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格教育的意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26:17

品格教育的意义篇1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中国民族风格钢琴作品在钢琴教育中的意义,并从笔者自身情况出发,试论如何在钢琴教育中应用中国风格钢琴作品。

【关键词】民族风格;钢琴作品;应用

【中图分类号】J607

钢琴教育作为音乐教育领域中的一个部分,同样也需要注重民族音乐的教育。因此,作为民族音乐的载体,具有民族风格的钢琴作品在钢琴教育中就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第一,在钢琴教育中使用具有中国民族风格的钢琴作品,可以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

经过历史洗礼的优秀民族音乐,同时具有形式美和内容美,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展现了风土人情,表达了社会观念,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感。有别与其它的民族乐器教育,作为西方乐器之王的钢琴传入我国时间不长,而国内有体系的钢琴教育时间则为更短,很多人误认为钢琴教育中没有民族钢琴音乐。我们暂且不论这种说法正确与否,但是在几十年的沉积中,已经出现了很多具有中国民族风格的钢琴作品,而正是这些作品让民族文化在钢琴这种乐器上得以继承和发扬。钢琴作为西方的乐器,一直被认为不能很好地展现具有中国民族风格的乐曲,其实不然,例如1934年,欧洲著名作曲家、钢琴家亚历山大﹒齐尔品来我国征集《中国风味的钢琴作品》时,贺绿汀老师的《牧童短笛》就荣获了头奖。此后,齐尔品把这首中国钢琴作品带回了欧洲、并演奏,同时在日本出版,让全世界都感受到了中国民族风格钢琴曲的魅力。可见,中国传统民族音乐针对钢琴这种乐器经过改编后,不但延承了本来的民族内容,而且在一个新的领域中扩展了自己的表现形式,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中国的民族文化。

20世纪下半叶至今,中国钢琴教育事业无论是从教学或是演奏水平来看,整体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尤其是近年中国年轻钢琴家不断在世界大舞台上崭露头角,让国外同仁对中国的钢琴教育事业取得的成就大加称赞。随着学习钢琴的人越来越多,中国的钢琴普及率越来越高,一批钢琴教育家也越来越多地关心具有中国民族风格作品在教学中的运用。中国具有浓厚的民族历史文化底蕴,可是如何突破原有的限制,在新的方向上有所创新一直困扰着中国的音乐人,其中也包括从事钢琴创作、演奏、教育的人们。

第二,在钢琴教育中使用具有中国民族风格的钢琴作品,可以促进中国的钢琴教育。

中国钢琴教学现状令人堪忧:一方面虽然一些老一辈的钢琴教育家及一些非常专业的钢琴老师在大量推广使用中国风格钢琴作品,但大部分从事基础教育的钢琴老师还是单一的沿用国外作品。对于一个一直生长在自己民族氛围中的孩子来说,如果在认知一个新事物的时候,是自己从未任何接触的事物时,那么他很可能会丧失原有的兴趣、动力。但是,如果换成是和自己所掌握了解的事物有着联系的新事物时,孩子在认知性、连贯性等方面都会增强,对孩子在钢琴教育的起步上开了一个好头,促进钢琴的教育学习。在笔者的教学经历中,这种情况屡见不鲜,例如:笔者一个学生年龄较小,是家长要求其学习钢琴的,孩子自身并没有什么兴趣,在开始的几节课上孩子总是不能好好地学习。后来分别与家长、孩子进行了沟通,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加入了一些自己改编的曲耳熟能详的中国儿童歌曲,孩子竟然产生了兴趣,主动的要求学习。

针对以上两点,笔者认为,在钢琴教育中应用具有中国民族风格的钢琴作品意义重大,可以从三方面去实践、总结和归纳。

1.教师必须注重自己在中国民族音乐文化方面的修养,以及加强具有中国民族风格的钢琴作品的积累。古人云: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作为老师,自己本身知识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学生能学习到的知识量,所以作为钢琴老师应该注重自己的民族音乐文化的修养,这样在教学中才有广泛的内容传授给学生。教师们可以多听一些其它乐器的民族音乐,可以多看一些相关的文章等来增加自己的内涵。比如说用电脑把这些曲目收集起来,并且编制成册,以方便以后的使用。在搜集时,也可以自己改编一些相对简单的民族音乐,尤其是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曲目。

2.要因人而异。每个学生成长环境不同,理念、喜好也有差异,这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难题,那就是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中国民族风格的钢琴作品给学生?答案是:没有固定的曲目,要根据学生的一些特质来选择相应的曲目。有个成语故事叫《南橘北枳》,大意就是说南方香甜的橘子移植到北方就变成苦涩的枳了,原因就是盲目的引用,而不去了解两个地方土地、气候的差异,结果适得其反。比如,有个稍大些的学生喜欢港台明星,特别崇拜周杰伦,在了解到这个情况后,一次课后的交谈中问他是否愿意听周杰伦在《不能说的秘密》这部电影中演奏的一段钢琴曲。在笔者弹奏后,学生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兴奋,后来在上课间又弹了周杰伦极具中国风格的歌曲《东风破》《台》等等。此后,这名学生学习钢琴的主动性越来越大,并且慢慢喜欢具有中国民族风格的钢琴作品,有时自己还会改编一下。

3.要有目的性。既然是中国民族音乐,那么必然是适合用中国的民族乐器来演奏,而钢琴是个外来品,并不是适合弹奏所有的中国民族音乐。所以作为老师,在挑选曲目时要有目的性、选择性;不要滥用,否则可能会让学生对中国民族风格的钢琴作品产生抵触情绪,不利于教学的进行。例如在教复调的演奏时,就可以使用到《牧童短笛》、《大八板》等,这些作品很好的体现了中国民族音乐中的复调。

总之,中国钢琴作品在教学中的好处显而易见的。对于孩子们来说,在提高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的同时,还有助于他们学习中国的民族音乐,加强民族自豪感。相对于外国钢琴作品来说,孩子本身和家长都更乐于接受自己民族的音乐,他们可以通过学习钢琴曲来了解历史悠久的中国以及中国民族的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卞萌.谈江定仙的三首钢琴作品[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2

[2]何俐.古曲艺术留芬芳﹒洋为中用添新彩——谈黎英海先生改变的钢琴曲〈阳关三叠〉〈夕阳萧鼓〉[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2

