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融资租赁公司的税收政策十篇融资租赁公司的税收政策十篇

融资租赁公司的税收政策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55:40

融资租赁公司的税收政策篇1

一、融资租赁行业的建立依赖法律体系的支撑现代租赁理论认为,融资租赁具有四大功能,即融资、促销、促进投资和资产管理。融资租赁因其具有融资和融物相结合、金融和贸易相结合的特征,已成为市场体系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资源配置的一种重要方式,是吸引外资、引进技术、促进投资及推动出口的重要手段,是发达国家继银行信贷之后又一种重要的融资渠道。

1952年,现代融资租赁在美国出现。目前,发达国家融资租赁业的市场渗透率(融资租赁在固定资产投资中所占比例)已达到15%~30%;在我国,这个比例约为1.5%.1981年2月,我国最早的融资租赁公司—中外合资的中国东方租赁有限公司成立。目前,纳入监管的融资租赁公司共有三类,一是由银监会监管的金融租赁公司,共12家;二是商务部监管的中外合资租赁公司,共36家;三是内资租赁公司,有1000多家,也由商务部监管。

在融资租赁行业发展历史过程中,不同国家的法律实践证明,融资租赁具有独特的法律关系,传统法律体系对其界定并不充分,为此,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往往单独设置融资租赁法律,协调融资租赁行为。支撑融资租赁行业发展的法律体系,通常包括四个方面:民商法、会计法、金融监管法规和税法。我国这一法律体系建立健全的历程已超过10年。起初是以部门规章形式融资租赁行业管理规定。到1992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出台《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一次在司法解释中确立融资租赁合同的法律地位。1993年12月,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营业税税目注释(试行稿)〉的通知》,明确了1994年实行的新税制中融资租赁行为适用流转税政策。1996年5月,最高人民法院出台《关于审理融资租赁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界定了融资租赁合同及合同各方相关法律关系。1999年3月,我国《合同法》对融资租赁合同作出专门规定。2000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颁布《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确立融资租赁的市场准入标准和融资租赁公司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性质。2001年1月,财政部颁布实施《企业会计准则—租赁》,规范融资租赁会计行为。2005年3月,商务部颁布实施《外商投资租赁业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外商投资租赁企业管理。我国现行融资租赁行业法律框架结构如下:1.《合同法》关于融资租赁的界定。《合同法》规定:融资租赁合同是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出卖人、租赁物的选择,向出卖人购买租赁物,提供给承租人使用,承租人支付租金的合同。

2.企业会计准则关于融资租赁的界定。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融资租赁是指实质上转移了与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全部风险和报酬的租赁。所有权最终可能转移,也可能不转移。与资产所有权有关的风险是指,由于经营情况变化造成相关收益的变动,以及由于资产闲置、技术陈旧等造成的损失等;与资产所有权有关的报酬是指,在资产可使用年限内直接使用资产而获得的经济利益、资产增值,以及处置资产所实现的收益等。

3.行业监管办法关于融资租赁的界定。《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规定,金融租赁公司是指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以经营融资租赁业务为主的非银行金融机构。融资租赁业务,是指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出卖人、租赁物的选择,向出卖人购买租赁物件,提供给承租人使用,向承租人收取租金的交易,它以出租人保留租赁物的所有权和收取租金为条件,使承租人在租赁合同期内对租赁物取得占有、使用和受益的权利。该办法同时将回租、转租视为融资租赁的特殊形式进行了定义。商务部现在监管融资租赁业的法律依据,主要是《外商投资租赁业管理办法》。

4.税法关于融资租赁的界定。流转税和所得税对于融资租赁的定义不同。营业税法采用形式主义界定,所得税法则采用实质主义界定。我国现行营业税政策规定:融资租赁是指具有融资性质和所有权转移特点的设备租赁业务。即:出租人根据承租人所要求的规格、型号,购入设备租赁给承租人,合同期内设备所有权属于出租人,承租人只拥有使用权,合同期满付清租金后,承租人有权按残值购入设备,以拥有设备的所有权。现行所得税法规定:融资租赁是指在实质上转移与一项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全部风险和报酬的一种租赁。

可以看出,我国融资租赁行业正是在上述制度体系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来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我国民商法、会计法、金融监管法规和税法对融资租赁的界定有所不同。

二、关于融资租赁业务流转税政策的发展在《融资租赁法》起草过程中,对于租赁公司究竟应该如何缴纳流转税,是缴纳增值税还是营业税、税负是多少,一些地方反映政策不够清晰。对此,笔者结合我国关于融资租赁的现行流转税政策作出分析。

1.关于融资租赁业务适用流转税税种和税目。1993年12月,《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营业税税目注释(试行稿)〉的通知》将融资租赁界定为一种金融业务,因此,对融资租赁行为应按金融保险业税目中的金融项目征收营业税。

2.关于融资租赁业务主体资格与适用营业税政策。1995年4月,《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营业税若干问题的通知》规定,融资租赁是指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经营融资租赁业务的单位所从事的融资租赁业务,其他单位从事融资租赁业务应按“服务业”税目中的“租赁业”项目征收营业税。上述规定从融资租赁业务的经营主体上区分出融资租赁行为适用不同营业税政策。

3.关于融资租赁业务营业税计税依据的确定。1997年3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转发〈国务院关于调整金融保险业税收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的通知》规定,纳税人经营融资租赁业务,以其向承租者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包括残值)减去出租方承担的出租货物的实际成本后的余额为营业额。1999年6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融资租赁业营业税计税营业额问题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融资租赁业务营业额扣除标准。2003年1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营业税若干政策问题的通知》进一步明确,经中国人民银行、外经贸部和国家经贸委批准经营融资租赁业务的单位从事融资租赁业务的,以其向承租者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包括残值)减除出租方承担的出租货物的实际成本后的余额为营业额。以上所称出租货物的实际成本,包括由出租方承担的货物的购入价、关税、增值税、消费税、运杂费、安装费、保险费和贷款的利息(包括外汇借款和人民币借款利息)。

4.关于对融资租赁业务征收营业税与征收增值税的划分。2000年7月,《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融资租赁业务征收流转税问题的通知》,划分了融资租赁业务征收营业税和增值税的不同情况,还重新明确了流转税政策中确认为融资租赁行为的定义。该通知规定,对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经营融资租赁业务的单位所从事的融资租赁业务,无论租赁的货物的所有权是否转让给承租方,均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征收营业税,不征收增值税。其他单位从事的融资租赁业务,租赁的货物的所有权转让给承租方,征收增值税,不征收营业税;租赁的货物的所有权未转让给承租方,征收营业税,不征收增值税。

5.关于内资融资租赁试点企业流转税政策。2004年10月,《商务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从事融资租赁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商务部对内资租赁企业开展从事融资租赁业务的试点工作,并规定了融资租赁业务试点企业的条件和标准,以及试点企业适用营业税政策。

由上可见,目前,确定融资租赁业务适用流转税政策,主要依据两个方面要件,首先要看纳税主体是否为行业监管体制内公司,对监管体制内的公司开展融资租赁业务,均征收营业税;对监管体制外的公司,即未经批准开展的融资租赁业务,按租赁货物的所有权是否转移分别适用增值税政策或营业税政策,且适用营业税政策时与体制内公司有所不同。业界反映,上述规定,在政策上显得不够完整且税负欠统一。一是监管体制外与监管体制内公司税负不一致,监管体制外公司的税负明显高于监管体制内公司的税负。二是体制外公司适用增值税时,税负往往高于征收营业税时的税负。三是监管体制外公司按照租赁货物的所有权是否转移确定征收流转税政策,不能够适应租赁经营方式的变化,会造成整个融资租赁过程中可能出现适用流转税政策不一致,导致企业实行税收筹划而扭曲正常的生产经营行为。

笔者认为,应考察融资租赁行业在资源配置上的优势,采用税收手段以促进融资租赁行业的长足发展,减少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流转税政策的完善,应将融资租赁行为视为一种金融服务项目,积极发挥扶持融资租赁行业发展作用;同时,还应将完善经营租赁与融资租赁的流转税政策统筹考虑。一要参考即将出台的《融资租赁法》和企业会计准则,修改现行流转税政策关于融资租赁的定义,确立融资租赁认定标准,对融资租赁业务,不考虑其主体资格和货物所有权是否转移,在货物租赁期内,均按金融保险业税目征收营业税,不征收增值税。二要缩小融资租赁与经营租赁的流转税负担差异。完善经营租赁的营业税政策,降低经营租赁行为的流转税税负,调整经营租赁行为营业税税基,在计算营业额时,应允许扣除租入成本。

融资租赁公司的税收政策篇2

关键词:融资租赁税收政策资金成本

一、我国融资租赁行业现状

融资租赁,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而产生的一种融资方式。我国20世纪80年代初引进这种业务方式后,在国家立法部门、政府有关部门和不同类型的融资租赁公司共同努力下,近二十多年来也得到迅速发展。目前银监会审批的金融租赁公司也已有17家,内资融资租赁试点企业已经由最初的9家发展到37家,外商投资的融资租赁公司达100多家。注册资本超过500亿元人民币,可承载的资产管理规模可达6000亿元人民币以上。而融资租赁在国外发展迅速,2005年全球融资租赁成交额达到5791亿美元。发达国家的融资租赁业几乎渗透到所有行业和各种类型的设备中,并占有相当大的投资比例。美国目前融资租赁企业达3000多家,在资本融资方面的渗透率达30%。而中国目前融资租赁企业只有200多家,渗透率不足5%。由此看来,我国融资租赁的优势还远未发挥出来,制约其继续发展的问题还很多。

