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购物缺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48:27

线上购物缺点篇1

黄若的职业生涯横跨传统零售、电商行业,“浸淫”其中30年。曾任当当网Coo、天猫创始总经理等知名电商企业要职。创立进口快消品超市特购社时,自然选择了电商。但与传统电商不同的是,特购社开设了线下门店。

在位于北京上地联想园区总部的特购社线下体验店,《中外管理》记者看到的,是一个三四十平方米上下的店面,装修类似咖啡馆,墙上货架空白处刷着黑板墙漆,上面的漫画清新脱俗。尽管货架不高,走道也宽敞,但商品陈列丝毫不像普通超市那样密密麻麻。

走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花王尿不湿和爱他美奶粉,此类商品都是城市中产家庭妈妈们的首选。这样的陈列,已然清晰地传达了这家店的目标顾客群体是谁。

为什么要“下楼”?

2014年才成立的特购社,时间并不长,不过黄若瞄准的目标很精准――针对消费升级后的中产家庭的购物需求,主营进口快消品。

但很快黄若发现,消费者是两栖动物,具有线上线下双重购物需求,要满足他们,必须在线上线下精准触达。线上虽能给消费者提供更多便利,形成更广覆盖效应,但线下,却能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和场景消费。

可见,全渠道销售势在必然,这就意味着电商也需要“下楼”。

实际上,线下的优势并非这一点。随着线上购物越来越趋于中心化,淘宝、天猫和京东等大型购物网站已成功攫取了绝大部分线上流量和消费者注意力,其他电商从中“分羹”并不容易。因为随着线上获客成本增高,“零店租”成本优势并不明显。相较而言,线下实体店本身就有着天然聚拢效应,就是免费获客的通道。

2016年,在特购社电商创立两年后,黄若开始了线下零售店的探索,开始全渠道触达用户。

据黄若观察,消费升级并非集中在北上广深,二三线城市同样有希望改善生活品质的人。尽管二三线城市人口基数不大,但相对封闭,难以获取进口快消品。

在这样的考量下,特购社的第一家店于2016年5月开设于山东西南部的济宁市。

“在今天这个时间点,线下拓展的机会和重点,更多集中于二三线城市,因为在一线城市,消费者可选余地很多。而一线城市日渐高企的租金成本,也降低了线下拓展的性价比。”黄若对《中外管理》分析道。

“下楼”如何不被绊倒?

电商“下楼”事实并不容易,“我们一直说在地面做零售的人不会做电商,楼下人不会上楼,但电商人其实也不懂地面零售,不懂得下楼。”黄若用上楼和下楼形象说明这一点。

他认为,电商人要“下楼”,以下注意事项,必不可少。

首先,对地理位置的考量。

相对线上没有地理位置(而是空间位置),线下截然不同。具体而言,实体店要开在什么地方?街道主要人流量的散发点在哪里?在马路的左边和右边,人流量又有什么不同?在地铁口、公共汽车站、学校、写字楼等场所,对人流量的影响分别是什么?基于电商对人流的不同判断,选址显得极其重要。

事实上,特购社也在探索“选址之道”。首家店位于济宁黄金商圈金宇路贵和购物中心,便是其作出的一个正常而保守的选址方案。但这样的店能开到写字楼宇中去吗?为了尝试写字楼人群,特意将第二家店开在了北京上地的联想园区总部。

“在写字楼,消费者人群固定,人群结构也相对接近,比如都是办公室白领,商品对标会容易做。”黄若如是分析写字楼在地理位置上的优越性。

但缺点同样也显而易见,白领人群周末、春节、国庆这样的假期不上班,而每天的销售也就集中在中午吃饭和上班两个时间段。这就决定了一年中,商家将有大半年时间没有生意。

2016年12月,特购社在太原开设了第三家店。区别于前两家门店,这次选择了社区店。

特购社选取了购物中心、写字楼、社区三个地段测试不同门店的模型。黄若坦承:购物中心和社区比写字楼更好。

其次,对商品的判断。

线下实体店只是将线上的商品照搬吗?不!商品陈列同样有讲究。

黄若认为,一是线上与线下是两个不同维度的需求。更重要的,是线下因受地理位置、经营面积影响,不可能像线上商品那样丰富,由此“长尾商品”就更适合线上销售。

特购社的做法是,在线下销售常用商品,比如花王纸尿裤和爱他美奶粉,来自日本的豆乳洗面奶这类爆款成人洗护用品,以及一些营养品和饼干等。而在特购社的网站上,首页最显眼的是来自澳洲的牛肉、牛排等生鲜品类。

同样,卖场的动向设计,线下商品如何展示,也是电商缺乏的知识。黄若介绍,线上有首页、首屏、焦点等位置。但在线下的门店,无论什么造型,几乎都有四个角。如何才能把人流量吸引到角落呢?这对于线下零售是个重要考量,往往将“必需”的线下商品放到角落,比如大米。

再者,现场管理和防损。

对于电商而言,如果商品缺货,处理方式是让它下架或者贴一个缺货标签。但在线下,商品缺货,有一个物理货架,这个货架又该如何处理呢?你是空着,还是补充别的商品,应急措施是什么?假如线上投诉,往往通过邮件回复形式处理。但线下的客户是即时的,如果有很多人在现场,现场一个人投诉,就能影响到一群人,@种现实情况又该如何处理?

如果发生特殊情况,突然断电断水,商品又将如何防损?尽管线上不会遇到此类问题,但线下会面临重要考验。

从线上到线下,并不是简单地搬货“下楼”,而需要极其专业而讲究的传统零售行业知识,所幸,黄若早年既有传统零售经历,后期又有电商经验,上述问题或许难不倒他。但零售终究是个“专业技术活儿”,而特购社还在探索“新零售”的路上……

下楼后的融合

对新零售格局下的电商而言,下楼只是起点,但并非终点。这其中横跨着“融合”二字。

“如果只满足顾客是两栖动物,既有线上购物又有线下购物的需求,就去开设线下店,实际上,这是对新零售最肤浅的认识。”黄若说。

黄若认为,下楼之后,还需要借助新科技和互联网技术进行深度的融合,会员系统和支付系统,都要打通。而其中支付是最难克服的环节。

“通常一个用户可能会在十来个网站购物,但一个用户不会有十来个支付账户,绝大多数人最多只有两个。”黄若解释支付的重要性,而可喜的是,因为中国有微信支付,这个问题已经得到解决。

但大数据又是一个难点,而它又是能够带来效益的技术。

黄若举一个例子来说明,2007年左右,诺基亚手机销量很高,但在1000-2000元这个档次,诺基亚认为他们的对手是摩托罗拉。当时在淘宝就职的黄若告诉诺基亚,并非如此。因为通过回溯用户的搜索和购买行为发现,搜索过并购买1000-2000元手机的用户,他们买得最多的是三星,并不是诺基亚的假想敌摩托罗拉。

而在传统零售时代下,零售的管理是派人盯住顾客,观察他在某个地方停多久,在哪些地方又匆匆而过。

线上购物缺点篇2

关键词:电子商务淘宝网网络经济生态

一、“淘宝村”现象概述

2003年,我国当前最大的网络购物平台淘宝网正式建立。建立之后的淘宝网网络购物平台发展十分迅速,其线上经济总量与销售经济总量不断提升,平台公信力与资本数量不断提升,加盟人员数量与加盟资本不断提升。而在线上购物平台火爆发展的背景下,由网络经济衍生而出的服务于网络经济的新型经济形式也开始逐步展现,即“淘宝村”现象。

对网络经济的发展而言,尤其是网络购物领域的发展,其生存发展均离不开线下实体服务的支持。缺少物流、原材料产品供应、仓储等基础,对于网络购物的实现而言无异于天方夜谭。因此,在网络购物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出于满足其发展的需要,网络购物的线下服务商与线上销售商开始出现集聚现象,即“淘宝村”现象。

(一)“淘宝村”现象的特点

1.线下服务支持衍生服务行业的集聚

对于“淘宝村”而言,其形成与构成的要件均符合线下支持商与线上销售商集聚的特点。在网络购物平台高速发展的背后是数量庞大的实体生产商、销售商以及衍生服务商。因此,在网络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受市场供需影响,诸如物流、仓储、原材料供应等周边领域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对于线上销售商而言,做成一笔最基本的网络交易,在现实过程中往往需要经历以下几个步骤,依次为产品设计、产品生产、产品推广包装、配套仓储、产品销售、物流发送。通过对以上步骤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网络购物并非是简单的网络操作,而是线上与线下的紧密结合,是虚拟与现实的高效合作。与此同时,对于同一行业领域的线上销售商而言,其对线下服务的需求是近乎相同的。出于社会的产业化发展趋势,在原材料价格、商品采购价格等区位产业化优势的影响之下,线上销售商往往会受经济利益驱动,在线下集聚于某一地域。而一旦出现了线上销售商在线下的集聚现象,在市场需求的巨大刺激下,线下的相关支持商必然也会出现一定的集聚现象,例如物流公司的集聚、金融机构的集聚、批发市场的集聚。

2.形成地域具备一定产业化发展优势

对“淘宝村”而言,其形成地域必然具有一定的产业化优势。通过对“淘宝村”形成地域的研究分析工作,我们不难发现,“淘宝村”的形成与发展必然依托一定产业化优势进行。纵观我国当前“淘宝村”现象的主要聚集地区,以杭州市与义乌市为例,无不展现出较为明显的产业化优势。例如杭州地区,其作为淘宝网络购物平台运营公司的所在地,产品策划与推广方面的产业化集聚现象十分明显。无论是淘宝网发展变化信息的,抑或是淘宝店铺的营销策划机构,以至于针对淘宝网的货物批发市场,大多均集中于杭州地区。出于对所需求服务便利性的考量,相当多的淘宝网络购物平台店铺经营者将自身网络店铺的实体经营地点或后勤保障基地选择在杭州进行构建。对于义乌市而言,产业化优势更为明显。淘宝网问世前,义乌市就是我国小商品生产销售的核心地区与集散地。无论从原材料的购进方面,还是从成品货物的购买方面,义乌市都具备着其他地区所难以比拟的区位优势。因此,围绕义乌市也形成了“淘宝村”现象。

(二)“淘宝村”现象出现的原因

对于“淘宝村”现象而言,其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以网络购物为代表的网络经济的高速发展与进步。线上网络经济的蓬勃发展无疑需要强有力的线下实体服务保障。诸如物流服务、仓储服务等线下实体服务,其中任何一环的缺失都将影响到线上网络经济的发展。在线上购物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之下,线下实体服务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进而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在市场需求与经济利益的双重刺激之下,网络生态经济现象开始出现,网络生态经济的经济规模总量也在不断攀升。在当前的网络生态经济发展过程中,所折射出的是网络经济所具有的独特特点。

