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合作社性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21:15

农业合作社性质篇1

【关键词】合作社异质性外部审计

在政府和学界的大力扶持和推动下,我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据统计,截至2012年底,我国登记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有68.9万户,出资总额达1.1万亿元。但在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蓬勃发展的过程中,也不断出现一些新问题。其中最突出的应当是合作社成员之间的异质性。合作社成员之间的异质性对合作社的发展带来哪些问题、如何克服这些问题,将是本文试图探讨的内容。

合作社成员之间异质性的成因

弱势农业下农户的分化。我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后,市场竞争加剧,小农式的农业生产带来的经营风险进一步放大,农业生产难以给农民带来稳定的收入保障。且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在留下来的农民中,只有一小部分适应市场的农民变成乡村社会中的“能人”、“大户”富裕起来,多数农户增收日益困难,农户之间的分化日益明显。在农村,由乡村“能人”、“大户”领头创办合作社就成为必然。例如河北省廊坊市固安县牛驼镇前庞家务村的顺斋瓜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就是由种植大户张顺斋牵头成立的。

政府的政策引导。“三农问题”的解决,需要在农村推行进一步的改革举措,用改革来创造新的制度红利。因此,作为一项重要举措,转变农业生产组织方式、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我国广大农村开始推行。但在弱势农业的背景下,仅仅依靠农业领域的内生力量很难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因此,政府引入外部力量,积极引导与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和乡村能人来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就成为推动农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的一个可行选项。以河北省廊坊市为例,截至2012年6月底,全市共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827家。但从创立方式看,主要有村两委班子领办型和龙头企业带动型。

合作社成员之间异质性带来的问题

在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进程中,由于成员之间的异质性,造成合作社异化现象严重,合作社功能开始弱化。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在合作社盈余分配上,“按股分配”取代“按交易额比例返还”成为主要的盈余分配形式。我国多数合作社从组建伊始,就具有“典型的‘资本带动’特征,合作社内部存在资本集中和资本分散并行不悖的现象”,存在着“资本控制的现实性和必然性”。在存在资本控制的合作社里,普遍存在的“一股独大”现象,直接影响到合作社的盈余分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以下简称《合作社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可分配盈余首先按成员与本社的交易量(额)比例返还且返还总额不得低于可分配盈余的60%。但在资本利益最大化要求的驱使下,资本控制型的合作社往往背离了“合作社盈余应当以按交易额比例返还”为主的本质性规定,普遍以“按股分配”取代“按交易额比例返还”。有学者的调查显示,“在合作社盈余分配方式上,纯粹按照交易额(量)返还的合作社仅占16.9%。整体来看,接受调查的合作社中,按股份分红的合作社比例明显高于按交易额(量)返还的合作社比例。”以“按股分配”取代“按交易额比例返还”作为主要盈余返还方式的合作社还是一般意义上的合作社吗?

利用合作社进行套利的现象严重。在我国,存在大量的以获取“非经常性的政府补助、税费减免等政策性收益”为目的合作社。这类合作社的发起人,主要一些非生产性的农民和工商企业。这类合作社被一些学者形象地称之为“皮包合作社”。正如某县领导人所言:“我曾经到日本考察过,人家日本是合作社办公司,而我们是公司办合作社。”在这类以“空壳社”或“翻牌社”面目存在的合作社中,发起人往往利用股权上的优势,把政府财政补助按成员的持股比例量化,甚至被变相转变为发起人的个人财产,非持股成员无法分享到政策性收益。应当说,这类合作社对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危害无疑是严重的,是我们应当重点监管的对象。

合作社内部治理机制混乱,民主管理制度难以得到有效实施。从合作社诞生的那一刻起,就确立了以“一人一票”为标志的合作社内部治理机制。目前,我国大多数合作社的民主管理流于形式。理事会的作用远远大于社员大会的作用,监事会沦为花瓶式的摆设;在理事会中,大股东或发起人的意志又占据支配性的地位,普通农民的意志在表决中成为陪衬。被合作下的农民失去了参与合作社社务管理的积极性,合作社的吸引力不断下降。一个失去了民主管理功能的合作社还是合作社吗?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再思考

如何在我国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合作社,发挥其在组织农民方面的作用,利用其组织和制度上的优势,来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笔者认为近期我们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转变政府扶持合作社发展的理念,以规范现有合作社的发展代替对数量的追求。一是加大对合作社知识的宣传,提高普通农民对合作社知识的理解。应当说,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矛盾之处。一方面是合作社在量上超常增加;另一方面却是大多数农民的漠然,他们对合作社以及什么是合作社却知之甚少。例如,根据《合作社法》第三十七条规定,本社接受国家财政直接补助和他人捐赠形成的财产,应当作为本社财产,要平均量化到每一个成员,按比例划入成员账户成为成员的收益。但在实践中,许多合作社的发起人却在分配过程中把政府财政补助按成员的持股比例量化,成为大股东的套利工具,直接损害了普通社员的利益。而这种套利行为得以实现的根源还是普通社员缺乏对合作社的基本了解和认识。因此,我国各级政府应当把普及合作社知识,尤其是合作社的运作知识、盈余分配知识,把我国农民打造成为懂知识的“新农民”,作为规范合作社发展的重点。

二是改变外在监督方式,以“审计”代替“考核”。任何一个组织的健康发展,都离不开外部的监督。在对合作社的外部监督方面,我国普遍存在登记环节宽松、成立后放任自流疏于监管等不正常现象。正是由于缺乏有效的外部监督制度,才致使我国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乱象丛生。《合作社法》第三十八条虽然规定了外部审计制度。但就实践来看,外部审计形同虚设。因此,借鉴外国先进经验,适时引入强制性外部审计制度是我国当前解决合作社发展乱象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合作社的成员构成和出资、治理机构的运行、财务管理是否健全、成员账户、盈余核算和分配方式是否合规等项目的审计,可以有效地规范合作社的运行,并把优惠政策只提供给那些经审计机构认定为规范运行的合作社。引入外部强制性审计制度,既可以打击“僵尸合作社”的套利行为,又可以保护普通农户的合法权益。

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为合作社的健康发展提供法律支撑。一是引入公司法中的股东直诉权和代位诉讼权,允许普通社员以自身名义向合作社或相关权益侵害人直接提讼。《合作社法》第二十九条规定,理事长、理事和管理人员给本社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合作社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对侵占、挪用、截留、私分或者以其他方式侵犯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成员的合法财产,非法干预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成员的生产经营活动,向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成员摊派,强迫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成员接受有偿服务,造成农民专业合作社经济损失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但在实践中,这些规定对于保护普通社员合法权益还显不足。首先是没有明确普通社员是否具有以自身名义提讼的资格;其次是没有明确能否以合作社以及合作社的管理人员作为诉讼对象。而在实践中,损害普通社员合法权益的,往往更多地发生在合作社内。实践中,在浙江省的一些地区,已经有成员向有关部门投诉合作社发起人,追讨应该分给自己的盈余返还和政府补助的量化份额。因此,有必要在法律上明确普通社员具有以自身名义向合作社或相关权益侵害人直接提讼的权利。

二是明确合作组织与非成员的交易上限。《合作社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其成员的交易、与利用其提供的服务的非成员的交易,应当分别核算。从该条规定可以看出,法律允许合作社可以与非社员进行交易,但应当分别核算,其目的是为了便于分配盈余。但在实践中,应当对合作社与非社员的交易数量做一上限性的规定,否则,合作社本身就会异化成为一个通过差价赚取成员利益的中间商,失去其作为“弱者之间的互助联盟”的本质规定性。例如美国的《卡珀―沃尔斯泰德法》就明确规定,合作社与非社员的交易额不能超过其与社员的交易额,即所谓的“50%规则”。在我国,合作社之所以缺乏吸引力、功能弱化,就在于在实践中许多合作社已经异化为中间商。

农业合作社性质篇2

关键词:发展;合作社;质量;保证

近年来,农民专业合作社迅猛发展,从已公布的情况看,全国仅2009年就比2008年增长一倍多。从诸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情况看,一部分规范运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在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在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生产和交易成本、增强农民的抗风险能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产增收等方面,显现出了不可替代的优越性。但还有相当一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或是只有框架的“空壳社”,或是以合作社的名义为少数人服务的“伪合作社”。在一定程度上歪曲了合作社的发展道路,有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了搞形式主义的样板,甚至成为少数人谋利的工具,不但没有给农民带来应有的实惠,还产生了消极影响,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

一、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需要质量上的必要条件

虽然,在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过程中出现问题是难免的,但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应当尽量少出问题,少走弯路,不能放任自流。发展需要有数量上的增长,但重要的是质量上要有保证,没有质量做保证的发展不是真正的发展,只有数量而没有质量的发展等于没发展。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数量上的增长是很容易的,而在质量上的提高是难能可贵的,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不但要有一定的组织形式,而且要有实在的经营活动和规范的运行机制。

二、当前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的问题

第一,政府在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方面。一是过于追求数量上的增长,把数量的增长作为考核政府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成绩的重要指标,致使一些地方在形式上建立了许多农民专业合作社,结果是成绩一大堆,而真正能发挥积极作用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却很少;二是先发展后规范,不管是否符合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条件,先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名义建立起来,之后再去规范,结果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数量较多,问题也较多,规范难度大,农民兴办和加入合作社的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

第二,在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认识方面。一是一些农民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认识有偏见,认为搞农民专业合作社又是简单地归大堆,又要吃大锅饭,态度不积极,不主动,不愿意兴办,不愿意加入;二是一些基层干部指导和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为完成上级任务,被动地指导和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形式上把农民专业合作社搞得很有声色,有成员、有机构、有章程、有制度,各种手续俱备,但就是运营上没有行动,专业合作社成为形同虚设的空架子。

第三,在利益趋动方面。一是一些企业为享受到国家给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优惠政策,积极发起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整个合作社的机构和运行都在企业的控制之下,企业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名义开展经营活动,结果是企业赚得盆满锅满,而农民得到的实惠却很少;二是一些企业、组织或社会团体为得到国家的扶持资金,将自己包装成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形式,取得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资格,以获取不劳而获的利益。

