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医学研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00:12

现代医学研究篇1

食管异物及其严重并发症临床分析刘素芬,来俊英,席卫华

中西药联用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56例临床体会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张银光,李霞

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朱吉桂

丹参酮iia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魏文化,司霞

含钾利多卡因硬膜外阻滞的临床观察许平武,钱红梅,匡萍

儿童支气管哮喘细胞免疫研究及变应原检测张丽英

短时血液滤过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分析张胜军,谭瑞明,黄明海,廖志丹

纳洛酮治疗肺心脑病26例疗效观察涂希祥

紧急宫颈环扎术治疗难免流产24例临床研究魏学功,郭连俊,郭庆枝,代培培,王莉,梁葵香

异位胰腺1例报告刘秀颖

丙泊酚联用芬太尼、阿托品在纤维结肠镜检查中的应用胡宗义,程永炜,陈小军

正常妊娠合并巨大双侧卵巢黄素囊肿2例分析刘贵珍,梁一红

观察剖宫产术后应用自控镇痛泵对尿管的影响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李瑞杰

晚期产后出血36例分析曹迎九

复杂型结石手术探讨张晓峰

心肌梗死的康复医疗李东

15例(产前)血性羊水的临床观察徐晓丽

氯咪霜治疗手足癣758例周庆永

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蔡双燕

甘利欣联合丹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观察关志勇

潘生丁治疗儿童风疹36例疗效观察谷慧萍,刘月萍

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糖尿病并高粘血症的血流变学分析宁秋娜

脐尿管未闭的诊断与治疗(附2例报告)张庆利,王玉刚

me-1型乳腺治疗仪配合药物治疗乳腺囊性增生96例于德国,王志勇,王艳,宋玉环,姜玉燕

侧卧位在硬膜外麻醉应用中的观察比较张桂云,李红

形状记忆锯齿臂环抱器治疗锁骨骨折张永兴

城市医生晋升职称前到城乡基层医院服务工作的探讨刘平

践行"荣辱观"满意在医院吴美娟

关于内部审计职能的几点思考钱有华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确保人事制度改革中的队伍稳定金侣良

发挥医院群团组织作用扎实做好思想政治工作马华

中医医院病理科现状与对策余礼军,周红,周波

加强文化建设促进医院发展张肆毛

我国医疗保健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刘明兆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合并心肌受损27例临床分析郑明平,陈竟建,陈向坚

骶管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常峰,宋洁富,苏云星,ChangFeng,SongJiefu,SuYunxing

不同介入方法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初步比较徐霖,李小力,周选民,杨守俊

283例糖尿病患者围术期麻醉处理体会马存苟,王义钢

胎膜早破与难产、母儿并发症的临床观察周冬香

高热患儿物理降温方法探究杨贺美,梁雪山

坚固内固定治疗颌骨骨折的临床探讨林智勇,李湘南,温鸿丘

酷似脑血管病低血糖症误诊32例分析陆中美

针吸细胞学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应用浅析李启生

2000~2004年郑州市新生儿死亡原因监测分析周秀萍,崔玲,崔予琳

1996~2004年郑州市先天性脑积水发生率动态变化分析崔玲,周秀萍,崔予琳,张富青

单纯性肠系膜撕裂伤14例回顾性分析李应军,谷印堂,卓浩

加强孕产期保健减少产后出血李香香,安莉

一次性无负压罩吸头对术中吸引用具的改良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崔景贵

心理调节治疗消化道溃疡的疗效张功照,曹全德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头痛的疗效观察徐双

更新传统观念提倡安乐死的实施李红英,王晓辉,赵雪梅

手术切口感染的因素分析张志明

子宫切除在产科急症中的应用吴玉,姚利

高危妊娠产前联合监护高永喜

跟骨骨折的手术及并发症防治聂信生

儿童腹股沟疝经腹手术治疗体会王向阳

有机磷农药中毒误诊为急性胃肠炎8例分析顾家望Http://

风险管理在防范护理纠纷中的应用张淑芹

心脏术后患儿临时起搏器的应用及护理金海蓉

颅面部多发复合创伤患者在急诊救治中的整体护理体会周静

护理临床带教的影响因素及对策范琪

2例肾移植后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观察及护理刘小兰,胡秀红

无菌手术膜的附着粘贴纸在手术中的应用李园珍

外伤性鼓膜穿孔的治疗及护理任春立,刘淑杰,于灵燕

谈谈临终病人心理需求赵雪梅,李红英,张丽萍

精神科新护士上岗前的心理教学刘美秀,文斌

乳腺癌围手术期护理体会王霞,张卫东,黄险峰,张颖顺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在术中的应用体会林明彬

刺五加注射液致过敏反应5例护理体会黄云,牛香群

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的洗胃护理马素香,刘善娥,刘玉枝

人瘤病毒感染现状与诊治张秀莲,杜岫梅

哮喘的研治状况胡少娟

B超测量子宫内膜厚度与诊断性刮宫治疗功血160例临床体会张燕华

探讨新形势下如何构建健康和谐的医患关系李凡,蒋云华

分期付款购入医疗设备的探讨李刚,刘衍东

建立防控医药商业贿赂长效机制初探蔡基伟,黄小云

新形势下的图书馆管理与创新张彩彩,王强,荆村

谈新形势下的中药房管理庞玉贤

79例老年人蛇伤的流行病学特点及急诊救治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覃永安,赖添武

718眼白内障囊外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临床体会刘元昌

318例新生儿窒息临床分析侯银萍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120例疗效观察韩圣亭,袁建喜

颌面部外伤切口缝合的处理体会夏志生

172例胃溃疡中西医结合治疗刘政

Z350纳米复合树脂充填后牙Ⅱ类洞的临床疗效观察李瑶,徐静舒

超选择性动脉介入化疗栓塞在晚期宫颈癌放疗中的应用陈朝晖

现代医学研究篇2

1990年启动的人类基因组计划把生物学由分子生物学时代推向了系统生物学时代,生物学由分解转向整合。代谢组学是继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之后,系统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细胞内的生命活动大多发生在代谢物层面,如细胞信号释放、能量传递、细胞间通信等,因此,代谢组学被认为是“组学”研究的最终方向[1]。中医药学是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古老科学,中医药的现代化研究迫切要求将古老的中医“语言”用现代科学加以阐释,而近年来用现代医学的还原论思想模式来衡量和改造中医药学,却出现了中医药学在现代科学面前无法证明其科学性的尴尬局面[2]。代谢组学与中医药学都是用整体思维模式来研究机体的,因此,如果能寻找到有机的切合点,将处于科学研究前沿的代谢组学与中医药学研究结合起来,势必能更好地推动中医药现代化的进展。笔者重点探讨了代谢组学与中医药学的联系及代谢组学在中医药现代研究中的应用,以期抛砖引玉,为代谢组学应用于中医药的现代化研究提供理论帮助。

1代谢组学与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联系

中医药学是有着数千年历史的古老科学,在历代医家不懈的医疗实践中,形成了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特点的理论体系。所谓整体观念,是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和社会环境统一性的认识,是整体思维方法在中医理论中的体现。中医药学非常重视人体的统一性和完整性,认为人体的每个局部都是整体的一部分,都具有整个生命的全部信息;另一方面注重人体与环境的统一性,认为人的生命活动与自然运动规律相统一。这种观念贯穿于中医学对人体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乃至疾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等各个方面的理性认识之中。近年来,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已经成为学术科研上的焦点问题,学者们力图用现代科学方法论来衡量和改造中医药学,却出现了中医药学在现代科学面前无法证明其科学性的尴尬局面[2]。这都是由于现代医学的方法论与中医药学的方法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鸿沟,中医药学研究用的是整体思辨的网状思维模式,它注重把握事物之间的联系,而不是事物本身,因而其知识结构是综合的、整体性的;同时,中医药学善于把人与环境因素综合地加以考虑,其思维呈网状结构。而现代医学研究是还原分析的链式思维模式,它是建立在实验分析基础上的,注重研究事物本身的特性,往往忽略了事物之间的联系,其知识结构是分析性的、局部的。然而,人体本身是一个复杂的整体,人体的复杂性及疾病的联系性,与中医的整体网状思维模式接近现代医学,也正由一元化向多元化转变,由单一性向系统型转变。基因组计划基本完成,标志着生物学研究进入了“后基因时代”,而系统生物学研究是后基因时代的最主要研究任务。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及代谢组学都是系统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分别从基因、mrna、蛋白质层面探寻生命的活动,然而,代谢物是生命活动的最终产物,代谢物的水平可以被看作是基因或环境发生变化时生物体作出的最终的应答,正如oliverfiehn所认为的“代谢物是基因型到表现型之间的桥梁”[3],“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告诉你可能发生什么,而代谢组学则告诉你已经发生了什么”[4]。因此,代谢组学是系统生物学研究的终点。总之,代谢组学属于全局系统生物学(globalsystemsbiology)研究方法,与中医药学的整体观念相对应;且代谢组学研究的目标是代谢物,而“代谢物是基因型到表现型之间的桥梁”,其研究更接近表现型,由此,代谢组学用于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2代谢组学与“证”的现代研究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思路,是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之一。“证”是辨证论治的起点和核心。所谓“证”,是指在致病因素作用下,机体内外环境各系统之间相互关系发生紊乱所产生的综合反应,是反映疾病处于某一阶段病因、病性、病位、病势等病理要素的综合性诊断概念。因此,“证”的现代研究是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核心任务。近年来,学者们对“证”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证候的标准化、客观化、证候的本质、计量诊断、证候的动物模型等方面。其中证的标准化、规范化是进行“证”的其它方面研究的基础,如果对证候没有一个客观的尺度加以评价,其它方面的研究也就无法进行。每一个证候都有其外象(外候)与内涵,证的标准化研究中,对其外候的研究主要是根据中医文献及临床资料,并结合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制订某些证的诊断标准,使辨证达到规范化,并将现代医学的实验指征结合到证的研究标准之中;但外候是用四诊——望、闻、问、切所获得的信息进行整理而得,很难量化,即使用流行病学方法加以分析,亦是靠专家经验打分,最多亦只是半定量。这种诊治的准确性很大程度上依赖医生的诊疗经验,无论在准确性、稳定性、敏感性等方面都更多地受到医患双方主观因素的影响。因此,从证的内涵方面去制定“证”的诊断标准十分有意义。近年来,学者们致力于探索证候的高特异性和高灵敏性的指标,试图建立证候实验诊断单个金指标,然而,由于证的整体性、动态性和异病同证、同病异证等特征,不可能用单一指标作定性、定量、定位的说明。据此,证候客观化研究采用综合指标,精选非特异指标进行特异组合,建立能反映证本质并能区别它证的定性、定量、定位综合实验指标,辅助四诊,确定证候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代谢组学正具备反映和解决这些问题的“组”、“群”、“谱”集成的分析功能。它能够通过检测不同时间患者的尿液或血液,对这些代谢产物进行分析,从而确定不同的证所对应的代谢组,使“证”可以得到客观化的表述。另外,利用代谢组学方法,通过研究代谢物图谱随时间的变化,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疾病过程中“证”的变化与机体内物质的代谢途径和代谢状况的关系,还有助于疾病生物标记物的发现和辅助诊断,使诊断、治疗达到个体化。其准确性依赖于仪器的性能,可以提高诊治的科学化、定量化,避免了人为因素的误诊。

3代谢组学与中医药疗效的整体评价

既然疾病具有系统化、动态化、整体化的特征,所以,在治疗时应随疾病的进程不同相应地调整药物剂量和种类。因为疾病发生的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的药物组分发挥调节作用,而以单一成分作用到单靶点的西药对此束手无策。从这个意义上讲,中药没有无效成分。所谓无效成分只是相对疾病的不同阶段而言。因此,未来的若干年,复方药或多组分药将在疾病治疗中担当重要角色。中药及复方具有多种组分,其多效性、多靶点、多途径发挥作用等特点又为其临床疗效评价带来了很多难题。近年来,对于中医药的临床疗效评价,自觉不自觉地照搬西医过去生物医学模式的疗效评价和标准,从单侧面、单生物学因素着手,缺少系统地反映中医个体诊疗特色和复合干预策略的疗效评价方法和指标[5],这一点严重影响了中医药的质量和水平及其可信度。另一方面,又无法有效地将可能存在的临床疗效优势客观的表现出来。因此,中医药的临床疗效必须用系统方法学加以评价,寻找客观、系统的临床疗效评价方法是中医药现代研究中急需解决的重点问题。

