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改革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32:51

人力资源改革方案篇1

关键词: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现状改革方案

一、前言

当今社会,以人为本已经成为一种最基本的经营理念之一,因此,在新时期医疗事业不断改革的要求下,医院不仅要救死扶伤,还应该注重提高全体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其中,人力资源方面的管理便是最为关键一个环节。要想提升人力资源的综合质量,就需要医院重视开发人力资源并科学管理人力资源,根据医院的实际发展情况,分析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不足,积极改革,进而全面提升整个医院的市场竞争力,促使医院健康稳定地发展。

二、现阶段我国医院人力资源部门的管理现状

(一)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

当前,在很多医院中,普遍存在管理理念不科学、未树立与时俱进的战略型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的现象。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医院的相关部门依然沿用传统的管理理念,并未根据时展的要求制定新的管理目标,也未将管理理念与以人为本紧密联系起来,导致医院职工的自身发展和医院的长远发展之间缺乏相互依存性,因此,医院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另外,部分医院虽然树立了科学的管理理念,但是却未将先进的战略思维付诸于行动中,最终导致效益好的岗位或者部门人满为患,而效益略差的岗位或者部门缺少人才,人力资源的不均匀分配严重制约了医院的稳定发展。

(二)人才结构存在不科学之处

人才结构的不科学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职工在步入岗位后,医院对职工从事岗位的培训力度不够,忽视了职工的未来职业规划,导致职工缺少一定的归属感。二是不同岗位医务人员的福利待遇差距过大,比如,临床医生福利待遇远远高于从事研究和实验的医务人员,最终致使实验等各种岗位人才的流失。加之医院缺乏良好的文化氛围,对实现合理的人才结构产生了不利影响。

(三)激励机制不够健全

新时期的人力资源管理,提倡绩效考核以及激励模式的薪酬发放制度,但是,现阶段,我国的大部分医院主要执行事业单位标准的薪酬制度,工龄、学历以及职称情况是发放工资的主要依据。这样的薪酬制度难以完全体现出工作人员的工作价值和才华,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热情,进而导致人才流失、工作效率低等问题长期存在。

三、改善我国医院人力资源部门质量的有效方案

(一)树立先进的管理理念

先进的管理理念,是保证医院在新医改背景下稳定发展的前提条件。因此,医院的相关部门应该严格按照《医改意见》的新要求,根据医院自身的实际情况,树立正确可行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将管理理念与以人为本紧密联系起来,从医院职工的角度出发,做好人力资源的合理分配、开发以及管理工作,同时,根据不同时期的实际需求,及时调整管理方案,使之更好地为引导医院持续发展服务。

(二)优化人才结构

为优化人才结构,医院的相关部门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改革薪资待遇的管理制度,制定合理的薪酬政策,实现同工同酬。同时,根据职工工作岗位的性质不同,适当调整职工的工作待遇,让职工体会到工作岗位的价值等;二是实施竞争上岗及聘任上岗制度,比如,中层干部的聘用采用竞聘方式以及采用岗位聘任的方式聘用专业人员等;三是加强对医院员工的岗位培训力度,比如,对新人的岗前培训,考试合格人员方可上岗,为主治医生提供定期的继续教育机会等,进而培养出具有爱岗敬业精神和精湛艺术的医务工作队伍。

(三)健全激励机制

构建科学的激励机制管理体系,不仅能够为医院的工作人员提供一条追求目标的途径,同时,也可以有效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进而为整体提升医院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奠定基础。激励机制通常包括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两种,这就需要医院根据不同工作人员的不同需求,从满足其个人实际需求的角度出发,给予职工不同的奖励,最终充分发挥奖励机制的作用。

(四)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实用价值

在医疗改革的背景下,由于人力资源部门未充分发挥职能,未有效帮助患者解决看病贵和看病难的问题,因此,因病致穷等问题仍然普遍存在。为实现医疗保障事业的稳定发展,医院应该针对最薄弱的医疗环节,将人力资源配置在最急需的位置,健全医疗服务机制,为我国的新农合的全覆盖做好配合工作。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医院相比较于其他行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留住人才,是保证医院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及时引进优秀人才,是保证医院管理不断创新、适应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为全面提升医院的服务水平,做好人力资源的科学管理是一种重要手段。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该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使医务工作者全身心地投入到医疗服务的工作中去,提升医院的社会竞争力,最终促使医院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双赢。

参考文献:

[1]柳世荣.新医改后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探讨[J].价值工程,2013,01(28):499-200

[2]常卫华.浅析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对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J].价值工程,2013,01(36):161-162

[3]何珊,应桂英,潘晓平.决策支持系统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5,32(03):193-196

人力资源改革方案篇2

1科技档案管理数据化与自动化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1.1时代潮流发展的最终归宿

如今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获得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所呈现出的意义和价值越来越高,因此,科技档案管理工作也必须将信息的管理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不能恪守陈规,一直以传统的方式和手段进行档案信息管理。尤其是进入了二十一世纪之后,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名词的出现以及相关技术的革新,使得传统管理模式下的档案管理难点和问题迎刃而解,以数据化、自动化信息管理系统取代传统纯人力信息管理系统已经是大势所趋。

1.2事业单位体制变革的重要内容

事业单位为了能够更好的实现自身的发展也会在原有的模式上针对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做出相应的能动性变革,而变革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包括引入电子数据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事业单位资源管理系统等在内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档案管理工作作为事业单位基层工作重要的一部分,掌管着整个单位的数据和信息资源,自然也需要做出相应的模式改革,以适应单位内部整体变革环境,并以自身的改革来促进整个事业单位变革进程的发展和深化。

1.3档案管理工作体系和模式发展变革的需要

在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中,想要进行相应的信息查询需要的步骤复杂,时间冗长,大大降低了工作的效率,而这种低下的工作效率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高节奏的需求,因此档案管理工作必须进行方便快捷的数据化和自动化改革以适应高速运转的单位机制。同时这种自动化的档案信息管理模式也能够减少很多人力管理模式下的错误和纰漏,还可以通过网络预警机制保证单位信息的安全性,提高事业单位的发展能力。

2科技档案管理数据化与自动化改革的主要内容

2.1科技档案管理数据化改革的内容

在进行科技档案管理的数据化工作时,主要需重视现代科技背景支持下的扫描技术、数据库技术、数据加密技术、身份认证技术、网关认证技术等等对于档案信息数据化进程的推动作用。信息是一个单位最重要的无形资产,而将信息数据化并更好的管理则有利于这些资产的价值最大化,更好的服务事业单位的基层工作。

2.2科技档案管理自动化改革的内容

自动化相对于数据化而言体现着档案管理模式改革的更高水平。用于实现自动化改革的技术主要有电子标签、oCR识别、数据自动处理以及数码扫描识别等等,这些技术可以使信息的存储和系统化归集不再需要更多的人力资源介入而自动完成,同时还可以完成人力所难以或者无法实现的大数据处理、批量数据整理等工作,大大节约了人力和财力。

3科技档案管理能动性改革实现的措施

3.1档案管理系统流程结构重置

“流程结构重置”即在数据化和自动化改革的过程中和改革结束之后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依据具体改革的现状重新安排,设计适合于改革后档案管理模式的工作职位和各个职位的具体职能,从而提高人力和技术的契合程度,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效率。流程结构重置工作主要包括业务流程优化和业务标准制度化两个主要模块,除此之外还要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环节对于网络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和利用,加强日常工作中对网络稳定程度和信息安全性的维护。

3.2深化扩展档案管理服务功能

档案管理工作模块作为事业单位的基础工作内容,其工作的本质特征在于其服务性,因此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服务能力也是科技档案管理能动化改革进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档案管理工作的服务功能不仅要横向延展,更要纵向深化,满足信息使用者各方面、各层次的需求。同时还要改变以往的“等需求上门”转为“送服务上门”,帮助单位信息使用者更便捷的处理相关工作,实现一键式档案服务,为整个事业单位的工作提供基础信息支持。

3.3建设信息化档案平台资源库

由于数据化后的档案信息不再如传统般存储在特定的房间内,单位内部的信息使用者都可以依靠网络技术登陆特定的平台进行突破时空限制的信息查询,而为了实现这一点就必须建设安全、科学的档案资源平台。首先是相关的硬件设施建设,使系统硬件能够承载单位内部越来越庞大的信息量并满足信息处理效率的要求。其次是资源整合技术的要求,由于数据信息资源的庞大,无法通过人力一一整理,这就要求信息资源平台能够自动完成大数据的整理和庞大信息库的系统化整合,为后续工作节约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人力资源改革方案篇3

作为全国规模最大的选拔性考试,高考改革的每一个动向都牵动整个社会的神经。从“3+2”到“3+X”,从全国统一考试到各省自主命题,从统一招生到高校自主招生,无论是考试内容,还是考试形式,抑或招生方式,高考改革的步伐一直都未停止。但历来每次改革都受困于顶层设计,而未从根本上改变“一考定终身”的窘境,反而使现行高考制度的弊端进一步凸显。

