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顶岗实习的目的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10:11

会计顶岗实习的目的篇1

【关键词】顶岗实习;分形顶岗实习

本次调查的目的是通过对部分顶岗实习应届毕业生的抽样问卷调查,并对其中部分学生进行访谈,旨在对目前广东高职顶岗实习效果有所了解,从中找出存在的问题,为促进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研究提供一个样本。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辅之以访谈法,抽取计算机专业应届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发放相关调查问卷1共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71份,发放调查问卷2共60份,回收有效问卷60份。

1对问卷调查1的相关数据分析

在171份有效调查问卷中,统计对顶岗实习的期待时,91%以上的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期待通过顶岗实习积累实际工作经验,提升职业能力素质。这个结果说明抽样单位的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能基本正确认识顶岗实习的作用。

统计顶岗实习的岗位与所学专业是否对口时,87名学生认为自己实习岗位与所学专业不对口,约占49%;这个结果说明目前抽样单位的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所顶岗实习的岗位与专业相关的程度不高。统计经过顶岗实习后学生能力提高情况时,有12%的学生认为有较大提高,有61%的学生认为有一定的提高,18%的学生认为无很大提高,只有9%的学生认为无任何提高。这个结果说明顶岗实习对目前抽样单位的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学生能力的提高还是有一定帮助的。统计顶岗实习期间是否跳槽时,有3%的学生跳槽,而想过跳槽的学生占19%。这个结果说明,一方面因顶岗实习单位的用人需求小于顶岗实习的学生人数,一部分学生顶岗实习的工作岗位与所学专业不对口,实习学生另谋高就;另一方面单位与单位之间待遇、工作条件的差距也导致了极少数同学心理不平衡而选择跳槽。统计学生对目前顶岗实习组织和管理的模式是否满意时,有45%的学生表示满意,有55%的学生表示不满意。这个结果说明,抽样单位部分学生对目前顶岗实习组织和管理的模式有不满意的情绪。统计学生对目前顶岗实习的实际效果是否满意时,有32%的学生表示满意,有68%的学生表示不满意。这个结果说明,抽样单位大部分学生不认同目前顶岗实习的实际效果。

在抽样单位的调查问卷中,被调查学生对我院以后顶岗实习的意见和建议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校内课程与顶岗实习的实际工作岗位的需求存在一定差距;希望学校能与更多的企业合作,能提供更多和学生所学专业对口、有较高技术含量的工作岗位;希望能在顶岗实习前接受岗前培训;希望顶岗实习能具有小组工作的氛围,体现挑战性。

2对问卷调查2的相关数据分析

在60份有效调查问卷中,对第一部分的问题:“你在学校里所学的知识能否满足实习工作需要”时,有约65%的学生认同知识结构完全满足或基本满足,52%的学生认同专业结构满足或基本满足,41%的学生认同专业技能完全满足或基本满足,30%的学生认同独立工作能力完全满足或基本满足,25%的学生认同处理人际关系能力能完全满足或基本满足。这一结果说明学校教育不能完全满足社会需要,尤其是在独立工作能力和处理人际关系方面。

对第二部分的问题:“结合现在顶岗实习的岗位工作任务,你对学校教学工作的评价”时,认为“顶岗实习的组织”很好或较好的比例占39%,认为“顶岗实习的管理”很好或较好的比例占31%,认为“顶岗实习的效果”很好或较好的比例占19%,说明学生不能完全认同目前学校顶岗实习的组织、管理和实际效果。

学生们对顶岗实习组织及实习安排的建议,主要有以下几点:希望能组队做实际项目,采用项目管理的形式来组织顶岗实习;希望顶岗实习任务能更具专业性。

3访谈数据分析

在对高职实习学生进行访谈时,大多数学生的突出问题表现在认为目前的组织和管理的方式太过单一、缺乏灵活性;实习工作任务单一、枯燥,不富有挑战性,有些甚至2、3天就觉得无法再坚持下去。在对广东高职院校学校领导进行访谈时,大多数学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顶岗以分散顶岗为主,较难做到集中式安排,一般采用系部、指导老师、辅导员老师组成管理小组的分层管理机制,很难做到与企业单位的长期合作;在对企业单位领导进行访谈的过程中,大多数企业以师父带徒弟的方式组织和管理学生实习,将学生分配到不同的小组,完成不同的管理任务。

4对策分析

(1)教师参加顶岗。积极鼓励计算机专业教师与同学们一起参加顶岗实习学习,担任项目组组长,与学生一起攻坚克难。高职教育的特殊性要求教师要具备一定的岗位工作经验,熟悉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岗位工作。我国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师理论知识丰厚,但指导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经验则相对不足,教师与同学们一起参加顶岗实习学习,担任项目组组长与学生一起攻坚克难不仅对自身的能力是一个提高,还有利于培养和学生之间的感情,在今后的教学中对学生起积极引导的作用。

(2)营造良好顶岗实习氛围,加大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力度,为顶岗实习营造良好环境。

为了使校外基地的数量要满足学生顶岗实习对应岗位的要求,在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尽可能利用行业协会、校友会等资源,选择技术先进、管理水平高且与专业相关的企业,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顶岗实习岗位,为顶岗实习营造良好环境。

(3)采用分形项目结构进行管理。采用项目分形项目结构进行管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如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可按顶岗实习的工作岗位分为维护型项目组、开发型项目组、售后型项目组、管理型项目组等。

参考文献:

[1]彭汉庆.高职校外顶岗实习基地教学化的若干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9(29)

[2]张静.高职学生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7)

[3]李娟.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9,(9)

[4]衣学娟,刘宝昌.高职实施“2+1”教学模式中学生顶岗实习情况的调研报告[J].职教论坛,2007,(4)

[5]李向东.高等职业院校顶岗实习管理制度的探索与实践.高等职业教育,2009,(2)

基金项目:

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研究项目(no.2011tJK077),2013年度广东省高职教育教学管理委员会教改课题(no.JGw2013035)。

会计顶岗实习的目的篇2

一、高职会计专业学生校外顶岗实习质量问题

(一)顶岗实习的企业数量与岗位严重缺乏

高职会计毕业生的实习就业单位多为中小微民营企业,这类企业对会计人员的需求较少,大多数企业并不愿意与高职院校合作成为顶岗实习基地。很多学生联系不到实习企业,有的在家待业,有的转行就业,即使有的学生找到实习单位,也进行了顶岗实习,但一个财会岗位只允许一个人进行处理,很多实习生只能做一些打杂的工作,且待遇极低,学生跳槽频繁。

(二)企业对待学生顶岗实习工作的积极性不高,实习质量得不到保证

在企业与学校的关系中,学校未能向企业承担起相应的经济义务,导致企业对待学生顶岗实习工作的积极性不高,实习质量得不到保证。

(三)顶岗实习时间达不到教育部规定的不少于半年的文件规定

学生如果能够在一个单位顶岗实习半年以上,那么他们才能比较全面地认识该实习单位的基本情况、业务流程、岗位职责和要求,才能将他们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逐步应用到实际工作岗位中,才能保证顶岗实习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

(四)在顶岗实习中校企双方对学生缺乏有效的管理

学校及系部将学生送入双方合作的顶岗实习单位后,没有派专业老师跟随学生到实习现场进行指导,校内指导老师对学生的管理一般为远程指导,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遇到问题得不到及时沟通和解决,以至有的学生坚持不到一个星期就轻易放弃了难得的实习机会。同时,一些企业指导教师放松对学生的管理,甚至完全撒手让学生自行安排,缺乏必要的监管,也影响了实习质量。由于受到会计专业的性质影响,实习单位地点比较分散,学校很难充分把握学生的工作状况和思想状态,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遇到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实习质量也难以保证。

(五)学生自身原因导致实习困难

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在离开学校后进入实习单位,适应能力较差,面对陌生的环境和紧张的工作会感到各方面的不适应,其心态也不能随着角色的转变而调整,感觉自身能力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存在差距,进而出现焦虑或低落的情绪,对顶岗实习产生消极或抵触的心理。因此,学生的质量难以满足企业的要求,有的学生甚至损害了介绍实习生的教和学校的声誉,导致后续的顶岗实习单位难找。

二、高职会计专业学生校外顶岗实习中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地方政府对学生下企业顶岗实习缺乏实质性支持

目前,地方政府出于地方财政收入的考虑,很少给参与校企合作并开展顶岗实习项目的企业给予相关的优惠政策及补贴。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得不到一定的经济补偿,甚至必要的成本也收不回,政府减免税收等优惠得不到落实,这样仅靠企业回报社会的奉献精神很难形成能够持续发展的合作机制。

(二)企业需求的灵活性与学校教学计划的严肃性之间存在矛盾

高职院校各系部的教学计划是按照一定的原则要求来制定的,系部不能随时调整学校统一的教学安排;而企业的用人需求则可能受到经济环境、市场供需、生产安排的影响,随时需进行调整。这样一来,企业需要学生时,正常的教学过程还没完成,学生开始顶岗实习时企业并没有用人计划,企业的用人需求不能满足,影响了企业和学校合作的积极性。

