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物流管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42:55

农产品物流管理篇1

在我国的整个物流活动当中,农产品物流作为能够提高我国农业经济能力的重要环节,在保证我国人民日常生活方面有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的农产品市场需求不断增加,相应的也在要求着改革传统的农产品物流模式,特别是我国要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因此就需要将农产品物流放在循环经济的视野中进行改革。

二、农产品物流模式

在对农产品物流模式的理论研究方面,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更加侧重于对农产品物流经济效益方面的研究。农产品物流在运行的过程当中,产生的各种价值帮助其成为了我国农业物流中的重要环节。从整体上而言,农产品物流是一个囊括了粮食、棉、油等多种生活消费品的物流工程,它将所有的农产品通过收购、批发、零售最终达到消费者的手中,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这种系统当中又包含了农产品运输、农产品市场、农产品加工等各个环节。

三、基于循环经济的农产品物流策略

1.加大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想要实现农产品物流的较好发展,其基础设施的建设程度高低是保证其完善的重要指标。在整个的农产品物流系统中,基础设施能够保证其物流发展畅通,是支撑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基础。因此,想要发展农产品物流,其相关基础设施的建立与完善是重点。针对部分农村中的农产品由于交通因素的干扰,首先在交通方面打通农村与外界的良好交流,同时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其扶持力度,在人才、设备方面提供一定的支持。2.全面提升现有物流技术。我国的农产品物流体系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为了保障我国的农产品物流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政府部门应该做好人力、资金双面的支持,完善整个的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在借鉴国外先进的技术与理论基础之上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建立一套完整的农产品物流体系。做好农产品物流体系的管理与技术支持,提升我国现有的物流技术,将物流的作用机制发挥至最大。3.基于循环经济的社会层面的物流策略。基于循环经济的社会层面的物流策略是将整个农产品放在社会环境中,它从运行的机制、运作的组织以及构建一个物流信息网络三个方面进行阐述。首先从运行机制方面,针对参与到其中的政府相关部门想要建立一个农产品物流运行机制,规范整个的运行市场,政府相关部门应该结合法律、经济等方面的因素制定一个完善的农产品物流运行机制,保证其在运行当中能够规范,有效促进物流企业实行高效的物流技术,将回收与再利用相结合,在保证其经济利益的同时还能够做好生态效益。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其中的运作组织在数量、质量都有着千差万别,但是,其运作组织都需要讲农产品物流中的正向物流与逆向物流相结合,真正事先循环经济的作用。同时,利用当下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建立一个完善的农产品物流信息网络,规范整个农产品物流市场,避免出现低效性和重复性,提高农产品物流的运行效率。在能够减少对能源的消耗的同时提高其经济效益。4.基于循环经济的供应链策略。供应链模式能够使得整个农产品物流的经济效益最大化,通过将农产品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各个企业之间的协同工作,达到总体提高供应链物流效率的效果,从而使得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获得经济效益。所谓的农产品供应链是从基本的供应商向农户销售物资开始,中间经理农户、供应商,再经过加工、包装等一系列环节制成各种中间产品或者最终产品,通过销售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由于供应链环节中各个企业的层次不同,其质量也高低不平,因此这种基于循环经济的供应链模式应该重点加强其管理工作,保证其中的不确定性不会影响到整个的农产品物流。5.建立完善的农产品物流标准体系。想要真正做到农产品物流高效运行,就应该设定一个标准体系规范其物流活动。首先从基本的开始,在物流活动中需要用到的各种装备、工具等,实行统一的标准化建设,保证农产品物流活动在整个经济活动中不受到时间、地域的干扰,实现无缝对接。另外,由于整个农产品物流中涉及到的环节众多,同样需要建立完善的标准体系进行规范。针对其中的技术标准、服务标准、物流标准在研究的基础之上加紧建立规范体系,在有一个完善的农产品物流行业标准的指导下,规范其物流活动。

四、结语

农产品物流管理篇2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农产品物流仓单质押盈利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1.供应链管理环境下自有仓库仓单质押盈利模式自有仓库仓单质押是指由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提供给仓储中心并对质押货物进行保管和监控。对于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来说,通过仓单质押模式可以让企业通过流动资产融资,获得一定的资金乘数效应,从而使企业总收入增加。由图1可以看出,在专业的农产品物流信息交易平台的集成作用下,农产品仓单质押业务中涉及到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在农产品供应链各个成员之间进行高效、有序地流转,提升了整个供应链的运作效率,同时降低了相关的物流成本和风险。

2.供应链管理环境下异地监管仓单质押盈利模式异地监管仓单质押模式是在第三方物流企业自有仓库仓单质押模式的基础上对地理位置的一种拓展。考虑到客户的实际情况,第三方物流企业遵循“就近客户所在地”的原则来选择监管货物的仓库,这样可以大大降低客户的质押成本。但是该模式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货物监管能力和监控技术会有更高的要求,同时由于异地监管货物,第三方物流企业也将承担更大的风险。图2描述了供应链管理环境下异地监管仓单质押盈利模式的详细流程。

3.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统一授信仓单质押盈利模式统一授信仓单质押模式是自有仓库仓单质押和异地监管仓单质押的进一步发展,简化了原先仓单质押的流程,提高了供应链运作效率。银行等金融机构对第三方物流企业运营规模、信誉、资质、经济产量等多方面进行调查了解后,授予第三方物流企业一定的信贷额度,这样第三方物流企业可以向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提供仓单质押贷款业务,并全程负责对质押货物的保管和监控。后期运作银行等金融机构几乎不用参与,大大降低了银行的风险。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统一授信仓单质押盈利模式中,以专业的农产品物流信息系统为依托,农产品供应链成员能够更加迅速、快捷地完成各项业务,以达到供应链整体效益的最大化(图3所示)。

二、供应链管理环境下农产品物流仓单质押盈利模式实施存在的问题

1.供应链合作伙伴不守约对个体农户进行融资是一项棘手的议题。个体农户往往在地理位置上是分散的、资源受限的、未受到良好的教育等等,所有这些特征都无形中放大了银行提供贷款的成本和风险,同时也带来了个体农户不守约的问题。例如,农民们在违背协议规定的情况下,通过其他途径暗自出售农产品来快速获取现金或者逃避还贷义务;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也会在暴利的驱使下从事一些不诚实的活动;甚至银行也会通过延迟放贷或向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个体农户收取额外的费用而违背最初的合作协议。

2.质押货物的监管环境欠佳质押货物的监管场所一般有生产车间、仓库等。由于市场把关不严、门槛设定过低等因素,大多数第三方物流企业没有充分结合质押货物的物理化学性质来安排相应规格和类型的仓库。如对于品质较稳定的大豆、小麦等农产品,不仅要求有一定的密封性,还要有良好的通风环境,并且要控制一定的温度,以防农产品的品质降低;而对于蔬菜、水果等季性较强的农产品,对冷藏仓库会有更高标准的要求。

3.农产品物流信息系统不完善目前在农产品仓单质押业务中,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这样会极大地降低农产品供应链整体运作效率。有些个体农户对计算机使用不熟悉,也会影响到信息传递的及时性。所以,农产品物流信息系统应该以简单、易用、快捷等为特征进行改进和开发。

三、供应链管理环境下农产品物流仓单质押盈利模式实施的对策

1.建立农产品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将农产品物流仓单质押业务绩效评价系统作为农产品物流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根据贷款方(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或农业个体户)在实际业务的绩效表现对其进行评价,这样便根据贷款方各自的业务表现被划分为优、良、差等不同的级别,从而为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评估贷款方资质信誉的有用指标。

2.提高对质押货物的监控技术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农产品仓单质押业务中,对仓库质押货物的保管监控工作主要是由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来完成的,这就要求第三方物流企业具备完善的物流实体监控系统、信息监控系统以及一些必要的监控设备。

3.加强对供应链各成员日常工作的管理在整个仓单质押业务运作过程中,供应链成员应该协同合作、相互信任。如果质押货物存放的地点就在农产品企业的加工车间,由第三方物流企业负责监管,以便于物流企业和银行对该农产品企业的评价;第三方物流企业在农产品企业内部开展工作,实施监管工作,形成一种供应链成员间相互监督和协同合作的关系。

4.完善电子支付系统随着农产品物流信息系统的发展,不断进步的电子支付技术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可以提高供应链合作伙伴之间交易的时效性,并且降低彼此间的交易成本。应对现有的电子支付平台系统进行升级,构建一个更加健全的、可扩展的系统,使来自农村的供应链合作伙伴也可以访问和使用。

四、结语

农产品物流管理篇3

【关键词】农产品冷链物流信息管理系统构建鞍山南国梨

一、农产品冷链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研究背景与发展进程

(一)研究背景

人们消费结构的改变与健康意识的提高直接带动了城市居民对农产品尤其是冷链农产品需求量的大幅增加,间接推动了人们对农产品质量要求的提高。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以后,农产品面对的市场更加广阔,市场流通更加频繁,传统的配送方式已难以满足现代人们对农产品、冷链农产品的需求,农产品冷链物流受到了社会普遍的关注。为尽可能满足人们对农产品、冷链农产品的需求,农产品冷链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应运而生,同时中央政府专门针对农产品冷链物流出台了一系列工作文件,强调农产品冷链物流及其信息管理系统研究与发展的重要性,并为农产品冷链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发展进程

