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卫生管理制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26:11

区域卫生管理制度篇1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城区水域是指釜溪河双河口至金子凼闸堰、旭水河艾叶堰至双河口、威远河*段廖家堰至双河口之间的河面及沿岸滩涂、边坡。

第三条城区水域环境卫生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责任维护城区水域的环境卫生,有权制止和举报违反本办法的行为。

第五条城区水域环境卫生管理实行条块结合、分级负责的原则。

第六条市建设局负责城区水域环境卫生管理、协调和检查工作,负责城区水域环境卫生管理责任区域划分,负责制定环境卫生整治计划及检查验收标准,并组织实施本办法。

市交通局协助做好城区水域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具体负责釜溪河老新桥至金子凼闸堰河道水面垃圾、漂浮物的打捞工作。市水利农机局协助做好城区水域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具体负责釜溪河双河口至金子凼闸堰河道清淤、清障工作。

第七条釜溪河双河口至金子凼闸堰沿岸滩涂、边坡的环境卫生管理工作,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分别由自流井区、大安区、沿滩区政府及高新区管委会负责。釜溪河双河口至老新桥河道水面垃圾、漂浮物的打捞工作由大安区政府负责。

旭水河艾叶堰至双河口水域环境卫生管理工作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分别由贡井区、大安区政府负责。

威远河*段廖家堰至双河口水域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由大安区政府负责。

第八条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和各区执法分局、高新区执法大队按照职责分工,负责城区水域环境卫生管理行政执法工作。

第九条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向城区水域倾倒垃圾。

第十条在城区水域河道内经营、管理船舶(含趸船)、码头和闸堰等设施的单位,应当制定保洁制度,配置保洁和粪污收集的设施、工具,收集废弃物、粪污向指定的地点倾倒。

第十一条城区水域沿岸滩涂、边坡的住地单位、住户,应当将收集的废弃物、粪污向指定的地点倾倒。

第十二条在城区水域河面及沿岸滩涂、边坡范围内活动的个人,应当维护环境卫生,不准乱丢果皮、纸屑和包装袋(盒)等废弃物,严禁随处便溺。

第十三条对违反本办法的单位和个人,由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责令改正、采取补救措施,并视其情节按下列规定予以处罚:

(一)乱丢果皮、纸屑、包装袋(盒)、动物尸体、内脏等废弃物和随处便溺的,处以50元以下罚款;

(二)乱倒渣土、垃圾和粪污的,对违法个人处以100元以下罚款,对违法单位和经营者处以2000元以下罚款。

第十四条违反本办法,涉及环保、海事、航务、水利、市政等行政管理的,由相关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处罚。

第十五条辱骂、殴打市容环境卫生管理人员或者阻挠其执行公务的,由公安机关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六条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向人民法院。

第十七条釜溪河双河口至金子凼闸堰沿岸滩涂、边坡具体范围由市建设局会同自流井区、大安区、沿滩区政府和高新区管委会划定。旭水河艾叶堰至双河口沿岸滩涂、边坡具体范围由市建设局会同贡井区、大安区政府划定。

区域卫生管理制度篇2

一、工作目标

1、深入开展“三类区域”创建,年内完成创建市容环境市级达标区域5.5平方公里的创建任务,完善市容市政环境设施建设,不断巩固、提升创建质量;

2、统一规划,进一步完善路、龙茗路、平南路市政店招店牌、绿化等综合改造,提升市容景观效果;

3、建设漕河泾景观河道,建设人口文化公园;

4、继续开展文明小区卫生达标、卫生单位、卫生先进路段等基础性创建和巩固工作;

5、巩固提升市一级卫生街道、市扬尘污染控制街道的创建成果。

二、工作任务

(一)巩固一级卫生街道复核工作

1、3月底前,完成一级卫生街道巩固工作计划。

2、及时调整巩固一级卫生街道领导小组成员,充实、完善爱国卫生基层组织管理网络,定期召开城市管理领导小组联席会议。

3、4月中旬前,组织有关职能部门按照创建标准对区域巩固工作现状进行摸底调查和分析,梳理出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工作要求和时间节点。

4、4月底前,结合爱国卫生月主题活动,开展一次巩固提升一级卫生街道创建成果暨“三类区域”创建的宣传动员;

5、与区职能部门签订巩固一级卫生街道工作责任书,明确工作目标与任务。

6、以龙茗路“十尚街”为示范,推进区域健康教育、市容环境卫生、环境保护、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卫生、食品卫生、传染病防治、病媒生物防制等工作。

7、延伸龙茗路景观道路创建,重点对顾戴路以北店招店牌进行整治,完成平南路绿地结构调整,对辖区主要景观道路进行专业美化,增加花台、雕塑,新建公交候车亭等。完成辖区机动车停放点规划、设置,规范机动车停车管理。

8、发挥综合执法队作用,加强结合部地区的综合整治,加强区域市容市貌顽症的整治,及时处理市民群众投诉,提升居民群众满意度。

9、9月—12月,会同各职能部门持续开展各类自查自纠,提高巩固工作质量。迎接区爱卫办的明查暗访及全国爱卫办组织的复查。

(二)基础性卫生创建工作

1、与文明创建同步,积极开展卫生小区、沿街单位、卫生达标、卫生单位、卫生先进路段等创建和巩固工作,对新创建卫生单位、小区开展创建标准培训,加强指导、督查和过程管理。

2、结合爱国卫生月、“让世界清洁起来”等活动及五一劳动节、国庆节等重要节日,组织开展大型宣传咨询活动,发放一批巩固国家卫生区宣传资料,广泛动员,积极开展系列爱国卫生宣传整治活动,提高市民知晓率、参与率。

3、实施目标管理,针对薄弱环节,加强重点整治。加大人、财、物的投入,落实队伍,实施督查和执法,确保环卫设施设置合理,道路保洁到位,乱设摊等六乱现象基本消除,“三小行业”规范管理,行业卫生水平不断提高。

4、对照《国家卫生城市标准》,每季度开展一次市容环境卫生、农贸市场及周边、三小行业卫生管理、居住区卫生、城乡结合部、除四害工作等自查自纠检查评比活动,对区域内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梳理,以落实长效管理措施,不断提高社区卫生管理水平。

三、工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各职能部门要高度重视一级卫生街道的巩固复查工作,建立和完善工作网络,成立创建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落实检查通报制度、联络员例会制度,及时协调解决相关问题。同时根据《国家卫生城市标准》,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制定创建计划,落实创卫工作责任制,建立督促检查的机制,抓好区域内基础设施建设,结合部环境整治,三小行业卫生管理,强化单位、居民区卫生管理,确保一级卫生街道巩固工作的顺利完成。

2、广泛宣传动员

以迎接国家卫生区复核、巩固一级卫生街道为契机,广泛动员,积极组织各类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提高社区居民对国家卫生区复核工作的知晓率、参与率,让广大市民遵守“七不”规范,爱护和参与卫生管理,努力构建单位、社区群众广泛参与创建的局面,合力打造健康卫生的社区环境。

3、加大整治力度

整合资源、理顺机制,进一步规范各类社会大卫生管理队伍和作业队伍,全面推行城管网格化管理机制,突出重点,落实措施,组织督查,加强考核。针对“三小”行业、农贸市场及周边环境、中小道路、门责、四害防制、城乡结合部等易于反复出现的问题,加强突击整治和日常监管,积极开展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市容“六乱”等的专项整治,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确保一级卫生街道巩固工作的质量,不断提高巩固工作常态管理水平,

