的发展水平和各学年的课程安排,适当增设现代社会需要的、体现现代科学的理念和方法、学生可以接受的基础性内容.扩展学生的信息输送量。

小学体育课教学过程篇4

摘要:新课改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一件大事,在我国如火如荼地开展。体育作为一门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学科,在新时期的教学中应该以新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本文就小学体育教学中新课改实施现状与对策进行研究。

关键词:小学体育;新课改;实施现状;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4-051-01

体育虽然与文化课的学习存在明显的区别,但是却是一门对学生十分重要的学科,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引起重视。小学阶段不仅是学生打好文化课基础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提升自身身体素质的关键时期。新课改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一件大事,在我国如火如荼地开展。体育作为一门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学科,在新时期的教学中应该以新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本文就小学体育教学中新课改实施现状与对策进行研究。

一、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体育是一门能够有效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学科,尤其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身体素质对一个人生活、工作与学习的重要性,因此体育教学更是受到了高度重视。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较之于传统教学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还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本人就目前小学体育教学在践行新课改过程中提出的新的教学理念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现状进行分析,以图能够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

1、体育课堂教学的方法比较单一

小学生在体育课堂上要学习专业的体育技能,因此不仅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育技能的传授与文化知识的传授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尤其对于小学体育教学而言,学生的观察能力与理解能力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虽然小学生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但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依然要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将动作展现出来。然而目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一般都是教师的示范与学生的模仿,在一定程度上与新课改过程中提出的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不相吻合。

2、课堂教学魅力不够

新课改要求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通过提升课堂教学自身的魅力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进而更好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通过观察不难发现,目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虽然较之于传统体育课堂教学各个方面都得到了有效提升,但是课堂教学吸引力依然不够,教师一般只对学生进行教学内容的教学,而不能将一些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元素运用于课堂教学,这就使得课堂教学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

3、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没有充分得以体现

新课改提出在新时期的教学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主动性作用,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要求教师充分发挥自身对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作用,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的开展。对于体育教学而言,更应该充分体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对教学进行有效组织与管理,不仅注重对学生进行体育项目教学过程中的组织与管理,还要注重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有助于丰富体育课堂教学的活动。然而目前很多体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依然将注意力关注于对学生进行相关动作的教学,难以对整个课堂教学进行有效的组织与管理。

4、不能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通过教学提升学生的多种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新课改过程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教学理念,体育作为一门能够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学科,在实际的教学中更应该注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目前体育教学只注重对学生进行体育专业技能的培养与训练,没有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解决小学体育在新课改实施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有效策略

针对上文中提到的目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在落实新课改过程中提出的教学理念时存在的问题,本人提出如下解决方案,希望能够进一步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实现体育课堂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小学体育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例如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篮球训练的过程中,本来需要学生个人完成的分解动作训练,教师可以采用小组教学的方式,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这样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不会再感觉孤单,同时同学之间也能够有效的进行切磋,从而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实现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2、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吸引力

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重提高课堂教学的吸引力,不仅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体育项目,还提升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在实际的教学中,能够提高体育课堂教学吸引力的方法与技巧也有很多种,本人认为教师在提高体育课堂吸引力的过程中,很关键的一点就是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3、发挥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作用

对于体育课堂教学而言,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进行有效的组织与管理十分重要。本人认为为了使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作用得以有效发挥,首先应该提升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组织意识,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同时教师还要提升自身对课堂教学进行有效组织与管理的能力,这样才能使体育课堂教学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4、通过体育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学体育课教学过程篇5

一、前言

小学的学生们处在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阶段,从不上学到上学的转变使学生们不仅要在心理上接受,更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状况去应对学习任务。小学学习的过程中,虽然没有中学过多的压力,但也应提倡“劳逸结合”的原则。因此,建立一个丰富多彩的体育课程体系是十分重要的。这就要求学校要配备专业的体育教师队伍、为学生提供安全多样的体育设施、为学生提供体育知识教材及组织学生观看体育比赛。当前,小学体育课程不断完善的同时还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进行理论探讨,并在实践中找到解决措施。

二、小学体育的概念

小学的体育概念在广义上来说需要老师深刻而丰富多彩的来带动。在小学体育活动开展中最大的特点就是相对于普通文化课,其兴趣化的活动内容要有很多,学生的活动范围也要大很多,在交流学习互动、师生互动的向度和频度上都要远大于普通文化课。所以很受人们的欢迎。因此,如何有效的组织这些动态因素,使其发挥最大效能,教师的兴趣引导必不可少。体育交流学习活动就是力求在满足学生不同的体育需要的基础上,激发全体学生的求知欲和表现欲,这也是体育互动学习的最根本因素。体育互动学习的广泛含义就是,互动型的体育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行为主体进行协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学生在结构化、不同元素组成的的小组内通过彼此学习和帮助,来达到对体育活动的内容进行掌握。

三、小学体育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1.小学体育课被主干课程取代

在当前的小学体育教育过程中,体育教学所占的课时相对来说较少,且许多的体育教学课时都被普通的文化课所侵占,严重影响了小学生体育素质的提高,随着当今社会九年义务教育的不断深化,家长及学教对普通文化课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了对体育课的重视程度,在大多数的教师和家长的眼中,学生热爱体育运动和体育课势必要影响学生的文化课的教育,所以在教育观念方面的认识,是严重影响小学体育课开展的主要因素,也是导致体育课被主干课程不断取代的主要原因之一。

2.小学体育课形式单一

在现代的小学体育教育过程中,体育课的活动形式过于单一,缺乏兴趣引导和特色课程的开展。在现代大多数的小学的体育过程中,许多的学校还是以传统的体育测试项目为引导,还是以体育测试为最基本的出发点,严重影响了学生对体育课程的热爱和兴趣培养,在教学过程中,也忽视了特色课程内容的开展,只是以单纯的体育活动为着力点,不从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培养入手,严重阻碍了小学体育教育的深化开展。

