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方法十篇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方法十篇

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21:08

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方法篇1

关键词:初中;新课程改革;思考;措施

新课程改革工作在我国普通初中教学中已推行多年,新课程改革目标与任务的提出使我国教育事业得到空前的发展。目前,我国初中教学新课程改革还在不断深入,教学研究者与教学工作者依旧进行着不懈的探索。在新课程改革的新时期,应当抓住时机对我国初中新课程改革状况进行冷静反思,具体探明新课程改革过程中的得与失,这对于新课程改革的持续进行具有重要意

义。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初中新课程改革教学经验,提供几点关于初中新课程改革的思考,希望可以为教学改革提供借鉴经验。

一、初中新课程改革的主要调整方向

初中新课程改革方向与目标的确立主要针对传统初中教学存在的弊端与不足,我国初中教学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束缚与影响,教师教的积极性与学生学的积极性均不同程度受到影响,单一僵化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严重限制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在课堂教学氛围的构建方面应当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氛围,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主动性;在教学方案的确立方面应当在教材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添加与时俱进、具有高度联系实际生活的相关内容,保证学生可将教材理论知识联系生活实践,锻炼想象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形成丰富多元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实现教学手段的创新,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施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在学生教学成果评价方面,既要重视考查学生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也要对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进行全面考查,确保学生在考试制度的推动下各项素质全面发展。

二、初中新课程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传统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根深蒂固,影响新课程改革的推进

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服务于应试教育,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居于统治地位,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长期的应试教育思想使我国初中教学工作基本处于僵化状态。教学任务的功利性使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传统的教学模式长期使教师与学生处于对立状态,很难实现较高的课堂教学效果。在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过程中最大的阻力便是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教师的教学观念与学生的学习观念很难在较短时间内实现有效扭转,因此新课程改革在初中教学中的推进较为艰难。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是实现新课程改革目标的首要工作。

2.学生未有效获得课堂主体性地位,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不高

新课程改革强调进行人性化与个性化的教学工作,一切教学活动都应当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地位。而在实际的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受限于个人的教学素质,很难对学生的课堂主体性有一个深刻的理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依然固守传统,课堂氛围过于严肃压抑,致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很难得到有效提高。学生没有争取课堂主体性地位的意识,缺乏与教师的沟通交流,师生双方就新课程改革的理解未达成一致,新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中的推进较为困难。

3.教学方法缺乏创新,影响整体教学质量

教学方法的创新是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与提高教学整体质量的有效措施,创新性的教学措施是维持课堂教学生命力的主要依托。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缺乏教学方法创新观念,对教学内容的讲述一直沿用旧有方式,很难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未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设施,在信息网络时代各种电脑教学软件及多媒体教学设施种类繁多,对于丰富课堂教学层次,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注意力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缺乏创新性思考,因循守旧不利于教学质量的

提高。

4.教学成果评价方式过于落后,不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核

教学成果评价方式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只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掌握情况的考查,淡漠甚至忽视了对学生实践创新应用能力的考查,实际上也就是不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创新能力。僵化的考试制度缺乏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考试制度对新课程改革形成的阻力较大,考试制度变革任重而道远,若想摆脱只重成绩不重能力的考试制度,还需教育工作者的进一步努力。

新课程改革在我国初中教学中的推进仍在继续,真正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一项艰巨的工程任务。新课程改革作为我国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只有在改革过程中不断进行改革效果评价和工作得失审视才可为新课程持续改革提供新的动力。本文主要探讨了初中新课程改革中在教学氛围、教学方案构成、教学方法创新及教学成果评价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旨在为初中新课程改革提供参考。初中教育研究者与初中教学工作者应当不懈地探索、研究推动初中新课程改革的新方法,在教学工作中积累总结经验,推动初中教学新课程改革进程。

参考文献:

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方法篇2

论文摘要:《教育规划纲要》为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展望未来,贯彻实施纲要所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战略主题,就必须紧紧抓住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这根主轴,大力推进基础教育的整体转型。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学校、全社会整体联动,将“典型引路”作为主要抓手,以创新教学模式为主要载体,努力推动新课程运行的常态化。

一、深化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学校、全社会整体联动

近10多年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化,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以往的经验表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学校、社会等整体联动才能有效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无论是宏观政策的制定,还是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都是在运行进程中随着矛盾的运演而日渐清晰和完善的。因此,深化课程改革不只是对学校层面广大校长、教师的新课程执行能力的严峻挑战,也是对政府、家长及整个社会的一次考验。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到总结经验、完善制度、突破难点、深入推进的新阶段Ⅲ,政府、学校、家长等只有联合起来形成合力,才能将课程改革推向深入。

首先,就政府层面来说,我国的课程改革是由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系统改革,政府在这场改革中始终担当着主体角色。从这个角度讲,课程改革的推动和进一步深化取决于各级政府的课程领导力。代表国家意志的宏观政策,其作为课程改革的顶层设计欲转化为积极的教育实践,必须通过省、地、县各级政府对课程改革政策的深刻领会和科学解构,并根据区域实际情况科学设定区域改革目标及其行动线路,通过资源配置、制度保障、检查督导、专业引领等有效的行政举措,为课程改革创设条件与环境,形成推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动力机制和保障机制。这其中,区域课程改革目标的制定是否科学合理?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课程改革目标的调整和完善是否到位?相关政策、举措的出台是否适合、有效?检查督导、专业引领是否得力?这些问题无疑对各级政府课程改革领导力的专业化水准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目前,各地课程改革的推进还很不平衡,这与所在地区的经济条件、教育基础、文化传统等不无关系,但其与当地政府对课程改革领导的执政能力也高度相关。一些率先进行课程改革并成效显著的地区的经验表明,在课程改革的推进中,当地政府的科学决策和有力的专业指导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就学校层面而言,课程改革的终端结果必定要通过学校有计划、有组织的实施方能实现。课程改革成功与否,校长与教师队伍实施新课程的态度、状态、素质、能力至关重要。“多年的改革实践表明,学校办学具有巨大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在基层孕育着巨大的教育改革力,关键是如何使它焕发出来。课改总的改革方案不可能具体到每一所学校每一个学生,具体的实施模式及经验必须在学校里创造,学校的价值就在这里,学校的作用也在这里。”其中,校长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动者、组织者、指挥者,是保证学校这一组织机体得以良性发展的大脑和中枢。校长对课程改革的理念、目标是否认同,校长能否将课程的宏大目标及相关政策转化为广泛认同的学校愿景,校长能否通过思想发动、制度安排等举措有效动员人、财、物等资源形成促动课改的整体合力,校长能否对课程改革进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提供专业支持、咨询与帮助,等等,决定着一所学校课程改革的进程和实施水平。就目前现状而言,校长队伍的素质还远不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难以担负课程改革的重任。提高校长课程领导力无疑是今后较长一个时期校长专业发展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最后,对于广大教师而言,新课程较原有课程体系在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等各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广大教师的教育理念、能力素质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它要求教师在教育角色上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要求教师具备课程开发能力,并不断提高对课程的整合能力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能力;要求教师在教学策略上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教育结果向重教育过程转变、由重统一规格教育向重差异性教育转变。目前,新课程的逐步推进正驱动教师的职业状态及生存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依赖于广大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高度认同,依赖于广大教师积极投身于课改实践,并能在具体教育教学实践中勇于挑战自我,不断更新知识结构,重塑教育教学行为,全面提高自己对新课程的适应性和创造力,以全新的职业状态为课程改革的新探索、新进展提供重要支撑。

将新课程由政策理念转化为积极的教育实践,由宏大的政策主旨转化为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有力度的专业支持。在既没有成功的案例及经验参照,又缺乏专家有效指导的情况下,寄希望于一线校长、教师独自完成这种转化是不现实的。一线校长、教师大都没有丰厚的教育教学理论积淀,而日常又被绑定于应试教育模式下繁重的教学任务中,没有能力也无更多的精力来开展系统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这就需要理论工作者与一线校长、教师形成紧密的对话机制,实现实质性的连接与互动,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帮助教师理解、体会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共同探索、创生新课程的实施模式。一线校长、教师也只有经过课改实践及与之相伴的不断深入、层层递进的系统化专业引领,才能正确把握新课程要领,将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不断付诸教学实践。

当然,教育是一个庞杂的社会子系统,文化传统、社会评价导向、家长价值取向等无不影响着教育的实际走向和实践形态。因此,课程改革不单是教育系统自身就能包揽完成的,还需要得到全社会的广泛认同及家长的大力支持与配合,需要政府、社会、家长共同来深刻反思传统的功利主义教育观

念的弊端,广泛认同新课程的理念,共同构建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的评价机制,营造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的舆论环境,共同促动课程改革实现新的跨越。

二、“典型引路”是目前深化课程改革实践的迫切诉求,要切实以此为抓手将课改引向深入

在我国基础教育的深刻变革中,涌现出一批改革的急先锋,特别是广为人知的江苏省洋思中学所进行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改实验、山东省杜郎口中学所进行的“自主学习”教改实验。他们勇作改革的弄潮儿,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大胆创新,使新课程实施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受到了广大一线教师的认同和追崇,为我国新课程的整体推进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

“洋思现象”“杜郎口现象”给我们深刻的启示,即一线校长、教师对新课程的理念予以广泛认同,并表现出空前的参与积极性。但这也表明我国广大一线校长、教师的素质能力存在局限性,在驾驭新课程的过程中无论是管理层面还是教学一线都显得捉襟见肘,力不从心,难以独自完成有效实施新课程的任务。同时也表明,受制于教研机制和教研力量的制约,目前教研员对中小学的专业指导根本不适应新课程的要求,难以为一线校长、教师提供及时、有力的专业支持。寻找可参照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课改榜样、摹本成为广大一线校长、教师迫切的实践诉求。他们希望找到实施新课程的有形载体,找到具体可行的实施模式,找到在具体实施中应当注意解决和规避的问题,找到可用来借鉴的具体经验。这是因为,只有在与具体经验的对照中,他们才能更好地领会新课程的政策与理念,悟出新课程由理念向实践转化的具体通道,找到实施新课程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从而有效步入个性化的新课程探索实践。"

因此,相关教育部门要善于发现和挖掘新课改中先进的典型和成功的榜样,积极帮助和扶持这些学校进行个性化的实践探索,帮助它们解决课改中的实际问题,给予它们办学条件、专业指导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协助它们不断总结成功的经验,逐步由局部到整体走向模式化建构。同时,政府应当充分发挥舆论导向、行政导向的作用,推出一批诸如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这样的全国性、区域性的先进典型,大力宣传它们实施课改的创新精神和宝贵经验,充分发挥成功榜样的示范作用。这无疑将对课程改革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高等院校、相关教科研机构要增强课程改革的急迫感、使命感,大力加强教研队伍建设,完善教研工作机制,创新教研形式,走进学校,走进课堂,与一线校长、教师一起开展课程改革的理论研究和实验探索,形成务实、高效、直接对话的教研共同体。高校或教科研机构可以重点扶持一批学校、教师率先进行创新尝试,由局部突破到整体建构,摸索改革路子,积累成功经验,不断加以理论总结和提升,形成对课程改革推进路径的普遍性规律的认识,并通过鲜活的成功个案、不断深化的理论认识来引导和推动更多的学校与教师步入课程改革的快车道,推动课程改革深入发展。

各地、各学校都应深刻认识到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对于课程改革的重要性,要从各地、各学校实际情况出发,大力帮助、扶持、培植所在地区的学校典型、学科典型。各个学校也应树立起自己的学科典型、教师典型,大胆地走“典型引路”的课改之路。一批批典型将以它们成功的鲜活经验演绎出有形的课改实践图景,以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功范例、教育信息化手段与学科教学有机融合的成功做法、有效改进评价体系的具体措施、学生学习方式与学习状态所产生的积极变化、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路径等具体、有形的“现身说法”,对广大一线校长、教师就新课程理念进行生动的解读,以实践经验所具有的现场感强、启发性强、操作性强、贴近实际、易于借鉴效仿等不可替代的示范效应,来引领和带动一个个区域、一批批学校、一支支队伍更加深刻地领悟新课程、适应新课程,更加广泛、深入地推进新课程。

