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设计要点分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40:26

博物馆设计要点分析篇1

前言

随着我国博物馆的发展,很多新型博物馆在设计风格方面存在较大的相似性,如果博物馆能够在室内设计领域突出其地域性特征,则能够使博物馆呈现出更高质量的文化价值。因此,很多博物馆的设计人员都将博物馆的室内空间地域性设计作为一项重要内容。

一、宏观视角下的博物馆室内空间地域性表达

首先,博物馆室内空间的设计理念要根据博物馆所在地区的传统文化进行设计,尤其在室内空间的宏观设计方面,要尽可能多的借鉴当地传统建筑的风格特点,对博物馆室内空间的宏观布局进行研究。首先,博物馆要在宏观层面尽可能保证室内空间的体积,不能盲目效仿一些现代化商场的设计理念,而是要根据当地传统风格建筑的室内空间环境,对博物馆的室内空间进行体积设计。既要保证博物馆的室内空间具备足够的宽敞性特点,又不能因为体积过大而影响了博物馆地域文化因素的表达。博物馆室内空间的主体高度要尽可能控制在6m左右,基础性展品的展厅设计,要尽可能放在较矮的楼层,在保证文物安全的前提下,也可能开发地下室作为文物展厅。另外,要保证不同展厅在博物馆内已较为均匀的方式进行分布,使展厅的面积能够保持在适应观众审美需求的范围内,不会由于展厅面积过大而对观众产生观赏疲劳。博物馆的中心部分,应尽可能使用正方形厅室作为过渡空间,使面积相同或相似的展厅不会由于过渡空间的形态而产生差异化错觉。可以借鉴地域性传统建筑的空间设计理念,对博物馆室内空间进行科学的处理,如果当地的传统建筑正厅较大,则可以按照传统建筑的理念将正厅位置作为主要展品陈列的位置,使博物馆能够更具地域特色。

二、微观视角下的博物馆室内空间地域性表达

1.博物馆屋顶的地域性表达

要加强对传统建筑因素的美学分析,结合现代装修理念,对博物馆室内空间的微观细节进行处理。使博物馆的室内空间能够通过抽象艺术的方式对地域性因素进行表达,提升参观者对博物馆地域特色的理解。例如,江南传统建筑在屋顶的设计方面存在高度错落的特点,因此,在进行江南地区博物馆屋顶设计的过程中,要采用多面体的装饰理念,对博物馆的屋顶进行形态设计,并根据传统建筑固有的设计尺度,同比例的进行博物馆屋顶的设计,使博物馆的屋顶能够呈现出同江南小镇一样的屋顶美观感,提升博物馆的地域特色。屋顶的装饰材料选取也是提升博物馆室内空间地域特点的重要因素,可以使用花岗石替代传统江南建筑的青瓦,使博物馆既能够呈现出同传统建筑一样的文化内涵,也能够保证建筑的科技含量。

2.博物馆窗口的地域性表达

博物馆的窗口设计必须在保证博物馆实用性的基础上推进,既要借鉴具备地域特征的建筑窗口设计理念,又必须保证博物馆的主要展厅获得足够的自然采光。要以传统建筑的框景作为主要的设计理念参考依据,通过窗口形态的调整,实现窗口地域性特点的展示。例如,在北京等传统建筑领域,长方形窗口是较为常见的形态,而在江南园林领域,窗口的形态则呈现出六边形活花形等众多形态。博物馆的设计者要结合地域特色,对窗口进行形态设计,并对开窗的具体方向进行控制,避免窗口形态的变化影响到窗口的美观性。

3.博物馆山水墙的地域性表达

山水墙是博物馆中较具艺术特色的因素,对山水墙进行地域文化的设计,可以使博物馆在展现地域特点的方面具备较强的艺术支持。要尽可能将山水墙选择在空间环境较大的厅室,并使山水墙靠近博物馆的入口位置,使参观博物馆的人员能够首先对山水墙进行鉴赏,并在鉴赏的过程中获得对博物馆地域文化的了解,以便参观者在以往对博物馆地域特色的记忆能够得到充分的调动,提升博物馆观赏者对文物观赏的理解深度。要将地域性特色的设计主体技术作为山水墙的设计技术,保证山水墙成为博物馆名副其实的艺术作品。另外,要结合美术作品和雕塑作品的艺术理念,对山水墙进行细节的打造,既要保证山水墙能够具备充足的地域文化特征,又要融入现代科技对山水墙的制作进行技术性支持,使山水墙能够完整的呈现出博物馆所在地区的文化特色,实现传统因素同现代因素的交融。要借鉴抽象艺术作品的文化表现技艺,对山水墙进行艺术理念设计,使山水墙能够凭借较为简单的形态和色调对丰富的文化内涵进行表达。

结论

博物馆设计要点分析篇2

关键词:大唐西市、博物馆、防火等级、防火分区、安全疏散

中图分类号:C28文献标识码:a

一、背景研究---关于西安博物馆人员密度调查分析

1汉阳陵博物馆

汉阳陵博物馆是一座建筑风格独特、装饰精美、陈列手段先进的现代化综合博物馆。其建筑采用下沉式结构,充分保护了陵园的整体环境风貌。在1600平方米的展室内陈列着近多年来考古发掘出土的1800件文物精品,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其中考古陈列馆,建筑面积约2000平方米,分为两个展厅,面积均为1000平方米,设两个防火分区。瞬时极限容纳人数约为3000人。拥有疏散口4个,地上3个(但其中1个不能使用),地下一个,有明显的疏散标识。此外,还拥有灭火器材,1211灭火器(主要成分氮气)、干粉灭火器。室内主要通过烟感器来防止火灾,但展厅内多为木质吊顶、木质展台、石材地面墙面、玻璃橱窗。

2陕西省历史博物馆

陕西历史博物馆,由一组雄伟壮观的仿唐建筑群组成,占地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6万平方米。馆舍布局呈“轴线对称,主从有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仿唐建筑群体,连廊庭院,参差错落,典雅凝重,气势雄伟,堪称陕西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象征。馆区占地6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5600平方米,文物库区面积8000平方米,展厅面积11000平方米。

通过我们调研,陕西省历史博物馆的日参观人流量:淡季时约为2000人左右,旺季时近4000人。此外,还了解到:

(1)每个展厅内部均设有烟感探头和自动排烟系统千余个;

(2)木制展柜内不做喷淋,均做阻燃处理,防止淋坏展品;

(3)在展厅角落处,设置有安全通道,保证3分钟内疏散人群,

(4)在展厅出入口处设有防火按钮和消防电话。

3碑林博物馆

西安碑林博物馆,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三学街文庙旧址,是一座收藏、研究碑石墓志及其它古代石刻艺术以及文庙古代建筑的部分遗存的博物馆。

该馆占地面积3万多平方米,陈列内容分为西安碑林和石刻艺术两大部分。馆区由孔庙、碑林、石刻艺术室三部分组成,陈列历代著名书法名家的诗文真迹、各种线刻画以及有珍贵史料价值的碑石,是研究我国历代社会和地方史的重要资料。馆区占地面积31900平方米,现有馆藏文物11000余件,11个展室,陈列面积4900平方米。

经调研,我们得出如下结论:

(1)西安碑林展室和服务用房均为一层砖木结构坡屋顶,单栋建筑面积均不超过1000平方米,且建筑物之间间距均大于8米,每栋自成一个防火分区;

(2)建筑物木质柱子和屋顶均用烽火涂料作防火处理;

(3)展室内设有两个直通室外的出口,有火灾报警系统,但没有喷淋,应该是为了保护石刻碑石所用的;

二、大唐西市博物馆工程概况

大唐西市项目位于西安市西南角,原“西市”遗址。项目定位为西安城市的会客厅,西安旅游产业的超级引擎。由东到西分为仿唐建筑、丝路沿途各国风情建筑和西欧式建筑三大模块。建成后有西安国际旅游纪念品交易中心、西市博物馆、古玩城、商业步行街、大型商业主力店、大型餐饮、小吃城、各国顶级精品展销中心、五星级酒店、现代商务写字楼等,是一个将旅游、休闲、购物、餐饮、娱乐、文化体验有机融合在一起的大型综合商旅文化城区。

大唐西市项目总体规划呈“九宫格”布局,大唐西市博物馆位于第四格,原十字街遗址,保护展示唐代道路遗址、建筑遗址、沟渠遗址及收藏文物。将使人们从遗迹、遗物等多方位认识西市,“走进历史,感受人文”。博物馆占地面积1420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2511平方米,总建筑高度23.90m。整个建筑分为地上和地下部分。地上部分主要作为展示功能兼有附属办公,由“城市通道”、展厅和办公三大功能区组成,其中展厅四层,附属办公三层,城市通道三层通高。地下部分两层作为地下车库和超市、店铺,在功能上和建筑上与大唐西市整体商业、配套功能及其它各“宫”地下部分连为一体。“城市通道”区为钢结构;而展厅部分和办公区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据有关文献记载,唐贞观以来,九宫格局的“西市”繁华盛极一时,成为聚钱之所。令人遗憾的是,太和九年(公元835年)6月,“西市”毁于一场大火。防火设计是建筑设计的重要内容,有特殊意义的大唐西市博物馆防火设计尤其显得重要。本文着重对地上部分即博物馆及配套功能部分作点讨论。

