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规划的内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17:35

人力资源规划的内涵篇1

一、关于发展性学校评估的基本情况

我国各地针对学校的评估有实验性示范高中评估,通过基础指标和发展指标的评价,对中小学校可能发展领域的指导性意见,如上海市、山东省,上海市浦东新区;普通高中的星级评估,强调以校为本的学校责任和教育资源合理配置的政府责任的教育评估,如江苏省、广东的等级评估;示范学校评估,如天津的3a高中评估。还有北京市中小学学校内部评价机制,即“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的学校自主评价。以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为主,注重评价的“增值”功能{1}。其他还有诸如规范评估、合格评估和综合评估等。

评估的一般特点是以政府的管理性评估为主、以终结性评估居多。评估的主要目的逐步由原来改进办学条件,转变到了对学校教育质量和内涵发展有所要求。

二、发展性学校评估的内涵和实践特点

1.发展性学校评估的内涵

发展性学校评估模式是英国在1997年逐步建立和完善的学校评估制度,其目标指向是改善学校教育质量和学生学业成就,关注每一所学校的成功,为学校创建各种有利的发展条件。

关于发展性评估,教育部于2003年5月以项目的方式进行了“普通高中发展性学校评估体系的构建与实验”研究。他们认为,所谓发展性高中评估是“为了发展的评估”,即以学校实际发展和自主发展能力形成为目的;是“关于发展的评估”,即以评价学校发展的过程所采取的行动策略,以学生、教师和校长的发展为重点;是“在发展中的评估”即以学校现场中的日常教育、教学、管理和学习生活为手段。试图根据学校发展的内在逻辑,运用不同的尺度去评估多样化的高中,鼓励学校追求自己的发展目标,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塑造自己的学校文化,最终形成学校自主发展。

在评估学校的实践层面上,发展性学校评估至少应该表达三层意思:一是关注每一所学校的发展,评估的是在均衡教育背景下学校的资源配置和学校的发展特色;二是关注学校的发展过程,评估是学校自身的发展历史和增值,促进学校发展能力的提升;三是关注学校教育价值的提升,评估学校的内涵发展水平,促进学校的主动发展。

2.发展性学校评估的特点

发展性学校评估需要把科学的教育理念能够转化为教育实践。所以,必须处理好下面的三种关系。

(1)教育资源配置与学校内涵发展

学校教育资源配置与学校内涵发展能力不是一种必然的因果关系。教育资源是一种基本保障,本身并不起决定作用,不同的收效取决于不同的使用方式。评估需要从注重物质或人力的资源观念转向资源运作而发挥资源效益的观念,通过学校制度重建,提高已有教育资源投入至产出的效益。学校内涵的发展,更多地是在资源的优化过程中强调内涵发展的主动性。学校内涵发展要兼顾学校的“两个发展”,一是学校的过程发展,即学校发展过程的增值;一是学校的价值发展,即学校由基础发展向内涵发展的转化。

(2)教育均衡发展与学校发展的差异性

认可教育发展在均衡发展理念上的现实差异。教育均衡发展应在增加教育资源上提供教育机会的均等。在学校评估中,既要努力缩小区域之间、学校之间的发展差距,也要注意分区规划、分类指导,让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在原有基础上办出特色。要将思路从取消重点校、扶持薄弱校,转变到消灭薄弱校、扩张优质校上来。

(3)教育均衡发展与发展性评估

发展性评估需要兼顾“两个责任”,一是政府的责任,强化政府对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一是学校责任,即学校的内涵发展提高质量的问题。政府促进教育的发展,更多地是政策引导和资源的有效配置,引导学校通过管理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学校评估就要客观表达政府、学校和社会对优质教育发展的促进和成就状态。高中学校评估要避免学校间出现恶性竞争。要求区县和学校制定科学的学校发展规划,把等级评估与学校布局调整、薄弱学校治理、标准化高中建设和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等政策导向结合起来,在一定期限内实现高中阶段教育优质层面的均衡。

三、发展性评估的基本框架

1.评价目标:促进每一所普通高中学校的发展

在教育均衡发展的背景下,实现普通高中学校教育资源的公平配置和优质教育资源的最大化,突出学校从资源配置到教育内涵的发展过程的评价,最终实现每一所高中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

2.评估的模型理论框架:从资源配置到内涵发展的引领

(1)学校发展的一般规律

可以把表1的意义简化为表2。

首先,我们可以把学校发展规律表述为三个转化。

“三个转化”。学校由强调资源的政府配置,逐步转化到学校对自我资源的优化和开发;由强调硬件资源配置的基础发展,逐步到资源配置与内涵协调发展,再转化到对教育内涵发展的自觉要求;由强调与同类学校的攀比,转化为学校自身发展中的纵向发展和增值的努力程度和实现的速度。

其次,把评估学校发展规律表述为三个突出。

“三个突出”。弱化一般评价中只对少数优质学校横向甄别的评价,更加突出对所有高中学校办学水平的提升和进步度的增值评价;弱化一般评价中对学校结果性的绩效评价,突出对学校教育质量提高、能力成长和价值提升的过程评价;弱化一般评价中关注教育的外部条件的静态评估,突出对学校内涵发展能力的动态评价。

(2)学校内涵发展能力的评价框架

①学校内涵发展能力的评价要素和关系

发展性评估以素质教育为导向,注重学校发展历史中的变化与增值;重视学校的内涵发展,关注学校教育过程中“人”的发展;重视课程改革在学校“人”的成长、提升过程中的关键作用。我们可以把学校文化发展作为学校资源的文化部分。

②“三人两课”内涵发展模型

“三人两课”中的“三人”,是模型中关于“人”的概括,直接呈现的是学校发展中作为核心影响因素的价值。它包括学校的学习主体学生,学生学习的主导者教师,学校教育发展的组织、控制者“校长”,即以校长为核心的学校领导团队。

“两课”,指的是借以实现学校教育的课程架构和课堂教学。在学校内涵发展中,它是“三人”发展的基础平台和实践平台。

一所学校内涵发展能力表现在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上,它需要以课程改革为基础平台,通过课堂教学的实践,不断提升校长团队的教育领导能力和教师的专业水平,让学生获得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从而实现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③“三人两课”模型特征

首先,关注“人”的发展。在相同或相近的资源配置条件下,一所学校内涵发展的能力取决于“人”的主动发展能力。评价学校发展的过程所采取的行动策略,是以学生、教师和校长的发展为重点。

其次,以课程建设作为学校主动发展的基础平台,以构建高效课堂教学为实践主线,强化它们在学校发展中的基础地位,这是被不少优秀学校的成功经验所证实了的。这比以学校文化为核心抓手更能体现实践层面上学校教育的本质特征。它可以表明,在相同或相近的教育产出条件下,不同的学校可能有不同的教育输入和教育过程。

再次,有利于基层学校强力纠偏。纠正忽视学校管理中人的发展与课程建设内涵发展方面,更多重视学校资源配置基础条件方面的教育误区。真正寻找到学校教育走向优质的正确道路。

3.评估的实践模型:学校主动发展的层级目标体系

建立一种高中教育可以产生持续拉动作用的、民主开放的动态激励机制。依据国家教育政策导向、尊重学校发展的客观规律、兼顾教育发展过程中重点学校和示范学校的评估的历史事实,设立学校主动发展的层级目标。

(1)层级目标设定的意义

从学校角度看,每一所高中都可以找到自己现有的位置和下一步的发展方向,从而形成学校主动发展的方向和动力。

从教育引导角度看,既关注了政府对教育投入的责任,比如一般高中到模范高中发展中的教育资源配置,又关注了学校内涵发展的学校责任,比如向低等级高中和高等级高中的主动发展。既关注每一所学校的发展,又保证了传统名校的示范性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如最高级的模范高中。

随着层级的提高,高中学校由关注自身学校个体的发展,逐步发展到对相对弱势学校的关注与扶持,逐步增加高中学校的社会责任感。我们在对学校的管理实践中,优质高中学校具有愿意承担社会责任的认识基础。一是优质高中认为这是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赋予它们的责任义务;二是优质高中学校在这种社会责任的履职之中找到了社会角色的认可;三是学校发展战略影响的校外延伸。

(2)层级目标体系

依据前面对高中发展性评估的认识,我们尝试建立高中发展性评估的基本体系为:三类四级体系。

层级评估体系根据学校的不同发展状态,把普通高中分为3类4级。层级目标体系充分反映不同等级学校的品质特征。其中,一般高中属于最基础级,模范高中是最高级。

第一,三类。一类,基础发展。包括一般高中(1级)。二类,优质发展。兼容原来的重点高中(2级)、示范高中(3级)。赋予历史传统评价中“重点高中”和“示范高中”新的内涵。由原来的选择条件优势的学校到促进所有学校发展,由学校数量受到限制到支持学校自主呈现。三类,品牌发展。主要指模范高中(4级)。重点强化这类学校在和薄弱学校的资源分享中的责任效果。

第二,四级。1级:一般高中。标准主要反映基本合格的办学条件。凡是政府批准成立的高中,均可认定。2级:重点高中。符合国家标准化高中建设的条件,体现学校资源配置的合理性。重视学校资源配置优化和学校内涵发展的协同水平。3级:示范高中。具有较好的办学条件和较高的办学水平。突出内涵发展,更加重视“人”的发展与课程建设,形成以学校文化为取向的价值观;增加学校的社会责任,建立以示范学校为核心、一般高中学校为成员的学校发展共同体,并对双方权利与义务的形式给予确定。4级:模范高中。突出学校优质教育品牌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在重庆市、全国乃至国际上具有相当的文化影响力。特别考虑优质教育资源与薄弱学校的分享(联合、合并和帮扶等),并共同取得显著的效果,履职效果给予量化和质性评定。

(3)评价办法

综合评估。每项条件达标才视为符合申报条件,不以总分作为层级的标准。强调学校主要方面工作的协同发展。

动态管理。第一、层级目标体系都具有时效性,五年内必须复核或重新认定。有效期结束时,学校应主动向评估机构提出复核或重新认定申请。办学条件和水平出现下降的或者发生其他严重问题的学校,可以作降级处理。第二、学校升级不受上一级评估年限的限制,不同层级的学校符合上一层级的条件后即可申报上一级评估,但不支持越级评估。

兼顾现实。评价过程与现行教育政策整合,学校基础发展评价与高中的标准化建设整合,侧重教育资源的配置评估;学校协同发展评价与原来的市重点、示范高中经过评估整合,侧重与学校由硬件建设向内行发展的转化,强调教育创新和办学特色;学校主动发展评价,侧重办学理念与学校文化的形成,以及广泛的社会影响力。所以,原来的市重点、示范高中经过评估后,转到相应的层级,参照新的标准进行认定。其他高中进入层级目标体系评估,必须先参加起始于标准高中的评估。

(4)评估细则

注重从宏观层面评估影响学校教育质量的主要方面和核心因素。如办学条件、队伍建设、管理水平、办学绩效、学校特色、学校文化等方面。有硬件要求,也有软件要求。各个类别等级有不同的评估标准。不同层级的学校在各项指标中的要求的高低有所不同。

从低层级到高层级的过程中,资源配置表现为合理配置到资源优化、再到资源主动开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内涵发展的要求也要逐步提高,优质学校应该承担有差异的社会责任,比如模范高中或示范高中应该不同程度地承担起薄弱高中的转化责任,从资源整合的角度实现优质资源的扩大。

(5)评估程序

①评价主体

在评价实施方案中,政府或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依据教育政策和本市学校发展的需要,制定指导性评价框架,教育评估部门在兼顾社会满意度的前提下对学校实施主导性评价。学校则要按照自身发展的需要制定自我评价方案,发掘、实施和设计学校发展的水平和路线。

②责任部门

一类高中的评估由区县一级教育行政部门或评估部门负责。

二类高中和三类高中的评估由市教育评估院负责。

③操作程序

学校自评申请,区县教育主管部门预评后推荐,评估机构进校实地考察并与学校讨论对话,校长答辩,专家评审委员会审核并反馈评估意见,市教育行政部门审批。

④学校申报

学校在申报评估前,必须首先制定发展规划,经有关部门专家论证后实施;学校按规划建设,市、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认定发展规划基本完成方可接受评估。

评估对象为所有普通高中(无论公办校还是民办校)。不设晋级申报时间、晋升等级和数量的限制。突出学校的创建过程。

4.发展规划:实事求是地科学发展

(1)年度规划

以国家教育发展规划的5年期为政策背景,不断发展和完善评价的内容和标准,并设计规划目标。

(2)区域规划

按照“分区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原则,确定不同地区的目标任务。

说明:表中空白处具体数据应依据一定要求研究确定。

从学校内涵发展能力的培育入手建构促进优质学校发展的路径,尊重学校主体发展的自主性,有利于提升每一所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促使学校教育优质资源的不断生成和扩大;重要的是把增加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的理念变成了可以操作的实践措施,也承认了增加更多高中优质教育的过程性。

参考文献

[1][英]萨丽・托马斯.运用增值评量指标评估学校表现.教育研究,2005(9).

