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益金制度改革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23:32

权益金制度改革方案篇1

关键词股权分置改革流通股非流通股市场环境

据统计,截止2004年12月底,我国股票市场1377家上市公司拥有总股本数为7149.43亿股,其中已流通股份为2255亿股,仅为总股本的1/3,总股本中另外2/3为非流通股。这种对股票分割性的制度安排如果说在中国股票市场建立初期是历史的必然与需要的话,那么随着证券市场在我国经济地位的确立,巨量的非流通股已对证券市场运行造成巨大的压力,严重影响了我国证券市场的效率,成了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的重大障碍。经过长时间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之后,2005年4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证监会了《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这标志着解决我国证券市场股权分置问题的工作正式启动。

1股权分置改革需要考虑的因素

1.1必须考虑非流通股与流通股之间的差异

(1)流通股与非流通股之间存在价值差异,流通股与非流通股的价值不一样,原因主要有:①认购权。非流通股相比于流通股缺乏一项可供公众认购的权利。由期权的思想可知,市场中每一项权利都是有其价值的。一项资产的价值等于附加的权利减去义务,因为缺少一项权利,非流通股的价值低于流通股。②流通权。这里的流通权其实是继认购权之后的一项权利,因为股票只有在认购后才能流通。所以非流通股还缺少了一项流通权。③控制权。非流通股往往在公司股权结构中占有较大比例。因而相比于相对分散的流通股,其具有对公司的控制管理权。这种权利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非流通股的价值。但是要求非流通股参与流通,势必要削弱这种控制权,又造成非流通股价值的进一步降低。

(2)流通股与非流通股之间存在价格差异,非流通股在形成过程中是绝对低价,而流通股在形成过程中是绝对高价。1996年至今,流通股股票的发行价格平均为8.0元左右,而非流通国有股的折股价格却仅为1.12元左右。社会投资者以绝对高价认购流通股,是以非流通股不流通为前提的,至少有不流通的预期,否则,社会投资者是不会以绝对高价认购的,这样反过来社会普通投资者以高溢价投资后又制约了非流通股的市场流通。

1.2必须考虑国有股按照非市场规则进入市场流通

由于在我国股份经济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一直是以国有经济的内部规则来制约股份经济的市场规则的,而且国有股一直是按照国有经济的内部规则进入市场的,所以在考虑国有股权流通问题时,必须按照非市场规则进入市场流通,必须充分考虑到历史的因素,从保护中小投资的利益出发,制定出积极稳妥的实施方案,否则就会造成对流通股股东权益的侵犯。

1.3必须考虑市场的既有规则与照顾市场各方的既有利益相结合

由于非流通股流通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在本质上是非流通股与流通股的博弈过程,因而博弈中的任何一方都不可能出现全赢或全输的局面,否则,就会出现要么方案通不过,要么市场拒绝接受的局面,其结果必然导致非流通股的流通被无限期搁置。比较现实的选择是在充分既有规则的前提下,必须充分考虑到市场各方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必须严格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以寻求一个既能够被市场各方接受又易于实施的平稳解决方案。

1.4必须考虑市场的供求状况和市场预期

据统计,截止2004年12月底,我国股票市场1377家上市公司中非流通股为总股本的2/3,约有4500亿股。国有非流通股的规模如此巨大,如果用市价办法进入流通,那将需要几万亿元的资金,这样大的资金规模,市场显然是难以承受的。而且国有股、法人股等非流通股的不流通一直是既有规则,因而这种规则的改变必将给市场带来巨大冲击,从而成为市场中的最大变数,并会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导致市场预期机制的紊乱。因此,必须考虑稳定市场与稳定预期,从而在稳定的环境中逐步实现非流通股流通的机制转换。

1.5必须尊重市场规律

尊重市场规律,有利于市场的稳定和发展,切实保护投资者特别是公众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按照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市场的可承受程度相统一的原则,使资本市场各项改革协调推进,各项政策措施综合配套,以改革促进市场的稳定发展,以市场的稳定发展保障改革的顺利进行。

2股权分置改革方案评述

2005年4月29日通过的《证监会关于股权分置改革试点问题的通知》指出,试点上市公司股东自主决定股权分置问题解决方案。2005年8月23日通过的《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出,股权分置改革要坚持统一组织、实行分散决策”。这说明改革的总体思路是证监会只立规矩,具体的试点方案由上市公司自己决定。试点单位选择的方案主要有:

(1)送股方案。①基本特征:对现有的流通股按照某一比例进行送股后,使非流通股每股股值与流通股的价格一致,然后非流通股取得流通权;②优点:操作简便易行,可以全面、一次性地解决非流通股的流通问题;老流通股股东不用追加资金,避免流通股股东的现金流出;也可以减少对于市场资金量的需求;③缺点:送股比例是争议的焦点;送股还会稀释流通股股东的权益;造成市场扩容的压力;非流通股股东的即时现金收入减少。

(2)缩股方案。①基本特征:是将现有的非流通股按照某一比例进行合并股份后,使非流通股合并后的每股股值与流通股的价格基本一致,非流通股取得流通权;②优点:操作简便易行,可以全面、一次性地解决非流通股的流通问题,缓解市场资金压力;该方案不涉及任何资金的流入流出,因此对市场的冲击较小;③缺点:缩股比例不容易计算;容易引起“国有资产流失”的争论。

(3)权证组合方案。①基本思路:在定价市场化、均衡市场各方利益的原则下,权证结合送股、配售、存量发行和基金等形式,对上市公司的国有股流通进行分批分阶段解决;②优点:缓解市场资金的压力,操作性较强;③缺点:风险较大。

除了试点单位使用的这些方案外,专家学者还提出了很多其他的方案,比如:折让配售方案、配售方案、回购方案、开辟第二市场、设立改革基金、股转债等。上市公司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改革方案。

3构建稳定的市场环境,降低交易费用,提高制度安排的效率

股权分置改革是一项复杂艰巨且涉及面很广的系统工程,这项改革将牵涉到广大投资者的切身利益、上市公司的未来发展前景以及我国整个资本市场的发展前景。股权分置改革作为一项制度性变革,对证券市场将产生重大的影响,短期内对股市会造成一定的冲击,因此需要构建一个稳定的市场环境来支持股权分置改革,尽量降低制度变迁的成本。

(1)管理层要积极采取措施,增加市场需求、缓解扩容压力,维护市场稳定。实施全流通后,根据目前非流通股与流通股的比例计算,市场将出现双倍的扩容压力。因此首先要增加市场的需求,吸引更多的资金入市,构造多元化的投资基金群体,在政策上应进一步放宽对社保基金、各类商业保险基金、养老基金、住房基金在内的机构投资者的入市限制,引入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其次要发展投资品种,对证券市场的产品结构进行优化,创新金融工具,拓宽投资渠道,加快市场产品和制度的创新,吸引投资者。第三在“新老划断”实施之前,应暂停新股审批;在“新老划断”实施之后,要严格控制新股上市节奏。

(2)切实维护公众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利益。股权分置改革必须站在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切实维护公众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给投资者以必要的、适当的补偿。从而非流通股获得流通权,流通股股东的利益也得到了一定的保护,实现非流通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的双赢。一是要抓紧完善和落实保护流通股股东权益的法律法规,完善社会公众股股东对公司重大事项的表决机制。二是管理层应在调查摸底、适度统一的基础上,规定非流通股股东给流通股股东的对价补偿底线。三是构建非流通股股东与流通股股东之间沟通协商的平台,赋予流通股股东提案权。四是尽快建立和完善证券市场投资者保护基金,从制度层面上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3)重塑中国股票市场的功能,由“融资主导型”向“投资主导型”和“资源配置型”过渡。当前,上市公司整体效益不佳,广大投资者的信心严重受挫,不应再过分强调股票市场的融资功能,而应大力发展其投资功能、资源配置功能和制度创新功能,把企业素质、业绩和潜在发展能力作为公司能否上市的第一标准,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以此提高股票市场的投资价值。让有发展潜力的企业成为国民经济和股票市场的基础,强化股票市场的投资功能和资源配置功能,使股票市场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配置资源的重要要素市场。

(4)解决股权分置应当与资本市场的各项基础性建设互为依托。以股权分置改革为契机,推动上市公司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和盈利水平,保证公司运作符合广大股东的利益,增强投资者的信心。切实解决控股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问题,遏制上市公司违规对外担保,禁止利用非公允关联交易侵占上市公司利益的行为。

(5)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积极推动《证券法》、《公司法》和《刑法》等法律的修订,研究拟定《证券公司监管条例》、《证券公司风险处置条例》和《上市公司监管条例》等行政法规。调整和完善与积极稳妥推进股权分置改革不相适应的政策法规。为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权益金制度改革方案篇2

一、充分认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意义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是我国农村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新形势下,生产力发展对生产关系调整提出的要求。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和乡村区域撤并调整,原集体经济组织征地补偿费、集体不动产收益在集体成员中的分配问题、原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对集体资产的权益及份额问题等都凸显了出来。开展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对防止集体资产流失,维护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解决集体经济产权主体模糊、监管不善、分配随意等问题,促进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农村生产要素优化组合和合理流动,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试点工作的总体思路和基本原则

试点工作的总体思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维护和发展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合法权益为核心,创新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保护严格、流转规范、监管有力”的现代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为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创造条件。

试点工作的基本原则:一是坚持民主决策,农民自愿。要充分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尊重农民群众的选择。二是坚持公开、公正、公平。要在民主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下,把公开、公正、公平精神贯穿于改革的全过程。三是坚持规范操作,加强指导。改革方案要进行充分的民主讨论并进行可行性论证,整个改革工作的各个环节必须经过合法的民主程序。四是坚持广泛协商,稳步推进。推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必须获得广大农民群众的支持;必须调动基层干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必须依靠党委政府的有力领导和主管部门的业务指导,因村制宜,选择广大农民群众普遍接受的改革方式。

三、试点工作的阶段和内容

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以股份合作为主要形式,以清核集体资产、股权界定配置、资产运营管理为主要内容。

试点工作从8月下旬开始到12月底结束,每个县(市、区)选择1-2个村先行试点。整个试点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成立组织,制定方案。从8月下旬到9月上旬,时间20天左右。试点村要在村两委的领导下,成立由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民主理财小组成员和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代表共同组成的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组(以下简称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组),组织实施试点工作。县(市、区)农委和乡镇人民政府也要成立相应的工作专班,蹲点驻村,加强对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全程指导。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组要结合试点村实际,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征求意见,制定切实可行的试点方案,并经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大会三分之二以上成员讨论通过,张榜公布。各地试点方案于8月底前报省、市农委。

