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大学生课余时间安排建议十篇大学生课余时间安排建议十篇

大学生课余时间安排建议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22:05

大学生课余时间安排建议篇1

摘要学生课余生活是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如何充分利用自己四年的大学课余时间,发展自己的个性,培养技能,增长知识,修养身心,使自己的综合素质有所提高,圆满的度过自己的大学生活,这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然而,并非每位大学生都能合理地安排课余时间。为进一步了解大学生如何处理、协调这些学习与生活间矛盾,帮助大学生合理有序的安排自己的课余生活,使得学习与实践的时间分配达到最佳化。为此,我们对这一问题进行认真调查研究,在对调查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课余生活质量调查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人们的业余生活也越来越丰富多彩,特别是当代大学生。在如今的大学校园里,属于大学生们自由支配的时间越来越多了。如何充分利用自己四年的大学课余时间,发展自己的个性,培养技能,增长知识,修养身心,使自己的综合素质有所提高,圆满的度过自己的大学生活,这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首都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本科生业余生活的现状。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本课题在研究过程查阅《首都体育学院本科生优秀毕业论文选集》、《大学生心理面向观》等书籍与大学生业余生活的现状相关的资料进行了查阅。

2.问卷调查法。对首都体育学院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本科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100份,收回100份,其中有效问卷100份,有效率100%。

3.数理统计法。对所收集的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本科生课余时间及课余活动状况

1.学生的课余时间比较充裕。通过表1可以看出,统计的100名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本科生周一至周五平均每天的课余时间多在三到六小时,其人数为63人,比例占总人数的63%,而九小时以上的人数仅占5%。

2.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本科生的课余生活类型以娱乐主导为主。通过调查可以看出,根据某种活动在课余生活中的主导地位为标准,可简单地将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本科生课余生活分为学习主导型、活动主导型、运动主导型、娱乐主导型等类型。在学生课余活动中选择率最高的是上网,占89%,而和同学闲聊及扑克、等也分别占55%和35%,这说明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本科生课余生活类型是以娱乐主导为主。

(二)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本科生对待课余时间的安排状况

通过表2可以看出学生对课余生活基本处于盲目状态,调查结果表明对课余时间认真安排的仅占12%,有一小部分会对课余时间稍做安排占所调查人数的19%,而大部分的同学对于课余时间都基本不安排或随心所欲,占所调查人数的69%。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校园文化现状方面,现有校园文化生活远远不能满足同学的需求,有88%的同学认为学院的业余生活不够丰富,他们认为这些社团和活动不够正规,涉及面不广,活动质量不高,太形式化。

2.课余时间充裕,但有效的利用率很低,目前,大学生的课余时间比较充裕,有60%的同学认为自己的课余时间正好,但在大量的课余时间里利用课余时间上网的人数居高不下,而使用网络单独用于学习的较少。

3.对课余生活安排盲目,大学生在课余时间的安排上并没有认真的考虑,仅有12%的同学认真安排,19%的同学稍做安排,而其余的占一半的同学是对课余时间基本不安排或随心所欲。因此,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基本处于一种盲目的、自发的状态。

(二)建议

1.从学生自身入手,加强课余生活指导。首先就要从大学生自身入手,需要加强对大学生课余生活的指导,使他们从思想上认识到的与生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安排好自己的课余生活已提高课余生活的质量。

2.从理论准备入手,加强课余生活研究。要对学生的课余生活加以指导,首先要有充分的理论准备,针对课余生活的专业,设立专门的课余生活的课程。开展在课余生活方面的研究,为指导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奠定好理论基础。

3.从学校及社团活动入手,开展丰富的课余生活。学校及社团活动应该是在“业余、自愿、多样、收益”的原则下开展的,学校及社团在开展活动时不仅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而且要合理、全面、丰富,学校还应多组织一些校外的活动。

参考文献:

大学生课余时间安排建议篇2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院校学生课余生活现状分析建议

课余生活是指学生在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学习之外,在自由支配的时空里自主选择从事的各种活动的总称。[1]现阶F段大多数关于学生课余生活的研究都是针对中小学与大学,五年制高职院校的研究成果不多。而此类学校的存在具有其特殊性:教学内容趋向高职、大学,管理方式趋向中学。

一、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从无锡立信中等专业学校在校生中随机抽取120名学生进行调查。其中一年级学生31人,二年级学生34人,三年级学生25人,四年级学生30人;男生15人,女生105人。

80%的学生对课余时间的安排依次为:购物、上网、交友和美食等娱乐活动,这表明学生对于课余活动的安排处于盲目状态。调查中,只有极少部分的学生能够认真安排好自己的课余时间,大多数学生对课余时间的利用随心所欲。

二、现状分析

1.课余生活的单一性与课余时间安排的盲目性。

学生的课余时间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下课课间时间和自习课时间,第二部分是学生放学后在家的时间。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低年级学生中,70%以上能够利用课间完成作业,及时预复习等,时间安排较为合理;高年级学生在这段时间内多为打牌、玩手机等。而对于放假在家的这段时间的使用均不太合理,比较多的是上网、玩游戏、逛街、聚餐和唱歌等,课余活动主要以娱乐为主。仅有14%的学生能够利用放假在家的时间进行读书学习或主动参与社会实践。总体而言,学生对于课余时间的安排缺乏计划性。

2.缺乏参加健康活动的积极性。

学生对于学校组织的课余活动缺乏兴趣。职业学校一般考虑到学生课余时间比较充裕,没有事情可做,会组织各类活动,充实学生生活。但是实际情况表明,运动会、宿舍评比、篮球赛、春游等传统活动并不再受学生欢迎。有42%的学生明确表示不太喜欢学校组织的活动,有40%的学生表示自己也不清楚,仅有18%的学生明确表示喜欢。相较于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学生更倾向于自己安排自己的课余生活。

然而,学生对于课余活动的安排还是停留在娱乐、休闲层面,以单纯的享乐为主。参与这些活动并不能对于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有较好的提升,某些活动甚至是不健康的,比如过度上网会沉溺网络,危害身心健康。

3.对课余活动的评价总体不高。

我校学生对于自己的课余生活总体评价不高,“空虚啊”、“郁闷啊”、“无聊啊”等成为他们的口头禅。36%的学生对自己的前途感到迷茫,觉得学了这样的专业不知道以后出来能干什么;还有25%的学生虽然心里清楚现在课余时间无所事事,也确实想做点什么,但就是没有行动。调查中,只有16%的学生表示自己的课余生活“很充实、很丰富”。

三、原因

1.社会多元价值观的冲击。

我国正处于一个深刻的制度转轨和社会变革时期,社会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当今的校园处于全方位的开放之中,学生的视角已不再局限于象牙塔内,其思想观念日趋社会化、世俗化。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思想和“黄赌毒”、“坑蒙拐骗”等行为都会在一定程度上侵蚀学生的心灵,影响学生在课余生活中的活动选择、行为取向及学习态度等。[2]

学生不再以学习为主要目标;课后主动参与社会实践的也以打工为主,其主要目的不是锻炼自己的能力,而是赚钱。职业学校较于普通高中来说没有升学压力,学生只要通过相关的资格考试,拿到相关证书以后就会有大量闲暇的时间。有些学生到了高年级后,往往没有心思待在学校上课,一放学就跑去校外打工,并把挣来的钱花在购买手机、请客吃饭等物质享受方面;班上其他学生耳濡目染,受此不良风气的影响,往往会放松自己的学业。相对于那些在学校无所事事、整天打牌娱乐的学生来说,课余时间在外打工挣钱已经是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同时要引起注意的是,学生在外打工主要以做销售为主,与其所学专业的关系不大,对他们未来职业的发展并没有帮助。

