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统计制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17:57

人口统计制度篇1

抢抓机遇,结合实际建立利导基本框架

中央《决定》和省委《意见》,为全面加强人口计生工作提供了新的机遇。对此,在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决定》和省委《意见》的基础上,濮阳市委、市政府及时出台了针对性、操作性较强的《实施意见》,建立健全了计划生育家庭在生产快富、生活帮扶、促进健康、培育新风、民主和谐五个方面的措施,形成了融“奖励、优惠、减免、扶助、保障、救助”六位一体的利益导向基本框架。如:扶贫开发部门每年拿出不少于20%的扶贫贷款和救助金用于农村计生贫困家庭发展生产等利益导向制度的实施,使农村计生家庭得到了实惠,自觉执行人口计生政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普遍提高。

培育载体,突出抓手促进利导机制落实

自2006年开始,濮阳市坚持以实施计划生育“新家庭计划”为切入点,以帮助计划生育家庭勤劳快富为着力点,以落实各项优先优惠政策为关键点,以弘扬婚育新风、建设乡村文明为助推点,以提高生殖保健、优生优育等服务能力为着眼点,以构建美满和谐家庭为交汇点,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落脚点,全面推进计划生育“新家庭”建设。截至目前,共建设20个计划生育“新家庭”示范乡镇、200个计划生育“新家庭”示范村、1000个计划生育“新家庭”示范户;培育了1063个计划生育致富能手、969个少生快富家庭;建设了133个计划生育帮扶基地;帮扶了6123户计划生育贫困家庭、为12193户计划生育家庭提供医疗、养老保障;培养了673个计生户女孩成才标兵。

以“三心四送八进家”为载体,组织好了一年四次的“生殖健康进家庭”优质服务活动。一是突出宣传造势,营造活动氛围。濮阳市人口计生领导小组办公室出台了《关于开展全市计划生育“生殖健康进家庭”优质服务活动的实施意见》、《关于对全市“生殖健康进家庭”优质服务活动的督导方案》,以“八进家”(婚育知识传播进家、权利义务告知进家、服务需求咨询进家、康检访视普查进家、孕产术期随访进家、避孕药具发放进家、优惠政策落实进家、办证签约方便进家)为抓手,丰富进家庭服务的内容。“八进家”的重点是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进村(社区)、随访服务上门,加大妇女病普查普治工作力度,将优质的生殖健康服务送进每个农民、城镇和流动人口家中,不断提高已婚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水平。二是突出人本意识,拓宽服务内容。开展生殖健康需求咨询进家庭服务,组织万人生殖健康需求调查,根据群众需求,依托miS库信息,对不同育龄人群提供健康检查、避孕节育、术后随访、妇科病普查诊疗等个性化服务。开展以技服务,成立生殖健康服务队,定时定点为群众提供妇科病普查诊治。开展以情服务,对独生子女、计生双女家庭落实绝育措施后的1000元奖励费、为“四术”对象免费送一份节育手术保险,为流动人口和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对象进行一次免费体检等。开展以法服务,严格落实法律法规规定的计划生育免费康检和免费“四术”等各项优先优惠政策,向群众上门送达权利义务告知书和法律责任告知书,告知限期上站参检的义务和违约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告知计划外生育违法应交纳社会抚养费的法律责任。三是突出依法行政,告知责任义务。“生殖健康进家庭”优质服务活动改变了过去单纯的强制性行政命令,把育龄群众落实计划生育的权利和义务及法律责任,印制成宣传彩页送到每一位育龄群众手中,使群众知情、知法,增强广大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自觉性。

四是突出综合治理,形成工作合力。宣传教育上抓好生殖健康知识宣传普及,提高群众知晓率,加强家庭宣传阵地建设,为活动开展营造宽松的宣传环境;科技工作抓好避孕节育措施全程服务和妇女病普查、诊疗和家庭保健服务,确保“四术”任务的完成;政法工作上坚持依法服务,落实法律政策、权利义务告知进家;流动人口管理上抓好城镇居民和流动人口的关心、关爱活动;发展规划工作运用miS库提供准确的数据服务,做好生育证发放和管理;人事工作抓好村级管理员进村入户的积极作用发挥;财务工作为各项优质服务项目的进家入户提供财力、物力保证;纪检监察对优质服务活动进行专项效能监察,对不作为、乱作为行为进行效能问责;药具工作上提供充足药具,落实避孕药具发放进家;协会积极抓好优惠政策的落实,为节育对象赠送节育保险。五是突出便民服务,开展健康访视。由县、乡、村三级计划生育技术人员上门服务,采取面对面的指导方式,满足育龄群众对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优质服务的各项需求。

抓好关键,完善制度,为实施利导机制创造条件

人口统计制度篇2

[中图分类号]R631.4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019(2009)7-0285-01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现行户籍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出来。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我国正在进行户籍制度的改革,必然给社会的各个方面带来影响。计划生育首当其冲,因此,本文研究的重点就是如何使户籍制度改革与计划生育相适应的问题。

[关键词]户籍制度;改革;计划生育;方法

从我国户籍制度的发展进程来看,保证了我国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其次是通过控制人口从农村到城市的大量迁移,较好地避免了城市人口的过分膨胀以及由此带来的城市社会问题;通过一致的人口登记措施,严格控制人口的流动,从而起到了预防犯罪、有效侦破案件、维护良好社会秩序的作用;保证了计划生育工作和人口微观控制的有效进行,保证了人口统计和人口宏观控制的顺利实施。

1户籍制度与计划生育的关系

户籍管理制度是一项基本的国家行政管理制度,是指政府的相关管理部门对其所管辖的民户的基本状况进行登记和管理,其内容包括常住人口登记和上报制度、居民户口或身份登记即管理制度、暂住人口登记制度、出生人口登记制度、迁移登记制度、变更更正登记制度等。户籍制度的主要作用在于统计人口数量,维持社会稳定。而计划生育是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旨在通过宣传与教育,并采取其他措施来放慢人口增长速度,控制人口数量,以适应环境的承受力。这两项措施的范围及于全国,深刻影响着人们的各个方面。二者之间的联系既对立又统一,互相促进,互相制约。

户籍制度建立之初,严格限制人口流动,人民群众被死死的钉在固定的地方。社会经济学认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在生产要素的不断优化组合和流动中实现的,各种社会资源自由式流动,进而能实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发挥人力物力的最大效能。其中最重要的元素人力资源的流动至关重要,但传统的户籍制度不是从社会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出发鼓励劳动力由经济势能低的农村、小城镇向中等城市、大城市迁移,而是从保护城市的利益出发,采取种种措施,设置重重障碍阻止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它反而鼓励人口由城市到农村、由发达地区到欠发达地区的流动,使生产要素难以实现最佳配置。这是违背市场经济原则的。同时劳动力合理流动的不能实现,遏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不利于形成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这不仅会挫伤劳动者的积极性,也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造成了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给现代化建设增加了不必要的制度成本,延缓了我国社会发展的进程。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我国户籍制度做了相应的调整,不再严格限制人口流动,因此,我国人口迁移与流动呈现出大规模的跨区域、长距离的特点。据有关部门分析估计,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流动人口还将以平均每年500万左右的速度增长。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和实践也均已证明:经济越发展,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就会越多。虽然流动人口的增多,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给计划生育工作带来一定的问题,但从总体上说,它有利于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建设和实现。因此,对流动人口不能排斥和歧视,应注重把流动人口纳入当地的户籍人口管理的轨道,与户籍人口同宣传、同管理、同服务,切实维护好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户籍制度不管是对于人力资源的分配,还是对于人口数量的控制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力,因此,户籍制度的改革必然会引起计划生育相关政策的调整。

2户籍制度改革背景下的计划生育工作新措施

我国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将逐步全面实行公民在居住地登记户口的原则,形成由户口登记、迁移为基础,居民户口簿、公民身份证两种证件和常住、暂住两种户口组成的管理制度,以居住地划分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以职业区分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当然户籍制度的改革面临一个非常敏感而棘手的问题,就是户籍性质变更现象普遍化和台法化后的生育政策该如何制定和掌握呢?

2.1实行双轨制生育政策:《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已经明确规定,“国家稳定现行生育政策”,因此,暂时不能以“一元化”的生育政策来适应“一元化”的户籍制度,而应当采取过渡的方式来执行现行城乡有别的生育政策。目前,在基层调查时,有些计划生育工作者提出了不少看法,其中一种即在一定时间内,户口落在村民委员会并分到责任田的,适用农民生育政策;没有责任田而从事其他职业的,适用城镇生育政策。采取这样的办法执行现行生育政策,既有利于提高城市化水平,也有利于稳定低生育水平,基层计划生育工作人员也便于操作。当然了,这种城乡有别的生育政策也会带来一些问题,例如当我们不能区分城市,还是农村人口时,我们应该适用怎么样的政策呢?因此,们现在做的也只能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做出相应的计划生育政策。

人口统计制度篇3

【关键词】统计学;计划生育管理;应用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11-0068-01

引言:

我国自1973年全面推行计划生育以来,少生的4亿多人使世界60亿人口日推迟4年,但在未来30年还将净增约2亿人。当今时代的中国依然面临人口总量所带来的严峻挑战,需要持续稳定的人口控制政策。要实现持续稳定的控制人口,就需要加强计划生育管理,有效的监督和控制各项计划生育工作,促使我国人口控制持续稳定。基于此点,在计划生育管理过程中,恰当的运用统计学是非常必要的。

一、计划生育管理中《统计学》的应用问题

在计划生育管理中应用统计学,其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主要在我国大型城市中实施。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计划生育统计工作的逐步推进,运用统计学的计划生育管理在我国各个地区应用。尽管如此,但统计学的作用并没有在计划生育管理中充分发挥,究其原因,主要是统计学在计划生育管理应用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统计数据采集和整理难度大

