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教学的含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04:34

语言教学的含义篇1

摘要:语言是民族文化的载体,词汇系统的形成与发展与民族的社会文化息息相关。词汇不仅具有语言意义,还具有文化意义。本文拟从探讨词汇的语言意义与文化意义之间的关系入手,指出在第二语言教学中进行这一研究的重要性,并阐明对外汉语教学中词汇教学的基本方式。

关键词:词语的语言意义和文化意义;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一、词语的语言意义和文化意义

这里词语的语言意义与文化意义是一组相对的概念。词的语言意义,是指词的以概念义为核心的基本意义及由语言本身因素所形成的派生义,词的文化意义,是指词在特定社会文化交际背景下所获得的意义。

词语的语言意义与文化意义的关系,具体表现为两种情况:

一是有些词语只有语言意义,没有文化意义,属非文化词语。例如人,山,湖泊,科学,物理,等等

二是语言中的大量词语,是既有语言意义、又有文化意义的。这些词语,大多是开始仅有语言意义,而后来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逐渐获得文化意义的,称之为具有文化附加意义的词汇,也有学者直接称之为“文化词语”。例如“后门”,字面意思浅显易懂,即“房间的背后的可以自由出入的门”,然而这个词却是一个颇具中国特色传统文化的词语,意为“靠关系、金钱、权力等方式进行违法操作的渠道”。

二、在第二语言教学中进行这一研究的重要性

在第二语言教学中,在目的语与学习者的母语之间大致可以概括出以下不同的几种情况:

胡文仲在《跨文化交际》一书中阐述了三种情况,分别以a、B代表两种不同的语言,这里的概念意义也称语言意义,如下:

1)a、B概念意义相同,内涵意义相同或者大致相同

2)a、B概念意义相同,内涵意义不同

3)a、B概念意义相同,a有内涵意义,B无内涵意义

第一种情况,例如,指称自然现象和科学技术术语方面的词汇:“太阳、月亮、星球、空气”与“sun,moon,star,air”;“计算机、电视机、科学”与“computer,television,science”在语言意义和文化意义都是相同的。

第二种情况,例如,颜色词“红”,按中国的风俗习惯“红”色表示喜庆,一对新人结为百年之好时,穿红色服装表示大吉大利。而英语中的red却用来表示愤怒、气愤。如likearedragtoabull指“能激起愤怒或强烈感之事”。

第三种情况,例如,“月亮”,同英语中的“moon”一样,同指那颗围绕着地球转动的星球,所不同的是中国人对“月亮”寄以太多的情感意味和文化内涵,如“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等。关于月亮中国人常常会联想到“嫦娥”、“玉兔”、“桂树”、“广寒宫”还有“中秋节”,这些文化习俗也是只有中国才有。再比如美国的“参议院”“众议院”,英国的“上院”“下院”等词汇反映了他们各自国家民族文化,中国没有。但他们的语言词汇中也没有“人民代表大会”。

在此,还应补充以下三种情况:

一,语言意义与文化含义皆不对应。如如汉语中的砚台、花轿、旗袍、乌纱帽、中山装、留守儿童、和谐社会等“文化词语”

二,语言意义不对应,文化含义对应。例如英语中的“aluckydog”和汉语中的“幸运儿”。

三,语言意义貌合神离,文化含义差别悬殊。如“休息室”直译为“restroom”,“community”,与“社区”相结合的词语,如“社区服务”“社区之家”有人将其译为“communityservice”和“communityhome”,这些都是没搞清楚词语的语言意义和文化意义。

针对上述六种不同语言词汇语言意义和文化意义的异同关系,我们在教学中也采用不同的态度和教学方法。

一,针对上述第一、第二、第三、和第五种情况的词语,学习者对于这类文化词汇理解水平较高,因为这类型的词汇内涵意义或相同或增减信息后达到理解或通过记忆理解,在第二语言学习中的阻碍不大。在教学中对于这类文化词汇,教师应当引导学生避免望文生义,

二,针对第四种情况的词语的教学,首先要注意词语的出现顺序,其次,在讲授时要注意大的文化背景的介绍。此时,在对外汉语高级班中,各种类型选修课的开设就显得很有必要。

三,针对第六种情况的词语,则要从目的语文化出发,一开始就导入目的语文化背景下的正确语言意义和文化意义。切记不要用母语简单的翻译,更要防止用母语文化来理解貌合神离的文化词语。

三、对外汉语教学中词汇教学

一、词汇教学的原则

1,紧扣教材,浅显讲解,以词汇常用义项为重点,切勿无限度的扩展,将生词的讲解复杂化。每节课的生词量是一定的,学生对生词的学习时间也是有限的,要用学生学过的词语讲解来浅显地讲解生词,先理解最为常用的意思,理解课文,在此基础上适度的扩展讲解词义和用法,这样有利于学生记忆。切勿过多的扩展释义。

2,精讲多练。就是要精讲、少讲,讲主要的和重要的;多操练,多实践。课堂时间十分珍贵,在掌握语言知识之后,一定要多花时间进行语言实践活动。将学习的语言转化为自然习得语言。

3,重视“重复率”。在汉语词汇教学中,要善于利用记忆的特点及规律,提高学生的记忆效率,让词汇从短时记忆中进入长时记忆,因此,需要词汇信息呈现出一定强度的复现率。

二、词汇的释义方法

(一)一般词汇即只有语言意义词汇的释义方法

1,实物或图片展示法。即利用具体的实物或者图片来说明词语的意义。这个方法在解释名词,尤其是具体而非抽象的名词时很管用。比如“扁担”,作为生词,很多学习者不知道扁担是什么,甚至听都没听过。那么如果实物好好找到,教师可以搜集关于扁担的图片,在课堂上给学生展示,并说明其用途。再例如一个水果名称“李子”,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有些水果只生长在部分国家,所以有的学生就没见过,也找不出母语的词进行解释,那索性就带一个李子在课堂上给学生看,简单有效。但是这种方法也有局限性,因为适用对象有限。

2,利用汉字字形释义。即利用汉字的结构,偏旁部首来理解词语的意思。例如“葬”,《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1,掩埋死者遗体;2,泛指依照风俗习惯用其他方法处理处理死者遗体。看到这个字的结构,发现中间有个“死”字,就可以利用这点让同学记住“葬”是和死有关。再例如:铁,锌,钙,钢,钩,针,钉,钗,铅等等,根据偏旁,我们可以猜出这组词与金属有关。

3,翻译法释义。即将所学的词语翻译成学习者已获得的语言(母语或第二语言),这种方法主要用于解释外来词或者用汉语难以说明白而用外语解释得更好更方便的词。如瀑布―waterfall、幽默―humour、网球―tennis、以便―sothat;inorderto等,但是,这种方法不建议常用,因为易造成学习者已有语言的负迁移现象。

4,近义、反义对比释义。一个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可以同它的近义词、反义词、类义词等的比较分析中显示出来。在对外汉语教学实践的过程中通过对近义词、反义词的比较分析,学习者可以加深对词语的理解,以便更好地掌握汉语词汇。但同时我们所选词汇的难度及所分析的深度与广度一定要有所控制,适可而止。例如“成果”和“后果”:成果,是指付出艰辛劳动后的收获,结局往往是成功的,是褒义词;而“后果”常指结局是不好的,失败的,是贬义词。再例如,积极和消极、优势和劣势、陌生和熟悉、上涨和下跌等等。通过这样一正一反的对比,建立词与词之间的联系,突出了词语间的对应关系。

