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社会工作理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17:36

残疾人社会工作理念篇1

一、目前农村残疾人扶助工作面临的困境

长期以来,我国对农村残疾人扶助工作的重点主要着眼于物质形式的救济与救助等。这种做法,在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社会转型过程中遭遇如下几个方面的困境,即:

第一,重视以脱贫为目标的物质救济,未能有效地回应农村残疾人的多样化的精神需求,致使农村残疾人工作陷入到一个“救济――依赖――再救济”循环往复、始终维持低效率与低效益的非良性状态。

第二,在有关部门从输血向造血观念的转变和实际操作过程中,如何回应扶强、助强与可能出现的降低关注与关怀农村残疾人中真正的“弱者”的矛盾。

第三,重视“有能力的和有潜力的”农村残疾人的个体发展,却忽略了农村社区环境建设,使得在残疾人事业转向深入发展的今天,不得不面对一些不良社会习俗和歧视残疾人的社会环境的阻碍。

第四,在农村残疾人要求参与社会发展与共享发展成果的呼声日益高涨的情况下,由政府部门独立承担残疾人工作的难度日益凸现。

在考虑上述各种困境的同时,我们还必须正视这样的事实,那就是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城乡社会结构的“二元对立”,以及过去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构建过程中存在的缺陷,造成了政策上对农村残疾人的实质性的关注和扶持力度远远小于城镇;加之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一,部分财政拮据的地区(如基层乡镇)难以拨付更多的资金用于发展当地农村残疾人事业,导致各地为农村残疾人提供的扶持与优惠等措施的差别较大。这些都是今后我们开展农村残疾人工作不得不面对的难题,同时也促使我们去思考除了物质帮助之外,是否还有其他可能的选择,在这里讨论优势视角就是出于这样的动机。

二、优势视角下的农村残疾人社会工作理念

本文所说的关于优势视角下的农村残疾人社会工作理念,主要来自塞利贝所著的《优势视角――社会工作实践的新模式》一书及其给予的启发。

总的说来,与以问题为本的传统残疾人工作理念不同,优势视角展示给我们的是以残疾人的优势为本的价值理念。这恰好弥补了传统残疾人工作理念的严重缺陷,对我们理解和研究农村残疾人工作提供了富有魅力的合理的解释。这两种价值理念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归纳起来有以下诸多方面:

第一,我们如何看待农村残疾人?

在传统观念的个人化取向的社会评价中,农村残疾人一向被认为是弱者,甚至是“弱势人群中的最弱者”(否定意义上的);他们孱弱的根源在于自身而非环境与社会因素。基于这种认识,人们形成了对农村残疾人的刻板印象,对农村残疾人的极端看法是:农村残疾人是不值得同情的人、是纯粹的社会福利(救济)依赖者、是“残废”而无用的人,因为他们当中的很多人已经不可能为社会创造价值。

优势视角反对问题为本的观念与病态学词汇的滥用,认为传统残疾人工作理念及其引导下的各种做法,除了刻意地(也可能是无意间)“刻画出了一幅并不可爱的图画”之外,还制造了标签并使标签固化,由此强制规定了农村残疾人的“主要身份”,导致了他们“社会声望或地位”的实际上的被贬低。毫无疑问,传统残疾人工作理念起到了限制农村残疾人的行为与思考能力及改变的可能性的效果;同时,它还可能制造了广大社会成员对农村残疾人的恐惧与抗拒,事实上造成了农村残疾人的日益边缘化状态。因此,在优势视角的理念指导之下,我们首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去标签”,纠正社会对他们的不良印象与评价。基于优势视角,我们相信每个个人(必然包括农村残疾人)都有优势,都有他们的财富、资源、智慧和知识,优势视角所要做的就是要甄别且尊重这些有可能用于扭转不幸、对抗疾病、消除痛苦、达到目标的力量和资源。事实上,在优势视角的观念指导下,我们会轻易地寻找到农村残疾人身上的诸多优良品质,比如他们身残志坚,有着常人所不具有的顽强的意志和非凡的毅力;他们自强不息,并为之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代价;他们为这个社会默默地奉献着,索取到的却很少;他们因社会歧视和偏见而饱经磨难,屡屡遭受挫折和打击之后仍然保持着良好的精神状态,信心十足;等等。

第二,我们如何看待农村残疾人所面临的挑战?

与传统的观念中把农村残疾人看成是问题成堆、且难以有效克服的人的观念不同,优势视角喜欢使用“挑战”(challenge)这一概念。我认为,挑战而非“问题”这样一种表述本身所反映出的恰好是两种理念之间的对立:优势视角认为人们在其以往所经历的悲剧中,学习了技巧,培养出了忍受和承受生命之重的能力;在遭遇人生挑战的时候,即便带着惊恐、颤抖,乃至留下伤痕,但挑战过后留存的是深深的成就感,并为他带来别人的尊重。在研讨优势视角的时候,必须提及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抗逆力”(resilience),这是一种农村残疾人面对生活磨难时作出反应、进行抗争和应对困境的能力,同时也是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身处逆境中的人们迎接着自己的需要和挑战,并培养出了自身的能力、知识、洞察力和优良品德。

第三,我们如何开展农村残疾人工作?

传统残疾人工作观念仅仅看到了政府部门的工作(即习惯性地认为政府部门是开展农村残疾人工作中的惟一力量),即使这一工作的社会效益与所支出的社会资源相比并不令人满意,其根源恰好在于它忽略了蕴藏于社区及居民中的力量。优势视角则认为,所有的社区都充满着资源,“在每一个环境中,个人、集体和团体都有一些东西可以付出,都会有一些别人急需的东西,如知识、勇气、才能或时间与地方”,问题在于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这些资源通常“大多都不被利用和开发”,致使具有巨大的、可以利用的精力、主意、才能和工具的“宝库”被抛弃并被视为一文不值。因此,优势视角倡导“向社区赋权”,认为这已经成为我们不得已而为之的重要选择,也将使得社区层面上的农村残疾人工作更具意义和挑战性。

第四,我们如何认识农村残疾人社会工作与工作者?

如塞利贝所言,传统的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立足于这样的假设:案主之所以成为案主,是因为他们有瑕疵、有问题、有病理和疾病;而(社会工作)专业人士借助一个诊断、一次评估或一份文档,轻而易举地对案主作出了“审判和判决”,根本看不到案主的希望、憧憬和价值。优势视角指引下的农村残疾人社会工作是对传统社会工作实践的一次“戏剧性”飞跃,其实践则要求社会工作者尝试以一个完全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农村残疾人、他们的环境和现状:不复是那种孤立地或专注地集中于他们面临着的种种问题,而是把目光投向可能性,去看他们的“希望和转变的种子”。优势视角取向的实践意味着:作为社会工作者所应该做的一切,在某种程度上就在于要立足于发现和寻求、探索和利用农村残疾人的优势和资源,协助他们达到自己的目标,实现他们的梦想,并面对他们生命中的挫折和不幸、抗拒社会主流的偏见、歧视与控制……这一视角强调人类精神的内在智慧,强调即便最可怜的,甚至被社会所遗弃的人都具有“内在的转变能力”。在此基础上,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发生了改变,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具有专业优越感的专家、领导者、指挥家,而是农村残疾人生命历程中的患难与共者、合作者与同行者,以及改变现状过程中的倡导者、宣传者。

三、今后农村残疾人工作的几点构想

基于优势视角的相关理念,本文尝试对如何搞好农村残疾人工作作如下构想,这种构想包括三个层面:

一是政府――社会力量层面上,动员一切社会力量开展助残工作,这一点应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一方面,我们有必要开展广泛的社会舆论宣传,唤起全社会对农村残疾人的关注;另一方面,政府部门依然应扮演重要的角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能主动寻求与日益发展中的非政府组织合作,共同推动契合农村残疾人福利诉求的社会福利政策的制定和服务质量的提升。

二是社区――居民层面上,积极开展农村社区的宣传教育。这种宣传教育的重点不应该仅仅面向广大农村残疾人,更应该是社区意义上的。通过宣传教育,在广大的农村社区中发掘蕴含其中的优良文化传统,弘扬关注、关怀、帮助残疾人及残健和谐同行、平等共享的良好社会风气,努力消除针对农村残疾人的歧视与偏见,为残疾人全面健康的发展创造一个适宜的区域环境。

三是专业――社会工作层面上,积极调整社会工作专业发展方向与策略,积极探讨农村残疾人社会工作的有效方法与模式。在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理念、理论的指导下,加大对农村残疾人群体的生活现状、社会需求的实地调查研究力度,以期探索出富有成效的、适合我国本土的农村残疾人社会工作新模式,为广大农村残疾人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推进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进程。

编者后记

残疾人社会工作理念篇2

一、指导思想

第五个五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按照依法治国的要求,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大力推进依法治理,坚持法制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坚持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为促进残疾人事业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目标与任务

(一)目标

通过深入扎实的法制宣传教育和法治实践,进一步提高残疾人工作者、残疾人及其亲属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进一步增强残疾人工作者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高依法管理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增强全社会和有关部门依法维护残疾人权益、发展残疾人事业的法制观念;提高残疾人事业的法治化管理水平,促进残疾人事业健康发展。

(二)任务

1、学习宣传宪法和国家基本法律制度。要组织广大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者进一步深入学习宪法,学习党和国家关于民主法制建设的理论、方针、政策,学习国家基本法律制度,努力提高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者的宪法意识和民主法制观念。注重培养残疾人权利义务对等的现代法制观念,增强残疾人遵纪守法、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和民主参与、民主监督的意识。注重提高广大残疾人工作者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水平,提高依法决策、依法服务、依法管理的能力。

