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联工作职能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51:22

妇联工作职能篇1

一、加强组织建设,不断增强妇联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力和渗透力。

由于妇联组织是职工群众自已的组织,是妇女职工的娘家,实行民主集中制,因此具有更强的吸引力和凝聚力。随着妇联组织建设的不断拓展和完善,妇联组织已进一步向私营企业延伸和覆盖,妇联工作内涵也不断丰富,妇联积极分子工作的方式方法、工作内容也进一步深入,妇联组织在职工心中的地位更加深入人心,职工在感情上和妇联组织的距离不断拉近。因为我们的妇联组织坚持把竭力为职工群众服务作为妇联组织开展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妇联组织在开展各项工作方面都能得到广大职工的理解、支持和积极参与。因此,强化妇联组织建设,发挥妇联组织的优势,发挥好各级妇联积极分子的作用,可以在开展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发挥出更加广泛的影响力和更加顽强的渗透力。

二、强化职能意识,增强妇联组织在政治思想工作中的凝聚力和说服力。

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一方面是重点是发挥好妇联组织所固有的参与监督优势,把源头维护、依法维护落到实处。另一方面发挥在化解矛盾、解决困难方面的优势,使政治思想工作更有说服力,使妇联组织更富凝聚力。

职工代表大会是妇联组织实现职工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维护职工民益反映职工合理诉求的重要载体,妇联要充分利用好民主管理这一载体,建立和健全各项保障制度,通过恳谈会、领导接待日、民主评议、企务公开等方式,不断拓展单位民主管理的领域,充分保证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把单位改革和发展中的难点、职工关心的热点作为公开的主要内容,防止公开流于形式。要进一步维护好职工的经济权益,建立健全劳动合同和平等协商、集体合同等制度。帮助、指导职工签订劳动合同。要加强劳动合同全程管理,保证劳动合同得到有效的履行,教育和引导职工职工提高自我维权的意识和能力,并督促企业规范劳动用工行为,监督企业认真履行劳动合同,自觉遵守《劳动法》、《保护妇女儿童权益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要通过建立健全平等协商、履约责任、监督检查制度,不断推进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同时,还要进一步建立职工互助保障体系,通过多层次的补充保险,实现多项目的保险互助,防止因病致贫、因意外返贫的现象出现。要认真监督企业在养老、医保、失业等保障方面的执行情况,不断提高职工保险待遇水平,从而减轻职工的后顾之忧,增强职工的抗风险能力。

妇联是职工群众自己的组织,替职工说话、为职工办事是妇联组织义不容辞的责任。职工利益无小事,对职工提出的合理、合法的要求,要及时向上反映,防止只听不说和只说不办,降低妇联组织在职工中的威信。妇联干部要多与职工打交道,深入职工之中和职工多交流,拉近距离,积极排解职工因工作压力过重、个人感情受挫等情况所表现出思想问题,通过疏导帮助职工思想减压,并想方设法帮助职工解决实际困难,对家庭有特殊困难的职工,要积极主动向单位行政反映,在职工家庭发生变故时要给予及时的看望慰问,让职工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和关爱。在实际工作中妇联还要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妇联组织既要代表职工群众向企业、向领导反映职工呼声,转达职工诉求,还要协调好职工与职工,领导与被领导之间的关系,巧妙调整对立情绪、巧妙处理干群关系、巧妙协调各种矛盾。

三、夯实阵地基础,增强妇联组织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生动性和活力感。

妇联工作职能篇2

从目前情况来看,这些年乡镇妇女工作虽然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是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角度来看,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现状。

一是重视不够,工作开展难。由于乡镇中心工作繁重,妇联工作大多是党政领导分管工作中的一项,相对其它那些层层考核或涉及到“四保”考核的中心工作来讲,妇联工作缺少硬任务;把妇女工作当成是软任务和务虚的工作,认为妇联工作可抓可不抓、做多做少都无关紧要。因此导致党政领导工作忙时,“中心工作先行,妇联工作让道”,将妇联工作置于“边缘化”地位。乡镇妇联没有将工作融入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仅仅是组织妇女群众搞一点文体活动,或是配合乡村妇女群众进行学习和培训,调解一些家庭邻里纠纷等,开展活动的规模小,内容单一,难以充分调动广大妇女群众的积极性。

二是兼职过多,职能发挥难。首先,由于乡镇党委所承担的工作任务相当重,这些工作又有严指标、硬任务,因此,无暇顾及妇女工作,导致妇联机构形同虚设。其次,乡镇妇联干部一人兼职两项或多项工作,而且会在政府不同时期的临时性的繁重的工作中不断的抽调使用,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常常顾此失彼,工作处于被动应付状态,使妇联工作流于形式。

三是投入不足,工作保障难。乡镇妇联要在提高女性素质及女性维权等方面提供服务,创造条件,都需要有一定的经费作保障;但由于财税体制改革后,乡镇财政普遍困难,乡镇中心工作经费都难以保证,更谈不上保证妇女工作经费。由于缺少基本工作经费,乡镇妇联无法开展提高女性素质、家庭文明建设、女性维权等工作,各种活动和培训开展得不够或者因为资金的问题没有办法请到专家开展培训,使妇女工作缺乏生机和活力,有组织无活动的现象比较普遍,导致基层妇女组织的职能弱化,凝聚力下降。

四是素质不高,工作创新难。我乡妇女干部整体素质较过去虽有一定的提高,但其工作与新形势发展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一是部分妇女干部由于资历浅,没有工作经验,接受系统学习培训少,因而虽有工作热情,但缺方法,缺点子,不能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工作打不开局面。二是部分妇女干部对自己所承担的工作职责认识不到位,认为妇联工作比较虚,不容易显政绩,因而把主要精力用于其他工作,不钻研妇女工作业务,使妇女工作陷于被动状况。三是部分妇女干部缺乏积极主动争取党政重视的意识,对于上级妇联安排的正常工作,不主动向领导汇报,有好的意见和建议也就得不到领导的支持和采纳。四是部分妇女干部工作作风不扎实,深入基层少,没有用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调查、了解农村妇女面临的困难及其需求,更谈不上认真的去思考妇女工作的方法与手段,不能为妇女提供应有的服务,影响了妇联工作的正常开展。

一是要健全党建带妇建的工作机制。党建带妇建,根本在“建”,关键在“带”。要把妇联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建工作一起规划,一起部署,一起推进,要争取把妇女工作纳入党政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定期研究妇女工作的例会制度。将妇女工作纳入党建工作年度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其党政领导自然会主动思考、积极指导、尽力支持妇联工作,让妇联组织在新形式下更好的实现“党政所急,妇女所需,妇联所能”的工作宗旨,更好的服务全局。要多渠道、多形式落实乡村妇女干部的政治、经济待遇,适当提高工资待遇,或适当减少所兼工作项目,稳定基层妇女干部队伍。

二是要营造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宣传氛围。要进一步提高各级党政领导对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认识,更好地将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特别要纳入到党校培训的重要内容,使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特别是高层领导干部通过培训,从思想上和行动上有所提高,以便在实际工作中加强对妇女工作的重视和支持。

妇联工作职能篇3

关键词:基层妇联工作意义和职责面临问题着力点扎实开展

1.基层妇联工作的意义和职责

基层妇联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内容,关系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和谐,其职能作用的发挥关系到妇女工作的成效。基层妇联是与妇女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妇女组织,是妇联全部工作的基础和增强活力的源泉,其职能作用的发挥程度关系到妇女工作的成效。为进一步夯实基层妇联组织,提高妇女工作水平,更好地开展基层妇女工作,基层妇联必须认真履行以下职责:

1.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主管部门有关妇女政策的法律、法规。

1.2制定基层妇女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1.3宣传有关法律、法规,促进基层法制教育,依法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

1.4加强基层妇女组织建设,认真听取各级组织对妇联工作的建议和要求,完善妇女工作。

1.5认真接待和受理妇女群众的来信、来访案件。

1.6加强对妇女群众思想教育,提倡“四自精神”。

1.7关心妇女的业余生活,因地制宜地开展有利于妇女身心健康的文化、体育、娱乐活动。

1.8教育妇女正确处理婚姻家庭问题,大力提倡尊老爱幼、团结互助、遵纪守法、勤俭持家和邻里团结的文明新风。

2.新形势下基层妇女工作面临的问题

2.1党政重视程度不够

基层妇女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妇女工作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党政领导的重视和支持。社会上仍有部分基层单位领导对妇联工作重视不够,认为妇联工作都是一些小事情,可做可不做,反正不会影响工作业绩,只要没有矛盾就行。

2.2妇女群众素质不高

由于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观念影响,使得养育子女和照顾家人成为妇女同胞的天职,基层妇女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平时学习、培训的时间较少,造成她们对法律的知晓率不高,主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不强。

2.3工作经费不足

妇联是通过开展各种活动来扩大妇联的影响,而开展活动必须牵涉到经费,没有经费活动都不能开展,更谈不上活动的创造性。由于妇联组织本身没有经费,需得到行政的支持,如果缺少经费,一些活动就很难开展,从而造成基层妇女组织的影响力和社会号召力下降。

2.4工作形式载体相对滞后,职能发挥难

基层妇女干部队伍兼职多,在引领妇女发展的方式和方法上形式单一,由于工作任务琐碎而繁杂,待遇标准又较低,有些甚至兼职无报酬,直接影响了基层妇联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工作方法仍停留在传统的方法上,从而减弱了基层妇联组织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3.做好基层妇女工作的着力点

3.1领导充分关注重视,党政全力支持工作

领导必须充分重视基层妇联,关注日常工作动态。党政要为基层妇联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全力支持妇联开展相关活动。在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下,基层妇联要进一步加强与基层组织建设、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及其它主题活动有机结合,在基层党政的全力支持下开展工作,并加强与相关部门、组织的合作,积极探索新途径,总结新方式,形成新活力,不断推进基层妇联组织建设。

3.2加强多种能力培训,提高妇女干部能力

全面提高基层妇女的整体素质,加大宣传培训力度。一要进一步宣传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努力消除男尊女卑、夫主妻从的传统社会观念。二要大力宣传优秀妇女典型,提高社会对妇女价值的认同度。三要帮助广大妇女增强自信。定期组织各种培训,提高妇女的自身素质,帮助广大基层妇女学法、知法、懂法。四要让基层妇女主动适应党情、国情、妇情的发展变化,认真领会积极探索解决问题、促进发展的新思维、新方法和新途径,根据基层妇女群体的需要开展工作,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妇联组织的职能作用,通过自身的积极努力提高妇联组织和妇女干部的地位,更好地促进妇女工作的发展。