如果说网络生态经济出现的根本原因是网络经济的高速发展,那么诸如“淘宝村”等网络经济生态现象出现的表层原因则应归结为线上网络经济发展对线下市场的独特需要。以杭州地区为例,目前在杭州市区内以及周边地区形成了多个“淘宝村”集群。淘宝网的店铺经营者们在线下保障基地的选址过程中,大多倾向于将虚拟店铺构建于杭州周边地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无疑是多方面的。首先杭州地区是淘宝网络购物平台运营公司的所在地,网络信息传递十分便捷,网络经济的发展动态也十分易于掌握。其次,受淘宝网络平台公司所在地的功能性辐射影响,杭州周边地区的淘宝支持服务往往比较发达。物流网络也十分发达便利,水陆空道路畅通。再次,杭州地区针对淘宝网络购物平台的进货渠道十分宽广多样,产品的市场推广与包装策划人才密集。这些无疑均为“淘宝村”现象出现并蓬勃发展的具体原因。

二、“淘宝村”在发展中所出现的问题

(一)区域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淘宝网络购物平台诞生于2003年,其发展进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一个由低谷到辉煌的发展过程。“淘宝村”现象的出现往往面临一定的问题,例如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落后,难以满足“淘宝村”的发展需求。仅以浙江嘉兴著名的“户外用品淘宝村”为例,该淘宝村前身为一个普通的自然村落。2003年淘宝网草创之初,一名村民利用淘宝网络销售平台开始经营销售户外用品。由于经营获得了巨大成功,该村民迅速致富并在区域范围内引起了较大反响。村中其他村民纷纷进行效仿。短时间内,该村就转变为了一个集原材料加工、生产、仓储、线下批发销售、线上虚拟经营销售、物流配送为一体的户外用品“淘宝村”。然而在地区经济蓬勃发展的背后,却是严重的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问题。

该“户外用品淘宝村”的前身为普通的自然村,区域人口数量不足3千人。在其向“淘宝村”的发展转变过程中,该村的常住人口数量开始急剧上升,目前已达到2.5万人的数量规模。村内目前有六家大型物流公司设置了办事处,承接各种物流运输工作。产品形象设计、包装公司及工作室共4家。大小餐饮机构数量近百余家,从业人员近千人。围绕户外用品线上销售的服务人员接近上万人。与线上经济蓬勃发展相对应的是该地区巨大的基础设施建设落后问题。村镇内道路拥堵,住房建设用地十分紧张,物价上涨明显,生活品质下降显著。与此同时,该村的社会基础服务设施也始终处于严重超负荷工作的状态。小到洗浴中心,大到医疗机构,各种社会服务部门常常人满为患。

(二)政府管理职能缺失

在“淘宝村”形成发展的过程中,政府管理职能往往没有得到良好有效地发挥。“淘宝村”现象归根结底是受市场需求所左右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淘宝村”出现的过程之中,往往包含有人口数量的急剧上升、人口的大规模流动,地区社会保障服务机构负荷加重、生产生活的基础设施难以满足使用需求等现象。诸如此类现象无疑会对区域范围内的生产生活产生重大影响。如不开展妥善的管理工作,必然对区域范围内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产生巨大影响。即便如此,诸多地方政府依然缺乏对“淘宝村”现象出现的重视与心理准备,也缺乏对其进行管理的相关方案、方法以及经验。一些地方政府甚至是在人口普查的过程中才恍然发现“淘宝村”的存在。

如果说在“淘宝村”形成过程中,政府是因缺乏相应的消息渠道,进而造成自身职能的缺失。那么在“淘宝村”现象形成之后,政府的不作为则有些令人难以接受。放任“淘宝村”自生自灭,似乎已经成了“淘宝村”所在地地方政府的惯。

三、对促进网络生态经济健康发展的建议

(一)依托“淘宝村”现象,加快地区经济的发展

以“淘宝村”现象为代表的网络生态经济,其发展对于我国当前社会而言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同时其也是促进我国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助力。对于地方政府而言,非但不应将“淘宝村”现象的出现视作一种负担,相反应充分意识到其所蕴含的巨大经济价值。一个“淘宝村”的出现,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往往意味着地区经济总量、人口数量与税收额度的大规模增长。依托“淘宝村”现象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与发展机遇,适时地完善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地区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对于地方政府而言无疑是最佳选择。

(二)依法加强对“淘宝村”管理,促进其健康合理发展

在“淘宝村”现象形成的初始阶段,地方政府就应依法加强对“淘宝村”的管理工作,促进其健康合理的可持续发展。政府应当也必须充分发挥出自身的管理职能作用。首先,对于政府而言,应发挥自身对地区人口的管理职能。通过户籍制度、暂住证制度、人口普查、走访等多种方式,掌握地区人口的数量、年龄构成比例。其次,根据相关人口信息,地方政府应当依据人口规模与“淘宝村”的发展趋势,合理推进区域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与相关保障服务。这既是促进地区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淘宝村”健康合理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线上电子商务在发展自身网络购物业务的过程中,往往需要诸如物流、餐饮、原材料供应、产品推广设计等线下服务支持。对“淘宝村”现象以及网络经济生态而言,唯有依托政府对市场进行妥善管理,加快“淘宝村”地域的基础设施建设,才能为我国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增添一份助力。

参考文献:

[1]严嘉文.管中窥豹:从淘宝大战中看公共关系营销[J].华章,2013(1).

线上购物缺点篇3

一、大型购物中心消防安全管理的现状

1.建筑防火设计不符合国家技术标准

许多大型购物中心是在原有建筑的基础上进行改建或扩建的,在改建或扩建时,没有严格执行现行的国家工程建设技术标准,不能达到《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以及《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相关技术标准的要求,往往在选址、建筑材料、防火间距、消防车通道、防火分区、安全疏散、应急照明等方面的设计都存在问题。例如:有些购物中心安全出口数量少而且宽度也不够,疏散通道不畅,而大型购物中心往往人员比较密集,一旦发生火灾,就比较容易因人员疏散不及时而导致重大的人员伤亡;建筑商为追求利润,大量使用不规范的建筑材料,或擅自改造装修,任意超负荷增加用电设备,给消防安全管理留下了隐患。

2.未对建筑消防设施进行妥善的维护及管理

很多大型购物中心虽然已按照国家工程建筑标准设置了相关的建筑消防设施,但并未对这些系统进行妥善统一的管理,没有实现联动控制,没有让这些系统的运行相互协作处于最佳状态,无法让它们在发生火灾时发挥最佳功效。

3.消防安全责任制度未落实,消防监督人员能力水平有限

有些大型购物中心的经营者未能妥善处理经营管理和消防安全的关系,对消防安全重视度不够,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对火灾事故存侥幸心理,缺乏必要的消防投入,也不建立相应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以及灭火疏散预案等制度;或者虽然有些购物中心制定了相关的规章制度,但未认真监督落到实处,或者相关制度理论与实际不符,没有可行性,让相关规章制度形同虚设。

4.购物中心员工及群众消防意识薄弱,缺乏消防自救的基本常识和技能

有些购物中心员工或消费者在购物中心内吸烟或有一些其他违规用火的行为,也极有可能导致火灾的发生。

二、大型购物中心消防安全管理的重点

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重点管理:

1.人员的疏散

当火灾发生时,最先考虑的也是最重要的是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因此一定要确保所有人员在最短时间内,最有效率地脱离火灾现场,减少人员伤亡。

2.装修施工材料的选择

许多大型购物中心追求舒适、豪华而置《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于不顾,在装修时使用大量易燃材料进行装潢装饰,例将大量的木材、胶合板、纤维板、地毯、各类纺织装饰物用于地面、墙面、吊顶以及隔板上,大大增加了火灾的负荷。导致火灾发生时,不仅燃烧剧烈,火势蔓延迅速,比较容易形成立体燃烧,而且还会因燃烧而释放出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从而造成大量人员因中毒或窒息而死亡。由此可见,不合规范的装修材料不仅容易引起火灾,而且火灾发生时带来的危害性也较大,这是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一个重点。

3.电气线路及设备的安装

大型购物中心所采用的电器设备种类和数量都较多,而且许多都是大功率的电器设备,这就必然导致用电量大。此时,如果电气线路或电器设备安装使用不当,如发热的电器靠近可燃物安装,在夹层或吊顶内的线路采用未穿阻燃管的铝芯线;保险装置、开关的安装不符合要求;乱拉乱接电气线路以及电器设备,导致线路超载形成短路等,这些都很容易引起火灾的发生,在进行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时一定要给予重点关注。

4.购物中心内的用火管理

大型购物中心内的固定用火场所如厨房、锅炉房等,如果液体、气体燃料渗漏或用火不当就比较容易引起火灾;在维修施工时使用明火或进行电焊、气割时不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也容易引起火灾;便用蜡烛、汽灯等进行照明,相关人员随处吸烟并乱扔烟头和火柴梗等都极易引发火灾。因此用火管理也是购物中心消防管理的一个重点。

5.消防设施的投入及管理

当火灾发生时,要及时发现,尽早扑灭,减少火灾造成的损失。要加强对消防的投入及管理。消防设施包括建筑内消防设施和公共消防设施两部分。虽然目前许多新的大型商场对相关的消防设施都舍得投入,但却对这些消防设施疏于管理,缺乏相应的维护,不能使消防系统发挥最佳的功效,而且时间一长消防系统也会丧失部分或全部的功能,一旦发生火灾,就后悔莫及。因此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它虽然不能为企业带来直接的效益,但是一旦发生火灾,企业的损失是巨大的,因此,相关企业应该把目光放得长远一些,加强对消防设施的投入与维护。

三、大型购物中心消防安全管理策略

依据目前我国大型购物中心管理现状以及管理要点,笔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大型商场消防安全管理提出以下建议。

1.对建筑设计及建筑内部装修工程设计严格进行消防审核

建筑设计及建筑内部装修工程设计的审核是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第一道防线。《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凡新建、扩建、改建等改变建筑使用性质以及进行内部装修的建筑,相关建设单位应当将消防设计图纸以及相关的资料送往当地消防机关进行审核,经审核通过后方可施工;竣工后还应通过消防机构验收,才能投入使用;商场等公众聚集场所在开业前,应当向当地消防机构进行申报,经消防安全检查合格后,方可开业。相关的审核人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建筑设计进行审核:①建筑结构、功用以及耐火等级;②防火分区、安全通道及疏散;③防火门、楼梯间;④消防给水、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自动排烟系统等消防设施。

特别是防火分区、安全通道及疏散、消防设施,在建审程序中一定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规范进行审核,从硬件上使商场的安全系统得到保障。

