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市场预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59:56

简述市场预测篇1

一、传统与新兴冰火两级分化

2008-2009全球葡萄酒市场现状

中国,印度,俄罗斯,韩国和新加坡等新兴国家葡萄酒市场保持增长,而由于2008年全球葡萄酒产量过剩以及世界经济放缓的,2009年的全球葡萄酒市场,无论是传统市场还是新兴国家,都将面临全线增长放缓甚至收缩。

产能:全球“瘦身计划”智利异军突起

2008年全球葡萄酒总产量为2694万千升,同比基本保持不变。

从葡萄酒产量来看(不包含葡萄汁和葡萄浆),欧盟内各传统葡萄酒生产国葡萄酒产量开始下降,由2007年的1636万千升降至1616万千升。其中法国葡萄酒产量从2007年的460万千升降至2008年的414万千升;西班牙也减产了近19%。

新世界葡萄酒产量增长显著。虽然阿根廷产量降至146万千升,但智利增长的86万千升弥补了这一下滑。另外南非葡萄酒产量增长5%,约102万千升;澳大利亚产量增长30%,达123万千升;新西兰葡萄酒产量增长39%,达20万千升。美国去年葡萄酒产量与2006年基本相等。不过,据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oiV)预测,2009年南半球国家葡萄酒产量将下降6.1%,其中下降最严重当属全球第六大葡萄酒生产国澳大利亚,降幅约为11.5%。

由于葡萄酒产能过剩导致的市场供求失衡将会越来越严重,因此目前各国不得不进行结构改革,实施各种葡萄酒限产减产的“瘦身计划”,如减少葡萄种植面积等。

消费:新兴“势力”逆市上升

2008年全球葡萄酒消费量为2430万千升,同比减少20万千升,全球人均消费量为3.5升,处于四十年来最低点。由于去年人均葡萄酒消费量连续第三年下滑,今年可能连续下滑。

在全球金融危机和全球葡萄酒产能过剩的影响下,出现市场低迷、消费收缩的现象再所难免。与2007年相比,2008年世界葡萄酒消费量减少20万千升。全球消费量下降主要原因是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和德国等欧洲传统葡萄酒生产国的消费降低。如2008年英国葡萄酒消费量同比2007年减少了3000万升,而法国2008年平均每个家庭消费43升葡萄酒,低于2007年的47升。

但作为新世界代表的美国葡萄酒消费量却超过意大利的260万千升,达到272万千升。此外,澳大利亚、捷克共和国的葡萄酒消费量也保持上升态势,分别为50万千升和18万千升,南非、智利、新西兰的葡萄酒消费量则保持平稳。

据全球饮料权威调研机构英国卡纳地亚(Canadean)近期报告中预测说虽然目前全球处于经济衰退时期,2009年葡萄酒需求量仍有望增长2%,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年增长率将保持约2.6%。在2009年及未来几年里,全球葡萄酒市场将呈现出局部不均衡、总体平衡的稳步增长态势。当然这一势头很大部份要得益于中国,印度,俄罗斯,韩国和新加坡等新兴国家葡萄酒消费快速增长。

销售:经济环境导致销售放缓或萎缩

从1999年以来世界葡萄酒市场的平衡已经受到威胁,其后全球葡萄酒市场一直延续着生产过剩的惯性。而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2008年法国葡萄酒销量下跌10.5%,为137万千升,2009年一季度的出口量下跌15%,出口额骤降近30%;而据意大利葡萄酒联合会(UiV)数据显示意大利葡萄酒出口量下降了7%,降至178万千升;截止到今年前两个月智利葡萄酒出口量8300万升,同比下降18%。而澳大利亚葡萄酒出口下滑11%,不足70万千升,截止今年2月底澳洲葡萄酒出口额下跌15%,出口量下滑5%。

无疑,如果全球葡萄酒消费并不能保持同步增长,那么市场供求失衡将会越来越严重,直接将影响到葡萄酒销售状况。如今,不论法国、美国还是其它国家的酒厂都面临着困境。过去六至九个月里,多数地区的葡萄酒销量均显著下降,英美市场境遇尤其糟糕。美国进口商为了减少库存,不再大批量进口葡萄酒。葡萄酒减价销售的情况比比皆是,有些商家甚至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出售。截至目前,多个国家消费者的都开始转向低价品牌,更多时候在家消费。二、“世界的焦点在中国”

中国进口葡萄酒市场目前发展现状

如今,世界的焦点在中国。置身于国际化的竞争环境中,中国酒业市场也真正成为全球化竞争的市场。作为当前葡萄酒消费量增长最强劲的市场之一和亚洲葡萄酒市场最主要消费国,中国有着极具光明的“未来”。对于外资葡萄酒生产商和经销商来说:“不在中国,就在去中国的路上。”

进口葡萄酒早已吹响中国“集结号”。法国酒、意大利酒、美国酒、澳洲酒、西班牙酒……来自各国的葡萄酒在中国各地货架上争奇斗艳,这些新旧世界的葡萄酒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的追随者。热闹的还有数字权威和行业媒体,更是“甚嚣尘上”:增长、增长、还是增长……全球主要产酒国都将加快步伐,逐鹿中原。而中国作为是世界上葡萄酒消费增长最快的市场。

当2008年全国瓶装酒进口葡萄酒总额达到了创纪录的2.64亿美元,与2007年相比增长了43.48%。据iwSR预测,中国在2012年将成为世界第七大葡萄酒市场,消费量将达到12亿瓶。从2008至2012年,中国的葡萄酒消费量将增长36%,而在2009年就将超过十亿瓶消费大关。预计在未来五年内,进口葡萄酒将占到中国葡萄酒市场份额的30%。

用数据说话——中国进口葡萄酒相关数据比较(数据来源:中国海关)

2006年—2008年中国主要葡萄酒进口国进口数据比较(数据来源:中国海关)

2006年—2008年葡萄酒(非起泡类小于2升)中国进口总量

排名国家2006年/升 2007年/升2008年/升08/07(同比增长%)

1法国6887283155172512294545847.87

2澳大利亚458230187839271162806732.38

3意大利184566451131815053292-1.17

4智利12438472646432420632458.94

5美国16588272358539386732263.97

6西班牙179709033994253140280-7.62

7阿根廷244966972202152765757.13

8德国6213661127856141559225.51

9南非31159764395097734451.77

10罗马尼亚56499156617873420457.68

2006年—2008年葡萄酒中国进口总量

排名国家2006年/升2007年/升2008年/升08/07(同比增长%)

1智利307102527166187147979990-33.05

2阿根廷65926461464008251704661,619.28

3西班牙2889566397457321079218110.74

4法国30750664708784541333114.96

5意大利750028422752035016995120.51

6美国18535013022873453000949.86

7南非1205085300203127877490.14

8澳大利亚15565176113801033055297-73.15

9乌拉圭048000192030300.06

10葡萄牙2838015735517465010.99

2006年—2008年起泡酒中国进口总量

排名国家2006年/升2007年/升2008年/升08/07(同比增长%)

1法国50572267943386107126.73

2意大利14545422645228806127.21

3西班牙4578381959188019129.41

4澳大利亚582297689212155258.08

5德国464599627880499-16.39

6美国26500237522676812.7

7阿根廷90297202516,718.52

8俄罗斯0900186101,967.78

9比利时00154650

10智利18679329414205331.24

从2008年与2007年同比来看,法国、意大利、美国、澳大利亚、智利这“五虎将”,仍保持着快速的增长势头。进口量平均增幅在15%以上。而意大利“葡萄酒”在经过07年进口低潮后,2008年打了个翻身仗。与此同时,阿根廷、南非作为新世界新军开始发力。新世界国家葡萄酒市场形势好于欧洲,主要在于产品性价比较高。

………………………………………………………………………………………………………

2007年-2009年(1月—4月)中国主要葡萄酒进口国进口数据比较(数据来源:中国海关)

2007年—-2009年(1月—4月)葡萄酒(非起泡类小于2升)中国进口总量

排名国家2007年/升2008年/升2009年/升09/08(同比增长%)

1法国42117716940849954527337.52

2澳大利亚27875533621414467978329.23

3美国6017541332485265336899.13

4意大利13507071649944193245817.12

5智利6813841239892167009034.7

6西班牙822246121116612396842.35

7阿根廷23145236706544116720.19

8南非19497433682941527423.29

9德国265980492403384694-21.87

10葡萄牙24848023043825722511.62

———————————————————————————————————————

2009年1月—4月葡萄酒 中国进口总量

排名国家2007年/升2008年/升2009年/升09/08(同比增长%)

1智利318084183182793210251112-67.79

2澳大利亚906738424069140268411,573.03

3阿根廷14400054855221706997-68.88

4美国10281121269665148387416.87

5西班牙50737133779303634269-83.22

6南非196180222648577778159.5

7法国22239511367491508588-62.81

8葡萄牙40789656809542045.28

9匈牙利239580480000

10摩尔多瓦00480000

——————————————————————————————————————

2009年1月—4月起泡酒 中国进口总量

排名国家2007年/升2008年/升2009年/升09/08(同比增长%)

1意大利876458170815848793.97

2法国218263244151154960-36.53

3澳大利亚22438238892632110.18

4西班牙321765740625817-55.03

5德国16514438024365456.28

6美国4095454923466415.85

7巴西00159390

8俄罗斯08316950414.29

9比利时0094620

10南非4509476822620.38

由此可见,2009年1月—4月,中国葡萄酒的进口市场依然是由法国、意大利、澳大利亚、美国、智利、阿根廷、德国、西班牙这几个世界主要葡萄酒生产国分割。从同比增幅来看,南非、美国、澳大利亚进口量增长较为突出,“新世界”国家正以较有优势的性价比产品逐步挑战“旧世界”产国在华地位。

再参照新旧世界两个对华主要葡萄酒产国的官方数据:2008年,法国葡萄酒对中国市场出口与同期相比增长了4.3%,达2.57亿欧元。而自2003年以来进口额已经猛增超过8倍,中国也居法国葡萄酒与烈酒第11大进口国。2008年澳大利亚向中国出口同比增长了26%,中国已成为澳大利亚葡萄酒亚洲最大的出口市场,同时澳大利亚也牢牢占据了中国第二大葡萄酒供应国的地位。

