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策划汇报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17:45

项目策划汇报篇1

【关键词】项目程序化管理内涵;投资决策;设计审批;实施阶段管理;竣工验收和后评估管理;实施效果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实行公司制后,要求企业的管理模式与之适应,管理水平不断创新。如何在公司制下搞好项目管理,减少投资风险,规范项目实施,保障项目顺利完成,是项目管理者应该认真思考、解决的问题。

一、项目程序化管理的内涵

项目程序化管理的内涵是:对于项目建设从决策到投产运行的各个阶段,制定详细的管理程序,明确各阶段的目标和职责,使目标控制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从而保证项目按计划完成。总之,实行项目程序化管理就是要在管理理念上科学性,管理流程上制度性,管理理论上先进性。

二、项目程序化管理和实践

项目管理是指项目从投资意向开始到建设完成投产经营的全过程管理。包括项目投资决策、设计审批等前期管理、实施阶段管理、竣工验收和后评估管理。项目程序化管理就是指项目管理全过程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管理程序和责任部门,整个管理过程职责明确、程序清晰,以提高工作效率,搞好项目管理。

(一)项目投资决策、设计审批等前期程序

项目投资决策阶段的管理是项目管理程序最重要的阶段,包括从投资意向到决策立项的全过程,依次为投资意向确定、市场分析、项目建议书审查、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决策立项。项目设计审批阶段的管理是通过技术、经济措施保证项目目标的过程,依次为初步设计审查、批复,施工图设计审查、批复。程序分以下十步:

1、项目提出

项目单位以正式文件提出项目申请报集团公司,发展规划部负责调研,拿出具体意见,向集团公司主管领导汇报,根据领导批示意见,将项目列入前期管理程序,开展项目前期工作。

2、项目前期考察

项目列入前期管理程序后,以项目单位为主,发展规划部及相关部门配合,进行项目前期考察,了解项目的资源、市场、技术、盈利、风险等情况,考察组提出考察报告报集团公司,研究确定项目是否可以进入下一阶段的工作。

3、前期文件委托编制

项目主办单位负责委托相应资质单位,编制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列入集团公司发展战略的项目可直接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4、项目建议书、可研报告初审

项目主办单位将项目建议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以正式文件报发展规划部,由发展规划部对项目建议书或可研报告进行初审。内容和深度达到规定要求的,发展规划部组织专家对项目进行评审;内容和深度达不到规定要求的,发展规划部将项目建议书或可研报告退回项目主办单位进行补充、修改、完善。

5、项目评审

发展规划部组织召开项目专家评审会。项目评审程序:

(1)项目汇报。项目设计单位或主办单位汇报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相关人员做补充说明。

(2)提出问题。汇报完毕,与会专家对该项目建议书或可研报告有疑义的问题,由设计单位或主办单位进行解答。

(3)组织讨论。解答完毕,与会专家根据专业分组讨论,充分发表专家意见,小组组长负责将本组意见总结,填写在小组专家意见表上,专家在专家签名栏签字。分组讨论结束,汇总各小组意见。

(4)评审表决。项目评审采用记名投票方式表决。专家可以投同意票、反对票。同意票达到专家组人数2/3的为该项目评审通过。并出具专家评审意见书。

6、项目决策

发展规划部负责将项目汇报材料、专家评审意见、融资方案预审意见等提交集团公司决策,履行决策程序。项目决策程序:

(1)项目汇报。项目主办单位或部门进行汇报,相关人员做补充说明。

(2)提出问题。项目汇报完毕,集团公司领导对该项目提出问题,由汇报单位或部门进行解答。

(3)讨论决策。集团公司领导进行讨论,充分发表意见,并在投资项目决策意见表上签署意见和签字,需要申明的意见可在审议意见栏内具体表述。

(4)根据决策意见,发展规划部起草项目批复文件进行批复或上报。

7、项目上报核准或备案

集团公司决策通过的项目,根据集团公司决策意见,发展规划部进行立项批复。需上报核准或备案的项目,由发展规划部负责,项目主办单位配合,上报上级有关部门核准或备案。

8、初步设计审批

根据集团公司决策批复和上级部门批复意见,项目主办单位委托编制初步设计,以正式文件报集团公司,由科技发展部组织初步设计审批。

9、融资方案审批

根据批准的初步设计概算,项目主办单位提出拟实施的融资方案报集团公司,由财务管理部组织审核,并形成初步意见,报集团公司批准。

10、施工图设计审批

根据批准的初步设计编制施工图设计,项目主办单位报集团公司,由科技发展部组织审批。

(二)项目实施阶段管理程序

项目实施阶段是项目具体落实阶段,程序分以下三步:

1、投资项目计划管理

项目主办单位提出建议计划报企业管理部,企业管理部分类汇总后,由集团公司专业副总工程师组织有关部门提出初审意见。企业管理部汇总初审意见后,提出集团公司投资建议计划,报集团公司研究决策,根据决策意见,下达投资计划。列入年度计划的项目,项目主办单位办理项目开工手续。

2、投资项目施工过程管理

集团公司主管部门对分管的建设项目进行监督和管理,定期组织对分管项目施工进度、质量情况监督、检查和管理。

3、项目进度验收及资金拨付管理

项目主管部门组织验收工程进度,根据通过验收的工程进度,按照工程合同或批准概算,项目主办单位向企业管理部编报进度统计报表,财务部门根据审定的进度报表,在合同或批准概算额度内逐月拨款。

(三)项目竣工验收及后评估管理程序

项目竣工验收及后评估阶段是检验项目是否按计划目标完成的过程,包括竣工验收、资料收集整理、呈报项目后评估申请、竣工验收报告、项目总结及自评报告,进行项目评估。

集团公司项目主管部门组织建设、监理、设计、施工等部门进行验收,项目主办单位编写竣工验收报告书,参加验收单位人员签署验收意见。

项目主办单位在竣工验收后十日内,向集团公司企业管理部呈报后评估申请,企业管理部组织有关部门进行项目后评估。

项目策划汇报篇2

3.1房地产策划员职业功能;工作内容;技能要求;1.能够至少使用一种调研方案完成市场调查工作;(一)开展市场2.能够收集和记录市场调研信息;

一、房地产调研3.能够收集市场信息项目市场调查研;

(二)信息分类1.能够对市场调研信息进行汇总汇总;1.能够进行市场细分资料整理;

(一)开展市场2.能够对消费者心理与行为信息汇细;

二、房地产;3.房地产策划师工作的要求

3.1房地产策划员职业功能

工作内容

技能要求

1.能够至少使用一种调研方案完成市场调查工作

(一)开展市场2.能够收集和记录市场调研信息

一、房地产调研3.能够收集市场信息项目市场调查研究

(二)信息分类1.能够对市场调研信息进行汇总汇总能够按照信息来源和特征进行分类

1.能够进行市场细分资料整理

(一)开展市场2.能够对消费者心理与行为信息汇细分调研总整理

二、房地产

3.能够进行消费者心理与行为调查

项目定位

(二)收集项目1.能够收集项目及周边规划信息规划设计资料2.能够汇总项目规划设计资料

1.能够对项目投资环境进行资料收集

(一)收集房地

2.能够收集政府的政策与法规

产投资环境资料三、房地产

项目投资策划

(二)房地产投1.能够收集汇总地段的影响因素资环境资料分类

2.能够对投资科目进行分类

1.能够记录周边竞争性楼盘调查表

(一)建立市场2.能够记录客户购买行为类型表和客户资料表3.能够收集客户信息、建立客户档案

4.能够记录和汇总客户回馈信息四、房地

产项目整1.能够根据项目特点提出媒体推广合营销的建议方案

(二)广告投放策划2.能够收集客户和供应商的信息资与监控料

3.能够监控广告投放实施情况

(三)销售资料1.能够跟踪现场销售过程汇总2.能够对现场销售情况进行汇总

相关知识

1.市场调查的作用、特点2.市场调查访问法3.市场供求的知识4.统计数据收集知识1.调研信息分类的知识2.信息分类的方法1.市场细分的概念与作用2.信息汇总的方法

3.消费者调查与分析的知识规划设计资料分析汇总的方法1.房地产项目投资环境要素2.政策法规收集的范围与内容3.投资估算知识

1.项目总投资构成的知识

2.地块影响因素分析的内容与方法1.数据统计方法市场竞争的分析方法3.消费行为学相关知识

1.广告投放的主要形式与内容2.反馈信息的收集方法3.广告媒体效应监控方法

1.销售工具种类及用途、特点的相关

内容

2.销售情况日报表的撰写方法

3.2助理房地产策划师

职业功能工作内容技能要求相关知识

1.市场调查的原则

2.市场调查问卷的制定方法1.项目概况调查与分析的方法2.市场宏观调查的内容与方法3.竞争对手资料分析内容与方法4.市场需求估算方法与内容5.消费者行为的分析方法1.房地产市场细分的原理2.市场评估报告的编写方法1.规划与建筑知识

2.设施与配套对比与分析的方法3.户型特点与配比的知识1.投资环境的内容

2.房地产项目投资环境的影响要素1.房地产项目投资成本费用的构成2.投资估算方法

3.房地产相关经营税费内容

1.房地产营销的机会威胁分析方法2.房地产营销环境分析1.广告媒体的投放原则

2.广告媒体选择方法与注意内容

1.能够确定调研范围与流程

(一)制定市场2.能够设计调查表和调研问卷调研计划

3.能够组织策划员开展调研工作1.能够评定调研信息,剔除误差信

一、房地产息

2.能够对项目概况进行分析项目市场调

查研究(二)市场调研3.能够对市场宏观调查进行分析

内容分析

4.能够分析竞争对手资料5.能够估算市场需求状况6.能够对消费者行为进行分析1.能够制定目标市场细分计划

(一)制定市场

2.能够制定项目细分参数

细分计划

二、房地产3.能够进行项目竞争性分析项目定位

1.能够进行产品分类分析

(二)产品分析2.能够进行竞争产品的分析和判别(一)分析房地1.能够对投资环境进行分类产投资决策的影

2.能够对投资环境要素进行分析三、房地产项目投资策1.能够计算投资项目的具体费用

(二)房地产项划

2.能够制作各项投资汇总表目投资估算

1.能够分析市场消费群体的构成

(一)目标市场2.能够分析项目所在地经济发展状分析况和消费人群分布情况

3.能够进行目标客户群定位分析

1.能够进行媒体的选择和组合

四、房地产

项目整合营(二)媒介信息2.能够制定投放频率及规模销策划搜寻和分析

3.能够对广告设计工作进行指导

4.能够组织和实施公共宣传现场活1.能够准备销售资料2.能够制定销售工作计划1.能够收集客户反馈资料

(一)客户跟踪2.能够整理归纳客户信息

3.能够编制客户意见表

五、房地产1.能够收集项目周边物业管理资料项目售后服(二)项目物业

务和物业管管理资料准备2.能够编绘物业管理流程示意图理

3.能够进行物业公司的初步筛选

1.能够对物业管理前期介入中提出

三)确定项目物合理建议业管理合同文本

2.能够指导编写物业管理合同书

(三)营销准备

1.销售策划的程序2.销售计划的编制方法客户意见表的编制方法1.物业管理的内容与业务范围2.物业工作流程示意图的编制方法

1.物业管理前期介入的概念

2.物业管理合同书的编写格式与方法

3.3房地产策划师职业功能

工作内容

技能要求

相关知识

职业功能工作内容技能要求

1.能够确定调查的主题和内容

相关知识

1.市场调查的流程与方法2.市场调查组织方法

1.房地产市场分析与预测的方法2.项目swot分析方法3.成本和需求估算方法1.商务环境分析的内容2.商务环境分析的方法房地产市场细分的方法2.细分市场的评估方法3.市场定位的内容与方法1.项目规划设计的概念2.规划设计要则

3.项目用地的功能性质分类方法1.房地产项目财务评价概述2.总成本的构成容内

3.房地产投资项目成本计算方法4.财务分析工具的使用和评价方法1.投资风险分析的基本方法2.投资风险评估的方法

3.投资风险防范对策的相关知识1.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撰写方法2.文案撰写格式与方法

