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网上营销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43:50

农产品网上营销篇1

关键词:农产品网上营销存在的问题网络建设

把农产品进行网上营销是指:在网络技术的基础上,利用网络技术对农产品的价格、供给需求信息等市场上的信息,通过网络推广进行网络上的销售。农产品的网络销售拓宽了农产品销售的途径,但是我国正处于农产品进行网络销售的起步阶段,在发展过程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我国进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外农业经济对我国的影响还是比较严重的,在激烈的国际大环境下,如果不对我国的农业产品的销售方式上进行改革,我国的农业经济会处于一个比较落后的状态。所以加强农产品的推广渠道,是我们的首要任务,提高我国农业经济的国际竞争力的同时也加快了国民经济的增长。本文主要阐述了我国农产品进行网络营销存在的困难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在实践探索中找出解决困难的方法。

一、我国的农产品在进行网络销售时存在的问题

(一)农产品在进行网络营销时,农村的网络基础比较薄弱

网络销售依托的载体是网络,但是农村的基础网络在设施方面还不是很健全,近几年来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还不是很齐全。农产品在网络上进行销售时,需要一定的网络推广技术和一些新的观念作为科学指导,但是农村这方面的技术人才不是很多。即使加强了农村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但还是会使一些网络设施成为了摆设,没有发挥它们的真正作用。网络的快速发展,用户也在不断地膨胀,造成了宽带的拥挤,网速相应比较缓慢,这也是农产品在网络销售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之一。

(二)传统的营销的观点制约了网络营销的发展

网络营销是一种全新的营销方式,人民在接受新事物的时候往往是先有质疑的态度来看待,根深蒂固的传统营销观念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网络营销的发展。对于市场营销的认同并不是在短时间内就可以达到的,网络营销的开展,需要一定资金的投入,带来的回报也不是即刻就可以看到的,甚至会存在一定的风险,会让一些比较循规蹈矩的农产品销售者不敢勇敢的踏出第一步。

也有很多的农产品消费者对网络营销不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受传统消费观念的影响比较严重。对非现实存在的网络营销非常容易产生不信任,宁可自己多花时间多费力也要在买东西前先看到、摸到产品。传统的营销观点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农产品进行网络营销的发展。

(三)不健全的网络营销环境也是制约了农产品的网上销售

当人们决定迈出第一步的时候,愿意尝试接受网络营销时,网络上却出现了很多的不安全因素。比如对密码进行加密的时候,容易被网络上的病毒攻击,这就打击了消费者进行网络营销的积极性。我国还不能保证在网络上进行交易的安全性,需要不断地改进,对一些侵犯消费者权益的非法行为,我们应该严厉的打击,保护消费者的隐私、财产的安全性。网络环境的不健全是制约我国农产品进行网络营销的主要原因之一。

(四)我国的农产品很少达到标准化的要求

网络上进行交易的农产品对它的标准化要求还是比较高的,但是我国的农业生产规模还没有形成,农民生产的产品规模比较分散,不利于实现农产品向标准化方向发展。在对农产品的运输方面也是比较困难的,农产品规模的不集中、农产品本身不易被保存等造成了农产品在物流方面的困难。

二、如何更好地发展农产品的网上营销策略

(一)加强农村的网络设施建设,为网络营销打好基础

健全农村的网络设施建设是顺利开展网络营销的基础和条件,国家应该加大对农村网络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促进农村的网络建设,在网速方面也要不断地提高。也要引导我国的民间资本积极地投入到农村的经济发展中去。

(二)强化人们的网络营销意识,促进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发展

为了解决传统的营销理念对国民思想的影响,应该做好网络营销的理念宣传,加强人们了解网络营销的意识。争取让人们的一些对网络营销的误区和偏见能够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逐步的改变广大消费者的理念,让人们能够从心理上对这一种新的现代营销方式给予肯定的态度。

(三)政府要加强网上安全措施建设,培养国民对网络营销的信心

政府要加大打击网络违法犯罪的活动,对网络木马和病毒方面提高防范能力,保障农产品的网上营销安全。政府应该加快对网上营销方面的立法,注重保护消费者的隐私安全信息,提供给网络营销一个健康稳定的发展环境。

三、结束语

在促进经济的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对国家的农业结构进行调整,也要重视农业产品在销售方面的问题。改变传统的市场营销模式,结合现代的网络推广技术,把农产品在销售中出现的问题切实解决好。作为一种全新的营销方式,网络营销正在不断地被人们接受和认可。拓展了农产品的销售途径,促进了国家农业经济的发展,我们要在对网络营销的不断实践探索中,更好的让农产品得到多种途径的推广。让网络营销在一个健康稳定的环境下更好的发展,全面的促进国家农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海燕.农产品网络营销现状及策略应用[J].决策探索(下半月),2008(08)

[2]胡开炽,魏章友.农产品网络营销人才培养的探讨[J].农业网络信息,2008(10)

农产品网上营销篇2

关键词:农产品;网络营销;发展策略;应用价值;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F713.36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3月2日

一、农产品网络营销应用价值分析

(一)获取信息及时。在电子商务时代,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网络营销在销售市场来说绝对是具有强有力的竞争实力的现代化市场,信息的及时更新对于买卖双方都具有一个很好的购物体验。农产品市场信息及营销信息的及时更新,大大方便了用户及时获取相关产品的更新信息,提高用户网上购买农产品的积极性。

(二)农产品网络营销可以降低农业生产、销售的成本。信息化的经济时代,网上购物平台提供了农业生产企业与有需求的用户直接联结的桥梁。在网上进行营销的厂家能够详尽有效地对产品进行描述,农业生产者足不出户就可以在全世界范围内寻找和比较自己需要的产品的各种信息。大大地降低了信息滞后现象的出现,可以减少其中因为信息不及时产生的附加成本,也可以有效降低销售农产品时各类信息的查找、买卖双方讲价与网络安全设施方面的成本。同时,利用网络平台,农业生产者也能够方便购买生产运营所需要的各类生产资料及生产物料,降低外出采购成本。

(三)开拓交易的空间。传统的交易市场不可能连续地开放进行买卖,但是对于网络营销,企业可以时时的服务顾客,实现不间断地运营,实现传统市场不可能实现的商品交易。从地理角度而言,利用网络平台可以打破空间上的交易限制,可以进行全国甚至是全球内的商品交易,极大地拓宽了交易的市场范围。

(四)增强决策的有效性。利用网络营销平台,各农业生产者与农业销售者可获取比较全面、有效、及时且正确的营销市场信息,增强对市场未来发展趋势的判断力,降低了对市场信息获取的不确定性,有效地避免了对未来农产品市场决策的失误。

(五)提升品牌效应。在信息化全面发展的今天,传统的营销方式已不能满足现在农产品市场的需求,而网络营销的方式正好能够提供快速、全面覆盖、动感十足且制作成本都优于传统方式的宣传效果,为产品品牌的有效建立创造有利的条件。未来想要在销售市场占有一席地位,必须依赖于强有力的完美品牌。

(六)集中农业资源,提升市场竞争力。农业生产者可以通过网络对不同的网络营销活动进行统一的规划,然后集中实施,以一种高效便捷的方式向消费者传播第一手消息;同时,农产品的网络营销可以提供搜索相关产品信息、在线支付所买到的产品、相关售后服务等全程的销售模式。对于一些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消费者可以先进行预约,然后农产品生产者按照订单生产相关产品,避免产品的浪费。

网络营销已经顺应了时代的潮流,成为当今农产品销售市场必然发展的趋势,而这种趋势必将会持续稳步发展,必将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且会随着网络的进步逐渐对人们的生活产生日益重要的影响。

二、开展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制约因素

(一)传统的营销方式先入为主,深入人心。近年来,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人们对计算机技术的认知及掌握日趋熟练,网络营销作为一种新型的营销方式应运而生,登上时代的舞台。各种的网络营销活动逐渐走进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农业方面当然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由于传统的营销方式已经深入人心,这就严重阻碍了农产品网络营销的进一步发展。对于农产品的销售者来说,实现利益最大化是他们的目的,开展农产品网络营销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资金方面的投入,短期内无法得到回报,使他们不敢冒亏损的风险;对于消费者来说,他们始终无法完全信任网上购物,为了避免上当受骗,他们都希望可以亲自看到并感受到产品。

(二)农民的网络接受能力不强,文化素养普遍较低。对于农村大多数农户来说,他们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对于电脑等高科技的网络通讯设备的应用能力不高,农民平时的生活习惯、生产方式、作息时间、人生观、价值观等并没有紧跟时代潮流,已经跟信息化、全球化的社会发展趋势脱节。农产品网络营销需要懂生产跟销售方面计算机高科技技术,也需要懂得市场营销管理的高复合型人才。农民本身的素质及文化水平始终制约着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发展。

(三)农村网络基础设施薄弱,缺乏信息化人才。农产品网络营销是否能够更好的实施,取决于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否完善,是否可以快速的、有效的、完善的传输信息,是否拥有网络营销人才。虽然政府已经极力推进农村互联网信息应用的建设,但是相较于其他发达国家及地区,我国农村的互联网普及率还是相对较低,信息化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另外,我国农村农民文化水平普遍较低,传统的生活观念使他们已经跟新社会脱节,大多都没有接触过计算机网络等新型技术,对于计算机、网络等高科技的了解不深,更谈不上应用了。

(四)网络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安全保障欠缺。农产品网络营销的良好发展必须依赖于健全的法律法规,安全的网络营销环境。在网络营销这种虚拟的市场营销平台中,买卖双方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网络安全问题乏管理人员进行判断并解决纠纷。国家迟迟没有对于农产品网络营销有利的相关优惠的政策,也没有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不足以吸引农户进行上网进行网上交易。网上交易存在各种风险,包括信用卡账号被盗,消费者个人信息无故泄露等情况时有发生,使得消费者不敢轻易相信网络营销。另外,当今社会诚信的缺失,假冒伪劣产品的猖狂滋生以及各种诈骗行为,深深地打击了消费者进行网络营销的积极性。

(五)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其一,一个好的网络营销必须依赖强大的物流配送系统和服务体系,然而对我国来说,全国范围内的物流体系和服务体系还比较落后,更没有专门的针对于农产品网络营销的物流配送体系;其二,农产品大多是季节性的瓜果蔬菜,容易腐烂,不易保存,这对物流的运输速度是个严峻的挑战,对物流配送体系的保鲜设备、高效的运输速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三,农产品种类复杂繁多,且都是由农户自主生产,将农产品集中集体运输流通要求强大的物流配送技术。要发展高效且用户满意的农产品网络营销,我国必须建立全国范围内的物流配送体系及服务系统。

(六)农产品的标准化程度有待提高。网络营销要求在网上进行交易的产品质量分级标准化,包装规格以及产品的编码都必须标准化。但是我国的农产品大多都是每个农户各自生产,且各自生产的种类、管理方法、操作方式都具有很大的差别,农产品跟农产品生产的标准化很难实现。且我国至今尚未出台农产品标准化的相关规定,我国农产品跟农产品生产的标准化程度低,就大大地制约了我国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快速高效的发展。

三、开展农产品网络营销策略建议

(一)加强农村信息网络建设,建立农业信息网站。要想很好的开展农产品网络营销,政府必须加大对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大力建设农村信息网络。然而,这也是一项浩大的工程,我们要制定科学的农产品网络营销发展的规划,系统地规划技术指导,避免由于软件重复开发造成的各项投资,节约投资成本、方便管理、实现资源共享,方便每个农民上网浏览相关信息。

为了很好地配合农产品网络营销,我们必须建立相关农业信息网站。由于大多数农民对网络的接触了解不深,所以各大网站尽量要做到统一、简单、分类,以便于农业生产者操作浏览农业相关信息,及时了解农产品市场、农产品生产相关有用的信息,做出相关决策。各大农产品信息网站应该根据自己当地的实际需求建立相关的信息资源库,提高数据库的开发及应用,不断充实数据库内容。为建立农产品网络营销体系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培养国民网络营销理念,逐渐习惯网上购物。我国的网络营销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起步较晚,且技术水平低,大多数国民对于网络营销抱着一种观望的状态,他们很多对网络营销存在偏见。在这方面上政府应该加大网络营销的宣传力度,使农产品生产者和销售者真正了解网络营销,逐渐体会网络营销所带来的好处,还有我国加大网络营销发展力度对于处于信息化社会的今天所产生的重大意义,使人们能够逐渐接受网络营销。政府应该积极引导人们改变传统的消费方式跟习惯,使更多的消费者能够跟上时代的潮流,适应社会的高速发展,使网络营销这一新型的营销方式能够更多地被消费者所接受,更好地服务社会。