依据上述数据比较图可以看出:从2006年至2009年4月,十大葡萄酒生产国出口至中国依然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尤其2008年表现突出,与07年同比增长27%。2009年1-4月与08年同比略为收缩。三、“最好时代”vs.“最坏时代”

中国进口葡萄酒市场优劣分析

暴利结束,理性回归

近年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国家政策的扶持,进口关税大幅下调,国民收入和购买力不断提高。而且在金融危机后,中国并没有因其过度放缓经济的增长,在今后仍会保持7-8%稳定增长。随着国外市场持续低迷,中国市场已经成为各主要葡萄酒产国的“避风港”,成为其全球的战略布局重要组成部份。从近期一直持续不断的各国商务机构、葡萄酒组织来华热潮可见一斑。

其外比较突出的数据则是中国的葡萄酒过低的人均消费量。面对全球葡萄酒目前近2700万千升的年产量,而目前中国葡萄酒总产量不超过70万千升。虽然现在中国葡萄酒人均年消费量仅0.4升,但这也意味着中国有着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市场空间和基础。

由于国内葡萄酒市场的快速增长整个酒行业乃至社会消费的亮点。专业人士对进口葡萄酒的关注度明显高于国产葡萄酒。面对进口葡萄酒进入门槛低,利润及品质优势及成本的不断降低,似乎相对于其他酒种而言拥有更为广阔的“钱景”。而伴随着市场发展和进口商们的运作。在一些主流城市中,无论是餐饮、商超、便利店、专卖店还是夜场,都可以看见进口葡萄酒的身影。虽然在餐饮和商超这样的重点渠道,进口葡萄酒还无法与国产葡萄酒抗衡,但能进入并陈列就已经足够,这是战略上的准备,随着进口葡萄酒文化的逐渐深入,消费氛围一旦形成,将可能快速掌握渠道的主攻权。

同时与前十年相比,当初信息不对称的进口葡萄酒暴利时代已结束。精明的消费者会发现,无论是在卖场、专卖店,甚至是路边便利店,100元以下的进口葡萄酒已经比比皆是;100-200元区间的已经成为各大酒商争夺的主流区间;高端与奢侈品级基本被进口酒把持。可以说,市场上一些国产葡萄酒的主流价位,进口葡萄酒都已基本覆盖。而且文化需求的多元化,葡萄酒认识提升和消费愈理性,市场在竞争中逐步规范,中国消费者能够更容易接触并接受,来自各国更具性价比的丰富葡萄酒产品。

市场资源过分透支

我国葡萄酒市场目前的规模还非常小,2008年国内葡萄酒消费量仅占整个酒饮行业约为1.5%,而人均消费量也仅为世界和亚洲发达国家人均水平的5.6%和33%,无不显示出这个新兴的消费市场还并不够成熟。所谓“革命尚未成功,大家多需要努力”。

虽然19世纪末,中国就出现了首家葡萄酒生产企业,但真正现代意义的葡萄酒概念、消费和产品的引入不过近20多年。即使今天当葡萄酒已经成为一种现代生活的时尚潮流之时,大部分国人对它的理解程度和鉴赏能力仍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大多数中国消费者没有能力和习惯长期消费葡萄酒,又对葡萄酒文化缺乏了解的情况下,自然很难成为长期稳定的葡萄酒忠实消费群体。国内的葡萄酒市场还没有真正的培育成熟和认同,虚化起来的繁荣,只是看上去很美。

鉴于葡萄酒行业的“诱惑”,不少的业内外的人士、资金纷纷涌入进口葡萄酒的“淘金潮”中,全国各地雨后春笋般扎堆涌现的大小商(进口/经销)。无数的各类酒经销商们都开始把重心在向进口葡萄酒倾斜。近两年进口葡萄酒数量的增长,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商数量爆发性的增加导致葡萄酒在渠道上的囤积,虽然一定程度上丰富和造就了消费者的购买增长,但在比较浮躁的局面下,过多的催生了这个行业非理性的增长的泡沫。

面对进入门槛越来越低(看似很低)、产品结构与营销模式同质化现象开始严重、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随着整个葡萄酒行业的“繁荣”,葡萄酒经营的销售模式也面对激烈的惊蜇遭遇挑战,发展也面临瓶颈。相信很多进口商都感觉到了竞争压力,在渠道和网络,甚至消费群方面已经严重重叠。

好象目前不少盲目“进入者”因为资金和预期压力,都在低价抛货;而为降低运营成本,几乎大家都在市场上找价格更低的进口葡萄酒,这些都促使得进口葡萄酒的市场价格不断探底,陷入艰难境地。

同时“价格之乱、品牌之乱”成为行业发展的最大隐患。中国的葡萄酒在中国的持续普及和推广工作一直在被一些进口葡萄酒国家、酒商和国内的商们“耕耘”着。但当贴着五花八门标签的进口葡萄酒充斥泛滥得让消费者无从下手之时;当市场竞争演绎到原始低级的价格战,仿冒擦边的“劣酒饮料”大行其道之时。过分被透支的市场资源必然会给盲目的进入者以教训。例如,3月成都糖酒会期间,某“卡斯特”100元/箱;而现在经销商很容易拿到28元/支左右的aoC级别法国酒,并很轻松在国内灌装各国散装葡萄酒,成本低至12元/支左右。四、更低价,更专业,更多选择

中国进口葡萄酒市场2009年预测

■销售左右走——向上走,品牌为王;向下走,价格为强。目前中国消费者主要看两大因素:品牌与价格。2009年进口葡萄酒销售也有两大主题:一是低价,二是“倾销”;目前最好卖的进口酒有两种:一是低价酒,好走量,逐渐进入国产酒渠道;二是名庄酒,有知名度有利润空间(因为渠道复杂,存在丰厚的利润空间)。不过因为酒价“透明”,又缺乏大规模市场推广的利润空间和相关市场支持,所以市场上进口葡萄酒“超级大品牌”很难出现。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性价比将唱主角。连拥有诸多世界名庄的法国,也连续三年在华不遗余力的推广“随时随意波尔多”,向中国消费者推介100款在华零售价为100-350元之间的波尔多葡萄酒。而名庄酒一般是指向性消费,商务消费居多。随着越来越多性价比更高的进口葡萄酒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中国市场,进口葡萄酒与国产葡萄酒价格已经是“短兵相接”。相对国外的葡萄酒市场,国内市场消费层次偏低,可以预测零售价从30元至60元的中低端市场空间,未来将是进口葡萄酒增长空间最大的一块。

■目前最有利的合作趋势:鼓励本地灌装——目前在全国各地,自行购进生产线、在国内灌装进口葡萄酒的现象也日益增多,已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从包装、人力、运输等多方面节省成本考虑,相比于原瓶进口,灌装的进口葡萄酒在严格保证产品质量的情况下,价格更具优势。其实国产主要葡萄酒企业大量进口原酒灌装早已不是什么新闻。

红葡萄酒占主导地位,但选择品种差异化开始出现,这是消费逐渐成熟的表现。目前市场的极大丰富化使得消费者有了更多的“舌头体验”,除了红葡萄酒中传统的卡本纳(赤霞珠)与梅洛(美乐),现在西拉、黑比诺、歌海纳、桑切维斯开始被更多人接受和喜欢。而白葡萄酒、桃红酒、起泡酒等品种都有增补性增长,更多作为人们日常餐酒选择。

简述市场预测篇2

关键词:证券分析师统计模型改进模型盈余预测相对准确性

一、引言

证券分析师是依法取得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并在证券经营机构就业,主要就与证券市场相关的各种因素进行研究和分析,包括证券市场、证券品种的价值及变动趋势进行研究及预测,并向投资者证券研究报告、投资价值报告等服务的专业人员。盈利预测,是分析师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目前最受关注的预测类信息,盈利预测信息通过反映企业在预测期间内可能达到的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净利润、每股收益水平等,帮助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相关使用者评价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时间、金额、不确定性,从而做出合理的经济决策。相比于国外成熟的资本市场,我国的证券机构及其分析师行业仍然处于起步发展阶段,证券分析师的分析和预测能力和国际上资本市场发达的国家的证券分析师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

本文从实证的角度检验我国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的相对准确性及改进模型的准确性,不但有助于投资者更为科学地审视证券分析师的盈余预测,而且为证券分析师提供了结合统计模型进行盈余预测的思路。

二、文献回顾及问题的提出

一个公司的内在价值取决于其未来的盈利能力,而盈余预测揭示的正是这个问题,一个准确的盈余预测能够帮助资本市场上众多的投资者合理审视上市公司的价值并作出合理的判断。盈余预测一般来自以下三个途径:公司管理层、证券分析师和统计模型。我国盈余预测的来源主要是后两者。

检验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与统计模型的相对准确性意在判断证券分析师预测的价值,除少数早期研究,国外大多数相关研究证明了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的相对优势。且Brown等研究者认为分析师盈利预测较统计模型准确的原因主要有三类:一是分析师具有对新信息做出反应的适时性优势(timingadvantage);二是分析师具有卓越的股票分析能力;三是分析师具有信息资源优势。鉴于我国资本市场并不是很成熟且证券分析师的能力有限,上述结论是否在我国成立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问题一:证券分析师作出的盈余预测与统计模型相比哪个更为准确?