区域卫生管理制度篇3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质量;绩效管理

【中图分类号】R54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8-0342-01

社区卫生服务与管理是现代医学观的体现,实践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卫生服务的影响。

1社区卫生服务与管理概述

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基本概念是指通过组织、计划、控制等活动的功能,把一个组织(机构)所拥有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金融资源、物资资源和信息资源充分运用起来,使之发挥最大效率,产生最大效益,达到组织目标,完成组织任务。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定义:是综合运用管理学理论、方法和技术,对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人、财、物、信息、时间和空间等资源进行的科学管理。从管理的职能作用方面包括预测和计划、组织和指挥、监督和控制、挖潜和创新。

1.1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的特点: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系统有助于管理理论和思想体系的形成;有助于其管理方法和技术体系的建设;有助于管理者管理水平和能力的提高。其最典型的特点是学科的综合性和交叉性;技术与管理的双重属性;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的实践性;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的广泛性。社区卫生管理必须依据组织进行分工合作。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最大特点体现的另一个层面是是团队精神。组织要有不同层次的权利与责任制度。

1.2社区卫生服务组织管理

(1)社区卫生服务组织的定义:是为了有效地完成社区卫生服务任务,实现提高社区居民健康水平的目标,按照卫生事业发展的要求和一定的责任、权利及其职能分工而形成的系统集合。是一个开发系统、社会技术系统和综合系统。

(2)社区卫生服务组织的特征:组织必须具有目标。目标是组织存在的前提和基础,社区卫生服务组织的目标是为社区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卫生保健,满足他们的卫生服务需求。

(3)职能组织:是指在特定环境中,为了有效的实现共同目标和任务,合理确定组织成员、任务和各项活动之间的关系,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过程。

2社区卫生服务与区域卫生规划管理

2.1区域卫生规划的概念和意义:区域卫生规划是以提高一定区域内居民健康为中心,动员并合理配置该区域内全部卫生资源的管理模式。它是政府宏观调控卫生资源配置,解决医疗保健服务供需平衡的主要手段,是促进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的要求,是建立城镇职工医疗保障制度、推进企业卫生机构社会化、调整卫生资源配置结构与布局的关键环节。

2.2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区域卫生规划的基础: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引导卫生资源向基层流动,是城市卫生改革的方向,也是区域卫生规划的重要举措。区域卫生规划将极大地推进卫生机构运行机制的改革,社区卫生服务必须在区域卫生规划的原则下,调整医院功能,满足人群卫生需求,以优质服务保证其持续发展。只有大力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才能更快更好地推进区域卫生规划。

2.3社区卫生服务与全科医疗:全科医学是面向社会与家庭,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和人文社会学科相关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专业学科。全科医疗将全科/家庭医学理论运用于病人、家庭和社区照顾的一种基层医疗专业。全科医疗的最显著的特点具有对病人持续性、综合性、个体化照顾;对病人早发现并处理疾病;预防疾病和维持健康;在社区对病人不间断的管理和服务,并协助利用社区外的其它资源。全科医疗是社区卫生服务的核心,社区是全科医疗服务的基地,全科医生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骨干,其主要承担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医疗服务任务。

3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质量管理的对策

3.1确立卫生服务消费者的满意模式:强调顾客对服务质量的主观看法、消费者是否会再购买服务,是否与服务人员合作,是否会向他人介绍服务,都是由消费者的主观评估确定的。顾客感觉中的服务质量由下列因素决定:可靠、敏感、能力、礼貌、方便、沟通、安全、移情、有形证据。在购买服务前,消费者根据自己的需要、以往的经验、其他消费者的口头宣传和企业提供的各种信息,对服务质量形成预期想法。在接受服务后,对各种服务措施产生某种感觉。将预期的质量与实际比较形成自己对服务质量的看法。

3.2制订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评价:卫生服务的需求评价的概念:是社区卫生工作者运用社会学、人类学和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对社区各方面进行考察,发现问题,通过实施卫生干预措施,充分利用社区现有的卫生资源来解决社区的主要卫生问题的过程。卫生服务需求评价的目的和意义是制定卫生政策、合理配置卫生资源的重要依据;是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发展周期中的重要环节;同时发现社区存在哪些问题;社区内居民有什么需要和需求;在社区存在的诸多问题中哪些是需要优先解决的;为将要实施的社区卫生服务项目提供资料;为社区内开展的其他工作奠定基础;动员和争取社区各方面的力量参与社区卫生服务项目等。

只有建立了合理的绩效评价机制,在这个政策框架下,绩效管理才能起到作用。卫生服务需要和需求是两个紧密关联但又完全不同的概念,两者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消费者是否有卫生服务的需要应该以医学专家的判断为准。需求评价是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发展周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按照工作周期,社区卫生服务具有一定的步骤,循序渐进,周而复始的工作。

3.3进行有效社区卫生的人力结构配置:在一定职位上,选拔相应人员,将合适的人安排在合适的位置,以发挥其相应的作用。由于社区卫生工作的复杂性和综合性,决定了社区卫生人力能力的多层次性。分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能级排列是交叉、互动的。卫生系统的人力的岗位结构,反映社区卫生服务功能与卫生人员职责之间的关系,是评价是否合理配置卫生人力的重要指标。依据社区卫生服务功能设置岗位并明确工作任务,按照工作任务确定人员配置,以实现卫生服务目标。将岗位分成低水平操作岗位和高水平操作岗位,使岗位与用人、岗位与任务高度关联,更节省人力资本。

3.4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管理能力: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管理能力的高低也直接影响着社区卫生服务与管理水平,而情报具有很强的传递性和实效性,是对社区卫生服务与管理高层进行当前决策和行动方式起到参考和支持的作用的,因此只有不断提升社区卫生服务的信息管理能力,才可以强化管理人员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质量和高效管理。

参考文献

[1]郭清.卫生改革形势下的社区卫生管理[J].中国全科医学,2009,12(2):88-89

区域卫生管理制度篇4

关键词需求分析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卫生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tp315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中国卫生信息化在经历了近30年的发展,医学信息处理技术得到飞速发展,整个医卫信息系统产业正在迅速地成长并走向成熟。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卫生业务的成熟、各级政策支持,目前中国卫生信息化正处于一个加速发展的时期。

新医改首次将信息化纳入方案中,提出“要加快信息标准化和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建设,逐步建立统一高效、资源整合、互联互通、信息共享、透明公开、使用便捷、实时监管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信息技术的应用将成为医改的重要任务之一,信息化已经从过去现代化的标志变成了基础需要,信息化对业务的支持为流程的优化提供了可能;相反,新医改的推进,对医疗卫生信息化工作的要求也会越来越深入。通过信息技术实现医疗卫生服务整个环节中的协同和整合,使病患者能够得到最好的医疗服务,解决长久以来看病难、看病贵、看病烦的问题,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疗差错、降低医疗费用、提高医疗效率。需求分析是信息化项目建设的先头军,只有仔细做好需求分析,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建设才能事半功倍。

1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随着健康意识的提高和生活习惯的改变,人们希望得到全方位和全生命周期的健康预防、保健和治疗服务,对预约看病、远程就诊、专家会诊等数字化医疗服务的需求日益突出。