三、深化课程改革必须以创新教学模式为主要载体,努力推动新课程运行的常态化

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需要以适合的载体为支撑。近年来,许多地区和学校通过组织学习观摩典型经验、听取专家报告、实施校本研修等方式,积极为课程改革创造条件,努力探索新课程由理念向实践转换的通道,即从多种维度来寻求有利于新课程有效实施的适合的载体。但是,目前一些地方和学校的做法和尝试还显得凌乱无序,要么应景性地组织教师听几场专家报告,要么抓一阵子教师集体备课,要么组织几次教师公开课,要么组织教师外出考察几所学校,等等。这些做法停留于被动应付,走过场的成分多些,使课程改革成了注重外在形式的跟风应景之作;或是受制于能力不足,只是在局部细节上小打小闹,而整体性、系统性、实质性内涵建设则远远不够。我国课程改革走到今天,进行整体性、系统性、实质性建构已势在必行,而选择适合的载体则尤为关键。

就学校层面而言,实现新课程实施的常态化,必须以创新教学模式为依托。教学模式是任何学校等教育组织都必须依托的组织、计划和调控教学活动的方法论体系。一般意义而言,教学模式以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思想或理论基础,提出具有特定功能的教学目标,设定较稳定的结构和方式来调配和整合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教师、学生、内容、方法与管理等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活动程序和操作要领,以保证教学活动按规定方式展开和功能目标的如期实现。因此,教学模式具有系统性、可操作性和中介性。它上秉抽象理论,下承具体实践,既可将教学理论范型化,又可将具体经验概括化,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纽带和桥梁。正是适合的教学模式的建构,才使得新的教育教学理论运用于教学实践成为可能,使新的理念转变成人们易于接受和掌握的方式,实现了教育教学理论对教学实践的具体指导;同时又使人们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形成的个别化的具体经验得以理论凝练和提升,使之系统化、概括化并具有了普遍性与推广性。基于教学模式所具有的属性与功能,学校要担当起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历史使命,实现新课程由理念向实践的转换,必须以教学模式为载体。

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方法篇3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政治教学方法研讨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1.026

不同的时代,教学方法和教学要求也会相应的不同。高中政治是一门以传播正能量、教授正确思想、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为主要目的的一门课程,是一门看似不重要,但对学生日后的成长影响极为深远的学科。新课程改革在新的时代下不断被推进,而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也同样在不断被更新,高中政治教师们只有及时的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才能更快的融入到新课改下的教学实践中去。传统的政治教学大都是以教师为主体、以教材为重点、以课堂为主要的教学场地,这些教学理念都极大的阻碍了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开发和提升。不利于w生们全面、高素质的学习和成长。笔者根据近几年的高中政治教学经验,浅谈一下新课改下高中政治的教学问题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

一、新课程改革的内涵、特点

近几年,新课程改革之风不断的吹向祖国教育界的角角落落,社会、学校、家长、教师们都知道新课程改革,但是真正了解新课程改革内涵、特点和要求的却少之又少。要想真正的推进新课程改课,更好的促进我们高中政治教学实践的开展,让学生们在新的教学环境下健康、高效的学习,学校、教师、家长们就得要深入的解读新课程改革的基本内涵、特点以及新课程改革下高中政治的基本教学要求。

通过解读新课程改革的大纲,我们不难发现,新课程改革主要包括:新形势下的教育理念、教育观、教学观等三个方面。在新课程改革下,要求要有民主、平等、自由、合作、创新等教育理念;而教育观众对教师观、学生观、家长观也都提出了最新的要求;最后的教学观也是新课改中极其重要的一方面,前两者有效的推动了教学观的转变和发展,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为主要的教学目的。新课程改革下教学的主要特点是,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以及教师们创新性教学水平的提升。主要体现在:每一门学科的课程目标的不断创新,课程要求的创新、教学过程中的创新以及教学评价的创新。创新性教学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方面不断的与时俱进,能够适应当前时代的要求和发展,也能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二、新课程改革下高中政治的基本教学要求

首先,要注重创新性教学。新课程改革下,教学要求更加注重创新理念在教学中的应用,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当前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高中政治的知识和内容也是很复杂的,对学生的记忆力要求很高,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融入创新性教学理念,更好的促进新形势下高中政治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升。

其次,注重时事在政治学习中的重要性。政治是一门时效性很强的学科,尤其是时事政治这一部分,很多都是考察的当前最热的一些政治知识。因此,在政治教学中要想更好的推进新课改的进行,就得不断了解当前的一些重要政治知识,能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最后,要注重教学方法的更新。教学方法也是根据教学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新课改下,教学方法应该不断的更新和调整,结合学生们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特点进行相应的调整,研讨出更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才能高效的促进学生们政治的学习,提高教师们的教学质量。

三、新课程改革下高中政治教学方法

(一)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政治教学中,教师们都只是注重政治知识的讲授,很少顾及到学生们的听课和学习感受,与学生们的交流也很少。因此,学生们大都处在一种被动学习的状态,久而久之,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就很难提上来。新课改下的高中政治教学,更应该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注重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培养,让学生们主动参与到政治的学习中来,不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只有充分发挥了学生们学习主人翁的积极性,才能高效的促进政治学科知识的学习,学生们才能深入领会到政治学科的教学要求。在提高学习成绩的同时,也能促进自己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有效形成。试想,在新课改的大势下,如果学生们一如既往地处在被动学习的状态下,就很难跟上当前的教学要求,也很难贯彻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进而也谈不上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以及教育的发展。

(二)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学生学习兴趣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新课改的推动下,教师们要注重学生们政治学习兴趣的激发,要更好的适应新课改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大纲。高中阶段的学习要求学生们的学习要更加主动点,这就需要学生们有一颗热爱学习的心和高昂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才能保持长久的学习动力。试想,学生们如果没有较高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那么政治学科的学习就会变得枯燥,也就很难深入的学习政治学科的精华,这样不利于学生们在新课改下健康、快乐、高效的学习。

(三)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加强交流

新课改下要求教师和学生们要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学生们学习政治有很好的助推作用,也可以提高教师们的教学热情,从而更好的施展教师们的教学能力。传统教学中师生的关系很难达到一种平等、民主的状态,这对于学生们高效的学习以及教师们灵活性教学都是不利的。新的教学要求下,教师们要主动改善师生关系,让学生们感受到教师的友好、亲善,这样才能有效的激发他们学习政治的热情和积极性,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才智。试想,如果师生间的关系很不好,那么课堂上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也就不会很高,同样教师们的教学积极性也就会很差,最终也就很难提高高中政治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因此,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学生们高效的学习和教师们高热情的教学有很重要的推动力。

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方法篇4

本报讯10月30日至31日,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验交流会在南京召开。会议全面总结了我国8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取得的明显成效和基本经验,研究分析了新形势下的新要求和新挑战,具体部署了下一阶段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重点任务。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江苏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新力,教育部总督学顾问王湛出席会议,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以及计划单列市的相关负责人、部分师范大学和普通高中校长参会。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1999年开始着手调查研究,进行课程改革的顶层设计。2001年开始,新课程在全国38个县、区进行部级实验,分层推进,滚动发展。到2008年,全国初中已实行了一轮,有的地区达到2~3轮,小学也接近一轮,明年将全部进入。除了一些尚未完成“普九”的西部省份外,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已扩展到25个省份。会上,陈小娅回顾了8年课改走过的不平凡的3段历程,全面总结了课程改革在课程体系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变革、考试评价制度改革以及教师专业发展4方面所取得的明显成效和宝贵经验。

陈小娅强调,课程改革仍然面临着观念转变、制度完善、教师提高、投入和条件保障等方面的问题和挑战。为此,各地各校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有效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把课程改革推向深入。她表示,教育部将成立由部长负责的课程改革领导机构,研究制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规划和重大政策,加强对课程改革工作的领导。同时,将成立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专家审议委员会,吸收各方面的专家担任委员,加强对课程教材的审核把关,体现国家意志,保证课程教材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科学性;全面修订课程标准和教材,进一步健全国家、地方和学校3级课程管理制度,鼓励地方和学校大胆探索。

陈小娅透露,在下一步的工作安排中,国家将开展大规模的教师培训,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还将深化考试评价制度改革,使之充分发挥推动素质教育的导向作用——进一步完善综合素质评价的科学方法和基本程序,使综合素质评价成为学校常规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和教师的岗位职责;加强对中考改革方案的评估和指导,进一步完善以能力为核心的命题改革,强化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在高中招生录取中的作用;积极稳妥地推进高考改革,坚持分类考试、自主招生、多元录取,把综合素质评价和学业水平考试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积极引导中学重视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

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方法篇5

长期以来,县级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机构县教科室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职能和作用。其对基层教育科研的指导功能,对区域内教材教法的指导功能,对中小学教育质量的监控、评估功能,以及对基层教育教学决策中的咨询功能,为保证教育教学有序推进,稳定和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在基础教育领域中的每一次改革中,教研室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

实施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今天,教科室承担的工作面临崭新的课题。教科室必须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中心工作,在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充分发挥教学研究、指导和服务作用,推进课程改革向前发展。

在课程改革推进过程中,特别是在改革处于实验时期,教科室的主要功能和作用应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区域内课程改革决策的参谋者,方案和计划制定的参与者。

当教育行政部门在对课程改革的具体行动作出规划和决策时,教科室应该并必须提出专业方面的咨询意见,积极介入改革实验各项相应的准备工作。

在课程改革启动的准备过程中,教科室应该参与实验区实验方案的制定,对开展实验的目的任务、实验的主要内容、实验的范围和对象、实验的步骤和措施、实验的指导思想等,提出教育理念和教学专业方面的意见,供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思考、研究,从而制定出符合课改理念的、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具有较强操作性的、能逐步完善的实验方案。与此同时,教科室应会同相关部门,提出区域内参与课程改革实验的学科、年级(在一个区域内统一)、学校以及教师人选的建议性菜单和依据,供教育行政部门决策。会同相关部门提出课程计划方案,提出教材选用、教辅材料、教学辅助设备选择的建设性意见。在教育行政部门组织下,制定出对实验各层面人员,尤其是对教师的培训方案、培训计划。此外,教科室还应组织和指导各学科、各学校制定出相应的工作计划和教学计划。

二、课程改革实验过程中,学习培训活动的参与者和组织者。

课程改革能否健康顺利地推进,取决于参与改革的各层面人员,特别是广大教师对课程改革目的意义的深刻认识,对课程改革理念和内涵的正确理解,对新的学科课程标准和实验教材的准确解读。要逐步达到这些要求,在进行课程改革的区域内,组织开展大规模的、持久的、形式多样的学习培训活动是非常必要的。

在这一学习培训活动中,教科室人员应该成为学习的先锋和模范。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及个体自身不间断的有效学习,切实领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率先解读各学科课程标准的要义,迅速把握实验教材的内容和思想,从而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树立现代教育思想,形成符合课改理念的教学思维,逐步化为新的教学行为。

在上岗前后,不间断地组织教师进行通识性和学科性的学习培训,是师资培训部门和教研部门的重要任务。尤其是在学科性学习培训活动中,教科室各学科教研员扮演着主力军的角色。在课程改革的课堂教学长期实践探索过程中,教科室会员始终成为不间断的学习培训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和培训者。这项工作,将成为教科室几年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如何从一开始就抓好这项工作,探索新的教师学习培训模式,改变传统培训模式单调、陈旧的弊病,让课程改革学习培训活动具有实践性、参与性和实效性,需要师资培训部门和教研部门高度重视。通过不断实践,不断改革工作,不断吸收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提升培训工作的层次。课程改革实验区学习培训开展的力度和质量,将直接关系到课程改革能否顺利持久地推进。