虽然大多数研究表明分析师盈利预测较统计模型预测准确,但这并未就此否定统计模型预测的价值。不少研究者(Cheng、Fan&So,2003;Conroy&Harris,1987;newbold、Zumwalt&Kannan,1987)指出,分析师盈利预测并不能提供完整的预测信息,最理想的状态是分析师在盈利预测时能结合使用统计模型,由此可能获得更准确的预测数据。目前,我国还没有这方面的研究,如果证券分析师预测和统计模型预测的结合能够提高盈余预测的准确性,那无疑将提高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更为准确的认识。

问题二:将证券分析师和统计模型相结合的改进模型是否能更有效地预测每股盈余?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

本文的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数据及上市公司实际盈余数据均来自国泰安经济研究服务中心,我们选取了数据库中2009.1~2010.3所有券商对上市公司2009年12月31日每股盈余所作的预测数据,及1991~2009年上市公司的实际每股盈余数据。因为国泰安数据库中只记录了分析师对438个上市公司的盈余预测数据,所以我们只选取了这些公司的实际盈余数据,并且对于同一券商对同一公司的多次预测,我们只选取最后一次预测的数据,一共得到3776次。

(二)证券分析师与统计模型的准确性比较

这里的统计模型我们选用一次指数平滑法,并以年度数据和季度数据分别来预测2009年12月31日的每股盈余,称为年度统计模型和季度统计模型。

证券分析师与统计模型的相对准确性用证券分析师预测盈余的误差绝对值和统计模型预测盈余的误差绝对值的差值来表示,即RR=tFtf-aFaf。

其中aFaf是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的绝对误差,aFaf=aaf-Re,tFtf为统计模型盈余预测的绝对误差,公式为tFtf=ttf-Re,Re为实际盈余。

由上述模型可知,当RR大于零时,统计模型的绝对误差大于证券分析师预测的绝对误差,即证券分析师的预测更为准确;当RR小于零时,证券分析师预测的绝对误差大于统计模型的绝对误差,即此时统计模型预测更为准确。在判定RR的正负性时,用t检验来测试其正负性的显著性。

(三)改进模型的准确性检验

我们将改进模型定义为证券分析师和统计模型的均值,即改进模型的预测值为Ggf=,则其绝对误差为GFgf=Ggf-Re。在检验模型的准确性时,我们依旧用两种模型(改进模型与上述表现最好的模型)的绝对误差的差值来判定。

由于存在年度模型和季度模型,所以这里的改进模型也有基于年度数据的年度改进模型和基于季度数据的季度改进模型。

四、实证分析

(一)数据描述

本文采用的预测数据来自国泰安经济服务中心,是99家券商对439家上市公司的每股盈余作出的预测,一共涉及3776次预测。

由于上市公司2009年的年度财务报表一般在次年4月份公布,所以我们选择盈余预测数据的区间为2009年1月份至2010年3月份,并且对于同一券商对同一上市公司作出的多次预测,我们只选取最后一次的数据。对15个月份的预测数据统计如表一。由表数据可知随着时间的推迟,分析师预测的平均误差越来越小,即准确性越来越高。这是因为随着会计截止日的到来,市场上的信息会越来越多,如季报、半年报的公布等,且证券分析师除了能获得市场上的公开信息外,还能通过所特有的渠道获得越来越多的私有信息,并根据信息及时修正前期的预测数据,使预测值更接近实际值。

(二)证券分析师与统计模型的准确性比较

关于证券分析师与统计模型预测的准确性比较,我们先将三个模型的绝对误差进行统计描述,如表二。由表数据可知,年度统计模型的绝对误差均值0.252远远大于分析师模型的绝对误差均值0.1392,且其标准差和中位数也大于分析师模型,表明年度统计模型的绝对误差分布较分析师预测的绝对误差分布分散。而基于季度数据预测的绝对误差均值0.1742虽然比分析师预测的绝对误差均值0.1392大,但其标准差较分析师模型的小,表明季度统计模型的绝对预测误差虽然大,但误差分布集中。对于年度统计模型和季度统计模型,不管从均值、中位数还是标准差的角度,季度统计模型都要优于年度统计模型。

要比较证券分析师与统计模型的相对准确性,我们还要对RR进行统计描述,看其是否显著大于零或小于零,结果如表三。表中的t检验是在a=0.1水平上的单侧检验。由结果知,RR1无论在均值还是中位数上,都显著大于零,表明年度统计模型的绝对误差显著大于分析师预测的绝对误差。而基于季度数据的RR2的均值和中位数也显著大于零,但由于其在均值和中位数上都比RR1有所减小,所以虽然季度统计模型的绝对误差显著大于分析师预测的绝对误差,但分析师预测在这儿的优势比与年度统计模型的优势小。

其中RR1表示的是年度统计模型与分析师模型的绝对误差的差值,RR2表示季度统计模型与分析师模型的绝对误差的差值。

(三)改进模型的准确性检验

这里的改进模型也分为两类,一是基于年度统计模型和分析师模型的年度改进模型,二是基于季度统计模型和分析师模型的季度改进模型。我们先对改进模型的绝对误差进行统计描述,并分别与分析师模型和统计模型进行比较,结果见表四。年度改进模型的均值和标准差相对于年度统计模型已大大减小,但相对于分析师模型还是未能超越。而季度改进模型在均值、标准差和中位数上都小于分析师模型和季度统计模型,作为改进模型,季度改进模型比年度改进模型更优。

由上文分析可知,分析师模型预测的准确性高于年度统计模型和季度统计模型,所以接下来我们要分析年度改进模型与分析师模型、季度改进模型与分析师模型的相对准确性,RR3、RR4的统计描述结果如表五。t检验是a=0.1水平上的单侧检验。可知aa3中的均值和中位数显著大于零,表明年度改进模型的绝对误差显著大于分析师模型的绝对误差,即分析师预测的准确性显著高于年度改进模型。而RR4中的均值和中位数显著小于零,表明季度改进模型的绝对误差显著小于分析师预测的绝对误差,即季度改进模型显著优于分析师预测模型。

其中RR3是年度改进模型的绝对误差与分析师模型的绝对误差的差值,RR4是季度改进模型的绝对误差与分析师模型的绝对误差的差值。

总的来说,在我们的研究样本中,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的优势是存在的,但只是相对于一个简单的统计模型而言,如果将分析师的预测和统计模型的预测结合起来(如本文中的简单均值),就可能得到能击败分析师和统计模型的改进模型,这对证券行业中如何提高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准确性具有实际意义。

五、结论与启示

本文使用2009.1~2010.3年99家券商对438家上市公司作出的3776次盈余预测,考察了证券分析师的盈余预测是否优于统计模型的预测,即证券分析师预测的相对优势,且建立了结合证券分析师和统计模型的简单改进模型,并检验了其相对准确性。结果表明,我国证券分析师的预测显著优于统计模型的预测,其中以季度数据为基础的季度统计模型又优于以年度数据为基础的年度统计模型。并且,结合证券分析师和季度统计模型的简单改进模型的预测误差显著小于证券分析师的预测误差。

本文的研究结论对证券分析师和投资者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证券分析师除提高自身的预测能力外,还需要结合统计模型以弥补本身主观因素所造成的影响。对于投资者,本文的建议是正确对待证券分析师等所的预测报告,理性判断,不能盲目以此为准。

本文的研究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如在选取统计模型时,只选择了一次指数平滑法这一种模型,并且在改进模型时只讨论了简单均值。在以后的研究中,关于统计模型还可选择随机游走、二次指数平滑等模型,在改进模型时也可赋予证券分析师预测和统计模型预测不同的权重。

虽然国外在证券分析师预测方面已有很多的研究,但毕竟国内的资本环境和发展进度与国外有一定的差异性,所以我们不能照搬国外的研究成果,而是应该结合国外研究成果和国内实际情况进行实证研究。

参考文献:

[1]RobertConroyandRobertHarris,ConsensusForecastsofCorporateearnings:analysts'ForecastsandtimeSeriesmethods,managementScience,Vol.33.no.6,June1987

[2]Salvatore.J.terregrossa,Combininganalysts'ForecastswithCausalmodelForecastsofearningsGrowth,appliedFinancialeconomics,1999,9,143-153

[3]newbold,p,J.K.ZumwaltandS.Kannan,biningForecaststoimproveearningsperShareprediction.internatinalJournalofForecasting3:229-238

[4]朱乃平孔玉生,国内外盈利预测研究综述,商业现代化,2006.2

简述市场预测篇3

第一部分摘要(整个计划的概括)(文字在2-3页以内)一.项目简单描述(目的、意义、内容、运作方式)二.市场目标概述三.项目优势及特点简介四.利润来源简析五.投资和预算六.融资方案(资金筹措及投资方式)七.财务分析(预算及投资报酬)第二部分综述第一章项目背景一.项目的提出原因二.项目环境背景三.项目优势分析(资源、技术、人才、管理等方面)四.项目运作的可行性五.项目的独特与创新分析第二章项目介绍一.网站建设宗旨二.定位与总体目标三.网站规划与建设进度四.资源整合与系统设计五.网站结构栏目板块六.主要栏目介绍七.商业模式八.技术功能九.信息资源来源十.项目运作方式十一.网站优势(资源内容模式技术市场等)十二.无形资产十三.策略联盟十四.网站版权十五.收益来源概述十六.项目经济寿命第三章.市场分析一.互联网市场状况及成长二.商务模式的市场地位三.目标市场的设定四.传统行业市场状况(网站市场资源的基础)五.市场定位及特点(消费群体、消费方式、消费习惯及影响市场的主要因素分析市场规模、市场结构与划分,特定受众等六.市场成长(网站pageview与消费者市场)七.本项目产品市场优势(对于特定人群的市场特点的省事、省时、省力、省钱等)八.市场趋势预测和市场机会九.行业政策第四章竞争分析一.有无行业垄断二.从市场细分看竞争者市场份额三.主要竞争对手情况第五章商业实施方案一.商业模式实施方案总体规划介绍二.营销策划三.市场推广四.销售方式与环节五.作业流程六.采购、销售政策的制定七.价格方案八.服务、投诉与退货九.促销和市场渗透(方式及安排、预算)1.主要促销方式2.广告公关策略、媒体评估3.会员制等十.获利分析十一.销售资料统计和销售纪录方式,销售周期的计算。十二.市场开发规划,销售目标(近期、中期),销售预估(3-5年)销售额、占有率及计算依据第六章技术可行性分析一.平台开发二.数据库三.系统开发四.网页设计五.安全技术六.内容设计七.技术人员八.知识产权第七章项目实施一.项目实施构想(公司的设立、组织结构与股权结构)二.网站开发进度设计与阶段目标三.营销进度设计与阶段目标四.行政管理部门的建立、职工的招募和培训安排五.项目执行的成本预估第八章投资说明一.资金需求说明(用量期限)二.资金使用计划(即用途)及分期三.项目投资构成和固定资产投资的分类四.主要流动资金构成五.投资形式(贷款利率利率支付条件转股-普通股、优先股、任股权对应价格等)六.资本结构七.股权结构八.股权成本九.投资者介入公司管理之程度说明十.报告(定期向投资者提供的报告和资金支出预算)十一.杂费支付(是否支付中介人手续费)第九章投资报酬与退出一.股票上市二.股权转让三.股权回购四.股利第十章风险分析与规避一.政策风险二.资源风险三.技术风险四.市场风险五.内部环节脱节风险六.成本控制风险七.竞争风险八.财务风险(应收帐款坏帐亏损)九.管理风险(含人事人员流动关键雇员依赖)十.破产风险第十一章管理一.公司组织结构二.现有人力资源或经营团队三.管理制度及协调机制四.人事计划(配备招聘培训考核)五.薪资、福利方案六.股权分配和认股计划第十二章经营预测一.网站经营1.访问人数成长预测2.会员增长预测3.行业联盟预测二.销售数量、销售额、毛利率、成长率、投资报酬率预估及计算依据第十三章财务可行性分析一.财务分析说明二.财务数据预测1.收入明细表2.成本费用明细表3.薪金水平明细表4.固定资产明细表5.资产负债表6.利润及利润分配明细表7.现金流量表三.财务分析指标反映财务盈利能力的指标a.投资回收期(pt)b.投资利润率c.投资利税率d.不确定性分析第三部分附录一.附件1.主要经营团队名单及简历2.专业术语说明3.企业形象设计宣传资料(标识设计、说明书、出版物、包装说明等)二.附表1.市场受众分析(人群分布数量等)表2.互联网成长状况表3.主要设备清单