(三)建立安全的网络营销环境。农产品网络营销的良好运行,离不开安全健康的网络营销环境。只有让用户体验到安全健康的网上购物环境,消费者才能更加的信赖网络营销,更好地接受这种新型的购物模式。故政府应当着力研究更加优秀的网络技术,为网上安全购物提供保障,研究能够更好地拦截木马和病毒的软件,严防一些不法分子破坏网络安全。严厉打击在网络上虚假广告,敲诈勒索他人财务的行为,保护农产品生产者跟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相应地,国家也应该建立专门针对网络营销安全的法律法规,着力保护消费者隐私、信息安全、财产安全,为消费者提供一个安全健康的网上购物环境,也为高效快速发展农产品网络营销提供一个安全健康的法律保障。

(四)增强物流配送体系,提高农产品流通能力。电子商务的发展离不开完善的物流配送体系,在农村网络信息比较落后,物流体系不完善,制约了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快速发展。而如何能够在消费者购买下单后将订单及时地处理,快速的送到购买者手中,就成为农产品网络营销能够运营下去所必须要解决的难题。政府应当大力开展农产品市场与物流中心的建立,加强我国物流配送体系建设。针对农产品自身保鲜期短,易腐烂的情况,加大农产品保鲜技术的研究,建立快速健全的物流配送设施,以确保农产品能够保持新鲜的运送到消费者手中。

(五)培养农产品网络营销人才。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发展依赖于网络营销人才的操作与实施。对于我国现在的现状来说,极度缺乏网络营销人才,政府应支持对网络营销感兴趣的农民同胞学习并了解相关网络营销知识,并为他们提供相应的指导,普遍加强农民网络营销意识,提高农民网络应用能力,网上销售水平,培养大量的拥有商务管理技术能力,了解现代化农业生产知识的网络营销技术人才,大力发展我国农产品网络营销。

(六)加强农产品的标准化、品牌化建设。我国现在正处于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发展阶段,为了更好更快地发展农产品网络营销,我国应加快建设农产品标准化,统一制定农业种植、生产、包装、加工、质量、销售等环节的标准化制度,为农产品的种植生产、网络营销提供完善的标准化的生产和管理。我们要去粗取精,积极学习西方的先进的标准化网络营销,加快建设我国农产品标准化进程,使我国农产品标准化的水平提升到一定的层次,以适应现今激烈的市场竞争力。加大农产品网络营销品牌宣传力度,向消费者及时传播相关农产品信息及当今市场现状,使消费者了解农产品的质量及特色产品相关信息,用品牌的力量来共同影响并加强消费者对电子商务时代农产品网络营销的信任。

四、总结

农产品的销售方式及网络应用的发展正处于发展探索阶段,加强农产品网络营销的标准化建设、并建立相应的适合与农产品网络营销发展的法律法规,是十分有必要且必须要做到的。学习并借鉴国外先进的网络营销体系模式,努力发展适合我国自己的农产品网络销售平台,建立良好的服务平台,使人民大众接受并推广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发展。近年来,农产品网络营销卖难问题日益严峻,如何利用网络营销平台解决农民自身问题,采用高科技网络营销技术克服农产品自身季节导致的各类问题,就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研究创新出适合农产品发展的网络营销模式。自从信息化的电子商务时代的到来,网络营销就以全新的销售方式营销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及购物习惯。农产品网络营销将提供农产品销售的全新模式,将带来网络营销的全新变革,对于农产品销售进一步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不断适应社会全球化、信息化发展趋势,以一种全新的方式登上农产品销售的发展舞台。

主要参考文献:

[1]王文娟,刘圣海.发展农产品网络营销拓展农产品流通渠道[J].科协论坛,2007.12.

[2]王静.农产品网络营销初探[J].农村财政与财务,2008.4.

农产品网上营销篇3

2015年举办两会时期,“互联网+”被政府工作报告列入重点行动计划后,“互联网+”已成为未来互联网发展的大势所趋。然而我国农产品企业依旧存在很多营销难题,传统的农产品企业生产扣销售方式早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社会下的经济发展需要。现阶段,国内的农产品企业普遍都存在着网络营销观念意识很淡薄、专业人才严重缺乏、网络营销技能水平较低、网站推广效果不佳等各种问题;如果想解决以上问题,就必须加强对农产品企业相关管理人员的培训,树立正确且与时俱进的网络营销意识;设立专业化的网络营销队伍,提升营销线上的服务水平;采用信息的及时、第三方网络营销平台等方法来提高网络营销水平;建设农产品企业网站;搭建企业自己专有的网络品牌。研发和完善农产品销售的体验机制进而推动农产品企业电商销售创新模式。

关键词:

农产品销售;物流配送;互联网+;电商网络平台

互联网络的飞速发展,让人们越来越关注网络经济的命运。时至今日,政府工作报告将“互联网+”列入行动计划后,“互联网+”已成为未来互联网发展的大势所趋。互联网已经由以往传统的桌面互联网时代进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曾经备受人们争议的电子商务商业模式悄然走进平常百姓家,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给人们的生活添姿添彩。且在此时,伴随着国内外激烈市场竞争这个大环境大背景,有关农产品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便日益突显出来。同时,在买方市场的日益完善的大环境下,农产品的销售问题越来越难。农产品的流通不畅已然变成阻碍农业以及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进而也严重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如果农业企业能建立健全网络营销的体系,便能帮助农产品找到一个没有地域限制、场地限制的广阔无垠市场,从此,农业企业不再需要为农产品销路发愁,农民的收入也能大幅度的增加,便能进一步促进社会的和谐、加强国家的稳定。因此,如何充分利用互联网+将农产品推销出去,让电子商务为农产品企业谋利益,促进经济发展,网络推广已经是大势所趋。

一、农产品互联网营销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农产品的电子商务发展迅猛。阿里巴巴数据测算工作室指出:农产品在电子商务中的渗透率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就能多生成300多亿元的市场,并有着逐年上升的趋势。我们可以合理推算,以电子商务作为代表的新兴流通模式,一定会对农产品的流通模式及结构产生巨大的冲击力,渗透力及影响力。这一改变也会加速我国传统农产品的流通与升级换代。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潜力巨大,前途无限。在农业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虽然在现阶段,农产品网络营销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依旧存在着以下不足需要加以改进:

(一)农业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全面

虽然我国已经开展“全民互联网”时代很多年,但是农业生产地区的上网条件与网络设施建设相对于城市依旧很落后,特别是在上网速度、网络技术、网络安全管理等方面都比较薄弱。虽然,有一些农产品销售企业已经建立了自己的初级农业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站,但其中大多数存在着应用范围狭窄以及效率低下等问题,能真正完整的完成网络营销,从事系统的农产品网络交易的门户少之又少,并不能真正帮助到农户有效销售农产品,无法顺利实现农产品网络营销模式完整有效的运行。

(二)对企业网络营销认识不足,存在误区

现阶段对于网络营销的认知,农产品企业大多呈现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一种是对于网络营销的认识不足,另一种是对网络营销的过度崇拜。之所以会产生这类问题,是因为农业企业的领导层缺乏对网络营销的深入认识,同时他们在获取网络营销的有关信息时,也存在一定的误区。

(三)缺少专业的网络营销人才

我国农产品企业现阶段的情况是起点低并且管理落后,大部分企业又处于城市郊区、城乡结合部、农村,无法挽留住具有高级素质的人才,因此造成了企业内部人才严重缺乏的情况。目前,国内很多农业企业的网络营销人员一般是计算机专业,或者是懂得一些计算机应用的农业专业毕业生,将非专业人才专业化会使得网络营销不专业不系统,很难做到为企业制定网络营销策略并且有效实施。

(四)网络营销已经获得初步应用,但是整体水平偏低

现阶段,大部分农产品企业依旧处于信息初级阶段,虽然部分企业开始通过网络进行市场调研、接受订单,处理顾客意见等,但是这些网络营销应用水平偏低,传统制造业的网络营销发展十分迅速,农产品网络营销与它对比可以发现,我国传统制造业的网络营销现状已经发展到了网上商城、网络品牌、网上国际贸易等高级水平阶段。而农产品网络营销还停留在相对扁平化的初级阶段,农业企业网络营销的应用水平相对低下,和其他行业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差距。

(五)网站推广水平较低

我国农产品企业的网站还存在着众多问题,其中包括:网站形式色彩内容单一、网站利用率比较低、网站应用水平比较低、长时间被闲置得不到更新、知名度及浏览量都远不及商业网站、网站线上推广范围小等问题。在农产品线上营销策略这一方面,很少有企业将网络营销工作做到非常细化、规范化。也很少有企业能进行相应的网络产品调研、网络产品研发、网络产品分销和网络产品线上服务等,大多数企业只在网页上注明了厂址、厂名、产品情况、联系电话等很基本的信息。

二、利用互联网推广促进农产品营销存在的优势

(一)有利于及时获得产品市场信息,减少信息不对称

由于市场经济具有不规律的特点,再加上通讯的不即时性以及交通运输的延时性,农产品市场容易出现厂商之间、厂商和购买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并且极大的增加了农产品的市场交易风险。如果农产品企业能建立健全完整的互联网推广平台,就能在第一时间将农产品的最新的基本信息通过网络向公众,使农产品信息能得到即时的传播,就能有效的克服传统农产品销售模式中所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缺陷,保证农产品交易双方之间信息具有即时、透明、互动的特点。

(二)有利于降低农产品交易成本,提高农产品收益

透过网络,农产品互联网推广的销售模式帮助农产品企业创造了与农产品需求方直接交易的线上平台。农产品企业不需要通过层层中间商,而是可以通过网络线上平台与农产品需求方直接联系。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有效的减少传统农产品线下交易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谈判成本。再者,通过网络化的销售模式,农产品企业能大大减少对固定资产及实物基础设备的依赖,从而降低了线下营销的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费用支出。从另一方面来说,农户能直接通过互联网购买他们需要的生产资料,和线下交易相比更加物美价廉,能提高顾客采购的满意度。

(三)有利于开拓市场规模,提高农产品的品牌影响

在互联网的时代,线上营销的服务模式能同时满足不同客户在不同时间和地区的不同需要。当任何地区的顾客有购买需求时,农产品企业就能立即实现线上交易,非常的方面、高效、快捷。在网络环境下,产品信息传递速度、网络媒体覆盖面、广告宣传效果都能被无限放大,从而更能快速加强对农产品企业形象的宣传和品牌建立,提高企业知名度。

三、对农产品企业有效的开展网络营销提出的对策及建议

鉴于以上各大问题,现给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一)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强农产品网络营销保障体系的建设

政府要积极引导、扶持、推动农产品网络营销发展,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大资金投入,完善网络设施在偏远地区的建设,改善上网硬件和网络资源,加大农村地区农业信息网络的覆盖率;同时,政府要及时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使网上交易环境安全可靠,当出现网络交易欺诈时,农产品企业和消费者能有法可依;政府可以设立农产品网络营销示范点,规范农产品生产标的准化管理,使得农产品能以标准化的形式开展网络营销。

(二)加强农业企业管理人员的培训,树立正确的网络营销意识

网络营销对企业发展极其重要,农业企业管理经营者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农业企业管理者要有意识的学习网络营销知识,形成科学系统的网络营销意识并且树立正确的网络营销理念。农业企业管理经营者要把握好网络经济给企业带来的新机遇与新挑战,利用好网络营销在农产品销售上的促进作用,从而提高企业形象和品牌知名度。

(三)组建专业的网络营销团队,重点培养网络营销人才

人才的竞争才是农业企业间的关键竞争。农业企业要培养出一批既精通农业业务又精通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高级复合型人才。这要求农业企业要有计划地引进人才,培养人才,并打造一支专业的营销策划核心团队。

(四)利用网络创建农业企业的网络品牌,提高网络推广水平

农业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建立网站,在网站上对企业进行包装、宣传、农产品营销,进而创建专属于自己企业的网络品牌形象。在网站推广的企业,建议开展搜索引擎的营销,借助搜索引擎进行网站的推广和品牌的搭建。