从全国范围内来看,目前我国各大城市均与当地农户签约了直供合同,使农民们生产的农产品可以直接供销到当地各大超市,在农产品与超市之间建立起了物流配送模式。农产品冷链物流信息管理系统是网络信息技术与农产品冷链物流相结合所形成的一个产物,自出现以来就受到了各地区超市的青睐,受到了技术人员的研究与改进,极大地推动了农产品冷链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发展。目前,农产品冷链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已在各地区得到普遍应用,系统已发展的较为成熟,基本上能够较好的满足当前农产品供销需求。根据我国农产品发展趋势分析,农产品冷链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将会得到进一步发展。

二、国内外研究当前存在主要争议与问题

(一)国外研究动态

冷链的诞生与冷链农产品的步入市场是基于冷冻机的发明和冰箱的普及应用,国外关于农产品冷链的研究很早就开始了,并于上世纪初步建成农产品冷链,至今已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了巨大成果。如,美国、欧洲等国家保鲜技术十分先进,冷藏率达100%,日本对冷链技术进行了研究并颁布了相关文件,荷兰冷冻设备先进,实现了农产品的全程冷链物流配送等。

(二)国内研究动态

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研究起步较晚,有关农产品冷链物流方面的文章与书籍也较为缺乏,虽然近两年对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研究较多,但整体上还未形成体系,研究也大多集中于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和面临问题上。刘伟芳等人指出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应加大农产品进入超市的比例,增加冷藏车的使用比例,扩大冷库建设规模;孟凡盛等人认为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离不开物流技术的使用与发展,必须提升物流技术和冷链技术。

综合国内外研究动态来看,当前关于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研究还较为薄弱,历史遗留问题还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其中发展模式落后单一、研究不够宽泛深入是存在主要问题,另外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条件也缺乏相应分析。

三、鞍山南国梨农产品冷链物流信息管理系统构建对策

(一)南国梨特性与鞍山南国梨销售情况

南国梨果实呈金黄色,爽口,味道浓郁,于每年九月份成熟,含有多种微量元素(钙、钾、锌、铁、赖氨酸等),适合于各年龄段人群食用,可以帮助人体补充营养。南国梨对生长环境要求较为苛刻,适合生长在四季分明、光照充沛、雨水充足的温带季风性气候地区,而位于松辽平原东南部的鞍山市,恰好能够满足南国梨生长对气候、土壤、降水和温度等各项条件的要求,是公认的南国梨主产区与最佳种植区。最近几年,鞍山南国梨在种植面积、产量和销量上都呈逐年上升趋势,2013年南国梨产量达25万吨,年产值20亿。

(二)农产品冷链物流信息管理系统构建对策

1.引入第三方物流,加快市场化发展。针对鞍山南国梨当前农产品冷链物流市场化程度低、物流技术水平也较低问题,在构建农产品冷链物流信息管理系统时,应注重加快市场化发展,提高南国梨及其加工产品(如南国梨酒等)的市场化程度,对市场需求进行细分,对南国梨产品进行细分,引入第三方物流。第三方物流是一种新型物流配送方式,企业将自己不擅长的物流委托给第三方专业物流,自己做好跟踪定位与控制工作即可,不仅提升了物流服务水平,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配送效率。

2.创新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模式。鞍山南国梨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模式落后,跟不上冷链物流与冷链农产品发展步伐,必须要加强南国梨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模式创新。根据南国梨产品特性,创新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模式,应以周边地区配送为主,包括大连、葫芦岛、吉林等,从产品商品化、多样化,品牌树立与宣传,丰富销售渠道,细分南国梨酒等方面入手,积极探索适合鞍山本地的、适合南国梨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模式与冷链物流信息管理系统。

3.加大资金投入,提高政策扶持。相对而言,鞍山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对于南国梨产业的资金投入与政策扶持力度不够。为弥补这一缺陷,尽快构建起适合本地南国梨销售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信息管理系统,需要当地政府提高政策扶持,加大资金投入,制定更多优惠政策来扶持南国梨种植户,吸引社会投资者对鞍山南国梨产业进行投资,共同为鞍山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提供尽可能多的资金支持,提高南国梨产量与品质。同时,积极带动当地种植户,充分挖掘与利用当地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条件,为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模式创新奠定基础。

总之,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模式需要不断改革创新,农产品冷链物流研究需要不断扩大范围与加深深度,且在构建农产品冷链物流信息管理系统时,必须要因地制宜,根据当地农产品特性、超市分布、市场需求等情况选择适合的发展模式与物流配送方式,加快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冬英.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的探讨[D].杭州:浙江大学,2013.

[2]张小飞.现代物流中农产品冷链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研究[D].济南:山东农业大学,2013.

[3]李晓红.中高档猪肉产业链组织模式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2.

[4]邓俊淼,戴蓬军.行业协会发展与农产品供应链信息管理[J].农村经济,2013(5):61-62.

[5]员巧云.涉农供应链管理中的信息流及其控制[J].江苏农村经济,2012(6):39-41.

[6]李岩,傅泽田,刘雪.农产品供应链管理问题初探[J].农村经济,2011.3:39-41.

[7]尹超.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1.

农产品物流管理篇4

   关键词:电子商务;农产品流通;供应链物流管理;第三方物流

   abstract:thispaperattemptstoanalysishowtocollaborateandintegratetheagriculturalsupplychainthroughtheoptimizationoflogisticactivitiesunderthee-commerceenvironment.

   Keywords:e-commerce;circulationofagriculturalproducts;supplychainlogisticsmanagement;third-partylogistics

   黑龙江省农产品物流存在流通成本高、流通渠道长、交易手段落后以及信息化程度低等现状,而电子商务的出现推进了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更是实现农业信息化的必然趋势。

   供应链物流管理是一种市场化的组织形式,专业化第三方物流活动的功能发挥对改善黑龙江省的农业产业链间的耦合度和农业的价值链有很大帮助,有助于进一步发挥我省的农业资源优势,提高农业竞争力。

   1黑龙江农产品流通领域中存在的问题

   1.1当前黑龙江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仍不完善

   农产品流通不畅一直是阻碍黑龙江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农民增收乃至农村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市场信息的不畅通和不规范等原因,使得农产品“难卖”现状仍然存在。同时还存在农产品的结构调整发生滞后、农产品流通的网点、规模、设施等与农产品批发市场的需求极不相称的问题。而要健全农产品流通体系(或网络),就需要具备系统化的农业信息收集、整理和体系,这也是搞好农产品流通的核心。积极推行信息化管理,应用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技术,按照现代流通管理的要求,积极探索期货交易、拍卖、经营、网上交易等新型交易方式,利用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络来加快信息流通的速度。

   1.2流通的组织化程度低

   据2006年统计,黑龙江省有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4000多个,有农民经纪人领办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848个,创建了各级农民经纪人协会371个。除一些地方的专业协会外,农民进入流通领域基本上是散兵游勇、各自为战。然而,流通主体的组织化程度低,有效的中介组织发展还不完善,以集贸市场和零售市场为基础的农产品市场体系缺乏高效的多种连接流通渠道,流通体系规范化程度有待提高。在不同的流通阶段不同的流通主体执行的物流活动分工不明确。同时,流通过程的组织化程度也不高,参与主体的参与过程短,这样会造成对农产品流通渠道认识不足、捕捉信息能力不够,进而影响流通的效率。

   1.3农产品流通中信息化程度低

   到2006年末,农业信息网共各类信息150多万条,网站点击数达3000多万次,并且黑龙江省有7个市地、45个县市开通了“农业110”信息服务热线。但是对于加快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还是不够的,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可忽视的。基层的农业信息网络不完善,生产者(农民)不能掌握农产品流通中的信息,会使他们无法根据实际需求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安排,有时也会出现盲目生产的现象,造成资源和人力的大量浪费。统一的信息网络平台和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与应用的力度不够,信息的收集、和信息共享程度不高,对整体优势的形成设定了阻碍。

   1.4农产品流通市场配套服务功能单一,流通环节结构松散

   流通各环节之间结构松散,没有形成完整流通体系应形成的供应链结构,供应链管理的理念尚未形成。黑龙江省大部分农产品流通体系的主体流程为:农户-农产品加工企业/基地-产地批发市场-销地批发市场-农贸市场

   /超市-城镇居民,大部分农产品批发市场仍以单一对手交易和有形市场为主,各项配套服务功能即使具备也往往停留在初级阶段。而成熟的批发市场应该具备场地功能、商品组织功能、价格生成功能和信息功能。流通各环节之间缺乏有效的内部联系和沟通,很难形成以调研、计划、生产、贮运、促销、服务等为一体化的农产品供应链,供应网络的建设迟缓。

   2农产品供应链物流管理的内涵、特点及模式

   2.1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内涵

   农产品供应链是指在农产品生产、流通过程中所涉及的生产者、中间商和消费所组成的网络体系。供应链管理(SCm)是对供应链中各成员之间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进行计划、协调与控制,以最小的成本为消费者提供最大的价值与最好的服务,从而提高供应链的运行效率与经济收益。

   2.2农产品供应链物流管理

   农产品供应链是农产品从收购、加工、运输、分销直至最终送到顾客手中的这一过程所组成的环环相扣的链条,它是农业产业链的下游和末端。农产品供应链是由涉及将农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消费者的上游及下游农户、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以及最终消费者组成的供需网络。一般而言,农产品供应链由以下环节构成:生产资料的供应环节、生产环节、加工环节、配送环节、零售环节。 

   农产品供应链物流管理则可以说是围绕农产品经营核心,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协调农用生产资料供应商、农户、农产品经营者、消费者之间利益需求,将供应链各成员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考虑,使物流不仅贯穿于农产品采购、收购运输和分销,还贯穿于农产品经营企业与上下游企业之间形成的供应链,最终实现供应链绩效最大化。

