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数字化改革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06:57

农业数字化改革篇1

数字化小组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数字化改革的决策部署和《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肥药两制”改革数字化小组2021年工作方案的通知》(浙农字函﹝2021﹞229号)要求,切实抓好“数字三农”专班重点任务“肥药两制”改革集成应用,推动“肥药两制”改革综合试点建设数字赋能,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职责分工

(一)机构人员

组长:皇甫伟国,负责小组全面工作。

副组长(常务):朱秀丽,协助组长开展工作,负责小组日常工作,协调对接相关单位。

副组长:宋兆祥,协助组长开展工作,负责做好自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网络公司与省厅委托的网络技术公司的协调对接,4月底前完成系统对接;负责数字化系统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子平台、农产品合格证、农业主体生产记录等工作。

副组长:余晓华,协助组长开展工作,负责做好自建农资监管平台网络公司与省厅委托的网络技术公司的协调对接,4月底前完成系统对接;负责数字化系统农资监管与服务子平台、“肥药两制”改革农资店、肥药批发环节大数据统计等工作。

副组长:吴降星,协助组长开展工作,负责化肥定额施用示范区建设,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服务融入数字化系统,配合做好农业主体化肥购买施用环节的生产记录;负责农药定额施用示范区建设,农药减量增效技术服务融入数字化系统,配合做好农业主体农药购买施用环节的生产记录。

成员:齐敬甲,“数字三农”专班成员,协助组长、副组长抓好各项工作,负责综合试点县创建、试点主体培育,筹办相关活动和会议;负责落实上级交办各项任务,做好相关文件材料的起草和信息宣传,联系网络技术开发公司做好数字化系统建设。

成员:章雯雯,负责与区县“肥药两制”改革数字化小组的对接联系,做好调度和统计工作,完成各项交办任务。

成员:周宏华,市农业综合执法队联络员,承担农资监管与服务子平台运维管理,组织开展示范农资店的创建验收,做好业务指导和操作培训,参加相关协调会议。

成员:曲龙,质监处联络员,承担农产品质量追溯子平台运维管理,配合开展试点主体培育,抓好农产品合格证和生产记录电子台账,参加相关协调会议。

成员:高湖滨,市农技推广总站联络员,承担“浙样施”平台有关功能叠加进数字化系统,会同科教处建立试点主体化肥减量跟踪监测调查制度;承担制定水稻化学农药定额施用标准和技术导则并导入数字化系统,参加相关协调会议。

成员:吕长淮,负责《宁波市“肥药两制”改革精准管控应用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暨建设方案》和局《“肥药两制”改革数字化改革项目实施方案》的拟制,负责与省厅委托的网络技术公司和宁波国际投资咨询有限公司的对接,负责做好系统平台建设招标、实施等工作。

成员:省厅委托的网络技术公司人员,负责做好需求对接,提供技术支持,完成与数字化系统开发相关的各项工作任务。

小组办公室设在局科教处。

(二)工作任务

坚持从“农民生产绿色生态农产品、政府实现肥药双减量”的双向需求出发,以“肥药两制”改革综合试点创建为载体,推动“肥药两制”改革数字化应用落地,加快构建快速响应、高效执行、精准追溯、科学决策的执行链,不断增强农业绿色发展内生动能和智治水平,打造农业高质高效金名片。

二、指标体系

(一)数字化系统。在系统中设置肥药实名购买活跃度、定额施用活跃度,肥药实名购买活跃指数、定额施用活跃指数4个核心指标。前两者用于评价农资店、试点主体“肥药两制”改革数字化应用程度,后两者用于评价区县“肥药两制”改革数字化应用程度。

(二)示范农资店。按照省厅“肥药两制”改革农资店评价指标体系(浙农法发〔2020〕5号),体系内包括数字化管理、绿色化服务、规范化经营3个方面共14个二级指标,对符合条件的报省厅认定为“肥药两制”改革农资店。

(三)试点主体。按照浙江省农业主体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绿色生产、绿色环境、绿色资源、绿色管理、绿色形象5个方面,分种植业、畜牧业、渔业产业大类,差异化设置二级指标的内容及权重,对农业主体进行滚动式评价,在系统平台中以三色图形式展示。

(四)综合试点县。按照“肥药两制”改革综合试点县创建实施方案,在综合试点县创建评价体系中设置试点创建、制度创新、生产方式、资源循环、生态环境5个方面共25个二级指标,对完成创建的4个区县市报省厅进行分批认定。

三、工作体系

(一)下达计划。印发“肥药两制”改革综合试点2021年工作计划,明确综合试点县、示范农资店、试点主体等各项目标任务,将数字化系统建设和应用作为强基固本的重点任务。

(二)组织实施。梳理“需求清单、问题清单、任务清单、改革清单”四张清单,建立省、市、县三级联动的工作联系制度,实行“周报送、月通报、季会议、年考核”工作机制,适期召开“肥药两制”改革数字化协调会、座谈会、现场会。

(三)服务指导。依托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开展千家试点主体大轮训,建立面向农业主体的“一对一”联系责任制度,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开展现场调研和检查,切实抓好以电子台账记录为重点的业务培训和技术指导。

(四)评价验收。按照“县级自评、市级初评、省级验收”的流程开展综合试点创建评价验收。

(五)考核管理。推动肥药实名购买、定额施用活跃指数等指标纳入“五水共治”、乡村振兴实绩、平安宁波等考核体系,根据数据调度情况对区县市考核打分,压实各地政府职责。

四、政策体系

系统梳理“肥药两制”改革数字化工作存在的短板和弱项,有的放矢出台《关于开展“肥药两制”改革数字化系统试运行的通知》等政策文件。

五、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由两张画像组成,一是从绿色优质农产品比率、农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等维度,勾勒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画像;二是从化肥使用量、农药使用量等维度,勾勒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画像,综合评价各地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总体情况。

    

附件:宁波市“肥药两制”改革数字化任务分解和进度安排

 

附件

宁波市“肥药两制”改革数字化任务分解和进度安排

分任务

难点堵点

对策措施

责任单位

“肥药两制”改革数字化监管系统建设

在省厅统一建设的“肥药两制”改革数字化系统中,主体评价等模块以及活跃度、活跃指数等指标仍需完善

督促省厅委托的网络技术公司根据要求于4月下旬完成相关模块和功能建设

科教处、农业综合执法队、质监处

“肥药两制”改革千家试点主体仍有4家未录入系统

督促省厅委托的网络技术公司于4月下旬之前,根据各区县市提供的试点主体名单完成数据核查入库

种植业处、科教处

省市县一体化的“肥药两制”改革数字化系统建设仍需加快

4月底前,将今年的4个“肥药两制”改革综合试点创建县率先接入省“肥药两制”改革数字化监管系统

科教处、镇海区、象山县、慈溪市、海曙区农业农村局

宁波以及县市区使用自建平台,还未实现无缝对接省“肥药两制”改革数字化系统

负责做好有关区县市农业农村局、省厅委托的网络技术公司、负责开发地方自建平台的网络公司三方协调对接,抓紧落实具体操作方案,4月底之前完成系统转移或者系统接入

质监处、农业综合执法队、区县市农业农村局

在局“数字三农”协同应用平台、浙政钉、浙里办应用平台上无法直接打开“肥药两制”改革数字化系统

加强与“数字三农”专班对接,推动市“肥药两制”改革数字化系统接入“数字三农”协同应用平台和市政府数字门户,力争4月底之前系统上线并试运行

科教处、局“数字三农”专班

“肥药两制”改革农资店创建

对“肥药两制”改革农资店创建情况掌握不深

于4月下旬组织开展一次专项检查,于6月上旬组织开展复查,重点检查网络连接、系统安装、硬件配套、主体操作等方面,加强对不达标农资店的监管和指导。建立“肥药两制”改革农资店退出机制,于年底省厅发文公布农资店验收名单时进行动态调整。

农业综合执法队、种植业处、政策法规与改革处

农资经营主体系统操作水平不高

在千万农民素质提升培训计划中列入千家试点主体大轮训年度任务,指导各地认真开展农资经营主体系统操作培训

农业综合执法队、科教处

部分农资店硬件设备老旧,无法正常使用

开展示范农资店建设

农业综合执法队

“肥药两制”改革试点主体培育

各地提供的“肥药两制”改革试点主体质量不高,相比于改革要求有一定差距

于4月下旬组织开展一次专项检查,于6月上旬组织开展复查,要求各地围绕生产台账记录,重点清理“空壳”合作社,结合高品质绿色科技示范基地、示范性家庭农场、数字化工厂建设,重新梳理选定培育对象,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扶持性政策