[2]邬志辉.发展性评估与普通高中的转型性变革.教育研究,2004(10).

[3]郑金洲.学校内涵发展:意蕴与实施.教育科学研究,2007(10).

人力资源规划的内涵篇2

论文摘要:图书馆及社会各界的传统人事管理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有丰富的内涵,通过对两种管理模式的员工思想工作、员工行为规范约束、常规管理、开发管理、创新管理等主要管理内涵的优缺点作比较,可以得出由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必然改造传统人事管理以及由两种管理的优胜面组建成新型管理模式的结论。

在当今时代,人类社会的竞争就是资源的竞争,资源的竞争更多的体现在人力资源的竞争上。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包括图书馆在内的社会各界对人员的管理也开始从传统的人事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转变。由于两种管理的“理念”不同,必然会产生不同的管理原则、方法、模式和内涵。管理内涵的优劣,决定着管理效果的好坏。因此,要想更好地选择和推广最好的员工管理方式,有必要对两种管理的主要内涵作比较研究。

一、传统人事管理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内涵

传统人事管理是指对人事关系的管理,一般是指人事部门作为组织内的职能部门所从事的日常事务性工作。广义的人事管理,是指包括图书馆在内的一切组织机构(即单位、部门、团体等)对组织内人群的管理。

人力资源就是具有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人们的总称。而人力资源管理是各组织机构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运用现代管理措施和手段,对人力资源的取得、开发、保持和运用等方面进行管理的一系列活动的总和川。

在管理工作中,两种管理方式都是以员工思想工作、员工行为规范约束、常规管理、开发管理、创新管理等为主要内涵(项目),都很重视抓好这些管理项目。每个组织机构只要做好这些管理项目,就可把对员工的管理工作做好,获取应有的管理成效。这也是两种管理模式最主要的相同之处。

二、传统人事管理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比较

传统的人事管理与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既有历史上的渊源关系,又有本质的区别。传统人事管理将事作为重心,把人降格为“执行指令的机器”。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则将人作为重心,把人作为第一资源。它们可作比较的方面很多,本文就从多个方面来作比较。

一是传统人事管理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在员工思想工作方面的比较。组织机构的员工思想工作,一直是每个组织机构的重要管理环节。传统的人事管理中,如图书馆等许多组织机构以往的思想工作,都是教育、引导员工共同遵守组织机构的规章制度,共同关心组织机构的整体发展,共同把组织机构的整体工作做好。这样的员工思想工作缺点是针对性与灵活性不强。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思想工作仍是管理内涵的重要部分。以人为本的员工思想工作,就是针对性强.人性化与个性化突出.用以解决员工的思想问题,端正员工思想认识,帮助员工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良好的工作态度,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等的思想工作[(2j。做思想工作有许多方法,如:批评、处罚,用以触动员工的错误观点;说服、教育,用以引导员工提高思想认识;动员、激励,用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等。在以人为本的思想工作中,不管采用何种思想工作方法,解决什么样的思想工作问题,都是采取“尊重个性,个别对待,因势利导,强势发展”等策略,打破所有的“共同”,针对不同的员工提出不同的要求,采用相应的办法引导每个员工向好的方面与优势的方面发展。图书馆如制订以人为本的员工思想工作准则,应注意改变原来的“一体化”观点,确立允许员工个性展现的新观点,使之能在以人为本的员工思想工作中起到更好的指导作用。

二是传统人事管理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在员工行为规范约束方面的比较。所谓员工行为规范约束,即指以特定的条例约束员工的社会行为的管理。传统人事管理中的员工行为规范约束,是用较为保守、集中、单一的条例去约束员工的社会行为。在以往,包括图书馆在内的许多组织机构都订有员工行为准则、职业道德、服务承诺等,用以规范化地约束员工在工作、学习及社会生活中的言谈举止(即从大道理上说的公共行为、社会行为),对规范员工行为,稳定员工队伍,乃至保持社会稳定,都起到了极大的作用。说是对社会稳定起作用,不是夸大其词。因为我们的员工们能做到言行检点,循规蹈矩,这就是对社会稳定的一大贡献。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和统一性等优点,但也很大程度限制了员工的开发性和多样性。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员工行为规范约束,是以较为开放、杂散、多样的条例去约束员工的社会行为。制订适应以人为本的员工行为准则、职业道德条例、服务承诺条文等,都是突出人性化和个性化,特别注意制订适用于高职称人员的岗位准则、职业道德和服务承诺,允许陈景润式的员工专心自己的本职工作,而不必去关心整个组织机构的事情,不必注重仪表和礼貌性的言谈,即符合以人为本的员工行为规范所含主旨。新的员工行为规范条例,关键是能促进个性发展,落实“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的思想内涵。以人为本的员工行为规范约束,在促使员工热爱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并能遵守法律的前提下,给员工更多的空间,更多的自由,更能允许其个性的展现与张扬。组织机构完全可以通过引导员工作个性的展现与张扬来开展科研、资源开发、在线服务等多方面的特色工作,从而提高工作的档次,进一步把工作做得更好。好的员工行为规范约束,必然会收到很好的效果。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员工行为规范约束,就是有突出的开放性和多样性,但也有缺少规范性和统一性等不足之处[[3]0

三是传统人事管理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在常规管理上的比较。常规管理,即指按一些日常工作条例、部门管理规定、业务工作操作细则、上下班时间规定等日常规章制度去进行的管理。在以往,包括图书馆在内的每个组织机构都制订有许多管人、管事、管物等多方面的规章制度,在组织机构的日常事务管理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保障了组织机构日常的整体工作能正常、有效地开展。这就是广义传统人事管理中的常规管理。这种常规管理能统一本单位全体员工的工作步骤,发挥集体战斗力的作用;但是统管性过强,不能充分发挥好每个员工的“个性化”作用。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常规管理不但不会放松,而且会进一步抓好。首先是进一步完善常规管理所需的规章制度,建立一套以职工为本的独立全面的常规管理条例。组织机构人力资源管理中所需的常规管理条例,是符合“能位匹配、互补优化、激励强化、公平竞争”等原理的条例,是能充分发挥每个员工战斗力的并能取得巨大成效的条例。关键的是,以人为本的新常规管理条例是以人的能力、特长、兴趣、心理状况等综合情况来科学地安排最合适的工作,并且在工作中充分考虑到员工的成长和价值,突出人性化与个性化,制订适用于个别人和个别岗位的个性化条例。例如‘旧常工作管理条例”中,会制订“高职称人员在搞科研期间,可选择任何有利地方开展工作”(即不用坐班)类似的特殊化条例,使员工能够在工作中充分地调动和发挥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工作业绩,为最终目标做出最大的贡献。其次是注意全程、全面执行好新订条例的实施。制订出特别有新意、有特色的并适应新时期本部事业发展需要的常规管理条例,需要通过很好地落实、执行,才能生效。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常规管理,是统管性不强,但能充分发挥好每个员工的“个性化”作用的管理形式[[4j0

四是传统人事管理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在开发管理上的比较。员工队伍管理中的开发管理,是指组织机构针对职工队伍所进行的员工智力开发管理。开发管理的目的是要把每个员工的智力资源都开发好,使之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如图书馆等各组织机构都有过自己的业务学习计划、人员培训规划,这些属于传统人事管理中的开发管理。但管理不够全面,不够系统,针对性也不够强。所以说传统的人事管理没有统筹性,没有长远为单位作人才的使用规划,本单位的发展也没有一个很好的规划,是单调的调配管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开发管理,是指针对组织机构职工队伍进行人力资源开发所作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所需的开发管理规划,首先是根据每个员工的知识结构与所干工种及专业爱好等确定其开发方向,其次是明确、详细地制订好每个人的终身开发计划,然后是通过汇总、调整全体员工的开发计划去形成组织机构的开发管理规划。优质的开发管理规划,经过实施后,能够不断地把员工的智力资源开发出来,形成各自有独特优势的知识结构,达到理想的开发目的。科学的开发管理,就是促使每个员工沿着自身知识结构中的优势开发下去,使之得到不断地强化,形成越来越大的知识优势。如今,网络的开通,科学技术的进步,要求员工须逐步成为国际通用的人才,要求其所作的知识资源开发是多文种、多数据库的开发,这就使得组织机构在短期和长期的规划中有明确的目标,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人力资源的储备,进行合理培养,合理调配。因此,制订好管理规划,并切实地加以实施,这在组织机构的人力资源管理中是非常必要的。

五是传统人事管理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在创新管理上的比较。员工的知识优势形成后,如何使之发挥应有的作用,这是创新管理要做好的事情。创新管理的核心,就是要在创新活动中充分发挥每个员工的特长,获取尽可能多的创新产品。在传统的人事管理中,有些组织机构注意组织员工开展科研,有些组织机构制订过科研奖励条例,这些都属于创新管理,但是不够系统、不够全面。更主要的是没有根据员工的特长去组织个人的创新活动,对创新成果所采取的激励手段基本上以物质激励为主,方式比较单一,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图书馆原有的创新管理正是如此。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创新管理,是指管理者在根据员工特长去规划、组织知识资源开发、重组及学术研究等创新活动,并实行全程跟进,及时发现与处理好有关问题,协调好各种关系,保证创新活动有序、快速、高效地开展下去等过程中的管理行为,能鼓励和促进个人获得多方面的创新成果。开展新型的创新管理,首先要有科学、系统、全面的管理规划。在创新管理规划中,应根据每个员工的特长与组织机构特色及社会需要,为其确立长期的创新方向,制订中、短期的创新计划,然后形成总体规划。其次应做好跟进的管理与服务,为员工开展创新活动排忧解难,协调好各种关系,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其三要有创新奖励条例,在期终或年终搞好创新总结,对取得创新成果的员工给予一定的奖励,以资鼓励,提高员工的创新积极性、主动性。其四要重视社会需求(市场)的调研,注意及时对创新规划作必要的调整,以便为读者与用户生产出急需的、作用大的创新产品。更主要的是,组织机构的管理者(如图书馆的领导等)应树立强烈的创新管理意识,要对全面开展创新管理有深刻的认识,才能把本部的创新管理抓好。这些也就是新型创新管理形式的优势所在。

人力资源规划的内涵篇3

论文关键词:临川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初探

 

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是旅游者活动的本质属性,是旅游资源的魅力所在,与旅游资源有着水乳交融的关系[1]。早在1978年,Ritchie&Zins就提出文化已经成为旅游区吸引力的决定性因素之一[2]。Costa(2001)发现,在现代旅游中,旅游者更多地追求文化感受而不仅仅是自然景物的欣赏[3]。对中国旅游业来说,文化性的观光旅游资源是我们最宝贵的资源,也是在国际上最有优势的资源[4]。

江西省抚州市,古为临川郡,素有“才子之乡”、“文化之邦”的美誉。“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旅游论文,出自初唐时期王勃《滕王阁序》中,道出了古临川的辉煌。所谓“临川文化”是指以临川古治属为核心,辐射而涵盖现今抚州市十余县(区)的区域性文化[5]。临川文化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的临川文化资源优势是抚州最大的特色,是抚州旅游魅力之魂。在文化已成为旅游发展核心元素的今天,临川文化旅游开发却明显滞后,相关研究几乎仍为空白。因此,如何抓住建设文化旅游名城之契机,制定系统的临川文化旅游开发对策,是本文研究的初衷。

一、临川文化资源特色

临川文化资源构成了临川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临川文化资源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独具特色:

1、才子摇篮

抚州,古为临川郡免费论文下载。抚州自古就是“才子之乡”,涌现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曾巩、“东方的莎士比亚”汤显祖、词坛巨匠晏殊晏几道父子、“百世大儒”陆象山等一批历史文化名人。在近代,物理学家饶毓泰、文学史家游国恩和萧涤非、革命家李井泉、书法家舒同等临川才子群星灿烂。现今临川教育闻名全国,每年有一万多名学生从这里走出,四五十名学子考进北大清华,已经成为全国教育界著名品牌。

2、戏曲之乡

抚州素称“戏曲之乡”。明代大戏剧家汤显祖,其代表作“临川四梦”,闻名中外,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临川不仅是汤显祖故里,而且是汤显祖创作地。汤显祖不仅极大地推动了抚州戏曲的繁荣,而且对中国戏剧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抚州是江南地方戏曲出现最早和最兴盛地之一。宜黄“二黄腔”、广昌孟戏,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传。抚州采茶戏深受当地人民的喜欢,得到戏剧界的青睐。

3、红色故土

抚州是红军第四次、第五次反围剿斗争的主战场,经历了几十次激烈战斗。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陈毅等都曾多次在这里领导和指挥革命斗争。这块红色故土涌现了李井泉、舒同等无产阶级革命家,牺牲了赵醒侬、傅烈等无数革命先烈旅游论文,留下了第四次反“围剿”东陂和黄陂战役旧址、第五次反“围剿”高虎脑战场旧址、康都会议及红一方面军总部旧址等革命遗址。