2、学习宣传与残疾人事业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紧紧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围绕残疾人工作的重点,积极开展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要大力宣传与残疾人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特别是残疾人保障法等与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文化、体育、环境和权益保障等相关的法律知识,为全面推进残疾人事业健康发展,落实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加强残疾人教育和就业工作,改善残疾人依法维权的社会环境,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办好2008年北京残奥会,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3、学习宣传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相关法律法规。特别是要注意宣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使残疾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服务。深入开展以“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为主要内容的公民法制宣传教育。促进残疾人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自觉用法律规范行为。加强对残疾人依法维权、依法信访的宣传教育,引导残疾人依法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依法解决矛盾和纠纷。要开展治安和刑事法律宣传教育,预防违法犯罪。加强法律权威和司法公正教育,促进崇尚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社会风尚的形成。

4、把法制宣传教育与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紧密结合起来。公民权利义务教育要与深入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相结合,法制教育要与道德教育相结合,要在全国残联系统深化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学习宣传教育,广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实践活动,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渗透到残疾人事业的各项工作当中,要求广大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者熟知“八荣八耻”的行为规范,积极践行“八荣”行为,自觉抵制“八耻”现象,把公民道德建设和残疾人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落实到实处。

5、坚持法制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继续推进残疾人事业依法治理工作。依法治理是法制宣传教育的内在要求。各级残疾人联合会和各级各类专门协会要妥善处理学法与用法的关系,以法制宣传教育为基础,以法治化管理为目标,进一步加大残疾人事业依法治理力度,努力提高残疾人事业法治化管理水平。

三、工作要求

(一)广大残疾人工作者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法用法,树立法制观念,提高依法行政、依法管理能力,规范决策行为和服务行为;建立健全领导干部法制讲座制度、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法制度、法律培训制度、任前法律知识考试考核制度。建立和完善残联系统干部法制宣传教育制度,要将干部学法用法纳入干部总体培训计划,建立健全干部法律知识培训、考试、考核制度。

(二)各级残联要向一切有接受法制教育能力的残疾人,深入宣传宪法、国家基本法律知识和残疾人保障法等专门法律法规,不断增强残疾人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努力做到学法、知法、守法、用法、护法。各级残联、各级各类残疾人专门协会要在特殊教育学校、儿童福利院、福利企业和残疾人比较集中的社区、乡村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开展法律咨询、法律知识竞赛,举办法制图片展览等,做好对残疾人的法制宣传教育。在向残疾人提供法律帮助、接待残疾人来访等工作过程中,向残疾人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把法制宣传教育融入到每一个工作环节之中。

(三)坚持学法用法相结合,法制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各级残联要结合本地区残疾人工作的具体情况,根据各类残疾人的不同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坚持普法与解决残疾人关注的热点、难点及其他权益问题相结合,发挥残疾人维权岗的作用,引导残疾人遇到问题时要依法寻求法律帮助。注重提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运用法律手段管理和发展残疾人事业的素质,提高残疾人事业的法治化水平。

(四)继续向社会公众和有关部门宣传残疾人权利保障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大对机关以及村镇、社区、企业、学校等基层单位的法制宣传力度,促进社会各界了解和掌握有关残疾人权利保障的法律法规,并自觉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五)各级残联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资源,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要充分发挥《中国残疾人》、《三月风》、《华夏时报》、《残疾人工作通讯》等报刊及地方残联所办报刊,中国残联网站及地方残联、各级各类专门协会所办网站的作用,积极利用电视、广播、报刊、互联网平台等大众传媒,及时反映普法工作的动态,交流普法工作经验,营造学法用法氛围,推动残联系统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开展。

(六)在每年的全国法制宣传日、全国助残日、国际残疾人日、国际盲人节、国际聋人节等大型纪念活动日,在新的法律法规颁布时,特别是残疾人保障法修订案和残疾人权利国际公约通过后,要集中组织开展大规模的公众宣传活动。

(七)注重调查研究,不断总结经验,推广和宣传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先进典型。培养一大批学法用法带头人和积极分子,充分发挥各类典型的示范作用,推动全国残联系统和广大残疾人不断掀起学法用法的热潮。

四、工作步骤和安排

全国残疾人联合会系统“五五”普法规划从2006年开始实施,到2010年结束。共分三个阶段:

制定规划和宣传发动阶段:2006年。各级残联根据本规划和地方普法规划的要求,从实际出发,制定五年普法规划,并做好组织、宣传、发动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五五”普法规划年底前报中国残联普法办备案。

组织实施阶段:2006年到2010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残联根据“五五”普法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和要求,结合残疾人工作实际,制定年度工作计划,确定年度法制宣传教育的具体任务和工作重点,分层次、有重点地认真组织实施,并将年度工作计划执行情况报中国残联普法办。2008年开展“五五”普法规划实施中期督导检查活动。

总结验收阶段:2010年。进行总结评比、检查验收工作。

五、组织领导和保障措施

(一)各级残联要切实加强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领导。普法工作作为“十一五”期间残疾人工作的重要内容,各级残联要把法制宣传教育的各项任务、措施落到实处,要健全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要成立由残联领导挂帅,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共同组成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要明确领导职责,建立和完善议事、工作汇报和工作监督等制度,逐步建立评估考核机制,切实做好组织、协调、检查、指导工作。

残疾人社会工作理念篇3

牢固树立社会责任意识

宪法规定国家和社会都有责任对残疾人给予帮助。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保障残疾人平等地充分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使残疾人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方面享有同其他公民平等权利,是全社会发扬社会主义人道精神,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根本所在。牢固树立责任观念,是我们做好残疾人工作的必然要求。残疾人工作是一种社会性工作,做好残疾人工作必须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面对社会形势的深刻变化,面对残疾人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切实做到心系事业,恪守责任,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千方百计勤奋努力地做好基层的残疾人工作。被江苏省授予“九五”期间残疾人工作先进市的太仓市,在工作中明确各部门各单位的相关责任与工作目标,把残疾人事业纳入各级政府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促进了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竭尽全力为残疾人排忧解难办实事,比如,近年来全市将安置残疾人就业作为工作重点,在社会就业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努力为残疾人解决就业这一最重要的社会保障,采取多层次多渠道办法,积极安置,目前残疾人就业率达到86%,减轻了社会压力。

牢固树立政府委托意识

国家采取辅助方法和扶持措施对残疾人给予特别扶助,减轻或者消除残疾影响和外界障碍,保障残疾人权利的实现,都是通过具体的部门和项目来实现,基层的具体单位承担着政府委托的任务,开展残疾人工作,将残疾人事业的各项业务分别纳入当地相关事业领域,列入各部门各单位工作计划,采取切实措施做好残疾人工作。太仓市残联很好地履行了动员协调社会力量的工作职能,在保障与调整两个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飞速发展,残疾人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要求参与社会生活的愿望日益强烈,有关部门将2000年、2001年两年作为无障碍年,全面进行无障碍设施建设,城建局在主要街区建设了盲道,电信局建造了无障碍电话亭,邮电局设立了无障碍爱心书报亭,城管局新增了无障碍公厕,各大医院、商场、银行、车站等公共场所都相继建起了无障碍设施,确保了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需要。

牢固树立工作绩效意识

现在社会上流传着经济工作是一线,党务工作是二线,其它工作是三线的错误观点。确实,经济工作最能体现工作政绩,绩效效应也最耀眼。然而,残疾人工作也是实现“三个代表”的重要方面,也体现在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谋利益上。做残疾人工作同样也有工作绩效的要求,也需要同志所要求的恪守为民之责、多办利民之事。必须克服“三线工作”观念,守土有责,真抓实干,讲求实效,克服主观主义、形式主义,注重工作绩效,杜绝“花哨政绩”,扎扎实实做好残疾人工作。太仓市残疾人劳动服务所把市府的政策同本职工作的具体实际有机结合,积极探索新方法,在工作中,一项调查显示,残疾人自身素质不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需要,缺乏竞争意识和能力是导致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因素,残疾人中的“两低现象”(即“文化水平低、技能水平低”)严重困扰着劳服所工作,因此劳服所克服重重困难,下决心从培训抓起,通过各镇残联的共同努力,每年举办20多期各种就业技能的培训,从电脑、缝纫等入手,大大提高了残疾人的社会竞争能力,劳动服务所的工作绩效也在其中得到了充分显示,工作实效得到了社会肯定。

牢固树立无私奉献意识

说老实话,做残疾人工作不能完全等同经济工作作量化考核,更多的是推行社会化工作原则,协调为残疾人服务的工作,说得再白一点就是“良心工程”,是自己揽活干。残疾人工作的最大特点就是“关爱”,基层残疾人工作更是最直接体现对残疾人的关心。然而,目前社会性困难很多,要做好一件事,没有奉献精神不行。比如康复服务,康复是残疾人生活的基础和条件,但是残疾人康复治疗谈何容易,一要资金,二要人员,三要时间,缺了那一样都难。太仓市从宏扬社会主义道德入手,树立奉献意识,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一是完善和健全残疾人的服务体系,全市成立残疾人康复服务指导站,在市各医院设立了5个白内障复明康复点,3个儿麻矫治中心,1个精神病康复中心,全市各镇也以医院和中心卫生院为基地建立残疾人康复指导部,100%的行政村设立社区康复服务联络点,去年残疾人没化一分钱共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202例,低视力矫治25例,肢体康复训练1187人,供应残疾人用品用具165件;二是加大了社区康复站室的建设力度,积极打造康复品牌,依托社区资源,既方便康复需求者的康复,有效加强功能训练,又实现资源共享,积极构建残疾人康复社区化的工作新机制,使枯燥的残疾人工作变得富有色彩,有声有色。

残疾人社会工作理念篇4

一、“为什么?”是指为什么要这么重视残疾人事业?这是从事残疾人工作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中央7号文件对残疾人事业讲了4句话。一是“残疾人是一个数量众多,特性突出,特别需要帮助的社会群体”。这一句是讲残疾人的特点。江西有283万残疾人,涉及到1076万家庭人口,大体上占到人口总数的20%。因此要重视残疾人群体,重视残疾人事业。二是“关心残疾人,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这对残疾人事业在整个人类发展史上具有的重要特征进行了表述。三是“残疾人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四是“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有利于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有利于调动残疾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残疾人在促进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要作用;有利于促进我国人权事业全面发展,树立我国良好的国际形象”。我觉得,认真学好中央7号文件,对于从事残疾人事业工作的同志,要有3个正确看待:正确看待残疾现象,正确看待残疾人,正确看待残疾人事业。