代谢组学的出现为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工具,中药(尤其是复方)的整体性作用机制和疗效在系统代谢组学的研究方法下将可能得到充分的展示和挖掘。疾病状态可以引起机体内代谢物的整体发生变化,成功的治疗必须使代谢网络中的缺陷部分正常化,同时又不得干扰其它维持健康所必须的代谢途径的调控[6]。利用代谢组学方法,通过监测分析尿液、血液、唾液及细胞和组织的提取液等一系列样品的谱图在用药前后的整体变化,再结合模式识别方法,不仅可以客观地评价药物对于疾病的治疗效果,还可以对人体功能活动、生存质量和影响健康等的重大事件加以评价。中药及复方的临床疗效评价得以客观化后,对于中医药学用循证医学的方法进行进一步疗效评价提供了可能性。另外,在中医药研究中要高度重视其对肠道菌群的影响。现代研究发现,在正常情况下肠道菌群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动态平衡关系,此种平衡不仅为肠道正常菌群的生存所需要,而且对其宿主的多种生理功能(尤其是代谢)乃至生命活动亦至关重要,即肠道微生物群落实际上参与了人体的生理、病理和药理(毒理)过程,形成了人类代谢网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医从整体出发研究人体的平衡与失调问题,并通过中药使其恢复平衡,与肠道内微生态环境的平衡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处。中药大多数给药途径是通过口服,经过消化道在局部起作用或通过吸收在全身起作用。中医药的整体观虽然与西医相比具有其特殊性,但与现代微生态学具有一致性,因此,肠道菌群研究很可能会成为用代谢组学的方法来研究中医药的突破口。正如代谢组学鼻祖nicholson教授所提出,“在globalsystemsbiology的框架下,将人看作一个superorganism来进行代谢组学研究的思想,把人与环境(地理的、社会的)、人与肠道菌群之间的相互作用加以综合考虑,使我们能够更全面、真实地反映人体疾病与代谢变化的关系,从而达到个性化医疗(personalizedhealthcare)的理想目标”[7]。这种思想与传统中医药强调人与社会环境的整体观、四时和饮食对人的影响、辨证施治等思想是一致的。

4代谢组学与中药新药研究

中药的化学成分复杂,中药及复方在治疗疾病时,主要是由于药效组分在多靶点或多器官上发挥整体综合调节作用,具有多因微效的特点。正由于中药及复方的多组分和作用具有多效性、多靶点性、多途径性等特点,为其新药开发带来了诸多的障碍,如中药的质量控制、发挥作用的物质基础、作用机理、安全性研究等都是中药新药研究亟待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8]。

中药材的质量直接影响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的质量,最终影响其临床疗效。中药材的质量好坏与其所含的化学成分直接相关。因此,对中药组成成分的控制是中药材质量控制的着眼点。中药的多种组分,其实质就是其多种代谢产物的集合,其组成、含量和存在状态等受到产地、气候、采集季节及后处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代谢组学可以用于分析中药中各种组分的类型、含量和状态随各种因素的变化,可以定量地对其进行评价,从而实现对其质量进行控制。所以,代谢组学用于中药栽培、采集、加工阶段,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的质量控制以及药物监督部门针对药物质量的控制,无疑是最佳方法。这种方法准确、重复性好,而且不依赖于操作人员的经验[9]。对于中药及复方的药理作用机制的研究,代谢组学也具有绝对的优势。成功的疾病治疗必须使代谢网络中的缺陷部分正常化,同时又不得干扰其它维持健康所必须代谢途径的调控。药物的作用机制的研究就是研究药物在这种调控作用中所起到的作用和如何起作用。通过认识体液“代谢指纹图谱”变化的原因,联系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方法,可以寻找药物作用的靶点或受体,从而发现药物作用的机制。正如nicholson教授提出的proteo-metabonomics的概念,即将蛋白质组学与代谢组学相结合,以便更全面、有效和准确地寻找药物作用的生物标志物。在中药及复方的安全性评价方面,代谢组学通过分析与毒性作用的靶位和作用机制密切相关的生物体液中的代谢产物谱随时间的变化,可以确定毒性作用的靶器官和组织、毒性作用的过程和生物标志物[10-11]。因此,代谢组学可以反映出毒性效应的终点状况,并且可以与生化和病理指标联系起来。所有的代谢物都有其特征nmr谱峰,故代谢变化的指纹图谱可以作为毒物检测的定性依据,以便从功能和安全性两方面使药物筛选更有效,为新药临床前安全性评价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和保障。因此,代谢组学在毒物药物学的研究中将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5结语

代谢组学是处于科学研究顶端的前沿性科学,近些年中,其发展非常迅速。虽然由于技术和设备等的局限,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才刚起步,但其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已初步显现出了明显的优势,将其用于中医药学的研究,必将对中医药的现代化研究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大力开展代谢组学在中医药领域的研究,对于推进中医药现代化的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慧梅.代谢组学及其研究方法和应用[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05,14(1):59-64.

[2]路玉滨.中医理论、科学方法、科学事实[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9,23(5):4-6.

[3]oliverfiehn.metabolomics-thelinkbetweengenotypesandphenotypes[j].plantmolecularbiology,2002,48:155-171.

[4]germanjb,baumande,burrindg,etal.metabolomicsintheopeningdecadeofthe21stcenturybuildingtheroadstoindividualizedhealth[j].jnutr,2004,134(10):2729.

[5]中医现代化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医疗效系统评价体系的研究[j].世界科学技术——中药现代化,2002,4(2):12-14.

[6]刘昌孝.代谢物组学在中药现代研究中的意义[j].中草药,2004,35(6):601-605.

[7]jeremyknicholson,iandwilson.understanding“global”systemsbiology:metabonomicsandthecontinuumofmetabolism[j].naturereviewsdrugdiscovery,2003,2(8):668-676.

[8]梁鑫淼,徐青,章飞芳.中药现代化研究的几点思考[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4,19(3):218-220.

[9]沈一丁,费贵强,张宇.代谢组学促进中医药现代化[j].精细化工,2005,22(6):444-446.

现代医学研究篇3

【关键词】:医院药学;管理措施;发展模式

1医院药学学科发展分析

21世纪以来,我国医院药学学科的理论及实践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医院药学作为现代医院“三大业务”系统之一,是医院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医院的医治水平、提升患者就医质量具有积极的作用。医院药学是以“患者”为中心,以药物治疗学、药剂学为基础,临床药学为“载体”,以科学用药、合理用药为目的的综合性的应用学科。宏观层面来看,医院药学学科先后经历了药品调配、临床用药(以医学服务为主)、药学监护(以改善用药为主)三个发展阶段。目前,我国医院药学学科主要负责药品采购、调剂、储备、医学服务、配置医院药剂以及临床用药监督等,属于现代医院技术性科室,逐渐地由传统的供应型学科向服务型学科转变。医院药学学科“服务职能”作用的发挥,有效地降低了药源性疾病发病率、死亡率,使得药物治疗的效果更佳、更为安全、更为经济,达到改善、提高公众的生活质量的目的。然而我国医院药学学科管理、发展模式方面仍然面临着诸多的问题,比如,药学学科建设落后、临床药学管理机制不健全、药学学科服务质量有待提升、临床药物管理制度不健全、药学学科发展模式单一等等,这些已经成为我国医院药学学科发展的“障碍”,对医院“救死扶伤”职能作用的发挥也造成了不利影响。因此,各大医院决策者、管理者必须要“对症下药”,提升药学学科现代化管理水平,避免出现药学学科“被边缘化”的尴尬局面,实现医院发展、药学学科发展的“双赢”。

2医院临床药学模式的现状

2.1社会对于药学的认知不足

在医院实际开展治疗工作的过程当中,往往是医生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进行治疗方法的制定,同时给于其对应的治疗药物,而忽略了药学方面对于药物的分析,和相对对患者疾病用药的建议,该方面情况的出现则主要是因为社会整体对于药学的认知比较缺乏。

2.2药师的工作局限性明显

药师在实际进行工作的过程中,是利用本身的知识对合理用药方案进行建议,同时便于提高用药治疗的效果,但是由于很多医院在实际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药物的配备存在不足,患者不在院内进行药物的领取,也导致药师工作受到局限,不能对于药物的使用反馈情况做一及时了解,因而限制医院的整体发展。

3关于医院临床药学模式现状的建议

3.1创新医院药学学科管理模式

创新医院药学学科管理模式,健全医院药学硬软件管理系统、药学服务系统、药物供需管理系统以及绩效考核体系,为药学学科职能作用的发挥提供可靠的保障。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绝大多数的医院药学学科采取的是“部门管理方式”,未能够按照目标任务来设计具体的工作岗位,药师更多的是根据“医生”的医嘱直接“供药”,管理模式比较落后。新的管理模式要突出“以患者为本”、定岗设计,最大限度地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树立“服务临床、服务患者”的意识,以提升药师专业能力为“目标”,突出药学监管职能,推进药学管理与业务的有效衔接,促进各大医院药学学科的健康、稳定、快速发展。

3.2加强药学信息服务

在传统门诊发药、摆药过程中,专业药剂工作者要对处方实施“三查八对”,找出问题的同时由患者找到主管医生对药品进行核实签字。实施医院药学信息服务,患者可以在poS机上刷卡,poS机提示药品名称及处方中药品总价格,患者可以在核对后决定是否取本处方药物。患者在取药结束后,药房可以显示已经上传的药品信息,药房工作者还可以刷新药品信息,清楚掌握该患者信息,随即点击“摆药”,然后打印药物清单,按照清单实施摆药,同时做到“三查八对”后下发药品。药房系统中的医药平台,上传到药房的处方信息不但包括药物名称、药物服用量,还包括患者临床资料、药品服用注意事项等,这样就方便药剂师核对药品使用方法,评定临床用药的合理程度,若发现疑问就可以及时利用平台和患者的主管医生取得联系,然后加以核实及修改,减少及防止出现用药错误。随着国内医院药剂室药学服务意识的逐渐增强,药学信息服务成为了医院医疗工作的关键组成部分,不断受到人们重视。医院药学信息服务是临床药学实践的基础,能够推动药学实践的正常开展,能够有效促进我国医药学进步与发展,因此,药师需要加强自身药学信息服务技能,促进我国医药事业全面可持续发展。

3.3积极开展医院药学“研究”

药学研究是现代医院药学学科的重要“职能”之一。实践中,各大医院药学学科应该以“软科学”研究为核心,重点加大药物流行病学、循证药学、药物利用、药物经济学、药物信息建设以及社会药学方面的研究,以达到充实医院药学“内涵”的目的。重点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全面推进药物综合评价研究,重点对临床用药的效果、安全、经济以及适应情况实施综合评价,确保用药“恰到好处”;医院药学研究要重点分析用药的“科学性”,着重解决不合理用药、不适当用药问题,其中,麻醉与精神用药、抗菌药物、抗高血压药物等重点药物、临床常用药物是研究的重中之重;实施药物流行病学评价研究,通^“电子医疗记录数据库”对医生开具的处方资料、临床资料、住院资料等系统研究、分析,对用药风险、效益进行评估;加大药物经济学领域方法学、理论学方面的研究,不能仅仅将研究的重点放在诸如抗感染药物等方面,加大医院药学的科研投入,提升医院药学学科现代化管理水平,为医院药学学科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语

医院药学学科的发展事关医院“治病救人”职能作用的发挥。实践中各大医院应该要转变传统的运营管理模式,突出药学学科在医院“各类业务”中的重要性,重点从完善医院药学学科服务、开展药学学科研究、完善临床药物管理制度、完善医院药学学科建设,以及创新医院药学学科管理模式等方面采取措施,全面提升医院药学学科管理水平,为促进医院的稳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现代医学研究篇4