3.小学体育课缺乏理论知识的讲解

在小学的体育的教学内容上,体育老师只是针对学生的体育素质进行全方位的培养,却忽视了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原理及对体育理论知识的理解。在一般的课堂教育中,体育教师只是单纯的让学生在一起进行跑步,仰卧起坐,等单纯的素质锻炼,却忽视了为学生们讲解一些体育方面的理论知识,小学生正处在人生成长发育的黄金阶段,老师的知识原理讲解对以后学生的体育价值观念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四、完善小学体育课程建设的措施

1.体育与美育相结合

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以课堂学习任务为教学导向,设定体育与美育相结合的教学目标即在体育教学中建立问题解决模式,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保证拥有与利用丰富的学习机会,以真正获得学习经验。问题解决模式是多种具体教学方式的集合体,包含着“以问题为定向、以探究为过程、以解决为目的”的共同特征。以美育为导向的学习还包括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教学场域,走向校园、走向社会、回归生活世界。通过同伴活动、社区活动等其他社会活动,主动建构认知结构,完善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塑造整体人格。体育教学的重要转变就在于改变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真正使学生的体育锻炼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完成任务、解决问题为主要内容。结构化指的是课堂内和课堂外均要形成学生解决问题的活动方式和内容。确立学习任务为主导的学习型体育教学课堂有利于体育教学工作更加深化开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体育与美育教学目标相结合的效果。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课堂的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握好教育尺度,把理论知识和教育实践充分的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进行体育实践的同时能学到关于体育的理论知识,在学习关于体育的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能体会到体育实践的乐趣,只要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机结合,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快学生对知识原理的理解。

3.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相结合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学习的基本理念为教学过程中的活动依赖性关系,是以最基本的人员小组分割定位形成的教学动态组织形式,与传统的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有着本质的区别,不再是单一方面的学生特定素质优化的分组学习而是基于学生在程度上表现能力的不同进行细致优化的分组。通过一定程度上的分组学习将多种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融入到当中去从而显现出与传统教学截然不同的特征:教师不再是课堂对学生传授学业的主体,学习过程变成了一个双向互动学习的过程,包括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的过程,而学生之间的合作性创新交流是最为重要的形式。在体育课上,如果体育教师将学习者随意的组合在一起,完成他们各自的任务,虽然他们之间相互进行切磋学习,但是有个别同学完成了学习任务,但这种学习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交流和学习,因为他们之间没有互相合作学习交流关系。体育性学习活动的开展还具备以下的形式特点:

3.1改变了传统的“一个教师面对一群学生”的教模式。在学习的优化过程中就形成了“一群学生面对一群老师”的局面。不仅扩大了交流合作的互助性,同时也提高了体育教学效率的过程。

3.2体育教学课堂成员间是相互学习促进的关系。

3.3体育教师起着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充当着监督与指导学生的功能。

3.4小组合作教学有利于扩展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

3.5小组合作学习使每一个人都参与到教学中来,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

小学体育课教学过程篇6

论文摘要:大学体育课的口的是提高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掌握至两项体育活动的技能从而私极地参与体育活动、增强学生体质。而在完成教学口标的过程中体育教师在安排体育课内容时应切介实际从学生现状出发、从学生兴趣出发介理安排课堂密度。在教学的实施手段上应注重以学牛为主体、教师为指导者课堂安排应精讲多练注重实效性和叫行性。

体育是高校全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体育课堂教学则是实现高校体育目的仟务的中心环节和基木组织形式是高校各类专业人材培养的基础课程之一。因而高校公共体育的目标设置和实现目标的各个环节尤其是体育教学环节的建设是否符合教育目标和体育目的将直接关系到人才整体素质的培养和人才质量的提高。针对高校体育课内容安排小切实际课堂过程安排小合理课堂密度小够的现状做以分析和研究

    课堂内容的安排应体现性别差异性

    男、女生的活动内容与活动时间以及课堂密度都应有差别。体育课的密度是衡量体育课质量的一个重要数据密度的大小直接影响到体育课的效果。对于非体育专业的学生体育课的密度要适宜过大的密度学生无法承受过小又得小到锻炼的效果。因此合理安排体育课的密度应该是大学体育教师在写教案的过程中着重考虑的问题。

    现在有些体育教师在安排体育课的过程中只考虑到体育课的形式小重视学生的活动在整堂课中只注意了整体队形的变化把课堂的重点落在了教师的教和活动的组织上而没有重视学生的学和练大大地减小了体育课的密度一种只有在舞台上才有的小断的队形的变化贯穿了整堂体育课如此的安排表而上似乎课堂组织井井有条但体育课的密度何在,’学生是否得到了充分的锻炼,是否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理论与实践相脱离自然无法达到体育课锻炼身体的效果更小能切实地完成教学仟务。可见教师对于体育课的安排和组织以及学生的参与都是极其重要的。

    教与学时间分配上的合理性

    课堂的主体是学生而小是教师。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这个环节即做到根据体育课的教学目标做到精讲多练。大学体育课的教学对象是在生理和心理上均达到一定程度的青年人而小是处在萌芽期的儿童少年。一些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小适当、课堂安排小合理、课堂密度安排过小会异致学生对体育课的厌烦情绪。目前许多学校的调查表明学生最喜欢体育而最讨厌体育课的现状。因此将一分钟的体育课完全控制成“站队变队形一占队”是小合适的要知道体育课小是大型的团体操表演应注重的是学生的身体素质的锻炼。因此精讲多练是体育教师在备课时应着重考虑的。