3.3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广泛开展各项活动

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基层妇女民主意识,参政意识不断增强,这就要求开展符合基层特点和基层需求的各种活动,增强组织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基层妇联要积极争取把有知识、有技能、懂管理、热心公益事业的妇女人才选拔到妇联组织中来,改进妇联干部的工作作风,多下一线体察民情,坚持重实际,鼓实劲,求实效,不图虚名,不务虚功,满腔热情地关心妇女群众的生产生活,积极开展扶贫帮困,真心实意地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真正做到急妇女群众之所急,想妇女群众之所想,解妇女群众之所难。

3.4创新工作思路手段,开拓妇联工作局面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和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给妇女工作内容和方式带来机遇和挑战,要做好基层妇联工作,要求妇联创新思维,积极寻找对策和措施。一是在工作指导上,上级妇联要结合当前形势,调整工作思路,更新工作方式,注重调查研究,真正把工作的重点放到基层,结合基层实际情况,帮助和指导基层妇女组织开展工作。二是在工作机制上,要由活动型向服务型转变。改变传统的工作方法,把好的政策、美好生活的理念送到千家万户。三是在工作意识上,要树立开放创新意识,要以开放的姿态开展妇女工作,打破妇联系统内部小循环,借鉴国外妇女儿童工作方面的好机制、好传统、好做法,不断寻求促进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的有效形式。要实现工作思路创新、方式创新、载体创新。思路创新就是跳出妇联看妇联,站在全局看妇联,真正将妇女工作纳入社会的大系统中来;方式创新就是要积极探索妇女工作规律,减少盲目性,增强前瞻性,不断提升妇联工作整体水平;载体创新就是从促进发展的高度确定主题鲜明、关联度高、影响广泛、对妇女发展有积极推动作用的载体,使妇女群众真正成为妇联工作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四是在工作手段上,要改变传统的工作方式和思维模式,做到妇联系统信息共享。加强基层妇女组织之间纵横向合作交流,更好地发挥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为创新妇女工作提供技术支持。适应当今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特征,提高基层妇联的工作效率和水平。

3.5完善立法相关制度,维护妇女合法权益

基层妇联必须按照国家的各项政策法规,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针对当前妇女儿童权益领域出现的新问题,明确法律责任追究的主体及程度,提出操作性较强的解决措施。对一些明显侵害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典型案件,基层妇联应积极主动分析原因、协调沟通,充分利用行政,仲裁、人民调解等多种途径解决问题,维护被侵害妇女的合法权益,确保法律法规得到有效的落实。

3.6广泛开展各项活动,增强妇女组织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基层妇联要结合工作实际多开展一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通过开展系列文明创建、妇女维权、妇女创业、女性职业素养、家庭助廉等法律法规、价值观的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扩大妇女宣传工作的知晓率和认知率,让法制意识、社会主义新型价值理念等影响广大妇女,并通过她们渗透到每个家庭,从而推进整个社会和谐发展。

4.如何扎实有效地开展基层妇女工作

为更好地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围绕新形势下基层妇联工作的现状,以“建队伍,创业绩,树形象”为目标,带领全体妇女“做时代女性,建美丽家园,创美好生活”,共同实现“中国梦巾帼梦家庭梦”,基层妇联着重要抓好四项工作:

4.1抓学习,提素质

在抓好自身学习的同时,积极为女职工搭建有效的学习平台,大力支持、鼓励、带动妇女姐妹们养成爱学习的良好习惯,组织一些形式多样姐妹们感兴趣的培训活动,让基层女职工接受新的知识理念、了解新的知识点、拓展新的知识面、培养一支“有知识,有活力,素质高,讲品质”的新时代女性队伍。

4.2抓班子,增活力

紧紧围绕基层工作目标开展各项活动。一要从自身做起,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深入一线,进一步提高妇联组织的凝聚力。二要积极落实上级妇联的要求,大力实施“五大工程”,努力实现“服务大局更有力,服务妇女更有为,服务基层更有效”。更好地承担起妇女维权和特色家庭创建、巾帼建功、推优评优等工作,充分发挥妇女姐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凝聚力量和智慧,努力打造一支有战斗力、有创造力、有感召力的基层妇联领导班子。

4.3抓创新,提服务

一方面创新服务机制,把妇联建设成为有吸引力和凝聚力的服务型组织,为广大基层妇女提供支持和服务,同时通过结对助学、扶贫帮困等形式,为社会的稳定和谐贡献力量;另一方面创新服务内容,坚持重点工作抓特色,通过“岗村帮扶”、“一会一实事”等多种形式结对帮扶,为广大基层妇女提供支持和服务,促进城乡妇女协调发展;再一方面创新服务手段,通过宣传动员、志愿服务等方式,切实把服务工作做到极致,使妇联成为基层党政联系群众的“好助手”,成为各部门间开展工作的“好伙伴”,成为女职工信赖放心的“好娘家”。

4.4抓作风,树形象

妇联工作职能篇4

一、新形势下基层妇联工作现状综述

基层妇联是与妇女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妇联组织,是妇联全部工作的基础和增强活力的源泉,其职能作用的发挥程度关系到妇女工作的成效,更关系到基层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基层妇联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为:

一是整体素质的变化。在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基层妇联组织不断充实,整体素质普遍提高,改变了以往妇联干部年龄偏大、知识层次偏低的现状。

二是工作水平的变化。基层妇联组织以调动妇女参与社会建设的积极性为重点,改变了以往妇联工作只停留在表面功夫、无法深层次开展工作的现状。

三是工作能力的变化。随着基层妇联组织的不断调整、充实和提高,妇联干部积极进行参政议政,改变了以往妇联工作有形式无内容、有理论没实践的现状。

四是工作方式的变化。基层妇联工作的开展能够根据实际采取多种方式、方法进行,基本有了多样化的雏形,改变了以往妇联工作单一、一刀切工作模式的现状。

总的来说,新形势下的基层妇联能够积极创新工作模式,组织开展贴近群众生活、倡导社会文明新风的群众性活动;也能够充分调动广大妇女参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得到妇女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就目前情况来看,基层妇联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角度来看,其工作模式和工作运行机制依旧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亟待解决。主要表现为:

一是基层组织建设发展不平衡。妇联基层组织是妇联工作开展的基础,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发展状况与当地党委重视程度、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密切相关。经济基础好,党委、政府较为重视,妇联干部的配备、任用等政治待遇就落实得较好,相应的妇联工作就较有成效。反之,妇联工作就不能有效开展,甚至没有开展。

二是妇联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妇联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妇联工作水平高低的决定性因素。虽然基层妇联干部的学历层次有了明显提高、年龄结构也在逐步年轻化,但思想观念仍较落后,工作的前瞻性和创新意识不适应新形势、新要求。

三是基层妇联工作环境和条件有待改善。妇联工作环境和条件是影响工作开展的重要因素。村(居)妇代会主任报酬一般偏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积极性;基层妇女干部交流提拔相对较慢,影响妇联队伍的活力。

四是基层妇联工作经费普遍不足。妇联工作经费是其开展工作的重要保障。基层妇联要在提高女性素质及女性维权等方面提供服务,创造条件,都需要有一定的经费作保障。目前基层普遍缺少基本工作经费,导致基层妇联无法顺利开展提高女性素质、家庭文明建设、女性维权等工作,各种活动和培训开展得不够,使妇女工作缺乏生机和活力,有组织无活动的现象比较普遍。

五是基层妇联组织职能有待加强。从整体上看,基层妇联干部普遍存在兼职现象。由于工作时间、精力有限,妇联工作开展显得力不从心,导致开展工作力度不够,工作水准大打折扣。甚至有的基层妇联工作成为副业,出现专职不专用,兼职不得用的怪现象,这些均导致妇联工作职能弱化,凝聚力下降。

二、新形势下基层妇联工作的基本经验

基层妇联工作能否取得突破性进展,关键在于各级妇联能否围绕党建带妇建工作,以充分发挥妇联基层组织整体功能、提高基层妇联干部整体素质为主旨。宁夏、福建、甘肃等许多地方抓关键、促发展、因地制宜探索出了符合基层特点的新做法、新经验。这些新做法和新经验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党建带妇建,建立工作机制

一是党委高度重视。各级党委和妇联把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纳入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基层政权建设总体布局,统一规划,同步实施,统一考核,大大推动了基层妇联组织的发展。各级党委的重视和支持为妇联基层组织的建设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二是明确带建内容。各级党委和妇联因地制宜,不断创新党建带妇建工作内容。一带思想建设。把妇联组织作为妇女思想政治工作的强大阵地。二带组织建设。把妇联基层组织建设作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带班子建设。提高基层妇联领导班子的战斗力。四带队伍建设。把妇联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党的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五带阵地建设。把为妇女儿童服务的场所和设施建设列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三是规范化、制度化。各级党委和妇联把党建带妇建的成功经验用文件的形式固定下来,总结推广。

2、借助党政资源,提高工作水平

抓住乡镇、街道、社区和村两委换届的有利时机,选拔高素质干部充实妇联基层干部队伍。有的地方,基层党政一把手兼任妇联主席。这种干部配置有利于把妇联工作列入党政工作议事日程。这样有利于把妇联工作融入渗透到党政各项工作中去。妇联的工作做到哪里,党组织的温暖就送到哪里,社区的服务就覆盖到哪里。妇联工作和社区党政工作、妇联工作和农村党政工作有机地融为一体,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妇联基层组织服务大局、服务妇女的能力大大增强。

3、依托项目运作,激发工作活力

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维权的工作方针,充分发挥项目的带动作用,在服务大局、服务妇女、服务基层的实践中焕发出新的活力。例如实施小额信贷扶贫、母亲健康快车、春蕾计划捐资助学工程、三八绿色工程等项目;深入开展巾帼示范村创建、企村互动、岗村互动、春风送岗位等活动。通过妇女项目、主体活动、品牌活动、传统活动、特色活动,充分发挥了妇联组织的独特作用,激发妇联工作的活力,提高了妇联基层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4、规范载体建设,增强工作后劲

坚持立足实际,创新载体,强化服务,激发妇联基层组织的生机和活力。例如在全辖区范围内开展以争当优秀妇联干部,创建先进妇联组织为主要内容的创先争优活动。这能够有效地激发基层妇联组织和妇女干部爱岗敬业、勇于开拓的精神,大大增强基层组织的活力和妇联工作的后劲。

5、加强制度建设,保障工作标准

规范健全的制度,对妇联工作有序开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强组织制度建设,努力提高基层组织规范化管理水平,一方面要按照《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章程》和基层妇联组织有关工作条例规定,按时召开妇女代表大会进行换届,并建立健全执委会。另一方面要普遍建立和完善学习培训制度、会议制度、制度、目标考核制度、代表联系制度和执委工作制度。规范的制度使妇联基层组织运转有秩序,行动有规章,管理上水平。

