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心得体会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10:11

金融学心得体会篇1

近期由我行组织的对相关警示案件的学习,通过讲述分析具体的事例,详尽地描写了案件的经过,深刻地剖析了案件的成因,同时也揭示出那些曾经优秀的同志是怎样走上犯罪道路的。这次学习非常及时,有很强的真实性,警示性和可读性,对我们全行员工有很强的警示作用。

“富饶之城”金融能人的跌落这篇文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中行巴彦浩特分行原党委委员、行长助理司俊文,因涉嫌职务犯罪,被中行移送内蒙古自治区监委。经查,司俊文严重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廉洁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涉嫌受贿罪。2018年9月,经中行内蒙古分行纪委审议并报分行党委研究决定,给予司俊文开除党籍、行政开除处分。2018年10月,司俊文因犯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00万元,全部违法所得依法予以追缴。

反思这一案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内部原因,又有外部原因;既有主观原因,又有客观原因;既有对基层领导人监管不力的问题,又有业务管理工作基础薄弱的问题。为什么司俊文有如此大的胆量?我想,他自身原因应是主要的,但外部给他营造的环境和条件,也是麻痹其意志、助长其气焰的重要因素。作为掌握信贷“大权”的领导干部,在长期的逢迎吹捧下,司俊文“江湖习气”渐重,把不讲原则、罔顾风险当成了“义字当头”,导致底线一再失守,原则荡然无存。外部风气的长期侵蚀,加之自身意志的不坚定,使司俊文成了“温水中的青蛙”,思想越来越麻木,胆子越来越大,不义之财越收越多,一步一步地,在违纪违法犯罪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在罪恶的泥淖中越陷越深。

“十案十违章”。有章不循,违章操作,是发生案件的最主要原因。从案件中暴露出的问题看,内控管理比较混乱,相互制约关系被破坏,导致在业务操作过程中有章不循,违章操作的问题严重。

这一系列案件,不但给金融行业造成了重大资金风险和损失,损害了自身形象形象,而且对每一个涉案人员及家庭造成的伤害也是惨痛的。司俊文在他人生的十字路口选错了方向,一步走错步入深渊。作为一名普通人,我们没有比尔.盖茨的伟大智慧,我们成就不了惊天伟业,但是踏踏实实做好自已的本职工作,用自己的勤劳和汗水为自己,为国家,为社会创造价值也是一种幸福,因为我们无愧于良心,无愧于这份工作,我们拥有自由,拥有做人的尊严.不论创造价值大小,只要是通过合法正当途径,就会获得大至国家给予的尊严,小至个人给予的尊严。

金融学心得体会篇2

当今,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中华民族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建立国际货币新体制、克服通货膨胀、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升企业效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都要求我们坚决践行科学发展观。我以为,科学发展观是当代金融学的思想精华,理应成为各级政府及企事业单位的行为准则。

一、科学发展观是货币发行机制改革的核心。

以次贷危机为标志,二战后确立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已接近土崩瓦解,美元霸主地位正在丧失,我国过去以规模扩张为主导的出口型经济发展模式将无法继续维持。在本届亚欧首脑会议上,各国决心对国际货币与金融体系进行有效和全面的改革,并致力于建立一个国际货币的新体系。我国曾经长期实现盯住美元的政策,买入美元,发行固定数量的人民币,这种发展模式在美元稳定的情况下是正确的,但是现在美元的信贷扩张已经结束,全球进入了“去杠杆化”的痛苦调整,其核心就是“去美元化”。我国很难继续依靠美元的信贷扩张来支持我们的规模扩张了,我们的发展模式必须改变,这也是我国应对当前金融动荡的唯一选择。

二、科学发展观确定了标的物和衍生品的关系。

曾为美国能源署提供解决美国国内二氧化硫排放的金融方案肯尼斯·阿罗教授(kennetharrow)教授,也是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他就二氧化碳排放造成全球温室效应提出的一番精妙解答,对我们更好地理解衍生交易和标的物之间的关系很有帮助:只有当标的物有价值时,衍生品才有价值。总书记反复强调科学发展观要以人为本,阿罗教授的互动价值论也恰恰表明了人是最根本最重要的标的物,只有确定了人的价值,才可以确定其他物的价值。从这个方面讲,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亦体现了金融学的核心问题,是金融学的本质所在。

科学发展观帮助我们摆正了经济发展和节能环保的关系。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上海就开始整治苏州河,但限于当时的生产力条件,进展非常缓慢。2002年后,上海房价一路上涨,而苏州河的治理也大大加速。因为政府通过改造苏州河,创造出一项土地看涨期权,使上海市政府有权以低价获得苏州河沿岸高价土地的权力。苏州河水越清,沿岸土地就越值钱。根据金融学的原理,苏州河水并不是标的物,沿岸的土地才是标的物,苏州河水其实是土地的衍生物,如果标的物的价值没有提升,其衍生品的价值也不会有提升空间。科学发展观并不是单纯的发展,而是在发展的同时统筹兼顾,以求全面协调可持续。事实说明,如果没有房价的上涨就不会带动苏州河的彻底治理,如果没有石油价格的飙升也不会诞生节能环保型的新能源汽车。

三、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生产力决定论。

从金融学的发展历程来看,弗里德曼全面否定凯恩斯的货币理论,米勒及其市场主义又了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观点,金融学是在实践的大浪中自我否定、自我完善并由此而不断发展的。当代金融学认为,通货膨胀是生产力现象,其原因是企业克服原材料价格上涨的能力已到了极限,只能被动适应高价原材料,并进一步压缩企业毛利率。如果商业企业运行效率很高,信用良好,资金周转很快,央行根本不需要发行那么多的货币;如果制造业企业技术能力很强,能耗很低,附加值很高,也根本不必担心原材料价格上涨;如果各级政府的效率很高,就没必要征收那么高的税收,从而可以给居民留下更多的可支配收入。因此,通货膨胀归根结底是制造业、商业和各级政府的微观效率问题,发行货币只是这些问题的被动反应。

传统经济学始终认为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可以通过央行的货币政策加以调整和治理,因而以为只要能设计出一个又一个最优货币政策,就能引导经济的起飞和着陆,这连同其他货币供求、利率政策、资金的时间价值等观点,都已无法完整解释当下的经济现实问题。所以落实科学发展观要从每个微观单位做起,就要让企业把技术进步、节能减排、提高劳动生产率作为克服通胀,实现更先进生产力的关键制胜法宝。

四、科学发展观指明了资本市场的定价原理。

当代金融学坚持“全过程全对冲,持有误差项”,认为一项资产的价格除了可对冲可交易的项之外,其决定因素是不可对冲的误差项,也就是企业的经营创新能力,而传

金融学心得体会篇3

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改进作风,不断提高执政水平。良好的作风是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基本要求,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条件。要高度重视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把作风建设作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任务抓紧抓好。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狠抓工作落实,以扎实有效的工作实绩,体现新时期党员领导干部的先进性。

作为一名金融工作者,要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各项工作,踏踏实实干好本职工作,认认真真完成工作任务。从做人、做事,当好人民公仆三个方面做起:

一是真心做人。做人是做事的基础,没有一个好的人格品质,不论从事哪个行业,都将失去起码的条件。我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这样,我们做人才会有充足的“底气”,做事才硬气。

二是精心做事。我们要树立起“群众所需无小事”的思想,哪怕是一点小事,我们都要以和蔼的态度认真对待,因此,我们要立足本职,努力完成工作任务。

金融学心得体会篇4

关键词:金融中心;金融聚集;区位优势;金融创新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428(2006)11-0004-05

20世纪70年代,伴随金融国际化引发了学术界对金融中心研究的兴趣。通过对现有文献的考察梳理发现,金融中心的成因是理论研究的核心,可以归为三类:主体析因型金融中心理论、客体析因型金融中心理论和环境析因型金融中心理论。

一、主体析因型金融中心理论

主体析因型金融中心理论强调从金融机构出发对金融集聚现象的研究,揭示金融中心产生的原因。根据研究方法与学科背景的不同,主体析因型理论可分为:自然发展理论、政府引导理论、金融聚集理论、规模经济理论及地理区位理论。

1.自然发展理论。

自然发展理论也称“需求反应理论”,认为金融中心产生是顺应经济发展需要自发形成的,强调金融中心是地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具体而言,一个地区经济增长必然对金融服务需求相应增加,通过市场机制刺激金融供给扩大,于是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逐步扩张,即一国金融体系的发展是对经济增长与发展的自然反应。

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自然发展理论进行了论述,大致包括两方面:经济发展金融中心论和城市发展金融中心论。(1)经济发展金融中心论。经济结构主义学者克拉克(C.G.Clark)、库兹涅茨(S.S.Kuzenets)和霍夫曼(w.G.Hoffmann)等人通过大量统计分析得出:在三次产业结构演化决定不同阶段的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到高级阶段时,第三产业将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金融业在经济中据核心地位,相应地,金融中心的形成是这种核心作用的主要载体。罗斯托(waltw.Rostow,1960)在《经济成长的阶段:非共产党宣言》中进行了类似论述,认为人类社会发展阶段分为:传统发展阶段、经济起飞前提阶段、经济起飞阶段、经济成熟阶段、高额消费阶段、追求生活质量阶段等六个经济成长阶段,每个阶段的演进以主导产业部门的更替为特征。就一个城市而言,如果希望能在一个国家、地区甚至全球范围举足轻重,在经济发展到较高阶段后主导产业要趋向服务业,金融业成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动力。(2)城市发展金融中心论。Gras(1922)提出了都市发展阶段论,认为一个城市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商业阶段、工业阶段、运输业阶段和金融业阶段。金融业处在城市发展的最高阶段,与商业、工业和房地产业相比,金融业具有更大的集中度。因此,金融中心作为金融业集中度的一个典型标志,相伴城市发展而生,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自然发展理论强调金融中心的形成依附于经济发展,是经济发展的产物。金融中心的产生是适应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并非政府意志或政策的结果。自然发展理论是最早的金融中心发展理论,对传统型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很好的解释力。

