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利能力的基本概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16:09

盈利能力的基本概念篇1

【关键词】区块链;技术创新;盈利能力;滞后效应

当下,国家间的竞争越来越聚焦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创新,区块链技术作为新兴技术,弥补了传统技术的漏洞,提供了一种新型的信任机制,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转型。欧美发达国家已经从国家层面设计区块链的发展道路,2019年,强调,要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由此可见,我国迎来了区块链的政策红利时代。而作为研发活动主体的企业,已将区块链技术作为其争取市场地位的重要技术资源和研发创新的突破口。目前,国内区块链的发展仍然处于底层技术和原理构建上,企业在研发区块链技术的过程中缺乏理论指引和行业规范;另一方面,虽然关于企业技术创新与盈利能力之间关系的研究成果已经十分丰硕,但是,从区块链概念股这一新兴的板块剖析企业技术创新与盈利能力关系的研究几乎没有。因此,选择区块链概念股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展开深入的实证研究和分析,为企业把握区块链技术的发展机遇提供一定的建设意见和建议。

1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学术界中技术创新与企业盈利能力的相关研究比较丰富,主要集中在技术创新投入方面,主要包含研发资金投入和研发人员投入。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企业研发资金投入和研发人员投入的增加不仅有利于提高企业盈利能力,而且具有滞后效益[1];但是,这种影响均受到企业性质和所处行业的影响。当前,企业的发展与创新息息相关,企业对创新成果的保护日益受到重视,专利作为一种垄断性资源,俨然成为了企业独特资产的主要内容之一,因而,近年来有研究将专利作为技术创新产出的主要要素加以研究。有学者提出专利数量和质量都能推动企业盈利能力的提升[2],专利对盈利能力也存在滞后影响[3]。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认为专利数量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不显著,尤其对高科技企业而言,单纯增加专利数量并不能增加企业绩效[4],并且只有合理适度的研发资金投入和高质量的研发人员投入,才能有效促进企业盈利能力的提升[5]。因此,提出以下假设:假设1:研发资金投入与当期盈利能力显著正相关,存在显著滞后效益假设2:研发人员投入与当期盈利能力显著正相关,存在显著滞后效益假设3:研发专利产出与当期盈利能力显著正相关,存在显著滞后效益

2研究设计

2.1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近几年,区块链技术所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引发了“区块链”热潮,区块链概念股应运而生,区块链企业备受关注。因此,选取区块链概念股上市公司共212家,其中涉及多个行业,行业跨度大、企业规模不一;同时,考虑到区块链技术在国内发展时间较短,所以,选取2016—2018年的数据为研究对象,并剔除经营状况异常和变量数据披露不完整的上市公司。最终,样本为148家上市公司。上市公司数据来均自于国泰安数据库,对于数据缺失的公司,通过查询披露年报进行了手工整理,关于研发专利的数据均通过查询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和佰腾网进行了手工整理。研究中进行实证分析所使用的软件为SpSS22.0。

2.2变量选取

参考以往文献,大多研究都以传统指标对企业盈利能力进行衡量,但考虑到技术创新活动本身具有高风险和高成本的特点,所以,选取营业毛利率和成本费用利润率[1]作为内部盈利能力的评价指标,以及外部盈利能力最直观的指标———基本每股收益。企业技术创新的衡量指标增加研发专利产出指标,以专利中最具有价值的发明专利[4]作为衡量内容,并采用自然对数以消除绝对数值所带来的偏差。具体指标定义及说明如表1所示:表1变量定义变量名称符号说明被解释变量营业毛利率om(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收入基本每股收益Be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当期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成本费用利润率Ce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解释变量研发资金投入强度RD研发费用/营业收入研发人员投入强度tp研发人员数/员工总人数研发专利产出piLn(发明专利数+1)控制变量企业规模SiZeLn(企业期末总资产)资产负债率LeV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2.3模型设计

为探究区块链概念股上市公司技术创新对盈利能力的关系,根据前面的总结分析,构建以下回归模型进行验证假设:其中,omi、Bei和Cei分别表示第i年的营业毛利率、基本每股收益和成本费用利润率,RDi、tpi和pii分别表示第i年的研发资金投入强度、研发人员投入强度和研发专利产出,SiZei和LeVi分别表示第i年的企业规模以及资产结构,β0是常数项,μi是残差项。当j=0且i=2016、2017、2018时,该模型研究的是技术创新对当期盈利能力的影响;当j=1且i=2017、2018时,该模型研究的是技术创新对滞后一期盈利能力的影响;当j=2且i=2018时,该模型研究的是技术创新对滞后二期盈利能力的影响。

3实证研究

3.1描述性分析

据表2所示,样本企业盈利能力指标的平均值都呈现出下降趋势,这表明企业在获取利润的同时所付出的成本代价较高,盈利能力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样本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与产出都在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但研发资金投入强度整体较低,但低强度的企业数量在缓慢减少;研发人员投入强度中低水平的企业数量占多数;大部分样本企业期间所持有的发明专利数较少,如表3所示。可见,样本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处于“低投入———低产出”的阶段。

3.2相关性分析

运用pearson进行相关性检验,为下一步的实证检验打下基础。据表4可知,技术创新投入指标与盈利能力指标均呈现出正向关系,但是只有研发资金投入强度和研发人员投入强度与营业毛利率的关系在0.01(双侧)的水平上正向显著;研发专利投入与盈利能力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因此,假设得到部分验证,还需要进一步的实证分析。

3.3回归分析

根据表5数据,研发资金投入强度对当期盈利能力有积极影响,但只与营业毛利率显著相关;研发人员投入强度与营业毛利率和成本费用利润率呈正向关系,而与基本每股收益呈负向关系,且系数绝对值大于正向关系的系数,负向影响更明显,但均不显著;研发专利产出与当期盈利能力均呈不显著的反向关系。研发资金投入强度与滞后一期、二期盈利能力均呈显著的正向关系,但是滞后一期影响较为明显;研发人员投入强度对滞后的营业毛利率有微弱的正向影响,与滞后的基本每股收益和成本费用利润率均有负向关系,滞后一期最显著;研发专利产出与滞后盈利能力呈反向关系,滞后一期最显著。因此,企业技术创新对滞后一期盈利能力的影响最为显著,与当期和滞后二期的盈利能力不存在显著关系,假设得到部分验证。

4结论与启示

4.1结论

以2016-2018年区块链概念股为研究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区块链概念股上市公司越来越注重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对滞后一期的盈利能力影响最为显著,与当期和滞后二期的盈利能力不存在显著性关系,但是,企业在逐年加大技术创新活动的同时,却未能达到预期的产出效果,企业盈利能力没有得到显著的提升,具体表现在:①区块链企业研发资金投入强度水平整体较低,研发资金的投入强度对盈利能力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滞后一期的积极影响最为显著,但研发资金的持续增加未能有效提高企业盈利能力;②研发人员的投入强度对盈利能力有较大的负向影响,滞后性显著,这可能因为企业为推动区块链研发活动时大量引进研发人员,但由此产生的研发成本没有被有效控制有关;③研发专利产出对盈利能力有负向影响和滞后效益,但企业当前的专利水平不高,专利意识仍然停留在单纯的数量增加上,整体的专利产出没有产生实质性的经济效益。

4.2建议

盈利能力的基本概念篇2

温室气体排放中有61%与能源使用后产生的二氧化碳有关,减碳就是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从而达到减少二氧化碳。干净能源、再生能源将是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关键,这给新能源产业的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核能、电力车等产业由此迅速崛起。这些新兴能源产业与传统能源产业相比,占比不高,盈利不强,有些行业如没有政府补贴尚难生存,但发展前景不可估量。为此,已有海外投资界人士建议,在今年的投资组合中,可以配置一定占比的新能源基金。

香港基金市场中有3只新能源基金,贝莱德新能源、领先新能源和百利达环保能源。贝莱德新能源规模最大,历史最久,应是首选。贝莱德新能源从2004~2008年的5年中,除2008年亏损54%,其余4年分别盈利21%~56%,累计盈利40%,去年收益18%。随着新能源产业强劲发展,新能源企业必将受益,新能源基金的收益也将水涨船高。

关注全球暖化也是哥本哈根气象峰会的重大命题。全球暖化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全球缺水,水产业也将是继新能源后的哥本哈根“概念”。据联合国相关数据,目前全球每年耗资800亿美元在水资源相关基础建设上,未来15~20年间,每年水资源建设支出将高达1800亿美元,水资源相关产业后劲十足。

水资源产业的广阔前景,已引来全球知名企业纷纷进入,抢占商机,通用电气、iBm、3m、西门子等已争相进入水资源市场。水资源直接关系民生,各国政府也是耗巨资治水、管水。如美国在2016年前将投入1500亿美元更新老旧设备管线。在走出金融海啸影响、经济不断复苏的当下,投资基础建设仍是政府拉动经济的重要手段,具有稳定现金流收入的治水和管水工程,也将成为更多的政府选项。另外,水资源产业具有公共事业特性,其收益比较稳定,与经济景气度关联性较弱,也是资产配置的防御性品种之一。

香港市场上有3只水资源基金,即东方汇理水盈、百达水资源和领先动力水资源,2009年收益均在20%左右。由于水资源产业的公用事业特性,水价的波动性仅为油价的十分之一,即使在2008年全球几乎所有投资标的均下跌50%以上,领先动力水资源的净值下跌仅30%左右,甚至小于同期的债券基金,水资源基金适合长期持有。

哥本哈根概念的投资标的,大多属新型行业,起步晚,短期盈利不高,可能不适合一部分喜好高收益的投资者。但这一概念里也有一个高收益的标的,即拥有亚马逊丛林、碳实力雄厚的巴西,也属于哥本哈根概念。在全球前10大碳排放国中,成熟与新兴市场的大国都榜上有名,唯独巴西不在。

盈利能力的基本概念篇3

【关键词】盈余操纵;空间;法制法规;伦理道德

一、引言

企业盈余操纵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虽然目前学术界对此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无论是规范分析还是实证研究,都论证了这种行为的存在。盈余管理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这主要是基于Ball和Br0wrl(1968)对会计盈余与股票价格之间的关系研究,证明了会计盈余的有用性,现在这一问题正受到我国学术界和实业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关于盈余操纵(管理)的定义、范围、目的、方法和表现形式等,学术界已经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在许多方面都形成了共识,但也存有很多争议。由于该问题涉及的层次较多、范围较广,对社会经济、法制法规建设、资源配置等都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如何正确的看待和研究相关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关于盈余操纵的概念界定