居民是区域医疗卫生服务的服务对象,是区域医疗卫生服务的受益者。获取方便、廉价的医疗服务以及公共卫生服务是居民的根本需求。卫生信息化要能够为居民提供个性化健康管理和卫生保健的手段,提高居民满意度,从而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在社区,吸引更多的人前来看病,为带动区域的发展提供新鲜的血液;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系统要能够为居民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相关信息,为居民提供网络化、信息化的健康服务与健康管理,居民能够获得连续性、综合性、和高质量的医疗保健服务;能够提高卫生服务效率,减少居民看病等待时间;能够支持区域卫生资源的合理利用,有效解决社区与二、三级大医院、预防保健机构间的合理分工、资源分配,重点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看病不及时、看病不放心:

看病难――由于医疗机构的资源不均等,大医院人满为患,小医院资源闲置,居民看病难。本方案中,预约挂号、远程医疗等模块,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看病贵――各医疗机构系统独立,信息不共享,导致了以下的问题:居民支付重复用药的费用;居民支付重复检查的费用,不同医院甚至不同的科室也存在要重复同样的检查,原因就是医院和科室之间资源不能共享,既增加病人负担,又浪费社会资源;居民对自我健康状况不了解,导致小病变大病,支出更多费用;医疗机构重复购置医技设备,成本均摊到患者看病费用上;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中,业务协同服务、双向转诊系统、远程医疗等可以有效缓解或解决上述问题。

看病不及时――看病不及时,从医患双方角度来看:患者不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没有自我保健意识,常导致重大突发疾病,无法救治;从医生角度来说,由于没有完整健康档案信息,没有社区服务系统,无法有效跟踪病人的健康状况,出现重大疾病,不能快速有效救治,导致伤亡。因此,建立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系统与社区卫生业务系统,可以有效做到防治结合,解决看病不及时问题。

看病不放心――医院用药不安全;医疗行为过失、过错严重;隐私泄露对患者的身心的伤害。

2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

社区卫生服务是医药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和主要环节,并成为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整个卫生体系的“网底”,开展“六位一体”的业务,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分析个体健康状况和健康风险因素,针对个体差异采取干预措施,制定保健计划,降低患病风险,改进健康行为,提供细致周到的健康服务,是社区卫生的主要服务内容。

开展“六位一体”业务的需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以全科医师为骨干,健康为中心、社区为范围、家庭为单位、需求为导向,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等为重点,融预防、保健、医疗、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和常见病、多发病、诊断明确的慢性病的治疗和康复服务为一体即“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需要为每个居民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册,每个家庭有保健册,0~7岁儿童和60岁以上老人及8种重点管理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把老年人、妇女、儿童和残疾人作为重点服务的人群,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妇幼保健作为重要服务内容通过健康档案实现六位一体的动态监测和管理。

开展健康干预跟踪服务的需要――通过数字健康信息系统实现区域内健康档案信息共享、联动二、三级的双向转诊、委托/受托检验和医学影像检查、图像和报告传递,实现个人医疗卫生保健服务的跟踪。健康干预服务质量是衡量一个区域居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标志。探索居民在不同医疗机构间从孕产期保健到婴儿出生、儿童保健、终老的健康跟踪服务,利用手机短信预约服务等提供便捷和人性化的服务,可以有效提升健康干预服务质量。

3公共卫生服务的需求

公共卫生各机构处理公共卫生事务时会产生很多数据信息,但往往应用于机构内病历记录的信息采集、保存和传输,无法实现共享与利用,所以对相关信息有以下共享需求。

公共卫生服务需要――在区域建立格式、内容相对统一的信息化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系统,将能够确保居民的健康信息跟人流动,对跨区居住的居民,依然能够享受到由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这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将包括疾病预防、免疫接种、妇幼保健、健康教育、职业卫生、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等内容,特别是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09年版)》规定的九个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包括健康教育服务、0~36个月儿童健康管理服务、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预防接种服务、传染病报告和处理服务、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及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务),将通过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由各社区卫生服务站向辖区内所有居民均等提供,以解决居民群体性疾病的控制与管理。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的需要――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对于很多严重事件类型的患者,往往一时很难明确临床诊断,病情危急,重点是立即抢救生命、稳定病情,“治病”意味先要明确疾病诊断,再行相应治疗措施,因而通过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系统适时的查阅,提高抢救病人的“黄金时间”,为预防暴发大规模的疾病提供理论依据与信息支持。

4综合卫生管理的需求

卫生行业进一步深化医疗体制改革的需要――目前,医疗卫生行业利用信息化建设进行卫生体制的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了配合新医改政策,满足更深入的卫生体制改革,需要进一步以建设“居民健康服务”为主线,加强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化建设广度和深度,实现以居民健康信息为基础更广泛的共享,充分利用居民健康信息实现医疗卫生管理与服务的需求,同时加强系统的运营维护管理,才能进一步推动医疗卫生服务体制的深化改革。

卫生行业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需求――区域建成后,卫生管理部门可以获得宏观管理所需的数据支持,以辅助其决策,高效开展电子政务、疫情监测、应急联动等;通过互联互通的医疗卫生网络体系将使行政管理部门对卫生业务部门的监督和控制更加及时和准确,提高对整体卫生资源的调配力度,加强对疾病与疫情的控制,加强卫生监督,提高行业内的应急指挥处理能力。

卫生行业实现跨业务跨系统的数据共享利用的需求――由于过去卫生信息化建设各自为政,缺乏统一规范和部署,各区、各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网络物理上不联通,业务标准、数据标准不一致,数据无法共享,形成了各单位、各条线的信息孤岛。首先,各单位对基础与公共信息都要重复采集与存储,由此造成人力、物力与财力的重复投资;其次,由于数据的重复采集与存储,导致数据冗余,影响数据的一致性与唯一性;最后,虽然数据被多处采集与存储,但由于标准不一致,数据还是无法共享。

加强公共卫生服务应急联动的需要――卫生管理部门可以利用是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处置系统,结合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加强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和预警;当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可以按照应急预案及其启动程序要求,应对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保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能有力、有效、有序地进行,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生活秩序。

5总结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发现,不管是医疗卫生服务、公共卫生服务、社区卫生服务,还是区域卫生综合管理,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满足居民的健康服务。医疗卫生服务、公共卫生服务、社区卫生服务、区域卫生综合管理都离不开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系统。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系统的建设必须以居民健康信息为核心,通过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系统,构建统一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实现健康信息在区域内不同卫生机构间共享利用,实现各机构间业务更加协同,以提高医疗卫生业务质量和效率,提高卫生监管与决策能力,逐步缓解和解决“看病难,看病贵”民生问题。

参考文献

[1]初炜.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满意度及需求意愿的调查分析[J].医学与社会,2000(1):9-14.

[2]罗一.卫生资源配置效率与卫生服务需求的关系研究[J].医学教育探索,2008(2):219-222.

[3]赵忠.健康卫生需求的理论和经验分析方法[J].世界经济,2005(4):33-39.