正确看待残疾现象。残疾现象是一个自然的现象,人类自古以来就有。为什么会发生残疾呢?我概括至少有5种原因:一是生而残。据资料统计,正常人结婚生子有接近1%的残疾可能。二是病而残。中科院杨佳教授,突如其来的病痛使她双目失明,她仍然为国家做出很大贡献。这类情况比例相当大。三是灾而残。各种自然灾害,如汶川地震造成许多人残疾,全国每年交通事故造成40万人致残。人类战争更是造成无数人残疾。四是公而残。五是老而残。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残疾人比重增加,很大部分是人口老龄化的结果。

作为共产党员、作为政府工作人员,我们只能正视现实,不管科学如何发展,不管怎么优生优育,若干年后还有残疾人。前不久,我在永修看到一家残疾人,母亲是智障,小孩也是智障,从一定意义上讲,生孩子是他们的权利,这是健全人和残疾人的平等问题。

正确看待残疾人。对于生命,无论健全还是残缺,都是平等的。不能把残疾人当成废人,看成社会、家庭的包袱、累赘。残疾人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可从以下方面认识:

许多因公、因灾致残及因老而残的人,他们曾为革命建设、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做出贡献。很多英雄模范因各种原因残疾,我们决不能宣传时尊重他们,以后就淡忘了。江西优抚对象有几百万人,还有100多位老红军,我们始终不能忘记他们。

残疾人中有许多有特殊贡献的人,为人类发展做出了很多贡献。经常引用司马迁《报任安书》的一句话:“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这里面也包括残疾人,左丘是盲人,孙子是腿残疾,都是伟大的历史人物。司马迁也属于身体有残疾,但他却成为了杰出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还有领导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美国总统罗斯福,是轮椅上的总统,还有大发明家爱迪生、物理学家霍金。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她的文章和事迹,激励了整整一代人。江西省聋人教授唐英,一样为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

重度残疾人为人类的进步,减少残疾对人类的折磨做出了贡献。没有小儿麻痹后遗症造成的肢残,就没有脊髓灰质炎的糖丸问世。没有生产事故、交通事故造成的残疾,也就没有严格、科学的交通规则、安全生产规则。这部分残疾人,实际上为人类的发展和进步付出了必要成本和代价。所以在对待残疾人问题上,应当树立3个理念:残疾人和所有人一样都是社会平等成员,都是社会文明创造者,都应当享有同等的尊严。

正确看待残疾人事业。扶残助残是残疾人事业的主要内容,决不能把扶残助残理解为对残疾人的施舍,而应当理解为是社会公平正义的责任,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面临两方面障碍:生理障碍和精神物质障碍。既然把残疾认为是一种自然现象,就应该把残疾人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的条件作为原则和标准,不应要求残疾人适应社会,而应让社会更适应残疾人。

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同志提出的科学发展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后,树立起人道主义旗帜,发展残疾人事业,这都包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当中。

正确的看待以上3个方面问题,对残疾人的认识才能由“同情、怜悯、庆幸”上升到“平等、参与、共享”,才能不把对残疾人的扶助看成恩赐,而是上升到政府责任和社会义务的高度。

二、“干什么?”是指从事残疾人事业干什么?这是当前最重要的任务。

7号文件概括起来是把握一个总体目标、抓好两个体系建设。关于总体目标,7号文件有两句关键话:营造残疾人平等参与的社会环境,缩小残疾人生活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这两句话内涵非常丰富,体现了很多新的理念。

第一句话体现了3个理念:残疾人与健全人平等的理念,国家和社会有责任来减轻和消除外界对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障碍的理念,残疾人无障碍地享受社会服务,参加社会生活的理念。中央7号文件明确了首先是要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再缩小残疾人生活水平的差距。

第二句话反映了3个进程:让残疾人更多共享发展成果的进程,健全人和残疾人共同进入全面小康的进程,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进程。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中说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总体目标看起来不高,实际上包括丰富的内涵,是一个需要花大的力量才能实现的目标。

我们的任务就是争取到2020年实现中央7号文件提出的两个阶段的目标,“十一五”、“十二五”这两个目标。残疾人的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是中央7号文件的基本要求,是国家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总体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回良玉副总理说:“建设好残疾人‘两个体系’,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残疾人工作的核心。”我觉得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是实现中央7号文件第二句话目标计划的一个重要保证,是残疾人生活状况改善和托底的着力点。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使残疾人的生活状况能够改善,并能做到最基本的保证。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是实现第一个目标的基本条件,如果没有服务体系的建设,就没有办法消除和减轻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外界障碍。这也是实现残疾人在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无障碍融入社会的着力点。

第三,“怎么干?”就是指怎么干好残疾人事业?

根据我从事残疾人工作这五六年的经验,有这么几个工作请各市县的副秘书长、副县长、残联理事长来完成。

一是细化目标和工作重点,坚持每年扎扎实实地围绕两个体系做几件实事。市、县不要照抄中央和省里两个7号文件,要细化这些目标。每年在确定地方工作目标的时候,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从残疾人要求最迫切、最关心的事入手;二是从本地最薄弱的环节入手。

残疾人社会工作理念篇5

一、狠抓社区残疾人基础工作建设:

在年初我社区就已组织专职残疾人工作者,认真学习党中央国务院下发的一系列有关残疾人事业的文件,并以其为指导,全面统领社区残疾人工作。同时还按照市残联的具体要求,进行各方面的专项工作。

在具体的工作中,我们建立了社区残疾人组织工作者,并让其真正在社区残疾人工作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同时设立严谨的服务公约和服务制度,加强了对社区一些无障碍设施的改造工作,使社区建设向更慈善、更和谐、更温馨挺进。

从社区多年的残疾人工作经验得出,要想有好的工作成效,就必须有好的工作人员。多年来,我社区一直注重于这方面的发展,尽量为社区的专职残疾人创造工作条件。尊重他们的意见,关心他们的生活,为他们营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使他们更安心的投身工作中。基于此,我社区残疾人工作一直呈射线型前进。

在今年春节前夕,市残联关怀慰问我市残疾人,我社区协调残联对我社区的王波、张加福、贾淑云等贫困残疾人走访慰问,并送去慰问品、慰问金,使他们感受到了党的关怀,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希望;在三月里,社区残协康复员又转介上报市残联,为我社区残疾人王德贵女儿、王桂芬女儿升学填报申补助学金,每人三千元,这体现了政府对残疾人家庭子女教育的重视与关爱;在“三八”妇女节期间,市残联协会专门组织了“庆三八联欢会”,我社区以张加福、王桂芬、王玉梅等残疾人为代表,积极配合,同其他社区残疾人共同参加了这一大型联欢活动;为了残疾人就业能得到更好的安置,市残联、市劳动局联合举办了“一带十传百”专项劳动就业培训,我社区残疾人李卫、王玉梅、李翠玲、张加福等人参加了此次培训;在“爱耳日”到来之际,我社区组织残疾人进行了专项培训,并且走访了听力残疾人陶华东、关井秀等残疾人家庭;在“助残日”期间,同本街道的其他兄弟社区一起在我市繁华地点----磐石大街,用出版报、挂横幅、发传单、摆设咨询台等方式,向广大市民们进行了广泛的宣传,突出了“关心残疾孩子、享受平等教育”的主题思想,得到了市民的一致好评,市电视台也给与了充分的报道。在此期间,通过我社区的协调,社区、街道等部分领导组织了部分慰问品和资金。分别走访辖区失去双臂的残疾人王贵才等人。

二、强化对残疾人的服务:

社区残疾人工作者,始终牢记为残疾人服务的理念。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再也不满足于传统的领导布置一点就完成一点的工作观念。无论是从理念上,还是具体的服务中,都进行了强化性训练。要求服务工作必须从超前的意识、超前的速度、超前的方式,去满足大家的需要。为了能做到这些,对专制工作人员进行专业进修,使他们的技能得到更多的发挥,教育他们从心底深处,恪守工作职责,努力贴近残疾人,全心全意为他们服务。

残疾人社会工作理念篇6

公共就业服务与促进残疾人就业

中国政府将就业作为“民生之本”,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在积极就业政策体系中,发展公共就业服务和对包括残疾人在内的就业困难群体实施就业援助,是十分重要的内容。目前,已建立了公共就业服务制度,覆盖全国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已经形成,并已全面实行对全部劳动者免费提供基本就业服务的制度。政府依托各级残联,建立了专门的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得到免费的就业服务。

面对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残疾人成为就业困难群体中的困难群体,就业面临更大的困难。中央政府提出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国务院和有关部门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稳定和扩大就业的政策措施,努力保障和促进包括残疾人在内的困难群体就业,取得了较好效果。

李天顺(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副司长):

推进特殊教育改革与发展

全面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的普及水平,需要不断完善残疾人教育体系。一是将基本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作为发展特殊教育的首要任务;二是积极推进特殊教育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向幼儿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两头延伸;三是大力支持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发展;四要积极发展残疾人成人教育。

特殊教育的发展需要全方位倾斜支持和强有力的保障机制。首先要逐步加大对各级各类学校残疾学生的资助力度,使他们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影响学习;其次要加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再次要加强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建设;同时要加大特殊教育学校的经费保障力度;最后还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还要不断提高特殊教育的质量与水平,加强特殊教育的针对性、残疾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和特殊教育科学研究,加快特殊教育学校的现代化建设。

SteenChristiansen(丹麦残疾事务顾问):

平等与可融入性

在丹麦,残疾人的平等和可融入性对整个社会而言是必需的。无论残疾有多重,每个人都希望成为社会的一分子,希望像别人一样对社区有所贡献,这是促使残疾人努力参与社会的驱动力。