三、课程改革课堂教学实施的实践者和组织者。

新课程的理念要求教师在课程改革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处理好对学生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强调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强调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学会质疑、探究、交流与合作。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关注学生学习环境的创设,关注学生学习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关注学生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个性的张扬。在这里,素质教育向应试教育进行了真正意义上的挑战。以应试教育为基础的旧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教学行为、教学秩序受到课程改革理念和目标的巨大冲击。而由于教育教学周期的不可重复性,由于社会对中小学课堂教学状况的强烈关注,课程改革实验区必须迅速探索出一条新的课堂教学之路,防止”新、旧”交替时期“混乱”教学秩序的产生。在探索这样一条新路的过程中,教研室担负着重要的使命。教研室及其各学科教研员的职责是,带领一群先行者作前卫的探索和开辟。教研室应发动实验区的骨干教师,组成一支具有较强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的教学研究小组,依靠这样一个核心,并与实验学校共同配合,组织实验区的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各环节进行研究、设计、探索,把吸收的新课程理念变为具体的教学行动,把理念落实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细节中。

这里,教科室牵头组建的各学科研究小组的主要工作是:不间断地组织教师对各学科课程标准进一步解读,对各科实验教材逐章解读和钻研,找到新课程理念在教材中的体现,设计出体现课程标准、教材思想的教案。组织课堂教学实践探索的观摩活动、交流活动、研讨活动。共同观察了解课堂教学进行的情况,关注师生教学过程的进展和变化。分析比较新旧课堂教学思想、内容、过程、方法的差异和得失,用课程改革追求的目标和理念不断调整课堂教学的各环节,从而初步探索出—条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之路。这样的工作意义在于,能较好地集中一个区域

内教育资源的优势,缩小由于不同地区、不同学校教学条件、教师教育思想和教学水平的不平衡而造成的课程改革进展的较大差异,使一个不大的区域(县级)内,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改革能相对平衡地、健康有序地向前推进。课程改革中课堂教学实施的探索与实践,具有强烈的时代性、改革性,它包含着观念的革新、内容的更新、方法的创新。它区别于过去一般性的课堂教学研究活动,体现为全体教师主动参与、教研部门和基层学校共同探索,突出学习——研究——实践,再学习——再研究——再实践这样一个不断反复的过程。它不是对专家学者提出的理念执行照搬,而是一种验证修改和创新。这样一个过程是不轻言结束的过程,也是一个不轻率下结论的过程,其探索出的教学之路,有规律和共性,但更多的是建立在课改理念上的各具特色的路。

四、课程改革评价体系建立和考试制度改革的主要研究者、参与者和推广者。

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和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改革现行的考试内容和方式,是课程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这对于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产生着重要影响。而实践证明,当课程改革一开始启动,学校、教师、家长、社会就非常关注课程改革中的评价和考试改革。

旧有的评价考试内容和方式,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功能,成为产生应试教育的重要因素。评价考试单纯关注结果而忽视过程,大多数时候是以一两次书面考试成绩取代了对教师和学生双方教与学的全过程、全部内容的评价,忽视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思维的考查。这样的考试评价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不能引导学生、教师、家长、社会正确认识基础教育的价值观、质量观和人才观,不利于促进学校落实素质教育的方针,不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为新时代的人才,因而必须改革。

评价和考试改革涉及到日常检测评价和期末考试评价两个不同方面。从当前县级区域的现状看,教科室在两个方面具有重要的职能,教研员在这两个方面是直接的参与者和研究者。课程改革无论怎样改,作为基础教育,在任何时候,都会有明确的阶段目标和标准。在教学过程中,当一个章节、一个单元、一个学期结束,应有相应的训练检测形式和内容。在课程改革实验展开后,符合课程改革目标要求和思想理念的训练、检测和考试,在内容及形式上几乎是空白,需要教科室依靠教研员组织学校广大教师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思考研究、设汁推出、组织实践。教教科室应调动学校教师在评价考试改革中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对于学校和教师在评价考试改革中不断产生的新内容、新模式、新作去,应善于发现、总结、提升,及时组织交流推广。教科室应重视组织教师学习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引导学校和教师在过程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多元化评价方面迈开步伐。研究如何在综合性、实践性和创新能力评价考试方面进行探索尝试。在期末评价考试的重大改革中,鲜明体现课程改革理念,勇于在形式上革新。从区域实示出发,从减轻学校师生的负担出发来评价考试改革,追求完善和完美,不搞形式主义一刀切,让不同学校走出自身评价考试的路子。

五、课程改革推进过程中,课题实验的指导者和研究者。

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之路是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无现成的经验模式可以套用。整个工作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探索、实践、反馈、分析、总结和矫正的过程。率先进行课程改革实验的地区其承担的任务,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验证新课程标准,试用和验证实验教材,为修订完善课标、课程提供建议性意见;在使用实验教材的过程中,探索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教学模式、内容与方法的改革;通过实践,总结适应课程改革发展需要的培洲师资队伍的途径和经验;构建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系;建立新的对学生、教师、学校的评价考试制度等。

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方法篇6

论文摘要:《教育规划纲要》为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展望未来,贯彻实施纲要所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战略主题,就必须紧紧抓住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这根主轴,大力推进基础教育的整体转型。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学校、全社会整体联动,将“典型引路”作为主要抓手,以创新教学模式为主要载体,努力推动新课程运行的常态化。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的,开启了我国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历史征程,它所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战略主题,为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明确了方向。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基础教育以推进素质教育为主旨,以课程改革为主要载体,牵动教育理念、运行机制、培养模式等全方位变革,极大地促进了以学生为本的先进教育理念的传播和积极实践,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展望未来,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为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所提出的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课程改革必须向纵深推进。基于此,笔者作了一些思考,以求进一步明晰未来深化课程改革之方向。 

 

一、深化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学校、全社会整体联动 

 

近10多年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化,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以往的经验表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学校、社会等整体联动才能有效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无论是宏观政策的制定,还是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都是在运行进程中随着矛盾的运演而日渐清晰和完善的。因此,深化课程改革不只是对学校层面广大校长、教师的新课程执行能力的严峻挑战,也是对政府、家长及整个社会的一次考验。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到总结经验、完善制度、突破难点、深入推进的新阶段ⅲ,政府、学校、家长等只有联合起来形成合力,才能将课程改革推向深入。 

首先,就政府层面来说,我国的课程改革是由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系统改革,政府在这场改革中始终担当着主体角色。从这个角度讲,课程改革的推动和进一步深化取决于各级政府的课程领导力。代表国家意志的宏观政策,其作为课程改革的顶层设计欲转化为积极的教育实践,必须通过省、地、县各级政府对课程改革政策的深刻领会和科学解构,并根据区域实际情况科学设定区域改革目标及其行动线路,通过资源配置、制度保障、检查督导、专业引领等有效的行政举措,为课程改革创设条件与环境,形成推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动力机制和保障机制。这其中,区域课程改革目标的制定是否科学合理?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课程改革目标的调整和完善是否到位?相关政策、举措的出台是否适合、有效?检查督导、专业引领是否得力?这些问题无疑对各级政府课程改革领导力的专业化水准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目前,各地课程改革的推进还很不平衡,这与所在地区的经济条件、教育基础、文化传统等不无关系,但其与当地政府对课程改革领导的执政能力也高度相关。一些率先进行课程改革并成效显著的地区的经验表明,在课程改革的推进中,当地政府的科学决策和有力的专业指导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就学校层面而言,课程改革的终端结果必定要通过学校有计划、有组织的实施方能实现。课程改革成功与否,校长与教师队伍实施新课程的态度、状态、素质、能力至关重要。“多年的改革实践表明,学校办学具有巨大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在基层孕育着巨大的教育改革力,关键是如何使它焕发出来。课改总的改革方案不可能具体到每一所学校每一个学生,具体的实施模式及经验必须在学校里创造,学校的价值就在这里,学校的作用也在这里。”其中,校长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动者、组织者、指挥者,是保证学校这一组织机体得以良性发展的大脑和中枢。校长对课程改革的理念、目标是否认同,校长能否将课程的宏大目标及相关政策转化为广泛认同的学校愿景,校长能否通过思想发动、制度安排等举措有效动员人、财、物等资源形成促动课改的整体合力,校长能否对课程改革进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提供专业支持、咨询与帮助,等等,决定着一所学校课程改革的进程和实施水平。就目前现状而言,校长队伍的素质还远不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难以担负课程改革的重任。提高校长课程领导力无疑是今后较长一个时期校长专业发展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最后,对于广大教师而言,新课程较原有课程体系在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等各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广大教师的教育理念、能力素质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它要求教师在教育角色上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要求教师具备课程开发能力,并不断提高对课程的整合能力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能力;要求教师在教学策略上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教育结果向重教育过程转变、由重统一规格教育向重差异性教育转变。目前,新课程的逐步推进正驱动教师的职业状态及生存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依赖于广大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高度认同,依赖于广大教师积极投身于课改实践,并能在具体教育教学实践中勇于挑战自我,不断更新知识结构,重塑教育教学行为,全面提高自己对新课程的适应性和创造力,以全新的职业状态为课程改革的新探索、新进展提供重要支撑。 

将新课程由政策理念转化为积极的教育实践,由宏大的政策主旨转化为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有力度的专业支持。在既没有成功的案例及经验参照,又缺乏专家有效指导的情况下,寄希望于一线校长、教师独自完成这种转化是不现实的。一线校长、教师大都没有丰厚的教育教学理论积淀,而日常又被绑定于应试教育模式下繁重的教学任务中,没有能力也无更多的精力来开展系统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这就需要理论工作者与一线校长、教师形成紧密的对话机制,实现实质性的连接与互动,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帮助教师理解、体会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共同探索、创生新课程的实施模式。一线校长、教师也只有经过课改实践及与之相伴的不断深入、层层递进的系统化专业引领,才能正确把握新课程要领,将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不断付诸教学实践。 

当然,教育是一个庞杂的社会子系统,文化传统、社会评价导向、家长价值取向等无不影响着教育的实际走向和实践形态。因此,课程改革不单是教育系统自身就能包揽完成的,还需要得到全社会的广泛认同及家长的大力支持与配合,需要政府、社会、家长共同来深刻反思传统的功利主义教育观 

念的弊端,广泛认同新课程的理念,共同构建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的评价机制,营造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的舆论环境,共同促动课程改革实现新的跨越。 

 

二、“典型引路”是目前深化课程改革实践的迫切诉求,要切实以此为抓手将课改引向深入 

 

在我国基础教育的深刻变革中,涌现出一批改革的急先锋,特别是广为人知的江苏省洋思中学所进行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改实验、山东省杜郎口中学所进行的“自主学习”教改实验。他们勇作改革的弄潮儿,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大胆创新,使新课程实施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受到了广大一线教师的认同和追崇,为我国新课程的整体推进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 

“洋思现象”“杜郎口现象”给我们深刻的启示,即一线校长、教师对新课程的理念予以广泛认同,并表现出空前的参与积极性。但这也表明我国广大一线校长、教师的素质能力存在局限性,在驾驭新课程的过程中无论是管理层面还是教学一线都显得捉襟见肘,力不从心,难以独自完成有效实施新课程的任务。同时也表明,受制于教研机制和教研力量的制约,目前教研员对中小学的专业指导根本不适应新课程的要求,难以为一线校长、教师提供及时、有力的专业支持。寻找可参照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课改榜样、摹本成为广大一线校长、教师迫切的实践诉求。他们希望找到实施新课程的有形载体,找到具体可行的实施模式,找到在具体实施中应当注意解决和规避的问题,找到可用来借鉴的具体经验。这是因为,只有在与具体经验的对照中,他们才能更好地领会新课程的政策与理念,悟出新课程由理念向实践转化的具体通道,找到实施新课程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从而有效步入个性化的新课程探索实践。