第二阶段:清核资产,配置股权。从9月中旬到11月上旬,时间2个月左右。清核资产是整个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的重点,也是群众关注的焦点。县、乡农村经营管理部门和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组要联合组成清产核资小组,对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经营性资产、非经营性资产和资源性资产(含集体土地)进行全面清理核实,分别登记造册。要召开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大会,对清核结果进行审核确认,并及时张榜公开。在清核资产的基础上,合理确定折股量化的资产。对经营性资产、非经营性资产和资源性资产的折股量化范围、折股量化方式等重要事项,要提交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大会讨论决定。

股权界定要坚持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人人享有股份、按贡献大小适当体现差别原则。股权分配对象的确认、股权配置比例的确定,要提交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大会讨论,经三分之二以上成员同意通过。股权配置时,是否设立集体股以及集体股占总股本的比例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大会讨论决定。为确保农民长久的集体资产收益权,股权可以继承,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在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进行转让,但不得退股

第三阶段:资产运营,收益分配。从11月中旬到12月底,时间50天左右。产权改革后的集体资产,应以股份合作制为主,采取“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这一组织形式参与市场运营,也可以选择承包、租赁、招标、拍卖等多种方式进入市场。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要制定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章程,建立健全成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等法人治理机构,并制定相关议事规则和管理制度,切实维护发展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

资产运营收益应按集体与成员拥有股权的比例进行分配。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的年终财务决算和收益分配方案,必须提交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大会讨论通过。未设集体股的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村级组织运转的正常开支,可在分配前列支;社会福利和公益事业建设资金,主要通过提取公积公益金的方法解决。设有集体股的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其集体股的收益应专门用于公益事业建设,结余部分可作为集体经济发展资金,列入公积公益金管理。在收益分配后,应做好审计监督工作。

四、几点要求

1、精心选择试点村。试点村由县(市、区)农委和乡镇政府确定,报市农委审核。试点村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当地党委和政府重视、支持,乡镇经管队伍力量强;县(市、区)农委能够派出得力工作专班驻村;村班子团结稳定、有战斗力,集体经济有一定实力;大多数干部群众有改革的要求和愿望。各县(市、区)确定的试点村名单及试点村基本情况于8月底前报省、市农委。

权益金制度改革方案篇3

为认真贯彻执行上级关于不断深化农村改革,积极推进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现根据《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精神,结合我镇实际,就进一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绿色草庙,不断创新林业经营体制机制,进一步明晰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放活林地林木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调动广大群众和各种社会经营主体造林、育林、护林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林业生产力,加快林业发展步伐,为建设生态文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积极的贡献。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稳定并重,确保积极改革稳妥推进;坚持多种模式并重,确保改革符合当地实际;坚持三大效益并重,确保农民得实惠、生态受保护。

三、总体目标

计划用三个月左右时间,基本完成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任务。在此基础上,逐步完善政策,建立产权归属清晰、经营主体明确、责权划分具体、利益分配合理、流转程序规范、融资渠道通畅、监管服务到位的集体林权制度,实现资源增长、林业增效、农民增收、生态改善的目标。

四、改革的主要内容

1、基本范围: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林地和林木。

2、改革重点:将我镇集体林业用地全部改制到位,在坚持集体林地所有权和林地用途不变的前提下,依法将集体统一经营的集体林地和林木,通过均股、均利等方式将初始产权落实到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对已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承包方式明确经营管护主体的,维持原经营主体不变,完善相关流转手续。

3、利益分配。一是承包金一次性缴纳并使用仍有节余的,70%按股分配到人,30%用于本集体经济组织公益事业;承包金为分期支付的,均股落实初始产权,从下一次支付承包款的时间起,集体经济组织每次均要将承包收益70%按股分配到人,30%用于本集体经济组织公益事业;二是对本集体经济组织进行股份合作收益分成的,在收益分配时,不低于净收益的70%进行股权分配,其他用于本集体经济组织公益事业;三是对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经营林木、林地的收益可将提取20%公积金后的剩余收益不低于70%进行股权分配,其他用于本集体经济组织公益事业;四是对经济条件较好、林地面积较小且农民对林地、林木依赖性不大(由村自行确定)的村,依法通过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村民会议2/3以上成员或由村民会议授权的2/3以上村民代表(或户代表)同意,可以将林木、林地的股权统一交本级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全部用于本集体经济组织公益事业。

4、勘界发证。明确林地林木产权关系后,要依法进行确权勘界、登记,核(换)发林权证书,做到图、表、册一致,人、地、证相符。

五、工作步骤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从2014年8月份启动,至2014年10月底主体改革全面完成,改革工作分为四个阶段进行:

(一)工作准备阶段(2014年8月)

1.成立机构。镇成立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由政府镇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下设林改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林改办设在镇林业站;村建立林改领导小组和林改工作班子,由书记挂帅,主任牵头,工作人员由村根据工作量确定,一般3—5人。

2.宣传发动。镇、村两级召开专题会议,全面部署林改工作任务。同时,充分利用广播、宣传栏等,开展丰富多样的宣传活动,让群众了解改革,支持改革。

3.组织培训。抓领导干部特别是村级领导干部的培训,解决村级领导干部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认识问题;抓各级林改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使林改的具体操作人员吃透法律法规和政策精神。

(二)制定方案阶段(2014年9月上中旬)

1.调查摸底。主要摸清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数、农户数,调查本集体经济组织区域内的森林资源分布、数量、类型、经营状况等。在明晰产权过程中,行政区划调整以后合并的村或村民小组,明晰集体统一经营的林地、林木产权时,原则上以合并前的村或村民小组为单位进行,如果是按合并后的村或村民小组确权,需经2/3以上村民或农户同意。

2.制定方案。村制定林改方案,明确改革的范围、内容、方法以及措施。

3.张榜公示。公布林改实施方案,征求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意见。

4.召开会议。依法召开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或由村民会议授权的村民代表(或户代表)会议,经2/3以上成员(代表)通过实施方案后,报镇人民政府批准,同时报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三)组织实施阶段(2014年9月下旬—10月上旬)

1.明晰股权。填写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股权登记表。

2.张榜公示。股权登记表张榜公布。

3.召开会议。召开村民会议或经村民会议授权的村民代表(或户代表)会议进行决议。

4.确立股权。享有股权的村民签字。

5.登记发证。根据经营权落实情况,登记发放林权证。

6.建立档案。镇、村均要建立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档案。

7、自查验收。各村(居委会)按照《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检查验收及目标考核办法》全面自查,自查结果由镇林改领导小组审定,合格的形成书面材料向市林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验收申请,市对各镇上报的所有有改革任务的村进行全覆盖检查验收。

(四)总结验收阶段(2014年10月中旬)

林改结束后,以市为单位,统一上报申请省、市林改办检查验收。

六、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各村要把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作为一件重要工作来抓,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要制定工作计划,明确目标任务,拟定具体实施方案,扎实推进改革。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积极参与改革,形成支持改革的合力。

2、积极稳妥推进。在搞好调查摸底充分掌握本地社情、民情、林情的基础上,科学制定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案。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规范操作,先易后难,有步骤、分阶段推进改革。

权益金制度改革方案篇4

关键词:农村金融改革;农村信用联社;角色冲突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1428(2007)08-0024-04

一、农村金融改革下农村信用联社的角色要求

建国以来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过程中,农村信用联社无疑是被引入的一个新的制度主体。1997年颁布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县级联合社管理规定》曾经明确县级农村信用联社是“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设立、由所在县(市)农村信用合作社入股组成、实行民主管理、主要为农村信用社服务的联合经济组织,是企业法人。”1998年的《国务院转发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整顿规范管理工作的意见〉的通知》指出要把“县(市)联社办成为基层信用社服务,同时履行管理、指导、协调、监督职能的联合经济组织。”所以,在1996年我国重新启动农村信用社恢复合作制改革后,当时成立农村信用联社的目的是服务于广大农村信用社。但是由于我国农村信用社在1955年农业合作化运动中产权性质发生了改变,农民为互助救济而参与合作的私有产权关系被忽视,农信社的管理体制也被纳入了国有金融体系范围,农信社同大部分国有银行一样普遍存在内部人控制、对社员正向激励不足等问题。管理当局在很快意识到农信社的各种问题后,又将“管理”这一重要职能交给农村信用联社。因此,这一时期农村信用联社被要求同时扮演农村合作金融的“管理者”和“服务者”两种角色。

但是农村金融形势并没有因为县级农村信用联社的建立而改观。据于宁等(2003)统计,截至“2001年末,有58%的信用社已经资不抵债,总计资不抵债236l亿元,其中严重资不抵债的信用社有1万个,占总数的27%。”事实表明农村金融改革仅依靠加强服务和管理无法取得成效,于是考虑以农信社产权改革来推动农村金融发展被提上日程。尽管理论界对于农村金融产权改革是否仍需要采用“合作”制存在激烈的争议,但是在2003年由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中回避了“合作”二字,鼓励各地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原则,积极探索和分类实施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合作制等各种产权制度。对于农信社则给予了明确的角色定位,即“把信用社逐步办成由农民、农村工商户和各类经济组织入股,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所以,2003年的农信社改革与以往农村金融改革的两个最大不同点在于一是明晰产权;二是地方负责。

然而农村金融历来以久的包括不良贷款、潜亏等历史包袱并非地方财政所能单独承受,于是在为确保农村金融稳定的条件下通过财务重组改善各地农信社的财务状况,以换取地方政府对农信社产权改革的动力成为中央政府解决农村金融问题的一次最为实际的行动。为了避免直接注资带来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中央政府采用向农信社及县级联社定向发行中央银行票据置换不良资产的做法,各地信用社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消化不良资产,使净资产恢复到零水平以上,并且建立起稳健有效的经营机制后方可取得中央政府的资金支持。因此地方政府迫切需要一个经济主体来承担对辖内信用社产权改革的各项职能。于是各省市在2003年以后毫无例外地选择了成立省级联社的管理体制。据央行统计,截至2006年3月,全国已有25个省级联社相继成立,地方政府对农信社的管理职责初步得到明确。