目前,在我国计划生育管理工作中,统计数据的采集与整理是实现统计效果真实、可靠的重要保障因素。由于我国计划生育统计是由村、乡、县、市、省中央逐层上报而完成的。但在真正落实这项工作的过程中,存在诸多阻碍因素。

(1)城镇统计缺乏专业性。在我国,城镇属于仅高于农村一级的地级城市。大多数地区相对缺乏专业的统计机构,统计人员缺少,另外好多人在外做生意挣钱,在县城买房,却不长期住,或者仅老人、孩子住这,育龄妇女长期在外。这也导致了人口数量统计的不专业性与不准确性。

(2)富民区户难进。通常富民区户限制较多,管理比较严格,对富民区户进行人口统计往往会受到限制,促使人口统计工作得不到有效的完成。

(3)流动人口较多。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务工农民到城市中寻找工作,这增加了城市人口数量,同时也增加了城市人口统计难度。因为此种情况就意味着城市中流动人口增多,对流动人口进行统计难度较大,容易出现差错,这也使得统计工作无法保证绝对的准确性。

(二)统计数据失真情况时有发生

统计数据失真是导致目前计划生育管理工作无法科学、合理、有效开展的关键问题之一。在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我国人口统计工作并没有有效的运用科学技术手段来对其进行强化。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大部分地区农村经济水平有限,科学技术投入力度低,运用科学技术来进行人口数据统计的可能性较低。另外,当地农村政府、统计单位、派出所等机构工作量较多,投入到居民人口统计工作中的人力、物力、财力有限,这使得外来人口统计、流动人口统计、常住居民人口统计并不是非常的准确,容易造成人口数量统计失真,相应的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将会缺乏客观的理论依据,计划生育工作规划、监督、控制等方面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二、《统计学》在计划生育管理中的有效应用

在我国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执行各项行政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计划生育统计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面对当前计划生育管理工作不能够合理、有效实施的情况,合理的应用统计学,有效的落实计划生育统计工作,为计划生育管理提供客观的、真实的人口数据统计,可以促使计划生育管理工作有效实施,为有效的控制我国人口创造条件。

(一)加强立法落实力度,消除计划生育统计阻力

在我国落实人口统计工作的过程中,计划生育统计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直接影响计划生育工作如何实施。对此,为了保证计划生育统计工作可以规范的、标准的、合理的开展,加强计划生育统计相关立法工作落实是非常必要的。由于计划生育统计工作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在实施此项工作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统计人员、社会环境、城市流动人口等。面对此种情况,应当注重加强宣传和落实《计划生育统计工作管理办法》、《统计法》等统计法律法规,尽量提高村、乡、县、市、省政府领导、统计人员、干部群众的统计法律意识,促使政府领导、统计人员、干部群众可以正确认识计划生育统计工作。另外,适当的加大计划生育统计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一旦发现违法单位或个人一定要严惩不贷,促使计划生育统计工作可以规范、合理的实施。通过以上方式来强化统计学在计划生育管理中的作用,即利用统计学来准确的、合理的统计计划生育相关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整合,依据数据来规划计划生育工作。

(二)加强统计数据改革,优化数据采集方法

长期以来,我国计划生育统计工作都是以人口普查、人口登记以及相关抽样调查等数据采集方法为主,取得的计划生育统计数据作为计划生育管理的理论依据。但在现代化的今天,我国市场、环境、人口等方面不断变化,促使传统的计划生育统计数据采集方法越来越不适用。对此,应当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设计适合当地应用的统计数据采集问卷,以此来对当地人口数量进行采集和整理,这可以大大提高计划生育统计工作质量和效率。因为,适时加强统计数据采集方法的改革,可以基于统计学理论,利用统计学方法,对我国人口进行快速而准确的统计,充分发挥统计学的作用,为提高计划生育管理水平创造条件。

(三)加快信息化建设,加强统计分析

我国各级行政单位应当注重计划生育统计相关技术的应用,如计算机技术等。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弥补传统计划生育统计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计划生育统计工作创新,促使计划生育统计工作向信息化、高效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尽管我国已经利用科学技术来创建计划生育统计数据库,但我国一些地区还未能有效的运用计划生育统计数据库,所以,我国应当一直致力于计划生育统计数据库,促使计划生育统计数据库可以有效的存储人口统计数,为计划生育工作提供真实的、准确的数据,促使计划生育工作合理规划和实施,控制我国人口数量。

结束语:

因统计数据采集与整理困难、统计数据失真现象尤为突出等问题的存在,促使统计学在计划生育管理中应用效果不佳。对于此种情况,应当通过加强立法落实力度、适时加强统计数据采集方法的改革、加快信息化建设等措施来加强统计分析等对策的实施,可以有效的改善计划生育统计工作现状,采集并整理出准确的、真实的、有效的人口统计数据,为更好的开展计划生育工作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闫桂杰.浅谈《统计学》在计划生育管理中的作用[J].经营管理者,2011(02).

[2]张全胜.人口与计划生育指标制定、考核工作分析[J].人口与计划生育,2003(06).

人口统计制度篇4

一、人口计生系统滋生腐败现象的警惕点

当前,人口计生工作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挑战与机遇并存。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依法行政、文明执法进程深入推进,使人口计生工作处于新手段乏力、旧办法不管用、强制手段不能用的十分尴尬状态,部分基层人口计生干部片面认为自己是在“清水衙门”里,没有掌握特别重要的用人、用钱、用物的权力。这种认识极其错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人口计生系统在反腐倡廉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在一些地方还发生了严重的腐败案件。一是利用再生育审批权,权钱交易现象尚未得到根治;二是部分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中仍存在严重弄虚作假问题;三是有些人口和计生干部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在计划生育工作中侵犯人权和乱收费乱罚款问题仍时有发生;四是有些人口计生干部严重违反检查考评工作纪律,在检查考评工作中收送现金;五是个别地方人口计生部门领导干部作风飘浮,对惩防体系建设和作风建设抓得不够紧,措施不得力,工作不落实。因此,我们务必认清形势,正视问题,找准着眼点,加强廉政风险防范管理,警惕腐败现象发生。笔者以为,当前,人口计生部门滋生腐败现象的警惕点应该放在以下方面:违反政策审批和发放生育证;在病残儿鉴定中;在社会抚养费征管中违法违纪;非法实施胎儿性别鉴定和中止妊娠手术;在行政执法中侵犯群众合法权益;在查处“两非”案件中夹带个人感情;免费避孕药具变相买卖;在考核评比中徇私失公等。

二、人口计生系统滋生腐败现象的成因

人口计生系统滋生腐败现象的成因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宗旨观念淡薄。人口计生系统滋生腐败现象,是因为这些行为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利观错位,没有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在工作理念和工作实践上没有把“实现好、发展好和维护好人民的利益”②放到首位,不能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而是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看成是谋取私利的资本,在主观世界里播下了腐败的种子,埋下了堕落的隐患。

(二)廉政教育不到位。一是思想认识上存在差距,重视不够。总认为人口计生部门是清水衙门,不存在滋生腐败的土壤,甚至认为大腐败出不了,小腐败难免也碍不了大事。因此,在工作实际中存在重业务、轻教育的现象。二是事情多工作忙,反腐倡廉的宣传教育经常被挤掉。人口计生工作千条万绪,工作量大、难度高,哪一级人口计生部门都很忙。加上总认为本单位、本系统的干部职工勤政廉洁,思想上盲目乐观。三是宣传教育的形式单一,内容枯燥效果差。文件报纸学得多,观看反腐倡廉警示片和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不够,难以达到感人肺腑的效果。

(三)监督机制不健全。一是各部门、重要岗位的管理制度不完善、不健全,各项监管措施落不到实处,存在管理漏洞,使得腐败分子有机可乘。二是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制执行不力,对在行政执法过程中侵犯群众合法权益、损害群众切身利益以及在审批、发放等重要环节方面负有管理、监督责任人员,采取下不为例放一码的作法敷衍了事。三是领导责任追究制不健全,在处理违法违纪工作中碍于情面,对腐败行为人的查处到不了位,就更谈不上追究领导的责任了。

(四)执纪执法不力。对本单位、本系统的腐败现象不是依照法律法规和党纪条规规定办案,该移交司法部门法办的没有移交,该移交纪检监察部门查处的没有移交。而是捂着盖子,采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办法作内部处理。既没有有效地惩处违法违纪人员,也没有对其他人员产生足够的震慑力,导致腐败现象时有发生。

三、人口计生系统腐败现象的危害性

由于人口计生工作直接面向基层,面对群众,牵涉面大,影响面广,给群众的感受最直接也最真切。因此,人口计生系统腐败现象的危害性可以概括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败坏党和政府形象。人口计生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是代表党和政府从事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一旦这个部门的干部出现了腐败现象,群众就会把它与党和政府紧密的联系起来,也就会埋怨党和政府,失去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与信心,党和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形像也无疑会大打折扣。人口计生系统经过多年来转变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部门形象和干部形象在群众心目中日渐高大起来。但如果腐败现象如果得不到有效的遏制,就会产生极大负面影响,必然会疏远党群干群关系。群众看到的是腐败,得到的是利益损害,感受的是权益受到侵害。那么,群众就会对党和政府失去信任。

(二)直接损害群众的利益。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与群众的生产生活和各项利益都联系最为密切,人口计生系统腐败现象对群众利益的损害也就最直接。在计划生育行政执法中,若违反了“八不准”群众工作纪律的行为,无疑是对群众利益的直接损害。在审批发放生育服务证、再生育服务证、病残儿医学鉴定等工作中发生现象,必然会对人口计生工作带来严重不利影响,也是对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严重损害。