因此,相关教育部门要善于发现和挖掘新课改中先进的典型和成功的榜样,积极帮助和扶持这些学校进行个性化的实践探索,帮助它们解决课改中的实际问题,给予它们办学条件、专业指导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协助它们不断总结成功的经验,逐步由局部到整体走向模式化建构。同时,政府应当充分发挥舆论导向、行政导向的作用,推出一批诸如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这样的全国性、区域性的先进典型,大力宣传它们实施课改的创新精神和宝贵经验,充分发挥成功榜样的示范作用。这无疑将对课程改革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高等院校、相关教科研机构要增强课程改革的急迫感、使命感,大力加强教研队伍建设,完善教研工作机制,创新教研形式,走进学校,走进课堂,与一线校长、教师一起开展课程改革的理论研究和实验探索,形成务实、高效、直接对话的教研共同体。高校或教科研机构可以重点扶持一批学校、教师率先进行创新尝试,由局部突破到整体建构,摸索改革路子,积累成功经验,不断加以理论总结和提升,形成对课程改革推进路径的普遍性规律的认识,并通过鲜活的成功个案、不断深化的理论认识来引导和推动更多的学校与教师步入课程改革的快车道,推动课程改革深入发展。 

各地、各学校都应深刻认识到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对于课程改革的重要性,要从各地、各学校实际情况出发,大力帮助、扶持、培植所在地区的学校典型、学科典型。各个学校也应树立起自己的学科典型、教师典型,大胆地走“典型引路”的课改之路。一批批典型将以它们成功的鲜活经验演绎出有形的课改实践图景,以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功范例、教育信息化手段与学科教学有机融合的成功做法、有效改进评价体系的具体措施、学生学习方式与学习状态所产生的积极变化、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路径等具体、有形的“现身说法”,对广大一线校长、教师就新课程理念进行生动的解读,以实践经验所具有的现场感强、启发性强、操作性强、贴近实际、易于借鉴效仿等不可替代的示范效应,来引领和带动一个个区域、一批批学校、一支支队伍更加深刻地领悟新课程、适应新课程,更加广泛、深入地推进新课程。 

 

三、深化课程改革必须以创新教学模式为主要载体,努力推动新课程运行的常态化 

 

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需要以适合的载体为支撑。近年来,许多地区和学校通过组织学习观摩典型经验、听取专家报告、实施校本研修等方式,积极为课程改革创造条件,努力探索新课程由理念向实践转换的通道,即从多种维度来寻求有利于新课程有效实施的适合的载体。但是,目前一些地方和学校的做法和尝试还显得凌乱无序,要么应景性地组织教师听几场专家报告,要么抓一阵子教师集体备课,要么组织几次教师公开课,要么组织教师外出考察几所学校,等等。这些做法停留于被动应付,走过场的成分多些,使课程改革成了注重外在形式的跟风应景之作;或是受制于能力不足,只是在局部细节上小打小闹,而整体性、系统性、实质性内涵建设则远远不够。我国课程改革走到今天,进行整体性、系统性、实质性建构已势在必行,而选择适合的载体则尤为关键。 

就学校层面而言,实现新课程实施的常态化,必须以创新教学模式为依托。教学模式是任何学校等教育组织都必须依托的组织、计划和调控教学活动的方法论体系。一般意义而言,教学模式以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思想或理论基础,提出具有特定功能的教学目标,设定较稳定的结构和方式来调配和整合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教师、学生、内容、方法与管理等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活动程序和操作要领,以保证教学活动按规定方式展开和功能目标的如期实现。因此,教学模式具有系统性、可操作性和中介性。它上秉抽象理论,下承具体实践,既可将教学理论范型化,又可将具体经验概括化,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纽带和桥梁。正是适合的教学模式的建构,才使得新的教育教学理论运用于教学实践成为可能,使新的理念转变成人们易于接受和掌握的方式,实现了教育教学理论对教学实践的具体指导;同时又使人们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形成的个别化的具体经验得以理论凝练和提升,使之系统化、概括化并具有了普遍性与推广性。基于教学模式所具有的属性与功能,学校要担当起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历史使命,实现新课程由理念向实践的转换,必须以教学模式为载体。 

只有以创新教学模式为载体,才能使课程改革由理论体系转化为实践体系。教学模式内含着教学实践的指导思想、价值体系,并框定了相应的结构方式和操作要领,离开了教学模式的创新,课程改革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进而言之,学校层面的课程改革其核心就是对教学模式的改革。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各地不少学校围绕教学模式的创新进行了积极的多样化实践,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譬如前文提及的江苏省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改实验、山东省杜郎口中学“自主学习”的教改实验,它们就是在教学模式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为新一轮课程改革增添了一道亮丽的色彩。目前,令人担忧的是尚有不少学校还未能认识到这一点,对课程改革还滞留于外在表层的理论政策的学习、了解或是观望,还未完成课程改革在学校的“内化”过程;对学校课程改革的目标尚不清晰,还未将课程改革的国家意志付诸于教学模式创新的具体实践。它们在凌乱无序的应景之举中使课程改革一再被虚化,而没能通过对教学模式创新的系统设计和整体推进来牵动学校的全面变革。 

毋庸讳言,通过创新教学模式,学校可以将课程改革由政策主旨转化为教学实践的指导思想和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机制、师生关系的基本设定以及对教学活动基本程序和操作要领的基本要求,这样就形成了清晰而具体化的课改目标,进而将牵动学校的资源配置、管理举措、教师发展等都整合在创新教学模式的旗帜下,由此激活学校所有办学力量,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找差距,寻对策,围绕创新教学模式的具体目标不断深化改革,从而使课程改革转化为全员的办学行为。这必将大力促进课程改革的整体性、系统性建构,并促进学校的整体良性发展,促进学校朝着新课程实施常态化模式迈出重要步伐。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eb/ol],(2010-04-27)[2010-11-16],http://202.205.177.97/userfiles/statiehtml/2010-06-01/12753785300004851,html 

[2]张民生,校长必须学会领导课程[n],中国教育报,2007-01-16(6) 

[3]周小山,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谈新课程的教学观[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44-45 

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方法篇7

2*年我区被省教育厅确定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以来,在区委、区府高度重视和有关部门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广大学校、教师的积极参与,认真组织实施,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果。2*年11月,高质量通过了省教育厅对我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阶段性评估。为深化我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内涵发展,稳步推进我区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在全面总结第一阶段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宁波市*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方案》,现就我区第二阶段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指导,贯彻落实新颁布的《义务教育法》和教育部、省教育厅关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指导意见,根据科学发展、均衡发展、内涵发展的要求,紧紧围绕区“十一五”教育发展规划,着眼于21世纪对人才的需求和以人为本的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努力构建适应时展需要、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着力减轻中小学生的过重负担,促进全区基础教育快速、均衡、优质发展,保障广大青少年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健康成长。

二、主要工作目标

1、加强和改进中小学生的德育工作。牢固确立“育人为本”的教育宗旨,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形成厚重的校园文化积淀和清新的校园文明风尚,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围绕“新课程新德育”,坚持“以人为本搞德育、以校为主创特色”的工作思路,积极推进学校、家庭、社会的育人网络,勇于探索创新,呈现具有*特色的德育新亮点。

2、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过重负担。认真贯彻落实新颁布的《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着力于均衡教育、公平教育和人本教育,自觉规范办学行为,严肃执行课程计划,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积极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有效消除两极分化现象,有序推进农村学校小班化教育实验并形成基本教学指导策略,提升区域基础教育的整体实力,增强人民群众对区域教育的信任度。

3、建立符合现代教育规律的新课程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机制,增进对三级课程价值同一性的认识,开发、建设具有学校和地方特色的学校课程、地方课程,逐步提高学校的课程建设和管理能力,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客观需要,普遍形成“校有特色、教有特点、生有特长”的良好氛围,按计划涌现1*所市级特色项目学校和3*所区级特色项目学校。

4、完善与课改实验相适应的学生评价体系。进一步深化义务段学生考试评价和招生制度改革,完善实施方案,规范操作程序,加大网络支撑,强化诚信制度,形成比较成熟的多元评价体系和质量监控体系。加强学生成长的过程管理,完成义务段学生素质发展报告单与成长记录册的整合,实施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单,建立普通高中学生的三级课程修习学业考试(考查)和学分认定管理制度。

5、建设一支能适应和满足新课程改革实验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坚持“科研先导、专业引领、自主发展”的方向,进一步实施“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持续深化教育教学理念,积极推进学习型校园建设,以学习促研究,引导更多的教师以研究的态度对待学生、从事教学和对待自己,激发各校加大争创“名师工程”梯队、校本教研示范校和品牌学科的力度。全面推进教师的发展性评价、教研训一体化,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整体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驾驭课改实验的能力,营造一批在市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教师团队。

6、推进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健康有序地进行。根据《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第一阶段工作方案》,全面落实工作任务,加强统筹规划,加强学习培训,加强制度建设,重视和发挥样本学校的作用,妥善处理好课改与高考的关系,坚持积极、稳妥、务实、创新的原则,充分调动广大高中教师参与课改的主动性,以高度负责的精神,使部级课改实验区在高中课改中得以延续和体现。

三、主要工作内容:

1、总结经验,重视积淀,在继承中继续深化提高。经过四年的课改实践,我们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需要在课改纵深发展的第二阶段继续予以保持。我们必须坚持把握课改推进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内涵发展的核心地位和关键环节;坚持落实课改的政府行为和营造全社会参与支持的氛围;坚持均衡发展、倾斜农村和典型示范的策略;坚持把教师专业成长放在首位,把课堂教学优化作为重点,把校本行为作为着力点的思路;坚持推动教研训有效整合、三级教研联动、网络技术支持和区域资源共享的运行机制;坚持课程建设与特色办学的有机结合,推进德育教育课程化体系的构建;坚持学业考试和综合素质并举、百分制和等第制并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端性评价并重的评价机制;坚持课改的系统理念,形成各部门支撑保障课改的合力。

2、锐意改革,不断创新,建立适合课程改革实验的教育管理制度。调整和充实区课程改革实验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全区课改工作的统筹、规划、指挥、协调和监督。区教育局机关科室及区教师培训中心要各尽其责,强化优质服务,起好指导、培训、研究、管理和保障等作用,努力营造能满足学校需要的良好的制度环境。要充分认识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必然性和长期性,正确对待课改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克服课改实验中的片面认识,以积极的态度、科学的方法,注重实效,循序渐进,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区实际的课改之路。着力建设一支懂课改、善实验的校长队伍,不断强化校长指挥、管理和参与课改的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各校要遵循教育发展规律,从本校实际出发,加强教育管理,重点突出学校的人本管理和课程管理,摸索出符合各校实际、富有学校个性的管理模式,促使学校的课改工作向个性化、高效化发展,创设学校课改特色。同时,要正确处理和协调课改实验和其他工作的关系,在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课改实验工作为核心的前提下,充分发掘学校现有的教育资源,不断优化学校各教育要素的关系,确保课改实验和其他工作协调发展。要加强对学校发展性评价的研究,全面推进全区中小学发展性督导工作,促进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同步发展。

3、提高认识,着力推进,不断提高我区课程建设水平。严格执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的有关规定,严格实施国家课程,规范办学,开足开齐,既要重视各校体艺类、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的开设,又要扎实有效地推进地方课程,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区教育局成立校本课程指导和审定委员会,加强对学校课程建设的管理,提高校本课程运行的质量。抓紧出台《关于推进学校体育艺术科普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把加强学校体育艺术科普教育工作和创建特色项目学校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切实予以落实。要进一步提高对课程价值观的真正认识,激发和引导全区学校和教师投身课程建设的热情,由基于学校资源、教师特长逐渐向基于学生的个性需求转移,拓宽视野,融入德育,健全课程的研究、交流、评比和共享制度,努力打通和理顺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之间以及与其它课程之间的关系,做到统盘考虑、渗透整合、校际共享,在规范化、课程化、本土化和制度化上再下内功,促进各校在内涵发展和特色品牌创建中再上新台阶。

