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金融营销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43:31

传统金融营销篇1

【关键词】金融营销现状分析

在我国金融中,市场营销是促进其发展的重要手段。同时金融营销也在促进着人们群众的消费,从而极大的影响着现代人们的生活方式。但是我国金融营销具有其优越性,但是也在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暴漏出不适合现代社会的内容和形式,从而使我国金融营销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和难题。但是在现代网络时代下,网络营销营运而生,极大的改进了传统营销方式的不足,但是这种小规模是营销方式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却没有在全方位市场层面上扩展潜在顾客人群,从而使网络营销也陷入了发展的僵局之中。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在21世纪,互联网已经成为本世纪发展的主题,并且在网络实现全球化的今天,网络营销也应运而生。面对诸多营销类型,网络营销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快速占领了市场,并对我国传统的营销方式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但是,在今天很多网络营销并没有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人们更青睐于传统的营销方式。也只是在网络使用频率较为多的青年人群众,网络营销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时机。但是,在我国让然还有很多人们没有接触到网络的机会,以及他们根本就不懂互联网知识,并且也没有对互联网营销方式在客观上产生一定的认知。但是,随着青年一代的崛起,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可以接近网络,并实现网络购物。因此,网络营销让然具有广大的进步空间,甚至在未来中很可能在营销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从而在我国金融营销中创造出全新的政治格局。在全球网络化的今天,网络金融营销已经极大的拉近了世界距离,其中较为成功的就是苹果系列手机的营销模式,这种借助网络对自身产品或服务实现全球推广的方式,使现在金融企业获得了极大的好处。

(二)研究意义

网络金融营销对人们的现代生活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这种全新的营销方式打破了传统的市场营销独断的格局,并且在我国实现了网络和传统金融营销方式之间的公平竞争。同时,传统的金融营销方式面对网络营销的异军崛起,也对自己的营销方式进行了相应的改善。网络金融营销方式也在传统营销模式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一定的创新,尤其是借助网络手段实现了金融信息可以在第一时间内在全球推广,从而极大的提升了金融营销的速度。其次,网络营销彻底打破了国界之间的限制,极大的拉近全球金融商业距离,使得人们可以在不出国的前提下,满足了对自己所需要商品的购买欲望。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方式之间的竞争,使得商品的价格得到了极大的下降,广大人民群众可以在其竞争之下,低价购买自己所需的商品。另外,传统营销模式对网络营销模式的借鉴,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营销模式的不足,并且在其竞争中不断的进行自我完善,从而逐步提升自身影响力。最后,网络营销方式是一种全新的金融营销模式,现在在我国还处于发展阶段,并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因此,传统营销模式在未来发展中做出的重要改革与改进将极大的冲击我国的营销市场,从而打破现在的竞争格局。

二、我国金融营销现状

我国的营销模式存在力是悠久,并且对我国金融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在当今,网络金融营销快速崛起下,传统的金融营销模式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从而使我国营销模式形成了网络和传统营销之间的公平竞争。因此,在对我国金融营销现状的分析中,应该从网络营销和传统营销两个层面入手,以做到对我国金融营销的全面分析。

(一)传统金融营销现状

1.传统营销面临着极大的冲击与挑战。传统的金融营销模式在我国发展历史悠久,已经在我国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营销体系。但是传统营销模式宣传速度极慢,甚至还有较高的宣传成本,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传统营销不能实现大规模的推广。在21世纪网络营销模式的出现,在宣传速度上和宣传范围上极大的弥补了传统营销模式的不足,从而在竞争层面上传统的营销模式面临着极大的冲击和挑战。并且,随着网络使用人数的不断增多,在未来发展中,传统的营销方式将会面临着更大的挑战,甚至将会在未来失去其发展空间。但是,传统营销也具有其优越性,诸如这种营销方式将会使人们群众接触到公司的实际产品,以及在很大范围人群上占据着市场,从而使我国传统营销模式将会在未来发展中占据一席之地。

2.营销方式众多,但是在营销过程中没有建立强大的品牌。虽然,传统营销模式具有其优越性,但是在对产品进行宣传和营销过程中,营销者并没有注重对其产品品牌的建设,从而使消费者出现了对其产品和服务不信任的现象。对营销品牌的漠视,使得品牌意识没有深入到营销者和经营者意识,从而使得柴品和服务难以通过传统的营销模式进行推广。其次,在众多营销方式中,除非是电视广告会在人们群众心中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树立强大的品牌。但是对于其他的小规模营销模式,并没有较强的先进性,反而会使公司在对产品营销过程中产生较多的营销成本,而且不能保证产品的正常销售。

(二)网络金融营销现状

1.网络营销体系不健全。网络营销在我国发展历史较短,虽然网络营销已经占据了我国部分市场,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其营销体制的不健全,使得网络营销在未来发展中将会遇到更多的挑战。尤其是现代的营销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触犯了人们的道德底线,甚至存在钻法律空子的行为,这些现象的存在使得我国网络营销很难长时间持续发展下去。因此,网络营销在未来中可能面临着国家政策的打压与控制,甚至是国家宏观政策的出台,借此保护传统的营销模式,从而使得快速发展的网络营销模式陷入发展僵局。

2.网络营销目标人群较窄。网络营销在现阶段只是在青年一代实现了有效的推广,但是在不懂互联网技术的老年一代实施网络营销推广产品的难度较大,甚至是很多商家已经放弃了老年市场。商家的这种思想意识在对目标人群的选择上极大的缩小了营销的范围,从而使得网络营销不能实现向广大市场的全面推销。在金融市场上,放弃目标人群相当于在放弃厂商自身的利润增长空间,从而使得我国网络商家不能通过现行的营销方式实现公司利润的最大化,从而使公司一直承担着极重的、无形的经济损失。

三、提升我国金融营销的重要策略

(一)传统营销与网络营销之间实现相互借鉴

要想在现代社会中增强金融营销的影响力,必须实现传统营销和网络营销优点的相互借鉴,从而使得彼此之间可以借助或者参考其另外营销模式的优越性弥补自身的不足。虽然对于二者之间共同出现的问题难以弥补,但是对于传统营销而言,可以借鉴网络营销的宣传速度实现对其自身营销模式缺陷的弥补,从而使得传统的营销模式能够弥补自身最大的缺陷――传播速度缓慢的特点。同时,网络营销可以借鉴其广大的人民群众群体优势,想办法打造出适合全民消费的营销模式,从而极大的增长自身的潜在顾客。二者之间的相互借鉴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二者之间的竞争,但是在竞争的同时二者之间的相互合作最终会实现双赢,并且使得二者之间能够在面对不同形式,甚至是在不同时代下,实现其共同发展。

(二)将传统营销和网络营销有机的结合

在现代时代下,传统营销和网络营销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未来发展的难题,因此,实现二者之间的有效结合,打造出适合当今时展的新型营销方式才是最能从根本上提升我国金融营销的最有效策略。二者之间的有效整合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弥补自身的不足,并且同一个厂家实施两种营销方式既是对自己产品正常销售的保障,也是扩大其销售量的有效方式。

(三)发展网络营销的潜在客户

在发展网络营销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不能发展潜在顾客,甚至是在很大程度上丧失了绝大多数的客户。这种营销模式只是适合网络技术较好的年轻一代,但是对于中老年人而言,这种营销方式并没有太大的吸引力。因此,网络营销最大的障碍就是克服自身的缺陷,增加潜在客户的数量,同时借助产品优势,留住老客户,从而使自己的销售水平能够在长时间内维持在较高水平,同时也减轻了传统营销模式对网络营销的冲击。

(四)增强传统营销的传播速度

对于传统营销而言,约束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就是传播速度缓慢,不能满足客户的购买需求。因此,一旦解决了宣传速度问题,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传统营销的发展。传统营销现在在网络时代下占据被动的地位,但是对于很多产品而言还是离不开传统营销而存在。因此,宣传速度的加快会使传统营销在与网络营销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并且能够重新打破二者之间竞争的新平衡,营造新型的金融营销市场新格局。

(五)在营销过程中注重对产品品牌的建设

产品的品牌效应会在很大程度上使人们信任其产品质量。尤其是在营销的过程中,不仅仅是使消费者购买自身推销产品,更重要的是打造强大的商品品牌,从而为实现产品的长期发展和销售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产品品牌变得强大就会吸引众多的客户,即使宣传很少甚至是不需要营销也能获取较高的利益。这种品牌效应与营销之间的有效整合会极大的促进营销的成功率,从而为提升我国金融营销与经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四、小结

金融营销在社会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因此,金融营销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随着金融营销的发展,传统金融营销面临着巨大冲击。金融营销方式过多,但是却没有品牌营销。而网络营销也存在着体系不健全,目标人群狭窄等问题。为促进金融营销的发展,网络营销要与传统营销相结合,发展网络营销目标客户群体,建立营销品牌。研究金融营销的发展不仅有利于不仅金融行业的发展,而且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崇岭,吕继红,周胜林.强化金融营销优才班教学管理的思考与探索[J].上海商业.2013(06).

