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的产生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46:57

新闻学的产生篇1

关键词 新闻社会学 新闻生产

中国分类号 G219 文献标识码 a

作为一个学科,社会学用精确、控制的方法科学地、系统地研究社会。社会学的研究关注社会结构、社会系统、社会活动、构成社会与社会系统的群体、机构以及社会文化、生活方式等等。社会学研究的基石是社会群体、社会群体之间及其内部的关系以及他们对个人行为的控制。

社会学的研究目的使社会学研究自然地将新闻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从而进入新闻学研究领域。在美国,将新闻学研究正式纳入社会学研究范式发生于19世纪40、50年代。当时主要是把新闻作为一种政治现象与选举过程相联系。

社会学家在那个时代所关注的并不是媒体本身,而是媒体对公众所产生的影响。在《人民的选择》一书中,拉扎斯非尔德等学者提出新闻对政治选举的影响是通过二级传播的模式,由意见领袖来实现的。此后,社会学对新闻现象的研究范围不断扩大,研究也更加深入。

社会学对新闻活动的研究将新闻活动与社会组织联系起来,考察社会环境对新闻业整体的影响。美国社会学对新闻的研究,自早期拉扎斯非尔德的研究开始,到20世纪70、80年代进入繁盛期,出现了塔奇曼(tuchman)、甘斯(Gans)、莫洛奇(molotch)、莱斯特(Lester)、费斯曼(Fishman)、舒德森(Schudson)、吉特林(Gitlin)等一大批优秀学者,产生了大量著述。近年来,其中有些学者又有新的具有影响力的著作问世,如甘斯的《民主与新闻》(2003),吉特林的《无限媒体》(2002)和《知识分子与旗帜》(2006)、舒德森的《新闻社会学》(2002)等。

新闻社会学对新闻生产的研究,主要从政治、经济、社会组织、文化以及技术等五种视角展开。这些视角从研究媒介所处的政治体系、经济、社会组织、社会文化和技术的环境来解读新闻生产的过程。

政治视角主要是指政治结构对媒体的影响。萨尔伯特等学者在他们所著的《媒介的四种理论》中,将媒介体系归纳为四种理论体系:独裁主义理论、自由主义理论、社会责任论和苏联共产主义理论。媒介的四种理论至今仍是认识媒介政治体系的经典文献。该著作提出,欲了解媒体与社会体系的关系。必须了解特定社会所持有的信念,了解这个社会对人的本质、社会与国家的本质、个人与国家的关系、知识与真理的本质的认识。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无疑是了解一定社会媒体与社会政治的出发点,也是此后学者们研究政治与媒体关系的基石。

然而,该著作虽然确定了研究的主要框架,却没有实际讨论各媒介体系究竟是如何运作的,而且研究的对象主要是美国、英国和苏联。此外,社会政治背景对新闻生产的影响在世界各国的差异并不能完全以国有、私有、商业化或公共广播等大的框架来划分。

例如,在媒介四种理论所界定的自由主义的体系下,无论是公有媒体还是私有媒体都同样会为现存制度大唱赞歌,也会对现存制度的瑕疵提出批评。

西班牙私有制的报纸在福朗科政权下将意识形态的纯洁性放在报道首位。而同样的媒体在福朗科政权后又为言论自由提供平台。在世界上的一些政治不稳定的国家,国家不能有力地保护记者,记者的任何报道都有可能带来杀身之祸。在哥伦比亚,自1978-1997年间,有133名记者被杀害。

由此可见。以国有、私有或商业、市场等大的概念来讨论媒介体系显然有不足之处。赫林(Hallin)在考察了18个欧洲与北美国家的媒介体系后,提出了三种媒介体系:北大西洋或自由主义模式(northatlanticorLiberalmodel)(英国、美国、加拿大、爱尔兰);北欧或综合民主模式(northerneuropeanorDemorcraticcorooratistmodell(奥地利、比利时、丹麦、芬兰、德国、荷兰、挪威、瑞典、瑞士);地中海或多极复合模式(mediterraneanorpolarizedpluralistmodel)(法国、希腊、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

包括美国在内的北大西洋模式的媒介体系的特点是市场主导,新闻职业化程度高,新闻报道以信息传递为主。北欧模式的媒介体系的特点是国家干预多,对媒体有经济资助,但保护新闻自由,新闻职业化程度高,历史上的政党媒体发达,现在则朝着中立的商业媒体方向发展。地中海模式的特点是国家干预多,对媒体有经济资助,甚至有阶段性的新闻检查制度。新闻职业化程度低。新闻报道有偏向。

在研究这些媒体体系时,赫林否认自由主义的模式是其他模式的发展终结。他认为在西方,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媒体与政治已经相互融合,其关系已达到了相对稳定状态。欧洲国家的媒体模式不可能发展成为美国的自由主义模式。然而,美国学者舒德森却认为各国的媒介体制受到美国模式的影响,向着商业化和职业化方向发展。而倡导信息中心、独立的职业主义的美国新闻教育也对各国产生着影响。

在研究新闻生产时,经济与政治是紧密关联的,在特定的社会政治体系下。经济因素对新闻生产的影响常常成为极为关键的因素。通过对19世纪后半期的美国报纸的经济状况进行量化分析,汉密尔顿(Hamilton)发现由于市场竞争。美国大多数报纸在这一时期为争取更多的读者而放弃了党派立场。而美国电视与平面媒体新的新闻“软化”的趋势也是为了吸引10-40岁之间女性的目光。

市场经济在美国的土壤中尤其发达,因此对新闻生产的影响就更为巨大。在美国新闻史上,报纸的商业化与新闻职业化几乎同时发生。市场因素还促使美国媒体所有者积极使用最新的技术,互联网、卫星直播技术等在新闻生产过程中的应用使得新闻报道更多地为重大事件所推动。

新闻社会学不仅考察政治和经济对新闻生产的影响,还从社会组织的角度,即通过考察组织内部、本组织之间以及本组织与其他组织的关系来考察社会活动的过程。对于新闻生产来说,就是考察新闻机构内部,新闻机构之间以及新闻机构与其他社会机构的关系对新闻生产的影响。

社会组织理论认为,社会组织的成员会根据组织的要求来调整个人的价值观,因此,欲研究组织产品,其关键在于研究一个组织维持其生存的基本要求。那么对于新闻媒体来说,这就意味着要将媒体视作一个商业机构,而不是由独立记者组成的集体。由此,新闻生产的过程便可以理解为新闻机构需要在怎样的条件下才能经营下去。

社会组织理论有益于我们了解新闻组织的性质。从中观和微观的角度来说,社会组织的影响还体现在新闻机构内部记者与编辑的关系,新闻机构之间的关系,以及新闻机构与其他组织机构的关系上。

在这组关系中。引起最多关注的是新闻机构与其他社会组织,尤其是与政府机构的关系问题。具体来说就是记者与官方消息来源的关系问题。美国学者的长期研究证明官

方消息来源一直主导着美国的新闻。经过1964-1965和1973-1974年两个阶段通过对六位记者长达600多个小时的观察。菲什曼发现无论做何种报道,记者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与政府机构打交道。或出席会议。或浏览文件。新闻记者与官僚机构的这种关系使记者得以在事件还未被公众知晓之前。获得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

记者与编辑以及各新闻机构之间记者与记者之间的关系也同样影响着新闻生产。在新闻机构内部。编辑作为把关人和新闻稿的改写者。直接影响着报纸的内容。在对越南战争的报道的研究中,赫林发现信息出现在新闻中的位置至关重要,在对越战的报道中,越是接近真理的信息,反而越是出现在新闻报道的最后。赫林将之归结为“倒转的倒金子塔”。在新闻机构之间,同行记者的之间的竞争也影响着新闻报道的过程。这有时意味着新闻报道质量的提高,有时刚好相反。美国出现的“群体新闻”(‘packjoumalism’)现象就是指不同新闻机构的记者在报道同样的事件时采用同样的视角。记者甚至对有可能与其他记者的视角不同而产生一种恐惧。

从文化视角考察新闻报道,新闻社会学与人类学的文化视角不同,人类学认为文化先于人们,而社会学认为人们制造文化。因此,从社会学的文化视角来看,记者不仅作为信息的传递者存于文化中,在所处的文化中报道,而且还是文化的制造者。在这个意义上,是记者决定报道,记者或明示,或暗示着什么是好的或是不好的,什么是道德的或不道德的。

文化视角有助于解释政治、经济和社会组织视角所不能解释的问题。文化视角关注的不是政治,也不是新闻机构是否赢利、是否能在社会中生存,它所关注的是记者作为社会的一个成员,置身于广阔的文化符号体系下的意义。在一定文化中运作的媒体难免使用其特有的文化符号,影响着报道的总体倾向。比如西方记者对耶路撒冷的报道总是集中在阿拉伯人与以色列人、世俗社会与天主教之间的冲突。甘斯在考查70年代美国主要媒体的外国报道时也发现美国媒体对前苏联以及中国等共产主义国家的报道完全集中在这些国家的各种问题上。即使这些国家取得了成就,也报道说是这些国家的政治宣传。美国媒体的伊拉克战争报道也充满了爱国主义的话语。美国的国旗不仅出现在记者的领口上,还装饰着福克斯新闻和mSnBC的新闻工作室。而记者任何不支持军队的活动都被贴上不爱国的标签,出现了所谓的“福克斯效应”。

新闻社会学对技术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凯瑞对电报的技术的研究。凯瑞认为电报技术的应用使得新闻报道的写作方式脱离了传统的时间顺序的叙述方法,促成了新闻报道所特有的写作结构,倒金子塔的写作结构。更为重要的是电报还使信息的传送第一次与物体的运输区别开来。在电报产生之前,“传播”这个词不仅指信息的“传递”还指物体的“运输”。

谈到技术对于新闻生产的重大影响,麦克卢汉应当说是技术决定论的呐喊者。麦克卢汗认为媒介即讯息,技术决定了人们之间的关系与行为的形式和范围,正如火车的使用带来了新型的城市、新的工作与娱乐方式。

现代技术的发展使得重大新闻事件的发生与播出同步进行,技术对新闻生产的影响无疑不可忽视。大量的现场直播节目使得新闻报道带上了浓重的“原生态”的特点。现代技术所带给人们的大量信息又使得受众无所适从。催生大量的解释性新闻报道、娱乐性新闻报道。

新闻学的产生篇2

关键词:大数据;数据新闻;新闻生产方式;新闻呈现方式;新闻阅读方式

中图分类号:G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1-0024-02

一、数据新闻的概念

数据新闻是基于大数据这一概念在新闻传播领域衍生出来的新名词,随着大数据一词的出现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它对各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国内各领域开始了对大数据这一热词从理论到实践的研究。在新闻传播领域,传统的新闻生产与传播不再“一家独大”,正如德国之声记者米尔科・洛伦兹(mirkoLorenz)所说:“新闻业正腹背受敌。过去,媒体能够成为一种产业,是因为我们是唯一能利用技术大规模生产和传播新闻,告诉大众昨夜发生了什么的机构。印刷媒体就像一条必经之路,然而这种光景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在大数据的影响下,数据新闻的概念成为新闻传播领域的新命题。学界学者们虽然对于数据新闻的概念都做了界定,但并没有完全的定论。全球第一本专门探讨数据新闻的著作《数据新闻手册》认为,数据新闻是把传统的新闻敏感性和具有说服力的叙事能力与海量的数字信息相结合的新闻[1]。荷兰数据记者亨克・范艾斯(Vaness)认为数据新闻使记者能够通过发现、制作、呈现大量数据这一套工作流程展现未曾报道过的新闻事实,找到新的报道角度。也有学者认为,数据新闻的内涵就是基于数据的抓取、挖掘、统计、分析和可视化呈F的新型新闻报道方式[2]。还有学者认为,数据新闻又称数据驱动新闻,它指的是对数据进行分析与过滤,从而创作出新闻报道的方式[3]。更有学者认为,数据新闻就是利用数据挖掘、数据分析、数据统计等技术手段从海量数据中发现新闻线索,通过可视化技术呈现新闻故事的新闻报道方式[4]。通过综合对比国内外学者对数据新闻这一概念的界定,笔者总结其共性得出:数据新闻是基于数据、依托于对数据的处理和加工而产生的新的、可视化的新闻信息的呈现和报道方式。

二、数据新闻的生产模式

1.数据获取。数据新闻以数据为支撑,数据的获取是数据新闻生产模式的起始环节,其数据来源主要通过网站既有的数据、政府公开的各项数据、社会组织公布的各类指标、媒体的报道、LBS[5](基于位置服务)等,最终获取海量的数据。以2014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推出的“据说春运”栏目为例,首次采用百度地图LBS,获取国内春节人口迁徙情况的数据,也是大数据首次以老百姓能看懂的方式,可视化展现在电视屏幕上。除此之外,在刚结束的美国总统大选中,美国媒体通过各个州选民的选举将特朗普和希拉里在各个州的得票数准确呈现在美国地图上,让受众对两位总统候选人的得票情况一目了然。

2.数据处理。数据新闻生产的第二个环节,就是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所获取到的海量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大数据是给予相当大的量级的数据进行数据收集、分析、挖掘与应用的技术,基于相关关系分析法基础上的预测是大数据的核心。利用技术分析数据或者各类指标之间存在的相关性和关联性,在这种关联性中发现新闻线索,这是数据分析处理的结果和目的。对于2011年8月伦敦市中心骚乱事件,时任首相卡梅伦说不是由于贫富差距造成的,《卫报》通过大数据对骚乱者的地址与骚乱者的位置,还有贫困地区分布等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反映伦敦骚乱事件与贫富差距的关系。由此可见,数据处理就是分析数据之间的关联性,这种关联性就是大数据所创造出的新闻线索。