一、房地

1.能够针对项目强、弱势进行分析产项目市

场调查研(二)市场分析2.能够进行项目定价分析评价究

3.能够对房地产市场进行预测

(三)商务环境1.能够针对社会、经济状况进行分

析分析2.能够对法规、政策等软环境进行

1.能够确定市场细分的内容和目的

(一)确定目标

2.能够进行市场现状与趋势分析

市场

二、房地3.能够对项目进行市场定位分析产项目

1.能够对产品进行定位定位

(二)项目规划

2.能够提出项目方案规划

建议

3.能够制定设计任务书

1.能够对项目成本进行估算

(一)项目效益2.能够对项目投资收益进行静态与

动态评估评估3.能够制定投资项目的运营计划

1.能够确认投资风险因素三、房地

(二)项目风险

产项目投2.能够评估投资风险

评估

资策划3.能够提出投资风险防范对策

1.能够编制商业建议书

(三)编制商业2.能够编制预期现金流量表

计划书3.能够撰写项目市场评估报告

4.能够撰写可行性报告

(一)营销价格1.能够制定目标价格方案策划2.能够制定价格策略

1.能够编写项目销售推广计划书

(二)制定销售

2.能够估算项目销售推广费用

四、房地推广计划

3.能够制订项目销售推广活动方案产项目整

合营销1.能够制定营销目标和策略策划

2.能够制定各阶段营销控制实施方

(三)营销管理案

3.能够组织和实施营销培训计划和培训

4.能够提出营销组织构架建议

(一)售后服务1.能够制定客户维持与服务计划策划2.能够制定公关策略(二)选择物业1.能够确定项目物业管理要求管理方案2.能够选择物业管理方案

(一)组织市场

2.能够选择市场调研方法

调查

3.能够组织实施市场调研活动

1.价格形成的原理2.产品定价方法

1.项目销售推广计划书的撰写方法2.销售推广活动的组织技巧1.销售控制的方法

2.阶段性营销策略的制定方法3.销售培训流程与内容4.销售组织与日常管理的方法5.营销成本费用的构成1.售后服务技巧2.售后服务组织方法1.物业管理成本构成2.现代物业管理发展趋势

五、房地产项目售后服务和物业管理

3.4高级房地产策划师

职业功能工作内容技能要求相关知识

1.房地产项目的影响因素的内容2.市场调研目标的设计方法1.土地价值分析方法2.项目市场定位决策方法3.项目功能设计的相关知识4.成本控制的方法5.财务评价的分析指标

6.财务评价中主要变量分析方法

1.能够分析市场宏观环境、微观环

(一)制定市场境对项目的影响调研策略2.能够制定市场调研的目标

1.能够进行项目土地价值分析

2.能够制定市场定位策略一、房地

产项目市

3.能够审定项目功能设计方案

场调查研

(二)市场定位策4.能够根据市场调研报告作出项目究

划投资机会分析

5.能够进行市场投资预测

6.能够进行房地产项目财务分析

7.能够进行风险分析并制定防范措(一)项目产品1.能够制定产品设计方案定位2.能够制定产品定位策略

1.能够制定项目概念设计方案

二、房地产(二)项目形象

2.能够制定项目品牌策略

项目定位定位

1.产品定位的流程与内容2.产品定位的注意事项及方法1.项目形象策划的概念2.项目概念设计的制定方法3.项目品牌策划的概念

(三)项目整体1.能够制定项目定价目标定价2.能够制定项目定价策略

(一)房地产投1.能够制定项目投资资金来源与运

三、房地产资项目资金管理用方案2.能够制定项目资金筹措方案项目投资策

(二)房地产投1.能够设计项目资金筹措渠道划

资项目融资策划2.能够制定项目投资资金间接筹措

1.能够选择定价方法,确定基本价

(一)审定营销格总体策略2.能够制定项目上市计划四、房地产

项目整合营

1.能够制定媒体推广策略

销策划(二)营销推广

的总体策划和评2.能够选择推广效果测评机制并制估定评估方案

1.能够制定和实施物业管理团队组(一)物业管理机建和招聘计划构组建2.能够制定和实施人员培训计划

五、房地

产项目售(二)全程物业管1.能够策划全程物业管理概念后服务和理策划2.能够制定物业管理模式物业管理

1.能够制订物业管理综合经营模式

(三)综合经营模策划式策划2.能够进行物业管理品牌策划

项目价格定位的原则

1.房地产项目资本结构知识

2.资金筹措的方式、渠道和制度1.投资资金筹措渠道的种类2.投资资金间接筹措的途径与方法1.项目价格阶段性调整策略的相关知识

2.上市计划的制定原则1.广告时机与媒介的选择方法2.广告测评机制与评估方案的制定方法

1.物业管理组织与人员架构的知识2.物业管理人员培训计划的制定方法1.物业管理模式的制定方法

项目策划汇报篇3

摘要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在每个经营年度终了后的5个月内完成,其具体工作较为复杂,存在不小的涉税风险,我们一定要充分了解这些风险,并采取积极措施进行必要的规避。本文首先从分析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的基本概况入手,探讨了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常见的涉税风险,进而对如何采取措施规避风险,避免出现税务问题提出几点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风险规避

所谓的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就是指纳税人在经营年度终了后的5个月内,根据税收相关法律法规及其他企业所得税的相关规定,自行计算企业全年应纳税所得额与应纳所得税额,对比月度或季度预交的所得税数额,最终确定该年度应补还是应退,及其具体数额,并填写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向企业主管税务机关提供要求提供的各项相关资料,做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结清全年企业所得税税款。本文将就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可能面临的风险及如何规避浅谈几点看法。

一、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常见风险

目前,我国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常见的风险有以下几种:

(一)未及时全面的掌握税收政策。我国企业所得税方面的法律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等,其相关习惯配套的法规不断更新,陆续出台,企业的财务人员如果未及时全面的掌握这些最新的税收政策法规,就容易导致汇算清缴涉税风险。

(二)纳税申报表的填报不规范。企业所得税法较为复杂,申报表的类型不一,如居民企业与非居民企业就要分别填报不同的纳税申报表,预缴与年终汇算清缴的纳税申报表也有所不同,查账征收与核定征收的汇算清缴填补报表也不尽相同。汇算清缴表格较多,表与表之间逻辑关系较为紧密,也充分体现了税收政策,如果纳税企业选用了不当的报表极有可能带来涉税风险。

(三)不规范的税收程序。所得税法中有三新费用、外资企业三免两减半、福利人员加计扣除等很多优惠政策,企业都想充分利用这些优惠政策,但是却缺乏必要的税收程序规范性常识,导致很多应该履行备案或者报批的相关程序未履行或不符合规范。

二、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风险的规避思路

具体的,我国企业如何规避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风险的思路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掌握最新税收政策变化,加强报表逻辑审核。我们要及时全面的掌握最新与企业所得税相关的法律法规,按照最新出台的相关要求填制汇算清缴报表,特别注意敏感问题的处理,不断规范各项报表的填报,加强对诸如如业务招待费的计算基数变化、跨年提前收取的租金收入、企业股权投资损失扣除数、可弥补以前年度亏损数额、票据变化情况等报表内容的逻辑审核,加强对年度纳税申报表及其附表的表内数据之间的逻辑审核,加强对年度纳税申报表及其附表与会计报表之间关联数据的审核等,确保各项上报数据符合涉税法规。

(二)要及时确认企业的收入,做好纳税调整工作。企业所得税纳税调整的项目名目繁杂,包括工资薪金及福利、业务招待费用、捐赠支出、利息支出等。纳税人要及时确认企业收入,方便汇算清缴时按照税收的法律法规与企业所得税的相关规定准确的进行纳税调整。如企业中提取的各项准备金,因为税法中明确规定仅允许坏账准备的税前列支,且比例应为年末应收款余额的千分之五,因此其余的各项准备金就要作纳税调整。

(三)企业要及时做好账目的处理与上报审批,确保能享受到应得优惠。企业应该及时办理所得税减免的相关报批与备案手续,企业能享受优惠政策的部分,要及时对主管税务机关提出相关的减免抵税申请,如获利年度的确认、可依法享受到的定期减免税、特定产业的减低税率、地方所得税相关减免等。同时,企业也要及时的调整各项免税项目,避免多缴税款和税款的重复缴纳;对于按规定对应计未计扣除的项目进行及时的账务处理,如各类应计未计的费用、应提未提的折旧等,在年度所得税申报期结束前要及时的进行账务调整;及时做好账务与纳税事项的调整,调整主要表现账务调整和纳税调整两个方面,企业既要针对违反会计制度规定所做账务处理进行及时的调整,也要在申报表内针对会计和税法的差异进行调整;及时做好时间上的差异与以前年度亏损方面的调整,对于可以弥补的以前年度损益等及时进行调整。

(四)要建立健全企业相应的税务风险管理制度。税收筹划的本质在于税制约束,我们要建立健全的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制度,对企业的税务风险进行全面专业的管理,在企业内部加强对税务风险管理的重视,建立一个健全的税务风险管理组织体系,设置相关的税务管理机构与岗位,及时检测和评估企业内部的税务风险,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使可能存在的税务风险及时得到控制和分解。当然,企业也可以借助税务中介机构去规避风险,税务中介机构的专业性较强,经验丰富,企业可以选取信誉较好的中介机构委托其代办汇算清缴工作,减少纳税错误,降低企业的税务风险,少受或免受经济损失。

(五)加强与税务机关的沟通和协调。企业应该与主管税务机关建立起良好的关系,以及时获取税收政策与其相关的执行口径,必要时得到及时的纳税指导。如果遇到一些税法无规定患者规定模糊的涉税问题,要先与主管的税务机关进行沟通,商议解决办法,在最大限度的降低企业的纳税成本的基础上,规避涉税风险。同时,企业也要了解清楚需要向主管税务机关备案的项目,保存好有关的文件与原始证据,建立起企业所得税的备查账,以便今后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的正常进行。

参考文献:

[1]周念丽,黄芸芸,方俊明.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税务事项衔接问题的分析.经济研究导刊.2010(09).

[2]苏敏,刘华.我国物流企业所得税成本及纳税筹划浅析.中国财务与会计.2008(03).

[3]李文泽,黄秋力,赵亚夫.论如何规避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税务风险.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项目策划汇报篇4

一、加强账户在外汇监管体系中的基础作用

(一)账户数据与企业资金活动天然契合

账户记载和反映着企业资金变动情况。目前外汇管理部门开展跨境资金流动监测所依赖的数据主要有三大类:一是国际收支申报数据,二是结售汇数据,三是外汇账户数据。

国际收支统计数据侧重于对跨境资金流动的统计分析,只是对居民和非居民之间的交易进行登记,境内划转数据部分缺失,而且依赖自主申报,数据有延迟。更重要的是,随着我国涉外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收支数据统计量越来越大,逐笔填报、逐笔采集的统计模式成本越来越高,面临着调整和改变。因此,长远来看,国际收支申报数据不能保证其明细具体和稳定,无法长久作为外汇管理体系的基础数据发挥作用。

结售汇统计重点在于汇兑环节的监测,无法反映资金收支和划转情况,且目前逐笔结售汇数据采集不全,不能满足全口径监管的需求。

账户作为企业资金活动的天然记载,其记录和反映最全面,能够涵盖跨境和境内划转、结售汇和现金收支数据。同时,以账户为管理基础与银行对资金管理的理念一致,有利于减少政策传导阻碍,提高监管效果。因此,以账户作为基础,构建外汇收支全方位的监测系统,从而实现对跨境资金流动的全面监测,具有内在优势和可行性。

(二)外汇账户体系对于实现外汇收支的可控管理具有优势

外汇管理改革的方向,是在可控基础上的充分便利化。账户系统具有即时反应、相互联系、相互验证的特性,具有较强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可控性。通过账户管理,可实施对不同主体的分类监管,可实现对不同业务类型的层次管理,能够对经济主体实施松紧有度的调节。既可以反映国际收支活动,又可以反映国内的外汇转移情况,有利于完整、清晰地描述外汇活动脉络,可为外汇监管、反洗钱等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账户系统建设不断完善,为监测和分析跨境资金流动行为提供了基础

近年来,外汇局建立了面向金融机构的数据采集系统。一是采集手段更加先进。实现了通过规范的后台数据接口进行批量、定期采集文件。各金融机构定期按照规范要求生成数据接口文件,并通过消息传输系统(mtS)报送到外汇局。二是范围进一步拓展。外汇局最新外汇业务数据采集平台已整合了涉外收支交易、账户数据、结售汇、银行自身业务、部分代客业务、对外金融资产负债及交易,以及个人外币现钞存取信息等数据的采集需求,采集范围在不断拓展、数据越来越完整。三是监测手段进一步丰富。新上线运行的跨境资金流动监测平台实现了收支数据、账户数据、海关进出口报关数据、外汇局内部业务系统数据的信息共享,并设置各种查询方法,可以实现不同业务数据之间的逻辑比对,为监测、分析跨境资金流动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

