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保护制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29:41

环保保护制度篇1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厦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遵循法律、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结合厦门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第二条环境保护工作应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坚持环境建设和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达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筹兼顾一。第三条厦门市各级人民政府对辖区内的环境质量负责,实行行政首长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环境保护规划必须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有关污染防治费用收支应纳入各级人民政府预算,并加强管理。第四条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依法履行保护和改善环境的义务,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对在防治污染、改善和保护环境方面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由各级人民政府给予奖励。第五条加强环境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积极发展环境保护产业环境标志产品。第二章环境保护机构和职责第六条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环保部门),对本辖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和管理。环保部门负责编制环境保护规划。各级环保部门依法对管辖范围内的排污或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现场监督检查。被检查单位必须如实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检查机关和检查人员应为被检查单位保守技术和业务秘密。各级环保部门可设义务环境监督员,对辖区内的排污单位进行监督。第七条各级人民政府的各有关职能部门,应依法履行保护环境职责,并协同环保部门对环境污染防治实施监督和管理。第八条各有关海洋管理部门应依法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协同市环保部门对厦门海域的环境保护实施监督和管理。第三章保护和改善环境第九条各级人民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必须根据开发利用与保护增殖并重的原则,加强资源管理,保护和改善环境。一切单位和个人,应根据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利用谁补偿的原则,认真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第十条制定城镇建设规划应与环境保护规划相协调。在新区建设、旧城改造时,应按照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要求,统一配置各种市政公用设施。第十一条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分级确定水资源保护区,防止引用水资源受污染和破坏。在开发利用水资源时,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第十二条加强农业环境的保护和管理。向农田灌溉渠道排放工业废水,应当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防止污染土壤、地下水和农产品。控制农药、化肥、农膜对环境的污染,推广植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工作。第十三条严格控制在海岸线采挖沙石、围海造地和其他围海工程。确属需要的,必须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按国家规定的审批权限报批。经批准的围海工程,必须预先采取筑造围堰等等有效防护措施,防止沙石流失和淤积港湾航道。第十四条禁止在风景名胜区和划定的保护地带建设污染或破坏环境的项目;对已建的污染或破坏环境的项目必须限期治理或有计划关闭、停产、转产、搬迁。第十五条严禁在海滨风景游览区、水产养殖区、海上自然保护区和海滨浴场内新建排污口;已建的排污口排放污染物超过国家和厦门市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必须限期治理或有计划地搬迁。在上述区域附近新建排污口,不得污染改区域水体。第十六条必须确保员当湖纳洪面积,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员当湖填湖造地。禁止在污水截流的区域内,向员当湖、水库或围海水域排放生活污水或生产废水;在排水系统采用分流的区域,不得将雨水管道和污水管道混接。第四章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管理第十七条一切建设单位和个人必须严格遵守市环境保护规划,明确并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对不符合国家和市环境保护要求的项目,不得批准建设。第十八条建设项目的可行研究报告,应按规定内容编制环境保护专篇.在进行可性研究的同时,必须按规定编报环境影响报告书或填报环境影响报告表,并报环保部门审批。建设项目改址或明或暗建设方案有重大变动,应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第十九条各类开发区的建设必须预先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开发区内实行排污总量控制。第二十条承担环境影响评价的单位,必须持有《建设项目环境评价证书》,按照证书中规定的评价范围承接环境影响评价,并对评价的内容、数据和结论承担法律责任。第二十一条建设项目的防治污染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建设项目试产或使用前一个月,建设单位必须向负责审批其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环保部门提交《建设项目环保设施竣工预验收申报表》,经预验收符合要求,方可试产或使用。试产或使用期间排放污染物达不到要求的,限期改正;排放污染物严重超标或逾期未改进的,必须停止试产或使用。建设项目应于试产或使用三个月以内,向负责审批其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环保部门报送《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报表》,经总体验收合格并领取排污许可证,方可正式投入生产或使用。第二十二条环保部门自接到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建设项目环保设施竣工预验收申报表、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报表之日起,应分别在30日、10日、10日、20日内予以答复;逾期不答复的,视为同意。第二十三条建设项目的施工单位必须采取措施保护施工现场周围环境,防止和减轻粉尘、噪声、振动、污水、泥浆和建筑垃圾等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和危害。建设单位应督促施工单位及时修整在施工过程中受到破坏的环境。第五章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第二十四条产生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单位,必须把环境保护工作纳入日常管理和技术改造的计划,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度,并积极采取防治措施。第二十五条一切单位和个人排放污染物应严格遵守国家和厦门市污染物排放标准。第二十六条禁止将固体废弃物和废液倾倒在河流、湖泊、沟渠和近海及其他水体。禁止利用渗井、渗坑、裂隙、岩洞、坑道、地面排放、倾倒含有毒污染物的废水、含病源体的污水。可溶性剧毒废物的存放场所,必须采取防水、防渗漏、防流失、防扬散等措施,防止二次污染。第二十七条凡超标排放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交通噪声和社会生活噪声的,必须采取有效治理措施,控制或减轻噪声污染危害。第二十八条严格限制向大气排放有毒有害的废气、粉尘和恶臭气体.确需排放的,必须报环保部门批准。禁止在人口集中地区露天焚烧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废弃物。在其他区域焚烧产生有毒有害烟尘、恶臭气体的物质,须报当地环保部门批准。第二十九条排污单位应采取措施对有毒有害固体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各级人民政府应组织对废弃物和城市垃圾进行集中处理.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将固体废弃物倾倒在规定的场所之外。第三十条禁止将境外的危险废物和垃圾运入厦门市辖区处置。进口国家严格控制进口的废物,必须向市环保部门申请,报国家环保部门审批;进口其他废物必须报经市环保部门批准。废物的进口者和利用者,必须具备相应的污染防治条件。进口废物运抵厦门口岸后,废物进口者和利用者应立即向市环保部门申请报验。厦门海关凭审批机关批准进口的文件及市环保部门在进口货物报关单上加盖已接受报验印章验放。第三十一条拆除或者闲置污染物处理设施,必须提前报负责审批其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环保部门批准。污染物处理设施因停止运转,应立即采取措施,停止排放污染物,并及时报告环保部门。第三十二条排污单位的排污口应编号,设置标志,并按要求配置计量装置,所有排污口应具备采样和测流量条件。第三十三条排污单位必须按有关规定按时缴纳排污费和超标准排污费(以下统称排污费)。缴纳排污费,不免除其应当承担的治理污染和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责任。排污费由环保部门的排污收费监理所收缴。第三十四条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排污单位应按规定进行排污申报登记,领取排污许可证,并按许可排放的浓度、数量、方式等规定排污。对暂时超过规定标准或总量控制指标排污的单位,市环保部门可规定过渡性排放限额指标,发给临时排污许可证。持有排污许可证或临时排污许可证(以下统称许可证)的单位,应按规定报送污染物排放报表.持有许可证不免除缴纳排污费和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责任。第三十五条各级环境监测站应按规定对排污单位进行抽测或复测。被测单位应积极配合,如实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监测站和监测人员应为被测单位保守技术和业务秘密。第三十六条对产生严重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单位,环保部门可限制其作业时间或污染物排放时间、排放量。第三十七条可能发生污染事故的单位应当采取措施,加强防范.造成污染事故,应立即采取措施控制和消除污染,及时通报可能受到危害和影响单位和个人,同时向当地人民政府和环保部门报告并接受调查处理。在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污染损害、威胁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下,环保部门必须立即向当地人民政府报告,由人民政府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或减轻危害.环保部门可在报告人民政府的同时,采取应急措施,避免或减轻污染损害。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三十八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环保部门责令改正,并可处以1千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一)拒报、谎报或逾期不报污染物排放有关报表或瞒报污染事故的;(二)拒绝、妨碍环保部门或监测部门的监督检查或弄虚作假的;(三)建设项目不按规定填报环境影响报告表或不按规定申报环保设施预验收的;(四)未持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证书》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五)排污口不具备规定的采样或测流量条件的;(六)违反规定倾倒或焚烧废弃物的。第三十九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环保部门责令改正,并可处以5千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一)建设项目试产或使用后未按规定期限申报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二)不按规定时间、浓度、排放量、排放地点和排放方式排污的;(三)利用渗井、渗坑、裂隙、岩洞、坑道、地面排放、倾倒含有毒污染物的废水、含病源体的污水的;(四)不按规定缴纳排污费的;(五)不及时修复施工中被破坏的环境的。第四十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环保部门责令改正,并可处以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一)建设项目不按规定编报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二)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主要结论错误或弄虚作假,后果严重的;(三)将固体废弃物或废液倾倒在河流、沟渠、湖泊、近海或其他水体的;(四)在污水截流的区域内向员当湖、水库或围海水域排放污水或废水,或在排水系统分流的区域将雨水管道和污水管道混接的。第四十一条擅自拆除或闲置污染物处理设施,污染物排放超过规定标准的,由环保部门则责令其重新安装、使用,并处以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环保部门责令改正,并可处以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一)擅自围海、填海、填湖或虽经批准但未按规定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二)在本条例规定禁止或擅自在严格控制的区域内建设污染或破坏环境的项目的;(三)擅自将境外的危险废物或垃圾运入厦门市辖区内处置的;(四)污染或破坏环境,拒不执行关闭、停产、转产、搬迁决定的。第四十三条建设项目在其防治污染设施没有建成或者没有达到要求,投入生产或使用的,由环保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或停止生产、使用,并处以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第四十四条未采取有效防治污染措施或超标排放污染物,严重污染环境的,由环保部门责令限期治理,并处以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经限期治理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除征收两倍以上五倍以下的超标准排污费外,并可由环保部门处以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或由环保部门提出关闭、停产、转产、搬迁的意见,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决定。第四十五条违反本条例规定的,除对单位处罚款外,根据情节轻重对单位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处以5千元以下罚款,并可由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第四十六条当事人对环保部门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罚决定书之日起十五内,向作出处罚决定的上一级环保部门申请复议;对市环保部门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罚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市人民政府申请复议。当事人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当事人也可以在接到处罚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直接向人民法院。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第四十七条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有责任排除危害,并对直接受害的单位或个人赔偿损失。因环境污染损害而引起赔偿纠纷,当事人可向环保部门申请处理;对处理不服的,可向人民法院。当事人也可直接向人民法院。第四十八条严重污染或破坏环境,引起人员伤亡或造成重大损失,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四十九条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人员、、、执法犯法的,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机关予以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七章附则第五十条对环境污染的监测,以环境监测站按国家监测规范取得的监测数据为准。第五十一条本条例的具体应用问题由厦门市人民政府进行解释;厦门市人民政府可根据本条例制定实施办法。第五十二条本条例自1994年10月1日起施行。