残疾人需要替代工作的活动。那些能够在私人机构工作,或者能参与某种生产活动的人需要;那些在私人机构找不到工作的残疾人,国家或者地方公共部门必须为他们提供适合于他们的工作。工作的目的不是赚钱或者实现职业提升,而是成为社会的一分子。

残疾人应当生活在社区里,具有与他人平等的选择权。我们应当采取有效的、适当的措施为残疾人全面享有这种权利创造便利,方便他们完全融入和参与到社区之中。

KerstinHeinmann(瑞典辅助用具协会董事):

瑞典残疾政策

确保残疾人对他们的日常生活有权利和影响是瑞典残疾政策长期的主要目标。

2000年瑞典实施了一项关于残疾政策的国家计划,即“从病人到公民”。在此之前,政府的残疾政策只涉及社会问题和福利事务,现在则更倾向于民主和人权。

目前,这项政策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确定和消除社会的全面参与和完全平等的障碍;防止和打击歧视;促进残疾女孩和男孩、残疾女子和男子之间的平等。

残疾视角将成为决策和所有公共活动的一个自然组成部分。政府官员要在残疾问题方面接受培训,以防残疾人士因怠慢或侮辱而在行使公民权利方面受到妨碍。

葛忠明(山东大学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两建”的核心理念和核心概念

两个体系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残疾人群体的福祉水平。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残疾人社会福利支出的扩大,尤其是残疾人公共社会开支的增长,将成为两个体系建设的必要前提。

这引发如何评价这些社会开支性质的问题。“积极福利”应该是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服务体系建设的核心理念。“积极福利”视角下的社会开支,被视为必要的社会投资,其效益不仅仅是政治的、社会的,而且有积极的经济意义。作为一种社会投资,这项开支就不再是消极的、消费性的、被视为经济发展过程中负担的“开支”,而会被认为是积极的、发展性的、会促进经济良性发展的“投资”,是一种“成本”,是能带来“效益”的。

在积极福利这一核心理念之下,“分阶段的福利化”、“分阶段的职业化/专业化”应该分别成为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服务体系的核心概念。

厉才茂(北京市残工委秘书处办公室主任):

放弃“非自立,即救济”观念

残疾保障制度建设要以社会福利作为主要方向,希望人们放弃残疾人“非自立,即救济”的观念,确立无劳动能力以及劳动能力受限者生存、参与和发展的固有权利;放弃家庭无限保障责任的观念,确立国家和社会保障无劳动能力以及劳动能力受限者的应有责任;放弃残疾人底层保障的观念,确立无劳动能力以及劳动能力受限者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良好渠道。

基于这种理念,推进残疾保障制度建设,需要“树立一个保障理念,确立一个制度目标与框架,明确一个推进策略”。首先要树立残疾保障的社会福利理念,推进残疾保障制度,与倡导残疾人就业并行不悖,国家既应尊重残疾人的存在价值,也应尊重和帮助残疾人发挥潜能,创造价值。其次要确立制度目标和框架。残疾保障制度建设的目标是,逐步将所有无法实现就业保障的残疾人全面、充分纳入其中,解决针对残疾特征的经济保障和服务保障问题,全面提升残疾人生活质量。残疾保障制度建设的总体制度框架分三部分:一是国家层次直接建立重残津贴、残疾保险津贴和残疾护理津贴制度;二是国家指导各地区建立医疗-康复一体化的服务保障制度,将残疾人康复训练、康复治疗纳入医保报销范围;三是各地区自主建立无障碍服务保障制度,将辅助器具服务纳入无障碍服务范围。第三是明确推进残疾保障制度建设的策略:一是立法推进,二是先易后难,三是加强统筹。

梁左宜(广州市残联理事长):

广州残疾人服务体系实践与前瞻

广州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实践有以下特点:一是机构建设起步时间相对较早。1989年到1994年,市残疾人服务大楼建成启用,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大楼奠基。二是具有填补空白的性质,而且规模比较大,专业服务的特征明显。已经由一个综合性的基础设施提供多种服务,逐步过渡到各个机构按所服务的残疾人类别分类设置,服务更加有针对性。三是为精神残疾人提供服务的机构“链条”基本成形。除了城区中途宿舍外,基本涵盖了精神病康复者服务系列。

广州市残疾人服务体系发展趋势前瞻:一是普惠与特惠取得动态平衡。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特定时间段能够用于残疾人福利方面的资源总是有限度的,因此发展服务机构要与推行普惠性社会保障措施之间取得动态平衡。二是“先行先试”重在借鉴制度。可以学习香港社会管理经验,最中心的两个制度是政府购买服务制度和评估转介轮候制度。三是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四是完善社区服务。以社区专业机构为载体,开展广覆盖的社区服务。

高建伟(深圳市残联理事长):

残疾人公共服务建设

残疾人公共服务与基本的公共服务相比有其鲜明的特性,包括服务对象的特殊性、服务过程的长期性、服务需求的多样性、服务内容的综合性、服务项目的专业性和整个行业的公益福利性等。

残疾人社会工作理念篇7

关键词:理性情绪治疗模式;残疾儿童;社会工作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普遍的提高,然而有一个群体的生活现状却不容乐观。残疾人在我国所占的比重相对较大,残疾人群体生活的幸福与否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现实社会中对残疾人普遍存在着一种偏见,将“残疾”和“残废”等同化,认为残疾人就是“无用之人”是“家庭和社会的累赘”[1]。这种“污名化”带来的一个直接性后果就是残疾人在受教育、日常生活、就业、婚姻中均遇到了极大的障碍,而这带来的更深层的结果则是残疾人对自己和事情的认识陷入一种消极和非理性的状态,这直接影响着残疾人群体的生活质量从而影响社会的安定与和谐。因此,残疾人社会工作作为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二、理论概述

理性情绪治疗模式是社会工作技巧之一,个案工作理论模式的一种,它对介入残疾人群体也大有裨益。

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艾利斯在20世纪50年代创立理性情绪疗法(Rationalemotivetherapy,简称Ret),aBC情绪理论是理性情绪疗法的基本理论[2]。“人的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实践的本身引起的,而是经历这一事件的人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2]。”即人的情绪反应不是由某一具体事件直接引起的,而是通过人们对这个事件的认识和理解的过程产生的,个人的认识和理解会受到场景、文化、事件呈现的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理性情绪治疗法就是要帮助服务对象发现非理性观念,并把非理性观念转变为理性观念[3]。在理性情绪治疗个案工作模式中,协助服务对象改变不合理信念往往是工作开展的重点,因此了解不合理信念及其特点是运用aBC情绪理论开展助人服务的基础。艾利斯认为不合理信念通常具有:(1)绝对化要求(2)过分概括化(3)糟糕至极等特点。理性情绪治疗模式作为社会工作的治疗技巧之一,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三、案例分析

(一)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唐山“春蕾女孩”wR,女,13岁,五年级,性格内向,由于小腿韧带不具有伸缩性,造成腿部残疾,可以走路,不过走路慢、姿势扭曲、费力。婴儿时遭遗弃,被现在的养母拾到,抚养至今。养父与养母是二婚家庭,家里还有一个哥哥,20来岁。养父爱酗酒,喝醉了就和养母打架或者吵架,也会打骂wR。但是养母和哥哥都不嫌弃她。在学校中,有些同学会嘲笑她,朝她扔石子。她不愿意跟人交流,总自己低着头不看人,放学后不愿意出门。据其养母和学校校长介绍,案主存在自卑、忧郁、沉默、逃避、不与人接触等情况。

(二)诊断阶段

在与案主交流前期,她不说话,也不敢抬头,充满了不信任与不安全感。随着接触次数的增多,她开始有了一些良性回应。笔者在该阶段主要是通过与案主对话的方式了解案主的非理性信念的。询问了案主不与人接触,把自己封闭起来的原因,案主回答应道,她经常遭受学校里一些学生的辱骂。因此,她不敢跟人说话,不敢抬头去注视他们,只为了再次避免遭受伤害。她再三强调自己不招人喜欢,跟别人不一样,大家都厌烦她。

在与案主的接触中,不难发现wR之所以存在自卑、沉默、不与人接触等不良的情绪反应和行为,是因为案主在学校经常被同学欺负和嘲笑,在家里养父喝醉后也会打骂她。通过了解可以指导她产生这些消极情绪的真正的原因是她的非理性信念B,即认为所有人都讨厌她,她不能也不敢跟人接触,被忽视了就不会受伤害。

(三)领悟阶段

该阶段通过笔者与案主对质,让其了解到自己到不合理信念,也通过布置家庭作业等方法,和案主共同去进一步寻找和确认其不合理信念;帮助案主领悟合理情绪疗法的原理,使案主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与不合理信念的关系。基本内容为:介绍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理论模型(aBC模型),强化案主对aBC之间关系的理解;引导案主认识到引发目前心理困扰的直接原因是她对于别人行为的认识;引导案主从深层次挖掘自己的不合理信念:她跟别人不一样,不招人喜欢,所有的人都厌烦她;布置咨询作业,要求案主对上述列出的不合理信念进行认真思考,让案主领悟到自己的问题与自己的不合理信念的关系[3]。

(四)修通与再教育阶段

协助案主进一步考虑自己的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分析事件与不良情绪的关系,从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良情绪是由于自己的不合理信念造成;针对上述列出的不合理信念,通过交谈与辩论、启发与引导,帮助案主改变不合理的信念,建立以下信念:逃避与人接触,不与人交流,并不能改变别人对自己的认识,只有勇敢地去与人接触,告诉他们自己的想法,在与人接触中,展现出自己好的一面,让大家由对自己肢体的残疾的偏见转移到自身好的方面上去,从而赢得大家的认可。再教育阶段主要目的为:巩固咨询效果,帮助案主进一步摆脱原有的不合理信念及思维方式,使新的观念得以强化,协助案主学会调试自己的心态,并把咨询过程中学到的知识和方法,运用到生活中去,逐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4]。

