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学发展前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47:12

教育技术学发展前景篇1

【关键词】教育技术学发展前景探讨

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信息时代的教育将是全新的教育。目前,我国的教育技术事业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教育技术学科从无到有,已经建立了从专科、本科、硕士到博士的较为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随着教育技术学科专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教育技术学在教育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刻地被人所认识,教育技术学的科学研究也空前活跃,我们要找准学科的位置,明确努力的方向。

一、对教育技术学的定义和定位的理解

根据美国的1994年定义,我国学者在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当中,对教育技术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看法,认为教育技术由教育技术学理论和教育技术实践两个部分组成,研究对象是“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两个范畴,研究内容是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五个方面。

教育技术学是教育学、心理学、信息科学与传播学等学科相互交叉的产物,属于综合性的交叉学科。目前,在我国的学科分类中,教育技术学是从属于教育学的二级学科。作为教育科学中的一个子学科,它既是研究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的领域,又是培养教育技术专门人才的专业名称,无论是学科建设还是确定培养专门人才的规格,我们的认识都不能停留在教育技术的经验层次上。教育技术学应该有自己的学科方向和独立于其他教育学科的新的方向,这是教育技术学学科地位的保证,恰当的教育技术学的定位,是从整体上认识和把握教育技术的规律,发挥教育技术在未来教育中强势作用的必要条件。

二、教育技术学的发展前景

结合对教育技术定义和定位的分析理解,对教育技术学的发展历史的回溯,我认为今后的教育技术学会呈现出以下几种发展趋向。

1.教学系统设计模式的转变

教育技术的1994年定义已经明确指出,教育技术领域的研究对象为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这表明教育技术在新定义上更加强调了“学”的技术。

由于以“教”与以“学”为主体的教学方式都有缺点,以“教”为主片面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了学生的主置,从而使学生成为教师灌输的对象,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是前人知识的载体,缺乏创造能力,从而使整个社会缺乏进步的动力;以“学”为主的教学方式,由于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忽视了教师的主导地位,从而容易使学生信马由缰,容易偏离教学目标。我国教育技术学专家何克抗教授在充分总结了以“教”为主和以“学”为主两种教学方式的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主导――主体”的教学方式,即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因此,可以看出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教师、学生的主导、主体地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学生知识的积累水平的不同,而逐渐变化的。

从教育技术研究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从注重“教”的技术向注重“学”的技术再到“主导――主体”教学方式的演化始终是领域发展的一个方向。我们认为对教育技术的研究不应过分强调“学”或“教”,而应该在不同的情况下灵活处理教师、学生的地位,使之平衡发展。

2.教育技术学的交叉学科的特点将越来越突出

教育技术属于交叉学科,是连接教育、心理、信息技术等学科的桥梁。作为交叉学科,首先体现在它需要技术的支持,特别是信息技术的支持。其次,教育技术作为交叉学科,体现在它融合了多种思想和理论。从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来看,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主要有教育理论、学习理论、传播学、系统理论等。随着人本思潮的兴起,各种学习理论虽然各执一端,但在教育技术领域内走向了融合,以促进人的发展为目标而各尽其力。第三,教育技术交叉学科的特性决定了其研究和实践主体的多元化,协作将成为教育技术发展的重要特色。

3.从学校教育向个别化学习和终身学习方向发展

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社会发展对各种类型人才的需求,为个别化学习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发展空间,使个别化学习成为了可能。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为终身学习提供了要求和舞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72年的教育发展研究报告《学会生存》中就已经提出了发展终身教育的思想,并且指出终身教育是一种“全面的教育过程”。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1996年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研究报告中更是明确强调,“终身教育是进入21世纪的关键所在”。

传统的教育技术研究多注重于学校教育应用;而今天,终身教育思想和行动已经波及全球。由于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能够把巨大的信息存储能力和处理能力与个人化的利用和广泛的传播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因此发展面向终身学习的开放型教育技术不仅已经成为教育技术研究的思维取向,而且也已经具备了广泛的技术基础和理论基础。

4.综合国力的增强对教育技术学发展的促进,及教育技术学为中国国力的进一步增强而对民族性格的培养和引导

目前,中国GDp已经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二,中国从经济、技术等各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邓小平同志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国家发展靠科技,科技发展靠教育,中国的进一步发展也将会促进中国政府投入更大的人力、物力来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教育技术学者应该抓住这个大好时机来发展完善教育技术学,为我国教育技术学理论的完善增砖添瓦,为技术在教育技术领域的运用做出自己的贡献。

然而,在中国经济为成为世界第一的最后冲刺阶段,国内外却存在着许多的不确定因素,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都认为中国已是事实上的超级大国,但世界其它很多国家对中国的崛起感到很不适应,从而用各种办法阻挠中国的发展。在中国转型的关键时期,中国人仍保持着一贯的谦虚谨慎、勤劳务实的民族感,还是因为中国国力的增强和国外的一些阻挠而产生的骄傲自大和具有攻击性的民族性格,将成为中国进一步发展并真正确立世界超级大国地位的关键因素。教育技术学的研究者应该利用大众媒体对国民进行大面积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而如何正确培养和引导中国的民族性格朝正确方向发展,将是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另一个重要方向。

有专家预计,“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正在急剧增加”。该专业前景广阔,它将以专业新、课程新、技术新的优势,在信息时代立于不败之地。我国的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将在不久的将来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并为促进我国的教育与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何克抗.教育技术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王继新.信息化教育概论[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杨九民.教学系统设计原理[m].湖北科技出版社,2005.

[4]张祖忻.用教育技术引领教育改革――论我国教育技术的定位(二)[J].现代教育技术,2007,(07).

[5]黄荣怀.我国教育信息化现状及发展[J].中国计算机报,2001,(9).

教育技术学发展前景篇2

关键词:虚拟演播室教育训练应用

随着虚拟演播室技术的不断发展,虚拟演播室开始走进院校的信息管理中心、电视台、新闻宣传等部门,服务于教学训练,虚拟演播室对于教学训练的地位作用日益凸显,它正逐步应用于教学训练的各个领域,促进了教学训练模式的创新发展。

一、虚拟演播室基本情况概述

(一)虚拟演播室的基本原理

虚拟演播室(VirtualStudio)由计算机系统、电视摄像机、图形图像发生器、色键器、跟踪设备以及视音频切换台等构成,是近年来虚拟现实技术和传统的色键抠像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虚拟演播室技术就是利用色键抠像技术更换视频背景,再用由计算机制作的二、三维场景替换被色键抠除的蓝箱背景,利用计算机三维图形技术和视频合成技术,根据前景摄像机的位置焦距等参数,使三维虚拟场景的透视关系与前景保持一致,通过色键器合成,使前景中的人物、道具看起来完全处于计算机生成的虚拟场景中,从而创造出逼真、立体的演播室效果。

(二)虚拟演播室的关键技术

虚拟演播室技术主要包括摄像机跟踪技术、色键抠像合成及定位技术、实时渲染技术、灯光技术、背景蓝箱技术等。

1、摄像机跟踪技术

摄像机跟踪技术指在节目拍摄过程中实时获取摄像机在演播室中的实际位置参数和动作参数,包括摄像机镜头参数、云台运动参数、摄像机空间位置和角度参数。借助参数判断摄像机、前景人物、虚拟场景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帮助系统实现真实摄像机与虚拟摄像机的锁定。使虚拟场景产生对应变化,与前景真实结合在一起,为系统正确地模拟背景提供了重要保证。

2、色键抠像合成技术

色键抠像合成技术是指处理摄像机在蓝色背景中拍摄的真实景物视频信号时,运用色键技术指定色度和饱和度值,图像信号中与这个指定数据相同的区域将被抠去,使被摄主体同纯色背景分离。抠去的背景区域被虚拟场景所替代,完成图像的合成。

二、当前虚拟演播室在服务教学训练中存在的问题

(一)资源共享不足,加大了虚拟演播室的工作负担

随着教学改革,教学训练对教育技术的需求呈现任务需求批量小、灵活多变、日益复杂且技术水平要求高的趋势。例如:网络课程的制作科目多,每个课程的虚拟场景均不同,甚至同一课程需要制作几个虚拟场景。且随着教学需求的不断提高,教学场景的制作要求随之提升,并且制作的场景可能只适用一节课,无形提高了制作中的技术成本。如果拥有成熟的资源共享平台,将会有许多素材无须进行二次处理便可直接拿来使用。正由于资源共享的不足,在原本工作量大的基础上又要做相关素材的重复处理工作,加大了虚拟演播室应用工作的负担。