(五)搭建及健全农产品网络营销的物流配送体系

能否快速的、无损的将农产品配送的客户手中,对农产品的销售至关重要。为保证农产品企业网络营销能够快速高效的运行,建立高效的、专业的、系统的农产品物流运输中心能有效的提高农产品运输效率,降低物流运输成本。第一,要严格设立标准物流运输的方式,实现物流运输与配送的一体化;第二,要整理合并农产品运输的各类渠道资源,使企业的物流配送体系全面覆盖化,有能力的企业还应顺应时展对运输企业进行创新;第三,要充分吸收和利用第三方物流的作用;最后,可以创立物流联盟组织,加强各企业之间的物流合作交流,充分利用各个物流之间的优势,取长补短,实现各个物流系统之间的信息整合及共享。

四、结论和展望

目前,我国农产品企业的网络营销发展依旧面临着很多风险,特别是针对于鲜活农产品的网络营销,在品质保证、配送运输等方面还存在短板,这都是我国农产品企业在发展网络营销时应该注意并对其规避的。农产品企业网络营销发展已经是必须顺应的趋势,建立相对应的品牌策略、运行模式才能使农产品企业发展得更快、更好、更有效益。同时,还需要引导农产品企业推进线上交易和线下物流配送结合,持续提升农产品电商销售的占有比率;搭建和健全本地农产品电子互联网平台,鼓励并且引导涉其他农企业多渠道,多角度的应用其他的互联网平台,扩大农产品的市场营销;利用o2o模式加强与消费者的互动交流并且注重在线品牌的拓展,创立和建设后台服务的价值,从而提高农产品线上销售的成功几率。同时,还可以配合辅助提供一定的服务保障,加强物流体系的建设与健全,完善与细化标准化工作,加强专业人才以及复合型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以此,我国农业企业在互联网营销的推动和促进下,将会收获更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价值。

作者:易瑾贺亚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赵京芳,干海军.电子商务网站网络营销策略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07:14-17.

农产品网上营销篇4

关键词:农产品网络营销策略

随着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迅速渗透到各个行业,它所呈现出的方便、快捷和成本低的优点为社会和企业带来了丰厚的收益,并为多个产品打开了新的宣传和销售渠道。我国农产品市场大多数却处于初级现货市场阶段,供应链较长,环节多。同时,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差,信息的传递效率和共享度低,对信息的搜集、加工、处理和能力低下,容易造成信息的扭曲和失真,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呈现出大量化、多样化、优质化和动态化的趋势,传统农产品营销管理体制越来越难以适应新的市场发展形势,因此农产品网络营销应运而生。农产品网络营销是指在农产品销售过程中全面导入电子商务系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需求、价格等与收集,以网络为媒介,依托农产品生产基地与物流配送系统,开拓网上销售渠道,并最终扩大销售的营销活动。加入wto后,我国农产品将直接面临国外农产品的强势竞争,面对激烈的竞争,网络营销的开展将对促进我国农产品生产与销售,推动农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农产品网络营销的重要意义

网络营销使得农产品营销流程中的各个环节可以有效地联系在一起,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和手段,进行信息交互,对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增加交易机会

农业是季节性、时效性较强的行业,农产品市场的货源随农业生产季节而变化,特别是一些鲜活农产品,出现卖难现象,阶段性买方市场明显,许多地区存在着产量大与市场狭窄的尖锐矛盾。互联网能够将信息传送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实行农产品网络营销,可以运用先进、便捷的网络技术,建立农产品市场信息系统,使农产品生产者与消费者及时了解到国内外农产品的品种、数量、供求情况、价格变化等信息,打破时空限制,实现交易主体多元化,为农产品生产者与消费者提供了更广阔的商机,增加交易的机会。

(二)降低交易成本

由于行业特性,农业信息具有分散性、复杂性、综合性的特点。传统途径的信息交流相当迟缓、困难,信息获取成本高昂。实行农产品网络营销,生产者能直接和消费者进行交流,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缩短流通链。此外,由于供求双方信息透明、实时和高度的互动性,网络营销投入小等各方面成本显著降低。

(三)有利于企业生产决策

农业企业通过对网上获取的供求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可以更好地把握市场动态,根据市场的需求及价格变化,制定相应的生产决策,科学组织生产,既解决了由于不了解市场信息种植不适宜的农产品所导致的资源浪费,又能发现新的市场,并针对性地进行生产,以获取更大的销售空间,得到更多的利润。

(四)有利于树立产品品牌

网络营销所采用的网络媒介,拥有成本低廉、制作速度快、覆盖范围广、动感效果好等优点,导致其传播效果大大优于传统营销的宣传媒介,这使得通过网络营销所达到的传播效应更迅速、更准确、更广泛。尤其是在网络环境下进行的信息传递、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和利用网络展示商品形象等都有利于产品品牌声誉的建立,培养产品品牌的潜在消费者,最终成为品牌忠诚者。

(五)有利于客户关系管理

互联网的出现和大规模应用,使经营管理模式开始了从以产品为核心向以客户为核心的重大转变。对现代农产品营销者来说,已有的顾客数据库加上为顾客服务环节中形成的数据,将为高效地帮助每个顾客解决问题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并使农产品营销者能与顾客建立一种特殊的关系。

二、农产品网络营销存在的问题

基于网络进行农产品营销模式和营销策略的创新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农产品网络营销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在发展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一)农产品网络营销基础薄弱

我国农村、农业网络基础设施薄弱、建设比较滞后,网上交易安全性还不十分可靠,网上信用体制不健全,支付的手段单一,社会对网络营销的认识与应用存在偏差;人们的网络意识淡薄、网上的消费习惯和消费体系尚未建立;我国的公共政策也未能跟上,存在一系列问题,如资费问题、隐私权问题、税收问题、法律问题,等等。这些都阻碍了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应用与发展。

(二)农产品标准化程度低

农产品网络营销要求网上进行交易的农产品的质量分级标准化、包装规格标准化以及产品编码标准化。国外网络营销实践表明,有标准规格、易配送、为消费者所熟知的产品,在网络进行宣传和销售的效果会更明显。但由于我国农业规模生产的局面还没有形成,农户生产规模小且分散不集中,不易实现农产品的标准化。而且我国统一的农产品标准也尚未出台,农业生产和农产品的标准化程度低,制约农产品网络营销健康快速发展。我国农产品标准化程度急需提高。

(三)农产品物流体系不健全

农产品种类繁多,生产组织规模较小,配送需求属多点次,物流技术难度高。农产品物流配送需要高质量的保鲜设备、一定规模的运输设备和人力,需要大量投资。这对我国的农业企业和农业组织来说难度较大。发展农产品网络营销,物流体系的建设尚待推动。

(四)安全性问题

在网络营销领域人们对安全性普遍存在质疑。一方面是技术安全质疑,企业对网上交易的安全性表示担心而消费者也对网络欺诈存在质疑;另一方面是信用安全问题。目前我国的信息体系还不健全,在商品交易过程中假冒伪劣屡禁不止,商业欺诈行为时有发生。这些也给农产品网络营销带来障碍。.

(五)农村缺乏网络营销人才

农村人口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对电脑、高科技通讯、网络的认识和应用都十分有限,很多农民的生活习惯、工作方式、价值观念还没有适应全球信息化的趋势。这样的状况使得农民很难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进行产品的加工和销售。而农产品的网络营销并不像我们想象得那么简单,要进行这项工作要求复合型的人才,既懂计算机技术又懂市场营销知识,同时还需要对农村和农产品的特点和性质非常熟悉。因此,人力资源、技术条件等方面不足始终制约着农业的网络营销开展。

三、农产品网络营销发展策略

(一)加强农村信息网络建设

农业信息网络投入是网络营销的基础。在农产品网络营销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政府应将农产品市场信息视为准公共产品,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应由政府来完成。以信息技术现代化为发展目标,加强网络信息化建设,提高互联网普及率,加强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和现代化设施的建设。通过有关农业网络营销优惠政策的出台,促使农产品生产商、销售商和农户上网,利用网络信息进行农业生产和网络营销活动。

(二)加快制定农产品标准体系

提高农产品质量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是适应新时期市场需求而出现的农业生产新理念。为了便于开展农产品的网络营销,政府应加大对农产品标准化建设的投入,加快制定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检测等相关标准,把标准化生产和管理纳入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全过程。实施标准化生产和品牌战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科技含量,以优良的品质和外观形象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促进我国农产品网络营销全面普及和发展。

(三)完善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

物流配送是网络营销的关键环节,直接联系着客户。它的效率高低和安全与否关系到农产品网络营销的成败。而农村地区物流不发达,甚至很多偏远山区缺少物流配送,成为农村农产品网络营销发展的瓶颈。当前农产品物流服务可考虑由第三方物流公司完成。此外,物流配送还要重视农产品本身的特点,使用保鲜等新技术,对农产品妥善储运,做到物流及时顺畅。

(四)加强网络信息监督管理

国家要尽快制定和逐步完善对信息市场管理的相关法律规范,坚决打击网络信息欺诈、诱骗等行为,以保障农户和农产品消费者权益。

(五)培养新型农业人才

培养高级农业信息化建设人才,对农民进行网络营销基础知识的培训和宣传。让农民真正意识到互联网的便利性和实惠性,增强居民网上营销的意识。政府还可以组织人手开展农村居民上网培训工作。实现农业信息现代化,人才是关键。只有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提高网络信息观念,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才能促进农产品的网络营销。

四、结语

网络营销作为新时期的营销方式,存续时间较短,但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网络营销为农产品的销售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虽然这一新兴营销方式在农产品营销实践中还面临着诸多制约和障碍。但随着网络不断发展和消费观念的不断转变,我国农产品网络营销策略必将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农产品生产企业和个人也要想把握住商机,打造自己的品牌,紧跟时代步伐,大力推广网络营销模式,建立自己的网络营销体系。

参考文献:

[1]王文娟.发展农产品网络营销拓展农产品流通渠道[J].科协论坛,2007.

[2]张平.黑龙江省发展农产品网络营销的Swot分析[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9(4).

农产品网上营销篇5

关键词:互联网+;三农;农产品;营销模式

一、“互联网+三农”背景下农产品营销面临的新变化

1.市场需求新:高质量农产品受热捧我国是农业大国,河南省更是农业大省,粮食是国家的生命线,我国人口近16亿,如此庞大的群体需要依赖粮食的自给自足,目前我国粮食自给率可达到95%[1],坚守住粮食安全线是我国基本的国策。基于以上背景,我国提出了“互联网+农业”的战略,目的在于确保粮食的质量与数量,保障国家稳定。因此,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逐渐从重视数量转变为重视质量,高质量的农产品日益受到追捧。在“互联网+三农”的背景下,市场对河南农产品提出了绿色、安全、生态等要求,同时也成为现代化农业的特征。2.营销平台新:网络电商平台的引入“互联网+三农”的提出,促进了互联网与农业产业的深度融合。早在2008年,河南省农业厅就创建了河南农业信息商务平台——豫农网,旨在推进农村农业的科技创新、为农民提供科学性与即时性的指导、提高农产品经营水平等,随着“互联网+三农”的深化,豫农网也成为省内较具影响力的交易平台,大力推动了当地农产品的销售,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电商成为农产品的营销平台。“互联网+三农”模式在促进农产品销售的同时,还致力于农业大数据库的搭建与农业物联网的发展,以及城乡流通渠道变革等方面。“互联网+三农”背景下,河南农产品重新打造农业互联网生态圈,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摆脱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实现了信息的即时沟通,打通了农业生产营销的各个环节,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农业知识和政策。3.生产方式新:农产品生产的智能化“互联网+三农”促进了河南农产品生产的只能化,“互联网+三农”模式借助了大数据信息技术,实现了互联网与农业生产过程的融合,彻底颠覆了原有的农产品生产营销方式,传统的农产品主要依靠农民个体分散售卖,或集中农产品收购平台,由第三方进行统一售卖,降低了农民的经济收入,阻碍了农民的信息获取。而“互联网+三农”则能够实现农产品生产信息化与机械化,有效提升农业产品生产效率并节省人力物力,与此同时,精准化与智能化的农产品生产营销还能够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与质量,增强农产品抗击自然风险的能力。“互联网+三农”背景下,河南农产品实现了生产的标准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粮食不足的问题。

