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护理发展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17:04

社区护理发展史篇1

关键词:街区老建筑保护

1.国外历史街区老建筑保护及研究

1.1国外历史街区老建筑保护发展历程

文物保护的对象自个体的文物建筑扩大至历史地段,为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上兴起的新潮流。保护街区老建筑,国际上最初明确提出的为1964年5月31日颁发的《威尼斯》。

法国早在1962年就发表了保护历史街区的《马尔罗法令》,为欧洲保护立法里最先以及最有影响的一个,也是切实把文物建筑遗产以及城市发展相结合的法令。该法律自法国具有“保护区”,同时对欧洲的另外国家有着深远的影响,丹麦、比利时、荷兰等国于1962年、1963年、1965年在自己《城市规划法》中进行了保护。1976年11月2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颁布《内罗毕建议》,就拓展了“保护”的内涵。

1.2国外历史街区老建筑保护经验

英国的保护区理念从1967年的《城市文明法》首次进入法令,这个法令指出地方政府提到的行政辖区内的保护区,也就是“其特点以及外观值得保护以及予以重视的、具有特殊建筑以及历史意义的区域”。发展到至今,英国共具有保护区7500多处。英国关于保护区内的建筑的新建以及改建十分谨慎。新建筑需要想象力丰富的高标准设计,尽管不用对古建筑复制以及模仿,可是细部设计上需要考虑尺度、体量、高度、材质、立面风格、门窗比例以及它的周围古建筑的协调。处于执行上述政策的同时需要关注公众的意见以及支持,很多地方还具有保护区咨询委员会,这是通过当地居民和商业、市政以及公共社团的代表构成,共同探讨本地区的改造提案。

法国位于文化遗产以及历史建筑保护方面为比较先进的国家之一,法国的历史保护区拥有老城区、街区、城市中心、城区中心等多种城市形态。而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方面的探讨有:构建空间和所有建筑物、构筑物的状况,建筑以及周围城市环境的关系,建筑物之间的关系等。在保护区颁布之后,需要发表公布、公众调查以及投票表决三项重要工作,因此法国对历史保护区的保护以及利用工作是十分的重视。

2.我国历史街区老建筑保护及研究

1986年,我国国务院颁发第二批部级历史文化名城时,通过当时诸多城市不断掀起旧城改建新的热潮的实际正式给予保护历史街区的提议,提到“关于文物古迹偏集中,以及能较完整的体现出具体历史时期传统岁月以及民族地方特色的街区、建筑群、小镇、村寨等,需要进行保护。能够按照文物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核定公布成地方各级‘历史文化保护区’”。

20世纪80年代的城市建设,大部分是通过扩大城市规模以及建设新的开发区为主,城市的旧区仍然不是开发的焦点。90年代后期,伴随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国家针对80年代后期的城市开发规模快速、开发区偏多等问题进行了诸多政策调控,让城市新区开发的步伐显著放慢,由此,开发商们着手将焦点放到了城市的旧城开发改造中。

我国历史城市许多是以旧城为焦点逐渐发展形成的,城市的旧区向来是城市的经济、文化生活的核心,拥有较好的区位优势以及诱人的开发魅力。部分地方因对历史街区保护认识不到位,有的只顾眼前利益,放弃长远利益,导致很多历史街区老建筑在房地产开发的冲击下具有不同程度的损坏。所以,历史街区的保护工作需要在市场经济的热潮中,较历史上的所有时期都显得突出、严峻以及关键。

3.我国历史街区老建筑保护――以温州乐清北白象街区为例

3.1保护的观念与原则

3.1.1历史老建筑保护观念

树立正确的观念关于一个地区落实设计以及改造的前提以及基础,就像前文中里指出的,“保护”需当做一种观念贯穿执行。持续的更新观念是十分关键的。关于城市所以地区的改造均非一朝一夕的事情,每个时期均产生不一样的问题,关于问题的看法以及解决的方式也会伴随时间的推移不断改变,如要在改造里处理全部的问题是不可能的。所以,对温州乐清北白象街区的改造并非要看一时,急功近利,需要分步骤,有计划的循序渐进。

在定位上无需将温州乐清北白象街区只是作为普通的商贸区以及简单的商业街做出改造,因北白象街区自身的历史原因以及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功能定位并非单一,而有多样、综合性。北白象街区作为乐清的老城中心,为近代建筑、历史风貌的重要承载区域,拥有宝贵的历史文化价值。另外具有许多居住建筑,已形成固定而有特性的社区文化。因此,北白象街区需切实作为历史街区对待,需严格根据历史文化名城以及历史街区的保护、更新的理念和规定进行。

3.1.2历史老建筑保护原则

(1)多样性原则

城市为人类的聚居物,诸多人聚集在城市里,而部分人的兴趣、能力、需求、品位、财富均有着差别,所以,不论是经济角度抑或从社会角度,城市均应尽可能保护功能的多样性来贴合不同人的生活需求。温州乐清北白象街区原本就是复杂多样的街区,建筑风格多样,功能多样,人口结构多样,产业结构也很多种多样,所以,北白象街区才会在历史上拥有的吸引力以及旺盛的人气,多样性是它保持活力的关键因素,假若能将多样性的特性继续保存,并让它适应目前生活的需求,那么北白象街区可以再次焕发出新的魅力。

(2)混合原则

一个街区需具有多种功能的建筑,像商业、办公、公建、居住以及休闲娱乐等需要混合布置,不需要把不同功能建筑分别布于不一样的街区,避免具有街区功能的单一化以及简单化。该功能的混合能够很大程度减少人们的出行距离以及缩短出行时间,节约人们的精力,方便人们能到范围以内处理可能多的任务。北白象现有的街区以及建筑密度对城市多样性、功能混合性发展十分有利,该处混合体现在一个街区里实现功能混合。

(3)可持续发展原则

北白象街区的更新并非一两个历史建筑的问题,其具有包括的范围广阔,功能十分复杂,包括商业、居住、办公、文化等等,具有多种问题。如若改造活动的完成,并非这一地区的问题就完成了,所有改造活动只可以处理当时最关键的城市问题为目的,无法做到兼顾全局,另外,对将来或许产生的问题的预见也是不尽然的。新的问题会伴随时代的发展以及人的观念的变化而不断产生,城市更新所具有的城市发展,它是不断的、持续的过程。另外,北白象要构建起建筑――社区――经济和谐共生的关系,让其自然环境――人工环境――经济活动可以协调、持续的发展,还要再发展中进行促进。

3.2历史街区老建筑发展思路

3.2.1发展目标

(1)改善城市基础设施,优化环境

北白象街区位于乐清老城区,历经长期的历史洗礼,因高强度的使用、自然老化等因素,让北白象街区的环境承受很大的损坏,尤其是基础设施条件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想要让北白象街区的社会经济复兴以及发展深刻有力的支撑,应先做出基础设施的改善。比如各种管线的安置,步行道的铺装、公共汽车站、街头广告牌和霓虹灯的统一设计处理,行道树以及绿化面积的增加等。以上城市景观的基础元素,所以城市商业街的繁荣均需要以上元素。所以,想让北白象街区有优良的购物环境、活跃的商业氛围以及优美的城市环境,应要完善城市基础设施,然后才能继续考虑软环境的改善。

(2)提高整个北白象街区的品位

品位的含义十分广泛,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如北白象街区说来,它的品位是通过商业环境的品位,城市景观以及住区的品位和来北白象购物的人群来展示的。整体提升北白象整体品位的目的,应吸引拥有高消费能力以及高素质的人将北白象当做他们的消费以及休闲场所。

(3)复兴经济与社会发展进展

经济与社会发展条件不断变化,成长动力的缺失以及特色的减弱,为北白象街区具有的关键问题。北白象街区的改造需要经改善城市物质环境当做社会经济的复兴奠定基础问题,同时利用合理的产业控制、新型业态的进入、旅游设施的构建、规模适度的房地产开发等方法,增进开展社会复兴,协调北白象街区与乐清的社会经济发展融合,让北白象街区变为乐清的一个拥有活力以及魅力的街区。

(4)力求平衡经济效益和社会公正

经济效益以及社会公正的矛盾,是旧城保护以及改造带来的关键问题。北白象街区的居民的动迁、人口结构、景观的改造、业态的改进均对经济效益以及社会公正带来影响。因此,需要保证居者有其屋,改良绝大多数居民的生活条件,同时需要保留居民先前的生活方式以及社区结构,谨防房地产开发商们为寻求经济效益而损害先前的社会公正以及居民结构。

3.2.2发展策略

(1)促进产业发展

商业发展方面:北白象街区的商业特色以及定位为体现传统特色、富有文化品位、休闲功能紧密结合的商业中心。关于大型零售商业需进行控制,需积极探索以及目前建筑形式相融合的商业模式,经建筑形式的改造以及运用进行约束和引导将来商业发展的方向以及形态。处于商业招牌、出入口设计、室内外空间设计等方面需要区别其他商业中心的特征,弥补高档专业店、特色餐饮的缺失,鼓励酒吧、咖啡馆和特色旅馆的带动。

文化产业方面:北白象街区中有乐清近现代历史的影子,拥有许多的历史建筑以及文化设施,在文化产业发展中,需发掘建筑、宗教、历史事件等文化产业,挖掘其应有的价值。扩展文化产业发展的模式,有文化商品的销售、文化氛围的带动等。

服务业发展方面:历史中北白象就为服务业发达的区域,拥有发展服务业的历史以及潜力,而服务业有关发展对商业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协同。需开拓北白象原有的服务业优势,并积极寻求与传统建筑形态相匹配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模式。

(2)促进社会发展

在人口疏散方面:关于街区居住人口需要进行一定调整,严格管理流动人口的数量以及质量。北白象街区的地摊就与其不匹配,需要进行规范。运用恰当的安置补贴管理手段,让北白象先前的部分居民移到别处安置,另外,吸引新的居民到那里居住,转换北白象街区人口素质偏低的现况。

在社区更新方面:北白象街区的应要是物质环境的更新。对建筑的保护以及改造需使用保留立面、修缮内部环境、部分构建等方式提升建筑质量。社区的更新有更新居民结构,改善社区居民老龄化、社会地位弱势化的状况,运用建设新的设施对年轻人的需求进行满足,给予年轻人需要的场所,使得年轻人生活以及工作的社区环境有吸引力,让年轻人进入北白象街区,为社区生活带来新的活力以及动力。

社会公平的保障:因北白象街区的先前居民老龄化以及弱势化很严重,让改造中的关键方面要维护效益以及公平之间的平衡关系。政府的组织以及引导需要关于维持社会公平方面具有关键作用。比如实行最低居住保障标准,保障每户搬迁的居住条件有所提升。关于购房有困难的住户需要实行补贴以及政策优惠等模式进行保障社会公平。

3.2.3发展构想

(1)住宅供给结构平衡,实现居住多元化

在住宅供给上,排除市场主导因素之外,需充分展示引导市场的作用。保障住房供给结构的平衡,也就是高档酒店式公寓、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安居工程等比例要协调。要重视对居住环境的构建,另外,目前居住水平的提升不只是体现于居住面积增加,还应表现于居住环境上的提高。人们关于社区环境的要求不断提升,人们应有更多的社区归属感以及安全感。因北白象街区居住区位差异偏大,所以针对不一样地段要有不同的建设引导政策以及优惠政策。有关居住建筑集中地区,需要完善基础配套设施、改善居住环境、调整空间密度,让它和高质量的生活需求匹配。

(2)积极推行街区住宅的发展

有关“街区住宅”的观念,在北白象的住区更新里需要积极进行推广,并需要在住宅的单体设计以及建筑群体设计里体现。街区住宅的功能混合特点,有关北白象街区类住宅区的复兴来说十分有效,不但能够避免城市旧区的衰落,也能够避免不合理的交通组织给旧区带来的交通拥挤状况,还能够避免了诸多的交通流造成的城市污染以及消耗大量能源的问题。该居住方式是对城市环保发展十分有利。功能混合展示于居住建筑的内部竖向以及横向划分出空间当做办公、商店以及作坊进行使用。工作、居住、文化以及社会设施进行组合,为城市老城区特色,亦是我们需要大力保持以及维护的品质之一。

(3)合理的居住密度,良好的绿化和公共空间的设置

根据北白象街区格局看来,对中高层住宅开发是不适应的,所以新的住宅建设需要通过建筑密度较高的3-4层为主。对目前的里院式住宅的问题,无法由于其状况破旧而都拆掉,而要对当中质量较好、保留价值偏高地做出重新设计改造,让它作为设施良好的居住场所,它的庭院能够作为社区的公共空间进行使用。同时努力增强其内庭院的整治以及绿化,妥善处理当今北白象街区绿化率低的状况。在建筑密度高的现况来看,开敞的公共空间特别可贵,可以改善所有社区的空间品质,增进社区居民的交流以及交往,这样才可以形成有价值的社区文化。

参考文献:

[1](英)史蒂文・蒂耶斯德尔等著.《城市历史街区的复兴》,张玫英、董卫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布伦特-C・布罗林.《建筑与文脉――新老建筑的配合》,翁致翔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3]刘致平.《中国居住建筑简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4]乔迅翔.《何谓原状――对于中国建筑遗产保护原则的探讨》,建筑师,2004.12

社区护理发展史篇2

关键词:历史文化街区;文化资源;生态型开发

一、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发展问题

历史文化街区不同于一般的文物,在博物馆中展示的文物能够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使之得到可靠的保护而保留下来。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城市历史发展进程中反映某个历史时段到现时段保有的城市历史地段形态的活化石(图1),它是在使用中,在不断的修复与更新的平衡中得以保护下来的形态。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有效利用的难度较之博物馆中的文物要困难得多。本文将历史文化街区视为文化资源,从生态学的视野,思考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利用的形态。

二、资源的生态型开发与利用的概念

根据生态学原理的描述,生态型资源开发与利用体系是综合应用其他相关学科技术成果,建立起来的一种在社会、经济和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和信息高效利用的生态良性循环的资源开发与利用体系和形态,这种体系与形态具有高效、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特征。

资源具有多重性。如:矿产、食物、物种和土地等属于物质资源,而社会(结构、习俗)、历史、地域特征和传统文化等则可以列入文化资源的范畴。当物质资源赋予其精神和文化的特征后,便具有多重性的特点。比如历史文化街区,通常其主要功能是提供某个社会群体居住生活的空间环境,具有物质的表象;另一方面,由于人们在其中进行居住生活、交流、繁衍生息等行为活动便赋予其文化的属性。因此,历史文化街区的价值取向和重要之处,正是在于人们认识到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城市发展历史进程的社会生活、文化的活化石和见证,同时对于现时段的社会来说,这样的街区又具有被人们继续开发利用的价值。历史文化街区,就是在不断发展演变的城市与社会历史进程中记载一段被前人延续下来的历史,并经由我们使现时段发展成为后人值得记载和保留的历史,从而在生态型保护、开发与利用中实现历史文化街区的价值。

三、“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的资源特点

调查和分析一个历史文化街区的资源特点,有助于对现时段历史文化街区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定位。“三坊七巷”是福州市现存相对完整,被学术界誉为“明清古建筑博物馆”和“中国古代都市里坊制度活化石”,具有作为类文物保护价值的历史文化街区。作为记载着某一历史时段建筑空间及其建构技术的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其物质和空间形态为我们提供了分析和研究其地域性、气候适应性和可利用性等可能;作为中国近代一大批历史文化名人的聚居地和反映一定历史时段居民的生活形态和习俗的物质和空间形态的表征,因此,对它的研究和保护有助于我们分析和研究其历史性、社会性、纪念性、象征性和展示性等问题。“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是兼有物质和文化双重属性的资源。“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的物质资源是文化资源的载体,文化资源呈显性特征,居主要地位。因此,我们可以将“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之文化资源的主导性确立下来。

四、“三坊七巷”文化资源的产业特性

基于“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作为文化资源的显性和主导性特征,我们在考虑保护该历史文化街区时必须思考其可经营性(运营)问题。如:如何赋予历史文化街区以教育、展示、旅游、服务以及文化型居住社区[注1]等功能。为此,可以认为历史文化街区文化资源具有提供人们进行一系列“生产与生活经营”活动,从事文化型产业活动的可能性。