3.数据呈现。数据呈现是数据新闻生产的第三个环节。通过数据收集、分析得出的各类数据之间存在的关联性之后,就要对这种关联性或者叫做新闻线索进行可视化的呈现,让受众对所反映的信息一目了然。与传统新闻的呈现方式不同,数据新闻的呈现方式必须要做到动态的可视化,通过数据可视化,将大量数据组合构成数据图像,同时将数据的各个属性值以多维数据的形式表示,发现数据隐含的信息[6]。数据呈现依托于专业技术,将数据之间的联系挖掘出来。《卫报》对伦敦骚乱的报道、央视的“据说新闻”都是利用技术实现数据的可视化呈现。

4.形成报道。形成报道是数据新闻生产的最后一个环节。从数据获取到数据处理与分析,再到数据的可视化呈现,这一系列的生产过程以数据为内容,以大数据技术为依托。将数据可视化呈现出来之后,数据新闻报道的主体部分已经完成了,为了便于读者阅读,只需要在可视化的数据中配上文字说明或者相应的图标、指示性符号,制作成完整的新闻报道,数据新闻就可以呈现在受众眼前,形成了“数据获取――数据处理――数据呈现――形成报道”的生产模式。

三、数据新闻带来的变革

1.新闻生产方式的变革。在大数据背景下,数据新闻的出现意味着新闻生产方式的变革。在原来,新闻的生产大致要经过这样一个程序:首先要经过选题策划,确定选题后,由专业的采编人员采写新闻,再经过校正修改、编辑排版,最后印制发行。与过去的新闻生产方式不同,数据新闻的生产主要依托于数据的收集、分析处理和可视化呈现,最后形成完整的数据新闻报道。由于数据新闻的迅速发展,在新闻业界,利用大数据生产数据新闻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新闻生产趋势,新闻生产方式正在进行着一场巨大的变革。

在央视2014年春节期间推出的“据说春运”栏目中,其新闻生产如果采用传统的新闻生产方式,派遣专门记者去采访,要获取和处理的数据显然不是人工能够完成的,同时也会影响新闻的时效性,利用大数据对春运期间的人口迁徙情况进行新闻的生产,在保证新闻报道时效性的前提下,还能避免人工处理数据产生的错误,从而保证新闻的真实。

2.新闻呈现方式的变革。数据新闻的呈现以动态、可视化为特点。传统的新闻呈现方式以文字、图片的形式为主,最终以报纸为载体呈现在受众面前,与传统的新闻呈现方式相比,数据新闻的动态和可视化的呈现方式是静态的文字和报纸所不能呈现的。数据新闻的表现方式主要有三种:数据可视化、图解新闻和数据地图。数据可视化侧重于数字信息的统计与呈现,图解新闻是传统新闻报道的精华浓缩和事物间关系的揭示,数据地图则通常以电子地图为背景,将多种信息整合其中[7]。数据新闻不仅有图表、地图等静态形式,它往往以图表和地图等静态形式为载体,利用技术在图表、地图上反映具有交互性的动态信息。《卫报》在伦敦骚乱事件的报道,采用了可交互型数据新闻呈现方式,读者通过滑动其底部的时间条,可以动态获取骚乱发生时不同时段的主要事件,点击事件的图表,便可以看到该事件的详细报道和现场照片。显然,这种新的新闻呈现方式所具有的交互性,比静态的呈现方式更容易吸引受众注意力,随着数据新闻的发展,新闻呈现方式正在发生着变革。

3.新闻阅读方式的变革。新闻阅读方式的变革是数据新闻带来的一个受众层面的变革。第一,受众在阅读传统的新闻时,单纯的文字和图片是阅读的主要内容,而数据新闻的阅读,静态的文字和图片只是它的辅内容,它的阅读主要倾向于具有交互性的动态信息,受众需要通过点击或者滑动某个图标进行数据新闻的阅读;第二,由于其内容反映的是各类数据之间的关联性,数据新闻比传统的文字或图片新闻更具有内涵性,信息含量较丰富,其阅读方式具有多角度性,从数据的不同角度阅x就会反映出不同类别数据之间不同的相关性,获得多种不同的信息;第三,因为数据新闻自身的动态化、可视化的呈现方式,数据新闻的阅读比传统的文字或图片阅读更直观,更容易快速获得信息;第四,传统的文字或图片新闻的阅读载体可以是报纸,也可以是移动互联网设备,而数据新闻的阅读载体必须要以互联网或者具备能够传输音、视频以及画面的设备为支撑。数据新闻引发的阅读方式的变革正在受众中悄然进行,原来以报纸、杂志等为主流的新闻阅读方式已经不再占据主导地位。

基于数据新闻带来的新闻生产方式、新闻呈现方式、新闻阅读方式三方面的变革,传统的新闻生产方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受众市场的需求,开始在新的新闻生产方式领域寻求更好的发展。传统的新闻生产并不是完全不存在,而是传统的新闻生产方式在大数据发展背景下,也开始了向数据新闻领域新的新闻生产方式的拓展与实践,单一的、传统的新闻生产方式已经逐渐地不符合新闻业界的发展和已经发生变迁的受众阅读方式,原来的主导地位受到了巨大冲击。从数据新闻的生产方式可以看出,传统的新闻生产方式在大数据背景下逐渐地发生着变化。相对于传统的新闻生产方式,数据新闻生产的拓展与实践在国内已经屡见不鲜,它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载体、传播过程、传播对象等方面引起的变革,构造了一种新的新闻生产方式。数据新闻的生产,以大数据为主线,以新闻生产方式的变革为起点,生产方式的变革带动了呈现方式和阅读方式的变革。在数据新闻所带来的变革背景下,新的生产方式、传播方式正在带动整个新闻业界的变革。

四、结语

数据新闻在新闻业界所带来的变革是多方面的,并由此构建了新的生产方式,也冲击了传统的新闻生产方式。为适应新闻业界的发展以及市场的变化,传统新闻媒介逐渐开始了向数据新闻领域新的生产方式、传播方式等方面的拓展与实践,传统的纸质媒体也依托技术便利,开始向新生产方式靠近,以适应在大数据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新闻生产方式受到冲击,归因为大数据背景下,数据新闻的产生与发展,由此引起的变革也成为现在新闻与传播领域的特点,在这种发生变革的传播环境中,新闻业界的理论研究与应用实践都发生着新一轮的变革与创新。

参考文献:

[1]袁满,强月新.我国数据新闻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

[2]方洁,颜冬.全球视野下的数据新闻理念与实践[J].国际新闻界,2013(6).

[3]章戈浩.作为开放新闻的数据新闻――英国卫报的数据新闻实践[J].新闻记者,2013(6).

[4]刘义昆.大数据时代的数据新闻生产:现状、影响与反思[J].现代传播,2014(11).

[5]基于位置的服务,它是通过电信移动运营商的无线电通讯网络(如GSm网、CDma网)或外部定位方式(如GpS)获取移动终端用户的位置信息(地理坐标,或大地坐标),在地理信息系统(外语缩写:GiS、外语全称: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平台的支持下,为用户提供相应服务的一种增值业务.

新闻学的产生篇3

关键词 融媒体新闻学专业教学

“融媒体”时代即媒介融合形态的社会时代。“媒介融合”是国际传媒大整合之下的新作业模式,简单地说,就是把报纸、电视台、电台和互联网站的采编作业有效结合起来,资源共享,集中处理,衍生出不同形式的信息产品,然后通过不同的传播平台传播给受众。这种新型的作业模式催生的“融合新闻”已逐渐成为国际传媒业的新潮流。以信息海量、双向互动性、共享性、全时性等优势独树一帜的数字媒体为信息传播提供了一个从未有过的综合表现方式,受众群体激增。在这种情况下,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纷纷占据网络高地,发挥网络的多媒体综合性,形成了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新形势。

在这样的媒介发展趋势之下,高校的新闻学以及相关的传媒类专业教学应当及时地进行专业研究与教学的调整,以适应不断发展的传媒业对人才的新要求。新闻专业教学较之于传媒业界往往会有一定的滞后性,这就更要求同时作为新闻学研究者和传授者的高校新闻学专业教师具有前瞻性的眼光和广博的知识储备,在不断更新的传媒业发展面前处于优势领先的地位。为了更好地提出在“融媒体”时代的新闻学教学新思路,首先要先了解“融媒体”。

一、“融媒体”的特点

1 新闻业务整合中的资源共享

“媒介融合”突破媒体之间的限制,整合所有的媒介,统一规划与协调,资源共享、建立新的新闻采编流程。首先集中力量采集新闻素材,然后再根据各自受众的群体分类将新闻内容加工为文字、音像等形式,制成不同文本风格的新闻产品,提供给不同的媒体平台传播给受众。同样的信息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包装成适合不同媒体的产品。

这一特点的完美体现来自媒介整合的先锋——美国媒介综合集团在佛罗里达州坦帕市建立的“坦帕新闻中心(tampa’snewscenter)”,它是美国新闻界公认的进行媒介融合试验比较成功的典范。2000年,该集团投资4000万美元在坦帕市建造了一座传媒大厦,将属下的《坦帕论坛报》、网站tampabayonline、电视台wfla-tv集中起来运行。虽然这几家媒体有各自独立的人员、办公区域和运作机制,但实行资源共享。集团设立“多媒体新闻总编辑”,管理协调三种媒介传播渠道的信息分流工作。大楼内部设有统一的突发新闻指挥台,能在第一时间将突发新闻传递给分布在其四周的三家媒体,并有专人指挥、协调对新闻的采访,力求让三家媒体在采访中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提高新闻信息传播的流畅性和新闻业务的协调性。

2 新闻载体性能数字化

数字技术和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媒体发展至今已经呈现边缘淡化、相互融合的传播形态。传播终端数字化,电信服务商和互联网服务商纷纷介入到传播终端的领域中,与传统媒体融合在一起,推出各种数字终端来作为新闻内容的载体,进入到人们的信息生活中。

有研究者认为,“经历了150年的历史进程,电信业和传媒业通过产业融合的方式,从各自独立的产业状态逐渐发展为大媒体产业。基于产业融合而诞生的大媒体产业是一种具有跨国家、跨专业、跨媒介特点的新型产业生态和产业群。”大媒体产业的形成打造了统一协调的技术基础和网络平台,提高信息传播的数字化竞争力,推进新闻载体性能数字化进程。

3 信息传播方式多样化

“融媒体”时代首先摒弃单一的传播形态,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声音、图片、影像和flash集于一体,在视觉传达上打造丰富多样、形象生动的信息产品。有研究者认为,“媒介融合把我们带进了一个‘内容为王’的时代,我们可以更多更方便的根据信息内容传播的需要来选择和决定使用什么样的媒介,内容产品的生产进一步与传播的载体分离,载体的使用将完全服务和服从于内容。”

二、新闻学专业教学的改进与创新

“融媒体时代”给我国媒体行业带来的全面改革,让我们不得不思考怎样才能实现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学专业教学。目前新闻传播学科在大学本科阶段设定的专业方向,基本上是在网络数字化信息技术全方位进入新闻传播领域之前设定的。在媒介融合的趋势下,传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界限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比如:以传统报业教学为主,缺乏对新媒体介入后的当前报业新状况的介绍;面对以网络为核心的各种新型传播技术,无力进行这些新技术的教学;过分强调专业细分,把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数字媒体等专业人才进行割裂培养,难以适应当前不断出现的跨媒体集团所需要的复合型的新型新闻人才等等问题。笔者认为,在首先解放思想的大前提下,回归到新闻教学的学科架构、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平台等基本问题在当前的创新结合来进行突破改革,接轨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

1 注重以新闻学为中心的多学科知识的渗透和拓宽

新闻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体系是在中国新闻教育长期发展的历史下形成的,课程设置的核心部分是新闻传播业务和新闻理论的根基。但是。由于长期以往的新闻教学介质形态的分割致使新闻学教学只传授新闻理论、新闻业务的专业知识,新闻类人才培养仍停留在传统媒介技术的需求上,同时新闻学的核心课程未能将快速发展的业界成果和日益深入的学界探索成果及时充实到课程体系之中,致使课程的前沿性和实用性受到程度性的制约。社会进步要求新闻教学应注重以新闻学为中心的各学科知识渗透拓宽。

首先,要在通识教育层面进行调整改革,通识教育应该涉及文化、历史研究、自然科学、伦理学、社会学、文艺学、经济学等等学科类,要打造一个良好的知识体系平台,引领学生以正确的价值观、社会观去思考、认知社会,培养学生的良好新闻素质。

其次,“融媒体”时代的新兴领域需要大量的具备媒体融合理念与操作技术才能的人才。电信业和传媒业的产业融合,带来的急需媒体融合人才去设计精准定位的产品内容。新课题对高校教学的要求注重传媒学和经济学科的渗透,培养新型的传媒市场经济管理人才、市场观察人才等等。

2 重视多种传媒技术的综合使用能力培养

目前,具有竞争优势的网络媒体需要大量兼具平面媒体、网络和广电等多种技能和经验的复合型人才。而且国内多数媒体集团已经开始了部分融合。如报社纷纷办网站,广电集团办报办刊等。一些有前瞻眼光的媒体集团在品牌融合、管理融合、组织融合和营销融合上寻求突破点。然而,这些从事所谓的媒体融合探索工作的人几乎都是被赶鸭子上架的,因为缺乏相关的专业训练,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很少有记者在报道重大新闻时既能采用文字报道。又能进行网络、视频、广播等多种形式的报道。