(三)会计的职业特点决定了难以大量提供顶岗实习岗位

会计在社会上需求量较大,但是岗位需求比较分散,每个单位能够容纳的人数不多,会计、出纳等岗位的工作又涉及单位的财产物资及敏感信息,胜任这些岗位也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所以单位招聘会计或出纳倾向于有一定工作经验或知根知底的人,这对会计专业的学生进入对口的岗位实习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四)学生由于考试、就业原因,顶岗实习时间难以保证

临近毕业,学生以就业为主无暇顾及顶岗实习,学生的主要精力放在了联系工作单位而不是顶岗实习单位。学生更关心是否能找到一份满意、稳定的工作。有的学生为寻找满意的就业单位或岗位,放弃顶岗实习。有的学生要参加各种考试,利用顶岗实习期间复习、赶考,使得顶岗实习时间无法保证。

(五)顶岗实习管理重流程不重实质

眼下,不少学校对学生整个的实习过程情况仅仅通过表格之类来监控管理。顶岗实习结束后的考核,也是只要学生按规定要求将顶岗实习手册这本书面资料上交,学生就能取得顶岗实习的成绩。成绩评定完成基本意味着顶岗实习工作的结束。如此的组织与管理,实习中出现的问题如何解决,当年的顶岗实习实施效果如何,对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如何改进,等等,都没有细致认真地分析总结,无法正确认识顶岗实习中存在的问题,更无法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不利于学校对顶岗实习的有效管理和专业的健康发展。

三、提高高职会计专业校外顶岗实习质量的对策

(一)积极探索灵活多样的会计专业顶岗实习方式

会计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学校不可能联系足够多企业供学生顶岗实习,会计专业的顶岗实习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1.建立工业园区

高职院校可以和当地政府合作建立工业园,当地政府对进驻园区的企业给予税收和租金的优惠,进驻的企业可以成为会计专业学生的顶岗实习基地。

2.鼓励会计专业教师自主创业

专业教师成立财务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等,这些公司可以直接成为学生的顶岗实习基地或就业基地。

3.增加教学投资

用专业模拟财务软件代替顶岗实习实践教学。

4.由学校统一为每位实习学生联系实习基地并与实习基地签订协议

实习基地按照与学校事先协商的要求安排学生实习,学校配合企业完成学生的实习任务。学生实习后是否留用,企业将视学生的工作情况、表现以及企业人才需求而定。

(二)政府台出相关政策鼓励企业主动担任顶岗实习的主体

政府加大支持企业开展顶岗实习项目的力度,下拨专项资金扶持提供实习岗位,也可以采取减少税收的政策,出台更多促进高职院校会计专业顶岗实习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政府可以设立资助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的专项资金,吸引更多的企业给学生提供实习岗位,提高企业对高职院校改革的关注度,鼓励支持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的教学模式。

政府可以借鉴德国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除落实校企合作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外,还要把校企合作上升到法律层面上。

(三)加强顶岗实习的组织与管理

针对顶岗实习学生分散的实际情况,除保证每个实习学生有企业指导教师外,系部应安排足够的校内教师对学生顶岗实习进行管理,校内指导教师除充分利用现代通信、网络等方式加强对学生的指导,为学生辅导答疑外,还应定期到顶岗实习基地进行现场指导,与企业指导教师进行定期沟通,随时掌握学生在岗的实习情况。学生实习期间须定期向指导教师汇报实习情况并定期写出实结或心得。学校专门机构加强对顶岗实习管理工作的督察,及时收集企业、学生、教师的反馈信息,发现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共同商量解决办法,不断总结经验,形成能持续改m的顶岗实习教学管理机制。

(四)加强对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顶岗实习前的思想教育工作

顶岗实习前要有针对性地进行会计各岗位的技能培训、交流技巧培训与职业礼仪、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等的培训,强化学生的会计专业技能,加强学生的语言交流和沟通能力,提高学生上岗前的自信心、自我管理的职业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处理工作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诚信意识的教育,树立诚信榜样等来帮助毕业生牢固树立诚信意识。校企双方签订协议书,保障学生的权益,打消对顶岗实习消极心理或抵触的情绪。

(五)建立顶岗实习成绩评价体系

顶岗实习阶段的主体应该是校企双方,只有双方共同参与评价标准的制定,共同参与评价过程的实施,才能保证评价与考核的科学性。顶岗实习成绩考核体系及成绩评定应由校企指导教师共同完成,对考核评价指标进行完善时,应按学生所在的会计岗位,由原有平时工作表现、技能考核、实习报告三部分组成,并结合学生的答辩进行总结,评定学生顶岗实习最终成绩。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州康大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改革立项校级课题“校外顶岗实习及实践教学质量评价研究”(项目编号:2016KD001)的阶段性成果。项目负责人:阳葵兰。]

参考文献:

[1]任晓丽.高职院校会计专业顶岗实习管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9(26):87-88.

[2]王中林.高职经管类专业顶岗实习质量影响因素与对策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4):31.

会计顶岗实习的目的篇3

高职园林技术专业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为了有针对性地解决或缓解顶岗实习中的主要问题,应建立针对园林技术专业特点的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一)“模块化”顶岗实习结构将顶岗实习划分为“校内顶岗实习”和“校外顶岗实习”两个模块,“校内顶岗实习”模块根据技能特点和类型,设置“园林植物应用”单元、“园林工程”单元和“园林设计”单元。“校外顶岗实习”模块内根据实习岗位类型,设置“园林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单元、“园林植物生产与养护”单元及“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单元。“校内顶岗实习”模块为必选模块,学生必须完成所有单元的实习任务,主要目的是逐项锻炼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实习活动以校内教师指导为主,企业技术人员为辅,但实习内容和场所必须紧密结合企业实践项目,教学人员结合实际项目情况综合讲解相关知识。“校外顶岗实习”模块为自选模块,学生依据自主联系或学校统一安排顶岗实习岗位情况选择相应的单元。实习以企业指导教师为主,校内指导教师为辅,但主要要求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模式,结合实践项目,对照相应单元的学习任务书完成顶岗实习。(二)“递进式”顶岗实习方案将原本在第5学期(约16周)集中完成的顶岗实习分散到第3、4、5三个学期,按时间由短到长、内容由简到繁、自学由少到多的步骤,循序渐进展开“校内顶岗实习”和“校外顶岗实习”。“校内顶岗实习”模块设置在第3、4学期,历时约8周。结合人才培养方案中对应的课程进度,“园林植物应用”单元在第3学期开设,约两周;“园林工程”单元和“园林设计”单元在第4学期开设,约6周。“校外顶岗实习”模块设置在第5学期,历时约8周。根据行业的季节特点,在第五学期前期开设。实习结束后在校内开设生态类、管理类、法规类职业拓展课程,要求学生结合顶岗实习案例,对前期实践进行理论总结和提升(图1)。(三)“系统性”顶岗实习考核鉴于顶岗实习划分为三个学期、两大模块,其考核方式也对应调整,顶岗实习成绩由每个单元的分项成绩组成。同时,考虑到学生实习岗位的差异性,对校外顶岗实习的考核除了企业指导教师评价和实习单元任务完成情况评价外,还将毕业设计(论文)融入顶岗实习考核体系。具体考核评价标准初步规定为:顶岗实习成绩=校内顶岗实习成绩×50%+校外顶岗实习成绩×50%。其中,校内顶岗实习成绩=“园林植物应用”单元成绩×25%+“园林工程”单元成绩×50%+“园林设计”单元成绩×25%;校内顶岗实习成绩=实习岗位对应单元成绩×70%+毕业设计(论文)中期考核成绩×30%。这一标准鼓励学生联系顶岗实习情况选择毕业设计(论文)研究方向,带着专业问题展开实践工作,从而帮助学生养成在工作中思考、总结的习惯。(四)“综合型”顶岗实习平台传统的顶岗实习主要依托校企合作平台,学生的顶岗实习主要通过“校中厂”、“厂中校”一类的方式展开。这类模式中校企合作多停留在学校与实习企业的交流层面,而以学校为媒介形成的企业间、行业间的交流并不广泛。为更好地开展教学改革,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牵头,联合江苏省内外部分职业院校、企事业单位和行业协会,组建了江苏现代农业校企(园区)合作联盟,为顶岗实习搭建“政校企”三方合作的综合型平台。在此基础上,学校可以有效地获取政府政策导向和行业动态信息,从而快速调整顶岗实习方案。实习结束后,也可以综合多家企业的毕业生质量反馈信息,形成较为客观、全面的评价结论。此外,“政校企”合作的模式深化了学校“产学研”一体的内涵。顶岗实习人员作为学校的学生,与教师一起参与到企业的实践项目中,同时也作为企业技术人员协助学校展开科研活动及成果转化。学校的科研及对外技术服务活动与学生顶岗实习形成良性互动,使学生真正从“产学研”一体化的成果中获益。