纵观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历史,每一次制度变革都是中央政府主导并加以推动,因此属于政府主导式制度变迁方式。在农民、地方政府和国有银行这些初级行动团体由于自身原因丧失制度创新动力,不愿为制度创新支付成本的条件下,中央政府利用“暴力潜能”降低制度创新中的组织成本和实施成本,以弥补制度供给不足。但是这种政府主导式制度变迁方式的强制性质不以各个制度主体一致同意为基础,无法在制度创新中满足各个制度主体的利益,最终导致制度效率丧失和制度非有效供给。所以,我国目前农村金融改革要获得成功,必须要改变完全依靠政府主导的局面,这就需要通过制度变迁主体角色转换来提高制度供给能力。这种方式被称为“集体主导式”制度变迁方式,又可被称为“制度变迁主体角色转换”制度变迁方式,即由于多个制度变迁主体角色转换而扩大制度供给和实现制度有效供给的制度变迁方式。在这一变迁方式中,制度变迁主体的角色定位和角色转换至关重要,角色定位的清晰程度和角色转换成功与否将影响制度变迁效率。

二、农村信用联社的角色冲突

从设立县级信用联社到省级信用联社,农村信用联社的角色要求不断增加。但是伴随着农村金融改革进程的深化,面对可能获得的制度变迁收益和要付出的制度变迁成本,农村信用联社扮演的多重角色势必发生剧烈冲突,从而影响改革的速度和效率。

农村信用联社的角色冲突具体表现为:

(一)委托人和人之间的角色冲突

与单纯企业类型的委托―关系不同的是,兼具政府和企业两种性质的农村信用联社同时存在私人选择和公共选择下的委托―关系。根据目前省级联社均由辖内县级联社投资入股发起设立,各县级联社又是由农民和投资股东发起设立的事实表明:农民、投资股东直接和间接掌握农村信用联社的剩余索取权,并承担相应的损失风险,农村信用联社接受农民和投资股东按照股东利益最大化的目标经营。因此,农民、投资股东符合哈罗德・德姆赛茨(1988)和张维迎(1995)关于经济组织中委托―关系的定义。与此对应的是,尽管农民和投资股东签订发起协议享有收益和承担成本,但是对于农村信用联社的收益分配并不是简单的由公司治理所决定,而是一项需要多个主体同意的公共选择。目前省级联社得到地方政府授权对辖内县级联社和农信社进行管理就意味着农民和投资股东对信用联社效益的剩余索取比例和方式必须要得到政府代表的批准,这种依靠政治权力对某一组织创造效益进行分配的制度安排,就属于典型公共选择下的委托―关系。

从上图可以发现,两级农村信用联社无论在公共选择还是在私人选择条件下都处于整个委托―链条的中间环节,信用联社既是第一层委托――关系的人,也是第二层委托――关系中的委托人。

对于公共选择下委托链条中信用社双重角色所引发的冲突是信用联社的机会主义问题。例如省级联社只对县级联社进行监管和指标考核,而并不承担监管失败出现信用风险的责任。而且在增资扩股工作中,信用联社为动员农民入股,往往把“退社自由”的概念滥用,对退股不加任何限制,使股金的流动性进一步增强。而且,对股金“不保息、只分红”的规定在操作中没有得到严格的遵守,信用联社对股金都比照存款利率予以付息,有时甚至比存款利率更为优惠。这种情况下,信用联社的股金严重“变质”,异化成为“准存款”。信用联社的股金流动性过度,导致信用联社的所有者和所有权不固定,产权也不能得到清晰的界定。股金的“存款化”使社员的地位“储户化”,也导致信用联社的产权虚置。

对于私人选择下的委托链条中信用联社双重角色冲突则表现为信用联社对农民、投资股股东和经营管理人中的负向激励问题。由于农民和投资股东对信用联社利润分配要求受到了限制,他们对农信社及联社的增资扩股行动不再存有兴趣。而两级信用联社的经营管理人员无法像国有企业委托――等级体系中人随着共同体扩大分享收入剩余,导致其利益取向多元化,委托人的外部约束作用明显失灵。

(二)政企合一的角色冲突

国内学者张杰等(2006)比喻当前农信社改革是中央政府设计出了一个与地方政府多阶段连续博弈格局。地方政府为在这场博弈中占赢,必须利用政治权力来构建策略。因此省级联社从诞生开始就注定被赋予更多的政治责任。省级联社既是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发起设立、受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委托对其实行行业管理的联合体,又是受省级政府委托对农村合作金融实施管理、带有一定行政色彩的管理机构,同时还是一家可以经营部分资金业务、清算业务的独立的管理服务型金融企业法人,二位一体导致不同角色之间不可避免出现混淆与冲突。根据柯武刚、史漫飞(2000)对“组织”性质的划分,农村信用联社既是经济组织,又是政治组织。两种组织具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目标,经济组织的目标是为参与组织的个体获取经济利益;而政治组织的目标是为参与组织的个体利益(不局限经济利益)提供保护,为社会提供公共品和产权的再分配。多重目标的问题在于参与组织的个体利益(不局限经济利益)提供保护,为社会提供公共品和产权的再分配。多重目标的问题在于参与组织的个体无法确认自己应该为实现哪个目标而动员和利用资源。农村信用联社既要化解农村金融风险,维护农村地方金融稳定,又要通过经营活动为股东创造经济利益,这就迫使其管理者和员工无法将人力资源和资本有效地聚集来降低组织成本。省级农村信用联社运行三年以来,其运作逐渐呈现服务“脱农化”的趋势。甚至占用下属联社的剩余资金获取利差收入。这些充分说明农村信用联社政企合一的角色冲突已经开始背离了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总体目标。

(二)管理角色与服务角色的冲突

省级联社被各省政府授权对辖内农信社和县级信用联社进行管理、指导、协调和服务,在实际工作中,主要表现为“管班子、管规划、管服务”。然而,目前省级联社与统一法人的各县级信用联社之间形成了类似商业银行总、分行之间的行政管理关系,一是干预县级联社经营管理,实行大额贷款备案制度,统一固定资产购置和大额财务开支审批;二是控制县级联社人事权,提议高管人员名单和员工岗位定编、定级;三是对县级联社进行指标考核和非现场、现场检查。在服务方面则没有切实考虑县级联社的真实需求,仅能提供员工培训和业务指导方面的服务,而如何采取积极措施化解农信社的金融资产风险还只能停留在文件上,不能给予实际的资金及人力支持。

综合农村信用联社的多重角色冲突的结果是:农村信用联社无法在农信社多元化产权改革中进行角色的准确定位,无法确定与地方政府、农民、投资股东和经营管理者的关系来实施行为,从而影响了改革的效率和速度。

三、农村信用联社的角色定位、转换及其影响

农村信用联社在农村金融改革过程中经历了角色转换,即其对改革的态度,以及其在改革中的作用、地位、行为等方面在原有基础上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程度和趋势对于扩大制度供给和实现制度有效供给具有重要意义。

观察1984年至2003年以前的农村金融改革,无论是“96方案”、“97规定”还是“98方案”都无法摆脱中央政府在改革中的主导地位这一特点,而且改革内容也是力求在维持“合作制”框架内进行。虽然“96方案”提出农信社要摆脱行政隶属关系的新思路,但是由于改革方案的内容削弱了中央政府控制力量,有些方面触及到诸多国家部门利益,所以改革方案没有得以实施。而“97规定”和“98方案”出台时的国内社会和经济背景已经无法令改革回归到“合作制”的老路上去,最终迫使中央政府下定决心在2006年的农村金融改革以农信社产权改革作为突破口。笔者注意到2003年后的农村金融改革中,政府不再是制度的唯一提供者,农村信用联社被地方政府在产权改革安排下提供了“特许权”,按照诺斯的定义,这种“特许权”是一种“制度装置”。制度装置概念将有助于理解农村信用联社在改革中的角色转换和定位。2003年改革方案出台后,虽然至今还未修订或重新颁布关于农村信用联社的管理规定,但是在中央银行随即出台的关于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专项中央银行票据兑付几个配套文件中可以发现,农村信用联社被赋予了制订辖区农信社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增资扩股、提高资本充足率和降低不良贷款比例的详细计划,提出辖区信用社认购专项票据的总额度和分县(市)数额和履行管理职能的权力。由此可见,农村信用联社在农村金融产权改革下已经成为新的制度供给主体。

由于在2003年农村金融产权改革以前对于农村金融制度还无法逃出“合作制”的范畴,农村信用联社的服务和管理只能被动听从政府的安排,因此其对改革持一种中立者的态度,其在改革中也处于从属的地位,其对改革的速度和实施效果也无法发挥重要的影响,总之是一个制度需求主体的角色。农村信用联社从制度需求主体到制度供给主体的转换导致了其服务和管理可以独立于政府的安排,由于改革对其制度变迁的收益超过成本,所以其对改革必然持赞成态度。但是农村信用联社在角色转换后成功定位的最为困难点就是如何界定与其他制度主体的关系。

农村信用联社之所以会在当前形成多重角色冲突影响其与其他制度主体的关系,根源在于其他制度主体并没有实现有效的角色转换,所以还无法成为制度变迁主体。包括农民、投资股东和农村信用联社管理者在内的这些制度主体在产权改革前后对改革的态度,在改革中的作用、地位和行为并没有发生质的变化,依然处于制度需求者的状态,而且由于经济增长相较产权改革前对制度需求量更为扩大。杨雷、姚洋(2002)通过实验证明,如果将制度供给主体与制度需求主体互动这一政治过程加入到制度分析中,诺斯所提出的制度变迁效率假说是成立的,即制度会朝着增加社会整体福利的方向演变。因此,要解决农村信用联社角色冲突问题来清晰界定其与其他制度主体的关系,就必须要通过政治互动来平衡各制度主体在产权改革后的制度变迁收益和成本,促使更多的制度供给主体出现或增加有效的制度供给。

具体措施包括:

(一)坚定农村金融改革的商业化目标,促使农村信用联社清晰定位

既然众多理论和实践证明,坚持传统的“合作制”的农村金融改革方案已经无法实施,那么坚定农村金融改革的商业化目标成为当前深化改革的唯一选择。在此目标下按照股份制和商业银行的规范对已经具备条件的农村信用联社进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化改组,在辖区范围内实现规章制度、业务流程、内控机制、决策程序的统一,有利于解决农村信用联社多重角色冲突问题,促使其清晰定位。

(二)改革我国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发挥农民对农村金融改革的作用

我国《土地管理法》和《物权法》对农村土地实行了严格的集体所有制,农民无法通过利用土地作为对价来获取产权,从而最终导致农民这一制度需求主体无法实现角色转换而失去农村金融改革。因此,改革和完善我国农村土地管理制度,促使农民获得除土地承包使用权外更为广泛的权利,才能调动农民参加农村金融改革的积极性,发挥其对农村金融改革的作用。