   2.3农产品供应链物流的特点

   电子商务环境下,农产品供应链物流表现的特点:(1)信息化。物流的信息化是电子商务的必然要求,在电子商务下提供最佳的物流服务不单单是依赖于先进的技术设备,而更重要的是良好的信息处理和传输系统。此外,在农产品物流网络设计和决策方面也将产生巨大的优势。(2)网络化。以物流配送中心为核心的物流配送系统通过计算机通信网络与农产品供应商通过互联网通信提出订单过程,物流配送中心通过计算机网络收集下游客户订货过程,这些过程都可以自动完成。(3)多功能化。多功能化是电子商务时代下供应链物流集约化经营的必经阶段,即物流配送中心不仅提高仓储和运输户服务,还必须开展配货、配送和各种提高附加值的流通加工服务项目。

   2.4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农产品供应链物流管理模式(如图1所示)

   供应链管理的本质就是一个平台,它的目标是使商流最优化,供应链整体效率和效益最大化,同时供应链管理所处理的内容就是以最终客户需求为原动力,使每个供应链节点都能够分享信息,达到同步和协调的运行。在整个管理流程中,以电子商务为手段,应用网络技术实现整个物流的实时监控和实时决策。

   3电子商务下的农产品供应链物流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3.1电子商务发展下的物流瓶颈越来越突出

   农产品流通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全面协同十分重要,由于物流与商流、信息流、资金流存在本质上的区别,在实际运作中一般可以借助信息网络和中介机构实现信息的交换和资金的流动,但物流往往更多地表现为商品实体在平面和空间上的移动,受自身性质的约束,其实施的成本和难度相对很高,成为供应链快速、有效运行的主要障碍,这越来越有赖于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特别是在电子商务高速发展、农产品客户个性化需求日趋明显的形势下,物流瓶颈越来越突出。根据“木桶原理”,农产品供应链上任何一个成员物流效率的降低都会降低整个农产品供应链的竞争力,因此,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实现信息的共享,提高农产品供应链物流的整体效率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 

   3.2农产品供应链中物流环节协调性差,整体价值链增值困难 

   黑龙江省还处在传统的、农产品物流体系中,这样信息流、商流、物流和资金流在时间和空间上相互分离,不能很好地解决农产品在产供销中所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在农产品供应链条中,缺乏协调、合理的物流管理流程,使得物流的快捷性和高效性的功能不能得到最大化的发挥,物流的价值增值有限。而利用电子商务的优势,可以借助现代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同时在物流环节把提高物流效率放在中心地位,这样能有效的协同和优化各节点的物流活动。长期以来,农产品供应链上各成员组织间孤立的进行物流活动会直接影响供应链物流的整体效率,价值链的增值也就变得困难。

   3.3农产品经营企业的内在需求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内在动力

   省内很多农业企业已经意识到发展电子商务的重要性,都纷纷地在因特网上建立自己的网站,开展农业信息服务和网络营销活动。例如:近年来,海林市在强化农村市场主体作用和有形市场建设的同时,创新现代物流营销理念,不断拓宽流通渠道,积极推进网上交易,投资850万元建设了覆盖全市农村的宽带网络,为123个中心村完善了网络设施,开办了海林农业信息综合网站和威虎山食用菌专业网站,农产品经营企业只需简单的注册,就可将产品搬上虚拟“货架”,并通过鼠标逛市场,了解供求信息,实现产品交易。经营者意识到网络会给他们的经营带来更多的贸易机会,这样在供应链的各个节点也能实现信息的共享,生产经营企业同时能够掌握完备的农产品信息,对市场的需求量和价格最快地做出适时的反应,供求双方信息更加透明。

   4电子商务下黑龙江实施农产品供应链物流管理的目标及举措

   4.1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

   建立以批发市场为中心,各级市场相协调的市场体系,同时要积极发展连接农户与市场的多样化、多层次、多领域的中介组织。在黑龙江省的农产品集中产销区,改、扩建一批集散功能强、辐射范围广、信息主导型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和集贸市场。同时充分发挥超市在黑龙江省农产品流通中的作用,搞好基地与超市的对接拓展和提升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功能,进一步发挥物流组织、交易撮合、协议供应等功能,使市场形态由单一有形市场向有形和无形市场相结合的综合形态转变。结合黑龙江省实际,壮大农产品经纪队伍,要引导龙头企业成为农产品经纪队伍的主力军。加强农产品营销网络建设,根据黑龙江省各地区的生产、消费特点和已有的市场基础,整合、扩大农产品交易市场,以各种方式为营销主体提供销售平台。

   4.2加快农产品供应链信息管理系统建设

   在黑龙江省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建立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使供应链的核心企业和其他企业都能分享到需要的信息,有利于促进供应链中信息流的改善,在政府和中介组织的引导下共建信息管理系统,提高整体应变能力。供应链的农产品经营的上下游企业可以借助电子商务手段在互联网上实现部分或全部的供应链交易;还可以建立统一的农产品物流信息网络平台,这样有利于单个经营企业掌握跨越整个供应链的各种有用资源,及时了解消费者需求以及农产品供应商的供货情况,对农产品物流各个环节实时跟踪,达到全程管理和有效的控制。论文来源于2008w.com流星

   4.3发展第三方物流

   第三方物流是适应电子商务的一种全新的物流模式,为了迎合个性需求时代企业间专业合作(资源配置)不断变化的要求,它能够实现进出物流的整合,提高物流服务质量。第三方物流作为物流渠道中的专业化物流中间人,以签订合同的方式,在一定期间内,为其他企业提供的所有或某些方面的物流业务服务,能够实现供应链的价值增值。此外,对物流资产和物流活动进行规划、集成、管理和控制,降低物流作业成本,因为第三方物流服务业在经营规模、经营范围上都具有经济性,使其提供的包括劳动力要素在内的物流作业成本较低。而黑龙江省作为农业大省,农产品资源优势的发挥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农产品供应链物流管理的水平,它将优化整个的农产品供应链,使物流更可靠,更加可预测。

   4.4建立农产品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供应链物流管理本身是用供应链管理思想实施对供应链物流活动的组织、计划、协调与控制。从系统的观点出发,改进供应链物流的基本工作流程。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发展集成化的农产品供应链管理,通过供应链各节点企业间的合作和协调,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将企业内部集成供应链与企业外部集成供应链有机结合,发展成动态的集成化供应链联盟。动态的集成化供应链联盟应建立在农产品市场需求之上,通过实时信息的共享实现集成。加强供应链各成员的合作,形成利益及风险共担的机制。

   参考文献:

   [1]蒋华东.加快建立健全农产品流通体系的思考[J].农村经济,2007(10):109-110.

   [2]邓若鸿,等.新型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协同模式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6(7):60.

   [3]林坚,等.农产品供应链管理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4]孙衍林.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的发展探讨[J].江苏商论,2008(3):42-43.

   [5]杨路明,等.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供应链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农产品物流管理篇5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农产品物流;动态联盟

中图分类号:F306文献标识码:a

农产品买方市场下,农业生产者所面临的风险从生产领域转向生产与市场风险并存,甚至主要是市场风险,农业增产不增收的情况更加频繁,农民的收入及其收入的预期非常不稳定,农产品市场供过于求、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变得日益突出。农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向市场流通领域。物流作为流通的主要职能之一,在衔接农产品小生产与大市场过程中起着桥梁的作用。而在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组建联盟便具有更突出的现实意义。

1供应链管理与动态物流联盟

供应链管理的核心思想是“横向一体化”,即企业专注于核心竞争力的培育,而将企业的非核心业务外包出去,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借助与合作伙伴建立的战略联盟关系提升企业的共同利益。因此供应链管理更注重的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强调根据企业的自身特点,专门从事某一领域、某一专门业务,在某一点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实现整条供应链共赢。

动态物流联盟就是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它由某一具有核心能力的核心企业发起,联合若干具备专业特色与互补特征的物流企业,以市场机遇为契机,以参与成员的核心能力为基础,以协议目标和任务为共同追求,通过信息网络技术,把相同地域或不同地域的现有物流资源迅速组合成一种超越空间束缚、边界模糊、统一指挥的物流作业联合体,来共同完成目标物流任务。这一联盟因机遇的产生而产生,也随着任务的完成而宣告结束。当下一次机遇来临时,又开始新一轮的结盟。

在激烈的供应链竞争环境和瞬息变化的市场中,物流企业为了更加快速地抓住市场机会,就必须完成自己相对具有竞争优势的某个或某些物流功能,如运输、仓储、物流服务咨询、物流供应链整合与管理等等,而将自己不具有竞争优势的物流业务外包给其他的物流企业,即通过信息技术、信息网络将各企业的核心能力和资源集成在一起,并进行有效的管理,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完成目标,形成一个敏捷性的动态组织——集成化的供应链动态物流联盟。因此供应链动态物流联盟是基于核心能力关联、由核心企业联合其他提供专业物流服务的企业所组成的、以快速响应客户物流服务需求为战略目标的物流组织。

2供应链管理思想下农产品动态物流联盟的动因分析

2.1农产品特性

农产品具有季节性,因此造成了农产品物流存在季节性、集中性、品种大、批量大的特点。农产品物流旺季到来时,需求量激增。大批量集中爆发的物流需求单靠现有的农产品供应商的物流资源以及零散的物流企业或运输企业根本无法满足。因此客观要求社会化物流资源的优化配置。农产品的易腐性也对物流提出了时效性、技术性等要求,以保证物流过程中农产品的质量品质能够正常延续。这对于农产品物流资源的专用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此外,农产品价值低,体积规格不一样,质量参差不齐,对运输、包装、分拣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农产品物流资产的专用性,导致了农产品物流资产或者严重缺乏或者闲置。这些特性迫切要求对社会化的农产品物流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动态物流联盟是目前解决这些问题的最佳途径。

