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供销社社属企业管理办法十篇供销社社属企业管理办法十篇

供销社社属企业管理办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58:41

供销社社属企业管理办法篇1

一、供销社集体财产法人所有权的现行规定《物权法》对城镇集体所有、农村集体所有的财产作了明确规定,但没有对各类专业集体所有财产作出规定,由于各类专业集体所有权和城镇集体所有权都采取法人所有权的形式,因此,《物权法》关于城镇集体所有财产属于本集体的规定,其法理适用于各类专业集体所有财产。《物权法》第六十一条规定:“城镇集体所有的不动产和动产,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由本集体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可见,采取法人所有权形式,行使集体财产权的主体是“本集体”,对供销社集体财产来说,供销社集体财产属于“本集体”所有。那么,供销社的“本集体”指哪些组织?“本集体”的成员是谁?“本集体”的所有权代表是谁?“本集体”对外投资的出资人、出资人代表是谁?对这些问题从现行政策的层面作如下分析。

(一)供销社的“本集体”指哪些组织?

供销社的“本集体”指哪些组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的决定》(中发【1995】5号)规定:“供销合作社分基层社,县、市联合社,省、自治区、直辖市联合社,全国总社”,“各级供销合作社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照章纳税、由社员民主管理的群众性经济组织,具有独立法人地位”,“各级供销合作社所属企业是独立的企业法人”。从上述表述来看,作为供销社集体财产所有权主体的“本集体”:一是指总社、省联社、市联社、县联社、基层社本部;二是指各级供销社所属的集体所有制的企业,不包括按公司法成立的企业,也不包括将集体所有制企业改制成的公司制企业。

(二)供销社“本集体”的成员是谁?

供销社“本集体”的成员是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的决定》(中发【1995】5号)规定:“要保证入社农民共同所有财产,共同享受权益,共同承担责任和义务”,“各级供销合作社之间是自下而上的经济联合关系”。从上述表述来看,一是基层社本部及其所属的集体所有制企业,每个“本集体”的成员都是基层社本部的入社农民,集体指的是入社农民集体;二是县联社本部及其所属的集体所有制企业,每个“本集体”的成员指的是基层社,集体指的是各个基层社集体;三是总社、省联社、市联社本部及其所属的集体所有制企业,每个“本集体”的成员指的是下一级联合社,集体指的是各个下一级联合社集体。

(三)供销社“本集体”的所有权代表是谁?

谁是供销社“本集体”的所有权代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的决定》(中发【1995】5号)规定:“各级供销合作社理事会是本社集体财产(包括所属企事业财产)的所有权代表和管理者”。《国务院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40号)规定:“各级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理事会是本级社集体财产和所属企事业单位财产的所有权代表”。从上述表述来看,一是总社、省联社、市联社、县联社、基层社本部集体财产的所有权代表是本级理事会;二是各级供销社所属的集体所有制企业的财产所有权代表也是本级理事会。

(四)供销社“本集体”对外投资的出资人、出资人代表是谁?

《物权法》第六十七条规定:“国家、集体和私人依法可以出资设立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或者其他企业。国家、集体和私人所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投到企业的,由出资人按照约定或者出资比例享有资产收益、重大决策以及选择经营管理者等权利并履行义务。”就作为“本集体”的总社、省联社、市联社、县联社、基层社本部的对外投资看,《国务院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40号)规定:“各级联合社要认真履行指导、协调、监督、服务、教育培训职能。……强化社有资产监管,切实行使出资人职责”。从上述表述来看,总社、省联社、市联社、县联社本部对外投资的出资人是本级联合社。《国务院关于解决当前供销合作社几个突出问题的通知》(国发【1999】5号)规定:“理事会的主要职能是,对成员社进行业务指导,协调与政府部门、社会组织的关系,行使本级社有资产出资人代表职能……”从上述表述来看,总社、省联社、市联社、县联社、基层社本部的对外投资的出资人代表是本级社理事会。

从作为“本集体”的各级供销社所属的集体所有制企业对外投资来看,出资人理所当然是该企业。

二、供销社“本集体”财产运营中存在的问题(一)作为“本集体”的各级联社本部财产运营中存在的问题。

1、各级联社本部财产的集体性与事业单位举办资产的国有性相矛盾。县联社本部“本集体”的成员指的是基层社,集体指的是各个基层社集体;总社、省联社、市联社本部“本集体”的成员指的是各个下一级联合社,集体指的是各个下一级联合社集体。目前,各级联社绝大多数定位为本级政府举办的事业单位,按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第二条规定:“本条例所称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

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总社、省联社、市联社、县联社本部财产的集体性与事业单位举办资产的国有性是相矛盾的。事业单位是中国特有的产物,目前正在进行分类改革,从国外的普遍情况看,供销社按其本质应定位为非营利组织。政府支持供销社工作,可提供财政资金支持。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40号)规定:“县及县以上联合社在严格核定人员的情况下,所需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对未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联合社机关,由地方政府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际制定管理办法。”这应理解为是政府对供销社组织的支持。

2、各级供销社本部与举办的集体所有制企业的关系问题。总社、省联社、市联社、县联社、基层社本部与所属集体所有制企业的关系,是举办单位与举办的集体所有制企业之间的关系,是作为供销社集体财产所有权主体的两类“本集体”之间的关系,它们属于同一个理事会领导。它们之间不存在公司法意义上的出资关系,不是出资人与出资企业的关系,各级供销社本部与所属集体所有制企业的关系应定位为监督指导关系。

3、各级供销社本部与所投资设立公司的关系问题。总社、省联社、市联社、县联社、基层社本部投资设立公司,按《公司法》运作,出资人是该供销社本部;总社、省联社、市联社、县联社、基层社有设立理事会的,理事会是该供销社本部的出资人代表。

(二)作为“本集体”的各级供销社所属的集体所有制企业财产运营中存在的问题。

1、各级供销社所属的集体所有制企业无法建立治理结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法人财产的运营,客观上要求将企业所有权的安排具体化,对企业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的分配作一整套制度性安排,明确谁在什么状态下实施控制、如何控制、如何分配风险和收益等问题。这就要建立一种由所有者、最高决策机构、高级执行人员(即高级经理人员)组成的组织结构,形成三者间一定的制衡关系。通过这一结构,所有者将自己的资产交由最高决策机构托管;最高决策机构拥有对高级经理人员的聘用、奖惩以及解雇权;高级经理人员受雇于最高决策机构,组成在最高决策机构领导下的执行机构,在最高决策机构授权范围内经营企业。由于各级供销社所属的集体所有制企业采取法人所有权的形式,一个集体内部所有成员共同拥有某项资产,每个人的权利都是平等和相同的,不经全体同意,个人无法决定财产的使用和转让,企业无法建立治理结构。经营者缺少约束,法定代表人掌握着企业的人、财、物大权,企业的命运决定于经营者一人。从现实情况看,或是企业几十年积累的财产毁于一旦,或是资金损失不断,亏了企业,富了经营者成普遍现象,企业法人财产不断被侵蚀。

2、各级供销社所属的集体所有制企业改制为公司制企业的出资人问题。作为“本集体”的集体所有制企业改制成公司制企业,因该集体所有制企业已不存在,该集体所有制企业净资产归该集体所有制企业的举办人所有,即归总社、省联社、市联社、县联社、基层社本部所有。各级供销社本部是改制成立公司的出资人,出资额为原集体所有制企业净资产数额。

3、各级供销社所属的集体所有制企业出资设立公司的出资人问题。各级供销社所属的集体所有制企业出资设立公司,出资人是该企业。总社、省联社、市联社、县联社、基层社的理事会不能作为供销社所属集体所有制企业的出资人代表,出资人代表由该集体所有制企业确定。

三、改进供销社“本集体”财产运营的办法1、收缩供销社集体财产分布范围。通过改制,各级供销社所属的集体所有制企业数量已大为减少,将现有各级供销社所属的集体所有制企业在本级范围内进行整合,总社、省联社、市联社、县联社原则上只保留一个作为“本集体”的集体所有制企业。各级供销社把本级所属的集体所有制企业财产集中到这一“本集体”内,减少作为“本集体”的各级供销社所属的集体所有制企业数量,收缩供销社集体财产分布范围。

供销社社属企业管理办法篇2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和合作制基本原则,大力实施服务立社、流通活社、合作强社、富农兴社发展战略,推进经营创新、组织创新、服务创新,加快构建运转高效、功能完备、城乡并举、工贸并重的农村现代经营服务新体系,在统筹城乡发展、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二)工作目标: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完善服务功能,努力把供销合作社建设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骨干力量、农村现代流通的主导力量、农民专业合作的带动力量,真正办成为农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在“十二五”期间,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培育商贸流通和加工龙头企业20家,其中,产值和销售收入超亿元的10家,实现参与和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大突破;按照坚持标准、规范运作、扎实推进、提档升级要求,完成基层供销合作社改造新建工作;规范建设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10个,大型再生资源集散交易市场8个;农村日用品农家店(超市)达到1000个,供销农资店达到380个,商品物流配送中心达到27个(其中:日用消费品配送中心16个,农资配送中心1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200个,建成农村综合服务中心50个;加强以农业生产资料、日用消费品、社区农产品直销、农副产品购销服务、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重点的“六大体系”建设,基本形成体系健全、网络贯通、功能齐备、全面覆盖、服务完善、作用凸现的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新格局。

二、加快推进供销合作社现代流通网络建设

(一)加快发展农业生产资料现代经营服务网络。进一步发挥供销合作社农资企业市场主导作用,支持供销合作社整合与联结供销合作社系统和各种社会农资经营资源,在主要农作物产区建设一批农资商品配送中心和物流实体,积极培育区域性农资骨干龙头企业。加快推进农资连锁经营,形成覆盖全市农村、集中采购、统一配送、技物结合的农资连锁经营网络,为农民群众提供物美价廉的“放心农资”。各级政府要增加对农资企业完善农资仓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区域物流配送中心的资金投入,帮助和促进扩大配送规模,提高商品配送率;支持符合条件的供销合作社及农资企业从事种子、农机具、成品油、饲料等商品经营,办好“庄稼医院”,面向农民开展各种技术服务。农资企业要坚持开展测土配方施肥、科学用药、送肥到村到户等系列化服务。