在谈盈余操纵的概念之前,不能不提的是学术界经常所用的几个术语即盈余管理、利润管理、利润操纵。受司克脱(Scott)对盈余管理所作定义的影响,国内学术界大多认同盈余管理是“在公认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以及实际交易的安排使企业的盈余达到希望水平的行为”,这是一种游戏规则所允许的行为。而利润管理则通常被认为是“指通过科学合理地规划目标利润、进行利润分析、制定利润分配政策等达到提高收入、降低成本、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一种管理过程”(邵娟,财会月刊,2007.4)。不含有利用会计政策选择以及纯粹为了调整账面盈余而对实际交易进行安排的行为,很显然这种管理是应该提倡和鼓励的,也是人们所期望的,对此,本文不进行讨论。关于利润操纵,国内学者常引用Schipper(1989)所下定义:“earningmanagement就是旨在有目的地干预对外财务报告以获得某些私人收益的披露过程。”(徐浩萍,财经研究,2005.2),显然,这里是把利润操纵和盈余管理当作同质事件处理的。笔者赞同这一思路。首先,无论是盈余操纵还是利润操纵或盈余管理问题的提出,其缘由是相同的,即都是针对企业管理者为了某种利益,通过会计手段及实际交易的安排等操纵利润水平,误导那些以公司业绩为基础的利益关系人的决策或者影响那些以财务报表数字为基础的契约产生的后果;其次,笔者以为盈余操纵、利润操纵和盈余管理所讨论的问题,都应是在现有法律法规、会计准则框架之内进行的,否则我们所讨论的内容将会变得漫无边际,一直延伸到违规违法的方法、手段、鉴别、防治、惩处等等,这属于假账及其识别和防治的范围。对于违规违法的行为无论哪个国家毫无疑问都是要予以坚决打击的,而对合法的盈余操纵应该如何防治则是困难的,因为它们虽然不合情但却合法,这也正是需要认真讨论和研究的核心所在。从这个角度出发,盈余操纵、利润操纵和盈余管理的说法实际上是等价的;第三,盈余操纵或利润操纵的提法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批判性,表达的是人们对企业合法但不合理行为的不满,假如所有的企业在盈余管理方面都能一直严格遵守“既合情又合法的原则”,假如对于盈余操纵可以像对待违法犯罪那样进行及时、有力的打击,试问我们还会提出盈余管理这样的问题吗?笔者不否认盈余管理有合理和科学的一面,但盈余操纵所指显然不是这些。因此笔者认为盈余操纵的概念应该重点突出以上几点,即盈余操纵是指企业管理者为了某种利益,违背企业伦理道德,通过合法的会计手段及实际交易使企业的账面盈余达到所期望水平的行为。是通常盈余管理概念中不合理的部分。例如为了误导那些以公司业绩为基础的利益关系人的决策而进行的盈余操纵,为了减少所得税费而进行的利润转移等,它们采用的手段也许是合法的,它们的目的也许能够达到,但它们的价值取向却不值得提倡。如何鉴别合理的盈余管理和盈余操纵,是一个道德标准问题,①据统计,我国的三资企业,每年的亏损面大都在40%-55%之间,但这些亏损企业却一面连年亏损一面不断追加投资扩大经营规模,其中之原因应该是不言自明。面对这种现象我们除了不欣赏之外,也只有通过加强研究,不断完善法制法规和通过道德力量的呼唤来遏制这种行为。这种应对之策与运用法律手段对违法犯罪现象进行有力打击相比显然要困难得多且有无奈和软弱无力的成分。

三、关于盈余操纵的测量

盈余操纵的测量不同于盈余作假的测量,对于盈余作假,我们可以根据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规定逐条进行审计与核查,对凡不符合规定的记录、计量等均可视为“盈余做假”,并可以此为依据进行坚决的打击和惩处。这种测量,概念边界清晰,罚则明确,操作相对简单。而对于盈余操纵的测量则相对要困难得多,尽管我们可以采集大量的样本进行实证研究来证明盈余操纵行为的存在,但要判断会计盈余管理和实际盈余管理活动中哪一个行为属于盈余操纵则要看该活动的动机以及所产生的后果。因此盈余操纵的测量应以动机为观测点,以是否为了实现该目标而进行异常的安排――包括会计盈余操纵和实际盈余操纵为根据来判断企业是否进行了盈余操纵行为。从实证的角度看,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基本上都是沿着这个路径展开的。如亏损上市公司是否为了扭亏而进行了盈余操纵(陆建桥1999);上市公司是否为了影响股票市场对公司的评价进行了盈余操纵(Deangelo.1998);企业管理层是否为了提高管理层奖金计划进行了盈余操纵(Healy.1985;Deangelo.1988等);企业是否为了避税进行了盈余操纵(Gramlich.1988);企业是否为了上市融资进行了盈余操纵(魏明海和林舒,2000);上市公司是否为了配股进行了盈余操纵(蒋义宏.1998;孙铮等.1999;陈小悦等2000)等等。如果脱离了动机和目的,盈余操纵的测量将失去最基本的判断基础从而变得毫无意义,因此笔者以为,我们进行盈余操纵行为的研究,其目的主要在于:1)证实盈余操纵行为是否存在;2)盈余操纵行为产生的动机和种类;3)盈余操纵行为都会产生哪些不良影响,影响的程度如何?4)为完善法制法规和有效遏制盈余操纵行为提供依据。明确了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盈余操纵变量的侧度路径选择也就有了基础和框架。

四、关于盈余操纵的空间

所谓盈余操纵的空间,笔者以为主要是指:法律法规和公认会计准则允许范围内可供盈余操纵运用的途径和手段,它们包括实际盈余操纵途径和会计盈余操纵途径。这里笔者想说明的是:第一,盈余操纵的空间是一个有限空间而不是一个无限空间。即盈余操纵的途径和手段应是法律法规和公认会计准则所允许的,否则我们就无法讨论空间的大小以及空间的消长。盈余操纵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盈余信息的有用性,主要表现在它可以帮助企业管理层实现他所期望的目标。如获得在资本市场融资的资格、按照契约获得经济利益、按照税法规定获得税收利益等。由于期望达到的目标以及目标实现的难易程度不同,可能需要配合的盈余操纵途径以及数量也不同。通常可供盈余操纵运用的途径和手段越多,盈余操纵的目标就越容易实现,反之盈余操纵目标的实现就越困难。因此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堵塞盈余操纵的途径,控制、减少盈余操纵的手段是我们研究盈余操纵空间的重要原因之一。需要注意的是研究的范围应是法律法规和公认会计准则允许范围内的途径和手段,超出这个范围的,则应是如何处罚的问题。第二,自新的会计准则和财务通则陆续颁布实施之后,关于盈余操纵空间的话题又引起了会计学术界的热烈讨论,其核心内容就是新准则与以前相比对盈余操纵的空间究竟是压缩了还是放得更宽了,对此学术界的认识不尽相同,有学者认为新准则对盈余操纵空间的影响消大于长,有学者认为,长大于消,甚至认为“会计天下”从此就要大乱了。笔者以为,如果单纯从可供企业进行盈余操纵的会计途径看,企业盈余操纵的空间有增有减,增减基本持平。如新准则规定可以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资产从以前的四项增加到八项,研发费用与无形资产列支和摊销的规定等扩大了盈余操纵的空间;而取消存货计价中的后进先出法、移动平均法且规定计提的长期资产减值准备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对公允价值的运用进行了明确,扫除了制度规范中的一些灰色地带;对合并报表编报的范围进行了重新调整,规定母公司需将所有能控制的子公司纳入合并范围,而不以投资比例作为惟一的衡量标准;完善了会计披露的要求,增强了企业经常性和非经常性损益信息的透明度等却消减了盈余操纵的空间。但这种基本持平并不反映每种途径可操纵的幅度以及难易程度,仅仅是一种途径数量上的消长平衡,因此如何判断新准则对盈余操纵空间的影响应看判断的标准是什么。笔者以为:应当引起重视的是每种途径可操纵的幅度以及难易程度,例如新准则取消了存货计价中的后进先出法、移动平均法,这种规定在物价变动不大的时期对盈余操纵的空间几乎没有什么影响,而资产的减值准备、转回和摊销几乎使得企业“随时”可能产生巨额的费用或利润。第三,对于盈余操纵的空间必须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财务通则、会计准则的制定主要是为了会计信息的确认、记录、计量、披露更加符合实际,更加科学、规范,也正是因为有了规则,才有了操纵空间的概念,操纵空间是与规则相伴而生的,不可能为了防范操纵或压缩操纵的空间使制定的规则妨碍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和创造活力,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更不能规定不允许企业改变信用标准,进行信用销售;不能进行关联交易;规定每一笔交易的价格等,如果真的那样,就成了本末倒置、因噎废食了,这样的规定也将会因为它的“不合时宜”而很快会被淘汰。因此规则的弹性和操纵的空间是一对矛盾,如何才能使制定的法制法规和会计准则使之在能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同时又不损害企业的利益,是我们期望达到的目标。第四,不能寄希望于法制法规的完善和监管打击力度的加强来消除盈余操纵,因为只要规则存在企业可自行选择的空间,只要诸如分红、税收、融资、上市等事项与会计数字有关,只要有信息不对称的存在,盈余操纵就不会停止。因此,要实现企业盈余操纵的标本兼治,除了加强法制建设和监管打击力度之外,还需要从现在着手、加强企业伦理道德建设,提高企业管理层的法律意识、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素质,增强其自我约束能力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尽管企业伦理道德的建设是一条漫长的道路,但却是治理盈余操纵的根本之道。只有企业管理层、财会人员等的整体职业道德水平提高了,才可能大幅降低企业盈余操纵的频度、广度和深度。而只有企业盈余操纵的频度、广度和深度降低了,提高全社会会计盈余等信息的质量、减轻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的压力、构筑社会经济的和谐环境才能成为可能。坚持法德相济、惩教并举是防范、治理盈余操纵的根本出路和科学选择。

【主要参考文献】

[1]陆建桥.《中国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会计研究,1999.9.

[2]赵春光.《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会计研究,2006.3.

[3]贾剑锋,李淑花,阚亚利.《盈余管理与利润操纵的差异》.财会月刊,2001(4).

[4]徐浩萍.《控制股东利润操纵的动机及其监管研究》.财经研究,2005.2.

[5]宁亚平.《盈余管理的定义及其意义研究》.会计研究,2004.9.

盈利能力的基本概念篇4

姓名:黄志伟,1977年生,网名“股市农民”,湖北武汉人,大学本科学历,管理学学士,会计师。

入市时间:2003年10月。

投资风格:控制风险为第一,用投资的眼光去投机。

投资格言:专心,专注,专业,一辈子只做好投资这一件事!

滚雪球秘诀一:投资的眼光去投机

黄志伟多年来能把雪球越滚越大,在于他的全部操作有一个坚实的“内核”――投机。他认为,对于小资金,投机比投资更有吸引力,比投资收益高很多。

黄志伟说,用投资的眼光去投机,会使投机更安全,收益也更大。但投机需要把握一定的原则和度,高风险的盲目投机不可取。他说他也曾交易过招行认沽权证和南航认沽权证,这种最终会全归零的品种,曾吸引大量投机资金参与搏弈,导致很多投机资金受到重创。在国内市场缺乏合理的投机品种,缺少合理的交易机制下,更需要对投机品种判断是否具有基本的投资价值,既使是概念性炒作,也需要判断概念的投资价值。

当然,做投机绝不能用投资的方法去做,否则会炒股炒成股东。用投资的目光选标的去投机,却会让投资收益更高和更有乐趣。比如在现阶段市场沽值洼地银行股上做波段操作,节奏踏准了,就让价值投资更有意思。比如,在风险可控相对安全的前提下去追击第一、第二个刚启动的涨停板,效果就会很好。

一些投资者喜欢炒概念。但概念性炒作,也要判断被炒作概念的价值状况,以做出与之适当的投机。有些概念股,只能短期参与炒作,而有些概念股,背后有很高的成长性,就具备成为中长线概念反复炒作的热点。因此,要敢于拿一部分仓位参与炒作。

滚雪球秘诀二:止损与止盈,风险第一

人们常说会卖的是师傅,这是因为最佳卖点出现的时间很短,而下跌的速度又很快,往往是上涨速度的三倍,因此卖股要快,毫不手软,大不了卖错了再买回来。

黄志伟止损的原则是:个股亏损5%就止损出局,等待下一次机会。一旦个股连续亏损发展到总仓位亏损10%,就出局观望。止盈的原则是跌回成本,铁定保本出局。通过止损与止盈对卖点的控制,保住本金安全,从而有效控制风险。

他认为,执行这个纪律要非常严格。否则,小亏损会变成大窟窿,盈利会变亏损,后果不堪设想。采访中,他说了一句很形象的话:一句成语说亡羊补牢,丢了一只羊不去补牢,到跑了一群羊,你才想起去补牢,为时晚矣!

