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核心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43:11

宏观经济学核心篇1

一、宏观经济学教学现状

1.教考分离对教学效果提高的作用有限

自2004年起,为了提高宏观经济学教学质量,学校实施了教考分离的改革。促进了教师了解教学情况、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学水平有所提高。但教学质量评判标准还是考试成绩,老师还是以考试为中心;部分教师以“教”取代学生的“学”。学生则很少主动去学习和研究同课堂教学有关的资料,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强。

2.教学方式相对单一

为了学生考出好成绩,老师重点关注学生考试成绩过关,反复讲解,反复讲授练习题;学生也重点关心考试及格问题。老师一般以课堂讲授教学方式为主,尽管重庆工商大学设置了经济学实验室,建立了宏观经济运行模拟分析平台。但由于宏观经济学的知识体系多、课时少、实验课少,学生全面了解宏观经济理论精神实质的作用有限。

3.案例教学相对落后

学校案例教学基本上处于起步阶段,与国内外高校的差距相当大。案例分析混于宏观经济学正文教学课件之中,没有成熟的宏观经济学案例教学课件或讲义。部分教师没有实际社会经验,不能鲜活、形象地描述案例的社会背景,不能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4.考核方式相对单一

目前学校宏观经济学的考核重卷面成绩、轻素质培养。考核主要通过闭卷考试,以成绩来衡量优劣。这种相对单一的考核形式使得学生不注重平时学习,依靠考前背一背,作业抄一抄来获得成绩。期末考试实际上只是考察了学生的记忆能力和考前突击能力,谁在这些方面的能力强,谁的成绩就好。

二、宏观经济学学习情况

1.部分学生学习主动性较差

部分学生主动性较差,平时不努力,课前不预习,上课不思考,被动地接收老师传授的知识,基础知识不牢固。部分学生还停留在中学时代的思维方法和学习习惯上,不会自我学习。主要表现为学习方法单一,仅限于课堂上听教师讲解。

2.学生容易误解抽象的概念

宏观经济学比较抽象,多数学生感觉看不见、摸不着,容易造成误解和困惑。基本概念所包括的口径理不清,基本原理所包含精神实质想不清,对该课程的体系难以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大多数学生是因为基本概念和原理理解困难造成不及格。

3.学生对庞杂的理论体系比较费解

宏观经济学的体系庞杂,争论颇多,由众多经济学派的经济理论和学术观点构成,尽管我们主要讲解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理论体系,但是还是会涉及到众多经济学派,由于学派之间的学术排斥和对立,易造成学生的疑惑与费解。

4.文科学生害怕抽象的数学模型

宏观经济学经常采用数学模型来描述,由于学生数学基础参差不齐,特别是文科出身的学生对较深的数学推导觉得晦涩难懂。除了一部分学生的数学知识掌握较差外,课时少没有为学生留下消化模型的时间,造成学生学习中出现数学模型和理论核心思想相脱节,不懂得如何用数学模型来演绎推理经济学规律。

三、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改革

针对以上教与学中出现的问题,笔者认为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改革应着力强化学生平时学习的知识沉淀,着力把抽象、难懂的理论变为具体、简单的知识;着力弥补学生数学思维的不足,把晦涩模型变为学生能看懂的模型。

1.注重宏观经济学的平时练习

除了正常的教学之外,辅之以一定的习题,使所学知识能得到沉淀。尤其是数学模型比较多的章节,会涉及到一些模型推导和求解问题,学生课后练习就变得相当重要。可根据历届学生感觉的难点、疑点,编制与教学配套的习题册,作为学生的作业。习题册一定应讲究针对性,针对学生学习的薄弱点、重点和难点。

2.强化宏观经济学案例教学

宏观经济学理论所描述的内容和中国实际差异很大,学生难以把宏观经济学原理与我国的经济实践结合起来。强化案例教学是把抽象、难懂理论变为具体、简单知识的较好方法。笔者认为宏观经济学案例教学应考虑各类学校、不同专业学生的表达能力、反应能力等诸方面因素,结合中国当时经济生活中一些热点问题、国外典型经济问题,编制不同的案例讲义。以案例教学增强学生对理论的现实感觉,加深对宏观经济学基本理论的理解。

3.增设数学模型基础的教学内容

针对学生有数学模型障碍的问题,教师可采取回顾经济数学,如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最基础课程有关内容的形式,对宏观经济学中将会用到的知识做讲解。培养学生用数学模型描述经济规律的思维。解释宏观经济学怎样借助高度抽象和严密的数学逻辑表达经济学思想。

四、宏观经济学教学方式改革

针对以上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笔者认为宏观经济学教学方法改革应着力拉近师生时空距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改革考核的指挥棒,开导学生变苦学为乐学。

1.采用多样化教学形式

教师可通过网络资源来拉近师生时空距离,在教师个人主页或公共邮箱向学生公布本人所教课程的内容介绍、教学进度、参考书目以及学习要求。借助电话、QQ群、博客和电子邮件等网络工具,最大限度地与学生交流。

2.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

采取多媒体教学,易造成数学模型多,难度大的章节因学生的接受节奏滞后于教师的讲解节奏,影响教学效果。可辅之以必要的板书;使教师的板书、学生的笔记和教师的讲解节奏基本一致,学生与教师的思路连贯一致。避免老师站在多媒体展台前,只顾操作机器忽略教学的互动。

3.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现有“填鸭式”教学,最大的弊端是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老师可在每次课结束时,概略地讲解下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学生预习教材,并收集经济生活所涉及的实际例子。把抽象、复杂的理论放到具体、简单的实际问题中描述,变晦涩为通俗,又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独立思考习惯,让学生变苦学为乐学。

宏观经济学核心篇2

关键词:宏观经济学;教学授课效果;教学改革

一、国内宏观经济学的课程教学

如今,我国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40多个年头,在市场经济的建设中,我国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绩。这也进一步说明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一重要的议题是科学可行的建设发展道路,经济建设也成为国家进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关于经济方面的教育环节不容忽视,而做好经济教育也是为国家输送经济建设的新兴力量。在各大高校的经济教育环节中,宏观经济学是一门十分基础且重要的必修课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大背景之下,也愈发要求做好宏观经济的教育教学。

然而,在各高校的宏观经济学教学课程中,一直处于教学效果不理想的困境。教材理论过于抽象、课堂教学案例过于陈旧、学生缺乏课堂学习兴趣等问题,也一直为学界广泛讨论。在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进一步提高宏观经济学授课效果是十分重要的,而以什么样的策略提高宏观经济学授课效果也值得进一步探讨。

二、提高宏观经济学授课效果的教学改革困境

1、教学模式单一与学生层次复杂化之间的矛盾

宏观经济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既有数学统计方面的理工学科渗透,又受到社会政治方面的社科文科影响。在普通高校的升学过程中,需要学习宏观经济学课程的经管相关专业学生往往没有严格区分中学时段的学习方向,大多数高校还是施行文理兼收的录取办法。宏观经济学作为一门基础必修课,往往安排在学生学习经管知识的前期阶段。在学习初期,不同学习背景的学生在面对这门专业必修课时,学习经历的差别也往往会影响到课堂的教学效果与学习效果。讲解宏观经济相关理论公式时,具有理工学习背景的学生会更容易理解;而在讲解宏观经济相关政策知识时,具有文史学习背景的学生会更容易接受。然而,传统的宏观经济学教学模式还是以大班教学为主,对学生的教学方式存在一刀切的问题,并没有综合考虑到学生学习背景的不同。

2、教材内容抽象化与学生实践学习需求之间的矛盾

在国内各高校,传统的宏观经济学教学主要是依靠教材讲解,向学生传授宏观经济学的相关理论脉络,并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最后通过笔试考核完成教学目标。而教学者通过教材中抽象的教学内容讲解,却无法满足学生实践学习的需求,教学目标与学生需求存在脱轨的问题。在传统的宏观经济学教学中,依靠教材对经典理论脉络的讲解是完成教学目标的主要方式,然而,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利用教材对理论的归纳总结进行讲解,往往存在理论内容空泛,学生难以对理论内容进行深刻理解的问题,同时学生也缺乏理论运用能力的锻炼,使宏观经济学教学效果不理想。

3、考核模式应试化与学生学习反馈机制之间的矛盾

在传统的宏观经济学教学过程中,教学考核主要以期中期末的笔试考核为主,教学目标也仅仅重视理论的讲解与最后的考试考核,造成了教学考核模式应试化的问题。在这样的考核机制之下,一方面学生缺乏系统的理论实践训练,另一方面匮乏的考核方式也难以让教学者了解学生真正的学习效果。在机械的教学流程中,学生对宏观经济学理论的学习与理解是否能够运用自如,是难以得到反映的。而教学者在这样的机制之下,也无法了解学生的具体学习成果合实际运用能力,根据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使宏观经济学的教学效果得不到提升。

三、提高宏观经济学授课效果的教学改革路径

1、以学生为主,开展分层式多样化教学

由于学生学习背景的复杂性与知识储备的差异化,在开展宏观经济学教学之前,教学者可以对学生之前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实施分层式的多样化小班教学,这样可以实适当缓解学生不同学习背景与宏观经济学教学模式单一之间的矛盾。在进行学生的学习综合评估时,可以结合学习经历与组织小测试两种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在评估之后,总结学生的学习情况特点,并根据学生的不同的学习特点进行小班教学。将学习情况相似的学生分为一个教学单位,并根据学生的强项和弱项进行差异化教学。例如计算能力较弱的学生群体,需要在宏观经济学教学的过程中,适当加强计算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课堂教学效果。

2、以教材为本,拓展学生阅读与实践

在宏观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虽然对传统教材的理论讲解存在空泛化的问题,但专用教材仍然指导着教学内容的大方向,为教学内容组织着基础的理论大纲。在宏观经济学的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正视教材的作用与地位,既不能将其作为单一泛化的教学内容,也不能架空教材的实际功能。在使用宏观经济学教材的过程中,教学者需要结合自己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经历,在教材的基础上,丰富学生的阅读与实践训练,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通过经济学名著或前沿创新研究等阅读材料,对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进行深化理解,并学习理论运用的实践方式,从而提高宏观经济学的授课效果。

3、以考核为辅,建立学生学习反馈机制

在宏观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考核不可或缺,也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环节,但同时也是教学者了解教学效果的主要方式。宏观经济学的授课过程并不是机械化地按照某一特定流程进行的,而是需要教学者根据不同的课堂授课效果对教学内容和策略进行调整的动态过程。为了使教学者清晰地了解授课效果,也应当丰富学生的考核方式和阶段,建立高效的学生学习反馈机制,帮助教学者及时完善授课内容和策略。