二、发展“互联网+三农”营销的意义

1.河南同步战略的需要: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我国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的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不断推动信息与农业领域的深度结合,促进城乡良性互动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然而,基于城乡信息化建设水平的差距,河南城乡收入存在较大差距,城乡不协调依旧是河南省最大的社会结构矛盾。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推动“互联网+三农”战略,充分发挥信息化与科学化的带动作用,加快形成网络带动农业的发展机制,尽快补齐农业现代化发展短板。一直以来,城乡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只有推动“互联网+三农”,才能发展农业现代化,2015年河南全省城镇居民平均可支配收入24391.45元,其中,农民人口的净收入为9416.10元,较2014年增长了11.1%,可见“互联网+三农”的实践显著缩小了城乡差距[2]。2.“互联网+”计划的需要: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所谓民以食为天,农产品对人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与此矛盾的是,农民往往是收入较低的群体,究其原因在于农产品利润空间太小,经过经销商的层层加价,消费者以高于农产品本身价值几倍的价格购买,而农民的收入却依旧微薄。推动“互联网+三农”有利于农民与消费者直接交易,抛却中间经销商与加价,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例如河南商丘的黑芝麻远近闻名,商丘本土乡镇企业乡味浓食品有限公司以黑芝麻为原材料开发出黑芝麻酱、芝麻油等农副产品,并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零售与批发,增加其附加值,创造丰厚利润。3.农产品营销转型的需要:突破传统营销模式众所周知,河南省农产品的营销模式较为单调,基本上由大型采买方进行低价格、大批量的收购,再转手售卖给生鲜超市或菜市场,从中赚取差价,农民基本上不直接与消费者接触。“互联网+三农”的提出,符合了农产品营销转型的需要,首先,互联网平台的开发使得农产品“上线”销售成为现实,其次,互联网与农业的结合促进了农业信息的即时性,为农民销售农产品提供了大量直销机会,不再经由经销商进行销售,最后,“互联网+三农”拓展了营销主体,由单一的农户转变为农民合作社、农民自销、企业自营与外部供应商等不同销售终端(见图1)。

三、“互联网+三农”背景下河南省农产品面临的营销瓶颈

1.物流难度大,农户产品如何运河南省的主要农产品品种有水稻、蔬菜、水产、水果、畜牧以及粮食等,纵然河南省农产品品种多、生产量大,“互联网+三农”模式也为其营销开发了新渠道,但河南省农产品的营销还处于家庭农场和农业专业大户为生产单位的传统小农经济状态,根源在于该地物流难度较大。具体来说,面粉、玉米等粮食易于运输,便于网络销售,而一些易于破损、对保鲜要求较高的水果、蔬菜、水产,例如葡萄、虾蟹等产品,则面临着运输困境[4]。2.信息不完善,供应商后知后觉河南农产品的信息构建包括物流信息和农业资讯两大方面,从物流信息上看,河南省农产品物流流程不够科学,易造成途中损伤率较高的问题,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的保值度也受到了较大影响。从农业资讯上看,河南省农业专业大户和家庭牧场更多是依靠相互之间的关系提供需求信息,对互联网的应用不够充分,往往造成农户不能准确把握市场方向,只凭借自身经验或他人指导进行耕种选择,缺乏有效的信息导向,易造成人力物力浪费、农产品质量差、市场需求不吻合、过量生产等问题。3.有米无巧妇,营销难过技术关“互联网+三农”模式对农产品营销技术要求较高,农产品电商运营更离不开互联网技术和软件的操作应用。目前,河南省的农业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大多缺乏相应的电子商务知识,许多家庭农场观念滞后、电子商务意识淡薄,他们对互联网抱着一种跃跃欲试又不敢放手去做的态度,既被网络销售的便利性和高额利润吸引,又怕收不到应得的货款。因此,河南农产品营销领域迫切需要熟悉农产品电商营销流程的高科技人才。4.食安重于天,监督机制不健全“互联网+三农”背景下,河南省农产品面临的最后一个营销瓶颈是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市场监督机制的不健全。例如关于制定互联网农产品商品质量标准的提议就正在讨论中,至于如何认定不合格网络农产品、如何引导消费者合理退换等买卖环节,都尚未构建成完整有序的体系。食品安全问题影响到每一个人的健康,监督机制的不健全不利于保障买卖双方的根本利益、不利于解决网络交易出现的纠纷[5]。因此,要想促使“互联网+三农”背景下河南省农产品的生产营销,就必须解决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市场监督机制不健全的问题。

四、“互联网+三农”为农产品营销模式的创新提供新机遇

1.1C2B+o2o,打通线上线下的桎梏河南省农业建立起大量的生产营销基地,以推动农产品规模化、集约化、产品品牌化的发展。C2B+o2o是农产品基地化操作与线上销售相结合的简称,首先,消费者可以到农产品生产基地进行线下体验,再利用o2o网络平台进行线上交易。其中,河南农产品生产基地还可以建立和签约第三方平台,实现产品的预定与本地化线上线下配送相结合,这样可以去除一些繁琐的中间环节,使农产品生产基地直接面向客户,降低消费者购买成本。其中,整个C2B+o2o营销过程都伴随着质量监管,保障了食品安全的问题。2.微平台卖菜,农产品变身“网红”受欢迎在“互联网+三农”模式的推动下,越来越多农民采用QQ、博客、微信、微博等虚拟平台获取农业资讯与物流信息,并农产品的介绍,通过微平台进行农产品生产与加工过程的图片展示,从而吸引消费者。利用微平台卖菜,农产品从无人问津的“土特产”一跃成为人尽皆知的网红,例如2014年湖南柑橘滞销,当地农民通过在微博上消息,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柑橘很快被抢购一空。这种将网络平台作为卖菜虚拟平台的做法,有利于增进农民与顾客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建立起企业和产品的形象。目前,这种营销模式增长的速度非常之快。为农产品营销、农超对接搭起了“鹊桥”,实现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无缝对接”,逐渐成为市场新宠。3.发展农户品牌,相信宣传的力量“互联网+三农”模式倡导河南省农户创立具有自身特色的当地品牌,随着经济全球化与信息网络化的发展,资源成为市场竞争的关键要素,谁的产品知名度高、认可度高,谁的营销就更加有效。“互联网+三农”就为河南农产品提供了自我宣传的机会与平台,河南农业资源丰富、农产品种类繁多,更应该利用自身的优势,结合互联网带来的机遇,建立农产品生产营销基地,形成规模化、产业化的农产品发展,树立自身农产品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农民电商大多植根于乡土,深谙客户的期盼和市场需求,用农民特有的信誉推广新的农产品,带动了大棚蔬菜、优质水果、规模养殖、花卉苗木、等特色产业,“互联网+特色农产品”已成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捷径。目前,天和农业、巨龙淀粉实业公司等本土品牌,借助自身资源优势与互联网发展机遇,成为当地龙头企业,不仅建立了当地农产品生产营销基地,还形成了企业“互联网+”一站式的服务平台,在全国范围内打造绿色无公害的农产品品牌形象,大大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五、“互联网+三农”背景下河南省农产品营销模式的创新发展途径

1.借助互联网便利性,对农产品追头溯源2015年,我国工商局了《关于加强网络市场监管的意见》,《意见》明确提出规范网络交易商品质量的要求,针对农产品方面,则注重农产品源头的追溯[7]。消费者可以借助互联网的便利性,对所购买的农产品进行生产源头查询,保证食品的安全性问题。2013年,三门峡市农业局建立起河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该平台不仅囊括了河南省大多数农产品企业,如卢氏县西南山区特产、农桑蚕业、三门峡好山水特产等,还涵盖了周边省市的企业,消费者可登陆网站主页,输入购买农产品的追溯号码,即可查询其种植面积、生长环境等信息、生产操作过程以及用药用料情况[8]。只有对农产品追头溯源,才能建立起买卖双方的信任度,才能更好地促进互联网线上线下的互动,才能提升农产品电商的信誉,也才能不断完善“互联网+三农”模式的发展。2.依托“互联网+”环境,完善农产品电商销售流程“互联网+三农”背景下,对河南省农产品营销质量管理要求很高,农户必须借助电商平台,运用相应的科学信息技术设计营销流程,例如河南淡水鱼养殖的产品要依据生鲜与大众需求为特性,在营销过程中采取点对点的销售模式,优化互联网在线销售流程。笔者认为,河南省淡水鱼养殖户可采取养殖户——网络平台——零售商——消费者的销售流程,一方面控制物流成本,另一方面,依托“互联网+”环境,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营销网络,也能够完善农产品电商销售流程。3.政府做后盾,建设智能物流联网“互联网+三农”背景下河南省农产品营销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政府可以有效引领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吸引更多消费者。例如河南省安阳市,当地政府为了刺激消费者对农产品产生更多的兴趣和积极参与体验,在农产品生产区安装的摄像头,让消费者在手机或电脑等设备上观察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和培养情况,让消费者了解农产品的生产环境、农事操作,调动了消费者的购买热情。此外,当地政府还可以借助政府的威信,为农户搭建销售平台,如开通微信公众服务账号,随时向消费者传达农业信息、不断农业产品等等,形成线上线下的双向即时互动,以达到扩大销售量的目的。4.重视人才,加强农产品营销团队的建设要想促进河南省“互联网+三农”的农产品营销发展,就必须抓紧人才培养,重视营销团队建设。笔者认为,农民可自行组织学习“互联网+农产品”营销知识,提升自身农产品电子商务水平,积极转变观念、开放心态,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的电子商务运作模式,并激发当地农民的电商热情,此外,还可以定期举办营销培训,不断引进有经验的电商人才,构建一支专业的农产品营销团队,带领当地农民走出传统营销方式,开拓更加广阔、更加精彩的互联网营销渠道。农村要不断学习先进的互联网信息知识,要重视农业与现代科技的接轨,要为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而努力奋斗。

六、结语

新时代对农业营销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互联网+三农”的提出和农村网络环境的改善,互联网与农业深入融合,“互联网+”为农产品生产营销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电子商务正如雨后春笋般在广大农村地区发展壮大,农业的生产和农民的生活也因此发生着悄然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农民拿起鼠标、端起手机在网上当起了老板,让众多优质特色农产品搭上网络快车,销售到全国各地。河南省广大农户要转变传统观念,接受互联网的洗礼,学会利用网络信息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互联网+三农”促进了农业的现代化发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电商营销,是新时代河南农产品销售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刘永伟.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农产品的营销模式探讨[J].品牌,2015(10):52-54.

[2]河南工会新闻•2015年河南农业发展喜人.[eB/oL].[2016-07-19].

[3]归秀娥.“互联网+”给农产品电商带来的机遇和挑战[J].新西部:理论版,2015(23):62-63.

[4]胡开炽.农产品网络营销的问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7.

[5]王林杰.河南省农产品流通体系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9.

[6]章力建.“互联网+”助力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J].农业科技管理,2015(5):6-7,11.

[7]郑亦麒.“互联网+农产品”型网络营销效果提升策略[J].农业经济,2016(4):138-139.

农产品网上营销篇6

abstract:Chinaisabigpredominantlyagrariancountry.thesaleproportionofagriculturalproductsplaysanimportantroleinChina'seconomicsystem,butbecauseoftherestrictionoftheagriculturalproductionmodeandculturalqualityofpersonnelengagedinagriculturalproduction,salesofagriculturalproductshasbeenindirecttrafficking,thenetworkmarketingofagriculturalproductshasnotgotgooddevelopment.thispaperanalyzesthecurrentsituationofagriculturalmarketing,sumsupthedifficultiesfacingagriculturalmarketingandproposesmeasurestoresolvedifficulties.