三、大唐西市博物馆火灾危险性分析

3.1防火等级分析

大唐西市博物馆工程为综合性建筑,总建筑面积为42511平方米,而且单博物馆及配套功能区建筑面积远远超过10000平方米,属于大型博物馆。由于博物馆使用的特点,高峰期馆人员集中且对馆内环境生疏,火灾发生时容易造成人员惊慌失措、争相逃难的现象,极易出现踩踏挤压等伤亡事故。加之本项目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建筑耐火等级定为一级是合理的和必要的。

3.2火灾荷载分析

博物馆建成后展示唐代道路遗址、建筑遗址、沟渠遗址及收藏文物,容载可燃物相比一般建筑物如办公、宾馆、商业及住宅等都要少一点。固定可燃物主要取决于装修形式和材料,一般而言也不会比普通民用建筑多。所以本项目的火灾荷载(商业及车库部分除外)相对普通民用建筑小。

3.3防火分区分析

该博物馆的耐火等级按一级设计,博物馆北面临城市道路,东面距胜世坊26.90米,西面距大鑫坊26.00米,南面是金市,距博物馆38.90米,四周可形成环形路网,通达性较好,有利于消防和安全疏散。

博物馆首层“城市通道”部分,三层通高(局部夹层),约18.00米,连同报告厅作为一个防火分区,建筑面积3560m2,柱、梁和屋盖均为钢结构,外涂防火材料,玻璃也做双层中空防火玻璃,设有火灾报警和自动喷淋系统;

博物馆展厅部分:

一层为商业,以防火墙和甲级防火门与博物馆功能完全分开,作为一个独立的防火分区;二至四层为博物馆展厅,总使用面积为4358m2(含一层序言厅及书、纪念品店),层间以防烟楼梯间和非封闭楼梯连通,设有火灾报警和自动喷淋系统,整体为一个防火分区;

办公部分三层,每层684m2,层间以封闭楼梯间连通,每层各作为一个防火分区;

详附图。

四、大唐西市博物馆安全疏散分析

4.1疏散人数及疏散宽度分析

博物馆“城市通道”部分,主要功能作为博物馆入口大厅和空间过渡,兼作临时展览和其他庆典活动,面积折减按60%,按瞬时最不利因素考虑,人员密度参照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0.5人/m2,本防火分区(含报告厅)设计最大人数为1068人,疏散宽度应为7米。

博物馆展厅部分,博物馆展厅面积折减按60%,按瞬时最不利因素考虑,人员密度参照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0.5人/m2:一层序言厅及书、纪念品店,设计最大人数为158人,疏散宽度应为1.1米;二层设计最大人数为532人,疏散宽度应为3.5米;三层设计最大人数为412人,疏散宽度应为3.1米;四层设计最大人数为206人,疏散宽度应为2.1米。

办公部分人员较少,疏散宽度满足要求。

4.2疏散口分析

博物馆“城市通道”部分,有四个直通室外的出入口,且有开向相邻防火分区的疏散口,满足疏散口数量和宽度要求。

博物馆展厅部分从楼梯下来,没有一个直通室外的出口,且都要穿过非疏散走道的空间,疏散极为不利。二至四层都有两个以上不同方向的疏散口,满足疏散口数量要求。但有部疏散楼梯在每层变换位置,象博物馆这种公共空间在紧急情况下及易造成恐慌,影响安全疏散。

办公部分也没有一个直通室外的出口,尤其是从三楼下来的楼梯,要穿过好几个空间才能到达建筑外墙,而楼梯本身是靠者外墙的,这个部分出口布置不理想。

4.3疏散距离分析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5.3.13条:

博物馆“城市通道”部分,设有火灾报警和自动喷淋,最大疏散距离为50米。加上与办公部分相邻的疏散口,满足要求。但办公部分没有直通室外的出口,所以这里疏散距离超出规范要求。

博物馆展厅部分和办公部分,最大疏散距离为40米。

五、大唐西市博物馆安全疏散的建议

5.1博物馆“城市通道”部分,建议在4-7与4-X轴相交处设一直接对外的疏散口。

5.2博物馆展厅:

序言厅和纪念品店部分,4-13至4-14之间与4-F相交处设一直接对外的疏散口;

4-p至4-Q之间与4-3轴相交处楼梯从二楼下来梯段直通室外;

4-p至4-Q之间与4-11轴相交处楼梯直通四楼,作为疏散专用楼梯。

5.3办公部分,4-Y与4-13轴相交处楼梯附近设一直接对外的疏散口。

参考文献

1、《建筑防火设计》张树平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中国计划出版社

3、《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6―91)

博物馆设计要点分析篇3

关键词:博物馆;序厅设计;展品设计;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260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博物馆的序厅空间,在博物馆陈列展览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博物馆整个展示活动的开首与前导,序厅的设计要紧密扣住博物馆展览的主题与内容;同时它又是博物馆展示空间的延伸与拓展,序厅的立意要着重彰显博物馆展览的社会现实和教育意义。博物馆展览序厅的设计,源于展览内容,又要高于展览内容,不能凭空臆造,更不能只是通俗化的图解,要从展览内容中提炼精华,加以艺术再创作,最终要高于展览内容,对展览内容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由此可见,优秀的序厅空间设计,是博物馆展览教育的思想性与信息传播的艺术性高度融合的结晶,是对整个博物馆陈列艺术设计起到画龙点睛作用的一个重要部分。

2.博物馆序厅设计的发展历史与研究背景

2.1博物馆序厅设计的发展历史

当今世界,博物馆的分类至今没有统一的划分标准。在我国,三类划分法一度成为我国博物馆分类的权威性标准,即:综合性、纪念性、专门性(亦称专题性)。序厅的基本形制设计也随着博物馆性质的定义而发生着变化。通常,门厅与序厅在综合性博物馆中是分开的:有些博物馆,除了主人口序厅外,在每个不同主题的陈列馆内,还设有各具特色的小序厅。而在中小型博物馆中。尤其是陈列主题单一的馆。通常门厅与序厅是合二为一的。博物馆建设的不断创新,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门厅也充当了序厅的角色,这两个在过去被认为是不同序列的空间,两者的界限、区分逐渐模糊。因此,在这样的新时代赋予的特定模糊空间,重新审视序厅的艺术设计形式显得尤为重要。

2.2博物馆序厅设计的研究背景

在对博物馆序厅空间的研究方面,清华大学的董松先生在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博物馆陈列中的序厅设计研究》中指出,序厅设计应当集中体现陈列展览的主题思想,起到点题、烘托气氛的作用。论文就博物馆功能分析的角度系统探讨了博物馆序厅的产生、发展及其设计元素构成等问题,同时对序厅设计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平面布局、空间处理和设计原则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首都博物馆程旭先生的《序厅设计的几点思考》一文,结合其从事博物馆陈列没计工作的实际经验,就设计师在序厅设计构思阶段的工作提出了很多切实可行的建议。而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的樊灵燕女士在《博物馆序厅设计初探》中提出了序厅设计在创造博物馆整体展示形象中的地位与重要性、分析解读了序厅设计多样化的艺术设计形态,同时展望了博物馆序厅今后的发展趋势。

3.博物馆序厅设计的一般原则

博物馆序厅的设计一般因展品的不同而不同,一般来说,其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前言,其可谓是序厅的一个引子,通过这一部分内容的展示,使参观者对整个序厅的内容有一个大体的认识,前言在博物馆序厅的设计中处于不可或缺的地位,其表现形式多以文字为主,形式简单。第二,场馆导览,其主要是介绍博物馆展厅的展品位置、楼层分布等,使参观者对序厅布局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方便接下来的参观。一般博物馆都是将场馆导览放在序厅中,但也有部分博物馆将其放在入口处。场馆导览主要是采用触摸查询一体机或图文展板的形式,对博物馆内容进行一个简单的展示。第三,标志性展品。该部分主要是将博物馆内具有代表性与标志性的东西拿出来进行展示。其特征主要有,多数为视觉工程类展品,在视觉上具有强烈的震撼力与感染力,可以引起参观者的注意。第四,总揽性展品,采用某个独特的视角,对展出的内容进行概况与抽象,其展示内容比较普遍,不具有代表性,因此不属于标志性展示。总之,多种因素影响序厅展品内容的设计,只有通过设计师与策划师对众多因素的分析,确定最佳的平衡点,才能在序厅设计上有所突破,设计出一个科学、美观的序厅,使其成为博物馆的眼睛。最后,对于博物馆观众而言,序厅空间还应该注重满足观众摄影留念的需求。观众参观博物馆展陈,在获得心灵体验与思想教育的同时,还希望能将这些值得纪念的瞬间永久地保存下来。但是出于展品文物的保护原因或是临时展览的版权问题,博物馆展陈正文部分往往谢绝摄影,这就要求序厅空间的设计规划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博物馆观众的这一遗憾。这里并非只是单纯地提出序厅空间应有自己独特的标志性景观,而且还对序厅空间材质的质地和颜色提出了要求。此外,为了配合观众照片整体效果的呈现,选取合适的照明方式也应该成为设计师设计序厅空间时所应着重考虑的对象。除此之外,观众的摄影留念可能会引起的人流滞缓的问题,这也都需要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师给予通盘的规划。