三、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质量要采取切实措施

第一,坚持标准,重视质量。一是要树立质量重于数量的观念,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谋求数量上的增长,要改变在业绩考核上重数量轻质量的做法,要制定包括质量和数量在内的考核指标体系,要在发展合作社数量、成员数量、制度建设、运行情况、农民增收、成员评价等做为业绩考核的重要指标;二是对新成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做好指导、培育、扶持,批准设立的主管部门要按标准严格审查、审批和登记;三是对已经设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机关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做好调查摸底,搞好分类指导,对不符合标准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要限期整改,对逾期仍达不到标准的要坚决给予取缔,什么时候达到标准,就什么时候再给予批准设立。

第二,认真宣传贯彻《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确保专业合作社的各项活动依法、规范、有序运行。要采取多种形式,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及有关规定,让广大农民了解成立和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意义,掌握国家政策和有关规定,使广大农民积极组建和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社,增强参与合作社的运行、管理、监督的自觉性。要增强管理人员“以服务成员为宗旨,谋求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按照有关规定建立和管理农民专业合作社。

第三,加强指导,用好扶持政策。一是建立辅导员制度,要在农村经济管理部门内部组建负责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机构,具体负责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指导、协调、服务和监督工作;二是搞好对合作社管理人员培训,增强合作社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提高管理水平,并根据形势发展需要,定期进行知识更新;三是加强指导服务,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按照“发展、规范、整合、提质”的总体要求,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绿色食品等有机结合起来,指导相同类别的合作经济组织搞好整合,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搞好提质;四是借助中央“深入推进示范社建设行动,对服务能力强,民主管理好的合作社给予补助”的要求,用好用活扶持资金,把扶持资金真正用到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作用上来,并做好使用方面的检查和监督;五是各级政府有关部门要在信贷、土地、税收等有关方面给予农民专业合作社政策倾斜,鼓励、引导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又好又快发展,增强合作社的示范带动能力。

第四,加强监督。首先,要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章程》的要求,加强内部监督。执行监事或监事会成员要由成员大会选举产生,成员按照章程规定实行民主管理,利用服务,分享盈余,查阅本社章程、成员名册、成员大会或代表大会记录、理事会会议决议、监事会会议决议、财务会计报告和会计账簿,按程序召开会议和行使表决权,对违法违规行为加以制止或举报。其次,搞好外部监督。各级农村经济管理部门要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审计监督制度,要制定监督管理办法,要做好对合作社依法规范运行的检查和财务审计,要保证内部监督得以实现,要对损害合作社的利益、损公肥私、假公济私的行为给予纠正,要对责任人给予处罚,要对违法行为按规定追究法律责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Z].

2、中央2010年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Z].

3、农民日报记者彭丹梅采访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司长孙中华的《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Z].

4、农业部等十一部、委、局《关于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行动的意见》[Z].

农业合作社性质篇3

关键词农资服务专业合作社;运营措施;成效;建议;江苏宝应;曹甸镇

中图分类号F27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1)21-0365-01

为适应新形势下农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做好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切实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效益[1-2],确保粮食安全、高产、优质,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统”的功能和服务带动能力,经过认真筹备,在曹甸镇建立了扬州市第一家农资合作社——宝应县曹甸镇绿草香农资服务专业合作社,现将其运行情况总结如下。

1基本情况

曹甸镇绿草香农资服务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1年4月,由曹甸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和22个行政村共同发起。合作社积极推进规范性建设,完善合作社的组织形式和内部管理制度,选举成立理事会、监事会,制定《合作社章程》,明确“两会”职责。自成立以来,入社会员不断增加,目前,入社农户已达8320户,占全镇种植户的72%,入社耕地面积2104hm2,占全镇总面积的56%。

2运营措施

2.1招标采购,保证质量

建立农资采购招投标制度,确保农资招标采购公平、公开、公正。认真核实供货厂家资质,严把质量关,杜绝“三无”产品和虚假单位,在合同中首先明确质量要求,并留有样品比对,中标合同一律保存1年以上。

2.2零差价直供,让利于民

入社会员办理“成员证”,并依据“成员证”实行“零差价直供”,对直供的农资,及时准确地记载在成员账户中。同时对非社员供应农资,价格略高于会员价格,但低于市场价[3]。

2.3会费收支,公开运行

入社会员按入社面积每年收取会费120元/hm2,作为合作社农资服务运作成本。收支由合作社单独建账,独立核算,接受监事会和财务主管部门的审计,每年年底向社员代表大会公布收支决算情况。

2.4技术指导,全程服务

合作社长年聘请7位农艺师负责庄稼医院、田间示范、测土配方、技术培训等工作。在全镇范围内设立36个服务网点,定期无偿农资、农技等信息。目前已同宝应县移动公司会商,利用移动网络,及时农资产品质量、价格、季节性农情、合作社动态、农业新技术和新产品、农业气象等信息,让合作社成员及时了解农情。

3主要成效

3.1降低种植成本

合作社与农资企业达成直供协议,按出厂价格将农资产品发放到农民手中,延伸服务,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成本。入社会员可享受“零差价”服务,仅水稻种和小麦“一喷三防”农药为入社农户节约127.5元/hm2,预计全年可降低成本近600元/hm2。规范农资供应经营,从严要求,坚持高质量、高标准,杜绝假冒伪劣产品和国家禁用限用的农药,做到质量可靠、效果优异,有效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3.2增强组织化程度

合作社对入社会员的田块、购买农资的品种数量、价格信息均记录归档备查,建立基础档案,并及时更新档案资料,全面掌握农户需求的基本情况。合作社把分散生产经营的农民组织起来,形成规模经营,克服规模过小所产生的弱势,增强整体议价的“话语权”,改善农民在采购生产资料、销售农副产品等方面的市场地位。

3.3加快农技推广应用

合作社通过加强科技培训、开展科技指导、提供科技服务等组织经营方式,加快农业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及时引进和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加快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有力地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4-5]。

3.4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农资合作社与该镇植保合作社签订统防统治农药供应合同,明确相应责任,降低农药成本,保障农资质量和对口农药的供应。同时,坚持农民自愿、市场运作的原则,与农户签订统防统治协议,建立田间档案,进行规范化服务,推动植保社会化、专业化进程。

3.5强化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公益性

合作社运行后,曹甸镇农技推广中心原农资经营部门并入合作社,农技推广中心的公益性职能大大增强,农技人员主要负责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工作,并兼职为合作社提供技术指导,根据合作社运作成效及社员代表大会决定发给奖金或补助。

4主要体会

4.1合作社机制是农资服务的创新举措

合作社辐射面广,服务功能强,有力地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使农资、农机、农技三者有效地结合,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农民专业化合作组织的服务功能。

4.2农资直供体系是服务三农的保障

农资是农业生产的基本要素,农资的供应直接关系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问题,也关系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农资直购和直接配送到村,确保农资质量,减少中间环节,降低运营成本,节约农民群众生产投入成本。

4.3农技推广中心是合作社运行的关键

镇农技推广中心是基层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其办公用地给合作社无偿使用,每年可节约房屋租赁费用20万元。同时,农技人员长期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懂技术、懂农资,熟悉农村环境,为合作社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

5发展建议

5.1搞活经营机制

通过完善合作社运作机制,进一步解决人、资金和管理的问题,更好地为农民服务。围绕农资降本,积极与市县商贸行政部门、农资超市、农资生产厂家寻求广泛的合作,结成利益共同体,以市场化和诚信之举,让上级农业主管部门为合作社提供更多支持和帮助,让更多农资商家直接加盟合作社,从而积聚广泛的资源,为做大做强合作社做贡献。

5.2拓宽服务领域

合作社从做好一般开始,不断扩充服务内涵,延伸服务触角,把服务向多层次、多领域深入推进,围绕农业搞多种经营,向农业生产的全领域覆盖。尤其要与植保社会化服务相结合,与社员签订协议,直接供应农药并进行统防统治,方便群众。积极引进测土配肥,对全镇土壤有机质含量进行全面测查,建立基础台账,让农户精准施肥,节约用肥,保护生态环境。完善并扩展网络,把网络扩展至全县,形成整县推进。

5.3强化队伍建设

镇农技中心农技人员是改革和发展的领头羊,在农技服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目前仍面临着人员老化、年龄断层、待遇不高等较多问题,必须进一步加强农技人员队伍建设,加强人员培训,充实后备人才,调动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保证良种、良技到田头。

5.4加强政策扶持

牢固树立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就是扶持农业和农民的观念,加强财政支持,提高对支持资金的投入总量,在坚持集中财力、保证重点原则基础上,扩大财政支持范围、支持对象,提高支持力度。在培训、引进良种、推广技术、购置设备、建设生产基地、创建农产品品牌、开展信息服务等方面予以资金支持。加强信息和培训服务,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各种信息的搜集、整理及等服务,为合作社经营管理人员和成员免费提供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培训。

6参考文献

[1]范秀荣.对完善农资供应服务体系建设的探讨[J].陕西农业科学,1992(4):32-33.

[2]桑锐.我国农产品与农资连锁经营的发展前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7(1):13-14,17.

[3]梁双林,冯秋生.农资合作社有了新模式——河北农资丰泽苑玉田加盟店发展农资合作社纪实[J].中国农资,2006(12):36-37.

