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服务政策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34:15

农村金融服务政策篇1

关键词:金融体系;货币政策;经济发展;宏观效率

党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对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既提出了重要命题,也提供了重大机遇。总理在200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更以大篇幅文字“定调”农村金融改革框架。回顾黑龙江省半个多世纪以来走过的辉煌而艰难的历程,可以看到经济发展对金融业需求的状况以及金融在经济发展中所具有的独特作用。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黑龙江省当前的农村金融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农村金融需求,需要积极地进行变革、创新、逐步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一、黑龙江省农村金融现状

(一)资金投入不断增多

黑龙江省十分重视对农业的投入,在省政府的财政支出中,用于农业方面的支出由2003年的206.589万元增加到2007年的366.294万元,增幅达到77.31%。与此同时,金融部门对农业发展也给予了大力支持。截至2007年末,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黑龙江省分行的各项贷款余额达到683.92亿元,比年初纯增29.01亿元,占全省纯增贷款投放量的31.83%;全年收购粮食961.04万吨,比上年多收购235.65万吨。农村信用社累计发放农业贷款143.9亿元。

(二)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已初见成效

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改革稳步推进,经营实力增强。截至2007年底,资本充足率达到14.9%,不良贷款率比2002年末下降26.1个百分点,组建1家农村合作银行和6家统一法人社;72家城市信用社更名改制为农村信用社。全省79家农村信用联社已经全部获准发行专项央行票据,认购额度达54.2亿。

二、农村金融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大量的不良贷款限制了农村金融部门对农业的信贷投入

目前,农村地区资金供应主要是农村信用社,但由于农村信用社自身在转轨过程中出现的历史包袱问题、信贷管理机制问题,农村信用社在服务“三农”中的资金主渠道作用无法得到充分发挥。由于政策性、历史性原因造成的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资产得不到解决,使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居高不下,从而限制了其对农业的信贷投入。由于农业贷款的高风险、基层金融机构风险管理不够完善、人员素质低下、信用环境差,不良贷款问题困扰着农村金融机构农村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主要产生于民营企业贷款、个体工商户贷款和农户贷款。

(二)农村信贷资金大量外流

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金融资源配置本来就十分稀缺,需要紧急“输血”,及时补偿。但由于服务农村金融成本高,风险大而收益低,造成农村信贷资金大量外流。而且,农村金融机构中,只存不贷或多存少贷,然后把吸储的资金全部划分到地市级金融机构,最后转存人民银行并获得利息收入。致使大量的农村资金流出农村,转移到城市或发达地区或非农部门,导致农村资金大量缺失。农村资金流向呈现出从贫穷地区流向发达地区,从农村流向城市,从农业流向工业的趋势。2002年以来,黑龙江农村居民人均存贷款活动中的存差逐年大幅度增加(表1)。

(三)金融债务“死结”难以化解,金融企业发展举步维艰

以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为例,全省农信社走过50多年的发展历程,历经数次改革和政策的调整,产生了许多问题,形成了沉重的历史包袱。改革前历年亏损挂账和资产损失达141亿元。近年来,全省农信社通过国家政策扶持和自身努力,化解历史包袱54亿元,但仍有资产损失和历年亏损挂账87亿元,占各项存款的20%,再投放能力被

严重削弱。

三、黑龙江省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宏观经济效率分析

(一)农村正规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偏低

由于农村资本市场的不发达,农村金融的正规供给主要来源于银行体系的资金,农村金融体系在促进农村经济中资本积累也主要依靠涉农金融机构的信贷投入途径而实现。因此,分别选择了农村存款、农业贷款作为黑龙江省农村地区资本积累中的金融供给总量;经济增长指标选取了第一产业增加值和农林牧渔总产值作为替代。由图1可以看出,2002以来,黑龙江省农村经济发展中农林牧渔总产值与农业存款余额、贷款余额存在同步趋势,但是,农业贷款曲线波动幅度相对要小一些。

(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资本集约化程度低

从经济增长理论中不难看出,人均资本配备水平即平均每人所使用的资本数量不变,则人均收入水平不变。而且,在资本边际产出大于零的前提下,提高人均资本配备水平可以提高人均收入水平;相反,如果劳动力增长率大于资本增长率,即人均资本水平下降,那么人均收入水平将会下降。因此,要使人均国民收入逐年上升就必须使人均资本增长率大于劳动力增长率,即平均每个劳动力使用的资本数量增加。但是,由于黑龙江省农村金融市场不发达,主要依靠内源性融资或者非正规金融融资渠道,农村经济发展中的资本集约化程度低,人均资本产出效率低。这可以通过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中用于储蓄的比例间接反映出来。农村居民每年可用于储蓄量等于每年人均收入减去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后的余额。通过分析近几年黑龙江省农村居民每年除去生活消费支出以后的人均可储蓄额增速,发现近年来农村居民人均可储蓄额增速在2002年达到30%,2003年下降至3%,2005年为60%,随后下滑,2006年为20%,2007年为26%(见图2)。农村居民每年人均可储蓄额增长缓慢,一方面说明农村居民收入的大部分用于生活性消费支出,农村经济欠发达导致储蓄倾向偏低;另一方面说明在以内源性融资为主的农村经济发展中资金供给短缺,并进一步导致农村经济发挥中的资本集约化程度不高。

综上所述,黑龙江省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宏观经济效率偏低,已不能适应支持黑龙江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必须进行积极的变革、完善。

四、改革与完善黑龙江省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对策研究

(一)实施有效的货币政策,全面提升黑龙江农村的战略地位

我国不同区域经济发展之所以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经济体制、经济运行机制等方面的客观原因,也有思想解放程度等方面的主观原因,但金融发展和资金投入的差别更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而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及对当地的资金投入力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的金融政策取向,金融政策尤其是货币政策在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不仅表现在区域资本体制形成中金融政策有其特殊的聚合功能,而且表现在金融政策对区域经济有显著的结构调整功能。黑龙江省是经济欠发达省份,工业经济只是近年来才实现了恢复性的增长,财政收入的增加一直不尽人意,一直是农业在苦苦地支撑着工业,相反,工业不仅没能反哺农业,而且往往还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如种子、化肥、农用生产薄膜、农机具的价格持续增长,直接影响了农民(农场职工)的生产积极性,进而影响了“三农”经济的发展。因此适度增加金融政策与制度供给、实施有效的货币政策无疑会对黑龙江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起到“雪中送炭”的作用。

(二)建立财政对农业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

一是发展经济,加强财源建设,增强财政实力,这样才有可能增加对农业的投入。二是完善财政对农业投入政策,增加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总量,切实将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土地出让金和新增耕地占用税投入农业,保证“三农”投入每年都要有所增长。逐步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三是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特别是调整财政建设资金和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等资金的投向和结构,在安排预算时要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足额安排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金,预算执行中的超收部分也要尽量向农村倾斜。四是积极向国家争取,实现更大区域内的“工业反哺农业”,为黑龙江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资金支持。五是发挥财政资金政策的示范和带动作用,综合运用财政贴息、税收优惠、民办公助、以物代资、以奖代补、奖补结合等激励手段,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建立多元化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六是增加财政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转移支付数量。

(三)加强金融、财政、税收政策的协调配合,提高金融企业的资金供给能力,助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金融体制缺乏效率的问题,不可能单纯依靠金融机构和金融政策的改善而得到解决。金融体制的改革应与其他非金融机构的改革配套进行。在改革金融制度时如不同时采取正确的国内税收刺激政策和财政政策等,仅仅改革金融制度是没有什么意义的”(e.S.萧)。扭曲的财政政策将减少社会金融资产,制造金融业内不平等的竞争环境。财政政策补偿金融,金融扶植经济,就是国家把扶植农业经济发展的补贴和保护政策更多地通过对农村金融的扶植和补贴来改善农村金融的融资环境,增强农村金融抵抗风险的能力和信用创造能力,发挥对经济的推动力,以及对经济资源的组织和调节能力。财政和金融相互配合,二者能够共同发展,达到同一个政策目标。

参考文献:

1、高伟.促进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J].农村金融研究,2007(2).

2、刘仁伍.新农村建设中的金融问题[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3、张召力,王飞.新农村建设的公共财政策分析[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10).

农村金融服务政策篇2

完善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顶层设计

15个一号文件根据“三农”发展的阶段性特点,不断提出农村金融政策、制度的着重点,持续完善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顶层设计。

(一)从单一的农村信贷服务向全方位金融服务转变。2004~2008年的一号文件要求,大力发展小额贷款、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等,增加“三农”信贷投放。2009年后的一号文件鼓励和支持产品与服务创新,积极扩大农村消费信贷市场。鼓励引导商业性保险机构开发适合农村需求的保险产品,探索建立农村信贷与农业保险相结合的银保互动机制。特别是2012年和2013年提出鼓励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开展直接融资、积极发展涉农租赁业务等,使农村金融涉及的服务领域逐步扩大。

(二)从单一农信社向构建多层次农村金融机构转变。2004年以来的一号文件要求不断推动信用社改革和农村金融体系建设,鼓励和要求各类机构从不同领域、不同层面扩大涉农业务范围,构建多层次、广覆盖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农村金融服务领域,有序发展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和小额贷款组织等多元化金融机构,积极引导其他商业性金融机构到农村开展业务,构建和完善支农金融体系。

(三)从机构功能建设向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建设转变。2004年,一号文件提出加大农村信用社改革力度,缓解农村资金外流。2005年后,对“完善治理结构”作出要求,从注重支农功能建设转变为注重制度建设。对农业银行、邮储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则由2004~2007年的“扩大对农业、农村的服务范围、加大支农力度”转变为2008年之后的“推进农业银行的体制改革”、“探索服务三农新模式”,要求从制度建设上改革和完善农村投融资体系。

(四)从自我发展向政策扶持与法律约束相结合转变。从2008年开始,一号文件要求从监管制度、财政补贴、税收减免、货币政策等方面进行协调和支持,加大对“三农”的支持保护力度。2010年,鼓励现有地方性商业银行为偏远农村地区提供服务,通过政策扶持消除偏远地区的基础金融空白。要求建立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投入保障机制,强化和完善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吸收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的政策。