2.做好对电气设计和施工的防火审核

线上购物缺点篇4

[关键词]在线购物车 放弃行为 网络购物

[分类号]F713

1 研究背景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电子商务的发展势头极其迅猛。在电子商务市场,网络购物无疑是网络经济中的热点,市场交易规模快速增长,网购对人们日常生活的渗透不断加深。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于2010年7月的《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网络购物用户规模半年增幅31.4%,在主要网络应用中排名提升一位,使用率超过了论坛/BBSt。网络购物市场的发展,让广大研究者将对消费者购物行为的研究视角从传统线下交易环境扩展至新兴网络交易环境。然而,绝大多数研究者更多地是关注消费者在线购买行为,而对于“非购买”行为则很少关注,但“非购买”行为在网络零售环境下是一种商务常态。无论是B2C交易或C2C交易,总会有一部分购买者在选择好待购商品并放入购物车后,因一些因素的影响,不进入结算确认环节,而是直接退出交易环节,使得在线购物车放弃行为得以发生。

国外对于在线购物车放弃行为有一些相关的统计数据,而目前国内还没有相关的统计报告。电子商务研究公司permuto于2010年6月的一份报告显示,在2009年,美国在线购物者中有70%的人至少有一次放弃购物车的行为,在这些放弃行为中,购物金额在25美元及以下的比重为21%,购物金额在26―99美元之间的比重为54%,购物金额在100~500美元之间的比重为21%,购物金额在501美元及以上的比重为4%。从该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尽管有些公司或个人建立了网站从事网络购物业务,但“非购买”行为还是大大影响了公司的营销绩效。因此,非常有必要研究在线购物环境中消费者放弃购物车的原因及行为。此问题的分析与研究,将帮助网络零售商更好地理解消费者的购物兴趣、心理与行为,创建更为适用的购物环境,从而提升网络零售商的在线销售业绩。

2 研究假设与模型

要了解消费者在线购物车放弃行为的影响因素,须先了解到底什么是在线购物车放弃行为。monikaKukar-Kinney和angelineG.Close认为,在线购物车放弃行为是指消费者将商品放置于在线购物车内,但在这一次在线购物会话中没有购买任何商品。KevinGold指出,一个网络访问者开始交易过程,但在交易结束前离开了购物网站,这种行为就是在线购物车放弃行为。LindaBustos把在线购物车放弃行为定义为:消费者经历了在线购物的一些流程,但最终没有进入支付环节而离开在线零售商的网站。

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在线购物车放弃行为应是消费者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后而做出的一种决策行为。而国外一些研究机构或人员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客户体验管理公司Vlvldence通过对719名在线消费者进行调查后发现,引发在线购物车放弃行为的因素依次为:运费过高(72%)、购物比较与浏览(61%)、改变主意(56%)、留待下一次购买(5i%)、总价款过高(43%)。结算过程太长(4l%)、个人信息披露过多(35%)、购买之前需要注册(34%)、网站不稳定或不司信(3l%)、结算过程太复杂(27%)。e-tailinggroup于2009年4月了名为8annualmerchantSurvey的调研报告,将产生在线购物车放弃行为的原因归结为:运费过高(46%)、想进行比较(37%)、缺钱(36%)、希望获得折扣(27%)、想线下购买(26%)、没有找到合适的支付方式(24%)、商品不能结账(23%)、找不到客户服务帮助(22%)、安全问题(21%)。网络顾客分析资料供应商ipeiceptions于2009年10月出版了《2009年第2季度网络零售产业报告》(Q22009Retail/e-CommeteindustryReport),对在线购物车放弃行为的原因进行了调查,发现存在的影响因素有:找不到所需的商品(34%)、价格相关性(13%)、网站导航/可用性(13%)、运输制度(9%)、产品缺多样性(8%)、仅仅看看(8%)、缺乏产品信息(8%)、产品可获得性(7%)、将线下购买(1%)、客户服务太差(1%)。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可以将引发在线购物车放弃行为的因素归纳为:成本因素、商晶因素、流程因素、服务因素、安全因素和经验因素。这些影响因素,仅是对国外在线消费者进行调查后得出的结论,而对于中国消费者是否同样适用,则需要进一步研究与分析。

就消费者购买行为的本质而言,它是消费者在特定的心理机制驱动下,按照一定的程序发生的心理与行为活动的过程。消费者在网络购买活动过程中,其购买行为要受到心理动机的影响,而购物车放弃行为是购买行为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样要受到心理动机的影响。因此,消费者发生在线购物车放弃行为,肯定是某些因素超越或达不到原有的心理预期或心智模式,从而在选购商品以后,没有完成整个交易流程,

2.1 网购成本

电子商务从其一诞生开始,就贴上了优质、价廉的标签。但如果一个消费者在某一电子商务网站选购好商品后发现,网上商店提供的折扣还不如传统线下商店,同时还要支付高额的运费,又需要支付一定的税费,或者选购的商品价格总额超过了此次购物的预算,那么,消费者只有选择放弃购物。因此,当某一次网购成本超过消费者的心埋预期时,在线购物车放弃行为就在所难免,因而提出假设:

H1:网购成本超过消费者心理预期的程度越大,放弃在线购物车的可能性就越大。

2.2 网购商品

一般来说,购物网站能吸引网民、并将浏览者转化为购买者,除了价格因素外,还与该网站所提供的商品是否符合消费者的需求、商品品种是否多样化、商品供应是否充足有关。如果消费者在某购物网站选购商品时。无法搜寻到自己满意的商品,或者无法买到与某一商品配套使用的产品,尽管其购物车上已装载了一些自己较满意的商品,但无法达到一次易,放弃购物车则会成为其最终选择。因此,当某一次网购商品达不到消费者的心理预期时,在线购物车放弃行为就在所难免,因而提出假设:

H2:网购商品达不到消费者心理预期的程度越大,放弃在线购物车的可能性就越大。

2.3 网购流程

与传统的购物环节相比,现有的网络购物省略了消费者卖场体验的过程,单纯在网上浏览资料做出购物决策,人机交流代替了人际沟通模式,因此,购物流

程的设计至关重要,无论是购物车的位置、购物车的操作,抑或是购物前的注册、购物页面的下载速度,或者是支付方式的多样化,都直接关系着消费者是否完成一次完整的商务交易过程。因此,当某一次网购流程达不到消费者的心理预期时,在线购物车放弃行为就在所难免,因而提出假设:

H3:网购流程达不到消费者心理预期的程度越大,放弃在线购物车的可能性就越大。

2.4 网购服务

当各购物网站商品同质化、购物流程同质化程度越来越高时,购物网站所提供服务的个性化与人性化是争取客户、维系客户的法宝。iResearch艾瑞咨询曾对中国家电B2C网购市场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影响家电网购用户选择网购平台的5大重要因素中,有3个因素与购物网站服务直接相关:物流配送的效率与质量、退换货的方便程度和客户服务水平。因此,当某一网站配套服务达不到消费者的心理预期时,在线购物车放弃行为就在所难免,因而提出假设:

H4:网购服务达不到消费者心理预期的程度越大,放弃在线购物车的可能性就越大。

2.5 网购安全

网络购物作为一种虚拟的、非面对面的商务交易形式,交易信息的安全一直是消费者担心的问题。对于消费者来说,将信用卡信息提交给一个陌生人、或者需要提供太多的个人信息,都是不太能接受的。Cnn-iC调查发现,电子商务网站访问者中89.2%的人担心假冒网站,其中,86.9%的人表示如果无法获得该网站进一步的确认信息,将会选择退出交易。因此,当消费者所感知的安全达不到其心理预期时,在线购物车放弃行为就在所难免,因而提出假设:

H5:网购安全达不到消费者心理预期的程度越大,放弃在线购物车的可能性就越大。

2.6 网购经验

购物网站的兴起,也让消费者对于商品信息的搜寻与比较变得越来越容易,特别是经验丰富的消费者,在某一网站购物往往要进行多方比较,在网上词研以确认得到最佳价格或最佳商品。因此,随着越来越多的网站访问者熟悉网络,购物车放弃率也随着增加,因而提出假设:

H6:消费者网络购物经验越丰富,放弃在线购物车的可能性就越大。

基于以上假设,本文构建消费者在线购物车放弃行为的影响因素模型,如图1所示:

3 研究方法

3.1 问卷设计

消费者在线购物车放弃行为影响因素调查问卷一共分为两个部分:调查者的在线购物车放弃行为影响因素和调查者基本信息。根据所建立的研究架构模型,其中第一大部分关于调查者的在线购物车放弃行为影响因素包括6部分:①成本因素;②商品因素;③流程因素;④服务因素;⑤安全因素;⑥经验因素。调查者基本信息包括调查者的年龄、性别、职业、收入、受教育程度及生活区域。

问卷的第一大部分采用了里克特5级量表,分值从1到5(1=完全同意,2=基本同意,3=中间立场,4=基本不同意,5=完全不同意)。模型中6个变量共包括20个度量项目,如表1所示:

3.2 数据收集

iResealvh艾瑞咨询的《中国网络购物用户研究报告简版2010》中指出,中国主流的网络购物用户为高学历、中等收入、一二线城市的中青年网民。因此,笔者选择荆门、武汉两市的高学历、中等收入、有过网络购物经历的中青年网民作为调查对象。

笔者于2010年7月对荆门、武汉两市符合调查要求的100名被调查者发放调查问卷,调查采取留置问卷隔天收回的方式,共有94人交回问卷,回收率为94%,经过审核,最终有效问卷为82份,有效回收率为87.23%。

4 数据分析

4.1 信度分析

本文使用内部一致性法来检验变量衡量的信度。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计算了变量衡量的系数,并且以是否大于0.7作为信度是否合格的标准。信度检验的结果中,所有因子的Cronbaeh’α值均大于0.7,表明本文对各个结构变量的衡量的信度较好。变量衡量的信度检验结果见表2。

4.2 效度分析

本文对6个变量进行主成分分析检验量表的效度,结果见3。

首先进行了巴特立球体检验,Kmo值均大于0.7,进行最大方差旋转后都只提取一个成分,解释方差百分比均超过50%,显著性概率均为0.00,以上信息表明,量表具有较高的效度。

4.3 假设验证

衡量模型与数据拟合程度通常有7个指标:卡方与自由度的比值X2/df;拟合优度指数(GFi);调整后的拟合优度指数(aGFi);规范拟合指数(nFi);增加拟合指数(iFi);比较拟合指数(CFi);近似均方根残差(RmSea)。表明拟合程度高的各指标的取值要求为:X2/df小于3;GFi、aGFi、nFi、iFi、CF大于0.9;RmSea小于0.08。本文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对理论模型所假设的变量间关系进行检验,软件LiSReL8.8对模型各路径系数估计结果显示,所有的系数均在p

根据表4可知,各类拟合指数均达到了取值要求,表明本研究提出的结构模型与实际数据拟合良好,可以用来验证研究假设。根据表4的结果,各研究假设都得到了支持,其中,网购成本对消费者在线购物车放弃行为影响效果的路径系数为0.609,在所有影响因素中最高,这也意味着网购成本对消费者在线购物车放弃行为的影响要大于其他因素的影响;而网购流程对消费者在线购物车放弃行为影响效果的路径系数为0.217,在所有影响因素中最低,这也意味着网购流程对消费者在线购物车放弃行为的影响要小于其他因素的影响。这同时也说明,中国的网购人群,非常看重网购的成本,当网购成本超过消费者心理预期的程度增加1个单位时,消费者在线购物车放弃行为就要增加0.609个单位。

5 结论及建议

线上购物缺点篇5

中国市场具有典型的二元隔离特性。一二线市场和三四线市场的环境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购买力、消费者的购物行为、消费者的理性程度和渠道商的能力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不管农村包围城市还是城市向农村拓展,都容易遭遇水土不服,以前的操作标准和战略思路都可能会被迫作出调整。

重庆的C摩托车企业就遭遇了这么一场困惑。由于一二线市场对摩托车的需求下降以及政府的政策限制,三四线市场成为摩托车企业的主要战场。重庆C摩托车企业也开始抢摊农村市场,渠道也逐渐下沉到了乡镇。我们都知道摩托车生产企业在供应链中具有较强的融资能力,可以占用两头的资金,对摩托车的经销商一般要求现款现货,所以摩托车的经销商一般要求具有较强的资金实力。但是C摩托车企业下沉到乡镇才意识到,有些终端对于摩托车在三四线市场的销售能够起到非常大的作用,但是却不具备做经销商的资格,没有那个资金实力,无法做到现款现货。以前适合一二线市场的终端选择策略在三四线市场搁浅,或者说无法适应新的情况。到底是放弃现款现货还是改变终端选择的策略?还是可以另谋他策?