环保保护制度篇2

30多年来,中国政府相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发展低碳型经济、循环经济,建立节约资源型、友好环境型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等发展理念和战略思想。我国浅表水资源量中有32%的水为基本生态用水,不能有效控制和利用的水资源量占40%,水资源可利用量仅占28%。我国超过500个城市存在用水短缺的现状,月均用水短缺量4800万立方米,相当于近540万人的年均用水量。目前,我国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经超过环境承载能力的极限,流经城市的水资源普遍受到污染。很多大中城市环境污染极为严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危害逐渐开始凸现,土壤污染面积逐步增大,沿岸海域污染加剧,核与辐射环境安全存在隐患。荒漠化严重,土地沙化速度加剧,草地资源退缩,物种多样性骤减,森林生态功能衰退,生态系统功能持续退化。环境污染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到公众的生产、生活、安全和健康,因此,我们需要一套相对完善的法律制度来改善和保护我们的环境及相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现行环境保护法制定所取得的成绩和主要缺陷

(一)现行环境保护法制定所取得的成绩

首先,正确界定了环境的内涵,明确了环境法的调整范围和对象,是环境法成为一个独立的部门法的重要标志;其次,确定了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原则,正确处理保护环境与发展社会经济之间的矛盾,把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有机全面地结合了起来;再次,奠定了完善我国环境法律体系的基础推进了我国单行环境法律法规的创建,标志着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已进入到有法可依的阶段;最后,确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管理体制。

(二)现行环境保护制定的主要缺陷

第一,《环境保护法》制定的时间较早,现行《环境保护法》是1989年在原《环境保护法(试行)》的基础上制定的。现行《环境保护法》不仅缺少可持续发展的内容,而且其中制度设计和原则也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第二,现行《环境保护法》对自然资源的保护重视不够,偏重于防治污染,导致我国自然资源的滥用、破坏以及整个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第三,环境法律责任不够明晰,法律救济途径不顺畅,致使环境破坏与污染日益恶化。同其他法律责任一样,环境法律责任虽然不同于其他的社会责任,但也必须由环境法律文件予明确规定,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其实施,并且由国家授权机关依法追究的法律制裁。然而,在现实工作中往往会出现政出多门、职责不明的现象,导致环境事故发生后无法找到法律责任主体。因此在司法实践中,无从救济。

三、完善我国环境保护相关法律制度的建议

(一)中国需要环境保护方面的基本法

第一,明确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国家发展战略,并以法律形式加以明确。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国家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所以,必须对生态可持续发展做出制度层面的安排,并且将这种制度安排升格为国家意志。第二,明确环境保护中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市场以及公权与私权的关系,明确国家环境管理权力与公民环境权利的定式。第三,建立新型国家环境管理体制,打破常规,按照生态规律划分生态区域。第四,完善环境责任归属制度,明确责任的构成要件与责任主体,明确环境法律责任公益性和社会性的判定标准。第五,根据防范风险、全过程控制、代际公平、公众参与等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完善环境管理的基本制度。

(二)完善我国生态环境刑事法律制度

建议根据当下现状增设若干新罪名。因为,刑法是保障法,对重大环境污染事件的行为人,刑法是行政法的强化和辅助手段。建议增设:盗取水资源罪,超发采矿许可证罪,破坏生态采矿罪,虐待生物罪,植被破坏罪等。另外,适当加重部分环境犯罪的处罚力度,扩大自由刑的适用范围。

(三)执法与司法需要改进

行政主导是我国环境保护的一大特点,环境保护强调政府的主导作用。首先,污染防治要按行政责任与刑事责任相融合的行政刑法方向前进。其次,生态保育要逐步扩大民事保护的范围,这要取决于物权法的完善。最后,建立非直接利害关系人为主体的公益诉讼制度,非直接利害关系人可以代表环境公害的受害者提讼。环境公益诉讼法的立法是顺应时代的。笔者认为,为体现法律的完整性和统一性作为出发点,笔者建议增设“社会组织与其所从事的公益诉讼活动没有经济利益关系”这一规定,并将其作为第五十八条第三项,与其他两项一同作为环保公益诉讼主体资格的要件。同时,将“提讼的社会组织不得通过诉讼牟取经济利益”修改为“提讼的社会组织通过诉讼牟取经济利益的,法院应当中止该社会组织的诉讼活动。

