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贷款政策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22:28

商业银行贷款政策篇1

关键词:个人贷款管理;新规定;应对

abstract:interimmeasureofpersonaLoansisissuedbyCBRConFebruary12,2010andputintoforcethatday.itaimstoregulatepersonalloansoffinancialinstitutions,strengthenmanagementandpromotedevelopmentofpersonalloans,andupholdfinancialconsumers’legitimaterightsandinterests.theregulationwillhaveasignificantimpactonpersonalloansofcommercialbanks.thispapertriestointerpretthemaincontentofthenewregulation.italsogivessuggestionsontheresponseofcommercialbankstohelpusingthenewregulationcorrectly.

Keywords:personalloanmanagement,newregulation,response

中图分类号:F830.58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2265(2010)06-0056-03

2010年2月12日,银监会了《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自之日起施行。《办法》是在总结银行机构成熟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被认为是银监会对个人贷款管理所推出的新政。它对现行个人贷款监管法规进行了系统性完善,是我国个人贷款风险监管的长期制度安排。本文对其内容进行梳理,并对商业银行适用《办法》提出建议。

一、《办法》主要内容

(一)强化流程管理,推动管理模式转型

《办法》要求贷款人建立有效的个人贷款全流程管理机制,借鉴了境外银行贷款业务的通行做法,从个人贷款的各个环节入手,强化流程管理,以实现经营的规范化和管理的精细化,从而推动银行机构传统贷款管理模式向全流程管理模式的转型。

(二)界定贷款用途,保证资金真正惠民

《办法》第3条、第7条规定,个人贷款须有明确用途,须为自然人的个人消费、生产经营等所需,且应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和国家有关政策,不得发放无指定用途的个人贷款。第12条、第13条对此又作了进一步规定,要求借款人提供能够证明贷款用途合法的材料,要求贷款人对借款人的借款用途进行尽职调查。同时,考虑到农户生产性贷款、信用卡透支的特殊用途,第43条特别规定《办法》暂不适用于这两类贷款。这些规定旨在有效防范个人贷款业务风险,保证个人贷款真正用于自然人的个人消费、生产经营等所需,真正惠及民生。

(三)完善贷前调查,确保相关信息真实

《办法》从贷款条件、调查内容、调查方式、调查的途径和方法等方面,对个人贷款的贷前调查作出了新的规定。第11条列举了申请个人贷款的六项基本条件;第12条要求借款人提供能够证明其符合贷款条件的相关资料,使银行机构判断贷款申请是否符合相关规定有了明确的标准和依据;第14条列举了贷前调查的五项基本内容;第15条明确了贷前调查方式以实地调查为主,间接调查为辅,主要途径和方法为现场核实、电话查问及信息咨询等;第16条规定了间接调查的条件、范围,为银行机构正确开展贷前调查提供了明确法律依据。由此可见,《办法》全面细化了个人贷款贷前调查的内容和要求,以确保贷款的相关信息真实。

(四)推行面谈面签,防范冒名套取贷款

依《办法》第17条、第23条的规定,除通过电子银行渠道发放低风险质押贷款外,贷款人应建立并严格执行贷款面谈制度,应要求借款人当面签订借款合同及其他相关文件。《办法》作此规定的目的在于,在个人贷款业务中全面推行“面谈面签”,以确保该制度不流于形式,从而使其真正发挥防范他人冒名套取贷款的作用。

(五)规范合同使用,保护借方合法权益

银行机构多使用自己事先印制的格式合同文本与借款人、担保人签订合同,并利用其强势地位,要求借款人、担保人接受其事先设置的虽不违法但对借款人、担保人不利,对己方有利的条款内容。《办法》力图通过以下规定来改变这种不规范作法:一是要求借款合同应符合《合同法》的规定;二是要求各方当事人均应有诚信承诺,并作为合同条款之一;三是规定借款合同的主要条款包括贷款用途、支付对象(范围)、支付金额、支付条件、支付方式等,以及借款人应承担的违约责任;四是要求贷款人公示格式借款合同文本,并应维护借款人的合法权益;五是按合同约定贷款人应当参与办理抵押物登记,如委托第三方办理的,应核实抵押物登记情况。这些规定涉及了合同使用的各个方面,可有效规范银行机构对合同的使用,防止其利用格式条款“正当”排除借款人应享有的权利,从而保护广大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六)严控贷款支付,防范客户挪用资金

实务中,资金一旦被划入借款人账户,贷款人就很难能控制住借款人对它的使用,因而常会发生部分借款人挪用信贷资金的情况。《办法》抓住贷款支付这一关键环节,严控资金进入借款人账户,规定个人贷款资金支付以贷款人受托支付方式为主,以借款人自主支付方式为例外。贷款人受托支付是指贷款人根据借款人的提款申请和支付委托,将贷款资金支付给符合合同约定用途的借款人交易对象;借款人自主支付是指贷款人根据借款人的提款申请将贷款资金直接发放至借款人账户,并由借款人自主支付给符合合同约定用途的借款人交易对象。凡有以下情形之一的,经贷款人同意可采取借款人自主支付方式:一是借款人无法事先确定具体交易对象且金额不超过30万元人民币;二是借款人交易对象不具备条件有效使用非现金结算方式;三是贷款资金用于生产经营且金额不超过50万元人民币;四是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另外,《办法》还要求贷款人应在贷款资金发放前审核借款人相关交易资料和凭证是否符合合同约定条件,在支付后做好有关细节的认定记录。从这些规定可以看出,绝大多数个人贷款需以贷款人受托方式直接支付给符合合同约定用途的借款人交易对象,从而切断了借款人利用其账户挪用贷款的通道,可有效防范借款人挪用信贷资金。

(七)加强贷后跟踪,提升信贷管理质量

为了充分发挥贷后管理对防止不良贷款发生的重要作用,《办法》特作如下规定:一是贷款人应采取有效方式跟踪检查和监控分析贷款资金使用、借款人的信用及担保情况变化等;二是贷款人应区分个人贷款的品种、对象、金额等,确定贷后检查的相应方式、内容和频度;三是内部审计等部门应对贷款检查职能部门的贷后检查工作质量进行抽查和评价;四是定期跟踪分析评估借款人履约情况,并将其作为与借款人后续合作的信用评价基础;五是借款人违约应追究违约责任;六是明确了贷款展期的期限。这些规定完善了贷后管理的内容,明确要求银行机构应重视贷后管理,加强贷后跟踪,认真检查和监控分析借款人的相关情况,提升个人信贷管理质量,以确保贷款资产安全。

(八)严惩违规行为,促使规定得以执行

《办法》以专章规定了贷款人的12种主要违规行为,涉及贷款条件和用途、贷前调查和审查、面谈面签、合同使用、审贷与放贷相分离、贷款支付管理、授权管理、贷后管理等。同时,《办法》还赋予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对贷款人的违规行为可采取监管措施或进行处罚。可采取的监管措施有:一是责令暂停部分业务;二是停止批准开办新业务;三是停止批准增设分支机构;四是限制分配红利和其他收入;五是资产转让;六是责令控股股东转让股权或者限制有关股东的权利;七是责令其调整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或者限制他们权利。可进行的处罚有:一是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二是责令停业整顿;三是吊销经营许可证;四是责令其对直接负责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纪律处分;五是对直接负责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六是取消直接负责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一定期限直至终身的任职资格,禁止直接负责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一定期限直至终身从事银行业工作。由此可见,对贷款人违规行为的监管措施或处罚是比较严厉的。不过需要说明,实施这些监管措施或处罚只是手段,而促使银行机构有效执行相关规定则是其最终目的所在。

二、商业银行适用《办法》应注意的问题

(一)加大宣传力度,减少《办法》执行阻力

为减少《办法》执行阻力,提高执行效果,营造良好的执行环境,要采取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大力宣讲《办法》的制定背景和内容,要告知社会各界《办法》没有抬高个人获得贷款的门槛,不会影响个人贷款的申请,借款人的信贷资金需求还是可以及时得到满足,尤其要让本行各分支机构及其信贷人员清楚地认识到违反新规定将会受到严厉的监管或处罚,从而使个人贷款管理新政迅速深入人心。同时,还要强化对一线信贷人员的培训,迅速提高他们与客户直接沟通的技巧和水平,避免因执行不力或不当而受到社会责难或监管部门的严厉监管或处罚。

(二)梳理规章制度,实现管理模式转型

要按照《办法》规定,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及时梳理与完善本行现行个人贷款管理规章制度,努力实现从传统贷款管理模式向全流程管理模式的转型:一是从受理、贷前调查、风险评估、审批、合同订立、贷款支付、贷后管理等各个环节入手,分贷款品种制定新的操作规程,明确贷款对象与范围、调查与审查、授权与审批、贷后管理、考核与问责等内容,并列明可能出现的风险点及其防控措施;二是分区域、品种、客户群等维度,设定各品种贷款的风险限额;三是建立借款人收入偿债比例控制机制和信用评价体系;四是完善审贷分离和授权审批制度,实行审贷与放贷相分离;五是强化贷前调查,落实面谈面签,严控贷款支付,重视贷后管理,加强贷后跟踪检查与监控分析,并明确岗位职责,加强执行监督,及时调整部门和岗位设置,使各个环节职责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和岗位;六是建立健全未获批准贷款的反馈制度,要求经办人员及时将结果反馈给借款人,并留存告知证据,防止因未告知或延误告知引起客户争议或纠纷;七是建立各个操作环节的考核与问责机制,严厉追究不履职、不认真履职人员的责任。

(三)落实面谈面签,确保贷款真实有效

要告知本行及社会各界,“面谈面签”目的在于甄别客户而非麻烦客户,在于确保贷款真实有效,以取得客户和本行员工的理解、配合与支持,从而使全面落实面谈面签有一个良好的内外部环境。要在现有经验的基础上,完善面谈面签制度,规定实行面谈面签的个人贷款品种、方式和要求,以便信贷人员掌握和操作。要规范信贷人员营销行为,要求信贷人员必须见客面谈面签,严厉惩处弄虚作假之人。对委托办理贷款业务的,还要严格审查委托手续,必要时,可以适当方式作进一步调查与访问。

(四)修订格式合同,保证权利义务公平

商业银行多以格式合同文本与借款人设立合同。因此,其要对所适用的格式合同文本及时进行梳理,修正不法或不当的条款,或增加新的条款,保证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公平。要按《合同法》的规定和要求制定格式借款合同条款,要有双方的诚信承诺条款,要有《办法》所确定的主要条款,并采取加粗加黑、不同颜色或下划线等醒目方式,提示借款人注意对其有重大影响的相关条款内容。要通过将格式合同文本上挂本行网站、放置营业网点等方式,向社会公示本行所适用的格式合同条款。

商业银行贷款政策篇2

一、北海市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基本情况

根据国家民委、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关于确定“十一五”期间全国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的通知》(民委发[2007]228号)文件,北海市有6家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以下简称民品企业),其中合浦县有1家。“十一五”期间,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十一五”期间民族贸易和民族用品生产贷款利率有关事宜的通知》(银发[2006]315号)文件规定,各国有商业银行继续对民族贸易和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的正常流动资金贷款利率实行比正常的一年期流动资金贷款基准利率低2.88个百分点的优惠利率政策,优惠贷款利率不得上浮。北海市6家民品企业成立较早,但生产规模普遍不大,实力不强,6家企业有5家是小型企业。这些企业主要生产具有民族特色的金银珠宝饰品、缸罐、角雕等工艺品,产品生产成本低,收益高,目前都处于正常生产经营状态。但是经过调查,北海市6家民品企业都没有获得过优惠利率的流动资金贷款。

