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对社会保障制度的认识十篇对社会保障制度的认识十篇

对社会保障制度的认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59:07

对社会保障制度的认识篇1

(一)社会保障档案社会性强。社会保障关系到全体公民,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社会保障项目的不断拓展,社保参与人员的不断增加,保障覆盖范围不断扩大,社会保障档案涉及到的人群越来越广,其社会性也越来越明显。

(二)社会保障档案数量大。社会保障档案主要包括:养老保障、医疗保障、就业保障、失业保障、生育保障、工伤保障等,社会保障的业务环节也比较复杂,主要包括:参保登记、缴费申报、待遇申请、税费结算、计划统筹、外部稽核、内部监督等。社会公民在参与社会保障的过程中需要提供大量的资料证明、相关部门需要进行复杂的凭证审核和归档保存,并且随着社会保障常保人员的不断增加,在社会保障发展和运行的过程中产生的档案越来越多,可以用“海量”来形容社会保障档案的数量之大。

二、社会保障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加强社会保障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部分社会保障档案管理人员没有充分认识到社会保障档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首先,政府社保部门把大量的精力都用在如何提高社会公民的参保数量上,在完成大量业务工作的同时没有把社会保障档案的管理放在工作日程上,认为档案管理是可有可无的。其次,有些社会保障档案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不认真,在社会保障档案管理岗位上疏忽大意,对社会保障档案管理质量不高。

(二)社会保障档案管理缺乏相应的规章制度。社会保障涉及到的人群比较多,社保部门的档案存档较多,虽然建立了档案管理制度,但是档案管理借阅、收集、保管、保密等制度不够健全,常出现文件整理不够及时、资料收集不全,借后不归还,缺失严重、重要原始数据或被涂改等问题,严重毁坏了社会保障档案的完整性、真实性,失去了社会保障档案原有的参考价值和利用价值。

(三)社会保障档案资源利用不够充分。现阶段,社会保障部门对社会保障档案的利用方式比较单一,主要包括:原件的借阅、原件的复制、相关资料的查询等,社会保障档案服务的范围比较小,供借阅的人也比较少,主要包括政府机构中的工作人员和社会保障的当事人以及相关的职能机构,从这些现象中可以看出,社会保障体系建立不够完善,社会保障档案资源利用效率比较低,社会保障档案信息交流比较少,针对性差,互动效率低,服务手段落后,不利于社会保障信息的公正和公开,不利于提高社会保障信息资料的服务效率,不利于社会保障档案的直接利用。

三、提高社会保障档案管理水平的策略

(一)提高档案管理意识。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机构的决策者,要充分认识到社会保障档案资料的重要性。同时,社会保障档案管理人员也要明确自己的责任、使命,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做好社会保障部门的档案收集整理、分类汇总、保护保管、后期利用的工作,加大对社会保障部门档案管理与保护资金的投入,加强社会保障档案管理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现代化的社会保障档案管理体系。

(二)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和社会保障的发展前景,严格按照国家《档案法》制定社会保障档案管理制度,社会保障档案管理制度必须符合当地实际需求,同时使社会保障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鉴定、分类、归档、保管、销毁等工作符合相关的档案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档案管理体制的关键是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明确管理职能,建立良性的社会保障档案管理运行机制,鼓励社会保障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更新社会保障档案管理知识,定期进行专业知识的培养和考核,使社会保障档案管理人员有更新知识、适应工作的紧迫感。

对社会保障制度的认识篇2

关键词:社会保障;毕业生;就业状况;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9.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3)03-0033-04

引言

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人民安居乐业的前提,是社会有序发展的安全网和稳定器。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对于民生问题的日益重视,目前我国社会保障事业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时期,社会需要大量的社会保障专业人才。为了满足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健康、快速发展的需要,教育部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新增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开始培养专业社会保障人才。至今,全国已有130所高等院校设立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每年为社会培养大量的社会保障专业人才。但是,一方面,我国目前从事社会保障工作的人员中,劳动与社会保障科班出身的毕业生尚不到百分之一,在岗的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工作的100多万人中,大部分是以前从事劳动、人事等工作转行而来的,缺乏专业化的素质,出现了专业队伍不专业的现状。[1]另一方面,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对口就业却十分困难,专业毕业生大量流失,只有极少比例的毕业生最终走向社会保障专业岗位。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失衡现象?为此,我们以上海S高校近年来的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以期找出其中的答案。

本次调查的对象为上海S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2007级、2008级学生,问卷实际发放数量为65份,回收60份,回收率占92%。被调查对象中,男生占16.7%,女生占83.3%,这与文科专业中女生偏多的总体情况相一致。被调查对象主要为上海生源(占98.3%),目前的工作地点也主要在上海。被调查对象在校期间的政治身份主要为共青团员(51.7%)和中共党员(48.3%)。近八成的受访者在校期间曾广泛参与社团活动,三成多的学生曾担任过班或院级学生干部,一半多的受访者在校期间曾参加过社会保障类工作的实习活动。

一、就业状况与专业认知

(一)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

1.就业整体状况一般化。对于上海S学院社会保障专业学生目前的就业状况:近八成的学生是正规就业,与就业单位签订有正式的劳动关系;有15%的学生是临时性就业,并没有与就业单位签订正式的劳动关系;有小部分学生继续读研究生或出国深造,还有极个别的学生没有就业。已就业的学生,主要是在企业中工作,其中22%的人在外资企业工作,20.3%的人在国有企业工作,18.6%的人在私营企业工作;在党政机关、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工作的学生仅占13.6%,这主要是因为现在党政机关、高等院校设立的门槛较高,需要考试或高学历才能进入。

在对就业形势的调查中,近七成的同学认为“就业形势不好不坏”呈一般化状态,认为就业形势很好的同学仅占5.1%。而且调查显示,98.3%的同学“在学校期间,会考虑到毕业后的就业问题”,这说明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生对于自己的就业问题,还是心存忧虑的。而影响个人就业的因素,79.3%的学生认为是“个人能力”,12.1%的学生认为是“学校类型”。个人能力主要是指在就业中或就业前需要提升的个人素质,调查发现,排名前四位的能力主要是外语、人际关系、社会实践、计算机能力,社会保障专业知识能力并未受到学生足够的重视。

目前,37.9%的毕业生月薪为3000-4000元,27.6%的毕业生月薪在2000-3000元,8.3%的毕业生月薪超过5000元。对于现有的工作及收入状况,表示“很满意和比较满意”的毕业生占57.6%。这说明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处于中间位置,其就业率及就业质量在二类本科院校的大部分专业中处于中等地位。

比较有趣的是,在对学生学习成绩与现有工作满意度进行方差分析时发现,在显著性水平90%情况下(因样本量较少,故p取值较大),p值实际取值为0.089(见表1和图1),这说明学生不同的学习成绩与现有工作满意度之间有显著差异。正如图1所示,学习成绩很不好的同学对现有工作满意度最高,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同学对现有工作满意度也比较高,而学习成绩很好的同学对现有工作满意度稍低,学习成绩一般和不太好的同学对现有工作满意度最低。经过访谈得知,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就业期望值不高,能找到一份工作较为不易,故对工作的满意度较高;而学习成绩很好的同学,就业期望值较高,且很想从事专业对口的社会保障类工作,当这一期望值不能很好的满足时,对现有工作的满意度降低;而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同学,专业知识和实际能力都不错,且对于就业与专业对口之间没有太严格的要求,当工作待遇、工作条件达到市场上中等水平时,其满意度较高。学习成绩一般和不太好的同学,其专业知识和实际能力都相对较弱,在就业竞争中往往处于不利的地位,故对于现有工作的满意度为最低。

2.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大部分与社会保障工作无关。回答调查问题“就业应与自己所学的社会保障专业对口么”显示,近6成的学生表示“尽量专业对口,但不必强求,只要工作合适就行,没必要对口”,仅10%的同学认为“应该专业对口,在工作中发展自己的专业知识”。对问题“您认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从事对口工作的程度怎样”的回答中,近一半的学生认为“极少数的毕业生从事对口工作”。在“你目前的工作与何有关”问题的回答中,40.7%的学生认为“与人力资源管理知识有关”,39%的学生回答“与所学专业知识没有任何关系”,仅23.7%的学生工作与社会保障专业知识有关。可见,社会保障专业的毕业生只有较少人从事完全对口类社会保障工作。访谈可知,大部分同学在择业时,还是会考虑社会保障类工作的,只是社会保障类工作就业机会极其有限(主要是通过考公务员实现),因而很多人从事了与社会保障类相关但并不对口的工作,例如有四成多的同学去了企业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此外,社会保障毕业生自身素质的欠缺也限制了他们去从事社会保障类工作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机会,调查显示,毕业生主要拥有的是英语四、六级证书和计算机一级证书,很少有毕业生考出了人力资源管理证书,没有学生考过相关的社会保障类从业证书。

3.毕业生的就业意愿呈现功利化趋势。笔者发现,上海S学院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在择业时呈现出较强的现实化和功利化趋势。在择业时首先考虑的因素中,22.8%的人考虑的是“收入与福利”,22.8%的人考虑的是“工作单位性质与单位发展前景”,19.3%的人考虑的是“职位与晋升机会”,14%的人考虑的是“就业地点”;对于工作能否发挥专业特长、个人兴趣、经验积累、能否胜任这些真正影响工作成就的因素,却鲜有人关注。例如,公务员这个职业因其稳定、收入状况较好,近年来受到毕业生的普遍青睐,上海S学院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中,近一半的学生参加了公务员考试,但是仅6.8%的人被录取。而研究生考试则是毕业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恒心进行的选择,仅10%左右的人参加了研究生考试,最后3.4%的人被录取。毕业生对于理想就业目标和理想单位类型的选择,也反映了这一趋势。四成的学生选择理想就业目标是从事“企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公共关系、工会管理”等工作,三成多的学生选择理想就业目标是当公务员。34.5%的学生选择理想单位类型是“政府机关”,21.8%的学生选择“稳定的事业单位”,21.8%的学生选择“外资/合资企业”,16.4%的学生选择“国有企业”。

(二)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的专业认知度较高,但对口就业途径较窄

调查显示,上海S学院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对于社会保障专业的认同度较高。对于“你入学时选择社会保障专业的原因”,被调查对象中78.3%的人表示是“自愿填报”的。近五成的学生在入学前,已对社会保障专业有了一定的认识。63.3%的同学表示对于“当年进入社会保障专业学习,并不后悔”。这说明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对于“社会保障”专业的价值认同度较高。

关于“社会保障专业的职业发展前景”认识中,认为“不好”的仅占20.3%,认为“很好或一般”的占了64.4%,这说明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对于社会保障专业的职业发展前景呈现出乐观心态,也反映出我国的社会保障事业目前正处于大发展阶段,今后社会大量需要专业类技术人才。而对于问题“如果现在没有从事社会保障类工作,以后有机会是否愿意从事社会保障类工作”的回答中,仅6.8%的人表示不愿意,一半以上的同学都表示愿意。说明社会保障专业的毕业生仍然是我国社会保障管理、应用、服务工作人员的潜在供应者。