[2]吴继忠,刘丽萍.金融营销:酒水销售的机会与陷阱[J].销售与市场(管理版).2011(12).

[3]齐河宁.关于金融营销的几点思考[J].时代金融.2014(05).

传统金融营销篇2

[关键词]金融机构竞争力金融营销

一、金融营销的发展和特点

1.金融营销的发展历程

(1)金融营销萌芽阶段――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市场营销在金融服务领域的发展非常缓慢,尽管一些银行开始采用广告等营销手段,但它们还没有充分认识营销在整个企业运营中的重要作用。(2)金融营销发展阶段――20世纪70至80年代,这一时期西方金融营销的特点是从简单的采用营销方法到广泛运用营销思想的转变,市场细分和企业定位是金融企业研究的重点。

(3)金融营销成熟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的金融营销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金融营销研究的重点开始由银行转向其他金融机构,金融营销研究的核心由战略转向关系。

2.金融营销的主要特点

(1)从金融营销的主体――金融机构的地位看,金融企业作为金融服务的提供者,不仅要在资金筹集活动中针对不同投资者的需要开发不同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又要在资金运用活动中针对不同的客户,开发提供不同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在满足资金需求者要求的同时,保证资金的使用效率和质量。此外,还要充分发挥其作为交易中介的地位和作用,积极为客户提供各种各样的中介服务。

(2)从金融营销的客体――金融服务的消费者看,随着经济一体化和金融自由化的发展,金融市场发育日趋成熟,全方位、多功能、多渠道的资金融通、交易结算便成为可能,也使参与金融活动的金融消费者数量日益增多,构成日趋复杂,对金融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3)从金融营销的目的和要求看,实现收益最大化便成为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主要目的,由于金融服务的提供和服务的消费过程往往是同步进行的从而要求金融企业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通过提供规范的服务才能赢得更多的顾客。

(4)从金融营销的标的――各种金融产品来看,它是金融活动中与资金融通的具体形式相联系的载体,其特征主要表现为:①存在形式上的无形性。②本质上的一致性和可替代性。③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二、金融营销的现状和对策

1.金融营销的现状

(1)市场营销观念陈旧。在金融业务活动中,大多数银行的经营观念还是停留在金融产品的推销阶段,尤其是一些主管贷款的银行高级职员,依然是一副居高临下地对待有求于他的客户,这种以银行为中心的经营导向,显然不适应现代金融市场的竞争要求。

(2)市场营销认识不全面。有些在经营策略上虽也借用了营销的概念和手法,但往往又把推销当营销,各项宣传缺乏整体性和一致性,未能将银行产品和银行经营理念等形象宣传结合起来,更缺乏整体营销。

(3)市场营销缺乏战略目标,普遍缺乏从长远角度来把握对市场的分析、定位与控制,在改善服务态度、优化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水平等方面的工作尚未与营销的战略目标和营销策略联系起来而缺乏针对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4)缺乏营销专业人员。员工知识结构基本是金融专业,很少有营销专业人员进入企业,企业的招聘和培训也大多注重金融专业。

(5)金融市场不成熟。金融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和交易机制单一,尚未形成市场化操作,使银行的价格策略和价格组合大打折扣。产权关系模糊,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缺乏进行金融营销的内在驱动力。

2.金融营销策略

(1)整合营销策略。金融营销观念应是整合营销观念的思想,发挥营销职能的各个部门应统一指挥,在产品、价格、渠道、促销等方面协调行动,以取得综合经济效益。为此,金融企业一要树立“大市场”观念,即突破传统的时空界限,树立起全方位、全时点服务。从传统的同质化、大规模营销观念转变为个性化的营销理念。

(2)新产品开发策略。金融新产品开发要找准“利基点”,以满足客户利益为倾向,设法多增加产品功能。具体可采取仿效法、组合法和创新法等不同方法。在这方面也可借鉴国外银行成功经验。为满足客户的新的需求和银行自身发展的需要,应注重产品的组合开发,以及服务的更新。

(3)促销策略。入世以后,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我国金融企业在促销策略运用上一方面应加大投入,形成规模;另一方面则应把各种好的促销手段,把这一系列促销手段加以有机组合、统一策划、统一组织,以便收到良好的整体效果。促销的主要策略有一是广告促销、二是营销促进,国内外金融业常用的促销工具有有奖销售、赠品、配套优惠、免费服务、关系行销、联合促销等等。三是人员推销。四是公共宣传与公共关系。

(4)品牌经理营销策略。如何在保持金融企业整体形象、价值观念和企业文化的前提下,或者说在一个总品牌形象下,塑造品牌的各自特色,形成各自品牌的忠实消费群体,为金融企业赢得更为广阔的市场和生存空间,避免出现一个金融企业的品牌族群互相矛盾及冲突的尴尬局面。

参考文献:

[1]沈德建:关于我国商业银行实施CS战略的构想[J].现代商业银行导刊,2001,(5)

[2]刘雅琴:我国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现状分析[J].海南金融,2001,(6)

[3]王健:商业银行服务的顾客满意战略[J].福建金融,2001,(5)

传统金融营销篇3

摘要:中国金融服务业的对外开放使国内金融机构正遭遇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而整合营销传播理论作为营销传播领域的新理念,将其引入客户关系管理中,将能够促进我国金融服务业客户关系管理的多项改善,如提升客服意识、实现数据库的集合、更有效地推销金融产品等。整合营销传播理论的引进主要是在金融服务业现有数据库的基础上,增强信息传播的效果,加强顾客关系管理,以及金融服务品牌建设等。

关键词:金融服务业;客户关系管理;整合营销传播理论

金融服务业的客户规模是有限的,在这个有限的市场中,不可能单纯地依靠开发新客户来支持组织的持续性增长,为此,组织应在拓展客户的同时,维系原有客户关系,深度挖掘存量客户的价值,以此提高综合收益。但是,就目前国内金融服务业来说,与外资金融机构相比,中资金融机构人员整体素质普遍偏低,缺乏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动力,客户服务水平落后。上海银监局分析发现,2007年主要集中在金融消费者与金融机构的服务纠纷,占比82.86%,按投诉内容看,以信用卡业务投诉最为突出,占总量的16.13%,其次为服务类投诉占15.89%,收费类投诉占13.89%,电子银行投诉占11.67%。由此可见,提升我国金融服务业客户关系势在必行。

一、整合营销传播理论的核心理念

整合营销传播理论,是营销传播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目前还没有一个非常准确的定义,比较权威的是美国广告公司协会的定义:“这是一个营销传播计划概念,要求充分认识用来制定综合计划时所使用的各种带来附加价值的传播手段,如普通广告、直接反应广告、销售促进和公共关系——并将之结合,提供具有良好清晰度、连贯性的信息,使传播影响力最大化。”整合营销传播理论的目的是去影响特定视听众的行为,它认为现有或潜在的消费者与产品或服务之间发生的一切有关品牌或公司的接触,都可能是将来讯息传递的渠道。进一步来说,整合营销传播理论的运用与现有的和潜在的消费者相关,并能为其提供可接受的一切传播形式。总之,整合营销传播理论的过程是从现有的或潜在的消费者出发,反过来选择和界定劝说性传播计划所应采取的形式和方法。

基于整合营销传播的核心理念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以4c理论取代4p理论,以4R改进4C。即:忘掉产品,研究消费者想要什么;忘掉价格,理解顾客的成本并满足他们的需求;忘掉地点,怎么方便怎么来买;忘掉促销,记住与消费者沟通。二是营销即传播,传播即营销,二者密不可分。该思想提倡营销应该以人为本,在营销传播过程中时刻注意与用户进行沟通,这种沟通不是单向的、从上至下的,而是双向的、平等互动的以及动态长期的。三是整合营销传播不仅是战略,也是战术。一项整合营销传播的成功依赖于创造性过程的两个性质迥异的部分,即战略“消费者想听什么”和战术“怎么告诉消费者想听的东西”——表现战略的创造性思想。四是营销传播是一个“整合”的过程。其既要建立面向消费者的传播理念,还要侧重营销传播中各个关系的整合,组合成一个声音、一个形象。

随着整合营销传播的深入,在4c基础上又提出了4R理论,即反应、关联、关系和回报。4R理论是在新的平台上概括了营销的新框架,它不但重视企业的内部和外部,而且更加注重内部和外部的联系。它的最大特点是以竞争为导向,主要表现在:一是整合内外资源,快速响应需求,建立多方关联,实现互动与双赢,同时也延伸和升华了便利性;二是体现并落实了关系营销的思想,通过关联、关系和反应,提出了企业如何主动创造需求,建立关系、长期拥有客户、保证长期利益的营销方式;三是回报兼容了成本、价格和双赢方面的内容。