二、影响民贸民品贴息贷款的原因分析

1.政策宣传力度不够

一是宣传的对象受限制。在确定“十一五”期间全国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之前,北海市民族宗教局按要求对生产少数民族特需商品的企业进行了调查,并对相关企业进行了政策的宣传。这种“点对点”有针对性的宣传虽然效率高,但是没有普遍性,政策宣传的广度不够,社会上很多生产有少数民族特色商品的企业对相关政策缺乏了解。二是宣传方式单一,宣传渠道狭窄。北海市有关部门对民贸民品政策的宣传主要体现在转发文件、电话解释,宣传方式比较单一,宣传渠道狭窄,从而影响政策的有效宣传。三是宣传主体对相关政策的宣传解释工作不到位。据北海市民族宗教局的反馈,有些实力较强的企业怕麻烦,不愿申请成为“十一五”期间全国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实际上,民贸民品优惠贷款利率政策是一项能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企业可从中真正得到实惠的长远政策。[2]一般只有对优惠政策了解不够透彻的企业才不愿申请。另外,在“十一五”期间全国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名单确定之后,有些企业相关负责人并不知道其企业已成为“十一五”期间全国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之一,不了解其可以享受优惠贷款利率政策。有些企业不了解如何申请优惠利率贷款。据调查,有民品企业曾经咨询过民族宗教局如何申请优惠利率贷款,但民族宗教局具体负责人不知情,也未咨询过人民银行,从而导致优惠政策落空。政策宣传的力度不够使得政策执行的效果并不理想。

2.民品企业不符合银行贷款条件,无法享受优惠贷款利率政策

一是企业不良贷款记录制约其新增贷款的注入。民品企业要想获得银行的优惠利率贷款,首先必须符合银行一般贷款的准入条件。根据现行金融机构风险防范规定,如果贷款人已有贷款违约记录,形成不良贷款,那么贷款人很难再次获得银行的新增贷款。[3]作为民品企业之一,广西北海银滩国家旅游度假区亨通珠宝公司就遇到这种情况,其在1995年、1997年分别向建行北海分行贷款累计470万元,后来由于公司经营亏损,形成315万元不良贷款。建行已把该债务转给东方资产管理公司。虽然目前该公司生产运营正常,而且这几年该公司一直积极与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征求减免债务、协商还款之事,但是毕竟存在不良贷款未清的事实,对于该公司新增贷款的申请,银行都表示拒绝受理。二是企业未能提供贷款要求的财产抵押或者担保,银行不予发放贷款。目前银行发放的贷款一般都是财产抵押贷款或者信用担保贷款,北海市6家民品企业大都是生产金银珠宝饰品或者工艺品,产品加工后即可卖出产品,技术水平含量低,资金实力较差,没有大型或者高精端的设备,有的甚至没有可供抵押的固定资产。因此,这些民品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时往往由于未能提供财产抵押而无法获得贷款。而且,北海市担保机制不健全,几家担保机构由于自身实力较差而难以在担保方面取得良好的公信力。因此,很多企业包括民品企业难以获得银行的信用担保贷款。由于民品企业不符合银行贷款的一般条件,民品优惠利率贷款也只停留在文件层次上。

3.银行贷款手续繁琐,影响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的积极性

由于银行贷款手续较为繁琐,程序复杂,准入门槛高,从贷款申请到贷款审批需要的时间较长,影响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的积极性。为此,有些实力较强、符合贷款条件的企业并不十分愿意向银行贷款。

4.信息沟通机制缺失

一是牵头部门的主动性没有发挥出来。民委没有发挥明显的主导作用,没有与金融机构及其他相关部门进行过有效沟通交流,也没有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开展相关政策宣传活动。二是联席会议制度没有形成。目前北海市尚未建立有关民贸民品方面的联席会议制度,没有组织召开过民委、人民银行、商业银行、民品企业和财政局等有关部门参与的联席会议;民委、人民银行、商业银行、民品企业等有关部门缺乏信息交流的平台,造成银行等有关部门不了解企业、企业不完全了解相关政策等现象。信息沟通机制的缺失无法使优惠贷款利率政策真正有效地落到实处。[4]

三、完善民贸民品贴息贷款发放的对策建议

1.完善相关政策

一是放开优惠利率贷款发放银行的限制。目前参与民贸民品优惠利率贷款发放的仅限于工、农、中、建四家商业银行。由于这些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在市场开发理念、贷款准入门槛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性,在某些领域尤其是弱势群体金融业务的拓展方面显现出一些不足。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改革,建议放开民品优惠利率贷款发放银行的限制,允许农村信用社、农业发展银行以及交通银行等其他商业银行也成为成员,发挥它们的优势,实现金融机构优势互补,为民贸民品企业创造更优良的融资环境,支持民贸民品企业的发展,从而促进我国民贸民品的繁荣。二是放开贷款合同基准利率的限制。按照现行规定,优惠利率贷款一律不准上浮,也就是说只有民品企业与贷款行签订的贷款合同是基准利率时才符合优惠利率贴息政策,否则不予贴息。这种赢利锁定的规定对商业银行开发此类贷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有所限制。为调动商业银行的积极性,建议修改相关政策规定,放开贷款合同基准利率的限制,给予企业贷款实实在在的比正常的一年期贷款利率低2.88个百分点的优惠补贴。这种政策修改不仅可以让民品企业在优惠期间切实得到政策支持的实惠,推动民品企业的发展壮大,而且也给予了商业银行对民品企业贷款业务的利率定价权限,调动它们营销的积极性。三是赋予商业银行权限对优惠利率贷款实行封闭式管理。政策规定“享受优惠利率贷款政策的企业,其利息优惠部分的70%以上应用于补充企业自有流动资金”,为了确保专款专用,同时也为了加强银行对企业贷款资金流向的跟踪,确保资金安全,建议新增政策,规定商业银行有权对优惠利率贷款实行封闭式管理,民品企业生产资金的支付与回收均可由贷款行负责监控。

2.商业银行创新观念积极扶持民品企业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品企业生产的少数民族特需商品不仅满足人民的需要,而且也传承与延续着中华文明。因此,商业银行应创新观念,积极扶持民品企业,为这些具有特殊意义的商品提供优质、特殊的金融服务支持。一方面,各商业银行在坚持市场化改革的同时,信贷政策不要“一刀切”。商业银行在贷款决策、约束机制等方面应当结合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特点和民品企业的特点,开发新的金融产品,制定与此相适应的信贷政策,适当降低优惠利率的贷款门槛,简化贷款程序,提高贷款效率。另一方面,各商业银行要主动与民品企业建立联系,优先考虑并保证企业的贷款需求;同时,严格执行优惠贷款利率政策,协助做好优惠贷款利率政策宣传工作,使各项政策落到实处,让民品企业真正享受优惠政策,从而达到银企双赢的效果。

3.多部门联动推动民品企业优惠政策的落实

一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民委应发挥主导作用,积极构建多方参与的交流平台。建议民委牵头,金融机构、财政局等有关部门参与,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组织民品企业、商业银行、人民银行、银监局、财政局、工商局、经委、人事劳动部门等相关部门召开联席会议。民品企业可通过这个平台主动向银行、民委等相关部门通报信息,让银行、民委等相关部门了解企业经营动态;民委、人民银行可通过这个平台进一步宣传解释各项政策;各与会单位通过交流信息,协助解决企业困难,推荐项目与人才,为企业的发展建言献策,为企业和银行提供实质性的服务。二是加大政策宣传的力度。民委应突破“点对点”的政策宣传模式,积极拓宽政策宣传的渠道,变化宣传方式,组织相关部门联合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大范围宣传。通过宣传,让更多符合条件的企业争取成为政策优惠的企业,从而促进民品企业在竞争的环境中持续发展,让民品企业优惠政策真正发挥作用。三是建立责任考核制度。贯彻落实民品企业优惠政策是民委等多个部门的一项工作,建议各有关部门把落实民品企业优惠政策、支持民品企业发展的工作列入责任考核内容,并定期向社会公开考核结果,使有关部门执行民品企业优惠政策的具体行为透明化,推动民品企业优惠政策的有效落实。

4.发挥人民银行的“窗口指导”作用

立足于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银行,应积极利用自身优势做好民品企业优惠政策的工作。一是按照“分类指导、区别对待”的原则,不断完善每年年初对辖区金融机构的信贷指导意见,引导商业银行对民品企业的信贷资金及时投入跟进。二是利用季度金融分析联席会议,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做好政策宣传,交流相关信息,发挥“窗口指导”的作用。三是协助、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政策宣传、指导及其他事务工作。四是创建平台,邀请商业银行和民品企业召开座谈会,交流信息,做好民品企业和商业银行的参谋。五是加强调研,人民银行要组织相关人员深入商业银行、民品企业,了解各方实际存在的困难与需求,掌握优惠贷款利率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经验,并将相关情况及时上报。

商业银行贷款政策篇3

关键词:民贸民品;贴息贷款;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8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31(2008)10-0086-03

“十一五”期间广西有116家企业被国家确定为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1]至2008年6月末,广西有南宁、柳州、桂林等6个城市开展了民族贸易和民族用品(以下简称民贸民品)贴息贷款业务,北海市民贸民品优惠贷款利率政策还处于落空状态。本文从影响北海市民贸民品贴息贷款的主要因素入手,提出一些对策建议,期望能够对我国的民贸民品发展起到一定推动作用。

一、北海市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基本情况

根据国家民委、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关于确定“十一五”期间全国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的通知》(民委发[2007]228号)文件,北海市有6家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以下简称民品企业),其中合浦县有1家。“十一五”期间,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十一五”期间民族贸易和民族用品生产贷款利率有关事宜的通知》(银发[2006]315号)文件规定,各国有商业银行继续对民族贸易和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的正常流动资金贷款利率实行比正常的一年期流动资金贷款基准利率低2.88个百分点的优惠利率政策,优惠贷款利率不得上浮。北海市6家民品企业成立较早,但生产规模普遍不大,实力不强,6家企业有5家是小型企业。这些企业主要生产具有民族特色的金银珠宝饰品、缸罐、角雕等工艺品,产品生产成本低,收益高,目前都处于正常生产经营状态。但是经过调查,北海市6家民品企业都没有获得过优惠利率的流动资金贷款。

二、影响民贸民品贴息贷款的原因分析

1.政策宣传力度不够

一是宣传的对象受限制。在确定“十一五”期间全国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之前,北海市民族宗教局按要求对生产少数民族特需商品的企业进行了调查,并对相关企业进行了政策的宣传。这种“点对点”有针对性的宣传虽然效率高,但是没有普遍性,政策宣传的广度不够,社会上很多生产有少数民族特色商品的企业对相关政策缺乏了解。二是宣传方式单一,宣传渠道狭窄。北海市有关部门对民贸民品政策的宣传主要体现在转发文件、电话解释,宣传方式比较单一,宣传渠道狭窄,从而影响政策的有效宣传。三是宣传主体对相关政策的宣传解释工作不到位。据北海市民族宗教局的反馈,有些实力较强的企业怕麻烦,不愿申请成为“十一五”期间全国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实际上,民贸民品优惠贷款利率政策是一项能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企业可从中真正得到实惠的长远政策。[2]一般只有对优惠政策了解不够透彻的企业才不愿申请。另外,在“十一五”期间全国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名单确定之后,有些企业相关负责人并不知道其企业已成为“十一五”期间全国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之一,不了解其可以享受优惠贷款利率政策。有些企业不了解如何申请优惠利率贷款。据调查,有民品企业曾经咨询过民族宗教局如何申请优惠利率贷款,但民族宗教局具体负责人不知情,也未咨询过人民银行,从而导致优惠政策落空。政策宣传的力度不够使得政策执行的效果并不理想。