(二)教育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与虚拟演播室的技术要求存在差距,制约了演播室功能的发挥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技术人员相应的技术水平也不断提高,尤其是3D技术的不断提升为虚拟背景的生成打下一定基础,但仍处于初级水平。若要求制作一个基于3D技术支撑的教学训练虚拟场景,难度还是相当大的。特别是任务重、工期紧、制作质量要求高时,人员技术水平偏弱这一问题更加突显,这严重制约了虚拟演播室功能的发挥,无法满足教学训练的发展需求。

(三)基于虚拟演播室的理论研究不足,制约了其在教学训练中的应用

为加快教育技术服务教育训练的保障质量与技术含量,针对院校教学训练模式、教学特点做了一定的研究,尤其在虚拟演播室服务教学训练中的应用研究。但通过查阅资料,发现高质量的可参考的相关论文数并不多,且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而非经过实际教学训练实验后的结论。虚拟演播室的教学应用方面,提出的虚拟演播室在教学中的运用提高了录制质量、降低了制作成本等,这些优势太过普遍、笼统,可以说是虚拟演播室具备的,不仅限于教学应用。由于没有高质量的相关教育教学应用研究与高技术水平的技术团队支撑导致在远程教学、新闻制作及服务教学训练中并没有将虚拟演播室的优势发挥出来。

三、解决现有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组建一支具备高品质作业能力的技术人才队伍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虽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针对教育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仍然适用。如虚拟演播室技术,包括其需要的第三方软件maya、3dmax、photoshop等软件都在不停的更新,功能也不断强大,因此,必须组建一支各有所专又技术涉及面广的具备高品质作业能力的技术人才队伍,充分运用前沿技术服务教学训练。具体做法:一是在现有人才基础上,培养各自所长专业并自学提高。二是制定培训计划,分批次外派到专业院校有针对性的学习。三是根据实际情况,按需送技术人员到短期培训机构学习。四是主动深入教学训练一线,了解学员所需,指导帮助教员制作相应教学训练“作品”,充分实践。

(二)加强虚拟演播室与媒体资源管理系统的共建,以网络形式实现资源共享

伴随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教育技术服务教学训练的要求越来越高,相关工作量及技术储量日益增加,促使加强资源共享工作的落实迫在眉睫。具体做法:一是将制作的虚拟场景、多媒体素材等上传到媒体资源管理服务器,用计算机网络形式将各个孤立的非编工作站和媒体资源服务器连接起来,实现素材共享、流水线作业,提高工作效率。二是将虚拟演播室制作的虚拟现实多媒体、网络课程与系统研发及网络管理系统建设结合起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三)加强虚拟演播室理论及应用研究,创新虚拟演播室服务教学训练模式

基于目前虚拟演播室服务教学的研究现状,及为顺应教学改革发展创新,将虚拟演播室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作为教育技术专业的研究人员应主动作为,发扬主动创新意识,参照国内、外院校的做法,以现有理论成果为基础,投入教学训练改革,用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创新理论,探寻虚拟演播室服务教学训练新模式。

参考文献:

[1]付建清.虚拟演播室技术及其在电视教材制作中的应用[J].吉林省教育学学报,2011,27(7).

[2]武增强.虚拟演播室技术在教学资源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世界,2012,8.

教育技术学发展前景篇3

一、乡镇农村地区计算机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学实施落后,不符合教学发展需要

计算机教育不同于语文、数学等知识的学习,只要有一支粉笔,一本教材,教学活动就可以顺利的开展,计算机教学技术必须要有相应的教学设备作为硬件支撑,才能使教学顺利地开展。但是经过笔者的调研,发现在乡镇农村地区,由于资金的原因,教学设备相对落后,一些计算机的软硬件设施配置低,课堂教学所需要的一些软件也较为缺乏。而有些偏远的农村地区,甚至连基本的计算机教学硬件设备都无法保障,这些都不利于计算机教学的发展。

2.教师素质参差不齐,缺乏专业的计算机教师

目前,随着新课改的发展,计算机教学虽然已经被纳入到了公共基础课的范畴。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更加注重的依然是文化知识教学,大部分学校并未意识到计算机教学的重要性,师资队伍较为薄弱。如,在部分乡镇农村中学,缺乏专业的计算机教师,在招聘的时候,关于这方面的教师招聘也比较少,计算机教师多是由其他学科,对计算机教学有一定兴趣的教师来兼任,教师素质参差不齐,专业的计算机教师缺乏。

二、应用新技术开展初中计算机教育的策略

新技术是近几年来,随着科技发展而诞生的一种技术,他们主要是依托互联网的支撑才得以诞生的。在计算机教学中比较常见的新技术主要是“虚拟现实”(VR)技术,它是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模拟环境,通过多种传感设备使用户融入该环境中,实现用户与该环境直接进行自然的交互。主要可以应用VRmL语言、全景环视技术、Java语言等技术来是实现虚拟现实,使用简单,便于推广。下面,笔者就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谈一谈新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1.运用全景环视技术进行计算机教学

全景环视技术是新技术中一种较为常用的计算,通过这种技术可以制作一些模拟与现实相似的动画,这种全景环视技术较为直观,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十分适合热衷于探索新鲜事物的初中生学习。例如,学生在学习“Flas初步”的时候,关于制作动画的步骤,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可能不是十分清楚,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全景环视技术来进行演示,这样学生理解知识的时候更加简单容易,教学难度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在这种新技术教学中被激发出来。

2.运用VRmL语言进行计算机教学

VRmL技术同全景环视技术一样,也是新技术中的一种技术应用,只是不同于全景环视技术,VRmL技术更多的是用来制作文档,它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文件头,即给浏览器提供文件的版本信息;注释,以#号开始的说明文字;节点,场景信息的单位,用来描述场景中的造型、灯光等;属性值,描述及改变节点属性的大小。由VRmL技术所包含的部分可知,它主要是用在一些浏览器和场景上的。这项技术对于初中生而言也许较为陌生,但是在学习“VisualBasic初步”这一单元时,教学的内容就要较多涉及浏览器和虚拟网络场景的内容,教师在讲解这些知识的时候,可以适当地插入这方面的知识,让他们对于新技术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3.运用Java语言进行计算机教学

Java语言在虚拟技术中应该可以称得上是学生最为熟悉的一种语言,它是一种简单的、跨平台的、面向对象的、分布式的、解释的、健壮的安全的、结构的中立的、可移植的、性能很优异的多线程的、动态的语言。相较于前面所说的两种新技术,这一新技术,学生更容易理解。教师在课堂上运用Java语言,可以将其与编程相结合,它比人们常用的一些编程语言简单、实用,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掌握,在学习编程的时候,通过运用Java语言,可以使学生见识到网络信息技术的神奇,了解编程世界的变化多端,激发学生探究计算机技术的欲望。总之,计算机教育是初中生学习的一门基础课程,教师在教学时,应当抓住时展的机遇,转变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学会运用新技术,将其与教学内容相结合,落实初中生的计算机教育,提升初中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促进乡镇农村地区的计算机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黄彬.信息技术教学新模式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4(15).

[2]刘向永.深思逐渐弱化的信息技术课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13).

教育技术学发展前景篇4

从1979年方毅副总理转赠景山学校的第一台计算机开始,景山学校已在信息技术教育之路上探索实践了36年。36年来,景山学校历经了无数个国内第一:第一个成立计算机工作组,后改为计算机教研组,最早开设计算机课程;最先成立了青少年计算机爱好者协会;最早编写自己的计算机教材;最早研制了CBe化学题库;最早建设校园网;最早开设机器人的选修课与普及大班课的教学实践;最早开展“一对一”数字化环境下的课程改革和教学实践;最早并一直坚持开设计算机编程课;最早以信息技术学科为基础,开展信息技术课程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信息技术教师作为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的核心团队,为学校的教育信息化推进起到了设计核心作用,是师生技术学习和应用的培训者和保障者、课题研究应用的指导者,是真正的Cio。

信息技术教研组的教师伴随着学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亲历了从计算机到信息技术,从没有课标到有课标,从打字还是新鲜事的时代到手机编程都玩得酷的时代,他们在学校、东城区、北京市乃至全国都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力,有着身为北京景山学校信息技术教师的“历史自觉性”,为信息技术教育做出了突出贡献。

北京景山学校的“历史自觉性”