2.2农产品市场需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有了新的变化,具体体现为对农产品的绿色安全、营养性、口味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技术革新的加剧也推动着农产品更新速度加快,产品优势不再明显,农产品的需求呈现出复杂化、差异化、个性化、零散化的趋势。这种趋势要求物流企业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同步了解客户的需求,有较强的市场适应能力,以最快的时间、最低的成本来满足客户的要求。动态物流联盟可以降低企业的反应时间,缩短产品的加工周期,及时投放市场,提供个性化服务来满足用户。

2.3农产品物流主体

目前我国农产品物流落后,进入壁垒较低,物流主体很分散,主要由农户、加工企业、物流企业等承担。由于物流涉及的行业多、环节多、时间长、地域广,而中小农产品物流企业由于资金匮乏、实力较弱,不可能拥有各种完备的物流服务设施,也没有完善的信息网络,严重削弱了中小企业的竞争实力。但同时中小型农产品物流企业,规模小,机构灵活的优势,使他们可以迅速转型,通过动态联盟的形式,进行企业之间的协作,整合资源,迅速的响应市场的需求。而且,通过动态联盟的形式,物流企业可以互补资源不足的劣势,各企业可以专注于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提高,降低日新月异的技术对企业的冲击,提高各伙伴企业的专业化程度水平,进而形成规模经济,降低农产品的成本。

农产品物流各主体企业只有在顾客需求的基础上,整合各农产品物流主体企业的资源,完成农产品物流运作,才能更好地达到双赢局面。而整合资源的最实际方法就是建立供应链动态物流联盟。通过供应链动态物流联盟的建立,可以实现物流功能合理分配、信息和运作一体化、利益共享,可以形成规模经济,节约物流资源,达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3供应链管理思想下农产品物流动态联盟组织模式研究

供应链管理下农产品物流动态联盟的组织模式可以包括以下三种。

3.1以物流企业为核心组建农产品物流供应链

在这种形式下,核心企业是首先发起农产品物流联盟的物流企业,根据物流需求的实际情况,核心企业选择必要的物流企业进行物流业务的合作,在这种模式下,核心企业要具备较强的组织实力与信息管理,最终满足用户的农产品物流需求,具体实现形式包括以下两种。

3.1.1不同功能物流企业组建动态联盟

此类联盟主要由执行不同物流功能的企业构成。整个农产品物流过程一般包括信息的采集、流通加工(如分拣、清洁、切割、标签贴示、包装等)、装卸、运输、仓储等不同功能环节。不同功能涉及不同的技术要求和专用设施。所以,在物流行业内部存在着更深入的专业分工,大多数企业只专注于某一种或少数几种功能业务的发展。于是,农产品的整个物流过程就往往需要多个不同功能的农产品物流企业的相互协作才能完成。

3.1.2不同区域物流企业组建动态联盟

此类联盟组织由不同区域的农产品物流企业组成。农产品的流通往往是跨区域的,而且随着交易市场范围的不断扩大,物流的区域范围也越来越广阔。而由于交易成本的约束,单个物流企业所能服务的区域是有限的。因此,为了满足客户的要求,也为了在控制交易成本的基础上发展业务规模,不同区域的物流企业之间有了相互协作的要求,从而构建起物流联盟组织。

3.2以农合组织为核心组建农产品物流供应链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民自愿参加的,以农户经营为基础,以某一产业或产品为纽带,以增加成员收入为目的,实行资金、技术、采购、生产、加工、销售等互助合作的经济组织。目前,我国农村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40多万个,其中较为规范的有14万多个,广泛分布于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林业、运输业、加工业以及销售服务行业等各领域,成为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支新生的组织资源。

在这种模式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借助信息平台和信息库资源选择若干恰当的物流企业,并最终满足用户的物流需求。在这种模式下农合组织是作为中介形式存在。由于农合组织与农产品生产者——农民更加接近,他们掌握了很多农产品物流需求相关信息,他们会代替农民寻找可以满足物流需求的物流企业。这种发展模式以各种农业中介组织为纽带,组织农业产前、产中及产后全方位的物流服务,使众多分散的小规模农业生产经营者联合起来,形成较大规模的经济群体,降低分散经营风险,实现规模经济,提高市场议价能力,增加农民收入。

3.3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核心组建农产品物流供应链

在农产品供应链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这种模式下,身兼核心企业和最终物流需求方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利用有效的信息资源选择和整合物流服务的供应商来满足自身的物流需求。其主要适合于工业发展较好、农产品深加工能力较强,同时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较大的地区。在该模式下,加工企业具有较强的市场力量,在资金、技术和生产资料等方面公司为农户提供支持,同时企业在加工原料的供应商获得保证。该物流模式最关键的节点就是农产品加工企业。农户和农产品生产基地作为农产品生产者一方,通常和农产品加工企业签订契约,而作为消费者的一方经各级经销商依附于加工企业。在该模式中,农产品加工企业是该物流链的核心。因此,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是发展该物流链的核心。而加工企业必须根据物流网络组织理论结合供应链管理理论,进行业务流程重组,逐步提高管理效率和降低管理成本。

4推进农产品物流动态联盟发展的相关建议

4.1加强建设农产品物流信息平台

农产品物流信息平台是各物流组织与用户之间形成一个复杂的物流信息网络平台,实现农产品物流信息的转移。核心组织发起构建农产品物流的供应链动态联盟组织,并对组织成员提出要求,进行协调和运作。当有物流业务需求时,核心组织将物流业务服务内容传递到信息平台,通过信息平台,各成员组织将业务信息传递到物流网络中,最终建立联盟组织,完成物流业务。因此利用农产品物流信息平台已成为联盟运作的关键内容。通过信息平台,联盟能够行使各项基本职能,共享各类信息和资源,与外界建立充分的联系,并且以此为基础不断扩大联盟的规模。信息平台的建设需要各级政府和相关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可以由农合组织、物流行业协会组织或者加工企业承担建设和运行管理。

4.2建立规范的农产品物流服务契约

物流契约网络是具有互补关系的物流核心能力组织在双边谈判的基础上形成契约关系。要保证农产品物流动态联盟的有效运行,契约平台的建设是重要保障。契约的存在在于成员组织对合作关系的确认,保证供应链动态联盟组织的稳定性。承担非关键性农产品物流业务主要是个体及私营储运者、中小型物流企业或涉农非物流企业等,通过采用以序列性为基础的动态合同,在农产品供应链动态联盟成员中寻找和调整物流合作伙伴,保证农产品供应链动态联盟组织的高度柔性。同时在契约中还应包括联盟中利益分配与风险分担的相关约定。

参考文献:

农产品物流管理篇6

随着物流产业的转型升级,企业对物流技术技能人才质量要求不断提高,除了具备应有的专业能力以外,还要求具备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这要求高职院校更加重视人才培养的质量,要培养出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基于此,很多高职院校都在积极的进行课程建设和改革,包括在教学过程,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等方面都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和尝试。但是,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之一的课程考核的改革相对被忽视,从而影响了整体改革效果。在此基础上,重庆三峡职业学院提出了院级示范建设专业项目,其重点就是针对课程进行建设与改革。

重庆三峡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率先在学院开展了考核导向、多元评价的考试改革和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由过去的期末考试一张纸变为考核形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考核导向、多元评价考试方式。由于考核方式的变化,原有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已经不能适应现实的需求。教师、学生、教务监督部门以及企业导师都需要参与其中。基于以上原因,对重庆三峡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的工作化课程考核的内容及方式要求进行研究和分析显得十分必要。

二、目的与思路

随着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理性与实际,如何通过校企合作进行物流人才的培养,将人才与市场相对接,为企业输送实践能力强的高技能人才,是高职院校物流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重大问题。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特别是近年来高职教育项目化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原有的以考试为中心的课程考核方式,正逐步被以工作化过程考核为主的考核方式所替代。而在评价系统方面,已有系统多是基于以期末考试为主的试卷分析评价系统,对考核导向、多元评价过程考核的内容及方式要求评价缺乏研究。虽然行动导向教学的重要性已被职教界所认识,但行动导向教学在高职课程教学中考核导向、多元评价考核的研究不充分,企业对考核导向、多元评价考核的要求不明确,鲜有行之有效的实施办法。

本文研究的目地是对工作化课程考核的内容及方式要求进行分析评价,实现高职物流专业行动导向的课程考试改革背景下的课程考核信息,尤其是过程考核信息的采集、分析与评价系统,从而有效的检验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以推动教学质量提升,增加就业,同时满足企业的用人要求。

三、调查内容与对象

教育的目的是人才培养,教育考核则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测量工具,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通过一定的具有甄选和鉴别性的问题,对应试者进行评价的过程,目前高职教育中比较常用的教育考核主要有试卷考试和过程考核两种。

(一)调查对象

选取21位企业实践专家对重庆三峡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中的《农产品储配管理实务及技术》这门课程的考评为例,校内教师运用行动导向法进行教学后,由校外企业专家进行考核导向、多元评价考试,并将考核结果反馈情况进行分析,以体现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在职业教育教学中的成效。

(二)调查内容

行动导向教学考核导向、多元评价考试是通過完成一个完整的企业工作项目,从而进行的教学考核活动。在考核中,看中的不是最终结果,而是教学项目的考核完成过程。在教学及考核中,学生是主体,校内教师发挥教学主导作用,企业导师发挥考核主导作用,双方均起着帮助学生理解、培养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本次《农产品储配管理实务及技术》考核导向、多元评价考试内容及方式要求分析,是根据重庆三峡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2015级1-4班212人共53个小组现场操作情况,由21位企业评审专家现场考核,以及考核后对企业专家进行问卷调研,对考核成绩表及问卷调查中的各项数据进行逐一统计,最后对统计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的。