(四)赋予社会组织与广大公民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的广泛权利

新《环境保护法》增设了“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赋予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享有知情、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的广泛权利,正体现了立法者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意愿,改变行政机关对生态环境进行监督、管理的垄断现状。允许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对行政机关提讼,恰恰是社会组织参与、监督行政机关保护环境工作体现。

四、结论

环保保护制度篇3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我市行政区域内所有新建、改建、扩建等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

第三条凡从事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都必须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三同时”制度。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对所辖地区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参与建设项目的总体评审、检查及验收工作;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和环境影响登记表(以下简称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负责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建设的监督管理;负责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职能部门依据各自职责,协同把好建设项目环保审批关。

第六条建设项目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一)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环境功能区划的要求;

(二)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

(三)禁止在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范围内建设污染水环境的建设项目,其中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范围内禁止建设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

(四)禁止在世界遗产地、省级以上重点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地质公园、森林公园范围内新建使用煤、重油、渣油等高污染燃料的锅炉;

对不符合上述要求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不得批准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政府有关管理部门不得批准其建设。

第七条建设单位应当根据国家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实行分类管理的要求,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按照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以及可能对环境的影响程度,确定环境影响评价的形式,组织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环境影响登记表。

第八条对政府财政性投资建设项目,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按照下列规定进行分级审批:

(一)对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以及跨市建设的项目,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经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按规定的权限报省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二)对总投资2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以及跨区、县建设的项目,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由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三)对总投资2000万元以下(不含2000万元)的建设项目,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由区、县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第九条对非政府财政性投资建设项目,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按照下列规定进行分级审批:

(一)对总投资1亿元以上(房地产项目2亿元以上),以及跨市建设的项目,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经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按规定的权限报省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二)对总投资3000万元以上(房地产项目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房地产项目2亿元以下)及跨区、县建设的项目,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由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三)对总投资3000万元以下(不含3000万元)[房地产项目5000万元以下(不含5000万元)]的建设项目,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由区、县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第十条按照国家规定,下列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由省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一)凡涉及世界遗产地、部级自然保护区、省级自然保护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项目;

(二)放射性同位素应用和伴生放射性矿物资源利用项目,电磁辐射建设项目;

(三)新建危险废物集中处置场(设施)。

第十一条化工、印染、酿造、化学制浆、农药、电镀以及其他严重污染环境的建设项目,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一律由市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第十二条屯溪区辖区内(含新城区)的建设项目,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由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按规定的权限审批。

第十三条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按以下程序办理:

(一)对政府财政性投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可行性研究阶段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对铁路、交通等重大建设项目,经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可以在初步设计完成前报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二)对非政府财政性投资建设项目中属核准制的项目,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应当在向政府投资主管部门申请核准前,向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批;属备案制的项目或不需要进行备案的小型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项目开工前向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批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其中,需要办理营业执照的,建设单位应当在办理营业执照前报批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第十四条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自收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收到环境影响报告表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收到环境影响登记表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分别作出审批决定并书面通知建设单位。

第十五条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经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或审查后未予批准的,该项目的审批部门不得批准其建设,建设单位不得开工建设。

第十六条建设单位应当在建设项目的设计、建设过程中,落实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以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中提出的环境保护对策措施,并保证环保设施建设的投资。

第十七条建设项目的主体工程完工后,需要进行试生产的,试生产前,建设单位应向审批该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试生产申请,报告环境保护设施的建设情况和试生产时间,经环保部门检查同意后,方可进行试生产。试生产期间,其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试运行,建设单位应当对环境保护设施运行或生态修复情况和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进行监测和调查。

建设项目的试生产期限一般为三个月,确因工艺需要等特殊原因,其试生产期限经审批该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可以适当延长,但最长不得超过一年。

第十八条建设单位应委托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有相应资质的单位编制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表)或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表)。

第十九条建设单位应当在试生产期满前,依据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表)或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表),向审批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自收到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请之日起30日内完成验收。对不符合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条件的,环境保护验收不予通过。建设单位应当按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的整改要求,在规定的期限内组织整改,重新申请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建设项目通过环境保护验收后,方可正式投入生产。

第二十条违反本办法规定,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国务院《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罚。

建设单位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可依法申请复议或提讼。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二十一条违反建设项目分级审批、分类管理规定,违法审批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一律无效,建设单位应按规定重新办理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手续;对违法审批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除进行通报批评外,还应追究其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第二十二条违反本办法规定,造成重大污染事故和生态破坏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导致国家、集体和公民财产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三条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其它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工作中、、循私舞弊、索贿受贿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环保保护制度篇4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我市行政区域内的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工作。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气象探测环境,是指为避开各种干扰保证气象探测设施准确获得气象探测信息所必需的最小距离构成的环境空间。

第四条市气象主管机构负责管理全市气象探测环境的保护工作。县级气象主管机构在上级气象主管机构和同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负责管理本行政区域内气象探测环境的保护工作。设有气象台站的其他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本部门气象台站的探测环境保护工作,并接受同级气象主管机构的指导、监督和行业管理。

各有关部门应按照职责,配合气象主管机构做好气象探测环境的保护工作。

第五条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保护气象探测环境的义务,有举破坏气象探测环境的行为。

第六条下列气象台站的气象探测环境受法律保护:

(一)朝阳市气象台(国家布点气象卫星地面接收站);

(二)朝阳市天气雷达站(国家布点天气雷达站);

(三)朝阳市农业气象站(生态气象监测站);

(四)朝阳县气象站(国家基准气候站、自动气象站、卫星地面接收站、太阳辐射观测站、沙尘暴监测站);

(五)建平县气象站(国家基本气象站、自动气象站、卫星地面接收站、生态气象监测站);

(六)北票市气象站(国家一般气象站、自动气象站、卫星地面接收站);

(七)凌源市气象站(国家一般气象站、自动气象站、卫星地面接收站);

(八)喀左县气象站(国家一般气象站、自动气象站、卫星地面接收站);

(九)朝阳县羊山气象站(国家一般气象站、自动气象站);

(十)建平县建平气象站(国家一般气象站、自动气象站);

(十一)其他依法需要保护的气象探测环境。

第七条本办法第六条规定的各类气象站的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范围如下:

(一)国家基准气候站、国家基本气象站、国家一般气象站和太阳辐射观测站周围的建筑物、作物、树木等障碍物和其他对气象探测有影响的各种源体,与气象观测场围栏必须保持一定距离,具体保护标准见附件。

(二)自动气象站四周不得有致使气象要素发生异常变化的干扰源。自动气象站具体保护标准根据其布设站类按照附件标准执行。

(三)生态气象监测站(含农业气象站)具体保护标准根据其布设站类参照附件标准执行。

(四)天气雷达站主要探测方向的遮挡仰角不得大于0.5°,孤立遮挡方位角不得大于0.5°;其他方向的遮挡仰角不得大于1°,孤立遮挡方位角不得大于1°,且总的遮挡方位角不得大于5°。天气雷达站四周不得有对雷达接收产生干扰的干扰源。

(五)气象卫星地面接收站探测环境的保护按照国家关于《地球站电磁环境保护要求》(GB13615-92)执行。

(六)沙尘暴监测站探测环境保护标准按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确定的标准执行。前款第(一项)所称源体,是指经省级气象主管机构确定的对气象探测资料的代表性、准确性有影响的大型锅炉、废水、废气、垃圾场等干扰源或者其他源体。

第八条各类无线电台(站)不得对气象专用频道、频率产生干扰。气象通信线路和设施不得被挤占、挪用、损坏,以保证气象信息及时、准确地传输。气象无线电频率的保护,按照国家无线电管理法规执行。