二、我国融资租赁公司发展面临的困难

1、资金瓶颈制约我国融资租赁公司发展。我国融资租赁公司大致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具有外资背景的融资租赁公司。按照国家外管局2005年颁布的第74号文件,外资融资租赁公司被允许向国外借入外债。如果这些融资租赁公司的外方股东资金雄厚,那这些融资租赁公司一般来说资金不成问题。第二类是我国大型厂商设立的融资租赁公司,如我国的柳工、厦工、三一重工和都设立或者控股了的融资租赁公司。对于这部分融资租赁公司来说,筹措资金就成为十分头痛的事情。目前,大部分这类的融资租赁公司都是向银行借款。一方面银行贷款利率基本都受人民银行的监管,融资租赁公司的资金成本会比较高。另一方面,银行都会要求厂商提供担保或者回购承诺。比如三一重工于2008年就其与康富国际租赁和招商银行的合作公告。其中,招商银行将会对康富国际的融资租赁款办理保理业务,但是三一重工必须承担回购义务。这些担保义务都会使生产商的资产负债表恶化,损害其主营业务进一步融资的能力。第三类是具有银行背景的金融租赁公司。尽管这些租赁公司具有银行背景,但是其融资能力也受到很大的限制。由于大部分融资租赁公司的母公司都是上市的银行,其向母公司的融资被作为关联方交易受到投资者的关注,所以目前很多银行背景的金融租赁公司都是主要靠资本金。虽然按照规定他们可以参与银行间市场交易,但是需要至少有两年的赢利年度才能申请,所以目前他们无法从银行间市场拆借资金。即使将来这些金融租赁公司可以参与银行间拆借市场,他们也无法获得长期资金来源,因为银行间市场主要是短期头寸的拆借。第四类是独立的第三方的本地融资租赁公司。目前这类公司生存非常困难,他们基本上没有任何可靠的资金来源。

2、税收政策影响我国融资租赁公司发展。对于融资租赁行业,税收政策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按照现有的税收政策(财税1999年183号文,国税函2000年514号和909号),经过商务部或者银监会批准设立的融资租赁公司,按照利差缴纳营业税,未经批准从事融资租赁业务的,一般视同销售征收增值税。

这些陆续颁布的税收政策对促进融资租赁行业发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是2009年开始的增值税改革让融资租赁行业完全陷入了困境。我国的增值税从1994年实施以来一直实行的是生产性的增值税,企业购入的固定资产所含有的增值税均不允许抵扣。经过几年的试点,国务院2009年开始实施的新增值税条例允许企业购入固定资产抵扣其含有的增值税进项税额,这个对所有行业都是重大的利好消息却让融资租赁行业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

按照新实施的增值税暂行条例,企业如果向银行贷款购入固定资产,那么企业就可以取得固定资产的增值税发票,从而可以在其销项税中抵扣购入固定资产所包含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但是如果企业向融资租赁公司租入固定资产,由于融资租赁公司无法出具增值税发票,企业就无法抵扣其固定资产中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对于企业来说,同样是融资手段,利用银行贷款就会比利用融资租赁节省17%的成本。

除此之外,在征税实践中,一些税收政策对于融资租赁行业也没有十分明确规定。例如,融资租赁的设备如果由于顾客欠租而被租赁公司收回后出售,有些地方的税务局认为这属于销售行为,需要征收增值税;也有些地方的税务局认为这个是整个租赁行为的组成部分,只需按照原来的租赁交易缴纳营业税。即使缴纳增值税,各个地方的税务局对于税率也有不同看法。有些地方的税务局认为这个属于旧货出售,适用于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旧货处理的有关规定,也有些地方的税务局认为属于企业自行处理自有固定资产,使用零税率。

税务政策不明确使众多融资租赁公司处在税务处理的灰色地带,造成在税务实践中有融资租赁资质企业之间、有融资租赁资质和没有融资租赁资质的企业之间处理同样的融资租赁业务,却出现税种适用不一、税基适用不一、税负不公的混乱局面。税务政策不明确造成的执行差异成为了不同地区的融资租赁企业之间的不公平竞争的因素之一。

3、缺乏统一的登记平台束缚了我国融资租赁公司发展。目前市场上所有的融资租赁公司都没有被允许进入央行的征信系统。各个租赁公司凭借其拥有的有限信息来评估顾客的信用状况。导致的结果是严重削弱了融资租赁公司事先控制风险的能力,而且也失去了事中督促客户按时还款的重要手段。

我国对于以动产作为融资对象的交易缺乏统一的登记系统。就算汽车等特殊物品有登记系统,也缺乏全国统一的登记系统。汽车的抵押登记一般是通过当地车管所进行的,每个地方的登记制度和要求都不同,这大大增加了融资租赁公司的运营成本。

对于其他的动产登记在我国一直没有统一的规定。由于缺乏全国统一的登记平台,一旦承租人变卖租赁设备,租赁公司很难对抗善意取得设备的第三人。这对于保护租赁公司的权益非常不利。

三、促进我国融资租赁公司的发展对策

1、允许融资租赁公司发行债券。在债券市场上直接融资是世界上大部分国家融资租赁公司的资金主要来源渠道。比如通用汽车金融服务公司和卡特彼勒金融服务公司就可以在资本市场上发行公司债券和短期票据。尽管这些公司的母公司都实力雄厚,但是他们还是会单独以自己的名义在资本市场上融资。这些在资本市场独资发债的租赁公司本身虽然不是上市公司,但是他们因为单独发行债券从而需要单独披露本身的财务状况。这一方面丰富了其融资渠道,另外一方面也有利于市场参与者监督其管理风险的能力。

目前我国的融资租赁公司筹资渠道过于狭窄,目前唯一比较可靠的融资渠道是来源于银行贷款。这就造成其资金成本比较高,使得公司与银行在市场竞争上明显处于劣势。银监会批准成立的融资租赁公司虽然在管理规定上容许他们在经批准后发行金融债券,但是具体的发行办法一直没有出台。即使发行办法出台,也是仅仅解决了属于银监会监管的那部分融资租赁公司的资金来源。对于绝大部分目前由商务部监管的融资租赁公司,合适的资金来源仍遥遥无期。

解决之策是融资租赁公司的筹资渠道应该统一平台。虽然两类公司分属不同的监管机构,但是他们的业务性质没有本质区别。银监会和央行在制定金融债券发行办法的时候,应该将目前不属于银监会监管的融资租赁公司考虑进去。只要满足发行办法的规定条件,公司无论属于何种机构监管都应该允许发行金融债券。

2、理顺融资租赁行业的税收关系。为了理顺融资租赁行业中的税收问题,财政部应尽快考虑将融资租赁行业改为征收增值税。

按照1994年税制改革的思路,商品销售和部分修理修配服务适用增值税,服务业适用营业税。这个简单的分工在大部分行业里面都不会出现问题。但是融资租赁的特殊性让营业税和增值税的分界变得非常模糊。增值税的改革让这个问题变得更加突出。

1994年的税制改革强行将服务业和商品销售分开适用不同的税种本身就是改革的不彻底。基于当时历史条件局限,大部分服务业是小型企业,无法适应增值税的严格管理。但是,营业税本身的局限性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也造成了很多征管的不便和税负的不公平。但是由于目前实行的分税制,营业税由地方税务系统征收而增值税是国家和地方共享税种,这两个税种的合并在短期之内无法实现。

但是就融资租赁行业,这个改革已经刻不容缓。因为融资租赁行业在整个营业税中所占比例并不高,实行增值税不会对国家和地方之间的财政分配造成巨大冲击。实行增值税对于融资租赁行业所带来的好处是非常巨大的。首先,解决了固定资产用融资租赁方式无法抵扣进项税的问题。其次,是解决了经营性租赁的税收问题。目前很多融资租赁公司不敢开展经营性租赁是由于国家的税收政策模糊不清。经营性租赁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也有利于融资租赁公司发挥长处从而和银行错位竞争。最后,可以解决融资租赁公司处理收回设备处理时税收负担过重的问题。一般情况下,租赁公司由于承租人违约而收回设备时已经造成亏损,而按照现行政策让其再次缴纳增值税显得非常不公平。

3、加强法制建设和融资租赁行业信息系统建设。央行征信系统应该立刻着手将融资租赁公司纳入到其信用采集系统中来。当然,央行可能也需要制定一定的规则以保护公民隐私权和防止征信系统被滥用。但是迟迟不接纳融资租赁公司作为征信系统的成员企业将不利于中国信用社会的建设。据目前可以进入央行征信系统的汽车金融公司介绍,超过百份之九十的申请者在央行征信系统里都有信贷纪录。随着信用卡和小额信贷在中国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将被纳入央行征信系统。央行应该适时出台相关政策确立进入央行征信系统的管理办法。满足管理办法的企业就应该被纳入征信系统。

另外相关监管部门也应该着手建立全国统一的融资租赁物品登记平台,并制定全国统一的登记规则。而从事二手设备的交易商可以在这个统一平台上去查询该设备是否属于融资租赁设备从而避免购买产权不完整的设备。这样不仅有利于保护融资租赁公司的权利也将促进我国二手设备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厉无畏:推进融资租赁市场发展化解金融危机影响[eb/ol].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9-03-28/content_11090

945.htm.

[2]金融危机中亟待发展融资租赁市场[eb/ol].stock.hexun.com/2008-12-18/112521785.html.

[3]关于《发展“融资租赁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建议[eb/ol].bokee.net/company/weblog_viewentry/2418101.html,2008-12-25.

[4]2008—2009年中国融资租赁行业研究报告[eb/ol].chinaccm.com/48/4808/480804/news/2009-02-13/105618.asp.