改革后园林技术专业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

会计顶岗实习的目的篇4

附二:顶岗实习报告要求一、目的、任务随着就业制度的改革和教学改革的深入,毕业生在毕业设计阶段到生产单位顶岗实习已成为产学结合的一种重要形式。学生到施工单位顶岗工作,通过实际工作掌握处理工程信息、控制施工质量、施工进度的工作方法,在工程师和实践教师指导下,完成预定的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综合择业能力和工作能力。二、顶岗实习的基本程序1、参加顶岗实习的资格:学生必须按教学计划学完全部课程并考核合格后才能安排顶岗实习。顶岗实习的岗位必须是施工一线的专业技术岗位,不能跨专业毕业实践,毕业生所在系负责顶岗实习的审批和顶岗实习全过程的管理。2、顶岗实习的基本程序:顶岗实习实行院内指导教师和生产单位指导教师联合指导的办法。学生离校前,由学生所在系安排院内指导教师完成以下工作:①结合专业制订顶岗实习基本要求。对顶岗实习岗位、现场指导教师的资格、顶岗实习内容的限选范围及提交成果提出具体要求。②编制顶岗实习委托书。说明顶岗实习的目的、要求和时间安排,连同顶岗实习基本要求发送到生产单位。③在接到委托单位的回执后,按学生顶岗实习承担的专业技术工作内容,填写顶岗实习任务书,对顶岗实习的内容提交成果等做出明确的规定。④顶岗实习结束后,由现场指导教师填写顶岗实习鉴定表,客观评价学生在顶岗实习中的工作态度、任务完成情况,以及对其能力水平、顶岗实结成果给出评价意见。最后,单位签署意见后寄到毕业生所在系。⑤顶岗实习的学生原则上回校参加毕业答辩。顶岗实习成绩参照《毕业设计与毕业答辩成果评定办法》评定。对因故不能返校参加毕业答辩的学生,毕业生所在系可委托生产单位组织答辩委员会,对顶岗实习的学生进行答辩。成绩按百分制评定。⑥对在生产单位参加答辩的同学,所在系在上报顶岗实习成绩登记表时,应同时上报毕业答辩委托书、毕业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顶岗实习鉴定表、毕业答辩成果。⑦对特别优秀的学生,提出推荐优秀成绩的意见,由院答辩委员会审定。对不及格的学生,参照学校毕业设计有关规定处理。三、顶岗实习的基本要求1、顶岗实习的岗位必须是专业技术岗位,指导教师必须具有工程师以上的专业技术职称。2、顶岗实习的工作内容限定在施工管理、工程建设建立、概预算与招投标等方面。3、顶岗实习应提交的成果:(1)工程造价与招投标单位:全套设计图纸、顶岗实结40页以上,内容包括工程概况、招投标程序、标书、报价书等。(2)施工管理岗位:全套施工图纸、顶岗实结40页以上(不含表格),内容包括工程概况、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施工总体布置、工程概预算等。(3)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必须积极搜集上述要求的工程资料,对因故(保密、安全等原因)不能搜集到的工程资料,学生要出具顶岗实习单位的证明,说明原因并加盖单位公章。

会计顶岗实习的目的篇5

建立正确的顶岗实习安全管理目标

将课堂中所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工作实践活动结合在一起,是学生顶岗实习的重要目标。做好顶岗实习中的安全管理工作,实现顶岗实习目标,就要建立正确的顶岗实习的安全管理目标。

规范教师的指导质量目标。要保证学生顶岗学习的安全性,教师就要提高个人指导的质量。高职高专学校的顶岗实习教师应当将学生的专业特点与实习的内容有机结合在一起,通过自己的指导,使学生认识到顶岗实习的重要性。积极与实习的单位或者企业进行沟通,从学校教学内容与行业规范方面进行双重指导,让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以提升,做好顶岗实习安全管理工作。

规范学生的实习、学习目标。顶岗实习活动在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准的同时,也给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提供了一个最真实的平台,在顶岗实习活动中,学生的心理素质会大大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也会提升。顶岗实习的企业,对于学生来讲就是一个小社会,他们能够在这个小社会中学到许多学校中学不到的东西。学生只有明确自己的顶岗实习目标,积极在岗位实习中学习人际沟通的技巧,掌握行业的工作规范,才能促进个人实习目标的实现,保证实习安全。

建立规范的顶岗实习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管理机制,对于高职高专学校的顶岗实习指导教师以及参与实习活动的学生本人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建立健全的顶岗实习安全管理制度,才能保证顶岗实习安全管理目标的实现。

建立安全管理的激励机制。企业,是学生顶岗实习的主要场所,高职高专学校应当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给学生建立一个校外顶岗实习的基地。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建立健全、人性化的激励机制,同时激发高职高专学生与企业的实习积极性,才能让顶岗实习的安全管理工作更加顺利。这个激励机制应当与学生、企业的切身利益相关,以此来吸引双方的注意力。企业应当为参与顶岗实习的学生提供便利的实地训练条件,而高职高专学校也应当从企业的需求出发改革人才培养的计划,给实习企业优先挑选中意人才的特权,以此来实现二者在顶岗实习项目中的合作。激励机制的建立,能够让安全管理工作更加方便地实现。

建立安全管理的约束机制。约束机制具有约束性,机制约束的对象为参与顶岗实习的教师、学生以及企业。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就要让学生、教师以及企业明确了解哪些行为是安全的,哪些行为是不安全的。一直以来,许多高职高专学校所组织的顶岗实习活动中,企业无权管理学生,这会让学生的顶岗实习自由度过大。在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学校要与企业进行沟通,就学生顶岗实习阶段的安全管理工作达成共识,建立一个双方都认可的约束机制。比如,学生所在岗位的职责与工作规范、企业中工作与生活的行为准则等,都应当成为安全管理约束机制的一部分。只有约束工作做到位,才能让高职高专学生在顶岗实习中感受到工作与学校生活的不同。

明确顶岗实习安全管理的各项流程

做好顶岗实习前的准备工作。第一,做好顶岗实习计划的编制工作。在顶岗实习活动开始之前,学校应当以实习企业的分布情况以及参与实习活动的学生数量、教师的配备数量制定科学合理的实习计划。实习计划要明确规定每一名学生的实习岗位以及指导教师所负责的学生,将实习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学校的管理者、实习参与者以及企业内的专业指导都应当参与到实习计划的制定中来,找到安全管理工作的一切重点;第二,健全顶岗实习的制度。从顶岗实习的实际情况出发,学校与企业应当做好顶岗实习的安全纪律文件编写工作,以此来明确顶岗实习工作期间学生的行为标准。做好教学管理工作制度以及实习考核制度的建立,加强与保险公司的合作,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学生的安全与权益。

加强顶岗实习期间的管理力度。第一,及时更新学生的实习信息。每一位实习指导教师应当每周更新学生的个人联系方式,保证时刻可以联系到学生本人。实习教师要定期与学校报告实习工作,反馈信息;第二,做好实习汇报会议的召开工作。高职高专学校要定期组织实习教师以及企业指导教师到校参与实习会议,对实习中出现的安全问题进行汇总,共同找到解决的方法;第三,加强顶岗实习的调研力度。学校与企业的顶岗实习负责人要通过走访各个部门了解顶岗实习工作落实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第一时间去优化顶岗实习的安全管理模式,保证学生的顶岗实习质量。

会计顶岗实习的目的篇6

关键词:艺术设计;顶岗实习;法律风险;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9-267-2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顶岗实习成为高校构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重要途径,艺术设计类专业也不类外。但当前各高校艺术类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学生面临各种法律风险,实习效果不佳。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在顶岗实习中的问题,通过制度设计和人文关怀化解、规避、降低风险,探索行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以保证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顺利进行且卓有成效。

一、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现状

艺术设计作为一个实用的艺术门类进入各高校的教学体系,并成为一个独立的特色学科,其具有的社会性强、实践性、专业知识更新快等特征要求设计专业的实践教学应当紧贴社会、紧贴职业岗位的需求。顶岗实习的实施,将使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学生身临其境的置身于职业工作的真实环境中,有了真枪实战的锻炼机会,才能亲身感受到社会、企业、岗位对艺术设计从业人员的要求。目前,顶岗实习在各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中得到广泛开展,取得的一些效果。但由于艺术设计类专业特殊的专业性质使得目前能提供大量实习岗位的企业有限,很多企业一般一次只能接受2―3人,导致学生实习地点区域跨越大、企业为顶岗实习提供的岗位数量和岗位性质有所局限等情况,从而产生一系列问题:一是实习单位的分散性,加大学校的管理难度;二是实习岗位的单一性,进广告公司的就基本是做平面,进摄影公司的就基本是修图等,不利于学生知识的拓展;三是设计公司多为小型的民营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也很难安排专门的企业导师进行指导;四是设计行业的特殊性,存在着工作时间不规律、赶工、性质单调、报酬支付延后等情况,学生难免会产生厌倦、抵触情绪,不利于实习工作的开展;这些问题的出现都将使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面临法律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增大。

二、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顶岗实习面临的法律风险

(一)实习协议缺失或瑕疵风险

顶岗实习作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主要形式,从理论上讲,学生、学校、企业应当签订顶岗实习协议明确三者的权利义务关系。但由于合同三方的经济地位不对等、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导致未签订书面顶岗实习协议的现象时有发生;或者即使签订有实习协议,协议内容也存在瑕疵,比如仅约定实习单位纪律、免责事由等而缺乏实习报酬、实习安全等条款。