第九条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范围按照本办法第六条、第七条的规定确定后,纳入各级城市和村镇建设规划。各级国土资源、规划、建设部门对不符合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法定标准的工程建设项目,不得批准。

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将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的标准送有关部门备案。

第十条各级城乡建设(规划)、国土资源等有关部门,在审批可能影响气象台站探测环境的建设项目时,应当事先征求气象主管机构的意见。

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应当避免危害气象探测环境;确实无法避免的,属于国家基准气候站、基本气象站的探测环境,建设单位应当事先征得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的同意,属于其他气象台站的气象探测环境,应当事先征得省气象主管机构的同意,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后,方可建设。

第十一条未经依法批准,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迁移气象台站和设施。确因实施城市规划或国家重点工程建设,需要迁移国家基准气候站、国家基本气象站、天气雷达站等国家布点的气象台站的,应当报经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批准;需要迁移其他气象台站的,应当报经省气象主管机构批准。拆迁和新建气象台站和设施的全部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

第十二条在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范围内,违法批准占用土地的,或者非法占用土地新建建筑物或者其他设施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或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有关规定处罚。

第十三条禁止下列危害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的行为:

(一)侵占、损毁和擅自移动气象台站建筑、设备和传输设施;

(二)在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范围内设置障碍物;

(三)在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范围内进行爆破、采砂(石)、取土、焚烧、放牧等行为;

(四)在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范围内种植影响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的作物、树木;

(五)设置影响气象探测设施工作效能的高频电磁辐射装置;

(六)进入气象台站实施影响气象探测工作的活动;

(七)其他危害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的行为。

第十四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有关气象主管机构按照权限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可以并处5万元以下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侵占、损毁和擅自移动气象台站建筑、设备和传输设施的;

(二)在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范围内设置障碍物的;

(三)设置影响气象探测设施工作效能的高频电磁辐射装置的;

(四)其他危害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的行为。

第十五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有关气象主管机构按照权限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可以并处3万元以下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在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范围内进行爆破、采砂(石)、取土、焚烧、放牧等行为的;

(二)在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范围内种植影响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

的作物、树木的;

(三)进入气象台站实施影响气象探测工作的活动的。

第十六条国家和省其他有关部门所属的气象台站探测环境的保护标准,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十七条本办法由朝阳市气象局负责解释。

第十八条本办法自之日起施行。

附件:各类气象站气象观测场围栏与周围障碍物边缘和各种影响源体边缘之间距离的保护标准

附件:

各类气象站气象观测场围栏与周围障碍物边缘和各种影响源体边缘之间距离的保护标准

“障碍物”是指建筑、作物、树木等影响观测场气流通畅或探测资料代表性、准确性的物体。“孤立”障碍物是指在观测场围栏距障碍物最近点,向障碍物方向看去,与邻近物体的横向距离≥30米的单个物体在水平方向的最大遮挡角度≤22.5度的障碍物。“成排”障碍物是指在观测场围栏距障碍物最近点,向障碍物方向看去,单个物体或两个单个物体的横向距离≤30米的集合物体在水平方向的最大遮挡角度>22.5度的障碍物。

环保保护制度篇5

[关键词]绿化税制;环保税收制度:“污染转嫁”

一、国外“绿化”税制的启示

开征环保税是英国经济学家庇古最先提出的,他主张应根据环境污染所造成的损害对污染者征税,以税收弥补因污染造成的资源损失和治理环境污染。这种观点为西欧国家普遍接受,曾先后掀起了推进环保税收发展的“两次浪潮”:第一次是20世纪70-80年代,主要是针对污水和固体废弃物等突出的“显性污染”进行强制征税,其具体操作是采用押金制度和许可证制度来进行预防控制,然后根据排污量和污染程度进行征税;第二次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欧美各国越来越多地采用生态税、绿色环保税等多种特指税种来维护生态环境。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发达国家的环保税收政策又有了新的发展,从对废气、废水、垃圾、噪音、农业污染征税发展到全面“绿化”税制,从零散的、个别的环保税种开征,发展到逐步形成环保税收体系。除征收各种环保税外,还对原有的税种进行调整,使之具有环保功能,从而实现全面“绿化税制”的目标。绿化税制的核心是“绿化”税制体系,即将环境考核整合于税制体系的设计中。税制绿化包括三个方面互补的内容:

1.取消原有税制中不符合环保要求,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规定。以oecd(即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的补贴政策为例,其许多与环境相关的经济部门都接受政府的巨额补贴,这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十分明显,能源、运输。农业及制造业等领域尤为严重。oecd国家对农业的补贴每年达3500亿美元(约占oecd国家gdp的2%)。补贴鼓励农业过量生产,从而导致农药、杀虫剂的过量使用及土地板结、沙化等一系列生态环境恶果。在7个oecd国家中,每年对煤的补贴为103亿美元,能源部门的补贴造成使用者偏好使用黑色能源而非绿色能源。美国政府提供灌溉水的成本中,只有25%是由使用者负担的,由此造成的水资源浪费更是显而易见。纠正这类补贴,会促使人们的行为转向有利于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护的方面。

2.修正原有赋税,采取新的有利于环保的税收措施。过去许多方面的税收优惠政策都产生了不良的环境效果。例如,对湿地的农业和工业发展的免税优惠政策导致湿地的破坏、森林的滥砍滥伐;在交通运输部门,税赋的环境扭曲效应更为明显,公司车辆的优惠税率及通勤费用被允许税前扣除,鼓励了私家车辆的使用,造成了交通污染和拥挤;而柴油燃烧的低税率(许多国家的柴油税率仅为汽油税率的一半),更加剧了交通污染和拥挤。修正这些赋税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根据产品或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程度确定税率,对污染较严重的产品或活动课以重税,改变其相对价格,从而减少其对环境的危害。如许多oecd国家已采用燃料差别税率、汽车销售差别税率以及年度汽车牌照差别税率,以鼓励生产和使用低污染的车辆和燃料。

3.调整原有税种,开征新的环境税,使环保功能更加突出。oecd国家近年来越来越多地对在制造、消费或处理过程中产生污染,造成生态环境破坏以及涉及稀缺资源使用的产品和活动开征环境税(又称生态税)。这样,可以提高这类产品和活动的成本和相对价格,减少不利于环境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从而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环境资源。不少国家还对油、肥料、杀虫剂、不可回收容器、含汞及镉的电池、化学原料及包装材料等容易造成污染的产品课税。在大多数情况下,环境税用来逐一处理特定的环境问题。例如,法国自1985年起开征硫税,并于1990年对工业生产中产生的h2s、nox及hc的排放课税;芬兰和英国1996年开始征收垃圾场税;比利时于1993年制定“生态税法”后,开始实行生态税制,将生态税应用于各种产品;荷兰已经开征了一系列环境税,包括污染相关产品、地下水的抽取、废弃物的排放等。