高校新闻教学要改变传统的室内上课、毕业前“粗放式”的实习的学习形式,而是重视多种传媒技术的综合使用能力,为学生创造专业的实习机会,理论知识和实务操作兼容共举。比如学校可以与主流媒体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将媒体作为学生的实习基地,和媒体联手培养学生的实务工作能;学校可以与电视联合建设专业平台,将学生融入可播出的时政性、新闻性电视节目制作的各个环节之中,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高端电视新闻节目的制作流程和核心技术;着手建设具有媒介融合功能的数字化学生媒体实习平台,让学生全面体验新闻实务工作的完整过程;注重打造一个“融合性平台”系统,教学、实验、实习的融合和多种媒体技术平台的融合为培养媒介融合时代的新闻专业人才提供教学改革的新平台,实现培养目标——“全能型”复合型传媒人才。

3 强调从传媒制作者的角度培养新闻学专业学生的媒介素养

“融媒体”时代产生的融合新闻是各类型专业媒介新闻传播业务的融合,也是普通公民借助网络媒介参与新闻传播的一种“共享式”的新闻实践活动。当媒介组织之外的个人成为新闻传播者的时候,新闻媒体不仅更将“公众化”,而且将越来越多地扮演“公共交流平台”的角色。在这个平台上,公众的观点与信息传播与职业新闻人同样平等传播,信息传播的限制壁垒无体化。信息大爆炸引发的信息信度缺失,使专业的媒介传播系统也陷入了真伪难辨的困局。一系列的问题给每一个参与新闻传播的公民提出了道德要求:遵纪守法、提高媒介素养。公民的媒介素养的重要内容是学会正确使用“公共交流平台”,新闻制作者的媒介素养之一则应是培养社会大众正确使用“公共交流平台”。因此,对于公民的媒介素养的培养是新闻从业者的义务,对于即将走上新闻工作岗位的在校学生来讲,培养社会大众的媒介素养是他们的基本素质之一,这应该是新闻专业学生的媒介素养培养的重要内容。只有新闻专业学生(未来的新闻从业人员)的媒介素养水平高起来了,整个社会的媒介素养才会有更快、更好的提高。

4 加强对新闻学教师的跨媒体、跨学科、跨文化知识建构

现在我国高校的新闻学科教师基本源于新闻相关的本专业系列,大多“术业有专攻”,教纸质平面新闻的专心研究纸质平面,平时也只注意同报业界联系;教广播电视的只围绕广播电视的发展变化层面看传媒,通常也只将注意力放在广播电视行业;教传媒的往往把视角投放在网络传媒系统。这种术业只专攻的研究现象在融媒体时代已经呈现出新闻教学相对滞后与传媒人才需求的窘态。

新闻学的产生篇4

目前我国新闻学或者相近专业有600多个办学点,根据各个大学的基本性质以及创办新闻学专业的前提分析,我们可以把目前高校新闻学专业分成四种类型,这四种类型的新闻学专业在实验室建设现状上也有着明显的不同。

1.理工科型学校创办的新闻学专业

理工科院校由于理工科对技术和实验的依赖性,因此实验室都比较完备而且具有较大的规模。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闻学专业大多是依靠学校既有的相关的理工科专业,一般都比较注重实践性,对技术性强调比较多。从实验室建设角度看,理工科型学校各种实验室比较完备,有不少完全可以和新闻学专业共享使用,或者适当改造适应新闻学专业的需要,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实验室建设经费紧张的问题。另一方面,理工科型院校的领导经常接触各种层次实验室建设的报告,这种报告经常涉及到大宗的经费,相比而言,新闻学专业实验室建设使用的经费是相对有限的,因此非常容易得到批准。因此,就目前情况来看,理工科型院校里面的新闻学专业实验室条件一般都比较好,但是由于过于依赖技术,他们能站在技术的前沿,却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对理论的把握。这应当引起学界的足够重视。

2.文科型学校创办的新闻学专业

这种学校创办的新闻学专业一般最开始都是挂靠相关的文科专业起家,因此人文色彩比较浓厚,理论建设比较完备,科研上也比较突出。但是客观地讲,实验条件是非常有限的。这一方面体现在文科型学校科研和教研经费相对有限,另一方面体现在学校始终把新闻学专业定位为一个文科型专业,在新闻学专业投入上相当有限。这使得新闻学专业在发展上处于比较尴尬的境地。其实即使在文科型院校,投入一定的资金办好新闻学专业,还是可以产生相应和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如果领导都能意识到这个问题,文科型院校里面的新闻学专业将大有可为,我们将在后面做进一步分析。

3.综合性院校创办的新闻学专业

对于综合性院校来说,后起的新闻学专业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新生事物。从生存空间上讲,学校领导一般都会在新生事物上投入相当的物力和人力,这使得这种类型的新闻学专业一般起点都比较高,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都会形成一定的特色在全国产生相应的影响。在这种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新闻学专业一般在理论研究和实务探讨上能够做到双管齐下、齐头并进,在社会上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4.专业型院校创办的新闻学专业

例如体育院校创办的体育新闻专业、财经院校创办的财经新闻专业、农业院校创办的农业新闻专业、外语院校创办的国际新闻(涉外新闻)专业等。这些新闻学专业创办单位往往结合自身的专业优势,将自身的专业和新闻学结合起来,打造复合型人才,在业界也有着较好的影响。因为要打造特色,学校也往往能够在新闻实验室建设上投入相当的人力和物力,因此实验室条件一般都比较好。相比较而言,外语学院创办的新闻学专业,因为偏向文科性,有点类同上面谈及的第三种情况。专业型院校创办的新闻学专业因为能够把自身优势同新闻学结合起来,学生的就业市场一般比较广阔。不过目前专业院校新闻专业存在的问题是,教师在教学时存在两张皮的状况,也就是懂新闻的老师不太懂体育、经济等专业,懂经济、体育专业的老师又在新闻传播方面少有研究,这一点是需要引起足够的注意的。

二、文科型院校新闻学专业实验室建设投入上的思维误区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知道,在四种类型的新闻学专业中,文科型院校创办的新闻学专业实验室条件相对来说是比较差的。例如场地非常有限,经费投入有限使得实验器材相当短缺,实验室也缺少专人管理,这已经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一个瓶颈。

文科型新闻学专业实验室建设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和相关人士存在相应的思维误区有着密切关系的。根据具体情况,我们认为,这种思维误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新闻学专业作为一个文科专业,不需要有太多的实验

目前,很多文科型院校新闻学专业最开始都是依托中文系或者其他社科系创办起来的。中文等院系深厚的人文氛围的确为新闻学专业的成长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但是正因为这种情况,有些领导就认为,既然新闻学专业依托中文专业或者其他相关专业,就应该强调学生多写多练,有相关人士就曾在公开场合这样说过:新闻学专业是依托强大的中文系创办起来的,你们应当发挥中文系的先天性优势,让学生勤写多练,至于实践操作,等他们到媒体工作后,自然而然就学会了。前面我们已经说过,现在媒体虽然每年都会招聘一定数量的年轻人加盟自己的队伍,但是他们无一例外地都是强调工作经验,强调动手能力。试想,我们的学生一没有工作经验,二没有动手能力,怎么找到一个好工作,继而弥补自己在学校学习过程所存在的实践操作上的不足?虽然我们在教学中可以采用一定的虚拟性实践操作环节,但是这只能相对缓解实践操作上的不足,而不能起到根本替代性的作用。2.新闻学专业投入大经费是否值得?

的确,对于一个学校来说,保持自己的特色是必要的,例如师范院校应当坚持自己师范教育特色而不能放松,非师范专业始终只能充当师范院校里面的配角。但是,就是因为这个想法的存在,使得决策者在新闻学专业的扶持力度上非常有限。他们的考虑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全国有很多知名院校都有新闻传播相关的专业,我们的新闻专业学生就业形势不可能和别人竞争(何况有很多媒体宁愿招聘名校的非新闻传播专业的毕业生,而不要二三流高校里面的新闻传播专业的毕业生),从这个层面上讲,我们的新闻学专业是不可能办得很大的。另一方面,我们是以师范院校为主体的,各院系之间的老师许多时候还可以打通使用,但是新闻学专业同其他专业相通性不是很大,因此在投入上是非常大而效益是相对有限的。文科型院校尤其是师范型院校,本来在教学科研经费上就比较紧张,没有必要耗费太多人力和物力来将这样一个专业做得非常好。正是这样两方面的考虑,学校是不太情愿把更多的力量放在新闻学专业上。

三、新闻学专业实验室建设的产出分析

目前全国新闻传播学专业风起云涌,很多学校都在加大投入,努力打造强大的新闻传播学专业,争取使得自己学校的这个新办专业能够在同级同类学校中占据一席之地,进而在新闻业界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决策者在思维上不能走出上述的一些误区,就会使得文科型新闻学专业发展相对艰难得多。

实验室建设是新闻学专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只有把实验室办好,学生才能学以致用,教师才能把理论阐释和实践操作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目前很多职业技术学院的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学生很容易得到媒体的第一认同感就是这个原因(当然,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在媒体很快就显示其后劲不足,这是因为理论功底过于薄弱所导致的)。因此,学校加大力度建好新闻学专业实验室,将会产生比较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以我们自己为例,海南师范大学新闻学专业目前是海南省惟一的新闻学本科教学单位,具有得天独厚的先天性优势,如果能够抓住这一点快速发展,其未来前景将非常可观。如果丧失这一最好发展时机,以后发展将会更加艰难。目前学校对我们新闻学专业的支持力度相对有限,最主要是在考虑实验室建设的投入和产出之间存在巨大的落差,认为新闻学专业实验室建设是一个高投入,基本上没有什么产出的“买卖”,在“教育经济”成为一个热门话题的今天,有这方面的考虑是应有之意。但是我们想说的是,新闻学专业实验室建设在产出上绝不是无所作为,相反,它极有可能产生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甚至是其他专业或者学科门类所无法替代的。

1.新闻学专业产生的社会效益

我们的新闻学专业虽然主要是面向内地招生(每届五六十名学生中,海南籍的学生只占到10%左右),但是学生在海南学习生活四年之后,不少学生会把海口作为自己择业的第一选择地。如果学校新闻学专业实验室建设比较完备,学生在学校能够把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结合起来,加上专业教师和海南本地媒体的友好往来,我们的学生留在海南媒体工作是有很大可能的。学生就业形势好,这无疑成为招生宣传的一张名片,会促使更多的优秀学生选择海南师范大学新闻学专业作为自己求学的地方,这样海南师范大学的生源质量进一步提高,无疑会一定程度上提高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相反,假如我们的新闻学专业学生因为动手能力太差而不能找到一个比较好的工作,那就会相反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一些本来打算选报海南师范大学的学生会毫不犹豫地改换门庭,与之擦肩而过。

2.新闻学专业产生的经济效益

新闻学专业实验室也能给学校带来相应的经济效益。这也可以体现在几个层面:

第一,新闻学专业实验室建设如果比较完备的话,学校各个层次的宣传可以借助新闻学实验室这一平台得以完成。这样,一方面给学生提供了很多实践性平台,使得他们能够更好地把理论和实践结合,更早进入媒体操作角色,另一方面还可以节省不少经费开支。

第二,目前海南媒体发展的空间还很大,这给新闻学专业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一方面,海南各媒体目前在设备上是非常紧张的。从这一点出发,我们可以和相关频道或栏目合作,将部分制作场地搬至我校新闻学专业实验室进行,收取相应的机器使用经费,这些经费一部分可以用以实验室的维修和保养,另一部分可以进一步适当扩大实验室规模。第二方面,国家广电总局现在正在各级广播电视媒体推行制片人制度和“制播分离”的原则。这无疑给社会上的民营广播电视机构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如果我们的新闻学专业实验室建设比较完备,我们完全可以利用相关的条件成立一个广播电视制作公司,制作相应的广播电视节目出售给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这将是一笔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

3.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相关联性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事实上,新闻学专业实验室既能够给学校带来社会效益,又能带来相应的经济效益,两者往往是密不可分的。例如,我们借助新闻学专业实验室建立相应的影视制作机构,一方面给学校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另一方面也可以进一步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如果我们能够走出思维误区,加大新闻学专业实验室建设的投入,新闻学专业是可以做大做强的,然后,新闻学专业将用其产生的巨大的社会效益和可观的经济效益来反哺学校。这样,我们的新闻学教育才能真正实现投入和产出的良性循环,才能真正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才能真正走上发展的快轨道

新闻学的产生篇5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企业为引导并创造需求,更加注意树立企业和产品形象,加强与顾客的沟通与交流,以促进销售。在这种情况下,各种营销手段应运而生。诸如公关、广告、Ci、各种促销活动等。特别是广告,发展迅猛,使人们整天处于广告的汪洋大海之中。人们把受广告影响下的经济称为“眼球经济”。正因为广告的铺天盖地自然引发了人们对广告效果的讨论。“不做总统就做广告人”,“广告是市场中的魔鬼”。广告对企业的贡献不可低估。九十年代初,中国一些企业受广告驱动,效益斐然,一时间人们把广告运动视为企业快速增长的法宝。然而,九十年代中期,中央电视台几家标王纷纷落马,给执着于广告、头脑发烧的中国企业泼了盆冷水。之后中国的企业在广告投入上趋于理性。一些企业开始给自己的产品寻找更加有效的传播途径。于是企业新闻策划这一传播手段愈来愈得到企业的重视。二、企业新闻策划释义