(四)账户在外汇管理体系中的基础地位得到政策支持

《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通过外汇账户办理外汇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汇发[2008]60号)明确,除另有规定外,银行为境内机构和境外机构办理外汇收支业务,包括跨境收付汇结售汇、境内外汇划转等,均应先为其开立外汇账户,并通过外汇账户办理。对于有零星外汇收支的客户,银行可以不为其开立外汇账户,但应通过银行以自身名义开立的“银行零星代客结售汇”账户为其办理外汇收支业务。因此,银行在为客户办理外汇业务时,必须通过外汇账户办理,外汇账户是外汇业务办理最基础的环节。

二、目前外汇账户体系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现行的外汇账户监管体系是基于1997年外汇短缺、结售汇严格管理的背景设计的,按照资金来源,将外汇账户分为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两大基本类别,分别实行不同的管理政策。近年来,外汇局先后多次对外汇账户管理政策进行了调整,如增加特殊外汇账户、暂存户两类账户,推动外汇账户管理模式从前台审批走向后台监测等,但外汇账户的基本管理体系并没有改变。

(一)当前结售汇制度已经发生变化

在经常项目账户管理方面,适应1994年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进程,经常项目外汇账户管理积极改进,目前基本实现了从严格管理、逐步放松到实现经常项目可兑换的过程,企业可凭需求开立和使用经常项目外汇账户。2015年6月1日以来,直投项下外汇登记业务下放银行办理,各类直投项下外汇账户开立核准取消,资本金等直投项下资金实行意愿结汇等,资本项下人民币可兑换进程在加快。随着人民币完全可兑换进程的推进,经常、资本项下的结售汇制度必将日益融合。

(二)账户分类复杂,增加监管成本

目前外汇账户管理的基本原则之一是专户管理。如经常账户包括经常项目结算账户、待核查账户、边境贸易结算账户、捐赠账户、保险机构外汇账户等;资本账户包括外商投资企业资本金账户、外债账户、前期费用账户、国内外汇贷款账户、股权激励计划专用账户、证券公司股票专户等。一是分类标准不一。有的按资金来源,有的按开户主体性质,有的按行业,账户开户标准、限额和收支范围均不相同。二是账户种类日益繁多。三是账户管理标签化。由于对应的外汇收入的单一性,设立的账户仅起到了管理者所需求的“标签”识别作用,核算功能弱化。

(三)外汇局和银行的外汇账户内涵口径不一致,容易造成政策执行偏差

银行作为经营者,设计外汇账户是从满足其会计核算需要出发的,一般以存款人身份(对公、对私)、存款期限(定期、活期)等因素来界定外汇账户,且基本稳定,极少变化。外汇局作为管理者,是出于管理的需要,要求以存款人身份(居民、非居民)、外汇资金来源或性质等对账户种类进行定义,规定收支范围,并随着形势变化不断调整。外汇局设计的外汇账户种类越多,银行执行政策的难度就越大,容易产生账户混淆、盲目入账的情况,影响政策执行效果。

(四)本外币账户管理体系不一,不利于对主体的全口径监测

根据《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单位银行结算账户按用途分为基本存款账户、一般存款账户、专用存款账户和临时存款账户四类。其中,基本存款账户是因办理日常转账结算和现金收付需要开立的银行结算账户,单位存款人只能在银行开立一个基本存款账户。一般存款账户主要满足借款或其他结算需要,专用账户用于管理特定用途资金,临时存款账户是存款人因临时需要并在规定期限内使用而开立的银行结算账户。可以看出,人民币账户体系设计与外汇账户按照资金来源或性质划分账户种类截然不同。随着人民币跨境结算的深入推进,监管部门面临着对企业进行本外币一体化监测的管理需要。不同的账户管理体系割裂了资金的自然属性,增加数据核对成本,不利于全口径监测进程的推进。

(五)账户数据采集不全,制约了监测分析功能的发挥

一是收支数据。未采集非金融机构外汇账户逐笔收支明细,无对公现钞账户数据和银行自身涉外收支数据等。二是结售汇数据。仅采集了符合条件的账户内结售汇数据,但账户外结售汇数据未实现采集。如企业服务贸易项下收汇可不进入企业结算账户直接结汇、贸易项下购汇可直接通过银行科目实现汇划等,这部分结售汇数据缺失。三是境内划转数据。境内同一居民通过境内银行办理的经常项目外汇账户间划转,以及与个人外汇储蓄账户间等收付款双方均不是资本项目账户的外汇同名划转、资本项目外汇账户间的资金存款期限转换等业务,均未采集。

三、改革框架

(一)基本思路

契合结售汇改革进程和跨境资金流动监管需要,打破目前按照资金来源类别设置账户的思路,建立以一般结算账户为主,专用账户、临时账户为辅的账户管理体系框架。强化账户管理对资金收支的约束力和控制力。全面采集外汇账户明细信息,更好地发挥账户在外汇监管体系中的基础作用。

(二)近期措施

1.建立一般结算账户体系框架,适应目前经常项目完全可兑换和资本项目部分可兑换的结售汇改革进度。

(1)整合账户,建立一般结算账户。将目前已经实现可兑换的账户合并为一般结算账户。一般结算账户用于境内机构存款人办理经常项下业务和已经实现可兑换的资本项下业务的收汇、付汇、结汇、购汇及提取外币现钞。为便于结算,可允许在多家银行开立多个一般结算账户。一般结算账户之间资金可以相互划转。

(2)设置辅助账户。为满足境内机构外汇资金运营的特殊需求及特殊外汇监管需要,可设置专用账户和临时账户两类辅助账户:一是专用账户主要用于解决改革进程中尚未实现完全可兑换的资金核算需求以及特殊政策监管需要。如资本金账户、外债专户、国内外汇贷款专户、目前实行特殊管理的出口收汇待核查账户,证券管理账户等。在目前阶段,专用账户数量、种类可以与剔除经常项目结算账户后的原账户分类一致,以便于各项监管政策与账户体系之间的衔接。随着可兑换进程的推进,逐渐缩减专用账户的数量和种类。二是临时账户用于满足境内机构一次性或临时性的收支、汇兑需求。如行政事业单位的临时结售汇需求等。

(3)统一现钞账户和现汇账户。不再区分现钞账户和现汇账户,境内机构存款人提取外币现钞只能在一般结算账户发生。由于银行管理现钞有额外成本,可通过增加存取现钞手续费的方式,以区别现汇与现钞的汇兑结算性质、抵补银行管理成本。同时,设置每日提取外币现钞限额,实行大额外币现钞提取提前预约制度等,方便银行管理。

2.完善账户信息系统建设。一是强化账户对业务的约束和控制作用。增加外汇账户管理与其他业务管理之间的关联,如外债专户开户时增加与资本项目信息系统关联外债签约登记表信息功能、企业出口收汇待核查账户资金结汇时增加与货物贸易监测系统关联名录登记信息功能等,通过账户管理与业务处理之间的关联,逐步使账户系统成为管理系统,而不仅仅是数据采集系统。二是拓展账户数据采集范围。在现有金融机构数据采集规范的基础上,增加外汇账户的逐笔明细数据、所有账户内结售汇数据,以实现对外汇账户收支的全口径监测。三是提高数据质量。加强对账户数据质量的日常核对和现场核查。

3.改进和整合账户管理政策。一是落实“所有外汇收支必须经过外汇账户”的基本原则,并且制定实施细则。二是大幅度简化开户核准手续。除部分专用账户有特殊监管要求外,其他账户的开户,均由银行凭系统内基本情况登记信息直接为境内机构办理。三是一般结算账户和部分专用账户结汇实行意愿结汇制。如资本金专用账户、资产变现账户等政策明确实行意愿结汇的资金账户,均实行意愿结汇,且结汇后资金必须入人民币结汇待支付账户管理。

(三)远期规划

本外币账户一体化管理,外汇账户类型大幅度简化,适应人民币完全可兑换进程。

1.本外币账户一体化。一家企业在一家银行仅有一个一般结算账户,该账户实现本外币一体化管理,即在一个账号下分设人民币、美元等多个币种的二级账号。

2.大幅度减少和合并专用账户。随着人民币可兑换进程的加快,实行特殊管理政策的外汇项目会越来越少,专用账户的类型和数量必将大幅度减少。

项目策划汇报篇5

关键词:国际合作;科研经费;监管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国际合作项目科研经费监管制度探析

收录日期:2014年3月2日

党的十强调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为新时期我国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国际化、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指明了方向。当前,科技创新与合作发展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越来越多的重大科技问题和挑战需要全世界共同应对,越来越多的重大科研项目需要国际社会通力合作,国际合作已成为加速科技创新的重要环节。

目前,国际合作科研项目经费的管理控制受到了各方面的广泛关注,国家一方面增加对科研项目资金的投入,另一方面也注重对资金使用的管理,如何使科研项目经费发挥充分的作用,取得预期效果。同时,也能增强承研单位的核心竞争力。基于这种认识问题的立场和观点,本文主要对国际合作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制度建设等问题展开探讨。

一、建立国际合作科研项目经费预算制度

建立经费预算支出和科研项目成果质量与绩效结合的预算目标管理制度。项目申报人在编制经费预算时,必须具体明确项目成果所要达到的质量标准、一定时期后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等,并且与项目申请经费数量挂钩。如不能达到预算所确定的目标,政府科技管理部门或项目经费资助者应停止经费资助或采取其他惩罚措施,如限制科技项目申报等。

严格预算管理,实行专款专用。经费预算列支的项目和金额应当严格执行,但考虑到预算编制依据的变化,可允许单项费用支出金额在一定的幅度内上下浮动,但支出总额不得突破。特殊情况下需要对经费预算作较大调整的,应由项目承担人提出申请,报项目批准人或经费资助人同意。

自选或研究所下达的课题,经学术委员会讨论,研究所领导批准后,课题负责人应将开题报告书或协议书、合同书及批准经费的详细预算交研究所办公室办理立项拨款手续。

国内科研院所核定项目管理费用后,国际合作科研项目在核定的范围内,严格执行经费预算管理。严格在核定的经费指标内开支,项目负责人为经费管理第一责任人,经费支出由项目负责人审批后财务部核实,按照项目报销流程入账,按季控制分析使用情况,经费预算纳入科研项目的年度考核。

海外科研经费的预算管理主要是根据国内科学院下达的成本费用控制指示,执行和分解国内科研院所下达的管理费用计划、制造费用计划、基本投资计划。国内科研院所监督海外科研项目财务计划执行情况,必要时有权建议提出修正财务计划。

财务预算编制的必须全面贯彻执行国内科研院所的财务计划,努力完成各项科研目标。

二、建立国际合作科研项目的配套财务与审计管理制度

为加强对国际合作科研项目经费的财务管理和控制,强化财务核算和管理,促进科研项目规范运作和健康发展,结合国际合作科研项目实际需要建立国际合作科研项目的配套财务与审计管理制度。

(一)建立财务管理制度,重点完成经费的划拨、管理和资金风险控制。借鉴欧盟框架计划的实施过程并结合我国自有国情,整个项目实施分批划拨。其中,经费不直接划拨给项目申请人,而是通过项目协调人分配给项目申请人。同时,规定在项目协议中使用的银行账户必须用于项目资金,不能挪作他用。在整个项目周期内,申请人只能获得一次预付款项,其后每一阶段预付款都要根据项目执行方前一阶段的工作进展、专家的评估并得到批准才可支付。在资金划拨的控制和管理上,一方面主要集中在对各种项目财务报告的审批和核实上;另一方面是对经费申报后的系列风险控制上。为了尽可能地加强项目资金控制,对申请者提供的财务报告以及财务方法应建立严格的审查,包括要求申请者提交财务决算证明、财务方法证明、平均人力成本证明以及经费申报后的系列风险控制方法,一旦发现项目申请人有违规行为,将对其进行财务处罚。(图1)

为了规范项目资金和银行账户的管理,建立和健全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保障货币资金安全,加强对货币资金和银行账户的财务管理。

以资金管理为中心,正确处理财务关系。做好各项财务收支的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工作。依法合理地筹集和使用资金,有效利用资源,努力提高经济效益。按期编制各类会计报表和财务说明书,做好分析考核工作。监督海外项目资产的购建、保管和使用,定期进行财产清查。