丰民据共同课学生特点注意教学内容安排上的适宜性

    山于共同课学生与体育专业的学生在教学目标上的小同在安排教学内容上应切合实际小宜定得过高。近期我校正在制定新的教学大纲参照了以往的教学大纲及有些高校的大纲发现有些目标定的过高在正常的体育课过程中根木无法完成。以共体学生选修课篮球课为例在以往的大纲中针对根木没有体育基础的共同课学生包括女同学将一学期的教学目标制订为了解初步掌握篮球的基木战术。实践证明体育专业学生从接触篮球的基木技术到完成战术的学习尚需要两年的时间山此可见原始的教学目标确实过高是在体育课上无法完成的。在课堂的安排上有的教师将目标定为提高耐力将内容安排成.组米跑。我们知道耐力训练是要循序渐进的然而在一至一次课上要达到提高耐力的目标而实施多组的耐力跑也是小合适的。大学体育课的长远目标是通过体育课}句学生传授一至两种体育技能从而使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锻炼身体一生受益。而在大学阶段则是为了使学生在学习文化课之余身体得到锻炼、缓解压力、增强体质。现在的大学生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生活中娇生惯养所养成的普遍的惰性异致了他们小喜欢或厌烦参加体育运动准确地说是一种懒惰。多年学生体质健康测量的数据表现出大二、大四的学生体质相对于大一、大一的学生有着明显的卜降这一结果与高年级的学生没有体育课小无关系。因此体育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切合实际。

    健身性与技能性项目将成世纪高校体育教学活动课程的主流。在近现代教育史上对课程问题的侧卜究一直是作为教育改节的核心提出来的因为它小仅关系到学校体育目标的贯彻还直接影响学校课程的设置与改节。课程主要分为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两种。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活动课程占主体地位。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体育一直沿用竞技运动教材体系采用培养运动员的教学训练模式来给大学生上体育课山于过分注重技术动作的规范对完成动作的质量标准过高被相当一部分同学视为“负担”从而使他们对体育运动失去兴趣这与高校体育教学的目标相“背离”。教学内容的选择应根据授课对象的实际情况而定高校学生运动基础水平普遍较低再者体育课时少因此应多选择同学们喜欢的、难度较低的、能够满足他们健身、娱乐需求的集体性项目作为活动课程的主要内容。

    教师的教学手段应体现出创新性

小学体育课教学过程篇7

关键词:新形势下;小学;德育课程;校本建设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在教育事业中不断推进德育课程国家建设、德育课程地区建设、德育课程校本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注重小学德育课程教育和教学,注重培养广大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通过小学德育课程的校本建设,可以更好地培养他们的社会主义道德品质,使广大小学生逐步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为他们日后为人处世、全面学习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树立正确的德育教学理念和方法

在新形势下,为了更好地开展小学德育课程的校本建设,教师在德育课程教育教学中就必须坚持德育思想理念,在德育课程设计中坚持德育思想的课程设计理念和教学理念,坚持和贯彻德育思想的教育思想,努力突出小学生特色教育以及技术能力的培养(比如体育技能、音乐视奏技能和绘画技能等);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德育教学理念,注重对学生思想品质、综合素质以及实践能力的提高;在具体德育课程设计中要注重设计的问题具有挑战性、可操作性;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但进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注重分组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努力做到小组成员分工明确,最大程度地实现优化组合,优势互补,可以采取“异组同质,同组异质”原则,以此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例如,德育教师在具体的德育课程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小学生知、情、意、行的教育与培养:使小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关于社会道德关系、社会道德规范和社会道德理论的基本观点;感受由于事物真善美和假恶丑等所引起的爱憎的真切情绪体验;学会排除各种内部或外界的干扰,通过自己自觉顽强的努力实现某种思想品德行为和道德目标;学会在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思想品德认识、思想品德意志和思想品德情感支配下的正确行动。同时注重对小学生统一性发展的教育。注重采取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以及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促进小学生学习德育课程书本知识和课外行动的学习兴趣,以更好地培养自己的道德奉献精神,并以此来更好地促进小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二、加大小学德育教学队伍建设

为了更好地开展小学德育课程的校本建设,教师就必须在坚持国家课程标准、地区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更好地贯彻和坚持校本课程标准,尤其是校本德育课程标准。各个小学也必须努力加大教学队伍对德育课程教学转化与结合的熟悉程度,加大小学德育教学队伍建设。小学可以根据本校经济状况对小学德育教师进行培训,促使他们通过培训班进行思想政治知识、思想品德知识再学习,以更好地丰富他们的专业知识,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在学校也可以通过考试制提高小学德育教师对人教版德育课程的熟悉程度和专业程度,同时加大对他们教师职业道德的考核,以促使小学德育教师道德示范专业和榜样作用。例如,德育教师在具体的德育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促进小学生教育、自我教育和思想内部矛盾运动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小学生自己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性作用,并且对于涉及到社会道德规范、传统舆论教师必须尊重小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同时注重小学生的个性发展。如果发现小学生的价值观与社会道德规范或舆论相反,要予以及时正确地引导和纠正,而不是指责小学生,这样会激发他们的逆反心理,使德育教育适得其反。

三、注重小学德育教学中新型师生关系的建设

在新形势下要更好地开展小学德育课程的校本建设,教师就必须做到在德育课堂上改进德育课程教学方法,做到尊重差异、引导小学生在展示中积极进行交流和分享。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的社会道德规范、事迹、案例的讲解和分析帮助小学生创造良好的思想品德学习氛围,重视教学情境创设,提高小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理论知识;以新型的民主、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帮助小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知识,鼓励小学生努力掌握重点德育理论知识,帮助小学生更好地学会做人、学会做事,让优秀的学生带领部分后进同学更好地学习思想品德理论知识,实现共同进步、共同学习。

四、结语

在新形势下不断开展小学德育课程的校本建设,有利于促进我国小学教育,更有利于建立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以及整体的教学质量;更有利于响应我国素质教育策略,提高小学生整体综合素质。

作者:吴东利单位:兰州市永登县城关镇五渠小学

参考文献:

小学体育课教学过程篇8

关键词学校德育课程;德育模式;德育创新实践

作者简介李亚娟,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儿童发展与德育研究中心,博士

当前,学校德育模式各式各样,层出不穷,都在试图实现促进道德主体的道德学习与道德品质及公民素养的发展的目的。但从学校培养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我们需要结合教育的时代背景对学校德育模式做整体生态性的思考,需要关注学校德育创新实践土壤中生长出来的德育模式,特别需要理性地思考学校作为公共教育机构的道德教育使命,在探索、改进和完善我国德育模式研究的同时,更重要的是积极寻找学校德育践行的可靠路径。因此,构建学校德育课程在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基于中小学德育创新实践的德育模式探索。

应该明确的是,中小学德育课程的构建必须立足于中小学德育创新的实践情境与发展前景,结合新世纪德育课程改革的总体纲要及精神,既要充分强调学校教师需要掌握并拥有学校德育课程实施的技术原理与操作方法,更要从学校如何培养人的人文与社会功能角度来思考整体提升学校德育课程品质的路径与策略。一方面,就学校德育课程功能而言,是学校结合办学目标与培养目标,在德育课程与教学实践中规范地运用课程论、德育原理、德育课程文化资源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质量特征与精神性。另一方面,就学校德育课程内部结构而言,具体指学校德育课程整体规划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质量与精神特点,主要从学校德育课程整体设计科学、德育课程实施过程高质量、德育课程评价多元以及注重学校德育课程文化构建四个方面进行整体动态性分析与衡量。因此,总体来看,学校德育课程模式能够帮助学校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怀青少年儿童身心的全面发展

关怀儿童全面发展应该是所有中小学共同的价值观。从国际上公认的几种道德教育课程来看,譬如:威尔逊的“符号”课程模式、麦克费尔的“体谅”课程模式、纽曼的“社会行动”课程模式、美国品德教育课程模式四中课程模式皆是关怀儿童的手、脑、心的综合、整体、全面的发展,强调儿童的自我发展与精神,强调儿童主体成长生活与社会适应过程中的实质性能力,强调儿童通过社会生活情境进行体验,理性地进行判断、推理、行动的能力。关怀儿童全面发展这一信念,将影响学校德育实践,将帮助学校进一步从整体上科学了解学生的需要、发展、能力、动机和兴趣,将帮助教师认识自己的角色信念、以及如何促进儿童进行道德学习;将帮助学校思考德育课程的内容有哪些组成部分,如何对这些内容进行组织实施;将帮助学校思考德育课程的环境、学校的环境是什么;帮助学校思考学校德育课程的规划、开发、决策者应如何去选择;将帮助学校思考如何评价学生,如何进一步思考德育课程的价值,以及如何确定学校德育课程的价值;当然也会帮助学校教师解决在努力实施德育课程的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进一步思考学校德育课程对个人与社会的意义与存在的问题。譬如,琅琊路小学在多年教育探索过程中,由儿童、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各界协商完成《儿童公约》,基于“快乐做主人”的理念,着眼于儿童的快乐全面发展,它是学校生活中的“宪法”“法典”和“心灵之约”,是琅小的学生、教师、家长为孩子心灵的健康成长而发出的尊重儿童的教育宣言,它赋予了成长中的儿童不可侵犯的权利,并将这种权利落实在教师,家长以及孩子的内在心灵世界,尝试通过公约将儿童所在的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发展成一个教育共同体,让儿童在舒适、信任、尊重的氛围中快乐地成长,从而也成为培育孩子公共精神的土壤。南京市雨花台小学以“教孩子学会生活”为办学理念,践行生活德育课程,让全体教师与学生共同叙述着自己的生活故事,增加生活阅历、本领与智慧。板桥小学的《启德》《立德》《冶德》课程、共青团路中学的《德育课程指南》、雨花台中学的欣赏型德育微课程等等,这些都体现出学校具有坚定的关怀儿童全面发展的教育信念。

二、保证学校德育课程实施的高质量

课程开始于计划,只有当教师在真实的课堂中,对真实的学生实施课程的时候,课程才变成现实。仔细的规划和开发学校课程固然非常重要,但教师意识到它将会产生结果并且拥有在课堂中实施课程的技能更为重要。因此,我们有理由谨慎地对待课程实施的过程,如中小学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因素,对于保证课程的实施质量,进而提高学校德育课程品质来说非常重要。

学校层面首先,德育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前瞻性与反思性智慧。促进课程成功而有质量地实施,有很多重要的因素,其中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的课程意识、能力与态度,动机与责任特别关键,只有教师的卓越发展,才能有学生的卓越发展,今天教师的质量往往决定明天学生的质量。因为教师了解学生、了解教材、了解课堂,在这个根本前提下,有利于从课程的高度去理解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够在与学生共同经历的课堂上,客观分析总结出学生学习课程是为什么、是什么以及怎么学的问题,进而能够对学科课程进行科学设计,在课程目标的指引下,教师与教师一起合作完成课程实施的流程。因此,教师作为反思性实践者,在课程与教学过程中富有前瞻性并务实地进行课程实施,非常重要。

第二,学校课程实施中的规范管理与智慧。如何让学校课程管理既具有科学性,起到规范、约束的作用,又富有人文性,发挥引导、激励的作用,这考验着学校管理者的领导智慧和管理艺术。学校德育课程在总体规划框架下,实施过程中校长承担协调和领导人角色,需要针对学校课程管理建立可操作性的制度,以此让学校课程的相关人员熟悉并理解学校课程的总体政策有明确的意识,譬如研制《学校课德育程计划的决定和实施条例》《学校德育课程管理制度》《教师德育工作要求》等涉及德育课程管理的制度,除此以外,为更好地进行德育课程实施,还需要校长具有道德目的(善待学生、教师和家长,试图改变学校生活);改善人际关系(与各种不同的人与团体建立关系,竭力激发和鼓励学校教师);知识创造与分享(校长作为学习的带头人并与他人分享);形成一致性(关注学生的道德学习)等方面的领导素养,具有审时度势、随机应变的管理智慧与艺术,为学校德育课程实施创造规范而又宽松的制度环境和文化环境,帮助学校德育课程实施落到实处,而不是游离于学校教学之外。