二、我国金融服务业客户关系管理现状

近年来,在我国金融体制改革过程中,外资金融机构已取得国民待遇,市场竞争日趋残酷,客户资源的争夺日益激烈,直接威胁到金融服务业的生存,我国金融企业也逐渐意识到金融客户关系管理的重要性,并尝试加强客户关系的管理,但具体运用中,却遇到了各种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金融服务水平低下。无论是与国外先进银行还是与客户的需求相比,我国金融服务业产品功能和业务流程都存在较大的差距。在产品功能方面,尚不能较好地满足消费者快速增长的金融需求,特别是高端客户的需要;在业务流程方面,如何面向广大的客户提供便捷的服务已经成为一个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

2、客服投诉事件时有发生。近几年来,各大媒体上时常能见到顾客投诉证券公司、保险公司、银行等金融服务机构服务问题的新闻。尽管保监会、银监会、证监会等中国金融监管机构出台了一系列处理投诉事件的措施,但是投诉事件还是时常发生。如《第一财经日报》报道,2006年6月份到7月份期间上海保监局共收到来信55件,接听投诉电话68个,接待来访14批18人次,其中直接针对保险公司的135件次;银行业情况也相似,如许霆之atm机事件,银行就受到了广大网民的全面质疑等。

3、客户对金融产品缺乏认知。在金融企业开发新产品或对既有产品进行营销推广时,由于金融企业和客户的信息不对等,他们会发现客户根本无法了解这些产品,主要原因是金融产品从设计到开发都需要运用到复杂的理论和模型,就是简单产品介绍也会涉及专业知识,这对客户的金融知识要求比较高,而我国金融知识还远没有普及,客户对金融产品广泛缺乏认知,直接影响到客户对产品的兴趣,也严重阻碍了我国金融业的创新积极性。

4、客户缺少品牌认知度和品牌忠诚度。国人目前选择金融服务,往往还是基于就近的原则,缺乏品牌偏好。由于我国的大型金融机构,基本是国有企业改制形成的,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痕迹依然存在,员工仍将自己作为国有员工看待,不思进取,服务态度差,工作效率低下。虽然近些年受到股份制金融机构及外资金融机构的冲击,服务上有所好转,但是顾客满意度还是很低,没有树立品牌效应,也就无法使顾客形成品牌认知和品牌忠诚。

三、在我国金融服务业中引进整合营销传播理论的重要意义

金融服务业客户关系管理引进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对于现实中的金融服务业具有重要意义,主要是可以做到以消费者为核心重组企业行为和市场行为,综合协调地使用各种形式的传播方式,以统一的目标和统一的传播形象,传递一致的产品信息,实现与消费者的双向沟通,迅速树立产品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建立品牌与消费者长期密切的关系,更有效地达到广告传播和产品营销的目的。具体来说,第一,在传统的营销理念下,各种类型的消费者接受的是相同的、大批量生产的产品和信息。数据库技术可以使企业能够将目标集中个人身上,实现准确定位,从而生产出个性化信息,提供个体化的精准营销传播计划。第二,降低营销成本,提高营销传播效率。企业可及时针对消费者这种需求,对市场进行细分,使产品更好地满足目标消费群的需要。第三,关系管理。基于数据库的价值信息,金融服务企业能够获取客户个人化信息,并实施精准化营销传播战略,执行顾客导向的互动沟通及粘性沟通,达到维护顾客关系的目的。第四,品牌建设。金融服务企业通过实行整合营销传播计划,整合内外部资源,定制化沟通信息,整合媒体计划,传播出一致的声音,最终达成与顾客的有效沟通,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建立长期的顾客关系,维护客户资源,提升企业文化,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四、金融服务业引进整合营销传播理论的具体措施

1、强化风险控制。在金融业的运行过程中,应始终把金融风险的防范和化解工作放在第一位。在金融服务业客户关系管理过程中引进整合营销传播理论,首要任务就是风险控制。具体的做法是:第一,控制财务风险。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对资金需求较大,而我国多数金融服务机构普遍资本金不足,过多的投资客户关系管理可能影响金融企业的流动性,进而影响其发展和生存。第二,建立严格内控机制,控制操作风险。第三,规避法律风险。在金融企业开发新的产品、运用新的营销传播战略来管理客户关系时,必须考虑法律、法规及金融政策的有关规定。

2、优化组织结构。为了更好地执行整合营销传播,必须优化组织结构,创建新型学习型组织,保证组织内、外部的良好沟通。唐·e舒尔茨在其《整合行销传播》一书中提到组织改革时,建议设立“一个传播独裁者,并重新构建组织,使组织从品牌导向转为市场导向”。整合营销传播提出了“由外而内”的思考和“由内而外”的执行的理念。“由外而内”的思考着眼于市场导向的顾客数据库,寻找到“消费者要什么”;“由内而外”的执行强调先是内部的资源的整合,接下来是相关关系者的整合,然后是营销传播策略的整合。企业要建设新型学习型组织,它必须是学习型和扁平化组织,以适应“由内而外的思考”;同时还必须是跨职能和创新性组织,以适应“由内而外”的执行。学习型组织有利于更好地发挥数据库营销传播的作用,扁平化有利于信息的及时有效沟通,跨职能性是执行的权力需要,创新性是企业的基本要求。总之,建设新型组织有利于企业进行数据库营销传播,整合内外部资源实行精准营销传播。

3、加强与专业咨询机构的合作。金融服务业在开展整合营销传播活动时,对环境的变化以及策略的选择方面,往往不如广告公司或营销传播咨询机构之类的专业机构。金融企业与这些专业机构分工合作,进行数据库数据挖掘和营销传播活动策划,建立互惠互利的伙伴关系,能够帮助企业整合优势资源,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4、建立以客户为导向的数据库。建立数据库对受众群体进行客观全面的分析是整合营销传播的基础。传统的营销传播环境中,由于技术上的限制,收集分析受众的信息需要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成为企业严重的负担。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传播者收集消费者信息、建立消费者数据库的工作变得简单和经济。首先,企业应建立一个顾客数据模型。数据模型的构建就是建立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的一整套系统,比如CRm作为新一代的顾客资源管理系统,其基础是一个数据完备、功能完善的客户数据模型,主要包括销售自动化、营销管理、客户服务和支持、客户呼叫中心、网络功能几个模块。其次,搜集、整理、完善数据库。这一步主要是完成“需要什么数据,如何收集数据,如何准确、全面地存储数据”,为下一步进行数据挖掘做好准备。再次,通过数据挖掘对顾客与潜在顾客的顾客价值进行评估。数据挖掘就是利用数据挖掘模型挖掘数据库价值信息,借以进行顾客识别、探明趋势、了解顾客等。

传统金融营销篇4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银行理财产品营销变革

随着互联网的兴盛,带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除了生活方式发生变化以外,社会的商业模式也发生了改变,而银行的金融理财产品也从传统的线下销售渠道逐渐发展为线上网点的销售渠道,基金,保险,证券等金融产品也纷纷建立了线上渠道销售模式,成功吸引了商业各界的注意,也进行了效仿[1]。但是线上渠道的银行金融理财产品又是否能替代传统的线下网点?本文就对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作出分析,并对银行理财产品的营销发展方向及发展前景进行探讨。

一、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下银行理财产品营销发展现状

银行的理财产品一般都是在各银行中进行产品销售,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下银行的销售渠道主要是各网点,互联网金融发展浪潮的兴盛,使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走进了千家万户,逐渐线上销售模式也成功被人们所吸引,银行也因此加大了线上销售渠道,扩大销售规模,银行的销售规模从理财产品扩大到其他各项金融产品,形成银行理财产品互联网代销状态,以下就银行的销售模式进行分析:

(一)互联网代销模式

互联网销售模式,从根本上说理财产品还是由银行发起,为互联网的终端用户提供理财服务,客户可以从银行发起的互联网平台上进行金融产品的购买理财产品,直接进入银行系统,这也是目前由银行系统唯一符合规定的代销模式[2]。这种模式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兴业银行所发起的一种代销模式“钱大掌柜”,该方法是通过整合各家银行之间的财富管理业务而形成的一种综合性财富管理网上平台,这种平台包括各银行的理财产品与基金,证券,保险以及贵金属交易等各种金融服务管理。该平台是通过银行发起的互联网销售,客户可以在线上及手机客户端上进行金融产品的购买,并省去了其他中间环节,为客户的服务提供了便利。