抢摊三四线市场 攻占优势终端是关键

对于三四线市场,一般来说由于人际交往的密切程度高,人们购物的非理性程度较高,往往容易形成跟风,而且口碑效应作用显著。因此,对于三四线市场的运作,如何充分利用口碑效应,迅速点燃市场的跟风势头是很重要的。但是哪些资源可以有助于口碑效应传播和跟风的形成呢?

系统内部的不均衡是一种普遍现象。对于三四线市场来说,促进流行的终端资源也是不均衡的,如何识别和抢占这种优势终端非常重要。就摩托车来说,能够引爆口碑和产品流行的往往并不是县城的有经济实力的终端商,因为他们远离购买者,没有很密切的往来,而在乡镇中的摩托车维修点却能够起到县城终端商无法起到的作用。乡镇的摩托车维修点对周边的人群来说算是摩托车最可信的代言人,而且如果从维修点来购买,售后服务方便有保障,再加上和周围的消费者群关系密切,有利于口碑的传播。

由以上的分析可见,虽然在三四线市场有些终端不能发挥终端的所有功能,但是其在某几个功能的发挥方面作用独到。这种终端往往也是稀缺终端,是优势终端,对这种终端的争夺对于引爆三四线市场意义非凡。

物尽其用,各取所长,打好终端组合牌

长期以来,我们对终端的认识上存在着一定的偏差,把销售作为终端取舍的近乎唯一的标准。一般认为终端是指商品与消费者直接见面的地方,是实现商品与货币交换的地方,是卖的终结场所。在通路各环节中,终端是企业决战销售的最后战场,是顾客、商品、金钱三项要素的联结点,是企业和消费者接触的最后枢纽。在这种对终端的概念定义中,很容易让人认为消费者对终端的需求就是购买商品。

实际我们看到,终端的功能是多样化的,可以是产品销售、可以是形象展示、可以是服务提供,还可以是消费体验,如果一个终端能够集合所有的功能当然是好,但是往往不同的终端其在不同功能的发挥上表现出不同的优势。如何利用不同的终端进行组合,最终以组合终端的形式促进消费者购买应该成为一种新的思维模式。一般意义上的终端组合模式如下:

对于三四线市场而言,很少有终端能够满足一二线市场终端多重作用的结合,可能只具有其中的一两种功能,而如果用一二线市场的终端选择标准和终端的运作思路,可能在三四线市场就要放弃很多有用终端。因此,我们认为,涉足三四线市场,必须在终端运作的思路上进行调整,改变终端的选择标准,合理利用有效终端,做到终端作用的分离和不同终端的有效组合。

就摩托车企业三四线市场的开发来说,乡镇的摩托车维修点可以作为县城经销商的延伸终端,进行产品的展示和服务的提供,或者是作为厂家产品的导购员,塑造口碑,引导消费,引爆流行,厂家或者经销商对该种终端提供的服务给予有偿的报酬,或者是提成或者是服务费等。

就一般的产品来说,在三四线市场如何进行终端的组合呢?我们认为思路如下:

1.研究三四线市场目标顾客购物行为

对于三四线市场的目标顾客,最喜欢到哪些终端去了解商品信息?最信赖哪些终端的商品质量?最喜欢到哪些终端购买商品?最希望在哪些终端提供服务?产品的购买最容易受哪些人群的影响?这些问题的回答是基于对三四线市场目标顾客购物行为的了解和观察。通过对目标顾客购物行为的研究,可以得出结论,目标顾客购物的全过程是否存在对不同终端需求的严重分离现象?是否需要不同的终端发挥不同的作用来促使目标顾客完成产品了解、购买和售后服务的全过程。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就应该进行终端的分离。

2.挖掘有价值终端

通过以上目标顾客购物行为的了解,找到影响目标顾客不同购物阶段购买行为的主要终端在哪里?并进一步对这些终端进行评估,该终端的功能是否可以被其他终端所替代?该种终端的投入产出比是怎么样的?如果该终端被竞争对手首先获取,对我们企业来说会遭受什么损失?通过以上问题的回答,可以找出促进三四线市场目标顾客购物行为的有价值终端。

3.确定终端间的连接方式

在挖掘出有价值终端之后,接下来需要确定终端间的连接方式。到底是不同终端之间是独立的,不存在相互间的利益和权责关联?还是不同层次的终端之间形成一个终端组合群,内部存在利益和权责的关联?有些情况是厂家处于整体渠道构架的考虑,通过传统渠道来做销售、通过超级终端来做形象和体验、通过互联网来做信息、通过专门渠道来做服务,不同的终端之间是相对独立的;而有些情况却是终端商进行了进一步的延伸,发展出了下层终端,两层终端之间是附属关系,通过提成或者服务费的利益分配方式连接。

线上购物缺点篇6

武汉市作为典型大都市,拥有大卖场约80多家,开通了免费班车业务的卖场有近30家。调研根据大卖场的地理区位,选取了位于武汉市一环线内的大润发,二环线内的家乐福建设店和家乐福二七店以及三环线内的中商平价大卖场。

1服务范围

(时间、距离散点分析图),通过对免费购物班车的分析,发现其开通主要针对以大卖场为中心的4km以外的城市边缘区的大型社区,如百步亭社区、常青花园等;一般大卖场的服务半径在3km~4km,而免费班车的开通主要针对服务半径以外的潜在客源(Rmin=3km~4km)。这些客源主要集中在距离大卖场4km~12km的范围内。免费购物班车设置运行时间一般在单程20min以内(一般人们易于接受的乘车时间),调研中郊区居民的购物出行时间平均在15min以内,且普遍相对于乘坐公交所耗时间较短,极大的提高了购物出行的便捷度。若以20min作为免费购物班车的最大适宜运行时间,则免费班车服务半径最大不宜超过Rmax=vt=30km/h×20min=10km(30km/h为公交车平均速度)。由此,免费购物班车的服务范围大概在以大卖场为中心的4km以外,10km以内的范围内。

2客流量

调研显示,大卖场工作日平均每条线路乘坐免费购物班车的人数约为188人,双休日平均每条线路乘坐免费购物班车的人数为201人,人均消费金额为63元。在针对社区居民的购物出行方式的调研中,有50%的调研对象选择乘坐免费购物班车。免费购物班车在很好的解决人们购物出行问题的同时也给超市带来了不小的利润。

3使用群体构成

免费购物班车的使用人群主要集中在45岁~65岁之间,其中以55岁~65岁人数最多,占到了调研对象的38%,且主要是中低收入人群。这些家庭中往往由老年人购买日常用品,对于这一部分人群来说,免费购物班车的开通降低了其购物成本,同时比公交更可靠便捷的购物出行服务。然而,当前的免费购物班车尚属于“卖方市场”,调研显示,在班车提供的服务质量上,并不是很贴合实际的使用人群结构,一些车辆甚至是淘汰下来的报废车辆,安全性与舒适性都有待改善。

免费购物班车对城市的影响

1对城市交通的影响

1.1城市交通管理的空缺免费购物班车属于市场竞争机制中,自下而上产生的一种公共交通方式,由于其完全是市场运作的产物,因此缺乏与之相对应的城市交通管理。在实际调查中,许多店家为了降低成本,往往会购置较便宜的二手车,大大降低了其安全性。在客流高峰期,也经常出现超载的情况等等。由于免费购物班车游离于城市公共交通管理的体系之外,其不规范运营,不仅会给自身造成危害,更重要的是给整个城市带来了一定的交通隐患,急需要相应的管理章程。

1.2与城市公交系统的重叠免费公交在线路设置上与部分城市公共交通系统重合,由于其只承担购物人流,并不能完全取代城市公交系统的作用,同时不同的大卖场所设路线往往有所重复,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城市的交通流量。在调研中,仅开往百步亭社区的免费购物班车就有4个大卖场,增加了资源的消耗和城市交通负荷。需要更加有效的管理体制。

2对城市购物空间布局的影响

免费购物班车服务范围主要针对以大卖场为中心4km以外,10km以内的范围,总体而言,主要服务的是城市近郊区的人流,一方面提高了中心城区商业设施的利用效率,形成规模经济性,弥补了近郊区商业设施配套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加强了中心城区商业设施的中心化程度,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近郊区的商业类型的发展,加速了城市商业设施布局的重构,大型商业设施,需要重新审定自身的服务范围和空间分布。另外,由于免费购物班车对近郊商业发展的抑制,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远郊的可能性商业服务能力,对于城市总体层面上,商业服务设施布局提出挑战。

结语

线上购物缺点篇7

[论文摘 要]随着近年来网络营销的发展,互联网技术下农产品购买行为成为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本文就在线消费者特征和农产品营销因素分析探讨,对农产品网络营销提出针对性策略。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我国的网络群体迅速扩大,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4.57亿,较2009年底增加7330万人。快速增长的农村网民构成了新增网民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农村网民规模达到11508万,占整体网民的27.4%。这一群体因其经济基础好、文化素质高、思想创新快、发展潜力大而具有强大的购买力,其消费在一定程度上对特定阶层、一定区域乃至整个社会的消费起到强有力的导向作用,因此这样的一个消费市场是任何营销者都不可忽视的。故在互联网技术下农产品购买行为便迅速成为营销研究中一个重点关注领域。 