2.政府引导理论。

政府引导理论也称“供给引导理论”。与自然发展理论不同,该理论认为金融体系产生可以先于经济增长,相应地,金融中心形成也并非经济发展的自然结果,而是在政府努力和扶植之下产生。即金融体系的扩张能提高社会资金配置效率,增加储蓄刺激消费,从而有力地推动经济发展。这种理论强调:(1)金融体系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动员储蓄、分配投资的主动性;(2)金融体系发展对于经济增长的先行性;(3)政府在推动金融体系的主导性。政府引导理论下的国际金融中心,所具备的条件不是在经济发展和金融体系的发展演变过程中自然形成,而是国家有意识建设的结果。一般认为,政府引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政府承诺。即进行金融中心的整体规划工作,指明发展目标与方向;(2)政府立法。金融中心的建立实质上是一国金融体制市场化和国际化改革的系统工程,金融改革多由政府撰写草案、直接立法;(3)政府推动。面对本国金融体系不完备和金融运作环境落后,政府可以两种方式为金融中心的建设提供动力:出台创新政策和优惠政策。前者鼓励开辟新的金融市场或金融业务;后者以税收优惠政策吸引外国金融机构进驻,形成比较优势;(4)政府监管。要求政府维护公平竞争,制裁违规操作,防范金融风险,使金融市场稳定发展。二战后崛起于新兴工业国家的东京、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是这一理论应用于实践的典范。

政府引导理论强调金融中心的发展动力来自政府力量,政策取向多奉行积极干预的经济政策。政府引导理论打破了金融中心只能在经济实力雄厚国家产生的论断,提出了政府政策引导对金融中心形成的重要推动作用,成功解释了20世纪中期以后大量区域金融中心、离岸金融中心的产生与发展。

3.金融聚集理论。

金融聚集理论是从金融聚集效益出发对金融中心进行理论阐释。与前两种理论不同的是,对金融中心产生采取“倒叙手法”,即由果推因,认为金融中心的形成是为了获取金融聚集效益。弗农(Vernon,1960)认为,城市吸引着具有巨大的不确定性、需要面对接触的产业和服务业,吸引着那些以较快的互动速度为必要条件的行业。纽约港吸引了批发商,批发商带来了金融机构,金融机构又引来了全国性公司的核心机构。金德尔伯格(Kindleberger,1974)指出:“单一金融中心的效率性类似于增加单一法币的效用。每个地区在对外收付时,并不是分别于其他地区进行结算,而是与单一金融中心进行结算;如此,只需要n-1个渠道,而非n(n-1)/2个。...法国将商品经销集中于巴黎的做法遭到众多的批判;随着运费的上涨,商品清算中心的效率必定明显下降。但是对于货币支付来说,作为一国系统顶点的核心金融市场和作为各国金融中心顶点的单一国际金融市场的效率性是毋须置疑的”,即认为金融中心的集聚效益主要体现在跨地区支付效率和金融资源跨地区配置效率的提高。杨小凯(1991)建立了一个关于城市化和分工演进之间关系的一般均衡模型,模型显示,“如果所有居民都集中在一个很小的地方形成一个城市,那么,由于交易距离的缩短,交易效率会大大提高,从而分工水平和生产力水平也会大大提高。”由此可见,金融中心作为一种产业集聚形式,有利于金融集聚效益的提高,这种金融集聚效益集中表现在两方面:其一,集中交易能够提高效率;其二,近距离交流与沟通便利。

4.规模经济理论。

规模经济理论基于金融活动的外部性,强调金融中心形成的原因是规模经济。19世纪末期,新古典经济学的完成者marshall首次提出了外部性概念,认为外部性包括两个方面: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前者有赖于个别企业本身资源、组织和经营效率;后者是该产业的一般发达水平,往往因许多性质相似的小企业集中而获得。此处的规模经济理论主要针对金融活动的外部经济,又称外部规模经济。韩国经济学家pak(1989)将规模经济理论应用于国际银行业的发展和国际金融中心的成因分析。指出,规模经济是大规模经济活动所体现的经济优势,企业规模扩大可以节约各方面的费用,使设备和劳动力配置合理提高生产效率。跨国银行为了降低成本也会采取扩大经营规模的战略,在不同的国际金融中心设立分行,将银行服务的成本分散到全球金融业务。当一地区跨国银行的数量增多、规模增大时,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国际银行中心便形成。我国学者潘英丽(2002)进行了修正和重新解释,提出:金融中心的建立可以形成外部规模经济:①节约周转资金余额,提供融资和投资便利;②提高市场流动性,降低融资成本和投资风险;③金融机构合作得以开展,辅产业得以共享。此外,冯德连、葛文静(2004)对此也进行了阐述:外部规模经济是指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微观经济单位在空间上彼此接近时,所产生的降低成本和增加收益的经济效益,是促成生产和经营单位空间聚集的主要动因。并指出国际金融中心形成的四种外部经济:行业内银行之间的协作,金融机构之间共享基础设施,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邻近,信息沟通的快捷。

规模经济理论在金融中心形成原因方面的研究强调的是金融外部规模经济,正是由于这种规模经济的优势,才使得金融中心得以建立并不断壮大,与金融集聚理论相同,也是一种“由果推因”的理论。

5.区位优势理论。

区位优势理论将地理因素纳入国际金融中心的研究之中,指出区位优势是国际金融中心形成的主要依据,并构建了形成国际金融中心的地理条件。(1)促使国际金融中心形成的区位优势:①时区优势。金融中心的营业时间和其他地区的国际金融中心衔接,成为国际金融市场连续运转的一个环节。随着金融交易全球化的进展,跨境、跨时区的金融交易大量增加,客观上要求金融中心必须处于适宜的时区;②地点优势。金融中心靠近经济迅速增长的国家,周边国家和地区经济保持稳定发展,确保稳定的金融交易和资金流动需求;③交通优势。金融中心应具有优越的交通、通讯设施;④政策优势。中心所在地政府对金融业采取自由化和国际化政策,提供税收方面的优惠便利。(2)构成国际金融中心的地理条件。①地理上集聚的银行数量;②生产者服务(法律、会计、保险、不动产和管理咨询)的广泛可得性,及相关银行能够迅速运作的熟练的劳动力市场;③先进的交通通讯系统;④外国银行对客户的接近可能;⑤存在新的国际客户;⑥政治稳定性和法规的可预见性、连续性、灵活性及与国际法规的可衔接性;⑦合适的时区;⑧较低的经营成本。

区位优势理论开辟了国际金融中心形成理论研究的新视角,通过对地理区位的研究,总结出国际金融中心形成的地理依据,对国际金融中心的地区分布做出了较好解释。

综上所述,主体析因型金融中心理论在揭示金融中心形成原因方面可以作以下概括:(1)分别以顺序与倒叙两种方法这里的顺序与倒叙分别指金融中心理论在研究方面存在的两种分析方法,既由因推果型和由果推因型。研究金融中心产生的原因,前者揭示了经济基础与政府引导对金融中心建设的决定作用,后者阐释了金融聚集效益和规模经济是金融中心存在的微观基础;(2)研究视线较为开阔,通过地理因素纳入金融中心成长的分析,阐明了区位条件在金融中心建设中的重要性。

二、客体析因型金融中心理论

20世纪后半期国际金融市场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金融衍生产品层出不穷,离岸金融中心星罗棋布,成为该时期金融中心格局的显著特征。在此背景下,部分学者从金融产品出发研究金融中心的发展,形成了金融中心理论的第二派别――客体析因型金融中心理论。该派理论的代表是金融产品流动性理论。

金融产品流动性理论认为,金融活动交易成本越低,金融产品的流动性越强,金融市场的效率越高。为了节约金融交易过程中的成本,金融业务倾向于向某一些地方集聚,促成了金融中心。瑞斯托・劳拉詹南(RistoLaulajainen,1998)指出,一种可自由兑换的货币或一个重要国家的政府债券实际上是一项商品,在各个地方都可以同等交易,逻辑上这种交易更倾向于在流动性好的金融中心进行。那么金融中心是如何增强金融产品的流动性的呢?一般认为,金融中心主要从两方面促进交易成本的下降,增强金融产品的流动性:(1)金融中心作为集聚地,降低了评估成本。阿伦和斯特米洛(allen&Santomero,1998)指出,由于资产评估的固定成本存在,导致了金融中介相对于个人的优势,使成本得到分解,比个人更容易分散交易成本。也就是说,更能使分摊到的平均成本下降。由此进一步分析,金融中介的集聚将使上述资产评估成本的下降幅度继续加大,更多金融中介集聚会使得既定的成本分摊力度加大,投资者可以在众多金融中介机构之中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一家作为合作伙伴;(2)金融中心作为金融中介的集聚地,降低了金融交易的信息成本。由于金融中心不仅是机构、人才和技术的集聚地,还是信息的集中地,在金融中心交易双方更加容易获取相关交易的业务信息,降低信息非对称性和信息搜索成本,从而提高交易效率。由于该理论主张交易成本降低进而带来的金融产品流动性提高是金融中心形成的主要动力,相应地,一些不具备雄厚经济背景的国家同样可以建立金融中心,实施灵活的行政管理、宽松的法规及优惠的税收等区位软环境措施。

以金融产品流动性理论为代表的客体析因型金融中心理论,是金融中心理论的一个分支,将金融中心形成原因的研究深入到更加微观的领域。通过金融流动性与交易成本关系的透视,揭示了金融中心产生的另一微观基础――降低交易成本的区位软环境。

三、环境析因型金融中心理论

20世纪末期经济全球化发展逐渐加快,信息经济飞速发展,金融创新日新月异,世界环境变化对金融中心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除纽约、伦敦等全球性金融中心外,区域金融中心和离岸金融中心的更迭频率加快,衰败金融中心的销声匿迹与雨后春笋般的新兴金融中心,构筑了这一时期的动态画面。为此,关于金融中心的研究也调转了画笔,部分学者将兴趣转移至外部环境的观察,形成了环境析因型金融中心理论,具体包括信息流金融中心理论和金融创新金融中心理论。

1.信息流金融中心理论。

信息流金融中心理论是金融地理学的一个研究分支,从信息角度解读金融中心在地理空间的位移。认为,金融中心在提供专业及高附加值的中介服务,很大程度上依存于信息。金融中心不仅是信息的收集者和使用者,也是将低层信息升华为有机信息的中转站。信息与金融中心唇齿相依,前者主导着后者发展的步伐和方向,后者导将前者走向高层次。简言之,信息流是金融中心发展的先决条件,金融业也可被喻为“高增值”的信息服务业。波特尔斯(porteous,1995)强调塑造和发展金融中心的背后力量,大致上可以从“信息外在性”(informationexternalities)、“信息腹地”(informationHinterland)、“国际依附性”(internationalattachment)、“路径依赖”(pathDependence)和“不对称信息”(asymmetricinformation)来解释,这些力量是金融中心地位的决定因素。金融中心发展需经历两个阶段:①首先创出一个最方便到达,同时又能以最高利润去开发信息流的“信息腹地”;②着重对外界(其他信息腹地)的联系,条件在于该地区能否频繁有效地接收加工外来信息。此外,不对称信息与默示信息(意义含糊、不明确和难以理解、具有广阔文化和社会背景)被认为是金融中心形成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这种信息的传递与获得具有歧视性和边际成本递增性,要想准确利用默示信息的价值,最好的办法就是尽可能接近信息源。在全球化经济体系中,由于金融市场日趋投机,金融机构应该进驻信息腹地,凭借“地方”信息辨析市场。当金融机构为了冲破地理约束,大规模集中到信息源时,金融中心便水到渠成。对于信息流理论,porteous(1999)还指出“信息外在性”和“路径依赖”能协助了解金融中心在区内主宰的因素,“不对称信息”和“信息腹地”理论能有效解释为什么传统的金融中心会被取代。