五、生态开发的基本模式

(一)基本原则

在保护与开发利用过程中,应坚持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传承的延续性、原真性、整体格局、环境的协调性以及更新改造的可还原性等原则,其中保持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延续性是关键所在,也是保护与开发利用的第一原则。

注重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延续性。它表现在尊重各个历史时段合理的营建与改造的实际。对于打着保护原真性、修旧如故的旗号,成片拆除历史街区将其做成仿古代某一时期的所谓的仿古建筑和街区的做法应该加以杜绝。这无疑是用现代粗制、简单的工艺和材料仿造古代某一时段的“粗仿品”,它抹杀了一个历史时段的街区的历史发展进程,应视为一种“建设性破坏”的行为。

古建筑修复的构造可还原性。在进行历史文化街区古建筑的修旧如故等保护与改造技法上,应该是构造性的,而不应该是结构性、不可逆的改造。要尽可能考虑在技术上对于古建筑的构件、空间和环境的变更在今后必要时有可能进行构造性复原,即古建筑修复与保护的构造可还原性原则。因为,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我们在现时段对历史街区和建筑进行的任何变更,应该使得后人能够根据未来他们对历史史料保护的科学理解进行还原和重现。

(二)文化资源型产业的生态开发运作体系的建构

为了保护历史文化街区,更重要的是要让历史文化街区在有效利用中延续下去。需要根据国家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法规制度,结合各历史文化街区自身实际,建立和制订出一整套完整的、有深度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改造的法规措施。

1 “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有其自身独特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原则

(1)保护街区的历史延续性、原真性,能够建立起固有居住街区(社区)的社会生活环境。

(2)考虑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可持续性,促进历史文化街区房产权属的明晰化,考虑到历史文化街区内大量的古建筑的修复问题,应首先实现街区内房产权属的私有化,以利于加大保护建筑修复资金的比例,减少政府的补贴,从根本上解决历史建筑日常维护的可持续能力的问题。

(3)“旧瓶装新酒”,“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应作为现代名人文化街区和社区进行重构。

(4)在传统文化形态和体系上振兴城市第三产业。

2 对文化资源型产业的形态、结构与特征的把握

(1)把握历史文化街区与古建筑群落的建筑文化形态、结构与内涵。作为物质形态的居住街区,它代表了该地区一定历史时段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和建造技术条件的街区与建筑形态特征与功能。

(2)名人文化效应的提升。历代生活在“三坊七巷”的对中国历史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历史名人的名人效应,是我们在保护与开发利用时应重点考虑的关键点,也是区别其他历史文化街区的根本所在。

(3)历史文化街区向文化资源产业形态转型的基本形式,如:教育、展示、旅游、文化型服务、文化型居住社区开发等。

(4)运作主体的确立。笔者在《基于愈合理论的“三坊七巷”保护研究》一文中建立了“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综合管理职能体系”。(图2)

(5)运作的载体。赋予“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以“历史文化名人聚居地”(或称为“现代文化名人居住社区”)的特殊功能,以逐步、渐进修缮“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为载体,根据“文化型社区”的模式[注1]重塑该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

(6)生态开发运作的保障机制。从生态开发运作的层面思考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利用问题,必须建立起一整套行之有效的保障机制。保障机制主要是建立起一个完整保护与利用“三坊七巷”的条例和措施。其中包括:古建筑的产权及使用权制度(拍卖制度)、修缮改造法式、利用方式制度、开放展示制度、社区维护管理制度、保护基金(资金)募集及使用制度以及激励机制等。

从操作层面看,以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综合管理职能体系为运作主体,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生态开发运作。其基本运作程序如表1。

(三)生态开发运作模式的若干模块与问题

1 历史文化街区文化资源平台的修复与文化资源定位。对历史文化街区文化资源的物质平台进行整体环境保护与修复工作,目前正在进行中,但切忌大拆大建做“假古董”,应以保持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风貌不变为总原则,根据“三坊七巷”传统建筑、街巷空间特色和布局特点,进行逐点、逐栋修复。其次,将历史文化街区文化资源的功能定位为:名人文化、历史、居住、文化型商业、历史建筑及人物展示等。

2 行之有效而细致的法规、政策、技术措施的制定。

3 管理、监督与执行机制的建立。

4 “无能力的弱势群体”迁出和“有能力的社会人士”引入机制的建立。迁出:不是将所有现居民全部迁出,而是将历史文化街区中没有建筑产权的暂居者、在经济上没有自行修复维护能力和无保护意识的居住者迁出“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并对他们进行妥善安置。引入:是有条件的引入对“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具有保护意识和保护能力,并且具有一定社会文化地位和身份的人士,恢复“三坊七巷”作为历史名人聚居地的文化环境。在引入机制的建构上,应该摒弃一般房地产开发的售地做法,政府不应该仅仅考虑经济上盈利的做法,而要兼顾文化资源保护的社会效益和历史效益。

5 历史文化街区、古建筑的维护资金的筹集问题。保护基金的筹集也应该是可持续的。除了加大政府在此方面一定的财政预算投入外,还可以通过拓展如下渠道,如:入住“三坊七巷”的“有能力的社会人士”和社会捐资,“三坊七巷”文化资源的生态型经营和运作等。

6 历史文化街区、古建筑修复技术队伍的组建、经营和经费支持。

7 古建筑的权属问题。

纵观国内外历史文化街区、古建筑保护工作,但凡做得较好的地区,除了有一整套完整的保护政策、资金和具体措施外,最根本的问题还在于古建筑的使用权或所有权多数归个人,而非国家或政府。根据日本文化厅有关国宝及重要文化遗产(建造物)的统计资料显示(1988年),在2007件(目前最新统计数量为2298件)中,属于神社寺院所有的有1472件,占总数的70%以上;属于国有、公有的231件,占总数的11.5%;个人所有的224件,占总数的11.2%;法人所有及其他的80件,占总数的4%。由数据可知,日本有关国宝及重要文化遗产(建造物)的管理及所有权主要属于个人或寺庙,属于国有或公有的份额很少。只有让个人拥有古建筑的使用权或所有权,它才有可能在利用中被持续地维护和保护下来。若非如此,仅靠政府部门出资修缮维护,如此大规模、数量巨大的历史文化街区、古建筑根本不可能实现永久、持续的保护。

通过以上对古建筑的权属问题背景资料的分析可知,解决“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生态型开发的根本问题是,解决“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古建筑的权属问题。对于“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中的古建筑的修复应该在确定古建筑权属问题之后,由入住者(权属人)进行出资,政府适当补助后,根据修复导则和条例进行逐栋修复,从而避免大规模的大拆大建的做法。

(四)历史文化街区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模式

1 生态开发的原则

(1)不破坏资源的完整性和原真性原则:

(2)具有“生态修复”功能的开发业态的选择与确定原则。

2 基于历史文化街区“文化社区”建构的运作模式

(1)名人文化环境的营造:

(2)古建、历史文化街区作为“现代名人居住环境”的生态运作和文化性居住社区的运营。它涉及教育、展示、旅游观光、文化商业服务等资源的整合与开发利用等:

社区护理发展史篇3

关键词:古村落;旅游地;历史保护;制度设计;社区发展

abstract:thecurrentourcountryancientvillageprotectionpresentsituationandthetravelingdevelopmenthasmanyproblems.thehistoricalprotectionisbasedontheculturalheritagetravelingandthetravelingsustainabledevelopmentcomprehensivesystemprotection,isanewtopic.thetraditionalculturetolerant,therespectandtherevivalaretheancientvillagetravelinghistoryprotectionpremiseandthebackground.theancientvillagetravelingmustexploreandconsummatethemanagementmechanismwhichthelocalizationcompanyoperationandthecommunityparticipation,simultaneously,pursuestheancientvillagetravelingandthetraveling“thevillage”andtheadaptation,theinhabitantparticipatesinaspectsandsoontravelingandhostandvisitorbenignityinteractionmulti-dimensionaldynamicoriginalreal.

Keywords:ancientvillages;culturalheritagetourismdistricts;historicconservation;systemdesign;community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C912.8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2)-12-67(6)

1古村落概念界定

古村落是指建村历史长久,保留近代以前所营造的相对完整的村落形态格局、相对完好的特色民居、相对传统的生活方式、至今仍为村民居住生活的村庄聚落(可延伸至古镇),如皖南古村落、福建土楼、苗族村寨、江苏甪直古镇等,特别是各级历史文化古村镇的社区型文化遗产地,如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我国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福建土楼、丽江古城、平遥古城等,日本的白川乡和五屹山历史村座,以及日益成为旅游热点的北京爨底下村、江南周庄古镇、藏羌碉楼与村寨、黔东南苗族侗族村寨等文化遗产旅游地。

古村落是一个群体、社区、宗族、民族的集体记忆和智慧结晶,是一个集乡土建筑等物质文化遗产,民俗、民间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宗族、耕读等文化内涵于一体的人居空间。古村落保护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牵涉到古村落保护的紧迫性、时代意义、保护思路与理念以及规划与措施,包括保护古村落物质文化遗产,即古民居、村落选址原续性、建筑环境和布局的和谐性,也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和文化传统的延续性。

我国在古村落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方面经验尚显欠缺,任重而道远。基于此种现状,本文将古村落作为一个完整的包括自然、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复合因素的动态与发展的有机体系去研究,运用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方法,提出古村落保护与社区发展的可行性政策策略[1],针对古村落及其旅游可持续发展、旅游效应、文化遗产保护、古村落社区发展、社区增权、社区参与、主客关系、旅游原真性等基本课题展开论证。

本文主要运用旅游学、城市规划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和人文地理学等相关学科理论和知识展开研究,主要研究方法有文献分析法、实地调查法和定量分析法等。

2理论阐述

2.1古村落旅游地

古村落是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具有独特文脉特征且延续至今的村落,是存在于中尺度地理空间上的一种特殊景观,是由历史遗留下来的民居、事象、艺术、环境、生产以及一种抽象的文化内涵、风格、古韵氛围等组成的综合景观体。古村落既包括村落起源、形态布局、民居建筑、工艺构件等实体文物型文化遗产,又包括民风民俗、传统技艺、节日庆典、生活方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古村落是文化遗产体系中的一种重要类型,是人类智慧和自然环境的结晶,有着重要的历史、艺术及科学价值,是一笔亟待保护的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是最具核心竞争力的旅游资源,随着旅游产业纵深发展和旅游活动高品位化趋势加强,文化遗产旅游已成为旅游消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古村落也需要进行经济建设,以保持社会、经济和文化的持续发展,利用古村落的文化价值科学发展旅游,既能保护文化遗产资源,又能给古村落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古村落旅游既是一种民族或民俗文化的遗产旅游,亦是一种民族或民俗社区旅游。古村落既有珍稀的物质文化遗产,也有活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双遗产的综合体;它既是传统社区的历史文化遗存形态,也是作为现代社会一部分的人居村落社区。

因此,对作为现代农村社区的古村落进行保护,对古村落文化遗产进行整体性和活态保护,既须保护文物古迹不受破坏,更须尊重原住民的生活意愿、符合其生存利益,保持当地居民社会生活的稳定性和历史文化环境,但最终还是必须落实到处于城乡统筹基本制度支撑下的古村落自我成长可持续发展的社区发展上。而制度因素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旅游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文化遗产资源管理体制和保护利用制度取决于社会制度和环境,以制度因素为研究角度和切入点,有利于深入认识和探讨文化遗产保护的学术研究和实践课题[2]。因此,在旅游开发背景下,古村落旅游资源原真性的保持机制与古村落旅游资源本体的可持续性、古村落社会资本的运行机制,应是今后国内古村落保护与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点。

2.2历史保护

现代意义的保护观念与实践,其实是一种诠释历史建筑在当今时代意义与价值的独特方式。由于对历史的无知而造成的保护性破坏,原真性(authenticity)成为近年来历史保护的关键概念[3],这表明保护的进程已需在理念和实践上向更深层目标迈进。历史保护(historicconservation)是为减缓文化遗产和历史环境衰败速度,对保护项目及其环境所进行的科学细致的调查、勘测、鉴定、登录、修缮和改善等动态性管理活动,更是一种观念和方法[4]。历史保护学已成为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5],它包括,对于古村落旅游地的历史保护,对具有浓郁地方民俗特色的文化遗产、历史传统、社会环境、居民网络、生活方式、价值体系和信仰的弘扬与复兴,以及城乡统筹下古村落社区发展,使文化遗产旅游地得到可持续发展。

文化遗产旅游地历史保护是基于文化遗产旅游及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性系统保护,是一项新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课题。本文跨越学科界限,通过借鉴并整合社会学、人类学、城市规划学等学科理论,力图以其解释力显示对理论、政策和实践的特定价值,构建多学科多层次的文化遗产旅游地的历史保护体系和策略。

2.3社区发展

社区在狭义上是指农村相对独立的自然树落和城市内有一定人口规模限定的地缘性生活共同体。社区发展(communitydevelopment)是政府、居民和相关社会组织整合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塑造居民社区认同与归属感、培育社区参与、互助与自治的过程[6],是一种有计划的社区动态变化过程,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从而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超越于1991年民政部首倡并逐步试点的由政府推动侧重于改善城市居民生活的“社区建设”,社区发展不仅要帮助居民争取当前要求,更重要的是居民自我成长与发展[7],前者是指社区经历了特殊变故后的重建,或是弥补某些不足的过程,后者则是针对城乡现代化的分离性冷漠化现状,通过增加社会资本,提倡人文关怀和人际联络的社会整合方略。社区发展应符合解决问题、由上而下、全体参与、相互合作、物质与精神发展并重等原则[8],它更强调运用民间组织增强居民社区意识、社区体系内外相关单位协同整合等方面。

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视野下的社区发展更应延伸至乡村社区。社区发展应围绕城乡区位功能,现有资源配置合理性、适度性的要求,破除与之相关的制度障碍。如果说政府对社区自治的帮助扶持是治表,推动社区发展则是治本,在超社区范围内形成有广泛利益基础相对紧密的功能性联系,进而从内生要求上而非外在强化上提升社区意识,改变社区自治和民主监督受表层化局限的封闭性状态。

推进城乡统筹,促进乡村社区发展,必须改革现有社区建设体制。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后发型农村社区发展需要内源发展与外部干预相互整合与协调,不仅需要培养和激发社区居民的需求和发展欲望,同时要形成社区互助合作的机制,通过制度性诱导、政策保障和资金扶助,推动农村社区全面综合发展。本文认为,古村落历史保护的目标在于推动其从衰落走向物质形态、经济结构与功能的全面振兴,营造具有历史感的亲和社区,这一目标可通过古村落内外各种资源共同推动的社区发展达成。

3古村落旅游地历史保护的制度设计

3.1传统文化的宽容、尊重与复兴

文化自鄙是古村落文化遗产消亡的根本原因,而文化自毁是对更为致命的因素,培养文化自珍意识是保护的最有效途径。在古村落保护过程中,让文化拥有者认识到自身文化价值,克服自鄙心理,树立文化自珍意识,防止自毁现象发生[9],尤为急迫。徽州古村落旅游开发的实质,既是中国古文化的开发,也是原住民文化传存的开发。因此,对传统文化的宽容、尊重与复兴成为古村落历史保护的前提条件要素和人文生态环境。

要建立起古村落居民自发保护的机制,激发和提高居民的保护意识,通过宣传和教育传授保护的知识和方法,帮助居民克服对古村落文化的“自鄙”心理,使其自发朴素的行为变为一种自觉、有意识、科学的保护行动。这种传统文化的重新建构,是一种动态的真实,是传统文化在吸纳现代文明基础上而出现的一种文化创新。

探索古民居村落可持续发展之路,必须充分尊重地方传统文化和当地居民的生活习俗,保持传统建筑文脉的延续,充分发挥设计师与当地居民的参与作用,使传统建筑遗产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进一步得到保护。我们既不必“严防死守”,更不可“另起炉灶”,应科学有序“疏导”历史文化遗产的河流,使古老文明与现代社会融汇共进。当代人是文化遗产的创造者,而非被动的接受者[10],文化遗产以历史为资源,以当代社会为基础,可望“创造未来文化遗产”[11]。