一、农产品网络营销现状 

我国地大物博,气候丰富多样,适宜于多种农产品生长,农产品种类丰富,产量充足。但多年以来,受传统营销方式等因素的制约,我国农产品存在“卖难”问题。随网络营销的兴起,农产品销路也有了新的扩张渠道,但目前我国农产品在网络上的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比例较低,这主要是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农产品自身特点、农产品市场特征和人才缺乏等原因导致的。 

1.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目前,网络已经成为城市居民生活的重要部分,但在我国大部分农村,由于经济发展落后,家庭收入较少,网络普及程度还比较低,而由于地方财政局限,对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不够,网络基础设施落后甚至欠缺,致使农民很难成为网络营销主体,而专业性的网站或者经济实体又较少,农产品网络营销发展缓慢。 

2.农产品自身特点。由于农产品本身存在周期短、标准化程度低、运输难度大等特点,导致其在营销过程中对物流技术和保鲜水平的要求较为严格,而农产品单位价值又较低,对环境依赖性强,难以承受高额的运输成本,目前我国物流水平发展有限,专业化物流企业和人才欠缺,难以满足农产品网络营销的要求。 

3.农产品市场特征。目前我国农产品生产多以家庭为单位,产品分散在千家万户,专业化的农业生产组织较少,农村现有农村合作社水平较低、规模较小,不利于农产品的迅速集中,致使农产品网络营销缺乏规模效应、聚集效应,不利于进行统一快速的网络直销。 

4.农产品网络营销人才缺乏。由于我国农村人口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大多数农民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还没有适应全球网络化信息化的趋势。使得农民难以利用现代网络信息工具进行网络销售,农民难以成为网络营销的主体。而专业化的信息技术人才和网络营销人才在农村分布十分稀少,导致农产品的网络营销程度一直较为落后。 

二、农产品网络购买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1.环境因素。在网络的虚拟环境下,消费者最关心的莫过于账户的安全性和可靠度,其次是进入网站的方便可行性和产品特点。而农产品大多是食品,直接关系人体健康,产品的安全度就尤为重视,相关的法律环境和保护政策也较受关注。目前,我国网络消费者维权中出现救济成本过高、管辖权不明确、责任主体难以界定、立法缺陷等障碍因素,影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严重挫伤了消费者网络购物的积极性。 

其次,居民社区环境的网络普及程度也直接影响了网络信息受众人群数量,消费者家庭周边交通的方便性,超市、银行、邮局等的有无对网络营销的影响极大。部分人群由于居住地周围没有大型农贸市场或者超市,购买农产品耗费的时间和交通成本较高,也会选择尝试网络购买农产品。 

2.网络营销水平和策略。网站是农产品网络营销的重要平台,是农产品网络营销组织提供产品、宣传产品的窗口,部分地方农产品网络营销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就是缺乏高质量的农产品网络营销站点。而在线产品或服务质量则是影响消费者购买与否的直接要素。由于实体店铺可以选择最能展示商品特点和美感的商品陈列方式,而网络交易只能通过商家提供的图片和文字介绍去了解商品,因而商品的图片展示效果和文字描述对消费者就显得至关重要。除此之外,产品的网络宣传力度和促销手段的适时运用也会有效提升产品网络购买力度。 

 3.消费者网络认知程度。消费者对网络的熟悉程度直接影响其对网络购物的接受程度及网上交易的流程。此外,网络购物经验也是影响消费者网上购物的重要因素。消费者网络购物经验越丰富,进行网络交易时的知觉风险也越低,直接影响其对网络产品的信任度和忠诚度。 

4.网络消费者特征。目前网络用户以年轻人为主,他们注重自我、有强烈好奇心、追求新鲜事物、崇尚时尚便利的生活方式,网络消费者最早的一批就是被网络这种新鲜事物所吸引,尝试与时尚接轨,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和新鲜感,以同样的心理推测,年轻一代更倾向于追求时尚购物方式,用网络满足日常所需农产品。而部分年长者,虽然也在逐步熟悉网络信息时代,但受传统购物习惯和消费观念的影响,难以接受网络的虚拟购物环境。同时,由于消费者职业和文化程度不同,对网络认知程度和接触时间不同,收入水平不同,网购条件、购物理念和消费档次也不尽相同。 

三、结论及建议 

针对目前我国农产品网络销售现状,以及对农产品网络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具体影响因素分析,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站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1.立足于无站点的农产品网络营销策略。考虑到目前我国农产品营销主体自身实力较弱、经营规模小,不主张投资兴建自己的网站,而是优先选择在农业专业网站上供求信息,既节约成本,又实现了网络营销的目的。 

2.加强网站建设和宣传力度,采取适时促销手段。 

3提高产品质量,产品包装标准化,方便物流配送。 

4.加强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及人才培养。 

5.注重提升产品附加价值,吸引有需求的现代消费者,引导时尚消费理念。 

 

参考文献: 

[1]于慧.电子商务环境下消费者行为影响因素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 

线上购物缺点篇8

摘要消费者网上冲动购买行为是计划性的,而非多数学者所指的“非计划性”购买行为。影响消费者网上冲动性购买的相关因素包括刺激因素、个体性质及限制因素。购买过程是一个短暂复杂的心理过程,构建冲动性购买行为过程模型可为网上店铺引导消费者冲动性购买提供借鉴。

http://

关键词冲动性购物网上购物行为个人特质

冲动性购买现象在我们的日常购物中普遍存在。通过调查发现,在美国有80%的购买行为属于冲动性消费,随着中产阶级的不断增多,以及居民购买力水平的不断提升,冲动性购买比例将不断提高。通过对商场购物者的调查发现,超过一半的消费者存在冲动性购买现象,超过1/3的消费者在百货商场存在冲动性购物现象。因此,冲动性购买行为对于零售商利润的获取至关重要。

目前,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人们可利用互联网进行搜索信息、在线购物、聊天交流等。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中国网上购物群体数量伴随着信息化的到来也在迅速激增,因此网上销售渠道逐渐被商家所重视,已经成为很多企业重要的产品销售渠道。根据北京正望咨询有限公司针对中国26个大中城市的调查,共计有4443万人2009年曾经在网上买过1331亿元的商品,这26个城市网上购物规模约为全国的一半。中国网上购物的规模从2006年的260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2670亿元,预计2010年网上购物规模将达到4900亿元人民币。网上购物同样存在冲动性购买现象,甚至比传统渠道中的冲动性购物现象更加严重。如果网上零售商能够了解消费者冲动性购买特性,同时利用网络资源环境刺激消费者冲动性购买欲望,这将使商家获得更大的效益。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国内外学者多将冲动性购物行为研究集中在传统渠道的零售商,如店铺、百货中心、超市、商场等,仅有较少的文献涉及网上冲动性购买行为的研究。因此,本文希望通过探讨消费者网上冲动性购买行为和影响因素,为网上商家提供一定的帮助,使其更好地利用消费者的冲动性购物行为获得更多的收益,为消费者网上冲动性购物的研究做好理论铺垫。

一、冲动性购物概念界定

由于冲动性购买行为涉及心理情境过程及复杂的个体状态,因此理论界对冲动性购买行为还没有较为清晰的界定。早期,杜邦公司针对消费者购物习惯研究时将冲动性购物行为定义为“非计划性”购买,即消费者一次购物结束后所购物品与购物前计划物品清单之差,多余的部分为冲动性购买的物品。

Stern,Hawkins认为,消费者冲动性购买行为受到经济水平、个人特征、时间、地域、社会文化差异等影响,并提出了“冲动性组合”(impulsemix)的概念,将冲动性购买分为四类:纯粹冲动性购买、提醒式冲动性购买、建议式冲动性购买、计划性冲动性购买。

weinbergandGottwald认为,冲动性购买行为的发生伴随着消费者真实购买与早前计划购买之间的情感碰撞,他们从情感、认知与反应三个层面来衡量冲动性购买行为,将冲动性购买行为定义为非计划性、轻率的、未经思考的行为。Rook提到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会有各种各样的心理情绪变化,认为产品包装视觉上的刺激以及促销等活动都会使消费者有种冲动性购物欲望。

综上所述,学术界对于冲动性购买定义的界定仍然存在差异。随着理论界对于冲动性购买行为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于冲动性购买的认识日趋成熟。本文认为,网上冲动性购买行为是消费者基于某种需求动机在线浏览商品时受到某种或某些刺激后,产生的突然的、强有力的、渴望立即获得和拥有的心理反应过程,这种反应过程将引诱消费者产生立即购买的意愿,使消费者瞬时效用极大化。

二、消费者网上冲动性购物影响因素

消费者冲动性购买影响因素是目前学术界针对冲动性研究的主流之一,总结起来一般包括两大类:刺激因素和个体特征。

本文认为除了刺激因素与个体特征外,一些限制性因素也会使消费者削弱冲动性购买倾向。因此,本文将消费者网上冲动性购物影响因素归类为:刺激因素、个体特质和限制性因素三大类。

1.刺激因素。百度百科将“刺激”定义为“能为人体感受并引起组织细胞、器官和机体发生反应的内外环境变化统称为刺激”。这个定义主要从生物学的角度解释刺激。而本文所研究消费者冲动性购物中提到的刺激主要基于能够引起人体心理态度变化的内外环境变化。Stern在研究线下冲动性购买行为时将影响因素分成九类:低价格、产品的需求程度、产品销售渠道的丰富程度、自助服务、大量的广告宣传、卓越的店内陈列、较短的产品寿命、物品轻薄或短小、易储存性。中国学者朱莉莉认为,商品包装、价格、购物环境等因素是消费者异地冲动性购买的影响因素。考虑到网上购物环境与传统渠道购物环境的异同,网上冲动性购物与传统渠道购物的外部刺激因素有着较大的差异。本文综合前人已有研究成果,将网上冲动性购物外部刺激因素按照刺激方式分为直接刺激因素与间接刺激因素。直接刺激因素是指消费者通过网上浏览购物直接感知到的刺激,包括商品报价、商品外观包装、网页整体设计、商品品牌、商品描述(文字、图片、动漫)、商家信用度等;间接刺激因素是指消费者通过间接方式获取的刺激因素,包括他人建议、网上商品口碑评价、店员沟通过程等因素。

2.个体特质。人格特质理论将特质定义为个体所具有的神经特性,具有支配个人行为的能力,使得个人在变化的环境中给予一致的反应。从这个概念可以发现每个人的个体特质是相对稳定的。Rook和Fisher首先研究了规范性对于冲动性特质与冲动性购买行为的影响,当消费者自我感知冲动性购买行为合理时,购买冲动特质与冲动购买行为呈现显著关系。YounandFaber认为,个体冲动性倾向(impulse-buyingtendency)与自我控制缺少有很大关系,他们认为个人缺乏自我控制时会具有冲动性购物现象。中国学者朱莉莉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消费者个体冲动性购买还受到年龄、性别、收入的影响。此外,国外学者还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个体冲动性购物行为还与购物情绪、认知评估水平等具有较大关系。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和网上购物环境特点,本文认为个体特质应该包括:个人传记特点、自我控制性、购物情绪、认知评估水平等。个人传记特点主要是指消费者的学历、年龄、性别、网购频率等描述性统计指标;自我控制性是指消费者针对周围外部环境线索的变化进行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过程,低自我控制者不能及时抗拒外部情绪的影响,表现出一定的冲动性特质;购物情绪是指消费者在购物过程中的心情愉悦程度,有些消费者伤心时喜欢购物而有些则高兴时喜欢购物,这些都会促使消费者进行冲动性购物;个体认知评估水平是指消费者对于外部环境综合认知评估的能力,低认知评估水平个体往往表现出一定的冲动性购物行为。