国外“绿化”税制的作法为我国构建环保税收制度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二、我国环保税收制度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环境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着“准污染,谁付费”的原则,政府实行了排污收费制度,为环保工作提供了专项资金。但排污收费制度立法层次低、不规范、没有足额征收,效果不够理想。从政策选择上看,开征环保税,取消排污收费应是必要的、可行的。在我国现行税制中,具有环保功能的税种主要有资源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耕地占用税等。它们在环保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1.防止发达国家的“污染转嫁”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发达国家出于履行国际环境公约和提高产业层次的双重需要,把资源消耗等污染重的产业作为夕阳产业转移给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规模居发展中国家首位,但结构不甚合理,其中50%集中在一般加工业,并以重污染密集型企业为主。为正确处理好环境和引资的关系,我国在税收手段上应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现有环保税税种中显现出不同程度的不足:(1)资源税存在的问题。首先,性质定位不当。它仅被视为一种级差调节手段,严重限制了资源税应有的保护环境的作用。纳税人具体适用的税额主要取决于资源的开采条件,而与该资源开采造成的环境影响无关。其次,征收范围过窄。仅限于矿产品和盐,极不利于保护所有的资源,也造成资源后续产品比价的不合理。(2)消费税暴露的缺陷。在消费税所包括的11个税目中,有8种产品的消费均直接影响环境状况,在统一征收增值税的基础上,对这些产品另征一道消费税即可起到限制污染的作用。征收消费税的目的主要是调节消费结构、引导消费方向、增加财政收入。另外,消费税没有把一些容易给环境带来污染的消费品列入税收范围,如电池、塑料等。(3)城市维护建设税作为名副其实的绿色税收,其作用还没有完全发挥。尽管每年征收的该项税额仅占年税收收入的4%左右,但由于该税具有专款专用的特点,已经成为城市环境基础设施投资的一项重要资金来源、对改善城市大气和水的环境质量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是一项绿色税收,但它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潜力还有待进一步挖掘。

3.现行税制中有关环保政策与环保需要不相适应。当前我国环保措施已基本形成了体系,将环保作为一条重要原则,在现行的消费税、所得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等若干税种中都体现了保护环境的政策精神,这些税收政策与政府采取的其他有关措施相配合,在减轻或消除污染,加强环保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我国现行税制中也有不利于环保的税收政策,主要表现在:(1)在税率设计或调整时考虑污染程度不够。如,对大气污染较重的汽油、柴油消费税只设一档税率,未按油质的高低对大气的污染程度规定税率;汽车汽缸容量越大排污量越多,而我国对小轿车、越野车、小客车的消费税率不是按汽缸容量大小来设计的;护肤护发品的消费税率由17%降为8%,显然不利于环境保护。这些税收政策都不同程度降低了税收对控制污染行为的作用。(2)现行税制考虑环境保护因素而实行的税收优惠政策对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还缺乏系统性、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现行环保优惠政策之间还存在摩擦和不协调,需要相互衔接和进一步配套。税收优惠措施的形式过于单一,仅限于减税和免税,影响了税收优惠的实施效果。(3)现行税制中缺少以保护环境为目的针对污染环境行为或产品课征的专门税种,税收对环保的作用主要依赖于分散在某些税种中的税收优惠措施。这样既限制了税收对环境的调控力度,也难以形成专门用于环保的收入来源,弱化了税收在环保方面的作用。

三、完善我国环保税收制度的基本思路

在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环境税收的作用日益突出。设计和完善环保税收制度,必须在减少污染、保护环境方面体现出良好的调控效果。为此,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借鉴国外“绿化”税制的经验,以环境保护为主要目标,树立全新的治税观念。环保税应是区别于其他税种的综合性税种,环保功能是其显著特征。税收对经济增长各要素进行调节,促进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还要注意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尤其是环境保护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在设计和完善环保税收制度时,还要考虑国际环境公约的要求,使之建立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为了减少税收对经济的干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环保税收也应坚持中性原则,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保护环境功能的有效发挥。

环保保护制度篇6

[关键词]制度创新环境保护影响

[中图分类号]X32[文献码]B[文章编号]1000-405X(2013)-9-167-1

0引言

在对环境进行保护,维持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时候,制度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因此,通过不断的对制度进行创新可以有效的提高我国环境保护的力度,从而不断的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1前的环境保护制度评述

目前,我国现行环境保护的制度是国家、省、市、县、以及乡镇的五级化环境管理的体系。而这样的环境管理体系主要的特点有:

(1)一元化的管理。环境保护的管理采取的是一元化的政府主导的管理体系,主体为政府。

(2)垂直双重的管理。从粗线条的管理体系看,目前的环境管理沿袭的是传统的政治管理体制,并且也是属于垂直管理的方式。在管理的模式上,是在各级行政单位管理的基础上又受制于政府的管理。而另外一条线是环境总局具备对各地的环保局进行指导的权力。

(3)多头分散化的管理。通过仔细的分析,不难发现,在大中型企业的层面,环境保护的体制属于多头分散化的管理体制。并且越往下,分散的就越严重。在企业的相关环境保护的层面就形成了多头化的管理方式。可以说。目前的环境保护的体制和制度都存在一定的缺陷,还不够完善。目前的环境保护的制度,虽然名义上很集中,但是其实还是很分散的。这样的管理体制就难免会造成一定的环境保护的问题。

2环境保护制度的创新趋势

对环境保护的制度进行创新是保护环境的核心。目前的环境退化的主要原因并非只是因为技术的引用,还有由于制度的失灵而导致的环境资源分配不均衡引起。因此要通过发挥市场以及政府对资源进行配置的作用来提高环境资源的使用效率,以此来保证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制度的创新就显得尤其重要。

2.1对环境资源的产权进行明确

站在产权学派的立场看,要实现完全的竞争,并且在此基础上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就必须要对产权进行完备。这样一旦产权确定,就算在不完善的竞争机制的市场中,有关的当事人也可以通过所订立的合约来寻找费用比较低的制度。因此构建比较合理的产权制度是环境保护中比较核心的内容。

2.2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的市场竞争机制

环境保护的主要目的是为居民提供比较优质的环境物品,环境的质量作为一种公共物品是一种由政府进行提供的东西,而其生产者却多种多样,因此政府可以在城市环境质量的生产者之间建立健全良好的市场竞争机制,从而在优胜劣汰的基础上来选择出最具有生产能力的生产者,以此来实现社会资源的高效和优化配置。通过在生产者之间建立这样的竞争机制还能够有效的降低管理失灵的情况,假如政府能够在生产者进行竞争的过程中对有关的资源进行信息公开、并且制定严格的标准、鼓励生产者之间进行良性的竞争以及为所有的生产者提供比较成熟的市场竞争的环境和条件就可以对所出现的寻租的情况进行有效的解决。

2.3对城市环境管理制度进行创新

要对环境管理的制度进行创新,其主要的内容包括对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完善、政府在结合本地环境现状的基础上,创新地方的环境管理的制度。完善相应的法律和法规可以有效的保证八项环境保护制度的可操作性以及权威性。比如,在水资源进行进行分配和保护的基础上,要通过消除各种不当的补贴和补助等来提高水资源爆的利用效率,通过不同的价格的制定来利用价格杠杆抑制水资源的浪费情况。这样可以在短时间内缓解水资源的浪费情况。而要在长时间内杜绝这样的浪费就需要一个更加良好的制度,而分配额制度是目前比较可行的制度之一。通过分配限额的制度能够有效的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3对环境保护的影响

3.1提高环境保护的投资规划

在邀请公众参与的情况下,建立各种监督和制约机制。那么,所有的政府划拨的用于治理环境污染的资金就可以得到有效的应用。这样就可以在更大的程度上为环境保护提供资金支持。通过建立各种监督机制,还可以更好的提高环境保护的资金使用的效率。

3.2提高环保技术水平

通过政府的主导作用,将各种先进的环境保护的方法和手段进行引用,在政府的引导下,发展环保的产业,从而提高环境保护的技术水平,从而间接的推动国民经济的健康、快速和稳定的发展。做到真正的政府主导、以市场机制为导向、企业和政府共同推进的环境保护的产业。

3.3完善环境保护的机制

通过提高环境保护影响中,公众的参与程度,并且使得环境保护影响的评价工作更加的科学化和系统化、程序化,有有效的确保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有效性,并且建立出有效的环境保护评价的体系,构建出政府负责的、企业自律以及部门之间协作的环境保护的体制。从而为环境保护的开展提供体制机制的基础。目前,很多的环境破坏行为之所以猖獗,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相关的破坏行为没有法律依据对其进行惩罚,因此要通过不断的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来提高环境保护的力度。

3.4完善环境破坏治理机制

通过建立和优化目前的环境保护的破坏和治理机制,可以有效的对环境破坏的行为进行惩治,在惩摄作用的机制下,来对环境破环的行为进行抑制,以此来提高环境保护的力度,避免先污染后治理的情况发生带来的后续破坏。

4结语

环境保护的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过程中,政府要不断的发挥主要的带头作用,在引入机制体制创新的基础上来提高环境保护的力度,通过公众参与、法律法规的完善以及经济体制的创新等来为环境保护提供更加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胡民.基于制度创新的排污权交易环境治理政策工具分析[J].商业时代,011,(19):8-90.Doi:10.3969/j.issn.1002-5863.2011.19.041.