第三,学校课程实施中积极的教师评价。从课程实施的角度看,无论是德育校长、德育主任、班主任还是任课教师,由于工作复杂性与特殊性,我们应该倡导赞美式的、正式与非正式的评价,而不是以一种导致教师自己消极并与其他教师关系恶化的方式进行评价,这都会很深刻地影响学校课程的实施的质量。对教师课程实施评价可以采用教学档案袋的方式,帮助教师构想对自己、对学生最有价值的教学理论方向,它既是教育教学的反思性汇编,也是教学资格和能力的表现。以积极的导向对教师进行档案袋式的评价,不仅利于教师课程实施,更有助于教师作为专业的个体的综合发展。

行政层面学校课程的行政决策者除了学校校长以外,还有一些个人和群体,他们的决策往往决定学校的课程计划的实施程度。譬如各级教育主管行政部门、地方政府、课程督导人员、课程专家以及教研员等,他们通常与学校校长及相关人员一起工作,他们以各种方式影响推动着学校课程实施过程,其中最重要的是建立课程管理和课程实施的监督、评价机制。南京市玄武区、雨花区、建邺区、江宁区、栖霞区、六合区等都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与职能部门的各方力量的充分支持下,充分支持学校德育的规划设计、德育课程实施、德育队伍培养,为德育工作者努力创造良好的政策与工作环境,引领德育工作者走专业化发展的道路,打造一支既有独特的教育风格和人格魅力,又有实践创新和育德能力的德育工作的领军队伍,构筑德育工作的人才高地,引领德育队伍走向专业发展。

三、实现学校德育课程评价多元化

通过对南京市学校德育课程的调查与了解,各级各类学校在尝试构建德育课程评价方面存在很多困惑与难题,但各学校仍然尝试探索德育课程的评价多元化。通过多元的评价过程,学校将明确现有德育课程是否达成了预期目标,是否适应学生需求,并保证学校德育课程目标具有统一性、持续性。譬如,夫子庙小学的“星星论语课程”,通过建立“学生星星论语课程档案袋”进行课程评价,在这个档案袋里,既有报告书,将学生六年必修和选修的星星论语课程一一罗列,认真参加课程学习的学生,报告书上会被盖上特制的印章。学生自己的体验收获、老师的激励话语、同伴的合作互助、家长的亲情参与,也都能在这本报告书上留下痕迹。而档案袋里最让学生激动的是六年来各式各样的作品:有开笔礼、成童礼、状元礼的证书;有12张图文并茂的游学手册;有在课程中留下的精彩照片;有“名人”或是手拉手小伙伴赠送的礼物、有金灿灿的孔子智慧奖章……星星论语课程档案袋,引导学生“自省自励”“见贤思齐”,使他们通过这种过程性的、多样化的、积极主动的评价走向成功。

四、用行动研究方式构建学校德育课程

确定学校德育课程构建的总体方向,进行科学的整体设计,首先需要实施发展诊断策略,在科学诊断基础上,确定德育特色品牌的教学促进、师生成长和学校发展取向。具体的学校德育课程用行动研究方式构建学校德育课程特色的过程包括优势发展诊断、主题提炼与顶层设计、模式构建三个重要内容。

其一,自我诊断、集中优势发展

我们需要仔细思考学生及学校的优势是什么,学生、教师和学校如何注重自己的优势。正如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他的新学年开学讲演中说的,你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东西,每一个人都可以成长为有用之才。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擅长做精做细,发挥它的顶端优势,把它变成我们的品牌。

其二,主题提炼、顶层设计

仅仅思考并找到学生发展、学校发展的“紫色奶牛”还不够,因为我们还需要继续思考,我们为何是与众不同,我们有什么资本能够持续地与众不同下去?当今社会最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学校德育课程必须要根据已经分析出来的特色与优势,进行精确地提炼,让所有成员了解学校的顶层设计的思想与过程。主题提炼、顶层设计即工程学概念,引申为旨在谋划发展战略的思维方法和先进理念。它是一种以核心理念为指导、以优势资源为基础,从高端开始的总体构想和整体营造计划。譬如,南京市逸仙小学附属幼儿园的“逸乐童心”课程、南京市金陵汇文学校基于“汇”文化的初中生生涯规划指导的校本课程等,都是学校对实践多年的课程经验进行针对性、现实性、校本性主题提炼,并从课程文化的高度进行整体顶层设计。

其三,模式建构

学校德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通过以上两个环节之后,可以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形成学校的特色与模式。譬如,夫子庙小学学校以“星星论语”微型课程为主干,形成了“科学探究、社会交往、个性发展”为维度,以“亲仁、尚礼、志学、善艺”为主题的德育课程体系。每一个“星星论语”微型课程都制定了《课程纲要》,对课程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等进行相应的规定。从学校系统整合的角度,学校形成了校长室—德育处—少先队大队部—课程实施团队等分级、分层的管理模式,每个课程的开发都要首先经过教师讨论和专家论证,并由教职工大会审议通过;二是必须要有课程目标、要求和课时安排,并试行一个阶段后,才可正式实施;三是要有比较可行的检测,反馈、调控和激励办法。科学有序地推进、整合环境课程、活动课程、学科课程,形成以“星星论语”为品牌的校本化课程体系,并科学对德育计划进行管理,以《星星论语》读本为主干,生发出“星星论语课程群”。每一个微型课程都有具体的内容,并通过“课程纲要”“课表”,对其课程时间、实施、评价等进行具体规划,以求落实到位。学校在百年的办学实践中,一直坚守着学校文化传统,传承孔子教育思想,从“亲仁、尚礼、志学、善艺”等方面践行素质教育,形成了鲜明的“孔子文化”办学特色,并在德育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过程中,创造性地构建了小学素质教育的范式,成为传承孔子文化和教育改革实验的典型。