(五)从单兵独进向农村金融总体改革转变。2004年,一号文件强调金融机构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拓宽信贷资金支农渠道。2006年,鼓励各地通过建立担保基金或担保机构等办法,解决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贷款抵押担保难问题。2007年和2008年,则要求推进农村担保方式创新。2010年,针对农业和农村特点,要求搞好信用环境建设等。2013年,强调健全政策性保险制度,推进建立财政支持的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

落实顶层设计面临的困境

纵观中国金融改革的演进实践,不难发现农村金融仍是最薄弱的环节,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农村金融城市化。多数银行将城市金融的产品和服务模式简单搬到农村,忽视了农村金融与城市金融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造成金融服务模式一元化与城乡二元化金融需求相背离的现状,呈现出农村金融城市化的偏差。农村耕地、林地等生产元素产权归集体所有,农民个人财产、宅基地等的价值和使用价值被严重人为分离,无法进行市场交易。涉农企业和农民缺乏抵押品和担保品的现状,使得许多银行照搬到农村的抵押贷款和担保贷款等城市化金融产品难以适用于“三农”。

(二)政策呈现微观化趋势。监管部门越来越关注对金融机构微观层面的监管,例如进一步完善对银行业金融机构董事(理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的管理以及车辆配置标准。但对于宏观层面涉及金融安全乃至国家安全的指标体系,却没有统一明确的规定,对金融安全没有明确的评价标准,金融监管同质化和微观化的问题日益突出。

(三)农村金融难以适应农村的巨大变化。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背景下,中国农村特别是大城市的农村地区发生着有农村无农业、有农业无农民、有农民无农活的“三有三无”的深刻变化。2012年末,北京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降至0.8%。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组织结构的变化,使得农村金融需求日益增加且不断多样化,与金融产品服务供给单一化产生激烈矛盾。

顶层设计应立足于“大三农”

面对农村金融存在的困境,应当放宽视野,跳出“三农”看“三农”,通过“大三农”视角解决农村金融问题。所谓“大三农”应当包括“三农”政策、“三农”经营、“三农”服务三个方面。“三农”政策,包括从中央到地方对于“三农”所给予的所有扶持与补贴政策;“三农”服务,包括金融、物流、信息和法律等诸多为“三农”发展提供服务的领域;“三农”经营,包括“三农”产业的整个经营过程,涉及种植、养殖、运输等所有方面。

(一)建立农村金融服务主渠道机制。农村金融是金融支农的主力军,但不是主渠道。针对农村金融并不具备竞争条件的现状,解决农村金融供给不足问题应当着力建立农村金融主渠道。由于国有银行和政策性银行极少布局于县级以下农村区域,依靠其推进金融支农必然存在服务断档问题,县级以下的区域仍需依靠农信系统实现金融服务传导。因此,应将农信系统建设成金融支农的主渠道,在农村金融低端市场充分发挥其作用,将各级支农政策直接落实到基层农村。

(二)实现“三农”优惠政策,促进“三农”服务全面延伸。对所有为“三农”提供服务的主体,均给予政策支持,引导“三农”从业主体和经营主体优化资源配置。本着看具体行业、看产品、看身份的“三看”原则,对所有涉农行业均应给予补贴,对“三农”产品的所有提供者给予一视同仁的政策支持,将优惠政策覆盖到具有农民身份的全部人群。

农村金融服务政策篇3

关键词:农村;金融市场;服务体系;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10-0235-02

1农村金融市场服务体系现状

我国的农村金融市场服务体系主要由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三大金融服务市场构成。中国农业银行是中国最大的涉农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主要业务是办理国家规定的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农村信用社是农村最基层的金融机构,直接向农户提供贷款,满足农村的资金需求,是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主力军。除以上三个正规金融机构外,还有邮政储蓄、农村扶贫社和民间私人借贷等非正规的金融服务机构。

2农村金融市场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2.1农村金融机构功能缺失,定位不明确

功能缺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策缺失。表现在中国农业银行商业化运作,大量收缩农村的营业网点,扶贫的政策实施不理想;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功能单一,政策功能不全;农村信用社存在产权不清晰、治理结构不完善、残缺等问题。二是商业缺失。四大国有银行的商业化运作导致农村网点大幅度减少,直接面向农村的涉农业务减少,对农村的信贷只限于大型的基础设施建设,对农户、农业生产的金融服务处于萎缩状态。

各大金融机构定位不清,农业银行支农功能“边缘化”。农行在农村的机构大幅减少,被撤并的机构主要是面向农村、服务农民的基层营业网点,因此,贷款业务逐渐远离农村,农业银行的大部分贷款投向了城镇工商企业,而农业贷款投入较少。

2.2农村金融服务机制落后,金融机构数量不足,金融服务品种单一

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主要是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信用社。随着国有商业银行实行战略调整,县级商业性金融机构逐渐成为“储蓄所”。农业发展银行只限于粮棉油的收购和加工,而无法满足农村生产和农民生活等资金需求。目前在大部分农村已经形成农村信用社一家独撑的局面,然而农村信用社仍停留在手工操作阶段,科技含量低,效率十分低下。由于受技术、人才、资金、交通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农村金融机构结算资金时间长,资金到帐不及时。农村金融机构支农信贷的品种单一,主要以小额贷款为主,而且中间业务欠缺。农村金融功能弱化,金融产品少,金融服务种类单调,基本上只有传统的存贷业务,中间业务和外汇业务种类很少。

2.3农村信贷资金投放不足,资金外流严重

随着国有商业银行撤离农村,为邮政储蓄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形成了与信用社两足鼎立的局面,据统计在新增的存款中信用社约占2/3,邮政储蓄约占1/3,但邮政储蓄只存不贷,随着存放资金的增多,这些资金又回流到城市,同时农业银行存多贷少,吸收的资金倒流到城市,使得农村资金供给缺口加大,加剧了农村资金供求失衡。

2.4农村经济补偿机制缺失

我国农村的保险业发展缓慢,目前只处于初创阶段。农业保险还不适应农业发展的需求。由于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和市场环境的影响较大,使其赔付率较高,商业保险公司的目的是盈利,所以保险公司不太愿意开展农业保险业务。此外,由于农民的金融知识不足,缺乏主动投保的意识,故农业保险的覆盖率低。我国农业目前仍主要是靠民政主管的灾害救济为主的农业保险保障。补偿性质的灾害救济,受国家财力的限制,不适应农村经济市场发展的要求,也不利于培养农户参与保险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业保险的发展。同时,我国还没有建立相对完善的担保机制,缺乏相应的风险补偿机制,导致农业投资缺乏高效的风险分散渠道和农业风险保障机制,一旦遇到自然灾害和市场价格波动,农户就无力偿还贷款,风险转嫁给银行,进而制约了金融机构支农信贷投放的积极性,导致农村信贷资金投放不足。

3农村金融市场服务体系存在问题的产生原因

3.1政府对农村金融市场缺乏有效监管

国家将信用社交由地方政府管理,却没有给予相应的监管职能,使其只负责经营活动,风险和成本仍由国家承担,这种制度安排有可能会导致信用社新一轮的亏损。

3.2资金结构失衡,农村资金匮乏

我国缺少专门面向单个农民的政策性扶持的金融机构,农民也没有得到真正的资金资助,农民的经营活动在很大程度上被排斥在金融体系外。而国有银行的体制改革,大量撤并农村乡镇的营业网点,向县城和城市收缩,导致农村基层金融机构欠缺。县域的金融机构不仅不能发挥“供水站”的作用,反而成为资金的“抽水机”,大量资金抽离农村市场。农村市场资金匮乏,影响了农民扩大在生产开拓市场和应用先进科学技术推广优良品种,进而影响了农民的收入。

3.3农村保险严重缺失,农村经济补偿机制不健全

一是农业保险的风险损失率较高,农户分散,展业成本高,使农业比其他财产保险费用高很多,而农民又是低收入的投保者,自愿购买保险几乎不可能。二是要分散农业风险必须大面积的建立保险制度,由于国家的扶持力度有限,目前我国农业保险只能进行试点,尚未大面积展开。三是农户和农村企业缺乏有效的担保手段。四是通过财政手段对支农信贷的风险补偿有限。

3.4其他金融组织发展不规范

尽管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着各种形式的民间借贷,但这些金融组织并不受国家政策上的鼓励和保护,使得大部分非正规金融组织走向地下经济化,没有实现规范发展。相当一部分的民间借贷采用口头约定等简单形式,利率高,制约了资金的需求,使信用社成为农村金融市场上唯一正规的金融组织,没有其他组织对其产生竞争威胁,其相互间也没有竞争。

4完善农村金融市场服务体系的对策措施

4.1建立多层次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深化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明确产权关系,强化支农职能,充分发挥信用社直接服务农业、农村、农民,覆盖面广的优势,把农村信用社培育成真正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扩大邮政储蓄的功能,加速建立邮政储蓄的支农机制。在保留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定位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其政策性支农领域,应该把农业开发、扶贫贴息等政策性业务转给农业发展银行,使其信贷重点由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在抓好农业银行改革的同时,克服其偏离农村的倾向,强调其服务对象是涉农企业,要为农村和农业提供综合性金融服务。降低农村金融市场的准入门槛,放宽民间资金进入金融业的限制,通过制定和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实现非正规金融组织合法化,要建立农村金融监管体制和破产保护制度,强化民间金融市场的退出制度,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和担保补偿制度,保护中小贷款人的利益,为民间金融的发展提供保障。

逐步形成竞争性、多样性的金融体系,构建符合农村需要的商业性、政策性、合作性和其他形式并存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实现各金融组织合理分工、优势互补、正规与非正规金融机构有机互动,更好地支持三农、服务三农。

4.2加大政策性金融支持力度

国家应充分考虑金融机构在服务农村经济过程中面临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加大政策扶持,实行积极的支持和保护政策,进一步完善农业银行的扶持和指导功能。对农村信用社给予财政补偿和金融政策扶持,可以考虑给予一定的免税政策,适当减免农村信用社接受抵债资产收回不良贷款征收的相关税费,促进信用社落实债权。改变农业政策性资金来源渠道过于狭窄、资金来源不稳定的现状,通过发行农业金融债券、建立农业发展基金面向农民筹资、境外筹资等多种渠道筹集资金,进一步调整农业政策性金融信贷结构,进一步拓宽支农领域,逐步将支持重点由农产品流通领域转向农业生产领域,改善农业生产环境。