(五)接案与跟进

与案主接触了半年,期间在一次节假日,去接她到笔者所就读的大学参观,让她了解到外面到世界不知是她生活中那样狭窄,唤起她对外面世界的好奇心和向往,并能走出家门去勇敢探索。

之后跟她的养母交流,了解到wR现在放学回来,有时候居然主动下楼帮养母去买东西;她开始跟售货员阿姨打招呼问候。养母表示,只要wR愿意上学,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供她上学,不过打算让她以后读“3+2”的那种学校,压力小点,还可以让她学点技能,以后谋生用。

由于笔者学业安排的缘故,不能继续为wR提供协助了,于是将她转到我下一届社工专业的同学那里继续进行跟进。

(六)反思

在这为期半年的接触中,除了用理性情绪治疗理论与案主交流对质外,纠正其非理性信念外,还通过募捐的方式,在笔者就读学校筹集啦一些钱,交给了wR的养母。此外,买了一些学习用品,把一些不穿的干净的衣服给了她,希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到她。儿童本应该是在一个充满安全、包容的生存环境中健康成长的,然而残疾儿童的命运与健全儿童相差径庭。所以在我们为其提供专业社工服务的同时,更期望社会给这一特殊人群给予更多的理解和认可,为他们创设一种更为宽松和安全的生活环境和氛围,让他们也能享受到人人平等、公平的权利,使其可以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马良.中国残疾人社会工作、历史、现状与趋势分析[J].残疾人研究:2013(1)

[2]常雅慧.大学生失恋受挫心理透析与调试[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3(10)

残疾人社会工作理念篇8

念好一个“情”字

王兴彰深深感到,要做好残疾人工作,前提条件是要了解残疾人的情况,对残疾人倾注感情,否则,工作就是“贴水骨药”。百官街道涉及26个行政村,25个社区(居委),地域广阔,残疾人数多。2004年王兴彰一上阵,就拿着残疾人花名册,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穿村人户,足足花了10天时间,将90%以上的残疾人家庭“摸”了一遍,特别是对贫困残疾人家庭,老王做到一户不漏。面对众多的残疾人,王兴彰将每户残疾人的基本情况制成表格,建档成册,输入电脑,印入自己的头脑,为做好残疾人工作掌握第一手资料。王兴彰常说:“残疾人生活在社会最低层,最可怜,关心他们,为他们多办实事,这是我们健全人最起码的道德和义务。”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只要到过王兴彰办公室的残疾人,有很多愁眉苦脸地进去,一定会高高兴兴地出来。因为他的接待方式是:一张笑脸相迎,一杯热茶相待,一支香烟相递,一番热情而贴心的话相赠。王兴彰管残联工作有一个原则:凡是能帮助解决的问题当场答复,凡需要协调的事情他当场打电话给上级残联或有关部门,需要请示领导或政策待定的,他都一一记录在案。凡是与王兴彰接触过的残疾人,都被他搞得口服心服,并被他对残疾人的亲近感所感动,广大残疾人都亲切地叫他王部长(他曾是街道人武部部长)。王兴彰对残疾人倾注了深厚的感情,他把残疾人的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满腔热情地提供帮助与服务。如家住胜利社区的吕丽,5年前因车祸导致下肢半瘫,严重丧失劳动能力。老王几次登门,为她办理低保证和市残联定补手续,落实康复服务人员。新叶家埭村的叶中华,因建筑工地施工事故所致,中枢神经受损,下身基本处于瘫痪状态并有褥疮。王兴彰及时送上轮椅车,为他帮助申报市残联补助,又为他联系康复指导医生上门提供康复服务。赵家村有一名残疾人因一时找不到工作而犯愁。老王亲自跑到崧厦的越州纸品厂。帮助他找到了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这样的例子太多了。

念好一个“实”字

残疾人工作必须面对面,实打实,这是王兴彰做残疾人工作的“座右铭”。有人调侃老王,你管的残疾人工作比书记、主任还忙,这是何苦?的确,王兴彰任百官街道残联理事长以来,一心扑在街道的残疾人事业上,“双休日”常常成了他的工作日。说真的,他没有时间玩电脑,也没有时间打牌。他常讲,做残疾人工作千万不能图形式,捣糨糊,这是对残疾人的犯罪,是自我良知的毁灭。在4年残联理事长的生涯中,他抓的街道残疾人工作既能全面拓展,又能突出重点,有载体,会办事,常活动。他用心抓好三件事:一抓出台政策。王兴彰善于动员领导和调动领导,使街道主要领导对残疾人工作有足够的重视和关心。由他起草街道党委、办事处发文,相继出台了比较系统的扶持残疾人就业、教育、扶贫、康复、文体、无障碍设施等10大优惠政策。全街道85%以上的行政村、社区(居委)都相应出台补助、优惠残疾人的配套措施。二抓培育典型。王兴彰先后在恒利社区与杜家村开展残疾人工作规范化建设工作,接着在赵家村进行残疾人活动室标准化试点工作。上述两项试点于2006年向各村、社区(居委)全面推开,使全街道残疾人工作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三抓营造氛围。在他的积极建议与努力下,街道每年召开残疾人工作会议,由党委书记或主任作报告、提要求;同时党委、办事处还与各行政村社区(居委)签订残疾人工作责任状(这在绍兴市属首创),将残疾人工作列入村(社区)的年度岗位目标考核。全街道支持关心残疾人事业的氛围越来越浓。省残联一位领导来虞调研残疾人工作时看了百官街道几个点后,深有启发地说:“这位街道理事长有魄力、方法多、会办事。”

残疾人社会工作理念篇9

自有人类以来,就有残疾人。他们有参与社会生活的愿望和能力。也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而他们为此付出的努力要比健全人多得多,他们应该同健全人一样享有人的一切尊严和权利。(摘自总书记致康复国际第十一届亚太大会上的贺词)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历史地、全面地、深刻地阐述了残疾人事业的由来、发展和应达到的最终目标------与健全人一样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成果。这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

一、残疾人事业的地位和奋斗目标。

据统计,我国现有6000万残疾人,占总人口的5,平均每五个家庭中就有一个家庭有残疾人。同残疾人有关联的亲属有两亿多,而贫困残疾人约占全国贫困人口的三分之一。残疾人问题,牵动着千家万户,影响到社会的各个方面。残疾人状况怎么样,是社会文明进步程度的标志,也关系着社会稳定和国家的经济发展。目前,改革开放给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人民生活由温饱型向小康水平过渡,也为残疾人事业的崛起和发展带来了机遇,创造了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最近的十多年,国家为发展残疾人事业、改善残疾人状况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进行了首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摸清了基本状况;颁布了残疾人保障法和残疾人教育条例;制定实施了残疾人事业的三个五年计划和残疾人扶贫攻坚计划;设立了政府残疾人工作协调机构;建立了新型、统一的残疾人组织;开展了残疾人的自强活动;进行了宣传和公众教育,倡导文明的社会风尚;发展了残疾人领域的国际交往等等,由此,残疾人事业的状况得到改善,社会对残疾人的观念有了转变。

1、残疾人与健全人一样同样是两个文明的创造者。

残疾人与健全人一样与人类社会同时产生,不分国别、不分制度,客观存在于人类社会中。最早在西方中世纪时,人们把残疾人归为异类,认为他们只能消费不能生产,是社会的累赘,从而粗暴、野蛮地对待残疾人。但是只要我们创造一定的条件,他们同样也能胜任,有所作为。如给下肢残疾的残疾人提供上肢就能操作的工作,让聋哑人在不需要声音信号的环境中工作等等。古今中外,残疾人通过自身拼搏、努力取得了不俗的业绩大有人在。如战国时齐国军事家孙膑在受刑致残后,著有《孙膑兵法》,为后人所推崇。又如著名作家张海迪自幼患脊髓血管瘤,高位截瘫,胸部以下失去知觉。她以顽强的毅力,同疾病和困难作了坚韧不拔的斗争,1991年被授予“全国自强模范”荣誉称号。再如美国总统罗斯福,下肢瘫痪,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连任四次的总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以病残之躯多次远涉重洋与盟国首脑会谈,商讨战争部署,加强世界反法西斯战线的联合行动,为盟国取得战争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因此,可以说残疾人不仅能成为物质文明的创造者,而且也可成为精神文明的创造者。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致中残联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贺信的贺词中说:“残疾人所具有的智慧和力量是无尽的宝藏”。

2、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残疾人事业的萌发进展最早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当时,有一大批伤残军人需要全社会的关心照顾。开始是从社会保障、帮助康复起步,到60年代提出了无障碍设施建设,至80年代联合国通过了《关于残疾人的世界纲要》,提出了残疾人应与健全人一样享有公平、公正、均等的机会参与社会。现在看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并不单看其国家的经济总量如何、人均国民收入多少,而且还要看其残疾人工作的实施状况和发展程度。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历史,有着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在社会进步与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更要挖掘人世间的真善美,弘扬人道主义,提倡互助互爱,特别要大力扶残援残。

一九九八年十月十六日,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跨世纪的残疾人事业奋斗目标:

本世纪内,全面完成《中国残疾人事业“九五”计划纲要》。规定的任务目标;残疾人温饱问题基本解决;残疾人普遍开展康复训练,通过实施一批重点工程,使三百万残疾人相应得到康复;残疾人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百分之八十,可以就业的残疾人基本得到职业培训;残疾人就业率达到百分之八十左右;残疾人广泛参与社会生活;系统开展残疾预防,努力减少残疾发生。

到二o一o年,进一步改善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物质条件和精神环境,缩小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距,稳定解决残疾人的温饱,并使相当一部分残疾人的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到二十一世纪中叶,使残疾人事业与国家经济及社会发展大体同步,残疾人事业的状况有更大的改善,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的目标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得到充分体现。

当然,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对待,排除障碍,坚持不懈,努力奋斗。

二、残疾人难以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原因。

残疾人的生活环境尚较差,不够完善,加上由于自身的残疾缺陷所带来的各种障碍,使他们还不能够完全充分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生活条件同社会的平均水平相比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乃至无法充分尽情地享受改革开放20年来的伟大成果。残疾人事业与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不能同步进行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社会陈旧观念的影响。