(三)阻碍人口计生事业发展。发展人口计生事业,必须要有依法行政、工作规范、诚信服务、监督监管、考评奖惩等一系列的完整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考评人口计生工作好与差,是各级干部特别是党政一把手政绩考评的重要内容之一,若对人口计生工作的考核评估显失公正、公平,不能真实准确地反映各地的人口计生工作水平,就必然会严重挫伤和打击各级党政领导和广大人口计生干部工作积极性,并将演绎成一系列的恶性循环。一旦人口计生系统发生了腐败现象,一系列的制度与程序就会迅速失效,甚至发生紊乱,导致人口计生工作停滞不前,甚致滑坡。

(四)危害全社会和谐稳定。人口计生工作牵涉到每一个家庭和每一个公民,是群众反映最敏感的社会服务管理工作。一旦人口计生系统出现腐败,执行人口计生育政策不坚决、不一致,群众在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中受到的待遇不公平、不公正,那就必然会伤害群众的感情,甚至可能成为引发和激化社会矛盾的导火索。挫伤和打击群众参与计划生育自我服务管理、实行计划生育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甚至引发集体上访或其它过激行为,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

(五)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人口计生工作的难点、重点都在农村,农村计划生育工作水平又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紧密相连。如果农村的计划生育工作没有做好,农村的低生育水平不能维持稳定,就会极大地阻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方面,由于人口计生系统的腐败伤害了农民群众的感情,农村基层干部就失去对农民群众的感染力和号召力,也就必然会削弱农民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与成效,有赖于提高农民人均占有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水平,不稳定适度低生育水平,难以减轻人口对农民生产生活的压力,并加剧矛盾。

四、人口计生系统反腐倡廉工作主要举措

人口计生系统要治理腐败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廉政教育,促进党员干部廉洁从政。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同志在中纪委六次会议上所作的重要讲话和中纪委六次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来总揽人口计生系统反腐倡廉工作,树立人口计生工作与党风廉政建设两手抓、两手硬的思想。把反腐倡廉教育列入干部教育培训规划,以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为重点,加强对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根本宗旨、廉洁从政教育,积极开展先进典型示范教育和警示教育,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使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自觉抵制消极腐败现象。通过反腐倡廉宣传教育,促进人口计生系统广大党员干部严格执行廉洁自律有关规定,确保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党员干部“三进三同”、“结穷亲”、“大下访”“三项活动”为载体,以创先争优活动“一讲、二评、三公示”制度为抓手,扎实有效地开展廉洁从政教育,在全系统内形成“以勤政廉洁为荣、以贪污腐化为耻”的良好风尚,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人口计生工作中不折不扣地得到贯彻落实。

(二)加强制度化建设,建立反腐倡廉长效机制。

要建立健全人口计生系统防范腐败的体制机制,做到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实施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努力建立高效规范的行政权力运行机制,从源头上解决腐败问题。一是健全制度,增强制度的系统性。各级人口计生部门在反腐倡廉工作实践中,要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力求措施在前,防范在先。要围绕权、钱、人三方面建立规章制度,有效防止权力失控、决策失误和行为失范。要建立健全生育指标审批、病残儿医学鉴定、节育手术并发症鉴定、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审批发放、社会抚养费征收决定、计划生育奖扶对象资格确认、计划生育事业费使用管理、专项经费监督管理、大额专项支出、重大项目审批、项目招投标、政府采购、人事任免等多项工作制度,使人口和计划生育各项工作制度系统化。二是科学制定制度,增强制度的可操作性。在工作中,注重把上级颁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章制度变成符合本地人口计生工作特点的实施办法,对办理行政审批、奖励扶助对象的确定等有关事项的条件、规则、程序、纪律等各个环节都进行规范,使干部行使职权和群众监督都有据可依。三是严格执行制度,维护制度的严肃性。为保证制度在实际工作中的落实,在制定有关制度规定的同时,还要制定出确保制度实施的制约措施。要在全系统提倡人人遵守制度的良好风气,要加强对各项制度的检查监督,加大对违反制度的责任追究力度,切实维护制度的严肃性。

人口统计制度篇5

关键词:计划生育,信息化管理,优势

 

一、计划生育系统信息化建设现状

我国的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目前,全国94.4%的乡(镇、街道)和绝大多数县及县以上人口计生部门配备了计算机,以不同形的式、在不同程度上建立了网络连接。全国70%县级、80%的乡级人口计生部门建立了业务应用系统,初步形成了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管理、优质服务、宏观调控和科学决策的信息化应用体系。科技论文。依托扎根基层社区、深入千家万户的健全的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工作队伍,建立了信息收集、传递处理、质量控制等制度,具备了独特的源头信息采集和变更优势,有效解决了信息化建设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宏观层面上,人口与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还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经济现代化的需要;在微观层面上,同样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对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需求。科技论文。这主要表现为:

1.偏重于硬件建设,软件开发和信息服务明显滞后。目前,大部分地区的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系统都是在九十年代中后期开发的,主要以对育龄妇女的怀孕、避孕、生育信息管理为核心。随着我国人口形势的改变,人口和计划生育系统亟需进行角色的转变,而现有的系统大多难以完成新的形势下对信息需求。科技论文。

2.信息资源开发严重不足,而网络和数据库建设又存在大量低水平的重复,且难以实现互联共享,形成信息“孤岛”,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当前大部分地区所采用的软件大都是简单的单机产品,主要应用于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上层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对数据的处理不能与基层的数据无缝的集成,没有充分发挥信息化的强大功能;同时,人口与计划生育的相关信息的搜集与整理和维护耗费了基层工作人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以这种方式对数据进行管理不利于信息的共享,形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同时,由于单机系统软件主要设置在乡镇甚至村一级,因此,系统更新和维护成为一项艰巨的任务。

3.信息化建设缺乏统一的规划。目前,人口和计划生育系统的信息领域主要包括育龄妇女信息系统、流动人口交换平台、奖励扶助信息系统等业务系统。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因此各个系统之间没有能够进行有效的整合,从而加重了管理和维护的工作负担。

4.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造成了目前各地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系统的实现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进一步增加了数据共享的难度。

二、计划生育系统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人口计生信息化是关注人口安全,促进协调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的迫切要求。从关注人口安全的高度出发,推进人口计生信息化进程,能够及时、准确地把握人口因素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发展要求的协调程度,与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的适应程度,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及人的全面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人口计生信息化是履行人口计生委新的职能,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制定科学的人口发展规划的迫切要求。依靠信息化手段,整合人口信息资源,建立定量模型,为从宏观战略全局的高度深入研究我国人口数量、人口素质、人口结构、人口迁移、人口分布、人口老龄化、人口就业、人口健康和贫困人口等重大战略问题,搭建一个宏观、集成、科学、经济、高效的支撑平台,为加强对人口问题的前瞻性和战略性研究,制定科学的中长期人口发展规划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

人口计生信息化是健全公共管理和服务体系,建立公共安全应急机制的迫切要求。推进人口计生信息化,建立以人为本的政府公共管理体系,可以大大提高政府行政决策的科学性、及时性和有效性,提高政府公共管理水平,改善政府公共服务,提高服务质量,进而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公众满意度。新形势下,人口计生信息化建设加强了政府与公众、政府与社会的有效沟通,对建立健全公共管理应急反应机制具有重大意义。

人口计生信息化建设是有效整合现有人口信息资源,提高人口信息使用效率的迫切要求。人是社会活动的主体,人口是国家重要的基础性和战略性资源,人口信息是经济、社会生活最基本的信息资源,人口资源的信息化已经成为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他部门信息化建设和人口计生信息化建设可以充分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集成应用,符合国家电子政务建设新阶段的发展重点与改革方向,符合国家关于规划体制改革及防止重复建设的要求。

人口计生信息化是新时期稳定低生育水平,开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新局面的迫切要求。人口计生信息化可以改变长期以来主要依靠行政手段治理人口的体制、机制和制度,建立健全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人口宏观调控体系和综合治理机制。人口计生信息化有利于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保护其实行计划生育的合法权益。

人口计生信息化可以为最大限度地满足育龄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殖健康需求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撑,不断提高服务的及时性、针对性、有效性。此外,人口计生信息化还有利于提高干部队伍素质,降低行政管理与服务成本,减轻基层工作负担,减少统计误差,促进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水平、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震.智能交通信息采集技术研究与软件实现[D]西北工业大学,2006.

[2]董泽光.基于J2ee的政府债务管理信息系统[D]吉林大学,2006.

[3]曹美溪.基于Spring、Hibernate的中小企业CRm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06.

[4]杨甜娜.高校学生个信用评价管理系统体系结构与实现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6.

[5]祝文军.基于Struts框架和Hibernate技术的web应用的设计与实现[D]大连理工大学,2006.

[6]罗华永.基于三层架构的配电网线损管理系统[D]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2006.

[7]陈景燕.基于Spring的分销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

[8]靳海彬.基于mVC模式的远程教育支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07.

[9]梁勇林.基于多分类器融合的数据挖掘分类算法研究与应用[D]重庆大学,2007.