简述市场预测篇4

关键词:不完美资本市场;公司投资;投资机会;边际Q;tobin'sQ

1.引言

理论界之所以关心不完全资本市场条件下现代公司投资决策的实证研究,宏观上是因公司投资周期性可能在不完美资本市场条件下放大导致更大的宏观经济的震荡,微观是因为不完美的资本市场导致内部资金与外部资金成本上存在差异从而对保险与信贷市场产生关键性的影响。modiglianiandmiller(1958)论证了在没有摩擦的资本市场条件下公司的真实投资决策与公司的财务结构与政策没有关联,公司投资决策不必考虑财务上的因素。tobin(1969)提出了公司投资的Q方法,认为资本存量的市场价值与重置成本是解释公司投资需求的基本变量。这两种方法都代表了公司投资决策的新古典理论,在这两种早期的公司投资理论方法的指导下,公司投资决策不可避免地采用了代表性公司(RepresentativeFirms)的假定。而现代公司投资决策的实证研究,超越了这些无摩擦资本市场与代表性公司的假定,结合了公司投资决策中的信息与激励问题。

本文基于不完美资本市场条件下的公司投资决策这一领域核心文献的梳理,给出不完美资本市场条件下的公司投资决策在新古典框架下的标准公司投资动态模型;基于这一模型,阐述了公司投资决策实证研究模型的构造方法与过程;不但说明实证研究中的困难——投资机会Q测度,而且指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2.实证模型的理论基础与实证模型的构建

2.1实证模型的理论基础

为了构造不完美资本市场条件下公司投资决策的实证模型,本文先介绍新古典的公司投资决策模型阐述理论基础。设公司资本是唯一的准固定要素,假定资本存量的调整为凸成本函数,风险中性的管理者选择每期的投资实现公司预期的未来利润流现值最大化。该最大化问题可以由下述模型刻画:

这里,下标i与t分别表示公司与时期;Kis表示期初的资本存量;π是利润函数;θis是对利润函数的外生冲击;C是资本存量的调整函数;iis是公司投资;λit是资本调整成本函数的外生冲击;δ是公司资本固定的折旧率;是公司i在时期t基于可获得的信息集Ω条件下的期望算子。由投资引起的新资本在当期就具备生产能力。

风险中性的管理者选择每一期的投资,从而使公司价值即式(1)最大化。在模型(1)中,目标函数最大化的公司投资的一阶条件为

式(3)定义了边际Q。从该式可以看出,由新增的投资带来的利润的折现值就是边际Q测度。边际Q就是投资机会的理论上的测度。由式(2)知,最大化模型(1)的关于公司投资的最优条件是新增投资的边际成本等于它的边际利润。

2.2实证模型的构建

进一步设定资本调整成本为资本与投资的线性齐次函数为:

把这一线性齐次的函数代入式(2),进一步简化整理,得到下述公司关于投资的一个方程:

(4)

这里,εit为优化误差。式(4)就是公司投资决策实证研究中的模型设定的基石。可以对上式进一步简化为。借鉴Fazzarietal.(1988)的处理方法,假定技术冲击为0。因此,上述简化式可以进一步简化为

(5)

式(5)代表了完美资本市场条件下的公司投资决策的实证模型。该式说明了,在完美的资本市场上,只有投资机会影响到公司投资决策。这一点,被2.1图示分析所示,r处水平的资本供给曲线S与由投资机会决定从而左右移动的资本需求曲线D影响到公司投资,即资本存量的变化。也正如2.1图示分析所示,对于信息成本高昂处于资本市场不完美现实世界的公司而言,公司净值的变化影响公司投资。因此,可以预期式(5)中的残差εit与现实世界里的公司净值变化有关。一个公司由当前收入减去成本与税收构成的现金流可能常常受一系列的会计决定所影响,但公司的现金流常常用来作为公司净值变化的变量。因此,预测公司投资的实证模型可以表述为

(6)

由前面的分析,对于完美的资本市场而言,只要变量边际Q足以控制了投资机会,系数c应当为0,从而在实证研究中H0:c=0的假设检验应当在统计上是显著的。如果实证研究中该假设被拒绝,表明资本市场不完美,公司投资存在融资约束。上述式(6)也是大量关于投资现金流敏感性实证研究文献中的模型。

3.实证研究中的难点及其解决方法

3.1实证研究中的难点——投资机会的Q测度

无论是理想世界还是现实中不完美的资本市场假定下,上述预测企业投资决策的实证模型设定涉及到投资机会边际Q的测度。尽管边际Q存在上文分析阐述的理论测度,但实证研究中,投资机会的边际Q测度是很困难的。如何寻找边际Q在实证研究中的变量,就成为了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在关于投资机会Q的测度问题上,学术界一直存在三个Q测度,他们分别是边际Q,平均Q与tobin'sQ。边际Q在上文中已经有详细的分析。本文在此给出其他两个Q测度的简单含义,并指出实证研究中投资机会Q测度的选取、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平均Q被定义为Vit/Kit,这里的Vit是由上文中模型(1)给出,即公司管理者对公司资本存量主观估值。tobin'sQ为资本市场对平均Q的估计。在新古典的假定下,加之关于资本与投资的线性齐次的调整成本函数假定,边际Q与平均Q相等。如果资本市场是有效的,那么公司管理者对公司价值的估计与资本市场一致,从而平均Q与tobin'sQ的估计一致(Hayashi,1982;Gugleretal.2004)。不然发现,平均Q仍然存在实践中测度的困难,实证研究文献常常用tobin'sQ作为边际Q的变量,其估计式为

(7)

这里Dit是公司债券的市场价值,Sit是公司股票的市场价值,nit是公司库存的重置价值,Kit是公司资本存量的重置价值。

尽管在实证研究中有了一个对边际Q进行的变量tobin'sQ,但这一存在可能较严重的测度错误。这一测度错误缘于:一是完美资本市场与线性齐次的资本存量调整成本假定在现实中不成立,导致边际Q与平均Q不相等;二是资本市场的无效导致公司管理者对公司价值的估计有偏差,导致平均Q与tobin'sQ不相等。三是即使这些假定在现实中均成立,也就是说,即使边际Q等于平均Q等于tobin'sQ,实证研究中在估计tobin'sQ所引用的式(7)也会存在测度上的误差。事实上tobin'sQ想要测度的是资本存量的市场价值与其重置价值的比。但式(7)只是一个近似。从公司市场价值Dit+Sit中扣除库存的重置价值nit,人力资本Hit与商标的价值等非物质资产的价值才是资本存量的市场估值,但人力资本与商标等非物质资产的估值是很困难的,所以实证研究中只从公司市场价值中扣减了nit作为公司资本存量的市场估值。加之,Kit,Dit,Sit与nit均是会计数据,并不能完全刻画相关的经济学意义上的概念。因此,实证研究中在估计tobin'sQ所引用的式(7)存在测度上的误差。在估计变量Kit,Dit,与nit时,实证文献常用迭代程序(详细讨论见whited(1992)),这种通行的做法又带来了一个问题,即测度误差存在序列相关,因为市场力量在一定时间内持续存在,资本市场的预期与基本面的偏离受持续的狂热的左右。而且,用这些迭代程序近似计算等式(7)中的各个变量也直接导致测度误差存在序列相关。

3.2实证研究Q测度的解决方法——测度误差一致的广义矩方法

从前面的分析知道,在不完美资本市场中公司投资决策的实证研究涉及到公司投资机会Q的估计,通常的估计方法难以得到估计值的良好统计性质,因为不仅边际Q的测度上存在误差,而且这些测度误差还存在序列相关的问题。为了得到具有良好统计性质的估计,可以运用测度误差一致的广义矩方法(measurementerror-ConsistentGeneralizedmethodofmomentsestimators)(详见ericksonandwhited(2000)与Lyandres(2007)的讨论)。

4.结论

现有的不完美资本市场条件下的公司投资理论在实证中的检验,遵循了结构建模的方法。本文基于标准的公司投资的动态模型的最优化条件,梳理当前文献中的研究逻辑,介绍了不完美资本市场条件下公司投资决策计量模型设定方法的背后逻辑,而且概括了当前实证研究中的存在的主要难点,即投资机会的边际Q的测度问题。当前文献普遍使用tobin'sQ作为边际Q的变量,这一实际上不但存在测度误差,而且带来这种测度误差的序列相关。测度误差一致的广义矩方法是纠正这种测度误差序列相关的有效方法。

不完美资本市场条件下公司投资实证研究的逻辑至少有三种。本文介绍的仅是其中的一种。欧拉方程方法是另外一种实证研究的逻辑,这种逻辑能够规避上述由于边际Q的估计存在的问题的。欧拉方程它能够从像模型(1)样的动态设定价值最大化的必要条件得到,通过欧拉方程刻画相邻期最优资本存量的决定。这种方法也是遵循实证研究的结构的方法,这一方法的经典文献可见whited(1992)与Love(2003)。最后一种绕过使用金融市场变量作为边际Q的实证研究逻辑基于将时序数据方法推广到面板数据(panelData)的发展。这种方法通过向量自回归(VaR)预测框架将现金流对投资的效应分解为预测完美资本市场条件下的未来获利能力部分与由于金融市场的摩擦所导致的残差组成部分。这种方法则是一种简约式的实证建模方法,这一方法的经典文献可以参见GilchristandHimmelberg(199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地区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71163010)与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批准号:09YJC790064)

参考文献:

[1]erickson,t.andwhited,t.m.,2000,measurementerrorandtheRelationshipbetweeninvestmentand“q”,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108(5),1027-1057.