三、新形势下基层妇联工作创新思路探索

创新,顾名思义就是创造新的。创新就是要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既要继承妇联工作的优良传统,又要结合新的实际,有新的发展;既要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上级的指示精神,又要在新的实践中不断创造出新的经验。新形势下的基层妇联工作该如何创新呢?根据调研的实际情况,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坚持实事求是,选准创新定位

新形势下的基层妇联工作可谓是纷繁复杂,这就要求我们要坚持实事就是,选准创新定位。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该把创新的着眼点放在本职工作上,针对分管的工作去创新。开展创新要顺应形势,明确方向。这个形势和方向就是时代的发展、上级的要求和妇女群众的需求,所以创新要做到宏观上把握、微观上深入。如果定位不准确,脱离了妇女的实际需要,我们的工作再有创意,也会失去实际意义。

2、抓住主要问题,选准创新目标

面对新形势下千头万绪的基层妇联工作,遇到的问题是多种多样的,这就要求我们抓住主要问题,选准创新的目标和入切口。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该把创新的落脚点放在最主要和最重点的问题上。主要问题就是工作的主要矛盾,抓往了主要矛盾,一切问题也就迎刃而解。创新是一项无止境的工作,需要不断地在实践中检验。因此,我们要善于研究和分析问题,为再创新打下基础。

3、坚持科学态度,选准创新思路

新形势下的基层妇联工作有其发展的规律,这就要求我们坚持科学的态度,从实际出发,遵循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选准创新的思路。在实际工作中,从许多地方实践的宝贵经验来看,创新工作既要有热情,又要从实际出发,客观地做出科学决策。

4、做好战略部署,选准创新方法

新形势下的基层妇联工作也如其他工作一样,需要我们做好战略部署,做好具有创新性的策划方案,选准创新的方式、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创新的策划方案至关重要,组织实施是创新的一个实质性的环节。实施创新是一项严谨的工作,因此要制定一个详细的方案,避免工作的随意性。在这一阶段中,要抓住以下几个环节:一是要认真的按计划落实,并做到有条不紊;二是要积极实践,使创新成果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应用;三是要及时总结经验,使创新工作不断完善。

四、新形势下基层妇联工作的建议

为了更好地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围绕新形势下基层妇联工作的现状,坚持创新地开展妇联工作,根据调研的实际情况,提出如下建议以供参考。

1、建立考核督查机制,为基层妇联工作营造良好环境

妇女发展是综合全面的发展,妇女权益的维护也涉及教育、参政、卫生、科技、环境等多个方面。维护妇女儿童权益、满足妇女发展需求不仅是妇联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责任。以往,基层妇联组织虽然在协调有关职能部门共同推动妇女发展进步方面进行了一定的努力和尝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归根结底,基层妇联作为群众团体,被排除在政府行政管理系统和运行机制之外,要想通过自身功能和力量有效调动政府职能来促进妇女发展难度很大。要理顺关系、畅通渠道,使职能部门从被动协调到主动发挥作用,就必须从行政系统的管理层入手,争取行政决策中心的重视和支持,把妇女儿童工作纳入党委、政府的管理运行系统。只有这样,各有关部门的职能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妇女儿童发展需求才能充分满足。

2、运用社会协调机制,为基层妇联工作提供有效保障

党委政府重视支持、职能部门主动配合的妇女工作大环境形成后,还需要各级妇联组织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建立社会协调沟通机制,在妇女需求与部门职能之间建立直接有效的联系,能够使职能部门资源与妇女工作得到紧密结合,极大地推动基层妇联工作的开展。这样一是为基层妇联工作提供人力资源的保障;二是为基层妇联工作提供财力、物力资源保障;三是为基层妇联工作提供法律资源保障。

3、完善代表联系制度,为基层妇联工作挖掘内部资源

在调动社会资源推动妇女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妇女群体内部也蕴藏着推动自身进步的强大力量。妇女的发展呈现出层次性、多样性和多取向性,充分挖掘群体内部资源,实现不同阶层、不同界别妇女互相帮助、取长补短,也是推动妇女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其在调动妇女群体内部资源服务妇女方面大有潜力可挖。首先,代表联系制可以提高妇女工作对象的广度,使妇女工作触角能够最大限度地渗透到妇女群众中去。其次,代表联系制可以增强妇女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便于妇联组织统筹安排,有针对性确定工作重点。第三,代表联系制可以实现不同阶层妇女的优势互补,基层妇女代表多为普通妇女群众,可以及时掌握民情民意,并能够运用自身特长和所掌握有限资源,为妇女群众办实事。

4、落实目标管理机制,为基层妇联工作提高运行效能

妇联工作职能篇5

大家好!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又是一个蕴育着希望与收获的季节,今天我的心情十分激动。非常感谢给与的这次公开、公正的竞聘机遇,使长期奋战在河津市妇联工作一线,对妇联事业充满热爱的我,今天也有幸能够满怀激情,勇敢的站在这里,竞聘县级妇联主席职务。此时此刻我精神振奋,倍受鼓舞。

下面我先做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我叫孙梅,女,汉族,今年岁,中共党员,学历。年月进入参加妇联工作,至今已有年工作经验。现任市妇联副主席职务。工作年来,我目睹了各位领导和同事为了我市妇女儿童事业的发展而付出的艰辛,目睹了妇联组织开拓创新,增强综合实力所取得的巨大成绩。心怀对组织教育培养的感恩,我有责任也有义务为了我市妇联事业的发展尽一份自已微薄的力量。正因为有着对事业执著的热爱,我将“感恩的心”化做“责任心”,来争取一个我喜爱且需要我的工作岗位。

首先,谈谈我对妇联工作的主要职责的认识。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也在不断的暴露出来。日益突出的妇女问题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之一。化解包括妇女问题在内的社会矛盾不仅是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第一责任,也是妇联组织的职责所在。构建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离不开占人口半数的广大妇女的积极参与,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纽带和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妇联组织在推动和谐社会建立中,有着不同于其他社会团体的优势:第一,妇联是党领导下的群众团体,承担着代表和维护妇女权益,促进男女平等的基本职能,具有鲜明的政治优势;第二,妇联是我国最大的、最有影响的妇女团体,有深深植根于广大妇女群众中的网络体系,具有联系妇女的组织优势;第三,在长期的实践中,妇联创造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建立了履行职能的较为完善的工作机制,具有独特的群众工作优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妇联组织和妇女发展开辟了新的工作领域,提供了新的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而对于县级妇联主席这一岗位,我是这样理解与认识的:我希望自己是一名永远伸出友好之手、责任之手的大使,并能在工作中找准自己的定位,做到工作不拖沓、不含糊,矛盾不上交、不下压,责任不躲避、不推诿。上为党和政府分忧、下为全县妇女儿童服务是县级妇联主席义不容辞的职责。对工作职责的清醒认识和明确定位使我在思想上做好了迎接挑战的准备。

其次,再说说我基于妇联工作的几点认识。

在认识上我主要谈谈县级妇联组织存在的问题:党的领导方面,部分村、社区对妇联和妇女工作还存在熟悉上的偏差。认为妇联和妇女工作可有可无、无足轻重,对妇女问题和妇女工作缺少关注和研究,妇联工作纳入党委工作的机制不够完善;组织建设方面,妇联组织覆盖面不全,基层妇联组织无法保证独立设置;干部队伍方面,部分妇联干部自我认同感较差,熟悉不到自己所应承担的工作职责,使妇女工作陷于被动局面,或是部分妇联干部由于资历浅,没有工作经验,接受系统学习培训少,因而虽有工作热情,但缺乏好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工作条件方面,主要表现在工作经费无保障,妇女工作缺乏生气和活力;工作运行方面,工作定位不清,致使工作内容界定不清,工作中缺少权威性,工作效率和影响力也不高,工作内容主次不明,工作方式缺少创新。

这些,都需要县级妇联主席带领机关工作人员在今后的工作中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来解决。

最后,在陈述一下如果我竞聘成功以后的工作打算。

一是提升综合素质。我将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动其它各类基层组织建设”的要求,促使妇联组织建设及各项工作上档次上水平。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和干部纪律,约束和规范个人言行;注重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积极配合、支持班子成员的工作;不断加强个人修养,不徇私情,办事讲原则、讲方法、讲策略;不断提高领导艺术,不断提高自身驾驭工作的能力;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关心群众生产生活,切实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使妇联组织能够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

二是认真履行职责。面对新形势给妇联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将自觉把妇女工作放到工作大局中把握,把妇女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受益不受益作为履行妇联基本职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调处婚姻家庭矛盾,整合社会资源,为弱势妇女儿童服务。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等方面发挥良好的组织服务和示范带动作用,帮助致富女能手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帮助村妇代会主任带头致富,支持鼓励他们领办经济实体创建示范点并通过他们帮助周边姐妹学技术、创业绩、奔小康。积极开展双学双比、美德进农家等各类创建活动,通过抓典型、抓示范,提高妇联组织的整体功能。同时,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发动社会力量,利用各种节日组织开展规模大、档次高、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活动,既提升妇联组织的影响力,解决县级妇联缺乏经费的问题。

三是建立和完善妇联维权工作社会化机制。我认为妇女问题既然是社会性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起点毫无疑问就应定位在社会层面上,用社会化的办法,通过整合社会的资源和力量,建立社会化的机制来弥补妇联组织的局限性,来彰显妇联组织的优势。一要建立妇联系统社情民意反馈机制,更好地了解妇女意愿。要畅通妇联组织联系妇女群众的渠道,完善各种联系机制。二要构建有效的妇女利益表达机制,更好地代表妇女意愿。教育引导妇女增强民主参与意识,积极参与基层政治文明建设,正确行使自己的民利。