科教处、种植业处、畜牧处、渔业处、产业信息处、政策改革处、合作经济处

大部分试点主体还未能准确、完整、及时地开展生产台账电子记录

5月底前,率先在试点主体上推动合格证制度由主体追溯向过程追溯延伸,切实抓好生产记录电子台账

质监处、农业综合执法队、科教处、种植业处、畜牧兽医处、渔业处、农技推广总站

在农民素质提升培训计划中列入千家试点主体大轮训年度任务,指导各地开展数字化系统操作和生产台账记录培训

科教处、质监处、种植业处、畜牧处、渔业处

要求各地于6月底之前落实试点主体“一对一”联系责任制

科教处、质监处、种植业处、畜牧处、渔业处

推动试点主体培育情况作为绿色食品标识认定和产销平台推介的重要依据

产业信息处、农业绿色发展中心

线上农药减量增效技术服务不够

5月底之前在系统内设置水稻化学农药定额施用试行标准,按照配套技术导则和重大病虫草害绿色防控产品推荐名录提供用药指导和建议。

农技推广总站

“浙样施”平台有关功能未在数字化系统内叠加

6月底之前,对接省厅“浙样施”平台有关功能在数字化系统实现有效叠加。

农技推广总站

试点主体培育情况缺少评价依据

7月底之前,按照省厅农业主体绿色发展评价管理办法并开展滚动式评价

科教处、种植业处、畜牧兽医处、渔业处、农业综合执法队

试点主体化肥减量情况缺少监测调查

11月底之前,制定出台试点主体化肥减量跟踪监测调查制度

农技推广总站

“肥药两制”改革综合试点县创建

地方政府的属地管理责任还需要进一步强化

4月底之前,将肥药实名购买、定额施用活跃指数纳入“五水共治”、平安宁波年度考核体系,每月通报各地工作进度

科教处

将肥药实名购买、定额施用活跃指数纳入“肥药两制”改革综合试点县创建评价体系

科教处

 

 

 

农业数字化改革篇2

我国农村电影曾经有过令人十分骄傲的辉煌过去。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迅速在全国农村建立起了庞大的电影发行放映网络。经过新时期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农村电影放映普及率达到90%以上,放映场次每年超过2000万场,观众人次在200亿以上。到1990年,全国农村有十多万个农村放映单位,其中农村集镇影院1.1万家,农民看电影的问题基本解决。随着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随着农村大文化市场的兴起,农村16毫米胶片电影由于其银幕小、画面、声响不清晰,放映效果失去了电影魅力,加之1993年后由于彻底取消了农民看电影预收费、农村节目短缺、拷贝价格上涨和县级电影公司体制机制缺乏活力等等因素,农村电影急遽下滑。

从1993年起,国家广电总局几乎每年都要召开全国农村电影工作会议,尝试多种方式,解决农民看电影难的问题。比如1993年,中国电影开始向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国家广电总局明确了县级电影公司可以购买16毫米拷贝的权力,给予县级电影公司经营自,强调县公司是主体,希望其通过内部机制改革,焕发生机,形成活力。1995年,国家广电总局文件规定16毫米影片发行放映放开,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可购买拷贝,都可以在全国农村不受行政区划限制进行放映。之后,全国成立多家16毫米交易中心,解决产销脱节的状况。这个时期,更多的是想通过市场机制来解决农村电影生存、发展问题。由于个体可以购买拷贝,与县电影公司产生矛盾,2002年2月1日施行的《电影管理条例》第40条专门做出规定:申请从事农村16毫米影片发行、放映业务的单位和个人,可以直接到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手续,并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电影行政部门备案;备案后,可以在全国农村从事16毫米影片发行、放映业务。新的条例进一步向全社会开放了16毫米发行放映。但是,农村电影的市场化改革由于农村的经济形式还不具备完全市场化的因素而没有走通,但其降低准入门槛、打破行政区域限制、自主发行影片为城市院线制改革提供了借鉴。1998年,国家广电总局提出农村电影“2131工程”,即在21世纪初全国农村基本实现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目标。2000年,“2131工程”纳入国家广电总局、文化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四部委发展计划,提出了“政府扶持,市场运作,社会参与,有偿服务”的发展思路。每年由国家发改委出资1000万元,国家广电总局自筹1300万元,分五年共1.15亿元,重点支持中西部632个部级低收入县农村电影的发展。“十五”期间,国家通过“2131工程”和“西新工程”,中央政府累计投资2.38亿元,各省配套8500万元,资助放映机8715台,发电机2586台,放映车1068辆,放映大棚376顶。同时,还赠送两万多个拷贝,向少数民族语地区赠送民译设备、流动车及放映设备。尽管如此,农村电影放映单位仍在萎缩“,十五”结束时,全国16毫米放映队已不到四万个。

进入新世纪,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电影由胶片向数字转换的时代已经来临。国家广电总局意识到了数字电影对我国电影产业、电影事业发展的重要性。由于数字电影画面鲜艳细腻,音响效果层次丰富,数字影片制作、存储、复制、传输成本大大降低,便于普及放映、规模放映,因此,国家广电总局抓住历史机遇,及时出台《电影数字化发展纲要》等指导性文件,并委托刚刚成立的国家广电总局电影数字节目管理中心(以下简称数字节目中心)就农村电影如何重新得到农民群众欢迎而研发流动数字电影放映设备。经过一年的时间,数字节目中心完成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数字电影流动放映系统的开发工作。所谓系统的概念,是把农村电影的数字化制作、压缩、加密、上星传输、地面卫星站接收、下载、电子商务交易、放映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统筹考虑,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体系。根据此系统概念建立的数字电影流动放映服务平台,是一个为政府管理部门、影片著作权人或发行权拥有者、数字院线、数字放映点等单位或个人服务的平台;服务内容包括数字影片发行母版制作、卫星站安装、数字节目分发、版权管理、场次统计和提供影片在线订购等环节,为促进电影产业化发展、促进电影数字化发展提供技术服务和支持。

结合农村数字放映系统的研发,国家广电总局提出“以技术创新带动农村电影体制机制创新”的思路。2005年,国家广电总局在浙江台州等地推进数字化放映和院线制改革试点,这次改革一方面试验流动数字放映设备的可靠性,另一方面探索如何在农村建立电影公共服务体系。十个月的试点,农民观众再一次聚集到银幕前,解决了电视普及后电影在农村是否还需要的疑问。同时,台州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经验实现了历史性的新突破。2006年3月“,2131工程”改名为农村电影放映工程,作为重点文化建设项目,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从此,农村电影工程从部门工程上升到国家工程。在中央领导同志的直接指导推动下,、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文化部和国家广电总局等部门成立了农村电影改革发展试点工作协调小组,加强对全国农村电影改革发展试点工作的协调指导。同时,在调研的基础上,国家广电总局会同、文化部联合制定下发了《农村电影改革发展试点工作方案》,确定在浙江、广东、河南、江西、陕西、湖南、吉林、宁夏八个省(区)的16个市进行试点。此次试点提出了明确的时间表:2006年1月至2007年年底。目标是取得局部性试点经验,基本实现或部分实现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

为此,文件要求各试点地区要成立由党委政府分管领导牵头的本省区、市农村电影改革发展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要将农村电影纳入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扶贫攻坚计划,纳入党委政府考核干部的内容。同时,要求各级政府建立专项资金,建立补贴机制,加大对农村电影的投入,资金由过去养人为主向政府养事买服务转变。经过各地党委政府和文化广电部门的艰苦探索,终于形成了一套适应我国国情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思路,这一农村电影改革发展新思路后来由李长春同志概括为:“企业经营,市场运作,政府购买,农民受惠”十六字方针。在试点取得成功的基础上,2007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广电总局、财政部、国家发改委、文化部《关于做好农村电影工作意见的通知》(2007[38]号)。当年5月,国家广电总局、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文化部在陕西延安召开了全国农村电影工作会,将农村电影的改革发展工作由点到面向全国推开,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开始进入国家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新阶段。“十一五”期间,国家广电总局积极组织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电影发展改革之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p#分页标题#e#

(一)初步建立起了政府农村电影公益放映财政保障体系按照国家“十一五”规划、“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和2007[38]号《关于做好农村电影工作意见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各地党委政府积极落实和履行公共文化服务职责,把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保障农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作为为民办实事的具体措施。在指导下,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支持下,五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初步建立了农村电影公益放映政府财政补贴保障体系,设立专项经费,坚持“养事不养人”的原则,以购买公益版权、场次补贴和部分设备等方式,向农民群众提供公益放映服务,为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全面实施提供了保障。“十一五”时期,国家发改委安排专项资金六亿元,为中西部地区农村(含东部少量贫困地区)配备电影流动放映车919辆,数字电影放映设备17669套。2007—2010年,中央财政已安排16.2亿元资金对中西部农村电影公益放映场次进行了补贴。从2010年起,为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财政部根据各地农村电影放映实际成本测算,将原每场100元的公益放映场次补贴标准提高到200元;并以奖励的形式,对东部六省三市下拨农村电影公益放映奖励资金8350万元。据不完全统计:“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投入农村电影的资金超过了50亿元,其中地方各级财政配套资金约24亿元。各级财政对农村电影公益放映补贴扶持资金比例的提高,极大地鼓舞了各地农村电影工作者,保障了农村电影公益放映活动的普及开展。为加强农村电影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财政部、国家广电总局联合下发了《农村电影公益放映场次补贴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财教[2008]135号)和《农村电影公益放映场次补贴管理实施细则》(广发[2008]108号)等文件,要求各地切实加强对放映和补贴的监督与管理,确保发放到位、管理到位。