建立财务管理制度,首先应加强海外资金和银行账户的管理,开立银行账户时应该先对拟选择的开户银行进行资信调查,包括银行的股东、经营业绩、在当地的影响,资信调查完成后,项目部应提出开户申请,向国内研究院报送《银行账户开户审批表》、《境外银行信息调查表》(附件)及相关资料,报送审批。国内财务部对拟开户单位的开户申请进行审核提出意见,报国内研究院领导审批。审核同意后,开立账户。海外银行账户的授权管理人严禁只授权一人管理,可以降低资金的管理控制风险。

库存现金应根据机构所在地的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库存限额,并报国内科学院财务部核准。严禁超限额存放现金,库存现金超过限额,应及时送存银行。提取、运送大额现金要两人以上同行,现金应存放保险柜中保管,并设有专门的、且能保证安全的放置场所。

对于人员经费,应该报送人力资源部审核后发放,因现场需要的劳动竞赛奖及各种福利,报国内科学院批准后由项目部在核定的额度内掌握控制使用。

员工国际间出差的机票应向三家不同的票务公司询价,报销时发票、行程单、询价单(注明选择该航空公司的理由)交财务部审核。

(二)改革科技项目经费审计监督方法,实行绩效审计评价制度。建立内部稽核制度,对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纠正和完善货币资金业务的内部稽核制度,明确相关机构或人员的工作职责,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检查。监督检查相关岗位和人员的设置情况,看是否存在不相容职务混岗的现象;监督检查授权批准制度的执行情况,看是否存在越权审批行为;监督检查印章的保管情况,看是否存在全部印章由一人保管现象;监督检查票据的保管情况,看是否存在票据管理漏洞。对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纠正和完善。

组织建立健全经济核算制度,定期检查财务预算执行情况,利用财务会计资料进行经济活动分析,研究解决执行中的问题,组织审核财务决算。

财会人员应当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和监督,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不予受理,对记录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应退回不给予报销。财会人员对认为是违反国家财务会计制度及分公司有关规定的财务收支,应制止与纠正,制止与纠正无效的,应向海外项目负责人提出书面意见,请示处理。

三、建立外汇经费管理制度,防范汇率风险

国际合作项目尽可能地约定使用人民币或主流货币结算。对美元或欧元应合理使用金融工具防范汇率波动带来的损失。外汇汇率风险应做好合同签订前汇率趋势分析;加强合同履约,最大限度降低海外业务应收款项。在项目所在地收到款项,应及时划回。划回的外汇应根据汇率的变化和支付计划判断是否结汇。

目前,国际合作项目越来越多,由此汇率风险成为面临的最大风险之一。作为进出口企业,如何选择合适的方式回避汇率风险已成为国际合作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鉴于此,国际合作项目经费管理应当采取汇率保值增值措施,尽量减少外汇汇率损失。

选择合适时机结汇。海外财务部应根据各职能部门及项目编制的资金收支计划,考虑欧元和美元的汇率走势,确定结汇时机和结汇余额。对于美元收款,尽量做到收款当天或隔日结汇,美元账户不保留大额款项;对于欧元收款,选择较高的价格结汇。从根本上解决汇率风险的途径是要求业主来承担汇率损失,和第三方协商采用签订合同当日的人民币对美元固定汇率结算合同价款,人民币升值的影响由第三方全部补偿。这个要求从目前来看并不过分。

四、建立配套的海外研发基地财务管控制度

在内部控制方面,采用统一的财务费用计算方法,从根本上排除由会计方法错误和不合规定而导致的问题;承担单位定期上报科研成果和财务状况,并提供有独立第三方审计员出具的审计证书。在外部监督方面,公开审计报告的内容、后续承担处理结果,甚至适当公开审计监督的工作程序,接受社会和大众的监督。在差旅费管理方面,遵照我国的《中央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差旅费管理办法》科学合理地制定本项目人员的差旅费制度。差旅费管理的目标不仅是降低费用,还要考虑增强差旅费管理的透明度和合规度,提高费用管理流程效率,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安全感和满意度,是科研项目顺利进行的保证。一是应制定清晰明了的差旅费管理制度,并随环境变化(如航空公司、住宿服务、餐饮业政策或物价变动)及时加以更新;二是对差旅费管理制度进行改进,将处理差旅费用的流程标准化,使之可以及时搜集有关数据并全过程监督差旅费用;三是保证清楚地了解企业的差旅费制度,以避免在未被授权的领域内支出费用。

主要参考文献:

[1]全面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促进集团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财务管理工作纪实[J].中国总会计师,2005.11.

[2]加强财务管理,加速企业发展――记中国航空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总会计师姚维汀[J].中国总会计师,2005.11.

[3]陈慧云.跨国公司财务管理研究[J].煤炭技术,2005.8.

[4]黄朴.企业集团海外拓展资金管理策略[J].财会研究,2005.5.

[5]李.论跨国公司资金融通的内部化[J].国际金融研究,2004.3.

[6]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市分局课题组.跨国公司资金统筹管理模式与外汇收支影响[J].中国外汇管理,2001.7.

项目策划汇报篇6

国家海洋局

【代码】170

一、主要职责

国家海洋局是国土资源部管理的监督管理海域使用和海洋环境保护、依法维护海洋权益、组织海洋科技研究的行政机构。

国家海洋局的主要职能是:

(一)拟定我国海岸带,海岛,内海,邻海、毗邻区、大陆架、专属经济区、及其他管辖海域的海洋基本法律、法规和政策。组织拟定海洋功能区划,海洋科技规划和科技兴海战略。管理国家海洋基础数据,承担海洋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统计工作。

(二)监督管理海域(包括海岸带)使用,颁布海域使用许可证,按规定实施海域有偿使用制度、管理海底电缆和管道的铺设,承担组织海域勘界。

(三)组织拟订海洋环境保护与整治规划、标准和规范,拟订污染物排海标准和总量控制制度。按照国家标准,监督陆源污染物排入海洋,主管防止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海洋倾废、海洋工程造成污染损害的环境保护;管理海洋环境的调查、监测、监视和评价,监督海洋生物多样性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海洋自然保护区和特别保护区。核准新建、改建、扩建海岸和海洋工程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

(四)监督管理涉外海洋科学调查研究活动,依法监督涉外海洋科学调查研究活动,依法监督涉外的海洋设施建造、海底工程和其他开发活动。组织研究维护海洋权益的政策、措施、研究提出与周边国家海域划界及有归属争议岛屿的对策建议;维护公海、国际海底中属于我国的资源权益;组织履行有关的国际海洋公约、条约。组织对外合作与交流。

(五)管理“中国海监”队伍,依法实施巡航监视、监督管理,查处违法活动。

(六)组织海洋基础与综合调查、海洋重大科技攻关和高新技术研究。管理海洋观测监测、灾害预报警报、综合信息、标准计量等公益服务系统。负责海洋灾害预报警报和海洋环境预报(不含天气预报警报)。管理极地和大洋考察工作。

(七)承办国务院和国土资源部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内设机构

(一)办公室(财务司)

承担局机关政务、新闻宣传、机关文电处理、对外联络、文书档案、、保卫、保密工作。管理国家海洋基础数据,承担海洋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统计工作。管理海洋事业经费、专项资金等国家财政拨给的资金并监督检查使用情况。

(二)政策法规与规划司

起草我国海岸带、海岛、内海、领海与毗连区、大陆架、专属经济区及其管辖海域的海洋基本法律、法规和政策;组织拟订海洋功能区划、海洋开发规划、海洋环境保护与整治规划、海洋科技规划等;协助编制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指导和协调地方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并监督实施;组织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办理有关行政复议事宜。

(三)海域管理司

草拟我国海岸带、海岛、内海、领海与毗连区、大陆架、专属经济区及其他管辖海域的海洋基本法律、法规和政策。草拟海洋功能区划、海洋开发规划,核准海域使用许可证。具体组织海域戡界,组织监视涉外的海洋科学调查研究、海洋设施、海底工程和其他开发活动。审核并监督海底电缆、管道的铺设,审核新建、改建海岸和海洋工程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联系“中国海监”队伍。

(四)海洋环境保护司

组织海洋环境的调查、监测、监视和评价,组织监测监视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海洋倾废、海洋工程造成污染损害环境的情况。草拟海洋环境保护与整治规划、规范和标准。草拟污染物排海标准和总量控制制度。按照国家标准监测陆源污染物排海,监测监视海洋自然保护区和特别保护区。组织海洋环境观测监测、灾害预报警报。

(五)科学技术司

草拟海洋科技规划和科技兴海战略,组织海洋基础与综合调查、国家海洋重大科技攻关和高新技术研究等科学研究工作。

(六)国际合作司

组织研究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政策和措施、研究组织履行有关国际海洋公约、条约。承办、组织对外合作与交流工作。

(七)人事司

管理局机关、直属单位机构编制和人事、教育等工作。承办机关党委的日常工作。机关党委负责局机关及直属单位的党群工作,办事机构设在人事司。

(八)机关党委

(九)纪律检查委员会

1.检查所在部门及所属系统的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情况,对所在部门党组(党委)及其成员和其他党员领导干部实行规定范围的监督。

2.检查所在部门党员领导干部违犯党纪的案件以及所属系统重要的违纪案件。派驻纪检组和党组纪检组根据有关规定,对所检查的案件提出处理意见;部门纪委按照党的隶属关系和干部管理权限,对所检查的案件中的党员作出处分或撤销处分的决定。

3.协助所在部门党组(党委)管好党风,加强廉政建设,纠正行业不正之风。配合有关部门对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进行党风党纪教育。

4.指导(领导)所在部门及所属系统党的纪律检查工作。

5.受理所在部门及所属系统党员的控告和申诉。

6.完成中央纪委和所在部门党组(党委)交办的其他事项。

(十)监察专员办公室

1.检查国家行政机关在遵守和执行法律、法规和人民政府的决定、命令中的问题;

2.受理对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违反行政纪律行为的控告、检举;

3.调查处理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违反行政纪律的行为;

4.受理国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不服主管行政机关给予行政处分决定的申诉,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由监察机关受理的申诉;

5.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由监察机关履行的其他职责。

(十一)审计办公室

1.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审计工作的政策、法律法规,组织制订局系统审计工作的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并监督执行。

2.拟定并组织实施局系统审计工作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对局系统的审计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

3.实施对局属单位的财务计划、财务收支、国有资产管理使用和经济效益等的审计监督。

4.组织进行局系统内有关财政、财务收支等特定事项的专项审计调查。

5.根据委托,实施对局属单位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

6.承办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代码】170

一、主要职责

(一)依据国家卫生、药品的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研究拟定中医、中医中药结合、中西医结合以及民族医疗医药的方针、政策和发展战略;组织起草有关法律、法规并监督执行。

(二)根据各类卫生技术准则和中医药自身特点,拟定中医医疗、保健、中药、护理等有关人员的技术职务评定标准和医疗、保健、护理等人员执业资格标准并监督实施;参加制订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执业中药师资格标准。

(三)规划、指导和协调中医医疗、科研、教学机构的结构布局及其运行机制的改革;拟定各类中医医疗、保健等机构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并监督执行。

(四)对中医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护理及临床用药等进行监督和业务指导;依据有关规定在中医行业推行医药人员执业资格制度。

(五)研究和指导中西医结合工作,拟定有关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监督和协调管理中西医结合的医疗、研究机构。

(六)研究和指导藏医、蒙医、维医等各民族医疗医药工作;组织各民族医疗医药的理论、医术、药物的发掘、整理、总结和提高;拟定和逐步完善相关的制度规范和技术标准;监督和协调管理各民族医疗、医药机构。

(七)拟定和组织实施中医药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规划,加强重点实验室建设;管理国家重大中医药科研项目,组织重大中医药科技成果的奖励、推广和保密工作。

(八)在国家教育方针指导下,组织拟定和实施中医药教育发展规划,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注重中医药师承教育;对中医药教育质量进行监督和业务指导并在教育及实践中提高人才素质和专业水平。

(九)组织拟定中医药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倡导并监督医德医风建设,加强敬业爱岗宣传,提高中医行业人员思想道德素质和医疗保健服务质量。

(十)指导与协调中医药对外及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台湾地区的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和技术合作,推进中医药科学的国际传播。