此次教育部门推出的高考“双轨制”――“学术轨”与“职业轨”,是历年高考改革中相对较为彻底的方案。以学术与职业为标准,根据学生的学历、兴趣、人生规划等,为学生设置不同的培养目标,因材施教,以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人才的不同需求,从而促进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要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此次“双轨制”高考改革方案,旨在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为学生提供多次考试选择,以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的方式增加学生成才概率。

其实,现行高考制度受诟病颇多,要完全破除应试教育之弊端,唯有触及问题根本。对于一份积极的高考改革方案,我们可以粗线条地勾勒改革图景,但要将其付诸实践,如此素描式的概述却不足以囊括改革全部内容。学术与职业如何区分,学生如何分流,高校如何定位……摆在改革面前亟须商榷的难题还有很多。然而,无论新的改革方案选择哪一个环节作为突破口,都必须把握全局,长远规划;确保公平,合理配置;广泛参与,齐抓共管,这样才能减少方案推进过程中的阻力,确保达到预期效果。

第一,把握全局,规划长远。高考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它无法依靠考试内容或考试模式任一单方面改革来完成,而是需要打破现行考试招生制度,建立一套完整的、系统的人才选拔培养模式。然而,高考改革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其涉及面广,多方利益主体、教育模式、招生模式、考试内容等都必须纳入系统,统一规划。这就要求决策者站在更高层面,把握全局,统筹各方资源,重新设计一套能够良性运行的高考机制,打通学术与职业之间的通道,而不只是将现行高考模式简单地人为分割,让考生在涉世未深之时进行非a即B的选择。此外,高考改革应该谋局长远,重视方案的可持续性,务必使改革方案中的每一个环节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保持先进性,对高中教育改革及高等教育改革具有引领作用,经得起时间的检验与磨炼,避免因朝令夕改而造成无谓的浪费。

第二,确保公平,合理配置。现行高考制度中的教育不公平及教育资源配置不平衡,历来是人们抨击的重点。新的改革方案只有确保教育公平及资源配置平衡,才能取信于民,减少推行阻力。高考改革应充分考虑绝大多数利益主体,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利益诉求,以此为出发点,制定改革方案及执行细则,将考试与招生置于阳光之下,避免暗箱操作或“潜规则”,重新配置失衡的教育资源,以免因改革引起更大的不公平。

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中,由于政策倾斜力度不同、社会观念有失偏颇、企业招聘学历歧视严重等多重合力,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发展极其不均衡。要使“双轨制”高考改革达到预期效果,就必须破除“厚此薄彼”的不平衡状态,对职业教育体系加大政策倾斜与扶持力度,引导社会转变观念,消除学历歧视,将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置于同一天平上,均衡发展,和谐共进。

人力资源改革方案篇4

我的看法,“培育改革共识”的提法不妥。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农村改革是成功的,这是共识。当时农民的钱袋都鼓了起来,这是达成共识的基础。而以后,几乎每一项改革都不再有“共识”。因为改革的结果是大部分人的钱袋瘪了,其中一大部分人还成了欠债的,每月需要还沉重的债务,偿还沉重债务的时间长达十几年、二十几年。

而对于制定改革制度和方案的及“操作改革”的这一社会层次,由于针对他们使用的改革方案、改革政策与基层人群不一样,他们的确从住房改革、医疗改革及其他改革中得到了好处。

近几年国家每年会公布“住房保障支出”的数据,数据一年比一年可观。但是,你知道国家的“住房保障支出”主要在保障谁的住房利益吗?“住房保障支出”中的“保障性住房支出”项,是面向中低收入阶层的。但“住房保障支出”中还有一笔“住房改革支出”,那就仅仅与机关和财政拨款事业单位的“住房改革”有关了。

在1998年取消“福利分房”后,机关和财政拨款事业单位职工还继续享受国家财政拨款的住房福利!他们不但继续享受着“单位分房”,还能通过“助补”住房公积金、住房标准不“达标”的享受“未达标补贴”、租房的享受“房租提高补贴”等方式,享受着比“福利分房”时更为优厚的福利待遇!

显然,住房改革制度执行的是“一国多制”。有身份的“体制内”在享受改革成果,基层社会成员去承受改革代价。医疗制度的改革也是同样――制订医疗制度改革方案的和具体“操作改革”的总是将利益天平往自己这边倾斜。

2007年6月,中纪委让全国干部们就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不正当利益的事情“说清楚”,上海市纪委就让黄浦区一楼盘住户中数十位享受了“折扣房”的处级以下干部带头到纪委“说清楚”。不料这些“低级别干部”开了个业主会,最后决定集体抗拒“说清楚”,理由是高级别的领导及家属“炒房、炒地”并未“带头说清楚”。

杨海鹏曾在《上海多名官员被曝低价购房,差价高达数百万元》一文中曝光:“上海市曾经由组织部门对2000多名市属干部购房情况进行摸底,先以购房价格与市场价格‘差价50万元’为起点,后发现工作量过大,调高为‘差价100万元’。知情者介绍,拥有八九套住房的干部比比皆是,这尚不包括以非近亲属名义持有或由其他人代持的房产。摸底同时不了了之。”

如果对一个个具体的改革项都不可能有共识,笼统谈“改革共识”就没有任何实际意义。无论是肯定改革还是对改革质疑,都是中国社会各阶层对改革的感同身受。具体的改革如果都像八十年代农村改革那样,给人们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并且实现利益的时间就在当下,就在眼前,人们怎么会不拥护改革?而现在是描上几笔“改革远景”供人们去望梅止渴,却不去着手改变造成“改革窘境”的原因――制订的改革制度和改革方案竟然是“一国多制”。

要想达成改革共识吗?那就不能让改革方案政出多门,那就不能允许改革方案的“一国多制”。

政改――达成“改革共识”的必由之路

凡涉及利益的改革,没有一样“不政治”。譬如一个国家的职工因为就业在机关和财政拨款事业单位,就可以在房租提高时享受提租补贴,就可以在住房面积不达标时享受标准未达标的补贴,就可以享受公积金“助补”,而中国的大部分城镇就业人员连最低标准的住房保障都没有,这难道还不涉及政治?来自基层的最广大的中国人对改革的感同身受难道不也是一种“政治共识”?那正是来自利益受损者的“政治共识”。

改革政治体制,就是要让政府和官员受到有效的监督。所以,不用一提“政治体制改革”就马上联想到“三权分立”。不允许改革方案政出多门、不允许涉及全民利益的改革搞“一国多制”,让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既共同享受改革成果,也共同承担改革的代价,这在当前是最大的政治。

“改革中的问题”正是由那些拥有改革主动权的人们一手制造出来的。他们视而不见在改革中已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弱势群体”,视而不见这个庞大群体利益受损的事实,“关于由自己得利产生的恶果,他们保持沉默”(亚当・斯密语),这正说明在当下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任何改革,都牵涉到资源的重新配置。由于中国全部资源的所有权是属于国家所有,所以这场改革,民间始终没有主动权,因为民间没有资源――即使私有经济得到了大发展,也不意味着民间就有了所有权归属清晰的资源。于是,国家力量成了主导改革的唯一力量。而具体操作改革的人由国家力量赋权也就顺利成章。

改革是国家行为,而中国历来的国家行为是不受监督的,因此改革也是在不受监督下进行。这样,我们就可以发现中国改革的两大特点:1,有着集中力量办一切事情的方便;2,不受任何监督。

这两个特点决定,中国的改革一旦进入角色――涉及到利益层面的改革,一定会出大问题。中国的确走出了计划经济时代,但没有走进真正的市场经济,而是走进了怪诞的“计划市场”时代。一切涉及到资源重新配置的改革都是在“计划市场”中进行。而在“计划市场”中进行资源配置的改革,只能听从权势;并且,只要政治体制不改革,中国的改革也就只能改到“计划市场”为止。

“计划市场”与“计划经济”的区别在哪里?

“计划市场”是中央政府官员和地方政府官员分散掌握着对国家资源的控制权、支配权,“计划市场”不排斥市场、需要市场,控制权和支配权能通过“计划市场”交易出权力的最大化。“计划市场”直接从“计划经济”延续而来,承继了计划经济时期对社会最重要资源和对主要经济活动部门的高度垄断,不过这种垄断不再以“国家”的名义出现,垄断权在已经掌有权力的群体中约定俗成地分配。

“计划市场”也是改革的结果,是对国有资源重新配置的结果。但“计划市场”是深化改革的阻力,现在改革深入不下去,就是因为有“计划市场”存在。

真心要将改革深入进行下去,就一定要打破“计划市场”的桎梏,就一定要打破由官员分散掌握着对国有资源的控制权、支配权的局面,就一定要让资源调配由市场说了算,就一定要让大部分资源分散到广阔的民间。而要达到这个目标,只有通过政治体制改革来实现。

改革到了今天,必须指出:现今谈“深化改革”,往往只是一种“话语惯性”,并没有真正认识“深化”的含义。而我认为,“深化改革”的最终目标方向,就是要彰显人的权利和人的尊严,使改革人性化、人道化。改革人性化人道化了,大拆迁不可能发生,医院和路人见死不救的情况不可能发生,付不起学费父母上吊服毒不可能发生,将工厂当成跳楼比赛的赛场不可能发生。

改革的最值得肯定之处,是改革带来了自由。有了自由之身才能自由地创造财富,有了自由之身才可以理直气壮要求拥有财产权利,有了财产权利,就不会甘心自己只能被动接受别人制订的总是让自己吃亏的“改革方案”,就自然而然会坚持自己的权利、维护自己的权利,为让自己的利益能体现在改革方案中而奋斗。

一个能为全体消费者提供“选择”的社会,就是“以人为本”的社会,就是一个人性的社会。这就是今天的改革需要达成的目标。要让每个人都能相信:改革中能实现自己的利益,改革就会有共识!