(二)加快发展农村日用消费品现代经营网络。支持供销合作社改造整合现有经营网点,培育壮大日用消费品连锁骨干企业,加快传统经营网络改造升级。加强市、县级日用消费品物流配送中心和连锁超市、便利店等农村零售终端建设,强化商品采购、储存、编配、调运、信息等功能,逐步形成市有大型仓储物流龙头、县有配送中心、乡有超市、村有便利店的四级日用消费品现代经营网络,营造便利实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鼓励供销合作社发挥“一店多能、一网多用”优势,开展吃、穿、用、行等多种家电、图书、药品、通讯、烟花爆竹等连锁经营业务。

(三)加快发展农副产品现代购销网络。支持供销合作社兴建、领办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和农产品流通加工企业升级改造和功能提升。加快推进供销合作社农副产品仓储运输、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对现有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进行标准化改造,建立完善检验检测、资金结算、信息服务系统。创新农副产品流通方式,推进“农超对接”,推动大型连锁超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基地、专业大户等直接建立采购关系。高度重视城乡农贸市场在农产品流通中的重要作用,切实加强管理,发挥功能,拓宽农副产品进城渠道,畅通农副产品绿色通道,发挥供销合作社在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中的积极作用,参与对城乡农贸市场的管理,加快农贸市场的规范化升级改造。支持市供销合作社建设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并构建以展示展销中心为龙头、批发市场为骨干、农贸市场为主体、生产加工为基础、现代物流配送为支撑、城市社区农产品直销和便利店(超市)为终端的农副产品购销网络和循环体系,提高流通效率,培育品牌产品,降低流通成本,解决农民卖难问题,帮助农民增收致富。

(四)加快构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我市在全国较早将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并列入商务部全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26个试点城市之一,要按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和全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试点城市标准要求,加速推进,重点突破。各级政府要依托供销合作社经营、人才、网点、设施等优势,积极推进绿色回收进社区工作,支持布设和加快建设社区、村镇回收网点、专业化分拣中心、区域集散交易市场和综合利用处理基地,形成回收、分拣和加工利用一体化经营。按照绿色经济要求,实现再生资源产业化经营、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认真解决再生资源社区回收亭、集散市场和分拣加工基地建设规划和土地使用问题,在政策、资金上给予必要的倾斜和支持。有关部门要在办理手续等方面提供方便,扶持供销合作社企业开展废旧物资回收、再生资源利用和废旧家电、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业务。发挥供销合作社基层门店和网点的收购作用,搞好农村废旧物资回收,改善村容村貌,提升服务功能。

(五)加快发展农村信息化服务网络。支持供销合作社与信息技术部门合作,加快农村市场信息网络服务平台开发建设工作。积极推进信息网络终端建设,为农村物流配送中心、便民店和便民超市提供先进管理手段,实现商品配送、统计管理、电子结算、网上交易等终端信息化服务功能。有关部门要在技术、资金方面加大对供销网农村信息化商务平台建设的支持,使之尽快投入使用,为农民提供快捷有效的价格动态、行情预测、信息、在线洽谈等电子商务信息服务。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及其经营网点基本实现电子信息化。

三、强化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功能

(一)加快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供销合作社要积极探索创新为农服务的方式方法,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息、营销、技术、农产品加工储运等服务,推进规模化种养、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帮助专业合作社开拓市场,开辟产品进超市、进社区、进批发市场的便捷通道,实现农副产品与消费市场的有效对接。

(二)加强行业协会服务。鼓励和支持供销合作社牵头组建各类为农服务协会,组织市场开拓,完善服务功能,反映行业诉求,推动行业诚信建设,协助政府部门开展行业调查、决策咨询等工作,建立有序的行业自律机制;在农资、果品、烟花爆竹、再生资源和农副产品等传统优势领域,发挥制定产业政策、行业规划、产品标准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积极探索行业协会承接政府职能的新途径、新办法。各级政府要采取财政补贴和资助办法,支持供销合作社及其主管的各类协会利用教育培训资源开展种养业能手、科技带头人、农民经纪人、农民实用技术技能、基层供销合作经济组织领办人培训。

(三)强化农村综合服务。按照政府引导、多方参与、整合资源、市场运作原则,支持供销合作社参与建设主体多元、功能完备、便民实用的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根据农民生产生活实际需求,进一步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方式,在搞好传统服务项目的同时,积极开展文体娱乐、图书音像、医疗卫生、邮电通信、养老幼教、劳动就业、科技信息等服务。大力开展“便民连锁进百村”活动,实施乡镇“六个一”服务(在每个乡镇建设一个日用消费品超市,一个供销农资店,一个农副产品批发交易、集贸市场,一个再生资源回收加工中心,一个集娱乐、餐饮、洗浴、健身、文化、消费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各县(市、区)政府要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产业化经营方面对供销合作社予以政策扶持,积极支持供销合作社推进公益向农村延伸,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打造农村社区综合服务平台。有关部门应在资金、农家书屋、文化服务、科技服务、体育器材、卫生室、药店、医药专柜上给予支持,提供各种便利条件。

四、加强供销合作社组织体系建设

(一)加快推进基层供销合作社改造重组。各级供销合作社要进一步加强基层社建设,积极推行和探索多种有效形式,按照自主经营的实体、为农服务的载体和合作经济联合体的模式,区别不同情况进行分类改造。对于基础较好、存量资产较多的基层供销社,在明晰产权、改革改制的基础上,通过资产重组,进一步做大做强;对不具备改造条件的基层供销社,在妥善安置职工的基础上,通过创办专业合作社、组建村级综合服务站等形式开展为农服务,为乡村工业服务。要按照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和城镇建设规划要求,调整建制、优化布局。通过3年努力,完成基层供销社重组改造和组织创新,并培植5-10个在全省有一定影响的基层供销社改革发展典型。基层供销社改制后的剩余资产由县级供销合作社行使所有权和管理权。

(二)增强供销合作社服务功能。各级供销合作社要认真履行指导、协调、监督、服务、教育培训等职能,为基层社、直属企业服务。坚持开放办社、合作办社,为农民专业合作搭建服务平台。各级供销合作社要切实履行对社有资产的监管运营和落实保值增值责任,积极探索建立综合绩效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充分调动管理者和经营者积极性。督促社有企业依法完善内部管理,增强风险控制和抵御能力。完善民主管理制度,按期召开社员(职工)代表大会,做好换届选举工作。市供销社要加强对县级社改革的指导,协调解决改革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各级政府要发挥供销合作社优势,根据实际需要将可以由供销合作社承担的任务和职能委托或赋予供销合作社。尽快理顺管理体制,对未划归农口管理的县级供销合作社,按照上下管理、渠道统一、便于工作原则,划归农口管理。县级供销合作社要加快由单一管理型向经营管理服务型转变,逐步形成有骨干企业、有区域网络、有支柱业务的服务主体。针对部分城区供销合作社机构设置、人员配置、工作现状不适应供销合作社改-

革发展的实际情况,市供销社对工作薄弱和机构设置空白的区供销合作社实行垂直管理,其人财物全部并入市供销社。逐步推行市供销社对区供销合作社垂直化管理。

(三)依法维护供销合作社权益。供销合作社财产属于集体所有,各级供销合作社理事会是本级社集体财产和所属企事业单位财产的所有权代表,任何单位不得随意侵占、挪用、平调、无偿划拨其财产,不得随意改变供销合作社及其所属企事业单位隶属关系,确保供销合作社组织体系的完整性。因城市建设、道路拓宽、重点建设等需要拆迁或占用供销社经营网点和服务设施的,对被拆迁经营网点和服务设施应在原址、就近或相当的条件下予以安置补偿。县级供销合作社在严格核定人员的情况下,所需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符合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县级供销社机关,编制、财政、人事部门要依据有关规定尽快办理相关手续,在年底前完成。为发挥乡镇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的前沿作用,在每个乡镇配置3-5名工作人员,其工资待遇纳入县级财政。

五、创新供销合作社社有企业经营机制

(一)推动社有企业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各级政府要立足当地资源优势,结合农业结构调整,支持供销合作社企业参与实施农业产业化、标准化示范项目和农业技术推广项目,加大对农业综合开发供销合作社项目的支持力度,发展一批销售贸易、生产加工、种植养殖等类型的龙头企业,培育一批特色鲜明、实力雄厚、竞争力强的企业集团,提高供销合作社企业对农业生产的带动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能力和市场辐射能力。对供销合作社实施的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在同等条件下,项目主管部门要优先立项,优先安排相关扶持政策及资金;对供销合作社兴办的农场、林场、特色农产品基地,有关部门应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予以支持。

(二)推进社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加快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组织管理制度创新,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做到有利于社有资产保值增值、有利于企业提高效益、有利于职工增加收入、有利于合作经济的活力和为农服务实力的增强。要加快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深化人事、劳动用工和分配制度改革,强化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对为农服务的骨干龙头企业,要保持供销合作社控股地位。要规范企业改制,完善财务、投资和风险控制机制,加强内部审计监督,提高管理水平。

(三)做大做强社有企业。供销合作社社有企业具有经营功能和公益作用,是为农服务的重要力量。各级政府要支持供销合作社构建社有资产监管运营体系,建立适应现代企业发展实际的考核考评体系;调整优化资本布局,引导社有企业推进以资本为纽带的纵向整合和横向联合,推进企业并购重组,促进优势资源向骨干企业集中,着力在农资、农副产品、日用消费品、再生资源、烟花爆竹等优势主导业务领域培育一批主业突出、市场竞争力强、行业影响力大的骨干龙头企业,增强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实力。拓展社有企业经营范围和服务领域,促进工农产品双向流通、城乡产业紧密结合。支持社有企业参与“万村千乡”、“双百市场”和“双30”工程以及农超对接、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工作。市农村物流服务体系发展、服务业及中小商贸企业发展等专项资金要向供销合作社倾斜。鼓励具备条件的企业在资本市场上市,并给予有关优惠政策支持。