几千年来,由于长期受封建社会理念的影响,人们的文化修养普遍不高,形成了歧视残疾人的观念。往往把残疾人看成是家庭与社会的包袱、累赘,以为只要收养起来给口饭吃就行了。于是,残疾人工作基本上表现为就是收养救济型的事务。人们在思想上不曾意识到残疾人同样是一个社会的人,一个有法定权利的人,一个依然有创造能力的人,没有把残疾人当成真正意义上的完全平等的人来对待。

2、社会硬件环境的局限。

残疾人和健全人一样都有参与社会生活的权利,但他们由于生理、心理上的异常,无法在平常相同的条件下和健全人一样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如不给盲人一个盲道、一个音响指示器,盲人就很难上街;健全人很容易拾级而上的台阶,坐轮椅的残疾人就上不去。名义上大家都是平等的,谁都可以上街享受共用的东西,而残疾人却因受困而上不了街,许多共用的东西根本享受不到。近年来松江地区的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住宅小区成批涌现,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但在已建成的道路和公共建筑中为方便残疾人通行的无障碍设施配套建设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未曾给予恰当的辅助设置。我区的一些大型商场、体育场馆等处还没有无障碍设施配套,在一些交通干道上也没有建造专用的无障碍设施,这些都无可避免地阻碍了残疾人平等地参与生活。

3、社会经济条件的约束。

残疾人由于自身的限制,不易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在社会中处于儒弱的地位,经济收入、文化水平一般都偏低。就以我区来看,一九九九年共有贫困户1033户,而其中残疾人重残特困有169户,重残无业有233户,残疾人贫困户占全区贫困户的38.9。如兴娄村双下肢残疾人封国藩,年已42岁还没有结婚,工作挂靠在村办福利厂,每年收入1500元左右,维持自身生活已颇为艰难,而其父母双亲均已60岁以上,无力自谋生计,一家生活就靠封国藩的工资收入来维持。

三、残疾人事业要与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同步进行的途径和方法。

残疾人问题是人类社会不能也无法回避的,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残疾人和残疾人事业越来越得到社会的重视和关心。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残疾人事业起点低,基础弱,目前仍然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残疾人的生活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之间还存在不小差距。我区现共有各类残疾人10350人,其中:肢体残疾5990人,视力残疾696人,听力残疾948人,言语残疾117人,智力残疾2435人,精神残疾164人。要使我区的残疾人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同享改革开放的成果,使残疾人工作由收养救济向平等参与共享转变,就必须要做到:

1、大力宣传,改变观念,增强帮残助残的意识。

关心、帮助残疾人是全社会的责任,也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发展程度的标志。

第一要运用各种宣传媒体,弘扬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帮残助残的新风尚,使尊重、理解、关心、帮助残疾人、支持残疾人事业成为市民的行为准则和城市文明水平的一项重要衡量依据。通过大力宣传,使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不少残疾人也为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作出贡献,付出代价。残疾人事业所涉及到的问题并不仅仅是残疾人个人的事,而是人类繁衍过程中和社会发展中不可避免会发生,要正视、需解决的,残疾人理应得到全社会的同情、关心、帮助。

第二要抓住有利时机,开展宣教,扩大影响。今年5月6日,第五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在上海举行,这是扩大对残疾人事业的社会宣传,推进本区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极好机遇。通过特殊事例的宣传教育,使全社会对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有更深入和更理性的认识和了解。

第三要建立一支志愿者队伍。残疾人工作是一项社会性工作,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和帮助。要在全体公民中积极开展青年志愿者助残、手拉手红领巾助残、做残疾人之友、人道主义在我心中等为主题的各种帮残助残活动。组织起残疾人工作志愿者队伍,为残疾人兴办实事,并注意完善残疾人的法律服务和援助,切实为残疾人提供帮助。

第四要结合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的活动,把开展扶残助残活动列入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列入精神文明建设公约。

2、加强对残疾人的教育引导,提高残疾人的素质。

残疾人一般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根据残疾部位与特征,我们可以把残疾人分为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智力残疾、肢体残疾、精神残疾等六类,不同类型的残疾人有不同的生理、心理特点。为此,需要用不同方法,结合具体实际情形,对症下药,区别对待。

第一要针对盲人、聋人、肢残人等各类残疾人的不同特点和心态,运用残疾人乐于接受的形式和手段组织残疾人的学习活动,例学习邓小平理论,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等。第二要宣传古今中外残疾人中的自强模范、先进典型,如我国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孙膑、美国总统罗斯福、中国的张海迪、本区的首届十佳青年------口绘画家杨杰等人,要学习他们同命运抗争,顽强拼搏、奋发进取的先进事迹,感受他们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热爱生活、热爱祖国、艰苦奋斗、奉献社会的精神风貌。树立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四自精神,珍惜党和政府、社会各界对残疾人的关心照顾,提高素质,勇于进取。

3、大力建设无障碍设施,创造必要的硬件环境。

无障碍设施是指在城市道路上和公共建筑设施中,为方便下肢残疾者和视力残疾者的通行和生活起居需要所设计的坡道、座席、电梯、厕所、浴室等设施以及国际通用的标志牌。建造无障碍设施既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残疾人的特殊关心,又是广大残疾人与普通人共享现代文明成果的重要措施,也是广大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生活条件,是一个现代化文明进步城市的重要标志。实际上无障碍设施不仅仅方便了残疾人,还可以方便更多的人,如老年人、儿童、孕妇。因此可以说,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人道主义的具体体现。

从资金投入来看,建设无障碍设施并不需要追加太多的经费。如果在新建项目中采用无障碍设计,做到同步考虑一次到位,则是一种比较节约的做法。如果开始没有考虑,以后再改造就要多花一些钱。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无障碍设施将会被更多的人接受。应该从现在抓起,努力做好这项工作。

上海前几年已大力推广无障碍设施建设,市区的主要干道上方便残疾人行走的坡道及一些醒目的标志随处可见。在新客站、虹桥机场、东方明珠、市图书馆、人民广场、市博物馆、中百公司、豫园商场等主要公共场所都修建了无障碍设施。这些从一个侧面充分体现了上海这个国际性大都市的崭新风貌。我区的大型商场、体育场、交通干道上须加快建设无障碍设施建设,要做到:

⑴要进一步提高对建设无障碍设施的重要性认识,这是做好这项工作的基础。建设无障碍设施是造福残疾人和老年人、优化全社会环境的一项事业,是功及社会、利及百年的大事,所以区有关方面要加快实施步伐。

⑵要加大建设项目的全程监控力度。今后,在我区新开工建设的市政道路、居住小区及配套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中,要从规划设计开始就同步考虑无障碍设施。项目审批要严格把关,确保设计配套。在项目建设中要把住验收关,确保无障碍设施同步建成。

⑶对已建成的一些无障碍设施,要加强管理,确保其物尽其用。对我区交通干道和公共设施中没有配套的,要有计划地逐步改造,完善配套。在一些已建造的坡道边,可树立一些无障碍设施的标志牌,以方便残疾人行走。

残疾人社会工作理念篇10

社会政策是时代的书写者,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主体针对某一社会问题的集体行动。纵观中外残疾人社会政策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一路风尘仆仆、风雨兼程的残疾人政策总是把时代的意志书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从饱受伦理争议的“个体残疾观”到当下备受推崇的权利模式,从支离破碎、残缺不全的政策内容到如今不断丰满、日臻完善的政策体系,无不体现了残疾人社会政策基于“时代基因”的“变”与“不变”。实践证明,残疾人社会政策因其喻涵的伦理意蕴已经成为人类文明集体行动的时代精华。尤其处在社会转型和变革的重大历史时期,残疾人社会政策更是主动扛起时代的大旗,积极创新自身发展的逻辑路径,顺应历史潮流和社会发展趋势,积极调整政策方向和战略目标,奏响时展的最强音。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期,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关键在于解决我国社会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毫无疑问,作为社会弱势群体的残疾人,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中相对“不平衡、不充分”的特殊群体。为了回应我们党关于“小康道路上一个也不能少”的庄严承诺,中国特色残疾人政策必须审视和清理不符合新时代残疾人发展诉求的“劣质规范”,以先进的理念、丰满而人道的内容、科学的体系、现代化的手段,实现政策的时代转向。

一、政策理念:从“他者”向“以残疾人为中心”转变

建国以来,我国残疾人社会政策在人道主义思想指导下不断调整和与时俱进,逐渐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残疾人发展道路。但遗憾的是,我国残疾人社会政策虽然高举“人道主义”大旗,在其现实性上,执行的却是“父爱式”社会政策――残疾人通常被看作是需要政府和社会救助、保护的弱者和怜悯的对象。这种思想表现在政策上就是把残疾人看做是社会政策的“他者”。英国学者博埃默认为,“他者”这一概念是被用来指称主导性主体以外的一个不熟悉的对立面或否定因素,正因为“他者”的存在,主体的权威才得以界定[1]。霍礼德等人也指出,“他者”不仅可以指不同的国家,也可以指异质的群体,如种族,宗教,阶级或者性别,其中“刻板印象”(stereotype)和“偏见”(prejudice)是“他者”出?F的主要方面[2]。由此可见,相对于“我者”,“他者”是一种客体的存在,是没有力量、没有自我意识、没有思考和控制力的一方。

回顾我国残疾人社会政策的发展道路,不难发现,在残疾人社会政策的设计和制定过程中,虽然我们一直强调“人道主义”理念,但由于长期以来形成了对残疾人的“刻板印象”和“偏见”,残疾人始终是政策中的“他者”。换言之,我国残疾人社会政策的制定并不是“以残疾人为中心”,而是更多地让位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大局。甚至在某些特定时期,残疾人社会政策只能沦为一些地方政府形象工程的装饰品。残疾人的保障水平和福利质量也常常不是根据残疾人实际的需要而设定,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不确定性。残疾人在政策制定中经常缺位、缺席,缺少必要的发声,残疾人政策往往难以真实反映残疾人的意愿。由此,残疾人只能被关怀、等关怀、接受关怀――这是一种“歧视性的”政策关怀,必然造成残疾人的政策冷漠。

