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即兴演讲技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55:08

一分钟即兴演讲技巧篇1

所谓空间就是指进行演说的场所范围、演讲者所在之处以及与听众间的距离等等。演说者所在之处以位居听众注意力容易汇集的地方最为理想。例如开会的时候、主席多半位居会议桌的上方、因为该处正是最容易汇集出席者注意力的地方。

反之,如果主席位居会议桌之正中央,则会议的进行情况会变如何呢?恐怕会使出席者注意力散漫了,且有会议冗长不休的感觉?因此,让自己位居听众注意力容易汇集之处,不但能够提升听众对于演讲的关注,甚至具有增强演说者信赖度权威感的效果。

2.声音和腔调

声音和腔调乃是与生俱来的,不可能一朝一夕之间有所改善。不过音质与措词对于整个演说影响颇巨,这倒是事实。根据某项研究报告指出声音低沉的男性比声音高亢的男性,其信赖度较高。因为声音低沉会让人有种威严沉着的感觉。尽管如此,各位还是不可能马上就改变自己的声音。总之,重要的是让自己的声音清楚地传达给听众。即使是音质不好的人,如果能够禀持自己的主张与信念的话,依旧可以吸引听众的热切关注。

说话的速度也是演讲的要素。为了营造沉着的气氛,说话稍微慢点是很重要。标准大致为5分钟三张左右的a4原稿,不过,此地要注意的是,倘若从头至尾一直以相同的速度来进行,听众会睡觉的。

3.演讲时的脸部表情

演讲时的脸部表情无论好坏都会带给听众极其深刻的印象。紧张、疲劳、喜悦、焦虑、等情绪无不清楚地表露在脸上,这是很难藉由本人的意志来加以控制的。演讲的内容即使再精彩,如果表情总觉缺乏自信,老是畏畏缩缩,演讲就很容易变得欠缺说服力。

控制脸部的方法,首先“不可垂头”。人一旦“垂头”就会予人“丧气”之感,而且若视线不能与听众接触,就难以吸引听众的注意。另一个方法是“缓慢说话”。说话速度一旦缓慢,情绪即可稳定,脸部表情也得以放松,再者,全身上下也能够为之泰然自若起来。

4.演讲时的姿势如何

演说时的姿势(posture)也会带给听众某种印象,例如堂堂正正的印象或者畏畏缩缩的印象。虽然个人的性格与平日的习惯对此影响颇巨,不过一般而言仍有方便演讲的姿势,即所谓“轻松的姿势”。要让身体放松,反过来说就是不要过度紧张。过度的紧张不但会表现出笨拙僵硬的姿势,而且对于舌头的动作也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决窍之一是张开双脚与肩同宽,挺稳整个身躯。另一个决窍是想办法扩散并减轻施加在身体上的紧张情绪。例如将一只手稍微插入口袋中,或者手触桌边、或者手握麦克风等等。

5.演讲时的视线

在大众面前说话,亦即表示必须忍受众目睽睽的注视。当然,并非每位听众都会对你报以善意的眼光。尽管如此,你还是不可以漠视听众的眼光,避开听众的视线来说话。尤其当你走到麦克风旁边站立在大众面前的那一瞬间,来自听众的视线有时甚至会让你觉得刺痛。

克服这股视线压力的秘决,就是一面进行演讲;一面从听众当中找寻对于自己投以善意而温柔眼光的人。并且无视于那些冷淡的眼光。此外,把自己的视线投向强烈“点头”以示首肯的人,对巩固信心来进行演说也具有效果。

一分钟即兴演讲技巧篇2

关键词:交际模式;公众演讲;口译;即席演讲;即兴演讲;元语言;目的语;语言习得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573(2016)02-0046-04

口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其重要性已得到广泛认同。鉴于演讲和口译在当今社会对外交流中扮演的重要角色,笔者通过对演讲和口译交际模式特点的对比分析,旨在为提高演讲能力和培养合格口译人才提供理论依据,并旨在演讲艺术和口译教学方面有所突破,从而探讨出一套培养外语专业精英人才的方法。

一、公众演讲和口译的交际模式

演讲,又称讲演、演说。它是一种言语表达的交际活动,是一种借助口头来传播信息、交流情感的现实性很强的社会交际活动。演讲的信息交流模式往往被视为解释演讲过程的有效手段。从aristotle到Shannon和weaver(1949)较早提出的交流模式到o′Hair,Stewart和Rubenstein(2011)、BeebeandBeebe(2012)提出的人际交流模式得出,信息源泉、媒介、接收者、噪音、语境和反馈是交流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因素。根据Lucas(2001)公众演讲交互模式:演讲者对已知信息编码(encode)通过媒介渠道将信息传递给听众,听众对听到的信息进行解码(decode),再将所理解的信息通过媒介反馈给讲话者,在整个过程中,信息传递的方式是单向的,演讲者只是信息的传送者(sender),而听者则扮演着信息接收者的角色(receiver),所传递的信息在两者之间有着共享意义。在信息传递中,演讲者需要具备较强的语言驾驭能力和临场发挥能力。另外,受外界因素干扰,演讲者在台上会出现紧张忘词等现象,此时要迅速做出反应并尽快弥补缺失,以确保演讲的流畅性和完整性。在整个过程中,演讲者要达到控制紧张情绪、适应不同的听众、流畅地表达思想,需要长久的专业训练和自身的努力来达到(osborn,osborn和osborn,1997)。

从演讲的分类来讲,演讲主要分为定题演讲和不定题演讲。定题演讲主题鲜明、目的明确、针对性较强;不定题演讲又分为即席演讲(impromptuspeech)和即兴演讲(extemporaneousspeech),均要求演讲者根据主题快速组合信息,并用严密的逻辑进行演讲。在演讲专业领域里面,即席演讲并不等于即兴演讲。从命题范围来讲,即席演讲的话题更具广泛性,它可以包括影视佳片、名人名言、谚语俚语等等;而即兴演讲是以目前国内外发生的时事热点问题为主,具有一定的实效性。在准备和演讲的时间上,两者也存在很大差异。即席演讲者拿到演讲话题后一般有两到三分钟的准备时间,然后用五到六分钟的时间演讲;即兴演讲相比即席演讲,它允许演讲者有更多的准备时间,一般为三十分钟,在此时间范围内,演讲者需具备快速查询文献的能力,然后用八到十分钟的时间陈述其演讲内容。在演讲过程中,两者都可以携带笔记或卡片进行演讲。此外,即席演讲中,演讲者只需对命题相关的已知信息进行有逻辑性地重新组合;而即兴演讲者可以借助大量的逻辑证明作为辅助,直接深入地对演讲话题进行论述。由于研究设计中的课时限制,笔者采用的演讲模式为即席演讲。