六、加大对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组织领导和政策扶持

(一)解决政策性和经营性财务挂账。对财政局等部门共同核复的供销合作社系统地方政策性财务挂账和县级地方政策性财务挂帐,要于年12月30日前处理完毕。支持供销合作社多渠道消化经营性财务挂账,税务部门允许供销合作社企业在所得税前列支消化经营性财务亏损挂帐。有关金融机构要加快处置供销合作社拖欠的金融债务,相关资产管理公司对历史形成的债务要优先供销合作社及所属企业回购,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帮助做好协调落实工作。那一世

(二)加强财税政策支持。各级政府要把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以下简称“新网工程”)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加大建设资金扶持力度,相应配套资金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市财政每年给予500万元专项配套资金支持。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供销合作社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晋政办发〔〕97号),设立市级扶持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专项基金,每年给予300万元的资金支持(扶持资金具体管理办法由市财政局、市供销合作社另行制定)。县(市、区)财政要设立专项配套资金,确保“新网工程”和改革发展顺利推进。对农产品进市、工业品下乡所需经营性资金给予贴息或费用补贴。对供销合作社在偏远山区发展经营门店给予专项财政补贴,商品物流配送按照配送总额3%补贴要求足额到位。对供销社龙头企业列入国家财政资金支持的项目,各级财政要给予相应配套资金支持。凡涉及对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生产经营和科技推广项目扶持以及考核、奖励、以奖代补资金支持,由同级供销合作社参与推荐,共同组织项目和资金申报实施。委托供销合作社企业承担化肥、农药等重要农业生产资料淡季商业储备和救灾物资储备任务。市、县(市、区)财政、供销部门共同制定储备资金贷款贴息和储备补贴办法。对供销合作社农资企业开展农化服务,有关部门给予资金支持或补贴奖励。

(三)加强用地政策支持。各级政府要在搞好供销合作社及所属企业原有土地整合利用的基础上,积极保障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建设用地。严格按照国土资源部和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土地确权登记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173号),加快供销合作社土地确权登记工作。本着尊重历史、注重现实的原则,根据实际使用情况依法确认供销合作社土地使用权。各级供销合作社要积极申请土地登记,提供真实有效的土地权属资料,主动配合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年底前基本完成供销合作社土地确权登记发证任务。社属企业使用的原国有划拨建设用地可采取出让、租赁方式处置,土地出让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方式,收益收入主要用于供销合作社破产和改制企业职工安置费用及农村流通基础设施改善。

(四)优化改制环境。供销合作社系统社属企业改革按照国有企业改革有关政策执行。要认真贯彻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财政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关于供销合作社企业职工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人社部发〔〕12号)精神,解决好供销合作社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及相关政策落实问题。尚未参保的企业职工和退休人员要在年全部参加当地社会保险;因体制转换及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等原因欠缴的社会保险费,各级政府按照有关政策协调解决,确保供销合作社企业职工和退休人员按规定享受社会保险待遇;供销合作社企业七十年代初按政策招收的计划内合同工,凡经各级劳动部门批准招收的,应纳入城镇职工社会保险政策范围。今后政府各部门在制定和落实有关政策时,应充分考虑供销合作社的特殊性和实际状况,改革改制按国有企业相关优惠政策规定执行。

供销社社属企业管理办法篇3

力争通过5年的改革与发展,全面完成社有企业产权体制和经营机制改革,重点培育发展100家有较强辐射带动能力的连锁经营龙头企业;全面完成基层供销合作社和经营网点的改造,重点办好1000家农产品加工销售专业合作社、1000家农资供应专业合作社(加盟店、直营店),1000家社区消费服务社(农家店);全系统经营总额和利润总额实现比2005年翻一番以上,资产负债率下降到70%以下,各项经济和社会效益指标从位列全国第18位上升到前10位。为此,要着力做到“四个三”:

“三个放开”:一是向社会放开入社资格,凡是承认供销合作社章程的个人和经济实体都可申请加入供销合作社;二是向社会放开入社资本,凡是合法的个人或团体、企业资本都可入股办供销合作社;三是向社会放开使用人才,聘用懂经营管理的优秀人才担任供销合作社领导。

“三个打破”:一是打破行政区域界限,鼓励有实力的供销合作社跨行政区域办基层供销合作社或创办经营服务网点;二是打破纯集体所有制界限,实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混合所有制,多种形式发展社有企业;三是打破行业经营界限,大力开展多种经营,扩大服务范围,实现多领域、全方位发展。

“三个转变”:一是从主要承担政策性业务的单位转变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多方位全面发展的独立经济实体;二是从单纯流通领域的供销合作转变为农工商、产加销多领域的全面合作;三是从单一的经营组织转变为向农民提供经济、技术、信息和文化等方面服务的综合服务组织。

“三个建立”:一是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二是建立以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农产品购销和加工、农村消费品经营、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四大主导产业及其服务网络;三是建立以社有企业、基层供销合作社、专业合作社和社区消费服务社为主体的,为农民提供综合服务的经营服务体系。

二、主要方法和步骤

(一)用2年时间完成社有企业改革,集中精力和资源发展优势企业。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要求,对全系统3252家社有企业,分三类进行改革:对1/3经营状况好,有发展前景的企业,进行全面的体制改革,集中资源做大做强;对1/3有一定资产、主要靠收租过日子的企业进行合并重组或出让;对1/3债务沉重、无经营业务的企业,坚决停办,退出市场。对经营四大支柱产业和承担归口经营业务的优势企业,供销合作社保持控股地位,其他经营领域的企业实行社有资产参股或退出。社有企业改革要做到资产、组织、人员结构的优化,改革人事、用工和分配制度,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

(二)在社有企业改革的同时,用3年时间完成全省1360家基层供销合作社和227万个网点的改造。以市、县为单位,实行统一规划,分类指导。一是对占总数30%的资不抵债的基层供销合作社实行重组,有条件的按经济区域组建中心基层供销合作社或以专业合作社替代,无条件的则关闭退出市场。二是对其余占总数70%的有发展基础的基层供销合作社进行合作制改造,按照自愿互利、民主管理的原则,改造成为真正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利用现有经营网点在乡镇或村重点办好三类专业合作社,即:依托农资经营业务优势和农资经营连锁店,创办农资供应专业合作社;依托当地优势农产品,创办农产品加工销售专业合作社;与村委会、农民、个体户等社会力量合作,兴办社区消费服务社。

(三)用5年时间完成经营业务和服务网络的整合改造,做强做大四大主导产业,建立高效、通畅、有序的经营服务网络。

1.大力构建农资连锁配送网络。发挥省、市农业生产资料公司的龙头作用,推进区域配送中心建设,大力发展直营、加盟合作网络,把销售终端延伸到基层供销合作社、专业合作社、社区消费服务社;县级联社重新整合区域农资经营资源,办好配送中心和农资专业合作社,扩大农资服务范围,建立健全信用和售后服务体系,维护农资市场秩序,确保农资商品质量,保护农民利益。

2.积极推进农产品流通网络建设。充分利用现有场地和网点资源,积极发展农产品收购、加工、销售业,加快培育农产品加工销售龙头企业,更加深入、广泛地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农产品直接配送进入超市、社区菜市场、便利店等,构建畅通的农产品物流配送服务体系。

3.建设农村消费品连锁经营网络。以市、县联社为重点,以基层供销合作社的门店和社区消费服务社、专业合作社为基础,同各种大中型零售企业或生产厂家对接,办好连锁经营服务网络,县联社要拓展总、总经销业务,带动基层供销合作社发展连锁经营。

4.构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巩固提高现有1328个网点的经营水平,加快区域性再生资源交易中心建设,发展专业加工和综合利用处理为目标的一体化项目和回收利用网络体系。同时,加强再生资源行业协会建设,通过行业协会加强对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和从业人员的管理,整顿废品回收行业秩序,规范行业行为和强化自律。

三、注意处理好几个突出问题

(一)妥善解决供销合作社地方政策性亏损挂账。

我省供销合作社系统1992年前因执行指令性商品经营造成的地方政策性亏损挂账,各市、县政府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对于已清理核查的历史亏损挂账,要研究对策,明确责任,妥善处置,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财力许可,参照省的做法安排相应资金,扶持供销合作社的改革与发展。

(二)积极化解债务,盘活有效资产。

供销合作社系统历史债务错综复杂,各市、县供销合作联社必须对社办企业和基层社进行全面的清产核资,摸清家底,明确债权债务。在此基础上采取综合性措施逐步化解历史债务,盘活有效资产。同时,要采取经济和法律手段全面追收应收债权,建立债权追收责任制度,维护债权的有效性,对追收难度大的债权可降低偿还比例处置,尽最大的努力回笼资金清还债务。

(三)妥善解决拖欠职工经济补偿金、各项社保费及离退休人员移交社区的相关费用。

各市、县供销合作联社要高度重视解决拖欠职工工资,拖欠职工经济补偿金、各项社会保险费和退休人员过渡性基本医疗保险金、移交街道社区的相关费用以及离休人员的相关费用问题,切实保障干部职工和离退休人员的合法权益。

(四)加快省社直属企业的改革。

供销社社属企业管理办法篇4

关键词:供销社;社有资产;资产管理

社有资产是指供销合作社控制并拥有的各种形式的资产,供销合作社对企业的各种形式的投资和投资所形成的权益,以及依法认定为供销合作社所有的其他权益。“十二五”期间,供销合作社将面临极为难得的历史机遇。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政府将致力于提高农民收入,把提升农村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一个重要着力点。按照供销合作社的传统业务优势和合作经济理念,供销合作社在提高农业生产者的组织化程度,进而助推农民增收方面大有作为。当然,要抓住这一历史机遇,急需明晰社有资产的功能定位,加强对社有资产的管理,实现社有资产的优化配置和高效运营,确保社有资产保值增值,因为这是确立供销合作社改革策略的基础。