(二)初步建立和培育起了一大批农村电影新型市场主体按照农村电影发展新思路,国家广电总局将培育多种所有制的电影市场新主体、建立农村电影发行放映新体制作为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实施的重要任务,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明确了“政府购买”的前提必须是以公司制、股份制为特征的农村电影院线公司。在实践中,各地将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实施与推动原有的市、县国有电影公司改革结合起来,纷纷组建农村数字电影院线公司,有效地减少了发行环节。院线公司以招标方式通过签订劳务合同组建了多种形式的放映队,在行政村设立放映点,形成了上下贯通、资本连接、覆盖到村的发行放映网络。新体制还明确了政府、院线、放映队各自的职责,就是政府宏观指导、制定政策、强化监管,院线公司负责经营、服务和管理,放映队承担公益放映任务。截至目前,全国已组建240多个农村电影数字院线公司。

(三)初步建立起了农村数字电影流动放映技术服务和供片体系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得益于电影界技术创新、大力推行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数字技术的日新月异,为中国电影加速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国家广电总局抓住机遇,先后出台了《电影数字化发展纲要》、《数字电影流动放映系统技术要求(0.8K)》等一系列文件,规范数字放映设备市场准入标准,推动数字放映设备升级改造。为加快农村数字电影的全面转换,国家广电总局除了在电影数字节目管理中心专门研发建立了农村电影服务技术平台,承担流动数字电影的节目制作、加密、传输、授权放映、网上交易等服务和管理外,还请中国电影科研所、中国电影质检所为农村数字放映提供技术支持,完成了十余种数字电影放映设备数百次的技术检测;请中国电影器材公司负责院线公司和放映队的人员培训,承担放映设备集成、维修等各项中介服务,为全国数字电影放映设备提供集成服务。截至2010年年底,已在全国建立数字电影地面卫星站148个,各级财政和院线公司购买数字放映设备42467套。按目前全国4.4万个乡镇计算,基本上平均每个乡都拥有一套设备,16毫米胶片电影放映已基本上被数字电影放映所取代,形成了遍布全国农村的电影数字放映新格局。

同时,为确保公益版权数字影片的供应,国家广电总局专门成立了中影新农村数字电影发行有限公司,由政府委托承担全国农村数字影片公益版权的集中采购和发行工作,建立起片源保障机制。截至目前,中影新农村数字电影发行有限公司已向全国发行的公益版权数字影片达到764部,商业发行的数字影片达到790部,极大地丰富了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五年多来的实践证明,我国电影产业、事业一鸟两翼,协调发展,产业取得令人瞩目成绩的同时,短短的几年时间,按照“企业经营,市场运作,政府购买,农民受惠”的农村电影改革发展新思路,农村电影事业也因技术创新带动体制机制创新,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新思路是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建设理论的一大创新,明确了现阶段农村电影发展既不能单纯靠政府大包大揽,也不能单纯靠市场自由发育,明确了政府在培育市场和公共服务中的主体地位和购买方式,明确了企业在市场运作和发行放映中的主体作用和经营方式,对于推动农村电影的观念创新、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经营管理创新等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指导意义。

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在“十一五”期间通过政府平台的搭建,为“十二五”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2010年年底,国家广电总局分别在甘肃兰州、福建福州召开农村工作会,总结“十一五”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农村电影再上新台阶的思路和措施。简单分析当前农村电影存在的问题,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部分地区主管部门责任心有待加强部分地方存在对农村电影工作重视不够,对本地区农村电影工作缺乏有针对性的发展措施,管理职责不到位;个别地方财政保障机制尚未健全,场次补贴配套不足,补贴资金发放不到位,影响放映计划的落实。

(二)农村电影公益放映场次监管亟待加强一些地区由于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到位,农村电影公益放映有个别地区存在瞒报、虚报场次的现象。电影局曾多次接到一些省区的群众来信,反映当地在开展电影放映活动中存在不规范的情况,其中还涉及部分院线公司管理混乱、放映场次补贴发放不到位等问题。

(三)部分农村电影数字院线公司缺乏活力实施过程中,存在部分农村数字院线公司不符合国家广电总局对农村电影改革文件的要求。比如,新的公司实际上是与原公司两块牌子一班人马,管理上仍沿用过去计划经济的旧模式,经营能力差,靠场次补贴生存;有的公司制度不健全,放映计划流于形式。#p#分页标题#e#

(四)农村电影放映长效机制还有待探寻不少农村数字电影院线公司只习惯订购价格相对较低的公益版权电影,而对观众的需求关心不多,考虑不周,有些为了完成任务而放映,淡漠了农村电影工作的基本要求,弱化农村数字电影院线公司提高服务质量的意识。

(五)新形势下农民的观影需求还亟待重视和解决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观众不再满足露天看电影,他们要求改善放映条件。此外,农民进城务工的人员与日俱增,也存在看电影难的问题。

农村电影持续、健康发展是我国电影产业繁荣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广电总局提出“十二五”时期农村电影工作的总体要求:经营活跃、运营顺畅、管理规范、农民满意。为此,国家广电总局将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继续坚持“市场运作,企业经营,政府购买,农民受惠”发展新思路农村电影改革发展“十六字”方针,是做好农村电影放映工作的指导思想。在“十二五”期间,我们将更加重视其深刻的内涵,在政府购买保障下,加大“企业经营、市场运作”的力度,切实使农民群众得到实惠。积极培育发展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农村电影院线公司和农村电影放映队,在抓好农村电影公益放映的同时,积极引导农村电影数字院线公司开展商业放映,充分利用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形成的全国网络优势,使农村电影全面、繁荣、可持续发展。

(二)加强监管,确保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健康发展要求各省广电行政管理部门,制定切实可行的监管办法,通过制度管理、舆论监督和技术监管等多种方式,加强对电影放映情况的监督,确保放映活动真实有效。国家广电总局将在全国推广GpS、GpRS技术监控系统,建立起农村电影放映上下贯通、站点互动、统一使用的技术监管格局。

农业数字化改革篇3

——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

利用先进的信息采集系统将一片土地的土壤类型、肥力等土壤信息,降雨、日照等气象信息,以及农业生产动态等信息收集起来,利用信息分析系统将这些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处理,决定耕作的种类、方式,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具有变量施肥、喷药功能的农用机械根据不同地块的情况进行精耕细作,从而有效提高产出、节约投入、减少环境污染———在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的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心精准农业工程技术部主任孟志军为记者描绘了这样一幅与传统农业截然不同的图景,这就是精准农业。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人类的生活,这一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改变了几千年来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翻开了农业发展的崭新一页。基于“3s”技术即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农业中的应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精准农业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中的实验研究与实践有了快速的发展,被誉为“信息时代作物生产管理技术思想的革命”。

承担这一项目的是一支年轻的队伍,平均年龄33岁,70%具有博士学位,多是有着农学与计算机专业背景的复合型人才,短短的五年时间,项目的研发已经有了实质性进展,他们开发出了收集信息的农田地理信息系统、分析信息的变量农业处方图系统、能进行全自动化操作的变量施肥机、变量喷药机等,目前他们正在打造一个更大的具有综合分析功能的平台系统。

——打造“数字农业”技术体系

事实上,精准农业也好、专家系统也好,还有设施农业、虚拟农业等等,这些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农业技术系统,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数字农业”。

“数字农业”是利用信息技术全面促进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建设现代化农业重要的科学支撑技术。“数字农业”的内容主要包括农业要素、农业过程及农业管理的数字信息化。

“数字农业”是农业信息化的核心,也是农业信息化的具体表现形式。

“数字农业”正在使人们对科学利用农业资源潜力的认识和作物生产管理观念产生深刻的变革,促进农业科技界突破传统的以单学科研究为主的工作方式,通过多学科的融合和协调,将多种科技成果组装集成,直接为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服务。

——以国产化与社会化为目标

“数字农业”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国家目标。几乎所有现存的技术基础,目前都还不足以支撑这样一个战略目标的实现。“数字农业”在国内的发展,一方面是将其作为开展农业高新技术研究的重要方向,另一方面是通过“数字农业”技术体系的研究,从中分解出一系列适用新技术,进行国产化和社会化推广。

作为“数字农业”的核心之一,精准农业的发展正面临着令人振奋的前景。从精准农业示范基地的实施情况看,这一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小麦、玉米等大田作物,对品质要求高的经济作物如烟叶、茶叶等效果也非常明显,可以有效提高产出率,节约肥料使用率,提高产品质量。