对于目前我国社会保障服务工作中从业人员多数是非专业出身,专业知识不专不精,从事社会保障工作效率较低,而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却很少能够从事社会保障类工作的矛盾现象,笔者进行访谈后发现,并非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不愿意发挥专业特长去从事专业对口的工作,而是社会保障管理、应用、服务工作的专业人员编制体制控制的过死,仅通过公务员考试给出几个有限的名额,难以给广大毕业生一席之地去展示专业才智。如有毕业生在访谈中抱怨,其曾在上海市某区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工作近两年,整个中心只有他一人是科班出身,所学习的社会保障专业知识最为系统,也是整个中心的“小专家”和“最忙员工”,几乎每天晚上都加班到8点钟以后,但他却是个临时工,没有正式的编制,每月比正式员工少拿2000多元的工资,而且不交住房公积金,年底没有年终奖,过节没有福利发放……时间一长,这位毕业生的心理便有了不平衡感,再加上面临成家立业的问题,较少的收入、较多的忙碌最终使这位毕业生跳槽高飞了……

(三)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的专业兴趣、所受专业教学和专业实践影响其对口就业

关于“经过学习,你对所学社会保障专业是否喜欢”的回答中,仅6.7%的人表示“不喜欢”。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入学时自愿填报“社会保障”专业的,经过学部分人对该专业更加喜欢;而入学时被调剂过来或因其他原因而学习社会保障专业的,经过学习多数依然对该专业兴趣不大。这对于高校社会保障专业的招生工作和社会保障专业的教育改革来说,很有启发意义。

在“对自己曾经学习的系的总体质量的评价中”,不到两成的学生“感到质量很棒”,近七成的学生“感到质量一般”,这说明上海S学院社会保障专业在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地改进。

毕业生认为,在所学的专业课程中,对就业帮助最大的三门课分别为人力资源管理(63%)、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25.9%)、社会统计学(18.5%),而对就业最没有帮助的三门课分别为西方经济学(26.5%)、人口学(20.4%)、微积分(20.4%)。可见,在所学课程上,应该对社会保障专业课程作进一步的调整,使学生所学专业知识能够较好地与社会接轨。对于专业所开设的双语课程,学生们也普遍认为对自己的学业帮助不大,甚至没有掌握住课程必要的知识点。对于“在校期间哪些环节对你的就业帮助最大”的回答,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专业实习(62.1%)、志愿者活动(41.4%)、教学实践(39.7%)。78%的毕业生认为实习在社会保障专业教育中的地位“很重要和重要”,上海S学院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中74.6%的人都有过去社会保障或人力资源等相关机构实习的经历,60%的学生认为相关专业实习对找工作很有帮助,相关实习经历是其顺利就业的优势所在。这说明在社会保障专业学生的实践中,应该创造机会充分将学生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结合起来,让学生去专业的社会保障机构进行实践,使其充分理解社会保障的社会意义和价值。但问卷调查显示,上海S学院社会保障专业学生的专业实习69%都是自己或家长找的,学校安排实习的仅占17.2%。而学生自己或家长找的实习单位多数都不是与专业对口的社会保障机构,这就让学生感到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似乎在工作中用处不大,不利于培养学习兴趣。

二、问题原因分析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正处于接轨完善时期,社会保障事业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大发展,需要大批的社会保障专业化人才。据统计,目前我国从事社会保障工作的专业人员与我国劳动力人口比例为1:7300,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奇缺;[2]与此同时,社会保障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却又面临着对口就业难、多数转行的情况,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一矛盾的现象呢?

(一)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无法为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

在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的国家,从事社会保障的专业人才是不可缺少的,例如比利时政府中有60%的公务员都在搞社会保障,全国最忙碌的也是社会保障方面的律师。[2]而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够完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基本上是一种分散管理体制,缺乏宏观协调平衡机制,不利于社会保障财政收支及人才选用、分配的统筹安排。例如,目前我国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等大部分社会保障项目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负责,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由民政部负责,同时卫生部、财政部等参与管理。这种分散式管理使各部委在选用人才上标准不一致,使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并不一定符合各部委的用人要求。这使得在每年的公务员招考中,少量的社会保障就业岗位又被其他标准和要求所限制,更加不利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对口就业,极大地影响了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进入途径,使得多数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被迫改行。

(二)多数高校社会保障专业缺乏鲜明特色,培养出的学生在技能上学而不精,偏离职业化要求

由于社会保障专业是由管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专业交叉复合而成,其内容也包括劳动经济、劳动关系、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住房保障等等,[3]所以该专业课程设置时,要包括管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多个专业的部分课程,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由多个专业交叉形成的社会保障专业缺乏特点,要将多个母专业的课程平均分配、统统学掉,这样培养出的学生虽然是大而全,但却缺乏社会保障专业特点,更不能适应专业技能程度较高的社会保障岗位要求。这需要高校仔细斟酌自己的办学特色和社会保障专业特色,细分出具体的专业方向,选择那些与社会保障专业有合适结合点的学科,并在其基础上进行特色发展,[3]让学生在学习社会保障专业时,既有管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背景知识,又具有鲜明的技能特色,比如社会保障专业可以突出劳动经济方向、劳动关系方向,可以拓展社会保险及保险精算方向,可以定位在企业年金方向,可以专门培养精通养老保险或医疗保险的技能人才。在日本、香港等社会保障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社会保障人才的培养已经细分到了每一项工作,而且都要进行考核认证。[1]总之,社会保障专业培养的技能人才应该既博又精,既懂社会保障的基础知识,又精通一、二种保障技能,这样才能满足我国社会保障大发展时期对于保障人才专业技能的特殊要求。

(三)社会保障专业课程设置偏重理论化,有针对性的实践教学相对薄弱,学生动手能力差

调查发现,上海S学院社会保障专业课程设置有186个学时,其中理论课占有156个学时,社会实践课仅占30个学时。而且理论课中又设置了大量的思想政治、马克思主义、外语、社会学类、心理学类等理论课程,社会保障实践技能类课程过少。这一现象与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将来主要从事实务性的工作相背离,不利于其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更不利于激发社会保障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容易使其产生学而无用的感觉。

社会保障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很多学校没有把实践教学和实践环节摆到一个重要的位置上来。即使有些学校开设了社会保障实践课程,但也缺乏拥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更缺少供学生模拟操作的社会保障实验室,很多情况下仅仅是为了应付差事完成教学任务。教学内容也是零散地依附于某门理论课,使得各门实践课的教学内容无法衔接起来,无法达到让学生系统理解的效果。[4]这种现象必然造成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较差,而用人单位对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应工作环境变化的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种学生自身能力的不足与用人单位要求的脱节最终影响了用人单位对此类学生的聘用。[5]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思路

(一)加快社会保障机构体制改革,拓宽社会保障毕业生就业途径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四个部分,其中社会保险又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五个险种。再具体些说,养老保险又包括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农村养老保险、企业年金等,医疗保险又分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等。此外,社会保险基金要想实现保值增值,就涉及到进入国内外金融市场的投资运作,其复杂程度可见一斑,这些社会保障工作并不是随便什么人想做就能做的,[1]只有社会保障专业技术人员才能够胜任工作。而社会保障专业技术人员最好的来源就是社会保障专业的毕业生。

因而,社会保障机构应加快体制改革,尽快打破目前社会保障工作多头管理的现状。笔者认为,应统一由社会保障部进行全国自上而下的垂直管理,在选聘社会保障工作人员时,应统一标准,实行社会保障工作有证上岗制度。可以参照教师资格证制度,对于社会保障专业的毕业生,直接发证;而对于非社会保障专业人员,则需要通过考试获得证书,凭证上岗。这种改革可以大大拓宽社会保障专业人才进入社会保障工作岗位的途径,也可以确保社会保障人才队伍的专业性,提高社会保障工作的质量。

(二)坚持社会保障专业的特色办学,加强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提高毕业生专业实践能力,拓宽社会保障工作就业领域

高校应根据自己学校的特点和社会保障专业的发展目标,确定具体、明确的培养方向,使社会保障毕业生具有鲜明的就业特色,便于其适应日益细分的市场岗位要求。此外,面对多数高校社会保障专业实践课程课时偏少、质量偏低的情况,应重视社会保障专业实践课程的设计和建设。课程体系设计应从社会保障的专业定位和社会需要、学生就业需求出发,调整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关系,适当增加实务方法类课程、实践技巧类课程;将课程教学内容与社会实际问题、专业实践过程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方法技巧通过实践过程得以融会贯通,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并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既需要学校合理配置和运用好实验室设备,将理论知识和实务技能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让学生在实验室中模拟社会保障业务操作的全过程,如亲自动手进行社会保险登记、核定、对于劳动争议独立作出判断,等等;又需要学校建立起几个稳定的社会保障工作实习基地,加快推进教师的“双师化”建设,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原则,[3]安排教师定期到社会保障实务部门学习、锻炼,提高现有教师的实践能力,同时,邀请社会保障实务部门有经验的工作人员加入兼职教师队伍,承担部分实践性强的课程的教学任务,[3]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安华,张笑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人才开发,2007,(7).

[2]王洪春,杨仁君.财经类大学生就业状况的分析[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9,(2).

[3]王玉玫,李晨光.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和优势学科交叉发展的问题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1,(1).

对社会保障制度的认识篇3

[关键词]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构建

[中图分类号]F2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024(2009)04-0103-03

[作者简介]孙江超,新乡学院商学院讲师,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为经济理论。(河南新乡453003)

一、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基本现状

2004年以来,劳动保障部门加大了对农民工利益的保护力度。2004年6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出台了《关于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强调各类用人单位招用的农民工均有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7月,了《关于推进混合所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参加医疗保险的意见》,该文件要求各地劳动保障部门把与用人单位形成劳动关系的农民工纳入医保范围。在这些基础上,以上海和广东为代表,各地纷纷制定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和方法。然而,就其实施状况来看,结果很不乐观。

1 参保率低。根据最新统计,农民工大约有1.2亿人,农民工占全国工人总数的50%以上,其中第二产业工人中农民工占到57.6%,在第三产业工人中农民工也占到了37%。农民工数量虽然在增加,但参保率却呈下滑趋势。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对深圳市农民工抽样调查的结果显示:(1)医疗费用全部由个人或家庭负担的占67.7%,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的占30.5%,全部由单位负担的只占1.9%。(2)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

只占总量的10.1%,而农民工失业现象却很普遍。(3)54.1%的人没有参加工伤保险,许多农民工对工伤保险缺乏必要的了解,80.2%的农民工不知道有关伤亡补偿的标准,44.5%的农民工不清楚单位是否建立有工伤和职业病补偿制度。(4)58,o%的农民工没有采取任何措施以防止将来养老问题的出现。

由此可见,目前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险参保率普遍偏低,而在参保者中保险关系中断和退保又占很大比例。除社会保险外,现行城镇社会救助体系也只覆盖城镇户籍人口,农民工享受不到任何救助。

2 保障制度实施效果不佳。当前社会保障制度实施效果不佳,既有制度本身设计的问题,也有执行的问题。在目前各地制定的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中只包括小部分保障项目,而这小部分保障项目,要么参保率低,要么就是存在借农民工参保来解决城镇社保体系的财务危机之嫌。农民工所从事的较多是脏、重、累、险的工作,他们最急需的也就是在面临工伤、失业、疾病等风险时有所保障。而已有的社会保险项目却过分注重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这一未来收入保障项目,而对工伤、医疗、失业、生育等短期保障项目重视不够。此外,受农民工二元用工制度限制,单位福利、社区福利等把他们排除在外,更加重了他们的经济、社会、心里负担。尤其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国家关于农民工社会保障在制度上的缺失也开始突显出来,主要表现在:其一,缺乏国家层面的、统一的社会保障法律法规。现有的一些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在内容上没有体现特殊性。其二,地区性的农民工社会保障法规仍不科学。目前,各地虽然都有一些关于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制度法规,但由于这些规定缺乏针对性,在实施过程中农民工得到实惠较少。例如,有的地方要求企业对农民工和对城镇职工一样交纳3%的生育保险费,而事实上由于大部分外来女青年在怀孕后一般都回到农村分娩,所以很少能享受到相关的保障待遇。