(二)合法权益侵权风险

当前国家有关顶岗实习法律法规的缺乏导致高校顶岗实习处于法律管理中的“真空地带”,造成高校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容易遭遇合法权益侵权无法可依的风险。例如在实践中,有些设计企业将实习学生当成无偿或廉价劳动力,拒付、克扣、拖欠报酬;加班加点持续劳动;为节约成本不提供岗前培训或岗前培训走过场;随意辞退等,导致学生的报酬权、休息权、培训权、安全保护权等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

(三)劳动安全事故突发及救济风险

顶岗实习过程中,学生是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下完成工作任务,比如室内设计专业的学生需要到建材市场购买材料,到装修施工现场进行测量等,这就必然存在劳动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正式员工相比,学生专业技能不够娴熟和全面,操作不够规范,事故风险防范意识单薄,更容易遭遇劳动安全事故,威胁他们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四)违法犯罪事件发生风险

由于艺术设计类企业大部分规模不大,实习学生接纳量较小,将造成艺术设计类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实习地点较为分散,管理信息不畅,学校管理难度增大。同时,某些学生自律性较差、社会经验不足,缺乏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心理落差大等原因,导致顶岗实习学生违法犯罪现象时有发生。

三、顶岗实习法律风险防范机制的构建

(一)构建健全的顶岗实习法律体系

1.尽快落实顶岗实习单行法规、地方性法规的制定、颁布和实施

目前,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有关顶岗实习的法律规定,大多立法层级较低、内容零星缺乏系统性。2012教育部制定的《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试行)(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为《规定》)弥补了顶岗实习相关法律的空白,但目前尚未正式颁布实施。为尽快规范高校的顶岗实习,相关部门应尽快根据征求意见加紧修改完善《规定》相关内容,同时为更好的发挥《规定》的作用,应提高《规定》的效力等级,由国务院以行政法规的形式予以颁布实施。

2.全面推行实施顶岗实习责任强制保险制度

当前,顶岗实习中劳动安全事故频发,由于顶岗实习学生依然是学生身份,难以按劳动法规和工伤保险条例处理享受工伤保险社会保障,因此,我们可以学习发达国家推行的赔偿责任社会化,推行实施顶岗实习责任保险制度,借助保险制度分散风险。

3.建立侵权、事故责任追究制度

建立责任追究制度追究在顶岗实习中频发的侵权行为、劳动安全事故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对于在顶岗实习中侵害学生合法权益的、严重失职造成事故发生的企业、学校相关责任人,应根据情节的严重程度追究其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同时完善司法救济途径,

(二)构建“政府、高校、企业”三位一体的共同责任体系

1.政府

(1)加强政府协调、监督和管理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劳动行政主管部门作为顶岗实习监督管理的职能部门,应当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做好协调、监督和管理工作。建立顶岗实习信息备案与审查制度,确保学校派出学生过程合法、学生自身条件合法、接受实习单位资质合法,三方共同签订顶岗实习协议且内容合法;建立顶岗实习定期监察制度;建立顶岗实习质量评估及信息公开制度,对顶岗实习三方的实习质量进行评估并定期公开,促进学校与学校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实习单位与实习单位之间的良性竞争。

(2)加大政府扶持和激励力度

建立财税优惠政策,对于积极参与顶岗实习的资质合法的单位给与减免税收或财政补贴的方式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对有效开展顶岗实习的职院也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建立激励制度,对在顶岗实习质量评估中表现优秀的实习单位、职院、学生进行表彰和嘉奖,推动顶岗实习的健康发展。

2.高校

(1)优选顶岗实习单位

高校应在切实考察顶岗实习单位后,慎重选择建立一批具有较强社会责任感、管理规范、信誉良好的艺术设计类企业作为校外实习基地,保障学生在安全、良好的工作环境中进行顶岗实习。

(2)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加强全方位、全过程管理和监督

高校应当成立专门的负责实践教学管理的职能部门,委派专人管理学生的实习实训;建立完善的顶岗实习管理制度,为规范顶岗实习的管理提供制度保障;建立全过程跟踪管理机制,顶岗前对学生进行法律法规、安全、纪律教育,顶岗过程中与实习单位进行常态联系跟踪管理,顶岗后进行总结教育。

(3)依法保障学生合法权益

牵头组织学校、学生、艺术设计企业三方签订实习协议,用合同规范三方的权利和义务;为实习学生购买实习责任险,分散意外事故发生的风险;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和协调,及时发现各种隐患并排除。

3.企业

(1)切实履行法定责任和义务

企业应当积极接收学生来进行顶岗实习;按法律规定和三方实习协议保障学生的合法权利;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实习岗位、安全健康的实习环境和必要的实习条件,保障顶岗实习的顺利开展。

(2)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管理

在顶岗实习前,企业应当对学生进行实习纪律、安全操作规程等安全知识培训;在顶岗过程中指派设计指导老师进行职业技能的指导;加强岗位外的风险管理,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构建定期信息通报制度,及时、客观向学院反馈学生实习真实情况,确保顶岗实习任务的完成。

(三)构建学生法律意识强化机制

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法治教育,提升学生自我防范与自我保护意识,树立依法自律、依法维权的法律观念。同时,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学生应遵纪守法、加强自律、提升自我保护和维权能力。在意外发生或遭遇合法权利侵权时,能求助行政主管部门处理或诉诸法院,自觉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舒胜.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法律风险探析[J].怀化学院学报,2010,(03).

[2]徐升.论高职学生顶岗实习中的法律风险[J].教育探索,2012,(07).

作者简介:

龚勋,女,湖南长沙人,硕士,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湖南省金凯华律师事务所律师,研究方向:法律、行政管理、思政教育;

会计顶岗实习的目的篇7

【关键词】中职教育顶岗实习技能培养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4B-0018-04

为了解中职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的现状,尤其是顶岗实习学生技能培养方面的情况,广西纺织工业学校对2011、2012、2013、2014级等四届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接受调查的学生涉及纺织、服装、染整、平面印制技术,以及数控、机电、计算机、会计等专业,顶岗实习企业所在的地区有广西(22%)、广东(57%)、浙江(4%)、江苏(3%)、上海(0.5%)、福建(11%)、其他(2.5%)等地。发放问卷调查表400份,回收357份。同时,从文献资料方面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发现中职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技能的培养并不乐观。

一、从中职学校角度看顶岗实习

(一)“顶岗实习”等于“顶岗就业”。顶岗实习是实施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学校和企业合作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有效手段,国外都有成功的经验,如德国的“双元制”。但是,中国有些中职学校对安排学生顶岗实习的目的、意义不明确,简单地将“顶岗实习”与“就业”等同起来,实际上变成了“顶岗就业”。从问卷调查和查阅资料显示,一些中职学校在以“就业”为中心的思想指导下,错误地把学生参加“顶岗实习”视同于“就业”。因此,学生离开学校到企业“就业”,学校管理也就逐渐松懈。此时,这些中职学校三年级的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处于“放羊”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技能培养”的问题要想在学校控制下实施,是很不现实的。

(二)学校专业以及课程设置滞后。中职学校设置专业、开设课程严重滞后。其专业设置的程序较为死板,不能根据市场的变化而变化。新生入学后经过两至三年的培养,当满怀信心地走到社会时,才发现所学专业领域人才的需求量已经饱和,或者是所学知识已被淘汰。学校无法安排学生到合适的实习单位实习,学生找不到适合自己专业的实习岗位,不得已只能到不对口的岗位上“顶岗实习”。据调查,纺织类的专业对口率高,通用类专业对口率相对较低。据对某职业学校270名岗实习学生的调查发现,学生实习岗位与专业不对口问题比较突出,完全对口的57人,比较对口但不完全一样的54人,合计对口率占41%;不对口但有部分关联的75人,完全不对口84人,合计不对口率占59%。学生顶岗实习的岗位与专业不对口的情况接近六成,特别是电子类专业、物流专业、市场营销专业、财会专业等专业的学生不能对口实习的情况更为严重。

(三)学校校内实训基地与企业生产差距较大。一是校内实训设备与企业生产设备存在较大距离。以电工电子类为例,我们调查咨询了从2006年开始担任广西中职技能大赛电工电子项目总裁判长及全国中职技能大赛电工电子项目裁判近十年的冯守汉老师,他介绍说,由于工作需要这些年几乎走访过广西境内绝大部分学校的电工电子类实训基地,学校的电工电子实训设备大多是固定式的模块结构,学生仅用带插头的线对准预留插孔进行简单插接操作即可完成实训操作,方便教学。但是,企业的生产设备种类繁多,结构复杂,技术先进,且智能化自动化程度极高,在应用性、技术性、功能性、先进性、操作性等诸多方面实训设备和生产设备均不同。二是校内实训基地环境缺少企业元素。校内实训教学的职业仿真环境学校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许多学校内的综合实训、现场实习和仿真模拟实践环境宽敞明亮甚至豪华,但缺少企业元素,如企业氛围、企业文化、企业规范、企业标准等,也没有完整的真实环境,设备先进化、企业管理化、系统功能化、人员职业化的实践实习机制尚未形成。