农业合作社性质篇4

一、高素质农民培育社区教育服务现状调研

汉中职业技术学院成人继续教育社区教育培训基地结合汉中市农业农村发展需要,以及技术转型升级的需求,大力开展农业知识宣传、农业技能培训等活动,构建高素质农民社区教育服务模式,提升社区教育服务的质量,强化社区教育功能,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升级,促进社区教育工作持续有效开展,以期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好服务。汉中职业技术学院围绕“高素质农民社区教育服务”,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个别访谈、查阅资料等方式对本地区的高素质农民社区教育服务现状进行调研,收集调查问卷74份、座谈会8次、个别访谈200余人次,整理资料300余份。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培训人员认可的社区教育培训方式是“课堂教学+现场教学”,培训内容主要以农民综合素质培训、实用技术技能培训、创业培训为主,培训结束后可以获得相关的资格证。47%的调查者认为参加此类培训的时间较短,希望培训授课方式以集中面授、远程授课和编组学习多种形式,采用教师讲课和自己手动操作练习等多种方法结合为主。25%的调查者认为培训的成果不能够很快转化为生产力,增产难、致富慢,培训内容上要求包括现代农业理论知识、产品市场及营销、创业技能等。55%调查者认为培训地点的选取上过于局限,希望延伸至区县、乡镇一级的地区。

二、高素质农民社区教育培育中发现的问题

(一)农村劳动力结构失衡目前汉中地区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人数多,留守人员年龄偏大、劳动能力不强,青壮劳动力缺乏,制约了农业劳动的开展,优良的品种及主推技术难以在农村中推广开来。

(二)部门配合不紧密,培训缺乏统筹性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涉及到的部门较多,在管理工作中,协调配合不强;分配任务时,培训单位与受训人员统筹不到位;培训资源整合混乱,往往出现多个培训专家讲同一内容,不同培训单位组织的专家为同一人等现象,导致受训人员抱怨重复培训、培训内容单一等情况出现。归根结底,各部门未能紧密配合,缺乏有效的培训管理系统。

三、高素质农民社区教育培育的思考及对策

(一)加强社区教育培训宣传力度要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多渠道做好高素质农民在科技致富等多方面的宣传,树立先进典型。如宁强县巴山镇石坝子村王永定,原来是一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参加高素质农民培训,成为了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2020年被评为全国就业创业脱贫典型代表。培育一个致富带头人,带动脱贫一大片。另外,可以将一些高素质农民培育好的经验及方法进行推广,不断提高高素质农民的影响力,让青年农民看得见希望,回到农村,建设农村,成为新一代高素质农民。

(二)因地制宜,多渠道整合资源不断强化工作计划,配套规章制度,按照高素质农民培训要求,注重针对性和实效性,采取“一线授课”和“实操演练”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开展教育培训。依托社区教育服务平台,整合社区教育资源,并聘请指导老师,如本土农村实用能人、产业能人、农民土专家等。在全市展开社区教育活动,构建高素质农民培育信息化综合服务体系,借助各类网络平台及媒体为高素质农民提供科技培训和信息服务。在课程设置方面,根据汉中产业发展特色及农民对相关技能的需求,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合理设置课程,线上线下相结合,注重操作性和实践性。

农业合作社性质篇5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构建运行影响因素功能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经济组织。其服务范围已深入到技术、资金、生产、供销等环节,它将分散的家庭经营与市场联系起来,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化经营和农民增收的过程中发挥着积极作用。近年来,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与措施,合作社不仅在数量、质量、规模上有了明显提升,而且有效地增加了农民收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产品的商品化,农民的市场观念不断提高,农民群众合作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对于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合作社产生的条件

任何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万邦合认为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产生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一是当地农业产业化程度必须相对较高,农民真正以专业化商品生产为主;二是从事同类专业化商品生产的农民有组织起来的需求;三是合作社应该有依托;四是要有好的带头人;五是要有良好的发展环境。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农民专业合作社有效运营。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构建影响因素

1.农民对专业合作社的需求程度

随着农产品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农民对农产品商品化的要求越来越高,种植技术的要求也随之提高,由农户个体学习种植技术不仅学习成本较高,而且缺乏学习的渠道,不能有效地解决实际需求。同时,由于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分散的农户无法建立统一的市场标准,即使不受外界农产品进入当地市场的影响,当地农户自身的竞争也会导致销售价格的不当降低,损害自身的利益。

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一个农民自己的组织,其有效地提高了农户的组织化水平。在种植技术的引进、生产设施改善、销售渠道拓展等方面,比单个农户具有很大的优势。参照学者的研究,有农民专业合作社且开展良好的地区农户的平均家庭年收入要普遍高于没有农民专业合作社地区的农户平均家庭年收入[1]。基于以上分析,农户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构建具有强烈的需求。

2.农民对专业合作社的认识

农户对专业合作社功能、性质的认识,是决定其是否会加入专业合作社的决定性因素之一。随着农民专业合作社立法的实施,在农村的宣传力度已大大增强。但是在不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农民对专业合作社的认识还是有限的。在笔者在山西沁水县苹果种植专业合作社调研的过程中发现,60%的农民并不能对合作社有完整的认识,他们更加关注合作社是否能规范运行,是否能够提供信息、技术、教育等多方面的切实服务。

3.构建合作社的其他影响因素

合作社的构建除了要考虑农民的认识和需求外,其成立的基础还包括很多要素。首先,合作社应该是一个让农户能够充分信任的组织,要建立让成员间能够充分信任的机制;第二,合作社应该具有一个有能力的带头人。农民是一个弱势群体,又具有极强的从众心理,需要一个有能力、有见识的人组织带领,这是一个合作社能否建立并良好运行的重要条件;第三,合作社的决策机制。随着农民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合作社作为农民自己的组织,其决策机制应该充分考虑每一个成员的决策权,不能以领导决策为主,而应考虑让所有的成员都能参与决策;第四,合作社费用的收取。农民是一个低收入群体,是否收取入社会费以及收取的多少,会极大的影响农民是否加入合作社的决策。同样,合作社从收入盈余中提取公积金的比例多少也与农户的利益紧密相关,农户可以接受公积金的提取,但是一定要确定合适的比例;第五,合作社内外部合理的监督机制。合作社不仅要建立内部监督机制,同时还需接受农户的外部监督。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影响因素

1.内部影响因素

(1)合作社领导人的能力。作为合作社的领导人,应该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首先掌握合作社所属行业的专业技术知识,是其建立权威和农户信任感的基础。领导人具备专业知识,有利于其对外沟通谈判,同时有利于及时掌握内部发展需求,积极贯彻执行技术部门的意见建议,推动产业发展。其次,领导人要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对内要带领社员参与组织建设,完善组织管理;对外要协调与其他组织的融合关系,为合作社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2)科学合理的组织结构。目前,对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结构的研究中,比较完善的结构示意图如下

其中,具体部门的设置根据合作社经营行业的不同会有所调整。合理的部门设置,权责分明的部门分工,是保证组织健康运行的硬件支撑。

其次,要具有完善的组织制度。合理的组织结构是保证组织运行的硬件支撑,而组织运行的效率则主要取决于组织的制度,包括合理的薪酬激励制度、民主管理制度、利益分配制度等。

(3)合作社社员的素质。社员是合作社的主体,合作社的工作能否顺利开展,除了领导人所有组织管理能力之外,还取决于社员的素质。我国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普遍偏低,这是不争的事实,在这种背景下,只有通过合作社组织教育、培训提高社员的素质,是社员能够认可组织目标,接受组织约束,参与组织文化建设,使合作社更好的运行发展。

2.外部影响因素

(1)行业相关服务单位的业务关系。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农民的组织,其以组织的形式与产业产前产后的相关服务单位建立联系是其首要发展目标。产前阶段,通过与农资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在化肥、农药、农机等的采购与使用方面获得便利,节约农业投入成本;产中阶段,与行业的技术服务部门、指导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保证生产技术的及时指导培训,以期提高产品产量和质量;产后阶段,农产品要进入流通渠道,才能产生实际效益。

(2)竞争程度。组织所在产业的竞争程度以及替代产品的竞争能力对合作社的运行影响很大,组织必须要有应对竞争的机制,并能很好的协调好竞争关系。准确定位组织在竞争中所处的地位,针对性的采取经营策略,避免农产品集中上市的竞相压价带来的利益损失,将农产品特点与有效需求有机结合,追求尽可能地满足市场需求来带动组织收益的增加。

(3)政府。政府环境是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的特殊环境。政府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认可和支持程度直接影响合作社的建立和运行。在政府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前提下,政府可以加强舆论宣传,提高农民对合作思想的认识;进一步的税收、资金支持以及人员支持可以帮助成立初期的合作社渡过资金积累少、专业人士缺乏和管理水平低下的困境;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可以巩固确立组织的法律地位,为组织运行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保护组织利益。

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功能

1.服务功能

服务功能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功能中首要的功能。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于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三个环节的全过程。该服务职能也体现在合作社与相关服务单位的业务关系中。

服务功能还表现为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架起政府与农民之间的桥梁,更有利于国家及各级政府相关方针政策的有效传达与推行。合作社对村庄治理的影响其实就是由强制性制度变迁向诱致性制度变迁过渡的一个过程[3]。合作社宣扬的民主、平等理念鼓励村民积极参与到关乎自身发展的村庄事务中,合作社成员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建立了更为密切的联系,客观上强化了村庄的凝聚力,有利于促进和谐村庄的发展。

2.经济功能

规模经营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农民专业合作社能使得大量的交易关系和外部费用内部化,农民专业合作社统一组织购买农资、统一销售农产品,减少了农民单个与市场交易的频数,自然降低了作为集合的农户的交易成本。

组织化管理有利于提高市场谈判地位。分散的小农户很难得到及时准确的信息,因无以与市场抗衡,在市场上尚处于不利地位。合作社作为一个组织,更有实力、也更便利通过各种渠道获得市场信息,根据市场需要调整产品结构,确定生产数量和质量,克服了家庭经营上的盲目性。

3.其他功能

稳定并完善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家庭经营基础上的联合,并不改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性质。同时,合作社弥补了传统家庭经营分散化、规模小、实力弱、不能很好融入市场的缺陷,为在家庭经营基础上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条件。因此,农民专业合作社具有稳定并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护农户利益,促进农村社会稳定的功能。

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增强农业的国际竞争力。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农业面临的主要竞争对手是规模化、组织化程度较高的大农场主及其组成的国际性垄断集团。要与之竞争,就需要把我国分散的小农户有效聚合起来,形成规模效应。农民专业合作社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农民专业合作社实行标准化生产,可以保障农产品的质量;组织化经营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同时,合作社为商标、广告、品牌等现代促销手段和策略的实施提供了一个平台,目前,我国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经拥有注册商标26000多个[4],其中,相当部分已经成为区域性乃至全国重要品牌,这些对于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提升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对社员的教育是合作社原则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实践中,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了自身的发展,会经常面向社员组织培训讲座,为社员提供技术、咨询等服务,帮助社员改进生产技能。许多农民专业合作社同农业院校、科研机构挂钩,将农业最新科技成果迅速传递给农民。面向社员及管理人员的各项培训及社员之间的生产交流有利于高素质的农民队伍和管理队伍的培养,农业专业合作社势必会在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黄蕾.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研究——基于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比较[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