融资租赁公司的税收政策篇3

融资租赁,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而产生的一种融资方式。我国20世纪80年代初引进这种业务方式后,在国家立法部门、政府有关部门和不同类型的融资租赁公司共同努力下,近二十多年来也得到迅速发展。目前银监会审批的金融租赁公司也已有17家,内资融资租赁试点企业已经由最初的9家发展到37家,外商投资的融资租赁公司达100多家。

注册资本超过500亿元人民币,可承载的资产管理规模可达6000亿元人民币以上。而融资租赁在国外发展迅速,2005年全球融资租赁成交额达到5791亿美元。发达国家的融资租赁业几乎渗透到所有行业和各种类型的设备中,并占有相当大的投资比例。美国目前融资租赁企业达3000多家,在资本融资方面的渗透率达30%。而中国目前融资租赁企业只有200多家,渗透率不足5%。由此看来,我国融资租赁的优势还远未发挥出来,制约其继续发展的问题还很多。

二、我国融资租赁公司发展面临的困难

1、资金瓶颈制约我国融资租赁公司发展。我国融资租赁公司大致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具有外资背景的融资租赁公司。按照国家外管局2005年颁布的第74号文件,外资融资租赁公司被允许向国外借入外债。如果这些融资租赁公司的外方股东资金雄厚,那这些融资租赁公司一般来说资金不成问题。第二类是我国大型厂商设立的融资租赁公司,如我国的柳工、厦工、三一重工和都设立或者控股了的融资租赁公司。对于这部分融资租赁公司来说,筹措资金就成为十分头痛的事情。目前,大部分这类的融资租赁公司都是向银行借款。一方面银行贷款利率基本都受人民银行的监管,融资租赁公司的资金成本会比较高。另一方面,银行都会要求厂商提供担保或者回购承诺。比如三一重工于2008年就其与康富国际租赁和招商银行的合作公告。其中,招商银行将会对康富国际的融资租赁款办理保理业务,但是三一重工必须承担回购义务。这些担保义务都会使生产商的资产负债表恶化,损害其主营业务进一步融资的能力。第三类是具有银行背景的金融租赁公司。尽管这些租赁公司具有银行背景,但是其融资能力也受到很大的限制。由于大部分融资租赁公司的母公司都是上市的银行,其向母公司的融资被作为关联方交易受到投资者的关注,所以目前很多银行背景的金融租赁公司都是主要靠资本金。虽然按照规定他们可以参与银行间市场交易,但是需要至少有两年的赢利年度才能申请,所以目前他们无法从银行间市场拆借资金。即使将来这些金融租赁公司可以参与银行间拆借市场,他们也无法获得长期资金来源,因为银行间市场主要是短期头寸的拆借。第四类是独立的第三方的本地融资租赁公司。目前这类公司生存非常困难,他们基本上没有任何可靠的资金来源。

2、税收政策影响我国融资租赁公司发展。对于融资租赁行业,税收政策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按照现有的税收政策(财税1999年183号文,国税函2000年514号和909号),经过商务部或者银监会批准设立的融资租赁公司,按照利差缴纳营业税,未经批准从事融资租赁业务的,一般视同销售征收增值税。

这些陆续颁布的税收政策对促进融资租赁行业发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是2009年开始的增值税改革让融资租赁行业完全陷入了困境。我国的增值税从1994年实施以来一直实行的是生产性的增值税,企业购入的固定资产所含有的增值税均不允许抵扣。经过几年的试点,国务院2009年开始实施的新增值税条例允许企业购入固定资产抵扣其含有的增值税进项税额,这个对所有行业都是重大的利好消息却让融资租赁行业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

按照新实施的增值税暂行条例,企业如果向银行贷款购入固定资产,那么企业就可以取得固定资产的增值税发票,从而可以在其销项税中抵扣购入固定资产所包含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但是如果企业向融资租赁公司租入固定资产,由于融资租赁公司无法出具增值税发票,企业就无法抵扣其固定资产中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对于企业来说,同样是融资手段,利用银行贷款就会比利用融资租赁节省17%的成本。

除此之外,在征税实践中,一些税收政策对于融资租赁行业也没有十分明确规定。例如,融资租赁的设备如果由于顾客欠租而被租赁公司收回后出售,有些地方的税务局认为这属于销售行为,需要征收增值税;也有些地方的税务局认为这个是整个租赁行为的组成部分,只需按照原来的租赁交易缴纳营业税。即使缴纳增值税,各个地方的税务局对于税率也有不同看法。有些地方的税务局认为这个属于旧货出售,适用于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旧货处理的有关规定,也有些地方的税务局认为属于企业自行处理自有固定资产,使用零税率。

税务政策不明确使众多融资租赁公司处在税务处理的灰色地带,造成在税务实践中有融资租赁资质企业之间、有融资租赁资质和没有融资租赁资质的企业之间处理同样的融资租赁业务,却出现税种适用不一、税基适用不一、税负不公的混乱局面。税务政策不明确造成的执行差异成为了不同地区的融资租赁企业之间的不公平竞争的因素之一。

3、缺乏统一的登记平台束缚了我国融资租赁公司发展。目前市场上所有的融资租赁公司都没有被允许进入央行的征信系统。各个租赁公司凭借其拥有的有限信息来评估顾客的信用状况。导致的结果是严重削弱了融资租赁公司事先控制风险的能力,而且也失去了事中督促客户按时还款的重要手段。

我国对于以动产作为融资对象的交易缺乏统一的登记系统。就算汽车等特殊物品有登记系统,也缺乏全国统一的登记系统。汽车的抵押登记一般是通过当地车管所进行的,每个地方的登记制度和要求都不同,这大大增加了融资租赁公司的运营成本。

对于其他的动产登记在我国一直没有统一的规定。由于缺乏全国统一的登记平台,一旦承租人变卖租赁设备,租赁公司很难对抗善意取得设备的第三人。这对于保护租赁公司的权益非常不利。

三、促进我国融资租赁公司的发展对策

1、允许融资租赁公司发行债券。在债券市场上直接融资是世界上大部分国家融资租赁公司的资金主要来源渠道。比如通用汽车金融服务公司和卡特彼勒金融服务公司就可以在资本市场上发行公司债券和短期票据。尽管这些公司的母公司都实力雄厚,但是他们还是会单独以自己的名义在资本市场上融资。这些在资本市场独资发债的租赁公司本身虽然不是上市公司,但是他们因为单独发行债券从而需要单独披露本身的财务状况。这一方面丰富了其融资渠道,另外一方面也有利于市场参与者监督其管理风险的能力。

目前我国的融资租赁公司筹资渠道过于狭窄,目前唯一比较可靠的融资渠道是来源于银行贷款。这就造成其资金成本比较高,使得公司与银行在市场竞争上明显处于劣势。银监会批准成立的融资租赁公司虽然在管理规定上容许他们在经批准后发行金融债券,但是具体的发行办法一直没有出台。即使发行办法出台,也是仅仅解决了属于银监会监管的那部分融资租赁公司的资金来源。对于绝大部分目前由商务部监管的融资租赁公司,合适的资金来源仍遥遥无期。

解决之策是融资租赁公司的筹资渠道应该统一平台。虽然两类公司分属不同的监管机构,但是他们的业务性质没有本质区别。银监会和央行在制定金融债券发行办法的时候,应该将目前不属于银监会监管的融资租赁公司考虑进去。只要满足发行办法的规定条件,公司无论属于何种机构监管都应该允许发行金融债券。

2、理顺融资租赁行业的税收关系。为了理顺融资租赁行业中的税收问题,财政部应尽快考虑将融资租赁行业改为征收增值税。

按照1994年税制改革的思路,商品销售和部分修理修配服务适用增值税,服务业适用营业税。这个简单的分工在大部分行业里面都不会出现问题。但是融资租赁的特殊性让营业税和增值税的分界变得非常模糊。增值税的改革让这个问题变得更加突出。

1994年的税制改革强行将服务业和商品销售分开适用不同的税种本身就是改革的不彻底。基于当时历史条件局限,大部分服务业是小型企业,无法适应增值税的严格管理。但是,营业税本身的局限性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也造成了很多征管的不便和税负的不公平。但是由于目前实行的分税制,营业税由地方税务系统征收而增值税是国家和地方共享税种,这两个税种的合并在短期之内无法实现。

但是就融资租赁行业,这个改革已经刻不容缓。因为融资租赁行业在整个营业税中所占比例并不高,实行增值税不会对国家和地方之间的财政分配造成巨大冲击。实行增值税对于融资租赁行业所带来的好处是非常巨大的。首先,解决了固定资产用融资租赁方式无法抵扣进项税的问题。其次,是解决了经营性租赁的税收问题。目前很多融资租赁公司不敢开展经营性租赁是由于国家的税收政策模糊不清。经营性租赁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也有利于融资租赁公司发挥长处从而和银行错位竞争。最后,可以解决融资租赁公司处理收回设备处理时税收负担过重的问题。一般情况下,租赁公司由于承租人违约而收回设备时已经造成亏损,而按照现行政策让其再次缴纳增值税显得非常不公平。

融资租赁公司的税收政策篇4

(一)抵扣环节设置不合理造成重复征税营改增之后,在售后回租业务中,承租方企业在向租赁公司转让有形动产时,不征收增值税,所以承租方企业无法向租赁公司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但是,在计算这项业务的销项税额时,租赁公司因为没有增值税专用发票,无法抵扣进项税。从而导致公司在购置有形动产和售后回租业务过程中两次缴纳17%的增值税,造成增值税重复征税。由于抵扣环节设置不合理,造成融资租赁公司在售后回租业务中出现重复征税,增加了融资租赁业的税负。

(二)即征即退的优惠政策难以落实营改增后,国家税务总局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财税[2011]111号文),规定有资质经营融资租赁业务的试点纳税人中的一般纳税人,提供有形动产的融资租赁服务,若其增值税的实际税负超过了3%,则对其增值税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行即征即退。然而即征即退需要经国家有关部门的层层审批并且需要企业提供相关实际税负的明确凭证,对于急需资金周转的融资租赁企业来说,这一过渡性政策难以落实,不利于减轻企业税负。

(三)飞机租赁业的增值税税收优惠政策有待细化根据75号文,对在自由贸易试验区内注册的国内租赁公司或其子公司,经国家相关部门批准从境外购买25吨以上(空载重量)并以融资租赁的方式租给国内航空公司的飞机,按照规定享受增值税优惠政策。该文只规定了飞机租赁业按照规定享受增值税优惠政策,这一政策还有待于细化,这样自贸区飞机租赁业才能真正享受到增值税的优惠。

二、国外融资租赁业税收政策先进经验及其借鉴

(一)加速折旧制度日本和美国都针对融资租赁中的有形动产计提折旧规定了加速折旧制度,以扶持融资租赁业发展。美国的《55-045号税务裁决》明确界定了“真实租赁”②,其中规定凡是符合真实租赁条件的出租人都可根据税法的规定享受设备投资加速折旧等优惠,并且在联邦所得税的核算中,租金可以作为费用扣除。日本税法规定,可以提前完成法定折旧,企业可延期纳税,获得资金的时间价值,这样设备的更新损失降低,通货膨胀的风险减少,确保了融资租赁企业资金充足。③

(二)投资抵免政策美国对融资租赁业的主要优惠政策为投资抵免政策,1962年,美国《投资抵免法》规定在购买设备的当年,出租人可以按一定百分比,通常是百分之十左右从其应税收入中抵免投资设备的支出,这大大降低了设备的初始成本,从而增加融资租赁企业的盈利空间。英国曾于1970年实施了与美国投资抵免政策相仿的税收减免,即融资租赁的头年投资减税。