宏观经济学核心篇3

关键词:中级宏观经济学;教学方法;课程定位

中图分类号:G642.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8-0127-03

《宏观经济学》是财经类相关专业本科生的基础性课程,《中级宏观经济学》则是经济学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它是专科生、本科生《初级经济学》和研究生《高级宏观经济学》之间的一门过渡性课程。《中级宏观经济学》在教学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国外一般是致力于攻读经济学博士学位的高年级本科生必修课程;国内则对《中级宏观经济学》安排各不相同,在师资力量较强的高校,如“211”和“985”高校一般在大学二年级或者三年级开设这门课程,选用的教材多为国外原版英文教材;师资力量一般,但拥有硕士点的学校通常在研究生一年级阶段开设这一课程,选用的教材多为中文版的国外教材;师资力量薄弱的学校大多没有在经济学专业开设《中级宏观经济学》这一课程。从一般意义上来讲,《中级宏观经济学》是一门培养本科生的经济学直觉和提升科研兴趣的基础性课程,也是一门让学生更为深刻的认识经济学方法论和解读经济现实的实践性课程,还是一门提升经济学认知能力和为进一步学习高级宏观经济学的先导课程。《中级宏观经济学》与《初级宏观经济学》相比较而言,在教学中更注重知识体现论证的严密性和实证性,更注重宏观经济知识的适用性;与《高级宏观经济学》相比,《中级宏观经济学》更具体,与现实经济连接的更紧密。笔者所在的学校经济学专业为国家第二类特色专业,《中级宏观经济学》是本科生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本校经济学专业大学二年级第二学期开设《中级宏观经济学》。尽管在教授《中级宏观经济学》之前,经济学专业学生已经学习过初级经济学理论,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但是考虑到学校经济学专业属于文科和理科兼招专业,而且生源较广,不同的背景的学生对《初级宏微观经济学》的体会不尽相同,因此中级宏观成为了本专业学生进一步深入了解经济学、培养经济学专业学生经济学直觉的核心课程。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基于《中级宏观经济学》课程特点和经济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将《中级宏观经济学》定位为培养经济学专业本科生经济学直觉和科研兴趣的基础性课程、后续高级宏观经济学学习的先导课程、为研究生阶段学习创造条件的补习课程以及认识经济学方法论的实践性课程。笔者就《中级宏观经济学》的教学经历对最近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做一个总结,谈谈《中级宏观经济学》在教学当中定位的体会,希望能为随后本校将要进行的本科阶段《中级宏观经济学》的教学改革进行有益的探索。

一、《中级宏观经济学》是《初级宏观经济学》和《高级宏观经济学》的过渡性课程

《中级宏观经济学》是《初级宏观经济学》和《高级宏观经济学》的过渡性课程。《初级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使用的教材基本都是国内著名专家和学者们编撰的经典教材。这些教材所涉及的内容、确立的理论体系、章节构成基本一致,因此教材特点也相似。一般认为《初级宏观经济学》教学重点在于经济学理论的传授、解读经济学章节之间的关系,厘清经济学的发展脉络、强调经济学原理的融会贯通。在这一教学目标的要求下,加之教材所具有的严谨性特点的约束之下,《初级宏观经济学》的教学内容严格且丰富、教学手段单一、有较强的数学化倾向。《高级宏观经济学》一般直接选用国外原版英文教材,目前国内只有极少数“985”高校针对本科生开设《高级宏观经济学》,多数学校的这一课程是在研究生阶段或者博士阶段开设,选用教材各不相同,但多为英文原版教材。《高级宏观经济学》除了有系统性、连续性强的理论外,还有若干的宏观经济学学专题问题的研究。因此,《高级宏观经济学》与《初级宏观经济学》所涉及的理论研究方法、理论构建方式以及理论体系完全不同。《高级宏观经济学》强调科学研究方法的先进性,注重学科前沿性问题的探讨,授课内容多以专题的形式展开,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存在一定的缺陷,在授课方式上相比《初级宏观经济学》而言也是多样的,较多的采用presentation和seminar形式。《中级宏观经济学》则正好处于两者之间,中级课程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较为全面、深刻地理解宏观经济规律,从而实现从具有“基础理论”到掌握“系统理论”的飞跃。如果说《初级宏观经济学》是让学生运用宏观经济学理论来认知宏观经济现象,那么《中级宏观经济学》就是让学生获取一种解读经济现象的能力。通过《中级宏观经济学》的学习,使得学生能够在观察社会经济现象时总结归纳出一定的规律,并结合相应的宏观经济理论进行深入的分析,得到该现象的合理解释。相对于《高级宏观经济学》而言,《中级宏观经济学》所建立起来的理论体系逻辑更加严密,所涉及的内容更加丰富,能够弥补其理论完整性的不足;《中级宏观经济学》所研究的问题,与经济社会联系更加紧密、更具有普遍性和一般性,其现实意义更明显,对经济社会发展作用更加直接明显;《中级宏观经济学》研究问题所使用的方法和工具相对《高级宏观经济学》而言比较简单,更容易让人理解和接受,不至于经济学过分的“贵族化”。如果说《高级宏观经济学》对多数经济学本科生来说是可望不可即的奢侈,那么《中级宏观经济学》就是低调的奢华。

二、《中级宏观经济学》是解读其他经济学课程的基础性课程

《中级宏观经济学》是解读其他经济学课程的基础性课程。经济学专业特别强调学生的经济学理论功底和分析工具的运用,这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由于经济学所涉及的内容广泛,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多样,譬如《计量经济学》、《信息经济学》等课程所涉及的经济学理论和知识充满着复杂的数学推导,缺乏现实经济背景的融入和经济学内涵的解读;制度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所研究的问题专业而深入,既可能有复杂的数理模型,又可能有论证严密且极其抽象的理论描述,也可能有复杂实证分析,还可能有充满争议的案例。学生若没有学习《中级宏观经济学》,若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自身经济学修养,一般理解起来就相对困难,不能够了解数学背后的经济学含义,或对经济学的真实世界背景了解不深,同时也容易被数学公式和符号所迷惑,从而影响学生的其他课程学习效果,同时还会降低科研兴趣和科研能力,也可能使得少数学生对自己过度自信,在解读问题时容易出现理解的偏差,从而产生知识应用上的偏误。

三、《中级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专业学生科学研究的基础课程

《中级宏观经济学》是笔者所在学校经济学专业学生科学研究的基础课程。作为国家二类特色专业,科研是本院经济学专业学生的一大特色。本院对本科生发表学术论文和申报科研课题给予奖励,并专门针对本科生制定了科研计划和奖励办法。笔者认为科学研究必须由兴趣使然才能持久、才能出成果,科研兴趣是学生从事科研的基础和动力。《中级宏观经济学》的教学与学生的科研兴趣有紧密的联系。首先,在涵盖的内容上,《中级宏观经济学》比初级和高级宏观经济学更为广泛,《初级宏观经济学》更注重宏观经济理论的一般性,缺乏深度和广度,而《高级宏观经济学》更密切的关注宏观经济学这一学科的前沿性问题,虽有深度,但太难问题也比较专一。其次,从《中级宏观经济学》提供的理论供给来看,要远多于《中级宏观经济学》。再次《中级宏观经济学》与现实经济社会现象结合更为密切,留给学生解答和提供思考的空间要大于初级课程。经济学是一门应用学科,重在解释现实世界。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弗里德曼曾经说过,谁能够解释中国经济现象,谁就能够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不同于西方一般市场经济国家,也不同于世界上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中国有着自己特殊的国情和历史,中国现阶段需要迫切解释的经济现象和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并不需要运用到高深的《宏观经济学》教材所提及的主流经济学的热点和前沿问题,但是又并非初级经济学理论知识轻易能够解释清楚的。若忽视《中级宏观经济学》的教学,往往会导致学生无法将已经学习到的经济学知识应用到分析和研究实践之中,这样的脱节当然会影响学生的科研兴趣和科研能力的培养。

四、《中级宏观经济学》是认识经济学方法论的实践性课程

《中级宏观经济学》是认识经济学方法论的实践性课程。目前,经济学专业招生过程中绝大多数学校更愿意招理科生。因此,经济学专业本科生多数为理科生,这一类学生在学习《宏观经济学》时相比《微观经济学》要难度更大一些,因为微观经济学更具有逻辑性和系统性,基本理论都是从行为主体的理性出发,运用最优化的方法推导出各个微观主体的行为选择,这一思路与理科生的思维方式比较接近。《宏观经济学》则不然,在其对复杂的宏观经济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的时候,经济学家们往往无法达成统一的认知,意见分歧大,争论激烈。也就形成了宏观经济学的众多流派,这些学说基本都无法做到同时具备逻辑一致性、与事实保持一致和成功预测的要求。这就容易使得学生对《宏观经济学》产生困惑,因此,《中级宏观经济学》的开设,就能够比《初级宏观经济学》更为深入地学习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各个流派,更细致地了解各个流派产生和发展的现实经济背景,更清楚地了理解宏观经济学的演进和发展。在学习宏观经济学各个流派的过程中,学生将接触到不同的分析方法,如归纳、演绎、经验检验和历史的分析等,因此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一学习过程也是学生们对经济学方法论的进一步学习、适应和掌握的过程。

五、《中级宏观经济学》是为研究生阶段学习创造条件的补习课程

《中级宏观经济学》还是为研究生阶段学习创造条件的补习课程。随着大学本科教育的普及,本科层次的学习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也不能完全满足企业的需求,研究生教育就成为了很多学生的必然选择。笔者所在的学院经济学特色专业学生学习的热情高,学习积极主动也卓有成效,按照特色专业建设的要求,经济学专业本科生考研录取率要达到一定的要求。要保证这一研究生录取率,专业基础课程学习,如《初级宏观经济学》必不可少。当然,《中级宏观经济学》的开设和学习主要是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宏观经济学现象,增强学生对经济学理论的理解和认识。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一些重点大学经济学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所指定的教材直接为中级教材,还有一些大学经济学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难度很大,而且与现实关系紧密,如果不系统地学习《中级宏观经济学》,难以在专业课程上取得优秀的成绩。

参考文献:

[1]钱颖一.理解现代经济学[J]财经科学,2002,(1).

[2]李海明,翁卫国.宏观经济学:教学范式新探索[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

[3]战勇.在反思和创新中学习宏观经济学[J].学术问题研究(综合版),2008,(1).