二、原因分析

1 认识不足。当前,在农民工问题的认识上还未达成共识,尚存在许多误区。有些人认为,农民毕竟还有土地,如果在城市无法生活,还可以到农村去,所以没必要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另一些人认为,我国的优势资源,就是廉价劳动力,如果农民工社会保障提得过高,就会削弱我国竞争力;还有人认为,政府担任城镇居民特别是下岗职工的社会保障负担已经很重了,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已经无力承担。在这些观点以及在工业化过程中“剪刀差”的惯性作用下,使得城市社会考虑得较多的是城市居民利益的获得与保护。部分城市管理者没有站到公平的立场上切实地考虑和解决农民工的权益问题,相反还会采取一些限制和排斥措施。如上海市劳动局《上海市单位使用和聘用外地劳动力分类管理办法》,将行业工种分为3类:a类为可以使用外地劳动力的行业工种,B类为调剂使用外地劳动力的行业工种,c类为不准使用外地劳动力的行业工种。青岛市继上海之后也出台了《青岛市城镇单位招聘使用外来劳动力管理办法》,规定全市实行统一的用工审批程序,按使用劳动力的单位、行业、工种等特点对外来人员分为允许使用、禁止使用、调剂使用三种标准,并要求限期清退不合规定的外来务工人员。同时,大多数农民工的选择也很无奈。对于农民工来讲,宁愿享受低工资的就业,也不愿意为争取社会保障而失业。农民工认为自身流动性大,不能连续交纳保费,担心会白交,对将来社会保险部门能否支付保险金也持怀疑态度,加上在信息接收方面的不利地位,使其不敢轻易加入。农民工受自身文化素质所限,这就使得他们在进入劳动力市场时处于一个很不利的地位。他们的劳动条件一般较差,劳动报酬也相对较少。工作和收入不稳定,使得农民工不愿意参加缴费标准过高的社会保险,而是将宝贵而有限的现金收入寄回农村,寻求土地保障。

其实,这里存在着一个认识上的误区。社会保障从开始就是针对全体公民的,享受各种社会保障是每个公民法定的权利。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存在着城乡之间的严重失衡,既不符合社会保障法的原则,也不符合改革发展趋势。农民工属于产业工人,农民工大多数是20-30岁的年轻人,大多数农民工是不可能再回到原来的土地上。而且,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也不允许他们那样做,更多的农民从原来土地上脱离出来已成必然趋势。而就劳工成本来讲,低廉的劳动力并不能成为国家持久的竞争力。恰恰相反,只有不断提高人力资本的投资,才能增加产品价值,才更具国际竞争力。至于政府财力不足的说法,应当辩证来看。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资金障碍不容忽视。但我国经济已经持续增长20多年,国家经济承受能力正在加强。2007年,我国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5.13万亿元,其中税收收入4.56万亿元,占财政总收入的88.9%,截至2007年12月31日,中国外汇储备1.53万亿美元,是10年前的10倍。所以,国家财力条件已经具备,不是财力不足,而是财政支出结构和制度设计及认识问题。

2.二元社会制度的制约。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缺失,最直

接的原因就是建国以来确立的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二元社会保障体制。建国后,我国以户籍为标准,在全国分别建立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城乡二元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开放以前,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有“五保”制度、合作医疗制度等,农民的生、老、病、死基本上都是依靠集体经济力量来给予保障,国家仅有比例很小的农村保障扶助。但是,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原有的农村社会保障逐渐瓦解。在农村进行经济制度改革的同时,农村社会保障没有进行相应的改革,而是基本上退化到传统的家庭保障层次上。农民工大部分时间从事着现代产业的工作,但在家庭保障体制下,二者之间的矛盾就越来越突出。计划经济体制下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不但加深了农民工与城镇居民在经济、政治、文化、心理方面的分隔,而且也使农民工同时失去了在城镇就业的机会和享受社会保障的权利。

近年来,全国许多省市进行了户籍制度改革。河北、辽宁、山东、广西、重庆等12个省市近年来已经取消了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二元户口性质划分,统一了城乡户口登记制度;北京、上海两市也已下发了本市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实施意见,放宽了条件限制;广东省的佛山、深圳、中山等地将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农村地区居民统一转为非农业户口,实行城市化管理。但是,我们也发现,率先推动“户改”的城市虽然在户口形式上都统一了,但一到落实相关政策和附加的社会福利待遇时,差别常常就浮现出来,这些壁垒正制约着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进程。因此,户籍制度改革要想切实取得成效,不能靠户口一迁了之,而要着眼于搞好综合配套改革。现有的户籍改革并没有形成让农民工在城市生活下来的制度引导,它并没有真正改变原来以户籍为基础二元社会保障体制,自然也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缺失的问题。

3 法规不健全。现行的社会保险法规政策中,至今没有一部综合的关于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全国性专门法律、法规或规章,全国性立法中对农民工社会保险的规定也很笼统。我国《失业保险条例》、《企业职工工伤保险暂行规定》、《企业职工生育保险暂行规定》、《社会保障费征缴暂行条例》等一些全国性的法规未对职工做明确列举,没对农民工社会保险的特殊权益做规定,因而就缺乏可操作性。而地方政府相继出台的一些有关农民工权益和社会保障的通知、规定,保障项目不完整,范围过于狭窄。差别也很大。现行的一些制度不符合农民工群体的现状和需求,再加上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得不到很好贯彻执行,或者在具体操作的时候出现偏差,这就导致用人单位为减少成本,不给农民工买社会保险,不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擅自延长工作时间,不提供必要的职业安全防护措施,同工不同酬,无故拖欠、恶意克扣甚至逃付农民工工资,加上缺少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结果严重地侵害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包括社会保障权益。

三、农民工保障体系的确立

对于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制度模式主要存在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应将农民工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通过户籍改革或者通过城镇社会保障制度的扩大,将农民工直接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第二种观点认为,应将农民工纳入到正在改革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即“返乡”模式。第三种观点认为,应对农民工实行相对独立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一种作为过渡的“三元社会保障模式”。笔者认为,就目前农民工的特点、体制特征及实践的效果来看,无论是将农民工纳入基本定型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还是纳入尚未建立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都不理想,而建立相对独立的“三元社会保障模式”的时机比较成熟,具有针对性,矛盾较小,在远期效果上也有利于整个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科学性和可持续发展。上海市、成都市为外来务工人员建立的综合保险制度就属于这种模式。

一方面,受我国财力所限,构建一揽子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不现实的;另一方面,由于农民工群体本身的复杂性,农民工社会保障目前还不能一概而论。现在基本上已经达成共识,我们要根据农民工群体的不同特点,对农民工进行分类分层保障,这样才能使保障制度发挥效力。我们对农民工的分类有很多标准,总体来讲,对于有稳定职业的农民工,可在达到规定年限后,将其转为城市户口,纳入当地社会保障体系;对于流动性大的,建立相对独立的、过渡性的农民工保障体系,加强其管理,是一种现实的选择。我们要有计划分阶段进行,基本原则为:重要的优先,紧要的优先,简单的优先。在此原则下,农民工社会保障构建的基本步骤可按照图示进行。

我们可以把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分为两层六步。第一层次是最基本的,也是当前最重要和紧要的,其操作难度不大,条件基本成熟,应当优先发展。在这一层里,工伤保险是首要的。截至2006年底,已建立劳动关系的农民工总人数约5000万一6000万,但享有工伤保险的农民工只有2200多万,不足建立劳动关系农民工的一半。根据北京市对工伤认定的统计数据,每年进京务工人员因工负伤和死亡人数占全市工伤总人数的30%以上,由此而导致的纠纷不断。由于农民工的职业和工种具有特殊的危险性,而他们个人的抗风险能力又很弱,在劳资纠纷中他们常处于劣势。所以,有必要优先考虑设立农民工的工伤保险问题。工伤保险一般实行的是“现收现付”的社会统筹制,费用主要由企业或雇主分担,不需个人缴纳,也不需国家财政投入。工伤保险实行差别费率和浮动费率相结合的原则,有利于提高用人单位的安全生产意识,有利于农民工工作环境的改善和待遇的提高。大病医疗保险涉及生命健康,属于最基本的保障,而一旦农民工患大病,单个家庭无力承受。所以,大病医疗保险也要优先。大病发病率低,费率也低,符合农民工的保险观念,实施起来难度也不大。大病医疗保险不用设置个人账户,只建立社会统筹账户。农民工不用个人缴费,由雇主负担。其重点解决农民工进城务工期间的住院医疗保障问题。要完善医疗保险结算办法,为患大病后自愿回原籍治疗的参保农民工提供医疗结算服务。有条件的地方,可直接将稳定就业的农民工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农民工也可自愿参加原籍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对社会保障制度的认识篇4

中国正在进行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英国现行的社会保障体制及改革方案无疑对我国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英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发展概况

英国被很多学者认为福利国家性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代表国家,英国也是最早的福利国家。英国社会保障的发展与英国社会对贫困的认识有着密切关系。英国传统观念中一直认为贫困是由于懒惰等性格缺陷造成的。由于工业化的发展和资本主义原始积累,使很多被剥夺了生产资料的无产阶级和贫民生活陷入了困境。17世纪初,英国出现了严重的失业、贫困现象。传统的社会慈善机构已无力解决这些问题,并且,贫困也对社会稳定构成了威胁。因此,英国女王伊丽莎白在1601年颁布了《济贫法》。这时《济贫法》的理论基础新教关于贫穷是个人的罪恶的教义,认为济贫是统治者对贫民的恩惠。19世纪末,英国社会对贫困的认识有了很大转变。费边社会主义认为贫困是社会的事,每个人都有权利过上有尊严的生活。新自由主义认为,大多数的贫困是财富分配不公正的结果,它根源于人力和资本的浪费以及机会不均等。这些思想都批判了过去认为贫穷是罪过的观点。为维护社会稳定,20世纪前期英国掀起社会保障立法的浪潮,1906年的《教育法》,规定学校提供免费餐;1911年颁布了《失业保险法》;1918年通过《妇女儿童福利法》;1929年,颁布了《地方政府法》,该法将济贫委员会的职能移交给地方政府,也就意味着,废除了实施了300多年的《济贫法》。二战期间,英国政府为了稳定战后的社会秩序,聘请伦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贝弗里奇爵士为主席,对英国原有的社会保障制度进行审视,并提出改革建议。贝弗里奇委员会在1942年11月提出《社会保障及其他社会服务报告书》,也就是著名的《贝弗里奇报告》。贝弗里奇在报告中主张建立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来改变英国的现状,也就是提供“从摇篮到坟墓”的完备的社会保障项目,将英国变成一个“福利国家”。贝弗里奇报告首次将社会保障权看作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但是,贝弗里奇的思想并没有完全实现。目前,英国社会保障适用的主要成文法有:“《1992年社会保障缴费和补贴法》(SocialSecurityContributionsandBene-fitsact1992)、《1992年社会保障行政管理法》(SocialSecur-ityadministrationact1992)、《1992年社会保障法相应规定》(SocialSecurityConsequentialprovisionsact1992)、《1995年求职者法》(Jobseekersact1995)、《1998年社会保障法》(So-cialSecurityact1998)。”[1]调整社会保障法律关系的除了成文法,还有规章以及判例法。英国社会保障管理主要由社会保障部负责,20世纪90年代初,社会保障部的职能逐步转移给处。补贴处(theBenefitagency)是最大的一个处。英国的社会保障项目包括:求职者津贴、收入扶助、疾病和残疾补贴、养老金、儿童补贴、住房补贴、财产税补贴等项目。[2]