1960年,北京景山学校因教改需要而成立,从此教育改革成为北京景山学校发展的生命线,也成为景山学校教师的第一重的历史使命。这第一重历史自觉性主要体现在探讨学制改革与教材建设方面。到了1983年,邓小平同志为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成为全国在改革开放环境下教育改革的鲜明旗帜,北京景山学校从此肩负起在“三个面向”的指引下,探讨现代教育新路径的第二重历史使命。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北京景山学校信息技术教研组在肩负第二重历史使命之中发挥骨干作用,在教育信息化方面积累了丰硕的理论与实践成果。

信息技术课程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自编讲义到编写教材的过程,中小学使用的信息技术教材几乎都是我校教师主编或参与编写,并面向全国发行的。例如,1984年,我国中小学的第一本计算机教材《微电脑学习手册》就是郭善渡老师主编的;2000年,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计算机》(1-6)是我校教师编写的;2004年以后,我校教师参与了多套高中课标教材和新编京版教材的编写工作。

信息技术教育团队的9名教师的专业背景各异,有工科背景,也有师范背景。从1984年成立以来,历经了3任教研组长,郭善渡老师、沙有威老师、毛澄洁老师(北校)、李卓老师(南校),他们都是这个领域的教育专家,都有着严厉认真又宽容爱护的特点。在他们的引领下,教研组研究氛围浓郁和谐,成为教师们成长沃土。首先,教研组重视每位教师的教学基本功训练。其次,我们非常重视培养教师的科研能力。我们提出“做幸福教师,从行动研究开始”的教师专业发展理念。教师人人都有自己的研究课题,每个教研组都有自己的教育研究专项。最后,教研组创造机会展示教师的风采和特色,鼓励教师成名成家,鼓励教师著书立说,鼓励教师创造性地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形成独特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特色。

北京景山学校信息技术教育之路

作为一所传播现代教育观念、教育技术和教改成果的示范学校,景山学校一直走在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最前沿,积极推动教育改革与教育交流,推动学校教育信息化持续发展。景山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主要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计算机教育阶段。1979年,方毅副总理转赠我校第一台计算机,使得我校成为国内中小学极少数的拥有计算机的学校。当时我校的郭善渡老师、沙有威老师和章淳老师一起开始研究,并开展了apL/S语言程序设计的课外活动。1985年,学校率先在全国中小学开展LoGo语言程序设计教学。1986年9月,景山学校青少年计算机爱好者协会成立。七年级于晨同学在全国中小学计算机程序设计比赛中荣获一等奖,并应美国苹果公司邀请赴美进行交流活动。

第二阶段是信息化硬件大发展阶段。为了践行“三个面向”教育理念,学校高度重视以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1990年,学校建成10兆以太网的计算机教室,是最早联网的学校。1992年,景山学校与长城计算机集团公司共同研制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化学题库》获全国教育软件评比一等奖,并成为我国中小学第一个商品化的大型题库软件。1995年,我校自筹资金,在校园外界网络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建成了校园内部的光纤网络,率先实现了“校园信息高速公路”。1996年,我校与深圳讯业集团合作建设远程教育网上学校,开始将景山学校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到学生家庭。2005年,为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学校提出“创建网络环境下的校际联盟”,开始新一代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为国家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校校通”提供了实践经验。

在第二阶段,我们不仅探索学校信息化的硬件建设问题,同时探讨了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理念问题。早在1999年,学校在六年级就成立了“以计算机为学具”的实验班,将计算机和网络引进教室。2000年6月,学校开始在学生中开展智能机器人的课外小组活动,后来进一步开展了大班的普及机器人教学实践与研究,是最早开始进行智能机器人教学的学校。2001年,学校以课程的形式在小学一、二年级,每周2课时进行学生用电脑学语文学数学的教学实践,开启了“一对一”数字化环境下以学生学习为核心的教育信息化创新实践研究。同时启动了北京市“十五”研究课题——《校园网环境下教学模式》的研究。

第三阶段是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研究走向融合的阶段。随着硬件设施的逐步现代化,我们开始将注意力集中在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深度应用方面。2006年,我们启动了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基于网络的校际教育教学资源共享机制的开发及应用研究》,重视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问题。2009年,我校率先成立了公益性的、无偿的、面向全国中小学教育界的“数字景山教育网络联盟”。同年,我校成为首批“北京数字校园建设示范学校”,也成为教育部“百所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示范校”。目前,全国已有近300所学校加盟,初步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辐射、共同提高的目的。为国家教育信息化的“三通两平台”策略提供了实践参考。

在第三阶段,我们还积极探讨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创新问题。2010年底,学校启动了北京市“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口语伙伴”网络平台的英语口语教学研究》。2011年初,作为示范学校启动了《基于“互联课堂”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课堂教学新模式研究》的项目研究,成为《首都基础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学生学习方式系统变革实验研究项目》子项目“数字化情境下学习方式变革子项目”的示范学校。提出、实践并形成了“三个面向”创新教育模型,自己建设的课题交流平台“数字景山互联课堂”主题社区引领了主题社区建设的方向,该平台荣获第十六届全国多媒体教学软件大赛一等奖。

如今,在北师大教学论专家的引领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项目结出了丰硕的成果。其中,具有前瞻性和影响力的是建设了北京景山学校校本创新课程——数字科学家课程、数字艺术家课程和数字工程师课程。初步形成了数字环境下的基于探究、合作、自主的创新教学模式。

在2014年9月,景山学校北校区开始了信息技术选课走班的实践,面向初一年级学生,同时开设数字科学家、数字艺术家和数字工程师的课程,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进行学习。教师也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将纸电路、超极千云鼠等最新科技元素引入课堂。

随着大数据时代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信息化中又出现了许多新的元素,一方面,基于ipad互动教室的大规模研究课、北京景山学校创客空间、创客1.0主题制作活动、3D创意设计、appinventor手机编程设计等新的教学技术层出不穷,令人目不暇接;另一方面,科教兴国,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均衡发展等教育理念对现代教育提出发展要求。人类的教育环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变。诸如此类现象表明,教育改革进入了深水区,各层级学校呈现出百舸争流的态势,北京景山学校如何百尺竿头更上一层楼,成为所有景山人思考的问题。

教育技术学发展前景篇5

【关键词】经济发展新常态;企业应用型人才;农村职教;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6009(2016)04-0019-04

【作者简介】谢革新,江苏省江都中等专业学校(江苏扬州,225200)综合科科长,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为农村职业教育、教育社会学。

一、缘起

众所周知,一个时期以来,职业教育特别是以中职教育为主体的农村职教仍在艰难中前行。我们认为,造成当前农村职教发展步履维艰的根本原因,正是2014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所指出的,“当前职业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1]“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职业教育走出困境、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农村职教的主体是中职教育,它地处农村,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适用人才。农村职教是整个职教的重要基础,农村职教的发展事关整个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当前,农村职教的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差距究竟在哪里?差距有多大?这是农村职教工作者寻求问题解决的第一步。在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组织下,笔者于2014年8~10月间深入苏中地区的扬州、泰州两市境内的21家大中型企业,开展企业应用型人才状况的调查研究。本次调查的对象为21家企业的领导人和人力资源部、技术部、研发部、车间等企业管理层负责人,调查共涉及50670名企业员工。调查共开展实地调研访谈21次,发放问卷400份,回收问卷292份,其中有效问卷254份,问卷有效率为86.9%。问卷调查三个层面的问题:一是企业应用型人才现状,二是企业应用型人才愿景,三是企业对包括中职教育、高职教育、普通大学教育(包括本科、大专)和普通中学教育(包括高中、初中)四类不同教育培养的应用型人才的评价。调查力图通过了解企业对具有四类不同教育培养员工群体的岗位能力和岗位之外为岗位能力提供素质支撑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能力的映像、评价、愿景及比较,摸清当前农村中职教育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二、调研结果

1.岗位能力。对“安心本职工作”的评价结果依次为:大专本科38.28%、中职33.98%、高(初)中14.45%、高职13.28%;对“胜任本职工作”的评价结果依次为:大专本科50.79%、中职26.38%、高职15.75%、高(初)中7.09%。从这两项调查结果看,中职教育背景员工群体表现较好,仅次于大专本科。对“敬业精神很强”的评价结果依次为:高职72.84%、大专本科67.89%、中职61.79%、高(初)中45.59%,中职教育背景员工群体表现略欠,仅好于高中教育背景员工群体。对“岗位动手能力很强”的评价结果依次为:高职74.12%、中职67.26%、大专本科28.54%、高(初)中27.21%,中职教育背景员工群体表现次于高职教育背景员工群体。我们发现,虽然目前企业需求排第一位(占企业人才需求的49.61%)的仍是技能操作型人才,但是企业对招聘员工的学历层次要求排第一位的却是高职、大专(占48.42%),企业最主要最有效的应用型人才引进渠道是高校招聘(占39.30%)。这从侧面反映出目前中职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方面――动手能力上并未完全达到人才培养要求,或者说并未完全满足企业的岗位需求。我们在调查中同时看到,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与企业深度合作机构排第一位的是高校(包括高职、大专、本科)(占68.90%),目前中职在与企业的深度合作、联合培养上相对欠缺。