现代研究表明:红花集药用、食用、染料、油料和饲料于一身。红花油是世界公认的具有食用、保健、美容功用的功能性食用油。红花油在国际上被作为“绿色食品”,其亚油酸含量是所有已知植物中最高的,达80%,号称“亚油酸之王”。并且在医药工业上,红花油常常用作血液胆固醇调整、动脉粥样硬化治疗剂及预防剂的原料。适用于各种类型动脉粥样硬化、高胆固醇、高血压、心肌梗死、心绞痛等,并可用作脂肪肝、肝硬化、肝功能障碍的辅助治疗。红花油还广泛用作抗氧化剂和维生素a、维生素D的稳定剂。红花油酸值低、黏底小、脂肪酸凝点低、油色浅、清亮澄明,可作为药用注射油。红花花冠不但可作为药用,还可提供天然食用的黄色素、红色素,是理想的食品添加剂,还是高档化妆品、纺织品的染色剂,且对人体有抗癌、杀菌、解毒、降压及护肤的功效。饼粕中制得蛋白质浓缩粉和分离物,可作为食物的强化剂。

1化学成分

目前红花中已分离鉴定的化学成分有60多种〔2〕,其中主要有黄酮类、木脂素类、多炔类等,有药效的成分主要是:黄酮类:包括红花黄色素(saffloryellow,SY,有些文献亦称之为红花总黄素),羟基红花黄色素a(hydroxysaffloryellowa,HSYa)等;脂肪酸:红花中含有棕榈酸、肉豆蔻酸、月桂酸、油酸、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红花多糖:该成分是由葡萄糖、木糖、阿拉伯糖和中乳糖以β键连接的一种多糖体。1906年日本龟高德平从我国河南产德红花干花中首先分得红色素,含03%~06%;含红花黄色素(SY)查耳酮类化合物为20%~30%〔3〕。为进一步揭示红花药理活性的化学物质基础,开发其活性成分,尹宏斌和郭美丽等对红花进行乙醚和乙酸乙酯提取,并对所得到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初步分离和纯化,通过波谱分析鉴定出了18个化合物。红花中富含大量的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维生素B、维生素e及微量元素铁、锌、铜、磷、硒、钙、钾、钠、铬、钼等,而且还富含多糖和腺苷等物质〔4〕。

2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

21对心功能及血管的影响

小剂量红花煎剂对蟾蜍心脏有轻微兴奋作用,使心跳有力、振幅加大,对心肌缺血有益;大剂量对蟾蜍反而有抑制作用,而扩张体冠动脉及股动脉。此外,还能解除血管平滑肌的痉挛并增强耐缺氧能力,阻止血栓进一步发展并逐步缓解血栓,降低胆固醇的作用。能较好地改善心肌及脑组织的微循环障碍,起到治疗冠心病及脑血栓的效果〔5〕。

22降低血压、血脂的作用

红花煎剂对狗、猫均有较持久的降低血压的作用〔6〕。口服红花油可治疗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及高非酯化脂肪酸血症。

23抗凝血、血栓的作用

SY可显著延长凝血酶原时间和凝血时间,能显著提高血浆纤溶酶原激活剂的活性,使局部血栓溶解,从而起到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7〕。

24抗炎作用

toshihiro等〔8〕认为红花中的长链6,8双醇化合物是抗炎活性的主要有效成分。SY对甲醛性大鼠足肿胀、对组胺引起的大鼠皮肤毛细血管的通透量增加及对大鼠棉球肉芽肿形成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抗炎的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炎性渗出,抑制炎症过程及肉芽增生。红花中的多种有效成分可影响免疫,拮抗paF受体,提高体内no水平,清除氧自由基,还能拮抗多种炎症因子,有效好的抗炎作用。

25镇痛和镇静作用

SY红花黄色素对小鼠有较强而持久的镇痛效应,对锐痛(热刺痛)及钝痛(化学性刺痛)均有效。

26兴奋子宫的作用

红花煎剂对小白鼠、豚鼠、家兔、狗、猫之离体和在体子宫均有显著的兴奋作用〔9〕。

27耐缺氧作用

SY有显著的耐缺氧、抗疲劳作用,能明显延长动物的存活时间,并增加离体家兔心脏和心肌缺氧的冠脉流量,改善心脏的缺氧、缺血病理状态。

28保肝作用

红花注射液能明显抑制离体灌流、肝灌流液中的Gpt的升高,使流量增加并接近正常,有利于改善肝功能。

29免疫抑制作用

陆正武等〔10〕研究结果显示:SY可降低血清溶菌酶含量、抑制迟发型超敏反应和血清溶血素产生、抑制腹腔巨噬细胞和全血白细胞吞噬功能、减少脾特异性玫瑰花形成细胞。体外应用SY,可抑制3HtdR掺入的t/B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抑制混合淋巴细胞反应,降低白细胞介素2水平及其活性,抑制t细胞的产生及其活性,表明SY以剂量依赖方式降低非特异性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效能〔11〕。

3小结

红花及其成分的药理作用十分广泛、毒性小,其防治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成果已经得到广泛确认。另外还具有抗炎,耐缺氧,免疫抑制,镇痛、镇静等作用。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普遍而严重的疾病,且发病年龄越来越提前。因此,开发红花系列制剂及产品,对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具有重大而且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兆木世界红花种资源评价与利用〔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4

2薛晓珍,张敏新疆红花的主要营养成分及利用价值〔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5;12(1):403

3培根新编中药志〔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68995

4尹宏斌红花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草药,2001;32(9):776

5郑为超,陈铎葆,张雷,等红花黄色素对缺血心肌的影响及机制研究〔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5;21(8):97880

6刘发,魏苑,杨新中,等红花黄素对高血压大鼠的降压作用及对肾素血管紧张素的影响〔J〕药学学报,2002;27(10):7857

7陈琼,顾仁樾,周瑞藏红花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流变学的作用〔J〕辽宁中医杂志,1997;24(8):3723

8toshihiroa,Hirotoshio,toshitaket,etalerythohentriacontane6,8dioland11otheralkance6,8diolsfromcarthamustinctorius〔J〕phytochemistry,1994;369(1):105

9董玉睿浅谈西红花的药理研究概况〔J〕天津中医学院学报,2000;19(6):535

现代医学研究篇5

[关键词]现代医学;恶性肿瘤;转移机制;上皮间质转化;肿瘤干细胞

[收稿日期]2014-03-3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373603)

[通信作者]龚婕宁,博士生导师,tel:13901580022,e-mail:

[作者简介]陈惠,tel:13218061958,e-mail:

恶性肿瘤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转移是恶性肿瘤发生和演变过程中最危险的阶段,为新世纪人类的第一杀手,临床上,60%以上的恶性肿瘤患者在发现时已经转移。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不良生活方式及环境污染等问题,导致恶性肿瘤转移呈上升趋势,因此,预防及抑制恶性肿瘤转移是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恶性肿瘤转移的机制认识、研究经历了漫长的过程,逐渐趋于成熟完善,中西医亦有互通互补之处,本文对恶性肿瘤转移相关机制的现代医学成果进行综述,以期为恶性肿瘤转移的防治提供更多理论依据及诊疗思路。

1相关学说

1.1“解剖和机械”学说

“解剖和机械”学说认为,某些原位肿瘤细胞随着血流或淋巴流在其最先到达脏器的毛细血管或毛细淋巴管发生机械性滞留,并穿过血管在局部增殖,从而形成转移灶。

1.2“种子与土壤”学说

英国学者paget于1889年提出了“种子和土壤”学说[1],指出肿瘤细胞(种子)只能在为其提供舒适环境的相对特异的器官组织(土壤)中才能生长繁殖。

1.3肿瘤遗传异质性

Fidler等[2]提出了肿瘤细胞的异质性学说,该理论认为在遗传表型各异的原发肿瘤内,大多数的原发肿瘤细胞转移能力很低,只有极少数细胞(估计少于千万分之一)由于突变而获得转移必须的表型,而这些细胞具备形成转移的必要条件,如细胞迁移能力、侵袭能力、蛋白溶解酶活性、促凝血、促肿瘤血管生成等。Dna突变、染色体重排和表观遗传学改变构成了肿瘤细胞基因组的内在不稳定性。细胞内在的基因组不稳定性和外部微环境适者生存的进化选择共同作用,导致肿瘤细胞对正常内环境的生长调控、免疫监视和环境抑制产生抗性,在此基础上发生连续突变和异常分化,形成肿瘤的异质性,通过有丝分裂在细胞间世代传递,且转移瘤往往比原发瘤中的细胞显示出更强的生长特性,细胞分裂指数增高。肿瘤的遗传异质性是肿瘤细胞逃避免疫监视、产生化疗抗性、形成转移复发的根源,是抗转移治疗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1.4失巢凋亡抗性

细胞的趋化性与趋触性迁移皆依赖于细胞外基质,细胞外基质可以控制细胞迁移的速度与方向。真核细胞,除成熟血细胞外,大多须黏附于特定细胞外基质上才能抑制凋亡而存活,称为锚着依赖性,上皮细胞及内皮细胞一旦脱离了细胞外基质则会发生程序性死亡,这种因细胞与胞外基质之间失去交互作用而诱导的凋亡形式称为失巢凋亡[3]。因此,转移细胞必须对失巢凋亡以及凋亡本身产生抗性,以使自身在播散和异位定植的过程中得以存活。有研究显示,肿瘤细胞中多种有效的抗凋亡基因(如Bcl-2,Bcl-XL)出现异位过表达,使它们对死亡刺激信号产生高度抗性,且往往伴随survivin途径的激活、基质金属蛋白酶(mmp)的上调、局部黏着斑激酶(FaK)的过表达以及p53的失活,从而增加了转移效率[4]。

1.5血管与淋巴管生成

肿瘤转移这一复杂的过程包括:原发瘤发展为侵袭性肿瘤,肿瘤细胞侵袭基底膜,肿瘤细胞进入淋巴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并随之在体内转移,在循环系统中形成瘤栓并转运到远处靶器官,滞留于靶器官微血管中,穿出血管并形成微小转移灶,肿瘤血管形成并在继发组织器官继续生长这几个阶段[5]。肿瘤细胞进入血液淋巴系统后就离不开血管与淋巴管,血管与淋巴管生成关系到肿瘤细胞能否在转移器官安家,因为没有血管与淋巴管提供充足的养分,肿瘤细胞无法增殖,转移灶自然无法继续长大,肿瘤生物学证据表明,肿瘤生长、侵袭与转移高度依赖新生血管的形成,当瘤体增长至2~3mm3时,如果没有新生血管形成,肿瘤组织将保持休眠或退化状态,因此,抑制血管与淋巴管新生是控制转移的一个关键点。

活血化瘀中药在抗肿瘤血管新生方面具有良好疗效,其机制[6]主要为: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促进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微血管密度mVD等)的表达;直接抑制内皮细胞增殖,如雷公藤红素、槲皮素、白芨提取物等;抑制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mmp)的活性途径,如蝎毒多肽提取物、姜黄素;与健脾益气中药的协同作用,两者结合可改善机体内环境,抑制肿瘤血管生成。

1.6肿瘤休眠

肿瘤细胞离开原发灶到达转移靶器官定居后可继续生长,短期内形成新的肿瘤灶,但并不是所有的具有形成转移能力的肿瘤细胞到达转移靶器官后就立即开始进入增殖的细胞周期,而是部分作为静息期的细胞定居下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处于稳定状态而不会形成新的转移灶,即肿瘤细胞休眠[7]。临床统计发现,患者原发肿瘤根治性切除后,可在数年乃至数十年后再次增殖形成转移灶,原发乳腺癌手术切除后20年间无肿瘤复发临床症状的患者血液中仍能检测到休眠肿瘤细胞,这些为肿瘤休眠提供了直接证据。

目前研究发现,免疫逃逸是肿瘤休眠发生或激活的关键机制之一[8-9],中医防止肿瘤术后复发和转移治疗上强调“扶正祛邪”、“截断传舍”,和肿瘤休眠有异曲同工之妙,也就是通过增强免疫监视将残癌细胞维持极低数量并且促进尽可能多的残癌细胞处于休眠状态,已证实健脾化瘀治疗有这方面效应。

1.7微环境

恶性肿瘤的研究与治疗从原来针对单一的肿瘤细胞向微环境演进,相应地治疗也更有靶向性,目前提出了多种治疗靶点:血管生成抑制剂、信号传导通路抑制剂、细胞因子抑制剂、细胞外基质(eCm)降解抑制剂、肿瘤干细胞抑制剂等[10]。