4、宗教胜地

宗教活动场所遍布抚州市各地,其中临川圣若瑟天主大教堂规模名列全国第三;宜黄曹山寺被列入江西省重点寺庙,为我国佛教曹洞宗祖庭之一,在海内外佛教界享有盛名,信徒遍及海内外;金溪疏山寺为千年古刹,至今保存完好;临川金山寺规模宏大,钟声悠扬,香火较旺,香客众多。

二、临川文化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第一,缺乏对临川文化内涵深层次挖掘,缺乏合适的形式或载体展示临川化精髓。开发层次低,缺乏对临川文化内涵深层次挖掘,很多景区局限于原生态景观展示,大部分景点是纯粹的观光旅游。缺乏有感召力的节庆民俗活动,不能把临川文化动态激活,营造鲜活新奇文化氛围。临川文化现在尚未真正形成含金量高的旅游产品。文化旅游开发力度还不够,没把临川文化的理念融入到景观建筑上来提高品位,展示临川文化精髓的建筑雕塑还有待开发。

第二,资金投入不足,系统规划和整体开发缺位。旅游资源的多元整合是文化旅游开发的必然选择[6]。临川文化旅游资源分散,遍布抚州十余县区,没能很好优化整合和整体开发,形成的文化旅游产品特色不突出、内容不丰富、主题不鲜明。由于抚州未系统做临川文化旅游发展规划,亦未进行过临川文化旅游资源专项普查,致使不能很好战略定位、统一规划、区域分工和制定出开发对策。另外旅游论文,开发项目普遍存在开发资金有限、市场化程度低等问题。

第三,宣传力度不够和没有打好名人牌,发挥名人效应。宣传力度不够,宣传推介资金紧缺,宣传推介方式比较单一免费论文下载。由于临川文化资源景点分散,各县区各自为政,未能整合旅游资源、突出临川文化特色,因而在旅游宣传促销中不能形成临川文化整体形象。抚州名人众多,但没能打好名人牌发挥名人效应,不能更好地为促进抚州经济发展服务。

三、临川文化旅游开发思路和战略

1、挖掘内涵,展示精髓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没有文化的旅游就没有魅力,站在旅游的角度看,抓住文化就抓住了核心价值[7]。全面梳理和再现临川文化,提高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突出文化主题,是文化旅游市场品位日益提高的要求。文化的优势体现在内涵。临川文化的内涵和主题是影响临川文化旅游形象的关键。因此,我们要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发挥文化的功能,为旅游开发服务。临川文化遗址和景点在空间上呈现出明显的“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我们就必须组织专门机构、专门研究专家下大功夫对分散的旅游景点进行挖掘、概括、提炼、升华,抽象出反映区域特色的文化主题。再从文化主题着手,将这些分散的景点合理配置形成特色,有效地整合。我们除了要挖掘出临川文化内涵,还要通过合适的形式或载体营造氛围展示临川文化精髓,从而使游客更好感知,享受文化带来的愉悦。第一,利用节庆、民俗等活动,由静转动,营造鲜活新奇的文化氛围。通过这种氛围的动态激活,使这些有形、有声、有色的具象事物让游客亲身感知。我们要切实办好汤显祖艺术节、国际戏剧节、南丰国际蜜桔节、广昌国际莲花节、临川文化旅游节五大活动旅游论文,使它们集表演性、民俗性、群众性、参与性于一体,让游客能够亲身感知鲜活的临川文化。第二,通过雕塑、建筑等物质载体,由虚转实,充分彰显临川文化内涵。雕塑,不仅可以丰富旅游文化内涵,极具历史研究和艺术观赏价值,而且一些可以成为城市地标形象。建设具有文化品味的民俗一条街、文化商业步行街、主题公园和亭、台、楼、阁等建筑,拓宽和优化城市的文化实体空间。我们要重点建设临川文化博览园、才子文化园、中国教育博览园、拟岘台、文化生态名人园、文昌阁。

2、优化整合,全面开发

旅游文化资源开发的核心是整合文化要素,把散点化的旅游文化因子“聚合”成特色突出、内容丰富、主题鲜明的文化旅游产品[8]。我们要发挥文化对旅游开发有“点化”和“整合”的功能,把一种文化理念贯穿于分散的景点,做到“景散意连”,使旅游资源得到深度开发,使旅游开发发挥整体效应[9]。第一,开展临川文化因子专项旅游。根据各景点的实际情况,遵循“文化—品牌、名牌—产品”开展专项旅游。着力开发才子摇篮修学游、戏曲民俗休闲游、禅河中心朝觐游、红色故土体验游、生态农业观赏游等专项旅游精品。第二,构筑临川文化精品线路。重点打造抚州探古访幽之旅、丹山碧溪之旅、秀美乡村之旅、信众朝觐之旅和红色经典之旅五条精品线路。第三,加强区域合作免费论文下载。要进一步重视与周边省市的旅游合作,充分利用南昌合作区、闽粤赣十三市、浙赣闽皖十四市、赣粤闽三省十市、海峡西岸二十市等旅游区域合作平台,主动融进“泛珠三角”和“海峡西岸”经济合作圈。在合作区内旅游实施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客源互送、品牌同塑、联合促销等活动,努力实现优势互补、效益共享、相互促进、共同提升的联动效应,真正实现“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大发展”的新格局。

3、精心规划,加大投入

旅游开发,规划先行。要在全面普查临川文化旅游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整合资源,以可持续发展、科学规划、突出重点、系统开发为指导思想,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旅游论文,聘请国内外知名专业机构和知名专家,广泛征询社会各界人士意见,高起点、高标准编制临川文化旅游开发战略专项规划,明确开发目标和发展内容,明确产业发展总体定位、形象定位、市场定位、空间布局。第一,规划要将市政建设与旅游开发相结合,从而实现市政建设与旅游开发一体化、商旅互动发展的新格局。第二,规划要根据临川文化资源秉赋特征和空间分布状况,以临川文化为魂,突出特色,做好旅游产品开发和打造精品线路。第三,规划要利用先进科技技术,导入现代时尚元素,进行文化创意,将临川文化活灵活现地展现给游客,满足游客追求“新、奇、特”心理。第四,规划要眼光长远,拓宽发展视野,融合对接海峡西岸旅游区规划与鄱阳湖生态旅游区规划。政府应加大投入和政策上予以大力支持,设立临川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专项基金,以战略眼光,高起点、高投人、高标准建设临川特色鲜明的文化旅游项目。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支持,千方百计整合各类资金投向旅游业。利用临川文化旅游优势,整合丰富的旅游资源,谋划和包装重点项目旅游论文,通过招商,积极吸引多种形式资金投资,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开拓文化旅游产品市场,投资临川文化旅游开发,推进抚州旅游业跨越式发展。

4、名人搭台,旅游唱戏

抚州人才辈出,群星灿烂。这些名人闻名中外,旅游文化背景广阔,人、事、物相联系,旅游文化品位很高,具有一定的垄断性[10]。我们要名人搭台、旅游唱戏、经济受益,更好地发挥名人效应。名人效应的发挥,能更好地提高抚州旅游知名度,能更好促进抚州经济发展。一是加大名人遗迹的保护力度,加强对名人事迹整理和名人文化的研究。加强与国内外大专院校、研究机构合作与交流,举办学术研讨会,有效提高名人文化研究的水平,充分挖掘名人文化内涵和人文价值。二是打临川名人牌,举办一些国际性、全国性文艺赛事和节庆活动,拍摄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名人影视作品。三是将临川名人文化运用在城市建设中,使名人文化与城市建设相融合,增强城市的文化气息。通过开发建设名人纪念馆博物馆、具有名人神韵名人和名人事迹雕塑、名人陵园、名人文化广场等物质载体,彰显名人文化,使它们可视、可感,扩大名人文化的旅游功能和旅游容量,从而吸引更多游客。例如:重点谋划建设才子文化园、王安石故居、汤显祖故居、以“临川四梦”为主题的中国戏剧博览园、兴鲁书院、半山书院、牡丹亭景区。四是开发、推出临川文化名人旅游专线,进行景点优化组合,形成规模效应,进行产品包装,搞好“组合营销”。五是开发研制临川名人文化旅游商品。可设计名人或名人事迹纪念品、发行纪念章、纪念币、便于携带的名人铜像、名人字画墨宝。

5、大力宣传旅游论文,突出特色

充分利用广播、电影、电视、网络、书籍、报纸、杂志等宣传媒体,大力宣传和推广临川文化旅游形象,形成强大的、多方位的视听效应,提升抚州旅游形象和影响力。首先,塑造整体旅游形象,大力宣传促销免费论文下载。由于临川文化呈现多元化特点,因而在旅游宣传促销中要进行临川文化资源整合,形成整体形象。在文化旅游资源整合过程中应围绕知名度高旅游景区和旅游品牌,抓住临川文化中精髓,对临川文化特点进行深入研究和发掘。只有这样才能使抚州旅游整体形象更突出和鲜明。各地应联合宣传促销,将抚州整体旅游形象作为广告,在各大媒体大力进行宣传,使之成为抚州形象的靓丽名片。其次,突出临川文化特色,打造临川文化演艺品牌。借鉴“印象刘三姐”、“云南印象”等大型演出的成功经验,积极鼓励临川文化创作创意,高标准策划临川文化演艺品牌,突出鲜明的临川文化特色,满足旅游者“求新、求知、求乐”的愿望和需求,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形成强大的市场竞争力。这样不仅能迅速提升旅游城市和企业的品质,其本身也形成新的旅游吸引力。再次,完善临川文化旅游解说系统,培养高素质导游人员。导游人员是传播文化的使者。她们用自己个性化的语言及表达方式,把旅游点的深层次文化底蕴传播给旅游者旅游论文,努力给游客以知识、乐趣和美的享受。因此,要高度重视旅游形象宣传第一线,设置完善的临川文化旅游解说系统,培养一批有素质、熟悉临川文化的导游人员。最后,建设牡丹亭影视城,拍摄众多的影视作品。抚州生态良好,山水如画,文化底蕴深厚,为建设影视城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影视作品可以反映临川文化的内涵,对外传播临川文化,带来巨大的文化传播效应。牡丹亭影视城的建设,可以使抚州的风光和人文频频在镜头前光顾和表现,是传播临川文化极佳途径,也使影视旅游成为当地旅游的特色,带动旅游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曹诗图,袁本华.论文化与旅游开发[J].经济地理,2003,23(3):405-408

[2]RitchieJRBrent&michelZ.CultureasDeterminantoftheattractivenessofatourismRegion[J].annalsoftourismResearch,1978,5(2):252-267.

[3]CostaC.anemergingtourismplanningparadigm?aComparativeanalysisBetweentowmandtourismplanning[J].internationalJournaloftourismResearch,2001(3):411-425.

[4]魏小安.旅游区(点)的发展[n].中国旅游报,2001—01—08(B1).

[5]周世泉,廖应生.临川文化”的概念、内涵、外延二题[J].抚州师专学报,1994(4):1-7

[6]章怡芳.文化旅游开发中的资源整合策略[J].思想战线,2003(6):58-61.

[7]谭白英.系统发掘武汉旅游业文化内涵的战略思考[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55(3);319-323.

[8]马晓冬,翟仁祥论旅游文化资源及其开发----以苏北地区为例[J].人文地理,2001,16(6):89-92.

[9]郑耀星.打名人文化牌,加大两岸“五缘”旅游吸引力[J].经济地理,2003,23(1):135-138.

[10]邵琪伟.促进旅游文化产业全面发展[n].中国旅游报,2007,(1):1-3.