在创造新传统主义与乡村重建方面,日本处在世界前列。当代日本国内旅游的怀旧与新传统主义,持续增强日本文化遗产旅游的全球吸引力。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基石是伦理道德,它影响了我们几千年的生活和价值取向。要想复兴传统文化就必须从传统伦理道德做起,就必须将传统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潜移默化到每一个中国人心里去。在居民和游客的调查问卷中,“如何看待村庄建造讲究风水”,绝大多数选择了“我们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可适当利用”(游客100%;居民97.3%),表达了对文化传统的宽容态度。

为促进古村落及其旅游可持续发展,黄山地区有必要推进黄山市徽文化发展战略,设立徽州文化院,建立徽州文化发展基金,宣扬与传播徽文化,同时,让徽文化走进黄山市中小学生课堂,将古村落相关历史文化知识,传统文化礼仪等,编成中小学补充读本,让广大青少年接受古村落传统文化熏陶,从小树立遗产保护意识。特别是在西递明经书院和周边乡村中小学开展徽文化教育,让孩子们习得传统礼仪,了解传统民俗,学习传统技艺。邀请民俗专家在社区、学校举办徽州民俗讲座,搜集整理和设计恢复已经消失或濒临灭绝的传统民俗。

3.2城乡统筹与社区发展架构

城乡统筹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是全面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城乡一体化准确反映城市和乡村的内在联系,有利于在城乡联系层面上推进城市化进程,有利于城市化与解决“三农”问题,使之成为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改变二元经济结构的新思维和推动力[12]。新农村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新目标和新模式,城乡一体化的战略重点应放到新农村建设上。

从社区发展的角度来理解,并不是所有的古村落都宜于把旅游业作为社区发展的主业,而应通过社区自主能力的培植,结合科研机构和学术专家的规划,政府构建社区旅游整合的平台,将社区发展与旅游发展相融合,形成社区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13]。

从根本上说,农村社区发展的最终目标在于通过社区建设赋权于民,培育社区居民的自立、互助、合作精神,增强农村社区自我整合和发展的能力[14]。如皖南古村落的査济村古建筑群保护协会非盈利的乡村民间组织,缺乏制度扶植和资金支持,在行政管理和商业经济的双重围攻下而陷入尴尬和消亡的境地。

3.3本土化公司运营与社区参与管理机制

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均衡是推动旅游目的地及相关社区制度变迁的重要动力。在社区共生系统中,社区各个利益主体对社区旅游参与程度不同,旅游社区的发展模式也会不同,其发展模式的差异主要取决于社区集体、社区居民、开发商、地方政府以及中介组织的参与程度。

西递、宏村分别采用以村镇为主体和公司租赁经营为主体的两种模式进行旅游开发。宏村旅游管理公司在景区开发、营销和服务水平上的优势无可置疑,但在社区发展、居民致富方面考虑欠佳,与社区沟通比较欠缺,由此引发的居民与政府、开发商、旅游者的矛盾冲突以及居民遗产保护积极性受挫等,已对旅游地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西递村镇经营在就业、提供商机、旅游分红等方面向本村居民倾斜,居民得到较多实惠,因而旅游参与度较大,但在集聚发展资金、管理水平、营销宣传方面存在弱势,缺乏发展后劲。从长远来看,西递目前经营模式和经营状况很难保证社区旅游参与度再提高,因此合适的制度安排是提高社区旅游参与水平的根本保障[15]。作为可持续旅游的一种实现形式,社区参与旅游的成败与利益相关者利益的协同程度和行为的协作方式密切相关。贵州天龙屯堡“政府+旅游公司+农民旅游协会+旅行社”四位一体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在全国颇具典型性[16],西递和宏村可资借鉴。

在我国,旅游社区居民自治型社区参与模式起步较晚,但已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例如,一些乡村旅游社区成立了居民全员参与或自愿参与的集体性旅游股份公司,集体和个人都在公司占有股份,统一旅游业的经营活动,这种发展模式有效防止“飞地化”现象和社区居民边缘化,充分调动了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发展的积极性。但原住民的生活形态怎样最大限度保存下来,成为古村落保护的两难问题:没有了原住民,古村落失去了人的历史;有了原住民,其现代化的生活要求又可能破坏古村落的风貌。乌镇以其所宣称的“保护最彻底,功能最完备,环境最优美,管理最科学”,采取“先整体搬迁,后规划返迁”[17],然而,这一“乌镇模式”让居民成了临时工与雇员,何以再“脱胎转世”为世代生息的原住民?令人深思。

关注社区居民的文化感知和保护态度,关注旅游发展利益分配,强调社区参与旅游规划与决策过程,提高居民主体地位,强化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关注社区民生问题,提升居民地方认同感[18],是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可试验“政府主导+社区主体+企业经营+第三方力量介入+法制规范”的社区旅游发展模式[19],以完善古村落文化遗产旅游地本土化公司运营与社区参与等管理机制。

4古村落旅游地历史保护的制度保障

4.1整合型历史保护管理措施

在保护理念、方法和手段上,古村落旅游地须由过去文物考古和建筑修复,演进为多学科共同参与的综合行为,进而具有多学科、综合性和多样化的特点,使保护从建筑师、规划师和文物保护者单方面参与行为转化为更广泛的社会调查和民众参与。同时,要建立有效的历史保护工作学术和职业的动态网络和合作机制,建立有效的信息网络和体系,获得来自居民、企业、科研机构和政府部门等相关团体的反馈信息,从而构筑并落实多学科全方位、延续性并具备内在协调管理机制的文化旅游地历史保护研究与实施体系。

4.2社区发展式历史保护体系架构

在古村落旅游地历史保护的宏观架构层面,本文提出为古村落历史保护和古村落旅游可持续发展,在挖掘和提升古村落及其旅游发展动力的同时,需要借助社会资本的“增权”和制度体系的支撑,在新农村建设和社区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图1)

在古村落旅游地历史保护的内在机制构建方面,本文提出在城乡统筹和社区治理双轮驱动下,推动古村落居民参与旅游,通过社区发展、本土化公司运营和文化原真性保护等途径达成古村落及其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既定目标(图2)。

4.3古村落及其旅游的原真性追求

首先,这种原真性表现在古村落及其旅游地的“乡村性”和生活化。“乡村性”(rurality)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依托。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1994)将乡村旅游定义为在乡村开展的旅游,田园风味(即乡村性)是乡村旅游的中心和独特的卖点。而作为文化遗产地的古村落就是农村,“乡村性”理所当然而又不可忽略是其特性之一。

立足于原真性保护,在城市化过程中古村落古镇应保护和延续农业社会聚落特征,比如,“小桥流水人家”是江南古镇的聚居模式,也可构成新城镇的“江南基因”,保护古镇水乡文化的原真性,营造和谐的整体人文生态系统体验[20]。古村落的农业、乡村与居民保障了乡村性,西递炊烟鸡鸣是古村落社区的生活写真;西递难断的血脉亲情是村庄的社交与关联,是古村落延续的命脉。但西递村的树林和田野里的水泥路则破坏了这种原真的古“乡村性”。有研究者指出西递街巷路面上有马粪,“卫生需要改善”,笔者在调研中发现,马匹作为生产生活的交通工具,与古村落原真性的居民场景不可分割,完全可融入古村落的旅游项目和乡村风景,只是在管理力度上要予以加强。

永久居民的存在是乡村性旅游的必要条件。居民活动是古村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保护建筑形式、改善居民物质生活条件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维持人们的传统交往模式、保护地方建筑文化,复兴已衰落的社区交往空间,使之恢复生机。

应规避文化旅游地传统文化的过度涵化与过速变迁而导致的消极影响,如象丽江古城传统的生活方式和居住活动正被功利庸俗的商业和旅游活动所取代而蜕变为“游客的古城”的负面后果应避免[21],更不宜提倡居心叵测迁出古城古村居民实施“空城计”。

其次,这种原真性表现在古村落居民与旅游者之间的真实互动性上。笔者在同村民交流互动过程中发现,多数人表现出亲切的待客态度,允许拍照合影,并主动要求把照片寄回以示保存。保护古村落文化生态系统的原生形态,要用尽可能接近文化精髓的生活样式为旅游者构建观赏、参与和体验文化事象的原真性或“舞台真实”。

古村落旅游的体验性程度一方面决定于旅游者的心理,另一方面则取决于旅游地原真性的文化氛围。最具文化体验性的旅游活动,表现形式应尽量采取“原生态”式,使旅游者在游览过程中融入现实旅游目的地的社区生活,在与当地居民交流、沟通和互动过程中获得原真性体验。在西递,笔者注意到游客在古村落的祠堂里登上花轿、在古民居坐上太师椅、在池塘边同居民一道洗菜等,并拍照留念,获取片刻的亲身体验与享受。

5结语

围绕古村落旅游地的保护与开发,探讨在传统复兴和新农村建设等大的社会背景下,古村落所面对的社区发展趋势与方向,借鉴其他学科理论和实践,尝试建立古村落旅游地历史保护的综合研究体系框架和制度设计构想。

参考文献:

[1]陈麦池,黄成林.古村落型文化遗产旅游地历史保护体系、原则与策略[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43-51.

[2]王京.关于日本文化遗产保护制度的几个问题——以民俗及民俗学的关联为中心[J].文化遗产,2012,(1):94-104.

[3]卢永毅.历史保护与原真性的困惑[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7(5):24-29.

[4]张松.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文化遗产和历史环境保护的一种整体性方法[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9-15.

[5]张松.从历史保护教育看当今的热点话题——青年学子的认识与观点[m]//《理想空间》编辑部.城市遗产研究与保护.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122-128.

[6]徐永祥.社区发展论[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5.

[7]thomas,D.n..themakingofCommunitywork[m].London:GeorgeallenandUnwin,1983:138.

[8]于显洋.社区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306-311.

[9]郑土有.“自鄙”、“自珍”与“自毁”——关于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J].云南社会科学,2007,(2):135—137.

[10]Graburn,nelson.当今日本的过去——当代日本国内旅游的怀旧与新传统主义[m]//nelsonGraburn.人类学与旅游时代.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45-162.

[11]魏小安,王洁平.创造未来文化遗产[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24-125.

[12]杜受祜.城乡一体化:统筹是关键、协调发展是目标——对成都市城乡一体化的理论思考[J].农村经济,2005,(12):3-6.

[13]余向洋.古村落社区旅游的另一种思路——借鉴台湾社区营造经验[J].黄山学院学报,2005,7(5):42-44.

[14]许远旺.规划性变迁:机制与限度——中国农村社区建设的路径分析[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0:130.

[15]杨效忠,张捷,唐文跃,等.古村落社区旅游参与度及影响因素——西递、宏村、南屏比较研究[J].地理科学,2008,28(3)::445-451.

[16]陈志永,李乐京,梁涛.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下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以贵州天龙屯堡“四位一体”的乡村旅游模式为例[J].经济问题探索,2008,(7):106-114.

[17]陈向宏.乌镇保护之谜[n].成都日报,2005-4-30.

[18]卢松.历史文化村落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与态度模式研究[m].安徽:安徽人民出版社,2009:164-177.

[19]孙九霞.旅游人类学的社区旅游与社区参与[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324.

社区护理发展史篇4

[关键词]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机制;可持续发展

[作者]王星光,贾兵强,郑州大学历史学院历史系。郑州,450052

[中图分类号]13920.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4X(2008)01-0178-008

经过长期的探索、实践与积累,国外有很多国家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逐步形成颇具特色的模式,尤其像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日本等主要发达国家的保护机制相对完备。无论是重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程度,还是文化遗产的保护理念,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在社会转型期,分析国外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机制,研究和借鉴其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成功经验,对推动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国外历史文化遗产概念演变

保护城市中的历史文化遗产不是保护落后,完整地保护“昨天的文明”恰恰是现代文明高度发达的标志。因此,国外的历史文化遗产概念首先是从保护城市建筑开始的。尽管古城保护的思想很早就已出现,但是,一直到18世纪末才开始受到重视,并逐步发展完善,形成一系列的保护机制。

20世纪30年代,国际现代建筑协会在《雅典》中明确提出“有价值的建筑和地区”的保护问题,确定了一些个体建筑保护基本原则及具体的保护措施,促进了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国际运动的展开。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外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对象从个体的文物建筑扩大到历史地段。最早明确提出保护历史街区的是1964年5月通过的《威尼斯》,提出了文物古迹保护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与方法。文件扩大了文物古迹的概念:“不仅包括单个建筑物,而且包括能够从中找出一种独特的文明,一种有一定意义的发展或一个历史事件见证的城市和乡村环境。”1972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十七届大会在巴黎通过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公约》(简称《世界遗产公约》),确定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的三种类型,扩大了历史文化遗产的范围,从此,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受到世界各国政府和公众的普遍关注和重视。1992年12月,在美国圣菲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16届会议将文化景观作为文化遗产的类型,从而进一步丰富了历史文化遗产的内涵。1997年11月,非物质文化遗产――“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得到国际的认可。截至2005年7月,世界上有170多个国家成为《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公约》的缔约国,已有788处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47个列入非物质遗产名录。

由上可知,国际社会对历史文化遗产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很长的过程,由城市建筑到城市历史保护区,由文化遗产到自然遗产,由物质文化遗产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科学、全面的历史文化遗产概念,尤其是在美国、法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文化遗产保护范围、对象、内容也在不断扩大。如1980年以后,日本在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同时,开始考虑对历史环境保护的问题,不仅反映在保护对象的扩大方面,而且还反映在对历史环境保护的物质价值认识,以及对历史环境在精神文化方面的价值的理解和评价上。历史环境保护工作已经不单是简单地保护文化遗产本身的问题,而是发展为发掘城镇魅力,进行社区营造的主要途径。传统建筑物群保存地区制度的创立,标志着文化遗存保护从崇古求美的单纯保护,走到了保护与再利用的新阶段。

二、国外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机制

(一)合理的投入机制

国外历史文化遗产在资金投入上形成一套长效的机制,从而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过程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众所周知,持续充足的政府资金投入和社会的广泛参与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保证。

在发达国家,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资金的来源主要是政府、非政府组织、社会团体、慈善机构和个人(志愿者)多方参与的运作机制。其中,政府起主导作用。美国对文化遗产的管理是国家公园制度。美国《国家公园管理手册》明确规定,国家公园是社会公益事业,根本不同于以赢利为目的的旅游开发区,国家公园的保护经费由联邦政府拨给国家公园管理局。这样,作为一项社会公益事业,每年联邦政府拨给20亿美元保护经费给国家公园管理局。与此同时,联邦政府还通过税费减免和降低门票价格等措施,鼓励社会各界对自然和文化遗产的投资。据统计,1999年来自社会捐助款达23亿美元。在英国,由国家和地方政府提供的财政专项拨款和贷款,是保护资金最重要的来源,非政府组织的捐赠和志愿者个人的捐款也是经费的重要来源。除此之外,志愿人员的义务劳动、无偿提供房产和固定资产,也可纳入资助范围。在保护资金的具体投入与运作方面,英国政府授权各种团体负责实际运作。由于与政府关系的密切程度和承担责任不同,各保护团体获得的政府拨款也不同。同时,在英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不仅在官方,而且在民间也有相应的保护组织,主要有由环境部所规定的5大组织:古迹协会、不列颠考古委员会、古建筑保护协会、乔治小组和维多利亚协会。由于介入法定程序,每年英国政府给以上5个团体相当的资助。在日本,逐步形成以国家投资带动地方政府资金相配合,并辅以社会团体、慈善机构及个人的多方合作。国家和地方资金分担的份额,由保护对象及重要程度决定。日本规定对传统建筑群保护地区的补助费用,国家及地方政府各承担50%,对古都保护法所确定的保存地区,国家出资80%,地方政府负担20%,而由城市景观条例所确定的保护地区一般由地方政府自行解决。

一些发展中国家对遗产保护的投入也非常重视。如印度每年国家投入约合3.1亿元人民币;墨西哥每年国家投入约合14.2亿元人民币;埃及旅游点门票收入的90%上交国库,再返还给文化遗产部门,用于文化遗产保护,政府每年用于伊斯兰古建筑的保护经费约合5000万元人民币。