综上所述,信息流金融中心理论充分结合了信息经济的时代背景,强调信息在金融中心形成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可贵之处在于,能够对金融中心地理位置的迁徙做出合理的解说。

2.金融创新金融中心理论。

该理论从金融中心与金融创新间的关系为切入点,通过对二战后金融创新与金融中心的伴生现象解剖发现,每一次成功的金融创新都会创造出新的交易与新市场,新市场又常常孕育新金融中心的形成。20世纪60年代,开曼群岛将金融和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重点发展。为了吸引外国金融机构,制定了极为优惠的税收制度:不征收所得税、资本利得税和遗产税;离岸金融业务免税,大部分国内商业活动可以免税或非常低的税金。开曼群岛的优惠政策很快吸引了大批金融机构进入,在随后的几年里逐渐发展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离岸金融中心。此外,通过类似案例研究发现:(1)金融创新是当时该地区政治、经济、金融因素共同酿造的结果,会给地区性金融市场带来竞争优势(尽管会随其他金融创新产生而消失),但这一过程的金融机构和金融活动在市场中的集聚,为该地发展成为金融中心提供了契机。为此,金融创新为金融中心创造了时机环境;(2)金融创新隐含着政府的作用,因此,金融创新理论下的金融中心是政府推动的产物。因此,金融创新理论某种意义上是政府引导金融中心理论的一种变形,对二战以后东京、新加坡、开曼群岛等金融中心的发展进行了较好的解释。

由此可见,环境析因型金融中心理论较之前两派理论最大的不同,在于对金融中心形成与发展的阐释是动态描述,不仅指出了金融中心产生的条件与时机,还揭示了金融中心催生更迭的主要原因,即金融中心的破土与没落和环境变迁息息相关。环境析因型金融中心理论开创了金融中心成因研究的新视角,使理论体系更为全面。

图1金融中心理论体系图四、总结与展望

纵览百年来金融中心理论的发展,构筑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在研究过程中显现出如下特点:(1)多视角、多学科和多样化研究。金融中心包括了传统的功能性金融中心、区域金融中心及新兴的离岸金融中心。每一种金融中心的形成都有其内在的动因,为了使研究更加准确化,理论研究百家争鸣,随着世界金融发展的日益复杂化,这种研究将更加兴盛;(2)金融中心理论与时代变迁血肉相联。每个金融中心的萌生与消亡,每一次金融中心的地理漂移都与经济金融背景的变化相互交织,反映了时代经济金融重心的潮起潮落;(3)研究角度日益微观化。早期的金融中心发展理论主要立足宏观角度对金融中心进行剖析,很少注重微观层面;后期的理论如金融聚集理论、信息流理论更加注重微观基础的研究。金融中心的形成是一个金融机构集聚的过程,内在推动力往往是来自微观层面的需要。从宏观向微观的研究思路转换昭示了金融中心理论研究的更加深入。

依据理论研究和当前世界金融的发展趋势,我们对金融中心问题的研究有两点展望:(1)国内金融中心建设将成为新的研究方向。基于各类金融需求的多样化,多层次化已成为当前金融中心发展的重要趋势,全球性金融中心、区域金融中心(或洲际金融中心)和国内金融中心并存的金融中心体系正在加速形成。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现有的经济实力对于建立有影响的区域金融中心乃至全球性金融中心只是杯水车薪,为此,国内金融中心建设将成为发展中国家金融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建设国内金融中心将成为下阶段理论研究的一个重点。(2)金融中心运作与金融安全将成为研究内容。随着金融全球化的发展,金融风险传递的速度与力度与日俱增,各个金融中心在推动金融便捷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容易充当金融风险传染的渠道。协调金融中心运作与维护金融安全,不仅对国家金融稳定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金融中心的持续发展也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powell,ellist.theevolutionofthemoneymarket[m].London:FrankCass,1966:75-82

[2]C.p.Kindleberger.theformationoffinancialcenters:astudyincomparativeeconomichistory[D].princetonstudiesininternationalfinanceno.36,1974:2,9-10

[3]温斯托・劳拉詹南.金融地理学[m].孟晓晨,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35-38

[4]JohanHauknes.innovationinservicesaquestionnairesurvey[eB/oL].省略/dataoecd/26/54/1827146.pdf

[5]Kuznets,Simon.SuggestionsforaninquiryintotheeconomicGrowthofnations[J].newYorknationalBureauofeconomicResearch,1949:3-20

[6]w.w.Rostow.theStagesofeconomicGrowth:anon-Communistmanifesto[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60:4-16

[7]p.L.Cottrell.Clustering:asaneconomicphenomenon[R].aDieboldinstituteentrepreneurshipandpublicpolicy,Cambridge,2002:6-8

[8]a.G.B.Fisher.theClashofprogressandSecurity[m].London,1935:67-85

[9]胡方荣,张恒安.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历程及特征[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5,(3):42-43

[10]黄解语,杨再斌.金融集聚论:金融中心形成的理论与实践解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67-89,164-221

[11]H.C.Reed.theascentoftokyoasaninternationalfinancialcenter[j].JournalofinternationalBusinessStudies,1960:3-11

[12]VernonR.metropolis[m].HarvardUniversitypress,Cambridge,1985:101-127

[13]同[2]

[14]XiaoKaiYangandJeffBorland.amicroeconomicmechanismforeconomicGrowth[J].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1991:199-201

[15]向昀,任健.西方经济学界外部性理论研究介评[J].经济评论,2002,(3):58-63

[16]park,YoonS.andmusaessayyad.internationalBankingandFinancialCenters[m].Boston,Kluwer,1989:68-84

金融学心得体会篇5

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是全球最具权威的国际金融中心排行榜,由英国著名智库Z/Yen集团。自2007年3月首次起,每半年更新一次。3月27日,“全球金融中心指数”第21期报告。中国内地有上海、北京、深圳、广州、青岛、大连六个城市进入榜单。广州首次进入全球金融中心指数体系,评分达到650分,全球排名第37。

广州并非传统的金融中心,本次为何“后来居上”,入选榜单,并成为“新兴金融中心”?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整合中,广州将如何发挥自己独特的金融优势?下一步,全球金融市场的变局如何,广州又将如何从这些变化中获取发展先机?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孙立坚。

孙立坚教授为复旦发展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长期从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以及上海自贸区建设方面的政府决策咨询工作。孙立坚在日本一桥大学获得商学博士(ph.D.)学位,长期任教于复旦经济学院,多次赴纽约、伦敦、东京和香港等地考察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为政府提供决策咨询。

Q&a

n-南风窗

S-孙志坚欧洲大陆金融中心为何下滑?

n:本期排名的一大趋势是,亚太区金融中心逐渐赶超欧美。排名前20的金融中心中,亚太地区数量已超过1/3。对比而言,欧美区中的西欧地区,其金融中心成绩单直线下滑,西欧29个金融中心有16个评分下降。这是为什么?

S:全球金融中心的格局,从根本上来说,它是和全球经济的格局相匹配的。从经济总量来看,当今世界,越来越形成了美国和中国的“双头模式”,它们分别位于亚太区域的东西两端,这保证了这一区域必然在全球金融领域拥有独一无二的地位。

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如果加上日本,那么整个亚太区的经济总量是任何其他区域都无法比拟的。强大的区域经济作为基础,各个金融中心的后劲也更足,排名上升,这是一个正常的现象。

n:在前20位中,竟然没有看到法兰克福。前十位中,没有一座欧陆城市,苏黎世只排在了11位。欧洲大陆的金融中心排名为什么下滑这么严重?

S: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欧洲大陆自身的危机。首先,欧洲的债务问题一直没有解决,欧债危机从2007、2008年爆发,至今差不多10年,但今天欧洲还在辩论希腊救助的问题。

在我看来,欧债问题的解决早已错过了最佳“时间窗口”,问题会变得很难解决,只会继续不了了之下去。一开始,德国始终反对向美国学习,反对搞量化宽松,要求希腊这样的国家严肃财政纪律。

但这根本不现实,一位大出血的病人,病倒在床的病人,你却要他马上起床去锻炼身体,这根本没有可行性。后来,德国才作出妥协,欧洲央行开始购买“欧猪国家”的国债,对这些国家进行融资支持,但恐怕为时已晚。

欧盟最主要的症结是,它的货币统一了,但财政却没有统一,这是一个先天的缺陷和悖论。但目前,看不到解决的现实途径。

此外,欧洲还面临严重的难民问题,恐怖袭击愈发频繁。在这些因素叠加之下,欧洲的金融市场和金融中心未来可能继续被看空。

n:英国脱欧,当时市场都认为这将影响伦敦的金融中心地位。但现在,伦敦继续高居榜首,你怎么看?

S:我的观点有点不一样。很多人认为,脱欧会削弱伦敦的金融中心地位,其实刚好相反。即便英国脱欧,欧洲包括西欧、中欧、东欧,甚至全球的资金依然会流向伦敦,因为这里市场发达,交易顺畅,产权保护世界一流,是全球不可多得的财富管理中心。

英国脱欧,反倒可以看成是英国摆脱了对欧洲大陆的财政和金融负担,可以让伦敦的金融中心发展得更好。

而且,英国的脱欧也极大地打击了欧洲大陆的经济和金融。英国没有什么制造业,它是德制造业的主要市场之一,“德国需要英国”的程度,要远高于“英国需要德国”。

当然,我们也不能忽略,这个排名是英国人的排名。伦敦高居榜首,有没有其他的因素,外人无从得知。金融中心需要开放的金融市场

n:亚太区的进步是明显的。东京排名很高,你曾求学一桥大学,对日本应该比较熟悉,你认为安倍经济学对东京的金融中心地位有何影响?

S:在这个排行榜中,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东京的排名在上升。以前,东京经常被排到10名之后,但这次排到了第5。为什么?