(三)减值减税制度英国对于融资租赁业最典型的税收优惠政策是减值减税制度,于1986年正式实行25%的减值减税制度。其规定:除了售后回租、设备出租企业与卖主有关联关系、非当年购入设备或者头年已经减税的情形以外,25%逐年减值减税制度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厂房和设备投资。

(四)呆账准备金制度呆账准备金制度是日本对融资租赁业采取的独特地税收政策。日本,对融资租赁业征收的是消费税,分为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两种形式。在日本,融资租赁必须是全额性偿付,即租金总额至少占到出租人全部投入的百分之九十,同时在租赁期间,承租人无权解除或者撤销租赁合同。根据日本税法对融资租赁业的规定,当承租人无法偿还融资租赁企业资金时,其数额作为呆账损失在计入年度损失额中,不计为应税所得额,从而使融资租赁企业获得税收优惠。

三、营改增背景下自贸区融资租赁业的税收政策的完善建议

(一)优化税率设置环节,适用较低税率税率是指税法规定的纳税人的应纳税额与计税依据直接的比例,是法定的计算应纳税额的尺度,体现了国家征税的深度④,税率的合理设置应兼顾国家财政需要与纳税人的实际承受能力。在税基没有变化的情况下,营改增后融资租赁业的税率上升了12%,税率设置偏高。建议调整自贸区融资租赁业营业税税率,主要是降低税率。营改增后国家在自贸区采取两档税率,融资租赁业的增值税税率为17%,其他现代服务业的增值税税率为6%,因此建议统一采取一档税率,即对融资租赁业也适用6%的税率,以减轻融资租赁业税负,推动自贸区融资租赁业稳健发展。

(二)完善抵扣环节,消除重复征税融资租赁业务是以资金融通为主要内涵的金融业务,为资金密集型的金融行业,融资租赁公司也应归类于非银行金融企业,应该把融资租赁归于金融保险业,简单将其归入交通运输等现代服务业是不科学的。建议对于融资租赁业制定与金融保险业相同的税收政策,在售后回租业务中,融资租赁企业提供融资性回租服务时,对融资租赁企业所取得的租赁收入的本金不征收增值税,只对利息的差额征收增值税,这样就保持了纳税基数与营改增相比不变,从而消除了融资租赁业售后回租业务中的重复征税。

(三)取消即征即退政策,采取设备加速折旧方法营改增后,国家规定了即征即退的过渡性增值税优惠政策。但该政策实际可行性欠佳,对减轻企业经营成本没有显著作用,建议在采取前述税收改革措施的基础上,取消“实际税负超过3%部分即征即退”政策,而采取设备加速折旧方法。融资租赁业务通常合同期较长,设备使用年限也比较长,对投资设备所采取的折旧方法直接关系到融资租赁企业的成本与收益。为了扶持融资租赁业的发展,在设计折旧政策时,理应采取有利于融资租赁企业的折旧方法。建议借鉴美国、日本税法中的加速折旧方法,使自贸区融资租赁企业实现资金融通、享受到资金时间价值,从而推动自贸区融资租赁业发展壮大。

(四)明确飞机租赁业税收优惠政策,采取投资抵免政策75号文对机租赁业规定了税收优惠政策,但还尚待进一步明确。我国民航业发展的巨大需求,明确飞机租赁业的增值税优惠政策迫在眉睫。中国天津东疆保税港区对机租赁业采取了特殊的增值税优惠政策,值得自贸区借鉴。根据国务院批复的《天津北方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方案》,注册于东疆保税港区的国内租赁公司或其子公司,经国家相部门批准从境外购买的25吨以(空载重量)上并以融资租赁的方式租给国内航空公司的飞机,征收4%的进口环节增值税。建议借鉴东疆飞机租赁业的增值税优惠政策,对在上海自贸区内的飞机租赁业征收4%的进口环节增值税。同时借鉴美国税法,对自贸区飞机租赁业进行扶持,采取投资抵免政策,允许融资租赁公司在出资购入飞机的当年按适当百分比从其应税收入中抵免投资飞机的支出,减少飞机的初始投资成本。

(五)借鉴其他税收优惠政策,建立融资租赁业税收优惠的长效机制我国融资租赁业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其发展潜力巨大,需要有着良好的政策环境。建议在采取上述税收制度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融资租赁业先进的税收政策,结合我国自贸区的实际情况,建立融资租赁业税收优惠的长效机制。建议借鉴英国减值减税制度,实行有形动产使用当年的减税制度,一律按25%逐年减值减税,同时借鉴日本,建立呆账准备金制度。

融资租赁公司的税收政策篇5

关键词:“营改增”有形动产融资租赁会计核算报表分析

一、税率变化及优惠政策

对于融资租赁业务,“营改增”之前适用营业税5%税率;税改后属于有形动产租赁服务适用的增值税17%税率。《关于在全国开展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13]37号)中规定,经人民银行、银监会、商务部批准经营融资租赁业务的试点纳税人中的一般纳税人提供有形动产融资租赁服务,对其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这就说明融资租赁企业最高税率不会超过3%。

二、固定资产融资租赁案例分析

2013年12月甲公司因产业链升级需要委托当地某租赁公司(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经营融资租赁业务,简称“乙公司”)购入一设备a,乙公司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设备价值2000万元,增值税340万元,预计a设备可使用寿命为5年;同时甲公司与乙公司(均为一般纳税人)签订融资租赁合同,约定租赁期为2014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租赁期间,甲公司每年12月31日向乙公司支付等额租金350万元,乙公司在每次收到租金时向甲公司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租赁期满后a设备归甲公司所有。

分析:

1.该设备预计可使用寿命为10年,甲公司租赁期为8年,大于预计可使用寿命的75%,可判定为融资租赁有形动产。

2.未实现融资收益分配表编制及会计处理。

(1)按“营改增”前政策编制的未实现融资收益分配表(见表1)。

(2)按“营改增”政策编制的未实现融资收益分配表(见下页表2)。

(3)会计处理对比(单位:万元)(见下页表3)。

3.税负计算。

(1)按“营改增”前政策核算。

实际成本:2340万元;租赁期间营业税共计:23万元。

乙公司增值税实际税负率=23÷2800=0.82%

(2)按“营改增”政策核算。

实际成本:2000万元;租赁期间增值税共计:406.84-340=66.84(万元)

乙公司增值税实际税负率=66.84÷(2800-2000)=8.36%

根据优惠政策:一般纳税人提供有形动产融资租赁服务,对其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

本案例中,增值税实际负税率=966.84÷(2800-2000)=8.36%>3%

所以应该享受超过3%部分即征即退的政策,应该退还增值税为42.84万元[66.84-(2800-2000)×3%],实际交纳的增值税为24万元。

三、报表分析

将租赁公司以公司在“营改增”前后的会计处理数据填列在简化后的同一利润表中(见表4)。

利润表以2014年的财务数据为例,通过表中“营改增”前后相关项目核算可以看出,“营改增”明显提高了企业的净利润,减轻了企业税负。对于一般纳税人的承租人来说,一方面购买设备环节的进项税可以抵扣,并且分期支付的租赁费用相当于利息的部分也可以进行进项税的抵扣;另一方面由于支付的租金是含税的,那么实际租金费用就降低了。这两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承租人采取融资租赁方式融资的积极性,对融资租赁的发展有积极作用。

四、总结与建议

基于上述分析,“营改增”这项举措解决了重复征税的问题,对降低企业税负、提高企业净利润、更好地鼓励企业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这些利好政策都会促进融资租赁公司积极地开展融资租赁业务,促进经济更加繁荣的发展,同时降低了融资租赁行业的税收负担,能更好地促进产业融合和产业优化。

虽然“营改增”的改革力度不断加大,涉及的行业范围也越来越广泛,但“营改增”仍在改革的路上。随着改革不断深入,会有很多问题在实践中有待解决和完善,如以应税服务年销售额500万元为标准划分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如果建立多档不同税率的增值税更利于中小融资企业的发展。再如对有形动产租赁服务增值税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这项过渡政策,有待进一步的确定和落实,退税是否及时,会影响企业的现金流,同时过渡政策毕竟是暂时的,更早的落实能更利于融资租赁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融资租赁公司的税收政策篇6

关键词:“营改增”融资租赁税负

一、引言

随着海上运输业务的增多,国际与国内贸易的快速发展,也促进了船舶融资租赁业务的发展。航运业与其他行业有很大的不同,一般最大的成本支出就是购置船舶。由于船舶具有单件成本较大的特点,所以,资金成为航运企业更为关心的问题,严重影响航运企业未来的生存与发展。我国航运企业发展尚不成熟,我国船队还有更新的需求:行业内部需求方面,由于我国航运企业船队老龄化比较严重和结构不合理,不能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航运市场;行业外部需求方面,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对船舶各方面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船舶融资租赁在某种程度上巧妙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使航运企业在取得船舶所有权的同时,又提高了资金利用率,大大节省了固定资本投入。综合考虑以上因素,船舶融资租赁业在我国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2013年5月24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在全国开展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13]37号,以下简称“37号文”),明确自2013年8月1日起,扩展到全国范围内开展“营改增”试点,融资租赁行业也被纳入此次“营改增”试点范围中。2013年12月13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将铁路运输和邮政业纳入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3]106号,以下简称“106号文”)对37号文在融资租赁售后回租方面做了重要补充和改进,其中对租赁动产的本金是否涉及纳税义务的规定进行了一定的调整。近几年来,我国航运业发展并不景气,船舶融资租赁业务也受到严重影响,“营改增”导致的船舶融资租赁业税负增加,必将使船舶融资租赁业务面临更严峻的挑战。所以,针对政策的变化,企业该如何正确理解并运用税制,采取何种应对措施进一步开展船舶融资租赁业务,是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二、“营改增”对船舶融资租赁税负的影响

船舶融资租赁业务主要以直接融资租赁与售后回租为主要形式。船舶直接融资租赁是指租赁公司根据承租人的要求选择出卖人以及船舶,再由租赁公司把船舶融资租赁给承租人使用。售后回租则是由承租人将自有船舶出售给租赁公司,再与其签订租赁合同,然后再由租赁公司将船舶租给承租人继续使用。