(二)完善的保护体系

完善的保护体系主要是指科学、高效、精简、完备的管理网络体系,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中发挥主导作用。世界上最重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国家之一的意大利,建立了多层次的历史城市建筑保护和管理机构,并形成了保护机构网络。意大利历史城市和古建筑保护和管理机构主要由国家文化遗产部负责,各大区、市则设有相应的管理机构。如罗马,市政府下设有相关办公室对全市、历史城市区、发展区、文物古迹区和古建筑区分别规划管理,其中罗马市设有总体规划办公室,负责全市总体规划,重点是全市的生态环境、城市交通干线、地区城镇的发展。罗马市历史城区建筑保护办公室运用微机系统对历史城区的街区保护、建筑维修、私人住宅改建和居民生活环境改善进行

全面管理。罗马市郊区办公室组织管理郊区市政建设项目,规划管理郊区各小区的配套建设,负责重点小区改造规划的实施。除了国家各级政府机构外,意大利还有一些保护历史城市和古建筑的民间团体,如“我们的意大利”在全国有200多个分会,2000多个会员。该组织在推动政府建立法律、健全制度、保护遗产、社会宣传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法国除了国家和各城市设立有专门管理历史文化遗产的机构外,各类受保护的历史文化遗产所在地也分别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

美国国家公园系统由联邦政府内政部下属的国家公园管理局直接管理,国家公园管理局将全国50个州划分为7个大区,分别管理全国200多个不同类型的国家公园,每个国家公园都是独立的管理单位,公园的管理人员都由总局直接任命、统一调配,直接对国家公园管理局负责。所有国家公园的规划设计统一由国家公园管理局下设的丹佛规划设计中心全权负责。澳大利亚对大堡礁的旅游管理包括一系列完整严密的计划,主要有分区计划、地点计划、管理计划和25年战略计划。这些计划从空间上覆盖了整个遗产区域,并对敏感地带和关键地点给予更细致和特别的管理。在时间上,除重视日常管理外,还注重战略管理,使大堡礁的保护和资源利用具有可持续性,而不仅仅看重眼前利益。这一系列的计划成为大堡礁旅游管理各项工作的指导,保证了整个旅游管理过程都贯穿了对世界遗产保护理念的实现。

作为我国近邻的日本,在保护历史文化体系中的成功做法颇值得我们借鉴。国家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由文物保护行政管理部门和城市规划行政管理部门这两个相对独立、平行的组织机构共同负责。与文物保护直接相关的事务归国家文部省文化厅,与城市规划相关的事务归国家建设省城市局。为了给政府决策提供高层次的参谋,使行政与学术有效地结合起来,地方政府机构中还设立法定的常设咨询机构――审议会,其作用是提供技术与监督。日本的国家公园由环境厅与都道府县政府、市政府以及国家公园内各类土地所有者密切合作、联合管理。国家公园的管理就是与公园的其他用途使用者达成某种程度的合作,通过合作管理体系来对自然环境进行保护。日本的国家公园建设往往是由政府与私人合作进行。一般情况下基础性工程如道路、自然小径、野餐地、停车场、野营地和厕所由政府负责建设,而能够收费的设施如客房和交通设施则由私人投资兴建。

(三)科学的保护理念

开发与保护、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等观念,都会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产生重要影响。许多国家,从本国的实际情况出发,采用分区管理和分级管理结合、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相结合、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相结合,以实现历史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

从国际经验来看,分区的方法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保护和管理手段,并且得到了大多数国家的利用。在美国就有国家公园和州立公园之分,不过国家公园局与州立公园的联系很弱。但州立公园确实起到了减轻国家公园旅游发展压力的作用。日本则根据《自然保护法》划分为荒野区、自然保护区和地区自然保护区3种类型,根据《自然公园法》,又划分为国家公园、国定公园和地区性自然公园3类。q9澳大利亚的卡卡杜公园,就是根据保护的需要划分成4个开发区,第一区建有旅店、饭馆及良好的公路和停车条件;第二区仅有简单的旅店,停车场减少;第三区仅提供野外宿营地和简易公路;第四区仅有人行小道和简单的营址,这样极少数的游客才能到达第四区域,即需要重点加强保护的区域。同时各个区域的划分和管理措施也随时变化,不断调整,例如有的地区在开放一段时间后,又实行半封闭半开放。

分级手段也是各国加强资源保护和管理的常见手法之一。意大利把文物保护分成4个等级:第1级是具有重大历史价值的建筑艺术精品,称之为“重要文化价值建筑”,其保护方法和我国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类似,即一切按原样保存,保护原物不得改变;第2级指具有特色的建筑,对此稍松一些,室内外的可见部分不可改动,但结构可以更新;第3级是地方价值建筑,仅保存外观,室内可以改动,增加现代化的设施,以便更好地加以使用;第4级指上述文物建筑周围环境中的一般建筑,只保存其外形,只要原样不改可以重建。这样,国家根据文物的保护级别,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

许多国家都采取措施保护本国的传统文化,如法国、韩国等国都十分注重保护和弘扬本国的传统文化,增强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在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时,吸引公民自觉加入到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行列。英国同样十分注重开发文化遗产资源,旅游业十分发达。伦敦两日一次的白金汉宫皇家卫队换岗仪式,几乎每次都吸引数万至数十万游客。日本也一样,积极发掘民俗文化资源,吸引旅游,增加收入。日本一年一度的焰火大会,是日本人最有特色、最为普遍的传统活动之一,也是日本之夏的时令风物,仅东京的焰火大会,每年都有近百万人观看,吸引了大批外国游客。

此外,国外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过程中,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如旅游设施与生态系统相协调、引导健康旅游行为,避免对文化遗产的破坏。马来西亚的古那穆鲁国家公园和尼亚国家公园的接待设施都是二层的传统民居建筑,它们的高度都低于当地森林的高度,其色调大多是木色,采用分散在森林中的布局。许多建筑是依生态环境有序而建,因此许多古树和名贵林木并没有因建设而受到破坏,在公园内没有建筑物是用水泥和石块构建的。在澳大利亚的大堡礁绿岛公园,游客不许带走任何自然物体(包括贝壳),违者将被处以高额罚款。在新西兰的卡巴提岛,游人在上岛观鸟前,必须经过一天的相关知识培训,然后洗澡消毒,不许自带食物和背包,上岛后的行为须举止文明,岛屿上也没有明显的建筑设施,当游客离开时,可见到这样的标识牌:“除了你的脚印,什么都别留下”。

(四)完备的法律保障

国外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经验表明,遗产保护法律先行。国外普遍采取的方法是不仅立法保护,而且法律保护体系和法律监督体系同样完善。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法律中,法国针对相应的遗产概念,确定了一整套行政管理体系、资金保障体系、监督体系、公众参与体系等,使得保护制度法制化。早在1913年,法国就制定《保护历史古迹法》,成为世界上第一部保护文化遗产的现代法律。1962年,法国又制定了“历史性街区保存法”,亦称“马尔罗法”。1930年英国政府制定了《古建筑法》,对于保护古建筑做了具体规定。1967年英国制定了《城市环境适宜准则》。1943年,德国立法规定改变历史建筑周围500米环境要得到专门的批准。1962年,德国还进一步制定了保护历史性街区的法规。与此同时,俄罗斯、匈牙利、西班牙等国家都先后制定了有关法律。意大利专门立法对历史文化名城实施成片保护,房屋拆迁、维护必须依法,不得擅自修缮。俄罗斯立法规定世界遗产区域内不准乱拆乱建。①

1885年,加拿大联邦政府就颁布了国家公园行政法令,现已有6部与保护国家公园相关的国家立法。其中在体制方面的有《加拿大遗产部法》、《加拿大国家公园局法》;在自然遗产管理方面有《加拿大国家公园法》;在文化遗产管理方面有《遗产火车站保护法》。1972年,我国台湾省也

通过了《国家公园法》。

澳大利亚非常重视立法的地位和作用,目前已建立起十分完善的遗产保护和旅游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大堡礁海洋公园法》(1975)是关于海洋公园的基本法,其法规为海洋公园的建立、看护和管理提供了框架。昆士兰州政府制定的《昆士兰海洋公园法》(1990),对邻近海域的保护提出了补充规定。此外,还有一系列关于大堡礁的专项立法,如《大堡礁海洋公园法(环场管理消费税)》(1993),《大堡礁海洋公园法(一般环场管理费)》(1993)、《大堡礁地区(禁止采矿)条例》(1999),《大堡礁海洋公园(水产业)条例》(2000),《环场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法》(1999)等。澳大利亚关于大堡礁法律法规的条款很细,可操作性很强,避免了执法的随意性,减少了执法过程中的摩擦。

为了有效地保护和充分利用日本的自然风景区,日本颁布了以《自然保护法》、《自然公园法》、《都市计划法》、《文化财产保护法》等16项国家法律,以及《自然环境保护条例》、《景观保护条例》等法规文件,形成了日本自然保护和管理的法律制度体系。日本国家公园的保护和利用法规由国家环境厅制定,每5年修订一次;准国家公园适用的法规仿照国家公园的标准,由国家环境厅、都道府县制定。1960年韩国政府颁布了《无形文化财产保护法》。此外,在欧洲各国,诸如法、德、芬兰、挪威等国,在近半个世纪中,先后都颁布了相关的文化遗产保护法案,建立了严密的保护机制,形成了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制秩序和良好的人文环境。

三、对我国历史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通过对国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机制的历史考察,我们可以发现,历史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科学的保护机制起到重要作用。国外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功经验,对于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我国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我国各个历史时期人类的社会活动、社会关系、意识形态,以及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当时生态环境的状况,这既是中国各族人民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全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它自身所具有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是不可替代的。仅世界遗产而言,1985年11月,我国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成为该公约的缔约国之一。1986年,我国开始申报世界遗产,现已拥有33项世界遗产,仅次于西班牙和意大利,位居世界第三位。中国境内的世界遗产包括:文化遗产24项,自然遗产4项,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4项和文化景观1项。但是,与国外相比:美国国家公园系统占国土面积的3.5%,仅51个国家公园就占2.07%,日本28处国家公园占国土总面积的5.48%,泰国占6.6%,新西兰为7.7%,台湾省为省域面积的8.4%,而我国国家风景名胜区共119处,总面积4.7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总面积的0.5%。从这些数字可以看出,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相对数量不是很多。再加上近年来我国对世界遗产的保护不尽如人意,甚至出现建设性破坏等现象,土地的超容量开发和过度利用已经威胁到这些珍贵世界遗产的完整与真实。因此,当前,我们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责任重大,很有必要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和做法。

(一)创新投入机制

目前,我们国家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投入主要是政府投入为主体,还没有形成多方参与共同投入的机制。由于投入机制还不健全,加上国家财政投入不足。使历史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大打折扣。《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规定: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和地方文物保护专项经费,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投资主管部门、财政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共同实施管理。有关数据显示,近10年来,美国每年投入在国家公园体系上的财政资金,平均折合人民币168.2亿元,中国风景名胜区却仅为0.1亿元,占美国的0.06%。也就是说,美国每年用于国家公园的财政投入为中国风景名胜区的1682倍。美国2003年比1995年财政投入增加了约42%,中国与此同时增加数为0。2000年,韩国20个国立公园的经费,相当于6亿人民币,其中一半是国家投资,其余是门票收入和团体捐助。而我国151个国家风景区,国家只投资1000万元人民币,有的地方政府每年还向其风景区索要几千万元人民币,从而迫使风景区提高门票价格并扩大景区开发规模。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公益性事业,是政府行为,政府是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责任者,因此,国家要加大遗产保护资金的投入,建立以政府为主体。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吸收民间资本,从而保障历史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有稳定的资金来源。在加大投入的同时,政府应该设立财政专项资金,用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人才培训、紧急救援、宣传、咨询、考察、教育、交流等一系列活动。国家要制定相关的社会资助政策,给提供资助的企业和个人在政策和税收方面的优惠。政府鼓励以个人名义设立基金,尤其欢迎港、澳、台及外国企业家为保护和开发文化遗产设立基金。还可以向旅游、交通运输、餐饮等部门征收一定的文化遗产资源税或以冠名权等形式,以扩大资金来源。

(二)改革保护管理体系

目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风景名胜管理暂行条例实施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的规定,中国的文物单位、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都要接受上级多个主管部门的业务归口管理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行政领导,业务的行政审批权在中央主管部门,财政的控制权在地方。关于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管理体系具体情况,可以参阅表一。∞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中国文化部委托中国艺术研究院协同相关部门进行管理。目前,我国这种职能重叠,纵向分离的文化遗产的管理体系,很容易导致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的局面。

俄罗斯的世界遗产的专门保护机构是俄罗斯遗产委员会,墨西哥世界遗产的专门保护机构是国家人类学和历史局,意大利世界遗产的专门保护机构是文化遗产部。因此,为了实现历史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应建立直属于国务院领导的国家历史文化遗产管理委员会,直接管理自然遗产、文化遗产、自然文化遗产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委员会行使管理权、监督权,进行垂直管理。国家历史文化遗产管理委员会指导文化遗产地开展工作,并对资源保护和利用的重大问题做出科学的和最终的决策;同时理顺地方政府与遗产地管理机构的工作职责,确立政府的责任制度,提高官员依法管理与保护文化遗产的责任感。要给予文化遗产地管理机构对内和对外的统一管理权,特别是应赋予其必要的执法权。

(三)更新发展理念

面对严峻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形势,不能因循守旧,为了保护而保护。只有积极转变观念,紧跟时代的步伐,在保护中求发展,发展中守特色,才能使保护工作落到实处,让历史文化遗产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近几年来,中国出现了空前的世界遗产申报热潮,全国有近百个项目被宣布提出申报世界遗产。各地纷纷申报世界遗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最重要的驱动力是将世界遗产

看作一个含金量很高的“金字招牌”,可以极大地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山西平遥古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第二年,旅游门票收入就从18万元增加到了500多万元;黄山成为世界遗产后,旅游收入由数百万元猛增到2亿元;苏州古典园林被列入《名录》五年来,海外旅游者年均增长18%,境内旅游者年均增长12%。这反而在一定意义上助长了一些人对历史文化遗产认识的错位,重开发、轻保护,重视经济效益,忽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承受能力。

历史文化遗产的开发和保护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矛盾,两者是辩证的矛盾统一体,并在辩证联系中共同改善其旅游资源与环境的关系,推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看,保护是开发的前提,开发是保护的基础。开发必须遵循“统一规划、依法开发、合理利用、科学保护”的原则,要充分发挥其展示历史、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功能,不能以损害遗产为代价,不能进行超负荷掠夺式的开发。因此,在历史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牢固树立“保护第一”的思想,一方面通过合理利用遗产资源获取利益,壮大经济实力;另一方面要在实践中,探索有效保护文化遗产的具体措施,促进文化遗产的科学利用,走“保护一开发一利用一发展一保护”的良性循环发展之路,并带动相邻周边区域发展,共同构筑保护屏障。

发展历史文化遗产旅游,要正确处理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实现两个效益的统一。发展历史文化遗产旅游,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但不能把经济价值作为惟一目标,更重要的是要把它作为先进文化建设的一项内容,立足于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树立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具有多方面的独特价值的正确观念,不仅关心其旅游观光价值和经济价值,还要注重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及遗产资源的保护,树立新的文化遗产旅游发展观,实现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借鉴国外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以保护为前提,按功能分区原则整治错位开发,以突出生态保护为重点,严格整治超载开发,做到分区定位建设。禁止在文化遗产核心区和保护区内建设宾馆、招待所、疗养院及各类培训中心等各类建筑,严禁在遗产所在区周围设立各类开发区、度假区,以保护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凡不符合总体规划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应当限期拆除或改造。

(四)加大立法进度

与英、法、日等国家的法律制度相比,我国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仍显得很不健全。目前,我国对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没有一部完整的法律或法规予以规范,均散见于各类不同层次的法律、法规、通知及规定之中,且存在多头管理的状况,以至于职责不明或存在管理上的缺失。如《文物保护法》规定文化遗产由国家文物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环境保护法》、《自然保护区条例》规定由国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城市规划法》规定由国家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规定由国家文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等。有关保护的法规文件多以国务院及其部委或地方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制定、颁布的“指示”、“办法”、“规定”、“通知”等文件形式出现,大部分文件由于缺乏正式的立法程序,严格意义上都不能算作国家或地方的行政法规,法律和法规的比例很少,上述政策性文件和措施则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行使着国家或地方法规的职能。