日本这些年发生了什么事情?安倍经济学,大搞宽松政策,好像是历史倒退,但另外一个不被人们关注的问题是,日本的金融开放程度一直在变大。

2008年的金融危机爆发后,一些国家采取了“闭关策略”,即对外严控资本外流,对内加强管制,保持了国内金融市场的问题,但过剩的流动性却催生了国内严重的资产泡沫。日本却不一样,它反其道而行之,继续保持市场的开放,这等于给了全球资本以最大的信心。

现在,全球的两大避险货币已经不是美元和欧元,而是美元和日元。而你必须知道,日本一直搞量化宽松,从常理讲,这意味着日元会贬值。但实际上,和人民币相反,日元却有很强的升值动能和预期。为什么?这背后是全球的投资者越来越将日元作为避险货币的现实使然。

n:看来,一个国家货币的稳定,对这个国家建设金融中心意义重大。

S:当然。现在,全球金融市场越不稳定,美元和日元就越安全。一个国家的货币为什么安全?它必须以最好的资产为信用背书。

美元为什么安全?除了美国国内经济的因素之外,美国掌握的黄金全球最多。日元为什么安全?日本掌握的海外资产最多,很多都是全球最顶尖的资源类公司、金融公司的股权。

此外,面对全球金融动荡,东京的确有点“因祸得福”。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认清金融中心的建设,它是以经济的提振为前提的。

安倍经济学被一些人质疑,但它也有它的价值所在,对提振日本国内经济是有好处的。比如,搞宽松货币,让日元贬值这会促进日本的旅游业发展,也会推动日本出口产业的重振。当经济变好,金融中心排名上升,也是水到渠成。金融中心不靠税收优惠

n:现在,国内到处都在搞金融中心,有些地方希望效法香港,把金融高管的个税降到15%。你曾有个观点,不支持通过降税建设金融中心的策略。怎么理解?

S:香港是个特殊个案,纽约和伦敦金融高管的税负都比香港高,它们并没有什么税收优惠。金融业最看重的不是税收,而是交易的便捷性和财产的安全性。

我们简单理解,拿交易便捷来说,金融机构每天都面临着交易的压力,一旦金融市场有好的机会,那么它就要马上交易,获取利润。而这些利润注意覆盖税收成本,税收对他们来说,并不是最高的成本。

但你想一下,如果这个地方有很多管制,比如外汇兑换的审批,资本境内外流动的审批,以及各种融资的限制,那么金融业就会避而远之。

如果希望通过降税,不管是降低个税,还是企业所得税,或者交易税来吸引金融企业,最后这个地方只会成为一块套利热土。金融资本不像产业资本,他们区域流动的成本很低,一旦它们套利完毕,你的政策优势不再,那么它们就会立即离开。

我支持降税,但支持的是给实体经济减税,而不是金融业。没有实体经济,哪里来的金融业?

n:对,没有实体经济,金融便是无源之水,可是现在这个道理在市场里面却不怎么吃香。

S:很多人认为,中国的金融业没有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其实在我看来,也可以理解为2008年之后,实体经济并没有给金融业以发展的机会。

n:的确如此,现在中国金融业已经大幅度“房地产化”。银行的资产膨胀靠地产,很多所谓金融产品的创新,最终为这个产品提供现金流和收益的资产,最后都是房地产。

S:这是个严重的问题。金融的自我交易是必要的,但最终它是服务于实体经济的。房地产泡沫最终也会危及金融业的发展,堆积起系统性风险。

目前,中国更倾向于房地产市场的“软着陆”,而不会像日本那样的“硬着陆”。但我们也不应该忽略,金融危机爆发后,我们一直靠着严格监管和资本管制,维持了内部金融市场的稳定。很多改革,后面还需要慢慢地推动。

要发展金融业,要建设金融中心,以改革推动的市场的不断开放,这是必要的。广州发展金融业有独特优势

n:在一线城市中,广州地租成本最低,金融业也发展很快。今年,首次进入全球金融中心指数体系,全球排名第37。你认为广州发展金融业有什么优势?

S:首先,地租成本对金融业也非常重要。有的金融业,比如那些高杠杆的金融交易是不怕高成本的,因为他们的利润足以覆盖高成本,但那些和实体经济密切联系的金融业是怕高成本的。比如,一些贸易融资,它们是以实体的交易为基础,并不是单纯的“钱生钱”游戏。

我刚从广东调研回来,在粤港澳大湾区,香港和深圳的成本已经非常高,这对广州必然会有着“溢出效应”。不但对实体经济如此,对金融业来说,也是如此。现在已经有了这种变化,一些香港、深圳的金融公司开始在广州设立分公司,甚至总部。

粤港澳大湾区的交通优势太明显了,香港、深圳到广州之间,未来都只要1小时即可通达,三座城市的“同城效应”只会越来越强。人和资金朝广州转移的趋势正在发生,这背后是市场的力量。

n:在金融业银行、保险和证券业这三大分支之中,广州的保险业发展较快,“上海第一民企”复星就刚在南沙设立健康保险公司总部。保险业是否是广州积聚金融资产应该抓住的“突破口”?

S:西方金融业的发展历史中,保险一度领先于银行。现在,保险可以说是中国金融业的朝阳产业,当中国人开始变富,它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资产配置工具。广州保险业的发展,说明广州对区域内的财富集聚效应正在发生。

拿保险来说,其实它和实体经济的联系远比我们想象的密切。健康的金融业是附着于实体经济的,把一个实体产业的产业链“吃透”,那么这一特定的金融板块就一定能做大。

西方保险业重要起源是航运保险和货物保险,现在,中国是出口大国,但贸易领域的保险产品开发还显得不足。广州是外贸大市和实体经济大市,这一块应该也有很大空间,保险业完全开发出众多的金融产品。

n:不可否认,广州金融资产的积聚比不上北京和上海,那么广州在建设金融中心的路上,如何做好自己,发挥优势?

S:改革开放以来,广州一直是中国市场化程度极高,民间市鲆馐都强的城市。在这个意义上,它要发展任何一个行业,都比其他很多城市拥有更好的软性的“市场基础”。

这些年,中国经济特别是一线城市的经济,经历了严重的货币化浪潮,但广州经济的货币化成本并没有这么高,它的资产泡沫在一线城市中并不严重。这是发展其他产业或者金融业的一个重要基础。

金融学心得体会篇6

关键词:金融地理学;新疆;中亚;金融发展;差异

本文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新疆与中亚贸易便利化的金融支持研究-基于面板数据的引力模型分析”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F830.2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7月12日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一个地区或国家所具有的金融资源是其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关键性约束条件。新疆与中亚的金融发展存在显著的差异,无论是金融发展水平、金融创新能力、利用外资能力,我国新疆都明显高于中亚地区。造成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原因有很多,如空间地理位置、各地区经济发展态势、政府对金融业管制程度及对别国金融业进入的许可程度、居民的金融意识等均是造成不同地区间金融业形态迥异的不可忽视的原因。利用金融地理学这门新兴边缘学科的方法论来分析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现状与原因,探讨金融发展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从新的视角探寻不同区域的金融发展路径,对丰富区域金融发展理论有重要意义。

一、文献综述

虽然国外的很多学者研究金融地理学,但是对该学科的概念和研究范围始终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国内唯一的一本译著《金融地理学》也只是指出:本书是对国际金融和资本市场所作的一个地理学的表述,为了简洁与方便,故起名为金融地理学。可见。对该学科的研究也仅仅是初步阶段,还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但是我们可以把地理学的科学性在金融领域加以发扬,地理学的空间差异、空间过程和空间的相互作用在金融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传统的观点是以0’Brein为代表的“地理已死”的观点。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的进程,信息交流的速度削弱了空间作用,实际上,情况可能是“可替代的货币仍将继续避免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成功地逃离现存地理条件的限制”(0’Brein,1992)。

但一些学者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提出了不同意见,portocus(1995)认为,尽管存在当今的信息革命,借贷双方的物理距离仍是金融交易的重要影响因素。portes和Rye(2000)探讨了股权资本跨界流动的决定因素,两人的研究成果表明,交易流动的最主要决定因素为市场规模、交易效率和距离,距离与交易呈负相关关系。李小建(2006)认为,金融地理学的主要理论问题包括地理存在论、金融变化的区域经济影响观点、区域金融系统演化模式、金融地理的路径依赖、金融全球化与地方关系等;在此基础上,从环境对金融地理影响、全球化与区域金融系统、行政格局与金融体系、金融系统与区域发展、金融企业地理5方面提出中国金融地理研究的切入点。田霖(2006)指出,金融地理学使用的空间和地理的视角不同于区域金融学,区域金融考虑的是一个国家的金融机构的空间分布状况,而金融地理中的“地理”不仅仅包括自然地理环境,还包括社会人文环境。高印朝和姚洪心(2007)通过对金融中心形成理论中的“金融地理”观点进行经济学评述后,指出金融地理可能有助于我们对于金融中心的理解,但无助于金融中心的建设,在金融中心建设方面的实践意义不大。彭宝玉、郭扬(2012)认为,地方在国家、国际金融地理中的位置,首先影响区域经济效率和资本获得,进而影响区域经济增长;其次作为一种空间结构力量,影响金融发展。金融地理学强调金融发展的大环境,需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对金融发展的影响。

二、新疆-中亚金融发展差异分析

(一)我国新疆与中亚金融机构体系差异分析。我国新疆金融机构体系多元,可以满足企业不同的资金需求,满足企业流动资金、技术改造等贷款需求,新疆金融机构的市场竞争力较强,抗风险能力较高,金融机构体系比较健全,金融机构的种类、业务品种比较齐全、分布合理,特别是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对经济活动的参与能力很强,有力的支持了新疆经济的发展。中亚五国的银行体系脱离实体经济,银行短期贷款大于长期贷款,投机性投资大大高于生产性投资。技术改造等贷款金额不大,贷款风险高,贷款保障机制发展滞后。中亚五国的金融机构体系不健全,机构的种类、业务单一,市场竞争力较弱,参与经济活动的能力不强。

(二)我国新疆与中亚金融市场差异。新疆的金融市场得益于我国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金融市场种类齐全。新疆的上市公司众多,且市值较大,交易主体风险防范能力较强。中亚国家整体金融市场规模很小,集中度高,政府干预、体制僵化、融资效率低、企业经营风险转嫁银行等问题明显。由于中亚国家在发展中对资本市场建设缺乏重视,基本上没有建立资本市场,只有哈萨克斯坦出现了资本市场的雏形,交易品种仅限于国债。