人力资源改革方案篇5

关键词:教学质量;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建设规范

随着计算机及应用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技能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2007年2号文件明确地指出了“培养和提高本科生通过计算机和多媒体课件学习的能力,以及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的能力”[1]。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在本科教育中与数学、外语一样,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同时还有实用性、不可替代性,是大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进一步推动广东省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2009年6月,广东省高校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省内高校开展了“广东省高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项目”(以下简称“项目”)的探索与实践,旨在集中全省各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一流师资,在较短的时间内,以共建共享的方式完成优秀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并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改革探索,最终实现优秀教学资源、教学思想的共享,从整体上提高我省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水平。

1项目建设背景

2007年1月至5月期间,广东省高等学校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对省内高校的在校学生、一线教师、毕业生及企业进行了“广东省高等学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调查”,从不同的侧面为广东省高校计算机课程改革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在此调查报告的基础上,广东省教育厅高教处确立了广东省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主导思想为“面向社会,针对岗位,强化能力,促进发展。”[2]

为适应新时期对高校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计算机基础课程必须结合广东省用人单位的应用需求以及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从教学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到教学模式等方面都需要做出相应的改革。2007年9月,广东省教育厅高教处决定以华南师范大学为试点,在课程体系、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模式上进行全面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尝试。经过两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华南师范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提高了学生计算机实用技能应用能力,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主动应用计算机技术及工具辅助学习,提高专业学习的效率。[3]

华南师范大学在广东省高等学校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根据教育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指委关于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精神,制定了大学计算机课程“三层次”课程体系,并通过对课程设置、教材开发、教学方法转变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4],验证广东省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指导思想方向的正确性与方法的可行性。

2项目建设意义与指导思想

项目以《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为指导,结合教育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指委关于《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精神,以“面向社会,针对岗位,强化能力,促进发展”为宗旨,围绕教学改革和资源建设的核心,以项目形式培养、打造出优秀的教改团队,提高教师教学科研水平,推动广东省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项目旨在使广东省内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师能借助先进的教学理论与方法,在现代“计网信”(计算机/网络通信/信息)技术的辅助下,以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标准,紧紧围绕实现“因需施教、因人施教、学以致用,强化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的思想,在网络学习资源、学与教案例(模式)、练习与试题库、实验指导、电子教案和立体教材等方面,组织高校优秀教学团队积极参与,逐步建立以智能化学习系统为平台、以广东省大学计算机课程资源库为基础、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结构灵活、教学内容实用、易于实施、实用性强的课程包,以满足多类别、多层次高校的教学需要和学生的学习需要。

3项目建设内容

3.1面向应用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三层次”课程体系

随着计算机技术及其应用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的信息化进出不断加速。为了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和用人单位信息技术应用实际需求,计算机基础课程教育必须以应用能力为培养目标,在校期间使学生较好掌握计算机、网络及其他相关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上能迅速利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岗位实际问题[2]。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课程体系也应根据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人才培养目标而动态地调整。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并结合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广东省高等学校大学计算机课程教指委根据广东经济发展和社会用人单位需求调研结果,经反复研讨论证,于2006年形成了适合广东省高校实际情况的“三层次”课程体系教学建议(如表1所示)。课程教学按不同应用划分层次,每个层次由若干门面向全校的必修课或选修课组成,每个层次都有其基础教学内容和目标,形成一个完整、独立的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课程体系。

3.2围绕“三层次”课程体系开展的教学改革

在面向应用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三层次”课程体系结构的框架下,广东省高等学校大学计算机课程教指委需要组织全省高校研制开发若干门大学计算机基础实用软件和社会通用工具、学科专业工具软件立体化教学资源,针对各高校专业特点共同完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立体化教学资源,逐步形成广东省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课程资源库,使各高校能依托计算机基础课程立体化教学资源开展基于网上资源利用的教学改革试验研究。

项目在2009―2011年间的主要建设内容为:

1)组织各类型高校开展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试验,构建面向适应多专业、多学科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共享教学资源。

在广东省高等学校大学计算机课程教指委的指导下,利用华南师范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试验中所建成的系列教学资源与学习平台,组织有条件的高校开展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基于网上资源利用的教学改革试验。

各学校借鉴华南师范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中成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利用广东省高校教学共享资源库中的教学资源(学习光盘、学习平台、在线学习资源、考试评测系统等),开展以“集中辅助导学讲授+学生自主上机验证”的教学模式的试验,并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指导原则,强化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的教育,逐步减少课堂讲授时数,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最终转变为在教师指导下依托立体化教材的自主学习。同时,各项目组根据学校学科特点设计满足本校专业的学习案例,最后集合成广东省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第一层次)共享教学资源库。

2)组织优秀的教学团队开发工具软件类课程、计算机技术基础类课程立体化教学资源,逐步建立省级计算机工具课程共享“超市”。

计算机基础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综合性、创造性、工具性、时代性等特点。组织省内有实力的教学团队以先进的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为基础,以网络、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建立若干门工具软件类课程、计算机技术基础类课程的教学指南(要求)与技能认证标准;并充分体现灵活性、开放性、动态性、立体化的特征,按照《广东省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资源建设规范》要求,集中各所各校不同学科背景的优势共同开发实用性强、能有效针对专业能力培养的“文字教材―学习辅助光盘―在线学习资源―技能实训”四位一体的立体化教学资源。并通过逐年建设,形成资源丰富、多层次、多类型、多维度的计算机工具课程教学资源“超市”库,适应广东经济发展以及专业应用需求。

3)组织省内实验/实训条件良好的高校探索“计算机语言及系统应用教育”层次的教学模式。

“计算机语言及系统应用教育”层次教学着重于培养学生创新研究能力,探索以项目导向、工学交替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开展计算机技术基础类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一种高级语言的程序设计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理解计算机处理问题的方法。

“计算机语言及系统应用教育”层次教学在下列几方面进行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的探索,最终形成若干教改示范案例。

(1)项目驱动式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资源建设与创新教学模式;

(2)创新性的实验教学与实验设计、仿真实验系统、动漫技术教学与设计;

(3)行业信息化应用系统需求分析与设计。

教改示范案例以教学单元/主题为核心,通过有效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形成有实际参考价值的教改案例,强调教育技术提高课程课堂教学的方法、手段,以点带面,推动广东省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

4)组织开发集计算机技能测试、学习资源个性化推送等功能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多元自主学习系统;组织省内学校开展基于学分制与第三方认证的计算机基础课程能力检测模式探索。

为满足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资源共享、在线学习、统一考试认证等需要,广东省高等学校大学计算机课程教指委将组织开发“广东省计算机基础课程学习网站”,让省内高校能免费使用该学习网站及网站中的学习资源。与此同时,建立学习、评价与跟踪管理网络资源学习平台,并与课程包捆绑一起。各高校选择下载所需的课程包后,便可以立即使用,实现教与学中网络教学资源、立体教材、教学案例和学习评价等相互配合,提高教与学效果。

随着广东省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资源库课程的日渐完善,将建立一套以计算机应用能力认证为基础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在该种新体系下,组织省内学校探索开展基于学分制与第三方认证的计算机基础课程能力检测模式,既可以实现真正的教考分离,又可以让学生在校期间实行不间断计算机技能学习,根据社会的需求培养服务于各专业的应用性人才。

4项目建设规范

为规范所有立项项目最终实现优秀教学资源、教学思想的共享,由广东省高等学校大学计算机课程教指委、教育技术专家和教学管理专家组成的专家指导组制订了指引明确、可操作性强的《广东省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资源建设规范》,对各种类型立项项目建设什么、如何建设、如何实现共享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4.1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试验类项目规范

各校需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第一层次课程教改的实施试验方案。实施方案覆盖面由项目组根据本校实际确定,可选取若干班级数或大一全体学生,如选取若干班级试验方式的班级数量不少于5个,参与试验的专业不少于3个。

各校可在华南师范大学教学资源包知识点划分的基础上,需根据本校特色、优势专业开发单元学习案例包。案例包需覆盖如表2所示的模块。

4.2工具软件类课程、计算机技术基础类课程立体化教学资源开发类项目规范

本次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最终需要形成纸质教材、在线学习活动指引、重难点学习光盘、实验指导、认证考试标准与试题资源开发等,具体需要建设的内容如表3所示。

4.3“计算机创新能力教育”层次教学模式研究类项目规范

教改示范课程要建立一支教学队伍,由主要负责人、主讲人、其他参与教师组成。项目负责人由专业水平高、授课经验丰富的副教授、教授担任(高职高专教改课程要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担任),案例制作人可以有年青教师担任。通过示范课程的建设逐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团队。

项目团队选取1~2个教学单元/主题的内容,在2个学期内完成教改实践,并完成示范教学案例的制作。示范教学案例的基本内容包括5部分:课程教学

改革方案、教学单元内容与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课件和课堂教学视频。

1)课程教学改革方案:教改方案要体现教师角色的转变、学生地位的转变、教学过程的转变、教学方法的转变。

2)教学单元内容与教学设计方案:选取试验的课程单元内容及其教学设计方案。

3)教学课件与相关资源:选取教改过程中使用的ppt课堂教学课件、网络相关资源、学生作品等。

4)课堂教学视频:试验教学单元的课堂教学全程视频。

5)学生创新实验设计:以项目驱动式的学生实践设计案例。

5结语

展望未来,随着信息技术发展以及信息技术课程在基础教育中的开设,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第一层次教育――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将逐步在各高校淡出,以至最终取消。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育重点在第二层次(即工具软件类课程、计算机技术基础类课程)和第三层次(即计算机创新能力教育)课程,为了给广东省各类型高校、各专业学生提供“因用而教,各取所需”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资源库,广东省高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项目将组织省内各高校积极探索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学思想的共享,不断提高我省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S].教高函[2007]2号,2007.

