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利能力研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18:47

盈利能力研究篇1

关键词:上市银行风险盈利能力RoaaRoRwa

一、引言

2006年中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以及巴塞尔协议Ⅲ的出台,中国商业银行在内外双重约束下,持续发展和稳健经营才是在激烈竞争中保持优势的关键,而有效的风险控制正是商业银行稳健、持续盈利的保障,直接决定其经营成败。商业银行经营业务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必须具备较高的风险防范要求,从而决定了能够真实反映商业银行盈利能力水平的应该是风险控制下的盈利能力。因此本文引入风险盈利能力,有效地将短期与长期、盈利与风险相结合来评价商业银行综合效益,并将上市国有银行与上市股份制银行作对比分析,研究其内部影响因素并提出政策性建议,希望此研究能够对全国范围内的其他类型商业银行作出良好示范效应。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angbazo(1997)以1989年至1993年间银行数据作为样本,发现非生息资产的机会成本、杠杆率、有效资产占比与银行盈利能力显著正相关,流动性风险与盈利能力负相关。Bashir(2000)以8个国家1993年至1998年银行数据为样本,认为较高的资产负债比、贷款资产比与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能增强盈利能力。

(二)国内文献刘渝东(1999)以国有银行1991-1997年间数据为样本对Roa分析研究,得出非利息支出增加过多、利差缩小等使得国有银行的盈利能力下降。赵旭、蒋振声、周军民(2001)研究发现中国银行的市场份额和集中度与盈利能力不显著负相关,银行的效率与盈利能力显著正相关。付强(2004)发现,利差资产比、固定资产比率、存款比率与盈利能力正相关,资产费用率、呆账准备金比率、贷款比率与盈利能力负相关。陈丹妮、韩彦(2008)得出仅仅存款资产比、非利息收入与总收入比和贷款存款比对银行盈利能力显著影响。王丽、滕晓龙(2011)运用因子分析法,对股份制银行与国有银行从规模因子、效率与潜力因子两方面进行比较研究,股份制银行具有较好的盈利潜力。倪美蓉(2011)发现流动现金比率、资本充足率与盈利能力正相关,不良贷款率、银行信贷率与盈利能力负相关,资产费用率本文的预期恰恰相反,它与银行的盈利成正比。郭文伟,陈妍玲(2011)发现利差资产比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影响最大,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资本监管对银行盈利能力制约作用显著,规模增长率、贷款比例与盈利能力显著正相关。

综上所述,国内外关于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研究几乎没有“风险盈利能力”相关研究。以往研究在选取盈利能力自身指标时几乎都是没有考虑到风险因素评价指标,考虑到风险因素也仅仅是在盈利能力影响因素中提及,这在一定程度上对研究结果的准确性会产生影响,从而会进一步导致决策层作出错误判断以及采取不当的措施。本文以资产平均收益率Roaa为上市银行没有考虑风险因素的盈利能力衡量指标;选取加权风险资产平均收益率RoRwa为风险盈利能力衡量指标,研究对比两类银行盈利能力水平及其影响因素。

三、研究设计

(一)理论分析(1)投资组合理论。美国经济学家马考维茨(markowitz)1952年首次提出投资组合理论,该理论认为多种证券的投资组合,收益是这些证券收益的加权平均数,但是其风险不是这些证券风险的加权平均风险,从而能够降低非系统系风险。其中的均值—方差模型指出理性的投资者应该采取在方差相同时预期收益率最大化或者在预期收益率相同时方差最小化的投资组合;投资组合有效边界模型指出机会集中有效集的内凸性和无差异曲线的上凹性决定了最优点的投资组合有且仅有唯一点,并且在此点上进行最优资产配置。之后托宾(1958)提出的“二基金分离定律”指出有效的证券组合均是以国债为代表的无风险资产和特殊风险资产的有效组合。Sharpe(1964)、Lintner(1965)分别提出了Capm模型,在不确定条件下探讨资产定价的理论,对考虑风险因素时的投资具有深刻的实践意义。(2)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是指金融业在促进一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金融业应该按照产业发展规律进行经营管理。金融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是指在不损害相关产业以及后代利益的前提下,有效、适度地开发利用金融资源,实现金融业的金融资源供需平衡和良性循环。中国金融不稳定的根源在于没有健全的产业金融制度,发展缺乏动力和压力。我国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业,其稳健经营以及长期可持续发展是保持自己竞争优势的关键,要做到风险控制水平下仍保持强劲的盈利能力。(3)企业能力论。企业能力的概念最先是由理查德森(1972)提出,认为企业能力反映了企业积累的知识、经历和技能。该理论强调内部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以及配置是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并且每个企业的“战略性资源”均是稀少和不可替代的。在企业资源不断开发利用过程中,会形成一种动态的核心能力,要求企业有效利用异质性资源形成企业盈利的持久性与增长性。

(二)研究假设分析盈利能力影响因素,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1)创新能力因素。希克斯和涅汉斯从交易成本的角度探讨了金融创新问题,认为进行金融创新的最原始动机来自交易成本的降低。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情况下,成本降低可以增加利润,这也是促使银行进行业务创新的动力,积极研发新产品、拓展新业务。对于创新能力的衡量,可以使用手续费和佣金对营业收入占比,因此有必要将其纳入盈利能力影响因素之中。因此提出假设:

假设1:创新能力与上市银行盈利能力正相关

(2)资产规模因素。规模经济理论在微观经济学理论中是指当生产规模未超过最佳规模产量点时,继续增加生产会使得长期平均成本不断下降,一旦超过最佳规模产量点时,再增加则会使得长期平均成本不断增加。在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分析时,资产的数量代表着银行的资产规模,对与国有银行庞大的资产规模,资产数量越多最可能带来的是规模不经济;而上市股份制银行由于成立时间短,市场积累少,资产数量未必已经达到最佳规模效益点,因此有必要将资产总额指标纳入本文盈利能力影响因素研究中。因此提出假设:

假设2:资产规模与上市银行盈利能力负相关

(3)资本结构因素。成本理论指出,合理的资本结构能减少成本从而增加利润提高盈利能力。公司资本中债务比率过高,使得债务人的监督成本上升,会导致股东价值的降低。根据成本理论,当债权成本和股权成本相等时即达到最优资本结构,会使得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增强。而资本充足率能够反映债权人在遭受到损失之后,该银行能以自有资本承担损失的程度,因此本文在资本充足率考虑在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影响因素分析之中。因此提出假设:

假设3:资本充足率与上市银行盈利能力正相关

(4)风险控制因素。商业银行经营业务的特殊性决定了风险性的存在,有效的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稳健、可持续经营的保障。商业银行面临主要有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利率风险等等。在商业银行盈利能力考察时更多关注的是商业银行清偿能力和信用风险。风险管理能力强,安全性高,盈利能力增强;相反风险管理能力弱,安全性低,盈利能力减弱。考察商业银行风险状况常用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为了更好地权衡收益与风险,有必要将其纳入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影响因素分析中。因此提出假设:

假设4:风险管理能力与上市银行盈利能力正相关

(5)成本控制因素。成本控制是指通过对资本耗费进行规划、调节,使成本按照预定方向发展的过程。银行进行成本管理遵循效益最大化的目标,主要是银行经营过程中的价值耗费,主要包括产品成本、筹资成本、客户成本归集、经理管理费用等,通过减少成本能有效增加利润,从而增强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因此有必要将成本收入比作为银行盈利能力影响因素考虑在内。因此提出假设:

假设5:成本收入比与上市银行盈利能力负相关

(三)变量选取本文选取如下变量:

(1)盈利能力的界定和衡量指标的选取。盈利是属于财务会计领域概念,指企业按某一价格实现的产品收入扣除成本后的净额,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是指商业银行获取利润的能力,通常表现为其一定时期内收益数额的多少及其水平的高低。本文中所谓的“盈利能力”是很多学者文献中所提到的、没有考虑银行资产质量、风险因素,不能兼顾风险和收益的盈利能力,不能从长远利益角度真实客观反映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以往文献中常用来衡量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指标通常有净资产平均收益率Roae(陈丹妮、韩彦(2008),王红丽,2009)、资产平均收益率Roaa(陆军、魏煜,1999;李瑞、贺晓波,2006)和净利息收益率nim(ashDemirgiic-KuntandHarryHuizinga,1999),但是Roae为净利润/平均股东权益,常用来反映银行为股东创造价值的能力;nim为净利息收入/平均生息资产,反映的是拨备前银行盈利能力,均不能很好地客观反映一个银行的盈利能力。Roaa为净利润/平均总资产,是用来衡量每单位资产创造多少净利润的指标,因此选择Roaa作为反映商业银行未考虑风险时盈利能力指标。

(2)风险盈利能力的界定和衡量指标的选取。本文中所谓的风险盈利能力是一种相对的、具有战略性质的、能满足未来需求的盈利能力,是一种考虑长期经营预测和产品开发创新,权衡考虑资产质量和风险的盈利能力。一方面,银行只有保持自身资产质量的稳定性,才能提升自身盈利能力从而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其次,商业银行较高的资产收益率并不一定意味着其较强的盈利能力,同理较低的资产收益率也并不一定意味着其以后较低的盈利能力。因此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盈利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意义深刻。Roaa在计算时并没有对产生收益的资产考虑风险因素,加权风险资产平均收益率RoRwa等于净利润/加权平均风险资产总额,加权风险资产是根据银行资产组合中各项资产的信用风险暴露以及这些信用风险暴露在未来带来信贷损失的可能性来划分相应的风险权数计算出的资产总额。我国目前根据不同的资产种类,设定了6个级次的风险权数,即0、10%、20%、50%,70%,100%,因此RoRwa指标考虑到了资产质量问题也将风险因素考虑在内。Roaa和RoRwa的区别即是否考虑风险、资产质量、表外资产等因素,在本文中将没有考虑这些因素的盈利能力称之为传统的盈利能力,简称盈利能力;另外一种则称之为商业银行的风险盈利能力。根据上述分析,选取Roaa和RoRwa为被解释变量,分别衡量上市银行盈利能力和风险盈利能力。另外,综合以往文献研究、根据模型的需要以及各个解释变量的之间的相关性程度选取合适的解释变量,如表(1)所示。

(四)模型建立根据本文研究需要,建立如下两种盈利模型:

(1)未考虑风险时盈利能力模型:Roaa1i,t=?琢0+?琢1Lnassets+?琢2

CiR+?琢3FR+?琢4CaR+?琢5nR+?琢6pCR+?着1i,t。

(2)风险盈利能力模型:RoRwa1i,t=?字0+?字1Lnassets+?字2CiR+?字3FR

+?字4CaR+?字5nR+?字6pCR+?滋1i,t。

其中,i表示银行个体差异;t=1,2,其中1表示上市国有银行,2表示上市股份制银行。

(五)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本文选取2005年至2011年16家上市银行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国有银行以及民生银行、平安银行、华夏银行等股份制银行。所有银行数据主要来源于Bankscope数据库、各上市银行披露年度报告。