一.供销社社有资产管理现状

供销社自正式成立以来,虽然企业性质从集体到全民、从全民到集体几经变换,但供销社资产的形成却始终只有两大部分,一部分是社员股金,即是供销社建社初期资金的主要来源,虽然每个农民入股金额不多,但入社面很广。另一部分是经营积累。这部分积累资产中既有社员原始股金形成的积累,也有国家优惠政策形成的收益和各级政府的扶持,还有上级社的投入和支持,以及广大干部职工的长期劳动积累。为了进一步规范供销合作社社有资产的监督管理,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制订了《供销合作社社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供销财字[2004]18号)要求各地供销社遵照执行,但从执行过程中看,还是存在不少问题。

(一)社有资产营运不规范

部分供销社尤其是基层供销社在改制过程中错误理解国有企业改制办法,变相违规把部分土地或房产自主象征性作价出让给职工个人,以作为付给职工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金、为抵偿债务或投资入股,将固定资产低估或贱卖(出于债权人、债务人、竞卖者之间的关系作用,操作欠公正,致使资产贱卖)或不进入法定场所、不通过合法的交易秩序和制度进行转让和出售有价证券等资产的现象屡见不鲜,致使社有资产人为流失非常严重。

其实,在改革的大环境中,供销社为寻求生存发展实施以产权制度为核心改革是不可非议的,通过拍卖固定资产或通过协商以物抵债也是不可避免的,进行转让和出售有价证券的做法以增加社有资产的总值也是正常的。《供销合作社社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也明确规定,供销合作社理事会根据合作事业发展的需要,可以转让所出资企业中归属于本级供销合作社的全部或部分权益,合理调整社有资产结构,但社有资产转让要进行资产评估并按有关规定履行审批手续,拟购买社有资产的经营管理者不得参与转让社有资产的决策、财务审计、离任审计等重大事项,严禁自卖自买社有资产。经营管理者收购社有资产的资金,不得向包括本企业在内的供销合作社所出资的企业借款,也不得以这些企业的资产为购买者提供担保。对企业经营不善、资产损失负有责任的经营管理者不得参与收购本企业社有资产。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借企业改革、改制之名,恶意低估、私分、侵占供销合作社集体财产,不得强制供销合作社企业违反合作制原则和国家有关供销合作社的政策规定进行改制、改革。但上述现象却错误地套用“国退民进”的做法,和《供销合作社社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背道而驰,势必造成社有资产贬值或隐性流失。

(二)社有资产监管不到位

近年来,各级供销社系统积极推进社有企业改革并取得了重大进展,相当部分社有企业初步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社有资产管理体制和机制正在形成。但是仍存在以下问题亟待解决:一是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尚未完全建立。所有权和企业的法人财产权没有完全分离,出资人与企业之间权利义务与职责界限仍不明确。二是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尚不完善。有效制衡的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三会一层”制度尚未建立。三是供销社社有企业既承担政府服务“三农”的职责,又是自负盈亏、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营实体,多重目标对社有企业进行监督管理,造成社企不分。若干内设机构仍是以行政化的手段管理企业,而不是站在出资人的角度以价值化、市场化操作方式管理企业,难以有效行使出资人的职责。四是出资人缺位,有效监管制度不到位,社有资产流失的情况时有发生。五是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够健全。六是供销社对社有企业的经营情况和财务真实性掌握不足,企业往往为了逃债、避税、免费而不自觉地编造另账,甚至转移所有者权益,导致供销社与企业两者之间信息不对称,报表不统一,容易产生内部人控制。

(三)社有资产经营效益差

《供销合作社社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社有资产经营主体是各级供销合作社理事会,供销合作社理事会可以授权其他机构进行社有资产经营。 供销合作社理事会的直接投资、全资及控股企业的再投资必须符合合作经济发展规划,认真做好可行性研究,实施科学、民主决策,明确投资项目决策者和实施者应承担的责任。全资及控股企业投资设立企业,必须报经供销合作社理事会或企业董事会批准。供销合作社理事会应加强对社有资产收益的管理,及时、全面了解所出资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投资项目结束后,做好投资清算,及时、足额收回投资及投资收益,防止造成社有资产收益体外循环或形成账外投资。可见,社有资产的投资经营是有严格的政策导向和规章制度保障。但普遍的现象是社有资产经营效益偏低。其主要原因,一是盲目投资。在资本逐利的情况下,供销社忘了自己的为农办社宗旨,视同一般唯利是图工商企业,乐于从事高风险的房地产、期货、证券等行业投资,而失误非浅。二是缺乏战略规划。没有科学运筹充分利用社有资源,培育涉农龙头企业,改造经营网络,改变单纯业态,履行城乡“双流通”职能和善于发挥社有资产作用于规模经营和品牌经营的经济效益。

二.加强供销社社有资产管理的建议

社有资产管理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明确理事会出资者的地位与职能,逐步建立起以产权管理为中心、资本经营为内容、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有资产监督管理和经营体制,实现工作从“管企业”向“管资产”转变,体现管资产与管人、管事相结合,真正做到社企分开,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大力发展社有资产与其他资本共同参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实现社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主要形式。

(一)明晰社有资产产权制度

供销社要发展,必须遵循市场经济产权运作规律,建立“归属明确、权责清晰、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企业产权制度。使社有资产法人化,并按照资产股份化,股份市场化趋势运营。目前地级市以上供销社和部分县级供销社被属地政府定为事业单位,经费由财政开支,人员参与国家公务员管理,没有企业法人资格。因此,不能直接登记企业法人财产。鉴于此,县以上供销社应考虑成立社有资产经营公司负责经营本级社有资产。社有资产经营公司是经供销社理事会授权专门从事社有资产经营和对社有资本投资经营效果进行监督管理的公司法人,代表理事会在授权范围内依据产权关系行使对联合社全资、控股、参股企业的出资人权利,对资产运营实施组织、管理、协调和监督。资产经营公司没有任何行政职能,也不直接从事商品经营。这种模式一是改变了统包统揽的管理方式。过去,供销社对所属企业的管理方式都是统包统揽的直接管理,企业缺乏自,缺乏发展的活力和动力。成立社有资产经营公司后,在供销社与社有企业之间有了“缓冲地带",供销社不再直接对控股、参股企业的管理,而是通过授权社有资产经营公司按照产权进行管理,不干预企业的经营活动,充分尊重企业的自,有利于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二是实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这是新体制下供销社与企业关系的核心问题,实现两权分离,对于供销社而言,只是履行出资人的职责,供销社和拥有股份的企业不再是行政隶属关系,而对于社有资产经营机构而言,只能按照公司法以股东的方式行使权利,企业以自身的法人财产权自主开展经营。三是解决了社有资产经营管理专业化问题。建立权责明确的社有资产管理、监督和营运体系,关键就是要解决社有资产管理专业化问题,使社有资产的经营管理有明确的责任主体,有利于社企职能分开,提高资产的营运效率。

(二)以资本为纽带整合现有存量资产,提高社有资产经营效率

供销社经营网点遍布城乡,但是产权分散,资产弱小,经营方式落后,经营品种单一,没有形成现代连锁经营业态,各级供销社之间以行政隶属关系配置资产。在没有理顺产权的情况下供销社的经营网络资源只能成为一种理论概念,必须通过产权多元化建立大型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为基础组建供销社的经营网络,通过以资本为纽带兼并、重组、联合等手段整合现有存量资产,将原有分散于各级供销社的网点注入网络,形成规模经营。

(三)建立具有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现代企业

建立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要分层次进行:一是已完成产权改革或正进行产权改革的企业,要率先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供销社通过派驻产权代表和监事在控股、参股企业的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行使出资人权力;董事会维护出资人利益,对股东会负责;监事会对企业的财务和董事、经营者的行为进行监督;经营者对董事会负责,在董事会授权下行使经营管理权,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建立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二是尚未进行产权改革,但有业务基础的企业要狠抓企业管理的薄弱环节,加强财务管理工作,堵塞财务漏洞,提高企业经营开拓能力。三是扭亏无望但有部分有效资产的企业或拥有有效资产但没有主营业务的企业,要适当集中财产,直接由供销社设置统一的财务结算中心,对企业的资产、债务统一进行管理,财务结算中心集中清理追收债权,核算企业费用,提高管理效率。四是扭亏无望且没有有效资产的劣势企业,要尽快退出市场。

(四)建立和完善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社有资产监管制度

财务管理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要以财务制度建设为突破口,建立和完善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社有资产监管制度,推进社有资产监管工作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首先要建立社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建立社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是供销社履行社有资产出资人职责的重要内容,也是强化社有资产监管的有效方式。其次要建立企业重大财务事项报告制度。对影响企业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重大财务事项要求企业及时上报。企业应定期举行专题会议,研究存在症结,找出整改措施,有效地提高企业应对市场变化的反应能力,进一步强化出资人监管工作力度。第三,加强社有资产基础管理,规范会计核算,防范财务风险。加强社有资产监管的关键是财务基础管理,重点是完善企业产权管理和监督机制,规范产权登记制度、产权改革中清产核资和资产评估、使用、转让行为。建立统一的会计核算制度,规范企业日常会计核算行为,真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有效防范财务风险。第四是发挥审计的监督作用。坚持以审计结果为依据进行绩效考核,以审计促进各项工作,认真做好经营者离任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和绩效评价等工作,进一步完善和发挥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的监管作用。

总之,供销合作社只有科学有效管理社有企业资产,才能确保资产的保值增值,才能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履行自己的社会职责,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真正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主要力量。

参考文献:

[1]廖运凤.供销合作社制度的创新思路[J].中国合作经济,2009(9).