农业合作社性质篇6

社会管理视域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及其培育

[摘要]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政治和社会意义在于推进农村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具体体现在打破权力二元化结构,丰富管理主体;提高农民政治自觉性,促农增收,维护社会稳定。因此,应该提高专业合作社的辐射力;加强对合作社社员的素质培训;完善专业合作社制度建设,进而促进农村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

本文结合当前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变化,针对阜新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状况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探讨发展和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途径,以期对实现农民专业合作社更好更快地发展有所启示和帮助。

[正文]当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已成为我国社会建设的重点内容,而农村是社会管理中的重点,也是难点。由于当前社会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就业结构迅速转型,社会利益格局剧烈变化,农村各类社会矛盾层出不穷,加强农村社会管理迫在眉睫。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聚焦三农,文件中明确提出指“农民合作社是带动农户进入市场的基本主体,是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新型实体,是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的有效载体”。对“农民合作社”如此的定位,说明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农民参与、承接协同社会管理的组织,不仅在发展农村经济和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社会管理功能亦日趋明显。阜新做为全国第一个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对本地社会经济的影响如何是非常值得关注的。我们以加快阜新市专业合作社建设与发展步伐为出发点,以促进农村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为目的,分析阐述了阜新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为

阜新区农村社会及经济的发展提供借鉴。

一、阜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

阜新经济转型始终结合本地的宜农优势及可持续性发展的需要,重点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近年来,阜新比较注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把大力支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本地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制订了相应的优惠政策和措施,从资金投入、信贷服务、用地用电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使得近几年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非常迅速。通过对阜新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查可以发现,阜新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呈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规模和质量在不断提升。

截止2013年年底,阜新市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共1270个,其中种植类合作社517个,养殖类合作社547个,农机类合作社152个,其它合作社54个。拥有成员十二万余人,带动农户三十万余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涌现出一批发展规范、产品已取得相关认证、经营情况较好的示范社。其中包括部级示范社14家,省级示范社68家

市级示范社154家。说明阜新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发展质量方面也在不断提高。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及的生产经营范围不断拓宽。

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最为集中的产业领域为种植业和养殖业,截至2013年底,以种植业为主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有517家,以养殖业为主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有547家,分别占全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39%和41%。但与此同时,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多

,由种植养殖业向加工、劳务、信息、资金、技术和销售等众多领域延伸。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入社农户提供的服务层次逐步提高。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服务内容已经由最初的以生产、技术服务为主,逐步向销售、运输、储藏、加工等环节延伸,涉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各个环节。而且有不少合作社的服务还在向深层次发展,在质量标准、品牌包装、市场营销、基地认证等方面提供服务,为产品增值开辟空间。如众兴养猪专业合作社,除了生产过程中要求统一组织供应仔猪,统一供应饲料,统一免疫,统一饲养技术,统一销售价格之外,还积极注册了“太子猪”商标,并进行了无公害基地的认证,合作社提供的服务层次有明显提高。

(四)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组建形式呈现多元化。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立与组建形式多种多样。从农民专业合作社创建形式上,大致有三种模式:一是农民组建型。主要是种植、养殖生产经营的大户活经纪人为扩大经营规模,通过联合其他生产同类产品的农户而组建合作社,以规模效应来占领市场并提高市场竞争力,此形式居多。如佰华蛋禽专业合作社、洪深水稻专业合作社等;二是龙头企业带动型。由一些农业龙头企业,在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为稳定原材料生产供应,主动连结种养农户,以供种供肥、技术指导、保护收购等方式组建而成。合作社组织农户按照公司要求的质量标准进行生产,产品以订单形式由龙头企业负责收购。如众兴养猪专业合作社等;

三是行业协会带动型。依托行业协会,以生产同类产品为基地,以

“协会+基地+农户”为合作模式。如惠农洋葱专业合作社。为了实现规模效益,许多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始走联合发展的道路,成立了合作联社,如展旗蔬菜种植专业合作联社、哈尔套蛋禽养殖专业合作联社等,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发展道路进行探索。

二、发展和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现实必要性。

(一)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创新农村经营体制的重要途径。

与农民个体经济生产模式相比,农民专业合作社具有明显的优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立,实现了规模化经营模式,在组织内部间使生产、销售、物流等环节实现良好的分工合作,这种一体化的、规模化的操作模式,能有效提升工作效率,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提高农民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

农业仍然是目前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促进农民增收,既要在农业节本增效上找出路,也要在分享产业化经营利益上作文章。农民专业合作社有效实现了规模化经营,并成为一体化的经营模式。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带领成员发展规模化种养、高效设施园艺生产,统一购买农业生产资料,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可以有效地实现农业规模经营效益、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增加农户家庭经营收入,也提高了农民的就业率。

(三)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促进农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

在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之前,由于农民的整体素质不高,在生产和销售等方面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和自发性,导致农民经济收入和农业产业的起伏波动性较大,不利于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

解决这个问题,农民专业合作社大有可为。通过组织农民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生产规模和产品结构,通过“农超对接”、“农社对接”等直供直销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可以有效实现农产品均衡供给、保持农产品价格基本稳定、提高质量安全水平,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政府管理的桥梁纽带。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立,改变了地方政府对农村的管理方式:由以往的直接管理过渡到间接管理,是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体现。可以说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立成为政府管理农村的最适宜的桥梁纽带,主要表现为政府通过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管理,实现了对农民生产经营活动的管理。具体体现在政府直接参与建立和管理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实现农民增收为共同目标,带领农民走上致富的道路。

(五)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加强农村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

农民专业合作社既有经济功能,又有社会功能、文化功能和教育功能;既是农村经济组织,又是农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平台。农村社会管理格局需要社会协同和公众参与,农村社会组织的发展是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农民专业合作社因其双重属性而在农村社会中具有极强的吸引力,能否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功能,是农村社会管理成败的关键。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立,大大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产业链的发展,也吸纳了众多农村闲置的劳动力,提高了就业率,通过合作社的发展可以引导农民参与农村社会事务管理,增进群众的合作意识、民主意识、责任意识,弘扬互助团结、诚信友爱、邻里和睦的社会风范,形成良好乡风民风,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三、阜新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组织规模偏小,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就阜新市大部分农村而言,农村专业合作组织还处在多、小、散的分布态势。已成立的专业社中,真正开展专业合作业务、带动农户发展的不足30%,绝大多数都处在成立之初的原始状态(几户社员),缺乏影响力。这就导致合作社自身经济实力不强,服务功能较弱,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脆弱,从而不能很好地达到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带领农民增收致富的目的。

第二、运营水平低,扶持力度待进一步加强。大多数专业社都没有达到标准化生产,没有自己的品牌,缺乏竞争力。资金短缺是制约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首要问题。多年来,由于产业政策的诟病,导致农业底子薄、农民兜里空的现状,产业发展所需的资本成了无源之水。又由于农业产业效率低,很难吸引具有追求利润最大化本性的资本的流人。近年来,虽然给予了资金、信贷、税收、土地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但力度仍然不够,严重影响了专业合作组织的快速发展。

第三、社员素质不高,难以适应发展的要求。目前合作社的管理层大多综合素质不高,适应市场经济的意识和能力不强,普遍缺乏合作组织的知识和经验,缺乏组织管理、协调指导、市场营销和对外交往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致使合作组织的功能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现阶段农村的教育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农民的素质水平普遍偏低,农业类高素质专业人才不愿到农村工作。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资金短缺、盈利有限,难以用高薪吸引人才。以上诸多原因,导致农民专业合作社缺乏专业

管理人才及技术人才。

第四、管理不规范,给合作社的未来发展埋下隐患。多数专业社管理制度不健全,内部机制不完善,执行不到位,很多专业社没有财务帐,处在松散管理状态,缺乏凝聚力。管理不规范导致利益关系出现调和难的矛盾。突出表现在利益分配时普通社员的利益受到损害,打击了社员参与合作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弱化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凝聚力,严重制约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四、发展和培育农民专业社的途径

第一,加大政策扶持,支持和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尚未成熟,资金获取渠道少、在市场上的抗风险能力较弱。因此,政府增加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对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有很大辅助作用。要着重围绕当前制约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重大问题和关键环节,采取更加有效、更加直接、更加具体的措施,如在登记、税收、土地开发利用、开展资金互助等方面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争取项目资金向农民专业合作社倾斜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如税收优惠、行业补贴、生产资料的低价优惠措施,以此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供政策扶持和良好的环境。

第二,加强队伍建设,支撑和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就目前来看,合作社经济还是能人经济。专业人才的缺乏是各类合作社存在的普遍问题,而且随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不断发展,对各类专业人才的需求将更加迫切。

要统筹培训资源,建立培训制度,把合作社专业人才培训工作经常化、固定化。认真组织开展合作社法、财务知识、内部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培训,切实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层的经营水平和社员的业务素质。支持鼓励专业合作社采取多种形式培养领军人才,聘用职业经理人。鼓励返乡创业农民工、大学生村官领办创办合作社。

第三,搞好典型示范,带动和引领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总体上看,农民专业合作社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不少合作社内部管理有待规范、市场竞争力有待提高、带动农户能力有待增强。要积极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使更多合作社制度更加健全、机制更加完善、活力更强、后劲更大,充分发挥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的作用。并且通过对作用发挥较好的各级示范社予以表彰奖励,对获得示范社称号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优先给予政策扶持和金融支持。调动专业社的积极性,促进专业社更快更好的发展。

第四,鼓励和支持发展联合社。小规模、分散的合作社与分散的小农户并无本质的区别。针对规模小、分散、带动效应弱的实际,加强政策和信息引导,逐步培育其具有独立承担债权债务能力的主体资格,适时适度予以调控,合作社可以走联合的发展路子,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之间进行多领域、多方式的联营与合作,促进合作社走向联合,有效形成了规模优势,加快主导产业的培育与壮大。