[3]汪洁.论中国钢琴作品〈二泉映月〉的审美特征与音乐表现[J].钢琴艺术,2001,5

品格教育的意义篇2

一、传统品格教育兴盛时期

1.传统品格教育兴盛的背景众所周知,大批受到宗教迫害的英国等欧洲国家的移民被迫离开他们的土著国踏上了美洲这块“新大陆”,在1776年建立了美利坚合众国,伴随美国人进入美洲的同时是欧洲宗教教育传统的传入。从建国初至19世纪末宗教教育传统始终是道德教育的主导形式。而宗教式的道德教育渗透了神学的性质,愚昧主义、禁欲主义、不理解的服从、灌输、记诵、惩罚构成了其主要特征,后来随着19世纪移民潮的出现,培养美国精神,传递美国“伟大传统”(Greattradition)和共和国公民价值观,成为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任务。美国独立战争以后,学校道德教育成为培养合格公民的重要依托。历届总统都非常强调学校在民主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其道德教育方式具有强烈地传统性和强制性的特点。2.传统品格教育的思想渊源及特征传统的品格教育思想源于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希腊美德论,特别是亚里士多德的“美德理论”。亚里士多德认为人应该具备四种基本的美德:智慧、勇敢、正义和节制。德性是可教的。亚里士多德的“美德理论”告诉人们只要把道德的内容规定下来,教师就原封不动的按照规定的道德内容来简单的向学生传授道德规则,作为学生就无可选择、不加任何思考、鉴别只是去记住这些道德规则、道德内容。然后按照规定的道德规则去做就行了。因此其“道德教育几乎无一例外都是专制性的,儿童的行为必须严格遵守自己所学习的社会道德习俗。在教育过程中不允许违背这些行为准则或者对它们有所批评”。传统品格教育思想深受古希腊传统道德教育思想,而古希腊人从荷马史诗中以及摩西十戒中吸取了宗教的思想,在中世纪时期道德教育神学色彩、宗教色彩尤为显著,道德教育蔑视人类理性、强制人们的思想,强调禁欲、对肉体的惩罚、“棍棒纪律”,指令人们必须无条件的服从规范。3.传统品格教育衰落的缘由传统的品格教育模式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受到了巨大的挑战。一个因素是当时达尔文在其《物种起源》中提出了进化论思想,进化论告诉人们所有的事物当然包括道德价值都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此告诉人们传统品格教育向学生传授固定死板的道德规则是不合理的。进步主义教育者也对其进行了严厉的批判,其著名教育家杜威认为根本不存在绝对的道德准则,并且极力反对道德灌输,认为道德教育应该培养学生道德批判性探究能力。同时他认为传统品格教育脱离生活。传统的品格教育还受到一些心理学家的质疑。虽然其结论对传统品格教育产生的影响比较小,但对后来德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19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美国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所流行的传统品格教育是与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结构和价值观念相适应的。封闭的社会政治结构和单一的价值体系决定了封闭、单一的道德教育模式。然而,到19世纪末,传统的品格教育之所以受到了种种质疑主要是因为19世纪末,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急剧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生活习惯方式、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对传统的封闭、单一的教育模式提出了挑战,其传统的品格教育如果不进行有鉴别的选择和改良则就失去了在多元社会存在的理由。这是深层次的原因。但是,一直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传统的品格教育仍在美国学校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二、道德教育荒凉时期及其缘由分析

20世纪40年代,品格教育渐渐被人们忽略了,拍尔(powr)等人专门分析了1930年到1940年《教育索引》中“品格”条目下的论文篇目,发现其数量下降了85%。这也从一个角度反映了美国品格教育在40年代不断走向低谷的趋势。到了50年代品格教育课程几乎从美国学校中完全消失了。(m.clel-lan,1992;Yulish,1980)。笔者认为这一时期恰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期以及后来的美苏冷战时期。此次战争的爆发动摇全世界人的道德信念,也彻底改变了美国道德教育的方向。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最为深重的全球性灾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从根本上转变了学校教育的职能和方向,国家的需要、权力而不是个人的品德教养越来越成为衡量教育是否优秀的标准。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成功对美国产生了强烈刺激。加上美国国内问题又层出不穷。在军备竞赛的冷战时期军备竞赛背后更多的是科学技术的较量,这使得教育的天平出现了严重倾斜。虽然学校仍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但在科学和技术课程的冲击下,道德教育已形同虚设。正如一位美国教师所说的:“在人造卫星和计算机中间,品德被遗失了。”

三、道德相对主义、多元主义道德教育时期

1.价值澄清理论和认知发展理论产生背景20世纪50年代伴随着美国民权运动的兴起,文化多元论的思潮随之广为传播。文化多元论突出了美国民族与文化的多样性、多样化,强调和肯定少数民族文化对美国的价值,以及出现的东西方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更是体现了这时期多元文化的特点。多元文化的碰撞和冲击给传统品格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特别是六七十年代的社会动荡,民权运动、反对越战、水门事件等重大社会事件,对美国人产生了一次又一次的沉重打击。长期以来向孩子们灌输某种占支配地位的道德价值观,开始受到人们的怀疑和批评。价值澄清理论和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在这一时期应运而生。价值相对主义成为这个时期的主旋律。在这种背景下,出现了“价值澄清”(valuesclarification)、“认知发展”(cognitivedevelopmental)理论。2.对价值澄清理论和认知发展理论的认识和分析价值澄清理论认为当代社会充满互相冲突的价值观念,而这些价值观念又通过各种渠道影响着青少年学生的道德价值观念的形成和发展;在当代多元的社会背景之下,几乎找不到一套公认的道德个人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因此,该模式力图找到一种不受各种各样各样具体道德内容、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制约的普遍适用的价值观。从某种意义上讲,价值澄清学说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实践模式,对价值教育实践或实用的重视意义尤显重大。其缺点在于注重道德教育的形式而忽视了甚至否定了德育的具体内容;该模式倡导相对主义价值观,以其作为整个理论和方法体系的基础,无视人类共同价值的存在,强调每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而且这些价值都是合理,值得尊重的,实际上已经陷入极端个人相对主义的巢臼。这也是价值澄清理论为什么后来遭到人们强烈争议的原因所在。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价值澄清理论开始受到强烈地批评。随之在此时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科尔伯格提出了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该理论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是有一个过程的,可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有它积极的意义,但遗憾的是它同价值澄清理论一样坚持道德相对性,易变性,反对道德的绝对性和永恒性,从而陷入了道德相对主义。突出了主体在道德发展中的自觉意识和自由意志,回避忽略德育内容的教育,忽视了道德行为的指导,很容易造成学生思想的混乱,导致一些学生在面临重大道德问题时束手无策。

品格教育的意义篇3

关键词:思想品德;责任教育;责任意识

责任心是人的一种重要品质,责任意识则是健康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问题逐渐显露出来,其中一个典型的问题就是人们的责任意识缺乏,个人主义思想较为严重,从而影响了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初中教育是我国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初中教育阶段必须重视责任教育。本文从介绍初中思想品德课责任教育的意义入手,分析初中思想品德课责任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初中思想品德课责任教育的途径。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责任教育的意义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进行责任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进行责任教育有利于实现思想品德课的德育目标。新课改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育目标进行了明确规定,并将思想品德课的目标分成了总目标和分目标。其中总目标就是提高初中生的道德素质,使其形成健康的人格。责任教育是健康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责任教育有利于思想品德课德育目标的实现。其次,进行责任教育有利于丰富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现阶段,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涉及心理、道德、政治、法律等几个方面,没有专门的责任教育,因此将责任教育融入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可以丰富教学的内容。

二、初中思想品德课责任教育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初中思想品德责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责任教育的内容不全面。在新课改制度实施前,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责任教育大多是关于政治责任方面的。在新课改实施以后,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责任教育涵盖的范围更加广泛,但仍存在责任教育内容不全面的问题。现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责任教育的内容包括政治责任、家庭责任、民族责任等内容,但关于两往过程中需要承担的责任和环保责任却比较少。由此可见,初中思想品德课责任教育的内容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2)责任教育过程中使用的部分案例脱离了实际情况,影响了学生对责任的认识。在新的思想品德教材中出现了很多案例,这些案例有些是历史故事,有些是学生早已耳熟能详的小故事,只有一小部分的案例是新故事。这就使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案例严重脱离了学生的实际情况,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

三、优化初中思想品德课责任教育的途径

初中思想品德课责任教育对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必须采取合理的措施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责任教育的质量。通过对初中思想品德课责任教育效果的研究,笔者认为应从两方面入手来优化初中思想品德课责任教育。

1.应加强对初中思想品德课责任教育的重视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责任教育的过程中应做到下述几点。(1)应以学生为教育的主体。教师无论是在制定责任教育目标时,还是在确定责任教育的具体内容时都应考虑到初中生的心理特点,确保初中生能真正认识到责任教育的意义。(2)教师应做好引导工作。在新课改制度实施以后,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主要起到引导者的作用,这和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很大的不同。例如,在讲解“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这一节时,教师应先使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一些图片、视频,通过这些实际的例子让学生了解到祖国的变化。(3)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采用多种教育方法。多样化的教育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责任的理解。例如,教师可以采用榜样教育法,在讲解“相亲相爱一家人”一节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述14岁女孩雷信媛照顾病重奶奶的故事。主人公和学生的年龄相仿,可以成为学生的榜样,采用这样的教育方法更加容易让学生信服。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采用情景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等多种教育方法。