总之,学校德育课程构建的行动研究过程,是分析问题、提出方案、实施行动、解决问题的系列过程。即学校德育现状特点诊断、学校德育特色建设定位、学校德育特色品牌规划、学校德育品牌规划实施、学校德育特色品牌总结、学校德育特色品牌推广,然后继续针对学校的校情(教师、学生、德育课程资源、共同体等)、国家课程的总体精神,进一步做循环研究分析,逐渐地与学校办学目标、培养目标这一宏观层面来整体思考学校德育课程构建。

五、力保学校德育课程与学校培养

目标的统一

小学体育课教学过程篇9

(1.常州大学体育学院,江苏常州213164;2.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体育部,江苏常州213000)摘要:对美国阿拉斯加州小学体育课程标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阿拉斯加州小学体育课程标准包含K-2年级标准和3-5年级标准,具有基础性、系统性、针对性和终身性的特点,通过与我国的比较提出:我国小学体育应强化终身体育观念,构建系统化的课程内容,建设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发展趣味化的体育课堂等建议。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程标准;美国;阿拉斯加

中图分类号:G807.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68X(2015)02-0020-04

小学阶段是各项知识的启蒙教育阶段,是培养各种能力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一生中可塑性最强的时期,小学阶段的体育运动是培养儿童良好锻炼习惯的重要手段。美国是目前世界上教育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在几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分权制(decentrali-zatiomn)教育体制,阿拉斯加州(alaska)地处北美洲西北角,远离美国本土,是美国50个州中面积最大的一个州,也是人口最少的一个州,阿拉斯加州在美国运动与体育教育协会naSpe(nationalassociationforSportandphysicaleducation)全国标准框架下颁布了适用于本州的体育课程标准。本文对阿拉斯加州小学体育课程标准进行研究,为我国小学体育教育的改革与完善提供参考。

1阿拉斯加州小学体育课程标准

阿拉斯加州教育主管部门以一个受过体育教育的人应该怎么样(aphysicallyeducatedstudentwill)的理念制定本州的体育课程标准,并按照年级阶段的不同分别制定了K-2年级、3-5年级、6-8年级、9-12年级的体育课程标准。阿拉斯加小学体育课程标准包含了K-2年级、3-5年级两套标准,每套课程标准都有相对应的课程目标及要求。

1.1阿拉斯加K-2年级体育课程标准

K-2年级对应了我国的幼儿园一小学2年级,本阶段体育课程的目标是参与体育活动(engagedinavarietyofphysicalactivities),强调社会互动(empha-sizesocialinteraction),未来的参与(futureparticipa-tion)和享受终身体育(enjoymentoflife-longphysicalactivity)。本阶段标准提出在二年级结束后,学生应该做到如下行为,具体内容见表1。

通过阿拉斯加K-2年级体育课程标准,发现本阶段的体育教学目标主要是促进身体健康的水平,逐步发展学生的基础运动能力,教学中根据这一年龄段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开设了有氧和无氧的基础身体练习,如平衡性、跳跃、行走、协调性练习、安全教育和基本体能发展等,并且提供了相对应的课堂环境和简单的器材,比如跳绳和呼啦圈,让学生自由探索运动的过程。通过教学、激励、评价,提高学生的自我引导,知道如何去参与、如何去努力,建立行为规范,培养不仅关心自己更要关心他人的观念。

1.2阿拉斯加3-5年级体育课程标准

阿拉斯加小学3-5年级对应我国小学3-6年级,本阶段体育课程标准的目标是拥有成熟的运动技能(attainmaturemotorskills),学习运动的概念(earnmovementconcepts),探索健身的理念(explorefit-nessconcepts),强调在合作(cooperativeactivities)和改良游戏(modifiedgames)中体现个人和社会技能。本阶段标准提出学生在5年级结束后应该达到如下目标,具体见表2。

进入小学3年级,学生的基础运动技能已经有了初步的发展,在本阶段运动技能开始朝着终身体育的方向发展,能够为终身体育起作用的运动技能在课程中出现的越来越多,而有氧运动和韵律操是培养身体活动能力的主要方法。在体育教学中,小团体和小组合作教学是主要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互相合作,共同探索,学生在学习和发展各种运动技能的同时也不知不觉地理解了体育的精神。教学内容主要有踢球类动作、击球类动作、截击类动作及各种动作组合,用以发展身体协调性。教学过程注重学生的兴趣培养和成就感的体现。

2阿拉斯加小学体育课程标准的特点

2.1基础性

阿拉斯加小学K-2年级体育课程标准的目标强调了享受终身体育(enjoymentoflife-longphysicalactivity),具有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的特点。综观阿拉斯加两个年龄阶段的体育课程标准,可以发现,课程的目标、标准、要求,都是在朝着有效发展终身体育的方向在前进,标准强调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锻炼的习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我运动评价的习惯,培养对健康的理解,要享受运动的快乐,掌握运动的方法,理解体适能的评价意义,形成自我管理的能力,满足自我对健康的需要,适应社会对健康生活的需要,为终身进行体育运动培养兴趣和能力。标准决定了阿拉斯加的小学体育教育不仅要看到近期的需要,更要预见到终身体育的需要,必须向终身体育的方向发展,而这也是阿拉斯加小学体育教育的宗旨。

2.2系统性

综观阿拉斯加州两套适应不同年级的体育课程标准可以发现,K-2年级与3-5年级课程标准具有较强的连续性。K-2年级要求完成身体知觉、运动、实物操作和动作表达等,3-5年级标准倾向于学生的各项生理机能、空间的定义、实物操作,更加强调与他人相互联系的概念。K-2年级要求通过课程使学生了解身体各部分运动能力、身体各部分的相互关系及自身形态知觉,3-5年级在提高动作技能的同时,逐步提高儿童平衡、柔韧、灵敏、力量和耐力,并强调技能的综合,学会综合利用多种技能发展空间概念。K-2年级通过韵律操、民间舞蹈和游戏等运动形式同其他人建立联系,通过体育活动表达个人想法及感情,3-5年级强调集体中的相互作用,了解集体、伙伴、对手,让学生明白要想实现个人或集体的目标,必须要依靠集体间的相互协调、伙伴的帮助才能实现既定目标。