(三)坚持所有者控制原则,继续完善法人治理机制

构建农村信用联社的法人治理机制的总体原则应是:充分吸收股份制在“所有权、经营权和监督权适当分离,相互制约”动作上的优点来构建农村信用联社法人治理机制。在内部组织结构安排上,既要相互统一,又要相互制衡。必须坚持所有者的利益主体和风险主体相一致,而在治理上和管理上也应由他们做到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和自我监督。通过建立有效的激励相容约束机制,使经理层在利益驱动下自觉努力经营好农村信用联社,维护广大社员和投资者的利益。

参考文献:

[1]于宁,何尉欣.农信社有限改革[J].财经,2003;15

[2]张杰,高晓红.注资博弈与中国农信社改革[J].经济研究,2006;3

[3]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p316-p317

[4]周敏等.农村信用联社法人治理结构个案研究[J].农村金融研究,2006;1

[5]哈罗德・德姆赛茨.所有权、控制与企业[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p161

权益金制度改革方案篇5

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入世后面临的与挑战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已20多年了,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四家国有商业银行资产和负债总额成倍增长,为我国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了积极贡献。但仍存在不少问题:不良贷款占总贷款25%;财务包袱沉重;经营效率和效益低下;资本充足率低,资本金缺口大(仅工商银行如以资本充足率8%简单粗估,资本金缺口约为1500亿元——2000亿元);内部经营机制缺乏活力,责权利关系模糊,机构臃肿、人浮于事;不能适应市场竞争,创新不强;经营粗放、管理水平不高,内控机制不健全等。入世后,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步伐进一步加快。外资银行已经成为我国体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面临国外银行竞争的压力与挑战也日趋加大。

一是集中体现在对国内大中型优质和跨国公司的竞争。麦肯锡公司2002年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入世对金融业的实质已越来越明显,目前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约20%的最优质客户已经将其最主要的银行关系转移至其他银行,也就是说,这20%优质客户正面临流失可能。

二是国有商业银行高比例的不良资产在迎接入世的前几年并没有得到实质的改善,而且在加入世贸组织后五年的过渡期中也难以得到根本改善。不良资产比例过高,降低银行资金供给者的偏好,银行资金来源存在困难。

三是国有商业银行制度变革尚在摸索中,至今尚未形成一个切实可行的整体的改革思路,外资银行却已经大刀阔斧地进入了中国的银行服务市场。外资银行通过与国内中小商业银行的合资,将迅速占领中国的零售和批发业务市场。愈来愈多的外资银行被批准经营人民币业务,将会带来更大的冲击。

四是国有商业银行在所有权制、商业意识、管理体制、管理水平、金融商品的开发水平与多寡上同外资银行尚存在较大距离。外资银行以其稳健的经营、成熟的技术、周到的服务、健康的理念,对国有商业银行在市场竞争方面,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五是对国有商业银行人才的冲击。加入世贸组织后,国有商业银行已遇到强大的人才竞争压力。外资银行的高薪、出国和优越的工作条件,吸引了大量国有商业银行优秀人才。由于国有商业银行与外资银行在激励机制上存在较大的差距,也极大地影响了国有商业银行员工的积极性。国内银行在人才竞争上的劣势,是当前国有商业银行面临最严峻的挑战之一。

六是引进外资银行带来更深层次上的挑战即制度上的挑战,一种纯粹的市场制度对不纯粹的市场制度的挑战。

二、当前主要几种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方案及其评价

针对入世后的问题与挑战,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最终模式应是公众型的上市银行,但如何实现这个目标,改革的关键或切入点在哪里,界提出了多种方案。归纳起来,有三种:

第一种方案认为,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被提上议事日程的背景是为了充实资本金,使资本充足率尽快达到国际上银行业认可的8%的水平。四大国有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普遍不佳,他们基本上丧失了依赖自身积累补充资本金的可能性。并且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最终必将面临上市的问题,如果资本充足率过低,上市本身就成了问题。据有关资料显示,截至2001年底,如果不考虑剥离资产管理公司中的不良资产,则四大国有银行已经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金仅仅为国有银行全部不良贷款的6.1%,中国银行业所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金仅仅为银行业全部贷款的4.9%.国有商业银行自有资产和目前所承受的不良贷款情况更为触目惊心,到2001年底,若不考虑剥离到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的不良资产,四大国有银行的自有资产加上已经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金,仅仅相当于其全部不良贷款的40%,不良贷款就足以使得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整体处于资本金耗竭的地步。因此,建议国有商业银行应该考虑通过分拆上市、存转股、存转债、发行次级债等来补充资本金。

第二种方案认为,国有商业银行存在的问题是系统性的,但核心是产权结构问题,国有商业银行在运行机制及其效率上的种种问题,也是由单一的国有产权结构决定的。从银行的资本金充足率来说,实质也是产权结构单一问题,由此决定着资本金的补充渠道单一。对于现行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体制,只有进行实质性的产权结构调整,才能产生产权关系明晰、各种权利界定清楚的法人制度,国家干预行为受到限制,真正实现自主经营,以自有资产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因此,建议改革的侧重点要充分利用进人后的有限的过渡期,坚决进行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制度改革。继而对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模式又存在一些争议,一种观点认为国有商业银行应先向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方向转变,然后再由国有控股银行向公众型上市公司转变;另一种观点认为有条件的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应一步到位,实现规范的社会公众型股份制银行。从目前的国有商业银行现状,对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还提出了分拆上市或整体上市、实现多级法人制度、国际金融市场上市、争取战略投资者人股等方式。

第三种方案认为,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进行了20年,成效不够显著,重要的原因在于国有银行的治理框架有问题。因此,建立良好公司治理机制是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核心,要实现中国的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成功,公司治理必须被视为最关键和最具战略地位的改革步骤。建议构建国有商业银行的良好公司治理机制,要立足于中国具体的治理环境,终极目标就是设计一套约束——激励机制,使国有商业银行的决策层和行政层更有效地为国有商业银行整体利益而工作。具体来说,就是要确立清晰的银行战略目标,并使之阶段性量化;建立量化的核算体系;强化风险管理和内控制度;建立多样化、透明度高的激励机制、开发和培育人力资源;实现充分的信息披露;建立健康负责的董事会。

上述第一种改革方案,从国有商业银行的现实考虑,很有针对性,但是它解决的只是国有商业银行发展的表层问题,治标不治本。即使资本充足率通过分拆上市、存转股、存转债、发行次级债等方式补充资本金达到国际上银行业认可的8%的水平,也只是弥补了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金不足的缺陷,在一定程度上维护公众对银行信心和充实银行自身承受各种损失和风险的能力,对银行风险起到一定的“缓冲器”作用,但对国有商业银行的法人治理结构、经营管理机制及管理体制的完善没有直接作用。如果国有商业银行在制度上得不到制度创新而单纯补充资本金,就不能消除其非商业化经营的根本症结,相反会加大国有商业银行的风险,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国有商业银行入世后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从国际经验来看,国外商业银行上市发行股票,并不是为了补充资本金的不足,而是为了并购、进行资本扩张。

第二种改革方案,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单一产权和产权不清的现状出发。认为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首要和核心问题是进行产权制度改革,进行股份制改造是当务之急。很多人曾认为,产权明确或多样化或私有化,进行股份制改造才是中国国有改革惟一的出路,但事实证明,中国国有企业改制上市并没有带来原来所预想的企业效益、收益激励机制和良好的法人治理结构。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问题很多,也并不是产权模糊或产权单一带来的,并不是单纯进行产权制度改革,进行股份制改革就能迎刃而解。

第三种改革方案,看到了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的先天不足,看到了改革治理结构比产权制度改革更具有实际意义,因而认为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是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核心。但是这种改革方案忽视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现行产权结构下的公司治理结构存在严重缺陷,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还不是《公司法》意义上的国有独资公司,没有董事会,只有外派监事会,行长和经营管理层高级管理人员都是任命制,监事会作用的发挥也受到很大抑制,约束机制严于激励机制。在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国有商业银行责权利明确的问题上,在体制下要建立公司治理机构就好比在沙滩上砌建摩天大厦。进一步来说,国有商业银行产生的问题,也不能说是没有建立公司治理结构造成的,而是与中国结构、信用结构、国企改革和转型经济等诸多因素密不可分。中国的一些股份制商业银行也建立有公司治理结构,有独立董事,但仍然存在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超产权论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路径选择

以上三种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方案,前两种方案实质上是一种改革方案,充实国有商业资本金改革方案,最终还得靠产权制度改革、股份制改革来实现。我们认为,无论是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含充实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金),还是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结构,都不能独立解决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入世后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严峻挑战,那么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路径到底如何选择呢?

我们知道,传统的产权论认为,产权从公有转为私有的过程中,由于产权人享有剩余利润占有权,有较强的激励动机去不断提高企业的效益,企业治理机制和激励机制得到改善,企业效率也会得到提高。因而,产权归属是决定企业治理结构和企业绩效的基本因素。但在上世纪90年代末,产权论已受到超产权论的挑战与冲击,而这种冲击和挑战却恰恰来之于私有化改革最早的国家——英国。经过大量实证调查检验后,英国经济学家开始认为超产权论比私有化产权论更有的内在逻辑性与实证解释的说服力。(8)超产权论认为,真正决定企业效益高低的是它的公司治理结构,而变动产权只是改变公司治理结构的一种手段,没有给企业创造“生”与“死”的择别,它只改变了企业的利润激励机制,但这种改变并不保证企业绩效一定会提高,比如英国铁路局私有化后的业绩比私有化前下降。再比如,俄罗斯在市场竞争未的前提下进行大规模企业产权改革,导致了企业从计划垄断到市场垄断,造成产出在私有化后普遍下降。可见,企业的效益与产权的归属没有必然关系,而与市场竞争程度有关,产权制度改革并不是企业成功的必要条件,甚至也不是企业成功的充分条件。竞争才是企业治理结构促使企业效益改善的根本条件,是企业治理结构改善和效益提高的最根本保证。只有竞争才能迫使企业改善治理结构,提高效率和效益。只有竞争才能创造企业两种不同的命运,要么生存发展,要么淘汰死亡。超产权论不是完全否定传统产权论,而是对其发展和补充,在短期内,通过产权制度改革可能会迅速改善公司治理结构,但是,产权变换后并非等于企业一劳永逸,企业持久成功取决于公司治理结构能否不断改善来适应市场竞争。超产权论还解释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当今发展趋势,发达国家国有企业改革,在由国有国营向国有商业化、公共私有化转化的同时,也在经历由上下游全方位垄断向上下游全方位竞争的转化。西方企业改革,不但改产权,同时创造竞争。

超产权论对目前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有着很大的启发作用,已有学者根据其理论探讨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新思路。我们认为,超产权论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也有重大意义,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路径是,将营造充分的公平的竞争环境和增强金融市场竞争力作为国有商业银行改革首要环节和当务之急,以竞争迫使国有商业银行建立和不断改善法人治理结构,不断创新和适应市场需求,不断提高配置金融资源的效率和经营效益,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才能应对在入世后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严峻挑战。