四、分析与结论

通过21位企业专家对考核导向、多元评价考试方式评审及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行动导向的考核导向、多元评价考试总体评价较好,说明考核导向、多元评价考试起到了检验教学和学习效果,切实有效的评价人才培养质量、正向引导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活动的作用。

本次考核导向、多元评价考试企业评审专家问卷调查表共发放21份,回收21份,回收率为100%,主要来自重庆及万州周边的物流企业从事储配工作的部门主管或一线能手。回收后对每一份调查问卷的每一项数据进行逐一统计,然后归总分析如下:

(一)考核导向、多元评价考试有迹可循有据可依

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必须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出发点,以服务社会产业为宗旨,紧密与行业企业合作。从调查表可知,来自行业企业21位专家评委有13人参与过类似的工作化评审,说明有61.90%的企业专家在之前受邀参与过类似的考试评审。同时,通过专家的考评经历调查发现,有相当大一部分企业专业不止一次受邀参与类似的职业院校的实操考评,这与当前高职院校重视技能实操离不开,同时也说明企业专家也愿意参与此事,间接对企业的人才引进有帮助。

(二)考核导向、多元评价考试能促进学生学习动力

大学阶段考试大多集中在期中、期末时间,而所考内容记忆成分居多,这就造成了学生学习上的松紧节奏变换,平时懒散、考前振作。这不仅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而且容易使学生养成投机心理。通过考核

导向、多元评价考试的具体项目和内容来看,学生需要完成一系列任务,最终把一系列任务合理的贯穿连线,配套以真实的工作任务背景,将所学技能连贯的演示出来,这样,对学生的要求就更高。学生平时不注重分段任务的学习和技能训练,寄期望于期末突击显然是不现实的,这不仅仅是知识的背诵,更多的是知识的转化,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动手,将个人融入团队配合。

(三)考核导向、多元评价考试能切实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关键能力

不同的企业其对核心能力的关注点是不一样的,同理,不同的学生对待技能的认识也是有差别的,比如男生普遍对叉车操作较熟练,女生普遍对系统操作较熟练,有的同学对数字敏感就适合培养数据员,有的同学擅长交流则适合培养为业务员等。通过考核导向、多元评价考试来引导学生学习及操作能力,在此过程中,学生以团队为中心,每个队员各取所长,在不断的训练磨合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位置,小组合作完成项目不仅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职业能力。通过行动导向教学之后,学生不但产生了积极地学习兴趣,而且增强了动手操作的能力,也实现了行动导向教学的宗旨: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提高综合职业素质,促进全面发展。

(四)考核导向、多元评价考试内容更符合工作实际,更受企业欢迎

以工作化任务考核为导向,开展综合实践训练,强化岗位技能,在教学中将对學生的职业训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从一开始就接触到未来工作的一线任务,随着一系列任务的深入学习,让同学们逐渐掌握从工作一线到中高层所需的技能和知识,可进一步培养学生对职业的热爱以及坚定的职业信念,从而培养学生高尚的职业道德、创新的职业精神。

五、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考核导向、多元评价考试建议措施

(一)考核导向、多元评价考试须符合企业需求

符合企业需求的课程考核任务设计必须以企业实际需求为出发点,突出高职教育特点,将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累积物流职业经验作为该课程考核的目标。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基层管理者,这要求学生既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又要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以库存管理为例,学生不仅要能够对库存物品进行安全有效的管理,还要能够对库存物品进行分区、分位,及时发现物品的采购需求。因此,在工作化课程的考核设计与实施过程中,要始终把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放在重要位置,使学生牢固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不但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还能够深入分析问题,查找原因并采取预防措施,防止问题再次发生,成为企业需要的高素养的物流管理人才。

(二)考核导向、多元评价考试须符合岗位需求,建立职业标准考评体系

考核导向、多元评价考试的任务设计,应由物流教师与行业、企业的专家组成考核工作小组,对物流行业企业的需求进行调查分析,基于物流行业企业对物流人员的理论、技能、素养的需求与物流行业的职业标准,从而设计出更符合行业企业用人需求的工作化课程考核内容。考核导向、多元评价考试要融入真实的生产情境,使考核内容更符合企业的实际,以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将学生理论知识学习与操作技能训练优化组合起来,既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又适应企业生产发展的需要。

(三)考核导向、多元评价考试须符合企业生产过程,使教学环节项目化

考核导向、多元评价考试的设计应以项目为载体,以工作任务为驱动,依据企业的生产过程,把教学过程项目化,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训室为舞台,以企业的生产场景为教学背景,以课程标准为基础设计教学问题与任务并进行考核,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让课堂成为学生表演的场所。教师作为组织者与协调者,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寻求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掌握企业所需的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提高对企业物流的认知。

农产品物流管理篇7

1.怀化市农副产品商贸物流项目的新发展

列入52013年怀化市重点建设项目责任表6的商贸物流项目共计30个,总投资206亿元。30个项目中,怀化国际生态农产品博览中心暨现代商贸物流园等23个项目为2012年续建重点项目,怀化市农资物流中心等7个项目为今年新增项目。其中佳惠物流配送中心项目一期1万吨冷库、3万平方米农产品批发市场已竣工投入营运;怀化市现代农机物流中心主体建筑已完工,计划8月建成开业;怀化市农资物流中心也正在积极挂牌、报批阶段。

2.怀化市农产品加工企业物流一体化的限制因素

(1)农产品加工部门的分散性怀化市的竹木、粮食、蔬果、禽畜等农产品加工业必需的生产原料多分散在各个县市及下属区域的农户手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采购生产原料、销售产成品,面向的对象也是农户或小微经营组织,采取的方式也就自然较为分散;由于采购地区的经济欠发达,第三方物流公司的网点有限,参与度也较低,所以难以形成集中统一的物流系统,小批量、多品种的市场需求也很难得到满足。采购、销售方式的分散性带来了许多制约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的不利因素,如生产要素供应不稳定,生产周期长,设施利用率低;农产品销售信息与配送的时间差导致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流通渠道不畅,物流成本高且效率低。这些不利因素既是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更是我国农业集约化、规模化急需要攻克的难点。而突破这一/瓶颈0的关键就在于重新整合现在这种分散型的农产品物流模式,建立起一套全新的采购、储存和销售的物流一体化模式。(2)农产品加工企业缺乏一体化的物流供应链在市场竞争条件下,农产品加工原料供应商、农产品加工生产商与批发零售商的关系尤为重要。如,湖南省政府大力推进的/湘品出湘0工程中,湘商购就是集合了/实体销售、电子商务、物流配送0三位一体的购销平台。从生产的供应到销售的供应,/供应)生产)批发零售)消费0应该是一个完整的供应链,这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完整的物流供应链为其提供流通保障。然而在供应与生产环节上,上游分散的农村原料资源缺乏物流上的统一整合链接,使其能更为集中、多元的直接供应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日常生产活动;而在批发零售与消费环节上,湘商购这一购销平台的市场一旦打开,其物流配送不可能凭空而出,必然需要各区域的物流配套建设在物流供应链上能与其形成一个对接力量,保证期畅通高效的物流配送能力。怀化市基于其丰富的/湘0字号农副产品,成为这一大的物流供应链之中的关键环节之一,如何将新建设起来的各大物流中心充分利用起来,将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产品仓储更为高效地集中到信息技术更发达的物流中心来,成为新阶段怀化市农产品加工企业物流升级的新任务。(3)城乡物流配置脱节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国经济处于特殊的初级阶段,发展偏向主要是东部优先、城市优先,导致农村经济特别是中西部的农村经济一直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地区发展极不平衡。极大地阻碍了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完善,而这其中处于服务地位的农产品物流就更是如此。虽然依赖于怀化市优越的交通区位优势,第三方物流在近年有较快的发展,但是却仅限于经济较发达的城区,在农产品加工业广大的原料供应地)))农村,却缺乏足够的服务网点及对农产品加工企业具有针对性的物流服务产品。

二、农产品加工企业物流一体化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1.确定责任主体,改善宏观调控

怀化市农产品物流一体化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明确政府管理职责。目前,怀化市的农业产品物流管理工作,发改委、经委以及商务、交通、农业等部门均有涉及,这种多头领导的情况下,不同主体自成体系,责任明确程度低。这无疑更易加大物流成本,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而整体上影响农产品加工企业物流工作的推进。所以,应当通过确立责任主体,改善宏观调控,构建怀化市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总体物流规划方案和实施办法,加强怀化地区农产品物流一体化在组织上的管理效力。物流一体化是一套综合的管理体系,怀化市的主要运输方式以及各县域间运输的规划协调、仓储、配送等都是物流一体化管理及其政策设计所需涵盖的内容,每一个环节活动的精心设计才可能使得农产品物流得到有效整合。另外,就怀化市的建设现代商贸物流中心这一发展战略,在政府管理机构当中增设专门负责物流产业发展的部门也显得尤为必要。同时,根据地方特色,针对农产品加工业这一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成立一个具全面、系统、统一化和一体化管理思想的专门性物流机构,引导各企、各部门的协调合作,亦能促进怀化市农产品物流乃至整个物流产业的集中管理、规模发展。与此同时,相关政策及具体细则的出台,农业物流组织行为的规范也不可忽视。怀化市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总体物流规划方案和实施办法的研究制定,也是物流一体化健康发展的有力保证,也是农产品物流宏观调控体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这一方面,国外也有许多先进的发展经验很值得我们借鉴。在日本,就拿国土交通省来说,制定货物流通基本政策规划并推进其顺利实施、环境负荷问题考量、安全强化等等提高物流业效率的宏观调控工作都由它下属的物流主管机构负责。另外,日本的相关法律体系也较为完善,有专门的5仓库业法6、5集散中心法6和5民活法6共同为其物流业的运作提供规范依据。而具体的监管部门则是国土交通省下的综合政策局货物流通设施部门和复合货物流通部门,这两个部门依据上述法律对仓储业的日常运营、运输车辆及货物的集散等方面进行严格的监督把关。这样法律、机构双管齐下,有效整合与控制物流业的业务活动[1]。以上类似的做法能为建设我国的相关政策和机构提供参考依据,协助包括农产品加工业在内的工业企业物流一体化的发展。