7年多来,他正是因为非常严格地执行了止损与止盈的纪律,才快乐地“活”到今天。2009年大盘从3478点跌到2639点,大盘跌幅达24.12%,黄志伟只损失了最高总市值的4%。2010年大盘从3181点跌到2319点,大盘跌幅达27%,他只损失了最高总市值的5%。为此,他才有了“活下来”的资本。抢一波反弹,帐户就轻松创出新高。所以保住本金,控制住风险,为下一次盈利打下良好基础,是多么得重要。

仓位管理是风险控制的另一个很重要的方面。黄志伟多年习惯一直满仓操作,他感到这样收益最快、最大。他认为只要做好止损、止盈和仓位管理工作,就能有效控制住风险,当下一次盈利的机会来临时,才能把握得更好,当别人还在弥补上次的亏损时,你可能已经开始盈利了。

滚雪球秘诀三:完善适合自己的“交易系统”

巴菲特对此的解读,最湿的雪是不断增长的资金,最长的坡是不断成长的公司。而黄志伟把这理解成,最湿的雪是最好的投资标的,最长的坡是能让利润奔跑的买点和卖点。买什么,什么时候买,什么时候卖,就是“交易系统”。最好的理论和经验不一定适合自己。适合自己的成功的交易系统,才是最好的。

黄志伟总结出自己的“交易系统”是――牛市赢利秘诀是捂股,止损不止盈,直到市场趋势转变或市场狂热时卖出;熊市超跌抢反弹,快进快出。一般熊市的反弹日线不超3天,周线不超3周,把握这样基本的规律做超跌抢反弹,盈利也会不错。

买什么?黄志伟一般先看基本面,再看技术面,在切合市场热点或其潜在的题材来选择个股。

什么时候买?什么时候卖?他买卖股票的“绝杀”技艺是:(1)追涨杀跌和买跌卖涨。追涨杀跌的关键是在上涨和下跌的初期,而买跌卖涨的关键是跌了要敢买,涨了要舍得卖。2007年“5.30”大跌,黄志伟满仓损失3-4个百分点割肉杀跌出局。个股在3个跌停时,他试探性抄底介入,第二天平盘出局。个股在5个跌停时,黄志伟满仓在跌停附近15.5元左右买进兰生股份。当时,个股大面积跌停,这时要有勇气敢去买。当天兰生股份从跌停到上涨3个点。随后6-7个交易日,市场大幅反弹,黄志伟在兰生股份25元附近全部出局,几个交易日,盈利超过20%。(2)“潜伏”和“亮剑”。“潜伏”是指对较长时间盘整的股票,在爆发前潜伏其中,待大幅拉升后出局。“亮剑”是主力资金经过了一波拉升后(表明主力资金亮剑在其中运作),盘整了5―6个交易日买进,等待第二波、第三波拉升后出局。对于“卖点”,一般是成交量一旦放得过大或出现头部迹象就果断卖出。

滚雪球秘诀四:不断磨练心态和人品

滚雪球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滚动雪球的路,漫长而曲折。滚动的过程中,最需要打磨的便是人们的心态。

在波浪翻滚的股市,具备和保持良好的心态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如何才能做到呢?黄志伟的经验总结是不要过分关注已经出现的亏损和盈利,而是要专注未来可能的亏损和盈利,从而具备较好的心态,做出正确的判断。他说,很多时候,大多数人更注重既得利益和损失,而忽视未来的利益和损失,从而影响心态,进而影响独立正确的判断。

谈及磨砺心态,2009年他在操作物联网概念龙头厦门信达(000701)过程中所经受心态的磨难状况,至今让他记忆犹新。那是在厦门信达连续拉了4个涨停板之后的9月21日,下午开盘,他开始买进这只股。随后半小时,另一只物联网龙头新大陆涨停。看到这情景,黄志伟便加大量买入厦门信达,平均成本10.5元。可没想到,他刚买了20万股,物联网概念股尾盘整体回落,厦门信达收盘10.17元,他被套4%,亏损8万之多,信心打击较大。与此同时,他预感第二天早盘还会继续下跌,怎么办,是亏损出局,还是持股不动,还是继续加仓?他的心里像打鼓,七上八下:第一次买的仓位太重,又是在4个涨停后买的,已经走错了第一步,该怎么办呢?

收盘后,黄志伟看了龙虎榜数据,做了仔细分析,发现前一天介入的主力营业部均已出局,因此,第二天大幅下跌的可能性极大。但他同时看到新进入资金的短期成本均在9.7元以上,且换手超过50%,应有强支撑。由于持有的厦门信达仓位占2/3,因此,他决定10元以上割肉减仓,9.7元附近或以下加仓。

第二天,厦门信达大幅恐慌性低开低走,最高跌幅达5%,到了9.8元,账户已经浮亏了20多万,这一巨大的亏损,折磨着黄志伟的心,他也有卖出止损的念头,但是根据前晚的判断,他决定将剩下的1/3仓位全部买入厦门信达。到了下午,厦门信达股价被拉起,一路涨到了10.30元,黄志伟卖出部分股票,降低仓位,尾盘收在10.37元,此时账户盈亏已基本持平了。

第三天厦门信达高开高走,上午封住涨停板,尾盘涨停打开,黄志伟观察到物联网有整体走弱迹象,于是在11.30元附近,获利全部卖出。果真,随后几天,该股跌幅较大。

“平稳的心态,是获胜的关键。”他总结道,“账户的盈利或亏损随时牵动着做出买卖决策,进而影响持股心态,我们只有冷静处之,才能临‘危’不乱,稳操胜券。”

黄志伟还认为,除了心态以外,人品也决定了投资的高度。谦逊、谨慎、诚信是投资成功基石。良好的心态和人品是他不断把雪球滚大的原始动力。

黄志伟经过7年的努力,将雪球滚大了。有人说他有菩萨保佑,有人说他面相好,财运顺。但如果当你零距离地接近他,你一定会改变这种想法。

荣誉来自艰辛,成功来自汗水。在与黄志伟半个多月的朝夕相处和实战“跟班作业”中,我真切地感到,他所取得的一切,都是汗水换来的。

他一天至少有12个小时“泡”在股海里。除了四小时的操盘外,他用大量的时间阅读分析新闻财经报道、券商的研究报告、上市公司的年度报告。每天晚上,他都要对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公告全都认真阅读一遍,及时把握上市公司的变化和了解重大事件的发生,有时常常通宵达旦。

盈利能力的基本概念篇5

一、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1、理论研究综述。自20世纪六十年代,美国财务分析专家奥格洛弗出版颇有影响的投资咨询报告《盈余质量》开始,盈余质量分析在证券业日益受到重视。到了20世纪七十年代末期,由于价值投资理念的兴起,公司的盈余质量更加受到重视。市场上许多知名刊物,如Standard&poor、wallStreetJournal等都对美国境内的股票进行盈余质量评级并定期公布,对市场具有相当的影响力。

但迄今为止,即使在美国,理论界和实务界也未能对盈余质量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各方一致认为含有虚假信息的盈余是低质量的。奥格洛弗在其《盈余质量》中将盈余的持续性作为盈余质量的主要问题。Beaver认为,盈余数字的功用是向投资者传递某种有助于判断和估计经济收益的“信号”,可用盈余信息与股价的相关系数(即盈余反应系数,简称eRC)作为盈余质量的测度变量,市场对盈余信息的反应程度越高,即eRC越大,说明其盈余质量越好。2002年在由美国会计学会(aaa)主办的关于盈余质量的研讨会上,盈余质量被定义为,“随着时间流逝,由应计制所确认的盈余数额与公司流入的现金数额的弥合程度”。penmanandZhang认为,“公司披露的目前盈余如果能够较好地表明未来盈余水平,则该盈余是高质量的”。KatherineSchipper,LindaVincent认为,公司对外披露盈余是为了向投资者提供决策相关的收益信息,他将盈余质量定义为盈余信息的决策相关性,即以当期或历史盈余来预测未来现金流的能力。

2、实证研究综述。在盈余质量的实证研究文献中,国外已有的研究大多从盈余管理角度,以盈余与现金、应计利润的关联程度作为盈余质量的测度变量。应计利润是权责发生制会计所核算的盈余和收付实现制会计所核算的盈余之间的差额。盈余由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与应计利润两部分组成,应计利润又分为可操控性应计利润(Da)与非可操控性应计利润(nDa)。盈余与现金、应计利润之间的关联程度不仅反映出企业经营的某些特征,更是会计确认计量和会计政策选择,甚至是盈余管理的集中反映。

对于盈余管理的衡量,Healy以总应计利润衡量盈余管理,但这种方法忽略了应计利润中不可操纵的部分;Deangelo则以应计利润的变动部分来衡量盈余管理,但该方法无法控制经济情况改变对非可操纵性应计利润的影响;Jones、Dechow和Sloan等都倾向于以可操控性应计利润作为盈余管理的变量;而DechowandDichev,HribarandCollins,whisenantandYohn等则认为,会计盈余中的现金比应计利润具有更高的信息含量,并以应计利润与经营现金净流量的比值来判断盈余质量,该比值越高表示盈余质量越低。总的来说,盈余中应计利润部分越少,特别是可操控性应计利润越少,经营现金流量越多,则盈余质量越高。

二、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由于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时间较短,因此对于盈余质量的研究比较零散。综观国内近几年的研究成果,笔者分别从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两个方面加以总结。

1、理论研究综述

(1)强调盈余的真实性。认为盈余质量的好坏就是看盈余是否真实反映了企业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状况。余新培将盈余质量定义为“报表数据在被认定为‘合格产品’的情况下,损益表被使用者直接使用的程度或放心使用的程度。”周斌认为,盈余质量是指会计盈余所表达的与企业经济价值有关信息的可靠程度,高质量的盈余是指报表盈余对企业过去、现在的经营成果和未来经济前景的描述是可靠和可信任的,而误导性的描述则是低质量的。周建波认为,衡量上市公司盈利质量的基础是盈利中有多大比例是企业真实经营业绩的反映,而不是通过盈余管理等方式实现的,也就是说盈利质量的核心在于盈利的真实性。

(2)强调盈余的现金保障性。侧重点放在现金上,认为能够带来现金流量的盈余是高质量的盈余。其典型代表是上海财经大学的储一昀、王安武,他们对盈余质量这样定义:“盈利质量反映盈利的确认是否同时伴随相应的现金流入,即以应计制为基础的盈利是否与现金的流入相伴随,只有伴随现金流入的盈利才具有高质量。”另外,秦志敏认为,“盈利质量是公司盈利水平的内在揭示,是在盈利能力评价的基准上,以收付实现制为计算基础,以现金流量表所列示的各项财务数据为基本依据,通过一系列现金流量指标的计算,对公司盈利水平进一步修复与检验,对公司盈利状况进行多视角、全方位综合分析,从而反映公司获取的利润品质如何的一种评价结果。”

(3)同时强调盈余的现金保障性和持续发展能力。即,一方面强调盈余是否伴有现金流;另一方面强调盈余是否有持续发展能力。艾健明将盈余质量定义为“在谨慎的、一致的财务基础上,一家持续经营企业在某一时期内创造稳定、自由现金流量的能力。”周晓苏这样定义盈余质量,“所谓利润质量,从一个会计期间看,表现为账面会计利润的变现能力;从长远观点看,表现为各期利润持续发展的稳定程度。”