党的报告明确提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也意味着在未来的五年,残疾人政策必须在理念上实现从“他者”向“残疾人为中心”的政策回归。“以残疾人为中心”,就是要树立和维护残疾人是政策主体的政策理念。政策的出台要从残疾人的角度出发,通过扎实的实证研究,搞清楚残疾人真正诉求是什么、最大的需求在哪里,急残疾人所急,想残疾人所想。残疾人的需要在哪里,政策就覆盖到哪里,避免政策是一回事,残疾人的真正需要是另一回事,导致好心办坏事。其实,早在2008年4月,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残疾人保障法》就明确提出,“对涉及残疾人权益的重大问题,应当听取残疾人和残疾人组织的意见”。因此,“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期,必须坚持以残疾人为本,构建“以残疾人为中心”的残疾人政策体系。具体而言:一是尊重残疾人的政策意愿。把尊重、理解残疾人作为政策制定的核心理念,体现政策的人文关怀,防止政策冷漠;二是强化残疾人的政策发言权,避免残疾人政策执行中被边缘化和“被代表”;三是理解残疾人个性化的政策需求,提高残疾人的政策获得感。

二、政策目标:从“物质生活”向“美好生活”转向

“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期,社会政策的物质基础和时代背景发生了根本变化――中国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时代。新时代,残疾人必然有着“新”的诉求。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的需要层次是随着主体的满足程度而逐步提升的[3]。在前小康社会阶段,残疾人和全国人民一样,最大的需求是“物质生活”的满足,残疾人政策目标自然以物质救助和精准帮扶为主。但进入新时代,尤其是2020年全国范围内解决贫困问题、继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后,残疾人的需求和全国人民一样,自然就会转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残疾人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是物质文化需要的升级版,标志着残疾人需求范围更广、层次更高了。残疾人不仅有物质文化生活的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都有着强烈诉求。

目前,我国残疾人政策目标还是以保障残疾人基本生活为主,辅之以部分就业帮助的社会福利服务,属于传统补缺型社会福利政策。即便是近年来较为流行的普惠型社会福利政策,也仍然是把残疾人的“物质救助”作为政策目标的主要内容。虽然这种社会政策曾经在我国残疾人事业发展中长期发挥着特殊的政治使命和历史任务,在维护社会稳定和应对残疾人社会问题等方面功不可没,但是,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仅以物质救助为主要目标的社会政策只是一种初级阶段的、低层次的制度安排。这种社会政策很少注意到政策对象的精神、心理乃至伦理等更高层面的需求和帮助,更遑论考虑到作为社会主体的残疾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诉求。换言之,现有的社会政策并没有把残疾人看作是丰满的社会主体,也没有真正地从满足残疾人个性化需求和保障残疾人权利的角度确定政策目标。

残疾人的需要层次和内容在新时代已经开始升级换代,残疾人社会政策也应及时调整目标,适时跟进,全方位地关注残疾人的各种合理需求,满足残疾人不断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具?w而言,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期,中国特色的残疾人政策应改变目标单一的缺陷,在满足残疾人物质保障的同时,把社会参与、平等融入、价值尊严以及残疾人的自我实现等非物质需求纳入残疾人政策体系。按照的要求,围绕“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要求保障残疾人美好生活愿望的落地生根和开花结果。为此,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我国的社会政策应作如下调整:一是继续完善残疾人社会政策结构,丰富政策内容,保障残疾人共享社会发展成果;二是优化残疾人社会政策的顶层设计,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三是细化残疾人社会政策,精准助残,满足残疾人的多样化需要;四是要关注残疾人心理健康。

三、保障水平:从“保基本”向“适度保障”转向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残疾人社会政策不断调整和主动建构,为8600万残疾人编织了“社会政策兜底”的保障之网。但是,由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以及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的整体水平长期定位在“保基本”层面,广大残疾人在很长时间内只能实现基本生活保障,而教育、发展、融入、参与等合理需求没有得到充分满足。十八大以来,伴随着残障理念的更新,我国残疾人政策及时调整了目标,在实现政策兜底的前提下,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和小康社会的要求逐步提高了残疾人社会政策的保障水平。但综合现有的监控数据来看,目前我国残疾人生活质量和整体生存状况与其他群体相比,仍有逐渐拉大的趋势。残疾人已经成为全国人民共同奔小康的落后群体。

党的提出“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一改以前“保基本”的提法,首次旗帜鲜明地提出了社会保障水平的“适度”原则。“适度”的提出,表明我国残疾人政策水平开始新的转向,即一方面政策保障水平不能太低,避免“福利陷阱”,导致残疾人小康路上掉队,难以共享社会发展红利;另一方面政策保障水平不能太高,要警惕“福利依赖”,防止不顾国家社会发展实际,好大喜功,贪大求全,脱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实际,致使政策失去激励效应。在全面决胜小康社会的关键期,国际上“中等收入陷阱”“塔西佗陷阱”和欧洲国家因福利灾难带来的国家破产、社会动荡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运动等等,都值得警惕和总结。具而言之,适度原则既要体现政策对残疾人的保障功能,达到政策兜底的作用,确保残疾人的基本生存、基本康复、供养、基本社会参与等方面得以实现;同时又要体现激励功能,兼顾效率与公平,使制度和政策在可得与可及的基础上,有利于激发残疾人的积极性[4]。众所周知,残疾人政策的保障水平是政府和社会组织在一定时期内向残疾人和残疾人家庭提供的各种财富(物品和服务)在国家或地区总财富分配中所占有的比例[5]。当务之急,要通过科学测算,确定残疾人社会保障和福利服务在GDp中所占的比例。为此,可以借鉴和参照相关国家的经验,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运用大数据手段进行数据挖掘,综合小康社会的相关指标体系,尽快确定新时代残疾人社会政策“适度”的水平线,并围绕这个水平线,尽快完善未来几年我国残疾人社会政策结构和体系,确保残疾人与全国人民共同奔小康。

四、政策重心:从“就业”向“康复”转向

长期以来,我国残疾人政策重心一直围绕着“就业、救助、教育、康复”四个方面展开,其中,就业一直高居残疾人社会政策之首[6]。换言之,在关涉残疾人生存和发展的四个选项中,按照轻重缓急排序,就业始终是重中之重。由此,也导致我国残疾人社会政策从一开始就走上了劳动福利型政策之路。199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明确提出“国家保障残疾人劳动的权利”,并规定了“集中安置就业、按比例安排就业、个体就业、辅助性就业和公益性就业”[7]五种残疾人就业方式,从而保障了残疾人就业优先权,提升了残疾人的就业率。

综合来看,这种以增权赋能为理念、以培养残疾人生活技能为重心的劳动福利型社会政策比较符合当前国际社会流行的“发展型社会政策”理念,即把社会政策看成一种社会投资行为,强调“上游干预”,以工作促进福利的提升(welfaretowork)[8]。不过,虽然该政策对当下我国社会政策的完善具有明显的积极意义,在制度层面上保障了残疾人通过劳动就业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从而实现残疾人有尊严的、平等的社会融入。但是,劳动福利型政策的前提是残疾人必须具备一定的劳动能力,而且这个能力还要具有一定的上升空间。然而,对于那些由于残疾而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来说,这项制度就失去了应有的政策效应。尤其是对生活不能自理的重症残疾人和老年残疾人来说,“就业”就好比水中月、镜中花,可望不可即。因此,劳动福利型残疾人政策不仅不具有普适性和普遍性,而且有政府为了减少财政负担,推卸社会责任之嫌。

众所周知,残疾人最大的群体特征是“残”和“疾”。残疾人最大的需求是“去残”“无疾”,即康复。如果康复问题解决了,那么残疾人作为“残疾人”所面对的所有问题也就不会存在了,所有的困难自然就迎刃而解了。因此,残疾人真正需要的不是“就业”,而是“去残”,实现康复。但与残疾人就业政策的日臻完善相比,我国残疾人的康复保障却相对滞后。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大多数残疾人从来没有得到过康复服务,康复机构不健全,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不完善,以及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之间缺乏有效衔接配合等等。因此,随着小康社会战略的提出和经济实力的增强,我国残疾人社会政策重心应从“就业”转向“康复”。这也是为什么报告明确提出“发展残疾人事业,加强残疾康复服务”的主要原因,这也为未来残疾人政策重心指明了方向。为此,我国残疾人社会政策应紧紧围绕“康复”这一主题,积极构建残疾人康复制度和康复服务体系。尤其要强化政府主体责任,充分调动各主体积极性,通过制度保障、政策引导、市场激励和伦理感召等多种手段,逐步建立起以残疾人家庭为基础、社区康复为重点、康复综合服务机构为指导、市场康复为补充的多层次、多体系的康复训练服务网络,最终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政策目标。

五、政策体系:从“碎片化”向“系统化”转向

残疾人社会政策的“碎片化”是指残疾人政策缺乏统一性、协调性和全局性。在实践中表现为政策制定的分散化、执行的割裂化、内容的“差别化”和保障的松散化。政策制定分散化是指残疾人社会政策政出多门,管理分散,呈现九龙治水的无序态势。以康复为例,卫生部门主管康复工作的技术业务工作,民政部门负责康复场所的规划和设施,教育部门牵头康复的教育培训,而康复所需要的经费、资金等则是由财政部门提供。这种“一个媳妇,多个婆婆”的责任机制导致残疾人社会政策在执行和实施过程中常常出现扯皮推诿现象,不同部门之间相互掣肘,难以协调统一,严重降低和消解了政策的实施效果;政策执行割裂化是指残疾人救助和保障项目块状分割、独立运行,不仅表现为残疾人项目之间缺乏有效衔接与整合,还表现为残疾人项目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之间缺乏过渡与互补;政策内容“差别化”是指残疾人政策制定过程中呈现出的区域“差别化”,目前我国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经济发达与欠发达地区之间残疾人社会政策水平还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导致政策的歧视性和不公平性;政策保障松散化主要是指残疾人政策实施的相关法律保障较为松散,现行政策保障中只有一部残疾人保障法,以及残疾人教育条例、残疾人就业条例和《中共中央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等相关法律法规,其它规定要么被淹没在相关法律制度的条款中,要么由约束力有限的部门或地方政府制定和,导致残疾人政策在实施中阻力重重,难以彻底贯彻。