二、英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特点

纵观英国的社会保障,英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有如下特点:

(一)立法理念经历了单纯追求社会稳定到赋予公民权利的转变英国传统的社会保障立法是迫于社会压力,1601年的《济贫法》规定,政府为那些有能力劳动的人建立“贫民习艺所”,强迫他们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1834年修正后的《济贫法》明确宣布“不得使接受救济者的境遇在实际上或者表面上由于最底层的独力劳动者”。一些人认为,这实际上是“向世界宣告在英国,贫困是一种犯罪。”[3]随着社会的发展,19世纪末,人们对贫困与社会风险的认识有了根本转变,贫困不再被认为是一种犯罪,不应完全由个人承担,而是一种不幸,这种不幸很大程度上是财富分配不公正的结果,社会风险是工业社会的必然现象,必须通过社会保障制度予以调整,因此,应赋予每个公民社会保障权。《国民保险法》、《国民救助法》的颁布就意味着社会保障已经成为一种公民权利。因此,可以这样说,从传统的社会救济法到现代社会保障法是一种立法理念上的巨大飞跃。

(二)英国社会保障强调国家责任英国1946年的《国民保险法》规定了公民可以享有的失业、生育、死亡、孤寡、退休等方面的保障权利和国家应该承担的责任;1948年《国民救助法》的实施则确立了国家全面承担起社会救助的责任。自此,英国社会保障的国家责任包括立法责任、财政责任、实施责任和管理监督责任等,成为英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在住房福利方面,政府承担了支出或者通过税收减免的方式提供支持的责任,这两种形式都体现了政府直接承担责任。为了确保国家责任的切实履行,英国设立了社会保障部,统一管理社会保障事宜。

(三)英国社会保障的普适主义社会保障的普适主义,即人人都有资格享受社会保障,体现了社会保障制度应有的公平性。英国的社会保障是全民保障,其范围包括所有英国国民。每一个英国公民从出生时就有一个社会保障号码,当收入达到法律规定水平的时,就应交纳国民保险费,凡英国公民不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也不论贫富贵贱,均可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障权益,甚至居住在英国的外国人也可在缴纳国民保险费后,享受某些社会保障的权益。英国社会保障还具有全面性。英国的社会保障项目完善,被誉为“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当然,英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高水平、广覆盖也加重了政府负担、使社会保障缺乏效率,这也是英国对社会保障制度进行改革的动因之一。

三、英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评析

英国福利国家模式有其积极的意义。英国社会保障是劳动人民的基本生活水平有所提高,物质生活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并且,增强了劳动力的流动性,适应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同时,社会保障作为英国政府进行社会再分配的重要手段,在一定历史时期适当调节着社会需求,刺激或抑制社会消费,推动了经济发展。英国政府大力开展教育培训、医疗服务,既提高了英国劳动力的素质,又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了第三产业发展。总的来说,英国社会保障在一定历史时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缓和了阶级矛盾。但是,这种福利国家的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社会保障支出使政府财政不堪重负1975年,英国的社会保障开支总计为89.18亿英镑,占GDp9.6%。1985年社会保障支出总计为353.32亿英镑。[4]而到了1991-92年度,英国社会保障的总开支达1070亿英镑,约占英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5。据英国社会保险部统计,近十多年来,社会保险费(不包括医疗保险费)自1949年以来每年按3.7%递增,1992-1993年度达740亿英镑,占政府总开支的30.8%,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2.3%。[5]1997-98财政年度社会保障总支出达到941.13亿英镑,全国平均每人每年大约可得到2000英镑的各种社会保障津贴。20多年的时间里,英国政府用于社会保障的开支增长了10倍以上,成为名副其实的福利大国。

(二)社会保障管理效率低下英国为了加强对社会保障的管理由社会保障部主要负责社会保障工作,它由津贴管理局、保费缴纳管理局、信息技术局、安置救济局、战争抚恤管理局、儿童福利管理局六个子机构构成。管理队伍十分庞大,但管理工作仍然有很多疏漏。据统计,社会保障部的职员有100多万人,每年需要支出的费用高达18-20亿英镑。[6]一些人利用管理漏洞想方设法骗取长期病假津贴。据调查,在英国,2/3的诊所医生曾为就诊者开过假医疗证明。英国就业部1992年,英国就业部发现了61,000宗骗取失业救济金的案子。据不完全统计,英国每年因为弄虚作假而损失的社会保障和福利费高达35亿英镑。

(三)高福利引发严重的副作用英国的高福利是建立在高水平的社会保障税的基础之上的,对中、高收入阶层征收高额累进税,目的是缩小贫富差距,达到“劫富济贫”的作用。但却产生了资本外流和人才外流的不良后果。同时,高福利的社会保障措施又使助长了很多人的懒惰和依赖的思想。目前英国“长期病号”靠政府津贴者达175万人,由于单亲父母除了可领取单亲补助外,还可得到儿童、住房及低收入等各种补贴。不工作而靠政府津贴为生的单亲父母约有100万人。[7]

四、英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一)树立社会保障权的理念要有先进的立法,首先要有先进的立法理念。英国社会保障法经过长期发展已经确立了社会保障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在我国社会保障思想古已有之,但其思想渊源都是统治者的仁政观和道义观,把提供社会保障作为政府对公民的一种施舍,这种思想一直延续至今。因此,在完善中国的社会保障立法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树立社会保障权利的思想。对公民而言,应该认识到社会保障是自己作为国家成员所天然享有的不可剥夺的权利;对于政府而言,应该认识到实行社会保障是不可推卸的责任,是自身存在的合法性基础。

(二)社会保障立法十分关键立法先行是英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发展的基本特征,也是世界各发达国家在发展社会保障法律制度中所采取的基本方式。我国已经制定了多部社会保障方面的法律法规,但是,只有2010年通过的《社会保险法》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整体来说,社会保障立法层次较低,各个法规之间还缺乏同一性,立法的任务还十分艰巨。因此,应加快社会保障立法进度,尽快出台《社会救助法》等社会保障基本法律,通过强制性立法建立起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

对社会保障制度的认识篇5

(一)对开征社会保障税持支持态度。龙卓舟(2008)基于社会保障缴款天然的税收性质,当然的采取支持的态度。除此外,大多学者未从社会保障缴款的性质立论,基本是以我国社保制度的现实困境为逻辑原点,把“费”的方式的明显缺陷与“税”的形式的优越性两相对比,得出费改税的必要性。下面具体分为两个方面进行总结:1、社会保障事业面临的挑战。张磊(2006)从人口老龄化、农村城镇化、就业形式多样化、社会保险参保面窄、社会保障资金缺口大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并认为最关键的是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和社会保障资金不足的矛盾。胡鞍钢(2001)认为省级统筹是“块块”,无法解决地区间的社保基金支付的差异性和不公平性,同时不利于建立有序流动的全国性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2“、费”的形式的弊端。学者们在这个问题上的观点基本一致,整合为以下几点:(1)强制性弱,覆盖面窄(张磊,2006;王宏波,2008;汪柱旺、黄蕾,2005);(2)政策不统一,不同地区企业发展不平等(张磊,2006;汪柱旺、黄蕾,2005;郭席四、程崇祯,1997);(3)征收缺乏刚性,执法很难到位(张磊,2006;郭席四、程崇祯,1997);(4)政出多门,管理混乱,透明度低(黄菡,2005;王宏波,2008;郭席四、程崇祯,1997);(5)征管成本高昂(王宏波,2008;黄菡,2005);(6)社保基金不稳定(王宏波,2008)。

(二)对开征社会保障税持保守态度。目前,一些学者虽然承认社会保障税本身的合理性、必要性,但却对开征效果并不乐观或者认为现阶段我国并不适合开征。马杰(2001)表示,尽管“费改税”是一件势在必行的事,但是应该降低“费改税”预期。谢金荣(2001)认可我国开征社会保障税是大势所趋,但认为开征所需的诸多社会经济条件还没有成熟,诸多障碍还须清除。应该注意到,有些学者虽然旗帜鲜明地坚持社会保障缴款的税收性质,但是对开征社会保障税这个现实问题却态度谨慎。例如,邓子基(2011)就表示,社保缴款本质上就是税收,社保费改税是顺应国际社保制度改革路径的必然选择,但开征社会保障税并不能一蹴而就,如果要开征,那就需要努力研究社保税税制要素的设计,并根据开征社保税的影响进行相应的配套改革。

(三)对开征社会保障税持反对态度。郑秉文(2010)从以下几个方面,表达了反对意见:世界性的改革不是费改税;费改税不符合旨在加强缴费与待遇之间联系的社会保障制度发展战略的要求;费改税在技术上不符合统账结合的混合型制度的设计要求;费改税不符合社会保障制度深化改革对“制度弹性”的要求。郑功成(2001)等人认为社会保障是私人产品,理应是“费”,而且社会保障税的公共性质与我国实行的部分积累制中个人账户的私人性质不相容。此外,费改税后,国家财政将由后台走向前台,国家从社会保险尤其是养老社会保险的间接责任主体变为直接责任主体,将会加大财政负担。

二、对开征社会保障税可行性的论证

张磊(2006)认为,开征社会保障税已形成社会共识、已具备经济基础、已具备征收基础、有很多可借鉴的成功经验。王宏波(2008)的论点与张磊的基本一致,此外,王宏波(2008)还提出,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确立了社会保障作为国家基本制度的法律地位,所以开征社会保障税具备了政策法律依据。赵文平(2010)与以上两人的观点并没有大的差异,他还认为,由费变税有利于增强人们的社保缴款意识,能够促进全社会同心协力开展社会保障工作。

三、对我国开征社会保障税研究的评述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社会保障缴款的性质界定问题是社会保障税开征的理论依据。学界在该问题上立场如此泾渭分明颇引人深思。“费”与“税”本是财税理论中最基础的概念,何以如此多的大家在这个最“简单”的问题上得出对立的结论呢?笔者基于文献资料,梳理了他们逻辑推理的脉络,发现结论的分野主要导源于基本概念界定上的差异。例如在“费”的理解上,郑秉文(2007)认为税与费二者的共性在于:一是征收主体都是政府及其授权的职能部门;二是均属于财政性资金,都是为了实现政府的职能;三是均有“强制性”和“固定性”。两者的不同点在于是否存在“无偿性”。税收是无偿的,费则代表与国家之间的“有偿交换”的关系。基于此,郑秉文(2007)认为,社会保障费本具有强制性,与社会保障税的区别只是在于它带有强烈的“补偿性”和“对等性”。但是,在庞凤喜(2007)看来,“费”的发生取决于缴款人的意志,也就是说交换行为的发生的决定权在公民一方,“强制性”并非“费”的特征,因而社保基金的“费”与“税”两种形式有显著的区别。毫厘之差,千里之谬。在税费之争中,类似的例子很多,是很多学者观点对立的重要原因。

对社会保障制度的认识篇6

关键词:农民工/社会保障/研究述评

农民工正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主体,使工人队伍结构发生了性的变化。近年来随着农民工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由此引起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的出现,农民工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对于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权益还正视不足,对于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还关注不够。比较发现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现有研究中在取得较大进展的同时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有进行的现实需要。鉴于此,笔者采用分析的研究,对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

一、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现状及其滞后的隐患和原因

通过整理分析发现农民工社会保障现状表现出以下两个基本特征,这集中显现了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紧迫性。

第一,农民工社会保障程度低,相应的社会保障机制和体系发育滞后,农民工群体近乎游离于现有社会保障体系之外。有人研究发现,只有很小部分农民工有一至两项非均衡的、水平极低的社会保障,而且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社会保障,其中社会保险各险种的参保率都在10%以下,其余75.2%的人没有任何形式的社会保障[1].还有人分析指出,农民工完全处在城市社会保障之外,尤其在失业救助、医疗看病等方面农民工根本谈不上有什么社会保障待遇和保障机制[2].另有人认为农民工虽然进城创造了财富,但大量农民工都没有社会保障[3].