我们知道,美国国家公园的相关法律,共计数十部之多,其中很多是专门法,如《特许经营法》、《国家公园航天器飞越管理法》、《国家公园体系单位大坝管理法》、《公园志愿者法》等。同时,美国国会还为每一个国家公园体系单位制定了授权法,为每一保护单位确定了其使命、基本政策和有针对性地解决该保护单位历史遗留问题的法律规定。专门法和授权法,明确了美国国家公园的基本管理政策,真正成为管理的法律依据。在保护基金投入方面,美国有24部联邦法律,62种规则、标准命令,保证了美国国家公园体系作为国家公益事业在联邦经常性财政支出中的地位,确保了国家公园主要的资金来源,使国家公园管理机构能够维持其非营利性公益机构的管理模式。美国法律严格禁止在所有国家公园和历史文化遗产地修建索道;公园内除了按公路美学的原则修建必要的公路外,严格限制其他机动交通。在欧洲以及日本、加拿大等国,世界遗产保护区内几乎见不到索道,即使有,也都远离遗产保护区。《美国国家公园手册》指出允许公园被用于商业目的的旅游,是对国家公署的独特绝佳财富的浪费。所有这类旅游都应该被制止。”“必需的公园内宿营地应根据自然景观要素来设计和操作,豪华宾馆无疑是不合适的。”

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针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国家立法。因此,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需要法制体系和法制环境的建立、健全和完善,推进文化遗产资源保护的法制化,真正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以法律为准绳,保护我国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免受不法侵害。

(五)加强科学研究

历史文化遗产的不可再生性和不可替代性,决定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科学技术研究与应用的高度严谨性、交叉性、综合性。因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是十分广泛、复杂的领域。在这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科学技术,就包括对保护的各种对象、损害的原因及修复等专门研究,其中包含有专门或综合的科学知识和技术发明等丰富的内容。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问题,既是经济资源,又是文化、教育、科技的资源问题。在历史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中,充分利用系统工程研究方法,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战略与相关政策研究;实施文化遗产的科学调查评估行动,全面掌握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资料;大力加强文化遗产保存与修复的基础科学研究,实施关键技术攻关行动。通过计算机网络,利用虚拟技术,整合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实施历史文化遗产的数字化战略,推动历史文化遗产进入数字化时代,实现历史文化遗产展示和保护的现代化。

(六)普及文化遗产教育

社区护理发展史篇5

关键词:历史性城市景观历史街区城市文化

广泛的历史街区背景,也就是历史性城市景观对于城市更新的要求。历史性城市景观的提出要求在历史街区保护中,注重更为整体性和多元化的历史价值,更加系统而全面地评价历史街区在这样的背景下所应该承担的意义。历史性城市景观的意义主要在于在支持街区保留与历史和环境相关的价值的综合背景下,也注重努力寻求发展。

我们希望能保留其有价值的部分,在现代和过去之间建立联系,让时代的沉积显现出来。正如历史性城市景观所希望的,作为“软性法律”,不仅用于历史遗产城市,也用于所有的历史城市,更广泛地应用于历史城市中的历史街区。

历史性城市景观实际上涉及更广泛的城市的公共空间体系的保护和整体街区的发展问题。我们需要考量其历史价值和现实状况,试图在其中寻找平衡,也就是公共利益的平衡,从而界定保护和发展的依据和方法。

原真性中的时间属性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历史是在不断演进的,历史街区中包含着多个交织的历史时段,很难将它们区分开来,也不能将历史街区“定格”在某一历史时期。

除了有形的景观之外的文脉延续,在历史性城市景观之中,更包括社区的延续和社会生活的传承。无形的、非物质的价值包括历史影响、文化民俗、生活延续三个方面,而其关键都离不开“人”。

在历史街区更新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利益冲突,譬如:

(1)财政负担:一般情况下,文物会增加其所有者的负担,因为按照文物保护法,他们有义务对其进行保护;

(2)经济利益:出于经济利益的需要,文物建筑可能会被拆迁,或建造廉价建筑;

(3)功能经济性:通常情况下,文物保护都与功能经济性相冲突,如由于没有统一供暖,冬季产生的高额取暖费;

(4)公共利益:保护对于公共利益也会造成影响,如保护的石砌街道不利于自行车和轮椅使用,也是额外的道路交通噪音的来源;

(5)个人利益:政治权利更迭,所属机构调整,可能会造成文物保护规则的变化,也给个人利益带来影响。

在多种利益冲突的情况下,文物保护措施必须考虑到方方面面,需要遵从公平、全面的利益平衡。这样可能会造成部分负面后果,如为了避免冲突,不能进行文物保护计划;当然也有正面后果,如文物保护被看作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因素,并能促进旅游业发展或对市场营销产生积极影响。在城市更新中,很难做到“完美的”和“理想”的效果,但需要做出“最适合”的综合抉择,兼顾各方利益,尤其是广大居民和业主的利益。

由于多元需求,空间规划己不仅仅是“描绘城市图景”,也不再试图完全控制城市发展,而是搭造有弹性的“框架”,在允许一定变化的情况下,保证整体的和谐。

历史街区的空间弹性框架尽管涉及非实体的城市天际线和景观、空间的历史继承,但整体仍然偏重于对于有形的实体建筑和街道肌理的控制。在历史街区更新的决策和实际操作中,还会涉及到无形的、难以由法规或框架来进行统一管理的部分一一城市功能和社会生活的传承。它们是历史记忆中最重要又最具有活力的部分,代表历史文化更深入、更偏向人的精神层次的传承。

如何在实体缺失、城市景观基本完全被改变的情况下保留城市记忆,就成为街区更新中的核心问题。以城市功能和特色的城市景观片段的保留来体现传统记忆,是一种较好的解决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规划者并不在街区中生活,视角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即使是关注到整体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综合多种利益平衡的情况下,仍然可能对街区的认识和判断出现偏差。而生活在历史街区的原住民是对街区发展最为关注也最有发言权的群体,甚至作为历史文化价值的一部分一一他们是传承传统生活习俗和保持社区活力的基础个体。民众的意愿为主导的自下而上的街区更新是符合最本真的社会生活传承需求的,我们必须予以关注。同时,由于个体利益的局限性,仍然需要规划和政府的指导。

其一,借鉴己有的经验。历史街区更新的规划始终是前瞻性的,在某些内容经验缺失的情况下,应充分研究不同社会制度下,例如社会福利体系下、自由市场经济等要素影响下,世界各个地区相关工作的重要成功经验,以工作对象的现状和需求为基准,评估其可借鉴性。

其二,关注多重利益需求。在整个工作程序中,关注市场利益、政府引导、民众需求三个方面,同时相对独立地分析核心问题,平衡三者利益需求,塑造一个具有发展价值、专业与科学性支持、具有可预期的前瞻性的目标与相应策略。在规划过程中,尽最大可能与相关利益方的各个核心主体就关键问题深入交流,确定对公共利益认知与价值的共识,保证规划能得到实施和使用主体以及相关方的认同。

其三,注重动态性。应对规划目标和规划成果长期地进行监测与校核,不断修正对相关内容的认识。如在后文提及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利用规划的实际工作中,通过2009年到2012年街区中文保建筑保存情况的多次摸查和对比分析,东三道巷文物保护规划和东三道巷城市设计导则进行了多次的调整。

社区护理发展史篇6

*是伟人孙*先生的故乡,也是唯一一个以伟人的名字命名的地级市。从明代开始,就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融中西文化于一炉,百花齐放,英才辈出,*在850年的历史岁月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一座积淀了沧海桑田农耕文化、中西交流华侨文化和崇文尚武名人文化,具有丰富近代史迹特质和纪念意义的历史文化名城。

*年6月*村被国家公布为第三批历史文化名村,标志我市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了新成效。为进一步贯彻*大提出的科学发展、社会和谐重要思想,积极实施省委建设广东文化大省的决议精神,围绕市委、市政府建设中“文化名城”的工作部署,实现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进一步推动我市文化名城建设工作,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争取用三年左右时间,完成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申报工作,把我市创建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历史文化名城是指保存文物古迹特别丰富,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或纪念意义的城市。历史文化名城构成的主要内容为城市整体空间环境,包括古城格局、整体风貌、城市空间环境等;历史街区和地下文物埋藏区;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以及有历史价值的古树名木、水系、村落、地貌遗址;城市历史演变、建制沿革以及特有的传统文艺、传统工艺等及其它非物质文化遗产。

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通过挖掘、整理和保护我市历史文化遗产,进一步找准我市文化定位,积极塑造我市鲜明的地方文化特色;通过明确历史文化遗产的整理和保护措施,推动一大批城市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不断创造我市独特的名人城市新面貌;通过进一步对历史文化遗产价值的挖掘以及展示,逐步形成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的旅游发展新格局,有力促进我市旅游开发与第三产业的发展。

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构筑*城市文化品牌,全面提升我市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是构建“两个适宜、和谐*”城市发展目标的重要基础。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对全面加强*文化建设,开创建设“博爱、创新、包容、和谐”*新局面,对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都有着重大战略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历史文化遗产是我市体现城市个性和特色最为珍贵的资源,也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但必须看到,我市文化发展及其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经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匹配,文化制约的瓶颈效应已经开始逐步显现。面对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发展,我市的文化生态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部分文化遗产及其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着认识不足、挖掘不够、保护不力、利用不当等诸多问题,尤其历史文化遗产资源未得到进一步挖掘与拓展,众多的历史文物和优秀近现代建筑均未得到有效修缮、保护,有的文物和优秀近现代建筑在我市旧城改造和旅游开发中甚至遭到破坏,形势严峻,不容乐观。

因此,全市各镇、区办事处和有关部门要本着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加强对我市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全面挖掘历史文化遗产及其内涵,彰显城市(镇、村)文化底蕴,打造文化品牌,早日把*建成与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与世界文明相贯通,经济和社会相辉映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二、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指导思想、基本方针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大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契机,提高全社会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加大文化遗产的挖掘与保护力度,构建科学完善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充分发挥文化遗产再现名人文化之蕴、扬伟人名城之名,提高人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二)基本方针。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坚持保护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坚持依法和科学保护,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的关系,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分步实施。

(三)总体目标。到2010年基本形成:以孙*近代革命史迹为核心,以名人、名居、名遗为重点,以有*地域文化(农耕文化、华侨文化和名人文化)特征的文化遗产为基础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认真挖掘历史文化遗产及其内涵与价值,全面提高重点“文保”单位数量,使全市“国保”数达到2-3处,“省保”数达到5处以上,“市保”数有较大的增加。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要重点打造*村、孙文西路等历史文化街区,使全市历史文化街区、古镇村达到5处以上;分类建设孙文中路博物馆群、*名人纪念馆等,使博物馆、纪念馆、名人故居等开放单位数达到20座以上;各级文保单位完好率达到100%,历史文化街区、古镇村完好率达到90%以上。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达到6个,省级的达到5个。全市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建成历史文化名城。

三、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主要任务和任务分解

(一)主要任务

全面落实创建历史文化名城的总体目标,着力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建设重点工程要以历史文化街区、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等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修复为重点展开,并按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建设工程分类保护要求》(详见附件一)落实具体工程项目的管理;加快《*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全面开展全市文化遗产普查,加强文物资源调查研究,尽快汇编形成《*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建设重点工程名录》(附件二),该《名录》还须根据全市文化遗产普查的情况,定期进行补充完善并及时公布;积极探索文化遗产保护地方法规建设,加大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管理与执法力度。

(二)任务分解

全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市为主,市有关部门为责任主体;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由市、镇区共建,以镇区为主,镇区为责任主体。历史街区、古村落修复由市、镇区共建,以镇区为主。

各镇区具体分解任务:

1.*区:保护以沙边村、泗门村、陵岗村、大环、江尾头雕楼民居群,开展水洲山炮台、华佗庙等文物点的保护,开展沙边村的规划及申报省级历史文化村的工作。开展濠头村浦江世泽坊申报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工作。修缮张惠长、李可宽名人故居和古建筑;设立经济技术发展博物馆。

2.石岐区:打造民族文化商业休闲一条街;规划建设孙文路博物馆群、龙母庙、逢源民居历史风貌区、加强旧城区古建筑的保护和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建设铁城古城墙遗址公园一条街(扒沙街、龙母街);恢复吕文成故居遗址纪念建筑。规划保护铁城东门古城墙遗址、烟墩山塔、泮水桥、西山寺、白衣古寺等文物保护单位。加强旧城区古建筑的保护。配合博物馆群的规划,开展南下武侯庙、柏桠直街东岳庙申报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工作。

3.东区:做好库充民居群的保护利用。做好库充陈天觉墓公园的规划、修缮杨子毅名人故居;申报小鳌溪村迦南园为市级文保单位。

4.南区:规划保护马公纪念堂、沛勋堂等市保单位,开展功建铁城亮公祠、文笔塔、曹边村武侯庙申报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工作,开展沙涌村规划及申报省级历史文化村的工作,建设商业名人故居文化村;近期维修曹边村武侯庙。

5.西区:打造烟洲书院-狮窖河的长洲烟雨历史人文景区;做好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醉龙的传承和保护。

6.五桂山区:规划保护古氏宗祠,传承保护白口莲山歌。

7.大涌镇:开展大觉古寺、林氏宗祠申报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工作。保护以安堂村、南文村、岚田村等历史文化古村落,申报安堂村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大涌村骑楼街;修缮有建筑艺术价值的传统民居。

8.沙溪镇:申报省级历史文化名镇;保护龙瑞村、涌头村等古村落,申报省级历史文化名村;申报沙溪风味小吃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服装题材的博物馆;保护传承鹤歌、鹤舞、凉茶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龙瑞环村龙环庙、圣狮村大王庙(洪圣殿)、龙瑞刘氏宗祠群、涌边村婆石桥(杜婆桥)申报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工作。近期维修圣狮村大王庙(洪圣殿)、龙瑞刘氏宗祠建筑群。

9.黄圃镇:加快申报省级历史文化名镇;申报鳌山村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申报黄圃腊味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建设海蚀遗址公园、名人墓地公园;做好古村落、古码头的保护;建立飘色艺术馆;保护传承麒麟舞、黄圃飘色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10.古镇镇:保护以魏邦平故居为中心的名人一条街;建设灯饰文化博物馆;灯饰旅游一条街;修缮魏邦平名人故居和魏氏宗祠;开展魏氏宗祠申报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工作。

11.小榄镇:申报省级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和弘扬会非物质文化遗产;修缮何吾驺名人故居;建立文化为题材的博物馆;加快古建筑的维修;开展跃龙桥、源泉当铺申报市保单位的工作。近期维修云路街仆射何家祠、第十街崇文书院、文化路何吾驺故居遗址、源泉当铺。

12.三乡镇:申报省级历史文化名镇;申报雍陌村、鸦岗村、古鹤村、白石村、茅湾村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申报三乡风味小吃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打造三乡温泉休闲文化旅游区;修缮郑观应名人故居;近期维修茅湾村柳氏大公祠碑亭、古鹤村日东祠、伯瑶祠、平岚村郑氏信道宗祠。

13.坦洲镇:恢复河网水乡文化景观区;保护和弘扬咸水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咸水歌。保护龙溪陈公祠、孑孑洲村水仙宫(观音庙)等文物点。开展孖洲村水仙宫(观音庙)维修并申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工作。

14.板芙镇:建设特色渔村文化养殖基地、保护何峻岗墓等文物点。

15.神湾镇:建设神湾菠萝农业文化园区、保护郑爱文墓等文物点。

16.南朗镇:申报省级历史文化名镇;申报左步村、茶东村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做好陈氏宗祠古民居群的保护利用。加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村的历史文化保护规划的实施工作。修缮欧初、陈文显、程君海、杨心如、陆兰谷、杨维学、杨日韶、陈兴汉名人故居和阮玲玉、王云五等名人故居遗址;打造美食文化一条街;传承保护崖口飘色。

申报南朗正街南朗祖庙、*村杨贞义堂(又称“朝议第”)、杨心如故居、纪念中学旧建筑群为市保单位。

17.港口镇:保护古民居。

18.南头镇:维护南亚电器原大队礼堂、团民桥。

19.横栏镇:做好古桥、古碉楼的修缮和保护

20.民众镇:进一步做好岭南水乡乡土文化民俗景观区规划建设。

21.三角镇:恢复河网水乡文化景观区。

22.阜沙镇:恢复浮虚山遗址。

23.东凤镇:

24.东升镇:

上述责任分解任务,将根据全市文化遗产普查的最新进展,定期进行调整、补充和完善。

各有关部门具体分解任务:

1、市文广新局:会同规划局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加快组织全市文化遗产普查,编制《*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建设重点工程名录》;会同规划局、责任镇(区)制订关于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建设重点工程的相应规划,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修缮维护孙文中路博物馆群、*名人馆,恢复古香林寺人文景观区建设;修复郑观应等名人故居;做好各级文保单位和非物质遗产项目的申报和认定工作,使全国、省、市重点“文保”单位,以及国家、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达到总体目标要求。

2、市建设局:全面负责市级以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建设重点工程的建设管理;协助市文广新局编制《*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建设重点工程名录》。

九曲河的综合整治与恢复,协助市文广新局做好文物的保护与抢救工作。

3、市规划局:会同文化局完成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会同文化局制订《*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市城市紫线规划》、《*市古村古镇保护规划》等。

4、市国土房管局:做好历史文化街区修复过程中公管房屋的置换工作和属于公管房的历史建筑的修缮保护工作;协助文广新局、建设局修复旧城区传统民居和华侨建筑。

5、市精神文明办:协助宣传部等有关单位要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各种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进行多形式、多层次、全方位的宣传发动,在全社会迅速形成浓厚的保护和建设历史文化名城活动氛围。

6、市旅游局:通过组织旅游团体、推广宣传,组织旅游线路,增加历史文化遗迹为主的旅游景点。

7、市法制局:完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建设,会同市委政策研究室制定并出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实施办法》、《*文化遗产保护实施意见》、《*市历史文化遗迹、遗产管理办法》等地方规章制度。

此外,市经贸局会同市文联负责做好民间艺术文化的普查和保护利用工作,组织做好民俗文化的复兴工作,组织申报*装、鹤歌等为部级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市宗教局负责古香林寺、白衣寺等寺庙的维护、修缮;市农业局负责*农耕文化的挖掘与复兴工作;市侨办负责华侨文化的发掘。

四、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工作计划

依据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的有关规定,组织实施具体申报工作并制定工作计划,是落实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总体目标与主要任务的基本条件,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工作,按“四步走”计划进行:

第一步:(*年)聘请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顾问;拟订申报计划,在对市的文物古迹、传统文化等历史和现状基本情况调查的基础上,根据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基本要求再拟订出详细的工作计划;开展《*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等规划项目的编制工作;制定《*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建设重点工程名录》。

第二步:(*-2009年)收集和整理有关申报资料并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举办培训班加强相关组成人员的培训和学习;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全方位的宣传活动;落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建设重点工程名录》各项工程项目的建设与验收工作。

第三步:(2009年)编撰和录制申报材料工作;对申报各项工作进行分项、分阶段检查。

第四步:(2009年底前)完成申报工作,程序和步骤是,先由市政府向省政府申报,然后再由省政府向国务院申报。

整个申报过程预计历时约2-3年时间。

五、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保障措施

(一)统一思想,加强领导,任务考核。

当前,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市文化名城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镇区和市属有关职能部门要把思想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决策中来,切实加强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的领导。各镇区和市属有关职能部门要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并纳入“十一五”规划以及城乡规划。文化、规划、建设等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及早完成申报工作,推进实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目标。

成立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由建筑、规划、文物、历史等方面的专家和市民代表组成。要充分听取社会各界和专家学者的意见,集思广益,把专家咨询建议纳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建设的各个工作环节,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建设走向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的轨道。

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建设的政策法规和重要工程项目,统一管理、协调有关部门的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全面负责这项活动的组织协调。各级、有关部门都要成立相应的工作班子和工作机构,并指定具体工作人员负责,切实把这项活动深入开展起来。

各镇区和市属有关职能部门要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目标任务考核责任制,对分解任务实施跟踪考核,纳入市委、市政府目标考核体系。

(二)加大宣传,营造氛围,认真执法。

由宣传部会同有关单位要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各种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进行多形式、多层次、全方位的宣传发动,使保护和建设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活动家喻户晓,人人尽知,在全社会迅速形成浓厚的保护和建设历史文化名城活动氛围。要发挥镇区各社区和居委会的作用。要密切联系群众,在做好宣传工作的同时,认真做好居民的思想工作,争取市民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形成社会各界和市民齐上阵,人人关心、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各部门、镇区要认真贯彻文物保护法规,将保护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保障重点文化遗产经费投入。要设立重点项目引导、奖励资金,推动文物保护工程;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投入,促进传承发展。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保单位、历史街区、古镇古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保护的政策措施,引导社会团体和个人积极参与历史文化名城建设。

社区护理发展史篇7

一、解决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发展的现实难题

1.历史文化街区保护难度

历史文化街区普遍存在建筑老化、市政配套不足,难以符合现代社会生活和商业需求的问题。尽管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社会效益高。可以为公众带来形式美感和文化愉悦,但是单纯保护历史建筑不能创造或创造很少的经济价值,与市场经济的利益性要求成为矛盾,为此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动力不足。

纯粹为了保护而保护,难以形成持续的保护机制,只有把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历史文化街区有效结合,通过历史街区合理运营,才能解决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资金渠道。

2.历史文化街区功能定位

历史文化街区为传统生活居住区,人口密度高且年龄老化,居民大多经济拮据,消费能力有限,基础设施差,没有配套的停车场、绿地、公园等,街区功能少,难以符合现代社会对建筑的要求。

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整体科学规划定位,改造提升历史文化街区的公建设施,改善历史文化街区的居住环境、增加历史文化街区商业、引入新的人口,为复兴历史文化街区打下基础。

3.历史文化街区后续发展

历史文化街区蕴含着大量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说传统建筑是历史文化街区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则历史文化街区原住民的民风民俗则代表着街区的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不仅是要保护穿斗梁架、木雕石刻这些历史构件,更要着重于保留街区原真化的生活面貌。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经营不能只追求街区的建筑外观,更要通过延续原居民的生活形态,延续城市生存发展的文化基脉。为此整治后的历史文化街区内要保留部分原居民,保存传统的生活风貌,这才是原汁原味的保护。

4.历史文化街区的管理职责

历史文化街区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商住混合业态,民房商铺夹杂,私产公产并存,房屋性质复杂和产权多元化造成了街区管理难度。要实现历史文化街区的科学保护和合理定位,需要有专门机构牵头,协调好产权人、当地政府、居民、商户的多重关系,形成合力,共同维护街区面貌。

二、探索历史文化街区复兴的方向

文化旅游是现代旅游产业发展的主导方向,随着收入提高、闲暇时间增多和旅游者个人文化素质的提高,人们出游不再满足于单纯的观光,更希望在旅游目的地感受不同的文化生活体验。历史文化街区的古老街巷、传统建筑、古朴民风是吸引游客探寻、回味的独特文化旅游资源。为了开发好历史文化街区的文化旅游,必须结合历史文化街区的自身历史文化特色来进行整体规划定位、明确开发思路、制定经营策略。

1.整体定位

历史文化街区最基本的功能是居住,传统的民居建筑群具备较完整的或可整理的成熟社区环境,富含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历史文化街区兼有文化职能,是城市历史的标志印记;历史文化街区又具有商业职能,在过去和将来,居民自发形成的零售商业和服务性商业都是历史文化街区的重要特色;历史文化街区还有旅游职能,随着国内旅游的发展,到历史文化街区感知旧时岁月,已成为众多历史文化街区的旅游口号。开展历史文化街区整体旅游规划,必须综合考虑历史文化街区的多项职能,同时结合街区的建筑保护规划、街区发展历史渊源、区域城市规划等多种条件,明确历史文化街区的整体定位,明确居住、文化、商业、旅游等多项职能的组合。开展历史文化街区经营规划,更要注重历史文化街区原真性的保护,原真性不仅是建筑物外貌的仿古造旧,更包括历史文化街区居民和睦的邻里关系、古朴的生活情趣和传统的节庆风俗。为此开发历史文化街区一定要避免破坏街区原有的社区生态系统,最大限度地保护保存街区的社区生活和业态是最吸引游客前来的重要因素。

2.经营策略

每条历史文化街区的形成与发展都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岁月,能够在岁月洗礼下生存和发展,必有其独特的文化氛围和产业特色。不少历史文化街区早已是城市的特色街,如以古玩驰名中外的北京琉璃厂古玩街、以玉器销售为特色的广州华林玉器专业街、吸引美食客的上海七宝特色美食街和以老杭州民俗为主的杭州清河坊街。历史文化街区发展的成败事实证明,只有尊重历史、坚持特色、科学规划业态,理性筛选商家、打造出独一无二的专业街经济,才能使历史文化街区重新焕发生机活力。在业态选择上要结合传统文化,引进有特色、有内涵、有品牌、有聚集效应的商户;要积极鼓励回迁居民,以下店上坊、前店后坊等形式恢复传统器物的生产加工场景;要结合历史文化街区的景观元素,引进合适的业态,为游客提供配套服务。这样既有效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原真的生活状态,更能通过居民、商家和游客的积极参与,通过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打造特色文化旅游休闲品牌,保护历史文化街区传统文化,实现历史文化街区的经济复兴。

三、最后的运河人家――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实践

贯穿神州南北、横跨五大水系的京杭大运河是中国最古老的水利工程之一,古代先民们沿运河而居、沿河而生:形成众多富有运河文化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位于大运河最北端的杭州市小河直街历史文化街区正是古运河人家的典型缩影、也是代表运河文化的重要历史遗存。小河直街位于京杭大运河、余杭塘河和小河的三河交汇处,因毗邻运河支流的小河而得名,其历史可溯源唐宋时期,由古临安外草市发展而来。小河直街的发展得益于水路交通的便捷,曾是运河杭州段最繁华的水陆码头,物流丰沛、生意隆盛、四面八方的农副产品在此汇聚交易,解放前,小河直街上有米店、孵坊、酱园、面馆、茶楼、布行、木行、饭馆、南货店、客栈、柴店、篮子店、诊所、成鲞店等多种的店铺。随着20世纪五六十年代现代工业发展,小河直街周边出现了现代航运码头、棉纺厂、修船厂和石油仓库等。伴随着杭州城市化发展,“退二进三”战略的实施,运河沿岸的企业陆续外迁,小河直街边布满废弃的仓库、闲置的码头、低矮的民居、阴仄的河道,曾经繁华的街区一片破败,年久失修的老建筑、旧厂房成为危旧房。

1.小河直街历史文化街区整治措施

为了保护和重兴小河直街历史文化街区,杭州市会将小河直街纳入杭州市运河综合保护工程,对整条街区实施“修旧如旧”的维修和保护,保留了黑瓦白墙、马头翘角的传统民居、恢复了原有的酱园、孵坊、茶楼等传统建筑、保存了原有的街巷里弄独立庭院的格局、改善了沿河绿化景观、清理了废水淤泥堆积的河道,使小河直街焕发光彩,成为宜居、宜游、宜商的传统街区。根据现代社区的生活和服务要求,对小河直街民居的功能进行提升改造,增加消防、卫生等辅助设施,使小河直街成为现代生活典范。

为了实现小河直街历史文化街区的持续发展,积极探索、创新街区管理机制,杭州市拱墅区政府专门成立运河历史文化街区管理领导小组,下设小河直街历史文化街区管委会专门负责街区管理,建立街区管理制度,明确市、区两级分工。杭州市运河综合保护委员会代表杭卅i市政府负责街区的旅游开发、业态招商及二期整治开发;历史街区管委会负责物业管理和社区管理;街区居民和商户接受管委会管理,自觉维护街区的形象和风貌。

为了提升小河直街历史文化街区的功能,杭州市运河综保委和历史街区管委会积极挖掘街区的历史文化遗存、恢复街区的传统文化民俗、引入专业物业管理团队,为街区提供高品质的物业服务。

2.Swot分析

小河直街占地面积36781.2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7640.54平方米,共有建筑278套,其中239套为白墙黑瓦的传统民居、39套为配套的商业公建设施,商业面积占比为19%。与纯商业旅游类历史街区相比,小河直街总体功能仍以居住为主、商业为辅,而且房屋多为砖木结构、室内空间也为传统格居。为此先对小河直街街区的资源、环境和政策进行Swot分析,明确小河直街的发展定位。

(1)优势(Superiorty)。历史优势:宋代以来,小河直街区域一直是运河沿线的重要商业区域,历代繁荣留下众多历史遗迹类型,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风情,标志着杭州这座文化名城的历史信息和生活情趣。文化优势:流淌二千余年的京杭大运河文化滋养起两岸丰富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小河直街历史文化街区是集中反映清末民初城市平民居住文化生活、生产劳动文化和运河航运文化的重要历史文化街区之一。延续杭州地方传统特色文化,充分展示运河航运文化。地理优势:地处三河交汇处,有多路公交经过,水、陆交通便捷。

(2)劣势(weakness)。商业氛围:商业街多集中于市中心及西湖边,项目区块的商业气氛有待提升。配套设施:停车泊位少,限制了部分客源。

(3)机会(opportunity)。申遗机遇:京杭大运河是与长城齐名的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工程,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起源于南宋,建于清末民初的杭州小河直街就是当初京杭大运河最繁华的地段,京杭大运河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工程给小河直街的发展带来千载难逢的机遇。政策支持:“全面实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推进小河直街历史街区保护工程建设”直接写入杭州市政府报告中,并列入杭州市运河和河道综保重点工程的一部分。旅游产业:运河综合保护工程建设要实现还河于民、为民造福,将千年古运河打造成世界级旅游产品,运河沿线历史遗产保护与发展、特别是运河水上巴士的开通给小河直街商业发展的带来百年不遇的机会点。

(4)威胁(threat)。与运河拱宸桥板块同属运河旅游板块,地理位置上却存在一段距离,影响客源的流向、难以聚集人气。

周边的桥西直街历史街区和大兜路历史街区的传统文化商业街定位可能也会对本项目形成一定的威胁。

根据分析,要实现小河直街的复兴,应充分发挥小河直街的历史文化优势;提升改善小河直街的配套设施;在业态定位上实施差异化战略,打造独特的文化旅游品牌,为游客提供与众不同的历史文化街区文化休闲体验。

3.业态定位和招商策略

(1)充分利用环境和景观优势,打造“最后的运河^家”旅游品牌。小河直街整体功能定位于居住为主、辅以旅游、商业开发。在小河直街一期,近百户历史文化街区原住民的回迁“旧居”,恢复古运河人家的原生态生活场景,同时鼓励原住民积极参与小河直街旅游开发,利用自有物业开展经营,尽可能恢复传统工艺,让街区的游客感受真实的枕水而居的运河人家,

(2)结合深厚的历史背景,打造特色商业服务。中华老字号与小河直街都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文化背景与浓厚的文化底蕴。在传统的建筑中引入老百姓喜爱的传统传统老字号和传统业态,更有利于凝聚小河直街的人气。而小河直街历史上就有面馆、茶楼等传统商业,重新恢复更能引起人们的怀旧情怀。在招商过程中,有选择的引进与小河直街建筑风格、历史文化相符的商业业态。如中华老字号太极茶楼、丁莲芳,还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柔之艺太极拳馆;小河直街民俗小吃――新腾飞蒸菜馆、板凳面馆。

(3)结合文化创意产业的大发展,吸引文化机构人驻。小河直街临水而居的优雅环境和实惠低廉的房租(与市中心的写字楼相比)也吸引了许多文化创意人士的目光,一批摄影工作室、影视公司、室内设计公司也来到小河直街为古老的小河直街增添浓郁的文化气息,提升街区文化品味、丰富了街区的文化资源。

(4)改善小河直街的停车配套不足。与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合作,对街区道路实施单行通行,增加路面停车位;利用街区北侧与小河油库之间的空地,建设临时停车场,两项措施为街区商户和居民增加了近百个泊位;加快小河直街二期的建设进度,尽早建成地下停车库,彻底缓解街区停车难的问题。

四、结语

社区护理发展史篇8

关键词:二道桥;非物质文化;保护与传承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09021703

1引言

非物质文化是民族文明的结晶,是长期生产生活实践的产物。非物质文化作为特定地区、特定民族悠久历史文化发展的宝贵财富,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社会内容,具有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二道桥街区地处乌鲁木齐市核心地段,北起新市路,南至胜利路一巷,由北到南贯通解放南路和胜利路,城市干道外环路从街区中东西方向穿过。原居民以维吾尔族为主,同时还有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蒙古族、回族、塔吉克族、塔塔尔族等,处处洋溢着浓重的民俗文化气息。因此,积存着各族居民聪明智慧的二道桥非物质文化保护成为重中之重。