2.应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责任的理解

实践活动应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探究性的实践活动,例如可以利用周六日的时间组织学生进行生态环境调查,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当前我国生态环境形势的严峻性,进而使其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另一种是社会公益性的实践活动。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到孤儿院、养老院等机构做义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总之,初中思想品德课责任教育对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现阶段我国初中思想品德课责任教育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必须优化初中思想品德课责任教育的途径,提高初中生的责任意识。

参考文献:

品格教育的意义篇4

一、里克纳品格教育思想的社会背景

二战以后,美国取代欧洲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同时,前苏联人造卫星上天,军事实力强大。世界格局分化为美苏两极,美国开始进入军备竞赛阶段,并触发了一场大规模的教育改革运动,将学校教育重心转向数学、物理等科学教育方面,忽视了道德和伦理等人文教育。到了60年代,新的价值观还没有确立。1966年,价值澄清论开始风靡美国,代表人物拉思斯、哈明和西蒙,由他们共同创作的《价值与教学》掀起了美国德育的第二次浪潮。价值澄清论理论的最大特点是过分强调个人价值选择的自由,将价值教育的重点从价值内容转移到澄清个人已有的价值的过程中去。学校老师以及家长在教授学生时,没有帮助他们解释你应该做什么?,只是告诉他们你想做什么?,没有明确的道德教育内容灌输,彻底将小孩的价值观成人化,没有给予孩子正确的价值引导,告诉他们对错之分。这直接造成了当时美国社会的道德滑坡。学校面临的问题,包括青少年早孕、吸毒、打架等等,这对社会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甚至扰乱了社会秩序。托马斯里克纳针对这种情况,在他的著书中反思价值澄清学派的教育思想价值中立。在此基础上提出品格教育,认为要有明确的核心价值观。

二、里克纳品格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里克纳品格教育思想主张学校教育需要树立核心价值观,将品格教育作为重要教育内容,以理论灌输为教育方式,通过教学课程和校园文化将品格教育融入其中。品格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传授以尊重和责任为核心的价值观。品格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三个部分组成,这三个部分互相关联。道德教育有两大目标:助人聪慧,助人善良,品格教育从微观教育环境出发,包括学校环境、家庭环境、社区环境,提出教育策略,帮助学生达到道德教育的教育目标,促使学生成为聪慧、善良的人。同时,托马斯提出了关于品格教育的11条基本原则,这11条基本原则基本上反映了新品格教育的主要思想,它既是学校和其他组织实施品格教育、策划品格教育活动的准则,又是一个评价品格教育方案、著作和课程等的标准。

1.品格教育把促进核心的道德价值观作为良好品格的基础;

2.必须对品格进行综合的界定,以便把思维、情感和行为都包括在内;

3.有效的品格教育要求采取一种有目的的综合的观点来促进学生在各阶段学校生活中形成核心价值观;

4.学校必须是一个充满关怀的社会群体;

5.要发展品格,学生必须有进行道德行动的机会;

6.有效的品格教育包括有意义的、充满挑战的学术课程,这种课程尊重所有的学习者,并且帮助他们获得成功;

7.品格教育应当努力发展学生本身的动机;

8.学校的员工必须成为一个学习和道德的社会群体,其中所有的人都负有品格教育的责任,并且努力坚持同样的核心价值观,用这种价值观来指导对学生的教育;

9.品格教育要求员工和学生都发挥道德的领导作用;

10.学校必须召集家长和社区成员全面参与学校的品格教育建设;

11.对品格教育的评价应包括评价学校的品格,作为品格教育者的学校员工的作用和学生表现出良好品格的程度。

将品格教育作为教育目标,里克纳从施教者角度出发,提出了12条课堂和学校范围的策略。他认为品格教育一定要在社会大环境中发挥作用,家庭、社区,尤其是学校一定要创造出良好的道德环境,引导学生向善良乐善的方向发展。这12条策略,从空间上来说,将学校、家庭、社区三者联结,合为一体;从人群上来说,凝聚了教师、家长、社区人员等群体力量,从方法上来说,采用了榜样示范和合作学习等多种方式,由不同层次、多种途径全面深化学生的道德教育,培养品格思想。

三、里克纳品格教育思想对我国学校教育的启示

(一)以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同时世界处于逐步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不同性质和多种层次的思想观念相互交流冲撞。由于学生群体自身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的特点,决定了他们极易接受新想法、新事物,但同时也难以明辨是非。一旦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作用缺失,会对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学校教育亟需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价值观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点。当前我们要坚持核心价值教育,反对价值相对性,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统领青少年中存在的多元价值取向;用社会核心价值占领我们青少年道德教育的阵地;把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纳入其中,进行重点规划;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生动具体地融入到青少年成长的全过程,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和谐环境。

(二)重视和开展隐性教育里克纳把隐性教育理念运用到道德实践教育中,认为品格教育应该渗透在学校、家庭、社区等环境中,通过学习及生活教育潜移默化的灌输给学生。因此,在我国学校教育中,一方面,可以通过管理者、教师、家长、社区人员等共同建设良好的道德文化氛围,形成一种积极向上、严谨公正的环境。另一方面,在学校教育中,除了道德教育的课程外,还可以利用其他课程渗入品格教育。在其他课程中也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也可以通过其他课程挖掘到更多的道德教学资源,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品格教育的意义篇5

【关键词】语文教学;塑造;人格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3-0074-0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的教育和科学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及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逐渐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这就明确指出了语文教学的德育内容: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的教育和科学的思想教育;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及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逐渐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塑造健康人格呢?具体途径有三:

1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思想教育功能,高扬共产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旗帜,激发学生在完善自我中塑造健康人格

学生的语文素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语言素质、文学素质、思想道德文化素质。而二者对学生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乃至社会意识形态的树立影响至深。这主要根源于语文教材中相当一部分课文本身具有强烈的思想性、政治性、教育性,而且是政治教材无法替代、比拟的。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语文教育特有的形象性、情感性、生动性,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达到提高学生人格思想素质的目的。

教师授课时不要只从文学的意义上去讲授作家作品,而是要联系学生实际树立人格榜样。比如,讲朱自清时,势必要讲朱自清反对帝国主义侵华政策,宁可饿死也不领“救济粮”的坚贞民族气节和炽烈的爱国之情。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不少作家的良好性格和伟大的人格渗透到学生的潜意识中,成为他们自觉不自觉仿效的楷模。文学是人学,文风体现着作者的思想情操和道德风尚。

我们语文是一门最丰富的课程,也是最有潜力的一门课程,更是最具人文性的一门课程,也是真正体现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的一门课程。因此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我们就要有效地利用我们手中的工具,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及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逐渐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从而,教会他们怎样做人,尽可能地塑造出众多的有着优秀的人格魅力的学生,让他们成才,成为有文化、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的优秀人才,让他们今后生活能过得幸福,事业能取得成功。

2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功能,在审美陶冶中塑造健康人格

语文教材中相当一部分课文是文学作品,这为进行审美教育提供了便利条件。我们可以充分发挥作品的审美陶冶功能,引导学生体会作品的语言、形象、感情,指导学生辨别真假、是非、美丑、善恶,提高鉴别欣赏能力,以饱含情感的“可讲因素”诱发学生感应的心灵,使之在美感共鸣中得到净化,达到人格塑造的目的。如果说通过思想教育塑造健康人格偏重于“晓之以理”,那么通过审美教育塑造健康人格主要是“动之以情”。审美陶冶作用于除语文认识能力以外的其他心理因素,包括情感、意志和个性心理特征,即我们《大纲》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