关键词:农产品;网络营销;现状;解决措施

Keywords:agriculturalproducts;networkmarketing;currentsituation;solution

中图分类号:F32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6)11-0068-02

0引言

“现在人类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这样一个历史阶段,这是一个世界潮流,而且这个互联网时代对人类的生活、生产、生产力的发展都具有很大的进步推动作用。”在十报告中,我们可以发现我国下一阶段的发展重点就在互联网上,尤其是随着互联网+概念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行业需要结合互联网进行改良和发展。对于农业来说,想要实现农业健康发展、农民增收等,就需要将农业发展和互联网相互结合。对此笔者便从网络营销入手,分析网络营销对农产品的种植和销售的影响。前人虽然对农产品的网络营销有所阐述,但是主要局限在通过网络寻找合适的买家,其本质依然是农户――中间商――消费者的模式,而本文所阐述的则是如何为农户和消费者之间架构起桥梁,达成农户――消费者的销售模式。

1网络营销的概念

网络营销指的是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兴的市场营销方法,它不被空间、距离、种族所阻碍,具备传统营销所不具有的特点,如:鲜明的理论性、市场的全球性、资源的整合性、明显的经济性、市场的冲击性以及超强的实践性。在国家大力倡导互联网+的今天,互联网进入农村,为解决农产品销售、提高农民收入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和渠道,因此加强网络营销已经成为当前基层政府必须思考的问题。

大力发展农产品的网络营销,其目的在于利用网络营销的特性,达到销售利益最大化的目的,因此,应根据农产品网络营销的现状来分析其原因,并找出最理想的解决措施,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农产品的网络营销。

2农产品网络营销发展及现状分析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通过网络进行物品销售的网络营销模式已经成为了销售环节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在所有商品的销售过程中,农产品销售是网络销售发展中最为缓慢的。不过,农产品经销商和部分个体企业已经逐渐地认识到网络营销对农产品销售的重要性,初步建立起农产品网络营销的营销环境,如洛阳花卉网等网站的建立,就是网络营销环境逐渐完善的最好变现。另外,个人销售店铺的建立,也成为越来越多的农民的致富渠道,例如很多赣南脐橙的种植户在淘宝、微信上开了店铺,通过淘宝和微信的宣传直接将自己的脐橙卖了出去,且价格比中间商的收购价格高了很多。

我国的农产品网络营销发展的缓慢,其原因之一就是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在我国,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基本都是知识水平较低的农民,他们对网络销售不够理解,习惯于面对面的传统销售模式,能够接受并运用网络进行销售农产品的农民占的比例很小,因此导致了我国的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发展落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

3农产品网络营销面临的困难

3.1农村的信息技术落后我国农村的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有了巨大进步,例如基础设施、农村人民的医疗设施等都有一定程度的完善和提升,但是还达不到普及农产品网络销售的标准。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农村的网络搭建以及网络设备不能普及,这就影响了人们对网络销售的熟悉程度,很多农村家庭没有电脑,网络的覆盖度在一些偏远农村也较低,这些硬件上的差距使农民没有网络营销的意识,也很难将网络营销切实的落实;其次农村还缺乏拥有网络技术的人才,使得农村的网络销售步伐进一步减缓,一般来说拥有网络技术的大部分是年轻人,但是近些年来年轻人进城打工的居多,农村中大多都是留守老人和儿童,都没有进行网络营销的能力,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学会如何去操作和运行,所以人才方面也是一个较大的缺口。

3.2农村的物流运输系统不全面由于我国地势多山地、丘陵,这就导致一部分农村坐落在山沟或者盆地之中,与周围乡镇的交通十分不发达,这点在很多偏远山区尤其明显,有些地区虽然有丰富的农业资源,但是由于处于山区,人们出入依然需要肩扛、牲畜运输等,人们的信息沟通也极为落后,这都不利于农产品的网络营销。而且由于我国的物流行业起步较慢,这就导致了地处偏远的农村还不能实现全方面的物流运输,从而导致了农产品网络营销普及的步伐,虽然在近些年很多物流公司在农村开设了一部分的网点,但是这些网点的利用率较低,服务能力也较差,尤其是在较为贫困的地区,人们也不习惯利用物流进行购物或营销,所以仅仅依靠物流公司很难再段时间内在农村铺设开物流渠道。

3.3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缺乏网络销售意愿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五分之一的人员都在从事农产品的生产工作,而在这些从事农产品生产的人员中,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不足百分之一,其余人员基本都为小学或初中学历,他们对计算机网络的认知较少,从而导致了他们对于运用网络来进行农产品的销售充满了疑问,对网络销售的发展产生了阻碍作用。另外,他们已经习惯于等待中间商上门收购产品,而不习惯于主动出击寻找买家,这种理念上的差别使很多农民不敢开展网络销售,认为网络是虚幻的,是不可信任的,远不如与中间商面对面的交流更加安全可靠。

4针对上述困难,所采取的对策

4.1加强农村网络技术的建设想要解决农村信息技术落后的问题,大力发展农产品的网络营销,就要加强对农村网络技术的建设。首先,当地政府要对管辖的农村进行网络前期投入,政府出资帮助部分困难村庄搭建网络环境,尤其是借助一些“电脑下乡”的活动,与电脑销售方争取一定的优惠政策,并加入一定的政府补助,帮助农民购入电脑,同时加强三网入农村的步伐,在农村构架起较为快速且稳定的网络,使“信息下乡”成为现实,尤其是一些偏远山村,信息下乡是非常必要的。其次,当地政府应定期对农村网络数据进行更新,让农民获取最新的市场动态,对此政府要充分发挥政府自身的人才优势以及技术优势,架设起专业的农业信息网站,尽量保持各级农业网站的风格、操作统一,方便客户的访问;另外落实农业销售人员包村的政策,促使他们充分的了解本村的特色产品,除此之外政府还可以充分利用农业新乡、农业论坛、手机短信等方式,将最新的消息发送给农民,帮助农民进行选择和种植。最后,政府应该出台一些鼓励措施,在提升本地农产品质量的基础上达到拓宽网络营销市场的目的。通过树立模范典型,可以让农民直接的看到成功的案例,通过了解模范的成功路可以帮助农民及时的矫正自己的发展方向和细节;另外,挑选适合本地发展方向、发展特色的市场,尽量以乡、县为整体打造出主体品牌,在主体品牌下发展各项小品牌,例如新疆的棉花、赣南脐橙等,很多品牌的塑造并不是个人或者村级能够构建出来的,因此政府对整体品牌的塑造要有基本的方向。

4.2提升农村地区的物流配送能力俗语有云,想要富先修路。要想提升农产品的网络营销,就要从最根本的运输方面来解决。首先,要加大对物流运输行业的补贴,只有运出行业福利待遇提高了,才有更多的人从事这份工作,才能壮大物流运出队伍。其次,相关部门要保证物流运输的路线到达各个乡镇,实现每个农产品出产地都能面向全国进行农产品的销售。对此,在中央下达政策号召之后,各物流公司已经逐步在农村开设站点,争取快递进农村,让农民能在最快速度将货物送出。第三,要加大对物流行业运输时间的管理,争取让顾客在最短的时间内拿到他们购买的货物,为农产品的网络销售形成良好的销售口碑。这一方面需要政府配合,修缮附近道路,架构起良好的物流环境,另一方面需要物流公司配合,构架专门的农产品物流渠道,使农产品物流能够更快、更好的送到顾客手中。另外,由于农村地区出售的商品大多都是农产品,其中很多产品都需要冷冻、保鲜等才能够较好地运送到顾客手中,所以对此政府应当加大对低温储藏、运输进行一定的投入,尤其是在产地预冷设施、储藏设施上要加大投资,对此政府可按实际情况建设公共设施站点,对前来储藏的农户收取一定的管理和冷藏成本费用,提供对应管理以及优惠服务,帮助农户联系更加优惠的物流公司,集体运输减少物流成本,将农户的零碎需求整合起来,帮助农户减少开支获得更好的服务。

4.3加强农业人员的网络销售意识农业人员的网络销售意识不强,就会导致他们在进行农产品销售时,第一时间想起的不是从网上进行销售,而是找中间商出售,这就阻碍了网络营销的发展。因此,有关部门应该定期在农村进行知识讲座,对农业人员进行网络销售方面的知识培养,提升他们的网络销售意识,对此政府可以通过视频、文字、墙体标语等方式进行教育宣传,定期在村中举办网络销售讲座,指导农民如何宣传自己的农产品、筛除不当信息、避免骗子等细节性的问题,农民大多比较淳朴,对网络了解较少,所以政府应当设置专员,及时发现农民网络销售中出现的问题,提供对应解决方法,并将类似问题在下一堂课中提出,帮助农民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除此之外,还可以进行技术员下乡活动,让网络销售方面的人员到每个乡镇对当地的农民进行网络销售方面的培训,争取让每一位农产品销售人员都养成网络营销的意识。另外,政府要结成帮扶对子,利用政府各部门的技术和人才优势,为各村搭建沟通渠道,帮助农民构架网店宣传农产品,同时在网上搜索对口的收购商,利用政府的信誉度搭建起交易桥梁,完成前部分的订单,再交于农民进行今后的订单。

5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知,在提升国家经济状况的同时,不能忘记改善农产品的销售方式与销售渠道。以福建省为例,福建省2013年已实现了“乡乡通移动电话”,其“农信通”的运用已逐渐成为农产品营销推广的利器。微信也正在逐渐打破传统营销传播的格局风生水起,网络营销要学会利用人们“碎片化”的时间,通过app客户端,进行农产品的推广和营销。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后龙镇的宏情食品有限公司,在网络销售桂圆干年销售额达3,000多万元,主要模式是与1,000多家淘宝网分销商合作,并进行微信推广,他们曾用“328克桂圆干,每包9.9元包邮”炒爆款,单周销售7万多包,成功的运用网络销售了农产品。只有转变传统的市场营销模式,努力把农产品销售和互联网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全新的农产品网络营销方式,才能促进农产品的销售与发展。受到农民自身意识、技术的限制,以及现有物流渠道的不完善。

参考文献:

[1]张维.陕西省发展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制约因素和对策探讨[J].价值工程,2012,18:109-110.

农产品网上营销篇7

“一带一路”战略是我国借用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推动全方位开放的新经济格局,对推动我国和亚欧非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一带一路”战略为我国农业发展带来巨大机遇。在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近年来农产品网络营销尤其是跨境网络营销成为农产品商流发展新热点。“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农产品网络营销还存在着区域发展不平衡、质量标准化认证不完善、物流配送体系滞后、专业人才缺乏都问题。为了更好地推动“一带一路”背景下农产品网络营销实现新常态发展,必须从缩小区域化差异、加强标准化建设、发展云物流、培养专业化营销队伍入手。

关键词:

一带一路;农产品;互联网;网络营销

1引言

农产品网络营销是指不同地域的农产品交易主体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农产品贸易交易,进行支付结算并最终完成物流送达农产品的一种新兴商业活动。农产品网络营销在利用网络平台为农产品的营销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的同时,实现了不同地域的农产品买卖双方互动式双向交流,从而推动了农业的大力发展。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发展是促进农业发展转型升级有利手段。当前,在世界经济在经历了金融危机后正在缓慢复苏的背景下,我国提出了一系列经济战略部署,应对经济发展新常态。2013年,提出了“一带一路”的战略发展倡议,将充分依靠与相关国家的双多边机制,借助区域合作的平台,促进我国包括农业在内的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一带一路”的战略背景为我国农产品网络营销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国际空间,如何互联网优势促进我国农业发展,打造双多向共赢的跨境农业电商是我们应当思考的问题。

2“一带一路”背景下农产品网络营销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是在2013年9月和10月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的凝炼,强调相关各国要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1]“一带一路”战略对我国农业来说,重点是加大农业对外合作。而农产品网络营销正是我国农业加强与“一带一路”国家农产业对外合作的重点。首先,众所周知,农产品有着季节性的特征,一旦滞销,农民将面临重大损失。农产品网络营销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将信息进行跨境传递,并最终完成农产品销售。“一带一路”区域辐射国家的农民和消费者都可以便捷查询农产品实时信息,有利于安排农业生产。可以说农产品网络营销是我国农业“走出去”,打通销路,繁荣新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手段。第二,“一带一路”背景下,相较传统农产品销售,各国农民通过农产品网络营销方式,与消费者直接联系沟通,减少销售流程中间环节,缩减物流交易成本。第三,“一带一路”背景下,农产品网络营销可以发挥沿途各国农业资源优势,实现农业互补发展,带来更广泛需求和商机,推动沿途各国农业发展。最后,“一带一路”背景下,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发展有利于我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发展。农产品网络营销依托互联网平台,而网络平台传播的快捷性、覆盖面大,能加快带来品牌效应,提高我国农产品竞争力。总而言之,农产品网络营销让我国农产品直接与沿途众多国家农产品竞争,对增强我国农产品竞争力,提高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