(4)强调盈余的决策相关性。程小可认为,盈余质量是指盈余信息的投资者决策相关性,即当期或历史盈余预测未来现金流量的能力。他从盈余的预测价值、结构性、持续性和及时性四个方面系统阐述了盈余质量的理论及衡量,并就这四个方面分别进行分析,并指出评价方法。但其评价仍然限于基本分析,且没有将这四个方面联系起来综合评价。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讨论盈余质量时,有几个相关的概念,即盈余质量、收益质量、盈利质量、利润质量等。作者认为,这四个概念实质上是对同一概念的不同表述,而且目前研究中对这几个概念是不加区分混合应用而将它们等同的。因此,基于尊重原作者的考虑,本文在引用相关文献时沿用他们原先的提法,并在文章后续部分中统一使用盈余质量来进行表述。

2、实证研究综述。王志台采用公司的主营业务利润作为永久性盈余的表征变量,以主营业务利润比重(主营业务利润/利润总额)作为盈余持续性的衡量标准,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进行了研究。然而,这一假定存在着一定问题,如果主营业务利润受到了人为地操纵,其持续性则值得怀疑。主营业务利润占利润总额比重只是盈余持续性分析中的一个指标,以此来估计盈余持续性,显然比较粗糙。

储一昀与王安武从盈余与经营现金流量联系的角度出发,考察了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问题。他们认为,盈余质量反映盈利的确认是否伴随相应的现金流入,只有伴随现金流入的盈利才具有较高质量,具体表现为以应计制为基础计算的有关盈利指标数值与以现金制为基础计算的有关盈余指标数值的差异程度。他们设计出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总资产收益率、销售利润率四组8个指标,通过计算这些指标在应计制与现金制下的差额来反映盈余质量。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不容乐观。

耿建新等从现金流量与净利润比较角度来发现违规公司报表的特点,寻找信息不实公司的预警信号。研究发现,当企业在经营业绩下滑时,若进行盈余操纵,其净利润现金差异率会显著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因此净利润现金差异率既可以作为一个盈余质量指标,也可以作为一个预警监控指标。

周建波选用了经营现金流量、经营现金流量变化、存货、坏账准备、应收账款、毛利、销售及管理费用、非经常性损益等8个指标分别采用两种方法计算盈余质量的综合得分值,并通过回归分析,检验各指标以及盈余质量综合得分对股票回报率和未来盈利的增量解释力。研究结果发现,控制了每股收益、每股收益变化及公司规模等变量后,无论是盈余质量的各指标还是其综合指标都对股票回报率和未来盈余有显著的增量解释力,盈余质量较低(高)的公司,其股票回报率和未来盈余也较低(高)。周建波的研究比较全面,在指标的选取上,考虑了盈利质量的各方面;在方法上,也综合了统计检验、回归分析等方法,较以前的研究有了很大的拓展,但是在某些指标的设计上还值得探讨。

王庆文以1998~2002年沪深两市a股为样本,以应计利润作为盈余质量的表征变量,研究其对公司下一年度盈余及未来两年内股票收益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第t年度盈余高而经营现金流量低的公司在第t+1年度的盈余会降低,而第t年度会计盈余低而经营现金流量高的公司在第t+1年度的盈余则会升高。

盈利能力的基本概念篇6

关键词:盈余管理;审计收费;影响因素

引言

审计收费(auditFee)是审计服务供需双方就审计服务供求所达成的价格,是客户与注册会计师之间重要的经济联系,是会计师事务所的主要收入来源,并日益成为事务所之间进行竞争的主要手段。影响审计收费的因素比较多,国内外大量研究成果表明,审计收费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上市公司规模、经济业务复杂程度、事务所规模、上市公司所在地、审计任期、审计风险等。在资本市场与会计市场的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着盈余管理现象,关于盈余管理,有人持否定态度,认为其是一种欺诈性(fraud)行为(Goelandthakor,2003),是一种不道德(immoral)行为(Brown,1999);但也有人对其持肯定态度,认为盈余管理则是企业灵活运用法规准则所赋予的会计选择权利对账面盈余进行调整,是不会在会计法禁止行为之列(宁亚平,2005)。那么,国内外学者究竟对盈余管理持怎样的态度,其与审计收费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

一、盈余管理的概念辨析

关于盈余管理的概念,目前学术界尚无统一的认识,仍处于进一步探索中,但总体上来说,国外比较通用和流行的定义主要有如下三种:

(一)美国会计学家williamRScott(1992)在其《财务会计理论》一书中,把盈余管理定义为,“在公认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管理者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从而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该观点认为,盈余管理是通过弹性地运用会计准则来操纵会计数据,本身并没有公然违反会计准则,其中隐含之意,盈余管理是正当的。该定义的基础是“理性经济人”假设,即企业管理者为了达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标,便自然产生了盈余管理的动机。此观点的不足之处,即忽略了“人的非理性”。

(二)Healyandwahlen(1999)指出,盈余管理是管理当局运用职业判断编制财务报告和安排交易来改变财务报告以误导利益相关者对公司业绩的理解或者影响以报告会计数字为基础的合约的结果。该定义从管理层对盈余管理的目的或动机出发,认为盈余管理是管理层为了给企业或自己谋取私利而实施的一种欺诈行为,旨在误导那些以公司经营业绩为基础的利益关系人的决策行为或影响那些以会计报告数字为基础的契约后果。

(三)Schipper(1989)认为,盈余管理是有目的地干预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disclosuremanagement),该观点是基于信息观的,因而被称为“信息观”下的盈余管理。此定义把盈余管理限定在对外报告领域,实质上是对所披露信息的操纵。

国内学者围绕这三个观点,从不同角度、不同研究目的给出过盈余管理的定义。孙铮(1999)指出不管是通过什么手段,只要是生成虚假会计信息的行为都叫盈余管理或盈余操纵,他认为盈余管理和利润操纵同属一个概念。魏明海(2000)认为,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当局为了误导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经营业绩的理解,在编制财务报告和构造交易事件以改变财务报告时作出判断和会计选择的过程。宁亚平(2004)认为,盈余操纵包括盈余管理和盈余造假两个内容,两者既为互斥关系,又是盈余操纵的全部形式,两者的主要区别是盈余管理利用合法手段使公司价值最大化,盈余造假属于违法并损害公司价值的行为。

根据以上分析,学者们对盈余管理的认识虽然存在差异,但其均体现出了: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管理当局,目的是使自身利益最大化,手段是选择性行为,即主观选择的结果。而且人们已逐渐认识到盈余管理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只要诸如分红、上市、配股、融资等与会计信息有关,只要存在信息不对称,盈余管理就会存在。

二、盈余管理与审计收费之关系分析

独立审计作为一种市场活动,其收费标准必然受到审计市场环境的影响。从经济学角度来考虑,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下,用于销售的产品和服务的价格完全由市场上的供给和需求自发调节决定,而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产品和服务的价格除了受市场因素影响外,还受到其他因素如政府管制等的影响。根据中国特殊的国情及制度背景,目前,中国的会计、审计市场尚处于不完全竞争的市场阶段,因此,对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的收费,往往会受到政府管制等因素的影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1998年后中国注册会计师事务所脱钩改制,成为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中介机构,其承接业务时不得不考虑成本效益问题。但是,过于降低审计收费,减少审计成本的投入,提供低质量的审计报告,一旦被资本市场和理性投资获取了相关信息,不仅妨碍事务所自身的发展,而且会影响会计师事务所的声誉。因此,为了防止会计师事务所的过于压低价格招揽客户,降低审计质量,财政、物价部门对审计收费制定最低标准,实行价格管制制度。而且,为了促进中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提高信息披露质量,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2001年12月24日,中国证监会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规范问答第6号——支付会计师事务所报酬及其披露》,就上市公司在年度报告中披露有关支付给会计师事务所报酬的内容进行了规定,明确要求上市公司在年度报告中将支付给会计师事务所的报酬作为重要事项加以披露。可见,在市场经济中,作为独立审计的收费问题已引起高度重视。

在资本市场中,公开披露的会计信息成为投资者投资决策的重要信息来源,尤其是其中的会计盈余信息及其质量正受到投资者的空前关注,因为会计盈余是企业制定各种契约的重要参数。如果上市公司的业绩表现低于投资者的预期,公司的股票价格可能下跌;当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的报酬与公司盈余业绩挂钩时,还可能影响公司管理人员的报酬。基于此,公司管理层会不会与审计师合谋人为地修改会计盈余,即实施盈余管理行为呢?会计师事务所作为一种市场主体,在市场经济中,必然会参与市场竞争,虽然其收费受到政府管制的影响,但其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特征决定了事务所提供服务的价格必然受市场上供求关系的影响。我们不禁要问审计收费与盈余管理之间是否密切相关呢?下面分别站在上市公司及注册会计师事务所角度分析两者的关系,为此,本文从盈余管理的概念及审计风险两方面进行论述:

(一)基于盈余管理概念角度分析两者间的关系

本文在研究盈余管理与审计收费关系时,倾向认同上面谈到的有关盈余管理的第二种定义,即盈余管理是管理当局与审计师进行合谋,报告虚假或者不真实信息,以误导利益相关者的契约过程。这种契约过程,双方各有目的,比如公司管理层通过盈余管理行为以高额审计费用购买审计意见,获得财务信息,或为了使自身利益最大化,或为了获取配股资格、或为了保牌、或为了再融资,当然还可能为了某种政治目的等,在我国特有的监管制度下,保牌、配股等契约使经理人员进行盈余管理有着强烈的动机。会计师事务所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组织,审计收费是其最主要的经济来源,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基本动力,因此,注册会计师事务所为了扩大市场份额、获取收入等目的,通常难以抵制以低质量审计获取高额报酬的诱惑,于是违心认可,与之合谋。这种审计合谋是社会审计独立性丧失的表现,此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必然受到较大干扰,从而极大地影响到审计独立性。正常情况下,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对审计业务的收费应当能够真实地反映其所提供的专业服务的价值,过高或过低的收费都可能会影响审计的独立性和审计的质量,这种审计独立性和审计质量的降低往往正是审计师与公司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的结果。因此,反过来可以推测,存在盈余管理行为的上市公司很可能给予会计师事务所更高的审计收费。

(二)基于审计风险角度分析两者间的关系

盈余管理受到人的主观意识的影响,容易被人为地操纵,在财务报表中盈余管理比其他要素更具有不确定性,注册会计师对该项目较难审计。通常在国外,盈余管理被视为高固有风险。固有风险包括管理人员的品行和能力、行业所处环境、业务性质、容易产生错报的会计报表项目、容易受到损失或被挪用的资产等导致的风险,在中国,盈余管理也被视为固有风险;而且,中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中,一股独大、内部人控制等现象普遍存在,这样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会过高地评估固有风险和内部控制风险。在某一风险水平下,注册会计师要把审计风险降低到某个合理的水平就必须增加实质性测试的范围和时间,以降低检查风险,这样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就会付出更多的精力,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耗费更多的资源,搜集更多的审计证据,来识别公司管理层实施的盈余管理行为。导致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时间和审计成本增加,从而就要求其收取较高的审计费用来补偿所花费的审计成本。

另外,国内外学者已通过大量实证研究,验证了盈余管理行为与审计收费之间具有相关性。Defond和Subramanyam(1998)通过分析盈余管理度量因素之一可操控应计项目金额(discretionaryitems),结果发现,可操控应计项目金额越高,审计师面临的诉讼风险越大,为此会相应增加审计收费。王振林(2002)、李爽和吴溪(2004)从非主营业务利润比重的角度计量盈余管理,发现客户盈余管理迹象与审计收费负相关。孟焰(2003)研究发现上市公司亏损年度有多报非经常性亏损以“透支亏损”现象,注册会计师面临上市公司管理层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调节利润总额和净利润的意图,必然会在非经常性损益的审计上花费更多的人力物力,导致审计收费的增加。

参考文献:

[1]张祥建.大股东控制下的配股融资与盈余管理研究[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2]宁亚平.盈余管理的定义及其意义研究[J].会计研究,2004,(9).