人力资源规划的内涵篇4

“门头沟、房山两区是老区、矿区,不但在历史上为首都建设做出了贡献,现在仍然在为首都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以及生态环境建设做出新的贡献。生态涵养发展区是北京的生态屏障和水源保护地,支持包括两区在内的生态涵养发展区发展,是保证北京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市发改委区县经济处姚忠阳处长向记者指出了生态涵养发展区对首都建设的重要意义,并总结了近几年对生态涵养发展区支持力度加大的四个重要方面:

加强规划引导。针对生态涵养区功能定位的要求,从规划上明确发展方向,本市已出台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十一五”功能区域发展规划、“十一五”山区建设规划、“十一五”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规划等市级规划,远郊各区县新城规划,村庄体系规划,以及重要地表水源区生态建设规划、水源保护林建设规划、关停废弃矿山植被恢复规划、湿地保护工程实施规划、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等专项建设规划,并拟于近期出台山区协调发展总体规划、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规划、北京市自然保护区发展规划等,不断加强对生态涵养区发展的指导;

加大政策倾斜的力度。如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市发改委的直接投入比例在逐步提高,正在逐年减少和取消区县配套的比例,对水源地保护、废旧矿山修复、京津风沙源等公益性项目进行全额投入。市政府专门设立了山区生态林管护、小流域综合治理、山区农户搬迁、矿山关闭替代产业发展、生态修复等专项资金,2005年至2007年,市政府共支付山区生态保护专项补助资金12亿元,其中山区生态林补偿资金4.59亿元。本市探索建立的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已经走在了全国的前列。自2004年起,全市安排生态护林员4.3万人,对920万亩山区集体生态林进行管护,护林员每月400元的工资统一由市政府财政负担。同时,不断拓展生态建设长效管理机制覆盖领域,在农村水管、公路管护等领域逐步扩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范围,并研究建立农村污水、垃圾等设施的运行管理机制;

加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力度。生态涵养发展区历史欠帐较多,特别表现在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方面。近几年市发改委结合新城建设、村庄环境整治等工程建设,加大教育、医疗、文化、饮用水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力度,拉近了生态涵养发展区与其他功能区的距离,缩小了生态涵养发展区城乡之间公共服务设施的差距;

加大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结合生态涵养区的资源、区位等优势,扶持其发展特色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等符合生态涵养区的重大产业项目,加快其产业转型的步伐。

京西两区原有产业以矿为主,尤以煤矿居多。张善江指出,市里近几年提出政府投资向郊区倾斜,门头沟、房山两区作为产煤区是更加倾斜的重点。一组投资数据可以看出倾斜的力度:1999――2004年,全市共补助两区煤矿关闭费用7033万元;2005――2007年,市发改委从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中安排资金34.3亿元,促进支持两区产业结构调整。

张善江指出,根据两区产煤山区的特性,以及发展其他产业的局限性,市里明确了主要以扶持原资源山区发展旅游业和种养植业为主的产业扶持方向,并根据市发改委领导要求,采取符合矿区发展的长期项目与解决就业的短期项目相结合的方式,逐年逐步突出重点解决替代产业,特别是旅游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

市发改委一些具体的支持举措印证了对京西两区产业结构调整支持力度的逐年逐步加大。

2006年之前市发改委针对京西两区景区单个基础设施项目采取补助30%资金、两区自己配套70%资金的方式,经过一段时间实施后发现产煤区配套资金有一定的困难,从2007年开始调整为市发改委100%直接投资的方式进行支持。

结合两个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整体规划,市发改委将支持方式进一步深化。从2007年年底开始,将原来对单个项目基础设施投资的方式,调整为针对产煤地区区域性整体基础设施进行投资,如针对门头沟规划的“沟域经济”发展,对门头沟火村、煤窝两条沟域的整体配套基础设施进行了全面的投资建设,为整个沟域招商引资搭建起了平台,让区域利用这一平台去“演戏”,进行新型产业的培育和招商引资。同时,针对某一区域的扶持也有具体的要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之前,要求这一区域首先要确定好符合这一地区产业发展的思路,市里再根据每个产业对基础设施的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张善江指出,为了保持这项工作的连续性,从去年底根据京西两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思路,市发改委要求两区今年上半年就替代产业发展制定好三到五年的发展规划,提出专门针对两区产煤区域分期、分批、突出重点地替代产业发展所需基础设施投资的要求。根据两区的规划,结合市里的整体要求和全市产业结构调整的规划,以及市基础设施投资的总体安排,今年市发改委将制订出市里支持两区替代产业发展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的三到五年规划,规划将包括整体思路、扶持原则、具体措施、每年各个产业的建设目标等,用这个规划指导项目的发展,用项目的建设落实规划。

人力资源规划的内涵篇5

论文关键词:水资源;水环境;规划;可利用量;承载力;短缺;合理配置

2002年,水利部和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颁发了<关于开展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随后又陆续了指导水资源综合规划的若干技术文件。这些文件对于指导水资源综合规划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新时期国家治水思路和理念的改变,文件中出现了部分新名词术语,部分原有名词术语(或计算方法)也赋予了新的内涵。在水资源综合规划的技术文件中,有一部分名词术语比较模糊。本文根据国内专家、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文件的规定,对他们的内涵进行分析,对现行的确定方法提出个人看法,对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提出建议。

1水资源

到目前为止,什么是水资源还没有一个公认的非常严谨的文字描述。<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水资源定义为:自然界一切形态(液态固态和气态)的水都算水资源。直到1963年英国国会通过的<水资源法>中,改写为“具有足够数量的可用资源”。即自然界中水的特定部分。198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iinesco)和世界气象组织(wmo)定义水资源是“作为资源的水应当是可供利用或可能被利用。具有足够数量和可用质量,并且可适合对某地为水资源需求而能长期供应的水源”。

在我国,对水资源的理解也不尽相同。1991年<水科学进展>编辑部组织了一次笔谈,就水资源的定义和内涵进行了讨论。最后认为:水资源是水体中的特有部分,即由大气降水补给,具有一定数量和可供人类生产、生活直接利用,且年复一年的循环再生的淡水。

从上述文字表述可以看出水资源具有如下特征:水资源包含在水体之中,并且是水体的一部分;而水体中的其他部分,在特定的条件下还可以转化为水资源;水资源如果保护不好也可能转化为无法利用的水体,而危及社会的安全。根据自然资源的定义及综合以上各家的观点,水资源是能够被人类开发利用并给人类带来福利、舒适或价值的各种形态的天然水体。

因此,不是所有降水都是水资源,只有其中能够被人类开发利用的部分才称之为水资源。对于特定区域而言,降水总量是可以获得的,但是这些天然降水中到底有多少是人类可以利用的——即该地区到底有多少水资源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

2水资源可利用量

关于水资源可利用量有很多种定义和解释,下面介绍几种: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中规定水资源可利用量l2是指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在统筹考虑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用水的基础上,通过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措施在当地水资源中可资一次性利用的最大水量。雷志栋等认为,水资源可利用量是指经济合理,技术可行和生态环境允许的前提下。通过各种措施所能控制引用的不重复的一次性水量。胡振鹏等认为,水资源可利用量是指针对不同设计水平年,在一定的来水频率下,考虑对水量、水质的需求,天然储水体和水利工程设施可以为人类生活、社会经济活动提供的水量。翁文斌等认为],水资源可利用量是指在流域水循环过程中的水文条件不发生明显改变的前提下,从流域地表或地下允许开发的一次性水资源量。夏自强等认为,水资源可利用量是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出发,在扣除维持生态环境用水和水资源总量中部分不能或难以控制的水资源量后,人类可以利用的最大水量。

分析上述定义,理论上比较清晰完善,但实际分析计算时很难操作。水资源可利用量确定要考虑的条件有生态与环境需水量、技术上论证可行、经济上分析可行。从这3个方面来分析,内涵和外延都很大,很难具体操作。

同时,水资源可利用量的影响因素有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科学技术进步情况、水污染状况、生态与环境状况、天然来水状况、以及技术经济因素等。由于这些因素是动态的,随时间变化的,导致水资源可利用量也是动态的;同时这些因素如何影响水资源的可利用量,尤其是水与生态环境系统的关系,受认识水平限制,现阶段较难量化。

3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力

承载力是一个起源于古希腊时代的古老概念,在生态学中一般被定义为“某一生境所能支持的某一物种的最大数量”,它包含着极限思想,并有2个层次的含义:第一是所承受的力来自于某一生境以外的某一物种;第二是某一生境自身不遭受破坏,因为生境一旦破坏,再重新修复是不可能的。

关于水资源承载力和水环境承载力研究成果较多,目前普遍接受的定义如下:

水资源承载能力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和技术水平下,当水管理和社会经济达到优化时,区域水生态系统自身所能承载的最大可持续人均综合效用水平或最大可持续发展水平。水环境承载力是指某一区域、某一时期、某种状态下的水环境条件对该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活需求的支持阈值。

从上述概念出发,水资源承载能力、水环境承载能力的承载体可以是人口总量,生物总量,也可以是经济总量。这个概念有4个层次的内涵。一是生态内涵,它表现为这些承载力具有极限含义,它所承载的综合效用具有生态上的极限,对其开发利用应以不超过这个极限为前提。二是技术内涵,这些承载力并非一个纯粹客观的概念,而是与人类作用有关,具有主观性的一面。它与特定的技术水平有关,随着不同时期总体技术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这些承载力具有跳跃性,表现为时间上的技术动态性。三是社会经济内涵,通过社会经济系统结构的优化,社会经济容量或规模会有所不同,从而提高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承载力。四是时空内涵,表现为水资源承载的综合效用及其约束因素具有区域性;不同的时空尺度,相同水资源和环境条件的承载力是不同的。

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中提到了水资源承载力和水环境承载力这2个专业术语,但是关于这2个参数如何确定没有提出相应的方法,因此该参数的确定方法值得研究探讨。

4生活和生产需水的预测方法

目前用于需水预测方法较多,如定额法、趋势法、弹性系数法、人均综合用水量法等。分析这些方法,各有特点。

定额法需要确定每一行业不同水平年的用水定额、发展规模、以及水的利用系数。要在需水预测之前先要预测这些参数,由于这些变量较多,其影响因素更多,这些参数的预测比需水的预测更复杂,从而导致预测结果误差较大。我国以前若干个五年计划的需水预测成果已经证明了这一点。趋势法、弹性系数法需要较多的历史资料,受历史资料的可收集性限制,这些方法应用起来有一定难度。另外发达国家用水的经验表明:用水量与人口、发展规模之间的关系不是单一的递增或递减关系,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有所差别,不同发展阶段有所差别,不同产业结构有所差别。因此利用这些方法进行需水预测也有一定困难。

人均综合用水量法主要应用于城市需水量的预测。由于城市的产业结构十分复杂,要想弄清楚每一个行业的用水定额及其发展规模难度较大,因此为简化计算,采用人均综合用水量法来进行需水预测。但是这一方法也有其局限性,因为人口不是区域消耗水资源的唯一指标,尤其是现在随着现代化程度的提高,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多,而对人力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少。因此到底用哪一种方法进行需水预测能够得出一个可以接受、误差较小的成果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5生态环境需水量

生态环境需水是指为维持生态和环境功能和进行生态环境建设所需要的最小需水量。实际上,生态需水与环境需水两者之间存在着交叉和重合的部分,生态需水主要侧重在生物维持其自身发展及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环境需水则主要体现在环境改善方面。

杨爱民、郑红星、王浩、刘昌明等认为 “:生态需水应该包括环境需水,所以也称为生态环境需水。生态需水是指在一定的生态保护、恢复或建设目标下,在特定的时空范围内,其生态系统维持良好的稳定状态时所需要的水量(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水)。鉴于现在对生态环境认识的不断深入,前述界定中的“在一定的生态保护、恢复或建设目标下”的“建设”二字应该去掉。生态环境需水量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重点,基本理论和方法也较多,其中大多建立在多学科交叉研究的基础上,现阶段可操作方法主要是基于水文学基础的几个方法,如最枯10月法、tennant法等。最枯10月法:我国在《制定地方水污染排放标准的技术原则和方法》(gb3839--83)中规定:一般河流采用近10a最枯月平均流量或90%保证率最枯月平均流量作为设计水文条件。该方法原来用于计算污染物允许排放量,而现阶段把它作为生态环境需水量。实际操作上该方法有其局限性,主要表现为部分季节性河流、现阶段断流河道的生态与环境需水量为零,其允许污染物排放量为零(设计水文条件为零)。

tennant法似:是以预先确定的年平均流量的百分数作为生态环境需水量。tennant提出,以年平均流量的10%作为水生生物生长低限,以年平均流量的30%作为水生生物生长的满意流量。montana以年平均流量的10%作为最小生态需水量,最佳范围为年平均流量的60%一100%。该方法适合于大江大河等较大流域,而没有考虑河流流量的年内变化和年际变化,因而有其局限性。此外还有日均流量法、texas法、n6prp法、basiclfow法、月年保证率法、最小月年径流法、abf法、fdca法、40%准则等。这些方法计算方便,基本上是经验值,各有其实用性。

因此,分析总结前人的成果,提出适应不同对象的水文、生态、环境等条件的生态环境需水量估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6水资源短缺

水资源短缺是一个貌似简单但又存在许多异议的概念。目前国际上通用的判别标准是以人均水资源量进行缺水程度划分,见表1。

但是这个划分标准下面隐藏着许多问题。首先人口不是区域消耗水资源的唯一指标,尤其是现在随着现代化程度的提高,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多,而对人力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少。其次生态需水与人口没有直接关系,用人口作为评价标准也不合适。因此,对于水资源短缺的辨识采用单一的标准或指标是很难概括的。

实际上,水资源短缺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具体对于一定区域来说,它所描述的是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区域可供水资源量和水质的时空分布不能满足现实标准下的区域人口、社会经济、生态与环境等系统对水资源需求时的状态。因此对缺水的界定应当拓展到水资源系统承载的主客体两个方面同时考察。

在水资源系统承载主体方面,人类社会已经从最早的逐水而居,发展到现在的资源水利、可持续水利等理性思索,水资源系统的外延不断被拓展,内涵不断被丰富。同时人们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的范围应由最初单一的地表水系统拓展到地下水、大气水、海水、劣质水(包括污水、微咸水和咸水)等多个系统,水资源系统承载主体多元化特征日益突出。

水资源系统承载的客体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更替改变,在无人类活动干扰作用下,天然水资源系统在其循环过程中滋养了丰富多样的天然生态系统。自从人类社会行为作用于水资源系统伊始,水资源系统承载客体的纯自然属性便开始发生改变,水循环系统的社会驱动力持续加大,农业和工业经济系统的需水量和取水量不断上升,水资源系统承载的客体逐渐演绎成生态环境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