5,语素释义法。这也是个人比较推崇的一种释义方法,即根据生词中学过的语素来讲解词义或引导学生推测词义。在这里给出游黎老师曾在课堂上讲解的例子,“精美”,教师要先清楚“精”字的含义,“精”在《庄子・人间世》:“鼓播精,足以食十人”的意思是:精米,上等米之意。在《吕氏春秋・察传》:“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也”中,精的意思是事物的精华。《现代汉语词典》对精的解释有经过提炼或挑选过的意思,另有完美,最好之意。了解了“精”的含义,我们就大概可以理解“精美”的含义,即每个细微的地方都很完美。然后可以引导学生猜测“精密”、“精盐”、“精装”、“精忠”、“精英”等的词义。

(二)文化词汇的释义方式

文化词汇的语言意义方面,我们可以采用一般词汇的释义方式,而针对文化附加意义这部分的释义我们不妨尝试下列方法:

1、情景法。把词语放在语境中,也就是联系句子、话语和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来理解。例如“吃醋”一词,讲解时可以给出日常生活中具体的情景,便于理解,并进一步说明多用于指男女关系中产生的嫉妒情绪。既而,指出在交际的语句中常作谓语,并且可以说成“吃某人的醋”。

2、核心词归类法。对由核心词构成的系列文化词语进行归纳,便于学生理解蕴含其中的文化含义,体会其中的感彩。如:走狗、疯狗、恶狗、野狗、狗屁、哈巴狗、看门狗等等。再如,胡仲文教授的《跨文化交际学概论》[4]中讲解的数词“九”,在中国文化传统中,“九”是表示最高、最多的大数,又因为“九”与“久”谐音,人们往往用“九”表示“长久”的意思。历代帝王都崇拜“九”,希望长治久安,因此皇帝穿九龙袍。依据“九”的这些意义,我们可以类聚汉语中其他有关“九”的词语,如:九龙壁、九重霄、九族、九泉、九品、九连环、九牛二虎、九死一生、九九艳阳天……

3、联想法。词语的文化意义包括引申义、联想义、比喻义和象征义,这些都是靠联想而形成的义项,因此我们可以利用联想法来讲解文化词语。例如“猫头鹰”,在汉语中,猫头鹰与前兆迷信有关。由于它在夜间活动,鸣声凄厉,于是人们联想它的叫声与死人有关,说猫头鹰叫孝。谁要是在树林里听到了它的叫声,就预示着家里可能有人会死,因此,猫头鹰也被认为是不祥之鸟。

更值得注意的是,在运用上述释义方法时,应尽量用目的语解释目的语。优点在于,可以摆脱母语的干扰,增加学生接触和感受汉语的机会。我们通常所说的由第一语言思维逐渐向第二语言思维过渡的过程,而运用目的语直接释义正是在培养学习者用目的语思维的过程,所以,这种方法很管用。但是也要注意,释义时要难易适度,通俗易懂。如果难易度掌握不好,会出现越解释越混乱的现象,所以作为教师,首先要清楚学生的汉语水平,尽量用学生已掌握的词汇做通俗易懂的解释。

结语

研究词语的语言意义与文化意义是为了更好的进行词语教学,第二语言词汇教学的目的在于帮助以汉语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准确地理解词义和恰当地运用词语,充分利用其母语的“正迁移”,提高第二语言词汇学习的质量。因此,做好词汇教学的工作是对外汉语事业发展的必要一环。(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参考文献

[1]周红红,李卫东.词汇的文化联想义与跨文化交际[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2]周小兵.对外汉语教学入门[m].中山大学出版社.

[3]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11

[4]杨捷.略论词汇的文化意义[J].文化与研究2008.12.

[5]苏宝荣.词的语言意义、文化意义与辞书编纂[J].辞书研究.1996.4

语言教学的含义篇2

【关键词】系统功能语言学医护英语

一、引言

在英语应用越来越普遍的社会发展中,英语已经成社会交流沟通的重要工具。医院也是重要的英语应用场合,尤其国外患者的增多,对医护人员的英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系统功能语言学是从英语文化和英语意义的角度发出,系统功能语言学为医护人员学习英语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本文主要分析了医护英语用语应用情况,结合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论,探索了医护英语学习提升的具体策略。

二、系统功能语言学英语应用分析

系统功能语言学就是描写了现实生活中人们是如何使用语言的,语言系统能够表达哪些意义以及语言是如何表达它所表达的意义的。概念传播理论,实践出真知,语言运用是一个长期连续的过程,而这一过程与语言运用体系是密不可分的。语言运用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其主要包括语言的延伸意义,语言的大体系与小体系之间的衔接意义,相关衔接链条的形成过程以及所要揭示的各种含义。所以,语言运用就是要在语言的运用中了解含义,掌握方法,形成语言运用体系。

如何使用语言是一种人际交往的重要能力,要具有分析语言的能力,就需要在庞大语言体系中找出所需要的小体系。而在语言体系中,话语权掌握者需要的是更为精确精准的应对之语,需要遵循5w原则(即:whenwherewhowhatHow),从而分析场景场合所需要的语言,更能准确的判断并选定精确语言表达含义,更要明白选择这个语言小体系的原因。

三、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医护英语用语分析

1.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阅读学习分析。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阅读学习倾向于向学生灌输知识的单向行为,学习语言的终极目的是语言运用,其次是掌握知识,再次是了解语言含义。语言运用能力分为人际交往和读写能力两个方面,而这两种能力的培养是共同进行的,因此,掌握语言含义的同时更要会运用语言的含义。课堂教学具有广泛性,语言学习者就要在广泛性中找出语言的针对性,掌握具有针对性的语言并在实际中加以运用。也就是说,语言学习者需要掌握书本语言所揭示的字面含义与语言深层含义,在了解记忆的同时分析语言,对相关延伸内容加以学习并在实践中运用,逐步系统的掌握语言运用。

2.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词汇学习分析。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词汇教学中需要重视学习兴趣的培养,检验学生语言知识掌握程度的标杆是考试,如何达标需要在知识的系统学习运用过程中实现。分析语言知识掌握的过程,初级阶段是记忆能力,连续不断层的记忆是掌握知识的基础,层层递进,在学习期结束串联知识点形成知识链条进而形成知识面。点线面的结合要求学生具有分析语言知识的能力,横向记忆,纵向串联,从而成功达标并为进一步的语言运用打好基础。因此,在语言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学习过程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对于概念含义类知识加以归类汇总,对于运用解析类知识加以分析指导,对于关联知识类加以串联延伸,并且在传播知识过程中加以运用,从而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参与者。

3.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口语听力学习分析。依照系统功能语言学听说后读写原则,学习的目的是运用,运用更多的是体现在毕业后的工作生活中,这就要求广泛教学的同时更要具有针对性。因此,学习要以书本为基础,以工作需要能力为目的开展。书本阅读是基础,在阅读过程中分析理解表面含义和深层含义,进而延伸阅读相关联内容理解深层含义。以理解含义为基础运用到实际中,场景模拟提供了运用平台。如工程师先从图纸学习开始,图纸形成于脑而作用于实际项目中,项目现场的工程讲解和实地考察更能增加学习的兴趣和经验积累学习。

四、总结

医护英语需要强化实践,能够通过提升语言综合能力,在语言应用中获得全面提升。系统功能语言学能够指导医护英语的教学和学习,为其提供相应的指导,能够以语言的产生和应用来提升医护人员的英语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梅雪.系统功能语言学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版),2010,02:94-95.