2.民品企业不符合银行贷款条件,无法享受优惠贷款利率政策

一是企业不良贷款记录制约其新增贷款的注入。民品企业要想获得银行的优惠利率贷款,首先必须符合银行一般贷款的准入条件。根据现行金融机构风险防范规定,如果贷款人已有贷款违约记录,形成不良贷款,那么贷款人很难再次获得银行的新增贷款。[3]作为民品企业之一,广西北海银滩国家旅游度假区亨通珠宝公司就遇到这种情况,其在1995年、1997年分别向建行北海分行贷款累计470万元,后来由于公司经营亏损,形成315万元不良贷款。建行已把该债务转给东方资产管理公司。虽然目前该公司生产运营正常,而且这几年该公司一直积极与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征求减免债务、协商还款之事,但是毕竟存在不良贷款未清的事实,对于该公司新增贷款的申请,银行都表示拒绝受理。二是企业未能提供贷款要求的财产抵押或者担保,银行不予发放贷款。目前银行发放的贷款一般都是财产抵押贷款或者信用担保贷款,北海市6家民品企业大都是生产金银珠宝饰品或者工艺品,产品加工后即可卖出产品,技术水平含量低,资金实力较差,没有大型或者高精端的设备,有的甚至没有可供抵押的固定资产。因此,这些民品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时往往由于未能提供财产抵押而无法获得贷款。而且,北海市担保机制不健全,几家担保机构由于自身实力较差而难以在担保方面取得良好的公信力。因此,很多企业包括民品企业难以获得银行的信用担保贷款。由于民品企业不符合银行贷款的一般条件,民品优惠利率贷款也只停留在文件层次上。

3.银行贷款手续繁琐,影响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的积极性

由于银行贷款手续较为繁琐,程序复杂,准入门槛高,从贷款申请到贷款审批需要的时间较长,影响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的积极性。为此,有些实力较强、符合贷款条件的企业并不十分愿意向银行贷款。

4.信息沟通机制缺失

一是牵头部门的主动性没有发挥出来。民委没有发挥明显的主导作用,没有与金融机构及其他相关部门进行过有效沟通交流,也没有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开展相关政策宣传活动。二是联席会议制度没有形成。目前北海市尚未建立有关民贸民品方面的联席会议制度,没有组织召开过民委、人民银行、商业银行、民品企业和财政局等有关部门参与的联席会议;民委、人民银行、商业银行、民品企业等有关部门缺乏信息交流的平台,造成银行等有关部门不了解企业、企业不完全了解相关政策等现象。信息沟通机制的缺失无法使优惠贷款利率政策真正有效地落到实处。[4]

三、完善民贸民品贴息贷款发放的对策建议

1.完善相关政策

一是放开优惠利率贷款发放银行的限制。目前参与民贸民品优惠利率贷款发放的仅限于工、农、中、建四家商业银行。由于这些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在市场开发理念、贷款准入门槛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性,在某些领域尤其是弱势群体金融业务的拓展方面显现出一些不足。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改革,建议放开民品优惠利率贷款发放银行的限制,允许农村信用社、农业发展银行以及交通银行等其他商业银行也成为成员,发挥它们的优势,实现金融机构优势互补,为民贸民品企业创造更优良的融资环境,支持民贸民品企业的发展,从而促进我国民贸民品的繁荣。二是放开贷款合同基准利率的限制。按照现行规定,优惠利率贷款一律不准上浮,也就是说只有民品企业与贷款行签订的贷款合同是基准利率时才符合优惠利率贴息政策,否则不予贴息。这种赢利锁定的规定对商业银行开发此类贷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有所限制。为调动商业银行的积极性,建议修改相关政策规定,放开贷款合同基准利率的限制,给予企业贷款实实在在的比正常的一年期贷款利率低2.88个百分点的优惠补贴。这种政策修改不仅可以让民品企业在优惠期间切实得到政策支持的实惠,推动民品企业的发展壮大,而且也给予了商业银行对民品企业贷款业务的利率定价权限,调动它们营销的积极性。三是赋予商业银行权限对优惠利率贷款实行封闭式管理。政策规定“享受优惠利率贷款政策的企业,其利息优惠部分的70%以上应用于补充企业自有流动资金”,为了确保专款专用,同时也为了加强银行对企业贷款资金流向的跟踪,确保资金安全,建议新增政策,规定商业银行有权对优惠利率贷款实行封闭式管理,民品企业生产资金的支付与回收均可由贷款行负责监控。

2.商业银行创新观念积极扶持民品企业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品企业生产的少数民族特需商品不仅满足人民的需要,而且也传承与延续着中华文明。因此,商业银行应创新观念,积极扶持民品企业,为这些具有特殊意义的商品提供优质、特殊的金融服务支持。一方面,各商业银行在坚持市场化改革的同时,信贷政策不要“一刀切”。商业银行在贷款决策、约束机制等方面应当结合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特点和民品企业的特点,开发新的金融产品,制定与此相适应的信贷政策,适当降低优惠利率的贷款门槛,简化贷款程序,提高贷款效率。另一方面,各商业银行要主动与民品企业建立联系,优先考虑并保证企业的贷款需求;同时,严格执行优惠贷款利率政策,协助做好优惠贷款利率政策宣传工作,使各项政策落到实处,让民品企业真正享受优惠政策,从而达到银企双赢的效果。

3.多部门联动推动民品企业优惠政策的落实

一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民委应发挥主导作用,积极构建多方参与的交流平台。建议民委牵头,金融机构、财政局等有关部门参与,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组织民品企业、商业银行、人民银行、银监局、财政局、工商局、经委、人事劳动部门等相关部门召开联席会议。民品企业可通过这个平台主动向银行、民委等相关部门通报信息,让银行、民委等相关部门了解企业经营动态;民委、人民银行可通过这个平台进一步宣传解释各项政策;各与会单位通过交流信息,协助解决企业困难,推荐项目与人才,为企业的发展建言献策,为企业和银行提供实质性的服务。二是加大政策宣传的力度。民委应突破“点对点”的政策宣传模式,积极拓宽政策宣传的渠道,变化宣传方式,组织相关部门联合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大范围宣传。通过宣传,让更多符合条件的企业争取成为政策优惠的企业,从而促进民品企业在竞争的环境中持续发展,让民品企业优惠政策真正发挥作用。三是建立责任考核制度。贯彻落实民品企业优惠政策是民委等多个部门的一项工作,建议各有关部门把落实民品企业优惠政策、支持民品企业发展的工作列入责任考核内容,并定期向社会公开考核结果,使有关部门执行民品企业优惠政策的具体行为透明化,推动民品企业优惠政策的有效落实。

4.发挥人民银行的“窗口指导”作用

立足于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银行,应积极利用自身优势做好民品企业优惠政策的工作。一是按照“分类指导、区别对待”的原则,不断完善每年年初对辖区金融机构的信贷指导意见,引导商业银行对民品企业的信贷资金及时投入跟进。二是利用季度金融分析联席会议,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做好政策宣传,交流相关信息,发挥“窗口指导”的作用。三是协助、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政策宣传、指导及其他事务工作。四是创建平台,邀请商业银行和民品企业召开座谈会,交流信息,做好民品企业和商业银行的参谋。五是加强调研,人民银行要组织相关人员深入商业银行、民品企业,了解各方实际存在的困难与需求,掌握优惠贷款利率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经验,并将相关情况及时上报。

5.提升企业竞争力

一方面,企业要提升产品质量的竞争力。民品企业要抓住机遇,用足优惠政策,加强内部管理、产品技术开发、市场开发与营销,大胆引进人才,提高产品质量,研发特色产品,使自身能够在竞争的市场中站稳脚跟。另一方面,企业要提升品牌的竞争力。民品企业要用好优惠政策,诚信守法,不逃废债务,为自身塑造良好的信用记录。

参考文献:

[1]国家民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确定“十一五”期间全国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的通知[Z].[2007](228).

[2]淡亚君.青海省民族贸易和民族用品生产贷款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青海金融,2006,(5).

商业银行贷款政策篇4

[关键词]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性贷款;立法模式

[中图分类号]F830.5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07)03-0140-03

[作者简介]万方,中南民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国际经济法。(湖北武汉430074)

国家助学贷款业务开展以来,帮助众多贫困学生圆了大学梦。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截至2005年12月底,全国累计已审批国家助学贷款学生206.8万人,累计已审批合同金额172.7亿元,早期贷款的学生已完成学业,开始进入还贷期。但由于当前一些学生毕业后就业困难、流动性大、少数学生信用意识较差等原因,已经出现拖欠还贷现象。“过去有些学生得到助学贷款后不愿意归还,毕业后手机一换,再留个假单位、假地址,银行就找不着人了。”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苏宁日前在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全国联网运行新闻会上说。助学贷款违约率高达28.4%,导致许多银行不愿发放助学贷款。由于未按合同约定归还来自银行的国家助学贷款,2005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区的42名本科毕业生被中国建设银行北京昌平支行告上了法庭。银行要求解除双方借款合同,并要求学生归还所借款项的本金和利息。虽然立案半年来有37名学生通过不同方式偿还了贷款,但仍有5名学生既不还贷,也未到庭参加诉讼。2006年5月15日,北京昌平法院对中国石油大学霍某、季某两名学生进行了缺席宣判,判令其立即返还所拖欠的中国建设银行北京昌平支行的助学贷款。这一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案件凸显出我国实施助学贷款政策以来由于潜在的相关法律制度的缺陷导致的冲突、矛盾和问题已有爆发的趋势和危险。如何防范和化解风险、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已是迫在眉睫的课题。

一、还贷与追贷――国家助学贷款实施中的突出问题

国家助学贷款是党中央、国务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用金融手段完善我国普通高校资助政策体系,加大对普通高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力度所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国家助学贷款是由政府主导、财政贴息、财政和高校共同给予银行一定风险补偿金,银行、教育行政部门与高校共同操作的专门帮助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的银行贷款。借款学生不需要办理贷款担保或抵押,但需要承诺按期还款,并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借款学生通过学校向银行申请贷款,用于弥补在校学习期间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的不足,毕业后分期偿还。1999年,我国各级各类高等院校开始实行扩招政策,高等教育规模出现历史性突破。在此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高校中经济困难学生的数量也出现较快增长。据教育部公布的数字,到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中经济困难的学生约240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20%左右。为了帮助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完成学业,中央和地方政府以及高校等先后制定出台了助学金、勤工俭学等一系列政策措施,1999年开始试点、2000年全面实行的国家助学贷款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政策措施之一。2002年初,随着第一批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的部分学生进入还贷期,许多高校毕业生不如期还贷甚至逃避还贷义务导致国家助学贷款的推进陷入困境。在还贷高峰变为违约高峰的影响下,商业银行是“多贷多损失、少贷少损失、不贷不损失”。伴随着违约高峰而来将是放贷低谷,商业银行惜贷、怠贷、恐贷乃至停贷的举动无疑印证了这一点。