(二)银行与互联网合作销售模式

该模式是将银行与外部的互联网平台进行合作,并通过该平台将银行的理财产品进行线上销售,但这种模式在当前社会形势下,由于监管力度较强,这种方法并没有进行开展,比如之前广发银行与淘宝网的合作,还有招商银行和京东金融的合作,都没有取得成功。该模式的存在仅限于线上销售,而没有线下具体的销售形态,还需借助第三方的支付平台进行支付,安全性不高,因此这种模式还需要不断的发展与完善[3]。

(三)第三方销售模式

第三方销售模式是指由独立的第三方平台,也就是互联网销售平台进行银行金融理财产品的销售,这种模式与银行之间的联系是委托关系而非合作关系,也就是说客户在进行金融理财产品购买时,是通过网站进行购买,与银行之间并没有直接的联系,而网站以第三方的身份对银行进行交易,但值得注意的是,客户购买的理财产品的所有权还是归属于网站所有,而不是客户本身,因此该模式没有较为严谨的监管力度与法律效益,并且这种模式与银行之间的关系也并不稳定,存在极大的风险。当然这种模式也还是有一定的优势,相比较其他模式而言,这种模式更加便捷,为客户购买理财产品带来了便利,并且购买理财产品时门槛较低,为大部分客户都能对理财产品进行购买。

二、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下银行理财产品营销发展趋势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并且在法律监管下互联网代销模式存在制约性,就社会经济发展市场总体而言,互联网代销模式将会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一)打破市场渠道垄断

市场环境在不断变化之中,由于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趋势下,为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国家的监管机构对银行的理财产品销售进行严格的监管[4]。但现在的金融市场在不断扩大,规模和产品都在增加,投资者对这方面的知识缺乏综合性的认识,而银行理财产品的销售,不仅有利于投资者加深对理财产品的认识,还能帮助投资者规避风险,投资者也对投资能更加独立,培育风险意识。并且金融市场的改革,让我国的金融局面打开,对未来金融市场的发展有非常大的影响力,但我国的金融市场目前还是处于初步阶段,互联网金融平台在未来将成为银行理财产品相对重要的一个销售渠道。

(二)建立健全监管机制

当前金融市场的发展受监管机构的制约,对银行的金融理财产品的营销方式有一定的影响,不利于金融市场更好的发展。因此在未来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上看,建立健全监管机制是必然的,对投资者的权益在保护的同时也应加强投资者的风险意识与规避风险的办法,通过健全的管理办法引导投资者规避风险,对待金融风险进行防范的意识,在此基础上对投资者的权益进行保护,并让金融市场能够有序的发展。

(三)金融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之路

互联网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进步,金融市场也逐步打开,根据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银行的理财产品营销打破地域的限制,形成线上营销模式,具有低成本,高效率等特点,对传统的销售渠道形成强烈的冲击,银行理财产品的i销渠道终将代替传统银行的销售渠道,这种智能化,便捷化的服务方式更适合未来金融市场发展趋势,金融产品的销售和服务也会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改变金融高门槛的局限,增加投资者的数量,改变传统的消费理念与理财观念[5]。

三、结语

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发展,让这个大数据时代更加丰富也更加完善,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与理财方式,银行的理财产品营销观念也发生了变化,银行的理财产品营销从传统的线下销售拓展为线上销售与线下销售结合的模式,单一的线上销售模式,还有第三方销售模式,但是当前社会的监管机制仍对这种销售模式存在一定的制约,在未来金融市场的发展方向上看,这种新型的银行理财产品营销模式将成为金融市场的潮流,为更多的投资爱好者提供便利的服务,以及高效益的投资回报。

参考文献

[1]陈嘉欣,王健康.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余额宝对商业银行业务的影响――基于事件分析法的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6,01:167-173.

[2]谢治春.互联网金融与我国商业银行零售金融业务营销渠道的变革[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6:48-57.

[3]本刊记者.互联网时代的金融创新与银行变革――访交通银行董事长牛锡明[J].新金融,2013,07:4-9.

[4]邱勋.互联网基金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其应对策略――以余额宝为例[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13,04:75-83.

传统金融营销篇5

关键词 金融服务业;客户关系管理;整合营销传播理论

中图分类号 F830.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8)12-0181-03

作者简介 李新,江西财经大学2007级金融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金融管理;(江西 南昌 330008)

黄凯,中国农业银行景德镇市分行经济师,研究方向为金融管理。(江西 景德镇 333000)

金融服务业的客户规模是有限的,在这个有限的市场中,不可能单纯地依靠开发新客户来支持组织的持续性增长,为此,组织应在拓展客户的同时,维系原有客户关系,深度挖掘存量客户的价值,以此提高综合收益。但是,就目前国内金融服务业来说,与外资金融机构相比,中资金融机构人员整体素质普遍偏低,缺乏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动力,客户服务水平落后。上海银监局分析发现,2007年主要集中在金融消费者与金融机构的服务纠纷,占比82.86%,按投诉内容看,以信用卡业务投诉最为突出,占总量的16.13%,其次为服务类投诉占15.89%,收费类投诉占13.89%,电子银行投诉占11.67%。由此可见,提升我国金融服务业客户关系势在必行。

一、整合营销传播理论的核心理念

整合营销传播理论,是营销传播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目前还没有一个非常准确的定义,比较权威的是美国广告公司协会的定义:“这是一个营销传播计划概念,要求充分认识用来制定综合计划时所使用的各种带来附加价值的传播手段,如普通广告、直接反应广告、销售促进和公共关系――并将之结合,提供具有良好清晰度、连贯性的信息,使传播影响力最大化。”整合营销传播理论的目的是去影响特定视听众的行为,它认为现有或潜在的消费者与产品或服务之间发生的一切有关品牌或公司的接触,都可能是将来讯息传递的渠道。进一步来说,整合营销传播理论的运用与现有的和潜在的消费者相关,并能为其提供可接受的一切传播形式。总之,整合营销传播理论的过程是从现有的或潜在的消费者出发,反过来选择和界定劝说性传播计划所应采取的形式和方法。

基于整合营销传播的核心理念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以4c理论取代4p理论,以4R改进4C。即:忘掉产品,研究消费者想要什么;忘掉价格,理解顾客的成本并满足他们的需求;忘掉地点,怎么方便怎么来买;忘掉促销,记住与消费者沟通。二是营销即传播,传播即营销,二者密不可分。该思想提倡营销应该以人为本,在营销传播过程中时刻注意与用户进行沟通,这种沟通不是单向的、从上至下的,而是双向的、平等互动的以及动态长期的。三是整合营销传播不仅是战略,也是战术。一项整合营销传播的成功依赖于创造性过程的两个性质迥异的部分,即战略“消费者想听什么”和战术“怎么告诉消费者想听的东西”――表现战略的创造性思想。四是营销传播是一个“整合”的过程。其既要建立面向消费者的传播理念,还要侧重营销传播中各个关系的整合,组合成一个声音、一个形象。

随着整合营销传播的深入,在4c基础上又提出了4R理论,即反应、关联、关系和回报。4R理论是在新的平台上概括了营销的新框架,它不但重视企业的内部和外部,而且更加注重内部和外部的联系。它的最大特点是以竞争为导向,主要表现在:一是整合内外资源,快速响应需求,建立多方关联,实现互动与双赢,同时也延伸和升华了便利性;二是体现并落实了关系营销的思想,通过关联、关系和反应,提出了企业如何主动创造需求,建立关系、长期拥有客户、保证长期利益的营销方式;三是回报兼容了成本、价格和双赢方面的内容。

二、我国金融服务业客户关系管理现状

近年来,在我国金融体制改革过程中,外资金融机构已取得国民待遇,市场竞争日趋残酷,客户资源的争夺日益激烈,直接威胁到金融服务业的生存,我国金融企业也逐渐意识到金融客户关系管理的重要性,并尝试加强客户关系的管理,但具体运用中,却遇到了各种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金融服务水平低下。无论是与国外先进银行还是与客户的需求相比,我国金融服务业产品功能和业务流程都存在较大的差距。在产品功能方面,尚不能较好地满足消费者快速增长的金融需求,特别是高端客户的需要;在业务流程方面,如何面向广大的客户提供便捷的服务已经成为一个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

2、客服投诉事件时有发生。近几年来,各大媒体上时常能见到顾客投诉证券公司、保险公司、银行等金融服务机构服务问题的新闻。尽管保监会、银监会、证监会等中国金融监管机构出台了一系列处理投诉事件的措施,但是投诉事件还是时常发生。如《第一财经日报》报道,2006年6月份到7月份期间上海保监局共收到来信55件,接听投诉电话68个,接待来访14批18人次,其中直接针对保险公司的135件次;银行业情况也相似,如许霆之atm机事件,银行就受到了广大网民的全面质疑等。