宏观经济学核心篇4

关键词:金融专业;货币银行学;教学框架

一、金融学的研究领域

20世纪30年代以来,金融学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展。一般来说,金融学的研究领域大致有两个方向:宏观的金融市场理论和微观的价值分析理论。

在研究金融市场的宏观领域,早期的学者们主要从中央银行的利率政策和货币政策入手,分析各种金融机构在金融市场中的地位和作用。如果追溯其根源的话,必须了解凯恩斯的有关利率理论的开创性工作、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学说、米勒和莫迪里亚尼的有效金融市场理论。所有这些理论都是描述金融市场的宏观运行机制问题。这些理论也涵盖了金融市场如何对交易中的资产进行定价的问题。

宏观金融和微观金融都研究了金融市场中金融工具或金融项目的定价问题,宏观金融相信市场能够很好地对资产进行定价,微观金融并不相信市场能够对资产进行精确的定价,认为市场只是对资产做了很好的参考定价,可以通过自己的能力或者信息优势在市场上发现投资价值。必须指出的是宏观金融和微观金融关于定价的理解并不冲突,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两者只是适用范围的

差异。

二、宏观金融学与微观金融学教材的设置

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金融学的研究领域主要分为微观金融和宏观金融,微观金融主要研究微观经济主体的金融活动,宏观金融是对宏观金融现象的分析。宏观金融的主要内容包括:货币理论(货币经济学)、货币政策(中央银行学)和国际金融(国际经济学),其基础是货币经济学。通过宏观金融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金融思维,使学生建立一个金融体系,让学生走入金融的学习殿堂。因此对于金融学专业的本科生而言,在大一大二阶段除了学习相应的公共必修课(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会计学)外,还应当系统地学习货币经济学、中央银行学和国际经济学。

当学生系统学习完宏观金融的相关课程后,在大三大四阶段就应当进入微观金融的系统学习过程,微观金融作为研究经济主体金融活动的学科,通过微观金融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具体分析家庭或公司两类微观主体的金融活动,做到理论结合实际,并为走进工作岗位做好准备。

三、宏观金融的核心课程――货币银行学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发现宏观金融是对宏观金融现象的分析,通过宏观金融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金融思维,使学生建立一个金融体系,让学生走入金融的美好殿堂,其基础是货币经济学。大多数高校都是用货币银行学(或叫货币金融学)来完成学生宏观金融的初级教学,这主要是在金融专业的大二第二学期或非金融经济管理专业的大三第一学期。货币银行学课程已成为宏观金融的核心课程,通过货币银行学的教学使学生对金融系统中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工具和金融监管四个大类形成初步的认识。

四、货币银行学的基本框架

由于知识点逻辑的限制,很多教科书都是通过知识点的递进关系来阐述货币银行学的内容,通常通过信用、货币、金融定义,再从利率、金融市场、金融工具、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外汇入手来编写货币银行学教科书的章节,这样做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做到知识的前后连贯。但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到最后期末或者课程学习完毕后很多学生都反映货币银行学的学习太散,不容易

集中,内容太多。这就需要给该学科搭建一个包含货币银行学核心重要知识点基本的框架,这个框架是基于它在整个学科体系中的作用来完成的,笔者通过多次的教学实践总结了货币银行学科的基本框架如下:

三根支柱:货币、信用和银行。通过这三根支柱,学生可以了解信用、货币、金融、银行和利率在货币银行学中的重要性。

一个空间一个载体: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通过不同标准金融市场的划分,学生可以了解不同的金融工具差异和特征。

上有调控: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和财政部的财政政策作为金融总量与均衡调控的主要手段,同时各金融监管部门和行业协会作为金融监管和自律的主要机构,承担着金融监管和金融可持续发展的职责。

外有扩展:国际金融关系。国际金融关系中主要包含外汇、国际金融体系、国际收支与国内外均衡三个部分。

宏观经济学核心篇5

一、会计、统计核算协调统一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在企业经营管理中,会计、统计通过各自的核算职能来实现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核算监督和服务的共同目标。两者的内在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会计、统计核算的依据相同,使用相同的原始记录和原始凭证,相互使用对方的核算成果;会计、统计核算所使用的很多经济指标相同,如资产、负债等,其核算口径和计算方法也是一致的;会计、统计核算在企业经济核算体系中是相辅相成的,两者分别从不同角度共同搜集、整理和反映企业经济活动信息,双方提供的信息具有互补性。两种核算存在的内在联系为两者的协调统一提供了广泛的可能性,同时两种核算的协调统一也是强化企业整体核算的必然选择。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会计、统计核算长期分家,自成体系,不仅造成大量的重复劳动,而且数出多门,相互矛盾,淡化了企业经济核算的整体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市场的主体,要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就必须强化会计、统计核算的协调统一,讲求核算资料的质量,提高核算工作效率,充分发挥核算整体效应,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从宏观核算即国民经济核算的要求看,会计、统计核算也必须协调统一。从统计核算来看,国民经济核算是统计核算的最高层次,它将一系列指标分门别类地组成一整套平衡表、矩阵表和账户,系统地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和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的运行过程及其结果。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要集合各个产业部门的经济活动,通常采用货币形式的价值量指标来进行核算。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国民经济核算实际上是采用统计方法搞社会会计核算。从会计核算方面看,国民经济核算又是会计核算向社会会计发展的必然结果。社会会计又称宏观会计、总量会计,它既是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会计管理的客观要求,又是会计科学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会计国际化、社会化进程的加快,作为宏观控制手段之一的宏观会计,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将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

二、会计、统计核算协调统一中的主要差异与问题

1.会计、统计核算在管理体制上的差异。我国国民经济遵循的是“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会计、统计在核算时也遵循这一基本原则,但两者的管理体制又不完全相同。财政预算的分级管理是按权、责、利相结合的原则,各级财政部门掌握的是“分级包干”部分的会计核算资料,而不是本地区全部企业的会计核算资料。而统计管理体制是为了适应各级政府管理经济、搞好综合平衡的需要,采取以块为主的属地原则,各地区能掌握本地区全部企业的核算资料,逐级汇总上报,形成国民经济的总体核算。

2.会计、统计对生产经营成果的核算原则不同。会计核算是按权责发生制原则来核算企业生产经营成果的,而统计核算是按生产经营原则来计算生产经营成果的。

3.会计、统计在核算方法上的差异。会计核算是通过设置账户,依据会计凭证,采用复式记账的原理,对每一项业务加以登记、分类、汇总进行核算。统计核算则是对经济现象通过大量观察,运用分组法、综合指标法、动态数列分析法、统计指数法等来把握总体特征,推断发展总体趋势。

4.会计、统计对收益分配的核算不一致。会计核算反映企业收益的指标主要是利润,对利润的形成及分配核算反映比较详细,但分配额中包括了非本企业直接生产所得的营业外收入、转来利润及弥补亏损的收入。而统计核算则从宏观角度观察企业的社会收益分配,即通过核算企业增加值来研究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分配,再进一步核算企业可支配的收入及其分配,来反映不同企业拥有生产资金的规模和水平。

5.会计、统计在核算分类上也存在着差异。企业会计核算主要按主管部门分类,统计核算则主要按产业或产品分类。

三、实现会计、统计核算协调统一的构想

国民经济核算由会计、统计核算综合组成。协调统一会计、统计核算的基本思路是:以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为主导,以国民经济综合平衡和宏观控制为依据,会计、统计在保持各自特点的基础上,双方都作些改进,加强相互之间的协调配合,提高资料的共享度,最终实现会计、统计核算的协调统一。

1.完善会计、统计核算体制,制定一套满足国民经济核算基本要求的财务收支统计制度或会计决算制度。企业财务收支资料,除按财政预算体制要求上报财政部门外,还应根据国民经济核算的需要,按统计核算的要求,将企业全部资料按块块逐级上报统计部门,由统计部门按主管系统、产业部门进行分类汇总,用于宏观分析。这样既可以满足宏观经济管理各方面的需要,又可以减轻基层负担,使信息工作逐步实现规范化、标准化。

2.加强会计统计的信息管理。现代管理理论可以用两句话来表达:管理的重点是经营,经营的中心是决策。而决策是否准确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决策者对会计统计信息的了解和掌握程度,取决于信息的数量和质量,取决于获取和传递信息的及时性与正确性。企业只有对所发生的信息、形成的信息流进行及时、迅速、科学地处理,才能作出正确的决策。可以说,信息是企业经营的重要依据,是企业经营活动的重要资源。信息的重要性还体现在使用目的的多样性上,它既能满足企业内部的管理需要,又能满足与企业有利害关系的外部集团的需要。

3.规范会计、统计核算指标,改进会计、统计核算原则。在核算中,对会计、统计相同的指标,在指标名称、涵义、计算口径、计算方法上应力求一致,使会计、统计核算找到共同语言。如现行会计制度中的“存货”同统计中的“库存”“储备资产”,在经济含义、核算内容上基本相同,为便于同国际标准接轨,会计、统计在核算时均应采用“存货”的概念。对会计、统计在核算中存在着差异的资料,应有明确分工,相互补充,搞好协调统一。

宏观经济学核心篇6

关键词:宏观环境会计绿色GDp绿色国民经济核算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成了中国人所熟知的一个概念,“绿色GDp”也为广大理论与实务工作者所认可。但“可持续发展”与“绿色GDp”往往流于形式,未给经济活动带来实质性的影响,中国经济在保持连续高速增长的同时,环境污染与生态恶化仍在加大。

宏观环境会计体系主要进行资源环境与“绿色GDp”的核算,但此体系目前尚不成熟,许多问题仍充满争议,甚至对于是否应该去计算“绿色GDp”也存在疑问。因而完善宏观环境会计核算体系,并纳入经济决策与政策,使这一体系能够真正为实践所接受,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国宏观环境会计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关于我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定位问题

联合国等五大组织编制的“环境经济综合核算(Seea)”手册中,强调了与Sna(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联系,尽力使环境经济核算体系能与Sna中心核算框架相协调,使之成为Sna核算模型的一个卫星体系。正是强调与传统核算体系的一致性,使Seea在建立之初就打上了市场的烙印,从核算对象、核算内容、核算方法,到环境资产定义、资源耗减与环境退化的估价到绿色GDp的计算,基本上是以市场为导向的。这种卫星体系安排模式与市场化原则设计,便于与中心核算框架相衔接,易于理解,核算数据具有很强的可靠性,但同时也限制了Seea进一步的深化与发展,成了Seea的一大缺陷。

对于我国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来说,笔者认为,设立一套独立的宏观环境会计体系更为合适。从数据来看,编制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大部分数据来源于环境统计资料,核算中有相对独立的信息来源系统,具有开展独立核算、自成体系的条件;设置独立的核算体系,便于多部门协作,避免由于编制者专业背景与核算偏好的影响,使核算体系推动中立性;从我国的经济发展实践来看,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导致了经济发展中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的发展格局,同时生态破坏与生态多样性损失也非常严重,仅仅利用市场估价原则,许多环境成本无法体现,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于“绿色GDp”的定位问题

一般认为,绿色GDp=GDp-资源耗减成本-环境损失成本。这种观点也被带入到我国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框架之中,在计算eDp这一环境经济综合核算的最终指标时,是用GDp进行调整的。

实际上,“绿色GDp”仅是一个一般对绿色国民经济指标的称呼,在Seea中也常常在一般意义上使用“绿色GDp”(GreenGDp)概念,但真正的“绿色GDp”是经环境调整的nDp(eDp)。主要原因是对自然资产采取了资本化对待与核算,即所谓的“自然资本”。由地下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态资源等构成的生态资本与生产性固定资本被并列作为一国总资本存量,固定资本使用会产生消耗,而自然资本的使用也会发生耗减,所以真实的国内产出eDp(即绿色nDp)为:eDp=GDp-固定资本消耗-自然资本消耗。

用GDp扣除资源耗减与环境成本而得到的绿色GDp违背了Seea核算的理论基础与初衷,同时也会淡化自然资本消耗在一国经济发展中的负面作用。

如某国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为10000亿元,固定资本消耗为2000亿元,自然资本消耗为2000亿元,则:

nDp=10000-2000=8000亿元

“绿色GDp”=10000-2000=8000亿元……………(1)

“eDp”=10000-2000-2000=6000亿元……………(2)

按(1)式的算法,该国经济发展的环境成本为20%(2000/10000),按(2)式的算法,该国经济发展的环境成本为25%(2000/8000)。

从国际实践来看,大部分国家(如德国、瑞典、韩国、日本等)都使用了“绿色nDp”的概念。因而,在设计我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指标时,应充分考虑与国际协调一致性,作好“绿色GDp”的定位问题。