与演讲不同,口译是一种将感知和理解的信息快速准确解码,并用目的语表达出来的交际行为,是当今社会跨文化交际的一种方式。nida(1976)曾指出文本的翻译给译者提供了大量的时间理解和修正译文,并且可以获取译文的反馈意见。但是,在交替传译或者同声传译中,由于任务具有及时性和瞬间性的特点,译者不可能有大量时间理解和更正语误。Gile(1997)口译模式是基于认知语言学基础产生的,它包括三个阶段,即解码―记忆―编码。从Gile模式可以推断出来,口译的第一阶段,即听力理解阶段可以分为听音、记忆、笔记和协作,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译者对所听到的信息进行解码。第二阶段是对解码的信息重新编码的过程,即信息重组,它包括信息回忆、阅读笔记和用目的语产出信息。Gile口译模式的本质在于传递意义,译员的注意力分配、笔记能力和语言产出能力尤为重要。译员在交际过程中,既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是传送者,且传递模式是双向和同步的。除此之外,译者还充当了演讲者和听者之间协调者的媒介作用。由此可见,口译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译员用目的语再现原语信息时,包含对理解的信息用译语重新组合和表达,即译语的组织架构和有声语言产出。此环节相当于译员发表了一次公众演讲。译员的语言基本素质、语言组织技能和抗紧张情绪等公众演讲技能对口译的产出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分析Lucas(2001)的公众演讲交际模式和Gile(1997)的口译交际过程模式发现,两者在英语语言能力、演讲技能、批判性思维、抗压力能力、笔记依赖程度、信息组织和表达能力等方面存在许多相似点。笔者将从演讲艺术的角度探讨其对译员口译表达能力的影响,并检测演讲培训能否对口译产出阶段的能力有所提升,以期寻求演讲和口译各自特色的前提下追求最大化效益。

二、研究方法

参加实验的35名受众者为口译短期培训班的成员,培训时间为两个月,培训目的是考取全国翻译资格(水平)考试二级口译资格证书(CattiⅡ)。口译培训者均为中高级语言学习者,23人获得大学英语六级证书、12人获得英语专业八级证书;其中女性31人、男性4人;所有口译受训者均参加为期八周的演讲课程。由于此前未进行过大量的公共演说技巧培训,因此在培训之前只有很少的受训者可以进行4~6分钟的即席演讲。

在演讲培训开始前和培训结束后,口译培训成员分别回答了一份关于演讲技巧自我评估的五点量表的问卷调查。问卷中1代表此项能力非常低,5代表此项能力非常强。根据文献回顾所得出的结论,演讲技巧自我评估的问卷调查内容包含以下十项能力:英语语言应用能力、英语语言交际能力、公众演讲技能、即席演讲技能、批判性思维能力、演讲焦虑程度、减少依赖笔记程度、演讲中劝说技巧、组织信息能力和表达能力。

为给准译员提供更多的即席演讲练习机会,避免其过度依赖笔记并缓解焦虑情绪,训练设计主要参考以下几个因素:口译培训大纲、课程时间、培训者的课堂参与程度、内容的输入和输出、以及演讲的准备、练习、演示和评估(Lucas,2008)。口译培训的整个过程中,演讲课程安排每周三节课,每节课一百二十分钟。培训分为三个环节:第一环节是主题呈现,主题的选择原则上略高于口译培训者的整体知识水平,以便在规定时间内挑战自己的思维反应敏捷度和在焦虑状态下的抗压能力。主题材料的选择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避免演讲中陈词滥调的原则。培训中后期材料的内容选择要基于培训前期的话题,其难易程度略高于前期材料的难度,这样有助于口译培训者锻炼其理解力,并在原语言知识基础上建构新观点。呈现方式因主题和材料不同而异,主要以录像和短文的形式来呈现。在此过程中,受训者可以通过做笔记或者提问等方式来提高对某个具体话题的理解。第二环节是针对相关话题的提示进行3~5分钟的即席演讲,准备时间为10分钟。即席演讲结束后,其他学生对所听到的演讲进行1分钟批判性总结。即席演讲和批判总结用随机点名的方式进行,这种形式有助于给准译员提供一个演讲练习的真实场景,从而可以锻炼其临场发挥能力和抗压能力。第三环节是根据内容、表达、组织三方面评价演讲内容。内容主要指论证例子与主题的相关性和对已知信息的应用能力;表达主要评估演讲者是否具备清晰的发音、流利的语言表达、适当的目光交流、合适的体态语和讲话的信念等;组织结构主要指演讲是否包含开头、主体和结尾三部分,每部分的主题句和支撑句以及各部分之间是否具有统一性、连贯性和逻辑性。

笔者认为,口译的产出阶段和演讲的过程存在许多相似性,译员的演讲水平高低会直接影响到口译的质量。因此,笔者提出的假设为,经过演讲培训,口译员在英语语言综合能力、批判性思维、组织信息能力和表达能力等方面会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从而有助于学习口译技能并提高口译质量。

三、研究结果和讨论

研究结果证实了研究方法中提出的命题假设,口译培训者的演讲能力和其他九项能力成正比。从图1可以看出,虽然问卷调查中各项标准差存在一些差异,但是被调查对象对问卷调查中大部分项目的汇报数字表明各项指数的平均值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值得注意的是,经过培训和练习,口译学习者在演讲时的焦虑程度有了明显下降。培训前焦虑程度的平均值为(m=2.91,SD=1.326),培训后为(m=1.98,SD=1.706),平均值差为-0.93。数据表明,经过两个月的演讲练习,培训者在演讲时应对焦虑心理的能力有所提升。他们试图寻找各种减压策略使自己在演讲过程中能够灵活应对可能由自身心理原因和外界干扰因素所产生的紧张情绪,此过程和口译中译员需要应对随之而来大量信息的压力是一致的。口译中,译员不仅要听辨讲话者传递的大量信息,而且还要快速准确地把所理解的信息用目的语演讲出来。因此,演讲时焦虑情绪的减弱有助于提高译员的自信心,从而减轻口译过程中译员的压力。