超产权论提出决定企业治理结构改善的两个因素——竞争机制和产权机制的关系,在我国银行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我国银行业正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要创造一个充分的公平的竞争金融环境,改善银行经营机制,必须改变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垄断银行业的状况。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高度垄断性保证了中国政府对金融资源的行政占有和支配权,而任何市场取向的改革都是对这种占有和支配权的弱化,这是中国国有银行业改革几乎没有起步的根本原因,(9)国有商业银行也没有外在市场竞争压力去主动建立和改善公司治理结构,以适应市场竞争需要。

改变国有商业银行市场垄断现状,首先是应允许更多的竞争者进入银行业市场,进行增量改革,激励足够多并且有交易能力的新金融产权形式的产生。积极改组壮大现有股份制商业银行,尤其要大力发展民营银行,将发展民营银行作为我国一种制度创新和金融深化,完善我国金融结构体系,打破垄断,使国有商业银行和非国有商业银行进行有效市场竞争,将国有商业银行置于生死存亡的竞争环境中,主动进行全面改革,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金融竞争力,使金融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经营效益最大化。

权益金制度改革方案篇6

1.样本选取。即选取首先进行试点的第一批和第二批46家上市公司和第一批进行股改的40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即样本量为86,这86家上市公司的股权分置改革方案的选择基本代表了目前所有上市公司进行股权改革倾向方案的类型。

2.样本选择结果的描述性统计。有上表可知,在这86个样本中,采取缩股方案的有2家,权证方式的只有1家,而其余83家均采取送股方案。采取缩股的2家公司和采取权证方式的1家公司的方案均通过,而采取送股的83家公司中,清华同方所采取的公积金转赠资本的送股方案没有通过。在85家已经通过表决的上市公司中,采取权证、缩股方式的上市公司分别只占1.18%、2.36%,而其余超过95%的上市公司均采取的是送股方案。

二、问题的提出

“股权分置制度”即在一个上市公司中,设置了国家股、法人股、社会公众股等不同类别的股份,不同类别的股份拥有不同的权力。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分置是我国特殊国情、特殊条件、特殊背景的产物,是诸多历史因素交织且综合作用的结果,也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配套和股票市场制度设计不合理所留下的制度性缺陷。随着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股权分置制度的缺陷也日益明显,股权分置改革也应运而生。

伴随股权分置改革的是各种方案的选择,目前主要的四种股权分置改革的方案主要有以下四种方案:(1)送股;(2)缩股;(3)派发权证;(4)股票回购。这四种方案中,是不是目前上市选择的改革最多的方案是最优的方案呢?这是本文重点研究的问题。

三、各种方案的实施对公司财务绩效的影响

1.送股方案对上市公司相关财务指标的影响。(1)相关数据。选取第一批进行股权分置改革的四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进行比较分析,其具体股改方案及计算的相关具体财务指标如表1示。(2)数据分析。①从试点公司股权结构和财务指标变动表可以看出,四种方案实施后对市盈率都没发生变化,也就是说股票定价的相对基础并没有改变,这体现了监管当局把股权分置改革作为股权结构的内部调整问题,而不涉及股票定价的基础改变的思路。②从其它财务指标来看,清华同方的试点方案都减少了其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分别减少了0.065元和1.675元,三一重工的试点方案在每股净资产和净资产收益率上分别减少了2.001元和增加了0.86%,其他财务指标未发生改变。

2.缩股方案对上市公司相关财务指标的影响。在解析缩股方案对公司的影响时,我们以吉林敖东的股改方案进行分析。敖东股改方案如表3所示。

鉴于吉林敖东股权结构的特殊性,即非流通股比例小于流通股比例,送股方案对股市发展没有好处,选择缩股方案具有两大优点:(1)通过非流通股单方面缩股,非流通股股东让出40%的权益,提高了股票的含金量。按照2004年年报数据,可知公司每股净资产有3.62元提高到4.29元,每股盈余也由0.33元提高到0.41元,市盈率由公告前l7.72倍下降到14.5倍。公司内在价值得到提高,支撑二级市场价格还有较大的上涨空间,在短期内可以保护原流通股股东利益,在长期内也有利于公司全体股东利益的最大化。(2)缩股方式对股市减了压。非流通股股东单方面缩股40%,使得总股本也减少了19%,与送股方式相比,通过缩股实现全流通对二级市场价格的冲击较小,这种创新是对整个股权分置改革的贡献,如果大部分股改上市蓝筹公司仿效敖东,采用缩股方案,将惠及整个股市。

3.权证方案对上市公司相关财务指标的影响。宝钢股份股权分置改革基本方案是:l0股获得2.2股及l份认购权证。宝钢集团持有宝钢股份共需补偿流股股东8.5294亿股股票和3.877亿份权证。权证存续期间为2005年8月18日到2006年8月30日。共计378天。行权日为2006年8月30日。到期持有l份权证有权接4.50元买入l股宝钢股票。当然权证持有者可以放弃这种权利,损失的是购买权证的成本。从宝钢权证上市交易的实践效果来看,已充分发挥了二级市场的价值发现和挖掘功能。仅上市的前4天就给持有者以4个涨停板每份2.08元的高回报。权证的优点可以表现为:(1)权证的杠杆效应权证最大的魅力就是杠杆效应,其投入的资金和购买相关资产的资金相比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比如:宝钢4.50元.可能其权证只需0.45元,换股比例1∶1。买l份权证的收益和买l股宝钢的收益是一样的。但成本只有其1/10。也就是他有l0倍的杠杆比率,资金放大了l0倍,投资者最大的亏损就是期权金,也就是0.45元。但涨幅却会跟随正股的走势。(2)套现。持有正股而需要现金的投资者,可沽出正股而买入相关权证,继续把握股价上升所带来的利润。(3)以小搏大。预期正股将于短期内大升(或大跌)时,权证可以将其以小博大的特性发挥至极致。预期正股将大升,可买认股权证:预期跌的,可以买认沽权证;预期正股先横盘再突破,可选择一些期限长一点的权证,溢价低一点。无论正股升跌,都可以操作,可以说权证是一个全天候的投资品种。

表5总样本的绩效变化

4.回购方案对上市公司相关财务指标的影响。(1)相关数据。在这里我们也可以采用事件研究法。事件定义为股份回购事件的发生,事件发生的年份定义为时间t=0年,事件考察期为(-1,1)年,即事件发生点的前一年和后一年。据有关资料显示,曾经有5家公司成功实施过回购,其中陆家嘴回购国家股的目的是为了增发B股,不太具可比性,因此本文仅对以下四家实际回购公司的前后财务指标进行分析,详见表4和表5。我们从中发现,回购成功后的四家公司的整体业绩都有显著的提高,这表明股份回购对于公司的绩效改善具有积极的意义:净资产的平均增长率为105.94%,每股收益的平均增长率为119.4%。(2)数据分析。第一,上市公司实施股份回购以后,公司的绩效明显好转。从股份回购前一年到股份回购后一年,每股收益平均值从0.48元/股上升到0.72元/股,净资产收益率平均值从20.37%上升到24.38%。由此可见股份回购对于公司业绩的改善有显著作用。第二,股份回购可以优化资本结构,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这四家公司经营状况均比较稳定,负债比例都比较低,都具有很强的举债比例。公司通过回购国有股和适度举债,将会大幅度提高企业价值,给股东创造更多的财富。而实施回购行动后,在利润总额不变的基础上,总股本减少,从而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上升,这就构成了股票价格上涨的客观基础。

>四、结论

本文通过对目前我国资本市场和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分析,赞成股权分置改革迫在眉睫的观点。但是在众多股权分置改革方案,是不是目前绝大多数上市公司采取的股权分置改革方案最有利于上市公司财务业绩的提高,最有利于扭转我国股市目前所处的“熊市”状态,这是本(下转第60页)文重点思考的问题。分析结果表明送股对投资者来说虽然简明易懂,但是不改变业绩、不提升上市公司内在价值,不会对上市公司财务业绩的提高有促进作用。相反,其他3种常用方案都有自己的优点。特别是缩股方案和回购方案,对与公司业绩评价有关的财务指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权证方案的实施也极有可能促进股票价格的提高等等。所以,送股方案并不会有利于提高公司的财务业绩,从对扭转我国目前所处的“熊市”状态起到更好的作用角度来看,也不是最佳方案。

参考文献:

1.魏静芳.股权分置改革的历史背景及发展趋向.经济问题,2005,(9):17-19.

2.胡焱,郑江绥.股权分置改革背后的制度逻辑.经济师,2006,(1):79-80.

3.张国喜.论缩股在解决股权分置问题中的应用—以吉林熬东为例的实证分析.财贸经济,2005,(9):72-74;82.

4.刘宗劳.从宝钢权证看解决股权分置问题的金融创新.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2005,19(4):61-63.

5.廖旗平.对利用权证解决股权分置问题的分析.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5,(9):19-23.

6.益智,张为群.我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效应分析—兼论股权分置改革背景下回购的作用.商业经济与管理,2005,10(168):51-56.

权益金制度改革方案篇7

一周后,国务院批准了发改委《关于2012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要抓紧制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总体方案,具体内容方向包括:完善工资制度,健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制度,研究地区附加津贴制度实施方案;推进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制度;改革国有企业工资总额管理办法;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企业薪酬调查和信息制度等。

制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总体方案的设想从2005年就开始酝酿,2008年有消息称,要在该年内出台方案,此后又多次有类似消息传出,但都不见结果。有一种解释说,是金融危机阻碍了方案出台,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2009年国家就暂停了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另外的说法是,该方案迟迟不能出台的真正原因是既得利益集团的干扰和阻挠。一位接近决策过程的专家告诉《南风窗》记者,目前为止仍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推进,方案年内是否能出台,预期并不乐观。

从以上引用的公开信息看,制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总体方案的主要思路是行政干预为主。不难想象,这样的方案出台后将遭遇以捍卫市场为名的抨击,或者在市场中被扭曲,如最低工资标准无法得到真正贯彻等。中国已经建立起了相当程度的市场机制,是否能够既尊重市场经济规则,又发挥真正的中国特色,建立起公平正义的收入分配机制呢?