2.学校硬件设施不完善和教育的滞后。

(1)硬件设施不完善

我校建校年代比较久,硬件设施落后,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比如,由于没有体育馆,下雨天体育课一般都是在室内上自习课;图书馆缺乏有效的管理,书籍较少也很陈旧,前来借书者寥寥无几。以上情况,导致学生课余时间很少参加体育锻炼;下课后,也不会前往图书馆借书阅读。学生课后的主要活动场所是教室,因此打牌、下棋、玩手机等活动成为他们课余生活的首选。

(2)管理方式的偏差

我校实行半封闭化管理,住宿学生只能周五出校门回家,其余学生下午四节课后放学回家。学生一天中大多数时间都是待在班级,管理方式偏向中学。学校对于学生管理的基本态度是“只要不出格、不出事就行”,而对学生课余想什么、做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却基本上持一种“放羊式”的态度。

在调查中,笔者发现这样一种现象:班主任管教严格的班级,相对来说学生求知欲强,课余时间也会花在学习和提升自身能力方面;而管理松散的班级,班风较差,学生在课余时间多是用来进行打牌下棋等娱乐活动。因此,加强对班级纪律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3)教育的滞后

学校未能真正贯穿“生活即德育”的理念,对于德育还停留在知性德育的层面。知性德育割裂了德性的内容结构与形式结构,割裂了认知和情感、知德与行德,进而割裂了德育与生活的血肉联系。它使现代德育走向抽象、虚假的困境而不能自拔,德育研究、德育实践表面上轰轰烈烈,实际上却收效甚微,甚至适得其反。[3]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根本要义是使教育回到人、人的生活中来,把促进人的发展和生活的完善作为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以“育人为本”。[4]作为一所高校,应该淡化行政色彩,强化教育功能,摒弃“官本位”思想,增强服务意识,一切工作唯“育人”马首是瞻。[5]

然而,由于德育课地位不及专业课,德育课在学校不受重视,对于德育课的考查形式还停留在“做一张试卷,给一个分数”的层面。因此,德育教学变成知识的灌输,在案例的使用上力求“高、大、全”,然而空洞的理论教学缺乏实践为依托,最终形成了德育教学“假、大、空”的局面,学生不爱听、不想听。德育教育的滞后导致学生思想品德不高、职业道德低下。这些学生普遍认为只要学好专业课就行,不会用德育理念指导自己的课余活动和实践。比如,对于教师布置的职业生涯规划,大多学生虽然能完成,但真正在思想上引起重视并落到实处的并不多。

(4)传统的课余活动不再受学生喜爱

我校学生对于传统的运动会、演讲比赛和宿舍评比等活动项目参与的热情并不高。究其原因,第一,学生普遍认为传统的活动参与度不高;第二,比赛结果的评判有失公允;第三,活动缺乏新颖性和趣味性;第四,春游等活动由于出游的地点比较近、时间比较短等原因,不受学生的欢迎。

3.学生自身素质不高,缺乏自我监督的能力。

近几年来,受到高校扩招的影响,职业学校的生源越来越差。进职业学校的学生的分数低,学习习惯和自身素质较普通高中有很大差距,本身就缺乏对学习的兴趣和热爱;同时,学生在职业学校里也没有来自普教的应试教育的压力,在缺乏压力的情况下,就失去了学习的动力。这些学生在思想上存在一定程度的自卑感和自我认同感。一方面认为自己在学历上比不上本科生,另一方面自暴自弃,不愿付出努力弥补自己的不足。

同时,由于我校女生居多,她们中的一部分目标不明确,对前途感觉迷茫,缺乏上进心与进取心。有不少学生觉得“即便有大专学历也没什么用,毕业后嫁个好老公才是最重要的”。功利性的驱使使得他们无心学习,对于参加健康的课余活动的积极性也不高。

我校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这一阶段的学生容易受外界诱惑,辨别是非能力不强,心理又是比较脆弱的。他们跟其他普通高中的学生一样容易沉溺于网络游戏等虚拟世界,有极个别学生甚至不分时段、地点地上网、玩游戏。

四、对策和建议

1.学校应完善自身硬件设施建设。

物质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学生的课余活动。因此,学校应加大自身硬件设施的投入力度。改造运动场地,添设运动器械,为学生体育活动创造空间;对图书馆进行整改,添置书籍,延长开放时间,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

同时,学校应加强校内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建设实训基地,能够保证学生在课余时间进入到企业、工厂进行实践锻炼,实现课堂教学与生产实践、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及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有机结合,培养适合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的实用型人才。

2.贯彻好“生活即德育”的理念,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学校要实施陶行知“生活即德育”的理念,将课余生活与德育教育相结合。德育教育不能仅局限在课堂上,而要走到社会中,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往的学生社会实践,都是学生自己寻找企业、单位,去实习锻炼。也有极个别学生不实习,闲在家玩游戏。因此,学校应该统一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并且,在学生生涯的每个阶段,社会实践的内容也是各不相同的:一年级组织学生去郊外野营拉练;二年级引导学生参加学校各类社团活动;三年级鼓励学生参加省、市技能大赛;四年级开展创业实践活动;五年级安排学生进企业、工厂实习锻炼。在安排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同时,学校应把传统的德育教育也从书本搬入社会、企业中。安排德育教师跟随学生进入社会这个课堂,针对社会实践的各方面进行课程研发和讲授。德育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空洞的说教,从知性教育转化为知行教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德育的低效现状。

另外,针对学生课余时间喜欢在教室打牌下棋、看手机电影的现象,可以专门设置室、电影放映室,并把每周的星期三下午定为兴趣娱乐活动时间,也就在规定的时间段和地点允许学生进行等娱乐活动。这样能够确保学生拥有一个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在课余时间也能放松心情,大胆地玩、尽情地玩。

3.教师应丰富课程内容,增强授课的趣味性。

教师,尤其是德育课教师,要对授课方式和授课内容进行改进。职业学校的德育课教学,不能一味地讲求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期末考查也不能以“一张试卷”来评判。德育教学,要配合多媒体、网络等,采用行动导向等教学方式方法,在课程内容上贴合学生实际,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利用课余时间,明白在课余时间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及做哪些事情对自己今后的职业生涯有利等。

教师还应把教学与学生就业创业结合起来,通过分析当前就业形势及邀请优秀毕业生现身说法等方式让学生认识到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指导学生认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并付诸实践;从低年级开始就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2]刘宝,吴晓燕.高职院校学生课余生活状况的调查与研究.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

[3]刘铁芳.现代德育的困境与德育向生活的回归[J].上海教育科研,1997(7).