3.限制性因素。目前大部分学者将冲动性购物影响因素的焦点集中在外部刺激因素与个体特质上,对于冲动性购物中的限制性因素的研究较少。限制性因素是指消费者具有冲动性购买意向后受到某种或某些因素的干扰或限制后停止冲动性购买行为现象。如消费者网络支付手段的缺失、经济能力的限制等都属于限制性因素。

三、网上冲动性购物模型构建

网上购物之所以能够得到迅猛发展,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其提供了强大的快速搜索功能,因此消费者网上购物时一般情况下具有一定的需求动机而不是Stern将冲动性购物行为划分的非计划性购物。消费者对产品需求的急迫性与冲动性购物也是相关的。

影响网上冲动性购物两大因素:刺激因素和个体特质并非直接影响消费者网上冲动性购物,而是需要经过消费者大脑“黑箱”中的转化评估,即评估机制。所谓评估机制是个体特质消费者在浏览网上商品时受到各种因素刺激后脑海中出现的第一反应,感知商品是否满足其瞬时效用极大化。评估机制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但却是极其短暂的,在我们的脑海中仅是一念之间。消费者通过脑海中短暂的评估机制了解购买商品能否满足其极大化的瞬时效用,如果不能满足的话,消费者网上冲动性购物过程结束;如果消费者受到网上各种商品刺激后认为购买商品能够得到瞬时效用极大化的满足,则消费者进一步具有网上冲动性购物意向。消费者具有网上冲动性购物意向后能否最后进行冲动性购买行为则又受到一些限制性因素的影响,如支付功能的缺失、支付能力的不足等因素都会打消消费者立即购买的欲望,因此限制性因素对消费者网上冲动性购物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综上所述,消费者网上冲动性购买过程是个体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该过程包括从消费者具有某种需求动机开始,到接受各种外在刺激后形成评估机制,再到冲动性购买意向的形成以及最终形成网上冲动性购物行为。

四、结束语

通过查阅国内外的文献,我们发现大部分关于冲动性购买行为的研究集中在传统线下市场环境中,针对网上冲动性购物行为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针对网上冲动性购买行为的概念进行了界定,认为消费者网上冲动性购买行为是计划性的而非多数学者所指的“非计划性”购买行为;第二,由于网上及线下购物所处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影响消费者网上冲动性购物因素发生了较大的差异,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同时,结合中国网上购物特点给出了影响消费者网上冲动性购买相关因素:刺激因素、个体特质及限制性因素;第三,消费者网上冲动性购买行为的发生其实是一个短暂但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文章针对网上冲动性购物行为过程构建了模型,方便更多人了解网上冲动性购物行为过程。

网上冲动性购物行为的研究多集中于西方国家(大多在美国),而在中国系统研究网上冲动性购物行为的学者并不多见。因此我们将继续推动网上冲动性购买行为的系统研究。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从两个方面推进网上冲动性购物行为的研究,首先完善网上冲动性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如一些学者将社会文化因素纳入冲动性购物影响因素等;其次通过实证研究来验证理论模型,找出影响消费者网上冲动性购物的关键性因素,为网上店铺引导消费者冲动性购买提供一定的借鉴。

http://

参考文献

线上购物缺点篇9

abstract:startingfromtheoperationalproceduresoftdistributioncenter,thepaperanalysesthereasonsfordistributionstock-out,includingpseudo-stock-outduetothestock-outatsortingstation.thepaperputsforwardtheimprovementsuggestionsonsafetystock,replenishment,procurementcycle,vendormanagement,andwmssystem.

关键词:配送中心;缺货;补货

keywords:distributioncenter;stock-out;replenishment

中图分类号:u1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0-0038-03

0引言

连锁经营已经是零售业中一个主要的经营模式,像可的、好得便利、7-11等便利店,星巴克、coco奶茶等餐饮门店已经遍布上海的大街小巷,覆盖范围非常广,而且随着这种经营模式的不断完善,这些企业的展店速度非常快,发展势头迅猛。不管是便利店还是餐饮店,他们的目标就是提供给消费者最便利的服务。门店受限于经营面积小,无法保有过多的商品库存,经常会出现货架缺货的情况。一旦出现缺货,最直接结果就是影响销售,同时还会影响消费者的忠诚度,造成消费者资源流失。于建红[1]从门店货架缺货入手,分析了集中采购集中配送模式的重要性。不经可以发挥规模采购优势,还可以提高配送效率,降低配送成本。

1t配送中心业务简介

t配送中心是台湾某集团旗下的物流企业,负责集团下属华东地区商业连锁等多家流通企业的物流配送业务。t配送中心集存储、分拣、运输、集散、衔接、信息交换和处理等功能与一身。仓储配送的产品性质不同,储藏温度也不同,因此t配送中心基于客户不同的需求,为客户提供全方位、常低温整合的物流服务。另外,t配送中心也针对每位客户不同商品特性及物流规模,规划专属的作业流程与设备,提供多物流条件、全温层的个性化物流服务。

配送中心以货品的保存温度来建立仓储配送体系,通常分为四个温层,冷冻型;微冷型;恒温型;常温型。针对不同类型的货品,提供相对应的存储环境。根据需求量的大小及出货单位的不同,又设置存储区域的大小及存储设施设备。对于保质期长的货品,配送中心根据以往的出货数据,通常保有4天的安全库存,以防止库存不足造成缺货。对于鲜度要求较高的货品,比如蛋糕、便当等流通型货品,通常不设库存,供应商到货后随机分拣出货,第一时间送达门店。t配送中心作业流程如图1所示。

配送中心基本作业可分为下列几个步骤:

步骤一:采购入库。配送商品按照鲜度的要求分为存储型和通过型。存储型商品的采购前置期为三周,每周集中采购一次。现行wms系统根据预设安全库存数据给出采购建议,采购部门再根据前一周客户门店的销售数据及配送中心的出货数据调整采购订单,并向各厂商采购。待商品到货后入库储存。便当、新鲜面包等通过型商品当天下订单,第二天上午10点前需到货,并不经过上架存储的过程,而是直接分拣配送。

步骤二:接收订单。每天各家门店的订单会汇总至配送中心,如果库存充足wms系统会自动生成拣选单;如果库存不足,有缺货现象,wms系统会按照订单顺序自动分配存货,并要求人工复核。订单处理人员可以进行人工干预,重新分配存货,调节各门店实际出货。

步骤三:分拣作业。配送中心货架共四层,最底层为拣选货位,上面三层为存储货位。拣选作业人员从拣选货位按单拣货,如果拣选货位存货不足,需要从存储货位向拣选货位补货,待货量充足后实施拣选。如某商品出货量大,可直接从存储区整托出货。

步骤四:配载送货。出货人员根据出货单复核出库理货区待出库商品无误后装车出货,如有异常,紧急处理。

2t配送中心缺货现状及原因分析

2.1t配送中心缺货问题现状客户对t配送中心绩效考核指标主要有三个:准时率、缺货率、短溢率,其中缺货率指标非常重要,但现实情况是缺货率居高不下,表1为t配送中心2012年6至12月缺货率统计。

其中客户相对其他月份缺货率较高的有:11月份客户2低温订货数量2007258件,缺货数量为3275件;12月份客户2常

订货数量681611件,缺货数量为688件;7月份客户1订货数量为1214160件,缺货数量为746件;6月份客户3订货数量为9669件,缺货率为82件;7月份客户4订货数量为113237件,缺货率为126件;6月份客户5订货数量为9083件,缺货率为15件;

2.2t配送中心缺货原因分析根据t配送中心当前的业务流程及作业结果分析出,缺货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2.2.1部分货品采购不足wms系统中每一品项都设置了安全库存量和订购点,因此系统会给出建议采购量。采购员会从系统生产采购订单,并根据前一周期门店销售数据变化对某些商品采购量进行人工干预,调整采购数量。

但有几个问题时常发生,第一,由于季节变化、厂商市场行为的变化或者产品生命周期的原因,某些商品在门店的销售量会出现增长或萎缩,这对采购量多会带来影响。除非采购人员的市场敏感度非常高,否则都需要经历几个采购周期,采购人员才能确认市场需求变化的真实性。第二,采购量可以每周都人工调整,但工作量相对较大,最佳方式是修改系统中的安全库存量和订购点。但此数据的修改需要经过较长数据的验证或者丰富的行业经验。通常采购人员考虑到库存压力,不会轻易调高订购点和建议采购量,所以当门店需求量短期快速上升时,短期缺货就会发生。第三,目前订货周期为一周,有些商品在下订单之前还满足安全库存的要求,订单刚下完,库存就降到安全线下,这就要求紧急采购,除非紧急采购量很大,否则供应商考虑的送货成本,是不会对紧急采购进行单独送货。因此短期缺货不可避免。2.2.2供应商未按订单或按时出货按照鲜度的要求,货品分为通过型商品和存储型商品。通过型商品每天10点前会送货至配送中心仓库,并随即被分拣至各线路理货区;存储型商品则在订货后规定天数内送至配送中心仓库,并入库上架。

配送准时率也是t配送中心绩效考核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门店对于通过型商品的接收有严格的时间窗,通常是规定时间的正负半小时,所以配送车辆必须严格遵守时间从配送中心出发,否则整条配送线路上的各家门店的配送准时率都会受到影响。如果供应商送货车辆由于各种原因,并没有在10点前将货送至配送中心,这批货可能被拒收。被拒收的这批商品就会体现在缺货清单上,门店的当日需求将得不到满足。

经t配送中心配送的货品有上万种,供应商的规模也千差万别。在各种交易条件的博弈中,双方地位并不对等。一些知名品牌的商品在门店的销售量并不是很大,每次的订购量也相对较小,这些大品牌供应商对t配送中心的订单响应级别自然不高,经常会出现下了订单却不发货的情况。或者因为供应商缺货,得到的存货分配较少,到货量较订单量短缺很多,这种情况也会导致配送缺货。

2.2.3拣选储位补货不及时t配送中心通常是按门店为单位实施摘取式拣选作业的,拣选目标储位是位于每排货架的最底层的拣选储位。为数不多的几种品项由于出库量较大,采用播种式拣选,由存储储位直接整托下架至出库理货区播种。