大学生违约拖欠助学贷款,增加了银行承担的经营风险。虽然在“不让一个贫困生失学”的思想指导下、在帮助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完成学业的公益追求中,有学者提出国家助学贷款“贷出去比收回来更重要”,但不可否认的是,如果还贷与追贷的问题不能解决或缓解,势必会增加银行的资产风险、损害银行的利益,最后的结果势必会打击商业银行发放国家助学贷款的积极性,直接阻碍国家助学贷款的推进。贷了要收,收不回会影响贷,导致恶性循环。所以笔者的看法是:贷出去重要,收回来同样重要,收回来是为了更好地贷出去。那么,还贷与追贷的问题该如何解决呢?依靠政府指令显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为保证国家助学贷款的顺利进行,必须尽快健全和完善相应的法律制度,做到有法可依,以制度保障国家助学贷款有序地进行。

二、我国国家助学贷款法律制度的发展

我国国家助学贷款最早出现在1987年。当时,国家教委联合财政部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学生实行贷款制度的办法》,决定建立学生贷款基金,揭开了国家助学贷款的序幕。1999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批转了中国人民银行、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国家助学贷款管理的规定(试行)》,以中国工商银行为贷款银行,在北京等城市进行试点。为了保证贷款的回收,借款人必须提供担保人并由后者承担还款的连带责任。从2000年到2002年,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关于推进助学贷款管理的若干意见》,《关于助学贷款管理的补充意见》(以下简称)及《关于切实推进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将担保贷款改为信用贷款,扩大了贷款范围,取消了“对不履行职责的介绍人、见证人公布姓名”的规定,并且允许各商业银行对发放助学贷款时产生的呆坏帐,在由总行核定后,依实际发生额在所得税前按规定核销。2004年6月,教育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及银监会联合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对助学贷款政策做出重大调整。表现在:①将原来的贷款利息由财政贴息和学生各负担50%的规定改为借款学生在校期间的利息全部由财政补贴,毕业后学生自付;②还贷期限由原来的毕业后4年改为6年;③承办银行由指定改为通过招投标方式确定;④加大对违约学生的惩罚力度;⑤建立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机制。

三、国家助学贷款法律制度的构建

无论是新机制还是老办法,都不能摆脱立法层次低、效力等级弱等诟病。任何经济活动均需要法律支持和约束,只有制定和完善与助学贷款相关的法律法规,才能确保助学贷款工作的顺利实施。制度需要完善是各界的普遍共识,然而通过何种形式完善,如何完善却众说纷纭。有学者主张制定专门的国家助学贷款法,统一调整国家助学贷款关系,对此笔者不敢苟同。我国并无统一的贷款法,贷款法律规范包含于《商业银行法》、《贷款通则》等法律法规之中。作为贷款的一种形式,国家助学贷款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然而其重要性无需通过单独的立法来彰显,而且在我国本无就某一具体形式的贷款专门立法的先例。我们完全可以在现行的立法体例和模式下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笔者认为这才是比较科学合理而且节约的途径。因此本文将主要从这一角度阐释自己的观点。

(一)明确界定国家助学贷款的政策性贷款性质

《若干意见》所确立的国家助学贷款新机制较之于老办法已有了较大的进步和改善,然而有关基本制度的缺失影响了这一机制的准确定位。明确界定国家助学贷款的性质是构建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基础,但《若干意见》中对此并未加以界定。

对于国家助学贷款的性质,有学者将其界定为商业贷款,认为无论国家助学贷款是否包含贴息、是否有政策因素、信用因素,但就其根本属性还是商业银行自主发放的,其运作仍要遵循贷款运作的基本规律,仍应以《商业银行法》、《贷款通则》为总的指导,遵循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的经营原则。笔者认为这一推论存在逻辑错误。商业贷款确实是由商业银行自主发放的,但我们不能说只要是商业银行充当贷款人的贷款都是商业贷款。由于政策性银行不普遍设立分支机构,政策性贷款业务除通过由商业银行的形式有赖于商业银行配合外,政策性银行还通过对商业银行贴息、提供保证或再融资等方式鼓励商业银行从事政策性贷款业务。这说明政策性贷款也是可以由商业银行充当贷款人的,由国家助学贷款的贷款人是商业银行这一特征推论出国家助学贷款的商业贷款性质在逻辑上是不能成立的。对于国家助学贷款的性质,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国家助学贷款的性质既不是一般的商业贷款,也不是完整意义的政策性贷款。一方面,国家要贴息,另一方面,有规定的还款时间,学生毕业以后要还本付息。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模棱两可不可取。因为商业贷款和政策性贷款本身就有很多共性,当然也有不同的特征。我们不能因为国家助学贷款同时具有商业贷款和政策性贷款的某些特征就认为其既不是商业贷款,也不是政策性贷款。

国家助学贷款的性质界定是如此重要,需要在立法中加以明确界定。笔者认为国家助学贷款的性质应是政策性贷款。所谓政策性贷款,是指由政策性银行或商业银行发放的,不以赢利为目的的,支持政府发展经济、促进社会全面进步、配合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贷款业务。国家助学贷款是国家利用金融手段资助高校贫困家庭学生参与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措施,其根本出发点在于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机会均等,促进教育公平。根据《若干意见》的有关规定,国家助学贷款是由国有商业银行向普通高等学校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生、本科生、专科生(含高职生)发放的,用于支付其学费、生活费及住宿费,并由中央或地方财政贴息的人民币银行贷款。而且《补充意见》等规范性文件中还规定了国家助学贷款发生呆坏账核销和免征营业税的有关规定,并规定不应再追究经办人和主管领导的责任。可见,国家助学贷款具有极强的政策性。无论是从国家助学贷款的政策目标和经营原则,还是到国家助学贷款的具体制度,如期限、利率、贴息、呆坏账处理等,都符合政策性贷款的表征。而正如前文所述,贷款人是由政策性银行还是商业银行来充当并不会影响国家助学贷款的性质。目前我国国家助学贷款是由国有商业银行发放,这丝毫不会改变国家助学贷款的政策性贷款性质。《若干意见》中将助学贷款分类为国家助学贷款和一般商业助学贷款,这一规定应该说也印证了笔者的分析。

(二)借完善银行法体系之机构建国家助学贷款制度

银行法是调整银行组织机构、业务经营和监督管理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不同性质的银行,由于其法律地位、经营原则、业务范围、职能等方面的差异性,从世界各国的立法模式来看,大多采分别立法的模式。我国目前银行立法的模式就是依照国际惯例,数法分立,采用了分别立法的立法体例。中央银行、商业银行都有各自专门的立法,不过遗憾的是,我国目前尚未制定专门的政策性银行法。完善银行法体系,填补法律空白是首要的任务。为更好地调整政策性银行组织机构、业务经营和监督管理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我国应尽快制定政策性银行法。

政策性银行法除应规定政策性银行的组织体制与治理结构等有关组织法的内容外,规范政策性银行的业务经营活动、制定政策性银行业务规则等有关行为法的内容也是政策性银行法的重要内容。政策性银行的业务主要是负债业务、资产业务和中间业务。其中资产业务主要是政策性贷款和投资。说政策性贷款是政策性银行最重要的业务毫不夸张,因此政策性贷款业务规则理应成为政策性银行法的重要内容。政策性贷款规则应包括政策性贷款的种类、期限和利率规则、政策性贷款程序规则、政策性贷款主体规则、政策性贷款监管规则及贷款损失处理规则、政策性贷款清偿规则等基本内容。前文笔者已对政策性贷款的概念做了尝试性的界定,认为政策性贷款的贷款人应是政策性银行或商业银行。这种界定不仅与我国政策性贷款业务的实践相吻合,而且也符合我国鼓励政策性银行之外的金融机构开展政策性金融业务的政策,充分考虑到了我国政策性银行分支机构缺乏的状况,还能有效地利用设置较完善的商业银行分支机构资源。因此,政策性银行法中规定的政策性贷款规则应是广泛意义上的规则,具体而言,其应适用于国家助学贷款这一政策性贷款业务。借制定政策性银行法、完善银行法体系之机,我们应在现行的立法体例和模式下构建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笔者认为这才是比较科学合理而且节约的途径。

政策性贷款业务规则的制定将支撑起国家助学贷款法律制度的基本框架,当然还需要《商业银行法》、《贷款通则》等法律法规的辅助和补充。总而言之,笔者不赞成制定专门的国家助学贷款法,而主张在现行的立法模式下构建我国的国家助学贷款法律制度。

(三)建立和完善贷款偿还的风险防范与补偿机制是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关键

1.建立学生还款约束机制。国家金融管理有关部门、经办银行、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中心及各高等学校,要各负其责,共同建立还款约束机制。国家金融管理部门要加快全国个人资信征询系统建设,健全银行风险防范机制。经办银行要建立有效的还贷监测系统,并做好相关工作。要对借款学生积极开展还贷宣传工作,讲解还贷的程序和方式;要及时为贷款学生办理还贷确认手续;加强日常还贷催收工作并做好催收记录;对没有按照协议约定的期限、数额归还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经办银行应对违约贷款金额计收罚息,并将其违约行为载入金融机构征信系统,金融机构不再为其办理新的贷款和其他授信业务;按期将连续拖欠贷款超过一年且不与经办银行主动联系的借款学生姓名及公民身份号码、毕业学校、违约行为等按隶属关系报送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中心。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中心要以已建立的国家助学贷款学生个人信息查询系统为依托,进一步完善对借款学生的信息管理,对借款学生的基本信息、贷款和还款情况等及时进行记录,加强对借款学生的贷后跟踪管理,接受经办银行对借款学生有关信息的查询;并将经办银行提供的违约借款学生名单在新闻媒体及全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学历查询系统网站公布。普通高校要建立本校借款学生的信息查询管理系统,强化对学生的贷后管理,按隶属关系及时向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中心和经办银行提供借款学生信息。

2.建立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机制。考虑到国家助学贷款特点和我国的具体国情,为鼓励银行积极开展国家助学贷款业务,按照“风险分担”原则,建立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具体而言,是由财政和普通高校按贷款当年发生额的一定比例建立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给予经办银行适当补偿,具体比例在招投标时确定。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由财政和普通高校各承担50%;每所普通高校承担的部分与该校毕业学生的还款情况挂钩。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由各级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中心负责管理。财政部门每年将应承担的资金及时足额安排预算;各普通高校承担的资金,按照普通高校隶属关系和财政部门有关规定,在每年向普通高校返还按“收支两条线”管理的学费收入时,由财政部门直接拨给教育主管部门。各级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中心在确认经办银行年度贷款实际发放额后,将风险补偿资金统一支付给经办银行。

参考文献:

[1]王晓燕.国家助学贷款法律制度构建[D].北京: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2005.