3、客户对金融产品缺乏认知。在金融企业开发新产品或对既有产品进行营销推广时,由于金融企业和客户的信息不对等,他们会发现客户根本无法了解这些产品,主要原因是金融产品从设计到开发都需要运用到复杂的理论和模型,就是简单产品介绍也会涉及专业知识,这对客户的金融知识要求比较高,而我国金融知识还远没有普及,客户对金融产品广泛缺乏认知,直接影响到客户对产品的兴趣,也严重阻碍了我国金融业的创新积极性。

4、客户缺少品牌认知度和品牌忠诚度。国人目前选择金融服务,往往还是基于就近的原则,缺乏品牌偏好。由于我国的大型金融机构,基本是国有企业改制形成的,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痕迹依然存在,员工仍将自己作为国有员工看待,不思进取,服务态度差,工作效率低下。虽然近些年受到股份制金融机构及外资金融机构的冲击,服务上有所好转,但是顾客满意度还是很低,没有树立品牌效应,也就无法使顾客形成品牌认知和品牌忠诚。

三、在我国金融服务业中引进整合营销传播理论的重要意义

金融服务业客户关系管理引进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对于现实中的金融服务业具有重要意义,主要是可以做到以消费者为核心重组企业行为和市场行为,综合协调地使用各种形式的传播方式,以统一的目标和统一的传播形象,传递一致的产品信息,实现与消费者的双向沟通,迅速树立产品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建立品牌与消费者长期密切的关系,更有效地达到广告传播和产品营销的目的。具体来说,第一,在传统

的营销理念下,各种类型的消费者接受的是相同的、大批量生产的产品和信息。数据库技术可以使企业能够将目标集中个人身上,实现准确定位,从而生产出个性化信息,提供个体化的精准营销传播计划。第二,降低营销成本,提高营销传播效率。企业可及时针对消费者这种需求,对市场进行细分,使产品更好地满足目标消费群的需要。第三,关系管理。基于数据库的价值信息,金融服务企业能够获取客户个人化信息,并实施精准化营销传播战略,执行顾客导向的互动沟通及粘性沟通,达到维护顾客关系的目的。第四,品牌建设。金融服务企业通过实行整合营销传播计划,整合内外部资源,定制化沟通信息,整合媒体计划,传播出一致的声音,最终达成与顾客的有效沟通,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建立长期的顾客关系,维护客户资源,提升企业文化,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四、金融服务业引进整合营销传播理论的具体措施

1、强化风险控制。在金融业的运行过程中,应始终把金融风险的防范和化解工作放在第一位。在金融服务业客户关系管理过程中引进整合营销传播理论,首要任务就是风险控制。具体的做法是:第一,控制财务风险。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对资金需求较大,而我国多数金融服务机构普遍资本金不足,过多的投资客户关系管理可能影响金融企业的流动性,进而影响其发展和生存。第二,建立严格内控机制,控制操作风险。第三,规避法律风险。在金融企业开发新的产品、运用新的营销传播战略来管理客户关系时,必须考虑法律、法规及金融政策的有关规定。

2、优化组织结构。为了更好地执行整合营销传播,必须优化组织结构,创建新型学习型组织,保证组织内、外部的良好沟通。唐・e舒尔茨在其《整合行销传播》一书中提到组织改革时,建议设立“一个传播独裁者,并重新构建组织,使组织从品牌导向转为市场导向”。整合营销传播提出了“由外而内”的思考和“由内而外”的执行的理念。“由外而内”的思考着眼于市场导向的顾客数据库,寻找到“消费者要什么”;“由内而外”的执行强调先是内部的资源的整合,接下来是相关关系者的整合,然后是营销传播策略的整合。企业要建设新型学习型组织,它必须是学习型和扁平化组织,以适应“由内而外的思考”;同时还必须是跨职能和创新性组织,以适应“由内而外”的执行。学习型组织有利于更好地发挥数据库营销传播的作用,扁平化有利于信息的及时有效沟通,跨职能性是执行的权力需要,创新性是企业的基本要求。总之,建设新型组织有利于企业进行数据库营销传播,整合内外部资源实行精准营销传播。

3、加强与专业咨询机构的合作。金融服务业在开展整合营销传播活动时,对环境的变化以及策略的选择方面,往往不如广告公司或营销传播咨询机构之类的专业机构。金融企业与这些专业机构分工合作,进行数据库数据挖掘和营销传播活动策划,建立互惠互利的伙伴关系,能够帮助企业整合优势资源,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4、建立以客户为导向的数据库。建立数据库对受众群体进行客观全面的分析是整合营销传播的基础。传统的营销传播环境中,由于技术上的限制,收集分析受众的信息需要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成为企业严重的负担。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传播者收集消费者信息、建立消费者数据库的工作变得简单和经济。首先,企业应建立一个顾客数据模型。数据模型的构建就是建立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的一整套系统,比如CRm作为新一代的顾客资源管理系统,其基础是一个数据完备、功能完善的客户数据模型,主要包括销售自动化、营销管理、客户服务和支持、客户呼叫中心、网络功能几个模块。其次,搜集、整理、完善数据库。这一步主要是完成“需要什么数据,如何收集数据,如何准确、全面地存储数据”,为下一步进行数据挖掘做好准备。再次,通过数据挖掘对顾客与潜在顾客的顾客价值进行评估。数据挖掘就是利用数据挖掘模型挖掘数据库价值信息,借以进行顾客识别、探明趋势、了解顾客等。

传统金融营销篇6

关键词:现代商业银行;营销创新;必要性

在谈到现代商业银行营销手段创新这个问题前,首先我们要澄清一个营销概念和一种营销思维的问题。只有深刻理解和认识了现代银行营销的原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创新的问题。在我工作的多年经历中经常听到,行银行也需要营销吗?银行营销是什么?银行营销什么?银行怎么营销?这些市场经济的最基本问题本不应成为问题,但是对于尚未发育成熟的中国金融市场来讲,一下子完全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中走出来,彻底摆脱历史痕迹,一步跨向成熟了市场经济和全球化标准下的国际化金融序列的确有些牵强,营销的概念对我们来说都是一个新鲜事物,更不要谈论营销创新的问题。随着中国加入wto后封闭多年的国内金融市场,一下子很难适应国际化大背景下,给中国金融市场带来的冲击波,但是面对现实,我们又不能绕过历史进程中的每一个门槛,而问题又往往不因我们生疏和忽视而消失,相反,它总是伴随着市场化和全球化的进程而日显重要,不断直接和间接地作用到我们的银行身上。可以说,在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不会营销,甚至根本就忽视营销的银行必然会走向失败。

为什么?原因有三:第一,银行也是企业。它也像其它工商企业一样,是通过为市场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和服务,从社会取得收入而维持自己的生产和发展。银行的利润高低直接受着收入的大小及其稳定性的影响。这与过去我们把银行看成机关,不讲收入、不讲利润的情况不同。第二,现在向公众提供产品和服务的银行不是一家,而是多家。不但有国内银行,还有国外银行。据统计,至2009年底,我国现有银行类金融机构46000余家。这些银行之间存在着竞争,这种竞争不仅存在于国内金融机构之间,而且在国内金融机构与国外金融机构之间也存在。这与过去独此一家、别无选择的垄断形势不同。

第三,多家银行共同为市场提供上千种产品和服务。如何使客户从上千种产品中选中自己的产品和服务,这中间要靠品牌和信誉、要靠顾客对自己产品的了解。这与过去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卖方主宰市场的情况不同。

显然,现在我们的银行面对的是一个竞争的市场,挑剔的客户。

我们要在竞争的市场中取胜,要使挑剔的客户满意,我们就必须重视我们的产品和服务,加强对产品和服务的营销。营销是竞争的产物,也是竞争的工具,它的产生与发展就是为了解决竞争,解决自己与竞争对手的差异性,使自己从同类中脱颖而出。你作为一个银行家(或高级管理人员)要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重视营销、运用营销这个工具,把自己的产品和服务推销出去,达到社会对你的共识和认同。

但是,营销不只是简单而单纯的出售产品。有一句营销的经典定义:营销的目的就是使销售成为不必要。但现实中,我们往往把营销等同于销售,要么忽视营销,还是坚守等客上门,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的老一套;要么是误解营销,认为营销就是广告宣传,就是上门推销,就是请客吃饭。

其实,营销的目的是为了建立能够区别与竞争对手的品牌。营销的艺术就是建立品牌的艺术。什么是品牌?品牌就是一种产品的独特个性,是一种产品的功能品质与其价值内涵的完美结合。品牌的成长要经历从功能认可到价值认可的升华过程。这个过程大体可划分为产品阶段、概念化品牌阶段、公司理念结段、品牌文化阶段和品牌精神阶段。在产品阶段,营销的只是一种功能化产品,它缺乏更深的价值。在概念化品牌阶段,情感价值是主要的营销特征。在公司理念阶段,各种不同的品牌在公司理念的统一下相互结合,形成了与公司理念相依的可靠度和信任度。在品牌文化阶段,营销变成了文化的竞争,品牌文化意味着一个品牌已经获得了强有力的市场地位,致使消费者已经意识到该品牌与其所代表的功能的一致性与等同性。在品牌精神阶段,消费者已经把品牌看成一种信仰和追求,他们依赖它。