肿瘤转移过程复杂,在转移过程中,肿瘤细胞的游离、迁移、侵袭、适应和重新黏附涉及到基质降解酶和各种细胞活动,每一步的进行都有微环境的参与,其中的微环境包括间质细胞、细胞外基质、不同部位的肿瘤微环境、不同部位肿瘤微环境的相互作用,另外还有各种生长因子、转录因子等的调节,肿瘤细胞与微环境之间似乎上演着正邪的斗争,肿瘤细胞是一团邪气,微环境是正气,两者之间微妙的斗争共同决定病情的转向。

中医药通过调控肿瘤微环境稳态从而影响复发转移,主要表现在[11-12]:扶助正气为主中医调控免疫微环境;活血化瘀为主中药调控肿瘤微环境,“肿瘤血管新生”机制影响肿瘤转移;消痰散结为主中药调控黏附分子表达进而调控肿瘤微环境。

1.8上皮间质转化与肿瘤转移

1.8.1emt概念上皮间质转化(emt)是指具有极性的上皮细胞转换成具有活动能力、能够在细胞基质间自由移动的间质细胞的过程,它以上皮细胞极性的丧失及间质特性的获得为重要特征[13],这种表型的转换允许肿瘤细胞摆脱细胞――细胞间连接而表现得更具侵袭性。

1.8.2emt的发生机制emt的发生是一个动态的、多步骤的过程,包括细胞间黏附的丧失、肿瘤基底膜和细胞外基质的破坏以及细胞骨架的重构而导致细胞运动性增强和迁移的产生[14]。emt的发生涉及到多个信号转导通路和复杂的分子机制,目前,其具体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可能与钙连接素、生长因子、转录因子及微环境等有关。

钙连接素:钙连接素(cadherin)是一种跨膜糖蛋白,主要参与细胞间的连接,分为e-cadherin,p-cadherin和n-cadherin3种,其中e-cadherin被视为emt的主要调控者,其表达的下调是emt发生的限速步骤,e-cadherin通过细胞内外黏附功能,维持细胞间连接及上皮细胞诸多功能。也有专家研究发现,n-cadherin可促进肿瘤细胞迁移和转移,而且其作用可以和e-cadherin介导的细胞间黏附作用相当[15]。

生长因子:emt的发生受多种生长因子的调控,如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表皮生长因子(eGF)、转化生长因子(tGF-β)、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这些生长因子可与上皮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结合,经不同的信号转导通路,影响细胞黏附分子与细胞骨架的功能。tGF-β是在大多数癌细胞中过度表达的多功能细胞因子,其在肿瘤发展中具有双重作用。在肿瘤发生的早期,tGF-β可抑制原发肿瘤的生长;而在肿瘤发展后期,通过促进emt、侵袭和细胞迁移来促进肿瘤演进[16]。HGF是原癌基因C-met的配体,可以通过改变癌细胞表面e-cadherin的分布和活化pi3K与eRK1/2信号途径而促进肿瘤癌细胞的侵袭与转移[17]。iGF可以诱导β-连环素从上皮细胞表面转移到核内,同时使胞内e-cadherin的表达降低,促进emt的快速转化[18]。eGF可以促进受损表皮的修复与再生,活化蛋白激酶(mapK)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akt)途径,促进乳腺癌细胞emt的发生[19]。还有研究表明,VeGF除参与血管生成外,也可以通过自分泌促进肿瘤细胞emt的发生[20]。

转录因子:转录因子在信号转导中位于蛋白激酶下游,目前发现Snail,Slug,twist,eF1/ZeB1,Sip1/ZeB2,e12/e47,Smad,nF-κB等转录因子与emt密切相关。Snail与Slug同属于一个转录因子家族,两者不仅可以与Smad的相互作用蛋白(sip1)竞争性结合e-cadherin启动子区的e-box连接基序,抑制e-cadherin的表达及促进波形蛋白的表达,也可以经由形成β-连环-t细胞因子-4(tCF-4)转录复合体来促进emt的发生[21-22]。Snail是引发emt的核心转录因子,RtKs,tGF-β,notch,wnt,tnF-α和Bmps通过激发Snail进而促进emt发生[23]。twist蛋白也通过与e-box序列结合来抑制e-cadherin的表达,诱导emt的发生[23]。ZeB1与Sip1同属ZeB家族,ZeB1与Sip1均能结合tGF-β信号通路中的R-Smads,并在tGF-β信号刺激下,与R-Smads-smad4复合体直接结合,调节Sma,p21,p15等多个与emt相关的基因转录[24]。Lander等发现ppa蛋白通过与F-box序列结合来调控twist,Snail,Slug及Sip1,是emt发生的普遍调节因子[25]。

信号转导调节:wnt信号转导途径是一条重要的emt信号转导通路,当wnt蛋白与跨膜受体Frizzled结合,GSK-3β被抑制,细胞质内的β-连环蛋白不再降解而得到积累,当其积累到一定水平便转移进入核内与转录因子LeF/tCF结合并激活靶基因,引发emt的发生[26]。另外,wnt信号可通过下调e-cadherin被激活或者通过激活pi3K/akt和iLK,抑制GSK-3β而达到积累β-连环蛋白,mapK/erk也可使GSK-3β失活而导致β-连环蛋白积累[27]。也有研究发现HmGa2,SFRp4可以激活wnt信号通路,促进emt发生[28-29]。所以,e-cadherin,iLK,pi3K/akt,mapK,HmGa2,SFRp4等都可以影响wnt途径,共同促进emt的诱导和维持。

microRna:microRna是一类长度为19~25个核苷酸的短链非编码Rna,参与调控肿瘤的进展,特别是侵袭与转移[30],与肿瘤emt相关基因表达关系密切,已成为肿瘤研究领域的热点。越来越多的参与emt的microRna被发现,如microRna-200[31],microRna-21[32-33],microRna-203[34],microRna-655[35]等。研究较为透彻的是microRna-200,其通过抑制ZeB1和ZeB2表达影响emt,在发生emt的细胞中microRna-200表达明显下降,microRna-200系列的microRna-200a[36],microRna-200c[37]也发现与emt相关。

肿瘤微环境:肿瘤微环境是指在肿瘤细胞周围区域中与其相互作用的非肿瘤细胞与基质,包括细胞外基质、成纤维细胞、肌纤维母细胞以及免疫细胞等。肿瘤细胞能够从周围微环境中募集成纤维细胞,使其激活并通过细胞外基质、生长因子、血管因子和蛋白激酶等影响肿瘤细胞的生长、侵袭和转移[38]。另外,肿瘤微环境中与肿瘤转移相关的还有转化生长因子、肿瘤相关巨噬细胞、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凝血酶等,当肿瘤细胞在其微生态位中与纤维原细胞、粒细胞、巨噬细胞等不同基质的细胞接触时,这些细胞能释放信号物质诱发emt发生,导致肿瘤细胞侵袭力增强[39]。肿瘤微环境在促进肿瘤转移时主要发挥三方面的作用,抑制免疫反应、促进血管新生和孕育肿瘤干细胞[40]。肿瘤的侵袭和转移是肿瘤细胞、宿主和肿瘤微环境之间一系列复杂、多步骤、多因素相互作用的贯序过程。

1.8.3emt的中医药研究中药单体及复方表现出优良的抗emt效果,目前已经发现的有效单体有姜黄素、槲皮素、木犀草素、白藜芦醇、丹参酮Ⅱa等,复方有胃肠安、扶正抑癌方、肺岩宁等[41]。其具体机制和上诉机制相似,多靶点、多通路,但较之放化疗药物毒副作用小、耐药性弱。

1.9肿瘤干细胞与肿瘤转移

1.9.1概念2006年美国癌症研究协会肿瘤干细胞研究小组一致将肿瘤干细胞定义为“存在于肿瘤组织中的具有无限自我更新能力并能产生不同分化程度的肿瘤细胞的细胞”[42]。

1.9.2肿瘤干细胞的特点肿瘤干细胞兼具干细胞和肿瘤细胞两者的特点,肿瘤干细胞的特征主要表现为[43]:第一,肿瘤干细胞具有无限的自我更新和分化潜能,但不受微环境对肿瘤干细胞增生的抑制作用调控,肿瘤干细胞扩增性生长,肿瘤干细胞数目增加。第二,肿瘤干细胞突破正常干细胞迁移性的局限,呈侵袭性生长,是肿瘤浸润和转移的基础。第三,肿瘤干细胞在肿瘤中的含量低,但具有高致瘤性,且对治疗药物不敏感。

1.9.3肿瘤干细胞与肿瘤转移的机制探讨肿瘤干细胞以其独有的特性成功解释了肿瘤转移的休眠现象、遗传异质性等难题,成为肿瘤研究的热点。随着肿瘤干细胞研究进程的推进,转移肿瘤干细胞[44]、癌前干细胞[45]、静止肿瘤干细胞、迁移的肿瘤干细胞[46]等概念被提出,对肿瘤干细胞的分类更细致,功能定位更明确,认为迁移的肿瘤干细胞是诱发转移的主要因素。但肿瘤干细胞与转移的机制尚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探讨。

肿瘤干细胞的特性决定了“种子”的顽强生命力。肿瘤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分化与迁移性:Luzzi等[47]研究发现,尽管90%的肿瘤转移细胞在开始时能从原发瘤处“逃逸”,但最终到达预转移处形成微转移灶的却只有不到2%的细胞,而最后能产生临床上明显的转移灶的肿瘤转移细胞仅为0.02%。这充分说明了肿瘤转移是一个无效率的行为,同时,这也意味着能完成这一完整过程的肿瘤细胞具备一定的内在特性,能在转移处的微环境中维持自我生长并大量增殖,而肿瘤干细胞正是这种细胞的最佳候选者。因为肿瘤干细胞来源于多次突变的细胞或肿瘤细胞,具有异质性,其又有分化潜能,当受到微环境刺激时,激活静止的肿瘤干细胞,活化、分裂、增殖,浸润转移,形成转移灶。

肿瘤干细胞的耐药性:张英等[48]将肿瘤干细胞的耐药机制总结为①对常规放化疗的耐药。由于肿瘤干细胞同正常干细胞一样,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多处于Go期,而大多数细胞毒药物治疗癌症的靶点都是处于S,m或G2期的细胞,所以肿瘤干细胞可以逃避药物的杀伤作用,在传统的针对增殖性肿瘤细胞的各种治疗中得以存活。②对免疫治疗药物的耐药。免疫治疗的靶细胞表面必须表达肿瘤特异性蛋白,而这些蛋白只能选择性地表达于分化的肿瘤细胞,而肿瘤干细胞并不表达这些抗原,所以可以在免疫治疗中幸存。③对分子靶向药物的耐药。所有的这些耐药机制,使肿瘤干细胞能在常规的肿瘤治疗后存活。虽然瘤体变小、肿瘤细胞被清除,但残留的肿瘤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及多向分化功能,在适宜的条件下又可以再度增殖导致肿瘤的复发和转移,这也就是很多肿瘤患者5年之后仍会转移的原因。

肿瘤干细胞微环境决定了“土壤”的适宜性。肿瘤干细胞微环境由肿瘤血管床、间充质细胞及细胞外基质等多种细胞及组织结构组成,其内部的支持细胞与正常干细胞微环境的支持细胞在表型和功能方面都不同,是癌化的间质细胞[49]。干细胞功能受内在和外在的双重机制调控,wnt,notch,shh等促细胞增殖通路参与多种干细胞自我更新功能调控,被视为干细胞的内在调控机制;微环境的信号因子,如Bmp,tGF-β等,通过微环境细胞间的旁分泌作用调控干细胞的功能,被视为干细胞外在的调控机制[43]。

通常情况下,微环境通过提供抑制细胞增殖和生长的信号来保持干细胞最初的休眠状态,只有在接受刺激信号后,可以理解为微环境的改变超过可调控限度,干细胞才活化、分裂和增殖。肿瘤干细胞微环境维持肿瘤的稳态,肿瘤干细胞则处于静止状态,肿瘤和人体和平相处,而一旦微环境稳态破坏,其又促进肿瘤干细胞的增殖分化及转移。