“营改增”之前,船舶融资租赁行业适用5%的营业税税率。“营改增”之后,根据37号文规定,自2013年8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租赁有形动产属于“营改增”试点行业中的部分现代服务业,征收增值税,适用17%税率。

(一)对船舶直租的影响。由于计税依据以及税率的变化,导致“营改增”后船舶融资租赁业的税负大幅度提升。假定出租人税负不再转嫁给其他消费者,出租人的购入船舶价税总计为B,应收租金的总和为a,则:“营改增”前应缴纳的营业税=(a-B)×5%;“营改增”之后,应缴纳的增值税=(a/1.17-B/1.17)×17%=(a-B)×17/117。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营改增”之后,航运企业的综合税负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增加,税负由之前的5%上升至14.53%。所以,船舶直租业务中,“营改增”之后,税率由原来的5%变为17%,税基方面也并未改变,所以造成税负增加。

由于航运企业的行业特殊性,船舶融资租赁期相对较长,一般为10到20年之间,所以,船舶的购置间隔期间也相对较长。购置船舶需要支付的金额较大,船舶融资租赁企业购置船舶的进项税税额也比较大,但是几年后,最终还是会加大船舶融资租赁企业的税收负担。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增值税进项税额大于销项税额,甚至致使航运企业长期无需缴纳增值税,且有大量进项税额留底,形成虚增资产。一般来说,船舶融资租赁公司会在收到租金时确认收入,从而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由于资金的时间价值,所以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船舶融资租赁公司的资本成本。“营改增”对船舶融资租赁企业的近期影响不会很明显,但是以后会有较为长远的影响。

(二)“营改增”对船舶售后回租的影响。“营改增”具体政策,由37号文规定的扣除项不包括价款本金部分,到106号文规定的扣除项包括价款本金部分,使售后回租业的税负大幅度降低。但是,根据《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有关企业会计处理规定》(财会[2012]13号),售后回租不征收增值税,按照实际操作情况,如果不缴纳增值税,出租人一般拿不到承租人所开的票据作为抵扣本金的依据,出租人的税负也并不会因为106号文的出台大幅度降低。我国船舶融资租赁业务的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这将会对船舶融资租赁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假设甲船舶融资租赁公司从事售后性融资租赁业务,甲公司提供售后回租服务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总计为4000万元,甲公司向承租方收取的船舶设备本金为3200万元,对外借款利息320万元。

在征收营业税情况下:

甲公司应纳营业税=(4000-3200-320)×5%=24(万元)

实际税负=24/4000=0.6%

在征收增值税情况下:

甲公司应纳增值税=(4000-3200-320)/(1+17%)×17%=69.7(万元)

虽然106号文规定了从事融资性售后回租业务的企业,增值税负超3%即征即退,但是,106号文对实际税负的计算依据:“本规定所称增值税实际税负,是指纳税人当期提供应税服务实际缴纳的增值税额占纳税人当期提供应税服务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的比例。”依据这个规定,甲公司应缴纳的增值税为69.7万元,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是4000万元。实际税负=69.7/4000=1.74%,实际税负没有超过3%,甲公司无法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的税收优惠,实际缴纳增值税为17.4万元。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即使执行106号文,从事融资性售后回租的船舶融资租赁业的税负并没有因此实际减少。

三、对船舶融资租赁业税负增加的原因分析

(一)船舶融资租赁业增值税税率偏高。根据税制改革的相关规定,船舶融资租赁业由适用之前5%的营业税税率改为适用17%的增值税税率,税率约提高了240%,上调幅度相对较大,进项税额的抵扣不足以抵消税率增加的幅度。在船舶融资租赁业,由原来的5%调整到17%,税率变化幅度较大,“营改增”后,进项税额的抵扣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税率上升变化带来的影响,税负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有所增加。所以,“营改增”之后,税率大幅度提高是融资租赁业税负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可抵扣船舶融资租赁业进项税额以后会偏少。根据试点“营改增”政策的现行规定,购买船舶和配件等所含的进项税是船舶融资租赁业主要的可抵扣项目。但由于船舶购买的单位价值偏高而且使用年限较长,一般在10到20年之间,处于成熟发展的船舶融资租赁企业,短时间内不会购买新的船舶。由于购买船舶支付的金额比较大,所以,船舶融资租赁公司一般的资金来源就是从金融机构贷款。金融机构的贷款利息是可以进行抵扣的,“营改增”政策已经有了明文规定。国家税务总局明确规定利息发票可以作为抵扣的合法有效凭证,但是没有规定利息回单可以作为抵扣凭证。问题是银行等金融机构一般只能提供利息回单而不能提供利息发票。因此,各地方政府对此项政策的执行情况不一致,导致多地的银行贷款利息不能据实抵扣,实际可抵扣的进项税比较少。尽管“营改增”后,大多数船舶融资租赁企业经过进项税抵扣,基本不用缴纳增值税,但是随着船舶融资租赁企业业务量的增加,可抵扣的进项税会越来越少,实际税负在以后会明显增加。

(三)售后回租业务发票的取得不确定。尽管106号文的下达给船舶售后回租业务带来了转机,售后回租税务部门应充分考虑船舶融资租赁企业的实际情况,但是,如果船舶售后回租业务的出租人不能获得承租人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也就没有办法在销售额中扣除本金,真正享受到106号文所规定的“差额纳税”的税收优惠。因此,船舶融资租赁企业售后回租业务,并没有因为106号文的出现而降低税负,存在较高的税收风险。

四、针对“营改增”对船舶融资租赁的影响提出建议及对策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营改增”的税收政策对船舶融资租赁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挑战。本文从两个方面提出了应对措施,一方面是国家要继续对相关税制进行补充完善,另一方面船舶融资租赁业要加强自身的内部控制建设。

(一)国家应对“营改增”政策进行相应的调整。

1.加强对船舶融资租赁业的税收优惠及税收调整。我国应进一步鼓励船舶融资租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目前,船舶融资租赁业在我国的发展尚不成熟,还有相当大的改善空间。国家应该在多方面给予扶持,来推动我国航运业的发展。税收优惠政策就是一个有效的促进船舶融资租赁业快速发展的途径。船舶融资租赁的发展,不仅可以拓宽我国航运的市场,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航运业的技术水平和船队整体的营运能力,有利于我国海上经济的复苏与繁荣。所以,我国在财税政策上应当给予大力的扶持。

首先,建议降低增值税的税率。在国外,在政府给予了大力的政策扶持下,其船舶融资行业发展迅速,其中税收优惠政策尤为突出。相反,我国在船舶融资租赁业的政府重视程度及政策扶持上还有相当大的空间,因此,船舶融资租赁的优势并不是十分明显,在一定程度上也使船舶融资租赁有了较大的风险。“营改增”后,可适当降低增值税税率,同时,对随增值税附征的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也实行即征即退政策,真正的降低船舶融资租赁业的税收负担,与此同时,该政策也保持了税收优惠的一贯性。

其次,建议船舶融资租赁所得的收入分为价款和租息。为了支持船舶融资租赁业发展,可将船舶融资租赁所得收入分为有形动产价款和租息两部分,分别适用不同的税率征税,有形动产价款收入适用税率为17%,对于租赁公司所收的租息部分,可按现代服务业6%税率征税,使船舶融资租赁公司税负保持在原有税负水平。

2.适当增加船舶融资租赁进项税抵扣项目。船舶融资租赁业的进项税抵扣比其他行业相对单一,建议将船舶融资租赁公司的除购买船舶等以外的其他支出,如人力资源成本、管理费用、利息费用、法律费用、房屋租金、保险费等一些在日常支出中难以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支出,按照行业平均水平测算应抵减比例,作为减项计入进项税额。

3.统一承租人开票的纳税政策。售后回租不仅能让资产所有者保留资产的所有权,而且还能获得所需资金,又因其操作简单,风险相对较小,在船舶融资租赁中被广泛采用。我国各地可以借鉴山东省国税局的相关规定,在融资性售后回租服务中,承租方是增值税纳税人的,其向提供方开具的增值税普通发票(或普通发票)上注明的销售额,不作为纳税人销售额申报。因此,承租人就可以向出租人开具发票,但不缴纳增值税,出租人也获得抵扣本金的有效凭证,真正实现差额纳税。

(二)企业应对“营改增”采取的措施。

1.重新定位业务模式。针对船舶融资租赁企业售后回租业务税负可能增加较多的情况,而且风险比较大,建议融资租赁企业重新定位业务模式,加强直接租赁业务和经营性租赁业务的开拓力度,研发和改进业务产品,逐渐实现由“类贷款”业务向真正的“资产租赁”业务转型。

2.加强与税务部门的沟通。目前,对于出租方可能拿不到承租人的开票作为本金抵扣的依据,可以和税务部门加强沟通,以便采取更为合适的方法来作为抵扣本金的依据。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利用税务部门的协助,减少不必要的纳税。

3.引进专业管理人才。在我国,船舶融资租赁业务起步相对较晚,这方面的管理人才也十分匮乏,船舶融资租赁急需大批精通租赁与经营的综合性管理人员。把我国现有的税制与船舶融资租赁行业的特性结合在一起,以便研究出更多种类的租赁模式。引进更为专业的财务人员特别是办税人员并加强对他们的培训,有助于企业更好地运用税制以便降低税负,合理展开船舶融资租赁业务。

参考文献:

1.孙叶楠.浅析“营改增”对融资租赁行业的影响[J].经济视角(下旬刊),2013,(09):81-82.

2.马迁,黄文菲.论营改增政策对融资租赁业的影响[J].商业时代,2013,(27):81-82+99.