4.3创新农村金融服务,增加金融产品种类

根据我国农村金融需求的多样性,探索更适合中国国情的金融组织形式,鼓励金融产品和业务品种创新。引进国外农村金融产品,结合中国国情,使其满足农村金融需要。创新业务流程,对超过支行授权的业务,可直接提交地市行决策。扩大服务领域,发挥农村金融机构在项目评估、产业信息、理财等方面的优势,为农村企业出谋划策,帮助规避投资与经营风险,努力实现“多赢”目标。

4.4减少农村资金分流。建立农村资金回流机制

首先要以法律形式规定国有商业企业将新增存款的一定比例投放到农业或涉农领域,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应修改资金上存制度,以减少和解决农村资金继续流入城市的问题。其次,完善邮政储蓄功能,开办贷款业务,将吸收的部分存款在一定限额内,允许发放小额贷款业务,将信贷业务锁定在广大农村地区。国有商业企业还应缩小乡镇的营业机构,把有限的农村信贷份额转给农村信用社,可减少农村资金通过合法途径流向非农业区域。其他金融机构在县以下农村吸收的存款应直接转存到农村信用合作社或农业发展银行,统一安排在农村使用,避免资金的流失。对支农贷款进行财政贴息,引导资金流向农村,从而加大对农业的信贷投入,降低农民贷款成本。

4.5加快建立农业风险保障机制

第一,要完善财政补贴和风险补偿机制,建立农业贷款担保机构,配合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开展信贷业务,多渠道筹集农村信用担保基金,有效解决当前农村抵押担保难的问题。农村金融机构要加强与保险部门的合作,大力开办农业贷款保险,分散农业贷款风险。并逐步建立风险防范和补偿机制。第二,政府部门出资组建农业风险投资基金,用于对高科技农业项目的投资,并引导社会资金融入。第三,保险公司要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开发适应农村经济发展要求保险产品,扩大农业保险覆盖率,提高农业抗灾和补偿能力。第四,各地政府部门应引导农民和农村合作经营组织建立农业保险合作社,形成以农业保险公司为主导,多元化的农业保险组织体系。

参考文献

[1]蔡则祥.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完善与创新[J]农业经济问题,2002,(04).

[2]徐家元.关于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思考[J].金融纵横,2004,(05).

[3]张丹丹.完善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建议[J]当代经济,2006,(07).

农村金融服务政策篇4

体制改革推动农村金融开花结果

几年来,安徽农信社牢记服务“三农”的宗旨,紧贴农村金融服务需求,从信贷支农、信用惠农、支付便农、创新利农入手,着力解决“三农需求大融资难,城乡差距大普惠难”问题,制定了支持新农村建设金融服务计划,坚持开展了“金融服务家家到”活动,组织开发了“农家乐”等一系列特色信贷产品,研发推广了金农银行卡、网上银行等电子银行产品,开发推广了“96669贷款直通车”等服务创新型产品,初步形成了覆盖农户、城镇居民、个体工商户和各类企业、组织的多层次、规范化、标准化的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提升了全系统的金融服务水平。

目前,安徽农信社“农家乐”等七大系列产品信贷总量超800亿元,是安徽全省规模最大、最受农民欢迎的信贷产品;24976台“金农便民宝”遍布乡村,让农民足不出村就可获得小额取款、转账、消费等基本金融服务;发行“金农易贷·福农卡”5.1万张,授信55.7亿元,为农村客户自助办理贷款提供了方便;“96669贷款直通车”受理贷款申请超过30.1万笔,投放贷款突破100亿元,真正实现了“一个电话,贷款到家”;电子银行市场份额稳步提升,共发行金农银行卡1763.8万张,布放自动取款机2543台,布放量居全省各家银行之首,发展poS特约商户24312家,让农村居民真正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样便利的基础金融服务。截至2013年5月底,安徽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2074.17亿元,较年初净增170.59亿元,全系统以17%左右的存款市场份额,发放了全省70%的农户贷款、40%的县域贷款、37%的涉农贷款和30%的小微企业贷款,三分之二以上的县域行社业务规模居当地银行业首位,成为服务“三农”、县域和小微企业的主力银行。

只有赢得“三农”,才能赢得未来。安徽省金寨县启动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点后,省联社积极督促指导金寨农商行落实试点方案要求,在金融产品、渠道、服务和管理等方面着力创新,通过建设村级服务社、优化贷款申请受理渠道、加速布放助农取款设施等措施,实现了“申请贷款不出户、取款不出村、汇兑不出乡(镇)”的国家便民利民金融服务目标,构建了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的新模式。

按照“抓金寨,促全省”的思路,结合农村金融服务“三大工程”的深入实施,安徽省联社于去年底在全省农信系统启动了“农村金融服务创新工程”,通过优化简化贷款业务流程、开发推广“三农”信贷系列产品、建设拓展支付结算渠道、构建新型密切的客户关系等举措,进一步推动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从战略、组织、机制、产品、服务和渠道等方面提升服务水平,让每个有贷款需求的农户都能够方便及时地获得贷款,让每个有支付结算需求的农村居民都能够足不出村就能办理业务,让每个农户都有机会了解和掌握金融的基本业务知识,在更好地为“三农”服务的同时,提高了农信社的核心竞争力,牢牢占领了农村这个空间广阔、充满希望的市场阵地。

“农村金融服务创新工程”仍需系统支撑

安徽省实施的“农村金融服务创新工程”,充分调动了各种资本和金融资源,应用了先进科技及各种产品形式,较好实现了服务“三农”的目标。但这一模式的推广和完善更需要系统支撑。从外部看,应着力解决效率与公平相脱节、城乡资源要素配置不协调、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问题,有三个方面主要表现:一是农村与城市业务政策差异化不足。在经济下行背景下,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的县域地区所受到的调控政策特别是信贷政策却与城市区域一样,大量县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及部分县域民生类项目难以推进。二是创新的产品缺乏法律及其他配套政策的支持。如目前国家法律法规明确农村土地、农村居民房屋不能作为贷款抵押物;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还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等。三是国家针对性的政策倾斜不到位。主要是各地方政府对农合机构提供农村金融服务所给予的财政资金存款、税收优惠、风险补偿等倾斜仍不足。从内部看,面对新型城镇化、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加剧、银行异地展业等趋势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只有不断改进和优化服务方式,才能更好发挥产品和渠道的作用,推进农村金融服务的提升。从安徽的情况来看,农村金融服务改进和提升仍有很大空间:一是有针对性的金融产品仍然匮乏,迫切需要增加金融服务产品。目前,农村金融产品仍然主要集中在“老三样”,且没有针对具体农村客户群体的需要进行量身定做,金融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不能适应农村经济现代化的要求。二是金融服务辐射能力有限,迫切需要拓展金融服务渠道。现有农村金融服务渠道存在三大矛盾,即农村金融需求增长与渠道总量较少的矛盾、农户分布较广与渠道相对固定的矛盾、农民素质相对较低与电子渠道要求较高的矛盾。三是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有待改善,迫切需要优化金融服务方式。相对于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与深刻变化,农村金融服务的发展速度与效率明显滞后,仍然存在网点功能发挥不完美、金融基础建设滞后、资金供给倒挂、服务水平低下、风险防控不到位等问题。

改革在不断调整中前进

对于以上问题,我们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来调整:一是加强财政政策与信贷政策的协调配合,发挥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服务“三农”主力军作用,对涉农金融业务的财政补贴政策、税收优惠政策、差别存款准备金政策应当进一步完善,全面消除业务歧视性政策,并形成长期制度性安排,强化农村金融服务激励机制。

二是积极探索并尽快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和农村居民房屋“三权”抵押融资的相关司法制度,出善权益评估、风险补偿、资产流转等配套政策。

三是在惠农支付渠道建设方面,建议财政部门给予相应的财政补贴,并采用刚性政策措施,将新农保、新农合、财政直补等涉农资金捆绑农合机构支付渠道下拨到农村,提高支付渠道利用率。

农村金融服务政策篇5

关键词农村金融;金融体系;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现状难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一)农村金融机构不健全

1.农业银行收缩经营范围,对农村地区的贷款减少

由于进行市场化的改革,农业银行的经营战略进行了调整,撤并大量的基层分支机构,把经营核心转移到金融资源聚集的城市,对农村的放款大幅减少。

2.农业发展银行的职能较为单一

农业发展银行是面向农村的政策性银行,但是农业发展银行主要从事粮棉收购贷款发放,其他业务拓展缓慢,对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促进农民增收的作用较小。

3.农村信用社经营效益不佳,难以发挥支农主力军的作用

在商业化改革导向的影响下,农信社贷款结构同样表现出日趋严重的“非农化”和“城市化”倾向,再加上省、市、县联社垄断格局的形成以及内部人控制的“体制锁定”,完全有可能再度限制农村内部金融竞争的发展与满足农民和农村中小企业金融需求“主力军”作用的发挥。

4.邮政储蓄银行业务亟待快速进展

邮储银行自成立以来,由于制度设计上的先天缺陷,使得邮储银行在开办以来,就成为了农村资金的抽水泵;另外邮储银行面对农村地区的小额信贷业务利率高、审批严、授信额度小,削弱了邮储银行为农村经济提供金融服务的能力。

5.其他小型农村金融机构无法满足大客户的资金需求

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等小型金融机构资金规模小、在融资上难度较大,汇兑、结算比较困难,无法满足贷款大户的资金需求。

(二)农村金融产品少,金融服务方式单一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户和农村企业对资金的需求领域不断扩大,需求结构不断升级,需求项目不断增加,需求整体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而我国大部分的农村地区,农户和企业能够享受到的金融服务,主要是来自于正规金融机构,但是这些金融机构提供的主要是传统的存、贷、汇业务,而信托投资、咨询、理财、资本营运、外汇业务、票据业务、网上银行等业务在广大农村地区难以开展。我国农村地区金融产品少、金融服务方式单一、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不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和农民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的问题仍然突出。必须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方式,进一步促进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可持续的有效资金投入,创新和完善涉农金融服务新机制新体制,不断满足农村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让农民得到更实惠、更便捷的金融服务,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全面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繁荣发展。