盈利能力的基本概念篇7

在财务呈报的发展进程中,历史观建立在完善和完全市场的前提下,认为会计应该反映企业真实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经济收益是其关注的主要目标。但是市场并不是完善的,而且充满了不确定性,信息经济学和决策科学的发展使得历史观逐渐被信息观所替代,证明证券市场是有效的,股价会对盈余作出反应,因而会计盈余是具有信息含量的。20世纪70年代,大量出现的市场异象证明市场并不总是有效的,报告净收益只能解释股价变动中的很小部分,因此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会计信息含量是有限的,应将公允价值逐步引入到会计计量中,提高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简而言之:历史观、信息观、计量观为本文的核心。

一、历史观

“管理当局的受托职能是主导财务报表目的的早期观点。在这一观点下,管理当局是资本提供人(换言之,即股东和信贷者)授权控制其部分财务资源的受托人。在这个意义上,财务报表就是提供给资本提供人易于评价管理当局受托关系的报告。”

历史观建立在完善和完全市场条件下,认为会计应该真实反映企业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经济收益是具有较优属性的概念。根据比弗的观点,完善市场是指:1.商品及要求权交易是在零交易成本下发生的;2.任何企业或个人都不具备赚取超常投资回报的特别优势或机会;3.价格并不随任何个人或企业的行为而改变。完全市场概念是指所有的商品或要求权都有相应的市场存在。因此,任何商品或要求权的市场价格都是公开可查的。

在完善和完全市场以及确定性的背景下,经济收益是衡量收益的理想概念。“它不仅反映了管理当局在本年度经营活动的结果(如当期现金流量),而且反映了把影响纳入本年度计量的净收益。因此,从受托责任观来看,经济净收益具有引人注目的质量”。“并且它具有几个属性:1.假使盈余在其它年份保持不变,在任一给定的年份,盈余较多比较少更好;2.收益反映了管理当局的受托责任和管理当局决策的跨期影响;3.投资者之间在股东财富最大化问题上存在高度一致,可以用具有较大盈余项目的一致性偏好来加以概括。”

二、信息观(informationperspective)

(一)信息观的提出

历史观所赖以建立的基础是完全和完善市场,但是人们逐渐发现市场并不是完全和完善的,由于不完善性和不完全性,使得经济收益这个指标可能不再具有“最优化”的属性。也就是说,在不完全市场中,并不是所有的信息都公开、公平地分布于所有的市场参与者,尤其管理当局和股东之间由于地位的不对称,会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进而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问题。于是资本市场就产生了对财务报告的诉求,通过披露财务报告的方式,利用公开可得的会计数据来降低信息不对称。

上世纪60年代,在信息经济学和决策科学的推动下,学者们对证券市场和投资者行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鲍尔和布朗开创了关于证券市场实证研究的先河。他们以1957年~1965年纽约证券交易所261家上市公司为样本,验证了盈余的信息含量,并对盈余公告前后的市场报酬进行了对比,发现具有“好消息”的公司股票高于市场预期;具有“坏消息”的公司股票低于市场预期,表明投资者的确对公布的盈余作出了反应,因而盈余是具有信息含量的。这种将证券价格的变动程度与信息含量等同,进而与决策有用性等同的观点被称为“信息观”。

“决策有用性的信息观是财务报告的一种方法,它认为预测未来公司业绩的责任在个人,并且专注于为此提供有用的信息,这一方法假设证券市场是有效的,认为市场会对所有来源的信息作出反应,包括财务报表。”

(二)信息观的理论基础

信息观建立在有效证券市场的前提下。虽然从理论上而言,对于有效市场假说的检验包括弱式检验、次强式检验和强式检验,但是“通常,对有效市场假说的无条件引证都是次强式假说。”一方面,在有效证券市场上,价格可以反映所有可公开获得的信息,一旦新的、正确的信息为公众所知,市场便会迅速作出调整;另一方面,证券市场的有效意味着股票价格遵循的是一个随机游走模型(randomwalkmodel)。也就是说,股票价格不存在序列相关性。比弗认为,有效证券市场对于财务报告具有以下意义:

1.公司所采用的会计政策不会影响证券的市场价格,除非不同的会计政策具有直接的现金流量后果。在比较不同的证券时有效市场不会被不同的会计政策所“愚弄”,投资者能看穿其中的差异。

2.有效证券市场直接导致了充分披露概念的产生。在有效市场中,投资者会竭力从各个渠道去搜集信息,以有利于作出最优决策。公司披露自己的信息越充分,股价就越能反映公司的内在价值;投资者掌握的信息越多,对公司股票和证券市场的信心就会越强。

3.市场的有效性意味着可以不必过分考虑那些“无知”的投资者,他们可以受到有效市场的价格保护(price-protected),因而公司披露信息的时候可以不必采用过于简单的表达方式,以保证所有人都可以理解。

4.有效市场上会存在各种信息之间的竞争。如果会计不能提供足够多的信息,那么市场上其他来源的信息就会增加投资者的信念,会计的有用性就会逐步降低,而被其他信息源所取代,因此会计应能提供有用并且符合成本效益原则的信息。

至此可知,信息观是建立在一系列假定基础之上的,如:市场足够灵敏,能够对各种不同来源的信息作出及时反应;投资者也是足够理性的,能够严格遵循理性决策模型,并且能够看穿报表,不会被不同的会计政策所“愚弄”。

(三)信息观的主要内容

根据有效市场假说(emH),如果会计盈余和股价变动相关,那么盈余就有信息含量(watts和Zimmerman,1986)。“会计盈余与普通股股票价格之间的概念性关系可以通过引入三个关键链来加以建立:(1)证券价格与未来股利链;(2)未来股利与未来盈余链;(3)未来盈余与现在盈余链。”证券价格与未来股利链是通过股票的计价模型联系起来的,股票的内在价值就是未来可以获得的股利按一定的贴现率的折现值;而未来盈余是未来股利支付能力的转化器;“过去盈余与未来盈余之间的关系可以用随机过程来表达,也就是随时间变化来描述盈余”。

“从信息观来看,财务呈报对总体信息混合(换言之,所有其他可公开提供的信息源)提供了价值相关性的增量。可提供的总的信息混合是丰富的,财务呈报数据只是该总体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这种观点下,为了使财务呈报数据具有价值,就必须使之能够提供相对于其他信息源而言更为完善的信息,并与其他的信息源所提供的信息有所不同。”

“会计盈余因其反映了导致关于该企业未来股利支付能力的信念发生改变的事项而具有相关性。”“会计盈余不像经济盈余,它不是一个衍生的计价概念。”“相关性产生于与未来股利支付能力之间的估定关系。”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会计盈余能够影响证券价格的变动,因而是有信息含量的,而市场上不同来源的信息是相互竞争的,因此财务会计应该提供足够多的信息。会计盈余有助于进行未来股利预测进而对股价作出估计,信息观为充分披露提供了支持。

三、计量观(measurementperspective)

(一)对信息观的质疑与计量观的提出

信息观的证据表明,证券价格的确会对净收益的报告作出反应,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编制的财务报告是有信息含量的。但是列弗(Lev,1989)的研究表明,对于窄表现期(2~3天)的研究来说,会计盈余对于证券价格变动的解释力只有2%~5%,将研究的窗口扩大至较宽(一个季度)和很宽(最长为两年)时,会计盈余对证券价格的解释力也只有4%~7%。列弗认为,会计盈余对证券价格的解释力之所以这样低的原因在于会计盈余的低质量。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净收益不能及时提供许多重要的经济信息,与其它信息源相比表现出明显的滞后性,Collins,Kothari,Shanken和Sloan(1994)的实证研究表明了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会计盈余的时效性较差,财务报表信息的价值相关性越来越遭致怀疑。另外,信息观所赖以建立的有效市场的假设并不是完全成立的,证券市场上渐渐出现了很多与有效市场相悖的异常现象,于是信息观逐渐被计量观所代替。

“决策有用性的计量观是一种财务报告方式,在这种方式下,在具有合理可靠性的前提下,会计人员应负责将公允价值融入财务报表中,从而认可他们在帮助投资者预测公司内在价值时应承担的义务。”因此,在计量观下,认为报告净收益只能解释报告日前后证券价格变动的很小部分,历史成本的信息含量是有限的,应该将公允价值引入到会计计量中,提供更真实的盈余信息,从而减少投资者依据会计信息作出错误决策的可能性,增加财务报告的有用性。

(二)计量观替代信息观的原因

计量观之所以会代替信息观,究其原因,主要有:

1.大量市场异象出现,市场被证明是无效的

传统的关于证券市场的研究都是建立在有效市场假说和理性投资者的基础之上的,但是行为研究的结果表明,市场并不总是有效的,规模效应、星期一效应以及反向投资策略等现象显然是与emH(有效市场假说)相矛盾的。而投资者在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也并非都是理性的,投资者的实际决策往往会系统性地偏离标准财务理论所设定的最优决策模式,而且这种偏离对金融资产价格的影响不能因统计平均而消除。

1979年Kahneman和tvensky提出的期望理论解释了人们在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行为。而一系列心理实验证明,个人在面临不确定条件下常常表现出损失回避(lossaversion)、心理账户(mentalaccounting)、过度自信(overconfidence)、后悔厌恶(regretaversion)等心理特征,投资者在进行决策时会出现选择性偏差和保守性偏差,导致股价对收益变化反应不足和过度反应,市场上存在明显的羊群效应,而且市场上存在噪音交易者可能获得更高的收益。所有这些都对emH以及理性经济人的假说构成了极大的冲击。

2.理论支持:奥尔森的净盈余理论

1995年G・a・Feltham和J・a・ohlson提出了著名的净盈余理论(CleanSurplustheory),也称残余收益模型(Residualincomemodel),“该模型是从一对简单的会计关系――净盈余关系(thecleansurplusrelation,简称CSR)来推导财务报表的重要属性。这一关系界定了权益的期末账面价值一定等于期初余额加盈余减股利。”“某一企业权益的市场价值(mV)可表达为权益当期账面价值(BV)和未来预期超常盈余现值的一个函数。”

奥尔森模型的一个特例是“无偏会计(Unbiasedaccounting),即所有资产和负债都是按照公允价值来计价的”。“无偏会计是计量观的极端情况。”从奥尔森模型中推导出,公司的市场价值由当前账面价值和未来超常盈余的现值共同决定,如果会计计量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那么更多的信息将进入报表,从而体现到账面价值上,而不需要投资者对历史成本计价法下隐藏于报表之外的超常获利能力作出估计。因此,公允价值计量减少了投资者在估计过程中出现偏差而做出错误决策的可能性,因而以公允价值为基础提供的信息具有更高的信息含量,提高了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奥尔森模型在理论上提供了对计量观的有力支持。

3.实践推动:经济环境的变化和对审计风险的规避

客观经济环境表明,一方面,软资产对企业产出的贡献越来越大,但是在现行会计计量模式下,这些软资产的价值却不能在账面上得到反映;另一方面,企业的环境负债和社会责任等也不能被纳入现行会计核算体系,这些因素由于计量手段的限制往往不能进入正式报表,而只能散落在表外,甚至根本不予体现。根据计量观的观点,应该从改变计量属性开始,将这些软资产逐渐纳入报表,从而提高财务报告的信息含量,增强其有用性。