[2]Fazzari,S.m.Hubbard,R.G.andpetersen,B.C.,1988,FinancialConstraintsandCorporateinvestment,Brookingspapersoneconomicactivity1988(1),141-195.

[3]Gilchrist,S.,andHimmelberg,C.p.,1995,evidenceontheroleofCashFlowinReduced-Forminvestmentequations,Journalofmoney,Credit,andBanking36(6),541-572.

简述市场预测篇5

关键词:旅游市场;需求预测;方法

一、引言

旅游需求是旅游市场形成的根本基础,没有旅游需求,旅游市场就无从谈起,旅游产品的价值也就无法实现。因此,对某地旅游产品的需求量是旅游目的地旅游管理部门、旅游企业(景区、旅行社等)和旅游从业人士都十分关切的重要问题。旅游需求的重要性说明,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发展旅游业时,都必须以人们对该国或该地区旅游产品的需求为依据,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发旅游产品,合理地规划和控制旅游业的开发规模和发展速度,以实现发展区域旅游业的最佳效益。对旅游者需求研究特别是对其消费行为的研究非常重要,中国的旅游业发展需要这方面的研究来指导实践。而消费者的需求和消费行为也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变化,需要业界不断地追踪研究,与时俱进。旅游者需求与消费行为将始终是中国旅游研究的前沿问题[1]。我国的学者一直以来十分重视这个问题的研究,进行不断地探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活动对社会的影响不断加大,关于旅游需求的研究开始向更深的层次展开,很多不同领域的学者开始介入到旅游需求的研究之中。从旅游目的地的角度研究旅游需求可以指导目的地的旅游产品的开发与规划、旅游企业经营策略,为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等提供科学的依据。

二、旅游市场需求预测研究中的统计分析

利用中国期刊网搜索,从研究内容进行选取,共有137篇文章来探索旅游市场需求预测问题。王铁生(1984)首先发表文章探讨杭州国内旅游需求预测[2]。而1985年12月通过鉴定的《北京旅游发展战略》,其中包含了客源市场调查研究篇幅,从内容上看,包括了客源市场预测、市场发展战略、旅游者行为分析等;从方法上看,使用了大规模的问卷抽样调查,并进行了旅游市场预测研究,在全国具有领先意义[3]。从此开始,我国学者对旅游需求预测进行不断研究和探索。

(一)文献数量统计

从文献的时间动态分布统计中看出(见图1),我国学者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进行旅游市场需求预测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仅有4篇相关文献。而持续进行此方面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学者陆续开始进行旅游市场需求预测的研究。从1996-2004年,文献数量基本持平,但总体上略有递增趋势。近几年(2005-)有关旅游市场需求预测的研究又有新的增长,而且增幅很大,尤其是2005年达到15篇,是2004年的3.75倍,2006年达到了20篇,2007年截至到7月份已经有19篇文献,可见我国对旅游市场需求预测的研究真正兴起于最近几年。

(二)研究方法分类统计

国内对旅游需求预测的研究主要是在借鉴国外旅游需求预测方法的基础上做更进一步的探索与分析,不少学者对旅游需求预测方法改进做了大量研究[4]。笔者参考了任来玲(2006)的旅游需求预测分类[5],将137篇文献按照研究方法进行分类。从传统的研究方法来看,有60.1%的文献采用,其中有15.2%的文献采用了定性研究方法,有44.9%文献采用了定量研究方法,所有的传统研究方法中回归模型的应用最多,达到了24.6%;有39.9%的文献采用了人工智能方法,在人工智能方法中,灰色系统研究方法应用最多,达到了19.6%。

三、旅游市场需求研究轨迹分析

在对137篇文献进行总体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表1和图1),根据我国旅游市场需求研究的具体情况,从研究发展的轨迹来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旅游研究起步于改革开放以后的20世纪70年代末期,这个旅游研究处于起步阶段,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我国对旅游市场需求预测的研究仅有很少的学者介入,研究成果很少;第二个阶段为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旅游研究蓬勃发展,有较多的学者开始对旅游市场需求预测进行研究,从内容和方法都有一定的扩展;第三个阶段为2000年以来。2000年以来,我国的旅游市场需求预测研究在数量上和研究方法上都出现了比较大的变化,虽然回归模型仍然是主要的研究方法,但是已经从简单的一元回归向多元回归、指数回归、多项式回归转变,新的研究方法引入、如神经网络、粗集理论开始应用到旅游市场需求预测之中,而且多种方法的综合应用研究也不断地增加。

(一)零散的摸索起步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末)

在此期间共有5篇相关文献。从研究方法的时间演进看,我国的旅游市场需求预测研究在1990年以前,我国的学者开始进行旅游市场需求预测研究的摸索,在研究方法上主要使用传统的研究方法,虽然以定量方法为主,但是利用的定量方法比较简单,回归模型都是使用了简单的一元线性回归方法,而且都以国民人均收入为自变量。

这一阶段代表性成果有王铁生,葛立成(1984)利用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运和空运发送人次对杭州旅游人次进行匡算,并指出了其中的误差。在对杭州市旅游市场需求进行预测中,认为经济发展是衡量国内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其利用人均国民收入作为自变量用一元回归模型进行旅游市场需求预测。同时为了弥补第一种方法的不足,又使用了指数方程(时间序列)进行了预测。文章最后指出旅游增长率高于人均国民收入增长率[2]。叶涛(1986)首次提出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进行旅游市场需求预测。文章提出了黄山客流量模型,文章使用了回归和滑动平均结合模型对黄山旅游市场需求进行了预测[6]。韩德宗(1986)首次将引力模型和旅行发生模型引入国内,并进行了介绍、分析[7]。

(二)稳定的探讨成长阶段(20世纪90年代)

在这一阶段,旅游市场需求研究文献数量相比较第一阶段有了很大的提高,在研究方法上也出现多元化,特尔菲法、aRima模型和灰色系统都第一次运用到旅游市场需求预测之中,但回归模型和时间序列仍然占有主导地位。研究出现了从简单单变量分析向复杂的多变量分析、静态模型向动态模型、单一方法向方法综合发展,多种学科(如数学、地理)开始介入到研究之中的变化趋势。

一些新的预测方法、模型应用到旅游市场需求预测之中。保继刚(1992)首次运用修正引力模型对北京市6月份国内游客预测模型,并指出模型的使用范围,在我国使用引力模型存在数据问题,要使用引力模型进行旅游市场需求预测必须有些解决旅游数据获取[8]。张洪明(1995)首次将灰色理论应用于旅游市场预测之中,建立了引入残差信息的灰色预测模型,指出灰色建模不需要大量原始数据,不存在误差积累,和概率统计、回归模型比较具有精度高的特点,适合用于中长期旅游市场需求预测[9]。赵西萍,王磊,邹慧萍(1996)对国际上旅游市场预测方法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旅游需求预测的发展趋势——与经营管理过程相融合的预测方法[10]。魏启恩,刘新平(1997)引入随机时间序列aRma,aRima模型分析方法,建立了西安境外游客的aRima动态预测模型[11]。

这一阶段一些综合性的组合方法开始出现,如周建设,刘新平(1996)选用了逻辑斯缔曲线模型,选用常规的线性回归和三次曲线模型等7种模型对昆明入境游客进行预测,通过比较分析发现带虚拟变量的线性回归模型和指数曲线模型较优。并利用7种预测模型进行了组合预测[12]管宁生,杨丽,王建平(1998)利用指数模型和特尔菲法对鹤庆县旅游市场进行了预测[13]。

(三)快速的发展整合阶段(2000年-)

2000年以来,我国对旅游市场需求预测的研究进入了新的阶段,目前有108篇成果出现,远远多于前20年的总和,由此来看,对于旅游市场需求预测的研究成为了旅游研究的热点之一。随着经济学的介入和人工智能理论的成熟以及在各行业的广泛应用,旅游研究者将计量经济方法、神经网络、灰色模型等这些方法引入旅游业,并进行了旅游需求模型和预测研究的有益探索。在旅游市场需求研究中尝试将新的研究方法于最新的研究结合和整合运用,研究方法逐渐精细化,这样得益于旅游需求理论的不断提升,旅游建模和预测方法也经历了比较大的变化。