四、实证检验分析

(一)显著性检验为了更好地比较上市国有银行与上市股份制银行各指标之间差异的显著性,本文对数据进行了标准化处理并对样本数据各指标进行了t检验,在表中用1来代表上市国有银行,0代表上市股份制银行,用diff=mean(0)-mean(1)来表示上市股份制银行某指标平均值与上市国有银行银行相应指标平均值的差值。具体结果如表(2)所示。可以发现:(1)我国上市国有商业银行与上市股份制商业银行未考虑风险时的盈利能力无显著性差异,但是从风险角度综合来看,上市国有商业银行的风险盈利能力在1%显著性水平下大于上市股份制商业银行。这是因为股份制银行虽然发展经营机制灵活,网点也选择性的分布在经济较发达地区,强调创新理财产品,易取得地方政府的支持,相比于传统经营模式的国有银行来说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从长远来看,无论是在员工数目、网点分布数量上,还是在资产规模、贷款规模及市场占有份额上,国有银行在我国金融业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最重要的是国有银行机制严谨有序,风险管理能力远远强于股份制银行,更能把握盈利的持续性与增长性,从而使得风险盈利能力高于股份制银行。(2)上市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占比、不良贷款率在1%显著性水平下分别大于上市股份制商业银行。这是因为国有银行规模较大,存、贷款业务发展速度飞快,手续费及佣金金额很高,但在贷款金额巨大的情况下很难兼顾其质量,因此不良贷款率会高于股份制银行。(3)上市国有商业银行的拨备覆盖率却在1%显著性水平下小于上市股份制商业银行。由于对谨慎性和调节利润需要的不同,各银行的拨备覆盖率也有较大差别,股份制银行现在更多转向投行、私人银行等领域,这样对贷款损失的弥补能力和对贷款风险的防范能力的要求非常高,因此股份制银行的拨备覆盖率会显著高于国有银行。

(二)方程分析针对上述面板数据运用stata统计工具以及F值,p值,霍夫曼检验等方法筛选出适合该样本的回归模型。由表(3)可知,上市国有银行的未考虑风险盈利方程与风险盈利方程均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而上市股份制银行的未考虑风险盈利方程与风险盈利方程均采用混合效应模型分析。

(三)回归分析本文进行回归分析如下:

(1)未考虑风险时的盈利能力模型分析。由表(4)可知,上市国有盈利能力方程(方程1)的回归方程可以表示为:Roaa1=5.409-

0.027598Lnassets-0.02219CiR+0.01835FR+0.0298CaR-0.01488nR+0.0013pCR。

上市股份制盈利能力方程(方程2)的回归方程可以表示为:Roaa2=2.5741-0.1046Lnassets-0.0219CiR+0.0466FR+0.0157CaR-

0.0165nR+0.00027pCR。

由方程1结果分析可知:CiR(成本收入比)、nR(不良贷款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与上市国有商业银行盈利负相关,Lnassets(资产规模)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与上市国有商业银行盈利负相关,FR(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占比)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与上市国有商业银行盈利正相关,CaR(资本充足率)和pCR(拨备覆盖率)均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与上市国有商业银行盈利正相关。由方程2实证结果分析:Lnassets(资产规模)、CiR(成本收入比)两因素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与上市国有商业银行盈利负相关,FR(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占比)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与上市国有商业银行盈利正相关,CaR(资本充足率)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与上市国有商业银行盈利正相关。资产规模、成本收入比、不良贷款率都与盈利能力表现出负相关关系;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占比、资本充足率和拨备覆盖率与盈利能力表现出正相关关系。但是值得注意的是:CiR(成本收入比)对上市国有和上市股份制银行盈利能力均显著负相关;资产规模、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占比与上市国有、上市股份制银行显著负相关,但是显著性水平不同,资产规模对股份制银行影响更显著,而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占比对国有银行影响更显著;不良贷款率对国有银行盈利能力显著负相关但与股份制银行不显著相关;拨备覆盖率对国有银行盈利能力在10%显著性水平上负相关但对股份制银行不显著。

(2)风险盈利能力模型分析。由表(5)可知,上市国有银行风险盈利能力回归方程(方程3)可以表示为:RoRwa1=14.5657-0.7368

Lnassets-0.04473CiR+0.02149FR+0.03898CaR-0.21727nR+0.000629pCR。

上市股份制银行风险盈利能力方程(方程4)可以表示为:RoRwa2=3.582-0.1274Lnassets-0.03913CiR+0.04767FR+0.05536CaR

-0.00967nR+0.000352pCR。

由方程3结果发现:仅CiR(成本收入比)对上市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盈利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产生影响;Lnassets(资产规模)和nR(不良贷款率)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产生影响。由方程4结果发现:CiR(成本收入比)、FR(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占比)和CaR(资本充足率)对上市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盈利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产生影响,Lnassets(资产规模)在5%显著性水平上产生影响。

比较表中数据可知,成本收入比、资产规模对上市银行盈利能力、风险盈利能力均显著负相关,这是因为是因为成本收入比是指营业费用与营业成本的比率,是银行成本控制能力的体现,成本费用越高,风险控制水平越差,盈利能力越低。但是资本充足率、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占比对上市股份制银行风险盈利能力均1%显著性水平上正相关,而在风险盈利模型中,手续费以及佣金占比却与上市国有银行不显著相关。值得注意的是:对比分析后发现,以RoRwa作为被解释变量时的实证分析结果与以Roaa为被解释变量的实证分析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如果不把银行经营中所承担的风险因素一并考虑,当决策层在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商业银行盈利能力方面失去正确判断,造成不利后果,反而降低我国商业银行在激烈竞争中的竞争力。

五、结论和建议

本文研究得出结论:两类银行在没有考虑风险因素时的盈利能力无显著性差别,但是从长远来看,上市国有商业银行的风险盈利能力在1%显著性水平下大于上市股份制商业银行。因此,提出如下建议:(1)要合理科学安排财务、管理和人力资源,提高运作效率,减少低盈利性经营网点投入,压缩办公经费,降低管理成本和减少风险控制成本的浪费。(2)要大力发展中间业务、高技术型理财产品,增加金融业务种类,提高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占比,给银行提供更多元化的利润来源,帮助银行抢占市场份额。(3)充足的资本是银行发展的保障,但资本充足率与拨备覆盖率之间的矛盾关系,只有在充足计提贷款损失拨备的前提下,即剥离了贷款损失准备金之后的资本充足率计算才真实可信,在各行之间才具有可比性。在对待资本充足率与银行盈利能力关系上,应该主要降低不良贷款率、计提的贷款损失,在不影响资本的基础上,给银行带来更大的未来预期收益,促进银行的可持续发展。(4)国有银行在不断扩大信贷规模的同时要更加注重贷款的质量,加强对坏账、死账的收回,采取催收追讨诉讼、提高贷款损失在准备金等有效手段或者通过债务重组、剥离、转化等手段降低资产风险。但是不良贷款率虽然与盈利能力负相关,但并不意味着不良贷款率越低盈利能力越强,不良贷款率低,可能是银行在权衡风险时放弃了高风险的收益可能为正的贷款项目,这样也会减少银行利润来源,在对待不良贷款率问题上应该权衡考虑。(5)拨备覆盖率是争论性很强的指标,其等于贷款损失准备/不良贷款。一方面,不良贷款越少,一定程度上说明贷款质量较好,拨备覆盖率越高,可用来作为反映银行资产质量的指标;另一方面,贷款损失准备越高,拨备覆盖率也越高,可用来作为银行抵御信用风险能力的指标,但是贷款损失准备越高来解释贷款质量较好貌似解释牵强。因此,不是在所有情况下,高拨备覆盖率都比低覆盖率好,更不是越高越好。各银行应该结合自身风险情况、发展战略等,处理好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实现共赢,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陆军、魏煜:《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与资产负债结构分析》,《金融研究》1999年第11期。

[2]李志辉、王伟、谢盈莹:《中国资本监管新标准”的实施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金融监管研究》2012年第2期。

[3]王丽、腾晓龙:《股份制银行与国有商业银行盈利能力比较》,《时代金融》2011年第15期。

[4]倪美蓉:《上市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检验》,《时代金融》2011年第26期。

盈利能力研究篇2

【关键词】商业银行;盈利能力;比较研究

一、引言

我国银监会在2012年2月份的《2011年中国银行业运行报告》中显示,五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净利润总额达到6808.49亿元,银行业成为中国上市公司中最赚钱的行业。而银行的高利润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议,一时间“银行暴利”、“银行垄断”成为热点话题和公众的普遍认知。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与美国的银行相比究竟处于何种水平,银行业的高利润是否存在异常?本文拟对此进行研究,通过中美商业银行的对比,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进行判断与分析,并提出保持可持续盈利能力的相关建议。

二、中美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对比分析

(一)样本与指标选取

本文利用因子分析法对中美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进行比较研究,通过因子得分及排名可以使分析结果更直观。本文共选取20家商业银行作为样本,其中我国的上市商业银行16家,分别是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中信银行、上海浦发银行、兴业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深圳发展银行、南京银行、北京银行和宁波银行;美国商业银行4家,分别是美国银行、Jp摩根大通、花旗银行和富国银行。为了全面反映银行的盈利能力,本文选取了10个指标:净利润(X1)、利息净收入(X2)、营业收入(X3)、资产收益率(X4)、净资产收益率(X5)、净息差(X6)、核心资本充足率(X7)、营业收入净利率(X8)、基本每股收益(X9)、利息净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X10)。

其中,净利润是银行的税后利润,也是反映盈利能力的主要指标。利息净收入是利息收入与利息支出的差额,反映银行获取利息的能力。营业收入是与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密切相关的收入,包括利息收入与非利息收入,反映银行总体盈利能力。资产收益率是指银行运用其所有资产获得的净收益的比率,数值越大表示资产的盈利水平越高。净资产收益率是指商业银行净收益与其普通股价值之比,表示分红前银行每一单位的股票的收益,数值越大,表示净资产的盈利水平越高,是揭示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综合指标。净息差是银行净利息收入和生息资产的比值,也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热门指标。核心资本充足率是指商业银行的核心资本与加权风险资产之比,反映商业银行的盈利质量。营业收入净利率是净利润和营业收入之比,增加净利润的关键就在于增加营业收入。基本每股收益用来反映普通股的获利水平,是投资者据以评价银行盈利能力的重要财务指标之一。利息净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反映出银行获得的利息占其营业收入的比重,通过该指标可以看出银行的盈利结构是否合理。本文认为以上指标能够全面反映银行的盈利能力。

本文的数据来自2011年各银行的年报。

(二)指标预处理

原始指标直接求得综合得分很难给予一个合理的经济解释,这是由于原始指标的量纲或经济意义的不同所导致的,并且原始指标变量数量级差较大,这对综合指标的影响也大。为了消除不可比性,需要对原始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无量纲处理的方法有极差正规化法、标准化法和均值化法,本文采用标准化法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

Yi为指标的标准化值;Xi为指标的初始值;X为指标的初始平均值;S为指标的初始标准值;n为样本数。

(三)因子分析

1.因子分析适宜性检验

本文采用SpSS软件的Kmo统计量和Bartlett’s球形检验法来检验所选取的数据是否适合做因子分析。Kmo统计量和Bartlett’s球形检验结果如表1:

很明显可以看出Kmo=0.628>0.6,Bartlett’s球形检验卡方统计量=262.116,单侧p=0.000

2.主成分的提取

本文采用特征值准则与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提取主成分的个数,即选取特征值大于或等于1的主成分作为初始因子,同时要求因子个数满足方差累计贡献率达到85%以上。经SpSS软件分析得出表2。

从表2可以看到,第一个主成分的特征根为5.434,解释了原有10个变量总方差的54.342%;第二个主成分的特征根为2.059,解释了原有变量的20.587%;第三个主成分的特征根为1.231,解释了原有变量的12.126%。前三个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7.055%,说明前三个公因子基本包含了全部变量的主要信息,满足要求,因此选前三个因子为主因子。

3.对因子载荷阵施行最大正交旋转

考虑到个别变量在三个因子上的载荷系数区别不大,为使每个指标在少数因子上有较大负载,并且每个因子上各指标的负载系数向0或1两极转化,故采用方差最大化方法对初始载荷矩阵进行因子旋转。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如表3所示。