2.农产品加工企业物流内部一体化的构建

具体来说,地方政府首先要应当引导、敦促农产品加工企业特别是内部组织较为简陋的中小微企业,尽快完善物流部的组织设定,并参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对农产品加工原料采购、生产制造、半成品及成品仓储、加工物料管理、装配、分销等所有环节的物流活动,对其进行全面的负责与管理。用整合企业所有与物流相关的生产活动替代传统单一的物流管理方式,强调整体物流系统的优化,而不是特定流通环节的单一优化,这一创新型发展已经成为农产品加工企业未来的战略性问题[2]。就农产品加工企业内部而言,物流部门应当加强与生产部门、营销部门及其他管理部门的联系配合,强调企业内部的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合作,以求将各部门的工作目标能统一到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的总目标的实现上来。实物配送、生产支持和采购业务的计划、分配以及控制过程都是物流系统管理中缺一不可的组成部分,这其中物资管理、产品分销等活动的纳入,是对传统物流管理的有效补充,是实现采购、生产、分销三个完整划一的物流环节的体现。除了农产品加工原料采购及产成品分销等传统物流管理的基本职能,物流一体化管理还参与生产计划、销售预测、在制品物资管理和顾客服务等原来只由市场营销部门和生产部门负责的职能。

3.农产品加工企业物流外部一体化的构建

外部一体化即供应链的一体化。农产品加工企业可以与上游原料供应企业形成供应链的有效对接,也可以联合下游的农副产品批发零售商,形成产、供、销物流一体化[3]。既是与全省农副产品/走出去0规划的物流对接的迫切需要,更能为本地农产品加工企业在生产中提供更高效的物流动力。总之,农产品加工业在供销的各环节中必须在各企业物流活动的分散状态中找到联系合作的方式,在上下游(原料提供与成品消费)间找到供应链联盟的有效对接点。所以从上可知,农产品加工企业物流一体化体系的构建并不是要另起炉灶,摒弃掉原有的物流系统,而是要充分利用、全面整合系统中已有的物流资源,在不断的改造、补充和升级中,完善起一个全新的、适应实体经济发展和物流产业自身进步的物流一体化体系。因此,怀化市农产品加工企业物流一体化体系的构建,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职能,一是通过政策引导、鼓励、协调达到整合现有资源,促使农产品物流企业成为怀化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型有机组成部分;二是以先进的物流一体化的思想为指导,在现有农产品物流资源的基础上巩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综合信息平台的共享功能,增加物流一体化实体建设所需的合作机会。在这其中,就拉通信息网络这一方面来说,在怀化地区内,以怀化市为综合交通枢纽,基本形成了联通湘鄂渝黔贵五省的开放型运输主网络,在这些网络途经的县市内应加强相应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信息化中心建设,逐渐形成全区域内物流信息的整合及一体化管理。在此基础上重点完善各县域间及其与怀化市高速公路的联通,另外加快农村的水泥(沥青)路面建设步伐,尽快实现村与村、县与县之间公路的优化升级,并在这其中丰富物流信息化仓储的网点,为怀化市农产品的运输外销交流提供更大的便利和机遇。

4.物流园区及农产品展销中心的构建

为方便怀化地区所有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规模整合,可以首先从物流入手,在怀化市建立起一个以集中区域内各县市所有农副产品的大型信息化物流仓储库为中心的物流园区,并以此为依托,就进建立一个农产品展销中心。农产品以物流仓储及周边旅游业为依托用展销的方式进行宣传与销售,成本不高,但却能为怀化地区的农产品及旅游业创造出巨大的增值效应。同时根据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集合,处于前段的供货流程更易于利用先进的技术来管控,信息化的高效也能在展销现场透明、公开的电子交易及poS收付中得以体现;而后端的物流机制与其实时联通,即时进行分拨配送作业至最终的消费市场,管理程序简洁快速。农产品展销中心将是农产品物流供应链群体充分整合的载体,各种增值服务功能与效应的发生地。农产品本身的价值、流程价值及市场价值都将集成在展销中心的综合效应当中。

5.坚持物流的信息一体化建设

在农产品加工企业生产、销售配送过程中,是否能第一时间反应即时的库存、仓储变化成了农产品物流效率的重要条件之一。而这一条件的满足就依赖于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在物流一体化中的应用,它是提高物流信息传递效率的关键,也是物流一体化的信息基础,是农业现代化、物流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这方面怀化也已经有很多企业做出了探索性的开拓,如大三通物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市公路运输管理处、怀化市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怀化市林业局、怀化市商务局和湖南省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指导与帮助,针对怀化及湘、鄂、渝、黔、桂五省(市、区)周边地区交通与物流业、商贸、农贸及农村信息化的现状与特征,引进当前国内云计算和智能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先进技术与经验,分步实施建设以怀化为物流中心城市,面向武陵山区及周边的大西南智能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由于农业经济本身就具有盲目性与滞后性特点,加上农村地区信息化水平普遍偏低,所以更应该通过提高涉农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从而在生产过程中,让农民、生产工人、管理者都能切实掌握互联网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的应用,通过企业投入的信息建设提高当地人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在设施与人才的双重基础上才可能真正做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的,逐步建立起农产品加工企业及相关产业间的物流信息化平台。另外,农产品物流的实时跟踪、有效控制与全程管理机制,在不同的环节对信息也有着不同的需求,所以为了准确定位农产品信息采集与咨询的服务内容,农产品物流信息化平台应该针对不同的环节构建相应特色功能的平台。(见图1)

6.物流服务的多元化发展

资金周转慢、库存积压大、退货率高、经济效益低下,是目前农产品加工企业在物流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产业重组,实现物流规模化经营,成了解决上述问题、突破物流产业现代化障碍的唯一途径。同时,以创新为驱动,深化体制改革,引进先进的现代物流管理理念,改造、培育起新型的一体化农产品物流系统,这其中既包括企业内部的自营物流,又能与第三方物流建立起普遍广泛的联盟合作,发展起真正规模化、专业化、开放化的多元物流新模式。除了模式上多元,还有物流服务产品的多元。/一县一特色0是怀化市典型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农产品加工企业也具有这个特点,如新晃县的/老蔡牛肉0、沅陵县的/碣滩茶0、芷江县的/和翔鸭业0、溆浦县的/雪峰片片桔0等等。这些产品多具有/以农为本0的产品特征,那么如何结合本地区域环境的实际需求,为农民及这些农产品加工企业提供为其量身打造的相关信息与服务,就成了物流服务产品的又一创新点[5]。服务产品的多元化也必将成为农产品物流在未来发展中的新动力。

7.重视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

农产品物流管理篇8

1电子商务环境下农产品物流园区的功能分析

电子商务是集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为一体,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高效便捷地实现网上商务活动的全过程。通过园区电子商务平台(见图1),农产品物流园区成为集电子商务与信息服务、组织管理于一体的多功能、动态化、综合性运营中心,实际上转化成为农产品供应链的集成商。除了基本的物流管理和物流运作功能外,园区还能够提供综合的、增值型的物流服务,为用户提供更为复杂的供应链解决方案和价值,管理和服务功能大为提升。

农产品物流园区通过基于电子商务平台的物流信息、物流管理和物流运作三大系统,使"信息流"、"商流"、"资金流"、"物流"在平台上协调融合,实现其综合服务功能。其中,物流信息系统是提高整个物流系统运行效率的基础条件,主要为企业和消费者提供供求信息、数据交换、订单处理、在线交易和公共信息查询等服务;物流管理系统是物流作业子系统之间衔接和配合的桥梁与纽带,主要为农产品供应链各方提供政务服务、金融服务、决策分析和成本管理等增值服务;物流运作系统是整个物流活动得以实现的核心和关键,主要为物流相关企业提供仓储管理、智能配送、线路规划、货物跟踪等智慧物流服务。

2基于电子商务的农产品物流园区信息服务功能优化

农产品物流过程涵盖了生产、流通和消费等与农产品相关的各个领域。以园区为平台,农产品物流园区连接了农产品供应链上的供给主体和需求主体。传统的农产品物流园区,园区物流企业各自进行物流运作,由于缺乏统一的信息网络平台,导致整个农产品物流过程的信息流动不顺畅、不对称,供应链中的产销脱节问题突出。

通过基于电子商务的农产品物流信息系统(见图2)将外部信息(包括供方信息、需方信息和公共信息等)和内部信息(包括用户信息、订单信息、仓储信息、配送信息以及基础信息等)通过数据交换在平台上实现信息共享。该系统具有信息采集、信息组织和空间数据管理功能,涵盖农产品物流全过程的信息交流活动,因此,园区可以提供订货、储存、加工、运输、销售的相关服务信息以及客户需要的各类物流服务相关信息。这样,所有农产品信息通过园区信息平台及时,通过信息共享机制,农产品供应链各参与方之间实现了信息系统的无缝衔接,既提高了供应链各参与方的物流信息搜集、信息处理和服务能力,缩短物流信息交换与作业时间,又提高了企业用户的反应能力,交易效率也得到极大提升,运作成本和风险都得以降低。