区域卫生管理制度篇5

一、总体目标

按照卫生部卫生信息化建设“十二五”规划的总体要求,在全市实施区域卫生信息化“1654”发展战略,即建立一个市级卫生信息资源管理及区域协同平台,六个县级数据中心,形成“一总六分”的信息化建设构架,开展五项业务应用(公共卫生、医疗服务、新农合、基本药物制度、综合管理),服务网络覆盖市、县、乡、村四级,构建纵横连接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高效、快速、通畅的信息网络系统,实现健康信息一次采集,多方利用,互联互通,区域共享,实现全市卫生信息资源集中规划和统一管理。

二、阶段目标

(一)2011年6月30日前,扩展完善市级卫生信息资源管理及区域协同平台,搭建6个县级数据中心,在全市范围启用区域公共卫生服务管理信息系统。

(二)2011年6月30日前,全市居民健康档案实现信息化管理;2011年底,城市居民规范化电子建档率达到60%以上,农村居民达到50%以上。

(三)2011年底前,全市实现健康档案、老年人保健管理、糖尿病管理、高血压管理、健康教育、重型精神病管理、孕产妇保健、儿童保健管理、免疫规划九项服务为一体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信息化管理和应用。

(四)2012年6月30日前,扩展平台功能,开展双向转诊、在线培训、绩效考核、信息、重大公共卫生项目管理等试点建设。

(五)2012年底前,整合现有信息系统资源,通过多系统集成,功能扩展,接口开发,建立统一的集成交换标准和机制,实现公共卫生服务管理信息系统与新农合系统、集中式乡镇卫生院管理信息系统、社区卫生管理系统及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管理平台等现有数据资源的整合,形成集公共卫生、医疗服务、新农合、基本药物制度、综合管理五项业务应用于一体的基层公共卫生管理信息平台。

三、实施范围

全市六县(市、区)。

四、近期工作任务及职责分工

(一)市卫生局

负责全市区域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的设计规划、安排部署、培训、督导与考核;负责在省卫生厅的支持和指导下,联合省、市、县信息技术人员对各县(市、区)数据中心搭建、系统安装、调试、升级和维护进行协助和指导。

1、成立德阳市卫生信息化建设行政协调组和技术专家组,成员组成如下:

(1)行政协调组

组 长:市卫生局党委书记、局长

副组长:市卫生局纪委书记

市卫生局副局长

成 员:

行政协调小组主要负责制定全市卫生信息化建设规划、方案等指导性文件;组织专家对各县(市、区)、各市直单位上报的信息化建设项目进行评审;依据国家统一数据标准和业务规范,组织技术人员对全市卫生信息化建设项目进行培训、指导、评估和考核。办公室设在市卫生局信息中心,办公室主任由xx兼任。

(2)技术专家组

组 长:xx市卫生局信息中心主任

成 员:

特邀专家:

区域卫生管理制度篇6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落实上级关于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地安排部署,以创造良好卫生环境、保障群众身体健康为目标,以治理环境卫生、整治不文明行为为重点,切实解决环境卫生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提高环境净化水平,把我场爱国卫生运动不断引向深入。

二、目标任务

1、消除卫生死角死面,确保环境卫生整洁。

2、取缔现有旱厕,改建水冲式厕所。

3、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促进爱国卫生运动规范化管理。

4、加强“四害”消杀,清除“四害”滋生地。

5、加强管理和处罚,促进全员文明卫生行为的养成。

三、具体安排

(一)认真搞好三大区域环境卫生

各单位要针对公共厕所、狱部片办公区和单位辖区这三大区域,迅速组织开展卫生大扫除活动,彻底清除各种垃圾、污水、污物和白色污染,消除卫生死角死面。一是开展场部居民区、公园、街道两侧、市场等公共场所的环境治理,此项工作由***负责。治理重点是:搞好卫生保洁,取缔沿街店外经营加工、生产、销售摊点,取缔临街非法洗车场,取缔主次干道两侧和居民小区内的临时摊点,加强市场管理,杜绝市场外溢,确保场地整洁和环境卫生。二是开展办公区域的环境治理,由各单位负责组织落实。三是开展各直属单位所辖区域的环境治理,此项工作由各单位自行组织。治理重点是:做好本单位办公区、生产区以及食宿等场所的卫生清扫工作,并按照责任区划分,对中央公路和其他各条道路两侧的垃圾、杂物进行彻底清理。各单位要按照上述要求,在6月30日以前完成对三大区域环境的突击治理任务。

(二)大力整治四项不文明行为

为维护环境卫生,各单位要把整治不文明行为列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重要内容。重点整治乱倒垃圾、随地便溺、随地吐痰和宠物随地便溺“四项不文明行为”。自本意见下发后一周内,发现上述不文明行为予以批评教育;一周后发现上述不文明行为,除责令本人清除外,对乱扔垃圾的罚款200元,对随地便溺的罚款150元,对宠物随地便溺的罚款100元,对随地吐痰的罚款50元。各单位要积极建立和完善群众监督机制,充分发动群众参与到活动中来,实现齐抓共管、群防群治。

(三)实施旱厕改建工程

要对狱部片现有旱厕的位置、数量情况摸清底数,并制定旱厕改建规划。本着“方便群众、科学合理”的原则,尽快制定改建设计方案。在此基础上,要优质高效地抓好施工建设,按计划、分步骤地将居民区、办公区和其他公共场所的旱厕全部改建为现代化、水冲式厕所。同时,有关单位要安排专人进行管理,做到整洁、卫生、无异味。

(四)建立长效管理制度

为实现爱国卫生运动的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切实保证辖区环境长期卫生整洁,要制定我场环境卫生管理细则,建立长效管理制度。主要内容包括:1、道路、街巷清扫保洁制度。2、居民生活小区垃圾收集、清掏、清运制度。3、建筑垃圾(含居民小区个人住宅装修垃圾)的收集、清运、堆放及有偿收费制度。4、机关单位生活垃圾袋装化制度。5、窗口单位、公共场所、交通车辆定期清扫、清洗和消毒制度。6、传染病及疫情报告制度。7周末卫生日及检查评比制度。8、各单位环境综合治理月评最差制度。9、各单位环境卫生月评季查制度。

(五)继续开展除“四害”活动

要按照爱卫会的统一安排,继续做好“四害”消杀工作。医院要及时做好药品的采购和发放,保证药品供应。各单位要进一步完善预防措施,采取药品、器具相结合的办法,坚持科学消杀,保证安全灭害,确保病媒生物密度控制在不足为害的限度之内。同时,要采取消毒、掩埋等方法,加强污水坑、垃圾场和“脏、乱、差”卫生死角的整治,彻底消除环境污染源,从源头上防止“四害”孳生,降低“四害”密度。

四、保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领导要充分认识当前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重要意义,提起高度重视,搞好规划安排。各单位要建立健全爱国卫生运动组织机构,并设置专兼职工作人员。一把手要对爱卫活动负总责。同时,各单位要深挖内潜,多方筹措资金,组织人力、物力进行专项治理,确保爱国卫生运动健康有序发展。

区域卫生管理制度篇7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强食品安全管理,认真落实市、区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要求,防止重特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人民群众饮食安全,根据部门责任分工,结合本区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意见。

一、整治目标

力争通过专项整治,使我区餐饮消费领域食品卫生违法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切实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不发生食品安全事故。

(一)以控制食物中毒事件发生为目标,以消除高危食品卫生隐患为突破口,与街道(镇)共同完成小餐饮“规范一批、提升一批、置换一批、淘汰一批”的工作目标。

(二)继续推行餐饮业、集体食堂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在重点餐饮单位推行“五常法”管理模式,餐饮单位和学校食堂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实施率达100%以上。

(三)加强对餐饮单位、学校食堂、建筑工地食堂、农家乐、快餐配送等单位的卫生监管,不留空白,不留死角。督促指导各单位建立和实行食品原辅材料进货检查验收制度,建立统一格式的进货台账和索证模式,使各单位的食品原辅材料进货检查验收制度的建立实施率达100%。

二、整治内容

(一)进一步规范提升辖区内小餐饮(*拉面)的卫生水平。

(二)在辖区餐饮单位和学校食堂中全面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

(三)辖区内餐饮单位、学校食堂、建筑工地食堂及其他集体用餐单位必须全面建立食品原辅材料进货检查验收制度,强化规范食品原辅材料索证管理,防止不合格食品原料和有毒有害物质的进入。