(四)学生顶岗实习考核机制不健全,评价方式单一。顶岗实习的学生,名义上是双重身份,校企共管。实际上,学校根本管不了。远离企业,不能插手企业日常管理的学校,很难翔实记录顶岗实习学生的工作和学习的情况,学生考核和评价一般依赖于企业提供的一份描述性的实习反馈表,以及学生的实习报告。仅凭这两份材料,作为学生实习的终极考核依据,作为学生能否获得毕业证的重要凭证。如广西纺织工业学校对顶岗实习学生的考核,要求企业和学生分别填写一份内容包括工作业绩、工作态度、自律程度及安全意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适应与学习能力、组织与协作能力、创新能力、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人际沟通,每一工作标准下有评价指标描述及分值等反馈表,该表更多的是进行主观描写,学校则依据考核表作为实习的重要证明材料,发放毕业证书。这样的考核评价结果往往与实际出入较大,不能充分体现顶岗实习学生的实际情况。

就现今情况而言,中职学校关于顶岗实习的考评制度不能适应中职学校顶岗实习管理需要。各个学校的管理、考评制度不够完善,没有写实性的评价,评价较为随意;并且标准不一,各自为政的现象比较严重,很不利于中职学校顶岗实习教学工作健康有序展开。

(五)岗前教育落实不到位,学生难以适应企业工作需要。顶岗实习是学生从学校迈向社会的第一步,顶岗实习前的培训对学生融入社会具有积极作用。但是,一些中职学校不重视岗前培训工作,或许是出于条件限制,或是受其他工作干扰而没有对顶岗实习学生在上岗前进行集中、全面培训与动员。

调查显示,顶岗实习学生对顶岗实习的目的、任务和要求不甚了解,多数对顶岗实习的认识不明确,功利性、盲目性和随意性较为严重。虽然有些中职学校对学生进行岗前培训,但也只是一般性的培训,比如进行岗前安全知识或注意事项的培训,中职学校无法就某个企业的规章制度进行岗前培训。没有就专业知识、技能训练、安全知识,以及职业道德、心理辅导、文化知识、职业规划等进行培训。

(六)学校的管理和教育职能无法延伸到企业。一是管理不到位。中职学校的实习指导教师都是兼职的,他们还要承担相应教学任务或行政工作,不可能长期到实习单位驻留指导实习学生。如果能够安排顶岗实习的指导教师在企业留驻时间达到3个月左右,那么就可较好地帮助顶岗实习的学生平稳地度过适应期。这对于学生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大多数的学校无法做到。二是没有详细、可操作的顶岗实习计划。中职学校的顶岗实习是其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有详细的教学计划,以保障顶岗实习的质量,特别是技能培养,应该达到什么标准?怎样才算合格?但是,调查发现,中职学校基本没有制订关于顶岗实习期间学生技能培养的详细教学计划。三是无法实施顶岗实习计划。在校企合作中,由于校企之间的关注点是不同的:企业关注能够给自己带来多大的利润,解决了多少问题。由于学生多是新手,也考虑到学生的不稳定性,于是把学生安排到简单的、枯燥的流水作业的岗位上,充当廉价的劳动力,使其不能接触到企业的核心技术。学校关注的是培养学生的技能,希望企业能够配合学校关注学生的成长、技能的培养。但是,此时的合作是企业作主,学校无法影响到企业的决策,即使学校制订了详细技能培养的教学计划也难以实施。

二、从企业角度看顶岗实习

(一)企业难以批量提供与教学相关的实习岗位。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养成职业能力,职业学校必须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但是,企业没有承担教育的职能,它是以生产为主的盈利组织,要让企业停下生产、承担批量的学生来顶岗实习,完成学校的教学任务,对企业来说有点勉为其难。首先,社会没有檠校提供能够满足培养顶岗实习学生技能的实习单位。其次,与中职学校合作的企业能够提供的有效实习岗位不足,难以满足批量的实习生群体。

(二)企业基本不为顶岗实习学生提供轮岗机会。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不可能为顶岗实习的学生提供轮岗训练的机会。大多数学生往往被固定在一个岗位上工作,从事单调简单的流水线工作,为企业创造价值。很少有企业会给学生提供在各个岗位轮流实习的机会。企业里技术含量较高、设备比较先进、涉及核心技术的岗位基本不会向顶岗实习学生开放。

据问卷调查显示,只有29%的顶岗实习学生因生产需要,得到“轮岗”的机会。轮岗机会少、实习内容单调势必影响学生的实习兴趣和实习成效。学生在单一的岗位实习,缺少多岗位锻炼的机会,其技能训练也是有限的。企业更多是从中职学校招到一批劳动力,以解燃眉之急,解决用工的需要。学生的身份直接变成了“工人”,这与顶岗实习的初衷是相违背。

(三)企业不愿把顶岗实习的学生当作“学生”来管理。我国的职业教育基本上是以学校为主体的教育,企业是用人的单位。培养企业需要的合格人才是职业院校办学的最终目标。由于企业没有教育的职责,因而虽然学校积极推进校企合作,但是很多企业消极应对,中职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的渠道并不顺畅。即使学生顶岗实习到企业后,企业也不按“学生”的身份进行管理,而是将学生混编到其他员工中,按企业员工进行管理。如果学校提出要按学生身份进行管理,相当一部分企业则放弃接收顶岗实习学生。据浙江某校的问卷调查:当问到“是否愿意接收中职学校学生顶岗实习”时,在接受调查的50家企业中,有21家选择“不愿意”,占被调查总数的42%。中职学校推荐落实学生顶岗实习单位,名义上是通过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实际上还是要靠一定私人关系。但是,不管哪种方式安排学生顶岗实习都要由企业的用工情况而定,而不是由中职学校的教学需要来定。

(四)企业把学生顶岗实习视为“顶岗生产”。通过问卷调查,有81%学生接受了入职培训后上岗,还有19%没有接受入职培训就安排直接上岗。培训的时间有1至30天不等,内容主要是厂规,或者基本操作要领。特别是一些电子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在生产流水线中,学生和普通工人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差别。有的企业以及中职学校把学生顶岗实习理解为“顶岗生产”。所谓的“顶岗实习”就成了企业招聘用人,以及根据企业的需求培养储备干部。中职学校教育的延伸,在这里不存在,更不考虑中职学生的职业发展,也不会给中职学校的定岗实习生做相关职业规划。因此,企业对于中职学生顶岗实习技能和强化素质的培养不予关注,对于中职学生的管理就是要求必须遵照企业的规章制度、完成生产任务,根本不按顶岗实习计划安排学生的顶岗实习。

在顶岗实习期间,学生技能的培养主要靠在工作学习中的自我提升以及企业师傅的指导,企业的定期培训仅占10.6%。因此,大多数顶岗实习的中职生都被固定在某个生产岗位上顶岗生产,顶岗实习的技能培养的目的无法达到。

(五)企业视顶岗实习为缓解用工紧张的手段。随着招工难进一步恶化,以及各地不断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企业的成本增长比较快,为解决这些困难,一方面,一些企业把招聘新员工的目光投向中职学校,特别是中职学校顶岗实习的学生。部分企业打着“校企合作”的名义,接收中职学校顶岗实习学生,安排顶岗实习,实际上是为了解决企业用工短缺和日益上涨的用工成本困难,从中职学校招聘顶岗实习学生填补企业的空缺岗位。另一方面,学生因是实习生,企业按实习生的待遇支付工资,规避当地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的限制。这在劳动密集型企业中表现得较为突出。据问卷调查得知,企业安排顶岗实习学生的岗位,80.4%以上是根据企业生产需要安排的,只有19.6%是根据实习需要安排。

(六)企业培训顶岗实习生的目的是让其尽快上岗。从调查中得知,企业为了让中职顶岗实习的学生能够尽快上岗,也会安排相关人员对顶岗实习学生进行培训、指导。某校对270位顶岗实习学生调查发现:企业安排专人指导,且效果好的187人,占69.25%;企业安排专人指导,但效果一般的44人,占16.29%;企业安排专人指导,但效果差4人,占1.5%;企业没有安排专人指导的35人,占12.96%。不过,企业的培训、指导仅此而已。因为它们培训、指导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尽快上岗、独立操作,而不是进行专门的技能培训。企业没有考虑与中职学校的顶岗实习计划相对接,更没有着眼于学生的技能培养。当这些“新入职的工人”――顶岗实习学生,能够上岗、独立操作后,这些“培训”和“指导”也就随之结束。