然而同所有引进的技术一样,精准农业面临成本过高以及如何本土化的问题,目前基地使用的全球定位系统和联合收割机等设备都由国外进口,价格高达100多万元人民币,只有实现国产化,其成本才能大幅降低,所以,今后精准农业要在关键技术上进行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发和储备,建立完全的国产化的精准农业信息采集、分析以及应用体系。

孟志军介绍说,目前中心正在与黑龙江农垦总局、上海郊区的现代农业园区合作进行国产化试验,以目前研发的情况看,精准农业技术的国产化在3、5年之内就可以达到。这意味着被普遍质疑的实施精准农业成本过高的问题会得以解决,进行社会化生产成为可能。

农业数字化改革篇4

[关键词]数字技术;电影产业;三级模式;运营

在数字技术已经成为未来信息通讯与媒介传播等技术发展的最重要坐标指向的今天,电影产业正进行着一场比以往更为深刻的革命――数字化,这次变革被美国著名导演詹姆斯・a・卡梅隆称作是“一场数字化文艺复兴运动”。数字化成为全球电影市场发展和电影资源博弈的主题词。

数字电影指“以数字方式制作传输放映的电影。即把电影的制作传输和放映全过程用数字格式统一起来。”宏观上讲,“数字影院”是数字电影在发行及放映领域的表现。它不再以胶片为载体、以拷贝为发行方式,而换以数字文件形式发行或通过网络、卫星传送到影院的终端用户。在获得数字电影母板之后,数字影院经过压缩、加密、传输、存储、解密和解压缩等多个技术环节实现放映。

一、技术优势与产业变革

科技浪潮带来的每一次变革都是不可阻挡的。数字化对电影的冲击是良性的,它的先进性和优势性将在未来取代传统胶片电影在电影产业中的主流地位,数字电影作为一股新兴力量,带来传统胶片无法比拟的优势。

1.保持优秀放映效果与稳定质量。

一是与传统胶片相比呈现出面面清晰、稳定、光亮如新、像素稳定、画面无抖动、无划痕磨损的特点。二是降低电影产业链条成本。从电影前期拍摄的胶片耗材、到后期冲洗洗印、发行拷贝的传输,以及放映的人力资源,数字电影在各个环节节约了相当的成本。三是高新科技为基础的传输与管理模式。数字传输技术的信号可以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使电影院线同步放映成为现实,统一的集成系统可以远程监督院线运营与操作,方便统计放映次数与时间,使票房和收入便于管理。四是高新科技提供防盗版技术。盗版严重损害制作方、发行方,以及院线的利益。数字技术提供了防盗版技术,如链路加密技术、日志管理技术、数字水印技术等,保证了数字电影节目不被非法使用,内容不被非法复制。

数字技术产生的革新作用,不仅仅体现在技术层面,对于成长中的中国电影产业更是一次机遇和挑战,数字化不仅在电影制发放各环节提出新的要求,而且对整个产业格局和运营模式产生革新动力,数字化后的电影产业面临更多的议题。

2.数字技术促进电影产业朝多元化方向发展。

数字影院是一个多层次的综合系统,内部各“窗口”将在“特色化”原则下不断探索新业务模式和发展道路,有效运用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技术对电影原创品、复制品、衍生品和形象产品进行多媒体传播、多层次开发、多渠道营销。数字院线的发展对发行放映领域的改革产生重要影响。数字院线的建立会打破长久存在的地域限制,同时还将有力提升我国电影产业的信息化水平,使发行方对放映方控制力度加强,从而减少影院偷漏瞒报票房的现象。

3.数字影院将对国产影片产生促进作用。

我国国产影片长期与进口大片争夺上映档期,但由于影院资源稀缺,导致国产影片难于进入院线与观众见面。数字影院发展优化了影院资源,使国产影片找到发行的途径。数字影院将会挖掘受众的市场潜力。数字影院以其优秀视听效果和低价位高档次享受的新观影体验,吸引大众进入影院,同时培养消费者在电影院观看电影的观影习惯,从而获得长期的稳定发展的电影观众市场,支撑中国电影的长效发展。

二、三级运营模式分析

在国家政策的扶持和市场动力的推动下,中国数字电影市场的三级模式全面铺开,即中影和万达数字院线引领一级城市商业数字院线;时代今典电影院线和世纪东方数字院线等新兴院线引领的二级民营数字院线;广电总局领导的针对“电影盲区”农村市场的三级农村流动放映队。

1.一级城市商业数字院线。

中国一级城市商业院线借鉴美国“虚拟拷贝”运作经验,同时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中影集团数字电影院线是国内相对成熟的主流数字院线,代表数字电影在我国电影主流市场的发展状况。一级院线采取“票房重置”模式,制片方将影片交给中影集团数字电影院线,由后者向各个影院分发数字拷贝进行放映。三者按照协商好的票房比例分成。在一级院线运营模式中,中影集团数字电影院线取代了原先发行公司及电影公司,在制片方及影院间担当中介的角色,三者之间进行票房利润的重新分配。

作为一级院线的典型代表,中影数字院线的发展优势首先是地位优势,中影集团是国内唯一能够涵盖传统和数字影片制作发行、数字院线建设、影片出口等多个环节的电影集团。作为广电总局的直属企业,它拥有其他公司难以得到的政策优势与控制权;其次是资金优势,中影数字院线在国家财政支持下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为发展数字院线的前期投入提供有力保障。

但一级院线的运营模式存在两个发展瓶颈:首先它会受到来自各类电影公司或二三级电影院线的阻力。目前一级院线采取的运营模式是中影数字院线取代各类发行公司或电影院线而获得原本属于各级院线公司的利润,各级院线公司必然会采取对抗态度。因此中国在进行一级数字影院改造时应该借鉴美国“虚拟拷贝”模式,尽量在不损害各方利益前提下平滑发展。其次一级院线现在只有中影数字院线为主万达为辅助的两条院线,虽然国家投入资金支持,但数字影院建设费用高昂,同时国家后续资金没有跟进,一级院线建设一度陷入停滞。仅靠政府资金发展一级院线是不现实的,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引入民营资本、取消垄断、鼓励竞争,建立多条数字院线共同发展的一级院线系统,这样才能优化资源配置,最大限度发展一级主流商业数字院线。

2.二级民营数字院线。

民营资本是二级院线资金的主要来源,随着市场准入制度的降低,民营、社会、海外资本都成为影院建设的主力,这是加速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重要渠道,如北京时代华夏今典电影院线、北京世纪东方数字电影院线等。二级院线市场模式目前仍在探索阶段,无成熟例子可借鉴。相对一级院线与农村流动放映队,二级院线是数字电影市场的“城乡结合部”,是一级主流影院繁华地段和三级农村流动放映广阔市场之外的交错带,主要在社区、中等城市或者县级影院、酒店等人口密集区推广,它是中国数字电影放映市场最坚实的力量。

二级院线运营模式是引入市场机制的结果。制片方、民营数字院线公司和数字影院三方按照协商好的比例分配影片票房。为最大限度地获得利润,部分有实力的民营数字院线公司也尝试自建社区数字影院。与一级主流影院不同,二级影院放映的影片大部分是一级影院上映后的二轮影片及部分国产片。为能与一级影院抗衡,二级影院打出低票价策略吸引观众,同时二级影院的受众较为集中,吸引企业投放广告。目前民营数字院线公司的利润来源主要来自贴片广告费和一小部分票房收入。同时作为终端影院方对所有放映内容有更多的主动性,可根据院线公司所提供的片单选择单部影片活套餐购买,不同城市主流院线统一排片的方式。

作为数字电影市场的中坚力量,二级院线优势首先体现于定位优势,二级院线定位是“让电影回归大众”。二级院线远离了一级院线的繁华商业区,走中端路线,将电影市场渗入到街道、社区影院等人口密集地,真正达到回归大众;其次是放映设备优势。较一级院线达到国际DCi认证标准的设备,二级院线优势在于设备的价格低廉同时适合流动放映;再次,探索影院的多元化发展。二级院线不仅将观影场所扩展到学校、社区、军队甚至还出现了酒店等更加私人化的形式。放映场地的变革将引导电影多元化消费。“1+X”理念是时代华夏首创的运营方式,旨在倡导新电影生活方式。“1”代表影院,“X”代表配套商业,如书吧、咖啡等后产品。“1+X”以看电影为核心,让观众的情感需求可以通过影院和相关商业得到满足,逐步引导和培养观众形成新的电影消费模式。

二级数字影院发展缓慢,原因有两方面:首要问题在于片源过于陈旧,二级影院提出低价策略使影院无法得到较新片源,如果得到了较新甚至同步片源后,其低廉票价会与传统影院形成强烈竞争,因此遭到传统影院排斥。在片商方面,由于二级影院并没有形成规模,而传统影院发展成熟,有票房保证,最后会将首轮影片播映权交给传统影院;其次原因在于二级影院票价并未降到原先所承诺价位,同时传统商业影院也开始了降价行动,如每周二“半价日”活动,与二级影院票价相差无几,观众们自然会选择前者。二级影院若想突破此瓶颈,首先是解决片源,为能够从片商手中拿到较新片源,要壮大规模,达到一定的影院数量,有了规模才能有票房的保证,片商才会给予新影片。因此即便在亏损情况下,二级院线还是应该继续大力发展,形成规模效应,政府应给予政策优惠,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加快二级数字影院建设,尽快实现电影二级市场数字化改造。其次是应明确自身定位,既然定位于中端市场,应将票价严格的控制在10至20元内,与传统商业影院拉开差距,培养特定观影人群。