由表3可以看出,通过正交旋转,营业收入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资产收益率、利息净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在第一公因子上有较大的载荷,这说明公因子1主要包含了反映银行资本资产盈利能力的信息,因此可以定义为银行的资本资产盈利能力因子。核心资本充足率、净利润、利息净收入、营业收入在第二公因子上有很大的载荷,这说明公因子2主要包含了反映银行盈利规模的信息,因此可以定义为银行的规模盈利能力因子。第三公因子对基本每股收益、净息差有较大的载荷,主要反映出银行的普通股获利水平及盈利质量,只有高质量的盈利才具有可持续性,因此可以定义为银行的可持续性盈利能力因子。

4.因子得分及排名

为了更直观地考察中美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对其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价,计算因子得分,采用回归法求出因子得分函数,系数矩阵如表4。

根据表中的数值可以写出各因子的得分函数:

根据上述三个公式,SpSS软件已经计算出三个因子的得分,从三个方面反映了中外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但并不能据此作出综合的评价,因此以各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与三个主因子累计的方差贡献率之比作为权重,得到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综合评价指标函数:F=0.6242F1+0.2365F2+01393F3。由此计算出的各因子及综合得分及排名情况如表5。

(四)实证结果

根据表5的得分和排名情况,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根据资本资产盈利能力因子得分可知,得分最高的是中国工商银行;其次是中国建设银行和招商银行;美国的四家商业银行得分排在最后,这反映了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资本资产盈利能力普遍高于美国银行。

第二,根据规模盈利能力因子得分可知,中国工商银行的得分最高;其次是中国建设银行;Jp摩根大通排在第三。总体看来,美国商业银行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盈利规模排在前列,这是由于其规模较大,相比起我国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来说业务更多,竞争能力更强所致。

第三,根据可持续性盈利能力因子得分可知,富国银行得分最高;第二是宁波银行;第三是民生银行。而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这方面的能力略有欠缺。这也反映出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可持续性较差。

第四,从综合排名看,前五名分别为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美国的银行中除富国银行排第十名;其他三家银行都排在最后。可见,我国商业银行整体盈利能力高于美国商业银行,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普遍高于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

三、银行高利润的原因分析

因子分析的结果表明,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高于美国商业银行,但是,银行业的这种高利润是否可持续,盈利模式是否适宜,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认为我国银行业利润高于美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第一,国际经济处于恢复时期。2011年我国银行业盈利水平高于美国,这与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经济仍旧处于恢复时期,发展仍不稳定有关。虽然美国银行业2011年的利润升至5年最高,但营业收入下降,这主要是大幅削减了坏账准备金所致。我国根据经济形势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三次加息和数量型工具的收紧扩大了净息差,这使我国银行业的盈利能力得到提升。

第二,中间业务增长迅速。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持续增长,尤其是手续费和佣金收入的增长对利润的贡献越来越大,《2011年中国银行业运行报告》中的数据显示,银行业的服务项目共计1076项,其中226项免费,占比21%;850项收费,占比79%。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从2006年的9%提高到现在的20%左右。

第三,利息净收入是利润的主要来源。从各家银行的年报来看,严重依赖利息净收入的盈利模式仍旧没有改变,虽然中间业务不断发展,但与美国还有很大差距,美国这四家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均在50%左右。传统的依靠利差的盈利模式并非长久之计,我国银行业盈利能力的可持续性在利率市场化的改革中面临严峻挑战。

四、相关建议

我国银行业的高利润背后存在一系列问题,如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中银行的盈利模式急需转变、银行盈利的可持续性有待加强、改善银行在公众面前的形象等。借鉴美国银行业的发展经验,本文提出下列建议:

第一,调整收入结构应对利率市场化。存贷款利率完全市场化以后,预计我国银行的净息差将由现在的2.4%下降到1%左右,导致上市商业银行的净利润下降大约40%,这对银行的盈利水平将会是一个巨大的冲击。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危机,银行应对收入结构进行调整。最主要的就是要进一步加大中间业务的比重。美国对商业银行业务进行的一系列改革,包括放宽对银行、保险、证券等行业的限制,允许金融业内跨行业经营等,使中间业务得到迅速发展,逐步取代传统的存贷业务成为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品种和利润的主要来源,可见通过中间业务的发展提升盈利能力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第二,发展高端私人银行业务。目前美国的高端私人银行业务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和完整的服务体系,而我国银行在这方面还比较欠缺。我们可以借鉴其经验,开发个人金融产品,使业务范围涵盖投资管理、委托理财、财务咨询等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建立营销体系,多渠道推广和宣传私人银行业务。此外,还应加强金融服务、提高专利保护意识、培养金融高端人才等。

第三,加大力度整治银行乱收费问题。收费项目不透明,消费者被莫名其妙地扣费等问题使银行广受诟病。2012年2月份,银监会了《中国银监会关于整治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规范经营的通知》,要求银行公示所有的收费项目。本文认为,治理乱收费问题重在落实,应重点检查中间业务的收费项目、贷款过程中的收费、收费标准问题,加快出台新的《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建立和完善监督机制,既要行业自律也要外部监督,定期进行反馈,从而真正解决乱收费问题,促进银行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沈丽,闫天兵.基于因子分析法的中外商业银行盈利能力比较研究[J].金融发展研究,2009(4):57-60.

盈利能力研究篇3

[关键词]资金运行;资金盈利能力;偿债能力

在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资金运行是指企业以形成合理的资金结构和资金分布为目标运作资金,并由此获得高额回报,实现企业最大盈利的过程。江苏省南通市是我国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发展较快的一个重要工业城市,其工业企业资金运行状况在我国多数地区,尤其是经济较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具有代表性。本文研究分析了江苏省南通市工业企业资金运行及资金盈利能力状况,揭示了工业企业资金运行与企业盈利能力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企业资金运行分析

江苏省南通市工业企业共3483家,资产1122.13亿元,负债680.24亿元。其中,流动资产590.90亿元,占资产的52.66%长期资产531.23亿元,占资产的47.34%;流动负债604.61亿元,占负债的88.88%长期负债75.63亿元,占负债的11.12%。资产负债率为60.62%,负债所有者权益比为1.54。人均资产为210.64千元/人,人均负债为127.69千元/人。(详见表1、表2)

由上述企业资金运行状况,可知:

1.资金来源模式较为理想,资金筹措渠道顺畅。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为60.62%,负债所有者权益比为1.54,略高于同期全国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59.17%,负债所有者权益比1.45。表明企业的资产与负债结构较为均衡,资金运作意识增强,融资渠道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

2.盈利能力较强的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在资产中占比较低,不利于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是企业具有较强盈利能力的资产,江苏省南通市工业企业的长期资产在总资产中的比重仅为47.34%,其中厂房、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份额34.37%,象征企业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的无形资产等份额不足13%。对于产值超500万元的大型工业企业,这意味着企业的科技投入不足,生产经营后劲匮乏。究其原因有以下五个方面:(1)企业决策层“小富即安”的短期经营思想较为突出,缺乏长远的可持续生产经营和资金运作意识,只顾及企业短期盈利,考虑企业长远发展规划不够。(2)对比同期企业长期资产与长期负债的差额高达455.60亿元(531.23亿元-75.63亿元),说明企业资金运作不均衡,长期资金运作相当缺乏,不利于企业进行设备、产品、技术的改造和创新,致使企业长期获利能力下降,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不足。(3)企业的科技配备不足,不具备科技创新的运作体系及实力,缺乏产品和技术创新的积极性。(4)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漠,忽视无形资产积累和保护。(5)企业决策层对未来企业的发展前景信心不足,不愿意进行长期投资。

3.流动比率过低,债务清偿能力较弱。流动比率的高低是企业偿债能力大小和生产经营风险高低的标志。根据惯例,200%的流动比率是企业偿债能力和生产经营风险的临界点,之所以设置该标准,是要求流动资产在清偿流动债务后,还有余力去应付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对资金的需求。如果低于100%,则说明企业的流动资产不足以偿还流动负债,企业将出现偿债能力不足和严重的资金短缺。江苏省南通市工业企业的流动比率仅为97.73%,距离临界点200%差距巨大,已达到技术性无偿还债务能力的水平,即企业缺乏足够时间变现其资产而导致的无偿还债务能力。造成流动比率过低的主要原因是流动负债在总负债中所占比重较高,高达88.88%,而企业偿债主要通过流动资产实现,其在总资产中占比相对较低,仅为52.66%,导致流动比率的低水平。

4.负债配置不合理,生产经营风险较高。江苏省南通市企业流动负债是长期负债的8倍,总额多出528.98亿元,占比高出近80个百分点。流动负债占比过大意味着企业的负债几乎全部是短期需要清偿的债务,企业生产经营已经出现下列情况:第一,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流动资金严重缺乏,部分企业几近借贷度日;第二,企业的资金运作无长远规划,仅仅满足于短期资本投入而忽视长期资本的筹措,增加了企业的偿债风险;第三,一般在企业的流动负债中,应付账款应是主要的组成部分,企业流动负债比重过大意味着企业应付账款较多,这是长期以来企业间三角债导致的结果;第四,由于流动负债是企业短期需要偿还的债务,因此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偿债负担过重,短期偿债能力较弱,影响企业信誉和筹资活动;第五,由于流动负债占比过大,企业为了清偿债务会加大流动资产在资产中的所占比重,而流动资产的盈利能力远不如长期资产,致使企业盈利能力减弱。

5.营运资金为负值,资金运行出现扭曲。企业流动资本是维持企业日常生产经营和偿还即将到期债务的主要资本,在企业的资金运行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通常我们把企业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间的差额称为营运资金(workingcapital),它不仅是企业资金运行中运用周转的流动资金总额,也是衡量企业资金运行能力的主要指标。江苏省南通市工业企业的营运资金为(590.90亿元-604.61亿元)=-13.71亿元。企业日常流转资金为负值这一奇异现象表明,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用来维持企业生产经营的周转流动资金缺口很大,其缺口部分主要依靠短期资金借贷弥补。这说明:(1)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已经陷入“借贷陷阱”,即营运资金越短缺越借贷,越借贷越短缺的恶性循环之中。(2)企业营运资金的严重短缺,制约着企业的经营决策,使企业获得高额利润的机会减少。而企业获利能力下降,会影响企业的债务偿还能力,势必阻碍企业的资金筹集活动的顺利实施,使营运资金更加不足,以至于陷入亏损境地。(3)按照一般规律,营运资金多数用于采购生产用原材料消费及职工工资、福利费等的发放。因此,营运资金短缺意味着企业日常生产经营不能够顺利进行,职工生产积极性难以调动。(4)企业资金运行风险分布不均衡,短期风险较高,严重影响企业长期生产经营资金的筹集。

出现此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企业的决策层不积极积累资产,对利润索取过多;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及其他投资人对企业资金投入存在一定程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在企业短期负债过多,清偿能力下降的情况下,仍然将资金注入企业。

二、企业资金盈利能力分析

资金盈利能力是企业资产当期盈利能力和未来盈利能力的综合反映,是考察企业资金运行效率、盈利状况和企业未来发展潜力的重要方面,资金盈利能力可由资产利润率和负债利润率等指标体现。江苏省南通市工业企业资金的盈利能力具有如下特点:

1.资金盈利能力较强,且资产利润率与负债利润率之间差距较大。企业的资产利润率为6.42%,负债利润率为10.60%,即每100元资产创造5.97元利润;每100元的负债创造10.10元利润(表3)。比同期全国工业企业的资产利润率5.81%和负债利润率9.82%分别高出0.61和0.78个百分点,即每100元的资产和负债创造的利润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0.61元和0.78元。并且,负债利润率高出资产利润率近5个百分点,即每百元负债比百元资产多创造近5元的利润,也略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这是因为:一方面,盈利能力较强的长期资产在企业资产中的比重不足50%,致使企业资产利用效率较低;另一方面,企业发生负债较为谨慎,且所发生的负债绝大多数是当期能够直接带来盈利的流动负债;此外,企业的资金运作较为保守,在节流开源的企业资金运作模式中,偏重于节流控制而少见广开资金源头的资金运作模式,负债总量和结构不能满足现代企业资金运行和经营需求。如果企业能够适当地调整资产、负债总量及结构,将促使企业资金使用效率和盈利能力大幅度提高(表3)。