(十一)按规定权限负责局机关及直属单位的有关办公事务、人事管理和党群工作;联系相关中医药社会团体。

(十二)承办国务院及卫生部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内设机构

(一)办公室(财务司)

1.研究提出中医行业发展战略和方针政策;

2.规划、指导和协调中医机构结构布局;

3.组织中医药重大理论或实际问题的调查研究和信息服务;

4.承办国家扶持中医专项资金的划拨;

5.联系中医药行业社会团体;

6.负责管理局直属单位财务、基建和国有资产等;

7.协助局领导组织协调局机关日常政务,协调、督促机关各部门的业务工作;

8.负责会议、秘书、文电、档案、保密、等日常事务;

9.负责局机关财务、保卫、后勤等行政工作;

10.承办局机关党委的日常工作;

11.承办局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二)人事与政策法规司(人事司)

1.负责承办局机关公务员和局直属单位局管干部的考核、晋升、任免、调配、考试录用和奖惩工作;

2.管理局机关及直属单位的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

3.负责局机关及直属单位的劳动工资管理工作;

4.拟订与完善中医药行业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术职务评定标准;参与制订中医药行业专业技术人员执业资格标准;

5.编制中医药行业立法规划、计划,督促、指导有关部门实施;

6.组织起草中医法律、行政法规草案;审查修改各司、办报送局审议的部门规章草案;

7.组织开展有关卫生改革、医德医风建设等宣传工作,协调、指导中医药行业的报刊、出版工作;

9.负责局机关离退休干部服务工作;

10.承办局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三)医政司

1.研究并组织实施在国家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区域卫生规划、社区卫生服务、农村合作医疗、初级卫生保健规划等总体部署中中医行业应该承担的任务;

2.拟订中医医疗机构的发展规划和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规划。组织制订和实施中医、中西医结合、民族医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护理及临床用药等的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

3.研究指导中医、中西医结合、民族医疗机构改革及医德医风建设工作;

4.监督和协调管理各类中医、中西医结合、民族医疗机构,对其它医疗机构的中医业务进行指导;

5.监督管理中医、中西医结合、民族医的社会办医和个人办医;

6.指导基层中医药工作;

7.研究和指导藏、蒙、维等各民族医疗、医药工作;

8.依据《执业医师法》,负责中医医师资格认定工作,拟定中医、中西医结合、民族医医疗、护理等人员的执业标准,组织中医医师、护理人员执业注册,推行中医药人员执业资格制度;

9.参加制定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10.监督管理中医、中西医结合、民族医疗机构内部药事工作,指导开展临床药学研究,协调药品在临床应用的相关事宜;

11.监督管理按照中医理论研制的药膳及保健品;

12.承办局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四)科技教育司

1.研究中医、中药科技教育的发展战略。拟定和组织实施全国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民族医药科技教育发展的中、长期计划与总体规划;

2.组织、协调、管理国家和行业的中医药重大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开发项目;

3.规划和指导中医药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科技信息和医学实验动物等科研条件的建设;

4.负责中医、中药重大科技教育成果的奖励和推广,组织重大科技成果的鉴定;

5.指导全国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科技保密、学术交流和科技合作;

6.指导中医、中西医结合专业学位建设,高、中等中医药教育教学工作和成人中医药教育工作;

7.组织制订并负责监督中医药教育质量标准;

8.指导中医药对外教育工作;

9.指导国内外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的水平与资格考试;

10.承办局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五)国际合作司

1.贯彻执行国家外交和卫生工作及中医药工作方针、政策及有关规定,开展中医药领域有关国际合作和涉外活动的调查研究,制订有关的管理办法和规定,并监督实施;

2.拟订、组织、实施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的总体规划;宏观管理中医药行业的对外交流与合作工作。负责管理多边、双边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

3.负责国外对传统医药政策的调查研究,并汇集有关国际交流方面的信息。负责中医药的对外宣传联络工作;

4.组织协调中医药对外技术交流与合作,并负责引进技术、智力、资金等项目;

5.负责配合各部、委执行外国政府及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签定的政府协议中有关中医药合作项目的管理工作;

6.负责驻华使团、国际组织在华常驻机构、新闻机构与我局的联络、拜会的安排及办理有关外事文电;

7.负责中医药在国(境)外办医、办学及来华留学生的宏观管理工作。负责中医药国内国际专业会议及中医药跨地区、跨部门对外交流及成果转让、技术合作事宜的审批工作;

8.负责与台港澳地区的中医药合作交流工作,对在内地学习的台港澳学生管理的组织协调工作;

9.负责局机关及直属单位对外交流与合作及人员往来的审批、协调及对驻外使领馆的联络工作。负责办理局机关及直属单位出国人员的护照、签证;

10.负责中国传统医药国际交流中心、台港澳交流合作中心及总部设在中国的世界中医药国际组织的业务管理工作,并负责联系总部设在中国的世界中医药社团组织;

11.承办局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六)机关党委

1.宣传和执行党的方针、路线、政策,宣传和执行党中央、上级党组织和本组织的决议,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支持和协助局领导完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所担负的任务。

2.组织党员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决议,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知识。

3.对党员进行严格管理,督促党员履行义务,保障党员的权利不受侵犯。

4.对党员进行监督,严格执行党的纪律,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决同腐败现象做斗争。

5.做好机关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推进机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了解、反映群众的意见,维护群众的正当权益,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6.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教育、培养和考察,做好发展党员工作。

7.协助党组管理机关党组织和群众组织的干部;配合干部人事部门对机关行政领导干部进行考核和民主评议;对机关行政干部的任免、调动和奖惩提出意见和建议。

8.领导机关工会、共青团、妇委会等群众组织,支持这些组织依照各自的章程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

9.按照党组织的隶属关系,领导直属单位党的工作。

10.承办上级党组织和局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国家外汇管理局

【代码】175

一、主要职责

(一).设计、推行符合国际惯例的国际收支统计体系,拟定并组织实施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制度,负责国际收支统计数据的采集,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

(二).分析研究外汇收支和国际收支状况,提出维护国际收支平衡的政策建议,研究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的可兑换。

(三).拟定外汇市场的管理办法,监督管理外汇市场的运作秩序,培育和发展外汇市场;分析和预测外汇市场的供需形势,向中国人民银行提供制订汇率政策的建议和依据。

(四).制订经常项目汇兑管理办法,依法监督经常项目的汇兑行为;规范境内外外汇帐户管理。

(五).依法监督管理资本项目下的交易和外汇的汇入、汇出及兑付。

(六).按规定经营管理国家外汇储备。

(七).起草外汇行政管理规章,依法检查境内机构执行外汇管理法规的情况、处罚违法违规行为。

(八).参与有关国际金融活动。

(九).承办国务院和中国人民银行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内设机构

(一)综合司

组织协调国家外汇管理局机关日常工作和政务信息化管理工作;研究金融外汇方面的重大政策,提出政策建议;负责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法律事务;负责新闻、对外宣传、信息管理工作;负责国家外汇管理局的外事工作;负责国家外汇管理局机关的财务工作;负责文档管理、、保密工作。

(二)国际收支司

负责国际收支、外汇收支、银行结售汇、外汇账户及相关管理项下的统计制度的设计、实施和相应报表的编制;负责对银行外汇收支业务进行监管;负责对人民币汇价执行情况进行监管,研究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提出人民币汇率政策建议;负责对银行间外汇市场运行和境内外币清算业务进行监管;负责对国际收支、外汇收支进行分析和预测。

(三)经常项目管理司

负责经常项目外汇监管;制定经常项目外汇业务监管的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负责对出口收汇核销、进口付汇核销和外汇账户进行监控及非现场检查;承办规定由国家外汇管理局办理的经常项目外汇管理业务。

(四)资本项目管理司

依法负责资本与金融项目交易的管理;负责资本与金融项目外汇收支、结售汇及账户的管理;负责资本与金融项目统计监测与预警工作;依法制定业务管理的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

(五)管理检查司

拟定外汇检查工作的有关规章制度;负责对各种违反国家外汇管理法规行为的检查、调查和处罚;负责组织、协调外汇管理反洗钱工作;对分支机构外汇检查工作进行部署和指导。

(六)储备管理司

根据国家外汇储备经营战略、原则,负责国家外汇储备的经营管理,及经批准受托经营中国人民银行的外汇存款准备金等。

(七)人事司(内审司)

拟定国家外汇管理局干部人事、教育培训、劳动工资、外派、内审监督制度、办法并组织实施;负责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机构、编制和人员管理工作;负责国家外汇管理局外派工作;根据授权,负责国家外汇管理局的内审工作。

(八)机关党委

负责国家外汇管理局机关和在京直属事业单位的党群工作。

国家档案局

【代码】178

一、主要职责

(一)对全国档案工作实行统筹规划、宏观管理。依据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拟定档案工作的方针、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组织、指导、检查、监督、协调中央、国家机关、军队、群众团体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档案业务工作。

(二)集中统一管理党和国家中央机关的重要档案资料,保守党和国家机密,维护档案的完整,确保档案资料的安全。

(三)负责接收、征集、整理、保管党和国家中央机关的重要档案资料,推进档案工作的科学化管理和现代化建设,做好档案编研出版工作,为社会提供利用。收集散失在国外的中国档案材料以及与中国有关的档案文件和史料。

(四)制定档案工作人员队伍建设规划,组织档案专业教育和档案专业干部培训工作。负责档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的有关工作。

(五)统一组织领导全国性档案工作外事活动和国际交流。

(六)完成党中央、国务院交办的有关事宜。

国家文物局

【代码】180

一、主要职责

(一)研究拟定文物、博物馆事业的发展方针、政策、法规和规划,制定有关的制度、办法并监督实施。

(二)指导、协调文物的管理、保护、抢救、发掘、研究、出境、宣传等业务工作。

(三)审核、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承担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化遗产项目的相关审核、申报工作;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审核或审批全国重点文物的发掘、保护、维修项目。

(四)指导大型博物馆的建设及博物馆间的协作、交流。

(五)研究处理文物保护的重大问题;对查处盗窃、破坏、走私文物的大案要案提出文物方面的专业性意见。

(六)研究制定文物流通的管理办法;审批文物出口鉴定机构的设立和撤销。

(七)编制文物事业经费预算,审核划拨并监督各项经费使用情况。

(八)统筹规划文物、博物馆专门人才的培训;组织指导文物保护和博物馆方面的科研工作。

(九)管理和指导文物、博物馆外事工作,开展对外合作与交流。

(十)承办国务院和文化部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内设机构

根据上述职责,国家文物局设3个职能司(室):

(一)办公室(人事劳动司)

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局机关政务;协助局领导处理日常工作;负责文秘、、局机关事务和机关财务工作;研究提出文物、博物馆事业的发展方针、政策和法规草案;编制文物、博物馆事业中长期发展计划;开展文物、博物馆理论研究和文物保护宣传工作;管理局机关和直属单位的人事、财务工作;管理和指导文物、博物馆系统的对外合作与交流工作;编制文物、博物馆事业经费预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计划并监督实施;承办机关党委的日常工作。

(二)文物保护司

研究和指导文物保护与抢救工作;拟定相关工程质量标准;审核、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承担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化遗产项目的相关审核、申报工作;承办审核或审批全国重点文物的发掘、保护、维修项目工作;组织、指导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工程方案的论证、设计、施工、质量监督与验收;指导重大考古项目的实施,组织考古成果的评审鉴定;承办审批文物建筑维修、设计资格和考古发掘领队资格工作;研究拟定文物流通的具体管理办法;组织开展文物鉴定工作;指导抢救、回收社会上特别珍贵的文物;承办审批特许文物的出境工作;协调与国际文物保护机构的关系;研究处理文物保护重大问题。

(三)博物馆司

研究提出博物馆事业发展规划;审核部级博物馆建设方案,指导大型博物馆业务工作,负责国家一级文物藏品的登记、调拨与交换的审批等工作;指导直属博物馆的业务建设;联系中国博物馆学会和有关国际组织,开展业务和学术交流;统筹规划文物、博物馆专门人才的培训;组织指导文物保护、博物馆方面的科研工作;督促、检查文物、博物馆系统的安全保卫工作;负责文物、博物馆信息网络的建设并指导运行。

(四)机关党委

负责局机关及在京直属单位的党群工作,办事机构设在办公室。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