2.智力因素能力。对“岗位继续学习能力很强”的评价结果依次为:大专本科86.71%、高职69.78%、中职50.30%、高(初)中39.46%。对“思考与创新能力”的评价结果依次为:大专本科64.88%、高职7.92%、高(初)中5.96%、中职3.83%。从上面结果中可以看出,在企业岗位继续学习能力、思考与创新能力上表现最优和对企业核心竞争力贡献最大的员工群体依次是普通本科、大专、高职,同时显示被企业所看重的应用型人才关键能力的认可度是和其受教育的层次、年限成正相关的。说明在转方式、调结构,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今天,企业岗位人才的智力因素能力越来越关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而越来越被企业所青睐;同时还说明在这一新常态的新背景下,中职教育人才培养中的知识与能力结构单一、层次偏低和智力因素能力培养欠缺等问题凸显,中职毕业生缺乏技术含量高的岗位的就业竞争力和工作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这些都影响了中职教育的吸引力。

3.非智力因素能力。在对“完全能适应企业发展”的评价中,职业教育背景员工群体的得分仅为46.80%。在对“员工职业素养”评价所设置的5个选项中,职业教育背景员工的得分占比依次是:职业道德47.06%、专业知识17.25%、创新能力16.47%、团队意识15.69%、沟通与协作能力3.53%。从上述两项评价的结果中可见,虽然职业教育背景员工群体在非智力因素能力方面的职业道德上获得了充分的肯定,但是整体而言职教背景特别是中职教育背景的员工群体在非智力因素能力方面发展不尽如人意,在适应企业发展能力、沟通与协作能力和团队意识上的表现也不尽人意。说明中职教育毕业生的非智力因素能力较差,适应现代职场和企业发展的能力不够;同时反映出当前各地方中职校在非智力因素能力培养方面不平衡、有欠缺,对非智力因素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

4.应用型人才对企业的吸引力。企业应用型人才的引进渠道主要是高校招聘应届毕业生(占39.30%)和人才市场中介招聘(占30.74%),合作职业学校上门推荐和网络招聘仅各占10%左右;企业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深度合作机构的选择主要是高等职业院校(占39.37%)和本科高校(占29.53%),中专、中职学校仅占15.75%;企业引进应用型人才的学历层次要求的选择主要是高职、大专、本科及以上(占69.29%),中专、中职仅占28.35%。企业的上述选择反映出应用型人才对企业的吸引力,从这一调查结果可见当前中职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其培养的人才吸引力较弱,受企业青睐度在降低,出口的空间在被压缩。

综上所述,在加快转方式、调结构、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今天,人才培养没有跟上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与经济社会需求的吻合度上出现问题,这就是当前中职教育特别是农村职教发展的瓶颈所在。

三、背景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国家层面推进职业教育发展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和顶层设计,是今后一个时期职业教育发展的纲领和指针。《决定》明确要求,要“以服务发展为宗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激发学校发展活力,促进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紧密对接”。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新常态,这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职教发展的新背景。按照《决定》的要求,职教必须“以服务发展为宗旨”,因而必须在适应和服务于这一新背景的前提下实现发展,加快推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按照《决定》的要求,要“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紧密衔接”,“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2]

基于当前农村职教角度的审视和领会,结合《决定》的精神,笔者主要有两点认识。第一,在国家层面,《决定》中涉及的中职教育强调了两个对接:“促进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紧密对接”和“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紧密衔接”,两个对接是破解农村职教发展瓶颈的牛鼻子。首先,“促进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紧密对接”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紧密衔接”之间互为前提和依据。“促进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紧密对接”是“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紧密衔接”的前提和依据,因为“促进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紧密对接”即提高人才培养的吻合度,这是大力推进农村职教发展的出发点,要在这一出发点上推进和实现中高等职业教育紧密衔接,中高等职业教育紧密衔接必须符合与社会需求紧密对接的要求,必须放在与社会需求紧密对接中来实现。其次,“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紧密衔接”也是“促进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紧密对接”的前提和依据,因为“促进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紧密对接”是大力推进农村职教发展的最终落脚点,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实现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紧密对接这一宗旨,在当前新背景下就必须着力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必须着力“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紧密衔接”。其次,“促进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紧密对接”和“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紧密衔接”是相辅相成的一个整体,它们都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不可或缺的前提和依据。第二,针对一个时期以来中职教育特别是以中职教育为主体的农村职教的人才培养与当前经济社会需求在吻合度上出现的偏差,我们认为只有变革才能突破,才能适应新常态这一新背景的要求;我们要从当前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实际和新常态的要求出发变革人才培养模式,在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上做文章、寻出路。

为此,我们农村职教人和农村职教办学者应抓住国家推进中高等职业教育紧密衔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重大战略部署的有利契机,积极顺应这一趋势;依据新常态背景下行业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和推进中高等职业教育紧密衔接的需要,变革农村职教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吻合度。

四、对策

第一,在专业设置与课程设置上,“与社会需求紧密对接”,提高人才培养吻合度。一是在农村职教的专业设置上,参照研究最新版本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开展对当地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和行业企业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广泛调研,紧跟地方经济转型发展的节奏,重点关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鼓励发展的产业和行业,紧贴产业、企业、职业岗位,结合建立、完善与高职人才培养相衔接贯通和农村职教自身办学优势设置专业,科学、准确地确定开设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压缩、撤并或撤销供大于求、技术含量低、薪酬待遇低、工作稳定性差的陈旧专业。二是在农村职教的课程设置上,依据农村职教各相关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通过深化与行业企业一体化合作,研究和对接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贴近岗位实际工作过程,更新课程内容,调整课程结构;要把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融入相关专业课程之中,将相关课程考试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合二为一,合并进行,使学生在取得毕业证书的同时,直接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让学生、企业、学校三方均受益;针对农村职校学生文化基础和学习能力参差不齐的特殊性,在课程设置上要体现分层教学思想,每个专业的课程都可依据课程的特点和学生学习的基础进行分层,分别制订两个或多个层次的课程设置方案。三是在农村职教的宣传上,要在农村地区加大现代工业文明和现代企业文化的宣传,要大力宣传新兴产业和企业,大力宣传经过现代信息技术革新与改造后的现代企业的新兴岗位和新兴技术;认识到职教的专业与企业的岗位是密不可分的命运共同体,提升社会公众对企业岗位的熟悉度和认同度。

第二,在专业技能和顶岗实习课程教学上,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增强人才培养针对性。一是在专业技能人才培养的主体上,要借助行业企业的力量,由学校与企业共同组织实施,确保在实际场景中进行。二是在专业技能和顶岗实习课程教学上,实行学徒制和分层制培养,借助企业的力量在专业技能上实行现代学徒制和分层制培养。三是在专业技能和顶岗实习课程教学评价上,和分层制培养相对应实行分层制评价,即将学生和师傅对应地分为基础技能型、技能操作型、技术应用型、技术创新型等层次和创新创业型等方向,要求分别达到各自层次的技术技能培养要求。基本层次的要求是要掌握一至两个岗位的操作技能并尽可能适合中高职衔接需要,较高层次的要求是要掌握多个相关联岗位的操作技能,同时完全适合中高职衔接需要,更高层次的要求是要掌握岗位群的关键环节的操作技能和一定的技术应用与研发能力等,通过分层评价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各自的层次、方向上成才。四是在特长学生的培养上,要打破常规,进行个性化培养,为其营造更大的成长空间,将这部分学生纳入到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计划,选择行业企业中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与学校教师组成教学团队对其进行特殊培养;利用和区域内有影响的企业合作,同时和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将高年级特长明显的学生直接带到企业技术研发一线,由师傅团队在研发中教学,在问题解决中培养,走产学研结合之路,既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人才支持,同时又为地方企业培养适合的、留得住的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

第三,在公共基础课程教学上,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进入高职和未来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一是在德育工作和精神品质的塑造上,要发现和挖掘地方行业企业中取得成功的典型人物和人物事迹,使学生认识到人的精神品质决定了一个人的前途和命运,消除社会上认为文化基础差就一定不能成才的偏见和思维定式。二是在文化基础课程教学上,要认识到文化基础课关乎职校学生智力因素能力的培养,是学生终身受用的综合素质的基础和将来职场竞争力的基础;文化基础课程教学要瞄准学生进入高职和继续深造、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需要;要根据农村职校学生文化基础和学习能力的差异性,改进教学方法,采取分层制,充分运用互联网+、智能化环境下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第四,在非智力因素能力的培养上,要认识到非智力因素对职业学校人才培养具有新的内涵,直接关乎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等职场必备的非智力因素能力的培养;要把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等基本非智力因素能力的培养纳入到课程设置和学期的教学计划之中;同时要融入农村职校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利用职教教学与社会、企业岗位实践提供的真实教学场景接触密切的特点,在开展专业实践教学的同时进行以职业精神、职业素养为核心和表现形式的职业学校非智力因素能力养成教育;师傅和教师既要教授技术技能又要注重培育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等非智力因素能力。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Z].2014-05-02.