这一功能的充分发挥,给语文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宜通过表情范读或指导朗读、生动描述或指导创造性复述、指导课本剧以及多媒体教学手段等方式,以富含艺术性的教学语言开启学生形象思维,激感,引导学生进入美的境界,体会文章中寄寓的喜怒哀乐爱恨等丰富而深刻的感情。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披文入情”法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认同并运用于教学实践。有位教师上《背影》一课,首先动情地讲起了自己的父亲,学生听得入神感动,然后纷纷讲起父亲如何关怀、培育自己成长,全班沉浸在浓重的情感氛围中。教师看时机成熟,水到渠成地进入了新课教学。我在讲《背影》一课时,怀着对父爱的深刻体验去动情地讲授,学生们情绪受到冲撞,好几个学生不能自抑,不止一次地流下了滚烫的泪。此时无声胜有声。我想,不用说教,把孝心献给父母的观念早已深刻在每个人的心底。

此外,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对美进行再创造,也有益于塑造健康人格。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将自己的审美经验与审美客体融而为一,在创造美的同时也创造自身。学习《晋祠》,学生深深陶醉于祖国优美的自然风景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中,此时教师出这样一个训练题:由对周柏唐槐的描写展开想象,写成抒情散文片断。学生思路大开,有的想到古老的中华民族虽经沧桑却生机勃发,有的想到老年人饱经风霜又焕发青春,都很精彩。

3走出课堂,在生活实践中塑造健康人格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思想教育和审美陶冶中汲取完善自我人格的情感力量,只有通过生活实践才能内化为具体的信念和行为方式,进而形成稳定的性格特征。新《大纲》也明确地将开展“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课外活动作为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品格教育的意义篇6

关键词:孟子;性善论;高校德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3-0254-02

中国传统儒家学派思想的核心是“仁”,儒家学派提倡以德治国,并且认为每个人的内心之中都具有仁义的思想与理念。这样才能够将以德治国的思想理念贯彻到统治者以及人民之中。而孟子的“性善论”的思想更加能够体现出“仁”的道德理念,因为只有我们每个人内心“本善”,我们拥有的良好道德品质才会有来源依据。因此,孟子的“性善论”的重要思想对现代教育的思想与理念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孟子的“性善论”

孟子的“性善论”是孟子思想的一个主要的核心内容,孟子认为,每个人在刚出生的时候,就像一张白纸一样。但是,人的天性是向善的,何为善良,孟子认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弗思耳矣。”在孟子的眼中,一个人具备了仁、义、礼、智、信,就是所谓的善良之人。但是,为什么在生活之中,具备这五种品格的人很少,有的人只有其中几项,有的人甚至一项都不具有。这是不是与孟子提出的“人之初,性本善”相互矛盾呢?于是,孟子又同时指出,每个人虽然都具有仁义礼智信这五种品格,但是,这都是隐藏在人身体当中,并没有完全开发出来,有的人具有五项其中少数的品格,证明他现在只开发了其中的几项品格,有的人这五项品格完全没有,并不是他身体中不具备这五项品格,是因为这个人的五项品格完全没有被开发,只要去开发,这个现在没有五项品格中任何一项的人,在细心的教导过程之后,也是肯定会拥有仁义礼智信这五项优秀品格的。

之所以从有的人身上没有看出其有五种美好的品格,孟子认为还与人人生活的环境有关。古代时期的贤圣之人很多,而孟子生活的时期是战国诸侯争霸的时期,这个时期礼仪系统崩坏,战火纷飞,每个诸侯都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将仁义等美好的品德置于不顾。“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因此,古代时期的贤圣之人很多,而在战国时期贤圣之人少之又少,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环境的原因所导致,良好的环境可以造就具有仁义礼智信的圣贤之人,而糟粕的环境,只能培育出唯利是图、置仁义于不顾的小人。

孟子的性善论之中,最重要的一个核心内容,笔者认为是君与民相同的概念。孟子认为,“人皆可为尧舜”,尧舜禹汤之所以会成为人们称赞乐道的仁义明君,并不是其天命所受,而是因为他们同时拥有仁义礼智信五项优异的品格,所以他们可以被称为仁义明君,受到百姓的爱戴。如果他们缺少其中的任何一项或者一项都没有,那么他们也和普通百姓一样。所以,如果平民百姓中有人也可以同时拥有仁义礼智信的良好品格,那么,这个人也可以像尧舜禹汤一样,成为一位明君仁君。

二、孟子的“性善论”对高校德育的启示

当代的每一个大学生,在生活学习中不仅要学好自己的学术专业知识,更要具备良好的个人品德。所以,良好的德育价值观,是每一个大学生必须具备的重要因素。

(一)高校德育先于教育

孟子的“性善论”中最重要的一个结论即为君民平等理论。

孟子认为,尧舜之所以成为受百姓爱戴的君王,就是因为他们具备了仁义礼智信五项品德,如果他们失去了这五项优异的品德,那么他们就和普通百姓一样。相反,如果有任何一个普通的平民百姓同时具备了这五项优异的品格,那么他也可以和尧舜一样成为受人爱戴的仁君。由此可见,品德对一个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因此,高校的德育教育应该摆在一个重要的地位。但是,当今在很多高校之中,高校的决策者在高度重视学校教育的同时,往往忽视了高校的德育教育,觉得高校德育很不重要。正是由于大多数高校对德育教育的不重视,导致了如今很多大学生犯罪、轻生等影响十分恶劣及悲剧事件的频繁发生。大学生是新一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的主要力量,承担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任务。所以,大学生有着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品质,是对社会主义的和谐与发展的首要保证和前提。因此,高校的德育教育应该受到重视,将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三者合理充分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使得目标一致,功能上互相补给,和谐互动,建立良好可行的德育体制。其中学习教育是最为关键的时期,一个人在学校期间是其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所以学校的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与关键的导向作用。因此,在高校中,教育者可以遵从孟子性善论中的主要内容,将大学生的美好品德、“真善美”被彻底唤醒,推己及人,使得每一个大学生都可以从自身之中焕发出美好的品质,从而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道德基础。

(二)形成良好的高校环境氛围

孟子在其“性善论”中指出,环境因素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是十分重要的,虽然人人都具备了仁义礼智信的良好品质,但是这些品质都是潜藏在每个人的身体之中,要想完全将其开发,必须要使得受教育者身处良好的环境氛围之中。

中学的校园环境比较封闭,学生在校园之中,接触到最多的就是课本的知识,所学习的德育知识基本上是从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上所得到的。然而高校的校园环境与中学的校园环境有着本质的不同,高校的校园环境相对比较开放,学生在高校校园中不仅接受课本上的内容,还可以参加各种的社团活动以及可以有兼职的活动等等,所以,高校的德育教育不仅仅是课堂之中的书本教育,更多的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环境教育,可以说高校是学生成年后走进的第一个社会,大学生在进入高校之后,由于环境因素的变化,导致许多同学的心理会有同样的变化,认为没有了“高考”的压力,在大学之中课程相对减少,教师的管理也有所宽松,可以有“不用学习”的想法。所以,针对这类的情况,高校之中校园文化氛围的建设就会显得相当的重要,要建设一个“有良好德育氛围的大学校园环境”,要让广大大学生意识到,大学期间不是该放松该娱乐的时候,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良好的建设者与接班人,大学生必须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重要目标去努力刻苦学习,并朝着共产主义这个最终目标去努力奋斗。因此,高校的德育氛围非常重要,必须要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德育教育氛围,使得广大的大学生可以在良好的德育环境中成长,使得每一个人都努力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朝着使得每一个大学生都能全面发展而奋斗。