妇联工作职能篇6

省委对妇联改革工作高度重视,省委书记尤权同志亲自听取汇报,指方向、提要求;省委分管领导多次主持研究协调;省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并于去年12月28日审议通过省妇联《改革方案》,向中央深改办报备;省委办公厅于2017年1月正式印发。《方案》起草得到全国妇联的指导,秀岩同志亲自听取汇报,提出重要修改意见。《方案》以贯彻落实在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以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为目标,对标中央深改办35条、对标《全国妇联改革方案》、对标上海和重庆改革经验,坚持改革与换届统筹推进,坚持先改先试,着力优化职能、增强活力、转变方式、改进作风,解决机关化、行政化等脱离群众的问题。《方案》主要指标和落实情况:一是增强妇代会代表和妇联执委、常委的广泛性代表性。在去年底召开的省妇女十二大人事安排会议上,各族各界、各行各业劳动妇女和知识女性中的优秀代表占比已由上届57.3%提高到73.11%,在执委中的占比已由56.2%提高到67.98%,在常委中的占比已提高到46.88%。同时,制定了《福建省妇联执委会、常委会议事规则(试行)》,提高执委会履职能力和常委会工作科学化水平。二是调整优化省妇联机关部门和直属单位职能。机关业务部门由7个减为6个。将联络部职能并入妇女发展部,组建妇女发展联络部;其他5个部门设置和职能与全国妇联一一对应。直属事业单位由8个减为7个。撤销“福建省妇女就业服务中心”,将职能并入“福建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并加挂“福建省妇联家庭关爱服务中心”;在海峡姐妹杂志社加挂“福建省妇联网络信息传播中心”,加强新媒体工作。三是改革省妇联机关干部选拔任用方式和管理制度,打造专挂兼相结合的机关干部队伍。省妇联领导班子(1正4副)保持不变,增配挂职副主席1名。省妇女十二大已选举产生兼职副主席5名,其中1名来自基层的优秀女性、1名女台商,体现了福建特色。机关内设机构处级领导职数按20%的比例配备挂职干部。省妇联机关及所属事业单位精简编制10%,减少处级领导职数2名。计划今年上半年拟定省妇联机关“三定”方案,细化落实改革任务。四是创新服务大局、服务妇女的载体、方式和内容。省妇女十二大明确了未来五年福建省妇联工作目标任务,重点是深入实施“三大工程”(强基固本、家庭文明建设、妇联上网),持续深化“五项行动”(巾帼创业创新、脱贫攻坚、建设生态家园、建设法治福建、巾帼圆梦),团结引领全省广大妇女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为再上新台阶建设新福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半边天力量。《方案》中关于创新妇联工作的改革举措,我省各级妇联正在积极探索。目前,全省有基层“妇女之家”和团体会员13万个,市、县、1102个乡镇(街道)、16661个村(社区)实现妇联组织和工作全覆盖;已有568个村妇代会升格为妇联;乡镇妇联区域化改革在试点基础上,今年将在全省全面铺开;31个市县(区)配备兼职副主席48名。《方案》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计划三年内与全国妇联的改革同步完成。

二、实施“妇联上网工程”,践行网上群众路线

加强妇联网络及新媒体建设,走好网上群众路线,是妇联深入贯彻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全国妇联把打造“网上妇女之家”作为“一把手”工程,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妇联系统网络及新媒体建设的指导意见》,加强顶层设计,推出一系列开创性工作,对各级妇联利用新媒体开展妇女群众工作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福建省妇联按照全国妇联统一部署,结合实际实施“妇联上网工程”,坚持“妇女群众在哪里就要深入到哪里,阵地在哪里就要跟进到哪里,需求在哪里就要服务到哪里”。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建阵地,增强对妇女群众的网络覆盖

一是渠道多样化,促进广覆盖。开通人民网福建女性频道、东南网福建妇联新闻网、福建省妇联官网;开办“闽姐姐”微博微信微电影;进驻头条号、企鹅号、一点号和新福建号;建立妇联主席联系妇女群众互动社交平台,形成“三网三微”和“四号一平台”“妇联网”工作格局。网站点击量达2143.8万,微博听众400多万,微信用户20万,“四号”总阅读量40多万,互动社交平系妇女超10万人。二是队伍社会化,增强专业性。依托社会力量组建专业队伍,建立新媒体导师队伍,为“妇联网”建设提供决策支持和专业培训。三是机制常态化,构建大格局。建立系统化领导机制。建立全省妇联系统56个微信公号、52个微博群组成的新媒体矩阵,并将其作为妇联活动的统一标识。建立社会化合作机制。与人民网、东南网、腾讯网等10多家重要新闻网站和商业网站开展技术、平台、内容和人才合作。建立工作激励机制。制定网络和新媒体工作管理办法,定期排行榜。

(二)强引领,增强对妇女群众的网络引导

一是开展网络推选,唱响网上好声音。创新开展最美家庭、三八红旗手、妇代会代表等网络推选活动,让广大网民在参与中被感染、被带动、受教育。如寻找最美家庭网络评选活动,吸引1500万网民参与投票,选出各级最美家庭17.6万户,通过“群众推荐、群众评议、群众说了算”的网络评选,推进寻找最美家庭活动常态化开展,社会关注度达93%,支持率达96%。二是建立微信工作法,做大妇联“朋友圈”。创新直接联系妇女群众工作方式,建立妇联主席联系基层妇女“好姐妹”微信群,与妇女群众保持经常性联系。在省妇联领导的“好姐妹”微信群里,从创业创新、脱贫致富,到孩子托管、台风防范等,都随时有反映、有互动、有解决。目前,全省1820多名妇联干部建立“好姐妹”微信群,妇联组织的“朋友圈”越来越大、影响面越来越广。三是创新线上调查,把脉妇女所思所想。开展“福建新发展、女性新作为”网络微博问策,收到400多条建言;举办女性创业服务、家庭教育、妇女维权等在线微访谈30多期,受益网民100多万人次;开通“关注你的需求,省妇联邀请你填写微信调查问卷”在线调查,仅10个小时,成功回收2026份有效问卷,被专家评价为“最有效率的一次社会调查”。

(三)给服务,增强妇女群众的“有感度”

妇联工作职能篇7

妇女是创造人类文明和推动社会发展的一支伟大力量。妇女发展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妇女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社会进步程度的重要指标。重视妇女工作、维护妇女权益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1992年4月3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自1992年10月1日起施行。妇女法是我国第一部保障妇女权益、促进男女平等的基本法律,它标志着我国妇女权益进入了法制化的新阶段。该法的实施使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方面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

妇女法授权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和各级妇女联合会代表和维护各族各界妇女的利益,做好保障妇女权益的工作。在妇女权益受到侵害时,接受被侵害人的投诉,并要求有关部门或单位查处。从法律上赋予了妇联组织贯彻实施妇女法的责任。在制定与完善妇女法及其它相关法律的过程中,妇联是妇女合法权益的代表者;在以政府为主体贯彻实施妇女法的过程中,妇联是积极的参与者和推动者;在妇女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妇联是坚定的维护者。

一、妇联组织在妇女法实施中的地位

(一)妇联组织的性质

妇联组织是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是一种社会团体。也就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授权而行使特定行政职能的非国家机关组织。首先,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是指非国家机关的组织。它们不同于行政机关,不具有国家机关的地位。它们只有在行使法律、法规所授行政职能时,才享有国家行政权力和承担行政法律责任,在非行使法律、法规授权时,它们只是一般的民事主体,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其次,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行使的是特定行政职能而非一般行政职能。所谓“特定职能”,即限于相应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某项具体职能或某种具体事项,其范围通常是很窄的、有限的。正式行政机关则行使国家的一般行政职能,不限于某种具体领域或某种具体事项。第三,法律、法规的组织行使的职能为具体法律、法规所授,而非行政组织法所授,而具体法律、法规对相应组织的授权通常是有期限的,通常限于输某一具体行政事务,该行政事务完成,相应授权即结束。而行政组织法对行政机关的授权则具有相对稳定性,只要该行政机关存在,它就一直行使所授职能。

(二)妇联组织的法律地位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在行使法律法规所授行政职能时,是行政主体,具有与行政机关基本相同的法律地位。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与行政机关同属行政主体,在行使被授职能时,具有与行政机关基本相同的法律地位,可以依授权法行政命令,采取行政措施,实施行政行为,对违法不履行其义务或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相对人采取行政措施或实施行政处罚。但被 授权组织和行政机关的地位仍有一定区别:行政机关是一般行政主体,被授权组织只有在行使被授职能时,才成为行政主体;行政机关享有的被授权组织某些职权和管理手段是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不能享有的,如行政立法权、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拘留权及行政复议受理、裁决权等。

第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以自己名义行使法律、法规所授职能,并由其本身就行使所授职能的行为对外承担法律责任。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是独立的行政机关,其行使行政职能直接以授权法为根据,故其行为以自己名义作出。正因为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以自己名义作出行政行为,从而对其行为的责任也只能由它自己承担。此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通常是具有法人地位的社会团体或企事业组织,其本身也具有对外承担法律责任的能力。

第三,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在非行使行政职能的场合,不享有行政权,不具有行政主体的地位。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的基本性质是非法人组织,其只有在行使 行政职能时才具有行政主体的地位。其在执行它作为社会团体的职能时,与其他法人或其他组织一样,享有民事主体或行政相对人的地位,而不具有行政主体的地位。

二、妇联组织在妇女法实施中的作用

(一)妇联发挥群团组织的民主参与、民主监督作用的意义。

妇女广泛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享有充分的民主和自由,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反映妇女参与社会发展的程度。广大妇女对国家的政治管理、经济发展、改革开放、社会稳定、文明进步、公民权益等重大事务的意见、意愿、呼声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妇联的民主参与、民主监督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是落实党的宗旨任务的需要,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也是妇联履行职能任务的需要。妇女法第二章政治权利第十二条规定,各级妇女联合会及其团体会员,可以向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推荐女干部。这就是要充分发挥各级妇联组织的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作用,使其成为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成为反映妇女群众意见和建议的重要渠道。妇联组织在培养选拔妇干部、妇女参政义政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应当受到重视,充分发挥妇联组织宣传和推荐女性人才的优势,使妇联组织成为培养、选拔女干部的摇篮和基地。

(二)妇联民主参与、民主监督的难点

第一,妇联进行民主参与、民主监督难以进入决策主流。这主要是妇联负责人大多数没有进入决策层,反映的问题和意见不受重视,打击了妇联组织的积极性。真是“不说白不说,说了也白说,白说也得说,说多了也不白说”。

第二,机制的制约直接影响了妇联民主参与的实际效果。如为提高女性参政比例,妇联开展的推荐女干部活动,从社会宣传到大小会呼吁,从选才培养到建档立卡,从层层筛选到组织力荐,环环紧扣,千方百计。但由于只有建议权而无参与决策权,其结果是,活动搞得轰轰烈烈,任用率却不尽人意。又如,有些地方妇联组织的代表在人大、政协会议上,针对妇联力不能及的妇女群众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出议案,呼吁社会力量帮助解决,但最终提案又游戏般地回到“娘家”,有关部门责成妇联,限期办理,并要答复,使人啼笑皆非。也有的提案,办理部门“虚心接受”,结果却是改进不大。

第三,妇联民主参与、监督的地位和自身素质不相适应。一是妇联民主参与、监督的工作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二是高层或决策层女性干部少,且大多是一人兼几重代表性的非党人士;三是部分妇联干部参政议政能力与任务、要求差距较大。