(三)我国新疆与中亚金融监管体系差异。新疆的金融监管体系已经实现了国家监管、金融行业自律监管和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体系建设,在市场主体、市场行为、市场风险等防范中发挥了显著作用。中亚国家的金融监管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由于对商业银行统一监管,中央银行基本采取行政手段,监管体系不健全。

(四)我国新疆与中亚的金融法律体系差异。新疆的金融法律体系基本完备,法律比较齐全。中亚国家的金融法律体系相对完备,但在执法环节上,有法不依现象较为严重,基本没有市场工具或法制约束,防范金融风险措施不力。

三、金融地理视角下新疆-中亚金融发展差异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个地区的金融发展状况,不仅受经济因素的制约,也涉及地理因素的影响。金融地理学强调了地方环境的重要性,将地理环境作为影响金融发展的因素加以考虑。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所提到的地理环境,不仅指狭义的地理环境,即自然地理条件,而且包括在此地理环境中所产生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人文环境,突出强调的是金融发展的大环境。

(一)地理区位因素。新疆位于我国西北边陲,周边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蒙古、印度、阿富汗8个国家接壤,是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近年来,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新疆虽处边疆地区,但受到了国内良好的发展环境影响,新疆的发展取得巨大成就。而中亚国家及其周边国家各方面发展相对滞后,且周边国家的政治长期处于混乱之中,政治的不稳定抑制了中亚地区的发展,进而影响到该地区金融发展。

(二)文化因素。自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普及义务教育以来,新疆劳动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丰富的人力资源及高素质的从业人员为新疆金融发展奠定了基础。而中亚国家文化环境较封闭,加剧了文化的惰性,表现出保守与迟滞的文化性格,缺乏回应时代的敏捷性、灵活性和创造性,企业和居民在金融意识和理念、金融收益和风险约束、金融创新等方面明显欠缺,直接导致中亚地区金融发展缺乏内在动力。

(三)经济因素。新疆虽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地区,但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10年以来,新疆得到中央和19个兄弟省市的大力支持,新疆经济发展迅速,带动了新疆金融的快速发展。中亚国家经济长期处于缓慢发展的状态,加上金融市场的发展未得到高度重视,经济金融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非常有限,金融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不能充分发挥,反之,会抑制了该地区的金融发展。

(四)外部金融生态环境因素。我国的金融体系不仅种类齐全、结构合理、层次多样、规模庞大,而且在业务种类、体系结构、服务对象及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国家经济发展目标的巨大作用等方面具有体制优越性。在国家各项经济金融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新疆拥有较好的外部金融生态环境,这是中亚国家所不能比拟的。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根据金融地理学的观点,区域金融中心的形成就是金融资源集聚的过程,金融资源集聚通过外部规模经济、技术进步和自我强化机制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同样,政府会为金融中心提供稳定的政治经济环境、先进的通讯设施和良好的政策支持。因此,如何在全球金融地理格局中确定自己的位置,寻找发展的突破口成为区域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结合新疆与中亚金融发展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新疆应加强与中亚国家的经济金融交流与合作,努力把乌鲁木齐建设成中亚金融中心,通过金融中心带动新疆经济的发展。

(二)推进新疆金融发展对策建议

1、努力将乌鲁木齐建设成为中亚金融中心。第一,加快与中亚国家签订货币互换协议,加快双边贸易中人民币结算的范围,从而规避国际汇率风险;第二,制定明确的战略规划,整合国家、新疆、乌鲁木齐的各项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金融机构进驻乌鲁木齐;第三,完善地方金融法规体系,加强对债权人的保护;第四,制定吸引和培养金融高端人才机制。

2、推进人民币区域化进程,逐步放开人民币资本项目的自由兑换。首先,要加快实现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的正式运营,为边贸本币结算搭建一个前沿平台;其次,完善人民币在区域化进程中的结算功能,扩大本币结算区域;再次,进一步推进境内银行与邻国边境地区银行建立以人民币和邻国货币为工具的边贸结算体系;第四,拓宽人民币流出和回流渠道,巩固人民币在新疆周边国家经济金融领域的地位,力争成为主导货币;最后,建立有效的货币金融制度和高效的宏观调控体系,促进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

3、促进新疆金融生态环境优化发展。首先,塑造服务型的地方政府,为金融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其次,创建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金融生态环境涉及行政、司法、银行、企业等众多部门,决定了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必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再次,加强法制建设,改善金融生态的法治环境;最后,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不断构建与完善社会信用环境。

主要参考文献:

[1]周丽华.中国与中亚五国金融体系比较研究[J].特区经济,2010.3.

[2]高印朝,姚洪心.基于“金融地理”观的金融中心形成理论的经济学评述[J].上海金融,2007.6.

[3]新疆金融学会课题组.人民币区域化与边贸结算扩展问题研究[J].新疆金融,2007.4.

[4]李小建.金融地理学理论视角及中国金融地理研究[J].经济地理,2006.5.

[5]田霖.区域金融成长差异――金融地理学视角[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金融学心得体会篇7

Haugen(1999)将金融理论的发展分成三个阶段:“旧时代金融”(oldFinance)、“现代金融”(modernFinance)和“新时代金融”(newFinance)。“旧时代金融”代表的是上世纪60年代前,以会计财务报表分析为主的金融研究;而“现代金融学”或者也称为“标准金融”(StandardFinance),则主要以上世纪中期开始兴起的金融经济学为主要的理论基础,它建立在有效市场假设(emH)的基础上,以资本资产定价理论和现代资产组合理论为基石,着重研究理性假设条件下的价格发生机制和金融市场效率问题;“新时代金融”则以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逐渐受到关注的行为金融学为代表,其研究主题为投资者的有限理性以及无效率市场。首先,就现代金融学和行为金融学的研究内容而言,现代金融学研究的是如何在不确定的环境下通过资本市场对资源进行跨时期的最优配置,在这一点上,两者①是统一的,这意味着它们的研究必然以实现市场均衡和获得合理的金融产品价格体系为其理论目标和主要内容,其中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资产定价。那么,两者研究的差异在哪里呢?钱颖一(2002)在《理解现代经济学》一文中认为,“现代经济学代表了一种研究经济行为和现象的分析方法或框架。作为理论分析框架,它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视角、参照系(或基准点)以及分析工具。”同样如此,在金融研究中,两者研究问题的差异性首先表现在“视角”的不同。现代金①这里指的是现代金融学与行为金融学,后文表述方法相同。

融学承袭了传统经济学“理性人”的基本分析假定,建立了现代金融学完整的理论体系,但其研究范式与模型局限在“完全理性”的分析框架中,忽视了对微观个体实际决策行为的分析。Kahneman,Slovic和tversky(2000)这样描述了人们的决策过程:“在有风险和无风险两种情况下,我们对影响决策的认知因素和心理因素进行讨论。价值的‘心理物理学效应导致人们在盈利时厌恶风险,而在亏损时追求风险。心理物理学效应导致人们过分偏好确定性事件和不可能事件,不像理性选择那样具有恒定的标准,决策问题因为不同的描述和框定①而产生不同的偏好。因此,当面对不确定情况的时候,人们的判断和决策往往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而产生认知偏差。”

其次,现代金融学研究提供了自身的“参照系”或“基准点”———有效市场理论(emH)和基于理性人假定的预期效用理论。这个参照系本身的重要性并不在于它们是否准确无误地描述了现实,而在于建立了一些让人们更好地理解现实的标尺②。但是,80年代以来,emH在理论上(套利的有效性遭到质疑)和实证检验(大量异象的出现)同时受到挑战,“非有效市场”已成为了行为金融学研究的主题之一,另外,传统的资产组合和资产定价理论均是基于预期效用理论而建立,它给出了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行为的简单精确描述。但是,现实中总是存在的系统背离独立性假定以及概率线形效用的现象③对“预期效用理论”产生了质疑,并由此产生了两个研究方向,其一是越来越多的学者尝试放松个人决策和偏好的有关公理性假定,试图从技术上对原有预期效用理论进行修正或替代,如扩展效用模型、非传递性效用模型和非可加性效用模型;其二是部分学者独辟蹊径,寻求对现象的合理解释以替代预期效用理论,具有代表性的就是Kahneman和tversky所创立的期望理论(prospecttheory)。这样,以“市场非有效性和期望理论”研究为参照系的行为金融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再次,现代金融学提供了一系列强有力的“分析工具”,它们多是各种图形模型和数学模型,这种工具用较为简明的图象和数学结构帮助我们深入分析纷繁错综的经济行为和现象。

除了传承这一分析工具以外,行为金融学的发展还突破了“经济学被认为是一种非实验科学”的界限,尝试运用实验的方法来研究经济学,修改和验证各种基本的经济学假设,这使得经济学研究越来越多地依赖于实验和数据搜集,从而更加可信。

二、不同研究范式的比较研究

与现代金融学研究相比,行为金融学研究视角和参照系的变化也引起了研究范式的变化,行为金融学试图用新的以人为中心的生命范式去代替现代金融理论的研究范式,它突破了现代金融理论只注重理性投资决策模型对证券市场投资者实际决策行为进行简单测度的范式,以“非理性或者有限理性”的投资者实际决策心理为出发点,研究投资者的投资决策行为规律及其对市场价格的影响,以期更透彻、真实地刻画了金融市场。

现代金融理论是建立在传统主流经济学基础上的①,这些经典理论与主流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与技术是一脉相承的,其模型与范式是以“理性”作为最基本的分析框架,以理性的“经济人”作为最基本的前提假设。投资者理性是一个贯穿始终的核心假设,只是不同的模型对理性的定义有所不同②。相比之下,行为金融学以源于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的行为理论为基本分析工具,视野更加开阔,对金融行为理性与否的定性既涉及偏好的形成过程,也涉及决策和判断形成过程。首先,它对偏好的典型特征进行了更接近实际的描述。这些特征包括:(1)人们常常更关注一个行动后果与某一参照点的相对差异,而对这一后果本身的绝对水平并不敏感;(2)损失比收益更令人关注;(3)人们的敏感性呈递减的趋势,在货币收入不确定的条件下,效用函数对财富变动量的斜率将随财富变动量的增大而趋于平坦;(4)在不确定条件下,风险态度有四种不同形式,即收益风险规避型、高概率损失风险追寻型、收益风险追寻型和低概率损失风险规避型;(5)纯粹的利己并不能完全解释人类的动机,人们同时还具有社会动机和公平意识;(6)人们并不一定都拥有稳定的、定义良好的偏好,偏好是在进行选择和判断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而这一过程特定的背景和程序会对偏好产生影响。