融资租赁公司的税收政策篇7

关键词飞机融资租赁改革成本

一、前言

飞机作为航空企业运营中最基础和资金占用量最大的资产,具有单体价值高、资金回流周期长的特点。因此,飞机融资方式的选择将对航空企业的长远发展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航空企业在飞机引进前就需要根据自身发展定位,合理选择融资方式和结构,为企业发展提供强大助力和坚实保障。

纵观中国民航飞机的引进历史,2005年之前航空企业多为政府直接或间接参股控制,飞机引进数量较少,引进资金多由航空企业股东出资或政策性银行提供配套贷款购买,航空企业可选择的融资方式较为单一。随着中国民航业及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航空企业开始出现改制、混合资本控制及大量新兴民营航空企业成立运营的新局面,飞机引进规模成倍增长,传统飞机融资模式产生了巨大改变。首先,受航空企业自有资本金额度及银行授信额度不能完全满足机队引进资金的限制,航空企业必须借助租赁公司及其他方式解决购置飞机资金问题。再次,随着国家各项鼓励民航发展的税收及各项利好政策改革出台、金融业的发展及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的变化,航空企业有条件可以选择对自身发展最有利的方式获取资金。因此,如何权衡、选择飞机的融资方式,用前瞻和发展的眼光不断尝试新的融资模式,将成为航空企业发展战略中需要研究的一项课题。本文主要从民航业和金融业快速发展、改革新背景下对航空企业飞机融资产生的影响,以及对航空企业在选择融资方式时需要考虑的因素进行探讨,拟提出航空公司应根据自身发展的具体情况制定最佳融资方案。

二、新形势背景下对航空企业融资环境的分析

(一)推进企业“营改增”对飞机融资的影响

自2012年逐步推进“营改增”试点以来,航空企业在“营改增”政策中获得了更多盈利空间,特别对飞机进口采购环节是一个推动促进的利好政策。“营改增”税制改革前,航空企业购买飞机缴纳的增值税计入飞机成本,“营改增”后航空企业购买飞机缴纳的增值税可以作为进项抵扣,减轻了税收负担。此外,航空企业租赁飞机产生的增值税也可以作为进项抵扣。

(二)政策扶持租赁公司对飞机融资的影响

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2013〕108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飞机租赁业务发展的意见》,通过完善配套条件、完善财税政策、加大融资力度等措施鼓励租赁行业发展。同时财政部、海关总署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关于租赁企业进口飞机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使租赁公司可以享受与航空公司引进飞机相同的税收优惠政策;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也了《关机租赁企业订购国外飞机报备的通知》,打通境内租赁公司批量采购进口飞机的通道。2015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2015〕68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融资租赁业务发展的意见》,支持融资租赁公司开展人民币跨境融资业务,支持融资租赁创新经营模式。伴随金融改革政策的不断推进,飞机租赁产业发展环境日益完善。

(三)法律层面支持政策的逐步完善

《移动设备国际利益公约》和《移动设备国际利益公约关于航空器设备特定问题的议定书》(二者可统一简称为“开普敦公约”)是航空器融资和租赁领域重要的国际公约。2009年6月“开普敦公约”在中国境内的正式实施。

为解决融资租赁标的物权登记问题,2009年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上线融资租赁登记公司系统,通过互联网为全国范围内的机构提供租赁物权登记公示及查询服务,解决了融资租赁物权属的公示问题。2015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关于作好融资租赁公司和商业保理公司接入人民银行企业征信系统有关工作的通知》允许租赁公司接入人行企业征信系统。以上政策的陆续颁布既有利于债权人评估航空企业的信用风险,又在现有的法律框架下保护了租赁公司的财产安全。

(四)保税区政策对航空租赁的推进

SpV租赁成为保税区融资的主要操作模式,SpV租赁公司仅对项目承担有限责任,起到资产隔离的效果,同时也能保障融资银行、承租人等各利益相关方的权益。注册在保税区内的SpV公司进口用于租赁的飞机并存放于保税区享受与航空企业直接引进飞机的税收优惠,境内航空企业向注册在保税区内的租赁公司或SpV租赁飞机时,可视同跨境租赁享受直接跨境租赁所享受的税收优惠,并随同融资租赁租金分期缴纳进口关增税,避免购买所一次性缴纳的进口税金。2009年工银租赁通过在天津东疆保税区设立SpV为南航安排了两架全新波音B777货机保税租赁业务,借助保税区“境内关外”的特殊优势,使飞机租赁项目在国内首次享受到关税和增值税的优惠税率。同时,避免缴纳预提所得税,这一模式被称为“中国保税租赁”模式。目前,该模式已成为境内租赁项目的首选,占据了国内飞机新增租赁业务的80%以上的份额。

三、当前飞机融资方式选择及其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自有资金购买引进

航空企业通过自有资金购买飞机,主要资金来源为公司注册资本及公司运营利润的积累。此种方式不需外部融资,不增加资产负债率和任何财务风险,但因注册资本有限和航空业处于微利的特点,而很难满足航空企业大规模发展和引进飞机的需要。

(二)商业贷款

伴随着中国外汇存款和储备的持续增长,向政策性银行和各大商业银行贷款一度成为自2002年至今,国内主要航空企业购置飞机的融资方式。在此种融资方式中,航空企业作为飞机所有权人以飞机作为抵押获得购机贷款。贷款期限一般为10~15年,成本较低,操作流程相对规范成熟。

但航空企业飞机引进规模增大,受到银行总体授信额度的限制,银行贷款不能完全满足飞机购买资金的需要,且银行贷款审批周期较长,贷款模式相对租赁等方式不灵活,对飞机引进速度和方式上有所要求和制约。

(三)融资租赁

融资租赁中,租赁公司以飞机为抵押向银行借款,航空企业在租赁期内获得使用权,期末租金还清后航空企业获得飞机所有权。我国飞机融资租赁行业于2010年后迅速崛起,航空企业开始逐渐加大融资租赁飞机数量。融资租赁优点在于,不占用航空企业授信额度,融资方式灵活,可以提供购机全额资金,融资速度相比银行贷款简便迅速。

但目前我国对租赁公司的各种税收等优惠政策没有完全实施,很多新的模式仍在探索尝试中,且相比传统银行直接贷款融资,大多数租赁公司的综合成本较高。

(四)经营租赁

飞机经营租赁中,航空企业仅在承租期间获得使用权,其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快速取得飞机使用权,且属于表外融资不影响航空企业的债务结构。但经营租赁方式不利于航空企业的长期运营规划,不能根据需求对飞机进行技术改造,租赁前需要缴纳较大金额的维修保证金,租赁成本较高。

(五)其他短期过桥融资

飞机融资是与飞机使用年限、运营收入相匹配的长期融资项目,但有时航空企业引进计划紧急,不具备完成长期融资条件时,可采用融资期限小于3年的资产证券化、飞机信托融资等方式作为长期融资前的过渡方案,快速取得资金锁定需要引进的飞机。但此种融资方式多为长期融资前的过渡方案使用。

根据2012年中国民航总局政策法规司对国内办理登记的统计数据,本年度航空企业飞机引进方式中自购或商业贷款占43%、经营租赁占13.85%、融资租赁占43.15%。

四、航空企业选择飞机融资方式上需考虑的主要因素

在民航业高速发展、金融环境日益完善和鼓励创新为背景的今天,航空企业在飞机融资方式的选择上,应结合企业发展和各项客观条件综合权衡甄选。以下对飞机融资时需要考虑的因素进行了简单分析:

(一)飞机运营方式的考虑

如果计划引进的飞机为公司核心机队用于关键航线上运营直到寿命结束,航空企业通常采用长期贷款或融资租赁方式融资取得飞机产权,将飞机购买成本分摊到飞机的整个经济寿命期内是较低的。且取得飞机产权航空企业可以享受资产升值带来的收益。

如果计划引进的飞机,用于满足航空企业季节性运营的临时或过渡性机队,宜选择经营租赁的方式取得,虽然每期多承担部分成本,但从整体考虑可以获得机队的灵活性及不必承担飞机残值风险。

(二)航空企业财务状况的考虑

航空企业最理想的飞机融资方式为: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和财务调剂成本最低。航空企业创建初期以实现企业资产规模的快速扩张为目的,表现在财务报表上即为高负债;发展到稳定期,首要任务为优化现有企业资源配置和提高现有资源使用效益和效率,且需要建立良好的财务形象来进一步获取资本市场的融资,如果资产负债率较高,将无法获得金融机构的授信或授信额度用尽,为不影响公司运营尽快取得飞机使用权,就要考虑以属于表外融资的租赁方式。

(三)融资成本的考虑

飞机融资项目成本的主要测算指标为内含报酬率,航空企业通过金融机构给出的融资方案进行综合测算,选取内含报酬率最低的方案。通常在获取飞机产权的情况下,银行直接贷款的融资成本较低,因融资租赁会有保证金和手续费而提高综合成本,但随着“营改增”政策的实施,融资租赁中租金利息、手续费部分开具的增值税发票可以抵扣,起到降低融资成本的作用,应综合测算考虑。

(四)税收方面的考虑

飞机进口环节征收关税及增值税,如果以购买方式报关需要一次性缴纳进口税金,通过保税区以融资租赁方式引进可根据每期支付的租金递延支付进口税金;如果航空企业希望能够实际上减少所得税税赋,利用融资租赁航空企业可以享受加速折旧的优惠,财字〔1996〕41号《关于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有关财务税收问题的通知》规定,企业采取融资租赁期限和国家规定的折旧年限孰短的原则确定,最短期限不少于3年,但利用银行贷款自行购置的设备不能享受该优惠待遇。

飞机融资除以上分析的几项因素外,仍然需要从公司运营、飞机引进时机及相关新政策出台的角度综合分析,寻求整体利益最大化。

五、改进航空企业飞机融资方式选择的对策

(一)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选用恰当的融资方式

飞机融资方式的选择最重要的是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状况,量身定制适宜的方案。首都航空建立之初,规模、信用认可度不高,利用集团优势采取转租赁的方式获得飞机使用权,转租赁是由出租方从租赁公司引进飞机,然后转租给承租人使用。飞机实际使用人不必使用自己的信用额度来融资,第一承租人可以不动用自己的资金来获利。首都航空用此种方式向同为海航集团旗下的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承租飞机,快速扩充机队规模。

(二)综合使用多种融资方式,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

在现代商机转瞬即逝的时代,为保证企业抓住发展机遇,往往会有多种融资方式结合使用,以达到快速且成本较低的融资目的。2009年北京首都航空有限公司1架湾流飞机融资方案中就结合了长短期两种融资方式,并开创了飞机融资的两个先河。首都航空从签订购机合同到飞机实际交付有1年时间,飞机交付前需支付总价款40%的金额作为预付购机款。首都航空在飞机预付款阶段与天津信托联合,推出“飞机预付款贷款系列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信托计划资金全部用机预付款项目,时间为1年,信托计划在1周内将资金筹集完毕支付到飞机制造厂商,首都航空快速获得资金锁定机位。此方案的实施开创了以信托公司作为平台,通过集合信托的方式实现飞机项目短期融资的新模式。2010年4月,飞机回国前夕,首都航空与民生租赁在东疆保税区就此架飞机完成国内公务机SpV单机公司模式运作第一单。