3.农村流动放映模式。

中国十三亿人口中九亿是农民,而农村是中国电影市场的庞大盲区,三级农村流动放映市场针对的是县及县以下的乡镇和行政村。可知,国家对农村流动影院采取网状覆盖方式运营。首先国家在地、市级行政单位组建地市级农村数字院线,该院线以市级电影公司为首,各县电影公司及多镇放映队参与入股的形式实行股份制运作。每个地市级农村数字院线下属数个县级电影院线,每个县级电影院线下属又有数个乡镇级放映队,每个放映队负责对行政村进行电影放映。国家通过成立数家地市级农村数字院线层层递进实现了对农村电影放映的网式覆盖。

三级农村流动放映模式整体思路是“企业经营、市场运作、政府买服务”。农村电影市场尚未形成,需靠政府调节发展市县乡梯级运营模式,同时与各级地方政府、民间组织等个体的共同配合。由于三级模式主要经济来源为国家补助、社会赞助、广告、票房等,在培育市场阶段,国家补助为最主要来源,但国家最终要转换角色,从向农村电影市场“输血”到引导农村市场“造血”。因此,市场化是三级农村流动放映模式的出路。

农村流动放映模式目前的瓶颈问题在于资金来源单一,主要依靠政府“2131工程”拨款。农村电影市场极为广大,单靠国家拨款很难维持,在初级阶段可以由政府扶持,一方面培养农村观影市场,一方面通过放映影片起到宣传党的政策方针,巩固党在农村的思想文化阵地,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先进文化建设。待发展一段时间后,可以通过民营资本介入为“2131工程”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有效的弥补“2131工程”财政拨款不足,减缓国家财政压力。发挥资本的杠杆效应,将各级政府对“2131工程”的投入转化成为投资行为,通过市场化运营所创造的经营收入促进农村电影市场的发展。

综上所述,我国一级主流院线的运营模式应该借鉴美国经验,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模式,取消政府干预,打破一家运营商独占市场的垄断局面;二级院线应继续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利用民间资本完成对电影二级市场的数字化改造;对于农村流动放映模式.在一定时间内应继续由国家财政扶持,培养农村受众的观影习惯,建设农村观影市场。但待农村观影市场初步建立后要逐渐减少政府扶持,鼓励民营资本进入,推行市场化运作。

三、结语

未来的电影将建立在数字平台之上,完整的数字电影平台需要两部分:一是物理平台,主要是指包括数字影院的内部基础设施建设、技术设备供应等,为数字电影的制发放提供技术保障;二是内容平台,指建立相当规模的数字电影资料库,将新老影片转换数字格式,以供数字影院、高清电视以及多媒体终端播映等。现阶段架构在数字平台之上的中国数字电影产业已形成新市场格局,三级市场的运营模式尚未成熟,规模有限但前景良好。数字电影是电影发展趋势,中国电影产业的腾飞需要这样一个契机。中国数字电影市场欲要长期良性发展,首先要看清中国特色的电影受众分布,依据各级市场不同的特点指定运营模式;其次严把内容质量关,重视片源质量的提升,鼓励文化多元、内容丰富、题材多样;再次利用资金运作拓展数字电影院线规模,招商引资,合作发展。

农业数字化改革篇5

一、转型发展是我省的迫切需要

长期以来,我省经济依赖钢铁、煤炭、电力、建材等传统优势主导产业的规模扩张,产能增加,实现了总量的快速增长。

近年来,随着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出现新变化,资源和能源需求减少,产能过剩,竞争加剧,资源型产业的扩张发展路子难以为继。由于我省重工业比重大、产业和产品结构相对单一、产业链短和附加值低,加上调结构、转方式和动能转换相对滞后,致使经济发展遇到多年少见的问题和困难。因此,全面学习贯彻党的精神,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经济转型发展是实现我省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的迫切需要。

二、数字经济是转型发展的大趋势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数字经济异军突起,其核心要素的信息流带动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物流等冲破供需障碍,促进资源要素优化配置,从而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强劲势头相对传统产业需求不振、危机四伏的低迷现状,显得异常强劲。2015年我国提出,实施“互联网+”行动和“中国制造2025”,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和政策支持数字经济发展。

许多省市顺势而为,积极推动,取得良好效果。广东省以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为核心的数字经济基础部分规模多年位居全国第一,2017年电子信息制造业产值3.6万亿元,同比增长12.8%;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业务收入9318亿元,同比增长14.2%。浙江省把数字经济作为“一号工程”,大力发展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产业和一批重量级未来产业,2017年以数字经济为核心的“三新”经济增加值实现1.25万亿元,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37.1%。**市制定“大数据行动计划”,使大数据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数据枢纽及产业基地。

信息时代和数字经济将改变世界面貌,改变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我们必须审时度势、顺势而为,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努力实现全省经济转型发展。

三、以数字经济促转型发展的几点建议

新一轮工业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推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持续创新,推动实体经济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进而带动经济发展新体系的形成。

在全球信息化进入全面渗透、跨界融合、加速创新、引领发展的大背景下,发展数字经济是转方式、调结构、换动能的重要抓手,也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创新驱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应有之义。

河北省应全力抓牢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建设雄安新区的历史性机遇,聚焦信息技术和数字经济,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和科技力量的支撑作用,助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全省经济创新发展。

一是着力以数字经济推进产业转型。加快推动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融合创新,不断培育和壮大新兴产业,为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提供新动能。要将制造业作为发展数字经济的主战场,大力促进数字技术与整个制造业本身、制造业产业链和智能制造点对点的三次融合,支撑制造业向智能化、服务化、绿色化全面升级,加快构建以智能制造为重点的新型制造体系。要将发展现代农业与数字经济结合起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壮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

建立农业决策系统、农业数据资源系统,不断完善数字农业平台的服务功能。要将数字经济融入现代服务业,以数字技术助力电子商务、金融、教育、远程医疗、智能交通等新业态,促进生产性服务业更好发展,积极推进服务业转型升级。

二是发挥好政府引导和企业主体作用。政府部门要作信息技术应用和数字经济发展的引领者,将发展信息技术和数字经济纳入各类相关规划,每年谋划、和实施一批引领性、应用性、支撑性的数字经济发展重点项目。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携手京津,加快培育大数据产业集群、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搭建平台培育大数据技术创新联盟、产业联盟等,建设“京津冀大数据走廊”。要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率先推进政府公共服务和办公系统的信息化。企业作为发展数字经济的主体,要紧密结合各自的实际,瞄准国内外同行业的先进水平,充分运用转换企业模式和商业模式提升企业发展的技术层次和质量效益。

农业数字化改革篇6

农村统计是各级党委、政府对农村经济社会事务实行科学决策和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我市自1994年实施农村统计改革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农村统计工作得到了明显加强,为各级党委、政府提供了大量的经济社会信息,对研究农业和农村问题、制定农业和农村政策、指导农业和农村工作、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乡镇撤并和机构改革,我市农村统计工作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最近,市农调队组织人员深入23个乡镇、23个村、100多个农户调查发现:一些乡镇对农村统计工作认识不到位,统计调查经费不落实,乡镇统计机构名存实亡,乡镇统计队伍不稳定等,直接影响到源头统计数据的及时、全面、准确上报。为进一步做好新时期农村统计工作,根据省、市有关文件规定,经市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强化对农村统计工作的领导

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事关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农村统计工作是检查和检验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把尺子,是各级党委、政府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在机构改革和农村税费改革的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农村统计工作是各级党委、政府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对当前一些乡镇农村统计工作有所弱化的倾向,特别是极少数乡镇出现瞒报、漏报、随意编报统计数据等统计失真现象,必须引起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认真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尤其要按照省、市有关文件的规定,狠抓农村统计机构、人员、经费、业务的落实,切实加强农村统计基础工作,提高农村统计数据质量,加快推进农村统计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和现代化建设,全面提高全市农村统计工作的整体水平。