第四,有价值的社情民意、重要信息反馈滞后。一些妇联干部工作作风不深入,妇女群众中的真实情况摸不准,群众团体群众化问题解决的不够好,致使参与不力,监督无的放矢。

(三)妇联组织应当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

第一,提高妇联民主参与、民主监督的层次和质量。为提高妇联民主参与水平和监督质量,应从参与效果等方面,制定奖励约束机制,以增强参与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引起党委、政府领导重视,并被决策采纳的提案、议题、发言、信息、建议、报告等,要对参与者给予重奖。对参政不议政、敷衍搪塞者及时亮牌警示。各级妇联要层层制定民主参与、民主监督工作管理办法或工作制度。在实施重大民主参与、民主监督行动之前,要如开专题研讨会,提高参与的整体水平和社会效果。

第二,开发妇联民主参与、民主监督活动的主干渠道,并努力使其保持畅通。一是主动要求列席参加有关妇女儿童发展或权益问题决策的工作会议。二是争取向同级党委汇报妇女儿童工作 .在政策上得到支持和物质上的扶持。三是定期请党政、人大、政协、纪检部门的女领导干部了解有关妇女儿童发展参与发展或涉及全局性、普遍性的权益问题,并给予其支持和帮助。

第三,开掘妇联组织民主参与、民主监督的源头活水。妇联作为广大妇女的代言人和合法权益的维护者,就必须深入实际,深入基层。妇女法的第八章第四十八条规定,妇女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被侵害人可以向妇女组织投诉,妇女组织应当要求有关部门或者单位查处,保护被侵害妇女的合法权益。这就要求妇联组织采取一定的办法 ,妇联干部要多下基层,掌握妇女群众的思想情绪、心态、追求、意愿、困难和问题,只有知晓群众疾苦和实情,群众工作才有生命力和活力,这是妇联发挥民主参与、民主监督作用的最直接的源头。

近年来,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人们的价值趋向和道德观念急剧嬗变,妇女的合法权益受到严重冲击,特别是劳动争议、家庭暴力、重婚纳妾等侵权案件呈现上升趋势。由于妇联是群众组织,维权工作既没有强制性,更没有裁判性,只能运用伦理道德、法律条文等有关规范做工作,向有关部门反映问题,督促问题尽快解决。我市法院采取了与妇联结合,形成强大的维权合力。妇联干部被聘为“特邀陪审员” ,直接参与审判。第一,与法庭一起调查、取证、开庭审理,实现了审判维权与妇联维权的有机衔接,赋予了维权工作一定的权威性,开辟了依法维权的新路子。第二,对一些社会反响大、妇女受害深、当事人又有社会背景的案子备加关注,发现新情况、新问题或者自己又有新见解时,可以及时发表,便于与法院形成一致的处理意见,更有利于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第三,进一步增强了法官和妇联干部的工作责任感,都唯恐自己在工作中出现差错和失误,经常互访、请教,征求对方的指导意见,加深了相互之间的了解,密切了双方的关系,形成了强有力的维权合力。

第四,协助法院多息诉、少缠诉,实现了优势互补、责任同担,缩短了办案时间,提高了办案质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三、妇联组织在妇女法实施中的职责

(一)妇联的职责

妇联的基本职责是“代表和维护妇女权益,促进男女平等”。体现了妇联区别于其他社会群众团体的本质特征。妇女是改革开放及两个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力量,同时,又是身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受到深厚历史文化传统影响的特殊群体。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带领广大妇女以崭新的精神风貌,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好地维护妇女权益,谋求男女共同进步与发展,是妇联组织的重要课题。

妇女权益,具有较宽泛的内涵,它包括妇女在经济、政治、文化等一切领域中应享有的权利和利益,直接体现为妇女在社会生活中的实际地位和作用,其核心内容是妇女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即妇女的基本人权。男女平等是促进我国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我国反对歧视妇女的现象,切实维护妇女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平等地位及各项权益。在我国妇女法实施中,妇女参与权力和决策程度提高,范围扩大。妇女获得了更多的发展和就业机会。男女两性受教育水平差距缩小,女性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基本实现了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改善了妇女的健康状况。保护妇女的法律法规逐步健全和完善,依法维护妇女儿童权益机制初步建立。中国妇女权益的维护与保障所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我国妇女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依然存在,维护妇女权益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二)主要问题

第一,在多层次生产力并存的状况下,妇女的整体发展水平与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不相适应。较少数的女性劳动者能够进入先进生产力的行列,大量的妇女处于欠发达甚至落后的生产和发展状态。如果生存状况不改变,就很难谈到妇女权益的维护与发展。

第二,在知识经济时代,妇女的科技进步与创新状况相对处于较低水平。女性科技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与女性占总人口的比例远远不相适应,女性就业机会和就业能力问题就在眼前,教育问题已成为阻碍妇女科技进步的重要因素。

妇联工作职能篇8

党的十报告提出了强化妇联社团组织服务中的职能,加强组织创新的较高要求。妇联组织创新社会管理被提到最高的工作日程上来。__妇联作为全国妇联的一部分,面临的问题虽有其特殊性但更主要是共性问题。__省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率先实现现代化的领军之地,__妇联不可避免地总是先遇到变革创新的新问题,先一步在发展中遇到困难甚至困境。然而,机遇与挑战共存,__妇联的发展历程也印证了: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__妇联的步伐总是走在全国的前列,难题首先提出,但是经验和出路也率先总结。因而,对__妇联组织创新发展困境和出路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

毋庸置疑,“旧制度”中妇联组织具有双重身份---政府角色和社团角色。这两个角色本身充斥着矛盾,当下变革创新已是妇联组织的当务之急。

当下社会转型步伐越来越快的前提下,妇联所处的“半政府角色”也越来越面临挑战而处境困难。

1、国家相关制度转型下失落状态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的政治、经济体制均发生了巨大改变,党和政府的执政理念和方式产生了重大变革,党领导妇女事业和工作的内容和形式也悄然变化着。妇联必须从过去作为形同政府职能部门的“神殿”上走下来,独立开展工作。作为已经习惯于以政府面目和行政工作方式运作的妇联来说,要遵循政治和社会发展的规律重新寻找新的出路,独立自主地开展一切工作,是一种现实的失落。

2、社会利益格局变化下的失衡状态

改革开放以来,多元所有制经济逐步形成发展,市场化的利益协调机制下的利益分化已成为现实。一方面,个人权利意识和法制意识得到了觉醒和培养。这种觉醒要求妇联在工作中必须面对妇女个体化的对自由、财产权、话语权等基本需求予以维护的欲望,维权的内容越来越多样化、复杂化。另一方面,中国社会的城乡二元化机制导致城乡差异不断扩大,不同层级妇联工作的思路和模式开始失衡,妇联的工作重心和目标无法统一。妇联的政府运行模式和结构与实现自己章程中规定的职能的契合性不断降低,妇联无论在横向合作还是纵向指导上出现的矛盾也越来越难以协调,妇联组织整体开始失衡。妇联到底代表政府还是妇女群体?如何代表利益冲突中的妇女利益?

3、妇联组织对政府依赖关系下的失利状态

一直以来,掌控着妇联“乌纱帽”和“饭碗”的党和政府理所当然对妇联有着绝对的控制力,因而妇联的主要工作总是围绕政府的中心工作进行。对妇联来说,依赖政府并以政府的工作为中心工作已经形成一种惯性。对妇联组织中的人员来说,妇联的这种政府角色,可以给他们与公务员相同或相近的干部身份、工资待遇、福利政策。在这样的利益面前妇联组织显得身不由己。一旦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开始打破这种依赖关系,政府开始强调妇联作为社会组织要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妇联组织及其成员的政府角色的依赖路径被切断时。依赖政府的有利地位和优势也随之失去。

4、全球化社团发展背景下的失信状态

中国的改革是与国际社会全球化的趋势联系在一起的。对妇联来说,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中国举行,对我国妇联组织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大会期间的论坛名为“95非政府组织妇女论坛”,国际社会和国内其他社会团体对妇联是否是非政府组织的质疑和争论,一度让妇联在国际交往中陷入尴尬境地。,在实际工作中妇联组织越来越扮演费力不讨好的角色。由于性质的不确定性和争议,使得妇联既失信于组织内部人员,也无法赢得组织外广大妇女的信任。

在长期的“政府化”、“行政化”的运作模式中,妇联组织与其所代表的妇女群众相对脱离,不能充分反映妇女群众的主体性需求。作为非政府社会团体的妇联同样面临困境。

1、利益群体的认同危机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妇联越来越陷入了认同危机。这种认同危机主要来源于其所代表的利益群体。妇联的宗旨是代表全体妇女群众的利益。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妇女群体也开始发生分化,“妇女在城市化和全球化双重进程的影响下已经不再仅有因性别而产生的一致性利益,而是因其所处阶层、地域、年龄等不同而产生利益差异甚至利益冲突,换言之,至少在其争取性别平等的过程中有着不同的实现路径与要求”。[1]妇女群体的分化对妇联组织的影响比起宏观的社会转型更为直接、具体。妇女群体高度分化,所有阶层的女性都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这样一来,妇联既要代表全体妇女群众,包括各个阶层女性,又不能笼统地反映和代表整个妇女群体的诉求和利益。这使得妇女群体对妇联的认同度出现整体性下降趋势。[2]

此外,改革开放后,妇联在寻求国家利益、妇女群体利益、组织自身利益的均衡过程中顾此失彼,往往最不能兼顾妇女群体的利益,这也是引发认同性危机的重要原因。

2、“横边纵点”伞状组织结构的适应性挑战

目前,妇联组织已经渗透到几乎所有机构、单位、团体、组织中,完成了“横到边,纵到点”的结构设置,形成庞大的组织网络。这个网络,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了为党、政府和妇女群众搭建桥梁和纽带的功能,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的稳定。然而,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社会发生骤变,妇联原有组织结构不断受到冲击。尽管为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妇联组织的机构进行了若干次微调,但是其组织结构仍然面临巨大的挑战。首先,在妇联纵向组织结构关系中,其自身的层级式控制机制不断弱化。其次,在妇联横向组织结构关系中,与其他民间妇女组织的关系定位出现抉择困境。

3、政社双重职能冲突不断加剧

妇联组织的发展历程表明,妇联组织是在一定程度和范围的民间自发组织基础上,在党的领导和帮助下建立起来的,长期依托于党政系统的行政架构,以及依靠党和政府的资源供给维持运作,妇联组织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和官办性。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妇联非政府组织定位的确立,社团性的不断增强,群体利益及地方利益的分化,妇联组织承担的双重角色和双重职能间的不一致和不协调的矛盾协调难度加大。第一,妇联职能的双重性使得其维护妇女合法权益和促进男女平等的基本职能被弱化;第二,妇联职能的双重性使得在实际操作中各种具体职能交