2.资金盈利能力高低与企业规模大小密切相关。在江苏省南通市工业企业中,大型企业每100元的资产和负债分别创造11.48元和23.58元利润,分别比中型企业高4.17元和11.06元,比小型企业高6.51元和15.83元。然而,资产利润率与负债利润率之间的差距却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而增加。说明一方面,企业规模越大,资金利用效率越高,资金运行效果越好,资金盈利能力越强;另一方面,企业规模越大,负债的利用效率越高,资产盈利能力较之负债的盈利能力越差(表4)。

盈利能力研究篇4

关键词:平衡计分卡活动aBCaBpa

平衡计分卡的局陷性

罗伯特卡普兰和大卫诺顿于1992年提出了平衡计分卡(BSC)理论。该理论最突出的特点是将企业愿景、使命和发展战略与企业的业绩评价系统联系起来,把企业的使命和战略转变为具体的目标和评测指标,以实现战略和绩效的有机结合。BSC以企业战略为基础,包含财务指标、顾客角度、内部流程、学习和成长四个维度,使组织能够一方面追踪财务结果,一方面密切关注能使企业提高能力并获得未来增长潜力的无形资产,这样企业既具有反映“硬件”的财务指标,又具备能在竞争中取胜的“软件”指标。

现代企业努力构建一套平衡指标体系:它所包含的非财务指标内涵能够补充财务指标所不能反应的企业绩效内容。然而企业竞争环境是如此多变,能时刻找到真正“向前看”的非财务指标吗?确定BSC指标体系的过程(尤其是非财务指标)必然具有先天的主观性,企业管理层必须能控制和驾驭这种先天的主观性所引发的不确定性。主观性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必然是员工对自己在BSC体系下所得到的绩效信息,薪酬奖励和晋升发展的合理性、公正性产生怀疑。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莫名其妙的组合:一方面企业希望BSC体系中的非财务指标能尽可能补充财务指标的缺憾;另一方面BSC指标确定中的主观性又容易引起企业内部考核、奖罚合理性的争议。

从aBC成本核算法到基于活动的盈利能力分析

aBpa的产生

aBpa源于基于活动的成本核算(aBC),aBC是成本核算的最小单位形式:它可以确定交付产品、服务于客户以及维持经营所需的劳动力、原材料等的实际成本。aBpa扩展了aBC,aBpa的焦点是客户,客户被当作是成本和营业收入的交汇点。aBpa的核心问题在于:企业应该怎么去为那些产生超过成本的营业收入的客户提供服务。如银行,有的客户在银行中有基金、保险委托、支票业务等多项业务。而另一些客户,只是把工资存在银行,并不能带来多大收益。

aBpa的组成要素

aBpa四个核心要素:企业活动、活动关联成本、客户、营业收入。

企业活动是以客户为导向的,这些活动引起活动成本,而客户则提供企业的收益。在客户层面上,而不是在经营单位或企业整体的层面上,活动、成本以及营业收入之间的联系可以得到最充分的理解。客户是企业最大的利润中心。

aBpa指出企业若想获利,要么使用成本领先战略,要么找出那些无利可图的客户,然后或给他们重新定价,或鼓励他们去别处交易。aBpa鼓励企业寻找可以给企业带来长远收益的客户,把他们的利益放置在企业关切的核心位置上。企业要推广和细化对有利可图的客户关系有贡献的交易和产品,摒弃那些对核心业务无助的鸡肋业务。建构一种以面向客户,基于客户活动成本和客户盈利能力的综合系统可以提供给企业以对手难以超越的组织优势。

因此找出对有利可图的客户关系有贡献的交易和产品至关重要。其简化的流程体系为:

第一步是把当前的客户盈利能力——客户净营业收入减去当前的交易和产品的成本——为先前的交易和产品利用的函数。第二步是重新配置交易和产品,以使客户关系的盈利能力最大化。这可以通过特定交易和产品的利用、抑制或重新定价其它的交易和产品来实现。aBpa的精要就在于:使用aBC来估计逐个客户的盈利能力,然后把那些对客户有吸引力,能够给企业带来大量回报的产品和服务与那些引起成本激增的相区别。

如何通过aBpa找到企业营业收入的驱动要素

aBpa模式能够找到可盈利的产品和服务,它要求系统有能力追踪客户与业主的所有交易以及其所产生的成本。简化流程来看:首先把客户交易分解为客户发起的交易(前台交易)和支持交易(后台交易)。然后,找出这些交易的直接活动(操作活动)和间接活动(监督、配置活动)接着按照实际动产和不动产的成本投入来逐一确定成本额。最后将成本分为:对客户交易敏感的短期可变成本(前台员工);对交易有些敏感的长期可变成本(监督);当交易放大时引起固定资产增加所引发的生产能力成本。据此企业要依照成本基数,鼓励和引导那些有利可图的客户进一步的为企业带来收益;分流那些无利可图但占据成本份额较大的客户部分,对他们的服务流程进行重新设计,节约资源。

aBpa的优势和缺陷

aBpa与平衡计分卡的优劣比较

从测量标准和单位来看:BSC针对的是企业和经营单位的财务结果和非财务标准;aBpa则分析客户盈利能力和针对细分客户的客户交易盈利能力。绩效驱动因素:财务标准是可测量的,BSC的财务结果驱动因素一般是已知的;aBpa则必须重新分析找出那些企业营业收入的驱动因素。薪酬管理时:BSC基于财务和非财务一揽子综合评价要素;aBpa则基于员工个人和对团队、组织整体创造客户盈利能力和客户交易盈利能力贡献的奖励。学习和成长维度上:BSC通过财务和非财务标准的综合利用,将企业战略和核心竞争力落地,企业方向变得明确;aBpa则对客户盈利能力的驱动随着经验的积累而愈加深刻。技术实施方面:BSC中的财务标准显然比非财务标准更有确定性,更易测量。aBpa则必须贴近客户,追踪客户营业收入和交易,这样成本有时也是高昂的。

aBpa所能带来的战略优势

aBpa通过向集中化的客户销售和服务单位提供细化的成本和营业收入数据,使它们可以依靠这些数据进行战略选择,aBpa为分散化的决策开辟了道路。其次aBpa使得前端单位和后端单位有可能追求不同但互补的战略。激烈的市场竞争使企业想仅依靠低成本或差异化战略吸引客户注意越来越难,现在更多的企业选择走差异化和低成本结合的中间道路。

aBpa的局限性

aBpa本身并不排斥非财务测量标准,但只有当非财务的测量标准对于单个客户可用时,aBpa才是有效的。aBpa需要能够时时关注客户交易的系统,其所带来的成本是一般小企业难以承受的。企业如果没有职业分析人员对数据进行分析,可能会走向另一个极端。而且aBpa本身有其不适应的情景:当通过绩效测量标准来显示承诺和价值观,而不是要度量未来现金流量的先导指标时,aBpa和类似于aBpa的框架也是难以适用的。

aBpa本身并不完美,更多的是一种思想理论体系。马歇尔w迈耶先生也承认该体系尚不到足以充分运用的地步,需要更多的人参与研究和深入到企业更深层次上。但这种思想的引述,为我们带来了一种新的看待绩效测量的角度。

参考文献

盈利能力研究篇5

关键词:上市公司 资本结构 盈利能力

一、文献综述及研究背景

(一)文献综述 理论界关于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盈利能力关系的研究,但是迄今为止对两者的关系尚未达成一致看法。从资本结构理论的预测结果来看,权衡理论认为,盈利能力强的上市公司其财务拮据风险相应较低,因而公司会有较强烈的利用债务合法避税的动机,在权衡税负利益和负债成本后,盈利能力强的上市公司会选择较高的负债比率,即资本结构与盈利能力两者呈正相关关系。但啄食顺序理论认为,公司会优先选择留存收益作为筹资的资金来源,只在必要的时候才依次考虑债务筹资和股票筹资,因此,盈利能力强的上市公司会安排较低的债务资本,即两者呈负相关。陆正飞、辛宇(1998)从资本结构主要影响因素的角度进行分析,得出资本结构与盈利能力(销售净利率)显著负相关,且与行业显著相关的结论;洪锡熙、沈艺峰(2000)采用1995-1997年期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221家工业类公司数据,分析得出公司负债比例与盈利能力(销售净利率)显著正相关,但与行业类型不相关的结论;王娟、杨凤林(2002)得出类似的结论,即盈利能力(净资产收益率)与资本结构存在正相关关系;于东智(2003)利用1997-2000年在深沪交易所上市的公司数据分析后认为,负债比例与公司绩效(总资产收益率和销售净利率)之间显著负相关,且与行业水平显著相关;李宝仁、王振蓉(2003)采用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利用主成分法对影响盈利能力指标(销售净利率、销售毛利率、资产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进行综合得分评价后,得出公司盈利能力与资本结构成中度负相关的结论。

(二)研究背景在众多的国内实证研究文献中,主要集中将公司盈利能力指标作为资本结构的解释变量之一进行研究,而关注公司资本结构对盈利能力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同时这些研究的结果相互对立,且均未得出怎样的资本结构可以实现公司盈利能力最大化的结论。此外,在已有研究中,大多学者只选取了反映盈利能力的个别指标,从而影响了盈利能力的全面性。一是没有考虑盈利的现金流保障程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现金流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公司的盈利状况,决定着公司的生存和发展。由于上述这些指标都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某个时期的会计利润进行计算分析的,因而不能反映公司伴随有现金流入的盈利状况。二是没有考虑盈利的持续稳定性。从公司持续经营的角度来看,盈利能力不能仅仅是反映公司某个时期的获利情况,而且还要能反映公司动态的、连续若干期的盈利状况变动趋势及规律。笔者认为,没有考虑现金保障程度和盈利能力持续稳定性的指标不能真正代表公司的盈利能力。为此,本文试图在国内外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以中国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为了排除不同行业对分析结果的影响),采用考虑了现金保障程度和盈利能力持续稳定性的指标来研究盈利能力与资本结构之间的关系,希望能得出一些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盈利能力相互关系的启示性结论。本文采用资产负债率来表示公司的资本结构,反映了公司总资产中债务资本所占的比重,盈利能力评价指标的综合分值采用层次分析方法确定。

二、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综合评价模型

(一)层次分析法简介 层次分析法(analyticHierarchyprocess,简称aHp法)是t.L.Saaty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实用的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多准则决策方法。层次分析法进行决策分析的最终目的是定量地确定其决策方案中各个元素对于总目标的相对重要性系数,据此来判断决策方案的优劣。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是:第一步,根据问题的性质和要求提出一个总目标,将目标逐层分解为几个等级层次,建立系统的递阶层次结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第二步,对同一层次的各元素关于上一层次中某一准则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并赋予一定的分值,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第三步,针对某一准则,计算各被支配元素的相对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第四步,计算各层元素对系统目标的合成权重。

(二)盈利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如前所述,盈利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应能够反映上市公司基于权责发生的获利能力、基于收付实现的获利能力和盈利的持续稳定性等三个方面。本文在遵循科学性、全面性、层次性、可操作性原则的基础上,根据层次分析法的递阶层次结构要求,将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造为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三层结构。其中,目标层为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准则层由反映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上述三个方面构成;指标层为与准则层相对应的单项评价指标,本文共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9项指标,分别用X1~X9表示,见(表1)所示。其中表示盈利持续稳定性的三个增长率指标均取公司连续三年的数据,通过几何平均法计算得到。可以看出,以上9项指标都属于正指标,各项指标值越大,说明公司的盈利能力越好。