[2]廖运凤.供销合作社制度变迁的经济学分析———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供销社社属企业管理办法篇5

为进一步深化我县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中的重要作用,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40号)、《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政〔〕77号)和《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政发〔〕47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为农服务宗旨,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合作制基本原则,实施网络立社、项目强社、富农兴社、机制活社、品牌亮社战略,大力推进经营创新、组织创新、服务创新、努力使供销合作社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骨干力量、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带动力量,在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更大作用。

二、目标任务

利用三年的时间,实现三大目标:

(一)发展各类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达到85个,其中涉农协会10个,乡镇农合联分会1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60个,提高农户加入各类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产品通过农合组织进行加工和销售的比例,形成“农户+农民合作组织+基地+市场”的新型合作组织体系。

(二)发展壮大社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经营模式,建成流通网络龙头企业;加强村级农资综合服务站升级改造,建成20家“放心农资超市”。规范农资、再生资源、日用品、农副产品、食盐、烟花爆竹经营体系,全面实现网络化经营。加强新型基层供销合作社建设,在全县15个乡镇全部建立以经营与服务为一体的高标准新型基层供销合作社。

(三)依托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村商品流通网络体系、农产品加工企业、供销信息网络建立为全县农业生产提供全程服务的平台。

三、扎实推进网络建设,完善农村现代流通服务体系

(一)加快发展农业生产资料现代经营服务网络。大幅提高农资服务网络的覆盖面,大力发展统一服务、统一价格、统一配送、统一标识、统一管理、统一承诺的农资放心店,构筑规模化、网络化、超市化、信息化的农资现代经营服务体系。在县城组建1个规模化、标准化的农资配送中心,在较大乡镇建设一批100平方米以上的农资超市,实行连锁经营,满足全县人民的生产需要。

(二)加快发展农副产品现代购销网络。创办各类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搞好现有市场的升级改造和功能提升,增强仓储、运输、冷链物流能力,完善检验检测、信息服务等功能。在特色农副产品主产区建设农副产品专业市场。每年组织3个以上专业合作社的农副产品进超市。促进商品流通企业与有规模的专业合作社建立业务合作关系,实现农商对接、农超对接、批零对接。加大培育农民经纪人队伍力度,形成多渠道销售农副产品的格局。开展电子商务,探索农副产品网上供销等新型交易方式。

(三)加快发展农村日用消费品现代经营网络。发展壮大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龙头企业,组建配送中心,在重点乡镇建设1—3个营业面积200平方米左右的中心店,大力发展村级便民店,在全县乡村集镇建设15个80平方米以上的加盟店,实行“统一标识、统一配送、统一制度、统一服务”的连锁经营模式。

(四)加快发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完善“县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公室”职责,对从事再生资源回收经营的企业、个体户实行备案登记;制定回收企业、回收网点、交易市场的建设规划和布局。建设占地10亩以上的再生资源回收市场一个,整合全县资源,将分散回收规范为行业整体联合,发展壮大再生资源龙头企业。广泛参与城区和村镇收购网点的建设,依法开展废旧家电、报废汽车等回收拆解业务,形成回收分拣、加工利用一体化经营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实现再生资源产业化经营、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

四、努力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着力增强为农服务功能

(一)加强农合联组织体系建设。高度重视和支持“农合联”工作,赋予“农合联”统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职能,切实发挥“农合联”对各类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组织、引导、领办作用,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支持供销合作社创办和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开辟产品进超市、进社区、进批发市场的便捷通道。各类专业合作社、涉农协会等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要逐步纳入农合联管理,使农合联更具广泛性和代表性,真正成为政府与农民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各乡镇要规范设立乡镇农合联分会,做到分会有办公场所、组织机构、规章制度和活动经费。

(二)支持供销合作社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立足我县资源优势,结合农业结构调整,支持供销合作社发展一批生产加工、种植养殖等类型的龙头企业,培育一批特色明显、实力雄厚、竞争力强的企业,提高供销合作社对农业生产的带动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能力和市场辐射能力。鼓励和支持供销合作社企业和供销合作社积极参与农业开发。

(三)鼓励供销合作社涉足农村金融服务领域。支持供销合作社兴建“金融担保公司、村镇银行和农业统筹保险”三位一体的新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帮助供销合作社企业及其领办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解决生产经营中所需的信贷资金,鼓励金融机构与供销合作社企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建立业务合作关系,探索联合共保、风险共担的机制,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多层次的金融服务。支持县供销合作社在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内部,开展企业财产、人身保险业务,争取政策性农业互助保险的委托代办,为农业生产提供保障,增加农民抗风险能力。

(四)加快推进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按照“政府引导、多方参与、整合资源、市场运作”的原则,县供销合作社要通过网点改造、资产重组、社会加盟等多种形式,在乡镇建设主体多元,功能完备、便民实用的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15个。

五、继续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提升供销合作社实力,活力和竞争力

(一)加强基层社建设。要推进开放办社,充分利用供销合作社的品牌和网络资源,吸纳农村各种合作经济组织、企业法人、种养大户和农民入社,形成各种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农村新型社会化服务体系,组建15个经营与服务并举的新型基层供销合作社,承担为农服务功能,保持供销合作社完整的组织体系。

(二)加强社有企业监管。县供销合作社要依法加强对盐业和烟花爆竹经营的监管力度,提高安全意识,确保安全经营。加快两个专营商品经营网络的改造提升,完善采购、配送、销售连锁营销方式,建立现代营销模式。

(三)加强供销合作社建设。县供销合作社要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完善工作机制,创新管理和服务方式。要加快由自我服务向为社会各类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服务转变,努力使供销合作社成为县委、县政府“三农”工作的重要力量。县供销合作社是整个供销合作社系统改革发展的关键,要保持其独立性和稳定性,机关经费列入县财政预算。

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为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一)加强财税政策支持。加大对供销合作社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对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县政府给予每个专业合作社5万元的财政补助。支持供销合作社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以下简称“新网工程”)建设,把“新网工程”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总体规划,财政部门要加大对“新网工程”建设资金的扶持力度,每年给予20万元的专项资金支持,扶持资金的具体管理办法由县财政局、县供销合作社另行制定,同时要加强对专项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对供销合作社龙头企业列入国家财政资金支持的项目,县财政要给予相应的配套资金支持。凡涉及对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生产、经营和科技推广项目扶持以及考核、奖励、以奖代补资金支持的,由县农合联参与推荐,共同组织项目和资金的申报实施。税务部门要全面落实国家对供销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全力支持供销企业发展。

(二)加强用地政策支持。支持供销合作社及所属企业原有土地整合利用的基础上,积极保障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建设用地。认真落实国土资源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土地确权登记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173号)精神,本着尊重历史、注重现实的原则,根据实际使用情况,依法确认供销合作社土地使用权,国土、住建部门要按照有关政策,对县供销社的土地房屋办理权属登记。为减轻企业负担,供销合作社企业在改革前可继续以划拨方式使用原有土地;改革后的企业用地符合《划拨供地项目目录》的,仍以划拨方式使用。

供销社社属企业管理办法篇6

为创新经营机制,拓展服务领域,更好地搞好为农服务,根据省政府《关于加快构建农村现代经营服务新体系全面推进供销社改革发展的意见》,现就进一步加快供销社改革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准确把握改革发展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市供销系统认真贯彻上级决策部署,以农资、日用消费品、农产品和再生资源为重点的农村现代经营服务新体系基本建成,基层组织体系基本健全,乡村经营服务网点基本实现全覆盖,培育出一批供销社社有骨干企业,经营领域进一步拓宽,为农服务功能明显增强。新形势下,全市供销系统要继续牢固树立为农服务宗旨,坚持为“三农”服务的方向,明确改革发展目标,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加快构建农村现代经营服务新体系,加快健全组织新机制,努力使全市供销社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骨干力量、农村现代流通的主导力量、农民专业合作的带动力量。

二、加快推进农村现代经营服务体系建设

(一)加快发展农村现代日用品流通体系建设。从县域整合资源起步,逐步形成县有配送中心、乡有连锁超市、村有综合服务社或农家店的日用消费品现代经营网络。支持供销社利用现有经营网点设施,培育发展日用消费品连锁骨干企业,重点加强县级日用消费品配送中心建设,鼓励供销社社有企业和基层社发挥“一网多用”优势,依法从事家电、图书、药品、通讯器材等商品经营,积极参与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农村市场开拓工作,为农村营造便利实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在发展县乡村连锁经营、将规范化服务向农民身边延伸的同时,大力推进联合与合作,并积极参与省联合采购平台。

(二)全面推进农产品经营服务体系建设。结合全市开展的以畜牧业和蔬菜业为重点的“品质农业示范区”创建活动,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依托,围绕粮食、棉花、蔬菜、果品、畜牧等特色农产品,着力建设培育一批优质高效的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培育农产品品牌,加强农超对接,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和特色农产品基地与省内外大型连锁超市等直接建立购销关系,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流通效率,促进农民增收,切实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发挥联合优势,组建农产品经营公司和交易中心,搭建农产品信息、合作、交易平台,积极为农民提供综合性、系列化的经济、技术和信息服务。

(三)发展优化新型农资经营服务体系建设。发挥农资商品储备供应的市场主导作用,支持供销社重组发展农资经营公司,与基层组织紧密结合建立农资市场新秩序。减少经营环节,实施由县域配送中心对农户的化肥直供;开展以测土配方施肥和病虫害防治为重点的技术服务,将农资经营和生产服务紧密结合。