4.序厅设计发展的可能趋势

随着当前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突飞猛进,博物馆建设的现代化、博物馆陈列的新理念、新技术、新特征会不断涌现。这些部对序厅的形制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来序厅设计亟需加以改进。我们必须将自己置身于当今科技进步的大背景,以广泛的视野去思考序厅空间生存与发展。第一,人性化趋向。21世纪,将更注重对人文主义的关怀,倡导关怀人、尊重人和人性解放的一脉相承。因而体现在博物馆展示陈列设计观念上,要将“以人为本”和传统的“以物为本”同等重视起来,本着观众的审美需求出发。博物馆将不再是超然至上的宝库,而是社区群体休闲与教育的场所:博物馆也不再是少数人孤芳自赏的殿堂,更不是单纯的艺术品储藏所,它将与社会生活、观众群体更为紧密地结合。因此,序厅设计应更多地从人性化层面加以考虑。第二,多元化趋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序厅设计要向前发展,就必须探究渊远广博的历史沉积,丰富多彩的文化遗存,及相互影响渗透的当代国际多元文化,从而拓宽视野,为序厅陈列展示艺术的创新,特别是原创性的创作与设计,提供自由驰骋的多向维度。第三,整体化趋向。今天的整体化设计是建筑设计、序厅设计、展示陈列设计一体化的进程,做到更大范围内的统一。序厅设计要在博物馆建筑、整体陈列展示设计中,既体现恰如其分的设计个性化,也服从于整体感的处理:着眼于整体陈列顺序的节奏,从不同配置、造型、色彩、材质、语言上做到风格的整体统一。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博物馆序厅空间是陈列展览中的重要一环,是博物馆观众的第一视点。它会给予每位观众一定的体验感受,这样的艺术感染力是通过具有创意的陈列语言和艺术的表现形式来实现的。序厅设计应是高度概括的陈列语言和准确的艺术形式,努力营造出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形式和内容融为一体的意境氛围来引导观众,感染观众,帮助观众留下对陈列展览最深刻最难以忘怀的记忆。21世纪是一个全新世纪,新世纪中国博物馆设计应当与时俱进,跨入世界先进博物馆行列。

参考文献:

[1]唐潇骏.博物馆序厅空间初探——以观众参观体验为中心的考察[J].博物馆研究,2012,(03):23-27.

[2]樊灵燕.博物馆序厅设计初探[J].设计论坛,2007,(01):72-73.

博物馆设计要点分析篇4

虽然对于什么是数字博物馆,至今并没有一个权威的答案,但从世界各国博物馆的数字博物馆建设实践来看,数字博物馆建设就是一个大型的、综合的信息化工程建设,是一个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的,由一个个阶段性建设目标走向总体目标的不断累积递进的建设工程。数字博物馆建设是一个单靠博物馆自身无法完成的工程,是一个必须借助社会力量,以项目的方式通过投资方(甲方)与承建方(乙方)共同协作完成的工程。

随着数字博物馆建设项目的内容、复杂性的不断增加,随着项目投资,承包商与相关人员的不断增加,项目管理的内容与复杂程度也在不断增加。如何做好项目的建设规划?如何估算项目成本并使其得到有效的控制?如何有效地控制项目的进程?如何保证项目的质量?如何控制项目风险?如何实施项目相关人员的有效管理?凡此种种,都是作为数字博物馆建设的甲方不可回避的问题。正确处理好这些问题,数字博物馆建设就少走弯路,顺利进行,领导满意、用户满意、承包商也满意。因此,作为数字博物馆建设项目的甲方代表,博物馆的信息化主管部门应高度重视项目管理,用先进科学的项目管理理论指导项目管理实践,以科学管理代替经验管理,正确发挥项目管理中的甲方作用,保证数字博物馆建设的顺利进行。

一、数字博物馆项目管理的相关概念

(一)项目的定义

项目(project)是为提供某项独特的产品、服务或成果所进行的临时的一次性努力。确切地说就是用有限的资源(人、财、物)、有限的时间为特定客户(投资、确定需求并拥有项目成果的组织或个人)完成特定目标的一次性工作。

(二)项目管理的定义

项目管理(projectmanagement)是把各种知识、技能、手段和技术应用于项目活动之中,以达到项目的要求。

(三)数字博物馆的定义

对于什么是数字博物馆,至今并没有一个权威且明确的定义。本文所指数字博物馆是指运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及数字多媒体技术等相关技术,将实体博物馆的职能以数字化方式完整呈现于网络上的博物馆。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国际互联网与博物馆内部信息网(局域网),将博物馆的传统工作方式与计算机网络上的数字化协作方式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实体博物馆的职能在现实与网络虚拟环境中都得到充分实现。

(四)数字博物馆项目的特点

从系统功能上看,数字博物馆建设主要包括:基础平台建设(计算机网络基础建设)、办公应用平台建设(藏品管理系统、展览管理系统、研究管理系统、oa系统以及图书档案管理系统等)与信息平台建设(内部门户网站、国际互联网的官方网站)。数字博物馆项目既有通用信息系统项目的共性,又有博物馆的专业特性,如虚拟展示技术的实现、高精度图像采集、存储与应用管理等。

二、数字博物馆项目甲方管理的内容

随着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化技术在博物馆管理中的广泛应用,国内各大博物馆相继成立了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数字博物馆相关项目的规划、实施与使用的全周期管理。博物馆是数字博物馆建设项目中的甲方,博物馆中的信息化主管部门是甲方利益保护者。按要求保质保量地完成数字博物馆各个项目的建设任务,是博物馆信息主管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

数字博物馆项目的甲方管理贯穿于项目周期的始终,具体表现为以下七个阶段:

(一)意向提出阶段

通常情况下,数字博物馆建设项目的意向提出主要通过两个渠道:一,业务部门根据工作需要提出用信息化手段实现业务建设的需求,并提出建设信息化系统的期望;二,信息化主管部门根据数字博物馆建设总体目标与业务工作现状提出项目建设意向。

意向提出阶段是项目启动的开始。一个项目的启动必须经过意向提出,但不是每一个意向都能够进入开发、实施。

在意向提出阶段,项目管理的重点应是在统筹规划的前提下进行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项目可行性分析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项目的可实现性(技术可实现性、环境可实现性)

3、投入的合理性与可能性

4、与已建或在建项目的关系与影响

意向提出后的项目可行性分析是数字博物馆项目建设初期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只有经过充分可行性分析的建设意向才是好的意向。

(二)需求分析阶段

需求分析是数字博物馆项目管理中甲方管理的重点,需求分析的好坏,直接关系系统建设的成功与失败。什么是需求?对于一个项目来说,需求应包括两个方面:项目(自身)需求、产品需求。项目需求是指项目包含的工作内容,所要达到的目标,满足什么业务需求,交付什么成果的总和;产品需求是交付成果的特征,即产品功能性和非功能性的总和。为保证需求分析的质量,避免需求的频繁变更,博物馆信息主管部门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引导业务部门细化需求。在充分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制定(自定或邀请外协单位)完整、清晰、详细的需求分析报告(方案)。

了解项目需求的过程是项目管理与用户的沟通过程,沟通渠道是否畅通、沟通内容是否充分,用户需求是否充分表达,项目管理者是否充分理解用户需求等等,都是影响项目需求调研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作为数字博物馆项目甲方管理的代表,博物馆信息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应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信息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不仅要具有计算机技术方面的专长,还应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分析能力和语言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

一个完整的需求分析报告(方案)应包括:当前业务流程分析、未来业务流程分析、当前业务与未来业务的差异分析,信息系统功能需求、非功能需求(运行环境需求、安全需求),各项相关行业技术标准,以及需求的优先次序等。

需求分析报告(方案)形成以后,需要得到使用者和业务主管的认可。

这个需求分析阶段基本是由博物馆信息主管部门组织应用需求部门进行的前期需求分析。当然,信息主管部门也可要求开发公司或软件专家参与需求分析。完成的需求分析报告(方案)将会以需求书的方式出现在项目招标文件中。