二、夯实基础工作,确保农村统计工作长期、稳定开展

各地要进一步做好农村统计基础工作。一是建立健全乡镇统计网络。针对目前一些乡镇统计力量薄弱的现状,各县、市、区要认真研究乡镇统计机构设置问题。凡未设立独立统计机构的,必须明确由乡镇党政办公室承担乡镇统计职能。各乡镇还要将统计网络向村、组延伸,建立和健全乡镇、村和调查户的三级农村统计调查网络。二要稳定农村统计队伍。乡镇统计人员、村级辅助调查员和调查户是顺利开展农村统计调查工作的保证。各乡镇必须选配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具有一定责任心、事业心的专(兼)职人员从事农村统计工作,兼职人员要以统计工作为主,有调查户的村组要配备好辅助调查员。乡镇统计人员的调整必须征得县级统计部门的同意,以确保统计工作的连续性。三要抓好统计业务工作。各乡镇要严格按照统计部门的要求和规定,认真细致地做好统计业务工作,规范操作。各调查户的家庭收支账必须由农户自己记录,辅助调查员、统计员负责审核、整理、把关,以确保农村统计源头数字真实、可靠、准确、及时。四要规范乡镇统计档案管理,加快计算机联网。各乡镇要加强对统计调查数据的档案管理,保证乡镇经济社会数据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加快县、乡两级的计算机联网,提高乡镇统计工作的现代化水平。

三、落实必要的调查经费,保证农村统计调查顺利开展

必要的调查经费是保障农村统计调查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各地要严格执行省统计局、省财政厅《关于各级农村统计改革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管理的通知》(统办字〔1996〕62号)和市财政局、市统计局《关于各级农村统计改革经费管理问题的通知》(统办字〔1998〕104号)规定,按照“成果共享,分级负担”的原则,把农村统计调查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专款专用,不得和统计事业费并合划拨。有条件的地方,可实行乡镇农村统计调查经费的上划管理,将县级辖区内的乡镇农村调查经费直接划拨到县级统计部门管理,其中对村级辅调员和调查户的补贴可由县级统计部门直接兑付。对村级辅调员、调查户的补贴标准,每年辅调员应不低于600元、调查户应不低于120元,具体由各县、市、区确定。

农业数字化改革篇7

1.奇数法记年代

1911辛亥革命、1913二次革命、1915反袁斗争和新文化运动、1917张勋复辟、1919、1921中共成立。

2.中外史对比法

1939——1945二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国抗日战争。

3.因果推导法

市场(根本)——走私鸦片——销烟(直接)——鸦片战争。

4.浓缩转化法

——“变”(政治:君主立宪;经济:发展资本主义)

5.字头法

抽出核心字(多为首字),串在一起,押韵更好,然后多念几遍即可。

例1.清朝最后的九个皇帝依次为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记为“康雍乾,嘉道咸,同光宣”。

例2.1842年签定的中英《南京条约》中开放的中国第一批通商口岸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由南向北),记为“广厦福宁上”。

例3.“戊戌六君子”谭嗣同、杨锐、林旭、刘光第、杨深秀、康广仁,记为“谭刘林,杨杨康”。

例4.1931年中共的土地革命路线: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可记为“靠贫联中限富,保中小灭地主”。

6.谐音法

基本方法同“字头法”,只不过要精选核心字及其谐音,使其既押韵,又有一定生动的意义。

例1.洋务派在中央和地方的代表共八人一—奕訢、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沈葆桢、丁日昌,编为“新(訢)翻(藩)译(李)坐(左)洞审(沈)日昌”。

7.数字代表法

即把某一历史知识通过一个或几个数字概括出来,形成要点。如:中国共产党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内容,可概括为“一化三改”即:工业化、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8.关键字词法

即抓住某一历史知识的关键字词归纳成要点从而提高记忆效果。如:我们可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过程用几个关键词掌握:即①开始;②进一步;③大大加深;④完全陷入。然后联系几次列强侵华战争的影响:①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②第二次鸦片战争进一步加深;③甲午中日战争及《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④八国联军侵华及《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的深渊。

9.归类法

中国:

改革方面: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

对外交往方面:唐朝时鉴真东渡,玄奘西游;宋朝时市舶司,元朝时马可波罗来华;明朝时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清朝时郑成功闭关锁国等。

民族团结方面:秦汉与匈奴的交往,汉朝在新疆设立西域都护,昭君出塞,唐朝文成公主入吐蕃,金城公主入吐蕃,设立安西、北庭都护府等,元朝设立澎湖巡检司等,清朝对、蒙古、新疆、台湾等采取的措施。

加强中央集权方面:秦始皇设立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设郡县制,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焚书坑儒等,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隋朝的科举制,元朝的行省制,明清的一系列措施等

中国的五大建筑:长城、都江堰、大运河、故宫、赵州桥。

科技:四大发明

以少胜多的战役:官渡、巨鹿、赤壁、淝水

反对外来侵略的战役: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

世界:

资本主义的条件: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

确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

农业数字化改革篇8

1.强化干部队伍建设是做好农村统计工作的基础

力量薄弱、队伍不稳、经费困难、任务过重是当前农村统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村人口老龄化,年轻人员外出务工常态化,造成了农村工作基础的薄弱;但社会情况的复杂化,统计工作的实时化又从各方面带来了统计工作的复杂化。“根基不稳,大厦必倾”,做好当前镇村统计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①人员老化。我省大部分的村级统计工作几十年来都是由村会计兼任,一人要应付上头几十个部门的任务,力量已经十分薄弱。村级经济发展和农业生产报表难催、数字不统一的现象比较普遍。

②工作繁化。村级不仅要承担统计部门的统计调查任务,而且县级十几个部门的统计报表(如人口、经管、企业等报表)都要从村里收集,村会计经常忙得焦头烂额。乡镇统计人员也苦不谌言了,任务落实难,报表收集难,基层忙于应付统计检查,数字质量难以高质量完成。

乡级统计工作包括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统计工作和乡级部门统计工作两个方面。

1.1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统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我省各县(市、区)相继建立了乡镇、街道统计站,乡镇统计站不仅在完成上级布置的各项统计报表、普查和抽样调查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是农村基层统计网络的主体,担负着承上启下、联结左右的重要职责。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乡级领导和乡镇统计人员的变更,统计站概念逐渐淡薄,乡级统计工作令人担忧。主要体现在:

1.1.1统计力量薄弱。目前各地乡镇统计站,大多数都是专职统计人员不足。

1.1.2机构改革紧迫。当前县、乡两级政府机构改革,机构设置将大幅度削减,任务与力量的矛盾可能会进一步加剧。

1.1.3乡镇经济困难,统计队伍难以稳定。除机构改革人们思想波动较大外,乡镇经济财政紧张,不少乡镇对统计工作的基础设施投入不足。

1.1.4专业素质偏差。目前统计人员中,虽大都是大中专毕业生,但统计专业毕业或者具有统计职称者较少,统计专业水平明显偏低,不足以适应统计事业发展的需要。

1.1.5统计任务繁重,基层人员应接不暇。近几年来,统计调查任务不断增加,各项普查任务压得基层难以喘息。尤其是碰到年报和普查,基层统计人员更是应接不暇,经常忙得晕头转向,根本难以顾及企事业单位和村级的统计工作,直接影响了源头数据质量。由于任务与力量差距悬殊,乡镇政府统计困难,上面不断强调基层统计工作规范化,强调统计报表准确、及时,但经常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光应付都常常是无所适从。

1.2乡级部门统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无腿”。如乡镇企业统计,前些年,由于企业大多数是集体企业,其统计工作从人员到台帐都相对比较规范和齐全。近几年来,随着乡镇企业民营化的步伐加快,非公有制企业逐步替代了集体企业,给统计工作带来了新情况和新问题。非公有制企业基本上都未设专职统计人员,乡镇经委统计人员难以及时有效的掌握真实情况,企业统计报表的质量难以高质量保证。其他部门的统计问题也基本类似,常出现报表难收、数字难准现象。

2.改进农村统计工作的粗浅意见

2.1改革管理体制,实行垂直领导。国家点县(市)两支调查队建队以来的双重管理体制,实践近20年来,弊端越来越明显,其最大的问题就是难以确保调查数字不受干扰。因此,改革国家点县级两队的管理体制已势在必行,是关系到统计调查队伍能否不断发展的关键所在。调查队应当象工商、技术监督部门那样,收归国家垂直管理,而且我们这支队伍的编制、经费本来就属国家,条件更加成熟,如果没有这种超脱,就目前形势来讲,基层调查队工作压力很大,工作积极性和调查数字质量难以有效提高。

2.2统计队伍建设,关键在县、乡、村。从上到下,从整个政府统计系统力量来看,人员设置的主要问题是倒三角形问题,越往下,统计人员越少,力量越薄弱,设备越落后。而统计基础在乡村,数字质量在基层,如此力量与任务的悬殊局面,很不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要求。在乡镇,一个统计人员要应付县(市)局好几个专业和两队的任务;至于村级,那就只好一人统包了,应付上级各部门下发的所有报表。随着统计事业的发展,各种调查、普查任务越来越多,如此繁重的统计调查任务,是力不从心的,结果只能不断形成基层应付上级的局面。统计体制改革已迫在眉睫。加强统计基础建设,关键是加强基层统计力量,如何形成一个纵横交错、畅通无阻的统计网络体系,关键要有人,“基础不牢,大厦不稳”。