错混杂。4、传统运作方式的效用危机

进入改革开放后,面对社会利益和妇女群体的分化,以及运作环境的极大变化,妇联组织仍然沿用传统的依托行政手段和行政权力,通过“普遍号召,层层发动”的组织活动的方式开展工作,表面上轰轰烈烈,实际上其效率已大为削弱。同时,妇联的这种行政化的单一的运作机制不能满足不同利益群体的需求。以国家利益绝对优位原则为前提,通过意识形态教育引导、发动整合妇女群众力量,以政治荣誉来激发妇女为国家做出贡献的运作方式在过去发挥了很大的效用。但是随着妇联定位发生变化,作为非政府组织的妇联必须能够代表妇女群体的利益诉求,并且逐步通过影响国家的立法和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将这种利益诉求合法表达。因而,传统的自上而下的运作方式在妇联主要职能履行过程中的效用必然受到广泛的质疑。

妇联组织的变迁与转型发生在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发生变化的大背景之下。作为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妇联为国家政权核心功能的实现提供强力支持。在国家政权的核心功能是控制社会时,需要妇联助推这种控制的实现,此时,组织的主要职能就是运用纵向的自上而下的行政化运作模式组织、教育、团结妇女群众积极参与社会改造,为社会控制创造条件;在国家核心功能转向社会服务时,妇联的主要功能同样发生转向,它需要完成利用自己在妇女组织中的权威、核心地位横向整合社会资源,同时代表和维护妇女利益,促进妇女利益表达,为国家服务社会创造社会条件。功能转变意味着妇联的组织理念、组织结构、职能、运作模式、资源来源等等一系列组织运作的核心要素发生相应的转变。而组织自身转变在理论上与实际中的滞后造成了组织陷入运作困境。因而,这种困境产生具有必然性。困境同时意味着契机,创新变革必然可以得到妇联组织的蜕变与新生。围绕着继续实现在强调与政府密切联系的前提下,向非政府组织的转型,妇联组织应当在以下几点上完成创新发展。

目前妇联组织在理念上已经充分认识到妇联组织需要从政治功能向社团功能转变的必要性,并已开始了变革。由于以往组织性质、运行模式、结构和目标的固有模式的影响,妇联组织往往会把自己看作是党和政府在妇女中的化身,将妇女一概定位为“弱者”。尤其是身份职业收入处于社会较低水平的妇女更是以“弱势群体”加以统称,往往把自己当做“救世主”,形成了只要是妇女的事情就是妇联的事情,只要是社会地位和收入较低的阶层妇女遇到问题,就需要妇联当娘家人去找“对方”算账的逻辑。妇联在代表和维护妇女权益特别是弱势群体的权益时,不能再仅凭对妇女的感情、对本职工作的感情为出发点和工作动力。宏观上,应当理性地认识到妇联没有必要也不可能把与妇女相关的所有事务都纳入自己的工作范畴,而应当在与党和政府中心工作相适应的制度环境中,在妇女需求和妇联职能的交叉点上寻找不同时期的最佳位置,从直觉的感性理念向论证式的理性思考转变;微观上,妇联组织的成员要成为妇女社会工作的专家和行家里手,熟悉妇女权益保障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分析判断每一个维权个案的合法性、合理性、和可行性,并将具体情况加以分解,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加以解决。在代表妇女利益、反映妇女呼声、为妇女办实事等职能履行中,让妇女树立合法维权、维护合法权益的意识。从维护妇女权益的具体行为向从源头影响立法、政策和政府行为的管理、协调功能转变。

妇联组织作为传统的群众团体,一直扮演着既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又是广大妇女群众利益的代表这个双重角色。随着社会的变迁,妇联将继续担当这一角色,但是其工作的着力点应因时因势地做好调整。妇联组织应把工作重心从自上而下地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转变成自下而上地代表和维护妇女群众的利益,从党和政府的执政助手转向党和政府的执政基础。

首先,充分发挥政治性优势,实现代表、维护妇女群众利益的基本职能。充分发挥妇联组织自身的政治性和在妇女工作中的权威性优势,引导妇女群众利益表达。疏通利益表达渠道,将妇女利益诉求反映到国家立法和政府政策制定的过程当中;其次,充分发挥妇联组织现有的完善的层级结构优势,回应妇女群众对妇联的期待。妇联组织具备其他任何妇女组织都不具备的“横边纵点”的组织优势。因而,妇联应当利用这一网络深入妇女群众,了解妇女群众需求的同时,将维护妇女合法权益工作作为妇联常规工作进行。通过开展普法活动,聘请专业人员为困难妇女提供法律援助以及对妇女群体特殊需求进行关照等方式,将维护妇女合法权益落到实处,回应妇女群众对妇联的期待。再次,重新定位与民间妇女组织的关系,明确职能分工。一般而言,我国的民间妇女组织实依附于妇联组织,缺乏独立运作的能力。妇联与民间妇女组织之间的这种依附与被依附的关系,使得民间妇女组织缺乏独立性,同时,妇联组织的职能也因此而泛化。因而,在妇联组织从以政府职能为主向社团职能重心转移的过程中重新定位自身与民间妇女组织之间的关系凸显出其重要价值。第一,在观念定位上,应当重新定位妇联与民间妇女组织的关系,变领导为引导,变管理为服务。第二,在组织结构上,可将妇联以纵向职能型组织结构为主逐渐向扁平化的横向联合型组织结构为主方向发展,加强妇联组织与民间妇女组织之间的联系,实现功能互补,以更好地适应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外部环境的骤变。第三,妇联应充分发挥与党政密切联系的政治优势,着力为民间妇女组织发展提供有利环境。因而,可以看出妇联组织调整自身与民间妇女组织关系过程中所贯穿的核心思路是:在地位上从妇联垄断向竞争与合作转变;在观念上从领导向引导转变;在运作上从管理、控制向服务、扶持转变;在利益表达上从妇联集中代表妇女群众的利益向鼓励表达已经分化的妇女群体特殊利益转变。

组织运作模式能够直接反映组织的角色定位,以及组织行动者在其结构空间中的行动逻辑和行为模式。妇联组织角色定位的变化,必然要求其运作模式发生相应的变化。面对逐步觉醒的妇女权益意识,行政化的运作模式,层层发动、全体动员的活动式工作方法不能适应妇联新角色的要求,妇联组织原有的纵向连接纽带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冲击,以新的、更为有效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方式来组织、引导、服务、维护妇女成为妇联发展的客观要求。而项目化管理中“项目组”,这种新型的组织形式为有效实现妇联的工作目标、扩大妇女工作的覆盖面创造了条件。妇联应当借鉴企业项目管理的合理内核,探索建立适合群众团体性质的项目管理体系,从完善项目组织管理,制定项目管理制度入手,将“项目化运作”变为真正的项目管理。

在我国民族民主革命和计划经济时期,为树立及维护党政权威,支持国家政权社会控制核心功能的实现,妇联需要统一的组织形式,强调纵向层级控制为主的“横边纵点”伞状组织结构的建立。这种组织结构强调纵向的自上而下的层级控制。与这种结构类似的是金字塔状的结构。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政权核心功能由控制社会向服务社会转向,经济体制改革形成利益多元化的格局,妇女群体分化,利益分层,政府对妇联组织非政府组织定位的确定和对社团组织生存发展的肯定使得妇联“横边纵点”的伞状组织结构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些挑战的存在要求妇联组织结构发生相应的转向——强调横向功能性扩展的扁平树网状组织结构。

首先,不断延伸的树网状组织结构强调横向功能性扩展回应妇联非政府组织定位转变。其次,不断延伸的树网状组织结构强调横向功能性扩展呼应妇联组织社团职能重心转移。再次,不断延伸的树网状组织结构强调横向功能性扩展适应妇联运作模式社团化回归。因而,妇联组织运作模式的社团化回归必然要求其组织结构横向扁平化发展,大力促进基层妇联组织及其团体会员的发展,通过基层妇联组织和团体会员的项目化、社团化的运作使得妇联职

能履行更为高效,从而得到妇女群体、社会公众、党政组织和国外组织的认同。任何组织都不可能孤立存在,也不可能自给自足。理查德.霍尔认为:组织对环境越是依赖,他就越脆弱,如果一个组织比较脆弱,就会对环境做出反应。[3]妇联对党和政府有着较强的组织依赖,面对体制改革带来的变化,妇联组织需要采用各种战略来改变自己,适应环境。首先,妇联组织保持原有的政府维持性资源,包括人员工资、行政经费、事业发展经费、常规活动的费用是非常有必要的。其次,妇联组织需要从依赖政府的资源的支持向争取社会资源支持的路径转变。一是在真正落实自己妇女利益代言人的身份和职能后,争取政府对那些乐于向妇联提供资金支持的企业给予税收上的优惠,以此激发社会和企业关系妇女公益事业的积极性,并将其制度化、法律化。妇联则要保证在使用民间公益基金资源上坚持公开性、透明性原则;二是前项所谈的“项目化”操作模式,以此获得政府及社会的资源支持;三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扩大妇女参与空间,加强与民间组织的联系,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支持民间团体的发展,有效利用各个组织和渠道获得资源;四是善于运用社团组织的非政府化优势,参与国际社会的活动,融入国际社会妇联类组织的主体氛围,争取与其他国家妇女组织的横向合作,争取国际资源的支持。

对__省妇联的实践历程特别是近几年工作重点的梳理考量,能使我们分析是非,明辨变革创新的方向。

通过对__省妇联相关工作报告、总结、计划,结合人员访谈、实际观察的基础上总结提炼出__省妇联现行工作中的实际目标包括:1、“服务大局”、宣传及推广政治思想及国家大政方针;2、深化妇女发展工作,推进妇女创业就业;3、坚持维权与维稳相统一,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4、创新思想道德建设,提升妇儿素质水平;5、充分利用平台载体,整合资源办理实事;6、增强妇联组织活力,提升妇联自身水平。

从上述__省妇联组织工作实际目标可以看出:妇联组织在适应环境的变迁以及创制有利自身的环境而进行的环境互动过程中,其组织目标也发生了适应性的调整、变化。但是,这些目标反映出组织目标设定中仍然存在不足。不足表现在:第一,组织目标依然以符合政府要求的内容为重点。特别是在具体工作中,如何与政府搞好关系,成为妇联干部工作的重点。第二,组织目标在应对环境变化的内容上较分散。正如访谈中工作人员所说的“妇联似乎什么事都管,但什么也管不了”,妇女组织本身的目标在众多分散的目标中已变得模糊。

近年来,__省妇联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了适应形势变化要求,__省妇联明确了向下延伸、向外拓展、向虚拟社会渗透的思路,指导和推动各地主动跟进社区网格化管理改革,探索社区妇联向网格、片区延伸;及时总结推广基层创新做法,探索在“两新组织”中建立妇女组织新形态;尝试建立“网络妇联”,引导、凝聚与服务网上女性组织和女性网民;主动加强与民政、编办等部门的沟通协调,推动省及12个市成立了以引导、服务、培育为主要职能的女性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加快壮大女性社团队伍,在全省开展“百团联建”工作,推动省市县三级新成立女性社会组织164个,逐渐成为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力量。