[2]龚丽萍.系统功能语言学视野下的高职商务英语语篇教学研究[J].职教论坛,2014,23:66-69.

[3]廖益清.系统功能语言学在特殊用途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山东外语教学,2000,01:85-88.

语言教学的含义篇3

关键词:会话含义认知语境听力理解

一、引言

会话含义理论是语用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该理论探讨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下来分析语言,解释话语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现代英语教学越来越重视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听力理解能力是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方面。将会话含义理论的有关知识应用于听力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及语用能力。本文旨在结合认知语境的有关知识,探讨会话含义理论对提高听力理解能力的指导作用,从而提高外语学习者的听力水平。

二、会话含义理论

会话含义理论是理解自然语言的一种学说,是Grice于1967年在哈佛大学提出的。他认为,在所有的言语交际中,为了达到特定的目标,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存在着一种默契,一种双方都应遵守的原则,他称这种原则为合作原则。

“合作原则”是会话含义理论的核心,它包括四条准则:数量准则(Quantitymaxim),话语提供充分而不多余的信息;质量准则(Qualitymaxim),话语的内容是真实的;关联准则(Relationmaxim),话语要贴切,即与语境县关联;方式准则(mannermaxim):说话要清楚明白、简洁而又条理。

如果在言语交际中说话人一方的话在表面上违反了合作原则,那么,听话人一方就要根据当时的语境,推断出说话人表面违反合作原则的目的,也就是说明白表面违反合作原则的隐含意义,Grice把这种在言语交际中推导出来的隐含意义称作“会话含义”(conversationalimplicature)。我们可以发现日常交际中只理解话语的字面意义是不够的,要理解说话人的真正含义,必须结合语境及其他有关背景知识,才可以推导出所说话语的隐含意义。所以语境在会话含义的理解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认知语境在理解会话含义中的作用

人的知识结构是对外部世界结构化(即概括或抽象化)的结果,Sperder&wilson从认知科学的角度出发,将语境定义为“一个心理结构体”(psychologicalconstruct),它是听话者头脑中关于世界的一系列假设,不是仅仅局限在当前物理环境或上下文的各种信息,它还包括对将来的期盼、科学假设、、关于各种趣闻轶事的记忆、普遍性文化假设、关于说话人的心理状态的看法或了解等(何兆熊,2000)。交际是否成功主要取决于交际双方对彼此的“认知环境”的构成是一系列可以显映的事实或假设的集合,所包含的信息构成一个人理解话语的潜在的认知语境。

因此,言语交际是一种认知语境的参与过程,制约话语理解的并非一定是具体的情景因素,抽象化、认知化了的语境才是起主导作用的因素。以一则评价人的话语“Heisagoodfriend.”为例,这句话可以有两种解释,用以讽刺时具有“Heisabadfriend.”这样的含义,如果语境改变了,我们尽可以改变原句的文字含义,如:“Heisafriendinneed.”“Heisaniceguy.”“Heisalwaysreadytohelp.”“Heneverleavesyouinthelurch.”等。

由此可见,认知语境对话语理解的制约作用在会话含义理论中显得尤为重要。在话语理解的过程中,“由于认知语境的差异,同一话语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牵引出不同的语用意义”,语境是交际双方的一座桥梁,离开语境就无法分析会话含义。因此,在推导会话含义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语境线索,以理解话语要传达的真正信息。

四、会话含义理论对听力理解的指导作用

听力教学是外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听的能力不仅与听的技能、熟练程度有关,而且与听者的其他方面的语言能力、文化背景知识、思维分析能力及语用推理能力等有着密切的联系。英语听力教学大部分是以录音为主,听力资料大都为真实的话语交际语言,是人们在一定的文化背景和特定语境中进行的日常话语交际。会话含义理论有助于解释听话人如何理解话语的意图,帮助学生推断话语的真正含义。

下面以Cet-4全真试题听力理解部分中的考题及模拟试题中的练习为例,说明借助认知语境,会话含义理论对听力理解的指导作用。

(5)m:Howispeter’seducation?

w:Heisquitewellread.He’severheardofShakespeare.

Q:whatdoesthewomanimply?

a:peter’seducationisverypoor.

B:peter’seducationisbetterthantheaverage.

C:peter’seducationisgood.

D:peter’seducationisexcellent.

在这个对话中,女士的回答显然违反了质的准则,在双方的认知语境下,稍微有一点英国文学知识的人都会知道莎士比亚在西方是家喻户晓的,女士这样说实际上是在说反语:彼得的知识水平很差,这样说比较客气委婉。

(6)m:presstwelveplease,thankyou.

w:Youarewelcome.that’swherei’mgoingto.

Q:wheredidthisconversationprobablytakeplace?

a:inalaundry.

B:inanelevator.

C:inalibrary.

D:inabakery.

这种情况在四级听力对话中,表现为信息量不足,要求考生借助关键词来判断说话人的身份、职业、方位等。这则对话短短数语,乍一看不知所云,违反了数量准则,但稍具现代生活经验的人就会知道,按一个数就能到一个地方,肯定是电梯里了。

(7)m:ihavegotahighfeverandwanttoseeadoctor.Canyourecommendoneforme?HowaboutDr.neil?ifoundhisnameinthedirectory.

w:well,iguessthebestthingicansayforhimisthathereallyhassomeinterestingmagazinesinhiswaitingroom.

Q:whatdoesthewomanimply?

a:SheisneverbeentreatedbyDr.neil.

B:Sheisbeensittinginthewaitingroomtoolong.

C:Dr.neilisnotagoodchoice.

D:She’dliketorecommendamagazinetotheman.

乍一看这则对话,似乎驴唇不对马嘴,违反了关系准则。女士没有直接评论这位医生的医术,而是拐弯抹角,说一些毫不相干的话,违反了关系准则,言下之意是医生的印象反倒不如等待室的杂志,答案应为C,这位医生肯定不是个好选择了。

(8)w:Youdidn’tseemterriblyenthusiasticabouttheplay.

m:Youmustbejoking.ifihadapplaudedanyharder,imusthavebrokenmyhands.

Q:whatdidthemanthinkoftheplay?

a:Hethoughtitwasterrible.

B:Hethoughttheactorswereenthusiastic.

C:Helikeditverymuch.

D:Hethoughtitwasveryfunny.

这位男士不直接说“ilikeditverymuch.”而是用虚拟句式描绘看戏时鼓掌的情景,一般人的常识认知都会理解这样使劲鼓掌肯定是喜欢得不得了。违反方式准则,使得男士的回答显得更加生动。

五、结语

听力理解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深受教师和学生的重视,也是以后大学英语四、六级听力测试的重点。听力教学可以利用语用认知研究的成果作为指导,特别是听力理解能力的训练和测试中,当学生听得清字面意思而不理解话语的真正意图时,教师可讲授一些会话含义理论,帮助学生多含蓄话语的理解,学会用会话含义推导话语真正的含义。现在听力测试侧重于考查学生对真实交际语境的理解,这就要求学生多了解一些英美的常识及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只有在共识的认知语境下,才能更好地理解会话含义,从而提高听力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1]Sperder&wilson,D.Relevance:CommunicationandCognition[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92-102.

[2]何自然.陈心仁.当代语用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91-94.

[3]姜望琪.语用学――理论及应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78-99.