三、从学生角度看顶岗实习

(一)大多数学生对顶岗实习的认识存在偏差。一是功利性明显。学生顶岗实习目的不正确,认为到企业去“工作”、去赚钱,选择岗位主要以薪酬为主。他们没有认识到通过顶岗实习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培养技能,没有正确处理职业生涯发展中理想和现实的关系,积攒职业生涯的动力,却误认为顶岗实习是“挣钱与享乐”。学生的这种功利性的行为,不利于顶岗实习的开展,同时也影响实习的效果。二是盲目性严重。学生没有职业生涯规划,不能清楚认识所学专业与未来职业的关系,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近期的打算、远景的目标是模糊的,往往是走一步看一步,被动地等待实习。对简单、技术含量不高的工作不屑一顾,但实际情况则是他们缺乏专业技能和工作能力,又无法承担起企业所提供的高技术需求岗位的重担。三是稳定性缺失。一些中职学校顶岗实习学生进入实习单位后,少则几天,多则几月就辞职走人。能坚持在同一单位实习半年的学生已不足半数。从调查分析中归纳顶岗实习学生更换实习单位的原因:其一,选择实习单位具有盲目性;其二,学生相互比较待遇的高低;其三,学生难以适应环境,旷工逃避而变更实习单位;其四,因怕苦怕累,因“追求轻松”而变更实习单位;其五,缺乏独立意识,因“从众”而变更实习单位。

(二)自身因素,难以适应顶岗实习的要求。一是没有学好本领。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薄弱,对顶岗实习产生巨大阻碍。据调查,广西纺织工业学校联系顶岗实习的企业一般都是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这些企业无论是从设备,还是与之配套的工艺都是走在同行的前沿,因此,对于顶岗实习学生的要求也是比较高的,比如要求工艺较好、懂英语等。很多的学生不能满足企业的要求而失去这些较好的顶岗实习的机会。即使是个别学生能达到企业的要求,也由于产生害怕、畏难的心理,主动放弃到这些企业去顶岗实习。二是缺乏职业道德观。中职学校顶岗实习学生进入企业后,由于对企业设备陌生,操作不熟,一方面,由于缺乏培训和指导,直接进入生产环节,还要承担产品质量的责任等,害怕承担责任,加大心理负担;另一方面,又觉得自己是从专门学校出来的,理应高人一筹,对技术含量低的工作不屑一顾。因此,在定位上出现“眼高手低”的现象。更为严重的是,很多学生没有意识到顶岗实习是进入职场的预备就业阶段,更没有把职业道德作为职场人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因此,随意离职的现象比较严重。给企业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三是挫折教育不够。中职学生进入企业顶岗实习后,企业对其管理一般与正式员工是相同的。学生由于缺乏工作经验,技能不熟练,工作中出现一些差错是不可避免的。调查发现,顶岗实习学生普遍感到心理压力大,反映出耐挫能力不强,一旦受到挫折,就萎靡不振。再加上在校期间挫折教育不够,顶岗实习目标又不很明确,人际交往的经验缺乏,种种原因,最后呈现出较差的岗位适应能力。于是封闭自我,感觉孤独;有的选择逃避,中断实习。

四、对策

(一)国家应出台鼓励企业接收学生顶岗实习的配套法规政策。到目前为止,国家或地方政府都没有出台规定企业必须承担职业教育的责任和义务,没有出台有关学生顶岗实习的配套法规政策。企业愿意接收学生顶岗实习,一是有利可图,可以解决用工难的问题;二是被动接收,受其他非市场因素影响。但是,不管怎样接收中职学校顶岗实习生,都没有办法从正式渠道获得国家的政策红利或补贴。另外,中职学生进入企业顶岗实习,直接参与生产,虽然为企业带来了一定利润,解决了企业的一些困难,但也给企业的管理带来一定的风险。因此,当企业用工不紧张时,是不愿意接收中职学生顶岗实习的。这样的话,中职学生寻找顶岗实习岗位就非常困难。企业不愿意接收中职学生顶岗实习,意味着中职学校的教学任务无法完成,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就是一句空话。所以,为了保证中职教育顶岗实习得到顺利实施。需要制定中职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的配套政策:一是要在企业的营业执照上注明承担职业教育的责任和义务;二是要出台相应的法律或法规,保障企业接收中职学校顶岗实习学生得到补助。

(二)国家应出台专门的顶岗实习法律法规,明确界定学校、企业、学生的法律责任。现行教育部颁布关于顶岗实习的相关政策和法规中,没有明确学生、学校、企业的关系,各方的权责比较笼统,且不具有约束力。在这种情况下,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把对学生顶岗实习的管理工作交给学校,其实学校根本没有能力到企业去管理顶岗实习的学生,相关的劳动部门、财政部门等则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当中职学校的学生以在校生的身份进入企业顶岗实习时,由于诸多原因,这些学生在短期内很难融入企业。但是,企业又得按企业员工身份进行管理。对于某些中职学生来说,有时会利用这种身份,既不服从企业的管理,也不接受中职学校的管理。于是,在管理上出现了真空。但是,一旦出现什么问题,就既找企业承担责任,又找中职学校承担责任,大大增加了管理难度和管理成本,同时产品的不合格率会增加,从而也会增加生产成本,企业面临两难选择。所以,必须从国家层面上,以法律法规形式明确中职学校、企业和学生各自的责任、义务。

(三)校企之间应在深度和广度上加强互动。学校跟企业合作的具体表现形式为“顶岗实习”。可实际上,在校企合作中,合作形式简单,合作度很浅,校企合作仅仅是有一纸合作协议,很多学校和企业合作没有实际意义,校企合作协议便成了校企各自评估的佐证材料,形式主义特别明显。

有的中职学校只考虑学生需要实习岗位,企业则考虑补充劳动力,双方的合作程度浅显,浮在表面,这与提出校企合作的初衷是相背离的。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无法建立,双方都没有办法影响对方的决策。比如,企业无法深度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实习制度设计。此外,因为企业一般都有十分繁忙的生产工作,实习工厂一般都有加班,企业考虑经济效益后,往往都会优先利用这些实习生劳动力,而没考虑如何培养其技能的问题。中职学校则从学生技能培养的角度考虑,想与企业长期合作,其目的最终也是无法达到。

总之,中职学生顶岗实习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技能培养是主要问题。如何正确认识和解决好校企在学生顶岗实习中技能培养存在的现状及问题,需要一个合理的、可操作性的顶层设计,在这个框架里,有政府、学校、企业、社会的共同参与,各自应有明确的法律责任。因为中职学校顶岗实习的技能培养关乎中职教育的教育质量,事关学校、家庭、企业等多方利益。其核心内容是如何培养我国各行业的能工巧匠,这关乎中职学校能否培养出一批大国工匠顶尖人才,也关乎中国制造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黄尧.中国职业教育形势及今后的目标任务[J].职业技术教育,2008(21)

[2]王惠新.中职学校学生顶岗实习问题成因问题及对策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0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B类重点课题“中职学校顶岗实习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阶段性成果(桂教科学〔2013〕13号)

会计顶岗实习的目的篇8

关键词:顶岗实习;网络课程;评价;BlackBoard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673-8454(2014)20-0037-03

学生参加生产和服务岗位实践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职业能力形成的关键环节,也是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途径。顶岗实习体现了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强调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综合素质。因此,许多高职院校都把顶岗实习纳入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付诸实践。

顶岗实习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校外教学生产实践活动,相比于日常的课堂教学,学生的身份、学习的场所、学习的时间和学习的内容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学生短时间内难以适应岗位要求、教师指导管理不到位、企业岗位工作内容不足和岗位不对口等问题和矛盾突出。如何加强顶岗实习的组织与管理,确保顶岗实习各项任务的完成,提高实习质量,是目前高职教育工作者共同面临的一个难题。[1]相当多的高职教育工作者积极开展有关顶岗实习的教学管理研究和实践。在中国知网,关于顶岗实习的相关文献高达32463篇。例如,高职顶岗实习过程管理有效机制研究,[2]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难点透析与策略,[3]高职学生顶岗实习评价体系的研究和实践,[4]高职顶岗实习有效教学评价的研究与实践[5]等。这些研究成果对于顶岗实习的教学改革和管理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是大都局限在管理制度、监控体系构建的框架内。在高职教育高速发展的今天,有的方式、方法、管理制度和体系实施起来效率并不高,企业在自身生产的同时,没有太多的精力与时间去完成复杂的计算和评比,学生参加顶岗实习的企业比较分散,学校对学生的实习管理和组织比较难以统一,派驻校内人员实地指导和管理的成本太高。

本文在系统分析顶岗实习实践教学管理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学院顶岗实习教学的实际情况,利用目前市场主流的网络课程平台BlackBoard(以下简称BB),运用网络课程管理模式,实施顶岗实习新的教学管理模式,在2011届至2013届毕业生中付诸实施,取得了非常好的管理效果。

一、顶岗实习网络课程的构建

1.BB教学平台简介

BB教学平台是国际领先的网络教学辅助平台,该平台是由美国Blackboard公司专门为教育机构开发研制的软件平台,首先应用于美国大学教学中,并得到广泛好评。赛尔毕博公司将BB平台引入国内进行汉化并按国内用户使用习惯进行了一定的设计调整,国内很多高职院校都采用BB平台来建设网络课程。