__妇联引入社会工作方法服务妇女儿童,在城乡社区广泛建立“妇女儿童之家”,并以此为平台推广公益项目,提高妇联干部服务妇女儿童的专业化水平。充分发挥妇联枢纽型组织作用,指导、服务、扶持女性社会组织发展,积极凝聚各层各界妇女群众。

妇联与非妇联团体会员的民间妇女组织——“女企业家联谊会”、“女知识分子联谊会”等建立服务、交流、联谊、业务指导的关系,实质上就是合作的关系。类似的组织单元间的关系经常出现,形成了以妇联为中心的网络化组织格局。

__省妇联着力创新妇联工作方式方法。重视项目化运作,鼓励各市以实践区项目方式推进工作,形成了一批值得推广、可以复制的创新成果;重视完善考核评估办法,第一次引入第三方力量,邀请各界妇女参与重点工作考核,使群众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率成为评价工作的重要标准;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社会资源建成“__女性e天地”,搭建了全方位服务妇女儿童的崭新网络平台。

适应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和妇联工作环境、对象和组织模式等方面的新变化,妇联组织的运作模式出现了“社会化”方向的转变,即以社会而非国家、政党、政府为核心的运作模式,以“提供服务,反映诉求”为基本出发点,以“建立与社会各界的互动,整合社会资源”为机制,以“打破组织封闭的组织壁垒,建立开放机制,积极寻求项目合作”为行动方式的组织运作模式。

妇联组织向社团属性转型已是发展趋势。通过组织目标、组织结构、组织运作模式的系列调整变革,__省妇联组织发展呈现不断向社团属性回归的总体趋势。但是调研结果显示__妇联目前仍存在以下问题和不足。

首先,自治性不足。不可否认,至今为止政府的政策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社团组织的发展甚至存亡。再加上法制环境的缺失,妇联缺乏有效的自主活动空间。长期依附于政府还染上了机关作风的陋习,一段时间内还难以一下子消除。自治能力的不足严重影响着妇联对环境的适应力,其社团组织的凝聚力、代表性和公信力难以树立。

其次,社会支持和公益性不足由于妇联一直以政府的面目出现,代表妇女的社团属性不足,有效调动社会参与并进行公益活动的能力和手段欠缺,难以形成广泛的社会认同。活动靠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式的方法运行,参与者以依靠政府解决问题的“懒惰”态度等着妇联无私的给予。妇联在资源整合和获得无法得到社会支持的情况下,处于低水平的运作状态,常常凭借妇联组织个人的热情、人脉和号召力做事,表现为不同地区、不同领导任内的妇联工作的发展不平衡和不稳定。

再次,向社团组织转型的趋势明确。可喜的是,__妇联的运作轨迹可以清晰地看出其有意识地向社团组织转型,努力争取自己的自治性、代表性以获得社会支持的发展方向,并已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组织结构上,__妇联的内部结构已由“虚线型”向“实线型”变化,各级妇联组织之间有了实际的领导、指导的纽带关系。外部结构上,__省各地妇联均在加强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职能发挥的同时,明确了工作的界限和分工,与民间妇女组织主动构建了良好的“共存共荣”的合作伙伴关系。__妇联社会关系网络的触角不断地从解决妇女的贫穷、教育、就业、保健向妇女参政、立法、影响决策的广度深度延伸中。妇联与政党、政府、企事业单位均建立了相互关联的网格系统。妇联组织的运行模式也已开始实践着社会化、非政府的运行模式,许多项目筹集了可观的公益基金,切实帮助妇女儿童解决了许多生产生活中的困难。

在国际化的背景下,其他国家走过的道路无论是经验还是教训均可以借鉴。以往我们习惯于寻求发达国家的路径进行比对,一方面因为其成功的经验比较多,另一方面因为资料相对充足。但是更加有可比性的应该是与我们国家变革道路和境况相类似的国家。因而,我们选取了波兰作为比较对象。波兰市场经济的变革比中国晚,但妇联组织转型并获得国际国内妇女认可的程度比我们高。通过比较可以更直观的发现问题。波兰的妇女组织主要任务是通过谈判、维权促进性别平等政策的制定,致力于切实解决因向市场经济过渡对妇女及其家庭造成的影响而引发的的妇女失业、贫困、性别不平等、家庭暴力等等方面的问题。[4]

通过与我国制度转型相似的波兰妇联的对比,可以清楚地看到__

妇联工作的优势与不足。优势表现为__妇联的工作目标与国际社会发展和国际社会妇女组织的工作目标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不足的是我们的身份难以显示妇联组织工作的内在应有属性,目标还过于模糊和不确定。妇联的双重身份还严重制约着代表和维护广大妇女权益作用的发挥,较之其他国家的妇女组织,我们妇联的工作还缺乏应有的实效和价值。在__率先实现现代化的大前提下,我们的工作还缺乏与国际妇联组织合作、互动、借鉴的内容。__妇联组织要总结以往创新的经验和教训,进一步明确思路和循序部署,下一步__妇联的发展趋势应当将社会工作目标分层级推进。目标设立的总路径是:第一,直接目标也是基础目标:依然以解决妇女的实际困难和需要为底线,根据当前的社会环境和特点,构建能使妇女缓解压力、宣泄情绪、重塑自信、提升自我认识的民间团体和机构;第二,中间目标,是提升性别意识,重新界定妇女问题。在基层建立、建设支持各阶层妇女发展的项目和小组,利用妇联作为政府与妇女桥梁纽带的特殊身份和最大的妇女社团组织的管理优势,协调各方力量特别是代表妇女利益协调政府的力量,为妇女发展开通反映呼声的渠道,为妇女增能减压增强妇女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增强妇女的自我认同感和组织认同感。塑造妇联组织管理者和专业社会工作者的形象,加快培养一支具有社会工作专业技能和资格的社会工作者,为个体、家庭、社区中的妇女提供优质专业的服务,赢得妇女的信任,凝聚妇女的力量;第三,最终目标要建立妇联与其他民间妇女组织的网络关系,建立妇女网络与网络的联系,以促成妇女政治权利实现为主题,以帮助妇女经济权利实现为基础,倡导和建立全社会的性别平等意识和制度,主动参与党和政府的各项关系妇女利益的民生工程和政治民主建设,主动介入并影响关系妇女权益的政策法规的制定。重新建构妇联与党和政府的关系,重新分配组织内部工作的对应关系,将妇联工作的主要目标和组织性质向自己的社团本质回归。

[1]王小波:《试析中国女性群体的分化与分层》,《妇女研究论丛》2005年第5期。

[2]参见北京民意调查所:《公众与妇联组织的联系》,《中国妇运》2001年第2期。

妇联工作职能篇9

一、基本情况

1、乡(镇、街、场)妇联、村级妇代会组织健全。全市有31个乡(镇、街、场)建有妇联组织31个,组建率达100%。妇联主席配备率达99.7%,乡(镇、街、场)妇联干部队伍比较稳定。全市392个行政村建有妇代会392个,组建率达100%。其中,一类妇代会319个,占妇代会总数的81.3%,二类妇代会73个,占妇代会总数的18.6%。有经费来源的妇代会227个,占妇代会总数的58%。妇代会主任392个,其中兼职97个,兼职率24.7%,报酬落实率97.2%。

2、乡(镇、街、场)妇联主席、村妇代会主任素质较好。文化程度较前有所提高。31个乡(镇、街、场)妇联主席中,中专以上学历达100%,其中大专以上学历占80%。392个村妇代会主任中,小学文化程度占2%,初中文化程度占67.3%,高中(中专)文化程度占30.1%。平均年龄较前有所下降,乡(镇、街、场)妇联主席平均年龄为30.9岁。乡(镇、街、场)妇联主席中,党员占86.7%,村妇代会主任中,党员占74.7%,进村支部班子的占43%,进村委会班子的占65%。

3、基层妇女组织有一定发展。社区妇联已组建完毕,全市27个社区已建社区妇联27个,占100%,妇联主席全部由社区主任或副主任兼任。党政群机关事业单位应建妇委会102个,已建81个,组建率79.4%。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由于妇女人数较少,目前建妇代会5个。

4、基层妇女工作环境有较大改善。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对妇女工作的开展非常重视,为基层妇联开展工作创造了一定的条件,特别是税费改革后,大多数妇联干部从繁重的收缴任务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时间从事妇女工作。农民减轻了负担,得到了实惠,农村妇女忙于致富发展经济,党群、干群关系得到明显改善,广大农村妇女图谋发展致富大计,家庭矛盾相对减少,妇女工作环境进一步优化。

二、加强基层妇女组织建设的主要做法

(一)以党建促妇建,积极拓展妇女组织网络,扩大组织的影响力。

1、把握机遇,巩固完善基层妇女组织。在基层组织建设中,市、县(区)妇联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把基层妇女组织建设纳入党建目标责任制的考核内容,把农村妇女工作纳入村级工作规划管理,把村妇代会主任的管理纳入村级干部规范化管理,统一检查、统一考核。在乡(镇、街、场)机构改革中,确保了乡(镇、街、场)妇联有机构、有人员、有牌子。同时,将一批思想政治素质较高、有文化、有组织协调能力、有开拓创新精神又热爱妇女工作的妇女骨干推荐到妇女组织中来。在2002年村级班子换届中,市、县(区)妇联抓住机遇,积极争取,全市392个村全部建有妇代会组织,同时,进入“两委”的妇代会主任比例也有一定提高。

2、以社区妇女组织建设为重点,扩大城镇妇女工作面。我们抓住全市组建社区,社区党建工作蓬勃开展的有利时机,适时介入,实现党建带妇建,推进社区妇联建设。全市27个社区建社区妇联27个,占100%,配备妇联主席27个,组织制度、工作职责等正在逐步完善之中。

(二)加强妇女干部队伍建设,增强妇女组织的凝聚力。

1、培养具有较高思想理论素质的妇女干部。在全市妇联系统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开展“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学习任长霞、做党的好儿女”、“向郑培民同志学习”等学教活动。通过学习,各级妇女干部实践“三个代表”的自觉性、坚定性不断增强。

2、着力创建学习型组织、培育知识型妇女干部。在全市妇联系统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当学习型干部”活动。据了解,今年,县(区)妇联举办维权等业务培训班3期,培训人数达300人(次),参加省、市妇联组织学习的培训班每年近60人(次)。

(三)完善运作机制,增强妇女组织的战斗力。

1、规范活动机制。主要规范了干部学习制度、基层妇联主席例会制度、女企业家联谊活动制度等,做到规范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2、建立考评机制。对乡以上妇联实行目标考核管理,把全市工作任务细化、量化、硬化,并加强动态管理,注重日常考评,使基层工作有指标可量化、有进度可参考,有成绩可评定,较好地调动了基层妇干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基层妇女组织发挥了积极作用