其社会经济功能得到充分体现。由于水资源系统承载客的多元化,水资源利用过程中就存在着竞争与分配的问题从水资源系统承载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来分析,不简单地将水资源供需平衡的认为不缺水、不平衡的认为水。且不说水资源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的关系目前尚未清楚,就是科学合理地确定一定社会经济系统需水量及其节水潜力也存在一定的难度,更有社会经济系统的产结构问题。

因此,对于特定的区域和范围,如何科学合理地界定其水资源是否短缺值得研究和探讨。 

7水资源合理配置

配置是指配备、安排。资源配置是指生产性资产在不同用途之间的分配;资源分配之所以成为问题,一方面是由于社会的资源供应有限,而人类欲望通常又无限,另方面是由于既定资源具有多种不同可供选择的用途。

水资源合理配置是指在流域或特定的区域范围内遵循高效、公平和可持续性原则,通过各种工程与非工程措施,考虑市场经济规律和资源配置准则,通过合理抑制需求、有效增加供水、积极保护生态环境等手段和措施对多种可利用的水源在区域间和各用水部门间进行的调配。

通过以上概念界定可以看出,水资源配置问题提出的前提是水资源有限性而导致的供需不平衡矛盾以及不同用途之间的分配矛盾,关注的重点是多种水源在区域间和各用水部门间的分配。实际上,水资源区别于其他自然资源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它的时程上分布的不均匀性,因此水资源合理配置不仅体现在空间上,同时也体现在时间上;不仅体现在某一水源上,同时也以现在多种水资源的联合配置上。

因此,研究和探讨水资源合理配置的技术和方法,对于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科学高效地利用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8水资源配置的一般原则

前面已经叙及水资源配置问题提出的前提是水资源的相对短缺,即资源有限而需求持续增加导致的供需失衡。当水资源有限,不能满足所有用户的用水需求时就存在着分配水量的优先顺序问题。

从水资源方面分析,它具有流动性、随机性、易污染型、利害两重性等不同于其他自然资源的特有属性。在用水户属性上分析,从平面位置上,它们分布在河流的上下游、左右岸甚至跨流域;从用水时间上,他们可以是现在的用水户,也可以是将来的用水户;从用水户的性质上,他们可以是人口、工业、农业、生态环境等;从用水的主体上,它们可以是自然人、社会法人、社会组织、社会公众(如生态环境用水)等。这些属性决定了水资源分配方式较其他自然资源的分配方式更复杂。

人力资源规划的内涵篇6

【关键词】高等学校;内涵建设;财务管理;创新

一、高校内涵建设提出的历史背景

“十五”期间,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以规模扩张为主要特征,由此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规模发展与学生就业、师资配备、培养质量的矛盾比较突出等。2005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1号)明确提出,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高等教育工作重心的转移,在规模持续发展的同时,把提高质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十一五”以来,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指出,按照“分类指导、鼓励特色、重在改革”的原则,加强内涵建设,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整体实力。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高等教育要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优化结构办出特色。进入“十二五”以后,高等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实现学校由外延式建设向内涵式建设的战略转移、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已成为各大高校谋求发展的奋斗目标,通过加强内涵建设,使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相协调,推动高等学校长远发展。

二、高校内涵建设的内容与任务

(一)大学精神——内涵建设的精髓

大学精神是一所高校的灵魂,是学校内涵、层次、品位、特质的重要标志,是高校内涵建设的精髓。高校要提升办学水平,增进核心竞争力,绝不能仅仅停留在物质资源集聚的层面上,而要更进一步地增强学校的学术氛围和大学精神这一“软实力”。在传授知识与技术的同时,大学要唤醒学生内在的精神力量,树立坚定的信念和信仰,培养一种与时俱进的人文精神,营造一种有利于个性与人格完善的氛围,在广泛的意义上塑造全面发展的人。倡导师生“学之以恒,行之以德”。

(二)人才培养质量——内涵建设的根本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中心工作,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是高校内涵建设的根本。高校须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实施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制定多元化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通过加强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课程教材等基本建设,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深化教学改革,全面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大力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不断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三)学科建设——内涵建设的核心

学科建设是高校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是学校提高办学层次、提升整体竞争能力的重要保证,是内涵建设的核心。高校要充分考虑各学科的现有发展水平和比较优势,充分考虑各学科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对学科发展的目标定位进行科学分类,并提出发展思路和发展措施,使各学科在不同的发展平台上快速发展、协调发展。要充分发挥各学科的优势与特色,通过交融、渗透、支撑、互补,使不同学科产生碰撞和共振,推进学校事业的科学发展。

(四)师资队伍建设——内涵建设的关键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高校师资队伍水平的高低,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前途和命运。因此,高校应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加快教师队伍建设。新时期,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不断优化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学科研并重型”教师队伍,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学校科学发展和人才培养提供充分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五)科技创新——内涵建设的重点

高校内涵建设要突出科研与教学互动,要与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力度,着力建设部级和省级精品课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加强重点科研创新基地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要以本校学科专业发展的实际为基础,坚持自主创新,培育和建设一批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能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解决重大科技问题的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科技教育资源共享。

(六)办学条件——内涵建设的保障

高校内涵建设,离不开外在办学条件的支撑和保障。办学条件要随着学校事业的发展不断改善,但要分清主次。软件建设要始终保持在第一位,硬件建设以满足发展需要为限。办学条件改善的重点,是要充分挖掘和发挥图书馆、实验中心等基础设施在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中的功能和作用,提高使用效率,努力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最佳效益。

三、高校内涵建设对财务人员的要求

(一)对财务负责人的要求

学校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的财务管理,财务管理须适应并服务于学校的发展。在高校日益重视内涵建设的新形势下,作为财务部门的领导,首先,要转变财务职能观念,实现财务管理模式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妥善处理好服务与管理的关系,重视并强化事前预测、过程监督、事后分析等管理职能,为学校领导决策当好参谋,维护学校的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其次,要树立成本效益理念,按照投入与产出之间的经济关系,建立科学的成本核算机制,加大内涵建设经费投入比例,提高教学经费使用效益,在财务管理的过程中不断寻求合理降低教育成本的途径,不断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益。再次,要树立财务风险意识。随着高校体制的不断变革,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受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筹资风险、投资风险无处不在。因此,树立风险意识,提高防范、应对风险的能力,是新时期对财务管理人员提出的更高要求。

(二)对财会队伍建设的要求

科学的财务管理离不开专业的财会队伍,培养一支素质过硬的财会队伍是做好财务工作的基础。第一,财会人员要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根据学校改革发展的形势和内涵建设的需要,适时调整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第二,财会人员要有较强的业务能力。要加强专业理论学习和继续教育培训,熟悉财经法规和会计改革方向,不断充实和更新会计、管理等业务知识。与此同时,在工作中要善于用理论指导实践,并注重财务分析和工作总结,以查找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不足和会计控制中的漏洞,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和管理水平。第三,财会人员要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内涵建设是学校发展的必经之路,财会人员要从学校发展的大局出发,以主人翁的态度和高度的责任感对待日常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要充分发挥财务的监督职能,加强内涵建设经费的核算与控制。

四、适应高校内涵建设的财务管理创新措施

(一)多方位筹集内涵建设资金

1.加大预算经费投入

高校预算经费是内涵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江苏省教育厅财政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意见》(苏教财[2010]107号)明确规定,高校新增财力应主要用于内涵建设,确保内涵建设经费逐年增加,内涵建设支出比例逐年提高。“十二五”期末,本科和高职高专院校内涵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分别不得低于25%和20%。因此,高校在安排年度预算时,必须统筹兼顾、保证重点,加大对师资队伍、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教学改革、科研创新、教学实验设备和图书资料等方面的经费投入,确保内涵建设经费比例不低于规定标准,以满足学校内涵建设的需要。同时,学校二级学院也应建立一定的经费配套投入机制,按自有资金的一定比例,配套用于学院专业建设、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立项、实验设备更新改造等方面,推动自身内涵建设发展。

2.积极争取专项资金

积极争取与内涵建设内容相对应的各类专项资金,是有效筹集内涵建设资金的重要渠道。当前高校专项建设项目种类繁多,如:“青蓝工程”、“质量工程”、“跨世纪人才工程”、“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建设等。科研项目也不胜枚举,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863计划”、“国家973计划”、“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以及地方政府设立的各类科研项目等。高校要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加强学科建设,提高科研能力,积极争取项目经费,统筹用于教学、科研、师资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图书馆及实验中心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等。

3.广泛吸收社会捐赠

随着高校教育发展基金会的成立,利用基金会筹集资金统筹用于学校事业发展已经成为高校筹资办学的一条重要渠道。基金会通过设立捐资项目,鼓励捐资人重点投入学校内涵建设发展项目,用于改善教学设施(包括建筑物、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资助基础研究、教学研究和著作出版,资助教师出国深造、参加国际学术合作,资助教师从事教学科研创新等。通过广泛吸收社会捐资,弥补高校内涵建设经费的不足,加快内涵建设的步伐。

(二)加强内涵建设经费管理

1.加强会计核算控制

高校须将内涵建设经费全部纳入财务部门统一管理、集中核算,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要切实加强对内涵建设经费使用的会计监督,严格按照项目预算(合同)明确的开支范围和比例使用经费,坚持勤俭节约,确保专款专用,切实提高会计核算质量和内涵建设经费使用效益。

2.强化预算过程管理

预算管理是高校财务管理的首要内容。在重视预算编制科学性、完整性的同时,高校还应加强对预算执行过程的管理和控制,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对内涵建设项目预算执行情况的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反馈到相关部门,以便查找原因、分析问题、加强控制,保证项目实施按照计划进行,以维护预算的严肃性和刚性。

3.优化财务制度建设

高校要建立健全各项财务规章制度,重点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增强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能力。要进一步完善和细化学校内涵建设经费管理办法,建立健全经费使用和管理的监督约束机制,保证财会人员在加强会计监督和财务控制方面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做到客观、公正、透明,以维护财会人员的良好形象,促进内涵建设顺利开展。

4.创新财务管理手段

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普及以及无现金报账模式的逐步推广,高校会计核算的手段日益先进和高效,而财务管理手段目前却还停留在比较原始的层面,已不能适应当前改革发展的需要。通过搭建网络信息平台,实现学校教学、科研、财务、人事等信息资源共享,对于缩短信息传递时间,提高信息统计质量将起到重要的作用;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预测、决策、分析等支持系统,实现财务管理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减少主观意识控制和人为操纵;通过程序的多维化设计,提高财务分析的科学性和全面性。总之,创新财务管理手段,将有利于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财务管理效率。财务管理手段创新本身就是学校内涵建设成功的具体表现。

(三)强化内涵建设绩效考评

实行绩效考核与评价是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高校要开展“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绩效管理,强化绩效目标管理与经费过程管理有机融合。加强重大项目经费使用绩效考评,探索并建立评价结果运行机制,把绩效优劣与经费预算安排挂钩。高校在每个预算年度结束后,须做好专项资金使用效益自我评价,认真研究专项资金使用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积极采取改进措施,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学校在安排年度预算或拟定招生计划时,可将内涵建设预算指标、招生规模与学院的绩效考评结果挂钩,对考核优秀的学院,给予适当奖励或在新增项目上予以倾斜。

(四)完善内涵建设财务监管体系

高校要建立健全财务监管体系,由财务、审计、纪检、监察等部门组成监审工作小组,相互配合,各司其责。加强内涵建设经费使用的会计监督,强化重大项目建设和经费使用的全过程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确保经费使用合法、规范、安全、有效;加强对仪器设备、教学器材、教材图书等大宗物资的集中采购管理,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对学校年度经费预算决算方案、内涵建设支出、招标采购等环节实行信息公开,接受全校师生员工和社会的监督。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高校财务部门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学校改革发展的大局为重,紧密配合学校中心工作,充分发挥财务管理职能,为领导决策当好参谋,为实现学校由外延式建设向内涵式发展战略转移的奋斗目标而努力。

【参考文献】

[1]陆琦,崔雪芹,郭荣.领跑合并高校的内涵建设[n].科学时报,2009-08-18(B1).