(四)整合推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按照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支持供销社抓紧恢复和启动系统内再生资源经营业务。依托县级供销社,建立集散、分拣中心,建立布局合理、运作有序的再生资源经营网络;支持有条件的供销社企业依法开展废旧家电、报废汽车等回收拆解业务,同等条件下可优先取得经营资质。支持有条件的废旧物资利用加工企业参加供销社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建设。发挥供销社基层组织网点的作用,搞好农村废旧物资回收,促进村容村貌改善,净化农村环境。(五)积极探索农村融资服务体系建设。支持供销社依托生产经营合作,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内部开展信用合作。支持县以上联合社组建融资性担保机构,搭建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服务的融资平台。支持供销社利用系统内安全统筹业务平台,在其领办的专业合作组织内部开展互助合作保险试点。鼓励供销社参与组建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资金互助社,创新农村融资服务。

三、着力加强组织体系建设

(一)加强基层供销社建设。根据县域经营发展特点和城镇建设规划要求,彻底转变观念和经营方式,合理调整建制,优化网点布局,通过多种形式改造建设一批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基层社或中心社。引进农村经纪强人进基层社,引导社员参与基层社经营管理活动,加强基层社与其他经济组织的联合与合作,大力发展基层社与专业合作社一体化经营。

(二)做大做强社有企业。支持县级供销社加快发展日用品、农产品、农资、再生资源和信用担保等公司;支持基层供销社在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基础上,发展公司企业特别是农产品加工经营企业。支持供销社符合条件的企业承担化肥、农药等重要物资的商业储备,承担棉花储备、进出口等任务。农业、科技、金融、农业综合开发等扶持农业产业化政策,向供销社企业倾斜,支持供销社企业做大做强。在网络建设上推广和借鉴临邑做法。

(三)深化联合社改革。加强联合社机关建设,健全理事会特别是监事会机构设置。明确联合社工作职能,将建设农村现代经营服务新体系的各项任务和职能委托或赋予供销社。市、县两级联合社按照职责分工,切实转变职能,为基层社、直属企业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服务。支持供销社开展农村信息化网络建设。支持供销社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农产品经纪人、农民技能培训,市、县财政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市供销社加强对县级供销社改革的指导,协调解决县(市、区)供销社在改革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切实加强社有资产的监督和管理。各级供销社联合社是本级社有资产的所有权代表和管理者,要切实履行对社有资产的监管运营和保值增值责任。进一步加强对棉花等重要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再生资源经营活动管理和本系统烟花爆竹经营活动的归口管理。

四、强化为农服务功能

(一)鼓励供销社积极领办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市场为导向,围绕当地主导产业、新兴产业和特色产品,利用供销社人才、网络、设施等条件,采取多种方式积极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协会,开展信息、营销、技术、农产品加工储运等服务。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开拓市场,开辟合作社产品进超市、进社区、进批发市场的便捷通道,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对供销社领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各级财政继续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各级政府支持供销社领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国家和省、市农业产业化、标准化示范、农业技术推广项目等有关涉农科技项目。将供销社系统信息化网络建设项目,列入各级信息产业发展资金扶持范围。重视发挥供销社系统行业协会的积极作用,依法承接政府委托的职能。

(二)扎实推进以经营项目为主体的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抓住当前全市推进农村社区化管理的机遇,坚持“政府引导、供销社主办、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探索有效的运营管理模式,支持供销社在继续搞好试点的同时,选择财力和各方面条件较好的县(市、区),全面推进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发展。要支持供销社推进公益向农村延伸,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打造农村社区综合服务平台。

五、加大工作支持力度

(一)加大财政和金融扶持力度。市财政要进一步加大对供销社改革发展政策资金扶持力度,支持供销社加快构建农村现代经营服务新体系;各县(市、区)要设立供销社改革发展专项扶持资金,优先支持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项目。金融机构要进一步加大信贷支持,支持供销社参与农村金融体系创新。

(二)妥善解决供销社使用土地问题。按照国土资源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关于加快供销社土地确权登记工作的通知》和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转发<国土资源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关于加快供销社土地确权登记工作的通知>的通知》要求,加快供销社土地登记颁证工作,对供销社原有土地、房产的确权,本着尊重历史的原则,尽快给予确权办证。对供销社使用的原国有划拨建设用地,经县(市、区)政府依法批准可采取出让、租赁方式处置,土地收益优先用于支付破产和改制企业职工安置费用、改善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对供销社建设农村现代经营服务新体系的项目用地,应纳入各级用地计划,给予重点支持。

(三)加快处理供销社历史遗留问题。对2002年财政部等七部门共同核复的供销社系统地方政策性财务挂账,县(市、区)要采取有效措施,抓紧落实处理和支持供销社多渠道消化经营性财务挂账,加快处置供销社拖欠的金融债务,特别是对停业、破产企业的呆坏账要尽快处置;对供销社目前尚拖欠的中央专项贷款本息,确实无力偿还的,可给予豁免或减免。严格落实相关政策,切实解决好供销社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问题,保证其组织机构的完整和队伍的稳定。

供销社社属企业管理办法篇7

供销合作社是为农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和《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以及《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精神,加快推进我区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切实发挥供销合作社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结合我区实际,经区政府第16届99次常务会议研究,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一)总体要求: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为农服务宗旨,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合作制基本原则,大力推进经营创新、组织创新、服务创新,加快构建运转高效、功能完备、城乡并举、工贸并重的农村现代经营服务新体系,努力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骨干力量、农村现代流通的主导力量、农民专业合作的带动力量,不断开创我区供销合作事业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二)目标任务。“十二五”期间,基本建成以重要农资商品、农村日用消费品、农副产品、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和烟花爆竹连锁经营网络为重点的现代经营服务体系;构建为农服务新体系,在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综合服务社等方面起到引领示范作用;全面提升农村商业设施水平,使农村的购物环境明显改善;大力调整经济结构,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增强供销合作社经济实力和服务能力,到2015年全区供销社系统各项主要经济指标比2010年翻一番,使供销合作社在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打造国际化大都市最具活力的副中心城市中发挥更大作用。

二、加快推进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

(三)加快发展农业生产资料现代经营服务网络。要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在农资供应中的主渠道作用,依托供销合作社网络加快推进农资连锁经营,大力发展统一价格、统一标识、统一服务的农资放心店,加快推进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的农资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办好庄稼医院,在农林部门的支持下,积极开展测土配方施肥,科学用药,切实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支持供销合作社从事种子、农机具、柴油、油、饲料等涉农商品经营。要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设施、人才等优势,建立和完善化肥、农药、农地膜储备制度。扶持供销合作社符合条件的企业承担防汛救灾物资储备任务。

(四)加快发展农村日用消费品现代经营网络。支持供销合作社培育壮大一批日用消费品连锁骨干企业,加快传统经营网络改造升级,加强区域物流配送中心、连锁超市和便利店等农村日用消费品零售终端建设,逐步形成城区有配送中心、街办有超市、村有便利店的连锁经营体系,营造便利实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鼓励供销合作社跨区域整合社会资源,延伸和放大网络功能,实行“一网多用”,促进城乡流通一体化发展。

(五)加快发展农副产品现代购销网络。鼓励供销合作社发挥基层服务网络健全的优势,积极开展农产品收购、贮藏业务。支持供销合作社在我区农产品生产区域新建和改造一批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完善仓储运输和交易设施,提高冷链物流能力,健全检测检验、资金结算和信息服务功能。支持供销合作社围绕我区当地特色产业,整合现有农产品流通、加工、仓储等资源,改造建设农产品流通企业、农产品市场。支持供销合作社发展和培育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引导农民开展特色农产品生产。支持供销合作社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建设农产品采购配送中心,推进农超对接和产销衔接,为农民进入市场搭建平台。

(六)加快发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要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在资源回收利用方面的主渠道作用,鼓励供销合作社建设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供销合作社再生资源经营企业要发挥传统优势,扩展再生资源回收经营业务,加快建设专业化分拣中心、区域集散交易市场和综合利用处理基地,合理布局城区回收交易中心和村镇回收网点,构建符合环保要求,集回收、加工、综合利用一体化的再生资源经营网络。支持供销合作社再生资源企业依法开展废旧家电、报废汽车等回收拆解业务。支持供销社企业积极发展循环经济项目,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体系及其再生资源循环经济示范园区所需建设用地,纳入城市建设规划,按照城市基础设施用地性质对待。支持供销合作社加强对零散收购人员的管理及培训,坚持“四统一”管理办法,净化零散收购市场,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七)加快发展烟花爆竹连锁经营网络。巩固加强烟花爆竹专营管理,杜绝安全事故。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现有仓储设施、经营网络和管理优势,实行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形成以直销为主、布局合理、规范有序、安全便捷的烟花爆竹连锁经营网络,确保烟花爆竹安全经营。公安、安监、工商、质监等部门要加大对烟花爆竹市场的监管力度,取缔无证照经营,严厉打击私自贩运和非法制造小作坊。供销合作社要新建烟花爆竹专用仓库,提高经营设施安全标准。要充分发挥烟花爆竹行业协会的作用,提高行业管理水平。

三、着力强化供销合作社服务功能

(八)加强专业合作服务。立足当地优势资源和特色产业,利用供销合作社人才、网络、设施等条件,采取注入资金、争取财政补助、项目扶持、开拓市场、帮助销售等形式,同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稳定的资本、产销关系,形成经济利益共同体。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开拓市场,开辟合作社产品进超市、进社区、进批发市场的便捷通道。支持供销合作社蔬菜、蛋、禽等专业社在社区开展蔬菜直销业务,打开“绿色通道”,平抑蔬菜价格,解决“两难”问题。区财政应对此项惠民活动基础设施给予一定的补贴。积极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加强人员培训。支持有条件的供销社利用自用土地发起成立住房专业合作社,采取多种方式,解决系统内部职工及城镇低收入人口住房困难。

(九)完善行业协会服务。加强供销合作社系统行业协会建设,增强服务功能,强化行业自律,反映行业诉求,推动行业诚信建设。推进协会内部改革,建立健全规范的运行机制。围绕当地优势特色产业,牵头组建农产品专业协会。供销合作社系统农资、果品、棉花、土鸡蛋、烟花爆竹、再生资源、蔬菜等行业协会要在制定产业政策、行业规划、产品标准等方面发挥作用,促进行业内部公平竞争和有序发展。