(三)两重比较判断矩阵的构造 构造判断矩阵是为了能够确定下一层元素从上层支配元素分配到的权重,构造时采用的标度值一般是t.L.Saaty提出的1~9标度方法,见(表2)所示。根据九标度法,通过调查表的形式就以上3个准则及9项指标之间的重要性咨询了有关财务专家,最后综合大量专家的意见,分别构造出各指标间的比较判断矩阵。见(表3)、(表4)、(表5)、(表6)所示。

(四)单一准则下元素相对排序权重的计算及其一致性检验采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元素相对排序权重:先逐行计算判断矩阵的几何平均值,再对其进行归一化后,即为单一准则下某个元素的相对权重向量w。为了进行一致性检验,还需计算出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λmax。由于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和人对同一事物认识的差异性,专家打分构造的两两比较判断矩阵可能会出现重要性判断上的矛盾。一致性检验就是为了检查所构判断矩阵及由之导出的权重向量的合理性。一致性检验比率CR=CF/Ri,其中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指标Ci=(λmax-n)/(n-1),Ri为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可通过查表得到。当CR

对房地产行业2004年被证监会列为St公司和进入上市公司百强企业的B公司进行了验证,通过计算发现B公司的p值远远高于a公司,说明B公司的财务状况要明显优于a公司,这与实际正好相符,说明构建的盈利能力综合分值计算模型具有较好的实践意义。

三、实证研究

(一)样本数据的选取及盈利能力综合分值的计算本文按以下原则选取样本:将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中的房地产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基础;St房地产上市公司经营状况

与其他公司相差较大。为保证统计结果的有效性,剔除St公司;为保证样本数据的可比性,剔除B股上市公司。根据上述原则,本文共选取了24家房地产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利用其2003-2005年的财务报表数据,对公司的资本结构及影响公司盈利能力的上述9项财务指标进行实证分析。数据来源于各上市公司2003-2005年年报资料及财务分析指标处理得到(反映24家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9项指标数据资料略;除增长率指标取公司连续3年的几何平均值外,其它指标均取样本公司2005年年报数据)。利用所构建的盈利能力综合评价分值p的计算模型,计算得到该样本以百分制表示盈利能力的综合评价得分,结果见(表8)所示。

(二)资本结构与盈利能力间的相关与回归分析相关分析用于研究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与盈利能力之间的关系密切程度及其影响方向。根据(表8)中关于公司资产负债率及盈利能力的数据,利用SpSSforwindows中的两变量线性相关分析法,得到在显著性水平为0.005的情况下,资本结构与盈利能力的相关系数为-0.558,表明两者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回归分析用于从数量上考察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对盈利能力的影响程度。以资产负债率R为自变量,盈利能力p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表9)所示。由(表9)可以看出,回归方程的常数项为83.265,在0.000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了t检验;自变量R的估计系数为-1.087,在0.005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了t检验,说明代表资本结构的资产负债率对盈利能力有显著影响(负相关)。盈利能力p与资产负债率R的回归方程为:p=83.265-1.087R+ε。

盈利能力研究篇6

【关键词】客户集中度;盈利能力;客户信息披露;客户议价能力

【中图分类号】F2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937(2017)07-0037-05

客户作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会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产生重要影响。2007年证监会在《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5号――财务报告的一般规定(2007年修订)》中开始要求企业“应披露公司前五名客户的销售收入总额,以及占公司全部销售收入的比例”,这个比例即指客户集中度。客户集中度能反映企业的销售政策,以及企业与供应链中下游销售商之间的博弈。目前已有的研究表明,客户集中度对企业的资产结构、营业收入、投资效率、现金持有水平、审计师选择、审计费用、公司业绩、经营风险等均有显著影响。但客户集中度对企业盈利能力是否有直接影响?本文选取2011―2015年创业板制造业企业的数据,研究客户集中度对盈利能力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公司的资产规模、财务杠杆水平、上市年限及营业收入增长率等因素是否会对客户集中度与盈利能力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

一、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根据资源依赖理论,企业处于一个由交换关系组成且其环境不确定的网络中,企业的生存依赖于网络中的其他成员[1]。客户作为企业供应链的下游,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具有重要作用。利益相关者财务治理理论认为,客户与企业之间的供求关系使得其投入的资本具有专用性,除了通过市场竞争和合约的方式间接影响公司经营之外,也应当通过行使对公司财务的监督知情权来提升公司业绩,以达到最大化自身利益的目的。一般来说,企业倾向于与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以降低销售成本,提升管理效率,保障收入稳定。Johnsonetal.[2]认为拥有稳定大客户的企业能获得更高的ipo溢价和更好的长期业绩。

但同时,过多地依赖少数大客户也会增加企业的经营风险。企业在供应链网络中的议价能力取决于其他成员对其资源的依赖性[3],而资源的依赖性源于其重要性、集中性和两者同时具备[1]。韩敬稳等[4]的研究表明,在力量不对等的供应链上,下游强势零售商会选择向上游供应商转嫁成本,且不会出现不侵占上游供应商利益的稳定状态。客户集中度的升高将使得主要客户议价能力增强,大客户更有能力迫使企业降低产品价格提高产品质量,从而导致企业利润率降低,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升高[5]。企业越依赖主要客户,其现金流风险越大,面临财务困境的风险也越大[6]。客户集中度越高,企业向经销商提供的商业信用越多,企业价值越低[7],企业流动资产比例越低,现金持有量越少,企业业绩越差[8]。客户集中度和议价能力越低,公司业绩越好[9]。因此,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客户集中度与企业盈利能力负相关。

作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企业的经营和财务状况同样会对客户造成影响,面临财务困境或濒临破产的供应商由于无法保证其产品质量和合同的履行,将会增加客户的经营风险。因此,经销商通常会尽量避免与财务和经营状况不佳的供应商合作[10]。为避免客户流失,企业本身会采取一些措施,如提高现金持有水平[11],降低负债率[10,12-13],持有额外现金[11],甚至进行盈余管理[14],向客户传达自身财务状况良好的信息,以此影响客户集中度,并最终达到提升企业利润的目的。规模越大的企业生产能力和融资能力越强[15],其维持稳定生产和供货的能力也越强,客户关系更加稳定。财务杠杆越高的企业经营风险相对更大,客户关系的稳定性也会随之降低,因此可能减弱客户集中度对盈利能力的影响。收入增长率越高、经营状况越好的企业其客户关系也越稳定,且高收入增长率可能更多依赖于对主要客户的销售额,而根据资源依赖理论,关键客户议价能力在客户集中度与企业绩效关系中具有中介作用[16],因此其大客舻南售占比也许能更好地反映盈利能力。

此外,企业年龄也会对客户关系造成影响。irvineetal.[17]从关系生命周期的视角出发,发现在客户关系建立的前期客户集中度与企业盈利能力呈负相关关系,而到了后期则转变成正相关。相较于新进企业,上市时间较长的公司其业务范围的发展更为丰富,影响盈利能力的因素更多,在供应链网络中占有的行业资源也更多。同样根据资源依赖理论[16],上市时间长的企业对于大客户的依赖性会慢慢降低,可能会导致客户集中度与盈利能力的相关性降低。

综上所述,进一步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2.1企业资产规模对客户集中度与盈利能力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假设2.2财务杠杆对客户集中度与盈利能力的关系具有反向调节作用。

假设2.3上市年限对客户集中度与盈利能力的关系具有反向调节作用。

假设2.4营业收入增长率对客户集中度与盈利能力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二、研究设计

(一)模型与变量选取

为了检验假设1,建立了模型1。

为检验假设2.1至假设2.4,建立了以下模型。其中模型2检验假设2.1,模型3检验假设2.2,模型4检验假设2.3,模型5检验假设2.4。

上述回归模型中,CC是因变量,表示客户集中度,以客户赫芬达尔指数计算。SiZe、LeV、aGe和RGR是控制变量,分别表示企业资产规模、资产负债率、上市年限和营业收入增长率。CCSiZe、CCLeV、CCaGe和CCRGR为交互项,用来表示客户集中度与企业规模、资产负债率、上市年限和营业收入增长率的交互影响。?着表示随机误差项。详情见表1。

(二)样本与数据筛选

本文选取创业板中客户关系相对稳定的制造业数据,以2011―2015年为数据窗口,由于2014年几乎所有样本企业均未披露前五大客户的详细收入数据,故剔除2014年所有样本,另外剔除了St类公司、2011年未上市的公司以及数据缺失严重的公司,最终得到188家公司共723个样本。客户集中度数据从上市公司年报中手工搜集整理,其他数据均从CSmaR数据库获得。

三、实证结果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从表2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可知,样本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均值约为0.06,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为-1.58和0.3,表明创业板制造业企业总体盈利能力较强,而不同企业由于影响因素复杂,净资产收益率存在较大差异。另外客户集中度平均水平约为0.047,最小值约为0.00043,而最大值达到0.55,客户集中度水平整体较高但差异较大,其原因可能是不同类型的制造业企业对主要客户的依赖程度不同。

(二)相关性分析及多重共线性检验

表3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客户集中度与净资产收益率在0.05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表明客户集中度的提高会使本期净资产收益率下降。客户集中度与营业收入增长率在0.0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客户集中度与营业收入增长率的变化趋势同向。另外客户集中度与企业规模、资产负债率和上市年限均为负相关,但不显著。

从表4的多重共线性检验结果可知,由于最大的ViF为1.39,远小于10,故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

(三)回归分析

从模型1的回归结果(表5)中可以看出客户集中度CC与代表盈利能力的净资产收益率Roe的相关系数为-0.163,在0.05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表明客户集中度的提高会降低企业的盈利能力,假设1成立。

模型2至模型5分别在模型1的基础上引入客户集中度CC与资产规模SiZe、财务杠杆LeV、上市年限aGe和营业收入增长率RGR的交互项,用来检验企业资产规模、财务杠杆、上市年限和营业收入增长率对客户集中度与盈利能力之间相关关系的调节作用。

模型2在增加了客户集中度与资产规模的交互项CCSiZe之后回归方程判定系数R2上升了19.4%(0.0743上升到0.0887),且交互项CCSiZe的回归系数在0.05的水平上显著为正,客户集中度与资产规模的交互影响与盈利能力有显著正相关关系,表明资产规模越大的公司,其客户集中度与盈利能力的相关性越强,假设2.1成立。

模型3和模型4在增加了客户集中度与财务杠杆和上市年限的交互项CCLeV和CCaGe之后回归方程判定系数R2分别上升了24.1%和34.3%(0.0743上升到0.0922和0.0998),模型拟合优度大幅提升,且其回归系数分别在0.05和0.01的水平上显著不为0,表明客户集中度与资产负债率和上市年限的交互项与盈利能力均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另外,其回归系数均为负,说明资产负债率越高或上市年限越长的公司,其客户集中度与盈利能力的相关性越弱,企业资产负债率和上市年限对客户集中度与盈利能力的相关关系具有反向调节作用,假设2.2与假设2.3成立。

模型5在增加了客户集中度与营业收入增长率的交互项CCRGR之后回归方程判定系数R2由0.0743上升到0.0782(上升5.24%),而其交互项CCRGR的回归系数为正但不显著,对客户集中度与盈利能力相关关系没有显著调节作用,假设2.4不成立。

(四)稳健性检验

为进一步提高结论的可靠性,本文进行了如下稳健性检验:(1)用Roa替换Roe作为公司盈利能力指标进行检验;(2)以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在总销售额中的占比替代客户赫芬达尔指数作为客户集中度的指标进行检验。上述变量替换后模型整体效果和各个系数的显著性没有发生很大变化,表明回归模型稳健性较好,限于篇幅本文并未列示。

四、研究结论

目前学术界大多研究认为客户集中度的提高会对企业的业绩产生负面效应,但少有研究关注客户集中度对盈利能力的作用。本文运用创业板制造业企业2011年至2015年的数据,研究了在中国特定市场环境中客户集中度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

(1)客艏中度越高,企业的盈利能力越低。这一结果表明,客户集中度的提高增强了客户的议价能力,容易使作为供应商的企业在交易中处于弱势地位,大客户会利用自身的强势地位转嫁成本,从而侵占上游供应商的利益,导致企业盈利能力减弱。

(2)企业资产规模对客户集中度与盈利能力的相关性有显著正向调节作用,财务杠杆和上市年限则具有显著反向调节作用,而企业营业收入增长率并不存在此调节作用。

【参考文献】

[1]pFeFFeRJ,SaLanCiKG.theexternalcontroloforganizations:aresourcedependenceperspective[m].newYork:Harper&Row,1978.