(四)严厉查处餐饮单位、学校食堂、农家乐、农村聚餐采购、使用病死或死因不明的畜禽肉及其制品、劣质食用油、不合格调味品、工业盐、非食品原料、滥用食品添加剂以及不按要求对原辅材料进行索证审查和检查验收的行为。

三、职责分工

在区卫生局的统一领导下,积极推进我区餐饮消费领域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

防保科:组织协调全局开展食品专项整治工作,对整治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督查,及时向区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办公室上报整治情况。

区卫生监督所:负责辖区内餐饮消费领域食品安全专项工作,制定具体整治方案,汇总上报相关信息和简报编辑发送工作。

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支持、配合区卫生监督所开展整治活动;落实责任医生的巡查制度,加强对辖区小餐饮店的卫生巡查;加强从业人员的健康体检工作,做到随到随查,缩短发证时间;对少数民族及持特困户证明的从业人员健康体检要按照相关政策给予减免。

四、工作进度

本着标本兼治、着力治本的原则,严厉打击在餐饮消费领域的食品卫生违法行为。着力建立长效监管机制,把整治与规范、监管与自律的各项措施有效结合并抓好落实,分三个阶段完成专项整治的任务和目标(小餐饮、农村聚餐整治贯穿全年)。

第一阶段(3月下旬—5月上旬):完成春季学校(幼托机构)食品卫生专项检查;在规范采荷街道的“百荷厨房”早餐广场的同时,配合各街道(镇)进一步提升联营模式小餐饮店的卫生状况。

第二阶段(5月中旬—8月上旬):开展辖区建筑工地、农家乐食品卫生专项检查;在每个街道(镇)创建一条示范街一个示范社区,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整体推进,发挥示范作用,辖区小餐饮店卫生状况得到较大提升。

第三阶段(8月中旬—10月底):开展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专项检查;对专项整治工作进行分析总结,并进一步查漏补缺,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落实长效监管措施,迎接整治验收。

五、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强化责任。为加强餐饮消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成立区卫生局餐饮消费领域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陈德钢,副组长:陈支农,组员:张秋萍、周志纯及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要领导。专项整治采取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的网格式工作方式(详见附件1)。

专项整治工作纳入到各单位的年度目标考核。

(二)统筹兼顾,合理安排。餐饮消费领域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是今年卫生监督的重点工作,区卫生监督所和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合理安排工作,确保专项整治任务的完成。整治期间所有基层卫生监督员由区卫生监督所统一调配,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确保每个工作日安排至少一名卫生监督员参加集中整治活动。

(三)加强监管,严格执法。一是重点监管。以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为抓手,规范餐饮业、集体食堂、农家乐和快餐配送等单位的食品原料采购、贮存、加工等环节,控制食物中毒潜在因素。二是联合监管。主动联合镇、街道及相关部门对问题突出的地段实施联合监管,同时采取一线工作法、地毯式检查、错时检查等方法开展监督检查,对四个街道的监督检查要全面覆盖,四个镇重点覆盖,每天每组检查不少于30户次。三是依法监管。对存在问题严重或整改不力的单位,要依法调查取证,及时制作卫生监督笔录和协助调查通知书,依法实施卫生行政处罚,强势督促整改,并定期回访跟踪整改措施落实情况。

区域卫生管理制度篇8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加强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和保障能力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体系框架,创新公共卫生工作机制体制,全面提高本区公共卫生服务和管理水平,促进公共卫生体系可持续发展,为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可靠的公共卫生保障,为建设**现代化滨江新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基本原则

1、政府主导,保障公共。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切实强化各级政府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提高公共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

2、关注民生,力抓成效。坚持卫生事业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和公益性质,针对重点人群、重点疾病和重点环节,加强基层、农村、外来人口的公共卫生服务,切实解决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卫生问题。

3、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坚持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的方向和“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强化防治结合,加强疾病监测预警,实行疾病综合防治,提高公共卫生体系运作整体效能,有效预防控制各类疾病,使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成效。

4、注重内涵,提升功能。以内涵建设为重点,完善体制机制,提升服务能力,加强技术储备,强化公共卫生管理,使本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实现新的提高。

5、平战结合,常备不懈。兼顾常态长效管理和应急处置的双重需要,常态时打好基础,满足市民日常公共卫生服务需求;应急时有效调度资源,有效降低公共卫生风险,积极处置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6、社会动员,广泛参与。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发挥非政府组织的积极作用,提高社会公众的知晓度和参与程度,形成全社会参与、支持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强大合力。

(三)总体目标

在巩固第一轮建设成果的基础上,重点推进本区卫生体系七大系统的建设,健全公共卫生协调机制,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力争在新的三年内建成布局更加合理、结构更加优化、功能更加完善、机制更加健全、运行更加有效、保障更加有力的有区域特点的公共卫生体系,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健康保健、社会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主要任务

(一)应急控制系统

1、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建造覆盖全区各医疗卫生单位以及有关行业重点单位的区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信息系统,实现卫生应急工作的指挥一体化、信息网络化、决策程序化。完善公共卫生应急处置体制,强化分级管理制度,加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治体系建设,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加强技术指导、监督。与相关部门协调配合、联防联控,建立职责分明、相互支持、运行顺畅的应急工作处置机制。

2、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预警能力。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工作,加强网报的及时性、正确性、完整性。定期开展传染病主动性搜索工作,在原有的各类公共卫生应急预案基础上,利用疾病预防、医疗救治、卫生监督等日常监测信息,开展原因分析、预警研究、趋势预测。制订自然灾害、恐怖事件、精神卫生等应急处置预案。

3、加强卫生应急处置队伍建设。依托各医疗卫生单位和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专家组,建立一支平战结合,集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医疗救治、医学监测功能一体的卫生应急救援队伍,配备应急处置防护物资,做到高效、科学、规范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各医疗救护机构按照应急预案制订医疗救治方案,做好相应的医疗救治药物、技术、设备和人员储备,保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致病、致伤人员的现场救治、及时转运和有效治疗。定期对医疗卫生人员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加强应急处置队伍培训和演练。

(二)疾病预防控制系统

1、完善预防保健专业网络。以全面推行“镇村医疗机构一体化管理”为契机,探索社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模式,建立督导员队伍,采取集中培训与分散指导相结合的指导模式。完善预防保健专业机构、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三位一体”、防治结合的工作模式。预防保健专业机构负责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保健业务归口管理,对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加强技术指导和考核评估。医疗机构开展规范化诊疗,落实疾病、伤害的监测报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落实病人和高危人群管理,开展社区预防保健等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强结核病、性传播疾病、肿瘤、高血压、糖尿病等重点疾病防治临床基地的建设。