[2]马波,翰文.平潭综合实验区环境保护立法问题研究[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31-37.Doi:10.3969/j.issn.1672-0539.2013.02.006.

[3]马波,陈江森.平潭综合实验区环境保护法制保障研究[J].海峡法学,2012,14(2):106-113.Doi:10.3969/j.issn.1674-8557.2012.02.017.

环保保护制度篇7

【关键词】农村大气;环境保护;问题;制度建设

前言

近年来农村大气环境问题多发,严重影响了农村生态环境,导致人们生活受到一定的威胁,已经成为新时期人们关注的焦点。农村大气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燃煤及秸秆焚烧大气污染、农药及化肥大气污染、养殖场大气污染、乡镇企业大气污染等。上述污染直接造成农村大气环境日益恶劣,导致我国可持续发展农业体系受到严重限制,在当前农村环境保护及控制中刻不容缓。

1农村大气环境污染的主要影响因素

农村农业生产过程中不依照要求进行秸秆处理,胡乱焚烧,使用燃煤、秸秆、树木等作为生活燃料,在农业中大量使用农药、化肥等,胡乱圈地进行牲畜养殖、构建工厂,这些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大气环境建设效益,导致农村大气受到严重污染。对上述污染进行分析后可以发现,导致农村大气环境问题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第一,城乡建设不完善,过于注重经济发展。城乡发展不平衡是当前我国城乡发展的主要特征。在上述环境背景下,农村建设过于重视经济利益,希望通过各项建设提升农村经济水平,忽略了对农村大气环境的保护,从而导致农村大气环境污染日益加剧。尤其是现代化农村建设过程中过于重视工业化生产、农畜牧养殖,将经济效益视为一切,过度开发农村环境资源,向大气环境中排放污染气体、有毒气体、有毒物质等,加重了农村大气环境污染。

第二,缺乏相应教育宣传,没有形成保护规范。我国农村建设过程中并未对大气环境保护进行重视,在工作过程中并未将大气环境保护作为农村建设的重点,这造成大气环境保护的缺失,导致大气环境保护效益大打折扣。我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主要将核心放在大工程、大项目上,没有结合农村大气状况形成有效的法律管理条例,缺乏针对性保护制度,仅采取末端处理措施,这根本无法全面控制农村大气环境污染。与此同时,政府并未将农村大气环境保护作为农村环境保护的重点工作,没有在该基础上形成完善的规章制度,对大气环境保护操作、保护事项、保护条例等进行明确,缺乏针对性教育,这也导致农村大气环境保护效益受到限制,造成农村大气环境污染加剧。

第三,脱离环境保护实际,无法实现高效控制。我国农村大气环境保护与农村大气环境污染实际相背离,没有形成针对性控制策略,在管理过程中缺乏相关组织、资源及环境的支持,无法全面控制农村大气环境污染,达到治标治本的效果。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村镇农业环境监测部门仅为城镇农业环境监测部门的三分之一。农村大气环境保护机构明显少于城镇,根本无法满足当前农村大气环境保护需求,尤其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农药使用量明显上升,农村环境保护形势日益严峻。部分农村虽然设立了相关的监测机构,但并未形成完善的监测规范,没有依照市场规律对大气环境管理进行调控,最终导致大气环境管理工作流于形式,造成其管理质量大幅降低。

2农村大气环境保护制度的建设策略

2.1构建系统管理制度,强化宣传教育力度

农村大气环境保护的过程中首先要对大气保护制度体系进行系统规划,在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基础上形成针对性管理制度框架,其具体包括农村大气环境目标责任制度、农村大气环境整治处理制度、农村大气环境定量考核制度等。

农村大气环境目标责任制度要明确农村大气环境保护内容,对农村大气环境保护的目标、保护区域、保护责任体制进行科学设定,对各部门之间的职能交叉进行调整,最大限度消除职能重叠;大气环境整治处理制度需要对大气环境污染的各项处理规范进行明确,对处理流程、处理操作、处理策略等进行制度设定,构建各个环节的农村大气环境保护制度控制体系,从而全面提升农村大气环境保护效益;农村大气环境定量考核制度需要对环境保护落实效益进行考核,确定人员是否依照工作制度要求落实工作内容,对其落实状况、工作状况、工作质量及过程进行全方位把握,形成针对性惩处策略,定项定量,实现系统化、科学化农村大气环境保护绩效考核。

2.2把握乡镇统筹发展,构建系统补偿制度

系统补偿制度作为农村大气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对农村大气环境保护效益的提升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该策略落实的过程中政府要把握好城乡统筹发展,需要强调大气环境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将其作为一项有价值的公共产品,向人们“有偿”开放,形成“谁破坏谁付费,谁受益谁补偿”的大气环境补偿制度。该制度中需明确破坏者的补偿额度及惩处限度,确保人们能够充分认识农村大气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积极配合大气环境保护工作,防止大气资源被无节制利用或污染。除此之外,政府还需要在补偿制度中明确大气资源的“价值”,确保大气资源可以像生态产品一样获得回报,通过经济手段实现大气资源的“市场化”,使人们能够对农村大气资源污染进行“付费”。这样可以从根本上提升农村大气环境保护的自觉性,使人们主动参与到农村大气环境保护过程中,大大降低了农村经济发展成本,对城乡统筹建设效益的改善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2.3规范农业生产制度,强化大气保护效益

农村大气环境保护制度构建的过程中要对农业生产进行规范,通过构建生态型农业体系降低农业生产对大气的影响,根治农业生产造成大气污染恶性循环,治标治本,从而全面提升农村大气环境保护效益。上述制度构建时要结合乡镇建设规划,在农村区域生态环境发展基础上融入生态理念,形成大气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制度,如农业生产过程中结合大气保护需求禁止使用“敌敌畏”、“灭虫灵”等农药,引入虫子的趋光性进行集中杀虫;要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结合农村生态环境状况形成针对性生态环保农业体系,构建针对性农业生产结构,从而降低农业生产对大气环境的影响;要构建环境准入制度,对乡镇环境污染进行控制,防止乡镇环境转移,加强昂企业环境保护准入控制,消除城镇企业入村后造成的生产影响。

3总结

农村大气环境保护制度构建的过程中需要把握好农村大气环境污染状况及农村农业生产建设状况,从上述两方面出发形成针对性环境保护控制策略,对大气环境保护进行规范和管理,从而实现农村大气环境保护效益的最大化,从根本上加速农村大气环境保护发展进程。当前我国在上述工作中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仍需不断深入研究和改进。

参考文献:

[1]李真熠.农村环境污染突出问题分析与防治对策建议[J].南方农业,2015,04:23-28.