[2]JoHnSonwC,KanGJ,maSULiSR,etal.informationrevelationalongthesupplychain:therelationshipbetweensuppliersandlargecustomers[R].whittemoreSchoolofBusinessandeconomics,UniversityofnewHampshire,workingpaper,2010.

[3]emeRSonRm.power-dependencerelations[J].americanSociologicalReview,1962,27(1):31-41.

[4]韩敬稳,赵道致,秦娟娟.Bertarnd双寡头对上游供应商行为的演化博弈分析[J].管理科学,2009(2):57-63.

[5]pieRCYn,Lanen.theunderlyingvulnerabilitiesinkeyaccountmanagementstrategies[J].europeanmanagementJournal,2006,24(2/3):151-162.

[6]DHaLiwaLD,miCHaSpn,naiKeRV,etal.majorcustomerrelianceandauditorgoing-concerndecisions[R].workingpaper,2013.

[7]张敏,马黎B,张胜.供应商―客户关系与审计师选择[J].会计研究,2012(12):81-86.

[8]张胜.供应商―客户关系与资产结构:来自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会计论坛,2013(1):89-99.

[9]唐跃军.供应商、经销商议价能力与公司业绩:来自2005―2007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中国工业经济,2009(10):67-76.

[10]maKSimoViCV,titmanS.Financialpolicyandafirm'sreputationforproductquality[J].ReviewofFinancialStudies,1991,4(1):175-200.

[11]itZKowitZJ.Customersandcash:howrelationshipsaffectsuppliers'cashholdings[J].JournalofCorporateFinance,2013,19(2):159-180.

[12]KaLeJR,SHaHRURH.Corporatecapitalstructureandthecharacteristicsofsuppliersandcustomers[J].JournalofFinancialeconomics,2007,83(2):321-

365.

[13]BaneRJeeS,DaSGUptaS,KimY.Buyer-supplierrelationshipsandthestakeholdertheoryofcapitalstructure[J].JournalofFinance,2008,63(5):2507-

2552.

[14]RamanK,SHaHRURH.Relationship-specificinvestmentsandearningsmanagement:evidenceoncorporatesuppliersandcustomers[J].theaccountingReview,2008,83(4):1041-1081.

[15]李洪,史学贵,张银杰.融资约束与中国企业规模分布研究: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的分析[J].当代经济研究,2014(2):95-109,127-128.

盈利能力研究篇7

摘要:本文通过对沪深两市a股39家网络游戏上市公司2009―2013年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整理,结合相关的文献从四个维度筛选出6个指标和净资产收益率进行实证分析,得出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与净资产收益率没有显著相关关系,营运资产占总资产比、主营业务增长率、总资产扩张率、总资产规模与净资产收益率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关键词:网络游戏公司盈利能力回归分析

一、引言

随着近年来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游戏行业也得到井喷式的发展。网络游戏行业作为新兴的高科技产业,具有高成长性、轻资产、技术密集等特点。来自于中国互联网发展协会的数据也印证了网络游戏行业的高成长性,2014年上半年我国游戏产业用户数量达到4.01亿,同比增长9.5%,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到496.2亿元,同比增长46.4%,增速进一步提升,且各项收入均保持着10%以上的增速水平。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经济新常态已经成为了各方共识,但是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下,互联网行业中的网络游戏类上市公司凭借着自己所处的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的特点,利用自身轻资产的优势不断对外并购,实现自身产业链的完善和研发实力的不断增强。现如今很多网络游戏类上市公司通过并购来不断壮大自己,如掌趣科技收购玩蟹科技和上游信息;一些传统行业的上市公司也开始加大对于网络游戏行业的布局,如爱使股份通过并购游久游戏涉足网络游戏产业、顺荣股份收购三七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等。传统行业企业涉足网络游戏产业,体现了相关公司管理层或利益相关人对于网络游戏行业前景的看好与认同。

现有文献和研究对于网络游戏行业盈利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较少。本文选择净资产收益率作为代表企业盈利能力的评价指标,结合相关文献的研究内容和结论,选定了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营运资产占总资产比、主营业务增长率、总资产扩张率、总资产规模等指标,这些指标主要覆盖了资本结构、资产结构、成长性、资产规模四个维度。本文从上述四个维度出发,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对6个指标与净资产收益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以期为沪深两市网络游戏公司管理层的经营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二、研究假设

假设1:资产负债率与公司净资产收益率正相关。Ross关于信号传递的理论认为,公司适度进行债务融资,是公司现在的经营状况良好的一种体现。

假设2:流动比率与公司净资产收益率负相关。流动比率高势必会占用公司过多资产,从而使公司的资产周转率下降,进而影响公司的盈利能力。

假设3:公司的主营业务增长率与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正相关。刘洁(2010)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与公司业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在1%水平以下,公司的主营业务增长率与公司净资产收益率显著正相关的结论。

假设4:总资产扩张率与公司净资产收益率正相关。根据行业的分析,随着网络游戏公司的高成长和不断进行产业链的横向和纵向的并购,势必会带来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的不断增加,将进一步体现在总资产的持续增加上,随着资产的增加也会对公司的盈利能力起到促进作用。

假设5:营运资产与总资产比与净资产收益率呈正相关。网络游戏公司营运资产较高说明公司在主营业务上投入的精力比较多,势必会促进公司盈利能力方面的增强。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在沪深两市上市的网络游戏公司,所选择的样本公司来自于和讯网行业分类中网络游戏概念的相关公司。在所有可选样本公司中共选择39家公司,样本对象涉及网络游戏上下游整个产业链。对39家上市公司的选择依据如下:(1)在样本公司中只选择能够获取到2009―2013年财务数据的公司。(2)被*St和St的上市公司不进行统计。(3)从综合的财务和主营业务范围等考虑,对于概念股进行筛选。选出的39家公司是沪深两市中具有网络游戏概念和主营业务较为明显的公司。

(二)样本选择。为了获取更丰富的数据,以保证实证研究的效度,依据研究假设的需要选取财务指标,本文选取了39家上市公司2009―2013年共5年的财务数据及财务指标,财务数据来自于和讯网,财务指标来自于和讯网,并经手工计算整理,共计195个样本。

(三)变量定义。

1.自变量。(1)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是指公司的总负债与总资产的比率,该指标表明公司现有的总资产中负债资产所占的比率,比值高低表明公司的偿债能力大小。(2)流动比率。流动比率是指公司的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该指标表明在短期负债到期之前能够进行偿还的比率,比值越高则说明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强。(3)营运资产与总资产比。该指标是公司的营运资产在总资产中所占的比率,比值越高说明在公司现有的资产条件下投入生产运营的资产较多。(4)主营业务增长率。主营业务增长率是公司本年的主营业务的收入增加额与公司上一年的主营业务收入的比值,它表明公司主营业务的增长水平,比值越高说明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越快,公司的主营业务发展较好。(5)总资产扩张率。总资产扩张率是公司本年总资产增长额与公司当年资产额的比值,该指标的比值高低说明了公司总资产规模扩张率的大小,比值越高说明公司的总资产扩张的程度就越高。

2.控制变量。本文选取公司资产规模作为控制变量。公司的资产规模表明公司现有的总资产额,本文采用当期期末总资产规模的对数表示公司资产规模。

3.因变量。本文选取净资产收益率作为因变量,来代表衡量公司盈利能力的指标。至于不选择其他盈利能力指标,主要基于净资产收益率的构成是从比较综合的角度来评价公司盈利能力的。

(四)模型建立。本文依据研究假设选取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主营业务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营运资产占总资产比、总资产规模为自变量X。因为本文选定净资产收益率作为衡量公司盈利能力的指标,所以选定净资产收益率为因变量Y。建立模型如下:

Y=δ0+X1δ1+X2δ2+X3δ3+X4δ4+X5δ5+X6δ6+ε

其中,δ0为常量,ε为随机变量。

四、实证研究

(一)描述性统计。本文采用SpSS19.0软件对于所选取的195个样本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见表2。从表2来看资产负债率极大值与极小值相差极大,但是均值较为合理,离散程度较小,说明总体上看资产负债率水平较为合理,但有个体的值过高存在偿债风险。通过对于公司流动比率的统计描述,网络游戏公司的极大值和极小值变化较大,方差比较大,为12.91427,说明公司的流动比率离散程度较高,在统计的年限中公司之间的差别较大,说明部分网络游戏公司的短期偿债风险比较大,部分公司的流动资产占用过高。成长性指标方面,通过对于方差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波动较小,但是也在主营业务增长率方面存在极端值差距比较大的情况,说明行业内部也存在分化。总资产规模从总体分析来看波动较小,比较稳定。

对于因变量的分析,净资产收益率方面来看变化比较平稳,行业在2009―2013年共5年间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2.18%,回报率相对来说比较好,盈利能力比较强。

(二)自变量的自相关分析。对于模型的相关性分析见表3,模型中所有变量的p值均小于0.8,所以建立的回归模型的各个变量之间不存在严重的自相关性,模型可以进行回归分析。

(三)回归分析结果。

1.模型汇总。将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回归分析的模型汇总结果见表4,方程R2值为0.31,说明模型拟合结果较为理想。

2.F检验。对于方程的F检验见表5,F值为14.088,Sig为0.000,模型整体通过F检验。

3.t检验。经过F检验之后,再对方程进行t检验,结果见表6。通过对于t检验结果的分析,资产负债率的Sig值>0.05,没有通过t检验,说明网络游戏类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与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没有显著的关系。对于流动比率的值进行分析,Sig值>0.05,说明网络游戏类上市公司的流动比率与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对营运资产与总资产的比、主营业务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总资产规模的值进行分析,它们的Sig值均小于0.05,因此通过了t检验。

4.回归方程。通过对于模型的回归分析,得到回归方程:

Y=0.580+0.062X1-0.002X2+0.134X3+0.015X4+0.063X5-0.028X6

五、结论和建议

(一)通过对于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本文得出如下结论:(1)网络游戏类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与净资产收益率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都与净资产收益率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不符合本文假设。(2)网络游戏上市公司的营运资产占总资产比、主营业务增长率、总资产扩张率与净资产收益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上述结论符合本文假设。(3)网络游戏类上市公司的总资产规模与净资产收益率存在负相关的关系。

(二)本文通过上述分析得出结论,针对影响网络游戏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因素提出几点建议:(1)营运资产占总资产比、主营业务增长率、总资产扩张率与净资产收益率存在正相关的关系,公司应该在合理配置资产的前提下,适度提高营运资产占总资产的比。可以集中精力加大科研能力对于现有的主营业务进行积极运营,使得公司的主营业务每年都能获得比较大的增长,从而增加主营业务的增长率促进净资产收益率的增长。对于总资产扩张率,网络游戏公司由于所处的行业竞争激烈且产品的研发周期相对比较长,为此公司可以利用并购重组积极并购同行业的其他公司,实现总资产的扩张从而实现净资产收益率的增加,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2)公司的总资产规模和净资产收益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为此公司应控制好规模,使规模保持在合理的区间范围之内,避免因为公司的规模太大对于净资产收益率产生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刘洁.创业板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公司业绩实证研究[D].贵州财经大学,2013.