大学生课余时间安排建议篇3

主要采用比较研究法,辅以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和经验总结法。比较研究法以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为依托,组织实施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文献资料法广泛浏览国内外有关就业指导的教育理论,通过搜集、归纳整理、分析提炼了与本课题的相关资料,通过文献研究为课题的研究提供充实、可靠的理论依据和先进理念。调查法采取走访、问卷方式就本区域内生物技术企业对生物技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要求进行调查,并调查其他高等院校在生物技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方面的实际情况,切实了解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在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对工作进行总结,改革不足,完善适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环境下的生物技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采用大量数据加以实证。

2研究过程

2.1前期研究(2010年6月—2010年12月)的主要工作

2010年上半年,随机调查了多名往届的毕业生,调查内容涉及“毕业生的基本信息”、“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用人单位对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人才培养建议”等内容。调查结果显示,用人单位对我校培养的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人才是满意的,并提出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建议。一是组建了就业工作研究小组。小组成员是长期从事高校就业教育工作的专业课教师、管理人员和班主任,他们与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学生朝夕相处,长期关注大学生就业率的提升问题,对大学生的就业状况比较了解,方便开展工作。2010年9月课题组主要成员主编并出版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一书,对所有专业的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通过就业指导和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调控自我和发展自我,提高专业兴趣和竞争意识,从而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增强魅力技巧和社会技能;同时搭建毕业生就业市场,拓宽信息渠道[3]。二是完成了对现代生物技术企业对人才需求状况及其与生物技术专业人才相关单位的调研、国内部分学校生物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调研、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就业率及就业前景调研。细化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内容,生成问卷调查表。其次,列好访谈提纲,对新余市生物技术企业用人单位进行走访,了解他们对生物技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要求,并调查其他高等院校在生物技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方面的实际情况,切实了解存在的实际问题和困难。最后,回收问卷,整理访谈记录等工作。在此基础上撰写了论文《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并在全国中文核心刊物《安徽农业科学》上发表。三是课题组负责安排了2008级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39人)到实践基地实习一个月,并开展了生物类企业的招聘工作。

2.2中期研究(2011年1月—2011年12月)的主要工作

一是2011年上半年,我们调查了16家实践基地的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毕业的所有学生,调查内容有“毕业生的基本信息”、“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用人单位对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建议”等。调查结果显示,16家实践基地的领导对我校培养的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人才是满意的。通过对毕业生综合表现的跟踪调查,所有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毕业的学生在工作中,都表现出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并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学生们扎实的理论知识,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也给用人单位留下了很好的印象[4]。二是对各种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梳理研究的基本思路,确定研究成果的基本结构,制定生物技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在此基础上课题组负责人撰写了论文《基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背景下的生物技术及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研究》,2011年12月发表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广东农业科学》上。三是课题组负责安排了2009级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23人)到实践基地实习一个月,并开展了生物类企业的招聘工作。

2.3后期研究(2012年1月—2012年12月)的主要工作

一是课题组主要成员指导两个小组的学生参加“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课题组主要成员在2012年5月指导2010级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曾佳同学负责的小组开展的“培育优质新品草莓”项目,参加新余学院教务处组织的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已立项并结题。课题组主要成员在2012年5月指导10级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卢云明同学负责的小组开展的“山地立体农场设计”项目,参加新余学院教务处组织的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已立项并结题。二是课题组主要成员指导学生筹建大学生创业团队。课题组主要成员在2012年6月指导卢云明同学负责筹建的大学生创业团队“新余市生态立体农场”,吸收了《动物养殖》公共选修课的学生,获得新余学院第一届创业团队一等奖,医学院因此获得新余学院校级组织奖。三是课题组成员对学生的社会综合素质的提升培训。课题组成员在2012年9月对新余学院二年级开设公共选修课《社会综合素质提升培训》,对各个专业学生进行社会综合素质提升培训的就业指导,将研究成果在学校进行推广。四是课题组负责安排了10级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22人)到实践基地实习3个月,并开展了生物类企业招聘工作的安排。

3存在的问题

3.1就业协议的填写不规范

根据毕业生反馈的信息,就业协议的填写不规范,对毕业派遣证和户口迁移的认识不清楚。今后在就业指导中增加就业协议的填写说明,介绍就业报到证的全称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报到证,它是由国家教育部统一印制、省级高校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签发,列入当年国家就业方案的毕业生才有的有效证件。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目前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缺乏经验,存在上当受骗、传销等安全问题,希望今后在学生就业指导中侧重强调安全问题[5]。

3.2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就业指导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是针对新余学院所有专业的学生,没有针对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的学生,希望今后对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的就业指导要重点介绍医疗器械、饲料、药酒等方面的营销技巧。

3.3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的实习时间太短

根据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学生在实习单位实习的具体情况的反馈,实习单位普遍反映一个月的实习时间太短,无法适应实习单位各个部门的具体要求,实习单位建议学校将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学生的实习时间调整为6个月。

3.4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加大对学生自主创业的力度

大学生课余时间安排建议篇4

关键词 创新型人才 大学生 课余时间 管理

1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学生工作与大学生课余时间的关系

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人的差异在业余”。大学生在正式课堂的学习是大同小异的,个人的知识、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等方面的差距,很大程度取决于他们对课余时间的管理、开发、利用。由此可见合理有效地利用课余时间,是影响大学生素质及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

1.1从学校层面上来看

在现有的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中,许多高校教育管理者对其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提出了诸多举措,如:①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②优化课程体系;③建设创新型师资队伍;④改革教学方法,更新课程内容;⑤推进考试改革,建立科学的学生考核评价体系;⑥注重第二课堂,构建多样化的学生课外活动体系……

由此可见,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施过程中,绝不仅仅是学校的教学部门发挥支配作用,而高校的学生工作对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建设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实施部分。

1.2从学生层面上来看

大学生除了学校规定的常规课程(第一课堂)以外的时间,就是大学生课余时间。每个大学生都具有不同的成长过程、家庭背景、专业特长、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方面,社会、学校及家庭给予他们的条件也不同,因此大学生的课余活动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主要有以下几类:①专业知识学习活动;②体育健身活动;③社会实践活动;④娱乐爱好活动;⑤社会交往活动。

比较学校和学生两个层面,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第一课堂是教学部门对于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实施的主阵地,而大学生课余时间则成为我们学生工作对于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实施的主阵地。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由应试型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由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向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的过程之中,第一课堂为大学生提供了专业知识及相关领域的知识,它培养的大学生的专业能力,这是基础而必不可少的;然而打造创新型人才则要求除了专业技能之外的多种能力,它是指整个人素质的提高,这不是第一课堂就可以实现的。

2大学生课余时间状况报告(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例)

据统计,大学课余时间与课内时间的比例几乎达到了1:1,按照每天工作时间从6:00~22:00计算,一天的课余时间大约为8小时。本次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160份,收回有效问卷145份,有效回收率为90.6%。通过问卷调查,可以从以下5个角度进行分析:

2.1大学生现有课余时间与理想课余时间存在差异

根据数据的分析,从均值来看,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现有课余时间分配和理想时间分配中,学习时间都有显著的增加,增加幅度分别达到了0.63和0.75,运动、社会实践有较大增加,增加幅度在0.4~0.6之间,学生工作时间都轻微增加,增加幅度在0.1左右。然而,娱乐时间呈现较大幅度的下降,男生理想的娱乐时间与现有娱乐时间相比下降了0.46,女生的则下降了0.22。

为了用数据更准确说明现有课余时间与理想课余时间的差异,笔者将会实证两者的差异性以及求出相对应时间的相关系数。得出结论为大学生现有学习时间主要集中在5~10小时,而理想学习时间主要集中在10~15小时。