[10]萧毅鸿.供应链管理中信息共享问题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

人口统计制度篇6

全市统计工作会议后,宜章县统计局积极行动,采取有力措施,把全市会议精神落到实处。现将落实情况汇报如下。

一、贯彻全市统计工作会议精神采取的措施

(一)做好一个汇报。全市第六次人口普查动员暨统计工作会议后,我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和统计工作,县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专题听取了县统计局有关工作汇报,并就第六次人口普查和统计工作作出了专门批示。召开两个会议。一是召开全局干部职工大会。

(二)召开两个会议。一是3月5日下午,我局召开全局干部大会,传达省、市第六次人口普查动员暨统计工作会议精神,力足使每一位干部职工全面了解会议精神,掌握全年统计工作重点。会后,各专业人员按照市局会议要求,制定了本专业的年度工作计划。二是召开全县统计工作会议。3月11日,县政府在全市会议结束后短短的一星期内组织召开了高规格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暨统计工作会议,迅速落实传达省、市会议精神,部署全县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和统计工作。会上,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县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组长要求:全县上下要统一思想,强化责任,通力配合,全力打赢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攻坚战;统计人员要加强学习,着力提高统计“三个服务”能力和水平;各级各部门要创优环境,为统计工作提供有力保障。县统计局长谭先文部署了全县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和统计工作,要求重点在夯实统计基础、提高数据质量、增强统计分析研判能力、提高统计服务水平上下功夫。各乡镇反应迅速,10日内全部组织召开了乡镇人口普查动员暨统计工作会议。

(三)抓好一项普查。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是今年统计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市会议后,县政府高度重视,为全县人口普查工作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强保障。一是机构组建到位。全县动员会后,县人普办办公场所、办公设备迅速到位。3月底全县乡村两级人普机构组建全部完毕。二是经费落实到位。今年县财政已到位“六普”工作经费40万元。各乡镇均将人口普查经费列入了本级财政预算。三是人员选调到位。县人普办从成员单位选调了5名工作责任心强、业务素质高的普查员,从县统计局抽调了5名业务骨干,组成了县人普办工作人员。四是宣传发动到位。县人普办与县委宣传部以全县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动员大会为契机,组织了形式多样的人普宣传活动,掀起了今年人口普查宣传新高潮。“六普”成员单位向县是责任落实到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六普”领导小组组长,村(居)委会、相关单位向乡镇人民政府层层签订“六普”工作责任状。县人普办印发了《关于建立人口普查工作进展情况报告制度的通知》《关于印发<县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进度安排>的通知》《县人口普查工作考核评比办法》。我县将“六普”工作纳入县对乡镇年终考核和乡镇统计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六普”工作一票否决制。

(四)开展两项活动。一是开展“三比三看”竞赛活动。为开展两项活动。进一步加强统计行风建设,营造干事创业、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我局在全县统计系统广泛开展“三比三看”竞赛活动。为确保“三比三看”活动顺利开展,取得实效,县局成立了“三比三看”竞赛活动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副局长、纪检组长任副组长,班子成员、、为成员,办公室设在局办公室,由兼任办公室主任。通过竞赛活动的开展,全局干部职工“对照先进找差距、针对差距抓整改”蔚然成风。二是开展“三创一争”主题活动。为进一步激发全县统计系统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大力弘扬“纵比上台阶,横比争一流”的进取精神,努力营造“一心一意谋发展,真抓实干争一流”的浓厚氛围,我局在全县统计系统开展以“业务工作创特色、班子建设创优秀、综合考核创先进、争当岗位标兵”为内容的“三创一争”主题活动。县局成立领导小组,由任组长,、任副组长,华、、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兼任办公室主任。完善一系列制度。为确保完成今年统计工作任务,

(五)完善一系列制度。我局进一步完善了《统计业务考核奖励办法》《文稿撰写计酬规定》《财务管理制度》《考勤管理制度》《车辆管理制度》《请假制度》等机关管理制度,使统计工作进一步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

(六)紧扣一个主题。创新是今年统计工作的主题,也是全市会议的精髓所在。一是积极谋求体制创新。3月18-20日,我局由局长带队赴广东省连州市、阳山县、乳源县考察,学习周边县市“乡统县管”的先进经

验。考察学习完后,我局形成了详实的考察报告向县政府分管领导作了专题汇报。二是大力推行服务创新。从3月起,县统计局精心编印《统计月报卡》,内容更加丰富,数据更为翔实,服务更为便利。三是业务工作求创新。对局内各专业的常规统计工作,我局要求今年必须要有创新,并以此作为专业人员年终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实行一票否决。二、统计工作思路和目标

(一)工作思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全市统计工作会议精神和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围绕科学跨越富民强县的战略部署,强化“三个服务”、推进“三个提高”,以“三创一争”主题活动和“三比三看”竞赛活动为载体,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着力夯实统计基层基础,大力推进统计法制建设,强力打造统计服务特色品牌,努力开创全县统计工作新局面。

(二)工作目标。一是强化一个理念,即“统计创新”。工作力求创新,以创新谋发展。二是实现两个目标,即“统计业务争先进、统计服务创佳绩”的目标。三是提升三种能力,即统计分析撰写能力、经济社会运行科学研判能力和统计数据质量的有效调控能力。

三、统计工作创新点围绕统计创新的工作理念,,我县统计工作着重从以下九个方面加以创新。

(一)积极探索推行“乡统县管”工作。镇统计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建立落实统计快速反应制度”是全市统计工作的要点,是统计改革创新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认为,实施乡统县管是乡镇统计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统计快速反映制度的最佳方案,也是确保乡镇统计队伍相对稳定,确保统计人员具备较高素质、较强敬业精神和工作责任的最佳选择。为此,今年我局在抓乡镇统计人员的稳定、素质、责任的同时,决定着力研究探索乡统县管的实施工作,这是我局今年统计工作的重点,也是统计工作的创新点。这项工作早在时我局就着手开展了,但由于涉及到编制、人事、劳动、财政、乡镇政府等多个部门,工作协调难度较大,而没有继续开展下去。通过前期调研了解到,实施完全的“乡统县管”模式确实比较困难,我们拟考虑借鉴广东省乳源县的经验,实行乡镇统计人员的人头经费由县统计局统管,其他方面仍由乡镇政府管理的新“乡统县管”模式。这样便于协调和操作。同时为县乡统计工作人员积极争取岗位津贴。

(二)切实加强村级统计工作规范化建设。村级统计数切实加强村级统计工作规范化建设。据是全县统计数据的直接来源。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推进和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三农”领域经济社会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切实加强农村经济社会统计工作,准确反映“三农”的发展变化情况,显得非常重要。三农领域数据不准,情况不清,全县的数据就不会准确。全市统计工作会议明确强调,“今年要重点推进村级统计基础建设,切实规范村级统计基础资料。”为此,今年我局将以强化村级统计数据质量为目标,以规范村级数据采集基本操作规程和村级统计基础资料为抓手,切实加强村级统计工作,确保村级各项统计数据反映三农实情,村级基本统计资料整理规范,保存齐全。我们拟培育一到两个村级统计工作先进典型,通过召开交流会在全县进行推介,进而推动全县村级统计工作规范化建设。

-6-

(三)进一步规范和推行统计制。,我县在进一步规范和推行统计制。全市率先推行了非公有制规模工业企业统计制度,通过几年的巩固和推广,取得了良好效果。今年我们将在进一步强化非公有制规模工业企业统计工作的同时,力求扩大统计的覆盖面,并且切实抓好统计的规范管理。将限额以上商贸住宿餐饮企业、资质建筑企业、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及较大的个体经营户纳入统计对象。通过政府引导,实现统计工作的社会化、市场化,确保双方的互惠互利和统计队伍的稳定,在企业与政府统计部门之间架设一道统计数据联通桥梁。

(四)推动电子统计台帐和网上直报工作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一是要求乡镇电子统计台帐数据建帐时间前移,拉长电子统计台帐历史数据的时间跨度。二是实行乡镇电子统计台帐上报制度。三是借鉴乡镇电子统计台帐的建帐经验,扩大电子统计台帐建帐专业范围。在劳动工资、规模工业、限额以上商贸业等专业建立健全电子统计台帐,争取5年内全局各专业全面建立健全电子台帐。同时进一步巩固和强化网上直报工作。争取在所有专业和所有行业推行和完善统计网上直报,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和工作效率。

(五)建立和完善乡镇主要经济指标定期通报制度。今建立和完善乡镇主要经济指标定期通报制度。年,为进一步加强统计工作,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我局将从一季度起,对乡镇主要经济指标实行按季通报。这对进一步促进乡镇统计基础工作,强化乡镇统计责任意识,营造阳光统计、透明统计氛围,激发乡镇统计员“三比三看”意识有积极的作用。

(六)着力加强统计调研分析工作。今年,我局将把强着力加强统计调研分析工作。化统计调研分析、提高统计服务水平作为统计工作的重点内容。一是出台有力措施,促使全局干部多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在确保全局统计分析数量的同时多出精品力作,为县委、县政府当高参、设大谋。二是加大分析撰写培训力度,着力提高全县各级统计人员分析研究水平。用3-5年时间抢占经济分析市场,形成数字统计局最准,分析统计局最优的良好格局。三是引进外部力量,实行课题合作研究,分析经济发展中深层次的问题,为县委、县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有参考价值的调研分析文章。

(七)切实加强统计法制宣传和统计执法检查工作。一切实加强统计法制宣传和统计执法检查工作。方面结合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宣传,多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方面《统计法》和《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等统计法律法规,进一步增强各级各部门主要领导、广大统计干部和社会公众的统计法制意识。另一方面另一方面与人大财经委、监察局、司另一方面法局等相关部门一道,进行联合执法检查。从今年起每年检查40-50个单位,争取五年内对包括27个乡镇在内的全部统计报表一级起报单位进行执法检查。执法检查将以