(三)缺乏财政及货币政策对农村金融的正向激励

农业作为一个弱质产业,受自然环境和市场的影响较大,农业生产的周期长、生产效率低下,使得投入的资金不能较快地形成投资收益,制约了投资主体的投资积极性。在这种情况下,完全通过市场进行调节,必然导致农村资金的非农化,因此国家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介入是必要的。而我国国家财政用于农业支出的绝对额由1978年的150.66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5955.5亿元,增长了38.5倍,但支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却由1978年的13.43%下降到2008年的9.54%。支农资金比率偏低、支出结构不合理、使用效率低下。货币政策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通过引导市场主体参与经济,从而实现政策目标。但是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不健全、商业银行经营策略的调整、农村信用体系的缺失都导致了货币政策难以发挥有效的作用。

(四)农村金融保障体系不健全,不利于农村金融风险分散与转移

1.农业保险亟待建立

农业受到来自于自然环境和市场两方面的风险,使得农业成为低收益、高风险的行业,亟待保险的支持。但是我国的政策性保险的政策支持不足,目前农业保险主要属于商业性保险。考虑到农业的双重风险和低收益,商业性的保险机构不愿涉足农村地区。农业保险化解农业生产经营风险和信贷风险的作用微乎其微,在一定程度上既抑制了农村金融有效需求的产生,又阻滞了农村金融有效供给。

2.贷款担保体系不健全

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有效信贷投放不足,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担保问题。我国目前农村信贷担保体系不健全,信贷担保中介组织发展滞后,政府对信贷担保的政策性支持不足,农村有效抵押物的缺乏等,使得农村金融机构贷款风险增加,惜贷现象严重,最终的结果就是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贷款难。因此加快构建农村信贷担保体系应成为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的一项重要任务。

(五)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落后,制约了农村金融的发展

金融生态环境是农村金融运行的外部环境,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是农村金融运行的支持,是农村金融商业化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我国目前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总体较差,主要表现在金融法制环境不佳、信用体系缺失、风险防范不健全、基础设施工程建设落后等。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与农村金融的发展不相适应,阻碍了农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及支农作用的最大发挥。

二、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一)构建多元化竞争性的农村金融机构,建立合理的分工协作,为农村经济提供多层次的信贷支持

加快建立和完善符合“三农”要求的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合作金融和其他金融组织,各有定位、功能互补、适度竞争的多层次农村金融机构体系。

1.发挥农业银行的国有商业银行作用

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应当充分发挥农业银行在农村地区的主要作用。农业银行应当发挥国有商业银行资金充裕的优势,网络优势、人才优势,制定符合农村实际的信贷管理方案和信贷政策。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重点支持农业经济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资金需求较大的企业进行信贷投放,逐步提高涉农贷款的总量和占比,为“三农”提供高质量的金融服务。

2.强化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

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政策性的银行,应体现政府政策意图、成为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金融机构分工的基础上对农业发展银行重新进行职能定位,明确农业发展银行的支持重点,强化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政策性银行的支农功能,承担起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重任。

3.继续推进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发挥支农主力军的作用

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深入推进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产权制度和公司治理,切实转换经营机制,强化内部管理和自我约束。农村信用社应当按照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牢固树立为“三农”服务的宗旨,拓宽服务领域,改善服务方式,增加服务品种,增强服务功能。

4.加速发展邮政储蓄银行的业务

从满足广大农村群众日益增长的基础金融需求,完善农村金融服务角度出发,邮政储蓄银行的农村网点要从服务“三农”的大局出发,农村网点要通过完善功能,充实业务,加强与政策性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全面合作,进一步加大邮储资金支农力度,进一步扩大农村基础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满足度。

5.拓展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等小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业务

加强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的融资渠道,鼓励民间资金等其他资金的进入,降低小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准入门槛。拓展小型金融机构的业务种类,使得小型金融机构能够在农户、农村小企业以及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作用。

(二)创新金融产品,提高金融服务质量

各类金融机构应该深入研究农村金融的发展规律、农村经济的发展特点、农户和农村企业对资金需求特性,进行体制机制创新,开发贴近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为农户和企业提供安全、便利、质优价廉、多样性的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提高金融服务质量,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对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多元化需求,为农村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创新业务管理流程,不断增强风险管理能力。优化业务流程、简化信贷手续、降低信贷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推出一系列包括贷款、承兑、贴现、信用证、理财、咨询、网上银行等综合产品;加强各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进行优势互补,最大限度地发挥各金融机构在农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三)完善农村金融的政策体系,建立有效的正向激励机制

要合理运用财政杠杆,货币政策、信贷政策等,建立有效的正向激励机制,引导和带动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向农村,吸引金融机构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信贷投入,促进农村金融的健康持续发展,支持农村经济增长。加大财政对农村金融的政策扶持力度,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对支农信贷投放的杠杆效应。将财政资金采用农村金融机构贷款的方式,减少政府的直接投资,提高资金的周转使用效率;通过税收优惠的方式,对农村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利息收入的营业税等税收减免和费用补贴,降低金融机构的营业费用;适当放宽金融机构对涉农贷款的呆账核销条件;设立涉农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完善财政支持下的风险分散机制。

(四)建立健全农村金融的保障体系,完善农村金融风险分散与转移机制

建立合理有效的保障体系,能够分散与转移农村金融风险,进而促进金融机构的发展,使金融机构可以持续增加对农村经济的信贷投放。

1.建立农业保险机构

建立以农业保险为主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专门机构,完善政策性保险机构的发展模式、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简化理赔程序,逐步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和保险业务的快速发展。鼓励商业性保险机构开展涉农保险,建立支持农业保险的政策体系,将农业保险纳入农村政策扶持体系。对农业保险业务税费予以减免优惠,允许其在税前列支农业保险准备金,对经办农业政策性保险的机构适当减免所得税。

2.完善贷款担保体系

加快制定和完善农村信贷担保体系的建设,大力发展农村信用担保中介组织,建立政府扶植的、多方参与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可以尝试建立地方政府、企业和其他社会资金共同组建农业担保公司或担保基金,为农村中小企业和农户融资提供担保。针对农村贷款缺乏有效抵押物的现状,应结合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积极探索和开展农村抵押担保制度创新。建立对“三农”信用担保机构的成本与风险转移、分担和补偿机制,帮助其健全风险准备制度,并适当减免相应税费,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持续有效增加涉农信贷投放。

(五)构建良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并不完全是由于农村金融的不发达而引起的,但是如果农村金融能得到较好的发展,必将推动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必须加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促进农村金融发展,支持农村经济的建设。完善农村金融运行的法律环境,健全法律法规的建设,提高执法的力度,确保农村各经济主体利益;加快推进农村地区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金融服务的自动化水平和效率;提升农村各类金融机构的风险意识,风险防范及风险控制的能力;加快农村征信体系的建设,提高整个社会的诚信意识,保护贷款人和守信农户双方的利益,实现农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进而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施文艺、李卫斌.新农村建设的金融体系探讨[J].特区经济.2009(7):162-164.

[2]冀贺强等.金融抑制背景下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2009(4):61-63.

[3]成思危.改革与发展.推进中国的农村金融[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4]徐忠.金融多元化.农村金融改革绕不开的主题[J].西安金融.2007(1):12-17.

农村金融服务政策篇6

关键词: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国际经验;解决方法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723(2012)08-0024-04

从改革开放至今,农村金融发展不仅强化了农业生产的基础地位,提升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入。但是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还存在一定不足,解决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使其完善并发展是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一、近年来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演进轨迹

自从最近几年我国出台了几步中央一号文件之后,一些相应的配套政策措施也逐渐开展,在政府领导下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整体构建也渐显成熟。

(一)资金投入

过去几年的一号文件都提及了县域金融机构对本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持的相关问题,同时在实际的贷款和考核政策上实施,提升了实际应用性。09年国家财政部颁布了《财政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一级《中央财政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资金管理暂行办法》,10年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出台了《关于鼓励县域法人金融机构将新增存款一定比例用于当地贷款的考核办法(试行)》。

(二)改进金融机构,发展普惠型金融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最近一些年也不断改革,转型,农业银行设置了“三农”金融事业部,推行惠农卡,农业发展银行从向农村基础建设和向农村优秀企业发放贷款开始开展农村商业贷款,邮储的开办同时通过小额抵押贷款加入到三农信贷当中,农村信用社对自身服务农村的金融产品以及服务方式进行改革和发展,创设针对农村的农村金融机构服务的新试点,这样,服务三农的整体水平逐渐提升。另一方面,不断宽松的准入机制,使得一些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和贷款公司在农村不断发展,这些新型的农村金融服务机构的推进,逐渐使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向着政策性,商业性,合作性的新形态发展。

(三)产品及服务的提升

从08年以来,前后两次有提升农村金融产品以及创新农村金融的服务方式的意见出台,推出了联保贷款产品,也采取了订单+信贷”的贷款模式,还有使用货物、仓单、应收账款及其他动产质押贷款,林权抵押贷款,同时还有为外出务工人员和下岗人员提供创业和失业贷款的产品和服务。另外还有保险和信贷产品结合的新形式,以及代收代付业务的逐渐开展,使得农村金融服务有了较高水平的增长。

(四)照顾政策

政策扶持主要通过三方面实现,分别是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以及监管政策。货币方面,从03年开始对利率的管制放松,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财政方面,施行减免税收,补贴费用的措施,对投资进行引导;监管方面,降低农村区域银行进入机制,提升农村金融监管程度。

二、当前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农村所有的金融机构和金融活动的整体就是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我过得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主要包括面向农村提供金融和政策性农村金融服务的各个商业银行的农村分设机构,农发行,农信社,各个保险公司以及其他金融和民间借贷组织。分析目前我国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总结出以下几点不足

(一)政策性金融服务范围小,功能不足

农发行是现在我国唯一的农业方面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几乎只对粮,棉和油的收购资金进行管理,它的信贷服务范围只限制在国有粮棉油的流通过程中。粮棉市场不断发展,其流通领域政策性的空间开始变小,农发行的相关贷款业务也随之降低服务量。再有,很多农村基础设施以及农业方面的进步开发需要相关政策的大力帮扶,但现实的情况是,这些公共物品没有获得应有的金融扶持。

(二)农村金融市场的商业性金融不断退出

从98年至今,我国四家国有商业银行逐渐向大城市发展自身的业务。从09到02年的时间离,四个银行就在不发达的省份和地区撤并超过三万个下属分支网点。另外,国有银行对信贷管理权限的回收也是基层金融服务机构农村贷款业务量减少的原因之一,并且有将很大部分农村存款纵向转移到城市的流通中。农行之前曾是农村金融服务的主导,但是在商业化改革的进程中也将资金从农村转移到了工商业发展较好的城市,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九成的农村资金投放量降低到现在的一成。农村金融市场商业性金融的推出,使得整个农村资金更为短缺。