收入分配的症结

过去数年中,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世界第一,收入差距拉大的速度也堪称世界第一。中国的贫富差距到底到了多么严重的程度,缺乏权威性的说法,衡量收入差距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基尼系数,国家统计局在2000年过一次,数值是0.412,已经属于“收入差距较大”的范围。此后,官方再无此数据,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如今中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达到0.55,收入差距悬殊。

关于收入分配的指导方针,2002年的中共16大提出的是:“取缔非法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2007年的17大调整表述为:“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此前,劳动报酬占GDp比重连年下滑,在2002年之前,该比重在50%以上,2003年下降到49.6%,到了2007年,降为39.7%。

在财富的阶层分配上,根据科学出版社《中国居民消费需求变迁及影响因素研究》,中国城镇居民最高收入组与最低收入之间的年均收入差距,1985年是2.9倍,2009年是8.9倍。另据世界银行的一份研究称,当前中国10%的家庭掌握了全国41.4%的财富。

收入差距已经到了威胁社会安定的边缘,解决该问题刻不容缓,但问题的关键是从何处入手解决。如果目前的收入差距是市场机制造成的,那么在承认市场经济的前提下就需要承认差距的合理成分。但我们同时也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是不完善的,这就需要讨究市场不完善在什么地方,只有找准了问题,才能提出正确的解决方案,否则就会南辕北辙,让问题变得更糟。

之所以说中国建立起了市场经济体制,是因为当前的主体生产方式是企业化生产,除少数领域的一些大型企业外,包括绝大多数国有企业在内的公司都根据《公司法》作为自负盈亏、自主发展的主体在市场上存在;劳动力已经转化为商品,企业通过雇佣劳动的方式组织生产。

市场经济实行的是按要素分配的机制,资本的所有者获得资本收益,劳动力所有者获得劳动报酬。在中国的一次分配过程中,存在资本所得过高,相应地劳动所得过少的问题,这是可以用市场供求关系解释的。但是,中国的劳动力在走向市场的时候,他们并非真的一无所有,这是中国的发展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根本不同。中国在前改革年代积累下了大量国有资产,这份资产并没有像俄罗斯改革时那样量化给个人,仍然掌握在国家手中,所有国民都是国有资产的主人。

拥有数量庞大的国有资产是中国特色所在,然而国有资产的收益却并未使全民受惠。改革的不完善之处在于国有资产一步步地与所有人发生了分离,其收益被少数人占有,这是按要素分配原则未能得到贯彻之处,也是收入分配不公正的最大根源。如果要进一步推动改革,建立更公正合理的分配收入制度,必须从完善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体制入手。

国内有一部分人认为,改革已经进入了深水区,下一步必须推进私有化,因为国有制与市场经济不相容。但私有化只会导致更大规模的财富向少数人集中,造出更严重的非正义的收入差距。

与此针锋相对的观点认为,进一步改革的根本性问题在于是否坚持在宪法的框架内进行改革,是否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的方向应该是确认全体国民对国有资产的所有权,并享受其增值收益。这才是使收入分配趋向更公平合理的根本方向。

国有企业与收入分配

经济学家刘福垣先生认为,谈论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的对立是虚妄的,因为现在的国有企业被控制在利益集团手中,收益归了私人,并非真正国有;私营企业背后大多有官存在,,私营企业也并非完全是私人性质的。企业只应分为两种类型,政府企业和非政府企业,前者不以营利为目的,功能是提供公共服务;而只要以营利为目的,不论所有制是什么,都可以纳入后者的范畴。

他认为,真正重要的问题不是企业的私有化还是国有化,即不是企业的改革,而是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体制的改革。应归属全民的是国有资产的租金收益,租是资产的使用权价格,无论是谁,只要使用国有资产就必须逐年缴纳租金。国有资产的租金应与税区分使用,前者属于全民资产,用于全民分红或社会保障;后者进入财政预算,属于政府资产,用于其他公共服务。

改革前,国企的全称是国营企业,企业生产所需要的土地、原材料和资金由国家审批和划拨,企业生产按计划完成任务,产生的利润全部上缴。随着改革一步步地推进,国企由国家直接经营转变为国家所有,企业的生产经营按市场需求做出,直接参与市场竞争。除少数行业以外,国企均已经成为完全的竞争性企业。经济学家高梁先生就认为,从企业改革的角度,国企改革基本已经到位,处于充分竞争性行业的国企利润率并不高,只有能源、烟酒等行业的国企具有较高利润率。

在国企改革前进的同时,不断后退的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开始后,国家对国有企业放权让利,允许其保留一部分利润进行内部分配。在前总理朱基时代,对国企进行了“利改税,拨改贷”的改革,即从上缴利润改为纳税,把国家拨款调整为银行贷款,企业还本付息,但以前已经划拨的国有资产就被作为企业的自有资产了。同时考虑到企业的负担等因素,国家在10多年时间内允许国有企业暂停上缴利润。

直到2007年,国家才恢复对非金融类国企征缴红利,比例在5%~10%之间。2010年,国企累积实现利润近2万亿,上缴财政部的只有440亿。另外,国家从2006年开始,对石油企业征收石油特别收益金。由于国有资产实行分级管理体制,归地方管理的国企利润就截留在了地方。

这种管理体制就导致了国企所使用的国有资产的租金损失:一部分被国企用于内部分配,导致国企职工的待遇高于其他企业,其实质是国企职工侵犯了全民的财产权;另一部分进入财政账户,成为政府资产,被用于各种用途,挤占了原本应直接用于全民的资金。

土地增值与自然资源属于全民

根据宪法规定,城镇土地和自然资源属国家所有。在改革过程中,这两者的全民属性被忽视,成为收入差距被非正义性地拉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土地是财富的根源,是经济生产活动重要的要素。改革以来地方经济的增长很大程度上靠经营土地得来,地方政府批租国有土地,招商引资,发展房地产,以卖地充实财政。经济发展反过来推动了土地价值的增长。

土地财政近年来已经饱受诟病,但批评很少指出土地财政的最根本问题,即地方政府侵犯全民产权。不仅如此,因为土地批租的期限为70年(工业用地为50年),一届政府甚至在一年内就将未来69年的土地收益用尽,也侵犯了未来10多届政府的土地经营权。同时,一次性把70年的地租计入成本,也推高了房价。

这种土地管理模式催生了房地产投机,在房价快速增长的城市,那些较早购置了房产的人,坐享了土地增值的收益,财产拥有量飞速增长,远超过实体经济经营的增长速度,不但拉大了贫富差距,也起到了鼓励投机、轻视正常经营的效果,扰乱了社会风气。有些城市的原住民,因为历史原因拥有多套住房,他们可以靠出租维持生计,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食利阶层。

在国有土地产权清晰地归属全民的前提下,地租收益理应归全民享有。国有土地的地租落入私有腰包,这是带有封建色彩的寄生性财富分配,不但与社会主义不相容,甚至与资本主义也不兼容。现在有地方推行的地票制度致力于让偏远的农民享受城市土地增值收益,是一个有益的尝试;房产税作为调节的工具已经被提出和讨论,但除了在少数城市试点外,大规模推广的前景还很渺茫。

有人将既得利益集团分为几种,包括国企垄断利益集团、房地产利益集团和资源能源利益集团。与前两者一样,资源能源利益集团的形成同样基于对全民资产的侵犯。上世纪80年代“有水快流”政策的一个客观后果是盗采、贱卖自然资源的风起云涌,虽几经规范,但始终没有触及根本问题,即确认自然资源的全民产权,资源的收益仍归地方和私人占有,结果以破坏自然环境和大规模生产事故为代价造就了一批富豪。以山西“煤老板”为代表的这个群体将资金用于炒房地产,助长投机风,“千万嫁女”等事件也暴露了这个群体加深社会隔阂的财富观。

理顺全民资产管理机制

改革走到这一步,当务之急是在宪法框架内明晰产权关系,确认全民对国有资产的所有权和收益权。在这一前提下,因市场竞争而导致的收入差距才具有合理性,是可以接受的。对私有化的鼓吹的本质是,让那些已经非法获得全民资产巨额收益的人,进一步获得全民资产的所有权,这是错误的方向,必须坚决拒绝。

权益金制度改革方案篇8

深圳冲击波

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徐绍史:这是我国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历史上又一次里程碑式的重大抉择,符合中央对深圳的战略定位,符合深圳发展实际。国土资源部将全力支持深圳市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综合试点,并会同广东省政府指导深圳市按照总体方案开展工作,力争把这项试点做成部省市协调推进改革的范本,让深圳成为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理论的先行者、实践经验的创造者、制度供给的开拓者。

中国当前一些重大经济问题、社会问题,相当一部分都直接或间接与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有关,中国现行土地管理制度已逼近重大变革临界点。也正是基于这样的现状问题,深圳新一轮土地管理制度将是一项“困难多,政策性强,胆子大的改革”。

中国房地产数据研究院执行院长陈晟:深圳因为有大量的外移人口,城中村的问题非常严重。深圳可开发的土地很少,40%的人都在城中村发展。这一次试点,也起到了排头兵样本的作用。但是试点要坚持一个原则,既要承认既有的事实,但也决不能造成小产权房得利。溢价要补交税费,要有一个统一的管理体系。目前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确权,确认小产权房的产权人权属,然后去考虑税费和溢价的问题。

《中国房地产报》:深圳“新”胆子大。深圳的“胆子”大在何处?首要一点是“依现状、依改造”。与“秋后算账”不同,“依现状”表达的深层含义是,即便以往因政策漏洞造成了一些问题,其主要的责任方并不是当事企业和民众,而是政策制定方,即便被“钻了空子”也是因为“留了空子”,这部分人并未逾越当时的法律界限,因此,更大的智慧和更难的尺度把握,在于如何实现“依改造”。这一大胆且饱含儒家智慧的说法若能在实践中得以完善,相信会对困扰我国多年的小产权房问题提供可行的解决途径。其次一点便是“利益共享”这是盘活存量土地,解决拆迁难题,进而实现城市结构优化、功能提升的重要基础。并隐现了对房屋所有者土地价值的认可,而这一点,既可以为将拆迁补偿改为“入股开发”提供新思路,同样有可能为解决小产权房问题提供新立论。

最大突破:土地确权

权属问题是深圳30多年来改革开放过程中遗留下来的复杂问题。《总体方案》明确,在土地用途管制、土地有偿使用、土地二次开发与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产权制度方面在重点区域开展试点工作。在关键的二次开发确权方式上,采取“土地整备”、“城市更新”、“城市发展单元”以及“村民自主开发”等试验模式。

针对外界认为深圳将为小产权房确权,深圳市领导表态说:“这一解读是不正确的。”深圳对于非法房地产和违法建筑将坚决打击,不给出路,保持对违法建筑的高压态势。但专家认为,小产权房是深圳面临的最大问题,如果深圳不处理好占据深圳总建筑面积几乎一半的小产权房问题,那么深圳就完全没有意义和可操作空间。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只有把这块突破了,才谈得上土地二次更新和招拍挂改革,并延续到土地资本化等改革措施上。