关于自然资源耗减及其估价方法问题

联合国Seea核算手册与各国宏观环境会计研究实践中,形成了多种自然资源耗减的估价方法,这些方法主要针对一国发展有较大影响的地下资源,如石油、煤炭、矿藏等。从我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来看,对资源耗减的核算强调度相对不足,不利于促进我国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管理制度的创新。因而,目前强调资源耗减更具有现实性与迫切性。

在自然资源,特别是可耗竭资源的估价方法上,主要有净价格法与使用者成本法两种方法。净价格法简单易行,操作方便,使用者成本法则相对复杂。前者的使用有严格的假设条件(资源价格会上升,而且每年的增长率等于资源企业的报酬率),这个假设条件在现实中很难满足,它夸大了资源耗减的数额,不承认自然资本本身存在回报,在理论上很难成立。后者遵循了严格的自然资本理论,认为自然资本即有耗减,又有正常的回报,并对这二者的比例采用建模的方法进行划分,符合现实情况。由于使用者成本法的使用,整个Seea核算体系前后逻辑一致,理论严谨,很好的解决了自然资源的耗减估价问题。

对这两种方法的选择,主要是在实用性与理论完美性之间的选择,不存在绝对的孰优孰劣。核算中不管采用哪种估价方法,都需要取得比较详实的自然资源的收益与成本资料,所以估价方法的核心问题是核算资料取得问题,是资料取得的真实、可靠和准确性问题。

关于环境成本、生态破坏成本计量问题

关于环境成本与生态破坏成本的计量问题是Seea中最具有争议性的问题。环境退化成本的估算方法有两种,一是维护成本法,二是污染损失计量法。第一种方法可以直接利用污染治理单位实际发生的治理成本,可按污染物类别分别计算其环境成本,并归集到产生污染的各个部门,易与目前的统计口径相衔接,在外部成本内部化上具有明显优势,数据可信度高,但存在严重的理论缺陷,默认污染治理成本与污染排放造成的损失相等,明显与现实不符。第二种方法需要应用环境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确定污染排放对排放地产生影响的货币价值,如对生产力、人体健康、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等的影响,这种方法理论上比较完美,与污染损失的现实情况相符,但其测算方法复杂、数据要求量大,但结果却不具有可验证性,而且存在一定的争议。对于我国开展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来说,采用基于成本的方法可能更具有地区间的可比性,采用基于损害的估价方法可能更能反映地区的实际情况,有条件的地区尽量采用基于损害的估价方法,同时以基于成本的估价方法作为辅助与补充。

完善我国宏观环境会计的对策与建议

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一个探索的过程,完整体系的建立与应用还面临诸多挑战,我国理论与实践工作者应借鉴国际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方法与经验,结合我国资源、环境与生态所面临的特殊问题,大胆探索。从目前来说,发展与完善我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需要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借鉴国际上绿色核算的理论、方法与实践

1980年以来,国际上广泛开展了环境核算的研究的探索实践,即有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对环境经济核算理论方法的研究,也有各国环境核算的实践。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先后推出了综合环境经济核算(Seea)的三个版本,其理论方法日渐成熟,环境的覆盖面也在不断加大,成为我国发展与完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宝贵参考资料。为建立与完善我国的环境经济核算体系,也有必要了解不同国家开展环境经济核算的经验,国际范围内的环境核算实践各有特点,有些案例值得借鉴。

完善绿色核算相关的制度法规

我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尚没有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突破性,除了绿色GDp核算技术与方法的复杂性之外,一个重要原因是与绿色GDp核算的相关法规制度安排还基本空白。虽然我国有关环境方面的法规很多,但这些法规、政策在有关绿色GDp核算或环境经济核算方面较少甚至为空白。随着绿色GDp核算的开展与深入进行,需要有相关的法规与制度与之相配套,为我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应用创造良好的条件,如绿色GDp核算制度的实施政策、企业环境会计环境核算相关制度与准则建设、环境审计制度、绿色GDp与干部政绩考核制度等都需要建立或完善。另外,我国环境资源统计工作的部门尚不明确,与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有关的环境统计规划、统计制度与统计标准还未建立,数据出自多个部门,相互的协调性差,数据的连续性不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中对数据的可利用性较低。对于统计制度建设来说,当务之急是建立与绿色核算相适应的资源环境统计指标体系。完善相关的法规、制度,是实现绿色核算顺利开展并不断完善与形成制度化的切实保障。

构建绿色核算的统一工作平台

进行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不但涉及到传统的统计核算部门,更涉及到与资源管理、环境管理、能源管理有关的部门,如环境、水利、能源、城建、科技、土地、矿产、林业、农业、海洋、财政等管理与业务部门,所以有必要在核算实施中成立统一的协调机构,在国家核算层面上以成立由国家环保总局、国家统计局、国家林业局等部门统一成立的工作机构,负责协调各部门的工作;在基础信息的提供上,也应统一协调,在国家统一的资源环境统计制度的约束下,成立由环境资源各相关部门组成的环境统计协调机构,从组织上保证绿色核算所需要的各种基础资料。在地方绿色GDp核算工作中,也应由地方政府部门牵头,成立地方政府一级的核算组织领导小组,抽调相关部门的主要领导与业务骨干,构建统一的工作平台。

宏观环境会计学一项跨学科的领域,除了主要进行核算的政府机构实践部门外,一些环境科学、生态学、资源环境经济、环境会计学的研究机构应当介入理论研究中,加强学科的交流,协作开展研究,配合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工作的开展。

明确宏观环境会计未来的研究重点

根据目前国际上宏观环境会计理论研究与实践开展的进展,以及我国宏观环境核算开展问题与实际需要,我国宏观环境会计未来的研究重点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领域:一是自然资源耗减的进一步研究,使自然资源耗减建立在可靠的资料基础之上,并使耗减成本落到实处;二是要促进环境成本估值的模型化、标准化,为了统一全国的绿色核算工作,有必要形成模型化、标准化的评估方法,增强其普遍适用性;三是进一步开展生态破坏成本的研究,使其成果能够应用于核算实践领域之中;四是实现绿色GDp核算与企业会计核算的衔接问题;五是研究以绿色核算工作推动循环经济的开展的方式与途径。

参考文献:

宏观经济学核心篇7

关键词:应用型转型高校;宏观经济学;教学改革

宏观经济学是普通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本科教学的专业基础核心课程,是经管类专业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和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专业基础理论课。也是政府机关、金融机构和一些大型企业用人招聘的选考内容。宏观经济学是一门理论与经济实际结合紧密的课程,通过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的学习,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分析在特定的经济背景下国家实施宏观经济政策所要解决的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预测国家的经济发展趋势,了解与自身生存发展相关的就业、收入及消费等问题。尽管本科阶段的初级宏观经济学涉及的数学知识不是太复杂,但理论的抽象和严密的逻辑推理还是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困难。如果教师不能很好地将抽象的理论与现实中的实际经济问题联系到一起,不通过实践教学引导学生去关注和分析实际经济问题,就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学生经济学思维的建立,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下降。传统的宏观经济学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侧重于理论的传授,学生主动参与较少,对于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明显不足,与应用型转型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不相适应。因此,有必要改革完善现有的教学内容、方式,使学生通过对宏观经济学的学习,明确西方经济学理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借鉴作用,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知识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1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材内容侧重理论阐述,缺少本土案例引入

目前,涉及向应用型转型的高校主要是地方普通高校,这些高校本科阶段所开设的宏观经济学课程一般采用国内学者编著的教材,其中采用中国人民大学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宏观分册)为教材的高校居多[1]。高鸿业版《西方经济学》(宏观分册)介绍了宏观经济学最基本的原理,涉及的数学知识不多,叙述清晰,比较符合国内本科生的学习习惯。但是,由于理论的抽象,内容间逻辑较为严密,同时又缺乏案例的引入,形式呆板,学生学习起来还是感觉有些困难,大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而且,这本教材对宏观经济学前沿问题涉及较少,理论更新较慢。

1.2课时少,难以安排必要的实践教学环节

目前,国内大部分地方普通高校由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宏观经济学授课时数基本上都是48学时左右[2],有少数高校的授课时数甚至更少。即使是48学时也仅能保证宏观经济学基本理论和知识点传授的需要,难以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实践教学环节,如结合学生所阅读的经典案例资料以及国家的经济发展实际进行讨论分析等。如果授课时数少于48学时,那么教师连讲授基本理论和知识点的时间都不够,更难以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实践教学环节。由于宏观经济学理论较为抽象,学生自学困难,而如果学生对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都没有掌握,当然也不可能有运用理论去分析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而且,如果没有教师的引导,难以做到将所学经济学理论融汇贯通以及运用所学理论理解分析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背景及实施效果、观察分析生活中遇到的经济现象等,进而偏离培养学生运用宏观经济学理论理解、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的目标。

1.3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主动参与较少

宏观经济学传统课堂教学方式是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将要完成的教学内容制成ppt课件,在教学中,按照预先安排的教学进度,通过口头表述的方式逐章逐节地将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知识点传授给学生。与这种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方式相对应的是对学生学习效果考核方式的单一,基本是以期末闭卷考试成绩为主。教师在教学中,往往片面地以提高学生期末考试成绩为目的,而学生学习的目的也只是为了取得好的考试成绩,在这样以提高“期末考试成绩”为“教与学”的终极目标的情况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应用经济学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积极性不高,虽然偶尔以课堂提问等方式与学生开展交流,但问题的答案是唯一的,并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学生的参与也是被动的,缺乏积极主动的课堂参与。机械的学习方式、枯燥的学习氛围导致学生主动深入学习经济学的兴趣不高,难以做到学以致用。此外,尽管教学效果评价体系中有学生评教这一环节,但是普遍存在着“重评价、轻反馈”现象。

2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路径

2.1完善教学材料的选择,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在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下,安排课堂教学内容。教学达到的目标是“理论知识够用,应用技能得到提高”,因此,要选择好教学材料。目前,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比较适合作为地方普通高校本科生的宏观经济学入门教材。但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宏观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对授课内容的侧重点做适当调整,如可以略讲存在理论缺陷的iS—Lm模型,同时,在借鉴国外学者初级宏观经济学教材,比如在曼昆的《宏观经济学原理》的基础上,增加宏观经济学前沿理论中经济增长和经济波动的重大进展内容。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消化抽象的理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引入鲜活的经济学案例。国外学者所著的宏观经济学教材案例虽然丰富,但这些案例几乎都是以欧美等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的宏观经济实践为背景而撰写的,如脱离我国经济发展实际去剖析这些案例,难以让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产生真切的、直观的认识,因而好的案例当然来自我国改革开发30多年来的经济实践。为收集这些本土化教学案例,应该组建高水平的宏观经济学教学团队,定期开展关于宏观经济学本土化案例建设的教研活动,集思广益,集团队之力构建本土化的宏观经济学案例库。

2.2保证理论教学质量的同时,引入多样化的课外实践

为了将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点较为系统、完整的传授给学生,建议地方普通高校本科宏观经济学的授课时数不能少于48学时。与此同时,为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要引导学生开展多样化的课外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以自愿组合的方式形成课外实践小组,然后,结合我国经济发展实际布置一些经济专题或将收集到的案例背景资料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外查阅相关资料展开调研,在小组成员间进行充分讨论后,每个课外实践小组形成一份专题研究报告或案例分析报告;还可以安排学生课后观看如“央视财经评论”等财经类节目,或邀请知名学者来校讲座。为保证学生课外实践效果,提高学生参与课外实践的积极性,教师要对学生提交的调研报告或案例分析结果及时审阅,并在课堂上点评和总结。