从柱状图标中可以看出培训者的演讲技能明显有所提升,平均值分别为培训前(m=2.74,SD=1.407)和培训后(m=3.49,SD=1.002),平均值差为+0.75。经过训练,学生的语音语调、手势语、演讲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利程度等方面都有所提升。但是即席演讲能力的提升并非明显,培训前后的平均值分别为:培训前(m=2.35,SD=1.543)和培训后(m=2.48,SD=1.492),平均值差仅为+0.13,差异不显著。究其原因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演讲水平和临场应变能力,演讲话题的设置略高于学生的整体知识水平,话题的难度系数可能增加了学生在即席演讲时的压力,有限的脑容量全部用来记忆或保持新信息并寻找富含逻辑的话语来表达演讲内容。因此,短期培训很难看到即席演讲水平的显著提高。相反,自我评估结果反映了两个月的集训对演讲技能的提升起到了一定作用。究其原因主要是即席演讲对演讲者的反应能力、专业词汇量、知识面、逻辑性等方面的要求略高于已备演讲,在短时期内很难达到质的提升。由于在文献回顾部分讨论了演讲和口译产出阶段的相似之处,所以演讲技能的提升有助于提高译员在口译产出阶段的表达能力。

从演讲技巧自我评估的问卷调查结果看出,参加口译培训者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普遍得以提升,从培训前的平均值(m=3.19,SD=1.154)上升到培训后的平均值(m=3.34,SD=1.082),平均值差为+0.15。平均值的上升幅度并不显著的原因可以理解为,参训人员的英语语言水平已经达到相对较高的水平,均已考取大学英语六级或英语专业八级,是中高级语言学习者,因此经过短期培训很难看到语言水平的显著提高。另外一种解释为,中高级语言学习者在口译学习过程中,更倾向于巩固并加强已获取的语言知识,而不是一味地习得新的语言知识(Lim,2001)。相反,英语语言初级或者中级水平的学习者,经过一段时间培训其语言能力可以有明显提高,因为语言知识的欠缺导致陈述性知识的习得比程序性知识的习得更易获得,但实际上,程序性知识的习得对学生的元语言和元认知培养更为重要。值得注意的是,经过对最小分值的检测发现,问卷调查在此项得分的最低分值为1,说明了此类培训者在语言技能方面的不熟练或者不自信,并不适合担任口译职业,只有那些已经熟练掌握原语和目的语或者具备相当高的双语或多语种能力的语言学习者,才适合于从事口译行业。

问卷调查结果中,减少对笔记的依赖程度有所提高,平均值从之前的(m=2.45,SD=1.501)提高到(m=3.21,SD=1.149),平均值差为+0.76。数据充分表明,演讲中使用笔记的程度逐步减少,也就是说,大脑记忆信息的容量即工作储存器在逐步增大,相应地,第二语言产出信息的能力也会随之增强。所以,演讲训练中教师要培训学生减少对笔记的依赖程度,用脑记完成演讲内容的逻辑构架和新旧信息的记忆和组合,从而锻炼并增强口译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记忆能力,即短时记忆能力。脱离笔记的演讲练习可以促进学生在口译中尽量不依赖笔记,而主要依靠脑记来达到充分理解话语信息和讲话者含意的目的。

值得注意的是,信息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十项能力中的提升较为明显,平均值由培训前的(m=2.50,SD=1.489)和(m=2.44,SD=1.510)提高到培训后的(m=3.23,SD=1.141)和(m=3.21,SD=1.149),平均值差分别为+0.73、+0.77。演讲训练要求学生把准备阶段搜集到的所有信息分类汇总,储存在大脑里,然后用英语有逻辑性的表达出来;而点评训练则要求学生用批判性思维过滤所听到的信息,获取与自己思想不一致的内容并提出论点进行说服性演讲。由于前者训练时间较长,因此与演讲相关的信息组织和语言表达能力提升较为明显。相反,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劝说能力的提升相对薄弱,其平均值差仅为+0.14和+0.06。事实上,译员在口译时的信息重组能力和表达能力对口译的成败和口译质量的高低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相反,批判性思维和劝说能力在口译过程中起微乎其微的作用,因为口译是用目的语将原语重新表达的过程,它不需要译员用批判性思维分析原语并加入自己的观点,也不需要说服听众,让听众相信或者批判演讲内容。

四、结语

合格译员都是经过严格培训的公众演说家。研究结果表明,演讲艺术的培训有助于提升译员的口译表达能力;口译是演讲艺术的升华,它是一种再创新行为。口译学习者应清楚地认识到即席演讲对提高口译能力的作用,以及在口译中如何正确恰当地使用演讲策略。因此在口译教学中培养译员的公众演讲技能,可以有效全面地提升其口译的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BeebeS.a.,BeebeS.J..publicSpeakingHandbook[m].newJersey:pearsonHighereducationpress,2012.

[2]GileD..ConferenceinterpretingasaCognitivemanagementproblem[J].appliedpsychology,1997,(3).

[3]LimH..teachinginterpretationandtranslation[J].Conferenceinterpretationandtranslation,2001,(3).

[4]LucasS.e..theartofpublicSpeaking(7thedition)[m].oHio:mcGraw-Hilleducation,2001.

[5]LucasS.e..theartofpublicSpeaking(10thedition)[m].oHio:mcGraw-Hilleducation,2008.

[6]nidae.a..aFrameworkfortheanalysisandevaluationoftheoriesoftranslation[J].translation:applicationsandresearch,1976,(6).