(十)强化农村综合服务。按照政府引导、多方参与、整合资源、市场运作原则,支持供销合作社参与建设主体多元、功能完备、便民实用的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按照农民生产生活实际需要,进一步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方式,在继续搞好农资、农副产品、日用消费品经营基础上,积极开展文体娱乐、养老幼教、劳动就业等服务。要支持供销合作社推进公益向农村延伸,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打造农村社区综合服务平台。

(十一)强化农业产业化经营。供销合作社具有联系农民、产业众多、熟悉市场的综合优势,有条件的社有企业都要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引导社有企业与农户结成更紧密的利益关系,为生产者提供全方位服务。支持供销合作社参与发展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支持供销合作社加快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大力实施“千社千品富农工程”,帮助农户加强与龙头企业的联系与合作,发展“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中介组织+农户”等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大力实施“订单农业”。支持供销合作社开展农村信息化网络建设。

(十二)进一步提升城区供销合作社服务水平。在建设副中心城市过程中,城区供销合作社要立足城区,面向乡村,充分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实现经营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进一步提升服务功能。从服务传统农业向服务都市农业拓展,从服务农村经济向服务城乡经济拓展,从服务农民向服务城乡居民拓展。

四、进一步完善供销合作社组织体系

(十三)进一步加强基层社建设。基层社是植根农村、贴近农民、强化为农服务的基本环节,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要根据县域经济发展特点和城镇建设规划要求,调整建制,优化布局,改造建设一批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基层社。要加强基层社民主管理,建立完善社员代表大会制度,引导社员参与基层社经营管理活动,密切与农民社员的经济联系,逐步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要努力把基层社打造成自主经营的实体、为农服务的载体和辖区内农民专业合作的服务平台,构筑为农服务的前沿阵地。要维护供销合作社资产完整性,基层社改制后的剩余资产,由区供销联社代为行使所有权和管理权。

(十四)增强联合社服务功能。区供销合作社联合社要切实履行建设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开展农村社区综合服务、管理监督本级社有资产和开展教育培训等职能。要推进开放办社,广泛吸纳各类合作经济组织、龙头企业、专业大户,积极组建各类协会,拓宽服务范围,提升服务功能。要强化社有资产监管,成立资产运营公司,切实行使出资人职责,依法享有所有者资产收益、处置和重大决策及选择经营管理者的权利,落实资产保值增值责任。积极探索建立与绩效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充分调动管理者和经营者积极性。支持供销合作社开展农民经纪人、专业合作社管理人员以及农村各类科技人员的培训活动,建立一支农村高素质的现代农业科技力量和农产品营销队伍。

(十五)依法维护供销合作社权益。区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理事会是本级社集体财产和所属企业单位财产的所有权代表,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随意侵占、平调其财产,不得随意改变供销合作社及其所属企业单位的隶属关系,保持供销合作社组织体系的完整性。针对我区供销系统资产比较分散的实际情况,充分挖掘供销合作社土地资源潜力,盘活存量土地资产,要以经营服务设施用地为主,结合区“十二五”发展规划和项目建设需要,按照国发〔2009〕40号和陕政发〔2010〕53号文件的要求,完善相关土地手续。国土、规划、建住部门应尊重历史,注重现实,充分考虑供销合作社集体资产的特殊性质,依照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在保证企业稳定和发展的前提下,允许按照相关规划要求,在社有经营土地上开发改造,实现供销合作社资产保值增值。区供销联社在严格核定人员的情况下,所需经费列入区财政预算。区供销联社机关,按规定程序报批后实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

(十六)创新社有企业经营机制。推进社有企业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使社有企业真正成为独立法人和市场主体。采取经营者和职工持股、引进社会资本等多种形式,加快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不断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完善企业经营机制,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对为农服务的骨干龙头企业,要保持供销合作社控股地位。规范企业改制行为,切实防止社有资产流失。供销合作社企业改革,可以参照执行国有企业的改革政策。安置职工所需费用主要通过处置资产等方式解决,不足部分由区财政予以适当补助。完善企业财务、投资和风险控制机制,加强内部审计监督,提高管理水平。

(十七)做大做强社有企业。大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社有企业更好更快发展。支持供销合作社以市场为导向,以资产为纽带,推动资本和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集中,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着力在农资、日用消费品、农副产品、再生资源等领域打造一批主业突出、充满活力、有较强影响力的企业集团,不断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支持社有企业参与“万村千乡”和“双百”市场工程以及农超对接、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工作,支持社有企业积极申报农村物流服务体系发展专项资金、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小商贸企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项目,大力开拓农村市场。

五、切实加大对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支持力度

(十八)高度重视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要把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统筹考虑,及时研究解决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中出现的自身难以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转变职能,把适宜供销合作社行使的职能委托或交由供销合作社实施。

(十九)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对于供销合作社系统地方政策性财务挂账、经营性财务挂账、金融债务和土地权属问题,要按照国务院的政策规定两年内予以解决,最迟不得超过三年。供销合作社社有企业在行业发展、改制和资产整合重组过程中涉及到的原国有划拨建设用地,经批准可以采取出让、租赁方式处置,土地出让收益按照“收支两条线”的原则,优先用于支付供销合作社破产和改制企业职工安置费用,同时用于改善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和供销合作事业发展。供销合作社企业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问题,按照《关于供销合作社企业职工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文件精神抓紧解决。

(二十)加大财政政策支持。区财政要建立现代服务业发展专项配套资金,支持供销合作社开展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新网工程)建设,重点支持农业生产资料现代经营服务网络、农村日用消费品现代经营网络、农副产品现代购销网络、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烟花爆竹连锁经营网络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农副产品深加工、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等项目向供销社系统倾斜。

供销社社属企业管理办法篇8

一、努力做好“新网工程”专项资金项目审核、申报和检查工作。一是要加强项目实地考察和审核工作,确保推荐上报的项目真实可靠。二是要建立项目库,储备和挖掘骨干、潜力项目。三是要包装项目,实现项目与扶持政策良好对接。四是要积极协调,确保项目得到有效落实。五是要协调财政部门搞好“新网工程”项目配套资金的落实工作。

二、加强社有资产监督和管理,落实社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一是要强化社有资产管理工作。制定《市供销社社有资产收益管理办法》,规范管理行为,确保社有企业经营性资产的安全完整。二是要开展对社有企业经营业绩和财务收支预算考核工作,切实把社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落到实处。三是要科学合理确定企业的经营目标和财务收支指标,强化日常检查、考核、兑现奖惩等工作。四是要开展清产核资工作。对市直属企业的债权债务进行彻底清理、核实和调账,真实反映企业的资产及财务状况。五是要建立健全社有资产的评估机制,真实反映社有企业资产状况。聘请有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对泸牌酒业有限公司使用的土地、仓库及办公楼进行评估,为下一步土地、房屋置换提供可靠的依据。

三、努力盘活供销社存量资产,加快发展社有企业。一是要充分利用好现有资产、资源的优势,通过项目带动资源整合,重新打造供销社的骨干企业。二是要搞好资产重组工作,将有效资产向优势、龙头企业集中,推动社有企业深化改革和重组工作,支持企业做大做强。

四、认真贯彻国务院40号文件和省政府20号文件,积极争取和落实相关支持政策和资金。一是要加强与财政、税务等部门的协调和沟通,尽快争取和落实相关政策及扶持资金。二是要加强与财政部门的协调沟通,抓好区县供销社地方政策性财务挂账的落实工作。三是要继续做好供销社土地确权登记工作,妥善解决历史遗留的土地权属争议,依法确认供销社土地使用权。四是要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拓宽融资渠道,破解融资难题。

供销社社属企业管理办法篇9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40号)和陕政发[]53号、宝政发[]27号《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精神,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重要作用,结合我县实际,特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进一步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工作目标

(一)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合作制原则和服务“三农”宗旨,推进改革创新,转变经营方式,完善服务功能,全面构建连接城乡现代流通体系,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积极参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努力把供销合作社建设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骨干力量、农村现代流通的主导力量、农民专业合作的带动力量,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挥重要作用。

(二)工作目标。县供销合作社要通过改革发展,建设1个大中型综合物流配送中心;完善4个市场;4个小型物流和农资储备配送中心;4个中型超市;50个村级综合服务社、农家店和农资连锁店;4个农产品加工厂;4个辣椒、苹果、核桃、中药材标准化生产基地。基本建成我县农村现代经营服务体系,经营领域进一步拓宽,服务功能明显增强,为供销合作社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加快推进供销合作社现代流通网络建设

(三)建设农业生产资料现代经营网络。支持供销合作社建设农资配送中心,着力培育区域性农资骨干龙头企业,加快推进农资连锁经营,逐步形成覆盖全县镇村、集中采购、统一配送、技物结合的农资连锁经营网络,发挥供销合作社农资商品组织供应的主渠道作用。县供销联社要发挥其行业主管职能,承担全县化肥农药的淡季储备和救灾储备等任务,保障全县农资供应和储备。全县要规范提升农资配送,农资统一配送率达80%以上,各相关部门要支持供销合作社搞好以化肥为主的农业生产资料组织供应,采取“淡储旺销”方式稳定价格,保证质量,满足供应。县财政对供销合作社承担政府储备任务企业,按有关规定给予一定利息补贴。

(四)建设日用消费品现代经营网络。支持供销合作社改造传统经营网点,加强区域物流配送中心、连锁超市和农家店等农村零售网络终端建设,逐步形成“县有配送中心、镇有超市、村有农家店”的连锁经营体系。基层供销合作社要围绕所在地小城镇建设规划,加快网点改造并纳入项目建设考核,对验收合格的基层供销合作社改造项目,以“以奖代补”的方式予以一次性支持。