品牌的价值与消费者的价值变成了一种相互认可、相互提升价值的关系。你以“我”为荣,我以“你”为贵。

传统金融营销篇7

随着中国逐步放开金融市场,外资银行开始进入中国,传统的金融市场上的卖方市场开始向买方市场转变,而商业银行的业务相互间存在交叉和竞争,作为企业的商业银行,不再是只考虑社会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国有银行,而开始注重企业的利润最大化、效益型等方面。因此,在市场环境当中,同样的金融产品(业务)如何最大限度地得到认同,为企业获得利益,这就需要对金融产品(业务)进行研究,找到适合的方式,从而进一步在市场中获得主动。

对于金融服务营销,亚瑟・梅丹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消费者金融需求的确定;(2)市场调查与新服务的开发;(3)提供服务并反馈信息。所以,金融服务的营销必须针对消费者进行个性化设计、销售。原有的同质产品将使营销输在起跑线上。

一、我国个人金融业务及营销现状

在个人金融产品中,个人存款业务占存款业务的92%,个人贷款占85%。现在我国银行个人金融业营销务存在较多问题,仍然是传统的老三样:个人储蓄存款业务、个人贷款业务和个人汇款业务。

1.金融业务单一

在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以理财业务为核心,涉及投资、保险、结算、储蓄、个人信贷等多方面服务。而在我国,由于银行“重企业、轻个人;重生产、轻消费”的观念,主要的个人业务只有个人储蓄业务,信用卡业务、理财业务和自助银行业务缺乏。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以及国家促进消费、拉动内需的政策出台,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个人产品开始呈现多样化,陆续开展了信用卡及个人信贷、代收代支等相关业务。使得金融服务(产品)趋向多样化,但相对于外资银行,中国的银行金融业务仍然显得单一,个性化的设计与服务不足。

2.经营理念落后

中国商业银行虽然实现了股份制,但在经营理念上,仍未摆脱传统的国家银行的禁锢,并未重视市场向买方市场倾斜这一事实。

首先在金融产品的设计理念上,并没有充分考虑消费者的需求,个性化与实用性不强。比如在个人信贷业务中,并未对细分人群提出不同的、具有差别的信贷方案,仅仅只是两三种固定模式。而在个人理财业务中,银行与保险、证券等公司的合作不够深入,限制了理财业务的多样化,不能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实用的复合型金融服务与产品。

其次在金融产品的服务理念上,并没有建立一站式服务的品牌概念,消费者在银行网点无法一次性完成所有业务的办理,并且难以保证向消费者充分介绍产品特点,以使其得到合适的产品。

3.营销投入不足

由于初期中国商业银行的管制较为严格,银行所拥有的金融产品异质性不强,对于营销的投入积极性不高,甚至许多银行服务态度恶劣,使实质的营销投入甚至为负。忽视营销使银行在现阶段转制后的市场推广上处于劣势。

二、强化个人金融业务营销的建议

1.营销理念的改变

传统的、低层次的“广告促销”式的营销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金融产品的营销,取而代之的是关系营销、服务营销、重复营销和数据营销等新方式、新策略。

将营销从传统的产品宣传转变为品牌宣传,使消费者对企业产生归属感、认同感,避免消费者在各银行间的不确定流动,以达到银行效益的稳定。

2.建立组合营销机制

组合营销机制的核心在于对营销任务实现分层并建立有效的考核机制。首先,各级分行、支行间存在地区差异,这必然导致金融产品间的差异,因此营销的方式、任务也将有所不同。根据当地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经济发展情况,对大中客户、小客户进行划分,并提出不同的营销方式。

其次,需要对营销绩效指标进行量化、硬化、与统一化,不仅实行纵向的营销绩效比较,也要实行横向的营销绩效比较。强化全员营销和人人创利的理念,将营销的拓展任务在各个层次上展开。

3.加强营销人才培养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对于营销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必须纳入到营销成败的决定条件进行考虑。而银行的营销主要是由客户经理完成的,而目前随着金融业务(产品)的多样化、复杂化,对于客户经理的知识综合性、多样性、边缘性等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对于银行营销人才的培养,需要从金融、营销、心理等多学科背景下进行考虑,那种单一学科的专才是无法适应现在的银行营销要求的。

4.市场细分

银行的客户群体较大,如何以最小的营销成本获得最大的经营利益,这就需要在营销时注意市场细分。将客户群体简单分为高中端和低端的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现代金融市场的需要,通过风险厌恶、收入划分、依赖程度等对客户实行交叉细分,从而对不同的消费者进行精确定位,实施有区别的营销方案。

5.部门资源共享

银行全员营销就必然导致各部门之间出现客户的交叉,而重复的营销只会无效率的浪费公司资源,所以建立以客户部为首的信息共享、集中营销的制度,将使营销形成合力,将提高营销的成功率。同时也将使银行在业务上能够利用存贷结合、卡账结合等多种组合方式获得更多的利益。

参考文献:

[1]张连君.金融营销现状与对策[J].沈阳大学学报,2003(3)

传统金融营销篇8

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总经理季小杰在大会上揭晓了由中国电子银行网主办的“2015金融业社会化营销大赛”获奖名单,大赛经过网友的公开投票和专家现场评审选出了中国工商银行“人脉挖宝”等10大社会化营销案例以及中国民生银行微信公众号等13个最佳微信公众平台。

季小杰表示,社会化网络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品牌营销的方式也随之变革,尤其是随着互联网社交属性的增强,以及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行业纷纷试水。

金融品牌存在雷同化问题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营销系、清华经管中国零售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李飞教授,从中国金融品牌雷同化、顾客购买选择差异化、敬畏目标顾客的需求等三方面阐述了为何打造金融品牌优势,并从利益定位点、属性定位点、价值定位点分析了如何打造金融品牌优势。

李飞认为,中国金融品牌存在雷同化问题,中国的金融机构,各家金融机构都是什么业务都做的。这种情况下,大家做的都是一样的,就无法形成品牌的差异化。但是顾客需求是差异化的,因此,中国银行业现在雷同化和顾客需求差异化产生了巨大的差距。

李飞称,千万别把精力仅仅停留在社会化媒体营销和互联网营销上,媒体化营销和社会化网络营销,互联网营销核心都是一种工具,要打造品牌的竞争优势,就是给顾客一个购买的理由。“这就是选择并实现金融品牌的营销定位点,在雷同化的情况下,你能否给你的产品和服务,给顾客一个选择你的理由,为什么选择你,这是通过营销定位来实现的。”

在李飞看来,定位点是顾客的感受,“选择的定位点必须让顾客感受到你的定位点的真实存在。我们理解的营销有一定的误区,营销不仅仅是销售,不仅仅是广告,我们理解的社会营销也是,只要加上营销就不仅仅是宣传,营销定位点通过产品、服务、价格、银行的网点、银行的网点环境和信息沟通这四个要素的组合,来突出定位点,这就是营销。”

营销“势”在必行

纽约广告节中国首席代表吴金君在大会上分享了2014年度midas金融营销奖以及纽约广告节中几个经典的社会化营销案例。

他表示,由于社会化媒体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大众的广泛使用和参与,使得许多在传统媒体时代无处着力和不可想象的创意和营销事件,层出不穷的呈现在面前。由于它所能带来的即时的可视化的营销效果,使它备受品牌主的青睐,使得“社会化营销”本身在当前也成为一个被人不断谈起的营销趋势。纵观社会化营销的经典案例,都离不开对一个“势”字的把握和运用,有势的可以借势,没势的就要造势或创势;有的顺势而为,也有的逆势而上。目的只都是要在短期内,让事件在社会大众中取得蔓延之“势”,成为一个公共话题,以达到预先设定的行销目标。

智威汤逊北亚区首席创意长兼中国区主席陈耀福表示,一个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位置,决定了这个品牌的价值。当然,产品本身的质量和创新,在品牌做宣传时,也不应该有太大的落差,免得没有说服力。因为消费者必竟是聪明的。用品牌的格性说故事,是很好的一种方法。这之间最能引起最大联系和效果的,无疑是深刻的洞察。

刺激客户主动分享

中国农业银行电子银行部的崔小涛在峰会上表示,现在进入了“大智移云”时代――大数据、智慧城市、移动金融、云平台云计算。每个人的手机成为一个内容,内容生产的渠道,每个人都有机会把他想说想表达的,或者他想开发的游戏发到这个网络上来,因此要对客户进行一个着重的分析和挖掘。