最大创新:土地二次开发利用机制

《总体方案》提出,探索建立规划控制、收益共享、运作高效的土地二次开发利用机制。在广东省“三旧”改造政策基础上,建立符合深圳实际的城市更新政策体系,编制并审批城市更新计划,统筹安排城市更新改造。

在规划控制上,区政府、社区、土地权利人、开发单位等不同利益主体作为相关规划的主体,一起参与,收益共享。对土地二次开发增值收益,通过系列调控方式,明晰增值收益归属,并公平分配。

专家表示,通过土地二次更新利用模式,将现状土地和房屋的复杂产权进一步清晰化,使得非法利益得以转化为合法利益,把不可实现利益转化为可实现利益,实现利益最大化和增值,也鼓励了原住民等参与和配合土地二次开发。

最大亮点:探索土地资产资本运作模式

针对土地财政方面的难题,此次深圳提到了创新土地资产资本运作机制,完善土地利用和管理模式,这也是深圳尝试中最为大胆的探索。让土地资源、资产、资本“三位一体”,将推动土地价值的最大化,为企业开拓新的融资平台。专家认为,土地资本化将使政府土地财政收入长期化、稳定化。

权益金制度改革方案篇9

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目的和意义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维护农村基本政策长久稳定,实现农村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让农民依法享有林地的使用权、经营权和林木的所有权、处置权、收益权,有利于维护林业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调动全社会造林、营林和护林的积极性;有利于加快发展现代林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利于实现森林资源总量有效增长、农民持续增收、生态明显改善、林区和谐安定的目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必须严格程序、规范操作,确保积极稳妥、扎实有效地推进。

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原则和范围

(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原则。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既要积极又要稳妥,先试点后展开,不能操之过急。要及时化解影响农村发展稳定的矛盾和问题,切实做到以改革促发展,确保农村稳定和谐。

1.坚持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遵循林业发展规律,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促进林业资源和效益的同步增长,实现林业增资源、生态受保护、农民得实惠的目标。

2.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确保农民平等享有集体林地承包经营权。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农业生产特点的基本经营制度,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集体林地资源属农村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共同所有,内部成员享有优先和平等的承包经营权。

3.坚持尊重历史,确保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坚持改革与稳定并重,保持林业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尊重历史、尊重现实,不打乱重来,不重新分配。

4.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依法维护农民切身利益。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要依靠群众,尊重群众意愿。要确保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做到改革内容、程序、方法和结果“四公开”。

5.坚持依法改革,确保改革规范有序。依据《森林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物权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合同法》等法律规定,规范程序,依法操作,切实维护好群众的合法权益,保护好森林资源。

6.坚持因地制宜,确保改革符合实际。根据各地森林资源状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按照不同地类和林种,允许经营形式和改革方式多样化,不搞一刀切。

(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范围。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范围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森林、林木和林地。改革的主要内容是:

1.目前仍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尚未确权到户的商品林、宜林荒山(滩),适宜分户经营的按人均分到户经营;不适宜分户经营的,依法经本集体经济组织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三分之二以上成员代表同意,可采取按人“分股不分山、分利不分林”的均股均利方式落实产权,并通过拍卖、出租、承包等形式明确经营主体。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有承包优先权。

2.对已划定的自留山和责任山,以及通过承包、租赁、拍卖等形式依法获得的集体林地,且按合同履行义务的,其经营权稳定不变;合同不完善的予以完善;合同不合法的,要依法纠正并妥善处理。

3.已经落实经营主体,但未按规定完成造林绿化和管护任务的林地,限期完成任务或依法收回重新落实经营主体。

4.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经营管理的公益林,保持稳定不变,落实生态效益补偿政策和管护措施。

三、工作步骤

根据中央有关要求和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我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分步实施,依次推进。*年底启动,2009年开展改革试点。各试点县(市、区)用1年左右时间完成以明晰产权、明确经营主体、确权发证为主要内容的改革任务。2010年初全省展开,年底基本完成改革。在此基础上,再用2年左右时间,进一步完善配套措施,健全服务,规范管理,初步形成集体林业的良性发展机制。

(一)准备工作。

1.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根据《中共*委*人民政府关于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进现代林业发展的意见》(鲁发〔*〕14号),建立县(市、区)直接领导、乡镇组织实施、村组具体操作、部门搞好服务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

2.搞好动员部署。根据省政府安排部署,各市、县(市、区)政府要召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动员会议,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扎实做好动员部署工作。乡(镇)要召开党员干部会,村(组)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向群众讲明讲透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目的意义、政策规定、方法步骤等,使广大农民群众真正认识改革,真心拥护改革,自觉参与改革。

3.加强业务培训。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对各市、县(市、区)林业主管部门和试点县(市、区)政府负责同志进行培训。随着试点工作的开展,可举办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培训班。各市、县(市、区)要选配业务能力强、政策水平高、有责任心的人员参与改革工作,并对相关人员进行政策业务培训,确保参与改革工作的人员能够正确运用相关政策法规、熟练掌握操作规程、顺利开展工作。

4.认真调查摸底。各地要以村(组)为单位对林地、林木资源情况进行调查摸底,特别是对已采取不同形式进行改制、落实经营主体的林地、林木资源进行详细调查,对没有签订林地、林木经营合同的要依法补签,填写相应调查表格;对已经签订合同的要审查认定;对合同不规范的要依法予以完善;对未经合法程序获得的林地、林木经营权,群众意见较大的,可通过法定程序修改合同,调整利益分配办法,也可依法通过其他途径和办法解决。

5.制定改革方案。各市、县(市、区)、乡(镇)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要层层制定改革工作方案。县级改革方案要报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批准,并报省林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各乡(镇)根据经批准的县(市、区)改革方案制定本乡镇改革方案,报县(市、区)人民政府批准实施。村(组)集体经济组织改革方案要依法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由乡(镇)政府审核同意后实施,并报县(市、区)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备案。

6.准备物资和技术资料。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涉及大量的外业调查、内业整理和档案保存工作,各地应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准备好所需仪器设备、技术软件、地图表格、合同文本、登记台账、档案橱柜等物资和技术资料。

(二)勘界确权。

1.签订承包合同。经调查摸底尚未实行家庭承包的林地,由村民委员会或村民小组按法定程序制定承包方案,承包落实到户,与承包人签(补)订林地承包合同书,并将权属落实情况造册,将《承包合同》和承包人的《林权登记申请表》一并报乡(镇)政府审核。经乡(镇)政府审核同意后,报县(市、区)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审查。

2.实地勘界确权。县(市、区)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与乡(镇)政府组织专业人员对承包人申请登记的无异议的林权进行现场调查,确定林种、树种、面积和四至界线等,逐块调查登记、勾绘成图,并将林权内容在本集体经济组织范围内进行公示。

3.争议纠纷调处。对林权存在争议的林地、林木资源,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依法调处”的原则进行调处。各级政府和村民委员会要切实负起责任,并充分发挥农村威望高、能力强、办事公道的老党员、老干部、老军人、老教师、老模范等人员的作用,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做到“组间问题不出村,村间问题不出乡,乡间问题不出县”,及时调处纠纷,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对于设区的市之间的林权纠纷,各方要本着互谅互让的精神依法协商解决。

(三)建档发证。勘界确权完成后,乡(镇)政府将审核无误的林权登记材料报县(市、区)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林业主管部门按照图、表、册一致,人、地、证相符的要求,核实登记、微机录入后报县(市、区)政府批准,发放《林权证》。因林权流转或其他原因造成权属改变的,可进行变更登记;对旧版的林权证书,应登记换发新版《林权证》。

确权发证完成后,省、市、县、乡、村五级都要建立林权档案,其中县级要建立健全纸质和电子信息管理系统两套档案。档案材料实行集中管理、统一建档,配有专门库房或专柜,有专人负责接收、收集、整理、归档、立卷和保管。

(四)配套改革。从2011年上半年到2013年底,基本完成配套改革。本着先急后缓、先易后难的原则,主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1.规范森林资源流转。制订出台《*林权流转管理办法》。以县(市、区)为单位建立林权交易服务平台,林业资源丰富的地方也可在农村中心社区设立交易服务平台。今后,森林资源交易流转须进入产权交易有形市场进行。制定出台《*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办法》,完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机制,积极发展中介服务组织,依靠社会力量,服务林业产权市场。

2.建立森林资源动态监测体系。根据勘界确权实测数据,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科技手段,建立全省集体森林资源动态监测系统,随时掌握森林资源消长变化情况。

3.建立和完善林产品交易专业市场。培育一批规范成熟的木材交易市场、林产品交易市场、花卉苗木交易市场等林业有形市场。

4.积极探索林权抵押贷款和林业政策性保险等新机制。金融部门要探索开展《林权证》抵押贷款业务,开发适合林业特点的信贷产品,积极为林农提供小额贷款服务,支持林业龙头企业建设工业原料林基地。推动开展政策性林业保险业务。

(五)总结验收。总结验收的主要内容是:

1.权属明确情况。权属明确,合同完善,合同签订率达到95%以上。

2.确权发证情况。应发证的林地、林木,发(换)证率达到95%以上。

3.林权流转及要素市场建立情况。县(市、区)范围内建立专门林业要素交易服务平台。

4.档案建立情况。改革文件、方案、林权登记材料等按档案管理要求收集整理归档齐全,有固定存放地点;建立了林改信息化管理系统,档案资料实行集中管理、统一建档,配有专门库房或专柜,有专人负责接收、收集、整理、归档、立卷和保管、服务。

四、保障措施

(一)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农村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面对深刻变化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各级、各部门要把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发展现代林业,作为保持全省经济平稳增长、农民持续增收、生态明显改善的重要内容,抓住机遇,用好政策,进一步调动全社会发展林业的积极性,努力推动现代林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明确工作机构并健全有效的工作机制,深入基层,分片包干,指导开展改革工作。要认真履行职责,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依法行政能力,在保护森林资源、搞好政策引导、保护农民利益、提供技术服务中发挥应有作用。

(三)搞好舆论宣传和引导。各地要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多种形式,把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目的意义、方法步骤等,原原本本交给农民,达到家喻户晓,人人尽知。要充分利用舆论宣传的引导作用,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关心改革、支持改革的良好社会氛围。

(四)加强检查监督。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涉及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严格按照政策规定办事,决不能违背民意,。对违法乱纪、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要依法严肃查处。各级要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的作用。各级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认真接待群众来信来访,及时调处改革中出现的纠纷,确保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顺利进行。