BB教学平台以课程为中心,是一个集网络教学、数字资源管理、在线视频课堂和学习社区诸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网络平台,拥有讨论板、日志、作业、资源共享和虚拟课堂等多种多媒体工具。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在平台上开设网络课程,设计适合学科特点的课程内容。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选择要学习的课程内容,他们的学习过程可以被一一记录下来。不同学生之间以及教师和学生之间可以根据“教和学”的需要进行讨论、交流和资源共享。

2.顶岗实习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实现

笔者所在的项目组总结以往顶岗实习实践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学生顶岗实习的实际情况,设计并实现了顶岗实习网络课程的功能模块。该网络课程主要分为公共部分和小组部分。

(1)公共版面

公共版面的主要功能模块有:课程信息、学习资源、周报告、实习日记、实习交流、实习作品展示、实习情况和就业指导等(如图1所示)。课程信息主要采用文档的形式,包括顶岗实习的课程目标、操作指南、管理办法和相关文档下载,使学生明确目标和要求。学习资源分为两大类:教学内容和扩展学习资源,主要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相关课程的课件、录像和学结文档,指导教师、企业和学生三者都可以上传,作为观察员角色的教学管理人员给予监督和审查。周报告、实习日记和实习交流三大模块侧重于过程管理,注重在学习过程中的管理与监督。通过这三大模块,我们可以及时发现顶岗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作出相应的解决方案。系部教学管理部门及时统计各顶岗实习指标,定期在实习情况模块公布,这些信息包括学生的到岗情况、换岗情况、上交的周报告数和实习日记情况等,对表现突出的学生予以表扬。

(2)小组版面

顶岗实习教学任务的实施分散在不同的企业和不同的岗位之中,BB平台支持小组学习模式,以企业岗位为单位,将同学们注册到不同的小组,相关功能模块小组可见。小组支持的功能模块有:小组属性、小组成员、小组日记、小组任务和小组资源等(如图2所示),实现了小组成员间的无缝对接。

二、网络课程教学管理模式的组织与实施

顶岗实习网络课程构建完成以后,让学生、教师和企业积极参与进来,切实提高顶岗实习教学管理水平。

1.充分准备前期工作

前期准备工作是网络课程教学管理模式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前期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制定具体的、简单可行的规章制度、学生思想动员工作和网络课程教学角色分配。

规章制度尽可能简单容易实施,太复杂的层次体系和表格流程会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不利于学生参与和接受网络课程的管理和监督。笔者所在的项目组制定了《计算机学院顶岗实习网络课程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了学生参与网络课程平台教学的目标、任务和纪律。管理办法对周报告、工作岗位技能视频和实习日记都作了相应的规定,而这些要求的完成又不会耗费学生太多的时间。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的同时,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参与网络课程的学习,接受指导教师的监督和管理,这样才能最终获得这门实践课程的学分。

学生的思想动员工作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前期一系列的灌输和引导工作,同学们能够正确认识到顶岗实习实践课程的重要性,明确顶岗实习教学任务的目的和要求,着重加强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教育,制定良好的职业发展规划,让学生认识到顶岗实习不仅仅是学校教学的要求,更是职业的起点和人生规划的重要阶段。在进行学生动员工作的同时,也要组织企业人员和专业教师熟悉网络课程教学管理的操作和要求,以便更好地提高网络课程管理的效率。

科学合理的角色分配是顶岗实习网络课程教学管理模式前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角色权限的分配不合理,那么网络课程运行的效果将大打折扣。BB网络平台支持观察员、教师和学生三种角色,每种角色拥有有不同的访问权限。教师角色可以对不同的功能模块设计其可见性,还可以利用小组工具设置小组成员和小组长,并明确其访问权限。

2.加强中期的反馈和监督

顶岗实习过程管理是保证实习教学质量的关键。学生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逐步实现学生向员工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肯定会遇到或多或少的困难。网络课程要求同学们定期登录网络平台,分享实习心得和体会,提交周报告和实习日记,反映相关问题。指导教师发现这些问题以后,及时分析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指导教师通过虚拟课堂和聊天室小组工具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小组会议,进一步掌握学生的实习过程,及时释疑解惑,引导学生明辨是非,激发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潜能。小组长负责小组主页的维护,本岗位每天的工作任务,共享岗位任务指导书,协助指导教师进行管理。鼓励同一小组的成员分享岗位实践经验和技能,增强小组团队意识,促进共同进步。

观察员一般为主管教学的院系领导和教学秘书,他们及时统计顶岗实习指标并予以。这些指标信息包括在岗情况、出勤情况、换岗情况和网络课程学习时间等,对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表扬,对落后的学生提出警告和批评。观察员还承担与企业方面沟通的责任,就实习岗位设置、实习工作过程和工作环境深入交换意见,促进双方的互信、互通、互理。

3.注重后期的考核与评价

顶岗实习学生成绩的最终评价关系到学生参与顶岗实习网络课程管理的积极性。教师对于学生的考核评价具有极强的信息作用,促使学生乐意接受网络课程的管理和监督。基于BB平台的顶岗实习网络课程提供了非常完善的作业考核管理功能,指导教师可以方便地获取学生参与网络平台的情况,通过实习日志、岗位周报告和岗位视频等材料,就可以掌握学生在岗工作情况。指导教师结合企业工程师对学生岗位能力的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从职业素养、岗位技能和网络课程学习指标3个评价要素出发,对学生的顶岗实习情况做出一个客观的综合评价。

三、应用效果分析

顶岗实习网络课程建成以后,在笔者所在的计算机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2011届―2013届毕业生中予以应用。从2013届126名学生参与的效果来看,网络课程平台圆满地完成了顶岗实习的教学管理任务,取得了以下实际效果:

(1)参与顶岗实习的学生100%能自觉参与网络课程,自觉接受网络课程平台的管理与监督,124名同学获得顶岗实习这门实践课程的学分。累计网站访问量达224750人次。

(2)累计收集顶岗实习日记1197篇,人均9.5篇,周报告完成率为97.2%,发帖跟帖主题62个,开展虚拟课堂73次,分享岗位技能视频62个。

(3)绝大多数同学认同网络课程管理模式,与教师的联系更加紧密。

(4)指导教师发现相关问题50余个,都予以及时沟通和解决。

(5)应用技术专业的所有11名专任教师和3名辅导员100%参与到网络课程的管理当中。

(6)顶岗实习教学效果突出,学生在企业岗位中找到了自身的存在感和自豪感,亲身体会了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规格,掌握了相关的知识技能,这些都真实地体现在同学们的岗位技能报告、日志和讨论交流中,彻底杜绝了作业和报告抄袭的现象。其中有22名学生与顶岗实习企业达成初步的就业协议,其中深圳本地宝网站编辑岗位小组的20名学生表现突出,其中8名同学在原岗位留任,他们小组在网络课程平台中的活跃度也是最高的。

四、结语

高职学生参加顶岗实习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方向和必由之路。为实现顶岗实习教学管理的有序化,提高教学质量,本文提出了基于BB平台的网络课程教学管理模式,并予以实际应用,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这种管理模式还可以应用于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过程管理之中,关键点在于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精心设计和管理,只要课程设计合理,学生有参与的积极性和动力,才能充分发挥其网络课程管理模式的作用和优势。

参考文献:

[1]张平安,陈小波,梁东莺.基于BB平台的顶岗实习网络课程管理模式[J].计算机教育,2010(23).

[2]吴君,陈开考,谈黎虹,郑尧军.高职顶岗实习过程管理有效机制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2(2).

[3]李邵中.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难点透析与策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5).

会计顶岗实习的目的篇9

[关键词]高职教育顶岗实习运行管理体系

[作者简介]邓木生(1967-),男,江西乐安人,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轨道交通系主任,副教授、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电气工程与高教管理。(湖南株洲412001)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4-0044-03

顶岗实习是学生职业能力形成的关键环节,是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的重要途径,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实践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高等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推行高职院校与就业岗位“零距离”运作模式的有效举措。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下进行顶岗实习,有助于培养其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独立分析和解决专业相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其更全面地了解企业文化、企业现场管理模式和产品生产流程;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社会,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有助于学生能较快适应工作,为将来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基础。为此,必须把顶岗实习纳入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构建系统的运行管理机制,设计多方参与的考核评价机制。

一、顶岗实习的现状分析

目前,全国职业院校都在开展顶岗实习,但都处于起步阶段,都处于探索阶段,大部分高职院校还没有把顶岗实习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当中,没有作为学生在校培养的必要一环,更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及系统的教学设计,因此导致随机性很大。没有现成的完善的制度指导,没有成功的案例借鉴。总的来说,目前各高职院校的顶岗实习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教育目标与企业要求的偏离,高职院校重知识技能轻素养道德,导致学生的组织纪律性不强;二是管理制度不健全,教师的管理能力不强,导致学生到了企业,出现管理真空状态;三是教学及管理缺乏系统性设计,目标不明,制度不全,措施不力,评价不善,致使顶岗实习的教育教学目标无法实现;四是顶岗实习的宣传力度不够,对学生的动员不足,导致学生没有做好充足的思想准备就“上战场”,必然会产生思想问题。