[2]刘文平,叶惠文,郑德庆,等.广东省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计算机技能水平需求情况调查报告[J].计算机教育,2008(3):40-43.

人力资源改革方案篇6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制度是指一个国家为了保持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稳定,对公民在年老、伤残、疾病、失业、生育、面临生活困难以及遭遇灾害时,由社会和政府依法给予物质上的帮助,从而使公民基本的生活需要得到保障的一项制度。由此可见,要落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制度,其责任主体是政府或国家,因为也只有政府或国家才能够保障公民的“生存权”,才有能力维护这一项人的基本权利,并按照公平兼顾和效率的原则来使公民基本的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性

1.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公平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竞争愈发激烈,而收入的分配机制又与竞争有着密切的联系,这就造成分配不均的现象,从而造成贫富差距,并且这个差距会不断地拉大,而实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制度就能够将社会所有成员的收入再次进行分配,将高收入人群的部分收入适当地转移给低收入人群,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够起到缩小贫富差距的作用,这样就能够使社会矛盾得到缓解,促进社会公平。

2.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逐渐拉大了收入的差距。我国的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相比,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相比,不管是收入还是消费水平差距都十分明显。如果这样的差距继续拉大,社会矛盾会越来越突出,不利于社会稳定。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其本质的要求就是要达到人民共同富裕,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就能够有效地缩短公民的收入差距,保障公民基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公民的生活质量,保障社会的和谐稳定的发展,实现城乡共同进步。

三、我国乡镇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

1.我国对于乡镇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还没有统一的方案。乡镇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就目前看来,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针对乡镇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只有一些指导性的思想,并没有具体可行的改革思路。由于没有统一的方案,地方政府也无法全面深入地进行改革,因为如果地方出台的政策与国家出台政策发生抵触,将会损害参保职工的利益,增加转制的成本。这就导致乡镇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停滞不前,面临着进退两难的局面。

2.乡镇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遇到了巨大阻力。在乡镇事业单位中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中,方向是向企业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并轨。由于二者在待遇上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乡镇事业单位又没有建立职业年金或补充养老保险,所以乡镇事业单位中的职工都认为二者并轨后自己的养老待遇将会大幅下降,因此大家都对制度的改革采取消极的态度,使得改革遇到了很大的阻力。

3.国家财政投入的减少使基金的支付难以为继。目前我国对养老金的财政投入在逐步减少,很多退休职工的养老金依靠的是基金的积累,所以基金的支付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有些随着事业单位中退休人员的增加,会渐渐面临支出增加、收不抵支的问题,使得基金不堪重负。而有的地方已经出现了入不敷出的现象,只有向当地的财政借款,来保证乡镇事业单位养老金的按时发放。

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1.国家应该尽快拿出统一的乡镇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方案。由于缺乏统一的方案,我国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缺乏动力,举步维艰。如果国家制定出统一的乡镇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方案,那么将有利于规范各地方不同的做法,减少制度转接的成本,使改革继续得到深入和发展。

2.注意改革前后待遇的平稳过渡。目前我国乡镇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还处于起步阶段,基本的养老保险制度还未成熟和完善,也还没有建立起补充养老保险或是职业年金。由于我国乡镇事业单位的职工和企业的职工在养老的待遇问题上存有较大的差距,如果盲目地将二者的养老保险制度进行合并运行,可能会加大制度的摩擦,增加分配的矛盾。所以为了使矛盾得到缓和,我们要设置出二者并轨前合理的过渡期,放慢并轨的脚步,逐步缩小二者的差距。

3.在乡镇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制度得到完善之前,不能过早地减轻财政负担。如今我们要建立起的是由个人、单位和国家三者共同负担的乡镇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制度,这样的制度建立就是为了减轻国家的财政负担。但目前乡镇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够完善,如果财政过早地将负担甩开,那么将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比如一些能力有限的乡镇事业单位将无法为全体职工缴纳社保费,从而引起职工的不满,激发社会矛盾。所以只有逐步的完善乡镇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制度,才能从根本上减轻财政的负担。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稳定,促进社会的公平,缓解社会的矛盾。目前我国的乡镇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面临着种种的问题,国家应尽快出台统一的改革方案,让这一制度的改革在各个地方得到深入的发展,从根本上减轻国家的财政负担,推动社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王晨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探析[J].人力资源管理,2014,(9):289-289

[2]李红.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J].科技致富向导,2013,(20):201

人力资源改革方案篇7

中国农村承包制的改革,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拉开的序幕,而农村承包制的改革并非由政府首创,而是由农民自发首创并得到了政府的肯定和推广,可见来自基层的改革创新是改革持续展开的根本源泉。经济领域如此,其他领域也如此,改革权力的下沉是改革创新的重要前提,给基层于改革的权力是改革得以推进的重要条件。

近年来,在国家加快法治化进程和法官职业化发展的背景下,一些地方的基层人民法院在维护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效率,确保司法廉洁,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创新,丰富了中国法治建设的内涵,为法治中国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黄陵县人民法院2003年就开始推行以“法官制”为核心内容的审判方式和审判机制改革。黄陵的改革探索,尤其是其去行政化、树立司法权威与尊严的努力,对于当前我国法院审判体制,乃至整个司法制度改革,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意义和实践价值。

黄陵县位于陕西中部,是中华民族始祖――黄帝陵庙所在地,该县总面积2275平方公里,总人口12万人。这个只是在祭祖大典时才进入公众视野的地名,今天却因为黄陵法院悄悄掀起的改革而备受法学界瞩目。考察黄陵法院的“法官制”改革的动机、动力、举措和成效,对于如今处在彷徨阶段的“司法改革往何处去?”这个命题,无疑是富有价值的。

黄陵改革的核心内容

“改革以后,虽然工作量变大,但是压力小多了。以前的压力来自方方面面都要管。立案后,从文书送达、调查取证、开庭审议判决,最后起草法律文书包括送达法律文书,一系列的工作都是要法官亲自做。改革后,送达、调查取证、与当事人接触等程序性工作都交给了庭前准备室。法官室这一块只管开庭审理。”2007年7月27日晚,黄陵县轩辕宾馆大堂,记者采访陕西省黄陵县人民法院民庭庭长关保俊,谈到改革前后的变化,关保俊脱口而出。

民庭庭长是关保俊对外的身份,在法院内,他只是一名主审法官。对外保持原有建制不变,在法院内部取消刑事、民事、行政审判庭建制,这是黄陵法院改革的主要内容。

“在基层法院,常见的现象是民事案件多,刑事案件少,行政案件则一年到头难得有一个。基于这个考虑我们决心打破庭室界限。”改革的始作俑者雷钧,来到黄陵法院之前是洛川县人民法院院长。2002年底,雷钧到黄陵县法院任院长,他在黄陵法院启动了一场“脱骨换胎的改革”。

“我与每个法官和后勤人员逐一谈心。结果发现,刑事、民事、行政审判庭平均不到2人,派出法庭平均1人,各个业务庭都无法组成一个完整的合议庭。每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都要临时借人;在审判管理方面,仍然是主管院长、庭长对案件层层把关,经审判委员会研究决定的案件数量较大,法官的责权没有落实。同时,就基层法院来说,我们认为有可能发生腐败的只有审判和执行两个环节。审判中,法官有可能接受一方不正当的请客、贿赂、说情等,从而徇私枉法,裁判不公。执行中则存在贪污执行款,吃、拿、卡、要等情况。我们在改革伊始就着重研究怎样防止腐败。”

目前,在黄陵法院,一方面实行主审法官制和助理法官制度,从立案审查、调查取证、案件分配、循环办案、提前3天向主审法官送达案卷材料等环节,建立一个权责分明、相互监督的工作流程,防止了审判中的腐败;另一方面,对执行局进行工作任务的合理分工和庭室重设,新建综合室、执行一庭和执行二庭,综合室负责分配繁简案件,一庭负责执行,二庭负责裁决。同时,通过制定错案追究办法、与法官签订责任书等形式,建立了严格的法官责任制度。从制度上建立一个相互监督、相互配合的执行体系。