2.3针对性

阿拉斯加小学体育课程标准按照年龄阶段的不同,划分为低年级(K-2)标准和高年级(3-5)标准,表现出强烈的针对性特征。不管是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还是针对个体的差异,从标准要求的多样性可以发现,不同年龄、不同水平的学生所接受的体育教育是完全不同的,学生身体能力的发展水平、动作技能的熟练程度是体育教学的实施依据。体育教学中尊重不同学生的不同发展阶段,尊重学生个性的同时也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以学生为主体设置课程内容,注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教师根据学生水平的不同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而课程内容的丰富多彩也满足了不同学生的需要,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爱好、自己的水平选择适合自己的内容。

2.4终身性

通过对阿拉斯加小学体育课程标准的研究,发现其具有强烈的终身体育色彩,标准重视学生体育情感和体育态度的培养,注重个体运动习惯的养成。小学体育是学生接受正规体育教育的最初时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个时期学生所接受的体育教育是愉快的、正规的、安全的和全面的。阿拉斯加州的小学体育课教学内容以具有终身体育运动价值的运动项目和健身知识为主,主要有平衡性练习,走、跑、跳跃、击打球类,追逐奔跑和发展身体协调性的动作与组合,而舞蹈和韵律操更是受到极大的重视。这对于学生树立体育意识,强化身体机能和培养体育习惯非常重要,小学体育教育所产生的学习效果在学生今后所受的体育教育过程中将逐渐展现出来。

3阿拉斯加小学体育课程标准对我国的启示

3.1强化终身体育观念

我国于2001年颁布了《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标准》,由总目标、五个领域目标和水平目标三个层次构成目标体系,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口号,对我国小学体育教育起到了较强的引领作用。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小学体育教育显现出学生体育锻炼兴趣不浓、健康意识淡薄、没有良好的运动习惯、缺乏基本的运动能力等现象。主观上有学生忽视体育锻炼,对体育运动缺乏必要认识的原因,但客观上,学校和家长过分地追求文化成绩而减少学生参与户外活动是不争的事实。主管部门应利用舆论进行宣传,逐渐扭转公众的体育教育观念。体育教育的核心价值是增进身体健康,获得健康知识,掌握增进健康的技能,以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最终实现终身体育。

3.2构建系统化的课程内容

我国目前所使用的《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标准》没有统一的教学内容,也没有统一的教学时数分配,更没有统一的教学方法,而是由各地区自行决定,这样虽然增强了体育教师的教学灵活性,但也出现了体育教师对新课标无所适从的现象。阿拉斯加小学体育课程标准以小学生生理发育的阶段特点,通过不同阶段的身体能力和成熟度的提高达到强化运动技能的目的,教学内容多样化,对培养学生在身体、认知、情感、社会等诸多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我国应积极探索体育教学内容的系统化建设,根据小学生的生理特点,改进项目规则、器材、场地,同时增加一些内容丰富和符合学生特点的体育项目,提高体育课的多样性和娱乐性,并能够以学生不同阶段为主线构建起科学的课程体系,做到小学与初中、初中与高中、高中与大学的无缝对接,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主动性。

3.3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我国传统的体育课程教学中,是以教师为主体,强调了教师的“教”,而没有对学生的兴趣和态度引起重视,体育课中教师绝对的权威化,制约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从阿拉斯加小学体育课程标准可以看出,合作式的团队、竞争式的团队,各种各样的身体活动,学生互教互学等多样的教学方法在体育教学中得到了应用。我们应突出我国学生在体育课中的主体地位,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形式,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重视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培养,因材施教,将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的各个方面都得到更好的培养。

3.4采用趣味化的体育教学

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模仿能力强的心理特征,对按部就班和约束性强的课程形式比较讨厌,比如体育课的准备活动,运动的游戏要比跑步更受到学生的欢迎。所以,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运动积极性,就需要体育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比如在课程中加入竞争性的游戏来配合主体教学。阿拉斯加小学的体育教学非常有针对性,强调学生个性的培养,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爱好,自己的水平选择适合自己的内容,趣味性和娱乐性强的活动必然受到学生的欢迎。因此,我国的小学体育教师应因地制宜地构建适合本地区,本学校的特色趣味项目和运动形式,积极调动学生运动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兴趣,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我国在2003年-2007年期间,分5批在全国建立了1000所快乐体育园地示范学校,这说明我国小学体育正朝着趣味化的方向发展。

4结语

美国阿拉斯加州体育课程标准包含了低年级(K-2)体育课程标准和高年级(3-5)体育课程标准,其基于美国国家体育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体现了阿拉斯加教育工作者培养学生具有终身体育意识的教育理念。本文因篇幅原因并未将阿拉斯加小学体育课程标准的要求完全罗列,而是选择了具有较强代表性的可以充分反映阿拉斯加小学体育教育现状的标准进行解读,阿拉斯加小学体育课程标准所展现的特点值得我国学习,我们应积极借鉴美国在小学体育教育方面的成功经验。

参考文献:

[1]陈金凤.中美体育课程标准的比较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2]杨清琼,美国中小学体育教育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小学体育课教学过程篇10

关键词:课程体系建构实施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的高速发展,社会对小学教师学历层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上世纪末期开始,专、本科层次的小学教育专业在我国许多高等师范院校得以开设。高师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通过三至五年(专科学制为三年或五年,本科为四年)理论与实践课程的学习,培养出具有较高的师范技能和教育科研能力的优秀小学教师。小学教育专业所有的课程设置、课程设计都围绕着这一目标进行。近年来,许多教育工作者对小学教育专业的定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构建等问题从理论和实践等多方面进行了探索,其中,课程体系的构建实与施就是一个关键问题。所谓课程体系,是指在特定的课程目标指导下,将若干课程按顺序组织起来所形成的有序列结构的课程群体。在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文学类课程是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文学类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也理所应当地成为了专业教学的重要环节。