2.3探索多样化课堂教学方法,强化学生课堂参与

教学方法创新的目的在于提高教学效果。笔者通过多年的宏观经济学本科教学实践深深体会到,教师只单一地以讲授加偶尔穿插提问的方式组织课堂教学,而忽视学生的积极主动的参与,那么即使教师竭尽全力做到将理论知识讲解得清晰透彻,大部分学生也表示能够听懂,但由于理论的枯燥和抽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仍然不高,难以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系统教授理论知识的过程中,要改变“填鸭式”教学方式,探索启发式教学、问题式教学、案例式教学、专题分析法等多样化课堂教学方法,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首先是启发式教学方法。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以学生能够感知的经济现象和生活实际为素材,通过“开端引趣”“图片引趣”“新闻引趣”“视频引趣”等方式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运用宏观经济学理论探讨现实问题,进而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3];其次是问题式教学方法。就是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线索,并把这一线索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4]。教师理论知识的传授要围绕这条线索展开,激发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兴趣。如在讲授“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两章内容之前,可引入这样一个问题:一个国家或地区的GDp和“消费、投资、政府购买支出、对外贸易”有什么关系?带着这个问题,学生首先了解GDp的核算方法,再通过乘数原理了解“消费、投资、政府购买支出、对外贸易”对GDp总量的影响,进而能初步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为促进经济发展,必须要扩大居民消费支出、企业和居民的投资支出、政府购买支出以及产品的出口。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学思维方式分析问题的能力;最后是案例教学法及专题分析法。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对典型案例及经济专题的剖析,让学生尝试用已经掌握的理论知识去分析现实问题。在学时有限的情况下,可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案例分析报告或专题研究报告,再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点评和总结达到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目的。

2.4完善宏观经济学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教学效果评价是检测和反映教师教学水平及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和工具,也是评价应用型转型高校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是否成功的标准和关键。宏观经济学课堂教学效果评价方法主要有学生评价、院系评价、教学管理部门评价以及考试评价等。由于学生是课堂教学的直接体验者,其对于教师课堂教学有什么意见和建议,能给教师提供最有价值的信息。教学管理部门应将学生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授课教师。此外,授课教师也应在课堂教学中做好与学生的沟通,亲自了解学生的需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此外,要改变以期末闭卷考试成绩为主的考核方式,将学生在课内的学习态度及学生参与课外实践的成果及表现量化为学生期末总评成绩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陈银娥,王毓槐.《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来自课堂外的思考[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107-108.

[2]朱文蔚,李清泉.《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基于地方高校特点的几点思考[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4):132-134.

[3]刘宏霞,谢宗棠.《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基于西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教学实践[J].甘肃科技,2015(5):68-70.

宏观经济学核心篇8

关键词:金宏工程宏观经济电子政务信息系统

一、地区金宏工程的必要性

⒈地区经济发展已离不开全国、全球经济形势分析

近30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形成统一市场,并与全球经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三大贸易国,成为外贸依赖度最高的国家之一。今天任何地区的经济发展都与全国乃至全球的经济形势密切相关,更准确地认识宏观经济形势已成为地方经济工作的领导者迫切的愿望。地方金宏工程的目的在于提高地方干部经济趋势的洞察力与政策的远见。

经济全球化带来了经济决策空前的复杂性,全球金融、市场、技术、贸易、政治、军事、文化等因素交织在一起,都在影响着地区经济的发展趋势。地区经济政策的制定已发展为需要大量知识与信息的专业化工作,政府日益感受到专业化宏观经济研究工具的必要性。金宏工程将为地方政府提供透视宏观经济形势的工具。

⒉地区经济规模增长需要宏观管理

20多年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变革使地方经济的规模增长了几十倍,很多省市的经济规模已超过一些中等国家。地区经济的协调管理任务越来越重,为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地区经济也需要有宏观的统筹管理。金宏工程将成为地方政府制定地区发展规划、经济问题研究、重点投资项目管理、经济政策制定的辅助工具。

⒊地区经济管理需要合作交流平台

地方金宏工程同时是政府对上对下对内对外进行同行间信息交流的重要平台。地方政府需要更多地了解中央政府的政策、规划、发展意图,中央政府需要了解地方的实际情况、政策反应。地方金宏工程作为上下级业务的直接沟通渠道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地方政府还需要与兄弟地区之间交流,相互学习,促进合作。金宏交流平台也可成为本地区上下级之间、部门间经济问题研究讨论的工具,良好的讨论与交流的环境会促进研究讨论的深入。

⒋金宏系统是干部学习经济管理知识的课堂

金宏系统将成为地方干部学习现代经济知识的良好课堂。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需要各级干部提升经济管理的水平,金宏信息系统将成为干部学习宏观经济知识、理论、分析方法的一条捷径。丰富的金宏信息能够扩大各级干部的经济视野,多视角的专家观点有助于提升各级干部的经济洞察力,政府经济管理水平的提高依赖于干部水平

的提高。

二、地区金宏工程的定位

⒈以应用为中心

金宏工程应是一个实用系统,其风格应当质朴无华。为防止分散精力、影响效率,该实用系统应去除华而不实的内容。金宏工程的重点在业务应用,不能做成是没有业务重心的、无主题的信息共享。明确的业务贡献是对其评价的唯一标准。

⒉以人为中心

经济决策、经济问题研究是只有人才能胜任的工作,计算机是无法替代的。金宏工程不是一个替代人的自动化业务系统,而是一个辅助人、帮助人的工具。它必须以人为中心,以优良的资料组织和方便的工具来提高人的工作效率;金宏应用的一切效果都要通过使用者的效率提高来体现。

⒊以方便的统计数据支持为基础

宏观经济统计数据是金宏信息系统的基础,金宏数据库强调的重点是数据的连续性、可比性。经济分析对数据的要求很严格,数据宁可少些但要规范可靠,全国的数据要权威,本地区的数据要保证标准一致性。要先保证常用数据可靠与方便再考虑数据的扩展。

⒋以专业水平精选资料

金宏信息系统的重要作用不仅是提供规范可靠的统计资料,还在于其提供精选的文字资料信息。有效的经济研究依赖深刻的思想,从外部获取思想的营养是不可或缺的。在互联网上很容易检索出成千上万条资料,难题是怎样挑选出价值高的内容。金宏工程应强化精品的筛选能力,要让用户在宝贵的时间内看最有价值的内容。

⒌在应用中与用户一同成长

金宏工程的实施必须要符合中国现有的实际应用环境。宏观经济分析研究对于大多数政府官员来讲还是新事物,用户需要有一个学习与适应的过程。项目建设应当由浅入深逐步开展,起步功能不宜过多,以免分散精力。金宏系统的功能应当在应用中按需扩展,让系统在应用中与用户一同成长。

三、地区金宏工程的核心内容

⒈规范的经济统计数据库

统计数据库是金宏工程的核心内容。宏观经济统计数据成为宏观经济研究的基础,没有准确的数据,经济研究不能成为一门科学。地区金宏数据库的数据内容应包括外部数据和本地区数据两部分。

外部数据主要是组织全国的宏观经济数据和全球主要国家的经济数据,数据的来源要有权威性,并要有长期维护更新能力。数据的组织方式应便于进行统计分析、时间系列分析、经济模型建立等应用。由于各地区金宏工程的外部数据基本相同,可以通过联合采购来降低成本。

在地区金宏数据库中,本地区经济数据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地区经济数据与宏观统计数据比较能够更清楚地认识本地区经济发展的状况。为了观察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绩效,政府领导都十分关注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地区数据。在地区发展战略规划中,区域经济数据非常重要,一地的经济发展与所在的区域经济环境特点密切相关,例如本地区的重点产业。

金宏数据库建设应根据本地区特殊需求来组织内外数据,形成自己的特点,没有特点便没有应用。

⒉经济新闻与形势分析

经济的发展是非线性的,仅靠统计数据进行预测则有效范围十分有限,各种政治、军事、技术、金融、贸易、文化的重大事件都可能引出经济发展的拐点。因此,经济活动的领导者都非常关注经济形势的变化,关注重大事件产生的社会经济影响。作为事后结果反映的统计数据是不会剧烈变化,但是经济新闻、形势分析及重大事件影响力分析却变更很快,成为需要经常阅读的内容。

看透重大事件对未来经济的影响,对各领域经济领导人都是一个挑战,这也是各级政府领导所十分关注的。金宏数据库可以汇集多方面专家从不同视角提出的分析,帮助用户提高对未来形势的预见力,及早发现机遇、防范风险、提高应变能力。学习专家们的分析逻辑是提升经济理论水平的捷径。

⒊研究成果与专家观点

今天的经济问题研究早已不能只靠自己的力量而为之,需要吸取前人的思想成果与外部观点的启发,研究成果与专家思想库是获取前人思想与外部启发的重要来源。尽管互联网可以检索海量数据,但却难以筛选出有启发性的思想精品,粗制滥造的资料会耗尽注意力,并且让人找不到感觉。提升阅读资料的精品率成为金宏工程必须解决的问题。

金宏工程可以通过专业机构网与专家网的线索来提升精品率,尽管专家讲得也不见得全对,人们还是相信专业机构与专家的文章,其精品率要高于一般作者。以专家思想为主的资料库带来的知识含量及启发作用常常会远大于未经过严格筛选的普通文集。在一个专家集中的网上社区内,同行评价的力量会吸引高水平资料的聚集,并激励专家提升文章的质量;专家社区还会成为吸引新专家加盟的一股力量。研究成果与专家思想库对于提高政府经济管理水平有重要帮助。

⒋经济法规与宏观政策

在地区对宏观经济的研究中,国家的经济法规、发展规划、产业政策、经济政策是地方政府必须要参考的内容,在金宏工程的建设中应当包括这部分内容。已有一些商用信息服务机构在做这类工作,因各地的需求是一致的,可利用统一外包来降低成本。

⒌经济地理系统

经济地理系统是可列入地方金宏工程的新内容。由于技术上的原因,在以往的宏观经济系统中通常并不包含经济地图,现在很多技术障碍逐渐消除,经济地理系统日益受到各级政府青睐。经济地图能够显著提升经济资源在空间管理上的直观性,在地区规划、投资管理等诸多方面有重要作用。经济地理系统会成为金宏工程的新亮点。

四、金宏工程对决策研究的支持

⒈以综合性的资料优化人们的经济判断

金宏信息系统通过改善工作人员接收信息的质量来提高政府决策水平。

正确的决策一方面取决于决策者的见识与能力,另一方面取决于决策者获取资料的全面与准确。决策失当常常与不能从多视角观察问题有关,金宏资料库着重从改善资料的综合性来减少因信息过于偏差带来的决策失误。

经济全球化的结果,使得市场经济规模越来越庞大、越来越复杂,各种因素相互关联、相互渗透的程度越来越深。面对着中国经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新局面,领导者仅凭一己的经验就对重大经济问题拍板是十分危险的。金宏数据库对地方经济决策的帮助首先体现在提供资料的综合性与系统性。金宏数据库注重按规范化的观察视角组织信息资源,引导用户全面地思考经济问题。