这项以“法官制”为核心内容的审判方式和审判机制的改革的具体措施有:

1,撤销原有业务庭室设置,建立法官室,推行“法官制”,构建以主审法官为核心的运作机制。其基本框架是:对外继续保留原有庭、室,依法任命的审判职务全部保留;对内打破原来的庭、室界限,不再设立民事、刑事和行政审判庭,原来属于这3个业务庭的案件全部由主审法官审理;保留立案庭、审监庭、执行局,但对其业务职能进行了重新划分和必要整合。

2,推行法官助理制,实行人员配置的1+1+1模式。人员配置的1+1+1模式是指1名主审法官,配备1名法官助理和1名书记员。2004年黄陵县法院被陕西省高级法院确定为法官助理制度试点单位,他们将本院的6名助理审判员和2名优秀的书记员选任为法官助理。其主要职责是保障主审法官从繁杂的事务中解脱出来,将主要精力用于案件审理。

除了以上两项主要改革措施外,黄陵法院的改革措施还包括:推行法官遴选制,将能力强、素质高的法官放在审判第一线;推行案件的流程管理模式,提高办案效率,防止案件久拖不决;根据需要设立临时法庭,深入群众解决纠纷;坚持每日集中学习和交流制度,不断提高法官的理论水平与职业技能;制定严格的监督措施和责任制度,保障案件质量等举措。为了保障法官制和法官助理模式的有效运转,黄陵法院还制定了从审判、执行到队伍管理、党风廉政等5个方面90项近30万字的制度。

改革成效

“对我个人来说,改革后,我感觉自己的业务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以前我主要办理民事案件,改革后也就必须办别的案子。开头需要以前主要从事刑事或行政案件的法官作为审判长,以旧带新。不过我们的适应都是比较快的。我到第三个案件时基本上就独立办刑事案件了。基层案件还是比较简单,行政案子少,非诉执行办了好几个。到后来,立案庭排号组成合议庭时,也就不再考虑谁以前是办什么案子的,按序号,并且看谁时间能错开就行。都是立案庭统一排。”

一位法官在接受西北政法大学师生问卷调查时回答。

在问到“改革后就法官而言,对哪些人的冲击最大?”这个问题时。他回答:

“主要还是对以前刑事庭的冲击比较大,抱怨也比较多。刑事案子比较好办。只要和检察院熟,证据都不麻烦。现在就需要认真走程序,而且也需要加强业务。这有个适应过程。不过改革的好处也多,以前行政庭案子少,民事案子多,效率低,舒服的舒服死,忙的忙死。现在均衡了,平均一个法官每年都有七八十个案子。”

改革后,法官在法院的地位有什么改变?与法官助理如何相处呢?

“与以前相比,法官的权力相对大了,因为案件基本不上审委会了。平时不开庭,我们在法官室里也经常交流案件。每个法官配备一个助理,助理之间的竞争和学习风气是很浓的,因为也想进入法官系列。所以法官助理、法官都抓紧时间钻研业务。可以说,现在法院的各项服务都围绕着法官室转”。

据西北政法大学汪世荣教授、刘治斌副教授、谌洪果副教授等历时5年的关注并共同完成的调研报告分析可见,黄陵法院的改革成效显著,除了记者采访法官时得到的“保障了司法公正,防止了司法腐败;提高了法官理论水平,增强了法官的执法能力”的评价之外,至少还体现在以下几点。

优化了审判资源配置,提高了工作效率。改革前,黄陵县法院有审判资格法官共25人,除去院领导和必要的行政管理人员,真正直接从事审判工作的只有8人。为了保持庭室建制,每个庭至少要保持2~3名法官,但由于案源有限,法官的工作极不平衡,有的年结案近百件,有的则只有几件。特别是行政审判庭由于行政诉讼案件案源少,2002年2名法官受理行政诉讼案件4件,审结3件,造成了审判资源的极大浪费。实行主审法官制后,大家按期排档、循环办案,2003年、2004年主审法官年平均办案均在90件左右,这样不但保证了法官人人有案办,而且也使原来的办案任务重的法官有时间、有精力抓案件质量、搞审判调研。同时,当法院实行人员配置上的1+1+1模式以后,整个法院的人员都被有力地调动起来。这样,在日常的工作中,大家各司其职,法院的运作完全是动态的,各项工作的效率大大提高。

审判行政得到分离,扩大了法官自。改革后,原来的各庭庭长与审判员完全是平级的,都是主审法官,案件的审判结果最终也决定于主审法官,只有极少数的重大案件、影响较大或者新型案件才由审判委员会决定。据统计,黄陵法院2002年共召开24次审委会,研究案件113件;改革后,2003年共召开审委会7次,研究案件12件;2006年共召开审委会6次,研究案件4件。以2003年为改革的分界点,之前4年和之后4年由审委会研究决定的案件数量形成了鲜明对比。让案件少上审委会是对法官办案的信任,也能够最大程度解决行政对审判的干预。

保障了程序公正,提高了办案质量。改革前,案件主要是由庭长或其他行政管理人员分配给主办法官的,什么案件由什么人审理具有一定的人为影响因素。而在主审法官制下,案件由立案室立案后,即转入庭前准备室,由庭前准备室根据排序进行分配,并决定是适用简易程序还是普通程序。如果适用简易程序,则将案件材料在开庭前3天送到主审法官手中,由主审法官进入诉讼程序;如果是适用普通程序,则由庭前准备室按期排序,由轮到的法官担任主审法官,再从排序靠后的法官中依顺序安排两名法官共同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只要不涉及重大或复杂案件,案件审理结束后,主审法官就可以直接签发裁判文书,而不像改革前那样要由业务审判庭庭长或者主管院长签发。这不仅使案件的审理时限大大缩短,而且流程管理还最大限度地规范了主办法官与当事人及其人之间的关系,案件审判质量也因此大幅提升。

争论:“潜水”式改革VS“多元中的一元”

和众多从基层发起的改革一样,黄陵法院的改革持续到第5个年头,不可避免地遭遇到如何进行圆满的理论阐释,如何制度化并进行推广的挑战。2007年7月27、28日,包括贺卫方、范愉、张志铭、张卫平、关保英、汪世荣、贾宇等教授在内的近20名法学学者和专家聚集黄陵,就黄陵法院改革的诸多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在讨论中,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志铭提出黄陵改革真正的敏感点是它的合法性问题。

针对张志铭教授的问题,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教授陈绪刚认为:在“坚持改革开放”为四项基本原则之一的前提下,任何改革都有先天的合法性,都应该支持。关键在于改革方向是什么?目的是什么?价值观何在?

陈绪刚认为,审而不判或判而不审是我国司法过程中最大的毛病。黄陵法院在改革中有意弱化了审判委员会的职能,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黄陵法院的整个改革,是在提高法官的专业能力和法官的权威、地位,它对司法权威的构建有非常大的帮助。

黄陵法院的法官制改革是否具有合法性?西北政法大学副教授刘治斌认为,黄陵法院的改革基本上是在不触动现行司法体制的情况下,进行的一场类似于在游泳池展开的“潜水”式改革。他认为,首先,基层法院设立各种类型的审判庭并不是法定的。现行《人民法院组织法》关于基层人民法院的内部审判机构的设立,只规定基层人民法院“可以”设立各种类型的审判庭,并没有规定基层法院“应当”或者“必须”设立诸如民事、刑事、行政一类审判庭。这意味着,《人民法院组织法》关于基层人民法院对内是否要分设刑事、民事等审判庭的规定,并不是一个不可选择的刚性规范,而是一个具有一定选择权的任意性规则。因而,黄陵法院撤销内设审判庭建制这种做法,并不违背相关法律规定。

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政治部法官法警管理处处长李国庆肯定了黄陵法院的改革成果。他认为,面对普遍存在的基层法院临时拼凑合议庭的难题,黄陵法院走出了一条符合本院审判工作和法官队伍实际的新路子。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范愉教授发言认为:我国地域广阔,经济文化发展程度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此,基层司法改革采用完全统一化的模式或路径显然是不切实际的。“黄陵模式”作为基层法院的创新和改革措施,最重要的意义之一在于法院内部管理体制的“去行政化”。我国法院组织、法官制度和司法程序方面的问题,既有政治体制、社会环境方面的原因,也有法院组织内部的痼疾。改革法院内部的行政化体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法院内部的力量,阻力也主要来源于法院内部的利益和理念之争,改革的难度大。“黄陵模式”较成功地从内部解决了从以行政管理为中心到以法官和审判工作为中心的体制和理念转换,并以此作为整合审判资源的基础,尽管这一改革并没有在形式上突破现存体制,但其积极的思路及结果仍具有重要的意义。