(三)承包商选择阶段

1、自选承包商或邀标

根据《政府采购法》的相关规定,在确定采用自选或邀标确定供应商的办法以后,选择供应商就成为甲方项目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也是极为费时费力的工作。供应商能否选好,直接决定项目的成败。选择供应商时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技术领先原则,潜在承包商可提供的产品应是采用当下最先进的技术,产品符合各项国际、国内标准;二、综合评价原则,在制定供应商选择评估标准时要本着综合评估的原则,要从商务、技术、价格、服务等方面综合考虑。

此阶段甲方项目管理工作应包括:一、选择潜在供应商。通过市场调查、业内用户咨询、专家咨询等方式划定潜在承包商范围。二、接受潜在承包商项目解决方案。三、制定承包商评估方法与评估标准。评估标准应包括解决方案评估(对产品功能、性能、体系架构、规模、核心技术、成熟度、市场占有率、产品化程度、用户友好性、市场评价、费用等进行综合评估)、软件产品运行环境评估、项目实施评估(包括实施方法、实施费用、实施周期、相似案例等)、培训与售后服务评估(包括培训方式、费用、售后服务方式、响应时间等)、商务评估(企业规模、业绩等)。四、完成潜在承包其他相关调查。如公司实地考察、研发团队调查、用户满意度调查(产品、售后服务)、以及公司对本项目重视程度考察等。对于通用程度较高的产品开发,或技术较成熟的产品,接受承包商解决方案同时可提出产品试用或根据需求的演示性搭建,以得到对产品更直观的认识与感受。

2、公开招标

对于选择以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承建商的项目,博物馆信息主管部门要将更多的精力放在需求书的撰写上,对于投资大、功能复杂,系统集成、应用集成要求高的综合应用开发项目,甲方应邀请经验丰富的专家主持或帮助完成需求书的编写。

选择承包商阶段的另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商务谈判。在一定的策略指导下,通过与承包商反复谈判,确定最优价格与服务条款,最大化地维护甲方利益。商务谈判可以在立项报告审批阶段继续进行,但签订合同必须在立项报告审批之后方可进行。

(四)启动阶段

合同签订后,项目进入了成功与否的关键阶段――启动阶段。做好项目启动管理是甲方细化需求分析,有效控制项目风险、确保项目成功的关键。该阶段工作应包括:

1、确定项目干系人(利害关系者)。项目不同的干系人对项目有不同的期望和需求,关注的目标和重点也有所不同,甚至差异很大。例如,领导可能关注时间进度,用户更关注系统是否好用,能否提高工作效率。因此,明确项目干系人,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与希望,是项目管理者必须掌握的要素。干系人需求与期望得到满足,积极性得以调动,项目才能成功。

2、成立项目组

成立甲方项目组,确定相应职位人员,明确各自职责,是保证项目顺利进行并终获成功的一项重要工作。

甲方项目负责人应是技术素质与管理素质兼备人员,项目组成员应由信息、主管部门技术(系统实施)人员、业务需求人员组成。业务需求人员负责组织业务需求细化、确认,组织编写业务管理规定、系统使用培训等。系统实施人员负责系统架构、性能确认,用户与开发人员之间的工作协调,以及安装调试协调等。

3、细化需求

在项目进入实施之前,甲方项目组应与承建商一道,共同完成项目需求的细化工作,在得到应用需求部门(甚至是上级领导)确认后,形成新的需求报告。

功能需求明确后,系统架构也就能够确定了。系统运行环境等非功能性需求也在这个阶段确定,并由此确定其他产品的采购计划。

4、确定项目计划

在细化需求的基础上,甲方应对所需开发项目的最终目标有清晰明确的认识。在明确目标与需求的基础上,双方制定完整的项目计划。制定合理的时间表,明确工作划分,确定责任人,以及项目里程碑(关键点)。

制定项目计划的同时,甲方要制定一系列项目管理制度。如:项目例会制度、通报制度、计划管理制度、文件管理制度,沟通流程,以及风险防范机制等。

签订合同需要在本阶段进行。

(五)开发实施阶段

项目进入实施阶段后,甲方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根据项目计划监督乙方项目开发进程,严把阶段验收、上线验收、竣工验收三关,将项目实施风险降至最低。

阶段验收:甲方信息管理部门要在现状分析调研、系统设计完成、产品测试等关键阶段进行阶段验收。

上线(测试)验收:系统测试完成时,甲方信息主管部门要组织上线(测试)信息管理部门、产品使用部门、项目建设单位及专家对项目进行验收。

竣工验收:完成上线验收、文档汇编后才可进行竣工验收。

(六)使用维护阶段

数字博物馆系统竣工验收后进入使用维护阶段。各博物馆应根据本单位情况决定维护方式:本单位自主维护或委托专业公司维护。此阶段甲方管理的任务是根据运行、维护的目标与原则规范运维流程、制定运维管理制度、突发事件应急方案。按照各项运行、维护管理制度保障系统正常运行,及时向项目建设单位反馈系统问题与用户意见,为系统升级做好充分准备。

三、数字博物馆建设对甲方管理人员的要求

通常情况下,数字博物馆项目的甲方管理都是由博物馆中信息化建设主管部门来承担。甲方管理人员,特别是负责人的素质对项目的成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合格的数字博物馆项目的甲方管理者必须具备以下素质:

(一)广博的知识储备

第一,数字博物馆是一个大型的综合性的信息化建设工程,要求管理者必须掌握信息化建设的基本知识,对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数字化资源管理技术等技术有基本的了解;第二,数字博物馆建设是围绕博物馆各相关业务展开的信息化工程,因此,对博物馆业务知识、管理运行机制的基本了解是数字博物馆甲方管理者必备的知识储备;第三,甲方管理是构成项目管理的一个方面,应遵循项目管理规律,应执行现代管理标准,符合现代管理要求。因此对现代化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基本了解,也应是数字博物馆项目甲方管理人员必备素质。只有做到以上三个基本了解,数字博物馆建设的甲方管理才能得心应手,数字博物馆的建设质量才能得到保证。

(二)丰富的管理经验

项目管理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工作,优秀的项目管理人员是在多个成功或失败的项目管理实践中成长起来的。作为数字博物馆项目的甲方管理人员,具备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就可以使项目建设,特别是前期建设少走弯路,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最终达到预期目标,使数字博物馆的建设质量得到有效保障,使项目投资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三)良好的沟通能力

数字博物馆项目的甲方管理人员既是甲方用户需求的调研员,又是甲方与乙方工作的协调员。需求调研过程就是与用户反复沟通的过程,沟通得好,需求调研就全面、细致,需求分析的依据就准确可靠,系统设计就少走弯路,项目成果就能较好的满足用户要求。

甲方与乙方是一个项目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是两个不同利益体为了一个建设目标走到一起。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让项目投资风险减至最低,让甲方利益得到保护,是数字博物馆项目中甲方管理的重要职责。因此,为了高质量履行甲方职责,甲方管理人员不能仅仅依靠合同这个防控风险的最后一道防线,要积极主动,加强与乙方管理人员与实施人员的沟通,将监控落实于项目进行的各个阶段,在项目进程中控制风险。与甲方单位内部沟通相比,甲方与乙方之间的沟通更需要方法与技巧。

因此,对于数字博物馆项目管理的甲方人员来说,掌握甲方用户需求、营造良好的甲乙方关系,良好的沟通能力必不可少。

(四)旺盛的学习热情

博物馆设计要点分析篇5

关键词:博物馆;展示设计;情感;表达

博物馆的设计与建造在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得到了迅猛快速地发展。各种类型与各种规模的博物馆正被大量的建造中或者已经建成使用,这些博物馆逐渐形成了一个纵横交错的、全面覆盖的网络,进而形成了现代绚丽多姿的博物馆景象。同时,在借助科技的手段把所有事物进行量化的时代,传统的情感空虚与文化精神的丧失变得愈加严重。而博物馆作为人类精神与文化传播的主要媒介,能把情感的特殊体验带给人们,并在此过程中增强自信。因此即使处在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博物馆的生命力依然能保持旺盛,并以其所具有的独特魅力引起人们的关注。

一、对博物馆展示的设计进行审视

(一)对博物馆的再认识

博物馆是因为人类精神需求与文化需求发展而形成的。博物馆被定义为非盈利、服务性、永久性与公开性的机构,以欣赏、教育与研究为目的,对见证了人类发展与人类环境变化的事物进行收集、保护与研究,并进行见证物的展示与传播。博物馆的发展与变化主要是受到人类需求变化的影响,而人类的信息需求作为原动力促使了博物馆展示功能的产生、发展。博物馆应该是信息的中心和功能的综合体,可以使人们各种精神与文化的需求得到满足。伴随着职能的多样性以及社会需求的多样性,博物馆应变得更加活泼、开放与自由,进而形成一种文雅、亲民的形象,同普通民众更好地进行情感的交流。