2、加强重点疾病的预防控制。完善预警监测指标、扩大预警监测范围,充分发挥监测预警在疾病预防控制中的作用。继续将本区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全市平均水平以下,进一步防范人禽流感病例发生,加强对霍乱、菌痢、流感、人禽流感等重点传染病的监测,积极开展健康教育、落实各项防制措施。完善传染病网络报告系统,逐步将民营医院纳入传染病网络报告体系中,公立医疗机构传染病网络直报覆盖率达到100%。加强乙肝高危人群干预,加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力度。提高和保持高水平的免疫接种率,消除免疫空白,本区适龄对象第一类疫苗的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的每剂接种率≥95%,外来适龄对象第一类疫苗的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的每剂接种率≥90%,逐步将安全、有效的疫苗纳入免疫规划,促进全区免疫规划工作持续发展。加强艾滋病、结核病的预防和控制,至少建立2个免费自愿咨询检测点,开展免费艾滋病初筛检测和咨询服务。开展美沙酮替代门诊工作。建立和健全性病监测和诊疗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性病诊疗业务的准入制度。调整和完善我区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设置。完善我区结核病报病奖励、督导补助、政府减免制度,加强结核病的督导和诊治。建立和完善以社区为基础的慢性病防制工作网络,建立高素质的慢性病防治队伍。进一步控制高血压病人脑卒中和糖尿病病人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癌症早期发现率。落实以社区为基础的慢性病综合干预措施,对不同人群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高慢性病危险因素干预水平。加强口腔病防治工作,为我区幼儿园、中小学生实施口腔免费检查。开展幼儿园、中小学龋齿普查普治,努力达到普查普治率>50%,龋齿充填率>40%。对儿童用眼卫生进行指导,定期进行视力检查,改造本区幼儿园、学校教室照明灯具。加强儿童肥胖病干预,开展学校、家庭合理营养培训,幼儿园、中小学校要提供营养午餐,开展健康教育,改变不良生活饮食习惯。完善眼病防治网络体系,对社区70岁以上老年人视力普查并建档,多渠道筹资减免贫困老年白内障患者手术复明治疗费。

3、加强公共卫生监测工作。加大本区生产企业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的覆盖率,加强二次供水竣工监测管理,保证居民的饮水安全。进一步加强职业卫生公共场所的监测,提高监测覆盖率,增加监测的主动性。到2009年,职业病危害检测项目在现有基础上增加20%、职业卫生档案建档率达到95%。

4、加强精神疾病防治。建立健全多部门参与的精神卫生工作的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区、街镇、居(村)委三级精神卫生防治、康复、干预的组织管理和技术指导网络。区、街镇政府根据本区实际和精神卫生工作需要安排必要的工作经费,各街镇政府要加强社区精神疾病康复设施建设。为本区无业贫困精神病人免费服药经费争取从500元/人/年增加到700元/人/年,无业贫困精神病人的医疗救助覆盖率达到100%

5、加强妇幼保健。进一步提高婚前保健咨询率和婚检率,实施自愿免费婚前检查。优化孕期保健,降低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加强指导监测,提高儿童健康水平。加强产科质量管理和督导,把本区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10/10万以下,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控制在5‰和7‰以下。

6、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继续完善多部门合作机制,发挥健康教育协会、各社区健康促进委员会的作用。加强健康教育阵地建设,逐步提高社区健康咨询服务点的建点率,以社区、企业、学校、医院等健康促进场所创建工作为抓手,引导居民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理念和行为方式。加强针对农民、老年人、妇女、儿童等重点人群以及各类慢性疾病、艾滋病、结核病等重点疾病的健康教育工作。继续加强控烟工作,逐步增加各类无烟场所的比例。加强社区居民行为危险因素监测工作,做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与效果评价,增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科学有序。

7、加强流动人口卫生管理:在区政府的领导下,始终坚持政府主导、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把传染病、慢性病和寄生虫病的防治工作扩大到流动人口中。严格按照“严监控、有预案、快处置”的要求,构建全覆盖、多层次、专业化的流动人口卫生防控体系。加强流动儿童的查漏补种工作和民工希望学校的卫生管理工作。加大对外来孕妇的管理力度,实行外来孕产妇保健全覆盖,区财政设立专项资金,对特困孕妇给予减免,保障母婴安全。深化健康教育,率先在外来人员集中的集贸市场、建筑工地等设立固定的健康教育宣传阵地,开展健康教育促进工作,提高流动人口的卫生防病意识。

(三)医疗救治系统

1、提高院前医疗急救能力。加快院前急救网络建设,到**年,全区急救分站总数增至9个,救护车总量增至33辆,建设完成独立的急救车污染物洗消处理设施。加强区“120”通信调度指挥系统信息化建设,应用GpS卫星定位系统对救护车辆实施动态监控,实现统一受理、区域调度,建立800兆无线对讲系统和现场图象传输系统,畅通医院急救绿色通道,提高急救成功率。开展符合院前急救专业特点的医疗救护员职业培训,充实院前急救人员队伍。

2、完善传染病医疗救治网络。进一步优化辖区内传染病医疗资源布局。开展定点医疗机构发热门诊标准化建设,全面达到一级防护标准。改造**中心医院、市一**分院、大场医院等医院的感染科,完善功能布局,方便传染病病人的就诊、随访和分流。

3、优化专科急救中心布局。按照区域卫生规划总体布局的要求,依托华山医院、第一人民医院、第三人民医院的技术优势,集中力量建设华山医院**分院创伤急救中心、交通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烧伤救治中心、传染病救治中心。

4、加强临床用血管理。加强临床医师输血知识培训,促进临床合理用血和安全用血。大力推进自愿无偿献血工作。

5、发挥中医在医疗救治系统中的重要作用。以**中心医院总体改造为契机,扩大中医功能,完成以中医为主的中西医结合综合性医院建设改造。

(四)社区卫生服务系统

1、建立网络化、全覆盖的社区卫生服务平台。每个街道、镇必须设置1所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做到每新增5—10万居住人口,由政府举办一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年完成**区大场镇第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组建,**年建成**区顾村镇菊泉新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投入使用;到**年,全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总数增至17个。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设置,原则上城区按3—5个居委会的地域或1—2万人口设1个服务站。加快发展农村卫生服务,配合**市城镇体系“1966”的规划布局及实施进程,合理配置区域医疗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完善镇村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农村地区每个中心村设置1个卫生室;人口规模较大或偏远地区的一般村,可保留村卫生室;随着“三个集中”的推进,同步调整行政村卫生室的设置。由市、区和镇财力分级负担,到**年,完成所有自然村的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加强乡村医生定向培养和业务培训,争取将乡村医生社会保障全部纳入小城镇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区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大政府对合作医疗的扶持力度,建立政府扶持与个人缴费相配套、逐年递增的长效筹资机制,不断提高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

2、落实社区卫生“六位一体”的服务功能。在全区推广社区卫生全科团队服务模式,为居民提供中心、站、家庭“三站式”的综合卫生服务。落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诊疗、基本药品、基本医疗服务设施标准,推进中、西医适宜技术。促进社区中医药服务工作,力争全区10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中医药服务管理基本规范。努力提高社区卫生服务队伍中医药水平,争创“国家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

3、加强三、二级医院和疾病预防专业机构对社区卫生工作的支持。有组织地推进三、二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逐级对应的技术和人才支持,进一步完善双向转诊制度,在三、二级医院建立服务“绿色通道”,使居民常见病、多发病在区域内得到有效诊治,加强对街道(镇)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的培训。二级医院的专业技术人员晋升高级职称、中级职称聘任前,必须经全科岗位培训后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服务半年。鼓励三、二级医院的医生转岗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动员年龄在70岁以下的三、二级医院的退休医生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

(五)卫生监督系统

1、加强卫生监督机构建设,理顺卫生监督体制。根据“精简、统一、效能”和“条块结合、条抓块管”的原则,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为公共卫生网底的作用,按照上下对口的原则,设置相应职能部门,理顺卫生监督工作中的政事职权关系,强化卫生监督机构的具体行政行为执行功能,建立以政府行政管理、企业自律、消费者主动参与、被管理对象自觉参与的互动监管模式。