五、小结

农业合作社性质篇7

农业部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纳入统计调查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达113.8万个,2014年各级财政扶持资金总额达54.7亿元,共扶持合作社3.5万个,平均每个合作社获得扶持资金15.5万元。政府财政资金投入到农民合作社,其绩效如何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对其开展绩效评价的呼声也日益高涨。但是财政资金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与财政支农资金相比有着明显的差异,所以已有学者建立财政资金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评价体系以评价其绩效,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已有研究主要集中于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少有文献涉及如何确定其评价标准。而绩效评价标准是判断评价对象业绩优劣的标杆,是准确衡量绩效的尺度,在建立绩效评价体系中至关重要。因此,本文就如何确定财政资金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绩效评价标准做了一些探讨。

一、绩效评价标准的认识

(一)绩效评价标准的定位

绩效评价作为一种被认可的评价工具在组织、个人绩效管理等方面广为运用,其应用领域涵盖了工业生产、政府雇员、公共项目支出等方面。在进行绩效评价时,人们往往要对观察到的现象关键部分进行测量,然后再进行后续处理。因而,进行必要的测量是评价工作开展的基础。如何测量以及怎么测量则是受绩效评价标准决定,所以,只有在先确定绩效评价标准才可能进行绩效评价。绩效评价标准是指用于衡量价值客体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尺度。如果评价主体不能对评价标准以及指标构建等基础问题进行必要的、有效的处理,其直接后果就是:在直接增强了评价中的主观臆断、怀疑与测量的偏差同时,也大大降低了绩效评价工作的被认可程度和评价结论的合理性。因为,随性的处理常常是评价主体出于主观目的并根据研究目的处理,这样会导致评价标准缺乏一致性、稳定性。

(二)绩效评价标准的确定

1.绩效评价标准确定原则。绩效评价标准是判断评价对象业绩优劣的标杆,是准确衡量绩效的尺度。就绩效评价标准而言,应具有以下几个特性:相关性、可靠性、可区分性、实用性、时效性。相关性是指评价标准与个人、组织工作内容相关而且与工作目标相关,一般表现为制定标准时对组织、个人的公开透明性;另外还可表现为对评估客体的任务目标导向评价。可靠性又指稳定性,是指评价标准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基本一致,即标准具有连续性、一贯性。实用性表现为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即绩效评价标准须接受评价实践的检验,以证明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可区分性一般可以表达为评价对象的表现可以识别的明确性,其表现为可较为清晰界定具体性和评价主体可根据评价标准进行有效测量的明确性。时效性是指对评价对象开展评价应当及时有效,即应包含时间因素。

2.绩效评价标准的建立。绩效评价标准应建立在明确对评价客观需求的基础上,立足评价客体的内容和目标,通过借助调查和分析活动抽取出具有典型性的本质特征而制定出来的评判依据。即绩效评价标准的建立应在其属性基础上展开,一般有三个步骤:一是明确要评价的对象即需评价的项目、计划或任务;二是将任务评价对象按项目的组成或行为等归类,形成和提取关键因素;三是建立绩效标准。

二、财政资金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目标及相关者需求分析

(一)财政资金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目标

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村经济、社会、教育领域扮演者重要角色,并且在推动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农业进步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因此,财政资金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政府的必然选择。此外,政府往往会对农业生产者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以提高农民收入,即通过财政资金的转移支付方式为农业生产者提供补贴。在梳理现有文献及调研后我们发现,财政资金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目标可以表达为:通过资金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整合资源的同时,夯实农业发展基础,达到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1.引导农民加入合作社,整合资源。家庭联产承包是当前的农业基本生产经营制度,该制度虽能调动农民个体的生产积极性,但也加大了农民在市场经济中的风险和压力,其表现为:低效、抗风险能力弱以及生产计划的零散化等。诸如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资源的零碎化增加了农业生产的成本也加剧了农业生?a的风险。首先,家庭制生产的经济基础差,其资金主要来源于自身积累。一旦生产风险或意外事件发生容易出现整个家庭的生产能力、效率会大大降低。其次,人均土地量的不足使得农户的农业生产缺乏效率,也阻碍了效率的提高。在具体的经济活动通过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给予的支持,强化入社与非入社农民间生产成本和收益比较。这样既能引导农民加入合作社,又能起到整合有限的土地资源和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

2.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农业的发展需要一定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环境,培育或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是农业发展的一个关键。通过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支持,有益于创建适宜农业发展的环境。第一,有利于农产品的生产、开发。农民专业合作社既能通过同业者的联合扩大生产规模也能通过供应链联合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既能保证在产量的同时提高质量又能通过合作方式提高农产品的市场议价能力。第二,有利于降低农业生产者的务农风险。一方面,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方式整合资源并有针对性地对生产进行计划、安排能有效解决小农户、大市场和资源的利用效率低的矛盾;另一方面,通过合作社牵头、国家财政支持的方式建设和管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以提高农业生产者的抗风险能力。第三,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产能力和化解农村社会中的矛盾。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核心任务包括:组织社员生产经营;为社员生产经营提供支持。组织社员生产经营,一方面是以合作社为中介,帮助农民在生产经营中能较为平等地与政府、企业间实现有效沟通,既能理性的表达民意,又能为农民的收益提供保障;另一方面,有利于政府政策的贯彻和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以组织者身份能够帮助政府协调与农民、基层农村组织等方面的利益关系,维护和加强农村社会的稳定。为社员生产经营提供支持则是以合作社为媒介在降低农民个体的交易成本的同时,推广农业科技技术、强化对农民的教育培训,从而促进农民科学文化素养和应对市场风险能力的提高。

3.促进农业生产与环境的协同发展。农业生产过程对环境存在一定的影响,如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破坏。为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农民在农业生产时,往往会将生产成本外部化,即通过污染、破坏环境来获取个人收益,比如不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地膜、畜禽粪便随意排放等。加入合作社后,合作社出于整体和长远利益考虑,会教育成员采用清洁生产技术,降低污染和提高产品质量。此外,政府通过财政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客观上也要求合作社降低污染,采取科学、有效的生产方式来进行生产,这有利于农民的生产与环境保护协同发展。

(二)政府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需求

1.政府需求。?纳鲜龇治觯?我们得知,政府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支持虽然源自促进农业发展需要,但更多的是创建一个适合现代化农业的环境并促进农业更高效的发展。同时,政府资金的公共资源天性决定了政府在资金使用过程中是一个受托者身份,合规、高效的使用资金成为政府进行资金资源支配的一个重要原则。因此,政府的需求应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引导效果;二是效益问题;三是合规性要求。关于引导效果,是要引导农民参加合作,社而且还有引导农村进行必要的结构改革以适应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这类支持资金应该是政府投入为主,受益面较广,经济效益欠佳。效益问题是政府投入的一个重要因素,可分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一般情况下,政府投入主要关注经济效益而轻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因为过多的关注社会效益或生态效益可能使得财政资金会扶持一些农民受益少且带动力不强的项目,而导致财政资金投入效率不高。合规性不仅要求财政资金的申请、划拨合规,而且还要求政府对财政资金的监督管理以及支持对象的受助资金使用、管理合规。此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改善政府的需求也会发生一定的改变,即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下的政府会基于不同考虑而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资金支持。

2.农民专业合作社需求。在合作社生产经营活动中,农民专业合作社除须承担政府所希望的诸如农民互助、农民教育等服务功能外,还须解决自己生产发展问题。所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需求可以概括为对经济利益追求和对义务责任的担当。此外,盈利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还要面对如何规范管理和均衡利益分配。所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对财政资金支持的诉求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降低生产经营风险和提高生产技术、效率,以便在短期内做大做强引领农民增收、致富,并最终提高自生能力。这一需求除了要求政府短期内对基础设施给予支持外,还要求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管理、提高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二是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连接政府、市场与农民的关键组织,须履行诸如提高农民个体能力、素质、地位和降低政府与农民之间沟通成本等义务。面对这些义务引发的经济成本,根据成本收益原则,农民专业合作社也会要求政府分担。

三、财政资金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评价标准的构建

(一)对财政资金支出绩效评价标准的认识

财政资金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既是政府的一项支农政策,也是一项支农项目支出。政府和社会都关注财政资金支持的效益问题,实务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纷纷探讨财政资金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绩效问题。已有研究大多从支农项目支出进行讨论,也有部分学者将其纳入支农政策评价中。不论采取何种方式或何种视角分析、评价财政资金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行为,笔者在分析后认为,财政资金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都是执行国家农业政策的一个行为,其绩效评价应一个综合评价。而评价本质是一项价值判断,价值取向在某种意义上比评价方法更为重要。所以,评价的综合性应体现为价值取向的多元统一。即尊重各评价主体需要,不能脱离评价主体讨论评价标准;目的价值与工具价值的统一,必须在尊重工具价值的同时重视工具价值,不能过分的看重量化数据如经济收益、效率而忽视质性的目标、导向要求,尊重客观规律和社会需要的统一。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尽管出于社会公平、发展角度对农业经济给予一定的支持,但事实上过多的去干涉市场活动不利于受助对象和行业经济的发展,所以,财政资金支持农民合作社的行为不应长期化。

(二)建立财政资金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评价标准的原则

1.相关性。绩效评价标准应与财政资金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核心效用紧密相关。绩效评价要能对财政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评价目标的实现程度进行评价,并且要保证绩效评价的结果有助于财政部门及相关人员做出决策。

2.可操作性。绩效评价标准必须清晰明了、简单易懂、易于操作,以便财政部门、相关领导进行分析考核,从而判断被评价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的好坏。同时,应充分考虑客观条件对绩效评价的影响,从被评价合作社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可控制因素进行评价。

3.客观性。绩效评价标准应不受任何单位和个人的主管因素影响,在相同的条件下,不同的评价主体使用该评价标准可以得出相同的结论。绩效评价标准应当涵盖特定条件下绩效评价所有的重要事项和方面,即预算与实际业绩相结合、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结合、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结合。

4.4e性结合。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标准通常采用经济性(economy)、效率性(efficiency)、有效性(effectiveness)和公平性(equity)来衡量,但是它们之间本身存在冲突,很难同时兼顾。财政资金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追求的目标具有显著的多样性倾向,在进行绩效评价过程中不能将它们割裂,而应统一起来,合理界定四者的重要性程度,进而按照不同的评价对象将一些指标量化,并予以综合分析和考察,得出客观、全面、公正而准确的评价结论。