第二,某些地区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做了一定的规范,出台了一些相关的政策措施,但政策执行和实施效果不佳。有人分析指出,部分地区虽然出台了与农民工有关的一些社会保障政策措施,但实践效果并不理想[4].另外有人调研后指出,面对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缺位及其对工伤、医疗保险的迫切需求,政府也尝试和制定了一些面向农民工的参保办法,但问题是效果难如人意[5].

农民工社会保障的这种滞后现状,会导致一系列的隐患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首先,农民工社会保障现状是社会稳定的隐患。农民工绝大部分处于中低层职业,还面临着失业风险,所以在陷入生活困境时容易铤而走险,从而积蕴社会不安定因素[6].其次,不利于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的建立。的城市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已推进到逐步将城市户口各类劳动者涵盖于其中,是否能进一步将符合条件的进城农民包括进来,关系到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能否最终形成;再次,不利于实际推进我国城乡社会结构的转型。进城农民工如不能为相应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所吸收,就将长期处于流动状态,由此会带来一系列问题;第四,不利于推进城乡居民实质平等地分享与社会成果[7].第五,不符合市场分配的基本原理。农民工在市场初次分配中只能获得较小的份额,在再分配中应得到适当补偿,但城市再分配却基本将农民工排除在外,尤其是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基本上没有被考虑到[8].

有些学者对造成农民工社会保障滞后现状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比如有人从农民工的身份认同与流动性、雇主的不自觉以及农民工自身权益保护意识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9],还有人认为造成农民工社会保障缺失有社会地位方面、认识方面、资金方面和操作方面的原因[10],另有人提出农民工社会保障迟迟没有大的进展主要是因为研究视角和工作方式还没有从制度和用人单位转移到需求和个体上[11].鉴于农民工社会保障滞后原因与本文将要在第三部分中仔细予以介绍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建设的障碍因素有着互相交融的特征,故在此对其只是点到为止。

二、农民工社会保障建设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界对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必要性与紧迫性的认识已有广泛共识,虽然有人存在异议,但认为有必要注重并加紧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研究和探索居于绝对主导地位。农民工群体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主要体现于以下方面。

第一,农民工社会保障建设具有其意义:(1)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全面小康社会要求社会保障体系在覆盖城市居民同时要为人口特别是农民工提供应有的保障[12].(2)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是政府着眼长远的要求。如果因农民工的流动性与劳动关系不稳定而不考虑其保险问题,那么今后再解决比现在就应对成本要大得多[13].(3)社会保障是国家赋予每个劳动者的一种权利,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是保障农民工基本公民权的需要[14].

第二,农民工社会保障建设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表现在:(1)发展农民工社会保障事业有利于增进社会的整合与稳定,是社会顺利转型的客观需要[15].(2)是城市化战略推进的需要。合理解决我国城市化的难题,必须做的一项工作就是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有机衔接,要给农民工相应的社会保障[16].(3)农民工得失悬殊、进退两难的处境使社会主义的公平机制没有得到应有体现,亟待为其建立相应社会保障机制,兼顾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17].(4)是新时期社会反贫困的重要举措。农民工作为农村“精英分子”的身份和责任使得他们一旦发生意外事故对其家庭将是毁灭性的打击,极有可能导致因伤、因病而致贫甚至于返贫[18].

第三,农民工社会保障建设可以产生一定的经济意义。(1)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有利于引导农民工放弃兼业型转移、实现土地的集约化经营,从而可以改善农业经营方式、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2)为形成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就必须建立一个不分所有制、不分用工形式、涵盖所有劳动者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从而要求建立农民工的社会保障[19].(3)可以引导农民工对劳动力流动的投资。建立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减少了他们流动的心理成本,增加了流动的间接收益和净收益现值,从而有利于农民工的流动投资[20].(4)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建立可以提高农民工抗风险能力,降低预防性储蓄、促进消费,对于拉动内需和经济发展有着积极意义[21].(5)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有利于维护雇佣农民工劳动关系的和谐以及企业的发展与长期利益最大化[22].

第四,农民工社会保障建设对发展社会保障事业具有积极意义。(1)把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可以在一定时期弥补国有企业职工可能出现的保险金支付不足,有利于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23].(2)农民工虽然持农村户口,但他们已与城镇职工一样从事非农产业劳动,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能更好地体现社会保障制度的本质,体现其公平性[24].(3)农民工作为社会边缘人,他们应有社会保障制度来维护自身权利,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可以进一步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25].(4)从长远来看把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障既能减少改革的阻力与成本,又不会扭曲社会保障一元化目标,是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长期目标的必然要求[26].

第五,农民工社会保障建设对农民工自身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1)数量众多的农民工享受不到应有的基本社会保障与他们为城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完全不对称,这是绝对不合理的;(2)农民工从事的大多是苦、累、脏、险的工种,受工伤、疾病困扰可能性非常大,社会保障是农民工实现基本生存与发展的客观需求;(3)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是关爱和保护农民工中妇女、儿童这种生理与社会双重弱势人群的需要,他们对社会保障的需求更为迫切;(4)有利于对农民工消费行为的引导,使他们在满足目前基本生活需求的同时能兼顾其长远利益[27].

三、建立农民工保障的可行性与障碍因素

有效推进农民工社会保障事业和制度建设,需要对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基本状况和有一个全面系统的理解。这就要求在对农民工社会保障的作用与意义有充分认识的同时深刻剖析该制度安排可能产生的负面,不仅要探讨农民工社会保障建设的阻碍因素,也需要对其有利条件进行必要把握,在辨证中探索有效的解决之道。

(一)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弊端

有人认为在我国真正建立城乡一体社会保障体系需要相当长的路要走,如果盲目推行城乡接轨,很可能会增加和农民工的负担,国家也将付出太大的监督成本[28].

另外有人表示反对把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一是因为对农民工来说现在首要任务是增加即期收入而非养老等社会保障问题;二是近年来城镇职工的社会保障都没搞好,而且农民工流动性很大;三是让农民工加入社会保障体系会增加企业成本[29].还有人认为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具有负效应表现在: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对我国城市化会产生负面影响,对社会保障建设有不利影响,也不利于农民工的就业[30].

(二)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的有利条件

有学者指出,我国持续高速增长了二十年,国家财力和政府承受能力已逐步增强。而且农民工社会保障建设中政府的主要责任在于制度设计和政策引导,过分强调国家财力不足和过高估计农民工社会保障建设的代价是一种思想上的误区,应分类分层对农民工进行保障[31].

有学者认为,我国已经基本具备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的条件,具体表现在:一是具备相应的条件,二是具备相应的社会条件,三是经济条件也已基本具备[32].

还有学者认为,建立初步的农民工社会保障机制的时机已经逐渐成熟,政府应该着手建立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机制,尤其是一些最基本的生存保障机制,更好地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人道主义精神[33].

(三)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的障碍因素

首先存在主观方面的因素:(1)农民工没有得到基本的身份认同,一部分人单纯站在城市社会经济的角度看问题,忽视农民工自身的基本权益;(2)大部分的农民工雇主缺乏自觉保护农民工的意识,政府为促进经济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对农民工的保护;(3)农民工自身由于主客观原因不敢或还没有意识到需要维护自己应有的基本权益,维权意识缺乏[34].(4)城市居民对对于建立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有较强的抵触心理,担心会引来更多的农民进入城市[35].(5)一些地方搞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往往是按照上级政府规定的扩面指标层层向企业进行安排,也不管农民工是不是真正需要,这种行政强制的工作开展方式让农民工心生反感[36].

其次是体制方面的因素:(1)现有制度安排的障碍。主要是国家为保证城市的发展和社会稳定而制定的严格的户籍制度、劳动用工制度和土地使用制度[37].(2)社会保障立法不健全。关于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没有相应的立法,使相应的的社会保障工作难以实现强制性原则;(3)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滞后甚至是缺失。目前我国广大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远未形成,与城市社会保障存在严重脱节,这严重影响了农民工社会保障工作的有效开展[38].(4)农民工虽然人数众多却由于其弱势地位和较低的组织程度使得其争取社会保障等合法权益的能力不足,他们的诉求和意愿难以引起决策层的应有重视[39].

再次有客观方面的因素:(1)农民工表现出的极大的流动性。这种流动性不仅反映在城市之间、城乡之间,也表现在职业及单位之间[40].(2)作为保障对象的农民工规模巨大且构成复杂。我国农民工数量非常庞大且还不断增长,而且层次不一、构成复杂,他们对社会保障的需求也存在较大差别[41].(3)农民工经济收入上的障碍。农民工主要分布在劳动密集型企业,工作和收入很不稳定,这种状况使其难以取得进入现有社会保障体系的资格[42].(4)社保资金的障碍。近年来社会保障资金短缺状况使得维持原社会保障体系尚力不从心,如果再把农民工纳入其中将会不堪重负[43].

四、农民工社会保障建设的框架体系与基本思路

前文中对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现状、必要性以及可行性等问题的论述,最终还需归于农民工社会保障建设的框架体系与基本思路上,这也是化解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根本落脚点。

在农民工社会保障的框架体系构成上,可以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分析。从横向构成看,主要存在两种看法。一种观点认为农民工社会保障应包括农民工的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三个基本组成部分[44],另一种观点是将农民工社会保障基本等价于当前的城镇社会保险,即包含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以及生育保险等五大部分[45],较第一种观点增加了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

从纵向构成看,大多观点认为当前由于主客观方面条件的制约,农民工社会保障建设不宜也不可能求大求全、齐头并进,而应坚持分类分层分阶段逐步推进的策略和基本原则,依次建立农民工的工伤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尤其是大病医疗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制度、失业和生育保险制度,积极而有效地逐步维护和实现农民工的基本社会保障权益[46].尤其绝大多数观点都指出工伤保险问题的解决尤显必要和迫切,应该首先建立针对农民工的以普遍性为原则的工伤保险制度,解决好关联农民工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及其全家幸福的工伤问题。

另外有人认为农民工社会保障还应包括其他保障项目。有人提出农民工的无保障状况是引发犯罪的重要因素之一,应在大城市建立“公共劳动”形式的社会救助体制[47].还有人认为应该建立以最低生活保障为核心的农民工社会救助制度,并通过职业福利和社区服务等方式建立农民工的社会福利制度[48].

在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基本思路上,当前界还存在着较大分歧和争论,没能形成相对一致的意见,更没有能为大家基本接受的成熟方案,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应将农民工纳入到现有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有人提出城镇社会保险体系应将农民工纳入其中以解决农民工的社会保险问题,但鉴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多元化要求只能适时地分层分类将农民工纳入[49].还有人认为应将农民工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目前可供选择的两条途径是通过户籍改革将其变成城镇居民进而纳入镇社会保障体系或者通过城镇社会保障制度的扩面将农民工直接纳入[50].

第二种观点认为,应对农民工实行相对独立的社会保障制度。有人认为仍将农民工纳入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既不现实也不可靠,但对农民工一开始即推出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也缺乏财源及其他资源,因此现阶段应推出相对独立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建构一种作为过渡形态的“三元社会保障模式”[51].另有人指出农民工身份的过渡性要求必须建立有利于城乡衔接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其勾勒了一种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基本架构和中长期发展目标,并从该制度的保障对象、保障项目、基金筹集与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52].