2.2男、女课余时间分配存在差异,即性别对于现有课余时间分配存在一定的解释作用

笔者通过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深度处理,了解性别对于现有课余时间分配的解释程度。这里涉及到两组样本多变量平均数的显著性检验,笔者把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分为五个分量表进行Hotelling’st2检验,得出性别可解释五个因变量变异量的百分比分别为7%、3%、7%、3%及5%,这说明了性别对于这五个因变量有一定的解释程度,对于学习时间和运动时间解释程度稍微大一点,即男、女由于性别的差异在学习时间和运动时间上会比娱乐、社会实践、学生工作时间影响更大。

2.3学习时间与学习成绩是中度相关

通过spss对145个学生的学习时间与学习成绩(平均学分绩)做相关性研究,得出相关系数r=0.611(p>0.05),属于中度相关。

2.4男、女每周课时以及做课余时间安排的频率也存在差异

用spss处理每周课时数据后得出男生每周课时集中在20~30之间,而女生每周课时集中在30~40之间。女生课时分布正态曲线比较平缓,而男生的比较险陡。

2.5大学生课余时间安排自我感知一般

将“很满意”编号为“1”,将“满意”编号为“2”,将“一般”编号为“3”,将“不满意”编号为“4”,将“很不满意”编号为“5”。根据spss分析大学生课余时间安排的满意程度得出:没有很满意的,9%满意现有的课余时间安排,64%的对于课余时间安排持一般的态度,26%的同学不满意或很不满意现有的课余时间安排。其平均值是3.19。

3针对大学生课余时间现状的学生工作举措

(1)帮助学生快速确定发展目标,合理分配课余时间。高校学生工作应当在大学生专业学习之外的领域进行引导,高校辅导员指导每个学生制定具备自身独特性的大学生涯规划,根据他们的特性进行指导和帮助,忌用单一的模式去要求和规划学生的课余生活,如此才能让学生自主合理分配自己的课余时间。

大学生课余时间安排建议篇5

一、科学编排课表、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及时调课确保教育教学工作有序进行

20xx—20xx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春招后班级重组,教导处重新编排了九年级课表,为了满足复习的需要,于4月底再次编排了九年级课表。为利于师生工作学习和身心健康,教导处根据季节变化及时调整了作息时间。本年度由于多种原因请假、出差教师尤其多,对于请假、出差教师的课,教导处予以妥善安排,力争不出现“无人课堂”。我们能积极配合各个职能部门开展的临时活动,合理安排上课时间,在20xx—20xx学年度第一学期编排课表方面,根据教学需要将原班会课调整为语文课,为加强管理星期天第一节安排为班主任的课。

二、扎实组织各种考试,为教师学生及时反馈有效信息

本年度共组织各种考试26次,其中20xx届模拟考试xx次,月考7次,八年级地生会考1次,九年级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1次,学科能力测试考试1次,期中、期末考试各2次。每次考试,我们认真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考前精心安排好监考、质量分析、考场设置,并对学生进行考前诚信教育;二是召开考务工作会议,让全体工作人员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做到操作按程序;三是考后及时组织教师阅卷,进行质量分析。从而做到考有所获,并确保“两个到位”。一是人员到位,人员分工科学合理,做到“人尽其才”,工作量均衡分配,考虑各位教师的实际情况做到“人文关怀”;二是细节到位,合理安排出班、留班人员从安排上杜绝作弊可能性。我们及时将考试时间告知门卫、食堂。严格要求学生填写卷头,规范教师收卷、阅卷。

三、大力加强教学常规检查,力促教学常规落实

20xx—20xx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导处始终坚持“教案周查,作业批改月查”。教案由教导处组织教研组长在例会后检查,“教研组长查数量,学校领导查质量”,从而使超前备课落到实处,并确保教师上课做到精讲精练。20xx—20xx学年度第一学期,推行四层检查即“校长月查;主管教育副校长月查;教导处敦促教研组每周查;教导处组织教师、学生代表双周查”,共检查xx次。这样,促进了教师及时、有效批改作业,为绩效工资考核积累了第一手资料。教导处人员明确分工每天坚持巡课,消除教师上课迟到、早退现象。

四、强化学生管理,当好班主任的助手

大学生课余时间安排建议篇6

学校一贯按"条例"要求,安排每周两课、两操、两活动。并且安排了合理的管理与监控。

1、执行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情况:

2001年以前、后分别以旧、新大纲为纲,在教研组组织下,以备课组为单位,制定年度、学期教学计划,并在教研组备案同时交教务处备案。在教学过程中教研组和教务处对体育教师对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管理和监控。

a、管理和监控从部门分:

(1)分管体育工作校长:应明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以及体育工作在学

校工作中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明确体育组年度工作计划及重点,参加体育教研组工作会,随时查看体育课及体育工作,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2)学校教务处:严格遵循人体活动规律和场地容量的规定,科学地排课,并严格控制教师自行调课的现象,教务处应有对教师检查教案的权利并做记录,以备在对教师年终考评时提用。

(3)学校体育教研组组长:制定计划并带头执行计划,组织好每周一次的教研组会,了解各备课组的工作情况,打破情面严格管理。通过看课认真交换意见,如有必要还可以在教研组会上做专题讨论,形成共识,同时做好记录与备课组长一起进行研究,以形成有特点的校本课程。

(4)体育器材保管员:了解各位教师近期的教材,随堂提供教学器材并向学校提供不足器材的添置。除了备有《器材使用情况表》(见表二),还应有学校体育课总订表和各位体育教师《本学期主要教材、器材登记表》(见表三)。这样可以减少体育教师上课的随意性。

B、管理和监控从时段上分

可以分成日常、周/月、学期/年度的管理监控。

(1)日常管理监控:在教研组会决议下,由备课组长分管两课两操两活动的内容和组织,并在下一周教研组会上在组上汇报工作,并提出意见和建议,填写

《场地使用分配情况表》(注:根据各校场地情况而定),如果在使用上有重合,由备课组长之间调节。

(2)周/月管理监控:由教研组长负责执行教研组工作计划以及各备课组的工作,检查体育课情况及各项活动情况,配合备课组长调整工作思路及日常活动内容和组织工作,并将工作情况向分管体育校长汇报,提出管理建议。

(3)学期、年度管理监控:由分管体育工作校长全面关心学校体育工作,利用教研组会时间查看教师教案,并抽时间观看体育课及体育活动,与体育教研组长一起研究学校体育工作,并全力支持体育组工作。

2、体育课开课率情况:

我校体育课严格按照国家教委规定:安排每周两课(体育课)、两操(广播操、眼保健操)、两活动(体育锻炼课、体育活动课)。关于排体育课还制定了以下方案根据人体生物节律的规律,人体活动高潮期一天内一般在上午9:00---11:00和下午3:00---5:00,建议排课时按科学规律和学校实际,将体育课排在上午第

四、五节;下午第一至三节。

2)根据体育活动的技术规律和教委关于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的要求,建议课与课之间、与体育锻炼课之间、活动课之间有天数上的间隔。

3)我校现有的场地器材条件下,体育教学课每次课最多安排3---4个班为宜,以利于教学效益和教学观摩及检查工作。

4)体锻课可以安排在下午第

三、四节课,但一定不要与正常体育课时间冲突。

二、指导思想

以《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为指导,建立符合"树德广才"办学指导思想的、有我校特色的体育教育课程,提高学生体育素养,开发学生的体育潜质,以美育人,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