李峰,孙根年(2006)应用旅游本底趋势线的概念和方法研究了2003年“SaRS”对我国的旅游的影响[14]。吕连琴,王世文(2000)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小浪底国内客源市场的趋势和走向,还尝试采用了趋势分析法、专家咨询法、分级累计法、平均值法等多种预测方法,对小浪底旅游区国内旅游市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预测[15]。田喜洲(2001)对重庆市美国旅游客源市场进行了详细分析,并通过建立指数方程预测模型预测了重庆市未来3年的美国游量[16]。张启敏,汪文帅(2002)采用Hammerstein模型对宁夏2006年的旅游需求量进行预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修正,同时指出在小样本条件下Hammerstein模型是一个非线性模型[17]。吴江,黄震方(2004)运用Logistic曲线对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发展阶段进行模拟,并应用Stellii语言建立了模型,代入一定的数据进行处理,模拟旅游产品生命周期曲线,并对这一曲线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得出旅游市场预测的非线性规律,并讨论回头客对旅游地持续发展的重要性[18]。王娟、曾昊(2001)研究了人工神经网络(artficialneuralnetworks)在旅游市场预测的应用及其重要性[19]。郑江华,刘平(2001)利用线性组合预测方法对新疆国际旅游客源量进行了预测[20]。张立生(2004)研究了影响旅游需求的因素,并对经济、人口和交通因素分别进行分析,建立了预测模型,预测了我国2005年和2010年的国内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21]。刘颂(2003)利用Gm(1,1)模型对旅游地客源市场动态预测方法进行了探讨[22]。曹霞(2006)在分析上海市2000年1月—2004年9月旅游市场动态变化时序数据的基础上,采用博克斯-詹金斯(B-J)方法预测了2004年4月—2004年9月间上海市旅游客流的发展变化趋势[23]。谭频频等(2006)建立基于月度数据的桂林漓江旅游航班、运量及游客的需求预测模型,运用指数平滑、SaRima和elman人工神经网络3种方法,并采用平均绝对误差(mae)、均方差百分比误差(RmSe)和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评价模型预测效果。预测实例表明elman神经网络模型更能反映时间序列的波动性,更适合桂林漓江旅游需求预测[24]。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国内对旅游市场需求预测的研究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从研究方法来看,国内在对旅游市场需求预测的研究过程中仍然偏重于定量研究方法(模型)的使用和探索,但是,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近年,开始注重定量与定性方法相结合以及一些方法的综合运用,预测方法正由单一化逐渐向综合化方向发展。但是和国外的研究相比较,虽然研究方法日益丰富,但是研究零散,缺乏系统性,没有形成体系,因此,对于研究方法的理论探讨和体系形成需要不断地努力。

第二,从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来看,国内旅游市场需求预测研究方面着重现象的统计描述,利用模型进行过程和机制分析较少;针对某一消费者群或旅游目的地的实证分析较多,对基础理论与方法论的探索少;强调个案研究多,以个案推导整体的做法不够严谨,样本质量和代表性存在问题,研究结论不具备普遍指导意义。在研究中对于旅游市场需求预测的目的和意义认识不够,对于预测过程和结果的分析不足,致使其实用价值受到很大影响。

参考文献:

[1]范业正.旅游者需求与消费行为始终是旅游研究的前沿问题[J].旅游学刊,2005,20(3):10-11.

[2]王铁生,葛立成.对来杭国内旅游者的动态分析[J].浙江学刊,1984(4):7-13.

[4]欧阳润平,胡晓琴.国内外旅游需求研究综述[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7(3):80-83.

[5]任来玲,刘朝明.旅游需求预测方法文献述评[J].旅游学刊,2006(8):90-92.

[6]叶涛.黄山旅游市场的分析和预测[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86(2):63-68.

[7]韩德宗.旅游需求预测重力模型和旅行发生模型[J].预测,1986(6):66-67.

[8]保继刚.引力模型在游客预测中的应用[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4):133-136.

[9]张洪明.森林旅游客流量引入残差信息的灰色预测[J].四川林勘设计,1995(4):29-33.

[10]赵西萍,王磊,邹慧萍.旅游目的地国国际旅游需求预测方法综述[J].旅游学刊,1996(6):28-32.

[11]魏启恩,刘新平.西安市境外游客动态预测模型[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2):67-71.

[12]周建设,刘新平.昆明境外游客市场预测探讨[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4):75-79.

[13]管宁生,杨丽,王建平.鹤庆县旅游市场分析与预测[J].社会科学家,1998(增刊):105-108.

[14]李峰,孙根年.基于旅游本底线法(tBLm)的旅游危机事件研究——以2003年“SaRS”事件为例[J].人文地理,2006(4):102-105.

[15]吕连琴,王世文.黄河小浪底旅游开发的国内客源市场分析与预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0(4):93-96.

[16]田喜洲.重庆市美国客源市场分析、预测与开发对策[J].重庆商学院学报,2001(3):18-20.

[17]张启敏,汪文帅.宁夏旅游需求量的预测[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162-165.

[18]吴江,黄震方.旅游地生命周期曲线模拟的初步研究—Logistic曲线模型方法的应用[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5):91-94.

[19]王娟,曾昊.人工神经网络——一种新的旅游需求预测系统[J].旅游科学,2001(4):24-27.

[20]郑江华,刘平.新疆国际旅游客源量的线性组合预测[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1,1(2):140-143.

[21]张立生.我国国内旅游市场规模分析与预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1):59-61.

[22]刘颂.旅游地客源市场动态预测方法探讨[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2003(4):107-110.

简述市场预测篇6

【关键词】投资组合Black-Litterman模型GaRCH族模型灵敏度分析优化模型

一、引言

1991年,高盛公司正式提出Black-Litterman模型[1],该模型在马科维茨模型上进一步深化,结合了Sharp等人提出的资本资产定价理论[2],以证券在市场上的份额反解出的均衡收益为出发点,加入投资者对未来资本市场的看法并设定置信度,在市场基准的基础上有投资者对金融资产的未来走势提出观点,结合形成新的期望收益。Black-Litterman模型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使收益率更加可信,但是同时也存在一个新的问题,即一旦投资者对未来走势的估计出现偏差,那么投资组合的风险甚至可能会加大,这需要我们再次提供一个模型使投资者对未来的估计具有一定的可信度。

二、文献综述

在国外的研究文献中,包括FisherBlack和RobertLitterman等学者认为投资者主观判断的偏差会影响模型的效果,使投资组合偏向于极端,并提出了改进。Beach和orlovp(2007)[3]引入GaRCH族模型,建立eGaRCH-m模型,对投资者观点进行修正。其后,palomba(2008)[4]等人在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使用不同的GaRCH族模型对Black-Litterman模型进行改进。

目前,国内对于Black-Litterman模型与GaRCH模型结合的研究相对起步较晚。江林鑫(2009)[3]在原模型的基础上引入Copula函数和DCC-mVGaRCH模型进行修正。温琪(2011)[5]将tGaRCH模型与之结合描述收益波动率,进而得到投资者对未来走势的判断和可信度。这在一定程度上更精确描述了波动率,并且相对于GaRCH模型,能够更好的描述收益率的异方差性、非对称性和厚尾性,增加投资者判断的可信度,理论上可使投资效果更为可靠。郭红(2012)[6]GaRCH模型和GaRCH-m模型与Black-Litterman模型结合,对a股资产配置进行定量分析。

本文主要在之前文献中结合Black-Litterman模型和两种GaRCH模型的基础上进行实证分析,将tGaRCH模型和DCC-GaRCH模型得到的结果作为投资者主观判断的依据,提高投资组合的收益效用,并与传统模型作对比,最终使马科维茨的投资组合模型更为完善实用。

三、研究思路

传统的马科维茨模型主要通过二次规划的方法制定投资组合策略,对各资产进行配置投资,其中主要的参数是收益率和方差。Black-Litterman模型通过在基准市场的基础上,加入投资者的观点,对收益率μ的估计进行改进。tGaRCH模型从异方差性、非对称性和厚尾性等方面对收益率波动进行更精确的描述以及预测,并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波动率的集聚性,能够更好的刻画收益率的波动性即风险。而DCC-GaRCH模型为多元GaRCH模型,侧重考察不同序列波动性之间的时变条件相关系数。两种GaRCH族模型从不同角度对收益率的波动性进行刻画。

本文实证主要有五个部分:

(1)通过0-1整数规划对股票进行选择以构建投资组合;

(2)使用Black-Litterman模型和马科维茨模型进行验证;

(3)对(2)中得到的结论进行分析,并做简单的灵敏度分析,发现投资者主观判断对最终决策的影响;

(4)在(3)的基础上,分别引入tGaRCH模型和DCC-GaRCH模型;

(5)⑺闹智榭龅玫降慕峁进行对比。

同时,在实证过程中,评价模型方法主要将预测的投资组合权重代入实际数据中进行检验,并以信息比率作为投资效果的指标,模型之间的对比则采用绝对偏差比较预测信息比率与实际比率之间的差异。

五、四种情况比较

通过绝对偏差比较四种情况的预测信息比率和实际信息比率的偏离程度,计算公式为预测信息比率-实际信息比率,则绝对偏差越大,相对损失也越大。得到结果如下图所示:

从图2中可以看出,使用DCC-GaRCH模型得到的绝对偏差中,只有一个(3月)大于传统马科维茨模型,其余的绝对偏差均小于其他模型;而使用tGaRCH模型得到的绝对偏差中,有四个(3月、5月、7月和8月)大于传统马科维茨模型,其余的绝对偏差均小于传统马科维茨模型和Black-Litterman模型。因此,使用DCC-GaRCH模型的相对损失最小,tGaRCH模型次之。

两种模型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的原因在于,前者从非对称性的角度对收益率的波动性进行建模,后者注重研究不同股票收益率波动性的相互作用,而未考虑收益率的非对称性,因此都可能会使投资者造成损失。

六、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马科维茨模型将投资组合简化为只需要考虑收益和风险的优化模型,模型的简洁使其成为经典,但是也使参数的估计变得十分重要,细微的偏差即可能导致最终决策的重大损失。

Black-Litterman模型在基准市场收益率的基础上,加入投资者的观点,以此此对马科维茨模型中的收益参数作了改进,但是如果投资者的判断出现偏差同样会导致承担风险的增加和最终的损失。

tGaRCH模型通过波动率预测的方法,将统计的预测结果作为投资者的观点,增加了主观判断的可信度,使理想化模型更贴近实际。

但是,市场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单靠个别模型无法做出准确的描述和预测,因此模型也应当处在不断的改进和完善过程中,才能适应市场的变化,得到尽可能令人满意的效果。

(二)建议

在本文的实证过程中,分别加入了tGaRCH模型和多元GaRCH模型,前者从非对称性的角度描述了收益率波动性,后者时变条件相关系数进行建模,更注重于考察股票收益率波动性之间的相互作用。但两种模型并未结合使用,因此在未来进一步研究的过程中,可考虑研究如何使用tGaRCH模型作为迭代初始值,拟合多元GaRCH模型。

参考文献

[1]BlackF,LittermanRB.assetallocation:Combininginvestments'Viewswithmarketequilibrium[J].JournalofFixedincome,1991,1(2):7-18.