(三)“三农“需要在农信社得不到满足

目前农村金融服务的主体是农信社,但是其中却有很多不足。

1.农信社先天发展不良,本身经济规模小,筹措资金比较困难,信息化落后,员工素质能力不足等原因都是影响农村信贷需求得不到满足的原因。

2.农信社产权不明,机制不够完善,内部人控制形式不良,有过多的不良资产和历史包袱,抵抗风险的能力弱。

3.农信社的商业化转化,面向农民发放贷款额度和数量小,有要求农民提供抵押进行贷款的现象,有的地区甚至有农村资金不用于农业金融服务当中的情况。

(四)农村资金流失严重,多投入城市和非农行业

一种是通过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银行使得农村资金流出;另一种就是有的地区的财政支持农业金融的资金被空投和挤占挪用,这样就会把资金流向城市和和非农产业。再有,农村工业化发展,实现城镇化的过程中所征用的农村更低的补偿过低,甚至会有补偿款短缺,不发和截留的现象,还有的农村地区的不合理收费负担也是资金外流的主要原因。

农村金融服务政策篇7

【关键词】农村金融;制度改革

一、农村金融体制的现状

(1)现有的农村金融体制存在缺陷。在农村,主要的金融机构有中国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但它们由于种种原因无法满足农村的需要。农村信用社是覆盖农村的正规金融机构,由于资金实力比较弱,对农村的信贷能力也呈现弱势。邮政储蓄也没有发挥其投资融资的作用。(2)现有的农村金融体系与农村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存在矛盾。一是农村金融无法满足当前农村经济结构转型的要求。现在农村的经济结构有了很大的变化,从过去的简单的耕作向农产品的精加工和深加工转变,从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转变,农产品也从简单的粮油作物向多种经济作物转变。二是农村金融无法满足当前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要求。农村都在向农业的产业化经营转变,发展高效、环保的现代农业,进而延长农业的产业链,增加农业的附加值,提高农业的效益。但是,农村的自有资金规模小,无法自给自足地完成所需的基础建设、技术改造以及日常经营,这些都需要金融服务扶持,大多数乡镇企业没有得到对应的专业化的金融服务。(3)非正规金融大量存在。非正规金融是和正规金融相对应的,指游离于现行法律制度以外的边缘性的金融行为。农村的非正规金融一般依靠地缘和血缘关系维持,利率由借贷双方约定,交易自由,不受法律监管,交易成本相对较低。农村的非正规金融游离于政府监管之外,不利于中央的宏观调控。

二、农村金融相关理论研究

美国耶鲁大学教授休・帕特里克针对农村金融提出过两种模式:需求追随模式和供给领先模式。需求追随模式认为,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经济主体会主动对金融体系提供融资和服务,金融体系会不断完善,金融体系也会反作用于农村的经济增长。其传导机制是:经济增长―金融需求增加―金融机构扩张―金融体系完善―金融资产多元化―金融服务多元化―经济增长;供给领先模式认为,完善的金融供给能刺激金融需求增长,从而拉动投资,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其传导机制是:金融机构完善―金融资产多元化―金融服务完善―金融需求增加―投资增长―经济发展。信贷补贴论认为,农村面临严重的资金短缺,制约了经济发展。农业本身具有高风险、低收益的缺陷,商业银行一般不把农村作为目标客户。为了缓解农村资金紧张,国家应该给农村注入政策性资金,建立非盈利性质的政策性银行,满足农业和农村的资金需求。农村金融市场论认为,农村金融的外部依赖性高导致了其不良贷款率偏高,低利率阻碍了人们向金融机构存款,从而抑制了农村金融的发展。应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排除政策性的金融市场扭曲。因此应该实行以自由竞争为主的农村金融改革。

三、应该采取的措施及政策建议

(1)增强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职能水平。加强财税政策与农村金融政策的有效衔接,引导更多信贷资金投向“三农”,切实解决农村融资难问题,落实和完善涉农贷款税收优惠、定向费用补贴、增量奖励等政策,进一步完善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吸收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政策。加大政策性金融对农村改革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力度,拓展农业发展银行支农领域,大力开展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政策性信贷业务。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今后发展的定位应该是: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要任务,面向“三农”,建立政策性金融为主、开发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并重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政策性金融机构。(2)鼓励商业性金融机构扶持农村金融建设。农业银行银行业金融机构都要进一步增加涉农信贷投放,鼓励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吸收的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可建立独立考核机制,积极扩大农村消费信贷市场。依法开展权属清晰、风险可控的大型农用生产设备、林权、四荒地使用权等抵押贷款和应收账款、仓单、可转让股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等权利质押贷款。抓紧出台对涉农贷款定向实行税收减免和费用补贴、政策性金融对农业中长期信贷支持的办法,放宽金融机构对涉农贷款的呆账核销条件。(3)扶持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发展。在加强监管、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加快发展多种形式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和以服务农村为主的地区性中小银行。加快制定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试点的具体办法,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大力发展小额信贷和微型金融服务,农村微小型金融组织可通过多种方式从金融机构融入资金。

参考文献

农村金融服务政策篇8

一、提高认识,增强推进农村金融创新和改进农村金融服务的责任感与紧迫感

加快推进农村金融创新,积极改进农村金融服务,是中央落实科学发展观,改变农村落后面貌,促进农民脱贫致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的重大决策,也是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我们银行业认真学习中央、区委、区政府的一系列文件和指示,掌握其精神实质与深刻内涵,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推进农村金融创新和改进农村金融服务的责任感与紧迫感,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创新机制,改进方法,全面推进推进农村金融创新和改进农村金融服务发展,真正造福于全区农民。

二、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能力

在加快推进农村金融创新,积极改进农村金融服务中,我们银行业加强自身建设,增强生机与活力,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能力,为三农事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金融支持。

一是明确自己的任务,增强服务功能,尽一切可能加快推进农村金融创新,积极改进农村金融服务。为此,我们银行业转变经营理念,明确市场定位。从单纯强调“大城市、大企业、大项目”的市场定位中解脱出来,统筹兼顾,主动调整经营策略,重点支持三农事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合理调度资金,最大限度地将吸收的存款用于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积极争取上级银行扩大授权授信,减少审批环节,提高信贷营销的自主性;科学调整网点布局,推动银行机构网点合理向农村中心城镇、产业基地延伸,切实服务好三农事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是改进方式,提高办事效率,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能力。加快农村支付体系建设,推广各类支付结算工具在农村的普遍使用,畅通资金汇划渠道,加速农村资金周转。大力开办诸如代收代付、保险、家庭理财、政策咨询等中间业务,在农村中心城镇加速开通网上银行、电话银行和自助银行服务,大力推进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为农民融资、理财提供便利。积极推进外汇业务向农村延伸,为创汇农业提供资金周转和汇率避险服务。

三是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助推三农事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首先要有责任意识,充分认识我们银行业在三农事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责任,自觉地做好应做的工作,要对得起区委、区政府的重托,对得起全区农民的信任,无愧于自己的职责。其次要有大局意识。我们银行业要善于把自身工作放到大局中去把握,把出发点放在区委、区政府确立的战略决策上,把着重点放在办实事、创实绩上,实实在在做好我们银行业的工作,让全区农民有目共睹。再次要有积极性,自觉主动地去做好为三农事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金融服务工作。为此,我们银行业要强化责任落实,增进协同配合,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合力推进机制,确保做好各项金融服务工作,助推三农事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

三、明确要求,推进农村金融创新、积极改进农村金融服务

在推进农村金融创新、积极改进农村金融服务中,为加快工作进度,提高工作质量,我们银行业明确工作目标,提出三项具体工作要求。

一是正确把握创新农村金融的原则和方向,突出创新,务求实效。农村金融服务是党和政府联系农村与农民的重要纽带,创新农村金融的原则和方向就是全面改进和提升农村金融综合服务水平,让农村和农民得到更好的金融服务和更多的金融服务实惠。要因地制宜,建立农村与农民最急需、最受欢迎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坚持合规合法,风险可控,重在实效和管用,为农村和农民多干实事、多办好事。

二是统筹推进农村金融产品、金融服务和金融制度的全面创新。在创新农村金融上,要统筹规划,有序推进,实现农村金融产品、金融服务和金融制度的全面创新。通过全面创新农村金融,进一步促进发展富有竞争和活力的多层次农村金融市场,进一步完善农村政策性银行、商业性银行、合作银行与民间金融和谐并存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加快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低成本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充分发挥金融职能作用,大力支持统筹城乡发展、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三农事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实的金融服务保障。

三是注重加强部门间协调配合,不断增强农村金融创新的内在激励和政策合力。全面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需要各个部门持续不懈的共同努力,金融管理部门要特别注重积极建立和完善跨部门工作协调机制,特别注重加强金融政策与产业政策、财税政策等的有机协调配合,特别注重调动和发挥金融机构推进和参与农村金融创新的内在积极性,特别注重加强农村金融基础服务设施建设、农村信用体系和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以及金融专业人才培育,不断增强农村金融创新的内在激励、政策合力和发展可持续性。

四、真抓实干,全面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

全面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要满足三农事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商品流通、工业企业发展,农村道路修建以及住房改造,农村水利建设等方面的金融需求,对农村金融业务进行功能性的分化和组合,丰富农村金融服务内容、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效率,充分发挥金融支农作用。要着力缓解农村和农民融资困难,让农村和农民得到更多、更实惠、更便捷的金融服务,让更多的农村中低收入人群享受到现代化金融服务,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全面提升农村金融综合服务水平。

一是加快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培育。积极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和农村保险互助合作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引导资金流向农村地区,有效配置金融资源。要积极鼓励和支持银行业机构发起人组建村镇银行,探索境内外各类出资者共同发起组建专司控股村镇银行的金融控股公司;要积极鼓励和支持境内外的投资者,包括银行金融机构、非银行金融机构和非金融企业组建贷款公司;要积极鼓励和支持农村社区外的自然人和机关行政事业单位参与组建农村资金互助社;要积极鼓励和支持农村保险互助合作社的发展。