崔小涛在谈到电子银行的市场营销的基本模式时说:“我们的电子银行的市场营销的基本模式,如果从社会化营销角度来讲,主要是打造我们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是让客户参与到我们的游戏当中,它的基本的诉求点应该是说怎么把我们电子银行的产品有机融入到活动当中或者是体验当中去。它的比较重点的东西,怎么能够刺激客户主动去分享,发到他的朋友圈,发给他的朋友和亲人。最大的难点就是我在这里面有哪些好玩的东西能够和大家分享,他是否能够吸引我。这是我们得出来的结论,这个结论如果进一步总结可以用比较接地气的话说:这里面总结了两个字,传播,而且是用营销带传播。”

“现在大家也发现,我们做广告,其实很多时候并不是借助于传统的媒体,包括大台和门户网站基本都是借助微信这种社交媒体来,传统的营销还是比较有限。在形式上说,我们是通过营销带动传播。如果在本质上来说,互联网金融或者是叫做新金融新常态下,如果叫做市场营销,特别是电子银行的市场营销,最核心的东西就是把握一个字,玩,在玩中我们把营销植入进去。”崔小涛说到。

构建无处不在应用场景

中国工商银行电子银行部总经理侯本旗表示,社会化营销是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兴起的,由于新的竞争主体进入、新兴市场加速产生、新的目标客户群体迅速成长等变化因素,营销的环境发生了很多改变。

侯本旗认为实现社会化营销成功的“法门”在于做到“与市场‘同在’,与客户‘共舞’。通过联合营销的方式构建无处不在的应用场景。以客户喜欢的方式出现,让客户参与创造,在成果中体现客户的存在。”

中国农业银行电子银行部市场营销处处长黄方平表示,社会化营销的本质在于以营销带动传播、玩中有营销。他同时指出“‘微’农行行无疆”之所以能获得广泛关注,玩中有整合、玩中有共赢、玩中有交易、玩中有传播等活动理念是密不可分的。

中国光大银行电子银行部总经理杨兵兵表示,到2014年底,全球移动互联网用户接近20亿,移动互联网时代全面开启。微信作为移动社交应用翘楚,全面渗透各行各业。互联网金融风起云涌,天生具有“社会化营销”的Dna。

杨兵兵以e-bank打造光大年轻银行品牌形象为例,指出“光大购精彩”突出网上消费的年轻化、时尚化、主题化的品牌内涵固化品牌形象。“光大72变”则结合传统24节气、农历节日、衣食住行等,趣味包装,趣味传播,塑造微平台新百变形象,让客户感觉天天有惊喜,从而实现一种“互动”、“文化”、“趣味”的社会化营销。

中国民生银行网络金融部新媒体营销负责人程飞认为,移动社交营销最大的特点就是交互,而且是熟人互动。新媒体营销如果不能充分挖掘运用交互,裂变传播就成为空话。他同时认为,产品驱动、流量经营、用户运营是互联网营销的三个关键点。

传统金融营销篇9

关键词: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精准营销苍南农村合作银行

中图分类号:F83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10-188-02

一、精准营销概述

精准营销就是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客户精准定位的基础上,通过顾客沟通服务体系,为客户提供定制的产品和服务,满足客户个性化的需求。精准营销打破了以产品为中心的传统营销理念,实现了营销策略由“产品导向”向“市场和客户需求导向”的转变,并在提升客户服务价值的同时,实现了对目标客户群的准确和高效营销。

精准营销的定义体现了精确、精密、可量化、高效益等深层次寓意及核心思想,与传统营销相比,精准营销具有以下三方面的比较优势。

1.提高“顾客让渡价值”。“顾客让渡价值”是指顾客获得产品或服务的总效用价值与顾客为获得产品或服务付出的总成本之间的差额。精准营销实行的个性化营销策略,增强了产品价值适应性,提高顾客满意度,从根本上提高了顾客购买产品获得的总价值,同时减少了客户为获得预期产品或服务所付出的精力和财力成本。

2.提高产品推广成功率。精准营销是连接企业供给与客户需求的桥梁。精准营销的突出特点就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每一种产品的设计都是基于客户需求的挖掘,是建立在客户消费偏好模型基础上的营销模式。这种模式能够轻易、清晰锁定细分的目标客户群体,知道哪些客户喜欢的是哪些金融产品,需要的是哪种金融服务,并根据需求情况,进而将客户潜在或即时需求的产品有针对性的推送给客户,同时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售后产品应用服务,有效提高了产品推广的成功率。

3.提高营销资源效益。精准营销是在目标客户群体细分的基础上,根据目标客户群体的生活习惯等特性,优化各类营销资源配置,集中优势人力、物力和财力,以合适的营销渠道和促销策略对客户实施精准的“制导式攻击和突破”,打破了传统“广撒网”的营销模式,节约了营销成本,提高了营销资源效益。

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实施精准营销的必要性分析

1.实施精准营销是持续满足客户多样化金融服务需求的需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的经济收入和金融知识的水平的不断提高,个人对金融工具的便利性、盈利性的敏感度和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顾客需要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农村金融合作机构,已具备了较为庞大、且结构复杂的基础客户群。如何满足这个庞大客户群体的多样化金融服务需求,已成为摆在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面前不可忽视的问题。截至2012年6月,苍南农村合作银行的客户数已经达到99.11万户,占全县人口总数的83.29%,人均存款1.42万元;小额贷款客户数已经达到10.3万户,占全县家庭总户数的30.29%;中间业务客户数已经达到51多万户。要持续满足如此庞大客户群的多样化金融服务需求,苍南农村合作银行亟需通过对庞大客户群的特征行为及特定属性进行数据定量分析归类分析,确定满足不同群体的特定金融服务模式。

2.实施精准营销是实现从比较优势到综合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目前,苍南农村合作银行存贷款规模已连续8年位居苍南县各大金融机构首位,网点数约占全县金融机构网点数的50%,员工数占全县金融从业人数的40%,但这些优势主要是依靠以资源禀赋为基础,在长期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这一竞争相对缓和的目标市场上建立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属于比较优势。发展由比较优势向强调综合竞争优势的战略转型已成为苍南农村合作银行实现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首要任务。精准营销战略的引入将极大增强苍南农村合作银行对各类客户的甄别和攻关能力及速度,不仅可以巩固、提升其自身在传统市场的地位,还可以提升服务新兴市场客户群体能力,是实现从比较优势到综合竞争优势的转型的关键所在。

3.实施精准营销是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稳健发展的保障。精准营销可以优化苍南农村合作银行的现有资源配置,在有限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整合效用,创新各类金融产品,并整合渠道资源对接维护各类客户,培养各细分目标市场的忠诚客户群体。同时,通过精准维护的实施,提高对高价值客户群的攻关和管理能力,培养忠诚的高贡献度客户群体。以资源优化配置,丰富产品体系、拓宽业务范围、培养多层次忠诚客户群体,提高抗系统性风险能力,进而实现稳健发展。

三、精准营销实施流程

精准营销活动是一项从精准定位、产品营销到营销成果反馈的一系列循环流程,近年来,苍南农村合作银行的精准营销发展模式,为该行抢占业务先机、控制营销成本和管理风险、提升核心竞争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结合该行的精准营销开展情况,精准营销实施流程主要有六个环节:

传统金融营销篇10

如果我们根据经济学原理将世界定义为稀缺的商品时,货币无疑是所有商品中最为珍贵的。所以,具备大量货币的金融自然成为社会的主宰。无论是古代的高利贷者,还是现代的地下钱庄,高昂的使用成本(利率)正是货币力量的体现。美国营销学家菲利浦・科特勒教授曾经这样描述20世纪早期银行借贷的情景:“主管贷款的银行高级职员,面无笑容地把借款人安排在大写字台前比自己低得多的凳子上,居高临下,颐指气使,阳光透过窗子照在孤立无援的客户身上,该人正努力诉说着他借款的理由,而冰冷的银行大楼则宛如希腊神殿。”

在那时,我们无法想象手握巨额资金的金融机构屈身迎奉客户,更无法想像市场营销的种种原则被金融企业奉为圭皋。在西方发达国家,金融企业对市场营销的认识及实施,与其一般工商企业相比,是较晚的。市场营销运用于金融企业这样的服务行业,其主要原因是其适用于一切行业――即为盈利而为客户服务,这意味着金融企业运用市场营销的策略,在满足客户需要的同时,也给银行带来了利润。从最初金融市场营销观念的提出,到6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发起的“银行零售革命”,再到目前如火如荼的“银行再造”,银行市场营销已经历了广告宣传阶段、友好服务阶段、金融创新阶段、服务定位阶段、分析计划和控制阶段,从简单到复杂,从片面到全面,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市场营销体系。