2.张蕊.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业绩评价问题研究[J].会计研究,2014,(08):41-44,96.

3.徐建新,徐玉婉.房地产开发企业绩效评价指标的选择探析[J].经营管理,2014,(30):8,59-60.

4.汤云刚,周翠俭.上市生物医药公司经营业绩综合评价研究[J].商业经济,2014,(12):39-41.

5.杨玉龙,潘飞,张川.差序格局视角下的中国企业业绩评价[J].会计研究,2014,(10):66-74.

6.喻雁.研发支出与企业绩效相关性的实证分析――以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J].会计之友,2014,(36):58-61.

7.王丽娇.企业业绩评价文献述评[D].东北大学,2010.

8.杨远霞,易冰娜.资产结构、资本结构与盈利能力关系的实证研究――以湖南省上市公司为例[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8(02):111-116.

9.卫红,王锴.东方航空重组上海航空财务效应研究――基于盈利能力、融资能力和资本结构改善研究[J].财会通讯(综合),2014(11下):102-105.

10.Booth,Laurence,Varoujaivazian,asliDemigguc-Kunt,Vojislavmaksimovic.CapitalStructuresinDevelopingCountries[J].JournalofFinance,2001,(21):61-82.

作者简介:

盈利能力研究篇8

[关键词]流动性应计;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存货;盈利预测

一、引言

在应计制下,会计盈余由非付现的应计和付现的经营活动现金流两部分组成。非付现的应计又可分为流动性应计和非流动性应计。流动性应计作为一个汇总项目已引起不少学者关注,但国内鲜有文献深入到流动性应计内部挖掘其分解项目的信息含量。本文将考查各个流动性应计如应收账款变动(增加或减少)、存货变动及应付账款变动的盈利预测能力,并按流动性对上市公司分组以进一步验证假设。

二、研究回顾

关于流动性应计与企业未来销售额和利润的关联程度,不同研究者的研究结果有很大的分歧。o'glove(1987)指出存货增加传递出企业来来销售收入下降的信号,Bernard&noel(1991)、周建波(2004)指出存货增加传递出企业未来利润率下降的信号,Bernard和Stober(1989),Bernard&noel(1991)得出存货增加对企业未来销售收入有正面影响,陆璇、陈小悦等(2001)得出存货增加对企业未来利润率有正面影响。支持应收账款对未来销售收入有负面影响的学者有Bernard和Stober(1989)、池佳哗(2002)。支持应收账款对未来利润率有负面影响的学者有o'giove(1987)、Stober(1993)、周建波(2004)。Stober(1993)、周凡敬(1998)则认为应收账款对未来销售收入有正向影响。从上述文献来看,对流动性应计各项目的研究还不够全面,研究结论存在矛盾。究其原因,是没有对流动性各项目进行全面的分析,而这正是本文要研究的内容。

三、研究假设

Stober(1993)提出关于应收账款的两种假说:一种是“盈余质量说”,认为应收账款增加是坏消息;另一种是“销售动能说”,认为应收账款增加是好消息。对我国企业而言,企业为了实现利润,有不惜放宽信用条件扩大销售的倾向,因此应收账款增加通常被认为是不利的消息,由此提出假设1。

H1:本期应收账款增加与后一期销售额增长。负相关,与后一期利润率增加负相关。

人们普遍认为,应付账款异常增加是坏消息,说明公司因缺乏足够的现金而被迫推迟支付到期债务,是流动性差的表现。而对于流动性较好的公司而言,如果市场需求旺盛,公司会补给大量存货加紧生产,此时增加应付账款会被认为是好消息。国内企业商业信用意识普遍缺乏,应付账款增加不能有效预示企业的经营成果和盈利能力,由此,提出假设2及它的两个子假设。

H2:本期应付账款增加与后一期销售额增长负相关,与后一期利润率增加负相关。H2a:对流动性差的公司,本期应付账款增加与后一期销售额增长负相关,与后一期利润率增加负相关。H2b:对流动性好的公司,本期应付账款增加与后一期销售额增长正相关,与后一期利润率增加正相关。

存货增加一般基于两种情况:一是企业预期未来市场需求会增加,故补给大量存货(原材料),加紧生产(在产品会增加),这种情况下企业未来的销售额和盈利水平都有可能提高。二是企业经营不善造成库存(产成品)积压,此时企业的销售额和盈利水平都有可能下降。国内大部分企业存货管理水平还比较低,据此,提出假设3。

H3:本期存货增加与后一期销售额增长负相关,与后一期利润率增加负相关。

四、研究设计

本文研究的样本为1990-2008年间沪深两市所有a股上市公司,使用的是非平衡面板数据。数据来源于CSmaR数据库。剔除了金融业和房地产业的上司公司,总计有15030个样本观测值。删除或限定了极端观测值,如限定解释变量G[G>1]=1。为了对不同流动性的公司进行回归分析,本文采用了现金比率。来区分流动性的好坏。本文实证研究中所选取的全部变量定义如表1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增强变量的解释力,笔者把应收账款变动aR分别定义为应收账款增加aRi和应收账款减少aRd,应付账款变动ap、存货变动inV等变量也进行了同样的处理。企业的成长能力与盈利能力密不可分,本文分别设计了成长能力预测模型(模型1)和盈利能力预测模型(模型2)来验证假设。

五、回归分析

据表2,可以得出以下分析结论:1本期应收账款增加与后一期营业收入增长率显著负相关,与后一期的利润率(销售净利率、资产净利率和净资产收益率)显著负相关。其中以对销售净利率的负面影响最大,回归系数为-0.391。这说明本期应收账款增加,特别是放宽信用的赊销,会透支后一期销售能力、侵蚀后一期利润率,H1成立。另~方面,本期应收账款减少与后一期营业收入增长率显著正相关,与后一期利润率显著正相关,从反面也证实了H1。2本期应付账款增加与后一期营业收入增长率显著负相关,与后一期利润率显著负相关。其中销售净利率的回归系数为-0.136,这意味着应付账款的增加,会降低利润率水平,这与美国的研究结论相悖。笔者认为,这与国内企业商业信用意识淡薄、信用交易不足有关。应付账款增加会延长营业周期、降低资产周转率,这被认为是企业流动性恶化的表现,从而制约企业的销售增长和盈利水平。另一方面,应付账款减少与后一期营业收入增长率、资产净利率显著正相关。由此,H2得到支持。3存货增加与后一期销售净利率、资产净利率显著负相关,这可能是因为企业存货积压、产品销售不畅,企业因此削价处理商品,造成企业盈利水平下降。另一方面,存货减少与后一期营业收入增长率、利润率显著正相关。根据以上分析,H3成立。4此外,笔者还发现。与应收账款增加相比,应收账款减少对营业收入增长率影响较大,对利润率影响较小,正反两方面的影响不对称。与应付账款增加相比,应付账款减少对营业收入增长率影响较大,对资产净利率影响较小,正反两方面的影响不对称。与存货增加相比,存货减少对销售净利率和资产;争利率的影响较大。

据表3,可以得到以下分析检验结果:1.在区分了流动性后,对流动性差的一组,应收账款增加与后一期营业收入增长率显著负相关。无论是否区分流动性,应收账款增加与利润率显著负

相关,并且流动性差的公司的应收账款增加对利润率的负面影响要大于流动性好的公司。另 方面,应收账款减少与后期营业收入增长率及利润率显著正相关,流动性差的公司其应收账款减少对营业收入增长率和利润率的正面影响大于流动性好的公司。2.在按流动性分组讨论后,对流动性差的一组,本期应付账款增加与后一期利润率显著负相关;本期应付账款减少与后一期营业收入增长率显著正相关,与后一期资产净利率显著正相关。由此,H2a成立。H2b没有得到证实,说明我国即使是流动性较好的公司,应付账款增加也不能有效预示企业的经营成果和盈利能力。3.按流动性分组回归后,对流动性差的企业,本期存货增加与后一期销售净利率显著负相关。对流动性好的企业,本期存货增加与后一期利润率显著负相关。与流动性差的企业相比,存货增加对流动性好的企业的销售净利率的负面影响更大。另一方面,对于流动性差的企业,本期存货减少与后一期营业收入增长率显著正相关。不管流动性好坏,本期存货减少与利润率都显著正相关。4.此外,笔者还发现,与应收账款增加相比,应收账款减少对营业收入增长率影响较大(对流动性差的企业),对利润率影响较小,正反两方面的影响不对称。对流动性差的企业,与应付账款减少相比,应付账款增加对资产;争利率的影响更大。对流动性好的企业,相比存货增加,存货减少对销售净利率的影响较小,对资产;争利率、净资产收益率影响较大。对流动性差的企业,相比存货增加,存货减少对销售净利率的影响较大。

盈利能力研究篇9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改革;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影响研究

[中图分类号]F830.33[文献标识码]B

一、前言

在全球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金融市场连接成一个整体。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国外各国为了促进国家经济进步而开始实行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其中美国和日本是实现改革最为成功例子,而大部分国家都在改革中发生了金融危机。通过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可以让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发生转变,但是这一过程充满一定的风险。我国从1993年开始实行利率市场化,到1996年对银行放开同业拆借利率,再到去年3月至10月之间央行进行的5次降准降息。这20年以来,我国通过对贴现的开放、存贷款利率的实行等改革措施,标志着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有了显著的成效,并且在货币以及债券市场基本完成改革。

我国的各大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在世界上都很高,据全球知名金融杂志之一《银行家》的统计,我国的四大银行工行、建行、中行和农行位于2015年世界银行排行的前列,各个银行一级资本分别是2486.08亿美元、2021.19亿美元、1842.31亿美元、1676.99亿美元,相比于2014年分别增长了19.7%、16.2%、23%、22%。我国商业银行的总体规模上在全球的同行业中已经处于领先地位,但是资产收益水平相比起来较弱。因此,在利率市场化下,我国的商业银行现在的运营模式面临一定的风险,怎样使盈利能力稳步提升,减少风险的发生,提升自己在市场化下的竞争力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二、利率市场化的必要性分析

在进入后世贸时代的今天,为适应竞争的趋势,我国对金融市场进行主动的改革。在利率市场化的改革中,可以培育和改善金融市场,更有效的规避投资中产生的风险,对市场的资源实现更好的处理。在目前利率市场化的环境下,有利于使我国的商业银行对经营体制进行改革,对货币市场的政策完善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人民币汇率的自由浮动是我国货币改革的重要目标,实现这一目标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通过利率以及汇率的改革,来实现货币的改革。近年来,我国对利率的改革越来越重视,并且对其频繁进行调整,这不仅仅说明利率市场化的过程是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也体现出改革对我国的发展十分有必要。

三、美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及启示

(一)美国利率市场化改革

1.改革背景。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的迅速增长,使《联邦储蓄制度Q条例》等法规的管制措施无法适应经济的发展,对经济起到了束缚作用,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使银行存款利率出现了“负利率”现象,投资者不愿把资本投向商业银行,从而流向证券和货币市场。美国商业银行为了摆脱经济的通货膨胀和经营的困难,废除了《联邦储蓄制度Q条例》,摆脱了Q条例对经济的限制。到了1970年左右,美国的经济逐渐从阴影中走出,呈现稳步发展的趋势,使其对利率市场化进行了改革。