中医药对肿瘤干细胞的干预治疗。中医药对肿瘤干细胞的干预治疗尚处于研究阶段,已发现的干预机制有[50]:逆转肿瘤干细胞耐药、诱导肿瘤干细胞凋亡、影响肿瘤干细胞增殖分化、影响肿瘤干细胞信号转导通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2各种学说与恶性肿瘤转移的关系

“解剖与机械”学说的提出理论似乎有其合理性,但对大量恶性肿瘤转移的临床特征缺乏其合理性,如其不能解释某些肿瘤对转移脏腑具有亲和性,而不是就近原则,也不能解释肿瘤休眠、肿瘤遗传异质性、失巢凋亡抗性等现象。

“种子与土壤”学说在提出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未被予以足够重视,人们过度关注肿瘤细胞,忽视了肿瘤细胞生存的“土壤”。直至emt、微环境学说的提出,人们开始认识到“土壤”的重要性。

肿瘤遗传异质性、失巢凋亡抗性、血管与淋巴管生成、肿瘤休眠等现象的发现增进了人们对肿瘤转移的认识,也是其他学说提出的基础。

肿瘤干细胞学说是“种子与土壤”学说的深化,可以认为paget当时所说的“种子”可能就是肿瘤干细胞,而肿瘤干细胞的原发部位及转移部位的微环境(小生境)就是其生长的“土壤”。肿瘤干细胞学说不仅将肿瘤转移的各种机制串联起来,而且对传统的肿瘤治疗策略进行了一次洗礼,从杀灭肿瘤细胞向靶向杀灭肿瘤干细胞转变,为肿瘤治疗提供了一个新方向。

大多数恶性肿瘤转移伴随emt的发生,可以认为emt是转移的初始阶段,发生了emt的肿瘤细胞更具侵袭转移能力。emt和肿瘤干细胞学说关系密切,emt可使肿瘤细胞获得自我更新能力而具有干细胞的特性,从而促进肿瘤干细胞的产生[51];肿瘤干细胞也可发生emt成为转移的肿瘤干细胞从而促进转移的发生。将emt和肿瘤干细胞学说相融合,可以加快恶性肿瘤机制及其治疗的研究进程。

3展望

以上多种学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一脉相承,逐步深入,相互联系,越来越接近肿瘤转移的本质。肿瘤干细胞学说目前被普遍认可,如果可以明确肿瘤干细胞与肿瘤侵袭转移之间的关系,消灭或阻断肿瘤干细胞从原发灶通过肿瘤间隙侵入血管、循环系统血管和淋巴管并迁移定居中任何一步,使得肿瘤局限于原发灶,这样便可完整切除肿瘤,提高患者术后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如果能成功开发研制靶向杀灭肿瘤干细胞的药物,如果能改变肿瘤干细胞生存所必须的微环境,如果能阻断肿瘤干细胞发生emt等,如果能发现肿瘤干细胞的血液标志物,恶性肿瘤转移发生率会大大降低。

然而,肿瘤干细胞与肿瘤转移的机制尚不明确,肿瘤干细胞的分化、自我更新、休眠或再次增殖、对炎症因子的趋化性、对细胞毒性药物的抵抗性都是由各种复杂的分子机制调控的。目前虽然发现多种恶性肿瘤转移的发生均伴有emt的发生,但emt发生涉及到多个信号转导通路和复杂的分子机制,其具体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虽然恶性肿瘤转移的分子调控机制不甚明了,但是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研究者需要坚定信心,开拓思维,并要充分吸收中医药抗肿瘤的优势,加大中医药抗肿瘤的机制研究。

[参考文献]

[1]Lisantimp,martinez-outschoornUe,LinZ,etal.Hydrogenperoxidefuelsaging,inflammation,cancermetabolismandmetastasis:theseedandsoilalsoneeds″fertilizer″[J].CellCycle,2011,10(15):2440.

[2]posteG,FidleriJ.thepathogenesisofcancermetastasis[J].nature,1980,283(5743):139.

[3]Baow,QiuH,Yangt,etal.UpregulationoftrkBpromotesepithelial-mesenchymaltransitionandanoikisresistanceinendometrialcarcinoma[J].pLoSone,2013,8(7):e70616.

[4]townsonJL,naumovGn,ChambersaF.theroleofapoptosisintumorprogressionandmetastasis[J].Currmolmed,2003,3(7):631.

[5]wynnta.Cellularandmolecularmechanismsoffibrosis[J].Jpathol,2008,214(2):199.

[6]黄旭晖,王昌俊.活血化瘀中药干预肿瘤血管新生的研究进展[J].广东医学,2012(4):550.

[7]ReddyBY,LimpK,SilverioK,etal.themicroenvironmentaleffectintheprogression,metastasis,anddormancyofbreastcancer:amodelsystemwithinbonemarrow[J].intJBreastCancer,2012,12:721659.

[8]林举择,王昌俊.肿瘤休眠防治肿瘤术后复发转移的策略[J].广东医学,2013(1):157.

[9]韩钦芮,符秀琼,禹志领,等.肿瘤微环境的脾虚本质探讨[J].中医杂志,2014(4):292.

[10]方伟岗.肿瘤细胞与微环境的相互作用决定肿瘤转移的最终归宿[J].前沿科学,2011(3):4.

[11]李卫东,花宝金.中医药调控肿瘤微环境“稳态”影响肿瘤复发转移的机制初探[J].中医杂志,2011(22):1891.

[12]张慈安,魏品康,李勇进.痰浊与肿瘤微环境的相关性探讨[J].中西医结合学报,2010(3):215.

[13]惠起源,魏晓萍.上皮间质转化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J].中国肿瘤,2013(3):219.

[14]洪伦.生长因子诱导的上皮-间质转化在人结肠癌细胞中的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1.

[15]ZhangX,LiuG,KangY,etal.n-cadherinexpressionisassociatedwithacquisitionofemtphenotypeandwithenhancedinvasioninerlotinib-resistantlungcancercelllines[J].pLoSone,2013,8(3):e57692.

[16]刘忠涛,熊力,文宇,等.tGF-β介导的上皮间质转化[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3(2):211.

[17]menakongkaa,Suthiphongchait.involvementofpi3KandeRK1/2pathwaysinhepatocytegrowthfactor-inducedcholangiocarcinomacellinvasion[J].worldJGastroenterol,2010,16(6):713.

[18]Vazquez-martina,CufiS,oliveras-FerrarosC,etal.iGF-1R/epithelial-to-mesenchymaltransition(emt)crosstalksuppressestheerlotinib-sensitizingeffectofeGFRexon19deletionmutations[J].SciRep,2013(3):2560.

[19]孔界男.eGF通过pi3K-akt/mapK信号通路调控乳腺癌上皮间质转化[D].延边:延边大学,2012.

[20]Fantozzia,GruberDC,pisarskyL,etal.VeGF-mediatedangiogenesislinksemt-inducedcancerstemnesstotumorinitiation[J].CancerRes,2014,74(5):1566.

[21]niessenK,FuY,ChangL,etal.Slugisadirectnotchtargetrequiredforinitiationofcardiaccushioncellularization[J].JCellBiol,2008,182(2):315.

[22]mediciD,HayeD,olsenBR.Snailandslugpromoteepithelial-mesenchymaltransitionthroughbeta-catenin-t-cellfactor-4-dependentexpressionoftransforminggrowthfactor-beta3[J].molBiolCell,2008,19(11):4875.

[23]wangY,ShiJ,ChaiK,etal.theroleofsnailinemtandtumorigenesis[J].CurrCancerDrugtargets,2013,13(9):963.

[24]postigoaa.opposingfunctionsofZeBproteinsintheregulationofthetGFbeta/Bmpsignalingpathway[J].emBoJ,2003,22(10):2443.

[25]LanderR,nordinK,LabonneC.theF-boxproteinppaisacommonregulatorofcoreemtfactorstwist,Snail,Slug,andSip1[J].JCellBiol,2011,194(1):17.

[26]nelsonwJ,nusseR.Convergenceofwnt,beta-catenin,andcadherinpathways[J].Science,2004,303(5663):1483.

[27]DingQ,Xiaw,LiuJC,etal.erkassociateswithandprimesGSK-3betaforitsinactivationresultinginupregulationofbeta-catenin[J].molCell,2005,19(2):159.

[28]FordCe,Jarye,maSS,etal.thewntgatekeeperSFRp4modulatesemt,cellmigrationanddownstreamwntsignallinginserousovariancancercells[J].pLoSone,2013,8(1):e54362.

[29]ZhaL,ZhangJ,tangw,etal.HmGa2elicitsemtbyactivatingthewnt/beta-cateninpathwayingastriccancer[J].DigDisSci,2013,58(3):724.

[30]ZhangY,Yangp,wangXF.microenvironmentalregulationofcancermetastasisbymiRnas[J].trendsCellBiol,2014,24(3):153.

[31]GrassianaR,LinF,BarrettR,etal.isocitratedehydrogenase(iDH)mutationspromoteareversibleZeB1/microRna(miR)-200-dependentepithelial-mesenchymaltransition(emt)[J].JBiolChem,2012,287(50):42180.

[32]刘振,黄强,刘臣海,等.microRna-21对胆管癌细胞侵袭与转移的影响[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4(2):190.

[33]胡俊庭,鲍蕴文,白艳,等.肺癌患者血清microRna-21表达临床意义探讨[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4(1):39.

[34]taubeJH,maloufGG,Lue,etal.epigeneticsilencingofmicroRna-203isrequiredforemtandcancerstemcellproperties[J].SciRep,2013,3:2687.

[35]HarazonoY,muramatsut,endoH,etal.miR-655isanemt-suppressivemicroRnatargetingZeB1andtGFBR2[J].pLoSone,2013,8(5):e62757.

[36]Congn,Dup,Zhanga,etal.DownregulatedmicroRna-200apromotesemtandtumorgrowththroughthewnt/beta-cateninpathwaybytargetingthee-cadherinrepressorsZeB1/ZeB2ingastricadenocarcinoma[J].oncolRep,2013,29(4):1579.

[37]HurK,toiyamaY,takahashim,etal.microRna-200cmodulatesepithelial-to-mesenchymaltransition(emt)inhumancolorectalcancermetastasis[J].Gut,2013,62(9):1315.

[38]王倩荣,刘文超.肿瘤微环境与肿瘤转移[J].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2011(5):569.

[39]LenH,Frankenp,FoddeR.tumour-stromainteractionsincolorectalcancer:convergingonbeta-cateninactivationandcancerstemness[J].BrJCancer,2008,98(12):1886.

[40]韩钦芮,符秀琼,禹志领,等.肿瘤微环境的脾虚本质探讨[J].中医杂志,2014(4):292.

[41]朱耀东,刘延庆.中药抑制肿瘤上皮间质转化的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4(6):228.

[42]ClarkemF,DickJe,DirkspB,etal.Cancerstemcells――perspectivesoncurrentstatusandfuturedirections:aaCRworkshoponcancerstemcells[J].CancerRes,2006,66(19):9339.

[43]张洪也,程勇.转移肿瘤干细胞在肿瘤转移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J].肿瘤,2009(10):1006.

[44]oskarssont,Batllee,massagueJ.metastaticstemcells:sources,niches,andvitalpathways[J].CellStemCell,2014,14(3):306.

[45]张百红,王湘辉.肿瘤微环境中的起始细胞[J].现代肿瘤医学,2011(6):1245.

[46]LuoY,LanL,JiangYG,etal.epithelial-mesenchymaltransitionandmigrationofprostatecancerstemcellsisdrivenbycancer-associatedfibroblastsinanHiF-1alpha/beta-catenin-dependentpathway[J].molCells,2013,36(2):138.

[47]LuzziKJ,macdonaldiC,Schmidtee,etal.multistepnatureofmetastaticinefficiency:dormancyofsolitarycellsaftersuccessfulextravasationandlimitedsurvivalofearlymicrometastases[J].amJpathol,1998,153(3):865.

[48]张英,林洪生.肿瘤干细胞在肿瘤复发与转移中的作用[J].中国肿瘤,2008(2):125.

[49]刘求真,姚开泰.肿瘤干细胞与肿瘤转移[J].肿瘤学杂志,2008(1):10.

[50]庄静,孙长岗,梁艳,等.肿瘤干细胞学说及相关性中药作用机理的研究[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3):275.