一分钟即兴演讲技巧篇3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辅助体系

基金项目:本文为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三生教育的实践体系建设--职业素质训练体系构建”(项目编号:2010C156)的研究成果之一。

一、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现状

随着大学生就业难这一问题的凸显不断加深,针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各高校越来越重视,均开设了相应的就业指导类课程。但一般的教学内容多停留在宣传就业政策、分析就业形式、讲授应聘技巧、就业信息等表层形式方面。在教学形式上,就业指导课程一般在大四开设,以上百人的讲座形式进行,教学理论内容偏重,将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和职业生涯规划等内容停留在纸上谈兵的,使课程的系统性和实效性大打折扣。即便有些学校课程中讲授到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等内容,但忽视对学生的行业认知、表达能力、社会适应等能力的培养。可见,就业指导课程开设的时间、内容和形式上都还不够完善。

大学生在校学习三至四年时间,平时课程并不是特别多,加上暑假寒假,有大量的业余时间。本文以现有就业指导课程为基础,构建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课外辅助体系,有效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效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充分发挥第二、第三课堂的作用,构建就业指导课程的辅助系统,对大学生职业能力提升和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完善均有重要意义。

二、高校就业指导课程辅助系统构建

为有效提升就业指导课程的实际效果,弥补当前就业指导课程的不足之处,充分利用大学生的课余时间,构建行之有效的就业指导课程课下辅助系统势在必行。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研究,初步构建以下就业指导课程辅助体系。

(一)课前演讲工程

为了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加强学生的抗压能力、固化学生的基础能力、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在每天第一节课上课前,组织学生进行课前训练,建立班级演讲训练档案,并指定学生进行自行点评,记录演讲同学的优、缺点。训练从学生入学即可开始,贯穿于整个大学生涯。以学生自行组织为主,老师监督为辅。

1、训练时间

课前3分钟/人,每天2人。

2、训练内容

第一阶段:自由表达

内容:可从自我介绍、家乡介绍、时事政策、问题思考等方面入手。

目的: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感受讲台的压力,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点评:以鼓励为主,引导学生在台上清晰准确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第二阶段:即兴演讲

内容:一个班中每个学生任意写三个名词,上台演讲人员从中随机抽取三个词语,将三个词语编成一个故事,时长三分钟。

目的: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即兴发挥的能力。

点评:即兴发挥需注意故事的逻辑结构及故事的可读性。

第三阶段:主题演讲

内容:每个学生任选一个主题进行五分钟的演讲。

目的:锻炼学生的演讲能力。

点评:演讲的技巧。

第四阶段:陌生演讲

内容:两个班级之间的演讲者互相交换,演讲者到另外一个陌生的班级进行演讲。

目的:提升学生的演讲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锻炼学生陌生环境的表达能力。

点评:演讲技巧、放松技巧。

第五阶段:模拟面试

内容:一对一的模拟面试。

目的:提升学生的沟通及表达能力、让学生熟悉面试的流程。

教师点评:面试技巧和针对性指导。

3、课堂演讲评价事项:

(1)自我介绍。

确定介绍方式,如:演讲者上台后,先做自我介绍,要求找一种特殊的方式介绍自己,如:大家好,我叫易兰生,就是易于兰花生长的地方,易于兰花生长的环境比较温和,人如其名我性格比较随和,希望和在座的各位都成为好朋友。目的是培养同学介绍自己的独特方式,为其进入职场奠定一定基础。

(2)台上仪态、仪表。

特别注意:a、站姿B、面部表情C、眼神D、服饰。

(3)语言表达的清晰和流利程度

(4)演讲内容准备程度

(5)演讲完毕的谢幕。

(二)读书工程

高尔基说:“凡是我所有的好东西,都要归功于书。”阅读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职业素质课程要求所有学生,每月必须阅读一本课外书,就是希望学生通过课外阅读,能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自我学习能力,同时有效提升语言表达能力。更希望通过课外阅读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格,推动所有学科的学习。

学生的知识体系是通过课内外的自主学习而逐渐建立起来的。广泛的课外阅读是学生搜集和汲取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学生从课堂上掌握的知识不是很具体和容易理解,是意识性的知识,需要再消化才会吸收。学生可将自己从课内学到的知识融会到他从课外书籍中所获取的知识渠道中去,相得益彰,形成“立体”的牢固的知识体系。课外阅读,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当前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较弱,课余时间更多浪费在网络游戏和谈恋爱上。职业素质课程以作业的形式,要求学生每月必读一本课外书,并且写出读书心得,让学生不得不利用课余时间来完成,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利用课余时间。

在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方面,阅读也有重要作用。例如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课堂短短几十分钟很难能起到很好的作用,而课后阅读不仅能丰富词汇,还可以帮助学生做好语言积累,有效提升表达能力。同时,阅读还能帮助学生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信息收集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各类职业核心能力。

一分钟即兴演讲技巧篇4

目录

第1章:选好主题

第2章:组织内容

第3章:学会讲故事

第4章:要有幽默感

第5章:放大情绪效应

第6章:语言要生动

第7章:用声音征服观众

第8章:注意非语言行为

第9章:设计演讲道具

第10章:消除恐惧和焦虑

第11章:实战练习

附录:世界演讲冠军心得体会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胜面对九百戍卒振臂一呼,强秦竟二世而亡;诸葛亮江东舌战群儒,一举奠定“联吴抗曹,三足鼎立”的国家战略;“正义是杀不完的,因为真理永远存在!”闻一多的演讲犹如铿锵战鼓,激励着大家争相成为旧社会的掘墓人。由此可见,一次震撼人心的演讲实在是太重要了,小则可以成就一个人的功业,大则可以改变历史的轨迹。

大师的演讲口若悬河,魅力无穷,但我们经过刻苦训练,也可以成为演讲界的翘楚。因为大师也不是生来就会演讲的,他们都是掌握了演讲技巧并融会贯通,才成为让世人仰慕的大师。美国人杰里米・唐诺文曾一直从事文案工作,不善于在公众面前演讲;瑞安・阿佛利练习演讲的初衷是磨练自己的面试技巧,以获得一份好工作。他们参加了一家“帮助人们学习演讲和领导技巧”的“大师会”非营利性教育机构,通过在“大师会”舞台上大量的训练和反馈指导,取得了惊人成就:杰里米晋升为公司营销副总裁,其写作的《teD演讲的秘密》风靡美国;而瑞安则是“大师会”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世界冠军、职业演讲师和创业者。

杰里米和瑞安在合著的《成功演讲的奥秘》一书中,结合自己多年练习演讲的心得,对“大师会”11位演讲冠军的演讲稿进行拆解分析,巧妙地挖掘其中通用的表达技巧,以实用的技巧和方法来提高你的演讲、演示和沟通能力,让你的演讲更自信、更真实、更激动人心。书后的附录还总结了部分演讲冠军分享的参赛心得,帮助读者学会欣赏演讲,又能指导读者成为演讲高手。