[2]张德江.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实施情况的报告[R].中国人大网,2015-6-29.

教育技术学发展前景篇6

【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教育教学

目前,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已经被应用到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当中,其中在教育教学方面,主要包括例如军事院校的教学演练、医学院校的模拟实训、体育院校的虚拟训练、工科院校的自动化机床操作、高职院校的模拟汽车驾驶、飞行驾驶等各个学科的教学当中。

1虚拟现实技术简述

虚拟现实技术,又称灵境技术,是当今迅猛发展的一项综合性的交叉学科,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兴起这种信息技术之后,许多学者用户便倍加关注与重视,虚拟现实技术主要是指综合的利用计算机的图形学、仿真技术、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多传感器技术等相结合,来模拟人们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功能,使人能够沉浸在计算机生成的虚拟境界中,并能够通过语言、手势等自然的方式与之进行实时交互,创建了一种适人化的多维信息空间。

简单而言,虚拟现实技术就是一种先进的计算机用户的接口,将人们的视觉、听觉、触觉很好的自然的来进行交互,方便用户的操作,减轻用户的负担,从而,提高整个环节的效率。因此,虚拟现实技术主要具备四个方面的特征:多感知性、临场感、交互性以及自主性。

2虚拟现实技术在国内外教育教学中应用现状

2.1国外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美国作为虚拟现实技术的国际顶尖者,拥有着许多的这种研究机构。甚至早在1992年,美国便确认了虚拟现实技术会适用于教育教学领域,将现有的软硬件设备的教学效果与虚拟现实技术的教学效果将比较,说明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同时,英国的很多院校相当的重视虚拟现实技术在教学方面的应用,对该项技术进行研究与开发,并且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其中著名的诺丁汉大学对虚拟现实技术项目的研究对于在教育教学上有着相当有益的作用,不断的探索出桌面虚拟现实技术的输入输出设备等都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2国内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我国的许多高校也在虚拟现实技术刚刚出现不久,便开始关注该领域,先后的进行课题的研究和学术的探讨,比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进行的分布式飞行模拟的实验、浙江大学进行的建筑方面的虚拟规划的应用、哈尔滨工业大学所进行的人机交互方面的演示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还有许多的高校也都进行了不同学科的试验,取得一定的成果。

3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3.1在理论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的讲与学生的听,现在的许多教学模式已经改变到了普遍的进行多媒体教学的操作,而将虚拟现实技术运用到教学的课堂当中,比如当向学生展示某一概念或展示某一虚幻的场景或环境时,便可以应用这种智能的虚拟现实技术来进行教学,制作和操作上都简单实用,这样,便能很好的来弥补传统课堂单一的不足,使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所学的内容。

3.2在专业技能课程中的应用

在我国的众多高校中,更注重的是学生的专业技能操作,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充分的体现虚拟现实技术的临场感,学生可以在这个虚拟场景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来进行和现实社会相同的操作,比如模拟汽车驾驶和飞行驾驶、模拟果树栽培的技能、模拟体育某项运动的练习、,模拟电器维修等各种职业技能的演习。通过搭建这样的仿真场景,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其中,反复的练习操作,可以有助于学生掌握职业技能。

3.3在实验实训课堂中的应用

将虚拟现实技术作为辅助实验实训课程的教学工具,可以调动课堂的学习气氛,比如说:虚拟现实技术可以虚拟历史上的著名人物,给学生一种穿越的感觉;又比如学生可以虚拟为老师,老师虚拟为学生,这样师生身份互换,大家可以一起畅所欲言,互相交流讨论;再比如英语课堂上可以虚拟英语的情景和环境,将虚拟人物进行导入,与不同情景的人物进行交流等。对于有些实验课程,有些耗时耗力的实验,导致很久才会检验出实验结果,这时就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根据实验所需进行配置,非常便捷,又可重复使用。

3.4在远程教育系统中的应用

目前互联网的发展尤为迅速,使得以互联网为基础的远程教育系统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远程教育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可以虚拟教师、实验设备等,虚拟现实技术不单可以向互联网上的学生提供身临其境的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情境,还可以重现曾经发生的某个场景或环境,让学生对内容进行唤醒,目前,有些远程教育的学院已经开始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来进行网上教学,这要求投入大量的人力及物力,势必会取得较大的成果。

3.5在特殊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特殊教育是我们全社会所关注的,将虚拟现实技术引入到特殊教育的教学当中,利用于东跟踪器,可以采用基于运动跟踪的方式来获取手语三维运动的数据,通过获得到的准确数据,来进行特殊教育的教学,目前,已经由中国科学院开发法了集语音、情感、体势为一体的中国手语合成系统,这一系统对于听觉障碍的人们来使用电视、电话、网络等媒体有很大的帮助,会为他们的生活带来许多的便利。同时,借助标准化的手语,也可以提高教育者的整体标准,改善这群受特殊教育人群的生活环境,使他们更加强烈的感受到社会的存在感。

4结束语

总之,虚拟现实技术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育从业者所重视,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教学中有着相当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深刻的现实意义。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教学上能够为全体的师生提供较为逼真生动的模拟环境,同时,又可以师生共同参与,分角色扮演,大大的不同于传统的教育模式,来突破传统教育教学的缺陷,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各项技能,在信息化教育的大趋势下,将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教学中不断的开展推进一定会促进我们教育教学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亚威,王中帅.浅谈虚拟现实技术无线[J].互联科技,2014(07).

[2]李建荣,孔素真.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J].研究实验室科学,2014(03).

[3]诸葛.浅谈虚拟现实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观察,2014(01).

教育技术学发展前景篇7

名师速写

作为一名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刘雅林的经历可谓丰富。他是重庆市最年轻的中学正高级教师,重庆市最年轻的中小学学科带头人,重庆八中第一位博士。同时,他还是西南大学和重庆师范大学的硕士生导师,并获得了“全国十佳科技辅导员”、“全国优秀机器人教练员”、“全国优秀电教工作者”等30多项市级以上荣誉。他培养的学生在国际国内各大赛场上大展身手,成绩不凡:连续5年代表中国青少年参加RCJ机器人世界杯大赛,3次获得冠军,2次获得亚军;近5年来辅导的学生在全国各种赛事中获32金、28银、86铜;在全市各种赛事中获400多项一等奖。

他不仅是一位敬业的教育者,还是一位一线的科研者。“目前中学技术学科的现状是懂技术的人不懂教育,懂教育的人不懂技术”。因此,刘雅林认为,应该在教育的视角下做技术学科教研,“要努力做到二者兼修”。他本科学的是物理专业,硕士是计算机专业,博士是教育学,并辅修了自动控制专业课程。理、工、文三个不同学科的知识背景,使他在技术学科教学中如鱼得水,这样的学习经历也成就了今天的他。

作为一线教师,刘雅林不仅擅长在实践中战斗,也喜欢在理论上思考,将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方法,再回归于教学实践。他创造了“项目主导型课程模式”并撰写成专著;他创造了4种教学法和1种教学模式,先后被重庆市政府和市教委评为研究成果一等奖;他主编或参编教材等书籍54本,30多篇,13篇论文已获全国或全市一等奖。