人口统计制度篇7

一、精心组织实施,高质量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

(一)突出重点,扎实做好人口普查的各项工作。

一是精心准备,前期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建立完善了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共同参与的普查组织体系;部门间分工协作开展顺利,解决了宣传、提供部门资料数据、防止漏报瞒报等方面遇到的问题;顺利完成普查试点和“两员”培训工作;开展人口普查督查工作,分别在4月、9月、10月份,三次对各县区的人口普查工作开展了督导检查;广泛开展人口普查宣传工作,掀起了人口普查宣传活动高潮。

二是认真筹划,清查摸底工作顺利完成。整合户口整顿等相关人口基础资料,把户口整顿取得的资料和相关部门采集的资料,按普查小区进行整理,分解到位;按照摸底保总量的原则,把查清人口总量作为摸底工作的重点,重点关注了本地户籍人口的超生人口以及外来流动人口中的出生人口;及时调度加强督导,建立了“一天一调度”工作机制,做到业务人员天天在一线指导。

三是全力以赴,入户登记工作圆满结束。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市、县各级领导通过发表署名文章、电视讲话等方式,号召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全力支持,齐心协力,共同关注和配合做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高质量完成入户登记工作,建立了普查登记期间“两防一控”制度,“两防”即防止叫人坐登现象、防止出现漏登现象,“一控”即控制普查登记十天内的工作进度;建立登记期间的高效保障体系,在入户登记期间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保证上下能够及时沟通,建立登记工作日报告制度,将每天登记的进展情况报送省人普办;建立入户登记巡查制度,成立巡查组,对各地入户登记情况进行现场巡查;对普查登记期间可能发生的各种突发事件,提前做好应急预案,保证登记工作正常进行;认真实施人口普查入户登记阶段的调度例会制度,及时掌控全市人口普查登记的基本情况,以便及时制定应对措施。

四是进一步做好登记复查工作。普查入户登记工作结束后,及时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复查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级人普办将复查当做入户登记工作的延续,重点做好查遗补漏工作。在复查中,坚持区域全面排查与突出重点地段相结合,一方面对小区内所有住户再次进行“地毯式”摸查,同时对居住在公寓、出租屋、旅馆、医院、建筑工地等易漏区域的人员信息进行重点核查;严查外来人口,严格按照方案要求查清外来人员离开户口登记地的时间,对已登记的不满半年的外来人口重新复查,据实登记。

目前,已经制作市级人口普查简报70多期。国家统计局共采用4篇信息,省统计局采用40余条。我市在全省人口普查宣传工作会议上做典型发言。

(二)狠抓规范,积极推进统计基层基础建设。

一是年初制定全市统计基层基础工作要点,对基层基础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和具体安排。

二是出台了《乡镇统计工作规范》和《企业统计工作规范》,为乡镇及企业统计工作规范化提供了统一标准。

三是将2011年确定为统计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年。召开全市统计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现场会,出台《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实施意见》等相关文件,使统计基层基础工作实现数据采集、处理、上报、审核、定期检查、资料、管理、台账和原始记录、信息化和人员职业道德等“十个规范”。

四是完善部门和企业统计工作。加强对部门统计数据资料的管理。强化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管理,严格履行部门统计调查项目审批和备案制度。健全部门间资料交换制度,畅通信息共享渠道,及时向部门提供有关统计资料。积极帮助部门建立完善统计调查制度和方法,加强对部门统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加强对企业单位统计工作的业务指导,切实推进企业统计基础规范化建设水平。

(三)以提高统计参与决策能力重点,全面提升统计业务水平。

一是加强质量控制,提高数据质量。牢固树立统计数据质量第一的观念,始终把数据质量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制定完善制度,出台了《统计数据质量审核办法》,在强化统计执法的基础上,严格落实数据质量控制责任制;改进GDp核算工作,确立GDp核算在统计业务工作中的龙头地位,对主要统计数据实施了严格的审核评估管理;加大监控力度,不断强化各专业间的沟通与协调,加大对各专业及部门数据的审核、评估和监控力度;大力推行企业联网直报,从技术上减少对统计数据的中间干扰。

二是完善统计产品,拓宽服务领域。进一步丰富《统计手册》内容,不断提升《统计月报》、《统计公报》等服务产品质量,发放范围进一步扩大,为领导及时掌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提供了参考。充分发挥好统计信息咨询窗口作用,及时召开新闻会,准确、快捷统计信息,满足不同层面服务对象的统计信息需求。按照全省统一部署,扎实开展了节能减排、服务业、城乡住户大样本调查以及“黄蓝监测”等方面的统计工作。紧贴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强重点课题研究,实施了重点课题调研制度。今年以来,撰写统计分析48篇,统计信息800余篇,被市委、市政府领导批示9篇次。加强监测,提升服务水平。建立了经济指标季度预调制度,及早发现苗头性、预警性问题,为领导决策当好参谋。制定了科学的乡镇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对全市乡镇进行了综合实力评价,编印了《乡镇发展报告》。承担了评价考核县区经济发展的任务,统计反映发展、评价发展、促进发展的职能得以很好地发挥。积极开展社情民意调查工作,社情民意调查成为统计服务的新品牌。相继开展了全市社会治安冬季综合整治活动效果、全市落实科学发展观“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市科学发展综合考核群众满意度、全市公安机关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利津县各乡镇(街道)党委政府工作满意度等电话调查访问,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和赞扬。我市城乡划分清查工作被评为全国城乡划分清查先进集体。

(四)以执法检查为重点,全面推进依法统计。印发了《2011年全市统计法制工作要点》对今年的统计执法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和具体安排。确定2011年统计执法的重点是节能降耗统计、服务业统计、新开工投资项目统计、劳资统计等,集中力量查处地方、部门、单位负责人违法干预统计数据,统计机构参与弄虚作假等问题。下发了《关于认真贯彻落实<市人民政府关于坚决反对和制止在统计上弄虚作假的通知>的通知》。要求全市各级统计机构要认真学习《通知》精神,进一步提高反对和制止在统计上弄虚作假重要性的认识,要广泛宣传,大力营造贯彻实施《通知》的良好氛围,要加大统计执法力度,严肃查处在统计上的弄虚作假行为。6月4日,组织市县有关部门收看了全省统计执法大检查电视电话会议。联合市监察局、司法局和国家统计局调查队出台了《关于联合开展统计法和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贯彻执行情况大检查的通知》,下发了《开展统计执法自查自纠工作的通知》,对全市统计执法和统计执法自查自纠工作进行了动员和部署。

(五)以应用为先导,加快统计信息自动化建设。信息自动化建设坚持以网络建设为基础,以信息平台建设、乡镇信息化建设为重点,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加强网络设备维护管理,购置新的网络版杀毒软件,确保网络安全畅通。搞好各级网络专线运行,实现各县区局、乡镇与市局内网的联接,确保全局信息渠道畅通。

二是搞好网站规范化管理,完成了内、外网站的栏目设置、更新维护,从技术、布局、栏目、内容、格式等各个方面进行优化组合。

三是完成了第二次经济普查单位清查数据处理工作和人口普查数据处理的前期培训工作。

(六)扎实推进文明系统创建工作。高度重视文明系统创建工作,把文明创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普遍建立健全了文明创建组织机构,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主要领导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集中精力具体抓,其他领导积极配合主动抓,结合实际,常抓不懈,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在省市领导的关心支持和全局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市统计局的文明创建工作结出累累硕果。市统计局被省局表彰为“二00九年度先进市统计局”,连续五年被省委文明委表彰为“省级文明机关”,连续两年被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表彰为“市级文明行业”。各县区也不断加大文明创建工作力度,广饶县统计局已跨入省级文明机关行列,河口区、垦利县统计局成为市级文明单位。为把文明系统创建不断推向深入,今年8、9月份与市文明办联合开展了创建文明统计站活动,对申报、复审“文明统计站”的21个单位进行实地核查,实行量化考核。命名表彰了区牛庄镇统计站等11个新申报单位、区黄河路街道办事处统计站等7个复查合格单位为2011年度“文明统计站”。目前,全市“文明统计站”已达18个,为推动和加强全系统基层基础和规范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七)强化学习交流,努力提高干部队伍业务技能。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准确把握新形势、新任务对统计干部队伍的素质要求,通过走出去、请进来,自己教、自己学等方式,提高干部业务水平。

一是开展了以“从我做起,走向文明”为主要内容的主题活动,积极发动,迅速兴起活动热潮,在活动开展中,紧紧抓住统计服务这条主线,要求全局上下解放思想,创新思路,注重把思想转变到以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为重点的全新观念上,积极探索统计服务的新方法、新路子。从思想观念、工作作风、服务方向、服务重点、服务方式等方面自觉地转移到适应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上来。

二是今年5月下旬赴河北省廊坊市和北京市东城区考察学习“在地统计”工作。回来后,制定了《市关于全面推行在地统计改革的实施方案》。

三是6月中旬,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到西柏坡进行红色教育,重温入党宣誓,回顾我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伟大革命斗争的历史,重温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

四是9上旬,前往深圳市统计局学习考察统计执法工作,与深圳市法规处的同志座谈交流了近年来的统计执法情况、统计执法规范性文书的撰写、统计执法过程中有关的程序以及统计执法典型案例。

五是聘请市委党校有关教授就国务院批复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进行了全面辅导,有利于广大干部职工准确把握全市经济发展形势,搞好统计服务。

二、2012年工作打算

2012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也是落实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国家规划的关键一年,我们将紧紧围绕统计服务这个中心,牢牢把握数据质量这条主线,切实履行好经济运行的调度、分析、预警、监测职能,努力抓好人口普查数据汇总评估、资料开发和应用以及其他各项统计工作,积极推进依法治统,切实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努力开创统计工作新局面。