2二道桥街区非物质文化的价值

2.1历史价值

二道桥街区的非物质文化承载着一定时期的历史传统,是鲜明的活态化的表述,反映了伊斯兰文化和传统的变迁,记录了传统向现代演变的信息,是原生态的文化元素。通过这些非物质文化,可以了解到二道桥街区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组织结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活生产方式,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道德习俗及思想禁忌。有助于人们更真实、更全面、更本源地去认识历史及文化。从而能够让人们更加全面、客观、公正地砣鲜独史和评价历史。

2.2社会价值

二道桥非物质文化是世居于此的各族民众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实践中积淀下来的民族精神和文化理念。这些居民绝大多数是穆斯林,一部分民族文化包含在伊斯兰教教义中,影响着他们的价值观念、心理结构、气质情感等在内的群体意识和精神,深深蕴藏着所属民族的文化基因。因此,这些民俗文化确保了二道桥各个民族特性、民族精神的代代相传,促进了民族共同发展与进步。同时具有教义性质的民俗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正确地规范、引导居民的生活行为,包含的民俗事项具有使信仰、观念呈现法规制度化的作用,以及实施社会压力和社会控制的功能。许多民俗事项本身并不是法律,但在某些情况下却具有法律的意义,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具有积极的约束作用,引导了健康的价值是非观念,具有重要的社会和谐价值。

2.3文化价值

二道桥街区作为多民族聚居地,各民族丰富壮丽的非物质文化使得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显得更加绚丽多彩。通过这些具有二道桥特色的生活艺术作品,结合相关的民俗文化资料,可以从中梳理出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审美方式和发展方式,把握其历史文化的发展脉络。可以形象地看到当时的历史事件,人们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不同人群的生活习俗以及他们的思想与感情、艺术创作方式、艺术特点和艺术成就。同时,二道桥街区非物质文化中广袤的民间文学、表演艺术具有重要审美价值,社会习俗、服饰饮食、婚丧礼仪等也蕴藏着独特的艺术价值,包含有大量未挖掘的文化艺术创作素材和原型,为现代的文艺创作提供取之不竭的源泉。

2.4经济价值

二道桥街区地处边疆,异域风情浓郁,拥有大量独特的文化遗产,这是非常丰富的潜在旅游资源,能够给旅游者提供最大的满足。二道桥街区非物质文化类型的多样性客观上可以为旅游者提供更加丰富旅游环境、旅游体验和旅游活动内容。这样以多民族风情为支撑的旅游产业就会吸引大量旅游者前来旅游观光,为二道桥地区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3二道桥街区非物质文化保护中面临的问题

3.1文化内涵认识不够

二道桥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工作流于形式,使传统的民俗文化保护与现实社会的创新发展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未能创造出应有的经济效益,影响到二道桥街区的发展。非物质文化保护的内涵是要注重其活态的传承,最终让这些民俗文化融入到现代生活中,具有鲜活的生命力。

3.2原生态环境的消失

随着城市建设的现代化,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中国社会的商业气息愈发浓厚,这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二道桥街区内传统民俗活动开展的氛围,影响着当地年轻人对本民族特色传统民俗的传承与发扬,甚至导致一些原本充满特色的民俗活动逐渐消失。与此同时,传统文化、民俗活动进行和展示的必要场所也更多地被商业大厦,住宅小区等等所代替。

3.3政府重视程度不够

国内对非物质文化保护重要性的认识较晚,在此之前政府部门在思想上对此工作的重视程度不高,保护的力度远远不够。相应的,人民群众也严重缺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也正因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缺乏该有的重视和关注,才导致了这些历史文化资源不断地被自然和人为地破坏,缺乏了原有的完整性。

4二道桥街区非物质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策略

4.1传统生活的保护

在保护二道桥民俗文化时,保持穆斯林的聚居是首要的,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聚居使穆斯林长期共同生活在一起,促进了社会交往,并对居住环境产生了归属感。生活习俗、经营活动都蕴含着浓郁的新疆特色与文化内涵,环寺而生的生活模式,直接反映街区的历史面貌。因此,必须尊重穆斯林的习俗和宗教文化,使之与现代文明一起实现延续性发展。

4.2民族商贸的延续

二道桥街区具有悠久的巴扎历史,曾是新疆各族人民互通有无,进行商品交易的场所。在传统巴扎逐步向现代巴扎过渡的过程中,应最大限度保持传统商业经营的原真性,展示独特的穆斯林聚居文化,严厉打击历史街区内的不法经营,维护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使其成为民俗产品展示的平台,让民族商贸得到延续,重现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域文化。

需要注意的是,街区民族商贸的延续,是指对该街区的经济资源加以合理开发,科学利用其经济价值,在市场化、商品化的时代背景下发挥其经济价值。并不是一味地出于商业目的,将有些传统民俗项目彻底地商品化、市场化,失去其原汁原味,与最初要保护的艺术本体和保护意义渐行渐远。

4.3民俗活动的复兴

二道桥街区是文化性、商业性、居住性并存的综合性历史街区,有着丰富的民俗活动,体现了穆斯林同胞聪明才智和创造力。歌舞是新疆向世人展示民俗文化的最主要途径。对于这些,可以依托二道桥大剧院、宴会厅等场所,定期举办大型民族风情歌舞表演,提供展示、发展民俗活动的机会。在娱乐大众的同时也可起动宣扬和推广的目的,也可以得到良好的经济回报。打造二道桥街区的知名度。还应多举办穆斯林节日纪念活动。针对二道桥街区的实际情况,可以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纪念活动,阿肯弹唱、那达慕大会、高空走绳等民族活动。这些传统民俗活动都是根植于新疆,并且有助于创造二道桥街区的多样性,从而让民俗文化活动在人们现实的生活生产中得到复兴,让其成为二道桥街区少数民族生活的文化内涵和标志。

4.4文化场所的保护

二道桥街区的保护中,应该保留有价值的历史记忆,保留真实的历史遗存,并以有效的途径使其更好地生存下去。政府应高度重视清真寺的保护工作,建立健全清真寺文物保护条例,真正实现对其的保护。可以把部分清真寺列入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排专人管理,有关政府部门应安排专项资金,对清真寺进行维修,恢复原有面貌。对于部分清真寺,保持其原有功能的前提下,适当性的进行开放。依托二道桥街区深厚民族资源文化优势,开发为旅游景点,与大巴扎一样成为旅游景点,既实现增收,也能够宣传伊斯兰的宗教文化。

二道桥街区传统非物质文化的产生、发生、发展的场所就是经过多年来人们共同认可的、约定俗成的活动空间。它们与数千年来乌鲁木齐乃至二道桥区域里的民俗在特定真实场所中的再现,使民俗活动的场所得以“鲜活”的保存。

4.5文化旅游的组织

二道桥街区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域风情不仅吸引着众多的中外游客,也是乌鲁木齐的城市名片。因此,二道桥街区作为展示民族风情的窗口,合理地组织其文化旅游的线路,对于二道桥的旅游开发和知名度的提高,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街区建设过程中,要注意街区整体风格的统一,营造特色的伊斯兰景观,建筑改造可采用伊斯兰风格的装饰,叠涩拱券、穹隆和彩色琉璃砖装饰,重点打造其特色的伊斯兰文化。

利用二道桥百年的商业品牌,深入挖掘旅游资源,将物质性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成为经营性的景区或纪念馆;安排游客参与商品制作、发展农家乐旅游等,促进旅客和店主互相交流,从而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增强旅游的娱乐性、趣味性,带来经济收益。使旅游与开发并进,促进经济的发展。

5结语

当今,国际社会把非物质文化的保护提升到了愈加突出的位置。中国社会在不断加大对街区非物质文化保护力度的同时,也正在加紧探索完善相应的保护措施。二道桥街区特有的多民族民俗文化是新疆地区最具代表性的特征之一,稍有缺失便会逐渐丧失自己的文化特色,进而丧失在中国文化多元化格局中的一席之地。二道桥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是社会整体的义务与职责,全民参与到保护与利用非物质文化中来,形成自觉保护的良好氛围和意识,对其进行充分的保护、科学合理的传承,将会极大地促进乌鲁木齐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城市的建设。

参考文献:

[1]芦原义信.街道的美学[m].北京: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

[2]穆顺瑛.西域研究[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9.

[3]w荣织.论伊斯兰教在新疆兴起的社会根源[J].西域研究,2001(3).

[4]吴国华.伊斯兰建筑美学谈[J].社会科学论坛,2004(5).

[5]阮仪三.顾晓伟.对我国历史街区保护实践模式的剖析[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

[6]郭明卓.如何理解地方特色[J].建筑学报,2004(1).

[7]范庭刚.新疆伊犁伊斯兰建筑文化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4.

[8]姚佩佩.新疆伊斯兰地区城市空间景观研究[D].石家庄:河北农业大学,2012.

[9]刘伟.试论回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J].中国穆斯林,2009(1).

[10]郭丽娜.城市地域文化特色塑造:乌鲁木齐二道桥民族风情一条街规划[J].建筑创作,2005(7).

[11]戴林琳.北京南锣鼓巷历史街区的可持续再生[J].华中建筑,2009(5).

[12]黄燕妮.民族地区民俗文化保护问题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3.

[13]刘正江.新疆城市民族商业社区变迁研究――以乌鲁木齐市南关民族社区为例[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9.

[14]冶建明.乌鲁木齐二道桥历史街区风貌保护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4.

[15]孙倩.凤凰古城传统街巷界面解析[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4.

社区护理发展史篇9

苏州古城是我国的著名古城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与重要的历史地位。在现代化与城市化的浪潮中,与我国其他的古城一样,苏州古城经历了新与旧、传统与现代、保护与发展的多重考验。尤其需要指出的是,苏州古城的情况比较特殊:一是古城面积比较大(环城河内占地14余平方公里,总体保护范围面积为22余平方公里),不像平遥古城等可以完整保护。二是苏州是社会经济发展极为迅猛的城市,发展的压力较大。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保护好古城,协调保护与发展之间的关系,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

在我国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很多城市大修大建,破坏了不少历史遗迹。作为一个高速发展的城市,苏州高度重视古城保护,并倾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苏州的古城保护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得到世人公认。苏州虽然也在大修大建,但不是以破坏历史遗迹为代价,而是千方百计将整合历史遗迹与创造现代空间相结合,“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留得小桥流水,方有现代新城”是苏州的基本态度,这也是苏州以“双面绣”城市著称的根本所在。

古城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表象上是一个空间现象,但内涵非常复杂。空间只是社会的“外显”,古城保护的背后是一个复杂的经济化、社会化过程。探索古城保护,不能就空间而论空间,必须探索其中所蕴含的经济与社会因素。基于此,本文从空间、功能以及社会三个维度探讨苏州古城的保护问题。

一、古城保护的空间维度

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城市,苏州不仅有一个相对完整的古城,而且古城中历史遗存很多。苏州政府明确将苏州古城的保护范围划定为“一城、二线、三片”。一城,即古城,含环城河;二线,即山塘线和上塘线,其中山塘线长3.5公里,上塘线长3.3公里:三片为虎丘片、留园片和寒山片。二线、三片面积共8.43平方公里,再加上“一城”面积,古城保护范围面积为22.63平方公里。在这22.63平方公里的范围内,保护内容分为三个层次,即单体历史遗迹(主要是建筑)、历史街区以及古城风貌。

(一)单体历史遗迹

单体历史遗迹是古城的基本要素。苏州单体历史遗迹较多,苏州市古城区共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43处,其中部级保护单位18处,省级保护单位34处,市级保护单位91处。另外还有控制保护单位248处。对于这些单体历史遗迹,苏州在修葺中采取“修旧如旧”的方式,以彰显历史本色。当然,最好的保护是利用而不是冻结,赋予一个合理的用途是最好的保护方法。因此,对于历史建筑,苏州或者作为开放的旅游景点,或者作为机关事业单位的办公场所,或者作为居民住宅,都一一给予了合理的用途。对于历史遗迹(主要历史建筑)的内部,苏州则采取“旧瓶装新酒”的方式对其进行宜居性改造,增加或者开辟厨房、卫生间等空间,提供供水、供电、供气、有线电视以及通信等设施。

除了文物保护单位外,为了更好地对历史遗迹进行保护,苏州还对历史建筑进行分类评估,决定其价值,决定哪些需要保护以及哪些需要更新,这样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保护的科学性,尤其是保护了一些不属于文物保护单位的建筑,实现了保护与发展的辩证统一。

(二)整体历史街区

历史街区是特定历史时期生活方式与历史文化的一种整体展现。与单体历史遗迹相比,历史街区具有整体性的特点。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改造不一定像保护单体历史遗迹那样严格,可以适当更新,但更新不能破坏整体氛围。因此对于历史街区,需要在遵循原有机理的基础上,进行小规模与渐进性的更新,否则将破坏整体历史氛围。

对于历史街区,苏州的做法是:其一,适度更新。在不改变整体历史风格的情况下,对历史街区中一些建筑进行更新。其二,改善基础设施。除了建筑物内部设置卫生间、空调等设施外,街区也增添一些基础设施。其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街区弥足珍贵的地方,在于其是延续的生活空间,蕴含着大量的非物质文化。在历史街区中,物质文化遗产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载体,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反哺。二者密切结合,不可分割。为了更好地保护历史街区,苏州大力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与利用,一方面增强了保护历史街区的凝聚力,另一方面通过市场机制为历史街区的保护奠定了一定的资金基础。例如苏州通过振兴昆曲、风俗小吃等多种形式,不仅保护了这些非物质遗产,也促进了对历史街区的保护。

(三)古城总体风貌

古城风貌是城市在古城整体形象上所显示的一种历史气氛。它不是指一楼一房,而是一个总体性的把握,一般通过布局、城墙、建筑控制以及建筑风貌等体现。

从布局而言,道路是古城保护的关键所在,它对城市平面格局起着骨架的作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城市规划教授邓尼斯·费伦赫在2000年7月的“北京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和城市发展会议”上,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保护悠久的文化遗产的重要秘诀之一在于:不要扩建老路,因为街道和周围的建筑是城市的公众形象,表达了它的个性。而一旦扩建老路,城市的个性就随着街道两旁的大树和建筑一并消失”①。苏州一直保持着“前街后河、河街并行”的双棋盘格局以及“三纵三横一环”的河道水系这一特色,这是苏州古城的鲜明特色,也较好地维系了古城布局。

从城墙而言,城墙是我国古城格局中一个重要因素,它对古城格局起到了限定作用,可以凸现出古城的轮廓。从国际上看,把古城残留结合在生态公园以及环城交通中是普遍做法。苏州由于环城河尚存,因此采取了适度恢复城墙的作法。苏州政府委托相关机构进行古城墙调查,在调查基础上,恢复部分古城墙(尽量使用原有材料)。古城墙的恢复与环城河浑然一体,清晰彰显了古城的轮廓。

从建设控制角度而言,苏州严格控制古城内新建建筑的高度。2003年《苏州市城市规划若干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规定,在古城内不再新增工业、仓储用地,不准新建水塔、烟囱、电视塔、微波塔等构筑物,不再新建医院、学校及行政办公楼,现有的不得扩大。而且,对建筑的檐口也作了明确规定,干将路、人民路两条主干道两边新建筑檐口不超过20米,水巷两岸建筑檐口高度控制在3-6米,以确保古城沿河建筑特色。今天在苏州古城14余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没有一幢十层以上的高楼,控制状况良好。

从建筑风貌而言,古城中如何建设新建筑,是一个重要问题。新建筑所面临的问题是如何与旧的文脉相呼应,吴良镛先生“戴着脚镣跳舞”②的说法就生动地反映了这一点。为了保护古城的既有风貌,苏州从街廊、空间的比例、色彩、材质、气氛等方面颇下功夫,新建建筑风格保持黑、白、灰三种色彩基调,保持与传统建筑相同的装饰风格与纹理。为了保护古城风貌,苏州还大力拆除旧建筑。人们往往认为“拆”是对保护的一种破坏,实际上很多“拆”本身就是一种保护,拆法不同,决定了是保护还是破坏。由于历史原因,苏州古城内建设了很多“鸡肋”建筑,这些建筑不是古建筑,而是后来添加的,不伦不类。对于这种类型的建筑,苏州逐步拆除,以“拆”促“保”,开创了古城保护的新思路。