语言教学的含义篇4

一、语境对英语词汇教学的重要作用

1.语境可消除歧义用语境判断出歧义词句的准确意义

歧义(ambiguity)指的是某一句子、词组或单词的意义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可能的解释。歧义有两种,一种是语法或句法上的歧义,例如“youngmenandwomen",可被理解为yo-ung/menandwomen/(两者都年轻)或者,yotmgmen/andwom,all(前者年轻)。另一种是词汇上的歧义。出现词汇方面的歧义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方面是由于一词多义或同性异义带来的歧义。例如:

(1)thedamagewaSdonebvtheriver,

句(1)中by的意思可以是beside(在…旁边),也可以是throughtheagencof(由…造成)。那么句(1)就可有两种理解,即:

thedamagewasdonebesidetheriver,(破坏是在河边造成的。)

theriverbroughtaboutthedamage,(是那条河造成的破坏。)

奇怪的是在日常交流过程中多义词很少会造成歧义,因为我们所接触到的词义已经被周围的众多因素限定,比如:所处的环境、时间空间的限制、讲话者的个性特征,年龄,性别,教育,职业,等等。语境的存在限定了多义词的某种含义,以致于学习者往往会忽略词汇的其他含义。如man,具有很多含义。但我们还是很容易猜出它在以下句子中的意思。

manmustchangeinachangingworld,(thehumanrace)

Hetippedthechess-board,dumpingthementothefloon(aplayingpieceusedinchess)

theyaremanandwife,(husband)

thevisitorsenthismanfortheluggage,(servant)

由以上句子可知,man通过与居中其他词项的相互作用,呈现不同含义,因此语境可从众多含义中确定某单词的确切意义。

2.语境赋予丰富的感彩,理解其言外之意

一些单词因为语境而赋予了特殊的意义,即词汇的言外之意。除了个别本身具有感彩的单词外,大部分单词的感彩决定于其所在语境。也就是说本为中性的词汇在一定语境中转化为具有感彩的词汇。这是因为出于特殊的社会、文化、习俗背景以及作者个人的特殊用法,有些单词被赋予丰富的感彩以致于在文章的含义有悖于其本意。如在Shakespeare的戏剧midsummernight'sDream(第五幕,场景一)描述道:

“thouwall,owall,osweetandlovelywail,

Showmethythink,toblinkthroughwithmineeyrie,

thankscourteouswall,Joveshieldtheewellforthis…

我们知道wall是个没有生命的具体名词,本应和中性的较客观的形容词连用,比如tall。long,wide等。但在这段独白中,却和sweet。lovely,courteous具有表达主观情感的形容词连用,同时赋予wall强烈的感彩。另一方面,当具有褒赏色彩的单词nice出现在句子you'vegotusintoanicemess中时,却表达了讽刺贬低的意思。因此特定的词汇语境可以明确告知读者单词所表达的确切含义,解读作者的真正用意。

二、结论

目前为止,本文已探讨了语境对词汇学习的重要意义及语境对词汇意义的影响。但我们不能盲目夸大语境的作用,而应全面客观合理地看待语境。一些语言学家曾断言:单词仅存在于语境,脱离了语境,其意义已不复存在。这种论断是不科学的,缺乏现实依据的。词汇在语境中意义的表达还受其它因素的制约。比如单词本身的含义,语言群体所形成的协议等等。

如若单词脱离语境失去了意义,人们就没有办法编纂字典了。一位著名的语义学家曾说过: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都不能否认一个事实,独立的单词或多或少有其稳固的意思,有实际所对应的指示物,而非任何其他的事物。这是在交际中必不可少的单词所具备的特性之一。也就是说,虽然单词总是置身于特定的语境中,但有些词汇也可以脱离语境,表达某一特地含义。比如一些著作的名称Resurrection(托尔斯泰),Ghost(易卜生),root(亚历克斯・哈里),虽说这些题目虽只有一个单词,但却蕴含深刻涵义。

语言的使用者不能为所欲为地使用语言,这里必定有个协议:如何使用单词以及它们所表达的含义。沟通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单词事先约定的词义。也就是说,单词的意思己储存在话语社区成员的记忆中。因此,当其中一个人发言后,在大多数情况下听众会了解其意义。无怪乎DwightL.Bolinger(德怀特L.鲍林格)断言:当我们说语境决定词义时,并非是语境赋予单词某种含义,而是选择了一个存在的适合的意思而已。

【参考文献】

[l]michealH.Long,JackCRichardmethodologyinteSoL(abookforRe-adings)[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2]张韵雯.现代英语词汇学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语言教学的含义篇5

关键词:语言学习;语义学;语境

一、引言

英语语言学习作为从源语言到目标语的一种动态且有意识的过程,围绕着语言学,文化,文学等因素展开。在英语教学和英语学习中,这些因素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其中语言文化占有显著而重要的地位。但是许多英语教师对这一点仍然不清楚,因此本文探讨语义学和教师如何教授语义以及语义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内涵。

二、语义学

语义理论是指事物所指或所代表的词汇的意思相关的理论。我们可以通过指出所涉及到的事物来解释这个单词的意思。对于一些适当的名词和固定的名词短语,这种方法是可行的。当我们表达“themostinfluentiallinguistnoamChomskyteachesatmit”,的时候,我们会用"themostinfluentiallinguist"和"noamChomsky"指一个特别的人,用"mit"指一个著名的学府。

但是,这种理论同样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当我们指出“desk(桌子)”来解释它的意思的时候,我们在说“desk(桌子)”时,并没有指出它的大小,形状,颜色以及材质。我们以这个为例子,当然这种情况是普遍存在的。也就是说,我们看到具体事物时,还有很多意思无法用看这个行为表现出来。这些抽象的概念是不存在于物质世界,只能通过意识感觉出来,这种抽象的事物称之为概念。

三、意义关系

单词在不同的意义关系中相互联系。有些单词具有比其它单词更多的相似意义,例如,desk和chair相比,它拥有与table更接近的意思。反过来,我们也可以说desk和table相比,它拥有与chair不同的意思。因此,可以说desk的意义包含在furniture意义中,也可以说furniture意义包含desk的意义。由此看出,单词的意义处于一个与它相关单词的网络结构中。也就是说,单词与单词之间,语言单位和语言单位之间的语义关系可以解释为意义。语义关系中,有三种意义关系:相同关系,相反关系,以及包含关系。

(一)同义词

同义词是相同关系的专业术语。英语中有许多同义词,这些同义词主要有两种来源:盎格鲁-撒克逊和拉丁文。这两种来源中有许多成对出现的单词拥有相似的意思。例如:buy和purchase,world和universe,brotherly和fraternal都具有相似的意思。但是意思完全相同的次却很少。所谓的同义词都是依赖与上下文的,它们使用的方法不同而已。例如,同义词可能在方式上表现出不同,在语境"LittleJim__atoyrabbit"中,使用“buy”比“purchase”更恰当,它们在含义上可能有所不同。这也是人们为什么戏谑的说,“我很节俭,你精打细算,而他是吝啬的。”同义词在地域上也可能表现出不同。“秋天”这个单词,在英国称为“autumn”而在美国却是“fall”。类似的还有,英国人住“flat”乘坐“tube”而美国人住“apartment”乘坐“subway”。其中“flat”和“apartment”都表示“公寓”;“tube”和“subway”都表示“地铁”。

(二)反义词

反义词是反义关系的专业术语,分为以下三类:等级反义词,互补反义词以及相反反义词。其中等级形容词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当我们谈到反义词的时候,通常是指成对出现的反义词,例如:好与坏,长和短,大和小等等。这些反义词主要是一些形容词,它们具有三个特征。