企业新闻策划应属于新闻策划的范畴。它和新闻策划一样,都具有新闻报道策划的特征,即它们都是对新近客观事实的报道策划,都符合新闻规律,注重新闻价值,符合传播学的原理,需要新闻从业人员的参与,并通过传播媒介进行传播。

但新闻策划又不同于一般的新闻策划。它和广告、促销、公关、人员推销一样,都是一种营销沟通手段,其根本的目的是为企业的营销目标服务的,即树立企业、产品形象,引导并创造需求,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但一般的新闻策划则是指对新闻报道或栏目的策划,其根本目的是对受众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发挥最好的报道效果,形成报道特色或产生轰动效应。

从另外一个角度讲,企业新闻策划又隶属于策划学的范畴。何为策划呢?国内著名的策划人陈放把策划定义为:为实现特定的目标,提出新颖的思路对策即创意,并注意操作信息,从而制定出具体实施计划方案的思维及创意实施过程。策划界人士吴灿则定义为:策划就是对某件事、某种项目有何计划、打算,用什么计谋,采取何种谋策、划策,然后综合实施运行。

不管上述两个定义有什么问题,但笔者认为策划,他应包含以下特征:

一是计划性。策划是对某件事、某个项目的事前计划活动。

二是前瞻性。策划对某件事、某个项目应有前瞻性的把握,它把着眼点放在未来,而不是现在。

三是创意性。策划是需要创意的,要有灵感。从这个角度上讲策划是一种艺术。

四、综合性。什么策划都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前期调查分析、策划书的拟订,执行控制和检查反馈等等。

应该说企业新闻策划和广告策划、公关策划、产品策划、商业策划、军事策划等策划类目一样,也具有上述特征。

通过以上分析,我认为企业新闻策划是按照新闻规律,结合企业需要,通过新闻规划向目标受众传递企业及产品信息,以树立企业和产品形象,促进销售的实施过程。

企业新闻策划作为企业的一种营销手段,由于它在企业和产品的传播上是以“新闻”这一独特形式传播的,对消费者来讲较之于广告更加具有真实性,让人信服。与广告相比还具有传播成本低,时效快的特点,这正是企业新闻策划在很多企业受推崇的重要原因。三、企业新闻策划发展及实践

企业新闻策划应起源于媒体对企业典型人物、事件和企业先进经验的报道,当时尽管企业还没有出于营销的目的让媒体宣传,特别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还不存在产品促销的问题。但客观上媒体的宣传对树立企业及产品的形象已起到促进作用。

进入八十年代中后期,一些有远见的企业为树立企业和产品形象,促进订货,开始有意识地请媒体记者为他们做宣传,一些媒体为增加收入或为广告业务做准备,也开始主动找企业做宣传,这样两厢情愿,各得所好。这一时期“有偿新闻”也比较盛行。也正是在这一时期一些企业尝到了企业新闻宣传的甜头。很多企业老总身边往往聚集了一大批新闻界的朋友。必要时能为他们冲锋陷阵,打一番天下。

真正地把企业新闻上升到“策划”这一高度来重视的,我认为应开始于九十年代。这一时期,随着中国经济开始步入市场经济,人民的生活水平开始显著提高,大量电视进入家庭,报纸、杂志、广播也发展迅速,可以说这为企业宣传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与此同时,企业的经营观念得以更新,特别是营销观念的革命,使得企业开始把新闻宣传作为一种营销手段来认识,使得企业不单单看重于请几名记者来写写稿,而是眼睛向内设立新闻宣传机构,组织写作班子,把新闻宣传目标纳入到企业的经营战略特别是营销战略上来。

可见企业新闻策划的深入发展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大众传媒的发展和普及,二是企业营销观念的更新。可以说企业新闻策划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企业新闻策划尽管在中国发展迅速,但从业者乃局限于企业内部专业人员和新闻从业人员,还没有出现专门从事企业新闻策划的专业公司。企业新闻策划还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学科体系,从业者的素质还待于进一步提高。但企业新闻策划作为企业的一种营销手段,它的实践性很强,操作性很强,对企业发挥的作用不可低估。

总结一下中国十多年来的企业新闻策划实践,有很多可以借鉴的经验,这些经验包括:

经验之一:先有企业新闻价值,然后有企业新闻策划。

一个企业只要不是行业的领导者,只要它的一举一动不足以影响或改变人们的生活,那么在这样的企业里发生的事件就很难具有新闻价值。这就给我们的企业新闻策划人提出了挑战。对一个企业来说,如何抓住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进行新闻策划,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事实上一些企业发生的事件仍有新闻价值。比如前几年报道的某冰箱厂一下砸碎几十台不合格产品的事件,就具有新闻价值。在当时很多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的情况下,该企业没有把不合格产品拿到市场上去销售,而是甘愿损失十几万元,也不以次充好坑害百姓。1991年,古井酒厂招开民主协商对话会,要求职工代表提出批评意见,意见提得好的公司领导还给奖励,这个事件也具有新闻价值,一时间被传为美谈。这就要求我们的新闻策划人员要有一双慧眼,能够在企业的事件中发现新闻,及时组织报道,就有利于企业和产品形象的提升。

在企业新闻事件很少的情况下,就需要我们新闻策划人员要有制造新闻的本领,不是让你去弄虚作假,搞虚假报道,而是能够抓住社会上或企业内部发生的一些事件,及时引导,使之具有新闻价值,这在策划学上被称为“智能放大”。策划界有这样一个例子,说有一天,在联合碳化钙公司刚刚竣工的大楼里,有人发现一大群无家可归的鸽子。公关人员知道后,觉得这是企业扬名的好机会。于是让人关好窗户,不让鸽子飞出去,并急忙通知动物保护协会和新闻媒体,从而策划了有名的“鸽子事件”。通过这个事件,联合碳化钙公司不仅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而且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对很多企业来说,企业自身确实产生不了新闻,但作为策划者就必须担当起“制造”新闻的重任,但这确实非具有一番硬功夫而不可为之。

经验之二:借名扬名。

借助名人或显要人物与企业及产品发生的关系,进行新闻策划是常用的手段之一。我们可能不会忘记长城饭店因尼克松总统的入住一夜成名的经历。和这个例子很类似,1989年“飞鸽”集团策划的向美国总统布什和夫人的赠车活动也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企业新闻策划。

名人和显要人物是新闻单位关注的焦点,其行踪本身就具有新闻价值,让企业适时地与名人建立联系,可以为企业新闻宣传提供非常好的素材,对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将发挥重要作用。

经验之三:借助新闻热点及时进行企业新闻策划。

在广告传播上借助媒体上人们关注的热点新闻、热点节目,进行广告策划,是商家的重要手段之一。比如2002年的世界杯足球赛,很多商家借助热点人物、热点赛事策划了很多的广告宣传,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就新闻策划而言也是如此。热点新闻不仅收视率高,而且具有良好的口碑传播效应。90年代中期山西出现了一起让人罕见的假酒案,引起几十人伤亡,一时间轰动全国。在这种情况下,古井贡酒公司及时向业界发出倡议,加强打假,对举报者给予重奖,并确保古井以优质产品回报社会。这一策划同新闻热点一起成为各大媒报道对象,收到很好的宣传效果。

经验之四:企业新闻策划服从于企业的营销战略。

企业新闻策划和广告、公关、促销等手段一样,都是企业的营销手段。企业新闻策划必须为营销服务并服从于企业的营销战略。在产品营销的各阶段中,企业新闻策划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新产品上市阶段,新闻策划担负着提高产品知名度,有效介绍产品功能的作用,作用非常明显。

企业新闻策划服从于企业的营销战略方面,需要注意两点:一是传播口径的一致性,配合营销战略适时传播恰当的信息。二是传播对象的有选择性。任何产品都有它的目标消费群体,新闻策划也必须仅仅围绕目标消费者进行宣传,不仅要考虑报道的内容,而且要考虑媒体的选择、新闻的时机等,以期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

经验之五:企业新闻策划的至高境界---入“无我”之境。

新闻具有真实性的特点,是媒体对客观事实的报道,正因为如此,企业新闻策划与广告相比更容易取信于消费者,这也正是企业新闻策划的优势所在。在宣传上如果念念不忘企业和产品,通篇报道充满产品的信息,就不是新闻了,而是地地道道的“广告”。现在不少人把那些既不象新闻又不象广告的报道,称作“软新闻”或“软广告”,其实其宣传效果是大打折扣的。

跳出企业和产品的圈子进行企业新闻策划,有利于开拓我们的思维,高屋建瓴,形成独特创意,从而增加新闻的可信度。如果说广告策划是企业自己说话,新闻策划则让媒体从业人员,站在企业之外,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对企业进行关照,这个人可以是行业权威、经济专家,也可以是媒体记者、产品消费者。这些人所关照的哪怕只那么一点点,也足以让你的企业受益无穷了。四、企业新闻策划者的素质要求

从学科上讲,笔者认为企业新闻策划应属于边缘科学的范畴。任何边缘学科都是建立在与它相关的学科体系的研究的基础上。作为一种工具学科,特别是在这一学科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之前,他要求它的从业者(或者说使用者)必须具备更广的知识面、更多的技能。近一时期以来,不少学校办策划班,遇到了不少困难,这不仅因为它的学科体系没有正式建立,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策划工作对策划者来说需要一个积累过程。这种积累不是靠二年、三年的学习就能够达到的。

在营销学上,美国的营销学专家唐.e.舒尔茨提出了著名的整合行销传播理论(integratedmarketingCommunications)在当前的中国商业环境中应是一种很新颖、很实用的理论,工具性很强,但由于绝大多数企业因员工素质跟不上,无法实施。随着我们对各领域的深入研究,很多新理论成果应用,都需要们具备一定的学科水平和综合素质。企业新闻策划也是如此。正是企业新闻策划兼具企业(行业)、营销、新闻、策划等多门类学科的知识和特点,这就给我们的从业人员提出新的挑战。企业新闻策划人必须具备以下素质:

1、广博的知识。

企业新闻策划人必须深入学习研究经济学、新闻学、营销学、企业管理、策划学等知识。这样才能应用自如,游刃有余。企业新闻属经济新闻,经济新闻所涉及的内容很广泛:政府的经济政策、各行业的活动、企业管理的动向和成绩、国民的经济生活、经济信息、市场行情等。作为经济个体的企业和消费者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反映,正是经济学特别是微观经济学所考察的对象。当一个企业新闻策划者以经济的眼光来透视新闻现象时,他的认识将更为深入和本质。

新闻学知识是新闻策划人的基本知识,如果不懂得新闻规律,不了解媒介,不具备新闻创作的专业技能,就无法进行新闻策划。

企业新闻策划与广告、人员推销等营销手段相比,传播成本低,带有很强的功利性。作为一种营销手段愈来愈引起很多企业的高度重视。那么企业新闻策划首先是营销的一种手段,应服务于和服从于企业的营销战略,所以作为策划人必须要具备营销知识,没有营销的知识,对企业新闻策划的目标和效果就难以把握。

企业新闻策划人要了解企业,懂得企业生产管理,这样才能使策划更好地为树立企业及产品形象服务。

策划学知识也是企业新闻策划人必备的知识结构之一。

2、积极的人生态度。

新闻策划是一个充满创造、充满挑战的行业。新闻策划人只有保持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才能热爱生活,广泛涉猎方方面面的知识,主动思考,积极实践,养成良好的写作和思考的习惯,在新闻策划事业上有所建树。

3、良好的文字写作水平和口语表达能力。

新闻策划人应具备新闻写作的基本能力,这是对新闻策划人的基本要求。很多策划人自身都是新闻作品的撰写者。另外新闻策划因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它实施之前,必须制定一套详细的运作方案,也必须通过文字表达出来。所以能否具备文字写作能力是衡量企业新闻策划技能水平的标准之一。对企业新闻策划而言,口语表达能力是指对新闻策划方案的推介能力,有好的创意、好的方案你要有能力向企业决策者表达出来,让他接受你的方案。口语表达则是基本技能。

4、较强的公关交际能力。

就企业新闻策划的主体而言,不论是企业的专业人员,还是新闻单位的从业人员,都需要与方方面面的人打交道,正是在打交道的过程中,通过与社会的广泛接触与交流,获取知识与经验,产生创意和灵感。可以想见一个整天闭门造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人会在新闻策划事业上有所作为。

5、较强的思维能力。

新闻学的产生篇6

关键词:财经新闻评论;经济新闻;目标学习理论

中图分类号:G2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3)12-0141-02

财经新闻评论写作能力,是“经济新闻”专业本科生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为了培养学生的此种能力,国内设有经济新闻专业的高校一般既开设了新闻评论学课程,也开设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金融学等课程,然而效果却普遍不如人意,毕业之际,多数学生并没有习得财经新闻评论写作能力,因而其竞争力也就难免不受影响。培养学生财经新闻评论写作能力的障碍是什么?又如何去超越障碍?