当下,人文精神同科学精神,及精神文化同物质文化间的失衡在全世界普遍地发生着,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关键正由物质向精神转移、由自然向人类自身转移。情感的冷漠与空虚是导致人类社会不良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因此需要人类情感的恢复与回归。作为社会精神的象征以及社会文化的推动力,博物馆以社会文明的传播媒介与信息中心矗立在钢筋混凝土的城市之间,对社会的发展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博物馆在时空上进行了超越,在人们面前生动的展示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所产生的优秀成果。因此博物馆承担着这种情感回归的责任。

(二)对博物馆展品展示设计再认识

从传播学的层面看,博物馆展品的展示设计是为了能够对展品的信息进行高效传达为目标的一种空间与时间并行的、多维的、综合的艺术设计与媒介组织。展品的展示设计强调展示是运动的有活力的一种活动,并更加地注重传达信息的效果。博物馆展示的设计有着独特的艺术与文化特征。展示设计的根本性原则是更好的让展品进行展示,其所表现的形式的也是多种多样的。

1、博物馆展示设计中的情感特征

博物馆的展示设计最为显著的特征是含蓄内敛的设计手法,艺术性更强的表达方式特征,有着使人进行思考的情感力度和深厚的底蕴,使博物馆文化服务性特征更加地明显。博物馆的展示设计具有边缘性与多面性的特点,并且在传达展示设计信息的过程中,是展品的外部信息(材质、色彩、造型等)同内部的情感信息的综合传达过程。

2、博物馆展示设计中的情感缺乏

目前博物馆中的大部分并不能吸引民众进行游览,一些专题性与历史性的博物馆很少有游览者。其主要是因为:展品内容古板、浅薄、枯燥;展示内容与形式生硬、方式乏味、平淡,个性与特定都不鲜明,不能使人们产生兴趣;博物馆缺少服务的意识,且配套设备不完善;有许多的博物馆让观众感觉有隔阂感,展品展示的环境比较冷漠。

二、情感的传达

(一)情感的内涵

情感的定义是较感性的一种主观体验,是人对客观环境或者客观事物的体验以及态度,是人们的直接性的状态表达与反应,并对人们的价值观进行折射。情感的触动与发生时心里活动与生理活动相互作用的过程。作为理性的出发点,情感与理性相结合才能定性,进而成为认知事物的动力;在心里活动所包含的意、情、知三个维度中,情感是最为核心的,并且是混沌意识状态的总体。

对情感进行分类的依据是多种多样的。依据主观的体验性质进行划分,可分为直觉性的喜怒哀乐;意志性的绝望、希望、痛苦、快乐等。以情感的对象作为依据进行划分包括审美情感、社会情感等。若将情感依照从具体到抽象、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方式,情感可以划分成情怀、情操、情调、性情与情绪,这些都是由客观的情思、情景和媒介所引发的主观体验。

(二)博物馆展示设计中情感传达的作用

情感的传达对于博物馆展示的设计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使人们的信息要求得到满足,博物馆正由以实物展品为主导向信息为主导的方向进行过渡。将博物馆的精神内涵更好地给观众进行传达,同时将展品的信息进行积极有效与全方位的传达将有利于博物馆展示的设计。而将情感及其传达的方式在设计中完善地表达,将会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情感能使人们深入对事物进行认知,并引起人们的关注与兴趣。同时,情感在展品展示的过程中具有与观赏者进行互动的作用。情感能使不同的信息间进行有效地结合,从而使信息的质量得到提高。同时,情感的传达也是人性化设计理念在博物馆中更好应用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提升艺术内涵以及设计文化的重要手段。

结语

时代的发展进步,对博物馆展示的设计也有着更新的要求,博物馆展示的设计也要推陈出新,顺应时代潮流。通过上文分析可知,只有将在展示设计时将情感与情感的传达方式进行良好的设计才能使博物馆在信息化浪潮中继续被人们关注,继续发挥着博物馆文化传承与文化认同等重要的任务。(作者单位:北京天图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李佳.博物馆展示设计中的色彩情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

博物馆设计要点分析篇6

学生姓名

浓浓

学 号

  12345678

二级学院

学院

专 业

  级  班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

 

指导教师

职  称

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期限

(根据本专业毕业论文工作时间安排填写)

  2019年9月2日起至2020年5月10日止

毕业论文(设计)进行地点

学院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近几年来在互联网背景和新媒体时代的推动下,故宫博物院作为中国耳熟能详的地标性传统文化景点,成功转型为一代超级文化类大ip,成为国内外博物馆争相学习的典范。近年来,在文创产业带动下,故宫化身成为“网红”。到2019年,故宫文化创意产品研发超万件,文创产品收入年营收在2017年就已达15亿元。如今,故宫已不再仅仅是一座博物馆,更是利用文化创意产品走进百姓生活的一个样板。故宫“年轻化”,文创的创造性开发和新媒体传播是不可或缺的力量。但故宫的成功并未带动国内其他博物馆文创产业的腾飞,文创产业发展并不尽如人意。本文希望从对故宫博物院文创产业发展的分析可以得出一些对其他博物馆文创产业发展的借鉴之处。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创新之处:

本文着重分析北京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开发、营销与传播的成功方法,从研发,新媒体平台与营销渠道等方面研究新媒体时代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发展模式。文内除分析了故宫文创产品的开发外,还分部分展示了故宫品牌的营造,包括故宫系列app,这些应用不仅推动了博物馆内文物知识的传播,而且丰满了故宫亲和的形象;“故宫六子”的拟人化推广,不仅与古代文化相对应,而且极受观众喜爱。

 

三、研究方法、设计方案及预期进度:

研究方法:在研究方法上,本文采取文献资料法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先后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活动策划、视频资料,然后到故宫博物馆进行实地调研。对故宫博物馆文创产业发展进行分析和总结。

设计方案:整篇文章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分析故宫文创产品开发情况,包括开发理念、模式和特性;第二部分研究故宫文创产品的新媒体营销,包括故宫系列app和故宫线上商铺;第三部分则是分析故宫文创品牌的跨界合作。

预期进度:

1、2019年7月1日-5日:毕业论文写作动员会议,安排指导老师;

2、2019年7月6日-9月1日(暑假):选择研究范围,酝酿选题;

3、2019年9月2日-11月24日:定题,修改和提交开题报告书;

4、2019年11月25日-2020年5月4日:毕业论文写作、修改、定稿、提交;

5、2019年12月23日-29日:毕业论文写作中期检查;

6、2020年5月4日-5月10日:毕业论文相似度检测;

7、2020年5月11日-15日:小组答辩;

8、2020年5月15日-17日:大组答辩;

9、2020年5月22日前:毕业论文工作建档、总结、评优等工作。

 

四、主要参考文献:

[1]吴春晖,范文静.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研究——以北京故宫博物院为例[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9,27(04):37-41.

[2]石珺婷.博物馆文创产品发展趋势分析——以故宫博物院为例[J].中国报业,2019(08):10-11.

[3]赵迎芳.中国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理论与实践[J].山东社会科学,2020(04):169-176.

[4]宋云飞,张云笛.新媒体背景下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发展探究[J].新媒体研究,2019,5(06):124-126+137.

[5]王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再设计研究——以中国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为例[J].设计,2019,32(11):142-145.

[6]陈子焓,王晨奇,刘珈莉,刘倩.新媒体环境下博物馆数字化转型分析——以故宫出品app为例[J].新媒体研究,2019,5(10):78-80+90.

[7]王威娜.新媒体重塑旧传统——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品牌创新[J].广告大观(理论版),2016(02):89-96.

[8]史灵歌,孙子惠.社交媒体时代故宫文创产品的网络营销分析[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6):18-25.

[9]何依宁.新媒体时代故宫博物院的品牌文化传播路径分析[J].新媒体研究,2019,5(04):54-56.

[10]刘东昂.媒介融合背景下营销模式创新研究——以《上新了·故宫》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12):107-108.