在审计实践中,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形,报表传递的信息是公司可以持续经营下去,但是审计报告公布后不久公司就陷入财务困境甚至宣告破产。近年来,类似的事件此起彼伏,审计人员也因此招致了更多的责任和损失。当然,审计失败是其中的一个原因,但是也可能由于会计上采用历史成本计量,而大量重要的信息却只能隐含在附注或披露中,投资者没有给予必要的关注而导致决策失误。因此,执业会计师出于对风险和法律责任的规避而对会计的公允价值计量提出更多的诉求,这在实践上推动了计量观的发展。

盈利能力的基本概念篇8

把会计分为企业会计和政府及非盈利组织会计两大体系,是会计的一大特征。但长期以来我国一直把政府及非盈利组织称为预算单位,并按其职能不同分为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其中,财政总预算会计和行政单位会计可称为政府会计,事业单位会计按其内容和性质可称为国有非盈利组织会计。我国采用的这种财政供给型管理方式和报账制会计管理模式是与我国计划管理体制相适应的,对过去几十年我国建设和各项事业的起到了重要的保障和促进作用。原有意义上的国有非盈利组织会计与政府会计都是对国拨经费的收入和支出进行核算和报告,因而具有相似性,但与企业会计却有明显的差别。然而随着我国经济和财政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完善,对事业单位采用核定收支、定额(或者定向)补助、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的管理模式后,绝大部分国有非盈利单位一改过去纯国拨经费收支的局面,收支项目和内容呈多元化势态,并强调成本核算,从只注重现金收付走上了现金收付与资金使用效率并重的轨道。这一变化使得国有非盈利组织会计与政府会计的差别增大,而与企业会计的差别缩小,甚至在很多方面趋同。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一方面民间非盈利组织及企业兴办的非盈利组织机构不断涌现并发挥重要作用,另一方面非盈利组织也利用其可支配的资金结余和技术优势兴办盈利性单位或进行投资、这就使得原来能够划分得非常明确的企业和非盈利组织的界限变得模糊起来。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概念公告》第四号《非盈利组织编制财务报告的目的》讲到:本论的对象为非盈利组织,它们的业务以非营业性质为特征,并居统治地位。作者的理解:只有那些具有明显非盈利性质的组织才适用于其的这一概念公告,言外之意:必然存在一些非盈利性不是特别明显的非盈利组织。可见,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盈利组织和非盈利组织在业务内容和管理方式上的交融与渗透,使得各自适用的会计准则界限变得模糊了。可以推断,我国以政府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和非盈利组织会计准则“三足鼎立”的会计准则体系格局,会逐渐被政府会计准则和企业及非盈利组织会计准则“两分天下”的会计准则结构所取代。

二、我国两套会计准则合一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两套会计准则合一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两套会计准则在内容安排上合一,减少乃至消除按原有规范而造成的企业和非盈利组织在资产、负债、收入、成本费用确认和计量方面的差别;二是统一两套会计准则的制定机构,以便综合考虑企业和非盈利组织会计规范。前者是决定两套会计准则体系合一的关键,也是核心,后者是两套准则合一的保障。关于两套准则制定机构的合一性我们已经做到了,财政部会计司是行使我国企业及非盈利组织会计规范制定权的唯一机构,这为两套准则内容的综合考虑提供了可能和基础。接下来就是其内容是否具有合一可能性和必要性的问题了。要这一问题,有必要先分析一下我国非盈利组织执行有关会计规范的基本情况,然后再从其规范内容和等方面讨论合一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从目前我国非盈利组织现状看,有会计规范依据的仅包括国有事业单位,非国有事业单位尚无会计规范可依,但就我们掌握的情况分析,民间非盈利组织会计行为不久将通过《民间非盈利组织会计制度》进行规范。可见,无论是国有非盈利组织还是民间非盈利组织,其会计行为都将纳入到会计规范的范围,且执行不同的会计制度。

根据我国事业单位改革要求,在国有非盈利组织中有很大一部分正在向企业化管理的方向过渡,届时会纳入企业会计规范的范畴,剩余的极小部分仍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及会计制度。企业单位兴办及私立机构、学校、等,其目的主要是盈利,至少是通过某种方式间接提供盈利资源,这部分机构自然应纳入企业范畴。按照这一情况分析,真正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单位和组织已经为数不多了,但仍可依其属性分为国有非盈利组织和民间及私立非盈利组织两部分。在为数不多的这些非盈利组织中,其会计规范的内容和方法与企业是否具有可合性和必合性呢?对这一问题可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企业会计和非盈利组织会计是否具有相同或基本一致的指导;二是从现行的会计规范及其改革趋势看,两套会计规范的共性是否远多于个性;三是国有非盈利组织和民间非盈利组织的信息使用者是否具有基本一致的信息需求。如果对每个问题的回答都是肯定的,出于准则制定成本和规范性的考虑,两者合一是必要的,否则是无必要的。

(一)企业会计和非盈利组织会计是否具有相同或基本一致的理论指导

这属于如何建立我国会计准则理论结构的问题。根据对美国财务会计概念的分析,我们认为建立既适用于企业又适用于非盈利组织的理论概念是非常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从企业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所规范的内容看,其在信息质量要求、报表要素确认和计量原则、报表等诸多方面具有一致性;从各自规范的确认、计量、报告方法和内容看,其对资产、负债、收入、支出等方面的规定也大同小异;尤其从《民间非盈利组织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可以看出,各项原则、方法基本一致,报表构成也基本相同,其主要区别在于所有者权益同净资产,以及利润和利润分配同结余和结余分配两大方面有所不同。再者,所有者权益和利润以及净资产和结余实际上是资产和负债以及收入和支出计量的结果,显然企业和非盈利组织不仅在核算和报告原则上有一致性的理论指导,而且在确认、计量方法上也有一致性的原则。因此,可以借鉴西方国家成功的经验,建立一套对企业和非盈利组织均起指导作用的理论概念或框架,对诸如会计目标、财务报告要素、财务报告的列报等内容进行统一表述和说明,并对极少数特殊问题(如所有者权益、净资产的分类标准、目的等)进行专门论述,以指导各项准则或制度的制定和修订。

(一)从现行的会计规范及其改革趋势看,两套会计规范的共性是否远多于个性

对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分析不难看出,两套会计准则大同小异,重复多于新意,这为两套会计准则合一提供了可能,而且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中所谓的几个“新意”中,有的是事业单位会计必须保留的特色,如建立净资产概念、实行支出核算等,但有的却是核算上值得改进的地方。下面仅就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中的三个主要“特点”分析如下:

1.关于固定资产及修购基金问题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规定的固定资产核算方法呈现的特点是:(1)以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同时反映固定资产的“价值”,除非存在未决的待处理固定资产财产损益或未到期的融资租入固定资产,两者永远一致;(2)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不提取折旧,而是提取修购基金,而且除少数具备条件的单位比照固定资产折旧办法提取修购基金外,大都依收入的一定比例计提。我们认为这些特点值得商榷。首先,固定资产按成本反映是毋庸置疑的一项基本原则,但无论固定资产的具体用途是什么,其价值一定会随着固定资产的使用而减少,而且以其历史成本为限,以收入为依据计提修购基金并不反映固定资产的折损价值,因而也就无法提供关于固定资产现有价值及净资产的真实情况。其次,以固定基金反映固定资产的资金来源,无法提供关于固定资产是否受到出资人限制的情况。再者,依照现行规定,事业单位融资租人的固定资产在付清最后一笔租金之前,实际上把固定资产的价值分别反映在负债和净资产中了,负债部分反映应付而未付租金,净资产中的固定基金反映实际已经支付的租金,从而使得以固定基金反映固定资产的资金来源这一命题失去了存在价值。我们认为,随着非盈利组织从现金收付管理向资源运用管理转变,出资人和管理者都需要掌握关于非盈利组织资源及其运用情况,固定资产作为重要的物质资源必然要求会计提供其可带来未来效益的情况,因而客观上要求比照企业的处理方法进行核算和报告。随着权责发生制会计在非盈利组织中运用范围的日益扩大,与固定资产修理有关的会计处理,也完全可以仿效企业的处理方法。非盈利组织固定资产及折旧问题,可以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第93号准则(非盈利组织折旧的确认)的规定,拟定我国非盈利组织折旧问题的会计准则。

2.关于支出核算问题

支出核算和列报是非盈利组织区别于企业的又一大特点。按照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及会计制度的规定,其主要表现是:无论是事业支出还是经营支出,一律按国家规定的支出项目核算和列报。这一要求使得事业单位会计无论在自制资产方面,还是在成本费用方面,都要把与未来支出相联系的各具体要素按规定的支出项目进行明细核算。如果说,事业单位的全部资金都来自于财政拨款,这种处理是合理的,因为资金提供者需要这方面的信息;然而大多数事业单位除了财政拨款外,其资金来源主要是经营方面收入或其他收入,用这部分资金安排支出无须按财政要求的列报项目进行报告。我们认为,事业单位的经营收支从某种意义上讲同企业的经营收支没有本质区别,对这类业务应从满足事业单位加强管理的角度出发,比照企业的核算和报告要求进行会计处理。硬性要求事业单位的所有支出都按现行规定列报,由于实务处理上的困难而会计主体难免“编造”数据,这种数据的有用性必然大打折扣。可行的办法是,将事业支出按出资者要求进行列报,将经营性支出比照企业支出办法进行列报。

3.关于会计报表问题

与企业会计报表相比,事业单位会计报表两个最大的特点是:(1)从会计报表体系上看,事业单位不编制现金流量表;(2)从具体会计报表的结构上看,资产负债表采用“科目余额表”的结构形式。我们认为这种“特色”表现出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在会计报表方面的不足和缺陷。

(1)现金流量表所表现出的特殊作用是其他任何一张报表都不能替代的,这一点无须论述。现在的是,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在规范对外报送的会计报表种类时,却忽视了这一重要。我们认为,以现金流量表难度大和事业单位不向出资者分配利润为由而否定现金流量表在非盈利组织中编制的必要性是站不住脚的。首先,现金流量表已经成为与会计主体有利益关系的各方了解其现金变动及支付能力的重要报表。编制现金流量表主要是将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收支调整为以现金收付为基础的收支,所以相对来说难度较大,但事业单位有很多业务就是以现金收付为基础确定收支的,因而其编制相对比较容易;再说有企业编制现金流量表的作,使得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工作更为简单、方便。其次,事业单位尤其是实行内部成本核算和有经营性业务的事业单位,由于对这一部分业务采用了权责发生制的原则进行处理,使得其收支表中的收支不能反映现金收支的真实情况,而出资者及管理部门了解事业单位情况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可支用现金额,从这个角度看,事业单位编制现金流量表显得非常重要,况且会计实务中大量的事业单位自行编制现金流量表已是客观事实。我们认为,非盈利组织编制现金流量表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而且我们可喜地看到财政部会计司拟订的《民间非盈利组织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已经将现金流量表作为主要报表内容了。可以预见,事业单位不编制现金流量表的“特色”将不复存在。

(2)事业单位规定的资产负债表格式采用的是“资产+支出=负债+净资产+收入”的平衡原理,不符合资产负债表的定义。它实际上是会计科目余额平衡表,这种报表结构沿袭了我国传统预算管理体制下的资金表格式,不仅报表内容与其名称不吻合,而且与收支表的关系显得重复累赘,也不便于有关方面(如银行)进行。因此这种格式的资产负债表需要改进,使之符合惯例要求。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对事业单位会计现存的问题进行纠正以后,现行的两套会计准则体系合一就成为一种必然选择。