多年来,他注重引领和打造技术教育的优秀团队,通过主持全市的名师工作室和重庆八中的名师工作室平台,以教学实践为载体,带领出了一支能打硬仗的团队。在这个团队的努力下,学校在全国机器人竞赛等活动中曾获得团体第一名和第二名的优异成绩、25次荣获全市各类竞赛团体第一名的成绩。现在,技术教育已成为重庆八中的特色品牌,学校也被评为“全国十佳科技教育创新学校”,获得市级以上的各种集体荣誉50多项。而他带领的该团队也获得了学校首届“争光贡献奖”。

教育与技术

普通高中的技术学科(包括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有些地区还包括科技活动课程),教育与技术容易形成两张皮。从事技术学科的教师,常常因为不执教升学考试学科而不被人认可,并与工科生划上等号。确实当前从事技术学科教学的教师,越来越多的人具有工科专业背景,在教学中对工具、场地、环境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少技术学科的教师因此被看成“搞技术”的工程师,于是也变成了学校的“修理工”,修计算机、修空调……甚至修电梯。这种思潮明显地把技术从教育中分离出来。

教育本是一种思想、方法、经验和活动,这种活动是传承与创新知识、培养与塑造能力的过程和方法,是一种特定的人类活动。在这种活动中,语、数、外、理、化等学科是其活动内容,技术学科也是其活动内容。技术学科教学是用教育的原理和方法从事技术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方法的形成、能力的提高、精神的养成,因此是无可争议的教育活动,是必须遵循教育规律的教学活动。所以,学校教学中的技术活动必定是在教育背景之下的活动。

技术学科与教研

目前,技术学科教师从事教研的氛围不浓,重技能、轻方法;重操作、轻原理;重局部、轻整体;重结果、轻过程,容易把教材当成操作说明书使用。其实,即使在从事技能的培养过程中,如果掌握了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同样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少技术学科教师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没有提升成理论成果,影响了其推广与发展。

笔者认为,技术学科教师更应该搞教研。原因有三:一是技术学科是第八轮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之后新兴的学科,不少省市进入的时间晚,前期积累的成果少,面临的问题多,需要研究的领域多;二是技术学科的从教者教育类知识大多不系统,从自身发展的需要也应该积极参与教研活动;三是学生也需要符合其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方法帮助他们全面成长。

教育视野中的信息技术

当信息技术作为密切影响人们工作和生活的技术手段时,它属于科技领域;而以信息技术为载体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时,它已经属于教育的范畴了。教师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时,更多地是从教育的视野看待技术,技术本身只是教学的内容之一,而培养技术素养的过程才是教学研究的对象。

笔者曾对重庆市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课情况进行过调研,结果不容乐观。在以高考成绩为最终评价依据的大背景下,信息技术课程步履维艰:一方面,由于各方面的重视程度不够,造成这门课程开设的意义已很勉强;另一方面,由于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目标空泛、教学内容滞后、教学形式单一、评价方式片面等问题,也使这门课失去了生命力。

对于出现的这类问题,笔者从课程实施模式着手,以建构主义教育思想(主要选取皮亚杰和维果斯基的相关理论)指导教学法的设计和开展,以StS(science、techniqueandSociety)教育思想指导学科教学与社会、学科实践密切结合,让技术来自于生活并回归于实践,并以构建情景为主导的方式,从事教学法的开发。

在笔者的研究中,把情景分为了三类:

知识情景。知识不是对现实的纯粹客观的反映,任何一种承载知识的符号系统也不是绝对真实的表征。它只不过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假设或假说。它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它必将随着人们认识程度的深入而不断地变革、升华和改写,出现新的解释和假设。

学习情景。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每位学生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重新认识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

师生教与学情景。学生在日常生活和以往各种形式的学习中,已经形成了有关的知识经验,他们对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看法。教师不能无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简单生硬地从外部对学生实施知识的灌输,而是应当把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

在以上理论指导下,笔者通过建构情景模式创立了5种教学法。经过近5年的实验,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重现了这门课程的价值和意义。

1.框架填补教学法

笔者针对在中学程序设计教学中,绝大多数学生都觉得难学的问题,创造了该教学法。框架填补法不按传统的教材顺序,而是营造出一种“程序即生活、生活即程序”的学习情景,先从整体上让学生把握住程序的框架结构,再细化流程图,最终将自然语言转化为计算机语言,比较轻松地达到了大纲要求的教学目标。此法连续三年在不同年级十多个班的教学中进行了验证研究,并用“t检验”统计法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证明了这种新的学习方式对于中学生编程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2.方法包教学法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中有大量的内容是软件工具的学习。而此类软件在界面和功能上存在大量的“共性”。本教学法抓住教学内容中软件的“共性”问题,营造出一种学习视角下的共性情景,并以支架式教学法为理论指导,总结出了该教学方法,让学生不用学习每一种软件的具体操作方法与步骤,而在方法包的情景中掌握一种通用的技巧与方法。在具备这种变通能力之后,学生在面对新的软件时,熟悉的程度和驾驭的能力均有明显提高,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也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教学效果。此教学法经过两年的对比实验,收效良好。

3.“超市”教学法

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不是让学生学会几种常见软件的操作方法,而是提升其信息素养。而信息素养中要求具备较强的分析问题、选择合适的计算机工具解决问题的能力。“超市”教学法营造出一种教学资源情景,为学生面临的问题提供多种解决的渠道与选择的工具,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选择、自主解决问题。此教学法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特长施展,以体现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自主性为重点。此教学法经过近两年的实验,收效明显。

4.机器人教育教学环境下的情景构建法

机器人是信息技术程序教学中重要的一章,主要包含程序设计、电子设计、结构搭建等内容。而机器人章节中的知识以实践性强为特点。针对该章节的特点,营造出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需求环境,创立了以创新发明为驱动的教学法,即先让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实际,培养创新的动机,完善创新点子,然后借用机器人零构件,搭建创意的模型。此教学法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同时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实践性强,重在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5.网络环境下的实验教学法

当前,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课程已安排在网络机房进行。如何处理好网络环境与传统教育的关系?本教学法能营造网络学习情景,让传统教育模式生存并施展出独特魅力。此教学法经过一年多的实验,收效良好。

信息技术课程的校本开发

笔者认为,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还与当前课程资源开发不力有关。笔者尝试以StS教育思想为理论指导,结合学校所处区域的文化、经济、政治、地理等背景,对课程进行校本化开发,让课程和教学有针对性地得到拓展,让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再焕生机。

1.教学目标的校本化开发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要求教材的编写应该“渗透学生自主学习、勤于动手、主动探究的思想,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实践活动,切实达成课程目标”。而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作为在不同社会环境中存在的学校,教育思想必然会受到相应的社会要求的影响,继而对教育愿景产生影响,因而对教学目标应该进行相应的调整。信息技术课程更是应该把“提高信息素养”的目标化解为与社会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具体要求,立足大纲要求,根据生活和社会环境,以校本化的方式对教学目标进行新的设计与修订,不必僵化地执行统一规定模式。

案例1:重庆某地a中,地处乡镇,学校所在地区有著名的景区白帝城。该校学生主要来自农村,信息技术基础薄弱。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对高一学生的信息技术教学目标定位为:能熟练掌握各种常见工具软件,以平面设计、网站、幻灯片、电子板报等形式宣传家乡的景区。据该校的信息技术教研组长介绍说,这种目标虽然看上去更像任务,但是非常适合这种农村学校,在完成目标的同时,学生既积累了知识与技能,同时也体现了主动探究、协作学习等思想。同时,学生们多次去调研和了解与白帝城有关的文化,延伸了知识面,同时还推动了旅游业,促进了家乡经济的发展。

2.教学内容的校本化开发

在重庆市高中选用的几个版本的教材中,都注意了遵循大纲要求,在教材中详述了大量关于信息、信息技术、信息道德等理论知识,安排的课时比较多。高一年级第一学期的课大都在教室讲理论,内容空泛而遥远,学生兴趣索然。

其实,教材中的教学内容没错,但是脱离了生活、脱离了真实背景的理论就显得空洞而苍白。而根据校本特色,重新为信息技术定义不同的内容,使其体现学生的个性、学校的特色、事物的本质和教育的内涵,可以让信息技术课程内容选择面广、结合点深、生活化浓,与社会息息相关;同时,与社会和生活相关的教学内容融入道德价值的教育思想,让说教的形式变为活动中的体会与浸润,让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接受潜在的教育思想。

3.教学形式的校本化开发

教学形式本无定式,更应该结合学校、学生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StS教育提倡超越传统的课堂环境,引入与生活、社会、综合环境相关的因素,让教学形式不再单一,让课堂环境生动活泼。调研中,笔者发现最常见的课堂教学形式就是在机房,教师在大屏幕上演示,被锁死了计算机屏幕的学生在座位上东倒西歪,有气无力。失去了动力和兴趣的课堂是低效的,而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是吸引学生主动性的关键所在。