 

 

指导教师审核意见(研究意义、创新点、前期准备工作、存在的难点和困难、建议等):

 

 

 

 

 

 

 

 

 

 

 

 

 

博物馆设计要点分析篇7

一、博物馆旅游纪念品开发研究文献回顾

1989年国际博物馆协会对博物馆的定义是:博物馆是为社会发展服务、向大众开放、非营利的永久性机构。它为研究、教育、欣赏之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证。博物馆旅游是近几十年来国内外逐渐兴起的一种新兴旅游形式,它使得旅游活动由一般的游览观光上升到高文化含量的游憩活动。随着社会及旅游业的发展,博物馆同旅游业将会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李瑛(2004)基于我国博物馆旅游产品开发现状的分析,提出与旅游联合是我国博物馆未来发展应走的路,要开发具有特色的产品,应适当加入休闲理念和体验活动,充分发挥博物馆的各项功能,造福社会公众。孔旭红、孔宏实(2003)通过对国内博物馆内开发的旅游产品存在问题的分析,认为博物馆开发相关旅游产品要摆脱仅限于单一的观光产品,产品开发要兼顾有形产品、核心产品及附加产品的开发,增加博物馆旅游产品的体验性、休闲娱乐性,不断完善博物馆旅游产品的结构。胡静锋(2007)从博物馆非盈利制度出发,结合市场经济产品的组成,分析博物馆旅游产品的核心、延伸和附加三个部分的组成,并提出开发博物馆旅游产品应在保护的前提下,要经过市场调研-展览形式的确定-试销-服务质量的优化-商品化五个环节。罗美娟、郑向敏(2008)在对澳门博物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认为澳门博物馆旅游的蓬勃发展取决于澳门博物馆自身的发展和外部多个主体的支持,并为内地博物馆旅游的发展路径提供了参考;王旌璇(2012)通过对南京市博物馆旅游者调查研究,认为旅游纪念品是博物馆文化传播的途径,可以在与时尚元素结合、研发新产品及拓宽销售渠道三方面不断丰富博物馆旅游纪念品的内涵;陈来生(2003)从苏南博物馆发展的现状分析入手,认为博物馆的发展需将参观、娱乐、饮食、购物融入博物馆服务系统中,要针对目标市场需求进行博物馆旅游产品的开发,在博物馆陈列方面打破传统,走特色化、多样化、趣味化、体验化的产品开发道路,并配以一流的服务,为现代博物馆在现代社会中的可持续发展寻找有效路径。王晓宇(2008)通过对大连市博物馆旅游发展现状的分析发现制约其发展的5个关键因素,进而有针对性的为加快大连博物馆旅游发展提供相应建议,包括转变观念,进行市场营销,加强博物馆与旅游的合作,提高博物馆的竞争力等方面;李伟(2009)、杨丽(2003)等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我国博物馆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分别是:博物馆数量少,规模较小,分散经营,设施陈旧、陈列没有新意,缺乏市场观念,产品结构不合理,发展资金不足,对旅游业对博物馆发展的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博物馆旅游人才缺乏,人才结构不合理,与旅游部门的沟通和联系不足等。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博物馆经营管理者首先要更正观念,正确看待博物馆与旅游业发展的关系;要根据旅游者行为特征,不断丰富博物馆产品的类型、不断完善博物馆旅游产品的结构,更好的满足旅游者的需求;要加强对博物馆的宣传;要不断培养博物馆与旅游相结合的专业人才,加强对特色旅游产品的开发力度,将休闲娱乐项目开发深入到博物馆旅游的开发中去。郑伟民(2012)等在福建省海西旅游区建设的大背景下,分析了福建省博物馆旅游产品开发的条件,提出福建省博物馆旅游产品开发的思路,并提出要加强海峡两岸博物馆旅游合作,以此促进海峡两岸的交流合作。通过对文献的回顾发现,国内外学者对博物馆旅游的发展提出了许多积极的有建设性的意见。同时,也提出博物馆旅游产品的开发,尤其是博物馆旅游纪念品的开发对博物馆旅游的发展对博物馆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旅游纪念品开发现状及意义

(一)海上丝绸之路及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简介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主要有东海起航线和南海起航线两条主线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往外输出的商品主要有丝绸、瓷器、茶叶和铜铁器四大宗,往中国国内运的主要是香料、花草及一些供宫廷赏玩的奇珍异宝,于是海上丝绸之路又有海上陶瓷之路、海上香药之路之称。广东是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之一,在我国古代的海上贸易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011年10月,北海、广州、泉州、扬州、宁波、蓬莱等6个城市代表达成一致意向,将“中国海上丝绸之路”联手向联合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2007年12月21日,“南海i号”沉船的整体打捞,成为中国水下考古的第一,同时为“南海i号”量身定做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水晶宫的建成开放,不仅为丰富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也向世界证明了阳江海陵岛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为普通民众更接近了解海上丝绸之路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场所。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旅游纪念品开发意义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又称“水晶宫”,位于广东省阳江市海陵岛试验开发区的“十里银滩”,是以“南海i号”宋代古沉船保护、开发与研究为主题,展示出水文物及水下考古现场发掘动态演示过程为特色的专题博物馆,是我国目前唯一的大型水下考古博物馆。该博物馆占地面积约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近2万平方米,于2009年12月24日正式向外开放。“南海i号”博物馆以其在水下考古界难以替代的地位为世人所瞩目。因此,从一个旅游者的视角来审视该博物馆与旅游业的融合,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发现其在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借鉴其他国家或地区博物馆旅游成功的案例,寻找解决的方案,为阳江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出谋划策,也为其他诸如此类的专题型博物馆旅游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二)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旅游纪念品开发现状及意义

旅游纪念品是旅游者曾经到过某地的证明,是一个地区一个景区(点)文化的流动,是一个无声的走动的“宣传员”。优秀的博物馆旅游纪念品,有利于丰富参观者博物馆学习体验,是博物馆贴近社会、满足民众精神文化需要、扩大社会影响的载体,是博物馆创造自身经济效益、增强经营活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做好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旅游纪念品的开发,具有扩大博物馆的知名度,增强博物馆的吸引力,丰富游客对博物馆旅游体验,扩大博物馆的宣传面和影响力,增加经济效益等积极作用。

有资料显示,欧美不管大小的博物馆,如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和意大利乌菲齐博物馆、德国波恩的贝多芬纪念馆等,其开发和销售的博物馆旅游纪念品都是琳琅满目,参观者购买踊跃。以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商店为例,1949年,年营业额仅为10万美元,到了1987年,已高达5500万美元,到了2003年达到7278.1万美元,2008年突破2亿美元大关,累计开发销售的各类旅游纪念品多到2万余种。

阳江作为滨海旅游城市,具有丰富的旅游商品,如,阳江四宝、各种海鲜及其加工制品、工艺美术品(非物质文化遗产漆器、漆画、风筝)等,还有各种特色美食如猪肠碌等。但是,通过实地走访发现,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没有结合博物馆特色进行的旅游纪念品陈列和销售,可以说在这一块上还是空白。虽然也有一些地方特产等陈列,都与海上丝绸之路及博物馆本身主要陈列品及内涵联系不大,如孔雀石,虽然珍贵,但是属于地方特产类,不是依据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本身进行开发的旅游纪念品,具有展览价值,却不容易让游客加深对博物馆本身的认识。如何结合博物馆本身的文化、历史内涵,开发设计出具有文化特色的博物馆旅游纪念品,并进行有效的销售,是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需要关注和解决的点。

三、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旅游纪念品开发建议

结合欧美国家成功的博物馆旅游纪念品开发、销售的实例,围绕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的文化价值、历史考古价值和在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上的独特地位,现对其旅游纪念品的开发提出一些建议。

(一)从设计人才着手,注重调动积极性

一方面,博物馆的生存和发展靠政府扶持,但是地方财政拨款又十分有限,对博物馆衍生旅游纪念品的设计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另一方面,又缺乏同时具有对文物内涵认知到位和设计能力的文博类产品的设计人才,这严重制约了具有文化味道的博物馆旅游纪念品的开发。博物馆旅游纪念品市场要想发展,必须打破管理体制约束,走市场化道路。一方面政府鼓励博物馆对此方面设计人才的招聘和培养,增强博物馆自身在旅游纪念品方面的设计能力,同时运用经济杠杆调动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主动开发此类产品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博物馆加强与设计公司、大专院校设计类专业的合作,在设计产品中加强与合作院校设计人员的沟通,加强对馆藏文物及其深藏的文化内涵的培训,增强纯设计人员设计的博物馆旅游纪念品的文化内涵。

(二)从博物馆独具特色的藏品出发,寻找灵感,开发出独属于博物馆的独特纪念品

一方面,这些纪念品能够被刻上独一无二的博物馆文化标记,让游客产生只有在博物馆购买的才具有纪念意义的感觉。如欧美国家的博物馆无论是复制品还是衍生产品的开发,哪怕是一个装饰LoGo,其灵感都是来自于博物馆独特的藏品,每个博物馆都遵循独一无二。另一方面,纪念品要有故事性,同时设计要精美,制作精良,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同时兼顾使用价值。大家都知道美国的泰迪熊,它就是美国国家历史博物馆开发出来的,创作依据就是老罗斯福总统打猎的故事。至如今,泰迪熊依然是大家喜爱的玩偶。德国贝多芬纪念馆,其开发出来的贝多芬特色雕塑头像、照片、音响作品、书籍、文具、小提琴、以五线谱图案为装饰的雨伞、以贝多芬头像为装饰的指甲刀以及以贝多芬头像为装饰LoGo的工艺品或日常生活用品等等,无不通过纪念品引发公众对贝多芬的纪念,同时将贝多芬纪念馆的文化带到世界各地。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作为南宋古商船整体打捞、异地存放的成功实例,做为海上丝绸之路的物证,其独特性可见一般。从欧美国家博物馆旅游纪念品开发成功的例子,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能否以古商船及其打捞出来的藏品为依据,挖掘其背后的故事,开发出一系列独具特色的纪念品,丰富阳江旅游纪念品市场,带动阳江旅游文化的发展呢?