2.3排除各方阻力,加大执法力度。目前,国家颁布的各种法律、法规甚多,各部门都有各部门的法,但由于整个社会的法律意识还不强,有法不依,以权代法,执法犯法的问题还不少。尤其是统计法,主要违法对象往往不是普通老百姓,而是各级领导,执行起来难度更大,执行结果往往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所以,要使统计数字在社会公众中形象有一个大的改观,加大统计法的宣传力度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加大执法力度,各级统计主管部门要转变观念、找准对象、排除阻力、敢于执法。但在目前这种管理体制下同级执法难度很大,因此,只有实行执法队伍垂直管理才有可能实现。

2.4集中国家财力,扩大两队职能。目前,各部门重复调查与统计部门经费困难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如农民收入调查,中央政策研究室、农业部、国家统计局等几家都在搞;农产品成本调查,物价部门和统计部门也同时在搞,其指标设置大同小异。一边是经费困难,一边是调查项目重复,不仅增加基层负担,而且存在同一指标,数出多门。建议充分发挥县级队的作用,减轻局专业人员的负担,改变应付的局面。

2.5改进普查方法,统筹普查经费。近几年来,各项大规模的普查接连不断,压得基层喘不过气来。特别是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在人们的思想上存在一定的差距,公民对普查的配合程度有所下降,从近几次的普查结果(如工业普查、农业普查、人口普查)来看,不尽人意。在新形势下如何顺应经济的发展、适应群众的思想,改进普查方法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同时应当统筹安排普查经费,对于财政困难的县(市),其国家调查项目应当由国家和省财政负担,以维持各县(市)经费的基本平衡为原则,并确保基层普查人员的基本补贴到位,这样,才能保证各县(市)普查工作的基本平衡,工作质量的基本平衡。

农业数字化改革篇9

副总理在十后讲过两句非常值得投资界关注的话。第一句话:城镇化是最大的潜力。所以他调研的第一站就是江西九江,调研的对象是农民工。第二句话:改革是最大的红利。如何把城镇化这一“最大的潜力”变为经济发展的现实动力,这个就要通过改革。

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城镇化新政,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提出城镇化是内需最大的潜力。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各国复苏最需要的资源是市场需求,在外需减弱的形势下最重要的是转向内需,内需最大的潜力在哪儿?在城镇化。二是提出要提高质量趋利避害,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三是提出要科学布局大中小城市和城市群,构建合理的城市格局。四是提出要坚持“集约、智能、绿色、低碳”八字方针。城镇化要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因此,智慧城市的建设成为投资界关注的重点。五是推进农民工的市民化,解决农民工“半城镇化”问题,推进和谐城镇化。这是新城镇化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农民工市民化对投资和消费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目前城镇化已经成为很多券商全年布局的一个主线,也有专家估计城镇化带来大盘年底强拉15%。事实上,与城镇化相关的产业非常广泛,有地产、建筑、建材、机械、环保、汽车、医疗、电气设备等等,城镇化新政给这些产业带来了令人振奋的利好消息。凤凰网最近有一个调查,2013年的热点是什么?有51%的人认为是城镇化概念。我就这个城镇化红利问题讲五个观点:

第一,城镇化是发展的新红利。

应该讲,我们过去30年的辉煌主要是依靠以廉价劳动力为特征的人口数量红利、“土地红利”等要素驱动,但是随着劳动力成本上升等要素条件改变,这种要素红利驱动的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过度依赖“人口数量红利”的城镇化导致面大量广的“钟摆式”和“候鸟型”人口流动,带来了巨大的社会代价。我们现在有2.5亿农民工,伴随于此的是几千万的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和留守妇女。此外,地方政府过度依赖土地财政,地价过高推动房价居高不下。2011年我国土地出让金达到了3万多亿,相当于地方财政收入的86%。这种过度依赖要素驱动的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2009年美国的经济学家克鲁格曼到中国来,他的调研发现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只相当于美国的4%,现在有法国的机构预测,4年以后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就会赶上美国,当然我们不能完全相信这种预测,但是劳动力上涨,中国的劳动力不再便宜,已经成为一个事实,廉价劳动力的人口红利已经开始逐渐消失。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靠人口从农村走向城市的“城镇化红利”来替代“人口数量红利”。城镇化必须由过度依赖廉价劳动力、土地等“要素驱动”和大量投资形成的“投资驱动”发展阶段向“创新驱动”发展阶段转变,实现从重数量的外延式扩张转向重品质的内涵式发展,以创新形成的城镇化红利取代以往的“人口红利”。

第二,城镇化是增长的新引擎。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最需要的是市场需求,而最大的潜在内需来自于城镇化,城镇化会创造巨大的投资和消费需求。城镇化每提高一个百分点,意味着数以千万的人进城,对应的是十年的几十万亿投资和几十万亿的消费。有专家预测,未来5年的消费需求会从2011年的16万亿元,提升到2016年的30万亿元。还有专家认为,未来10年居民消费需求有望达到45万亿元以上。发改委也有一个很重要的城镇化规划刚刚,认为未来10年城镇化会拉动40万亿元的投资。

第三,城镇化是平等的新理念。

我们现在的城镇化是一种半城镇化。据官方统计,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超过51%,但是如果扣除农民工的话只有大约35%,也就是说,有近2亿人的农民工,他们虽然实现了职业的转换和地域的转移,但是没有实现身份的转变。很多农民工出现“就业在城市,户籍在农村;劳力在城市,家属在农村;收入在城市,积累在农村;生活在城市,根基在农村”的“半城镇化”现象。曾有研究表明,附在户口本上有67项城乡居民不同等的待遇。所以城镇化新政提出推动农民工的市民化,非常关键的是要实现农民和市民的平等。我在海南的演讲中,有人问我“推动农民工市民化的时间表是怎么样的”。我认为这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因为我们有2亿人已经进城,每年还有新生代农民工要进城,面大量广使得这一进程具有长期性。并且,农民工市民化还是一项高成本的改革,农民工要穿上市民的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养老这“五件衣服”,需要大量公共投入。有研究表明,一个进城人口的市民化,高的需要50万元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也有人估计认为,仅市政公用设施的配套,小城市要2万元,特大城市要10万元。还有人说,农民工市民化的大约要10万元,带动的投资要50万元。因此,推进农民工市民化需要解决“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的问题,需要很长的时间,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实现的。

第四,城镇化是改革的新起点。

如果说30年前小平的改革使一小部分的农村青年通过高考跳出“农门”,今天要通过户籍改革使大量的农民工市民化;30年前小平的改革是从农村生产责任制开始,从农民开始,那么今天的改革要从城镇化开始,从农民工开始。20年前小平的南巡引发下海创业潮,当时报纸报道有10万人从体制内走向体制外下海创业;今天的领导人的南巡需要引发新一轮的创业潮,带动农民工创业、就业,使草根经济大发展。20年前小平南巡催生了企业家阶层的崛起,今天领导人的南巡会推动中等收入阶层壮大。所以有人预计,只要以农民工市民化为重点的相关改革能够取得突破,中国的城镇化率不断推进,到2020年将会打造一个6亿人口的中等收入阶层,这个会对投资和消费产生重大的影响。

过去30年中国的辉煌除了得益于要素红利,像人口红利、土地红利、资源红利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得益于“制度红利”,通过改革产生的“制度红利”。过去三十年,第一个十年是农村农业的改革所创造的制度红利,第二个十年是国企改革的“黄金十年”推动了经济可持续发展,第三个十年改革主要是加入wto以后“开放倒逼改革”的十年。未来在人口红利、土地红利消失之后,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仍然要靠制度红利,制度红利怎么产生?要靠改革。所以我们需要把城镇化这种最大潜力和改革这个最大的红利结合起来。推动城镇化和农民工市民化涉及到户籍改革、土地制度改革、财政金融改革、公共服务改革等等,但是最难的是土地制度和户籍制度改革。

第五,新政要防新误区。

城镇化新政提出,要提高城镇化质量,趋利避害,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当前我国城镇化趋利避害要五防。一要防有城无市的过度城镇化,避免使新市民变游民,新城变空城的“拉美化陷阱”。二要防有速度无质量的城镇化,不能一哄而起搞运动,一味追求城镇化高速度和规模扩张。三要防城镇化的“房地产化”,避免城市土地财政,而使高地价推高房价。四要防地方以地生财消灭村庄,迫使农民“被上楼”。五要防特大都市的“大城市病”,避免大中小城市布局失衡,而导致特大城市人口过度膨胀。过去10年中国土地的城镇化速度大大快于人口的城镇化,城镇常住人口增加28.7%,但是土地的城镇化增长了75%,这是一种粗放型的城镇化,新一轮的城镇化要集约用地,避免农民“被上楼”,防止“造城运动”。