一、特定的目标:学会写作财经新闻评论

大学的专业课程设置,作为一种手段,其本身并非目的,目的乃在于实现特定的人才培养“目标”。而“目标是托尔曼(tolman,1932,1942,1951,1959)的目的行为主义理论的核心概念”——在“在托尔曼(1932)的理论中,‘目的性’指的是他确信行为以目标为指向,即‘行为看起来总是具有以下特征:接近于或来源于某一特定的目标对象或目标情境’”,“托尔曼认为环境中的刺激物(如物体、途径)都是达到目标的手段。人们不能孤立地研究这些刺激物,相反地,人们应研究整个行为的顺序,以理解为什么人们要从事某一特定的行为。[1]”

托尔曼的“目标学习理论”中所谓的目标,具有“特定性”的特点,所谓目标的“特定性”是指,“如果某一目标包含了特定的行为标准,那么,这个目标比一个一般目标(如‘尽最大的努力去做’)更可能促进学习,并使人能主动地做自我评价(Locke&Latham1990)。特定的目标可以较明确地说明成功所需要付出的努力,因而能够提高成绩,同时,由于能够根据明确的目标对行为过程作出直接的评价,所以也能够提高行为者的自我效能感。[1]”

受托尔曼目标学习理论的启发,经济新闻专业设置的“新闻评论学”和“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以及“金融学”等课程,便不能也不应被“孤立地研究”和看待,而应采取一种整体的系统的视野,将这些课程的学习作为一个整体,视为培养学生某种特定核心竞争力的手段。而“财经新闻评论写作能力”即是其中之一。因此,基于“目标学习理论”,学会写作财经新闻评论,便应成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新闻评论学”以及“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金融学”等课程的特定目标之一。

二、障碍的归因:财经新闻评论写作的现实困境

经济新闻专业本科生学习财经新闻评论写作的障碍,如果进行归因,主要有以下三个维度。

(一)用不上所学专业知识

尽管国内各经济新闻专业目前基本上都开设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金融学等课程,但本科生在学习这些课程的时候,由于心中并不清楚这些课程的学习与自己财经新闻评论技能的养成具有何种关联?因此,在学习之时,多数学生心中并没有明确的目标,该课程便沦为学生只是为了考试通过拿到学分而修的课程。学生们之所以感觉到所学的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金融学等课程用不上,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课程的理论学习与运用理论知识分析生活中的相关现象的实践应用相脱节。一学期下来,学生们往往只是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概念,而对于由概念和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而建构起来的系统性的一门课程的理论,并不清楚。

(二)看不懂媒体财经评论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班曾向国内外专家学者们咨询办学建议,专家学者们给出的‘药方’是:多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言论范文、全国每年获奖的优秀评论作品、当代中国社会问题分析和时政方面的书籍以及文学、政治、法律、哲学、历史、经济、社会学、伦理学、社会心理学等方面的经典著作”[2]。这意味着,财经新闻评论写作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大量地阅读媒体上发表的财经评论,亦即“平时多读一些评论,特别是注重在不同评论文章中发现别人的新视角、新理论和新论述,长此以往,对提高我们自身的评论水准是大有好处的”[2]。

而学生们在学习经济学和管理学等课程时,由于学习时并没有明确而清晰的目标,或者没有学透,因此,对于媒体上发表了的包含经济学或管理学相关专业术语的财经新闻评论,往往看不懂。这不但影响学生阅读媒体财经评论的热情,而且也影响阅读所带来的潜移默化的收益。

(三)写不出财经新闻评论

由于学生读不懂媒体的财经评论,因此,“操千曲而后知声,阅千剑而后识器”,或者通过大量阅读媒体的财经评论来学习和培养财经新闻评论写作能力,便成为一条走不通的路。

同样由于看不懂媒体上所发表的财经评论,不愿意或者说做不到大量地阅读财经新闻评论,因此,写不出财经新闻评论便成为经济新闻专业学生的技能短板和从事财经新闻评论写作教学的教师的焦虑。

三、渐进的目标:超越财经新闻评论写作的障碍

对现存的障碍进行归因分析,目标自然是为了找到问题的症结,以便超越障碍。按照托尔曼的“目标学习理论”,其所谓的目标,除了具有“特定性”的特点之外,还具有“渐进性”的特点——所谓目标的“渐进性”是指,“逐渐推进的短期目标,较之遥远的长期目标更接近于眼前,可以更快地实现,并且会导致个体产生更加强烈地指向于实现更高目标的动机”。[5]亦即,“逐渐接近目标能够提高动机和自我效能感”。这对于不懂得把长期目标分解成一系列短期目标的人来说尤其重要。具体到财经新闻评论写作能力的培养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设定“渐进性”的目标,通过“渐进性”目标的实现,最终使学生学会写作财经新闻评论,实现特定的学习目标。具体而言:

(一)首先学会写“评论”

作为财经新闻评论写作能力构成要素的“评论”,由三个要素构成,即“事情”+“异思”+“说服”。评论不能凭空而发,必须是针对某一件特定的“事情”而发,对此“事情”所发表的看法和观点要不同于一般人的看法和观点,要能够看到或者看出一般人所看不到或看不出的东西来。亦即“评论观点要有高度、有深度、有力度”[3]。因此称之为“异思”。对某一件特定的“事情”发表不同于一般人的“异思”,还必须能够以逻辑论证的方式说服别人接受自己的“异思”。这样的一种能力,才能称之为“评论”,而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议论”。

而这种作为新闻评论写作和财经新闻评论写作之基础的“评论”能力,所涉及到的“异思”和“说服”两大能力,并不是学生在学习《新闻评论学》或《财经新闻评论写作》课程之前不经过训练就已然掌握的,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训练学生针对某一件特定事情的“异思”和“说服”能力。

(二)其次学会写“新闻评论”

在一个学期的《财经新闻评论写作》课程中,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评论”能力需要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在专门安排设计的几次(例如5次课)专门训练“评论”能力的课程之后,接下来便可以设计安排训练“新闻评论”能力的若干次课程(例如同样是5次)。

“新闻评论”与“评论”的不同之处在于增加了“新闻”二字。这意味着两点:首先,“评论”所针对的某一件特定的事情不一定非得是“新闻”,“旧闻”(包括历史)亦可,但“新闻评论”所针对的特定事情,一定要是“新闻”——毕竟,“新闻评论学是研究大众传媒对新近发生的事实进行主观意见传播的科学”[4]。其次,“评论”所针对的特定的事情的“异思”和“说服”是可以不讲究时效性的,但“新闻评论”,针对发生了的“新闻”的“异思”和“说服”是要讲求“时效”的,因为新闻的特性之一就是“强烈的时效要求”[5]。所以,“新闻评论”训练的是学生针对“新闻”在“限定的时间之内”所做出的“评论”,亦即,“新闻评论”=“新闻”+“异思”+“说服”+“时效”。

(三)最终学会写“财经新闻评论”

在训练和培养学生“新闻评论”写作能力的基础上,教师再设计和安排几次课(例如同样是5次),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财经新闻评论”写作能力。“财经新闻评论”写作能力是《财经新闻评论写作》课程最终要使学生学会和养成的技能,较“新闻评论”增加了“财经”的限定和要求,亦即,这不但要求学生评论的对象必须是特定的“财经新闻”,而且要求学生在评论过程之中,要运用经济学和管理学等相关的财经专业知识进行“专业化”的评论。这等于说:“财经新闻评论”=“新闻”+“异思”+“说服”+“时效”+“专业”。

而“财经新闻”是一个外延颇广的概念(例如包括“金融新闻”、“财贸新闻”、“证券新闻”、“工业经济新闻”、“农业经济新闻”等等),教师一个学期关于《财经新闻评论写作》的教学时间又颇有限,因此,从可操作性上而言,教师必须将“财经新闻评论”再化约为具体某一方面特定的“财经新闻评论”(例如房地产新闻评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某一方面的“财经新闻评论”写作能力。学生一旦学会写作某一方面的财经新闻评论,则对于其他方面的“财经新闻评论”写作,完全可以举一反三。

一旦锁定对财经新闻中的某一方面进行评论——例如写房地产新闻评论,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于相关的专业知识查漏补缺,要求学生系统地学习“房地产经济学”的相关知识,了解“房地产分析的基本经济背景”,“理解房地产市场”,了解“对房地产发展的主要影响”,学习“房地产投资——地块的经济学”,从而不但能够“理解造成房地产活动的原因,以及这些改变将如何影响房地产市场”,而且可以“运用宏观经济原理和微观经济原理分析国家、地区、社区和邻里对房地产价值的影响趋势”[6]。在此基础上,写出高质量的财经新闻评论。

参考文献:

(美)申克(Schunk,D.H.)著.韦小满等译.学习理论:教育的视角[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赵振宇.新闻评论研究引论——功能、品格、思维、发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廖艳君等.新闻评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张玉川.新闻评论学.前言[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1.

新闻学的产生篇7

新闻活动中美感的产生

对新闻美学研究对象的思考。以往新闻美学思考的重点往往集中在新闻报道“如何美”上,虽然也出现了一些研究成果,但笔者认为,如果新闻美学不能将新闻活动中的审美因素尽纳眼底进行全面把握的话,对一门尚未成形的学科来讲无疑是一种自我捆绑。新闻美学的跨学科性质现实地为这一学科划定了研究范围和研究对象――在新闻传播活动过程中的审美活动。前者确定了新闻美学的研究领域,后者界定了新闻美学的学科性质。新闻美学将关注产生于新闻传播活动过程中的审美活动,其研究对象并不是“新闻美”。新闻美学执著于“何为新闻美”的追问,其结果必然是将新闻美学抛入美学研究中永恒的“斯芬克斯之谜”中。正如潘知常先生指出的那样,美学存在的价值并不在于追问“美是什么”,而是探讨“美学何为”。新闻美学要给出的也应该是这样一个具体而更具现实意义的回答。

具体而言,新闻活动为人的生命需要所提供的满足可以两种方式得以实现:一是以现实性的方式,新闻活动可以为日常生活需要提供信息的满足;二是虚拟性的方式,或者说是一种精神满足的方式。后者为新闻美的产生提供了可能。

新闻活动是人类特有的精神性活动,这就为新闻美的产生提供了巨大的精神空间。但与艺术创作强调对现实的超越不同,新闻活动对现实的观照以及它与现实活动的密切关联性决定了新闻活动的最终走向是现实的社会功能的实现。与艺术活动不同的是,新闻活动在人的精神时空中担负着一种类似建筑师的工作,它以生活中大量丰富的现实信息为直接的材料在人们的头脑中建立起一个“虚拟的世界”,而这个以精神的方式存在着的世界将会随着人们信息量的增加而不断地深化(我们并不否认新闻在反映现实时可能产生的“圆锥效应”,但新闻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仍然是更为直接与现实的)。基于现实生活的这个基础,新闻活动中的美感产生与现实生活中一样具有偶发性和不连贯性。并且,参与新闻传播活动的主体的个体差异会对美感的产生形成相应的影响。例如对于奥运火炬传递的报道,在报道形式以外,人们可以在自身知识结构、文化素养、兴趣爱好等主体因素的作用下作出不同的审美对象的选择,如火炬传递的形式,所经过的国家风貌、文化特点,火炬设计的艺术韵味或者传递者的形象。此外,基于爱国主义思想而被唤起的崇高感,本身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审美范畴。

从新闻传播活动过程看新闻审美活动的产生。新闻活动中的审美发生与新闻活动中人的主体性的存在密切相关。新闻信息的传播过程实际上是信息不断地被主体解读与诠释的过程,不断地涉及意义的赋予与接受,与这一过程同时相伴的是对不同主体的个体生命系统的需求的满足。

传播者作为第一级审美活动的主体,首先对信息进行选择性解读并赋予意义的人,他的解读是以传播作为最终目的的,这其中必然会面临一个选择的判断:传什么以及怎么传。理想化状态是信息的全部传递,而在实际传播效果上,我们往往只能做到根据主体的需要与能力条件选择部分信息进行传播。在此过程中,具备相关审美素养的新闻记者可能从信息源中捕捉到一定的具有美学价值的信息――新闻活动中的第一次审美发生可能产生。

新闻信息通过传播渠道到达信息接受者,新闻活动中的第二级审美可能产生,受众是第二个审美主体。此时,信息传播者制作的符号使信息内容以一种潜在的可能性方式存在,只有当符号被解读的时候,意义才能得以还原。受众的审美愉悦可以首先在对信息符号系统的体验中获得,即感受到新闻报道的“形式美”。

建构和谐之美――新闻活动的美学导向

两级主体的积极建构。新闻活动中的审美活动可以在传播的两个阶段展开,新闻活动中主体也分别可以成为审美活动中的主体。因而新闻活动中的审美活动应该以这两个主体为中心而展开。新闻美学并不需要告诉人们什么是美的,而是通过不断的事实呈现促使人们去进行具有美学意义的解读而得到生命的超越与提升。

新闻美的产生离不开两级主体积极努力的建构。作为新闻活动的传播者,有责任为接受者提供最具价值的信息。如果传播者能够在可能的范围内发掘到新闻事实可能蕴涵的美学意义,在不违背新闻客观真实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提供给受众,那么新闻活动便可以顺利地在美学意义中开展。《感动中国》之所以能够成为极具影响力的新闻节目,正是因为它能够通过新闻事实为受众建立起一个可以直视生命本真、追问生命存在意义的审美空间。

第一级主体的积极建构的重要意义还在于能够赋予新闻作品艺术化的内涵,使之得以超越新闻时效性的局限:以丰富的美学价值对抗时间的考验,在更为宽广的领域当中保持自己的独特魅力。

受众作为第二个层级的审美主体,对新闻信息的解读是以第一主体所提供的符号系统为基础的。处于新闻活动中的受众并不是被动的,具有良好审美素养的受众完全可以在对符号的解读中还原甚至超越新闻信息内容进行具有美学价值的意义建构。战争报道虽然本身并不能给人带来审美的愉悦,新闻真实带来的震撼有可能会让人发出“我们生活的世界如此糟糕”的感叹,但它们同时也可以激起人们对自身的反思。战争让我们渴望和平,和平是因为生命需要得到存在的保证与尊严的肯定,这才是生命最原始的美。在日常生活中的这种美往往会因为重重现实的遮蔽而被人所忽视。