(一)做好2011年统计年报和2012年定期统计报表工作。搞好数据质量评估和监控,完善抽样调查样本体系,确保统计数据真实可靠。

(二)全力做好人口普查工作。一是做好数据审核处理工作。严格按照数据处理方案,做好审核、录入、处理。研究制定审核的总体方案,落实审核人员,并加强审核业务培训,进行分专业审核。二是加强数据质量控制。做好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做好质量抽查、审核与评估,严把质量关,确保普查数据真实可信。三是做好数据。在数据审核、评估的基础上,及时向社会公布我市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有关数据,为各级领导和部门的宏观决策提供依据。

(三)着力加强基层基础建设。稳定基层统计队伍,强化对基层统计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业务能力;规范管理,做好基层报表单位统计基础工作,提高统计数据源头质量。

(四)大力提升统计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统计服务水平。深入基层开展统计调查,撰写统计分析报告,及时统计公报,按时印发《统计月报》,按期完成《统计年鉴》的编印工作,充分发挥统计的信息、咨询功能,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人口统计制度篇8

关键词:流动人口;计划生育;问题

一、流动人口

在中国户籍制度下,流动人口主要指离开户籍地到其他地方居住的人口,但并没有明确的定义,在世界范围内,造成人口迁徙的原因主要有生存需要、发展需要、战争及政策等因素。目前看来,我国多数的流动人口主要来源于农村及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其目的大多是为了获得更高的薪资与更好的生活条件。流动人口包括了流入、流出两部分的人口,顾名思义,对于某个地区来说,进入这一地区的人口称为流入人口,相反则为流出人口。在户籍制度管理下,户籍与教育、医疗等资源的分配是紧密链接的,而计划生育亦是如此,流动人口对这些政策实施与权益保证产生了巨大影响。

二、计划生育

计划生育主要致力于控制人口,通过生育控制增加生育间隔时间等方法,减轻人口压力与家庭的压力,为了有计划的控制人口提倡晚婚晚育优生优育。对于中国国情来说,计划生育对于人口的控制为整个社会减少了大量压力,为国家的进步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国家层面,人口的控制能够帮助国家将有限的资源更好的运用于对人口进行教育与培养,这为提高国家人口素质与国家竞争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于一个地区来说,计划生育主要通过对户籍的管理来进行人口控制,针对人口进行有计划的调节,能够帮助该地区更好的进行自身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在家庭范围内,计划生育能够帮助家庭更好的为成员提供成长空间与资源,使其更好的适应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由此可见,计划生育无论是对家庭还是地区或者是国家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三、流动人口对计划生育产生的影响

流动人口对计划生育有着极大的负面影响,在统计过程中,流动人口的不稳定性为人口统计带来了巨大难度。

(一)流动人口难以获取信息

流动人口由于流动性强,在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较多。由于流动人口一般缺少稳定的沟通渠道,故而在信息的流通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对于需要通过信息的获取来进行工作的计划生育来说,沟通渠道的不畅对于计划生育的统计工作的进行产生了巨大阻碍,加重了漏统情况的发生。

(二)流动人口权益难以保证

流动人口由于流动性强,很少能够长时间在固定地域生活,其基本权益由于与户籍制度挂钩而无法得到保证。在计划生育过程中,人口流入地并不能真正的对流入人口当做本地人口进行管理,故而无法对流入人口进行人口记录与生育控制等措施,而流入人口本身多数没有相关知识与意识,对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并没有积极参与的意识。而流出地对于流出人口无法做到落实原有优惠政策,故而在流出地与流入地之间,流动人口的相关问题被双方推诿,而对计划生育工作的进行造成了恶劣影响。这些情况无异于加重了漏统情况的发生。

(三)流动人口管理问题

流动人口构成极为复杂、行为随意、流动频繁,计生部门难以对流动人口进行相关信息的收集,难以及时准确掌控婚育动态,户籍制度下人口流入地的管理并不能满足流动人口的需要,很多政策并不能实施。计划生育的管理过程中,需要政府部门与其他机构协同合作,实际情况中,这些机构并不能协调合作,而计划生育作为以现有政策及机构作为运作基础的工作,无法在当下环境下更好的完成统计工作,而导致漏统情况的加剧。

(四)违法生育处罚实施受阻

流动人口由于流动性强的特点,并不能及时明确的对其做出的违法行为进行查处。流动人口大多数支付能力差,对于罚款等无力承担故而影响处罚的实施。流动人口对于居住地与户籍地之间政策的差异具有一定的敏感性,而通过迁移可以在这些政策漏洞中取得更大的利益故而对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造成极大阻碍,尤其是对统计工作产生了巨大影响,进而导致漏统情况的人为增加。

四、解决问题的方法

流动人口对于基于户籍制度统计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来说,有着难以忽视的负面影响,如何在计划生育工作过程中克服流动人口带来的困难,正确有效的对流动人口的生育现状进行统计,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建立健全信息获取渠道

为确保更好的获得流动人口信息,需要迁入地与迁出地对流动人口的沟通渠道进行建立健全,通过对流动人口信息的收集可以更好的帮助计划生育工作的展开,从而减少漏统情况的发生。

(二)保证流动人口的权益

流动人口的权益需要流入地与流出地政府共同努力,计划生育发展过程中,需要对流动人口权益进行保证,为计划生育政策推行提供最大动力,减少漏统情况的故意增加。

(三)流动人口更好的管理

流动人口管理过程中,需要各个部门进行合作,而计划生育由于这样各方参与的管理机制能够得以更好的实施,减少了机构间的沟通不畅,为漏统情况的减少奠定基础。(四)惩罚措施的落实对于计划生育来说,惩罚措施是不可缺少的,而在落实过程中,需要管理部门加大落实力度,确保惩罚措施更好的施行,因而大量减少漏统情况带来的惩罚措施的无法落实。

五、结束语

流动人口的管理与控制对于计划生育来说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而计划生育工作进行过程中的统计问题,对整个工作的进行具有极大影响,漏统问题的解决将为计划生育措施的推行提供极大动力。

作者:张建华单位:青岛市黄岛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参考文献:

[1]刘小芳.浅谈计划生育统计报表存在的不足及其建议[J].现代商业.2013(31)

人口统计制度篇9

今天,区委、区政府隆重召开全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会议,既是**年度计生工作的总结会、表彰会,也是2008年度计生工作各项任务目标的安排会、部署会,同时也是一次加压鼓劲、推动落实的会议。我们要通过这次会议,动员全区上下进一步认清形势,增强信心,凝心聚力,以奋发的激情和创新的举措,以高昂的斗志和饱满的热情,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做好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人口和计生工作,推进全区计生工作整体水平的再提升,促进全区人口环境的再优化。首先,我代表区委、区政府向获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表示祝贺,向你们为长安区人口计生事业付出的努力表示感谢!下面,结合今年的计生工作目标和任务,我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团结奋进,攻坚克难,全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新进展

**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市计生委的关心、指导下,区委、区政府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以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全面贯彻中央《决定》精神,扎实开展“四清三落实”工作,不断加快人口信息化建设发展步伐,综合治理性别比升高问题,积极探索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新路子,深入开展生殖健康免费服务“民心工程”,圆满完成了市下达的各项责任目标,有效促进了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健康发展。

(一)重视宣传,创新载体,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决定》精神。**年,我们制定了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方案,把学习《决定》与贯彻十七大精神相结合,与省、市的决策部署相结合,充分发挥计划生育宣传网络和计生协会的作用,创新宣传活动载体,强化精品意识,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宣传活动,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全区共建精品社区(村)20个、一般社区(村)40个,占全区社区(村)数的67.4%。

(二)率先行动,积极落实,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新机制。区委、区政府在全市率先出台了《关于建立和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实施意见》,为全面落实计生优惠政策提供了政策保障;投资134万元,解决了退二胎生育费问题和独生子女父母奖金难题,使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和无业居民的奖金落实率达到100%。同时,认真做好农村部分计生家庭奖励扶助工作及对独生子女病残家庭的救助政策,奖扶率达到100%。

(三)注重基层,强化队伍,突出抓好各项基础工作。制定出台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管员管理规定》、《长安区育龄妇女小组长管理办法》,对协管员、育龄妇女小组长全面实行竞争上岗制、责任落实制、奖惩考核制和职业化管理。加强了对计生人员的宗旨教育、法制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进一步弘扬敬业、求实、奉献、创新的精神。广大基层计生干部进一步树立了群众观念、法制观念、服务观念,立足一线,忘我工作,圆满完成了“四清三落实”、社会抚养费征收等重点、难点工作,为计生工作付出了辛劳和汗水。

(四)以人为本,加大投入,不断提高计生服务质量和水准。**年,区政府投资百万元,建成了全市硬件一流、服务一流的新计生服务站,并着力加强技术队伍建设,实施精细化管理,提供温馨化服务。区政府将生殖健康检查免费服务列入为群众承诺的“民心工程”,全年为2.8万名农村育龄妇女及纯居民提供了免费服务,为3.2万名育龄妇女提供了普查服务。同时,通过宣传普及、全程干预,积极探索“六个配合”、“五个环节”的服务模式,努力打造一级预防新屏障,开展优生检测1538人,孕期B超监测1320人。认真实施流动人口居住地管理、居民化服务的“双居工程”,加强了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对流动人口和常住人口一样,实行同宣传、同服务、同管理、同待遇,共为6257名流动人口育龄妇女进行了生殖健康检查。全市流动人口调研现场会在我区召开,省、市计生委领导对我区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五)依法行政,文明执法,加速推进依法治育进程。加强再生育审批和收养家庭计划生育审查工作,确保政策符合率达到100%。积极开展计划生育便民维权和“四查一纠”活动,共对1260名安排再生育人员进行了政策符合性的审查,对14名政策外生育人员依法进行了处罚。突出抓好了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工作,制定了“三级两全包保责任制”,规范“B超使用管理”等8项制度,并将分包情况予以公示。计卫联合开展了性别比治理集中行动。经过治理,全区出生婴儿性别比达到100:101的正常范围。与此同时,卫生、财政、公安等有关部门严格落实“综合治理,齐抓共管”八字方针,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全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