[51]郭华,张宁.上皮间充质转化与肿瘤干细胞的研究进展[J].中国肿瘤临床,2013(15):941.

Researchprogressonmechanismsofmodernmedicineincancermetastasis

CHenHui,QUJing-lian,GonGJie-ning

(BasicinstituteinnanjingUniversityofChinesemedicine,nanjing210046,China)

[abstract]Cancermetastasisisthemostdangerousstageoftumorigenesisandevolution,theprimarycauseofdeathincancerpatients.Clinically,morethan60%ofcancerpatientshavefoundmetastasisatthetimeofexamination.modernmedicinehasmadesignificantprogressonthemechanismsofcancermetastasisinrecentyears,fromthesimple″anatomyandmachinery″theoryforwardtothe″seedandsoil″theory,thentothe″microenvironmental″theoryandthe″cancerstemcell″theory.theemerging″cancerstemcell″theorysuccessfullyexplainsphenomenonsuchastumorgeneticheterogeneity,anoikisresistance,tumordormancy,providingmorenewtargetsandideasforthediagnosisandtreatmentofcancermetastasis.

现代医学研究篇6

关键词:医学教学教学方法改革改革措施

一、我国医学教学教育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医学教育取得了很大发展。从医人员和医学教育人员,通过不断努力实践,探究出了医学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形成了一套关于医学教育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机制,使我国的医学教育的质量、效益、规模有了比较显著的提高。

随着我国全面推行素质教育、高等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教育等一系列教育改革计划的实施,对我国医学教育专业教学模式单一、素质教育薄弱、教学方法落后及教学内容陈旧等一些不好的现象进行了有效改革。注重学医学生的基本技能、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医学生在能力、知识、创新思维和综合素质等方面的提高,使我国的医学教育质量有了稳步提高。

二、现阶段我国医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这些年来我国的医学教育取得了比较大的进步,但是与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医学的要求、卫生事业改革的需要还是不相适应。下面就我国医学教育中的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做具体分析。

(一)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在医学教学中很多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依然是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例如,教学中没有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学生只是处于被动的地位,教师在教学中更多地强调的是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和背诵,导致很多学生无法将教师所讲的分散的知识点横向联系起来。这种教学方式,对于教师来说可能比较轻松,但教师并没有发挥主导性,只是简单充当了讲解员和教书匠角色。认为只要教案恰当、教材熟悉、在课堂上语言表达清晰,教学有逻辑条理性就是尽到了作为教师的责任。

(二)学生的学习习惯存在问题。

医学学科和其他学科相比,具有散乱、广博、必须强加的特点。但是,就学生的学习特点看,只要在学习中强记的时间持续过长,就会感到枯燥无味。现阶段,在我国大学生中存在一个问题:随着大学毕业生职业转换的频繁和普遍、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大学生自主创业越来越多,这种形势使很多大学生越来越迷茫、越来越缺乏学习动力,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兴趣不浓厚。

(二)教学评价存在问题。

我国现代医学教育对学生的考试评价,依然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偶尔会出现病例分析,但是其所占分值并不高,这种对学生成绩的评价方式,导致学生只是专注一点一点地对知识进行积累,而很少对各种症状、各种病种等相关知识进行横向联系,每当遇到一个症状时,脑海里只有对应一个疾病的较简单的思维能力。

三、医学教学方法改进的措施

(一)转变教学模式,改革考试方式。

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先进的工具和技术。在现代医学的教学中,教师必须紧跟时展的步伐。将投影、视频、录像、语言实验室、计算机等先进技术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运用电脑多媒体教学,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备课兴趣,还可以使教学课堂不再枯燥。在课堂上教师要改变简单地向学生讲述专业知识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教学生学会利用网络查找关于医学的一些临床案例,使学生养成自觉关注医学知识的好习惯。在对学生进行学业考察的时候,教师要摒弃过去重点考查知识点的方式,而把重点放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上。

(二)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在现代医学教学中,教育者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革新教学手段,改革教学方法。关键是改革传统的以教材、教学、课堂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例如,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多给出一些病例,让学生设想当自己碰到紧急病例该怎么处理。在课堂上教师应多给学生交流发言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三)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改善医学教育的办学条件。

要想改进我国医学教学方法,还需要不断改善医学教育办学条件,提高医学教师的教学能力。例如,一方面可以采用多种办学体制,如和其他科类大学合并、合作、联合等,从而形成独立设置的医学院校和综合性大学医学院并存的办学和管理体制。另一方面,学校要加大力度完善学校基础教育、毕业后教学和继续教育在内的医学教育体系。此外,学校还要多给教师提供学习、培训的机会,使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不断提高教学能力。

四、结语

要想改进我国现代医学教学方法,首先要仔细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其次,不断改善医学教育的办学条件,转变教学模式,在教育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参考文献:

[1]樊素梅.浅议高校课堂教学方法改革的策略[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03).

现代医学研究篇7

一、中西医药学结合研究历史的简单回顾,足以发人深思

自1840年中国国门被西方列强打开,西方的医药学专入中国后我国才有中医药学和西医药之称谓。其在防治疾病中,很快显示了优势作用方面,尤其弥补了中医药学的一些不足之处。故很快传播开来,并成为中国的一种重要的医药学理论体系。面对此况,中国的中医药学工作者,陆续对西药学进行研究,力求吸收之,以丰富和发展中医药学,提高防治疾病的能力和水平,逐渐形成和出现清朝末年年和民国初年的中西汇通派医药学,此即为中西医药学结合的开始,并涌现出一批代表性人物。此段时间,有一批中西汇通类医药学著作问世:张锡纯的名著《医学衷中参西录》尤涉及药物学内容较多,至今被人们瞩目。此阶段吸收西医药的研究工作特点为中医药学工作者的自主行动。

新中国的建立,标志着中西医药学结合研究工作进入一个新阶段,突出特点为政府大力提倡,明确提出“中西医结合”。这样,就使中西医药学结合研究工作,由中医药学工作者的自主行动,进而成为有组织的联合行动。如此优越的环境和形式,对中西医药学结合研究是极为有利的。然而进展如何呢?“中西医结合”的明确提出,若从1958年算起,至今已四十年,尽管中西医结合早已被视作中国卫生界三支力量之一,但从学术角度讲,中西医结合后的医学,其学科范畴和内函,却尚处争议中。科学史表明,一门学科的形成或建立,需如此长时者,实属少见。此况,内中必有原因,发人深思。

二、中西医学结合研究与中西药学结合研究应相辅相成,终达中西医药学结合

作为一个11医药学理论体系,由其医学与药学两大部分组成。二者关系,即有区别,又有关联。区别在于各有侧重,关联在于互为依存,相互促进。决不足彼此能够包含或替代的关系。同时,医学以人体为主要研究对象;药学以药物为主要研究对象。作为中西医药学结合,其中西医学结合和中西药学结合的关系,亦然。多年来,仅提中西医学结合,并着力从事研究;不提中西药学结合,漠视中西药学结合研究。似乎中西医学结合研究就包含了中西药学结合研究。如此,则从认识上和行动中,呈现着根本性的大偏差,故中西医药学结合研究,难于有较快和较大的进展。

再从中西医学本身来看,结合后的医学,为达防治疾病的目的,将使用何样的药物呢?使用现有状况的中药或西药,恐怕均难适用,只能使用中西药学结合的药物。鉴于以往漠视中西药学结合研究,自然难有相应药物可供选用。无可供选用药物的中西医学结合后的医学,难于谈到其真正的存在或称达到。可见,若仅有中西医学结合,而无中西药学结合,客观讲,中西医学结合的研究工作,难于深入和真正结合。只有视中西医学结合与中西药学结合为相辅相成关系,并作大体同步化的研究,在中西医药学结合的实现过程,才能体现和达到中西医药学结合的实现过程,才能体现和达到中西医学结合。

三、中西医药学结合及其研究工作,应以中医药学理论为基础

中西医药学结合的目的,就实质讲,乃为使中医药学和西医药学二者的优势得以保留和结合,劣势得以消除或避免,进而形成新型的医药学。客观现状是:中西药学的优势在宏观,劣势在微观;西医药学的优势在微观,劣势在宏观。认识论表明宏观与微观的关系是:宏观包括微观并统帅微观,以此认识客观事物,呈现整体的准确性和局部的不精确性;微观用来阐述宏观,决不能完全包括宏观,更不能统帅宏观,以此认识客观事物,呈现局部的精确性和易致整体的不准准确性。现状的中西医学的实践,正是如此。就药物使用来看,中西药准确性强--安全有效而不伤或少伤机体,但精确性差--质量控制不严和对局部病性针对性差;西药精确性强--质量控制严格和对局部病灶针对性强,但准确性差--有时易致不良反应而伤害机体,此为其弊端。正是中医药学的客观优势而能容纳西医药学内容,中西医药学结合,应以中医药学理论为基础。

纵观以往的中西医药学结合的研究工作,不仅如前述仅强调中西医学结合并付诸研究而漠视中西药学结合,更在结合研究工作中,亦是以西医药学理论为基础的。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西医药学概念的疾病:作中医药学的证型分类研究,如高血压病,可有阴虚阳亢型、痰浊内阻型等;(2)中医药学的某类药物,可用来治疗西医药学的何种疾病,如活血化瘀作用中药,可用来治疗肿瘤、微循环障碍等;(3)中药使用的目的,多在于如可增强四药作用或减弱西药的不良反应;(4)研究中药的目的,在于吸收中药为西药或称由中药获得新西药。如上可概括为一句话:如何让中医药学内容为西医药学服务,或称如何将中医药,学纳入西医药学。正是这种理论基础方面的大偏差,中西医药学结合是难于取得较大进展,亦是难于实现的。

中西医药学结合,如何才能体现以中医药学理论为基础呢?为此,突出应作如下几方而研究:(1)中医药学概念的疾病,到底包括西医药学概念的哪些疾病;(2)西医药学的某类药物,可用来治疗中医药学的何种疾病,例如抑菌消炎药,可用来治疗实热证还是虚寒证等;(3)如何用西药增强中药的作用或减弱中药的毒性;(4)研究西药,将其吸收为中药等。如上亦可概括为一句话:如何让西医药学内容为中医药学服务,或称如何将西医药学纳人中医药学。如此才能使中西医药学结合研究取得较大进展,终将实现中西医药学的结合。尽管如上研究工作尚少,但理论上思考,确应如此;同时,亦有部分实践表明,确能如此。仅以将西药吸收为中药而言,将西药研究成中药后,不仅仍保留其微观优势。又能获中医药学的宏观优势。从而达到宏观与微观的辨证结合地使用,即准确而精确地使用,更好地发挥治疗作用。

四、中医药学的现代科学化,是中西医药学结合的前提

中医药学理论为中西医药学结合的基础,但处于微现劣势的现状,尚不能与微观优势的西医药学相结合。只有获得微观表述之后,才能与西医药学具有共同的内容表述,实现结合。而微观表述,实质即为其现代科学表述,故中医药学的现代科学化,乃为中西医药学结合的前提。换言之,中医药学的现代和科学化,则意味着中西医药学结合的到来。

中医药学的现代科学化,包括中药学和中医学的现代科学化。那么,二者谁先实现现代科学化更方便呢?这要从研究对象、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来进行分析。首先,医学以人体为主要研究对象,药学以药物为主要对象,而人体组成及功能状况,诚比药物的组成和功能状况复杂。这就从根本上决定着中西药学结合更容易。再从人体和药物的现代科学化程度来看,仅就药物的组成而言,现已达现代科学的分子乃至量子水平,而人体组成的了解,却远远没有达到如此程度,起码从程度上即普遍性方面讲,确实如此。最后,从研究方法看,药物为物,其现代科学化的研究方法,由人选择的随意性大,即可用多种方法进行研究,如物质基础的研究,可进行提取、分离的处理,甚至可烧成灰进行研究;生物活性的研究,在很多情况下,可由动物实验来进行,而动物实验,则可对动物进行解剖乃至处死的处理。然而,对人体进行现代科学研究,达到现代科学的微观阐述,在很多情况下,却不如对药物研究方便。总之,中药学现代科学化较中医学现代科学化,易于达到。故中药学现代科学化研究先行,带动和促进中医学的现代科学化,以达中医药学的现代科学化。