(三)学生主体性意识的培养与塑造

孟子在其“性善论”中指出,虽然每一个人都是本性向善的,但是,性善论也对我们有着强烈的警示,人的善性是先天具有的,但是如果后天不去努力推动善性的扩大,如果没有后天的个人努力和良好地环境氛围对善性的感染和熏陶,人的善性也会因缺乏关照而丧失殆尽。因此,在高校德育中,鼓励学生,让其意识到自己也是德育过程中的主体、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十分重要。在过去的教育中,由于受到苏联的教学影响过多,导致我们自己在教学中过多地将教育主体、教育客体划分清楚。在传统的德育教育中,通常将德育教育者称为主体,而德育受教育者,也就是学生通常只是教育客体。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学生仅仅就是听从老师的安排,而自身没有什么发挥。虽然这种德育教育模式的教育效果在总体上是显著的,但是,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正如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所指出的:“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在孟子看来,人必须有主体性的觉悟,如果一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充分发挥,那么给予这个人再好的学习环境等外在条件,这一教育都是不成功的教育。所以,就必须要求德育教育者在其教育过程中同样将教育客体当作主体,充分发挥教育客体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起积极性,多启发其能独立思考,唤醒其亦是教育主体的意识。一旦学生有了教育主体的意识,那么就意味着唤醒了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的意识,从而在灌输教育之后,学生能够继续独立思考,使得教育的效果能够更加扩大化,更加全面,使得其能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同时,对于学生的德育发展与认知,也具有更好的效果。

孟子是中国古代重要的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性善论”教育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其思想内容对人的价值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和肯定,充分体现了人的主观学习作用的重要性,他的“性善论”思想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笔宝贵财富。虽然孟子生活在几千年前的封建社会转型时期,其思想中不乏很多古代的封建糟粕思想,但是,孟子的大多数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教育来说还是具有非常深刻的影响与意义的,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继承孟子“性善论”的主要思想,使其思想对于我们有更进一步的指导启示作用。

参考文献:

[1]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

[2]永梅,王永杰.孟子“性善论”及其对当代教育的启示[J].前沿,2012(11):145-146.

品格教育的意义篇7

一、西方学校德育的基本特点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西方国家形成了众多的伦理学说和道德流派,折射到学校德育领域,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发展样态。尽管欧美国家的各种德育理论主张各异,德育模式不拘一格,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样式,但是,通览西方的学校德育,我们依然可以捕捉到一些基本特点和共同特征。

(一)坚持以人为本,倡导人本化的道德理念

西方文化以个性解放和个人自由为基本维度,具有浓厚的个人主义传统。具体到学校德育领域,反对外在强制和高压对个体道德自由的剥夺,尊重个体的尊严、价值和地位,追求和向往人本化的道德教育,是西方学校德育的重要倾向和表征。始于古希腊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说,成为欧美学校德育凸显人的意义与价值的指南。他们认为,道德是由人制定和设计的,人创造道德是为了增进人类的福祉,使之更好地生活。因而,在人与道德的关系上,道德是为人而存在的,而不是相反。学校德育应坚持以人为本,以成就人的德性和德行为己任。康德(immanuelKant)“人是目的”的论断,使得西方学校更加重视德育的本体价值和内在价值,即德育的主旨在于“成人”,而不是推动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外在工具和手段。“非人的”、“无人的”,甚至是“反人的”道德教育,是一种工具主义教育方式,是对人权、自由和民主的背叛,不仅违背了人道主义原则,而且亵渎了道德教育的本真。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Rogers)所倡导的“非指导性教学”,深受欧美国家的欢迎,在德育工作中被广泛实施和贯彻,这也是欧美国家践行人本化道德理念的重要体现。在西方的学校德育中,教育工作者以学生为中心,适应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尊重学生的道德主体地位,满足其发展情感的、心理的和精神的需要,让学生建构自己的而不是他人的道德系统,以尊重和落实学生的道德主体地位。当前,以学生为本,坚持人本化的道德教育,已成为欧美学校德育的重要理念和实践行动。

(二)反对道德灌输,提倡道德自主

反对灌输,建立一种“无灌输的道德教育”是人本主义道德理念的拓展和延伸,是西方学校德育的一贯传统。柯尔伯格(LawrenceKohlberg)指出,道德灌输“既不是一种教授道德的方法,也不是一种道德的教育方法。之所以说它不是一种教授道德的方法,是因为真正的道德包括对于那些有可能处于冲突之中的价值作出审慎的决定;之所以说它不是一种道德的教育方法,是因为合乎道德的教学意味着尊重学生正在发展着的推理能力和对他们所学内容的评价能力。”[1]因此欧美国家均反对道德灌输,提倡发挥儿童的主观能动性,加深儿童对道德的领悟与接纳,进而心甘情愿地实践道德,成为真正的道德主人。杜威(JohnDewey)强烈反对道德说教和道德注入。他既指责康德所提倡的绝对道德律令和普遍道德法则的空洞性,也抨击黑格尔(Hegel)思辨道德哲学的空疏性。杜威认为,他们的错误在于剥夺了儿童道德需求和道德自主的权利,扼杀了儿童道德创新精神,于儿童的道德生成无益。他主张学校德育要给儿童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儿童在实际的道德权衡、道德体验和道德判断中领会道德的意义,促进儿童各道德因素统一协调地发展。在杜威看来,传统形式主义道德教育的失败之处在于把儿童当作一台机器,无视儿童的兴趣、喜好、需要和个性等自然禀赋,因而无法有效激发儿童的道德动机,不仅无法促进儿童道德的发展,反而导致了儿童道德批判精神的缺失。教育并不是把外在特定的道德规则和信条灌输给儿童,远离儿童现实生活的任何外在约束都不利于儿童道德的健康成长。引导学生内化道德,实现道德自主是学校德育不可或缺的重要职责。在杜威看来,儿童是在活动中经过道德推理和思维训练而最终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只有那些在思维训练基础上形成的习惯才能代表真正的道德行为。”[2]因此,他提出了“从做中学”的教育方法,让儿童在实践活动中自主地学习,自由地探索,进而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三)注重认知,推崇理性的道德范式

主知主义是贯穿西方学校德育发展的一条重要线索。在学校德育中培养学生的道德选择和判断能力,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已成为西方诸多德育工作者的共识。“问题中心法”、“发现法”、“小组讨论法”以及“辩论法”等在欧美学校德育中得到广泛的运用。早在古希腊,苏格拉底(Socrates)关于“知识即美德”的命题,将提高个体的道德认知、获得道德知识同拥有道德等同起来,开创了道德教育中理性研究的范式,拉开了西方学校德育强调知识和理性的帷幕。随后,在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JohanamosComenius)“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以及英国哲学家培根(FrancisBacon)“知识就是力量”的确证和扩充下,道德理性在学校德育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学校德育将传授知识作为主要的甚至是惟一的任务。20世纪以来,在皮亚杰(Jeanpiaget)和柯尔伯格的推动下,认知主义德育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皮亚杰和柯尔伯格在儿童道德发展的研究中表明,儿童的道德是一个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过程,既不是儿童固有内在善性的自然展开,也不是儿童在无条件地服从社会道德规则的活动中所获得,而是主体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据此,皮亚杰把儿童的道德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即感知觉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并研究了不同阶段儿童道德发展的表征。柯尔伯格在皮亚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依据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把儿童道德的发展分为三个水平: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平,每个水平包括两个阶段。前习俗水平包括服从惩罚的定向阶段和相对功利的定向阶段;习俗水平包括“好孩子”的定向阶段和亲社会行为的定向阶段;后习俗水平包括社会契约的定向阶段和良心的道德原则的定向阶段。柯尔伯格认为,“刺激所有儿童的道德向上发展,如果方法得当,直至达到第六个阶段乃是一个正当的、合理的教育目的。”[3]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柯尔伯格在反对灌输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道德讨论法和公正团体法两种学校德育方式。道德讨论法旨在提高儿童道德认知,促进儿童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而公正团体法的目的则是通过建立有利于维护集体利益的共同行为规范,培养个体的责任感、义务感、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这两种方法的有机整合,不仅有益于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而且也可以实现道德认知到道德行为的转变。