一、萌芽阶段

金融营销的兴起是与二战后西方经济腾飞相伴而生的。当经济的繁荣一扫二战阴霾之际,日益庞大的中产阶级让少数往日高高在上的金融机构嗅到了新的利润来源。在1958年全美银行联合会议上,市场营销的概念第一次与银行联系起来。当时由于银行和其他一些金融机构正经历储蓄方面的激烈竞争,一些富有创新精神的银行决定借鉴工商企业的做法,在储蓄等竞争激烈的业务上采用广告和促销等手段以吸引更多的新客户,不久其他竞争对手也纷纷效仿。而在英国,直到20世纪60年代早期,才有少数几家银行意识到营销研究对其未来发展及当前经营活动都很重要,将营销思想引入到金融领域中来。此时金融营销还处于萌芽阶段。

整个60年代,市场营销在金融服务领域的发展非常缓慢,金融产品的无形性等特性也给金融营销带来许多困难。尽管银行的广告已经出现在电视里,市场营销的理念却依然难以渗入银行的诸多日常工作中。那些最早采用现代广告和促销方式的银行发现它们的优势很快为竞争者的仿效所抵消,此时,许多银行开始认识到要吸引一批顾客并不难,难的是如何使他们成为忠诚的顾客。因此金融企业开始注意服务,但把服务片面理解为职员的微笑和友好的气氛。许多金融企业开始对职员进行培训,推行“微笑”服务,移走出纳员窗口前的栏杆,以造成一种近距离接触的氛围,拉近与顾客的距离。金融界兴起了友好服务培训和装饰改进的热潮,结果家家金融企业都变得亲切感人,客户很难依据哪一家态度好来选择金融企业。除了提升整体金融行业的服务水平,五六十年代的金融营销如同蹒跚起步的孩童,在努力的模仿着,却难以得到真谛。

二、发展阶段(20世纪70至80年代)

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西方世界长达二十多年的经济繁荣与肯尼迪遇刺一起结束。伴随着充满痛苦的“滞涨时代”,金融行业再也难以轻易获得利润。但是繁荣时期的努力在萧条时期却会换来回报。

金融企业开始广泛的与广告和公共关系联系在一起,在整个70年代,各种金融服务组织都开始建立起市场营销部门,金融营销的领域也从银行逐渐发展到其他金融组织。而那时市场营销更多的是侧重于战术不是战略,在组织活动中处于较低的地位。尽管萧条的经济状况给其发展带来负面影响,金融服务组织的市场营销活动在随后的时间里仍然取得了飞速的发展,金融企业是电视以及各种媒体广告最频繁的使用者之一,赞助和行业间的竞争已成为促销的重要手段之一,销售人员大量增长,开发新产品的速度也非常快。

这一时期不得不提及的是一场被称之为“金融革命”的大变革,这场大变革推动了金融营销的迅速发展。在这场变革之后许多金融企业开始意识到它们所经营的业务本质上是满足客户不断发展的金融方面的需求,营销创新成为这一时期金融营销发展的主流。

众多的金融机构为了获得行业中的差别优势,开始在金融工具、金融市场以及金融服务项目等方面进行创新,试图向顾客提供新的、有价值的服务。保险公司不断推出基于细分市场的新险种;银行提供信用卡服务、上门贷款、共同基金等等。它们力图通过金融创新,扩展自己金融产品线的长度和宽度,以满足更多客户更深层次的金融服务要求。然而,由于金融产品的创新没有法律的保护(金融产品专利法还未出台)而很容易被模仿,从而缩短了产品生命周期。

这一时期西方金融营销的特点是从简单的采用营销方法到广泛运用营销思想的转变,市场细分和企业定位是金融企业研究的重点。金融企业已逐渐认识到自己不可能满足所有的消费者,无法占领整个市场,而先前采用的那些营销方法并不能使它们同竞争对手很好地区分开来,它们需要集中力量于自己领先的领域,并且争取在该领域成为消费者心目中的最佳。作为一种组织功能,市场营销无疑已经确立了在金融服务领域的地位。而市场营销作为一种经营哲学所发挥的作用则有待进一步研究。

20世纪80年代晚期,克拉克、爱德华和嘉得勒等人认为英国银行已经进入“营销主导”阶段,此时市场营销为整个金融企业提供指导性原则。而施瓦科和林齐则认为市场营销还没有发展成为金融服务领域的主体。通过对近70家英国银行的研究,他们发现有近40%的银行将市场营销描述为它们的指导理念,有超过40%的银行将市场营销看作是组织的一种功能,剩下的银行则认为市场营销的作用有限或对市场营销有负面的看法。近来,许多金融服务组织被认为更乐于采用市场营销的一些具体方法,而没有认识到其实质,有的评论家则走得更远,他们认为在满足顾客需求的理念和金融服务的竞争之间也许存在着根本的冲突。

马克斯和斯潘瑟在金融零售业的成功以及Gm在信用卡市场上的成功都表明,这些非传统的金融服务供应商通过市场营销运作很好地占领了市场。这一时期,人们对于在金融领域应用营销技巧和营销工具的兴趣日益增长,其中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出现了大量有关金融销的杂志和出版物,从英国的《国际银行营销杂志》到美国的《银行零售业务杂志》,数量众多。

这一时期值得一提的是花旗银行。作为富有创新精神的探索者,花旗银行在零售业务方面的巨大优势和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应该归功于零售业务的营销策略。20世纪70年代,花旗银行开始了市场营销观念的重大突破,即以市场发展为导向,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标,用商品消费的思路分析客户市场,制定市场发展战略和营销对策。花旗银行采取的措施主要有:(1)建立顾客关系产品销售理念。服务不仅立足于产品销售,要给顾客愉受,使顾客对银行产生依靠感。据此,花旗银行致力于建立顾客对银行的信任关系,改善产品和服务功能,推广标准化服务,确保服务质量的统一性。(2)强化花旗银行品牌形象。除了在全球推行统一品牌外,将其零售产品设计成一种身份象征,依靠精心打造的广告突出这一特征,使许多人将拥有花旗产品成为一种愿望。例如,对信用卡的营销除了突出服务功能外,非凡突出塑造成功形象,对年轻顾客产生了巨大吸引力。(3)对市场进行划分。花旗银行市场定位在美国及全球中高收入阶层。在亚洲,重点对象是占人口总数20%左右的高收入阶层,提供系列产品服务。对重点客户采取不同的服务,对金卡顾客实施免收年费的优惠措施,针对欧美和亚洲消费者的不同特点,银行卡功能有所不同。有效创新的市场营销策略使零售业务成为花旗银行最具优势的业务之一。

三、成熟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孕育的信息革命终于在九十年代修成正果,微软、SUn、甲骨文等it新贵的风头超越了传统石油巨头成为资本市场新宠,同样受到巨大冲击的也有金融行业。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让传统的营业网点的重要性开始下降,网络对传统生活的渗入也让金融广告的领域在虚拟空间得以延伸。

这一时期,由于消费者个人收入和财富的增加、其他经济部门的扩张、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以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等多个因素的共同影响,在为金融行业产生大量需求的同时,也使得金融行业内的竞争异常激烈。因此,金融领域的创新不仅是产品的创新,也许更重要的是程序的创新和市场管理的创新。许多金融组织成为跨国公司,特别是美国和日本的银行,它们已经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了海外市场上。事实上,这些变化对金融营销的冲击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开始了,只不过在90年代则表现得更为明显。

作为全球金融市场的核心,美国金融企业的营销模式试图满足整个市场的需要,认为金融企业应采用一揽子的服务方式,将各类金融产品和服务项目进行配套,以从整体上满足和解决客户的各种需要;同时,采用有针对性的服务方式,细分客户市场,并分别由已有的或新的金融产品来满足。美国金融企业的一个特别之处在于特别注重公众舆论态度的变化,认为加强公共关系、赢得公众好评是金融企业服务的基础。这既与美国强大的舆论导向有关,同样体现了美国金融市场的市场完备性。因此,美国金融企业的广告费用远远超过其他国家。这其中在包含企业品牌广告推广的同时,也包含了细分产品的广告营销。

同属西方金融大国的日本的金融营销模式则更侧重于满足有限细分市场的需要,它们认为伴随着金融自由化、市场准入障碍的消除和市场竞争机制的完善,金融服务业将不可避免地沿着制造业和零售业的路子发展。综合化发展金融企业并不总是处在有利的地位,那些从事专门领域服务的金融企业同样有大量的商业机会。如同日本其他产业的崛起一样,日本银行业力图借鉴制造业的成功经验,但是,金融领域与制造领域的巨大差异让日本银行的竞争力至今为人诟病。

西方金融企业都十分重视“关系”的培养,以建立起跨越职能、业务项目和地区乃至行业界限的人际关系。这一方面反映了金融营销的虚拟性,另一方面更体现了金融在市场中无处不在的影响力。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