统计数据是宏观经济的基础,保证经济统计数据的覆盖面与精细度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地区经济研究而言,统计数据应细分至地级城市,产业统计应细分至40多类,世界经济数据应包括经济较活跃的50个主要国家;为便于今后的经济模型分析,可按年度、季度和月度来组织时间序列数据,应当有足够的时间跨度使时间系列的分析有参考价值。

⒉按政府工作习惯组织资料

金宏工程的主要用户是政府的工作人员,应用也是为了业务工作的需要,因此金宏资料的分类、口径、命名符合政府工作习惯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做不仅能够提高效率,而且便于交流。

为了进行基本经济形势分析,工作人员需要从金宏数据库中获得如下内容:

――主要经济统计数据;

――国内外宏观经济背景;

――国家发展战略规划;

――与经济有关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与政府经济政策。

根据政府经济决策工作的特点,金宏数据库可按产业、财税、金融、外贸、外资、体制等六方面组织环境信息。

⒊提升资料的启发性

为了深入地研究经济问题,提出更有效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工作人员需要参考他人的经验与智慧,金宏数据库以如下内容来提升启发性:

――专题经济研究报告(政府与社会的经济研究机构);

――国际经验(国外研究机构报告);

――兄弟地区经验(特别是采取的政策措施);

――专家观点(不仅包括专家的文献,还可以直接咨询)。

金宏数据库可通过与一些成熟的宏观经济信息服务商合作的办法提供相关的服务。金宏工程需要认真组织、挑选、引进最合适的内容。

⒋以多视角模块来增进思考的全面

为便于工作人员使用资料,金宏资料宜按政府工作的习惯组织为若干经济模块。资料模块化的好处一方面是使相关资料更集中,便于查找与使用;另一方面是思路引导,使人们清楚是在以什么样的视角观察问题,认识思考的局限。

常用的经济模块为如下:

⑴宏观经济模块。包括财政税收、金融保险、投资消费、物价就业等方面的信息,包括相关部委局等管理部门,以及相关经营部门的信息资料。

⑵区域经济模块。包括各省市地经济发展信息、各地方政府工作经验、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东北老工业区、西部开发等信息资料。在区域经济中要细化至地级以上城市的经济信息。

⑶产业经济模块。应包括我国40多类产业经济的状况,核心企业的经营管理经验、产业经济研究等的信息资料。

⑷外资外贸模块。包括外资在华投资、经营状况,我国对外出口、对外投资状况。

⑸世界经济模块。反映世界主要经济国家、经济区域的最新动向,可供我国借鉴的经验教训。

模块化资料综合了数据,又有分析,为学习与研究应用提供了方便。

⒌以经济地图增加经济的整体感

在地方政府的经济规划、投资管理与经济问题研究中,引入地理系统技术是一项重要改进。经济地图能够大大提高与空间有关的经济现象的直观性,能够帮助人们更快地发现问题、更有效地表达现状与规划的布局。让情况“一目了然”本身就是对管理效率的一种提升。地理系统在宏观经济分析、发展规划制定中的应用才刚刚开始,未来的应用机会一定会很多。

五、金宏系统用户需求特点

⒈领导更关注外部信息

⑴层次越高,视野越广

领导的层次越高,越需要关注外部环境。在统计数据方面,政府领导通常关注大局数据,关注整体的业绩。主管经济的领导大都很有数据感,会非常关注能够进行地区间比较的数据,关注其他发展水平相近地区的数据,以便了解本地区发展的排位;在文字资料方面关注经济形势分析、经济新闻点评、国家政策及领导讲话。

⑵层次越高,时间越少

地区政府领导的普遍特点是时间极为稀缺,他们是阅读机会成本最高的用户。领导人有着广泛的信息渠道:听取汇报、内部文件、上报资料、人际关系网等。他们的日常工作并不用依赖金宏系统,很多领导并不亲自使用网络而是通过秘书上网查询资料。领导从不缺少可阅读的资料,他们缺少的只是阅读时间。对资料的精选、精选、再精选常常是领导最突出的要求,精炼简明的分析报告或者一句话式的新闻要点是很受领导欢迎的。

⑶领导的带动作用

随着干部队伍的知识化,已有越来越多学者型干部走上领导岗位,他们会带动更多干部直接使用金宏工程资料。作为专家的领导人自会关注专家思想库,金宏工程方案应多听取他们的意见。

⒉业务人员关注专业性

⑴与业务工作的紧密配合

业务人员会从业务工作实际需求来看待金宏工程,需求最多的当属地区发改委(局)、财政厅(局)等综合部门。不同的部门有不同的业务,他们需要适合自己专业的“仪表盘”,例如经济分析、地区发展规划、投资项目管理等;他们希望金宏能与其日常业务挂钩。

⑵关注经济形势分析

业务人员对经济形势分析、经济新闻评论都十分重视,特别是发改委的干部,要承担经济形势汇报的任务,准确描述当前的基本形势是业务干部的基本功。金宏工程应能提供更深刻的内容帮助干部提升把握经济形势的能力。有关业务人员会用更多的时间来看电子版资料。

⑶需要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业务人员是统计数据利用率最高的用户。统计数据库对一般性的应用容易满足,但若要对经济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数据几乎总是不够的。深入研究所需要的数据常常需要由研究者专门搜集,优秀的研究者通常都有更好的收集资料的能力及使用统计分析软件工具的能力。因此金宏系统要便于用户扩充数据,并配备常用统计分析软件工具。根据本地区经济工作的特点,金宏统计数据库的内容应多向业务部门关注的领域倾斜。

⑷注重向专家、向外部学习

政府经济工作的研究人员都非常重视研究成果与专家思想库,例如在政府经济工作中会碰到地区发展规划化、产业发展方向、投资项目选择等诸多问题。业务人员需要对这些问题尽快拿出自己的意见,为此业务研究人员需要经常从专家思想库、行业分析报告库中吸取知识、开阔思路、扩展视野。金宏信息资源应当为这些工作带来有力的帮助。

⑸关注与上下左右的交流

政府业务研究人员十分关注与上级的沟通、与同行间的交流,金宏交流平台对他们很重要。他们希望金宏工程提供的数据资料的口径、分类应当符合政府工作的习惯,这样才便于政府内部推广,便于业务人员与上下左右同行对话。

⒊文秘工作关注操作效率

⑴大量的引文查对工作

政府日常工作中一项经常的任务是文件、报告及领导讲话的起草。起草文件不仅有思想内容上的工作量也有许多形式上优化的工作量。文秘人员将承担大量的文件引用与上级讲话的核对工作,希望能获得金宏系统支持。

⑵ppt制作、图表制作、排版

文秘人员常常会接受如数据核准、图表绘制、投影ppt制作及印刷排版等任务,这些形式优化的任务会耗费文秘人员许多时间,他们希望从金宏系统中获得一定帮助。

⑶资料查询与管理

秘书常常承担着为领导收集资料的责任,所以希望金宏工程有着更好的用户服务功能,如个人资料管理、自动摘要、自动翻译等,这些改进的着眼点都在提高工作人员各种操作的效率。操作效率的提高是文秘人员的关注点。

六、让金宏系统更实用

⒈结合发改委的业务启动

金宏工程的难点不在于能否启动,而在于能否站稳脚跟、持续地生存。金宏工程与发改委的业务相结合推进是金宏工程早日站稳脚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捷径。可持续的金宏需要有可持续的运维费用,政府的行政经费是通过部门业务渠道下发的,只有在部门业务中实现了可持续的效益才能获得可持续的经费支持。

发改委的工作与金宏工程的相关度最高,也是金宏工程创造业绩最有条件的部门。金宏工程不要去追求虚无缥缈的宏观效益,应当从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工作改进开始,先在发改委的工作中扎下根,做出贡献,再去讨论更大的发展。

金宏系统在发改委工作中发挥作用的机会很多,这也是大多数地方金宏工程都由发改委牵头的原因。地方发改委是工作异常繁忙的部门,很难抽得出骨干认真研究金宏工程的问题,主要领导无暇过问会大大削减金宏工程的实用性。让政府领导认识金宏工程对发改委工作改进的重要贡献十分关键,领导者真重视,金宏才能真实用。金宏工程的it领导人必须要认真学习发改委的业务,信息系统的领导者只有成为业务专家才做得出真正实用的系统。

⒉与宏观经济数据库建设相结合

在国家2002年关于电子政务的17号文件中,除了列有金宏工程外还列有作为四大基础数据库之一的宏观经济数据库,该数据库由国家统计局牵头实施。宏观经济数据库与金宏工程有着很高的相关性,地方政府将这两项工程结合起来实施会带来很大的益处,不仅能加快进度、节约成本,还能提升应用效果。地方宏观经济数据库的重要任务正是构成了地方金宏工程中的本地数据资源库,而地方金宏工程正为该库的应用创造了环境。地方统计局带着这项任务参与金宏工程是一件双赢的好事情,很多地方政府已经将这两项工程合并起来推进。

⒊充分利用商用宏观经济数据资源

通过外购来完善金宏工程的宏观经济信息资源是实现金宏工程高质量、高效率、低成本建设的有效措施。在地方金宏工程中,国家宏观经济的统计数据、世界经济数据、经济形势的定期分析、经济新闻专家评论、专家思想库及行业数据库等内容都可以从国内市场上订购或外包而获取,这种可外购的数据资源会占到金宏数据资源的2/3。充分利用可外购的宏观经济信息资源会使地区金宏工程的建设难度大大化简。

外购数据资源的好处不仅在于数据资源能迅速到位,更重要的是能实现数据资源更新维护的稳定。一次数据收集并不难,难的是建立稳定的数据更新维护机制。目前国内已有一些机构如中经网、中宏网、国研网都在开展稳定的宏观经济数据的提供业务;随着用户的增长与经验的积累,其数据维护质量已越来越好。通过外包的办法来保证宏观经济信息资源的稳定服务是十分经济有效的办法。

⒋先易后难、先简后繁

金宏工程与面向业务操作的自动化系统不同。自动化业务系统的目的是替代人的操作,对操作人员的要求越低越好;系统运行流程是标准化的,结果与操作人无关。金宏工程则不同,它是辅助人工作的,最后成果是由人做出来的,成果的质量是由使用者的水平决定的,这就要求使用金宏工程系统的工作人员有很高的业务水平。

金宏应用的总效果取决于应用者水平这一基本特点使用户培养成为一个关键问题。金宏系统需要与应用人员的相互适应;金宏应用的主动权在用户手中,作为用户手中的工具,太过复杂的功能会带来过高的学习成本,极易招致用户的反感而得不偿失,因此从简单的应用入手根据需求逐步增加功能将会受到欢迎。系统的功能与用户的能力需要在互动中一同成长。

⒌保密级别宜低不宜高

金宏系统虽然主要是政府内部使用,但是其保密级别还是低一些为好。研究宏观经济形势并不需要依赖保密资料,金宏工程的资料大部分来自外购,其余来自地方统计部门,都是能够向公众开放的数据。金宏数据库密级降低并不影响用户自己业务系统的高保密要求。

金宏工程密级就低不就高有许多好处,低密级会明显降低开发与运维成本,加快工作的进度。成本降低不单指系统保密的软件、硬件的经费节约,还有保密制度检查带来的行政成本的节约。过高的保密要求是工作人员沉重的心理负担,轻装上阵更容易发挥it人员与业务人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容易创造更多的效益。降低保密级别还有利于地区间金宏工程的相互学习与交流,业务交流越多进步会越快。