当实施摘取式拣选时,如果拣选储位无货,拣货人员暂时拍灭电子标签上的缺货按钮,继续进行下一个货品的拣选。等有货商品拣选完成后,拣选人员可通过随车电脑查询缺货商品的库存状况,如果存储区尚有库存,则需要从存储区向拣选区实施补货后继续完成订单分拣。拣选储位一旦发生缺货,拣选人员的行走路径就会加长,此单的拣选时间也会增加,拣选效率降低,因此从个人绩效考核的层面看,拣选人员是不愿意进行补货再拣货的。所以一旦出现拣选人员遗忘,或者不愿意花跟多的时间补货后拣选,最终就会出现缺货的假象,门店会被告知缺货,但实际配送中心是有库存的。

3降低缺货率的解决方案

3.1优化安全库存、订购点及订货周期连锁便利店销售的产品大部分都有一定的生命周期,从新品上架至热销,从销量递减至下架退市,门店的采购量在不断变化,配送中心的采购量也会随之变化,而且会有需求放大的牛鞭效应。有些商品,如饮料、关东煮原料等,会随着季节和气温的变化呈现较强的波动。这时,安全库存量及订购点的设置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且这两个量是变化的。蔡维晔[2]研究了在满足既定服务水平的条件下优化安全的方法。林勇[3]、胡玉凤[4]等人研究了随机需求条件下的安全库存设置问题。殷延海[5]研究了针对季节性商品安全库存优化模型。卢建华[6]研究

了eoq下再订货时间的决策。这些方法或模型t配送中心都可以借鉴,方便采购人员不断更新安全库存值及订购点。

目前采购周期为一周,一般不紧急采购,如果想保证不缺货就需要有充足的库存,仓储成本比较高。配送中心可考虑结合出库量和货品自有特性,将货品分为abc三类,对不同类别的商品设置不同的订货周期,这样既能节省存储空间、缓解资金占用,还能有效保证货物供应。

3.2建立科学的供应商管理机制当前配送中心面对的供应商众多,采购人员每天都忙碌于日常工作,对供应商并没有一个有效的管理机制。首先,根据商品的配送性质、采购量、品质、价格、交货期等因素将供应商区分不同等级或类别。其次,对每一类供应商应该有明确的管理策略和方法。最后,从赢利能力、销售能力、配送能力、服务能力、发展能力等方面建立供应商评价体系,考量绩效,优选供应商,改善服务品质。

3.3wms拣选储位增加补货建议模块为了避免拣货人员因拣选储位缺货导致的工作量的增加,应在缺货之前对拣选储位进行补货。为了让补货人员能随时掌握缺货状态,可以在wms系统中增加补货建议模块,并配置到堆高车上。补货人员在作业之前不仅要知道哪些货品缺货,而且要知道这些货品缺货的程度,建立补货优先级,引导补货人员按紧急程度实施补货作业。

如图2所示,补货级别图会显示在堆高车的随车显示屏上,让补货人员很直观的知道补货的紧急程度。其中每一格都代表一个拣选储位,白色(1)表示储位空置;绿色(2)表示可拣量充足;黄色(3)表示低于安全库存,需要补货,但目前无对此货物的拣选订单;红色(4)表示非常接近或已经缺货。不同的颜色表示了储位利用状态,也体现了补货人员的相应级别。当然,需要对每种货品界定拣选位各状态临界值,最终用颜色直观体现。

4结论

本文针对的是小型连锁门店配送缺货问题的研究,研究对象仅考虑t配送中心,如果从供应链的角度出发,研究各角色的合作机制,还可以找到其他有效的途径和方法解决配送缺货问题。

参考文献:

[1]于建红.基于降低商品缺货的连锁超市物流模式研究[j].物流技术,2007,26(7):54-85.

[2]蔡维晔.既定客户服务水平下的安全库存优化[j].江苏科技信息,2012(10):31-35.

[3]林勇.面向随机需求的安全库存管理研究[j].物流技术,2006(10):20-39.

[4]胡玉凤.需求不确定性下的安全库存模型的构建[j].物流技术,2013(1):80-81.

线上购物缺点篇10

从曾经红火一时的实体店,到铺天盖地的网络电商,从人潮涌动的商场购物,再到人人网购的消费转变,阿里巴巴和京东商城等电商掀起的新商业思潮,正在冲击中国零售业市场的传统模式。早已面临市场萎缩、勉强支撑运营的实体店,或将落入一个规模倒闭的困境。从中可以看到电商对传统零售业的“创造性破坏”。

我想,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顺势而为,会使中国经济飞起来。”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并正式确立其为国家战略。互联网已经逐渐跳出一个行业的范畴,正成为国民经济的一大新引擎。

响应总理号召,在全国各大智库中率先出版“互联网”智库系列图书,本文摘选自全国首部详解“互联网+”理论框架的实践著作——《互联网+:跨界与融合》(100ec.cn/detail--6249575.html)。据目前全国新华书店、机场中信书店,天猫、京东、当当、亚马逊中国、苏宁易购、淘宝、微店、拍拍各大o2o渠道全线热销中,位居畅销书排行榜前列。

本书作者团队汇聚了国内一线互联网+领域权威专家,包括主任曹磊、易观国际互联网+研究院长陈灿、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黄璜、互联网金融专家郭勤贵律师、传统企业转型专家卢彦联合编著,堪称“豪华”,本书是首部真正意义上讲解从“互联网+”的理论与框架到产业、企业实践的专著。以下是本书抢先试读:

有着十余年丰富经验的国内资深“互联网+产业”专家、主任曹磊认为需要重视电商的“创造性破坏”。电商一开始是对图书领域发起冲击,新华书店成了免费阅览室,人们都上网去当当买书,民营书店纷纷倒闭。京东等经营数码产品的电商出现后,中关村、“华强北”等传统电子商品市场大受影响,苏宁、国美等经营家电的大卖场也不得不寻求转型。其中中关村的案例最经典,十年前刘强东在中关村可能只是摆个小摊,十年后以京东为代表的电商已取代了中关村。

“创造性破坏”也颠覆了流通领域,过去全国的流通领域由中国邮政一家独大,而网购交易的红火,使得“四通一达”以及顺丰迅速崛起,打破了中国邮政的垄断。因此我认为,“创造性破坏”的本质是市场利益的重新分配,是掌握了信息、资金流的平台型的巨头,进一步对实体产业产生更强大的管控能力。

发生在互联网领域的“创造性破坏”,在产业经济领域的作用是一把“双刃剑”。它能创造出一些新产业的同时,也引发一些后果:首先网上假冒伪劣泛滥,以网购为例,卖家可能在a城,平台在B城,买家在C城,发货在D城市,由于传统工商监督体系的属地化管理,现在网上假冒伪劣可能成了“三不管”;第二给现有的流通体系带来颠覆性重组,传统的店铺可以带来一定的租金、税收、就业,而店铺由线下转到线上后,租金、税收、就业都没办法实现。

因此,应最大限度发挥电商的创造能力,削弱它的破坏性。电子商务是目前市场化程度最高的一个行业,在这个行业几乎看不到任何一个“国家队”,而开办购物网站也没有任何门槛,政府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对电子商务一直是“无为而治”或者缺位的状态。政策税收上,鼓励和引导居多,扶持大于监管,就像对一个淘气的孩子,“宠的比较多,教育比较少”。今后,政府也要对这种冲击进一步重视,不能任其野蛮生长。

目前中国电商格局不健康,网购领域,淘宝占了过半市场。良性的健康市场,既要有若干行业的领头羊,也有规模中等的企业,还有底层的创业性企业,是一个金字塔形结构。而对传统企业来说,需要主动“触网”,积极地应用互联网扩大企业业务范围和影响力。

o2o让传统企业线上线下融合升级换代

有国家和互联网大佬支持,o2o势必高速发展,融入到更多人的生活当中。但o2o是什么?很多人并不清楚。就像很多传统企业,对o2o一直以来都是既爱又怕的感觉,很想融入,但又很害怕丢了自己原来的东西。

不少企业已经将o2o模式作为企业转型目标,有的甚至已经完成转型,而更多的企业正越来越多地重视互联网工具,在推广、销售渠道上同互联网更为紧密地结合。早期以家电实体连锁为主要经营业态的苏宁、国美等企业,在互联网的道路上走在了大多数实体零售企业的前面。早在几年前,这些实体大佬们就已经深度介入了电子商务,如今做得都风风火火。其中,苏宁更是完成互联网转型的代表,其名字也早已变成“苏宁云商”。

其实o2o并不是要颠覆掉传统企业,相反,它是让传统企业在已有的线下优势上与互联网结合,进行升级换代。操作也很简单,只要借助目前渐趋成熟的电商环境,再利用类似“micronet微网”已经经过成熟的市场验证的连锁分店o2o解决方案,完全可以逆袭电商。比如一家母婴连锁店,借助这种o2o方案可以实现这样的购物场景:

场景一:顾客进店,导购员热情地拿微信平台的二维码给顾客扫,扫完后,顾客变成商家微信平台的粉丝,顾客和导购员都能获得积分。而且由于二维码带有导购员的独立标志,顾客以后在线上的所有交易,导购员都能获得佣金。在这种情况下,不用给导购员加薪,导购员也会积极地引导顾客扫码购物。

场景二:去店里,顾客看到喜欢的商品,用手机扫下二维码扫一下就直接放入网络购物车,东西买齐了,直接微信支付,然后到柜台取货即可,若是分享商品链接到朋友圈,有人购买就能获得佣金。这样的消费者够任性吧?顾客以后出门购物都不用带钱包了,也不用排队等待结账了,分享还能赚钱。

场景三:姥姥在家带宝宝,发现纸尿布用完了,打电话给在上班的宝宝妈,她马上打开这家母婴微信商城,选购下单支付,十五分钟后,离家最近的分店送货上门。

场景四:给宝宝买鞋子,千挑细选选中的那款鞋没有码数了,马上在这家连锁企业的官方微信商城下单,总部会进行调货,从a分店调货到B分店,或直接总部发货,这就避免了缺货缺码问题给顾客带来的失落。

这就是消费者追求的未来式购物:线上购买,线下体验,更便捷更有保障。但严格上讲,这不能算是“未来式”,因为现在很多连锁店已经在用了。传统零售业真正的机会已经到来!