4、攻坚克难,加大对农村学校课改实验的支持力度,切实解决城乡课改的均衡协调。农村地区的课程改革既是当前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重点,也是实验推进的难点。区教育局在积极做好政府参谋的同时,密切关注农村学校的课改实验工作,着力解决农村教育的发展和保障问题,进一步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在经费投入、师资配备、培训指导等方面,继续加大对农村学校的倾斜力度,加快学校办学设备设施优化步伐,缩小校间差距,推进区域教育资源的均衡化。继续推进小班化教育实验这一有效载体,区教育局有关职能部门要加强指导、研究,实验学校要增强主观能动性,确保小班化教育实验在外形和内核上健康发展,提高农村学校的课改实验质量。更加关注外来农民工子弟接受公平教育问题,在落实公办学校接纳为主的同时,进一步重视对流动人口子女学校的全方位帮扶,并有序推进本地和符合条件的外来子弟减免学杂费工作。

5、深入研究,将新课程理念体现为课堂教学的“常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学校要进一步将课改的理念与目标内化为学校发展的计划与远景,从制度、课堂教学行为等多种途径带领广大教师深入推进课改,鼓励教师将课改中新的探索转化为课堂教学常态,既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也讲究课堂效益,在推进课改中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理想目标与显示制约关系,坚持方向不动摇,争创特色求实效。重视新的教学常规要求的学习和贯彻,要加强备课组建设,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加强课堂的预设与调控,引导教师习惯于课堂教学反思,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继续把握课堂为主的原则,完善和框定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强化“以学论教”、“以学促教”的共识,自觉养成按课标施教的习惯和行为方式,使“简洁活力、扎实有效”的模式广为推行。

6、扎实推进教研训一体化,整体提高区域教师驾驭课改的能力,促进教师与课改实验协同发展。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推进课改实验的重要着力点,是课改实验进一步深化的必然的内在要求。教师是课改的实施者,要重视教师的学习、培训和研讨,培养教师的专业精神,发展教师的专业智慧。一方面,学校、教师要摆正在校本教研中的主置,建立“以校为本、以师为本”的教研训一体化的管理制度,把校本教研、培训工作的重心放在教育实践的第一线,使教师在实践与研究中加强学习和锻炼,实现教师与新课程的共同发展;另一方面,要加快教师自主发展研究,增强教师学习、研究、反思和规划自我的意识,全面推进教师发展性评价,继续强化教师培训的全程化和校本化工作,从面向骨干转到面向全体,使校本教研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并生成教研文化。要凸现科研的引领作用,构建好大小课题的层面,提高其实际价值,并有计划地推广。要创设载体,完善激励机制,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平台,在课改中培育教育科研的优势,师资队伍建设的优势,课程资源的优势,办学特色的优势。

7、加快实验研究,探索切实解决学生两极分化的有效途径,促进学生的全体发展。课程实验对于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学习是一次重大变革。新课程为大多数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但也正是由于新课程的实施,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法均发生了很大变化,对学生的自主性、民主性、合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致使一些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课程教材的理解出现了偏差,甚至于无所适从,成了课改实验中学习的观望者、被动的形式化参与者。对此,各校要组织广大教师在实践中加强研究与探索,关注所有学生,要有针对性地实施品质教育,努力创造学习中的参与机会,并加强对这些学生的专门辅导,从布置基础性作业着手,因材施教,同时还要积极倡导学生间的互帮互助,以此作为教师个别化教学的有效补充。要不断关注教学细节,研究学生的差异,注重学习兴趣和习惯的培养,重视学法指导,加强学段衔接,继续做好对首届课改年级学生的跟踪调研工作。

8、构建平台,创新载体,开创富有特色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新格局。紧紧围绕“以人为本搞德育,以校为主创特色”的目标,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树立新时代背景下的大德育观念,准确理解和把握德育工作整体化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内容、活动要求和实施途径,遵循学校德育工作规律和青少年学生的成长规律,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强化德育渗透,更好地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全面完成区委、区府提出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五项工程”和“十件实事”,深入持久地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进一步深化新课程实验中“导师式”德育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积极推进“教育融入社会、社会参与教育”工作,切实保护外来农民工子弟快乐健康地成长。要加强传统文化教育,重视班主任队伍建设与培训,加快建设书馨校园,不断提升“三校”建设水平,实施“德育创新工程”和“校园文化建设工程”。

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方法篇8

上午好!

今天,在教育上最紧张、最繁忙的高考、中考前夕,我们把各位请到全市率先进行新课程改革的省级实验区大丰,专题研讨农村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这说明市教育局对这项工作的高度重视。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自20*年秋启动实验以来,已近五个年头。五年来,新课程改革的情况怎么样了?尤其是农村中小学课改情况如何?从省教育厅到市教育局,都十分关注。在年初的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省教育厅把农村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列为今年课改的中心工作,要求各地抓紧、抓实。三月份,省教育厅又在淮安金湖召开了全省农村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经验交流会。我们这次会议,一方面是贯彻、落实省教育厅全省农村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经验交流会的会议精神;另一方面是总结、交流近五年来,我市农村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做法和经验,并对今后推进我市农村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工作作出部署。昨天下午,大家分初中、小学两个组,分别到草堰初中和刘庄小学观摩了新课程的教学活动;今天上午我们又观看了新丰中学和大丰三小公民教育实践活动的听证展示,听取了四个单位的大会交流发言。这次会议尽管时间很短,但内容丰富,大家收获很大。会议结束前,我想就全市的课程改革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工作谈几点意见,供同志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参考。

一、五年来我市课程改革发展状况的回顾。

20*年秋,我市开始进行新课程实验的前期准备工作。一方面,利用多种途径、多种方法,向家长、社会广泛宣传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意义和目的,力争家长、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另一方面,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教科研人员、广大教师进行通识培训。20*年秋,我市的大丰市成为首批省级课程改革实验区,同时建湖县小学的起始年级也率先使用新课程实验教材。20*年秋,我市小学起始年级按教育部规划提前两年全部进入新课程实验。20*年秋,我市初中起始年级全部进入新课程实验。与此同时,幼儿园、高中的课程改革也在稳步推进。20*年,教育部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教学内容按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组织实施,幼儿园的课程改革与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改革同步进行。令人关注的高中课程改革,也于20*年正式启动,广东、海南、山东、宁夏四省,成为首批高中新课程部级实验区。20*年,我省启动高中课改实验,我市高一年级全部进入新课程。由此可见,我市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改革已经从点上实验阶段进入全面推进阶段;课程改革已经从义务教育转向基础教育的所有领域;当前课程改革的工作重点已不再是实验数量上的扩大,而是转向全面提高课程改革实施水平的新阶段。

二、五年来我市农村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成绩、经验和问题。

(一)主要成绩。

自进入新课程实验以来,我市农村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全市农村中小学正发生着喜人的变化。

1、新课改的基本理念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正在逐步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认同。

课程改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场现代教育的启蒙运动。从行政角度讲是推动,从文化角度讲是启蒙,是一场主动学习的学习运动,带来的是教育发展的生机和活力。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次课程改革带给我们的、也是最具深远影响的首先是教育教学新理念的形成。“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这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目前,这一新课改的理念已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认同和接受,并在课改实验的进程中逐步内化为广大教师的具体教学行为。滨海县中小学还把这一理念与与学校办学特色创建结合起来。如县第二小学走大语文之路,突出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每周一诗”“每周一句”的阅读积累已坚持多年,收到明显成效。蔡桥、樊集、振东、滨海港等农村中心学都能依据学生实际,开设校本课程,取得一定成效。其次,在新课程实验的诸多问题中,大家普遍关注的还是课堂教学的改革,如何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现在的课堂,老师眼中开始有了学生,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老师不再是进行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而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逐步开始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学生的学习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学生不仅仅是在课堂里学习,还能走出课堂、走出校园,到生活中、到社区去学习,从而更好地实践、体验、感悟。总之,现在的课堂比过去活了起来,也有了灵性,教学方式更加灵活多样,师生之间共同学习、平等交流的民主关系逐步形成,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因而更加喜欢学校、更加爱学习了。响水县自进入课改实验以来,要求中小学特别是农村的学校一定要面向全体,实施分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响水七套中学实施三大策略促进课堂效益的提高,一是科学设计座次布局,促进学生优势互补;二是精心谋划课堂教学,依据基础差异区别要求;三是合理制定学习目标,灵活布置课后作业。射阳县以推进窗口课堂“十、百、千”工程,创建10个课改“窗口学校”、100个课改“窗口学科”、1000个课改“窗口课堂”为抓手,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再次,过程评价问题得到大家普遍的关注并有所进展。我市小学的评价改革做得比较早,市教科院以省级重点课题《小学生素质评价方法的研究》为抓手,在全市省级实验小学、部分城镇小学进行实验研究。在此基础上市教育局于*年初下发了《盐城市小学学业评价与监控指导意见(试行)》。目前,这项工作正在全市小学有条不紊地开展。在初中阶段,今年市教育局将过去中考中的行为规范考核,改为学生综合素质评定,颁发了《盐城市初中生综合素质评分细则》,评定内容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交流与合作、审美与表现、研究性学习能力、运动与健康等六个方面。评价等第分为aBCD四等。考核等第在录取中作为参考依据。当然,这方面我们还做得很不够,仍需要加快改革的步伐、加大改革的力度。

2、教师专业发展的机制,在新课程的推进过程中正在逐步形成并产生活力。

这次课程改革,使我们的老师对参加培训和教研活动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和动力,多形式、多层次的培训活动、教研活动正在有计划、广泛地开展,并逐步形成了重研讨、重实践、重反思、重互助的新型教研风气,这些有力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我们欣喜地看到,新课程改革,不仅使学生得到了更好、更全面的发展,而且也使我们的老师得到了更好的发展。有些老师,特别是一些年轻老师,借助课改这个极好的平台,正在脱颖而出成为教学的骨干。过去,公开课、评优课,许多老师不愿意去上,是校长请老师上,而现在是老师们争着找校长主动要上。这样一个令人欣喜的状况,其内在动力来源于课程改革,是课程改革,把我们的老师卷进了学习培训、自我提高的浪潮。自*年底全市中小学教研员率先下水上新课程展示课以来,市教科院已组织了初中、小学各个学科的新课程课堂教学展评,城乡几百名教师在活动中展示了他们所认识和理解的新课程,几千名教师观摩了各学科的展评活动,并从中接受了新课程的熏陶。初中、小学新教材的培训面已扩大到中心初中、中心小学,课程专家和一线教师面对面地交流互动,有效的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目前,我市教学研究和新课程师资培训相结合正走向制度化,出现了区域合作、联片教研、城乡挂钩、校本教研等多种教研、培训形式。各县市区都建立了县片校三级教研网络,每月定期开展活动。市直学校通过与响水、滨海部份乡镇学校互派校长、教师挂职任教这一平台,加强城乡学校挂钩交流。昨天观摩的草堰、刘庄两个片的教研活动也是区域合作的一种形式。同时,我市的校本教研也逐步进入常态化,一些地区和学校提出了校本教研要日常化、平常化、真切化、生活化的“四化”要求。

3、课程资源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标志着我市的教育创新能力得到发展。

过去的课程资源,少得可怜,仅仅是一本教材而已。而现在的课程资源丰富多了,除了教材外,还有网络、媒体、家庭、社区、社会等。几年来,我市的教材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打破了过去人教版教材一统天下的格局。全市现有各种版本的国标配套教材十多种,另外还开发了《盐阜文化》等地方课程教材。像大丰、建湖等地的校本课程开发也做得很好,正在逐步实现校校有特色、有个性。去年,我市“校校通”工程全部到位,全市每一所农村学校都建起了多媒体教室,并联上了英特网。网络走进农村学校的校园、走进课堂,极大地丰富了课程资源,从而有效地促进了课堂教学行为的转变。大丰市的大部分中心初中都有了教师的电子备课室,在传统备课的基本上引进新的网络资源,实现电子备课。省电教馆、市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开发的视频素材库、教学素材资源库等资源,已成为教师新的合作伙伴。可以说,网络为我们的老师与教学资源的链接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另外,农村丰富的教学资源,为我们的广大农村学校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供了取之不尽的题材。我们许多的农村学校充分利用本地的特色资源,很好地开设了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像*县陈集中心小学、建湖县冈南初中等学校这门课程开设得有声有色。陈集中心小学去年还在全省农村小学、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经验交流会上作了经验介绍。今天上午大丰新丰中学和大丰三小进行的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听证展示,实际上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种很好的形式,这种活动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去参与、去体验、去感悟,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这才是最重要的。实践证明,广大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资源的开发有着无限的空间,关键是我们要做有心人,要动脑筋去开发。