其次,在决策和判断过程中,行为金融学认为,人们依据经验规则所作的直观推断虽然能简化复杂的决策过程,但其行为模式会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偏差,并且这种心理因素又会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尤其是金融市场面对着更多的不确定性的时候。所以,由于环境的不确定性引发投资者的心理变化,再通过人类特有的认知方式的传导过程使得投资者产生了包括过度自信、过度反映、后悔厌恶、自我控制等认知偏差,这种行为模式会产生严重的系统性错误,从而导致判断偏离理性。

VanRaaij(1981)提出的“经济心理学”的一般模型很好地解释了行为金融学与现代金融学在研究范式上的差异:经济环境反映出一般经济状况的改变,但由于个人因素的差异,不同的人对经济情况会有不同的认知和感受,加上个人主观的价值判断,进而通过行为表现而与经济环境产生复杂的互动关系。也就是说,不同个体对市场或经济状况会有相同或者不同的“认知”,进而转化为行为和彼此间的相互作用,最后再反馈到市场和经济中去,如周宾凰、池详萱(2002)所说:“市场或经济状况是群体投射(projection)的结果,市场或者经济的演进,是一连串认知与投射的过程。显然,‘人’在此间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正是基于以人为中心的生命范式,行为金融学探究了决策过程中个体的实际行为和心理依据,并基于此对经济现象进行了解释。

三、不同体系框架下的比较研究

如前所述,现代金融学研究的体系框架是建立在有效市场假设的基础上,以资本资产定价理论和现代资产组合理论为基石,着重研究理性假设条件下的价格发生机制和金融市场效率问题。

首先,现代金融学研究从理性人假设的视角出发,认为人是完全理性的,投资者在实际投资决策过程中被假定是风险厌恶、追求效用最大化、对信息的获取是无成本的、理解是同质的,在此基础上根据贝叶斯法则在信息的变化中不断进行修正①;同时,个体的决策与选择偏好遵从预期效用理论,最终通过个体间的随机行为作用于市场。

其次,现代金融学的研究以有效市场为参照系,有效市场与理性经济人假设之间紧密的逻辑联系刻画了整个市场的作用机制。由于投资者具有“完美的”理性意愿和投资分析能力,在与非理性投资者博弈的过程中,前者将逐步主导市场,使得证券市场最终至少能达到“弱式有效”的层次。在这一过程中,“市场选择”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理性投资者主导市场正是通过市场选择来实现的。市场选择机制使得非理性投资者被淘汰出市场并逐渐消失,直到套利机会也随之消失,通过二级市场投资者的“试错”,市场将逐渐接近“无套利均衡状态”,在这一过程中价格逐步接近基本价值。从长久来说,投资者只有根据证券的内在价值进行交易才能达到效用最大化,这就是有效市场和理性经济人假定下市场选择所隐含的结论。按照这一逻辑思路,现代金融理论把金融投资过程看作一个动态均衡过程,根据经济学的均衡原理,推导出了证券市场的均衡模型,其研究脉络可参见图1。

在行为金融学研究的体系框架中,同样遵循了从研究个体决策行为到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②作用于市场,再到整个市场形成均衡的过程,如图2所示。与现代金融的体系框架相比,行为金融学试图用新的以人为中心的生命范式(有限理性或非理性)去代替现代金融理论的研究范式。尽管如此,行为金融学也承认现代金融理论的范式在一定的范围内仍然是正确的。从研究方法看,行为金融学与现代金融学理论基本是相同的,都是在某种假设的基础上建立模型,并对金融市场的现象做出相应的解释。所不同的是,第一,行为金融学关于投资者有限理性或者非理性的假设是以心理学对人们实际决策行为的研究成果为基础的,与现代金融学相比较,它强调了人们在认知过程中会形成偏差,而且并非按照贝叶斯法则修正自己的认识;另外,个体进行决策实际上是对“期望”的选择,而所谓期望即是各种风险结果,期望选择所遵循的是特殊的心理过程与规律,而不是预期效用理论所假设的各种公理。Kahneman和tversky把这种模式归因于人类的两种缺点:一是情绪经常破坏对理性决策必不可少的自我控制能力;二是人们经常无法完全理解他们所遇到的问题,也就是心理学家所谓的认知困难。第二,建立在有限套利基础上的“非有效市场”成为了行为金融研究主题。行为金融学所建立的噪音交易模型把投资者划分为理性套利者和噪音交易者(非理性投机者)两类,分析认为,理性套利者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噪音交易者,从而加大了风险资产的价格波动并削弱市场效率,套利者的这种行为倾向是导致套利有限性的主要原因。第三,在对个体有限理性研究的基础上,行为金融学从个体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中进一步研究了金融市场系统的整体性质和行为,从而得出市场价格波动的规律和内在机制,这就是行为金融学关于群体行为的研究。就研究主题而言,行为金融学以期望理论为基础,加上其他心理学和行为学对投资者行为模型的研究,针对现代金融学有效市场假说的三个假设①分别提出了质疑:非理或有限理;投资者非理并非随机发生;套利会受到一些条件的限制,使之不能发挥预期作用。因此,李心丹(2003)将行为金融学的研究归纳为三个层次:(1)有限理性个体;(2)群体行为;(3)非有效市场。三者的逻辑关系如图3,与现代金融学研究主题形成了鲜明对比。基于这个比较框架,行为金融学在批判和质疑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诸如期望理论等较为成熟的基础理论。

四、关于两者相互融合的趋势化探讨

从80年代行为金融学的崛起开始,关于现代金融学与行为金融学的争论一直延续不断。那么,从学科发展的角度来看,如何认识两者的相对地位和作用以及未来发展前景呢?笔者认为,一方面,现代金融理论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它之所以至今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因为以最少的工具建立了一个解决金融问题的完整理论体系,并能够对大量的金融现象做出合乎逻辑的解释。但是,大量的异常现象的产生和一些心理学实证研究均表明现代金融学存在着根本的缺陷。另一方面,行为金融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科学,迄今为止,虽然还没有形成一套系统、完整的理论,但是它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现代金融理论在个体行为分析上的不足和缺陷。与传统理论不同的是行为金融学并不试图定义什么是合理的行为,什么是不合理的行为,olsen(1998)认为,“行为金融学并不是试图去定义理性的行为或者把决策打上偏差或者错误的标记,而是寻求理解并预测进行市场心理决策过程的系统含义。”由此延伸,行为金融研究的重点之一在于理解和预测个体心理决策程序对资本市场的影响以及如何运用心理学和经济学原理来改善决策行为。

Statman(1999)的观点认为:“两者本质上没有很大的差异,他们的主要目的都试图在一个统一的框架下,利用尽可能少的工具构建统一的理论,解决金融市场中的所有问题。唯一的差别就是行为金融学利用了与投资者信念、偏好以及决策相关的认知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从现有文献来看,主流观点认为,行为金融学与现代金融学的共通之处为二者未来相互融合提供了可能性,而它们之间的基本分歧决定了目前各自的主攻方向依然不同。在条件未成熟之前,专注于某个领域、某个视角、某种方法是合理的,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各自以对方的研究为借鉴和映照,对本领域的研究作适当的调整和修正却是必要的。

延续这条思路,笔者认为现代金融学与行为金融学融合是具备其可能性和必要性的。就可能性而言,二者之间至少存在以下几个契合点:首先,行为金融学和现代金融学的研究对象是相同的。现代金融学和行为金融学都是以研究投资者行为为切入点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二者的研究是相通的。尽管现代金融学以规范研究的方法将投资者作了理性的假设,而行为金融学是以实证研究的思路将投资者置入正常的模型中,但从概念内涵上看,理性与正常并非完全相悖,如同从方法论意义上讲,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并不完全相斥一样。

其次,行为金融学和现代金融学的基本分歧是可以调和的。如前所述,现代金融学与行为金融学的主要分歧在于前提假设中的理性与否。行为金融学认为,通常情况下概率和效用评估等主观判断、决策行为依赖于有限的可供利用的信息,而这些依据直观推断和经验规则得到的信息会产生系统性偏误。但当错误的结果重复地呈现在人们面前时,人们就会从中学习,当环境改善,所涉及的问题被渐次解释清楚时,许多不确定情形下人类判断的认知偏差就会逐步消失,再加之适当的引导,即使人们的初始行为是非理性的,其最终的行为方式也会逐渐变得理性起来。所以,从时间延续、场景重复、信息逐渐完备的意义上看,行为主体是趋于理性的。最后,行为金融学和现代金融学的一些基本模型和结论是一脉相承的。如行为金融学的行为组合理论(Bpt)一般被看作是现代金融学中现代资产组合理论(apt)的扩展,而现代金融理论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和行为金融理论的行为资产定价模型(Bapm)也都是由经济学供求均衡基本思想衍生的。事实上,金融行为的复杂性正在于其过程与结果中理性成分与非理性成分是混杂交织的。

金融学心得体会篇8

关键词:科技金融结合;复合型金融人才;人才培养

课题:本文是2014年度教育厅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GH141043)结项成果

中图分类号:C96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9月13日

近年来,全国各地科技金融结合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科技和金融共同组成各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经济增长的两大动力引擎。从产业发展来看,河北省产业结构整体以传统高耗能和高污染产业为主,新型科技型产业相对落后。推进科技和金融的全面结合,就是促进科技发展、推动自主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培育新兴企业和改造传统产业、实现经济发展方式根本转变、建设创新型河北、提升本土竞争力的重大战略。但是,河北省科技金融结合工作相对落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科技金融发展所需要的复合型金融人才。因此,“依托高校和社会培训机构等开展相关培训工作,加快培育一批既懂科技又懂金融的复合型人才,支持科技型企业吸引和凝聚创新创业人才”成为推动科技和金融结合工作中亟须加强的工作。

一、科技金融结合背景下的人才需求

在科技与金融日益结合的背景下,金融学科的发展和金融人才的培养模式必然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吴英杰(2012)指出传统的金融学已经不能高效地解决现实的科技金融问题,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中,金融学不断技术化、工程化和实证化,日益呈现“自然科学化”的特征。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化、信息化对金融的发展日益加深促使各种各样新的金融学理论以及实证方法不断呈现。这就使得现代的金融问题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金融学的领域,而是涉及到更多的学科。在科技和金融结合的推动下,金融学科不断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因此金融人才的知识体系以及业务技能必然是复合型的。

借鉴学者对复合型金融人才的研究成果,本文将复合型金融人才定义为:精通金融专业,能够从事金融相关研究、管理或一般操作性工作,熟练掌握相应金融领域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同时谙熟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税收、计算机科学、法学、心理学、金融外语等与其实际工作相关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在分析和处理科技金融问题时能够利用多学科知识和进行综合评审和创造性思考的人才。