首先,等级形容词具有等级性,也就是说,成对出现的形容词在程度上是有区别的。对一方的否定并非是对另一方的肯定。例如,有的东西“notgood”,但并不意味着“bad”。我们也可以用“justso-so”或是“average”来表示。这类形容词可用“very”修饰,因此,可以说“verygood”和“verybad”。此类反义词可以有比较级和最高级的形式,因此,可以说,有的事物比其它事物“better”或“worse”;有的事物是“best”或“worst”。有时候,如果要表达中等程度,可以使用单独的词汇表示。例如,关于大小方面,既不大也不小我们可用“medium”来表示。除了表示两种极端的气温――“hot”和“cold”之外,还可用“warm”和“cool”来表示。这组本身就是一对反义词,同时他们还有一个处于中等程度的形容词-“lukewarm”。

其次,这类反义词是根据不同的标准来确定等级的。也就是说,没有一个判断事物好坏,长短,大小的绝对标准。标准是随着所描述的事物不同而变化的。例如,大汽车实际上就比小飞机小得多。微型计算机跟微生物相比,算得上庞然大物了。

老师在教会学生如何区分单词的相同和不同时,还可以让学生通过母语和英语的对比来区分。例如,“home”和“family”在意思和用法上都是不同的。但中文中,这两个单词在形式上是相同的。因此,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应该要学会辨认和避免母语造成的影响。虽然单词在形式上相同,但在不同的语言中它可能有着不同的意思或者是相反的意思。再如,“mypatientisverypatient.”这句话中,第一个“patient”是名词,指“病人”;而第二个“patient”是形容词,指“有耐心的”。通过这样的方法,学生可以很清楚的理解他们所学的知识。

四、语境中教学

ogden和Richards在“语义的语义中”提出语义三角关系,他们认为单词和它所指的事物之间的关系不是直接关系。因此在在教学中要通过上下文进行教学。

英语教学中语义学的一个重要的内涵是指语义是通过具体的上下文表现出来的。因此,词汇表是有用的,但对英语学习者来说是不够的。单词和短语拥有许多不同的意思,这需要老师和学生之间不断的运用这些词汇和短语进行交际。同时,需要老师培养学生分析语义方面的能力。由于语义是具体的语境表现形式,因此词汇应该放在语境中进行教学,这样通过语篇可以帮助我们解释单词。当然通过语境,学生也可以清楚的知道单词搭配方式。这样老师可以教授一些固定的短语,同时学生以一种很自然和动态的形式学习英语。语境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新单词出现的语法形式,因此教师可以将新单词的语法形式和其相似的意思进行比较,这样学生可以掌握单词的规则和不规则的用法。通过语境,学生还可以了解新单词出现在哪种情况中并学会怎样正确的使用这个单词。

五、教师的创造性

随着文化在英语教学的不断融合,文化含义应该更加明确的在词汇,非语言交流以及语言文化的其他方面表现出来。但是,语义学的这些方面经常被忽略。在学生用书和教师用书中,编者通常没有提及文化含义。显然,编者应注意将文化内涵融入到词汇和英语的其他方面。语义学和文化在这个领域涉及得极少,因此,要求老师需要有创造性,在课堂中采取更加有效的教学手段,应避免认为只有一种方法教授语义学和文化。由于语言中的含义是复杂的,因此,教学需要反应这种复杂性。显然,语义和词汇是等同的,忽略不同的语义会剥夺学生对语言本质的理解。英语教师转变先前传统的教学方式,对学生们正确运用语言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

六、结束语

在英语教学的课堂中,笔者认为大量的语言现象是跟语义学相关的,涉及了一些关于英语课堂中语义教学的含意。综上所述,文化含义应该要不断的融合在英语词汇教学及英语其他教学内容中。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从理论和实际中不断发展和探讨语义学。

参考文献:

[1]杜宇,李晶,结构语义学与英语词汇教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476).

[2]山东省大学英语教学研究论文集[m].石油大学出版社,1995.

语言教学的含义篇6

关键词: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会话含意;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其主要的功能在于交际。外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中得体运用语言的能力,以达到有效的交际。当代学生需要的不仅是基础语言知识和技能,他们还需要具有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以解决具体交际问题的能力,即语用能力。

一.会话含意相关理论阐述

会话含意理论是语用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会话含意是交际者通过话语的表面意义,根据特定的语境推导出话语的隐含意义,即语用含意或话语的言外之意。它的主要内容在于合作原则以及运用合作原则的准则来产生会话含意。会话含意理论吸引人的地方是违反合作原则中的某条或多条准则后可能产生的会话含意,且与特定语境密切联系,也就是说,含意的产生与准则的违反有关。

二.会话含意理论对英语听力教学的启发

对于英语听力教学,理解会话含意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因此,重视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理解会话含意理论对于提高英语听力的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会话含意理论的分析,可以从以下这些方面着手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⑴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听力基本技能,更要概括性地向学生介绍会话含意理论的内容,使学生认识到其在听力理解中的积极作用。听力理解不能仅仅停留在语音、语调、词汇、语法等基本技能方面,更应该注重运用会话含意理论来理解说话人的真正意图。教师可以从数量准则、质量准则、关系准则和方式准则这四个角度分别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听力材料,有意识地准备一些违反这些准则而产生会话含意的听力练习,让学生在课堂上集中训练。

⑵听力材料尽可能的多选择真实材料。

真实的材料,就是普通人用普通的方式说的普通语言。英美人在日常交际时是比较自然的,而学生上课所选择的材料往往是那种比较标准的,没有任何纰漏的材料,这是不符合实际交谈场景的。在日常交际中,任何人都有可能犯一些语法错误,违反一些原则,但在听力课上听的材料是不会听到这样的句子或段落的。而这常常是我们的外语教学失当之处。

⑶教师可以根据“平衡活动法”,将听说训练相结合,以达到语言输入、练习和交际输出之间的平衡。听力课堂上要尽可能的多进行口语练习。在实际生活中,听与说是并存的,口语表达流畅,听力自然不会过差,所以语言教学不能把二者分开来进行。在听力课堂上让学生多进行即兴会话练习,以此模拟真实环境下的会话情景,可以巩固和提高他们理解会话含义的能力,培养其洞察非语言性暗示的能力。因此,应重视学生在口语中运用关联和推理理论,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和内在化。

⑷补充文化背景知识,扫除学生因风俗习惯差异引起的听力理解障碍。因为,话语意义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的理解。研究表明:听的能力不仅与听的技能及其熟练程度有关,而且与听者的其他方面的语言能力,如文化背景知识、思维分析能力以及语用推理能力等有着密切的联系。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该国的文化背景知识。由于不同文化在世界观价值观和风俗习惯的差异,会话含意常常成为跨文化交际中的一个障碍。

听力教学可以利用会话含意的研究成果作为指导,特别是在听力理解能力的训练和测试方面,当学生听得清字面内容而不理解话语的真正意图时,教师应讲授一些有关会话含意的理论,帮助学生增强对含蓄语言的理解,掌握正确的会话解码技巧。在听懂语言表层结构的基础上推断话语的真正含意,无疑会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语用能力,而使相互的交际水平得到大大的提高。所以听力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上,即培养学生使用正确思路推断言者话语含意的能力。运用会话含义理论是提高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水平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语言教学的含义篇7

论文关键词:语言交际中的会话含义

 