一.小学教育专业文学类课程体系的现状分析

(一)文学类课程被边缘化

在我国当前高校的众多专业中,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有被边缘化的趋势,就小学教育专业而言,文学类课程也有被边缘化的趋势。许多高校小学教育专业文学类课程的实际学时偏少。受社会大环境影响,学生对文学课程兴趣不足。在教学过程中经常有这样的现象发生,无论教师在讲台上怎样卖力地讲,学生对教师所讲内容此却没有任何新鲜感,提不起多大的兴趣,也不能积极主动地去配合教师的教学行为。

(二)文学类课程内容庞杂

许多高校小学教育专业文学类课程体系过于庞杂,这个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开设课程种类繁多,各个高校虽不完全相同,但主要包括大学语文、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儿童文学、文学概论、中外文学精读等课程,同时在每门课程的课时分配上出入也很大,课程的具体安排甚至还有重复;二是小学教育专业文学类课程所使用的教材较为杂乱,有些课程与中文专业的教材完全一样,没有区别度与差异性,尤其缺少一些具有较强针对性的专门面向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文学学科教材。

(三)文学类课程目标不明确

时代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小学教育专业文学类课程体系的建构也应与时俱进,教师要结合当今的社会热点问题与文化现象,紧随时代变化挖掘时代主旋律,以适应并正确引导学生的学习口味和兴趣,使学生具有较高的社会责任感与明辨是非的能力。目前,小学教育专业文学类课程体系往往偏重于工具性和实用性,而缺乏人文性和审美性。课程体系构建的目标不明确或有所偏颇,轻视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轻视文本的价值,在文学作品的选择上缺乏经典意识,不能充分挖掘出文学作品的文化内涵。

二.小学教育专业文学类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

(一)思想性原则

小学教育专业文学类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课程体系建构要体现出小学教育专业注重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特点,要注重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良好的师德的养成,要完善学生的人格结构。

(二)师范性原则

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高学历的小学教师,课程体系必须紧紧围绕小学教育、教学实际的需要,要体现小学教育专业独特的专业特征,突出小学教育专业的特殊性,坚持为小学教育服务的方向。文学类课程体系的构建要突出师范性原则,为师范生奠定良好的文学功底,为进一步学习文学和其他课程以及从事小学课程教学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三)前瞻性原则

小学教育专业文学类课程体系构建要符合现代教育思想的合理精神,要符合现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要充分考虑学生全面发展素质的要求,体现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前沿,体现出新的教学理念,契合现阶段党和国家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以及国家有关人才培养、专业调整、课程改革的政策性意见。同时,课程体系本身也是动态发展与开放性的,保证课程体系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特征,能够做到与时俱进,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引领社会进步与发展。

(四)实践性原则

小学教育专业文学类课程体系构建要注重师范生基本知识技能的形成和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遵循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既要科学地安排文化知识课和教育理论课,又要加强实践环节,注重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同时又要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加强教育实践环节,重视教师职业技能的训练和职业能力的培养。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学思维和文学能力,用文学理论知识去分析、认识社会现象与社会问题,并具备良好的文学教育能力和对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的研究能力。

(五)综合性原则

小学教育专业文学类课程体系构建要注重各学科间的有机融合,注重文理等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加强师范生通识教育与综合素质的培养。课程体系应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强化综合素质教育,加强文理渗透,避免重文轻理、重理轻文、重专业方向课轻综合课、重教育理论课轻教育实践课等一系列现象。同时,根据小学教育专业的需要,注重文学类课程与其它课程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综合性素质,使师范生成为具有深厚的优秀民族文化与优秀世界文化底蕴的全面发展的“准教师”,为他们今后从事的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小学教育专业文学类课程体系的实施方法

(一)小学教育专业文学类课程体系的实施目标

新课标对小学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承担小学教师职前培养任务的高等院校对基础教育改革的反应相对迟缓,使小学教师的职前培养改革滞后于基础教育改革。针对这一格局,小学教育专业文学类课程体系在实施上要进行课程目标的准确定位。课程目标是课程体系建构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课程体系建构、内容选择课程实施与评价的依据和标准。小学教育专业文学类课程体现了多元化的课程目标,在传授、教学人文知识技能的同时,还要帮助师范生掌握运用文学思维去分析解读社会问题的能力,做到工具性、实践性与人文性、审美性并举,让师范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审美价值观,并具备小学语文教学和小学语文教育科研的基本素质,努力构建出一种以知识、道德、能力、实践等多种素质要素为目标的课程体系来。

(二)小学教育专业文学类课程体系的实施内容

小学教育专业开设的文学类课程主要有文艺理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儿童文学、大学语文等,甚至也包括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等更为宽泛的文学类课程。小学教育专业文学类课程虽与高校中文专业主干课程存在诸多的相同,但更要考虑到两者之间的差异性。小学教育专业文学类课程体系内容的安排要充分考虑到师范生在职业素养结构上的最优化,把小学课程教学作为课程设置的现实依据,要适当加大教师教育课程的内容,将现有的文学类课程体系与教育类课程体系进行有效地整合,以提升师范生的职业综合素养。

随着社会对教师专业化素质要求与教师实践素质要求的提高,在提高文学类课程专业课和教育理论课授课质量的基础上,还要提高小学教育专业文学类课程体系的实践性,使师范生通过文学类课程的学习,既能有效进行小学语文等学科教育教学工作,又能从事小学语文教育科研工作。

为了适应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小学教育专业的文学类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必须进行创新和优化,这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小学教育专业以培养能够胜任小学教育教学任务,具有一定专业水准的小学教师为出发点,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最终目标,因而文学类课程体系的构建也要置于教师专业发展的视域内,依据教师专业发展为导向进行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