二、古城保护的功能维度

古城保护不仅要注重空间维度,还要注意功能维度。如果功能方面解决不好,保护与发展之间就会产生尖锐的矛盾,古城保护就会成为发展中的“负担”,也就失去了可持续性。为了协调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矛盾,实现双赢,苏州在功能层面采取了很多措施,促进古城保护。

(一)发展新城

要想保护好古城,就必须发展新城区,缓解古城压力,这是国际经验。早在20世纪80年代,苏州按照自身的实际情况,开辟“一体两翼”的模式发展新城区——古城东部发展工业园区、西部发展高新区。这种思路使苏州成为典型的“双面绣”城市,新其所新,旧其所旧,各得其所,能够带来视觉上的震撼。来苏旅游的客人,跨越东环路(古城区与工业园区的交界),就有“恍如隔世”的感觉。这是苏州真正的魅力所在。

发展新城区只是空间形式,还必须进行功能上的疏散,才能真正缓解古城的压力。为此,苏州大力夯实新城区的各项功能,古城的一些功能(例如医疗、教育等)也采取机构搬迁或者设置子机构的形式,积极向新城区辐射,真正实现了伊里尔·沙立宁所说的“有机疏散”。苏州工业园区、高新区不仅成为功能完善的地域综合体,更在整个长三角区域乃至全国都占据较为重要的地位。

目前,苏州在“一体两翼”的基础上,实现了“四面开花”。古城东部发展工业园区、西部发展高新区、北面发展相城区、南面发展吴中区,古城压力得以大大缓解。随着吴江市的撤市变区,苏州又迎来了崭新的“大城”时代,古城也面临更大的发展机遇。

(二)转型产业

古城实现保护,必须在产业方面合理定位。苏州将文化旅游作为古城的首要产业,实现产业转型。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通过“退二进三”,古城的工厂向外搬迁,古城区内集中发展商业、旅游业、服务业。例如著名的平江路历史街区通过业态布局的控制,目前已经形成了以休闲茶馆、咖啡馆、酒吧、画廊为主的特色商圈。古城区内还充满各种特色街,例如多个餐饮一条街、十全文化休闲街、乌鹊桥路电脑街等,既彰显了古城浓浓的文化氛围,又促进了经济发展,为古城保护带来雄厚的资金支持与产业支撑。

(三)改善水质

水是苏州之魂,苏州因水而生,因水而荣。因此苏州也有了“东方水城”的名称。苏州古城保护的好坏,与水是息息相关的,不仅水路格局十分重要,水质也非常关键,“三纵三横一环”的河道水系是古城的血管,水质不好就会“大煞”风景。为了保护好水质,苏州对古城内三横三纵河道进行定期治理。由于水系的网络性与一体性,苏州还开展“两河一江”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从更大层面为古城水系的保护奠定了基础。

当然,为了维护水质,必须减少产业与人口。苏州通过发展新城迁移了大量人口,同时“退二进三”迁出了大量工厂企业,也为古城水质的保护创造了条件。

(四)疏解交通

“一体两翼”的格局虽然缓解了古城压力,但也给古城交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工业园区与高新区之间的很多联系,即使不做功能性停留,也要从古城穿过,给古城带来了一定的交通压力。为了缓解这种压力,苏州最早贯通干将路,连接东西交通。但由于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干将路也难以承受巨大的交通压力。在这种情况下,苏州开始兴建轻轨,第一条轻轨就是贯穿东西,从古城地下穿过,从而减轻了古城地面的交通压力。苏州未来还要兴建多条轻轨,对于缓解古城的交通压力,将大有裨益。

三、古城保护的社会维度

在古城保护中,社会维度最为重要。不注重社会维度,单纯强调保护,就会陷入“见物不见人”的狭隘思维中,这样的保护没有任何意义。古城保护不能以牺牲弱势群体的利益为代价,必须与社会和谐相辅相成,这一点尤为关键。在古城保护中,公平、参与、监督都是我们需要倡导的价值理念。苏州较为关注这些领域,从而赋予了古城保护更多的人文关怀色彩。

(一)倡导参与

古城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与人们的生活和幸福息息相关,不能只依靠政府“孤军奋战”,必须发动全民参与。世界上尚未有脱离公众参与还能保护好古城的先例。苏州政府高度重视公众参与,积极推动社会民众参与古城改造。苏州将非文物古建筑通过转让、购买的方式,交由民间保管;老百姓修缮古民居,政府也酌情给予补贴;通过各种载体,向居民问计,鼓励居民投入古城保护与改造的建设中。为了更好地推动社会资金参与古城改造,苏州制定了《苏州市区古建筑抢修贷款贴息和奖励办法》、《依靠社会力量抢修保护直管公房古民居实施意见》,允许和鼓励国内外组织和个人购买或租用直管公房古民居,实行产权多元化、抢修保护社会化以及运作市场化。社会力量的参与,使一批险情严重的古建筑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抢救保护。在多方努力下,民间资本、企业资本,甚至外资,形成了“大合唱”的局面,为古城保护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二)维护公平

古城保护涉及公平问题。按照需求角度,一部分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情况下追求精神生活,古城保护对他们意味着“锦上添花”。但对于很多生活在古城里的人,改善生活意味着“雪中送炭”。在人们倡导保护古城的今天,很多生活在古城的人却有着不同的感受,他们希望通过动迁改善居住状况。很多生活在古城的人都经历过“三桶一炉”的生活(取水要用吊桶、上厕所要用马桶、洗澡要用浴桶,做饭要用煤炉)。另外,古城中的安全隐患也是非常大的。一些地方低于马路,每当下雨,就会受到雨水倒灌的困扰。而且古城道路较窄,医疗急救也非常不方便。苏州市广播电视局和苏州市园林管理局联合拍摄的《苏园六纪》里有这样一段解说词:“外地人又说,老房子最有文化味,旧旧的粉墙黛瓦,该有多强的历史感。可是,那有文化的老房子夏天热、冬天冷,更缺少卫生设施,小巷子逼逼仄仄,巷口的河水也缺少了古意。江南的气候湿漉漉,人是滋润了许多,但是,风里来,雨里去,为生计奔波的滋味,全不是戴望舒《雨巷》的情调。房子漏了,用脸盆儿接雨水的时候也常常有,山墙泡湿了,却也只能等到天晴再理会。这样的古城,再不改造,怎么能够可以呢?”这代表了相当一部分古城人的心声。

必须承认,关于古城居民生活质量问题,目前还没有办法彻底解决,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苏州目前的做法是:积极加强古城设施建设,更新古城建筑内部的设施与条件,为居民提供更多的生活方便。另外,针对古城居民大多属于社会弱势群体的特点,加大扶持社会弱势群体的力度,在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医疗救助等方面倾注力量。这些举措,也为古城保护奠定了一定的社会基础。

(三)加强监督

为了更好地保护古城,同时维护古城居民的权益,苏州还积极推动监督机制。苏州目前已经建立了由职能部门、专业人员、新闻媒体、居民群众组成的监督网络。例如在古城著名的历史街区平江路街道进行“民情直通车”试点,通过民情民意的搜寻采集机制、研判分流机制、办理追踪机制、答复反馈机制,将居民的意见与要求递交相关职能部门,为居民解决实际问题。这种维护居民权益的做法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保护古城有利。

总体而言,苏州拥有我国著名的历史古城,古城保护的理念与作法在全国也比较先进。但是必须看到,由于种种因素所致,古城保护面临的难题还是很多的。首先,居民生活的改善问题。由于古城空间与客观条件所限,虽然进行了一定的改善,但有些环节仍不尽如人意。例如由于地势较低,不少区域的污水处理成为难题,势必影响人们的生活与整体水质。其次,保护需要的资金问题。尽管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已经形成,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一些古建筑不断需要维修,资金筹集也面临着一定的压力。再次,一些文化价值地位较低的古建筑前景比较令人担忧。部级文物保护单位作为开放参观游览场所对外开放,通过发展旅游可以带来大量收入,有资金保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与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用途一般有二:一是由机关、事业、学校、医院等国有单位管理使用,用作公共设施、教育、办公、社区活动场所、福利院等;二是由企业、宗教团体等集体、民营单位管理使用,用作商业用房、游览场所、宗教场所、办公用房等,资金来源尚可,保护前景也比较乐观。而控制性保护建筑以及其他一些古建筑用作居民居住,这些建筑的保护前景则比较令人担忧。这些问题都需要在今后的古城保护中进一步解决。

注释:

社区护理发展史篇10

关键词: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可持续发展

abstract:thehistoricaldistrictisthecityhistoryofnonrenewablebuildingculturalresources,shouldbeeffectivelyprotected;atthesametime,adynamicorganismvitalityhistoricdistrictisinthecity,theneedtoupdateanddevelopment.Basedontheconservationandrenewalofthehistoricuseasthestartingpoint,fromthehistoricalblockprotectioncondition,landscapeenvironment,functionevolution,trafficsituationandthelivabilityinfiveaspects,thestudyandanalysisoffourplotsinChengdeHepingDistrict,tianjincityinhistoricalandculturalblocks,andfinallyputsforwardtheprotectionSuggestionandplanning,inordertotheprecioushistoricalandculturalresourcesoftherationaldevelopmentandutilizationoftheprotected,andplayanimportantroleinimplementingthecity'sharmoniousandsustainabledevelopmentstrategy.

Keywords:historicdistrictprotectionandrenewal;sustainable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引言:作为部级的历史文化名城,天津城已有600年的历史,六百年的历史积淀,给城市留下了众多的宝贵建筑文化遗产。1860年,天津被迫开埠,租借地开始形成,至1902年,先后划分了英、法、美、德、日、俄、意、奥地利和比利时等九个国家的租界,建造了上万座西洋单体建筑(群),成为天津独具魅力的文化景观,故有称天津为“万国建筑博物馆”。

天津独特的历史街区是城市不可再生的历史建筑文化资源,必须进行有效的保护;同时,历史街区也是城市中具有活力的动态有机体,也需要更新和发展。但是谈及保护容易,而在实际建设中却并非易事,很多城市的历史在保护与更新过程中反而遭到了严重破坏,这就需要我们在城市的更新与发展中,以城市和谐发展为重,注意保护城市历史文化,尊重城市历史传统,保护城市文化遗产,充分发挥城市历史文化资源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机制。

下面对天津市和平区承德道历史文化街区(其中四个地块)进行研究与分析:

一、承德道历史文化街区现状调查研究与分析

1、地段历史沿革

承德道历史文化街区位于和平区中心,原法国租借区内,占地9公顷,由哈尔滨道、丹东路、和平路、吉林路围合而成,我们以其中四个地块作为研究对象(图一)。地段内有原东莱银行、原首善堂两个重点保护等级的建筑和多个一般保护等级的建筑,多为典型的法式建筑,是天津重点保护的十二个历史文化街区之一。

东莱银行:座落在天津市和平区中心公园附近的承德道上,创设于1918年2月,是天津的老建筑了。东莱银行的创始人是刘子山,总行设在青岛,在上海、济南、天津、大连等地,都设有分行,是当时私营商业银行中规模较大的一家,现为天津科学宫。(图二)

首善堂:是法国巴黎天主教在中国北方设立的管理教会财产的机构,以经营房地产为主业,在天津拥有大量房地产,为当时天津实力雄厚的一大财团。首善堂大楼是1919年建起,天津解放后由中国神父接管,1956年改为天主教天津教区神学院,1958年改为天主教修女院,现为北京银行分行。该楼东接吉林路,南抵营口道,西临大沽路,北沿承德道。建筑面积1544平方米,砖木结构二层楼房。多坡瓦顶,外延水泥饰面,立面两翼对称,中间突出,是一座风格稳重的法式建筑。(图三)

其他一般保护等级建筑。(图四、五、六)

图四图五图六

2地段在城市中的社会、经济、文化区位分析

历史文化街区在城市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保护对城市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可增强其所在地区的综合优势。

首先,城市是历史发展和社会变迁的产物,保护一块历史街区,就等于保护了这个街区的社会历史。历史街区是天津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其历史阶段的记忆,可使我们返观天津的城市历史,在回顾历史轨迹的过程中认识自己、反省自己、认识自己的文化所拥有的价值,增强自豪感,在发展过程中坚守天津文化的领地,抵制全球化带来的同质化冲击,为天津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和支撑。

其次,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发展,保护好历史文化街区,也可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如发展旅游业,或通过历史建筑的功能置换发展商业等。但应注意,保护历史文化街区不仅仅是一种追求效应的经济行为,不能单独追求短期经济效应,而要看到其对经济发展的长久利益,处理好短期效应和长久利益的矛盾。

另外,文化赋予城市光彩。历史文化街区对于延续历史,传承文化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城市精神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天津历史文化街区不仅是城市的宝贵财产,也是通向世界的名片,保护好天津的历史文化街区,是把天津打造成具有较大国际知名度的文化城市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文化内涵的提升也可以推动城市的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3保护现状分析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范围应当包括历史建筑物、构筑物和其风貌环境所组成的核心地段,以及为确保该地段的风貌、特色完整性而必须进行建设控制的地区。

3.1保护完好程度

对于地块内的历史建筑:原东来银行和原首善堂保护比较好;另外几栋一般保护等级的建筑沿街立面保护较好,内部却较破旧;对于整个街区风貌:街区道路全是新修道路,原来的街道风貌已经见不到一点痕迹了。

3.2景观环境分析

除了地块二整体拆除,正在新建之外,其他三个地块建筑沿大沽北路都后退一定距离(10—20m)做沿街绿化带,局部建筑拆除做绿化,此处景观环境较好(图七);各个地块内建筑布局较为凌乱,空间缺乏秩序,环境景观很差(图八);对于地段缓冲区,由于天津整体规划的失控,高层建筑的建设破坏了整个地段的景观视线(图九)。

图七图八图九

3.3功能演变分析

原来的东莱银行原为私营商业银行,现在改为科学宫,为天津市科委及天津市科协办公之所;原首善堂原是天主教管理教会财产的机构,1958年改为天主教修女院,现为北京银行。另外的普通保护建筑的现做交警大队、居住等功能。

3.4交通现状分析

地块周围有和平路、赤峰道、吉林路、营口道,内部有大沽北路和承德道。其中赤峰道和营口道为路,大沽北路上车流量大,地段西南角上是一个六岔路口,交通较为混乱。

3.5宜居性分析

地块位于天津的中心商务区,建筑多为法租界时期保留下来的以及建国后80年代左右功能大于形式类的,建筑层数在2~4层,除少数建筑保护较好外,其余的建筑布置杂乱、质量差,宜居性遭到很大程度的破坏。

二、保护性建议与规划

1功能置换

历史街区的功能应符合城市发展的要求,通过建筑的功能置换使历史街区的功能复兴。我们将街区内建筑的功能置换为以商务办公为主,创意产业也辅,提升街区活力,在保护的前提下,满足城市经济发展需求。

2交通整治

主要解决各个地块内部的交通杂乱问题,地块内部完全为步行道路,提高整个地块的可达性,结合景观,打造一个个舒适的步行空间,为居住在这里的人们提供一个安全、舒适、宜居性高的文化街区。

3景观控制

根据历史街区保护中“连续性”原则,景观规划与地块建筑风貌整体考虑,并考虑与周围其他历史街区的环境及海河景观风貌相结合,创造连续、宜人的特色景观。

4、空间整合

拆除对街区风貌有负面影响且无保留价值的建筑,改建空间设计不合理却有一定保留价值的建筑,并添建新建筑来支撑街区的功能,在保护街区整体风貌的基础上,兼顾文化保护与街区持续发展。

三、结论

以上是我们对承德道历史街区保护的研究与分析,最后提出了我们对其保护的建议和规划,希望通过这个研究与分析,对历史街区的保护能有所帮助,使城市历史文化资源得到合理的保护与利用,为促进现代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发挥作用。

四、参考文献:

【1】陈科;基于“城市经营”理念的历史城市保护策略与实施途径[D];重庆大学;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