(三)财政资金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评价标准构建

考虑到评价主体偏好和实际效果,财政资金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目标是多元的,其评价标准的内涵也应该是多元的。

1.评价主体的多样性。由于财政资金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及政府、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民,所以,简单的资金、项目评价往往过于偏重于政府的价值偏好而忽略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民的偏好,这不利于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提高。在进行财政资金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评价中,融合政府、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民三方,不仅丰富了评价主体的多样性,而且这种共同评价方式有助于我们从多个角度更全面地去评价,有利于公平和效率的提高。

2.评价方法的“质量结合”。所谓质量结合是指评价方法既要有量化分析也有质性研究。环境、区域等差异加之评价对象本身的复杂性使得在进行绩效评价时不利于一种方法的应用。所以,通过质的分析和量的处理可以帮助评价主体做出更为合理、可靠的评价,并最终为如何提高财政资金支持效率提供坚实的依据。

农业合作社性质篇8

桃江县是典型的农业大县,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村经济组织模式的进一步转化,该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迅速,为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据统计,目前该县共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120个,成员76968人,占全县农业人口的14%,产值达63680万元,纯利润328万元。农民专业合作社人平纯收入达15890元,比全县人平纯收入提高60%。据调查,该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需求具有较为鲜明的特点:一是农民专业合作社从事的产业全部为农、林、牧、渔和服务业,由于生产经营季节性强,资金需求呈短、频、快、急的趋势;二是资金需求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模成正比,规模越大,资金需求越多,90%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自有资金不够,需要对外融资;三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融资渠道单一。农村信用社是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的主要渠道,截至2013年10月末,该县农村信用社采取联保贷款、担保贷款、小额信用贷款等方式,向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累计发放贷款15560万元,占贷款累放总额的14.49%,缓解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资金需求难题。

农民专业合作社优势明显,但金融机构提供信贷支持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影响着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是主体资格不明确,不具备贷款的基本条件。农民专业合作社属于合作性质,社员人数多,制度欠完善,经营不稳定,一旦出现风险,贷款债权难以落实,因此不具备贷款的基本条件。

二是农民入社、退社的随意性较大,合作社的稳定性较差。虽然从2007年7月1起实施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但由于宣传、文化程度、地域等方面的差异,农民专业合作社没有受到法律制度的严格约束,入社农民有较大随意性,如果合作社形势好,则入股积极,反之就要求退股,因此稳定性较差。

三是经营情况难以掌握,贷款风险较大。大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各项制度特别是财务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生产、销售体系不够健全,经营情况无法真实反映。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尚未纳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档案和信用评价体系还在推进之中。因此,金融机构无法了解其真实情况,金融机构不敢贷。同时,农业属于弱势产业的趋势依然没有改变,受自然灾害的影响较大,而农业保险体制尚未建立,存在着较大的贷款风险,金融机构不能贷。

四是产业优势不明显,难以有效组织。首先,农民专业合作社发起人必须具备资金、威望、技术、销售渠道等方面的优势,目前齐备这些特征的人不多,因此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有效发展还不快。其次,农民专业合作社从事的行业必须具有较强的产业优势、技术优势,但目前这种优势并不明显,因此该组织的带动性与推动性及其有限。有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起来轰烈烈,不到两年就偃旗息鼓。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良莠不齐,金融机构不好贷。

五是不能提供可靠的抵押物,无法获得普遍支持。由于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经济组织,决定了它无大型的固定资产投资,因此无法提供金融机构所需要的抵押物,金融机构不肯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贷款额度小,居住分散,经营成本高,金融机构不愿贷。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农民合作社是带动农户进入市场的基本主体,是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新型实体,是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的有效载体。按照积极发展、逐步规范、强化扶持、提升素质的要求,加大力度、加快步伐发展农民合作社,切实提高引领带动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因此,金融机构应该大力支持,切实解决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难”。

一是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管理。认真贯彻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以及银监会和农业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做好农民专业合作社金融服务工作的意见》,政府要积极发挥其宣传、引导、支持、监督作用,采取“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严格审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设立和变更手续,促进其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制度,规范管理,提升经营层次,为金融机构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提供良好的信贷环境。要争取政府有关涉农资金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运作,做到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要出台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为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提供贴息,减轻其贷款成本负担。要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人员的业务素质,加强职业道德教育,选派优秀大学生村官到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队伍建设。

二是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产品。涉农金融机构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金融服务,构建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互动合作机制。制定《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管理办法》,明确贷款授信流程和发放流程,设立专职部门对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联保小组,在农民专业合作社框架内实现社员联保制,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实行优先授信、优先贷款、利率优惠。在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的基础上,要积极开发为农民专业合作社量身订做的金融服务产品,采取“宜社则社、宜户则户”的灵活信贷策略,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的可能性。当前,尽快完善农村产权市场建设,扩大抵押、保证、质押范围,在现有法律框架内,把农村房产、农业动产、运输工具等转换为可担保资产,特别是将农民手中的土地经营权流转起来,解决贷款抵押问题。同时,积极推进“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放大授信额度,为优质农民专业合作社开辟贷款“绿色通道”。对发展层次较高、经营效益较好、辐射带动能力强、产品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采用最高额的授信方式,予以重点支持。要将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信息纳入国家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以便金融机构便捷地了解和掌握信息,降低金融机构贷前调查成本和信息风险。

三是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充分发挥现有金融机构的作用,继续完善政策性金融,积极拓展商业性金融,大力扶持合作金融,鼓励引导民间资金服务“三农”,建立一个相互配套、功能齐全、分工合理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特别是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应该继续享受国家所得税全面减免等优惠政策,同时,也应主动承担服务“三农”的义务,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农业合作社性质篇9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三农”问题;绩效;异化

中图分类号:F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1)08-1701-04

analysisonperformanceadvantageandalienationofCurrentFarmer’sprofessionalCooperativesinChina

wanGHao-jun

(Departmentofmarxism-LeninismteachingandResearch,HebeiUniversity,Baoding071002,Hebei,China)

abstract:Fromtheviewoftheory,Farmer’sprofessionalCooerativeswasanexclusivechoiceunderthecurrentoperationalregimeandcensusregistersystemtosolvetheproblemof“agriculture,countrysideandfarmer”.However,clvetotheco-influncesoffactorsinsideandoutsideduringtheoperation,thealienationofFarmer’sprofessionalCooperativeswhichwasonitsinitiativestagewasunavoidable.tofurtherconsummatetheFarmer’sprofessionalCooperatives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sunerthederectionofscientificviewwouldbehelpfulinsolvingthecontridictionscounteredduringthemodernizationofargriculture,andmeansalottothecontributionofnewsocialistcountrysideandharmonioussociety.

Keywords:farmer’sprofessionalcooperatives;threedimensinalruralissues;performance;alienation

1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产生及本质特征

1978年,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农村改革,终结了自1958年后实施的农业生产低效率的社队制度,在农业技术构成和资本构成未发生明显进步和维持土地集体所有的情况下,仅仅通过“减少国家对农地权利的具体实现途径进行过度干预,重塑农户家庭微观经营主体地位”的制度创新,较好地解决了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之间的矛盾,使农民的主观生产力得以释放,在实践中显示出良好的经济绩效。农户通过劳动努力程度的提高寻求自我拥有的增加,维护和增进了自身利益,真正实现了按劳分配,对解决人民温饱、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起到了始料未及的作用。据林毅夫的研究,这次制度创新对1978~1984年间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42.2%。

然而,任何制度都有其特定的外部环境背景和内在生命周期。成功解决了改革设想中“分”的问题的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一方面,随着市场化改革取向的深入,加之农产品生产准入门槛较低,逐渐形成了农产品买方市场,量大价跌,收入反而减少,时常陷入价格的“蛛网困境”,激励效能释放殆尽;另一方面,由于单个人的认知和行为能力的有限性,分散的小农无序进入市场,难以应对市场环境的复杂多变性和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性,不仅造成市场效率损失,而且制约了农业可持续发展。均田制、细碎化的“单干”的经营模式无论我们做出怎样的外在说明,都难以粉饰小农与大市场日渐凸显的矛盾。为适应农村市场化及农业现代化的要求,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应运而生并快速蔓延,成为农村发展新的增长极。据农业部统计,到2010年3月底,全国在工商部门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27万多家,实有入社农户2300万左右,约占全国农户总数的9%,涉及种植、养殖、农机、林业、植保、技术信息、传统手工业等领域。

在自给自足的条件下,农民是不需要组织的。只有当外部力量影响着家庭生计,而且这种外界冲击力又不是哪一个家庭能够单独控制的时候,农民组织才可能形成[1]。虽然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也有合作互助的实践,如农村的供销社和信用社,但后来都不可避免的沦为掺杂浓厚官办色彩的准政府组织性质的商业和信贷机构。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农民联合性质的经济组织,其产生和发展是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在市场经济环境中极具时代必然性的制度变迁和创新,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其成员为主要服务对象,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农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贮藏以及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可见,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现有的农地制度框架内和农户经营的基础上,自发的或在外力推动下联合起来,集中成员的资源并通过合作经营的方式为成员服务,利用互助合作的力量把单个农户的分散经营与社会化的大市场联系起来,努力从更高层次,更大范围进入市场,跳出“市场陷阱”,实现利益最大化的有效制度安排,在实践中日益彰显良好的绩效。

2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绩效优势

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一种经济组织,其绩效是可以用“利润”来量化的。但是,其作为政策支持下的一种“反市场”机制,互共同体和企业的双重身份使其兼具社会和经济双重功能,单纯用“货币”量化其绩效难免有失偏颇。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的评价,需要从“三农”层面全方位多角度综合考量。