2、落实执法责任制,加强卫生监督稽查。制定执法责任制的相关制度,完善卫生监督执法程序和工作规范,依法界定执法职责,梳理执法依据,分解执法职权,确定执法责任;建立健全卫生监督稽查制度、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制度、过错责任追究制度,认真落实行政执法责任。

3、强化公共卫生安全监管,重点开展传染病防治、公共场所、职业卫生、生活饮用水、健康相关产品等领域的卫生监督工作,推进公共场所、职业卫生量化分级监督管理。严格医疗服务监管,坚决取缔非法行医和非法接生,重点开展打击非法采供血、医托、违法违规医疗广告及医疗美容的卫生监督工作,探索建立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监测、评估、预警体系。加强母婴保健、生物实验室安全等领域的监督管理。

(六)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系统

1、加强公共卫生学科建设。继续实施以学科建设为载体的发展战略,加大流行病学、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儿少卫生学等重点学科建设投入力度。对卫生政策与管理、社会医学、健康教育学、健康行为与社会、人口与家庭健康学等新学科给予重视,加大薄弱环节的扶持力度,鼓励多元化开发和创新性建设,切实保障学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2、加强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拓展人才引进范围,引进公共卫生学科带头人。创新机制,创造条件,完善政策,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主要内容的高层次卫生人才评价使用制度。加强公共卫生专业人才的学历培养,至2009年,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大专及以上学历达到80%,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达到45%;卫生监督人员大专及以上学历达到85%,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达到55%。加强全科医师规范化培养和岗位培训,完成全区社区临床医生的全科医学岗位培训,政府对全科医师培养给予补助。实施社区公共卫生医师、社区护士岗位培训计划,三年内培训覆盖率达到60%。

3、加强公共卫生科研。构建公共卫生实验室平台,充分发挥本区的人才、科技、资源的合力,强化多学科、多领域的联合,搭建公共卫生开放式科研平台,加强公共卫生应急网络、疾病监测报告系统、公共卫生实验室快速诊断应急网络系统、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控制等领域的研究,全面提高检验、监测及科研能力,提高我区社会应急反应能力,为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公共卫生监督、预防医学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七)信息系统

1、加强卫生信息系统基础建设,提高区域内卫生信息资源共享水平。到**年,建立连接全区医疗卫生机构的卫生信息专网,依托区政务网和市政务外网连接,与市卫生信息平台互通。通过规范信息采集、统一数据标准、完善共享机制等措施,到**年,形成覆盖全区健康档案、医疗业务、疾病控制、卫生监督等六大类数据的信息共享平台,为公共卫生统计、分析和决策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进一步提升本区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

2、推进卫生信息系统应用建设,提升区域内医疗卫生的信息化水平。进一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到2007年基本实现包括医疗、预防、保健等居民健康信息动态管理,建立面向户籍医生和社区百姓的社区卫生互动平台。充分利用市卫生信息平台资源,结合本区特色,到**年,建立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指挥控制系统、卫生电子政务系统、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和卫生监督信息系统。强化各应用系统整合利用,高度共享区域内卫生信息资源,到2009年,初步建立**区合作医疗实时交易结算系统,完善合作医疗管理机制,提高合作医疗保障水平,增强合作医疗基金的抗风险能力。

四、保障措施

(一)完善公共卫生财政投入机制

按照卫生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原则和公共财政的要求,进一步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随着经济发展逐年增加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原则上政府对卫生事业投入的增长幅度不低于同期财政经常性支出的增长幅度。

完善公共财政对公共卫生的经费保障机制。承担疾病预防、卫生监督、传染病医疗救治、妇幼保健、精神卫生、院前急救、健康教育等公共卫生职能的机构,其人员经费及必要的工作经费由财政全额解决。2007年,我区户籍人口公共卫生经费达到年人均50元,外来人口公共卫生经费达到年人均25元,2007年-2009年之间每年以不低于10万元/万人的比例增长。按照《**市财政应急保障预案》的精神,区、镇两级财政还应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的经费投入。

区财政要根据区政府确定的相关项目,对财力薄弱的镇通过转移支付给予补助。

(二)深化公共卫生机构运行机制改革

理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确保公共卫生机构切实履行政府公共卫生服务的职能。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划清公共卫生服务与经营性卫生服务的界限,逐步剥离经营,集中精力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和公共卫生服务。

积极运用市场机制,通过委托、购买、引入竞争等方式,提高公共卫生服务的效率。

加强公共卫生工作的绩效考核。建立公共卫生工作的绩效评价和考核指标体系,加强政府公共卫生经费使用的考核管理,提高经费使用效率,确保落实公共卫生工作目标。

坚持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原则,强化属地化管理职能,并将各项公共卫生相关内容列入各街道(镇)的工作目标和考核指标。

(三)制订公共卫生人力资源开发的倾斜政策

适应公共卫生工作重心下移的需要,按照功能对应的原则,逐步调整预防保健机构、卫生监督机构等公共卫生机构的内设部门。结合服务半径和服务人口数,合理增加公共卫生机构人员。

(四)健全社会支持系统

区域卫生管理制度篇9

二、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推进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4月底之前完成新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启动运营,9月底前完成剩余集体卫生室的建设任务,健全和完善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集体卫生室绩效考核意见和监督管理机制,利用信息化技术加强和推进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一体管理,加强对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业务培训,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三、扎实落实医改项目,提高公共卫生均等化,扩大群众受益面。在全部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行基本药物制度,逐步在集体卫生室推行基本药物制度。继续落实好9项基本和6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安排符合条件的集体卫生室承担一部分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并落实好补助经费,方便群众就近享受医改优惠政策。

四、深入开展人民满意的医疗机构创建活动,积极探讨公立医院改革。完善医疗机构诊疗规范和标准,简化公立医院内部程序,积极开展临床路径管理、按病种付费、门诊总额预付等工作,运用新农合政策调控和信息化技术建立和规范分级医疗制度,严格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减轻群众医药费用负担,进一步提高患者满意度。

五、提高新农合筹资标准,优化政策,扩大受益面,提高收益率。进一步提高新农合筹资标准,逐步将符合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室纳入新农合门诊医疗费用报销范围;积极改革新农合补偿费用付费方式,逐步开展新农合单病种定点就医定额付费制度;进一步提高新农合补偿封顶线,扩大参合居民受益面。

六、规范卫生监督执法,突出抓好医疗机构和公共场所卫生监管。加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个体诊所、民营医疗机构监管力度,实施医疗机构量化分级管理,落实不良执业行为记分制,建立健全区、街道、社区网格化监管体系,建立监管、排查、投诉举报、查处机制,严厉打击“炕头医”、“药店医”等非法行医行为;加强公共场所卫生监管,在美容美发和住宿业试点开展品牌创建活动,强化行业自律意识。

七、强化疾病控制体系建设,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强化区疾病控制中心实验室检测能力建设,做好重大传染性疾病的防控工作,高度重视并继续加强手足口病防控工作,进一步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确保不发生重大传染病暴发流行。

区域卫生管理制度篇10

【摘要】医疗保险和卫生管理的改革都是为了解决城镇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客观要求。本文首先分析医疗保险制度和卫生管理体制之间的关系,接着以此为基础探讨医疗保险制度与卫生管理制度的改革协调推进的必要性,再提出协调推进的政策性建议。