1998年杰里米决定转行,从半导体工程研究转到半导体行业分析。为此,他必须克服社交恐惧症,学习如何在公众面前演讲。这个转变对某些人来说或许易如反掌,但对杰里米来说却难似登天,因为他以前一直做的是个人文案工作,现在却必须向企业主管和广大观众进行公开演示,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

杰里米第一次参加大师会是在加州圣何塞市的高德纳公司。他小心翼翼地坐在会场的最后一排,观看其他会员的演讲。不过这种情况没有维持多久,有一天同事乔舒亚・雷诺德和格兰特・杜波依斯强迫他站在讲台前面大声嘶喊自己的处女秀。虽然这只是一次一两分钟的即兴演讲,但对杰里米来说简直像世界末日一样恐怖――当然,台下的观众也一样痛苦。经过在大师会15年的磨炼,杰里米的演讲能力有效地推动了他的商业领导才干。如今,杰里米在一家市值16亿美元的公司担任集团营销副总,负责管理50人的全球团队。

和杰里米不同,瑞安2010年年底加入大师会不是为了保住职位,而是有意磨炼自己的面试技巧。当时的瑞安没有工作,身无分文,就连第一年不到100美元的会费都是跟父亲借的。第一次参加大师会让瑞安感到很吃惊,这里的会员虽然素昧平生但总是非常热心地帮助彼此提高沟通和管理能力。经过几个月的训练,瑞安的努力获得了回报,成了俄勒冈特奥会的营销经理。瑞安在沟通技巧方面还有待改善。入职几个星期后,他首次参加电视访谈,为特奥会活动做宣传。那天晚上回家之后,瑞安紧张地坐在电视前面观看访谈节目,计算自己在两分钟的演讲中说了多少次“呃”。为了避免再次出现这种问题,瑞安在大师会进行了专业训练。

大师会由拉尔夫・斯梅德利在20世纪初创立,提供完全自主式的演讲练习,包括沟通、领导和竞赛三个主题。每年只需支付不到100美元的费用,会员即可享受到巨大的自我提升机会。定期参加大师会的活动能有效帮助会员提升演讲技巧,特别是训练应对怯场的能力。本书包括选好主题、组织内容、学会讲故事等11章,填补了大师会实战经验和职业演讲培训之间的空白。对于没有机会参加大师会培训的读者来说,本书揭开了演讲术的神秘光环,有助于读者提高演讲能力。

一分钟即兴演讲技巧篇5

在戏剧学院学习表演的那段时期,使我能有很多机会与文艺界的一些杰出的老师一起学习,尤其是我的表演导师安振吉。这种表演的培训对我作为一个专业演讲者的职业生涯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这里是从表演技巧中总结出来的十个实用的秘诀,它们会帮助你在台上赢得奥斯卡奖。

秘诀之一:即兴创作

即兴创作意味着在你要行动的时候准备。它表示放弃一成不变,而是尝试新的和激动人心的东西。演员们用即兴创作释放他们的创造力,再借着剧本找到他们的最佳状态。

你能够通过尝试不同的方式来架构你的演讲来进行即兴创作。在一次激励演讲中,我根据演讲的基调即兴创作,提出一个有趣的故事,就是我在为母亲花一分钟买电灯泡和花一小时为女友买50公斤大米的事情上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态度,以此来说明你对梦想和目标的欲望程度决定了你的行动的论点。很明显非常成功地用热情与幽默把意思表达了出去。

在说明不要不相信奇迹及自身的力量的结尾时,我变了一个魔术。将矿泉水瓶的瓶盖在瓶底拍打一下后,进入到了瓶内。结果你可以想象,所有的人目瞪口呆,如睹神物,对于前面论点的记忆我相信终身亦没齿难忘,结果不言而喻。

试着用即兴的词汇来表达你已有的故事——你会发现感觉最好的用词和表达方式。你不用去管时间,重复地用中速表达或乱讲一气。

这个观点是为了让你自由和开放。即兴创作给你空间使你有创意和显得自然。

秘诀之二:个性化你的故事

讲故事的关键不是记忆词汇,而是记忆那种体验。演员使用一个称之为“个性化”的技巧来达到这个目的。这意味着从你的生活中提炼出一种经验,然后把这种经验中的情感的影响力应用于表演的场景和故事当中。个性化是演员演得真实的秘诀。

举例来说,当安东尼·霍普金斯在影片《沉默的羔羊》中扮演杀人狂汉尼拔·莱克特时,他根据他曾经发狂地想去杀人的经历,再造了情绪的感染力。我们在荧幕上看到的霍普金斯是一个精神错乱的杀人狂。实际上,演员霍普金斯只是从他替代性的经历中演出真实的情绪。

作为一个演讲者,个性化意味着把你自己带进演讲。“就讲故事而言,如果你不能领会他,那观众也不能。”通过体验的再现把观众带进演讲。你得到的回报是,每一次你再造这个体验,它都会是新鲜的。

即使有时你在描述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情,也要把这个素材当作你自己的。“我所有的故事都是我自己的故事,”我的表演老师上戏教授安振吉曾经说道,“如果我听到我喜欢的故事,我会把它重新塑造。我会用不同于他人的方式来讲述它。”

秘诀之三:强烈的意愿

一个在演员在每个场景中都有一个意愿(或是目的),一个意愿对剧本来说是一条主线。意愿激励着每个角色。哈姆雷特的意愿是杀死他的叔叔克劳蒂斯。哈姆雷特一路上有很多障碍,但是他没有这个意愿的话,这部戏就演不下去了。

作为一个演讲者,你的意愿是任何你向观众所宣扬的--------你的观点。我的意愿是说服观众,双赢的谈判比单赢的更有效益。演讲者helen说,“我的意愿是让观众们说,‘哦。我从没有这样想过。’是帮助他们建立新的观点。”而周可的意愿是,“不仅是提出观点,而是如何执行观点。”

没有意愿,你仅仅是一本会走路的百科全书。勇敢地站出来,并加以表达!