三、课程设置

一)基本原则

1、整体性原则,建立显形课程(包括学科类课程和活动课),隐形课程(包括运动会、体育兴趣小组、课间操等)。

2、科学性原则,要遵循体育教育的规律和国家教育部的课程要求。

二)基本要求

1、开足、开齐、开好学科类课程

按照国家教育部制订的课时计划行课,即体育课每周二节,体育锻炼课二节,为必修课,采用考查方式(分为优、良、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标高按会考的基本要求进行教育。教学以欣赏为主,着眼于全体学生整,重在培养学生的基本体育素养和良好的身体素质。课堂教学注意知识性、体育性、科学性相结合,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技术。

2、开展多种形式,富有吸引力的体育活动课

体育教育着眼于普及,兼顾提高。体育活动课是培养体育特长生的重要形式。体育活动课要与组建体育团、队、组相结合,可以开设专题欣赏课讲座、专项技能培训等,要注意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注意室内外结合,校内外结合。活动课的师资可以是校内体育课教师。

四、课外体育活动与课余训练管理具体要求

(一)课外体育活动:

1、早操:每期安排体育教师配合住校生管理员,组织学生早操锻炼。体育教师之间进行组织安排交流,尽可能使早操锻炼的组织合理化、规范化。如:

a.田径代表队早操。B.住校生早操。

2、课外辅导与锻炼:我们体育锻炼课、体育活动课作为体育课的延续,把体育课上的教学内容安排到体育锻炼课、体育活动课中来继续练习。能力强的学生进行教学比赛;能力弱一点的学生以班、组或男、女生,在由组长带领下的小组进行练习。教师在所有安排的组与组之间巡回检查并辅导。如: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实施;体育合格标准的实施;一年一度的**市田径班级对抗赛。

3、群众性的竞赛活动:群众性的竞赛活动是由各个年级任课体育教师征求学生意见、提出学期竞赛活动方按、年级组配合、分管体育领导同意后进行的活动。活动中体育教师帮助和配合学生骨干组织各个体育项目的活动。如:

a.一年一度校田径运动会参加人次达到90%以上。

B.以年级各班为单位的SBa篮球联赛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C.以年级各班为单位的乒乓球班级赛学生自己就达到了组织、竞赛的水平。

D.一年一度的**市田径班级对抗赛。

(二)课余体育训练:

1、运动队训练与管理:我校运动队训练与管理,由体育教研组组长陈红戈全面负责,对各运动队训练进行管理及监控。

a.男子篮球队:我校男子篮球队由于是部级篮球(试点校)之一,又是**省篮球重点学校之一,我校男子篮球队特聘**省篮球优秀教练杨旋为主教练,体育干事黄海镝为教练,对我校男子篮球队进行篮球训练:训练时间为每周

二、

四、六下午;训练地点在我校一号篮球场(即将到我校体育馆进行训练)。

B.田径代表队:田径运动项目,是我校获*;传统体育项目"学校的重要项目之一,教练(获**市体育局颁发的,田径教练员资格证),分别担任跑、跳、投各单项的田径训练工作。训练时间为每周二(三)、四(五)下午;训练地点在我校田径场。

C.羽毛球代表队:羽毛球运动项目,也是我校获**省"传统体育项目"学校的重要项目之一,教练由**(**市优秀教练员;羽毛球国家一级裁判员)担任羽毛球代表队训练工作。训练时间为每周

二、五(日);训练地点在我校或租用场地。

D.棋类代表队:棋类代表队是我校近年来开展的项目,教练由**担任。训练时间为每周一(二)、三(四)中午;训练地点在我校。

大学生课余时间安排建议篇7

关键词:大学生业余时间安排

一、大学生课余时间安排现状分析

本次对大学生课余时间安排的调查采用的是以随机问卷调查为主。从总体上看,大学生课余时间使用基本合理,能较好地利用课余时间;但是部分同学课余时间缺乏合理的安排,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对身心造成不利影响。其中有两种情况很突出,调查发现有些学生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学习上,他们每天的生活环境不是教室就是图书馆,有些学生与此相反,他们几乎不看书,每天的时间都是安排在上网、娱乐活动上。本次调查就是为了寻找存在的问题并解决问题,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合理措施。

二、调查数据分析

业余时间是指周一到周五除正常上课以外的生活空间与时间。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收回有效问卷948份,有效回收率为94%。其中,男生占41%,女生占53%;大一学生占12%,大二、大三学生占34%,大四学生占48%。问卷共设置十七道客观题,一道主观题。根据问卷调查显示的结果得知,不同学校的业余时间安排有显著的区别,主要原因在于学校的氛围和学校提供的教学设备有差异,不同年级的学生业余时间的管理存在差异性。

(一)此次调查在问及是否为您的业余时间制订计划时,有87%的同学的选项是“想过要制订,但没实行”。可见大部分大学生在大学里的业余时间是无计划性的,他们想到什么就什么,还有很大一部分的回答是曾制订但是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

(二)在问及一般如何安排自己的业余时间时,有33%的同学回答去自习室或图书馆阅读课外书籍,23%回答参与体育锻炼,如跑步,打篮球、羽毛球等。大一的大部分同学都说各种社团活动占了大量业余时间,这个年段91%的课余时间用于社团活动。据了解,大部分大学生都能意识到参加社团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大学生活,还可以为自己争取学分弥补学业成绩的不足。

(三)在问及“在您周围,同学们在业余时间学习的多吗?”时,有40%的同学说一般,26%回答比较多,说明业余时间用于学习的情况不容乐观,周围环境对大学生业余时间安排还是有很大影响的。调查结果显示,56%的学生能认识到自己或周围人课余时间利用得不好的原因,很多人受周围同学的影响,看到别人做什么很容易产生从众心理,有时候自己计划好周末要早起去图书馆自习,结果因为看到别人都在暖和的被窝,自己也产生惰性心理,为自己睡懒觉找理由。有时候本打算开电脑查些有用的资料,结果看到别人在玩游戏,自己也不由自主地玩起游戏,把学业抛在脑后。

(四)针对“你每天通常学习多长时间?”这个问题,有41%的同学每天能坚持1-3小时,只有17%的同学能坚持5小时以上,其中这些同学主要还是准备考研和考公务员的。从这个现象可以得知大学生的学习强度已经明显不如高中了,也没有高中时的自觉性。

(五)75%的大学生课余时间基本充足,特别是高年级的学生。据调查数据分析,25%的学生课余时间不充足,主要是大一、大二的学生,他们的必修课程比较多,还要上选修。18%的学生时间很充足,59%课余生活基本充足,他们在业余时间安排上注意劳逸结合。从这组数据分析可得出,不同年级的大学生所拥有的业余时间是有差异的。

(六)大学生课余活动丰富,内容差异大。从调查结果看,在业余时间的安排上,女生的自制力明显比男生强,而男生业余时间比较重视实践,他们比较喜欢体育锻炼,也有喜欢宅宿舍玩游戏或睡觉的男生。调查结果显示,约40%的学生每天花4-5小时上网,占其所有课余时间50%左右,然而,只有27%的时间用于学习查资料,59%的时间用于聊天、玩游戏、看影视剧。可见,大学生还不能合理利用互联网这个资源库促进自己的学业,丰富自己的知识。