形式的变化带来意识的变化,意识的变化带来观念的变化,观念的变化带来思想的变化,思想的变化带来内涵的变化。立足所处的社会环境,将教学形式与生活挂钩,挖掘教育的内涵与本质,能激发起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性。

案例2:重庆B中是一所重点中学,学生所在的家庭基本上都普及了计算机,学生信息技术基础较好。在学习文字编辑的内容时,教师没有像以往那样,要么一边讲一边让学生练,要么布置综合作业让学生自主完成,而是组织了一场辩论赛:先让同学们推选出几款优秀的文字编辑软件,最终选出了两款,即word和wpS,让学生辩论哪款软件好。从课堂中学生的表现来看,辩论激烈,场面火爆,学生在课余下足了工夫,对这两款软件做了充分的了解,有针对性地扬长避短。相对于这些基础较好的学生而言,只要了解了这两款软件的特性和功能,操作性的方法基本上无需过多的讲解和演示。辩论结束,有学生说:我用了几年的word,今天才知道有那么多的功能以前都不了解,真是开了眼界。

4.评价方式的校本化开发

评价引导教学的方向。信息技术教学评价在国家课程标准规定的培养目标的指导下,结合校本特色,进行一定的平衡与侧重、建构与整合。在“三维目标”中,知识与技能是基础,过程与方法是发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升华。要弱化评价的选拔与甄别功能,强调评价对教学的激励、诊断和促进作用。因此,我们应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要,明晰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跟生活、社会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明确学习的最终目标,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这样才能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教育技术学发展前景篇8

【关键词】小学美术;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是信息化的时代。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社会背景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应当立足于时展变化的需要,不断改革和创新,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美术课程作为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课程,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师在小学美术的教学中,应当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不断创新小学美术的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美术教学的效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

一、当前小学美术教学现状

当前,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小学美术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美术课程改革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1.美术课程不被重视

一直以来,在小学阶段,语文和数学是主要的两门学科,而其他学科,诸如美术则被列为副科。美术课程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辅助性科目。其实,这样的科目分配并没有什么不对,因为对于学生的成长而言,所学习的科目有主次是理所应当的。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会基于这个“副科”的名分,不重视课堂教学,学校在考核评价机制上,对这些所谓的副科也不够重视,从而使得美术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徒有虚名,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地位更是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

2.教师的课堂教学缺乏创新

从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在信息技术的背景之下,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尤其是对于美术这种学科而言,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可以促进教师将很多具有美感的艺术作品给学生展示,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对美术教学的内容和模式都缺乏创新,基本不使用信息技术创新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从而使得小学美术的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3.审美教育缺失

当前,在小学美术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往往重视一些美术理论知识的讲解。这样的教学模式有一定的好处,即学生可以了解很多美术的理论知识。但是,笔者认为,对于美术教学而言,学生的审美教育至关重要。因此,在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讲解的同时,教师应当结合一定的实践,以一些优秀的美术作品作为案例给学生讲解,给学生传播一些具有艺术价值的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因此,这种重点给学生讲解理论知识的美术课堂,不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也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信息技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意义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当前,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在信息技术的背景之下,笔者认为,应当强化信息技术的使用,创新课堂教学的模式和内容,促进小学美术教学的又好又快发展。那么,信息技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具有哪些积极的意义呢?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和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信息技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音、形、色于一体的特点,给学生播放一些视频,一些艺术作品,让学生在色彩斑斓的世界中,感受到学习美术的趣味,激发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

2.丰富教学内容

传统的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么是给学生讲解美术理论知识,要么就是交给学生一些简单的美术技巧。这些单调的教学模式,难免会使得学生觉得枯燥乏味。在信息技术的背景之下,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将很多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元素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这样,丰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作用。

三、信息技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策略

在信息化的背景之下,信息技术在小学美术的教学中,具有很多天然的优势。那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怎样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美术的课堂教学效率呢?

1.利用多媒体课件渗透审美教育

对于小学美术的教学而言,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至关重要。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融入一些美术作品和艺术视频,一方面可以丰富教学的内容,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2.利用信息技术拓展教学的内容和范围

在传统的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内容往往是局限于课本知识,很难对教学内容拓展和突破。这样的教学模式,一方面局限了学生的视野,另一方面,单一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也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信息技术的背景之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所独有的优势,搜集一些和教学内容有关的素材,对现有的教学内容进行拓展,不断丰富小学美术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效率。

总之,近年来,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学模式逐渐深入人心。美术课程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在信息技术的背景之下,教师在小学美术的教学中,应当以新课程改革理念为标准,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不断创新小学美术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促进小学美术教学的改革和创新,促进课堂教学的不断优化,全面提升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促进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又好又快发展。本文中,笔者立足于自己多年的小学美术教学实践经验,阐述了当前小学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信息技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运用的策略。

【参考文献】

[1]杨慧玲.小学美术和谐教育的探究与实践.教育革新,2008(12)

教育技术学发展前景篇9

关键词:职业技术教育;混合现实技术;沉浸感;互动性

混合现实技术在职业技术教育中具有显著优势,特别是在在线理论课程学习和在线训练课程中越来越受欢迎,充分发挥出现代教育技术优势。它带来了崭新的教育思维,突破性地解决了以前无法解决、不敢想象的教育问题,教师的授课可以摆脱以教师演示为主的模式,真正做到学生与知识的互动,从而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1VR、aR与mR的区别与联系

HoloLens之父艾利克斯.基普曼解释说过,混合现实和增强现实一词已经变得过时,这不是单独的概念,只是混合现实连续体中不同坐标点的标签,但是三者之间又有很多的不同点。

VR(VirtualReality)就是混合现实,也被叫做灵境、幻真。VR的定义是利用电脑模拟产生一个三维空间的虚拟世界,提供使用者关于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模拟,让使用者如同身历其境一般,可以即时、没有限制地观察三度空间内的事物,并与之交互。一般是全封闭的,给人一种沉浸感,所以在VR的世界里所有的东西都是虚拟的。

aR(augmentedReality)就是增强现实,它是通过电脑技术,将虚拟的信息应用到真实世界,真实的环境和虚拟的物体实时地叠加到了同一个画面或空间同时存在。增强是指通过显示屏幕把虚拟世界叠加到真实世界中去。aR按照原理不同可以分为如下几类:一是基于标记的增强现实,这里的标记一般使用提前定义好的图案,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的摄像头进行识别,识别后会自动触发(预设好的)虚拟的物体在屏幕上呈现。

mR(mixedReality)就是混合现实,包括增强现实和增强虚拟,指的是合并现实和虚拟世界而产生的新的可视化环境。在新的可视化环境里物理和数字对象共存,并实时互动。aR是把虚拟的东西叠加到真实世界,而mR则是把真实的东西叠加到虚拟世界里。把虚拟叠加到现实里比较容易,只需要用计算机生成好虚拟的物体,然后在真实的画面上显示。但要把现实叠加到虚拟里,难度比较大,因为首先得把现实的东西虚拟化。虚拟化一般使用摄像头来扫描物体进行三维重建,我们都知道摄像头拍摄的画面其实是二维的,也就是画面是扁平的,丢失了深度信息,所以没有立体感,因此需要通过算法把摄像头拍摄的二维的视频进行三维重建,生成虚拟的三维物体,我们称之为真实物体的虚拟化。

2混合现实技术在职业技术教育的应用

报告提出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指明了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前进方向。现在我们已经可以看到立体化教材、微课、在线课程等在职业院校里的各种应用。特别是在线课程的制作融合了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混合现实技术,在职业教育里很受欢迎。

在互联网+职业技术教育背景下,混合现实技术与职业技术教育的高度融合,将有助于破解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从而加快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一是混合现实技术与职业技术教育的高度融合是落实国家教育信息化相关政策的重要举措,符合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需求。二是混合现实技术能够有效解决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特别是对于大型设备,价格比较昂贵和精密,不可能有很多的机会无条件的实验实训。目前通过混合现实技术,可以大大缩减学校在设施设备方面的投入。三是混合现实技术能够加快职业技能人才培养。在混合现实技术的帮助下,学生可以很好地开展新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有效缩短培养周期,从而实现对职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四是混合现实技术能够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可以自主进行在线学习。混合现实技术能够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手段等方面颠覆传统模式,打破传统课堂教学时空界限,随时随地学习。