第三种观点认为可将农民工纳入到一种“低门槛、开放式与可持续的社会保障新计划”中,搭建社会保障新平台。其认为近年部分城市把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险体系的做法可能剥夺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权益,是一种短视甚至是歧视,但如果把农民工纳入到这种社会保障新计划实行全国统筹则不会发生这种问题,而且这种做法具有其合理性与可行性[53].

第四种观点认为应将农民工纳入到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其认为把农民工纳入城镇统一的社会保障体制和参照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建立新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两种模式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不具备可行性,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应把农民工纳入到应加快改革和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并最终向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制过渡[54].

除了以上的四种观点,有的解决思路中没有明确提出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归口问题。有人认为农民工是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和关注的社会弱势群体,其具有客观、正当而迫切的社会保障诉求,应采取分类分层保障的办法依次解决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55].还有人基于现实权衡考虑提出了“低起点、多层次、土地换保障”的农民工社会保障设想和解决办法[56].

五、结语

现有对农民工保障的除了本文论及的几个方面外,还有一些从其他视角进行了探讨,鉴于其研究比较稀薄以及本文构思和篇幅的考虑,在此不再赘述。

综观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已有研究尤其是专业性的论文,可以看到该问题已逐步受到各方面专家学者的关注和重视,尤其是去年以来论文数量有了较大增加,认识也日渐由感性走向理性、走向深入,研究视角也在不断拓展,这必将为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化解提供有力的支持。同时,笔者觉得研究中也还存在不少问题与不足,有待今后注意或改进。

首先,研究在总体上还很不深入。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由来已久,但从对其研究的数量上看,笔者搜集到的该方面文章不过三十余篇,其中比较正规的专门性研究就更为稀少;从研究的拓展情况来看,现有研究大部分着眼点还很笼统,分化和展开不够;从研究的氛围来看,虽然有过一些论争,但总体还很薄弱,离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这样的重大社会政策确立还不相称。

其次,研究的实证性有待加强。已有的研究基本限于纯理论和经验研究范畴,实证成分稀缺。对农民工社会保障现状以及相关情况的调研不足和缺乏第一手调研资料使得对现实状况的把握不够精确、肯定和深入,从而导致研究结论尤其是构建方案的可行性与说服力不强。

第三,研究中存在一些偏颇。首先表现在研究中的结构性偏差,即对作为农民工社会保障重要部分的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很少涉及,尤其是对后者忽于关注。另外对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可能产生的负面不够,重农民工社会保障建设阻碍因素探讨而轻有利条件分析。

第四,研究设定的解决方案还比较粗糙,系统性和实践性不足。究其缘由,固然有研究历时不长的客观原因,但上面提到的问题尤其是对农民工社会保障现状及其必要性和可行性等基本问题的分析认识不够全面深入而产生的一种脱离制度安排的基础性工作即直奔具体方案设计的不合理取向难免使设定方案的有效性打了折扣。

第五,研究的国际视野与经验借鉴有待重视。我国的改革与赶超战略要求有充分合理借鉴他国经验教训的意识,在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上亦应如此。然而现有研究中对国外相关研究成果和举措的引进与还明显不足,几乎处于空白状态。这种倾向也一定程度存在于当前农民工问题的总体研究之中。

参考:

[1]罗遐。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基于苏皖四村的一项实地调查。博硕士论文数据库,2003.

[2]李强。城市农民工的失业与社会保障问题。新视野。2001,(5)。

[3]陈锡文。资源配置与中国发展。中国农村,2004,(1)。

[4]郑功成。农民工的权益与社会保障。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8)。

[5]王文韬等。农民工社会保障调查。半月谈,2004,(7)。

[6]李强。社会分层与贫富差距。鹭江出版社,2000.

[7]李迎生。从分化到整合:二元社会保障体系的起源、改革与前瞻。教学与研究,2002,(8)。

[8]李培林主编。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社会文献出版社,2003.

[9]郑杭生,洪大用。重视和发展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事业。学术交流,1994,(5)。

[10]罗遐。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基于苏皖四村的一项实地调查。中国博硕士论文数据库,2003.

[11]石岩。选择之惑。中国社会保障,2004,(3)。

[12]陆丽芳,杨鹏程。构建面向进城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南京社会科学,2003,(增刊)。

[13]郑功成等。农民工社保背后的七大问题。半月谈,2004,(7)。

[14]董理。我国农村非农产业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探析。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1,(5)。

[15]郑杭生,洪大用。重视和发展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事业。学术交流,1994,(5)。

[16]董理。我国农村非农产业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探析。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1,(5)。

[17]杨辉。论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天府新论,2003,(2)。

[18]王和,皮立波。谁来为农民工的明天“买单”。中国,2004,(4)。

[19]董理。我国农村非农产业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探析。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1,(5)。

[20]彭宅文。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的政策效应分析。人口与经济,2003,(5)。

[21]袁志刚。“流动人口”与社会保障。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保障制度》,2003,(9)。

[22]郑杭生,洪大用。重视和发展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事业。学术交流,1994,(5)。

[23]李迎生。从分化到整合:二元社会保障体系的起源、改革与前瞻。教学与研究,2002,(8)。

[24]王玉玫。建立健全城镇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构想。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3,(12)。

[25]魏丽艳。边缘群体——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探析。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3,(3)。

[26]杨辉。论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天府新论,2003,(2)。

[27]郑杭生,洪大用。重视和发展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事业。学术交流,1994,(5)。

[28]陈美球。农民工社保时机成熟了吗。中国改革,2003,(7)。

[29]陈平。建立中国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是自损国际竞争力的短视国策。参阅文稿,2002,(12)。

[30]彭宅文。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的政策效应分析。人口与经济,2003,(5)。

[31]郑功成。农民工的权益与社会保障。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8)。

[32]罗遐。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基于苏皖四村的一项实地调查。中国博硕士论文数据库,2003.

[33]齐杏发,蒋维平。由“非典”事件谈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天中学刊,2003,(3)。

[34]郑杭生,洪大用。重视和发展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事业。学术交流,1994,(5)。

[35]陆丽芳,杨鹏程。构建面向进城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南京社会科学,2003,(增刊)。

[36]郑功成等。农民工社保背后的七大问题。半月谈,2004,(7)。

[37]董理。我国农村非农产业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探析。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1,(5)。

[38]杨辉。论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天府新论,2003,(2)。

[39]陆丽芳,杨鹏程。构建面向进城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南京社会科学,2003,(增刊)。

[40]郑杭生,洪大用。重视和发展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事业。学术交流,1994,(5)。

[41]陆丽芳,杨鹏程。构建面向进城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南京社会科学,2003,(增刊)。

[42]伍强胜。论农民工社会保障。中国农村研究网,2004-3-9

[43]董理。我国农村非农产业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探析。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1,(5)。

[44]孙树菡,张思圆。都市边缘群体及其社会保障权益。经济与管理研究,2002,(6)。

[45]罗遐。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基于苏皖四村的一项实地调查。中国博硕士论文数据库,2003.

[46]孙树菡,张思圆。都市边缘群体及其社会保障权益。经济与管理研究,2002.(6)。

[47]李强。城市农民工的失业与社会保障问题。新视野。2001,(5)。

[48]罗遐。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基于苏皖四村的一项实地调查。中国博硕士论文数据库,2003.

[49]孙树菡,张思圆。都市边缘群体及其社会保障权益。经济与管理研究,2002,(6)。

[50]张启春。谈谈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江汉论坛,2003,(4)。

[51]李迎生。社会保障与社会结构转型——二元社会保障系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52]罗遐。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基于苏皖四村的一项实地调查。中国博硕士论文数据库,2003.

[53]高书生。关于搭建中国社会保障新平台的设想。经济研究参考,2003,(4)。

[54]杨立雄。“进城”,还是“回乡”?——农民工社会保障政策的路径选择。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2)。

对社会保障制度的认识篇7

【关键词】养老保障国有企业湖北省农信社

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干预收入分配问题和协调社会经济发展、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安定的重要手段。我国现今养老保障制度已经实行几十年,湖北省农信社作为湖北省重点国有企业,既不同于机关、事业单位,也不同于民营企业,在养老保障工作中有着其自身的特点。因此,探究省农信社养老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并制定出相应的对策,具有很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研究意义

“十三五”时期,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转型发展将进入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完善的阶段。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城乡一体化的快速推进以及转型期城乡社会风险趋于显化,对我国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加快建设和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不仅能够为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提供大助力,而且真正将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统一起来,强化人民个人与国家整体之间的利益共同体关系。“十三五”规划建议中关于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部署,不仅清晰勾画出未来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蓝图,而且还明确了围绕公平和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养老保险改革目标。

国有企业社保工作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随着我国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上升到战略高度,能否做好国有企业社会保障工作,对于能够维护国有企业职工合法权益和切身利益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国有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加强社保工作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湖北省农信社作为湖北省内营业网点最多、服务范围最广、存贷款规模最大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发放了全省银行机构三分之二以上的农户贷款和三分之一以上的小微企业贷款,是全省支农服务的主力银行和小微企业的伙伴银行。省农信社在业务经营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一直努力推动自身转型发展,为改革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为全省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在取得骄人业绩的同时,自身养老保障管理工作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例如养老金水平偏低问题、企业年金保值增值问题、社保专业人才匮乏问题等。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好,不利于增强企业职工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利于建设良好的企业文化,甚至进一步阻碍省农信社的健康发展。

二、省农信社三支柱养老保障体系

(一)企业基本养老保险

截止到2016年底,省农信社共计有28070名职工参加养老保险。截止到2017年1月份,省农信社共计有退休职工9076名,退休职工月平均养老金2754元,月最高养老金5807元,在岗职工平均年工资收入10万元左右,不同地区的退休养老金的工资替代率为50%左右。

(二)企业年金

为了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员工福利制度,加快建设企业补充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建立职工长效激励与约束机制,省农信社于2011年开始建立实施《湖北省农村信用社企业年金方案》,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省农信社养老保障体系。省农信社的企业年金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其企业年金的方案制定、基金管理运营等方面还存在不够完善成熟的现象。

(三)商业保险

当前省农信社商业养老保险参与度较低,人均长期寿险保单持有量远低于发达国家企业1.5份以上的水平,这主要是因为:

一是职工整体的风险和保险意识不强,购买个人商业养老保险的积极性不高;二是商业养老保险相对于其他个人储蓄方式无明显优势;三是法规对于保险费率的限制使得商业养老保险的投资收益率相对于其他投资渠道(地产、股票、基金、国债、信托等)长期处于竞争劣势,在高通货膨胀率的环境下该劣势更为明显。但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目前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持续下行和企业年金覆盖率的走低。

除三大支柱外,省农信社于2013年经社员大会表决通过,开始执行《湖北省农村信用社退休人员生活补助指导意见(暂行)》,根据文件精神,农信社退休员工生活补助标准为:厅级每人每月补助1000元;处级每人每月补助600元;科级每人每月补助500元;一般员工每人每月补助400元。该退休生活补助成为了员工福利计划的一部分,有助于保障退休职工平均生活水平。

三、省农信社养老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养老金水平偏低

需要指出的是,养老金水平偏低既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也是一个老生常谈的共性问题。这其中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原因:一是存在地区差、行业差、退休早晚差等现象;二是政策性问题,各系统在不同改革时期带来一些政策性差异反映比较突出。

(二)职工对基本养老保险认识不足

一是部分职工混淆了养老金和医保的概念,提出当前的医疗费报销比例太低,希望单位能提高医保报销比例。事实上,医疗费报销比例的依据是单位所在地区的相关医保规定和条件,而不是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医药费和退休金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