二、河北省高校金融人才培养现状

(一)专业设置。至2015年,河北省四十所本科院校中大部分学校开设了金融专业,主要是综合性大学和财经类院校以及部分师范类高校。经过多年发展,河北省高校的金融人才培养形成了专科―本科―硕士三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但是各高校专业开设大多限于传统金融学专业,主要以传统宏观金融教学为主,现代金融学逐渐向着数理化、模型化和微观化发展,但是符合现代学科发展的金融工程专业目前仅有河北经贸大学和河北金融学院开设。

(二)课程体系设置。经考证,各高校的金融专业课程设置比较一致:核心课程包括西方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投资学、国际金融、金融法等,专业基础课包括会计学、财政学、管理学等。实践课在总的课程体系中所占比重有所提升,但大多高校不高于15%。课程设置一定程度上顺应了金融学科发展要求的学科交叉要求。但是高校服务社会的功能要求人才培养不仅要体现学科的发展,更要基于经济发展趋势的要求。在科技与金融结合背景下,复合型金融人才不仅要掌握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税收、金融、保险、投资方面等方面的理论和方法,还要熟练掌握数理学、计算机、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并且要有更强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另外,专科―本科―硕士三阶段的课程设置重复,不利于知识体系的内涵和外延的发展。

(三)实践教学。科技和金融的结合决定了金融学科具有更强的社会实践性,要求金融专业毕业生应当具备科技金融实践运作技能。经调查,河北省高校生的实习主要在银行、证券公司、融资公司等的基础岗位,学生难以接触核心岗位。在校外实习受限的情况下,校内实践环节就成为提升金融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加强学生创业精神的重要途径。校内模拟金融实践是实现学生实践性和操作能力的有效方式,但是由于经管类专业的实验经费远低于工科专业,建立仿真实践实验室的河北省高校只是少数。而且现有的金融学的实践教学主要以教师传授为主,程序化的金融知识灌输和按部就班的实践学习,不利于学生开展金融学术研究的热情和金融实践的发展。

河北省正处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重要转型期,复合型金融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支撑,但是全面掌握金融、经济、法律、会计、保险等方面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了解国际国内金融市场、能够熟练运用各项金融工具尤其是金融衍生工具的专业型人才极为匮乏,专业人才缺乏已成为制约河北省科技金融发展的一大瓶颈。作为人才培养基地,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进一步优化改进,以提升高校服务社会的职能。

三、科技和金融结合背景下复合型金融人才知识体系网络模型分析

网络模型一般是用于研究计算机通信线路互相连接的众多自主工作的计算机构成的集合体,及各个部件之间以何种规则进行通信。在科技和金融结合背景下复合型金融人才知识体系特征符合网络模型的交织的特征,因此利用网络模型对复合型金融人才的知识体系集成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

复合型金融人才的知识体系分为四个层次,自上而下分别是:复合型知识体系层、学科知识体系层、核心专业知识体系层和知识元层。复合型金融人才的知识体系包括若干相关专业的知识体系,是金融学、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心理学、法学、税收等领域知识的有机结合。每个专业知识领域分为若干子知识领域,主要是核心专业课程,金融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的专业课主要是复合型金融人才知识体系的内涵,计算机、心理学、法学等学科的相关核心专业课主要是复合型知识体系的外延。核心专业课知识领域分为更多的知识元。(图1)

四、科技和金融结合背景下复合型金融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在复合型金融人才培养方面,西方国家高校经验丰富,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有代表性的是英国剑桥大学的“综合教育”、美国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以及日本的“交叉学科教育”等。基于网络模型分析,借鉴国外著名高校的成功经验,对河北省高校复合型金融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建议:

(一)建立准确合理的人才培养定位。河北省高校的“专―本―硕”三个阶段金融人才培养定位普遍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拥有金融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具备较好的投资分析和理财能力,熟练掌握金融投资、综合理财规划方案设计与实施技能,具有开拓意识、创新创业精神和国际视野的应用型人才。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必须取决于社会对金融人才的实际需求。在科技和金融结合的背景下,复合型金融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多类型、多规格的,因此各阶段的人才培养应当有不同的侧重和特色。专科金融专业应当主要侧重学生的实践和应用能力,本科学生侧重学生的实践性和创新性,金融硕士应当侧重学生运用多学科综合知识解决复杂金融问题,创新金融思路的能力。高校应当根据自身的招生层次和办学特色建立准确的人才培养定位。

(二)完善课程体系建设。顺应科技和金融结合背景下对复合型金融人才学科微观化、技术化、模型化和工程化的趋势,金融学科的课程体系重心应由宏观课程向微观课程进行倾斜,设置公司财务、金融市场学、金融工程学、金融创新学等微观核心课程,强化学生数理分析和模型分析的能力。强化计算机、心理学、法学等外延课程的教学,促进金融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的交叉和渗透,培养学生广泛而综合的知识基础,培养综合能力和素质。高校还应积极引进国外高校金融学的最新理论和课程,及时完善金融学科的课程体系。

(三)优化实践教学。在科技与金融结合的背景下,金融学成为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性更强的综合学科,实践和理论在教学过程中占有同样重要的位置。首先,金融学科的实践教学目标不应只是金融实践操作技能的培训,更重要的应当是培养学生的复杂变化的金融经济环境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实践教学的课堂设置要以学生为主,激发学生进行实践和创新的热情和积极性;再次,学科建设经费向实践教学环节进行倾斜,建立可以实现现代金融业务操作的多功能金融模拟实验室,配套相应的软件系统和硬件设备,以网络、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借助现代科技的力量为培养复合型金融人才发挥重大作用。

(四)优化教学方式。不论是专科、本科还是硕士研究生阶段,为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分析解决综合金融问题的能力,应大力推进探讨式教学和案例式教学。探讨式教学和案例式教学不仅能有力的印证理论知识,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这要求课堂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针对当前的经济现状和科技金融问题或者事件,鼓励学生依靠自己或者团体的力量利用现在技术手段去搜集资料,综合利用金融学、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网络、信息处理、市场调研、心理学理论知识和方法去分析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提高学生在复杂的金融经济环境中的思辨能力和动手能力。

主要参考文献:

[1]吴英杰.后危机时代的高校金融教学改革:理论发展与实践[J].广工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7.

[2]孙方娇.科技与金融结合背景下金融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J].上海金融,2013.8.

金融学心得体会篇9

[关键词]金融地理;区域经济发展;经济中心

[中图分类号]F832.9[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16-01-01[文章编号]1671-6671(2016)01-0016-04

金融中的地理研究可以为我们揭示区域金融发展的差异,对如何调控区域金融差异提供一个新的思考方向,也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区域内金融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从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布局出发,金融地理就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不同的经济资本不停地发生交流与碰撞所形成的一个金融空间,不同的金融资本在一个空间内不停地碰撞和分解,这种碰撞和分解影响着一个区域内的金融发展变化。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地方的金融资本和经济发展将变得更加复杂化。

一、金融地理与地方经济发展

(一)研究内容

研究空间经济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研究货币。近现代以来,许多金融地理学的研究成果都离不开对货币的研究,货币影响着空间、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秩序的发展。1.经济主体的地理研究。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经济主体,金融地理研究应该结合经济主体,对周边的金融环境进行研究,比如中国西部地区的一部分省会城市已经开始倡导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就是围绕当地的经济主体进行建设。[1]2.不同经济主体作用的研究。不同的经济主体具有不同的特征,这是经济主体本身的资本功能在社会经济中所起的作用。例如,银行和证券交易所,以及外汇交易所在社会经济中就有着不同的作用:银行的金融资源相对来说要比后两者分散,后两者的金融资源相对银行来说要集中一些,甚至银行和银行之间也有着明显的不同,例如商业银行更加倾向于向民间集资,直接在居民区间、私有企业之间开展服务,而国有银行主要进行的是政策。[2]3.国家与国家之间金融主体的不同。一个金融机构能有怎样的发展,取决于这个机构所在的环境,有些国家成立了全国性的银行组织,例如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这些国家的一家大银行在全国各地设立支行,形成一个庞大又复杂的网络,把国家的经济统合起来,而另一些国家则以地方小银行为主,例如美国、德国、意大利等,不同的小银行把国家经济分割成无数小块的金融空间。虽然随着政府逐渐放开金融管制,美国、意大利等国家的金融主体也在向全国性发展,但是长期以来的分割经济所带来的地方性经济特色仍十分浓厚。我国的金融发展十分特殊,是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金融空间向市场化的金融空间过渡,不过目前由计划经济的金融空间向市场化的金融空间过渡的成功案例还没有。

(二)外部环境因素对金融地理的影响

几乎所有的经济主体都免不了被外部因素所影响,在上个世纪八十至九十年代,经济地理学的思维发生了变化,众多研究者也开始探究外部因素和金融地理之间的关系。1.法律法规或政策带来的影响。经济是国家的命脉,而金融机构又随着国家体制的不同有着自己的特色,有的国家完全把金融机构的主导权收归国有,例如上个世纪五十至六十年代的中国和解体前的苏联。现在的中国仍然制定着不同的法律规范着金融机构的行为。近十年来,由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渡过了经济危机,有些国家的政府为了刺激经济发展,逐步地放开了经济管制。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美国由于开发西部时遭遇经济阻碍,西部地处高原,与东部发达地区相距甚远,因此联邦政府鼓励西部各州建立自己的地方银行,各州议会却出台了相关法律限制州与州之间的银行交易,这就是美国区域性经济的由来。随着美国经济的发展,各州逐步对跨州经济贸易进行解绑,各银行可以跨州进行业务操作。[3]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它的这一举措也影响了世界上其他发达国家甚至是发展中国家。随着政府的逐步放手,一些金融机构开始私有化,资金的流动更加频繁,从而对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2.科学技术进步带来的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对金融地理及地方经济同样重要,其中影响最大的技术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包括通讯和计算。这些技术的运用不仅使金融操作和沟通变得更为方便,还在金融学中提出了新的理念,比如说虚拟货币、网上银行等。此外,电子信息化服务代替了人工服务,使得大笔款项的贸易业务更加便利和安全。自从网上银行出现后,我们逐步进入了一个“无货币”时代,新的货币带来了新的金融产品,而新的金融产品带来了更多的消费和投资,甚至出现网上零售行业。屏幕上的电子数字代替了纸质的钞票,更加节能环保,新的金融投资也会带来新的就业岗位。3.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影响。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其实可以归类到政策所带来的影响里,因为无论哪个国家在遭遇经济危机时都会出台相关政策来应对,这些政策或多或少会对其他国家造成一些影响。经济全球化对金融地理会产生以下影响:第一,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多元化。经济全球化让世界上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联系更加紧密,本地的外来资产也会逐步增多,市场的开放性给地方经济既带来了风险也带来了机遇。第二,对金融中心城市带来的影响。原本是资金资源聚集的大城市可能会分散一部分资金到其他区域。第三,全球化投资。不同区域的资本进行交流和碰撞,不同的文化在交流中得到发展,各国的金融联系得更加紧密,全球金融体系逐步建立。第四,经济全球化加剧了金融投资的风险。经济全球化给地方经济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小的风险。美国的每一次经济危机都给世界经济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二、国内的金融地理与地方经济发展