(四)整合德育力量,构建立体化的德育网络

家庭、学校和社会既是青少年学生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环境,也是对他们实施德育活动的教育机构。随着西方德育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欧美学校开始摆脱传统单纯依靠学校进行道德教育的片面思维,将学校德育辐射到整个社会,注重整合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道德力量,发挥道德合力,构建系统、综合化的德育网络体系。杜威认为,学校就是一个小型的、雏形的社会。他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学校即社会”的口号。杜威强烈反对将学生束缚在学校这个狭小的天地中。他认为这是一种偏离学生实际生活和社会现实的片面做法,忽视了社会道德资源的综合组织和有效运用,无益于学生的个性成熟和德性完善。他主张将学校德育扩展到家庭,延伸到社区,在整个社会环境的大舞台上组织有益于学生道德成长的德育素材。杜威的德育思想,不仅紧扣时代脉搏、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而且有利于优化组合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等方面的德育力量,因而备受欢迎。经过欧美学校德育的广泛实践,逐渐变成现实,在构建和完善纵横交错的立体化学校德育网络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

此外,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将互联网作为学校德育的信息平台与交流工具,将道德教育扩展到虚拟的网络空间,也是当前欧美学校德育的一个基本特点。为了充分利用和发挥互联网在学校德育中的积极效应,欧美许多学校均建立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网、中小学思想政治教学网、思想道德教育研究网等网站,通过德育信息、搜索、浏览以及采集等形式,实现了学校德育资源的共享。同时,学校德育工作者通过BBS论坛、实时在线交流、网络视频等形式进行网络思想教育、网络政治教育、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等,将德育教师的课堂教学、网络德育教学、网络德育沙龙等有机结合起来。网络负面信息对学生思想的侵蚀和毒害,催生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滋生和蔓延,弱化甚至抵消德育效果,为了预防、减少、杜绝这一问题产生,欧美学校不断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制定学校网络文明公约和学生网络道德行为规则,加强学生的网络道德自律教育,将现实世界和网络虚拟空间的德育工作紧密衔接起来。

二、当代西方学校德育发展的基本趋势

与时俱进是德育创新的永恒主题。当代西方的德育理论经过历史的洗涤和积淀后,适应时代呼唤和德育发展的诉求,呈现出了一些新的变化和发展趋势。

(一)各国政府日益重视德育,加强对学校德育的督导

“如果没有一套具体的道德观念和指导原则,人们就不能解决道德问题。”[4]自20世纪后半叶,面对层出不穷且日渐严峻的青少年学生道德滑坡和行为失范,西方各国通过制定教育政策、建立德育组织以及完善德育管理体制等形式,加强了对学校德育的领导和管理。20世纪70年代后,美国出台各种教育文件和政策,意图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具有“强烈的对国家的忠诚感”的美国公民。1983年,《国家处在危机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报告出台,将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作为解决危机的重要措施。1988年,美国前教育部部长贝内特(williamBennect)在教育改革总报告中,以能否在“道德课”、“纪律秩序”和“勤奋学习”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作为衡量学生“增强成功的民族精神”和“富有爱国精神”的评判标尺。英国实施国家指导学校德育、管理德育课程的改革方案。1978年,英国建立了“社会道德委员会”和“社会道德教育中心”指导学校的德育工作。1988年,英国颁布了《国家课程》,将培养“有德行、智慧、礼仪和学问”作为学校德育的基本目标。俄罗斯重视爱国主义教育,为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结,制定了《俄罗斯联邦国家2001~2005年公民爱国主义教育纲要》和《俄罗斯联邦爱国主义教育构想》等等。欧美各国重视并加强对学校德育督导的另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不断加大政府的财政性教育投资。例如,从1960年至1980年的20年间,美国对教育投资增加了60%。20世纪80年代,美国前总统里根(RonaldwilsonReagan)再次重申增大道德教育投入的重要性,他指出,美国教育领域中问题之所以层出不穷,并非源自教育经费短缺,而是因为经费分配不当,尤其是在道德教育中缺乏充足的人力、物力与财力。进入21世纪以来,美、英、德、法等国不断追加教育经费,并通过政策保障和制度规范,确保教育经费落实到位,同时加强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德育的督促和检查等系列措施,作为推动本国学校德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二)注重汲取传统德育思想,品格教育呈现回归和复兴的态势

“二战”之后,欧美各国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和道德问题,具体到学校领域,由于深受道德相对主义和道德自由主义的影响,违反校规、校园暴力、少女早孕和学生吸毒等现象层出不穷。面对学校的紊乱和失衡,欧美各国忧心如焚,他们希望回归传统,吸纳传统德育思想,尤其是要传授“自尊”、“责任”、“关爱”、“诚实”、“关心”、“勤劳”、“同情”、“容忍”、“合作”、“宽容”和“自律”等核心价值观,克服、消解相对主义和自由主义对青少年学生的影响,切实增强学生的道德责任和社会义务,并以此化解道德困惑。由此,自20世纪80年代后,以美国为代表,品格教育在欧美学校开始兴盛起来。品格教育在学校中复兴的表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产生了大量的品格教育著述。如凯文•瑞安(KevinRyan)和麦克林(macleans)编著的《校园内外的品格发展》(1987年)、雅各布•本宁加(JacobsBenninga)的《道德品格与小学公民教育》(1991年)、格拉斯•西斯(GrasseSith)的《希望的学校:培养今日青少年的精神与品格》(1994年)和《品格教育:指导学校管理者》(2001年)等。在这些研究成果中,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品格教育伙伴”提出的有效品格教育的11条原则:1)有效的品格教育应进行核心伦理价值观教学,以此作为学生良好品格的奠基;2)品格是一个包含思想、情感和行为在内的复合体;3)有效的品格教育应采取一种有意识的、积极的和全面的方式,在学校的各个环节推进核心价值观;4)学校理应是一个充满关爱的社区;5)有效的品格教育应为学生提供实践道德的机会与条件;6)有效的品格教育应开设富有意义的、具有挑战性的学术课程,此种课程满足所有学习者的需要,有助于他们获得学业成功;7)品格教育必须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8)学校教职员工应当成为一个学习型的道德集体,共同承担品格教育的责任,并努力遵守和维持核心价值的一致性,以引导学生品德的发展;9)有效的品格教育倡导来自于教职员工和学生所组成的道德领导力量;10)有效的品格教育要求家长和社会成员成为品格教育的伙伴,共同参与品格教育活动;11)有效的品格教育应把学校生活的品格、教职员工作为品格教师的实际情况、学生展现良好品格的程度纳入评价范畴。[5]另一方面,大量的品格教育组织和品格教育研究中心成立,如品格发展基金会、品格教育研究协会、品格教育联盟等。这些机构通过编制品格教育计划、选择品格教育方式、开展品格教育评价等活动,将学校的品格教育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三)拓宽研究视野,重视德育理论的多学科整合

20世纪是欧美国家经济、科技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德育理论繁荣和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涌现出形形的德育理论流派,如存在主义理论、认知发展理论、精神分析理论、社会学习理论、价值澄清学说、关心模式、体谅模式和人本主义理论等。由于各种德育理论的视角不同,所关注的道德问题不同,因此,任何一种理论都无法解决全部的德育问题,也没有任何一种理论是完美无缺的。越来越多的欧美教育学家认识到,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社会道德的进步,并非任何一种德育理论所能奏效。因此,欧美国家注重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加强不同道德教育理论流派在学校德育中的整合。诚如康内尔(w.F.Connell)在《20世纪世界教育史》中所指出的,德育是一个需要多学科共同解读的领域,倘若仅仅通过某一门学科来探述这一范畴,不仅是有限的,而且也是极为危险的。在当代欧美国家的学校德育中,德育工作者尝试采用哲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文化学等视角综合思考学校德育中的冲突和困惑,并通过实施学科德育,不断推进和改善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而且,借助学校这个平台,德育的各个理论流派也改变了竞争和对立的僵局,彼此之间也展开了广泛的对话和交流,增进了共识,取得了积极的成效。经过学校德育工作者的积极倡导和努力实践,各种德育理论流派逐渐走向融合,呈现出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从当代西方学校德育发展看,这些理论派别正从以往的对立状态走向趋合,相互对立中实现相互借鉴,从中达到新的发展,这是随德育人性化所实现的趋向。表明德育的目的是培养完整人格的个体,任何单一理论都是无法达到的。”[6]