我区的计划生育协会工作也得到进一步加强。一是夯实基础,创优升级,推动了全区基层协会工作上水平,上新台阶;二是扩大宣传,强化服务,促进了全区协会工作能力不断提高;三是帮扶救助,实施关怀,着力打造计划生育协会的品牌工程;四是广泛开展“零岁方案”早教教育和“五期”知识教育活动,为提高人口素质做了许多基础性工作;五是发挥优势,积极参与,使全区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工作得到加强;六是抓好示范,典型引领,带动了全区协会工作水平的提升;七是计生系列保险工作保持良好势头,建立健全了利益救助机制;八是注重计生协会志愿者队伍建设,为广大育龄群众排优解难。

**年,我区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圆满完成了市下达的各项责任目标,全年人口出生率6.10‰,符合政策生育率99.21%,统计求实率100%,已婚育龄妇女综合避孕率是90.09%,当年出生长效节育措施落实率达到了90.93%,出生婴儿性别比100,流动人口计生管理发证率、查验率和建档率均达到95%。**年度,我区被国家人口计生委评为全国计划生育基层宣传先进单位;被市委、市政府评为计划生育先进单位;被市计生委评为市级优质服务先进区。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计生部门帮助指导的结果,是全区各有关部门团结协作,齐抓共管的结果,是全区人口计生战线广大干部职工艰苦努力、顽强拼搏、无私奉献的结果。实践证明,我们的人口计生工作队伍是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队伍,是一支真抓实干、雷厉风行、不怕疲劳、勇于创新的队伍。借此机会,我代表区委、区政府向今天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在座各位,并通过你们向全区人口计生战线全体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亲切的慰问!

二、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增强做好人口计生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的看到,人口问题仍然是社会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也是制约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要看到我们工作中还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要充分认识到新形势下人口计生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艰巨性、紧迫性。当前,无论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还是构建和谐社会,无论是实现全面小康目标,还是推进新农村建设,都必须积极应对和统筹解决人口问题,都必须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人口计生工作。我们要切实增强国策意识、人口观念,树立长远眼光,全面把握人口计生工作的客观形势和重大意义。

首先,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人口计生工作的重要性。人是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党中央、国务院之所以把计划生育部门更名为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把人口问题摆到突出位置,与计划生育工作直接联系起来,增强各级领导对人口问题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增强社会各界和广大干部群众对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普遍关注。抓人口计生工作,实质上就是抓人的全面发展,就是抓经济的持续发展,就是抓社会的协调发展。

其次,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人口计生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紧迫性。我们必须认识到,当前,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的地位没有根本改变,群众的生育意愿没有根本改变,计划生育作为天下第一难的性质没有根本改变,随着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的实施,人口计生工作思路和方法都产生了大的创新,工作领域有了新的拓展,这既给人口计生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第三,要克服和解决我们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我们的工作中,仍然存在对人口计生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认识不足的问题,存在盲目乐观情绪,存在着抓一阵、停一阵,紧一阵、松一阵的现象;少数同志还停留在原有传统观念、管理模式和工作方法上,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亟需进一步深化认识,改进工作方法,特别是要研究推进重点工作、难点工作的有效措施;全区工作进展不平衡,一些工作基础还比较薄弱;人口计生专业技术人才短缺,整体素质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和不足如果不迅速加以克服和解决,势必影响到全区人口和计生工作的良性发展,我们一定要正确把握、科学分析人口计生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立足新起点、迎接新挑战,切实增强抓好人口计生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创新思路,科学发展,推动全区人口计生事业再上新台阶、实现新跨越。

三、解放思想,明确任务,进一步提升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整体水平

2008年,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人口计生工作全局,全面落实中央《决定》及省、市、区《意见》精神,围绕“稳定、提高、统筹”的工作方针,突出重点,开拓创新,精细管理,努力提高人口素质,推动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确保低生育水平的稳定,努力开创全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新局面,为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2008年,全区人口控制目标是:人口出生率10‰以内,符合政策生育率98%控以上,统计求实率98%以上,已婚育龄妇女综合避孕率87%以上。

为确保实现这一目标,2008年,全区将实施“1254”发展思路,即:围绕一个中心,推进两个体系建设,抓住五项重点工作,强化四项保障机制。坚持抓基础,强服务,破难题,求创新,提升整体工作水平。

围绕一个中心:即继续坚持以“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为”中心开展各项工作。

推进两个体系建设:

(一)加快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建设,着力推进“计生惠民行动”。要按照《长安区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实施意见》的要求,认真落实《河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的各项奖励政策,整合完善各项计生惠民政策,着力推进“计生惠民行动”。具体说就是要切实抓好“三项制度”。一是巩固完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做好2008年新增奖励扶助对象的资格确认工作,从严把握政策,保持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按照我省《意见》的要求,独生子女死亡不再生育且符合奖励扶助对象确认条件的父母,从年满50周岁起,提前纳入奖励扶助对象;二是继续抓好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奖励的落实,积极探索城镇企业职工奖励具体落实办法,推动企业及城镇无业居民独生子女父母奖励的落实;三是出台计划生育救助公益金管理使用办法,完善以财政投入为主、社会捐助为辅的计划生育困难家庭救助方式。

(二)加强计生技术服务体系建设,继续实施育龄妇女健康检查的“民心工程”。一是继续深入开展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创建活动,巩固发展创优成果,全面提高服务水平;二是加强技术人员培训,认真实施国家“三千人才”工程,落实《河北省计生技术人员“十一五”培训规划》,提高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三是继续把为3.4万农村及城市无业已婚育龄妇女提供生殖健康检查免费服务作为十项“民心工程”之一,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四是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努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加强出生缺陷干预的能力建设,做好宣传倡导、健康促进、咨询指导、高危人群监测和营养素补充等方面的工作。积极开展婚前和孕前及孕产期保健,产前筛查与诊断,减少和控制出生缺陷的发生。

抓实五项重点工作:

(一)以宣传教育为先导,以满足群众需求为出发点,努力营造浓厚的人口舆论环境。一是全面宣传贯彻落实中央《决定》精神,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结合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推动中央《决定》及省、市、区《意见》的全面落实。明确相关部门职责,积极协调推动各项规定落到实处。适时开展对贯彻落实情况的专项督查;二是强化宣传阵地,贴近群众,融入生活,构筑一道新型生育文化风景线。依托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开通计生咨询服务热线,为群众提供个性化、温馨化服务的“悄悄话室”;依托各街镇人口学校设立群众面对面咨询服务角,分层次、分对象宣讲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进行各类知识讲座;完善区人口信息网站,以新型网络传媒的手段,将最新计生动态,送到千家万户;与实施计划生育“三大工程”相结合,全面推进计划生育优质服务;三是不断创新宣传活动载体,整合社会资源,创立宣传精品。继续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广泛宣传男女平等、少生优生等新型婚育观念,普及保护妇女儿童权益的法律法规知识,加强新型生育文化和人口文化建设,不断提高宣传工作的针对性。结合今年宣传的活动主题,开展一次知识竞赛活动。进一步规范宣传阵地和队伍建设,提高宣传队伍的创造意识。

(二)坚持稳定现行生育政策,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加强对再生育审批各个环节的管理监督,依法依纪严肃查处违法生育行为,凡违法生育的一律征收社会抚养费。加强对社会公众人物、高收入者、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等影响较大人群违法生育的管理监督,对违法生育的党员,要严格依照党员有关法规处理;对公务员及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违法生育的要严格按规定从严处理,把遵守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作为提拔任用干部、入党、评优评先的一项基本要求。严格落实再生育审批诚信制度、计划生育审查制度、公民再生育审批结果公开制度、有奖举报制度等相关制度。

(三)深入开展“关爱女孩行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按照党政负责、部门配合、群众参与、标本兼治的要求,建立可操作的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工作规范。坚持和完善“三级两全包保责任制”。继续抓好统计、人口计生、民政、卫生、教育、公安六部门人口信息通报制度的落实,提高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加大“两非”案件的查处力度,实行有奖举报制度,对“两非”案件经举报查证属实的,给予不低于3000元的奖励。

(四)全面实施“双居工程”,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坚持以流入地为主、出入两地协调配合的管理机制,创新管理方式和服务手段、推动形成党政领导统筹协调、各部门密切配合、流入地流出地互动互补的“一盘棋”工作格局。一是流出地要从源头上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做好外出务工人员的教育、培训,落实避孕节育措施,免费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配合流入地,及时提供、反馈流出人口相关信息。二是依法落实流出人口及其家庭应该享有的奖励优惠政策,建立定期联系制度,加强对流动人口,特别是农民工家庭的上门访视工作,帮助计划生育留守家庭及子女解决实际困难。三是流入地要按照“属地化管理、市民化服务”的原则,将流动人口纳入当地人口总数,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纳入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的全局,全面实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居住地管理、居民化服务“双居”工程。流动人口可凭《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或《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服务卡》享有国家政策规定的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基本项目免费服务,逐步实现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同宣传、同管理、同服务、同待遇。四是要加强对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的管理,重点抓好封闭住宅小区、大型集贸市场、城中村、建筑工地、城郊结合部等人口聚集地等重点部位管理;抓好流动人口“居住点、工作点、活动点”三个重点环节,切实做到定期清理,动态把握,底数清晰,措施到位,真正实现管理全覆盖、无缝隙。五是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国家流动人口信息交换平台,畅通信息交流反馈渠道,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