3基于电子商务的农产品物流园区物流管理功能优化

农产品物流园区集中了运输、包装、商贸、物流软件企业、物流咨询公司等各类企业,通过园区的协作功能,从而形成紧密的协作关系。传统的农产品物流园区仅能提供基本的物流基础设施和设备,难以为农产品供应链的每个环节提供物流技术保证及管理优化方案。

农产品物流园区应建立基于电子商务的物流管理平台,通过物流管理系统对整个园区人、财、物进行集成化管理,还可以为用户提供金融服务、政务服务、决策分析、成本管理等增值服务,并实现全局数据的集中?D?D分散共享管理。通过该系统,园区可以从订单中抽取数据,生成包括库存管理、装运执行、订单执行、破损、运输管理及物流成本等个环节的典型报告,为管理者进行战略和运作决策提供信息;利用数据交换系统和时点销售信息系统达到农产品相关信息的自动采集和交换,为农产品供应商和消费者提供灵活高效的物流服务,减少物流环节,简化物流过程,提高整个物流系统的快速反应性能;对各种业务的作业过程进行成本分析与计量,为企业提供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流程再造;提供与物流业务相关的政府各职能部门如工商、税务、卫生、金融等一站式服务的集成环境,为区内企业和货主提供相关物流管理服务以及政策咨询、法律服务等。这样,农产品物流园区可以进行集成化、实时管理,实现从农产品订货、生产到销售所有步骤的"全程物流管理"。通过控制相关的农产品物流过程,为农产品市场的低成本合理化运作及实现效益最大化提供一条最佳渠道。

4基于电子商务的农产品物流园区物流运作功能优化

农产品物流园区是以园区为中心,将农产品生产、收购、批发、零售到消费之前的各个环节集成一个系统,构成一个复杂的、有机的整体,需要系统的协调性和环节间的配套服务。传统农产品物流人工系统速度慢,易出错,整个供应链的运作效率都较低。

农产品物流管理篇9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农产品;网络信息技术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产品的有效流通涉及整个国民经济运行效率及质量,涉及农业现代化和农民的根本利益。供应链管理引入农业为农业产业的发展、农民增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目前,国内外的经济社会条件和实践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国际经验来看,供应链管理已成为农业产业发展的利器;从国内现实来看,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农产品供应链管理尚处于发展初期,本文力求就网络信息技术在农产品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问题进行一定的理论探索,为我国农业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思路。

1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涵义

1.1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及特点。供应链管理是使供应链运作达到最优化,以最少的成本,让供应链从采购开始,到满足最终顾客的所有过程能高效率运作,把合适的产品、以合适的价格,及时、准确地送到消费者手中[1]。供应链管理就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规划供应链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因此,供应链管理的理念是追求供应链整体效率化。它具有如下几个特点:(1)供应链整体最优。供应链管理将供应链上的业务和各相关者视为一体,以整体最优为目标。(2)企业间的相互协作关系。实现供应链整体最佳化优,需要企业间的合作,这种协作关系就是“合作伙伴关系”。(3)供应链管理要求采用系统的、集成化的管理方法来统筹管理整个供应链的各个功能。(4)支撑供应链管理顺利进行的是现代化的信息技术。

1.2农产品供应链的涵义及特点。一般而言,农产品供应链即农产品从收购、加工、运输、分销直至最终送到顾客手中的这一过程所组成的环环相扣的链条[2]。农产品通过供应链管理可以降低总成本,增加农产品的效益及附加价值。由于农产品的诸多特性,导致了农产品供应链不同于工业供应链,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参与者众多,系统复杂。在产前、产中、加工、运输、销售和最终到消费者的各个环节上都有众多参与者,包括农产品生产者、批发市场、零售终端和最终消费者。另外农产品的数量特别大,品种繁多,各品种的品质特性差别很大,使农产品供应链各环节的衔接问题更加复杂。(2)市场不确定性较大。农产品生产和消费的分散性,经营者难以取得垄断地位,市场信息极为分散,人们难于全面把握市场供求信息及竞争者、合作者的信息;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强,农产品上市时如果在短时间内难以调节,会使市场价格波动较大;此外农产品的鲜活易腐性限制了农产品在跨区域间和跨季节间的即时调节,这使农产品供应链具有更多的风险。(3)农产品供应链对物流的要求较高。由于农产品生产具有区域性,而人们的需求是多样性的,因而需要不同区域间进行流通交易。然而农产品的鲜活易腐性,使流通成本上升,这限制了农产品流通路径。特别是在生鲜农产品,对物流仓储、运输、配送的要求更高。

2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现状

(1)市场主体过于分散,缺乏供应链的概念。由于农业产业链的主体主要是分散经营的农户,市场意识薄弱,总体素质较低,即使是大型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也是以小业主或个体经营户为主体经营,用供应链的观点考虑农产品的经营是很难实现的事。(2)物流技术比较落后。“新鲜”是农产品的生命和价值所在,但由于鲜活农产品的含水量高,保鲜期短,极易腐烂变质,会大大限制运输半径和交易时间,因此对运输效率和流通保鲜条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现在,我国的农产品供应链中的物流是以常温物流或自然物流形式为主,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的损失很大。有数据统计,我国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物流环节上的损失率达25%~30%,而发达国家的果蔬损失率则控制在5%以下[3]。(3)物流成本过高,不利于农产品供应链合作伙伴联盟的建立。目前,我国农产品的物流成本仍然偏高,而且很不稳定,运销成本的波动较大。由于农产品具有鲜活性,生产上的区域性、季节性、分散性等特点,同时农产品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具有消费群体小的特点,造成农产品交易成本较高,容易导致农产品交易过程中的投机行为,不利于稳定的供应链合作伙伴联盟的形成。(4)农产品供应链各主体之间信息流通不畅。由于诸多原因,对信息化的意识不强,从而造成我国国内农产品供应链的总体信息化程度很低。国内农产品市场上几乎没有一个经过统一规划设计的信息系统,各企业之间信息化程度差距较大,发展很不平衡。供应链上企业之间缺乏统一的信息平台以供各企业进行信息交流,造成本应多边共赢的企业相互之间缺乏必要的了解,阻碍了农产品供应链的发展。长期以来,农民对市场供求信息的获取渠道单一,手段缺乏,滞后失真现象严重,赶不上市场变化。这也是目前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管理中最急需解决的问题。

3网络信息技术在农产品供应链中应用的关键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农业带来的效益是明显的。在农产品供应链的运作中,应充分考虑到信息技术的优势,如eDi、GpS、条码技术等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但可以提高供应链运作的效率,也可以增强供应链合作伙伴之间的信息交流。随着信息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入,农产品供应链必须依托网络信息技术,纵向优化,横向集成,并逐渐形成行业、区域性的中心节点,使资源和信息实行共享,整体资源得到优化,并通过实现成员间的连接和与目标终端用户之间的连接,促使各成员共同创建新的利润空间。通过

转贴于对农产品供应链过程的跟踪整合管理,可使农产品物流活动的每一环节为了共同的目标保持协调一致,有效提高农产品供应链的服务水平和效率。首先,应该建立信息技术基础设施与统一的信息平台。信息物质技术基础设施包括企业的外部网、内部网、知识库、电子数据库及电子数据交换系统等。在完善的物资技术基础设施上,应用相关的软件搭建统一的信息平台。既保障信息提供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及时性,又实现对农产品供应链各个环节的实时跟踪、有效控制和全程管理。目前我国各地政府和大型企业建立了一批农产品专业信息平台,为沟通消费者与生产者、流通环节的联系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一个地方或企业必须采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搭建与外部信息网密切联系的信息平台,使供应链中的神经系统运转正常。农产品供应商根据信息平台上经销商和零售终端提供的需求信息,向其上游的农户生产信息,生产加工企业、中介组织通过订单向农户收购农产品,这样减少了农户生产的盲目性,同时为农产品的销路提供了保证,不仅降低了农产品物流的成本,减少了农产品的损耗,而且有利于促进农业和社会效益。其次,建立不同层次的农产品信息网络,这是实施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所必需的技术支持。农产品信息不畅是制约农业结构调整,造成农产品卖出难的主要原因。加强农产品信息网络建设,是开拓农村市场的重要途径。依托农产品批发市场或农产品中介组织,建立农产品生产、流通信息网络,实现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工基地、批发市场、农产品供应四位一体的农产品信息网络,最终形成农村地区农产品信息网络与大中城市及全国的联网。通过信息网络的建设,农产品供应链各节点企业对整个农产品的流通过程进行协同整合,降低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损耗,缩短了农产品的生产周期,提高了交易效率,减少了物流成本,更重要的是增加了农产品的保值期。农产品供应链成员通过不同层次的信息网络的集成,建立一体化的物流运作体系,提高物流运作效率。对生产、加工、配送过程中的物流环节进行设计,使农产品物流作业无缝衔接。将物流据点、农产品配送路线、运输手段等网络化,以提高物流活动的效率,减少物流成本。另外,需要建立四个相关信息系统:一是信息管理系统。如收集和传递销往地农产品标准化信息和相关的政策法规。根据这些信息,对供应链全程进行监控,确保农产品跨越非贸易壁垒,顺利进入国外市场。二是信息共享系统。供应链成员共享有关库存、销售、预测、供应链绩效评价等信息,促进成员间信息沟通,有助于供应链成员间的互信与协同。三是电子银行结算与支付系统,使供应链成员能方便地进行电子商务活动。四是供应技术协同系统。零售终端的poS系统,收集消费者需求的第一手资料,能在第一时间反馈到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中和订单管理系统中,指导农产品生产和加工。供货系统通过统一的信息平台,调动农产品的流动。实现供应链成员之间的信息系统的无缝隙对接,加快供应链的营运速度,降低供应链的总成本。农户、农产品供应商及农产品经销商之间的信息系统实现无缝衔接,提高了供应链管理的柔性,降低了供应链物流管理的成本和风险,使农产品市场需求信息准确及时地到达供应链中的相关节点,使农业生产更有计划性,从而减少农民的市场风险,提高农民收入。最后加快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管理,需强化政府在农业信息化中的主导作用,制定农业产品信息化的法律法规。农产品物流信息化是一项涉及多行业、多部门的综合性基础工作,必须调动多方面的积极性,协调一致,形成合力。因此政府要在这一进程当中发挥好其主导作用。各级政府要根据农产品物流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明确建设方向、目标、重点,并具体落实相应部门实施。要从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予以重视,树立信息观念,增强信息意识。做好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全面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农产品信息化建设,还必须要有健全的法律制度,包括立法、执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等在内的动态系统,为信息化的健康发展提供法制框架和法律环境,为农业信息化的长远发展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但是地域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需要制定的法律法规具备灵活性,因地制宜,有所区别。 4结束语