在互联网时代,零售企业一方面要守好实体零售的阵地,同时更要把握互联网带来的巨大机遇。比如增加更多的手机支付方式,便利店开放更丰富的叠加服务,寻找更多的利润增长点。本章节出选自出版的”互联网+“智库系列丛书第一部《“互联网+”:跨界与融合》。

互联网+n”下的o2o模式多样化

2014年是线上线下企业高呼转型的纷乱期,o2o成为了共同的救命稻草。各零售企业结合自身发展,纷纷探索双线融合,以下为(100eC.Cn)整理的零售业十大典型的o2o模式。

【案例一】京东:“大数据+商品+服务”的o2o模式

行业类别:综合自营+平台电商。

案例概述:京东与15余座城市的上万家便利店合作,布局京东小店o2o,京东提供数据支持,便利店作为其末端实现落地;京东与獐子岛集团拓展生鲜020,为獐子岛开放端口,獐子岛提供高效的生鲜供应链体系。另外,京东还与服装、鞋帽、箱包、家居家装等品牌专卖连锁店达成优势整合,借此扩充产品线、渠道全面下沉,各连锁门店借助京东精准营销最终实现“零库存”。

案例点评:(100eC.Cn)网络零售部分析师莫岱青认为,京东o2o模式基于线上大数据分析,与线下实体店网络广泛布局、极速配送优势互补。发挥了京东的平台优势、物流优势,跑马圈地,扩大其市场地盘,填补了其用户结构单一的短板,是开拓o2o发展的又一渠道。但该模式末端的传统便利店是否有社区购物习惯的数据积累,有积累是否有价值,这个仍值得考虑,京东o2o未来的路还比较长。

【案例二】苏宁云商:“门店到商圈+双线同价”的o2o模式

行业类别:店商+平台电商+零售服务商。

案例概述:苏宁的o2o模式是以互联网零售为主体的“一体两翼”的互联网转型路径。苏宁利用自己的线下门店,以及线上平台,实现了全产品全渠道的线上线下同价,帮助苏宁打破了实体零售在转型发展中与自身电商渠道左右互搏的现状。o2o模式下的苏宁实体店不再是只有销售功能的门店,而是一个集展示、体验、物流、售后服务、休闲社交、市场推广为一体的新型门店——云店,店内将开通免费wiFi、实行全产品的电子价签、布设多媒体的电子货架,利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收集分析各种消费行为,推进实体零售进入大数据时代。

2014年“百日会战”中,苏宁o2o模式优势凸显,双“11”,苏宁发起第二届o2o购物节,祭出门店、网站、手机、tV“四端协同作战计划”,并取得了一定成绩。

案例点评:2014年,苏宁以互联网零售为主体、“一体两翼”的转型布局已逐渐站稳了脚跟,并迅速进入效益凸显期。其中,作为传统零售企业转型互联网零售的代表,苏宁的“自营o2o模式”在今年百日会战和双“11”中初见成效。但苏宁“店商+电商+零售服务商”的o2o模式未来能否在o2o行业压力下长足发展,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案例三】万达:“线下商场+百万腾电商”的o2o模式

行业类别:商业地产+互联网。

案例概述:万达联合百度、腾讯,共同出资成立万达电子商务公司。万达打通账号与会员体系、打造支付与互联网金融产品、建立通用积分联盟、大数据融合、wiFi共享、产品整合、流量引入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同时将联手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的账号及会员体系;探索创新性互联网金融产品;建立通用积分联盟及平台;同时,万达、百度、腾讯三方还将建立大数据联盟,实现优势资源大数据融合。近日,万达投资20亿入股快钱,弥补在o2o支付环节短板。

案例点评:(100eC.Cn)网络零售部助理分析师孙璐倩认为,阿里一家独大的格局,万达、百度、腾讯分别做电商失败,让其深刻意识到抱团生存的重要性。万达“抱团”互联网大佬、多方借力的o2o发展模式,有望牵制阿里,给二、三线电商施加压力。但能否完成三方团队无缝隙对接,实现“1+1+1>3”,仍有待考验。万达投资快钱是其构建o2o版图的重要一步,块钱将成为万达电商重要的支付平台。

【案例四】银泰“线下商圈+阿里电商生态”o2o模式

所属行业:商业百货+互联网。

案例概述:银泰所有商场参加到天猫购物狂欢节,并率先尝试线下选品、线上支付购买的o2o模式。银泰商业集团还得到阿里战略入股,双方优势互补,共同打造涉及食、住、购、娱、游和公共服务六大领域的武林商圈o2o平台。。2014年双“11”,银泰商业协同参与了阿里设立的020专场“去逛街”,纵深化增强o2o实力。

案例点评:银泰与阿里联姻的o2o模式,一定程度上火拼了腾讯、苏宁等巨头在o2o领域“跑马圈地”。银泰依靠在全国的零售网络帮阿里搭建好o2o的基础设施体系,进而全面解决双方在线上和线下的货品、支付、物流等关键环节的融合,试图树立o2o领域的某种行业标准,并向全社会开放。

【案例五】大润发:“乡镇低线市场+飞牛网”的o2o模式

所属行业:商场超市+互联网。

案例概述:大润发正式上线B2C平台飞牛网,在飞牛网运行半年后,携手喜士多便利店推行o2o“千乡万馆”项目,建立飞牛网购体验馆,实施o2o战略。飞牛网设置网购体验馆,旨在服务大润发服务不到的地区。飞牛网还将借力其他便利店、社区服务中心、乡镇连锁小店、加油站、专卖店等探索多元化通路。随后,飞牛网推出以“店庆日秒杀“为主题的活动,预热双“11”,4万平青浦仓投入使用,配送效率显著。飞牛网又与南通邮政达成战略合作,正式启用首批体验馆,飞牛网南通地区020“千乡万馆”计划开始落地。

案例点评:大润发作为传统零售企业,积累了长久的用户资源和较好的口碑,其借飞牛网设置“千乡万馆”的o2o战略,以点带面,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用户需求,也能更好地实现线下切入线上、线上商业线下服务的互补,为未来用户市场的开拓争取更多的资源。大润发o2o模式将成为商超类进入互联网的借鉴。

【案例六】美乐乐:“线下体验馆+线上家装网”的o2o模式

所属行业:家居建材+互联网。

案例概述:美乐乐选择将线上作为根据地,可以吸引到全国的流量,节省线下门店的租金,从而将售价降低,占据价格优势,吸引消费者。美乐乐又涉足线下体验馆,主要供线上体验作用,将线上流量转化为线下交易量。不仅作为在当地城市的实景展厅,还作为小型仓库,缩短家具运输距离。另外,美乐乐还创建装修网,整合了多种家居、家装资讯,细化生态链中多个消费环节。美乐乐还通过集中SKU,,把每一个产品的量加大,从而大幅降低生产成本,然后有了规模效应以后,不论从生产、运输,从各方面都可以提升。美乐乐在生产与运输两个环节就获得了20%左右的成本优势。

案例点评:美乐乐家居网是根据其自身发展,从传统的B2C业务拓展出了“美乐乐家居体验馆”这一线下平台,美乐乐的本质是降低了过去冗长的渠道成本,打破了过去企业和消费者信息不对称下的价格虚高。作为家居行业o2o“第一个吃螃蟹”的企业,美乐乐的o2o模式是较为成功的。但从它对外招商的举措来看,其战线铺的太长,可能还缺少明确方向。而“网上低价+网上推广+线下店铺”的模式能否推动线上线下活动,克服低价高成本的运营缺陷,还值得关注。

【案例七】顺丰嘿客:“社区实体店+二维码绑定具体商品”的o2o模式

所属行业:社区便利店+互联网。

案例概述:“嘿客”是顺丰速递推出的社区虚拟网购便利店。2014年5月18日,顺丰速运官方宣布正式开业518家“嘿客”,除快递物流业务、虚拟购物外,还具备atm、团购/预售、试衣间、洗衣、家电维修等多项业务。快递企业跨界杀入o2o领域,模式超期,非便利店也非快递中心,被指“四不像”。

案例点评:顺丰嘿客作为新一代社区服务店,是快递企业跨界玩o2o开拓的新型模式。运营至今,仍然是客流稀少,盈利堪忧,或是快递企业做o2o,模式定位出现偏差。另外,顺丰嘿客还缺乏后期的维护和推广动力。消费者在社区终端利用系统购买的习惯还没有养成,也缺乏信任;除顺丰这样的专业物流配送系统外,与终端相关的售后、退换货的物流成本仍然居高不下,成为影响社区商铺参与积极性的重要因素。

【案例八】钻石小鸟:“线下体验店+线上品牌化”的o2o模式

所属行业:珠宝业+互联网。

案例概述:“鼠标+水泥”模式即“网购+体验店”,用户在线上平台选择产品,到就近体验店实体现场试戴,然后再做出理性的选择。初创品牌至今,钻石小鸟把“鼠标+水泥”的全新钻石销售模式从上海相继带到了国各大主要城市。2009年,钻石小鸟各地体验中心全面升级为4C概念体验中心,能够有效解答消费者的疑问,处理消费者的投诉、现场制定个性化产品等。另外,钻石小鸟标准化品牌体系,一对一购钻服务等优势服务项目,致力于传播钻石文化和品牌理念。

案例点评:钻石小鸟的o2o模式之所以成功,价格优惠首当其冲。这种“鼠标+水泥”的商业模式,大大减少了钻石流通环节,进而降低了价格。“鼠标+水泥”的模式,不仅减轻了库存压力,还可以降低租金成本,提高品牌知名度。该模式值得传统珠宝商转型线上作为借鉴。

【案例九】海尔:“网格化门店+家居定制”的o2o模式

所属行业:家电业+互联网。

案例概述:海尔打造全新“日日顺”平台,在全国建立了7600多家县级专卖店,26000个乡镇专卖店,19万个村级联络站,在中国2800多个县建立了物流配送站,布局了17000多家服务商,做到“销售到村,送货到门,服务到户”,解决了三四级市场的配送难题,并且在配送速度上已有1500多个区县实现24小时限时达,460个区县实现48小时内送达。

案例点评:海尔作为传统企业的代表,其勇于突破的精神和把握时机有效布局o2o的众多举措很值得传统企业学习。海尔在o2o布局上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但在内部结构和管理理念上还面临着重重危机。该模式是否真的适合现在的海尔,未来成效如何,现在我们也只能先打一个大大的问号了。

【案例十】美邦:“生活体验+上网环境”的o2o模式

所属行业:服装业+互联网。

案例概述:美邦先是与微信合作,后面又开始与支付宝、微淘合作,最近美邦提出了以“生活体验店+美邦app”的o2o模式,并在全国推出了6家体验店,美邦期望通过这些体验店提供的舒适上网服务将消费者留在体验店内,店内提供高速wifi环境和惬意的咖啡,有大量的公用平板供用户使用,用户喝着咖啡登陆美邦app购买商品,也可在app下单后选择送货上门,以此实现线下向线上导流量。

案例点评:生活体验店模式下,门店成为购物和上网、休息的场所。用户手机直接下单,可以加强线下向手机app的导流,加强用户的移动app沉淀。但是咖啡桌和上网环境会占用了店面大量空间,以“生活体验”和“上网环境”为核心进行店面改造,是否会背离服装零售的核心?

潜在的消费能力将在零售企业的“互联网+”布局下被激发

无论是过去未来,无论哪个行业(服装、家居建材、生鲜食品等),实体店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且其潜在的消费能力将在零售企业的“互联网+”布局下,被激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