2.1关于“农民”方面的绩效优势

合作社是一种为了完成纵向一体化功能的具有横向联合性质的俱乐部,成员如果不能从中收益他们是不会参与合作社的[2]。

2.1.1促进了农民增收现阶段农民增收困难,并非完全由自身能力差异所致,缺乏必要的合作方式和机制成为农民意愿难以实现的羁绊。农民专业合作社最显著的绩效就在于“鼓励农民组织起来,以便通过其亲身的参与,开展自救活动”(1979年联合国《农民》),成员能够倚赖合作社抵御或分散市场风险,获取更大的具有可预测性和稳定性的回报,促进农民多元、持续和稳定增收。农民通过合作社不仅可以有效完成纵向和横向协调,通过为社员提、供、销全程化服务,降低了农户单独寻找交易机会和完成交易谈判的内生和外生交易费用;而且有利于形成产业链条的衔接与拓展,增加农产品附加值,防止农业利润外溢;农民专业合作社业务领域扩大还增大了农民投资、就业机会的多样性,日益成为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资料显示,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收入普遍高出当地未入社专业农户收入20%以上,有的甚至超过一倍。

2.1.2改善了农民的社会经济地位改革开放30多年来,农民先后拥有了生产经营和产品交易自,但农民仍未挣脱弱势地位,在任何一种政治的或社会的团体和组织中,农民虽然是主要的力量,但他们总是被改造的对象[3],以致于农民这个占全国人口70%的“三农”群体,居然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能为自己说话,争取自身利益的利益集团[4],很少有渠道和机制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面对国家政策、市场波动和各类中间环节的盘剥,而无力独自实现和保护自身利益。他们需要联合起来,利用作为一个利益整体的组织的力量采取行动来弥补分散农户能力的有限性,逐步提高农民的社会参与能力,提高对资源的控制力、利益表达和社会行动能力。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一种常态的利益聚合,是农民合作行为与合作关系长期化、稳定化和制度化的形式,也将农民个体与其他强势集团的博弈转变为组织之间的博弈,形成一致行动的能力,加重了谈判的筹码,以此提高自身的经济权利与政治诉求并对社会分化起到了一定的制衡作用。

2.1.3提高了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在4.9亿农村劳动力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3%、初中文化程度占48%、小学文化程度占39%;接受过短期培训的只占20%左右、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只有0.13%,目前我国92%的文盲半文盲在农村[5]。农民偏低的生产经营技能严重制约着农业劳动效率的提高,单纯的勤劳已无法适应致富需要,自然资源匮乏的中国农业只能走知识兴农的发展路径。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作用是无穷无尽的[6],但是这些新技能不可能由单个农民依赖祖传的经验性传授内生获取。农民专业合作社恰恰能够解决这一技术瓶颈,成为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的平台。利用国家支持的资金,根据生产需要和农时特点通过交流、示范、指导和培训等形式,使农民不断学习现代农业知识,促进技术传递和智慧共享增加知识存量,传播市场化合作理念和劳动技能,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复合”型农民。据河北省农业部门统计,截至2009年底,已累计培训成员1100727人次。农业部2010年拟从阳光工程培训中安排专门经费,在全国培训84600名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和财会人才。

2.2关于“农业”方面的绩效优势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一种产权制度包容量更广阔,能够与市场机制内在兼容的微观经济组织形式,它的产生与发展本质上就是不断适应客观经济环境的过程,拓宽了农业经济发展的制度空间。

2.2.1有利于培育特色优质农业农业技术的进步,首先依赖于一系列制度创新,农民专业合作社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完善了农业服务体系,优化了农业产业结构,培育了特色优势产业,为实施农产品标准化和品牌化生产,有效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了可能,增强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成为衔接“农资下乡、农产品进城”的纽带。据统计,目前全国已有

20800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25700多家合作社拥有注册商标。截至2009年底,全国已有22个省(区、市)的7400多家合作社参与“农超对接”,实现农业标准化生产和农产品供应链一体化,直接进入第二、三产业经营,产品销售金额达87.3亿元,减少了流通环节,降低了流通成本。

2.2.2有利于优化农业资源配置规模过小,难以形成规模效益,试图依靠单家独户来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公共品供给(如灌溉、植保、机耕、道路等)实属不易且成本畸高。加之技术进步存在较强的外部性,容易出现“搭便车”心态等致使单个农户率先采用农业新技术的积极性不足,以家庭精耕细作与初级生化技术相结合的传统小农生产方式呈现稳态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出现,促进了农户间的联合与合作,优化了土地、资金、技术、劳动力等农业生产要素的配置,成为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的重要组织资源。如成立农机合作社,能够主动、合理地购买和配置农业机械,提高了农机具的配套比,破解了农民无力购买或重复购置的难题,解决了单家独户小规模生产和机械化大规模作业之间的矛盾;再如,发展土地流转合作社,实行规模化经营,提升了农业机械化水平,加速了新品种、新技术的传播,为农业科技成果及时转化现实生产力搭建了应用平台,增加了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效率,对于打破传统农业社会低水平超稳定静态平衡,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2.3关于“农村”方面的绩效优势

与其他组织相比,农民专业合作社深深植根于所服务的社区,是公认的农村发展的有力工具,农村改革和发展的“第二次飞跃”离不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广泛发展。

2.3.1改善了农村社会治理结构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探索和完善农村社会治理结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途径。按照进退自由、管理民主的组建原则,社员能够参与经营决策和内部事物管理,责任感、使命感和主人翁意识明显增强;合作社以法律形式将农民民主管理的权利加以巩固保障,农民的知情权、选择权、参与权、监督权能得到很好体现,自然就成为实现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的“主渠道”;通过开展生产、服务等方面的合作,农民的合作互助意识和能力极大提高,在经营农业新产品的同时也优化了农村新社区,完善了农村社会治理结构,成为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剂”。

2.3.2促进了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原有“城乡分治”二元体制的政策惯性及“经济效率”优先的思维惯性致使工业化与城市化仍在剥蚀着农村资源,幻想单纯依赖仍很拮据的公共财政来满足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的农村公共产品需求很不现实。将农民专业合作社引入那些局限于村落范围内的受益范围明确、投资少、排他性强的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体系中(如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小流域治理、乡村道路建设、病虫害防治、农技培训以及产供销信息等),具有其他组织机构无法替代的优势。通过国家财税政策的倾斜,鼓励其提供这些力所能及的公共产品,有利于加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针对性、时效性,同时解决了不同农民对公共品需求偏好,从硬件和软件方面全方位为农民提供基础性的服务,促进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和村容村貌的改善,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产业支撑。

3当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的异化现象

30年的“单干”习惯已经养成,再次合作谈何容易。当农民不善合作而又必须合作时,往往需要引入外生变量,通过利益诱致或政府强制等手段形成,结果促成了农民专业合作社“量”的突破。仅2010年1~3月,全国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就有2.36万家,实有入社农户增加200万左右。但是,由于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特殊的制度变迁条件下形成的,缺乏合作基础,致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形成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不得不依赖于相对强势地位的大户、资本或政府等非农群体,出现了起步阶段不可避免的“质”的异化或“袋装马铃薯”现象。

3.1“民办、民管、民受益”原则异化为“内部人控制”

具有共同利益的成员的联合或合作是农民专业合作社有效运转的基础,但合作社实际只是具有局部共同利益的不同亚群体之间的联盟组织。由于合作社内部存在不同类型的成员,他们的资源禀赋不同,利益诉求自然不同。虽然《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定了“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单位不得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员中,农民至少应当占成员总数的80%”,并对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作为团体社员加入合作社的数量比例进行了严格限制。而且规定“出资额或者与本社交易量(额)较大的成员按照章程规定,可以享有附加表决权。本社的附加表决权总票数,不得超过本社成员基本表决权总票数的20%。”但是,少数核心成员(包括村镇干部、种养大户、龙头企业以及基层涉农部门等)往往是资本、技术、市场信息、人际关系等关键资源的拥有者。由于这些资源稀缺且不易获得,出于吸纳这些稀缺资源的考虑,加上治理结构的不规范、监督约束机制的缺位、致使少数核心成员掌握了合作社控制权,众多分散的资源匮乏的普通成员往往处于依附的地位,参与权和决策权得不到保障,无法对经营管理者有效监督。长此以往,使得《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所规定的民主管理权利流于形式,选举不过是确认,讨论不过是告知,监督不过是附议[7],就会出现内部人控制问题。这些人把农民专业合作社视为自家企业延伸、扩展的一部分,使其异化成为少数“精英”谋利的“股份公司”,在日常决策和经营中“暗箱操作”谋取私利,容易产生道德风险,侵害大部分普通社员的利益,背离了“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基本宗旨。如何寻找既能够驾御合作社运作经营而又真诚为农户利益着想的德能兼备的“精英人才”是当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过程中的难题。

3.2人合企业的“公平”为本异化为资合企业的“效率”优先

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独立经济行为人的集合体的“人合”企业,是一种介于市场和企业之间的与农户利益紧密联系的特殊组织形式和制度安排,公平是其首要的本质诉求,劳动对资本的控制是它的基本原则。它要求赋予每个成员平等的主体地位权利和获取经济利益机会,强调成员民主管理、均衡持股、资本报酬有限、盈余按惠顾额返还等。但是,限制资本报酬,势必使得合作社的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分离,造成社员的权责不对称,影响合作社经营者的有效供给和治社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难以筹集因合作社产业链拓展所需要的有效资金,从而制约合作社的发展壮大。而且,由于普通成员的异质性和自身素质的局限,过于强调民主管理,事事集体决策必然导致决策效率下降,招致成本上升,造成合作社“规模低效”,有悖于于合作社“提高对农户的服务效率,发挥服务“三农”的绩效优势”的建社初衷。在此情境下,农民专业合作社难免异化为追求“资合”企业的经济效率目标,强调成员表决权的差异,以调动不同角色成员积极性。在股权高度集中的情况下,合作社治理结构必然异化,出现利润分配的资本化倾向。按股分红的比例远高于按交易额返还的比例,国家财政扶植资金及其收益也基本为大股东所得,进而影响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和信心,使合作社的凝聚力与生命力受到影响。

4结语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是特定社会环境的产物,《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条例》等系列法规的相继颁发,为支持、引导和促进以“业缘”关系为纽带的农民合作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社会各界应继续按照服务农民、进退自由、权利平等、管理民主的要求,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使之成为引领农民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有利于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增强农业综合效益和农业竞争力;有利于推进新农村建设,繁荣农村经济有效载体”的职能,构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参考文献:

[1]罗必良.经济组织的制度逻辑[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0.