【代码】181

一、主要职责

根据国务院确定的职责范围,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将担负起研究起草国家认证认可、合格评定、安全质量许可、卫生注册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并组织执行相关监督管理的制度、规定;研究提出并组织实施国家认证认可和合格评定工作方针政策、制度和工作规则,协调并指导全国认证认可工作;负责拟定国家实施强制性认证与安全质量许可制度的产品目录,制定并认证标志(标识)、合格评定程序和技术规则,依法监督和规范认证市场,监督管理自愿性认证、认证咨询等中介服务行为和活动,对从事认证和与认证相关的业务的各类机构包括中外合资、合作机构和外商独资机构进行资质审核和监督;管理校准、检测、检验实验室技术能力的评审和资格认定,负责中外合资、合作机构和外商独资机构等从事校准、检测、检定、检查、检验检疫和鉴定等各类实验室技术能力的资质审核;归口管理、协调认证认可和合格评定国际合作活动;建立全国认证认可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综合协调全国认证认可工作。

二、内设机构

(一)办公室

(二)政策与法律事务部

(一)研究提出国家合格评定和认证认可工作的方针、政策的建议,负责组织全局性、综合性认证认可政策调研及有关发展研究工作。

(二)研究拟订合格评定和认证认可立法规划和年度计划,并负责起草和组织拟订合格评定和认证认可法律、行政法规。

(三)负责起草和组织拟订合格评定和认证认可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并承担审核、报批、和清理等工作。

(四)负责组织、指导认证认可行政执法工作,组织协调专项认证行政执法,监督检查认证行政执法;负责组织查处重大认证认可违法案件,负责统一受理认证认可申诉和投诉,处理有关申诉和投诉。

(五)负责组织、指导和协调与认证认可有关的诉讼案件的处理工作。

(六)负责认证认可的行政处罚、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和行政赔偿等工作。

(七)拟订合格评定和认证认可普法宣传和法制培训教育工作规划并组织实施。

(八)负责协调认证认可行政许可工作,研究并组织实施认证认可行政许可配套制度;负责认证标志备案管理工作。

(九)负责指导质检系统认证认可法制建设工作。

(十)承办委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三)认可监管部

1.负责拟定认可制度、认证人员注册制度、管理体系认证制度、人员认证制度及其规则和工作规划、计划。

2.研究拟定对认可机构和认证人员注册机构的监督管理的规定,负责认可机构授权和监督管理工作。

3.研究拟定对认证机构、人员认证、认证咨询机构和认证培训机构资质审核制度以及从业资格审批制度、规定、程序、规划和监督管理的规定,并组织实施。

4.负责批准的认证机构、认证培训机构、认证咨询机构的统计、汇总及相关管理工作。

5.负责对认证认可行业自律组织的管理和指导;研究认证中介机构的市场运作规律和机制,指导和推动认证中介组织的改革工作。

6.承办全国认证认可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和国家认证认可专家咨询委员会办公室的工作;负责部际联席会议工作制度和工作机制的建立与实施。

7.负责认证公告的组织工作。

8.组织协调服务认证制度的建立及实施工作。

9.承办委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四)认证监管部

1.研究拟定强制性产品认证与安全质量许可制度的建立、规划、计划并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

2.负责起草强制性产品认证与安全质量许可制度的产品目录、认证标志管理办法和合格评定程序。

3.负责组织确定承担强制性认证任务的认证机构、检查机构和实验室,并监督检查。

4.研究拟定自愿性产品认证制度的建立、规划、计划,并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

5.负责对产品认证活动和认证结果的监督检查,负责协调强制性产品认证行政执法检查工作中的技术性政策问题。

6.会同有关部门对产品认证机构资质、业务范围和技术能力的审核和相关监督管理工作。

7.研究拟定出口商品质量许可制度的建立、规划、计划、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工作。

8.负责对产品认证工厂检查员管理制度的建立,并监督实施。

9.研究拟定强制性产品认证免办审批制度以及特殊认证模式的管理规定,并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

10.研究提出强制性认证收费标准方案并组织实施。

11.承办委领导交办的其它事项。

(五)注册管理部

1.研究拟定进出口食品、化妆品生产、加工、储存等企业的卫生注册登记以及陶瓷出口质量许可的工作规章、制度和工作规划、计划。

2.负责出口食品、化妆品生产、加工、储存等企业的卫生注册登记和陶瓷出口质量许可的评审、发证和监督管理工作,负责相关重大问题和质量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

3.负责统一办理向境外推荐企业注册和组织接待境外主管部门来华检查工作。

4.负责进口食品、化妆品生产、加工、储存等企业的注册评审和监督管理工作。

5.负责卫生注册评审员的管理工作。

6.负责“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及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组织推广和监督管理。

7.研究拟定食品和农产品认证规划和实施计划,管理和协调食品和农产品认证体系建设工作。负责食品和农产品认证信息统计分析工作。

8.研究拟定相关食品和农产品认证基本规范、规则,管理和协调食品和农产品认证工作。

9.组织实施食品和农产品认证专项监督检查工作。

10.承办委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六)实验室与检测监管部

1.统一规范和管理校准、检测、检定、检查、检验检疫、鉴定等实验室和检查机构的基本条件与技术能力评审、资质审核和资格认定工作,研究拟定相关的制度。

2.研究拟定和组织实施实验室国家认可制度和规划、计划,监督管理实验室认可活动;配合有关部门对实验室认可机构授权。

3.组织实施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和结果的校准、检测、检定、检查、检验检疫、鉴定等检查机构和实验室的基本条件和技术能力的认定工作。

4.管理实验室和检查机构的能力验证工作,研究拟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和规划、计划,组织实施和协调有关的能力验证活动。

5.负责部级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授权和相关的后续监督工作。

6.组织实施出入境检验检疫实验室和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实验室的评审、计量认证、注册和资格认定以及依法授权和验收等工作;会同总局有关部门实施质检系统技术机构和实验室的规划工作。

7.管理中外合资、合作和外商独资的校准、检测、检定、检查、检验检疫和鉴定机构技术能力的资质审核工作;负责获境外认可机构认可的检查机构和实验室的备案工作。

8.管理全国检验检测资源调查和信息处理工作;研究建立检验检测资源共享的相关制度;监督管理和规范检验检测中介服务活动。

9.承办委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七)国际合作部

1.研究拟定合格评定和认证认可、卫生注册的国际合作的工作方针、政策和规划及项目计划。

2.研究拟定参加与合格评定、认证认可相关的国际组织和区域性组织活动的工作规划和项目计划。

3.协调和审核有关合格评定和认证认可、卫生注册的协议、协定和议定书草案,组织协调对外谈判和商签协议工作。

4.负责港、澳、台的合格评定和认证认可的联络事务。

5.负责有关认证认可的技术引进工作,协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出国培训。

6.研究提出开拓合格评定和认证认可国际业务的意见建议。

7.负责承办认监委重大外事活动和国际会议;综合、协调认监委参加的国际会议和技术交流活动的有关事宜。

8.负责wto/tBt·SpS有关合格评定和认证认可的通报和咨询工作。

9.承担iSo、ieC中国国家委员会的合格评定工作。

10.会同有关部门拟定认监委外事经费预算和使用计划并组织实施。

11.负责协调安排并监督实施机关和下属单位的年度外事计划以及国际合作工作。

12.负责外事礼宾和委领导的外事活动安排和翻译工作。

13.承办委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八)科技与标准管理部

1.研究拟定合格评定和认证认可的科技和标准化及出入境检验检疫标准化工作的方针、政策和管理制度。

2.拟定合格评定和认证认可的科技和标准化及出入境检验检疫标准化工作发展规划和科技及标准制修订计划,并组织实施。

3.负责组织合格评定和认证认可科技项目、标准及出入境检验检疫标准制修订项目的立项、验收/审定、报批、统计及成果评比和报奖工作。

4.承办认证认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的日常工作,组织跟踪研究国际合格评定和认证认可相关指南、准则和标准的转化,组织参加国际相关指南、准则和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5.组织科技和标准的学术技术交流、培训和宣贯,并监督检查。

6.负责对认证认可依据用标准、规范、技术要求的管理。

7.负责科技和标准制修订项目经费使用管理。

8.承办委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代码】182

一、主要职责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英文名称是:Standardizationadministrationofthepeople''''sRepublicofChina,简称:SaC。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是国务院授权履行行政管理职能,统一管理全国标准化工作的主管机构。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行业协会也设有标准化管理机构,分工管理本部门本行业的标准化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市、县质量技术监督局统一管理本行政区域的标准化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市、县政府部门也设有标准化管理机构。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对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的标准化工作实行业务领导。

其主要职责有:

(一).参与起草、修订国家标准化法律、法规的工作;拟定和贯彻执行国家标准化工作的方针、政策;拟定全国标准化管理规章,制定相关制度;组织实施标准化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二).负责制定国家标准化事业发展规划;负责组织、协调和编制国家标准(含国家标准样品)的制定、修订计划。

(三).负责组织国家标准的制定、修订工作,负责国家标准的统一审查、批准、编号和。

(四).统一管理制定、修订国家标准的经费和标准研究、标准化专项经费。

(五).管理和指导标准化科技工作及有关的宣传、教育、培训工作。

(六).负责协调和管理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有关工作。

(七).协调和指导行业、地方标准化工作;负责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备案工作。

(八).代表国家参加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和其他国际或区域性标准化组织,负责组织iSo、ieC中国国家委员会的工作;负责管理国内各部门、各地区参与国际或区域性标准化组织活动的工作;负责签定并执行标准化国际合作协议,审批和组织实施标准化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负责参与与标准化业务相关的国际活动的审核工作。

(九).管理全国组织机构代码和商品条码工作。

(十).负责国家标准的宣传、贯彻和推广工作;监督国家标准的贯彻执行情况。

(十一).管理全国标准化信息工作。

(十二).在质检总局统一安排和协调下,做好世界贸易组织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wto/tBt协议)执行中有关标准的通报和咨询工作。

(十三).承担质检总局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内设机构

根据上述职责,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内设六个职能部门:办公室、计划和信息部、国际标准部、农轻和地方部、工交部、高新技术部。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机关

【代码】184

一、主要职责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是全国商业保险的主管部门,为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根据国务院授权履行行政管理职能,依照法律、法规统一监督管理保险市场。

其职责主要有:拟定有关商业保险的政策法规和行业发展规划;依法对保险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监督管理和业务指导,维护保险市场秩序,依法查处保险企业违法违规行为,保护被保险人利益;培育和发展保险市场,推进保险业改革,完善保险市场体系,促进保险企业公平竞争;建立保险业风险的评价与预警系统,防范和化解保险业风险,促进保险企业稳健经营与业务的健康发展。

二、内设机构

(一)办公厅

(二)发展改革部

(三)财务会计部

(四)财产保险监管部

(五)人身保险监管部

(六)保险中介监管部

(七)资金运用监管部

(八)国际部

(九)法规部

(十)统计信息部

(十一)派出机构管理部

(十二)人事教育部

(十三)监察局

(十四)机关党委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代码】185

一、主要职责

(一)根据国务院授权,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法律和行政法规履行出资人职责,指导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重组;对所监管企业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进行监督,加强国有资产的管理工作;推进国有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推动国有经济结构和布局的战略性调整。

(二)代表国家向部分大型企业派出监事会;负责监事会的日常管理工作。

(三)通过法定程序对企业负责人进行任免、考核并根据其经营业绩进行奖惩;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选人、用人机制,完善经营者激励和约束制度。

(四)通过统计、稽核对所监管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情况进行监管;建立和完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指标体系,拟订考核标准;维护国有资产出资人的权益。

(五)起草国有资产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有关规章制度;依法对地方国有资产管理进行指导和监督。

(六)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内设机构

(一)办公厅(党委办公室)

负责协助委领导处理机关运转的日常工作;负责国资委机关文秘、会议、机要、保密、信息、档案、安全工作;负责党委会和委主任办公会议决定事项的督办工作;负责国资委机关财务工作;负责国资委机关信息化工作;负责工作(对外可使用委办公室名义);负责联系行业协会。

(二)政策法规局

研究起草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的法律法规草案,负责有关法规和重大政策起草、拟订的协调工作;研究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中的有关法律问题,负责指导国有企业法律顾问工作;承担委机关的法律事务。

(三)业绩考核局

拟订并组织落实国有资产经营责任制度,研究和完善授权经营制度并对授权企业进行监督,研究提出业绩合同等企业资产保值增值目标管理的方法并组织实施;综合研究国有经济和重点企业的运行状况;根据各方面对所监管企业的评价意见,综合考核所监管企业的经营业绩;研究提出重大决策责任追究的意见和措施。