人力资源规划的内涵篇7

关键词:林业;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内涵;作用和地位;意见与建议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05009902

1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的内涵

林业调查规划设计是由林业调查、林业规划分析、林业设计说明书组成的,具有丰富的内涵,对林业发展十分重要。

林业调查,也称森林调查,是将林地、林木以及林区范围内生长的动、植物及其环境条件为对象的调查,林业调查是一门专门技术,我国于1982年颁发的《森林资源调查主要技术规定》是林业调查的主要依据,也将林业调查分为3个等级,并制定了相应的技术标准。

林业调查主要的调查内容有:①地类。主要按林业用地和非林业用地两大类来调查,林业用地调查有林地、无立木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等8n;非林地调查有农林牧副渔地、水域、城乡建设、工矿交通地等;②林种。例如各种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特用林、实验林、风景林、国防林等;③树种组。林业调查要调查树种、优势树种等,作为其价值参考;④林龄组。对中幼林、成年林进行调查。⑤调查其他与林业有关的内容。比如出材率、造林率、造林等级、天然林更新速率、地形、地形坡度、坡位、坡向等跟林业资源有关的各项。

林业规划是指对林业生产力的布局,按中长期进行规划分析。通常情况下,林业规划分析是对林业调查数据资源的分析和利用,需要设定林业发展的短期、中期、长期目标进行林业工作的总体部署和阶段性部署。

林业设计一般制作成林业设计说明书,是对林业调查和林业规划的反映,可根据林业种类、用途等用数据、图、表、模型等设计针对性的林业设计说明书,按过程实施的林业设计可分为造林、育林、伐林设计等;从设计的角度讲,又可分为总体设计、项目设计、建设工序设计等。林业设计是林业调查规划工作的中心环节。

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主要分3个等级来进行:一类调查、二类调查、三类调查。一类调查主要是森林资源的连续清查;二类调查主要是森林区划、森林调查和森林资源的统计;三类调查是对基层作业设计的调查。在晋宁县主要是三类调查。

由上述可见,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囊括了林业的方方面面,要做好林业的生产建设,必须做好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这项基本工作。

2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在林业生产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林业调查规划设计是林业生产建设的基础,直接影响着林业生产建设的质量和效率以及林业生产建设的长远发展。

2.1总体把握林业资源情况,促进林业资源保护

林业对人类生产生活环境和人类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森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有维持大气平衡、吸收二氧化碳、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防风固沙、防洪抗涝、降噪、净化空气的重要作用,也是保持物种多样性、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原材料的重要物质基础。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包含了林业相关的各个方面,对林业资源的整体情况、优势、存在的不足和缺陷等进行整体或部分的把握,能促使有关部门在有效、充分的数据分析结果支持下有针对性的开展林业保护项目、组织林业生产、调整林业发展方向和结构,科学、高效、实用的促进林业资源的保护和发展。

2.2为林业决策提供依据,促进林业生产建设科学布局

根据不同林区的特点而采用不同的林业调查方法得来的林业调查数据,是科学、系统的林业规划的重要依据和参考,在此基础上做成的林业设计说明书对实际的林业生产建设具有巨大的指导意义。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完整、系统的反应了林业资源的数量、质量、开发环境、经营条件、生产评估、效益等各项的情况及其各自之间的关系,以此为依据和参考可设定新的林业生产建设目标和建设的重点与方向,规划设计林业生产建设的短、中、长期发展目标,具体安排各阶段所需的人力、物力、资金、设备等,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科学的组织林业生产建设。

2.3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经济安全

我国总体上是个森林覆盖率较小的国家,生态环境脆弱,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存在很多问题。我国的森林资源数量持续增长,但林耗也占据了较高水平。而且宜林地比较少,西南、西北地区立地条件差,造林难度较高,对这些地区的生态建设是国家十分关注的问题。林业生产建设中,违法占林、滥砍滥伐等现象依然较严重,导致森林经营不足。我国的森林经营总体还比较落后,很多稀缺木材和珍贵木材依赖进口,给我国的木材战略安全带来了极大挑战。所以,做好林业调查规划设计,有利于国家把握全局、统筹规划,做好森林发展战略布局和项目实施,促进国家西部、西南部、西北地区的林业生产建设,改善国家生态环境。同时,也有利于调整林业发展的产业布局、科技投入,发展森林经营,保障社会木材供给,降低对外依存度,促进国家经济稳定和经济安全。林业调查规划设计是保障国家生态利益、社会利益、经济利益等综合利益的重要基础。

人力资源规划的内涵篇8

[关键词]红色旅游辽宁旅游资源

近年来,在蓬勃兴起的旅游热中,以参观革命圣地、踏访英雄足迹为特点的红色旅游独树一帜,逐年呈升温之势。党中央、国务院对红色旅游十分重视。如何利用国家旅游局号召发展“红色旅游”契机,加快辽宁旅游业的发展是辽宁目前所面临的急需探讨的问题。

一、红色旅游的内涵

《2004年~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对红色旅游进行了如下界定:红色旅游,主要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红色旅游的本质是“红色文化”。红色旅游是建立在红色旅游资源基础上的一种精神文化产品,是红色与旅游的有机结合。

二、辽宁省红色旅游资源优势

辽宁省红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且特点鲜明,全省现有部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10个,省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35个,市级179个。其中,已经开发利用的约50多处。这些红色旅游资源涵盖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社会主义建设四个时期的内容。其中“沈阳-锦州-葫芦岛-秦皇岛”线列入国家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中,抚顺平顶山惨案遗址纪念馆、抚顺战犯管理所旧址陈列、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大连关向应纪念馆、锦州辽沈战役纪念馆、锦州黑山阻击战景区、葫芦岛塔山阻击战纪念馆、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丹东鸭绿江断桥、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等10个景区列入国家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中,而且这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部处在旅游功能比较完善的旅游城市中,已构成辽宁省红色旅游骨干体系,年接待游人规模在50万至100万人次之间,发展红色旅游有很大的潜力和优势。

三、目前辽宁省发展红色旅游存在的主要问题

1.红色文化内涵挖掘不深,产品形式单一

辽宁有的红色旅游景点目前提供的产品基本上只是用简单的图片展示和橱窗式的文物陈列,静态观光内容居多,没有对资源的文化内涵做深层挖掘,没有与该类资源所在地自然风光或历史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多数红色旅游景点仅有参观游览的活动方式,参与性活动较少,缺体验式感受,景点内容陈旧,讲解缺乏现代化手段,枯燥乏味,不适合现代审美观念和旅游者的消费取向,与市场需求差距很大,更没有相应的红色旅游餐饮、红色旅游商品等,尚处于粗放型经营阶段,未形成系列旅游产品,缺少影响力和震撼力。

2.和其他旅游景区的整合与联动程度有待改进

只有把红色旅游、绿色旅游、古色旅游、蓝色旅游等不同的旅游方式结合起来,实现旅游产品的多样化,才会在旅游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我省有关部门已认识到了整合的重要性,并明确把资源整合作为红色旅游发展战略,但由于思想认识、行政区划、隶属关系等原因,目前辽宁省红色景区和其他类型景区的整合联动还不强,个别地方旅游部门和境内红色景区的关系尚待理顺。

3.宣传促销乏力

按照市场规律,搞好宣传推广,是搞好红色旅游的主要环节。辽宁的红色旅游景区总体上看在市场营销方面投入不足、力度不大。营销方式比较单调,过分依赖旅行社等中介组织。对市场缺乏真正的研究,没有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实行个性化促销,对消费群体定位模糊。缺乏大规模、连续性、轰炸式宣传,与其他红色旅游名胜区联手宣传、打造品牌的活动更是少而又少。

4.缺乏高素质的红色旅游人才

由于红色旅游产品包含着丰富的政治历史文化内涵,因此,它对从事红色旅游工作的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从业人员总体学历水平、文化素质和业务素质都偏低,尤其缺乏高层次的规划、策划、市场开发和管理等专业人才,缺乏高素质的导游人员。特别是有些导游在讲解的过程中不了解历史,不能把握红色旅游的本质,不了解红色旅游的背景及文化内涵,景点讲解缺乏内涵和生动性,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甚至有时还引起游客的不满。

四、发展辽宁省红色旅游的对策建议

1.挖掘和丰富红色旅游产品的内涵,完善旅游产品结构

开发红色旅游资源重点就在于对红色旅游资源内涵的深层挖掘。这就需要加大收集并整理有关革命历史的文献和资料的力度,在进行党史研究的基础上,不断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对辽宁革命时期的历史进行比较全面细致的调查研究。要深入挖掘和丰富红色旅游产品的内涵以增强红色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应在传统的参观教育活动基础上,逐步改善和提高展馆档次,改变简单的图片展示和橱窗式的文物陈列,使表现手段更加科学化和多样化。

增加红色旅游的趣味性和参与性。可开设一些体验式、参与式的旅游项目,加大体验性的分量。比如说,在展览以后可设置游戏馆,以色彩鲜明的动画、绘画、拼图、电脑游戏等方式,吸引众多的青少年和旅游者动手动脑。正确完成者可获得纪念品,让其在轻松、娱悦的过程中获得军事体验和红色传统教育。

开发红色旅游纪念品。旅游者在旅游体验中希望得到一个难以忘怀的回忆,这不仅在旅游产品体验消费过程中产生,而且也可以在富有当地特色、文化内涵和艺术形式的旅游纪念品中保存下来,可以说旅游纪念品是旅游者整体体验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辽宁省应尽快聘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开发出能代表辽宁红色旅游特色的纪念品以完善旅游产品结构。

2.整合旅游资源,深化区域合作

红色旅游资源在开发过程中,既要突出红色主题,又要跳出红色局限,增加绿色、古色等内容,把以革命史迹为主题的红色旅游产品,以生态环保为主题的绿色旅游产品,以海洋资源为主题的蓝色旅游产品,以满清文化为主题的金色旅游产品,以冰雪温泉为主题的白色旅游产品结合起来,科学合理地规划旅游景点,组合旅游产品,形成具有特色的精品旅游线路以提高旅游业的整体规模效益。

加强区域旅游合作,既有利于使各区域之间不同产业门类的价值链得以延伸,又有利于突破行政区经济的“壁垒”,从而促进区域旅游乃至社会经济在更大的空间尺度上得以统筹协调和持续发展。根据辽宁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资源特点,今后辽宁在加强省内区域合作的同时还应加强与河北、北京、黑龙江、吉林等省的区域合作。

3.加大宣传促销力度,提升辽宁红色旅游品牌

(1)要搞好媒体宣传。把宣传重点放在主流媒体上,如中央电视台、辽宁电视台、人民日报、辽宁日报等影响大、效果好的宣传媒体。

(2)搞好网上宣传。组建辽宁省红色旅游信息专业网络,建好“辽宁省红色旅游网站”,利用网络的宣传效应,宣传辽宁红色旅游的特色产品,推介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3)搞好旅游宣传品的制作。组织有关力量编制精美的《辽宁红色旅游》画册、光盘、导游词、纪念品等宣传品,并组织旅游企业走出去参加旅游交易会和展览会,逐步拓展客源市场。

最后,搞好重大节日、节庆营销活动。例如结合建党、建军、建国及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抗日战争胜利、辽沈战役胜利、抗美援朝胜利等周年纪念日,适时开展丰富多彩的红色旅游系列活动。

4.大力开发旅游人力资源,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

目前,人才已成为旅游业可持续和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必须重视人才的培养,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管理,实施导游、景点管理人员、规划、策划、市场开发和管理等人才培养工程,全面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应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创新旅游人才工作机制,建立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有效机制和良好环境。除大量引进国内外旅游业各种管理和科技人才外,要想办法留住和培养本地人才,建立旅游业高等学历教育、终身教育以及岗位培训需要的层次结构合理、功能多样化的开放式旅游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陈志永:我国红色旅游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2005(5)

人力资源规划的内涵篇9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内涵建设;行动计划;专业教学资源库;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219(2016)34-0013-06

纵观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史,从高职教育“萌芽”到“扩张”的前几个阶段标有显著的“外延扩展”印记。自2006年11月启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以来,我国高职教育已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并进入了内涵式发展阶段。内涵建设的抓手是什么,人们都在进行探索,内容也包括许多方面,但专业教学资源库应该具有核心牵动力。对此,教育部有明确政策导向:《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4号)中提出“开展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建设”、《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中提出“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与行业企业联合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库”、《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教职成[2015]9号)(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中提出的第一项任务就是“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构建国家、省、学校三级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体系”[1]。但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一场新的基于互联网思维的教育供给侧改革已经在大学拉开大幕,如何利用资源库项目“以点带面”联动高职院校整体内涵建设的推进?上述问题对高职教育发展都很关键但却又不甚清晰,如能从理论和实践角度深化上述问题的剖析,将有助于推进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高等职业教育进入内涵建设新阶段

(一)高等职业教育的新阶段

近年来,随着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相关政策出台和社会对职业人才的需求,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快速。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全国独立设置高职院校达1341所,年招生348.43万人,毕业生322万人,在校生1048.61万人,招生数和在校生捣直鹫几叩冉逃的47.22%和39.94%。表明我国已在人才培养数量上成为了世界职业教育大国。这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所提出的“2020年之前,我国要坚持‘职普比大体相当”的政策不动摇’”的目标相契合。但在高职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高职教育的发展模式一定程度上也遇到了问题,如职业教育的大发展与吸引力不足并存、政策持续重视与教育质量提升困难并存、学生高就业率与低层次低收入就业并存等[2]。从办学主体的内因层次分析,不难发现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几大问题:专业设置和建设与经济新常态下社会发展需求、产业升级不够对接;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没有充分体现现代产业特点;教师队伍知识结构、素质结构还不能完全跟上科学技术进步的时代步伐;技术技能服务能力较弱,办学功能和办学效益有待丰富与提升。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把发展重点从过去的拼规模、拼数量转向在稳定规模的基础上拼质量、拼内涵,提高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能力和水平[3]。众所周知,国家“互联网+”战略的推出,使得高等教育进入了资源共享和信息传播快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高职教育也进入了新常态:教育发展理念已从“高等教育信息化”向“互联网+高等教育”转变,培养方式从传统校园教室等物理空间向学习方式信息化、学习生涯终身化、学习标准国际化趋势发展。种种转变都预示着高职教育进入了一个强盛发展的内涵建设新阶段。