4、课程改革成为学校自主发展的一个重要平台,有力地增强了学校发展的活力。

课程改革既是挑战,又是机遇。许多校长紧紧抓住这个难得的重新洗牌的发展机遇,以推进课程改革为契机,活跃学校的教研氛围,焕发学校的办学活力,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位。我们的许多农村学校,在办学条件、师资队伍都无法与城市学校相比的情况下,利用本地、本校的优势,有效地进行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实施,在地方特色上大做文章,不断形成自己的品牌,从而树立起自己的良好办学声誉。许多想在课改中有所作为,想利用课改发展自己的学校提出了“学校与新课程同发展,教师与新课程同成长,学生与新课程同进步”的口号。

(二)基本经验。

改革,没有现成的路子,需要我们去实践、去探索。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我们收获的是成功的喜悦,积累的是宝贵的经验。

1、坚定课程改革的信念不动摇。

信念不动摇,关键是如何认识新课程。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落实党中央科学发展观思想的一个具体体现。国家从“十五”到“十一五”期间,科学发展的思想越来越受到关注。十六大以来,以为首的新一届党中央陆续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发展思想,如: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坚持党的先进性、提高执政能力等。“十一五”规划中,又进一步提出了科学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重大举措。新一届中央领导的执政理念和一系列执政举措,都是坚持以人为本。而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也是以人为本,即:一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不是为了少数精英;二是坚持德育为先,首先是教会学生学会做人;三是学生发展应以能力为本,培养学生终身发展的能力。因此,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教育上就是要坚持素质教育、坚持课程改革。一度时期社会上对这次课程改革的议论比较多,一些媒体,甚至一些理论专家,对这次课程改革提出了质疑:课程改革究竟能走多远?甚至南京某媒体发表所谓“百名校长炮轰新课改”的文章。对于这些议论,我们应当正确看待。去年年初,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在20*年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上再一次强调指出:“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扎扎实实地推进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充分表明教育部领导对这次课程改革的态度和决心。去年春天,以原国家教委主任何东昌为首的一批教育界的老领导、老同志,联名写信给总书记,恳请党中央、国务院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抓好素质教育的实施,扎实推进新课程的实验。胡总书记、温总理都就这封信作了重要批示,要求教育部认真研究落实。去年从教育部、到省教育厅都开展了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调研。调研的结论还是要坚持素质教育,坚持课程改革。今年,全国将召开课改工作会议,进一步落实推进课程改革的相关措施。由此看来,党中央、国务院都高度重视素质教育、课程改革。我市课程改革之所取能取得一些成绩,首先应归功于我们坚定课程改革的信念不动摇。当前我们的教育行政人员、教研人员和学校校长要进一步认清形势,坚定不移地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新课程实验。与此同时,我们还要把当前课程改革的形势及我们自己对课改的态度和决心表明给老师,让老师们坚定信心,从而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到新课程实验之中。

2、抓重点、难点、关键点,全面推进农村课改。

课程改革工作中我们坚持抓重点、抓难点、抓关键点,全面推进农村课改。一是坚持均衡发展。推进课程改革不能老是盯着城市学校、实验学校,要很好地关注、指导偏僻的农村学校。今年开始,市教科院已经陆续组织了全市农村小学语文、英语学科的新课程教学展评活动,促进农村小学新课程的实验研究。射阳县采用集团辐射示范的方式对农村中小学课改进行指导,加强了农村学校与城镇学校在行政、教学、教科研等方面的对流,提高了农村学校课改实施水平,成效显著。我想,我们这次会议、我们的关注点,也是要继续解决好这个问题,农村学校的课改,是我市课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农村课改的成功,我市的课改就不可能成功。二是坚持持续推进。课改之初,活动一个接着一个,可谓是轰轰烈烈,大家参与的热情也很高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改革步入正常化、常态化,一些人的热情也开始消退。因此,要解决好前热后冷的问题。几年来在这方面我们重视做好市级、县级多种形式、多种途径的教师培训,特别是强力推进校本培训、校本教研,使教师培训正常化。建湖县通过建立“县、片、校”三级联动的培训机制来推动农村学校的课改培训,对全县26所初中和54所小学根据地域的相近、优势的互补、县名师的分布以及教研员的合理配置等原则,划分了五个教研片,每片确定一所学校为培训学习基地,以这所学校为龙头,较好地提升了农村学校实施新课程的水平。三是解决好配套改革。课改能否深入,导向机制非常重要,我们要在评价、升学制度等问题上进行改革,以此来引领课程改革。*年我们分别在建湖、射阳召开了全市省级实验小学评价改革研讨会,努力以实验小学的评价改革引领全市小学的评价改革。盐都区通过发挥教育评价在新课改中的激励功能,促进农村学校课改工作的推进,拟订、修改、出台了《学校发展教育督导评估方案》《星级小学评估方案》《关于加强教学工作的意见》《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制度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课堂教学评价细则》《素质教育评价细则》《初中教学质量评估方案》等一系列旨在促进学校加强和保障新课程实施的文件。近几年,市教育局在中考、市区小升初等工作中,也都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创新,如市区热点初中的电脑派位,今年所有四星高中拿出统招生计划的35%定向分解到一般公办初中,这些配套改革措施都将有效地推进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实施,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今后,我们在这些方面还将进一步加大改革的力度,以便更好地推进新课程改革。四是进行重点突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这次新课程新设的一门国家必修课程,但这门课程一没有教材、二没有专门师资、三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因此,大家都感到这门课程难开。*年我们在滨海召开了全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验推进会,会后我们的一些农村学校迎难而上,尽力创造条件努力开设这门课程,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今天观摩的大丰三小和新丰中学的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听证会,就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种形式。还有许多学校能因地制宜,积极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呈现出喜人局面。亭湖区本着“目标明确,整体规划,大胆尝试,完善提高”的原则,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进行重点突破。他们根据学校特点,以服务教学,贴近生活,利于实践为目标,引导学生从社会中、生活中、自然中选择感兴趣的问题展开调查研究。如农村环境保护问题,农民种粮积极性问题以及收入的问题等等。

3、坚持以人为本,重视调动校长、教师课改的积极性。

课程改革,仅靠领导要求,专家设想是不够的,重要的是靠校长、老师们去实践。我们重视调动校长、教师课改的积极性,一方面,坚持正确的价值引导。把中央的精神、时代的要求、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转化为每一位校长、每一位教师自己的思想,内化为自觉的行动,从而促使他们自觉地投身到改革实践中去。另一方面,做好精神上的激励,促使校长、老师从民族和国家的长远利益出发,大胆实践,无私奉献。当然,作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我们也不断通过多种途径,充分肯定校长、老师们不懈的努力和所取得的成绩,并给予及时的表彰、奖励,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促使校长、老师们加倍努力,积极投身到课改实践之中。东台市通过举办课改工作协作活动来激发广大教师和校长们的工作热情。针对乡镇学校多、分布广的特点,按地理位置成立了新课程实施协作区,明确制度,定期开展活动。活动内容包括举行校长沙龙,举行教学骨干参加的教学培训活动,举办教学公开课,通过构建活动网络,调动教师们的课改热情。

4、正确引导社会舆论,营造课改的浓烈氛围。

课程改革,不仅仅是教育自身的事情,而是一个系统的社会工程。因此,课程改革离不开家长、社会各界的关注、理解和大力支持。我们通过家长会、报纸、电视等多种途径和方法,向家长、社会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宣传,以取得家长、领导、媒体的理解和支持,从而为课改营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大丰市各学校努力使学校、社区、家长在课改中形成合力,多次召开家长会,让家长走进课堂听课,切身感受新课程背景之下的课堂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区别。学校还主动与社区联系,争取他们的大力配合,充分利用好校外教育资源,构建了一个和谐的课改环境,有效地推动了全市包括农村中小学在内的课程改革健康稳步向前发展。市教科院在正常利用《盐城教育网》、《盐城教育研究》进行课改宣传、报道的基础上,自*年我市进入课改以来,创办了《盐城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简报》,至今已出刊35期,有效地实现了传递课改信息,交流课改经验的目的。

5、加强领导,不断提高课改工作的管理水平。

课程改革,是一项行政推进工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都应重视加强对课改实验工作的领导,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我市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领导不仅仅把推进农村课改看作是上级交待的任务,更看作是一项事业,看作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举措。实事求是抓课改,真心实意抓课改。按照课改要求,市、县两级都成立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领导小组”,把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放在重要的议事日程,作为一项中心工作来抓,并明确各个职能部门在课程改革中的职责,共同做好课改实验的规划、实施、管理和保障工作。盐都区加强对农村中小学新课程的视导检查,每年所有的村小都视导一遍。市、县都建立了课改联络员制度,及时上传下达课改信息,强化对课改实验工作的指导。各个层面的组织者、指挥者能坚持从调查研究入手,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集中各方面智慧,尤其重视课程改革实验一线的教研工作者、广大校长、教师的意见和建议,避免和减少了决策失误,保障了课改实验工作的健康、顺利开展。

(三)存在问题。

1、师资队伍问题。

课改成在教师,败也在教师。目前,农村学校,特别是联办初中、村小、教学点的教师队伍现状,令人担忧。一是年龄结构不合理。有的村小、教学点的老师一眼望下去,全是快要退休的老教师,最年轻的也有40多岁了。而在一些中心初中,20多岁的教师是主体。缺少老中青合理的搭配。据我们了解,有的县(市、区)、乡镇,已经有四、五年,甚至七、八年不进新教师了,中青年教师严重断层。二是知识老化。老教师中很少是师范院校毕业的,大部分是过去民办教师转正的,其拥有的知识早已陈旧老化,对课改的新理念又难以接受,所以,这批仍在教学一线的老教师,很难胜任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三是学科结构极不合理,导致一些必修的科目不能开齐、上足。现在有些村小只上语文、数学课,音、体、美学科没有专职教师,像计算机、英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等新设课程,更难开设。四是教师整体素质与新课程的要求差距很大。因经费困难等原因,农村的教师很少有机会外出参加业务进修和学习。有的老师甚至没有经过课改实验培训,就直接参加课改实验了。又由于各地高中事业规模的急剧扩大,初中教师中稍好一点的就上了高中,小学的骨干教师则被挖到了初中,个别小学低年级,甚至出现初中不合格毕业生站在讲台上包班教学的现象。

2、投入保障不力。

近年来,我市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已下很大力气,先后实施一系列改善农村办学条件的工程,如:布局调整工程、危房改造工程、三新一亮工程、六有工程、校校通工程、扶贫助学工程,今年还将实施四配套工程,主要解决图书、理化实验仪器、音体美器材等配套问题。目前全市农村学校的校舍条件比过去大有改观,但与新课程实施配套的教学设备、场地、器材等远远没有到位,经费的投入还远远不能满足课改实验的需求。去年初,省教育厅花一个月时间,对苏北五市共911所农村初中的体育、艺术教育场地器材状况和课程开设情况进行了调研,发现苏北农村初中体育场地器材缺口巨大,问题严重。98.7%的学校体育器材达不到中小学体育器材配备目录标准的一半,每周能开三节体育课的学校仅有5所,占全部调研学校的38%。美术、音乐等艺术教育器材严重不足,艺术类课程开设均未达到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的要求,开课率随年级的上升而下降,初三开课的很少,个别学校甚至基本不开。我市也包含在上述情况之中,这种状况已成为制约农村中小学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因素。

3、课程实施水平不高。

说实在的,目前我市农村学校新课程实验的状况,只能说是实施了,推进了,但实施的水平还不高。如:课程设置随意性较大,开齐、开足仍然是个大问题。初中的流生问题,合格率偏低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又如:不少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排在课表上只是一种摆设,有的连课表上都找不到。英语课国家规定小学三年级以上都要开,而农村学校没有教师,有的只好像语文、数学老师兼教音体美一样,每个语、数老师再兼教一个班的英语,并且是让会的老师现场教一下,然后就上课堂教学生,这样的状况教学质量能得到保证吗?再如:一些学校存在着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无论是理论层面,还是操作层面,对这次新课程改革理解得不够全面和深刻,甚至认为只是换一换教材,说一说时髦用语。课堂上搞一些形式主义的对话交流、所谓的小组合作探究,歌舞绘画、多媒体等走进课堂,热热闹闹,认为这就是新课程改革了,导致许多课堂教学浮而不实。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式、评价改革等急需要研究、思考的问题,很少去思考、去研究、去改革。难怪有人说:这样的课改能有质量吗?