[2]Sharpe,w.F.(1964).Capitalassetprices:atheoryofmarketequilibriumunderconditionsofrisk.theJournalofFinance,19(3),425-442.

[3]BeachSL.,orlovaG.anapplicationoftheBlack-LittermanmodelwitheGaRCH-m-derivedviewsforinterna?tionalportfoliomanagement[J].Financialmarketsandportfoliomanagement,2007,21(2):147-166

[4]palombaG.multivariateGaRCHmodelsandtheBlack-Littermanapproachfortrackingerrorcontrainedportfolios:anempiricalanalysis[J].GlobalBusinessandeconomicsReview,2008,10(4):379-413.

[5]江林鑫.考]投资者主观预期的资产组合最优化[D].厦门大学,2009.

[6]温琪.金融市场资产选择与配置策略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

[7]温琪,陈敏,梁斌.基于Black-Litterman框架的资产配置策略研究[J].数学统计与管理,2011年04期.

[8]郭红.运用Black-Litterman模型对我国股票市场行业配置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

[9]寇述舜.线性互补问题的灵敏度分析[J].天津大学学报,1989年第1期.

[10]柯玉琴.多元GaRCH模型及其应用[D].中山大学,2006.

[11]李文君,尹康.多元GaRCH模型研究述评[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年第10期.

[12]刘志东.多元GaRCH模型结构特征、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研究综述[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年第9期.

简述市场预测篇7

摘要上市公式盈利信息披露和审计主要是指对其预测盈利信息的分析。目前在上市公司预测盈利信息中普遍存在夸大、粉饰以及不合理问题,因此必须要对其进行有效的审计。下面本文就对上市公司预测盈利信息的披露以及审计进行简要探讨。

关键词上市公司盈利信息披露审计

引言:预测盈利的出现是充分考虑可影响企业未来经济效益的增益和减利因素,也是公司管理层给予其生产计划和经营环境所产生的方法。随着不断崛起和扩大的证券市场,我国会计界也逐渐把研究的热点放到了预测盈利问题上。下面本文就对上市公司预测盈利信息的披露以及审计进行简要探讨。

一、上市公司预测盈利信息的作用

上市公司预测盈利是企业管理在合理的预测假设的基础上,对于未来某段时间的利润总额的测算和预计。现行报告是一种向后看的报告,企业已经发生的经济事项是它所提供的财务信息,将企业过去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都有所反映,使外部信息使用者对这些历史信息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为外部信息使用的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企业过去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不是他们唯一关心的,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才是他们更关心的。另外其还有利于降低社会交易费用,提高证券市场的效率。假如公司对预测盈利信息不进行披露,那么采用历史资料进行预测盈利分析是信息使用者的方式之一,但这种方式不能准确分析出预测盈利信息,使得分析出来的预测成本远远高于上市公司原有的成本,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所以想要减少外部信息搜寻成本就必须在本公司将预测盈利信息给披露出来,有效的降低社会交易费用。

二、上市公司预测盈利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一)预测盈利信息所披露的内容满足不了经济发展的要求

现在的会计报表体系已经由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与现金流量表三者共同构成。投资的需求是远远不能够被一张孤立的利润预测表所满足的。此外上市公司募集的资金都是为了企业未来的发展而准备的,而使得企业产生盈利和使投资者看到回报才是这些发展计划的真正目的。如果想让预测盈利的真实可信性使投资者所了解,长期计划的提出和企业业绩的增长计划是上市公司必须要提供的。但在目前的规定中,由于过于简单的预测数据相关的背景和分析资料,从而使得预测盈利的整合没有和业务发展目标的信息相一致。

(二)落后的技术手段,预测基础薄弱

如果想要健全预算制度,就必须要具有准确的预测信息,相关的资料也要持续广泛的收集,但在上市公司中,普遍缺乏市场调研能力和意识,所以就没有重视资料的长期收集和积累工作。

(三)对虚假的预测盈利监管不严处理不当

虚假的盈利信息只会阻碍公司的发展,但有的公司还是愿意提供虚假信息来吸引投资者,这当中主要的一个因素就是注册会计师未尽审核的职责,现存的法规也没有明确的条例指明对未完成预测信息或者提供虚假预测信息的给予惩罚。有些公司即使已经完成企业预测盈利信息,但是也只是走一个形式,没有做到实处。之所以有的上市公司会报出虚假预测信息主要是在经过利弊权衡之后,自身的利益也不会受损等才会做出那样的选择。

三、上市公司预测盈利信息披露以及审计

(一)加强预测盈利审计

预测盈利审计,主要指注册会计师接受委托,检查与复核被审计单位的预测盈利,并将审计意见给发表出来。是一种具有预防的控制手段,因此实行审计制度并有注册会计师对其进行公正的评价,使信息提供者可以知道自己的工作将被审查,可以更好的将公司预测盈利信息做的更准确。也防止了相关领导操作预测信息。从而使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风险大大降低。审计工作是防止错误信息蔓延的一种手段,所以,在上市公司披露的预测盈利信息真实性较差的情况下,对盈利信息的审计可以通过加强注册会计师培训,这样会更具有现实意义。

(二)改进预测盈利信息披露内容

首先,要对预测盈利信息披露的内容进行改进;完善预测盈利信息披露的相关政策规定,要把鼓励上市公司自愿披露的条款补充进去,使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意愿有所提高;如果想要要求上市公司对预测盈利信息进行强制披露可选择一些经典的特殊事件来对比,使市场获得必要信息的方式有所确保。还要将法律责任制度赋予建立健全证券欺诈上,增加上市公司诉讼成本,让相对公平的法律环境给予市场参与者。其次,我国的信息披露制度要有所完善;构成证券欺诈民事责任要有充实到我国现有的民事法律中,不管是在损害事实方面、还是责任主体、因果关系以及赔偿标准方面都应有具体的可操作性。如果上市公司不能如期完成所预测的盈利信息,应该及时对外公开并给予合理的解释。

(三)规范上市公司的预测盈利行为

如果想要提高审计质量,就要规范其上市公司的预测盈利行为;其中主要的一点就是将预测盈利的编制和披露进行规范。制定预测盈利编制标准的进程要加快,这也是衡量注册会计师水平的唯一标准。对重要的会计政策要在预测盈利说有详细的描述。如果能单独披露预测盈利信息是再好不过的,这样也拓宽了预测盈利信息披露的渠道,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效率也增强了。其次,完善预测盈利的审计程序,提高审计规范性。在审计范围内对预测盈利披露信息进行充分分析,还有在审计报告范围段内,把盈利预测信息的性质和发生重要变异的可能性加入。采用多种类型的审计意见,加深注册会计师的责任,以能够更好的为资金投入者服务。最后,有效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道德修养。由于目前我国上市公司所处的经济环境较为复杂,而预测盈利审计工作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对审计人员来说,其必须担负更大的责任、承担更高的风险。所以应该培养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才能保障审计质量。

四、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使用者能更好的了解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实施预测盈利信息的披露和审计都是必不可少的,还可使投资者对企业财产信息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企业的未来也有助于预测。所以企业预测盈利不要只局限于某个层面,应该开拓视野,不断提高企业预测盈利水平。

参考文献:

[1]刘亚莉,石蕾,赵阳.审计延迟、披露延迟与信息延迟:影响因素及差异性分析.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1):256-257.

简述市场预测篇8

1.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分析。在当前世界各国的经济体制当中,不管是市场还是政府部门占据主导地位,其都沾有混合经济的色彩。世界很多国家都是以市场经济作为主导,当市场经济失效之后,政府部门会通过宏观调控的手段,对市场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调节,促使其回归正常发展。政府部门在市场干预时,其干预的程度与市场的发育程度相关。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发展起步较晚,市场经济发展不够完善,房地产市场出现了比较明显的波动,例如在市场运行过程中,存在着很多不规范的行为。对此,政府会通过政治、法律、经济等各方面的手段,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节,保证市场经济的良好运行。

2.景气周期对房地产影响分析。在市场经济的运行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周期循环,上到国家经济,下到私营企业,都有很多循环。由于房地产的投资数额很大,循环周期也很长,所以其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的风险。对此,房地产企业应当掌握最新的市场动态,对市场环境保持高度的敏感,才能有效的避免风险,提高收益。当消费市场发生转变的时候,房地产企业应当抓住机会,才能在市场经济下赢得先机。

二、前期策划阶段房地产消费者行为模式

1.消费行为描述分析。房地产消费者购买行为描述可以将其简单的描述为5w和1H,其中5w分别表示为:谁来买房子,什么地方买房地产,为什么买房地产,买什么样的房地产以及什么时候买房地产。1H表示为:通过何种方式购买房地产。

2.对消费行为过程的分析。在市场经济当中,消费者在决定购买时所进行的不只是单独的行为,而是一连串具有关联的行为。消费者在选择购买房地产时,往往会首先进行认知、评价、评价、决策,然后才能确定购买。在认知过程中,消费者可能产生的后续购买行为都是以购买动机为基础的。因此想办法激发消费者的购买动机,是十分重要的。对此,房地产企业在进行前期策划的时候,要细致的分析和探讨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如何充分的引起消费者的购买兴趣,激发其购买动机。

三、房地产市场分析以及相应预测

1.房地产预测的含义和内容。推测和预见可能发生在房地产市场中的不确定因素的发展趋势,从而做出正确的应对方针,是房地产预测的真正含义和实际作用。房地产市场预测包括了市场的需求预测、购买力预测、市场供给预测、价格变动预测、产品市场占有率预测、社会效益预测以及经济预测。针对房地产前期策划和市场调查,应对市场的承载量和政府提供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以此作为房地产企业决策的依据。

2.房地产预测方法。市场预测的方法主要对相应的数据资料进行掌握和了解,分析和研究拟定的预测目标。在实际操作中,有很多不同的方法可以进行市场预测,在不同的领域当中,都存在着各自不同的预测方式。而同一种预测方法,有时也可以对不同的领域进行预测。在对房地产市场中的具体情况进行预测时,会涉及到很多的问题,其内容也十分的复杂。要给予这些细节充分的重视,并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