1引言

语言在人类劳动过程中产生,是社会交际的重要工具。在日常语言交际过程中,人们并不总是有话直言,言无不尽,出于共同的知识背景人们会自动遵守经济原则,导致“惜语如金”的结果,或为了获得特定的交际效果比如委婉、回避、幽默等,而是采用间接策略,话里有话。如果对这些语言现象视而不见,必然会导致交际的失败,甚而影响人际关系。格莱斯提出的会话含义理论及后人对此理论的发展为分析语言的艺术和人们有效的言语沟通提供了科学的方法。

2研究综述

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莱斯(Grice)于1957年发表的《意义》一文中从语言交际的本质出发,把意义分为“自然意义”和“非自然意义”。在言语交际中,话语的非自然意义指人们意欲表达的意义,即在特定的场合下表达出交际者意图的语用隐含意义。在此基础上,1975年格莱斯在“逻辑与会话”一文中提出了著名的会话含意理论及人类会话活动的一条指导原则——合作原则,对解释人类的语言交际活动起了重要作用。英国学者Leech从社会学、心理学、修辞学的角度回答了人们为什么要违反合作原则,他提出人们出于“礼貌原则”人文历史论文,常常不愿坦率明言或者常常故意声东击西,解决了“合作原则”难以解释的话语现象(索振羽2007:87)。随后Levinson(1987)的会话含义三原则——信息、数量和方式原则对会话含义理论进行了修正补充。徐盛桓的《会话含义理论的新发展》(1993)等多篇文章中探讨了会话含义理论的内部机制,给出推导会话含义的一般规则论文开题报告范例。沈家煊把列文森《语用学》一书的各章先后译成汉语,内容涉及指示现象、会话含义、言语行为、预设和会话结构(高航2004)。冉永平(2007:56)尝试运用非单调逻辑的推理形式来分析话语中的含意,弥补Grice含义推导的不足,为会话含义的语用推导提供不同的视角。熊学亮(2007)综合前人的研究,进一步构建出会话含意的推理模式,使对会话含义的理解变得具体形象化。

国内研究者还探讨分析了二语听力中对会话含义的理解状况。尚晓明(1996)以新格赖斯会话含意理论为基础,指出“含意否定”、“语用移情”和荷恩等级概念对英语教学的指导作用。杨连瑞,张德玉(2004)撰文会话含义理论有助于对语境中话语意图的正确理解。倪秀英(2008)的研究发现中国学生对于理解言外之意的题目,正确率很低,学生的会话蕴涵推理能力普遍较弱。

3会话含义理论及应用

3.1合作原则

在所有的言语交际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有目的性的,或沟通信息、咨询意见或要求索取等等。格莱斯会话含义理论提出,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说与听者双方存在着一种默契,一种两者都应该遵守的原则,即“合作原则”(何兆熊,2000:154)。具体体现为四条准则,概括而言:数量准则即所给信息不多也不少;质量准则即说真不说假;关联准则即说话要切题;方式准则即表达简洁忌晦涩。Grice认为说话人违反合作原则下四个准则中的一个或多个准则,就会产生特殊会话含义,听话人根据这些原则,结合语境,经过语用推理,得出多于字面意义的会话含义,即“言下之意”。在合作的基础上交际才能顺利进行,但是真实交际中或出于礼貌或委婉等因素有太多“话中有话,弦外之音”等违反准则的现象,事实上这些都是说话人基于“愿意合作”的前提下违反准则而产生的特殊会话含义。熊学亮在?语用推理?一书中根据会话含意理论的合作原则,构建出会话含意的推理模式(2007:25):(a)话语+语境→含义;(B)违背准则→特殊含义。

如下是一个真实有趣的生活场景片1:

a:谁把草莓全吃完了?一个不剩!

B:好像C很滋润吗!(B,C窃笑……)

B并没有回答谁吃完了草莓,是违反了关联准则,听者应该究其原因,得出C吃了草莓,生活中B和C是兄弟,B觉得直接告状有那么点不够意思,又觉得不说不快或不答也不对,所以选择了这种违反合作原则的方式,即维护了自己“不是小人”的面子人文历史论文,又小小的“挑衅”了兄弟C。无论是当事人还是旁听者一定能感受到这种违反合作原则而产生的语言幽默感,至少弱化了矛盾。试想如果硬生生的直言,会有这种交际效果吗?说不定还会有言语冲突。

3.2Levinson新格赖斯会话含义理论

Grice的四准则主要研究特殊会话含义,并且其特殊含义的推导也常凭感觉经验而来,没有给出具体的推理模式,众多学者对此进行了修正和补充。Levinson提出的会话含义三原则—信息、数量和方式原则是在Grice会话含义基础上发展而来,被称为新格赖斯会话含义理论。不再以遵循或是违反准则来推理特殊会话含义,而是以常规关系为支柱,以研究一般会话含义为核心,并且建构出会话含意的具体推导机制。这使新格赖斯语用推理机制可以在生活上得到普及运用论文开题报告范例。概括而言,根据⑴数量原则—说话人陈述信息上要不弱于你所知道的程度,听话人则以弱否强,即“说弱不听强”;⑵信息原则—说话人只提供不多于交际目的所需的最少的语言信息,听话人则扩充理解,即“说少含义多”;⑶方式原则—说话人不要无故使用冗长的、隐晦的或有标记的表达式,听话人则根据表达方式的异常推导特殊含义,即“标记意深长”。

应用量原则进行推导,有关的句子应该含有可以比较其信息强度的词。Levinson利用荷恩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荷恩等级关系”。如下列各组词的“荷氏关系”:……

在荷恩等级关系中,强项蕴涵弱项,弱项否定强项。句子里有能够进入“荷氏关系”的词,就可以根据它们的信息强度进行推导。如生活场景片段2,妈妈到校了解孩子的表现情况:

妈妈:这孩子最近表现怎么样?

老师:还可以吧,……

根据数量原则及荷恩等级关系,<表现不好,还可以,好,很好>,妈妈可以做出“说弱不听强”的推断,这孩子可能不是自己想象或期望的很优秀。相信这个场景很多家长都遇到过,老师的委婉表达避免了尴尬局面,家长听了这句话也做好了思想准备讨论孩子的问题。

Levinson还表明三原则的运用中人文历史论文,数量原则>方式原则>信息原则,并且如果并存两种(或多种)意义相同的表达式,无标记的用信息原则推导其会话含意,有标记的用方式原则推导出无法应用恰当的信息原则推导出来的会话含义。如2009年12月大学英语四级听力对话理解:w:ineedtotalktosomeonewhoknowsBaltimorewell.i’mtoldyoulivedthere.

m:oh,butiwasreallyyoungatthetime.

Q:whatdoesthemanmean?

男士的应答应与女士提出的告知巴尔的摩的情况相关,但是他既没有回答是否告知,也没有对巴尔的摩进行介绍,而是说“我那时很小”,听者根据“说少含义多”的推理方式和话题关联性,扩充说话人的信息内容,推理出言外之意“现在对那里不熟悉”。事实上此处也就是把他的话与话题联系起来,补充完整成一个清晰的因果关系“iwasreallyyoungatthetime,soicanprovidelittleusefulinformation”。

4结语

语言交际中的会话含义现象处处可见,所谓“听锣听声,听话听音”,我们需要了解一些语用学知识,避免不必要的误解,共建交际和谐,促进人与人之间有效的沟通交流,同时使我们的语言更加艺术化、生动化。

参考文献:

[1]高航、严辰松.语用学在中国20年综述[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4).

[2]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3]倪秀英.听力训练中培养推理能力的实验研究[J].外语教学,2008(4).