4、评价、质量监测体系亟待建设。

近几年,我市在评价和质量监测方面也做出了一些积极的研究和探索,先后制定并出台了高中、初中、小学质量监控方案,但到目前为止,还未能形成比较科学、规范、操作性较强的评价体系。评价制度改革的滞后,严重制约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因此,目前在新课程改革上出现了小学好于初中,初中好于高中,低年段好于高年段,起始年级好于毕业生年级的现象。我们希望各地、各学校要在这方面多研究、多探索,努力形成富有盐城特色的、比较科学、规范、操作性较强的评价体系,以此引领全市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从我们市级教育行政部门来说,要进一步加强中考评价改革,认真研究08年高考改革。

5、布局调整、资源整合不到位,影响新课程的均衡推进。

省教育厅在全省推进的布局调整工程,有效地整合了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使农村学校形成办学规模,这一举措为课程改革实验创造了必备的基础条件。我市大丰、东台等地布局调整到位,在几年来的课程改革实验中已经初步显示出其优越性。而有些地方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布局调整时力度不大,成效不明显,在今天的新课程实验中面临着许多难以克服的困难。我们在调研中发现,有些地区一个乡镇竞有村小、教学点十多所之多,一个年级一个班级,甚至几个年级一个班级;一门学科一个老师,甚至几门学科一个老师,试问这样的办学状况课程改革如何推进?

三、今后我市深化农村课程改革的几点要求。

当前我市农村的课程改革正按照新课程的要求,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成功的做法要继续发扬并使之深化,出经验、出成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及早寻求恰当的解决策略。根据全省农村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经验交流会的精神,结合我市农村课改的实际情况,我想当前深化我市的农村课程改革主要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加强学习,提高认识,进一步坚定课程改革的信念。

深化课程改革,首先还是必须继续提高思想认识。课程改革,走到今天,确实不容易。虽然在改革的进程中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例如教材问题,有的学科教材城市化倾向过大,与农村学校实际脱节;有的教材过深,但这是改革过程中的问题,相信这些问题一定会在实践中逐步得到解决。现在最可怕的是我们的学校、校长、老师,不去学习,不去实践,不去思考。当前,党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问题,作为教育部门,我们就得思考如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更好的服务。我想,稳步、扎实地推进农村课程改革,就是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服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要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中央提出新型农民必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我想所谓有文化,不是指过去的脱盲,而是指有一定的学习能力;所谓懂技术,就是要掌握一些应用技术,有一定的实践能力;所谓会经营,就是指要有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新型农民的这些要求,和当前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因此,我们应当静下心来,好好地去思考和规划如何深入推进农村的课程改革,如何提高农村新课程的实施水平,为培养社会主义的新农民作出贡献。我们农村初中的校长老师,眼睛不要只盯在几个考上盐中、县中的尖子学生身上,要从培养一代新农民的高度来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

在过去课程改革的准备阶段和启动阶段,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今后的路还很长,并且随着课改的深入,面临的挑战也愈来愈严峻,困惑也会愈来愈多。因此全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所学校,从领导到教师,都要继续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认识,深入领会课程改革的规定和要求,学习课改中的典型经验,提高决策和行动的科学化水平。同时要进一步增强全市广大教育工作者对课改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鼓励广大教师勇于探索、勇于创新,以实际行动坚定课程改革的信念,深化农村的课程改革工作。

2、加强教师培训,强化校本教研,满足教师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和学校要进一步加强教师培训,引领广大教师学习课改理论,学习“纲要”、“课程标准”,学习课改的前沿信息,学习外地的成功经验。特别是微观方面的学科培训,课到底怎么上?怎样才能体现新的课程理念?理论与课堂教学的实践如何结合?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如何改善?等等,都是今后新课程培训的重点。就全市而言,从今年秋学期起将启动全市农村中小学新一轮教学基本功训练和达标考核工作。每年全市将组织1-2次部份学科、部份年级教师参加的以对新课程标准与教材理解为主体的培训和考试。各门学科的教学基本功考核由学校组织,市县教育局组织抽查,并开展农村中小学教学基本功竞赛和新课程优课竞赛活动,通过一系列活动,培养和评比出1000名农村中小学新课程教学能手。

就全市而言,集中培训力度越大,培训层次越高,对新课程体系和理念的把握就越不会走样。因此要尽可能提高部级、省级、市级培训的覆盖率,让农村教师有机会直接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市、县教科研部门今后要进一步关注农村中小学的教师培训,建立起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体系和制度,直接培训到农村中心初中和小学学科教研组长一级的骨干教师,县和片培训到所有教师。要把学科教研、优课展评和教师培训结合起来,尽可能多地为农村教师提供学习培训的机会。要充分挖掘和利用现有的培训资源,紧紧依靠教科研部门和师范院校,形成一个多元的培训网络,以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要充分利用城乡学校结对挂钩合作的平台,组织优秀城镇学校教师送教到农村,上示范课,开设讲座。

跳出教育看教育,不难看出教育最基础的细胞在学校。我们进行课程改革,其工作的重心、重点也应在学校。各级教研部门和学校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校本建设,这其中包括:校本发展、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校本课程建设、校本评价研究、校本管理、校本科研等。下一步,省、市将制定相关文件,加快、规范校本建设,我们应在这方面做出积极的探索。特别是要强化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加强教师的集体备课,有效地组织学校、教研片的教研活动,在强调专家引领、个体反思的基础上,大力加强同行间的交流与合作,营造行之有效的针对具体教学问题的教研氛围,这样不仅使老师们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能够得到及时的解决,也使广大教师在实践与反思中,专业素质得到不断的提高,新课程的实施能力得到不断的提高。为推动农村中小学的校本发展,我们将开展创建农村中小学新课程实施百所示范学校的活动,会后市教科院要尽快制定出示范学校创建评比的细则下发。

3、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着力提高新课程的实施水平。

五年来新课程实验已在我市小学、初中、高中全面推开。今后一阶段的工作重点应当转移到如何提高新课程的实施水平上来。

(1)确保执行课程计划的完整性、真实可靠性。要提高新课程的实施水平,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开齐、开足国家规定的各门课程。我想,在这一点上,我们的校长一点也不能含糊,一定要有法律、法规意识,要想尽一切办法,开设好法定的课程。目前,我市农村学校课程开设的现状不容乐观。从市教科院三月份到部分县(市、区)调查农村课改实验的情况来看,问题不少。如: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有的学校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排上课表,有的排上课表,但没有按照课程的要求去上,只是一个形式,仅仅是为了应付检查。英语、计算机课程,许多学校开设了,但只能说是马马虎虎应付,开设的水平、质量亟待提高。重视考试科目,忽视非考试科目的现象普遍比较严重。前面讲的实施新课程百所示范学校评比,恐怕最基本的要求是完整真实地执行课程计划,否则还称得上示范校吗?

(2)要进一步加大课堂教学改革的力度,切实改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优化师生教与学的环境。课堂教学是新课程实施的核心问题,再好的课改方案,再好的学科教材,只有真正落实到教学实际中,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教学行为,才能实现课改目标。目前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我们决不能掉以轻心。各级教研部门和学校要积极引导广大教师深入学习和理解新课程理念,特别是要在学科领域内通过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帮助和引导教师对当前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进行深刻的反思和理性的思考,澄清认识,走出困惑,辩证地处理好课堂实施中的具体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提升课改实施水平。同时要积极探索教学模式的科学化,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积极探究为着力点,加强教法的研究和学法的指导,优化师生教与学的环境。我们将组织适合农村中小学现有办学条件的新课程教学案编写和评比活动,在盐城教育网上展示优秀教学案,为农村中小学教师提供更多实施新课程的教学资源。

(3)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努力上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新课程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这是新课程强调区域特色、地方特色,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的重要体现。昨天草堰中学的“走进草堰盐文化”的综合实践活动和今天新丰中学、大丰三小的公民实践教育活动听证会,都是很好的综合实践课程。这样的课程关键不在结果,在于过程,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什么?所以我们要在开齐、上足、教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大力开发校本课程,积极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途径,这是每一所学校义不容辞职责。我市的部分县(市、区)在这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发展滞后于全省发展的步伐,某些方面还局限在部份示范初中和窗口小学。因此,我们应该提高认识,加大力度,尽快改变落后状况。我想,示范学校要在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上有所突破,才有资格申报。必须要有硬性的规定,每所学校至少要开出几门校本课程,编写几本校本教材。

(4)进一步完善评价和质量监测体系。这方面,前几年我们已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还应进一步加大改革的力度。小学要认真抓好《盐城市小学学业评价与监控指导意见(试行)》的贯彻落实和全面实施,初中要继续抓好中考改革的稳步推进。对今年中考命题,市局在多次会议上都已明确表示要与新课程接轨,要让真心实意实施新课程的学校不吃亏,让仍然沿袭旧思想旧方法搞应试教育的学校不讨巧。中考命题的原则“低头翘尾”,低要低到位,翘要翘得新。这个新就是新课程,新理念。据说今年高考每门学科都要有十到十五分的探究性、实践性试题,我们也想在中考命题中保持这一比例,希望大家注意。另外,今后市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定期和不定期地组织对农村中小学的专题教学质量抽测活动和教学视导活动。

4、加强研究,加强管理,进一步提高课程改革的基础保障能力。

课程改革要顺利进行,必须有一些基本的保障措施。

(1)经费投入的保障。最近几年,各地、各校确实加大了经费投入,以保证课程改革的顺利启动。但从目前状况看,其投入的量,还远远不能满足课改的需求。因此,各地、各校应想法设法,多方筹措课改实验经费,特别是要加大教师培训、学习的经费投入。大丰草堰初中、盐都潘黄初中能请那么多的专家来讲学,派出那么多的教师外出参观学习培训,这都需要花钱。他们能做到,其它学校也应该能做到。

(2)培训制度的保障。课程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教师的培训也应该有计划、分步骤进行的,切不可认为在实验启动、试点阶段搞一些大规模的、轰轰烈烈的通识培训就可以了。教师的业务学习、培训,应与新课程改革同行,要在改革的进程中,边实验,边学习。各地、各学校对教师的业务学习、培训应形成制度,并在实践的过程中探索出多种途径、多种方法的培训模式。如:校本培训、联片培训、区域合作、城乡挂钩、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培训模式。