[2]赵福江,张小军,王长安.国际助学贷款立法的研究[J].河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商业银行贷款政策篇5

近年来,国家确立了稳健的货币政策,通过一系列货币政策工具操作,整体上基本达到了货币供应量适度增长,并以此拉动增长的目标。然而在部分欠发达地区,由于特殊的经济环境,以及商业银行经营战略和内部管理方式的调整,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与全国的整体情况有较大出入。本文以某市为例,实证分析当前货币政策在欠发达地区的实施效果及影响因素。

一、货币政策实施的基本情况及商业银行资金运作模式分析

截止2002年底,该市人口351万人,全年实现GDp236.8亿元,人均GDp6746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近年来,该市机构贷款投放连续出现负增长,2000至2002年全市贷款余额分别下降12.53亿元、2.80亿元、3.65亿元,2002年全市广义货币供应量H2仅增长9.77%,远低于全国同期16.8%的增幅。其直接原因是该市4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近年来贷款余额持续下降,2000至2002年辖区4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存款分别增加12.33亿元、13.99亿元、13.95亿元,贷款却分别下降17.51亿元、9.01亿元、2,77亿元。这与稳健的货币政策极不协调,与全国货币供应量较快增长大相径庭,造成一方面该市广大中小贷款需求得不到满足,另一方面本地资金大量外流,对于该市经济、金融十分不利。

为增加信贷投入,当地人民银行加大了货币政策手段的操作力度,但总体上仍未达到货币政策目标的要求。一是大力投放再贷款,至2002年底支农再贷款余额已达3.35亿元,有效拉动了信用社的信贷投入,全市农村信用社2002年底贷款余额较2000年初增加7.66亿元,增长44.33%.二是积极运用再贴现政策,鼓励商业银行发放贴现贷款,但该手段操作效果不佳,2002年再贴现累计发生额仅579万元。三是加大“窗口指导”力度,坚持按季度召开金融形势分析会,多次出台指导性意见,督促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增加贷款投放,并建立了金融机构执行货币信贷政策约见谈话制度,对贷款工作不力的金融机构负责人进行谈话诫勉,但都未能达到促进信贷投放的目的。

为更为具体和深入地了解货币政策在该市的实施效果,现对某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该市分行(简称a行)资金运作的主要模式进行简要剖析。一是“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的传统资金运作模式退出主导地位。2000至2002年,a行存款分别增加7.01亿元、4.29亿元、3.53亿元,近3年存款共增加14.83亿元,占同期全市新增存款总量的25.29%,而贷款余额则分别下降12.53亿元、4.52亿元、2.27亿元,近3年贷款余额下降19.32亿元,出现了存款持续增长、贷款持续下滑的局面,信贷渠道的资金运用功能严重萎缩。二是“吸收存款+贷款收回上存资金”成为当前该行资金运用的主要模式:2002年底,a行存款余额47.10亿元,贷款余额19.96亿元,存贷仅为42.38%.在大量资金无法通过信贷渠道有效运用的情况下,上存资金成为该行运用资金的主要选择。2002年底,a行上存资金余额达16亿元,较年初增加5.9亿元,上存资金增加额基本等于存款增加额和贷款下降额之和(3.53亿+2.27亿),新增可用资金几乎全部上存。三是“办理贴现在上级行转贴现”成为新的资金运作模式。a行2002年贴现业务发展迅速,贴现年累计发生额10.52亿元,同比增加10.09亿元,年底余额340万元;在上级行的转贴现年累计发生额10.37亿元,同比增加10.37亿元,年底余额为零。而与此同时,a行2002年底再贴现余额、年累计发生额均为0,同比分别下降289万元、2474万元。尽管该市货币供应量水平偏低,再贴现仍未发挥其推动银行扩大信用规模的作用。

二、货币政策实施过程中的制约因素

(一)企业状况、社会信用环境和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政策共同制约了该市信贷投入。一是大型企业信贷需求下降,逐步退出信贷市场主导地位。该市有大型企业3家,是各国有商业银行的重点贷款对象。但近年来随着各大型企业基建投资基本完成,3家大型企业对贷款的需求呈持续下降趋势,2002年底3大企业的人民币贷款余额20.33亿元,较2000年初下降17.18亿元,在全市贷款市场中的份额由2000初的23.86%降至Z002年底的14.69%.二是中小企业不能及时弥补大企业退出留下的贷款市场真空。中小企业作为市场中弱势群体,抗风险能力差,在商业银行“大力发展高端客户、稳定和扩大中端客户、退出低端客户”信贷调整中以及信用评级中都处于不利地位,限制了其融资能力。三是不良的社会信用环境阻碍了贷款投放。企业逃废银行债务突出,至2002年底全市被列入逃废银行债“黑名单”的中小企业已达40家,逃废债金额2.98亿元,严重危害着各银行的存量贷款的安全性,这些因素都阻碍了新增贷款投放。

商业银行现行信贷管理政策制约了在该市的信贷投放。一是较小的贷款审批权限不利于放贷。a行仅拥有短期流动资金贷款的审批权,且是该行信贷调整的退出对象,对于作为该系统信贷调整重点的中长期贷款(不含消费贷款)没有审批权,每一笔中长期贷款都须省分行审批,对贷款投放产生了显著的不利影响,2002年该行中长期贷款净下降4911万元。二是较紧的贷款条件制约了贷款发放。如a行仅对aa—级以上的企业发放贷款,全市符合条件的企业仅20家,其中3家为贷款需求不断下降的大型企业,贷款对象被限定在狭小的范围内,贷款市场无法有效拓展。三是过高的质量目标和严格的责任追究抑制了放贷积极性。a行按照0.5%的不良率控制目标考核新增贷款,且实行严格的贷款责任追究制,放贷不慎会造成免职、下岗等严重后果,从行长到信贷员对放贷都慎之又慎。

(二)上级行的区域信贷结构调整战略和基层行的趋利性选择促成了该市各商业银行资金大量外流。a行由于存贷比例过低,资金宽松,本地信贷市场又难以及时有效拓展,急于寻找资金出路成为其资金外流的内因。a行系统确立了“信贷资源向经济环境好、信贷市场潜力大、资产质量效益好的行倾斜,加大从高风险区域信贷退出力度”的信贷战略,努力提高信贷经营集约化水平,这正好为资金外流提供了条件。a行上级行为有效集中资金以便重新配置信贷资源,2002年执行的系统内上存资金年利率高达3.96%。而同期贷款利率为5.312,对中小企业上浮302后为6.9%,据测算,若贷款损失及费用率不能控制在2.94%以内,发放贷款的收益将低于上存资金。因此,商业银行出于趋利性原因,除极少数黄金客户外,在贷款和上存资金之间更愿选择后者。a行2002年上存资金余额由年初的10.1亿元升至年底的16亿元,已接近其贷款余额,上存资金利息收入达5833万元,占其利息收入总额的33.98%,高安全和高收益为其资金外流提供了直接驱动力。

(三)商业银行宽松的资金状况以及缺乏竞争力的利率水平造成再贴现渠道闲置。在该市货币供应量偏低的情况下,再贴现本应发挥积极作用,推动商业银行通过票据融资增加货币供应,但具有被动特性的这一政策工具并未发挥应有的作用。首先,a行有大量上存资金,因此不存在因自身资金紧张原因办理再贴现融资的问题。其次,出于资金成本考虑,a行在上级行办理转贴现和在人行办理再贴现的年利率分别为2.58%和2.97%,再贴现利率高出转贴现利率0.39个百分点,在两者之间转贴现是a行贴现资金来源的当然选择。其三,a行大量的储蓄存款的年成本为1.98%,低于再贴现利率0,99个百分点,因此,在自有资金和再贴现之间选择贴现资金来源,a行也会抛弃再贴现。其四,该市2002年贴现市场年利率不超过3%,用贴现票据办理再贴现的利差微不足道,有时甚至出现利率倒挂。正是上述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a行2002全年未发生一笔再贴现业务。

三、商业银行趋利性和地区差异性造成货币政策局部失灵

近年来,我国4大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造进程大大加快,提高资产盈利性和安全性是其首要经营目标,为资金寻找安全、高效的投资项目或地区,提高信贷资源配置的有效性,成为各商业银行基本信贷战略。若将商业银行信贷行为视为一个函数来考查,区域环境和货币政策则是这一函数的两大变量。在区域环境方面,我国区域很不平衡。地区间基础设施、政策环境、市场化程度、区位优势、信用建设、人员素质等投资环境存在巨大差距,从全国来看,区域环境变量十分活跃。在货币政策方面,不论在东部还是西部,不论在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当前准备金政策、利率政策等货币政策工具都基本相同,突出了全国统一性,缺乏区域灵活性。当前货币政策为商业银行信贷运作构建了一个全国性平台,在区域调控方面没有发挥变量的作用,而是成了一个定量,既没有给商业银行在欠发达地区增加信贷投放创造必要条件,也无法矫正商业银行从欠发达地区大量抽资的行为。在此情况下,区域环境成为影响商业银行在不同地区配置信贷资源的唯一的重要变量。商业银行利用其全国性吸收资金,利用其便捷的内部融资渠道集聚资金,然后将资金集中投放于区域环境较好的地区,造成了欠发达地区的资金外流和货币政策的局部失灵。该市4家国有商业银行2000至2002年存款增加40.27亿元,贷款下降29.29亿元,综合新增亏损、准备金存款增加等因素的影响,3年来4家国有商业银行资金外流60余亿元,是全市贷款持续下降的根源:

货币政策局部失灵,不仅限制了货币政策自身的作用发挥,而且也影响到积极财政政策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作用效果:近年来国家通过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财政转移支付等一系列积极措施,来加快欠发达地区发展步伐+在这一过程中,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没有形成有效合力,在部分地区甚至相互冲突。以该市为例,2000至2002年,来自上级财政的划拨收入分别达9.82亿元、15.83亿元、23.51亿元,3年合计49.16亿元,占同期该市国库收入的62.43%,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不可谓不大,但仍不及当地4家国有商业银行资金外流规模,财政政策努力的效果在部门的反向调节作用下大打了折扣。

四、对货币政策统一性不足的基本评价及建立新型货币政策操作体系的设想

稳健的货币政策尽管在全国统一性的框架下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不能掩盖的是地区间货币政策实际目标被拉大了,形成了财政转移支付资金流和银行信贷资金流在东西部间的“逆向流动”,削弱了财政等其他政策向中西部倾斜促进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的积极作用,造成政策倾而不斜的局面。在欠发达地区。作为国家货币政策调节的对象——商业银行在原始的趋利性驱动下,其经营策略抛弃了货币政策的指导性,出现了“两张皮”现象,导致货币政策“推”、“拉”作用失效。由此产生了货币政策“倒逼”机制,也就是说,在欠发达地区保证货币政策意图有效实施的必要手段,要么通过制定一些强制性的经营指标,赋予行政性手段来保证实施,迫使商业银行被动接受货币政策的要求,但这与市场经济相违背;要么承认货币政策的现实不足,基于商业银行的趋利性和地区差异性调整货币政策调控手段,使商业银行的经营行为主动靠近货币政策要求,实现两者的统一。因此,货币政策打破当前全国统一性,承认地区间经济差别,建立以这种差别为基础的新型货币政策迫在眉睫。

本文所指新型货币政策是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动态的、结构上的均衡为目的,建立货币政策多级调控体系,既货币政策在地区间的实施效果应在总体货币政策目标上下波动。偏差应在可控制范围内,当这种偏差过大时,同级人民银行通过选择适当的货币政策工具予以纠正。新型货币政策操作体系应由三个组成部分,一个是货币政策区域实施效果评价制度的确立,一个是结构型货币政策的建立,一个是改善结构型货币政策实施对象所处的地区环。三个方面互动作用,互相支持,共同构成新型货币政策的操作体系。

(一)建立货币政策区域实施效果评价制度。按行政区域组成货币政策实施效果评价委员会,该委员会由人民银行、政府宏观经济主管官员、相关经济职能部门、商业银行和经济专家组成,按管理权限对辖区货币政策实施效果进行量化评价,同级人民银行根据评价结果自主采取相应的货币政策工具确保货币政策目标在本辖区的实现。

商业银行贷款政策篇6

关键词:不良贷款商业银行成本论

随着现代经济发展对金融稳定环境要求的日益提高,监管标准与国际的不断接轨以及风险监测指标的逐步细化,不良资产已经开始进入社会关注和研究的焦点范围。它不仅影响到金融机构资产的整体质量,而且成为金融机构经营风险的重要隐患。