(三)博物馆旅游纪念品的开发要注重市场消费能力的差异化,要满足不同消费层次的旅游者的需求

博物馆要开发出不同价位的旅游纪念品,如卢浮宫博物馆的名画蒙娜丽莎,既有高档的仿制品和丝网印刷品,也有包装和规格大小不一的中低档印刷品,还有明信片系列等[9],很好的满足了旅游者的需求。因此,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要从市场需求出发,设计出不同层次的旅游纪念品,如南海一号模型,可以从体积大、中、小,材质优、良、普通,从收藏价值、装饰价值和平时把玩等方面进行设计和开发,制定不同的价位,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也可以开发出印有博物馆图案或者南海一号LoGo的日常生活用品,如钥匙扣、明信片等等。

(四)博物馆旅游纪念品要丰富,形成系列

如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自1949年成立至今,已累计开发各类商品2万余种,按商品性质可分为常规商品和特展商品两类。按商品品类分,则可分为复仿制品、出版物、文具、服饰、家居装饰、玩具、珠宝配饰等七大类。丰富的旅游纪念品,丰富了博物馆游客的经历,满足了不同的需求,增加了博物馆的经济收益,展示了博物馆,促进了博物馆的发展。

(五)博物馆旅游纪念品开发要注重创新,要贴近生活,回归生活

在“故宫淘宝”微信公众平台上,《雍正行乐图》动态版利用数字手段,使雍正帝“活”了起来,还配以轻松幽默的解说词。如《猎虎图》中,雍正和一头从山洞里探出头来的老虎对峙,配的解说词是:老虎说:“有种你进来!”而雍正则说:“有种你出来啊!”。还有垂钓图,雍正一动不动地专心钓鱼,10秒后渔竿才会抬起。目前,故宫已经推出宫廷娃娃、黄袍t恤、瑞兽铅笔等近6000种文化产品,创新让故宫文化更接地气,与年轻人更接近。苏州博物馆结合馆藏“国宝”级文物―秋色瓷莲花碗,生产出秋色瓷莲花碗饼干,这一创新又接地气的做法,引起大家的关注。博物馆旅游纪念品不是都要阳春白雪,也要下里巴人,让博物馆旅游纪念品让大家都买得起。

(六)博物馆旅游纪念品一定要注意包装

包装优美可以提升商品的魅力。通过对旅游纪念品市场的调查发现,大多数低价位旅游纪念品对包装不够重视,这是一个误区。很多旅游者喜欢到韩国旅游时购买旅游小物件,理由就是精美漂亮又不贵。旅游纪念品,不管是名贵的还是普通的,都要做到精心设计、包装优美、制作精良,处处体现一种文化,这是我们需要提升的。博物馆旅游纪念品作为博物馆文化的体现,在设计、制作到包装都要体现文化性,要从内到外吸引旅游者,让旅游者一见难忘。

博物馆设计要点分析篇8

建筑学从本质上讲是一门三维空间艺术。实例教学就是展示讲解一个优秀的、建成的建筑设计作品,若仅仅看建筑的平立剖面图是远远不够的,只有结合图片或影像视频才能够在学生面前展现三维空间艺术。在建筑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图像与实例结合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平立剖面表达的建筑方案,有了图片或影像的辅助学生可以非常清晰地参悟建筑设计思想,也可以将建成后的造型与通过平立剖面图在自己头脑中的三维想象空间进行对比映照,并取得非常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图像与实例结合的教学方法是当前建筑学教学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在具体的教学方案中,每个阶段的设计构思都涉及到设计思维和设计认识,适合采用这种教学方法来达到建筑学教学目的。

2图像实例结合的教学措施

在建筑学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图像与实例结合对建筑学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图像与实例结合教学在建筑学教学中的应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图像教学的直接引用一般高校建筑学教学过程中,建筑识图和建筑制图是建筑学课程教学的基础。但是,在以往的建筑学教学过程中,往往是采用抄绘图纸的方法,从教学实践分析,这种缺乏创造性的图纸抄绘严重打击了学生学习建筑学的积极性。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可以灵活应用图像和实例结合的教学方式,先将优秀实例的图像影像资料播放给学生观看,让学生有直观的感受,再引导学生将实例还原为二维图像,进行图纸的绘制或抄绘,从中体会建筑设计图纸绘制的正确方法及意义,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

2.2图像教学与建筑造型设计培养建筑造型能力是建筑设计课程的一个重要内容。它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应用立体构成的原理,结合功能布局、周边环境等要素,经过思维设计出立体形象。在建筑设计中,学生要通过小比例图像来推敲设计方案,多方案比较,经过多次的修改完善,才能最终设计出较成熟的建筑造型。

2.3图像教学与建筑学空间设计建筑学教学的核心就是针对建筑空间设计。建筑空间设计的好坏决定了将来建筑使用时的感受,因此,在建筑学的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视建筑的空间设计。图像与建筑空间设计之间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从本质上讲是表现方式和表达内容的关系。教学中指导学生将自己作为建筑的使用者,然后制定合理的建筑空间构思,通过灵活应用穿插、分割以及渗透等手法形成最终的建筑空间设计,并通过绘制图纸,形成图像表达出来。图像在建筑学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让学生接触更多的建筑设计的表达形式。

3建筑学三年级应用图像与实例结合教学个案

在建筑学教学中应用图像与实例结合进行教学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下面我们以公共建筑设计中“博物馆建筑设计”教学为例进行说明。

3.1教学背景“博物馆建筑”是建筑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其中在“博物馆建筑设计”课程中,应该让学生全面了解博物馆的特性及选址特点,并且提出博物馆建筑较为常见的选址方案进行分析,最后向学生讲解博物馆建筑设计创意与构思的途径。

3.2活动探研将整个班级的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让每个小组的学生进行讨论,让他们在沟通交流中发掘相关知识点。老师在图像资源库中准备大量博物馆建筑的图片资料,并且分别在博物馆建筑图片后面赋予文字说明。同时,还应该组织学生讨论博物馆设计定位,充分突出博物馆的内在特色。

3.3情景体验步骤一:价设置首先对学生讲解评价的标准,分别对不同建筑作品进行讲解,然后再让每个小组成员对建筑作品进行客观分析,帮助了学生更好地掌握博物馆建筑设计风格与流派,从理论与理念的角度进行探索。步骤二:情景学习在教学课堂上,老师充分应用网络多媒体教学系统,让学生观看丰富的博物馆实例作品,然后再组织学生在网络交流平台上提出自己的想法。学生通过网络平台与指导教师对博物馆设计方案进行探讨,并且提出个性化的设计策略。当学生在完成课堂任务之后,再利用设计软件绘制博物馆设计图纸,直观地展示设计的博物馆建筑空间。

3.4案例分析在建筑学三年级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选择内部功能布局紧凑、空间穿插、各个外立面组成要素虚实构成合理的博物馆建筑图像对学生进行分析,同时指导学生认真理解各类博物馆建筑风格的整体要求,对经典博物馆设计进行归纳总结和分析。

3.5教学反思每个学生将博物馆设计作品通过电子文件公布在校园学习平台上,有的学生还将整个的设计过程运用Flash软件制作成视频在校园网站上。教师通过观看学生情景体验视频并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知识接受情况,重新定位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不断充实完善教学方法。

4结论

博物馆设计要点分析篇9

关键词:天津自然博物馆;ipa模型;观众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G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8-00-02

天津自然博物馆新馆开馆后,为天津市民提供一个休闲旅游的好去处。为了更好的把握后期整改效果,充分了解观众受众对我馆目前运营工作的评价,我们开展了观众满意度专项调查。此次调查使用的数据均来自五一黄金周期间的纸质调查问卷。调查共计发放问卷600余份,收回有效问卷231份。

本次调查采用观众抽样问卷调查的方法,根据ipa分析法的原理,分别从满意度和重要性两个角度选取了展览内容设计和形式设计等10个因素进行初步调查分析。指标得分采用了李克特5分量法,即5分代表非常满意和非常重视;4分代表满意和重视;3分代表中立;2分代表不满意和不重视;1分代表非常不满意和非常不重视。

一、模型分析

为了保证数据的可靠性,我们使用SpSS19.0对量表中涉及观众的重要性及其表现的20个项目进行了信度分析与样本配对t检验,其中,克朗巴哈系数(Cronbach’sα)信度检验系数为0.946,大于0.5,这说明此次调查的数据是可靠的,可以用来做ipa分析。在信度检验基础上,我们将会对重要性及其表现的各项进行样本配对t检验,此次t检验的水平为0.05,p0.05说明差异不显著。各因素的平均得分请见表1。