(七)课外去图书馆、自习室的同学虽然占多数,但是目的各不相同。从调查结果看,大学生课余时间去图书馆的目的各不相同。有些同学是为了完成课外作业而去,有些是为了看课外书,还有些认为图书馆比较安静,于是把手机电脑等都搬到图书馆。但是调查发现课外学习仍是其主要活动,其中,56.3%的男生课余时间用于学习,女生课余时间用于学习的占67.6%。大学生不仅要在课堂上吸收知识,课外同样要合理安排时间学习各种知识,将来才能用丰富的理论知识指导社会实践。

三、合理安排业余时间的重要性

首先,对大学生活要有所规划。计划是一种预见性的安排,它会帮助你对将要进行的事件有充分的准备,包括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准备,这些准备反而会给你带来更多的自由和主动,真正的自由、主动并不是来自于盲目随意,而是来自条理有序。

其次,合理有效地安排时间。有效地利用时间是一项人人都可以掌握的技巧,甚至就像吃饭一样简单,它需要的只是人们的有心。所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首先改掉以往在处理时间方面问题的坏习气,正确认识到合理有效利用时间的作用及意义,旨在将大学生活引上正常轨道。其次要做到劳逸结合,这样才是最大限度上的合理又有效。

再次,良好的习惯是一种个人竞争力,而坚持不懈是一种个人精神。时间的管理是一门智慧哲学,它需要一个漫长的演习过程,良好的习惯养成需要一段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坚持不懈是最重要的因素。学贵有恒,不管是做什么,恒心和毅力都是最重要的。做到坚持,努力不懈,最后成为一种习惯,自然而然地会达到初衷。

四、合理的建议和措施

1.树立明确的人生目标,制订符合自己特点的时间计划安排。人生有了目标,生活才有动力,只有树立了明确的人生目标,人才能有目的地学习、有计划地生活,生活才不会茫然而无所适从。制订符合自己特点的时间计划安排,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利用课余时间。

2.课余时间充足,需要合理分配,提高时间效率。不仅要花时间娱乐放松,更要花时间刻苦学习,学习才是学生的主业。因此,我们应该提高自制力,控制上网时间。我们要学会既学得开心又玩得尽兴,劳逸结合。

3.加强社会实践,提高自身素质。大学是我们迈进社会的起点,在大学我们就要为将来的生活工作打好基础。因此,我们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更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要多参加校内的各种社团比赛,而且要走出校园,参加各种兼职和实习活动,这样不仅能增加我们的阅历,而且能提高自身的能力。

通过问卷调查和师生采访发现,大部分学生的业余时间安排是合理的。他们的安排里注意劳逸结合,有规律地学习生活。还有很大一部分大学生业余时间管理不合理,作息不规律,通宵达旦或者黑白颠倒。部分同学学习过度机械,他们早出晚归地在图书馆看书,不参与体育锻炼,或者整天与电脑为伴,男生大部分在玩游戏,女生不是看泡沫剧就是逛淘宝,部分大学生碌碌无为,在迷茫无聊中时间渐渐流失。大学生业余时间安排不合理给他们造成了许多不利的影响,导致大学生活枯燥,兴趣爱好狭隘,过度沉迷于网络或是游戏的学生由于不能合理安排课余时间,对学校社团集体活动漠不关心,大学四年碌碌无为得过且过生活单调无味。通过此次的问卷分析希望能给还在迷茫中不知所措的大学生及即将步入大学的高中生有所帮助,让他们能够在以后的大学生活里合理安排业余时间,过个丰富愉快的大学生活。

参考文献:

[1]原雪辉.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焦作大学学报,2004(03).

[2]黄希庭,张志杰.论个人的时间管理倾向[J].心理科学,2001(5).

大学生课余时间安排建议篇8

【关键词】课余时间;不合理想象;解决办法

一、引言

选题背景:曾经,我们无比憧憬大学里的美好生活,然而经历十年寒窗苦读,当莘莘学子们终于步入梦寐以求的大学殿堂后我们却往往感到非常迷茫,好像失去了奋斗的方向和目标,我们发现大学里的课余时间很多,但我们却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干什么,到底想干什么,到底能干什么。于是我们开始无所事事,发现大学生活并没有想象中的充实和美好,从此开始变得消极堕落,甚至一蹶不振。很多同学不能合理的安排课余时间:上网、打游戏、运动、恋爱、睡觉、逛街等等成了我们大学生活的主旋律。然而课余生活在当代大学生精神生活中却占据重要位置,对于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及成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课余生活的现状既与时代经济的发展、变革所形成的特长息息相关,也与此年龄段学生群体特长有关,这就形成独具特色的大学课余生活。虽然也有一部分同学能做到好好学习,有的还在学习的同时做些兼职工作,增长阅历,丰富知识,锻炼自己。然而,并非每位大学生都能处理好学习、生活、社会活动中的矛盾,合理的安排课余时间。为进一步了解大学生如何处理、协调这些学习与生活间矛盾,帮助大学生合理有序的安排自己的课余生活,使得学习与实践的时间分配达到最佳化。所以研究大学生的课余生活,为提高大学生课余时间利用率提出合理的建议安排,引导大学生合理安排课余时间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目前我国大学生课余时间利用情况

(1)迷恋上网。据某资料显示,有很多大学的学生迷恋于宿舍上网,而很少去读书,某高校的统计为“全校宿舍开户上网微机达9800台,一台微机3个人用的话,宿舍上网人数超过3.4万人,约占在校学生的92%”,令人咋舌。上网族在大学校园里大有人在。(2)“整天”睡觉。象牙塔里,还有这样一群人,与普通同学一样,他们也端坐在教室上课学习,然而,学习之余,他们便没有什么事做了,整天呆在寝室里,躺在床上,手里拿着一本小说,看着看着就睡着了,其实是什么事也没有做。“整天”睡觉一族也不在少数。(3)沉迷恋爱。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身心都趋于成熟,所以,大学生谈恋爱很正常也很普遍。从2005年9月1日起,教育部新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管理规定》正式实施,它取代沿用了15年的旧《规定》,高校里开始解除婚禁,“大学生都允许结婚了,谈恋爱就更不受什么限制了。”大学校园里,恋爱族占有一定的比例。

三、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1)共同努力解决大学生迷恋上网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除了学生的自觉性之外,还应该依靠各方面的力量,其中最重要的是来自于学校的严格的上网管制,大学生凭学号和密码上网,学校每天规定上网的时间,这当然要根据学生所学习的专业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标准,只要达到了上网的限制时间,就不允许学生上网了。当然,他还可以去网吧上网,如果国家真的想要管制这件事的话,可以效仿学校的措施,只不过把网吧也纳入管制的上网场所。除了这个硬性措施,可以采取监督举报制度,比如看到同寝室的一个上网时间很长,那么可以向辅导员领导反映。(2)从三方面入手解决“睡觉”问题。睡觉是空虚的体现。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了解社会、自身和家庭三方面根源,从而着手解决。一是社会因素。处于社会的转型时期,人们生活观念发生改变,大学生中出现各种经济价值思潮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如”读书无用论”对他们的影响。二是自身原因。部分大学生自身的进取心不强,学习没有动力,过于自信,简单地说,就是自傲心理在作怪;还有一部分人有自卑心理,对自己学的专业不感兴趣,从来没有想过将来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大学生正处于人格逐渐完善和成熟的阶段,容易受到社会思潮和别人某种观念的影响。三是家庭影响。很多家庭条件好的学生存在这样一种心理,自己不努力学习,将来怎么也会有个工作的,父母会想办法的,部分家庭贫困的大学生由于长期受到物质和精神等各方面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他们的成长。(3)树立正确观念解决恋爱问题。首先要树立大学生正确的恋爱观:提倡志同道合的爱情;摆正爱情与学习的关系;懂得爱情是一种相互理解,是一种相互信任,更是一份责任和奉献。其次我们还要发展健康的恋爱行为,培养爱的能力与责任并且提高恋爱挫折承受能力。