二是加快业务转型,巩固农村金融主导地位。在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上,农村金融机构要加快业务转型,巩固农村金融主导地位。坚持支农支小不动摇,优化信贷结构。强化面向三农事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定位和责任,克服信贷投向大企业、大项目的盲目冲动,集中资源全力支持三农事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围绕促进农业生产,重点加大对现代农业产业各环节的信贷投入;围绕稳定农民增收,重点扶持农民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创业;围绕推进农村城镇化,重点支持农民住房改造建设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拓展优质中小企业,特别要加大对现代服务型、科技创新型、低炭环保型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

三是大力开发和推出了一大批金融创新产品。大力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发展农村微型金融,包括推出集体林权抵押贷款、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大型农机具抵押贷款、“信贷+保险”产品、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和“惠农卡”等产品,全面提高这些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覆盖面、满足率和服务效率。这些创新产品的大量涌现,有效拓宽了涉农资金的融资渠道,方便了农村和农民贷款,受到全区农牧民的广泛欢迎,产生了实实在在的效益。

四是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服务方式创新。积极推广农村金融超市“一站式”服务和信贷员包村服务;推广手机银行、联网互保、农民工银行卡等农村金融服务新方式;积极开展农村金融咨询、保险销售和涉农理财业务等。通过完善农村金融服务流程,再造农村金融服务模式,让广大农村和农民得到更多便捷和优质的现代化金融服务。

五是调动和激发了金融机构的内在积极性,促进了涉农信贷投放的明显增加。截至2010年X月末,全区涉农贷款余额为XX亿元,同比增长XX%,增速比去年同期高XX个百分点,其中农村贷款和农户贷款增幅分别比上年同期高XX个和XX个百分点,高出同期全区各项贷款增速XX个和XX个百分点。全区创新的金融产品直接带动的涉农信贷投放累计达XX亿元,贷款余额XX亿元,同比增长XX%。涉农信贷投放明显增加,有效促进了三农事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

农村金融服务政策篇9

关键词:农村;农村金融;金融风险

在现代农村经济体系中,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的核心,更是保持农村经济活力的关键点。经过近些年来的努力,我省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已经逐步完善,对于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也越来越显著。包括农村信用合作社在内的金融主体及组织通过资金的融通激活农村市场经济活力,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对于推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意义重大。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及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金融发展的弊端和风险也在逐渐凸显,金融组织结构不尽合理,效率低下,资金流失严重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农村金融发展。这些困境及局限性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河南省农村经济的持久发展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此,加强研究农村金融风险的有效管控和金融创新对河南省农村经济发展、缓解“三农”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河南省农村金融风险分析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带动了农村经济、金融体系的完善,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结构。从河南省农村金融体系上看,主要包括正规和非正规的两类金融机构,其中正规金融机构主要包括中国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和村镇银行等;非正规金融机构包括自由借贷、银背、私人钱庄、合会和其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做出了全局规划。着力激活农村金融市场,大力提高中国各类涉农金融机构的对农业支持能力,为农村建设提供资金及其他帮扶。开放农村金融市场,允许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其他金融类机构进入农村市场,激发农村经济发展潜力,综合运用财政及货币政策保证涉农金融支持。但是,当前河南省的农村金融发展在面临机遇的同时,仍然存在很多困难和不利因素。金融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农村金融机构由于基础设施落后,自身发展先天不足,背负历史遗留的沉重包袱,再加上自身公司治理结构不够完善,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村金融机构的运营风险。另外,农村金融机构服务的广大农村地区自然条件差,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弱,脆弱的外部环境使得农村金融机构的抗风险能力远远不如城市。有些风险的产生非常隐蔽,不容易觉察。农村金融机构的未来发展面临严峻的考验,农村金融机构一旦受到金融风险的威胁,波及范围很广,对农村经济的冲击很大,不利于农村经济的长足发展,更不利于农村金融机构的稳健高效运行。所以,提高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水平,及时的识别风险、计量检测风险,是今后河南省农村金融发展的重中之重。

(一)河南省农村金融风险的类型

1.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金融市场普遍存在的风险,金融市场的发展实际上与风险并生,因此信用风险也是河南省农村金融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风险之一。所谓信用风险本身是指农村金融服务过程中,对投资对象支持的风险,简而言之就是在农村金融服务三农的过程中由于三农发展存在的风险性所引致的风险,通常表现为投资失败、坏账、抵押物价格流失等问题。而农村金融的信用风险则主要表现在各类农村金融组织如村镇银行、农村信用社等在发展过程中通过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模式如无抵押贷款、小额风险投资等,所引起的坏账率提高、投资失败、抵押物价值流失等问题的风险。因此,信用风险实际上是制约农村金融发展及创新的主要风险。在风险识别上信用风险一直都是属于交易、服务对象的风险所引致的风险。因此,推动农村金融发展与创新的重要前提是对农村金融创新的信用风险进行有效地风险识别和管理,降低农村金融的信用风险,从而推动农村金融创新快速发展。

2.制度风险。制度风险是农村金融的又一重要风险,从风险识别角度,农村金融的制度风险属于系统性风险,即农村金融市场的各种机构在农村金融的过程中将广泛受到制度风险的影响。所谓农村金融的制度风险,主要是指农村金融服务过程中,金融产品、金融市场受到国家制度,包括法规、行政命令的影响所引发的风险。农村金融服务机构出台相应的金融支持政策或者产品,一旦受到制度风险影响极有可能造成利润下降、交易终止、违约等问题的出现。同时,制度风险还表现在国家政策法规变化对现有农村金融服务机构的影响,包括利用调控政策影响农村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交易产品税收以及与农村交易对象的利润分配关系等,因此制度风险是农村金融的重要风险,对农村金融创新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但是,从现阶段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上看,我国对农村金融服务、河南省对农村金融具有政策的倾向性和支持性,尤其近年来国家进一步重视了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加大了对农村金融的政策支持力度,实际上已经降低了因政策、法规、行政命令所引起的农村金融服务机构萎缩的可能,降低了制度风险,但这种风险及所可能引发的结果并未完全消失。

3.技术风险。技术风险是农村金融发展中的又一重要风险,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谓技术风险是指农村金融服务受到技术的制约,例如电子金融平台搭建、风险评估、绩效评估等技术因素所引致的农村金融风险。之所以说技术风险具有一定特殊性,主要是指从风险分类的角度上看,技术风险既有系统性风险的特点,同时也具有非系统性风险的部分特点。所谓技术风险具有系统性风险的特点主要是指一定时间内国家或者地区的农村金融服务系统的技术水平差异并不明显,因此共同受到技术风险的制约,如农村金融电子平台搭建问题,属于我国农村金融的共性问题,实际上技术风险短时间内共同制约了整个国家农村金融的进展,所以称其具有系统性;但是,从技术风险的内涵上看,技术风险并不完全属于系统风险,尤其在农村金融领域,由于创新实际上具有不可控性和独创性,因此技术风险因农村金融的目标和手段不同又有一定区别,具有非系统风险性,即技术风险既有非系统风险性又具有系统风险性,所以较为特殊。

4.市场风险。市场风险在一定程度上与制度风险有着相似性。由于农村金融服务作为我国关注和发展的领域,加之金融市场对国家政策发挥极为敏感,因此制度风险往往影响着整个农村金融服务市场,从而导致市场风险的出现。前文已经论述,农村金融过程中,金融产品、金融市场受到国家制度、包括法规、行政命令的影响所引发的风险。农村金融服务机构出台相应的金融支持政策或者产品,一旦受到制度风险影响极有可能造成利润下降、交易终止、违约等问题的出现。所谓的农村金融的市场性风险,主要针对农村金融的模式和产品的市场适应能力和盈利能力,如果创新的农村金融服务产品或模式不能满足市场的实际需求,则造成了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或者虽然创新的农村金融服务产品可以满足市场需求但是坏账率较高、抵押物价值历史严重则也将引起农村金融发展的风险。此外,农村金融也受到技术风险的影响,受到技术因素的制约,因此市场风险同样具有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的特点,是目前农村金融发展的重要风险之一。

(二)河南省农村金融风险的特点

1.政策敏感性强。政策敏感性强是农村金融的重要特点。所谓政策敏感性强是指农村金融对国家政策、法规、行政命令的敏感度较高,容易受到国家对农村金融政策的影响。前文已经论述,由于农村金融服务作为我国关注和发展的领域,加之金融市场对国家政策发挥极为敏感,因此制度风险往往影响着整个农村金融市场,一旦受到政策影响极有可能造成利润下降、交易终止、违约等问题的出现。而且,相比城市金融,农村金融的政策敏感性更强,主要原因在于农村金融服务对于三农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作用,对三农问题解决的推动作用使得农村金融具有巨大的正外部性,因此国家政策将进一步向支持农村金融服务倾斜。然而国家又为了平衡农民与农村金融机构之间的利益和交易关系,政策的稳定性实际较低,这就使得规模较小、经营较为分散、抵押物价值不明确的农村金融机构对政策的关注度更高,最终造成农村金融的政策敏感性强的特点。

2.风险的破坏性强。风险的破坏性更强是农村金融风险的又一特点。所谓农村金融风险的破坏性更强,是指农村金融一旦发生风险损失,对农村金融服务、农村金融的冲击力巨大,进而影响整个农村金融服务平台及农村金融的发展。农村金融风险的破坏性更强主要因为:首先,农村金融服务机构相比国有商业银行和规模较大的外资银行,规模较小、损失的承担能力较弱,一旦发生风险损失就很有可能出现倒闭的问题;其次,农村金融本身属于农村金融服务的探索,失败的可能性极大,这就进一步提高了农村金融的风险,两种因素结合在一起使得农村金融的风险破坏性更强,严重制约农村金融的发展。

3.风险的复杂性强。风险的复杂性更强是农村金融风险的又一重要特点,所谓风险的复杂性更强不仅指农村金融风险的种类较多、风险的破坏性更强,更主要指农村金融的风险相互影响形成合力。正如前文所论述的,农村金融受到市场风险、制度风险、技术风险、信用风险的影响,而这四种风险本身又相互影响作用:制度风险加深市场风险,市场风险反过来加深制度风险;同时技术风险加深市场风险,市场风险加深信用风险;这几种风险之间相互加深、影响,使得农村金融的风险复杂性加剧,严重制约了农村金融的长远发展。