范愉教授还认为,“黄陵模式”的另一个意义在于,通过调整内部审判资源应对司法压力。近年来西部法院的法官“断档”和案件相对增多,给法院带来了一定的压力,甚至造成了所谓诉讼爆炸和司法资源绝对匮乏或短缺的假象。实际上,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司法体制与程序设计的不合理所致,包括纠纷解决机制的单一化和过分强调专业化分庭及合议制等。黄陵法院通过整合内部资源、取消审判庭,根据实际需要合理配置现有审判资源,保证了审判的公正与效率,这说明,法院内部的审判资源仍有极大的潜力可以调动。

范教授还认为,“黄陵模式”同时为司法改革路径带来一个重要启示,就是我国基层司法改革的路径必然是多元化的。多元化的思路一方面主张在基层法院的设置、法官资质、审判方式、诉讼程序以及法院与法院外各种纠纷解决机制的关系等方面,应采取分类分层的标准;另一方面,也要求对法院内部机构设置,例如专业审判庭和法官的专业化等方面采取因地制宜的原则。例如,西部基层法院由于案件数量较少、民事案件多,取消分庭设置更有利于审判的公正与效率;而在经济发达的中心城市,基层法院面对大量的案件,分庭和法官的专业化可能更符合公正与效率的需要。同样,基层司法还可以在扩大独任制、司法社会化等方面寻求出路,而不必囿于单一的路径或模式。西北政法大学校长、博士生导师贾宇教授认为黄陵改革恰好是司法改革“多元化路径中的一元”。他认为:黄陵改革可能在京、沪、粤以及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没什么意义,但在中西部广大的基层法院都有借鉴意义。

人力资源改革方案篇8

30年来,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我国档案事业也取得了极大的成就。本刊从这期开始特设“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专栏,约请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和不同侧面,回顾总结档案事业30年来的成绩与经验。

1978年,我们党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30年的改革开放,使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焕发出勃勃生机,给人民带来更多福祉,使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档案部门紧跟整个国家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在为改革开放服务的同时不断推进自身的改革开放,各方面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档案事业体系已经初步形成并且不断自我完善,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回顾30年来我国档案事业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集中体现出以下特点。

一、档案事业管理手段发生新变化

1987年我国第一部档案工作法律――《档案法》的颁布,在我国档案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它结束了我国档案工作无法可依的历史,标志着我国档案事业从此进入依法管理的新阶段。1996年《档案法》经过修改,加大了执法力度,增强了可操作性,更加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进一步保证了《档案法》的有效实施。《档案法》颁布实施以来,国家档案局单独制发或与有关部门联合制发了100多个档案行政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有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常委会和16个有立法权的较大的市通过了本地区地方性档案法规,有33个省级和市级人民政府通过了近60件档案行政规章,各级地方档案部门还制发了大量规范性文件。日趋完善的档案法规体系,为档案事业管理提供了充分的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依靠法律手段,实现了对档案事业更加有效的管理。档案法制工作机构普遍建立,档案行政执法工作不断规范,档案执法监督机制逐步形成,档案违法案件得到及时查处,促进了我国档案事业在法制的轨道上健康发展。

在依法管理档案事业的前提下,各级档案部门还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根据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不断丰富档案事业管理工作的方式方法,如对机关档案工作、档案馆工作、科技事业单位档案工作开展了目标管理考评活动,对各地区开展了档案事业发展综合评估活动,以及其他多种形式的考核、评比、认证等活动,对于强化档案事业管理,推动档案事业发展,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二、档案工作管理体制进行新调整

按照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档案工作管理体制也进行了改革,其核心内容是依法分级对全国各地区、各部门的档案工作进行监督与指导,依法对全国各级各类档案集中统一地进行管理与利用。1993年,中央一级档案机构实行改革,国家档案局与中央档案馆合并,履行全国档案事业行政管理和中央档案保管利用两种职能,随后地方各级档案部门也相继改革,实行局馆合一的管理体制。这种具有两种职能的档案工作管理体制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适应了党政机构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并且已被实践证明是科学有效的管理体制,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档案事业的显著特点和巨大优势。自实行局馆合一档案工作管理体制以来,各级档案部门坚持全面履行档案事业行政管理和档案保管利用两种职能,紧紧围绕两种职能开展各项工作,促进了两种职能在内在统一基础上得到不断加强,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档案事业的全面发展。

三、档案资源建设取得新成果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对档案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各级档案部门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加强档案资源建设,是档案事业保持强大发展后劲的重要基础条件。从这一认识出发,各级档案部门不断加大了对国家和社会需要、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资源的监管力度,依法加强和规范档案接收、征集工作,并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档案接收、征集范围。在以各级国家档案馆为主体、档案室为基础、其他档案所有者为补充的国家档案资源建设工作基本思路指导下,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目前已初步形成了门类齐全、内容丰富、载体多样、配置合理、管理科学、有中国特色的国家档案资源建设格局,为进一步发展档案事业、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0年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发展到哪里,档案工作就延伸到哪里,档案资源建设也就随之延伸到哪里。随着档案工作不断渗透到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农业农村档案、重大建设项目档案、非公经济组织档案、信用档案、社区档案、民生档案、家庭档案等等,被源源不断地纳入档案资源建设的范畴。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与有关专业主管部门制发了一系列专门档案管理的行政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确保将各种门类的档案收齐管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党的十七大召开后,档案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了建立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的新目标,又开始了档案资源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

科学整合档案资源,是档案资源建设的重要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探索档案资源整合的脚步一直没有停顿。从建立联合机关档案室、机关档案管理中心、文件中心,到建立区域性档案目录信息中心,再到把分散在本地区各职能部门的专门档案统一由同级国家综合档案馆管理,都是对如何保证国家档案资源得到最合理配置和最有效利用的有益尝试,对进一步加强国家档案资源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档案管理保护达到新水平

从改革开放之初基本运用手工方式,到目前大量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档案管理和保护工作发生了巨大变化。目前,温湿度控制、安全消毒、防火防盗报警、自动监控、缩微、复印、机械化修裱、电子计算机等现代化设备在档案部门普遍使用,不仅把档案人员从落后的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更重要的是使档案的管理更加科学,档案的安全更有保障,档案管理和保护工作的整体水平有了大幅度提升。

改革开放促进了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各级政府加大了对档案馆建设的投入。30年来,一大批符合《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适应新时期档案工作要求的

新馆舍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原本大部分档案库房不符合档案保管条件和缺乏必要设备设施的状况得到了很大改观。虽然目前档案馆舍建设的发展还不平衡,但我们相信,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继续前进,一定能够建成更多具备社会性、文化性、开放性、现代性、标志性的档案馆舍,以满足方方面面对档案工作的需求。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对档案的管理和保护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越来越多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开发使用了档案信息化系统,并将其纳入本单位办公自动化总体布局,文件归档和档案管理更加便捷;有计划地开展本单位档案数字化工作,不仅方便查询利用,而且有助于保护档案原件。各级各类档案馆以实现计算机检索为目标,全面开展档案目录数据库建设;以实现档案全文信息查询为目标,加快推进档案全文数据库和多媒体数据库建设;以保护档案原件为目标,重点进行重要珍贵档案的数字化工作;数字档案馆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对档案馆信息化建设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五、档案利用服务实现新突破

1980年,中共中央书记处作出开放历史档案的决定。随后《档案法》又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国家档案馆保管的档案,一般应当自形成之日起满30年向社会开放。从此,档案利用服务工作由原来主要为政治服务发展到为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科学、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服务,由原来单纯为工作查考提供档案发展到为工作查考、领导决策、编史修志、历史研究、科技研究、文艺创作、社会教育、维护个人权益等多种需求提供档案,由原来主要接待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发展到接待各行各业的公务利用者、个人利用者以及外国利用者。

档案利用服务工作的这一重大突破,促进了档案工作由封闭、半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同时也促使档案工作者进一步思考,如何更加密切档案部门同利用者的关系,如何更加充分地发挥档案工作的服务功能。各级档案部门以突破点为新起点,全方位地开始了新形势下做好档案利用服务工作的新探索。在为公务利用提供服务方面,档案部门除做好传统形式的查档利用接待工作,还主动根据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及本机关、本地区工作需要,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有针对性地摘编档案信息资料,提供给有关方面参考;配合重大工作或重要纪念活动举办档案展览、拍摄电视文献片、出版档案史料汇编;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发掘档案的独特教育作用,在各级国家档案馆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小学生校外教育基地等等。通过积极主动的服务方式,档案工作与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紧密融合,很好地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千方百计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档案服务,是近年来档案利用服务工作新的亮点。从已公开现行文件利用到政府公开信息提供查阅,从接待普通百姓来馆利用档案到“流动档案馆”送服务进社区、到乡村,从提供传统载体档案利用服务到构筑多功能的网络档案服务平台,从单纯提供档案利用到开发出越来越多的档案特色宣传品、纪念品,从敞开大门吸引群众到档案馆参加各种主题活动到巡回展览办到学校、社区、广场等公共场所,不断创新的服务方式,使档案工作越来越贴近人民群众,人民群众也越来越信任档案部门。目前,档案部门已经把建立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与建立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相并列,作为档案工作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落脚点,正在加快实现档案工作体系向以人为本、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的重大转变。