农业数字化改革篇10

江苏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显著

近年来,江苏省人民政府认真贯彻中央部署要求,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的文化建设基本思路,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将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提升行动纳入文化建设工程,提出“文化惠民服务能力显著提升”的目标任务;专门召开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会,部署动员下一阶段工作;将公共文化服务、艺术创作生产等列入年度百项考核指标,将对经济薄弱地区低保农户有线电视基本费用给予补贴、为经济薄弱地区乡镇送书送戏送电影、扩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覆盖、推进省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院资源数字化等列入保障和改善民生十件实事;省财政拨专款扶持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三送”(送书、送戏、送电影)、有线电视进村入户、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重点惠民工程,2013年,全省公共财政预算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达173.54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2.23%;省政府以第77号令《江苏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管理办法》,是江苏公共文化建设管理领域出台的首部政府法规。在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江苏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南京图书馆新馆、江苏广电城、江苏国际书城、省美术馆新馆等先后建成,全省万人拥有文化设施面积1168平方米,南京博物院二期改扩建工程顺利竣工并正式展示开放,江苏大剧院项目有序推进,基本形成“省有四馆、市有三馆、县有两馆、乡有一站、村有一室”的五级文化设施网络体系。文化惠民工程深入推进。城市社区基层服务点、县级数字影院实现全覆盖;每年均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有线电视发展任务,直播卫星系统建设和地面数字电视一期工程基本完成,苏南五市和扬州基本实现有线电视户户通;行政村1村1月放映1场电影的公益服务目标基本实现;建成15379家行政村农家书屋,7500家数字农家书屋,所有农家书屋出版物实现新一轮更新。文化精品生产成果丰硕。话剧《枫树林》在第十届中国艺术节获文华大奖,电影《白日焰火》在柏林国际电影节获金熊大奖,儿童剧《留守小孩》、影视剧《我的影子在奔跑》、《我们的法兰西岁月》等获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金鸡奖、华表奖等部级大奖,江苏出版物在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等评选中入选数量位居前列。文化服务范围不断拓展。全省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和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全部实现免费开放,广播电视基本实现全境覆盖;制定下发《江苏省公共数字文化系统建设标准》,建成一批数字图书馆、云媒体电视、智慧社区、互联网出版等公共服务数字化平台,人民群众享受文化服务更加方便快捷。公共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精心办好昆剧艺术节、中国百家金陵画展、江苏读书节、江苏书展等活动,举办首届中国・江苏文化艺术节和首届江苏艺术展演月,积极开展文化惠民巡演、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公益电影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全民阅读等活动,丰富了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总的看,江苏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走在了全国最前列,不仅实现了发展,而且创建了模式,积累了经验。可以说,相对于文化产业而言,江苏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全国的影响力和认可度更为突出,优势更为显著。比如,在全国率先完成乡镇文化站和村文化室达标建设任务,率先推进省级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全省国家一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总数,全国文化先进县(市、区)总数,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总数均位居全国第一;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均位居全国省级第一;农家书屋率先在全国实现行政村全覆盖;有119个地区被评为首批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苏州以全国总分第一的成绩成为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意义重大

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新起点上的全面深化改革做出总体部署,就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明确了一系列重要举措。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真落实文化体制改革任务的必然要求。当前,文化体制改革正处于新的重要关头。江苏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继续走在前列为目标大力推进具有江苏特点的改革实践,以全面增强先进文化引领作用、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文化产业发展活力为目标大力推进文化强省建设。要看到,江苏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不够完善,与城乡居民就近便捷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还有距离;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基层文化生活仍不够丰富,对弱势群体的文化服务还有待加强;城乡、区域之间发展差距较大,经济欠发达地区公共文化建设仍显滞后,还有不少“洼地”。必须抓住和用好文化改革发展的历史机遇,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摆上文化建设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新一轮文化体制改革的一项重点任务,全力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相关部署的落实,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努力形成与“两个率先”要求相适应、具有江苏特色的公共文化建设新格局。切实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现阶段主要包括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加公共文化活动等。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关系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体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对于实现文化惠民、提高幸福指数、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要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客观决定现阶段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重在“保基本、强基层、惠民生”。我们要坚持把在经济发展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作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有重点、分阶段地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全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切实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各级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内容。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是中央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基本特点的高度概括,其中,公益性就是要由政府主导提供公共文化服务,而且基本上是免费服务,或是低于成本、收费很少的服务。我们要对文化建设中政府职责和市场功能进行科学定位,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履行政府基本职责;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做到两手抓、两加强。各级政府要切实把改善和发展文化民生作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点工作,作为细化落实民生幸福工程的重要举措,对照《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基本公共服务项目,认真履行公共文化服务职责,转变职能,强化服务,改进管理,明确责任,提高效能,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总之,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事关文化建设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事关政府执政能力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大事。我们要科学把握江苏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的形势任务和拥有的特色优势,以强烈的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把各项工作不断向前推进。

新时期江苏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继续领先全国

今后几年是江苏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关键时期,要深入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系列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要求和《江苏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找准选好改革突破口,一着不让落实改革任务,坚持政府主导,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以全体人民为服务对象,以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为主要内容,以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引导,加快构建覆盖城乡、实用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确保继续走在全国前列。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文化设施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基础和平台。要在广覆盖、高效能上下更大功夫,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统筹服务设施网络建设,全面建成省市县乡村五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打造城市“15分钟文化圈”、农村“十里文化圈”。突出抓好三个方面:一是抓基础。优先安排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建设项目,坚持把社区文化中心建设纳入城市建设规划,把乡村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在调整行政区划、重新规划村镇、新建和改造居民小区时,都要做好公共文化设施配套工作。整合基层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体育健身等设施,推动建设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二是抓骨干。继续加大财政投入,加强大中城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高标准设计、大手笔运作一批省、市标志性文化设施,继续支持苏北欠发达地区规划建设一批综合性、多功能、具有地方特色的公共文化设施。三是抓使用。目前,一些地方文化设施虽然建起来了,但活动内容不多,使用率不高,作用发挥不好。要坚持建设、管理和使用并重,推进相关设施资源整合、互联互通,探索实行公共文化设施委托管理办法,提高公共文化设施利用率。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保障机制,逐步将科技馆、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宫等纳入免费开放范围。

加快推进城乡文化发展一体化。建立以城带乡联动机制,合理配置城乡文化资源,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重点是把文化惠民工程作为重要载体和抓手,进一步加大工作推进力度,扩大覆盖,消除盲点,提高标准,改进管理,完善服务。着重加强乡镇文化站设施设备配套,充分发挥其综合服务功能;巩固扩大农村有线电视“村村通”成果,加快实现“户户通、优质通、长期通”,到“十二五”末,全省各县(市、区)基本实现有线电视“户户通”;全面推进地面数字电视覆盖、直播卫星公共服务系统建设,消灭广播电视覆盖盲区、盲点;强化农村电影公益服务,加快重点中心镇数字影院和乡村数字电影广场建设,继续推进农村电影放映工程,逐步实现由流动向固定、由室外向室内转变;大力实施农家书屋提升工程,解决好开放不正常、维护资金不足、管理队伍不稳、阅读引导服务不够等问题,不断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加大城乡阅报栏(屏)建设力度,不断壮大基层文化生活阵地。要认真贯彻执行《江苏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服务规范及奖惩措施等,推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

着力提升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这是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核心。要依托江苏深厚的文化底蕴,围绕人民群众多样化需求,努力把更多更优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提供给群众。重点在三个方面取得新进展:一是大力加强公共文化产品生产。以组织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文华奖、广播影视政府奖、新闻出版政府奖等活动为抓手,打造更多名家名作,创造更多文化品牌。从2014年开始,江苏省人民政府在省级文化产业引导资金中单列专项资金4000万元,专门用于加强对文化艺术精品项目的扶持。二是广泛开展公共文化活动。进一步提升江苏文化艺术节、中国百家金陵画展、江苏读书节、江苏书展等节展的知晓度和影响力。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推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高雅艺术进校园、百名艺术家百场惠民演出等活动经常化、制度化,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培育基层特色文化品牌。三是积极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推动社会资本和优质资源向文化服务领域流动聚集,吸引和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兴办公共文化实体,建设公共文化设施,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建立公共文化服务政府采购和资助目录,鼓励文化非营利组织和各类文化企业参与招投标。同时,不断完善有利于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工作机制,切实提高文化遗产公共服务水平。

积极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与模式。抓住增强文化发展动力活力这个关键,鼓励各地大胆探索,先行先试,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水平。重点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加强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的服务主体建设。深化文化事业单位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经费保障等制度改革,对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和理事会制度进行试点,并加紧研究制定公共文化服务指标体系,健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和绩效考核办法,促进形成责任明确、行为规范、富有效率、服务优良的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二是鼓励公共文化单位创新服务方式。建立群众文化需求征集和反馈机制,推行菜单式服务。鼓励文化单位面向基层、农村及社区提供流动服务、网点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通过发放文化惠民卡、消费券等方式,为困难群众和农民工文化消费提供适当补贴。三是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发展新型公共文化服务。大力推动传统文化单位发展互联网新媒体,促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网络化,建设一批数字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剧场、农家书屋,率先完成全省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加快发展数字化出版、印刷和网络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