三重生命的和谐发展

美是不同层次的生命需要以精神生命方式或在精神时空中的实现。在新闻活动中存在着大量审美发生的可能性,其发生的前提是新闻活动的精神性,发生的基本动因是人类生命系统中的三重需要,发生的终极目标是人的自由生命的充分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人的三重生命有着不同的侧重点和比重,但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依存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命系统值,在矛盾冲突中实现着最后的统一。某重生命的畸形庞大或者某重生命的过于萎缩都会影响整个生命的发展甚至存在。生物生命是我向的,它更多地倾向于满足人生命的存在需要与生理意义上的的获得;社会生命则具有巨大的人类学意义,以他向为价值取向。社会的不断演进必然要求个人对有利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切事物作出肯定的价值判断,这种判断有的时候是以对个体生物生命的否定作为前提的,这便会与生物生命发生直接的冲突。精神生命兼具了生物生命的我向性,又同时具备了社会生命的他向性,在它们之间担负着平衡者的角色。新闻报道对生命系统整体的满足可以有两个标准:最低标准是使某层生命得以最大程度的发展,而最高标准则是调整三重生命之间的不正常状态,使三重生命最终达到和谐,从而更有利于人的生命的发展。

新闻活动中美的建构应该是兼顾三重生命平衡的,这种平衡并不是量上的绝对平衡,而应该是一种有益于系统效用最大化的质的平衡。当新闻报道将迎合受众生物生命需要放在首位的时候,就会不自觉地去追逐那些带有强烈感官刺激色彩的新闻事实。这样的新闻活动会呈现低俗化的倾向,可能会在一定的时期内吸引到相当规模的受众,但从根源上说,它违背了人精神生命与社会生命的价值取向,畸形地满足生物生命的需求,最终的结果只能是衰败。19世纪90年代,美国的黄色新闻便可以作为典型的例证。

但如果因此而走向另一个极端,否认人类生物性的存在,否认人生物生命中的合理需求,片面强化社会生命同样也不可能使新闻活动健康地发展。生物生命是人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忽视它的存在,美的产生便可能成为空中楼阁。过度放大新闻活动对社会生命的满足,会使新闻活动异化为并不成功的宣传工具,甚至完全失去新闻的最基本价值。新闻报道如果失去了吸引力,就会导致其社会生命需要满足功能的丧失。具体到不同的报道当中,三重生命需要的实现可以有不同的侧重点,并不需要面面俱到地三者兼顾,只有根据实际情况协调好三者的关系,才能实现新闻美的和谐建构。

新闻学的产生篇8

【关键词】新闻改革;新闻学术讨论;新闻观念

【中图分类号】G210【文献标识码】a

在新闻改革的30年中,中国新闻界有过三次学术大讨论。这三次大讨论并非由领导机构有意识地组织,而是自发的,是在新闻改革的探索中、在新闻的实践中因遇到难以逾越的思想障碍而必然产生的。三次大讨论,都是新旧思想的激烈碰撞,在思想的碰撞中迸发出一系列的创新理论,从而带来观念的革新,推动实践的发展,促进新闻改革高潮迭起。

第一次大讨论:新闻与宣传关系,促进新闻媒体功能的多元

20世纪整个80年代,长达十来年时间,新闻界关于新闻与宣传关系的大讨论一直没有停止过。

引发这场讨论的导火线是当年复旦大学新闻系77级学生一组关于新闻与宣传关系的文章。77级的学生在上了传播学课之后,就新闻与宣传关系展开了讨论。复旦大学新闻系在全国最早开始传播学课程,传播学的核心是信息沟通,这在当时是全新的概念。新闻与宣传关系的讨论是中西不同理念的一次碰撞。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课堂上的讨论,一群学生在内部刊物上的几篇文章,却在全国新闻界燃起了大讨论,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这场讨论涉及当时新闻界不能回避的尖锐命题――新闻媒体的功能,而此一命题又关涉当年中国更深层次的经济体制改革。在80年代初,中国改革中心从农村逐渐转向城市,城镇大批企业实行承包制、租赁制,自此获得自主经营权。企业必须独立面对市场,信息成为企业经营的必需条件。企业如饥似渴地寻求信息,社会对信息的有效需求大大提高。

然而,我国的新闻业自近代问世以来的一百余年,出于救亡图存、政治斗争的现实需要,政治性媒体特别兴旺,商业性媒体生存空间非常有限,媒体的宣传功能格外突出。1901年列宁“报纸不仅是集体的宣传员和集体的鼓动员,而且是集体的组织者”,成为无产阶级办报的指导方针;运动确立党性原则后,宣传成为党办媒体的首要功能,甚至是唯一功能。新闻媒体上,大量信息因缺乏或者不符合宣传意图而被拒之门外,“信息”在极大程度上服从于宣传的需要。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有效信息需求的增加与禁锢传媒业功能的陈旧观念在理论上和实践中激烈碰撞,关于“新闻与宣传”关系的大讨论就在这样的矛盾中一跃而出。

当时关于新闻与宣传的关系的大讨论中,主要的观点有以下三种:

一是认为新闻与宣传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新闻和宣传是两个有种属关系的概念,新闻是种,宣传是属”,也即新闻是包括于宣传中的,从属于宣传;“新闻是一种手段,而宣传是这种手段的目的”。[1]当时颇为盛行的说法仿照了鲁迅先生“一切文艺固是宣传,而一切宣传却并非全是文艺”,认为“一切新闻固然都是宣传,而一切宣传并非全都是新闻”。[2]

二是认为新闻与宣传是两种不同的社会现象,两者没有相互依存的关系,各有特点和规律;但在现实中,新闻与宣传两个往往交叉,有条件的联系在一起。新闻是新近变动事实的传播,宣传是传播某种思想。人们对新闻需要的程度不取决于谁要宣传或谁要接受宣传,而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新闻可以被作为一种宣传手段用来“说话”,但也要在满足群众了解当前真实情况的前提下进行宣传。[3]“把新闻和宣传联系在一起的是社会的政治因素和传播者的主观能动作用”。[4]“既要宣传,又要提供信息,在党报工作中并不是相互排斥或互不相关的,而往往以信息来实现宣传,宣传中也提供大量信息”。[5]

三是认为新闻与宣传各自独立。宣传一定有偏见,如果利用新闻作宣传,新闻必然被歪曲,必然不可能客观公正。“新闻就不属于宣传,凡旨在宣传某种观点的文稿,就不配叫新闻”。[6]

这场争论延续了十年之久,逐步在学界和业界取得共识:不同媒体虽然具有不同的功能,但就整体而言,新闻媒体是以向社会传播信息作为其生存依据的,传播信息是新闻媒体的第一功能。1988年2、3月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对全国新闻界进行新闻改革的抽样调查,大多数新闻从业者明确意识到“新闻工作的首要职能就是沟通信息”(占68.1%);他们坚决否认“任何新闻报道都应起宣传鼓动作用”(占64.4%)。[7]

这是新闻界真正的一次思想大解放,促进了我国传媒功能由单一走向多样化,新闻事业由“宣传本位”转为“新闻本位”,以更好地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需要求的多样化。大讨论推动了传媒业大发展,一批以提供信息,尤其是传播市场信息为主的经济专业报纸纷纷创办,广播电视也于80年代中期开始一分为二,兴办经济台。媒体内容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经济新闻唱起了主角,批评性报道成为媒体新亮点。信息观念迅速渗透新闻业务层面,客观性报道、解释性报道和前瞻性报道在80年代中后期兴盛一时。新闻媒体功能的重新界定通过媒体结构、媒体内容和媒体报道模式的变化呈现出来,也推动了新闻工作者观念的转变以及受众对新闻业衡量标准和要求的变化。

第二次大讨论:新闻是否具有商品性?――新闻业走向市场的前奏

当党的十四大确立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以后,中国的经济、社会各个层面都面临着深刻的变化。1993年6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了《关于加速发展第三产业的规定》,正式将报刊列入第三产业。在政策的引领下,中国的新闻业进入市场似乎顺理成章;但实践中的突围却遭遇了传统观念的束缚,新闻业市场之路欲走不能。学界、业界面对历来被视为具有强烈意识形态属性的上层建筑领域的新闻事业,能否走向市场充满疑惑,导致了实践中的举棋不定。在这样的背景下,全国范围内围绕“媒体是否具有商品性、媒体是否能够实行市场化运作”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大讨论,其激烈程度远超关于新闻与宣传关系的探讨。这是涉及新闻媒体根本属性的重大问题,是“中国新闻界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必然提出,必须正视,必须得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8]

这次大讨论中,新闻的商品性包含着两个相互联系又互有区别的概念:“报纸的商品性”和“新闻的商品性”。事实上,早在20世纪50年代报纸的商品性就由复旦大学新闻系的王中教授提出,经历了80年代和1993年前后的再认识,理论界和业界对报纸的商品性已几赞同并达成共识(何光生,1993;童兵,1994;刘保全,1994),所以这次讨论集中在对新闻商品性的探讨中,多方意见莫衷一是。

刘保全先生在《报纸有无商品性?新闻有无商品性?――新闻理论界讨论综述》一文对当时争锋进行了全面的概括。针对新闻商品性的主要观点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是新闻具有商品性,新闻是一种特殊的商品。这种观点以马克思的商品价值学说为理论依据。童兵教授在《新闻商品性辩正》中提出,报纸的商品性不同于白纸的商品性;报纸的商品性有赖于印载其上的新闻及其商品性。无视新闻及其商品性而又肯定报纸的商品性,就会陷入报纸

商品性等同于白纸商品性的怪圈。通过考察精神产品生产与流通的特征及机制,新闻具有一般商品的共性,也有以意识形态为主呈现的特殊性。[9]

另一种意见认为,新闻没有商品性,新闻不是商品,记者不是商人。“从已发表的文章来看,持这种看法的人占多数”。[10]当时的主要观点认为,尽管作为新闻载体的报纸是具有商品性的,但是新闻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不能混淆。何光生在《新闻、载体、商品及其它》[11]中提出:尽管载体是一种商品,但新闻不是商品。只有将新闻同新闻的载体报纸、电台加起来并予以交换,才能考察它是否具有商品的属性或者哪一部分是商品。周善学强调,新闻是意识形态,不能允许商品交换原则渗透到新闻活动中;认为新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商品的观点往往是基于报纸的某些商品属性来看问题。[12]

第二种观点之所以得到了当时更多数人的意见,是与中国新闻业发展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大环境密切相关的。第一,中国新闻业诞生的过程伴随着中国以政治为核心的氛围,新闻业历来强调政治功能、意识形态服务功能,商品性发展受限。传统观念中,新闻产品作为精神产品的意识形态性和商品性之间有着天然的隔阂,几乎不能逾越。第二,长时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使新闻生产与物质生产相互隔离,尽管经济的发展促使了对新闻功能的重新定位,但旧有观念对市场经济、资本主义的排斥等使很多人认为新闻不需要市场,也不能走向市场。第三,新闻实践中出现的“有偿新闻”、“黄色新闻”现象“印证”(放大)了新闻商品性可能造成的问题。

1995年,李良荣教授在《15年来新闻改革的回顾与展望》[13]一文中提出:新闻事业作为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的精神产品,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同时,就其向全社会提供经济活动和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信息、知识和娱乐的功能来说,新闻事业属于第三产业。随后,在其《试论当前我国新闻事业的双重性》中,第一次明确地界定了我国新闻事业的双重性,即新闻业既具有形而上的意识形态属性,又具有形而下的信息产业属性,成为我国新闻事业的“事业性质、企业管理”的理论支撑。

这一理论主张调和了方方面面的矛盾:认可新闻业的意识形态属性,即事业性,绝不动摇党性原则,确保党对传媒业的领导权;承认新闻业的信息产业属性,令传媒业能够理直气壮地把媒体当作产业来经营,走向市场。传媒业双重属性的提出,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新闻界面对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条件的深刻变化,对我国新闻传媒事业的性质、归属问题做出的全新界定。

与理论上对新闻业属性探讨并行不悖的,是实践中中国传媒业自90年代初开始迈出的市场化步伐,即传媒的大众化道路。这条道路尽管最初并不自觉也有迟疑,但是在政策的保障、理论的支撑和实践的探索中逐步清晰,不断完善。媒体纷纷摆脱了对财政津贴的依赖,积极发展经营,自负盈亏。报纸的大众化之路经历了周末报、晚报、都市报的三次热浪,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电视业推陈出新,自身标榜以“新闻立台”与“娱乐立台”的电视媒体齐头并进,不管是新闻节目还是娱乐节目都力求贴近公众生活,满足公众需求。这些尝试与发展都必将在中国新闻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当然,新闻业双重属性的本身也存在着内在的矛盾,这种矛盾在媒体的实践过程中以多方利益的冲突呈现,日益凸显。如何处理好新闻媒体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间的关系,如何确保传媒业与生俱来的公共性和社会责任成为新一次讨论的焦点。

第三次大讨论:以公共利益至上为核心的新闻专业主义

在我国传媒业大众化发展过程中,传媒市场走向繁荣,不论是从形式到内容还是经营层面,都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与此同时,媒体被束缚已久的产业属性在市场化大潮中被过度释放,虚假报道、有偿新闻、低俗之风与社会的文明进程背道而驰,对传媒业的批评与指责声不绝于耳,媒体的公信力和社会责任受到严重质疑。这些问题既与我国传媒业经济结构单一、过度依赖广告、片面追求发行量与收听(视)率有关,也和新闻从业者本身的社会责任缺失、职业操守淡漠密切相关。2003年发生的繁峙矿难中的“金元宝事件”燃起了学界和业界对“传媒职业道德与职业规范”的高度重视,引发了新闻界称为“新闻专业主义”的大讨论。“经过20多年的新闻改革,建立新闻专业的信念、伦理和规范,已经成为新闻改革过程的新闻时间的重要内容,新闻工作的‘专业主义’已经呼之欲出”。[14]对新闻专业主义和传媒业社会责任的呼唤成为学界探索传媒业摆脱商业束缚道路的热点。