[4]冉永平.语用学纵横[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5]尚晓明.新格赖斯会话含意理论与外语教学[J].外语学刊,1996(3).

[6]索振羽.语用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7]熊学亮.语用使用中的推理[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8]徐盛桓.新格赖斯会话含意理论和语用推理[J].外国语,1993(1).

[9]杨连瑞,张德玉.会话含义理论与英语听力教学.山东外语教学.2004(1).

语言教学的含义篇8

【关键词】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文化导入语义理解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72(2013)11-001-01

在英语词汇学习中,由于词汇蕴含着不同文化内涵,这就给学生学习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当然这并不是说学生不知道怎样准确发音与拼写,而是难以得体而准确地运用词汇,无法准确了解特定语境下词语的真正含义。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则需要注重文化导入,让学生在比较与学习中感悟中西文化差异,学会结合上下文等猜测生词词义,理解特定语境中词汇的准确含义,从而提高学生语义理解能力、阅读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把握文化导入因素,了解文化差异

语言承载着文化,而文化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语言,影响语义。所以,在英语词汇教学中,教师需要适当导入文化知识,而不是脱离文化纯粹分析词汇知识中的语音、句法、语法特点。一般而言,在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内容分为知识文化(如文化艺术、宗教、政治等文化知识)、交际文化(禁忌语、致谢语、问候语等)。如“raincatsanddogs”,意为“下倾盆大雨”,若不了解词汇背后的文化知识,学生会疑惑不解,下雨就下雨,天上怎么可能掉下猫与狗呢?猫与狗又怎么和下雨扯上关系了呢?再如汉语“爱人”一词,有些学生因欠缺交际文化知识,而误用英语“lover”一词。实际上,“lover”意为“情人”,两者意义相差甚远。可见,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文化导入是十分必要的,其具体因素包括如下方面。

首先,词汇系统与构成,包括称谓语、招呼语、忌讳语。如与汉语相比,英语亲属称谓词更少,仅仅一个“aunt”则包含了“舅妈,姑妈,姨母,阿姨”等几种关系。在汉语中,“农民”泛指“农业劳动者”,而在英语中则因其不同的文化教育、经济状况,有“peasant”与“farmer”之分。再如有关“死”的委婉语。在汉语中,古代说“殁、终”,现在通常说“走了、去世了、过世了”等。而英语则为“breatheone’slast”、“beasleepinthearmsofGod”、“beatrest”等。

其次,词义冲突与误会。第一、由于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导致词语层面意义有所不同。如由于情感观念差异,导致语义褒贬不同。以“狗”这一词汇为例,中英使用语境存在明显的差异,语义理解不尽相同。譬如在汉语词汇中,狗一般是贬义形象,与之相关的习语以贬义居多,如“狼心狗肺”、“丧家之犬”等。但在西方语言中,狗象征着聪明、忠诚等,不含贬义,如“Loveme,lovemydog.”(爱屋及乌);atopdog(位高权重之人)等。第二、由于心理联想差异,词汇的象征意义有所相同。如“red,yellow”等色彩词汇在中西方词汇理解上有所差异。同时,因中西方文化背景不同产生了独具特点的俚语、典故等。另外,在选用英语词语时,会因语言表达环境与表达对象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可见,要想真正理解语义,则需要将词语融入到社会文化背景中。

二、优选文化导入方法,加深语义理解

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若要让学生更好的学习文化知识,克服语义理解障碍,教师还需要讲究文化导入方法。

第一、比较导入。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因为交际文化因素较为隐蔽,因此本族人常常“习而不察”,所以,只有对比各种语言文化,才能够把握不同的特点,发掘文化差异。所以,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教师可利用比较导入法,将文化知识穿插到词汇教学中,让学生对照中西方词汇,归纳中西文化差异。

以动物词汇为例,比较中学习文化知识。如英汉语言中可运用不同的动物词语来同样的比喻意义。其中,“牛”和“马”,“狮和虎”则是两组典型例证。在中国,虎是“林中之王”,而在西方国家,这一桂冠则颁给狮子。比如alionintheway,意为“拦路虎”;throwfeedtothelions,表示“送入虎口”。虽然运用的动物不同,但表达的意思一样。另外,在英汉语言中可运用同一动物词语来表述类似的文化概念。以“rat”为例,汉语词汇中词语,含有贬义,如“鼠目寸光”等。在英语俚语中,rat指人时喻意和汉语虽有出入,却也包含贬义。如Heratsmeout.他把我给卖了;icansmellarat.我觉得事有蹊跷。这样,通过比较学习,可让同学们深刻明白中西方文化差异,准确理解语义,正确使用英语词汇。

第二、直接导入。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直接导入法是文化导入的常用方式。即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对那些易于产生误解或有理解难度的英语词语,教师可适当分析词语文化背景,如通过图片呈现,或分析语素义,或叙述故事,让学生了解词源等,从而帮助学生加深语义理解。

比如英语词语“spaghettijunction”(多层式立交桥、复式公路枢纽),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语义,教师可简单穿插有关文化背景知识,分析词源:“Spaghetti”表示“意大利式细面条”。该词汇最初来自意大利语中的“spago”,意为“一条线”,而当很多条线相互交织时略显杂乱,所以“spaghettijunction”引申成多层式立交桥或复式公路枢纽。

语言教学的含义篇9

关键词:会话含义理论语境听力理解

语用

1概述

美国语言学家Grice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会话含义理论,该理论主张通过话语的弦外之意来反溯语言的具体环境。近些年来,会话含义理论被应用于我国的英语听力教学中,对培养学生的听力水平和语用能力产生了积极的效果。

2会话含义理论

Grice的会话含义理论主张,为了达到言语交际的特定目标,说者和听者必须达成良好的默契,这需要双方具有共同遵守的准则,Grice将之称为合作原则。

会话含义理论的“合作原则”包括四条基本准则:

①:数量准则(Quantitymaxim):要求对话双方的话语信息充足而丰富。

②质量准则(Qualitymaxim):要求双方交流的话语必须是真实而客观的。

③关联准则(Relationmaxim):要求话语的内容尽可能现实而贴切,确保与语境紧密交融。

④方式准则(mannermaxim):要求话语精准明白,富有条理。

Grice认为,言语交际中如果说话人明显不符合合作原则,那么,听者必须要进行语境分析,推断出说者之所以不能够遵循合作原则的缘由,设法找出之所以违背合作原则背后的隐含意义,Grice把该隐含意义称之为“会话含义”(conversationalimplicature)。Grice主张,不要仅停留在话语的表面意思,要想探究出说话人的真实含义,须分析语境和相关背景,才能挖掘出话语隐含的深层涵义。

3认知语境在理解会话含义中的作用

语言学家Sperder&wilson立足于科学认知理论,认为语境是“一个心理结构体”(psychologicalconstruct),它是由听者对现实生活环境的全部的假设构成的,但它并不拘泥于现实处境或机械地服从文本的信息,它同时应该包括听者对将来的期盼、合理目标、习惯风俗、宗教观念等等背景内容。语言交际的成功有赖于听者和说者能够很好的领会彼此的“认知环境”,在此基础上一系列可以反映的现实或假设的集合可以有效的实现,这样话语的潜在认知语境会成功的构建。

如上可见,在会话含义理论中认知语境对话语理解的约束作用尤为重要。在双方沟通的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认知语语境的差异必然导致同一话语在不同语境中语用意义的差别”。为了追求对会话含义的准确理解,要求会话双方对语境的把握和建构能够统一原则,这方面工作的成效越好,对话效果就越精准,从而提升沟通成效。语境是沟通信息的纽带,准确分析会话含义要依赖语境分析。

4会话含义理论在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听力训练在英语教学中作用越来越大,听力一方面要求听者具备较高的英语技能和对英语的熟悉程度,另一方面要求听者在文化知识的背景、逻辑分析能力和语用能力上达到相当的水准。目前国内的听力教学以播放影音材料为主,来自现实生活的话语交际情境是其主要选材。会话含义理论的运用可以帮助听话人深入准确地理解话语,从而有助于学生很好地推断出话语深层次的真实内涵。

以下面对话为例证,可以说明把握好认知语境后,会话含义理论会在听力教学中发挥重要意义。

w:HowisJane’seducation?m:Sheisquitewellread.She’severheardofShakespeare.