⒍注意解决好系统运行维护经费

电子政务项目的可持续性并不在于初期投入的规模,而在于运行、维护、改进工作的持续稳定,因此运维与改进的经费保障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几乎没有什么电子政务项目会因为初期投资不足而无法开展,但因缺少运维经费而萎缩、停滞的系统比比皆是。

确保运维经费的根本措施是创造足够的效益,效益要大于投入而且要与部门的经费渠道挂钩,要让管理部门看清楚确实有效益。电子政务应用系统的投资规模与效益要匹配,项目并不是初期投入越大越好,过大的建设规模会带来运维经费的上升。一旦效益跟不上会带来运维经费的削减,进而引发效益再下降的恶性循环。较为稳妥的策略是初期慎重投资,分期建设,依据效益需求扩展系统。让投资规模与效益匹配,边建设、边改进、边完善,金宏工程只有建立效益信誉才能得到政府经费的长期支持,以实现金宏业务的长久生存。

七、利用市场资源提高金宏工程建设效率

⒈利用市场资源降低成本

在信息资源市场上,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主要是通过提高资料的再用率实现的,资料服务的质量也因用户规模增加而提高。在宏观经济信息服务领域中,各级政府、金融投资机构、大型企业的需求有很大的同构性,这种一致性的需求促成宏观经济信息服务市场快速成长。地方金宏工程建设利用这些市场资源是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的好办法。信息服务企业,特别是成规模的企业具有更好的服务质量与稳定性,它将资料的提供发展成为一项专业化的产业,这是临时机构永远做不到的。

⒉利用企业机制整合信息资源

在对信息资源的整合方面,市场渠道常常有着特殊的优势,这种优势主要来自企业的激励机制。长期效益的追求使企业将信息资源的整合变为一项专业化的业务,资源与知识的连续性积累机制使企业能越做越好。政府信息资源整合不如意的重要原因恰恰在于缺少这种激励与积累机制。目前中国的宏观经济信息服务市场的规模正在迅速成长,仅各地金宏信息资源服务的需求就已构成不小的规模。只要不是涉及保密信息,金宏工程利用企业来进行资料整合会有更高效率。

⒊政府与企业合作发挥各自优势

在地方金宏工程建设中,政府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是十分重要的。政府对企业的依靠不仅仅是软件开发,更重要的是外部数据资源的长期支持与维护。这就需要建立长久的合作伙伴关系,为此选好合作对象非常重要:应当选择在此领域有经验、有着长远战略的企业。

信息资源服务企业也应当清楚地认识到,政府是信息内容服务业的重要用户,服务规模会越来越大。企业有必要认真研究政府的业务特点,将信息服务、软件服务真正做到点子上。

八、推动金宏工程的标准化建设

⒈建立标准化的核心模块

标准化是提高业务效率的基本措施,不仅可以显著减少重复开发,还可以提高质量。在金宏工程中首先应推动核心模块的标准化,虽然不同地区政府会有不同的需求偏好,但主要的功能还是大同小异。如果地区政府能联合开发核心模块,尽量利用成熟技术,那么他们不仅会有效节约各地成本,而且软件质量也更容易得到保证,维护与相互交流也更加方便。

⒉建立标准化的交流平台

政府间宏观经济业务信息交流是很重要的,不仅有各地方之间的交流,还有对上与对下的交流,目前还没有机构来设计与推动这种交流平台。在国家有关机构未能制定统一标准之前,也可以制定临时性的、非的简易平台;借助于企业推动,有效的交流功能常常不需要复杂的条件。

⒊完善金宏数据标准的细节维护

金宏统计数据标准主要取自宏观经济数据库的标准,这里强调数据标准的重点是指地区间相互交流共享的数据。为使相互交流、共享通畅,需要经常进行细节上的协调,这种工作如果不的话,则可以委托第三方来协助。

⒋标准化推动越早成本越低

标准化建设开展越早阻力越小,效果越好。如果等到各地金宏工程建设都木已成舟之后再做标准化,那么标准化建设的阻力就大了。目前地方金宏工程建设并没有明确的行政统一管理,其标准化要通过协商来推动;早协商、早讨论对地方金宏建设更有利。

⒌推动商用数据库接口的标准化

标准化的建设还应扩展到为地方金宏提供信息资源的供应商。目前能够提供宏观信息资源的企业很多,这给地方金宏工程进行资源整合带来困难。地方金宏工程应当提出统一的接口标准,来阻断来自不同供应商的连接复杂性,使信息资源的采购更顺畅与方便。

⒍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将为推动标准化做贡献

标准化对地方金宏工程建设十分重要,中国宏观经济学会愿意为此做出应有的贡献。

编者说明:宏观经济管理信息系统(简称金宏工程)是我国电子政务一期重点工程十二“金”项目之一。在国家金宏工程的带动下,各地区金宏工程的建设正在逐步开展。地方政府对金宏工程的应用需求虽然与部级应用有许多不同,但各地区之间有着很大的相似性,在地区之间组织金宏工程相互交流,促进知识、数据及软件的合作共享将会大大加快地区金宏工程的建设。

为推动地区金宏工程相互交流,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组织在京部分专家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对地区金宏工程的建议》;希望通过交流、共享与合作,帮助地方政府的金宏工程建设少走弯路、早创效益,以推动宏观经济科学理论与应用在中国的推广。

附课题研究专家组名单:

课题负责人:

王建(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

课题组长:

胡小明(中国信息协会副会长、国家信息中心原副主任)

课题组成员:

董宝青(原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推广应用组副司长)

霍丽骊(国家发改委综合司原巡视员)

吴玉(国家发改委高科技司信息化处处长)

陈禹(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理事长、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院长)

周海春(国家发改委宏观研究院体改所副所长、原信息部主任)

顾平安(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北京大学电子政务博士后)

林明金(北京市信息中心总经济师)

梁定强(东软公司资深咨询顾问)

李凯(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中经网总经理)

宏观经济学核心篇9

[关键词]宏观经济学;翻转课堂;监督与激励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6)12-0167-03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最早由学者Baker正式提出,其重要的教学理念变革在于将传统教学中的课堂和课外的学习内容进行对调,这也是其得名的由来。[1]具体地讲,就是教师将课程基本知识点以视频资料的形式传送给学生们,让他们在课前进行自主学习。课堂教学则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开展基于问题和实践的主动式学习,包括问答、知识发掘与讨论、案例分析、实验等。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翻转课堂具有明显的优势,在教学实践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从理论上来讲,翻转课堂为学生提供了不同于传统教学的学习方式,学习不再是“线性”的被动的填鸭模式[2],而是更加注重学习的发展性、参与性与异步性,能够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需要。[3]学生能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按照自己的节奏去灵活地安排课外学习,消化课程内容。[4]这种教学方法不仅使学生能够进行深入思考,独立学习,促进学生之间进行互动,还有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灵活调整授课的范围和难度。已有研究发现,翻转课堂提升了学生对课程教学的认同度。[5]

然而,目前翻转课堂模式远未成熟,在宏观经济学教学中的实践尚少,相关研究较为匮乏。本文在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根据该课程的特点,归纳了针对该课程实施翻转课堂教学的必要性;然后,研究了该课程在翻转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优化措施。

一、宏观经济学课程实施翻转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一)宏观经济学课程具有重要地位,提高其教学效果意义深远

对于经济管理类专业而言,宏观经济学课程属于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学生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现代经济学分析的基础理论、分析方法和理念,理解国民收入、失业、通货膨胀、进出口等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认识宏观经济的总体运行过程与特征,体会宏观经济政策对于经济的调节作用。所以,该课程本身决定了学生的经济分析能力。

除此之外,作为专业基础课,其与后续的多门专业课具有紧密的联系,学好宏观经济学,能够为其他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也使学生树立了学习本专业课程的信心。宏观经济学也是财经类专业研究生录取考试必考内容之一,关系到这些专业的学生能否继续深造。

总而言之,通过教学改革提高宏观经济学的教学效果对该课程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近年来兴起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宏观经济学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可行的路径。这一新的教学模式在多个学科的许多课程教学中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那么,通过改进和优化,也能够得到最适合宏观经济学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必要通过翻转课堂的改革,提升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宏观经济学课程难度偏大,需要通过翻转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宏观经济学的教学中,教师发现学生对该课程存在普遍的畏难情绪,认为该课程难度较大,在知识体系的把握和知识点的融会贯通方面存在较多障碍。宏观经济学之所以给学生以难度大的印象,原因在于如下两个方面:

第一,宏观经济学流派较多,不同流派观点不同、逻辑各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混淆不清。具体而言,现代宏观经济学发端于凯恩斯的《通论》,认为市场经济经常处于失衡状态,需要通过政府的政策干预减少经济失衡的代价。但货币主义者、理性预期学派、实际经济周期学派则反对凯恩斯的观点,不主张国家积极干预经济,而这些学派彼此之间又存在诸多差异。对于初学者而言,要准确把握不同流派学者的理论和逻辑确实很困难。以总供给曲线为例,就存在着古典的与凯恩斯的总供给曲线之别,其推导过程和曲线的形状都截然不同,而学生对类似内容往往难以理解透彻。

第二,宏观经济学内容较为丰富,涉及多个市场的分析,包括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市场等,多个市场之间相互影响,模型较为复杂。在分析的时间范畴上,又分为短期的经济波动分析和长期的经济增长分析,其侧重点也有所不同。这些都增加了宏观经济学的学习难度。

对于宏观经济学这类难度较大的课程而言,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尤为明显。这是因为传统教学模式采用课堂教授、被动灌输的方式,对于这些看起来既困难又枯燥的授课内容,学生很难持续地专注于听讲,一旦遇到无法理解之处,往往容易失去听课的耐心和兴趣,转而悄悄做其他事情(例如玩手机、看课外书之类),有的学生甚至还逃课。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采用全新的主动式学习模式,通过课堂的引导、讨论、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从而使得课程的知识点不再枯燥与抽象,而是变得更加具体与有趣,自然有助于提升该课程的学习效果。

(三)翻转课堂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对该课程的应用能力

经济学被誉为社会科学的皇冠,那么,宏观经济学就是这皇冠上的明珠。宏观经济学产生的背景是1929-1933年的大萧条时代,自诞生之初就致力于解释宏观经济的运行,解决宏观经济中出现的问题。所以,该课程是致用之学,而非象牙塔里的玄学。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真正理解宏观经济运行规律,能够理解政府如何运用经济政策恰当地调控经济。然而,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这一目标很难实现。即使是那些考试成绩较好的学生,他们也更多的是依靠机械地记忆知识点以应对考试。对于知识记忆型题目,答题状况较好。但是,对于灵活应用型题目的解答,他们往往捉襟见肘。

翻转课堂模式有助于解决这一困境,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由于将知识点的学习移到了课外,在课堂上,教师就有充裕的时间引导学生将课程知识与现实经济相联系。通过实验、案例和研讨的方式,知识点变得鲜活起来,学生们能够更加真切地体会宏观经济的运行,学会像经济学家那样去思考问题,提高对于经济问题的直觉和洞察力。这种效果是传统教学模式所难以企及的。