参考文献

[1]胜令霞.大学生业余时间利用情况的调查分析与对策[J].中州学刊.2011(5);135~136

大学生课余时间安排建议篇9

一、加强组织领导责任落实工作

镇党委政府认真落实上级文件精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确保全镇社会政治大局稳定,进一步加大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力度。对涉及社会稳定的重大矛盾及时召开专题会议,安排专人,限期解决,并将处办情况作为年终镇村干部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在全镇经济工作表彰会议上,共签订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状39份,同时对2019年度综治工作先进村和先进单位进行了表彰奖励。

二、深化矛盾纠纷排查调解工作

一是镇综治委每月召开全镇矛盾纠纷排查工作会议,并及时向县政法委上报全镇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情况,对社会治安重点地区集中力量排查整治。二是坚持领导接待日制度。每天由一名领导带班值班,负责处理群众案件。三是矛盾纠纷调处包案制度。对一些比较突出的矛盾纠纷,落实领导包案制,集中时间人力,着手解决处理。四是调处联席会议制度。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案件,及时召开相关单位联席会议,查找问题症结,研究制定解决办法。五是矛盾形势分析评估制度。镇党委坚持每月特别是在重大节日、重大活动前对全镇矛盾形势进行分析评估,对可能发生的群体上访苗头提前介入,安排人力,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2020年上半年,我镇共处理矛盾纠纷24件。

三、贯彻落实法制教育宣传工作

(一)开展综治宣传活动。按照县政法委的统一安排,我镇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组织,开展了法制教育宣传等相关一系列活动;开展了制作了展板,更新宣传橱窗,印发了宣传材料;并建立了由镇政府牵头,公安、司法参与的,组织各村营长民兵参与的治安巡防队,开展了全镇的治安巡逻宣传活动;对全镇各村、重点地区进行排查整治。整个活动期间全镇共悬挂横幅50条,发放宣传单16000余份,办橱窗板报45块,张贴标语60余条。

(二)开展反警示教育活动。我镇结合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双提升入组宣讲会,积极开展反警示教育宣传活动,设立“平安”宣传台,悬挂反警示挂图,向来往群众散发“平安”宣传单、治安安全防范、反警示教育、条例、治安管理处罚法等宣传资料。活动期间发放材料共计500余份。

(三)开展法治教育进校园活动。镇综治办、司法所、派出所,与全镇范围内各中小学紧密联系,开展了各式各样的法治教育专题课。

四、全面做好安全稳定防范工作

为全面做好安全维稳工作,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按照部门的统一部署,镇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全面安排部署了镇2020年度的维稳工作。针对以往排查出我镇的涉邪人员71人、2001年乡镇机构改革下岗分流人员20人、货币化安置退役军人21人、老字号问题人员305(老民师208、退职农电工10人、老放映员14人、老村医73人)、有进京赴省非访倾向人员3人,继续保持高压工作态势,继续实行“五包”、“四个一”管理,同时以综治办牵头、公安、司法、执法中队为成员单位应急处置机制,对非访人员及案件进行劝返接访和依法处置。

(一)、加强治安防范宣传。结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双提升下村进组入户宣讲会,进一步要求各村民组以中心户长为主,相互联系、相互照应,做好防范工作。

(二)、加强消防安全管理。根据防火工作安排,为确保全镇农村防火安全,年初与各村签定了防火目标责任制,落实责任。在防火期间,镇上召开专题森林防火工作会议,对森林防火工作做了安排部署,特别是清明节前后,为进一步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对各村(居)护林员加强了培训、督导,划分巡逻范围。

(三)、加强创建“平安校园”活动。为加强创建“平安校园”活动,镇政府组织公安、工商、司法、综治等单位联合执法,进行校园周边环境集中整治,取缔了一些黑网吧和接送学生的黑头车,并做到每周“三个一”即:每周检查巡视一次安全工作,听一次安全工作汇报,研究一次安全工作,并且结合法治课进校园,向全体师生面对面宣传了安全感满意度双提升、“平安校园”创建活动,确保了各校校园和学生安全,全面推进校园治安综合治理,加强“防、控”一体化工作体系建设。

(四)、加强基层维稳应急机制建设。今年以来,我镇党委、政府坚持狠抓基层维稳应急处置机制建设,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各项应急工作开展有序。成立了由党委书记担任总指挥,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基层应急处置指挥部,统筹协调全镇应急管理工作的开展;各村和相关企事业单位也相应地建立了应急处置队伍,将应急工作作为镇村干部培训的重要内容。坚持“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各单位牵头处置的突发事件并及时制订了应急预案。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各单位都能够各司其责,协调一致,密切配合,妥善处置。派出所报警指挥中心积极畅通信息渠道,设立专门应急电话,严格信息报送管理。建立健全了各项工作制度,能在最短时间获取信息、作出决策、组织救援。

五、认真落实专项行动维稳工作

今年以来,我镇继续对重点人群保持高度关注,积极召开专项会议研究决定,成立相关人员稳控领导组,分多个包保稳控小组,实行“四位一体”包保稳控。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我镇无集体访、赴省访、进京访。

六、强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

(一)、组织领导方面

今年上半年以来,我镇多次组织镇村干部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关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重要指示精神,及时传达上级党委和政法机关关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会议的精神,为确保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大造声势、营造氛围。同时,及时制定了镇《镇2020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方案》,成立领导组,设立办公室,负责扫黑除恶的日常工作事务,保障扫黑除恶工作有人抓、有人管、真正形成常态化。

(二)、宣传教育方面

今年上半年以来,我镇进一步强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宣传工作,结合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双提升工作,累计发放“一封信”20000余张,宣传单页10000余份;印发宣传手册1000余份;张贴宣传海报550余张;制作标牌、高炮15处;悬挂横幅、制作墙体标语150余条;滚动播放宣传标语、举报电话的电子显示屏40个;各村(居)召开入组、入户宣讲会600余场次。

(三)、线索摸排方面

我镇制定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线索摸排表,每月进行一次摸排。上半年以来,我镇累计进行了6次线索摸排活动,发放并回收线索摸排表共计192张。

(四)、成果成效方面

在全镇人民群众的高度支持下,经过广大镇村干部的深入排查、精心摸排,今年上半年以来,我镇共核查了县扫黑办转办线索案件1件。

七、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双提升工作

(一)、政治站位及组织领导方面

自3月18日会后,我镇迅速成立双提升工作领导组、指导组,制定实施方案,并通过相关会议予以贯彻落实(3月18日工作布置会,3月20日营长会议,3月23日工作推进会)