可见,由于我国残疾人事业起步较晚,残疾人社会政策还处于体系不完备、内容不丰满的碎片化阶段。这种政出多门的管理体制严重撕裂了残疾人政策的主体性、统一性和完整性,造成残疾人相关政策绩效低下,政策效度远远低于预期。因此,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期,有必要对现有的残疾人政策进行调整与整合,使之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首先应明确残疾人社会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归口管理部门,变九龙治水为综合管理。在不改变现有行政监管、执法主体职能和责任的前提下,依托残联系统实施统一管理;其次,在政策内容上应科学规划,逐步建立适应不同地区、不同残疾人类型的普惠+特惠、多层次的残疾人社会政策体系;再次,加强和完善残疾人服务性社会福利政策结构,实现残疾人制度性保障政策与服务性社会政策的有序对接和完善;最后,加强残疾人大数据建设,进一步完善数据的采集、分析、归类、共享和转化,实现政策决策与管理的科学化、智能化、精确化,提高残疾人政策效率。

六、政策评估:从“技治主义”向“获得感”转向

技治主义是指残疾人政策决策过于倚重专家系统及其专业知识,同时试图将政策过程转变为去政治化、消除民主参与和公共协商之需的技术性事务的状况[9]。在技术复杂性、不确定性和知识经济的当下,技治主义主导下的残疾人政策模式为提高残疾人政策的科学化与合理化贡献颇多。然而,吊诡的是,近年来经验世界中频繁出现的一些现象却给出相反的答案:有的政策项目在方案设计与论证、风险与效益评估等阶段虽然经过了反复的专业论证,在技术层面上看也貌似很“科学”、很“完美”,但政策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在实践中常常遭到残疾人的消极抵制,甚至强烈反对。以盲道为例,目前遍布全国各地的盲道已经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盲道最长的国家,但现实中我们很少看到有盲人走上盲道。冷冰冰的技术主义无法真实反映残疾人的感受,这种好心办坏事的事情在政策实践中经常发生。

“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期,随着“后物质社会”的到来,民众的价值观也将从“生存价值观”向“自我表达价值观”转变,从而导致“批判性公民”(CriticalCitizens)的出现[10]。诺里斯等人认为,后物质主义时代,一旦“自我表达”的权利和自由得不到满足,公民就会对政府、制度产生不信任,从而出现批判的声音[11]。这一理论在当下我国的残疾人政策实践中有着很强的理论适用性。在社会模式与权利模式得到普遍认可的今天,残疾人已经意识到救助和福利是权利,是政府和社会不可推卸之责任。一旦福利期待与现实产生差距,残疾人就会对政府、政策或社会表达不满,产生批判思维与批判行为。已有的研究表明,由于残疾人保障和福利期待与实践之间形成的巨大反差,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加入了“批判性公民”行列。批判性残疾人的出现,一方面说明了我国残疾人事业已经发展到了与国际社会逐步接轨,乃至同步的新阶段,是一种时代的进步;同时,也隐喻着我国残疾人政策绩效评估必须开始重大转向――残疾人的获得感不可避免地将成为残疾人社会政策评估的主要标准。

质言之,残疾人政策评估不应只看投入了多少钱,做了多少次专家论证或运用了什么样的先进技术,而应把残疾人的获得感作为政策评估的主要指标。具而言之,一是政策制定和实施之前应开展残疾人社会政策满意度调查。满意度是“消费者比较实际产品绩效与先前期望的一种认知评价”[12]。通过调查,政策供给方可以准确、真实地掌握残疾人的政策预期,使政策真正满足残疾人的需要,防止好心办坏事。二是建立残疾人政策绩效的第三方评估机制。目前,我国政策绩效评估体系由于缺乏民主参与,容易使评估活动变成“被评估者”自说自话的形式化工程。而第三方评估所具有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可以使评估不受评估对象影响,保证绩效评估的真实性和精准性[13]。三是严格考核督察问责机制。对于不顾残疾人实际需求的“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和“应付工程”应大胆问责,坚决追责,通过完善的责任倒查机制和严格的政策评估制度确保残疾人社会政策真正惠及广大残疾人。

七、政策供给:从“单一政府”向“社会化”转向

目前学界较为推崇的“制度型”残疾人政策一直把强化政府责任作为反思和检讨残疾人政策得失成败之关键。但从实践角度来看,“国家统揽型社会政策”对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消极影响程度几乎与“市场主导型社会政策”相差无几。我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风雨历程已经见证了一方面政府越?碓角渴疲?包办主义和全能主义特征也越来越明显;而另一方面,面对残疾人不断释放的社会福利需求和保障诉求,政府又总是陷入应接不暇,疲于应付的尴尬。显然,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单一主体主导社会政策的体制机制已经难以适应当下我国残疾人多元化的福利需求。由政府主导,企业、非政府组织、社区乃至家庭等多元主体提供残疾人政策已经显得尤为迫切。

考察西方国家残疾人社会政策的供给渠道可以看出,在福利多元主义理念指导下,虽然西方国家政府在残疾人政策供给中发挥中主要作用,但社会化政策供给形式一直被认为是影响决策的最有效的途径。例如,早在1993年,大约500个残疾人组织共同提议发起并成立了残疾人委员会,要求改变决策制度并修改欧洲法律,并由此确定了欧洲第一个残疾人日。1995年,在残疾人论坛和西班牙国家残疾人委员会以及其他组织的努力下,促成欧盟委员会《阿姆斯特丹条约》中第13条反歧视条约的通过,奠定了残疾人组织通过法律途径争取平等和全面参与权利的政策基础,带来欧盟残疾人政策新的转向[14]。在理论上,社会自治理论、社会建设理论以及福利多元主义等成熟理论都为“社会”参与残疾人社会政策提供了理论支撑。而协作主义式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基础上兴起并广为传播的治理理论(governancetheory)同样也支持了多元主体参与残疾人社会政策供给的现实诉求[15]。

随着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提出,原先由单一政府提供和主导残疾人社会政策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为此,在多元主体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时代,我国残疾人政策的推进既要寄希望于政府自上而下的有所作为,更离不开市场、社会组织、社区等多元主体的积极作为。尤其要跳出单一政府供给政策的传统思路,激发市场、nGo组织等多元主体的积极性,协同共治,实现残疾人政策供给的多元化。具体而言,一是进一步加强各级残联建设,提高其独立化机制,使其真正成为与残疾人同呼吸共命运的“娘家人”;二是支持民间残疾人组织的有序发展壮大,使其成为反映残疾人意愿、满足残疾人需求的中流砥柱和残疾人福利、服务的重要提供者;三是发挥社区的政策载体作用,让社区在残疾人救助和福利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八、政策定位:从“国际模式”向“中国方案”转向

迄今为止,中国残疾人政策经历了三次跨越式发展:一是从1949年至1988年,在“仁政”思想指导下建立了居养机构为主的残疾人社会政策,其特点是保障水平较低,政策效果差;二是从1988至2008年,在“人道主义”理念下建立了以残疾人自立为目标的庇护性社会政策,使残疾人的生存状况大为改观;三是从2008年至今,以“社会权利”为指导建立了残疾人发展性社会政策,初步实现了残疾人平等的社??融入[7]。以上三个阶段,不管是残障模式、医学模式还是现在的社会模式,我国残疾人政策都无不打上了“国际模式”的烙印。也就是说,我国残疾人事业虽然起步较晚,却走过了一条向国际社会模仿、借鉴和学习的发展道路。

作为后发国家,我国残疾人事业直接借鉴和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理念与经验,总结其发展道路上的教训,绕过陷阱,实现弯道超车,在短期内快速建立起残疾人社会政策的体制和体系,本无可厚非,这也是后发国家通常走的路。但这种发展模式也使我国残疾人事业发展在国际社会一直处于追赶、模仿和学习阶段,导致我国残疾人事业在建构具有普适性和通约性的国际残疾人社会政策过程中长期缺位、缺席,失去政策制定的话语权和主导权,甚至建议权。其后果是,部分发达国家的残疾人政策理念和政策体系的“国内标准”成了“国际标准”,并以此为借口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残疾人发展道路进行无端攻击和抹黑。由于话语权的缺失,我国残疾人社会政策只能被动回应,反复解释。由于一些国家要么不了解(或不理解)中国国情和中国实际,要么有意为之,故意歪曲中国残疾人政策,导致国际社会一些不明真相的国家和个人对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指手画脚,甚至充满偏见。

由于历史传承、社会发展程度以及制度文化等方面的差异,西方的理论很难完全适合中国的发展实际。如果仅仅跟在别的国家后面亦步亦趋,拾人牙慧,中国残疾人政策就会失去自我,迷失自己。不仅不能实现自身的理论自信,就连最基本的“自立”都难以实现,更遑论在国际舞台争夺话语权和理论主导权。为此,新时代中国残疾人政策一方面要密切关注国际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理论前沿和先进经验,积极借鉴国际先进理念、模式和制度设计,确保我国残疾人社会政策在理念、手段、体制机制以及实施方式等层面始终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另一方面,中国残疾人政策必须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基本国情,主动完善和建构中国特色的残疾人政策体系,探索中国自己的发展道路[4]。这种既有国际先进理念,又结合中国发展实际的探索不仅可以推动我国残疾人事业健康发展,而且可以把充满民生温度的“中国故事”介绍到国际舞台,为国际残疾人事业发展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在全球治理中彰显中国残疾人发展事业的话语权和理论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