(一)中国国内特殊的金融地理环境

我国有着其他国家所没有的经济发展历史。我国从上个世纪五十至六十年代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各地域间在经济上几乎没有交流。经历了上个世纪七十至八十年代的改革开放后,中国逐步向市场化经济迈进。这种特殊的经济发展历史是其他国家没有的。1.金融机制发生变化。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与金融业相关的法律制度,中国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中,充分体现了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特征,在这方面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2.中国地域经济差异大。中国幅员辽阔,尤其在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在地域上显示出十分的不均衡,沿海城市由于和外界的交流比较多、起步早、信息通达,加上国家政策的扶持以及良好的工业基础,所以经济较为发达,而内陆城市的经济发展则较为缓慢。这充分体现在沿海地区和内地,尤其是西部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差异上。下面是对2014年中国各省份的GDp做横向比较:[4]从上表可以看出,中国东部省份和西部省份的地域经济差异非常大,东部沿海省份的经济发展水平已经基本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而西部省份大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并有大量的经济落后地区。3.信息技术仍未深入人心。我国近年来信息技术发展十分迅速,但是金融业的信息化服务却没有深入人心,大部分的客户,尤其是中老年客户仍然习惯接受人工服务,手机银行、网络银行、网络金融等电子信息化服务还没有被客户真正接受。这主要是因为大多数客户对网络金融信息安全的信心不充足,对于在线网络支付平台的使用知识还不够普及。

(二)经济全球化对中国金融的影响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个拥有全球最多人口的文明古国即将接受世界的经济冲击,跨国金融机构在中国的贸易限制被取消,外资企业可以直接进入内陆和传统经济交流。从竞争的角度分析,外资企业和跨国银行的进入,国企和外企分享市场,国内企业可以通过学习和交流的方式进行理念上的更新,中国的企业也可以从更多的信贷渠道获得贷款。中国的经济由于内陆企业和外资企业在市场上的良性竞争可以得到进一步的发展。[5]从国内的角度分析,外资企业抢夺了国内企业的生存空间,给当地的金融体系带来冲击,同时也给政府的监管提出了新的问题。

(三)我国政治格局下的经济发展

我国的计划经济体制是特殊政治格局下的特殊经济,对我国的区域经济产生了特殊影响。尽管在改革开放后,政府用国有制来淡化这层关系,但是中国至今都没有摆脱公有制经济所留下的影响。除此之外,我国的金融地理带有明显的地域色彩,不同地域的企业结构差异明显,加上外国企业的加入,我国的政治格局和金融发展体系,在世界上当属最复杂者。[6]1.经济发展与区域发展。我国的经济学家在具体的研究方面已经十分成熟,不过我们可以另外寻找一些切入点,比如,工业化经济向信息化经济推进的过程中,金融市场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我们国家每一个地域的经济发展都存在着差异,这正好是我们推断论证的一个实例。从区域化经济发展来看,我国的地方企业可以分为大区域型、全国型,甚至是国际化的金融企业和地方化、小地域型的企业。这些不同的企业对地方经济有什么影响?当地的金融主体服务于当地的经济发展,这个观念没有引起研究者应有的关注。2.金融企业与金融地理。近些年来随着金融业的迅速发展和制度、技术变化的加快,金融企业逐渐出现了新的值得探讨的问题:第一,不同的环境对金融企业的影响,尤其是对组织结构的影响。第二,企业内部的组织部门有着怎样的区位特点,比如,研究机构、分支机构等。从我国独特的金融地理环境来研究,我国的金融企业和金融市场必然有独特的地方。总而言之,金融地理和地方经济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金融地理研究可以为我们揭示区域金融发展的差异,对如何面对这些金融差异提供一个新的思路,而我国的金融地理在世界上显得很特殊。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金融市场对金融资源的抢夺越来越激烈,在激烈的竞争中,我国金融市场的资金是逐步地集中、整合,还是逐步地走向分散,我们不得而知,找准自己在金融地理格局内合适的位置,才能迎接挑战。

参考文献:

[1]李建英,田岚.地方金融工作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探析[J].特区经济,2012,(8).

[2]彭宝玉,郭扬.金融地理及其与地方经济发展[J].生产力研究,2012,(9).

[3]傅雪莹.世界金融地理层级性及中国金融发展战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4]中国统计年鉴编委会.中国统计年鉴2015[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

[5]栾成斌.川渝地区金融地理研究(1890—1949)[D].西南大学,2014.

金融学心得体会篇10

【关键词】行为金融学内涵发展前景

一、行为金融学的起源

现代金融理论是行为心理学产生的基础。上世纪50年代初,现代金融理论被正式提出,它认为,当前的证券市场上具有多样的风险,这些风险可以分为两类,即系统性与非系统性。投资的多样化不会导致系统性风险的消失,而非系统性风险却能够因此而消失,这就造成了风险的区别,即可分散与不可分散。由于风险存在区别,投资者有了更多的选择,可以选择冒着较高的风险获取更多的收益,也可以在较低风险小减少自己的收益,金融产品整体的风险与收益成为了投资者最为关心的问题。

部分西方经济学家从心理学的角度对投资者的行为进行了分析,他们发现,大多数投资者自身是不理智的,因为投资者具有过高的期望值,所以他们不懂得去规避风险。很多投资者在盈利之后反而会出现不满足的心理,没有认识到风险重要性,期望会因此而提升,一旦出现亏损,投资者才会认识到风险,学会去规避风险。这一理论可以被认为是行为金融学的初始阶段,因为它加入了心理学方面的元素。上世纪80年代,行为金融学完全发展成型,研究者找到了金融学与心理学的契合点,能够通过心理学解释众多投资者的行为,让金融市场获得更好的发展。

二、行为金融学的概述

投资者行为与心理存在的关系,是行为金融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它将投资者的心理分为两部分,即价值感受、理性趋利。价值感受指的是在资本市场上,投资者表现出的心态与情绪,有些投资者容易受到他人的感染,他人的行为与情绪会对自己的投资行为造成影响;有些投资者在投资时患得患失,举棋不定;有些投资者热爱风险,因为他们相信有风险才能有收益。理性趋利指的是了解各类金融理论,例如资产组合理论、套利定价理论等,以理论作为基础,购买金融产品,保证自身能够通过投资获得相应的利益。价值感受是行为心理学的主要内容,因为其中涉及到了投资者的心理活动与行为变化,但是部分学者认为,行为金融学只是单纯的将金融学与心理学进行融合,自身不能成为独立的学科,因此,行为金融学始终存在争议。

三、行为金融学的作用

(一)调整投资者的心态

在一般情况下,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具有以下几种心态。首先,从众心理。很多投资者容易受到他人影响,在进行投资时具有从众心理,容易根据他人的行为调整自己的决定。其次,过于自信。很多投资者不了解自身以及市场的实际情况,容易过高的估计自己,过于相信自己的判断,即使没有过高的成功率也敢于做出选择。再次,过于注重规避风险。每个投资者都想通过投资活动收获更多的利益,但是很多投资者过于恐惧风险,他们在进行投资时,率先想到的不是获取利益而是规避风险,这会对他们的投资行为造成影响。行为金融学可以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对投资者的心态进行分析,以心理学为手段,纠正每个投资者的错误观念以及行为,让投资者与投资市场向着正规化方向发展。

(二)控制非理性投资者

金融市场上存在着众多的投资者,理性投资者所占的比重很小,大多数投资者是非理性投资者,非理性投资者受自身信息、心态、情绪影响较为严重。每一个投资者都存在一定的差别,有些投资者具有信息来源,有的投资者缺乏信息来源。而且在信息的选择上也有所偏好,对相同的信息可能出现不同的理解,这会对投资者产生众多影响。金融市场由理性投资者主导,这是最为理想的状态,但是实现具有很高的难度,其中条件当前难以满足,例如非理性投资者数量少于理性投资者、理性投资者可以掌握金融市场信息、金融市场保证每个投资者获利。非理性投资者不可能从金融市场上消失,只能够进行控制。行为金融学可以形成相应的淘汰机制,控制非理性投资者的数量,减少非理的出现,让每一个投资者都可以向着理性的方向发展。

四、行为金融学的发展前景

金融行为本身具有一定复杂性,理性投资者与非理性投资者共同存在,众多理论与研究围绕着这些行为展开。行为金融学认为,金融市场不可能存在完全的理性,它让金融学有了更加宽泛的研究内容,也促进了行为金融学与金融学拥有了融合的可能,让行为金融学拥有了更好的发展前景。

首先,金融学与行为金融学有着共同的研究对象。二者在研究中都包含与投资者相关的内容,金融学的研究角度偏向于投资者的理性与非理性,而行为金融学的研究角度偏向于从正常的角度看待投资者。它们的研究理念存在着一定的共通性,而且在研究方法上也有一定的相似性。

其次,金融学与行为金融学存在分歧,但是分歧能够调和。投资者的理性问题是造成金融学与行为金融学分歧的关键。在行为金融学的观点中,投资者需要依靠信息作出Q策,而信息来源的不同会让投资者的认识存在偏差,当偏差造成投资失误,而失误多次出现时,投资者就会对自身行为进行反思,当投资者拥有良好的信息来源时,认识上的偏差就会消失,如果金融市场能够正确的引导投资者,那么投资者也能够逐渐向理性化发展。因此,行为金融学认为投资者可以趋于理性,这与金融学的观点是相同的。

再次,金融学拥有与行为金融学相同的理论。金融学与行为金融学在众多理论上被认为具有共通性。例如金融学的资产理论一般被认为是行为金融学组合理论的一部分,行为金融学依据自身特点在其中加入其它方面内容;金融学的定价理论与行为金融学的定价理论都源于供求关系思想。

这些都说明金融学与行为金融学存在着较大的联系,随着现代金融产业的发展,金融学也在不断增添新的内容,这也是行为金融学所具有的发展机会,行为金融学能够依靠金融学的发展,让自身拥有更好的发展前景,在新的时代保证自身思想、理论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