(二)内涵建设的主要内容

高职教育进入内涵建设新阶段之后,关于其内涵建设的主要内容还没有一个全新的界定。从逻辑学的范畴分析,“内涵”与“外延”是相对而言的。“内涵”是指一个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总和。“外延”则是指一个概念所确定对象的范围。在此,可以将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概念界定聚焦到结构的优化、质量的提升、效益的提高、公平的普及以及上述多个指标结合所表现出来的生态发展的均衡和院校创新发展的提升等方面。可见,内涵建设不再单指质量问题,但凡与高职院校办学质量和效益相关的都可视为其内容。有学者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规格定位出发,将专业与课程建设、双师结构团队、产学研一体化、社会培训服务、教育信息化、国际化水平、质量评价体系、职教体系等方面作为院校内涵建设微观层面的构成内容[4]。也有研究者从经济新常态下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战略选择出发,将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办学特色、校企合作、教学资源、管理体制等作为内涵建设的主要路径[5]。是否划归为“核心”内容,发展时期不同,其目标不同,需要也不同。从高职院校个体层面出发,笔者对《行动计划》中所涉及的主要任务与举措进行了聚类分析并最终提出将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国际化交流与合作、信息化建设、体制机制建设学生学风建设等作为高职院校今后一段时期内涵建设的主要内容。

二、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目标与功能

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是高职院校牵头,行业企业共同参与,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课程资源开发为核心,以先进技术为支撑,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为目的,建成一个行业企业共同参与、信息存储容量大、设计科学规范和使用方便快捷的专业教学资源库及信息公共管理平台[6]。遍历2010-2016年的项目申报、建设和验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不断引领着信息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的现实诉求与实践教学创新。项目建设目标定位从一开始就明确了服务对象从以往单一校内学生学习到为全国教师教学、学生和社会学习者自主学习服务,从单一院校的专业发展到带动全国千余所高职院校专业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从过往主要面向个体院校人才培养到整体提升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

通过调研所建项目运行情况和研读《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工作指南(2016)》(以下简称《指南》)[7]、《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运行指标体系》(以下称《运行指标体系》)和《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验收评议重点和指标(2016)》(以下简称《验收指标》)发现[8],项目建设在以下三个方面提出了更多新的目标与功能要求。

(一)更为注重资源的教学适用性和应用绩效

《指南》对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功能定位已从“辅教辅学”提升为“能学、辅教”。功能定位的变化,旨在解决前期建设所建资源系统规划不足、可用性不强的问题,也同时对资源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资源建设内容,项目更为强调职业教育资源建设和岗位的对接度以及资源体系重构的及时性、科学性;对于资源应用目标(支持个人自学、学历教育、职业培训与认证),更为注重资源设计的融合性,即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相融合、在线学习与课堂教学相融合。《运行指标体系》和《验收指标》中的权重指标都指向资源的应用导向和持续更新建设。实际上,资源建设不再是完成“量”的建设,现在更为强调应用绩效考核导向下的“质”与“量”并重、“建”与“用”并举。

(二)更为强调平台的用户体验和课堂教学对接

《指南》从2015年的“选择‘数字校园学习平台’或‘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作为共享平台”发展到2016年“申请项目可自主选择符合《网络出版服务管理规定》和《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运行平台技术要求》要求的运行平台,并提供实际运行数据接受管理系统的监测”。不规定平台选择是为了形成平台多方竞争以推进功能迭代的导向,有利于解决前期项目建设存在的平台教学交互支持不够和用户体验不佳的问题,以便能更快地对接课程教学融合创新应用,落实基于资源库的课堂教学改革。强调平台数据监测功能是为了进一步明确数据反馈优化资源更新和保障资源应用绩效,也是为了顺应大数据时代教育教学改革更为注重数据支持下的“个性化、精准化、多元化”趋势。

(三)更为关注项目的社会服务和产教融合功能发挥

《指南》明确资源库项目建设期要实现项目团队校企融合、优势互补,为行业企业人员、社会学习者提供学习支持服务。《验收指标》中的资源应用和资源更新两大主要指标也突出了“企业为学校提供资源建设支持”“建设成果为企业员工、社会大众培训学习所用”等观测点。上述指标导向旨在保证资源建设与岗位所需知识技能对接时效性的同时,更加注重发挥资源库项目建设在校企合作中的中介粘合作用,从而保障校企双方资源建设与应用过程中的长效双向互动共赢。

上述项目建设目标定位和功能要求的新变化表明,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进一步强调资源建设的实用性、可用性和持续性,更加明确了项目建设整体带动院校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校企合作、信息化建设等内涵建设主要内容提升的目标。

三、以资源库建设推进学校整体内涵建设的策略

综合上述内涵建内容分析和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功能剖析可知,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是目前能够串联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各核心要素,并使之整体提升的最有效载体之一。项目在带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校企合作、师资建设、学风建设、教学信息化、教育国际化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实践与理论价值。

(一)扎实推动专业建设

专业建设是内涵建设的第一核心要素,大部分内涵载体要素都是围绕专业建设聚合并互为影响的。据统计,主持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建设的院校达到79所之多;参与项目建设的院校达到745所,占全国高职院校数一半以上,可见项目覆盖院校范围之广。其中,高职示范、骨干院校达到167所,体现出高职院校中的“名校”几乎都参与了项目建设。高职院校利用资源库建设带动专业建设有两条路径。一是通过直接参与项目建设推进院校专业共同发展。通过对历年立项建设项目申报方案进行数据统计发现,联合开展项目建设的院校数从2010年的平均14.6所/项目发展到2015年的平均25所/项目,见下表1,其中“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联合建设院校数达到了83所。可见,项目“共建共享”机制获得了认可,建设成果也正逐渐辐射到全国大多数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之中。二是通过利用项目所建资源推进相关院校专业协同发展。澳大利亚taFe教育成功的主要大因素是依托行业技能委员会定期更新职业教育培训包,从而使得各院校专业建设有标准可依。“对接行业,及时更新”的专业标准和优质资源一直是我国高职院校开展专业建设的一大短板。然而,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该问题的解决。遍历2010-2016年的项目申报指南,都明确了所建设的资源体系应突出专业和资源库两大特点。通过资源库项目建设,绝大部分专业在建设方案中都提出了引入国内外行业、企业职业标准的建设思路,并依托行指员、教指委或行业协会开展“专业标准库”材料的制定,使得诸如专业介绍、专业调研报告、行业标准、岗位技能(或职业资格)标准、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体系等都得到了较为系统、规范和权威的设计(如市场营销专业教学资源库就开展了31个省市的岗位调研报告)。同时,项目在资源建设思路上一直注重“普适性”和“个性化”相结合,强调体现共性特点与个性需求相结合,通过拓展模块兼顾不同区域和院校特点。因而,专业教学资源库所建内容不论是专业标准层面的参考借鉴还是课程资源层面的直接引用,都将助推相关院校同类专业的协同建设。

(二)有效推进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与建设是内涵建设的基石。据统计,五批立项项目申报方案拟建设课程数合计1073门,见表2,且历年申报方案拟建课程数呈现逐年增加、所建课程范围逐渐扩展(从以往单一的核心课程向专业课程、中高职衔接课程、专业群课程等范围拓展)的现象。据不完全统计,依托资源库项目所建课程大部分都被确定为不同层级的质量工程项目,如部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或省级精品开放课程,这都成为课程建设成效的标志之一。同时,在课程资源内容建设上,从传统学科体系的教学单元转向以知识点或技能点为主的、适配移动微型学习应用的资源建设。“边建边用”和“以用促建”更是资源库项目课程建设的主导思想。这一方面表现出课程建设成果要满足学习者学习的需要,也反映出基于数据反馈推进课程迭代更新开发的互联网思维。资源库项目的开放教育资源属性,意味着其为教师课程开发、课程教学、知识更新服务的开放共享属性。因此,对于如何依托资源库开展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在此作出如下分析:一是对于库中匹配度较高的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基本一致的),可以通过“直接采用”的方式,实施基于资源库的全课程或模块化混合教学改革;二是对于本土化、个性化较强的课程,同时拥有较先进教学平台的院校,可以采用引用、重构、聚合、更改和本土化等“二次加工装配式”方法实施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对于教学平台建设滞后的院校,也可采用“引用部分优质资源库资源+添加自建资源”的形式开展基于资源库课程平台的教学改革。

(三)有力推动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内涵全面提升的重要标志。过往校企合作的痛点在于缺乏来自“企”方长期参与的动力,利益输送过于单向,导致合作大多停留于表层形式。大部分“企”方在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专业建设和课程开发等方面的合作较少、成效较低[9]。然而,在资源库项目建设过程中,创新了校企合作的形式。除去企业对院校专业建设提供人力资源和案例资源支持之外,项目平台通过开设“企业风采”“院校风采”“人才需求”“新技术应用”“就业与创业”等栏目,使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产教研合作、新技术推广等方面形成了良好的互动,也逐渐成为了企业需求平台、员工培训平台、学生求职平台、教师知识更新平台。据不完全统计,项目建设至今,参与项目建设的行业企业已达1377个,每批次立项项目的参建企业数呈递增趋势,见表1。这之中合作企业数最多的项目为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教学资源库,有49个合作企业(不含行业协会)。从上述数据统计分析可见,资源库平台已成为校企双方合作双赢的一个有效中介平台。后续项目在推进校企合作上可进一步深化的策略为:一是深化平台的企业员工培训功能。随着学习型社会及终身学习理念和实践的推进,基于云端服务的企业员工培训将是产业转型升级时期不可缺失的,资源库项目提供的优质资源和优秀学习平台正好能够满足所需;二是深挖项目成为企业用人选拔的平台。随着产业转型升级,可以推进资源库平善学生学习能力分析的功能,通过数据分析的方法协助企业直接通过平台学习能力数据反馈开展人才选拔。

(四)全面推进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实践者和引导者。高职院校要提升内涵层次,必须建构一批具有高素质和高技能的专业师资队伍。资源库项目联合建设院校数和行业企业数不断增多的现象反映出了项目建设和应用的师资队伍正不断壮大。这对于双师队伍结构团队建设来说大有裨益。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主要有:一是通过高水平的团队及与时俱进的项目属性带动参建教师专业发展。按照“组建一流团队”的要求,每个项目都组建了一只由“行、校、企、政”优秀人才构成的建设团队。在这一团队中,既是相互学习的过程,也是相互启发的过程,自然更有共同提高、整体发展的过程。同时,项目验收指标要求“项目主持学校相应专业教师使用资源库进行专业教学的学时数占专业课总学时的比例达60%以上,项目联合建设学校该比例达40%以上”。因此,通过项目建设、应用和不断更新,“一校带多点、一校带多校”的教学和教研组织模式将由此形成,参建院校师资队伍水平不论在教学理念的转变以及模式、方法和手段的改革,还是课程开发能力、教学资源建设能力、教学实践水平上都能得到极大提升。二是通过优质资源共享拓展教师专业发展渠道。依托项目平台的开放特征,使得未能参与资源建设的专业教师也可通过开放资源学习名师的先进教学方法、优质教学资源的开发方法、组建课程实施教学改革等方式提升自我业务水平。也可以通过常态开展“国培”“省培”等线下课程教学设计、观摩、研讨等活动,促进专业教师解决资源开发后应用场景不明确和评价方式不清晰等问题。综上,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对师资队伍的培育效应是非常重要和十分有效的,其正催逼教师站在理论和实践的第一前沿,不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五)有力推动学风建设

高职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拥有职场成功的技能和正确的职业道德、终身学习的理念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进而影响社会。良好的学风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永恒主题,更是保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随着基于资源库的互动学习推进、基于项目的混合学习、基于游戏的进阶学习、基于探究的小组合作学习等都将让学习者获得更多的主动学习经历和自主学习能力。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应用绩效的数据增量考核导向将助推更多院校开展基于资源库的课程教学。同时,基于学习轨迹的全程记录和学习考核方式的多元化,也会推动学生学习习惯的改变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分析发现,资源库项目助推学风建设的路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扩大学生学习选择权。从传统课堂定时空、授课教师的学习转向自主选择课程、选择时间、选择教师的学习。二是提升学生课堂学习参与度。平台所提供的数据记录功能和基于微信的课堂教学互动功能(如课堂签到、课程讨论、随机提问、头脑风暴等学习活动的课堂嵌入)保障了学生课堂互动的频度与深度。三是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基于平台提供的学习调查能够更好地让教师开展“因材施教”,优质的课程资源和实训软件为学习者开展预习、复习、强化训练提供有效途径。同时,大多数资源库项目在开展资源建设的同时也组织了相应的职业技能竞赛,这都有助于学生实践技能水平的提高。当然,在学风建设方面,不论是教师个体还是院校层面,都需要相应的保障机制来落实。从教师层面,角色定位转化第一位,须从过去教学的主导者转为学习组织者、引导者和设计者,利用资源库开展更多的互动教学来推进学生学习能力提升;从院校层面,完善学分转化和学历认证机制、教学激励机制,从而给师生开展信息化环境下的教与学提供更多的条件保障。