诀窍之四:戏剧化

演员总是要在台上尽量显得真实。但是舞台上的真实----实际上只是我对我们真实经历的强化。真实却没有戏剧性是非常了无生趣的!即时是最敏感的电影表演都会有戏剧性的成分。

我的表演导师说,戏剧化是“你需要变成你自己,但是要‘比生活夸大,’”她还说道,“要做你自己……但不是刻意的。”在以幽默结束他的关于科技的演讲时,诺贝尔得奖主对他的观众说起有关他和他的妻子在购物时看到小活塞的展示。他说道,“这次演讲最终以此来结束,就是我把活塞放在我头上,再把一个秃头的小伙子拉上台,把另一个活塞放在他的头上,然后两个人扔来扔去。”

记住好的表演是即使只是阅读电话号码簿,也会使观众得到享受。当你在和一大帮观众交流时,会有很多“电流”划过。使用这些“电流”,使演讲辉煌起来。

诀窍之五:精彩地开始

第一印象很重要。演员们知道他们必须尽快抓住观众。所以他们“精彩地开始”——他们的精神一开始就很高昂。作为演讲者,你的充沛的精力能够激发和鼓舞他们,你必须开始就这样。

很多演讲者建议,“强有力地开场。”这并不意味着你开始时要尖叫或在台上跳来跳去。适应观众的精神状态,开场是比他们稍高一点,如果他们精神实在低靡,不要显得过于兴奋,这样会把他们吓跑的。

我通常以一个故事开场,快速地尽可能多地吸引观众,这样一来他们就会抓住故事进行中的场景、气味、热情和感觉等等。当然我也曾见过演讲者用半小时来热身,我的观点是——你会失去观众,如果你花过多时间来热身。

诀窍之六:保持敏锐

一分钟即兴演讲技巧篇6

1、一定的知识广度。只有学识丰富,才能在短暂的准备时间内从脑海中找到生动的例证和恰当的词汇,使即兴演讲增添魅力。这就要求演讲者具备一定的自己所从事的专业知识,并能了解日常生活知识,如风土人情、地理环境等。

2、认识能力。演讲者对内容应能宏观地把握,通过表层迅速深入到事物本质上去认识,形成一条有深度的主线,围绕着它丰富资料,连贯成文,以免事例繁杂、游离主题。

3、较强的综合材料的能力。即兴演讲要求演讲者在很短的时间里把符合主题的材料组合、凝炼在一起,这就使演讲者应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有效地发挥出其知识的广度和思想的深度。

4、较高的现场表达技巧。即兴演讲没有事先精心写就的演讲辞,临场发挥是特别重要的。演讲者在构思初具轮廊后,应注意观察场所和听众,摄取那些与演讲主题有关的人物或景物,因地设喻即景生情。

5、较强的应变能力。即兴演讲由于演讲前无充分准备,在临场时就容易出现意外,如怯场、忘词等等现象。遇到这种情况,只有沉着冷静,巧妙应变,才能扭转被动局面,反败为胜。

即兴演讲比赛的准备方法即兴演讲比赛大体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在比赛之前,给演讲者一个较大的内容范围和一段准备时间,在比赛中再抽题演讲。另一种则是没有内容范围,只是在演讲开始后抽题,做短暂准备后即开始演讲。前者表现出模糊性的特点,后者表现出临场性的特点。根据这两者的各自特点,其准备方法也有两种;

1、模糊性准备方法。演讲者在一个较大的范围里得知了演讲内容,但并不了解具体题目。在这个基点上进行准备,首先要多做一些深度上,也就是哲学上的思考。其次是纵向与横向上的比较与结合。从哲学上思考问题,就是要求演讲者具备比较宏观的把握事物的能力,能居高临下地看待问题,全面深刻地思考。这时,虽然具体目标比较虚,但先有了准备,一旦拿到具体题目,模糊的目标就会迅速变得清晰起来。在这一准备方法中还要求演讲者围绕纵向与横向的比较与结合去丰富资料,充实内容。考虑的范围要大,挖掘要深。观点需要用人物事例来具体说明;人物事例丰富了,也容易归纳,总结出新的观点。

2、临场性准备方法。即兴演讲者不知道演讲内容的范围,只是在比赛时才拿到题目,这种准备难度较大。为了在演讲前的几分钟内,把演讲的腹稿组织得较完善,通常的准备方法是“点的分布法”。当演讲者拿到题目后,在短暂的临场准备时间里,应该围绕着题目进行“点”的分布。“点”可以是一个很有感情色彩的事例,一句幽默风趣的话,一位伟人或者哲人的警句,所要阐述观点的核心词语等等。然后,就要马上考虑这些“点”之间的联系,围绕着主题,将其分布在恰当的位置上,最后连贯成文。

即兴演讲中材料的组合形式

材料的快速组合是体现即兴演讲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它要求演讲者在极短的时间内解决好“说什么”和“怎样说”这两个问题。即兴演讲中材料的组合有并列式、正反式、递进式三种形式。它们有时可以互相结合、互相套用。具体如下:

1、并列式。首先将总题分解成若干个分题,如权红同志在《世界也有我们的一半》的即兴演讲中,谈了三个问题:一是女人没有获得自己的“一半”;二是女人本应有自己的“一半”;三是女人应争得自己的“一半”。这三个分题各自独立又互相连贯,共同阐明同一主题:世界也有我们的一半。这种材料的组合方式可使演讲条理井然,而且极有力量和气势。

2、正反式。围绕题目要求,一方面从正面说明,一方面从反面说明。如侯国锋同志在《一个青年军人的思考》的演讲中,围绕着“我们应当自强不息”这一主题,先列举一些反面事例,进行分析、批评,然后以一名战士自学成才的事例从正面称赞自强不强的民族精神。正反对比,效果明显突出,引人深思。

一分钟即兴演讲技巧篇7

出现这种现象,与中学语文一直受传统教学的影响有关。从古代的“以文取士”到当今学校以考卷评定学生成绩,都是以考核读写能力为依据,极少考核听说能力。这种重读写轻听说的传统教学,严重阻碍了学生听说能力的健康发展。导致学生口才大多不佳,即使是优秀学生也不例外。新课标要求:初中学生能够文明得体地交流,耐心专注地倾听,并具备讲述,复述,转述,应对,即席讲话,讨论,辩论等常见的口语交际能力。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要求中学生能够做到“表达关于自己所见,所观察,所做,所想的事情”。