品格教育的意义篇8

关键词:中国画欣赏人格塑造中小学美术教育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先生在第18届世界美学大会开幕式上提出了一个观点:“美育在人格塑造中具有重要作用。”他引用我国古代圣人孔子的观点,孔子提倡诗教、乐教,诗教、乐教就是美育。他提出一个人的人格塑造的步骤是“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在他看来,美育在整个人格的塑造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孔子开始,中国哲学逐渐形成了人生境界的学说。人生境界的学说就是塑造人格、塑造民族精神的学说。但目前的中小学美术教育偏重于知识、技能和技巧的传授,偏重于高考美术教学,由于学校过于强调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忽视了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特别是品德修养教育,因此部分学生在功利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形成了见利忘义、只注重经济利益的短期行为,在学习上忽视美术理论和素养,在实践中往往注重个人主义而缺乏集体主义合作精神,甚至是损人利己。这样的学生即使美术技巧再高,也是不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是违背美育发展根本宗旨的。

一、中国画的特点决定了其对学生人格塑造的重要性

中国画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经历了自身发展的辉煌岁月,始终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同时也对世界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毕加索曾说:“世界最伟大的艺术在东方,世界上只有中国人会画画。”中国绘画在其形成、继承和发展的长期过程中,始终紧紧依附于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和文化理念,中国画具有很明显的三个特点:一是人文性,二是诗性,三是笔墨性。中国画所用材料的特有功效,形成了其特有的艺术风格,在世界美术艺苑中独树一帜。中国画融诗、书、画、印为一体,代表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修养和内涵。中国画注重的是修养、品性,更注重内在的精神内容,而西画却不同。著名美术评论家、画家程大利说:“中国的文化是一种人格文化,而西方是一种人性文化,而绘画艺术恰恰体现这种文化的差异。”杰出的国画家必须具有独立的人格、人文关怀精神、高深的文化素养及批判精神。

中国画特别是古代文人画因其独特特点在学生人格塑造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即通过中国画欣赏教学为学生呈现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使得他们能从感觉和体验创作中获取实现自我生命的潜能和乐趣,获得真善美等人格素质的熏陶和洗礼。

二、中国画欣赏教学应该体现对学生人格的塑造

人格是一个人心理、生理和社会行为各个方面综合的整体概念,是一个人内在品质和外在行为的总和,人格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可塑性,健康的人格是人类追求的价值目标。人格教育,是促进与意识倾向相联系的气质、性格、品德、态度等人格因素健康发展的各个方面的教育,塑造人格是教育的基本目的之一。

从《中小学美术教学大纲》、《高中美术新课标》中,我们可以明确看出,美术教育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坚强的意志、高尚的情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美术课教学,学生能够形成善于观察、做事细致认真、乐于体验生活、接近社会实际的个性特征,从而形成理想的人格。美术教育实质上就是一种人格教育,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中国画欣赏是美术鉴赏重要的一环,但过去往往不被重视。其实它可以通过审美教育,使得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道德观念,懂得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坚强的毅力、自信、谦虚、敬业、责任感和真善美的追求,这些人品特点是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

三、中国画欣赏教学怎样体现对学生人格的塑造

如何在中国画欣赏课上体现对学生的人格教育,必须做到以下三点。

首先,教师要重视渗透人格教育,始终把人格教育放在首位,不本末倒置,在教学中释放审美情感。美育的最终目的是人格教育,明代著名画家文徵明说:“人品不高,落墨无法。”程大利说:“中国画很讲究‘格’,‘格’是格调、格致,人品不高,画品亦不会高。”中国画是笔墨文化,笔墨文化强调人品,讲究文如其人、画如其人、书如其人,人是什么境界,画就是什么境界。

其次,教师要有的放矢地进行人格教育渗透,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中国画源远流长,作品浩如烟海,要从中选取具有典型的、最能体现人格渗透的作品来教,不要局限于课本,要有创新打破陈规。如欣赏古代花鸟画当推徐熙,他是五代时期著名的花鸟画家与当时著名宫廷画家黄荃其名,史称“黄荃富贵,徐熙野逸”,徐熙虽出身江南名族,却无意做官,终身布衣,且“志节高尚,放达不羁”,过着恬淡自由的生活。他作品的特点是以落墨为主,辅以色彩点染,用笔自然而不作谨细的描摹,颇能传达出自然界中动植物之风神情状,并从中流露出高旷的志趣。在教学中要精选黄荃的作品,进行人格教育渗透。欣赏文人写意画应选、徐渭,他们的特殊身世、人格品质、个人素养及极高的艺术造诣都是教学的极好素材。现代国画应选齐白石,齐老朴实谦虚、自信自强、不畏权势的高尚品质正是每个人都应认真学习的。

最后,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确立正确的价值观,也就是价值取向问题,现在很多学校的欣赏课都是照本宣科,教师多是讲授作品本身的方法、技巧,有的老师上欣赏课就是从始至终放幻灯片,教学内容都是些浮光掠影的东西,很少挖掘作品深层次的精神内涵及艺术的真正价值,更谈不上在教学中渗透人格教育。著名学者、艺术理论家姜澄清先生说:“艺术的价值在与净化人心,净化人际关系,使‘我’与‘它’或‘他’之间处于一种高尚而愉悦的氛围中。”而这正是现代社会所缺少的。

总之,在欣赏课教学中要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引导学生对于人格及价值观问题的讨论。德国哲学家席勒说:“只有美育才能赋予人合群的性格,只有审美兴趣才能把和谐带入社会,因为他在个体身上建立起和谐。”让我们共同努力来践行美育目标,通过欣赏课的教学来塑造学生健全、完善的人格。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美术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周曙华.论美术教育对创造性人格的培养[J].美术观察,2005,(12).

品格教育的意义篇9

一、少年运动员的个性心理特征

少年运动员正处于身体发育的第二高峰期,心理上是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是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矛盾的时期,在心理发展上表现出半幼稚、半成熟的状态。他们有较强的自尊心、自信心和渴望独立的愿望,而往往不能实行自我监督,遇到困难,容易灰心丧气。他们既像大人,又像小孩,有时显得很懂事,有时又流露出稚气。

二、体育训练的德育内容及任务

1、理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

2、认识体育的科学性,相信和尊重科学锻炼身体的道理。

3、良好风气、互助互爱教育:自觉遵守纪律,听从指挥,严格执行课堂常规和体育游戏、体育比赛的各项规则。

4、集体主义、纪律教育:热爱集体,正确对待个人与集体,增

强集体观念。

5、文明道德教育:尊敬老师,友爱同学,诚实守信,谦虚谨慎和良好的体育道德作风。

6、爱护公物、热爱劳动、意志品质教育:爱护体育场地器材,积极打扫体育场地卫生。勇敢坚毅,吃苦耐劳,自尊自强。

三、体育训练过程德育的基本形式

1、通过组织身体练习对运动员进行教育。体育训练过程既有脑力活动,又有体力活动;以体力活动为主,又以脑力为主导。德育工作始终围绕着紧张的脑力活动与体力活动的结合进行。

2、在运动员身体活动中抓活的教育。体育训练过程队员的身

体活动千姿百态,他们的思想活动也千变万化。在体力活动中出现的思想活动,往往是一闪而过,需要教练仔细观察,及时发现,积极引导,抓紧教育。特别是对于训练中出现的偶发事件,更应及时抓住好的或坏的表现,对运动员进行具体、生动、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