3“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农产品网络营销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已经获得战略沿线各国和地区的认同。农业“一带一路”的战略核心是建中国粮仓,保当地民生,实现我国农业“走出去”和“引进来”的全球化发展战略。2013年起中国原产地农产品直销项目在国内遍地开花。农产品的跨境网络营销越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传播和”一带一路“国家合作的加强,正成为近年来农业发展的新热点。2015年,以农产品网络营销为核心内容的农业电子商务发展已经被农业部立为重点工作之一。我国参与经营农产品网络营销的企业已经形成了“两超-多强-小众”的寡头竞争格局。“两超”是两个超级垄断网站,如阿里系网站、京东系网站,加起来占市场份额的80%以上;“多强”是“我买网”等许多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网站;“小众”是指具有特色的网站,如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商城、龙宝溯源商城。[2]虽然我国农产品网络营销发展势头迅猛,但在我国农产品销售份额中比例仍较低,其发展也遇到一系列问题。

3.1农产品网络营销发展不平衡

“一带一路”战略是推进我国向西开放,依托“一带一路”实现亚、非、欧经济互联互通。“一带一路”在我国辐射区域广泛,涵盖了18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就实体农业经济和营销情况而言,“一带一路”圈定的区域发展不平衡,东强西弱,存在巨大差距。这种实体差距也延伸到农产品网络营销领域。我国西部地区受到传统地域和交通物流限制,农村互联网硬件设施建设远远落后于东部发达经济地区,网络营销起步也就晚于东部。我国比较成熟的农业网络营销平台基本建立在东部地区,西部农产品网络营销基本依靠东部平台。西部地区特色农产品在互联网上无论展示还是宣传,以及消费者接受度上都明显滞后,区域特色没能完全体现。而西部地区不仅是我国农产品的重要产地,更是在地理位置上直接与中亚、中东、东北亚毗邻的。西部地区农产品网络营销与周边国家关联性更强,也更能了解毗邻国家的市场需求。西部地区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发展是我国农业能否缩小区域差异,推动农业“走出去”的关键。

3.2农产品质量标准化认证不完善

无论是哪个国家的消费者都十分重视食品安全,对农产品的质量要求是较高的。现阶段,消费者对网上销售的农产品质量存在疑虑。只有对农产品进行质量标准化认证管理,消费者才能信赖并选购。国外农产品网络营销的经验告诉我们,有质量统一认证的农产品,即使是价格比无保障的农产品价格更高,也会被消费者所接受认可。质量统一认证的农产品在网上销售和宣传,效果也更好,更容易树立农产品品牌。我国农产品的分散性和差异性,再加上农业生产规模较小,都不利于农产品质量标准化认证的。农产品质量标准化认证制度的不完善,成为了阻碍国内外消费者对我国农产品网络营销的接受度。制定和完善统一的农产品质量标准认证,才能更好地在互联网平台上宣传和销售农产品。

3.3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发展滞后

“一带一路”背景下,农产品生产销售信息依托互联网技术将更加快捷、广泛地传播。农产品网络营销的消费群体将从我国国内向亚、欧、非国家扩散。农产品网络营销效果最终需要物流配送送达到消费群体手中。而农产品本身具有易腐性、季节性和地域性的特点,这对农产品物流配送等环节就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农产品网络营销的主要成本在物流、供应链建设以及缴税。“一带一路”背景下,农产品物流配送需要拥有先进的低温保鲜设备和技术,高效的运输和通关结算效率,这样才能有效控制农产品损失率,保证我国农产品第一时间送到沿途相关国家消费者手里。现在我国农产品物流正在快速发展,但专业化的配送体系尚未建立。现有的物流企业在仓储、运输、配送等环节中,轻”物“重”流“,难以保障农产品的有质送达。

3.4农产品网络营销人才缺乏

虽然随着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我国农村网民数量成几何倍增长;但农村网民综合素质较低,使用网络只要是以娱乐为目的。农民缺乏主动利用信息技术了解农业供销信息,展开农产品销售,以及与“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开展农业合作的思想意识。要保障我国农业通过农产品网络营销平台“走出去”和“引进来”的良好效果,需要优秀的网络营销人才。这种人才既要精通农业、商业、以及信息技术等等专业知识,还要精通“一带一路”战略沿途国家语言。很显然,我国缺乏优秀的农产品网络营销人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农业国际化。

4“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农产品网络营销发展的几点建议

4.1把握机遇,缩小区域化差异

在互联网时代中,农产品网络营销是重要的新型农产品营销手段。我国各地区应从思想上认识到农产品网络营销对于农业“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性,加大农村网络体系建设和农业信息化技术宣传,做好硬件保障。加大农产品网络营销平台建设,特别是鼓励资源丰富的西部落后地区建设展示自己特色的网络平台。支持西部地区开发建设能充分展示自身农产品特色的网络运营平台,缩小与东西部差距。通过农产品网络营销发展,可以帮助西部地区以较低成本在网络平台上树立特色农产品品牌,开拓市场,这是时展的契机。此外,国家层面上还需从法律、政策、税收层面,加强扶持,促进农产品网络营销大力发展。

4.2加强标准化建设,创中国特色农产品品牌

农产品标准化建设和食品安全是农产品品质的保障。“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农产品网络营销要科学合理发展,需要加强农产品标准化建设和监管。首先,我们应当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农产品标准体系,规范不同农产品的生产技术和操作规范。其次,通过相关立法和政策实施,高度重视食品安全监管和农产品污染监管工作。最后,大力发展“三品一标”农产品,“三品一标”既是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统称。[3]“三品一标”农产品可以说在政府主导下的农产品标准化建设下,所产生的安全、优质的农产品品牌,应当让其成为我国农产品网络营销的主打产品。加强农产品生产和加工过程中的规模化、标准化建设,才能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和国际竞争力,创立中国特色品牌,是保障农产品网络营销持续发展的基础。

4.3发展云物流,提升农产品网络营销发展质量

农产品网络营销的主要成本和损失率都在物流配送上。物流配送是否快捷、安全关系着农产品网络营销的成败。“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农产品网络营销还面临者进出口环节,高质高效的物流配送服务更是提高我国农产品知名度和销量的关键。对此,笔者主张依托互联网技术,发展云物流,激发和促进农产品物流配送的良性竞争。利用云平台,将所有农产品物流公司、物流枢纽中心和农产品企业物流部门等机构集中在互联网资源池中,充分交流互动,从而减低物流成本,提高效率。发展云物流建设,依靠大规模的云计算处理能力、标准的作业流程、灵活的业务覆盖、精确的环节控制、智能的决策支持及深入的信息共享来完成物流行业的各环节所需要的信息化要求。

4.4培养专业化人才,组建专业营销团队

专业化的人才对“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农产品网络营销起着重要作用。对农产品网络营销人才的培养,应以高素质的现代农民为目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加强对“新生代”农民的信息技术知识和营销技能培养。政府应帮助“新生代”农民进入职业院校继续学习。而职业院校也应把为“新生代”农民提供高质量的继续教育培训服务做为服务社会的重要内容。第二,对已经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和商务营销技能的大学毕业生,开展宣传,让他们意识到我国农业”一带一路“战略的发展机遇。鼓励大学生组建创业团队,投身到”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农产品网络营销活动中。第三,组织专业技术团队,深入农村,开展对广大农村居民的网络宣传、网络技术学习教育,提高大众对网络营销的认知度和普及度。

作者:邓满单位: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全毅文.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国际农产品流通中心建设构想[J].商业经济研究,2015(28)

农产品网上营销篇8

关键词:营销业态;营销主体;流通方式;农产品流通网络

中图分类号:F7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4-0171-04

引言

农产品流通事关农民生产和群众生活。近年来,各地都在积极探索农产品流通,发展了一批农产品流通载体和平台,促进了浙江省效益农业的发展。但由于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整体规划缺乏,网络不够健全,经营方式滞后,经营人才奇缺,加上对农产品流通网络建设的公益性认识不足,政策扶持力度不大,市场发育不够完备,网络效益远没有充分发挥出来,造成农产品“卖难买难”现象时有发生,影响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一、相关研究述评

农产品流通是整个农业产业链中最关键的一环,也是农业服务业的核心内容和重要支撑。国内外许多学者对农产品物流模式、流通业态和农产品营销等方面进行了相关研究。周发明(2006)研究了以美日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农产品流通渠道的基本特征,认为农产品流通主体呈现了组织化、规模化,农产品流通渠道日益缩短,远期交易、远程交易、拍卖交易成为农产品批发交易的主体内容,连锁超市经营成为农产品零售终端的主要形式,物流配送系统和服务体系日渐完善。何加骏等(2007)以生鲜蔬菜为例,研究了美国、日本、荷兰及中国台湾省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农产品物流体系的运作模式,并提出了构建中国特色的生鲜农产品物流模式的建议。霍美丽等(2008)研究了韩国农产品流通现状与经验教训,在工业化进程中,由于韩国政府未对农业实行及时和有效的保护和调整,农业已经伤了元气,流通市场的逐步开放使韩国农产品的生产和流通面临新的形式和挑战。

可以看出,现有国内的研究虽然对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经验以及国内农产品流通做了一定分析和探索,但对农产品流通网络体系缺乏系统性、战略性的研究,对实践的指导意义不强。笔者希望在充分考虑浙江农产品流通现状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经验,提出构建符合浙江的农产品流通网络体系。

二、浙江省农产品流通实证分析

(一)农产品流通的主要特点

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和现代流通业的发展,我省在农产品流通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呈现出以下主要特点:

1.农产品批发市场初具规模。全省各地充分依托区位优势,大力推进农产品市场改造建设。截至2008年底,全省农产品批发及农贸市场达到577个,交易额1040亿元,年交易额亿元以上的农产品批发市场35个。目前全省初步形成了以大中城市农产品批市场为骨干,产销区农贸市场为基础的农产品市场体系,约80%的鲜活农产品通过市场集散。其中供销社创办的64家农产品批发及产地市场交易额达235亿元,占全省的22.6%,其中杭州果品市场、嘉兴农批市场和金华农产品市场在业内具有较高的影响力。

2.新型农产品流通业态崭露头角。近几年,浙江省各地农产品流通建设步伐加快,农产品连锁经营、展示展销、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业态呈现良好发展势头。本次调查了53个县(市、区)供销社,有391家企业的农产品进入超市销售,销售额约7亿元;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共有44个,销售额达到8.3亿元;鲜活农产品配送公司共11家,销售额1.4亿元。这些新型流通业态的出现,大大丰富了农产品流通方式,有利于培育名优特农产品,发展紧密型的订单农业,保障农产品顺畅流通。

3.农产品营销主体多元化发展。随着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经纪人等多元化营销主体不断涌现,为农服务的功能不断强化。截至2008年底,全省农业龙头企业5883家,销售收入1955亿元。全省供销社系统龙头企业95家,销售额近400亿元,其中部级龙头企业浙江省茶叶集团有限公司绿茶年出口量占全国出口的近50%,带动了全省茶叶产业化发展。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2628家,入社农户60.3万个,带动农户370.4万户,占全省总农户的38.2%。供销社领办的142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销售额约103亿元,本次调查的53个县(市、区)供销社,专业合作社农产品销售额约55亿元,对当地农产品销售发挥了巨大作用。全省现有农产品营销大户、经纪人24万多户,其中供销社已累计培训农产品经纪人3万余人次,累计销售农产品约120亿元。

(二)农产品流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农产品经营存在着风险大、收益低的特点,加上对农产品流通的公益性认识不足,在农产品购销网络建设上还存在着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农产品流通缺乏整体规划。这几年各地在农产品流通上虽然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但仍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对农产品流通整体建设缺乏深度研究,没有一个能指导全省建设发展的整体规划。加上全社会对农产品流通的公益性认识不足,缺乏持续有效的政策扶持,造成市场缺失与重复建设并存,升级改造滞缓,网络建设布局处于有点无网的状态。

2.农业龙头企业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全省农业龙头企业整体上规模偏小,档次较低,市场开拓能力较弱,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在全省十大主导农业产业中,能起带动作用的加工和流通型的龙头企业屈指可数。正是由于缺少了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影响了农产品流通的健康快速发展。

3.农产品交易方式粗放,营销人才缺乏。农产品流通以大宗原产品和初级加工产品为主,处于较原始的集散阶段,传统经营业态仍占主导地位。据调查,目前农户在农产品交易过程中,约42%的农户是依靠自销,45%的农户是通过个体商贩和纪纪人销售农产品,仅2.7%的农户是通过订单销售。近几年各级供销社都在大力发展为农服务组织,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产品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农产品经纪人队伍相对薄弱,人员老化,人才缺乏,营销队伍建设需要一个培育壮大的过程。