这场讨论与前两次讨论相比,并没有太激烈的意见争锋。“新闻专业主义”是美国政党报解体后在新闻界内发起的“公共服务”信念,其在西方的产生与生长有着特定的语境与历史条件。国内“新闻专业主义”的发展有着中国特有的背景和条件,其研究主要围绕客观性要求与新闻从业者的社会责任、职业道德两方面展开:

李金铨教授(1997)认为新闻专业主义中心内涵包括新闻的客观公正以及新闻职业的伦理道德两个层面,“香港媒介的可信度与其专业程度成正比”;新闻专业主义“赋与了新闻专业及其从业者应有的独立性格,使媒介能够和外界政治或其他干扰势力相对地隔绝,从而在大众之间争取比较权威的地位”。[15]

陆晔教授与潘忠党教授(2002)认为新闻专业主义是“一套论述新闻实践和新闻体制的话语,强调的是新闻从业者与新闻工作的普适性特征;它又是一种意识形态,是与市场导向的媒体(及新闻)和作为宣传工具的媒体相区别的、以公众服务和公共利益为基石的意识形态;它还是一种社会控制的模式,是与市场控制与政治控制相抗衡、以专业只是为基础的专业社区控制模式”。新闻专业主义至少包含了三方面的理念:定义媒介社会功能的信念、新闻从业者的职业伦理以及服务公众的自觉意识。在中国新闻改革的过程中,具有“重构媒体和新闻从业者社会角色与功能、改变新闻从业者群体结构的作用”。[16]

展江教授(2004)认为新闻专业主义的核心是新闻报道的客观性(objectivity),目标是服务于全体公众,在具有商业和政治双重性质的机构中,强调自己是公共利益的保卫者,以此获得公众信任。“中立的把关人和客观的反映者”是其主要特征。[17]

黄旦教授(2005)指出,“犹如新闻大致是19世纪30年代的产物,记者是19世纪80年代到19世纪90年代的社会创造”,由此新闻职业诞生;参照威伦斯基(wilensky)提出的一个职业转变成专业所需经过五个阶段(开始努力成为专职或全日制的职业;建立起训练学校;形成专业协会;赢得法律支持以能自主掌管自己的工作;专业协会公布正式的道德准则),尽管我们很难说出报业完成这一转变的时间阶段,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确定“新闻教育以及与之密切关联的新闻学研究是和报刊职业化或新闻专业主义的追求相伴而生,甚至新闻学思想以及研究实际上就是新闻实践的职业化或专业主义的反映”。[18]

由此可见,新闻从业者的职业道德与新闻专业主义有着密切的关联,是新闻专业主义的重要体现,甚至有台湾的学者李瞻认为,新闻专业主义就是一个专门职业所遵守的行为及道德标准。

[19]目前,中国新闻从业者的职业道德,无论是内化地体现于新闻从业者自身所认同的职业理念,还是外化地体现在新闻行业的职业规范,都更多地是道德层面对从业者行为、思想作出的软约束,而不具有强制力,其发挥作用的前提是新闻从业者能接受并贯彻职业道德的要求,以服务公众为己任。有效地确立公共利益至上的原则,减轻市场化对媒体造成的负面影响,需要制定一整套规则来约束传媒业,也需要新闻从业者在其专业化过程中逐步实现其职业精神的内化。对新闻专业主义的呼唤,就是对“公共利益至上”的专业理念的呼唤,也即对区别于政治利益、商业利益的大众媒体的利益诉求――社会责任的呼唤。只有这样,我们的媒体才能真正地被公众接受,服务公众,不再走向完全被广告商牵着鼻子走或者一味迎合公众低级趣味的极端。

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全国的报纸、电视、网络几乎都在第一时间作出响应,对灾情给予了及时透明的信息,大量的媒体人员赶赴第一现场,全国多家电视台及时推出24小时的滚动播报,为观众提供最真切的故事与画面,对灾情的报道充分体现出大众媒体的人文关怀。在2008年5月19日至21日的全国哀悼日上,各级媒体从报纸到电视到网络,都纷纷以黑白色调,哀悼逝去的生命,充分体现了媒体的“大爱”。媒体对此次汶川地震的报道,不仅是让更多人了解到四川地区地震后的情况,彰显了赈灾过程中的人性之美,媒体还参与并主动发起对汶川地震的募捐活动,更是将整个社会的民族凝聚力和关爱之情汇聚在一起,充分展示了媒体的社会责任感与新闻专业主义。

第三次大讨论的热潮还在继续。与前两次新闻界大讨论相比,第三次讨论的兴起有着不同的原因。关于新闻功能、新闻性质的探讨从根本上说是由于国家经济体制、经济制度的变革引发的探讨,以新闻观念的革新来引领中国传媒事业改革的前进方向;第三次讨论是基于中国传媒业市场化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种种利益冲突而开展的,对新闻从业者如何应对商业赢利与服务公众的社会责任之间矛盾的理性思考,是中国新闻业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结语

三次大讨论,引发了学界业界对新闻媒体功能、性质和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在理论与实践的碰撞中带来了观念的转变与思想的解放。第一次讨论促进了我国新闻事业由“宣传本位”转为“新闻本位”,传媒功能由单一走向多样化;第二次讨论确立了我国新闻事业“上层建筑、信息产业”双重属性,外化为“事业性质,企业管理”的管理方针,推动了传媒业与市场的融合与大众化发展道路;第三次讨论是传媒业对中国新闻事业现状的反思与对新闻业“公共利益至上”理念的理性思考,是减轻市场化负面影响的有益探索。中国新闻改革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30年,在曲曲折折中探索着前进的方向,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三次大讨论的深刻思考与激烈碰撞。

参考文献:

[1]参见路明,《新闻、宣传同异辨》,刊于《新闻学会通讯》1982年第八期参见张平,《新闻是从属于宣传的》,刊于《新闻学刊》1986年第4期

[2]参见张铭清,《新闻与宣传――“非社会性新闻”浅探》,刊于《新闻学会通讯》1981年第八期

[3]参见葛迟胤,《论新闻和宣传的关系》,刊于《新闻大学》1984年第二期

[4]参见徐小冬,《新闻与宣传的本质区别――“新闻是手段,宣传是目的”质疑》,刊于《新闻学会通讯》1983年第十二期

[5]参见李良荣,《“信息热”和新闻改革》,刊于《新闻大学》1984年第一期

[6]参见郑名,《新闻传播规律与宣传规律》,刊于《新闻理论与实践》1980年19期

[7]参见喻国明,《新闻改革实践的主体研究和发展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89年第2期

[8]参见童兵,《新闻商品辩正》,刊于《当代传播》1994年02期

[9]同8

[10]参见刘保全,《报纸有无商品性?新闻有无商品性?――新闻理论界讨论综述》,刊于《新闻界》1994年第2期

[11]参见何光生,《新闻、载体、商品及其它》,刊于《新闻与写作》1993年第7期

[12]参见周善学,《新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商品吗?》,刊于《新闻战线》1993年第8期

[13]参见李良荣,《15年来新闻改革的回顾与展望》,刊于《新闻大学》1995年春

[14]参见陆晔、潘忠党,《成名的想象: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新闻从业者的专业主义话语建构》,刊于《新闻学研究》(台北),2002年第71期

[15]参见李金铨,《香港媒介专业主义与政治过渡》,刊于《新闻与传播研究》1997年第2期

[16]同14

[17]参见胡舒立,《新闻专业主义的领悟者和实践者》,刊于《中国经济时报》2004.12.27

新闻学的产生篇9

关键词:“三网融合”;广播电视新闻;内容生产

一、引言

“三网”包括互联网、电信网和有线电视网,融合就是利用先进的技术将三种通信方式进行合作运行,促进业务的融合。“三网融合”的趋势说明了未来的行业发展逐渐形成规范化、统一化的特点,这对广播电视新闻的内容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因此,需要人们加强对“三网融合”下的广播电视新闻内容生产进行研究。

二、“三网融合”环境下广播电视新闻发展的现状

(一)广播电视新闻生产滞后

广播电视新闻内容生产的独立性和原创性在“三网融合”环境下受到了威胁,甚至已经不能保证广播电视新闻独家版权的优势,而且由于在新时期下“三网融合”趋势加强使得媒体市场变化莫测,对广播电视内容生产的发展造成了一定影响。网络运营商逐渐入驻媒体市场,与广播电视新闻争夺市场份额和资源,广播电视新闻的生产门槛降低,导致广播电视新闻生产出现滞后性,给其发展造成了严重的阻碍。“三网融合”推动了更多的媒体内容生产的发展,削弱了广播电视新闻内容生产的优势,使得原本能够满足受众需求的内容生产不再被受众接受。[1]我国的广播电视新闻内容生产的创新度远远跟不上受众的需求,并且当前的一些节目都是从其他国家购入版权再进行创作的,相比网络电视节目的原创性,广播电视新闻的创新能力较低,这也造成了广播电视新闻生产滞后。

(二)视频内容生产带来的活力

“三网融合”环境下,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其中视频生产成为创造内容生产的重点方式,并且被媒体行业争相运用。视频生产具有诸多优点,如广泛性、灵活性、高效性等,视频生产的方式为受众提供了新的观看方式,使得人们的选择性增多,为受众提供了巨大的便利。目前,视频生产已经被各大广播电视新闻企业引进,成立了专门团队,针对信息资源进行处理和制作,这种新兴的内容生产方式为广播电视新闻注入了活力,能够促进广播电视新闻融入新环境中,提高了企业自身的竞争力,从而满足受众提出的更高的要求。(三)广播电视新闻内容生产的模式转变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和科技的发展,使得手机、电脑逐渐普及,年轻人几乎人手一部智能手机,老年人也对新媒体播放器逐渐感兴趣,这使得由电视、电脑、手机组成的三屏统一局面扩大开来。在“三网融合”条件下,超级内容供应平台渐渐形成,使受众观看节目更为便利,人们能从多个渠道寻找自己喜爱的节目。超级内容供应平台的成立成为广播电视新闻内容生产的主要供应模式,促进了广播电视新闻内容生产的改革。

三、“三网融合”环境下广播电视新闻内容生产的方法

(一)创新广播电视新闻内容生产

“三网融合”的产生,是社会经济增长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要想在“三网融合”的环境下继续发展,需要广播电视新闻不断创新自我,优化内容生产,精简内容生产,使内容生产达到时代的要求,获得众人的认可。广播电视新闻可以说是一个庞大的行业,在创新优化生产内容时,应该考虑到具体的节目方式和内容,将“受众本位”思想纳入思考范围,通过对广播电视节目类型的细致分层,确定广播电视新闻生产内容。[2]我国的电视娱乐性新闻、综艺节目、新闻类节目受到人们的喜爱,这些节目的内容生产以贴近受众生活为主。例如,湖南电视台播出的《爸爸去哪儿4》,这档节目已经进行了四期,每一期都引起了广泛的社会讨论,由于是亲子节目,受众类型广泛,受到了多数人的喜爱,这使得《爸爸去哪儿4》的收视率居高不下。而电视剧的内容生产需要与当前的生产渠道相吻合、匹配。目前,新媒介已经成为受众观看电视剧的重要方式,无论是从传统的电视播放,还是观看网络视频,电视剧的生产内容都应该与之相匹配。创新广播电视的生产内容,还需要做好广播电视新闻的后期工作,因为录制的节目内容往往不能压缩到一期节目中,为了使受众观看到最佳的节目内容,可以制作多种剪接版本。从最普通的播放版到受众参与版,再到单独情节版,这些剪接版本可以放在不同的播出渠道上,以此来增加节目的浏览量,使节目的传播效果最大化。“三网融合”的环境下,需要将科学技术和先进管理结合起来。生产内容编制能力和优秀的营销方式,是促进电视广播新闻内容生产获得大众支持的重要手段,这两种方法可谓是广播电视新闻“三网融合”的关键。我国在制作节目时普遍利用传统的编制、播出方式,“采、编、播”在我国广播电视新闻业流传已久,这种按部就班的内容生产方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的时代背景,制作出来的电视节目缺乏创造性,缺少吸引力,很难同已经进行“三网融合”的企业抗争,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要积极改进广播电视新闻的内容生产制作方式,在实践中进行制、播分离方式的探索。制播分离,顾名思义就是制作应该独立出来。例如,当广播电视新闻企业要尝试新节目时,可以从其他公司、企业手中获取资源,然后采用制播分离的方式,提前将节目制作出来。制播分离可以让制作的节目与“三网融合”相呼应,拓宽传播渠道,促使广播电视新闻更好的发展。创新与受众的互动是“三网融合”背景下对广播电视新闻提出的新要求。电视节目和观众进行互动的模式出现已久,但只局限于几个模块,随着新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节目与受众进行互动提供了技术支持和条件支持。广播电视新闻创新与受众的互动是内容生产创新的重要部分,需要广大广播电视新闻企业提高重视。增加受众与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互动,能够提高受众对节目的兴趣和关注度,进而吸引更多的观众,提高节目的收视率。“三网融合”环境下的互动方式多种多样,最大化满足受众的参与需求,最直接的互动方式是拨打节目热线,而随着微博、微信等软件的出现,吸引了大量用户群体。