根据SpSS分析的结果,天津自然博物馆观众对十大方面重要性的总的平均数是4.59,满意度表现的总的平均数是4.48。

二、结论研究

(一)落点在第二象限的因素:落在第二象限的因素有六个:展览内容设计、展览形式设计、参观路线、环境卫生、媒体宣传和服务设施,表明观众对这些因素更加看重。在陈列展览和展示方面,我们需要改变传统的自然博物馆科普阵地传统老旧的展览展示手段,在内容和形式上要不断的创新改革,推陈出新,才能满足观众朋友们日益提高的欣赏水平和新要求;在软硬件服务上,要继续保持,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多设立人性化的服务设施,提供方便、快捷、安全的保证措施,才能满足观众的多方面需求;在对外宣传方面,也应该创新工作形式,通过多渠道,例如:微博、微信、广播、电视等多媒体渠道不断提升天津自然博物馆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落点在第三象限的因素:落在第三象限的因素:多媒体互动设备、纪念品开发、讲解服务。表明观众的关注点还主要是在展品方面,对多媒体互动设备并没有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纪念品开发还不是观众关注的主要对象;在讲解服务方面,观众的兴趣点比较低,这主要是由观众的参观习惯导致的,走马观花似的休闲旅游,并不能激起观众们听收费讲解的热情,这是当前中国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

(三)落点在第四象限的因素:落点在第四象限的因素:主题教育活动,这是需要重点改进的地方。观众对此不满意,主要是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主题教育活动主要集中在周六、日期间,且受人数的限制,不能满足大部分人的需求;二是整体来讲,在活动的形式、质量和效果方面并没有达到观众的期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需要不断的创新和改进。

三、整改建议

通过上面的基本情况分析和ipa模型观众满意度分析,我们对天津自然博物馆新馆开馆后的第一次整改有了全面的认识,但某些方面与观众的期望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需要我们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关措施。

(一)实行精细化管理,以专业的服务提升管理水平:博物馆的精细化管理是指在博物馆在运营过程中,将其所提供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进行细分,深度挖掘不足,并制定详细的改革计划,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其整体的运营水平。因此,天津自然博物馆应该继续加大对展览内容设计和展览形式设计的精雕细作;加大对负责环境卫生部门的监管力度;改进服务设施,想观众之所想,为观众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要和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新闻媒体搞好关系,不断发展新媒体,提高我馆的宣传力度,扩大影响力。

(二)加强主题教育活动,以软件弥补硬件之不足:由于博物馆基本陈列转换的时间和财力成本比较大,所有的博物馆都不可能经常地变换基本展陈来迎合观众的胃口。鉴于我馆主要观众为青少年儿童,因此,主题教育活动是吸引广大家长来我馆参观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时间推移,只有主题教育活动开展好了,才能流的住观众,只有主题教育活动搞活了,才能赢得观众。

博物馆设计要点分析篇10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博物馆行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其博物馆的展示设计对其内容的呈现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小型博物馆,展示的空间有限,掌握科学合理的展示设计手法不仅可以提高对空间的利用率,同时还可以提升博物馆的展示效果。因此,本文通过对小型博物馆展示设计手法的原则进行分析探究,并相应的提出小型博物馆展示设计的方法,有效提升小型博物馆的整体服务质量,促进小型博物馆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小型博物馆;展示设计手法;分析探究

引言:小型博物馆的展示设计就是利用博物馆内有效的利用空间,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手法将馆藏的各种标本、文物等进行有机的排列组合,为观赏者提供良好的欣赏价值的同时,还可以让藏品的展示充分体现出社会历史发展的某种规律。通常情况下,博物馆的展示设计应该突出藏品的陈列主题,并且根据陈列主题进行内容的整体构思,然后有效利用各种艺术手段和现代科学技术对馆内藏品进行陈列展示,提高小型博物馆的观赏价值。

一、小型博物馆展示设计手法的原则

(一)正确认识小型博物馆的主要任务

博物馆是较为特殊的一种文化机构,不是简单的对自然物和拥有文化价值物品的保管,他对社会大众有着展览、陈列以及辅助教育的作用。所以,博物馆在展示设计过程中首先要明确其主要内容,然后再进行合理的设计。一方面,博物馆要营造一个相对理想化的展示环境,主要包含博物馆的室内灯光设计、空间设计、多种辅助设备设计等要素。为藏品的展示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另一方面,要最大限度的优化博物馆的展示空间[1]。因为展示设计手法对藏品的展示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如果可以设计出最优的展示方案,会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博物馆的观赏性,为社会大众营造一种更加艺术、直观的观赏空间。此外,在博物馆展示设计过程中还要充分考虑展示的安全性。因为在博物馆展出的藏品都是非常有价值的,是见证历史文化发展的标本和文物,所以,博物馆展示设计的安全保护设计也非常重要。

(二)充分考虑博物馆的空间性,合理的设计展示方案

不同种类的博物馆其展示设计手法也是有所不同的,通常情况下,博物馆的展示设计包括艺术类、科技类、历史类、综合类等陈列空间。例如,艺术类的展示设计,它的展示品主要是一些书法作品、绘画作品以及手工艺术品等,在展示设计时不仅要充分考虑他们各自的独立性,同时还要为社会大众提供一种全局性的视觉体验。而像综合类的展示设计就要坚持自由性和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紧紧围绕博物馆的主题进行综合性的展示,突出博物馆的主题特征[2]。

二、小型博物馆展示设计的方法

(一)正确掌握博物馆展示空间的比例尺度

不同的博物馆展示空间的尺度比例给社会大众的感受也会有所不同,选择合适的空间比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社会大众的舒适感。如果博物馆空间比例过于夸张会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的展示环境,给社会大众带来一种距离感。所以,要对博物馆内部展示空间的比例尺度进行合理的规划,最大限度的优化展示空间。例如,在设计博物馆的展示空间时,从入口进入博物馆后,如果长度方向距离的设计超过了整个展示空间的宽度,会在一定程度上拉长管内的展示空间,给社会大众营造一种距离感[3]。由此可以看出,博物馆的空间比例尺度的设计与人的感觉有着很大的关系,不同的设计方案给社会大众营造的感觉也不同,所以,应该从社会大众的感觉出发,合理的设计博物馆空间比例,从整体上突出展示空间的性质。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展示空间组合的各种主次关系,体现出博物馆展示的节奏感和层次感,保证博物馆藏品展示的连续性。

(二)要善于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博物馆的展示设计

博物馆展示空间的设计要充分遵循与时俱进的原则,将现代计算机技术、音频技术等融入到展示空间的设计中去,为博物馆展示增添新的元素,吸引更多社会大众的眼光,提升博物馆的所展示藏品的欣赏价值。同时,还可以让博物馆的展示空间更加立体化,层次更加鲜明。例如,在展示某些历史文物过程中,如果依然利用单一文字的方法进行介绍,不但会影响介绍信息的完整性,同时还会让社会大众产生一种视觉疲劳,而如果能够合理的运用多媒体技术,将藏品信息以图片、文字、声音、视频的形式灵活展现出来,不仅可以丰富藏品信息的展现形式,同时可以清楚的介绍藏品的信息,增加藏品信息的完整性,让社会大众一目了然,进而提高博物馆的展示效果。

(三)博物馆展示设计要考虑社会大众的互动性

随着博物馆行业的不断发展,其展示设计逐渐融入了新的概念,就是要充分体现出社会大众之间的互动性,不仅可以突出博物馆的传播功能和教育功能,同时,还可以有效提高博物馆对社会大众的吸引力。例如,充分考虑社会大众对藏品参观的趣味性需求,可以在博物馆展示空间中设置相关的兴趣展厅,增加社会大众的情感体验,满足社会大众的精神需求[4]。在展厅空间内可以放置恐龙,并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营造恐龙下蛋的景象,增加展厅空间的趣味性和娱乐性,激发社会大众的兴趣,提高社会大众之间的互动积极性。此外,还要为博物馆营造一个良好的展示环境,有效利用灯光效果营造良好的参观氛围。在设计展示光效时,应该全面考虑藏品的特点和价值,为他们提供科学合理的光效。例如,在主展品区域内,应该将灯光集中到藏品身上,降低周围空间的亮度,凸显出主展区的地位。

三、结语

总而言之,博物馆的展示设计对其内容的呈现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掌握科学合理的展示设计手法不仅可以提高对空间的利用率,同时还可以提升博物馆的展示效果。因此,博物馆要高度重视馆内空间的展示设计工作,正确掌握博物馆展示空间的比例尺度,提高展示空间的利用率和合理性;善于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博物馆的展示设计,丰富藏品的展现形;增加参观者之间的互动性,突出博物馆的传播功能和教育功能,促进我国博物馆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窦萌春.基于体验设计的博物馆环境教育展示设计流程探讨与应用[D].北京林业大学,2015.

[2]毕文娣.博物馆陈列空间的展示设计研究[D].山东轻工业学院,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