4.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不强,品牌效应不明显。目前,大多数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小、加工层次低、产品附加值低。一家一户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制约了农产品品牌建设。总体上存在着名牌产品少、区域品牌缺失等问题。根据对53个县(市、区)供销社的调查,国家驰名商标只有25个,省级著名商标仅为106个。

三、对策建议

在分析浙江省农产品流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提出了构建“一体五翼”的农产品流通网络体系:通过改造升级农产品批发市场,构建大宗农产品流通网络;通过加速农产品直销中心建设,构建特色农产品连锁经营网络;通过建设发展农产品配送中心,构建鲜活农产品配送销售网络;通过培育优势主导产业龙头,构建产加销一体化的农产品销售网络;通过发展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产品经纪人,构建基层农产品集聚网络;通过开发利用信息技术平台资源,构建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网络,以公共信息平台、物流配送系统、市场检测机构为基础支撑的网络体系。

(一)以组建和培育省级农产品流通网络龙头为重点,构建多层次、多类型、多渠道的农产品购销网络

农产品购销网络是由从事农产品产销的各类生产经营主体联结而成。生产经营主体是构成农产品购销网络的基础。农产品购销网络龙头企业的规模、实力及经营能力的大小直接决定农产品购销网络的广度和深度。因此,必须大力发展各类省级农产品生产流通龙头企业。

1.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改造步伐,提升农产品市场体系功能,构建大宗农产品的流通网络。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农产品批发市场仍然是农产品流通销售的主体,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是购销网络建设的重点。全面升级改造农批市场,重点培育具有产地加工整理、预冷保鲜和冷链物流的现代化综合农产品批发市场。同时,根据浙江省农业产业布局以及农业物流的发展现状,结合区域市场发展实际,参与投资产地批发市场和各地农贸市场的建设,积极推进“农改超”工程。完善农产品市场分级包装、加工整理、检验检测、冷藏保鲜、物流配送、信息网络等设施和功能,形成“绿色、高效、现代”的新型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

2.加速农产品直销中心建设,整合供销社系统网络资源,构建名特优农产品的连锁经营网络。以建设省级农产品连锁经营龙头企业为重点,积极推进省市县三级的特色农产品连锁经营网络建设与整合,形成以省级龙头带动、市级龙头支撑、县级龙头连锁(加盟)的农产品双向流通购销网络。以名特优农产品经营为重点,发展和推广农产品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业态。立足系统的资本、品牌、管理、技术等优势,积极推动市县级农产品直销中心的建设,鼓励连锁企业采取联合合作、战略联盟、集中采购等方式,实现资源整合。

开展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通过网络龙头企业参股、合作经营等多种形式,以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加工为基础,重点提升具有市场发展前景好的农产品加工水平,提高农产品加工品质,并通过统一品牌、统一包装,实现统一销售。把名特优农产品连锁配送经营网络与系统内的“生活资料连锁经营网络”进行对接,发挥供销系统58家日用消费品网络龙头企业和9000多个经营网点的集散、分销作用,实行资源共享,实现“两网”并用,最大限度地发挥系统网络的作用。

3.加强农产品配送中心建设,发展新型营销业态,打造鲜活农产品配送销售网络。鲜活农产品配送销售是最直接对接生产与消费的农产品销售形式,它不仅有效减少了农产品流通环节和经营成本,更有利于保障农产品的消费安全。要以“促进农产品销售和保障农产品安全消费”为目标,大力发展鲜活农产品专业配送公司。通过发展农产品生产基地、冷链加工、检验检测、物流配送等新型流通业态,打造从田间地头到餐桌的农产品安全消费流通网,建立优质鲜活农产品“进超”配送网。通过发展“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购销模式,扩大鲜活农产品配送销售网络,促进地方标准化农业、“订单”农业的发展。通过与“农业生产资料流通网”对接,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构建供销社系统立体服务模式,直接显现供销社为农服务的功能,推进品牌农业、效益农业、生态农业的发展。

4.依托农业主导产业,结合供销社优势,培育产业龙头,构建产、加、销一体化的农产品流通网络。依托浙江十大农业主导产业,从供销社现有基础和条件出发,重点培育茶叶、蚕茧、食用菌、柑橘、蔬菜等领域的生产、销售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实现产、加、销系列服务功能。统一规划、集中扶持,鼓励龙头企业分期建设一批高起点、高标准的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推广“市场+基地+农户”、“公司(配送中心)+基地+农户”、“行业协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发展和规范订单农业、合同农业,引导企业通过建立风险基金、保护价收购、入股分红和盈余返还等多种利益联结形式;鼓励和支持广大农业企业、合作组织、贩销大户采取订单、契约等形式,开展农产品购销,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体,形成分散种植、集中销售的农产品销售机制;重点扶持发展与农民建立稳定产销协作关系的农产品生产流通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

5.发展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经纪人,构建基层农产品集聚网络。利用供销社人才和网络优势,继续大力推进专业合作社建设,着力发展种养大户、营销能人领办的各种专业合作社,引导专业合作社开展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为农民提、供、销一条龙服务,增强专业合作社向心力、凝聚力和生命力,整体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综合实力。加大农产品经纪人培训鉴定工作力度,争取做到村村都有农产品经纪人,特别要强化开展中高级农产品经纪人的培训。充分发挥各地农产品经纪人协会的作用,探索会员之间有效的合作机制,实现资源共享、互通有无,形成深入大街小巷、遍布城市乡村的基层农产品集聚网络,成为市场、加工企业、超市、直销中心、配送中心农产品来源的桥头堡。

6.整合农产品信息网络资源,构建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由省供销社本级网络为基础,整合全省现有的各类农产品信息网络资源,建立一个多功能、多层次、多品种、与国内外有效对接的大型综合性全省供销社农产品电子交易服务网络平台,实现农产品实时网上展示和交易。各级供销社既是网上农产品交易提供者,又是服务于网上交易的农产品物流中转站,通过供销社服务大联网把优质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充分发挥浙江农民信箱平台作用,开展信息,举办网上农博会和杨梅、葡萄、柑橘等营销专场,推动农产品网上贸易。

(二)扎实推进农产品标准化基地建设,提升农产品品牌,为农产品流通提供支撑

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农产品现代化流通是农业产业化相互促进的两个重要环节,农业标准化生产为农产品流通提供了支撑,农产品流通同时又促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农业标准化生产是农产品有效流通的基础,农产品品牌是提升农产品价值、保证农产品购销健康发展的关键。

1.加强农产品标准化建设。全面推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加强优势产区名优特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同时鼓励系统内各类农产品经营龙头企业,积极参与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带动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社员及农户开展标准化生产和Gap认证,积极参与到农产品合格经销商的认证工作中,为农超对接和农产品出口提供支撑。重点建设规模化标准化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鼓励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申请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三品”认证,实现农产品分级标准化、包装规格化,提升农产品整体品质。

2.强化农产品品牌建设。进一步整合品牌资源,着力培育相同品质或地域的供销社系统农产品品牌。并引导系统内企业加强对自身商标、商号等知识产权的保护和推广,支持和组织企业申报驰名商标、知名商号、名牌农产品以及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集体商标,增加自主品牌商品的比重;鼓励行业协会推行区域统一商标、标准、质量、包装“四统一”管理,培育和推广供销社品牌。全省培育若干个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农产品品牌,提高农产品品牌化水平,达到以品牌带动农产品销售的目的。

(三)加强信息化和安全检测体系建设,为农产品购销提供公共服务

开展农产品信息化服务,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安全风险评估与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营销服务平台,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流通渠道畅通。

1.开展农产品信息化服务。加强农产品市场供求与价格信息收集、分析和工作,建立农产品供求和价格预警机制;建立包含营销主体经营情况、政策咨询、国家和行业质量标准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在内的信息网上查询系统;强化农产品质量可追溯管理,加快建立健全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产品生产经营档案制度、标识制度和质量自控体系;建立农产品经营主体进货台账、进货验货和进货索证等制度。

2.完善和优化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服务。在农产品加工企业、合作组织、种养大户中推广设立监测点,并通过省市县三级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形成覆盖全省农产品生产、销售的综合检测网络;重点对农产品批发市场、一定规模的农贸市场、大型生鲜超市配置专用农产品安全快速定性检测设施;对重点农产品出口企业及为大宗农产品出口服务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协会等组织配置农产品专用检验检测设备。

3.开展农产品营销推介服务。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营销服务平台,重点支持各营销主体参加浙江农业博览会、浙江名特优农产品展销会等综合性农业会展,支持“浙江绿茶”、“浙江柑橘”、“浙江竹子”、“精品水产”等农产品推介活动。加大全省农产品产销对接力度,鼓励和组织农产品生产企业、加工企业及其生产加工区域供应商与各大中型卖场、生鲜超市、农产品批发商、大中专院校及部队后勤部门、农产品区域采购商进行直接对接,开展农产品网上购销对接会,畅通农产品的流通渠道。加强农产品国际市场开拓,大力组织农业龙头企业参与境外农产品展览展销和产销对接,促进农产品出口。

(四)加大政府投入,强化政策保障

架构覆盖全省高效有序、功能强大的农产品购销网络体系是一项需要精心规划、大量投入、持续维护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及各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全力支持,给予必要的政策保障。

1.设立建设专项基金,扶持农产品购销网络建设。鉴于供销社构建农产品购销网络体系具有公益性质,建设、运行和维护需要持续投入,明确在以供销社为主投入并带动社会各类资金参与的基础上,建议省政府设立专项基金,扶持农产品购销网络体系建设。具体可采取供销社承担农产品购销网络体系建设任务的企业按其销售额的5‰在税前提取网络建设基金,专项用于农产品购销网络体系建设及农产品市场升级改造、培育网络龙头企业、农超对接、农产品基地建设、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品牌建设。由供销社会同财政部门制定实施办法,设立专户,专款专用,并具体负责监督检查和考核。

2.营造良好宽松的政策环境,加快农产品购销网络体系建设步伐。农产品购销网络体系建设存在着巨大的风险性,地位弱势。因此,建议政府和各有关职能部门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出台有利于农产品购销网络体系建设的各项政策措施。(1)加大对农产品购销主体的税收、土地和信贷支持,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减免农产品生产流通环节税,解决企业经营初级加工类农产品的增值税抵扣问题,明确农村经纪人、专业大户代出口企业收购作为出口加工原料的农产品,视同农产品出口企业直接向农民收购农产品允许抵扣增值税,对生产企业自营出口或委托出口农产品及其加工品实行“免抵退”政策;将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等大中型流通设施建设纳入政府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范围,其用地列入专项指标,给予重点支持,优先安排,并严格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中发[2008]1号)文件要求,“落实农产品批发市场用地按工业用地对待的政策”。扩大农产品购销企业流动资金贷款财政贴息、补助政策的扶持范围,切实解决中小农产品流通企业的资金问题;要积极协调金融机构,加强对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信贷支持,重点要综合运用出口信贷、打包放款等多种手段,提供融资、结算、信息咨询等服务。(2)加大对农产品购销主体的财政扶持力度。流通业、服务业专项扶持资金要重点向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经纪人等项目倾斜;鼓励农产品流通企业参与(联结)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与农超对接,对新通过部级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Gap认证和省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认定的,新获得国家、省(部)名牌和获国家、省(部)金奖的农产品的,或在省内建立符合农产品出口标准的生产基地,或农产品经纪人推销地产农产品销售额达到一定数额以上,或开展农超对接活动经营地产农产品达到一定数量的,经认定后给予一次性奖励或补助。(3)规范鲜活农产品配送经营市场秩序,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认真落实食品消费安全法律法规,积极推进国家有关部委倡导的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食堂等实施农产品消费集中统一配送工作,鼓励单位直接向农业网络龙头企业、农产品配送中心和农民专业合作社采购农产品,以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

参考文献:

[1]王新利,赵琨.基于神经网络的农产品物流需求预测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0,(2):62-68.

[2]2009浙江统计年鉴[K].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3]何加骏,孔有利.发达国家及地区生鲜农产品物流经验与启迪[J].上海农业学报,2007,(2):105-107.