3、严格要求、一丝不苟,并体现在体育训练的全过程。通过对运动员的严格要求,德育才能完成得好,严格要求包括运动员在训练中的思想、作风、组织性、纪律性、遵守规则等等。

4、训练中严密组织教学,是训练过程德育工作的重要表现形式。全训练课的组织越严密,不仅训练收效明显,而且训练中德育工作也能得到充分体现。

四、体育训练过程中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途径

1、纪律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在开始训练中,整队和准备活动是必须的。教练统一指挥,注意观察每一位队员,教育他们在练习中刻苦认真,遵守纪律,使他们养成动作迅速、准确、协调一致的作风,培养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主义精神;在其它项目中也可以通过实例,让他们意识到纪律性、集体主义精神的重要性。

2、顽强品质的培养。在体育训练过程中,运动员的练习都要承受极大的肌肉疲劳,教练应有意识地培养运动员对肌肉活动的直接兴趣,并根据握力的测试证明,让队员认识到自己忍受的练习,将获得相应的回报,使他们在练习中更加刻苦、认真,让他们在练习中养成吃苦耐劳的心理品质,逐步培养他们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克服困难等优良品质。

3、竞争意识培养。随着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都出现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教练在训练过程中应根据不同项目的特点,有意识培养队员的竞争意识,让他们在竞争中品尝胜利的欢乐,失败的痛苦,进步的喜悦,拼搏的乐趣,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如在接力跑训练中,把队员分成几个组,规定最后一组到达终点的队员做俯卧撑、立卧撑等,让这些队员认识到胜利和失败带来的两种不同的结果,教练便抓住时机,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启发他们在下一次的竞争中战胜对手。

4、心理承受能力教育。每个人的一生都不可能是平坦的,都有一些坎坎坷坷,当代少年运动员都是在父母、亲人的呵护下长大,心理上更加脆弱,承受能力更低。教练应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如在测试专项时,把不合格的厉害关系告诉一些不合格的队员,使他们从心理上产生压力,然后鼓励他们认真学习、刻苦锻炼,争取能顺利合格,逐渐培养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

品格教育的意义篇10

关键词:人格塑造;美术教育;艺术素质

 良好的艺术素养对于健全人格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美术教育具有强烈的情感和德育功能,对造就全面发展的人是不可缺少的。同时美术教育是一种人文素质教育,根本目的是从精神上塑造人、教育人、提高人文素养,优化人性,树立高尚的人格理想和道德追求,使人能得到全面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美术学者孜孜以求的作品,实质上正是他自己人格的体现,美术教育实质上就是一种人格教育。而长期以来高校的美术教育侧重于对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忽视了美术教育所具有的陶冶人的情操,塑造人的人格等方面的功能,这就制约了美术教育对于培养、完善学生人格素质所具有功能的发挥,因此高校美术教师必须注重学生美术学习中技能学习与基本素质、个性品质与思想情操的同步发展,担当其人格塑造的责任,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德才兼备的人才,这也是现代美术教育的最终和根本目的。

一、高校美术教育对学生人格塑造的作用

人格是一个人心理、生理和社会行为各个方面综合的整体概念,是一个人内在品质和外在行为的总和,人格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可塑性,健康的人格是人类追求的价值目标。人格教育,是促进与意识倾向相联系的气质、性格、品德、态度等人格因素健康发展的各个方面的教育,塑造人格是教育的基本目的之一。高校美术教学在学生人格塑造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即通过美术教育为学生呈现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使得他们能从感觉和体验创作中获取实现自我生命的潜能和乐趣,获得真善美等人格素质的熏陶和洗礼,因此美术教育对塑造学生人格具有重要的作用。

.  美术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人品。美术教育不仅是美术知识和技巧的传授,而且也是学生人品的教育。目前由于学校过于强调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忽视了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特别是品德修养教育,使得学生在功利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形成了见利忘义、只注重经济利益多少的短期行为,在学习上忽视美术理论和素养,在实践中往往个人主义而缺乏集体主义合作精神,甚至是损人利己。这样的学生即使美术技巧再高,也是不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在美术教育中通过审美教育,使得学生获得树立正确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道德观念,懂得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具有坚强的毅力、自信、谦虚、敬业、责任感以及真善美的追求,这些人品特点是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

.  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认知能力和审美情感。审美认知能力是对美好事物的认知判断能力,具有创造性的个体精神,是对事物深刻、正确的认识,这些要通过美术教育来完成。一件好的美术作品都具有那个时代的审美思想,它以直观的形式和特有的复杂性激发人的审美认知能力,这种审美认知能力不受制于现实生活的影响,是美术教育中人类所形成的特有的认知方式,因此高校美术教师要通过对作品的构成、形式和蕴涵意义的介绍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认知能力。同时美术教育中的情感活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情感与想象的互动中,使得艺术欣赏成为一种超脱普通情感、摆脱功利性的审美情趣,这种带有价值定向的审美情趣是对人们普通情感的综合、选择以及创新,由此可见美术教育中的审美情趣培养,是通过审美活动为媒介,使得人们的情感不断丰富和完善,从而达到个体心理的成熟和完美人格的塑造。

.  美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健康人格的塑造包括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美术教育中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实质上就是对人和人格精神的培养。创造是一种开拓性的活动,它要求主体具有创造的知识、技能、经验以及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参与。美国教育家罗恩菲得认为,“个人的创造力是任何创造艺术中的属性,美术教育的目标是使人在创造的过程中变得更富有创造力,这种创造力即是生活和职业的重要基础。”教师的职责就是要刺激潜藏在学生心灵中天生的创造、探索、处理材料的欲望,为创造力的产生营造宽松的氛围。

.  美术教育促进学生意志心理结构的完善。意志是人格构成重要的方面,是一种精神品质和心理支撑力量,健全的人格必须具备顽强、坚韧不拔的意志,也是人积极进取、不断发展的动力。美术教育从影响人的情感入手,通过熏陶、感受、作用于人的情感,从而影响人的性格,对人的精神起到激励、升华的作用,并且能有助于学生摒弃消极不良的情绪,营造良好的心境,因此美术教育通过为学生展示人生的美好,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心理结构向完整性和平衡性发展,同时美术教育从精神上,在审美体验和创造性实践中激发和塑造学生的意志品质,使得人变得更加坚强。

.  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美术教育提倡真善美,正如鲁迅先生说过,“美术之目的虽与道德不尽符,然其力是以渊邃人之性惰,崇高人之好尚,亦可辅道德以为治……”因此美术教育体现了真善美统一的崇高道德行为,通过寓教于意生动形象的展示,易于学生所欢迎和接受,这会激励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如美术教学中对祖国山河自然美作品的欣赏,会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等等。因此高校美术对于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及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学生走出道德危机、道德沦丧的重要途径。

二、高校美术教育对学生人格塑造的途径

       . 强化民族传统艺术教育,继承民族优秀文化。美术教育要充分重视我国民族优秀的艺术作品欣赏,切忌(下转第页)(上接第页)盲目全盘西化的趋势,要采用中西结合,在我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有选择的借鉴国外优秀的艺术成果,这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以及塑造完善的人格起着重要的作用。比如美术教育中可以大力提倡中国画和书法艺术,让这些传统的文化瑰宝渗透于学生的心灵深处,可以升华、陶冶学生的人格塑造。

       . 树立正确的美术价值观,淡化美术的功利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功利主义不可避免的会对艺术产生不良的影响,各种急功近利的美术教学手段不仅歪曲了美术艺术的本质,而且将学生的人格塑造方向引向歧途,因此美术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将自己的人生追求和美术教育事业结合起来,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其次美术教育要明确美术艺术的游戏本质,只有具备这样的心灵才能获得自由自在的美术学习乐趣,才可以淡化艺术的功利性,创造一个良好的美术教学环境。

       . 推进美术教育体制创新和提高全社会的艺术素质修养。美术教育要从体制上进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