二、河南省农村金融发展的风险防控

(一)深化农村金融机构改革

深化农村金融机构改革是推动河南省农村金融发展的重要手段,对于提高河南省农村金融的风险防控措施具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农村金融机构改革是河南省农村金融改革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改革的核心是扩展农村金融机构的服务项目并且增加营业网点,尤其是在偏远地区。农业银行成立时间较早,发展较为成熟,应该继续开发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的业务项目和金融产品,增加其营业网点数量,为偏远地区的农民提供便利服务,加强政策性金融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并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在具体发展上,邮政储蓄银行发展对服务三农的时间较晚,经验不足,要学习农村信用社和农业银行的先进经验,多开发符合农民需求的金融产品,增加贷款数量,适当的降低农民贷款门槛,并在贷款利率上给予农民一定的优惠。农村信用社在1997年从农业银行分离出来以后,独自奋斗十余年,为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由于农村信用社基础薄弱、缺少专业人才、融资渠道匮乏、投资项目少等原因,还有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农村信用社要利用好河南省作为全国农村金融改革示范省份这一契机,努力完善自身的不足,突破发展瓶颈。农村金融机构改革要结合农村的实际经济情况,了解农民在生产、生活中的需求,鼓励农村金融机构进行创新和改革,加大对符合我国法律法规的针对农村地区的贷款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和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服务机构的扶持力度,支持其他金融机构、企业及个人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进行注资。从目前河南省农村的发展情况来看,存在经济总量规模小且不够集中的问题,如果利用政策性和商业性的金融服务作为辅助,用以开发农村金融市场,就会很好的促进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为此河南省要长期坚持民主管理、一人一票、非赢利性和合作化制度。

(二)加强农村金融信贷产品和服务创新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农村的好项目越来越多,农民的致富欲望也越来越强烈,但是他们往往苦于没有资金,不能进行生产,作为服务于农村的金融机构应该加大对于农民的扶持力度,积极开发农村金融信贷产品。要开发出适合农民的小额、低利率的信贷产品,适当的降低农民贷款门槛,对于偿还能力高、信用好的农户要优先放贷并给予一定的优惠,对于那些信誉不好的农户要采取惩罚机制,增加其违约成本。河南省农村金融机构要继续支持和发展小额信用贷款,结合一系列关于扩大实效,创新农村金融信贷产品,扩大对于农村地区的贷款覆盖范围。人民银行及银监会要加大力度对农村金融机构进行指导,帮助其建立和完善农村金融机构服务机制,开展行之有效的针对农村金融机构创新的帮扶工作,与此同时积极调解在创新工作中产生的新问题。河南省政府还要引导农村金融机构提高自身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创新适合农村的服务形式,并利用网络平台,使农民在办理银行业务时更加方便。农村金融机构要加强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态度,提高从业人员的工作效率,更好的为农民服务。

(三)加大对农村金融服务的政府扶持

合作金融与政策金融的本质区别是决策主体和决策方式的不同,二者并不是以资金来源为区分方式的,国家应该鼓励民间资本对其进行投资,政府也要加大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支持。国家可以通过政策的导向性,向合作金融提供优惠政策,扶持合作金融发展,但是国家不能够干涉组织内部决定。日本的先进金融模式河南省可以尝试借鉴,就是把归属于国家的信贷银行作为最基本的核心合作组织,长期性的为其提供信贷服务支持。

(四)加强对农村合作金融的监管

农村合作金融想要健康、稳定的发展,就要完善行业监管机制,倡导行业内部自觉遵守管理条例。坚持农村合作金融就是为了防止其商业化,所以要完善外部及内部的管理机制,让其更好的为农村经济做出贡献。农村金融监管方面河南省表现的能力较弱,特别是在合作金融上,目前还没有形成完善的监管制度,所以河南省政府应该建立完善的行业管理机构,运用行政管理和法律两种手段对金融行业进行鼓励、引导和监督管理。

(五)完善农村金融的扶持政策

农村金融服务政策篇10

关键词:农村;金融服务;新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力量和资源聚成合力。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资金及其服务是经济发展的血液。而目前,由于农村金融的困境日益凸显,农村金融服务落后,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掣肘因素。因此,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强化“三农”金融服务,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破解的难题。

一、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一个健康、完整的金融体系对于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是不可缺少的。在新农村建设中金融投入是资金投入的主渠道。而现有金融体系在为农村服务中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农村金融机构退位,服务功能弱化。由于农村经济货币程度较低,农村金融赖以生存的微观经济基础脆弱,正规金融因农村的比较弱势而选择“自我纠正”,国有商业银行大量退出农村市场,导致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下降,农村金融出现“空洞化”和边缘化。首先是政策性金融缺位。对农业发展银行实行“独立核算、自主保本经营、企业化管理”与其承担的农村政策性银行的职能存在一定的矛盾。农发行为我国目前唯一的政策性农业金融机构,业务范围太窄,主要负责粮棉油收购、储运等环节的资金提供,农业发展急需的其他贷款业务基本没有涉足,在粮食购销体制改革基本完成后又将面临业务严重萎缩的问题,没有真正起到支持农业开发的作用。其次,农业银行支农功能“边缘化”。随着农行商业化改革的深入,其“盈利性、流动性、安全性”的经营原则与农业生产的“高风险性、分散性、波动性、长期性”向背离,农业银行将农业资金从以农业为主转为以工商业并举,竞争视角从农村转向城市,使得贷款业务逐渐离“农”。再次,农村信用社支农有限。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中占主导地位,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村、农业、农民发展经济的资金需要,较好地支持了农村经济发展,但由于受自身经营规模和经营体制所限,其资金供给总量远远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对资金的需求,存在“农信难为农”的严重问题。

2.信贷管理制度存在缺陷,农民很难取得贷款。为防范贷款风险,面对农村贷款规定较为苛刻的条件。大部分农民贷款因提供不出相应的质押、抵押及不动产等担保而与农贷失之交臂;另外,由于农村贷款期限、结构、金额等方面设计与农村资金需求特点不相适应。随着新农村建设的逐渐深入,农业走向产业化、现代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对资金的需求量较大,周期长,而现实的贷款产品金额偏小,期限一般为1年,与农村经济发展需求信息不对称;此外,浮动贷款利率制度使农民承受能力严重受挫。实行浮动利率制度后,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处于垄断地位,为追求利润最大化,对贷款一律实行上浮,在相当程度上加重了农户的利息负担。

3.农村金融服务环境较差,金融生态断裂。由于社会信用环境差,借款人信用观念淡薄,逃废银行债务的现象时有发生,制约了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投入;农村信用体系尚不完善,金融机构考察其财务状况和信贷条件较为困难,同时贷款需求总体缺少有效的担保、抵押,使农业地区需求量大、亟须支持的大额农户、个体公商户贷款、民营企业贷款、小城镇建设贷款、水利建设贷款等难以形成需求。另外,农户信用信息数据库尚未建立,农户信用信息处于零散分布状况。

4.民间借贷缺乏规范,金融风险加大。民间借贷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贷款难的问题,但良莠不齐,同时,也加大了农民的负担和农村金融风险。由于对民间借贷缺乏有效的社会监督和正确引导,其风险、隐患日益凸现,由此引发的经济纠纷呈上升态势,间接殃及社会稳定;另外,民间借贷不规范,无借据、合同,缺乏担保,隐蔽性强,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坑蒙拐骗在所难免,甚至引发刑事案件;民间借贷利率一般高于同档次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风险集中,扰乱了正常的金融秩序。此外,影响金融宏观调控。民间借贷活动在高利率的吸引下,易诱发大量资金以现金形式流出金融机构,加大现金“体外循环”,造成金融信息失真,干扰央行对社会信贷总量的监测。民间借贷投向具有一定的趋利性、盲目性,资金流向与国家经济政策、产业政策不能配套,使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落实效果不佳。

5.农业保障体系存在许多障碍。农业保险机构运行障碍主要表现有:保险基金规模较小,政策性农业保险与商业性保险项目界定模糊,农业险种划分及其保费标准正在探索中,理赔及风险补偿机制建立滞后,贴农、为农保险制度不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组织规模偏小,经营行为不规范;担保机构与协作银行关系不顺,行业自律以及监管不到位,风险及补赔机制尚不健全。

二、改革提升农村金融服务的建议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要求下,现行农村金融体系需要积极地进行变革和创新,适应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广大农户、乡村企业多样化、多层次金融需求特点,积极构建以合作金融为主体,政策性金融、商业金融和非正规金融有机结合的功能完善、分工合理、产权明晰、监管有力、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形成有效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金融合力。

1.构筑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金融生态环境。要建立起政府主导、横向联动和金融服务“三位一体”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机制,并构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状况综合评价体系,加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评价和监测,对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进行量化考核,并不断健全金融生态环境法律基础,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的外部生存环境。首先,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良好的信用环境是一种无形资产,能够最大限度地节约融资成本,更好地促进经济的发展。政府和金融机构应健全信用文化,广泛开展诚信宣传,强化农户诚信教育,培育农户的信用道德和信用精神,提高农户的信用素质。政府采用补助的形式开展对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培训,强化新型农民整体素质。另外,深化农村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明晰产权关系,完善内部治理制度,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使企业真正成为合格的农村市场主体。尽快建设和健全企业和个人的诚信系统,加快诚信立法,实现银行、政府、执法部门间的社会信用信息数据互连互通,提高社会信用信息的共享程度。运用法律、制度、行政和经济手段,健全信息披露制度,规范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资信评估等诚信机构,提升其公信力。建立农村信用的激励和惩戒机制,完善企业市场竞争和退出的公平环境,创造农村金融生态良性发展的诚信环境。其次,转换地方政府职能。政府部门要发挥主导作用。政府要加强对创建金融生态环境工作的领导和协调,指定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整体规划、目标、任务以及切实可行的办法和措施。切实转换服务理念,强化农村服务意识,严格依法行政,提高政务质量和效率。结合当地农村经济金融状况,加快支农金融相关的制度建设,并保证规章制度的完善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以有效保护农村投资者、存款者的合法权利。再次,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与支持力度。财政是农村金融生态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支撑。构筑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金融生态环境需要以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从根本上来说取决于农业产业环境,投资环境和农村经济的运行质量。加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满足农村金融日益多样化的需求,是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求。农村金融生态比城市金融生态相对脆弱,因此,需要加强国家财政与政策性金融对周期长、资金需求大的项目支持力度。同时,需要积极探索工业反哺农业,促进新农村经济发展的可行途径与制度设计。