农产品网上营销篇9

(一)互联网普及率低、基础设施跟不上

虽然我国互联网的普及率已经达到42.1%,但是发展仍然很不平衡。宿州市受制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滞后、互联网接入条件不足、硬件设备落后等因素,宿州市农村地区网民的增长仍显得较为缓慢,增幅小于城镇地区。

(二)网络营销意识淡薄

互联网对于很多农民来说仍然是一个新生事物,很多农民还没有接触过电脑,对于互联网的应用更是知之甚少。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目前宿州市特色农产品企业仍然采用传统的营销方式,很少有企业实施网络营销,即使有个别规模稍大一些的企业开展网络营销,但也只是停留在一个较低的层面,仅仅停留在网上宣传的层面。

(三)网络营销人才缺乏

由于宿州市特色农产品的经营场所主要处于乡镇或农村,经营规模较小,很多都是家庭作坊式的。这些人对网络营销缺乏一定的了解,主要精力仍然集中在传统营销工作中。在这样的环境中是很难培养出真正的网络营销人才,也无法吸引真正的网络营销人才来此工作。

(四)物流配送体系不健全

特色农产品属于有形产品,网上销售必须借助传统的物流才能将产品送达到消费者手中,因此,物流配送是开展网络营销的重要环节。由于农产品单位体积大、易腐烂、经济价值低,实现特色农产品网络营销关键是要建立高效率、低成本的农产品流通服务体系和物流配送系统。[3]然而宿州市特色农产品物流发展相对滞后,第三方物流很少覆盖乡镇和农村,而且,大部分农产品的保存对温度有一定的要求,目前的物流基本上都是常温物流,这对特色农产品长距离的运输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以宿州符离集烧鸡为例,目前网上销售符离集烧鸡,都是真空包装的,新鲜烧鸡由于保质期短、保存温度低,无法在网上销售。

(五)网络营销应用水平低,缺乏有效的推广策略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绝大部分的农产品企业的网络营销仅仅停留在网络宣传上,而且网络宣传也只是将企业的厂名、地址、电话挂在网上而已,这个传统媒体的宣传没有什么区别,虽然也能带来一些顾客,但效果肯定不理想。

二、宿州市特色农产品网络营销策略分析

虽然一些特色农产品企业已经尝试着利用网络这个平台,但是对网络营销的本质和特点还没有切实的认识,网络营销仍然停留在网络宣传这样比较低层次的水平上。同时由于很多特色农产品企业的老板是农民出身,对互联网认识很少,企业的目标仍然集中在实体市场上。由于网络营销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突破时空的界限,未来的竞争对手不仅仅是来自本地企业,更多的是来自全球的企业。如果这些企业仍然不能转变营销理念,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必然会被市场淘汰。以下针对宿州市特色农产品网络营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一)积极创造一个良好的网络营销环境

1、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开展网络营销的前提条件是能够接入互联网。目前,宿州市农村地区互联网的普及率很低,政府需要加大对农村网络基础设施的财政投资力度,扶持有条件的企业或个人积极开展网络营销。[4]政府除了加强硬件方面的投入以外,还要积极学习省外的一些好的做法。浙江省建立的“浙江农民信箱”就非常值得我们学习。“浙江农民信箱”是根据“数字浙江”建设的总体规划和“以用促建”的原则,通过研究开发方便、实用和可管理的系统应用软件,利用互联网技术,借助现有的农技服务体系和运营商的网络设备,以低成本构建的农民网上交互的信息化平台。使农民能够借助电脑和手机短信进行网上交流,快速、便捷、免费地获得各种技术信息、市场信息、农产品买卖信息和系统提供的其他服务。[5]

2、强化网络营销意识

由于宿州地区的农民和特色农产品企业目前采用的营销渠道仍然是传统的销售渠道,很少有网络营销的概念,特色农产品的销售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政府应该加大对网络营销的宣传,提高网络营销的意识。特色农产品企业要充分认识到网络营销的重要性,并积极实施网络营销,提高网络营销的应用水平。

3、加强网络营销培训

由于宿州地区农民和特色农产品企业的网络营销意识淡薄、网络营销技能欠缺,因此加强他们的网络营销培训,提高他们的网络营销素质,成为当前实施特色农产品网络营销的重要工作。新型农民培训是宿州市33项民生工程之一,已经在宿州职业技术学院举办多次,但是这些培训都是针对农民传统创业方面的培训,农民的网络营销意识和网络营销技能没有任何提高。政府和学校应该在培训内容中加入网络营销方面的培训,切实提高农民的网络营销意识和网络营销技能。

4、成立网商协会,进行网络营销经验分享

对于特色农产品生产和销售比较集中的地区,可以成立网商协会,进行网络营销经验分享,共同提高特色农产品的质量和品牌形象。以符离集烧鸡为例,符离集烧鸡行业现有烧鸡食品有限公司28家,个体烧鸡加工户30多个,符离镇共有人口11万人,有30%的人员从事与烧鸡生产有关的产业。[2]该地区烧鸡产业较为集中,可以让龙头企业带头组建网商协会,通过互联网积极维护和提升符离集烧鸡的整体形象和品牌声誉,为符离集烧鸡走出宿州、走出安徽,甚至走向全国提供良好的平台。

(二)完善特色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

网络营销最终的目的是能够将产品销售出去,由于特色农产品属于有形产品,要想使产品最终到达消费者手中,必须要借助于传统的物流。目前宿州市部分特色农产品企业已经开始通过一些网上销售平台实现网上销售,但是这些企业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物流问题。结合农产品网络营销的特点,在充分考虑当地农产品供应链现状的前提下,构建农产品供应链模式。当前农产品的物流配送可以考虑由第三方物流公司来完成。[6]针对农产品保质期短、需低温储存,应该积极启动特色农产品冷链物流建设。冷链物流是物流的新发展,它是在冷冻技术产生的基础上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冷链物流既有普通物流的特点又不同于普通物流,它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具有时效性、复杂性和高成本性。冷链物流的普及将会有效解决特色农产品的物流问题。[2]

(三)提高网络营销的应用水平,综合利用各种网络营销工具

当前宿州市特色农产品的网络营销仍然停留在较低的应用水平,主要停留在网络宣传这个层面上,没有真正进入网络营销的实质阶段。网络营销的最终目的是促成销售、提高企业的品牌形象。以符离集烧鸡为例,具有一定规模的烧鸡企业已经通过第三方销售平台实现网上销售了,同时也利用搜索引擎、博客、微博等网络营销工具开展网络营销活动。[7]

1、综合利用多种电子商务模式,实现网上销售

目前的电子商务模式主要有B2B、B2C和C2C等三种模式。对于农民或规模较小的企业可以先从C2C这种模式做起,比如可以选择在淘宝网或拍拍网这个平台上开设网店,这个平台目前的进入门槛低,成本费用少。等C2C这种模式做大了,可以向B2C或B2B这两种模式过渡。比如宿州市徽香源食品有限公司就是采用天猫这个平台实现网上销售。通过徽香源天猫旗舰店,全国的消费者无论在什么地方、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可以购买到符离集烧鸡。因此开展网络营销既扩大了产品的销售范围,也提高了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8]

2、综合利用多种网络营销工具,实施网上推广

我们知道,在当今时代,再好的产品也离不开推广,对于网络营销同样也是如此。网站建好了,不等于就有人来访问,网店建好了,不等于就有客户来买东西。所以开展特色农产品网络营销,要综合利用多种网络营销工具,实施网上推广。目前主要的网络营销工具有博客、微博、论坛、即时通信工具、e-mail、搜索引擎等。以淘宝网店为例,光在淘宝这个平台开设网店还不算是真正地开展网络营销。网店建好了,需要运用多种营销工具加以推广,才能使网店流量提升,进而使销量得以提升。如何提升淘宝网店的流量和销量已经成为每一个淘宝店主非常关心的问题。目前淘宝这个平台可以用来推广的工具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付费推广工具,包括直通车、淘宝客、钻石展位等等,另一方面是免费推广工具,包括论坛、博客、微博等等。只有综合利用这些推广工具,熟悉推广技巧,才能将网店做大做强。[9]

三、结束语

农产品网上营销篇10

关键词:农产品;网络营销;电子商务

一、农产品在网上销售的发展

(一)电子商务的发展前景和环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将逐步改变我们的生活及工作方式,商务活动方式逐步变成了由计算机远距离操作完成的数字化活动方式。没有了时间、空间和人为条件上的限制,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将变得方便、灵活和自如。

(二)农产品的市场需求和销售模式

1、消费者收入水平是影响农产品消费需求的主要因素.农产品需求收入弹性的大小反映农产品需求量随收入变化而变化的情况,从而分析农产品对居民生活所产生的影响.

2、农产品交易过程中的种种差异性和不规范性,使农产品交易有不透明性,电子商务通过建立平台使农产品在交易中弥补信息的不透明性提高效益。

3、农产品销售模式。农产品传统模式营销是一种产品交易营销,强调将尽可能多的产品和服务提供给尽可能多的顾客。现实生活中主要的销售方式有商营销模式,经销商营销模式,直销模式等。

网络营销是对传统营销的创新和补充,传统营销理论同样适合于网络营销。经过不断发展与创新农产品网上销售方式大多是以网上农贸市场,网上农产品批发大市场,网上连锁店,网上特色营销,基于市场的目标市场等多样化形式展现。

(三)农产品在网上销售的利与弊

传统营销的模式已经在国人的心中根深地固,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和电子商务不断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网络营销能带给商家长期的利益,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一批忠实顾网络营销在未来将会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利:网络营销具有成本优势,在网上信息,成本很低,将产品直接向消费者推销,可缩短分销环节,的信息谁都可以自由地索取,可拓宽销售范围,这样可以节省促销费用,从而降低成本,使产品具有价格竞争力。网络销售模式具有多样性,及时性,网上服务可以是24小时的服务,而且更加快捷,从而使网络营销更优化。

弊:农业是季节性、时效性较强的行业,农产品市场的货源随农业生产季节而变动,特别是一些鲜活农产品,由于信息不灵、渠道不宽、流通不畅等原因出现生产后卖难现象。网络营销缺乏信任感,网上购物要发展,保证质量是一个重要的方面。网络购物让消费者足不出户,享受到来自全国乃至全球丰富的商品,但由于网络的虚拟和远程性,消费者处于弱势地位,欺诈消费者、购物安全事件屡有发生。网络营销缺乏诚信与生趣,交易和支付安全存在漏洞。

二、农产品在网上销售存在的制约问题

(一)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落后虽然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农业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了巨大的飞跃,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仍处在一个相对落后的阶段。

(二)农产品物流配送存在较大的困难物流配送是开展网络营销的必要保障,而针对农产品网络营销开展的农产品物流配送其要求远高于普通产品。

(三)农产品网络营销人才匮乏我国农村人口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对于计算机、互联网的认识和应用都非常有限,甚至有人一辈子都没有见过电脑,体验过互联网带来的便利,许多农民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都还没有适应全球信息化的发展趋势。这导致了农户难以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来进行产品的深度加工和全面推广。

(四)由于我国传统的农产品销售方式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是的消费者消费观念和消费形式比较固化,严重阻碍电子商务在农产品行业的发展。

(五)农产品网络销售是无形的,支付和交易和交易的安全成为了经销商和消费者进行交易的重要影响之一,我国电子商务法还不够完善,在网络销售和支付安全方面仍存在较大的漏洞。

三、解决措施

(一)政府加大支持和引导力度政府的支持和倡导是农产品网络营销顺利开展,加强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网络信息化水平,同时政府应当做好管理工作,制定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完善网络销售的实施方案,提供一个绿色、安全的网络营销平台。

(二)加强农产品网络营销人才的培养

目前人才缺乏是困扰农产品网络营销发展的一大难题既了解农产品又熟悉网络营销的人之又少,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大农产品网络营销人才的培养力度。

(三)完善农产品配送体系良好的配送体系是农产品网络营销顺利开展的保障,针对不同的农产品,我们应当从配送的各个环节入手,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配送策略和计划,确保农产品销售的顺利完成。

(四)不断完善我国的电子商务法使经销商和消费在交易中无后顾之忧

参考文献:

[1]周艳榕,邹勇.我国发展农业电子商务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农业网络信息.2009(10)

[2]付春杰,崔刚.农业电子商务的应用与发展[J].互联网天地.2009(5)

[3]郭建强,赵清华.农业电子商务概述[J].计算机与农业.2011(2)

[4]邓婷.凝望三农农业电子商务难在何处[J].中国信息界.2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