(3)基础设施的保障。目前,农村学校的现代化技术装备还远远不能满足课改的需要。近几年,在各级政府的努力下,有了一定的改观,特别是去年“校校通”工程,全市农村每一所学校都配备了电脑房,多媒体教学设备,接上了英特网。随着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们农村学校的装备将不断地先进起来。现在的问题是我们的学校要有计划地对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让老师们会使用这些先进的设备,充分发挥设备设施的使用效益,提高使用水平,从而更好地提高课程改革的实施水平,切不可把好不容易装备起来的先进设备闲置在那里。省教育厅王厅长在4月17日召开的全省农村中小学合格学校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校校通工程完成后,全省中小学信息技术的开课率要达到100%,这是一项硬任务,各地各学校务必落实到位。对少数在教学点上课的三年级以上学生,各地要通过借班上课的方式,让其到中心小学或就近的村完全小学上好信息技术课。在这次会上,还部署了全面推进农村中小学合格学校建设工作,决定从今年起用两年时间,全面推进农村中小学理化实验设备、体育艺术教育器材、图书资料等四项配套建设。省政府也同意将四配套建设纳入全省农村新五件实事之中(通达工程、环境工程、健康工程、教育培训工程等)。今年工作重点是农村初中,明年在初中任务基本完成后再启动小学的配套建设。昨天,市政府召开了全市农村合格学校建设工作会议,各县市区政府与市政府都签订了责任状,这项工作争取在今年暑期基本完成,我们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充分利用这一难得机遇,精心组织,扎实推进,提高新课改的物质保障水平。

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方法篇9

课改已进入第六个年头,本期我镇的课改工作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依据《罗田县基础教育课改工作计划》,一如既往的推进课程改革进程,全面深化和推进素质教育,加强新课程的教学研究,继续深入学习和验证验证《课标》和教材,积极撰写经验论文;继续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深化和改革适合新课程的教育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不断推进新课程改革,深化学校特色建设,为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服务。(一)学校将课改放在重要位置,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继续认真组织教师深化学习和领会新课程理念,将课改管理作为教学常规管理,改革管理模式,不断深化课改工作。1、让教师和学生人人得到尽可能大的发展,个个得到尽可能多的关爱。2、认真学习和领会新的课程标准,扎实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优化教学过程,创新教学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3、改进教师培养、培训工作,建立校本的教师培养、培训制度,增强教师教育对课程改革的促进作用。4、学习新的教育教学评价方法和制度,建立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学校课程实施的评价体系,实施新的评价方法。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的一项重大教育变革。它对于从根本上确立广大教师先进的、科学的教育思想,从根本上改进广大教师的教学行为,从而确保基础教育有重大突破,使面广量大的有个性、有创造力的、身心和谐发展的、能肩负起现代化建设重任的一批批人才茁壮成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根本上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为使学校课改工作真正做到领导有力、措施落实,真抓实干,必须要加强领导、建立领导机制,为此,我镇成立以中心学校校长为组长的课改工作领导小组。并根据学校实际、学生实际、教师实际,指导各学校重新最新课改精神要求修定《学校课改工作计划》。本学期,我校将进一步建立、健全与课改相匹配的内部管理机制,激发教师参与校本培训的热情,努力营造课改的良好氛围,不断推进我校课改工作向纵深和效益以及常规迈进。1、本学期,学校将进一步建立、健全与课程改革相匹配的内部管理机制,激发教师参与各种校本培训的热情,努力营造课改良好氛围,不断推进我镇课改向纵深发展。2、继续实施和完善已形成的以下几项行之有效的教学管理制度,即听课评课制度,集体备课制度、每周开课制度、学校领导随堂听课制度、“六认真”工作月检和即时检查制度、严格考试考核制度等。3、建立联点带片制度,每个中心学校成员都带一个片区学校,以及时指导课改实验工作。每月组织课改组成员开会一次,具体了解各位教师的课改情况,把握全体的课改实况和进度,提出建设性意见。

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方法篇10

一、统一思想,提高对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重要性的认识

(一)充分认识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大意义。党的十七大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改革,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基础教育课程是国家意志和核心价值观的直接体现,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核心作用。当前,我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进入到总经经验、完善制度、突破难点、深入推进的新阶段。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是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对于促进教育公平、提高全民素质、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二)切实增强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我省自2001年实施课程改革以来,新课程理念得到广泛传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推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受到重视;教学方式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注重学生成长过程和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正在形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带动了基础教育的整体变革,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受制度政策的制约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我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还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一些地方和学校对课程改革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的战略地位认识不到位;学校办学条件不足,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课程资源、专业支持力量等服务保障体系较为薄弱;国家课程方案在一些学校尚未得到全面有效执行,新课程的要求在教学中还有待于进一步贯彻落实;以学科考试成绩作为唯一衡量学生发展和教师工作成效的评价观念和做法尚未得到根本转变。对此,各级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要从对国家和民族未来负责的战略高度,坚定课改信念,采取有力措施,坚定不移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引向深入。

二、扎实工作,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一)加强课程管理,全面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方案

1.认真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国家课程方案是国家教育方针的集中体现,中小学校要严格按照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省定课程计划组织教育教学,开齐开足课程。严格落实综合实践活动、技术、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普通高中要在开齐开足必修课程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制定选修课程建设规划,积极创造条件开设丰富多彩、高质量的选修课程,保障学生有更多选择课程的机会。要给学生留有更多的自由支配的活动时间,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2.加强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管理。做好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规范管理和分类指导。省教育厅负责全省地方课程的规划、开发和管理,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本地地方课程的开发、管理,市、县(区)地方课程必须报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校本课程由学校根据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着眼于学生发展需要,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开发或选用。校本课程一般不为学生提供教科书,可以开发讲义。各级教育部门要加强对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开发的指导,鼓励将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相融合,与本地风土人情、本地特色相结合。学校要根据要求对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做出统筹安排,确保课时。

3.加强中小学教材管理。各地要根据教育部、省教育厅有关教材选用的规定,严格规范教材选用程序,保证教材选用过程的公开、公平、公正,提高选用教材的适宜性。教材选用以设区市为主,在省教育厅制定的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范围内选用,不得选用未经国家审查的国家课程教材和未经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地方课程教材。教材在起始年级一经选定,要保持相对稳定,在使用过程中不得随意更换。省教育厅将探索建立教材选用评估制度,定期对教材选用情况进行评估。

(二)大力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

1.依据课程标准组织教学。学校要严格按照各学科课程标准组织教学,不得随意增加难度和降低要求。课时安排和课程评价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2.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把教学改革作为深化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使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落实到课堂教学中。要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学规律,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要优化教学活动,创设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环境,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学习,让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动力。

3.加强教学研究和指导。进一步加强教研指导,引导教师重视学生学科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切实纠正盲目增加内容和难度的倾向。积极开展送课下乡、优质课评选与交流活动。鼓励教师积极探索和实验,形成不同的教学风格和特色,及时推广典型经验和优秀成果。深化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积极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科学应用,提高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中的学习能力。

(三)健全和完善考试评价制度,构建符合素质教育的评价体系

1.扎实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各地要根据省教育厅《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试行)》,做好普通高中学生综合评价工作,并结合当地实际,制订、完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综合评价实施方案。要将综合素质评价与教育教学管理有机结合,科学、公平、公正地全面反映学生的发展状况,充分发挥综合素质评价的激励和诊断功能,为学生发展提供针对性的建议和指导。健全诚信机制,完善综合素质评价公示制度,不断提升评价的信度与效度。省里将进一步完善综合素质评价电子信息系统,推进评价工作规范化和制度化。

2.深入推进考试评价与招生制度改革。积极推行中考制度改革,着力改变以升学考试科目分数简单相加作为唯一录取标准的做法,力争到2014年全省所有县(市、区)全部实行初中毕业学生考试、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高中招生录取模式。加强对中考改革的评估和指导,强化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在高中招生录取中的作用。进一步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保证学生全面完成国家规定的各学科课程。深入推进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建立有利于创新人才选拔的高校招生模式,逐步把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学业水平考试的结果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

3.积极推进学校和教师评价制度建设。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政绩观,切实改变以升学率为唯一标准评价学校教育质量的做法,着力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学校评价体系,促进学校科学发展。健全完善新课程背景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评价体系,教师评价主体要多元化,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学校领导、同事、家长、学生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将教师承担指导综合实践活动、综合素质评价、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等纳入教师评价范畴。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

1.充实优化教师队伍。配齐配足各学科教师,特别要多形式、多渠道配备好体育、艺术、综合实践活动、通用技术、信息技术等专任教师。要优先补充农村小学紧缺学科教师,使农村学校能够开齐开足国家课程。进一步实施教育对口帮扶工作,大力推进城区教师支援农村,实施“送培下乡”和“跟岗学习”,提高农村教师整体水平。充分发挥广大教师在深化课程改革中的主力军作用,把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作为重要目标和任务。

2.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总结新课程培训工作经验,针对教师发展需要,组织开发以教学实际问题为核心,以优秀教学案例为载体的培训课程,增强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改进培训模式,提倡以参与式为主的多元培训模式,避免单纯理论说教,增强培训的过程性体验,努力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不断加大培训经费投入,扩大培训规模。

3.加强学校校本教研。学校要加强教研室和教研组建设,完善以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以课例或案例为载体,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基本要素的以校为本教研制度,促进教师的学习、研究和交流,引导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学会把问题转化为课题,学会解决实际问题,提升专业素质。有条件的学校要积极建立与省内外名校、名家的联系交流学习制度,实现高层次的专业引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积极组织做好联片教研、区域教研活动,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平台,引导广大教师参与网络交流和学习。

4.推进教师教育改革与创新。围绕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大力推进教师教育改革与创新,加大教师教育院校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培养模式等方面的改革力度,使走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基本适应新课程的需要。

(五)大力推进农村地区课程改革,提高农村教育质量

1.加大对农村教育课程改革的领导。把农村地区的课程改革作为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规划。要加大对农村地区课程改革的经费投入,提供必要的办学条件保障,保证农村学校开齐开足国家课程,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质量要求。

2.加大农村教育课程改革支持力度。教研部门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促进农村学校建立多种形式的教研体和教学合作组织。积极支持开发符合农村实际的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充分发挥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作用,为农村学校提供更多的优质资源、网上培训、教研、专业咨询服务。

三、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保障机制建设

(一)加强组织管理和统筹规划。要把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心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整体规划深化课程改革的目标和进程。积极协调各部门,共同研究制定深化课程改革的政策措施,统筹课程改革、教师培养培训、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等相关工作,增强各项工作的协调性。加强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课程管理的能力建设,把推进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作为“以县为主”管理体制的重要内容,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既要充分尊重学校的办学自,激发学校的活力,又要按照教育规律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及时向当地政府汇报课程改革的进展情况及重大问题,让政府领导关心了解课程改革,争取相关部门支持课程改革。

(二)强化条件保障。各地教育部门要在地方政府的统筹领导下,加强对课程改革工作的条件保障,加大对课程改革的经费投入,采取有力措施,因地制宜地解决好教师编制、新增课程教师配备、职务聘任等问题。要根据深化课程改革的需要,及时补充、更新专用教室、实验室和仪器设备等。加强通用技术课程所需设施、设备建设,鼓励与职业技术类学校资源共享。省教育厅将在每年经费预算中安排一定的课程改革专项经费,用于推动课程改革工作深入开展。

(三)健全服务支撑体系。各地要大力加强教研队伍建设,配齐配强各科教研人员,提高教研队伍整体素质,充分发挥其教学研究、指导和专业服务作用。完善教研工作机制,创新教研形式,建立直接服务学校的专业支持网络。各级教研员应通过到基层学校开展专题讲座、现场观摩指导、专题讨论等活动形式,帮助一线教师解决实践中的困难和问题,在实践中不断提升教研队伍的专业指导与研究水平。高校和其他专业机构要积极参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和实验项目研究,深入基层学校加强指导,努力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专业支持力量。要加大网络优质课程资源的建设力度,特别要重视普通高中选修课程资源建设,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优秀教学成果的互通共享。

(四)强化监督管理。各地要定期开展课改专项调研和阶段评估,分析存在的问题,研究对策措施。各级教育督导部门要探索建立学校素质教育综合督导与随机督导、专项督导相结合的督导体系,完善督导通报制度,重点加强对国家课程方案执行情况、学生课业负担情况的督导评估,把课改成效作为评价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工作的重要指标,引领中小学校创建素质教育示范学校,促进工作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