二是还有部分职工认为养老金不够用,没有认识到养老金的功能――只保障退休人员的吃、喝、穿的基本生活需求。

三是职工普遍没有意识到养老保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他们更关注的是每月看得到的工资收入,对本人的养老保险情况了解不够,也不加以核查,很难发现缴费中存在的问题。

四是大多数职工没有对自己的养老风险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且缺乏对未来经济需求的清晰认识,低估了必需的储蓄金额。

(三)企业年金保值增值问题重视不够

省农信社企业年金的投资管理人由嘉实基金、易方达基金、长江养老、太平洋养老、国寿养老五家公司组成,投资管理比例按照业绩来进行调整。但投管人不保底不保收益,权利和义务不对等,造成省农信社作为委托方反而处于被动局面。另外,由于金融市场整体下行所造成的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潜在的通货膨胀因素和利率波动影响,基金风险控制和保值增值问题是严峻的考验,

(四)激励机制有待完善

现阶段省农信社运用激励机制的现状亟待改善,主要表现为激励机制的运用方式较单一,忽视企业人才激励的多样性,未重视人才的长期激励。例如:省农信社2013年《湖北省农村信用社企业年金方案》文件中提到“特别贡献奖励”,奖励条件为:被省部级以上政府评为先进个人的员工或经省联社社员大会确认需奖励的员工。奖励标准为:被省部级以上政府评为先进个人的员工,奖励标准为本人当年一个月工资(含绩效);经省联社社员大会确认需奖励的员工,奖励标准由省联社社员大会确定。有职工提出“省部级以上”概念界定不明确,奖励一个月的工资激励力度不够,且只有极少数职工享受了奖励,这样的机制对于绝大多数职工而言没有起到实质性激励作用。

(五)专业社保人才严重匮乏

一是人才数量稀缺。以省农信社机关为例,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的职工仅三人,人力资源部的社保专员仅一人。面对大量要开展的社保工作,如此低的社保人才数量远远不能够满足现实需求。

二是社保人才专业性不够强。以黄冈市和荆州市下属支行的社保专员为例,社保专员对社保专业知识的认识还有一定的偏差,对社保管理工作的规范性不足。

四、优化省农信社养老保障体系的建议

(一)加强职工养老知识培训

劳动者对养老保险政策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关系到其退休后晚年生活的质量。省农信社职工大都未接受过专业的养老知识培训,对养老保险知识的理解和认识仍停留在肤浅、感性的层面,对未来的养老生活缺乏科学合理的统筹规划。认识到养老保险的功能和意义,能激发职工参保的积极性,让职工把参保视作自己的权益。

退休养老规划是个人理财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为了在将来拥有高品质的退休生活,而从现在开始进行的财富积累和资产规划。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一个科学合理的退休养老规划的制定和执行,将会为职工幸福的晚年生活保驾护航。具体的规划内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一是合理安排退休生活,尽量维持好的生活水平;二是明确退休后所需要的生活费用;三是了解养老金来源渠道;四是因人而异配置养老投资工具。

省农信社应定期组织干部职工养老政策知识培训,提高职工养老保障意识和能力,另外邀请专业理财师授课,针对职工的不同养老需求提供多元投资理财计划和平台,进一步保障职工的退休生活。省农信社应深入广泛地开展好宣传工作,利用宣讲会、内部刊物、微信服务号等多媒介、多渠道地进行养老知识宣传,组织业务员深入企业一线,召开养老情况通报会,帮助职工树立风险保障意识。

(二)抓好社保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密切联系高等院校的专业师资力量,培养社保专业人才。在武汉地区,例如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高校具备着优质教师资源和科研队伍,省农信社与之展开长期校企合作,通过校园招聘,不但能够引进一批专业社保人才,而且可以及时吸取与时俱进的思想和观点,从数量上充实了人才队伍,也从质量上得到了有效提升。

二是开展周期性的在职培训和脱产培训,切实强化在职人员的社保知识素养。与上级劳动保障部门或专业机构合作,不断提升社保专业人才队伍的知识素养和专业服务水平,对于参加培训的人员可采取相对适当的激励措施。

三是定期进行岗位轮换机制。工作人员长期在同一岗位工作,就会缺少满足感,产生倦怠情绪。实行定期的岗位轮换机制,不但可以培养全能型的人才队伍,还能提高社保工作经办效率和工作满意度。

(三)建立实质性激励机制

2016年省农信社二届八次社员大会重点部署了八项业务经营工作,其中一项就是“要创新激励模式,完善股权激励和绩效考核机制,优化人力资源,激发内生动力。”为此,省农信社应进一步扩大激励范围、丰富激励方式、提升激盍Χ龋憾杂诨竦谩案卸农信十大人物”、“优秀员工”、“技术能手”、“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的职工,可采取享受专业技术津贴、按其服务年限提高期权账户划转实权账户比例等激励方式,对于特别优秀者,地市级农信社可给予其股权激励。这样既能培养职工更强的归属感,也能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到省农信社的队伍中来,推进企业管理上的转型升级。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需遵循以下原则:一是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二是激励机制要多层次、多渠道,随时代、环境、市场形势的变化而不断发展;三是充分考虑员工的个体差异,实行差异化激励;四是以人为本,保持公平,慎重奖励。

(四)制定退休职工生活补助动态调整机制

要制定退休职工生活补助动态调整机制必须结合国家和湖北省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物价指数。参考城镇职工养老金征缴办法与其工龄(即缴费年限)、费基数以及上一年社会平均工资相关的,因而在制定生活补助调整机制时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出发:一方面补偿物价上涨造成的货币贬值,使退休职工的生活质量不会因通货膨胀而下降;另一方面要让更多的退休职工共享企业发展的成果,在追求效率的同时更加注重公平。

(五)完善多元参与机制,调动各方积极性

省农信社养老保险必须坚持多个主体共同参与的方针,多元参与机制不变,企业决策层、在职员工和退休员工都应参与到制度建设中来,并要充分激发各个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多元主体参与原则体现了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是现代社会保险制度突出特点之一。各个主体在制度责任分担方面所承担的责任比例是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决策层应不断明确和强化在企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中的责任和义务,当然,这种承担和支持应限定在基本的、适度的水平,可以引导但不能过渡干预更高层次的养老保障形式。

当前社会保障理论不断更新与完善,企业社会保障体系内容也在逐步丰富,省农信社还应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金融机构、各大高校及研究所的沟通联系,广纳谏言,群策群力。研究省农信社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战略,不断探索科学先进的管理模式,积极推动社会保障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中心.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J].中国经济周刊,2015.

[2]何平.企业改革中的社会保障制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3]世界银行.防止老龄危机:保护老年人及促进增长的政策[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6.

[4]张熠.“应对老龄化挑战:构建可持续发展养老金体系”国际培训班观点摘登[J].亚太财经与发展中心工作简报,2007,(8).

对社会保障制度的认识篇8

关键词: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完善

一、农民工社会保障现状概述

经过了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仍然处于多种制度模式并存的相对混乱的局面。全国各地模式不尽相同,各行其政是目前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实行的总体方向。一方面,这种局面可以说成是实现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长期发展目标进程中必要的多元化制度过渡阶段;另一方面,这种局面反映的是在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上的制度模式取向不明,政策实施不利,未能将农民工权益落到实处。

在这种局面下,表面上看起来农民工似乎可以有多种参保模式,同时也呼应了我国农民工群体数量大、分布广的情况。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在某些特殊地区的农民工并没有太多的选择余地,只是随大流或者根本不清楚自身的合法权益都有哪些。另外,各地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进程也极不平衡。贫富差距大的地区间,农民工享受到的权益不同,同一地区企业间的待遇不同,农民工之间权益不同,这也为在未来要想统一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出了新的挑战。而只从农民工受益的情况看,政策实施的最明显的效果就是农民工并没有享受到实际权益,这相当于架空了这一社会保障政策。

从目前情况看,农民工社会保障的政策实施效果和理想的效果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工,他们的付出和回报并没有形成正比,他们能获得的利益极其有限,而在某些方面,他们的合法权益并没有完全得到,甚至还会造成明显的利益受损。

二、农民工保障滞后原因

农民工社会保障严重滞后的根本原因是在他们城市的边缘性社会地位造成的。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加速转型时期,仍然带有显著地二元特点,“户口”这一名词代表了很多我们看不见、摸不到的利益关系。农民进入城市工作,成为农民工,大部分时间生活工作在城市,但是他们的户口、身份仍然是农民,这一点是没有因为他们人来到城市而改变的。而一些生活在城市的人对农民工认知上的歧视,使其地位位于城市边缘,农民工很难享受到与城市工作者同样的待遇,尤其是在社会保障这一方面。

农民工对社会保障的认识严重落后。不重视也是一大原因。初来城市的农民工不可能一时间就彻底抛弃乡土情结和家园意识。现在,农民进城务工的年龄越来越小,即便是这样,农民也是从出生就一直生长在农村这样的环境里,土地意识非常强烈,在他们的认知中,只有有地就可以,这样的想法体现在他们的心理、行为和观念上,其实这并不俚语保障他们在城务工阶段的合法权益。当农民工在城市打工受到挫折或是不公平待遇时,第一个想法就是回到家乡,因为那是他土生土长的家园,是他的根所在,在那里也有他们一直牵挂的土地。尽管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解决不完全取决于农民工的态度,但是他们对待自身保障的认识不充分甚至是不重视,也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再次,资金短缺、使用不到位问题也是农民工社会保障迟迟没有提上日程的客观原因之一。各地对于农民工保障资金使用不到位,并没有真正将钱花在农民工身上。农民工进城打工,还需要考虑家庭开销、子女上学、定期向老家汇款等实际问题,所以农民工对于资金的需求是很大的,但是他们的所得并不能满足,社会保障资金的政策落实不到位。

另外,农民工社会保障的严重滞后还有一些操作实施层面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于一些有利于维护农民工权益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得不到很好贯彻执行,或者在具体操作的时候出现偏差总之,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出现是有多方面原因的,既有社会地位方面,也有思想认识原因;既有资金方面的现实问题,也有操作方面的行为原因。

三、提出建议

全面建立社会保障的长效机制,加大宣传力度,主要针对农民工对社会保障政策不熟悉,不了解、不认可的情况,社会保障部门应采取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民工家庭等方式,多方面多角度多渠道宣传社保政策,使农民工简单明了的知道他们应有的权益,也可以充分发挥电视,广播,网络等宣传手段的作用。

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农民工进入的地方,地方政府普遍将农民工排除在当地公共服务体系之外,为此,各地政府应转变观念,以常住人口为基础,同时也要把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常住人口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以常住人口计算当地各项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

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制定原本基本养老保险与将要推行的新的农保衔接政策。进行前后两个政策方案的优化合并,真正从实处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益累加问题,从各个方面解决农民工保障问题,保障农民工应得的基本权益。

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缴费制度,解决低收入群体缴费负担偏重问题。要想保护甚至提高低收入者的参保积极性,就要降低农民工的缴费基数,这里可以建议当地政府实地调查农民工等低收入者的实际工资,按照其工资水平制定缴费基数,此基数的制定要在社会各阶层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并根据地区经济实际发展情况,适当调整缴费基数,全面考虑农民工等低收入者的实际情况,这样可以促使更多的人参保。明确监督基本养老保险的地区公平,确保流动就业群体的基本养老保险权益。各级政府自身就要明确中央、地方、用人单位和个人的养老保险制度内容、被保险人的权利和义务,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加大财政对基本养老保险的投入,减轻企业负担,企业和农民工现在已经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他们的权益应该受到应有的重视和保护。最后,全社会各界应该有意识的不再使用“农民工”称谓,可以将农民工和城市流动就业人口统称为流动就业人员,这样无论是在社会地位或是在另寻工作之时,都不会再产生权益得不到保障,受人歧视的境地。

参考文献:

[1]任丽新.农民工社会保障_现状_困境与影响因素分析[J].社会科学,2009(7).