(二)提高广播电视新闻内容生产的获取能力

“三网融合”使得广播电视新闻业提高了对生产内容获取能力的重视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广播电视新闻业对未来的发展有了新的规划。其中,提高内容生产的获取能力是当务之急,只有加强对内容生产的挖掘,加深对内容生产的分析,加大对内容生产的创新,才能让节目受到广大受众的支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受到青睐。[3]广播电视新闻提高内容生产获取能力,首先要对自身企业有深刻的认识,从实际出发,获取与企业价值观一致的内容。信息时代下,人们每天都处于庞大的信息数据之中,在观看节目时会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相应的节目,如果广播电视新闻不能生产受众需要的内容,就会被受众排斥,不利于广播电视新闻长远的发展。反之,广播电视新闻能够选出与自身价值观一致的内容,就会与受众产生共鸣,逐渐吸引大批的观众,提高收视率。其次,广播电视新闻对生产内容的加工也是十分重要的,成品节目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加强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整合,不断地调整、编排、加工,这是促进内容生产完善的重要方面。例如,当新闻采编人员获得新闻信息时,需要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从信息中总结出重要的观点,完善新闻报道,使新闻内容生产更加富有感染力。

(三)提升自有版权优势

“三网融合”为广播电视新闻拓宽了业务渠道,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独立视频网站和软件成为广播电视新闻业竞争的焦点。视频软件的功能性强、优势大。目前,视频生产内容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当下的市场竞争中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如何在这种情况下保证自身的利益,成为广播电视新闻重点研究的问题,为了提升广播电视新闻内容生产的竞争能力,防止其他视频内容生产的恶意竞争,就需要获得自有版权。自有版权能够促进广播电视新闻的视频生产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在“三网融合”环境下,提升自有版权的优势对广播电视新闻的发展有重大的作用。当前,我国广播电视新闻生产并没有十分重视对自有版权的建设,只有几大央视节目和个别卫视节目对自有版权引起了重视,大多地方电视节目还没有版权保护意识,这使得地方电视台节目始终无法与央视和具备版权优势的卫视节目进行对抗。前几年,江苏卫视制作了《非诚勿扰》,独家冠名播出的版权优势使得江苏卫视获得了受众的广泛关注,这档节目的收视率在同时段播出的节目中位列前茅。

四、结语

“三网融合”对广播电视新闻的影响是有目共睹的,在“三网融合”环境下,需要广播电视新闻提高生产技术,加快内容生产模式的转变,跟上“三网融合”的步伐,积极地进行内容生产的创新和改革,为受众提供更加新颖、独特的节目。

作者:杨堃钰单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参考文献:

[1]葛明驷,何志武.“三网融合”下广播电视新闻传播规制的目标与路径[J].中州学刊,2014(04):168-172.

新闻学的产生篇10

今天,全球的新闻界都生活在这样一个网络媒体和数字媒体给传统新闻学带来巨大挑战的时代。

传统新闻界面临的挑战

挑战1:很多城市将会成为没有报纸的城市。由于报纸运行成本越来越高,笔者认为,在今后5年或10年后,很多城市将会成为没有报纸的城市。据报道,芝加哥成为第一个没有报纸的城市,旧金山也可能成为第二个没有报纸的城市,巴尔的摩也快变成了没有报纸的城市。据报道,2009年巴尔的摩太阳报记者总数从400人裁减到150人,费城问询报记者从600人裁减到300人,洛杉矶时报记者从1100人减少到600人。报纸倒闭主要原因有多种,一是记者采访费用、工资稿费高;二是纸张运行成本和发行成本高;三是报纸本来就是为一个城市服务的。拿北京来讲,本地的居民越来越多地搬往郊区住,其他城市也是一样。住在城里的越来越多的是外来人口,而外来人口有时不被广告商看好。

挑战2:一些传统媒体的新闻不再完全准确和真实。美国皮尤研究所2009年9月的《新闻准确性跌入低谷――1985―2009年美国新闻媒体公共评估》报告中用图表显示了美国大众获取国内和国际新闻源的渠道。图表显示,电视逐渐在走下坡路,报纸也在走下坡路,而互联网在蒸蒸日上。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新闻界是在进步还是在退步?回答这个问题要从新闻学最基本的价值观来看。新闻的基本价值观中最重要的要素是新闻报道的准确性。新闻准确性是指新闻报道不带个人感情,不带个人观点,直接陈述事实。但是该报告同时显示,记者对新闻事实的直接展示及在报道中把事件的对立双方对事件的观点对称地展现出来,这两方面的表现都在大幅度地下滑。

挑战3:新闻制作和传播的个人化。今天的媒体是由这样几个部分构成的:网站、博客、社交媒体、图像、文字、声音、观点、新闻、信息。这种数字化的网络传播带来的信息更多的是个人化的:个人的观察、个人的活动、个人的观点和个人的信息。与传统新闻界最大的不同是,传统媒体的编辑记者要经过新闻学院学习或新闻媒体的资深编辑培训后,方可成为合格的编辑记者。传统媒体的编辑记者是公共信息的守门员,有一套职业的操守和职业的做法。而今天的传播活动更多的是个人化的。

这样一个兴旺发达、蒸蒸日上的新媒体传播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甚至开始导致传统媒体大众新闻传播体系的崩溃。具体体现在,有线电视、数字媒体带来的小众化正在摧毁由广告支撑的大众新闻传播体系。华盛顿邮报最近把全美国的记者站都关闭了,下一步可能要关闭海外记者站。传统媒体记者队伍的削减和记者站的关闭意味着传统媒体在新闻传播市场份额的减少,传统媒体的新闻版面和新闻时段越来越少。

一个崭新的新闻传播景观诞生了――多样的新闻写者、多样的新闻定义、多样的新闻形式、多样的新闻出口、多样的新闻采集者和多样的新闻节奏。

挑战4:多样的新闻。传统媒体网站的新闻传播正在面临来自政府网站、非政府网站、基金会网站、个人网站、博客和微型博客的挑战。例如,很多非政府组织和基金会投入很大资金,建设自己的新闻网站,跟非政府组织和基金会有关的信息和新闻。多样的新闻采写者是指除了传统媒体记者在写新闻外,现在很多学者、官员、学生、无业人士、自由撰稿人都在写新闻稿件。在今天的社会里,任何使用数字媒体的人都可能是一个潜在的网络新闻写者。

挑战5:新闻定义的多样性。过去中央电视台要拍摄制作一部纪录片,那是要费很多人力的。比如,电视台要做一分钟的新闻节目,也要带摄影师、音响师、文字编辑和灯光师。今天,任何一个使用手机的农民都可能拍摄几分钟的新闻短片。结果,新闻定义出现了多样性。新闻定义的多样性包括主观新闻、客观新闻、事实性信息、观点性信息、描述性信息、结论性信息、政治性信息、非政治性信息等。(见上页图)

挑战6:生活方式新闻压倒公共事务新闻。过去,传统媒体强调的是新闻报道的重大选题。而在媒介融合的环境下,新闻选题和新闻价值判断发生了重大变化。按照传统新闻的定义,新闻是刚刚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种新闻是和人民的利益密切相关的重要事实。按照这样的价值判断,传统媒体重大新闻的选题往往涉及国家安全、国防建设、社会进步、经济建设、学校教育、社会治安、人类健康、国际关系、生态环境等方面。这类新闻是为人民参与社会发展提供信息,确保人民有知情权、表达权和民主决策权。从传统新闻学看,人民群众的知情权更多的是指对上述重大信息的知情权。

但是,媒体的融合产生了多样的新闻关注点。在传统媒体无论是中国的主流媒体还是西方的主流媒体,过去更多关注的是政治新闻、公共政策和公共事件,而今天媒体更多关注的是生活方式新闻,其中包括时尚新闻、名人新闻、娱乐新闻等等。结果,媒体制造了两种不同的新闻需求:一种是重要新闻――国际新闻、国内新闻、本地时政新闻;另一种是生活方式新闻――娱乐新闻、名人新闻等等。

挑战7:主观新闻盛行。在媒体融合时代,主观新闻已经渗透到了传统媒体。出于提升收视率、发行量或者减少劳动成本的考虑,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把新闻栏目和新闻时间让给了谈话秀和专栏文章。很多报纸的新闻版面和新闻评论版面大量地刊登博文和网络上下载的新闻和言论。很多利益集团都在利用媒体融合技术,渗透到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平台,使一些主观新闻成为了一种主流新闻。这些主观新闻背后的利益集团包括倡导组织、商业机构、基金会、活动组织、政府部门、非政府组织和智库。

挑战8:新闻生产方式和运作资金来源的多样性。传统新闻媒体面临的挑战,主要表现在报纸运行成本高的方面。传统媒体时代,新闻是专业新闻媒体独立生产的,生产过程是非参与性的。但是,在媒体融合时代,新闻的生产是多方参与的。今天的新闻既有传统媒体独立生产的,也有多家媒体联动合作生产或由新闻媒体与社会组织、基金会、政府机构协同生产的。在新媒体环境下,媒体的运作资源资金来源也是多样的,包括广告客户、政府机构、基金会、慈善机构、社会组织、非政府组织和个人。

挑战9:新闻传言取代新闻核实。传统媒体的生命不在乎早一分钟报道新闻,它在乎的是第一时间报道的是真实的新闻,而不是道听途说的传闻。传统媒体强调的是新闻是事实性的,新闻产品是经过核实、核实、再核实的反复核实的产品。而今天网络流行的新闻,包括一些传统媒体不再核实新闻。几乎每天都会看到这样的标题《疑某某人被警方拘捕》、《某某人或携款外逃》等等。这些新闻标题显示报道的新闻都是没有经过核实的,是不可信的。

挑战10:引导公众的交流平台正在减少。媒体融合促进了媒体发达和新闻传播的多样性。但是,随着传统媒体在新闻传播市场份额的减少,过去围着主流媒体转的精英被新媒体分化了。传统媒体新闻传播的主渠道被越来越多样的新媒体新闻出口取代了。在这些多样性的背后,缺乏的是什么?在数字媒体时代,由于每个人都是记者,任何组织都可以新闻,今天缺乏的不是新闻,缺乏的是能够真正服务公众并正确引导公众的新闻议程和社会共识。在传统媒体时代,记者作为知识的传播者,构成了一个由共享知识形成的社会交流平台,形成社会共识和社会凝聚,共同行动,推动社会进步。但是,在网络媒体时代,由于知识传播碎片化、窄众化,共享知识和共享现实的交流平台正在减少。

二、传统新闻界的对策

为拯救传统新闻学的核心价值和保住道德底线,我提出如下对策与建议:

1.变主流新闻媒体为非盈利的教育机构。笔者设想,国家像扶植大学教育那样资助新闻媒体,确保新闻媒体建立类似大学终身教授那样的人事制度,以保证记者在新闻报道中的自由。全国人大拨款资助全国性主流媒体,地方人大拨款资助地方性主流媒体。用纳税人的钱办报纸的好处,可以确保真正的新闻自由,确保传播科学知识,确保新闻媒体的教育功能,确保社会的高尚文化生活,避免利用媒体开展人身攻击,预防媒体代表某一利益集团干预政治,预防某一利益集团利用媒体制造压力,确保不同信息源的并存。因为媒体是使用纳税人的钱办的,纳税人有权要求媒体停止传播低级下流的东西。来自不同利益集团的纳税人发现报纸没有表达自己的声音,他们有权向报纸抗议,预防报纸受到某一利益集团的压力,只发表一种意见。纳税人还有权要求报纸刊登不同信息来源的对同一事件的不同描述。

用纳税人的钱办报听起来有点像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办报。但事实上,西方发达国家政府一直在拨款支持公共广播。这里有一组西方对公共广播事业的拨款数字:美国人均公共广播拨款1.35美元,加拿大、澳大利亚和德国人均公共广播拨款25美元,日本是60美元,英国是80美元,丹麦是100美元。

今天,中国的广播电视媒体由于靠广告生存,商业化程度非常高。除了党报外,如人民日报等,大部分报纸都是商业化的,靠广告运营和投资方支持。如果今后各个报纸新闻报道经费减少,各个媒体首先要裁减的可能就是记者和编辑。记者和编辑的减少必然带来新闻质量的下降。

2.新闻媒体与社会合作生产新闻。未来新闻媒体生存的另一条道路将是新闻媒体与社会组织合作、与大学合作、与博客合作、与微博合作、与读者合作。新闻记者、新闻教授和网络用户联手共创新闻报道新形式。此外,主流媒体与博客合作,与读者合作。最重要的就是新闻记者在这种合作中共创新闻报道新形式,同时记者的采访形式、信息来源要有大的转变。

3.数据库和搜索引擎将成为主流新闻源。由于数字化的到来,各种数据库的建设如雨后春笋。新闻媒体要学会利用数据库的资源,其中包括政府的数据库、基金的数据库、利益集团的数据库、商业数据库等。现在很多国际组织和机构都在利用数据库信息并设置议程。这对中国的媒体发展是一个机遇。

4.新闻学院要创新办学模式,培养下一代新闻人。在这样一个媒体融合时代,中国新闻界更多需要的是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但是,在创新的同时,中国的新闻教育界还承担着继承和维护传统新闻核心价值观的使命,其中包括新闻报道的准确性、透彻性、原始性。要确保下一代新闻工作者在新闻报导中尽量做到客观、真实,并把传统新闻媒体的好的报道形式、元素和新闻价值渗入到融入到互动新闻报道、实时新闻报道、网络直播、博客、微博等网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