中药学现代科学化,中心内容是获得现代科学化中药,这就需要先明确现代科学化中药的标。笔者认为,现代科学化中药应具备两大方面内容:(1)宏观内容,即仍具中药基本内容可按中医药学理论使用;(2)微观内容,即中药基本内容得以现代科学表述,包括物质基础和生物活性两方面。一种药物,具备如上两大方面内容,则可视为现代科学化中药。以上两大方面,缺一不可,如缺宏观内容,则不为中药了,难称现代科学化中药;如缺微观内容,则仍为现有中药而非现代科学化中药。

五、中药现代科学化的捷径——西药中药化

明确现代科学化中药的标志,再来看现有中药和现有西药的状况。现有中药具宏观内容,即具中药基本内容;现有西药具微观内容,即具现代科学内容。若能保留现有内容,又使所缺内容通过研究而具备,则均能得到现代科学化中药。也就是说,使现有中药;通过现代科学研究,使之再获现代科学内容,从而得现代科学化中药;使现有西药,通过按中医药学理论的研究,使之再获中药基本内容,从而成现代科学化中药。笔者曾称将四药放到中医药学理论中进行研究,使具中药基本内容而成中药的研究过程和结果为西药中药化。(关于西药中药化的可能性、必要性、基本的研究方法及意义等,笔者在《医学与哲学》的1982年第一期以“试论西药中药化”为文,已作论述,故不再重述。)从现有中药和现有西药而获现代科学化中药,即为中药现代科学化的两条途径。

现代医学研究篇8

关键词:中医研究生;教育;思考

中图分类号:G42

中医研究生教育是我国中医学教育机构中较高层次的教育,肩负着为国家培养中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重任,中医研究生的素质直接关系到我国中医学事业的长远发展,所以如何培养和造就高层次中医高层次人才一直是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的问题。作为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对中医研究生教育有一些自己的体会和思考。

一、中医研究生教育的不断扩招是否影响了生源质量

中医研究生教育已经开展三十余载,面对日新月异的知识更新和科学技术革命的冲击,中医不断面临新的挑战,为了适应国家对新世纪中医人才的需求,中医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招生数目逐年增加。统计资料表明我国研究生报考除2008年有所下降外,其余年份均呈上升趋势,研究生的录取数量也是逐年增加的,为了鼓励考生报考中医研究生,很多中医专业开始作为研究生招生时的照顾专业,录取分数低,对中医类研究生的招收条件逐渐放低。为了更好培养中医高素质人才,对中医研究生人才选拔采取鼓励和政策性偏向,是否会降低中医人才素质呢?我们知道中医的深造需要有扎实的中医基本理论、对中医经典的研读以及过硬的临床技能等,但是我们所招收的中医研究生很多是达不到这种要求的,如果再降低选拔标准是否会更加影响生源素质呢?当然研究生的素质不能仅仅从这一方面来衡量,希望从这一角度能引起大家的一些思考。

二、中医研究生现状的思考

当前不断增加的中医研究生群体中,也正弥漫着不少功利、浮躁、应付的学风。有些同学说学中医的毕业太难找工作了,读研究生就是为了一个高学历,为了一张文凭,将来找一个好的工作;也有一些同学说看大家都在考,自己也就考了,根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读;也有一些工作过一段时间的,他们有部分是对现在工作不是很满意,为了拿个高学历换一份好点的工作,也有的因为学历低不好升职称;只有很少一部分同学是为了研究、提高自己,突破自己而读的研究生。自身读研究生的动机还没有清楚,何谈认识到国家培养研究生的目的呢?所以研究生群体中不乏有滥竽充数,不认真进行研究生理论的学习和研究生课题的研究,这直接影响了国家培养中医研究生的初衷。

三、培养中医研究生的师资力量

我们知道中医的学习不是一朝一夕,中医研究生的培养更是不易,不仅要求学生有较高的中医素养,一个优秀的中医导师更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中医研究生教育已经发展很多年,也培养出了大量有着丰富临床和科研经验的导师群体,但是导师素质毕竟参差不齐。这就导致了学生争相报考知名导师,出现扎堆效应,另一些导师却无人问津的现象。随着中医研究生的扩招,一些招生的中医药研究机构中导师数量不足,出现一个导师带多个学生的情况,也出现一些科研能力不足,还不够资格带研究生的导师带学生情况。还有就是有重要课题或经费充足的导师带的研究生会多一些机会进行实验研究,还可以参加一些有意义的学术交流会议,但是有些研究生三年足不出户,眼界不开阔,造成思维的局限性,坐井观天又何谈创新呢?所以如何进行课题及导师的分配也是培养高层次中医研究生的重要一关。

四、学中医的研究生该如何创新

中医研究生的培养不同于本科教育,培养高层次中医研究型人才是最主要的目的,因此,创新精神的培养就尤为重要了,只有不断创新,我国中医事业才能更好的传承和发扬光大。医学科学的变革不仅要求现代医学教育应培养出知识面宽、基础扎实、专业精通,并集预防、治疗与保健于一体的医学人才,更要培养适应性好,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型医学科技人才,即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型人才;为适应现代医学的发展趋势,必须将教育的视野从智力领域向非智力领域扩展,更多地注重研究生思维模式的培养,更多地致力于发现和开发蕴藏在研究生身上的潜在创造品质,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1]。中医医学研究生的教育亦应该如此,但是中医也有其自身独特性。纵观历代有成就的医家,中医药研究生应该向他们学习,通晓经典,遍涉医文史哲,深究先秦诸子,宋明理学,经、史、子、集无不披览,具有扎实的国学功底,再加必要的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拓宽思路,引进和借鉴现代科学的最新成果,从而验证中医药理论哲学基础的科学性,先验性[2]。然而有相当多的研究生连《黄帝内经》、《伤寒论》、《神农本草经》、《金匮要略》等中医经典都读得不多,没有把中医的根留住,没有了学术的源泉,又怎能深入研究呢?所以中医研究生想要在中医方向有所创新,中医原著的研读是必修的。

五、中医现代化的思考

中医现代化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历史趋势,一方面现代化的社会需要现代化的中医,另一方面,传统中医本身也需要现代化,以便在现代社会中继续扮演重要角色[3]。但是中医的现代化到底该如何实现呢?我们是否找到了实现中医现代化的真正可行之路呢?很多中医学家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尝试,如:用西医的理论去阐述中医理论,用实验的方法阐述中医的理论,用动物实验的方法验证评价中医的疗效及中西医各学科的结合等方法。这些研究及探索也做出了一些成绩,但是中医的这些研究是否完全做到了现代化呢?中医现代化的真正出路在哪里,或许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医是我国医学乃至文化的瑰宝,是我们几千年民族文化的传承;作为中医研究生我们不仅要看到中医的优势和前景,还要肩负着中医继承和发扬的重任。中医研究生的培养应努力朝着多元化发展,使中医研究生教育不断向着临床、科研、实验以及教学一体化的综合能力培养方面发展。我们也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求创新,而不能一味地搞创新,求突破;对中医研究生教育的问题不断寻找新的思路和方法,重新探讨中医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模式,以提高中医人才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费舟,章翔等.关于医学研究生教育的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01.06.25;9(2):06-107

现代医学研究篇9

关键词:信息中医学;信息中药学;中药基础理论;现代化;药理学;方法学;生理病理模型

中图分类号:R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7)12-2595-02

中医现代化的关键在于中医基础理论现代化,中药现代化的关键也在于中药基础理论现代化。中药学是中医理论在药学上的具体应用和体现,所以中药基础理论现代化的关键也在于中医基础理论现代化。中医基础理论现代化是中药现代化开发研究的基本前提。近年来,笔者提出并阐述了信息中医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实现了中医基础理论现代化研究的突破,以此为基础创建信息中药学,将实现中药基础理论现代化研究的突破。

1.信息中医学在中药现代化研究中的应用

信息中医学是以信息方法为主要方法,主要研究人的生命整体层次信息的内容及其运动规律,扩展人类处理生命信息的智力功能的医学。 根据中医形气神理论,结合现代生理学,信息中医学把气血理论中气血的有形部分,诠释为生理学意义上血液和组织液。

信息中医学认为气血(血液组织液)是人的生命整体层次信息的天然载体,为研究和应用提供了足够的信息丰度;直接从气血获取生命信息将减少信息失真;在日、年等完整的生命节律时段内,通过连续提取人血液指纹图谱信息,以中医藏象理论为框架,构建动态的人整体层次的生命信息模型体系即血液指纹图谱藏象信息模型体系,来实现中医学的理论表达,并在此基础上以信息技术实现中医学的研究与实际应用。藏象信息模型充分的体现了信息中医学的内涵,克服了既往四诊提取信息方法信息量不足而且稳定性差、客观记录不便的缺点,充分证明了中医数学模型体系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实现了对传统中医最充分的继承和创新。

信息中医学及藏象信息模型体系不仅充分的实现了对传统中医的继承和创新,而且从人生命信息的整体层次充分整合了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医学和生物学的研究成果,实现了对系统生物学研究的升华。

信息中医学及藏象信息模型体系应用到中药现代化研究中,将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1实现中药基础理论客观化 药性理论是中药研究和应用的基础,这里所说的“药性”是指与疗效有关的药物的性质与性能的统称,它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沉浮、性味归经等。以信息中医学和藏象信息模型体系为平台,根据每一味药物在藏象信息模型体系中生理和病理状态下的不同反应,可以实现对药性客观的定性与定量。

同理也可实现用药禁忌、品种鉴定等理论客观化和实现复方理论和研究方法客观化,即实现中药基础理论的客观化。

1.2创造了适合中医药研究的生理病理模型 藏象信息模型体系的建立,创造了适合中医药研究的生理和病理模型(病理模型即中医“证”动物模型),实现了以中医的方式进行中药药理学研究的突破,提供了实验和临床的药效学及药代学研究平台。

1.3实现了中医学对实验动物属性的划分 西医药普遍利用实验动物做临床前的药学研究,并通过临床研究来验证临床前研究的有效性。能否通过对既往临床研究药学研究与临床前研究药学研究的数据进行分析,并建立一个公式,直接根据临床前研究药学研究的数据对临床研究药学研究进行准确的预测?

信息中医学及藏象信息模型体系可以实现这一理想。中医理论有对动物划分五行属性的内容,血液指纹图谱藏象信息模型体系在人和不同实验动物上一定有区别,而且是可以客观化定性定量的区别,这样就可以建立一个公式,直接根据临床前研究药学研究的数据对临床研究药学研究进行准确的预测。 藏象信息模型体系数学实验的开展也将支持这一目标的实现。

1.4创新中药药理学研究方法 近年来,国内相继有证治药动学、时辰药动学、血清药理学、药动学一药效学(pK-pD)模型、胃肠药动学、中药指纹图谱药动学、药效-药动-时间三维模型等中药药理学新方法的提出和应用。

指纹图谱方法是处理海量信息的适宜方法,中药化学和中药药理学研究的对象是拥有海量信息的复杂系统和开放式复杂巨系统。因此,信息中医学认为无论中药化学还是中药药理学,指纹图谱方法都是目前为止最适宜的方法。

综合以上内容和方法,信息中医学提出指纹图谱-证象-药效-药动学研究方法,其中指纹图谱包括中药指纹图谱和血液指纹图谱,证象包括血液指纹图谱藏象信息模型体系,其中也包含着时间因素。指纹图谱-证象-药效-药动学研究方法。从分子水平上和药物整体信息层次与人生命信息的整体层次上对药和证进行客观的定性与定量的研究,中药复方是中医临床治疗最主要的特点之一,研究中药复方作用的物质基础和作用规律是实现中药现代化的关键,本方法实现了这一研究的方法突破。

2.创建信息中药学

2.1信患中药学的概念 传统中药学是以中医学为理论基础的中药学,信息中药学是以信息中医学为理论基础的中药学,根据信息中医学为理论,信息中药学解决了中药基础理论客观化的问题,更解决和发展了中药应用理论,大大有利于指导临床用药及开发新产品。 信息中药学还将解决更多的药学问题,以下试举两例。