(三)紧跟政策脚步,勇于尝试创新

金融环境日益完善,国家推出各种政策鼓励金融创新,航空企业应抓住金融改革带来的机遇,积极利用各种新出台的利好政策,使飞机融资的方式更灵活、成本更低廉。

2014年8月海航集团旗下天津渤海租赁有限公司在前海设立的SpV“前海渤海一号”作为跨境人民币贷款的申请主体与顺丰航空签订2架B737-300货机融资租赁项目,其母公司渤海租赁向交通银行香港分行申请跨境人民币贷款3000万元人民币。此项飞机融资业务成为国内首单利用跨境人民币贷款完成的飞机租赁业务,也为飞机融资提供了新模式和新思路,使飞机融资可以利用境外低成本资金,从而进一步降低融资成本。

六、结论

本文通过简要描述目前航空业发展现状,介绍了飞机融资的几种具体方式及新形势下金融环境、法律、保税区政策、税收等因素的多项改革措施及多种政策扶持及利好消息。根据自身发展所处阶段、面对的主要问题、自身的优势等条件,综合分析各种飞机融资方式的利弊,精心设计符合自身需要的方案,并积极利用新时代的各种有利条件,不断尝试创新,完成可操作、手续快速、低成本的飞机融资工作,为航空企业的快速发展奠定坚实的财务基础。

(作者单位为北京首都航空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何行.我国民营航空公司融资原因和对策分析[J].科技和产业,2012(7):28-32.

[2]石斌,李心愉.我国航空租赁公司飞机融资业务考察[J].开放导报,2015(4):82-85.

[3]于丹.从东星航空案透析飞机融资租赁的法律问题[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0(23):36-38.

融资租赁公司的税收政策篇8

关键词:金融租赁;商业银行;发展障碍

中图分类号:F830.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4392(2008)06-0053-03

一、我国融资租赁业的简要回顾

现代融资租赁业发端于19世纪后期的英国和美国,我国的融资租赁业始于上个世纪改革开放的初期,1980年中国民航在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推动下,与美国汉诺威尔制造租赁公司和美国劳埃得银行合作,利用跨国节税杠杆租赁方式从美国租进第一架波音747Sp飞机标志着我国融资租赁业的开始。1981年,中国东方国际租赁公司、中国租赁有限公司相继成立。

此后,从事融资租赁业务的机构有两类,一是由外经贸委(现由商务部)批准设立的外商投资租赁公司,二是由人民银行(现由银监会)批准设立的金融租赁公司,两个部门监管并存的局面形成。商务部近来还批准少数一般性内资租赁公司做融资租赁业务试点。截止2006年,商务部以及前外经贸部批准的外资及中外合资租赁公司共有70余家,资产合计接近300亿元。经银监会和人民银行批准设立的金融租赁公司共12家,其中6家持续经营,资产合计142亿元。经过20多年的发展,限于外部客观环境和企业内部发展等制约因素,我国融资租赁行业整体处于较低水平,据粗略统计,我国目前租赁业市场渗透率仅为1%,远低于成熟市场30%的渗透率水平。

二、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发展障碍和制约因素

(一)与国内其他从事融资租赁业务的公司相比,监管标准不一必然导致不公平竞争,阻碍了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进一步做大做强

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由于是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特殊身份,所受到的监管远比商务部管辖的外资租赁公司严格,《外商投资租赁业管理办法》第十六条规定:为防范风险,保障经营安全,外商投资融资租赁公司的风险资产一般不得超过净资产总额的10倍。除此之外没有其他业务限制条款。一般内资租赁公司只需在工商部门登记、年检。而《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和其他相关金融机构监管政策则比照商业银行监管,从资本充足率、客户集中度、关联交易等多方面对金融租赁公司加以规范。监管标准不一,在同样的市场环境下必然导致不公平竞争,尤其在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发展的初期阶段,阻碍了公司进一步做大做强。比较突出的问题有以下两点:一是资金来源问题。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较之其他租赁公司的明显优势就是资金来源优势。但出于风险隔离的考虑,目前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在资金上不能完全依赖母行,其他渠道如同业拆借、发行债券等方式存在政策障碍,不具备可操作性,比如,《同业拆借管理办法》第七条、第八条均规定申请进入同业拆借市场的金融机构必须有两年的良好经营记录,新成立的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是否可以特例申请进入同业拆借市场目前没有政策依据。而《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金融债券发行管理办法》中只规定了商业银行、财务公司发行金融债券的条件,其他金融机构尚无细则规定。以上限制使得新成立的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普遍缺乏稳定的、低成本的资金来源。

二是客户集中度问题。《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规定单一承租人的融资余额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30%,集团客户的融资余额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50%。对新成立的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来讲,注册资本金在20―45亿元之间,即单笔业务范围最高限额在6―13亿元之间,对耗资巨大的机船租赁显然不利(飞机轮船的平均价格在2亿元―8亿元),而机船类集团客户的需求更是远远超过限额。对客户范围和项目金额的限制不但使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初期开业阶段极易撞线,而且不利于公司抓住市场先机发展壮大。

(二)与大型跨国租赁公司相比,财税政策的差别使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处于不利地位

从英美发达国家的财务税收实践来看,普遍采用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处理租赁税收问题,根据实际投资风险的承担者和收益的获得者来判定如何收税,具体标准非常复杂有时甚至模糊,需要法庭做出判决,但是该种原则的采用降低了租赁成本,促进了租赁业的发展。而如果仅仅从形式上判定纳税环节和纳税义务人,则容易重复征税,提高租赁成本。比如,售后回租业务中承租人出售这一环节在形式上被视为商品买卖,实质上并不是真实的买卖交易,选择设备和最终使用的都是承租人。这一环节如果按照旧货交易征收增值税等流转税,必然会提高租赁成本。又比如在关税上,承租人直接进口该设备享有特定行业免税的优惠,而采用融资租赁形式进口的话,从形式上看出租人是关税纳税义务人并不享有税收优惠,这也会增加租赁成本,挫伤承租人使用融资租赁形式购置设备的积极性。由于我国融资租赁规模较小,在对各种税收优惠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中,税务部门更多注重形式而不是交易实质,往往没有明确企业在采用融资租赁方式买卖设备时税收优惠政策如何适用,谁来适用,缺乏可操作的细则,这就造成了国内融资租赁业务开展的困难。

(三)我国租赁市场培育尚不成熟,相关法律环境、业务研究和实践都处于初期阶段,有待进一步完善提高

从市场培育上看,中国融资租赁业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经过了萌芽、发展、衰退的阶段,走过许多弯路,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各方面对租赁的认知程度仍然很低。特别是对融资租赁在扩大销售、改善融资结构、加速折旧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了解不够,甚至把融资租赁简单的理解为抵押贷款。而在飞机、轮船等大型设备融资租赁市场,业务运作模式相对成熟,但是90%的市场份额已被跨国租赁公司占据。同时,与租赁业务密切相关的二手设备交易市场尚不发达,导致租赁物残值处理存在很大障碍,直接影响了融资租赁业向“融物”功能更为深化的高级形式发展。从配套法律环境看,虽然有《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外商投资租赁业管理办法》等部门规章,但是相关租赁物登记和取回却涉及多种产业、多个行业主管部门,比如医疗设备、电力设备等的所有人必须经过资格审查,而租赁公司往往不具备特定行业资质。目前我国也没有统一的租赁登记制度,导致租赁物所有权的持有和取回在实践中常常无法落实,使出租人面临很大的信用风险。

在行业选择上,5家新成立的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都不约而同将目标市场锁定在航空航运、电力能源等大型设备行业,对我国租赁市场的潜力挖掘不够,对目标客户的细分研究不够。盲目追求优质客户,必然导致金融租赁公司一窝蜂竞争,议价能力降低,利润空间缩小。

在人才储备上,由于金融租赁的业务领域相当复杂,业务本身兼具融资和融物的特性,既需要金融人才,也需要专业技术人才。仅以从事飞机租赁的业务人员为例,不但要熟悉融资租赁的流程,还要精通飞机机械管理和维修,才能做好各个业务环节的风险控制。目前刚成立的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人员组成中多为来自于母行的金融人才,复合型专家人才十分缺乏。

三、政策建议

(一)建议监管部门取消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客户集中度比例限制,采用与母行并表监管的方式,使其间接受到银行业监管制度的约束

该种方式既有利于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与外资租赁公司享受同等的业务开展条件,也有利于反映出资银行真实的客户授信集中度,有利于出资银行整体的信用风险管理和控制。

(二)出台相应配套政策

监管部门协调人民银行尽快出台金融租赁公司同业拆借、发行金融债券的实施细则或相应配套政策,解决金融租赁公司多元化筹资渠道问题,使金融租赁公司在竞争中能切实发挥金融机构资金来源优势。

(三)厘清税收关系

税务部门采用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充分考虑融资租赁交易形式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厘清税收关系,避免重复征税,在融资租赁业务的征税环节上体现税负公平、合理,对已享有税收优惠的行业、企业采用融资租赁形式开展的商品交易同等地给予免税、减税、退税、缓征等优惠。

(四)积极推动融资租赁相关立法工作

在现行的《物权法》、《合同法》等法律框架下,可采用司法解释等形式对租赁物的取回权予以规范,或在即将出台的《融资租赁法》中予以明确,并协调相关部门建立统一的租赁登记制度,为融资租赁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

(五)积极推动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与金融机构的同业协作

探寻信租合作、财租合作、银租合作的新路子,拓展多渠道、低成本融资;积极鼓励公司在租赁资产证券化、租赁资产转让、联合租赁等方面不断创新,提高租赁资产流动性和使用效率,扩展赢利空间。

(六)调整市场定位

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要根据自身特点在实践中调整市场定位,发掘优势领域,加强与设备厂商、专业化的资产管理公司、担保机构合作,建立一体化、全方位的经营平台,扩大市场影响,提高行业竞争力。