对于不良资产的界定,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营业务一直是吸存放贷,商业银行的资产主要集中在贷款这一资产项目上,所以不良资产在我国主要是指不良贷款。我国传统上把银行贷款分为四类:正常贷款、逾期贷款、呆滞贷款与呆账贷款,不良贷款是指后三类贷款,即所谓的“一逾两呆”。但自1998年我国开始与国际接轨,按照国际惯例,采用从动态的风险监督角度出发的贷款五级分类法:正常、关注、次级、可疑与损失,后三类被划为不良贷款。

一、传统不良贷款形成原因

1997年6月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工、农、中、建四家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占全部贷款的25.6%,国际舆论纷纷渲染中国银行业“技术性破产”。那么我国银行在这几十年来是怎样积累起数量如此巨大的不良贷款?探寻其原因,有相当大的部分是旧有的体制不健全所造成的。在体制因素以外,政府、银行和贷款者(主要是国有企业)都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

1、体制因素

(一)经济方面

1985年1月1日起正式执行的《关于国家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全部由拨款改为贷款的暂行规定》宣告了一个时代的到来。凡是由国家预算安排的基本建设投资全部由财政拨款改为银行贷款,这项政策的施行使得我国商业银行真正意义上有了不良贷款。由于“拨改贷”使得众多企业将银行当作提款机,一些效率低下技术落后的企业需要完全依靠银行的贷款来维持日常运行。对于此类本不应该提供贷款的企业,银行迫于政策压力不得不发放贷款。这些注定了不能回收的贷款在八十年代中后期大量增长,也就形成了后来大量积压的不良贷款。

除了“拨改贷”以外,政策性贷款也是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一个重要来源。由于政府在某些产业上的政策扶持使得银行资金大量流入一些重复建设行业。而这些企业往往面临产能过剩的危机和市场需求不足的状况,一旦国家产业政策有所调整,就会遭遇危机继而产生不能按时还款的违约风险。

(二)法律方面

长期以来,我国的金融体系相关法律法规都不够健全。《商业银行法》直到1995年才颁布施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运行必然需要严格的法律法规予以保障。但是我国一直缺乏相关的完善制度,尤其是在保护债权人利益方面更是欠缺,以至于银行在催收贷款时很难通过法律程序进行诉讼追讨。

同时,社会信用环境差,贷款人的法律意识淡薄,存在着严重的违约风险。企业大量采用转移有效资产改头换面组建新公司,对原企业申请破产以逃避债务的方法,给商业银行造成不良贷款。据中国人民银行的调查统计,截至2000年末,在工、农、中、建、交5家商业银行开户的62656户改制企业中,逃废债企业32140户,占改制企业的51.3%;逃废债金额1851亿元,占改制企业贷款金额的32%。

2、政府因素

一直以来,政府的行政干预就是我国商业银行运行中的重大阻碍。其根源在于很长时间以来国有商业银行和国有企业都是政府直接管理控制的,缺乏相应的制约机制导致银行资金轻易流入国有企业。尤其是地方政府只是片面注重GDp的增长,急功近利盲目决策,为了扶持一些本地企业而让银行大量贷款。但是这些地方企业有一些却是管理不善效率低下的落后淘汰型企业或重复建设型企业,贷款自然很难进行管理和回收。而当企业面临信贷危机时,地方政府又更多的联合企业进行资产转移,然后通过破产规避债务,这样就造成了银行资金的流失和不良贷款的产生。

3、银行因素

我国商业银行在过去一直不太注重风险的管理,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在贷款决策上很多时候都是一把手说了算,领导个人的决断取代了对项目贷款可行性的整体评估,对贷款决策人的错误缺乏有效的监督处罚机制,这些势必都导致了不良贷款产生。同时,银行审核贷款时比较严格,而在贷款发放以后却放任自流,很少对其使用过程进行跟踪管理,这也造成了贷款者将资金投入其他领域而扩大贷款违约风险。此外,银行旧有的“一逾二呆”不良贷款分类方式已经不能适合现在的经济环境,良好风险预警系统的缺失未能对可能发生的贷款损失进行警示。而且,贷款五级分类技术方法的准确性,也是制约对贷款损失进行有效控制的因素。

4、企业因素

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很大一部分都来源于国有企业。我们可以说,商业银行几乎承担了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的所有成本。长期以来国有企业存在着产权不清、权责不明的状况,设备落后,效率低下,社会负担沉重,完全是靠着政府财政拨款和商业银行贷款来维持日常的运行。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国有企业缺乏改革创新动力,不能有效利用资源,随意处置贷款资金。这些都造成了银行贷款不能按时按量回收资金。

二、新形势下不良贷款成因分析

1999年,我国成立了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经过1999年、2004年、2005年三次大规模的对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进行剥离,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已经累计减少超过3.5万亿元。同时,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相继进行了股份制改革,加强公司治理结构,引入风险管理体系,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已成逐年下降趋势:

我国主要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情况单位:亿元

注:主要商业银行包括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2010年的数据截止到第一季度;所有数据均来源于中国银监会公布的统计数据。

虽然不良贷款数额和比率均实现逐年双降,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良贷款的下降速度也在逐年放缓。而且,为了消除金融危机的影响刺激经济,商业银行的大规模放贷很容易诱发新的不良贷款。种种迹象均表明商业银行不可能完全消除不良贷款。究其原因,在于不良贷款与整个国民经济运行有着重要的关联性。它作为经济发展的成本,为维护金融体系有序运行和宏观经济稳定增长提供了重大帮助。把不良贷款看作经济发展的成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量:

1、宏观调控成本

为了维护金融体系秩序的稳定,保证金融市场的正常运行。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会实施相应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随着宏观调控的进行,特别是对金融资产价格的调整,必然伴随着不良贷款的产生。1997年中国经济成功实现软着路的同时,就产生了大量的不良贷款。以最近的房地产泡沫为例,随着政府逐渐出台新的房地产政策,对此行业的过快发展进行限制,导致银行的部分住房贷款和开发商贷款无法收回,这样就形成了新的不良贷款。此外,地方政府平台打包贷款,拆封后一部分资金无法落实到具体项目,地方财力又无力承担,造成银行不良资产回升的压力很大。总之,作为宏观调控的成本,不良贷款的产生对稳定经济环境有着重大的意义。

2、经济复苏成本

经济周期的存在使得政府在经济位于衰退时期会选择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这些政策伴随着银行信贷规模的扩大,很容易诱发新的不良贷款形成。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金融海啸,为了促使经济恢复,全球各国都相继出台了经济刺激计划。我国也于2008年底提出4万亿投资计划推动经济复苏。同时,中国人民银行扩大货币供应量,我国商业银行开始放松信贷条件,进行大量的放款。2009年我国流通中的现金m0增长11.8%,狭义货币供应量m1增长32.4%,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27.7%,全年金融机构新增贷款9.6万亿元人民币。大量的基础货币投放和贷款增加,必然伴随着巨大的风险,于是新的一轮不良贷款的形成又在重新酝酿中。

3、产业结构调整成本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对发展过热和产能过剩的行业进行控制。压缩经济泡沫的结果是以银行的不良贷款为代价的。一些国家产业政策大力扶持的新行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银行在这方面无疑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建设还不是很完善,在企业融资方面为主还是以银行的间接融资为主。这些新产业的集中贷款如果管理利用不善,很容易造成商业银行新的不良贷款。而这些不良贷款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所必须付出的代价和成本。

4、金融机构职能转变和产品创新成本

最近几十年,无论是银行主导型还是市场主导型的金融体系,都有一个共同的趋势,那就是金融市场的作用在加强。为了适应外部环境的改变,更加积极的参与市场竞争,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势必对其职能进行调整,对其金融产品和服务进行创新。金融中介职能转变和产品服务的创新可以使国有商业银行以价值最大化为目标,拓展业务、降低成本、追求利润、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但如果在这过程中出现错误,也将造成巨大的危害。欧美国家在金融创新中由于金融衍生品交易失败而造成重大损失的例子比比皆是。银行的不良贷款就是这金融机构转型和创新的成本和代价。

综上所述,新形势下以商业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的成因已经有了很大转变。但是由于不良资产是维护经济运行和增长的成本,因而是无可避免的。唯有认清现实,抓住不良贷款形成的根源之所在,才能行之有效的控制不良贷款的发生和规模。

参考文献:

[1]胡建忠.新形势下国有银行不良资产特点及处置模式研究[J].山东经济,2009;01

[2]滕敏桥,路烨.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成因及处置办法[J].北方经贸,2007;01

商业银行贷款政策篇7

【关键词】商业银行二套房贷款

自去年4月起,国务院频繁“亮剑”,相继出台了“新国十条”、“新国五条”、“新国八条”,而且这些政策层层加码,态势凌厉,施展的空间比以往的调控更“给力”,直指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中第二套及以上住房(以下统称“二套房”)。如:“新国八条”明确规定,对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首付款比例不低于60%,贷款利率不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这显然降低了商业银行二套房贷的经营风险,同时也使其业务发展面临新的难题,值得深入探究。

一、发展二套房贷业务的必要性

(一)个人住房贷款风险权数较低

《巴塞尔协议》规定,完全居住用途的房产做抵押的贷款风险权数为50%,而其他类型的固定资产及不动产的风险权数为100%。可见,个人住房(无论首套房,还是二套房)贷款的规模越大,银行风险资产总额越小。此外,目前商业银行大多实行经济资本管理模式,其中个人住房贷款经济资本占有率仅为2%,是所有抵押类贷款经济资本占用最低的业务品种。因此,在当前各行经济资本相对紧张的情况下,大力发展个人住房贷款可为商业银行行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个人住房贷款质量良好

1998年住房改革以后,商业银行发放个人住房贷款支持居民个人住房消费、惠民安居、实现购房安居上面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2010年全国个人住房贷款新增1.40万亿元①,年末余额6.16万亿元,比97年底增长324倍,占全部商业银行人民币贷款余额的12%。个人住房贷款业务快速增长的同时,也成为商业银行的优质资产。即便2008年房地产市场经过了调整,价格发生了大的变化,商业银行的贷款质量,特别是个人住房贷款的质量仍然保持了很好的水平,都远远低于各项贷款的不良率②。

(三)二套房贷的比较优势明显

毋庸置疑,与首套房贷款相比,二套房贷(无论源于改善型需求还是投资型需求)的优势明显,在同等条件下,商业银行倾向于将二套房贷客户视为优质客户,更愿意把钱贷给后者。主要原因有:一是二套房的客户至少基本上已有一套住房,还有一定的资金支付二套房首付,表明此类客户群整体资产实力和还款能力较强。二是60%首付款比例提高了客户的违约成本,同时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商业银行应付房价下跌风险。三是基准利率1.1倍的贷款定价有利于商业银行在更大程度上覆盖风险。

二、发展二套房贷业务面临的问题

(一)二套房政策知易行难

政府相关部门虽然出台了文件,厘清了二套房的认定标准:有信息系统的,出具查询记录;没有信息系统的,借款人自己保证。但要实现此标准,首先需要四个部门拥有覆盖全国的相关信息系统并实现互相共享:隶属公安部门的户籍登记系统;隶属民政部门的婚姻登记系统;大部分隶属住建部的个人住房信息系统;由所有商业银行提供个人信贷信息的央行征信系统。据了解,目前全国房屋登记系统尚未联网,无法查询购房人在外地的购房记录,这必将造成异地查询不完善。同时,住房登记系统不完善也会使借款人所提交的信息真假难辨。其次,因当地暂不能提供家庭住房登记查询结果的,要求借款人提交家庭住房实有套数书面诚信保证,这一要求缺乏必要的刚性约束。虽然规定贷款人查实诚信保证不实的,应将其记作不良记录。但假保证书对于信用记录的影响及其程度也不够明确,难以震慑恶意借款人。再次,增加面测、面谈(必要时居访)等形式的尽责调查,以确信借款人家庭已有一套(及以上)住房的要求,必将增加商业银行的经营成本。此外,为争取首套房的优惠政策,个别借款人挖空心思寻找政策空隙,“假离婚”、“假离婚证”盛行。因此,如果政策细则不出台,目前的严厉政策,也就成了“雷声大雨点小”的“纸老虎”,没有什么约束意义,更不会长期稳定和发展房地产市场。