而“课前三分钟演讲”正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途径。我是这样做的:初一w生刚入学,要求相对低,可以按照学生的成绩来排演讲表。列一张表排好日期和学生名单,课代表率先做演讲,其他同学依次由好到差排列。内容方面自主选择,可以选择历史故事,寓言,神话,小笑话,热点话题,自己的所见所闻等等作为演讲内容。要求学生提前做好准备,脱稿演讲。并根据这个故事发表一两句自己的看法。演讲时学生站在讲台上面对大家讲,后由同学做点评。这样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一学期下来学生的演讲稿经过筛选整理装订成册,名字定为“拾贝――初一演讲集”,发给大家,学生觉得很有成就感。

那么课前三分钟演讲究竟对学生有哪些好处呢?我觉得有以下几点:首先学生在面对全班同学和老师演讲,他会提前做认真的准备,会查阅大量的资料,并且在家练得很熟,这个准备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其次,站在讲台上,面对同学演讲,需要自信,声音洪亮,吐字清楚,注意语速,语调,语气和感情。这样有利于练当众说话的胆量。宁志彬所说的“语文课堂教学的核心目标”,即“培养学生的言语能力,即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等言语心智的能力,使学生能运用各项言语心智,即能有效地开展言语活动”,亦可从“课前三分钟演讲”逐渐予以实现。再次,下面同学要认真听演讲并做点评,同学们可以从演讲内容,声音,情感,肢体语言等方面来点评,下次演讲时这位同学会有更大的进步。而且同学准备的内容也是丰富多彩,能激发学生兴趣。吕叔湘先生说:“学习语言不是一套知识,而是学一种技能”。“课前三分钟演讲”就是将学生所学的语言、逻辑、修辞知识转化为实际的口语表达能力,还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他们敏捷的思维能力。

一分钟即兴演讲技巧篇8

反观现今社会,媒体技术发展突飞猛进,手机短信、微信等新兴通信方式使得很多人失去了口头表达训练的机会,而实际生活中口语交际的能力要求却越来越高,经济发展迅猛,人才竞争激烈,如果在校期间不能进行有效的训练,势必让学生在今后的竞争中失去竞争力。

笔者在语文教学中,对照《新课程标准》要求,对学生的说话训练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其中采用的“一分钟演讲”训练法,有利于消除学生心理障碍,激发兴趣,带动读写听说的综合训练,促进学生思维发展,顺应中学生生理特点,提高心理素质。“一分钟演讲”,即全班学生依次轮流,在每节课前(含早读课、班团活动课),有一名学生上台演讲一分钟左右。演讲要自写内容,用普通话,力求语言清晰,意思明白,条理分明,声音响亮,吐字清楚,态度自然,带有感情。

一、明确意义,激发兴趣,培养学生说话的积极性

要让学生明白,说话、交往能力是现代竞争社会,每个学生都必须具备的语文能力。说话训练有利于多向交流,教学相长,发展思维,促进各科学习;有利于消除说话训练中的心理障

碍,看到自己的能力,树立信心。“一分钟演讲”只是说话训练的一种,经过努力,都会成功。先由语文老师示范,班干部带头,逐步推开,直至全班学生依次上台,从不间断,形成习惯。

学生把自己真情实事演讲后,教师要酌情点评,或课后个别交谈,真诚指导学生,矫正其演讲中的缺点,及时表扬闪光点,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兴趣。学生在创造的良好训练环境里练胆、练声、练技巧、练气质,把兴趣变成爱好,由重视演讲到乐于演讲,敢于发言,并把这种能力迁移到各科的学习中去。

二、认真准备,具体指导,保持演讲的心理优势

刚开始,有的学生把演讲当做负担,有一定的压力。在轮到自己演讲前好几天,就冥思苦想,选材谋篇,要富新意,力争成功,可谓煞费苦心。有的主动找老师辅导;有的到阅览室、图书馆找资料;有的在家请父母当第一听众,认真练;还有的关起房门对着镜子练;特别是从未上过台的学生,既紧张,又激动,准备特别认真,生怕出“洋相”。

可见学生都有一展风采、不甘落后的良好心愿。教师要因势利导,热情指导,个别辅导,让他们充分准备,产生一种心理优势,相信自己能演讲好。实践证明,学生内心踏实了,演讲就理直气壮,神态自然,语句通顺,进而获得满场掌声,信心倍增,逐步养成当众演讲、积极发言的习惯,而且平时十分注意观察、思考、模仿、练习,以提高自己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把语文学习当做自己的事主动去做。

三、结合丰富多彩的活动训练,让学生充实自我,热爱生活

“一分钟演讲”训练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目的是通过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健全的人格。一段时间后,学生会觉得“一分钟演讲”练习机会还不够,还会觉得无事可写,无话可说。事实上这是生活单调、活动少的反映。这就需要语文老师(或请班主任配合)结合德育设计、组织语文教学与社会活动相结合的丰富多采的活动。

如果能紧扣时代的脉搏,抓住国内外的时事热点,一定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感动中国人物中的感人事迹,美德少年中的优秀典型,突发事件中的不同寻常的举动,都是很好的话题,这些内容学生看过视频,看过新闻,都能引起感情的共鸣。学生与社会接触,获取信息,与同学交往,自然要交流感情,评论事物,争论是非,商量对策,沟通心灵,享受生活。

这就要在十分自然的氛围中训练学生的听说、分辨、争论、思考的能力,既充实了学生生活,又加深了学生对社会、人生的理解,热爱生活,珍惜幸福,努力学习,也为“一分钟演讲”积累了素材。活动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活动训练中的收获也最多,因而活动训练最受学生欢迎。

四、循序渐进,适时竟赛,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一分钟演讲”训练也要区别不同年级学生,先易后难,循序渐进,逐步规范,不能操之过急或一刀切,挫伤学生积极性而走入歧途。针对演讲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举办专题讲座,介绍专门杂志文章,给予理论指导,提高写作和演讲水平。要针对中学生竞争好胜上进心理,适时组织演讲比赛:确定中心,事先通知,个人自报,小组推荐,并请领导、老师、家长代表当评委,当场亮分评奖。

这样做,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潜能,促进“一分钟演讲”的持久开展,而且学生会从中得到启发、收获,从而发现差距,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每一次演讲比赛后,学生对演讲训练更重视了。“一分钟演讲”成了学生语文学习生活中一件习以为常、不可或缺的事情。

一分钟即兴演讲技巧篇9

不比跑跳投,专比能说会道的口才运动会,你听说过吗?