学生方面主要存在以下两个问题:一是理想和现实相差太远。这个问题往往出在实习的前3周。未到实习单位的学生对单位抱有一些美好的想象,然而,现实的情况却可能相反,生活条件差,要上夜班,有时还要加班,做什么都要受限制,被各种条条框框制约。此时,一些大学生会出现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缺失、好高骛远、不愿立足基层、组织纪律观念淡薄等情况。二是做而无获。当学生到岗一个月以后,他们已经适应了生活环境,熟悉了工作内容,之前由于动作不够娴熟而显得繁重的工作现在变得轻松了,甚至有了闲暇时间。此时如果学生对实习的教学目的不明确,没有得到及时的引导,学生就会觉得没事做,在知识运用和实践技能方面一无所获,这也是传统顶岗实习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解决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通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着重就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一致性提出解决办法,并以专业顶岗实习为突破口,对教学方案、运行管理机制与流程、评价机制等进行系统性设计,并进行大量实践,根据实践效果对管理机制再进行优化,最终形成了一套完善的顶岗实习运行管理体系。

我们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重构了应用电子专业课程体系,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教学实施进行了系统性的教学设计;借鉴现代企业质量管理理念,按照pDCa循环全过程,制定了一整套顶岗实习运行管理制度,全面监督控制顶岗实习;建立以“工期定学期”的柔性教学管理体系,与企业需求无缝接合;搭建顶岗实习管理平台,供校企家生四方进行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形成教学系统设计、运行管理流程指导、柔性管理控制、管理平台交互的顶岗实习运行管理体系。

(一)教学方案的系统性设计

针对现代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首要要求是职业道德与职业规范,其次才是职业技能这一现状,通过汲取国内外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运用詹姆斯·麦当娜的系统理论,围绕人才培养的职业道德、技能和态度目标,开发了“课程体系—方法手段—培养途径——能力相关矩阵图”系统工具,将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了基于工作过程的重构,对理论、实践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组织、管理、评价进行了系统性改革。

将顶岗实习作为三门课程纳入课程体系进行教学的整体设计,构建“体验性顶岗实习”“技术应用性顶岗实习”和“预就业综合顶岗实习”三层次、分三阶段组织实施的递进式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的教学子系统,并融入行业素质要求,从课程定位、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方法、教学环境、教学实施等多方面进行教学整体设计。通过工作任务、创新项目、技术与管理改革项目、案例设计等多种载体的设计,真正彰显高职教育“做中学,做中教”的教育教学改革特点,对学生的价值观、成才观、择业观、创新能力进行培养和熏陶。

1.三阶段三层次的教学能力目标的设计。顶岗实习的根本目的是实现职业技能人才培养,其具体目标的确定取决于其教学设计的思路。将专业学生在顶岗实习中的培养目标划分为通用能力、专业基本能力和专业综合能力三个层次,后一层次是基于前一层次能力的强化和新的技能的培养。通过三阶段顶岗实习达到三层次能力目标(如图1所示)。

2.以任务和项目作为教与学活动载体的设计。顶岗实习能否达到三层次的能力目标,选择合理的载体是关键。作为顶岗实习的教学载体,必须与学生的实习环境紧密结合,一方面目标明确,有的放矢;另一方面,有真实的价值体现,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成就感,从而大大增强自信心,激发干劲。我校在进行顶岗实习教学设计时,都是针对我们的实习单位量身定做教学载体。我们事先与校企导师沟通,了解他们目前具体的岗位工作任务、技术改造项目、基层管理项目等,把这些真实的工作任务和项目作为教学载体,从中提炼出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并设计引导文,指出完成这项工作所需的知识并进行引导学习,然后在实际工作中进行实践验证,通过工作日志、周志、实习小结、总结、论文、报告等提交成果,实现对学生良好价值观和职业规范、职业态度等的养成教育,并培养其创新和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3.真实的岗位、真实的环境、真实的工作,校企融合的教学环境设计。顶岗实习需要合理设计教学环境。我们把班组管理、流水线管理、基层独立或协作管理岗位作为实习教学场所,将制造工艺、流程、技术要求、管理制度、员工规范、产品质量、产品检验、技术应用等环节事先设计到顶岗实习的教学任务单中,学生在生产或管理岗位中体验并执行现场的生产与管理,实现企业管理、企业文化、企业环境育人,使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习成长。

会计顶岗实习的目的篇10

关键词:顶岗实习;艺术设计;企业

近几年,随着高校大规模的扩招,艺术专业联考招生放宽等因素影响,部分学生的文理课程基础薄弱,高中阶段对美术专业学习的不系统,本身的绘画基础和手绘能力都不强,导致学生学习盲目和质量下降,最终削弱了艺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就业十分严峻。这对我国高职院校培养模式提出挑战,针对这个情况,在对2014届毕业生实习指导中,我们发放了调查问卷,117名学生,56.5%从事专业对口工作,89.5%学生毕业后通过几个月的实习才能上岗,而不能毕业后直接上岗,延迟转正时间。这些数据都预示着,现今培养的学生与企业脱节,无法快速胜任相应的设计工作。

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而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而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中提出“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传统的教学模式。顶岗实习在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必须加大校企合作,推动顶岗实习。

1顶岗目的

结合学院培养计划,带领2014级艺术设计专业多名同学到“江西三维环彩科技有限公司”为期两个月的顶岗实习,岗位为公司的室内建模设计师及3D设计师助理,为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研究积累了一定经验。此次顶岗的目的:第一,了解江西艺术设计专业中动漫产业的发展情况。第二,企业对行业人才的实际需求,了解室内设计师及3D设计师在企业中的工作范畴与工作职责。第三,学习公司的行业管理模式,并让个人的设计思想尽量向企业靠拢,提高自己的实践水平和实际的操作技能,并将在企业学习的知识应用到日常教学中。第四,对顶岗实习进行总结反思,把理论与实际结合,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设计思维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以便把学生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高素养应用技能型人才。

2顶岗内容

江西环彩三维科技有限公司是省内第一家涉及3D打印这一新领域的公司,以三维打印为切入点,全面覆盖包括三维数据处理、三维模型建模及修复、虚拟现实场景建设、3D产品打印等业务,为3D行业提供全面技术研究及技术服务的高科技创新型企业。公司业务主要有三维数据处理、三维模型建模、虚拟现实场景建设、3D产品系列打印等。主要技术是运用3D全彩色打印机结合高性能复合材料,给客户提供最佳的打印效果。该技术广泛用于航天和国防、医疗设备、高科技、人像、建筑、工业、创意产品等。

顶岗的学生在公司系统地学习了3D软件(3D建模、材质贴图、灯光、VRay渲染等),在几化练习后,进行任务式订单操作,打破了学校的工具教学,并完成了公司的三维模型建模订单,得到了企业指导老师及客户的肯定。

3顶岗成效及总结

3.1顶岗实习职业式的教学模式促使学生角色转变

企业实习期间,公司大部分老员工都是从各个职业院校刚毕业的学生,有泰豪动漫、工业技术职业学院等,他们已在公司顶岗半年至1年,上班6天制,时间为8点30到17点30,没有迟到早退,工作时安静无喧哗,没完成任务的还需自行加班,这些实习人员的积极认真、自觉自律、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影响到我们的学生,让其迅速适应到职业式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中。角色转变也让学生学会遵守企业的相关规定,并积极争取和努力完成企业指导老师的项目作业。而与学校强调的出勤三令五申管理模式相比,确是千差万别。所以,今后的课堂教学,也需引入任务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提前预演实习,感受企业氛围,转变学习态度。

3.2顶岗实习促进教学提升并检验教学效果

(1)顶岗实习能更好检验学生课堂的学习效果。此次顶岗发现学生到企业不能明确的理解项目要求,需要企业指导老师多次指点,完成项目质量和效率均不高,这就反映出平时的课堂实训难易度太低,学生积极性不高,完成效果不佳,缺少实习预演的机会,导致上岗不能直接上手。所以,平时教师课堂的教学实训需与企业需求挂钩。

(2)顶岗实习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高职院校大部分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实践经验不足,通过带领学生顶岗实习,教师可以从课堂到企业,找到自己教学中的不足,又能结合企业要求更好完善自身的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进而才能共同探索出一条成熟、有效、互利互赢的校企合作模式。

(3)顶岗实习提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在顶岗期间,到慧佳传媒公司回访,看望了与系部合作培养的12级完美动力合作班毕业生。完美动力推荐5名学生就业,只有2名学生留在慧佳,其余3名学生均因公司安排的拍摄任务太累而违约辞职,这也让我们思考学生吃苦耐劳精神需提升和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素质与能力的培养。而在三维环彩公司的同学以职业人身份顺利完成了2个月的顶岗,这也提前培养了他们的适应能力及实际的工作能力。2015年12月他们分别被策动设计机构、在中堂装饰设计有限公司、道和设计公司、左岸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等企业提前录用。根据顶岗实习后企业反馈的意见,在新的教学培养计划里加设了《职业规划》《就业指导与训练》等必修课程,由企业设计师担任教学,让学生入学就能清晰了解自己的专业,并有计划的规划和学习。

3.3促使校企合作进一步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