二、宏观经济学翻转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如果仅仅按照最一般的模式开展翻转课堂教学(即课前给学生发视频资料,课堂组织学生开展主动式学习),教学效果较差,甚至难以顺利开展下去。这是因为,在这种最简单粗放的翻转课堂流程中,教师失去了对学生的监督和激励,导致部分学生偷懒、浑水摸鱼、表现消极等。具体而言,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如下两种:

(一)部分学生不愿进行课前自主学习

课前自主学习是翻转课堂教学开展的基础,但部分学生不愿参与。在高考录取率不断攀升的情况下,高校难免招收到一些学习习惯较差的学生,这些学生的主要表现就是自制力较差,很难积极主动地学习。这部分学生在传统课堂中,在受到教师的严格约束时尚能勉强听讲,但在翻转课堂模式下,课前的自主学习对他们而言等同于放任自流。即使他们也去教室上课,但因为缺少了前置的重要教学环节,无法参与课堂主动式学习,最终,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效果比接受传统教学方法的情况还糟糕。如果课前不参与自主学习的学生人数比例较高,可能导致课堂教学无法开展,致使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走向失败。

(二)缺乏参与课堂互动的积极性

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是主动式学习成功的保障,但在缺乏监督和激励时,学生表现不佳。中国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已经养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那么,他们对于翻转课堂中提倡的主动式学习的第一感受必然是不适应,他们不愿意主动发言,羞于表达自己的看法,也不知如何与其他同学交流思想。因此,教师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主动式学习的积极性,激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大胆回应教师提出的问题,认真完成教师设定的课堂任务。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学生真正完成翻转课堂的积极主动式学习过程,实现比传统教学更好的教学效果。否则,教师可能陷入课堂上“冷场”的尴尬境地,导致翻转课堂无法继续而被迫放弃。

总而言之,对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而言,教师仅仅依靠一腔热忱是不够的,还必须有效地管理和激励学生,让学生从传统的教学模式顺利过渡到新的教学模式,使其有足够的积极性参与教师安排的各个教学环节。那么,如何克服这一问题?接下来本文从监督和激励机制角度出发,探讨如何优化宏观经济学的翻转课堂教学环节。

三、宏观经济学翻转课堂教学的优化措施

鉴于翻转课堂存在的上述问题,我们有必要对翻转课堂的教学安排进行优化,通过有效的监督和激励,促使学生们认真地、积极地参与翻转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优化措施包括如下四个方面:

(一)缩小班级规模

据了解,对于宏观经济学这门专业基础课,大多数高校都是采取大班化教学方式,授课班级人数普遍在100人以上,有的班级人数甚至达到200人。这主要是由于近年来高校扩招,学生数量增加而造成的,在传统课堂中,教学效果差强人意;在翻转课堂中,则几乎难以实施教学活动。翻转课堂的教学特点决定了,在人数众多的情况下,教师基本上无法监督或了解学生的表现,同时,课堂互动也无法很好地开展。

采取小班化教学后,教师在课堂上能够更熟悉每位学生的特点,关注每位学生的表现,能够做到因材施教,督促和鼓励那些表现不够积极的学生,让他们更好地参与到课堂的主动式学习中。如果人数过多,则会出现失控局面,因为教师难以了解和关注到每位学生,导致他们产生偷懒的想法,不愿参与课堂主动学习。

(二)上课时对课前自主学习进行最精简的考核

为了避免有些学生偷懒不进行课前自主学习,在布置自主学习任务时,即告知学生上课时将要对所布置的自主学习任务进行考核,而且会将考核结果计入平时成绩。例如,本次发给学生的自主学习资料是《GDp的含义与和核算》,那么,可以出5道左右的选择题,5道左右判断题,以及1道名词解释题,考查学生是否掌握了GDp的概念,是否理解并能够辨别哪些项目应该计入GDp,哪些不应该计入。题目应尽量简单凝练,这样占用课堂时间较少,其主要目的是督促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只要学生认真看过视频资料,就能够较好地答题。学生一旦了解到,自己是否参与自主学习与成绩高低乃至能否取得本课程学分密切相关,那么,他们就会参与自主学习,从而为课堂主动式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将课堂表现与平时成绩挂钩

在翻转课堂模式下,课堂教学是一种主动式学习体验过程。然而,课堂教学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参与度与积极性。因此,必须给予学生足够的激励。宏观经济学是一门与现实经济紧密相关的课程,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安排学生讨论与所学内容相关的理论问题与政策实践,让学生讲演对课程知识点的理解,安排有关宏观经济的课堂实验,提出宏观经济的案例让学生参与分析等活动。在讨论、讲演、实验和案例分析过程中,教师要认真记录每位学生的表现,并将其按照事先宣布的客观标准,计入宏观经济学课程的平时成绩中。记录学生课堂表现的指标包括学生参与任务的次数、态度、思考的深度等,至于学生在参与过程中的正确率,仅应作为影响分数的次要因素,以便鼓励学生的参与任务的信心和热情。

(四)大幅提高平时成绩比例

在传统的宏观经济学教学中,平时成绩占课程综合成绩的比例为30%左右,主要体现的是学生的作业和出勤情况。而在本文设计的翻转课堂机制下,如前文所述,由于教师经常性地、翔实地记录学生课前自主学习和参与课堂主动式学习的状况,这些记录能够很好地呈现学生的学习状况,因此,作为体现这些学习情况的平时成绩,应该在综合成绩中占更大的比重,以50%-60%为宜。提高平时成绩的比重,一方面能够实现由传统教学的“考核在期末”向翻转课堂教学的“考核在平时”的转变;另一方面使学生不再指望到期末考试前通过短期突击学习以应付考试,而是更加重视平时的学习过程,认真参与翻转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

四、结论

宏观经济学课程内容抽象,难度较大,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效果不理想。近年来新兴的翻转课堂教学方法,为宏观经济学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可行的方向。在过去的5年中,翻转课堂教学法发展迅速,被应用到了高校和中小学的许多课程的教学中,研究表明效果也较传统教学有多方面的提升。然而,在高校宏观经济学教学中,进行翻转课堂的实践尚且不足,也未能进行系统的理论分析。

通过宏观经济学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教学模式,是引人注目的。但是,该模式只是提出了一个教学框架,还存在学生消极偷懒,对学生监督激励不足的问题,需要根据课程的教学状况进行优化。本文正是针对当前高校宏观经济学教学的实际情况所做的行之有效的探索,从班级规模和教学流程的各个环节出发,提出了针对性的措施,以优化宏观经济学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提升其教学效果。在未来的宏观经济学翻转课堂实践中,还可以使用更详尽的统计数据对本文的结论进行检验。

[参考文献]

[1]BakerJw.the“classroomflip”:UsingwebCoursemanagementtoolstoBecometheGuidebytheSide[C].Selectedpapersfromthe11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CollegeteachingandLearning,2000:9-17.

[2]willeyK,Gardnera.FlippingYourClassroom[J].the41steuropeanSocietyforengineeringeducationConferencepaper,Leuven,Belgium,2013(9):16-20.

[3]叶波.翻转课堂颠覆了什么?[J].课程・教材・教法,2014(10):29-33.

宏观经济学核心篇10

本文以山西工商学院《宏观经济学》课程为出发点,总结现阶段《宏观经济学》中的教学现状与问题,并将《宏观经济学》分为七个专题,提出了针对我校课程发展的专题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建议,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宏观经济学》课程。

关键词:

专题式教学;宏观经济学;经济学模型;国民收入

一、我校宏观经济学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首先,教材的选用。我校多年以来一直选用的是高鸿业版的《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该版教材是“十二五”规划教材,也是各大高校首选教材,但是为了我校2017年合格评估对教材的使用,我校教材统一换成了(西方经济学)编写组编写的教材,这版教材的结构分明和合理,但是许多知识提出并没有细讲,对于我校的三本学生学习起来就存在一定的难度。其次,教师的构成。我校并没有专业的经济教研室,我校的商学院、会计学院、金融学院等均有教授宏观经济学的老师。教师的分散不利于经济类教师们在日常教学中的相互沟通,教研室活动也不方便开展。对科研的申报也存在一定的影响。再次,课时的安排。我校的宏观经济学的课时数是48个课时,并且是周三的课时,这样对于宏观经济学整本书的通透讲解在时间上存在着限制,不易于老师详细讲解。最后,对我校宏观经济学期末闭卷摸底考察结果的分析。在随机抽取的115名14级财务管理专业闭卷考察摸底中学生的成绩如下图显示,大多数学生的成绩集中在50-59这一分数段,可以看出我校现阶段宏观经济学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我校宏观经济学的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

二、适应我校现阶段宏观经济学教学方式——专题式教学

(一)宏观经济学内容体系分解

宏观经济学属于理论经济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必开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我校宏观经济学开课的时间是大二的上半学期,课时量是48个课时,主要学习的是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经济理论。学习宏观经济学,首先必须在总体上把握宏观经济学的学科框架,然后将框架内的内容分七个专题讲解,七个专题中核心是iS-Lm模型。第一个专题是宏观经济学的总体概述。在这个专题中要对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发展历史以及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进行讲解;第二个专题是对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的说明,并引出第三个专题凯恩斯均衡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即均衡的国民收入是由总需求决定的。第四个专题iS-Lm模型,分别说明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并通过该模型教会学生分析宏观经济政策的采用,理解历史上我国以及国外对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原因,并会分析现阶段的宏观经济学问题。第五个专题是aD-aS模型。有许多同学在学习过iS-Lm模型以后会产生这样的疑问,既然iS-Lm模型已经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宏观经济问题,那么为什么要引入aD-aS模型。因此,在讲解aD-aS模型时,一定要指出iS-Lm模型的一个缺陷,即没有考虑价格的变动问题,而今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价格的变动,因此,iS-Lm模型无法解释现实生活中的通货膨胀问题,aD-aS模型的学习可以帮助理解通货膨胀问题。第六个专题是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由于这个部分一般排在教材的较后章节,老师们在讲课过程中普遍反映这一部分的内容多,且不好理解,在讲的过程中除了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基本理论的讲解外,建议经济增长部分只讲解两个代表性的经济增长模型,一个是凯恩斯主义经典增长模型哈罗德-多马模型,一个是新古典增长模型(索洛模型)。最后,可以用两个课时的时间向学生介绍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动态和前沿问题。

(二)成立专业的经济教研室

针对上述的教学内容的设置,我认为应由16个教师来教授我校各二级学院的宏观经济学,建立专业的经济教研室。一个老师上课,多个老师随堂听课,寻找问题,并让各个老师各学期轮流讲解宏观经济学的各个专题。这样,不但可以加强老师对宏观经济学教学的整体把握,还可以对各个专题有所研究。每学期,给老师预留了充足的时间来备课。

三、结束语

宏观经济学专题教学的方法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我校《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的现状以及我校学生的特点所提出的一些设想。针对我校实际情况的宏观经济学的教学改革,仍需要老师们的不断摸索。

作者:邵倩单位:山西工商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宝贵.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的几点思考[n].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6,(3):35

[2]张玲.关于高校西方经济学饭学的思考[J].高教论坛.2006(3):81一82

[3]胡乐明.西方经济学教学内容改革研究[J].中国大学橄学,2001(1):45一46

[4]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傲观、宏观):第三版[m].北京:中日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5]李福华.高等学校研究性教学初探[J].当代教育论坛,2004,(6):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