第一项竞赛是“数桥”。各小队派一名选手上场,依次用一口气说:“黄浦江上造新桥,南浦杨浦斜拉桥……”谁要是口齿不清、中间停顿或者吸气即刻罚下场,桥儿数得最多者为优胜。

第二项“当家人”游戏则提出了新要求,出示“柴米油盐酱醋茶”,3秒钟后隐去,要求大家依次对着话筒,顺着背一遍再倒着背一遍,连续进行30秒钟,谁要是背错、重复或停顿一个字立即淘汰出局。

第三项是“假如我是……”一分钟即兴演讲,看谁一分钟内说得多。

至于最后“智力急口令”就是绕口令比赛了。

玩完活动之后,我们又如何在玩中学会作文呢?

其实,作文真的很简单,口才运动会的4项活动分段落去写,就是做到了作文有层次。每段围绕一个活动具体生动地记叙与描写,就可以使文字如画,展现出当时的活动情景。4项活动抓住一两个重点去写,其余略写,就做到了详略得当。至于课堂活动中,老师的开场白、讲解、示范,同学的发言、表现,我们课堂的行动、气氛、场面,同桌的表现、我的收获、精彩对话、幽默语言、搞笑动作、精彩瞬间等,这些都是作文的好素材。我们来欣赏一下郑子心写的《特殊运动会》的一个片段:

一分钟即兴演讲技巧篇10

课外,上课前每位老师认真备课,把课堂每个环节穿插的问题研究清楚,即备教材的灵活运用,又备学生的课堂反应,这个每位老师都比较清楚,不用细说,要上好课必须还要让学生备好课,有些同行一听到我的观点感觉挺新鲜的,是的,不错,上好生物课还要让学生备好课,在上每节生物课前,要让每位学生把要讲的内容预习一下,写出预习提纲,最好的鼓励学生尝试设计一些题目,在没有上课之前,同学之间互相检测一下预习的效果。另外有些生物课,里面安排了很多探究题目,根据探究内容可适当的让学生课外试着探究,为上好新课打下基础。

例如,在讲七年级生物第二章第三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之前,我让学生课外探究一下,“生物对环境怎样适应的?怎样影响环境的?”在上课时,有个学生从家中拿来了一盆仙人掌,并给同学们展示了他对这盆仙人掌了解,最后还结合仙人掌详细的介绍了仙人掌如何适应沙漠中干旱的环境的!当时让我都佩服他的搜集信息的能力,还有学生在那节课给我讲了一个蚯蚓搬家的童话,大意透露出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地疏松。改善了农民的的土壤,使农民获得了丰收,成为农民的好朋友,并从生物学角度概述了:“生物对环境有影响,”当时我感觉到那节课上的挺成功的!

还有,现在新课标的生物课,有很多实验需要自备实验器材,新课前可安排学生课外自备或自制实验器材,这样也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刚才谈的是课外下功夫,接着在谈谈如何课内使技巧。本人认为要上好生物课,课内要使用好技巧。上好生物课,课堂要注意三个环节,即开始环节。中间环节,结束环节。以下叙述就是结合这三个环节,讲讲为了上好一节生物课,怎样在课内下功夫的!

上课的开始环节对一节课比较重要,开始顺了,一顺再顺,如果不行,很多学生的上课的积极性会被打消,那么怎样才能做好上课的开始环节呢?我认为可以这样做:

引入新课时,能做实验的一定做实验,通过不同形式的实验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讲到七年级生物第二章第二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时,开始上课时请一位学生在讲台上站一分钟,学生不知怎么回事,个个露出惊诧之色,接着我又让他在有阳光的地方站一分钟,然后问他两种环境中感受有何不同?他答道“在有阳光的地方热些,在讲台上没有热的感觉”,然后我问大家通过这个实验说明什么问题,学生们兴致激昂的说这个实验说明环境对生物有影响,通过这个实验激发了学生学习新课的热情,为上好新课开了一个好头!

另外,开始上课还可以充分利用导入语,诱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语是一节课开始时教师为引入新课所说的话。导入语不仅为教学过程定下基调,确定好教学的逻辑顺序,而且也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关键一步。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该抓住导入新课的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吸引住。在导入新课时,运用形象化的语言叙述和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迪学生的思维,增长学生的智慧。从而达到新课开始兴趣随生的境界,使学生精神振奋,兴趣盎然地去学习新课,积极主动地去接受新知识。

上好一节生物课还要注重上课的中间环节,在中间环节注重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教学效果出发,通过精心设计,将最新的教学理念融入到每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和掌握生物新课标要求的技能的过程中,懂得自主学习生物学的方法,并在学习生物过程中树立生物对人类、对社会都十分有用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另外生物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广泛收集生物学科最新成果,结合教学内容,巧妙地包装,隆重地介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根据学科教学的特点,引导学生注意生物学科知识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运用实验法、谈话法、表演法等学习方法,使学生从被动的学习方式中解脱出来,进行自主式、研究性学习,对生物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实验法,谈话法,比较常见,不在赘述,接着谈谈表演法,课堂采用表演法可以很大的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热情,例如在七年级生物第二章第四节《生态系统》授课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深刻体验“食物链”这个概念,可以请抽出三位学生分别扮演草、兔、狼三个生物,当草、兔、狼这三个生物顺次相遇时,让学生演绎出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通过表演把食物链的涵义表现的淋漓尽致!可以起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还有在教学中间环节,还可以采用讲故事吸引住学生,在生物中有很多生物历史趣闻。初中生物的教学对象特别是初二学生,其少年儿童的特点十分鲜明,感兴趣往往是他们学习入门的首要动力。因此,把书上安排的生物学史,如达尔文的《物种的起源》诞生的故事,讲给学生听。这样初中生物教材,在上课时,本身蕴含的“能量”,可以充分发挥出来吗?

还有在上课的中间环节,要上好课还要注意教学评价。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由教师来完成的评价方式往往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消极被动的地位,很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很好的发挥,影响了教学效率。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对课堂评价应做一些改变,不仅老师采取积极评价,更要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小组同学的相互评价和小组间学生的相互评价,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评价,成为评价的主人。

为了上好生物课,在教学的中间环节除以上所讲的技巧之外,还有很多其他技巧,如生物教学的中间环节也可采用情景教学法,也可起到不错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