2.加快法律制定,为农村金融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农村金融立法应循序渐进,平稳推进。应重点制定农业投资法、农村合作金融法和农业保险法等专门法律,为农村金融体系的运行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使之有能力和动力进行金融制度创新。首先,制定农业投资法。制定农业投资法,使国家对农业的投入法律化,通过立法规定中央、地方、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对农业的投资比例及相应的责任。另外,农业投资法在法律上要规定对农业贷款实行优惠利率,中央银行对农业银行的再贷款利率和再贴现利率应低于城市的商业银行,以调整其级差收益。同时,建立农业信贷国家财政补贴制,以补偿因低息贷款而造成的损失,走农村金融“以农养农,国家保护”的路子。此外,农业银行在完成上交存款准备金后,多存可以多贷,但必须明确年度农业信贷的结构比例和投入时期。其次,制定农村合作金融法。尽快制定农村合作金融法及配套的法规,给农村合作金融以应有的法律保护。在农村合作金融法律中,要对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产权组织形式、融资渠道、经营机制、管理模式、运营规则、职能作用等做出明确规定。根据农村发展的实际,在资金、利率、税收等政策方面给予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以优惠政策,并用法律形式予以规范。在立法中应对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性质、经营目标、经营业务、权利义务、与政府的关系等内容做出规定。这样既可以为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法律的依据、规范和保障,又可以规范农村合作金融市场,为农村合作金融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法律基础。再次,制定农业保险法。加快农业保险的立法,从法律上明确政府、保险人与被保险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从政策和财政上予以支持,建立起确保农业持续发展和农村长期稳定的保障机制。在农业保险法中,要明确农业保险的实施范围和实施方式。扩大农业保险的实施范围,农业保险应包括农作物的耕种、收获后储藏、加工及其运输的保险,农业生产过程中所使用财产的保险,从事农业生产的人身保险及各种手工艺和家庭产品的保险等。另外,要明确政府在农业保险中应发挥的作用。进行保费补贴,根据农业保险发展的需要和我国财力,规定保费补贴的参考比率;进行费用补贴,借鉴发达国家发展农业保险的成功经验,由政府对农业保险的经营费用进行补贴。实行某些优惠政策,对农业保险公司及其分支机构经营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免税,对其经营的商业保险业务则降低税率,对商业保险公司经营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也实行免税;对农业保险的投保人提供贷款担保或对向投保者提供低息农业贷款的金融机构给予利息补贴。另外,要逐步建立多种形式的农业保险组织制度体系。根据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实际需要,农业保险的组织形式应多样化,包括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地方性农业保险公司、商业性保险公司、农业保险合作组织等。

3.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完善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首先,创新管理体制。强化内控制度,完善农村信用社经营机制。树立以改革和效益为中心的经营管理价值观,构建起涵盖农村信用社各部门、各岗位以及每个员工的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完善目标考核、真正使经营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增强其经营管理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同时要确保管理的有效性。其次,进一步改革产权制度。强化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和经营机制的转换。强化内部约束和激励机制,有效地转换经营机制,加大责任追究力度,提高内控执行效果;强化增资扩股工作,确保信息的透明度和操作的合规合法性,逐步优化股权结构。再次,完善治理结构。在治理结构选择上,要坚持所有者控制原则及效率管理和监督原则。要做到入股农民是农村信用社的所用者和控制者,形成信用社和入股农民的命运和生存发展息息相关的制度和体制安排,创造出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运行机制。在组织内部结构机制安排上,既要相互统一,又要相互制衡。根据现代企业治理结构的要求,农村信用社必须坚持所有者的利益主体和他的风险主体是一致的,而在治理上和管理上也应由他们做到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和自我监督。最后,加强风险防范。努力扩充资本金。资本充足率提高了,农村信用社抵御风险的能力自然就增强了。同时,农村信用社应抓住改革的机遇,利用国家的优惠政策,改善自身经营,增强自身的吸引力,加大宣传力度,树立良好形象,做好服务,强化信用社与社员的联系,使入股社员得到实惠,提高人们的入股积极性。努力实施多元化战略。农村信用社的经营业务应该多样化,资金的投放领域和投放对象应该广泛化。提高信贷质量。农村信用社要提高信贷人员的素质,增强其风险意识;严格信贷审查,加强信贷管理,及时催收贷款。

4.建立多层次的农村金融体系,培育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机制。应构建一个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和民间金融相结合的竞争性农村金融市场。首先,拓宽政策性金融的业务范围。作为目前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应逐步向综合型政策性银行转变,满足不能通过竞争性金融活动而获得满足的农村金融需求。农业发展银行应当健全和完善政策性金融服务功能,继续支持国家粮油储备体系建设,履行为粮棉油收购资金供应和管理等政策性业务。在业务拓展上,农发行在目前基础上调整充实业务范围,积极开办粮油产业化经营贷款、重新对农业发展银行进行市场定位,进一步调整农业发展银行信贷结构,逐步将支持重点由农产品流通领域转向农业生产领域,使其成为支持农村发展的综合型政策性银行。同时要拓宽业务覆盖面。通过增设基层网点、接收部分基层国有商业银行网点或接收部分基层国有商业银行网点作为自己的分支机构,增强服务农业的能力。另外,逐步开办扶贫开发项目贷款、农业综合开发贷款、农村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贷款业务;通过发行农业金融债券和建立农业发展基金,拓宽筹资渠道。此外,建立农村政策性保险业务,鉴于商业农业保险尚缺乏市场基础,建议在政策推动下争取成立地方性的,以政策为依托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建议建立国家和省两级农业保险发展基金,在财政补贴之外,支付农民的保费补贴和农业保险部门的超额赔款补贴,通过政府补贴或委托的方式,鼓励商业性保险公司进入农业保险市场,为农业保险提供再保险支持。其次,大力发展面向广大农户的合作金融组织。合作金融机构因自身制度设计的特点,使得为社员服务方面具有交易成本低、效率高的内在优势,在农村金融市场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应大力发展面向广大农户的合作金融组织。如由农户自愿发起的资金互助组织,这种资金互助组织应是真正意义的合作制组织,社员之间互相监督,社员代表参与合作社决策,建立社员大会控制下的法人治理机构,有效建立其自我约束和自担风险的经营机制。再次,逐步规范和引导民间金融。民间金融具有信息成本低、利率弹性大、服务态度好等优点,适度、健康的发展对于活跃民间投资,促进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要通过经济手段而非行政手段来解决民间金融所存在的问题,并逐步使之规范化和制度化,充分利用传统的信用资源来培育和发展民间金融主体,使金融产业逐步走向多元化和市场化。国家应尽快制定民间金融相关的法规和管理办法,加强政策引导,规范民间金融行为,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使之合法化、公开化。同时,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发展小额信贷组织和互助合作金融组织。根据市场化的原则,发展以不吸收公众存款的私营、股份、合作制的小额信贷组织和互助合作金融组织,条件成熟时可由监管部门实行备案制管理,设立民营银行,提高民间金融的组织化、规范化水平,更好为“三农”服务。

5.建立有效的农村资金回流机制。首先,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和调整县级金融服务功能。国有商业银行要合理设置县域机构,取消单纯吸储的银行营业网点。商业银行可以适度调低系统内上存资金的比例和利率,以减少和解决农村资金流向城市、农业资金流向非农业、经济落后地区资金流向经济发达地区这个资金盈缺布局不均衡、两极分化越拉越大的问题。同时,也可以适度“放权”,给予或扩大对基层行的资金授权授信额度和新增贷款的审批权限。其次,调整、完善农村邮政储蓄的功能,以改变邮政储蓄造成农村资金外流的局面。国家应制订相应的政策,政储蓄资金管理办法,必须对现有邮政储蓄制度进行改革。将县以下邮政储蓄吸收的存款,通过人民银行全额用于增加对农村金融机构的再贷款,并将此作为一项制度稳定下来。另外,降低邮政储蓄新增存款转存中央银行利率。此外,按照机构企业化方向改革邮政储蓄机构,推进邮政储蓄银行网络的建立,并设立专门的农村金融服务部门,面向“三农”开展业务;通过与农村金融机构开展业务合作,进一步加大邮储资金支农力度,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满足度。再次,对支农再贷款要进行财政贴息,引导资金进入农村。不论在地方一级还是在国家一级,财政支农资金和信贷资金都缺乏衔接和配合,国家和地方财政可将支农资金给予财政贴息,以引导信用社和农业银行加大农业投入,降低农民的贷款成本。

6.建立和完善风险分散和补偿机制。首先,建立农村信贷保险制度。积极开发农业贷款损失补偿保险品种,对商业性保险公司按照农业保险的业务比重给予相应的保费补贴及免交涉农业保险营业税等优惠政策。其次,加快农业保险制度建设,把农业保险纳入农业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考虑组建政策农业保险机构,或者委托政策性银行开办农业保险业务,政府可以对参加保险的农户实行保费补贴,引导农民参保意识;也可以鼓励商业性保险机构开办业务,鼓励农村金融机构农业保险业务。也可以通过财政、税收、金融、再保险等经济手段支持和促进农业保险发展。再次,建立信用担保补偿机制。政府要建立信用担保补偿基金,,每年按照一定比例补充当年基金并牵头组建符合农村需求的评估担保机构,设立由财政、企业、农村金融机构出资的信用担保基金,发展农村互助担保组织。建立区域性信用再担保机构,以分散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最后,建立有效的存款保险机制。消除政府承担隐性担保的责任,有利于保护存款人的利益,为稳定金融体系提供事后补救措施,也有助于农村金融机构防范金融风险。

参考文献:

[1]钟真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金融体系改革与法制完善[J].中国金融,2007,(6).

[2]谢光华.论构筑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金融生态环境[J].特区经济,2007,(9).

[3]李俊明,李雁冰.新农村建设中金融服务滞后问题值得关注[J].河北金融,2007,(4).

[4]何卫江省.浅析我国农村金融深化的政策取向[J].上海金融,2006,(11).

[5]何伟.我国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的障碍及政策解读[J].时代金融,2007,(3).

[6]国经文.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金融体系[J].中国改革,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