权益金制度改革方案篇10

■改革是最大红利,城镇化是最大潜力

■发展与司法改革是政改突破口

■网络和微博对反腐改革已形成倒逼之势

■广东新书记能否再“杀出一条血路”

■温州金融改革还没有突破重围

■利益集团与改革之间的矛盾如何调处

■官员财产公开就等中央一声令下

■土地制度改革是一个绕不过去的槛

■收入分配改革的误区和突破

“新南巡”发出改革最强音

20年前,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南巡讲话”为我国的改革开放打开局面,让我们尽享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大“红利”。20年后,再走邓小平视察南方之路,以寓意深远的“新南巡”,表明了中共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坚持和推动改革开放的坚强政治决心,向中外释放了中国新改革开放最强音。

12月7日至11日,首次离京考察的选择了具有改革开放标杆意义的广东深圳及珠海、佛山、广州。用的话说“就是要到在我国改革开放中得风气之先的地方,现场回顾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将改革开放继续推向前进”。

“新南巡”反复宣讲推进改革开放意义和紧迫性。“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我们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步伐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新南巡”关于中国新改革开放的系统论述,展现了新一届领导人的强力深化改革开放的政治魄力、理论勇气和政治智慧,释放中国新改革开放最强音,凝聚了全党全社会深化改革开放的共识,激起了我们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新动力,向全党全国发出了深化改革开放新的宣言书、新的动员令,让我们对实现“中国梦”充满信心和希望。

改革是最大红利,城镇化是最大潜力

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步消失,改革红利成为十实现倍增目标的主要红线。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2012年11月21日在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上屡次提及改革,他指出,改革是我国发展的最大“红利”。

在12月19日召开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调研工作座谈会上,说,把城镇化最大潜力和改革最大红利结合起来,形成叠加效应,中国经济就有长久持续的动力。之前,11月28日会见世界银行行长金墉时表示,中国未来几十年最大的发展潜力在城镇化。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城镇化水平从17.92%提高到51.27%,但这仍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有专家测算,在城镇化的推动下,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每年将提高2%,到2020年达到40%左右,从而形成一个高达6亿人口的中等收入群体。由此,城镇化发展将会释放巨大投资和消费需求。

国务院正在制定的农村集体土地征收制度将对推动城镇化进程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业内专家推测征地补偿提高额度可能至少为现行标准的10倍,这意味着利益格局将发生重大变化。理顺集体土地产权关系,让农民享受土地增值收益,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发展与司法改革是政改突破口

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在纪念现行宪法公布实施三十周年大会上指出,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近年来,中国积极、稳妥、务实地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在优化司法职权配置方面,针对职务犯罪案件审查逮捕程序改革,2009年9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了《关于省级以下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的案件由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逮捕的规定》,建立了本级检察院和上级检察院双重审查程序……层层把关,有效防止了错误逮捕的现象。

在规范司法行为方面,2010年以来,最高法院出台了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对统一裁判尺度,规范自由裁量权,减少“同案不同判”现象,实现司法公正和裁判标准的统一,更好地促进法律的正确实施,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加强司法民主方面,新华网9月20日刊文指出:“过去和现在以至将来,专业化基础上的人民性在我国的司法改革中都将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将为公正高效权威的司法目标提供民意民智,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改革成效,真正感受到公平正义在身边。”

网络和微博对反腐改革已形成倒逼之势

如果说2010年是“微博元年”,那么2011年可被称为中国的“政务微博元年”,而2012年则可被称为“微博反腐元年”。从“天价烟局长”周久耕,到“表叔”杨达才,再到“房叔”蔡彬,网络反腐一次次显露威力。与此同时,政务微博也开始逐步由最初的信息向服务信息过渡。数据显示,这一年,政务微博凸显贴民生、务实事、重应用的特点,政务微博实现了由“宣传”到“服务民生”的转变,从倾听社情民意的问政平台,成长为常规化制度化的网络“办公平台”。

微博正成为民众监督政府的“利器”。虽然,目前政务微博发展速度很快,让不少还没有开微博的一些政府机构有些措手不及。

面对微博的“倒逼”之势,各级地方官员开始由被动应对转向主动跟进。很多官员纷纷在网上开通微博,12月3日的《2012年新浪政务微博报告》显示,至2012年10月底,新浪微博认证的政务微博总数达到60064个,相比去年同期净增41932个,增长率达231%,其中,5.8万基层微博,他们更直接的倾听民意、服务民生,已成我国政务微博发展的中流砥柱。目前,新浪政务微博的发博总数约为3200万条,平均每个政务微博的发博数为531条。

广东新书记能否再“杀出一条血路”

12月18日,接替出任广东省委书记,成为这个中国改革领头羊史上最年轻的“一把手”。就任仪式上,说,担任广东省委书记,接过广东事业发展的“接力棒”,我深感担子重、责任大。广东近代以来就是开风气之先的地方,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更是发挥着排头兵的作用。我有信心做好广东的工作。

目前,广东省正在深入推进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令外界意外的是,五十多个政府部门的家底几乎被翻了个底朝天,1120个审批事项被清理出来,“翻箱倒柜,不留任何死角”。广东省省长朱小丹强调,“没有‘革自己的命’的决心和勇气,就难以突破与科学发展、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的政府部门权力利益格局,难以闯过改革‘深水区’。”

近年来,尤其是金融危机之后,广东的传统发展模式越来越难以为继,主政广东期间,通过“双转移”、“腾笼换鸟”、建设幸福广东等举措,力推广东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如今履新广东省委书记,其将以怎样的魄力在广东推进改革,尤其是在已经开始的官员财产公开上能否再“杀出一条血路”,人们拭目以待。

温州金融改革还没有突破重围

2012年11月23日,浙江了《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实施方案》。同年3月28日,国务院正式批准了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总体方案,给温州在金融改革领域包括将民间金融纳入主流的融资制度体系、鼓励和支持民间资金参与地方金融机构改革等试点的权利。然而,在缺乏真正剧本的情况下,温州没有像大家期待的那样拿出魄力和勇气在金融综合试验区的建设方面有实质性的进展。截至目前,既没有民间资本发起设立的村镇银行,也没有一家小额贷款公司成立村镇银行。

温州金改已经一年多,但总体进展程度不令人满意。除个别的事项有具体的量化指标之外,很多重大的领域仍然缺乏操作性。可以说,温州金融改革是温州民间金融的一次自我救赎,也是中国金融打破改革僵局的一次绝佳的机会。人们不禁要问:既然是改革,既然是试验区,既然是试点,为何要缩手缩脚,为何要对方案细化了又细化,为何要强化“管制”意识?

在11月21日的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上就指出,当前改革进入了“攻坚区”和“深水区”,改革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干可能不犯错,但要承担历史责任。这无疑是在向包括温州在内的很多改革喊话。对于温州而言,金融改革试点是温州未来最大的红利,一定要抓住这么难得的历史机遇。

利益集团与改革之间的矛盾如何调处

当前收入分配领域的改革难见成绩,症结之一,就是因为这些改革定会触痛既得利益。很多时候,改革建议甫一提出,即遭遇各方阻力,最后只好不了了之。原定于6月底出台的《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三度推迟,跟各类压力和阻力也不无关系。

对一些主要问题的争议相持不下,不但是《方案》一再延期的主要原因,而且还阻碍了另一项关键改革的进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国资红利上缴等方面的改革,这些改革也是预算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全国人大常委会只好将审议通过《预算法修正案》的时间推迟到2013年“两会”以后。

30多年的改革开放,让我们的物质生活极大地丰富,但利益分配不公也越发引起人们的不满。这种不满使得部分人开始否定改革的正当性,以至于意识形态之争又有抬头趋势。改革是走回头路还是冲破利益集团的阻挠?这个时候,除了“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来谋求突破,别无他途。有勇气和决心,才能直面阻力、战胜阻力;有智慧,方能走出争议、超越阻力,放开管制,让更多的利益集团参与到改革中来。

官员财产公开就等中央一声令下

我国官员财产公开是从2009年起步的,据不完全统计:迄今已有29个市、县“试水”。从试点情况看,所涉城市大有遍地开花之势。然而,从29个市、县官员财产公开试点整体态势分析有些试点并没有看出多少特殊的效果。

官员财产申报,牵涉面很广,操作起来比较复杂,不能一蹴而就,但同时,这也不是拖延改革借口,已经有官员表示,只要中央一声令下,自己就立马公布个人财产。党的十七大和十都明确提出,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这一系列的举措就是一条制度反腐的新路。现在的反腐败工作进行到了深水区,正如反腐败有了新方法,腐败也出现新的对策,腐败和反腐败的博弈就更加尖锐。

2012年12月初,广东省委常委、纪委书记黄先耀称,决定在广东选两个区县试点官员财产公开。省级单位开启财产公开试点在全国尚属首次。同以往一些地区进行的官员财产申报和公开试点相比,广东试点具有三个鲜明特征:一是试点不再是一区一市凭一己之力展开,而是由省委有计划地部署推进;二是从“申报”走向“公开”;三是明确试点完成后,2014年逐步推开。

土地制度改革是一个绕不过去的槛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房地产业迅猛发展,地方政府大量征收集体土地用于商业性开发,相对于土地增值收益总量而言,失地农民得到的补偿偏低,农民利益受损。现行的土地制度已不适宜高速发展的中国社会,对于这一问题,中央政府愈加重视。2012年3月,总理在全国两会闭幕会上承诺,将制定并出台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条例。7月,由国土资源部制定的《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条例》已上报国务院。就在11月28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讨论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修正案(草案)》,对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征收补偿制度作了修改。

未来土地制度改革的趋势,是要让失地农民有保障,让农民与土地一起城市化。因此,土地制度改革应从四方面展开:第一,要对现行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进行深化完善,为生产生活生态的空间留下足够的余地;第二,要对土地的集约节约用地制度、有偿使用制度,包括市场上提及的土地资产、资本管理制度,以及涉及土地财政、土地加税费的贴息等进行协调改革;第三,相应地进行土地空间转换征地制度的改革和集体建设用地制度的改革;第四,加强土地的权益保护,进行土地登记、土地产权保护制度改革。

收入分配改革的误区和突破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居民收入大幅增长,但分配失衡的问题也日益凸显。数据显示,内地基尼系数已激增至0.61,大大超出0.4的警戒线。收入分配改革已经行进在路上,但因为认识上的误区导致改革鲜有成效。2001年国家提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总体方案的起草工作于2004年启动,由发改委具体负责。2010年初和2011年12月,发改委已两次将方案上报国务院,但均未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