(二)二套房贷风险暗流涌动

虽然对于银行而言,同等条件下,第二套以上住房贷款的违约风险起码不会大于第一套房。尽管提高首付比和贷款利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银行的风险,但二套房贷风险仍不可掉以轻心。众所周知,目前国内房价高企,并仍呈高歌猛进之势,已引起公众不满,政府调控房价政策频发,银行面临较大的政策风险。而国内的贷款政策制度本身也存在缺陷,主要以交易价格为基础确定按揭贷款价值,将房贷款下跌的风险和责任全部转移给了银行,助长了地方政府-开发商-银行间微妙的“铁三角”关系形成,使银行也不自觉地成为一个推动房价上涨的力量。在我国经济生活中,住房既是一种商品,同时也具有投资品的特征。我们还未真正经历过房价大幅下降而导致抵押物不足值的情形,因此国内银行对住房按揭贷款风险管理水平还没有经受过像样的检验。在房价持续上升的情况下,按揭贷款的风险是被掩盖的的,二套房更为甚之,正如美国次贷危机。

(三)部分改善型住房需求的优质客户流失

尽管部分专家称收紧二套房贷有利于挤压房地产的投资泡沫,保护真正刚性需求的购房者。但笔者认为二套房政策有“把孩子和脏水一起倒掉”之嫌。因为论套不论面积的规定,缺乏量化标准不能真正地实现对于投资与自主需求的区分,并真正地保障应当保障的人群,让那些本应享有合理住房面积已有一套房改善型需求的家庭成了被遏制的对象受此限制,不得不望而却步;而真正具有实力的投资客、炒房者根本不在乎那一点钱,并不会因为这一政策而暂停脚步。在实际的消费中,据调查显示二套房并不是投机客占主导的,改善型住房需求占很大比例。因此,二套房贷会影响到市场的改善型需求,而相对的,此举对当前的投资性需求的影响不会很大,由于楼市的回暖以及通货膨胀的加强,更多的投资客正积极入市。结果是部分改善型住房需求的优质客户流失,投资型住房需求的客户增加,出现了“逆向选择”现象,显然违背了政策初衷。

三、发展二套房贷业务的对策

一方面是经营上的压力,一方面是日益迫近的房价调整风险,常言到“花无百日红”,但在管理层和股东眼中,各项经营指标和利润却是刚性的。作为金融企业,商业银行在信贷扩张压力很大的情况下,非但不能压缩房贷款这一最优质的资产,还必须勇于逆水行舟,多措并举,主动争取更多的优质客户来抵消加息和提高首付对其二套房贷业务经营的负面影响。

(一)提高二套房政策执行力

针对政策知易行难,相关部门应群策群力,力争在短时间内建立完善的“四网”系统并实现信息共享,从源头上解决问题,使商业银行能够安全、高效地做出判断。在此之前的“真空”阶段,相关部门应做到纲举目张,出台政策实施细则,堵住“假离婚”、“假离婚证”和“假保证书”漏洞。明确一旦“四网”系统建成,将对婚姻状况及保证书的内容进行查实,一经查出有假,将作为个人征信系统的不良信用记录,影响该借款人家庭此后再贷款买房、买车或者办理信用卡。同时,银行有权提前收回贷款并追偿违约利息,以增加借款人的违规成本;数额较大的,有权移交国家司法机关。同时,不能把二套房认定、核查的工作完全甩给商业银行,而应该由政府主持,并在落实时协调相关部门进行审查核实,并出具有公信力证明。

(二)严防二套房贷风险

已形成共识的是,在好的风险管理下的住房按揭贷款才是银行的优质资产。商业银行要密切关注国家宏观政策,并根据自身资产组合、风险承受能力以及风险偏好等进行压力测试及其情景假设,防范政策风险。可以通过提高首付比例,加强客户资料真实性和风险承受能力等方面审核,或者提高贷款利率等手段来防控市场风险。一方面关注借款人的资信状况,认真考查借款人的还款能力(资)和还款意愿(信),通过严格的贷前调查与审查,严把准入关。另一方面,由于住房抵押贷款的期限很长,即使是最彻底、最及时的审查也无法对借款人资信状况的变化做出准确预测,因此银行还必须寻找获取贷款抵押品来保证自己的利益。具体来看,包括以下方面:

1.坚持贷前的严格审查。审点有两个,一是审查借款人的收入状况与信用状况,落实第一还款来源。二是审查抵押房产价值及产权状况,落实第二还款来源。需进一步完善贷款担保和贷款保险,落实第三还款来源,降低住宅抵押贷款的违约损失,从而保障贷款人的权益。

2.探索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实质就是实现银行资产的转换,在二级市场上卖出贷款,将其移出资产负债表,从而也转移了与该贷款有关的各种风险。有人将美国次贷危机归罪于此,反对证券化。其实证券化本身并没有问题,只是美国证券化的程度和规范性等出现了问题,我们不能因噎废食。此外,还需探索使用金融衍生工具来减轻利率风险给银行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实现银行信贷资产的保值。

3.利用贷款重组的手段。当借款人出现还款的困难时,在符合政策的前提下可以通过降低利率和延长还款期限等贷款重组的方法来避免违约的发生。

(三)实施差别化二套房贷政策

增加首付可以应付下跌,提高利率可以覆盖风险,但利率(贷款价格)提高对银行收益的影响,还取决于需求弹性。谁都承认高房价背后的高风险,但房贷款是块优质资产,银行同业竞争激烈。因此,商业银行应在平衡公众形象和社会舆论,严格执行国家政策的同时,满足自身盈利性需求。在科学甑别客户的前提下,采取“有争、有保、有压”策略,实施差别化二套房贷政策。首先,对优质客户(如存款额度达到一定金额的Vip客户),依据客户的信用、资产状况及其对该行的贡献率来综合考量,在二套房“贷款利率严格按照风险定价”;或者推出打包组合贷款,如汽车消费贷款、申请信用卡免息分期、装修贷款等,一方面对二套房贷严格执行政策,但对其他业务提供一定优惠;或者推出固定利率贷款,低于同期基准利率(因为第二套房贷政策并没有限制使用固定利率);或者推出住房贷款省息产品,如“随借随还”、“按揭开放账户”。其次,对改善型客户的自住性购房贷款款执行首付50%,利率1.倍的底线。再次,把具有超前消费行为的低敏感度群体作为重点客户来管理,同时对中、高敏感度的投资型客户要严格审查,进一步提高首付比和利率。最后,杜绝向对投机型客户提供任何形式、任何条件的住房贷款。

注释

①资料来源:

②资料来源:中央政府门户网站省略2009年01月06日

参考文献

[1]秀娟.北京二套房公积金贷款首付提至四成分析师认为:利弊共存[n],国际商报,20103-5(C02).

[2]杨斯媛.上海二套房贷_中资行紧外资行松[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4月15号a09.

[3]姜龙军.二套房货:新政下的博弈[J],银行客户,2008,(8):56-57.

[4]杨凤凰.浅析商业银行房贷政策_以四川房地产行业为例[J],大众商务,2010,(2):40.

[5]深蓝.好痛!二套房贷假离婚撕裂一个家[J],爱情婚姻家庭,2011,(1):7-9.

商业银行贷款政策篇8

对商业银行来说,不良贷款是必然会存在的,不存在不良贷款对任何一家银行来说是根本不可能的。针对这一个必然存在的问题,索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防控不良贷款。要想防控不良贷款首要问题就是要找出不良贷款的原因。实际上不良贷款是由次级贷款、可疑贷款与损失贷款共同组成,同时也是借款人不能按照原来贷款协议暗示偿还商业银行贷款本息,或者是已经有迹象表明贷款人不可能按照原定的贷款协议来偿还商业银行贷款本息就此产生的贷款。构成不良贷款,对商业银行而言具有内外两种因素。基于此需要才需具体的措施才能够降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

二、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产生的原因

从本质上来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内外因素共同组成,其中内因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但外因也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一)商业银形成不良贷款内因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内因主要有两种,首先,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疏漏[1]。商业银行经营的原则是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在此基础上,贷款人必须遵守贷款程序,贷前检查、贷时审查、贷后监测。而事实是不少贷款人重视自己看到的利润,程序仅仅流于形式化。将大部分时间花费在拉存款与维护客户关系。这样必然会增加贷款的数量,而质量没有得到保证。同时贷款的时候没有监测风险。其次,信贷人员素质偏低。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的时候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其中表现比较明显的就是信贷人员整体素质偏低。业务与道德方面都有着明显的问题。业务的知识面不够广泛,创新能力不强,信贷的敏感性不够,应变能力相对较差。同时责任感不强,服务意识差。

(二)商业银行形成不良贷款外因

首先,地方政府干预商业银行行政。地方政府在修建项目的时候,所需资金大部分来自于银行贷款,地方政府做出保证,银行必然会给予新项目贷款,但是没有考虑贷款的后果。项目失败,这笔贷款就成为不良贷款。同时国有企业以来商业银行。地方政府收入低于国有企业,同时承担着较多的社会问题。国有企业经营不善倒闭,也会造成该笔贷款成为不良贷款。其次,执法力度不强。在法律建设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执法力度需要人们进行思考。地方银行将法律形式化,执法意识相对较弱,责任不强。不能合理运用金融法规。另外进度管理力度不强也属于这项外因。

三、防控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对策

分析和总结商业银行形成不良贷款的内外因素,就需要采用具体的对策来降低不良贷款,防空不良贷款的形成。

(一)建立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商业银行在管理不良贷款的时候,需要严格按照贷款的程序,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补救。在实行贷款程序之前,首先需要对贷款进行严格的审查,审查的内容需要包含能力、担保、经营状况、资本与品德。在审查的时候如果发现存在任何的异常情况,就需要立即终止贷款。发放贷款后,商业银行还需要进行事中控制。对存在信贷风险的予以跟踪监测,一旦出现虚报借款用途或者是隐瞒重要事情,贷款受到严重影响,立即停止发放贷款,终止合同。最后的事后补救,在贷款期限满后,如果出现借款人不能按时归还本息,商业银行就需要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补救,尽可能减少损失[2]。实际上,使用者三环节,可以降低银行损失,有效减少不良贷款。

(二)加强风险管理,提高信贷人员整体素质

在科学发展观与也机关的基础上,还是需要始终坚持“审慎经营”原则。同时需要通过培训的方式来端正信贷人员的风险态度,增强风险意识,同时还需要管控信贷风险。在培训业务能力的时候,通过拓宽其知识面,就可以熟练掌握市场的变化。业务人员无论是在何时,都应当表现出正确的价值观,并逐步增强其责任感、集体感与归属感,促使其能够积极一点,创造性多一点。这样也算作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完善策略。