2.2扩展了传统中药学的范围 岳凤先教授曾经多次撰文倡导西药中药化研究,信息中药学的提出和新的中药药理学研究方法的创建为这一倡议提供了技术保证,因此,信息中药学的理论和方法实际上实现了对西药体系的包容。

另外,现代医药学中经常应用的生物制剂和微生物制剂、酶制剂、免疫用品和组织学组织工程学制剂等等,也因为以上原因,由信息中药学的理论和方法实际上实现了其的中药化。

2.3对中药学进行了的重新分类 根据信息中药学的概念,中药学将以药物的信息属性为标准对传统中药和对被包容进来的西药体系进行重新分类。

3.创建信息中药学的意义

现代医学研究篇10

西医学依靠分析科学的出现而产生,依靠其发展而提高。中医学则依靠宏观科学的出现而产生,依靠其发展而提高,以分析为主的微观科学在发展了数百年后出现了现代的宏观科学。宏观科学在上世纪中后期,出现了飞速的发展,这就是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灰色系统、耗散结构理论、模糊数学、混沌理论、量子力学等。不少学者将其与中医学进行渗透、研究,但成就不大。其原因,不是大方向不对,而是这些理论还不足以将中医学理论破译、诠释,还不足以使中医学理论升华到新的理论水平,出现新的理论平台,出现新的突破。比如,美国1965年模糊数学问世,“”结束以后传入中国,立即与中医学进行了广泛的交叉。中医学中的很多基本概念,都可以用模糊数学进行诠释。中医学的“君、臣、佐、使,取类比象,大数法则”等均是模糊推理。中医学的诊断,是一种模糊诊断。中医学的治疗,是一种模糊综合评判。虽然,模糊数学说明解释了中医学的很多概念,使某些理论上升到了现代科学的高度,有了一个现代科学的解释。但是,十几年来只看到模糊数学在其他方面有了很好的应用,出现了模糊冰箱、模糊洗衣机、模糊电脑,在提升中医学方面却未有长足的进展。这如前所述,主要是宏观科学还未发展到能完全诠释中医学,进而提升中医学的高度。那么,什么是中医学研究的突破口呢?长期以来,我看了很多有关突破口的文章,给我的感觉是,这些文章所述观点很难找到突破口。笔者认为,突破口就是用现代宏观科学研究中医学,实现中医学的现代化!随着微观科学发展而发展的西医学,已将单因素疾病的治疗不断攻克,比如某些传染病(如天花、结核病、疟疾、伤寒、痢疾等)、创伤等,为人类的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对多因素疾病,如肿瘤、心脑血管病、慢性疲劳综合症、衰老等,西医学就收效甚微了。而中医学就有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也就是说,解决这类问题的希望寄托在宏观医学上,随着宏观医学的发展,一些多因素疾病将得到攻克,从而对人类生命的延长,对人类健康进一步做出重大贡献。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个他山之石就是宏观科学。有了这样的共识,中医学发展中困扰我们的现代化与传统化、国际化与民族化、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融合与独特、中医不能西医化等一系列问题即可迎刃而解了。现代化与传统化:用现代宏观科学研究中医学,提升中医学,自然就是现代化,将传统医学上升到了一个现代化平台,自然是传统的继承与发扬,是民族传统的光大,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老中医不仅毫无疑义,反而笑逐颜开。国际化与民族化:用现代宏观科学语言诠释中医学,才能真正国际化,才能让国际科技界、医学界,听懂中医学的语言,了解中医学的特点,接受中医的治疗,扩大中医学的影响,才能使民族的东西国际化。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中医学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们把它看作是一种文化。因为它有鲜明的传统的人文学科特点,是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的交融。中医学的形成不仅有漫长的历史过程,而且有一个深厚宽广的文化背景,所以它有极为丰富的内涵。既汲取了我国古代哲学、文学、美学等人文学科的丰富营养,也汲取了大量古代当时发达的地理学、天文学、气象学、数学、物理学、物候学等宏观科学的合理“内核”,与当时医疗实践有机结合,不断渗透,创造出了中医学。所以,实际上它融合了人文和自然科学的多种学科。在现代科学剧烈的分化与结合态势下,如何实现中医学在现代层次上与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的结合,有的学者认为,这并非易事怎样解决?只有把中医学定位是宏观科学,只有用现代不断前进的宏观科学去研究、诠释、提升古老的中医学,这个矛盾才能自然而然地解决。融合与独特:预言学家认为,21世纪科学大发展的大趋势是融合,医学科学当然也不例外。

二、但是融合决非指学科分科的消失。

融合即是综合,中医学将在21世纪随着科学综合发展的大趋势而大发展,同时保持自己的特色。中医不能西医化:中医学是一种宏观科学,研究、发展中医学就应该用宏观科学来研究、来发展,促使其提高。如果用西医学微观科学的方法研究中医学,是可以的,也应大力提倡,但是其成果只能是西医学的成果而非中医学的成果。比如:中医学者用西医药学的方法从青蒿中发现了治疟疾的特效药青蒿素,虽然是中医药学者发现的,但是这也是西医学的成果。正如,上世纪上半叶从麻黄中发现麻黄素,从黄连中发现黄连素一样,这都是西医的成果。虽然发现了黄连素,西医用黄连素治疗肠炎、痢疾,目前疗效已不佳;但是中医仍然用黄连治疗肠炎、痢疾,目前疗效仍然很理想。黄连久用不衰,已长达2000年。但是,发现青蒿素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成果,对疟疾的治疗有巨大的意义。这样的工作还要做下去,争取有更多的发现。用西医学的方法可以而且应该去大力研究中医、研究中药,这是西医学的发展。中医现代化使用宏观科学去研究中医,其结果不是西医化,而是“中医”化,是中医学的提升、拓展、提高,更“现代”。中医学的发展才可以真正出现“继承不泥古,发扬不离宗”。美国的中医专家邱国柱先生在为《中医现代化研究》作序时提出“中医的现代化,将不是中西医的简单相加,更不应该仅仅局限于用西医的方法来‘证明’中医的疗效,或探讨其疗效和机制,或解释其理论原理。中医学有着完整的理论体系,他是比现有医学更高更深的高度综合化的人体生命科学。中医学应该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成果,发挥本身的优势,从而达成中医的现代化”。中医学的方法符合当代科学方法论总的精神:以客观总体为着眼点,强调整体性、相关性与动态性。中医学的方法,符合当代科学发展的趋势。因此,很多有识之士都看清了这点,如钱学森先生就说过‘医学的方向是中医’的话。

三、解决中医发展的问题,关键是人才的培养和创新。

同志1995年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对于古老的中医学来说也是如此。中医学发展的动力在于不断的创新。要想创新,就要培养创新的人才,就要抓富有创新内涵的教育。中医的教育,应加大现代科学的讲授范围,主要应将现代宏观科学的学科,向中医学院学生渗透。比如,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模糊数学、耗散结构理论、灰色系统、混沌理论、量子力学等及其最新进展。其中尤以现代高等数学、现代物理学的进展为最应“渗透”的内容。本身原为宏观科学的中医学,应该而且可能随着宏观科学的发展而发展。中医学应尽快与当今各种飞速发展的宏观科学交叉、渗透,出现各种新的横断学科、交叉学科。科学发展的沃土是交叉学科、横断学科。控制论的发明人维纳说过,这块沃土是一块处女地,一经耕耘,即可收获。从人才角度看,懂模糊数学的有几人精通中医学,懂中医学的有几人精通模糊数学?中医界缺乏大量的交叉学科、边缘学科人才是影响中医学发展的最大“瓶颈”。很多科学理论的发现、发展出自交叉学科,中医学也不例外。我们可以预言,中医学的现代化,反过来会大力促进现代宏观科学的发展。中医学院人才的培养,应出现中医学与现代宏观科学的双学历学士、双学历硕士、双学历博士,培养交叉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和横断学科的学术带头人,从而推动中医学的飞速发展。比如,目前就应培养精通中医学又精通混沌理论的学术带头人。从而出现中医学基本理论的新的分支:混沌中医学、模糊中医学、系统中医学、信息中医学、控制中医学等。中医学院的学生不学高等数学是一大缺憾。马克思说过,“一种科学只有在成功的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

四、中医学实际上很好的运用了古代数学成果——大数法则。

而一般的高等数学达不到中医学进一步发展的要求,只有用高等数学的最新分支、最新发展与中医学进行交叉,才能发展、提升中医学。中医现代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按上述的大方向逐步做起,从小到大,积少成多,从量变到质变,最后形成用现代宏观科学指导下产生的崭新的中医学)现代化的中医学。这就如古人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层之台起于垒土。中医界应力戒目光短浅、急于求成、固步自封、囿于成见、浅尝辄止的不利于发展的陋习。任何事物发展、前进的动力在于内因,外因通过内因来起作用。中医学发展的势头不强劲,问题出在中医自身。中医学前进不快我们不能“怨天尤人”,强调外因,应反躬自省,从自身找原因。我们应该知道我们的特色在哪里,自己的优势在哪里,自己的强项在哪里!自立才能自强,中医能自立而且能自强!这样发展的结果,笔者设想在我国将会有两种医学——西医学与中医学,或微观医学与宏观医学。一种病会有西医学(微观医学)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和中医学(宏观科学)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患者与医生均会各择其优,或者是二者结合治疗。21世纪宏观医学与微观医学的进一步发展将组成崭新的生命科学。笔者这种观点,将会引起中医界的重视,受到现代科技界的认同,受到广大中医学院学生的赞同,受到广大医学院学生的赞同,受到广大医学院教师和研究生的赞同,也会受到远见卓识的广大老中医的赞同。中医学的深化研究,必然涉及中西医结合医学。中西医结合医学是建立在中医学和西医学基础上的一门医学。新中国成立后,中西医结合研究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未能取得创新性、突破性的发展。

五、中西医学结合学者基本上由两部分组成。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从中央到地方一批又一批西医中人员陆续培养出来,形成中西医结合的基本力量,其成员大部分为高级西医临床与教学人员,西医理论造诣深,又系统学习中医,中医也精通,数十年来,基本用西医分析的方法即微观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中医、说明中医、论证中医,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另一部分是上世纪50年代以后,60年代初培养出来的中医学院的学生,包括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这些学生由于要当医生,就必须懂西医,这是客观环境压力所造成的,用现在的说法就是市场、就业的压力,逼着他们也得懂西医,能使用听诊器,能处理急诊(中医院也得有急诊室),成为一批中学西人员,他们也在搞中西医结合,也搞出了不少成果,其方法也使用西医分析的方法即微观医学的方法去研究、论证、说明中医。中西医结合在理论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沈自尹院士的《肾的研究》,把肾阳虚是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功能低下说清楚了。这样的工作还有很多,今后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中西医结合最突出的价值是临床上的应用。中西医结合使很多疾病的治疗上了新台阶,出现了新的疗效水平,对我国人民的生命健康起了积极的作用。很多国外人士,尤其是广大华人归国治病,大都是奔中医和中西医结合而来的。这就是中西医结合的生命力。中医学的定义是什么?笔者给中医学下了一个定义:中医学就是中华宏观医学。中华宏观医学是中华民族用整体的、宏观的理论去解释人体产生的生理与病理现象,通过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多靶点、多成分的整体调控的方法治疗人体疾病的一种医学理论体系,中医学是一种中国古代形成的独特的宏观医学,它是当时中国古达的宏观科学与当时医疗实践不断结合的产物,反映了当时的宏观科学水平和医学水平。2000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最简单明了的对中医学的注释就是中华宏观医学,简称中医学。他将沿着自己的轨迹前进、发展,这是中医界的历史使命。其方法是用宏观的方法研究中医学,用上世纪中叶开始兴起的宏观科学来研究中医,这种宏观科学在21世纪将有大的发展,同时带动中医学的发展。西医学将沿着自己的轨迹前进、发展,这是西医界的历史使命。其方法是用微观的方法研究西医学,西医学将随着微观科学的发展而继续长足发展。中西医结合医学仍然要发展。中西医结合医学主要将沿着用西医的方法、思路去印证中医的疗效。从中医理论中找到西医解释的突破口,从中药中找到更好的有效成分或单体等。总之,中西医结合就是将宏观医学与微观医学进行沟通。

六、人体的生命科学将由三部分组成:宏观医学(中医学)、微观医学(西医学)、宏观与微观结合医学(中西医结合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