1、围绕中心,动员组织妇女参与经济建设。基层妇女组织能够围绕经济建设中心,在广大妇女中广泛开展“双学双比”、“巾帼建功”活动。据调查,县(区)、乡两级分别成立了“双学双比”、“巾帼建功”活动领导小组,“双学双比”活动深受妇女群众欢迎。据统计,全市参赛的农村妇女劳力达96.8%,98%以上的农村妇女掌握1—2项实用技术,涌现出名类农民女状元、“双学双比”女能手,创办、领办各类生产示范基地带头人,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巾帼建功”活动,以提高在职女职工和下岗女工再就业技能为重点,不断拓宽妇女就业领域,创办家政服务实体,帮助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成立“巾帼建功服务队”,各种志愿者服务队。输出劳务1000多人。创建“巾帼文明示范岗”31个。近两年,全市共评出“五好文明家庭”220户、文明楼院10栋。通过各种活动,调动了妇女参与经济建设的积极性,带动了妇女发展和妇女工作。

2、搞好宣传,提高了妇女群众的向心力。基层妇女组织能够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活动形式,把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到群众中去。利用节假日,通过自编自演快板、小品、有奖问答等形式,宣传党的政策、遵老爱幼、有害等。尤其是对计划生育政策的宣传,做到宣传到每家,服务到每人,号召妇女少生优生,做计划生育的模范,做勤劳致富的带头人。

3、做好法律咨询工作,维护了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基层妇女组织能够积极宣传《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女职工劳动保护条例》、《教育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并积极参与民事纠纷调解工作,在婆媳不和、夫妻吵架、干涉婚姻自由、女童辍学等方面做了大量的调解工作,使大量的民事纠纷解决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通过实施“春蕾计划”,使885名女童重返校园,分宜县妇联在争取上级妇联的支持下,新建一所“春雷小学”,总投资80多万元。积极配合公安部门开展“不让进我家”、““扫黄打拐”等活动,维护了妇女儿童的权益,为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

4、当好助手,充分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调查中,90%的基层干部认为,在围绕基层中心工作和突发性案件的处理中,妇女干部为党委和政府做了大量的协调工作,起到了参谋和桥梁纽带作用。主要是:①积极争取党政领导支持,把妇女工作列入党政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②始终把提高妇女整体素质,作为长期的任务,不断增强妇女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的能力,推动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贯彻落实。③把发展作为妇女工作的第一要务,通过全面参与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妇女自身发展和妇女自身权益的实现。④加强合作,争取更广泛的社会支持,尽最大努力为妇女儿童多办实事好事。

四、存在问题、原因及对策

我市基层妇女组织建设虽然有一定加强,作用也得到较好的发挥,但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1、基层妇干工作被动应付多,积极主动开展工作搞活动不够,组织缺乏生机和活力。主要原因:一是乡(镇)妇联主席专职专用的几乎没有,100%的乡(镇)妇联主席以中心工作为主,搞业务的时间很少。二是村妇代会主任95%以上都兼计生专干,负责计划生育工作,大多数报酬也拿的是计生经费,主要精力在计划生育工作上。三是基层妇干对妇女工作笼统的知道职责是什么,但具体如何操作,无从下手,影响经常性活动的开展。四是乡镇妇联主席权力过小,职务偏低,活动经费缺乏,全市31个妇联主席进党政班子只有4人,占13%。解决的办法:一是尽量将乡镇、社区妇女工作内容和形式具体化、规范化。二是要采取多渠道、多形式进一步加强对基层妇干的业务培训。三是各级党组织加强对妇女工作和妇女干部的重视,真正使“党建带妇建”体现在行动上,具体做到以下二个方面:

(一)在“创”字上做文章,促进工作上新台阶新水平。一是创新工作思路,在“党建带妇建”活动中,着重把农村妇女工作放到经济发展大环境中去思考,按照广大妇女的迫切需要去谋划,使妇女工作优势得到体现,整体功能得以发挥,党组织在制定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时,在项目、资金、技术、场地等方面支持妇女组织建立经济实体和培训基地,帮助妇女组织创办科技项目,通过经济活动团结妇女、吸引妇女、凝聚妇女。二是创新工作方式,把创建“妇”字号经济实体和农业科技培训基地当作农村“党建带妇建”工作的一项硬性任务来抓,以独办、联办、合伙股份、租赁、承包等方式大力创建妇女科技示范基地和经济实体,做到县(区)、乡、村都有示范基地。三是创新工作载体,结合组织部门在农村开展“三培两带”工程(即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优秀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基层干部和党员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注重培养一大批农村女党员致富典型。

(二)在“强”字上固根基,全面提高妇女干部的整体素质。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妇女事业发展前进,坚强的组织和干部队伍是根本保证,建设、整顿好农村妇女组织是我市“党建带妇建”工作的工作重点,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建立一支新型乡(镇)、村妇女骨干队伍。这支队伍,不仅要对妇女工作有热情,还有对妇女群众有感情,肯付出;不仅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还要有丰富的综合知识,能服务;不仅善于组织管理,还要会市场经营,善实干;不仅能围绕上级部署“会干”,还要善于把握新生事物“善谋”,会创新。建设一支知识综合型、作风实干型、方式服务型、思维创新型的乡(镇)、村妇女工作者队伍。紧密结合乡(镇)党委“六个好”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五个好”的目标,抓好乡(镇)妇联主席和农村妇代会的整顿建设,利用换届选举的契机选好配强乡镇妇联主席,而且要专职专用,在选拔妇女干部上,不求全责备。积极选拔在妇女中有威信和号召力,有文化有知识,有强烈科技、市场知识的致富能手担任农村妇代会主任。

2、社区妇联组织组建时间短、活动少,工作开展不够。

应尽快规范社区妇联组织的任务、职责,并对社区妇联干部

加强妇女工作业务知识培训。

妇联工作职能篇10

党的十七大明确要求,“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完善民主管理制度”,“发挥社会组织在扩大群众参与、反映群众诉求方面的积极作用,增强社会自治功能”。基层妇联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基层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基层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是城乡妇女群众参与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建设的重要组织依托。近年来,科右前旗林业局妇委会主动适应社会组织形式变革的新形势,将妇女基层组织建设融入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建设的大环境中,在提高妇女群众组织化、维护妇女权益、推动妇女发展、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近些天来,根据前旗妇联2010年工作要点要求,我们组织相关部门人员与妇联发展部负责人一起深入索伦林场、大青山林场、额尔格图林场等下属林场就妇女参与自治的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对我系统妇女群众参与发展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情况有了比较全面、真实的了解掌握,对进一步完善群众自治,加快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步伐的重要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推进妇委会基层组织建设的做法、经验及建议

科右前旗林业局下设8个国有林场、1个防火站,女职工共有434人,在岗人数为40人,担任环节干部的有28人,大多数女职工没有适应的岗位,原因是岗位少,还有一个原因是女职工的学历低,林业系统没有耕地,使得大多数女职工只能在家做家务,由于单位的特殊性质财政也没有给这些没有岗位的女职工工资,这样就造成了,林业系统大多数女职工身份的特殊,算是工人没岗位不开工资,算是农民没有土地,使得广大女职工生活很困难.根据林业系统广大女职工的特殊性,林业局妇委会牵头,在党委的大力支持下,根据林业的实际情况,我们号召广大女职工进行荒山、河滩造林植树,并根据具体地形、土质、地下水等自然条件选择不同树种,能栽植果树的地方尽量栽植果树,可以种植杨树的地方种植杨树,沙石地种植耐旱抗风力强的幛子松、云杉等针叶植物,即解决了女职工们的生活问题,又绿化了祖国,造福了子孙后代。09年系统内女职工平均年收入达到2000元以上,广大女职工们的经济生活宽松了,精神面貌好了,上访告状的现象也就没有了。有效的促进了林业系统的社会稳定和谐。

(一)促进了党建带妇建、妇建服务党建工作

各场站妇委会积极争取党组织的支持,在党组织的重视支持下,党建带妇建、妇建服务党建工作得到强化。一是党建带妇建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健全。二是基层妇联工作得到有力开展。

(二)积极推动妇女参与自治实践

1、推动妇女参与自治实践的做法:把妇女基层组织建设与发展林业结合起来,努力为妇女提供服务。善于把基层妇委会贴近妇女的优势转化为服务基层的能力。努力发挥“联”字优势,组织凝聚基层妇女代表、“三八红旗手”、“巾帼建功标兵”、“双学双比女能手”、“优秀创业女性”等先进妇女群体,构筑通达的联系网络和调查研究、信息反馈、矛盾纠纷排查机制,发挥基层妇女组织在林业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大力开展宣传、学习法律法规,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为林业社会稳定和谐出力献策。

2、加强林业基层群团组织建设。坚持以党建带妇建、妇建带党建的原则,处理妇女参与林业自治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妇女组织要注重反对家庭暴力,维护妇女在社会、家庭中的合法权益。要适合社区基层特点,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实践、志愿服务、结对帮扶、文化娱乐等活动,组织推动妇女参与林业自身创建的活力。

3、夯实基础,有效发挥基层妇联组织作用。一是扩大了基层妇女组织的辐射力。基层妇女干部通过扎实深入的工作,把党的方针、政策、妇女工作任务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有效地发挥了基层妇女组织的整体功能。她们通过解难题、办实事、暖人心、稳人心;通过释疑解惑,把党和政府的声音带给群众,把群众的声音反映上来;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化解矛盾,理顺情绪,维护社会稳定。二是增强了基层妇女组织的凝聚力,使基层妇女工作更加活跃。各级妇女组织加强自身建设,在广大妇女群众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凝聚力、吸引力、号召力进一步增强。通过设计、组织各具特色的活动,将妇女组织起来,活跃起来。三是提高了基层妇女组织的战斗力,使妇联工作充分服务于妇女群众。各级妇女组织在围绕党政中心工作,服务妇女上,坚持主动找位置、抓协调、干实事。各场站妇委会利用各种宣传日集中开展丰富多采的文化娱乐活动。林业局党委注意根据妇女群众的爱好,组织她们开展以歌唱比赛、演讲演唱等各种各样的娱乐活动为主要形式开展社区活动,以此调动妇女群众参加集体活动的积极性。并开展了“和谐家庭”、“特色家庭”等评选活动,各级妇联以社区、村屯为单位,不同程度的开展科技培训。广大妇女群众自觉组织起来,大家互相交流生产经验,互通致富信息。

二、林业系统妇女参与自治实践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1)大多数场站的妇委会主任都是兼职,影响了妇女工作的开展。

(2)需对基层妇委会主任进行业务培训,提高基层妇委会主任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二)对策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