Q:whatdoesthemanmean?

a:Jane’seducationisverybad.

B:Jane’seducationisabovetheaverage.

C:Jane’seducationisgood.

D:Jane’seducationisexcellent.

在该会话中,女方的话明显不符合质量准则,分析一下认知语境,稍有英国文化背景的人都知道莎士比亚在当地妇孺皆知,反语在女士的话中被运用,彼得没有文化素养,女士的话比较委婉。

再看一则对话:

w:ihaveaheadacheandneedtoseeadoctor.Canyourecommendoneforme?whataboutDr.John?inoticedhisnameinamagazine.

m:well,iguesstheonlythingicantellyouisthathereallyhassomeinterestingmagazinesinhiswaitingroom.

Q:whatdoesthemanimply?

a:HeisoftentreatedbyDr.John.

B:Heiswaitinginthewaitingroomtoolong.

C:Dr.Johnisnotagoodchoice.

D:He’dliketorecommendamagazinetotheman.

这段话貌似风马牛不相及,完全不符合关系准则。女士不谈医生的医术高低,反而说一些不相关的话,言外之意是看等候室的杂志也比医生的感觉好,C是正确答案,约翰医生不是最佳选择。

w:Youdidn’tappearterriblyinterestedinthedance.

m:Youmustbeplayingajoke.ifihadapplaudedanyharder,myhandsmusthavebeenbroken.

Q:whatwastheman’sopinionofthedance?

a:Hebelieveditwasboring.

B:Hebelievedtheactorswereinteresting.

C:Heenjoyedit.

D:Hethoughtitwasveryhumorous.

对话中男士不说ienjoyedit,,而是用虚拟句式描写看舞蹈时热闹的场面,常人的理解肯定是用力鼓掌肯定表达充分的认可。由于不符合方式准则,衬托出男士的话非常生动。

5结语

听力教学在大学英语中历来深受师生的喜欢,以后重要性会越来越高。未来听力教学可以借助会话含义理论,尤其是在听力训练和考试中,当学生难以理解对话的深层含义而停留在字面意思时,教师应借助会话含义理论,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含蓄话语,帮助学生挖掘出话语潜在的含义。今后听力测试越来越注重学生对交际语境的掌握和理解,这必然要求学生在日常多学习和了解英美的历史和思想文化,只有建构起扎实有效的认知语境,会话含义才能够得到精准的理解,从而推动听力理解水平步步提升。

参考文献:

[1]Sperder&wilsonD.Relevance:CommunicationandCognition[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92-102.

[2]何自然.陈心仁.当代语用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91-94.

[3]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49-57.

[4]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32-33.

[5]熊学亮.认知语用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37-45.

[6]何兆熊.认知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55-67.

语言教学的含义篇10

关键词:文化意识应用能力中职英语

《中职英语教学大纲》指出:不仅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和职业场景中的英语应用能力.同时要引导学生了解、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文化素养,为学生的职业生涯、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大纲》强调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对语言的学习起着制约作用。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是从事服务性行业。如导游、跟单员、等熟悉运用英语进行口语交际的人才。因此,在中等职业教学中,应该把英语教学和跨文化交际紧密结合起来。在教学中,不仅要传授学生语言知识,更重要的还要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一、渗透文化意识的重要意义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我们人类思维工具。语言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含着该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透过一个民族的语言,可以感受该民族多彩的文化形态。关于文化的定义,英国人类学家tylor曾给出了一个被学术界誉为“经典定义”的广义界说,“文化或文明,就其广义的民族学意义来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关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人们历来推崇的观点是,语言和文化互为渗透。第一,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第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和文化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语言不能脱离于文化之外。因此,作为英语语言的学习者,不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也就无法真正学好英语。

二、英语渗透文化意识培养的策略

文化教学是指对学生进行跨文化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累英语国家文化的知识,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张晓光(2002:164)建议采用以下途径进行外语文化教学:(1)在教材里加入有关西方社会的风俗习惯和行为模式的内容:(2)利用录像和电影进行教学,然后组织讨论;(3)鼓励学生与外国人交流沟通;(4)让学生读一些短篇故事或剧本,要求他们记下有意义的文化细节;(5)让学生多读一些有关跨文化交际方面的书籍,帮助他们提高对文化差异的理解;(6)举办有关文化习俗方面的讲座,同时在可能的情况下,对比与其他国家不同的风俗习惯。基于职业教育的特殊性,笔者认为,应针对性地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1.充分利用教材.挖掘文化因素。

在现有的中职英语教材中,包含着许多文化因素.如能充分利用好这一资源,将给课堂增加无穷的乐趣。在教材中,出现最为频繁,也最易于学生接受的文化因素之一是词汇。在汉英两种语言体系中,有些对应词本义大致相同,但不同的文化内容却蕴含不同的词汇。只有在熟知文化背景的基础上,才能正确理解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因此,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正确认知词汇隐含的文化含义。

以颜色为例,由于历史文化背景、思维方式和审美心理的不同,不同的颜色在不同的语言中有着不同的象征意义。譬如,绿色在汉语里象征新生、希望、活力等,而green在英语里可以让人联想到嫉妒或稚嫩的,例如:greenwithenvy表示非常嫉妒的,greenhorn表示缺乏经验的.greenband表示新手;蓝色在汉语里的引申义较少,但在英语中blue却饱含意义,如gettheblues表示忧郁,onceinabluemoon表示罕见,blueblood表示出身贵族。汉语中的红色代表吉祥、如意,与“红”搭配的词大多为褒义,如“红火”、“红利”、“红娘”等等;在英语中却相反,搭配的词大多为贬义,如Redink(亏损),Redflag(提示危险警告的旗)。此外,“红”在汉语中还具有“正义”,“革命”的含义,但在英语中却根本没有。

2.创造使用教材,渗透文化意识

除了语言本身所承载的文化涵义外。西方国家的风俗习惯,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等都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和底蕴。因此,在中职英语教学中,教师在把语言材料作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同时,还必须重视文化的导入。在教学中,应利用教材中的知识点,适当穿插一些生动的英语故事情节、国外的风土人情等内容,使枯燥的英语学习变得生动活泼。教师在教授关于西方文化节日的课程时,可以进行拓展。潜移默化地增进学生对异域文化的兴趣度和认知感。例如,笔者在讲到圣诞节时,教师可以讲述关于圣诞节的起源,基督教的历史,圣诞节的主要活动等。又如,在讲到西方饮食时,教师可以比较东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并让学生归纳了哪些是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在老师进行潜移默化教学时,学生渐渐形成一定的文化意识.教师也不再拘泥于照本宣科,而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3有效利用媒体,优化教学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