(四)统计评价局

负责国有资产的统计和所监管企业财务决算备案工作,建立国有资本金统计信息网络,根据有关规定对外统计信息;建立和完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考核办法,拟订考核标准;建立和完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并负责组织实施;拟订国有企业清产核资的政策及制度、办法,组织所监管企业清产核资工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负责所监管企业资产损失核销工作。

(五)产权管理局

研究提出改革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和管理制度的意见,拟订国有资产产权界定、登记、划转、处置及产权纠纷调处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负责所监管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界定、登记、划转、处置及产权纠纷调处等工作;负责所监管企业资产评估项目的核准和备案;对所监管企业国有资产进行预算管理,对资本收益的使用进行监督;审核所监管企业资本金变动、股权转让及发债方案;监督、规范国有产权交易。

(六)规划发展局

研究提出国有经济布局和战略性调整的政策建议,指导所监管企业进行结构调整;审核所监管企业的发展战略和规划;对所监管企业重大投资决策履行出资人职责,必要时对投资决策进行后评估;协助所监管企业解决发展中的有关问题。

(七)企业改革局

研究提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针政策;指导国有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研究所监管企业合并、股份制改造、上市、合资等重组方案和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组建方案,对其中需要国有股东决定的事项提出意见;研究提出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的政策、措施;指导所监管企业的管理现代化和信息化工作。

(八)企业改组局(全国企业兼并破产和职工再就业工作办公室)

编制并组织实施国有企业兼并破产计划,研究提出有关债权损失核销和职工安置等方案;组织协调债转股工作;组织协调所监管企业的合并、分立、解散、清算和关闭破产、困难企业重组工作,协调解决企业改组中的重大问题。

(九)企业分配局

拟订国有企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对所监管企业工资分配的总体水平进行调控,研究拟订所监管企业负责人的薪酬制度和激励方式并组织实施;指导所监管企业分离办社会负担、主辅分离和辅业改制、富余人员分流工作,配合有关部门做好下岗职工的安置工作。

(十)监事会工作局(国有企业监事会工作办公室)

根据《国有企业监事会暂行条例》,负责监事会的日常管理工作。

(十一)企业领导人员管理一局

根据有关规定,承担对所监管企业领导人员的考察工作并提出任免建议;考察推荐董事、监事及独立董事人选;探索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企业领导人员考核、评价和选任方式;研究拟订向国有控股和参股公司派出国有股权代表的工作方案。

(十二)企业领导人员管理二局

根据有关规定,承担对所监管企业领导人员的考察工作并提出任免建议;考察推荐董事、监事及独立董事人选;探索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企业领导人员考核、评价和选任方式;研究拟订向国有控股和参股公司派出国有股权代表的工作方案。

(十三)党建工作局(党委组织部)

根据有关规定,负责所监管企业党的组织建设和党员教育工作。

(十四)宣传工作局(党委宣传部)

根据有关规定,负责所监管企业党的思想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宣传工作,指导所监管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负责对外宣传和新闻工作。

(十五)群众工作局(党委群众工作部、党委统战部)

根据有关规定,协调所监管企业的工会、青年、妇女工作,承担所监管企业共青团工作委员会的日常工作;负责所监管企业维护稳定方面的工作;指导所监管企业的统战工作和知识分子工作。

(十六)研究室

负责研究总结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负责调查研究所监管企业的改革发展、党的建设、领导班子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重大问题;负责重要文件和报告的起草工作。

(十七)外事局

负责国资委机关和直属单位的外事工作,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十八)人事局

按照管理权限,负责国资委机关和直属单位的人事管理工作。

(十九)机关服务管理局(离退休干部管理局)

负责所属离退休干部机构、机关服务中心的各项管理工作;负责国资委机关和所属单位的国有资产、财务等行政管理工作;负责指导、监管所联系协会的国有资产和财务等工作。

(二十)机关党委

负责国资委机关和在京直属单位的党群工作。

(二十一)国资委纪委、监察部驻委监察局

监督检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和党中央、国务院以及中央纪委、监察部的有关指示、决定在国资委出资企业的贯彻执行情况;指导国资委出资企业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检查、处理国资委出资企业党组织、党员和企业领导人员违纪政纪的重要案件,协助中央纪委、监察部查处其中涉及中央管理的企业领导人员的违纪案件;受理对国资委出资企业党组织和党员、企业领导人员的检举、控告;受理国资委出资企业党组织和党员、企业领导人员的申诉;负责对国资委机关、直属单位和直管协会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执行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指示、决定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检查处理上述单位和国资委党委管理的领导干部违纪政纪的重要案件;受理对上述单位和国资委党委管理的领导干部的检举、控告;受理上述单位和经国资委纪委监察局负责查处的国资委党委管理的领导干部的申诉;完成中央纪委、监察部和国资委党委交办的其他工作。

中国人民外交学会

【代码】186

一、学会简介

中国人民外交学会是在已故总理倡导下于1949年12月成立的。它是新中国第一个专门从事人民外交的机构。

外交学会的宗旨是,对世界形势、国际问题以及外交政策进行研究,同世界各国的政治活动家、学者、知名人士以及有关研究机构和社会团体进行交流,以增进中国人民同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推动中国同各国友好合作关系的建立与发展,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贡献。

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同世界上一百二十多个国家的著名政治家和外交家(包括前国家元首、前政府首脑和外长、议员、政党领袖和部分未建交国家领导人),以及社会活动家和企业界名流、著名国际问题研究机构和学者等保持广泛联系,接待来访和应邀组团出访;举办名人演讲会,组织和参加各种学术报告和研讨会,对国际及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安全等各方面问题进行探讨和交换看法。它还定期出版和发行《外交》(英文版)。

中国人民外交学会的理事中有中国各界知名人士,包括国际活动家、高级外交官和著名国际问题学者。外交学会设一名会长及四名副会长主持会务,设一名秘书长及若干名副秘书长协助处理日常工作。

二、机构设置

(一)办公室

综合协调、承办机关日常行政事务;负责秘书事务、会议安排、办公自动化、财务管理和后勤保障等工作。

(二)研究部

研究国际政治、经济、安全形势,开展国际学术交流,组办研讨会、报告会及内部讨论会等活动,收集整理加工有关信息,并提出政策建议;撰写报告和讲稿;编辑、翻译、出版和发行《外交》(英文版);编辑、印发介绍外交学会和人民外交工作的材料。

(三)亚非拉部

负责亚洲地区、中东海湾地区、非洲地区和拉丁美洲地区的有关事务,接待来自上述地区和国家的外宾,以及组织出访;有重点、有选择地同一些国家的相应机构建立和保持固定联系,熟悉和研究主管地区国家的情况、双边关系和我方针政策,以及有关机构和重要人物的情况;通过接待和出访做工作,配合开展经济、学术交流,反映重要信息,增进相互了解与合作。

(四)欧洲部

负责西欧地区、东欧地区和中亚地区的有关事务,接待来自上述地区和国家的外宾,以及组织出访的工作;有重点、有选择地同一些国家的相应机构建立和保持固定联系,熟悉和研究主管地区国家的情况、双边关系和我方针政策,以及有关机构和重要人物的情况;通过接待和出访做工作,配合开展经济、学术交流,反映重要信息,增进互相了解与合作。

(五)美大部

负责北美地区和大洋州地区的有关事务,接待来自上述地区和国家的外宾,以及具体出访工作;有重点、有选择地同一些国家的相应机构建立和保持固定联系,熟悉和研究主管地区国家的情况、双边关系和我方针政策,以及有关情况;通过接待和出访做工作,配合开展经济、学术交流,反映重要信息,增进互相了解与合作。

(六)组织人事部

负责学会机构编制管理和干部录用、考核、任免、奖惩、调配及劳动工资等人事管理工作;负责学会退休干部的管理工作;负责机关的党群工作。

项目策划汇报篇7

一、为切实创新县域涉外经济外汇服务方式,向市场主体提供更多的贸易投资便利化措施,促进县域招商引资工作平稳较快发展,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上级有关部门的文件精神,特制定本办法。

二、本办法中的“先行介入机制”是指基层外汇管理部门在外资项目洽谈之初(外汇登记前)即主动提前介入,提供相应外汇指导,从而改变以往企业办理外汇登记时,基层外汇部门才被动参与的做法,最大限度得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更好得为县域招商引资服务。

三、基层外汇管理、商务等部门应本着平等、友好、协商的原则,加强沟通,密切协作,资源共享,口径一致,共同做好“先行介入”工作。

四、“先行介入”的工作机制、内容、方式方法等,不得违反现行的法律法规。

工作内容

五、“先行介入”的服务对象为本县域的涉外的招商引资规划、项目及企业等,尤其是当地规模较大、业务特殊的外商投资项目的先期论证。

六、基层外汇等部门实施“先行介入”时,主要向政府、银行、企业等相关主体,提供如下指导与服务:

(一)介绍基层外汇等部门的职责与权限;

(二)分析当前国内外的经济金融形势及走向;

(三)解读现行的外资、外汇、外贸、汇率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

(四)告知外汇登记、帐户开立、验资询证、结售汇、支付划转等业务需要的条件、程序、资料、期限、费用以及办理部门、人员、联系电话等;

(五)坚持一企一策,及时协调解决项目、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六)其他有关政策咨询、业务指导等。

七、“先行介入”主要采取现场指导、电话咨询、书面答复、会议研讨等方式方法。

八、基层外汇等部门应对“先行介入”的具体内容做好工作纪要,并分具体的项目或企业建立前期档案以备事后管理与服务。

组织机制

九、基层外汇、商务部门应以正式文件或谅解备忘录等形式,对“先行介入机制”加以确定。

十、成立县域招商引资“先行介入机制”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外汇、商务等部门负责人(或分管领导)共同担任,成员包括相关部门负责人、岗位人员。办公室设在县外汇局,办公室主任由县外汇局相关部门负责人兼任。各成员单位应指定一名相关岗位人员担任联络员。

十一、“先行介入机制”领导小组负责有关事宜的组织、领导、协调、解释,“先行介入机制”联络员具体负责涉外招商引资项目的洽谈事宜。联络员应及时向领导小组汇报工作,遇到无法确定的工作应及时提交领导小组研究;对于超越权限或现行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的事项应及时向上级部门请求、汇报。

十二、“先行介机制”领导小组应定期或不定期(至少一季度一次)召开工作会议,总结、通报“先行介入机制”的开展情况,学习新的政策法规,商讨有关问题。

附则

项目策划汇报篇8

会议研究决定了八个具体问题。

一、关于工业园区规划范围内依法依规报征土地1135亩(约)的问题

会议听取了县工业园区管委会关于在工业园区规划范围内拟征地1135.52亩的情况。会议议定:1.为加快园区开发建设进程,确保项目用地,同意县工业园区管委会在工业园区规划范围内依法依规报征土地1135亩(约),逐步建立土地储备机制。2.工业园区管委会要科学规划好项目用地,充分利用好所征土地,确保不出现长期闲置现象。3.园区用地要遵循产业规划,注重项目的引进和成片征地相结合,合理进行功能分区,优先保障佰瑞德等一批有实力的重大项目用地。4.县财政局要及早统筹谋划好征地资金的筹措,在不影响全县经费正常运转的情况下,确保征地资金到位。5.县国土资源局要积极做好土地报批工作。6.关于宇庆调味品和飞龙食品项目选址问题,由县工业园区管委会牵头,县环境保护局、县国土资源局、县卫生局等相关单位配合,抓紧与项目业主商洽,积极引导项目按园区产业规划重新选址报审。7.关于征地问题,县国土资源局要依法依规进入征地程序,抓紧按相关政策和法规指导开展征地和拆迁工作,镇要在县国土资源局的指导下尽快进入征地拆迁程序,提前做好应征土地的实物勘察、摸底等相关准备工作。8.关于园区产业布局功能定位问题,由县工业园区管委会牵头,会同县经商和信息化局、县招商引资局、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等相关部门,根据现有客观情况,提出优化方案,提交下一次工业园区开发建设领导小组会议审议。

二、关于争取县工业园区用地指标的问题

会议听取了县工业园区管委会关于工业园区用地指标的情况汇报。会议议定:同意由县国土资源局全力争取工业园区用地指标,力争实现“确保500亩、力争1000亩用地指标”的目标任务。