3.影响房地产市场预测的因素。当前,我国大多是的房地产企业对于市场预测的认识程度不够,仅仅只进行了表面数据资料的分析和研究,没有准确的进行市场定位和目标客户群划分。房地产市场需求的影响因素很多,常常以房地产的需求量作为标准,并通过这种标准对房地产的销售面积和居住水平进行预测。无论是国外学者还是国内学者都对此有所研究,但是其在研究过程中对于影响房地产的关键因素却十分不足,甚至选取的关键因素出现偏差。由于我国和世界其它国家相比,市场的发展程度和具体情况都不尽相同,因此,对于能够对房地产市场产生影响的因素也是多种多样。国外的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程度相对比较成熟,其消费者的阶梯形较为明显。因此,对国外房地产市场预测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是租金方面的问题。而在我国却有所不同,由于我国的房地产市场成熟度较低,国人的消费观念由于国外不同,因此,在对我国的房地产市场进行预测时,不能以租金作为主要因素来进行。

四、结束语

简述市场预测篇9

大学生创业计划书怎么写大学生创业计划书是一份全方位的商业计划,其主要用途是递交给投资商,以便于他们能对企业或项目做出评判,从而使企业获得融资。创业计划书有相对固定的格式,它几乎包括反映投资商所有感兴趣的内容。从企业成长经历、产品服务、市场、营销、管理团队、股权结构、组织人事、财务、运营到融资方案。只有内容详实、数据丰富、体系完整、装订精致的商业计划书才能吸引投资商,让他们看懂您的项目商业运作计划,才能使您的融资需求成为现实,商业计划书的质量对创业者的项目融资至关重要。融资项目要获得投资商的青睐,良好的融资策划和财务包装,是融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其中最重要的是应做好符合国际惯例的高质量的商业计划书。目前大学生创业融资成功率不高,不是项目本身不好也不是项目投资回报不高,而是大学生创业计划书编写的草率与策划能力让投资商感到失望。大学生创业计划书的起草与创业本身一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但要对行业、市场进行充分的研究,而且还要有很好的文字功底。对于一个发展中的企业,专业的创业计划书既是寻找投资的必备材料,也是企业对自身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战略全面思索和重新定位的过程。总起,大学生创业计划书它体现出来的一个创业的过程,和一般大纲流程计划,在创业过程中计划是一个创业主题的灵魂。大学生创业计划书的组成部分大学生创业计划书一般包括:执行总结,产业背景和公司概述,市场调查和分析,公司战略,总体进度安排,关键的风险、问题和假定,管理团队,企业经济状况,财务预测,假定公司能够提供的利益等十个方面。1、执行总结是创业计划一到两页的概括。包括以下方面:本创业计划的创意背景和项目的简述创业的机会概述目标市场的描述和预测竞争优势和劣势分析经济状况和盈利能力预测团队概述预计能提供的利益2、产业背景和公司概述详细的市场分析和描述竞争对手分析市场需求公司概述应包括详细的产品/服务描述以及它如何满足目标市场顾客的需求,进入策略和市场开发策略3、市场调查和分析目标市场顾客的描述与分析市场容量和趋势的分析、预测竞争分析和各自的竞争优势估计的市场份额和销售额市场发展的走势4、公司战略阐释公司如何进行竞争在发展的各阶段如何制定公司的发展战略通过公司战略来实现预期的计划和目标制定公司的营销策略5、总体进度安排公司的进度安排,包括以下领域的重要事件:收入来源收支平衡点和正现金流市场份额产品开发介绍主要合作伙伴融资方案6、关键的风险、问题和假定关键的风险分析(财务、技术、市场、管理、竞争、资金撤出、政策等风险)说明将如何应付或规避风险和问题(应急计划)7、管理团队介绍公司的管理团队,其中要注意介绍各成员与管理公司有关的教育和工作背景(注意管理分工和互补);介绍领导层成员,创业顾问以及主要的投资人和持股情况。8、公司资金管理股本结构与规模资金运营计划投资收益与风险分析9、财务预测财务假设的立足点会计报表(包括收入报告,平衡报表,前两年为季度报表,前五年为年度报表)财务分析(现金流量表、比率分析等)10、假定公司能够提供的利益这是创业计划的“卖点”,包括:总体的资金需求在这一轮融资中需要的是哪一级如何使用这些资金投资人可以得到的回报,还可以讨论可能的投资人退出策略。大学生创业计划书聚焦于特定的策略、目标、计划和行动,对于一个非技术背景的有兴趣的人士应清晰易读。创业计划可能的读者包括:希望吸纳进入团队的对象,可能的投资人、合作伙伴、供应商、顾客、政策机构。所以大学生创业计划书一定要通俗易懂。

简述市场预测篇10

商业计划书

年月

(公司资料)

地址

邮政编码

联系人及职务

电话

传真

网址/电子邮箱

报告目录

第一部分摘要

(整个计划的概括)(文字在2-3页以内)

一.公司简单描述

二.公司的宗旨和目标(市场目标和财务目标)

三.公司目前股权结构

四.已投入的资金及用途

五.公司目前主要产品或服务介绍

六.市场概况和营销策略

七.主要业务部门及业绩简介

八.核心经营团队

九.公司优势说明

十.目前公司为实现目标的增资需求:原因、数量、方式、用途、偿还

十一.融资方案(资金筹措及投资方式及退出方案)

十二.财务分析

1.财务历史数据(前3-5年销售汇总、利润、成长)

2.财务预计(后3-5年)

3.资产负债情况

第二部分综述

第一章公司介绍

一.公司的宗旨(公司使命的表述)

二.公司简介资料

三.各部门职能和经营目标

四.公司管理

1.董事会

2.经营团队

3.外部支持(外聘人士/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顾问公司/技术支持/行业协会等)

第二章技术与产品

一.技术描述及技术持有

二.产品状况

1.主要产品目录(分类、名称、规格、型号、价格等)

2.产品特性

3.正在开发/待开发产品简介

4.研发计划及时间表

5.知识产权策略

6.无形资产(商标/知识产权/专利等)

三.产品生产

1.资源及原材料供应

2.现有生产条件和生产能力

3.扩建设施、要求及成本,扩建后生产能力

4.原有主要设备及需添置设备

5.产品标准、质检和生产成本控制

6.包装与储运

第三章市场分析

一.市场规模、市场结构与划分

二.目标市场的设定

三.产品消费群体、消费方式、消费习惯及影响市场的主要因素分析

四.目前公司产品市场状况,产品所处市场发展阶段(空白/新开发/高成长/成熟/饱和)产品排名及品牌状况

五.市场趋势预测和市场机会

六.行业政策

第四章竞争分析

一.有无行业垄断

二.从市场细分看竞争者市场份额

三.主要竞争对手情况:公司实力、产品情况(种类、价位、特点、包装、营销、市场占率等)

四.潜在竞争对手情况和市场变化分析

五.公司产品竞争优势

第五章市场营销

一.概述营销计划(区域、方式、渠道、预估目标、份额)

二.销售政策的制定(以往/现行/计划)

三.销售渠道、方式、行销环节和售后服务

四.主要业务关系状况(商/经销商/直销商/零售商/加盟者等),各级资格认定标准政策(销售量/回款期限/付款方式/应收帐款/货运方式/折扣政策等)

五.销售队伍情况及销售福利分配政策

六.促销和市场渗透(方式及安排、预算)

1.主要促销方式

2.广告/公关策略、媒体评估

七.产品价格方案

1.定价依据和价格结构

2.影响价格变化的因素和对策

八.销售资料统计和销售纪录方式,销售周期的计算。

九.市场开发规划,销售目标(近期、中期),销售预估(3-5年)销售额、占有率及计算依据

第六章投资说明

一.资金需求说明(用量/期限)

二.资金使用计划及进度

三.投资形式(贷款/利率/利率支付条件/转股-普通股、优先股、任股权/对应价格等)

四.资本结构

五.回报/偿还计划

六.资本原负债结构说明(每笔债务的时间/条件/抵押/利息等)

七.投资抵押(是否有抵押/抵押品价值及定价依据/定价凭证)

八.投资担保(是否有抵押/担保者财务报告)

九.吸纳投资后股权结构

十.股权成本

十一.投资者介入公司管理之程度说明

十二.报告(定期向投资者提供的报告和资金支出预算)

十三.杂费支付(是否支付中介人手续费)

第七章投资报酬与退出

一.股票上市

二.股权转让

三.股权回购

四.股利

第八章风险分析[page]

一.资源(原材料/供应商)风险

二.市场不确定性风险

三.研发风险

四.生产不确定性风险

五.成本控制风险

六.竞争风险

七.政策风险

八.财务风险(应收帐款/坏帐)

九.管理风险(含人事/人员流动/关键雇员依赖)

十.破产风险

第九章管理

一.公司组织结构

二.管理制度及劳动合同

三.人事计划(配备/招聘/培训/考核)

四.薪资、福利方案

五.股权分配和认股计划

第十章经营预测

增资后3-5年公司销售数量、销售额、毛利率、成长率、投资报酬率预估及计算依据

第十一章财务分析

一.财务分析说明

二.财务数据预测

1.销售收入明细表

2.成本费用明细表

3.薪金水平明细表

4.固定资产明细表

5.资产负债表

6.利润及利润分配明细表

7.现金流量表

8.财务指标分析

1)反映财务盈利能力的指标

a.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

b.投资回收期(pt)

c.财务净现值(FnpV)

d.投资利润率

e.投资利税率

f.资本金利润率

g.不确定性分析: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概率分析

2)反映项目清偿能力的指标

a.资产负债率

b.流动比率

c.速动比率

d.固定资产投资借款偿还期

第三部分附录

一.附件

1.营业执照影本

2.董事会名单及简历

3.主要经营团队名单及简历

4.专业术语说明

5.专利证书/生产许可证/鉴定证书等

6.注册商标

7.企业形象设计/宣传资料(标识设计、说明书、出版物、包装说明等)

8.简报及报道

9.场地租用证明

10.工艺流程图

11.产品市场成长预测图

二.附表

1.主要产品目录

2.主要客户名单

3.主要供货商及经销商名单

4.主要设备清单

5.市场调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