(三)发挥地方政府的作用

在防控不良贷款的过程中,将政府的作用发挥出来,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实现。首先,引导政府完善不良贷款处置的政策法规。商业银行在防控不良贷款形成的过程中,采用有效的方法来引导政府完善不良贷款政策法规,就可以明显提高处置与防范不良贷款的效率。继而产生引射性的作用,降低不良贷款的发生。其次,配合政府构建信用环境。商业银行要想在降低不良贷款方面达到理想的效果,就需要配合政府构建信用环境。对商业系统而言,如果出现任何的侵犯权益的现象,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而这实际上从某些方面支持地方政府的各项工作。最后,建设性的体术不良资产服务市场。进行简单的研究分析后发现,通过评估、拍卖等方式,同时还可以发挥政府所持有的行政资源。政府作用在防空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发挥出应有的资源性效益。

商业银行贷款政策篇9

关键词:商业银行政策性危机

政策性危机是由于国家法律、政策法规调整,影响商业银行经营策略,导致商业银行经营陷入困境的一种状态。虽然商业银行从经营性质来说可以不从事政策性业务,但是,它绝对要受制于政策调整的影响,如果商业银行不能很好地应对,极有可能导致经营上的失败。

一、商业银行政策性危机的表现及影响

1.商业银行政策性危机的表现

涉及到商业银行的政策很多,受政策影响,商业银行可能形成的政策性危机主要以下几个方面:

(1)价格政策危机。价格是商业银行盈利多少的重要杠杆,商业银行的价格即是存、贷款利率标准和其他业务的收费标准。目前存贷款利率主要由人民银行基准利率,但规定了存款利率的最高限和贷款利率的最低限,在此范围内商业银行有一定的浮动权。中间业务收费主要由监管部门根据不同的产品品种规定不同的价格调节方式,主要有指导价和市场价,如结算业务收费标准指导价和市场价。一般情况下,存贷款会保持一个合适的利差,以保持商业银行的适当的盈利水平。但是出于宏观调控的需要,如国家为了促进消费有可能大幅度降低消费贷款利率,结果,如果消费贷款比重大的商业银行可能造成大面积亏损;再比如为控制房地产信贷过热势头,规定房地产贷款首付比例,提高房贷贷款利率,造成众多按揭贷款偿还能力下降;规定银行卡必须收费,虽然可能增加银行卡业务收入,但可能造成银行卡消费功能的减弱。所有这些,如果一旦某一政策影响到商业银行的主体业务,就很可能导致这家商业银行经营陷入困境。从宏观上来讲,如果利率与实际价格水平脱节,极可能引起商业银行存贷款业务的大幅度波动。

(2)汇率政策危机。汇率是一国货币与他国货币的比率,汇率上涨,本币贬值,则意味着进口同等物资要用更多的本国货币。此时,国内企业不愿多进口,反而会积极出口,持外币升值;同时,商业银行的外汇资金则意味着市场价值的损失。反之,汇率下跌,本币升值,则意味进口同样的物质用更少的本币即可购得,此时,本国企业宁愿多进口,而对出口则积极性下降。国家目前实行的是浮动汇率制,即以基础汇率为准,各商业银行的结售汇率按一定比例浮动。国家公布的基础汇率往往带有战略性和突然性,汇率政策的调整一方面影响商业银行客户经营状况,另一方面影响商业银行外汇资金的价值,对于以外汇业务为主体业务,以涉外企业为主体客户的商业银行,受汇率政策影响的可能性很大。

(3)国家宏观政策调整造成的的产业危机。从新中国建立以来经济发展趋势分析,每次进行的宏观经济调控都是从控制固定资产规模,控制信贷投入人手,而固定资产投资往往又是与商业银行信贷投入紧相连。前一个经济周期在控制房地产热时,结果造成了众多的半拉子工程,烂尾工程,使以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贷款为主的商业银行出现了严重的贷款质量危机和支付危机,而且固定资产投资控制往往对下游产品产生很大的传递作用,会造成一系列客户经营的失败,从而导致商业银行的经营失败。

(4)存款准备金率造成了资金紧张危机。存款准备金是商业银行存放在中央银行以备支付的资金,中央银行会根据市场资金供求状况及时调整准备金率以控制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的规模与速度。中央银行确定的存款准备金率是根据市场总体资金供求状况确定的,同样,对于某个商业银行而言可能资金供求状况和市场总体状况相反,因此,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新政策一旦出台,可有会加剧某一个商业银行资金供求矛盾,使其经营陷入无助状态。中央银行还可通过利率手段买卖市场流通中的票据,同样可以影响商业银行的资金供金求状况。

(5)税收政策造成的财务危机。从国家税务角度来讲,需要从全局经济发展角度出发来进行税收政策调整,如前几年推出的存款利息所得税,很多银行由于准备不充分,结果造成大量客户流失。再比如税务部门对商业银行的一些纳税基数或税率调整,也可能造成商业银行陷入财务困境,抑制某些业务的发展。而呆账贷款核销政策的调整,也将造成银行间的不平等竞争,进而影响商业银行的经营困难。

(6)监管政策造成的准入危机。商业银行作为社会企业,既要受到国家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的管理,还要接受中国人民银行的专业监管。国家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会根据国际金融市场状况,监管水平和方法及国内的商业银行的情况出台监管政策。如国家银监会为了履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规定了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要等于或大于百分之八。如不满足这一要求,商业银行就面临退市的危险或削减危机资产规模或限制业务的开展。就因为这一条可以使不少中小商业银行陷入经营困境。另一种情况是,监管部门放松商业银行的市场准入管制,使更多的资本进入银行领域,造成某些银行的业务量下降、盈利能力降低的危机。

2.政策性危机对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

一是持续时间较长。政策性危机一旦形成一般对商业银行影响时间较长,而且有些政策一旦实施,如效果不明显还会不断加大力度,在某种程度上会加剧商业银行政策性危机的程度。

二是具有强制性。政策一旦出台,作为市场主体之一的商业银行必须无条件执行,商业银行面对政策性危机不是讨论政策合理性与否,而是如何根据政策来寻找本企业的出路。

三是影响面较广。政策性调整的重大特点就是波及面广,传递速度快,对商业银行发展影响深远,一定程度上必须要求商业银行经营必须从体制和机制上进行调整。

四是政策性危机具有复杂性。政策性调整往往是涉及到多个政策的同时调整,多管齐下才可能实现某种目标,因此,商业银行一旦形成政策性危机,在处置难度上要高于其他类型的危机。

因此,商业银行政策性危机一旦成为现实,就可能导致资产质量恶化,财务效益下降,最终只能退出市场。

二、商业银行应对政策性危机的策略

1.商业银行应对政策性危机的准备

首先,商业银行高管人员要高度重视政策因素对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增强防范政策性危机的意识,要把防范政策性危机列入商业银行危机管理中。不仅要重视宏观政策研究,也要重视区域政策的研究;不仅要重视本行的政策,也要重视其相关行业的政策。只有高度重视,增强政策性危机意识,在经营活动中才能有充分的应对准备。

其次,政策的形成往往是有规律性可言,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要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来负责此项工作,当然,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完全可以利用社会咨询机构、科研院所来为其服务,这样既可达到研究政策的目的,又利于节约成本。

商业银行贷款政策篇10

[关键词]商业银行政策性危机

政策性危机是由于国家法律、政策法规调整,影响商业银行经营策略,导致商业银行经营陷入困境的一种状态。虽然商业银行从经营性质来说可以不从事政策性业务,但是,它绝对要受制于政策调整的影响,如果商业银行不能很好地应对,极有可能导致经营上的失败。

一、商业银行政策性危机的表现及影响

1.商业银行政策性危机的表现

涉及到商业银行的政策很多,受政策影响,商业银行可能形成的政策性危机主要以下几个方面:

(1)价格政策危机。价格是商业银行盈利多少的重要杠杆,商业银行的价格即是存、贷款利率标准和其他业务的收费标准。目前存贷款利率主要由人民银行基准利率,但规定了存款利率的最高限和贷款利率的最低限,在此范围内商业银行有一定的浮动权。中间业务收费主要由监管部门根据不同的产品品种规定不同的价格调节方式,主要有指导价和市场价,如结算业务收费标准指导价和市场价。一般情况下,存贷款会保持一个合适的利差,以保持商业银行的适当的盈利水平。但是出于宏观调控的需要,如国家为了促进消费有可能大幅度降低消费贷款利率,结果,如果消费贷款比重大的商业银行可能造成大面积亏损;再比如为控制房地产信贷过热势头,规定房地产贷款首付比例,提高房贷贷款利率,造成众多按揭贷款偿还能力下降;规定银行卡必须收费,虽然可能增加银行卡业务收入,但可能造成银行卡消费功能的减弱。所有这些,如果一旦某一政策影响到商业银行的主体业务,就很可能导致这家商业银行经营陷入困境。从宏观上来讲,如果利率与实际价格水平脱节,极可能引起商业银行存贷款业务的大幅度波动。

(2)汇率政策危机。汇率是一国货币与他国货币的比率,汇率上涨,本币贬值,则意味着进口同等物资要用更多的本国货币。此时,国内企业不愿多进口,反而会积极出口,持外币升值;同时,商业银行的外汇资金则意味着市场价值的损失。反之,汇率下跌,本币升值,则意味进口同样的物质用更少的本币即可购得,此时,本国企业宁愿多进口,而对出口则积极性下降。国家目前实行的是浮动汇率制,即以基础汇率为准,各商业银行的结售汇率按一定比例浮动。国家公布的基础汇率往往带有战略性和突然性,汇率政策的调整一方面影响商业银行客户经营状况,另一方面影响商业银行外汇资金的价值,对于以外汇业务为主体业务,以涉外企业为主体客户的商业银行,受汇率政策影响的可能性很大。

(3)国家宏观政策调整造成的的产业危机。从新

2.政策性危机对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

一是持续时间较长。政策性危机一旦形成一般对商业银行影响时间较长,而且有些政策一旦实施,如效果不明显还会不断加大力度,在某种程度上会加剧商业银行政策性危机的程度。

二是具有强制性。政策一旦出台,作为市场主体之一的商业银行必须无条件执行,商业银行面对政策性危机不是讨论政策合理性与否,而是如何根据政策来寻找本企业的出路。

三是影响面较广。政策性调整的重大特点就是波及面广,传递速度快,对商业银行发展影响深远,一定程度上必须要求商业银行经营必须从体制和机制上进行调整。

四是政策性危机具有复杂性。政策性调整往往是涉及到多个政策的同时调整,多管齐下才可能实现某种目标,因此,商业银行一旦形成政策性危机,在处置难度上要高于其他类型的危机。

因此,商业银行政策性危机一旦成为现实,就可能导致资产质量恶化,财务效益下降,最终只能退出市场。

二、商业银行应对政策性危机的策略

1.商业银行应对政策性危机的准备

首先,商业银行高管人员要高度重视政策因素对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增强防范政策性危机的意识,要把防范政策性危机列入商业银行危机管理中。不仅要重视宏观政策研究,也要重视区域政策的研究;不仅要重视本行的政策,也要重视其相关行业的政策。只有高度重视,增强政策性危机意识,在经营活动中才能有充分的应对准备。

其次,政策的形成往往是有规律性可言,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要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来负责此项工作,当然,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完全可以利用社会咨询机构、科研院所来为其服务,这样既可达到研究政策的目的,又利于节约成本。

第三,经济政策特别是金融政策出台往往涉及面广且又很突然,因此,商业银行要把应对政策危机作为常规工作来做,要建立应对各类政策的反应机制和预案,对各类政策的出台有充分的准备。

第四,在制定商业银行发展战略过程中,要注意商业银行业务结构在行业、区域、品种上的分布结构,只有战略结构优化,才能为应对危机提供充分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