(五)建设农副产品现代购销网络。围绕全县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新兴产业,发展专业合作社、生产基地、农产品行业协会等合作经济组织。积极推进“农超对接”,加快构建以批发市场为龙头、农副产品加工基地为基础、现代物流配送为手段、终端连锁销售为目的的农副产品营销网络。按照规模化种养、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的要求,培育优质核桃、果品、蔬菜、中药材、蜂产品等地方特色农产品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各相关部门要支持供销合作社服务全县农业生产,积极参与产业化经营,对具有一定规模,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给予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

(六)建设烟花爆竹现代经营网络。支持供销合作社开展烟花爆竹经营业务,加快构建全县连锁经营管理体系。加强行业管理和自律,促进烟花爆竹行业安全经营、健康发展。

(七)建设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县供销联社作为县再生资源行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牵头部门及行业协会主管单位,要充分发挥建设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的主体作用以及行业协会的自律作用,制定全县再生资源回收网点发展规划,加强经营人员知识培训和业务指导工作。加快建立县、镇、村三位一体的城乡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实现再生资源产业化经营、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

三、着力强化供销合作社服务功能

(八)强化专业合作服务。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支持供销合作社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引导农民经纪人、产销大户和社会力量,开展产前、产中、产后综合服务。重点抓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县农业、果业、财政部门对运作规范、服务效果好的给予政策、项目、资金方面的适当扶持。

(九)开展农村综合服务。县供销联社负责全县农村综合服务社、庄稼医院建设的综合规划和管理工作。县发改、国土、住建、财政及相关部门和各镇在全县城乡总体规划和镇村规划建设中给予供销合作社支持配合,帮助供销合作社建设主体多元、功能完备、便民实用的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和庄稼医院。

(十)完善行业协会服务。供销合作社要全面做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和农资流通、中药材、再生资源、烟花爆竹等行业协会的建设,完善服务功能,协助相关部门做好行业调查、决策咨询及产业政策制定等工作,建立有序的行业自律机制。采取财政补贴和资助的办法支持供销合作社开展种、养、加能手、农民会员和科技带头人、农民经纪人等培训工作,增强农民市场意识和竞争能力。

(十一)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服务。供销合作社要充分利用各项农业产业化扶持政策,组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发展绿色优质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培育农产品加工项目。帮助农户加强与龙头企业的联系与合作,发展“订单农业”。对供销合作社开展的农业产业化、标准化示范、农业技术研发推广等项目建设及农村信息化网络建设,要给予政策支持。

四、不断加强供销合作社组织建设

(十二)加强基层社网络建设。农村各类为农服务组织,只要承认并遵守供销合作社章程,自愿加入供销合作社及其主管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协会,都是供销合作社的基层组织。各相关部门要在财政、税收、工商登记、用地等方面给予基层供销合作社重点扶持。维护供销合作社资产完整性,基层供销合作社改制后的剩余资产由县供销联社代为行使所有权和管理权。建立以股份合作制为主要形式的新型供销合作社。基层供销合作社重组与农民专业合作社一体化经营,享受国家规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各项扶持政策。

(十三)深化社有企业改革。着力培育与农业产业化和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农资、日用消费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企业,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完善企业经营机制。规范企业改制行为,切实防止社有资产流失。完善企业财务、投资和风险控制机制,加强内部审计监督,提高管理水平。各级政府出台的支持国有企业、中小企业改革发展的优惠政策,原则上都适用于供销合作社的企业。

(十四)增强县联社服务功能。供销合作社是植根农村、贴近农民、为农服务的重要力量,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县供销联社是供销合作社系统的领导机关。为适应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要求,县供销联社要认真履行“指导、协调、监督、服务、培训”等管理职能。一是研究制定行业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全面组织实施网络建设工程;二是按照社企分开的原则,强化社有资产监管,切实履行出资人职责,落实资产保值增值责任;三是推进开放办社,广泛吸纳各类合作经济组织、龙头企业、专业大户,组建各类行业协会,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搭建平台。

五、加大对供销合作社改革和发展的支持力度

(十五)重视供销合作事业的发展。把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作为统筹城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举措,将其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政府目标考核,制定发展规划,落实工作措施,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及时研究解决供销合作社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国家和省、市有关扶持政策落到实处。加强县供销联社机关干部队伍建设,配足工作人员,所需经费列入县财政预算。

(十六)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对年财政部等七部门共同复核的供销合作社系统承担政府“两棉赊销”等政策性债务,县财政局按照上级“在两年予以解决,最迟不超过三年”的要求,及时提出处理方案。支持供销合作社多渠道消化政策性财务挂账。对县供销联社机关实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前退休干部退休生活费补差及遗属生活费,由县财政局审核后,按月拨付。县农业银行对供销合作社的历史性债务要积极争取有关政策,采取“打包处理”方式,解决金融债务问题。供销合作社在发展网点建设中涉及原土地、房产等抵押的,债权单位应允许其改造建设,原有问题继续保留。认真贯彻《国土资源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土地确权登记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173号)精神,依照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加快确定其现有土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办理相关产权证书。允许供销合作社采取多种形式,对原有经营设施进行改扩建,盘活社有资产。供销合作社使用的原国有划拨用地,在符合规划和土地政策的前提下,经县政府批准可采取出让、租赁等方式处置,收益实行“收支两条线”,应交土地出让金县级收益部分给予减免,优先用于支付供销合作社改制企业职工安置费用和用于改善农村流通基础设施。

(十七)依法维护供销社权益。供销合作社理事会是本级社集体财产和所属企业单位财产的所有权代表,行使本级社委托的社有资产出资人职能,并按出资额依法享有所有者的资产收益、处置、重大决策和投资办企业的权利。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侵占、平调其财产,不得改变供销合作社及其所属企业的隶属关系,保持供销合作社组织体系的完整性。

供销社社属企业管理办法篇10

第一条本规定所指的废旧物资是指社会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可以利用的各种废旧物,包括企事业单位生产和建设中产生的金属和非金属边角废料、废液,报废的各种设备和运输工具,城乡居民和企事业单位出售的各种废品和旧物。

废旧金属包括生产性废旧金属(指废旧机械设施及零部件,交通、通讯、建筑、供电、市政设施的废旧金属原材料以及生产中报废的金属制品和切削金属边角下料等)和非生产性废旧金属(指城乡居民使用过的废旧金属工具、农具和自行车、人力车的金属零部件以及废旧生活金属器皿等)。

第二条经营废旧物资收购业务的单位,必须有符合安全要求的物资储存库(场)。

废旧物资代购站(店)的工作人员和个体流动代购人员,必须有经营地常住户口或暂住证。

第三条申请经营废旧物资收购(代购)业务的单位和个人,按分工范围,经市供销社或市物资总公司批准后,报市公安机关审查同意,领取《特种行业经营许可证》,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领营业执照,方可收购(代购)废旧物资。

第四条废旧物资收购单位、代购站(店)必须公开悬挂《特种行业许可证》和《营业执照》,亮证经营。

第五条外地到我市经营废旧物资收购业务的应持派出单位所在地市、县公安机关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同意外出经营证明,经我市供销社或市物资总公司同意,向我市公安机关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换领许可证和营业执照,方准经营。

第六条废旧物资收购实行三级网点管理。第一级是由市供销社的“东莞市物资回收公司”和市物资总公司的“东莞市再生资源利用公司”经营;第二级是由各镇(区)供销社牵头组成的物资回收有限公司经营;第三级是由各镇(区)的代购站(店)经营。各镇(区)物资回收有限公司实行独立经营,自负盈亏。对于生产性废旧金属,第一级公司可以在全市范围内经营;第二级限于本镇(区)范围内经营;第三级代购站(店)限于代购经营一般废旧物资和非生产性废旧金属。各镇(区)物资回收有限公司负责本镇(区)废旧物资经营业务,并负责对本镇(区)的代购点的申报和行业管理。

第七条生产性废旧金属的收购必须由供销、物资部门经营。其他单位和个人,一律不得收购生产性废旧金属,对于个人检拾的生产性废旧金属,收购单位应登记销售者身份证号码。

第八条严禁经营单位和个体工商户从个人手中收购铁路、油田、供电、电信通讯、矿山、水利、测量和城市公用等生产性和军用设施的专用金属器材。对出售以上的废旧金属器材的单位必须持有关部门证明和经办人身份证,由一、二级网点收购,并建帐登记,其它单位和个人一律不准收购。

第三级代购站(店)只限于收购城乡居民出售的生活器具和废旧工具、农具、自行车、人力车等的废旧零件。

第九条三资、三来一补、加工贸易企业所产生的废旧物资特别是废旧金属(含边角料、碎料),需在国内交售、办理核销的,凭海关核销手续,一律交售给一、二级网点收购。

第十条各级公安、工商等部门依法收缴和没收废旧物资、国有企业的报废生产线和大型生产设备,经市价格事务所估价后,交一、二级网点收购。

第十一条废旧物资的收购和销售价格,国家有规定的执行国家规定;国家规定了最高限价的,不得超越最高限价;国家无限价的按市场价格收购和销售。对国家规定专营的报废汽车以及国有企业的报废生产线和大型生产设备等,其收购价格由市价格事务所估价。

第十二条废旧物资回收实行管理者与经营者相分离的原则。由政府统一领导,工商、公安、物价、供销、物资部门要互相配合,各司其职,切实加强对废旧物资市场的管理。经营废旧物资收购、代购业务的单位和个人,必须自觉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和政策,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安全责任制,接受公安、工商、物价等部门的检查和监督。

第十三条坚决取缔无证经营和非法转让出租证照。严禁一证多店和超越经营范围;严禁收赃、窝赃、销赃;严禁物资、供销系统以外的单位、企业、个人插手收购生产性废旧金属。如有违反,严肃处理。

第十四条凡违反上述规定,属于工商行政管理方面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属于价格管理方面的,由物价部门处理;属于治安管理方面的,由公安部门处理;触犯刑事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