六、档案科学教育迈出新步伐

根据党的科教兴国战略,我们提出了“依靠科教振兴档案事业”的方针,并将此确立为我国档案事业发展的一个长期战略思想。专业研究与群众性学术研究相结合,档案学理论与档案技术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改革开放以来,共有11项档案科技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发明奖,547项成果获国家档案局科技进步奖励;941多项学术成果获中国档案学会档案学优秀成果奖。作为档案管理现代化基础和前提的档案标准化工作取得重大进展,迄今共档案工作方面的国家标准10项,行业标准40项。档案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和档案工作标准的推行,促进了档案管理手段和利用方式的变革与创新,使档案工作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档案工作的面貌得到了极大改变。

以培养和造就高素质档案干部队伍为目标,档案专业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学历教育与在职培训相结合,多层次、多形式的档案专业教育体系已经形成并不断完善,为档案事业培养和输送了大批专门人才。各级档案部门以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为重点,以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为主线,以加强素质能力建设为主题,全面加强队伍建设,档案干部队伍的政治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有了大幅提高,为档案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

七、档案宣传出版呈现新特色

世界上惟一的部级档案专业出版机构、惟一的全国性档案专业报纸以及众多各具风格的档案专业期刊,以立足档案、面向社会为宗旨,构成了中国特色的档案宣传出版工作。30年来,档案宣传出版工作奉献了一大批档案报刊图书精品,宣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及档案工作法律法规,开展档案工作业务交流,传播档案工作知识,公布档案史料,介绍档案事业发展成就,不仅为广大档案工作者提供了学习业务、研讨工作的园地,在业务指导、推动工作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而且在档案部门和社会公众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使更多的人了解档案工作、关注档案工作,社会档案意识有了明显提高,为档案事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八、档案工作对外交流与合作打开新局面

人力资源改革方案篇9

3月11日下午,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提交人大会议审议,自十七大以来备受关注的“大部制”改革方案终于浮出水面。“大部门体制”,就是在政府的部门设置中,将那些职能相近、业务范围趋同的事项相对集中,由一个部门统一管理,有利于减少政府部门间的摩擦协调成本,提高行政效能,变部门之间“扯皮”为部门内部协调,“大部制”改革,首先指向的就是解决政出多门的问题。

国务院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特别谈到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即“大部制”改革问题。他说:“这次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主要围绕转变职能,合理配置宏观调控部门职能,调整和完善行业管理机构,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部门,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针对职责交叉、权责脱节问题,明确界定部门分工和权限,理顺部门职责关系,健全部门间的协调配合机制。”

当方案出台后,社会上失望的声音不少。“这次‘大部制’的改革方案社会的期望值比较高,所以出台的方案和社会预期有一定距离,但结果应该说是在许多学者预料之中。这次改革方案体现了阶段性特征。”国家行政管理学院教授汪玉凯这样解释。

第六次机构改革

此次改革是自1982年以来中国进行的第六次机构改革,从1982年开始,大约每隔5年左右中国都会进行一次大的机构改革,从精兵简政到政府职能转变,每次机构改革的侧重都和中国体制改革的进程相配套。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中国由生存型社会转向发展型社会,这是“大部门体制”改革的一个基本背景。近年社会矛盾发生变化,部门利益日甚,贫富差距加大,要求政府将工作重心和重点放到经济性公共服务和社会性公共服务上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政府部门的权力已经对市场经济形成了阻碍作用。如果要素资源配置仍然大都掌握在政府手中,垄断行业改革“久攻”不下,必然难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的转变。可以说,大部制改革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直接相关。

十七大以后,各方面对新阶段的大部门制改革寄予厚望,希望能借此建立完善的公共治理结构,推进全面改革。这次机构改革不只是一般地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而是要实现政府转型,实现部门利益的突破,加强宏观调控与市场监管,做好社会管理与公共管理的统一。

1982年进行的机构改革,国务院下属部委从100个裁减至61个,到第五次机构改革后,国务院组成部门有28个,特设机构1个、直属机构18个、办事机构4个、部委管理的国家局10个、直属事业单位14个,另外还有100多个议事协调机构。这次改革后,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组成部门设置为27个。看上去,总数量只减少了一个,但实际上,这次的变动较大。

根据3月11日披露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这次国务院改革涉及调整变动的机构共15个,正部级机构减少4个。将发展改革委、国防科工委、信息产业部分别负责的有关工业管理职能整合,组建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交通部、民航总局的职责,建设部的指导城市客运职责,整合划入交通运输部;将人事部、劳动保障部的职责整合组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等,国务院将新组建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5个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组建加强了行业管理,负责总体产业政策以及it行业的发展,之前的信息产业部、发改委部分职责,以及国防科工委多数职责整合划入该部。方案称,该部将“推动重大技术装备发展和自主创新”,同时“协调维护国家信息安全”。

对发改委做了比较大的调整,把微观职能分出转入相应部门,明确定位发改委的职能是制定宏观战略。新设的能源局也显示中国将能源管理作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举措。

环境保护部的设立充分表明了中国政府对环境的重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更是显示新一届政府对民生的关注,强化了社会管理和公共管理部门。

尽管这次国务院机构改革动作较大,但整体改革方案力度仍弱于预期,市场预期的“大部门制”中的大农业、大文化、大金融等并未提及。新成立的工业和信息化部仍保留信息产业部作为电信行业决策者和监管者的双重职责。

汪玉凯认为,“新组建的5个部中,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环境保护部3个部已经基本到位了,交通运输部并没有把铁道部并进去,这有待下一步改革,因为铁道部还没有实行政企分开,无法并人交通运输部。另外只成立了能源局,而不是像人们期待的那样成立能源部,因为能源涉及的领域比较多,比较复杂,也有待进一步改革。”

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

“九龙治水”是长期以来社会上对部门多头管理的形象说法,改革是利益的重新分配,但没有一个部门会愿意主动放弃手中的权力。近年来,行政体制改革的反复和徘徊不前,部委利益是主要阻碍之一,而“大部制”恰恰打破了部门界限。新阶段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直接与政治体制改革相关联,多数专家学者都认为机构改革是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改革间的重要连接。

政治体制改革怎么进行目前看来还是比较含糊,但中国面临巨大的外部和内生的压力,在各方面压力下,政治体制改革肯定要推进,政府的改革因为涉及权力的重新配置,直接影响到政治体制改革,当不能在结构上做出重大突破的时候,在行政体制上推进不失为突破的办法。十七大报告已明确指出,“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是深化改革的重要环节”。因此这项改革被各界寄予厚望,甚至被认为是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希望能以“大部制”为契机,加快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步伐。

没有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的相对分离与制约,就没有真正的大部门体制。这是防止“大部门体制”改革产生权力膨胀的关键。“我觉得这次改革是分三步走,这次出台的方案只是第一步,第二步是继续进行其它领域的整合,第三步才是实行政府权力重组,即社会呼声很高的决策权、监督权和执行权的三权分离。”汪玉凯如是说。“大部门体制”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

包括“大部门体制”在内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中国历史上和在世界历史上都没有先例可循。部门职能分工、权责边界划分,这些触及利益的棘手问题,也将增加改革的复杂性。要缩减部委数量,建立“大部门制”,仅仅把几个职能接近的部委合并,或者把现有部委打散重组再设,也许并不困难。但这些经过重组合并之后的大部要能够正常运转而不出现反复,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更有专家认为,大部制改革不能局限于

机构改革,否则只是上世纪80年代机构改革的继续。为了真正达到大部制改革的目的,必须与分权制、审议制进行配套。从行政民主向政治民主推进,大部制是一个切入点,而审议制则是由行政民主向政治民主推进的一个关键点。

大部门体制作为行政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在特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中逐步推进的。部分国家推进大部门体制的过程经历了很长的过程,英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推动,而且其中还存在反复,有些合并的大部后来又分为几个部。日本政府由1府22省(厅)合并为1府12省(厅)的改组工作,从1996年开始启动,至2002年才宣告完成。

事实上,中国早在2003年已经进行了一些大部委制改革。设立商务部,将原外经贸部、国内贸易部以及原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的部分职能整合组建,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大部委制是政府部门改革发展的一个方向。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国务院机构改革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次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仅仅是改革的开始,中国的行政体制改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机构改革方案的力度虽然比预期中的小,但表明了政策方向,凸显政府职能正向服务性转变的一种理念,以大部门制为突破口,必将拉开新一轮全面改革的序幕。

在妥协中前进?