[2]黄胜忠.转型时期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行为研究:基于成员异质性的视角[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3]陆益龙.嵌入性政治与村落经济的变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4]闫威,夏振坤.利益集团视角的中国“三农”问题[J].中国农村观察,2003(5):46-56.

[5]方强,周瑞金.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0(6):334-335.

农业合作社性质篇10

关键词:中小乡镇;专业合作社;发展;最佳方式

中图分类号:F321.42文献标识码:aDoi编号:10.14025/ki.jlny.2017.12.022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分散的、灵散的小农户生产已无法适应现代统一大市场集约化、规范化的要求,于是将农民组织起来根据自身生产经营的需求,进行资源配置,使得产品更符合市场需求,创造更高的生产价值。基于农村合作社的可行性价值及积极意义,我国各级政府大力倡导建设,2007年7月1日开始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截至2012年第三季度,全国共有60万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依法注册,入社农户4600多万户,约占农户总数的18.6%。

然而,我国农村专业合作社发展尚属起步阶段,发展还不成熟,质量的提升落后于数量的增长,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诸如人才、资金、市场、技术等问题。我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人文、地理、资源分布各有特点,即便是同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也并不均衡。农民专业合作社重点地区在乡镇,在行政区划分上,乡镇是我国最小的行政单位,中小型乡镇从人口、面积、经济水平、资源等因素上看与大型乡镇相比存在很大差别,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发展上自然也存在着差异性。

1中小乡镇农村专业合作社基本特征

1.1自然条件及经济因素的影响

合作社生产规模受一个地区的自然条件及经济条件的影响,自然资源丰富,经济发展能力较强的乡镇合作社发展渠道也较宽阔,相反自然资源较为贫乏,经济发展能力相对不足,经济结构相对单一,合作社发展能力也相应受到限制。以敦化市沙河沿镇为例,镇政府所在地距市区仅25公里,全镇总幅员面积27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473公顷,其中水田面积1000公顷。林地总面积22200公顷,草原面积1500公顷。辖22个行政村,37个自然屯。全镇总户数5493户,总人口18025人,农业人口16469人,非农业人口1556人,朝鲜族1356人,农村劳动力8571人。

全镇种植业以旱田为主,水田次之,常年积温2450℃,无霜期120天左右,降雨量为年平均500毫米,海拔约450~500米,气候冬季干冷,夏天温凉,春迟冬早,土地土质肥沃,土质多为白浆土。

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土壤肥力决定沙河沿镇种植业特别是甜玉米、马铃薯、烟叶成为沙河沿镇主导产业;林地、草原又为养殖业特别是柞蚕、黄牛养殖提供较好的自然资源。据统计全镇依法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共53家,其中以种植业为主的专业合作社23个,占总数的43.5%,以养殖业为主的专业合作社17个,占总数的32%,另外13家机械生产及加工专业合作社占总数的24.5%。从分布数据来看与本地自然资源有关的合作社40个,另外13个机械加工合作社虽与种植、养殖业无直接关系,但也间接为种植业服务,同时也与沙河沿镇与市区相距较近,交通便利、技术及信息传播较快有关。

从经济发展能力上讲,沙河沿镇镇内无有影响力的大型企业,个体私营企业规模也较小,工商业收入较低,经济发展能力较弱。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决定了地区生产产品的单一性,农户联合一起组成的合作社经营泛围必然带有单一性特点。沙河沿镇23家以种植业为基础的专业合作社无一例外均以单一农产品的种植、加工为主,种类分别集中在玉米、烟叶及马铃薯上;而养殖品种均集中在柞蚕、S牛上。

1.2合作社发展潜力受管理质量、管理方式限制

沙河沿镇53家专业合作社实有入社农户469户,53家合作社经民主选举推选出53人作为合作社带头人即法人代表。53人中大中专以上文化程度5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29人只占总数50%左右,整体文化素质偏低,组织化程度不高。53中仅有15人是党员,占总数的28%,村干部7人,占总数的13%,合作社内部管理质量不高。管理方式上则体现出管理松散,经营粗放,入社农户数和生产规模相比比重偏低,难以脱离家庭经营模式,合作社成员之间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仅出现在中小乡镇,从全国合作社发展现状来看人才与管理问题都是制约合作社发展的关键因素。

1.3融资渠道狭窄,发展资金不足

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渠道比较狭窄,特别是中小乡镇,资金来源主要自筹资金、金融机构贷款、社员之间互助,其中自筹资金是目前合作社主要的融资方式,合计约占资金来源的75%。而农民专业合作社办理金融业务主要集中在农村信用社,相关金融优惠政策却难以享受。信用社向合作社社员贷款与其他农户贷款条件相同,在利率、期限和金额等方面没有专门的优惠措施。沙河沿镇53家专业合作社注册资金在100万以上的仅有3家,50万以上的6家,其他88%的合作社注册资金数量在10~30万之间,甚至有6家注册资金在5万元以下。合作社在发展资金上主要以社员入股及合作社经营积累为主要来源的资金十分有限,自然削弱了合作社自身发展能力。

1.4在拓展与驾驭市场方面优势不足

通过合作社,按照市场信息,引导农民有组织地进入市场,使一家一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效对接,促进了农产品质量改进和农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户适应市场能力进一步增强。2011年马铃薯市场出现严重波动,受国内马铃薯市场走低趋势影响,沙河沿镇马铃薯价格大幅度降低,大部分种植马铃薯农户损失,依托马铃薯种植专业合作社,广大社员主动开拓市场,挽回了一定损失。然而中小乡镇合作社由于受多方因素的制约,在拓展和驾驭市场方面还存在很大欠缺。品牌意识不强,缺乏主动开拓市场能力,即便建立了自己的品牌,品牌的建设和维护也存在难题,市场发展能力处于劣势。

2中小乡镇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模式探析

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农民专业合作社兴起以来,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注册数量以及入社农户数量快速增长,虽然国家对于农民专业合作社支持力度逐步增大,但是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还不成熟,尚处于起步阶段,必须认清合作社发展完善的渐进性、长期性和复杂性。在初级阶段单一型专业合作社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发挥重要作用,中小型乡镇农民专业合作社走向发展壮大之路必须从“单一”做起。虽然是“单一型”但却可以做到“小而精”,从现阶段来看技术型、设施优势型及地源优势型专业合作社较适合中小型乡镇。

2.1凭借技术优势发展专业型合作社

专业技术为主的专业合作社在突出“小而精”方面,具有优势。农户以专业技术入股,产品富含技术成分,市场认可程度较高,市场竞争优势较强。况且专业技术型专业合作社对土地、空间的要求不是特别高,投入成本不是非常大,资金回笼、收益较快,特别适合中小型乡镇中手头有技术、善于创新、发展意识强的农户加入。沙河沿镇以机械加工技术为主的专业合作社共13家,分布在机械生产、修造,专业维修领域,均以生产服务为主,因技术含量较高,适用性较强,受到本镇及周边广大农户的欢迎,在农业普及机械化生产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沙河沿镇双山子村惠源农机修造专业合作社为例,全社占地不足1500平方米,注宰式鸾28万元,农户成员6户。虽然合作社规模有限,但凭借领先的技术、过硬的质量,打造出了“惠源机械”的优势品牌,每年产值近千万,利税上百万。现“惠源机械”已成为吉林省农机补贴品牌。所以从“惠源机械”成功的经验可以看出,小型专业合作社发展之路不见得就狭窄,关键是找准切入点,以最优势的资源,最有利的方式入社,避免盲从,克制不足,往往创造更高的价植。

2.2凭借设施优势发展合作型合作社

沙河沿镇河南村甜玉米产销合作社就是凭借基础设施优势发展“企业+农户”型合作社的代表。河南村属于一类气候区,非常适合种植粘甜玉米,而且,河南村靠近鹤大公路,交通非常便利,粘甜玉米发展潜力巨大。2007年河南村农民成立了“粘甜玉米产供销专业合作社”当时采取的就是“公司+农户”的形式,合作社与一家专门经营冷冻食品的公司签了合同,约定公司提供甜玉米种子,秋收后回收全部玉米。然而甜玉米在收获后必须尽快销售到厂家,否则就会跑浆,影响质量。农户为了尽快把玉米运出产地,运到收购公司,需要早一些联系运输,可是到农忙的时候,运输业非常紧俏,价钱也高。即使是玉米顺利运出去,到了收购方那里,由于送玉米的农户非常多,总得排上大半天或几天的队,才能把玉米送进去,无形中增加了成本。

2010年秋季合作社成员筹资500万元,建了一个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的冷库,2011年8月投入使用,投入使用后冷库可贮藏800万棒的玉米,冷藏200公顷土地的甜玉米,一年纯收入达到80万元,同时安置就业20多人,高峰时可能达到100多人。冷库的建成为河南村的粘甜玉米业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也为河南村农民的增收开拓了更宽的路子。有了自己的冷库河南村的农民玉米在运输和销售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迎刃而解。只粘甜玉米这一项产业合作社农户年可增收8000元左右。

这种农民合作社提供有力的基础设施,与实力强劲的企业连盟的方式,不但使农户了却后顾之忧,放弃左右摇摆的念头,也使合作企业更增加信心,农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路子更宽,走得也更稳。

2.3凭借地源优势发展经济型合作社

每个地区有每个地区相对优势的地理特点,特别是土质、气候等特点,决定了当地出产本地独特而又区别其他地区不同的产品。特别是中小乡镇在工商业及服务业相对发展不足的情况下,善于利用地源得天独厚的优势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更加有利于促进农民增收。沙河沿镇河南村岭底社土地积温高,土质偏碱性,土壤及气候条件非常适合种植烟叶,2007岭底组的广大烟民成立的“河南村烤烟专业合作社”,河南村烤烟专业合作社在组织烟农规范、规模种植烤烟,增加烟农收入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岭底组现在有烟农30户,种植烤烟30多公顷,平均每年每户烟农在种植烤烟方面纯收入就可达到3万多元。

以上几种模式从本镇基本情况入手,根据现有资料,探索在中小型乡镇中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一般性、普遍性趋势。由于每个地区面对的自然条件、地域特征、民风民情等不尽相同,也会有符合自身特点的特殊方式,只希望通过以上论述能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略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段庆广,曲道德.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理论与实践.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

[2]马俊哲.新时期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与发展.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