2.改革历程。美国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中的改革措施如下表所示:

美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历程表

3.改革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在利率市场化改革完成之后,美国的金融市场表现在信贷结构比例的调整、中间业务收入占的比重和存款期限结构这几个方面。伴随着1970年市场利率化的开启,到1986年市场利率化的基本完成,这段时间内美国的净资产收益率和资产回报率均处于波动下降的情况,并且在1986年完成利率市场化后产生大幅下降。但之后商业银行的业务转型和创新,使商业银行步入正轨,银行的盈利能力得到改善。

(二)美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总结及启示

从利率市场化对美国的影响中可以看出,在信贷结构、存款的期限结构和中间业务收入这三个方面,商业银行有着突出的变现能力。在改革之后,以盈利能力突出还伴随着高风险的金融产品是投资者普遍选择的方式,比如房地产等这些高回报的行业是美国在完成改革之后,商业银行普遍喜欢选择的投资产品,同时,它对中间业务等一系统产品的创新和转型十分重视。我国目前达到的利率市场化并没有全面的完成改革,在贷款利率等多方面还是受到监管部门的管制。我国要实现对利率市场化的改革,还需要继续努力,需要对金融市场加大改革力度和制度的建设,不能够急于求成,还要对金融制度和法律的不断完善,实现成功的改革。

四、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

(一)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现状及分析

1.我国商业银行的现状及商业银行即将面临的发展趋势。在利率市场化的影响之下,我国的金融市场随着进行改革,并且处在不断的发展之中,盈利能力也在运行并快速提升中。直到2015年的年底,我国的商业银行的总资产已经高达150.94亿元,稳稳突破150亿元,是2014年的1.15倍,改革促使了商业银行的总资产的不断增加。同时,各大银行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竞争中相互效仿各商业银行之间的各种金融产品,这导致银行之间的业务趋于同化,反而制约商业银行的有效发展。在经济全球化下,越来越多的银行拓展海外市场,把自己的银行与国际接轨,进行跨国的经营,不断拓展着自己的市场。

在互联网发展迅速的今天,电子银行和个人银行业务的发展十分迅速,也有支付宝等网上支付的兴起,传统的储蓄业务已经不能满足当下的需求,商业银行和互联网合作与创新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商业银行需要与网上银行等一些新兴的金融业务相结合,开发出自己的产品,提供给客户便利便捷的服务,适应市场中的变化,满足客户的业务需求。

2.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衡量指标的分析。从图1反映的是我国商业银行工、建、中、农四家国家控股的总资产报酬率情况,在2011年到2015年,2013年之前呈上涨趋势,但是在2013年是一个转折点,到2013的最高点之后开始下降。四家商业银行的总资产报酬率(Roa)水平都在1.5以上,Roa水平较低说明该银行利用资金的效率较低。在2011年开始上升是因为国家政策的放宽和金融危机后市场的完善,但是在2013年之后国家经济的稳步提升,已经摆脱了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资金越来越多的流向证券等市场,使得Roa的下降。图2中反映的是我们四大银行的净资产收益率情况,从2011年开始,各个银行基本呈下降趋势,只有农业银行到2013年顶点后再下降,说明我国的商业银行净资产收益率在逐年的下降,投资带来的收益也是在逐年的下降。综合两个图的盈利能力指标看,说明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逐年的上涨,并基本保持稳定的趋势,稍微有点下滑,在利率市场化的环境下,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非常的激烈。

图12011-2015年我国商业银行总资产报酬率情况

图22011-2015年我国商业银行净资产收益率情况

3.我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情况。在图3中反映的是我国的工、建、中、农四家银行近几年来利息收入和总的收入之间相比较的折线图,以及每年的比例数据。在2011年到2015年中,这四家银行的利息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大致在七成以上,且其平均比例在四分之三左右,通过图中的数据,看出利息收入的比重非常的大。从2011年到2015年四家商业银行战总营业收入的百分比分别是75.41%、76.45%、69.79%和81.51%。2011年到2014年商业银行利息收入的比重一直处于一个平稳点,而在2014到2015年利息收入的比重明显下降,总体呈平稳并缓慢下降的趋势,利息收入的比重正在逐年的减少之中,以中间业务等为首的非利息收入在逐步的增加。要实现营业收入的不断增长,并且提升银行的发展速度,最紧要的是要对非利息收入产品的不断改进,并且创新出理财、投行和咨询等一些新兴业务,来减少利息收入所占的比重,促进盈利能力的提升。

图32011-2015年我国商业银行利息收入结构情况

(二)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机遇。近些年来,利率市场的不断改革,给我国的银行产业带来了冲击,盈利受到了较为明显的制约。在市场化的改革中,变动的利率会使成本增加,从而降低营业利润水平,总体上利率市场化的改革还是创造了很大机遇的。改革中使利差收入的减少,商业银行被迫要降低对利差收入的依赖,把更多的盈利对象放到利差相关性小的业务和产品上,需要对传统的盈利模式进行改变。商业银行为了提升自己的盈利能力,要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和产品,加大业务的范围,在理财、投行和咨询等新兴业务中,提高投入的比重,促使收入的比例平衡,作为商业银行未来着重的发展方向,不断提升自身的经营水平。

2.挑战。在长期的改革之中,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将会变得更加激烈,市场是银行之间主要争抢的区域,国内的客户不足以满足银行实现收入的较快增长。利息收入还是商业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制约着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发展,寻找出一个或更多的盈利增长点是需要急需考虑的问题,避免银行的盈利空间受到改革的压制。在改革之中使银行无时无刻都处在很大的风险之中,通过利率的变动使利差也不断的变动,投资产品的价值也会随之变动,使风险更加难以确定。商业银行之间相互激烈的竞争和利率的不断变化引起的风险是需要面临的巨大挑战。

五、我国商业银行对盈利能力的策略与建议

目前,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单一,营业利润主要依靠利息的收入,因此,商业银行需要运用互联网等技术手段,不断创新和发展中间业务。通过对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等销售平台的开发,增加商业银行销售产品的多元化,提供给顾客便捷和满意的服务,对金融产品的信息化水平进行不断的加强,还需要保证中间业务的稳定发展,并通过科学技术来促使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提升。在风险管理中,要对风险进行一定的预防和控制,提升自身的风险管控水平,避免经济危机的产生。

我国商业银行目前面临着盈利能力不足的问题,是由于利息收入的比例过大,导致盈利提升的较慢,其制约着银行的发展。解决盈利能力不足的问题,就通过对创新金融产品的开发,加快营业收入结构转型的速度,来提升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政府对商业银行必须加大扶持力度,特别是对一些中小型商业银行,更要加大力度,实行优惠的货币政策,促进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成功改革。

六、结论

近些年来对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发现我国的商业银行主要具有营业收入结构不均匀致使的盈利能力不足的问题。商业银行要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则需要采用科学合理运营、降低成本和创新经营业务,转变经营模式,并且完善自身的中间业务,以此来提升盈利能力,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潘璨.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应对措施研究[D].郑州大学,2015

[2]丁嘉昕.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影响[J].市场研究,2016

[3]张鑫.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及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14

盈利能力研究篇10

论文摘要:为研究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结构对盈利能力的影响,采用我国10家上市商业银行2004年至2008年的年报数据为样本,选取了影响盈利能力的5个指标,利用因子分析法对其进行综合得分评价,并与影响资本结构的主要指标进行回归分析,得出我国上市商业银行资本结构与盈利能力成正相关关系的结论,最后提出优化上市商业银行资本结构的建议。

0引言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日益全球化,我国的银行业只有不断增强自身盈利能力才能避免淘汰,在竞争中赢取胜利。资本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经营、盈利、长期发展等问题。上市商业银行作为通过经营风险来盈利的商业性企业,在一定程度上也适用资本结构理论,由于存款保险制度、法定准备金、监管资本等方面的严格限制使银行资本结构研究远比一般企业要复杂。有效的资本结构会促使经营者努力改善商业银行的经营状况,制定合理的治理结构,进而提高整体的盈利能力。

关于商业银行资本结构与经营绩效之间的联系,很多西方学者做了深入的研究。kareken和wallace(1978)认为,银行业是一个垄断的存款服务提供商,在存在进入障碍的情况下,商业银行会不断增加负债,因为此时它们可以凭借提供给存款者的服务来获取利润,存款越多(即负债越多),银行的价值就会越高。

国内关于商业银行资本结构和盈利能力关系的研究则较少。赵瑞、杨有振(2009)以10家商业银行2001至2007年的财务数据为研究资料发现:商业银行的融资结构与盈利能力之间呈正相关关系;股权性质与盈利能力负相关;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与资本利润率正相关,前五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与资本利润率负相关;资本充足率与资本利润率显著正相关。

由于盈利能力是财务分析的重要内容,资本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银行的盈利情况,资本结构与绩效的关系一直是财务经济学研究的热点。很多研究热衷于将盈利能力指标作为资本结构的解释变量之一进行研究;对于银行资本结构与绩效的研究通常使用单一的财务指标作为被解释变量,并且集中于对商业银行的治理、寻求补充资本等方面。随着我国上市银行的增多,对银行业的监管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如何更好地控制上市银行的资金风险是广泛关注的问题。因此从商业银行资本结构角度对盈利能力进行分析就显得十分重要。

1样本与变量选取

1.1样本选择本文将以我国10家上市商业银行为样本,分别是:

2.1.2因子变量的提取:设定提取因子的标准是特征值大于l。因此,选取了特征值大于l的作为因子变量,结果显示有2个变量的特征值大于l,而且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了78.274%,解释了大部分的方差总值,符合构建因子变量的要求。由总方差解释表的结果来看,本文应该构建2个因子。

2.1.3盈利能力的综合得分:根据因子得分系数以及原始变量的标准化值,可计算出第一公因子和第二公因子的得分数,分数分别为y1、y2。其中,因子得分矩阵

y1=0.329a1+0.260a2-0.074a3+0.239a4+0.327a5;

y2=0.061a1-0.140a2+0.925a3+0.327a4+0.019a5

由提取公因子所产生的新生变量为y1、y2,由y1、y2的值可以计算出y的值,进而可以得出各上市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综合因子得分:y=(58.008y1+20.266y2)/78.274。

2.2资本结构与盈利能力的回归过程在上述分析中已得到盈利能力的综合值。为进一步分析上市商业银行资本结构与盈利能力之间的依赖关系,使用回归分析方法。以代表盈利能力的“综合因子得分”y为因变量,以附属资本/核心资本x1、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x2、资产负债率x3、资本充足率x4为自变量建立变量之间的数学模型:y=a+b*x1+c*x2+d*x3+e*x4+ε,其中,a为常数项,b、c、d、e为回归系数,ε为随机误差项。

采用逐步回归法,将f检验p值大于等于0.1的剔除出回归方程,小于等于0.05的选入回归方程,最终选入的变量剩下1个,为资本充足率。没有进入回归模型的各个变量的检验结果,其p值均大于0.05,无需再进行分析。由相关关系分析可得,相关系数为0.492,说明盈利能力与上市商业银行资本结构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由结果可以看出:方程的常数项为-0.925、系数估计值为0.084,均通过5%的显著性水平检验。此外f=13.748〉f(1,43)说明整个模型通过检验。方程为:y=0.084x4-0.925+ε。

3结论与建议

我国上市银行资本结构与盈利能力关系实证结果表明:资本结构与盈利能力呈正相关关系,即上市银行资本充足率越高,其获利能力越强。商业银行经营的本质是盈利,要获得合理的资本结构,可以从以下几方面。