[2]彭宅文.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困境与出路_政策分析的视角[J].社会学研究,2005(6).

对社会保障制度的认识篇9

关键词: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基本思路

一、农民工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保障立法不健全

现有的社会保障法规政策中,没有一部是关于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由于缺乏相应的法律,使他们的社会保障工作难以实现强制性原则。虽然个别地区建立了一些地方性的农民工社会保障的政策法规,但都存在一定的混乱和不协调状态,并且权威和强制性比较弱,政策执行和实施的效果也很差。[1]

(二)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制度的缺失

中国社会的城乡二元结构使得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基本处于空白,广大农民工被排斥在社会保险的多数项目之外,针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险项目极度缺乏。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一份最新调研显示,在“五大保险”中,己有相当数量的农民工参加了工伤保险,但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的总体参保率仅为15%左右,医疗保险的平均参保率10%左右,此外,绝大多数农民工未参加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农民工也基本未参加。[2]现行城镇社会救助体系仅仅覆盖城镇户籍人口,诸如最低生活保障的社会救助等社会保障权益,农民工根本享受不到。

(三)社会保障参与率低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我国农民工参保率普遍很低,在五大社会保险中,除工伤保险已有相当数量的农民工参加外,养老保险总体参保率仅为15%,医疗保险平均参保率不到10%,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目前仍与绝大多数农民工无缘。而女性农民工参保率更低。据2006年全国妇联组织的“全国农村妇女权益状况和维权需求调查报告”结果显示,女性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享受社会保险的比例低,只有40%的女性农民工与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办理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养老、失业、生育保险的仅占23.8%、19.1%、15.8%、8.1%、6.7%。罗遐研究发现只有很少部分农民工有一至两项非均衡的、水平极低的社会保障,而且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社会保障,各险种的参保率都在10%以下,其余75.2%的人没有任何形式的社会保障。[3]

(四)农民工自身保障意识不强

大多数农民工文化素质普遍偏低,一是不知道享有社保权利,社保意识薄弱;二是不愿参保,部分农民工离开土地来到城镇的动机主要是赚钱回家改善生活,并不想在城市居住和生活,缴纳保险费减少了现金的收入,不愿意拿钱参保。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使得农民工习惯了差别对待,习惯了农民身份带给他们的农村社会保障资源及责任,不会把市民作为参照群体,没有表现出对获取与市民同样的身份的积极主动性。同时广大农民工尚未真正认识到政府应为其自身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使其在需要的时候得到社会的救助,能够维持最基本的生活需要。

二、建设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基本思路

(一)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方面的法律法规

国家相应立法机关应加大社会保障立法工作的力度,为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提供法律依据和强有力的保障,要在政府的主导下,通过立法机关制定相应的农民工社会保障法规,来明确规范主体各方的社会保障职责,完善司法保障措施。只有不断致力于法律法规的完善和实施,强化法律的刚性制约作用,才能有效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使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工作走上法制化的轨道,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同时法律法规的建立可以摆脱政策性规定的随意性,形成比较稳定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

(二)提高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意识

农民工作为中国产业工人的一部分,理应享有产业工人应享有的社会保障权利。为此政府应加大社会保障的宣传力度,确保宣传的持续性和持久性,通过各种传媒,形成强大的宣传声势和舆论压力,使全社会形成人人参与社保,人人关心社保的良好氛围,使农民工认识到职业的变化随之也带来了风险的变化,要提高社会保障意识,自觉承担个人责任,引导农民工从传统的社会保障意识转向现代社会保障意识。使农民工认识到社会保障是其享有的权利,既不是政府的恩惠,也不是雇主施舍,同时帮助农民工意识到缴纳相关社会保险费用也是其应尽的义务,当这种权利、义务意识确立后,就会大大提高农民工参保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农民工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4]

(三)改革城乡二元分割制度

计划经济时代产生的城乡二元分割体制的影响还并未消除,社会管理制度和政策的改革明显滞后于经济体制的改革。因此,要解决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就要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推进对城乡二元分割体制的进一步改革。目前,中国各地正陆续推行新的户籍管理制度,沿用多年的户口迁移审批制度在许多地区已逐步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以条件准入方式,按实际居住地进行户口登记管理的新模式。当然,在实施过程中,步伐不能太快太急,应当采取积极而又稳妥的做法,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

(四)建立灵活的社会保险制度

鉴于各险种不可能一并而上的实际,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体系应首先建立以普遍性为原则的全国性工伤保险制度,其保险关系等同于城镇正式职工;其次,建立农民工的大病医疗保险或疾病住院保障机制。这需要劳动监督部门的同步配合:重点检查职业病、工伤事故重灾区及农民工集中企业与行业的劳动安全卫生状况,在必要时政府还应给予适当的财政支持。农民工大多处于青壮年,考虑其流动性很强,高缴费率会影响其雇佣成本和就业境遇,可以先规划远景目标待慎重确定缴费率后再适时建立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以后随着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建立和其他条件的成熟,再分阶段逐步覆盖其他社会保险制度。[5]

参考文献:

[1]桂百桢.农民工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建议[J].池州学院学报,2008,(8).

[2]郑功成.农民工的权益与社会保障[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8).

[3]吴波.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06

对社会保障制度的认识篇10

关键词:农民工社会保障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乡二元壁垒的松动,大量农民不断走出农村到城市就业成为城市农民工,为我国城市现代化进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如何搞好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工作,维护这一越来越庞大的社会群体的利益,很值得研究。笔者对此作了初浅的探讨。

1.农民工社会保障现状

1.1农民工社保意识淡薄

农民工自身社会保障意识较差,普遍认为养老是几十年以后的事情,抱着走一步算一步的想法,对用人单位和自身参保持无所谓的态度,主要考虑眼前利益,看现金收入。加之,现在进城农民工供大于求,农民工怕失去工作机会而不敢向用人单位提出社会保障权利,不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社会保险参保率偏低。

1.2从事职业危险性大

农民工主要分布在城市的非传统非体面就业部门,大多是城市人不愿干的脏、累、险以及收入低、福利少的职业和岗位,工作环境艰苦,防护设施简陋,安全风险大,工作时间长,自身安全往往无法保障。

1.3常常面临失业的压力

大多数农民工都有在城市没活干的经历,并且一部分民工的失业情况还非常严重,就业过程突然中断时有发生,突然失业可能出现全面生活危机,因为农民工没有稳定的住所,没有生活保障金,造成农民工的生活和心理压力沉重。

1.4农民工工资拖欠行为普遍

由于没有建立起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在这种情况下,相当数量的私营、民营、非公企业业主法律意识普遍淡薄,没有按照法律法规要求规范用工行为,少数经营者唯利是图,有意克扣、拖欠工资。近年来,各地农民工因工资被拖欠而上访、投诉的现象呈逐年上升态势。

2.农民工社会保障现状原因分析

2.1劳动法律法规执行不力

《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依法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现实情况是,许多用人单位根本不与外来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造成一旦发生劳资纠纷难以调查取证。《社会保险法》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参加社会保险,但是仍有为数众多的企业未参保缴费。而且,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行为时有发生,未建立起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制度,监控制度。劳动监察、城管、公安、工商等执法部门依法执行和处罚的力度,还远远不能满足当前劳动市场的现实需要。一些行政执法人员对农民工存在歧视,时常出现执法不公、执法不严或面对民工权益损害时的行政不作为,使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

2.2企业不愿主动承担参保义务

有些企业错误地认为农民工参保会增加成本,加重企业负担,降低企业竞争力,部分企业对农民工社会保障采取能拖则拖的态度,以各种理由拒绝参保。同时,在现行保障体制下,也有极少数企业无力参保。农民工所在单位大部分是民营企业、小型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主要从事建筑、餐饮、服装等技术含量较低的工作,不少是微利行业。这些企业感到为他们缴纳的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五项保险金负担较重,申报登记参保的积极性不高,没有履行法律规定应当承担的责任。

2.3农民工自身因素所致

一是不知道享有社保权利。农民工对社保政策不了解,认识不清,社保意识薄弱。二是不愿参保。部分农民工进城务工的动机主要是赚钱回家改善生活,并不想在城市安稳居住生活,认为缴纳保险费减少了现金收入,不愿意出资参保。三是不敢提出参保要求。当前,劳动力市场竞争激烈,供过于求,大多数农民工受到就业限制,没有平等的就业权,很难伸张基本的权益,一些农民工迫于就业压力,不得不接受用人单位的低工资,更不敢向用人单位提出参保要求。四是无力参保。部分农民工工资收入偏低,且不稳定,而缴纳社保个人要承担一定比例的保险费,感到负担过重。

2.4制度管理实施方面的因素

长期以来形成的歧视农民工的思维惯性,使得城市社会管理者没有切实考虑和解决这些“外来者”的权益保护问题,反到还会对这些“外来者”采取一些限制和排斥措施。在这种情况下,城市农民工各方面的基本权益自然难以落到实处。还有,城市社会因二元结构所形成的就业、医疗、教育、住房、社会保障等制度也不可能立即得到改变,以户口身份为准入条件的就业、就学、保险、福利、医疗等相关制度仍将农民工拒之门外。

3.改进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对策建议

3.1加强社会保险意识宣传培训

要针对农民工社会保险重要性认识不足的问题,加强宣传、教育力度。通过采取各种形式不断增强农民工的养老保险意识,督促企业依法为农民工参加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项保险,进一步提高农民工的参保率,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3.2加大社会保障法规执行力度

要突出社会保障的强制性、规范性、稳定性,促进用人用工单位在社会保障机制运行中发挥积极作用。严格规范用工程序,强化安全生产,改善工作环境,加强职业卫生防护,加大违规企业惩处力度。要从签订劳动合同入手,走综合治理的道路,从源头抓起,对侵犯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事件,特别是不为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不遵守劳动规定、有意克扣工资的企业要进行严肃查处。

3.3因地制宜实施农民工社会保障

一是积极引导农民工在稳定的户籍所在地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让农民工享受政府给予的参保缴费补助,弥补经济来源不足和工作不稳定带来的缺陷,为自身的未来生存取得相应保障。二是积极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该项医疗保险,极大的体现了政府对农民的优惠政策,是农民工获得医疗保障的最佳选择和途径。

3.4建立养老保险关系转移衔接机制

实行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建立便于跨地区转移养老保险关系的机制,使农民工不再因为流动而经历“退保”、“参保”等繁琐程序,巩固提高社会保险参保比例。

3.5强化社会保障监督管理

社保、审计、工会等部门要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加强对用人和用工单位社会保障执行的检查和监督;人大机关也要依法行使监督职责,每年要对此开展执法检查;同时,农民工自身也可设立农民工工会组织,主要负责农民工管理、服务和维权等工作。对不参加社会保险,不缴纳保险费或瞒报在岗人员和报酬水平,少交保险费的企业要进行严肃查处。将企业社会保障执行情况纳入信用等级评定、风险评估、税收优惠、融资担保一票否决范围,确保农民工全部进入企业职工社会保障制度范畴,杜绝企业不给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现象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程雅丽,浅谈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现状及对策[J],人民网理论频道,2012年09月07日

[2]《中国的社会保障状况和政策》白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