(五)加强统计分析与调查,积极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一是通过摸底、分析,促进统计基础数字做到“八清”,即街镇管辖范围清、新建小区人口底数清、已婚育龄妇女底数清、普查上站人数清、流动人口底数清、采取避孕措施人数清、计生系统人员底数清、政策外生育底数清;二是建立健全出生医学证明、户籍管理、婚姻登记等公共管理服务系统,建立各级部门间人口信息共享机制,在保护个人隐私的前提下,逐步实现与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服务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和业务协同;三是加强wiS系统数据资源利用,及时掌握已婚育龄妇女各种信息,加强数据质量的检查,掌握已婚育龄妇女管理服务覆盖率及信息录入准确率,提高数据库个案信息录入质量。四是加强统计分析及统计调查工作,及时做好对统计报表及相关数据的综合分析,继续做好对“四清三落实”结果的分析,做好后续工作落实,发挥对基层工作的指导作用;五是继续实施出生人口统计有奖举报。

强化四项保障机制:

(一)明确任务,强化责任,坚持和完善人口计生目标管理责任制。继续实行严格的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层层签订2008年的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认真组织考核,严格兑现奖惩。继续坚持区对街镇、街镇对村居的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的考核评估,认真落实重点管理、一票否决、奖惩制度。改革人口计生目标责任制的考核内容及其方法,加强区对村居的直接指导,确定部分人口和计划生育重点帮助村居,实行分类指导。继续实行党政线、业务线分别考核的具体办法。充分发挥人口计生领导小组作用,建立联络员制度,加强部门间的联系、协调。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加强对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制定工作要点,突出工作重点,明确工作任务,强化工作责任,创新工作手段和方法,努力提高管理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二)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建立稳定增长的财政保障机制。按照中央《决定》精神,认真落实经费投入,在“十一五”期间,区级财政投入以人均16.5元为基数,以后每年递增2元以上。到2010年,区级财政投入达到人均24.5元以上。要加强项目资金管理,开展绩效评估,主动接受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检查,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效益。

(三)建立健全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工作格局和协调机制。要充分发挥各级人口计生领导小组的领导、组织、协调作用,建立和完善部门协调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协调制定相关社会经济发展政策,督促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名负其责。各相关部门在制定完善惠民政策时,要统筹考虑人口问题,积极开展对人口发展影响的评估,主动征求人口计生部门意见,使制定出台的政策有利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要充分发挥计划生育协会等群众团体和非政府组织在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中的生力军作用。加强与市内驻军的交流协作,军地共同构建计划生育“双管双助”长效工作机制,形成特色鲜明的行政部门、服务机构、自治组织、群众团体、目标一致、上下互助、信息共享、运转高效的科学管理格局。

人口统计制度篇10

计划生育是一项基本国策,计划生育统计是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计划生育统计数据,是各级党委、政府稳定低生育水平、制定有关政策的重要决策依据。而基层计划生育统计数据的准确性更是实施科学决策的基础和前提,基层计划生育统计数据存在误差、统计数据失真、数据质量不高、分析不到位,严重制约了计划生育工作水平的提升,因此,找准基层计划生育统计数据误差及失真的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尤为重要。

一、基层统计数据误差及数据失真的原因分析

(一)行政干预,求真务实的思想未落到实处。近几年,尽管在计划生育工作中广泛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倡导摸实情、说实话、报实数、求实效;但计划生育成绩在领导“政绩”考核中占据“一票否决”首要条件,少数单位为追求所谓的“政绩”,为了在考核中取得好成绩,采取种种手段弄虚作假、欺上瞒下,造成数据不实,使统计数据不能客观分析计划生育工作,相反对领导决策造成了误导,对计生总体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危害。

(二)基层计划生育统计人员队伍建设不到位。一是部分村级计生专干因报酬跟不上,工作积极性不高,责任心不强,造成统计数据不准;同时,部分村级计生专干人情观念浓厚,法制观念淡薄,碍于乡邻或亲戚情面或怕打击报复,对计划生育违规现象隐瞒不报,造成数据误差;二是乡镇计划生育工作比其它工作任务重,没有节假日,但其工资、政治待遇与其它人员差距较大,导致这部分人员心理落差较大,工作积极性、工作质量受到较大影响。三是由于统计工作比较枯燥、繁琐,统计人员岗位不稳定,人员变动频繁,影响了整体统计工作水平。

(三)基层计生工作任务过重,检查过多。考核次数、考核内容过多。乡镇每个季度要自查,县市月查、季查、半年查、年终查,省按统计年度检查,还有平时省、市、县的各种临时性检查。每次检查乡、村都要提前准备好几天,把各种资料拿出来重新整理,一年到头疲于应付,几乎无暇顾及正常工作。

(四)统计分析、统计结果应用不够。乡镇统计人员缺乏对数据的整体分析与研究,机械地采集、汇总、分析、上报数据。由于工作简单化和缺乏科学性,影响了对所采集信息的整合、分析和使用。就报表抓报表,规划统计运作得不够完整,缺乏分析、评估和总结的现象,采集的信息,包括汇总的数据等往往成为僵死的东西,不能用来指导工作,失去了规划统计工作原本应有的作用。

(五)执法力度“软化”。对违反统计法的单位和个人不追究、不批评,甚至包庇、袒护,无疑从某种程度上助长了统计工作的造假之风。

二、治理统计数据误差及失真的对策

(一)转变工作作风,树立实事求是的工作思想。一是构建科学的干部考核制度和政绩评价体系,转变领导思想。这是避免行政干预,让统计数据不受个人意志左右的治本之策。完善干部实际考核统计制度,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有机结合,改进目标考核实绩的统计方法,确保目标考核实绩数据的准确性;建立干部政绩公议制度,广大干部政绩考核的民主范围和公开、民主化程度。让各级领导从思想深处认识到统计“水分”的危害,转变思想观念,带头讲真话、办实事,工作有成绩不虚夸,有问题不隐瞒,有不足不护短。二是抓基层干部思想。把建立层层责任制同动态跟踪管理有机结合起来,促使干部牢固树立抓计生人人有责的思想意识,增强抓计生的责任感,要敢于向上级实事求是汇报工作中的问题。

(二)加强统计队伍建设,提高业务工作能力。一是选配高素质的基层统计工作人员。在村级计划生育专干的配备上,实行“县管、乡聘、村用”的上岗原则,真正把知识水平高、工作能力强的人放在村级计生工作岗位上。二是强化培训,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素质。首先要加强思想建设,树立统计人员“坚持原则,不惟上、不惟财、只惟实”的工作态度,使其自觉抵制弄虚作假行为,增强其责任感和使命感。其次要加强业务培训。通过多种方式对乡级统计员和村专干进行系统培训,强化学习,从而切实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业务能力。三是认真落实好村专干、乡镇人员的各项工资待遇并解决好后顾之忧,从而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促进统计队伍的稳定。

(三)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体系。一是考核指标设计要科学、合理,切合基层实际,把统计质量作为考核的主要指标,从而引导基层更注重工作过程和计划生育服务,提升整体统计工作水平。二是建立检查评比奖励制度,落实奖惩政策。组织召开村统计员例会。讨论各村出现的特殊情况,如何更好地落实统计责任;对统计报表、日常性统计工作进行评比奖励,与统计员工资联系起来,实行奖惩兑现责任制,促进统计人员工作积极性,促进统计工作的开展。

(四)加强管理,确保源头数据质量。认真做好未婚男、女青年摸排工作,掌握年度内准备结婚人员数,再对结婚情况进行关注,真正做到不错、不漏,提高源头信息采集的质量。二是加大对育龄妇女特别是重点人群的排查力度,加强孕前管理,充分利用科技服务,确保新婚、隐婚、隐形生育不漏管不漏统;三是建立信息定期核对制度,确保wiS数据、村级报告单、育龄妇女信息卡和科技、药具资料的一致性,提高数据质量。四是深化共享体制,发挥资源共享优势。推行相关部门综合治理的目标责任制,实现部门之间信息共享。如对住院分娩、防疫接种均实行出生实名制;乡派出所对当年度、往年度新生儿入户情况和人口迁移、流动人口管理情况实行通报制。通过部门联席办公制度,综合解决已婚育龄妇女漏管、出生漏统、特殊人群统计等问题,不断提高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质量。

(五)强化数据分析,充分发挥数据资料的指导作用。一是要把数据分析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来做,将平时考核的结果与全员库信息和相关部门数据资料相结合,对所辖范围内人口数量、质量、结构等变动情况进行分析,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二是要围绕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调研,加强对出生、性别比、落实避孕节育措施等方面的统计分析,通过各类指标运行趋势,找准影响目标完成的因素和薄弱环节。三是要善于进行比对分析。通过公安部门提供的出生、死亡、迁入,迁出变动信息,可比对人口变动情况;通过卫生部门提供的分娩(出生)登记、防疫部门接种登记卡,可以核对出生人口变动情况的及时性和准确性,由多部门的数据比对分析发现问题,从而更好地指导工作。

(六)加强统计法制建设,加大执法力度。统计法是根治统计失真的尚方宝剑。一要加大统计法的宣传力度,营造知法、懂法和守法的社会氛围,而且要把宣传的重点从统计人员转移到社会各层面,特别是各级领导,让领导带头守法。二是加大统计检查的频率和执法力度,将统计工作纳入法制轨道。三是实行统计问责制,违法必究,对统计造假者依法严惩。

参考文献:

[1]赵美玉浅谈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工作质量经济管理者2011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