在中国,任何重大政策的最终出台和实施,都需要环环相扣的政府部门的积极支持,但官员们对交出权力极为敏感,各部门对各自的利益也是锱铢必较。一些政策即使在重重博弈下终于完美出台,部门也会操纵不合他们利益的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变形,甚至流产。学理上头头是道的改革方案,实施几年后便被打回原型,这在中国并不新鲜,对于政府体制改革而言尤其如此。

中国政府迫切希望加强对能源行业的控制,该行业对外资有极强吸引力、在对外政策中扮演重要角色,也是国内产生不安定的潜在因素。能源领域缺少一个部委级别机构的管理,中国在寻找产业焦点、或者在面对譬如与石油生产国协商时衡量需求、或如何及何时取消能源补贴等问题时会遇到难题。成立能源部的呼声已久,但这次仍然只是成立了一个能源局。据报道,此次机构改革未能诞生规划中的能源部,是因为大型电力和石油企业联合起来,凭借强大的官场影响力阻止了该方案。国家发改委同样反对,因为能源是其仍握有权力的关键领域之一。

政府权力过大,造成官员腐败和制度性腐败,部门利益法制化导致机构腐败。这些问题早提出来了,为什么解决不了,因为政府内部权力配置不合理。“大部制”的核心,是重新分配既得权力,这个过程的艰难可想而知。

推进任何一项改革,尤其是机构体制的改革,最大的难点在于“人”的因素和部门利益的平衡,新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显然是各方利益平衡的结果。因此此次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也被称为是“一个现实的方案”。一旦方案在未来几个月付诸实施,恐怕还会有种种博弈。

1994年国务院大规模机构改革,政府在报告中就说,“机构改革是为了,保证政令畅通,转变工作作风,克服,提高工作效率……”显然,以今天的现实衡量,改革的效果大打折扣。细细数来,其实历届行政改革都没有完全达到目的。所谓大部制,仍然是以前行政体制改革的延续,也许依然很难有预想的根本的改变。尽管这次机构改革的表述让人心动,但对最终的结果,很难预测。

北大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徐湘林教授认为:“任何一个国家进行改革,最后都会是一定程度上的妥协。官僚的问题,是个全球性的问题。改革的时候总是期望值很高,而协商的结果必然是妥协的结果。在中国推行机构改革会有很大的行政阻力,所以在实施中肯定会受到各部委的抵制。每次中央为了推进改革,都会有一个先进的宏观全局的理念。方案也是首先提出来,在实际实施中,必然会和部委协调。”

人力资源改革方案篇10

李学香局长介绍说,模式改革给档案工作带来了6大变化,档案集约化管理水平大大地提高,管理的行政成本下降,服务功能增强,党委政府对档案工作的重视强化了,档案工作的地位显著提高。

而5年前,李学香最大的感受是档案部门的封闭和滞后于社会发展的现状,这位一直做组织工作而履新安徽省档案局的局长通过调研发现,档案部门远离党委政府的视野,远离群众,难以发挥为经济社会发展它应该发挥的作用。

他解释说:“我们的档案工作在认识上、观念上还延续了计划经济下那种传统的管理方式和传统的管理模式。第一它封闭,蒙上了神秘的面纱,外界都不知道你干什么的,第二资源分散,第三服务功能单一,直接为经济为百姓服务的功能没发挥出来。这导致了存在五大弊端:各个单位都配备了档案人员,人力资源浪费;每个单位都想自成体系,都进行投入,没有把零散的资金集中起来使用去发挥更大的效益;各单位都建馆、室,上不了规模上不了水平;管理水平低下,没有达到专业化的管理;服务上,资源分散在各个部门,这些部门没有担负着为社会为群众服务的公共职能,不能提供‘一站式服务’。”

这促使他想要改变这种状况,要变冷门为热门,全面推动档案工作有为有位,要变传统管理为现代管理,提高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水平,要变死档案为活信息,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要变自我发展为全面协调发展,和整个社会融合在一起,这样才能把档案工作的基础打牢。

找到了问题所在,李学香局长也有了对策:“我要搞的也是有三大特征、五化要求。三大特征,第一个,档案资源由封闭到开放,满足群众和社会的需求;第二个,资源由分散到实行集约化的管理,降低成本;第三个,服务功能由单一到开展一站式服务,群众到我这里就不要再东跑西跑了,因为我这里就担负着服务社会的公共职能,是公共档案馆。针对五大弊端,我要实行五化要求,管理规范化,档案业务建设上标准化,档案资源集约化,人员素质要达到现代化,就是专业化的人来管理,在我这里实现服务优质化。”

他把突破口选在了档案管理模式的改革上,他强调说:“改革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强化档案部门在管理档案工作中的主体地位,捋顺关系,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运行高效的、服务社会的这样一个档案管理新体系。”

长期在基层工作的李学香局长深知,要推动改革,必须紧紧依靠党委、政府。他说,我们在选试点时不是看那里的档案工作做得好,馆库条件有多么好,而是看那里党委,政府愿意不愿意承担这项改革试点,有没有改革试点的这种能力和气魄。

他们选择的和县符合这个条件,当他们把改革的目的、方法和步骤告诉和县方面后,县委领导高度重视,积极要求把试点放在这里。和县所在的巢湖市领导也表示全力支持试点工作。而在试点之前,省档案局已经给省委、省政府分管领导写了书面报告,并得到了同意。从2004年5月开始,和县县委、政府领导把档案管理模式改革作为一个大事亲自来抓,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每天开调度会,要求各部门必须服从改革,否则就挪位置。改革工作在和县县委、政府的强力推动下,在省档案局的具体指导下,按照《关于和县档案资源整合实施办法的意见》分步骤实施,到2005年8月,试点工作完成,10月和县交通局、建设局、房产局、国土资源管理局等部门先后向和县档案馆移交了各自形成的专业档案,县档案馆馆藏量由3.82万卷猛增到11.63万卷,专业档案与文书档案的结构由21:100上升到104:100。

试点的成功给了李局长极大的信心,他向省委、省政府分管领导汇报,领导看到改革确实使档案工作发生了变化,资源整合的好处是省时、省力、省经费、方便群众,决定2005年11月在和县召开现场会,在全省推广和县经验。李学香又进行了一次独具匠心的策划,召开了一次没有档案局局长参加的“全省档案管理模式改革现场会”,参加会议的都是各县、市分管档案工作的党政领导。

李学香局长说:“我在策划的时候,有人有意见,说搞档案管理模式改革试点的现场会不叫档案局局长参加,这怎么搞,我讲你看来是被动,实际上是主动。如果档案局长来参加,这项工作是档案部门的事,这项工作又推不动。凡是改革,都要在党委、政府领导下推动,而档案部门在改革上推动力很小,所以讲你要叫档案部门去参加,变成档案部门的事,那我们这个档案管理模式就可能流于形式了,就会大打折扣。必须让党委、政府来主导来推动,档案部门才能乘势而上,如果把这个改革压在档案部门自身上,是无法推动改革的。当时我就是这么样来考虑的。后来我问各县、市局长,你们会议贯彻得怎么样,他们说分管领导都直接找我们档案局局长。如果档案局局长参加,回去之后还要找领导汇报,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列到会议上。省委、省政府的工作就布置到市、县两级党委、政府,把这项工作落实到他们头上了,所以他们就着急了,他们要来抓落实,这样我们档案部门就能乘势而上。所以就从现场会策划上来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现场会使档案管理模式改革工作迈向了一个新起点,2006年1月12日安徽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安徽省档案管理模式改革实施方案》,《方案》要求通过档案管理模式改革,用2至3年时间,在全省范围内建立起“归属明晰、运转协调,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管理科学、服务高效”的国家档案资源管理利用新模。到2008年年底,安徽95%的县、市完成了档案管理模式改革,档案工作呈现出新的面貌和活力。李局长说:“整个档案人的地位提高了,服务功能增强了,档案工作彻底改变了,模式改革推动了安徽档案工作迈上了新台阶,使我们档案工作从旧体制下脱胎换骨,从传统的模式下建立了一套科学合理的档案管理的一种新体系。”

他说:“2008年搞完了怎么办呢,现在我们要巩固、深化、完善、提高,我们不放松,始终要把这项工作作为牵动档案工作的一个真正的牛鼻子、改革的真正动力把它抓下去,只有这样,档案工作才能有为有位。”

2005年10月19日,安徽省电子文件中心建设启动仪式在安徽省档案局举行。提高档案管理现代化水平实际上是他们构建档案信息管理新体系的另外一个突破口。

当时安徽省提出建设“数字安徽”的思路,一些部门的信息中心都在争取建设自己的信息库。李学香说:“建设数字安徽我认为这是档案工作发展的一个新机遇,如果不跟进又给我们带来了新的边缘化的危险。数字安徽建设离不开我们的档案数据库,离开这个数据库,建设的也是一个不完整的数字安徽。”

于是他们抓住这一机遇,积极争取领导的支持,领导认可了安徽省档案局的思路:大量的电子档案不能失缺,大家不要都搞小而全的数据库。

于是他们策划了启动仪式上,请来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张学平,省政府秘书长张俊出席会议并为安徽省电子文件中心揭牌,请来相关的新闻媒体,请来地市的档案局局长,会开得非常隆重。李学香说,策划启动仪式是为了造势,造势我就造得不可逆转,让大家都知道电子文件中心的建设是由省档案局来实施的,其他部门不好再争这一项目。

2005年的12月,省政府常务会议上决定电子文件中心由安徽省档案局进行建设实施,投资300万。目前,他们已经制定出《文书电子文件元数据方案》、《版式电子文件存档格式需求》、《基于XmL的电子文件封装规范》等3个国家行业标准,以及配套的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记者在安徽省电子文件中心了解到,困扰电子文件管理的许多相关问题,在这里已经有了解决方案,在探索保护数字遗产的实践中安徽省走在了全国的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