【关键字】医疗保险,卫生,协调

在推动城镇职工的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同时也必须注重医疗卫生管理体制的改革,这两者之间有着紧密的关系,本文总结实践工作经验,对医疗保险制度与卫生管理体制改革的协调推进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一医疗保险与卫生管理的关系

(一)医疗保险与卫生管理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医疗保险是负责社会被保险群体提供基本医疗保障的社会保障系统,其主要包含保险资金、资金运营及相应的行政法律法规。医疗卫生是指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生活需要的社会化综合服务系统,这主要包含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卫生服务系统和相应的卫生监督、行政管理机制。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下面三点:

1出发点一致:无论是医疗保险制度还是卫生管理体制,两者的出发点都是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即最大化的满足人民群众在医疗、预防、保健及康复等卫生方面的需求,尤其是医疗方面需求。当前阶段我国一直在不断的改革医疗保险制度和卫生管理制度,其主要目的是为保障我国劳动人民的健康生活,其核心改革方向是尽可能的让社会每一个来的基本医疗需求得到保障。可见,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与卫生管理体制的出发点是一致的。

2功能一体化:医疗保险在于给予人们的基本医疗需求提供保障,医疗卫生在于确确实实的给予人们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两者统一地实现了社会医疗保险保障功能。实际上,医疗保险可看成是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方,而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可以看成是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提供方,前者是需求也是内容,后者是供给也是载体,由此可见这两者是不可分离的,两者一体化才能实现社会医疗保障功能

3资源互补性:一般来讲,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经济来源于政府财政补贴和经营收入,其中主要的经济来源是经营收入。从我国目前人民群众的医疗状况来看,医院的大部分经营收入就是其中公费、劳保医疗对象的服务费用,自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医疗保险措施之后,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经济来源又增添了一主渠道――医疗保险资金。由此可看出,在当前阶段,我国医疗保险是医疗卫生的投入方或补偿方,同时医疗卫生又是产出方,即构成投入产出关系,也是不可分离的。

(二)医疗保险制度与卫生管理体制改革的协调推进的必要性:两者改革的协调推进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1供求机制:上面已经分析了,医疗保险是需求方,而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是供给方,两者同时满足供给关系,即需求决定供给,供给反作用于需求。事实上,医疗保险对医疗卫生服务的数量和质量起着决定作用,而医疗保障水平又极大的影响着医疗卫生服务的产出水平;而医疗卫生服务作为供给方,其为人民群众提供卫生服务能力就直接反映在人民的健康卫生需求的满足程度上,进而又会作用到医疗保险系统上,对社会医疗保险保障功能的实现有一定的影响。

2补偿机制:在西文发达国家,其医疗保险制度已经十分完善,已经是调配医疗服务市场资源的主要手段。鉴于我国的具体国情,我国的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经济主要来源仍是经营性收入,医疗保险制度的完善改革,就有利于提高对医疗卫生服务的财力、物力的投入而两者又是投入与产出、补偿与被补偿的关系,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要提高,就必须加大对其的投入,这就需要医疗保险来予以足够支持。因而可以看出,要实现并提高社会医疗保险保障能力,就必须寻求到医疗保险和卫生服务之间平衡点。

二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有助于卫生服务事业的发展

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有助于推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稳定、协调发展,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有助于合理规划区域卫生服务体系:区域卫生服务体系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的卫生服务状况,而区域卫生服务体系规划是指针对该区域的各种卫生问题,以均衡发展为出发点,从经济的角度来科学、合理的规划卫生资源,以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实际上,医疗保险的保障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群体对基本医疗的需求,而群体对基本医疗服务的需求在对区域内卫生资源的配置起着决定性作用。可见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重要性,其重要性主要体现以下两个方面:

1有助于规范不公平的医疗需求:医疗需求的不公平是由两个方面引起的:一是医疗保险的保障水平不公平造成的,仍存在保障不平衡现象,在保障水平较高的区域,人们消费水平也比较高,也就导致需求扩大,而在保障水平偏低的区域,需求还存在得不到保障的现象;二是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方不负责引起的不公平,在很多卫生服务机构中,对于那些免费医疗需求所需承担的责任较小,这样就容易导致盲目消费,这类现象仍普遍存在,而医疗卫生服务提供水平往往就决定了医疗需求水平。由此可知,加强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增强被保险人的权利,有助于被保人能够得到平等、公平的医疗需求,从而促进区域卫生服务体系持续发展。

2有助于规范不公平医疗服务供给:现行的医院更多的是注重医院规模的外延性扩展,却忽略了卫生服务行业的内涵,也就引发了一系列的弊端和矛盾,如医院向补偿水平高的卫生服务倾向,这就导致了基本医疗需求的供给平衡被打破了,从而使得医院提供的卫生服务难以满足需求方的健康需求。加强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可使得医疗服务机构能够持续保证基本医疗服务的资金来源,也就会有稳定的产出;加强保险制度的改革还可以加强卫生服务的监督机制的完善,从而也助于合理规划区域卫生服务体系。

(二)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有助于保证对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资金投入的稳定、合理性: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必然会增加保险资金的合理支配,这直接反映在对医疗卫生服务的投入的稳定性上,而其主要表现方面有:

1强制性的医疗保险资金筹资机制:医疗保险具备一定的社会性和强制性特征,即通过相应的法律法规来强制企业和职工来参与。

2合理的保险资金筹资模式: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建立了合理的保险资金筹资模式,如统筹分摊式、预期分摊式、混合式,这样有助于全民在政府的领导下更多的参与进来,同时随着人民群众的素质稳步提高,在享受基本医疗保障时也积极承担相应义务,这就使得保险资金来源稳定化。

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能够使得医疗保险资金筹措模式合理化,这就有利于进一步对卫生资源投入进行调整,如可以将避免过多的卫生资源集中于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中,可以适当的向预防、保健方向增加投入,以使群众享受到丰富的卫生服务。此外,稳定的保险资金还可以调整医疗机构的不平衡的卫生服务倾斜,从而在稳定的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同时,还可以增加卫生研究、教学方面的投入,以使得医疗卫生事业长远的发展。

三医疗保险制度与卫生管理体制改革的协调推进

结合上面的分析,笔者认为要协调推进医疗保险制度与卫生管理体制的改革,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扩大医疗保险制度的覆盖面,构建多层次的补充保险制度,以满足多样化的医疗需求:基本医疗保障是职工应当享受的基本权利,而建立和改革医疗保险制度就是政府的义务。必须要从立法的角度上加快推进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要充分解决企业参保难的问题。同时,构建多层次的补充医疗保险制度,让职工有更多的选择权,以满足多样化的医疗需求。

(二)建立并完善医疗保险系统运行机制:医保系统主要包括资金筹措、支付、管理制度三方面。资金筹措是医保系统运行的前提条件;资金支付制度有利于合理的支配医疗费用,同时也可以避免一些不公平现象出现;资金管理制度是指对医疗服务行为和资金运营等行为进行管理的规章制度,这样的一套完整的医疗保险运行机制,有利于加强医患双方的沟通,使两者的利益趋于平衡。

(三)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本着“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的原则,建立社区内医生与居民之间合同服务的卫生服务体制,这一套体制在国外获得较大的成功,从总的来讲,也有利于医疗保险系统控制医疗费用支出。在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中,要做到并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按严格把关医生入社区服务的标准;二是加强社区医疗基础设备建设;三是保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专业医院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齐英、张铁等,城镇医疗保险与社区卫生服务的政策对接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10

[2]陈文辉,提高保险服务医疗卫生体制建设的能力[J].中国金融,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