本文论述了网络信息技术在农产品供应链管理中应用的重要意义,并对如何应用网络信息技术给出了可行的建议。该建议有利于提高整个农产品供应链的运作效率和规模效益。伴随农业问题的日渐突出以及信息化建设在我国的整体推进,我们相信农产品供应链管理信息化建设也会越来越受重视。同时农业行业要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确定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战略,使农产品供应链进一步向系统化、集成化、精益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士华,林勇.供应链管理[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农产品物流管理篇10

【关键词】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钻石体系;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

一、河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是以满足人们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多样化需求为依据,而进行的一切生产性和经营性组织的集合,是集农产品生产、农产品销售、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和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为一体的综合业域。河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发展水平是一个受多方面影响因素作用的复杂问题,其中大量因素难以量化。本文试借鉴波特的产业竞争理论和钻石理论,采用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影响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发展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对重要程度。通过有关方面专家的判断、打分,构造判断矩阵,然后对判断矩阵的各层次进行单排序计量和一致性检验,从而得到制约因素各个指标的权重,得出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发展的关键性影响因素。

1.构建河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发展水平的“钻石体系”

按照迈克尔·波特“产业竞争力理论”和“钻石理论”,资源要素,需求状况,相关产业支持,企业的策略、结构和竞争,政府的作用,机遇因素等6大要素互动形成了“钻石”架构,将影响到企业和产业在某个地理环境下能否产生出持续创新、不断进步的能力。据此,构建影响河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发展的“钻石体系”,如图1所示。

图1影响河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发展水平的“钻石体系”图

2.建立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评价指标体系,绘制结构层级表

采用德尔菲法分别邀请相关专家对河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发展水平影响因素进行了诊断。具体步骤如下:首先拟定意见征询表、确定征询对象。从研究目标出发,选定了长期从事农产品冷链物流管理、农产品冷链物流经营、农产品冷链物流教育与研究等30位资深专家代表,为其发放意见征询表,并对意见进行反复征询,最后找出影响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共有15个。按照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结合专家建议,可以把制约因素分为四个层次:最高层即目标层(a),影响因素;中间层即准则层(B);方案层(C1-C15)。

图2河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发展水平影响因素结构层次图

3.构造河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发展水平影响因素的各层判断矩阵

通过构造比较判断矩阵及矩阵运算的数学方法,确定本层次中与其相关元素的重要性排序及相对权值,此步骤主要运用专家打分法来确定两两元素之间的权重,主观性较强。,即:

对构造的判断矩阵进行计算,得出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

河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发展水平影响因素模型的二级评价指标两两判断矩阵如下(B层-C层):

一级评价指标两两判断矩阵如下(a层-B层):

4.构造好判断矩阵后,求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并进行一致性检验

对a层-B层判断矩阵求解:

符合一致性检验要求。

同理,对B层-C层判断矩阵求解,并进行一致性检验,均符合一致性检验要求。

5.对计算结果进行单排序及总排序,得出权重结果(见表1)

对总排序进行一致性检验,得知,符合要求。

6.结果分析

从单排序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六大类因素对河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发展影响程度排序依次为:需求状况(0.352)、政府因素(0.257)、资源要素(0.136)、企业策略结构竞争(0.086)、市场机遇(0.062)。由总排序计算结果可知,河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发展影响程度因素按重要程度排列的顺序应是:政府投入、城镇化水平、居民农产品冷链物流消费水平、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市场化水平、农产品冷链物流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消费观念、农产品冷链物流相关产业发展、农产品冷链企业评价、科技水平、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竞争状况、农产品冷链物流延伸业发展、自然资源、经济全球化、农产品冷链物流边缘产业发展。由上述分析得知,政府投入、城镇化水平、居民农产品冷链物流消费水平、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市场化水平以及农产品冷链物流人力资源是影响河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表1河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影响因素重要性程度排序结果

二、促进河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对策建议

1.充分发挥政府作用

一方面,要加大政府投入。目前,与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发达的国家比较起来,河北省政府在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方面的投入不足,农产品冷链物流支出在政府财政支出中的比重很低。此外,资金投入的结构不合理,资金来源单一化,这样,一方面使河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发展缺乏资金,另一方面也使河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缺乏竞争。另一方面,政府的主管部门要制定相关政策,培育若干个具有导向性、规模化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集团,支持各类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所有者自主的行业自律组织,逐步将一些不适合政府行使的职能交给行业自律组织,如行业服务标准的制定、行业准入的资格认定等,形成科学规范的行业自律机制,推动各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此外,政府主管部门要经常且及时地制定和河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优先发展领域的指导性意见,加快农产品冷链物流市场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建设,以从宏观上指导、引导和协调河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2.大力推动城镇化进程

各国经济、各个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城镇化进程的推动,同样,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培育农产品冷链物流市场、刺激高质量农产品消费也需要城镇化提供人口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来支持。城镇化水平低下抑制了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的发展,使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供给不足。因此,若想大力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必须加大推动城镇化进程的力度。

3.积极引导高质量农产品消费

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的发展需要群众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支撑,没有大众的消费需求的拉动,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不可能得到快速的发展。国际上通常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一个国家居民家庭生活水平,按照联合国规定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60%以上为赤贫,50%~59%为勉强度日;40%~49%为小康;20%~39%为富裕状态;20%以下为极其富裕。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刘伟认为,第三产业、服务业,包括农产品冷链物流消费支出的真正活跃至少要到富裕状态的时期。也就是说,恩格尔系数在40%以下,农产品冷链物流消费才可能在消费需求当中明显地活跃起来。从河北省目前收入水平看,给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的支持不是很充分。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河北省人民的消费观念和消费结构也在发生巨大变化,人们开始更加关注农产品的质量。国民农产品冷链物流消费需求的迅速增长,为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的发展孕育出了巨大的市场。但目前人们农产品冷链物流消费意识不强,农产品冷链物流消费的总体水平普遍不高,现实的需求状况还达不到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发展的要求。当前,拉动农产品冷链物流消费是促进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发展的最好方式,特别是加强农村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积极引导居民农产品冷链物流消费,培养河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强大的创新力,将潜在需求转化为现实需求,逐步打入国际市场,将成为河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发展的新的突破口。

4.促进冷链物流企业市场化

企业是一项产业的主体,它的市场化水平、经营水平直接决定着该产业能否健康发展。河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市场化的时间非常短,整体产业化水平比较低,市场机制在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各个环节难以贯通,市场配置各类农产品冷链物流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尚未得到发挥,政企不分、行业垄断、限制经营的现象普遍存在。现有的农产品冷链物流经营实体经营内容单一,经营方式落后,服务品牌、服务营销意识薄弱,所有这些因素直接限制了最终的农产品消费,影响了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的壮大。因此,要营造适合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积极培育农产品冷链物流主体产业的发展,鼓励农产品冷链物流相关产业、延伸产业以及边缘产业的发展。

5.积极培育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人才

农产品冷链物流经营人才缺乏使得很多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项目无法开发,只能停留在单一的低级的产业层次上,所以要积极培养高级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人才。农产品冷链物流市场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是进一步培育和拓展河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市场、不断满足农产品冷链物流消费者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消费需求的重要前提。目前河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市场急需一批既懂农产品冷链物流又熟悉现代经营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农产品冷链物流经营管理的专门人才,可以通过组织并鼓励农产品冷链物流经营单位的有关人员岗位培训、在职培训,招聘引进一些非农产品冷链物流部门的经营管理人才到农产品冷链物流经营单位从事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经营管理工作,以及通过有关农产品冷链物流院校设立农产品冷链物流经营管理专业,或与财经类大学合作开展农产品冷链物流mBa系列课程等途径,集中培养适应河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化发展需要的主要从事农产品冷链物流市场经营管理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赵达薇,刘乔,刘静.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能力评价研究[J].管理现代化,2013(2).

[2]陈红丽,陆华.冷链物流服务过程的质量评价[J].中国流通经济,2013(1).

[3]仝好林,任舒.冷链环境下生鲜蔬菜第三方物流商评价与选择[J].物流科技,2013(4).

[4]曹影.基于aHp的食品冷链物流评价体系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