三、关于县工业园区综合配套服务中心建设的问题

会议听取了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关于工业园区综合配套服务中心建设的情况汇报。会议议定:1.同意将高铁新区规划中1-2平方公里土地调整到工业园区配套区进入规划,作为园区的综合配套服务中心,以利于园区的滚动发展。2.由镇将2011年已修建完成的保障性住房安排50套作为工业园区拆迁的周转房,县财政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规划局等部门要作好相关国有资产管理工作。3.同意由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在2013年保障性住房任务中安排500套保障性住房到镇,用于解决工业园区拆迁安置问题。4.抓紧启动1-2平方公里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同步启动保障性住房和安置房的总平、方案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确保在2月底前完成,争取3月份动工,10月份前完成主体工程。

四、关于县工业园区征占用林地报批的问题

会议听取了县工业园区管委会关于工业园区征占用林地报批情况汇报。会议议定:1.同意县工业园区管委会一次性报批30公顷征占用林地的建议。2.县林业局采取林地集中报批,实行林地储备,及早完成工业园区规划范围内林地报批。

五、关于组建县工业园区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的问题

会议听取了县工业园区管委会关于工业园区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情况汇报。会议议定:1.原则同意组建县工业园区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2.由县工业园区管委会牵头,县财政局、县发展改革局、县工商局、县国土资源局、县政府办配合,在2月15日前提出实施方案送审。

六、审议《工业园区工业用地价格的建议方案》的问题

会议听取了县工业园区管委会关于审议《工业园区工业用地价格的建议方案》的汇报,县国土资源局谭跃明作补充。会议议定:由县工业园区管委会牵头,县财政局、县招商引资局、县国土资源局等部门配合,将《工业园区工业用地价格的建议方案》在2月10日前修改完善后按程序送审。

七、审议《工业园区决策会议制度》的问题

会议审议了县工业园区管委会关于《工业园区决策会议制度》。会议议定:由县工业园区管委会在2月8日前将《工业园区决策会议制度》修改完善后按程序送审。

项目策划汇报篇9

短信很多人都有使用过,比较方便会计。短信也可以来发送会议通知。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会议短信通知范文,欢迎参阅。

会议短信通知范文1各部门负责人:

为了提高公司项目推进速度,提升公司运营和沟通效率,促进部门间联动、形成合力,搭建一个集中汇报、讨论、协调项目信息的平台,根据公司总经理指示精神,特制定并实施公司部门负责人周例会制度。具体要求如下:

会议召集人:__总经理

会议召开时间:一般定于每周一下午2:00召开,根据工作需求也可调整为不定期召开,由行政人事部正式会议通知

会议地点:__/__电话会议

人员范围: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专业总监、各部门负责人

会议主要内容:

1、各部门负责人分别汇报手头工作情况,次序为__、

___、___、___、__

2、汇报内容应包括:最新项目信息、项目进度和成果,提出需要有关部门协调的内容,需要集中讨论、解决项目进度中遇到的问题;

3、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安排。

会议要求:

1、周例会是我公司实行决策、布置任务、沟通信息、协调行动的基础性、重要的行政手段,体现我公司的行政效率和行政管理水平,请提高对会议重要性的认识;

2、严肃会议纪律,确保会议质量和效果,不得迟到、早退、无故不参加会议,如因特殊原因不能参会由本人直接向总经理请假,并向行政人事部报备;

3、会议前,要做好会议汇报准备,要对工作进行充分梳理、归纳、反思;

4、会议中,汇报工作要说结果,结果思维是第一思维;请示工作要说建议,要让决策层作选择题;总结工作要说流

程,找出项目流程中的关键点、问题点、风险点;

5、汇报工作要力求言简意赅、直截了当、精简高效,会议总体时间一般控制在2小时以内;

6、会议后,项目跟进要迅速,积极推进项目进展,坚决落实会议决定。

行政人事部

20__年7月31日

会议短信通知范文2各成员院校:

为了推进__项目的进程,根据__部__中心研究所的要求,某专业组计划在2021年8月8日召开一次启动交流会,请各成员校提前做好相关准备。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会议内容

1.教育部__中心研究所所长__博士报告;

2.关于“某专业绿色技能项目系统开发执行计划”的汇报;

3.成员单位交流讨论,项目进展情况汇报;

4.总项目负责人、__部__技术__中心研究所主任__博士报告及点评。

二、参加人员

各成员院校项目负责人及团队成员(原则上1-3人)。

三、时间地点

1.时间:8月7日报到,8月8日开会。

2.会议报到地点:__省__市__国际会议中心(__湿地)。

3.接站地点:按回执统一安排接站。

四、资料准备工作

各成员院校务必在8月2日之前将本校__专业__技能开发现状分析、与__技能开发相关的现有专业设置及课程分析报告、初步调研结果等内容以电子版形式发到项目组联系人电子信箱。调研工具可参考预通知附件。

五、有关事项

1.费用:会议免收会议费。

往返交通和食宿费用自理。由学校统一安排食宿,单间__元/天。

2.报名方式:请各成员院校将会议回执(见附件)于2021年8月2日前以电子邮件的方式报至__项目组联系人。

项目组联系人:______

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子信箱:____y@163.com

______学院

会议短信通知范文3____(主送单位):

定于_月_日_时,由___主持,在____(地点)召开______会议。会议主要内容(议题)是______,请______参加。

请于_月_日前将参会人员名单(车号)报____(凭会议通知进大门)。

联系人:___

电话:____、____(传真)

(印章)

项目策划汇报篇10

关键词:协商民主;社区治理;实践

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8-0062-02

党的十提出了建设协商民主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和方向。十八届三中全会更是明确指出,“在党的领导下,以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为内容,在全社会开展广泛协商,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强调“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协商民主体系,拓宽国家政权机关、政协组织、党派团体、基层组织、社会组织的协商渠道。”近年来,上海市徐汇区在发展城市社区协商民主过程中,从增强党与群众联系的角度,在搭建联系群众上下对接渠道方面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做法,丰富了城市社区协商民主的经验。

一、完善协商民主范围,构建协商民主的制度基础

(一)规范决策协商

近年来,中共徐汇区委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注重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不断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出台了《中共徐汇区委常委会议事决策规则》《区委决策制度》等,规范协商民主的决策程序,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保障区委的决策协商活动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广泛开展。如徐汇区坚持在区政府决策协商中引入法律顾问团,在工作中引入律师参与化解矛盾纠纷等,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二)优化实务协商

多年来,中共徐汇区委积极参与、推进协商民主建设,充分发挥人大、政协、统一战线的作用,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中共徐汇区委专门制定了《中共徐汇区委关于进一步规范同派、无党派人士政治协商的实施办法》,对参与区级层面相关问题的协商民主做出明确规定,促进协商民主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

(三)强化基层协商

中共徐汇区委不断加强基层协商民主建设,区委领导在决策前的协商过程中,坚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根据《区委调研工作制度》和《区委常委基层联系点制度》,区委领导带着协商问题主动来到对口社区,深入基层进行实地调研,面对面听取基层群众对协商主题的意见和建议;另一方面加强基层自治与共治,出台相关工作制度,在动员区域力量、整合区域资源、构建区域共同体过程中,发挥区域协商民主的重要作用。

二、探索协商民主途径,搭建协商民主的实践平台

(一)搭建信息公开平台,运用有效载体开展协商

第一,强化党务公开。2011年,中共徐汇区委党建网正式运行。在不涉及党内机密的情况下,对重大决策、决定、决议等都通过党建网进行公布;对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大额度资金使用等“三重一大”事项,决策前征求意见、决策过程和决策结果等都完整进行公开;全区处级以上干部的选拔、任用、考核、奖惩情况也通过网络主动予以公示,在党内有效营造了知晓、参与、监督的民主氛围。

第二,开展网络问政。在研究制定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社会关注度高的公共政策过程中,徐汇区政府主动向社会公开重大决定草案等公共决策信息。徐汇区人民政府官方网站设有“徐汇区建设工程领域项目信息公开专栏”,公众可以登录查阅到徐汇区建设工程项目的审批信息、项目信息、企业信用信息以及其他政府信息,这些重要公共决策信息的公布是推进协商民主的前提和基础。

第三,营造协商氛围。除中共徐汇区委党建网、徐汇区政府官方网站、有线台、《徐汇报》等媒体外,区人大、区政协也分别利用自己的官方网站相关信息,听取社情民意,指导推进协商工作;区统一战线也利用相关网站、杂志、宣传月、宣传周等活动传递协商理念,征询群众意见。

(二)搭建立体协商平台,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开展协商

第一,加强横向协商交流互动。针对区域重大问题,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和统一战线,在区委的领导下加强彼此间的横向交流和沟通,明确彼此间协商互动的规则,细化协商环节,促进各方之间的信息交流、意见交换,形成彼此间的协商互动,增强协商的实效。

第二,加强纵向协商广纳民意。通过有效运用人大代表居民联系点、政协基层社情民意联系点以及区统一战线基层工作网络的组织优势,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统战人士的基层协商功能,拓展延伸党联系群众的渠道,最广泛地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更及时地反馈公众诉求。如徐汇区斜土社区的主任公开办公制度,每年根据年度社区工作计划,列出10件民生实事工作,广泛听取统战人士代表及社区群众的意见建议,推动社区实事工作的落实;同时吸纳在社区有影响力的具有双重身份的统战人士,即具有中共身份的民族、宗教、侨台界等统战人士,通过居民选举进入居委会或党(总)支部,直接参与社区管理与服务。

第三,加强区域协商群策群力。2012年徐汇区委发起组建了“徐汇区区域党建促进会”,下设经济发展、教育发展、文化建设、医疗卫生、城区建设和管理、人才发展6个专业研究委员会,与13家街镇分会一起,以共同目标、共同需求、共同利益为导向,围绕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首要任务,大力推进区域发展资源对接。2013年,区域党建促进会实现累计对接项目172个,形成齐心协力抓发展、群策群力促转型的强大合力。

三、优化协商民主方式,彰显协商民主的本质特征

(一)畅通表达渠道,遵从民意积极协商

徐汇区积极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统战人士的基层协商优势,广泛联系群众听取民意,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以及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广泛开展协商。

如龙吴路扬尘污染问题,这个问题多年来困扰了龙吴路沿线龙华街道、漕河泾街道、长桥街道和华泾镇的众多居民,扬尘污染对他们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不便。人大代表在深入社区联系选民的过程中,选民们多次提出希望区政府对这一顽症进行整治,近三届人大关于龙吴路问题的书面意见达到8件。对此,区人大常委会分别听取和审议了区政府扬尘污染控制、水环境建设与管理和节能减排三个专项工作报告,主任会议听取了区政府绿化建设与管理工作报告。区政府高度重视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和主任会议的意见建议,区长、分管副区长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落实人大审议意见,制定专项方案,已先后关闭或正在关闭龙吴路上三家混凝土加工企业,购置进口大功率吸扫车,加大路面清理,实施道路修复养护等,同时加大联合执法力度集中专项整治,完善长效机制。目前,龙吴路道路降尘从每平方公里月平均13.7吨下降到了9.3吨。

(二)发挥人才优势,建言献策参与协商

徐汇区注重发挥人才资源优势,充分调动区域内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专业特长和智力优势,通过专题调研、专项视察等,就区域发展重大问题广泛开展协商。如上文提到的龙吴路扬尘污染问题,以林卫青领衔的人大代表就运用自身丰富的专业能力,一方面广泛深入社区,听取意见建议;另一方面积极参与区人大城建环保工委组织的相关调研,运用自身资源优势深入分析现状问题,撰写调研报告,提出具有可行性的意见建议。再如徐汇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在项目策划前期,区卫计委、区人社局、区监察局等相关部门的党外领导干部就参加到项目方案策划小组中,积极参与项目筹划的前期准备与协商工作。这些党外领导干部通过反复调研,听取本部门、本党派团体成员的意见,为项目筹划阶段提供3次建设性意见,并推动区行政中心建设项目方案(草案)的形成。在区委与党派团体的协商会上,党派团体就该项目的运行成本、项目入驻单位规划、工作人员管理、服务中心交通配套等几大方面问题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实际上,每年两会上,人大代表的议案、政协委员的提案本身就是协商成果的高度提炼。代表委员通过资料收集、实地走访、座谈交流、发放问卷等形式推进调研,充分协商汇聚多方合力,共同为区域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三)强化民主监督,促进落实推进协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