(三)国有非盈利组织和民间非盈利组织会计规范是否应具一致性

要回答这一问题,应首先从信息使用者需求角度分析。作为非盈利组织,其信息需求方主要是出资人和管理层。无论是国有非盈利组织还是民间及私立非盈利组织,出资人需要掌握关于其所提供资金的使用情况以及通过资金使用所产生的效果等方面的信息,主要包括非盈利组织营运情况、能力及项目效率等;管理层需要掌握营运状况、营运效果及发展潜力等方面的信息。这些信息中有很大一部分需要通过规范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生成的会计信息得到反映,诸如财务状况、资源获得及耗费、现金流量等。我们认为,国有非盈利组织与民间及私立非盈利组织的区别仅在于由其主要资金提供者的身份不同而决定的其服务领域和服务目标的不同,从信息需求者角度看,对其信息的质量要求是没有差别的,因此国有非盈利组织和民间非盈利组织会计规范应具一致性。另外,在一个具体的非盈利组织,其资金提供者中既可能有政府部门,也可能同时有非政府部门,当资金提供者未具体规定其资金限定的用途时,严格分清其支出中哪些是政府部门提供的资源,哪些是非政府部门提供的资源很难做到。这说明既不可能也无必要将国有非盈利组织与民间非盈利组织的会计规范分开制定,应将两类非盈利组织会计规范合并制定。

通过上述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应将企业会计准则同非盈利组织会计准则合并制定,而且非盈利组织既包括国有非盈利组织又包括民间及私立非盈利组织。

三、几点建议

1.充分吸收和借鉴预算会计改革的国际经验和改革趋势,尽快修改现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使其更趋完善、和国际化;建立我国非盈利组织概念,改变非国有的组织、团体、非企业单位以及基金会等无会计标准可遵守的局面。

2.在会计准则委员会的统一指挥和组织下,归并企业会计规范和事业单位会计规范制定机构的权限,将政府会计准则和非盈利组织会计准则的制定权限加以区分。由现有会计准则委员会负责制定企业和非盈利组织会计准则,并由相关部门和机构成立政府会计准则委员会,各司其职。

3.抓紧制定会计准则结论,用以指导具体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完善。将用于指导企业和非盈利组织会计准则的理论概念进行统一规范,结合非盈利组织采用权责发生制的国际趋势,对非盈利组织的报表要素、报告格式和内容以及净资产分类进行重新定义和解释,提供资本(净资产)保全的确定标准,为会计确认、记录、计量和报告提供理论指导。

4.加强会计基本理论和方法的,为建立适应我国政府机构和预算体制改革后的财务报告体系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为分行业、分系统的财务报告提供企业和非盈利组织报表合并的指南,以满足行业和系统管理的需要。

参考

[1]荆新。非盈利组织会计准则理论框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

[2]盂凡利。政府及非盈利组织会计[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

[3][美]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娄尔行译。论财务会计概念[m].北京:中国财政出版社,1992.

[4]刘积斌。西方政府及非盈利组织会计摘要[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

[5]刘积斌。事业单位会计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

[6]刘积斌。事业单位会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

[7]刘光忠。改进我国预算会计制度的思考[J].会计研究,2002,(1)。

[8]张雪芬。预算会计改革思考[J]会计研究,2001,(4)。

盈利能力的基本概念篇9

关键词:创业板;ZZ增长模型;市盈率

中图分类号:F830.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1)04-0068-06

一、引言

经过10年准备,我国创业板终于扬帆起航。2009年10月30日,28家公司闪亮登场深圳创业板。创业板的开市给投资者带来更多的投资机会;而作为投资者,最关心的是创业板的股票卖多少钱,增值潜力如何,泡沫和风险多大?同样,股市泡沫和风险程度,同样是证券监管方和交易所(深交所)关心的问题。

衡量股票价格高低的最常用指标是市盈率。在基本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市盈率越高,说明股票卖得越贵,从而泡沫和投资风险越大。在创业板上市的第一批28家公司平均发行市盈率为56.7倍。上市当日交易火暴,全日创业板市场总成交219.08亿元,至下午收市28只新股平均市盈率已达111.03倍,创业板总市值为1399.67亿元,约占深市股票总市值的2.8%。开市之后,创业板市盈率涨涨跌跌,股票之间各有差异,2009年保持在100倍左右,进入2010年以后在70倍左右起伏(如图1所示)。

美国纳斯达克市场平均市盈率33.51,中国香港创业板平均市盈率39.61,国内中小企业板平均市盈率43.63倍――以此比较,深圳创业板市盈率明显偏高。然而,由于美国纳斯达克、香港创业板和中小企业板的公司情况、增值潜力等都不相同,简单比较无法得出谁高谁低的确切结论。就具体股票而言,创业板出现100倍甚至几百倍的市盈率的股票也未必就代表高估。这样的市盈率在美国纳斯达克市场上也不少见;甚至,在我国的主板市场上,也不乏这样的高市盈率股票。比如,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沪深主板市场就有天利高新、领先科技、海通集团等30只股票市盈率超过1000倍。

那么,我国创业板目前的市盈率究竟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什么样的市盈率水平才是合理的?无论是投资者把握股票的投资区间,还是监管方面掌握市场情况,都需要有一个可以正确反映创业板公司特征的市盈率的理论标准。

二、评估方法

金融理论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股票价值评估模型是Gordon红利增长模型,即p=D1/(k-g);根据这个模型也可以推导出相应的“理论市盈率”模型,即p/e=(D1/e)/(k-g)。

然而,Gordon模型的评估结果对红利永续增长率极其敏感,而红利永续增长率实际是未来无限长时期的平均增长率。可想而知,其预测难度基本超过人类的智力极限。这就基本否定了Gordon模型的应用可行性。Gordon模型要求红利永续增长率绝对不能等于或高于投资者要求收益率。虽然现实中评估传统行业股票时经常用它,但根据上面的分析,预测较为准确可靠的永续增长率超出人类预测能力的极限,由此可以判断,这种“应用”实际上也不过是“装点门面”而已[1]。

而对于创业板的高增长股票而言,Gordon模型就彻底无能为力了。因为在上市前后若干年中,这些股票都有超出一般股票的增长速度,当然,这种增长速度在近期年份中很可能远远超出投资者的要求收益率。如何将这种近期年份中的“超常增长”“平均化为”一个适当低于投资者要求收益率的“永续增长率”?显然,这比预测一般稳定公司的永续增长率更为困难,恐怕是“神”也解决不了这样的问题[1]。

实际上,人们只能预测未来有限时期的平均增长率(而不是无限长时期的永续增长率)。因此,要想使股票价值评估模型有应用可行性,就应该建立在对人的预测能力的较为合理的假设下,不能采用像Gordon模型中的永续增长率这样的变量。从这个意义讲,张志强[2-3]建立的ZZ增长模型更具有合理性。模型的形式为:

p=[(1+g)n-1](1+g)e/g(1)

p/e=[(1+g)n-1](1+g)/g(2)

其中,p为股票理论价值;p/e为股票的理论市盈率;g为在可预见的未来时期中,股票每股收益的年均增长率;n为投资者对该股票的要求或期望投资回收期,单位为年,可以取整数或小数。注意,可预见的未来时期应该大于要求的投资回收期;如果预见到要求的投资回收期之后公司有“异常”波动,比如,有破产倒闭的危险,或者有大的增长机会,都应该体现在预计的年均增长率中。

ZZ增长模型注意ZZ增长模型是以发明者的名字命名的,但不能简称为ZZ模型,因为除了本文介绍的模型,发明者还有其他简单实用的财务/金融评估和决策模型,比如ZZ市净率模型、ZZ市销率模型、ZZ确定当量模型、ZZ约当系数模型、ZZ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以及支持资本结构决策的ZZ杠杆模型等。的证明如下:

Gordon模型代表了折现现金流量的价值评估方法,实际上是以投资者要求收益率为标准来评估股票的价值。与之对应,ZZ增长模型是一种新的价值评估思路和方法,实际上是以投资者要求回收期为标准来评估股票的价值。至今为止,价值评估基本都是采用折现现金流量方法;以要求回收期为标准进行价值评估是一个全新的思路,这或许会有助于解决以往解决不了或解决不好的价值评估或资产定价难题。

在金融理论和实践中,创新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能解决问题。可喜的是,ZZ增长模型不但是基础性创新,可以轻而易举地突破Gordon模型的局限,解决包括创业板股票的价值评估或合理市盈率的估算等诸多难题。不难看出,与Gordon模型中的红利永续增长率g相比,可预测期内每股收益的平均增长率g容易预测得多;不仅如此,ZZ增长模型中的g可以取大于-100%的任何整数或小数,并且模型的评估结果对基础变量适度而不是过度敏感。这就使ZZ增长模型中的基础变量预测更为可行,而模型的评估结果也更为可靠。

注意要求收益率和要求回收期之间可以简单转换,即两者之间互为倒数关系。如果我国投资者要求收益率为10%,这意味着要求回收期为10年。以10年作为我国主板市场投资者的平均要求回收期,假定未来可预见时期(应该超过回收期,即10年以上)中,我国主板上市公司收益的年均增长率与过去10―20年国民经济增长率相当,即大约为10%。将这些数据代入ZZ增长模型,可得主板市场的理论市盈率为:

p/e=[(1+10%)10-1](1+10%)/10%

=17.53倍

上述理论市盈率(17.53倍)基本与我国股市最近一次“探低”的市盈率,即大盘在2008年达到1600多点时的市盈率接近(如图2所示)。这也印证了ZZ增长模型。

根据上面的计算,我国主板市场长期平均有100%的泡沫;而在目前市场较为低迷情况下,大约有43%的泡沫。

长期以来,无论是西方发达市场还是像我国这样的新兴市场,关于股市的泡沫程度问题一直争论不休,其原因在于许多观点往往是基于历史市盈率数据的主观猜测。其实,以历史市盈率为标准需要有一个逻辑前提,即历史的市盈率是正确的。但如何证明历史市盈率是正确的呢?这显然不太可能,因为不同市场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平均)市盈率,证明了某个时期某个市场上的市盈率都是正确的,就意味着其他时期和其他市场的市盈率是不正确的。由此可知,历史市盈率不可以作为评价的标准。更明显的一点是,目前的市盈率也将成为历史市盈率。所以,以历史市盈率为标准的评价,是循环论证,逻辑上不成立。而有了ZZ增长模型,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因为可以得出一个与未来经济形势和企业实际发展潜力相联系的客观或理论标准,从而可以跳出以历史证明历史的循环。

三、创业板的合理市盈率

市场参与者普遍认同市盈率的高低应该取决于公司的增长潜力,这也是大家认为创业板市盈率应该高于主板的原因。根据上面的讨论,ZZ增长模型适当地考虑了公司的增长潜力。下面借助这个模型测算一下我国创业板的理论市盈率。

首先估算一下有关的变量。10%是常用的普通股票投资的要求收益率,假定根据深圳创业板的上市股票的风险情况,平均合适的风险补偿率为3%,即要求收益率为13%。因此,投资者的平均要求回收期n为1/13%=7.6923年。根据中国证券报的资料统计(paper.省略/html),创业板公司近三年投资利润率平均为36%―41%。在收益的分红比率为零的情况下,投资利润率就等于收益的增长率。假设预计深圳创业板股票未来10年左右(超过7.6923年)保持这一增长率,取g为中间值38%。将n和g的估计值代入ZZ增长模型,可得:

p/e=[(1+38%)7.6923-1](1+38%)/38%

=39.63倍

这个39.63倍即是目前深圳创业板股票的理论市盈率。这是传统概念的市盈率。根据证券日报的报道(news.省略),截至到2010年6月10日,在创业板挂牌上市的86只个股中,平均市盈率约为66.1倍。根据上述静态市盈率标准,市场泡沫为:

66.1/39.63-1=66.8%

66.8%的泡沫显然高于目前我国主板市场的泡沫,也高于美国naSDaQ市场、香港创业板以及国内中小企业板的泡沫。我国目前金融媒体(网络、报纸等)经常用动态市盈率,即股票价格与预计下年度每股收益的比率。上述传统概念的标准不难转化为动态市盈率标准。即p/e1=p/e/(1+g)=39.63/(1+38%)=28.72。

与任何模型一样,ZZ增长模型计算的结果正确与否,也取决于基础数据估计的准确性。如果上述要求回收期和增长率估计基本正确,就可认为目前深圳创业板的确存在66.8%的泡沫。当然,如果遇到风吹草动,比如,像2000年的网络泡沫破灭,则会有大量资金出逃,股票价格将会大跌。最大下跌空间平均为目前价值的:

1-39.63/66.1=40.0%

也就是说,如果遇到股市危机,我国创业板股票价格可能会下跌40%左右。这也就是我们在熊市过程中经常争论的“底”。可见,有了ZZ增长模型,以往争论不休的许多问题,包括股市泡沫、(长期)“底”在何处都可以轻松解决。

对于投资者而言,不但要知道股市(大盘)的估值或泡沫情况,还要知道具体股票的被高估或低估的程度。不难看出,ZZ增长模型完全可以用于分析和计算具体股票的理论市盈率和理论价值,当然需要为此估计该股票的年均每股收益增长率和投资者的要求回收期。需要说明的是,ZZ增长模型完全符合风险与收益决定价值的基本公理。其中对未来可预见时期的收益平均增长率的估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未来收益,而要求回收期的估计则包含了投资者对风险的考虑。各个投资者对这两个基础变量估计的差异将引起最后评估股票价值的差异,从而进一步引起投资(买卖)决策的不同,这便是市场交易形成的基础。

由于不同的投资者对各只股票估计的增长率和回收期都有不同,表2针对创业板高风险、高增长的特征,基于ZZ增长模型计算列出了若干常见情况下的理论市盈率。注意回收期是收益率的倒数,要求回收期3年到10年对应着要求收益率为33.3%到10%;要求回收期越短,代表风险越大,要求收益率越高。投资者和监管者都可以对照评价或计算具体股票或股票市场总体的价值和市盈率。表中的数据都是理论市盈率,如果要计算某只股票的理论价值,在要求回收期和预期收益增长率对该股票预期相符的情况下,只要将表中的理论市盈率再乘以该股票的每股收益即可得到。

金融人士都知道,市盈率的高低不是在绝对意义上说明股票卖得贵贱;也就是说,市盈率高不一定说明股票被高估;而市盈率低也不一定说明股票被低估。具体还要根据股票的增长潜力来判断。但在ZZ增长模型之前,没有可以依赖的确切的定量标准可以用于判断股票的高估和低估情况。由表2可以看出,如果未来10年左右年增长率可达到100%左右,而风险不是很大(要求回收期在10年左右),则市盈率达到1000倍也并不意味着高估。相反,如果未来10年左右年增长率在10%左右,而风险又很大(如要求回收期在5年左右),则市盈率达到10倍已经是高估了。我国创业板开市以来,许多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股票市盈率在100倍左右。同样,如果投资者平均的要求回收期为7年,只要未来7年以上的年均增长率可以达到70%左右,则100倍的市盈率还算是没有高估。可见,由于ZZ增长模型以最为简洁的逻辑描述了增长率与股票价值以及市盈率之间的定量关系,根据ZZ增长模型,就可以方便地计算理论市盈率,从而解决诸如股市泡沫计量等理论和实际难题。

四、关于ZZ增长模型的两点讨论

1.关于贴现的回收期

金融学中早就有回收期的概念,但在基于回收期的价值评估思路提出之前,回收期的应用局限于实业项目的投资评估。最初的回收期概念如上面描述的一样。然而,随着折现方法在投资评估中的应用,大家逐渐认同不折现是回收期评估的一个缺点。于是,有人提出了贴现的回收期的概念,即将回收期定义为用各年收益的现值收回全部投资所需要的时间。这个概念在提出之后被各大金融教科书版复一版地传抄至今。

受财务和金融教科书的长期影响,时常有理论和实务专家提出,在推导ZZ增长模型时应该采用“贴现的回收期”。我们对此不敢苟同。主要原因有二:

一方面,非贴现的回收期是原本约定俗成的概念,这样选择概念符合习惯,也方便理解和应用;另一方面,贴现要用到贴现率,也就是要求收益率。但如前所述,回收期与收益率可以相互换算。比如,要求收益率为20%,则要求回收期为1/20%=5(年)。将两个高度相关的自变量同时纳入模型,会发生多重共线性的问题。另外,要求回收期和要求收益率是两个决策标准,如果都纳入模型,在两个标准一致的情况下,就有一个标准是多余的;而在两个标准不一致的情况下,就出现了标准上的矛盾。由此可知,“贴现的回收期”本身是自相矛盾的概念,合理的价值评估模型当然不能建立在这样的概念之上。

2.关于回收期后的现金流量

在实业项目的投资评估中,回收期还有一个缺点,即无法考虑回收期之后的现金流量情况。一个常举的例子是,有两个投资项目,回收期内现金流量相同,而回收期后现金流量有明显差异。在这种情况下,根据回收期标准评价,就不能明确判断项目的优劣。业内人士基本认同,这是比“不折现”更严重的缺点,或者说是回收期评估的主要缺点。

在各种场合介绍ZZ增长模型时,也有专家担心上述两方面的问题。然而,在ZZ增长模型中,这样的问题基本不存在。因为ZZ增长模型根据可预测时期的平均增长率来计算理论市盈率或股票价值,如果能预测到回收期后的现金流量大或增长率高,则模型中的增长率必然高,从而意味着模型考虑了回收期后的现金流量情况。所以,只要能预测到的情况,都应该反映到模型中g的估计上,从而也就考虑到理论市盈率和股票价值中。

也有人担心可预测期后还有过高或过低的现金流量。虽然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性,但既然是在预测期之后,也就是无法预测的,任何模型都无法考虑这样的情况。同样,作为投资者,无论他/她用什么模型,或者不用任何模型,没有预测到的情况将不会影响他/她的投资即买卖决策,从而也就不影响股票价值。既然无法预测的情况不影响股票价值,也就没有必要依据这样的不确定信息建立评估模型。

五、结论与建议

根据上述分析,我国创业板市场市盈率确实存在一定程度的高估。同样,现实股市中也难免有或多或少的泡沫。作为监管方,可公布根据ZZ增长模型计算的股票理论价值和泡沫程度,给投资者提供更多的投资决策参考;当然在市场泡沫较为严重的情况下,可采取适当的措施,抑制过度投机行为,减少市场泡沫。作为投资者,在市场泡沫严重的情况下应该逢高减仓,轻仓避险;在市场泡沫少(比如,根据ZZ增长模型计算泡沫在10%以下)的情况下大胆加仓。如果在市场泡沫严重的情况下仍然有投资愿望,比如,尽管泡沫已经很严重,但由于种种原因,预期未来股票价格还有上升空间,可根据ZZ增长模型计算各只股票的泡沫程度,选择泡沫程度相对低的股票投资,是相对安全的做法。

模型评估或测算的正确与否,既取决于模型的正确性或合理性,也取决于模型中基础数据估计的可靠性。任何模型都不可能在基础数据不正确的情况下得到正确的结果。对于ZZ增长模型而言,未来可预测时期(超过要求回收期)收益的平均增长率(g)是其中关键的基础变量,应用时应该做出尽可能准确的预测。可以肯定的是,在各种股票价值评估模型中,ZZ增长模型的基础数据是最为简单和容易预测的。

参考文献:

[1]张志强,赵全海.确实存在正的永续增长率吗?[J].当代财经,2010,(6):48-58.

[2]张志强.市盈率与增长率关系的探讨[J].财经问题研究,2008,(1):67-72.

[3]张志强.ZZ财务/金融发现[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8.1-36.

[4]张志强,俞明轩.理论比率与股票价值评估[J].中国资产评估,2010,(4):24-28.

盈利能力的基本概念篇10

【关键词】概率论与数理统计matlabSpss回归模型灰色预测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235-02

一、特色鲜茶吧的前景与市场

根据实际调研,中国大陆的茶类饮品市场于2007年开始进入高发展阶段,受到了消费者特别是十五至三十岁这一年轻消费群体的喜爱,已形成了稳定的消费习惯。我们通过概率论数理统计中问卷调研、抽样询问调研、反馈意见调研等社会调研方法来了解在沈阳市内茶吧的经济效益,了解茶类饮品销售情况,发现近几年中国茶类饮品年产量超过20%的年均增长率递增,该市场已成为中国食品行业中发展最快的市场之一。由于复合式休闲美食文化已成为餐饮界主流文化,因此茶类饮品的出现将进一步细分市场,带来新的消费理念,营造新的消费时尚。

特色鲜茶吧主要销售鲜花茶,兼售水果茶,这在国内的一些大中城市已比较流行。一些鲜花可以消化脸上的斑点,抑制脸上的暗疮,延缓皮肤的衰老。常饮鲜花茶可以美容护肤,调节神经功能,促进新陈代谢,提高肌体免疫力。适合泡饮的鲜花有数十种之多,如甘、金银花、金莲花、红玫瑰、芍药花等。在出售鲜花茶的同时,我们还会把一些鲜美的时令水果制作成果茶,这些新鲜水果中含有大量丰富的维生素,不但会更加清新爽口,而且还能起到健身防病、增加营养的作用。在销售各类茶的同时,不妨推出一些其他产品,比如甜点、水果之类来满足市场需求。由于饮鲜花茶、水果茶还是一个比较新鲜的事物,而且初期投入不大,因此是适合大学生创业的良好选择。

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方法在特色鲜茶吧模拟盈利的应用

(一)模拟经营盈利数理统计分析指标的建构基础

该评估指标体系是一套充分反映企业盈利能力,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并且互为补充的指标群。科学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是正确评价项目盈利能力的前提和基础。优化并创新性地选取了以下指标及公式,来进行具体的模拟经营盈利数理统计分析:

投资收益率=投资净收益/利润总额×100%

销售利润率=利润总额/销售净收入×100%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所有者×100%

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00%

成本费用收益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

长期资本收益率=收益总额/长期资本平均占用额×100%

总资产收益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100%

营业利润占利润总额的比重=营业利润/营业净总额×100%

营业利润增长率=营业利润增长额/上年营业利润总额×100%

资本保值增值率=年末所有者权益总额/年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

经营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比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营业净利润×100%

经营现金净流入量结构比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现金净流量总额×100%

(二)模拟经营盈利数理统计分析指标的建构

为了能够对绿色鲜茶吧的未来销售数量进行预测,结合上文中的主要公式。运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中的灰色系统理论,构建Gm(1,1)模型,对绿色鲜茶吧的市场运营进行灰色预测。

三、结束语

至此,建立一个特色鲜茶吧模拟经营盈利数理统计分析的模型。经过对社会上影响力较高的茶吧进行综合调查、了解、分析,之后应用数学模型的方法,给出一段时间内该项目盈利数学关系式。充分运用多种数学软件、数学方法,以专业数学知识为理论背景来解决该问题,具有权威性,具有很高的实践价值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龙永红:概率论与数理统计[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2]钱小军:数量方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3]袁荫棠:概率论与数理统计[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