3混合現实技术在职业技术教育中发展

混合现实技术的发展,既是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机遇,也是进一步推动现代职业教育提升的重要契机。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投入的不断加大,混合现实技术必将以其强大的教学功能优势和广泛的应用范围在推动职业教育发展和促进就业创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鉴于此,应深入推动混合现实技术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一是混合现实技术在职业教育的应用前景广阔。由于混合现实技术能够创建与现实社会类似的环境,可以广泛用于学习情景的创设实现模拟训练,进而解决学习媒体的情景化及自然交互性的要求,因此要从思想上和认识上高度重视其在职业教育领域广阔的应用前景。二是加强校企合作和军民融合,积极引进混合现实技术资源。企业拥有很好的研发团队和技术资源,可以广泛参与教学方法手段创新和实训基地建设等过程中。加强校企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进一步增强职业教育适应市场和社会需求的能力。三是加强混合现实技术与课程教学体系深度融合的关键因素,组建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对混合现实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具有桥梁和纽带作用。积极引进混合现实技术领域应用人才,充实到职业教育体系当中。另外通过选派老师到企业中进行混合现实技术与职业教育结合的理论与实践学习,最终实现混合现实技术与课程教学体系的深度融合。

教育技术学发展前景篇10

关键词:风景园林;人才培养;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2909(2012)06004303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公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风景园林学新增为一级学科。风景园林一级学科的设立,为专业教育和行业发展提供了机遇,也对风景园林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

培养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风景园林专业人才要在加强理论教育和实践联系的同时,倡导风景园林专业“多学科”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体现风景园林价值。

一、风景园林学内涵与外延

风景园林学是人居环境科学的三大支柱之一,是一门建立在自然科学和人文艺术学科基础上的应用学科,其核心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当前风景园林学要应对城市所面临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等诸多问题,所以风景园林专业随时展其内涵与外延需不断被重新定位。

张启祥[1]提出风景园林一级学科是以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文化艺术、建筑工程、植物生态、社会生活五位一体为核心知识内容的多学科融合的完整体系。朱建宁[2]认为风景园林的含义就是领土的安排与整治,风景园林学本质特征是以自然文化为基础,以自然要素为素材,以自然风景为源泉,是有生命的、不断生长变化的空间造型艺术和领土整治行为。成玉宁[3]认为风景园林学科体系的完善与创新,必然着眼于系统建立 “人、场所、生态、功能、空间、材料、技术、文化”相互关联的思维模型,强调设计与建造过程的科学化,突出环境空间、场所、功能、文化及技术支撑的一体化整合设计。由此可见,风景园林学科的发展具有高度整合与高度专业化并存的特点。二、 新形势下风景园林专业培养目标

当前国内有一百多所院校开设了风景园林专业,包括农林院校、建筑工科院校、美术院校、师范类院校等。由于各学校培养目标不同和自身条件限制导致,如工科院校缺乏自然学科知识体系交融,农林院校的学生园林建筑及空间构建能力薄弱等。因此,风景园林人才培养应基于多学科的专业背景。

12高等建筑教育2012年第21卷第6期

朱颖风景园林专业多学科综合教学探索

吴良镛先生[4]一贯倡导建筑、园林、规划三位一体的学科发展。建筑学、城市规划学、风景园林学3个学科各有特点和规律,但在学科发展过程中,专业的边界日趋模糊,三者在技术进步、环境意识增强以及关注地域性的背景下逐步融合。

传统的培养目标和教学方式已不适合社会发展现状,整个行业的发展需要培养知识面广、综合能力强、文化素养高、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人才,而且风景园林专业日趋重视本土文化内涵、密切关注生态环境建设与发展。由此,多学科的教学模式是当代风景园林教育的一个途径。

三、风景园林多学科综合教学途径

(一)构建多学科共融的学科基础,形成特色领域

新时期,风景园林、城市规划和建筑三位一体的学科发展,必然要有共同的基础。吴良镛先生[4]提出为风景园林、城市规划及建筑学科构建共同的学科基础。科技基础:结构、设备、植物、交通、场地工程等;人文基础: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基本认识和修养;艺术基础:绘画的技巧以及审美文化的修养;生态基础: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理解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规律,以及二者的相互作用。在此基础上,风景园林专业应侧重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研究,设立独立的理论核心以及支持该理论的核心课程,形成特色领域。

(二)将建筑空间感教育植入景观空间

空间感是建筑的特征,借鉴建筑空间构建理论与方法,对园林空间进行空间要素、空间类型及次序、行为模式、空间功能、空间组合方法、空间建构以及细部等分析,并结合风景园林点、线、面空间建构进行训练,由若干专题单元组建成园林空间教学体系,使学生认识和了解园林空间本质。虽然国外一百多年前就开始将建筑融入景观设计[5],但是国内现阶段的风景园林与建筑依然处于分离状态,有必要在教学中加强两个学科间的融汇。

(三)将先进的城市规划理念融入风景园林教学

现代风景园林涉及领域更加广泛、面对的问题更加复杂,由此将城市规划理论课程引入风景园林教学中,不仅可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城市的发展状况,还能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学生设计思路。在具体的园林规划设计中,学生应具备从宏观到微观的规划设计理念,综合考虑社会各项复杂问题,使园林规划设计符合城市总体规划。

(四)新技术内容引入风景园林教学

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将推动行业的快速发展。在教学中引入新技术领域知识有助于学生快速掌握先进技术,奠定专业知识基础,使其迅速适应社会需求。风景园林涉及的技术领域包括园林施工技术、生态技术以及数字技术。

1.园林工程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园林工程对施工技术、施工材料与施工艺术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如园林工程中对水质净化技术、立体绿化的新材料新技术、园林透气透水铺装新材料、大树移植技术、水景技术、照明技术等均有其特殊要求。教学中应该为学生提供与行业前沿技术和最新材料相关的课程。

2.生态技术

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形势下,风景园林生态技术具有积极的发展意义,生态技术包含以下内容。

生态修复技术:生态修复技术可以为风景园林规划中因不合理开发建设或其他因素干扰造成的生态破坏提供解决之道。风景园林为生态修复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更为多样、广阔的实践载体,由此也充实和丰富了生态修复技术的应用层面[6]。

节能技术:生态节能相关理论和技术研究为风景园林中可再生能源利用、资源的循环利用、绿色设计等生态节能技术提供了途径,也为生态园林建设提供了技术保障。

3.数字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在建筑及城市规划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取得良好效果。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简称VR)是利用计算机技术产生的一种人为虚拟环境,这种环境可以通过视觉、听觉、触觉感知。虚拟现实技术使园林设计突破“平面、立面、剖面”的常规模式,让设计者从不同角度直观面对设计对象,更加深入地研究环境中各设计要素及空间之间的关系和比例。

(五)管理学知识汇入风景园林教学

传统的风景园林专业教育围绕设计师培养进行,但是毕业生就业调研分析及社会需求总体情况表明: 设计实际上只是行业的一小部分,政府机构、施工企业、房地产企业等都需要风景园林专业的毕业生。考虑社会及人才市场对毕业生职业能力的具体要求,风景园林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一方面应重视园林规划设计技能,同时还应关注理论认知、政策水平及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和素质。在教学中需要为学生提供有弹性的课程体系,在基础和核心课程之外,提供几个方向的选修课程,如政策法规、工程管理、施工管理等,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特点规划未来的发展方向。

四、 结语

当今社会飞速发展,无论从宏观还是微观角度,风景园林师都担负着改善生活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因此,人才培养是风景园林教育工作者必须要承担的重任。风景园林与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融合是必然趋势。多学科综合教学要求风景园林教学立足专业特色,兼容建筑与城市规划学科优势,汇集技术及管理内容,强化教学体系,培养适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学生,与社会同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启祥.关于风景园林一级学科建设的思考[J].中国园林,2011(5):16-17.

[2] 朱建宁.做一个神圣的风景园林师[J].中国园林,2008(1):38-42.

[3] 成玉宁.论风景园林学的发展趋势[J].风景园林,2011(2):25.

[4] 吴良镛.关于建筑学、城市规划、风景园林同列为一级学科的思考[J].中国园林,2011(5):11-12.

[5] 何昉.站在新起点,遥望风景园林大师辈出的时代[J].风景园林,2011(2):25-26.

[6] 荣先林.生态修复技术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以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D].杭州: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2010.

multidisciplinary teaching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specialty

ZHU Ying

(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Su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zhou 215001,Jiangsu province, p. R.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