[2]陶品竹.大气污染防治地方立法的困境与突破――以《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为例[J].学习论坛,2015,04:69-73.

环保保护制度篇8

关键词: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环境知情权

一、我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制度的立法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制定的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主要体现在各个单行环境保护法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六条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此外,《防沙治沙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循环经济促进法》《节约能源法》等都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公众有权参与环境保护的内容。总而言之,这些法律有以下特点:1、权利主体宽泛。例如环境保护法第六条规定的“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就在一定程度上就为公众广泛参与环境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2、参与方式规定笼统。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为例:“一切单位和个人有权对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的单位和个人,以及海洋环境监督管理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进行监督和检举。”因此法律对于公民环保的参与方式基本限于检举和控告,或只是笼统的规定了公民对一些危害环境行为有权进行监督,而大部分法律在操作方面对此没有予以详细论述。

二、我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制度中的问题

(一)立法缺陷。虽然我们在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上有了一些立法规定,为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依据。但是单从立法上看,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制度仍有一些不足和缺陷。主要体现在环境权规定缺失。环境权是指每个人都有在健康、安全和舒适的环境中生存的权利,具体包括生命健康权、财产安全权、生活和工作环境舒适权和参与环境管理权。这是毋庸置疑的应被保护的权利。这一理论被西方学者所提出,并在外国基本法中做了明确规定。如美国1969年制定的《国家环境政策法》第101条(c)款规定:“国会认为,每个人都可以享受健康的环境,同时每个人也有责任参与环境改善与保护。”[1](nationalenvironmentalpolicyact。nepa)而至今,我国宪法和环境保护法都尚未直接明确规定公民的环境参与权。虽然宪法规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可以认为是公众参与权的宪法依据,但这只是原则性的规定。其它相关法律法规也是如此,如《环境保护法》第六条的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但并未明确将“环境参与权”写入法律。由此产生的问题就是环境参与权的法律地位模糊不清,其存在与否常常受到质疑。实践当中也常发生行政部门以没有法律依据为借口拒绝公众参与的情形,从而阻碍了公众参与权的实施。[2]

(二)环保渠道的缺乏。尽管公民的环保意识比较强,但没有制度的保障,这种意识也难以真正转化为行动。目前我国公众参与环境决策的途径是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由人大代表代为行使,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途径主要是举行听证会、征求意见等方式,但又没有具体的程序保证。除此之外,法律上没有规定其它方式。这显然不利于公众充分行使参与权,也不利于发挥群众的积极性。所以,在有了环保意识之后,还必须有相关的制度机制。由于我国法律在保障机制方面是个空缺,这就使得一些公众有心参与,却苦于没有相应的参与渠道而不得不放弃。

(三)环境信息公开的内容范围过窄。首先,我国环境信息公开的内容只是由政府站在自己的角度,定期对环境问题进行公告,而没有从公众角度出发提供所需要的信息。这就隐含了公开信息的不完整性。环境信息获得量的多少决定了公众参与程度的高低,只有掌握了充足的环境信息之后,公众才可能决定是否参与某项环保活动。其次,我国在环境信息的公示方面还远远不能满足公众的需求。我国现行的环境公开制度公开的只是公共信息,即向全社会环境状况公报、空气质量周报等环境信息。但这些内容范围过于狭窄,难以满足公众的需要。以企业为例,我国没有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制度的规定。虽然企业有义务向政府进行排污申报和登记,但没有法律规定这些申报的信息必须向社会公开,因此,公众对这些企业的污染信息是无从知晓的,这也就增加了公众参与环保的成本。[3]

三、完善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制度的建议

(一)环境权入宪。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一切个人和组织活动的根本准则。在宪法中确立公民环境权,将更加有利于保护公民的环境权。所以首先要在宪法上确立环境权,承认环境权是一项基本的人权,再以此为契机,在普通法律上逐步确认环境权。环境权是公众参与制度的理论基础和人权基石,是公众进行环境索赔诉讼的基础。我国应该在宪法上对公众参与作出具体的规定,让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有切实的法律保障。

(二)完善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形式。除了检举控告等已有的形式以外,要增加其他方式,如建立环境有奖举报制度。仅仅提高公众环保意识来激励公众参与是远远不够的,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人都是理性的经济人,市场机制的内在逻辑是利益驱动。污染环境源自于利益驱动,而要动员全社会力量进行监督,同样需要利益驱动,这与提高全社会的环境意识是并行不悖的。[4]只有使参与者有利可图,才能动员全社会的力量进行环境保护,把环境保护上升为全社会的事业。

(三)扩大信息公开范围,完善公众的环境知情权。环保信息公开程度决定公众参与成本的高低,公开范围越大越有利于公众参与环保行动。为此政府应该进一步拓展环境信息公开的广度和深度,保障公民的环境知情权。这一权利既是公民参与国家环境管理的前提,又是环境保护的必要程序。法律应该明确规定公民有权获得环境的真实状态,并且提供相应的信息与渠道。我国法律应该在知情权方面作出具体的规定,如公开的范围、公开的时间,使公众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当地的环境质量,促使公众关心环境,也为公众监督政府实施环境保护目标提供依据。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尽管我国现行环境保护法中规定的公众参与制度已经体现了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权利和义务的立法指导思想,但其在立法内容的系统性和实施机制等方面还有一定的缺陷,所以必须加以完善,只有这样才能使环境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为公众参与创造条件。[5]

参考文献:

[1][陈艳、田田、龚华生,试论中国经济规制之中公众参与制度的构建——基于日美经验的启示[eB/oL],2006-6-12

[2]蒋红彬、方红,浅论环境法中公众参与权,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年3月

[3]吴凯、雷海平、李希昆,论我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法律机制的缺陷与完善[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

环保保护制度篇9

关键词:环境保护法律;环境影响评价;农业环境保护;农业环境;环境保护;环境治理;环保

中图分类号:[S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1)-10-0019-1

我国是一个拥有几千年历史发展的农业生产大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农业生产的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进而影响到农村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此,未来中国农业的发展一定要更加充分重视农业环境的保护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健全和完善农业环境保护的法律制度。

1我国农业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业环境是指与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与之有关的生物赖以生长、发育、繁殖密切相关的所必须的土壤、森林、草原、空气、阳光等自然环境要素组成的综合体。从目前我国农业生长的环境来看,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1.1土壤污染

由于工业和城市的废水、固体废弃物、农药等造成土壤质量恶化的现象。

1.2土地沙化

由于森林采伐、植被或者不合理利用水资源而形成的土地沙化现象。

1.3盐渍化

由于浇水不当或者不及时排除积水使土壤结构遭到破坏,土壤盐分过多,造成土地盐碱化现象。

1.4贫瘠化

由于不合理开发利用引起肥质下降,造成土地不肥沃现象。

1.5沼泽化

由于长期向土地排放水,使水长期积蓄于土地导致土地泥泞无法利用的现象。

1.6地面下降

指由于长期抽用地下水导致的地面下降现象。

1.7水土流失、水源枯竭、种源灭绝等

上述问题的存在,使得我国农业环境在不断地恶化,这些问题对于农业生活和农民生活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改善这种状况,不仅需要政府采取相应的措施,更需要广大的农民认识到农业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从而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把环境保护变成每个农民的自觉行动。作为农民,有义务遵守国家有关规定,不能实施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行为,同时还应当对已造成的环境污染与破坏进行治理。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其他单位和个人也有权进行检举和控告。

2环境保护基本法律制度

对于农业环境来说,其保护的法律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2.1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对可能影响环境的工程建设、开发活动和各种规划,要事先进行调查、预测和评价,提出环境影响用防治方案的报告,经主管部门批准才能进行建设。