融资租赁公司的税收政策篇9

关键词:增值税改革;融资租赁;飞机租赁;影响

中图分类号:F8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6-0-02

一、我国融资租赁现状

融资租赁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的美国,逐渐成为银行贷款的重要补充,并且凭借集投资、融资、变现、促销和资产管理功能于一体的优势受到各种企业的青睐,迅速占领世界市场,发展成为各国普遍认可的一种主要的融资渠道,是吸引外资、引进技术、促进投资以及推动出口的重要手段。融资租赁已在航空、医疗、印刷、工业装备、船舶、教育、建设等领域成为主流融资方式,并且促进相关行业快速的发展。

我国的融资租赁业始于20世纪80年代,在数十年中得到大力发展,目前,纳入我国相关监管机构的融资租赁公司可分为三类:其一为由银监会监管的金融租赁公司,其二为由商务部与税务部联合审批的内资融资租赁试点企业,其三为由商务部及地方商务厅审批的外商投资融资租赁公司。根据《2011年中国融资租赁业发展报告》的数据显示,至2011年底,全国在册运营的各类融资租赁公司286家,相对于2010年增加了104家,2011年融资租赁合同余额约为9300亿元,比2010年增幅达到32.9%。

二、融资租赁业税改前后税负变化——以甲公司飞机租赁为例

为适应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相关税收政策也在作出调整,依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国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70号)的规定,从2009年1月1日起,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进固定资产发生的进项税额,可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和有关规定,凭增值税专用发票、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和运输费用结算单据从销项税额中抵扣。此次改革的实质是由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型增值税转变。

这项政策改革对融资租赁公司并非是利好消息。我国现行关于融资租赁业务的税收政策涉及增值税和营业税两个方面。对经中国人民银行和对商务部批准经营融资租赁业务的单位所从事的融资租赁业务,无论租赁物的所有权是否转让给承租方,均征营业税;除此以外单位从事融资租赁业务的,租赁物所有权转移给承租人的,征收增值税,租赁物的所有权未转让给承租人的,征收营业税。对于原缴纳营业税的租赁公司来说,在税制改革之后,无法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且增值税成本无法转嫁给承租方,直接导致出租方租赁成本增加约两成,下文将以一个飞机租赁的具体实例,分析增值税改革对企业的税收成本及利润的影响。

1.案例介绍

甲公司为经中国人民银行和商务部批准经营融资租赁业务的融资租赁公司,出租一架出厂售价为4000万美元的空客a320飞机给乙航空公司,融资租赁计本息每月租金为36万美元,每年年末支付,租赁期12年,租赁期满飞机余值为2000万美元,假设该租赁中银行贷款3000万美元,利率为5%,飞机产权未转移。下面对甲公司税改前后税收成本进行对比计算,分析税改对融资租赁业务出租方尤其是税收成本方面的影响。

税改前税收成本计算:

飞机购买环节:

印花税=4000*(0.005%+0.03%)+3000*0.005%=1.55

租赁运行环节:

年营业税、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36*12-3000*5%)*5%*(7%+3%+1%)=15.651

企业所得税/每年=(36*12-150-1.551-14.1)*25%=66.6225

年运行环节税收成本=15.651+66.6225=82.1325

飞机处置环节:

增值税=2000*2%=40

印花税=40*0.03%=0.6

12年税收成本合计=1.55+82.1325*12+40+0.6=1027.74

税改后税收成本计算:

飞机购买环节:

关税=4000*5%=200

增值税=4000*(1+5%)*17%=714

印花税=4000*(0.005%+0.03%)+3000*0.005%=1.55

购买环节税收成本合计=200+715+1.55=915.55

租赁运行环节:

购买当年企业所得税=(36*12-150-1.55)*25%=70.1125

以后年度年企业所得税=(36*12-150)*25%=70.5

飞机处置环节:

增值税=2000*2%=40

印花税=40*0.03%=0.6

12年税收成本合计=915.55+70.5*11+70.1125+40+0.6=1801.6625

相关说明:

1.印花税税率,租赁合同为0.005%,购机合同为0.03%,贷款合同为0.005%,且在飞机再次转租时需要再次缴纳印花税。

2.飞机处置环节假设按照当时飞机的账面价值进行回收,没有处置收益和利得。

3.税收总成本不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

通过计算可以看出在税制改革之后税收成本明显增加,下文将计算12年总的净利润,可以直观的看出税改对公司净利润的影响。

税改前:

租赁公司总收入=36*12*12-2000=3184

财务费用=3000*5%*12=1800

净利润=3184-1800-1027.74=356.26

税收成本占总收入比重=1027.74/3184=32.28%

税改后

租赁公司总收入=36*12*12-2000=3184

融资租赁公司的税收政策篇10

关键词:融资租赁银行存款优势财税政策

引言

我国中小企业占很大的比例,而融资租赁是我国中小企业筹集资产的关键点,因而融资租赁的地位日益重要,本文通过将融资租赁与银行长期借款的比较,分析融资租赁公司发展需得到的相关政策支持来分析融资租赁公司的发展前景。

一、融资租赁与银行长期借款相比的优势与劣势

(一)融资租赁的融资方式和银行长期借款相比,手续更加简便且易获得信誉。融资租赁的融资方式,承租人要向出租人申请办理租赁物件, 出租人进行审核后, 决定同意或不同意承租人提出的申请。若同意,双方可正式签订租赁合同。与银行长期借款相比,融资租赁出租人对承租人各方面的审核就显得十分简单,手续也是较为简便的。一般信誉较差的企业可以通过融资租赁获取企业经营管理所需的资产,并且可以省去任何的抵押。

(二)融资租赁与银行长期借款的当时不同。银行长期借款的当事人是借方与贷方,这两方人,当事人只需签订一张贷款合同;融资租赁的当事人除去出租人和承租人,还包括供货商。三方的当事人需签订两张合同,分别是一张租赁合和同一张购货合同。两个合同同时生效。

(三)融资租赁与银行长期借款约束企业不同的生产经营活动。融资租赁的合同中, 虽然含有较多的限制条件,但基本没有限制承租人的生产经营活动。银行长期借款合同中就包含了各种复杂的限制条件,且大部分是对借款企业的生产经营

活动进行相关的约束限制。

(四)融资租赁与银行长期借款的还款方式有所不同。银行长期借款还款方式有三种不同的选择一种是到期一次性还清本息,还有就是定期等额归还也可以分批归还。银行长期借款的本息偿还一般是来年支付。融资租赁与之不同,它的租金一般是以定期等额方式偿还。

(五)融资租赁的筹资成本一般高于比银行长期借款的成本。

(六)融资租赁的筹资方式会有优惠政策。

(七)融资租赁与银行长期借款筹集资金的用途有所不同:企业获得银行长期借款后,可以用任何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而融资租赁的用途则有较多的限制,融资租赁是利用“ 融物” 来“ 融资”的, 资金的只能使用在租赁资产上。

(八)融资租赁与银行长期借款有不同的实现信用过程。

(九)融资租赁签订的合约是不可取消的,而银行借款 则不同,在使用借款时, 可双方商量变更借款数或借款期限。

经以上分析可得出,银行长期银行借款与融资租赁的筹资方式,分别存在各自的优点与不足 企业在筹资时需根据本身的不同需求,选用不同的筹资方式。

二、融资租赁的发展需要何种政策的支持

融资租赁的发展需要财税政策的支持,融资租赁涉及企业所得税、流转税、房产税、印花税等。为尽量减少我国因为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的影响,09年一月时,我国生产型增值税就转为消费型。消费型增值税有助于刺激投资、也大大地带动了我国的经济。但却很大程度上的影响了融资租赁公司的发展。现在,租赁界与税政部门以各种方式进行沟通,以期望争取相对合理的执行方式与税收政策,使企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中小企业在我国占较多的比例,中小企业对完全就业的实现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小企业常会发生资金短缺的现象,而融资租赁是中小企业解决资金短缺的重要途径之一。所以,融资租赁公司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因而有较合理的财税政策对融资租赁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融资租赁界需努力争取着五个方面的财税政策:

(一)承租人增值税中的进项税予以抵扣的问题

承租人以融资租赁的方式获得设备,当租赁期满时,无论是否要转让设备所有权,供货商都可将增值税发票开给承租人,在承租人进项税额中予以抵扣。在合约出租时间内,承租人返回租赁物,其中出租物的抵扣额应按退货相关规定做冲回。

(二)抵扣营业税的凭证

售后租回及直接融资租赁等业务,融资租赁公司可与财税部门进行相关的沟通,争取获得可证明交易的真实性的单据作为抵扣营业税的凭证。

(三)企业所得税

1、投资抵免的优惠政策

为实现我国环保、节能、安全等行业的顺利发展,企业购置设备用于环保、节能、安全等行业应借助融资租赁的方式,更应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在会计处理上,只有租赁资产的资本化才可享受相应抵免优惠的政策。

2、债权损失的准备金税前扣除的政策

我国财税部门颁发准备金税前扣除政策以保证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保险业单位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融资租赁公司在其本质上也属于金融保险业,其债权不可收回的风险也很高达一定程度,应争取获得类似政策的待遇。

(四)印花税的设立

按立法部门解释:融资租赁包含两个合同以及三方当事人。按此说法,融资租赁公司在具体交易中,不仅含有二个合同以及三方当事人,反而是多个合同多方还有当事人。除去融资租赁合同,还有涉及赠与合同、买卖合同、运输合同、借款合同、保管合同、技术合同、委托合同、仓储合同等等。税务部门是要把它当做一个合同征税?或是多个合同征税?因此建议税法部门规定租赁公司只需交融资租赁合同里的印花税。

(五)会计处理

从经营管理本质上看融资租赁公司属于金融机构,其公司的会计处理方式应与银行的处理方法类似。

三、结论

融资租赁公司在与银行长期借款的比较上,还是存在很多的优势的,我国很多中小型企业也愿意通过融资租赁的方式俩筹集资金。但是面对在金融行业的激烈竞争,融资租赁公司作为一个刚兴起不就得行业,起发展还存在很多的困难,若要融资租赁公司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就必须获得国家财税政策的支持。只有融资租赁公司的健康发展才能保证中小企业不再筹集资金上被束缚住脚步。

参考文献:

[1]市政协经济委员会.关于制定加快融资租赁业发展的扶持性地放政策的建议.上海政协.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