(六)全面推进教学信息化水平

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列入高校和中小学办学水平评估、校长考评的指标体系”。《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年)》(教职成[2015]7号)也明确了高职院校管理信息化水平提升的要求。可见,高职院校的信息化建设水平成为了考核院校内涵建设的重要指标之一。众所周知,教育信息化的落脚点主要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信息化和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的信息化。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产物之一。项目建设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主要体现在:运用技术手段进行知识与技能的“再生产或再加工”;运用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形式和教学模式的融合创新;运用技术手段实现教学数据监测和基于数据的教学反馈。上述教育与技术的“三结合”将对参与项目建设院校的信息化能力、运用环境提出新要求,即提升院校师生的信息化应用能力,包括教与学过程中的信息化、校园数字化网络环境、信息化教学管理体制的优化。

(七)逐步提升教育国际化

高职教育国际化是全球化的重要表现,其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的国际竞争力,也关系到我国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科学性与可持续性。不论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还是《行动计划》都强调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建设。相关研究认为,高职教育国际化的内涵要素主要包括教育观念、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合作与交流活动等方面[10]。为落实高职教育国际化建设“走出去、引进来”理念,当前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推进高职教育国际化的策略主要有:引入国际先进成熟的行业企业规范、国际职业技能标准、职业资格认证标准并融入资源建设“专业标准库”和“链接资源库”;引入世界企业参与项目建设;建立强化语言应用和跨文化交际的专业英语课程;组织教师参与专业与课程建设国际研讨会等。因此,资源库项目在资源建设上的国际化趋势正逐步强化,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后续项目建设重点在于:如何更好地结合“一带一路”的发展需求进行专业层面的国际化职业人才培养和国际生交流;基于课程资源层面的国际化包装和输出(如清华学堂在线类的国际化课程输出),并利用国际化标准的资源进行教育与培训。

四、结语

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建设十年,其在内涵提升上的效果显著且仍具较大提升空间。随着《行动计划》及后续配套政策文件的推出,尤其是专业诊断改进机制的实施,将不断倒逼高职院校开展更多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改革。但坚持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核心地位,把握资源建设的应用绩效导向,从顶层设计上做好布局,建立多方联动机制,继续深化对接,常态诊断反馈,必将保障高职教育内涵核心载体要素的可持续建设和整体提高。

参考文献

[1]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eB/oL].[2016-8-21].http://.cn/web/xdjh_zl_new.aspx.

[3]杜玉波.把握新常态下的高教发展[n].光明日报,2015-03-02.

[4][9]董刚.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32-34.

[5]冯新广.经济新常态下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战略选择[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5(10):41-45.

[6]汪善锋,赵明珍,邢军,等.高职畜牧兽医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17):51-54.

[7][8]关于做好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2016年度相关工作的通知.[eB/oL].[2016-125].http://.cn/web/articleview.aspxcata_id=n003&id=20160506142702898.

[10]保荣.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及对策研究[J].职教论坛,2012(1):15-18.

StudyontheStrategyandpathofimprovingConnotationConstructioninHigherVocationalColleges

――theoreticalandpracticalanalysisBasedonConstructionofprofessionalteachingRepository

ZhouJiansong,ZhangGuomin,GuoFuchun

abstract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hassteppedintoanewphaseofconnotationconstruction,andtheconstructionofprofessionalteachingrepositoryhasbecomeaneffectivecarrierforconnotationconstruction.theconstructionofprofessionalteachingrepositoryplayssignificantroleintheconnotationconstructionofhighervocationalcollegesintheaspectsofspecialtyconstruction,curriculumreform,school-enterprisecooperation,teachingstaffconstruction,learningatmosphereconstruction,informationalizationandeducationalinternationalization.

人力资源规划的内涵篇10

关键词:茶园土地;规划建设;完善机制;开发策略;建设理念

茶园是整个茶叶产业建设发展过程中极其重要的载体,完善的茶园发展机制,直接关系到茶叶产业的经营成熟度。特别是茶园作为整个茶叶产业经营体系中的重要元素,其对茶叶产业机制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对于茶园经营建设来说,土地资源的利用与其功能属性认知有着重要关系,特别是随着当前茶园的功能属性进一步丰富,如今在应用茶园土地资源时,怎样才能实现价值最大化,就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1茶园的功能属性及茶园土地资源的特性分析

客观的说,充分发挥茶园的价值作用,能够为整个茶叶产业经营发展奠定相应基础和帮助,从而实现茶园功能属性的有效诠释。当然,在整个茶园发展过程中,其土地资源是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因此,认知茶园的功能属性,探究茶园的土地资源内涵,极具必要性。

1.1茶园的功能属性分析

茶园是以茶叶生产为基础的专业场所,也是我国茶文化发展的重要见证,因此,一直以来茶园都是我们了解茶叶产业,认知茶文化的重要基础。经过长期发展,如今茶园的功能属性也实现了系统化发展,无论是其功能类型,还是功能价值,都极为全面。总的来看,当前茶园的功能属性,主要表现为:首先,茶园是整个茶叶产业开发经济基础,其中有着能丰富的经济功能。在茶园经营建设过程中,其通过茶园生产运转,从而能够带来相应经济收益。当然,在整个茶园经营过程中,有着丰富的资源优势,因此,通过系统化开发,其能够实现整个茶叶产业的最佳开发效果。其次,茶园在经营建设过程中,有着丰富的文化功能,茶园作为重要的场所,其同时也是整个茶文化体系传承发展的基础,通过对茶园的具体内涵进行分析,可以看到其中蕴含了丰富的文化理念和相关元素。应用和诠释其文化内涵正是当前整个茶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要求。此外,在整个茶园经营建设过程中,其有着优美的自然环境,其能够被作为旅游开发的基础和载体。因此,在时展环境下,其功能属性进一步丰富。

1.2茶园土地资源的特性分析

土地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尤其是对于茶园经营建设来说,其土地资源更是影响其发展效果的宝贵资源,而想要应用好这一资源体系,就需要对其中所包含的资源特性进行全面认知。茶园土地资源的主要特性表现为:这一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相对于其他资源内容而言,茶园土地资源在应用过程中,其一旦被破坏,在短时间内很难实现有效恢复。因此在对茶园土地资源进行系统化应用过程中,必须实施开发与维护相结合的客观模式,当然,应用这一模式,客观上也是对茶园土地资源价值有效应用的基础和关键。不仅如此,对于土地资源来说,其还有着相对有限性,尤其是对于茶园来说,其在具体经营过程中,必须对茶园内土地资源进行有效融入,通过创新发展,从而实现茶园经营建设的集约化发展。当然,在茶园经营建设过程中,土地资源存在用途上的专项性,因此想要高效应用,就需要合理规划。

2茶园土地规划建设工作开展的价值作用认知

随着当前人们对茶叶产业的经营要求不断提升,加上整个开发理念不断成熟,如今人们赋予了茶园更多功能元素和价值属性,因此对于茶园经营建设来说,融入开发要求,完善规划建设工作开展就成为影响茶园经营建设的重要要素。当然无论如何开展茶园建设,以及赋予其怎样的新功能元素,其根源上都是对茶园土地资源的有效应用。茶园土地规划建设工作的系统化开展,其能够最大化发挥茶园建设效果,同时也能够将茶园的整体转型发展与茶园自身基础资源的应用系统化融入起来,从而使其能够满足茶园的具体建设要求。也就是说,茶园土地资源在应用过程中,其不能盲目进行改造,要将功能属性的丰富提升与茶园经营建设的具体资源系统化融入。做好茶园的土地规划建设工作,其能够对茶园建设资源进行最大价值应用,当前对于茶园资源开发利用来说,其整体是资源的体系化应用,也就是说在茶园开发过程中,想要实现最佳开发效果,应该从茶园各项资源应用视角出发,通过融入多项资源,从而实现茶园的综合开发。同时,完善土地规划建设工作,能够将茶园经营开发纳入到整体建设过程中,规划建设是一项从发展视角开展规划建设工作的活动,因此,其能够否实现最佳价值,其与规划活动的开展效果之间有着重要关联。不仅如此,相对于茶园经营建设来说,在传统经营模式中,其更多是一种随意性开发模式,整体缺乏合理完善的发展应用,尤其是茶园经营建设过程中,未能将科学规划和精细化、集约化管理集中融入。所以,可以说,做好茶园土地的规划建设工作,实际上是一种精细化管理,是从现代化经营思维中,探究茶园土地经营建设的全新理念。因此,对于茶园经营来说,做好土地规划建设工作是其转型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元素内容。当然,做好茶园土地资源规划建设工作,也极为必要性。一方面是人们生活标准不断提升,对茶园的功能属性要求进一步提升,茶园的产业化发展要求更加深化,在茶园经营过程中,其内容与类型更为丰富,而这些内容是否能够被应用与茶园规划建设过程中,就值得我们深入探究。而另一方面,对于茶园土地资源规划建设工作开展来说,无论是茶园自身资源的应用,还是茶园整体开发内涵,都需要充分结合市场经营发展的具体要求,予以创新。而做好茶园土地资源规划建设工作,实际上是以科学视角来探究整个茶园经营建设过程中的具体内涵,其符合茶园建设环境。

3做好茶园土地资源规划建设工作的具体思路分析

通过对茶园土地的规划建设工作进行系统化分析,我们能够认识到开展这一活动的价值作用,可以说,优化土地规划建设工作的开展思路,直接关系到茶园的转型发展。但是对于茶园具体经营来说,如何才能实现其土地规划建设工作的有效开展,也就是其具体发展举措如何制定,就极其值得我们深入探究。通过对茶园土地规划建设工作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尤其这一工作开展,需要做到:首先,要从科学视角切入,基于长远可持续发展的经营方式,创新茶园土地规划建设工作开展的具体思路。规划建设更多是一种具有指导价值的活动,通过有效开展规划建设工作,其能够使得整个茶园在具体经营过程中,始终以前沿性和开发性视角切入的活动。通过创新这一规划建设工作,从而为茶园经营发展奠定基础。前沿性实际上就是要从科学视角,通过融入和应用科技元素,进而为茶园规划建设提供必要保障。当然,融入科技内涵,也为整个茶园土地规划建设工作开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其次,在茶园土地规划建设活动开展过程中,其必须立足发展实际,无论是茶园土地建设,还是对茶园土地资源种各个板块的规划应用,都必须从茶园经营建设的具体需要角度出发,要充分确保对核心茶园土地资源的保障力度,同时也要为全新产业经营发展预留相应空间,规划必须在对现实发展需要进行满足的基础上,为未来发展预留必要机遇,最好的规划效果,是最适合茶园基础情况的规划活动。此外,对于茶园土地规划建设活动开展来说,既需要确保其科学性和发展的持续性、前沿性,但也不能忽略其基础是茶园的功能属性,也就是说茶园的特点属性决定了整个茶园土地的规划设计工作开展的具体思路及内涵。因此,对于整个茶园土地规划设计工作开展来说,无论是具体的茶园土地规划,还是整个茶园的功能布局,都需要立足茶园的经营发展。事实上,做好茶园规划建设工作,还要融入专业指导,尤其是要将现代化、成熟的规划指导理论融入其中,事实上,当前茶园在经营建设过程中,其中融入了旅游功能和经济功能等,因此,在进行茶园土地规划建设工作时,可以将旅游规划建设的相关经验融入其中,通过有效借鉴,从而实现整个茶园土地规划建设工作的理想效果。最后,在开展茶园土地规划建设工作时,应该将整个茶叶产业经营发展的客观趋势和方向融入到整个土地规划建设过程中,通过融入趋势,从而实现整个茶园土地规划建设的阶段化和步骤化,当然更为重要的在茶园土地规划建设工作时,茶园的土地资源是最宝贵的资源,其独特性和不可再生性决定了我们必须阶段性开展茶园土地规划,通过充分满足当前需要和未来发展需求,从而实现整个规划工作与土地资源应用的有效融入。

4结语

随着当前人们对健康养生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加上人们自身的消费理念实现了系统化发展,如今文化消费和旅游消费已经成为人们全新文化消费理念,可以说,当前茶园在经营建设过程中,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机遇期,但是从整个茶园的经营建设状况看,多数茶园由于缺乏系统化的发展理念,加上其整体开发模式过于陈旧,其与市场发展需要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如何才能在充分结合时代需要的基础上,系统化开展茶园土地的规划建设工作,就极为必要。对于茶园具体经营来说,土地资源是其重要的不可再生资源,通过有效规划,实现其最大应用效用价值,就极为必要。

作者:姬桂珍单位:廊坊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孙伟.开展城乡统筹中国绿道规划建设的建议及其对策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152-155.

[2]何宏伟.为市场经济下的城乡用地规划和管理提供有效工具———新版《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4(11):131-134.

[3]王以廉.建设用地挂钩指标交易的困境与规划建设用地流转———以重庆“地票”交易为例[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5(6):233-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