2.2“三同时”制度

环境保护法规定,建设项目中的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2.3排污申报登记与排污许可证制度

排污申报登记是指向环境中排污染物的单位,应当向所在地的环境部门申报拥有的污染排施设施、处理设施和正常作业条件下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浓度,并提供防治污染有关资料。排污许可证制度是指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以污染物总量控制为基础,规定排污单位许可排放的污染物种类、数量以及排放的去向等。

2.4排污收费制度

对超标准排放污染物和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征收一定数额的费用,并用于污染防治。

2.5限期治理制度

限期治理是指以对严重污染环境的污染源和污染严重的区域环境依法限定在一定时期限内,完成治理任务,达到治理目的。

环境保护法除规定上述制度外,还规定了防止境外污染转嫁制度、自动应急措施与强制应急措施、有毒有害物品的管理制度、禁止国内污染非法转移制度等。

3环境污染受害者要求赔偿的权利

《环境保护法》第41条规定:行为人对其造成的环境污染损害,有责任排除危害,并对直接受到损害的单位或者个人赔偿损失。因此环境污染的受害人有权要求造成污染损害的行为人给予赔偿。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的纠纷,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照法律规定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处理。当事人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讼的时效时间为3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受到污染损害时起计算。

4水土保持法律制度

水土流失给我国国民经济的社会发展带来很大的危害,它不仅破坏了宝贵的水土资源,而且引起局部气候、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降低了环境的容量,加剧了旱涝等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与危害程度。为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我国颁布实施了《水土流失法》。

4.1农业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预防水土流失的义务与责任

(1)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有义务参加政府组织的种植薪炭林和饲草、绿肥植物、有计划地进行封山育林、轮封放牧、防风固沙,保护植被。不得毁林开荒、烧山开荒和陡坡地、干旱地区铲草皮、挖树兜;(2)不得在25度以上的陡坡上开垦种植农作物;(3)开垦禁止开垦坡度以下、5度以上的荒坡,必须经县级人民政府行政主管部门批准。(4)采伐林木必须因地制宜地采用合理的采伐方式,严格控制皆伐,对采伐区和集材道采取防止沙土流失措施,并在采伐后及时完成更新造林任务。

4.2农业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参与治理水土流失的权利与义务

(1)农业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应参与政府组织的对禁止开垦25度坡度以下、5度以上的耕地的治理,根据不同情况,采取整治排水系统、修建梯田、蓄水保土耕作等水土保持措施。

环保保护制度篇10

农村的大气环境污染构成了农村生态环境的主要威胁。相较水土资源污染,大气污染的高流动性和易摄入性,使其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不仅仅是产生废气或有毒气体的地区,对整个国家乃至世界都会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从农村的现实条件出发,对大气环境保护进行有效的制度建设。农业生产生活的废弃物包括农作物的销毁、农场养殖牲畜的排泄、农业加工厂的废物排放以及农民生活废弃物等等。这些废弃物造成了农村的大气污染,一部分是可以避免的,一部分是可以进行清洁之后再排放,因此做好农村大气污染排放的制度构建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我国农村大气环境概述

全国487个市(县)的降水监测结果显示,出现酸雨的城市达沥5个,占上报城市数的54.4%,比上年增加4.1个百分点,酸雨污染较上年加重。近些年,我国农村的大气污染占农村总污染排放量的比重逐渐上升,因此要降低这项比例,弄清大气污染的排放源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这些污染的原因概括如下。

1.种植过程中的化工产品污染

目前农药的使用保证了农作物的稳产高产,但不合理的使用农药,也污染了环境,危害着人们的健康。化肥的使用,使土地的肥力下降,导致土壤大幅度板结。化肥氮素的使用极易浸透到石灰岩水层深处,污染水体。不在安全操作和严格规范下使用高毒、高效农药,对农药不能合理配制,或盲目混用多种农药,这样反复不合理使用农药,使病害虫抗药性增强,致使蔬菜、水果的农药污染加重,导致农产品中农药的残留超标,同时也导致生物的多样性遭到破坏,影响到土壤的肥沃性,使土壤变得不宜种植。

2.农作物加工或销毁后的排放污染

不少农村地区,尤其是北方农村用煤时间长、面积大、排放方式简单,对空气造成了比较大的污染;另外,由于秸秆自身的原因,如火力不足,以及随着外出务工人员增加,秸秆使用量减少,加之缺乏能在短时间内大量消耗秸秆的经济实用资源化技术,且产业化水平不高,出路不畅,越来越多的秸秆在田地里被烧掉,造成大气污染。另外,由于畜禽粪便产生量大,利用率低,种植业与养殖业日益脱节,畜禽粪便堆积发酵,产生挥发性有机酸以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造成空气中含氮量相对下降,污浊度升高,降低了空气质量。

3.农民的生活污染

农村的生活垃圾排放十分紊乱,没有正确的垃圾倾倒以及使用的思想观念与意识,即便是在设有垃圾箱的条件下,也存在一部分落后地区随处乱倒的现象;同时还存在居民乱用河水的状况,导致河水的污染十分严重,间接影响了大气的污染以及人们的生活质量。

三、我国农村大气环境保护的制度构建

现阶段,各级政府一定要将农村的生态文明保护与农村经济发展兼顾起来,不能以牺牲环境为前提去发展经济,关键在于建立创新的环境保护机制,构建适合当下农村生态保护的法律制度与政策,推动我国农村大气环境保护向利好发展的新局面。

首先要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体系。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推广清洁生产制度及其相关管理和共性技术,倡导循环经济,使得废物产生量最小化,环保部门要督促有关部门将有关控制指标纳入社会发展计划中,并制定总量控制管理、监控办法,做到增产不增污甚至增产减污,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具体工作有:以区域治理为重点,带动污染源治理;防止城市中一些企业把被淘汰的排污量很大的设备或落后的工艺转让给农村,坚决制止污染转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遏制乡镇企业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等。以秸秆的利用为例,可以通过秸秆综合利用制度的实施防止秸秆燃烧带来的空气污染。

其次建立大气环保补贴政策。农村进行大气环保治理的过程中,国家是生态补偿的组织者和强制推行者,通过国家强力对损失进行强制性分配,使损失分散化、分担化。农村大气环境生态补偿制度的实施主要通过中央和地方财政转移支付来实现。当然,归根结底,补贴的本质就是资金的问题,因此,在补贴的同时还要考虑到投人不足是长期困扰环境保护工作的老大难问题。为了实现环保目标,必须广开资金渠道,逐步建立全方位、多元化的投人机制。各级政府应该进一步扩大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用于农村环境保护的比例,用于农村环境保护的财政预算和投资也应逐年增加,重点支持秸秆的利用、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化肥、农药的合理施用。除此以外,为耕地的保护性耕作提供资金补偿,建立耕地保护性耕作补偿制度,推进新型耕地技术的推广应用,从而防治耕地裸露形成的沙尘污染。

最后要推进农业生态技术创新发展。创新是农村发展的本质,也是解决环境治理问题的源泉。离开创新技术谈环保是一纸空文,因此要切实加强对环境科技的领导,并将其纳入责任制中。要改革环保科研,将防治技术开发研究和转化应用作为工作重心。积极营造有利于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和实现产业化的政策环境,支持企业通过强化科研、生产、流通、专利交易等环节知识产权保护,维护自身权益。在加强激励企业创新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要建立知识产权激励制度执行监测制度、构建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估指标体系,完善知识产权激励制度的汇报与通报制度,因此切实维护知识产权权益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