(二)、宣传发动方面

1、印发宣传品,张贴发放“平安建设一封信”20000余份;张贴发放“扫黑除恶一封信”10000余份;制作双提升宣传海报100余张。

2、各村(居)进组入户宣传,目前进组入户召开宣讲会200余场。

3、动用宣传车辆40余车次,悬挂宣传横幅50余条,利用电子显示屏播放宣传标语45处。

4、镇下拨双提升专项工作经费,保障各村(居)开展工作,村级自行出台奖励措施,开展工作。

(三)、治安巡逻方面

镇成立专职巡逻队,每周开展两次巡逻;村(居)成立义务巡逻队,进行常态化巡逻;针对重点场所、重点时段开展夜间治安巡逻,累计出动人员600余人次,出动车辆20余车次。

(四)、提升成果方面

今年上半年以来,我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双提升工作有序开展,始终坚持让群众感到安全、满意是政法工作永恒目标这一初衷,在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有大幅度提升,在县级电话抽查考评排名也逐月上升。

八、抓好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工作

对精神障碍患者排查摸底和管控我镇高度重视,与重度精神病人家属签订责任协议书,今年上半年以来转送了11名肇事肇祸重度精神病人,维护了普通群众的切身利益;同时与公安、卫生院联合对重性精神病人进行鉴定建档,并进行网上录入,通过建立精神病人档案,对精神病人实行科学化、系统化管理。

九、抓好禁毒戒毒康复管理工作

我镇进行了由综治办牵头,组织派出所、司法所、林业站、农综中心组织对全镇32个村(居)进行一次铲毒行动。对社区戒毒7人、社区康复26人进行建档立卡管理。通知相关人员不定期尿检,并将抽查结果及时反馈。

十、全面做好维稳稳控工作

今年以来我镇高度重视维稳工作,结合村村通广播序,尽力避免和减少了群众越级上访和无理缠访事件发生,依法打击非法上访。今年上半年以来,我镇共处理案件14件。

大学生课余时间安排建议篇10

摘要:培养体育后备人才,是关系到当代体育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中学是培养我国体育后备人才的重要基地,主要通过课余训练来进行.当前学校课余训练中普遍存在重比赛名次,追求升学率,轻培养输送,训练制度不健全,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等问题.为此,特提出一套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中学;课余体育训练;后备人才;问题;对策

现代体育运动竞争的实质,是体育人才的竞争,特别是体育后备人才成长速度及人才储备的较量,而中小学是培养强大体育后备人才的启蒙训练基地,通过课余训练,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高水平运动员,对未来实现和保持竞技体育强国起着长期的、全局性的作用,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一个战略重点.纵观世界体育强国,无一不把中小学体育的课余训练作为重点来抓,这已成为当前体育发展的趋向.近几年,我国中小学的课余训练有了较大发展,特别是传统项目开办以来,向国家、省运动队、体育运动学校和体院输送了大批的优秀后备人才,为我国体育事业的振兴做出了贡献,充分显示了它的优势.

1.研究的时间、对象、方法,

1.1研究对象

四川宜宾市共计38所中学.

1.2研究方法

1.2.1寒献资料研究法参阅了心理学,教育学,运动训练学,学校体育学等资料.

1.2.2逻辑分析归纳,演绎,类比,综合和逻辑分析的方法,对信息和统计数据的讨论。

1.3研究时间

2012年11月至2013年9月

2.结果与分析

2.1过度重视人才输送

在游戏中重新排名中学苗从小就被选中,系统的训练,打好基础,交通运输人才的关键阶段。然而,由于过度重视学校有几个人在运动成绩和排名,是一种严重的以利润为导向的思维,忽视了系统的培训和提供培训。体现在,要注意运动的结果在选举之前,虽然大量的早熟运动员比赛成绩都比较不错,但分娩率。在培训过程中,忽略了基本的培训到成人的发展,因此,缺乏系统的训练,未能发挥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铺路石的作用。在训练中,使用“拔苗助长”式的训练方法,因此,这部分可能有一些有前途的苗子短命的,胎死腹中。

2.2追求升学率不能得到保证

放学后训练一些高中体育领导人缺乏知识是不足够的学校开展课余训练严重,“重智力轻量”认真考虑,以免拖的后腿,不愿意开展课外培训,参加培训的运动队训练的研究或竞争,影响学习,功课不巩固新老功课无法弥补,补课和培训时间发生冲突时的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影响运动员的课外培训计划。

2.3家长不支持

导致缺乏的学生业余体育许多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风”成为明星,但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从事体育运动,当然,不要想成为一个好学生课外学术训练,在体育专长的学生家长怕批评。更怕他可能不会牺牲自己的运动成绩,没有任何学习文化。有些家长送孩子到业余体校,唯一的目的是提升健康,增强体质,但不想有所作为,只有那些谁相信,他们的孩子没有学习材料,文化研究是穷人,和恶作剧家长送孩子培训的团队,希望他们能有一技之长,是成功的运动。这些现象,导致缺乏业余体育学校的学生。

2.4竞争问题

体育比赛是推动体育发展的一个杠杆,参与学校存在很多问题,一个是重复的少数精英运动员参加各种比赛,疲于应付,影响学习,老师和家长的反对,二是取得好成绩,欺诈冒名顶替,谎报年龄,严重影响了学校体育竞赛的质量,抑制一些学校课余训练的积极性。第三,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关系不顺,培训听之任之,没有打扰,有一个团队游戏,没有游戏离不开团队,使培训流于形式增加,。被命名为市,县体育学校在一些所谓的传统项目学校的体育苗子选择参加各种比赛在学校的名称,游戏既突出了重点项目,重点项目不可忽略,一些被取消,导致人才和废物处理设施。

3.结论和建议

3.1正确的指导思想,建立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系统首先,各级领导,以解决运动问题的指导思想,建立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系统。学校应把体育纳入学校课余训练工作计划,体育后备人才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努力克服短期行为,追求学校的种族分类的所有权转让向上输送人才竞争,有助于争取。

3.2培训和处理学习和文化之间的关系首先想到要形成工作,学习,业余培训一体化管理,建立各种制度和措施,尤其是业余运动员的训练和文化课在学校学习或教务处,定期检查的工作方案文化研究与中等偏上水平的学生不应该停止训练,允许补课。有关领导,班主任和教练经常去教室,运动队检查作业,运动队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会议听取的情况下,及时治疗。游戏设计送出文化研究的教师在课余时间补课假期期间,球队在训练安排一些时间来弥补文化课。

3.3加强教师,提高科学训练水平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教练员的文化素质,管理能力和训练水平的关键是做好放学后训练。为此,教练的工作,合理安排领导人从战略的角度,关心他们的成长创造条件,让他们开展各种研究和补课。特别是一些年轻的还没有教练员资格的,应有计划地送他们的培训,短期培训,组织考察,学习理论知识,现代运动训练,体育培训,掌握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并要求有关部门尽快编制了一套较为科学的,适应不同年龄段的训练计划。开展“走出去,请进来”的交流活动,“封闭训练”渐进“公开训练”,结合一个。

3.4开辟融资渠道。做运动依靠社会培训和资金严重短缺课后训练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困难。除了扩大行政主管部门在各级资金,还到社区的所有人才,为各大工厂和企业的赞助和投资,依靠社会力量和运动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提高学校课余训练条件。

参考文献:

[1]曲宗湖.几个国家学校体育比较[m].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87.

[2]刘绍曾.对我国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现状的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84,

[3]王健,何玉秀.健康体适能[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